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欧债危机的表现及解决途径是什么?

2023-05-16 14:50:34
北有云溪

欧债危机的表现:

  1. 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 7-+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

  2. 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助推危机蔓延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评级。

  3. 美债踪影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那就是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这个恐怕是美国最为担忧的。

解决途径:

  1. 提高德国公共支出和预算赤字。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其态度对债务危机的解决至关重要。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希腊、爱尔兰等国的出口,因此,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就成为欧元救助计划中的一部分。

  2. 扩大当前的7500亿欧元紧急救助基金规模。为救援希腊而筹集的7500亿欧元的基金可以保障爱尔兰,甚至可以保障葡萄牙暂时不出问题,但一旦西班牙陷入危机,欧元前景堪忧,毕竟该国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只有有效扩大EFSF的总体规模,并提高其使用的弹性,才能在危机爆发时稳定市场信心。

  3. 欧洲央行应扩大债券购买规模。尽管量化宽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的还债问题,但欧盟和欧洲央行的救助能够给西班牙等国家以喘息时间,并帮助西班牙等国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实现财政的再平衡。欧债危机必须通过各国减少支出,进行结构性改革,放弃过去过度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得到解决,在此之前,量化宽松是欧洲央行唯一的选择。

欧债危机,全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

LuckySXyd

  一、欧债危机的表现:

  (一)外部原因:

  1、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 7-+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

  2、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助推危机蔓延

  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评级。

  3、美债踪影

  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那就是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

  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

  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这个恐怕是美国最为担忧的。

  (二)内部原因:

  1、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

  PIIGS 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

  2、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 ,使劳动力成本上升

  3、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4、法德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机处于胶着状态

  (三)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看法不一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政危机为表,单一货币下不同国家竞争力差异拉大才是导致欧元区“内爆”的真正原因

  第二种观点:欧元区制度缺陷,各国无法有效弥补赤字

  第一,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调成本过高。第二,欧盟各国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各国不同的公司税税率导致资本的流入,从而造成经济的泡沫化。

  第三,欧元区设计上没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

  二 、解决途径

  第一,提高德国公共支出和预算赤字。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其态度对债务危机的解决至关重要。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希腊、爱尔兰等国的出口,因此,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就成为欧元救助计划中的一部分。

  第二,扩大当前的7500亿欧元紧急救助基金规模。为救援希腊而筹集的7500亿欧元的基金可以保障爱尔兰,甚至可以保障葡萄牙暂时不出问题,但一旦西班牙陷入危机,欧元前景堪忧,毕竟该国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只有有效扩大EFSF的总体规模,并提高其使用的弹性,才能在危机爆发时稳定市场信心。

  第三,欧洲央行应扩大债券购买规模。尽管量化宽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的还债问题,但欧盟和欧洲央行的救助能够给西班牙等国家以喘息时间,并帮助西班牙等国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实现财政的再平衡。欧债危机必须通过各国减少支出,进行结构性改革,放弃过去过度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得到解决,在此之前,量化宽松是欧洲央行唯一的选择。

  第四,“PIIGS”减少财政支出。根据巴克莱的研究报告,“PIIGS”中只有意大利可以在不进行主动削减支出的情况下,从2011年开始逐渐实现财政的小幅盈余,而其他四个国家若不进行痛苦改革,财政赤字将一直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根据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的计算,要想继续留在欧元区,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需要将政府支出缩减10%。

  (1)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

  希腊为了节约财政支出,2010年1月15日,希腊向欧委会提交削减赤字的计划,提出在2010年使赤字占GDP的比例下降4个百分点,降至8.7%。此后,2011年降至5.6%、2012年降至2.8%,2013年降至2%。为此,希腊公布一系列削减公共开支措施,包括政府部门未来一年内停止招聘新公务员、公务员工资削减10%,缩减国家福利、政府工作人员和公共机构,减少债务等。紧缩措施还包括减少工资、改革工会集体谈判制度等。

  (2)申请和接受援助

  (3)组建技术性政府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在近来引发全球关注的欧洲债务危机身上再次得到了印证。遭遇欧债危机打击的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国都实现了政府更迭。但是政权更迭在缓解国内政治动荡的同时面对严重的债务危机依旧要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平衡公共财政、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是每一位政府头脑面临的严峻挑战。

  (4)发展经济

  以西班牙为例。首先,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竞争力,由此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促进出口。其次,重新进行资源分配,多元化增长点,把重点从房地产转到其他产业,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再次,启动积极就业机制,出台新劳动法,使就业市场更加灵活。缩小永久性和临时性合同的差别,同时向私企授权,增大就业自主权。

  重组金融产业

  西班牙重组金融产业,鼓励银行兼并融合。

  (5)实施一揽子政策

  欧盟及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在第二次峰会就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银行资本重组、希腊债务减记以及加强金融监管银行增资等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第一,将现有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规模从4400万欧元扩大到10000亿欧元;第二,到2012年6月底,欧洲银行业的资本金比率提高到9%;第三,欧洲领导人已与私营领域银行达成协议,私人投资者同意在“自愿”基础上将所持希腊债务减记50%;第四,加强金融监管、建立跨境合作机制、明确破产救助规程,以及大银行需额外增加资本金等减少系统性金融机构风险。

  (6)缔结政府间条约

相关推荐

EFSF是什么

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828023.htm
2023-05-16 08:13:191

请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分析欧洲经济危机

欧债危机若恶化 出口行业将现大量失业如果欧元区各国政府无法尽快形成强有力的共识,不能以超市场预期的速度和规模向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保证危机国家不会出现无序违约、对银行进行注资、提升存款保险的公信力,欧洲债务危机很可能继续严重恶化,导致银行和实体经济的危机。   1)中国应该做好几种预案,抵御欧洲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审慎对应要求中国购买欧债的呼吁,把握好在欧洲并购实体企业和金融企业的机会,争取欧洲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放松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限制。 【欧债危机继续恶化的可能形式 】  2)一旦出现大规模挤兑,政府可能被迫宣布银行暂时停业,而实体经济因为银行无法提供流动性而将受到严重冲击。 欧洲债务危机正迅速向银行和实体经济危机演化。最近几个星期,在欧洲债务危机迅速恶化的同时,用来衡量欧洲银行违约风险的重要指标――欧洲银行间利率与隔夜利率调期的息差(Euribor-OIS Spread)――飙升到正常水平的8倍。一些银行的CDS也迅速上升, 股价大跌。这表明,金融市场已经开始对银行体系的违约风险表示严重的担心。希腊已经出现小规模的银行挤兑,不能排除出现更大规模银行挤兑的可能性。 3)银行风险的上升已经导致了银行体系普遍的囤积现金和惜贷的情况,并正在演变成对实体经济的大面积流动性紧缩,很可能加速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步伐。一些亚洲的出口企业告诉笔者,他们从欧洲的订单开始下降,一个原因是欧洲的银行无法开出信用证。另外,除了政府债务以外,大量银行和企业由于债券到期所需的再融资也变得十分困难。如果银行和企业都发生普遍的融资困难,欧洲经济将陷入深度衰退。 根据一些欧洲分析师的估计,欧元区(包括ECB和EFSF等机制)要提供约总规模超过2万亿欧元的巨额的流动性,以购买债券、对银行进行担保和注资,才能稳定住市场的信心和避免流动性全面冻结。2万亿欧元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它相当于欧盟和IMF为希腊提供的援助规模的近20倍。要在17个欧元区国家之间达成这样一个的政治共识将是极大的挑战。 4)希腊如果违约,可能导致对欧洲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全面冲击。由于经济的迅速恶化和减赤计划面临的严重困难,希腊在今年12月以前发生违约的概率在迅速上升。如果希腊发生无序违约,投资者可能会进一步恐慌性抛售其他欧洲国家的债券、推高其融资金成本;银行体系违约风险提高,流动性进一步冻结;在存款保险体制没有足够公信力的国家可能出现银行挤兑。一旦出现大规模挤兑,政府可能被迫宣布银行暂时停业,而实体经济因为银行无法提供流动性而将受到严重冲击。 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担心,也可能导致银行挤兑。德国有的高级官员已经暗示,不能排除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事实上,因为希腊的紧缩政策无法得到民众支持,它被迫退出欧元区、发行新的货币(或者打欠条)或恢复德拉克马(同时发生对欧元大幅贬值和国债违约)的压力正在上升。虽然希腊退出欧元区存在法律障碍,成本也会巨大,但民众和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担心其发生的可能性。一旦这种预期进一步加强,就可能导致希腊的大规模银行挤兑。即使希腊并无意退出欧元区,只要市场开始担心它可能出奇不意地退出,希腊和若干高风险国家的银行也可能面临冲击。 4)同时,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若不能及时扩大,就无法救助意大利。市场预期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2.0版本在今年十月中旬以前得到欧元区17个国家国会的批准。但即使该版本被通过,其规模也只有4400亿欧元,只能支持几个危机中的小国和西班牙今后18个月的融资需求。一旦意大利无法获得市场融资,EFSF2.0将无力救助。另外,该版本没有提供大规模对银行注资、持续购买危机国家债券和对多国存款保险政策提供担保的能力。但是,最近德国的民意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德国人反对继续扩大EFSF的规模。因此,如果欧洲无法及时达成进一步扩大EFSF的规模的共识,有可能导致市场对欧洲多国国债和银行股票的新一轮抛售、加剧银行融资金困难和市场流动性的冻结。 如果EFSF和欧洲央行无法持续大规模购买国债,违约可能加速。欧洲央行(ECB)的希望是,EFSF2.0通过后将马上接手购买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抑制其国债成本的上升。但是,由于EFSF2.0规模有限,每周购买200亿欧元国债的速度无法持续太久,最后可能还要迫使 ECB继续购买(一旦停止购买这些国债的收益率就会大幅上升)。但是,无论是EFSF还是ECB大量购买可能违约的国债将意味着对德国、北欧等国的巨大财政风险并严重违背德国传统的央行独立性原则,他们持续购买国债的操作将面临严重的政治阻力。一旦ECB和EFSF无法大规模购买国债,国债利率就会大幅上升,相关国家违约的可能性就会迅速提高。 5)在以上的可能风险下,欧洲可能被迫启动银行国有化、提升存款保险、剥离有毒资产。如果国债违约风险的持续上升,银行资产减值风险继续增加,为了防止大规模银行挤兑和流动性全面冻结(或防止这种情况在出现后持续过长),欧洲最终可能被迫要向银行提供紧急注资(部分国有化),宣布更有公信力的存款保险政策和剥离有毒资产的计划。具体的形式包括迅速扩大EFSF规模用以对银行注资、为欧元区提供存款保险的担保(以解决某些危机国家政府提供的存款保险没有公信力的问题)、购买银行所持有的有毒资产。同时,也不排除欧洲大国为其本国银行直接注资的可能性。 6)中国应该做好几方面的预案 中国金融业应关注并购欧洲金融企业的机遇。 宏观政策应及时对应欧美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一旦欧洲出现全面的银行危机,必然导致经济的严重衰退。如果欧美GDP下降3%,亚洲包括中国的出口增长估计会下降15%,在没有刺激政策的情况下,中国GDP增长可能下降到5%,中国出口相关行业可能出现大量失业,除了中国和印度以外的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可能严重为负。 中国应该尽快做好欧美进入轻度衰退和严重衰退两种情景下的政策预案。一方面要避免目前紧缩政策维持时间过长,另一方面对新的刺激政策的力度一定要谨慎把握,防止过度刺激在中长期导致新一轮通胀、资产泡沫和不良资产。应合理搭配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力度,避免货币的过度扩张。在财政政策的运用中,应广泛借鉴国际经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对民生的投入。 同时,应把握好在欧洲收购实体企业的机会。欧洲债务和金融危机深化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的危机,在此期间一些欧洲非金融企业会被超卖,使其股价(对上市公司)或估值(非上市公司)远低于其潜在价值。过去四个月,欧洲的平均股票指数已经下跌了25%,而且在今后六个月内还可能有较大幅下行压力。中国有全球扩张计划的企业和有国际资产配置的机构投资者(外汇储备、中投、保险、社保、QD)等应该争取抓住收购一批被超卖但又有长期竞争力(如有品牌、技术、销售渠道)的欧洲企业的机会。 7)中国金融业应关注并购欧洲金融企业的机遇。 如果欧洲出现大规模的银行危机,许多中小金融机构将倒闭,一批大的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可能需要总共几千亿欧元的注资。中国应该开始研究在欧洲用低成本并购部分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或收购其部分股权的可能性。如果中国的银行在欧洲靠自建分支机构的发展模式,其国际化的速度会比较缓慢。而在欧洲的危机期间及时把握并购机遇则会给中国的金融企业提供一个成本较低、速度更快的国际化的机遇。另外,欧洲金融机构一旦面临危机,可能出售其在亚洲的资产或分支机构。中国也应该关注这些机会。上一轮危机中,日本的野村证券用零成本收购了雷曼的亚洲证券业务就是一个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当然,在涉及到具体的并购业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中国金融企业本身业务扩张的实际需求和今后管控被收购企业的能力(尤其是人才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限制,避免盲目收购,以造成大的损失。 在贸易方面,要争取欧洲承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向中国开放高科技出口。中国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援助欧洲,但应该要求欧洲承诺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要求欧盟和欧洲主要国家减少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 8)此外,要审慎应对要求中国购买欧债的呼吁。一些欧洲国家希望中国大手笔购买危机国家的欧债来帮助稳定欧洲债券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在目前的条件下,由于一些危机国家的违约风险仍处在上升通道,欧元还面临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压力,因此中国对投资欧债应该审慎。但是,对EFSF发行的债券和欧洲各国政府今后一旦达成共识后发行的欧洲债券,中国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予以支持。
2023-05-16 08:13:281

efsf债券是什么

EFSF是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的缩写,意思是“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为了保护各成员国的金融稳定,于2010年5月由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SM),并且成立了“稳定基金”。 当欧元区成员国出现金融困境或者重组银行需要贷款的时候,欧洲金融稳定机构可以在德国债务管理局的支持下通过发行债券或其他融资工具来提高贷款支持基金,同时也可以以此来购买主权债务。债务信用将由欧元区成员国根据各自在欧洲央行的已存资金比例,按比例担保。
2023-05-16 08:13:351

什么是efsf杠杆化

EFSF是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的缩写,意思是“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为了保护各成员国的金融稳定,于2010年5月由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SM),并且成立了“稳定基金”。目前(2011.03)EFSF准备放款规模约为2,500亿。提高EFSF杠杆应对危机  我们不能把所有投资者的信心在中途摧毁,不能让他们觉得,如果我们能为希腊做那些事,我们也会为西班牙、为比利时,或者为欧洲其他国家做同样的事情,因为那样的话没有一个人会再把钱放到欧洲。”德国首相默克尔周日(25日)在德国知名访谈栏目主持人GuentherJauch的采访中表示,欧元区领导人必须围绕希腊建立“防火墙”,避免市场攻击其他国家。默克尔的提议似乎得到了响应。根据BBC的报道,用于救助银行和成员国的资金EFSF将可能从4400亿欧元增加到2万亿欧元。主要线索是,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瑞恩(OlliRehn)周六(24日)公开表示,欧元区正在研究提高救助基金EFSF的可能,从而更好地支持欧元区国家。据了解,上述交易的实质就是让EFSF承担前期损失,接下来的则由欧洲央行来承担。比如,按照4400亿的前期计划,如果出现了20%的损失,那都将由EFSF来承担,且欧元区救助基金规模也就可以提升至2万亿欧元;如果EFSF可以承担40%,基金规模则提升至1万亿欧元。不过,瑞恩也坦言,提高EFSF杠杆率的可行性研究,还须在欧元区17国议会投票同意扩权该欧元区救助基金后才会实施。事实上,扩张EFSF是救助新计划的一个主要方面。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该方案还包括了另外两项内容,分别是对欧洲银行进行数百亿欧元的资本重组,以及私人债权人将承担50%的损失,从而保证希腊违约可控,并且依然留在欧元区。新计划实行仍留悬念  虽然击打欧债危机的这杆枪已经“上膛”了2万亿欧元的救助新计划“子弹”,但欧洲方面到底扣不扣得动扳机,由谁来扣响扳机,目前看来,依然是未知数。根据瑞恩的说法,一旦ESFS扩权得到许可,一个更紧密财政整合的长期愿景也将展开。“引入某种欧元债券的可能出现,即蓝债或者红债,部分以欧洲名义发行,部分以各个国家名义发行的债券。”不过,EFSF负责人雷格林对此却表示反对。他认为,对于欧洲央行来讲,其核心任务是控制通胀,而去年开始,欧央行就开始购买政府债券,因担忧其独立性受到影响,当前欧央行本身就对购买政府债券比较头疼。“不实施该计划也是不想被进一步拖下水。”事实上,虽然IMF赞同该提议,但IMF欧洲负责人博尔赫斯(AntonioBorges)提醒道,“更具灵活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是应对债务危机的关键途径,但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
2023-05-16 08:13:42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联手,美国政府实施了大力的反危机政策,成功使美国金融市场恢复稳定,经济恢复增长,其他各主要国家的经济也恢复了良好增长势头。中国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下,率先实现V形反弹。然而,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我们可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过程与美国次贷危机做个对比。先看美国。最初,次贷违约率上升,次贷相关债券价格下降,导致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新债代替旧债的连续发行过程中断;现价计价和资本金扣减原则导致杠杆率上升,金融机构只能通过压缩资产负债表实现去杠杆化。在此过程中,信贷紧缩愈演愈烈,一些金融机构因资不抵债而破产。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实体经济陷入衰退。为稳定市场,政府在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收购有毒资产和接管濒临破产金融机构;同时,政府大力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数量宽松与零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再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长宣布,其2009年财政赤字对GDP比将为 13.7%,而不是原来所预测的6%。市场出现恐慌,希腊国债CDS价格急剧上升。2010年一季度,希腊国债对GDP之比达115%。2010年4月希腊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贷款,将无法为即将到期的200亿欧元国债再融资。由于担心希腊政府对其总额为3000-4000亿美元的国债违约,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希腊政府难以通过发新债还旧债,希腊主权债危机终于爆发。主要依赖希腊政府债券为抵押进行融资的希腊银行无法从其他地方得到资金,只能依靠廉价的欧洲央行贷款,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骤然加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出现: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受影响国家的GDP占欧元区GDP37%左右;欧洲资金外逃,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利息率上升,欧元贬值。在此情况下,欧盟、欧洲央行和IMF紧急出台7500亿欧元的救援措施。欧洲央行在国债市场上购买私人投资者抛售的希腊国债,以防其价格下跌、收益率攀升。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垃圾”债券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增加了对银行的短期贷款、放松贷款的抵押条件,以缓解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在稳定金融市场的同时,同美国不同,欧盟国家并未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希腊等国开始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德国等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也准备实行财政紧缩。欧盟区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即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此次欧洲主权债危机中,欧洲央行似乎并不打算效仿美国,也并未修改2%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源于财政赤字过高,但这并非才出现的问题。在高福利制度下,希腊人得以维持高消费、重享受的生活方式,加之税收征管不善,导致严重的偷税漏税,使其财政状况比较糟糕;希腊等国在加入欧盟时,由于资本自由流动与固定汇率,使得大量资金流入,公私债务增加,不但存在大量财政赤字,还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逆差;希腊劳动市场僵硬,与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但无法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动缩小差异;马约关于财政赤字的规定未得到严格遵守,欧盟也因一体化和主权矛盾,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受全球金融、经济衰退的影响,希腊问题雪上加霜;造假账,严重的财政困难被暂时掩盖,丧失了及早采取措施的机会。通常,当一国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财政赤字增加时,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一是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如降息等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减少赤字;二是通过货币贬值,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减少赤字;三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但要注意其对增长的负面影响。然而,希腊没有本国货币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既不能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又不能贬值,只有财政紧缩一条路,即大幅削减工资和福利。这在政治上困难,效果难料。德国等迟迟不肯施以援手,也加重了市场对希腊前景的担忧,助推了危机的爆发。欧洲的救援与后果为避免危机恶化,导致灾难性后果发生,5月10日,欧洲紧急出台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救援行动。其中4400亿欧元是欧元区政府承诺提供的贷款。为实施救援,欧元区政府成立一个为期3年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作为一个特殊目的机构,将发行债券筹资以帮助面临主权债危机的任何欧元区国家;600亿欧元将由欧盟委员会依照《里斯本条约》从金融市场筹集;IMF也将提供2500亿欧元。为避免国债价格下跌,到5月28日,欧洲央行已购买近400亿欧元的欧元区债券,包括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的政府债券,其中250亿为希腊主权债务。欧洲央行平均每个交易日购入约30亿欧元的债券,其中20亿来自希腊。但希腊短期内并无好转的迹象,欧洲央行几乎是希腊主权债券的唯一买家。在欧洲央行以人为的高价大规模购入希腊债券的过程中,德法之间也进行着明争暗斗。欧洲前任央行行长是法国人特里谢,德国人指责他屈服于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巨大压力,违背了欧洲央行长期以来不允许购买其成员国国债的规定。德国央行行长怀疑,法国银行打算利用这一机会,清理法国银行账面上800亿希腊不良资产。现任欧洲央行行长意大利经济学家马里奥·德拉吉已于2011年6月24日就任。并与2015年初提出量化宽松政策以期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除购买问题国债外,欧洲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各种措施,如降低欧洲央行贷款的抵押标准,增加向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注入。美国联邦储备局则宣布将重开与其他央行的换汇额度,以确保其他央行能获得充足的美元。可以断定,希腊在未来两年的国债已经有钱偿还,不会违约,传染效应暂时得到控制,局面不会继续恶化下去。尽管欧洲主权债价格得到稳定,但由于对欧洲经济缺乏信心,投资者抛售欧元购买美元,导致欧元持续贬值。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远未结束。而且,还留下一个问题,未来欧洲央行如何退出?推行的救助政策,已经把欧洲央行逼到了角落里。假如它停止救市,是否会使高负债国家的债券价格跌至谷底?欧洲央行本身也可能陷入危险。欧洲央行的资金,约700亿欧元,大部分投入到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救助危机将使央行资金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完全用尽。每年年底,德国央行通常会将其利润转到联邦政府。但未来几年,利润可能因和希腊债券挂钩而减少,这对德国央行的信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欧元区的债务问题与欧元前景有问题绝不仅仅是希腊。欧元区平均预算赤字占GDP比例高达6.9%,除希腊外,爱尔兰、西班牙这一比例都超过10%。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各成员国赤字不得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但根据欧盟数据,2009年和2010年,27个成员国中只有瑞典和爱沙尼亚达标。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要想解决债务问题,既要在今后数年内使财政赤字/GDP大幅下降,也要在未来几年使国债余额/GDP停止增长或下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国债余额与GDP之比的动态路径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债实际利息率的对比关系。在必须逐年削减基本财政赤字的同时,财政赤字国还必须满足债务余额/GDP趋于稳定值的条件。该条件是:经济增长率大于实际汇率。而国债余额/GDP比稳定且下降的条件是:经济增长速度-利率(国债收益率)-通货膨胀率>0。可以想象,欧洲公共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一定会寻找新的增长点,尽力争取较高的经济增速,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容许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否则长期利率会上升。现在看来,希腊债务余额/GDP趋于稳定并逐渐减少是有困难的。希腊经济增速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会小于国债实际利率,因为希腊并未找到新的增长点,而通胀短时间又起不来,所以只能依靠欧元贬值、财政紧缩。如果希腊不能通过结构改革保证基本财政收支平衡,希腊的债务/GDP就无法逐渐减少。这类问题也存在于许多欧元区国家和OECD国家。2011年,欧元区成员国国债/GDP将大于90%。欧元贬值是暂时的,欧洲的国际收支状况明显好于美国,欧元不会持续贬值。欧元区也不会解体,因为这样政治代价过高,而欧洲的经济能力应该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关键在于德国的态度。在欧盟这样的经济体中,如果没有财政转移支付,德国越强,其他国家越弱,欧元越要出问题,这就存在一个悖论。所以,德国如果自扫门前雪,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把欧元害了,也把德国自己害了。危机可以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和欧元的消失。但危机也可能导致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不但有统一货币,而且有统一或近乎统一的财政,类似于美国联邦和各州的财政关系。此前,欧盟和欧元区扩张速度太快,很多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未来是否可以引入退出或除名机制,以免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未来,还应进一步打破各种要素流动的障碍,如劳动力的流动,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强大的欧洲经济和强大的欧元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因为欧元贬值可以为中国外储分散化提供了条件,而过去欧元太贵,限制了我们这样做。美国仍是世界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中长期真正的威胁,是发达国家的双逆差及国债和外债的累积。谁来购买全球巨额的公共债务,特别是美国国债?日本债务占GDP比例高达200%,但日本储蓄率很高,基本上是本国居民购买,国民财富基本上就可以搞定。欧元区的债券也是欧洲自己买。美国国债靠谁来买?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借新债还旧债和央行印钞票的阶段,新债只能依靠有剩余储蓄的国家购买。一旦新债券无人购买,将会导致国家破产、债券违约以及印钞,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之所以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等国继续购买美国和欧洲债券,减少了印钞票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的运转依然未恢复正常。未来,美国依然是世界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因为欧洲从总体上看,只有国债问题,外债问题尚不严重,如德国国际投资头寸为正,欧元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在这点上,欧洲强于美国。而美国既有巨额财政赤字又有巨额外债,在双赤字情况下能维持金融稳定,很大程度是由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随着双赤字的恶化,美元的地位终将削弱。美国国债的50%以上依靠外国投资者,2015年美国国债与GDP之比将大于100%,长期看不到改善的前景。因此在中长期,不排除美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可能性。日本、中国、德国具有较强的财力购买美国国债。但希腊危机和世界各国财政状况的普遍恶化,使日本、德国购买美国国债的能力下降。谁来买单?在此情境下,美国运用视线转移战略,将这一压力转到逼迫人民币升值上来。先有美国130名议员联名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也屡提人民币要升值、“不惜与中国打贸易战”等观点,声称人民币升值可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2010年5月份刚刚结束的中美战略对话中,尽管美国以人民币升值上的让步换取开放市场的让步。然而,出于政治需要,人民币升值的话题一定还会重提。到底什么是中国的真正利益?未来中国在美元陷阱中会陷多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023-05-16 08:13:511

关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与欧洲金融稳定计划(esm)的3个问题

1.EFSF又称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英文名: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创立:2010年5月9日由欧元区17个成员国共同决定、并在欧盟经济财政部长理事会的框架下创立。   机构职责:向申请援助并得到批准的欧元区成员国提供紧急贷款。以欧元区成员国的信用作为抵押发行债券融资。性质:公司,由欧元区成员国共同拥有 。2.2011年10月中旬,经过欧元区17国各国议会通过投票通过后,目前资金规模从原来的4400亿(可贷资金约2500亿)欧元增长至7800亿(可贷资金约4400亿)欧元。但由于EFSF实际援助爱尔兰与葡萄牙及承诺援助希腊已经耗费可贷资金近2000亿欧元,EFSF可贷与余额剩余约2500亿欧元。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深入,EFSF救援资金捉针见肘。2011年10月27日欧盟峰会后达成初步协议,拟进一步采用金融杠杆把EFSF资金规模扩充至一万亿欧元以上,具体操作还需协商。3.可以这么理解。
2023-05-16 08:14:031

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

欧盟与欧元区领导人日前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峰会,以期解决欧洲日益加深的债务危机的努力仍在继续。欧盟内部对应对欧债危机方案仍存在分歧,尤其是德法两国之间的歧见令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同时加剧了传言对市场的影响力。不过有消息称,欧盟可能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及欧洲稳定机制(ESM)合二为一,并从中释放大量救助资金,以恢复市场信心。规模4400亿欧元的EFSF已用掉或承诺约1600亿欧元,其中包括对希腊的贷款。预定2013年年中启动的ESM规模达5000亿欧元,将取代EFSF成为常设救助机制。据知情人士透露,对于提早在2012年年中让常设救助机制启动的共识已经浮现。欧盟官员预计,加速启动ESM也可有望省下一笔钱将削减出资国额外债务385亿美元,其中德国将省下115亿欧元,法国86亿欧元。经济学家和分析师指出,这种“双重用途”的选择是打破僵局的方法之一,这种僵局已在上周四推动了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的债券市场、欧盟股票市场以及欧元汇率下跌,同时还促使欧盟宣布不得不在23日峰会以后再增开一次峰会。另外,在欧盟领导人举行会晤之际,欧盟外长也召开了会议。为避免未来发生危机以及各成员国更好地做到财政监管,外长们就是否并且如何修改欧盟协议进行了商议。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称,这是一场必须进行的讨论,是一场“艰难、耗时,但必要”的讨论。很清楚的一点是:截至目前,欧盟对负债过渡国家执行惩罚性政策的程序还不够完善。韦斯特韦勒要求,欧盟必须有直接干预负债国财政预算的权利。卢森堡和奥地利拒绝了德国外长提出的这一要求,而其他成员国表示支持。到明年夏天,要召开一次特别会议对欧盟稳定公约进行修改,之后还必须获得27个成员国的批准。韦斯特韦勒表示,为重新赢得欧洲人对欧洲政治领导人的信任,这一程序是必要的。他说:“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人们对金融市场的信心,获得欧洲人的信任也是同等重要的大事。”欧盟与欧元区领导人举行峰会,力图弥合各方在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上的分歧,争取就稳定欧洲银行业、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规模等问题达成共识。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3日在一片争议声中揭开了“欧元债券”的神秘面纱。这份名为“引入稳定债券可行性绿皮书”的草案尚未出炉就遭到了欧元区“龙头”德国的强烈反对 。欧盟希望各成员国就“绿皮书” 草案进行深入讨论研究。欧盟在官方文件中提到,有关欧元区联合发行债券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欧债危机的发生,更是提高了外界对“欧元债券”的关注度。不少专家认为,发行“欧元债券”不仅有利于提高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效率及一体化程度,还有望为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提供解决方案。欧盟特地解释取名为“稳定债券”的缘由。欧盟表示,此前外界一直在使用“欧元债券”这一名称。欧盟委员会考虑到,此种债券有助于提高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性,所以特地在“绿皮书”草案中将其命名为“稳定债券”。“绿皮书”草案提供了发行“稳定债券”的三种可行性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在欧元区范围内发行“信托网稳定债券”,17个成员国提供共同担保。该方案最为“大胆”,效果也最佳,但需要对欧盟公约进行大范围修改。第二种方案是发行有限的优先“稳定债券”,“稳定债券”按一定比例取代各成员国国债,各国同时保留自主发债权。第三种方案是用“稳定债券”取代部分成员国国债,但该债券仅能从各国政府获得一定程度的担保,而非欧元区共同担保。在这个层面上,“稳定债券”有些类似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发行的债券。该方案效果一般,但无需对欧盟公约进行修改即可操作实施。巴罗佐指出:“稳定债券不可能立即就解决问题,也不可能取代各国正在实施的金融改革措施。但是我们需要向外界表明我们严肃的态度,表明我们希望在欧元区内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推出稳定债券的计划,正好表明了我们的态度。”巴罗佐表示:“事情很明显,就摆在那里。如果我们希望在欧元区内继续使用统一的货币来利得财富,我们就需要更多的协调管理与监控。”德国总理默克尔强烈反对在欧元区内发行“稳定债券”。她表示:“这绝对是个麻烦。我对欧盟委员会草案的评价就是――不合时宜。”默克尔认为,通过债务共担来摆脱欧洲货币联盟的结构性缺陷不会取得成功。欧盟“绿皮书”草案出炉当日,德国10年期国债拍卖遭遇“滑铁卢”,60亿欧元的国债仅成交38。89亿。同时,英国、法国、德国三大欧洲股市继续走低,23日指数跌幅均超过1%。
2023-05-16 08:14:101

OMT的主要内容?

