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朱元璋的一生大事件

2023-05-26 08:08:17
左迁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 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 回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并取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部下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掌握了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使得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对这只队伍的控制权。 朱元璋并不满足以得的地盘,他要大占宏图就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南京(集庆)就走入了他的视线。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良、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的更大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他在南京外围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比自己强大的陈友亮军团,消灭浙江的张士诚,沈杀韩林儿,派徐达、常遇春北伐。逐个消灭了各个势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北京。 建国后,他采取与民安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颁布《大明律》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他废除丞相,实行六部制,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实行卫所制,使武将与兵权分离,设立锦衣卫,对朝臣和百姓进行监督,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使皇权得到大大的加强。 朱元璋的屡兴大狱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洪武时期的功臣除了耿并文等少数几个外,其余全部被杀。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者达三万人,朱元璋晚年的蓝玉案又牵连了一万五千人。以至于到了靖难之役南京朝廷竟无将可派,可以说朱元璋的分封外藩和大杀功臣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失败。 1398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于南京,在位31年,终年71岁。 汉高祖刘邦的评论 刘邦凭借一支只有百余人的队伍起家,最后击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政治对手,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其间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由败转胜的漫长的道路。这条成功的道路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宁斗智,不能斗力”,从而改变了秦汉之际的历史面貌。它更多地表明:战争就是争民心,争人才,争后勤,争策略……不是只凭借勇力就能解决问题的。 汉光武帝刘秀评论 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 光武在战争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在统一战争中,善于采用政治攻势,如宣布释放奴婢、刑徒,减免赋税刑法,用以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还注意整饬军纪。早在他担任更始政权的将军时就注意约束部下遵守军纪,这就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支持。 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虽因迷信图谶,宣布图谶于天下;贬逐了桓谭、冯衍等直言敢谏之士,有拒谏之失;但大体说来尚能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这些评论,对于评价汉光武帝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世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评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虏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历史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n投哥

看我的明朝大事记的记载!

1328年 (元天历元年) 太祖朱元璋出生

1352年 (元至正十二年) 太祖朱元璋起义

1360年 (元至正二十年) 成祖朱棣出生

1365年 (元至正二十五年) 杨士奇出生

1368年 (元至正二十八年) 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国大明,年号洪武

1368年 洪武元年

1368年 洪武元年,明朝开始修建明长城

1369年 洪武二年,倭寇侵略山东沿岸,倭寇之忧从此而起

1369年 洪武二年,大将常遇春在北伐时暴病而亡,享年39岁

1370年 洪武三年,定科举法

1370年 洪武三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逝世,享年74岁

1371年 洪武四年,郑和出生

1371年 洪武四年,杨荣出生

1372年 洪武五年,杨溥出生

1373年 洪武六年,颁布《大明律》

1377年 洪武十年,惠帝朱允炆出生

1378年 洪武十一年,仁宗朱高炽出生

1380年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入狱,同年处死,至此废止丞相制

1381年 洪武十四年,徐达修筑山海关

1381年 洪武十四年,行里甲制

1381年 洪武十四年,宋濂逝世,享年71岁

1382年 洪武十五年,皇后马秀英逝世,享年51岁

1384年 洪武十七年,再定科举取士制

1385年 洪武十八年,画家王蒙逝世,享年77岁

1385年 洪武十八年,开国大将徐达逝世,享年53岁

1387年 洪武二十年,《鱼鳞图册》问世

1392年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逝世,享年37岁

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于谦出生

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逝世,享年70岁。其次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

大鱼炖火锅

打败张士诚、陈友谅,建立明朝

废丞相,设六部

胡惟庸案

几乎把开国功臣全杀了

相关推荐

身为杀兄仇人的朱鲔,为什么刘秀最后没有杀他呢?

第一、因为劝降了朱鲔,洛阳城池不攻自破,社会经济和城内建筑也得以保全。公元二十五年九月朱鲔投降之后,十月刘秀便建都洛阳。 因为刘秀想定都洛阳。虽然他早已在河北称帝,但是还没有正式建立都城。刘秀最终选择了洛阳,因为西汉都城长安还被刘玄占据,除了长安之外有名的大城市就数洛阳了。商、西周、东周三个王朝曾经先后在洛阳建立都城。洛阳虽然不像长安那样易于防守,但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此外洛阳有还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恰好处在刘秀势力范围冀州、豫州、荆州等地区中间,刘秀正好据此指挥征战、统一天下。第二、刘秀不愿在洛阳方面继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兵力。刘秀派大军围攻洛阳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但是此时刘秀面对的敌人却不只是朱鲔一个。更始帝刘玄占据长安一带、隗嚣据守西凉、公孙述占据成都地区,刘永、李宪、秦丰、张步、延岑等大大小小反王也纷纷割据一方,刘秀麾下战将正和他们交战。大将吴汉、岑彭、贾复、朱祐、王梁、王霸、坚镡、刘植、万修、祭遵、侯进等十一员大将都在围攻洛阳,大将耿弇、陈俊也被派到荥阳一带进行战略防御。单能征惯战的大将就被占用十三人,就更不用说大军人数了。刘秀想平定天下,必须把围攻洛阳的诸多战将尽快解放出来,不然调兵遣将肯定捉襟见肘;更何况在洛阳耽误的时间越长,后方也就越危险,还不如及早平定。刘秀劝降朱鲔,不仅避免了一场惨烈的战斗,而且收编了数十万兵马,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十三员大将和三十万的精锐部队。
2023-05-25 22:45:155

朱鲔和李轶都参与谋害刘縯,为啥刘秀放过朱鲔呢?

刘縯是光武帝刘秀的哥哥,也是影响了刘秀一生的人。刘秀外柔而内刚,刘縯则是胸怀天下,兄弟俩性格迥异,却亲密无间。如果不是刘縯有着平定乱世重整汉室的抱负,刘秀也不会加入到起义军中,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光武帝。因此刘縯之死对刘秀来说是致命打击,几乎彻底将刘秀打入尘埃。这不仅仅是让刘秀失去了政治上和军事上最大的靠山,更是陷入了危机之中。所以刘秀对于这件事的主谋更始帝刘玄,绿林军将领朱鲔和李轶都是恨之入骨的。他在河北扫平群雄,打起与更始政权决裂的大旗,第一个目标就是报仇雪恨。最终刘秀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消灭了绿林军和更始政权,在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而对于杀害他哥哥刘縯的主谋朱鲔和李轶,他却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态度。李轶被刘秀用借刀杀人的方法坑死,而朱鲔则顺利投降刘秀,并被封为列侯,得以善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让很多人难以理解。要知道刘秀早年丧父,与刘縯相依为命长大,在刘秀心里就是长兄如父的状态。常言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刘秀能够放弃这么大的仇恨,接受朱鲔的投降,让这个杀兄仇人得以善终,实在是难以想象。实际上在刘秀派冯异、寇恂等人带着数十万大军围攻洛阳时,负责镇守洛阳的朱鲔和李轶都认为与刘秀是不死不休了。他们知道刘縯在刘秀心目中的地位,也知道这种仇恨几乎无解,所以在洛阳防守战初期并未考虑投降自保的选项。直到后来冯异写信给李轶劝降,才逐渐瓦解了李轶顽抗到底的想法。冯异在信中给李轶做了担保,确保李轶在投降刘秀后不被寻仇。于是李轶选择了退避,对冯异攻打洛阳周边郡县的行为不闻不问,让冯异顺利的拿下了洛阳附近的战略要点。可是最终刘秀并未答应冯异上书的请求,而是设计坑死了李轶。刘秀拒绝了利益投降的请求,并要求冯异将李轶的书信传送到更始政权下的各郡县。于是李轶坐实了通敌的罪名,被朱鲔派刺客杀死。这种做法显然是刘秀在借刀杀人,也是为了给哥哥刘縯报仇。从情理来上看是说得过去的,这也是起兵攻打更始政权的目的之一。然而在对待朱鲔后来投降的问题上,刘秀的态度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派出了刺奸大将军岑彭劝降朱鲔,答应朱鲔在投降后不追求刘縯之死的仇恨。在朱鲔投降献出洛阳后,刘秀又拜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在平定天下后,刘秀也没有找朱鲔寻仇,朱鲔最后官至少府,得以善终。
2023-05-25 22:46:191

朱鲔的墓址

朱鲔墓,原址位于山东省金乡县城西1.5公里处小李庄东北,旧称朱鲔石屋,亦称朱鲔石室、朱鲔石庙。朱鲔的墓址记载最早见于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水经注·济水》载:”济水又东迳汉平狄将军扶沟侯淮阳朱鲔冢,墓北有石庙。”朱鲔墓宋朝时被发掘,内有石壁,皆刻人物、祭器、兵器之类,衣冠多品。清咸丰年间又发现了一间小室。据《金乡县志略》载:咸丰七年(1857年)地忽陷,复出一小室。1928年将石刻推出,运至县文庙,置入明伦堂内。1930年,金乡县文教局曾奉令组织古物保存委员会,改明伦堂为古物保护所,运朱鲔石壁画像等陈列于此,并勒石以记之。朱鲔墓共出土画像石24块,其中12块神秘遗失,下落不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先生任负责人之一的中国营造学社,还进行了朱鲔墓石室的复原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保存下来的12块石刻由金乡县文化馆收藏,1983年调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被定为一级文物。朱鲔墓石刻,为后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比如汉代的服饰。《山左金石志》载:”朱鲔墓石室画像,分为25幅;上层12幅,高一尺五寸,下层13幅,高三尺五寸。唯横广尺寸不等。每幅有帷幕列屏及杯盘樽勺,皆燕飨宾客之事。凡男子皆有端冕者,有纱帽者,有如僧帽二层者,有如巾子双梁者,有裹帻向前如飘缨者,有上仰盖形者,有下园上锐者,种类不一,衣领及袖有褶。女像首有冠髻,髻上饰钗,股间有缀珠者,唯一书上有八分书,题”朱长舒之墓”五字,天斜不工,又下有八分书四行”。 据《梦溪笔谈》云:”今元丧服,非古,惟朱鲔石堂所刻衣冠真汉制也!” 《梦溪笔谈》又载:”石壁刻人物、祭器、乐架之类”。”人之衣冠多品,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悉如今制,但无脚耳。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包面,下垂及肩,略无小异。人情不相远,千馀年前,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亦有类今之食器者。” 除了服饰,还有酒器,汉代酒器最基本的组合是樽、杓、耳杯,樽为盛酒、温酒器,杓为挹酒器,耳杯则为饮酒器。在朱鲔墓石刻壁画中,就有一幅饮酒图,详细刻画了樽、杓和耳杯的样式及使用方法,是研究中国酒文化史的珍贵材料。 关于朱鲔石刻,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及清代金石著录多以为汉刻。而阮元则认为是后人所刻,他在《山左金石志》记载:”案:《济宁州志》云,汉平狄将军扶沟侯朱鲔墓石室画像,沈存中载入《梦溪笔谈》,以为真汉制。今以拓本验之,全与武祠诸刻异,其中人物衣冠萧疏生动,颇类唐宋人画法,或是扶沟后人追崇先世而作耳。因附汉碑之末。”鲁迅先生也研究过朱鲔墓石刻,他认为应该是晋代石刻。他在一封信中说:”汉画象中,有所谓《朱鲔石室画象》者,我看实是晋石,上绘宴会之状,非常生动,与一般汉石不同,但极难得。”
2023-05-25 22:47:071

朱鲔杀害刘秀的哥哥,又差点断送刘秀的帝王梦,为何最后能善终?

朱鲔虽然有错,但也有功劳。再加上他不居功自傲,是个值得信任的好将领。国家利益在私人利益之上,放过他,刘秀可收获的利益更大。首先刘秀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攻占战略要地洛阳,而当时负责镇守洛阳的人是朱鲔。洛阳易守难攻,朱鲔闭门不出,刘秀手下的人完全想不出办法。而此时西政的邓禹也遇到了麻烦,先是刘杨谋反,后又是彭宠造反。洛阳如果久攻不下,刘秀将腹背受敌。所以当朱鲔愿意投降时,刘秀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不仅不计前嫌,还许诺要给予对方爵位。朱鲔的这次投降,缓解了刘秀的危机,天下人都知道。如果此时对朱鲔下手,会寒了观望者的心。刘秀刚登基,政权不稳。优待朱鲔能够稳固人心,收获更多能人异士。私人恩怨再严重,也不比不上国家利益。其次朱鲔这个人品行跟眼光都不错,当年刘玄攻入长安,册封他为胶东王,可他直接拒绝了。功臣打天下,无非为的是荣华富贵。刘玄当时册封了二十位王爷,只有朱鲔拒绝了。到手的富都不要,可见这人有多理智。他在政治上虽然一直针对刘秀兄弟俩,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得出来他眼光不错。如果刘玄当年杀了刘秀,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然后,朱鲔又是个恩怨分明,有大格局的人。虽然对刘秀兄弟俩穷追不舍,但他并没有对刘縯的旧部斤斤计较,反而提拔了人才,比如岑彭。朱鲔很赏识他,不仅对他委以重任,最后还推举岑彭担任颍川太守。最后,朱鲔起初一直不愿投降,岑彭毛遂自荐主动劝降,刘秀为了表示诚意,亲自发誓原因不追究过往。岑彭亲自将帝王的誓言转达,朱鲔才愿意献出洛阳。皇帝亲口发下誓言,自然不能自己打破。所以朱鲔投降之后受到了优待。
2023-05-25 22:47:204

朱鲔的轶事典故

典故“朱鲔涉血於友于”出自南朝梁文学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涉血的意思是指杀人,友于的意思指兄弟友爱,借指兄弟。这句话的意思是朱鲔曾经参与杀害刘秀的兄长刘演。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是用来招降陈伯之的,丘迟在文中说对陈伯之说: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縯,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以此劝说陈伯之不要因为害怕以前犯的错误而不敢投降。这句话后来成了招降书中常用的典故。
2023-05-25 22:47:441

此人曾参与杀害刘秀的哥哥刘縯,后来投降刘秀,刘秀为何说我不怪你呢?

刘秀的哥哥刘縯可以说是刘秀的领路人。当初在舂陵起兵时,刘縯刘秀兄弟深感实力太弱小,无法撼动王莽新朝,于是结盟绿林军。不料绿林军畏惧刘縯刘秀的名望和实力,竟扶持刘玄当皇帝,并设计杀害刘縯。刘縯死后,刘秀忍辱负重,直接被派去河北宣抚,才得到腾飞的机会。当初设计杀害刘縯的人中有一个人是绿林军的高级将领朱鲔。朱鲔在参与杀害刘縯之后,朱鲔被刘玄任命为大司马,刘玄入主长安后更是封朱鲔为胶东王,并让朱鲔和李轶两人镇守洛阳。一时间,朱鲔风光无限。刘秀对于朱鲔这个杀兄仇人,刘秀可是恨之入骨。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平定河北地区,派冯异南下孟津,寇恂、王梁留守河内郡,开始攻略洛阳。冯异离间朱鲔和李轶,并趁攻略洛阳周边地区,朱鲔以后李轶投靠刘秀,竟派人杀死李轶。朱鲔就被冯异的大军围困在洛阳。不过洛阳毕竟是汉朝陪都,城墙坚固,储备充足,冯异想强攻洛阳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岑彭出现了,岑彭以前是朱鲔的部下,深知朱鲔有大将风范,如果强攻洛阳,就算能攻下,必定损失惨重,可能会得不偿失。岑彭对朱鲔也比较了解,于是自告奋勇,单独是面见朱鲔,打算劝降他。刘秀朱鲔见到岑彭,对于投靠刘秀,朱鲔犹豫不决。朱鲔明知洛阳守不了多久,虽有心投降,但仍然担心刘秀跟他算旧账。朱鲔比较担心的是三件事:1.朱鲔是杀害刘縯的主凶之一。当年劝说刘玄杀害刘縯的正是朱鲔和李轶,而且在杀死刘縯之后,朱鲔还想劝刘玄斩草除根,杀死刘秀,只是刘玄没有答应。刘秀2.朱鲔曾阻止刘玄派刘秀到河北宣抚各割据势力。在刘縯死后,朱鲔一直对刘秀不放心,不过刘玄也没有听取朱鲔的意见。3.朱鲔是大将,就算刘秀没跟他算旧账,他希望能够保住自己的官位或爵位。《后汉书·岑彭传》”鲔曰:“大司徒被害时,鲔与其谋,又谏更始无遣萧王北伐,诚自知罪深。”朱鲔得到朱鲔的意见之后,岑彭回来见到刘秀,刘秀说:”做大事不能忌讳小的怨恨。朱鲔如果归降,官爵还在,我怎会杀他?黄河水可以作证,我决不食言。”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对于刘秀而言,虽然他个人可能比较恨朱鲔,但毕竟需要以大局为重。刘秀必须考虑几个问题:刘玄1.朱鲔是原绿林军将领,虽然和刘縯刘秀兄弟结盟,但仍然有利益纠葛。不过双方各为其主,朱鲔杀害刘縯和阻止刘秀宣抚河北,都是为更始政权着想。所以,刘秀并不一定会恨朱鲔。李轶也想投降刘秀,却被刘秀拒绝,因为李轶本来就是跟随刘秀出生入死的人,曾参与舂陵起兵和昆阳大战,只是后来背叛刘秀,投靠绿林军,再设计杀害刘縯,才让刘秀深为怨恨。
2023-05-25 22:47:581

刘秀为何让杀害自己哥哥百般构陷自己的朱鲔善终了?

众所周知,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素来以仁慈著称。不过在他建立东汉之前,曾差点被一个人害死,这个人就是朱鲔。这个朱鲔不仅杀害了刘秀的哥哥刘縯,又百般构陷刘秀,然而奇怪的是,后者称帝后,竟然让他善终了,刘秀为何要放过朱鲔?这件事就要从头说起了,朱鲔早年因受不了官府的剥削,于是不得已加入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很快就得到赏识。后来绿林军兵分两路,朱鲔参与的这一路最终入南阳,号“新市兵”。不久又进入随州,号“平林兵”。与此同时,受到朝廷追捕的西汉远支皇族刘玄,正式加入平林兵。同年十月,刘玄族弟刘縯和刘秀,想要起兵反抗王莽,但由于自身实力不足,于是也加入绿林军。刘秀的哥哥刘縯,是位难得的军事奇才,他加入绿林军后不久,便帮助军队扩充了十万人。人数一多,大家就考虑要选个领袖出来统领大家。刘縯本来众望所归,可朱鲔害怕刘縯最后一家独大,便趁其在前线作战时,拥立性格懦弱的刘玄为帝,是为更始帝。更始帝性格懦弱,所以大权就掌握在朱鲔手中。刘縯回来见到这一切十分不满,朱鲔心中害怕,就教唆更始帝杀死刘縯。刘秀知道后,赶紧跑来劝说更始帝,结果朱鲔说他和刘縯是一党,让更始帝连他一起除去。虽说更始帝性格懦弱,但好不容易坐上皇位,他也绝不容许别人将一切夺走。刘縯战功赫赫,在军中也有威望,更始帝担心他功高盖主,所以早就开始猜忌他。当朱鲔怂恿他杀掉刘縯时,他便认为时机成熟。就这样,刘縯就被他们合伙害死。刘縯死后,朱鲔又想陷害刘秀。但刘秀知道哥哥是受到猜忌,所以才会被杀,于是选择韬光养晦。他在昆阳之战立功,可是他不表战功,反而说哥哥犯上,自己也有错。除此之外,他还刻意与刘縯旧部保持距离。更始帝见到刘秀的态度,反而有些心生愧疚,于是不仅没有处置他,还将他封为武信侯。之后更始帝还有意提拔刘秀,但朱鲔害怕刘秀得势,便极力劝阻,最终刘秀被派往河北。到了河北以后,刘秀一边结交当地豪杰,扩张自己的势力,一边迎娶真定王刘杨外甥女郭圣通,得到其娘家强大的军事支持。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刘秀的势力一步步扩大。更始三年,已经“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人的拥护下,登基为帝,建元建武。为了表达重兴汉室的意愿,刘秀选择继续用“汉”作为国号,史称“后汉”,也称“东汉”。朱鲔听说刘秀称帝后,立马率军进攻河北,结果兵败逃往洛阳。就在他兵败不久,赤眉军反叛,更始帝被杀。这时的朱鲔进退不得,他心中很想投降刘秀,可是害怕刘秀心中记恨旧事,不会放过他,于是只好顽强抵抗。此时有个叫岑彭的人,他原本是朱鲔部下,后来投靠刘秀,他便毛遂自荐,去劝朱鲔投降。刘秀听后很高兴,当即立下誓言,如果朱鲔肯归降,他一定既往不咎。岑彭见到朱鲔后,将刘秀的誓言一字一句讲给他听,又说刘秀对待下属有多宽仁。朱鲔考虑再三,终于决定跟岑彭回去投降。当他归降后,刘秀信守了自己的承诺,不仅没有追究他,反而还任命他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在此之后,朱鲔一直在朝为官。他去世以后,子孙数代都承袭了爵位。朱鲔杀害了刘秀的哥哥刘縯,又曾百般构陷刘秀,差点让他也丢了性命。然而刘秀称帝后,却能以德报怨,如此胸襟,的确非一般人能做到。苏轼曾经说过:“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正是因为刘秀有这样的胸襟,才能实现“光武中兴”,创造“建武盛世”。
2023-05-25 22:49:004

