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怎么将已经转出的进项税额进行转入?

2023-08-28 08:14:15
u投在线

如果上月的确是转错了,本月可以再将误转出的进项税额写一个书面说明报给主管国税局,由相关人员签字后,再将此税额纳入到本期进项税额里进行抵扣。

申报时,由于当期认证的进项税额小于实际申报抵扣的税额,在国税局的征管系统里是不能正常通过的,需要主管国税局前台人员人工操作,强行通过。

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应当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扩展资料:

1、抵扣进项税额的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合理;是否符合相应的使用范围;专用发票的开具是否符合要求;票面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经过认证;认证或是否及时申报。

2、有无将外购固定资产以低值易耗品、修利用备件的名义入账,巧立名目,多抵扣进项税额;有无将外购固定资产支付的运费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有无将按税法规定允许一次计入成本的科研用固定资产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抵扣

豆豆staR

如果上月的确是转错了,本月可以再将误转出的进项税额写一个书面说明报给主管国税局,由相关人员签字后,再将此税额纳入到本期进项税额里进行抵扣。申报时,由于当期认证的进项税额小于实际申报抵扣的税额,在国税局的征管系统里是不能正常通过的,需要主管国税局前台人员人工操作,强行通过。

如果企业是为了人为调节各月的税收,建议慎用此招,当心国税局不认账,白白损失了已转出的税款。

余辉

因为是进项做了转出

稳妥的做法是咨询税局大厅

我是觉得转出的进项税,,需要的到税局的同意后才能反转入的

相关推荐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简单来说,进项税额转出的意思就是:之前已经抵扣过进项税额的,现在由于各种原因不符合可以抵扣的条件了,所以要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来。进项税额转出能够准确计算企业原抵扣进项税额的,按原抵扣进项税额结转进项税额转出;无法准确确定进项税额的,一律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结转应该转出的进项税额。所谓实际成本包括进价、运费、保险费及其它有关费用。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账面成本乘以外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计算转出。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按支付价款乘抵扣率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据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1-抵扣率)×抵扣率计算转出。
2023-08-28 00:28:332

进项税额转出如何申报

进项税额转出如何申报1、进项税额转出的申报方法: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进项税额转出”填报的是本期(即当月所认证)进项税额中需要转出的部分即可。2、《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3、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大于进项税那么要缴税吗?这个月出现进项税额转出(征税率13%-退税率5%)大于本月进项税额,按正常的情况应该有期初留抵税金,如果有累计计算应该还是有留抵的,这样就不需要缴税。如果不是的话免抵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大于本月进项税额,月末“应交税金—应交增殖税”余额在贷方就需要缴纳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转出大于进项税需要缴税。进项税额转出是指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因原来已经抵扣,所以需要转出纳税。现当期的进项税额转出大于进项税额,也就是说需要缴纳的税额大于抵扣的税额,就有应纳税额,需要缴纳税款。进项税额转出如何申报?以上就是小编针对这个问题做出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
2023-08-28 00:28:531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定义《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2023-08-28 00:29:011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进项税额转出就是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时,税务局不让那些已经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数额进行抵扣。通过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加大"应交税费"科目的贷方数额达到不让抵扣的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进项税额要么全额抵扣,要么不能抵扣。其中,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不能抵扣,其余情况可全额抵扣。另《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90号)第一条明确,自2018年1月1日起,纳税人租入固定资产、不动产。既用于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又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全额抵扣。扩展资料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包括:1、将不能抵扣的部分计入抵扣金额内;2、改变用途,原来可以抵扣变为不能抵扣;3、按比列分摊计算、划分可以抵扣与不能抵扣的部分;4、发生财产的非正常损失。进项转出是指企业已作进项抵扣但后来转做他用而税法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用于下列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税应该转出:1)用于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7)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其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部分应该转出。外贸企业出口实行先征后退办法的,其征、退税之差应该转出。转出部分计入成本。以上项目所含进项税转出时,与之相关的运费按扣除率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应该转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29:152

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账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的做法如下:(1)发生需要转出时: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2)月底进行结转时:借:应交税法-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扩展资料: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转出、计提、交纳、退还等情况,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项目。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多缴税金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使增值税的多缴、未缴、应纳、欠税、留抵等项目一目了然,为申报表的正确编制提供了条件。“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增值税
2023-08-28 00:29:3710

进项税额转出怎样计算

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1含税支付额还原法:其计算公式: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应转出进项税的货物成本÷(1-进项税额扣除率)×进项税额扣除率此方法主要用于特定外购货物,即购入时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可以依据支付价格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如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或从小规模纳税人手中购入的免税农产品;从专门从事废旧物资经营单位购入的废旧物资,以及企业销售商品、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费等。2含税收入还原法:其计算公式为: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此方法适用于纳税人外购货物时从销货方取得的各种形式返还资金的进项税转出的计算。3移用成本比例法: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某批外购货物总的进项税额×货物改变用途的移用成本÷该批货物的总成本4收入比例法:其计算公式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期全部进项税额×免税或非应税项目的销售额÷全部销售额扩展资料: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非应税用于非应税项目等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入帐时计入原材料成本的是价款,进项税额是价款乘以增值税税率(17%或13%),因此进项税额转出时,用原材料成本直接乘以增值税税率(17%或13%)就得出应该转出的进项税额。运费发票的应抵扣的进项税额是运输费用总额(含税金额)乘以11%的抵扣率,计入原材料成本的金额为运输费用总额减去计算的应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做进项税额转出时,要将计入原材料成本的金额先换算成全部的运输费用,再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2.79/(1-7%)就是计算全部的运输费用,再乘以11%就计算出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0:161