OMT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严格遵循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某个适当计划相关联的条件。这类计划可采用EFSF/ESM完全宏观经济调整计划的形式,也可以是一项预防性计划。在设计针对具体某个国家的限制性条件时,应谋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参与,监控这样的计划时也是如此。欧央行理事会将从货币政策和条件是否被遵守的角度考虑OMT的时限,一旦觉得目的已达到或条件没有被遵守,欧央行理事会有权终止OMT。在进行彻底评估后,欧央行理事会有权决定OMT的启动、延续和暂停。
2023-05-16 08:14:221

欧债危机的表现及解决途径是什么

  一、欧债危机的表现:  (一)外部原因:  1、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 7-+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  2、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助推危机蔓延  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评级。  3、美债踪影  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那就是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  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  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这个恐怕是美国最为担忧的。  (二)内部原因:  1、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  PIIGS 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  2、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 ,使劳动力成本上升  3、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4、法德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机处于胶着状态  (三)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看法不一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政危机为表,单一货币下不同国家竞争力差异拉大才是导致欧元区“内爆”的真正原因  第二种观点:欧元区制度缺陷,各国无法有效弥补赤字  第一,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调成本过高。第二,欧盟各国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各国不同的公司税税率导致资本的流入,从而造成经济的泡沫化。  第三,欧元区设计上没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  二 、解决途径  第一,提高德国公共支出和预算赤字。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其态度对债务危机的解决至关重要。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希腊、爱尔兰等国的出口,因此,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就成为欧元救助计划中的一部分。  第二,扩大当前的7500亿欧元紧急救助基金规模。为救援希腊而筹集的7500亿欧元的基金可以保障爱尔兰,甚至可以保障葡萄牙暂时不出问题,但一旦西班牙陷入危机,欧元前景堪忧,毕竟该国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只有有效扩大EFSF的总体规模,并提高其使用的弹性,才能在危机爆发时稳定市场信心。  第三,欧洲央行应扩大债券购买规模。尽管量化宽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的还债问题,但欧盟和欧洲央行的救助能够给西班牙等国家以喘息时间,并帮助西班牙等国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实现财政的再平衡。欧债危机必须通过各国减少支出,进行结构性改革,放弃过去过度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得到解决,在此之前,量化宽松是欧洲央行唯一的选择。  第四,“PIIGS”减少财政支出。根据巴克莱的研究报告,“PIIGS”中只有意大利可以在不进行主动削减支出的情况下,从2011年开始逐渐实现财政的小幅盈余,而其他四个国家若不进行痛苦改革,财政赤字将一直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根据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的计算,要想继续留在欧元区,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需要将政府支出缩减10%。  (1)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  希腊为了节约财政支出,2010年1月15日,希腊向欧委会提交削减赤字的计划,提出在2010年使赤字占GDP的比例下降4个百分点,降至8.7%。此后,2011年降至5.6%、2012年降至2.8%,2013年降至2%。为此,希腊公布一系列削减公共开支措施,包括政府部门未来一年内停止招聘新公务员、公务员工资削减10%,缩减国家福利、政府工作人员和公共机构,减少债务等。紧缩措施还包括减少工资、改革工会集体谈判制度等。  (2)申请和接受援助  (3)组建技术性政府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在近来引发全球关注的欧洲债务危机身上再次得到了印证。遭遇欧债危机打击的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国都实现了政府更迭。但是政权更迭在缓解国内政治动荡的同时面对严重的债务危机依旧要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平衡公共财政、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是每一位政府头脑面临的严峻挑战。  (4)发展经济  以西班牙为例。首先,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竞争力,由此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促进出口。其次,重新进行资源分配,多元化增长点,把重点从房地产转到其他产业,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再次,启动积极就业机制,出台新劳动法,使就业市场更加灵活。缩小永久性和临时性合同的差别,同时向私企授权,增大就业自主权。  重组金融产业  西班牙重组金融产业,鼓励银行兼并融合。  (5)实施一揽子政策  欧盟及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在第二次峰会就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银行资本重组、希腊债务减记以及加强金融监管银行增资等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第一,将现有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规模从4400万欧元扩大到10000亿欧元;第二,到2012年6月底,欧洲银行业的资本金比率提高到9%;第三,欧洲领导人已与私营领域银行达成协议,私人投资者同意在“自愿”基础上将所持希腊债务减记50%;第四,加强金融监管、建立跨境合作机制、明确破产救助规程,以及大银行需额外增加资本金等减少系统性金融机构风险。  (6)缔结政府间条约
2023-05-16 08:14:291

对于欧债危机,我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大学思列课结课论文)

第一,扩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实现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相匹配,不能高估外债与地方政府负债的承受能力。欧洲债务危机的本质原因就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我国应尽快以立法形式加强对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还应该及时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切实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防范偿债违约风险。第二,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不能完全走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也一直是我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杀手锏,特别是在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进出口倍受打击、消费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屡试不爽。我国也从2007年的财政盈余变成近两年的财政赤字。因此,如何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即降低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未来的基建投资应该适度压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应该成为国内经济工作重点。第三,允许私人资金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也将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此外,中国也可进一步允许私人投资进入教育、医疗、铁路等长期被垄断的领域,这些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的转型。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出,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可以避免严重的减速。
2023-05-16 08:14:362

raise money for是什么意思

raise money for 1. 为......筹集钱 2. 筹钱 例句: 1. The 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sation mechanism issued a bond to raise money for bailingout ireland. 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为帮助爱尔兰摆脱困境,发行债券以募集资金。 2. I"d help the poor and raise money for the cities and towns. 我要去帮助穷人,为城市和市镇筹集资金。
2023-05-16 08:14:531

欧元区的经济动态

欧盟委员会2012年9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反映经济信心的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连续19个月下滑,降至2009年9月以来最低点。2012年9月,体现欧元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乐观程度的经济敏感指数较前一个月下降1.1点至85.0点。欧盟的经济敏感指数下降0.9点至86.1点。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信心继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与零售业企业以及消费者的信心继续下滑”。具体来说,欧元区信心指数下滑最明显的行业是零售业,下降1.4点;工业、服务业分别下降0.7点和1.2点。欧盟信心指数下滑最明显的也是零售业,下降1.8点;服务业下滑1.2点,工业上升0.1点。不过,欧元区和欧盟的建筑业信心都出现回升,分别上升1.2点和1.6点。同时,欧元区和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均下降1.3点,反映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形势、家庭收入和储蓄情况更加悲观。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和欧盟7月的失业率分别达到11.3%和10.4%。在主要经济体中,欧元区前三大经济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信心指数分别下滑1.1点、1.6点和0.1点。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区自2008年以来经济陷入持续衰退。2012年10月5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统计机构公布最新经济形势研究报告显示,欧元区经济衰退将持续至2012年第四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衰退将恢复至零增长。不确定因素和财政整顿导致欧元区内需大幅下滑,给个人消费带来负面影响,家庭购买力因为财政紧缩、通胀上升和就业形势恶化而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减少至2013年第一季度。 2012年10月8日,根据此前欧元区财长达成的协议,规模达到5000亿欧元永久性救援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正式启动,ESM将用于向债务缠身的欧元区主权国家提供救助贷款,以帮助失去投资者信任的国家经济重回正轨。救助形式包括在一二级市场购买债券、为欧元区成员国主权债券提供担保等。上述国家在公开市场融资成本高昂,而通过该机制即可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资金。而同时,受援助国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限制条件才能获得贷款,如承诺进行宏观经济调整计划和财政紧缩等。ESM的资金分为两部分,分别为800亿欧元的入股资本,以及6200亿欧元的可通知即付的资本,总额共计7000亿欧元(其中包括不能用于借贷的资本缓冲)。第一批320亿欧元的入股资本将在2011年10月就位,这将使ESM即刻获得约2000亿欧元的融资能力;剩余入股资本将分两次至2014年上半年到位,届时该机构的借贷能力将达到5000亿欧元的上限。欧洲稳定机制(ESM)启动后,其第一项任务将是援助西班牙的银行业进行资本重组。由于房地产市场崩溃,西班牙银行业遭受重击。该救助计划是ESM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中接过来的任务,后者为临时性援助机制,将被ESM取代。2011年西班牙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此前一项针对西班牙银行业的独立评估显示,在最坏的情况下,该国银行业需要近600亿欧元资本。但西班牙的官员表示,由于部分所需资本将可由私人提供,或者通过银行业的重组获得,因此必需资本只有约400亿欧元。不过,尽管市场普遍预期西班牙即将向欧盟提出援助申请,一位欧元区官员表示,即使西班牙要申请救助,也不会立刻付诸行动。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也表示,并未打算2011年申请援助。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与货币事务的委员雷恩日前指出,欧元区必须继续实施谨慎的财政紧缩措施,同时推行具有深远意义的结构性改革,相关措施已帮助欧元区经济实现再平衡,并重塑市场信心。分析人士认为,雷恩的言论表明了欧盟针对未来欧元区改革路线的态度。雷恩指出,欧元区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成员国经常账赤字明显减少,一些成员国在过去十年内丧失的竞争力正逐渐恢复。例如爱尔兰成功重返债市融资、9月份西班牙在15个月内首次实现私有资金净流入、意大利10年期国债拍卖收益率实现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等。上述情况表明欧元区继续巩固财政与推行改革的必要性。雷恩指出,欧洲必须继续排除结构性障碍,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并促进就业,“我们必须继续消除可持续增长和就业所面临的结构性障碍,追求审慎的财政整顿”,欧元区必须坚持当前的路线,在成员国内采取坚定的改革和紧缩措施,并在欧元区实现更深入的融合 财务总监CFO是选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呢?欧元区将向希腊发救援金尽管希腊债券回购成本超出预期,欧元区财政部长周四仍然批准向希腊发放491亿欧元的救助贷款,未来数日会先发放344亿欧元,其余将于2012年第一季度内发放。希腊政府周三宣布计划向包括本国银行在内的私人投资者回购国债319亿欧元,这将使希腊政府债务减少超过200亿欧元。成功达到债券回购目标使希腊满足了欧元区临时救助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向希腊发放救助款的要求,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拨款的前提。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在周四峰会后表示,相信希腊能回到正轨,援金最早将于下周发放。如果有必要,欧元区将准备对希腊采取额外措施,帮助希腊债务占GDP比率于2020年降至124%。欧元区财长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年11月27日就希腊救助协议达成一致。根据欧元区声明,在新的减债目标下,2016年希腊债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降至175%,2020年降至124%,2022年进一步降至110%以下。不过容克指出,欧元区财长们“并未讨论官方部门参与减记(OSI)”。2011年3月希腊进行了第一轮减债,通过私人部门参与减记(PSI)削减了约1000亿欧元的债务。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雷恩表示:“今天的决定标志着希腊长期不确定性的终结,向希腊发放救助金会使流动性重返希腊。”IMF 总裁拉加德周四发表声明称,欢迎欧元集团支持希腊债务回购的决定,以及在必要时候对希腊提供额外债务减免的保证,其前提是希腊在2013年实现基本预算盈余。拉加德表示:“基于此,我将向IMF执行董事会建议完成对希腊的首次评估计划。我预计董事会将在2013年1月举行会议。” 2013年6月2日消息,欧元区经济再显露恶化迹象。失业率创下历史新高,区域最大经济体零售额下滑。这一切使欧元区在短期内摆脱经济衰退的希望更加渺茫。欧盟统计局(Eurostat)于2013年5月31日公布,欧元区4月份失业率升至12.2%,符合市场预期。4月份失业率不仅高于3月份的12.1%,而且是自1995 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区4月份失业率人数增加95,000人,达到1,940万人。分析师们预计,欧元区失业人数将在2013年晚些时候突破 2,000万人。环球透视公司的经济学家Howard Archer称,失业的增加突出表明,欧元区依然面临巨大困难,仍肩负着重新实现经济增长的艰巨任务。这份数据还显示出欧元区18个成员国之间的巨大差异。南欧国家税收的增加和财政支出的减少加剧了本已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
2023-05-16 08:15:021

「深度」欧元20年:活下来是否就意味着胜利?

1999年1月,欧元正式诞生。如果以“活下来”作为衡量标准,那么,欧元无疑成功了。不过,它的成功与其创建者当初宏大的愿景相距甚远。欧元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要彻底解决其内在缺陷,欧元区只能进一步加深融合。 “当事情进展顺利时,几乎没有动力完成这个项目,当危机最终发生时……很难仔细考虑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欧元的成功。”欧元区的改革前景,可能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的这样。在目前欧洲经济增长乏力,意大利、法国等国的民粹主义势力重新抬头的背景下,欧元区进一步改革困难重重。 建立之初,欧元承载着宏大的 历史 使命——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并最终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立与当时全球政治和经济大背景分密不可分。在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加强经济和货币联盟是大势所趋。苏联战后崛起为世界两强之一,不断拓展其在欧洲的边界。与此同时,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各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地位却日益下降。为了抗衡苏联,欧洲只能转向美国寻求保护。但是,这又导致了它与美国之间的政治不平等。欧洲各国意识到,要与美苏两大国相抗衡,欧洲必须走一体化之路。 与此同时,随着战后重建的开启,生产力得以大大提高,这客观上也要求欧洲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 在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代表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该条约在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EEC)的正式诞生。 EEC成员在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实现货币统一,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经济一体化。欧洲此后开启了漫长的货币一体化进程。 统一货币的引入减少了汇率波动,降低了贸易成本,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特拉维夫大学哈罗德哈托格政府与政策学院政治科学系高级讲师Tal Sadeh在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发现,欧元纸币和硬币引入后,即便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欧元也使得其使用者的货物贸易至少翻倍。 此外,因加入统一货币联盟后以欧元计价的政府债务受到欧元区前景向好的影响,成员国政府的发债成本大幅降低。尤其是希腊、爱尔兰等欧元区经济相对脆弱的外围国家得以凭借德国等核心国家的强大主权信用,降低了本国的融资成本。比如,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998年12-1999年1月间下降了96.39%,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995年3月的12.28%下降为1999年1月的3.85%,而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从1995年3月的7.188%降至1999年1月的3.63%,法国从1995年3月的7.9%降至1999年1月的3.71%。 发债成本的大幅降低在促进欧元区外围国家信贷繁荣、刺激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这些国家埋下了危机隐患。德国、法国、荷兰等北部发达国家的银行向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大举借贷,催生了这些国家的资产泡沫。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的刺激下,希腊等外围国家政府加大政府支出,从而导致其财政赤字大幅上升。尽管《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规定各国的财政赤字占其GDP比重不能超过3%,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各国基本上都没有遵守这一规定。希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7%上升为2007年的6.5%。 等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多米诺骨牌终于倒下。因持有大量美国次级证券,美国的次贷危机使欧洲银行资产大幅缩水,出现巨额亏损。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各国政府向本国银行系统投入大量资金,银行的有毒资产被转移到政府公共账户下,政府债务大幅攀升。此外,由于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均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外需求锐减使得一些国家的财政收入下降,进而导致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飙升。到2009年,爱尔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分别飙升至14%、15.6%、11.2%、5.4%、10.2%。 2009年12月,希腊政府承认,其债务总额达到3000亿欧元,占GDP的比重高达113%,远远超出欧元区规定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不能超过60%的规定。当年12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出现主权债券融资困境和主权债务再偿付困难的主权债务危机。此后,危机扩散至爱尔兰和葡萄牙,后来又蔓延到西班牙和意大利。欧债危机由此全面爆发。 欧债危机是欧元诞生至今遇到的最大挫折。危机的爆发促使各方对欧元区这一货币联盟进行反思,矛头都指向了其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首先,欧元区缺少统一的财政。统一的货币联盟要求统一集中的财政系统与之相匹配,但欧元区各国财政分散。19个成员国统一使用欧元意味着,这些国家实施统一的利率和汇率,这样,各国就失去了按照本国经济状况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一方面,危机爆发后,统一货币政策导致各国对外不能采取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拉动经济,对内不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为挽救经济,成员国只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这导致各国财政赤字和债务高企状况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假如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让更加富裕的成员国向陷入困境的国家进行财政转移,这样就可以替代无法实施的降息,从财政方面对经济加以提振。 “欧债危机的爆发,至少暴露出欧元区在制度设计方面面临的两大挑战或缺陷。一是当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面临不同的经济周期时,外围国家丧失了进行逆周期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与此同时,财政联盟的缺失使得中心国家不能对外围国家进行足够的转移支付。这无疑会加剧外围国家面临的负面冲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其次,欧元区财政监管缺失,这是欧债危机爆发的关键原因。根据欧元区1997年通过的《稳定与增长公约》(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欧元区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按照该公约,一国财政赤字若连续3年超过该国GDP的3%,该国将被处以最高相当于其GDP之0.5%的罚款。 不过,欧债危机爆发后人们才发现,欧元区成员国并未恪守上述规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这个规则对采取稳健财政政策的国家没有奖励机制。另一方面,虽然对违反财政规定的国家有惩罚机制,但该机制却无法实施,因为实施制裁处罚需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多数投票同意才可以,但欧元区财政部长们并不愿对其同行实施制裁。 此外,欧洲央行(ECB)的功能缺陷限制了欧元区的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是通过“最后借款人”来保持金融系统稳定,但目前,欧洲央行无法行使集中权威的金融监管,也不能为危机托底。不仅如此,欧洲央行还不能直接购买成员国政府债券,而只能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这影响了欧洲央行救济的力度和效果。 还有专家指出,欧元区各成员国经济失衡是欧元区衍生出债务等各种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欧元区建立之初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不过,这种差距最终反而却被扩大。原因之一是,欧元导致各成员国汇率定价错误。 由于德国当时仍然在遭受东西统一的经济困境,德国马克疲软,马克相对于欧元的价值则被低估,德国生产商占据价格优势。IMF数据显示,欧元建立时,德国马克的价值约比德国经济基本面所显示的实际价值低6%。与此同时,受到加入欧元大家庭前景向好的提振,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的货币相对于欧元的价值被高估,其生产商的价格优势也丧失。这样一来,德国成为欧洲的生产者,其经常账户盈余得以不断扩大。而希腊等外围国家则成为德国产品的消费者,其经常账户赤字不断上升。 2002年,德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的经常账户顺差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1.9%、-6.8%、-3.7%、-0.3%和-8.5%,而到2007年则分别达到6.7%、-15.1%、-9.6%、-1.4%、-9.7%。由此可见,欧元的推出明显拉大了德国等国对边缘国家的贸易顺差。 “虽然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在2008年之后的十年显著缓解,但欧元区内部依然存在显著的经常账户失衡。德国、荷兰等国家有着显著的经常账户顺差,而南欧国家普遍面临显著的经常账户逆差。欧元区内部目前缺乏纠正成员国经常账户失衡的机制,对德国这样的顺差国而言尤其缺少约束机制。持续的经常账户失衡,既意味着资源错配,也会加剧逆差国的债务负担,最终为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张明说。 欧债危机后,欧元区进行了许多尝试以弥补其制度上的缺陷。当时的欧元区17国先是在2010年5月建立了公司性质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以欧元区成员国的信用为担保,发行债券融资,向成员国提供紧急贷款。此后,在2013年7月,欧盟峰会又用“欧洲稳定机制”(ESM)来代替了临时性的EFSF,作为欧元稳定的长期机制,为欧盟成员国提供金融救助。 不过,有学者指出,不论是临时性的还是EFSF,还是长期性的ESM,都只是欧元区现有财政制度的纾困机制,而不是迈向财政联盟的根本变革,欧元区的关键变革应该聚焦于加深财政联盟融合。 在加深财政联盟这一方面,欧元区也提出过许多方案,包括发行欧洲共同债券,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MF),欧洲央行前行长特里谢(Jean Claude Trichet)提出的建立欧洲财政部,以及法国政府在1990年代提出的建立“欧元区经济政府”等提议。不过,这些提议均因无法在成员之间达成一致而被搁置。 在2018年12月的欧盟峰会上,欧洲领导人同意建立欧元区存款保险制度,但前提是意大利和其他欧元区国家点解决掉他们的不良贷款问题,这意味着,这一改革不会很快发生。他们还同意建立一个欧元区财政库,但前提是成员国先把债务降下来,这意味着,统一财政能力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他们还同意赋予ESM更多资源和权力,不过,前提是先将现有的坏账问题解决掉。这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况且,这一协议还缺少建立银行联盟、财政联盟和政治联盟。因此,它并不能改变欧元区的运行。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李罡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德国为代表的欧元区核心国家坚持认为,推进以提升增长能力和经济效率为目标的结构改革才是欧洲国家实现真正复苏和持续增长的治本之策。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欧元区国家推进结构改革的步伐较为缓慢。 “这首先是因为,欧元区缺乏强硬的政治领袖。其次,结构改革的效果不是短期内能显现的,改革初期还可能引起经济增长的下降、 社会 福利水平的降低、失业率的提高,这些问题会引来不同程度的 社会 不满甚至抗议,甚至会导致现任政府的下台……此外,欧盟和欧央行采取的一些反危机措施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削弱了危机国家进行结构改革的动力。”他说。 欧元的建立者最初设想的是,经济上的一体化能够促进政治的一体化,但是,目前看来,这一逻辑可能行不通。实际上,正是政治、 历史 、文化上的诸多差异才导致了欧元区不能进一步深入融合。 李罡认为,欧洲一体化面临诸多挑战,欧元区改革能否推进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英国的退出欧盟是欧洲开始一体化进程以来出现的最严重倒退,这将削弱欧盟的政治影响力。其次,民粹主义和右翼政党在欧洲的兴起不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增大了欧元区改革的摩擦力。此外,作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双核发动机”,虽然德法两国均支持推进新一轮的欧元区改革,在建立欧元区统一预算、设立欧洲货币基金方面存在部分共识,但两国在预算资金额度、基金救助力度、条件限制和具体管理制度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张明则预测称,未来欧元区的扩张速度将会放缓,甚至不排除欧元区成员国收缩的可能性。“欧元区国家必须要加强内部整合,不过,由于整合过程是痛苦的,欧元区的一些边缘国家可能会发现,放弃欧元、重新使用国别货币可能是一种利大于弊的选择,这些国家可能会选择退出欧元区。” 但他同时表示,尽管欧元区未来可能变小,但欧元不会消失。“欧洲主要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推动欧洲经济体一体化,才能够实现持久和平、维持国际地位,这就意味着,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将会展现出螺旋形上升的路径”。 参考资料: 《欧元问世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思考》,黄建康 《对欧债危机的再反思》,李本松 《后危机时代的欧元区改革前景》,董一凡,王朔 《从主权债务危机看欧元区制度的缺陷与变革》,卜永光,庞中英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根源研究:综述与启示》,瞿旭,王隆隆,苏斌 《欧债危机的根源、演进和应对》,李亮 《欧元区自救措施缺陷解析》,徐聪 《欧债危机原因分析》,罗涔丹 The Fundamental Flaws in the Euro Zone Framework, Joseph E. Stiglitz The Euro"s Fundamental Flaws, Martin Feldstein The Euro"s Effect on Trade, Tal Sadeh Considering the Euro 20 Years On, Barry Eichengreen Beyond Greece: The Euro"s Fundamental Flaw, Rodney Johnson The euro is still vulnerable. Can it survive, Robert J. Samuelson The European Union Has a Currency Problem, Milton Ezrati
2023-05-16 08:15:211

希腊为什么想退出欧元区?有什么利弊或者说是什么动机呢?

