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柚不是西游
-
我个人认为,瑞幸主打咖啡外卖市场,主要原因有一下两点。1:领导并不太懂咖啡。咖啡外送市场确实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文章。但是在整个行业竞争的那么激烈的情况下,为什么咖啡的外送看起来那么空,没人去抢?因为咖啡最大的敌人是时间呀。
这个被很多人都吐槽过了,就不多说。顺便看一下官网上咖啡的宣传图,真是一点都没要求啊。2: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好的咖啡店铺位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一个商圈的千分点(黄金铺位)就这么点,早就被星巴克给抢光了,这么多年以来,在星巴克那流氓般的拿铺策略下,太平洋、COSTA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去拿铺。瑞幸虽然有充足的弹药,但是实在是没有阵地了,勉强拿铺,别说是星巴克了,估计要被质馆、seesaw甚至麦当劳给吊打。霸气的“欢迎各类咖啡馆转让”广告词,实质上更该理解成为“我要好商铺”。在这点上,我是佩服的。没有因为钱多而乱来。
当然,作为一个咖啡人,最看重的还是咖啡怎么样。对于瑞幸的咖啡,我是给不了高分。不是因为ta用全自动机。我这些年一直在强调,不要觉得全自动机一定比不上半自动咖啡机。科技在进步,无非就是舍不舍得花钱的事情。反而,像这种出杯量巨大的店,全自动机反而对品质有所帮助。瑞幸的咖啡口感上一般般的原因,跟星巴克是一样的,为了商业。虽说是阿拉比卡豆没错,但阿拉比卡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就算是被吐槽的再厉害,星巴克用的也是阿拉比卡豆啊。阿拉比卡豆并不代表着咖啡品质一定好。说到品质,让我再来吐槽一下WBC冠军团队这个广告宣传点。对于吃瓜群众来说,一定觉得WBC冠军团队不明觉厉。但是咖啡爱好者和从业者你们仔细想想,WBC每年都有啊,并不神秘。
冠军是很了不起,不过冠军是用什么豆子打比赛赢的冠军?你那廉价的商业豆,配上全自动机,WBC冠军又怎么样?同时,WBC冠军团队这个也值得寻味一番。实在是看不出WBC冠军能给瑞幸带来什么。所以,倘若瑞幸成功了,那也只是资本的胜利,是典型的中国互联网式公司的胜利,无关咖啡。
我真的不是要碰瓷瑞幸,也真的不是蹭热点~只是上次浅浅的说了下我眼中的瑞幸,就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为什么我认为瑞幸会胜利(在市场上站稳并活的滋润)但却不是咖啡的胜利;瑞幸去碰瓷星巴克会不会波及到独立咖啡馆。以及,有读者留言说到,应该允许创新才对。针对这几个问题,我想还是有必要再写写的。老样子,说些表面可以预见的东西,只是换个角度,尽量不去做评判对与错。
- nicejikv
-
外界对瑞幸质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旦瑞幸停止补贴,那么咖啡的销量就会急剧下滑,而数千家门店则可能沦落为负资产。
在我看来,尽管补贴在营销中扮演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之所以会被你的低价吸引,本质上说是因为消费者剩余。简单的说,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原本能够接受的最高价格就是27元,但这时候13元就能买到了。因此,消费者很满意。
正是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所以尽管瑞幸悄悄的缩减折扣券的优惠幅度,但是消费者依旧愿意消费。不过,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完全取消补贴后的瑞幸咖啡,尚不得而知。毕竟,27元的瑞幸咖啡与34元的星巴克,并不存在悬殊的价格差。
一旦瑞幸提价的速度跟不上品质提升的速度,消费者就会选择“背叛”。而之前教育市场的费用,也就相当于替星巴克做嫁衣。所以,最终比拼的依然是咖啡质量!
