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声东击西类似词语

2023-05-18 15:14:44
nicejikv

像声东击西的词语有: 南征北战 东征西讨 大惊小怪 求同存异 大材小用 里应外合 来龙去脉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相关推荐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一种策略思想。意为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军事上是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的一种谋略。其本身结构是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声东击西,是汉语的一个成语 ,出自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和唐·杜佑《通典·兵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唐·杜佑《通典·兵六》)后人根据《淮南子·兵略训》的内容提炼出“声东击西”之意,再根据《通典·兵六》的文字提炼出“声东击西”之语。声东击西在战术上的关键在转移目标,讲的是出奇制胜,以假象迷惑对手,造成对方的错觉,伪装攻击的真实目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忽东忽西,即打即离。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示之以不攻;形似必然而不然,形似不然而必然;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这是用兵打仗中常用的一种作战谋略。其主要思想是让对手顺情而推理,我却因势而用计,出其不意地夺取胜利。
2023-05-18 12:14:072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 三十六计简介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典故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 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没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2023-05-18 12:14:281

声东击西典故_声东击西的故事

  声东击西,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那么你想知道声东击西的 典故 吗?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声东击西典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声东击西典故   秦朝末年,韩信加入项梁领导的反秦起义军。项梁战死后,韩信隶属项梁的侄子项羽。因为不受项羽重用,韩信转而投奔汉王刘邦。一开始,刘邦对韩信也不加重用,但后来在韩国丞相萧何的一再力荐之下,任用韩信为大。韩信担任大后,向刘邦献上与楚国争霸 天下 的策略,被刘邦采纳。刘邦主动出兵攻击楚国及其附属的诸侯国,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楚汉战争初期,汉军经由陈仓地区向东挺进,很快就平定了三秦地区。随后,汉军出函谷关,先后迫使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等诸侯王投降。此后,汉国联合齐国和赵国共同攻击楚国,攻克楚国国都彭城。当时正率领楚军主力攻打齐国的项羽带领精兵回击,大败汉军。韩信 收集 溃散的汉军人马,赶赴荥阳与汉王刘邦会合。不久,韩信率领汉军在京县、索亭之间击败楚军,使楚军无法西进。   汉军在彭城兵败之际,原归属汉国的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国和赵国也叛汉与楚和解。不久,魏王豹以探望老母为由请假回乡,一到自己的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背叛汉国,与楚国订约讲和。   汉王刘邦面对原来归属自己的诸侯纷纷背叛的情况, 决定 首先平定魏国。刘邦派谋士郦食其游说魏王豹重新归属汉国,没有 成功 。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命韩信率军攻打魏王豹。   韩信率领汉军到达黄河岸边,准备渡过黄河攻打魏国。魏王豹部署魏军的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关,防备汉军在这里渡过黄河。韩信在遥对临晋关的黄河岸边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关渡口强行渡河,暗中却率领汉军主力在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魏国的安邑。汉军主力渡过黄河后,对魏军展开迅猛攻击。魏王豹闻讯后惊慌失措,立即带领军队迎击韩信率领的汉军主力。汉军大败魏军,将魏王豹俘虏,并很快平定了整个魏地,在魏地设置汉国的河东郡。   黄河天险作为天然的屏障,历来在战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楚汉战争中,原本归属汉国的魏王豹见汉国在彭城战役中惨败,趁机逃回自己的封国,叛汉归楚,凭借黄河天险与汉军对峙。   韩信奉刘邦之命率领汉军攻打魏国,针对魏国部署重兵守卫临晋关黄河渡口的情况,运用声东击西的计谋,故意在临晋关黄河渡口的对岸布设疑兵,摆出将要强行在此渡河的架势,暗中却带领汉军主力在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突袭魏国腹地,打乱了魏国的 军事 部署,很快就将魏军主力击败,平定了魏地。   韩信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打乱了魏军的部署,达成了战争的突然性,这是汉军很快取胜的关键所在。   声东击西解析   [释义]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语出] 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   [辨形] 击;不能写作“机”。   [近义] 出其不意 出奇制胜   [用法] 常用于军事;指一种出奇战胜敌人的战术。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虽然现在这里还没什么动静;但地势险要;千万麻痹不得;小心敌人~。   [英译] 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   声东击西 成语 接龙   西装革履 履薄临深 深情厚谊 谊不敢辞 辞金蹈海 海约山盟 盟山誓海 海怀霞想   想入非非 非昔是今 今生今世 世世代代 代马望北 北斗之尊 尊无二上 上当学乖   乖嘴蜜舌 舌桥不下 下车伊始 始末缘由 由此及彼 彼竭我盈 盈满之咎 咎有应得   得未曾有 有板有眼 眼笑眉舒 舒眉展眼 眼馋肚饱 饱经忧患 患难与共 共度爱河   河清海晏 晏然自若 若敖之鬼 鬼哭粟飞 飞鸟惊蛇 蛇影杯弓 弓折刀尽 尽智竭力   力敌千钧 钧天广乐 乐退安贫 贫困潦倒 倒箧倾囊 囊空如洗 洗耳恭听 听之任之   之死靡二 二八女郎 郎才女姿 姿意妄为 为蛇添足 足兵足食 食亲财黑 黑家白日   日高三丈 丈二和尚 尚虚中馈 馈贫之粮 粮尽援绝 绝甘分少 少小无猜 猜拳行令   令人神往 往返徒劳 劳形苦心 心力衰竭 竭泽焚薮 薮中荆曲 曲眉丰颊 颊上三毛   毛举细务 务本抑末 末路穷途 途穷日暮 暮翠朝红 红灯绿酒 酒色财气   声东击西 造句   1) 他们以声东击西的方法转移敌人的注意,成功地攻占了山头。   2) 警方运用声东击西的战略,转移了匪徒的注意力,才能顺利将他们一网成擒。   3) 我原以为他会躲在柱子后吓我,哪里知道他是声东击西骗我上当。   4) 从作战谋略和战术运用上说,作战中的以退为进,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再由迂变直,犹如 拳击 争霸赛中要出重拳时,必须也必然要先虚晃几招一般。   5) 有时不妨以退为进,先退后进,有时可以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有时则要适可而止,止于至善。   6) 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敌人诱骗出来后,再用主力直捣巢穴。   7) 一对对 摔跤 手采取声东击西的佯攻手法,使对方猝不及防,终于揪住了对方,开始搏斗起来。   8) 棋者落落布子,声东击西。   9) 游击队声东击西,故弄玄虚,搞得敌人团团乱转。   10) 抗日游击队灵活多变,经常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打得敌人昏头转向。   11) 警方用声东击西的方法,将匪首制服。   12) 这是敌人声东击西的战略,可别上当,他们的主力可能正准备直捣我们的总部。   13) 他们宣称那些人不过是"声东击西"。拿这个论点与人的讨价还价是很不高明的。   14) 他最后的论点是在声东击西,想让我们忘掉要点。   15) 由于我们声东击西的策略,直到最后时刻为止,敌人始终不知道我们究竟要在哪里展开攻势。   16) 这个时候,袁绍才发现是上当了,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却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猜你喜欢: 1. 有关声东击西的历史典故 2. 声东击西成语故事 3. 声东击西的主人公是谁 4. 声东击西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5. 历史成语的典故大全
2023-05-18 12:14:351