自希腊债信危机爆发起,希腊终将退出欧元区的说法即不绝于耳。为避免欧元区可能解体,在希腊退出甚嚣尘上时,政治精英唯有加速欧元区整合的速度。如果欧元区能够利用希腊危机加速整合,毋宁乃是一个根本解决债信危机的绝佳机会。如果处理不慎,希腊退出很可能是欧元区解体的导火线。摘自湖南外贸网的报道。  文章摘编如下:  自2010年初希腊债信危机爆发起,希腊终将退出欧元区的说法即不绝于耳。虽然绝大部分的政治精英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今年5月6日的国会大选结果却加深其退出的可能性。这次选举传统两大政党社会党及新民主党的支持度大幅萎缩,且其国会席次合计无法取得多数。  一个2004年成立的年轻政党,打着反撙节、甚至不惜违约旗帜的左翼联盟在38岁党主席A. Tsipras的带领下迅速崛起,并可能在6月17日的第二轮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组阁。局势的发展,让欧元区的政治精英不禁开始思考,希腊退出欧元区是否在所难免。  A. Tsipras的政治诉求为,即便不遵守先前联合内阁与三方集团所达成的撙节措施,欧元区其它国家也无法逼迫希腊退出欧元区。就如同1997年M. Feldstein于Foreign Affairs撰文所述,欧元区的确缺乏一个可以让成员国退出的机制。因此,即便希腊拒绝履行撙节措施,仍然无法迫使其退出。但问题是,果真如此,最后希腊还是得选择自行离开。  具体地说,希腊在无法取得三方集团谅解下片面毁弃撙节措施,所有的纾困金势必会停止,这包括剩余的707亿欧元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纾困金,而ECB也会停止所有的融资措施。一旦EFSF停止拨付纾困金,希腊将面临债务违约。A. Tsipras曾表示,如果不需要支付这些庞大的债务,可将省下来的资金用于退休金及福利政策,大幅改善陷入绝望民众的生活。  然而现实是,如无法取得纾困金,希腊势将面临比目前还要严苛的节约措施。即便不计算利息支出,2011年其财政收入仅1125亿欧元,低于政府支出的1161亿欧元。亦即若希腊违约且无法取得纾困金,除非其实行更严苛的节约措施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否则政府将无法运作。这样的计算尚未加计经济陷入严重衰退致税收大幅缩减的影响。易言之,片面的让债务违约无助于改善人民因为沉重节约措施所造成的生活困顿。  另一方面,若ECB停止对希腊融资,其存款外逃将更为严重,届时将出现严重的银根紧缩。金融体系崩溃还会让以信用作为运作模式的现代经济毁于一旦,而货币流通量不足,也可能迫使经济走入以物易物的模式。如欲避免此种无秩序情况,希腊当局唯有选择退出欧元区,重新发行德拉克马,并进行资本管制。然而,汇率势必大幅贬值。此时,希腊将出现恶性通膨,经济陷入无秩序的困顿。  其实,希腊毁弃撙节措施并挑战三方集团的忍耐度绝对是不理性的行为。但若A. Tsipras出线,以及第一次大选中极端政党的支持度大增,让人不禁担忧,民众的愤怒似乎已经凌驾理性的层面,很可能让他们走向一条经济严重衰退的不归路。  除了希腊势必会陷入严重的衰退外,其它欧元区国家,甚至全球经济也难免受到冲击。虽然,希腊经济规模占欧元区仅2%,其经济的萧条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冲击微乎其微。然而,令市场恐慌的,在于债务违约对银行体系及民众信心的两大间接冲击。就前者言,经过过去两年的纾困以及3月的换债后,希腊对于银行体系可能造成的冲击已经明显降低。目前,欧元区银行业直接持有希腊公债的规模约为550亿欧元,而跨国银行对希腊民间体系的曝险规模也仅690亿欧元,合计约1240亿欧元,已较去年超过2500亿欧元的规模减少超过一半。因此,只要欧盟及ECB能适时对银行体系注资并提供流动性,将不致造成严重冲击。  然而,来自信心层面的冲击却是难以衡量的。当希腊退出欧元区后,其它PIIGS国家民众将会人人自危,担心步上希腊后尘,存款外逃现象将会恶化。如此一来,这些国家金融体系将会陷入信贷挤压,经济衰退更为严重,政府税收因此减少,财政赤字相应扩大;最后政府举债成本将大增,终走向接受纾困之途。目前欧元区的防火墙规模仅7000亿欧元,处理希腊、葡萄牙以及爱尔兰的问题虽游刃有余,但却不足以处理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债信问题。因此,如果处理不慎,希腊退出很可能是欧元区解体的导火线。  为避免欧元区可能解体,在希腊退出甚嚣尘上时,政治精英唯有加速欧元区整合的速度。一方面建立以泛欧元区为主体的存款担保机制,避免存款外逃,并透过EFSF以及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注资银行体系,另ECB亦须再次施行长期再融资操作,避免银根紧缩。再者,透过发行欧元债券,让市场确信欧元区确有决心成为一体。最后,欧元区必须在财政纪律协议外建立成长协议,透过基础建设以及教育提高PIIGS国家的生产力,让她们确信留在欧元区将不会只是毫无希望的节约措施。要言之,如果欧元区能够利用希腊危机加速整合,毋宁乃是一个根本解决债信危机的绝佳机会。
2023-05-16 08:15:283

(四)矿产品价格将震荡上行,经济发展成本加大

基本判断:主要矿产品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需求有所放缓,但由于地缘政治危机不断恶化,石油等受运输制约的重要矿产品价格将振荡加剧,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可能冲高,经济发展成本进一步加大。2012年1月12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00%不变,同时宣布,维持隔夜存款利率在0.25%,并维持隔夜贷款利率在1.75%不变。标准普尔13日发布报告,宣布剥夺法国的“AAA”主权信用评级;与此同时,银行暂停了与希腊之间有关债务重组的谈判进程,这对试图遏止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欧盟各国领导人来说是今年的第一次打击。标准普尔在报告中宣布,该机构决定将塞浦路斯、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各下调两个等级;将法国、奥地利、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各下调一个等级;同时确认比利时、爱沙尼亚、芬兰、德国、爱尔兰、卢森堡和荷兰现有的长期评级。从全球最主要的三个经济体美国、中国、欧盟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经济增速减缓的迹象非常明显。同样就业问题也在困扰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美国失业率数据保持9%的高位,虽然近期的制造业数据有所回升,但占经济70%比重的消费仍旧疲弱,代表消费能力的就业数据表明美国目前的复苏主要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带动的结果,并不具备内生性。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美国的经济形势必然会转弱;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漫延使欧洲经济蒙上了阴影,因此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带来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减弱,预计2012年矿产品价格在目前的价位上波动上行。专栏11 全球经济形势影响矿产品价格2012年的宏观大背景是全球经济走弱,重要国家进入选战阶段,经济走势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欧债问题激化。前4个月是欧债集中到期的一个阶段。欧洲长短期救助措施都难以摆脱众口难调的结局,这势必使得市场悲观情绪难退。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极可能伴随着法国等AAA国家评级的丧失,部分国家国债收益率飙升以及美元指数的走高。在这一阶段,铜或有明显的空头行情。黄金作为前期抗击通胀的重要品种也势必在全球经济走弱的大环境下走低。第二阶段,则是后欧债时代。欧债问题的激化势必促使问题以某种方式解决,比较悲观的是欧元区的解体,比较乐观的是财政联盟制度化,欧洲央行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此时欧洲各国将会把精力放在发展经济、降低失业上。而中国及美国的政策动向以及在此影响下的经济走向造成对矿产品需求的变动将成为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煤:国内煤价走势更取决于国际煤价。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煤炭新增产能仍将逐步释放,煤炭产量能够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受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放慢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如果国际煤价能够在目前基础上保持相对平稳运行,国内煤价本身上涨动力将明显减弱。2012年国际煤价走势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继续下跌,也可能回升,当然也可能继续维持窄幅震荡。如果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欧元区实体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并波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情况,国际市场能源需求必然会出现下滑。届时,煤炭价格也将会出现回调。但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将更有能力协同救市,所以这种假设成为事实的概率相对较小。相反,国际煤价上涨的概率反而较大。为了给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当前主要经济体仍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部分经济体甚至再度启动了量化宽松政策,这给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上涨埋下了隐患。原油:继续走高,在发生伊朗战争等极端事件时油价可能会冲高到150美元/桶以上。2012年原油价格在110美元/桶附近波动。2012年2月7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月报中上调其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为上年10月来首次调高,并预计因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减少,石油市场将趋紧。EIA上调201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预估5万桶至日增长132万桶,同时亦调高2013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预估2万桶至日增149万桶。EIA还下调非OPEC国家2012年日产量预估14万桶至日产5254万桶,较2011年日产量高出77万桶;上调2013年产量预估9万桶至日产5339万桶。EIA还称,欧佩克成员国1月份原油总产量降至每日3077万桶,为上年10月份以来首次下降。1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沙特阿拉伯原油产量减少。美国原油、成品油库存增加(图55),原油进口量减少。截至2012年2月3日,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0.4万桶至3.39亿桶。汽油库存增加163万桶至2.32亿桶。包括取暖油和柴油的馏分油库存增加117万桶至1.47亿桶。2012年1月下旬开始,原油运价指数开始回落,有利于原油价格保持稳定。铁矿石:稳中有降。未来国外矿山扩产情况要大于中国粗钢产量的增加,因此铁矿石供求格局将出现变化,铁矿石市场重新回到疯狂上涨的局面难度较大。2012年铁矿石价格变动将会更频繁,但价格变动幅度收窄,总体价格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位。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宝山钢市综合指数一路下滑(图56),钢材市场将在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下震荡筑底,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非常严峻的时刻,不仅行业利润降至冰点,钢铁行业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对铁矿石需求将有所放缓。专栏12 地缘政治局势恶化拉升原油价格自2011年中东地区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政权相继更迭后,叙利亚成了新的“重灾区”。美欧西方国家以及俄罗斯等大国围绕叙利亚问题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激烈角逐。阿盟各国外长在开罗召开的会议上,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成立阿拉伯国家与联合国联合维和部队,取代叙利亚观察团,监督叙利亚对立方实施停火。西方国家对叙利亚政权步步紧逼,从政治打压、外交孤立,到经济制裁、军事威慑,矢志推翻叙利亚巴沙尔现政权。在这背后,他们究竟是打的什么“如意算盘”。美欧此举是为保以色列安全,同时挤压中、俄等国在中东的利益。控制中东、实施“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是美国长久以来的战略设计。此次“阿拉伯之春”虽然背景动因十分复杂,但与美国长期以来的外部干预和战略设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美国正欲借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扫清反美政权,稳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控制和主导地位。目前,叙利亚局势仍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将成为中东格局转变的重要分水岭。由于叙利亚独特的地缘位置和影响力,叙利亚局势的变化,不仅会对伊朗、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国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或政权更迭将成为中东格局转变的重要分水岭,必将超出埃及、利比亚等国政权更迭产生的影响。一是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直接影响;二是对中东能源输出产生重大影响。叙利亚本身虽然没有储量惊人的石油资源,但其政局变化将直接影响邻近的伊拉克、沙特、伊朗、科威特等产油大国的石油出口,从而引发石油价格波动甚至石油危机;三是叙利亚局势动荡将为恐怖主义提供土壤;四是中东战略力量对比将进一步失衡。伊朗与美国的“战火”再次升级,美国宣布冻结伊朗在美所在资产、美欧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伊朗威胁将封锁全球重要的原油供给渠道——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大多数中东原油输出的必经之路,而中东又占世界能源需求供应量的70%,每天有大量原油从该海峡通过,粗略估算,相当于波斯湾石油出口总量90%,或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40%。如果说2011年利比亚是原油市场的一颗炸弹,那么2012年伊朗有望步它后尘。中东政治局势是2012年国际油价不稳定因素之一。2011年,利比亚的政治动荡引发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显然利比亚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地位远远不及伊朗和伊拉克。一旦两伊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国际原油供需大幅下跌,引发的恐慌因素将进一步导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可以说,波斯湾地区作为世界油库,其任何政治动荡都将引发国际油价的动荡。2012年2月19日伊朗石油部在其网站宣布,伊朗已经停止向英国和法国公司出售石油。石油行业是伊朗经济命脉,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原油生产国,伊朗日均出口原油260万桶,其中约20%输往欧盟国家,主要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而法国不是伊朗石油在欧洲的主要出口对象,英国已于去年第三季度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2011年伊朗向中国出口为每日原油22万桶及天然气6万桶,超过中国每日石油进口总量的10%。而目前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和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UNIPEC)已经达成协议,将对中国石油出口提高至每日50万桶。2011年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占全年进口总量的58.6%,加上中东北非地区前景不明朗,中国政府重视中东地区局势发展,采取石油进口多元化,鼓励从非洲、俄罗斯等国进口石油。铜:上涨乏力。历史上全球精铜供应最紧缺的一年或已过去,后期供需对铜价的作用将由推动转为支撑。研究表明,铜市供应短缺迹象将在2012年达到低点后于2013年转好。随着前期(2009~2010年)铜矿开发投入资金的成熟运转,至2013年精铜供给增长率与需求增长率之间的差异将趋于平衡。虽然宏观经济面对铜价影响已经走弱,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延续效应。2011年,由于全球宏观经济较弱,全球铜消费增长缓慢。中国虽占了铜消费的40%左右,但萎缩了近1/3,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货币紧缩政策及其他房地产调控政图55 美国原油库存变化情况图56 宝山钢市综合指数变化专栏13 铁矿石定价机制及其影响铁矿石定价出现从长协价到季度定价,再到月度定价,并逐渐向指数化定价等几个阶段的转化。实际上是国际铁矿石市场长期垄断的结果。长协机制。由于铁矿石本身属性的特殊,供需双方本着长期合作的精神,以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为目的进行交易,采用长期协议确定数量、品种、价格(FOB离岸价格),运输由买方负责,形成的特定的交易惯例和价格机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铁矿石年度长协机制。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始于1981年,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谈判协商双方确定一个财政年度的铁矿石价格。季度定价。2010年,国际铁矿石三大矿山巨头先后弃长协机制,更改定价规则,从传统的年度定价机制过渡到更短期的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定价机制,长协机制定价时间周期从一个财政年度缩短为一个季度。钢铁行业大量增产导致铁矿石供不应求,钢企被迫接受季度定价,长协机制至此崩溃。中国钢铁企业要比去年多付700多亿美元。指数定价。在铁矿石价格的长协时代,价格基本上是矿山与钢厂通过谈判形成的,体现了行业的共识。但在2010年,随着三大矿山强行推动季度定价后,维持40年之久的长协模式消亡,指数化定价随之出现。指数化定价实行之后,铁矿石价格的确定不再只是矿山和钢厂之间的事情。市场参与主体除矿山和钢厂外,还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甚至还有很多来路不明的投机者。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回暖,全球铁矿石需求日渐攀升,价格也必然随之水涨船高,三大矿商选择了有利于供方利益的定价机制。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与长协价差价过大,有时甚至相差一倍多。金融危机时,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一些钢铁公司转而从现货市场购买价格更便宜的铁矿石。但当经济复苏时,需求又出现大增,现货市场价格上涨,钢厂又重新选择按长协价购买铁矿石。三是铁矿石现货市场的发展为季度定价提供了参考价格。现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保守估计现货市场的交易量至少已占铁矿石总交易量的10%。四是铁矿石定价机制变更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金融炒家的身影,他们看到了铁矿石这种商品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价值,铁矿石在他们眼中早已具备了如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拥有的金融属性。五是铁矿石价格金融化已经开始。2008年5月,德意志银行推出铁矿石掉期交易。2009年5月,摩根斯坦利、高盛和巴克莱三大投行联手推出了现金结算的铁矿石投机交易。目前,全球有三大铁矿石指数,即环球钢讯的TSI指数、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和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全都以中国需求为主要参考指标。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研发并推出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10月10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2011年10月第一周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这也是该指数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也是中国参与铁矿石定价迈出的重要一步。策导致铜需求的减少,从下半年开始,由于经济的不景气,中国铜消费的增长受累于铜的下游行业的不景气,如汽车、高铁、房地产等行业的表现不佳。这些需求因素将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继续压制铜价,下跌周期仍无法打破。但随着宏观经济面的好转,国内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宽松,需求逐步恢复,实体消费的内生性动力得到一定的加强,铜价下半年将有可能摆脱弱势震荡行情。因此,短期内铜价的弱势行情将延续,再次下跌可能性仍存,回归基本面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铝:宽幅震荡。欧洲需求放缓,中国铝材出口将面临很大挑战。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明年不会放松,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减速。汽车受节能减排补贴门槛提高及限购影响,产销将难现大规模增长。供应方面,由于电解铝产能向西部转移,以及中东部铝厂很多都建有自备电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电价上调对提升成本的影响。2012年整体市场仍将偏弱。一季度,全球经济形势难有转变,铝价或将延续震荡下行。一方面是受欧债持续发酵、美元反弹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高位,库存压力的释放需要时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可能迎来底部,二季度迎来反弹。中国方面,3月份“两会”闭幕后,经济政策将更加明朗。随着2月份后大量欧债的到期,欧元区的关键时刻来临。届时欧债危机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宗商品的走势。若美联储因而推出QE3,从而对铝价产生利好。第三、四季度或许再次出现调整,这取决于美国及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情况。铝价将继续表现为“内强外弱。”黄金:波动上行。2012年黄金价格在全球经济复苏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将会在短期回调后继续走高。但是随着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陆续推出和欧美经济的缓和,黄金价格肯定会有一系列的调整,因此2012年黄金价格将在不断震荡回调的过程中继续上行。一是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美联储将继续执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将2012年经济增长预测中位数由3.5%调低至2.7%,并预期2012年底失业率为8.6%,远高于经济衰退前5%的水平。专家认为美联储为增加就业将继续维持利率于极低水平,并在需要时进一步放宽银根。二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短期内估计难以解决。虽然在2011年10月份举行的峰会上,欧元区国家同意扩大作为区内援助基金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规模,但不少投资者质疑其解决危机的成效,财政稳健国家是否愿意继续向财政困难国家提供援助,也充满变数。毕竟财政援助是无法令财政困难国家回复财政稳健的,这些国家只有采取必要的削减财赤措施,才能令投资者重拾信心。当然,财政困难国家会否落实有关措施,投资者是不是耐心等候措施得以落实,目前都还是疑问。正因为如此,第三季度市场对黄金的投资需求表现强劲,显示出投资者把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及保值的投资工具。水泥:稳中有降。鉴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持续,预期水泥行业平均售价将略微下降。受到供应节制的影响,不同地区受到的压力可能不同。钾:高位调整。2012年钾肥价格走势仍伴有较多不确定因素,“涨跌互现”的局面或继续存在,上半年短时间内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自2011年四季度开始,在冬储计划推迟、采购数量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市场悲观氛围较为浓厚,钾肥价格也一直处于低位震荡的局面。而伴随着青海地区钾肥抢运工作的开展,订单供应略显顺畅,使钾肥社会库存量逐渐增大。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沿海港口氯化钾库存近140万吨,国产以及边贸钾肥库存量近200万吨。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国产钾肥以年均增长18%的速度不断扩大产量。2012年上半年,钾肥供应总量将会达到700万吨左右,短时间内会出现供大于求。预计钾肥市场整体或将呈现震荡下滑并触底小幅反弹的趋势。
2023-05-16 08:15:361

govern的名词

govern,英语单词,主要用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时意为“人名;(英)戈文”,作动词时意为“ 管理;支配;统治;控制;居支配地位;进行统治”。短语搭配:govern 统治;支配;决定;控制;to govern 统治;治理;衡平;Luban Govern 鲁班驾驶舱;Govern Consolidate 可靠的主数据信;govern Yunyang 抚郧;prevention govern 防治;govern structure 股权结构;throttle govern 节流调速;administer govern 治理。govern造句:1、They go to the polls on Friday to choose the people they want to govern their country。他们周五去投票站选出他们希望来治理国家的人。2、A person should be a master of himself before he could govern others。一个人管好自己才能治理别人。3、The so - called ESM may govern European Union sovereign bonds from July 2013。所谓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是临时性机制,可能从2013年起开始管理欧盟各国的国债。4、To govern inefficiently or badly。管理国家不当低效率地或拙劣地统治5、A person should be a master of himself before he could govern others。一个人管好自己才能治理别人。
2023-05-16 08:15:421

金融的金融稳定

欧洲中央银行有关金融稳定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表述为:金融稳定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一种状态。美国经济学家米什金(Mishkin,1998)认为,金融稳定源于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能有效提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会而不会产生大的动荡的金融体系。国际清算银行前任总经理克罗克特认为,金融稳定可包括:(1)金融体系中关键性的金融机构保持稳定,因为公众有充分信心认为这些机构能履行合同义务而无需干预或外部支持;(2)关键性的市场保持稳定,经济主体能以反映市场基本因素的价格进行交易,并且该价格在基本面没有变化时短期内不会大幅波动。大多数的观点是将金融稳定看作金融机构的稳定、主要是银行的稳定,或者可以理解为金融体系中主要和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经营稳健而不影响市场信心。金融不稳定往往以金融中介的脆弱性或资产价格的异常波动为表现,这也正是监控金融稳定状况的主要依据。金融稳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动态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种金融运行的状态,体现了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要求,服务于金融发展的根本目标。
2023-05-16 08:16:021

欧元区金融稳定风险上升,都有哪些风险?

欧元区金融稳定的三大风险,包括美国宏观金融周期可能下行、新兴市场形势紧张和欧洲债务问题。一、美国宏观金融周期可能下行由于美元和贸易摩擦加剧,新兴市场紧张形势有所加剧,可能影响全球增长前景,并最终导致风险溢价突然升高,引发连锁反应并蔓延至欧元区金融市场。二、新兴市场形式紧张欧元区投资低迷,通胀率离设定的通胀目标相去甚远,超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复苏的支撑作用难以长期延续。总体来看,欧元区呈持续复苏态势,但复苏力度并不强劲,市场对欧元区前景仍不是很稳定。三、欧元区长期主权债收益率有所上升在货币政策方面,欧央行持宽松基调,对于改善融资条件、支持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欧央行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在0.0%,隔夜存款利率在-0.4%,隔夜贷款利率在0.25%,QE资产购买规模800亿欧元。资产价格进一步调整的风险仍然较高,可能会因各资产类型之间较高的相关性而更趋放大。欧洲央行警告全球面临政治形势的转变,包括美国新政府的因素,或引发资产价格的突然大幅波动和资本流动逆转,从而令加息和收益率上升面临更多的复杂局面。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等问题带来的全球性风险也变得更加紧迫。疫情流行导致了很大严重的经济萎缩,只能相对广泛的应对措施才避免了金融崩溃。还有主要风险点包括一些金融资产错误定价,一些成员国公共和私人部门债务沉重,银行业盈利前景黯淡,以及非银行金融部门为追求高收益而加大风险偏好。欧元区银行业估值跌至历史低位,融资成本上升,关于其利润和资产质量前景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2023-05-16 08:16:141

欧洲各国应对次贷危机的措施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传统上,欧洲银行业以稳健著称。但近年来,受美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欧洲大型银行纷纷提高财务杠杆率(据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统计,欧元区10家最大银行杠杆率平均为33倍),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相关衍生品,博取高收益。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欧洲银行也遭受巨大损失。据Bloomberg统计,截至今年8月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273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且损失主要集中在UBS、RBS等大型银行。祸不单行,英国、西班牙、爱尔兰、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在经历十年房地产繁荣后,房价也开始出现下跌,导致相关国家金融机构盈利下降、坏账上升。为保持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特别是为降低杠杆率(deleveraging),上述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大规模融资。但由于国际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冻结,欧洲银行业融资成本高昂或者不可行,最终被迫低价出售自有资产进行融资,出现了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恶性循环机制。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最大的30家金融机构在未来15个月内将有1万亿余美元的债务到期,面临严重的再融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偿付能力、流动性状况丧失信心,特别是当政府为维护稳定向金融机构注资时,现有股东权益将严重受损,为此,大量抛售金融机构股票,并带动欧洲各国股市大幅下跌。 二、欧州各国单独应对效果不佳 面对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欧洲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向本国问题金融机构注资,比如,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联合向Dexia银行注资64亿欧元;英国对Northern Rock实施国有化,暂时缓解了上述银行危机。二是爱尔兰、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典、丹麦、冰岛等国家纷纷宣布对本国所有个人银行账户提供担保,以稳定存款人信心。10月7日,欧盟27国财长例会,决定在至少一年时间内,将欧盟各国最低储蓄担保额度提高到5万欧元。三是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和英国等各国中央银行与美联储联手,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 但是,正如本人在“分析: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欧洲能做什么”(10月2日)中指出的,由于欧盟货币结构和政治结构的特点,欧盟层面上无法采取统一行动,也难以应对波及整个欧盟区的金融危机。 一是欧洲央行首要职责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的稳定,不承担最终贷款人角色。因此,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欧洲央行除向整个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难以解决单一银行出现的偿付问题。 二是欧元区各国央行不是发钞行,只能由政府采取财政性救助措施。各国救助行动虽避免了本国危机进一步恶化,但客观上却造成以邻为壑,其他国家被迫效仿,否则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特别是一国政府必须对本国纳税人负责,难以对境外银行进行救助,这就导致大国采取行动后,往往会对一些小国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冰岛在无法得到欧盟各国援助的情况下,国家面临破产,只好向俄罗斯借款54亿美元应对危机。 三是从技术上看,欧洲一些大型银行集团因跨国经营,难以被一国政府救助。这些大型银行通常在欧洲各国设有一家独立法人的子银行,有独立资产负债表,同时,集团对各个子银行业务和资金进行高度统一管理。一旦银行被相关国家分割接管,业务将无法继续开展,各国只能暂时接管后再进行出售,在这种环境下,也难以找到买家。如富通集团(Fortis)出现危机后,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政府分头对富通集团在本国内的子银行实施部分国有化,但由于上述技术问题,最终改变了救助模式,比利时、卢森堡政府向法国巴黎巴银行出售了上述股权,转为持有巴黎巴银行股份。此外,一旦银行倒闭后,不同国家间如何分担损失问题也将变得十分敏感,难以达成解决方案。 10月4日,在法、德、英、意四国首脑巴黎峰会上,德国和英国拒绝了法国提出为欧洲银行组建一个共同救助基金的建议(类似美国金融救助计划)。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称,各国共同承诺确保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最终危机应对措施将由各国自行决定。但是,如果欧盟不出台协调一致措施,以提高整体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协调性,而由各国各自为政,单方面行动,则事倍功半。 在此次危机中,由于新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目前尚未受到严重影响。 三、相关影响分析 (一)敲响欧洲经济衰退的警钟。全球金融动荡已显著改变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率已增至7.5%,德国等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季度甚至年度的经济零增长。在全球去杠杆化过程中,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目前,IMF已将欧元区经济增长今年预测值由1.7%降至1.4%,明年由1.2%降至0.9%。 (二)延缓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为确保欧盟各国企业间公平竞争,维护区域内预算纪律,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共同规则。比如,成员国向私营企业提供救助时,需遵守欧盟委员会制定的政府援助(state aid)和竞争政策,避免出现企业间不公平竞争或导致垄断;成员国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能超过3%和60%等。在此次危机中,各国纷纷放宽或暂停实施这些共同规定,甚至要求欧盟给予各国政府更多自由。这种做法将威胁到欧盟单一共同市场存在的基础,欧盟将支离破碎,甚至影响欧元的国际地位。 (三)可能对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后,俄罗斯虽因能源价格下跌、本国银行遭受次贷损失以及资本外逃影响(与格鲁吉亚发生冲突后),股市暴跌,经济增长放缓。但是,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三高外汇储备额(5630亿美元),在美欧经济实力受损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其在欧洲甚至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在欧盟各国拒绝冰岛请求后,俄罗斯向冰岛提供54亿美元贷款,表明了俄罗斯政府希望借此机会证明本国经济实力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少政治经济分析师认为,冰岛系北约成员国,而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现阶段陷入低谷,冰岛求助俄方一事的地缘政治涵义“显而易见”。(
2023-05-16 08:16:491

快速移民欧洲英语国家爱尔兰

快速移民欧洲英语国家爱尔兰。爱尔兰移民国作为移民国家中六大英语国家之一,大部分移民申请人对这个国家的移民政策不了解。首先,爱尔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不是那个隶属于英联邦的北爱尔兰。从地理上说,爱尔兰是一个西欧国家,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爱尔兰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素有“翡翠岛国”之称。首都是位于爱尔兰岛东部的都柏林,历史非常悠久。 快速移民欧洲英语国家爱尔兰  【快速移民欧洲英语国家爱尔兰--爱尔兰的投资移民政策】   爱尔兰的投资移民政策在2012年宣布,经过2013年移民法案的修正放宽,近期被正式引入到国内市场。爱尔兰移民项目以其较为低廉的投资额,快捷便利的投资途径,以及宽松的移民监要求,已获得不少中国投资人的青睐。爱尔兰一直以来就是移民国家,只不过投资移民是近期刚开放。根据爱尔兰移民局数据显示,自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一共有来自161个国家的大约14000人被批准加入爱尔兰国籍。   爱尔兰的平均企业所得税是欧洲最低的国家之一,为12.5%,而英国为28%,法国,德国均在30%左右。近些年来,由于欧债危机,欧洲一些国家要求爱尔兰提高企业所得部分的税率,欧盟领导人也一直在为“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做努力;但截止到目前位置,爱尔兰仍是理想的企业“避税岗”。世界闻名的苹果公司也曾通过“爱尔兰面包片”的财务战略,来实现其在海外业务中限度地节省税务成本。对有意向拓展企业海外业务的中国投资人来说,爱尔兰也无疑是一个理想的投资目的国。   【快速移民欧洲英语国家爱尔兰--爱尔兰投资移民的优势】   ● 无移民监:每年只需去爱尔兰登陆一次即可,无需放弃国内生意或工作。   ● 资金安全:移民局批准后申请人方可投资。买住房和投国债都没有风险。   ● 要求简单:无需管理经验、无年龄、学历、语言要求。   ● 语言优势:爱尔兰是欧盟除英国之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全世界只有6个英语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   ● 优质的教育:高中及高中以下都为免费教育。爱尔兰的大学教育非常成熟,首都都柏林自中世纪起就被誉为大学城。爱尔兰有7所综合性大学,其中圣三一大学全世界排名71位,都柏林大学排名139位(QS世界大学排名2015年)。   ● 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爱尔兰是欧洲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爱尔兰自然环境保持得相当好,全国绿树成荫,河流纵横,因全国草地遍布,所以又有“绿岛”和“绿宝石”“翡翠岛国"之称。2010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第五名,排在加拿大之前。   ● 福利:5年以后即可享受当地人的所有社会福利。   ● 税收低:2011年被福布斯评为欧洲最适宜做生意的国家第一名。公司税只有12.5%,吸引了包括英特尔、微软、戴尔等1000多家跨国公司将欧洲总部设在爱尔兰。   ● 自由出行:获得国籍后可在欧盟境内任意居留工作。   ● 爱尔兰-英国免签政策已于2014年10月6日正式宣布,爱尔兰移民可以在英国自由定居生活,相比英国投资200万英镑移民来说,显得很有优势!   【快速移民欧洲英语国家爱尔兰--爱尔兰移民申请要求】   1. 家庭资产200万欧元以上;   2. 规定6种投资产品,任选一种。   符合规定的6种投资方式:   1. 投资企业:投资50万欧元在爱尔兰非上市公司最少3年   2. 移民债券:购买100万欧元国家债券5年(保本,没有利息)   3. 混合投资:购买/持有45万欧元自住物业5年和购买50万欧元国家债券5年   4. 合格基金:投资50万欧元最少3年(暂时没有合格基金)   5.房产基金:投资200万欧元在上市REIT房产基金3年。第4年最少保留50%,第5年最少保留25%,5年以后没有要求   6. 慈善捐款:捐款50万欧元给爱尔兰公众机构
2023-05-16 08:16:561

