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1929—1932年间,美国由于跌价而造成多少亿美元证券贬值?

2023-05-15 03:51:33
TAG: 美元 证券
康康map

1929年10月29日这一天更糟,抛出股票1650万股。到12月底,纽约市场股票价值总共下跌了450亿美元左右。从1929—1932年间,美国由于跌价而造成840亿美元证券贬值。股市风波席卷全球各个领域,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开始了。

相关推荐

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

2008年,一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十多个国家。在金融危机的海啸下,几家银行宣布破产,很多金融人士跳楼自杀,甚至导致很多政府濒临破产,普通民众也深受其害。金融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可以说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对金融危机仍然心有余悸。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的第一次金融危机。192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不仅让美国损失惨重,也深刻改变了国际社会,甚至间接导致了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被后人称为大萧条的危机到底有多可怕?直接导致了美国社会的崩溃。金融危机美国内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美国很快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传统工业发达地区的欧洲国家经济损失惨重,美国也通过战争发了横财,借此机会崛起,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国,美国政府信奉自由主义。所谓自由主义,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就是政府不能干预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在这样一个“自由而浪漫”的国家,正如马克思所断言的,资本家疯狂追逐利润,工业经济迅速膨胀。在重工业压倒农业的思潮影响下,美国农业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倒退了。在早期,美国社会确实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金融业也高度发达,人们过着奢侈的生活,沉溺于物质享受的快感。繁荣的背后,危机正在酝酿。由于农业发展滞后,生产力大幅提高,但工人工资没有相应提高,贫富差距巨大,美国社会发展不稳定,给美国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隐患。美国股市的虚假繁荣给公众带来了错觉。大萧条前夕,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也在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理由担心,这种繁荣将会继续。”金融危机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在股票价格上。美国时间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华尔街股市迎来暴跌。股价从天下到地下只用了一天时间,美国金融业率先崩盘。股市崩盘引起投资者恐慌,大量投资者争相抛售自己的股票,导致美国股市继续跌入深渊,大量财富蒸发,很多人的毕生积蓄在股市中化为乌有。股市的崩盘让美国经济陷入巨大困境,引发了一系列连锁效应。然后,银行破产,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运行严重停滞。金融危机为了减少损失,大量农民不得不在一场大火中烧掉他们所有的农产品。牧民将自己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导致密西西比河被牛奶灌满,成为“银河”。城市里市民的生活仿佛一夜之间从天堂到了地下。因为当时美国人没有存钱的习惯,赚来的钱早已在股市挥霍或蒸发,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人们在街上为最便宜的一块黑面包而战,只为获得一条生路。金融危机为了生活,很多人选择抵押房产来换取食物。虽然他们的生活暂时得到了保障,但他们也失去了庇护所。很多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家人只能挤在临时的窝棚里,甚至有大量的人露宿街头。大量的失业人口和停滞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在当时的美国,很多人为了生计铤而走险,抢劫、偷盗等治安事件屡见不鲜。大萧条给美国带来的惨痛经历,可谓灾难深重。大萧条时期,人们没有希望,没有娱乐,没有追求,满脑子想的都是生存。金融危机他们省吃俭用,但仍然无法有效解决温饱问题。数千万人像动物一样生活,许多人整天在街上游荡,只是为了从垃圾桶里挑出一些不需要的食物来吃。极度贫困带来了饥荒,也造成了大量人口的营养不良。根据后来的统计,大萧条时期有700万人非正常死亡。到目前为止,这个数字在美国是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影响深远,时间跨度长达五年。在这五年里,过去骄傲的美国人尝到了人间的苦果,也促进了一部分人的觉醒。他们看清了美国的社会问题,有工作的人加入罢工队伍,给资产阶级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对策来处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对大萧条束手无策。金融危机直到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在他的锐意改革下,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美国终于从大萧条的泥潭中被拉了出来。罗斯福的政策被称为罗斯福新政。1935年,美国经济逐渐恢复正常,但大萧条的影响已经彻底改变了美国社会。经过多年的复苏,美国社会经济回到了大萧条前的水平。1929年美国的金融大崩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萧条,不仅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许多人一夜之间回到了原始社会,而且对当时的国际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有人断言,没有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美国也会走上法西斯道路。相关问答:经济大萧条什么意思?经济大萧条就是一次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
2023-05-14 21:56:091

美国在1929年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遭受了哪些损失?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发生第一次猛跌,拉开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序幕。这次危机的规模、范围、影响及后果,大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随着纽约股票价格的一路狂跌,很快造成了美国大量工业企业和农场的破产,商业贸易呈现崩溃之势。以汽车工业为例,美为1929年8月的汽车产量为44万,但1到10月就降为31.9万辆,11月进而降至16.9万辆,至年终已跌至10万辆以下。在短短的4个月内,美国的汽车产量下降约80%。在工业危机不断扩大的同时,农业危机也日趋严重,1929年9~12月间,美国的小麦价格平均下跌了4美分左右,下跌幅度在80%以上。进口方面下降速度也十分惊人。1929年9月进口总值3.96亿美元,到12月下降到3.07亿美元,下跌了约20%。
2023-05-14 21:56:161

1929年美国的经济危机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时间: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经济停滞,脆弱而缺乏竞争力的日本在接二连三的危机中震荡,相反,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种极不平衡的繁荣终于以一场大萧条告终。 从技术上看,一战以后的繁荣似乎有着很坚实的基础。汽车、化学、电气是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50多万辆增加三倍,达到平均每六人一辆汽车的水平,其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8%。发电量增长一倍以上,各种电机及电器日益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日常用品。家电产值从1921年的1060万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亿美元。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炼油业发展迅速,石油产量从1919年的0.86亿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亿桶。汽车轮胎的需要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人造丝、化肥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船舶市场主要为英国和德国所占领。制鞋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减少。农业也长期萧条。一方面欧洲各国保护本国农业,建立保护关税,另一方面靠廉价劳动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1929年美国出口小麦价值仅为1919年的1/3,肉类仅为1/9(1919年小麦出口值为10亿美元,肉类出口值为7亿美元)。然而,农业萧条却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场的现代化,依靠手工劳动的中小农场大量被兼并,农场主人数减少了50万,农场规模迅速扩大。1930年,全国600万个农场中300万小农场仅生产了11%的农作物。此外,煤炭工业受到石油工业的替代,铁路运输受到汽车运输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从1920年的200万减少到170万。 但是,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十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赢余。与此相应,则是英国经济的停滞和日本经济危机频仍,德国巨额外债。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法国的情况特别好。法国得到了德国81。51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又收复了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并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使法国工业和农业在20年代迅速发展。与美、英两国相比,法国重工业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生铁产量从1919年的133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1036万吨,钢产量从1919年的129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972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4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5万辆。更有意义的是,由于法国一方面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却用低定价的法朗打开国外市场,法国出口猛增,至1923年时,已超过进口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1918年的270亿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1928年以后,法国拥有的黄金仅次于美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时的8%。 意大利也不错。1925年的工业生产是1922年的157%。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都进展迅速。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法国,甚至落后于日本。1929年时,意大利的汽车年产量才达到5.4万辆。 德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直到1924年,由于付出巨额赔款,失去大量工业和运输设施,德国物价失去控制,财政经济一片混乱。1924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需要,美国出于利用德国工业能力获利需要,两国又都不希望德国步俄国后尘发生革命,故出台了一个“道威斯计划”,给予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在此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从1924年到1929年,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美国资本为主,英国资本其次。这一时期,由于得到的资本多,而付出的赔款少,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得到外国资本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德国各大垄断工业集团,这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债台高筑,且需支付大量赔款。虽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恢复,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只要德国出于稳定政局需要,推迟偿还债务,推迟支付赔款,或者在德国的投资利润不能实现,则国际经济循环将立刻中断。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总产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业88.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3%,国际收支逆差达3.5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6亿日元。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33亿日元。农业也未能幸免。3500个缫丝厂停工,20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此后,米麦产量长期停滞。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毁,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之巨,使已经处于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震后,从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举借巨额外债,数量高达9.1亿美元。靠借钱和战争中捞取的储备,日本政府向国内各大财团发放高达13亿日元的救济贷款,这样,日本经济才逐渐摆脱萧条,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发金融危机。一些银行由于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震灾票据而周转不灵,形成挤兑风潮。经济危机和萧条继之而来。政府共拨款12亿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银行。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这一过程产生了两个意义深远的后果,其一是欠下巨额国际债务,成为引发大萧条的国际债务链的重要环节。其二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日本工业高度垄断化。垄断财团控制的日本经济一方面强加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是实行贸易保护。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债务、实行军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从这个角度看,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正如一战失败对于德国的意义,而德国和日本的巨额债务则又是美国繁荣所系。 极不平衡的繁荣孕育着极不平常的危机。在短短三年投资热潮后,从1927年起,德国工业危机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然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在全国贸易会议发发出警告说:“我们正遭到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威胁。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这场危机果然爆发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从那时起至1932年,纽约股票价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证券贬值总计840亿美元。纽约股市跌暴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到1930年,法国终于陷入危机。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美国是债务繁荣的受益者,也是债务链断裂的最大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按1958年价格计算),降幅高达30%。工商企业倒闭86500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企业利润从100亿美元下降至10亿美元。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开工率仅为5%,钢铁工业15%。农业也惨遭劫难,谷物价格下降三分之二,农业货币总收入由1929年的113亿美元减少为47.4亿美元。银行系统首当其冲,破产数高达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时整个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失业率(不含半失业者)高达25%。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特种萧条”时期。尽管有“新政”等缓和危机的措施,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以后的194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危机前的1929年。 德国是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其中,主要工业产量下降幅度更大,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工业危机反过来又导致了金融危机。1931年7月,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亿马克,柏林九大银行减为四个。失业率急剧上升,1932年高达43.8%,加上半失业者22.6%,则1932年德国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达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业率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应该承认,希特勒政权对外取消债务,对内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确使德国的工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失业率迅速下降,1938年时失业率低至1.3%。从1932年到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而铝、镁和车床的产量竟高于美国。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重工业和军火工业增长2.1倍,消费资料生产也增长了43%。与德国相比,美国罗斯福的新政则只是暂时缓解了萧条。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国参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也转入战时计划经济轨道,美国才彻底摆脱了大萧条。虽然德、美两国的政权性质和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大不相同,但就摆脱市场激烈竞争产生的萧条而言,却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停止经济战争,统一调配资源,社会各阶层所得比例相对稳定。
2023-05-14 21:56:251

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原因是什么?