声东击西是什么故事?

声东击西 【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解释】: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举例造句】: 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拼音代码】: sdjx【近义词】: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反义词】: 无的放矢【歇后语】: 东方打雷西方雨;西面敲锣东面鼓【灯谜】: 东放一枪西打一棒【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英文】: 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故事】: 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2023-05-18 12:14:438

声东击西的典故和道理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本文整理了声东击西的典故,欢迎阅读。 声东击西的典故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 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 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 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 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道理 声东击西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声东、故纵都是假象,击西、欲擒都是真象。其本质是为了战胜对方。所以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声东击西的主人公 声东击西的主人公是班超。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2023-05-18 12:14:571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解释】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拼音】[shēng dōng jīxī]【出处】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释义】声张于东而惑敌,实际上却于西给敌以不意的打击。近反义词【近义词】围魏救赵、调虎离山、避实就虚、东声西击、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反义词】无的放矢调虎离山【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解释】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解释】姜子牙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才能够一站成功。
2023-05-18 12:15:031

声东击西的意思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译文】:所以,用兵之道,示以柔而迎之以刚强,表示软弱而坐上强,为的用款而应之以张,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近义词】围魏救赵、调虎离山、避实就虚、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反义词】无的放矢扩展资料:声东击西的近义词1、调虎离山【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译文】: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以便乘机行事。2、出其不意【解释】: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出自】:孙子·战国《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译文】: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
2023-05-18 12:15:127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什么

声东击西[成语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典故出处]清·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近义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反义词]无的放矢[常用程度]常用扩展资料:近义词:出其不意[成语解释]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典故出处]清·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出其不意,方无走失。[译文]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就没有失败。[近义词]攻其不备、出人意外[反义词]意料之中、不出所料[常用程度]常用
2023-05-18 12:15:351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声东击西(shēng dōng jī xī)是一个汉语成语 ,英文翻译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这一策略在于把对方的注意力用在我方不甚感兴趣的地方,使对方增加满足感。这是谈判中常常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我方与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谋得我方利益的同时,使对方也感到最大的满足。扩展资料声东击西的典故成皋是韩国北方的屏障,成皋失陷,韩国上下一片慌乱。韩国不少大夫主张用孙膑换回成皋,韩王也打算把孙膑交给魏国。申大夫坚决反对,他说只要孙膑在韩国,成皋就不愁不能夺回,而且魏国也不敢小视韩国。身为大将军的韩国太子也反对交出孙膑,认为如此将是韩国的羞辱。韩王改变主意,命太子和孙膑带兵夺回成皋。韩国的军队没有进攻成皋,而是直逼魏国的重镇中牟。庞涓估计孙膑会象当年围魏救赵一样故计重演,并未回兵中牟,而是率主力直逼韩国国都。韩王立刻命太子和孙膑回军。孙膑让太子率大军明为回国救急,实为虚晃一枪,他与钟离春率领一支精干轻装军队,夜奔成皋,乘敌不备,夺回了成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东击西
2023-05-18 12:15:436