进项税转出会计处理

1、不做纳税调整借:应交税金-应交增殖税-已交税金贷:应交税金-应交增殖税-进项税额转出补缴税金借:应交税金-应交增殖税-进项税额转出贷:银行存款2、做纳税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银行存款借:应交税金-应缴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扩展资料: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1、有关政策规定。能够准确计算企业原抵扣进项税额的,按原抵扣进项税额结转进项税额转出;无法准确确定进项税额的,一律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结转应该转出的进项税额。所谓实际成本包括进价、运费、保险费及其它有关费用。2、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1)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账面成本乘以外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计算转出。(2)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按支付价款乘抵扣率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据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1-抵扣率)×抵扣率计算转出。(3)若原外购货物是根据多种凭证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公平,可以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综合抵扣率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其中综合抵扣率=本期外购货物全部进项税额÷本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100%(4)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或产成品成本×(本期在产品、产成品当中外购货物成本÷本期在产品、产成品全部成本)×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综合抵扣率(5)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而无法明确划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期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6)外商投资企业兼营出口与内销,不能单独核算或划分不清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7)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可按以下办法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当期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0:271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怎样写?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的做法如下:(1)发生需要转出时: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2)月底进行结转时:借:应交税法-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扩展资料: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转出、计提、交纳、退还等情况,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项目。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多缴税金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使增值税的多缴、未缴、应纳、欠税、留抵等项目一目了然,为申报表的正确编制提供了条件。“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增值税
2023-08-28 00:30:362

进项税转出如何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一般进项税额转出在期末都不会有余额的,当期期末要把进项税额转出转到未交增值税科目里的,也只把增值税所有税额全部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后,才会知道当月需要缴纳多少增值税。扩展资料:以下详细说明需要记入“进项税额转出”的几种情况的会计处理。1、非应税用于非应税项目等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例:某企业对厂房进行改建,领用本厂购进的原材料1500元,应将原材料价值加上进项税额255(17%)元计入在建工程工程成本(注:购入材料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与增值税生产经营相关的,不用做进项税额转出)。其会计处理如下:借:在建工程 1755贷:原材料 15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552、免税项目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例:某自行车厂既生产自行车,又生产供残疾人专用的轮椅。为生产轮椅领用原材料1000元,购进原材料时支付进项税170元,其会计处理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轮椅 1170贷:原材料 1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3、集体福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进项税额转出例:某企业维修内部职工浴室领用原材料20000元,其中购买原材料时抵扣进项税3400元,其会计处理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浴池维修) 23400贷:原材料 2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04、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额转出。如果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其价值为零,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应作为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企业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比如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其价值同样为零,所耗用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无法抵扣,也应作为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参考资料:进项税额转出-百度百科
2023-08-28 00:30:599

什么是进项税额转出?为什么要转出?

一、关于进项税额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1)二、关于进项税额转出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进项税额转出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税法对哪些情形不能抵扣做了具体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2)(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五)上述1-4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根据《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1)自然灾害损失;(2)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3)其他非正常损失。三、进项税额转出举例比如,A公司在采购月初采购原材料100万元,当时增值税进项税额是17万,在当初购进的时候,该部分进项税额做了抵扣处理;后来由于该公司管理不善,导致该批货物霉烂变质,那么该部分进项税额就要做转出,从已抵扣部分转出来,进入成本。四、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通常是因为违背了增值税可抵扣的性质,具体原因一般包括:1、将不能抵扣的部分计入抵扣金额内;2、改变用途,原来可以抵扣变为不能抵扣;3、按比列分摊计算、划分可以抵扣与不能抵扣的部分;4、发生财产的非正常损失。引用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
2023-08-28 00:31:521

进项税转出有哪些情况?

进项税额转出是有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购进固定资产;  (二)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三)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五)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六)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第(二)至(六)项所列情况的,应将该项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准确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也就是说购进货物在没有弄清是否能抵扣进项税额之前,先做了进项抵扣处理,等到弄清楚是不能抵扣的,就从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中转出来,减少进项税额抵扣。
2023-08-28 00:32:051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进项税额转出就是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时,税务局不让那些已经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数额进行抵扣。通过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加大"应交税费"科目的贷方数额达到不让抵扣的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进项税额要么全额抵扣,要么不能抵扣。其中,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不能抵扣,其余情况可全额抵扣。另《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90号)第一条明确,自2018年1月1日起,纳税人租入固定资产、不动产。既用于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又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全额抵扣。扩展资料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包括:1、将不能抵扣的部分计入抵扣金额内;2、改变用途,原来可以抵扣变为不能抵扣;3、按比列分摊计算、划分可以抵扣与不能抵扣的部分;4、发生财产的非正常损失。进项转出是指企业已作进项抵扣但后来转做他用而税法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用于下列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税应该转出:1)用于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7)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其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部分应该转出。外贸企业出口实行先征后退办法的,其征、退税之差应该转出。转出部分计入成本。以上项目所含进项税转出时,与之相关的运费按扣除率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应该转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2:131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进项税额转出就是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时,税务局不让那些已经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数额进行抵扣。《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包括:1、将不能抵扣的部分计入抵扣金额内;2、改变用途,原来可以抵扣变为不能抵扣;3、按比列分摊计算、划分可以抵扣与不能抵扣的部分;4、发生财产的非正常损失。
2023-08-28 00:32:342