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怎么造成的?(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里以大量的史实及其货币理论的扎实功底解释了大萧条的成因,本人以为逻辑非常严谨。)不少人认为是1929年的那场股市崩盘造成了经济大危机,这显然站不住脚,比那次股灾更严重的股灾在经济大危机的之前与之后都发生过,却没有引起1929年那样的影响如此深远的经济大危机,可见,股灾不是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只是经济大危机的一个揭幕曲。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里详尽的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美联储在经济大危机之前向经济体注入了大量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增长,由于在短期内造成的“货币幻觉”,生产者被通胀扭曲的价格所误导,以为产品很受欢迎,于是扩大再生产,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收入上升了,于是扩大消费,这种预期却真的导致了产品供不应求,在短期内造成的“繁荣的假象”,被历史学家称为“怒吼的二十年代”。人们对企业利润增加的信心十分足,股票市场也是牛市冲天。但是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随着时间的流逝,生产者发现自己的生产成本也在上升,于是便不再扩大生产,消费者也发现虽然收入在上升,但是物价也在上升,于是削减开支。风向一变之后,股市这种对风向异常敏感的地方首先暴跌,是大量先前不能承受高风险的资金化为乌有,进而引发了银行的挤兑风潮。在实体经济领域,通胀引起的假象导致过多生产的产品积压,出现了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既是马克思定义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发生的前期,在经济下行的时候美联储等银行却又犯了一个大错,在感觉自己之前发了过多的货币之后,现在却决定缩减货币供应量, 这种悲剧性的举措直接使经济陷入了严重的通缩。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暴跌。生产者获得的价格甚至不能弥补成本。于是出现了“穷人没有牛奶喝,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牛奶被倒入河中‘的闹剧。
2023-05-14 21:56:322

1929年,美国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大萧条?

美国出现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一个或几个社会集团支出减少的幅度超过了其它社会集团支出增加的幅度。在分析大萧条的原因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萧条原因最好的说明,是一个或几个社会集团支出减少的幅度超过了其它社会集团支出增加的幅度。扩展资料:美国出现经济大萧条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萧条
2023-05-14 21:56:532

1929年,美国的财富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美国社会财富集中于几个大的财团中,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等大家族的财富迅速增长。而在经济繁荣的后面,则是贫困人口的增长。1929年,占美国人口数量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个人收入的1/3,全年收入低于两千美元的贫困家庭占了全部家庭的60%。
2023-05-14 21:57:241

1929年,美国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大萧条?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的恶性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作、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了无限制地追求利润,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爆发。 ②直接原因: 根据上面的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我们已经明确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感受不到的,普通人能够分析出的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是市场供需出现矛盾。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它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表面上来看,生产出的产品太多,市场需求有限,产品过剩,出现滞销。但产品是真的过剩吗?当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供需矛盾逐步激化了呢? 以经济大危机的首发地美国为例,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帐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埋下了隐患。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可见,股市投机活动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尖锐的矛盾,使矛盾激化,直接引发经济危机。 2.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但事实上,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由于传统工业部门在20年代一直发展迟缓,开工严重不足,并制约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进而使整个经济形势开始出现大衰退的迹象。但纽约股市却不断哄抬,在1929年上半年股价一直上扬。这个美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无法正确反映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支撑股市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但这种信心和希望在1929年10月下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价。股市崩溃了。股市崩溃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挤兑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美国的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
2023-05-14 21:57:326

1929年纽约大崩盘的原因是什么

1929年纽约大崩盘,主要原因是投机导致股市泡沫严重。由于经济向好股市不断走高,爆发了全民炒股的狂潮,而大多数股民都是炒短线,并非为了长期投资。在疯狂的投机热潮刺激下,纽约股市一涨再涨。所有投身其中的人们都未曾想到,泡沫终究有破灭的一天。当时股市的行情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很多炒股者都是以股票作为抵押,进行信用交易,一旦投机人信心下降,就必然要增加更多的保证金,而缺乏资金的投机者就只能抛售更多的股票来弥补,其结果就是股价进一步下跌。 1929年9、10月间,投机者的信心开始下降,股市崩盘开始于10月24日星期四的抛售狂潮,到10月29日,股市彻底崩溃。
2023-05-14 21:57:474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

1929年美国大危机,世界用了10年时间才走了出来,而这场危机的影响却直到20后,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的主要原因是消费不足而引起的,而目前中国的危机也是消费不足而起的主因,前几年,由于欧洲,美国的需求,消费不足,转为出口,问题表现的不是很明显,实际上是掩盖了这种本质。1929年美国人走出大大萧条的原因,是由于罗斯福新政即:耳熟能详的“三R政策”,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大力修造公共设施,的根本原因是让失业的人有更多的经济来源,以保障社会的需求,另外是罗斯福伴着柴火声的“炉边谈话”,开创了通过电台坦诚沟通民众的先河。这对于稳定民众的信心,营造共克时艰的氛围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老百姓看到总统“说人话”,才更容易相信他们“办人事”。而对于失业的人,政府直接给救济,这也等于变相的加大了消费。而同时,1934年,美国的劳工运动低谷到连锁大规模罢工的转变,并最终为本阶层争取到了1935年瓦格纳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的通过。从而对垄断势力(利益集团)安上了紧箍咒,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慢慢减少,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大萧条前,美国社会消费不足的局面,从那时起美国社会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大危机。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福新政并非简单的经济改革,而更象是一场未挑明的政治改革,是对垄断势力的一次外科手术。在这场斗争中,垄断势力(利益集团)与普通民众相互妥协,从而共渡难关。而目前,就中国针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我们并没有看到,1提升民众的信心,2垄断势力(利益集团)与普通民众相互妥协,而对于提高普通民众的收水平,政府虽然在做,但效果相差太多,对于中央四万亿,地方16万亿的投资,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民从很开心,但垄断势力(利益集团)更开心,这表明,这一政策只会让原有的低收入阶层,收入更少(相比),对于改变当前社会消费不足的局面几乎没有太大帮助。相对于美国人大力修造公共设施,让失业的人有更多的经济来源,而我们的政策是,大力修造公共设施,让垄断势力(利益集团)有更多的收入,从而希望让利益集团给点汤我们喝,这完全改变了罗斯福新政大力修造公共设施的本质。美国人通过三十年代大萧条,完成了消费不足向供需平衡局面的转变。而我们呢,是否能让我们的经济引擎更强大,更持久?
2023-05-14 21:58:062

请问1929年美国大萧条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请具体解释。

这次经济危机是通货紧缩造成的。也有美国政策方面原因。在这次危机之前美国已经繁荣了20年,美国股市更是持续了近10年的牛市,这个时候发生经济衰退应该是很平常的,但是胡佛政府在这个时候采取的经济政策却很不平常。首先他签署了‘思慕特-霍利关税法案"以提高关税来保护美国国内的工农业,很快其他国家也用同样的手段对美国进行报复,这就导致了世界贸易体系的崩溃。其次,在美国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紧缩的时候,美联储还在维持反通货膨胀和经济紧缩政策,即保持高利率。而且这个时候胡佛甚至还推动议会通过了提高税率的法案,而且税率提高的幅度空前绝后。高利率抑制投资,高税率减少消费,很多人都知道提高利率和税率是在经济过热时最有效的降温手段,但是胡佛好象就一点也不明白这点,他的政策把在通货紧缩冻中冻僵的美国经济给直接扔进了冷藏室,这么搞经济不危机才怪。
2023-05-14 21:58:164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O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2、为什么把牛奶倒掉?跟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理论有大的关系。 一、消费份额 市场上的所有商品就像一块大蛋糕,每一个人都有它对应的消费份额,你的份额就是你的收入。 如果需求不足、商品总量上销售不畅,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这就是有人没有从市场上拿走属于它们的消费份额!为什么没来拿呢? 二、需求沉淀 商品与货币总是同时反方向对流,因此,如果商品不动,肯定是有人群将对应的货币储存了起来,不管这钱现在在什么地方,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没有流动! 因为资本主义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私有制与资本家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占有生产资料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消费资料,占有了就能消费完吗?所以,资本主义永远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每一个生产循环都会产生需求沉淀,积累多了就是危机! 在危机期间,穷人苦熬,富人慢慢将多余的沉淀消费完之后,生产再次恢复;如此往复循环,像发癫痫病一样无穷无尽。 1929年的经济危机就是通货膨胀。
2023-05-14 21:58:242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1029年下半年,华尔街股市开市下跌时,政府,包括各金融机构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采取联合有效防控机制,汇集资金,进场干预,导致个别银行挤兑,直接引起金融恐慌,股市崩盘.再回顾2008年,股市从6000点,一直断崖式的斜式下跌,当时的温相,一直密切关注,到指数跌到2000点时,他提出快,准,狠的投资策略,就是集合政府各级力量,监督各大金融机构,投入巨资,抄底股市,接收廉价筹码.因为,按照当时资本金融市场背景,只有股市,才能精确做到快,准,狠的稳定经济局势.避免更大的金融危机,影响金融担保体系,进而扩大危机层次.当我们再次回顾9年前的哪一幕,如果实事求是评价当时温相的财经策略,不单拯救了中国经济,也稳定世界经济局势,资本金融市场.而投入的四万亿资金,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政府手里获得的最廉价筹码.
2023-05-14 21:58:313