声东击西的典故是什么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本文整理了声东击西的典故,欢迎阅读。 声东击西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有一年夏天,项羽的楚军和刘邦、的汉军在彭城相遇,刘邦大败。魏王豹本来已经归、顺了刘邦,现在看到楚军的实力强大,便想改投项、羽,于是他借口回去看望生病的亲人,离开了汉军,、投奔项羽,并宣布反汉。 刘邦得知这件事,便派韩信率兵去攻打魏王豹。魏王豹得知汉军进攻的消息,、就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守在黄河东岸的蒲坂,封锁、黄河渡口临晋津,以阻止汉军过河。当韩信领兵来到黄河边,看到蒲坂地势险要,、又有重兵把守,想要强攻必然难上加难,还会使士、兵白白地牺牲。 他思虑再三,终于想出一个“声东、击西”的好办法。他将军营扎在蒲坂对岸,军营周、围插上旗帜,让士兵白天操练、呐喊,晚上掌灯举、火,装作要在这里强渡黄河的样子。而另一方面,、韩信偷偷地率汉军主力向北移动,准备在夏阳偷渡、黄河。魏军对韩信的“虚张声势”深信不疑,他们、的主力部队还在蒲坂固守,却万万没有想到汉军已、经在另一面准备渡黄河了。 汉军没有渡船,就做了许多木桶,然后把几个、木桶连在一起,上面绑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这、样就成了渡筏。汉军就乘着这些木筏,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顺利渡到了河对岸,并且趁着后方空、虚攻陷了军事要地安邑。魏王豹慌乱之中领兵迎战,、被汉军打得大败,自己也被韩信活捉。 韩信的“声东击西”策略运用得十分巧妙和、恰到好处,很好的迷惑了魏王豹,使其以为韩信、在此处过河,其实韩信早已经暗中安排主力从别、处渡河了。最后韩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夺取、了胜利。“声东击西”的策略意在营造表面现象,以迷惑他人,造成错觉,然后从其不注意的方面、下手。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时刻保持防范意识,仔细揣摩对方意图,不、给对方可乘之机。 声东击西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围魏救赵、调虎离山、避实就虚、东声西击、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反义词:无的放矢 声东击西相关故事 郑成功计划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战舰,浩浩荡荡,装作从南航道进攻。荷兰殖民军急忙调集大批军队防守航道。为了迷惑敌人,郑成功的部队声威浩大,喊声震天,炮火不断。这一下,郑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军以为平安无事。南航道激战正酣,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郑成功率领主力战舰,人不知,鬼不觉,乘海水涨潮时机迅速登上鹿耳门,守军从梦中惊醒,发现已被包围。郑成功乘胜进兵,从背后攻下赤嵌城。荷兰殖民军狼狈逃窜,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2023-05-18 12:16:031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ㄕㄥ ㄉㄨㄥ ㄐㄧˊ ㄒㄧ 汉语拼音 shēng dōng jí xī 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东击西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六计。 原文为:「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此计在古今中外战争中的运用十分广泛。顾名思义,声音在东面,而打击在西面。我军的行动时东时西,或攻或守,飘忽不定,引诱敌人做出错误判断,不能自控,我则抓住敌人这一混乱局面,出其不意地进攻,一举取得胜利。 FROM: zh. *** /w/index.php?title=%E8%81%B2%E6%9D%B1%E6%93%8A%E8%A5%BF&variant=zh- 释义 声:声张。 1.表面上声言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语出《通典 兵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宋 张纲 《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 《水浒传》第十八回:「这 雷横 亦有心要救 晁盖 ,以此争先要来打后门;却被 朱仝 开了,只得去打他前门,故意这等大惊小怪,声东击西,要催逼 晁盖 走了。」 袁庙 等《辛亥革命征信录》:「是夜革党拟于十二句 ,由 汉口 起事,声东击西,使 武昌 不暇筹备。」 ***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经常要采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骗、引诱和迷惑敌人,例如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夜间行动等。」 2.形容动作、说话、行文等变化莫测。 清 李渔 《玉搔头 讲武》:「一任他声东击西,藏头露尾,俺自有应八面的雄捍蔽。」 孙犁 《澹定集 读作品记》:「他的语言,采取了长段排比,上下骈偶,新旧词汇并用,有时寓庄于谐,有时寓谐于庄,声东击西,真假相伴,抑扬顿挫,变化无穷的手法。」 例句 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按预定的计划,我们要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把敌人吸引到温水方向。《遵义会议放光芒》 相似词 指东打西,出奇制胜,出其不意 相反词 直捣黄龙
2023-05-18 12:16:211

声东击西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的释义: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相关例句:1、警察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小伎俩。2、黄国梁说除了声东击西策略外,整个行动还有其他保安措施配合。3、抗日游击队灵活多变,经常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打得敌人昏头转向。4、和爸爸打羽毛球,只有用智取,我发现老爸一向使蛮劲,于是我来了个声东击西。5、游击队声东击西,故弄玄虚,搞得敌人团团乱转。6、我们的战术一贯都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办法。7、我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敌人。8、虽然现在这里还没什么动静,但地势险要,千万麻痹不得,小心敌人声东击西。
2023-05-18 12:16:282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结构】联合式。  【用法】常用于军事;指一种出奇战胜敌人的战术。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形】击;不能写作“机”。  【近义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反义词】无的放矢  【例句】虽然现在这里还没什么动静;但地势险要;千万麻痹不得;小心敌人~。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2023-05-18 12:17:193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shēng dōng jī xī) 英文翻译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2023-05-18 12:17:285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有什么意思

1、声张击东而实击西。意思是: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声:扬言。 2、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
2023-05-18 12:17:411

声东击西的典故

声东击西的典故是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声东击西一个汉语成语,英文翻译makingafeinttotheeastandattackinginthe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2023-05-18 12:17:471