云台二十八将之八:朱,自幼就与刘秀相识 协助刘秀

人物生平 少年相交 朱少年丧父,随母亲回到复阳县(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当时属清河郡)外祖父刘氏家中居住,经常往来于舂陵之间,所以他与刘演、刘秀兄弟自小便相识,还曾和刘秀兄弟一起在长安求学,在刘氏兄弟起兵前,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绿林军、赤眉军相继起义,刘演、刘秀兄弟也起兵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号称“舂陵兵”,朱也参加了刘氏兄弟舂陵起兵的行动。刘演被更始帝刘玄任命为大司徒之后,任命朱为他的护军,此后朱以护军的身份一直跟随在刘演左右。刘演被刘玄杀害之后,朱只身一个人跑去找刘秀报信,此后便一直留在刘秀身边。 从平河北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朱又被刘秀任命为所部护军,从此朱与刘秀一起开始了平定河北的征战。 刘秀对朱非常关爱信任,经常见面商谈,同吃同住。当时汉军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割据河北的王郎,朱佑在与王郎军的交战中非常卖力,常力战陷阵,屡立军功,刘秀就拜朱为偏将军,封安阳侯。 刘秀消灭王郎之后,河北的数十支农民军,成为刘秀占据河北的主要障碍。刘秀向农民军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朱随刘秀参加了这些军事行动。在消灭农民军主力之后,刘秀率军回蓟,命令朱与耿、吴汉、景丹、盖延、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王霸、坚镡、马武、陈俊十三将军继续追击农民军残部,朱诸将在潞东、平谷,连续重创敌军,斩首一万三千余级,最后一直追到右北平郡的无终县(今河北蓟县)、土垠县(今河北丰润东)、俊靡(今河北遵化西北),将农民军残部消灭得干干净净。 平定河北之后,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即皇帝位,拜朱祜为建义大将军。大将军者,可节制数路将军,可见刘秀对将才一般的朱佑相当器重。 围困洛阳 为了夺取中原重镇洛阳,公元25年(建武元年)七月,刘秀派吴汉为大司马,统率朱佑、刘植、坚镡、岑彭、王梁、万、贾复、侯进、冯异、祭遵、王霸等十一员将领围攻洛阳。 当时镇守洛阳的是更始皇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鲔,朱鲔曾参杀刘演的事件,因此固守不降。汉军久攻不下,正苦于无法破城之时,洛阳防守东城门的将领决定投降,私下里与坚镡达成协议,于次日清晨打开上东门。坚镡马上向朱报告,次日清晨,城门一开,朱与坚镡乘机率军而入,与闻讯赶来的朱鲔部队在武库相遇,双方大战,杀伤很多,直到早餐时终因不能击破敌军,撤兵回营。坚镡、朱虽然没有攻破洛阳,但朱鲔对部队的忠诚产生了怀疑,失去了死战的决心,随后刘秀又派岑彭劝降,朱鲔最终投降。 定都洛阳之后,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第二次大封功臣,更封朱为堵阳侯。 剿灭民军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残余的五校农民军与檀乡农民军合兵进扰魏郡(郡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清河郡(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在刘秀的命令下,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执金吾贾复、偏将军王霸、杜茂、扬化将军坚镡、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九将军随大司马吴汉去清剿。汉军与农民军大战于邺东漳水之上,农民军战败,被斩首、投降的有10余万人。 为了巩固洛阳,剿灭洛阳西、南一带的流民军,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命令朱与王常、景丹、朱、祭遵、王梁、臧宫一起统领大军南出箕关(中国古代太行八陉之一——轵关陉上一处著名关隘),向南进军,去清剿盘踞在洛阳西南地区的弘农、厌新、柏华、蛮中等流民武装,经过一年的苦战,平定了这些地方。 公元26年(建武二年)秋,建义大将军朱与景丹、吴汉、建威大将军耿、执金吾贾复、偏将军冯异、强弩将军陈俊、左曹王常、骑都尉臧宫等击破五校军于阳,迫降其众五万人。 兵败被俘 朱等人一路顺利,可这时后方南阳却先后发生了董、邓奉叛乱,公元26年(建武二年)十一月中旬,刘秀任命廷尉岑彭为征南大将军、南征大军主将,又令建义大将军朱、执金吾贾复、建威大将军耿、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人为副将,率领汉军数万,南下讨伐邓、董。这一次,朱遭遇了自己军事生涯的滑铁卢,他率部在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与邓奉交战时,兵败被俘。朱和邓奉及他的叔叔邓晨(刘秀的姐夫)早年就相识,又一同随刘氏兄弟起兵,因此邓奉没杀朱。 公元27年(建武三年)夏天,刘秀御驾亲征去增援前期南下的汉军,邓奉见汉军势力大,决定投降,于是他就请朱请出来,由朱押着他一起来到刘秀大营中请罪。 刘秀赦免了朱被俘之罪,并且以劝降邓奉有功为由,恢复了朱所有的官职、爵位。并继续派他领兵作战,朱先后带兵攻占了新野、随县。 生擒秦丰 为了消灭割据荆襄一带楚黎王秦丰,公元27年(建武三年),刘秀派遣岑彭、傅俊、臧宫、刘宏率军南征,但汉军进攻受阻,迟迟不能突破敌军防线,六月末,刘秀又令朱为主将,祭遵为副将,率领第二拨汉军南下,朱见了岑彭,两人作了分工。朱负责北线,对付延岑、张成。岑彭负责南线,对付秦丰、蔡宏。 分工之后,朱率领征虏将军祭遵与延岑大战于东阳,大破延岑,临阵斩了秦丰的大将张成,延岑率军败走,去投秦丰。这一仗朱缴获的印绶就有九十七件。 随后朱挥军进攻黄邮城(今河南新野东),黄邮城守军望风而降,听到南线捷报频传,刘秀非常高兴,赏赐朱黄金三十斤。 朱、岑彭会师合围秦丰的都城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之后,刘秀下令岑彭、傅俊率军南下,转攻盘踞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的田戎。围攻黎丘的任务,交给了建义大将军朱,又命破奸将军侯进、辅威将军耿植率领本部汉军协助朱围困霍丘。朱接手围困的任务之后,挥军击破蔡阳,擒杀了秦丰的守将张康,打掉了秦丰最后的支援。 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刘秀亲自到黎丘,派御史中丞李由为使者持玺书来到城下招降,秦丰却仍然不降,还口出恶言,刘秀大怒,回京之前告诉朱,一旦拿下黎丘,立即诛杀秦丰及其三族,无需押解回洛阳治罪! 经过长期围困,秦丰粮尽,朱乘机猛攻,公元29年(建武五年)六月,秦丰终于撑不下住了,只好领他的母亲妻子九人肉袒出城投降。按照刘秀的旨意安排,对负隅顽抗的秦丰应该就地处决,并灭其三族。然而朱心地善良,不忍这百口无辜这就样被杀,只是将秦丰及家属收监,然后用槛车送往洛阳报捷。 朱违旨的事情被吴汉知道了,吴汉上奏刘秀,弹劾朱废诏接受投降,违反了将帅的使命。但刘秀只是下令将秦丰处斩,并没有怪罪朱。而是下令将朱调回洛阳。朱返回后,与骑都尉臧宫联合围剿被延岑余党所盘踞的阴县、城、筑阳三座县城,全部将其扫平。 防守匈奴 东汉初年,因为长期战争,力量比较薄弱。使东汉 *** 对匈奴无法在战略上采取积极反攻的行动,只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和策略。 公元33年(建武九年)春天,骠骑大将军杜茂与雁门太守郭凉出兵讨伐依附匈奴的卢芳,因为匈奴骑兵万余人前来救援,杜茂大败,被迫率军退入楼烦城(今山西省娄烦县境内)。刘秀得报,急调大司马吴汉、横野大将军王常率领部分汉军主力从关中就地北上,又令建义大将军朱、破奸将军侯进、讨虏将军王霸三人率部从洛阳北进,星夜驰援楼烦。汉军集结完毕之后,公元33年(建武九年)六月中,大司马吴汉亲率朱、王常、侯进、王霸等四将,总计大军五万余人,与卢芳的部将贾览、闵堪在高柳展开了决战。卢芳急向匈奴请援,匈奴骑兵来增援,又下起了大雨,汉军再次大败,损失惨重,吴汉南归洛阳。留朱屯常山郡,王常屯涿郡,侯进屯渔阳郡 。王霸屯上谷郡。此后朱屯兵于常山郡的南行唐一带(今河北行唐县南桥乡故郡村),以防备匈奴和卢芳。 辞官闲居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光武帝刘秀增加他的封邑,受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 公元39年(建武十五年),朱主动上交大将军印绶,并留在京师。同时朱上奏:自古以来,大臣受封赏都没有加王的称号有,所以可以把诸王的王爵改为公爵。又上奏:应该把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官职都被去掉了“大”字,以合法理。这些建议都被刘秀采纳。 辞官之后,刘秀顾念旧情,多次赏赐朱。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闲居十年的朱在家中去世。 轶事典故 长安趣事 朱和刘秀是从小一起穿玩巴长大的玩伴,后来二人同在长安求学,所以往来很密切,有次刘秀生了病,却没钱买入药的蜂蜜,朱知道后,立刻掏钱买来蜂蜜入药。刘秀称帝之后,有一次回忆起这些往事,就赐给朱一石白蜜,还问朱说:“这蜜跟咱们在长安时一起买的蜜相比怎么样啊?”君臣亲厚到如此地步。 不过朱有件事让刘秀很“耿耿于怀”,朱刚到长安求学的时候,刘秀有一次去找他,等了他半天,可他第一件事竟然不是接待刘秀,而是先去经堂上课。多年以后,做了皇帝的刘秀有一次到朱的家里来看望朱。朱不敢怠慢皇帝,站在门前迎驾,刘秀还开玩笑地问朱:“主人不会再丢下我去上课了吧?” 直言进谏 朱为人忠厚耿直,说话直来直去,在加上和刘秀关系密切,经常说出大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因此刘秀也多次训斥朱要戒口。光武刚出河北时,大家坐在路边休息,这时朱看看身边都是自己人,就忍不住发几句牢骚,大骂更始,并有劝刘秀反更始自立的意思,刘秀听了很生气,又怕人多耳杂,拿起剑假装要杀朱。 刘秀破王郎后,朱利用一同吃饭的机会劝刘秀自立,他对刘秀说:“长安一片混乱,主公有日角之相,这是天命啊。”刘秀照样来老一套,要召刺奸(汉代军中的执法官)将朱收押。 平定河北后,朱多次劝刘秀称帝,每一次都遭到刘秀的训斥,然而二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亲密。正是刘秀将他当作兄弟一样才屡次训斥他,而对其他劝进的将领口气要缓和多了。 历史评价 《后汉书》:“为人质直,尚儒学。将兵率众,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 谈迁:“朱佑、刘隆、刘植,或称汗马之劳,或展运筹之功。所建不同,而其效力于王国者,要皆为社稷之翼卫者也。” 家族后裔 儿子:朱商,继承爵位。 孙子:朱演,朱商之子。公元102年(永元十四年),朱演因为兄伯参与了外孙女阴皇后巫蛊事件所牵连,被免为庶人。 曾孙:朱冲,朱演之子。公元113年(永初七年),邓绥太后续封朱冲为鬲侯。 墓址 据说朱死后葬在封地鬲域(今德州东南三十里),传闻德平东南三十里(商河县怀仁镇与张场乡之间)的古鬲城以北有朱佑墓。 后世地位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朱名列第八位。 史籍记载 《后汉书》、《东观汉记》有传。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均有事迹记载。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东汉演义》等通俗小说及民间流传的评书、评话等民间曲艺之中,朱被写成朱佑,字天常,是二十八星宿之中的斗木獬。 他手使一对凹面金装锏,武艺高强。他参加武科场比武,为十八魁之一,被封为右卫将军,刘秀起兵之后,朱佑在颖阳归降刘秀,从此随刘秀征战四方,平定天下,被封为盖侯。
2023-05-25 22:49:501

与陈伯之书的翻译与原文

《与陈伯之书》一、原文1、第一部分: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於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2、第二部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二、翻译1、第一部分:丘迟拜上:陈大将军足下,(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卑劣下贱!(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不周,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叛梁降魏)这个(局面)。圣明的梁朝廷(能)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安定下来,(这)您是都清楚的,不须我再一一细说了。(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像过去一样。况且,您既无朱、张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梁武帝废法加恩,连像吞船的大鱼这样罪恶深重的人都可漏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现在,(梁)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的(文职官员),参预谋划军、国大计;(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唯独您还厚着脸皮,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凭南燕王慕容超的强横,(终至)身死刑场;凭后秦君主姚泓的强盛,也(落得个)在长安被反缚生擒的下场。因此明白道,天降雨露,分布各地,(只是)不养育外族;我中原姬汉古国,决不容有杂种同生。北魏霸占中原已有好多年了,罪恶积累已满,照理说已将自取灭亡。更何况伪朝妖孽昏聩狡诈,自相残杀,国内各部四分五裂,部族首领互相猜忌,各怀心思,(他们)也正将要从(自己的)官邸被绑缚到京城斩首示众。而将军您却像鱼一样在开水锅里游来游去,像燕子一样在飘动的帷幕上筑巢(自寻死路),(这)不太糊涂了吗?2、第二部分: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如今与梁军对垒)您每当登上城墙,手抚弓弦,远望故国军队的军旗,战鼓,回忆往日在梁的生活,岂不伤怀!这就是(当年出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想作赵国的将帅,(战国时魏将)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的原因,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难道唯独您没有(这种)感情吗?切望您能早定良策,自己弃暗投明。当今皇上极其开明,天下平安欢乐, (有人)从西方献上白玉环,(有人)从东方进贡措木箭。(西南边远地方的)夜郎、滇池两国,解开辫发(改随汉人习俗),请求封官,(东方的)朝鲜,(西方的)昌海两地的百姓,都叩头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横行在)黄沙边塞之间,作出执拗不驯的(样子),企图苟延残喘罢了!(我梁朝)全军统帅临川王萧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亲,总揽这次北伐军事重任,到北方安抚百姓,讨伐罪魁。倘若您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们拿下北魏时)才想起我的这一番话,(那就太晚了)。姑且用这封信来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丘迟拜上。三、注释顿首:叩拜。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不假:不借助,不需要。往哲:以往的贤哲。扩展资料:1、作者简介丘迟,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八岁便能属文。初仕齐,以秀才迁殿中郎;入梁后,以文才为武帝所器重,官至永嘉太守、司空从事中郎。诗文传世者不多,所作《与陈伯之书》,劝伯之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明代张溥辑有《丘司空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2、创作背景历史上晋朝与隋朝之间二百年的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战乱不断,纷争不休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过宋、齐、梁、陈四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不是外部入寇就是重臣造反,上演了一幕幕你刚唱罢我登场的历史闹剧。作者和陈伯之本来都是齐朝大臣,一个官至太中大夫,一个是冠军将军、骠骑司马。丘、陈二人虽是同朝为官,却是文武相对,德行相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后来作者《与陈伯之书》的产生。3、作品鉴赏本文虽是骈文,但用典较少,而且力求摒弃晦涩冷僻之典,尽量写得明白晓畅,具体实在。全文基本使用偶体双行的四六句式,但注意参差变化,具有音乐美及和谐的节律感。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作者突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克服了南朝骈文大多形式华美、内容空洞的弊病,而自出机杼,写出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优秀骈文。今天读来,仍能给我们以美的艺术亨受。
2023-05-25 22:49:583

刘秀为何不杀朱郁

刘秀为何不杀朱鲔?关键:1、刘秀的宗旨“开心见诚,不念旧恶;攻心为上,攻城为下”;2、朱鲔属于起义将领,且非俘虏;3、这是定都洛阳,统一全国最关键的一仗。事件: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攻打洛阳,守将正是朱鲔,由于朱鲔拼命固守,刘秀连攻数月,一直没有攻下。刘秀听说部将岑彭当年曾是朱鲔的校尉,便派他去劝降。刘秀让岑彭向朱鲔带话说:“要干大事的人,不能计较小过。朱鲔如降,官爵不动,我可以对黄河水发誓,绝不失信!”朱鲔听后,叫人用绳子把自己捆起来,到达河北汉光武帝营帐听候发落。光武帝见到朱鲔急忙下座,亲自解开绳索,向他表示慰问,并拜其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
2023-05-25 22:50:392

求《与陈伯之书》的翻译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1]:无恙[2],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3],才为世出[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5]!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6],立功立事,开国称孤[7]。朱轮华毂[8],拥旄万里[9],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10],对穹庐以屈膝[11],又何劣邪!寻君去就之际[12],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13],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14],弃瑕录用[15],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16]。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17]。朱鲔涉血于友于[18],张绣剚刃於爱子[19],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20],不远而复[21],先典攸高[22]。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23];将军松柏不剪[24],亲戚安居,高台未倾[25],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26],佩紫怀黄[27],赞帷幄之谋[28],乘轺建节[29],奉疆埸之任[30],并刑马作誓[31],传之子孙[32]。将军独靦颜借命[33],驱驰毡裘之长[34],宁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强[35],身送东市[36];姚泓之盛[37],面缚西都[38]。故知霜露所均[39],不育异类[40];姬汉旧邦[41],无取杂种[42]。北虏僭盗中原[43],多历年所[44],恶积祸盈,理至燋烂[45]。况伪嬖昏狡[46],自相夷戮[47],部落携离[48],酋豪猜贰[49]。方当系颈蛮邸[50],悬首藁街[51],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52],不亦惑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53]!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4],吴子之泣西河[55],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56],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57],楛矢东来[58];夜郎滇池[59],解辫请职[60];朝鲜昌海[61],蹶角受化[62]。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63]!中军临川殿下[64],明德茂亲[65],揔兹戎重[66],吊民洛汭[67],伐罪秦中[68],若遂不改[69],方思仆言。聊布往怀[70],君其详之。丘迟顿首。丘迟拜上:陈大将军足下,(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卑劣下贱!(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不周,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叛梁降魏)这个(局面)。圣明的梁朝廷(能)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安定下来,(这)您是都清楚的,不须我再一一细说了。(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像过去一样。况且,您既无朱、张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梁武帝废法加恩,连像吞船的大鱼这样罪恶深重的人都可漏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现在,(梁)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的(文职官员),参预谋划军、国大计;(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唯独您还厚着脸皮,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凭南燕王慕容超的强横,(终至)身死刑场;凭后秦君主姚泓的强盛,也(落得个)在长安被反缚生擒的下场。因此明白道,天降雨露,分布各地,(只是)不养育外族;我中原姬汉古国,决不容有杂种同生。北魏霸占中原已有好多年了,罪恶积累已满,照理说已将自取灭亡。更何况伪朝妖孽昏聩狡诈,自相残杀,国内各部四分五裂,部族首领互相猜忌,各怀心思,(他们)也正将要从(自己的)官邸被绑缚到京城斩首示众。而将军您却像鱼一样在开水锅里游来游去,像燕子一样在飘动的帷幕上筑巢(自寻死路),(这)不太糊涂了吗?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如今与梁军对垒)您每当登上城墙,手抚弓弦,远望故国军队的军旗,战鼓,回忆往日在梁的生活,岂不伤怀!这就是(当年出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想作赵国的将帅,(战国时魏将)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的原因,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难道唯独您没有(这种)感情吗?切望您能早定良策,弃暗投明。当今皇上极其开明,天下平安欢乐, (有人)从西方献上白玉环,(有人)从东方进贡楛木箭。(西南边远地方的)夜郎、滇池两国,解开辫发(改随汉人习俗),请求封官,(东方的)朝鲜,(西方的)昌海两地的百姓,都叩头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横行在)黄沙边塞之间,作出执拗不驯的(样子),企图苟延残喘罢了!(我梁朝)全军统帅临川王萧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亲,总揽这次北伐军事重任,到北方安抚百姓,讨伐罪魁。倘若您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们拿下北魏时)才想起我的这一番话,(那就太晚了)。姑且用这封信来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丘迟拜上。[1]顿首:叩拜。这是古人书信开头和结尾常用的客气语。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2]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恙,病;忧。[3]“将军”句:语出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此喻陈英勇为三军之首。[4]才为世出:语出苏武《报李陵书》:“每念足下才为世生,器为时出。”此喻陈才能杰出于当世。[5]“弃燕”二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喻陈伯之有远大的志向。[6]“昔因”二句:指陈伯之弃齐归梁,受梁武帝赏爱器重。[7]“立功”二句,《梁书·陈伯之传》:“力战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千户。”开国:梁时封爵,皆冠以开国之号。孤,王侯自称。此指受封爵事。[8]毂(gǔ古):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舆。[9]旄(máo毛):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拥旄,古代高级武将持节统制一方之谓。[10]鸣镝(dí):响箭。股战:大腿颤抖。[11]穹庐:原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这里指代北魏政权。[12]去就:指陈伯之弃梁投降北魏事。[13]内审:内心反复考虑。诸,“之于”的合音。[14]赦罪责功:赦免罪过而求其建立功业。[15]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弃瑕,即不计较过失。[16]“推赤”二句:《后汉书·光武帝纪》:“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汉兵诛王郎,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反侧子,指心怀鬼胎,疑惧不安的人。此谓梁朝以赤心待人,对一切都既往不咎。[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18]“朱鲔”句。朱鲔(wěi伟)是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说刘玄杀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刘伯升。光武攻洛阳,朱鲔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劝降,转达光武之意说,建大功业的人不计小恩怨,今若降,不仅不会被杀,还能保住官爵。朱鲔乃降。涉血,同“喋血”,谓杀人多流血满地,脚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刘伯升。[19]“张绣”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剚(zì自)刃,用刀刺入人体。[20]往哲:以往的贤哲。是:见[22];与,赞同。[21]不远而复:指迷途不远而返回。《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经》。攸:放在主语与动词之间,相当于“就”。高:嘉许。[23]“主上”二句:桓宽《盐铁论·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网漏吞舟之鱼。”吞舟,指吞舟之鱼。《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意指法网很宽,对犯有重大罪恶者亦可宽容。[24]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里喻指陈伯之祖先的坟墓。不剪:谓未曾受到毁坏。[25]“高台”句:桓谭《新论》云: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此指陈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毁。[26]雁行:大雁飞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27]紫:紫绶,系官印的丝带。黄:黄金印。[28]赞:佐助。帷幄:军中的帐幕。《史记·留侯世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29]轺(yáo遥):用两匹马拉的轻车,此指使节乘坐之车。建节:将皇帝赐予的符节插立车上。[30]疆埸(yì易),边境。[31]刑马:杀马。古代诸侯杀白马饮血以会盟。[32]传之子孙:这是梁代的誓约,指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传之子孙。[33]靦(miǎn免)颜:厚着脸。[34]毡裘:以毛织制之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这里指代北魏。长,头目。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长。[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晋末宋初曾骚扰淮北,刘裕北伐将他擒获,解至建康(南京)斩首。[36]东市: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场。[37]姚泓:后秦君主。刘裕北伐破长安,姚泓出降。[38]面缚:面朝前,双手反缚于后。西都,指长安。[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处,即天地之间。[40]异类: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1]姬汉:即汉族。姬,周天子的姓。旧邦:指中原周汉的故土。[42]杂种: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3]北虏:指北魏。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僭(jiàn见):假冒帝号。[44]“多历”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45]燋烂:溃败灭亡。燋,通“焦”。[46]伪嬖(bì 璧):这里指北魏宣武帝。昏狡:昏聩狡诈。[47]自相夷戮:指北魏内部的自相残杀。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谋反被杀。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乱被囚禁而死。[48]携离:四分五裂。携,离。[49]酋豪:部落酋长。猜贰:猜忌别人有二心。[50]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51]藁(gǎo稿)街:汉代长安街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蛮邸即设于此。[52]“而将军”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焦烂。”飞幕,动荡的帐幕,此喻陈伯之处境之危险。[53] “见故国”四句:语出李善注引袁晔《后汉记·汉献帝春秋》臧洪报袁绍书:“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绸缪,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复面也。”陴(pí疲),城上女墙。畴日:昔日;怆悢,悲伤。[54]“所以”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思赵将,即想复为赵将。[55]“吴子”句:据《吕氏春秋·观表》吴起为魏国守西河(今陕西韩城县一带)。魏武侯听信谗言,使人召回吴起。吴起预料西河必为秦所夺取,故车至于岸门,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为秦所得。[56]励:勉励,引申为作出。良规,妥善的安排。句意为:早日确立回梁打算。[57]白环西献:李善注引《世本》载:“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58]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的箭。《孔子家语》载:武王克商,“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肃慎氏,东北的少数民族。[59]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为汉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国名。[60]解辫请职:解开盘结的发辫,请求封职。即表示愿意归顺。[61]昌海:蒲昌海,为西域国名。即今新疆罗布泊。[62]蹶角:以额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63]“掘强”二句:《汉书·伍被传》记伍被说淮南王曰:“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掘强,即倔强。[64]中军临川殿下:指萧宏。时临川王萧宏任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65]茂亲:至亲。指萧宏为武帝之弟。[66]揔:通“总”。戎重:军事重任。[67]吊民:慰问老百姓。汭(ruì锐):水流隈曲处。洛汭,洛水汇入黄河的洛阳、巩县一带。[68]秦中:指北魏。今陕西中部地区。[69]遂:仍旧。[70]聊布:聊且陈述。往怀:往日的友情。
2023-05-25 22:50:471

《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3)

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徵侧等,隆别于禁溪口破之,获其帅徵贰,斩首千馀级,降者二万馀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请。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谥曰靖侯。子安嗣。 傅俊字子卫,颍川襄城人也。世祖徇襄城,俊以县亭长迎军,拜为校尉,襄城收其母弟宗族,皆灭之。从破王寻等,以为偏将军。别击京、密,破之,遣归颍川,收葬家属。 及世祖讨河北,俊与宾客十馀人北追,及于邯郸,上谒,世祖使将颍川兵,常从征伐。世祖即位,以俊为侍中。建武二年,封昆阳侯。三年,拜俊积弩将军,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击破秦丰,因将兵徇江东,扬州悉定。七年,卒,谥曰威侯。 子昌嗣,徙封芜湖侯。建初中,遭母忧,因上书,以国贫不愿之封,乞钱五十万,为关内侯。肃宗怒,贬为关内侯,竟不赐钱。永初七年,邓太后复封昌子铁为高置亭侯。 坚镡字子伋,颍川襄城人也。为郡县吏。世祖讨河北,或荐镡者,因得召见。以其吏能,署主簿。又拜偏将军,从平河北,别击破大枪于卢奴。世祖即位,拜镡扬化将军,封氵隐强侯。 与诸将攻洛阳,而朱鲔别将守东城者为反间,私约镡晨开上东门。镡与建义大将军朱祐乘朝而入,与鲔大战武库下,杀伤甚众,至旦食乃罢,朱鲔由是遂降。又别击内黄,平之。建武二年,与右将军万脩徇南阳诸县,而堵乡人董?反宛城,获南阳太守刘驎。镡乃引军赴宛,选敢死士夜自登城,斩关而入,?遂弃城走还堵乡。邓奉复反新野,攻破吴汉。时,万脩病卒,镡独孤绝,南拒邓奉,北当董?,一年间道路隔塞,粮馈不至,镡食蔬菜,与士卒共劳苦。每急,辄先当矢石,身被三创,以此能全其众。及帝征南阳,击破?、奉,以镡为左曹,常从征伐。六年,定封合肥候。二十六年,卒。 子鸿嗣。鸿卒,子浮嗣。浮卒,子雅嗣。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西阳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从之,后入绿林中,遂与汉军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 及世祖拔邯郸,请躬及武等置酒高会,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武由是归心。 及谢躬诛死,武驰至射犬降,世祖见之甚悦,引置左右,每劳飨诸将,武辄起斟酌于前,世祖以为欢。复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头辞以不愿,世祖愈美其意,因从击群贼。世祖击尤来、五幡等,败于慎水,武独殿,还陷阵,故贼不得迫及。进至安次、小广阳,武常为军锋,力战无前,诸将皆引而随之,故遂破贼,穷追至平谷,浚靡而还。 世祖即位,以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建武四年,与虎牙将军盖延等讨刘永,武别击济阴,下成武、楚丘,拜捕虏将军。明年,庞萌反,攻桃城,武先与战,破之。会车驾至,萌遂败走。六年夏,与建威大将军耿弇西击隗嚣,汉军不利,引下陇,嚣追急,武选精骑还为后拒,身披甲持戟奔击,杀数千人,嚣兵乃退,诸军得还长安。 十三年,增邑,更封脩侯。将兵北屯下曲阳,备匈奴。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削户五百,定封为杨虚侯,因留奉朝请。 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帝曰“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馀各以次对,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列侯,而太官无馀。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禄,终无诛谴者。 二十五年,武以中郎将将兵击武陵蛮夷,还,上印绶,显宗初,西羌寇陇右,覆军杀将,朝廷患之,复拜武捕虏将军,以中郎将王丰副,与监军使者窦固、右辅都尉陈讠斤,将乌桓、黎阳营、三辅募士、凉州诸郡羌胡兵及弛刑,合四万人击之。到金城浩亹,与羌战,斩首六百级。又战于洛都谷,为羌所败,死者千馀人。羌乃率众引出塞,武复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斩首四千六百级,获生口千六百人,馀皆降散。武振旅还京师,增邑七百户,并前千八百户。永平四年,卒。
2023-05-25 22:50:591

《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卷八(5)