美国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今天美元的价值比过去低,也就是说美元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价格看起来似乎大涨而每一美元可购买更少。 今天美元价值有多低?好吧,1913年的1美元相当于2012年的23.19美元,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1920年1美元差不多是今天价值的11.84美元,美元价值只有一半了。在1929年大萧条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时期1美元价值提高到13.43美元,到1940年,1美元价值甚至更多,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16.40美元。 到1950年,美元价值开始下降甚至低于大萧条之前,1美元仅值9.53美元。 1960年1美元=今天7.76美元 1970年1美元=今天5.92美元 1980年1美元=今天2.79美元 1990年1美元=今天1.76美元 2000年1美元=今天1.33美元 2010年1美元=今天1.05美元 为什么今天美元价值贬值了? 某种程度上,经济扩张的通货膨胀需要成本,美联储保持低利率以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与最终需求,而事实上,美联储核心通胀率目标是2%。换句话说,只要价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波动)一件仅上涨2%,经济就将以健康速度增长。 当然,如果你的收入也增加了2%那么这很好,如果不是,通胀会降低你的生活标准,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这就是所发生的,因为收入差距拉大。2000-2006年的平均工资是持平的,尽管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这六年里,企业利润每年增长了13%,这是经济衰退之前。 如何测量今天美元价值 在探究美元价值之前,你必须熟悉四种测量方法,也就是比较过去生活成本,大多数专家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者每个月一篮子商品服务价格比较。 第二种方法是用汇率来看美元海外市场购买力。一个简单方法是用美元指数世界上其他货币兑换美元的价值。 尽管你不愿意看到经常使用的国债,但可以告诉你今天美元价值如何,这是因为许多投资者、商人甚至国家购买国债而不是购买美元现金。 测量美元价值的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外汇储备,也就是外国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他们为什么那样做?有三个原因: 1、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也就是意味着说,大多数国际交易都是用美元,外国政府手中持有美元,他们的企业需要全球贸易。 2、有些国家,比如中国和日本,大量出口给美国货物以得到很多美元,如果这样的公司太多了,政府会帮他们兑换。 3、中国和日本也想购买美元以保持本国货币较高价值,这使得他们的出口相比较更便宜,也会给他们的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如果没有外汇储备,今天的美元价值会大大降低。例如,许多国会议员指责操纵汇率,他们想让人民币升值并增强出口竞争力。 然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损失惨重,有些专家认为,人民币比应该的价值低了30%。如果人民币升值30%,那么出口价格也会升高,下次你想买中国商品那么成本会增加了三分之一。 对你意味着什么 美元价值贬值意味着从中国或日本等进口花费更多,这是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也意味着说,海外旅游随时间花费更多更昂贵。然而,美元贬值有助于美国制造商出口因为在别国他们的产品成本更少。备注:以上信息摘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04/17/11377839_282938587.shtml
2023-05-14 21:58:562

1929年经济危机后的美国面临怎样的状况

  像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一样,1929年的危机前同样是一片欣欣向荣。社会中涌动的暗流,像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社会信用受到破坏、上市公司行为扭曲,都被节节攀升的股市和对幸福未来的预期冲得无踪无影。  苦难岁月     1929年股市崩溃引发了全世界长达10余年的经济衰退。道琼斯指数从1921至1939年长达10年的大牛市把道指从70多点推到了360多点。在股市最高峰来临前曾经有个短暂的调整期。1929年3月的指数略低于2月指数水平。但是没有人相信股市会下跌。在股市最低谷的1932年,指数水平只有崩溃前的12%左右。直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该指数还在153点,只有崩溃前顶点的42%。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这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总的开支。     然而,这一切还仅仅是开始。股灾中,摩根银行试图托市,政界、工业界、银行界的头面人物也纷纷出面表示对经济的信心,但这都稳定不了投资者恐慌的情绪。由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在过去10年股市扩张中受到严重伤害,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1920年代的美梦对美国人而言已经是昨日黄花。
2023-05-14 21:59:031

192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简略点!

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在危机期间,穷人苦熬,富人慢慢将多余的沉淀消费完之后,生产再次恢复;如此往复循环,像发癫痫病一样无穷无尽. 1929年的经济危机就是通货膨胀. 1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面临挑战,另外失业率持续升高,垄断资本家与人民间矛盾加剧.一方面人民生活用品极缺,另一方面资本家为了利益浪费掉大量生活用品.资本主义经济黄金时期消失,社会矛盾加剧. 2 而这次经济危机也有相对积极的一方面影响,比如罗斯福新政开辟了资本主义经济新时期(政府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是之前在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过的,也为二战后西欧重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东西.) 3 最坏的影响是“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比如说希特勒的纳粹独裁统治就是因为经济危机而造成的. 4 俄国这时候已经不存在了,至于对苏联的话基本没有什么实质影响,苏联此时正在进行“一五”计划,并且成功地由传统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同时由于斯大林的执政,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逐渐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基本没有波及到苏联. 5 对中国表面没有什么影响,但其深远影响却是极坏的.原因是日本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变,军部少壮派上台(1936年),并企图将其经济危机转嫁到中国身上,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要注意的是,在1931年日本已经开始了阴谋) 6 可以这么说,这次经济危机是二战爆发的潜在原因
2023-05-14 21:59:111

美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为什么会使得金本位制度彻底破产?

经济大萧条国家政府看不下去了,想要印钱救各个银行企业。但是当时是金本位,也就是说纸币的发行必须要跟拥有的黄金数量匹配。如果坚持金本位,黄金产量上不去,国家不能发货币就救不了经济。如果要印纸钱救经济,金本位就维持不了。当时两难。当时的奥地利学派是支持金本位的,但凯恩斯认为黄金产量限制经济,是落后的象征,鼓励政府干预经济。刚好那个时候大萧条,古典主义提倡的自由市场无法自圆其说,所以西方国家纷纷采取了凯恩斯的想法。政府想要干预经济,掌握货币发行权,第一件事当然是要废除金本位。本质上来说金本位的崩溃还是因为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
2023-05-14 21:59:183

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暴发的影响

1929年大危机中唯一收益者是苏联,因为苏联没有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接轨,没有受到大危机的牵连,相反借大危机发展了自己。 我们知道苏联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的特殊条件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苏联的口号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28-1929年苏联工业产量年平均增长6.9%, 1929-1932年年平均增长19.2%, 1933-1937年年平均增长17.1%。到了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欧洲的第一位, 全世界的第二位。在1928-1933年和1933-1937年期间,遵循高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苏联先后两次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排除了多种经济成分,宣布社会主义成份已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为了在生产关系领域取得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自1927年起苏联开始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1929年9月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进入了全盘集体化时期。到1933年1月参加农庄的农户已从4%左右增加到55%, 到1937年更增加到93%。在短短的四年里增加了89%,显然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三十年代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同时, 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自相当一个时期里在理论上被认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这种模式,虽然对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作了十分可贵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并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种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变模式,对于苏联以后半个世纪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实,苏联在收益同时也正是苏联错误总结大危机教训之时,斯大林不仅宣称大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到来,而且加紧建设苏联与市场经济隔绝的现代化道路。斯大林和当时苏联的领导人,一方面,错误地把1929-1933年大危机和资本主义总危机,资本主义很快灭亡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错误地以为断绝和国际经济联系、断绝和市场经济联系的社会主义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而这一模式恰恰是导致苏联90年代瓦解根本的经济原因。 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与七八十年前情况根本不同,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坚持改革开放而不与世隔绝,我们需要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当年苏联所犯的错误。就是说要既要发扬社会主义的强化干预功能之长,避免其妨害创新之短,又要吸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之长,避免自由放任之短,兼有两者之长,避其之短,坚持改革开放,为现代化服务。
2023-05-14 21:59:251

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为什么很快波及到全世界

因为经济全球化,而且二战以后,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量的百分之67,且规定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
2023-05-14 21:59:322