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账务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的做法如下:(1)发生需要转出时: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2)月底进行结转时:借:应交税法-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扩展资料: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转出、计提、交纳、退还等情况,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项目。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多缴税金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使增值税的多缴、未缴、应纳、欠税、留抵等项目一目了然,为申报表的正确编制提供了条件。“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增值税
2023-08-28 00:32:482

增值税专票进项税额转出怎样操作

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也就是说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操作如下:进项税额部分转入相关成本:1、原材料借:原材料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之前是: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2、固定资产: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2023-08-28 00:33:381

进项税额转出 转出后怎么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增加相应的原材料及固定资产成本:借:库存商品71492.15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12153.69 贷:预付账款 83645.84现在转出 借:库存商品12153.69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153.69借:固定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说明:转出的进项税要进固定资产的成本。
2023-08-28 00:33:462

进项税额转出能在借方吗?

进项税额转出是应交税费下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下设置的专项这个科目平时核算转出的进项税额、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按多栏式账登记方式,专项里不需转出,而是在上级科目里统一结转所以,进项转出专项不需要借记转出因此进项税额转出不能出现在借方如果是出错纠正,应该是用红字冲销法也就是在贷方记红字,所以也不会记在借方。
2023-08-28 00:33:544

进项税转出是什么意思呀

一、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1、进项税额转出是抵扣了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需要从进项税额里面转出,不能用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二、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有哪些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4、自境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境内的不动产,从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023-08-28 00:34:141

进项税额转出在借方如何结转?

进项税转出年底结转:1.年结:看12月份增值税是应交还是留底.2.应交:将未交增值税转出后,再将销项税,进项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互转,结果是转平,除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有贷方余额,第二年缴纳.3.留底:将销项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转至进项税,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有借方余额,就是留底金额,为第二年的年初未抵扣数.结转进项税额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予以转出.具体分录如下: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损失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在产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的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4:341

进项税转出包括哪些情况

一、进项税转出包括哪些情况1、进项税转出包括的情况有以下:(1)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有形动产;(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5)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二、进项税转出中的非正常损失有哪些情况1、毁损存货尚有部分处理价值如何转出进项税额;2、获得保险赔偿的毁损存货应否转出进项税额;3、被没收或被强制低价收购的货物应否转出进项税额;4、纳税人低价销售商品,应否按“非正常损失”转出进项税额。
2023-08-28 00:34:421

进项税转出是什么意思。

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扩展资料: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项税转出
2023-08-28 00:34:551

进项税额转出必须当月吗

进项税额转出必须当月吗1、进项税转出主要在这些情况下适用: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2、当月的进项税不认证的话,就先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科目明细,待认证时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明细;进项税如果到期未认证,就不能再抵扣了,那就要入相应的成本费用,如(1)采购时是:"借:管理费用4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5贷:银行存款45";(2)到期未认证的话就要做:"借:管理费用5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5"3、当月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转入未见增值税明细,当月认证进项税大于当月销项税,要结合期初应交增值税来看,比如期初应交增值税100元、本月进项税超过销项税20元(说明当月未交增值税是-20元),那期末应交增值税就是80元;如果期初应交增值税100元、本月进项税超过销项税120元(说明当月未交增值税是-120元),那期末应交增值税就是-20元,说明当月有多余的进项税未予以抵扣,在留底税额中体现,将来可以继续抵扣,那这个相当于就是资产,当月重分类至其他流动资产20元.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公式(1)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账面成本乘以外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计算转出.(2)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按支付价款乘抵扣率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据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1-抵扣率)×抵扣率计算转出.(3)若原外购货物是根据多种凭证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公平,可以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综合抵扣率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其中综合抵扣率=本期外购货物全部进项税额÷本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100%(4)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或产成品成本×(本期在产品、产成品当中外购货物成本÷本期在产品、产成品全部成本)×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综合抵扣率(5)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而无法明确划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期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6)外商投资企业兼营出口与内销,不能单独核算或划分不清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7)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可按以下办法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当期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本文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相关介绍内容到此就整理完了,大家对于进项税额转出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吗?对于进项税额转出必须当月吗?这个问题,大家是否也找到答案了呢?好了,朋友们,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了.
2023-08-28 00:35:041

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有哪些

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有:购进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招待支出进项税额抵扣了;虚开进项发票抵扣的进项税额等情形。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四)自境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境内的不动产,从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2023-08-28 00:35:121

进项税转出怎么入账

(一)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账务处理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应当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处理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二)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损失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三)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纳税人在产品、产成品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在产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四)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的账务处理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的账务处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情形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适用税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或摊销后的余额。借:固定资产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六)取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的账务处理纳税人取得不动产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应取得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并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如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认证期内进行认证。(七)购货方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的账务处理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购买方应暂依《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后,与《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一并作为记账凭证。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待摊费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扩展资料:进项税额转出年末余额的处理:对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可以在每月末,做个凭证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差额)也可能在借方这样明细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没有余额,而且每月账面结转完的“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与增值税报表完全一致,借方余额为留抵税额,贷方为应缴税额。参考资料:进项税转出-百度百科
2023-08-28 00:35:192

进项税额转出有哪些

法律客观:《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第六条 一般纳税人注销或被取消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其存货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其留抵税额也不予以退税。
2023-08-28 00:35:481