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声东击西的典故: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但团结西域各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   由于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了匈奴,反对汉朝。班超考虑再三,决定首先平定四处煽风点火的莎车国。   莎车国王知道自己的实力无法和班超抗衡,便向北边的龟兹国求援。于是,龟兹王亲自率领五万人马,援救莎车国。   班超虽然联合了于阗等国,但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为了迷惑敌人,班超想出了一个声东击西的妙计。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   这天黄昏,班超命令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而自己则率领将士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很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听后特别高兴,误以为班超害怕自己而慌忙逃跑了,他决定趁此机会追杀班超。龟兹王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   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了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   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来不及逃走,只得投降。而另一边,龟兹王气势汹汹地追了一夜,却连班超部队的踪影也没见到,但又听说莎车已被平定的消息。龟兹王深知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地返回了龟兹国。   声东击西的汉语词典解释:   1. 表面上声言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语出《通典•兵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   ●《水浒传》第十八回:「这雷横亦有心要救晁盖,以此争先要来打后门;却被朱仝说开了,只得去打他前门,故意这等大惊小怪,声东击西,要催逼晁盖走了。」   ●袁庙等《辛亥革命征信录》:「是夜革党拟于十二句钟,由汉口起事,声东击西,使武昌不暇筹备。」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经常要采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骗、引诱和迷惑敌人,例如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夜间行动等。」   2. 形容动作、说话、行文等变化莫测。   ●清李渔《玉搔头·讲武》:「一任他声东击西,藏头露尾,俺自有应八面的雄捍蔽。」   ●孙犁《澹定集·读作品记》:「他的语言,采取了长段排比,上下骈偶,新旧词汇并用,有时寓庄于谐,有时寓谐于庄,声东击西,真假相伴,抑扬顿挫,变化无穷的手法。」   声东击西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围魏救赵、调虎离山、避实就虚、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反义词:无的放矢   用声东击西造句:   1、警察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小伎俩。   2、我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敌人。   3、他最后的论点是在声东击西,想让我们忘掉要点。   4、努尔哈赤用兵如神,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把明军杀败了。   5、游击队声东击西,故弄玄虚,搞得敌人团团乱转。   6、护卫:也许他们是期待援军的帮助。也许他们是声东击西。   7、我们班足球队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使对方连连失利,结果以3比0大获全胜。   8、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弄得敌人扑朔迷离,不知游击队到底在哪儿。   9、黄国梁说除了声东击西策略外,整个行动还有其他保安措施配合。
2023-05-18 12:18:001

声东击西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或者是一个中性词

声东击西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中性词 中性词或成语 关于声东击西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字】: 声东击西 【拼音读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解释说明】: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来历说明】: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和声东击西意思相近的成语四字词语 【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作战时一方面正面和敌军交锋,而另一方面出奇兵来取得胜利。善于出奇兵的,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后以“出奇制胜”指用对方意料不到... 【调虎离山】: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东声西击】: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避实就虚】: 本作避实击虚。《孙子兵法·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进攻其薄弱环节。后也指谈问题或处理问题时回避要害。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 和声东击西意思相反的四字成语和词语 【声东击西】 扩展阅读:用(声东击西)写一句话例句 (1)、我原以为他会躲在柱子后吓我,哪里知道他是声东击西骗我上当。 (2)、他最後的论点是在声东击西,想让我们忘掉要点。 (3)、有种伤叫声东击西;有种情叫触景生情;有种爱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好阴狠的手段,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席卷而来的厉风让易天剑喷出一口鲜血。 (5)、中最精妙,用来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的“贵妃回眸”。 (6)、你不要声东击西了,我在微信等你。
2023-05-18 12:18:231

成语"声东击西"出自何处?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声东击西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人。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解析】 这则按语通过使用此计的两个战例,来提醒使图此计的人必须考虑对手的情况:敌方指挥确可扰乱,用此计必胜,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识破计谋,此计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黄巾军中了李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今河南南阳)。而周亚夫处变不惊,识破敌方计谋。吴军佯攻东南角,周亚夫下令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守。当吴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亚夫早有准备,吴军无功而返。 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探源】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故事】 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统治数十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立志收复台湾。1661年4月,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将士顺利登上澎湖岛。要占领台湾岛,赶走殖民军,必须先攻下赤嵌城(今台南安平)。郑成功亲自寻访熟悉地势的当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两条航道可进:一条是攻南航道,这条道港阔水深,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又较易登陆。荷兰殖民军在此设有重兵,工事坚固,炮台密集,对准海面,另一条是攻北航通,直通鹿耳门。但是这条航道海水很浅,礁石密布,航通狭窄。殖民军还故意凿沉一些船只,阻塞航道。他们认为这里无法登陆,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郑成功又进一步了解到,这条航道虽浅,但海水涨潮时,仍可以通大船。于是决定趁涨潮时先攻下鹿耳门,然后绕道从背后攻打赤嵌玻。 郑成功计划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战舰,浩浩荡荡,装作从南航道进攻。荷兰殖民军急忙调集大批军队防守航道。为了迷惑敌人,郑成功的部队声威浩大,喊声震天,炮火不断。这一下,郑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军以为平安无事。南航道激战正酣,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郑成功率领主力战舰,人不知,鬼不觉,乘海水涨潮时机迅速登上鹿耳门,守军从梦中惊醒,发现已被包围。郑成功乘胜进兵,从背后攻下赤嵌城。荷兰殖民军狼狈逃窜,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2023-05-18 12:18:322

战术上声东击西的例子有哪些?