请教高手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产生的原因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以下摘自[美国]吉尔伯著《美国经济史》699-702页经济学界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循环理论,在分析大萧条的原因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萧条原因最好的说明,也许就是一个或几个社会集团支出减少的幅度 超过了其它社会集团支出增加的幅度。1929年,消费者购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2%,工商业者投资消费了18%,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使用了略少于10%, 其余的用于出口。在1929—1930年,由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减少了大约一百五十亿美元的支出,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约减少了一百四十亿美元。政府支出虽稍有增加,但其 影响微不足道。反映投资和消费支出有所减少的是:劳动力市场上解雇和失业增多了,工商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降低了。根据上述分析,可见只要查明消费者支出和企 业投资所以减少的来由,既能确定这次大萧条的产生原因了。今天,通过历史剖释,可以清楚看出:在二十年代已经存在着当时被人忽视或漠视的若干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趋向。上面已经指出,农业一直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 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而且,所谓工业部门工资水平较高,其中不少是假象。在这十年内,新机器的应用把大批工人排挤掉了。例如,在 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业工人人数却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服务行业,工人增加最 多,其中毫无疑问也包括了许多因技术进步而失业的技术工人。因此那些表示工资略有提高的统计数字,看来没有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由于工农群众是基本消费 者,这两类人遇到经济困难对消费品市场一定会有影响。在这些情况下,二十年代广告的扩大和分期付款赊销的增加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分期付款赊销竭力膨胀消费品市场。在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售 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三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了。无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用具等耐用消 费品的销售额。然而分期付款销售办法的推广使用,也表明这样一个事实:不增加贷款,消费品市场就不可能容纳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而且,从经济观点 来看,这种销贷方式本身孕育着某种危险性;只要削减消费信贷即分期付款赊销,消费者的购置就很可能减少。看来,1929年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二十年代工业生产之所以能扩大,是由于对新工厂、新设备的巨额投资。这项投资使建筑业、机床制造业以及钢铁工业等有关部门雇用了大批工人。因此,资本 支出或投资一减少,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就会大批失业。到1929年,消费品市场容纳不了增产的商品,也就不再需要扩充厂房和设备了。例如,据估计 1929年美国整个工业的开工率只达到80%。在这些条件下,无怪乎投资额(用1958年美元计算)从1929年的四百零四亿美元降为1930年的二百七 十四亿美元,进而减少到1932年的四十七亿美元了。投资的缩减则导致了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破产和工人的失业。这个问题因住房建筑的减少而更加严重起来。 住房营造在1925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后就江河日下了。1929年动工兴建的住房只有五十万幢(1925年约有一百万幢)。1927年以后,汽车工 业也急剧衰落。我们不想回答究竞生产资料的生产先下降还是消费品的生产先减少达样一个问题;显然,两者互有影响。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失业,会使消费品的销售额减 少,从而导致消费品生产部门工人的失业。而消费品销售额的减少又反过来使投资进一步缩减,这两大部类愈演愈烈的相互作用驱使生产日益下降,失业率不断上 升。甚至诸如低税率和高利润等有利因素也可能助长了危机自爆发。现在看来,那个时期增加的收入大半落入少数人或少数家族的腰包了。1934年布鲁金斯研究所发表的一篇研究二十年代经济问题的论文这样写道:“美国呈现出了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的趋势,至少在二十年代前后是如此。这就是说,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收入有所增长,而上层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由 于随着上层阶层高额收入的实现,他们的收入中节约部分增加得比消费部分快,也就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的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从经济观点来看,二十年代收入的分配有紧缩消费来增加投资的趋向。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消费者手头钱多些,投资者手里钱少些,国民经济也许会稳定些。1929年在某种程度上由银行信用造成的股票市场的繁荣也反映了资金过剩,使资本家投资于购建厂房设备无利可图。二十年代的繁荣,主要归因于自然资源充裕,工农业生产增长,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消费扩大和对外贸易兴旺。然而,许多美国人的贫困处境和国民经济之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导致了大萧条的爆发。尽管如此,直到二十年代未,大多数美国人还盲目乐观地相信繁荣仍将继续下去。评论:一美国1920年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由于繁荣,所以消费需求是旺盛的。正是由于这种消费需求的旺盛,刺激了投资,并且借着旺盛需求的东风,生产者的投资与 产品促销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就出现了规模惊人的广告促销与分期付款赊销行为,这种使消费者“先花未来钱”的做法潜存着非常大的风险,一个是它刺激抬 升了资本投资的规模,另外一个是消费者能否最终付清赊销款。如果不能付清款项,那么投资就不能获得合理补偿,巨大的投资规模就有可能导致经济陷于巨大的危 机。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分期付款赊销的广告促销等手段进一步造成了旺盛的消费需求,而这种需求又必然刺激投资的迅速增长。而当这种消费需求最终衰弱下来时,这 些被消费需求抬举进场的资本,就必然陷于危机的困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些旺盛的消费行为,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投资行为,也不就可能产生1929年的危 机。市场经济的每次危机,都是这样,由高度的消费旺盛而引起,没有这种消费旺盛,就没有资本投入,也就没有危机可言。资本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但资本的这种目的及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在条件才能实现出来,这个外在条件,就是消费需求旺盛的拉动。因 此,当社会经济以消费为目的而形成一个热潮时,资本则在这个热潮中实施着自己的目的---利润积累。在此,消费为社会整体的目的,而逐利则是资本方面的目 的---这是局部目的。 二这个道理应该给当今的我们提供一个深刻的教训:消费需求切不可人为抬升得太过头。比如,中国的“扩大内需”政策切不可搞过头。凡是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 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必定包含着危机的因素,因为这种消费需求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这样,在它的刺激下所形成的更大的投资就有可能变成危机的因素。就象 美国1920年代,通过信贷消费所刺激起一个庞大的投资,最终演变为大危机、大萧条的因素。
2023-05-14 21:59:502

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是通货紧缩造成的吗?

我怎么记得是通货膨胀啊。
2023-05-14 21:59:573

1929年10月29日这天美国发生了什么事 ?

1929年10月29日 在这个被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里,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旋涡之中,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狂热的华尔街 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一次大战和死亡2000万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后,世界进入一个暂时的和平时期,人们开始享受灾难之后的欢愉:经过几年的调整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尤其是美国,它在许多经济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和稳定的国家。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乐观的情绪为20年代的股市大发展创造了条件。1921年,美国资本市场新发行的证券是1822种,到1929年达到了6417种。《纽约时报》工业指数从1921年的低点66.24反复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469.49的历史最高点。 当时,融资购买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定金交易”花一美元买到价值10美元的股票,人们第一次发现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于是,大量中小投资者争相涌进股市。每天,人们热切地讨论着股票走势,小道消息满天飞。随着股价扶摇直上,华尔街陷入了狂热之中,电梯工、接线员和报童也和金融巨头一起玩起了股票。华尔街甚至成了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参观的去处:每天早上,旅游者们夹道欢迎那些来上班的经纪人们,向他们鼓掌。 美国做了个噩梦 危机已经悄悄降临,人们却没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警醒。从1928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狂。事实上,在20年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了。 192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美国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经近在眼前。9月3日,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其实,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却只被人们当做笑谈,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千古留名。此话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他赶紧向新闻界发布讲话说:“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关的政府财政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跳楼的不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后10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虽然当天中午多位银行家和财团老板决定出资托市,暂时稳住了股票价格,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稳定。 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而道琼斯指数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记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暴跌从1929年延续到1932年,并成为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从1929年最高的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当于1929年9月的1/6。 股灾造成了美国股市、银行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从美国波及到了整个世界,使人类经历了5000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银行倒闭、生产停滞、百业凋零的黑色大萧条年代。 经济学家研究,这次股市崩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股市的过度狂热没有得到适时的引导,而融资买卖和定金交易使股市在卖压之下失去控制。二是当时美联储运用调高利率的错误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给量大幅减少,造成市场资金转向其他投资工具,加速了股市的下跌走势。 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对美国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理智的约瑟夫·肯尼迪被任命为主席。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2023-05-14 22:00:067

美国 蓝鹰运动 是什么

美国的蓝鹰运动是指1933年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当局发动的以“人尽其职”为宗旨的一场经济变革运动,因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此次运动史称蓝鹰运动(Blue Eagle)。蓝鹰运动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下面几项:1. 最低工资法的通过。2. 胡佛政府的下台。3. 罗斯福就职美国总统。4. 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2023-05-14 22:00:232

1929年经济危机后的美国面临怎样的状况?