看齐的造句及解释

   看齐拼音   【注音】: kan qi    看齐解释   【意思】:(1)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站在一条线上。(2)拿某人或某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向先进工作者~。    看齐造句   1、行军者向右看齐。   2、他要求士兵们向左看齐。   3、它们应该向东方看齐,寻求灵药。   4、此外,你不仅应该在直到你有合适的需要的时候再借贷,同时你也应该节流(向尽量少花费看齐)。   5、这个词意涉北美和欧洲的穆斯林少数民族需要向多数的基督教文化看齐才是。   6、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人们都倾向于朝成功人士看齐并模仿他们,以此来避免失败。   7、他希望公司全体员工都能在这个战略图完成后看到它,以便他们能够制定决策来与公司的总体战略看齐。   8、向欧洲看齐被认为是历史的使命或者是一个融入现代社会的技术性问题。   9、第二,有一个广阔的工业意识,那就是部门化的信息技术(IT)系统并不是一个孤岛,必须最好与商业价值看齐。   10、上帝啊,除了请求您保佑她尽可能得到她应得到的.并帮我向她树立的榜样看齐外,我不知道再求您做什么啦。   11、人们对于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赎回主权债务的价格还存在争议,但是大部分认为该价格会向当前已然低于面值的市场价看齐。   12、管理智慧认为,所有的人都需要向最佳做法看齐。   13、虽然IE8的标签群和智能地址栏对结果归类的方式都是颇有新意,不少人还是认为这次发布的版本还只算是为了和别的浏览器看齐。   14、中国人均GDP要向西方国家看齐,但人均能源消费绝不能赶超发达国家,因为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承受不起。   15、随着大型本土银行开始向外国竞争对手看齐,各银行也开始担心自己对人才的吸引力。   16、这种承诺自然根源于你把自己与无私的爱的一极看齐。   17、如果增加这种意识并给孩子们一个偶像去看齐,就能帮助青少年获得治疗,往正确方向前进一步。   18、与此同时,卡斯特罗实施了社会改革,减少了文盲,降低了死亡率,这方面的成绩可以与很多发达国家看齐。   19、在这个充满对比的世界中,单从外表是无法完整地评价一个人的。你总能找到适合你向他看齐、追逐的目标。   20、他们的父母擦干他们眼角的泪水,然后告诉他们得B也并不是什么世界末日,并嘱咐孩子们要向好的一面看齐然后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试取得好成绩。
2023-05-16 08:17:131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释义】: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读音】:xiang zhuāng wǔ jian,yi zai pei gōng 【例句】: 1.此举也意在抑制奢侈的 *** 招待支出。 2.上上周的导弹发射意在巩固权力。 3.此次协议意在帮助微软和雅虎共同渡过难关。 4.新华社说,该草案意在保护个人信息。 5.总之,本书意在助你脱颖而出,出类拔萃。 6.此举意在让目前迟缓的放贷步伐有所加快。 7.新规定意在防止潜在消费信贷泡沫的发生。 8.要求学生为他们的教育支付更多的费用,愿意不仅是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还意在激励各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 9.虽然,在研讨会上的发言者们,强调了在人类和微生物之间密切共存的研究进展,他们也告诫,对商用的益生菌产品所含有的意在保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和提高健康的细菌,不要抱有过度的希望。 10.日本不接受中国大陆和台湾针对日方计划向私人所有者购买处于领土纠纷中心的几个岛屿提出的 *** ,称购买计划意在维持这一无人居住的群岛及周边海域「平稳、安定」的管理。 11.奥巴马在演讲中回避了法案中可能出现变化的内容,包括国家监管机构对于国有银行应该拥有何种权力,以及某些意在强化公司股东权力、受共和党人强烈反对的条款。 12.德国在同意放弃珍贵的德国马克之前一直坚持着这项条约,它意在控制一些国家在使用欧元时的肆意挥霍,并防止现在所处的混乱局面。 13.周二早间,泰国最高行政法院(supremeadministrativecourt)院长家中发生小规模爆炸,但无人受伤,警方称此次爆炸可能意在恐吓而非伤人。 14.一个由gainesville当地 *** 最近组成的联盟正在组织准备周六晚上的慈善活动,意在使大家注意力偏离烧毁活动。 15.除了作为债券危机问题的直接承保人以外,欧洲金融稳定机制的保险规划,意在引诱大机构投资者,提供专用资金,用于购买 *** 债券,不仅如此,还要帮助国家调整弱的银行的资本结构。 16.香港中国中央银行周日下午宣布,任何人民币币值的变化都将是逐步的,很明显,其意在使中国群众放心周六晚转向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的动作并不会导致明显的或是破坏性的变化。 17.贝卢斯科尼的呼吁意在反驳意大利媒体和市场的广泛批评:他与财政部长朱利奥特雷蒙蒂(giuliotremonti)之间的争议导致联合 *** 无人掌舵,出现了分裂。 18.意在维持这个汽车制造商运行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不过上周末在通用汽车否决了引入中国投资人浙江青年莲花汽车的计划。 19.这次论坛意在讨论影响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十个成员国的问题,泰国总理在讲话中强调了诸如欧洲债务危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20.沙皮罗表示,sec已经针对马多夫案件进行了监管改革,改革举措包括将更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推向第一线,以及提议实施新的行业规定,意在加强对投资顾问客户的保护。
2023-05-16 08:17:201

欧洲金融风暴是怎样刮起的?

欧洲货币体系于1978年12月5日欧洲理事会决定创建,1979年3月13日正式成立,其实质是一个固定的可调整的汇率制度。它的运行机制有二个基本要素:一是货币蓝子——欧洲货币单位(ECU);二是格子体系——汇率制度。欧洲货币单位是当时欧共体12个成员国货币共同组成的一篮子货币,各成员国货币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大小是由他们各自的 经济 实力决定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制度以欧洲货币单位为中心,让成员国的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挂钩,然后再通过欧洲货币单位使成员国的货币确定双边固定汇率。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之为格子体系,或平价网。 欧洲货币单位确定的本身就孕育着一定的矛盾。欧共体成员国的实力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变化到一定程度,就要求对各成员国货币的权数进行调整。虽规定每隔五年权数变动一次,但若未能及时发现实力的变化或者发现了未能及时发现实力的变化或者发现了未能及时调整,通过市场自发地进行调整就会使欧洲货币体系爆发危机。1992年9月中旬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生的一场自二战后最严重的货币危机,其根本原因就是德国实力的增强打破了欧共体内部力量的均衡。当时德国经济实力因东西德统一而大大增强,尽管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用马克表示的份额不交,但由于马克对美元汇率升高,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相对份额也不断提高。因为欧洲货币单位是欧共体成员国商品劳务交往和资本流动的记帐单位,马克价值的变化或者说德国货币政策不仅能左右德国的宏观经济,而且对欧共体其它成员的宏观经济也会产生更大的 影响 。而英国和意大利经济则一直不景气,增长缓慢,失业增加,他们需要实行低利率政策,以降低 企业 借款成本,让企业增加投资,扩大就业,增加产量,并刺激居民消费以振作经济。但当时德国在东西德统一后,财政上出现了巨额赤字,政府担心由此引发通货膨胀,引起习惯于低通膨胀的德国人不满,爆发 政治 和 社会 问题 。因此,通货膨胀率仅为3.5%的德国非但拒绝上次七国首脑会议要求其降息的要求,反而在92年7月把贴现率升为8.75%。这样,过高的德国利息率引起了外汇市场出现抛售英镑、里拉而抢购马克的风潮,致使里拉和英镑汇率大跌,这是92年欧洲货币危机的直接原因。 对德国昨率提高首先作出反应的是北欧的芬兰。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自动挂钩,德国提高利率后,芬兰人纷纷把芬兰马克换成德国马克,到九月芬兰马克对德国马克的汇率持续下跌。芬兰央行为维持比价不得不抛售德国马克购买芬兰马克,但芬兰马克仍不泻不,芬兰央行的德国马克有限,在9月8日芬兰政府突然宣布芬兰马克德国马克脱钩,自由浮动。 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的脱钩成为这场货币危机的导火索 当时英法政府就深感问题的严重性而向德政府建议降低利率,但德国认为芬兰马克脱钩微不足道,拒绝了英法政府的建议,德国央行行长施莱辛格在9月11日公开宣布,德国绝不会降低利率。货币市场的投机者获得这个消息后就把投机的目标肆无忌惮地转向不断坚挺的德国马克。9月12日,欧洲货币体系内一直是软货币的意大利里拉告急,汇率一路下挫,跌到了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中里拉对马克汇率的最大下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意政府曾在7日和9日先后2次提高银行贴现率,从12%提高到15%,同时还向外汇市场抛售马克和法郎,但也未能使局外缓和。9月13日意政府不得不宣布里拉贬值,将其比价下调3.5%,而欧洲货币体系的另外10种货币将升值3.5%,这是自1987年1月12日以来欧洲货币体系比价的第一次调整。 到了此时,德国政府才出于维持欧洲货币体系的运行而作出细微的让步,于9月14日正式宣布贴现率降低半个百分点,由8.75%降到8.25%,这是德国五年来的第一次降息。德国的这一举运受到美英法的高赞赏,但为时过晚,一场更大的风暴在英国的外汇市场上刮起。就在德国宣布降息的第二天,英镑汇率一路下跌,英镑与马克的比价冲破了三道防线达到1英镑等于2.78马克。英镑的狂跌使英国政府乱了阵脚,于16日清晨宣布提高银行利率2个百分点,几小时后又宣布提高3个百分点,把利率由10%提高到15%。一天2次提高利率在英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英国作出这种反常之举的目的是要吸引国外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对英镑的需求以稳定英镑的汇率。但是,市场的变化是微妙的,一旦信心动摇,大势已成,汇率变动趋势就难以遏阻了。
2023-05-16 08:17:432

关于欧洲金融形势的问题

  深陷金融危机的冰岛政府7日宣布,该国当天从俄罗斯政府获得了40亿欧元(54.3亿美元)的紧急贷款。随着国内银行业困境加剧,冰岛政府周二证实已接管了该国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当局还宣布调整汇率制度为盯住一篮子货币,冰岛本币克朗近日连续暴跌,周二克朗对欧元一度下挫超过35%,至纪录低点。  冰岛央行称,上述贷款期限为三至四年,贷款利率较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高30至50个基点。央行表示,俄罗斯总理普京已经批准了这一决定。不过,有媒体引述俄罗斯副财长的话称,该国尚未作出向冰岛贷款的决定。在冰岛宣布获得贷款的消息后,克朗对欧元急速反弹,一度大涨超过30%。  政府同时宣布,从当天其将克朗汇率改为盯住一篮子贸易伙伴货币,按照新体制,欧元对克朗固定在131。当局还表示,在未来几天还会宣布更多稳定本币的措施。自2001年3月起,冰岛克朗退出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政策,采取“管理浮动汇率制”。  受信贷危机拖累,冰岛克朗对美元汇价在过去30天累计下跌31%。冰岛是全球范围内负债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也成为受到本轮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  冰岛政府近期对该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展开了大规模救援行动。9月29日,冰岛政府宣布,为确保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将该国第三大银行Glitnir银行收归国有。7日,政府又宣布接管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并宣布向国内最大银行Kaupthing提供5亿欧元贷款。
2023-05-16 08:17:492

金融稳定的内涵

欧洲中央银行有关金融稳定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表述为:金融稳定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一种状态。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认为,金融稳定缘于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能有效提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会而不会产生大的动荡的金融体系。 国际清算银行前任总经理安德鲁•克罗克特(Andrew Crockett)认为,金融稳定可包括: (1)金融体系中关键性的金融机构保持稳定,因为公众有充分信心认为这些机构能履行合同义务而无需干预或外部支持; (2)关键性的市场保持稳定,因为经济主体能以反映市场基本因素的价格进行交易,并且该价格在基本面没有变化时短期内不会大幅波动。 金融稳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动态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种金融运行的状态,体现了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要求,服务于金融发展的根本目标。具体而言,金融稳定具有以下内涵: 相对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保持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欠缺价格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市场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交易及金融制度运行的成本升高,储蓄转化投资的机制易遭遇“梗阻”,从而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难以保持金融稳定。 当然,价格稳定并非实现金融稳定的充分条件。金融失衡或不稳定的情形在稳定的价格环境下有时也会累积和发生。例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的物价水平相当稳定,但其后不久资产市场崩溃,金融机构积累了巨额不良资产乃至倒闭,进入长达10年的衰退期。 金融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确保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在一国出现金融市场大幅动荡、支付清算体系运行受阻、不少金融机构倒闭破产等金融不稳定的情形下,是不可能有任何金融安全可言的。当然,金融稳定并不必然带来绝对的金融安全。运行稳健、效率良好和结构合理状态下的金融稳定可以为金融安全奠定有力的基础;过度管制、效率低下和结构失衡状态下的稳定状况则会损害金融体系的中介功能,增加其脆弱性,酝酿着金融风险。 依据上述分析,我们可尝试确定金融稳定的目标为:保持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2023-05-16 08:17:581

中国的人民币将重回亚洲世纪吗?

当80年代西方恐惧着日本经济的上升,一些人预测日元将会变成国际化储备货币。但是直到日本政府推动日元国际化时已经太迟,当泡沫碎裂日本经济陷入了衰退,日本也进入了一段长时间的停滞。现在,问题是中国的人民币在亚洲是否会成为国际通用货币。 The Asian currency crisis of1997-98 made countries realise that what is important is not fixing theircurrencies to the US dollar but ensuring that they are not too volatile.Floating currencies became necessary as capital markets were opened, which inturn was essential to secure the inflow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other hand, a completely free currency float was thought to be undesirablebecause volatile currency movements would harm exports. 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很多国家意识到,本币与美元挂钩已经不重要了,但是要确保本币不能波动太大。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浮动货币成为必然,这些对保护外商直接投资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一个完全自由货币浮动被认为是不利的,因为不稳定的汇率变动会伤害出口 In the aftermath of theAsian currency crisis, Asian countries intensified their financial integrationand cooperation to make the region better able to withstand internal andexternal shocks. 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使亚洲国家加强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合作让本地区能更好的抵抗内外部冲击。 First, more policymakers were interested in the‘basket currency" arrangement because it seemed to provide a balance between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 Many were attracted to the idea of keeping Asiancurrencies jointly floating against the US dollar and the euro, but looselybinding them to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stability. Asiangovernments even looked to the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an arrangement that ledto the creation of the euro, as a model for the region. But critics emphasisedthat Asia relied on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and Europe, so stability against the US dollarand the euro could not be sacrificed. 首先更多的决策者开始对一揽子货币协商感兴趣,因为它似乎能提供货币弹性与货币稳定性的平衡。很多人也被保持亚洲货币整体对美元和欧元的浮动这个主意所吸引,但是同时相互之间松散的约束很难确保稳定性。亚洲政府们甚至希望,欧元诞生这样的协定作为地区汇率机制的范本。但是批评家们强调亚洲依靠想欧美出口,所以相对于美元和欧元的稳定性不应该被牺牲。 Another difficulty was the lack of politicalwill. There was academic support for the creation of an Asian Monetary Unit sothat currencies would not deviate too much from the weighted average in theregion. But such a concept required mutual commitment, and the idea did notgain political traction. This kind of arrangement continues to attractrecognition.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a Japanesegovernment-sponsored research institute) still publishes AMUs for referencedaily, and the figures show Asian currencies converging around the centralvalue of AMU in the medium run. But the recent eurozone sovereign debt crisis,which partly stems from Europe"s adoption of a single currency not backed by afiscal and banking union, dampened any remaining enthusiasm towards a moreunified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 in Asia. 另一个困难是缺少政治意愿。亚元有学术上的支持,这样那些货币就不会偏离地区加权平均太多。但是这样的概念需要相互的承诺,可惜它没有获得政治支持。这种协商会继续吸引认同。经济贸易工业研究所(一个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仍然公布了亚元作为日常参考,研究数据显示亚洲货币的合并还是围绕着亚元的中期价值。但是,由于有部分原因是采取单一货币,且没有得到财政和银行业联盟的支持而导致最近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抑制了对更加统一的汇率协商的热情。 Second, many ASEAN+3 countries saw reserve poolingas the most attractive form of financial cooperation after the Asian crisis. Inparticular, crisis-hit countries like Thailand,Indonesia, Malaysia and Korea thought reserve pooling couldoffer a safety net. Thailand"srescue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Japan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inAugust 1997 was a model, however imperfect, for future reserve poolingarrangements. While soon after that rescue a proposal for regional reservepooling – dubbed the Asian Monetary Fund – was shot down by the IM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leaders continued to pushtowards a regional mechanism. In May 2000 ASEAN finance ministers agreed on theChiang Mai Initiative, a network of bilateral swaps. The size of CMI grew inseveral stages and eventually evolved into the Chiang Mai InitiativeMultilateralisation agreement in 2010, which sets up a self-managed reservepooling system. 其次,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很多10+3国家将储备池看做最具吸引力的金融合作形势。尤其在受到危机冲击的国家像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韩国认为储备池能提供一张安全网。对于未来的储备池商定,1997年八月泰国被IMF,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援救就是个很好的模式,虽然不是很完美。那次救援后,一个区域性储备池提案被称为亚洲货币基金被IMF,美国和中国停止,领导者们继续推动区域汇率机制。在2000年五月,东盟财政部长们就《清迈倡议》双向货币互换网络,达成了一致。清迈倡议经过几个阶段成长,最终在2010年发展成为《清迈倡议多变化协议》来建立一个自我管理的储备池系统。 The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since th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pposed an Asian Monetary Fund in 1997. The recenteurozone crisis produced a regional liquidity assistance mechanism, the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as a temporary arrangement. Later, Europe created a permanent body, the European StabilityMechanism, to ensure financial stability, which effectively allows for regionalreserve pooling, just as the Asian Monetary Fund would have done. Having seenthis body at work in Europe, the IMF wouldsurely not oppo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MIM into a genuine reserve poolingsystem with a secretariat at the 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从1997年IMF反对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环境已经改变了很多。由于最近的欧元区危机产生一种区域资金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作为一项临时的协定。再晚一点,欧洲创造一个常设机构-----欧洲稳定机制来确保金融稳定,它有效地考虑到了区域储备池就像亚洲货币基金组织本准备做的。看到这个常设机构在欧洲有效运作,IMF将确定不会反对《清迈多边协议》转变为真正的储备池系统,并带有一个秘书处在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 But while these regional efforts to rationalisecurrency arrangements and create reserve pooling systems are encouraging, theyleave an opening for China.And the Chinese effort to internationalise the RMB is gaining momentum. It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its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isation will replace AMFand CMIM partially, if not completely. 但是在这是区域性的努力来合理化货币协定和建立储备池系统受到鼓励的时期,他们也留了一个缺口给中国。中国努力使RMB国际化势头越来越猛。如果国际化不完全,成功国家化是否能部分性的取代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和《清迈多边协议》还有待观察。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arted promoting the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RMB in 2009 – telling Chinese companies that theyshould invoice exports and imports and settle contracts in RMB, if possible.There are difficulties, however, because if the trading partners of Chinesecompanies agree to invoice and settle with Chinese currency they have to bearthe currency risk and hold RMB for trade finance. Foreign companies will bereluctant to do so unless the RMB becomes a fully convertible currency; thatis, a currency with no restriction of any type, current or capital, on foreignexchange transactions. 中国政府在2009年开始推广人民币国际化,并告诉中国公司他们应该尽可能的使用人民币进行进出口贸易和结算。但困难是如果中国公司的商业伙伴同意交易和结算使用人民币,他们不得不承担货币风险和持有人民币作为贸易资金的风险。外国公司不愿意这样做除非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是在外汇交易中没有任何类型的,往来的和资本的限制。 In the area of reserve currency, the People"sBank of China has started to implement currency swap arrangements with othercentral banks. Firs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llows RMB-denominated bonds to beissued and for them to be owned by other monetary authorities as foreignreserves; and, second, it allows a swap arrangement for contingency. TheJapanese government became the first advanced country to agree to hold RMBbonds. If this movement becomes widespread, it will increase the share of RMBbonds in the pool of global reserve assets. On the other hand RMB-localcurrency swap arrangements may be used as a safety net, just as swaparrangements between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and other central banks were usedafter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 in 2008-09. 在外汇储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开始执行与其他央行的货币互换协商。首先,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其次,中国政府也允许紧急货币互换协议。日本政府已经成为第一个同意持有人民币债券的发达国家。如果这些动作范围变的更加广泛,他将会增加人民币债券在全球储备资产池里的份额。另一方面RMB与当地货币互换协定可能会起到一张安全网的作用,就像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在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所使用的互换协定。 The problem, again, is that RMB is not a fullyconvertible currency. Those countries that receive RMB would not be able to usethe currency to pay for liabilities owed to countries other than China. Butthere seem to be other motivations at play. China"s official reasons forcreating an RMB-centered swap arrangement include promoting trade andinvestment. If importers in other countries cannot obtain RMB to pay for whatthey buy, the swap between the central banks can be activated to finance trade.Companies wishing to invest in Chinacan thereby obtain RMB to pay for their investment. So the swap arrangement canbe used to supplem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ush for RMB invoicing andsettlement. 问题仍然是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那些收到人民币的国家不能用人民币来偿还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债务。但是中国似乎有其他的动机。中国制定RMB核心互换协定的原因包括促进贸易和投资。如果其他国家的进口商不能获取人民币来支付他们所购买的货物,这个央行间的互换能激活金融贸易。很多公司都希望在中国投资由此来获取RMB来偿付他们的投资。所以这个互换协定对中国政府推动RMB交易结算有补充作用。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RMB, if fullyimplemented with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s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unite(most of) Asia as an RMB bloc. Tradeinvoicing, settlement and bond issues would all take place in RMB within thebloc. Countries would hold RMB assets as a part of their foreign reserves, andwhen a country falls into a liquidity cris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ouldprovide cash in RMB, either with or without IMF help. It may take severaldecades to get to that stage, but there is a clear trend toward it. 如果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自由化完全实施,有潜力联合大部分亚洲地区成为人民币联盟。联盟内贸易结算和债券发行都会被RMB取代。很多国家会持有人民币资产作为一部分外汇储备,当一个国家陷入破产危机,中国政府会提供人民币现金不论是否有IMF的援助。到达这个地步可能会用几十年,但是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趋势。
2023-05-16 08:18:111

为什么欧洲会执行零利率或负利率

为了刺激经济。欧洲的商业银行放在欧洲央行的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监管所要求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另一部分则是因为银行有钱没地方花,或者不愿意花,放在央行又安全又省心。但钱都躺在央行不进入实体经济,就无法刺激经济。所以从2012年7月开始,欧洲央行把边际存款利率降到了零。而-0.1%的边际存款利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将钱存在央行需支付0.1%的费率,相当于每存1万元钱还要倒贴10元费用,而不是此前的零利率,更不是其他国家更为常见的正利率。扩展资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负利率”的概念往往与通胀率(CPI)联系在一起。当存款利率低于通胀率时,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一旦负利率持续时间过长,其结果将造成消费和投资的严重错配。在分析银行存款利率水平的同时,还应看到近年来受金融市场竞争加剧、金融创新速度加快、储户资产配置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大量的存款替代产品不断涌现,如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宝等“宝宝”产品。因此,各经济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获取的收益不仅仅是银行存款利息,而且包括理财产品或“宝宝”类产品的收益。因此,为准确判断“正利率”,还是“负利率”,还需要将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与CPI进行比较。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欧洲央行开启负利率时代 QE或今年年底前推出
2023-05-16 08:18:208

facility fee是什么意思

facility fee[英][fəˈsiliti fi:][美][fəˈsɪlɪti fi]信用安排费用,开户费用,服务费用; 例句:1.Including: green fee; caddie fee; facility fee; buggy fee& insurance fee only. 打球费用包括:果岭费、球僮费、设施费、球车费和保险费。2.Nine holes fee will be half; the package includes green fee, caddie fee, cart fee, clubhouse facility fee,service fee, all the items will be not separated. 费用9洞折半;套餐含果岭、球僮、球车、会所设施费和服务费,不可拆分。3.And if the eurozone authorities were to repeat this trick across the region say by using funding from the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supplemented with a fee recouped from banks it might well tempt moneymarket funds ( and others) back. 况且,如果欧元区各当局在欧元区内重复这一策略比方说使用来自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资金,加上从银行那里收取的费用它很可能会将货币市场基金(及其它投资者)吸引回来。如果您认可我的答案,请采纳。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O(∩_∩)O谢谢
2023-05-16 08:19:023

为什么通过金融稳定基金扩容方案欧元会利空?