一般纳税人要进项税额转出,那什么是进项税额转出?为什么要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就是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时,税务局不让那些已经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数额进行抵扣。通过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加大"应交税费"科目的贷方数额达到不让抵扣的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进项税额要么全额抵扣,要么不能抵扣。其中,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不能抵扣,其余情况可全额抵扣。另《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90号)第一条明确,自2018年1月1日起,纳税人租入固定资产、不动产。既用于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又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全额抵扣。扩展资料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包括:1、将不能抵扣的部分计入抵扣金额内;2、改变用途,原来可以抵扣变为不能抵扣;3、按比列分摊计算、划分可以抵扣与不能抵扣的部分;4、发生财产的非正常损失。进项转出是指企业已作进项抵扣但后来转做他用而税法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用于下列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税应该转出:1)用于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7)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其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部分应该转出。外贸企业出口实行先征后退办法的,其征、退税之差应该转出。转出部分计入成本。以上项目所含进项税转出时,与之相关的运费按扣除率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应该转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5:574

进项税已抵扣怎样转出

法律主观:已抵扣的进项税转出的处理方式: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即可。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 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四条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2023-08-28 00:36:091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做?

转出的计入福利费中。首先补提福利费: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福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然后进项转出: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金额就是转出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扩展资料:《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6:199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

进项税额转出是抵扣了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需要从进项税额里面转出,不能用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比如购进的用于职工福利的进项税额1300,如果你认证抵扣了这个发票,而我国税法规定这个进项税额不能抵扣,抵扣了就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1300。进项税额转出定义《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6:541