客观一点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吧,经济总是周期性发展的,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出现低谷,一般来讲,当社会出现“经济衰退”同时又“通货膨胀”的时候,就预示著经济危机不远了。 经济危机,简单地说来,是因为生产过剩,而消费者没有那么多钱去买东西;结果,产品大量积压。从“供给-需求”关系来说,生产过剩必然会导致需求不足。资本家赚不了钱,宁肯把产品扔掉也不肯去救济穷人。资本家为了使产品和消费的矛盾得到缓和,除了毁掉商品以外,还大批解雇工人,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停工停产。 资本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从1929年秋天开始,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首先向美国,随后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席卷而来。在这场危机中,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瘫痪了,生产倒退了20多年。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使大批企业倒闭,3000多万工人失业。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总计约2500亿美元。 供给和需求之间总会有一个均衡点,价格就在这个点上下波动。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
2023-05-14 22:00:512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是怎么渡过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思路分析]1929年,美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很快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题过程]这场经济危机影响范围如此广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整个世界已经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近代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资本主义的特点就是具有开放性、扩张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又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两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深入发展,加剧了列强对外扩张和争夺,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日渐成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武装战争等方式,最终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正式形成。同时,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此外,19世纪末,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体系使整个世界联系非常紧密,即使一战的发生也没有使其瓦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决定了整个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所以一旦某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他国家一定会深受影响。二、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使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横财。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它代替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经济实力的增长带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也使美国始终保持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同时,美国依靠不断革新技术、不断扩大固定资本和提高生产效率获得的强劲生产力生产了大量产品,这些产品大量输往国外,在世界贸易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这样,美国经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产生了极其紧密的联系,自然也就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三、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一战期间,英、法等国为赢得战争胜利,向美国进行了大量贷款,战争结束后,本身经济十分困难的英、法不得不向美国偿还债务,这就使英、法在经济上受制于美国。另一方面,一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美元为武器,大肆推行金元外交。欧洲许多国家为医治战争创伤,不得不接受美国大量贷款,结果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对美国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他们就根本无法幸免。四、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当时根本无法克服的矛盾,因为这对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决定的,而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处于发展时期,许多方面都还不成熟。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处于一战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还必然要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这些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要爆发经济危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波及整个世界。
2023-05-14 22:00:591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人均收入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人均收入情况是:1、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2、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减少。3、1910年,每个农场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场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时,这一比例已低于30%。农村的这种贫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当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4、1929年,消费者购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2%,工商业者投资消费了18%,美国各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使用了略少于10%,其余的用于出口。5、在1929—1930年,由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减少了大约一百五十亿美元的支出,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约减少了一百四十亿美元。扩展资料1、美国二十年代工业生产之所以能扩大,是由于对新工厂、新设备的巨额投资。这项投资使建筑业、机床制造业以及钢铁工业等有关部门雇用了大批工人。2、资本支出或投资一减少,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就会大批失业,到1929年,消费品市场容纳不了增产的商品,也就不再需要扩充厂房和设备了。3、据估计1929年美国整个工业的开工率只达到80%,在这些条件下,无怪乎投资额(用1958年美元计算)从1929年的四百零四亿美元降为1930年的二百七十四亿美元,进而减少到1932年的四十七亿美元了。4、投资的缩减则导致了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破产和工人的失业,这个问题因住房建筑的减少而更加严重起来。5、1934年布鲁金斯研究所发表的一篇研究二十年代经济问题的论文这样写道:“美国呈现出了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的趋势,至少在二十年代前后是如此。这就是说,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收入有所增长,而上层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6、由于随着上层阶层高额收入的实现,他们的收入中节约部分增加得比消费部分快,也就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的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萧条
2023-05-14 22:01:071

1929-1979年美国历史及其影响

一,1929-1933 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二、1948-1949 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 1948 年 8 月至 1949 年 10 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三、1953-1954 年:战后第二次经济危机 1953 年 7 月,上台未久的艾森豪威尔结束了朝鲜战争。三、1953-1954 年:战后第二次经济危机 1953 年 7 月,上台未久的艾森豪威尔结束了朝鲜战争。四、1957-1958 年:战后第三次经济危机(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五、1960-1961 年:第四次经济衰退 美元危机首次出现 1960 年 2 月到 1961 年 2 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六、1969-1970 年:战后第五次经济衰退。七、1973-1975 年: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 这些危机都体现了美国经济的疲软,
2023-05-14 22:01:222

美国经济大萧条在那一年

在1929年 下面是凤凰网发表的一片报道1929年美国股灾引发经济大萧条1929—1933年的大萧条是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一场噩梦,它给美国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创9年来的新高,美国又有人联想起70多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资本主义已经走到尽头了”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年中至1921年年末短暂的经济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并逐渐趋于繁荣。这一繁荣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却又潜伏着深刻的矛盾。美国农业长期不景气,农村购买力不足,农场主大量破产。此外,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这个时代,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有组织犯罪愈演愈烈,享乐主义和投机活动盛行,政治极端腐败。1920年,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离任。继威尔逊之后的三届共和党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后执政,这段时间是美国历史上贪污腐败最严重的时期。哈定执政时期,政府内部贪污腐败成风。柯立芝的财政部长梅隆自己就陷入投机行为中。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后来曾说,美国20年代的实利主义使人最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资本主义已经走到尽头了”。股市崩盘引发危机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力不足,导致了美国经济运行中商品增加和资本输出困难,进一步引发了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虽然金融巨头在投机行为中获得了高额利润,但大量资金没有被投入再生产过程,而是被投向了能获得更高回报的证券投资领域。1927年,纽约股市掀起了第一轮狂潮。这一年,股票交易额达到了破天荒的5.75亿股。在1928年年初的几周里,证券市场已成强弩之末,显现出崩盘的隐患。但柯立芝总统和美国财政部采取欺骗宣传的方法,使得股市得以暂时平静。1928年3月初,随着纽约股市实力最强的一批投机商大批买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无线电公司的股票,新一轮投机行为疯狂扩散,股票价格再次疯狂暴涨。这轮狂涨直到1928年6月才略有回落。在此后16个月中,股市时有涨落,但始终未能回到1928年3月以前的水平。1929年初,股市的狂热已失去控制。9月26日,英格兰银行宣布:为停止黄金外流和保护英镑在国际汇兑中的地位,将再贴现率和银行利率提高6.5%;9月30日,伦敦又从纽约撤回数亿美元,从而诱发了美国股市大幅度下跌。10月15日,纽约股市开始出现大量抛售,但由于大投机商抛售谨慎,市场反应较为平和。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突发崩盘。当天的股票成交量达1289万股。股票价格下降之快,连场内的自动行情收录机都赶不上!人们陷入恐慌之中。这一天,有11名证券市场投机的老手相继自杀。当天下午,摩根财团联合其他银行业巨头,拿出2.4亿美元联合基金护盘,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股票。在这以后几天里,股票行情逐渐稳定,美国财政部和一些经济学家、银行家和大城市报纸纷纷向公众保证:股票价格的下跌问题不大,应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投资,这样对国家经济是有好处的。10月25日,胡佛总统也发表文告:“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10月28日,也就是胡佛发表文告的第三天,美国股市再次惨跌。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度崩盘。据《纽约时报》统计,纽约股市50种股票的平均价格几乎下挫了40档。此后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竟达100亿美元!萧条中的美国股票价格的大幅“跳水”引起美国经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谷物等交易的价格也一路下滑;铁路货运量大幅减少;钢材价格大跌、棉花价格大跌……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的损失高达260亿美元,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在“大萧条”中,企业破产l09371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53.8%。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1933年初,前总统柯立芝在死前4天还在哀叹:“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连一向处世乐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眼见马里兰银行倒闭时也惊呼道:“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由于工、农、商业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胡佛总统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如: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种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的人无法维持生计(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流浪人口达200万,仅纽约一地1931年一年中记录在案的倒毙街头的案件就有2000余起。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全美有33万儿童失学,女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冒着怀孕的危险以10美分一次的价格到街上卖淫。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应对危机的两条道路这场持续4年之久的“大萧条”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第一页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面对“大萧条”,西方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德、日、美、英、法等国都出现了法西斯组织。德国纳粹党还在希特勒的策划下夺取了政权。日本也发生了多次军人政变,最终建立了军部法西斯统治。德、日两国再加上“大萧条”前不久登台的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将世界引入了战争的边缘。“大萧条”引发了美国社会一系列阶级矛盾,斗争浪潮遍布全国。有部分工人、农民和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喊出了“学习俄国佬”的口号,极少数人还在国内煽动法西斯化恶浪。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要让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但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了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从1929年担任纽约州长开始,罗斯福便实施了一系列代表美国前进方向的政策,这些政策后来被一并称作“新政”。1933年3月4日,罗斯福终于成为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罗斯福在他的总统就职演说中告诉美国人:“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怖的只是恐怖本身。”罗斯福洪亮的声音,通过广播网响遍了水深火热的美国:从血汗工厂到凄凉客站;从“胡佛村”到流浪汉的栖身地;从佃农辛苦耕耘的不毛之地到在工厂寒风中哆嗦的衣衫褴褛的人群。加利福尼亚州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记下这样一句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说:“好哇,火到底点着了!”
2023-05-14 22:01:313

美国度过的1929年经济危机,是靠什么?

主要靠的是罗斯福的新政经济,大力发展基础行业基础设施,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够享受更优质的生活环境,这时候也给大家带来的收入。
2023-05-14 22:01:407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 (Recovery)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2] 。新政的主要措施实施结果:“应当指出,罗斯福新政措施是总统权力全面扩张,终于逐步建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的新格局。他是总统职权体制化的开拓者。”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6、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7、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2023-05-14 22:02:194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

你联系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很容易理解了2007年8月9日,是次贷危机的暴发,在这一天,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披露大量损失。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标志。金融危机的暴发一般都是在一夜之间,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的互相联系和影响。一家破产倒闭,必然引起其他与之有关联的机构重大的亏损。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暴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产能过剩。因为在那之前,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奉行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认为市场中有一支的“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经济,经济均衡是常态。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加深,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大萧条。其后,自由主义经济被凯恩斯主义取代成为主流经济学
2023-05-14 22:02:273

美国是如何走出1929年金融危机的?