金融稳定基金扩容,意在将2500亿欧元的稳定基金扩大到4400亿欧元,这一举动被市场理解为欧元流动性将泛滥,欧洲央行和各国财政部将利用印钞或者欧元贬值来稳定欧洲经济和金融机构。导致投资者抛空欧元,欧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下跌。利空欧元
2023-05-16 08:19:092

欧洲联盟的经济

欧盟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化又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2013年,欧盟28个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3100欧元。欧盟为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最大进出口方。欧盟对外贸易中,美国、中国、俄罗斯、瑞士为主要贸易伙伴。欧盟也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援助者,多边贸易体系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力量。 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欧盟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28国面积为242.0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亿。1992年欧共体12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8412亿美元(按当年汇率和价格)。欧共体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1992年外贸总额约为29722亿美元,其中出口14518.6亿美元,进口15202.7亿美元。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数据显示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提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由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而随着欧盟的扩大, 欧盟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的国家集团和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国家集团,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2010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16.106万亿美元,人均GDP32283美元。 欧盟28个成员国基本情况统计(人口、实际GDP、人均GDP均为欧盟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数据)   入盟(年份)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百万人) 实际GDP(亿欧元) 人均GDP(欧元) 欧盟 / 4379663 505.7 117645 23100 比利时 1952 30538 11.2 3278 29500 保加利亚 2007 110900 7.3 275 3800 捷克 2004 78866 10.5 1192 11300 丹麦 1973 43094 5.6 2090 37200 德国 1952 357031 80.5 24824 30200 爱沙尼亚 2004 45227 1.3 128 9600 爱尔兰 1973 70925 4.6 1667 36200 希腊 1981 131957 11.1 1610 - 西班牙 1986 505124 46.7 9217 20100 法国 1952 549087 65.6 18127 27600 克罗地亚 2013 56594 4.3 3573 8400 意大利 1952 301338 59.7 13652 22400 塞浦路斯 2004 9251 0.87 142 16400 拉脱维亚 2004 64589 2.0 144 7100 立陶宛 2004 65300 2.97 251 8500 卢森堡 1952 2586 0.54 340 62400 匈牙利 2004 93030 9.9 886 9000 马耳他 2004 316 0.42 58 13700 荷兰 1952 35518 16.8 5430 32300 奥地利 1995 83858 8.5 2726 32200 波兰 2004 312685 38.5 3331 8600 葡萄牙 1986 91916 10.5 1494 14300 罗马尼亚 2007 238400 20.0 1428 7098 斯洛文尼亚 2004 20273 2.1 304 14800 斯洛伐克 2004 49035 5.4 512 9500 芬兰 1995 338150 5.4 1648 30300 瑞典 1995 449974 9.6 3411 35500 英国 1973 244101 63.9 19568 30500 英国、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1999年1月1日起在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从此统一交由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负责。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2006年7月11日,欧盟财政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亚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这将是欧元区的首次扩大。同时该国将成为新加入欧盟的10个中东欧国家中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2007年1月1日,欧盟第五次扩张,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正式加入。因此,议会将新增53位议员,执委会增加两个职位。罗马尼亚委员的职位名称为欧洲执委会多语委员(European Commissioner for Multilingualism),遭到部分人士批评太过狭隘。同一天,斯洛文尼亚开始使用欧元,但立陶宛等其他国家因通货膨胀而拒绝。2008年1月1日,塞浦路斯、马耳他加入了欧元区。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成为欧元区第16个会员国。2011年1月1日,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2012年2月下旬,法国正式宣布停止流通原有本土货币法郎,在全法国境内统一流通欧元。截至2012年12月31日,欧元区有18个成员国。 不断升级的债务危机成为危及欧盟经济复苏的头号杀手。根据欧盟委员会2010年5月初发布的预测,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仅为1%和0.9%,复苏步伐明显落后于美国等其他发达经济体,更无法与新兴经济体相比。 希腊希腊等国发行的国债大量被欧洲金融机构内部“消化”,因此愈演愈烈的主权债务危机令欧洲金融形势再度吃紧。受债务危机影响,欧洲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剧烈动荡,欧元信心遭遇沉重打击。自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欧元对美元汇率已累计下挫约20%,并一度探至4年多来的新低,债务危机对于欧洲经济的杀伤力由此可见一斑。信心受挫债务危机更对经济信心构成重创,导致私人消费和投资萎缩,令欧盟脆弱的经济复苏失去两个重要的增长引擎。当前,欧盟严峻的就业形势依然没有好转,失业率仍在攀升,消费增长反弹势弱。截至2010年4月,欧元区失业率已升至10.1%,创下1998年8月以来的新高,欧盟失业率则升至9.7%。其他国家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甚至连身处欧元区之外的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等国也难免遭到殃及,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挑动市场敏感的神经,掀起轩然大波。进退两难债务危机还将欧盟置于两难境地。为了遏制危机蔓延,欧盟各国纷纷出台财政紧缩计划,削减公共支出,努力巩固财政,以重塑市场信心,但在经济复苏尚未企稳的情况下,急于“退出”却有可能令复苏夭折。 2012年1月31日,欧盟领导人确认从2012年7月起引入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ESM)。欧洲稳定机制的贷款能力将为5000亿欧元,将取代为爱尔兰和葡萄牙提供了救助的暂时性救助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另据媒体报道,欧盟主席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30日称,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5个都将签字同意建立永久性的援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据新华网消息,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30日晚宣布,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欧盟成员国当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通过了“财政契约”草案。范龙佩在欧盟峰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欧盟同意加入“财政契约”的成员国将于3月开始签署草案,随后启动批准程序,只要欧元区12个成员国批准便可付诸实施。这一契约将对欧元区国家以及其他愿意加入的欧盟成员国施加更严格的财政纪律,对违反财政纪律的国家自动处以惩罚等。欧盟起初计划于2013年7月引入ESM,但是德国敦促尽早引入该机制,以建立更为稳定的永久性基金,增强抵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能力。 概况欧洲中央银行(ECB)于1998年6月1日成立。1999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承担起在欧元区制定货币政策的责任,实现了实施单一货币欧元和在欧元区国家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由两个层面构成,一个层面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欧洲中央银行,另一个是欧盟成员国的中央银行。欧盟成员国中尚未采用欧元的国家,虽然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成员,但不能参与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也不能参与货币政策的操作和实施。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Governing Council)和执行董事会(Executive Board)是欧洲中央银行两个主要决策机构。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机制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可分为三类:公开市场业务、常设工具和最低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在指导利率、管理货币市场、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具体有四种方式:一是再融资,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周进行一次,两周到期,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再融资利率也是欧洲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最主要的杠杆利率。二是长期融资业务,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月进行一次,三个月到期。三是微调操作,由成员国中央银行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四是结构操作,只要欧洲中央银行想调整资金结构,就可由成员国中央银行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 欧洲中央银行的汇率机制汇率政策是欧元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元区将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制定汇率政策。汇率政策的制定机制。欧元区汇率政策制定权归欧盟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委会也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汇率政策方面,欧盟理事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欧元汇率走势进行监督,向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提出有关看法,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组织实施欧盟理事会制定的汇率政策,欧盟理事会有权决定签署有关汇率体制协议,确定与第三国及国际组织有关汇率的立场。外汇管理和干预。《马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实施外汇业务的全部权力。欧洲中央银行拥有外汇储备500亿欧元,这些外汇由成员国中央银行按其所在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比例缴纳。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可自由支配这500亿欧元外汇储备,在必要时,还可动用成员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在动用其外汇储备时,必须征得欧洲中央银行批准,以防止成员国中央银行进行外汇业务时出现与欧元区汇率政策不一致问题。必要时,欧洲中央银行可在欧洲理事会指示下,对欧元区与美元、日元以及其他货币进行外汇干预。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确定如何分配外汇干预的职权范围,并根据信贷信誉、竞争价格、资产规模等标准,选定进行外汇干预的银行和信贷机构。 欧洲银行业联盟2012年6月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提出了建立银行业联盟的构想,其由三大支柱支撑。除了“单一清算机制”外,另外两大支柱是“单一监管机制”和“共同存款保险机制”,即建立一套完善机制来保护欧元区银行储户的存款。欧盟希望银行业联盟能够成为阻断银行业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扩散的防火墙,并为建立更广泛深化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打下基础。2012年12月,欧盟财政部长达成协议,赋予欧洲中央银行新的权力,自2014年起统一监管欧元区银行业。这意味着欧洲向建立银行联盟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财政部长还决定,允许欧委会立即直接监管至少150家欧洲大型银行,并且在麻烦初露端倪时介入规模较小的银行。2014年3月,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经过长时间谈判,就银行业单一清算机制规则取得一致,为该机制如期立法生效铺平道路。“单一清算机制”旨在让银行股东及债权人在银行破产时实行“自救”,而不是像上次欧债危机时那样接受政府救助。此外,单一清算机制有助于让资不抵债的银行进行有序破产,让银行业健康的部分继续存活下去。 债务危机以来欧元区的货币政策2009年第四季度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金融形势再度紧张。多个外围国家融资成本升至欧元启动以来新高,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35%;银行业之间互不信任,同业拆借规模大幅下降,导致拆借利率飙升;银行为规避风险,纷纷提高贷款标准,收缩信贷资金投放,导致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无法融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等外部投资者抽逃资金,进一步加剧欧洲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欧央行会同成员国央行一起,创造性地推出多项货币政策操作,向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以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金融动荡冲击实体经济。2011年11月新行长德拉吉上台后,欧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务实。购债。2010年5月10日,欧央行推出名为证券市场计划的购债措施,通过购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外围国家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降息。经过数次降息,从2014年6月11日起欧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从0.25%降至0.15%,边际贷款利率从0.75%降至0.4%,存款利率从0%降为负0.1%。流动性操作。债务危机发生后,欧央行重启金融危机时期曾使用过的长期再融资操作工具,先后恢复了6个月和一年期再融资操作,向银行业提供较长时期贷款资金。直接货币交易机制。2012年9月初,欧央行通过“直接货币交易机制”(OMTS),干预欧元区主权债券二级市场,以保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统一性。
2023-05-16 08:19:282

当前欧洲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挑战

欧盟经济复苏面临三大挑战欧盟委员会近日将欧盟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大幅调高至1.8%,接近今年5月预测值的两倍。尽管欧盟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好于原先预期,但前景仍充满着不确定性。面对金融市场依然脆弱、私人消费反弹乏力和出口形势渐趋严峻这三大风险,欧盟经济可谓内忧外患并存。  金融动荡风险犹存  今年上半年,一场发端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冲击欧元区多国,导致欧洲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剧烈动荡。以今年5月为“分水岭”,得益于欧盟当月推出的近万亿欧元救助机制,欧洲债务危机走过了最糟糕的时刻。  自5月以来,大部分欧盟国家的国债利差有所缩小,企业债券的利差也开始收窄,但都还远高于今年初欧债危机刚刚爆发时的水平。  这表明投资者对于主权债务风险的担忧虽有所减轻,但并没有显著消除,欧债危机还远没有画上句号,希腊和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危及欧盟金融稳定的“毒瘤”。  7月下旬,欧盟首次公布了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在接受“体检”的91家欧洲银行中,仅7家未能过关,其余84家均可以经受住经济二次探底和主权债务危机升级的双重打击。这一结果本相当乐观,但一直遭到外界质疑,尤其是被认为低估了主权债务风险。  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轮番冲击,欧洲金融业元气大伤。日前全球股市暴跌,幕后原因就是欧洲银行业的健康再度引起担忧。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欧盟7月所做的银行压力测试低估了一些欧洲银行所持有的不良债权,这意味着欧洲银行业并没有压力测试所反映的那么健康。  在经济预测报告中,欧盟委员会也承认,欧洲金融形势再度吃紧的可能性尚不能排除。  银行面临融资考验  欧盟委员会认为,随着欧债危机暂时得到缓解,市场担忧的焦点正从欧洲金融机构倒与不倒转移到融资难的问题上。当前,欧洲股市依然低迷,而欧洲金融机构即将迎来一轮融资高峰,能否顺利筹到钱将是一次严峻考验。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欧元区银行今年到期债务总额约为8770亿欧元,明后两年分别为7710亿欧元和7140亿欧元,需要再融资偿还。与此同时,根据12日刚刚出炉的《巴塞尔协议III》,欧洲银行未来几年还需要进一步充实资本,以满足更加严格的资本金比率要求。  融资难不仅会影响到银行业的稳定,而且也会限制银行放贷的能力,波及实体经济部门。  欧盟官方数据显示,最近几个月,欧洲金融机构向家庭发放的贷款增长缓慢,向非金融企业提供的贷款则持续下滑。欧洲中央银行的最新调查也显示,欧洲金融机构正在收紧向企业提供信贷,部分是担心欧债危机。  如果欧洲银行业走不出困境,惜贷局面得不到缓解,那么将对欧洲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因为欧洲企业向来严重依赖从银行融资。  据欧洲央行估计,欧元区非金融企业70%的融资依靠银行贷款,而美国企业80%的融资是直接通过资本市场。  内需外需两面夹击  从内部来看,除了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反弹乏力的私人消费则是欧盟经济当前的另一大隐忧。  今年前两个季度,欧盟经济复苏主要靠出口拉动,而私人消费和投资则增长乏力甚至下降。  身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是欧盟所有成员国中经济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一个,这更得归功于出口。根据德国政府14日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出口同比猛增了17.1%,其中对非欧盟国家的出口更是增长了26.2%。  欧盟国家内需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抑制了民众消费,另一方面也跟不少成员国推行财政紧缩计划有关。  然而,内需不足,经济复苏过度依赖出口却给欧盟经济下半年的增长蒙上了阴影。鉴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今年下半年将会放缓,贸易增长也会随之减速,欧盟的出口形势会渐趋严峻,进而拖累经济增长。  据欧盟委员会估计,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欧盟经济复苏势头会有所减弱,环比增速将由第二季度的1%下降为0.5%和0.3%。  但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认为,虽然欧盟经济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有利和不利因素大体相当,欧盟经济并无二次探底之虞且复苏势头明显。
2023-05-16 08:19:451

欧洲金融危机过程,时间·国家

2023-05-16 08:19:531

希腊债务危机为什么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

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伴随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2010年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度过危机。 但是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4月27日标普将希腊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危机进一步升级。  希腊债务危机    由于市场对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恐慌心理加重,投资者近日纷 纷抛售欧元区资产,多家机构均表示看空欧元,并认为欧元兑美元可能跌向1.30附近。欧元区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区域经济复苏前景黯淡。分析人士指出,为避免加剧市场对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欧洲央行有可能暂缓执行退出经济刺激措施的计划。   在投资者对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的财政问题日益担忧之际,欧元为“次贷”争唱主角。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并成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线。2010年2月4日,葡萄牙政府称可能削弱缩减赤字的努力及西班牙披露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将高于预测,更是导致市场焦虑急剧上升,欧元遭到大肆抛售,欧洲股市暴跌,整个欧元区正面临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考验。 导火索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其陷入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 希腊的财政问题或拖累其它欧盟国家,欧盟、希腊政府官员都再寻求解决希腊财政问题的方法。 欧洲债务危机进程  开端   去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2009年12月8日 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5日 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 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   2009年12月22日穆迪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发展   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2010年1月11日 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   2010年2月4日 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 2010年2月5日 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蔓延   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2010年2月4日 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 。 2010年2月9日 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2010年2月10日 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升级   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度过危机。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10日凌晨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避免危机蔓延。   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 2010年5月3日 德内阁批224亿欧元援希计划。 2010年5月10日 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各方反应   7500亿欧元救助资金构成欧元区成员国出资4400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出资600亿欧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2500亿欧元   中国:支持国际组织救助欧元  温v宝说,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我们绝不能低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复杂性。   欧盟:将尽一切努力救助欧元  2010年5月10日,欧洲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欧盟危机管理”专场会上发言。   IMF:援助计划不应作为长期方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欧洲部门负责人马克·贝尔卡(Marek Belka)周一称,欧盟各国总额7500亿欧元。   欧央行:收购债券未受外界压力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周一称,该行在作出收购政府债券以对抗欧元区主权债务。   美联储:向欧洲市场注入美元  美联储等央行已经采取措施向欧洲市场注入美元,以防止希腊债务危机扩散。   日本央行:向市场注资两万亿日元  日本中央银行10日上午发布通知,即日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2万亿日元(216亿美元),这是日本央行连续两个交易日向市场注资。专家分析  概述   有专家称,欧洲正处在三阶段危机的第二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投资者认为希腊的问题可控;第二个阶段,担忧情绪扩散到比利时等此前人们认为不太会受影响的其他国家;而在第三个阶段,德国等欧洲核心国家“开始感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 让人们相信欧元区有能力度过危机,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上周四为欧元做了热情辩护。他强调说,虽然某些成员国存在财政危机,但整个欧元区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6%,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高达两位数的赤字水平。而在6日召开的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与会的欧盟国家向其他与会者保证,将确保希腊到2012年按时把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从近13%大幅削减至3%以下。 希腊债务危机   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希腊政府承诺提供至多280亿欧元(约合385亿美元)资金,以帮助其银行部门度过来安然度过危机。   时任希腊财政部长乔治-阿洛格斯古菲斯表示,这主要目的是挽救银行业和金融机构,但要保护希腊经济免受此次危机冲击。这些措施是欧盟国家协同合作,以支持银行业并解冻信贷市场的努力的一部分。并且,他强调,此项援救计划不会对政府赤字产生影响。 就在一年后的2009年10月初,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情急之下,希腊主要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来解决当下的债务问题。截至2009年12月,希腊债务达到2800亿欧元。   紧接着,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当时,这不仅引发了希腊股市大跌,还拖累欧元对美元比价走低。 值此,希腊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   2009年12月17日,希腊财长帕潘德里欧证实该国财务情况十分严峻,表示该国政府将竭尽全力削减赤字。希腊首都爆发严重骚乱。据希腊当地财经日报报道,希腊政府通过私募发行5年期浮息债券又筹得20亿欧元资金。该债券收益率较6个月期欧洲银行同业拆息高2.5%。   2010年3月3日,希腊政府提出新的财政紧缩方案,削减公务员薪酬,提高多种税收,预计可以为政府增收节支48亿欧元。但是,政府的举动引起了公职人员的不满,导致全国大罢工的发生,罢工导致航空交通及公共医疗服务大受影响,全国铁路交通陷入瘫痪。   据了解,希腊有85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将于5月19日到期,帕潘德里欧坦言,眼下希腊无力从市场直接筹措到资金。 4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希腊需要同意严格的条件以换取该财政援助。截至目前,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   2010年5月9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向希腊提供300亿欧元(约合400亿美元)救助贷款,帮助这个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欧洲国家。 2011年7月22日召开欧洲峰会,就希腊救助问题进一步达成共识,欧元区领导人统一向希腊提供1000亿欧元新融资。欧盟峰会草案显示,暂定将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期限从7.5年延长至最少15年,将EFSF贷款利率下调至3.5%。 草案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意见,草案并称,EFSF将能够通过向政府提供贷款来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重组,EFSF相关条款也适用于爱尔兰和葡萄牙,EFSF可以入市干预二级市场,取决于欧洲央行的注入。草案还显示,民间领域参与第二轮希腊救助的三个方案依然接受讨论,民间领域参与第二轮希腊救助的三个方案为回购债务、展期、互换。
2023-05-16 08:20:025

欧洲货币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欧洲货币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欧洲货币单位(ECU)  要建立一个对内稳定对外灵活的汇率制度,需要有一个各成员国都能接受的客观的计价单位,这种计价单位既不能使用美元,也不能用某一成员国的货一?币,于是人们创造了欧洲货币单位并且成为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  欧洲货币单位是一个货币篮,是由成员国的各国货币的一部分组成的组合货币,在货币篮中各成员国货币的比重,按各国在共同体内部的贸童易额和国民生产总值所占份额加权计算确定,货币篮的权数构成,每隔5年调整一次,如果货币篮中任何一种货币的比重变化超过25%时,货币。篮的构成随时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货币体系是一种在成员国范围内固定的可调整的汇率制度。  有了欧洲货币单位,也就有了区域内各成员国金融当局进行结算的手段,有了作为中心汇率的计算标准,有了政府介入外汇市场的干预标准,有了作为。区域内货币的对外汇率,可以计算一个欧洲货币单位同美元、日元、瑞士法郎t及区域外其他货币的比价。欧洲货币单位虽然还不是一种标准的国际区域货o1口币,但却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区域货币的雏形。  二、建立汇率稳定机制  口?具体做法是让成员国以ECU为中心,将本国货币同ECU挂钩,确定各。成员国双边货币相对固定的汇率,并规定各国问汇率波动的幅度为±2.25%(意大利里拉的汇率波幅可扩大到与中心汇率差价的±6%),在这个范围内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一旦超出规定限度,该国的中央银行有责任和义务介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区域内各国问汇率的稳定。由于该汇率稳定机制是以ECU为中心而不是以美元为中心,所以,各国央行在干预中所使用的货币原则上是参加欧洲货币体系的货币而不是美元,从而,摆脱了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削弱了美元在欧洲货币市场上的作用。  三、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MF)  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之前,欧共体成员国已于1973年4月6日成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但由于当时基金拥有的资金十分有限,使用期限1也比较短,因此基金的作用有限。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成立,要维持罔际金融  和保证它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相当雄厚的资金支撑。1979年4月,欧洲货币体系的参加国(包括非正式参加的英国),各自以本国黄金和外汇储备的20%  用周转性转换方式存人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总额达250亿ECU。并拟两年内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MF)。考虑到各国国际储备的变动及黄金、美元价格的波动,欧洲货币基金在滚动的基础上,每3个月重新调整一次。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稳定各成员国间的汇率,并对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信贷支持,使成员国能够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希望对你有用!
2023-05-16 08:20:161

比利时的军事

推行积极的欧洲政策,将欧盟作为其外交重要战略依托,主张加快深化欧洲一体化建设,支持欧盟和北约双东扩,积极推动欧洲防务建设。步伐;支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援助;重视与美国的关系;主张加强与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交往;通过发展援助等手段,努力恢复对非洲大湖地区的传统影响;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在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民主化进程,注重的同时,注意与其保持平稳关系;通过发展援助等手段,努力恢复对非洲传统影响。注重公共外交等“软实力”建设,提高比在国际舞台上的能见度和影响力。突出经济外交的重要性,提出“立足欧元区、放眼亚洲、南美及中东欧”的总体方向。现与约160个国家有外交关系,在90多个国家设有使领馆。比利时政府对外强调欧美团结,缓和东西方关系,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合作。1971年10月25日比利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对外关系比利时推行积极的欧洲政策,主张加快欧洲一体化建设步伐;支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援助;重视与美国的关系;主张加强与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交往;在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同时,注意语气保持平稳关系;通过发展援助等手段,努力恢复对非洲传统影响。突出经济外交的重要性,提出“立足欧元区,方言亚洲、南美及中东欧”的总体方向。截止2014年与160个国家有外交关系,在90多个国家设有领事馆。 对外观点主张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新秩序,反对单边主义。认为世界上各主要力量,特别是欧洲应发挥重要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为应对恐怖主义,需建立更公正、团结和宽容的世界。联合国是维护世界稳定、保护人权、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机构,支持联合国在冲突地区采取行动,并愿为国际维和行动提供人力和财力支持。联合国应进行机构改革,更好地反映当今世界,公平公正地代表各不同地区的利益。认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也是联合国的一大任务。主张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强调欧洲宪章的重要性,支持欧盟东扩。积极推动欧洲防务建设,认为欧洲防务是北约必要补充,主张欧洲建立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防务军事力量。与德、法、卢共同提出建立欧洲“集体能力核心”,在不使用北约资源的情况下实施由欧盟领导的行动计划,成立以法德旅为基础的欧洲快速反应力量,成立战略航空运输欧洲指挥部及多国行动司令部等。主张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赞成逐步裁减并最终销毁核武器,并建立可靠的裁军核查机制。认为全球化是双刃剑,应赋予全球化一个道德的基础。全球贸易应进一步自由化,为了解决欠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仍需增加发展合作援助。认为欧债危机对欧盟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并还将继续持续。主张欧盟成员国施行统一的财政政策,认为欧盟不能只着眼于执行严格的预算纪律,也要注重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支持欧洲央行参与应对欧债危机,主张合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稳定机制。 同中国的关系双边政治关系中比于1971年10月25日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双边关系总体发展顺利。自2000年以来,两国高层交往密切。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比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为比在欧盟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比贸易额263.4亿美元,同比下降9.5%。其中,中国出口163.8亿美元,同比下降13.7%,进口99.6亿美元,同比下降1.6%。我从比主要进口钻石、机电设备、化工产品等,我向比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及珠宝、家具等。两国双向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底,比对华投资项目881个,实际投入12.9亿美元。其中2012年,比对华投资项目37个,实际投入3821万美元。截至2012年底,我对比金融类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亿美元。其中2012年,中国对比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208万美元。相互设领情况比利时在上海、广州、香港设有总领馆。中国未在比利时设领事机构。 同美国的关系1832年2月9日建交。比利时重视保持和发展同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关系。美国是比利时在欧盟外最大的外贸伙伴。“9·11”事件后,比利时强烈谴责恐怖分子对美国的袭击,表示要与美国保持密切团结,采取一切手段与恐怖主义进行斗争。认为北约不仅是共同防御组织,而且是欧洲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共同价值观载体,是维系欧美同盟关系的主要保证,为捍卫欧美共同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利时对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后采取的多边主义政策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欧美建立更加平衡和密切的跨大西洋关系的重要契机。 同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关系比利时关注俄罗斯局势,支持俄罗斯国内改革,主张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帮助俄罗斯,以保持俄罗斯的稳定;认为俄罗斯仍是军事大国,不可轻视,同时对俄罗斯外交政策趋硬戒心新增加。主张发展同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在经济上通过提供援助,发展双边经贸关系。 同邻国的关系比利时是欧共体创始国之一,与邻国关系密切,同荷兰、卢森堡两国关系尤为特殊。1958年,三国签署《比荷卢经济联盟条约》,共同协商财政、经济和社会事务政策,在欧共体、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中采取共同立场。三国之间还有防务协定。1990年6月,比利时同荷兰、卢森堡、法国、德国签五国商品、资本、人员自由流通协定。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比利时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希望通过向非洲提供发展援助发展独特影响。比利时确立了优先向非洲提供发展援助的原则,其65的发展合作援助流向非洲。比利时极为重视与刚果(金)关系,积极推动刚过(金)民主化进程。关注中部非洲局势,实现大湖地区稳定为其中部非洲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比利时对中国在非洲大陆经济合作极为关心,特别关注中国与刚果(金)的经济合作关系。
2023-05-16 08:20:221

欧洲专家为什么倾向用伊斯兰金融代替资本主义金融制度?

在西方经济体系主导下的当今世界共存着多种经济体系。伊斯兰经济体系面临着和西方经济体系的竞争和碰撞。伊斯兰经济学家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对西方经济价值提出了批评。西方的"唯经济论者”只追求私利的最大化,而人性和生活的意义几乎泯灭。因为没有人规定要对穷人负责,所以西方的福利体系对穷人来说是多变而不可靠的。资本家则无情的尽力压榨工人,从而导致剥削加剧和贫富差距增大。穷人得不到应有的关心,这必然增添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频频爆发工人罢工甚至骚乱。另外,贷款利息的开支打乱了生产与报酬间平衡,扩大收入的不平等。诚然,利用贷款可以扩大再生产,产生更多的绝对利润。但是,在西方的银行利息体系下,工人劳动产生的利润中要扣出一部分来支付利息。自然的,工人得到的报酬就会减少。可以说随着借贷越多工人的收入相对就越少,而由于生产扩大,资本家得到的绝对利润就越多。 这些批评使伊斯兰经济学家呼吁经济发展应当基于更多的人道规则之上。与“唯经济论者”相反,“伊斯兰经济论者”主张应当在安拉启示的宗教原则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下获取利益。伊斯兰的天课制度是这样规定的:除去生活费用后的余额达到课额,且满一年须交这余额的2.5%。另外,农业税有十一税(雨水浇灌的田)和1/20(人力浇灌的田)。畜牧业的天课又有不同。这使得所有的财产所有者以一种可预知的形式对穷人的福利负责。在许多国家(包括埃及,西部银行和加沙)伊斯兰的福利组织已经取代了原有的福利形式,并为穷人提供了有效的医疗保障、教育和社会服务。伊斯兰的天课制度和一些对继承权的一些规定(要求妻子得到丈夫遗产的一半以及禁止长子继承权)解决了财产收入的再分配问题。通过这些规则,财富就很难集中到少数几个人手中。 众所周知,所有的穆斯林都是兄弟。在穆斯林看来,一个拥有财富、权势、知识的人并不一定就高人一等,因为在安拉那里对主的虔诚和善功才是更重要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而不应是相互欺诈、剥削的关系。雇主与员工之间虽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但作为穆斯林兄弟,他们之间又自然的存在友爱和尊重,从而培养出和谐的工作环境,也为社会树立好的榜样。伊斯兰公司可以推行分红体系来缩小收入差距,给予员工更合适地报酬,并采用无息银行和风险共享体系,来减少剥削、提高工人的收入,并进一步减小雇主和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选择了埃及,因为她具有伊斯兰世界中最大、最多样的经济体系,包括私营产业和发展良好的伊斯兰经济部门。我们在1993至1994与15家非金融公司的老板、经理进行了会晤。研究人员在一年内与这些作为样版的公司建立了联系网。额外的一些信息是在对工业中心和开罗附近农场的参观中收集的。 作为考察对象的公司按财政来源分为两组:伊斯兰的和非伊斯兰的。两组按行业类型配成对,分为:塑料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纺织业、肉禽加工、出版印刷业、食品旅游业、日用品制造业和地毯制造业以及一个没有配对的日用塑料品制造公司。我们将得到的信息进行了对比。 对比结果: (1)融资方法和利润分配: 首先,两类公司在个人融资的重要性上都是一致的。它们的差别在于伊斯兰公司没有有息借贷,相反,非伊斯兰公司都进行有息借贷。伊斯兰公司与伊斯兰银行或股票交易投资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伊斯兰公司可以享受银行的技术咨询、市场信息以及财务资助。但是,也使银行有权介入到公司的管理中来。 需要指出的是:伊斯兰银行对伊斯兰公司的投资是风险共享的,而西方的有息银行作为资方不承担风险。有息银行靠利息维持、发展。伊斯兰银行利用分享公司利润来生存发展。 (2)资产和利润: 非伊斯兰公司比其相对的伊斯兰公司的固定资产都要大。6个非伊斯兰公司平均固定资产是伊斯兰平均固定资产的4倍左右。但其中5个非伊斯兰公司都有明显的负债,其中汽车工业负债率高达90%。 非伊斯兰公司的利润率大大超出伊斯兰公司的利润率。伊斯兰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为18.0%。6个非伊斯兰公司的利润率为52.3%(利润率=利润/年底的固定资产)。 (3)行为的比较: 在产品生产、公司选址和创建日期上,外资对非伊斯兰公司有很大的作用,而伊斯兰银行和投资集团对伊斯兰公司的作用更大。 非伊斯兰公司出口6/8的产品。伊斯兰公司出口4/7的产品。可见非伊斯兰公司将产品用于出口的倾向更大。这一点,也联系到两类公司对自由化的态度。大多数非伊斯兰公司期待从中得到利益,而伊斯兰公司对此则显得比较消极。 现在,信息化对所有的公司都显得十分关键。但是,非伊斯兰公司普遍对此有更多的准备和革新计划,而伊斯兰公司的动作却很小。 雇佣条件,如:教育和技能等,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类型,这一点各公司相当一致。女性雇员的比例变化较大。所有的非伊斯兰公司都雇有一些女性,而4个伊斯兰公司都有不雇佣女性的政策(两个绝对禁止,两个是原则禁止)。 (4)薪水和利润分配: 两类公司的工资存在差别。伊斯兰公司的薪水要高。非伊斯兰公司的工资差别较大(高低收入比率53:1)。伊斯兰公司的较小(27:1)。利用利润与薪水比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生产净附加值在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分配情况。此比率越低则分配越平均。而事实上,伊斯兰公司的这一比率低于非伊斯兰公司。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伊斯兰公司的利润分配更为平均。福利方面,两类公司差别不大。有一点不同的是在7个非伊斯兰公司中只有一个给员工分红,而有在6个伊斯兰公司中有4个进行分红。埃及在1994年仍规定“合股私营公司”超过50名员工就必须分红。许多非伊斯兰公司,虽然超过50人,而且常常具有更大的规模,却称自己是“合伙公司”不需要分红。看来更多的伊斯兰公司愿意把自己划分为“合股公司”,即使知道这样意味这要分红给员工。这一点很可能与公司的来源有关(由伊斯兰银行和投资集团的进行投资还是由美国等资本进行投资)。 结论: 伊斯兰公司和非伊斯兰公司有许多相同的重要特征。所有的公司都受到市场竞争的驱动,同样的担心自由化引入更多的外来冲击,都希望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一起设定价格和产量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它们也同样的对员工有情感化的作风。 在固定资产和利润率上两类公司有着明显的差别。以下是几点可能的原因:(1)固定资产对利润的正性作用,即规模效应。(2)非伊斯兰公司建立时间较早产生的优势以及对前纳赛尔时期公司的继承。(3)由于风险投资的危险性,伊斯兰银行和投资公司在伊斯兰公司建立资本基础和利润潜力上的投资不足。(4)总体上非伊斯兰公司的效率更高,可能因为它们有着更大的创新和出口倾向。 伊斯兰公司和非伊斯兰公司都声称在履行社会责任,并为此束缚了利润的最大化。这些责任包括:方便给员工的个人贷款,参加员工的家庭婚礼、葬礼,还有一家伊斯兰制衣公司曾在设备烧毁后等待替换期间,支付未工作员工的薪水等。 另一方面,伊斯兰公司整体上支付的工资更高、工资分配更公平,并且更好的平衡了利润和薪水的分配。它们也更愿意给员工分红。然而只有一个伊斯兰公司的总裁明确表达了出于伊斯兰经济的考虑,认为分配的公平是由工资系统执行的,价格和产量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由于没有一个公司曾注意到两类公司在利润率、薪水以及利润率和薪水比值上的差异,故还不能确定这种差异的普遍性。 两类公司不同的行为和运作可能反映了内在的或决策机制的差异。尽管有一些相似,但是伊斯兰公司和非伊斯兰公司经济运行环境是不同的。在各自的环境中,它们都受到相应的支持和奖励。从中我们得出一条重要的暗示:并不是市场单独起作用,环绕经济行为的社会道德和风俗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伊斯兰经济部门如何才能提高生产力和增加就业呢?实际上,如果此研究中的伊斯兰公司具有代表性的话,那么伊斯兰就已经为如何公平的分配净利润树立了良好的模范。比如较高的薪水和分红制度,更加亲密的、人性化的对待员工等。然而,伊斯兰公司必须更加积极的寻求技术革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来维持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否则,公司的生存将变的越来越困难。 当然,革新和提高生产力的过程并不只是简单的使利润最大化,它还是积累资金进行新的投资以及创造新的就业的必要因素。然而,我们没有理由要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率。员工的一部分分红可以按自愿的原则投入到公司的生产投资中,来支持生产和发挥经济的规模效应。这样,员工、雇主和银行都加入到新的投资当中,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以及由长远的发展所带来的更多回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伊斯兰经济中的年轻的劳动者前景将更加光明。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BC%C3%C4%CF%B5%C4%C7%E5%D5%E6%CB%C2/blog/item/9b73b94e0e5394c2d1c86aa9.html
2023-05-16 08:20:414