进项税额转出的8种情形 应该怎样做账务处理

我国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但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以下是整理后的进项税额转出的8种情形:(一)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如何处理?答: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应当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2016年5月1日购进洗涤剂准备用于销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增值税额1万元,当月认证抵扣。2016年7月,该纳税人将所购进的该批次洗涤剂全部用于职工食堂。纳税人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的,应于发生的当月将已抵扣的1万元进行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处理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二)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如何处理?答: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提供设计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2016年5月购进复印纸张,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货物金额10万元,运费1万元,并于当月认证抵扣。2016年7月,该纳税人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上述复印纸张全部丢失。纳税人购进货物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丢失,应于发生的当月将已抵扣的货物及运输服务的进项税额进行转出。应转出的进项税额=100000*17%+10000*11%=18100元会计处理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三)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如何处理?答:纳税人在产品、产成品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生产包装食品,适用一般计税方法。2016年8月其某批次在产品的60%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依法没收,该批次在产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成本为10万元,发生运费1万元,已于购进当月认证抵扣。纳税人在产品因违法国家法律法规被依法没收,应于发生的当月将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及运输服务的进项税额进行转出。应转出的进项税额=(100000×17%+10000×11%)×60%=10860元会计处理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在产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四)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如何处理?答: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其中货物运输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装卸搬运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该纳税人2016年7月缴纳当月电费11.7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于当月认证抵扣,且该进项税额无法在货物运输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间划分。该纳税人当月取得货物运输收入6万元,装卸搬运服务4万元。纳税人因兼营简易计税项目而无法划分所取得进项税额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应转出的进项税额=117000÷(1+17%)×40000÷(40000+60000)×17%=6800元会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如何处理?答: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应进项税额转出情形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适用税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或摊销后的余额。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提供职业和婚姻中介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其中婚姻中介服务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2016年5月1日购进复印机一台,在会计上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折旧期五年,兼用于上述两项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货物金额1万元,于当月认证抵扣。2016年12月,该纳税人将上述复印机移送至婚姻中介部门,专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专用于免税项目,应于发生的次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的净值=10000-(10000÷5÷12×6)=9000元应转出的进项税额=9000×17%=1530元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六)取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如何处理?答:纳税人取得不动产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应取得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并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如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认证期内进行认证。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购进一栋楼用作职工宿舍,购进含税价款为1110万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于当月认证。纳税人取得不动产用于集体福利,应将相应的增值税额列入进项税额,并于当期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应转出的进项税额=11100000÷(1+11%)×11%=110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110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100000(七)购货方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如何处理?答: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购买方应暂依《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后,与《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一并作为记账凭证。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租赁办公用房一间,当月预付一年租金126万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于当月认证抵扣。2016年10月因房屋质量问题停止租赁,收到退回的剩余部分租金63万元,并开具了《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税务处理:纳税人因销售中止而收到退还的剩余价款,应于开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的当月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应转出的进项税额=630000÷(1+5%)×5%=3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630000贷:长期待摊费用6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000(八)不动产及不动产在建工程进项税额转出规定1已全额抵扣的货物和服务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如何处理?答: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和服务,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应于转用的当期从进项税额中扣减,计入待抵扣进项税额,并于转用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注释:纳税人原购进货物和服务用于生产经营,且于购进时取得了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认证抵扣完毕,但这部分货物和服务在购进后实际领用时没有用于生产经营而是转用在某项不动产在建工程里了,则这部分货物和服务不能再适用当期全额抵扣的办法,而将适用不动产分期抵扣的办法,即第一年只允许抵扣60%。因此,之前已全额抵扣部分的40%应在转用当期先转入待抵扣进项税额,然后在转用的当月起第13个月再从待抵扣进项税额转入当期抵扣进项税额用于抵扣。例1:某一般纳税人企业于2016年5月购进了一批水泥117万元用于生产经营,购进时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17万元,企业已于当期认证抵扣;2016年6月,该企业实际领用该笔水泥时,没有将该笔水泥用于生产经营,而是改用于企业正在修建的办公楼,则该笔水泥已抵扣的进项税额17万元的40%,即6.8万元,应在所属期6月做进项税额转出至待抵扣进项税额,然后在所属期2017年7月从待抵扣进项税额中转出至当期进项税额并于当期抵扣。会计处理如下:2016年6月,将6.8万元转入待抵扣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68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0002017年7月,可以抵扣6.8万元时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0贷: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68000例2.某一般纳税人企业A于2016年5月与设计公司B签署了106万元的设计协议,并于当期取得了B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认证抵扣进项税额6万元;2016年6月,A企业决定由B公司为A公司新建的办公楼提供设计方案,则项设计服务的进项税额6万元的40%,即2.4万元,应在所属期6月做进项税额转出至待抵扣进项税额,然后在所属期2017年7月从待抵扣进项税额中转出至当期进项税额并于当期抵扣。会计处理如下:2016年6月,将2.4万元转入待抵扣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24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40002017年7月,可以抵扣2.4万元时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4000贷: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240002不动产在建工程发生非正常损失如何处理?答:不动产在建工程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其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于当期全部转出;其待抵扣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注释:不动产在建工程发生非正常损失是指不动产在建工程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企业在修建不动产在建工程时耗用的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已按照不动产分期抵扣的规则正常抵扣进项税,即第一年抵扣60%而剩下40%转入待抵,但因不动产在建工程发生非正常损失时,这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就成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了,所以对于已抵扣的60%的部分应全额做进项税额转出,而40%待抵扣的部分不能再用于抵扣。例:某一般纳税人企业A于2016年5月开始新建办公楼,期间购进了水泥117万元用于建设,并由某建筑设计公司提供办公楼设计服务,金额106万元,该项目交由某建筑公司进行建设,金额111万元,上述项目均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A企业已于当期认证并分别抵扣了进项税额的60%,即10.2万元、3.6万元和6.6万元,共计20.4万元,剩余的40%,即13.6万元按要求转入待抵扣进项税。2016年12月,该办公楼被建委认定为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企业应当在所属期12月将上述已抵扣的10.2万元进项税额全额转出,已转入待抵扣的13.6万元不得再抵扣。会计处理如下:2016年5月,抵扣进项税额和转入待抵扣的会计处理:借:在建工程3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0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136000贷:银行存款33400002016年12月,进项税额转出和待抵扣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会计处理:借:在建工程34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4000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1360003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专用于不得抵扣项目的情形如何处理?答: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非正常损失,或者改变用途,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不动产原值)×100%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或等于该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应于该不动产改变用途的当期,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从进项税额中扣减。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大于该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应于该不动产改变用途的当期,将已抵扣进项税额从进项税额中扣减,并从该不动产待抵扣进项税额中扣减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与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差额。注释:当不动产发生非正常损失,即发生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时,或发生改变用途,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即由可以抵扣的项目转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时,由于之前不动产抵扣采取了分期抵扣的方式,因此进项税额转出时应按以下步骤操作处理:(1)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不动产原值)×100%(2)比较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与已抵扣进项税额:①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在当期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做进项税额转出;②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在当期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做进项税额转出,同时,计算“差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已抵扣的进项税额,然后在待抵扣进项税额中扣除上述“差额”。例: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斥资1110万元于2016年5月购进一座厂房用于生产经营,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于当期抵扣进项税额66万元,转入待抵扣进项税额44万元。2016年11月,企业决定将该厂房专用于仓储服务,根据36号文要求可采用简易计税办法计税,假设企业计算折旧使用平均年限法,预计使用寿命20年,净残值率5%,此时应当:(1)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1000-(1000-1000ⅹ5%)÷20÷12ⅹ6≈976万元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66+44)ⅹ(976÷1000)≈107万元(2)比较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与已抵扣进项税额:由于107万元>66万元,则应首先将66万元做进项税额转出,接着计算“差额”=107-66=41万元,然后将41万元“差额”从44万元的待抵扣进项税额中扣除。会计处理如下:2016年5月购进厂房时的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10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60000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440000贷:银行存款111000002016年11月将该厂房用于仓储服务的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107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60000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4100002016年5月继续抵扣待抵扣进项税额中的剩余部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000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30000接上例,如果企业是2017年4月决定将该厂房用于仓储服务,假设该厂房当时的净值因故减为550万元,则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66+44)ⅹ(550÷1000)=60.5万元(2)比较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与已抵扣进项税额:由于60.5万元<66万元,则应直接将60.5万元做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处理如下:2017年4月将该厂房用于仓储服务的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605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50004不得抵扣的不动产发生用途改变,转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如何处理?答:按照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用途改变,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项目的,按照下列公式在改变用途的次月计算可抵扣进项税额。可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依照本条规定计算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应取得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60%的部分于改变用途的次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40%的部分为待抵扣进项税额,于改变用途的次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注释: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不动产,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但当该不动产改变用途,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时,应当在改变用途的次月,按照不动产分期抵扣的办法,分期抵扣不动产净值中所含的进项税额。例: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斥资1110万元于2016年5月购进一栋楼用作职工宿舍,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已认证,但因用于集体福利故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11月,企业决定将该职工宿舍改建为生产经营场所,假设不动产净值率为90%,则企业应在12月做如下处理:(1)计算可抵扣进项税额可抵扣进项税额=1110÷(1+11%)ⅹ11%ⅹ90%=99万元(2)其中99ⅹ60%=59.4万元可在当期用于进项税额抵扣,剩余99ⅹ40%=39.6万元转入待抵扣进项税额,可以于2018年1月抵扣进项税额。会计处理如下:2016年5月购进职工宿舍时的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11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1000002016年12月职工宿舍改为生产经营场所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4000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396000贷:固定资产9900002018年1月抵扣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6000贷: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396000
2023-08-28 00:37:101

一般纳税人进项税转出怎么做分录

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也就是说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部分转入相关成本:1、原材料借: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之前是: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2、固定资产: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7:192

’进项税额转出‘这科目怎么用?