靠罗斯福新政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就占了1/3。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从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家。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对稳定局势,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1700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18岁到25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9个月,月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后拨额40多亿美元)和民用工程署(投资近10亿美元),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50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1937年10月12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1938年6月14日通过。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40小时工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良的范畴,但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公司税过去一律是13.75%,根据1935年税法,公司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12.5%,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15%。 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诚然,罗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新政”是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疾病在常规疗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试用的一种试验性的疗法。事实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处,这也每每成为他的政敌发难的理由。“新政”实施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阶层也曾予以抵制和诽谤,甚至作为新政初期重要内容的《工业复兴法》及另外两项法案也在时隔两年后被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但是,只要我们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2023-05-14 22:02:374

看了一篇文章,说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导致世界经济、贸易下滑是引发二战的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会这么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十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出现明显的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了停滞的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先后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
2023-05-14 22:02:451

关于1929-1932年美国经济危机的一些问题

说到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就离不开当时爆发的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革新的推动下,美国政府推行了自由的开放式经济发展政策,其原因是因为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遭到严重打击,城市遭到破坏、农业处于瘫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也已经奄奄一息,只有美国在战争中得到了利益,进而在经济上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造成美国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市场的活跃,加之政府的开放型经济政策和战后世界经济的相对稳定,使美国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导致国内形成对投资的盲目跟风。由于盲目投资和自由型经济政策的纵容,形成了供给量远远超出了需求量的局面,存在生产力过剩的隐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严重脱节,进而大量工人失业、大量农民和商人破产,国内外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尖锐的矛盾,从而爆发了经济危机,也是股市跳楼式崩盘的根本原因所在。这场经济危机就是以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开始,迅速蔓延到了美国全国各地,进而传播到欧洲和全世界,在世界历史上是波及面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深远的一场经济危机。
2023-05-14 22:02:521

美国至今有几位总统(按当选总统的先后顺序排列)

1 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1789年-1797年 开国总统 2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联邦党 1797年-1801年 人称「老亚当斯」,儿子是第6任美国总统,和儿子是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档总统。 3 托玛斯·杰弗逊 (Thomas Jefferson) 民主共和党 1801年-1809年 4 詹姆斯·麦迪逊 (James Madison) 民主共和党 1809年-1817年 5 詹姆斯·门罗 (James Monroe) 民主共和党 1817年-1825年 6 约翰·昆西·亚当斯 (John Quincy Adams) 民主共和党 1825年-1829年 人称「小亚当斯」,父亲是第2任美国总统,和父亲是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档总统。 7 安德鲁·杰克逊 (Adrew Jackson) 民主党 1829年-1837年 8 马丁·范布伦 (Martin Van Buren) 民主党 1837年-1841年 9 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enry Harrison) 辉格党 1841年 上任一个月后便死在任期内,其孙为第23任美国总统。 10 约翰·泰勒 (John Tyler) 辉格党 1841年-1845年 第一个由副总统接任总统的人 11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James Knox Polk) 民主党 1845年-1849年 12 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辉格党 1849年-1850年 死于任内 13 米勒德·菲尔莫尔 (Millard Fillmore) 辉格党 1850年-1853年 14 福兰克林·皮尔斯 (Franklin Pierce) 民主党 1853年-1857年 15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民主党 1857年-1861年 16 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共和党 1861年-1865年 在任内被暗杀致死 17 安德鲁·约翰逊 (Andrew Johnson) 民主党 1865年-1869年 任内曾遭国会的弹劾动议,以一票之差没有通过 18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Ulysses Simpson Grant) 共和党 1869年-1877年 19 拉瑟福德·B·海斯 (Rutherford B. Hays) 共和党 1877年-1881年 20 詹姆斯·加菲尔德 (James Garfield) 共和党 1881年 上任半年后被暗杀,死于任内 21 切斯特·A·阿瑟 (Chester A. Arthur) 共和党 1881年-1885年 22 格罗弗·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党 1885年-1889年 23 本杰明·哈里森 (Benjamin Harrison) 共和党 1889年-1893年 祖父是第9任美国总统 24 格罗弗·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党 1893年-1897年 曾经担任第22任美国总统,落选一届后再度竞选成功 25 威廉·麦金莱 (William McKinley) 共和党 1897年-1901年 任内遇刺身亡 26 西奥多·罗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共和党 1901年-1909年 27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William Howard Taft) 共和党 1909年-1913年 28 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 民主党 1913年-1921年 29 沃伦·G·哈定 (Warren G. Harding) 共和党 1921年-1923年 在任内过世 30 卡尔文·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 共和党 1923年-1929年 31 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共和党 1929年-1933年 32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民主党 1933年-1945年 任期最长的美国总统,连任四届,最后于任内过世 33 哈利·S·杜鲁门 (Harry S. Truman) 民主党 1945年-1953年 34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Dwight D. Eisenhower) 共和党 1953年-1961年 35 约翰·F·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民主党 1961年-1963年 任内被暗杀 36 林登·约翰逊 (Lyndon Johnson) 民主党 1963年-1969年 37 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共和党 1969年-1974年 任内因水门事件而辞职 38 杰拉尔德·福特 (Gerald Ford) 共和党 1974年-1977年 唯一一名未经选举就接任副总统,然后接任总统的人 39 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 民主党 1977年-1981年 40 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 共和党 1981年-1989年 41 乔治·H·W·布什 (George H.W. Bush) 共和党 1989年-1993年 其长子是第43任美国总统 42 比尔·克林顿 (Bill Clinton) 民主党 1993年-2001年 任内国会曾提起弹劾动议,但未获通过 43 乔治·W·布什 (George W. Bush) 共和党 2001年-2009年 父亲是第41任美国总统44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II)民主党
2023-05-14 22:03:004

自1929年以来美元纸币票面有重大改动的起始年份是哪年?

1966.2003年。纽约联储局报告称,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亿美元货币中,有大约55%到60%,即3,400亿到3,700亿美元左右是在美国以外地区流通的。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拓展资料:一、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出现外贸逆差时,美政府可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正是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的主要原因。再有,还可以使美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铸币税原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对送交铸币厂用以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所征的税;后来指政府发行货币取得的利润(等于铸币币面价值与铸币金属币价的差额)二、1792年,美元采用了金银复本位制,按照当年颁布的铸币法案,一美元折合371.25格令(24.057克)纯银或24.75格令(1.6038克)纯金。直到1873年。而一美元价值的24.057克白银,即大约相等于一枚西班牙银圆。因美国政府甚少铸造一美元的硬币,因此在南北战争前,西班牙银圆一直是美国主要流通的货币之一,美国各官、私银行亦多以西班牙银圆作储备,美国人大多用钞票兑换西班牙银圆。三、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
2023-05-14 22:03:091

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之后,什么行业最先复苏的?是汽车?还是农业?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2023-05-14 22:03:192

询问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资料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时间: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经济停滞,脆弱而缺乏竞争力的日本在接二连三的危机中震荡,相反,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种极不平衡的繁荣终于以一场大萧条告终。 从技术上看,一战以后的繁荣似乎有着很坚实的基础。汽车、化学、电气是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50多万辆增加三倍,达到平均每六人一辆汽车的水平,其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8%。发电量增长一倍以上,各种电机及电器日益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日常用品。家电产值从1921年的1060万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亿美元。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炼油业发展迅速,石油产量从1919年的0.86亿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亿桶。汽车轮胎的需要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人造丝、化肥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船舶市场主要为英国和德国所占领。制鞋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减少。农业也长期萧条。一方面欧洲各国保护本国农业,建立保护关税,另一方面靠廉价劳动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1929年美国出口小麦价值仅为1919年的1/3,肉类仅为1/9(1919年小麦出口值为10亿美元,肉类出口值为7亿美元)。然而,农业萧条却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场的现代化,依靠手工劳动的中小农场大量被兼并,农场主人数减少了50万,农场规模迅速扩大。1930年,全国600万个农场中300万小农场仅生产了11%的农作物。此外,煤炭工业受到石油工业的替代,铁路运输受到汽车运输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从1920年的200万减少到170万。 但是,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十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赢余。与此相应,则是英国经济的停滞和日本经济危机频仍,德国巨额外债。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法国的情况特别好。法国得到了德国81。51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又收复了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并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使法国工业和农业在20年代迅速发展。与美、英两国相比,法国重工业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生铁产量从1919年的133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1036万吨,钢产量从1919年的129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972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4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5万辆。更有意义的是,由于法国一方面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却用低定价的法朗打开国外市场,法国出口猛增,至1923年时,已超过进口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1918年的270亿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1928年以后,法国拥有的黄金仅次于美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时的8%。 意大利也不错。1925年的工业生产是1922年的157%。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都进展迅速。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法国,甚至落后于日本。1929年时,意大利的汽车年产量才达到5.4万辆。 德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直到1924年,由于付出巨额赔款,失去大量工业和运输设施,德国物价失去控制,财政经济一片混乱。1924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需要,美国出于利用德国工业能力获利需要,两国又都不希望德国步俄国后尘发生革命,故出台了一个“道威斯计划”,给予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在此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从1924年到1929年,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美国资本为主,英国资本其次。这一时期,由于得到的资本多,而付出的赔款少,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得到外国资本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德国各大垄断工业集团,这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债台高筑,且需支付大量赔款。虽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恢复,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只要德国出于稳定政局需要,推迟偿还债务,推迟支付赔款,或者在德国的投资利润不能实现,则国际经济循环将立刻中断。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总产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业88.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3%,国际收支逆差达3.5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6亿日元。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33亿日元。农业也未能幸免。3500个缫丝厂停工,20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此后,米麦产量长期停滞。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毁,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之巨,使已经处于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震后,从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举借巨额外债,数量高达9.1亿美元。靠借钱和战争中捞取的储备,日本政府向国内各大财团发放高达13亿日元的救济贷款,这样,日本经济才逐渐摆脱萧条,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发金融危机。一些银行由于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震灾票据而周转不灵,形成挤兑风潮。经济危机和萧条继之而来。政府共拨款12亿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银行。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这一过程产生了两个意义深远的后果,其一是欠下巨额国际债务,成为引发大萧条的国际债务链的重要环节。其二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日本工业高度垄断化。垄断财团控制的日本经济一方面强加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是实行贸易保护。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债务、实行军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从这个角度看,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正如一战失败对于德国的意义,而德国和日本的巨额债务则又是美国繁荣所系。 极不平衡的繁荣孕育着极不平常的危机。在短短三年投资热潮后,从1927年起,德国工业危机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然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在全国贸易会议发发出警告说:“我们正遭到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威胁。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这场危机果然爆发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从那时起至1932年,纽约股票价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证券贬值总计840亿美元。纽约股市跌暴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到1930年,法国终于陷入危机。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美国是债务繁荣的受益者,也是债务链断裂的最大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按1958年价格计算),降
2023-05-14 22:03:381