  〔七〕 “必信,可乘上”,此二句原作“当如此来”,今从御览卷七六六校改。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作“必信,可乘此上”。   〔八〕 “曰”,原脱,聚珍本有,今据增补。   〔九〕 “将”,范晔后汉书岑彭传李贤注引无此字。   〔一0〕“成德侯朱鲔玄孙杞”,朱鲔以洛阳降光武帝,拜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见范晔后汉书岑彭传。范书未载鲔徙封成德侯事。鲔玄孙杞,亦不见范书。   申屠志   申屠志以功封汝阴王,〔一〕上书以非刘氏还王玺,改为颍阳侯。〔二〕御览卷二00           注释   〔二〕 “改为颍阳侯”,“颍”字原误作“□”,今据聚珍本改正。范晔后汉书刘玄传云:“李松与棘阳人赵萌说更始,宜悉王诸功臣。朱鲔争之,以为高祖约,非刘氏不王。更始乃先封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后遂立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阳王,朱鲔为胶东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穣王,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唯朱鲔辞曰:‘臣非刘宗,不敢干典。"遂让不受。”据此,封王者无 申屠志,封汝阴王者乃刘信,非刘氏辞王封者仅朱鲔一人,与御览卷二00所引申屠志事无一相合之处。通鉴卷三九亦载更始封王事,与范书大同小异。     王郎〔一〕   宫婢生子,正与同时,即易之。〔二〕范晔后汉书卷一二王郎传李贤注   知命者谓侍郎韩公等。〔三〕范晔后汉书卷一二王郎传李贤注   王郎遣谏议大夫杜威持节诣军门,〔四〕上遣棨戟迎,延请入军。威称说实成帝遗体子舆也。上曰:“ 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复得,况诈子舆乎!” 御览卷六八一           注释   〔二〕 “即易之”,范晔后汉书王郎传云:“初,王莽篡位,长安中或自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郎缘是诈称真子舆,云‘母故成帝讴者,尝下殿卒僵,须臾有黄气从上下,半日乃解,遂□身就馆。赵后欲害之,伪易他人子,以故得全"”云云,其下李贤即引此条文字作注。   〔三〕 “知命者谓侍郎韩公等”,范晔后汉书王郎传云:赵缪王子刘林“立郎为天子,… …移檄州郡 曰:‘制诏部刺史、郡太守:朕,孝成皇帝子子舆也。昔遭赵氏之祸,因以王莽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云云,其下李贤引此句作注。   〔四〕 “杜威”,本书光武纪作“ 杜长威”,范晔后汉书王郎传、袁宏后汉纪卷二作“杜威”。   苏茂〔一〕   苏茂杀淮阳太守,得其郡,营广乐。大司马吴汉围茂,茂将其精兵突至湖陵,〔二〕与刘永相会。〔三〕 水经注卷八        注释   〔一〕 “苏茂”,陈留人,范晔后汉书卷一二刘永传略载其事。   〔二〕 “湖陵”,聚珍本作“湖陵 ”,范晔后汉书刘永传、袁宏后汉纪卷四建武三年、通鉴卷四一建武三年皆作“湖陵”。按战国宋有胡陵邑,秦置湖陵县。汉书地理志山阳郡属县有湖陵,云:“禹贡‘   浮于泗、淮,通于河",水在南。莽曰湖陆。”颜师古注引应劭云:“章帝封东平王苍子为湖陵侯,更名湖陵。”   〔三〕 “与刘永相会”,范晔后汉书刘永传云:“建武二年夏,光武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伐永。初,陈留 人苏茂为更始讨难将军,与朱鲔等守洛阳。鲔既降汉,茂亦归命,光武因使茂与盖延俱攻永。军中不相能,茂遂反,杀淮阳太守,掠得数县,据广乐而臣于永。永以茂为大司马、淮阳王。盖延遂围睢阳,数月,拔之,永将家属走虞。虞人反,杀其母及妻子,永与麾下数十人奔谯。苏茂、佼彊、周建合军救永,为盖延所败,茂奔还广乐,彊、建从永走保湖陵。三年春,永遣使立张步为齐王,董宪为海西王。于是遣大司马吴汉等围苏茂于广乐,周建率众救茂,茂、建战败,弃败复还湖陵,而睢阳人反城迎永。”可与此互证。
2023-05-25 22:51:051

光武帝最大的恩人,若非他的帮助,刘秀非但不能称帝还会丢掉性命

光武帝刘秀本是一介农夫,他之所以能创建东汉帝国并统一天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许多奇人异士的襄助,其中对他帮助最大的,莫过于族兄、安成侯刘赐。那么,刘赐是何许人也?他都在哪些方面帮助过刘秀? 刘赐是西汉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跟更始帝刘玄、光武帝刘秀属于同族同宗。王莽篡汉建新后,不遗余力地打击刘姓宗室成员,州郡官员闻风而动,肆意 *** 、欺压他们,由此引起后者的强烈反弹。当时,蔡阳国釜亭候长醉酒后曾辱骂刘玄的父亲刘子张,后者便在盛怒之下将他刺死。 更始帝刘玄 十余年后,亭长的儿子替父报仇,便杀死了刘玄的弟弟刘骞。刘玄为替弟弟报仇,便结交豪杰准备刺杀亭长之子,不巧消息走露,迫使他逃往外地避难。此时,刘玄的族兄刘显(刘赐之兄)为替刘骞报仇,便也打算刺杀亭长之子,结果计划提前泄露,遭官府逮捕后被杀。 刘赐为替兄长报仇,便与侄儿刘信一起变卖家产,用换来的钱财结交江湖豪客,最终不仅杀死逮捕刘显的官吏,还把釜亭候长家杀了个鸡犬不留。此后,刘赐、刘信叔侄亡命江湖多年,直到遇到朝廷颁布大赦,才得以返回乡里居住。正因为这段复杂的经历,刘玄对刘赐感激不尽。 王莽“托古改制”失败,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 由于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失败,使得社会矛盾更趋尖锐化,加之灾害四起、外族入侵,使得百姓无以为生、怨声四起。在这种情况下,绿林军、赤眉军纷纷起兵反抗,并形成两股最主要的反莽势力。地皇三年(22年)七月,等到绿林军经过平林聚时,逃难至此的刘玄加入其中,并跟大将朱鲔、张卬等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同年十月,刘玄的族弟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举兵,刘赐叔侄也参与其中。因为势力单薄,刘縯兄弟便主动加入到绿林军系统中,并且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屡败王莽大军。地皇四年(23年)二月,为增强绿林军的凝聚力、号召力,朱鲔、张卬等人在极力阻断刘縯称帝之路的情况下,将刘玄扶上帝位,史称更始帝。 刘縯功高盖主,结果被刘玄杀害 刘玄称帝后,虽然册封刘縯为大司徒,但对他猜忌极深,不久便在朱鲔、张卬的唆使下将其诛杀。刘縯遇难后,刘玄为报答刘赐的恩情,便任命他为大司徒。当年九月,绿林军攻占长安,新朝覆灭。但在此时,河北各州郡并不服从刘玄的命令,而赤眉军又纵横于山东、河南一带,严重威胁着关东的安全。此时,刘赐便向刘玄提出建议,请求派刘秀前往招抚。 对于这个提议,朱鲔等人极力阻止,并劝刘玄除掉刘秀,刘玄也一度所有动摇。此时,刘赐极力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力保刘秀不会滋生异心。刘玄出于对刘赐的一贯信任,最终还是答应把刘秀派往河北(“更始欲令亲近大将徇河北,未知所使,赐言诸家子独有文叔可用,大司马朱鲔等以为不可,更始狐疑,赐深劝之,乃拜光武行大司马,持节过河。”见《后汉书·卷十四》)。 刘秀奉命招抚河北,并在此建国称帝 就在刘秀启程后没多久,刘赐被任命为丞相,并先行入关修缮宗庙、宫室,并于次年(24年)迎奉刘玄还都长安。还都长安之后,刘玄在李松、赵萌的建议之下,下诏大肆分封王爵,刘赐因此得以获封为宛王。此后,刘赐改任前大司马,并与朱鲔等人镇抚函谷关以东地区。没多久,刘赐回到封国宛地去居住。 然而刘玄在关中并未维持多久,便被赤眉军击败后俘获,不久后被杀,时在更始三年(25年)九月。与此同时,赤眉军也攻破宛城,迫使刘赐退守淯阳。就在赤眉军攻灭刘玄期间,在河北站稳脚跟的刘秀称帝建国,史称光武帝。刘赐在听闻刘秀称帝的消息后,便到洛阳去朝拜他,并表示归顺。 刘赐归降后被封为侯爵,极受刘秀优待 如果没有刘赐当年的力荐,刘秀不仅无法获得安抚河北的机会,甚至连性命都将不保,而称帝建国一事更是无从说起,因此可以说刘赐是他最大的大恩人。所以为了报答刘赐,光武帝便封他为慎侯,极尽优宠之能事。建武十三年(37年),光武帝又改封刘赐为安成侯,不仅增加其封地的户数,还经常命他参与朝会。 在这种情况下,刘赐安享荣华富贵长达27年时间,直到建武二十八年(52年)寿终正寝。刘赐去世后,光武帝哀伤不已,不仅命人为他营造墓室、建立祠庙,还为其设置守陵官吏士卒,标准跟舂陵孝侯刘仁(光武帝的堂祖父)的相同。 史料来源:《后汉书》、《资治通鉴》
2023-05-25 22:51:431

三国演义第23回中,曹操说许楮"虽岑彭,马武不及也"中岑彭,马武何许人也?

建武九年(33年),公孙述派任满、田戌、程泛率领几万人乘船下江关(今四川奉节县东),击败冯骏、田鸿、李玄,攻克夷道(今湖北宜都)、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占据荆门、虎牙(今湖北宜昌东南隔江相望之二山)二山。他们在江面上架起浮桥、斗楼,并在水下立起攒柱(密集的柱桩),断绝水道,而大军则在山上安营,抵拒汉兵。岑彭几次进攻,均失利。于是,便建造直进楼船、冒突(船名,取其触冒而唐突)、露桡(船名,取其露楫在外,人在船中)数千艘,做大进攻的准备。建武十一年(35年)春,岑彭与吴汉、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将领调集南阳、武陵、南郡的兵士和桂阳、零陵、长沙的委输棹卒六万多人,战马五千匹,会集荆门。吴汉认为三军棹卒多费粮草,提议解散他们。岑彭则认为蜀军势大,棹卒不可解散,并上奏皇帝,说明情况。光武帝对岑彭说:“大司马(吴汉)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岑彭)为重而已”(《后汉书·岑彭列传》)。 于是,岑彭便在军中招募抢攻敌人浮桥的勇士,谁先登上浮桥,谁得最高的赏赐。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时天风狂急,鲁奇率勇士驾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但江中攒柱,阻住战船,难以前行。鲁奇一面督率军士殊死作战,一面用火把焚烧攒柱。风怒火盛,桥楼崩烧。岑彭尽起全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溺死者数千人。汉军斩杀任满,生擒程泛,而田戌脱身,逃往江州。 岑彭上奏刘隆为南郡太守,自己则率领臧宫、刘歆长驱直入,进占江关,并严肃军纪,号令军中吏士,不得虏掠百姓。所到之处,百姓都奉献牛酒,迎接犒劳部队。岑彭接见当地年高德劭者,对他们说:“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后汉书·岑彭列传》)。并坚决推辞,不受牛、酒等物。百姓皆大为喜悦,争着开门归降。光武帝下诏书,命岑彭守益州牧,而每攻克一个郡,岑彭都先兼摄太守职务。 岑彭进军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见田戌粮草众多,很难在短期内攻克。便留冯骏驻防,自己则率兵直指垫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合川东),收得粮米几十万石。公孙述派遣延岑、吕鲔、王元和他的弟弟公孙恢一起拒守广汉(郡治梓潼,今属四川)、资中(今四川资阳),又派侯丹率二万余人拒守黄石(今四川涪陵东北横石滩)。岑彭见状,多设疑兵,虚张声势,命杨翕和臧宫抵拒延岑等人,自己则分兵由水路回江州,溯都江而上,袭击侯丹,大破其军。接着,昼夜兼行一千余里,一鼓攻克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并派精锐骑兵驰攻广都(今四川双流),一直攻到离成都几十里的地方,其势如迅风疾雨,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敌众溃散。开始,公孙述听说汉军在平曲出现,便派大军前往迎击。等到岑彭到达武阳,绕出延岑部的后方,蜀地出于意外,震骇动摇。公孙述更是大惊失色。以杖顿地说:“是何神也”(《后汉书·岑彭列传》)! 岑彭所驻的地方叫彭亡。岑彭听此地名,心中不悦,本想移营,天黑未果。公孙述派一刺客,谎称是逃亡之人,前来投降,乘夜间刺杀岑彭。成为继来歙后,第二个在灭蜀之战中被刺杀的著名将领。 “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齐,秋豪无犯。邛谷王任贵闻彭威信,数千里遣使迎降”(《后汉书·岑彭列传》)。使者到达,岑彭已死。光武帝把任贵贡献给朝廷的礼物都赐给了岑彭的家属,谥壮侯,其子岑遵嗣。蜀人怜之,给他在武阳立庙,岁时祭祀。 点评:岑彭在东汉王朝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参加过统一战争中的所有作战:平定河北,攻关东、洛阳,统一关中,战隗嚣,直至灭蜀,是当时极少数能独当一面将领。他不但作战勇敢,奇计迭出,而且信义素著,以德怀人。故能克成宏远之业,建立不世之功,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中之翘楚。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
2023-05-25 22:51:531

刘秀文言文翻译

《刘秀》一文表达了什么内容,先让我们一起学习下这篇文言文的翻译吧。 刘秀文言文翻译 原文: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刘秀复徇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监五县,为汉兵所获。异曰:“异有老母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秀许之。异归,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除之。秀谓縯曰:“事欲不善。”縯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此人不可复信!”縯不从。縯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 译文: 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兵士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冲杀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汉军接连获胜,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将营垒。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终于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适值迅雷、大风,屋瓦全都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来,水暴涨,虎豹都吓得腿发抖,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王莽军的.士兵奔跑,各自回到自己的故乡。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刘秀再向颍川一带夺取土地,进攻父城,未能攻克,大军驻扎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督察五县,被汉兵生擒。冯异说:“我有老母在父城,我愿意回去,献上这五座县城,来报答恩德。”刘秀许诺。冯异回去后,就和苗萌一起率领五县军民投降。 新市兵、平林兵的将领们因为刘兄弟威名日盛,秘密建议更始帝刘玄除掉他俩。刘秀对刘縯说:“看情况更始帝打算跟我们过不去。”刘縯笑着说:“一向就是如此。”不久,刘玄集合全体将领,教刘縯拿出他的宝剑,接过来仔细观察。这时,绣衣御史申徒建跟着呈上玉,暗示更始帝早下决断,但更始不敢发动。李轶最初跟刘縯兄弟感情很好,可是后来转而谄媚拥有权柄的新贵,刘秀告诫刘:“对这个人不能再信任了!”刘縯不听从。刘縯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听说刘玄即位的消息,大怒说:“当初起兵图谋大事的,是刘縯兄弟。而今更始是干什么的呢!“刘玄任命刘稷当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受这一任命。刘玄就与将领们部署数千军队,先逮捕刘稷,准备诛杀。刘縯坚持反对。李轶、朱鲔趁机建议刘玄同时逮捕刘縯,并于当天跟刘稷一齐斩首。刘秀听到这个消息,从父城夺回宛城,向刘玄请罪。司徒所属官员迎接刘秀,表示哀悼,刘秀不与他们谈一句私话,唯有深自责备而已,不曾自己夸耀保卫昆阳的战功,又不敢为刘縯服丧;饮食言谈欢笑跟平常一样。刘玄因此惭愧,任命刘秀当破虏大将军。
2023-05-25 22:52:011

于陈伯之书中的两个历史典故分别是什么

从与陈伯之书中你知道的两个历史典故是关于朱鲔和张绣的典故~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像过去一样~
2023-05-25 22:52:081

下江诸将虽屈强少识,然素敬常,乃皆谢曰,翻译

下江诸将虽屈强少识,然素敬常,乃皆谢曰翻译为:下江的各位将领虽然倔强缺少见识,然而一向尊敬王常,于是都感激地说。原文: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王莽末,为弟报仇,亡命江夏。久之,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常为偏裨,攻傍县。后与成丹、张卬áng别入南郡蓝口,号下江兵。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译文:王常字颜卿,是颍川郡舞阳人。王莽末年,替弟弟报仇,逃亡到江夏。不久,和王凤、王匡等人在云杜绿林起兵,聚集了几万人,用王常为将佐,攻打云杜附近各县。后来和成丹、张卬另领兵进驻南郡蓝口,号称下江兵。(王常他们)率领部队在上唐与荆州刺史激战,大败刑州守军,接着向北攻到宜秋。原文:是时,汉兵与新市、平林众俱败于小长安,各欲解去。伯升闻下江军在宜秋,即与光武及李通俱造常壁,曰:“愿见下江一贤将,议大事。”成丹、张卬共推遣常。伯升见常,说以合从之利。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常还,具为丹、卬言之。丹、卬负其众,皆曰:“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常心独归汉,乃稍晓说其将帅曰:“往者成、哀衰微无嗣,故王莽得承间篡位。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积失百姓之心。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以秦、项之势,尚至夷覆,况今布衣相聚草泽?以此行之,灭亡之道也。”下江诸将虽屈强少识,然素敬常,乃皆谢曰:“无王将军,吾属几陷于不义。愿敬受教。”即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合。译文:这时,(刘伯升等率领的)汉军和(王匡等率领的)新市兵、(陈牧等率领的)平林兵都在小长安被打败,各路人马准备解散离开。刘伯升听说下江军在宜秋,立即和光武帝以及李通一起到王常的军营拜访,说:“希望见下江一位贤将,一起商议大事。”成丹、张卬共同推举王常。刘伯升见到王常,用联合的好处来劝说王常。王常恍然大悟,说:“王莽篡夺政权,杀了皇帝,残害虐待天下百姓,百姓思念汉朝,所以豪杰一起起义。现在刘氏又兴盛起来,就是真正的君主。我确实想为汉朝献身付出,辅助(刘氏)成就大功业。王常回来后,详细地向成丹、张卬说明了情况。成丹、张卬倚仗自己的部队人多,都说:“大丈夫已经起义,应该各自做主,为什么要受别人制约呢?”王常一心只想归顺汉朝,就慢慢说服下江军的将帅说:“以前成帝、哀帝衰微没有后代,所以王莽能够趁机篡位。(王莽)拥有天下后,政令苛刻严酷,时问久了就失去了民心。做大事,应当要下顺应民心,上符合天意,功业才可以成就。如果依仗强大勇猛,放纵情感欲望,即使得到了天下,一定会再失去它。凭秦朝、项羽的力量,尚且被消灭,何况现在我们这些在民间聚集的平民呢?(如果)按照这种做法行事,是走向灭亡的道路啊。”下江的各位将领虽然倔强缺少见识,然而一向尊敬王常,于是都感激地说:“(如果)没有王将军,我们这些人差一点陷入不义(的境地)。愿恭敬地接受教诲。”(王常)立即带领军队和汉军及新市兵、平林兵会合。原文:及诸将议立宗室,唯常与南阳士大夫同意欲立伯升,而朱鲔wěi、张卬等不听,欲立更始。及更始立,以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译文:等到众将领商议确立王室的时候,只有王常和南阳的士大夫同心想拥立刘伯升,然而朱鲔、张卬等人不听从,想拥立更始帝。等到更始帝登基,任命王常担任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原文:更始败,建武二年夏,常将妻子诣洛阳,肉袒自归。光武见常甚欢,劳之曰:“王廷尉良苦。每念往时共更艰厄,何日忘之。莫往莫来,岂违平生之言乎?”常顿首谢曰:“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帝笑曰:“吾与廷尉戏耳。吾见廷尉,不忧南方矣。”特加赏赐,拜为左曹,封山桑侯。译文:更始帝战败,建武二年夏天,王常带着妻子和孩子到洛阳去,裸露上身自行归降。光武帝见到王常很高兴,慰劳他说:“王廷尉很辛苦。(我)常常想起从前(我们)一起经历艰难困苦,没有哪一天能忘记。后来一直没有来往,怎么违背了往常(辅佐真主的)话呢?”王常磕头谢罪说:“更始帝不嫌弃我这个臣子,任命我担任南州长官。赤眉军攻入长安打败更始帝的部队,(我)灰心失望,以为天下又失去了纲常法纪。听说陛下在河北登基,(我)心明眼亮。今天能够在朝廷里见到陛下,即使死了也没有留下遗憾了。”光武帝笑着说:“我和廷尉开玩笑罢了。我见到了廷尉,不担忧南方了。”(光武帝)特地加以赏赐,授以(王常)左曹这一官职,封为山桑侯。王常生平王莽末年,为弟报仇,逃亡江夏。后来加入绿林军,担任偏将,攻打邻县。23年,更始帝即位,以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更始帝建都长安,命署南阳太守事务,自行生杀赏罚大权,晋封邓王,赐姓刘氏。更始帝失败后,归附光武帝刘秀,担任左曹,封山桑侯。受命攻打邓奉、董欣,平定各处屯聚军队。29年,攻下湖陵,打败苏茂和庞萌,又与骑都尉王霸平定沛郡乱贼。
2023-05-25 22:52:141