德国是欧元吗

问题一:德国使用的币种是欧元吗?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1999年1月1日,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骸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合法货币。欧元区共有17个成员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 、芬兰 、法国 、德国 、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 、葡萄牙 、西班牙 、希腊 、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 、斯洛伐克、爱沙尼亚,人口超过3亿3千万。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区自2008年以来经济陷入持续衰退。2012年10月8日,欧洲稳定机制(ESM)启动,向债务缠身的欧元区 *** 国家提供贷款。 问题二:在德国用马克还是欧元? 现在德国早已经不用马克了,即使有马克现钞也要到银行换成欧元才能用。欧元是德国唯一普遍流通的货币 问题三:德国是用欧元吗 是的 问题四:德国现在用马克还是欧元 欧元。德国马克2002年7月1日停止流通 问题五:德国是何时进入欧元区的 欧元的前身是德国马克,领导国是德国。   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希腊于2000年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2个成员国。   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3个成员国。   塞浦路斯于2008年1月1日与马耳他一起加入了欧元区。   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增至16个。   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 问题六:一千欧元在德国是算什么收入 应该算是很低的工资了。我在德国学习工作生活十年,算是对德国人收入比较了解吧。既然是问德国人的收入,那也包括在学校读书的德国人了,就从学生开始说吧。在学校普通学生 *** 打杂一个月大概是400欧元(免税)。在教授那里作助理,半个职位税前大概1200多,税后900多,全职税前2600多,税后1900左右。教授收入根据级别不同从6000-10000多不等,税后平均六七千欧,但是福利待遇还是很高的。普通公务员税后工资在2300左右,正式的德国建筑工人税后在3500左右,汽车制造工人在4000左右,普通公司白领行业不同差距挺大2000-4000不等,刚毕业的学生在公司税后在1600左右,以后逐年增加。大律所的律师税后差不多的4500左右,合伙人就没上线了,我认识的几个律所合伙人普遍年收入在30万以上,银行普通前台职员1800左右,后台金融服务部门普通员工大概在税后2500左右,级别高些的在6000左右。汽车制造领域德国派驻国内的工程师加上补助税后5000左右(大众奔驰宝马),其它跨国德国公司驻外负责人加上补助大概税后7000欧元左右。在餐馆打工的服务员底薪在800左右,加上提成和小费在2200左右。以上这些要么是我亲身做过的工作要么是周围朋友做过的工作。德国南北收入差距还是有的,南方普遍要高于北方。工资最高的在巴伐利亚州和巴登符登堡州和黑森周,鲁尔区的工资原来尚可,现在一般。 问题七:真实的德国是什么样的 我去过两次德国,每次两周左右,就我的体会谈谈吧,风土人情方面,德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我有过几次深夜在外面走的经历,也没有碰到危险,当然我并不推荐这样干,毕竟深夜在街上走,又是外国面孔,还有有些后怕的。但是有同事反应在班堡的小山上碰到过小黑强要零钱,即使这样,他取出钱包的时候对方还是后退了一步,而且只要一两个欧元就能打发掉。德国人相对还是挺友好的,但大城市的要比小城市的戒心高,大城市的人一般不和你多嗦,问路有时候也不太顺利,倒是小城,比如我曾经背包独行在维尔茨堡的小山上,有一德国人开了看起来很高档的奔驰车经过我身边,还礼貌地问我需不需要帮助,我不懂德语,他还用并不流利的英语问了一次。物价方面,德国食品的物价不算高,生的食品挺便宜,比如一打鸡蛋洗得很干净用盒子装好1欧元很常见,1升牛奶或者纯果汁通常也低于1欧元,相对于他们几千欧元的工资,简直是太便宜了,和我们发展中国家比也不算贵。但是下饭馆相对挺贵的,一包生的纽伦堡香肠在超市2个欧元多一点,但是半包香肠或者几根香肠煎一下,配点蔬菜就要十几欧元了。旅馆不便宜,像纽伦堡这样的中等城市,提前预订,一个单人间含早餐也要近70欧元。旅游方面,大多数景点不收费,只要出车、餐和旅馆费,德国有很多小城很漂亮挺有名,但是不收费,异域风情还是挺让人陶醉的,比如上半年我去的时候比较忙,只能近段转转,转过雷根斯堡、帕绍、罗腾堡......每个小城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边城帕绍还乘船在多瑙河上转了半个多小时,也只要十几欧元一个人。车费方面,有时候有优惠,比如拜恩州有州票,挺便宜的,火车大多数时候有人查票,地铁查票比较少,但是最好不要做有辱中国人体面的事情。我们公司常雇佣一个中国人翻译,从小在德国长大的,聊过德国房价,也不算贵,总的说来,德国给人的印象是挺和谐的一个社会,大家相互间友好,敌意较少,如果只想维持基本生活,还是挺轻松的。但是有的事情上面,德国人效率很低,有的地方也有人乱扔烟头,总之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但也没那么圆。就扯这么多吧,如果还有什么特别想问的,再问哦。 问题八:德国是欧元吗的最新相关信息 【答案】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欧盟领导人峰会”、“重大分歧”等,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②“仅是对欧洲经济问题进行协调”,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共同体,表述错误,排除;③“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 问题九:请问在德国留学700欧元够基本生活吗 一个月绝对够了! 除非你去慕尼黑或者汉堡这种高消费大城市。一般这边平均房租300左右 80的保险 剩下320吃饭绝对够了 吃食堂一顿也就三块左右 问题十:为什么说欧元的前身是德国马克,领导国是德国 欧元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前身,是欧共体推出的新货币,第一次跨越了国家的分隔。 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希腊于2000年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2个成员国。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3个成员国。塞浦路斯于2008年1月1日与马耳他一起加入了欧元区。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增至16个。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 欧元图案是由欧洲货币局公开征集而于1996年12月13日最终确定的。奥地利纸币设计家罗伯特・卡利纳的方案被采用。按照卡利纳方案,票面值越大,纸币面积越大。各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合作和坦诚精神。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欧盟各国和谐地生活在欧洲。纸币的反面是桥梁的图案,象征欧洲各国联系紧密。各种门、窗、桥梁图案分别代表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币值从小到大依次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铁式和玻璃式、现代派建筑风格,颜色分别为灰色、红色、蓝色、橘色、绿色、黄褐色、淡紫色。区内各国印制的欧元纸币,正面、背面图案均相同,纸币上没有任何国家标志。 硬币由欧元区各国铸造,所有硬币的正面都铸有欧洲经货联盟的标志,反面是各国的图案。
2023-05-16 08:21:191

罗斯切尔德真的控制了整个欧洲的经济吗?

  胡祖六:子虚乌有的货币战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17:31 《财经》杂志网络版  □胡祖六/文《财经》网络版  如果读者尤其是政府决策者把《货币战争》书中结论或政策建议认真待之,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惊讶,甚至不安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中央计划经济制度下政府行政指令分配资源截然不同,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一个健康运作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高效率分配资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脆弱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往往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引起经济衰退、失业攀升,甚至触发严重社会与政治危机。  可慰的是,中国近年来金融改革成就显著,从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投资者、学术界到媒体与一般公众,对金融问题都十分关注。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以金融为脉络,交错穿插于近200余年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军事战争,将许多最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最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统统与金融联系起来,其构思之大胆、跨度之宽广,令人惊叹。  当今世界,除了少数几位学贯古今,在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皆有造诣的文艺复兴式的大师,相信很少有人能创作一本如此包罗万象的书,并宣称能够成功破译世界财富密码,曝光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揭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作为一本通俗性供消遣娱乐的书,该书的欣赏价值显而易见。美国曾出版过数本与该书近似的书籍,但并没有引起主流社会的太多注意。《货币战争》一书把原著中的有关内容编串起来,视角独特,可读性强,在国内引起了广泛注意,更进一步增添了人们对原本显得过于神秘的金融领域的兴趣与好奇心。  但是,如果读者尤其是政府决策者把它视为一本真实与严谨的书籍,对书中所作结论或政策建议认真待之,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表示惊讶,甚至不安。  离谱的历史与金融  《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历史。但是,它轻率地改写了人们早已广为接受的世界近代史,尤其是美国历史。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亚伯拉罕·林肯到约翰·肯尼迪,再到罗纳德·里根,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无一例外,都被该书统统归结为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争夺所谓“货币发行权”的阴谋策划所致。书中,美国革命不再是北美各殖民地联合起来摆脱英国统治,争取政治独立与经济自由的斗争,而是为了所谓“货币发行权”;南北战争不是因为是否废留奴隶制所引起的尖锐冲突,而是“国际银行家”的操纵结果。  该书还郑重宣称,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是以美国、英国、苏联与中国为首的盟国反击纳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与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正义史诗,而是罗斯福总统玩世不恭地在战争硝烟中验证凯恩斯的赤字财政和廉价货币的主张,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并让国际银行家们在战争中再次大发一笔横财。肯尼亚总统被刺杀是因为他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关于白银券的11110号总统令;越南战争结束的本质原因乃是伦敦黄金战场的惨败,导致统治精英阶层的金融“底气”损耗殆尽;中东石油危机不是欧佩克而是国际银行家的决定等等。  这一系列惊人的“发现”,使历史霎然面目全非!简单得出格,歪曲得离谱,难免给人哗众取宠之嫌。  《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金融。由于文笔流畅,且引述了许多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名人语录等,它引人入胜,勾起了一般读者对枯燥金融问题的兴趣,这是该书的一个贡献。但遗憾的是,该书对许多经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缪误甚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或根本就是妄加猜测、肆意定论,给读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并有可能误导政策制定者。  全书每每强调,以罗斯柴尔德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如何拥有神秘的超级权力,可随心所欲地玩弄王权与政府于股掌之上,肆意操纵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萧条。事实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确曾经盛极一时,至少在19世纪是公认的最有影响的跨国金融企业,在今天的国际金融体系中也算是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市场地位与影响力目前已可以说微不足道。无论是按股票与债券承销、交易及企业并购业务的市场份额,还是按旗下所管理金融资产的规模,该公司都往往排不上国际前十名,更谈不上呼风唤雨、主宰全球金融市场了。  书中宣称,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当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最大的债权人,这并不符合事实。同样,今天的J.P. Morgan银行经过无数次分分合合,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出台前的老J.P. Morgan公司除了继承同一商标品牌,其股权结构、组织形式、公司文化、业务与客户基础皆有显著不同,市场影响力也是今非昔比。  该书武断地认定,所谓国际银行家为一小撮利益一致紧抱一团的阴谋团体,而对现代金融体市场与金融机构之间空前激烈的竞争这一客观事实全然漠视。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曾经盛极一时的Drexel、霸菱等老牌银行都已破产,而书中一再提到的库恩·雷波公司也已经无迹可寻。  事实上,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中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其产业结构与垄断组织相去甚远,这也就是金融创新如此活跃的一个原因。金融业也恰恰是现代经济中最受监管的行业,其经营业务活动受到各国政府如财政部、央行、专职金融监管当局甚至国际组织的严格监管。书中所刻意描画的超然凌驾于国家政府乃至国际政治法律制度之上,拥有神秘权力的所谓“国际银行家”,恐怕除了存在于作者的丰富想象中,纯系子虚乌有。  《货币战争》一书混淆了国内信用与货币,包括流通中的金银币、纸币现钞、基础货币、广义货币和国债、通货膨胀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颠倒了货币发行与公共财政的因果关系。  早期的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前身机构的货币发行以政府(或王室)的债务为抵押,是为了控制货币发行总量,而不是要挟政府不断发债。恰恰相反,政府常常因为战争或铺张而开支过多,导致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决定国债的规模与负担大小,而不是央行的货币发行。如果政府不能通过借款(发国债)来弥补赤字,就往往必须依靠央行的信用,即货币融资 (monetary financing of budget deficit),其结果是诱发通货膨胀。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国家,尤其是玻利维亚、墨西哥、阿根廷与巴西,都是政府通过央行滥发货币弥补极度财政赤字,结果诱发恶性通货膨胀的经典案例。  作为阴谋论的一个重要基石,《货币战争》一书咬定国际银行家们不只是操纵政治、制造战争,更频频制造金融危机,包括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这些指控颇为离奇,近乎荒谬。 任何一个了解金融基本运作的人都知道,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景气呈紧密的正相关性。当经济繁荣、市场兴旺时,金融业盈利也就表现良好。而经济不景气、市场低迷时,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就显著恶化。尤其是每次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风险,大量亏损,甚至倒闭。大萧条期间,数以百计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与保险机构,惨遭倒闭厄运。最新一轮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林、花旗、瑞银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型金融机构所造成的冲击,是最新的例证。《货币战争》一书称,历史上每次金融危机都为国际银行家故意制造,有违基本常识。该书还声称,国际银行家孜孜以求的是廉价货币与通货膨胀,也不合逻辑与情理。通货膨胀使贷款的真实价格缩水,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损失最大,自然最倒霉。该书并没向读者解释清楚究竟为何国际银行家企冀的不是价格稳定,却偏偏是通货膨胀。  《货币战争》一书试图给读者一种旗帜鲜明、是非清白的印象,但其实立场含糊不清,多处地方甚至自相矛盾。书中弥漫了反犹太色彩——不断影射一些国际金融家的犹太出身背景;揉杂了极左思潮——抨击私有化、自由贸易等市场经济政策;极右倾向——仇视罗斯福新政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策;民粹主义——反精英阶层,敌视华尔街、金融界与大企业;美国式的孤立主义——不信任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WTO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内的任何国际组织与机构;无政府主义——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并流露出对任何集中权威包括中央银行的天然不信任;对日本的同情与反西方意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系西方国家金融核弹打击所至;日本倡导亚洲货币基金乃“天经地义”,而美国的反对属极端不合理等)。  总之,在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方面,此书是一杯奇特的“鸡尾酒”。这也难怪。书中所援引的原著政治立场本来就五花八门,作者只不过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了中文版而已。  美联储辩诬  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货币战争》一书对中央银行制度进行诋毁,尤其是对被各国广为仿效的美联储无端攻击。全书特别把美联储是私有中央银行作为惊人秘密进行大肆渲染, 称美联储的性质与来历是美国学术界与新闻媒体“心照不宣”的禁区。  其实,美联储的背景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从美国建国100余年后,围绕要不要设立中央银行以及设立哪种模式的央行,经过许多公开的辩论交锋,甚至非常激烈的政治斗争,成为美国大选的重要议题。美国开国元勋中,最谙熟金融财经事务的首任财长汉密尔顿所创立的美国第一银行,以及后来重设的第二银行,都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自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储法”前后始,美国知识界与媒体对美联储的来龙去脉非常了解,在世界各央行中,美联储的结构与组织形式虽然显得特殊,但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美国许多入门经济学教科书对美联储的历史与制度都有专门介绍。  在进入20世纪之前,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权力集中的恐惧,以及对个人及州政府权利的悉心维护与捍卫。汉密尔顿虽然认识到个人自由与各州自治权的重要,但他坚信,为了确保与自由相辅相成的经济繁荣,美国必须有集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即今天在全世界普遍通行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可惜,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主义纲领与理念过于超前,而未能被他的同代人和继承者所及时理解与接受。作为准央行的第一次试验,成立于1791年的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停业,而民粹派代表人物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否决了国会关于延长美国第二银行执照的提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密尔顿所倡导的正是联邦政府集中控制货币发行与供应,而安德鲁·杰克逊等所捍卫的则是各州银行自行发钞的自由与权利。但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汉密尔顿是与国际银行家沆瀣一气的罪人,而杰克逊总统却成了“杀死银行”、捍卫国家货币发行控制权的英雄。  事实上,在杰克逊总统废除美国第二银行后,美国金融业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与不稳定状态。自1836年起,美国银行恐慌危机至少每20年就爆发一次,而1907年爆发的银行危机蔓延全国,导致银行纷纷倒闭,给存款者与经济造成了惨重打击。痛定思痛,美国朝野与各党派终于吸取了教训,并达成共识——美国无论如何必须设立中央银行,以防止与处理未来的金融危机。  鉴于美国的独特政治传统与文化,在长达数年的联储筹备与法律拟定过程中,设计了一套较为精细的权力制衡机制,体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妥协精神。其结果是,美联储系统并没有把权力集中于纽约或华盛顿,而是设立了一个在全美有12个地区联储银行的分散系统,以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反映并代表不同地区的利益。而且,联储银行被设计为准公立的机构,实际上为公私合营的混合组织,其目的是防止一个公立的联邦权力当局侵犯私人企业部门的权益。  纯粹从所有制来看,每一个地区联储银行的股东由该联储地区的成员银行构成,因为成为联储银行成员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购买联储银行的股份。而这些成员银行都是私人商业银行机构(美国从来没有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说美联储系统中的12家地区性联储银行是私人的中央银行,并没有错。  但是,从实质控制权来看,美联储体系是一个由国会与联邦政府双重控制并接受公众监督的统一的中央银行,代表最佳公共利益行使其央行职权,包括货币政策(确定准备金比率、贴现贷款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银行监管,并通过其“最后的贷款者”角色维护美国金融系统稳定。  虽然各地区联储银行享有一定的权利,但毫无疑问,美联储体系的核心权力掌握在总部设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Board of Governors)手中。联储局是美联储系统的龙头与神经中枢,由七名理事组成,是百分之百的公立机构。所有七名理事都由总统任命,参议院确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后的一系列银行改革举措,联储局的权力与影响不断扩大。联储局制定准备金比率,审核并确定各联储银行的贴现率,尤其重要的是,控制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的决策。联储局的所有七名理事都是FOMC的成员,占FOMC的绝大多数,且联储局主席兼任FOMC主席。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货币供应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所以联储局所控制的FOMC在整个美联储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联储局还拥有其他权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并影响各地区性联储银行。例如,虽然各联储银行行长在理论上是由其董事(其中A类、B类董事由成员银行推选)选出,但必须得到联储局的批准。联储局常常向各联储银行的董事会推荐行长人选(通常为职业经济学家),而联储银行的董事会也通常乐于遵照联储局的“建议”。联储局还有权确定各联储银行行长的薪酬,并且审核各联储银行的预算。  如果联储局的权力如此之大,实质上掌控着整个美联储系统,那么,地区联储银行的“私人股东”,即成员银行,对美联储的运作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几乎为零。成员银行虽拥有联储银行的股票,但并不享有类似所有权所相应的利益。尽管美联储系统每年可录得200亿美元以上的巨额盈利,股东或成员银行最多能指望得到6%的年度分红,绝大多数盈利由联储局转交了美国财政部。因此,与一般私人公司股东不同,联储银行的股东对其名义上拥有的财产毫无支配权。成员银行最多只能选举联储银行董事会中A类与B类董事中的各一名,而且这名董事常常是由联储银行行长所提名。因此,股东或成员银行,在美联储系统中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与影响。事实上,今天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银行是联储的成员银行,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一比例曾是半数。因为成员银行实际上没有“私人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必须承担在联储银行缴存准备金的义务,股东或成员的成本很高,所以曾不断有银行机构脱离联储系统,削弱了联储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以至于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的存款机构放松监管与货币控制法案中增加一个特别条款,即不管是否成员,所有存款金融机构必须在联储系统维持准备金。  《货币战争》一书混淆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本质差别,对美联储的领导班子在专业上是否胜任称职,在货币政策上是否制定得当,在维护金融市场信心、价格稳定与充分就业目标方面的记录是否完美等涉及中央银行的关键问题不着笔墨,毫无兴趣,而围绕着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这一点上大做特做文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近30余年后还继续残存的对私有制的偏见,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对美联储这样一个有较特殊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的中央银行的根本性误解。美联储的诞生,对于美国乃至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而《货币战争》一书对此却悻悻写道,“1913年12月23日,美国民选政府终于被金钱权力所颠覆”,简直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管该书对美联储有何成见,事实是,美联储自成立近100年来,已在美国公众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很多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民对美联储这样一个未经选举产生,却有巨大影响力的精英机构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包括国会与总统在内的许多公共权力机关的信任。-  《货币战争》,宋鸿兵著,中信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胡祖六为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执主任
2023-05-16 08:21:262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概括地说,欧元的积极意义集中表现为欧洲一体化建设有了新的“助推器”,国际经济发展面临新格局。  2.1 欧元推动欧洲迈向统一  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又一次实现货币统一,其间经历了漫长的19个世纪。但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罗马帝国是用武力征服异邦,强行实施单一货币,而今天的欧洲联盟则以经济的、政治的,即和平的渐进手段逐步迈向统一,各成员国主动、自愿地让渡自己的部份主权,包括货币主权,欧元的问世便是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当因为经济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等因素造成各成员国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明显时,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便分3个步骤:协调(harmonisation)--趋同(convergence)--统一(integration)。使用的法律工具是,在协调和趋同阶段多以指令(directive)的形式,提出总体目标,规定达标时间,但由各成员国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和行动;在统一阶段,则颁布条例(reglement),立刻无条件地在欧盟所有成员国生效。统一的最高形式就是形成“共同政策”(la politique commune),如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PAC),或者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如本文论及的欧元。但不论怎样,欧盟一体化进程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从协调到趋同再到统一,自始至终遵循着一种内在的、逐次推进的逻辑法则,一环紧扣一环,形成水到渠成之势,具有不可逆转性。建立自由贸易区导致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催生统一大市场,统一大市场需要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由此可见,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每个阶段既是承上的结果,又是启下的引子。欧元的意义也在于此,它的实施必将构成新的动力,推动欧洲走向更高层次的联合。  首先,欧元将促使欧盟各国整顿并严格管理自己的公共财政,防止政府开支无度,努力营造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因为《马约》规定的预算赤字标准和公债标准连同其他3项趋同标准具有不可逆转性,也就是说,申请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同时符合上述5个条件,并且一旦成为欧元国,必须始终接受上述5项标准的约束,不得违规,更不能退出。比如意大利,当年为了赶上欧元头班列车,不得不进行痛苦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致使政府财政赤字从199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降到1993年的3.9%。就连法国也是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之后才于1997年底将财政赤字压到了决定性的3%以下。几乎在同一时期,欧盟的预算赤字也由1993年破纪录的6.2%回落至1999年的2.4%,去年仅为1.7%。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率。由于通胀水平是货币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马约》明确规定,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既是欧盟成员国入围欧元区的首要必备条件,也是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从各成员国,特别是欧元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欧元效应非常明显。上个世纪70年代,欧盟国家的平均物价上涨指数高达10.6%,90年代后持续走低,2001年降至1.8%,欧元区为2.1%。葡萄牙、瑞典等国表现尤为突出,通胀率分别从1990年的13.3%和10.2%下降到1999年的2.2%和0.6%。法国近3年来更是一枝独秀,1999年欧元正式出台时,它的年通货膨胀率只有0.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1年也仅为2.1%,远低于《马约》规定的上限标准。  第二,统一的欧洲货币必将首先强化欧盟内部的市场竞争,促进商品和服务流通,资本和人员流动,这就迫使欧盟各国,特别是欧元国加大税收、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尽快实现税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趋同,以期缩小与邻国的明显差异,吸引人才和投资。为此,目前欧盟9国实行了最低标准工资制。按实际数额算,大致可分成3类国家:在西班牙和英国,最低标准工资分别相当于本国平均工资的34%和37%;在比利时、希腊、卢森堡和荷兰,最低标准工资则分别为本国平均工资的39%、41%、42%和44%;法国和葡萄牙最高,分别为49%和57%。  欧元的第三个良好效应在于刺激欧盟企业的生产与贸易。在没有统一货币的情况下,欧盟15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能不考虑汇率的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易风险和成本的额外增加(如外汇的买卖差价,支付和转帐时的银行手续费等),包括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人们不会忘记,1992-93年间,法国多菲内省的企业家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老板就是因为意大利里拉的突然大幅度贬值而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实施欧元后,由于欧元区之间的货币汇率已经锁定,这类风险便不复存在,类似的悲剧也自然不会重演。据法国专家估算,用欧元交易节省的费用相当于欧盟15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3%~0.4%,仅法国每年可少开支250亿法国法郎。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成本的降低、竞争力的增强。欧元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透明度,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深化欧洲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并最终促进整个欧盟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的确,欧盟区内贸易过去一直占欧盟成员国全部对外出口贸易的60%,而今这一份额已增加到近80%,达1.6万亿欧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是欧洲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四,欧元的产生正在导致欧洲金融市场的资产重组,或者说促使欧洲的金融市场趋向统一。这是因为实施欧元后,汇率风险的消除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证券发行人能够以低成本集中筹措大量资金,扩大股票和证券的交易能力,并在短期内获得规模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和个人使用欧元工具在欧元区进行多元化投资。1998年,欧元出台之前,在欧洲金融市场发行的美元证券总额为4090亿美元,第二年欧元正式启动后,达到4700亿美元,增幅15~20%。而在同一时期,以欧元计价的证券总量则从1998年的2210亿美元猛增到1999年的5220亿美元,翻了一番半。  第五,更为重要的是欧元对欧洲就业形势的积极影响。长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界,特别是法国经济学界的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货币与就业从来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创汇,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强势货币抑制通胀的同时抑制经济增长,导致就业不足。其实并非如此绝对。众所周知,瑞士、美国和德国等都是货币坚挺的国家,但也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法国法郎在1981-1987年间曾经5次贬值,法国经济却并没有因此回升,失业率则从7.4%猛增到10.5%。所以说货币疲软不一定保证就业,正如货币坚挺绝非必然导致失业一样,关键要看所定币值是否真实反映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率、国家财政预算、对外贸易形势,以及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等。通过综合分析近3年来欧盟这些方面的数据,表明欧元充份体现了欧盟的整体经济实力,因而对欧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稳定使企业和经济人可以从长计议,增强投资信心,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再生产规模和能力。稳定使自由贸易得以制度化持续发展,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欧洲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自1999年欧元问世以来,欧盟的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由当初的10%(1999年超过1800万人)回落到2001年的7.6%。法国1999年的失业大军高达250万,占就业人口的11.1%,目前破纪录地降到200万以下(8.8%),年降幅达15%。  最后,欧元带动并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实现欧洲联合,建立一个泛欧联邦式合众国是欧洲数代人孜孜以求的理想。欧洲一体化进程从发端时起就含有这种强烈的政治意愿,只不过限于时局等主客观条件的考虑,“欧洲大厦”的设计者们采取了一种务实的态度,选择了“先经济、后政治”,“政治经济化”的发展道路,但无论如何,他们从没有放弃欧洲政治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欧元的意义如同业已建成的欧洲关税同盟、欧洲统一大市场,都是推动欧洲迈向统一的手段。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其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欧洲经济与货币的联盟,同时正式启动欧洲政治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开始从“政治经济化”自然过渡到"经济政治化"阶段。正是在这之后,欧盟非常明显地加大了欧洲政治合作的步伐和力度:任命原北约秘书长索拉那为“欧洲安全先生”,专事欧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为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准备筹建一支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和5000人的欧洲警察部队,并实行统一的欧洲逮捕令制度;中东欧12个候选国的入盟谈判进程将于今年底结束,至迟在2004年着手接纳第一批新成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最近任命坚定的欧洲统一派、德高望重的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为欧盟体制改革委员会主席,足见其推动欧洲联合的决心和意愿。  欧元带动并促进欧洲联合的另一个重要现实是,3亿多欧洲公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欧盟,关心欧盟,因为共同的货币意味着共同的国家,这种特有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才是未来“欧洲统一神殿”的永久基石。法国《发展》周刊(Expansion)2001年底进行的一次抽样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法国人对欧元持积极欢迎的态度。64%的受问者相信欧元将促进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认为欧元保证了价格的透明度,使消费者收益的高达71%。另有54%的受访者认为欧元将增加欧盟各国人民之间的凝聚力。  2.2 欧元促进世界走向多极  前面我们主要从欧盟的角度讨论了欧元的积极意义。其实,欧元的影响早已超越了这个范畴,以欧盟厚实的综合经济实力做后盾,以《马约》、《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和《欧元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法律文件为保障的欧元必将给世界经济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  2.2.1 欧元将提升欧洲在新世纪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和贸易集团,面积为319.1万平方公里,人口3亿零4百万。它的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8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32%,高于美国的27%,人均产值1999超过2万美元大关,其经济规模和实力可见一斑。  再以对外贸易为例。据欧洲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2000年世界总出口额达5.4万亿欧元,其中欧盟名列前茅,为9379亿欧元,占18%,高于美国的16%(8374亿欧元),日本的10%(5183亿欧元)和加拿大的6%(2985亿欧元)。
2023-05-16 08:21:441