当本月的进项税大于销项税时,就用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37:354

进项税额转出如何结转库存

进项税额转出如何结转库存借:主营成本(或xx资产、xx费用等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在年末,需要把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余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相关科目,进项税额不予以抵扣.库存商品如何结转?期末应计算库存商品的销售总额,将成本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商品验收入库时,应由"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对外销售库存商品时,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在建工程等领用库存商品,应按其成本转账.主营业务成本账户:账户性质:费用类账户.账户用途:核算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贷方记减少,登记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明细账户: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进项税额转出如何结转库存?看完上文的具体解答,大家都学会了吗?在结转的时候,大家要先将进项税额转出,然后再来结转,这两个步骤都需要用到应交税费的科目.另外,文章中还整理了库存商品的结转过程,以供大家进行参考.
2023-08-28 00:38:031

进项税额转出如何做分录

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 入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 扣的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 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6、“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 “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 “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这个过程并不涉及 “进项税转出”专栏的结转,如果没有留底税额的话, 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0 ;如 果有留底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 留底税额。进项税转出是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 置的一个 “进项税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 专栏的备抵,不是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是转到已交税金科目, 月末余额后应该为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2023-08-28 00:38:102

请问进项税转出怎样做账务处理?

进项税转出做如下账务处理:做进项税额转出并补交增值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扩展资料:账务处理是指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始,通过记账、对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过程银行账务处理程序包括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的全部处理过程,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经济业务受理、填制与审核凭证,依据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会计分录。2.一方面根据传票逐笔登记分户账(或登记簿),涉及现金收、付的应登记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另一方面根据同一科目的传票进行汇总,编制属于综合核算系统的科目日结单,轧平当天业务涉及的所有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3.根据分户账编制余额表。4.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5.根据总账编制日计表,轧平当日所有科目的借、贷方余额。参考资料:账务处理 百度百科
2023-08-28 00:38:2112

进项税如何转出

问题一: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分录怎么做? 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也就是说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部分转入相关成本: 1、原材料 借: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之前是: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2、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问题二:增值税进项税怎么转出? 发票抵扣是先全额抵扣再转出的,不应该按照扣减个人部分来入账。固定资产不含税1万,个人承担3000,分录应该是: 购入:借:固定资产 7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全额)1700 阀 其他应收款-个人(含税)3510 贷:银行存款 117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个人)510 现在应该补录扣除的进项税再转出 问题三:请问进项税转出是怎么转的啊 我先给你解释一下进项税额的转出是因为本来那个商品的进项不能抵扣结果被你们拿去抵扣了,或则需要改变抵扣了的进项税额的用处,比如说开始打算用来销售就可以抵扣,但是后来用于了你企业的个人伐费此时,抵扣了的进项税就要做进项转出,我目前对这个比较熟悉其他得不知道不好意思哈 问题四: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 由于对方已经作废,你方已经印证,那么票是不可能返还了,但由于对方作废你方入账属白条了。故应红字全部冲出(视为估价处理)。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包装物等) (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红字)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应付帐款) (红字) 再根据新票做正常入库处理即可(包括进项票印证申报抵扣)。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包装物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应付帐款) 至于申报可以将上个冲出分录的进项税(红字)填入申报表的进项税转出栏即可,同时写上说明放入本月申报表内备时间长以后查实。 问题五:什么是进项税额转出?为什么要转出? 进项转出是指企业已作进项抵扣但后来转做他用而税法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 》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用于下列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税应该转出: 1)用于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7)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其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部分应该转出。外贸企业出口实行先征后退办法的,其征、退税之差应该转出。转出部分计入成本。 以上项目所含进项税转出时,与之相工的运费按扣除率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应该转出。 问题六: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如何做帐务处理。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问题七:进项税额转出怎么算 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 (1)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账面成本乘以外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计算转出。 (2)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按支付价款乘抵扣率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据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1-抵扣率)×抵扣率计算转出。 例:某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玉米开,收购凭证,金额10000元,则原账面应转材料入库成本87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元,若该批玉米发生非正常损失,则企业应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700÷(1-13%)×13%=1300(元)。 (3)若原外购货物是根据多种凭证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公平,可以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综合抵扣率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 其中综合抵扣率=本期外购货物全部进项税额÷本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100% (4)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或产成品成本×(本期在产品、产成品当中外购货物成本÷本期在产品、产成品全部成本)×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综合抵扣率 (5)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而无法明确划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期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6)外商投资企业兼营出口与内销,不能单独核算或划分不清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可按以下办法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7)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可按以下办法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额。 当期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 问题八:如何进项转出? 叫对方纳税申报时作进项转出(取得进项转出通知单,要税务局出具的),退回抵扣联、发票联和转出通知单(复印件),再重新开一张发票给对方。 如果退不回抵扣联、发票联,那你就不能作废纸质发票了,税务局可能要你交税款了,这种情况,你就要把税款申报了,在下月申报时把他冲回。对方你还是要开一张正确的给它。 问题九:增值税专票进项税额转出怎样操作 首先,进项发票你公司有没有认证,如果认证了,你去税局办理退货手续,并开具红字发票申请单,寄给开票方,你公司再次月进行纳税申报时,在申报表的主表上进项税额转出那一栏,填上发生退货的发票的税额。如果没有认证,则让开票方对自去申请红字发票就行了,与你无关,你只需要给出证明文件就行了。 问题十:已认证的进项税怎么办进项税转出 已经认证抵扣,根据情况分别做以下处理: 一、业务本身出错,比如未发生或发生的金额 不符,这种情况应该退回发票重新开具 因为已经认证,所以需要主管税局机关出具证明,然后退回,账务处理时冲抵已经做进项的税额 二、业务没错发票也没错,只是规定不能认证抵扣的税额由于操作人员业务不熟导致已经认证,则在发现的月份做进项转出处理,属于改变用途不享受抵扣。 你在上面列出的分录正是这种情况的处理。
2023-08-28 00:39:381