、声东击西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2、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此时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邯郸,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攻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3、假道伐虢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
2023-05-18 12:18:391

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出处】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淮南子兵略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唐杜佑《通典兵六》说【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2023-05-18 12:18:451

声东击西是成语吗?

是声东击西shēng dōng jī xī[释义]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语出] 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辨形] 击;不能写作“机”。[近义] 出其不意 出奇制胜[用法] 常用于军事;指一种出奇战胜敌人的战术。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结构] 联合式。[例句] 虽然现在这里还没什么动静;但地势险要;千万麻痹不得;小心敌人~。[英译] 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
2023-05-18 12:19:043

声东击西之计在生活中给我们什么启示?

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提示我们可以出奇制胜,出其不意。
2023-05-18 12:19:134

声东击西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出处】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淮南子·兵略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唐·杜佑《通典·兵六》说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相近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相反词】无的放矢 【成语例句】 ◎ 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 ◎ 方志敏执行了毛主席"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并针对当时赣东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集中兵力,争取主动,打不打操之于我。 ◎ 赵处长说:"这不一定,一旦他警觉到有人在跟踪他,这却成了声东击西的好办法,他也正好让我们守在这里,跑了。"
2023-05-18 12:19:201

声东击西。是什么动物?

鸡。因为鸡 鸡声东击西和酉有关 还有鸡,鸡朝东边打鸣,所以声东。所以鸡便在西边,击西。
2023-05-18 12:19:294

歇后语声东击西

东方打雷西方雨 ———— 声东击西 东放一枪,西打一棒 ———— 声东击西 西面敲鼓东面响 ———— 声东击西 东放一枪,西打一拳 ———— 声东击西 东放一枪西打一棒 ———— 声东击西 
2023-05-18 12:19:541

36计有哪些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擒贼擒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反客为主: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语出《三国演义》。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语出元曲《英雄布》。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语出《三国演义》。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语出《儿女英雄传》。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这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巢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可以说,这种所谓的计策和这些词语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
2023-05-18 12:20:0410

声东击西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声东击西的解释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相近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相反词】无的放矢   声东击西的历史典故   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声东击西的造句   1) 他率部艰苦转战,创造出“昼伏夜动,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的游击战术,在鄂豫边开创了第一块红色区域。   2) 官渡之战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3) 据媒体报道,珠宝贼团以“偷龙转凤”及“声东击西”等手段,在会展摊位下手盗窃,其间屡次得手。   4) 誓言,必杀尽邪宗一干人等,为枉死者报仇雪冤,岂料,邪宗不过是施以声东击西,做得掩人耳目之举。   5) 率部艰苦转战,创造出“昼伏夜动,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的游击战术,战果累累,被当地群众视为传奇般的英雄。   6) 他同样没想到这两人会有如此能耐,在压倒性的不利情势下还能想出这等声东击西的妙法,视线才遮挡了那么一会,局势就已变生不测,到嘴的鸭子快要飞走了。   7) 这个时候,袁绍才发现是上当了,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却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   8) 虽然现在这里还没什么动静,但地势险要,千万麻痹不得,小心敌人声东击西。   9) 面对千军万马,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要胆怯到草木皆兵,要知己知彼,然后声东击西攻其不备,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10) 他最後的论点是在声东击西,想让我们忘掉要点。   11) 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   12) 这位将军作战时善于声东击西.   13) 安冈支队的攻击计划意图通过采取声东击西的方法来设下圈套。   14) 军队声东击西,把敌军调离岗位.   15) 经常要采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骗引诱和迷惑敌人,例如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夜间行动等。   16) 用法要诀是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出势要伸展自如,劲力要刚柔相济,动作要声东击西,进退要虚实随机。   17) “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   18) 我们为了越狱,声东击西,分散注意力.   19) 伏地魔和奇洛在霍格沃茨放出一只山怪,以求声东击西赶去盗取魔法石,不过没有成功。   20) 如果朕没有料错,明军玩的是声东击西的诡计,这次东门突围只是佯动,所以我军主力绝不可轻举妄动。   21) 一方面怒斥谢霆锋不是好丈夫,一方面又不停求和,再加上之前的一番言论,言论总是前后相悖的张柏芝对婚姻关系,不是声东击西,也是相当没有诚意。   22) 带头的水牛已经就范,雷洋还客气什么,闪身扑如众匪之中,指南打北声东击西,拳打脚踢肘击膝撞,如饿虎扑羊般将余下六人尽数击倒。   23) 前面提到,丁庆祥为了阻止吴江凯打击私挖滥采,抛出了三个计策,如果说群体性上访是声东击西,那么突袭老魏就是釜底抽薪,用在民主推荐之前是在合适不过了。   24) 比如,毁敌系统的瘫痪战,击敌要害的引导战,搜捕残敌的搜剿战,斩敌首脑的掏心战,以慑助打的心理战,营救己方人员的救援战,声东击西的欺骗战等等。   25) 它富于变化,如龙游四海,指南打北,声东击西,让人难以适从。   26) 中最精妙,用来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的“贵妃回眸”。   27) 有种伤叫声东击西;有种情叫触景生情;有种爱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8) 运用启示式提问时,可相机采用声东击西先虚后实借古喻今等具体方法。   29) 如此与朱家庄形成鼎足之势,互相联络,防止田尔耕耍花招,来个声东击西。   30)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例举的‘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声东击西"等方法,都是造成敌之错觉和不意从而出奇制胜的范例。  看了“声东击西”典故内容的人也喜欢: 1. 最有名的帝王典故 2. 声东击西的主人公是谁 3. 三十六计声东击西的故事 4. 描写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
2023-05-18 12:20:281