根据瑞幸的计划,将在2021年底实现1万家门店的布局。可问题在于,随着门店规模的扩张,运营成本也会大幅攀升。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如此大规模的门店、如何确保上万家门店咖啡口感的标准化,是一道极其复杂的课题。
无论是星巴克还是肯德基这样的国外品牌,都不敢追求如此高速度的开店。即便是当下深受资本和消费者喜欢的新茶饮品牌,也大多是稳扎稳打的布局门店。
- 寸头二姐
-
瑞幸咖啡的创始团队来自神州租车,可以说跟神州租车是同一个老板。瑞幸从成立一开始就是奔着上市去的。“小蓝杯”瑞幸咖啡发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二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这也是瑞幸咖啡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二季度,瑞幸咖啡虽然净收入高增长,但由于营业总支出高达16亿元,导致二季度净亏损6.8亿元(每天亏损约750万),同比扩大104.59%。
自2018年以来,瑞幸咖啡一直呈现亏损状态。自2018年至2019年第二季度,瑞幸净亏损28.5亿元。
在发布财报后,瑞幸咖啡美股暴跌16.74%,报20.44美元,市值57.78亿美元,比昨日下跌9.67亿美元(近70亿人民币)。
成立两年的瑞幸咖啡通过“疯狂”开店和用户补贴,迅速在中国咖啡市场拓展市场,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咖啡连锁品牌,并以中概股最快IPO的速度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交易,本次首次公开募股共募集资金5.61亿美元。所筹资金主要用于店面扩张、吸纳顾客、研发以及营销等方面。据测算,瑞幸全年先煮咖啡销量达7150万杯,收入6.5亿元,但是各种费用摊销后成本高达26.67元/杯,相当于“卖一杯,亏两杯”。
通过巨额补贴实现市场的快速扩张,难免会引起外界的质疑和唱衰。对于接连亏损,何时能够盈利一直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瑞幸咖啡CEO钱治亚曾公开表示,瑞幸的亏损符合预期,会持续补贴3-5年,目前不考虑盈利。但是对于营收超600%的高速增长,她表示这是得益于客户数量增加、交易客户平均购买商品数量增加、有效销售价格提高等因素的推动。
财报还显示,瑞幸咖啡今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590万客户,二季度新开593家门店(每天开店6-7家),并新开拓12个城市。瑞幸咖啡截至今年3月末,已在中国28个城市开设了2370家门店,并计划到2021年底前,瑞幸咖啡要建成门店10000家。
钱治亚曾对投资者表示,到2019年底,瑞幸咖啡将成为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咖啡连锁企业。一个中国初创的咖啡品牌,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全国13个城市开设660多家门店,而世界咖啡巨头星巴克用了12年时间才开设了同等数量的门店。
7月8日,瑞幸咖啡正式推出饮料产品“小鹿茶”,并发布4个品类10余款产品正式进军茶饮界。
与此同时,今年3月喜茶推出四款咖啡饮品,有业内人士对此评价称,“各自杀入对方领地,一场正面的较量正在孕育”。
除此之外,瑞幸咖啡进军中东和印度地区开启国际化进程。7月22日,瑞幸宣布与中东地区最大的食品制造及销售公司Americana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大中东和印度地区开展咖啡新零售业务。
在咖啡业务还没站稳脚跟的情况下,瑞幸不但进军茶饮界还扩展海外市场,这一做法使很多投资者表示疑惑。
所以在金融圈,很多人不看好瑞幸咖啡。瑞幸不是真的卖咖啡,而是彻头彻尾的找风口的金融公司。
- bikbok
-
相比星巴克,很多人不看好瑞幸咖啡的理由有3点:第一,品牌知名度。星巴克可是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全球都有直营门店,而瑞幸只不过是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企业,知名度太小;第二,对咖啡文化的理解不同。星巴克讲究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西方文化与咖啡文化的一种有机结合,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接受,而瑞幸的作为新企业,其企业文化都没有建立,更不要说去影响其他人了;第三,星巴克有成熟的销售渠道,拥有固定的消费人群,而且还在有效扩大,而瑞幸作为新公司,作为资本运作的企业,其门店数量不足,接受人群不多,还偏偏片面的追求单一的销售模式,就是会员制加线上付款,有钱都不能在其门店买咖啡,这极大缩小了自己的销售范围,是其发展道路上的一大弊病。