梦溪笔谈・器用原文及翻译,梦溪笔谈・器用原文及翻译

  梦溪笔谈·器用原文及翻译   器用   作者:沈括   礼书所载黄彝,乃画人目为饰,谓之“黄目”。余游关中,得古铜黄彝,殊不然。其刻画甚繁,大体似缪篆,又如阑盾间所画回波曲水之文。中间有二目,如大弹丸,突起。煌煌,所谓黄目也。视其文,仿佛有牙角口吻之象。或说黄目乃自是一物。又余昔年在姑熟王敦城下土中得一铜钲,刻其底日“诸葛士全鸣钲。”即古落字也,此部落之落。士全,部将名耳。钲中间铸一物,有角,羊头;其身亦如篆文,如今时术土所画符。傍有两字,乃大篆“飞廉”字,篆文亦古怪;则钲间所图,盖飞廉也。飞廉,神兽之名。淮南转运使韩持正也有一钲。所图飞廉及篆字,与此亦同。以此验之,则黄目疑亦是一物。飞廉之类,其形状如字非字,如画非画,恐古人别有深理。大底先王之器,皆不苟为。昔夏后铸鼎以知神奸,殆亦此类。恨未能深究其理,必有所谓。或日:“《礼图》樽彝,皆以木为之,未闻用铜者。”此亦未可质,如今人得古铜樽者极多,安得言无?如《礼图》“瓮以瓦为之”,《左传》却有谣瓮;律以竹为之,晋时舜祠下乃发得玉律。此亦无常法。如蒲壁,《礼图》悉作草稼之象,今世人发古冢得蒲璧,乃刻文蓬蓬如蒲花敷时;彀壁如粟粒耳。则《礼图》亦未可为据。   礼书言画云雷之象,然莫知雷作何状。今祭器中画雷,有作鬼神伐鼓之象,此甚不经。余尝得一古铜,环其腹皆有画,正如人间屋梁所画曲水。细观之,乃是云、雷相间为饰,乃所谓云、雷之象也。今《汉书》字作,盖古人此饰,后世自失传耳。   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郓州发地得一铜弩机。甚大,制作极工。其侧有刻文日:“臂师虞士,牙师张柔。”史传无此色目人,不知何代物也。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古剑有沈卢、鱼肠之名,沈音湛。沈卢谓其湛湛然黑色也。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不茎;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济州金乡县发一古冢,乃汉大司徒朱鲔墓,石壁刻人物、祭器、乐架之类。人之衣冠多品,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悉如今制,但无脚耳。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抱面,下垂及肩,略无小异。人情不相远,千余年前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亦有类今之食器者。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长安故宫阙前,有唐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形如垂肺,亦有款志,但漫剥不可读。按《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原其义,乃伸冤者击之,立其下,然后土听其辞,如今之挝登闻鼓也。所以肺形者,便于垂。又肺主声,声所以达其冤也。   熙宁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余千文,皆“顺天”“得一”。当时在庭皆疑古无“得一”年号,莫知何代物。余按《唐书》,史思明僭号铸“顺天”“得一”钱。“顺天”其伪年号,“得一”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余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太甲》曰:“往省括于度则释。”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此正是勾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纬,则设之于堋,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余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设度于机,定加密矣。   余于关中得一铜,其臂有刻文二十字日:“律人衡兰注水,容一升。始建国元年一月癸卯造。”皆小篆。律人当是官名。《王莽传》中不载。  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笔发,以麝皮为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扎,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未留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也。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无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朝士黄秉少居长安,游骊山,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郑《津阳门》诗云:“破簪碎细不足拾,金沟浅溜和缨。”非虚语也。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屋上覆,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今令文中谓之“斗八”,吴人谓之“顶”。唯宫室祠观为之。   今人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绶;得以印绶葬者极稀。土中所得,多是没于行阵者。   大驾玉辂,唐高宗时造,至今进御。自唐至今,凡三至泰山登封。其他巡幸,莫记其数。至今完壮,乘之安若山岳,以措杯水其上而不摇。庆历中,尝别造玉辂,极天下良工为之,乘之动摇不安,竟废不用。元丰中,造一辂,尤极工巧,未经进御,方陈于大庭,车屋适坏,遂压而碎,只用唐辂。其稳利坚久,历世不能窥其法。世传有神物护之,若行诸辂之后,则隐然有声。   文言文翻译:   《三礼图》所载录的黄彝这种器物,是画人的眼睛为装饰的,称之为“黄目”。我游历关中时,曾得到一件黄彝古铜器,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这件古铜器所刻画的纹饰甚为繁缛,大体上类似屈曲缠绕的缪篆文字,而又如同宫殿前栏杆之间的石陛上所刻画的回旋水波纹。其纹饰中间有两只眼睛,像两个大弹丸,突起于铜器表面,煌煌然发亮,这大概就是所谓“黄目”。看它的纹饰,仿佛还有牙齿、角、口和嘴唇的形象,所以有人说“黄目”可能自是一种动物。我当年又曾在姑熟王敦所建城下的土中得到一件铜钲,其底部刻有“诸葛士全鸣钲”的文字。“”就是古“落”字,在这里是部落的“落”,“士全”应该就是王敦部将的名字。钲的中间铸有一个动物,有角,头像羊头,身子的线条如同缪篆,就像现今术士所画的符。旁边有两个字,是大篆的“飞廉”二字,篆文也很古怪,那么这件钲的中间所铸的图形大约就是飞廉的形象。飞廉是古代相传的一种神兽的名称。淮南转运使韩持正也有一件钲,那上面所铸的飞廉图形和篆字,与我的这一件也相同。据此推论,那么“黄目”也有可能是一种动物。此等飞廉之类,其形状似字非字,似画非画,恐怕古人别有深意。大抵古代先王的礼器都不是随便制作的,从前夏后氏铸鼎以使民知神奸,大概也是这类器物。遗憾的是现在还未能深入研究揭示其中的道理,然而古人这样做一定是有所寓意的。有人说,《三礼图》所画的樽彝都是木制的,没有听说有铜制的。这点也经不起质证,如现在人们获得的古铜樽已经极多,怎么能说古代没有铜制的礼器呢?如《三礼图》中的瓮是陶制的,而《左传》中却有“瑶瓮”(玉制的瓮);律管是竹制的,而晋代在舜祠下便发掘出了玉制的律管。这些也是没有常规的。又如蒲璧和谷璧,《三礼图》都在璧的表面上画几棵草或庄稼的图案作为它们的装饰,而现在世人发掘古墓所得到的蒲璧,却是刻纹茂密像蒲席的编织花纹铺开时的样子,谷璧则不过是璧的表面密排的圆形突起有如米粒而已,可见《三礼图》也未可作为依据。   唐人诗作多有言及吴钩的。吴钩是刀名。刀是弯的,现在南方一些土著部族还在用,称之为“葛党刀”。   古人用牛皮做箭筒,行军睡觉的时候就用它来做枕头。利用箭筒中空的特点,贴紧地面枕在头下,几里以内的地方如果有人马走动的声音,都能听到。这大概是由于中空的东西能够接收声音吧!   熙宁年间,李定向官府进献偏架弩,像一般的弩弓而安装了一种铁镫。用脚踏铁镫抵于地面开弓,箭射出三百步(一百八十丈)远,还能洞穿多层铠甲,当时称之为“神臂弓”,是最厉害的武器。李定本是党项羌族人的酋长,自从投归朝廷,历官至团练使、防御使而去世,他的几个儿子都以骁勇善战称雄于西部边陲。   古代的名剑有叫“沈卢”、“鱼肠”的。“沈卢”的意思,是说它的色泽湛湛然又黑又亮。古人以含有杂质的钢为剑刃,以熟铁为剑身,不这样剑就容易折断。用钢铸的剑,剑刃会多有毁缺,古时相传的“巨阙”就是这种剑,所以铸剑不可纯用含有杂质的钢。以“鱼肠”为名的剑,就是现在的蟠钢剑,其名又叫“松文(纹)”;这“鱼肠”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把鱼煮熟,剥去它两边的肉,露出它的肠子看一看,就知道其肠正像现在蟠钢剑的花纹。   济州金乡县发掘出一座古墓,是东汉初大司徒朱鲔的墓,墓室的石壁上都刻有人物、祭器、乐架之类的图像。人物的衣冠服饰多种多样,有一种头巾像今天的幞头,头巾的前面都是方形的,完全和今天的式样相同,只是没有垂带。妇人所戴也有像今人所称的“垂肩冠”的,类似近年所服的角冠,两侧的巾布抱着脸面,下垂到肩部,几乎连小小的差异都没有。是知人情相近而不相远,千余年前的冠服已曾是这个样子。墓室图像中的祭器也有类似今天的食器的。   古人制作铜镜,镜子大,镜面就平;镜子小,镜面就要凸起。凡是镜子镜面凹陷的,照出的人脸就大;镜面凸起的,照出来的人脸就小。小镜子不能把人的脸部照全,所以让镜面微微凸起,就可把人脸缩小一点全部照出来,那么即使镜子很小也能把人脸全都照出来。(制作时要)反反复复多次测量,试验镜面的大小,调整镜面的凹凸程度,经常做到人脸的大小与镜子照出的形象的大小相配。这是古代工匠的精巧与智慧之处,后代人做不出来。接连有人得到古人所铸的铜镜,结果都刮削打磨把镜面弄平了,这也正是师旷之所以伤感于知音难觅的缘故。   熙宁年间,曾因掘地采集到大钱三十多贯(一贯为一千枚),都是“顺天元宝”和“得一元宝”。当时朝廷诸臣都怀疑古代没有“得一”年号,不知这些钱是哪个朝代的。我检查《唐书》记载:史思明僭越称帝号,铸“顺天”、“得一”钱。“顺天”是史思明伪政权的年号;“得一”只是他所铸钱的称谓,不是年号。   民间流传一件透光的铜镜,镜的背面有铭文,共二十个字,字体极古老,不能识读。用镜面接太阳光,铜镜背面的花纹及二十个字就都透射在屋壁上,十分清楚分明。有人推究这一现象的道理,以为铸铜镜时,薄的地方先冷,而背面有花纹及文字的地方要厚一些,这些地方冷得慢,铜就收缩得多一些;花纹虽在背面,而在镜面上仍然隐约存留着它们的痕迹,所以在日光照射下就显示出来了。依我所观察,这一现象的原理确实如此。然而我家里有三面铜镜,又曾见到他人家里所藏的一面,都是一个样式,纹饰图画和铭文字体几乎没有丝毫的差异,形制都很古老。而只有这一面能够透光,其他镜子即使最薄的,也都不能透光。我猜想古人可能自有一套特别的制作技术。   我近年在海州,见有户人家挖地得到一件弩机。这弩机的瞄准部件相当长,瞄准部件旁边有一小矩尺,如同普通的有分寸刻度的矩尺。推究其意,是在发射时以眼目注视箭头的端点,用瞄准部件的度数测算发射的角度,以调整箭头的高下,用的正是算术家的勾股法。《尚书·太甲》篇说:“往省括于度则释。”我怀疑这件弩机的小矩尺就是《太甲》篇所说的“度”。汉末陈王刘宠善于弩弓发箭,号称十发十中,并且每次射中的都是同一个靶心。史书记载他的办法是“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这些话隐晦难以明白,揣测其大意:“天覆地载”,大约不过是指发射时用以指示调整前后高下的手势;“参连为奇”,说的是按瞄准部件的度数注视箭头,通过箭头注视靶的,使瞄准部件、箭头、靶的三者连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正是利用勾股定理测量高下浅深的方法;“三经三纬”,则是设在靶墙上的三条经(纵)线和三条纬(横)线,用来标志箭靶的高低左右。我曾按这办法设置三经三纬,以箭头瞄准,发箭也十中七八;若设刻度于弩机上,那么命中的精密度一定会更高。   青堂羌人善于锻造铠甲,所造铠甲的铁片颜色青黑,晶莹透亮,可以照出毛发。用麝皮做成的背心缀以甲片,柔软轻薄而坚韧。镇戎军有一副铁甲,用木匣收藏着,官员届届相传当做宝器。韩魏公泾原帅时,曾取出做过试验,在五十步(三十丈)开外,用强弩来射它,不能射穿。也曾有一箭穿透了甲片,竟是因为正好射在了甲片的小钻孔上,结果箭头为钻空所刮,铁都反卷起来了,其甲片竟坚硬到如此程度。凡是锻造铠甲,其方法是开始铁片甚厚,不用炉火加高温锻打,而只进行冷锻,直到铁片的厚度比原来减少了三分之二,就算锻成了。甲片的末端留着像筷子头那么大小的一小片不锻打,隐约像个瘊子,这是为了检查铁片未锻打时的厚薄,有如疏浚河道时留些笋状的立土,所以这种铠甲被叫做“瘊子甲”。今人锻甲,多在甲片的背面暗留一个伪做的瘊子;虽留瘊子,但所用质料原非精钢,或由火锻做成,都无补于实用,不过徒为外表的装饰罢了。   朝廷命官黄秉年轻时居住在长安,有一次游骊山,正碰上一个道士在修治旧时宫殿的石渠,在石头下发现一支折断的玉钗,钗头刻成风首的形状,都已残缺,然而制作的精巧,是后人不能做到的。郑愚的《津阳门诗》说:“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浅溜和缨绥。”这话不是虚传的。我又曾路过金陵,见有人发掘六朝君主的陵墓,得到很多古物。我曾看到一支玉臂钗,两头都设置转动机关,可以弯曲、伸直或使之变成圆形的,几乎看不出有缝,而为九条龙所环绕,制作功夫可比鬼斧神工。世人多称往古民风淳朴,手工制作大都粗糙笨拙,其实大不是这么一回事。古器物制造非常精巧,正由于民风淳朴的缘故,民风淳朴则各种手工制作都一丝不苟。后世风俗虽浮华奢侈,而在工艺上的用力不及古人,所以造出来的器物多不精致。   今人所得地下出土的古印章,多是军中武官的印章。古人佩戴印章,罢免、升迁和死去都要上交印章和系印章的绶带,能以印章和绶带随葬的极少。现在见于地下出土的,多是死于行伍战阵的人所留下的。   宫中大驾玉辂,是唐高宗时制造的,至今还供皇上使用。从唐朝到现在,共三次用它东至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其他巡视出行,不计其数,而玉辂至今完好结实,乘坐起来安如山岳,放杯水在上面也不会摇动。庆历年间,曾另造一辆玉辂,极尽天下最优秀的工匠手艺制作,乘上去还是摇动不稳定,最后被废弃不用。元丰年间,又造了一辆玉辂,尤其极尽天下工巧之能事,而还没有进献皇上,正陈放在大庭中,恰好车屋倒坏,竟压碎了,只好仍用唐玉辂。唐玉辂的稳定、便利、坚固、耐用,历来都不能搞清楚它所以如此的制造方法。世传有神物保护它,如果让它行在其他车辂之后,就会隐隐约约听到一种奇怪的声响。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2023-05-25 22:52:541

云台二十八将之六:岑彭,字君然,被公孙述派刺客刺死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新朝末年,岑彭入仕,署理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长。公元22年(地皇三年),刘t起兵,攻克棘阳,岑彭带着家属投奔前队大夫 ( 即南阳太守 ) 甄阜。甄阜却恼恨他不能固守城池,将他母亲妻子扣押,岑彭只得带着手下宾客与汉 军交战。 公元23年(更始元年)正月,甄阜被杀。岑彭逃到宛城,与前队贰 (官名) 严说一同坚守城池。刘t围城数月,城中粮食用尽,甚至出现人食人之事。五月,岑彭只好献城投降。诸将都要求杀死岑彭,被刘t阻拦。刘玄于是封岑彭为归德侯,隶属于刘t麾下。 刘t遇害后,岑彭成为大司马朱鲔的部属,担任校尉。不久,岑彭随朱鲔平定淮阳郡,被推荐为淮阳都尉,又攻破反叛的淮阳守将徭伟,因功升任颍川太守。恰逢刘茂攻占颍川,岑彭无法就任,只好带领部属依附河内太守韩歆。 归顺刘秀 公元24年(更始二年),刘秀巡行至河内。韩歆不听岑彭劝阻打算守城抵拒,后见形势危迫,只得投降。刘秀得知韩歆曾想抵抗,欲将其斩杀,又召见岑彭。岑彭分析当前局势:“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群雄竞逐,百姓无所归命。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v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表示愿意归顺刘秀,又替韩歆求情。刘秀这才赦免韩歆。 岑彭归顺后,前往淇园劝降大将军吕植。刘秀任命岑彭为刺奸大将军,让他协助吴汉除掉尚书令谢躬,并督察各营。此后,刘秀把平时拿的符节授予岑彭,让他随军平定河北。 劝降朱鲔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岑彭被封为廷尉、归德侯,行大将军事。七月,岑彭与吴汉、王梁等十一员将领围攻洛阳朱鲔。在朱鲔的坚守下,汉军数月不能破城。 同年九月,刘秀命岑彭劝降朱鲔(岑彭曾任朱鲔的校尉)。岑彭劝说道:“我以前受你的恩惠,常想报答。如今更始败亡,皇帝 (指刘秀) 百姓归心,您坚守城池又有什么意义呢?”朱鲔则答道:“我曾参与杀害大司徒 (刘t) ,又劝说更始不要派出萧王 (刘秀) ,有罪不敢归降。”刘秀得知后,表示不会加害朱鲔,并对黄河发誓。岑彭将刘秀的话传到,朱鲔从城上垂下绳索,要岑彭爬上来。岑彭毫不犹豫,朱鲔见他诚信,应允投降。五日后,朱鲔将自己反绑起来,和岑彭一起去见刘秀。刘秀解其束缚,好言抚慰,并让岑彭把他连夜送回洛阳。次日,朱鲔率全城出降,被任命为平狄将军,扶沟侯。 南平荆襄 从平邓奉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岑彭进军荆州,攻克摺⒁兜仁余城。此时,南方局势混乱。秦丰、董欣、许邯各自起事,更始诸将也各自拥兵占据南阳诸城。刘秀派吴汉前往征伐,结果吴汉治军不严,部下多有侵扰掠夺之举,逼反了破虏将军邓奉。邓奉击破吴汉,占据U阳,并联合秦丰等势力。同年秋,岑彭逼降许邯,升任征南大将军,又与贾复、耿m等人讨伐邓奉,结果数月不能破敌。 公元27年(建武三年)四月,刘秀亲征邓奉,在叶(地名)遭到董欣部将的截杀。岑彭前来相救,保护刘秀到达堵阳。邓奉逃往U阳,董欣投降。岑彭于是随刘 秀追击邓奉,一直追到小长安(南阳南),邓奉兵败请降。刘秀本打算赦免邓奉,后在岑彭与耿m的劝说下将其斩杀。 围攻秦丰 五月,刘秀回师,岑彭与傅俊、臧宫等人南击秦丰,攻克黄邮。秦丰和在邓(地名)坚守,岑彭数月无法破城。刘秀责备岑彭,岑彭连夜 *** 兵马,扬言要“明日西击山都”,却暗中渡过沔水,在阿头山大破秦丰部将张扬。然后,直奔秦丰的大本营黎丘,击败留守部队。秦丰急忙回师救护,岑彭与诸将依山扎营。秦丰和蔡宏趁夜来袭,被早有准备的岑彭出兵迎击,最终秦丰败走,蔡宏被杀。战后,岑彭因功被改封为舞阴侯。 公元28年(建武四年)二月,占据夷陵的田戎留部下辛臣驻守夷陵,自己则到黎丘准备归降岑彭。不料辛臣却盗走田戎的珍宝,抄近路抢先依附了岑彭,并且写信招田戎来归降。田戎怀疑辛臣出卖自己,不敢投降,于是和秦丰合兵抵抗。岑彭出兵攻打田戎,田戎兵败逃回夷陵。十二月,刘秀到黎丘犒赏军士,封赏岑彭部下有功者一百余人。此时,黎丘兵马仅有千余人,刘秀命朱佑代替岑彭围城,令岑彭与傅俊消灭田戎。 平定荆州 公元29年(建武五年)二月,岑彭攻占夷陵,一直追击田戎到秭归,俘虏田戎家眷、士兵。不久,岑彭命威虏将军冯骏驻军江州,都尉田鸿驻军夷陵,领军李玄驻军夷道,自己则率兵还驻津乡,据守荆州冲要之地。 十二月,岑彭写信给旧友交趾州牧邓让,陈说刘秀的威德,劝其归降。同时,岑彭派偏将军屈充移檄江南,颁行诏命。不久,邓让和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继派遣使者,贡献方物礼品。 公元30年(建武六年),刘秀召岑彭入京,几次接见欢宴,厚加赏赐。不久,岑彭南还津乡,路过家乡南阳棘阳时,还奉诏祭祀祖坟。此外,刘秀还令大长秋在初一和十五探望岑彭的母亲,以示关怀。 西讨陇蜀 从征陇右 32年(建武八年),刘秀亲征陇右隗嚣。岑彭率部攻破天水郡,并与吴汉将隗嚣围困在西城。此时,公孙述部将李育来救隗嚣,被盖延、耿m包围在上。不久,刘秀回还洛阳,临行前写信给岑彭说:“两城(指西城、上)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岑彭决定水淹西城,不料失败。十一月,隗嚣部将行巡、周宗率领蜀地救兵前来救援,隗嚣得以逃出冀城。此时,汉军粮食用尽,岑彭等人只好烧毁辎重,撤军而回,盖延、耿m也相继退兵。岑彭亲自断后,这才保证众将安全撤离。战后,岑彭回驻津乡。 进军巴蜀 公元33年(建武九年),公孙述派任满、田戎、程泛乘船下江关(今四川奉节县东),击败冯骏、田鸿、李玄,攻克夷道(今湖北宜都)、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占据荆门、虎牙二山。他们在江面上架起浮桥、斗楼,并在水下立起攒柱,断绝水道,而大军则在山上安营,抵拒汉军。岑彭几次进攻,都失利而回,便建造直进楼船、冒突(船名)、露桡(船名)数千艘,做大进攻的准备。 公元35年(建武十一年),岑彭与吴汉、臧宫等将领调集南阳、武陵、南郡的兵士和桂阳、零陵、长沙的棹卒(水手)六万人,会集荆门。吴汉认为棹卒多费粮草,提议将他们解散。岑彭则认为蜀军势大,棹卒不可解散,并上奏皇帝,说明情况。光武帝对岑彭说:“大司马(吴汉)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为重而已”。 于是,岑彭在军中招募抢攻敌人浮桥的勇士,许以重赏。偏将军鲁奇应募,率勇士驾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结果战船被江中攒柱阻住,难以前行。鲁奇一面率军士死战,一面用火把焚烧攒柱,将桥楼烧毁。岑彭尽起全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军大乱,溺死者数千人。汉军斩杀任满,生擒程泛,而田戎则逃回江州。 岑彭保奏刘隆为南郡太守,自己则率领臧宫、刘歆进占江关,并严肃军纪,号令军中吏士,不得虏掠百姓。所到之处,百姓都奉献牛酒,犒劳部队。岑彭接见当地长者,对他们说:“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并坚决不肯接受牛、酒等物。百姓大为喜悦,争着开门归降。刘秀遂任命岑彭守益州牧,而每攻克一个郡,岑彭都先兼摄太守职务。 遇刺身亡 岑彭进军江州,见田戎粮草众多,短期内难以攻克,便留冯骏驻防,自己则率兵攻破平曲,收取粮草数十万石。公孙述派遣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拒守广汉、资中,又派侯丹拒守黄石。岑彭多设疑兵,虚张声势,命杨翕和臧宫抵拒延岑等人,自己则分兵由水路回江州,溯都江而上,袭破侯丹。随后,岑彭急行千余里,一鼓攻克武阳,并派精锐骑兵驰攻广都,一直攻到离成都几十里的地方,其势如迅风疾雨,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敌众溃散。开始,公孙述听说汉军在平曲出现,便派大军前往迎击。等到岑彭到达武阳,绕出延岑部的后方,蜀地震惊。公孙述更是大惊失色,以杖顿地道:“是何神也!” 此时,岑彭驻扎在彭亡。岑彭听到这个地名,心中不悦,本想移营,结果因天黑未果。公孙述派一刺客,谎称是逃亡之人,前来投降,乘夜间刺杀岑彭。 岑彭攻破荆门,邛谷王任贵听闻岑彭威信,数千里遣使迎降。使者到达时,岑彭已经遇害。刘秀便把任贵进贡的物品都赐给了岑彭的家属,并赐岑彭谥号壮侯。蜀地百姓在武阳为岑彭立庙,四时祭祀。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汉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就有“征南大将军舞阴侯岑彭。 轶事典故 得陇望蜀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公元32年,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人物评价 《后汉书》将岑彭与冯异、贾复并列一传,评价道: 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全其庆也。昔高祖忌柏人之名,违之以全福;征南恶彭亡之地,留之以生灾。岂几虑自有明惑,将期数使之然乎? 赞曰:胶东盐吏。征南宛贼。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罗大经:岑彭殒而公孙亡,诸葛死而仲达走。虽成功有命,皆莫究于生前;而遗烈在人,可徐观于身。 徐钧:雨骤风驰善用兵,公孙击地欢如神。如何壁垒疏防夜,已悟彭亡竟殒身。 归有光:光武承王莽之乱,奋迹南阳,恢复旧物,则有邓禹、吴汉、贾复、寇恂、马援、冯异、岑彭、来歙之徒宣其力。 李景星:冯异、岑彭、贾复三人,俱以战功著,虽有专方面与不专方面之异,而其功之卓越则同。岑彭说降朱鲔,勋著中州;力破秦丰,威震南土。 家庭成员 儿子:岑遵,屯骑校尉,细阳侯。 儿子:岑淮,谷阳侯。 孙子:岑伉,岑遵之子,细阳侯。 曾孙:岑杞,岑伉之子,光禄勋,细阳侯。 玄孙:岑熙,岑杞之子,魏郡太守,细阳侯。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明朝谢诏编集的《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里,有“对花刀”、“老母劝降”的故事。 民间形象 评书 在传统评书《东汉 演义》里,岑彭原是王莽的武状元,归顺刘秀后是三路先锋,云台三十六将之一,星号尾火虎。经典桥段有“岑彭马武对花刀”、“老母劝降”和“真假岑彭”。 戏曲 河北太行山区民间流行有傩戏《岑彭马武夺状元》剧目。 在豫剧、秦腔、靠山黄、大平调、宛梆、怀梆、上党落子等地方戏曲中都有《收岑彭》这一传统剧目。 墓葬纪念 岑彭墓位于邓州市杨营乡安众村北,邓(州)新(野)公路北50米,东距新野县城7.5公里。北距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岗50公里,南距襄樊古隆中60公里,西南距道教圣地武当山190公里,西北距内乡县衙85公里,距邓州城区八里岗遗址、花洲书院、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吾离陵、福胜寺塔等景点25公里。 岑彭墓封土呈高台状,方形,边长25米,高4米,面积600余平方米,四周为耕地,此墓原来形制很大,后由于取土雨淋遗留至今状。
2023-05-25 22:53:011