声东击西的故事

  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驻守在黄河东岸蒲坂,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于是他表面装作调兵遣问将强行渡河,实际却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声东击西》的故事   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彭城被项羽的楚军杀得大败,本已归顺刘邦的魏王豹倒戈反汉。   刘邦派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王豹得知汉军进攻的消息,就任命柏直为大将,统率兵马扼守在黄河东岸的蒲坂,封锁黄河渡口,阻止汉军渡河。   韩信带领汉军来到前线,发现蒲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经过反复考虑,他想出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他将军营扎在蒲坂对岸,军营四周插上旗帜,又弄来一些船只。白天让士兵操练、呐喊,夜里掌灯举火,调兵遣将,做出要从这里强渡黄河的架势。背地里他却把汉军主力偷偷向北移动,选择了夏阳作为偷渡黄河的据点。   魏军看到黄河对岸的汉军,调动繁忙,喊杀震天,以为韩信真要从蒲坂渡河。柏直乐得拍手大笑:“韩信之辈真是一伙笨蛋,我这里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再加上黄河水深流急,休想渡过河来!”于是他便放心睡觉去了。   汉军开到夏阳以后,韩信命令士兵赶紧做木桶。把几个木桶连在一起,上面拴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就成了渡筏。汉军乘着这些渡筏,偷渡到对岸。因为魏军在那里没有派兵防守,所以汉军顺利地渡过黄河,攻陷了魏军后方要地安邑。魏王豹毫无准备,慌忙领兵迎战,结果惨败,他自己也被韩信活捉了。
2023-05-18 12:20:341

声东击西 近义词

应该是调虎离山求采纳
2023-05-18 12:20:422

声东击西还有什么词语

像声东击西的词语有: 南征北战 东征西讨 大惊小怪 求同存异 大材小用 里应外合 来龙去脉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2023-05-18 12:20:481

声东击西打一数字

1
2023-05-18 12:20:576

声东击西的典故是什么

1、声东击西的典故是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2、声东击西一个汉语成语,英文翻译makingafeinttotheeastandattackinginthe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更多关于声东击西的典故是什么,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73e561161610373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5-18 12:21:111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

问题一:声东击西什么意思?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问题二: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问题三:声东击西的意思是什么 声东击西:一虚一实,在东面虚张声势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真正的攻击在西面。 问题四:声东击西的声是什么意思 声:声张 [ 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 同义词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 解释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 出自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例句 ]: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问题五:声东击西里的声是什么意思? 是声音在东面而攻击却在西面 问题六:声东击西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汉语文字】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 【汉语拼音】shēng dōng jī xī 【英文翻译】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 【词语解释】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字词解释】声:声张。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反义词】无的放矢 【同韵词】瓜代之期、悬壶行医、劝百讽一、淡饭黄齑、政令不一、心口如一、走漏天机、良莠不一、苍翠欲滴、娇娇滴滴、...... 问题七:声东击西的意思 【汉语文字】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 【汉语拼音】shēng dōng jī xī 【英文翻译】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 【词语解释】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字词解释】声:声张。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反义词】无的放矢 【同韵词】瓜代之期、悬壶行医、劝百讽一、淡饭黄齑、政令不一、心口如一、走漏天机、良莠不一、苍翠欲滴、娇娇滴滴、...... 问题八:声东击西什么意思呀?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2023-05-18 12:21:181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解释】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拼音】[shēng dōng jīxī]【出处】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释义】声张于东而惑敌,实际上却于西给敌以不意的打击。近反义词【近义词】围魏救赵、调虎离山、避实就虚、东声西击、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反义词】无的放矢调虎离山【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解释】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解释】姜子牙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才能够一站成功。
2023-05-18 12:21:382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什么?

声东击西[成语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典故出处]清·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近义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反义词]无的放矢[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古代扩展资料:近义词:出其不意[成语解释]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典故出处]清·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今日是年晚,此老必定在家,须乘此时调兵围住,出其不意,方无走失。[近义词]攻其不备、出人意外[反义词]意料之中、不出所料[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乘人不备突然行动[成语结构]动宾式[产生年代]古代
2023-05-18 12:21:522

声东击西的意思

释义: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指虚张声势使敌人产生错觉,而突然袭击其不备之处。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扩展资料:历史典故原文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④。注解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②不虞:未意料,未预料。③坤下兑上: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坤,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④利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既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进的方向和攻击目标,全句译为:敌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对我方有利,应乘机进攻、打击敌人。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运用案例声东击西破命案北魏时,有两个充军到杨州的逃犯,一个叫解庆宾,一个叫解庆安,他们是亲兄弟。解庆安逃脱在外,为了掩人耳目,解庆宾诬告是曾与他们结仇的当地人李盖、苏显甫二人杀了解庆安。李盖、苏显甫大呼冤屈,连忙辩解道:早晨二人才看到解庆安匆匆往城外出走,怎么转眼间解庆宾就把血肉模糊的解庆安尸体搬回了家?而证人是一位巫婆,她是根据算卦推算出来的。杨州府又经严刑逼供,李、苏二人屈打成招,此命案被草率地结案,上报到河东太守李崇处。李崇仔细查阅案情,认为该案疑点山悉重重,他又是个不信鬼神的清官,为了查明真象,他使出一计:不久,杨州传出上面的消息,说李、苏二人被判死罪,待秋后问斩。一天,从州郡下来二位公差,直接找到解庆宾说:“你是不是有个兄弟叫解庆安,他在外地杀了人。”,解庆宾忙说:“我兄弟被人打死了,现在已结案了,你们一定搞错了。”;
2023-05-18 12:21:591

声东击西什么意思?