192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在危机期间,穷人苦熬,富人慢慢将多余的沉淀消费完之后,生产再次恢复;如此往复循环,像发癫痫病一样无穷无尽。 1929年的经济危机就是通货膨胀。1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面临挑战,另外失业率持续升高,垄断资本家与人民间矛盾加剧。一方面人民生活用品极缺,另一方面资本家为了利益浪费掉大量生活用品。资本主义经济黄金时期消失,社会矛盾加剧。 2 而这次经济危机也有相对积极的一方面影响,比如罗斯福新政开辟了资本主义经济新时期(政府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是之前在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过的,也为二战后西欧重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东西。) 3 最坏的影响是“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比如说希特勒的纳粹独裁统治就是因为经济危机而造成的。 4 俄国这时候已经不存在了,至于对苏联的话基本没有什么实质影响,苏联此时正在进行“一五”计划,并且成功地由传统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同时由于斯大林的执政,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逐渐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基本没有波及到苏联。 5 对中国表面没有什么影响,但其深远影响却是极坏的。原因是日本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变,军部少壮派上台(1936年),并企图将其经济危机转嫁到中国身上,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要注意的是,在1931年日本已经开始了阴谋) 6 可以这么说,这次经济危机是二战爆发的潜在原因
2023-05-14 22:03:462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是处于通货紧缩中吗?

不是通货紧缩 而是很严重的通货膨胀1.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发展的本身又潜伏着严重危机。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另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2.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这场经济危机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教材对此归纳了三点:第一,它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它持续的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第三,它破坏性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3.这场危机的影响对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教材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从局部看。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的背景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只是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致使危机更加严重。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企业破产,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以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是指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第一,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罗斯福上台伊始,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通过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以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存回银行的货币已达10亿美元。银行信誉的恢复,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第二,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拟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工业复兴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第三,凋整农业政策。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目的是限制农业生产,克服生产过剩,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第四,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罗斯福政府在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救济失业的同时,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同时还能造福于社会。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材对此归纳了三点: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其次,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的信任,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第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H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3-05-14 22:03:533

192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时间: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经济停滞,脆弱而缺乏竞争力的日本在接二连三的危机中震荡,相反,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种极不平衡的繁荣终于以一场大萧条告终。  从技术上看,一战以后的繁荣似乎有着很坚实的基础。汽车、化学、电气是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50多万辆增加三倍,达到平均每六人一辆汽车的水平,其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8%。发电量增长一倍以上,各种电机及电器日益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日常用品。家电产值从1921年的1060万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亿美元。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炼油业发展迅速,石油产量从1919年的0.86亿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亿桶。汽车轮胎的需要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人造丝、化肥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船舶市场主要为英国和德国所占领。制鞋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减少。农业也长期萧条。一方面欧洲各国保护本国农业,建立保护关税,另一方面靠廉价劳动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1929年美国出口小麦价值仅为1919年的1/3,肉类仅为1/9(1919年小麦出口值为10亿美元,肉类出口值为7亿美元)。然而,农业萧条却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场的现代化,依靠手工劳动的中小农场大量被兼并,农场主人数减少了50万,农场规模迅速扩大。1930年,全国600万个农场中300万小农场仅生产了11%的农作物。此外,煤炭工业受到石油工业的替代,铁路运输受到汽车运输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从1920年的200万减少到170万。  但是,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十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赢余。与此相应,则是英国经济的停滞和日本经济危机频仍,德国巨额外债。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法国的情况特别好。法国得到了德国81。51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又收复了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并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使法国工业和农业在20年代迅速发展。与美、英两国相比,法国重工业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生铁产量从1919年的133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1036万吨,钢产量从1919年的129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972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4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5万辆。更有意义的是,由于法国一方面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却用低定价的法朗打开国外市场,法国出口猛增,至1923年时,已超过进口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1918年的270亿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1928年以后,法国拥有的黄金仅次于美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时的8%。  意大利也不错。1925年的工业生产是1922年的157%。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都进展迅速。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法国,甚至落后于日本。1929年时,意大利的汽车年产量才达到5.4万辆。  德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直到1924年,由于付出巨额赔款,失去大量工业和运输设施,德国物价失去控制,财政经济一片混乱。1924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需要,美国出于利用德国工业能力获利需要,两国又都不希望德国步俄国后尘发生革命,故出台了一个“道威斯计划”,给予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在此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从1924年到1929年,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美国资本为主,英国资本其次。这一时期,由于得到的资本多,而付出的赔款少,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得到外国资本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德国各大垄断工业集团,这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债台高筑,且需支付大量赔款。虽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恢复,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只要德国出于稳定政局需要,推迟偿还债务,推迟支付赔款,或者在德国的投资利润不能实现,则国际经济循环将立刻中断。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总产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业88.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3%,国际收支逆差达3.5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6亿日元。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33亿日元。农业也未能幸免。3500个缫丝厂停工,20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此后,米麦产量长期停滞。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毁,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之巨,使已经处于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震后,从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举借巨额外债,数量高达9.1亿美元。靠借钱和战争中捞取的储备,日本政府向国内各大财团发放高达13亿日元的救济贷款,这样,日本经济才逐渐摆脱萧条,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发金融危机。一些银行由于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震灾票据而周转不灵,形成挤兑风潮。经济危机和萧条继之而来。政府共拨款12亿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银行。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这一过程产生了两个意义深远的后果,其一是欠下巨额国际债务,成为引发大萧条的国际债务链的重要环节。其二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日本工业高度垄断化。垄断财团控制的日本经济一方面强加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是实行贸易保护。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债务、实行军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从这个角度看,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正如一战失败对于德国的意义,而德国和日本的巨额债务则又是美国繁荣所系。  极不平衡的繁荣孕育着极不平常的危机。在短短三年投资热潮后,从1927年起,德国工业危机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然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在全国贸易会议发发出警告说:“我们正遭到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威胁。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这场危机果然爆发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从那时起至1932年,纽约股票价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证券贬值总计840亿美元。纽约股市跌暴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到1930年,法国终于陷入危机。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美国是债务繁荣的受益者,也是债务链断裂的最大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按1958年价格计算),降幅高达30%。工商企业倒闭86500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企业利润从100亿美元下降至10亿美元。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开工率仅为5%,钢铁工业15%。农业也惨遭劫难,谷物价格下降三分之二,农业货币总收入由1929年的113亿美元减少为47.4亿美元。银行系统首当其冲,破产数高达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时整个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失业率(不含半失业者)高达25%。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特种萧条”时期。尽管有“新政”等缓和危机的措施,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以后的194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危机前的1929年。  德国是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其中,主要工业产量下降幅度更大,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工业危机反过来又导致了金融危机。1931年7月,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亿马克,柏林九大银行减为四个。失业率急剧上升,1932年高达43.8%,加上半失业者22.6%,则1932年德国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达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业率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应该承认,希特勒政权对外取消债务,对内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确使德国的工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失业率迅速下降,1938年时失业率低至1.3%。从1932年到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而铝、镁和车床的产量竟高于美国。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重工业和军火工业增长2.1倍,消费资料生产也增长了43%。与德国相比,美国罗斯福的新政则只是暂时缓解了萧条。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国参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也转入战时计划经济轨道,美国才彻底摆脱了大萧条。虽然德、美两国的政权性质和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大不相同,但就摆脱市场激烈竞争产生的萧条而言,却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停止经济战争,统一调配资源,社会各阶层所得比例相对稳定。  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沉重。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铁30.5%,钢47.2%,船舶88.2%,棉纺织品下降30.7%。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生丝价格猛跌,占农户总数40%的养蚕农户遭到致命打击。日本的对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从1931年开始,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货,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货共达50亿日元之巨。在此期间,政府还投资10多亿元兴建、扩建和改组国营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财阀。到1937年,八大老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仓、浅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财阀(日产、日氮、日曹、森、理研)拥有的资本达41.7亿日元,占全国公司总资本的27.2%。在接受军事订货的110家企业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从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额由11.5亿日元增至21.8亿日元。其中棉纺织品的输出,在1933年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剩余资本主要投放到国外;二是英国在危机后加强了贸易保护,使英国工业的相对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从1929年的最高点到1932年的最低点,英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钢产量下降46%,生铁产量下降53%,纺织品生产下降三分之二,煤产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国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前,英国农业受危机影响严重。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从1929年到1931年第3季度降低了30%,对外贸易的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危机促使英国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也促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大幅度贬值。前者保护了英国的国内市场,后者增强了英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两者的合力使英国成为大萧条的相对受益者。  法国经济相对独立。它既没有对德国的大量债权,也没有与此相应的工业设备输出。二十年代的法国繁荣主要依靠德国赔款提供资本扩大生产,依靠低价法郎扩大出口。因此,当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法国还处在繁荣的顶峰。1930年中,在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下,法国“贝壳银行”破产,经济危机才波及法国。即使如此,法国的危机深度也低于美国。以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与1932年危机时的最低点相比,工业生产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业下降47.4%,机器制造业下降42.6%,建筑工业下降55.6%。轻工业的危机似乎更严重。1932年法国轻工业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于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力,法国的危机持续时间最长。在英镑、美元相继贬值,贸易壁垒高筑,日本、德国工业军事化,并对外实施倾销的前提下,法国却继续维持金本位制,法国工业继续相对分散,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1937年法国出口几乎比1929年减少了四分之三,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的比重由1929年的6.4%下降到1937年的5.1%。与此同时,法国对外投资的收入却由于外国债务人的破产而减少,降幅达50%以上。由此,法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日益扩大,1932年时即达50亿法郎。在财政上,法国不但没有采取扩张政策,反而强调财政平衡,坚持通货紧缩。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国才被迫将法郎贬值29%。此后到1937年4月,法国出口增加了12%,工业生产增加了13%。但是,这一措施来得太晚,1937年—1938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贬值。  总的来看,危机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调整了各国经济的相对地位。英、德、日等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其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美、法两国的应对措施则显得迟缓、乏力,国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美国的损失特别值得注意。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年的32.2%,低于1913年时的36%。美国所拥有的巨额战债化为乌有,外国投资大量抽回,1938年,美国国外投资存量减少为115亿美元,比1929年减少三分之一。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急剧下降。1929年至1938年,美国的进口份额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国则依靠其广大的殖民地夺回了世界贸易总额的首席位置。英联邦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德国也在其统治区及殖民地(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封锁。在亚洲市场上,美国的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日本和德国。美国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重新夺回失去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再度称雄世界的。
2023-05-14 22:04:012