岑彭:用兵如神却因此惨遭刺杀的东汉中兴名将

蜀汉延熙十六年(253年)的岁首大会上,百官齐聚一堂庆祝新年。酒过半巡后,血腥之气打破了祥和的宴会气氛,众人亦被惊得手足无措。原来,曹魏降将郭修趁人不备,突然刺杀了大将军费祎。此事使蜀汉内部政局剧变,成为后来政权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年前,有人曾以「 ”岑彭见害于刺客”,劝费祎「 ”宜鉴前事,少以为警”,费祎却不以为然。若他能吸取前车之鉴,大概蜀汉的历史走向都会不一样吧。 费祎遇刺,原因很可能是他阻碍了姜维的北伐大业,而岑彭遇刺原因却是与之相反。《十七史百将传》赞岑彭用兵「 ”神乎神乎,至于无声”,他之所以会被刺杀,正是因为对方被其战法打到无力招架,才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翻盘。宝剑锋从磨砺出。尽管岑彭后来用兵神机莫测,可在加入光武帝刘秀麾下前,他战绩着实一般,甚至见势不妙时还经常临阵逃跑或投降。这听起来颇有些不堪,却也让他不至于在群雄环伺的乱世中提早杀青,得以积攒战场经验,成长为「 ”云台阁上大书名”的东汉中兴名将。 岑彭字君然,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小说《东汉演义》中打败马武夺得了武状元 加入汉军 王莽新朝末年,起义之火燎遍天下,各地百姓纷纷组成赤眉、绿林、舂陵等起义军,以图对抗新朝。昆阳之战后,新朝军队大败而归,由绿林军为主体组建而成的更始政权成为新霸主。然而不到两年,更始政权就因诸侯自立而呈现分裂之势。当此之时,岑彭,这个原新朝棘阳县长,现更始颍川太守,也走到了其人生的十字路口。 更始二年(24)秋,一个足以决定人生走向的选择题摆在了岑彭面前:「 ”是战?是降?抑或是逃?”这年,岑彭因击败叛贼徭伟而被更始帝封为颍川太守,但在他赴任前颍川已失陷,无奈之下他只能投靠河内太守韩歆。而今河内城也不太平了,因为刘秀所统领的汉军正风风火火地大举来攻,也因此他才陷入需要做人生选择题的窘境。 经过再三考虑,岑彭认为投降才是出路。彼时的刘秀,已率部尽灭河北群贼,其实力足以逐鹿中原,投靠他的话未来可期。另外,岑彭曾是刘秀已过世的兄长刘縯的部下,如今再投刘秀,倒也顺理成章。兄长旧部前来投靠自己,刘秀自是欣然接受,此刻的他绝预料不到眼前这个人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多么大的帮助,岑彭也猜不到加入汉军后自己会建立何等伟业。而创业的魅力,正是在于这种无限的可能性。 刘秀取得更始帝信任后成功脱离其掌控,随后率众在河北击败了各路强敌,依附者多达数万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建武元年(25),刘秀抽空登基称了帝,接着又投身于解放全天下的伟大事业中,真是「 ”登基打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登基后,他给众将定了个小目标——占领洛阳。 洛阳处天下之中,扼九州咽喉,自古便是军事重镇,因此更始帝派遣了重兵把守,大司马朱鲔更亲自坐镇,换句话说这就是块难啃的骨头。但刘秀势在必得,为此派出十一员大将围攻洛阳。 洛阳,别称洛邑,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先秦时就已多次被定为国都 事实证明,洛阳确实不是轻易可取的。即使汉军围困万千重,洛阳依旧岿然不动。拉锯战持续了数月,直到岑彭出面充当劝降使者才迎来转机。 昔年岑彭曾在朱鲔手下担任校尉,但如今二人各为其主、刀兵相见,所以朱鲔对此感慨万千。岑彭劝他: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如今刘老板地盘广、人才多、家大业大,与其固守孤城还不如跳槽过来,如此还能展望美好的明天,而这却是自身难保的更始帝给不了他的。 人为希望而活,朱鲔被说得心动。见到岑彭为表诚意还孤身犯险进入城中,带来刘秀「 ”建大事者,不忌小怨”的原话,让他知道投降后刘老板不会再追究以前的恩怨。这还有啥可说的,赶紧投诚呗!于是朱鲔让人把自己绑成粽子送到刘秀面前,以此表明自己任凭处置。但他多了个心眼,为防不测他嘱咐部下:若自己一去不返,便南下投靠郾王尹遵。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见面后刘秀就立刻为其松绑,并重申汉军优待降将的政策,而且当夜就让岑彭送他回城。如此一来,饶是多疑如朱鲔也无话可说了,洛阳城就这么被岑彭和刘秀以兵不血刃的方式拿了下来。 为攻占洛阳,刘秀投入了大量的军力,但始终没能破城 声东击西,围点打援 若无岑彭劝降朱鲔,汉军须围洛阳多久才可破城?答案是:朱鲔毅力足够的话,至少得好几年。这并非信口开河,因为之后汉军在远没洛阳坚固的黎丘城外,将楚黎王秦丰围困了整整三年才最终破城。 建武三年(27),岑彭率三万兵马南击秦丰。这是场硬仗,因为秦丰领地多达十二个郡县,军队也兵强马壮。几个月内,双方在邓城进行了多场攻防战,汉军始终没讨到任何便宜,把刘秀气得臭骂了岑彭一顿。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岑彭被这一骂吓得以为老板要炒了自己,结果急中生智,倒是让他想出一招声东击西的妙计。 声东击西之计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孙子兵法》云:「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当夜,岑彭通告全军,让众人整顿兵马,明日清晨转攻西边的山都城。同时,他又暗中放松对俘虏的看守力度,故意让其脱身,把汉军动向透露给秦丰。果然天真的秦丰中计了。当他领兵救援山都时,岑彭却悄悄渡河收割他留在原地的守军;然后劈山伐林,抄近道直捣秦丰老巢——黎丘。带兵在外最怕什么?自然是敌人偷家!岑彭大军天降黎丘的消息让秦丰心中大骇,但这并不是最糟的,因为岑彭不但声东击西,还围点打援。结果,秦丰在回师救援途中被守株待兔的岑彭轻而易举地包了饺子。 此战秦丰大获全败,不仅军队没了,得意战将挂了,就连领土也基本丢光。换做他人,此刻必定再无战意,然而秦丰却仍不服输。只身逃回黎丘的他开始据城死守,面对汉军重重围困也毫不妥协,竟将黎丘城守了三年。这三年间他损失了九万守军,粮食亦消耗殆尽,甚至连负责围攻的汉军统帅都从岑彭换成了朱祐,他却始终不降。若阵营调换,秦丰大概会被史家大肆歌颂,并与苏武、耿恭等人一样成为「 ”壮节不屈”的代名词;但历史没有如果,站在拥有主角光环的人的对立面,其下场可想而知。最终,只剩残兵弱将的黎丘城被朱祐攻破,秦丰也被砍了头。 被汉军围攻三年后,黎丘城守军和粮草皆已消耗殆尽,最终还是被破城 公孙击地叹何神 建武八年(32),天下基本尽归刘秀,只剩西北隗嚣、蜀地公孙述仍在顽抗。这两股势力互为犄角彼此照应,要攻而取之十分不易。之前刘秀曾将隗嚣打到残血,并得意地说道:「 ”既平陇,复望蜀”,以为西北陇地可收入囊中。结果公孙述派兵偷袭汉军,救援隗嚣;随后更乘势挥师东进。数万蜀军顺江而下,相继攻占了夷陵、荆门等地,还把企图反击的汉军悉数打了回去。这让岑彭意识到,想要击败隗嚣、公孙述,汉军还得扩充实力,为此他专门打造了数千艘楼船、冒突、露桡。 新朝末年群雄割据图,可以看到隗嚣和公孙述分别占据西北陇地和蜀地 岑彭训练水师、造船备战期间,曾两次天现异象。据《后汉书·天文志》记载:第一次是一颗「 ”声如雷、大如月”的白色流星「 ”从太微出”划过天际;第二次则是「 ”大流星如缶,出柳西南行”。研究星象的官员告诉刘秀,这预示着「 ”天子大使将出,有所伐杀”,雷声则代表「 ”兵将之怒”。战争年代,「 ”伐杀”之事稀松平常,老天爷何以专门为此发出警示?不明其意的刘秀只能将之搁置一旁,这时他更关心的,是汉军何时能占领西蜀,灭掉公孙述。 建武十一年(35),岑彭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与吴汉率领水师浩浩荡荡地朔江而上,数千艘战舰「 ”顺风并进,所向无前”,打得蜀军溺死数千,更擒获多名敌方大将。之后岑彭派出小队疑兵吸引敌军的注意,他自己则领兵偷袭黄石,接着昼夜兼程二千余里,奔袭到距公孙述所在的成都仅数十里的位置,于是「 ”蜀地震骇”,公孙述更被吓得「 ”以杖击地”,高呼「 ”是何神也!”。难得的是,汉军所到之处岑彭都严令「 ”军中无得虏掠”,此举博得蜀中百姓普遍好感,因此百姓「 ”皆大喜悦”,不仅「 ”奉牛、酒迎劳”,还「 ”争开门降”。 楼船、冒突、露桡,皆是古代水面战舰的名称,图为汉朝楼船的复原模型 岑彭打胜了仗,还赢得了民心,明眼人都知道公孙述大势已去,负隅顽抗只是徒劳,然而公孙述认为「 ”岂有降天子哉”,决心和汉军死磕到底。他麾下的众多将领都不认同这种决定,但因为公孙述态度坚决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当年刘秀曾把铜马、青犊打到仅剩寥寥残兵,但这些人决定拥立孙登为天子,宁死不降,结果不愿被裹挟的部将乐玄起兵诛杀孙登,率五万士兵投降了刘秀,才免于被灭。公孙述这些部将没有乐玄那种狠劲,这导致他们最终收获与乐玄截然不同的结局。 楼船战斗示意图 已悟彭亡竟殒身 《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陨落于「 ”落凤坡”,这情节虽是虚构,但历史上确实有人经历过类似之事,比如岑彭。那时,岑彭还未知道公孙述坚决不降,因此驻兵在成都附近等待着公孙述对招降书的回复。偶然中,岑彭吃惊地从俘虏处得知自己驻扎之处名为「 ”彭亡”,觉得不吉利的他便打算换个驻地,但没等他行动起来,蜀军使者就送来愿意投降的回复。心中大喜的他亲自接见了这些所谓的使者,结果不察之下竟当场被「 ”假使者真刺客”偷袭刺杀。无人能料到公孙述会丧心病狂地使出此等阴招,因为即使岑彭死了,成都也不会因此脱困,反而会激起汉军更强烈的战意。 岑彭遇刺时间若更早一些,公孙述也许还能翻盘,但大局已定后再行刺杀,即使成功了也是徒劳 本来公孙述顽抗到底的话,最多只会让他的军队与他陪葬而已;但岑彭遇刺后,要死的人可就不仅仅是蜀军而已了,因为和岑彭一同出征蜀地的大将是大司马吴汉。与岑彭严于治下的风格不同,吴汉很少约束士兵,秋毫无犯在他这里基本没有。原本还有岑彭来帮着约束他,而今岑彭被人用下三滥的手段害死,性格本就急躁易怒的吴汉焉能咽下这口恶气? 建武十二年(36),吴汉率军突破成都,入城后纵兵大掠,焚宫室,屠尽宫中吏人,尽灭公孙一族。需要赢得民心的刘秀对吴汉的行为甚为不满,但他想起两年前代表「 ”有所伐杀”的异象,突然明白原来流星「 ”出柳西南行”指的就是这场西南征蜀的战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即使贵为天子也无可奈何。而死在「 ”彭亡”的岑彭,大概也是天命难违吧。 听闻吴汉烧杀抢掠的行为之后,刘秀感叹道:仰视天,俯视地,观放麑啜羹,二者孰仁?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 秋毫无犯民心悦,尽扫欃枪世流芳 《后汉书》曾给予岑彭极高的评价:「 ”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其功实为大焉”。但这种评价也许只有统治者和后世之人才会那么看重,对于身处乱世、艰难为生的百姓来说,岑彭打下多少地盘,立过多少功勋,与他们毫无关系。在岑彭死后,蜀地百姓为他立了一座「 ”武阳庙”,每年都会供奉他。这不是因为岑彭「 ”建方面之号”的功绩,而是为了纪念他「 ”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一将功成万骨枯,道尽了多少用生命为名人之荣誉作注脚的无辜遇难者的无奈。乱世出英雄,但英雄那么多,又有几人能够被百姓立庙纪念?李白说「 ”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岑彭虽没听过这句话,却早已领会其中之意,而这也才是他区别于其他将领,真正得以不朽的原因。 一将功成万骨枯 除了岑彭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 ”凤雏殒身落凤坡”的历史案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若本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那赶快分享给其他人吧! ———————▼—完—▼—————— 添加关注,了解更多冷门历史。 也可搜索「 ”每天学点冷门史”或点击文章底部「 ”了解更多” 往期文章: 天教名将佐中兴!奋勇当先、从无败绩的东汉猛将——贾复 一人显贵天下萧然!成于媚上,败于争权的盛唐佞臣——王鉷 虐吏天资害物深!欺上瞒下,杀人如麻的唐朝第一酷吏——来俊臣 不为大汉耻!东汉版斯巴达三百勇士缔造者——耿恭 国贼未除多国难!灭汉急先锋,历史第一个汉奸——中行说
2023-05-25 22:53:071

急需《后汉书·冯异传》的翻译?!~~

【原文】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译文】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他爱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原文】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缣、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①。”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②,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光武南还宛,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异因荐邑子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光武皆以为掾史,以至洛阳。【注释】①效功:效劳,立功。报德:报答恩德。②屈(jué)起:崛起,兴起。屈:通“崛”。 【译文】汉兵初起时,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察五个县,与父城县长苗萌共同守城,为王莽抵御汉军。光武抢占颍川时,攻打父城县攻不下来,将军队屯扎在巾车乡。冯异乘间隙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汉军抓获。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以及同乡人丁缣、吕晏,都跟随着光武,于是一起举荐冯异,得到了召见。冯异说:“以冯异我一人的微薄之力,不足以影响您的强弱。我的老母尚在父城之中,请允许我回去据守五个城邑,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光武回答说:“很好。”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领都是由武士兴起,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抢掠。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并非庸俗之人,可以归附他。”苗萌说:“我与您生死与共,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光武南归宛城,更始攻打父城的将领前后有十几个,冯异严加防守,攻不下来;等到光武担任司隶校尉,途经父城时,冯异等人随即打开城门奉上牛酒相迎。光武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冯异于是推荐同乡人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光武都把他们收为自己的属官,带回洛阳。 【原文】更始数欲遣光武徇河北,诸将皆以为不可。是时左丞相曹竞子诩为尚书,父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及度河北,诩有力焉。 【译文】更始帝多次想派遣光武攻取河北,将领们都认为不妥。那时左丞相曹竞之子曹诩担任尚书,父子掌握朝政,冯异劝光武与他们深交。等到北渡黄河时,曹诩起到很大的作用。 【原文】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①。今公专命方面②,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③郡县,理冤结④,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与铫期乘传⑤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⑥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注释】①依戴:依附拥戴。②专命:不受上命自由行事。方面:一个地方的军政要职或其长官。③徇行:巡行。④理冤结:审理冤屈。⑤传(zhuàn):驿站的车马。⑥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世人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译文】自从刘伯升被害之后,光武不敢显露出自己的悲戚之情,而当一个人独处时,就不沾酒肉,枕席上总是有泪痕。冯异独自叩头劝慰光武节哀。光武制止说:“您不要乱说。”冯异又寻找机会向光武进言说:“天下人都被王莽折磨得很苦,期盼汉室复兴已经很久了。但现在更始帝的将领们横行暴虐,每到一个地方就烧杀抢掠,百姓大失所望,没有可以依托拥戴的人。现在您在地方专权,向百姓施行恩德。因为有了夏桀商纣的混乱,才造就了商汤周武的功勋;长久饥渴的人,很容易就能让他饱足。您应该尽快分派属官,巡察各郡县,审理冤屈,广施恩泽。”光武采纳了他的建议。到了邯郸,就派冯异与铫期乘传车安抚各郡县,造册登记囚徒的名单,安置鳏夫寡妇,对畏罪潜逃又回来自首的罪犯就免除他的罪责,秘密地记下郡守及其属吏中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交给光武。 【原文】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①,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热火,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②。因复度虖沱河至信都,使异别收河间兵。还,拜偏将军。从破王郎,封应侯。 【注释】①舍:休息。②菟肩:植物名,属葵类,可食。 【译文】等到王郎兴起,光武从蓟城城东快速南下,昼夜兼行,草草休息,来到了饶阳的无蒌亭。当时天寒地冻,众人饥渴疲惫,冯异送来了豆粥。第二天一早,光武对将领们说:“昨天得到冯异送来的豆粥,饥饿寒冷就都解除了。”到了南宫县,遇上了大风雨,光武将车停到了路旁的空房子里,冯异抱来了干柴,邓禹烧起火来,光武对着灶烘烤衣服。冯异又送上麦饭和野菜。光武于是又渡过虖沱河到了信都,派冯异另去聚集河间的军马。冯异回来后,就被封为偏将军。后来又跟着光武击败王郎,被封为应侯。 【原文】异为人谦退不伐①,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②,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③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④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暧顿王,因从平河北。 【注释】①伐:自我夸耀。②表识:标记,标识。③屏:退避。④部分:部署,安排。 【译文】冯异为人谦让,从不自夸,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进退都做好标记,军中称为最有秩序。每次军队停下来作短暂休息时,将领们都围坐在一起讲论战功,冯异却经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因此在军中有“大树将军”的称号。攻破邯郸后,军中调整将领部署,并分配各自的属官。士官们都说愿意跟从大树将军,光武因此更对他另眼相看。冯异独自率军击败北平县的铁胫军,又降伏了匈奴的于林暧顿王,接着又跟从光武平定河北。 【原文】时更始遣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将兵号三十万,与河南太守武勃共守洛阳。光武将北徇燕、赵,以魏郡、河内独不逢兵,而城邑完,仓廪实,乃拜寇恂为河内太守,异为孟津将军,统二郡军河上,与恂合执①,以拒朱鲔等。 【注释】①合执:合势。执:通“势”。 【译文】这时,更始帝派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带领三十万军马,和河南太守武勃一同镇守洛阳。光武将要北取燕、赵,考虑到唯独魏郡、河内没有遭受过战争的摧残,城邑完好,仓库充实,就委任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任孟津将军,统领两郡的军队驻守在黄河边上,与寇恂联合兵力,抗拒朱鲔等人。 【原文】异乃遗李轶书曰:“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①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苟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间亲,远不逾近,季文②岂能居一隅哉?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③,大臣乖离④,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⑤,不足以喻。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⑥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 【注释】①畔:通“叛”,背离。②季文:李轶,字季文。③构难:结仇交战。④乖离:背离。⑤邠岐慕周:据《史记》记载,周族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国人都很爱戴他。戎狄人进攻邠地,他不忍交战,就带着家属离开邠地。邠人就扶老携幼,跟随他定居在岐山之下。⑥严兵:犹陈兵,部署军队。 【译文】冯异便写信给李轶说:“我听说明镜是用来照出原形的,追忆往事才能更好地洞察时事。过去微子离开殷商投奔周武王,项伯叛离项羽而归附汉室,周勃废黜少帝而迎立代王,霍光废掉昌邑王而尊立孝宣帝,他们都是畏惧天意明了天命,看到了存亡的征兆,深谙盛衰的规律,所以能抓住成功的时机,成就万世的功业。假如长安的更始帝还值得扶助,还能继续拖延时日,疏远的人不离间超越亲近的人,那么您怎么会被置放在边远的角落呢?如今长安破败混乱,赤眉军逼近郊区,王侯发难,大臣叛离,法纪规矩早已荡然无存,四方分崩离析,刘姓之外的势力纷然而起,所以萧王才长途跋涉,顶着严霜冷雪,苦心经营河北。如今这里英才俊杰云集,百姓人心齐向,即使是邠岐的百姓思慕古公亶父,也无法与此相比。您如果能明白成败的大势,立即做出决断,与古人比量功劳,转祸为福,现在正是最好时机。如果勇猛的将士长驱而来,部署军队包围城池,您悔恨也来不及了。” 【原文】初,轶与光武首结谋约,加相亲爱,及更始立,反共陷伯升。虽知长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乃报异书曰:“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①,千载一会,思成断金②。惟深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人。”轶自通书之后,不复与异争锋,故异因此得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又南下河南成皋已东十三县,及诸屯聚,皆平之,降者十余万。武勃将万余人攻诸畔者,异引军度河,与勃战于士乡下,大破斩勃,获首五千余级,轶又闭门不救。异见其信效③,具以奏闻。光武故宣露④轶书,令朱鲔知之。鲔怒,遂使人刺杀轶。由是城中乖离,多有降者。鲔乃遣讨难将军苏茂将数万人攻温,鲔自将数万人攻平阴以缀⑤异。异遣校尉护军将兵,与寇恂合击茂,破之。异因度河击鲔,鲔走;异追至洛阳,环城一匝而归。 【注释】①机轴:比喻关键重要的处所。②断金:谓同心协力或情义深厚。③信效:守信用并见诸行动收到实效。④宣露:泄露,透露。⑤缀(zhuì):牵制。 【译文】当初,李轶最早与光武结下盟约,互相敬重,但更始称帝后,李轶却一起陷害刘伯升。现在虽明知长安已危在旦夕,想要投降又十分不安,就回信给冯异说:“我本来是最早与萧王共同谋划中兴汉室的,结下了生死之约,计划要同甘苦、共存亡。现在我驻守洛阳,将军您镇守孟津,占据的都是关键要害之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想着能同心协力。希望能向萧王转达我的心迹,我愿进献策略,以辅佐国家、安定百姓。”李轶自从回信之后,就不再和冯异争锋相对了,冯异也因此得以攻取了北面的天井关,攻下了上党郡的两个城市,又南下平定了河南成皋以东的十三个县以及各地军队屯聚之地,投降的人有十余万。武勃带着万把人攻打投降的队伍,冯异带兵渡过黄河,与武勃在士乡亭交战,大败武勃,并杀了他,杀敌五千多人,李轶还是关着城门不予援救。冯异见他很讲信用并有了实效,就向光武上奏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光武故意泄露了李轶的书信,让朱鲔知道这件事。朱鲔大怒,派人刺杀李轶。于是洛阳城中人心叛离,许多人都投降了。朱鲔就派了讨难将军苏茂领着几万人攻打温县,自己则带着几万兵力攻打平阴县以牵制冯异。冯异派校尉护军带兵和寇恂联合打败了苏茂。冯异趁势渡过黄河痛击朱鲔,朱鲔逃走;冯异直追到洛阳,绕城一周才撤军。 【原文】移檄上状,诸将皆入贺,并劝光武即帝位。光武乃召异诣部,问四方动静。异曰:“三王反畔①,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光武曰:“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②,心中动悸③。”异因下席再拜贺曰:“此天命发于精神。心中动悸,大王重慎之性也。”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 【注释】①三王反畔:指淮南王张印、穰王廖湛、随王胡殷。更始帝想杀了他们,他们就带兵抢了东西市场,冲进宫中,大败更始帝。②觉悟:睡醒。③动悸(jì):感情受到触动而心跳加速。 【译文】冯异于是修文书通报各方,上奏光武,将领们都来表示祝贺,并劝他登上皇帝之位。光武便召冯异到部县,询问四方的动静。冯异说:“三王反叛,更始衰败,天下无主,建立汉朝宗庙的大任,就落在大王您的身上了。应该听从大家的建议,上为了国家社稷,下为了黎民百姓。”光武说:“我昨晚梦见自己坐着红色的龙飞上了天,睡醒后,感到心慌。”冯异赶紧从坐席下来行再拜之礼祝贺,说:“这是上天托梦,委你以重任啊。感到心慌,那是您性情谨慎所致。”冯异就和各位将领议定请皇帝即位。 【原文】建武二年春,定封异阳夏侯。引击阳翟贼严终、赵根,破之。诏异归家上冢,使太中大夫赍牛酒,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会焉。 【译文】建武二年春,正式封冯异为阳夏侯。冯异带兵攻打阳翟一带以严终、赵根为首的盗贼,击破他们。光武帝下诏让冯异回乡祭扫祖坟,派太中大夫送上牛酒,下令二百里内的太守、都尉以下的官员以及同宗族的人陪同祭坟。 【原文】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①。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②,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③之耳。诸将非不健斗④,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弘农群盗称将军者十余辈,皆率众降异。 【注释】①乘舆:天子或诸侯乘坐的车。具剑:用宝玉装饰的剑。②元元:百姓。涂炭:蹂躏摧残。③安集:安定和睦。④健斗:善于战斗。健:善于。 【译文】此时赤眉、延岑军还在三辅地区残暴作乱,各郡县大姓人家也都各自聚集兵马,大司徒邓禹无法平定他们,光武帝就派冯异代替邓禹讨伐他们。光武帝亲自将他送到河南,赐给他自己的乘车和用宝玉装饰的七尺宝剑。告诉冯异说:“三辅地区饱受王莽、更始政权的折磨,继而又遭受赤眉、延岑军马的暴虐,黎民百姓饱受摧残,没有可以依靠与倾诉的对象。我们的征伐,不是为了侵占土地、抢掠城市,重要的是平定混乱,安定和睦百姓而已。那些将领不是不善于战斗,但喜好抢掠。你本来就善于管理将士,希望再加强约束,不要再给郡县增添痛苦。”冯异叩首领命,带兵西征,所到之处都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弘农自称将军的盗贼有十几个,都带着队伍投降了冯异。 【原文】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三年春,遣使者即拜异为征西大将军。会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归,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①,难卒②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③,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禹得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与麾下数人归营。复坚壁,收其散卒,招集诸营保数万人,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④出兵以救之。贼见执⑤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余众尚十余万,东走宜阳降。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⑥回溪,终能奋翼⑦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⑧。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注释】①稍:逐渐。倾诱:诱使人顺服。②卒:同“猝”,即时,立刻。③阳败:假装失败。阳:同“佯”,假装。④裁:稍微,略微。⑤执:通“势”。⑥垂翅:垂下翅膀,比喻失利。⑦奋翼:高举翅膀,比喻振奋而起。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又有所得。东隅:指日出之处,即早晨,喻初始。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喻最终。 【译文】冯异在华阴遭遇赤眉军,双方相持了六十多天,交战数十回合,降伏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多人。建武三年春,光武帝派使者到军中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恰逢邓禹带着车骑将军邓弘等率军东归,与冯异相遇,邓禹、邓弘邀请冯异一同攻打赤眉军。冯异说:“我和敌军已经相持几十天了,虽然屡次俘获猛将,但赤眉军还有很多的兵马,我们可以慢慢用恩惠信用去诱使他们顺服,难以一下子就用兵攻破他们。皇上现在派几个将领屯扎在黾池,从东面拦截他们,而我从西面进击,一举拿下他们,这才是万无一失的计划。”邓禹、邓弘不听。邓弘和赤眉大战一整天,赤眉假装失败,丢下军需车辆逃走。车上装满了土,上面用豆子覆盖着,士兵饥饿,争相抢夺。赤眉军回头痛击邓弘,邓弘溃不成军。冯异和邓禹合力相救,赤眉军才稍稍后撤。冯异认为士兵饥饿疲倦,可以暂且休战,邓禹不听从,又投入战斗,结果惨败,死伤了三千多人。邓禹得以逃脱到宜阳县。冯异弃马徒步逃到回溪阪,和几个部下一起回到军营。又加固了壁垒,聚集逃散的士兵,召集各营堡数万兵马,和敌军约定日期会战。冯异派壮士穿上和赤眉军一样的服装,埋伏在路旁。第二天一早,赤眉军派出万人部队攻打冯异前锋部队,冯异稍微派出一些兵力前去援救。赤眉军见他们势力单薄,就全军出动攻打冯异,冯异于是全力出击,大战赤眉。太阳快要落山时,赤眉军士气衰退,这时埋伏的士兵突然冲出,他们的衣服和赤眉军混在一起,赤眉军无法识别敌我,很快就惊恐崩溃了。冯异乘胜追击,在崤底大败赤眉,降伏八万男女。其余还有十多万人马,向东逃到宜阳,也投降了。光武帝下玺书慰劳冯异说:“赤眉军被攻破平定了,将士们都很辛劳。虽然开始在回溪阪遭到挫折,但最终还是在黾池重振羽翼,大功告捷。这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我要论功行赏,以报答你们的功劳。” 【原文】时赤眉虽降,众寇犹盛:延岑据蓝田,王歆据下邦,芳丹据新丰,蒋震据霸陵,张邯据长安,公孙守据长陵,杨周据谷口,吕鲔据陈仓,角闳据淠,骆延据盩厔,任良据鄠,汝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异且战且行,屯军上林苑中。延岑既破赤眉,自称武安王,拜置牧守,欲据关中,引张邯、任良共攻异。异击破之,斩首千余级,诸营保守附岑者皆来降归异。岑走攻析,异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要击①岑,大破之,降其将苏臣等八千余人。岑遂自武关走南阳。 【注释】①要击:拦击,截击。 【译文】那时赤眉虽然已经投降,众盗匪还是很强盛:延岑占据蓝田,王歆占据下邦,芳丹占据新丰,蒋震占据霸陵,张邯占据长安,公孙守占据长陵,杨周占据谷口,吕鲔占据陈仓,角闳占据淠县,骆延占据盩厔,任良占据鄠县,汝章占据槐里,各自自称将军,拥有兵马多的万余,少的也有数千人,轮番向汉军发起攻击。冯异一路边走边战,驻军在上林苑中。延岑自从打败赤眉军后,自称武安王,设置牧守,想要占据关中,就联合张邯、任良一同围攻冯异。冯异打败了他们,杀死了一千多人。各营堡中依附延岑的人都来归降冯异。延岑转而攻打析县,冯异派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拦击,大败延岑,降伏了他的将领苏臣等八千多人。延岑只得从武关逃到了南阳。 【原文】时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道路断隔,委输不至,军士悉以果实为粮。诏拜南阳赵匡为右扶风,将兵助异,并送缣谷,军中皆称万岁。异兵食渐盛,乃稍诛击豪杰不从令者,褒赏降附有功劳者,悉遣其渠帅诣京师,散其众归本业,威行关中。惟吕鲔、张邯、蒋震遣使降蜀,其余悉平。 【译文】当时百姓饥荒,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一斤黄金只能换五升豆子。道路被切断阻隔,粮食转运不到,军中的士兵全将果实作为粮食。光武帝下诏任命南阳人赵匡为右扶风,带兵援助冯异,还送来了缣帛谷物,军中都高呼万岁。冯异的队伍食物逐渐充足,就逐渐攻击豪杰中不听使令的,褒奖前来投降归附立下功劳的,把首领全部送到京城,遣散士兵,让他们回乡重操旧业。他的威名传遍关中各地,除了吕鲔、张邯、蒋震派人向蜀地的公孙述投降,其他都平定了。 【原文】明年,公孙述遣将程焉,将数万人就吕鲔出屯陈仓。异与赵匡迎击,大破之,焉退走汉川。异追战于箕谷,复破之,还击破吕鲔,营保降者甚众。其后蜀复数遣将间出,异辄摧挫之。怀来①百姓,申理枉结,出入②三岁,上林成都。 【注释】①怀来:招来。②出入:大概,接近。 【译文】第二年,公孙述派遣将军程焉带着数万人跟随吕鲔出征,驻扎在陈仓。冯异与赵匡迎头痛击,大败吕鲔等,程焉逃跑到汉川。冯异一路追击到了箕谷,又把他们打败,回头痛击打败吕鲔,各营堡中投降的人非常多。之后蜀地公孙述多次派将领乘机出袭,冯异一次次地摧毁挫败他们。他招抚百姓,排解冤屈,三年左右,上林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 【原文】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①,愿亲帷幄②,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③,遭遇受命之会④,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⑤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自思惟⑥: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⑦。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肴⑧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⑨?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⑩。”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注释】①思慕:思念,追慕。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③诸生:儒生。④遭遇:遇到。会:时机。⑤国家:犹言“官家”,指皇帝。⑥伏: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思惟:思量。⑦“性与”以下两句:语出《论语》:“夫子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⑧混肴:即混淆,混杂,错乱。⑨巍巍:崇高。不测:没有想到。⑩因缘:依据,凭借。 【译文】冯异自己觉得长久在外征战,心里不踏实,就上书表白渴望回归朝廷之心,愿意亲自侍奉皇帝,光武帝不允许。后来有人上书说冯异在关中十分专制,斩杀长安县令,有至高的权威,百姓都拥戴他,称他为“咸阳王”。光武帝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书谢罪说:“我本一介书生,遇到受命的机会,成了汉军的一分子,过分地蒙受圣上恩宠,高居大将之位,享有通侯的爵位,接受治理一方的使命,建立了微不足道的功勋,但这些都是圣上苦心思虑的成果,以臣下的愚昧是根本比不上的。我暗自思索:由天子下诏命令开战,每次都能旗开得胜;偶尔私下做出征战的决断,就没有一次不是有所后悔的。皇上有独到高明的眼光,时间越久越显得深远。我由此明白了‘人性与天道,是无法得知的"。在刚开始起兵,天下纷扰混乱的时候,豪杰竞相崛起逐利,迷惑百姓的有上千人。我能遇上圣上,将自己交托给圣明,在危乱混沌之时,都不敢有什么闪失,何况现在天下太平,上下尊卑有序,而我却要为自己的卑微爵位所蒙蔽,竟不知思量陛下的巍峨高大?我自始至终都想着要谨遵您的旨意,从未想过要改变。现在看到您给我看的奏章,战战栗栗,惊恐万状。我深知圣明的主上了解微臣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光武帝下诏回复说:“将军您对于国家,谨遵君臣的大义,恩情亲如父子。有什么值得嫌疑,而心怀恐惧呢?” 【原文】六年春,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既罢,使中黄门赐以珍宝、衣服、钱帛。诏曰:“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异稽首谢曰:“臣闻管仲谓桓公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①齐国赖之。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注释】①“愿君”以下两句:春秋时管仲曾射中过齐桓公的带钩,后来齐桓公假意令鲁国用囚车把他押送回齐国,不但没有杀他,还任他为宰相。槛车:囚车。 【译文】建武六年春,冯异进京朝见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他,并对公卿们说:“他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接见结束,让中黄门赐给他珍宝、衣服、钱币、布帛。下诏说:“窘迫危急时无蒌亭的豆粥,虖沱河的麦饭,浓情厚谊许久没能报答。”冯异叩首谢恩说:“我听说管仲曾对齐桓公说过:‘希望您不要忘记我曾射中您的带钩,我也不会忘记您押解我的囚车。"齐国就是依靠这种信任关系壮大起来的。我也希望圣上不要忘记河北的艰难日子,我也不敢忘记在巾车乡受到的恩遇。”之后光武帝多次宴请冯异,商议收复蜀地之事,过了十几天,才命令冯异带着妻子儿女返回关中。
2023-05-25 22:53:152