释义: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指虚张声势使敌人产生错觉,而突然袭击其不备之处。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扩展资料:历史典故原文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④。注解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②不虞:未意料,未预料。③坤下兑上: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坤,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④利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既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进的方向和攻击目标,全句译为:敌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对我方有利,应乘机进攻、打击敌人。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运用案例声东击西破命案北魏时,有两个充军到杨州的逃犯,一个叫解庆宾,一个叫解庆安,他们是亲兄弟。解庆安逃脱在外,为了掩人耳目,解庆宾诬告是曾与他们结仇的当地人李盖、苏显甫二人杀了解庆安。李盖、苏显甫大呼冤屈,连忙辩解道:早晨二人才看到解庆安匆匆往城外出走,怎么转眼间解庆宾就把血肉模糊的解庆安尸体搬回了家?而证人是一位巫婆,她是根据算卦推算出来的。杨州府又经严刑逼供,李、苏二人屈打成招,此命案被草率地结案,上报到河东太守李崇处。李崇仔细查阅案情,认为该案疑点重重,他又是个不信鬼神的清官,为了查明真象,他使出一计:不久,杨州传出上面的消息,说李、苏二人被判死罪,待秋后问斩。一天,从州郡下来二位公差,直接找到解庆宾说:“你是不是有个兄弟叫解庆安,他在外地杀了人。”,解庆宾忙说:“我兄弟被人打死了,现在已结案了,你们一定搞错了。”;公差说:“解庆安曾告诉我们,他有个兄弟在杨州,很有钱,他苦苦向我们求情:让他兄弟出笔钱,来救他的性命。今天既然认错了,那就算了。”。二位公差欲走,解庆宾急忙把他们拉住说:“那真是我兄弟,他其实没死,是逃遁在外,为了不让别人怀疑,我找了个替死鬼,不巧又被李盖、苏显甫发觉,他们与我有仇,就干脆说是他们杀了我兄弟的。”。二位公差以“一手交钱、一手交人”为由,把解庆宾叫进当地的一个茶馆,李崇与杨州府衙等正等在那。原来,判李、苏死罪,二位公差说情等事端都是李崇声东击西的计谋。解庆宾见事情败露,只得俯首认罪。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声东击西(声东击西)
2023-05-18 12:22:1313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解释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 实际上 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成语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 其实 击西。” 成语例句: 蜀人或 声东击西 ,指南攻北,吾兵 必须 分头守把。 繁体写法: 声东撃西 注音: ㄕㄥ ㄉㄨㄙ ㄐㄧ ㄒㄧ 声东击西的近义词: 出其不意 趁对方没有意料到突然采取行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计篇 出奇制胜 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出人意料的办法取胜 声东击西的反义词: 无的放矢 盲无目标地射箭。比喻说话、写作离题,行动盲目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 俄语翻译: применять обмáнный манёвр 日语翻译: 敌 (てき)が本能寺 (ほんのうじ)にあり 其他翻译: <德>im osten scheinmanǒver veranstalten,im westen angreifen<法>feindre d"attaquer l"est pour frapper l"ouest <diversion> 成语谜语: 东放一枪西打一棒 写法注意: 击,不能写作“机”。 歇后语: 东放一枪西打一棒
2023-05-18 12:22:421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什么

声东击西的解释是: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声东击西的解释是: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结构是联合式成语。年代是古代成语。拼音是shēng dōng jī xī。繁体是___西。感情色彩是中性成语。关于成语声东击西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示例 点此查看声东击西详细内容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二、出处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三、语法声东击西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四、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声东击西的近义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声东击西的反义词无的放矢声东击西的成语接龙声东击西、西颦东效、效死疆场声东击西的成语翻译英语: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日语:_ (てき)が本能寺 (ほんのうじ)にあり$俄语:применять обмáнный манёвр$其他:im Osten Scheinmanǒver veranstalten,im Westen angreifenfeindre d"attaquer l"est pour frapper l"ouest 声东击西相关成语东声西击、东拉西扯、道西说东、东征西怨、东奔西跑、东荡西除声东击西相关词语东声西击、声东击西、东驰西击、西东、拍击声、小东西、东西方、东西厢、老东西、坏东西、狗东西、泰东西声东击西的成语造句1.警察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小伎俩。2.黄国梁说除了声东击西策略外,整个行动还有其他保安措施配合。3.抗日游击队灵活多变,经常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打得敌人昏头转向。4.和爸爸打羽毛球,只有用智取,我发现老爸一向使蛮劲,于是我来了个声东击西。5.游击队声东击西,故弄玄虚,搞得敌人团团乱转。6.我们的战术一贯都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办法。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声东击西的详细信息
2023-05-18 12:22:481

声东击西的故事简介 声东击西是怎样的故事

1、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声东击西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六计。 2、此计在战争中的运用十分广泛。顾名思义,声音在东面,而打击在西面。我军的行动时东时西,或攻或守,飘忽不定,引诱敌人做出错误判断,不能自控,我则抓住敌人这一混乱局面,出其不意地进攻,一举取得胜利。
2023-05-18 12:22:541