- 桃桃
-
因为星巴克是打品牌很多年的,很有实力的,品牌的,大家就算是没喝过或者是喝喝过的人他都知道。像瑞幸咖啡的话可能就是这几年才起来的,然后主打也是外卖,点外卖一般就点那个,所以说他和那个大品牌还是比不了的,也没有说什么看不看好吧,就说一个品牌要大一点,品牌小一点的,还有咖啡,也就那么回事儿吧,也差不多那个味道也差不多,只不过就是讲究名牌和嗯一般是走品牌的这个区别 像我自己对咖啡的研究就不多,买的最多的也是那种雀巢咖啡,一袋一袋的那种,嗯,自己泡的那种,骚骚比那种现磨的要甜很多,要好入口一些,那种现磨的咖啡都是很苦的,加了糖之后也也不怎么好喝,其实可能喝咖啡的人都是喝的一些品位吧。还有可能也就是为了提什么,一杯咖啡至少可以坚持,嗯,两三个小时的精神时间是吧,喝咖啡,熬夜喝咖啡,开会喝咖啡。现在比较有名的咖啡店就星巴克吧,然后其他的话一些小的店其实还可以,只不过就是没有星巴克出名,那味道也差不了多少,也差不多,可能就是面子问题吧,和新能喝星巴克的,都都比较有面儿,买一杯星巴克吃吧,发个朋友圈,就觉得很有面子,就跟买奢侈品一样的。
- ardim
-
题目说很多人都不看好瑞幸咖啡。大概只是知道瑞幸咖啡主要是走的外卖路线。
从感觉上来看瑞幸确实没有辛巴克名气大,辛巴克咖啡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主要原因:
一是一种品牌的成功且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名气和号召力,那么是经过多年的市场营销浸滢和客户的体验得出的结果。辛巴克咖啡就是这样的,辛巴克已经成了一种大众化的被认同的咖啡文化。
一个咖啡品牌的出名,除了其品质服务外,还有一些相关的东西,也就是由咖啡延伸出来的附加属性和边际效应。喝咖啡的方式多种多样,自己可以在家里喝可以去朋友处喝可以聚会时喝等等,但是这都和去咖啡厅喝咖啡的氛围和感觉是不一样的。
二是一种咖啡品牌的成功,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市场上有了好的口碑和认可,不断的发展改进,全方位的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效果和感觉以及体验式服务。
当然咖啡厅的选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流动人口有多少,消费能力如何,这个地方需要开几个咖啡厅,多大规模,竞争对手有多少,各自有什么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市场调查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也就是优先原则,先来的占据了最好的地理位置,那么后来的就无法占据核心位置了。销售自然无法和占据优势地位的相比较了。
如果是走外卖路子去销售咖啡,可能还是不太占优的,因为喝咖啡,那么去咖啡厅体验那种氛围,要么在家里自己煮,要么公司提供的有,或者公司有热水,自己买点速溶咖啡自己泡……通过外卖买咖啡可能就是临时住宿的人群,不方便自己煮咖啡或者消费能力不适合去咖啡厅消费。所以说,虽然外卖的市场空间是很大,但是起码有部分人不会通过外卖买咖啡的。
从目前来看至少暂时辛巴克的名气或者品牌效应还是占据很大优势的。
瑞幸咖啡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当然希望也能够成为一种有自己特色的咖啡品牌,提供客人方面优质的服务。
- 余辉
- 我无法判断市场趋势和投资环境。但是可以说的是,瑞幸咖啡在成立之初迅速扩张,在短时间内打破了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是,瑞幸咖啡也因为营销手段过于激进,财务造假和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和审查,这对于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瑞幸咖啡的盈利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市场观察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里论外几
-