1929-1933年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的恶性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作、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了无限制地追求利润,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爆发。 ②直接原因: 根据上面的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我们已经明确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感受不到的,普通人能够分析出的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是市场供需出现矛盾。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它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表面上来看,生产出的产品太多,市场需求有限,产品过剩,出现滞销。但产品是真的过剩吗?当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供需矛盾逐步激化了呢? 以经济大危机的首发地美国为例,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帐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埋下了隐患。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可见,股市投机活动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尖锐的矛盾,使矛盾激化,直接引发经济危机。 2.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但事实上,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由于传统工业部门在20年代一直发展迟缓,开工严重不足,并制约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进而使整个经济形势开始出现大衰退的迹象。但纽约股市却不断哄抬,在1929年上半年股价一直上扬。这个美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无法正确反映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支撑股市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但这种信心和希望在1929年10月下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价。股市崩溃了。股市崩溃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挤兑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美国的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利用政府力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或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2023-05-14 22:04:082

1929年经济危机美国是如何解决农业方面的萧条局面的

生产相对过剩。 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下,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使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和萧条。盲目扩大的生产同容量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发生尖锐的矛盾,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以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狂跌开始,很快波及全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于是1929年~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2023-05-14 22:04:162

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为什么很快波及到全世界

因为经济全球化,而且二战以后,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量的百分之67,且规定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
2023-05-14 22:04:221

美元的最大面值是多少?

目前在流通领域里最大面值是100元,但美国比较懒。。。近百年来懒到没有宣布旧版纸币作废失去法定价值,因此自1928年起的各个版,理论上来说都是美国的法定货币。美国的联邦储备券(也就是绿色库印和编号的美元)在1928年版和1934年版,1934A版出现了500,1000,5000和1万元面值的。500的这个样子↓1000的这个样子↓5000的这个样子↓1万的这个样子↓美元是个概括的称呼,其实美元分为很多券别。现在我们从银行手里换来的美元叫联邦券,它的库印和编号是绿色的。历史上,还有黄金券在34年时也出过大额,它的库印和编号是黄色的。这是1934年发行的1000面值黄金券↓和10万美元的黄金券↓请原谅我从网上摘图。。。我买不起啊也就看看,现在最便宜的是34版500美元,带壳跑分非国内评级币,60分左右的1万元人民币起跳,5000的能换辆丐版的国产奥迪A6L,1万的不好意思,都没见谁卖过,据说存世量只有300多张了。。。10万的就别提了有人说,1969年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100面值以上的作废了。。。事实上是,尼克松只是宣布了禁止100美元以上的面值流通和不再印刷发行,但没有宣布他们失去了法定价值。这跟现在的500欧一样,欧盟只是说不再印500面值的欧元了,但人家可没说500元面值的作废。。。至于别的,诸如其实美国现在还有大额美元,只是在银行间流通,不在市面流通什么的,弱的不值一提都。首先,没有任何资料表明这东西存在,况且作为数字化时代,你觉得美国有必要弄些谁也没见过的钞票给银行转账用吗。
2023-05-14 22:04:3010

美元对人民币最低是什么时候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最低是2014年4月30号。2014年4月30号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最低达到6.0703元。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扩展资料美元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法定货币。目前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后出现。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自1913年起,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发行联邦储备券。现行流通的钞票中99%以上为联邦储备券。美元的发行主管部门是国会,具体发行业务由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办理。在二战以后,欧洲大陆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使用美元进行国际支付,此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国际货币。参考资料美元_百度百科汇率_百度百科
2023-05-14 22:05:495

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6年美国第34届总统选举开始,共和党候选人胡佛,最终战胜民主党候选人、纽约州州长阿尔弗雷·史密斯,于1928年冬当上了美国总统。正当胡佛在其宝座上沾沾自喜之际,“黑色星期四”突然到来!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股票价格暴跌,显示着美国经济的崩溃。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加拿大、西欧各国和日本,开始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全世界3500万失业工人连饭都吃不上。有的失业工人为了换取一点儿面包和牛奶,竟出卖自己的眼睛、牙齿和鲜血。这一切都极大地激发了各国的阶级矛盾和斗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宣称,为美国这个伟大国家的复兴和繁荣“我向你们,向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33~1935年,主要目的是复兴救济;第二阶段1935~1939年,主要目的是改革。罗斯福的新政使美国生产逐渐恢复,社会趋向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最终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期间,为了保持高额利润,资本家大批销毁农畜产品。在美国有1040万亩棉花被毁在地里,有643万头猪被抛入密西西比河,谷物收割后当作取暖燃料加以毁掉。在巴西,有200万袋咖啡被扔进大海。在伦敦,整船的桔子被扔进大海。面对经济危机,另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为获取新市场,用战争掠夺殖民地人民的物资和廉价劳动力,建立起了法西斯政权,疯狂地扩军备战,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了对外扩张的战争。
2023-05-14 22:06:181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市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都感冒了,感冒指的是

感冒,是指“经济危机”。而对应政策为:罗斯福新政。以下为简单介绍。其中部分来自百度百科,部分为个人看法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详情你可以自己上百度百科)个人总结:由证券投机行为,引发金融危机,影响了从银行企业到贫民百姓。史称,经济大萧条。这经济危机使人们对于资·本·主·义产生了强烈不满,发生了罢·工,游·行等举动。随后的“罗斯福新政”——这名字也许你觉得陌生,那换个说法——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3年,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号召人民相应新政。 天·朝V5!河·蟹V5!禁了资·本·主·义,禁了罢·工,禁了游·行,禁了法·西·斯,甚至禁了天·朝,河·蟹……(OK,纳·粹我理解,但其他几个呢?)本来后面还有一大段,因为涉及到的“不合适内容太多”,被河·蟹(和谐)了,于是你自己上百度百科吧。
2023-05-14 22:06:361

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哪一天爆发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大的危机。开始的时间: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也被称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事件开端:股票以雪崩似的速度大跌,人们开始大肆甩卖股票。事件起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供求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后续:经济危机往往要持续不少时间,更何况是这次规模空前的。在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加剧,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转机/结束:1933年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罗斯福新政”开始,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经历一系列的艰难改革和重要创新,经济终于复苏。
2023-05-14 22:06:443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苏联处境如何

1929年大危机中唯一收益者是苏联,因为苏联没有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接轨,没有受到大危机的牵连,相反借大危机发展了自己。 我们知道苏联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的特殊条件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苏联的口号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28-1929年苏联工业产量年平均增长6.9%, 1929-1932年年平均增长19.2%, 1933-1937年年平均增长17.1%。到了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欧洲的第一位, 全世界的第二位。在1928-1933年和1933-1937年期间,遵循高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苏联先后两次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排除了多种经济成分,宣布社会主义成份已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为了在生产关系领域取得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自1927年起苏联开始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1929年9月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进入了全盘集体化时期。到1933年1月参加农庄的农户已从4%左右增加到55%, 到1937年更增加到93%。在短短的四年里增加了89%,显然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三十年代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同时, 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自相当一个时期里在理论上被认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这种模式,虽然对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作了十分可贵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并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种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变模式,对于苏联以后半个世纪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实,苏联在收益同时也正是苏联错误总结大危机教训之时,斯大林不仅宣称大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到来,而且加紧建设苏联与市场经济隔绝的现代化道路。斯大林和当时苏联的领导人,一方面,错误地把1929-1933年大危机和资本主义总危机,资本主义很快灭亡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错误地以为断绝和国际经济联系、断绝和市场经济联系的社会主义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而这一模式恰恰是导致苏联90年代瓦解根本的经济原因。 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与七八十年前情况根本不同,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坚持改革开放而不与世隔绝,我们需要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当年苏联所犯的错误。就是说要既要发扬社会主义的强化干预功能之长,避免其妨害创新之短,又要吸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之长,避免自由放任之短,兼有两者之长,避其之短,坚持改革开放,为现代化服务。
2023-05-14 22:06:511

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美国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贸易的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地区沦为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是连接各国经济的纽带,也是传播经济危机的重要途径,因此选择D。A不符合史实,排除。B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排除。C是1929年大危机的特点,排除。
2023-05-14 22:0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