长歌行中朱侑的扮演者

赵魏 饰 朱鲔简介  字长舒,刘玄手下,后被刘秀封为平狄将军,扶沟侯辛新 饰 朱祐简介  字仲先,云台二十八将第八位,鬲侯,刘秀太学同窗
2023-05-25 22:53:292

借刀杀人·刘秀借敌杀李轶

借刀杀人·刘秀借敌杀李轶 更始年间,刘玄派遣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等将兵三十万共同驻守洛阳。刘秀以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为孟津将军,驻守黄河北面,与李轶、朱鲔相抗衡。冯异为了稳住李轶,以便放手进攻其他地方,就给李轶写了一封书信,劝说李轶弃暗投明,归附刘秀。李轶那时看到更始帝刘玄迟早将会覆灭,也想转而投靠刘秀,但他虽然最初时力劝过刘秀起义,后来也曾在刘玄面前进过刘绩、刘秀兄弟的谗言,而使刘秀的哥哥刘绩被杀,害怕因此遭到刘秀的报复,内心颇为犹豫,就给冯异回信说:“自己打算归附,但不知刘秀意下如何?”请冯异在刘秀面前多多美言。刘秀得到冯异的奏章及李轶的书信后,一则痛恨李轶帮助刘玄杀害了他的哥哥,二则认为李轶为人奸诈,反复无常,不可相信,就故意把他书信的内容泄露给敌方。朱鲔得到这个消息后,大怒,立刻派人杀掉了李轶。(《后汉书·冯异传》)
2023-05-25 22:53:421

廉颇思赵的文言文翻译

【作者小传】丘迟(公元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八岁便能属文。初仕齐,以秀才迁殿中郎;入梁后,以文才为武帝所器重,官至永嘉太守、司空从事中郎。梁武帝著连珠,诏群臣继作者数十人,以丘迟文最美。今传明人所辑《丘司空集》。 【题解】陈伯之,睢陵(今江苏睢宁)人。梁时为江州刺史,封丰城县公。梁天监元年(502)率部投降北魏,为平南将军,都督淮南诸军事。天监四年(505),梁武帝命临川王萧宏率军北征,陈伯之领兵对抗。萧宏命记室丘迟作此书私劝陈伯之归降。这封信从南北战场的形势,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个人的前途和他目前危险处境等方面着笔,不仅有晓以利害和大义的正面劝告,更以江南春天的美景和浓郁的乡情引动对方的故国之思,文辞委曲婉转,声情并茂。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描写江南景色的名句。史载陈伯之于第二年三月在寿阳(今安徽寿县附近)率八千士兵降梁。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1〕:无恙〔2〕,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3〕,才为世出〔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5〕。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6〕,立功立事,开国称孤〔7〕。朱轮华毂〔8〕,拥旄万里〔9〕,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10〕,对穹庐以屈膝〔11〕,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12〕,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13〕,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14〕,弃瑕录用〔15〕,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16〕。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17〕。朱鲔涉血於友于〔18〕,张绣<bzgwgz_007/bz>刃於爱子〔19〕,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涂知返,往哲是与〔20〕,不远而复〔21〕,先典攸高〔22〕。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23〕;将军松柏不剪〔24〕,亲戚安居,高台未倾〔25〕,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26〕,佩紫怀黄〔27〕,赞帷幄之谋〔28〕,乘轺建节〔29〕,奉疆埸之任〔30〕,并刑马作誓〔31〕,传之子孙〔32〕。将军独腼颜借命〔33〕,驱驰毡裘之长〔34〕,宁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强〔35〕,身送东市〔36〕;姚泓之盛〔37〕,面缚西都〔38〕。故知霜露所均〔39〕,不育异类〔40〕;姬汉旧邦〔41〕,无取杂种〔42〕。北虏僭盗中原〔43〕,多历年所〔44〕,恶积祸盈,理至燋烂〔45〕。况伪�昏狡〔46〕,自相夷戮〔47〕,部落携离〔48〕,酋豪猜贰〔49〕。方当系颈蛮邸〔50〕,悬首藁街〔51〕,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52〕,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53〕!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4〕,吴子之泣西河〔55〕,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想早励良规〔56〕,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57〕,楛矢东来〔58〕;夜郎滇池〔59〕,解辫请职〔60〕;朝鲜昌海〔61〕,蹶角受化〔62〕。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63〕!中军临川殿下〔64〕,明德茂亲〔65〕,揔兹戎重〔66〕,吊民洛汭〔67〕,伐罪秦中〔68〕,若遂不改〔69〕,方思仆言。聊布往怀〔70〕,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选自胡刻本《文选》 丘迟叩拜陈将军足下:知您近来康健,使我不胜欢欣!将军勇武为三军之首,才能杰出于当世,鄙弃燕雀俗小的胸襟,企慕鸿鹄高飞有远大的志向。过去曾顺应机缘而通变,遇到梁武帝那样英明的君主,建立了功勋,建立了事业,得以冠开国之号封爵称孤,乘坐精致华丽的车舆,在广阔的地域中持旄节而统制一方,这是何等壮观啊!怎么一下子成了奔逃亡命的虏寇,听到响箭就大腿发抖,对着毡帐弯腰屈膝,这又是何等卑劣呵! 推寻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之时,并没有其他原因,仅仅因为没有在自己的内心反复审察考虑,又听信了外面流传的谣言,一时迷惑错乱,以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当今梁朝对臣下赦免罪责而求其建功立业,不计较过失而加以任用,以赤诚之心待天下之人,使一切怀疑动摇的人都安定下来。这一切都为将军所熟知,不需要我一一细述了。历史上朱鲔虽曾杀了光武帝的哥哥,张绣也杀死曹操的爱子,但汉光武帝并不因之而疑忌,曹操对再次归降的张绣还象过去一样。何况将军并无朱、张之罪,而以功勋见重于当世。迷失道路而能知返,这是往哲先贤们所赞许的;迷途不远而归来,更为古之典籍所褒扬。当今皇帝轻于刑法而重施恩惠,法网宽松到可以漏掉吞舟的大鱼;将军在梁地的祖坟完好,亲戚安居乐业,住宅未曾倾毁,爱妾仍然健在。您心里可要好好想一想,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今梁朝的功臣名将,各有封赏任命,位置高下很有秩序。腰系紫绶丝带,掌管金印,参预筹划军国大计;坐轻车而竖旄节,身负保卫边疆的重任。并且杀白马郑重立约: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唯有您将军厚颜偷生,为拓跋族的头目魏帝奔走效劳,难道不感到可悲吗?至于像南燕慕容超那样强大,最终被解送建康刑场斩首;像后秦姚泓那样强盛,最后也在长安反缚出降。由此可见,虽天地之间霜露均布,却不养育异类;北方中原一带周汉故土,容不得杂种。北魏假称帝号窃取中原,已有很多年,积恶多端灾祸满盈,理应溃败灭亡。更何况北魏统治集团昏瞆狡诈、自相残杀,部落内部分崩离析,头目之间各存二心互相猜忌。马上就要受缚至京城蛮邸,悬首级于藁街,而将军却如鱼游于烧沸水的釜鼎之瞆中,像燕子筑窝巢于飞动摇荡的帐幕之上,不是太令人迷惑不解了吗? 暮春三月之时,江南碧草萋盛,各色的杂花开满树丛,群莺穿梭飞忙。看到故国军队的旗鼓,回想起往日的生活,持弓登城以望远之际,怎不令人黯然伤情!正因为如此廉颇才渴想能重为赵将,吴起临别西河才掩泪悲伤。这是人之常情,难道唯独将军没有这种感情吗? 希望您尽早作出妥善安排,自己争取幸福的前途。当今武帝十分英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西王母献来玉环,肃慎氏贡来楛矢。夜郎、滇池诸国,解其发辫而请求封职。朝鲜和西域罗布泊,叩头归服而接受教化。唯有北魏野心勃勃,倔强于沙漠边塞之中,企图苟延岁月。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德行彰明且是武帝至亲,主持这次北伐的军机重任,前来慰问洛水隈曲处的百姓,讨伐秦中的逆贼,您若犹豫因循而不知改过,可要好好考虑我这番话。聊且以此书表达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详加省察。丘迟叩拜。 (王运熙 曹旭) 【注释】 〔1〕顿首:叩拜。这是古人书信开头和结尾常用的客气语。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2〕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恙,病;忧。〔3〕“将军”句:语出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此喻陈英勇为三军之首。〔4〕才为世出:语出苏武《报李陵书》:“每念足下才为世生,器为时出。”此喻陈才能杰出于当世。〔5〕“弃燕”二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喻陈伯之有远大的志向。〔6〕“昔因”二句:指陈伯之弃齐归梁,受梁武帝赏爱器重。〔7〕“立功”二句,《梁书·陈伯之传》:“力战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千户。”开国:梁时封爵,皆冠以开国之号。孤,王侯自称。此指受封爵事。〔8〕毂(gǔ古):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舆。〔9〕旄(máo毛):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拥旄,古代高级武将持节统制一方之谓。〔10〕鸣镝(dí):响箭。股战:大腿颤抖。〔11〕穹庐:原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这里指代北魏政权。〔12〕去就:指陈伯之弃梁投降北魏事。〔13〕内审:内心反复考虑。诸,“之于”的合音。〔14〕赦罪责功:赦免罪过而求其建立功业。〔15〕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弃瑕,即不计较过失。〔16〕“推赤”二句:《后汉书·光武帝纪》:“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汉兵诛王郎,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反侧子,指心怀鬼胎,疑惧不安的人。此谓梁朝以赤心待人,对一切都既往不咎。〔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18〕“朱鲔”句。朱鲔(wěi伟)是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说刘玄杀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刘伯升。光武攻洛阳,朱鲔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劝降,转达光武之意说,建大功业的人不计小恩怨,今若降,不仅不会被杀,还能保住官爵。朱鲔乃降。涉血,同“喋血”,谓杀人多流血满地,脚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刘伯升。〔19〕“张绣”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bzgwgz_007/bz>(zì自)刃,用刀刺入人体。〔20〕往哲:以往的贤哲。与,赞同。〔21〕不远而复:指迷途不远而返回。《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经》。攸高:嘉许。〔23〕“主上”二句:桓宽《盐铁论·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网漏吞舟之鱼。”吞舟,这里指能吞舟的大鱼。〔24〕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这里喻指陈伯之祖先的坟墓。不剪:谓未曾受到毁坏。〔25〕“高台”句:桓谭《新论》云: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此指陈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毁。〔26〕雁行:大雁飞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27〕紫:紫绶,系官印的丝带。黄:黄金印。〔28〕赞:佐助。帷幄:军中的帐幕。《史记·留侯世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29〕轺(yáo遥):用两匹马拉的轻车,此指使节乘坐之车。建节:将皇帝赐予的符节插立车上。〔30〕疆埸(yì易),边境。〔31〕刑马:杀马。古代诸侯杀白马饮血以会盟。〔32〕传之子孙:这是梁代的誓约,指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传之子孙。〔33〕腼(miǎn免)颜:厚着脸。〔34〕毡裘:以毛织制之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这里指代北魏。长,头目。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长。〔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晋末宋初曾骚扰淮北,刘裕北伐将他擒获,解至南京斩首。〔36〕东市: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场。〔37〕姚泓:后秦君主。刘裕北伐破长安,姚泓出降。〔38〕面缚:面朝前,双手反缚于后。西都,指长安。〔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处,即天地之间。〔40〕异类: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1〕姬汉:即汉族。姬,周天子的姓。旧邦:指中原周汉的故土。〔42〕杂种: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3〕北虏:指北魏。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僭(jiàn见):假冒帝号。〔44〕“多历”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45〕燋烂:溃败灭亡。燋,通“焦”。〔46〕伪� (niè)聂):这里指北魏统治集团。昏狡:昏瞆狡诈。〔47〕自相夷戮:指北魏内部的自相残杀。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谋反被杀。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乱被囚禁而死。〔48〕携离:四分五裂。携,离。〔49〕酋豪:部落酋长。猜贰:猜忌别人有二心。〔50〕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51〕藁(gǎo稿)街:汉代长安街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蛮邸即设于此。〔52〕“而将军”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焦烂。”飞幕,动荡的帐幕,此喻陈伯之处境之危险。〔53〕“见故国”四句:语出李善注引袁晔《后汉记·汉献帝春秋》臧洪报袁绍书:“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绸缪,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复面也。”陴(pí疲),城上女墙。怆悢,悲伤。〔54〕“所以”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思赵将,即想复为赵将。〔55〕“吴子”句:据《吕氏春秋·观表》吴起为魏国守西河(今陕西韩城县一带)。魏武侯听信谗言,使人召回吴起。吴起预料西河必为秦所夺取,故车至于岸门,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为秦所得。〔56〕励:勉励,引申为作出。良规,妥善的安排。〔57〕白环西献:李善注引《世本》载:“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58〕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的箭。《孔子家语》载:武王克商,“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肃慎氏,东北的少数民族。〔59〕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为汉代西南方国名。〔60〕解辫请职:解开盘结的发辫,请求封职。即表示愿意归顺。〔61〕昌海:西域国名。即今新疆罗布泊。〔62〕蹶角:以额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63〕“掘强”二句:《汉书·伍被传》记伍被说淮南王曰:“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掘强,即倔强。〔64〕中军临川殿下:指萧宏。时临川王萧宏任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65〕茂亲:至亲。指萧宏为武帝之弟。〔66〕揔:通“总”。戎重:军事重任。〔67〕吊民:慰问老百姓。汭(ruì锐):水流隈曲处。洛汭,洛水汇入黄河的洛阳、巩县一带。〔68〕秦中:指北魏。今陕西中部地区。〔69〕遂:因循。〔70〕聊布:聊且陈述。往怀:往日的友情。
2023-05-25 22:53:491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全文翻译

翻译: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寇恂开始时做郡里的功曹,太守耿况非常器重他。王莽失败,更始帝登位,派使者巡行郡国,说“先投降的恢复爵位”。寇恂随耿况到郡界上迎接使者,耿况交上印信,使者收起官印,一夜都没有还给耿况的意思。寇恂带兵进去见使者,就地请求还给耿况官印。使者不听,寇恂喝令身边的人以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耿况来后,寇恂上前取官印佩带到耿况身上。使者没有办法,才秉承皇帝的旨意下诏,耿况受诏而回。到王郎起兵时,更始帝派将领巡行上谷,紧急征调耿况的部队。寇恂和门下属官闵业一起劝耿况说:“邯郸(王郎)仓促起事,难以让人相信和归顺。”耿况说:“邯郸(王郎)方面势力正大,凭力量不能单独与他们对抗,怎么办?”寇恂回答说:“现在上谷城池完好,粮食充足,士兵有万人,凭着全郡的积蓄,可以仔细地选择去向。我请求往东约同渔阳,齐心合力,邯郸不足顾虑。”耿况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派寇恂到渔阳,和彭宠结盟。寇恂返回,到达昌平,袭击邯郸派的使者,杀死他,夺取他的部队,于是和耿况的儿子耿弇等一起向南在广阿追上刘秀。刘秀南下平定河内,而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重兵据守洛阳,另外并州还没有稳定,刘秀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问邓禹说:“各位将领中可以派谁去守河内?”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具有管理百姓、统领军队的才能,除这个人外无人可派。”于是拜任寇恂做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务。朱鲔听说刘秀北上而河内空虚,派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带兵三万多人,渡过流经巩县的黄河进攻温县。檄文传来,寇恂立即率领部队急行出城,并送文书命令所属各县,征调部队在温县会师。第二天交战,偏将军冯异派的救兵以及各县部队正好赶到,各方人马从四面八方会集而来,旗帜蔽空。寇恂于是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击鼓呼叫,大喊说:“刘秀的部队到了!”苏茂的军队听到后,战阵骚动,寇恂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追到洛阳,终于杀死贾疆。从此洛阳震动惊恐,城门白天都关着。寇恂回到颕川。建武三年,朝廷派使者就地拜任寇恂担任汝南太守,又派骠骑将军杜茂率兵协助寇恂讨伐盗贼。盗贼被肃凊,郡中无事。寇恂一向爱好学习,于是修建乡学,教授学生,聘请会讲授《左氏春秋》的人,亲自向他学习。寇恂通晓经书,修养操行,在朝廷名气很大,所得到的俸禄,多送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寇恂于建武十二年去世,谥号威侯。
2023-05-25 22:53:551

《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卷九(10)

  上传闻朱鲔破河内,〔九〕有顷,寇恂檄至,上大喜,曰:“吾知寇子翼可任也。”诸将军贺,因上尊号。御览卷五四三     寇恂为河内守,上即位,高邑军食急。〔一0〕恂以骊马送谷,〔二〕前后不绝。〔一三〕书钞卷一三九   光武以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恂同门生董崇说恂曰:〔一三〕“上新即位,四方未定,而君以此时据大郡,此谗人所侧目,怨祸之府也,宜思功遂身退之计。”恂然其言,因病不视事。御览卷四六一   建武二年,寇恂为颍川太守,便道之官,〔一四〕郡大生旅豆,〔一五〕收得一万余斛,以应给诸营。〔一六〕御览卷八四一   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颍川,〔一七〕捕得,寇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一八〕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恂曰:“昔蔺相如屈于廉颇者,为国也。”乃□ 属县盛供具,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一九〕上乃征恂。恂至引见,〔二0〕时复先在座,欲起相避。上曰:“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二一〕于是受赐,极欢宴,遂同载车出,相与结厚。御览卷四九六   寇恂为颍川守,郡中政理,〔二二〕贼不入界。〔二三〕书钞卷三五   寇恂为河内太守,征入为金吾,〔二四〕颍川盗贼群起。车驾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上乃留恂。〔二五〕 文选卷五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李善注   隗嚣死,其将高峻拥兵据高平,帝入关,将自征之。〔二六〕寇恂时从。上议遣使降之,帝乃谓恂曰: “卿前止吾此举,今为吾行也。〔二七〕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二八〕恂奉玺书至高平,峻遣军师皇甫文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   二九〕“高峻精兵万人,卒多强弩,〔三0〕西遮陇道,连年不下。今欲降之,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三一〕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戮其使而降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者也。今来不屈,无心降耳。”〔三二〕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御览卷四四八          注释   〔一〕 “寇恂”,字子翼,范晔后汉书卷一六有传。又见汪文台辑司马彪续汉书卷二。   〔二〕 “更始时”,此句上聚珍本有“寇恂任郡为功曹,太守耿况甚器重之”二句,不知辑自何书。范晔后汉书寇恂传云:“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着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   〔三〕 “禹”,邓禹。   〔四〕 “御众”,此二字原无,姚本、聚珍本有,书钞卷三三、御览卷六三一引亦有,今据增补。   〔五〕 “富实”,原作“富贵”,聚珍本作“富实”。按依文义“   富实”二字为是,今据校改。   〔六〕 “行大将军事”,此句原无,聚珍本有,御览卷四六一引亦有,今据增补。   〔七〕 “淇园”,即诗卫风所咏淇奥,在今河南淇县境内。其地多竹,卫风淇奥篇云:“ 瞻彼淇奥,绿竹 猗猗。”   〔八〕 “治矢百余万”,此条书钞卷一二五亦引,字句稍略。   〔九〕 “上传闻朱鲔破河内”,当时光武帝北伐燕、代,更始大司马朱鲔闻河内势孤,遣苏茂、贾彊统兵三万攻温,恂大破之,追斩贾彊。事详范晔后汉书寇恂传。     〔一0〕“高邑”,光武帝即皇帝位于鄗,改鄗为高邑。   〔一一〕“骊”,并驾。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云:“骊驾四鹿。”薛综注云:“骊,犹罗列骈驾之也。”   〔一二〕“前后不绝”,此条姚本、聚珍本皆未辑录。   〔一三〕“董崇”,聚珍本作“董孛 ”。按“孛”字误,范晔后汉书寇恂传作“崇”。
2023-05-25 22:54:161

《寇恂》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寇恂》人物故事小传

《寇恂》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寇恂》人物故事小传 寇恂(公元前?—前36年),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人。出身望族,最初任郡功曹,被太守耿况重用。王莽新朝覆灭后,寇恂归附光武帝刘秀,被封为偏将军,号承义侯。刘秀收河内,寇恂出任河内太守,代行大将军事,转输军需甚为得力。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与冯异联合作战,战胜刘玄部将苏茂。次年因故受牵连而免官。后又任颍川太守,战胜严终起事军,被封为雍奴侯。建武三年,迁任汝南太守。在任修建学校,亲授生徒,颇有政绩。建武七年,代朱浮为执金吾。曾随从刘秀征陇西,迫使隗嚣部将高峻投降。死后谥“威侯”。 〔正史〕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①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祗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 及王郎起,遣将询上谷,急况发兵。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昔王莽时所难,独有刘伯升耳,今闻大司马刘公,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士多归之,可攀附也。”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夺其军。遂与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拜恂为偏将军,号承义侯。从破群贼,数与邓禹谋议,禹奇之,因奉牛酒共交欢。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②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安。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光武谓恂曰:“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光武于是复北征燕代。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转以给军。朱鲔闻光武北而河内孤,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强将兵三万余人,度巩河攻温。檄书至,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军吏皆谏曰:“今洛阳兵度河,前后不绝,宜待众军毕集,乃可出也。”恂曰:“温,郡之藩蔽,失温,则郡不可守。”遂驰赴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陈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强。茂兵自投河,死者数千,生获万余人。恂与冯异过河而还。自是洛阳震恐,城门昼闭。时光武传闻朱鲔破河内,有顷,恂檄至,大喜曰:“吾知寇子翼可任也。”诸将军贺,因上尊号,于是即位。 时军食急乏,恂以辇③车骊驾转输,前后不绝。尚书升斗以禀百官。帝数策书劳问恂。同门生茂陵董崇说恂曰:“上新即位、四方未定。而君侯以此时据大郡,内得人心,外破苏茂,威震邻敌,功名发闻,此谗人侧目怨祸之时也。昔萧何守关中,悟鲍生之言,而高祖悦。今君所将,皆宗族昆弟也,无乃当以前人为镜戒。”恂然其言,称疾不视事。帝将攻洛阳,先至河内。恂求从军,帝曰:“河内未可离也。”数固请,不听。乃遣兄子寇张、姊子谷崇将突骑,愿为军锋。帝善之,皆以为偏将军。建武二年,恂坐系考上书者,免。 是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众万余,与密人贾期连兵为寇。恂免数月,复拜颍川太守。与破奸将军侯进俱击之。数月,斩期首,郡中悉平定。封恂雍奴侯,邑万户。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颍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叹。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师。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遂共车同出,结友而去,恂还颍川。 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七年,代朱浮为执金吾。明年,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帝乃引军还,谓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也。”恂对曰:“颍川剽轻④,闻陛下远逾阻险,有事陇、蜀,故狂狡乘间相诖误耳。如闻乘舆南向,贼必惶怖归死。臣愿执税前驱。“即日车马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 初,隗嚣将安定高峻,拥兵万人,据高平第一。帝使待诏马援招降峻,由是河西道开。中郎将来歙承制拜峻通路将军,封关内侯。后属大司马吴汉,共围嚣于冀。及汉军退,峻亡归故营,复助嚣,拒陇阺⑤。及嚣死,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建威大将军耿弇率太中大夫窦士、武威太守梁统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入关,将自征之。恂时从驾,谏曰:“长安道里居中,应接近便。安定、陇西必怀震惧。此从容一处,可以制四方也。今士马疲倦,方履险阻,非万乘之固。前年颍川,可为至戒。”帝不从,进军及汧⑥。峻犹不下,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前止吾此举,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即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遂传峻还洛阳。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 《后汉书》卷一六 〔注释〕 ①徇(xun):巡示。②鲔(wei)。③辇(nian)车骊驾:用人拉的车与双马驾的车。④剽轻:剽悍轻捷。诖(gua)误:贻误、拖累。⑤陇阺: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⑥汧(qian):汉县名,故治在今陕西陇县南。 〔相关史料〕 【纲】萧王遣将军邓禹将兵入关,寇恂守河内,冯异拒洛阳,自引兵徇①燕、赵。【目】萧王将北徇燕、赵,度赤眉必破长安,乃拜邓禹为前将军,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进朱鲔、李轶守洛阳,鲍永、田邑在并州。王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守者而难其人,问于邓禹。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民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谓曰:“昔高祖留萧何守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当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他兵,勿令北渡。”拜冯异为孟津将军,统兵河上,以拒洛阳。王乃引兵而北,恂调糇粮②,治器械以供军,未尝乏绝。 《纲鉴易知录》卷一九 〔注 释〕 ①徇:征讨。②糇粮:糇即干粮,食粮。
2023-05-25 22:54:331