首先我个人觉得瑞幸咖啡,虽然说不被市场看好,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他的经营方针没有问题的话,虽然说无法动摇整个咖啡市场格局,但是呢,生存下来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但是想要冲击星巴克或者是咖啡市场格局是不可能的,因为相对于星巴克来讲,瑞幸咖啡的名气实在是太小了。很多人在中国提起咖啡必然想到的第一品牌就是星巴克,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以高端,时尚为口碑引领了中国咖啡市场,所以说他的名气是非常的大,但是很多一线城市的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瑞幸咖啡。而且瑞信咖啡主打的应该是外卖市场,外卖市场同样需要实体店铺作为支撑,毕竟你开店的民主决定了,你配送的时间长短,所以说相对于星巴克它也是需要一定的实体经营的门门店。没有门店的支持,外卖咖啡是没有市场和体验的。所以说我个人觉得主打外卖不可取,因为外卖市场同样要面临着星巴克,太平洋或者是很多的一些咖啡品牌的竞争。另外我个人觉得现在的中国咖啡的格局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像咖啡这种东西本身没有太多的什么科学技术含量,嗯,只有在口味上决胜,所以说我个人觉得瑞幸想要动摇整个咖啡市场的格局是不可能的。
- 可桃可挑
-
简单说一下个人理解,星巴克的模式是品牌驱动,所以很多的商圈都需要它的入住,所以他可以得到很低的,而且很优越的店铺,再加上星巴克品牌的力量,所以每一杯咖啡都可以有超高的利润;而瑞幸,它是靠资本驱动,虽然在全国有很多家分店,但是每一杯咖啡都是靠打折来推动,如果没有了打折,那么很多人就不会再光顾瑞幸,本身是没有任何的品牌力量的,因为有很多可以取代瑞幸的品类咖啡,一旦没有了资本的补血,我想瑞幸必会一落千丈。仅代表个人观点。
- 大牌网络
-
因为星巴克崇尚的理念是:坐下来喝杯咖啡。在星巴克有优质的咖啡、平均2M的无线网络、格调的音乐、室内温度冬暖夏凉、在里面坐上一天也没事、再加上咖啡目前在中国是年轻人和中产喜欢的东西,所以星巴克里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聚集在那里,我形容它为“高雅的酒吧”,因此美女、帅哥聚集。好多人都知道星巴克。因为星巴克崇尚的理念是:坐下来喝杯咖啡。在星巴克有优质的咖啡、平均2M的无线网络、格调的音乐、室内温度冬暖夏凉、在里面坐上一天也没事、再加上咖啡目前在中国是年轻人和中产喜欢的东西,所以星巴克里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聚集在那里,我形容它为“高雅的酒吧”,因此美女、帅哥聚集。好多人都知道星巴克。因为星巴克崇尚的理念是:坐下来喝杯咖啡。在星巴克有优质的咖啡、平均2M的无线网络、格调的音乐、室内温度冬暖夏凉、在里面坐上一天也没事、再加上咖啡目前在中国是年轻人和中产喜欢的东西,所以星巴克里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聚集在那里,我形容它为“高雅的酒吧”,因此美女、帅哥聚集。好多人都知道星巴克。因为星巴克崇尚的理念是:坐下来喝杯咖啡。在星巴克有优质的咖啡、平均2M的无线网络、格调的音乐、室内温度冬暖夏凉、在里面坐上一天也没事、再加上咖啡目前在中国是年轻人和中产喜欢的东西,所以星巴克里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聚集在那里,我形容它为“高雅的酒吧”,因此美女、帅哥聚集。好多人都知道星巴克。因为星巴克崇尚的理念是:坐下来喝杯咖啡。在星巴克有优质的咖啡、平均2M的无线网络、格调的音乐、室内温度冬暖夏凉、在里面坐上一天也没事、再加上咖啡目前在中国是年轻人和中产喜欢的东西,所以星巴克里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聚集在那里,我形容它为“高雅的酒吧”,因此美女、帅哥聚集。好多人都知道星巴克。因为星巴克崇尚的理念是:坐下来喝杯咖啡。在星巴克有优质的咖啡、平均2M的无线网络、格调的音乐、室内温度冬暖夏凉、在里面坐上一天也没事、再加上咖啡目前在中国是年轻人和中产喜欢的东西,所以星巴克里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聚集在那里,我形容它为“高雅的酒吧”,因此美女、帅哥聚集。好多人都知道星巴克。
- 牛云
-
瑞幸咖啡前一段时间特别火,有不少企业客户甚至问我:沈老师,瑞幸咖啡模式你关注过吗?这导致我有意识地关注了一下网络上各种对瑞幸咖啡的报道和评价,同时也特意到我公司附近的瑞幸咖啡馆去体验了一次,然后发现,在我公司所在的大楼电梯里,有瑞幸咖啡的海报,甚至分众的电视里也有。我觉得很奇怪,一家咖啡馆为何要做这么大的硬广告呢?
然后我仔细浏览了瑞幸咖啡的广告,发现他诉求的是咖啡的口感和互联网+,也就是顾客在抵达瑞幸咖啡店以前,可以先在APP点餐,到达店里之后就可以直接饮用,节省了顾客的时间。对此我感觉很意外:咖啡的口感,都是可以调的,有什么值得诉求的呢?因为每一个顾客都喜欢不同口感和风味的咖啡;其次,互联网点餐不是新鲜事,因为我们去咖啡馆本身就是时间充足享受悠闲去的,这个节省世界有必要吗?