raise money for是什么意思

raise money for1. 为......筹集钱2. 筹钱例句:1.The 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sation mechanism issued a bond to raise money for bailingout ireland. 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为帮助爱尔兰摆脱困境,发行债券以募集资金。2.I"d help the poor and raise money for the cities and towns. 我要去帮助穷人,为城市和市镇筹集资金。
2023-05-16 08:22:122

欧债危机的表现及解决途径是?

  一、欧债危机的表现:  (一)外部原因:  1、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 7-+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  2、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助推危机蔓延  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评级。  3、美债踪影  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那就是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  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  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这个恐怕是美国最为担忧的。  (二)内部原因:  1、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  PIIGS 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  2、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 ,使劳动力成本上升  3、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4、法德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机处于胶着状态  (三)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看法不一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政危机为表,单一货币下不同国家竞争力差异拉大才是导致欧元区“内爆”的真正原因  第二种观点:欧元区制度缺陷,各国无法有效弥补赤字  第一,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调成本过高。第二,欧盟各国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各国不同的公司税税率导致资本的流入,从而造成经济的泡沫化。  第三,欧元区设计上没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  二 、解决途径  第一,提高德国公共支出和预算赤字。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其态度对债务危机的解决至关重要。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希腊、爱尔兰等国的出口,因此,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就成为欧元救助计划中的一部分。  第二,扩大当前的7500亿欧元紧急救助基金规模。为救援希腊而筹集的7500亿欧元的基金可以保障爱尔兰,甚至可以保障葡萄牙暂时不出问题,但一旦西班牙陷入危机,欧元前景堪忧,毕竟该国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只有有效扩大EFSF的总体规模,并提高其使用的弹性,才能在危机爆发时稳定市场信心。  第三,欧洲央行应扩大债券购买规模。尽管量化宽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的还债问题,但欧盟和欧洲央行的救助能够给西班牙等国家以喘息时间,并帮助西班牙等国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实现财政的再平衡。欧债危机必须通过各国减少支出,进行结构性改革,放弃过去过度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得到解决,在此之前,量化宽松是欧洲央行唯一的选择。  第四,“PIIGS”减少财政支出。根据巴克莱的研究报告,“PIIGS”中只有意大利可以在不进行主动削减支出的情况下,从2011年开始逐渐实现财政的小幅盈余,而其他四个国家若不进行痛苦改革,财政赤字将一直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根据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的计算,要想继续留在欧元区,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需要将政府支出缩减10%。  (1)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  希腊为了节约财政支出,2010年1月15日,希腊向欧委会提交削减赤字的计划,提出在2010年使赤字占GDP的比例下降4个百分点,降至8.7%。此后,2011年降至5.6%、2012年降至2.8%,2013年降至2%。为此,希腊公布一系列削减公共开支措施,包括政府部门未来一年内停止招聘新公务员、公务员工资削减10%,缩减国家福利、政府工作人员和公共机构,减少债务等。紧缩措施还包括减少工资、改革工会集体谈判制度等。  (2)申请和接受援助  (3)组建技术性政府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在近来引发全球关注的欧洲债务危机身上再次得到了印证。遭遇欧债危机打击的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国都实现了政府更迭。但是政权更迭在缓解国内政治动荡的同时面对严重的债务危机依旧要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平衡公共财政、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是每一位政府头脑面临的严峻挑战。  (4)发展经济  以西班牙为例。首先,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竞争力,由此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促进出口。其次,重新进行资源分配,多元化增长点,把重点从房地产转到其他产业,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再次,启动积极就业机制,出台新劳动法,使就业市场更加灵活。缩小永久性和临时性合同的差别,同时向私企授权,增大就业自主权。  重组金融产业  西班牙重组金融产业,鼓励银行兼并融合。  (5)实施一揽子政策  欧盟及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在第二次峰会就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银行资本重组、希腊债务减记以及加强金融监管银行增资等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第一,将现有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规模从4400万欧元扩大到10000亿欧元;第二,到2012年6月底,欧洲银行业的资本金比率提高到9%;第三,欧洲领导人已与私营领域银行达成协议,私人投资者同意在“自愿”基础上将所持希腊债务减记50%;第四,加强金融监管、建立跨境合作机制、明确破产救助规程,以及大银行需额外增加资本金等减少系统性金融机构风险。  (6)缔结政府间条约
2023-05-16 08:22:204

列举资本主义国家对这次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近期,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欧洲银行业首当其冲,已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欧洲各国虽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但效果不佳,欧盟处理危机能力受到质疑。欧洲金融形势的恶化也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欧盟一体化进程等产生重大影响。  一、欧洲银行业初显危机  传统上,欧洲银行业以稳健著称。但近年来,受美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欧洲大型银行纷纷提高财务杠杆率(据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统计,欧元区10家最大银行杠杆率平均为33倍),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相关衍生品,博取高收益。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欧洲银行也遭受巨大损失。据Bloomberg统计,截至今年8月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273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且损失主要集中在UBS、RBS等大型银行。祸不单行,英国、西班牙、爱尔兰、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在经历十年房地产繁荣后,房价也开始出现下跌,导致相关国家金融机构盈利下降、坏账上升。为保持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特别是为降低杠杆率(deleveraging),上述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大规模融资。但由于国际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冻结,欧洲银行业融资成本高昂或者不可行,最终被迫低价出售自有资产进行融资,出现了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恶性循环机制。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最大的30家金融机构在未来15个月内将有1万亿余美元的债务到期,面临严重的再融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偿付能力、流动性状况丧失信心,特别是当政府为维护稳定向金融机构注资时,现有股东权益将严重受损,为此,大量抛售金融机构股票,并带动欧洲各国股市大幅下跌。  二、欧州各国单独应对效果不佳  面对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欧洲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向本国问题金融机构注资,比如,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联合向Dexia银行注资64亿欧元;英国对Northern Rock实施国有化,暂时缓解了上述银行危机。二是爱尔兰、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典、丹麦、冰岛等国家纷纷宣布对本国所有个人银行账户提供担保,以稳定存款人信心。10月7日,欧盟27国财长例会,决定在至少一年时间内,将欧盟各国最低储蓄担保额度提高到5万欧元。三是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和英国等各国中央银行与美联储联手,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  但是,正如本人在“分析: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欧洲能做什么”(10月2日)中指出的,由于欧盟货币结构和政治结构的特点,欧盟层面上无法采取统一行动,也难以应对波及整个欧盟区的金融危机。  一是欧洲央行首要职责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的稳定,不承担最终贷款人角色。因此,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欧洲央行除向整个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难以解决单一银行出现的偿付问题。  二是欧元区各国央行不是发钞行,只能由政府采取财政性救助措施。各国救助行动虽避免了本国危机进一步恶化,但客观上却造成以邻为壑,其他国家被迫效仿,否则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特别是一国政府必须对本国纳税人负责,难以对境外银行进行救助,这就导致大国采取行动后,往往会对一些小国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冰岛在无法得到欧盟各国援助的情况下,国家面临破产,只好向俄罗斯借款54亿美元应对危机。  三是从技术上看,欧洲一些大型银行集团因跨国经营,难以被一国政府救助。这些大型银行通常在欧洲各国设有一家独立法人的子银行,有独立资产负债表,同时,集团对各个子银行业务和资金进行高度统一管理。一旦银行被相关国家分割接管,业务将无法继续开展,各国只能暂时接管后再进行出售,在这种环境下,也难以找到买家。如富通集团(Fortis)出现危机后,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政府分头对富通集团在本国内的子银行实施部分国有化,但由于上述技术问题,最终改变了救助模式,比利时、卢森堡政府向法国巴黎巴银行出售了上述股权,转为持有巴黎巴银行股份。此外,一旦银行倒闭后,不同国家间如何分担损失问题也将变得十分敏感,难以达成解决方案。  10月4日,在法、德、英、意四国首脑巴黎峰会上,德国和英国拒绝了法国提出为欧洲银行组建一个共同救助基金的建议(类似美国金融救助计划)。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称,各国共同承诺确保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最终危机应对措施将由各国自行决定。但是,如果欧盟不出台协调一致措施,以提高整体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协调性,而由各国各自为政,单方面行动,则事倍功半。  在此次危机中,由于新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目前尚未受到严重影响。  三、相关影响分析  (一)敲响欧洲经济衰退的警钟。全球金融动荡已显著改变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率已增至7.5%,德国等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季度甚至年度的经济零增长。在全球去杠杆化过程中,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目前,IMF已将欧元区经济增长今年预测值由1.7%降至1.4%,明年由1.2%降至0.9%。  (二)延缓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为确保欧盟各国企业间公平竞争,维护区域内预算纪律,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共同规则。比如,成员国向私营企业提供救助时,需遵守欧盟委员会制定的政府援助(state aid)和竞争政策,避免出现企业间不公平竞争或导致垄断;成员国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能超过3%和60%等。在此次危机中,各国纷纷放宽或暂停实施这些共同规定,甚至要求欧盟给予各国政府更多自由。这种做法将威胁到欧盟单一共同市场存在的基础,欧盟将支离破碎,甚至影响欧元的国际地位。  (三)可能对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后,俄罗斯虽因能源价格下跌、本国银行遭受次贷损失以及资本外逃影响(与格鲁吉亚发生冲突后),股市暴跌,经济增长放缓。但是,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三高外汇储备额(5630亿美元),在美欧经济实力受损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其在欧洲甚至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在欧盟各国拒绝冰岛请求后,俄罗斯向冰岛提供54亿美元贷款,表明了俄罗斯政府希望借此机会证明本国经济实力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少政治经济分析师认为,冰岛系北约成员国,而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现阶段陷入低谷,冰岛求助俄方一事的地缘政治涵义“显而易见”。
2023-05-16 08:22:312

中国的人民币将重回亚洲世纪吗?

当80年代西方恐惧着日本经济的上升,一些人预测日元将会变成国际化储备货币。但是直到日本政府推动日元国际化时已经太迟,当泡沫碎裂日本经济陷入了衰退,日本也进入了一段长时间的停滞。现在,问题是中国的人民币在亚洲是否会成为国际通用货币。 The Asian currency crisis of1997-98 made countries realise that what is important is not fixing theircurrencies to the US dollar but ensuring that they are not too volatile.Floating currencies became necessary as capital markets were opened, which inturn was essential to secure the inflow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other hand, a completely free currency float was thought to be undesirablebecause volatile currency movements would harm exports. 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很多国家意识到,本币与美元挂钩已经不重要了,但是要确保本币不能波动太大。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浮动货币成为必然,这些对保护外商直接投资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一个完全自由货币浮动被认为是不利的,因为不稳定的汇率变动会伤害出口 In the aftermath of theAsian currency crisis, Asian countries intensified their financial integrationand cooperation to make the region better able to withstand internal andexternal shocks. 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使亚洲国家加强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合作让本地区能更好的抵抗内外部冲击。 First, more policymakers were interested in the‘basket currency" arrangement because it seemed to provide a balance between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 Many were attracted to the idea of keeping Asiancurrencies jointly floating against the US dollar and the euro, but looselybinding them to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stability. Asiangovernments even looked to the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an arrangement that ledto the creation of the euro, as a model for the region. But critics emphasisedthat Asia relied on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and Europe, so stability against the US dollarand the euro could not be sacrificed. 首先更多的决策者开始对一揽子货币协商感兴趣,因为它似乎能提供货币弹性与货币稳定性的平衡。很多人也被保持亚洲货币整体对美元和欧元的浮动这个主意所吸引,但是同时相互之间松散的约束很难确保稳定性。亚洲政府们甚至希望,欧元诞生这样的协定作为地区汇率机制的范本。但是批评家们强调亚洲依靠想欧美出口,所以相对于美元和欧元的稳定性不应该被牺牲。 Another difficulty was the lack of politicalwill. There was academic support for the creation of an Asian Monetary Unit sothat currencies would not deviate too much from the weighted average in theregion. But such a concept required mutual commitment, and the idea did notgain political traction. This kind of arrangement continues to attractrecognition.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a Japanesegovernment-sponsored research institute) still publishes AMUs for referencedaily, and the figures show Asian currencies converging around the centralvalue of AMU in the medium run. But the recent eurozone sovereign debt crisis,which partly stems from Europe"s adoption of a single currency not backed by afiscal and banking union, dampened any remaining enthusiasm towards a moreunified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 in Asia. 另一个困难是缺少政治意愿。亚元有学术上的支持,这样那些货币就不会偏离地区加权平均太多。但是这样的概念需要相互的承诺,可惜它没有获得政治支持。这种协商会继续吸引认同。经济贸易工业研究所(一个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仍然公布了亚元作为日常参考,研究数据显示亚洲货币的合并还是围绕着亚元的中期价值。但是,由于有部分原因是采取单一货币,且没有得到财政和银行业联盟的支持而导致最近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抑制了对更加统一的汇率协商的热情。 Second, many ASEAN+3 countries saw reserve poolingas the most attractive form of financial cooperation after the Asian crisis. Inparticular, crisis-hit countries like Thailand,Indonesia, Malaysia and Korea thought reserve pooling couldoffer a safety net. Thailand"srescue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Japan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inAugust 1997 was a model, however imperfect, for future reserve poolingarrangements. While soon after that rescue a proposal for regional reservepooling – dubbed the Asian Monetary Fund – was shot down by the IM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leaders continued to pushtowards a regional mechanism. In May 2000 ASEAN finance ministers agreed on theChiang Mai Initiative, a network of bilateral swaps. The size of CMI grew inseveral stages and eventually evolved into the Chiang Mai InitiativeMultilateralisation agreement in 2010, which sets up a self-managed reservepooling system. 其次,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很多10+3国家将储备池看做最具吸引力的金融合作形势。尤其在受到危机冲击的国家像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韩国认为储备池能提供一张安全网。对于未来的储备池商定,1997年八月泰国被IMF,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援救就是个很好的模式,虽然不是很完美。那次救援后,一个区域性储备池提案被称为亚洲货币基金被IMF,美国和中国停止,领导者们继续推动区域汇率机制。在2000年五月,东盟财政部长们就《清迈倡议》双向货币互换网络,达成了一致。清迈倡议经过几个阶段成长,最终在2010年发展成为《清迈倡议多变化协议》来建立一个自我管理的储备池系统。 The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since th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pposed an Asian Monetary Fund in 1997. The recenteurozone crisis produced a regional liquidity assistance mechanism, the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as a temporary arrangement. Later, Europe created a permanent body, the European StabilityMechanism, to ensure financial stability, which effectively allows for regionalreserve pooling, just as the Asian Monetary Fund would have done. Having seenthis body at work in Europe, the IMF wouldsurely not oppo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MIM into a genuine reserve poolingsystem with a secretariat at the 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从1997年IMF反对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环境已经改变了很多。由于最近的欧元区危机产生一种区域资金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作为一项临时的协定。再晚一点,欧洲创造一个常设机构-----欧洲稳定机制来确保金融稳定,它有效地考虑到了区域储备池就像亚洲货币基金组织本准备做的。看到这个常设机构在欧洲有效运作,IMF将确定不会反对《清迈多边协议》转变为真正的储备池系统,并带有一个秘书处在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 But while these regional efforts to rationalisecurrency arrangements and create reserve pooling systems are encouraging, theyleave an opening for China.And the Chinese effort to internationalise the RMB is gaining momentum. It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its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isation will replace AMFand CMIM partially, if not completely. 但是在这是区域性的努力来合理化货币协定和建立储备池系统受到鼓励的时期,他们也留了一个缺口给中国。中国努力使RMB国际化势头越来越猛。如果国际化不完全,成功国家化是否能部分性的取代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和《清迈多边协议》还有待观察。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arted promoting the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RMB in 2009 – telling Chinese companies that theyshould invoice exports and imports and settle contracts in RMB, if possible.There are difficulties, however, because if the trading partners of Chinesecompanies agree to invoice and settle with Chinese currency they have to bearthe currency risk and hold RMB for trade finance. Foreign companies will bereluctant to do so unless the RMB becomes a fully convertible currency; thatis, a currency with no restriction of any type, current or capital, on foreignexchange transactions. 中国政府在2009年开始推广人民币国际化,并告诉中国公司他们应该尽可能的使用人民币进行进出口贸易和结算。但困难是如果中国公司的商业伙伴同意交易和结算使用人民币,他们不得不承担货币风险和持有人民币作为贸易资金的风险。外国公司不愿意这样做除非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是在外汇交易中没有任何类型的,往来的和资本的限制。 In the area of reserve currency, the People"sBank of China has started to implement currency swap arrangements with othercentral banks. Firs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llows RMB-denominated bonds to beissued and for them to be owned by other monetary authorities as foreignreserves; and, second, it allows a swap arrangement for contingency. TheJapanese government became the first advanced country to agree to hold RMBbonds. If this movement becomes widespread, it will increase the share of RMBbonds in the pool of global reserve assets. On the other hand RMB-localcurrency swap arrangements may be used as a safety net, just as swaparrangements between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and other central banks were usedafter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 in 2008-09. 在外汇储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开始执行与其他央行的货币互换协商。首先,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其次,中国政府也允许紧急货币互换协议。日本政府已经成为第一个同意持有人民币债券的发达国家。如果这些动作范围变的更加广泛,他将会增加人民币债券在全球储备资产池里的份额。另一方面RMB与当地货币互换协定可能会起到一张安全网的作用,就像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在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所使用的互换协定。 The problem, again, is that RMB is not a fullyconvertible currency. Those countries that receive RMB would not be able to usethe currency to pay for liabilities owed to countries other than China. Butthere seem to be other motivations at play. China"s official reasons forcreating an RMB-centered swap arrangement include promoting trade andinvestment. If importers in other countries cannot obtain RMB to pay for whatthey buy, the swap between the central banks can be activated to finance trade.Companies wishing to invest in Chinacan thereby obtain RMB to pay for their investment. So the swap arrangement canbe used to supplem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ush for RMB invoicing andsettlement. 问题仍然是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那些收到人民币的国家不能用人民币来偿还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债务。但是中国似乎有其他的动机。中国制定RMB核心互换协定的原因包括促进贸易和投资。如果其他国家的进口商不能获取人民币来支付他们所购买的货物,这个央行间的互换能激活金融贸易。很多公司都希望在中国投资由此来获取RMB来偿付他们的投资。所以这个互换协定对中国政府推动RMB交易结算有补充作用。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RMB, if fullyimplemented with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s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unite(most of) Asia as an RMB bloc. Tradeinvoicing, settlement and bond issues would all take place in RMB within thebloc. Countries would hold RMB assets as a part of their foreign reserves, andwhen a country falls into a liquidity cris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ouldprovide cash in RMB, either with or without IMF help. It may take severaldecades to get to that stage, but there is a clear trend toward it. 如果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自由化完全实施,有潜力联合大部分亚洲地区成为人民币联盟。联盟内贸易结算和债券发行都会被RMB取代。很多国家会持有人民币资产作为一部分外汇储备,当一个国家陷入破产危机,中国政府会提供人民币现金不论是否有IMF的援助。到达这个地步可能会用几十年,但是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趋势。
2023-05-16 08:22:391

当前欧洲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挑战

  欧盟经济复苏面临三大挑战  欧盟委员会近日将欧盟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大幅调高至1.8%,接近今年5月预测值的两倍。尽管欧盟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好于原先预期,但前景仍充满着不确定性。面对金融市场依然脆弱、私人消费反弹乏力和出口形势渐趋严峻这三大风险,欧盟经济可谓内忧外患并存。  金融动荡风险犹存  今年上半年,一场发端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冲击欧元区多国,导致欧洲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剧烈动荡。以今年5月为“分水岭”,得益于欧盟当月推出的近万亿欧元救助机制,欧洲债务危机走过了最糟糕的时刻。  自5月以来,大部分欧盟国家的国债利差有所缩小,企业债券的利差也开始收窄,但都还远高于今年初欧债危机刚刚爆发时的水平。  这表明投资者对于主权债务风险的担忧虽有所减轻,但并没有显著消除,欧债危机还远没有画上句号,希腊和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危及欧盟金融稳定的“毒瘤”。  7月下旬,欧盟首次公布了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在接受“体检”的91家欧洲银行中,仅7家未能过关,其余84家均可以经受住经济二次探底和主权债务危机升级的双重打击。这一结果本相当乐观,但一直遭到外界质疑,尤其是被认为低估了主权债务风险。  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轮番冲击,欧洲金融业元气大伤。日前全球股市暴跌,幕后原因就是欧洲银行业的健康再度引起担忧。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欧盟7月所做的银行压力测试低估了一些欧洲银行所持有的不良债权,这意味着欧洲银行业并没有压力测试所反映的那么健康。  在经济预测报告中,欧盟委员会也承认,欧洲金融形势再度吃紧的可能性尚不能排除。  银行面临融资考验  欧盟委员会认为,随着欧债危机暂时得到缓解,市场担忧的焦点正从欧洲金融机构倒与不倒转移到融资难的问题上。当前,欧洲股市依然低迷,而欧洲金融机构即将迎来一轮融资高峰,能否顺利筹到钱将是一次严峻考验。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欧元区银行今年到期债务总额约为8770亿欧元,明后两年分别为7710亿欧元和7140亿欧元,需要再融资偿还。与此同时,根据12日刚刚出炉的《巴塞尔协议III》,欧洲银行未来几年还需要进一步充实资本,以满足更加严格的资本金比率要求。  融资难不仅会影响到银行业的稳定,而且也会限制银行放贷的能力,波及实体经济部门。  欧盟官方数据显示,最近几个月,欧洲金融机构向家庭发放的贷款增长缓慢,向非金融企业提供的贷款则持续下滑。欧洲中央银行的最新调查也显示,欧洲金融机构正在收紧向企业提供信贷,部分是担心欧债危机。  如果欧洲银行业走不出困境,惜贷局面得不到缓解,那么将对欧洲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因为欧洲企业向来严重依赖从银行融资。  据欧洲央行估计,欧元区非金融企业70%的融资依靠银行贷款,而美国企业80%的融资是直接通过资本市场。  内需外需两面夹击  从内部来看,除了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反弹乏力的私人消费则是欧盟经济当前的另一大隐忧。  今年前两个季度,欧盟经济复苏主要靠出口拉动,而私人消费和投资则增长乏力甚至下降。  身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是欧盟所有成员国中经济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一个,这更得归功于出口。根据德国政府14日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出口同比猛增了17.1%,其中对非欧盟国家的出口更是增长了26.2%。  欧盟国家内需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抑制了民众消费,另一方面也跟不少成员国推行财政紧缩计划有关。  然而,内需不足,经济复苏过度依赖出口却给欧盟经济下半年的增长蒙上了阴影。鉴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今年下半年将会放缓,贸易增长也会随之减速,欧盟的出口形势会渐趋严峻,进而拖累经济增长。  据欧盟委员会估计,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欧盟经济复苏势头会有所减弱,环比增速将由第二季度的1%下降为0.5%和0.3%。  但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认为,虽然欧盟经济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有利和不利因素大体相当,欧盟经济并无二次探底之虞且复苏势头明显。
2023-05-16 08:22:461

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美国,为什么欧盟看上去状况比美国还惨?