进项税额转出的几种情况

一、进项税转出包括哪些情况1、进项税转出包括的情况有以下:(1)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有形动产;(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轮链纯,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5)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唤雀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二、进项税转出中的非正常损失有哪些情况1、毁损存货尚有部分处理价值如何转出进项税额;2、获得保险赔偿的毁损存货应否转出进项税额;3、被没收或被强制低价收购的货物应否转出进项税腊咐额;4、纳税人低价销售商品,应否按“非正常损失”转出进项税额。
2023-08-28 00:39:451

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有哪些

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有:购进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招待支出进项税额抵扣了;虚开进项发票抵扣的进项税额等情形。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四)自境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境内的不动产,从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2023-08-28 00:40:191

进项税转出借方和贷方的区别?该如何准确使用?

进项税转出借方和贷方的区别:“进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是企业的负债,在贷方反应,税法规定“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应缴增值税,所以计入借方。当企业存货发生非常损失时,其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要冲回,相应的要补缴增值税,所以“进项税额转出”应记入应交增值税的贷方。进项税转出的使用方法:(1)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账面成本乘以外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计算转出。(2)若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按支付价款乘抵扣率抵扣了进项税额,则按据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1-抵扣率)×抵扣率计算转出。(3)若原外购货物是根据多种凭证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公平,可以需转出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的账面成本×综合抵扣率计算结转进项税额转出。其中综合抵扣率=本期外购货物全部进项税额÷本期外购货物全部成本×100%。扩展资料《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的情况。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25ac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40:251

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

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规定如下: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3、购进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税的进项税额抵扣了;用于业务招待的支出进项税额抵扣了;虚开的进项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等;4、抵扣了不应当抵扣的税款,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申报,补交相应税款,进项税可以抵扣的范围如下:(1)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4)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5)其他准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购进固定资产;(二)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三)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五)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六)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第二十二条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第(二)至(六)项所列情况的,应将该项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准确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也就是说购进货物在没有弄清是否能抵扣进项税额之前,先做了进项抵扣处理,等到弄清楚是不能抵扣的,就从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中转出来,减少进项税额抵扣。
2023-08-28 00:40:411

什么是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简单来说,进项税额转出的意思就是:之前已经抵扣过进项税额的,现在由于各种原因不符合可以抵扣的条件了,所以要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来。进项税额转出指的是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一、目前进项税额的转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二)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三)其他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情况有:商业企业收到供货企业的平销返利、出口企业按“免、抵、退”办法计算应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等。 二、什么是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三、进项税转出的情况对出口企业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设备,海关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来料加工企业取得的工缴费收入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但其耗用的国内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计入产品成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购进固定资产;(二)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三)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五)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六)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第(二)至(六)项所列情况的,应将该项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准确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2023-08-28 00:41:011

进项税转出是什么意思呀

进项税额转出,指的就是进项税不可以抵扣,在会计中进入到进项税后,则需要转出才行。如果开的是普票,那么不可以抵扣进项税,进项税会直接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当中,在会计分录中多做了进项税,就需要做一笔转出。进项税额转出是抵扣了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需要从进项税额里面转出,不能用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有哪些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4、自境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境内的不动产,从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综上所述,进项税额转出是抵扣了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需要从进项税额里面转出,不能用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第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2023-08-28 00:41:091

进项税额转出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我国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但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1、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在产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扩展资料《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41:192

进项税额转出转到哪了

进项税额转出转到哪了通俗点,原来做了进项的,根据规定不能抵扣,所以做一个转出,实际上增加相关的成本,同时增加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怎么转出符合进项转出的,将进项税额转到对应的科目,借记相关资产或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纳税人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必须转出.目前进项税额的转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这两种情况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之所以要转出,是因为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能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失去了抵扣的来源.其他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情况有,商业企业收到供货企业的平销返利,出口企业按"免、抵、退"办法计算应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等.根据《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1)自然灾害损失;(2)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3)其他非正常损失.税法对"非正常损失"采用的是"正列举"的方法,税法没有列举的就不属"非正常损失".根据《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改变用途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转出有如下几种方法:(1)纳税人能够准确划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则可将所耗用货物按购进时己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2)无法准确确定应转出进项税额的,则按所耗存货的实际成本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会计账务处理的分录很简单,根据情况借记各项成本费用或资产(例如不动产工程使用的原材料),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进项税额转出转到哪了?当增值税进项税不能抵扣,需要将它们转出时,自然企业应交税费就会增多,到时候是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来进行核算.税局上对于增值税进项税转出有相应的政策说明,财务做账时要紧跟政策要求来完成入账.
2023-08-28 00:41:321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写?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的做法如下:(1)发生需要转出时: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2)月底进行结转时:借:应交税法-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扩展资料:当纳税人购进的原材料、商品改变用途时,应将其负担的进项税额由“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贷方“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相应的账户中去。因此,对纳税人发生的下列业务,应审查在结转材料和商品销售成本的同时,是否做了转出进项税额的账务处理。⑴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使用购进的已结转进项税额的货物。⑵增值税免税项目使用购进的已结转进项税额的货物。⑶在建工程项目领用购进的已结转进项税额的材料物资。⑷集体福利项目领用购进的已结转进项税额的材料物资。⑸非政党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检查时可通过“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的对应账户,审查企业是否存在将外购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等。对于购货环节发生的损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
2023-08-28 00:41:413