最近网上有不少报道瑞幸咖啡的文章,有说亏损8.6亿元,而瑞幸咖啡还在不断地烧钱。我仔细了解了一下发现,瑞幸咖啡一开始就将希望寄托在融资上,也就是吸引投资者上而不是咖啡店本身的盈利能力上,这就让我感觉有点像当初的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当时也是行业一片叫好,投资商蜂拥而至,但结果发现,钱烧完了,自身却依然无法盈利。
我总结:瑞幸咖啡的品牌定位和诉求有问题,首先,一个标榜创新的咖啡品牌,应该将诉求聚焦在目标人群的精神诉求上,而不应该诉求咖啡口感;其次,人群定位不清晰,不知道想吸引什么人,这直接导致品牌广告不知道说什么。
比较一下星巴克:去星巴克的人大部分不是真的去品尝咖啡的,尽管星巴克早期一直在诉求它的咖啡质量非常棒(在美国的星巴克,确实有不少顾客喜欢它的咖啡质量),而是去休闲的,譬如一个人去坐坐,玩玩手机、带笔记本电脑写写东西;约会朋友谈谈事,甚至是约会美女等——因为星巴克一度吸引了不少高端美女白领,我觉得这才是咖啡馆吸引人的地方。其次,星巴克等咖啡品牌很少做硬广告推广,各门店的标志性LOGO灯箱就是广告。但瑞幸却把它当做一个消费品一样投入巨额广告。
- 北营
-
星巴克目前在中国有3000多家门店,而且目前还在增加中,(看来瑞幸还没能占领市场)。店内的环境轻松舒适,能够给客人提供很好的休息和思考的环境,主要以实体店消费为主。今年8月宣布和阿里巴巴合作,也开始送外卖了;而瑞幸现在有2000多家门店,但是通常是做外卖咖啡和快递网点为主,店内经常有快递员出入。和星巴克相比,店内的氛围并不是很舒适,不适合在店内品尝咖啡。
首先就是店内氛围的差异,星巴克的环境符合咖啡一贯给人的高雅浪漫感,售价高了一些,但是也控制了到店的人数,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品尝环境,星巴克卖的不仅是咖啡,还有环境。至于销量,没关系,星巴克已经和阿里巴巴合作,可以为您送咖啡上门,不想到店也可以。而瑞幸,通过给客户补贴的方式打起了价格战,但是代表着企业文化的咖啡厅的氛围并不好,无法给人高雅的印象,这一点上就不如星巴克了。
咖啡的爱好者们往往对咖啡口味的要求比较高,口味也是咖啡品牌们的极致追求。瑞幸咖啡肯花钱,从咖啡机到咖啡的原材料,整个供应链都是很优秀的。但是毕竟瑞幸“还年轻”,难以脱颖而出,在口感上依然不如成立于1971年,经过了38年打磨探索的星巴克。曾经有媒体记者询问一个女孩子,如果给你一杯星巴克一杯瑞幸,让你盲喝,能判断出区别吗?女孩子表示很容易,因为星巴克太熟悉了。就凭借这超高的“国民度”和探索了三十多年的咖啡口味,星巴克也可以“赢过”瑞幸了。
对瑞幸咖啡来说,让客户熟悉,喜欢自己自家咖啡的口感还需要时间。但是打造一个安静舒适,格调的环境还是很容易的。如果客户记住的只有价格便宜,那是很难成功的。
- 豆豆staR
-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国咖啡消费量每年增速15%以上,相比于全球市场的2%有巨大潜力;全球咖啡市场拥有12万亿人民币,其中美国独占3万亿,而中国仅有700亿,相对来说发展空间巨大。值得注意的是,咖啡饮用的结构上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也有很大的不同,全球现磨咖啡占比87%,速溶咖啡占比小于13%。而中国市场却恰恰相反,速溶咖啡占比84%,现磨咖啡仅占16%。由此可见,高品质咖啡体验在国内属于严重缺失的状态,伴随着消费升级概念的深化,未来中国市场对于现磨咖啡的需求量会大幅增长。
显然,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看到了行业的机遇,迅速召集能力与机遇相匹配的团队,用互联网思维和源源不断的资金充分教育市场并挑战用户认知。并且,与传统企业发展逻辑不同,瑞幸咖啡不惧巨额亏损,主要以用户增长模型作为发展逻辑。这样的打法确实让行业发出了不少质疑声音,认为这样的烧钱模式会和共享单车走向同一个结局。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是有本质区别,瑞幸咖啡采用线上App和线下门店相结合的方式暗含了新零售的重要趋势,搭配强势运营和高速发展完全可以走出不一样的结果。
精准的品牌策略,抢占用户心智
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企业战略的支持,瑞幸咖啡也不例外。创立初期就用对立定位+高维打击两套组合拳不断提升瑞幸咖啡的品牌形象,并在用户端实现第一的卡位。
对立定位
对立定位概念的核心是强竞争导向,与对手形成差异化定位,这套方法非常适合后发创业的品牌。比如瓜子二手车的对立定位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与整个行业的不规范对立,而神州租车的对立定位就是“更安全的专车”,把竞品都放在了对立面,让用户形成一种其他专车都不安全的认知。
而瑞幸咖啡正是采用了对立定位的打法,将咖啡行业的老大哥星巴克作为对标竞品,不断打击星巴克弱项的同时强化自己品牌形象。比如星巴克主打的是线下第三空间的咖啡馆体验,而瑞幸咖啡则是抓住第三空间的局限性,用无限场景去颠覆星巴克优势,将竞争对手的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将对手逼到不利的位置。