当前,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不少欧洲国家都出现了债务和赤字危机,深层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于沉重的社保负担。欧洲国家长期受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影响,形成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依托的福利国家模式。欧盟目前平均社会福利开支已近GDP的30%,远高于美国的16%和日本的19%。高昂的福利费用扩大了公共支出,推高了公共债务水平,造成高税收和高成本,使其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同时,挤占了科研、教育等投入,造成创新乏力、经济增长缓慢,还消磨了企业和社会的创新进取精神。第二,病源在于残缺的欧盟机制。欧洲联盟有个软肋,货币主权和财政主权分属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会冲突和错配,执行效率低下。欧元区各成员国在向欧洲央行让渡了货币主权后,无法独立使用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来应对,只能更加倚重财政政策,容易造成赤字和债务负担普遍超标。欧洲央行的目标是平抑通胀,维持欧元对内币值稳定而非各成员国的经济景气,而欧盟各国经济差异性较大,景气状况不一致,这让实施单一货币政策的欧洲央行常常首尾难顾。欧元区财政赤字问题凸显了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的矛盾。从此次希腊债务危机后的财政改革来看,欧元区似乎决心改变这一局面,最大限度统一财政政策。第三,在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工业化以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与此同时,因为抚养成本越来越高,人们生育孩子的愿望日益降低,使生育率迅速下滑;两者相加,使欧洲诸国在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出生率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二战以来人口结构变化更加剧烈,从20世纪末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口结构都进入了快速老龄化的阶段。老龄化使生产人口下降,消费人口增加,慢慢入不敷出,最终出现了危机。第四,在于房地产等资源泡沫导致的金融内战。其实,社保负担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由科技进步带来的正面效应抵消,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统一也只是外部因素,都不足以造成危及国本的债务危机,根本原因是实业衰落和土地等资源泡沫膨胀的同步到来。美国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在其著作《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中写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生产性。历史上的经济霸权大多经历了从生产性到非生产性的转变,这就使得霸权国家有了生命周期性质,从而无法逃脱由盛到衰的宿命。生产性大致等同于实业竞争力,生产性下降自然实业竞争力下降。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报告,德国是欧元区几个大国中唯一实业竞争力出现上升的国家。与之相比,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甚至法国、意大利、英国等都出现了竞争力大幅下降和贸易赤字严重恶化的历史性难题。更可怕的是,这些国家在失去了生产性,也就是失去实业的同时,明显增加了炒作性,开始大肆炒作房地产等土地资源。炒作性胜过甚至取代生产性,是资源金融危机和金融内战的根本原因。从美国金融内战到欧洲金融内战,从奥巴马到卡梅伦,欧美发达工业国家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或许,奥巴马、卡梅伦将结束自里根、撒切尔以来的新自由主义以及由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资源金融泡沫,反击由资源金融泡沫导致的金融内战。虽然,他们只是刚刚开始,但是,无论如何,历史将继续前进,虽然少不了曲折和坎坷。
2023-05-16 08:22:553

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 [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 [ 2 ] 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 :20 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 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 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 亿美元[4 ] 。在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 %~80 % ,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 多天内,外资撤走100 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 ]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 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 万亿美元,到1997 年底增加到7. 2 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6 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 43 万亿美元,比1996 年末增长约6 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 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 ,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 、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 、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FDI) 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 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 年2 月利差曾达到3 % ,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 47 %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 %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 %。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 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 % ,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 7 %。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 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
2023-05-16 08:23:044

全球金融界最有权势100人的榜单前十名

这个榜单的前十名依次是: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加里·根斯勒、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以及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保罗·瑞恩。其中,政府官员就占了5位 。自2011年12月起,德拉吉执掌欧洲央行行长。去年7月,他宣称欧元是“不可逆转的”,并带领欧洲央行实施了旨在拯救欧元区的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这表明,他已开启了欧洲央行对欧债危机最有力度的干预。相比危机刚爆发时,现在有了德拉吉的欧洲已大有希望终结这次债务危机了。德国是欧元区最强的经济体,总理默克尔成为缓解欧债危机的关键角色。去年9月,德国法院裁定德拉吉的欧洲稳定机制(ESM,欧元区的拯救计划)合法,这使支持该计划的默克尔松了一口气。该判决也让步入换届之年的默克尔稳固了执政地位。整个2012年,伯南克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刺激美国经济。去年9月,伯南克宣布了QE3,意图刺激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异于以往的是美联储宣布将持续购买信贷支持证券,直至经济明显复苏。在首个任期内,奥巴马做出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绩:通过医改方案,结束伊拉克战争,稳定银行系统。但是他在经济上的表现确实是他的软肋。连任后,他还将面临税收和财政预算等方面多重挑战。为应对欧元区来势汹汹的危机,在2005年接替因性骚扰丑闻下台的卡恩就任IMF总裁的拉加德已经额外筹集到超过4300亿美元的贷款。去年5月上台的奥朗德并没有使法国摆脱风暴。他的政府在经济上行动缓慢,支持率不断下降。由于开征高达75%的所得税率,虽然使法国每年增收100万欧元,但却使富人们欲争相逃离这个国家。尽管银行丑闻,媒体丑闻和严重的衰退正困扰着卡梅伦,但它在解决欧债危机时所扮演的角色却正日益扩大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在去年6月的欧盟峰会上,他就反对各国做出的对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援助计划。多亏了根斯勒,华尔街和华盛顿才会如此重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该机构正在调查曼氏金融的破产和摩根大通的伦敦鲸事件。他力推沃尔克法则、对银行和衍生品交易商的压力测试以及保护消费者不受互换交易风险侵害的隔离规则。大法官罗伯茨取消了公司和团体对总统选举的捐款上限。去年他又投票支持了奥巴马的医改法案,该法案将对美国医疗保险行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瑞恩最为人熟知的是他提出的饱受争议的财政预算案,这也让他在去年总统竞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23-05-16 08:23:341

有谁知道国际金融论述题“现行各国稳定汇率的措施”是什么?

目前主要国家的货币主要采用市场定价机制,汇率由市场决定,政府很少干预汇市。即使在08年金融危机时期,像澳元日元等币种出现单日巨幅波动,相关政府部门也未出手干预。但并不是说各国政府就不会对汇率进行干预,在某种情况下,政府也会出台一些措施进行汇率干预。政府干预稳定汇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口头干预。口头干预一般出现在汇率朝着政府部门不愿看到的方向持续发展。如前期欧元汇率一直上涨,欧洲央行就对过高的欧元汇率进行了口头干预。2、直接入市干预。是一种直接干预汇率的方式。中国人民币由于美元完全市场化,央行一直对汇率进行直接干预。而自由流通的货币也会出现政府直接干预。如多年前的日元,日本政府就曾在市场直接抛售日元打压日元汇率,又如瑞郎为了控制过度上涨,一度设置了与欧元的挂钩汇率,由瑞士央行通过干预方式来实现。3、其他间接方式。各国央行也可以通过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汇率,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2023-05-16 08:23:491

美元,欧元汇率波动

  1、欧美经济增长差距巨大主导欧元汇率疲软。  自1991年4月起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实现了战后持续时期最长的增长,长达115个月。同时期的平均消费物价指数为2.7%,大大低于80年代的4.7%,尤其是90年代后半期,通货膨胀水平与GDP增长率呈逆向变动,消费物价指数上涨率随GDP增长率的上升而逐渐收窄,到1999年底,平均升幅仅为 2. 1%。低通胀、高增长在经济学家带来困惑的同时、对美元汇率产生了实质的支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汇率变动与实际经济表现相关性增大的情况下,这种支持作用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与美国经济相对应,欧盟经济自90年代初由于结构问题开始陷入低谷,劳动力市场僵化,失业率不断攀升,社会福利保险负担过重。最近几年经济虽有所恢复,但增长动力弱于美国,并且结构改革困难重重。通胀率虽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发展趋势是上升的,2000年通胀率为2.0%左右高于1999年的1.2%。石油涨价与欧元疲软又不断对物价产生压力。美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欧元区经济差距较大、这实际上主导了美国与欧元的汇率总体走势。  2、国际资本流动主导美元强势欧元弱势。  美国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资产收益差距是推动资金流入美国的重要因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美联储为防止通货膨胀.多次提高基准利率,而欧元区为维持经济复苏基本保持利率不变,结果是利率差距越来越大,两年里两国利率差均在2个百分点以上。利差的存在推动国际资本流人美国,形成对美元汇率的支持。  不仅货币市场利率差异明显,资本市场收益率差距也较大、美国的长短期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收益率均显著高于欧元区,并且收益差距在扩大。在1999年初收益差约为l%,而到了1999年底差异分别扩大到1.5%和2.2%。同时,美国经济的强劲带动美国股市走强,道·琼斯与纳斯达克指数连创新高,也使得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美国资本市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理想的收益率,从而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  由于利差与资产收益差的存在,大量资本由欧元区流入美国,推动欧元汇率下跌。据美林公司统计,自欧元推出后,从欧元区流入美国的资金达2610亿美元。  国际购并的国别结构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大量资本汇聚到美国的佐证。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1999年,欧盟国际购井的购买额为4977亿美元,美国国际购并的购买额为)124亿美元:同期,欧盟国际购并的出售额为3445亿美元,美国国际购并的出售为2330亿美元。2000年4月瑞士银行购并美国播伟伯证券公司等大型横跨大西洋的投资,都在有力地证明欧洲资本通过国际购并的形式大量流入美国。  3、欧元区内管理层对欧元汇率走势态度莫衷一是与美国强势美元政策对比鲜明。  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货币政策目标是欧元物价稳定,物价稳定目标优于区内的其他政策目标。欧元区的汇率政策从属于物价稳定政策。而且欧洲对外贸易仅占区内GDP的12%,汇率变动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较小.欧洲央行最初对欧元采取“善意的忽视”的做法,对欧元启动以来的持续疲弱,欧洲央行听之任之,迟迟不加干预,使市场预期悲观。不仅如此,欧盟各国政府官员在发表对欧元颓势的观点时说法不一,造成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这种状况致使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大为减少.加之,外汇市场投机因素作祟,欧元汇率的波动性大大增强。  与欧元区政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美国对美元汇率的坚定立场,美国政府官员在各种适当的场合不断重申“强势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不仅增强了对美元的信心,也不失时机地支持了美元的强势。在欧元启动之初,美国就开始推行“强势美元政策”,可以说,这一政策是针对欧元的,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是极力反对欧洲推行单一货币的。强势美元不仅仅是美国对欧元打出的一张牌,也是美国借以吸引大量资本流入,支持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4、欧元持续下跌的外部环境因素。  欧元面世以来,一系列意料不到的政治经济事件,使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也促成了欧元疲弱的发展态势。有人说,欧元“生不逢时”,从世界经济环境看,欧元诞生在美国经济最强劲的新经济时代,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危机后意想不到地实现了“V”字反转,这种状况就使得欧洲经济的复苏相对显得缓慢。国际原油价格也偏偏在99年4月开始节节飘升,一方面使欧元区进口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欧洲中央银行不得不6度调高基准利率,让刚刚出现起色的欧洲经济立刻急转直下,从而从根本上削弱了欧元;另一方面,使其标价货币美元受到支撑,间接打击了欧元。石油价格的暴涨还引发席卷欧洲的抗议燃油税的风潮,增加了欧洲不稳定的因素。  从世界政治环境看,科索沃危机实在也是对欧元的考验,有如此说法“北约是在轰炸欧元”。自1999年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开始到结束,欧洲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最直接,欧元汇率呈现持续弱势的走向,西欧主要股市也呈现波动向下趋势。不仅如此,科索沃危机也引起欧元区国家政治观点的分歧,使欧洲政治局势不稳。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因此下降.对欧元的热情也急剧下降。  5、欧元本身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欧元作为区域货币的实验性以及欧洲一体化进展情况的变化加剧了欧元汇率的波动性。欧元是欧元区11国的共同货币.反映整个区域经济运行态势,而欧元区内各国的差异性以及政策协调性问题都使欧元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促进欧元汇率波动性增强。同时,处于过渡期中的欧元汇率也非常敏感。到目前为止.欧元仍然是帐面货币,还没有正式流通,因此,围绕欧元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人们对这种新生货币的信心总是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欧元的汇率也随之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中。由于新生的区域货币的特殊性给欧元价值稳定造成的冲击.在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成功替代各成员国货币后,将可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从欧元运行两年多的情况来看,欧元汇率的总体疲软的态势是欧美经济基本面差异巨大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欧元区管理层采取了不恰当的态度、对欧元汇率重视不够,导致公众心理预期悲观,也使欧元汇率的走势过于疲软。此外,欧元作为区域货币本身的实验性也加强了其汇率的波动。  三、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展望  1、欧元稳定的制度环境正在逐渐好转。  欧洲中央银行已经认识到欧元对外价值稳定的重要性。这使得其汇率政策有了很大转变.从最初的“善意的忽视”到积极入市干预。欧盟各成员国对欧元汇率的态度正逐渐趋于一致,意大利、法国、德国有关官员分别表示,“太低的欧元不利于经济增长”,“强势欧元有益于德国经济”等。ECB的汇率政策以及各国态度的变化,使得投资者增强了对欧元的信心,而信心正是欧元这一新生货币所最需要的。2001年1月1日,希腊正式加入欧元区,更增添了人们对欧元的信心。同时欧元区国家也认识到欧元过渡性带来的风险,决定缩短双币流通期,在2002年4月1日提前实现欧元对成员国货币的替代。这对于处于过渡期的欧元无疑是利好消息。  在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成功替代成员国货币后,由于过渡性给人们心理预期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消失。欧元区管理层对欧元对内与对外价值关系的处理更趋成熟,欧元稳定的整体环境将更趋于好转。  2、主导欧元对美国汇率走势的因素,正在发生有利于欧元升值的变化。  从2000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美国消费者修已指数下降,企业收益减少,股市进人疲软状态。2000年四季度各项经济指标更显出经济将在2001年大幅下降。美国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01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6%,第二季度GDP增长0.4%,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到两年多以来的最低,失业率不断攀升到令7%,工业生产连续11个月下降,设备利用率明显降低,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衰退迹象明显。美联储为刺激经济自2001年1月3日起已经7度降息,分别将联邦基金利率与联储再贴现率降至3.5%与 3.0%的水平。而欧元区自 1999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率高于美国,欧元区国家失业率也稳步降低至87%。法国中行行长让·克劳德·特里谢预计,在不存在通胀压力下欧元区经济增长2001年将达到3%左右。欧洲中央银行经过2000年6次加息,与美国的息差明显减少,目前利差基本消除。欧美经济增长对比关系的变化以及利差的缩小,都显示出有利于欧元价值回归的迹象。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使美国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对已经陷于疲软的美国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这将直接打压美元,从而使欧元汇率呈现升值态势。预计短期内欧元对美元应主要是升值的走势,从中长期来看,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对全球经济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欧元区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欧元对美元长期走势尚不明朗。  分页:[第1页]  美元波动是这样的;  自去年以来,美元汇率一直呈现下滑趋势。国际游资直接炒作、外汇储备国减少美元资产的持有、能源的过度需求等是促使美元下跌的主要原因。美元是世界主要货币,保持美元的相对稳定是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美元汇率;外汇储备;下跌原因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经济格局出现了美元的汇率伴随着原油价格的步步攀升却呈直线下滑的趋势。对此,国际舞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本次美元的下跌,各国政府和各大研究机构的主要看法是,美元早已脱离了它的实际价值。如果美元进一步下降,可能会促使投资者不愿再持有美元资产。但美元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下跌,和以往的波动没什么本质区别。  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汇率跌至历史新低,我们有必要担心吗?它对投资者是否有影响?  是的,有影响,你也应该担心,但美元贬值的原因却可能并非你所认为的那样。  首先,让我们把这些错误的原因一一排除。  人们常说的一个原因是,美国经济增速低于其它国家,所以全球投资者放弃美元,转而投资于经济增长更快的国家的货币。没错,中国和其它一些新兴市场增速更快。但是,相比那些成熟市场,真正同美国争夺巨额投资资本流量的市场,比如欧洲和日本,根据最近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美国增长实际更快些。  另一个大家常说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贸易赤字,亦即进口支出大于出口收入。如果这算一个原因,那过去3个月贸易赤字明明缩小,而美元却在加速贬值,这怎么解释?我从来也不认为贸易赤字和美元贬值有什么关系。贸易赤字仅仅意味着一部分美元从美国流到了其它国家。这太好了,给别人几张纸就可以换来别人生产的商品。我愿意这样的好事天天发生。如果人家拿着那些纸币来兑换我们的商品和服务怎么办呢?这也没有问题,我们正好可以通过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获得经济的繁荣。  也许还有很多人说,外国人持有大笔美国政府债务,一旦美元贬值,他们便打算出手这些债务。这是说不通的。如果你去分析这种说法背后的逻辑,那就是美元贬值是因为美元在贬值。事实上,美元贬值只会使我们的债务对外国人更具吸引力,而非相反,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本币购买到更多的美元债务。
2023-05-16 08:23:551

英国是欧元区吗

问题一:欧盟有哪些国家,英国是吗?为什么是或者不是 法国 ( 1950年) ? 意大利 ( 1950年) ? 荷兰 ( 1950年) ? 比利时 ( 1950年) ? 卢森堡 ( 1950年) ? 联邦德国 ( 1950年) ? 爱尔兰 ( 1973年) ? 丹麦 ( 1973年) ? 英国 ( 1973年) ? 希腊 ( 1981年) ? 葡萄牙 ( 1986年) ? 西班牙 ( 1986年) ? 奥地利 ( 1995年) ? 芬兰 ( 1995年) ? 瑞典 ( 1995年) ? 波兰 ( 2004年) ? 拉脱维亚 ( 2004年) ? 立陶宛 ( 2004年) ? 爱沙尼亚 ( 2004年) ? 匈牙利 ( 2004年) ? 捷克 ( 2004年) ? 斯洛伐克 ( 2004年) ? 斯洛文尼亚 ( 2004年) ? 马耳他 ( 2004年) ? 塞浦路斯 ( 2004年) ? 保加利亚 ( 盯007年) ? 罗马尼亚 ( 2007年) 英国也是,但不用欧元,仍用英镑 问题二:英国是不是欧元区国家 作为欧盟主要成员之一的英国一直游离在欧元区之外,一直在加入还是不加入、以及何时加入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迄今仍无定论。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首先,英国政界难以达成共识。当年虽然工党的布莱尔 *** 倾向于尽早加入欧元区,但反对党――保守党坚决反对加入欧元。此次竞选,保守党再次提出“捍卫英镑”的口号,该党领袖黑格攻击布莱尔在欧元问题上“想尽快把英镑推入绝境”。在英国政坛举足轻重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也打破沉默,警告说,“放弃英镑向欧元屈膝是对为捍卫英镑而生而战的历代祖先的背叛”。 其次,英国多数公民反对加入欧元区。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英国公众对加入欧元的反对情绪与1997年选举前一样高,反对的人数超过三分之二。同时,工商界态度谨慎。伦敦《金融时报》对500家制造商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认为欧盟政策干预过多。 第三,虽然在利率、通货膨胀率及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英国与欧元区国家相差不大,但是在财政政策上双方仍存在较大差异。欧元区实行的财政政策趋紧,而英国财政大臣布朗今后3年的开支计划却与其相抵触。从英国工党的大选宣言看,该党执政后将把改善社会服务作为重点,如果不增加税收,今后英国 *** 很可能会奉行赤字财政,这显然与欧元区的财政政策不符。 抚 第四,从经济角度来看,英国与欧元区经济运行状况及前景也不能同日而语。欧元区的年通货膨胀率较高,欧元区主要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的经济持续放缓,资本外流情况严重,外国投资者抛售欧元区股票趋势与日俱增,尤其是美国投资者也在不断出手在去年公司并购高峰期购买的欧洲股票。相比之下,英国整个经济运行良好,失业率和通胀率保持低水平。英国 *** 预计经济增长率在2.5%到2.75%之间。 第五,当年布莱尔 *** 从一开始就提出要在满足5项条件,即英国与欧元区经济稳步趋向融合;欧元区具有应付经济变化的足够灵活性;对英国投资不受影响;英国金融服务业不受影响;对英国就业有利等条件下加入欧元。现在,英国工商界和政界尚没有就这5项条件是否已经满足达成一致的看法。 此外,欧盟在里斯本承诺要使“欧洲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最有实力的知识经济”尚未兑现,以及欧元区完善内部市场动作缓慢、养老金制度改革艰难等也都成为英国国内反对加入欧元区的理由。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英国近期内加入欧元区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们指出,从中长期前景来看,英国加入欧元区可能是一种必然。因为欧元是欧洲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英国要想在未来的一体化欧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欧盟重大问题上施加影响,显然不能长期游离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之外。但英国要想排出一个确定的加入欧元的时间表目前也有困难。 问题三:为什么英国不加入欧元区?? 1.英国的失业率和通胀率较低,而欧元区各国的经济持续放缓,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容易引起英国国内的经济衰退。 2.英国保守的经济政策与欧洲其他各国不相符,因此会影响英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在英国人看来,如果英国加入欧元区就证明自己的货币政策是失败的,因此他们要极力捍卫英镑的地位(无论是 *** 还是民间,反对加入欧元区的声音很强势)。 3.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英国中央银行是属于私人银行(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控制着英镑的货币发行权,不允许别人瓜分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会向英国 *** 施压。 4.英国曾与1990年加入欧洲汇率体系,使得英镑也得看德国的脸色,使英镑失去了在金融市场的地位;1992年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意大利里拉等显然被高估了,而各国由于经济实力的缘故,很难保持一致。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很难维持高利率政策,而德国没有下调利率,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就会削弱英镑;最终英国只得继续维持高利率,最终由于经济衰退,不得不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这也是英国最终没有加入欧元区的原因之一。 问题四:为什么英国不加入欧元区 1. 先把“英国的矜持”,“对欧洲大陆的不屑”,“帝国的荣誉”,“英镑的传统”等等人文方面抛去不谈。 2. 加入欧元区的意义在于丧失本国货币,虽然大经济体也有印制欧元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毕竟是受限的,使英国在货币政策上丧失独立性。 3. 加入欧元区后的结果也很明显:强经济输出体的德国和法国受益于欧元区内部的各种免税免费的优待,经济发展保持高速;而农业比重较高的弱经济体,一般意义上的黑猪四国(不含爱尔兰)则由于贸易逆差的加大同时丧失本国货币屏障,逐渐陷入了财政危机中。 4. 但即便是经济受益的德法等国,也不得不为一体化的欧元区买单,所以希腊 *** 债务危机的解决关键也在于这两国的态度。 5. 作为英国,自然不愿加入到这场混战中,因为其本国的财政也处于危机边缘。而且在欧元区危机过后,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人都会对加入欧元区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是保守的英国人。 问题五:英国为什么不加入欧元区 英国为什么不加入欧元区 1999 年 1 月 1 日,以“欧元”为标志的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已经准时启动, 从而初步实现了通过一体化把各个民族国家组成超国家的经济联盟。目前,除了 因为经济状况太差而未达标的希腊之外,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 11 国已经顺利入盟,以英国为首的3 国则做出了暂时不加入的决定。 英国为什么不肯加入经济上欧元一统天下的欧元区呢? 英国为什么不肯加入经济上欧元一统天下的欧元区呢? 加入经济上欧元一统天下的欧元区呢 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英磅政治”阴霾未散 英磅政治” 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要求入盟各成员国放弃本国货币单位,统一使用欧元作 为相互间支付手段,这就触及了英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英磅政治”。 货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 *** ,坚挺的货币支付能力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和国际 威望的象征。 英磅,作为英国的货币单位,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兴起以来就一直充 当着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手段,充分显示了大英帝国雄厚的国家实力和崇高的国 际威望,与大英帝国的兴衰命运休戚相关。 现在,英国如果加入欧元货币体系,英磅将不仅不得不等同于德国马克、 法国 法郎而失去其令人骄傲的优越历史地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将被欧元这一 前景不明的跨国货币彻底取代,从而成为昨日黄花的历史陈迹。这对英国人的传 统信念和民族感情未免不是一个沉重打击。 英国人的民族自信与尊严 二、英国人的民族自信与尊严 英国人历来高度重视自己的 *** 和独立,长期以来的大国地位的优越感更让 英国人充满民族自信和尊严。很长时间以来,英国人对“一体化”的理解是,一体 化绝对不是国家 *** 的一种让渡,而是独立的 *** 国家心甘情愿的、积极的合作 的加强。 因此,无论是保守党 *** 还是工党 *** 历来都坚持 *** 原则,反对超国家 化。 一个国家最根本的 *** 就是经济大权,如果现在加入经货联盟,就意味着英国 要失去管理国家经济的大权,这和英国人的 *** 观念是格格不入的。 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协音 欧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权相当大, *** 的影响深刻。而在崇尚市场、崇 尚自由竞争的英国,人们更注重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货币政策是国家的基本 经济政策之一,经货联盟货币政策一统,必然要求各个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趋同。而 英国与欧陆国家的经济周期不一致,经济政策也相差很大,因此,英国贸然加入, 势必会影响发展良好的经济。 四、英国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英国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性强,且相互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益。美国对欧洲投 资的约 44%是在英国。英国对美国投资为 124 亿英镑,对欧盟投资为 94 亿英镑, 对欧洲其它地区的投资只有 51 亿英镑。 战后英国沦为二流国家, 使得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有很多借重美国的地 方,因此保持和美国的特殊关系成为英国外交上重大战略。英国希望利用这种关 系作为联系欧洲和美国的桥梁,保持大国的地位。然而加入欧元区,加深欧洲一 体化,可能会破坏它和美国的特殊关系。 五、经货联盟前途未卜 欧元的产生和发展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它没有前世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 摸着石头过河。 欧元自身问题前途未卜,一旦几年内失败,就会引起严重的全球性 金融和贸易危机,人们将纷纷抛售欧元兑换美元,欧洲将倒退到破坏性的民族敌 对的历史中去。欧元面临的前景如此不确定,一向保守谨慎的英国人决没有敢为 天下先的冒险精神。 英国对自身国际金融地位的考虑 六、英国对自身国际金融地位的考虑 英国的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一直是全世界资本瞩目的焦点。国际资本频 繁进出于英国,许多跨国公司在英国都有大量的市场和资金运作。金融中心的地 位给英国带来了不可尽数的好......>> 问题六:为什么英国,丹麦和瑞典不加入欧元区 英国是统一欧洲最大的、最棘手的障碍,它是该地区第二大或者第三大的经济(在德国之后,也许在法国之前,也许稍逊法国,取决于先令与欧元的兑换利率),然而它却不是单一货币区的一员。英国首相布莱尔承诺只要满足英财政部制定的五项标准,英国将在2002年或2003年进行全民表决。丹麦去年对欧元也曾经做过全民表决,结果以53比47被否决。 即使布莱尔能够说服英国国民赞同加入欧元区,欧洲政治进一步一体化的想法仍然会受到来自英吉利海峡两岸的 *** 。许多英国人不愿意放弃几个世纪以来毋庸置疑的政治自由地位,而与在数十年前还附属于他们的国家混为一谈。许多人对美国的认同甚至大于对欧洲的认同。 至于瑞典和丹麦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特有的怀疑主义态度使他们极不喜欢欧洲统一(挪威甚至不是欧盟成员)。不过,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欧元未来发展顺利,这两个国家迟早会加入欧元区。 问题七:关于欧盟和欧元区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分类? 欧盟和欧元区的区别在于一些属于欧盟的国家并不使用欧元(如英国),还有一些国家不属于欧盟却使用欧元,所以用欧盟和欧元区来划分,欧盟是政治上的统一,欧元区是货币上的统一。 欧洲联盟(英语:European Union;法语:Union européenne;德语:Europ?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该联盟现拥有28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欧洲理事会主席为图斯克,欧洲议会议长为马丁・舒尔茨。卢森堡前首相容克为欧盟委员会轮值主席 。 欧洲联盟的条约经过多次修订,截止2014年欧洲联盟的运作方式是依照《里斯本条约》。政治上所有成员国均为民主国家(2008年《经济学人》民主状态调查),经济上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为八大工业国成员),军事上绝大多数欧洲联盟成员国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1999年1月1日,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 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合法货币。欧元区共有19个成员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 、芬兰 、法国 、德国 、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 、葡萄牙 、西班牙 、希腊 、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 、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人口超过3亿3千万。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区自2008年以来经济陷入持续衰退。2012年10月8日,欧洲稳定机制(ESM)启动,向债务缠身的欧元区 *** 国家提供贷款。 欧元区共有19个成员,另有9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欧元作为当地的单一货币。但是作为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的竞争者,欧元的流通已经不限于上述地区。 问题八:英国是欧盟国家,但为什么不用欧元,依然采用英镑 英财长称英国是否加入欧元区将由经济利偿决定 2003年05月19日 09:46 中新网5月19日电 英国财政大臣布朗18日表示,在英国是否加入欧元的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将是英国的经济利益。 外界一直以来认为布朗反对在2006大选之前,就加入欧元一事进行全民公决。布朗否认了这一说法。 不过,他也一再强调,这一重要决定还要看经济评估的结果,其中包括18个财政组织对欧元影响力的研究,以及他本人在1997年所提出的五个经济测试。 布朗也淡化他和首相布莱尔就英国加入欧元区的立场出现分歧的“谣言”。布莱尔则坚称,他和布朗的工作关系是“有建设性的”。 两天之前,布朗同布莱尔针对英国是否应该加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体系一事,出其不意地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澄清”了外界对两人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和的种种“谣传和猜测”。 布朗6月9日将向英国议会陈述他是否认为英国加入欧元时机已到。 在对经济评估结果进行为期三周的讨论之后,内阁也将在6月的第一个星期之内做出表决。 问题九:英国退出欧盟还是欧洲国家吗 英国当然还是欧洲国家,因为欧洲国家只是个地理概念。英国脱欧指的是脱离欧洲联盟,不是脱离欧洲,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这里的欧,指的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 问题十:现在欧盟有哪些成员国,英国还属于欧盟吗? 是欧盟成员国,1973年加入的.因为如果英国用欧元,那么它的货币就是变相的贬值了,对英国的经济不利,英国从自身原因考虑不愿意加入欧盟
2023-05-16 08:2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