【疯癫狂语】刘秀是最会打仗的皇帝(2)

刘秀最会打仗还体现在逐步消灭群雄的战略战术中 昆阳大捷后,刘秀兄弟无论在汉军中还是在敌人那里,都赢得了超出其他任何人的威名。随着刘[插图]威名远扬,更始帝刘玄一伙觉得刘[插图]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了,于是借故杀掉了刘[插图]。 兄长被杀,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但是他能强忍悲伤,益发谦逊,而且悲愤不形于色,彰显出他的韬光养晦、隐忍负重的毅力。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南征之中的刘秀急忙返回宛城向刘玄谢罪,对大哥刘[插图]部将不私下接触。虽然昆阳之功首推刘秀,但他不表昆阳之功,并且表示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过错。故刘秀不但未获罪,反而得封武信侯。而刘秀每当独居却暗自流泪,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对兄长的哀思。 但是,刘秀心里明白,即便此一时让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后也可能会得到与兄长刘[插图]一样的下场,毕竟自己声名远播、功高震主。当时新莽王朝虽然覆灭,但是河北(黄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观望态度,未曾归附更始政权。赤眉军在山东发展迅速,声势日益壮大。还有“河北三王”、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刘赐对刘玄说:“刘秀是去河北招抚的最佳人选。并且河北一带只能是刘秀去才合适。”可是以大司马朱鲔为代表的将领强烈反对刘秀出巡河北。当初刘玄杀刘[插图],就是朱鲔和李轶的强烈提议。朱鲔他们不让刘秀去的原因很简单,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的能力太强了。就在刘玄犹豫不决的时候,冯异给刘秀出了一条锦囊妙计:一定要想办法巴结左丞相曹竟。刘秀听从了冯异的建议,“厚结纳之”。结果刘秀如愿以偿,更始元年(23年)十月,刘玄让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的身份去河北招抚,刘秀“持节北渡河”。这样,刘秀可以说是虎出牢笼,龙入大海。同时,他的压力也是非常之大。虽然刘玄给了他一个很好听的身份,也给了他相当大的权力,但是刘玄还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有所保留——没有给他配置兵马,粮草辎重更没有,史书上说刘秀“单车空节巡河北”。 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留;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在河北期间,刘秀还粉碎了一起假冒汉成帝之子另立朝廷的反叛事件。对于农民军,刘秀采取了分化、瓦解、收编为主的政策。当时,河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民军为“铜马”。刘秀击败铜马军后,将其收编,大大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因此,他还获得了“铜马帝”的称号。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刘秀终于完全控制了河北地区。这时远在长安的更始帝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企图把他召回长安。这表明刘玄已经对刘秀不放心,要削弱他的势力,夺回他的权力。刘秀自然明了这一意图,以“河北未平”为由,拒绝应召入长安。刘秀与刘玄的裂痕从此开始明朗。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改元“建武”,史称“后汉”。建武元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 称帝之后,刘秀投入到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并采取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战略战术,显示了他“会打仗”的本色。 明末清初史论家王夫之曾将光武统一天下与刘邦战胜项羽,做了有趣的对比,认为光武在开始时的处境比刘邦尤难。他说:“(光武)已定都于洛阳,而天下之乱方兴。帝所得资以有为者独河北耳。而彭宠叛于幽州,五校尚横于内黄。关以西邓禹虽入长安,赤眉环绕于外,禹弗能制焉。郾、宛、堵乡、新野、宏农,近在咽颊之间,寇叛接迹,而相为牵制……刘永、张步、董宪、苏茂,横亘东方,为陈汝眉睫之患。隗嚣、公孙述,姑置而可徐定者勿论焉。”在这种情况下,先打谁,后攻谁,缓急轻重,需要有一个十分清醒的估计和高明的选择。刘秀对艰难的时局是有足够的估计的,经过权衡之后,决定了较为正确而又可行的策略,这就是西和东攻、远交近攻的战略战术。即在关东地区,包括刘秀所控洛阳地区的北、南、东三个方向,皆取攻势,而对关中以西,暂取守势。“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在这一总战略方针下,刘秀随即又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战术。 先说说刘秀的“西和”战略。刘秀仅派邓禹、冯异率少量军队先占据关中地区,然后基本采取守势。占据关中很重要。因为关中是汉都长安的所在地,控制了长安,有君临天下、取得继承大统地位的舆论上的重大意义,另外,占领长安,对洛阳也起到一种缓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免除西顾之忧。同时,刘秀对关中的夺取,也无疑在西部揳进一根钉子,向西、向南,既可守,又可攻,一待条件有利,立刻可以采取对陇右天水和巴蜀的凌厉攻势。但刘秀的西进适可而止,正如《后汉书·公孙述传》所说:当时“光武方事山东,未遑西伐”,所以在进取关中以后,数年之内基本取守势。对陇右天水的割据政权隗嚣和巴蜀割据政权公孙述,皆采和策。刘秀曾对诸将声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一直到建武六年(30年),刘秀基本上已平定了关东群雄。 然而,刘秀对西方两大割据势力,虽总的趋势皆取和策,而又根据不同情况,在策略上区别对待。基本上,对隗嚣一边在最初几年,采取了在政治上拉拢、军事上联盟的政策。为了稳住隗嚣,刘秀甚至不惜在名义上承认隗氏政权与汉政权处于对等地位,史称“(建武)三年,嚣乃上书诣阙,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在取得隗嚣共同对付巴蜀公孙述的联合行动后,刘秀更是对其进一步拉拢,几次写信以表示“恩礼愈笃”“慕乐德义,思相结纳”之意。这种笼络政策维持了至少有五六年,到公元30年,一方面刘秀羽翼已丰,“关东悉平”,他把主要注意力转移到了西方;另一方面,刘秀也看出隗嚣“欲持两端,不愿天下统一”, “终不为用”,乃决定改变策略,由“西和”改为“西攻”。而对于巴蜀的公孙述,刘秀则一开始就采取敌对的态度,只不过因为东方未平,暂时腾不出手来,因而只能对其进行一些小的防御性的遭遇战,比如建武三年(27年)由冯异在关中抵御公孙述东征的任满等军对江关(今四川奉节)的侵袭等。但直到建武十一年(35年)之前,基本方针仍是迫公孙述在巴蜀居于守势,而不是消灭这股割据势力。最后全国形势完全有利,实力绝对雄厚了,刘秀“得陇”方又“望蜀”。对于更西的窦融,刘秀则完全采取和的策略,双方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使窦融从后方牵制隗嚣和公孙述。 刘秀西和的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他能够十分从容地解除东方“咽颊之间”的威胁和“眉睫之患”。然后,聚集整个东方的兵力物力,来西征偏处一隅的隗嚣和公孙述,终于取得了统一天下的全功。南宋政论家陈亮对光武的这一套战略战术十分欣赏,评曰:“致之有术,取之有方,成之有次第……此光武所以为中兴也。” 再说说刘秀的“东攻”战略。刘秀的“东攻”也不是平均使用兵力,一成不变,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由于洛阳处于四战之地,南方南阳南郡地区的邓奉、延岑、秦丰、田戎,东方的刘永、董宪、张步,北方的彭宠、张丰,无论哪一方发动攻击,都会形成对刘秀政治中心的巨大威胁。这样,刘秀必须同时采取行动,来对付这三方的敌人。刘秀对关东群雄的战略,乃采取以洛阳河内为中心的全面扇形的攻击。从建武二年(26年)起,他同时派出了岑彭为征南大将军率军九万人以讨南阳邓奉,遣盖延率军五万人出击东方刘永、董宪,派大将朱祐、祭遵率军北讨彭宠、张丰。但在此扇形攻势作战中,其战争主力之使用,则依敌对势力之远近缓急轻重之程度不同,而适当灵活运用。比如,岑彭原负责征讨南郡秦丰,“攻秦丰三岁,斩首九万余级”,秦丰以余兵保黎丘(今湖北宜城), “城中食且尽”,守兵不满千人。刘秀“以丰转弱”,立刻决断“令朱祐代彭守之”,而将岑彭主力大军调到更需要的夷陵(今湖北宜昌)战场去打击田戎。 刘秀在东方战场的扇形攻势取得成功,有一点至关重要,即主要还取决于刘秀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而其关键,则在于刘秀用人之得当和相互待之以诚。假如东、南、北三个战场上有一个方面发生较大的叛变,则扇形攻势立刻会全线失败,形成不可收拾之局面。因此,刘秀高明战略战术之得以应用,首先决定于君臣之精诚配合,所谓“股肱有济济之美,元首有穆穆之容。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称;高尚纯朴,有羲皇之素;谦虚纳下,有吐握之劳”。
2023-05-25 22:54:391

冯岑贾列传第七

冯异字公孙,是颖川父城人。喜爱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起事,冯异以郡掾身份监管五个县,和父城县县令苗萌一起守城,替王莽抵御漠兵。刘秀攻占土地到颖川,攻打父城县没有打下,把军队屯孔在巾车乡。冯异乘问出城巡枧下属各县,被汉兵抓获。当时冯异的从兄冯孝以及同郡的丁琳、吕晏都追随刘秀,借机一起推荐冯异,冯异得到召见。冯异说:“我冯异只能作一普通人用,无足轻重。有老母亲在城中,我愿意回去据守五县,来为您效力,报答您的恩德。”刘秀说:“好。”冯异回城,对苗萌说:“当今各地将领都是武士起事,大多残暴蛮横,只有刘将军每到一处不抢劫。察看他的言语行动,不是平庸的人,可以投靠。”苗萌说:“我们死生共命运,我听从您的计谋。”刘秀往南回宛,更始帝的将领们攻打父城的前后有十多批,冯异坚守城池不肯投降,等刘秀做司隶校尉,路经父城,冯异等人马上开城门捧着酒肉迎接。刘秀委任冯异做主簿,苗萌做从事。冯异乘机推荐同乡跳期、叔寿、段建、左隆等,刘秀都把他们任用为掾史,跟随刘秀到洛阳。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各将领都认为不行。这时左丞相曹竟的儿子曹词做尚书,父子掌权,冯异劝刘秀深深结交他们。等派刘秀渡黄河向北巡视,曹词是帮了忙的。自刘演被害,刘秀不敢表现出悲恸,每每一个人居处,就不吃酒肉,枕席上有泪水沾湿的地方。冯异单独来叩头宽解他的悲痛心情。刘秀制止他说:“卿不要瞎说。”冯异又乘机提议说:“天下都怨恨王氏,思念汉室很久了。现在更始帝的将领们横行暴虐,到一个地方就抢劫,令百姓失望,没有值得亲附拥戴的人。现在公独揽一方军政大权,施行恩德。有桀纣的暴乱,才显示出汤武的功劳;百姓长期饥渴,容易得到满足。应该赶快分派官员,巡视郡县,处理冤案,布施恩德。”刘秀接受他的建议。到达邯郫,派遣冯异和姚期乘坐驿车巡行抚慰所属各县,审查囚犯罪状,问候鳏夫寡妇,逃亡的人来自首的免罪,暗中逐个记录二干石长吏同心的和不肯亲附的人的名单送给刘秀。等王郎起兵时,刘秀从蓟县东部向南急行军,早晚露宿野外,到达饶阳无萎亭。时值天气严寒,众人都又饿又累,冯异给刘秀端上豆粥。第二天早晨,光武对众将说:“昨天吃了公孙的豆粥,饥饿寒冷都消失了。”等到达南宫时,遇上大风雨,刘秀领车进入路边空房,冯异抱来柴草,邓禹升火,刘秀对若灶烤衣服。冯异又献上麦饭和兔腿。刘秀接着又渡滹沱河到信都,派冯异另行募集河闲士兵。回来后拜任偏将军。跟随刘秀攻破王郎,封为应侯。冯异为人谦让不自夸,出行和众将相遇,就领自己的车让路。进退行处都有一定的地方,军中都称他有规矩。每次宿营,众将领一起坐下来评功劳,冯异常常一个人坐在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攻破邯郫后,才改编部队分属各位将领,将领每人都有部属。士兵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刘秀因此看重他。分兵在北平打败铁腥,又使匈奴于林闱顿王投降,接着跟随刘秀平定河北。这时更始帝派舞阴王李轶、糜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率兵号称三十万,和河南太守武勃一起守卫洛阳。刘秀准备向北夺取燕、赵,因为魏郡、河内独独没有遭遇兵乱,并且城池完好,仓库充实,于是拜任寇恂做河内太守,冯异做孟津将军,统领两郡部队屯守黄河上,和寇恂合力,来抵御朱鲔等人。遁异写信给李轶说:“我听说明亮的镜子是用来照出形象的,从前的事是用来了解现实的。从前微子离开殷朝来到周室,项伯背叛楚王归依汉王,周勃迎取代王而罢黜少帝,霍光尊奉孝宣而废除昌邑王。这些人都畏惧苍天,懂得命运,看到生存与灭亡的征兆,见到衰败与兴盛的变故,所以能够成功于一时,流传业绩于万世。假使长安方面还可以扶助,苟延残喘一年半月,但关系疏远的不能参与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的事,季文怎么能够独守一角呢?现在长安朝政败坏混乱,赤眉攻到城郊,王侯结仇生怨,大臣背离,法纪已断,天下崩溃,异姓叛乱并起,因此萧王跋山涉水,蒙霜冒雪,经营河北。如今英才云集,百姓随风而从,即使分匠人岐人倾慕周室,都不足用来作比。季文真能醒悟成败,赶快确定大计,建立古人一样的功绩,转祸为福,就在此时了。如果等到猛将精兵长驱直入,包围城池,即使有所侮恨,也来不及了。”当初,李轶和刘秀首先定谋结约,相互友爱,等更始帝即位,反而参与谋害刘演。虽然知道长安已经危险了,想投降又不安心。于是回信给冯异说:“李轶本来和萧王首先谋划重建汉室,建立同生共死的约定,制定荣辱与共的计策。现在李轶守洛阳,将军守孟津,都把守着要地,千载难逢,我也想二人联合。希望转达萧王,我愿意进献愚笨的计策,来帮助国家安定百姓。”李轶自从通信之后,不再和冯异交兵,因此冯异才得以向北攻打天井关,攻取上党二城,又往南攻下河南城皋以东十三县,以及各处聚集的军队,全部攻平,投降的十多万人。武勃率领一万多人攻打各处反叛的人,冯异带兵渡黄河,和武勃交战于士乡亭下,大败敌军,杀死武勃,杀死敌人五千多,李轶又关着城门不救。冯异见他讲信用,把情况都奏上刘秀。刘秀故意泄露李轶的信件,使朱鲔知道。朱鲔很愤怒,于是派人刺杀李轶。从此城中守兵背离,有很多投降的。朱鲔于是派讨难将军苏茂率领几万人进攻温县,朱鲔亲自统率几万人攻打平阴来牵制冯异。冯异派校尉护军带兵,和寇恂合兵攻击苏茂,打败苏茂。冯异乘机渡黄河进攻朱鲔,朱鲔逃走;冯异追到洛阳,绕城一圈而回。塑异送檄书汇报战况,各位将领都来祝贺,并劝刘秀登皇帝位。刘秀就征召冯异到鄗去,问他天下形势。冯异说:“三王反叛,更始帝败走,天下无主,宗庙有难,就看大王了。应听从大家的提议,上为国家,下为百姓。”刘秀说:“我昨天夜里做梦乘赤龙上天,醒来之后,心中直跳。”冯异于是走下座席拜两拜祝贺说:“这是天命显现在精神上。心中跳动,是大王慎重本性的体现。”冯异于是和众将领议定上尊号。建武二年春,定封冯异为阳夏侯。冯异领兵攻打阳翟贼人严终、赵根,打败了他们。光武帝下诏让冯异回老家祭祀祖先陵墓,派太中大夫送来牛和酒,命令二百里以内的太守、都尉以下的官员及冯氏宗族会见。这时赤眉、延岑扰乱三辅,郡县豪门大姓各自拥有自家的军队,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于是派冯异替换邓禹讨伐他们。光武送他到河南,赐给他马车和实玉装饰的七尺剑。敕令冯巽说:“三辅遭受王莽、更始之乱,加上赤眉、延岑的残暴,百姓涂炭,无处依附申诉。这次征伐,不一定要占地杀人,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罢了。各位将领不是不善战,但喜欢抢劫。卿本来善于统御士兵,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冯异顿首接受命令,领兵西进,所到各处建立威信。弘农结群的盗贼号称将军的有十多批,都带着部下投降冯异。冯异和赤眉相遇于华阴,相持六十多天,交战几十次,使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多人投降。建武三年春,朝廷派使者就地拜任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适逢邓禹率领车骑将军邓弘等领兵返回,和冯异相遇,邓禹、邓弘约请冯异共同攻打赤眉。冯异说:“冯异和贼人相持近几十天,虽然几次俘虏他们的猛将,但剩下的人还很多,可以慢慢用恩信来引诱,难以突然用兵攻破。皇上这次派众将屯兵醒池拦击他们的东部,冯异攻他们的西部,一次全攻下来,这是万全之策。”邓禹、邓弘不听。邓弘于是和赤眉军交战很久,壶眉假装战败,丢下辎重逃跑。车上都装着土,用豆子覆盖在土上,士兵很饿,争着去抢豆子。赤眉领兵回头打邓弘,邓弘军队崩溃散乱。冯异和邓禹合兵救邓弘,赤眉稍退。冯异认为士兵饥饿疲惫,可以暂且停战,邓禹不听,又打,被赤眉打得大败,死伤三千多人。邓禹得以逃回宜阳。冯异丢下马步行爬上回溪阪,和部下几个人回营。又坚守壁垒,收集他散失的士兵,招集各营堡几万人,和敌人约定日期交战。派壮士改换服装和赤眉军相同,埋伏在路边。第二天,赤眉军派一万人攻打冯异军前部,冯异才派兵救前部。贼人见冯异军势弱,便全军出动攻打冯异,冯异便发兵大战。太阳西斜,贼人士气衰落,冯异的伏兵突然出现,穿的衣服相混,赤眉军不能分辨,士兵于是惊恐溃散。冯异追击,大败赤眉于崤底,投降的男女八万人。剩下还有十多万,向东跑到宜阳投降了。光武下韶书慰问冯异说:“赤眉被攻平,将士辛苦了,开始虽然失利于回溪,最终能够重振于醒池,可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正论功行赏,酬谢大功。”适时赤眉虽然投降了,但群寇还很多:延岑占据蓝田,王歆占据下邦,芳丹占据新丰,蒋震占据霸陵,张邯占据长安,公孙守占据长陵,杨周占据谷口,吕鲔占据陈仓,角闳占据沂县,骆延占据盏屋,任良占据郡县,汝章占据槐里,各自号称将军,拥有兵力多的达一万余人,少的几千人,互相攻打。冯异边打边行军,屯兵上林苑中。延岑在攻破赤眉后,自称武安王,设置州郡长官,想占据关中,带领张邯、任良一起攻打冯异。冯异打败他们,杀死一千多人,各处营堡原先归附延岑的都来投降冯异。延岑逃跑进攻析县,冯异派复漠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拦击延岑,大败延岑,使他的将领苏臣等八千多人投降。延岑于是从武关逃到南阳。当时百姓饥饿,人吃人,黄金一斤换豆子五升。道路阻断,运送的给养不到,士兵都用野果作粮。光武下诏拜任南阳赵匡为右扶风,率兵帮助冯异,并送来布匹谷物,军中都喊万岁。冯异部队粮食渐渐多了,于是逐渐讨伐不听从命令的豪强,表扬奖赏投降归附建立功劳的人,把叛军的将领全部派去京城,将叛军解散归农。威信盛行关中。只有吕鲔、张邯、蒋震派使者入蜀投降公孙述,其余全部平定。第二年,公孙述派将领程焉统率几万人靠拢吕鲔,出兵屯守陈仓。冯异和赵匡迎战,大败敌人,程焉退往汉川。冯异追击于箕谷,又打败程焉,回头打败吕鲔,各营堡投降的人很多。这以后蜀又几次派将领交替出击,冯异每次都挫败他们。怀柔归顺的百姓,申理冤屈,前后三年,上林苑成了城市。冯异自己觉得长期在外,心中不安,上书说思念朝廷,希望能亲近宫室,光武帝不答应。后来有人上奏章说冯异专权关中,杀长安县令,权势最大,民心归顺他,称他焉“咸阳王”。光武帝派人拿着奏章给冯异看。冯异惊惶恐惧,上书谢罪说:“臣本是书生,遇上本朝承受天命的时机,参加军队,过多蒙受恩爱,位居大将,封爵通侯,受仑统率一方,建立细微功劳,这都是由于皇上的谋略,愚臣没能做什么。臣低头自己考虑:依照诏令来打仗,每次都能如愿以偿;问或靠自己决断,没有不后悔的。皇上见识独到高明,时间长了就更远,这才知道‘性和天道,不可能听得到"。当兵乱刚起,混乱一片的时候,豪杰争斗,疑惑的人数以千计。臣因遭遇到明主,托身于陛下,在危险混乱之中,尚且不敢有差错,何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并且臣所爵位已是高大不测了呢?真诚地希望自己谨守敕令,从始至终。见到给臣看的奏章,战栗恐惧。想明主知道臣愚笨的心性,所以敢据实自述。”有诏书答复说:“将军对于寡人,论理是君臣,恩情同父子。有什么嫌疑,使你感到害怕呢?”建武六年春,冯异到京城朝见。被召见,光武帝对公卿说:“这人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剂斩棘,平定关中。”朝会完毕,派中黄门赐给珍宝、衣服、钱帛。下诏说:“变乱中无萋亭豆粥,滹沱河麦饭,盛意长期没有报答。”冯异拜谢说:“臣听说管仲对桓公说:‘希望君王不要忘记被射中带钩,臣不要忘记囚车。"齐国就靠了这句话。臣现在也希望陛下不要忘记河北的困境,小臣不敢忘巾车蒙赦的恩德。”后来屡次召见参加宴饮朝会,商定计策夺取蜀,逗留十多天,命令冯异妻子儿女随冯异返回西部。夏天,光武帝派众将西上陇地,被隗嚣打败,于是诏令冯异屯军枸邑。冯异还没来得及到达,隗嚣乘胜派他的部将王元、行巡率二万余人从陇地柬下,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枸邑。冯异立即急行军,想抢先占据枸邑。将领们都说:“敌兵士气旺盛并且是乘胜而来,不能和他们争锋。应当屯兵于有利地形,慢慢想计策。”冯异说:“敌兵压境,得到小利,便想深入。如果他们夺得枸邑,三辅危险,这是我担心的。‘进攻不足,固守有余,。现在先据守城池,以逸待劳,不是和他们争锋。”于是率兵悄悄进城关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情,直奔枸邑。冯异乘他不备,突然敲着鼓打出旗出战。行巡部队惊乱奔逃,冯异追擎几十里,大败行巡。祭遵也在沂县打败王元。这时北地豪强头领耿定等人,都背叛隗嚣来投降。冯异上书汇报情况,不敢自夸。将领中有人想分他的功,光武帝很担心。于是下诏书说:“制命大司马,虎牙、建威、汉忠、捕虏、武威将军:敌兵云集,三辅震惊。枸邑紧急,危在旦夕。北地营堡,按兵观望。而今偏速的孤城得以保全,敌人遭到挫败,使耿定之类的人,又顾及君臣大义。征西功高如山,还自认为不够。这与孟之反在军队败逃时断后,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次派太中大夫赐给征西将士死伤的人药物、棺材,大司马以下亲自吊唁死者,慰问伤病,以崇尚谦让之风。”于是派冯异进军义渠,并兼任北地太守事务。宣山胡率一万多人投降冯异。冯异又攻打卢芳部将贾览、匈奴奠鞑日逐王,打败他们。上郡、安定全部投降,冯异又兼任安定太守事务。建武九年春,祭遵去世,诏令冯异兼征虏将军,并统领祭遵的部队。等隗嚣死,他的部将王元、周宗等人又拥立隗嚣的儿子隗纯,仍然领兵据守冀县,公孙述派将领赵匡等人援救他,光武帝又命令冯异兼天水太守事务。攻打赵匡等人近一年,把他们全部斩首。众将领一起攻打冀县,没能攻下,想暂且回去休整部队,冯异坚持不退兵,常作为各路军的先锋。第二年夏,和众将攻打落门,没有打下来。发病,逝世于军中,谧号节侯。长子冯彰继嗣。第二年,光武帝考虑到冯异的功绩,又封冯彰弟弟冯欣为析乡侯。建武十三年,改封冯彰为柬缙侯,食邑三个县。永平年间,改封平乡侯。冯彰去世,儿子冯普继嗣,犯罪,封国撤销。永初六年,安帝下韶说:“仁爱的人不忘亲人,讲情义的人不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功劳,兴建灭亡的封国,接续断绝了的世系,亲善好人以及他们的子孙,这是古代的制度。从前光武帝承受天命中兴汉朝,弘扬圣人的遣绪,广披四方,光照天地,荣耀万代,福运流布,传于无极。我后生小子,朝夕长思,追忆功业,披览图籍,建武问大功臣二十八员大将,辅佐天命的勇猛之臣,谶言图镍都有征验。萧何、曹参后人继封,传到现在,何况这些人距今不远,可有些甚至没有后人来祭祀他们,朕很哀怜他们。逐个登记二十八将中没有后代、断了世系,或犯罪剥夺封地,他们的子孙中属于嫡系的,应当继承的,分别写状子呈上来。春风将至,明叙旧恩,褒扬他们的功绩。”于是续封冯普的儿子冯晨为平乡侯。第二年,二十八将中封国灭绝的,全部续封。岑彭字君然,是南阳棘阳人。王莽时,出任本县县令。漠兵起事,攻克棘阳,岑彰带家属投奔前队大夫甄阜。甄阜对岑彭不能坚守棘阳很生气,扣留岑彭的母亲和妻子,让他立功赎罪。岑彭率领门下宾客战斗很卖力。等甄阜死,岑彭负伤,逃回宛县,和前队副将严说一道据城坚守。漠兵攻城几个月,城中粮吃光了,人吃人,岑彭才和严说率城投降。众将领要杀岑彭,大司徒刘演说:“岑彭是本郡的大官,专心坚守,这是他的节操。如今办大事业,应当表彰有节操的人,不如封赏他,来勉励后人。”更始帝于是封岑彭为归德侯,让他隶属于刘演。等刘演被害后,岑彭又做大司马朱鲔的校尉,跟随朱鲔攻打王莽的杨州太守李圣,杀死李圣,平定淮阳城。朱鲔推荐岑彭做淮阳都尉。更始帝派立威王张印和将军徭伟镇守淮阳。徭伟反叛,打跑张印。岑彭领兵攻打徭伟,打败徭伟。升迁颖川太守。适逢春陵刘茂起兵,攻下颖川,岑彭没有得到这个官职,就和部下几百人跟随河内太守同乡人韩歆。赶上刘秀攻取河内,韩歆商议想据城坚守,岑彭劝阻也不听。不久刘秀打到怀县,韩歆紧急之中出城投降。刘秀得知他不想投降的计划,很生气,逮捕韩歆放在军鼓之下,准备杀他。刘秀召见岑彭,岑彭借机会提建议说:“如今赤眉进入函谷关,更始帝危险了,有权势的大臣任性胡为,假藉圣旨,道路堵塞,四方兵乱并起,群雄竞争,百姓无处归顺。我私下听说大王平定河北,开创帝王基业,这实在是苍天保佑汉室,是士人百姓的福分。岑彭承蒙大司徒公救命,还没有报答他的恩德,木久他就被害,心中永远感到遣憾。现在又遇上大王,我愿意献身效劳。”刘秀深深接受他的意见。岑彭借机说韩歆是南阳大家族的人,可以利用。于是刘秀赦免韩歆,任用他做邓禹的军师。更始帝的大将军吕植率兵屯守淇园,岑彭劝他投降了,于是拜任岑彭为刺奸大将军,派他督察各营,并交给他刘秀自己平日拿的符节,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光武帝即位,拜任岑彭为廷尉,仍封归德侯,代理大将军事务。和大司马昊汉,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佑,右将军万修,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扬化将军坚镊,积射将军侯进,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包围洛阳几个月。朱鲔等坚守洛阳不肯投降。光武帝因岑彭曾做朱鲔的校尉,派他去劝说朱鲔。朱鲔在城上,岑彭在城下,相互道辛苦畅谈如同平时。岑彭接着说:“岑彭过去得以拿着马鞭侍候追随您,承蒙推荐提拔,常想要拿什么来报答大恩。现在赤眉已经攻取长安,更始帝被三王背叛,光武皇帝承受天命,平定燕、赵,尽数占有幽、冀的土地,百姓归顺,贤才云集,这次亲率大军,来攻洛阳。天下的事情,大势已去了。公即使环城固守,又将等什么呢?”朱鲔说:“大司徒被害的时候,朱鲔参与那次谋划,又劝更始帝别派萧王北伐,确实知道自己罪大。”岑彭返回,把朱鲔的顾虑全告诉光武帝。光武帝说:“建立大事业的人,不忌恨小的仇怨。朱鲔现在如果投降,官职爵位可以保留,哪谈得上惩罚呢?黄河水在这里,我不食言。”岑彭又去告诉朱鲔,朱鲔从城上垂下绳子说:“如果真的,可以沿绳子上城来。”岑彭走向绳子要上城。朱鲔见他心诚,立即答应投降。五天后,朱鲔带轻骑去见岑彭,回头告诫各位部将说:“坚守城池等着我。我如果不回来,各位直接带大部队上辍辕,归依郾王。”于是当着岑彭的面把自己绑起来,和岑彭一起到河阳去。光武帝马上解开他的绳子,召见他,又命令岑彭连夜送朱鲔回洛阳城。第二天早晨,带着所有部队出城投降,光武帝拜任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朱鲔,淮阳人,后来做少府,封爵传递了许多代。建武二年,派岑彭攻剂州,打下筚、叶等十多座城池。这时南方更加混乱。南郡人秦丰占据黎丘,自称楚黎王,占有十二个县;董欣起兵堵乡;许邯起兵杏聚;另外更始帝众将各自领兵占据南阳各城。光武帝派昊汉讨伐他们,汉军经过的地方多有侵犯破坏。这时破虏将军邓奉谒见光武帝后回新野,恨昊漠抢劫他的家乡,于是反叛,打败昊汉军,缴获他们的辎重,屯占清阳,和各处贼人联合。秋天,岑彭攻破杏聚,使许邯投降,升任征南大将军。朝廷又派朱佑、贾复和建威大将军耿弁,汉忠将军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和岑彭合力讨伐邓奉。先打堵乡,邓奉率一万多人援救董欣。董欣、邓奉的部队都是南阳精兵,岑彭等人攻打他们,连月不胜。建武三年夏,光武帝亲自率军南征,到叶县,董欣另派将领率数千人拦在路上,光武帝的车马不能前进。岑彭紧急出击,大败敌军。光武帝到达堵阳,邓奉连夜逃回清阳,董欣投降。岑彭又与耿弁、贾复以及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跟光武帝追击邓奉到小长安。光武帝率众将领亲自参战,大败邓奉。邓奉被形势所逼,适才投降。光武帝怜悯邓奉是老功臣,并且罪恶又起于昊汉,想宽恕他。岑彭和耿弁劝谏说:“邓奉背弃皇恩反叛,使部队整年在外打仗,导致贾复受伤,朱佑被擒。陛下来了之后,他不知悔过向善,却亲自指挥军队,兵败才投降。如不杀邓奉,无法惩处坏人。”于是杀了邓奉。邓奉,是西华侯邓晨哥哥的儿子。光武帝领兵返回,命令岑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多人往南攻打秦丰,攻克黄邮,秦丰和他的大将蔡宏在邓县抵御岑彭,使岑彭几个月不能前进。光武帝感到奇怪并责备岑彭,岑彭很害怕,于是连夜整理部队,严令军中,让部队第二天一早往西攻山都。于是放松对俘虏的看守,使他们有机会逃跑,回去把这情报报告秦丰,秦丰立即动用所有部队向西拦击岑彭。岑彭于是暗中派兵渡过沔水,在阿头山攻打当地守将张杨,大败张杨。从河谷之间砍伐树木开辟遭路,直接袭击黎丘,打败各处屯守的部队。秦丰听说后大为吃惊,奔回援救。岑彭和众将依东山安营,塞丰和蔡宏夜间攻岑彭,岑彭预先作好了准备,出兵迎战他们,秦丰战败退走,岑彭追杀蔡宏。改封岑彭为舞阴侯。秦丰的相赵京率宜城投降,被拜任为成漠将军,与岑彭一起把秦丰包围在黎丘,这时田戎拥兵守着夷陵,听说秦丰被包围,害怕大部队将到,想要投降。他妻子的哥哥辛臣劝田戎说:“如今四方豪杰各自占据郡国,洛阳方面的地盘就剩手掌大了,不如按兵不动来观察事态的变化。”田戎说:“凭秦王的强大,还被征南将军所包围,何况我呢?投降的计划决定了。”建武四年春,田戎就留辛臣守夷陵,自己率兵沿长江而下又逆沔水而上到达黎丘,约定日期就投降,而辛臣在后方偷了田戎的珍宝,从小路先投降岑彭,并写信招田戎。田戎怀疑他一定出卖自己,于是不敢投降,反而和秦丰联合。岑彭出兵攻打田戎,几个月后,大败田戎,他的大将伍公来向岑彭投降,田戎逃回夷陵。光武帝到黎丘慰劳军队,封岑彭将士中有功的一百多人。岑彭攻打秦丰三年,杀敌九万多人,秦丰剩下的士兵才一千人,并且城中粮食快吃光了。光武帝因秦丰势力变弱,命令朱佑代替岑彭围守着秦丰,派岑彭和傅俊向南攻田戎,大败田戎,于是攻克夷陵,追击田戎到秭归。田戎和几十个骑兵逃入蜀,尽数俘虏他的妻子儿女和士兵几万人。峑彭因为将要讨伐蜀漠,而河两岸粮食少,河道艰险,难以通过水路运输,留威虏将军冯骏驻军江州,都尉田鸿驻军夷陵,领军李玄驻军夷道,自己领兵回守津乡,占据荆州要害,通告各部蛮夷,投降的人上奏朝廷封他做头领。当初,岑彭和交陆牧邓让交情深,写信给邓让陈述光武帝的声威德行,又派偏将军屈充递送文告到江南,颁布诏命。于是邓让和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继派使者上朝进贡,都被封焉列侯。有人派自己的儿子率兵协助岑彭征战。从此江南的珍宝才开始流通。建武六年冬,召岑彭到京城,几次受召参加宴会朝见,大加赏赐。又南回津乡,朝廷下诏让他经过家中上填,大长秋在每月初一和十五问候太夫人起居。建武八年,岑彭领兵随光武攻破天水,和昊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这时公孙述的将领李育率兵援救隗嚣,守卫上邦,光武留盖延、耿弁包围了他,光武回东方。下诏书命令岑彭说:“两城如被攻克,就可以率兵往南攻打蜀漠敌人。人苦于不知满足,平定陇地后,又想得到蜀。每次一出兵打仗,头发胡子都要白一些。”岑彭于是堵塞山谷中的水流灌入西城,城墙未被淹没的只有一丈多,隗嚣的将领行巡、周宗率蜀的救兵赶到,隗嚣得以冲出围城回冀。汉军粮光了,烧毁辎重,领兵东下陇,盖延、耿弁也跟着撤退。隗嚣出兵从后边攻打各营,岑彭断后,抵御隗嚣,所以各将领能保全部队回东方。岑彭回津乡。建武九年,公孙述派他的将领任满、田戎、程泛,率领几万人乘竹木筏子下江关,打败冯骏和田鸿、李玄等。于是攻下夷道、夷陵,占据剂门、虎牙。横跨江水起造浮桥、敌楼,在江中打下木桩阻断水道,扎营山上,来抵御汉兵。岑彭屡次攻打他们,不胜,于是装备直进楼船、水手在船内摇桨的冲击战舰几千艘。建武十一年春,岑彭和昊汉以及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征调南阳、武陵、南郡的部队,又征调桂阳、零陵、长沙负责运输操船的士兵,共六万多人,马五千匹,都会师荆门。昊漠认为三郡操船的士兵多耗费粮食,想不用他们。岑彭认为蜀军人多,不能把这些船兵遣散,上书汇报情况。光武帝回复岑彭说:“大司马熟悉用步兵骑兵,不懂水战,荆门的事情,一切以征南公为主。”岑彭于是下令在军中招募攻浮桥的人,先攻上去的受上等奖赏。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前来。这时天刮狂风,鲁奇的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但水中的木桩钩住了船走不了,鲁奇等乘势拼命攻战,并投火炬烧浮桥,风大火猛,浮桥和敌楼崩塌并燃烧起来。岑彭又全军顺风并进,所向披靡。蜀兵大乱,淹死的几千人。杀死任满,活捉程泛,而田戎退守江州。岑彭上书奏任刘隆为南郡太守,自己率领臧官、刘歆长驱直入江关,命令军中不得抢劫。所过之处,百姓都献上牛和酒欢迎慰问。岑彭接见各处的老人,对他们说大汉哀怜巴蜀百姓长期被奴役,所以兴兵远征,讨伐有罪的人,为民除害。辞让不肯接受百姓的牛和....
2023-05-25 22:54:482