除此之外,作为咖啡新品牌的瑞幸咖啡还在2018年5月15日进行碰瓷式营销,向星巴克发了一封公开信,直指星巴克向小蓝杯供应商的施压行为,瞬间提升了瑞幸咖啡的知名度,种种迹象表明瑞幸咖啡从初创那天起就是盯着星巴克打。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用户有一种认知,瑞幸咖啡敢于挑战行业巨头,甚至有能力扳倒星巴克。
不仅如此,小蓝杯团队还花费大量时间打造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增强这种用户认知,采用鹿角LOGO的设计给人一种敢于打破常规,寻求突破的感觉。而小蓝杯的设定又与星巴克的绿色LOGO形成一种鲜明对比,让两个品牌进行强关联,每当用户看到星巴克就会联想到瑞幸咖啡,减少用户记忆成本。而在听觉符号方面,“这一杯,谁不爱”的口号更有一种挑战用户心智的意思,通过一次反问让用户拥有1秒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从而增强小蓝杯在用户心智的留存时间。
- 风头疯子
-
这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好的咖啡店铺位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一个商圈的千分点(黄金铺位)就这么点,早就被星巴克给抢光了,这么多年以来,在星巴克那流氓般的拿铺策略下,太平洋、COSTA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去拿铺。瑞幸虽然有充足的弹药,但是实在是没有阵地了,勉强拿铺,别说是星巴克了。其实讲究点的人是不回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星巴克的咖啡是调和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偏离了咖啡的本质。
- 阿啵呲嘚
-
成立不到两年的瑞幸咖啡正谋求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其招股书显示,成立以来,尽管累计亏损达到22.27亿元,但美股研究社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其扩张速度和咖啡销量却十分亮眼,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在全国28个城市开设门店2370家。而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2018年其咖啡销量在中国位居第二,大约售出9000万杯咖啡。
瑞幸还在招股书中宣称将在2019年底,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店,在门店数量上超过星巴克。按照瑞幸目前的扩张速度,确实很可能在门店量上超过星巴克,但在营收,利润上面仍将会远远落后。但这并不妨碍瑞幸对未来充满信心,至少在钱烧完之前,瑞幸仍将保持这样的乐观态度。
亏损与融资并行的瑞幸,还将以怎样的速度增长?
瑞幸咖啡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不停融资,不断扩张的历史。其门店扩张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成为2018年资本寒冬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背负巨额亏损的瑞幸似乎并不在意资本市场质疑的目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身的发展路线,瑞幸咖啡未来还将以怎样的速度增长了?或许我们可以从他的招股书中一探究竟。
从营收来看,瑞幸咖啡2018年收入8.41亿元,净亏损16.19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36倍,净亏损5.51亿元。仅仅2019年Q1就实现了2018年全年一半的收入。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其亏损也在不断扩大。根据瑞幸未来几年的战略目标和目前的趋势分析,瑞幸咖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收入与亏损的同步增长。
从门店数量来看,瑞幸咖啡实现了星巴克和Costa数倍的增长速度。自从瑞幸于2017年10月开了第一家咖啡店后,通过裂变增长模式,到2018年12月25日,达到了2000家。招股书显示2019年3月31日,其已经开了2370家门店。瑞幸咖啡创始人宣称2019年将新建2500家门店。而星巴克进入中国20年,门店数仅为3600家。若瑞幸计划按时完成,门店数将远远超过星巴克。
但值得注意的时,与星巴克提倡的"第三空间"不同,瑞幸咖啡店分为三种,对标星巴克的旗舰店和悠享店,快速服务的快取店,以及外卖店。招股书显示,快取店一共2193家,占比91.3%。
分析咖啡销量时,美股研究社发现,尽管目前瑞幸咖啡销量可观,但分摊成本亏损后,瑞幸咖啡每卖一杯就会出现亏两杯的尴尬局面,瑞幸咖啡似乎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