声东击西的意思是什么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声东击西(shēng dōng jī xī)是一个汉语成语 ,英文翻译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这一策略在于把对方的注意力用在我方不甚感兴趣的地方,使对方增加满足感。这是谈判中常常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我方与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谋得我方利益的同时,使对方也感到最大的满足。扩展资料:典故:郑成功计划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战舰,浩浩荡荡,装作从南航道进攻。荷兰殖民军急忙调集大批军队防守航道。为了迷惑敌人,郑成功的部队声威浩大,喊声震天,炮火不断。这一下,郑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军以为平安无事。南航道激战正酣,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郑成功率领主力战舰,人不知,鬼不觉,乘海水涨潮时机迅速登上鹿耳门,守军从梦中惊醒,发现已被包围。郑成功乘胜进兵,从背后攻下赤嵌城。荷兰殖民军狼狈逃窜,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声东击西
2023-05-18 12:23:029

声东击西的意思和出处?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敌....意思,出处 5分 围魏救赵: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声东击西: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四面楚歌: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腹背受敌出处: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解释: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我也是收集来的,希望对你有用!!! 很高兴为你回答!!! 声东击西出自于哪 声东击西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 成语"声东击西"出自何处?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 《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作形容词,含贬义。 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百十一回。 希望采纳 声东击西出自于哪里?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 *** 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成语中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成语中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是啥意思,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其与汉朝哪位历史名人有关?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 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 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 出自西汉周亚夫将军平七国之乱的故事。 西汉,矗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 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汉书四十《周勃传》附)。此敌志不乱,
2023-05-18 12:23:271

请问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2023-05-18 12:23:441

声东击西的意思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 实际上 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成语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 其实 击西。” 成语例句: 蜀人或 声东击西 ,指南攻北,吾兵 必须 分头守把。 繁体写法: 声东撃西 注音: ㄕㄥ ㄉㄨㄙ ㄐㄧ ㄒㄧ 声东击西的近义词: 出其不意 趁对方没有意料到突然采取行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计篇 出奇制胜 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出人意料的办法取胜 声东击西的反义词: 无的放矢 盲无目标地射箭。比喻说话、写作离题,行动盲目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 俄语翻译: применять обмáнный манёвр 日语翻译: 敌 (てき)が本能寺 (ほんのうじ)にあり 其他翻译: <德>im osten scheinmanǒver veranstalten,im westen angreifen<法>feindre d"attaquer l"est pour frapper l"ouest <diversion> 成语谜语: 东放一枪西打一棒 写法注意: 击,不能写作“机”。 歇后语: 东放一枪西打一棒
2023-05-18 12:23:511

声东击西的意思解释

声东击西的意思解释:表面声称要攻击东边,而实际却攻击西边。现指故意迷惑对方,使其产生错觉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声东击西,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和唐·杜佑《通典·兵六》。这个成语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一种策略思想。意为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军事上是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的一种谋略。其本身结构是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唐·杜佑《通典·兵六》)。后人根据《淮南子·兵略训》的内容提炼出“声东击西”之意,再根据《通典·兵六》的文字提炼出“声东击西”之语。声东击西在战术上的关键在转移目标,讲的是出奇制胜,以假象迷惑对手,造成对方的错觉,伪装攻击的真实目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忽东忽西,即打即离。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示之以不攻;形似必然而不然,形似不然而必然;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这是用兵打仗中常用的一种作战谋略。其主要思想是让对手顺情而推理,我却因势而用计,出其不意地夺取胜利。
2023-05-18 12:23:581

声东击西的故事 分别是谁的故事

1、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2、《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元·脱脱等《宋史·高敏传》:“兵家之事,声东击西。 3、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
2023-05-18 12:24:191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声东击西(shēng dōng jī xī)是一个汉语成语 ,英文翻译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这一策略在于把对方的注意力用在我方不甚感兴趣的地方,使对方增加满足感。这是谈判中常常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我方与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谋得我方利益的同时,使对方也感到最大的满足。扩展资料声东击西的典故成皋是韩国北方的屏障,成皋失陷,韩国上下一片慌乱。韩国不少大夫主张用孙膑换回成皋,韩王也打算把孙膑交给魏国。申大夫坚决反对,他说只要孙膑在韩国,成皋就不愁不能夺回,而且魏国也不敢小视韩国。身为大将军的韩国太子也反对交出孙膑,认为如此将是韩国的羞辱。韩王改变主意,命太子和孙膑带兵夺回成皋。韩国的军队没有进攻成皋,而是直逼魏国的重镇中牟。庞涓估计孙膑会象当年围魏救赵一样故计重演,并未回兵中牟,而是率主力直逼韩国国都。韩王立刻命太子和孙膑回军。孙膑让太子率大军明为回国救急,实为虚晃一枪,他与钟离春率领一支精干轻装军队,夜奔成皋,乘敌不备,夺回了成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东击西
2023-05-18 12:24:251

声东击西的典故出处是哪里?

声东击西的故事: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扩展资料:声东击西的故事通过使用此计的两个战例,来提醒使图此计的人必须考虑对手的情况:敌方指挥确可扰乱,用此计必胜,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识破计谋,此计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黄巾军中了李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而周雅夫处变不惊,识破敌方计谋。吴军佯攻东南角,周雅夫下令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守。当吴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雅夫早有准备,吴军无功而返。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2023-05-18 12:24:371

声东击西的典故是什么

声东击西的典故是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声东击西一个汉语成语,英文翻译makingafeinttotheeastandattackinginthewest,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2023-05-18 12: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