进项转出的情形有哪些

进项转出的情形具体如下:1、购入的货物用于企业内部。企业将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免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时,货物没有增值,且用于企业内部,应按历史成本计价,也不需要考虑其价格变动;2、购入的货物用于企业外部。由于货物已经离开企业,其价值已经实现,尽管没有作为销售处理,但应视同销售,按其价格确认增值额,并确认销项税额;3、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企业内部。尽管货物没有离开企业,但其价值有增值,应视同销售,按其价格确认增值额,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4、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企业外部。应视同销售,按其价格确认增值额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四)自境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境内的不动产,从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2023-08-28 00:42:041

急!!!!! 请问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会计分录。

呵呵,找了一下资料,就有两个抢在我前面答题了,是的,二楼答案是对的,进项税转出记在贷方,贷:应交税金-进项税转出。但进项税转出的原因很多,借方的科目有对应的主营业务成本,库存商品,待处理财产损溢,管理费用。可以 到 百度百科 进项税转出 看看。
2023-08-28 00:42:157

同比增长率

同比增长率介绍如下:同比增长率,在报表中,通常缩写为YoY+%一般是指和上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同比增长 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均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计算公式:某个指标的同期比=(当年的某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即:同比增长率=(当年的指标值-上年同期的值)÷上年同期的值*100%1、市场价格分析计算公式当期环比增长(下降)率计算公式根据批发市场价格分析需要,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判断当期环比增长(下降)率(%)的指标X=[(当期价格/上期价格)-1]*100%说明:如果计算值X为正值(+),则称增长率;如果计算值X为负值(-),则称下降率。如果当期指当日、当周、当月和当年,则上期相应指昨日、上周、上月和上年。2、当期同比增长(下降)率计算公式当期同比增长(下降)率(%)=[(当期价格/上年年同期价格)-1]*100%说明:如果计算值为正值(+),则称增长率;如果计算值为负值(-),则称下降率。如果当期指当日、当周和当月,则上年同期相应指上年同日、上年同周和上年同月。3、同比增长率与增长率的区别说明:同比增长率是含有增长率的意思,是另一种方式的增长率。同比增长率计算时,有特定的时间限制,不像增长率那样,范围大,定义宽泛,而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上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2023-08-28 00:42:572

同比增长百分比怎么算?

1.同比增长百分比=(当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2.某个指标的同期比=(当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3.即:同比增长率=(当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长百分比的算法就是用增长的部分/原来的数目*100%,例如原来的数目为100,增长了10,那么增长百分比就是10/100*100%=10%。如果是计算当期与上期相较的增长百分比,那么计算方法就是(当期数目-上期数目)/上期数目*100%,这种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正数计算,如果出现了负数就另当别论。
2023-08-28 00:43:291

质押借款和抵押借款的区别

1、方式不同:抵押借款,指按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质押借款,指按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2、转移不同:抵押贷款是指以不转移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财产的占有现状,仅以此作为担保物的贷款形式;质押贷款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借款银行占有,并以此作为贷款担保的贷款形式。扩展资料质押贷款风险防范1、要考虑应收账款双方的信誉度,特别是在金融机构有无不良还款记录。结合贷款五级分类中关于企业非财务分析的要领,对企业的营业前景进行预测。要保留企业销售合同的原件、卖方企业的发货单、买方企业的收货单及货物验收合格入库的证明等,验证交易的真实性。2、认真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除企业资产负债率等基本指标外,重点看五项指标。一看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中的占比,这一比例,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的状况,比例过高,要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状况。二看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性。三看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期。这一指标能够影响我们决定贷款的期限。应收账款的到期日就早于合同规定的还款日。四看应收账款的成分比例,是否集中于一个客户。这一比例反映企业贷款回收的风险性。五看付款单位是否为贷款申请企业的关联企业,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3、要求付款方提供承诺书,确认应收账款的具体金额,承诺只向销售商在贷款银行的指定账户内付款。同时要以书面形式规定,付款方在承诺书中签字确认到期不付款的违约责任,以及如果在未告知质押权人的情况下,擅自支付,对由此对银行产生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等。4、办理质押登记。《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办理质押登记后对抗善意第三人的作用起效。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可以再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出质人应以转让应收账款所得的价款,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银行则提前收回贷款本息。5、确定合理的质押比率。依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质押率控制在50%-70%左右。6、做好贷中、贷后管理工作。加强贷中风险预警机制。如付款单位出现重大变故;应收账款到期,付款单位未按时付款,销售企业怠于行使到期权力;贷款未按用途使用等情况预警。信贷员要做好定期或不定期向应收账款欠款企业核实应收账款余额工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质押贷款
2023-08-28 00:2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