千载一会,思成断金

冯异(?—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冯异素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冯异早年为王莽效力。地皇三年(22年),刘演、刘秀起兵,冯异以郡掾的身分监五县,跟父城长苗萌共守城池,抵抗刘秀。刘秀进军颍川(治今许昌),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今宝丰县东南)。冯异出巡属县,被汉兵捉获。时冯异的堂兄冯孝和同乡丁綝、吕晏都在刘秀手下。他们共同冯异,刘秀召见冯异,希望他留下。冯异对刘秀说:“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暛"报德”(《后汉书·冯异列传》)。刘秀同意了。 冯异回到父城,对苗萌说:“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说:“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后汉书·冯异列传》)。不久,刘秀率军南还宛地,更始帝前后派十几名将领来攻打父城,冯异坚守城邑,决不投降。等到刘秀升任司隶校尉,再过父城,冯异则大开城门,献上牛酒,欢迎他的到来。刘秀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冯异又了一群小同乡,如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人。刘秀一律任命为掾吏,把他们带回洛阳。 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诸将都不同意。当时曹竟为左丞相,他的儿子曹诩任尚书,父子贵幸,当朝用事。冯异劝刘秀跟他们深相结纳。后来,由于曹氏父子力劝,更始帝命刘秀持节渡河,镇抚河北诸郡。 新莽地皇四年(23年)六月,刘秀的兄长刘演被更始帝杀死。刘秀表面上虽不敢显露悲戚之情,饮食言笑一如平常,心里却非常难过。独居时,一点酒肉也不肯用,枕席间也往往有哭泣之痕。冯异单独拜见刘秀,宽慰他,劝他节哀,并乘机进言:“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后汉书·冯异列传》)。刘秀了他的建议,一到河北,便派冯异和铫期抚循属县。冯异等所到之处,平释囚徒,抚恤鳏寡,亡命投案者,不咎既往。并了解二千石的长吏,暗中考察他们是同心还是不愿归附,然后把名单上报给刘秀。 更始元年(23年)十二月,王郎聚众起事,在邯郸称帝。蓟中各地,纷纷响应。刘秀率部从向南疾进。当时形势危急,刘秀晨夜不敢入城邑,吃住都在道旁。到达河北饶阳无蒌亭时,天气寒冷,北风凛冽,大家饥渴劳顿,不可名状。冯异给刘秀送米了热腾腾的豆粥。第二天一早,刘秀对将领们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后汉书·冯异列传》)。 部队进至南宫,天降大雨,刘秀在道旁的空房子中避雨。冯异抱来柴草,邓禹在灶中点火,刘秀则对着灶门解衣烤火,冯异又向刘秀献上了麦饭和菟肩(植物名,属葵类,可食)。不久,刘秀的部队过了滹沱河,到达信都(今河北衡水东),刘秀派冯异去河间招募兵众,回来后,任命他为偏将军。接着,冯异又随军大破王郎,封应侯。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道遇诸将,往往驱车让路。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到一个处,安营完毕,将领们总是坐在一起,论"希赏。冯异则常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不与其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攻破王郎后,刘秀整编部队,对将领也重新做了调整,使之各有统属。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刘秀对他则更为欣赏重视。 此后,冯异在北平击破铁胫军,并击降匈奴于林闟顿王,战"卓著。 攻破王郎后,刘秀声威壮盛,更始帝封他为萧王,命他收兵,和有"将领一起回京,实际上是想削夺其兵权。刘秀接受封爵,但提出河北未平,不受征召,从此与更始分裂。 时更始帝派舞阴王"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率领大军,号称三十万,跟河南太守武勃一起驻守洛阳。刘秀想北徇燕赵之地,任命冯异为孟津将军,和河内太守寇恂一起,统率魏郡、河内郡的部队,抵拒朱鲔等人。 冯异写信给"轶,说:“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鷪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笱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闲亲,远不逾近,季文岂能居一隅哉?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不足以喻。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后汉书·冯异列传》)。 "轶自有苦衷。当年,他跟刘演、刘秀首结谋约,关系密切。等到更始称尊,他却参与陷害刘演。如今,他明知更始帝众叛亲离,长安危迫,也想投降刘秀,只是心里有点不能自安。于是,回信给冯异:“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唯深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人”(《后汉书·冯异列传》)。 双方通信之后,"轶便不再与冯异争锋。冯异借此机会,北攻天井关,攻克上"两座城池,又南进,攻克河南成皋以东十三个县和各处兵营,收降十多万敌军。 武勃率一万多人进攻归降冯异的部队,冯异渡河,跟武勃在乡下接战,斩杀武勃及士兵五千余人。"轶信守约言,闭门不救。冯异见"轶可信,便把情况详细地写信告知刘秀。刘秀出于斗争需要,故意把"轶写给冯异的信件泄露出去。朱鲔得知,大怒,派人刺杀"轶,一时洛阳城人心浮动,好多人出来投降。 朱鲔派讨难将军苏茂带几万人攻打温地,自己则领兵数万进攻平阴,牵制冯异。冯异先派校尉护军率部和寇恂一起打败苏茂,然后自己率兵渡河,进击朱鲔。朱鲔败逃,冯异追赶到洛阳,耀其威武,绕城一周而归。 冯异写信给刘秀,报告战况,将领们纷纷向刘秀祝贺,并劝他速登帝位。刘秀不能决断,下令召回冯异,询问四方情况。冯异说:“三王反叛,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刘秀说:“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冯异下席再拜,祝贺刘秀:“此天命发于精神。心中动悸,大王重慎之性也”(《后汉书·冯异列传》)。于是,冯异便与众将一起,推戴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即位,改元建武,是为汉世祖光武。 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封冯异为阳夏侯。冯异率军击败严终、赵根,光武帝下诏,命其回乡上冢,命太中大夫送去牛酒,命二百里内太守、都尉以下的官员和他的宗族前往会祭,以示荣宠。 时赤眉军和延岑的部队活动于三辅地区,郡县的势家大族也拥兵滋乱。大司徒邓禹无法平定,光武帝决定让冯异替代他,前往征讨。冯异临行,光武帝亲自送他到河南,赐他乘舆七尺具剑,对他说:“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无为郡县所苦”(《后汉书·冯异列传》)。冯异顿首受命,引军向西行进,所到之处,施恩于民,取信于民。弘农地区原有十几个自立为将军的,但由于冯异威行信成,都率众归降。 冯异在华阴和赤眉军相遇。两军持了六十余日,发生了几十次战斗,冯异击降赤眉将领刘始、王宣及所部五千多人。建武三年(27年),朝廷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回军,和冯异相遇,邀约冯异共同进攻赤眉。冯异说:“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觽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后汉书·冯异列传》)。邓禹、邓弘不听冯异的意见。于是,邓弘与赤眉大战。赤眉佯败,丢弃辎重车辆奔逃,车上尽装泥土,仅用豆子覆盖在表面,邓弘军士卒争相取食。赤眉军乘机还军猛攻,邓弘军大败。邓禹、冯异合兵救之,赤眉军退。冯异认为士卒饥倦,应休息,邓禹不听,复战,大败,死伤3000余人,只带24骑逃归宜阳。冯异亦被击败,弃战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位于湖县西),跟麾下的几个人重回大营,坚壁自守。冯异收集散兵和诸营守军,共得几万人。于是,和赤眉军约期会战。 他预先派精壮将土,打扮成赤眉军模样,埋伏在路旁。作战时,冯异故意示敌以弱,当赤眉军一万多人已经打到前部,才出兵救援。赤眉军见汉军兵势不振,就调来大部队,想一举全歼。冯异遂纵兵与之大战,鼓角齐鸣,呼声震天。战到下午,赤眉兵势渐衰,汉军伏兵突然冲出,由于他们跟赤眉衣服相同,无法识别,赤眉军败退。冯异驱兵追击,直到崤底,大破其军,收降八万多人。剩下的十几万人,跑到宜阳后,也投降了。至此,前后延续10年之久的赤眉农民起义战争遂告失败。光武帝下诏慰劳冯异,说:“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赏,以答大勋”(《后汉书·冯异列传》)。 赤眉虽已投降,但各地割据势力仍很强盛,局势不容乐观。当时,延岑占据蓝田,王歆占据下圭口,芳丹占据新丰,蒋震占据霸陵,张邯占据长安,公孙守占据长陵,杨周占据谷口,吕鲔战据陈仓,角闳占据沂,骆延占据周至,任良占据鄂,汝章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冯异且战且行,驻军于上林苑中。睢阳之战、黎丘之战 延岑攻破赤眉之后,自称武安王,占据地盘,设置官吏,想独霸关中。他联结张邯、任良一起进攻冯异。冯异破之,斩首千余级,于是,原来依附延岑的,都投降了冯异。延岑败走析地冯异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要攻延岑,大破之,降其将苏臣等八千余人。从武关逃往南阳。 当地连年征战,粮食匮乏,百姓饥饿,黄金一斤才换五斗豆子,甚至有人吃人的情况发生。冯异部下士兵,也因为道路断绝,粮运艰难,只能吃野草野菜。光武帝知冯异处境,任命南阳赵匡为右扶风,率兵援助冯异,并给他送来粮食布匹,冯异部下群情振奋,军中皆呼万岁。冯异军中粮食渐渐充足,于是便开始征讨豪强,惩罚不听命令的,褒奖主动归附或立有"劳的。把为首的分子都送往京师,将部众都解散,令重归本业。时日不长,除吕鲔、张邯、蒋震投降了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外,其余的割据势力均被平息。冯异威行关中。 第二年,公孙述派将程焉带兵数万,勾结吕鲔,想出屯陈仓,进攻三辅。冯异和赵匡迎击,程焉兵败,逃往汉川。冯异穷追不舍,在箕谷又大破程焉。接着回军进击吕鲔,吕鲔部众,降者甚多。此后,公孙述多次派兵进犯,每次都被冯异挫败。冯异在关中三年,关心民瘼,平反冤狱,发令施仁,威重化行。因而百姓安乐,远近怀德。 冯异担当要职,长久居外,内心颇不自安。于是上书表明心迹,说自己思念朝廷,希望能被召回,以亲帷幄。光武帝因其职责重大,不同意他回来。后来,有人上奏,说冯异专利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光武帝把这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表章自明。:“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皆自国家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自思惟:以诏□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溷肴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光武帝见冯异惶急不安,下诏抚慰。诏书中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后汉书·冯异列传》)。 建武六年(30年)正月,冯异入京朝见,光武帝热情接见,并对在场的公卿们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后汉书·冯异列传》)。接见之后,光武帝又派中黄门赐给冯异珍宝衣服钱帛等物,并且说:“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冯异受赐,顿首拜谢说:“臣闻管仲谓桓公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齐国赖之。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汉书·冯异列传》)。此后,光武帝又数次召见冯异,设宴,君臣共饮,商讨攻蜀之事。冯异在京城住了余日,才回驻地。命冯异妻子儿女随行,以示不疑。 同年夏,朝廷派诸将伐公孙述,隗嚣叛汉,诸将与战,皆为所败。光武帝诏命冯异进军旬县(今陕西旬邑县)。冯异尚未到达,隗嚣乘胜派其将王元、行巡率二万人马出陇西,并分派行巡夺取旬县。冯异得此捎息,命令部队晨夜急驰,想先占据枸县。诸将皆说:“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冯异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虏兵临境,忸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旬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后汉书·冯异列传》)。于是催军奋进,进入旬邑,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冯异己占据城池,匆匆带兵赶到。冯异出其不意,击鼓建旗而出。行巡所部,惊慌失措,纷纷溃逃。冯异统军追杀数十里,大破其军。这时,祭遵也在汧打败王元。于是,北地(治今甘肃宁县)豪长耿定等人背离隗嚣,相从降汉。 冯异上书,奏明军中情况,谦恭礼让,一点也不显扬自己的"劳,但有的将领却想贪占冯异之",光武帝深以为患,就下诏书说:“制诏大司马(吴汉),虎牙(盖延)、建威(耿弇)、汉中(王常)、捕虏(马武)、武威(刘尚)将军:虏兵猥下,三辅惊恐。旬邑危亡,在于旦夕。北地营保,按兵观望。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使耿定之属,复念君臣之义。征西"若丘山,犹自以为不足。孟之反奔而殿,亦何异哉?今遣太中大夫赐征西吏士死伤者医、棺敛,大司马已下亲吊死问疾,以崇谦让”。并命冯异进军义渠,兼任北地太守。 不久,青山胡率万余人投降冯异,冯异又带兵击破卢芳的将领高览和匈奴薁鞬日逐王。上郡、安定地方,都归附了汉朝,冯异又兼领安定太守。 建武九年(33年)春,祭遵去世。命冯异守征虏将军,并统领其营中将士。隗嚣死后,其部将王元、周宗等人又扶立其子隗纯,率兵占据冀(在今甘谷县南),公孙述也派赵匡带人救助他们。光武帝又命冯异行天水太守事。冯异进击赵匡,相持一年,将其皆斩杀。汉军进攻冀,耗日持久,始终不下。有人提出要回军休兵,冯异不为所动,常常身先战阵,为诸军先锋。 第二军(34年)夏,冯异与诸将齐攻落门,尚未攻克,病发,在军营中去世,谥节侯。长子冯彰嗣。
2023-05-25 22:54:561

此人曾与刘秀同生共死,为何背叛刘秀,后又想归降刘秀,刘秀:没门呢?

刘玄更始元年五月,王莽派王邑、王寻统帅五十万大军进军昆阳,将昆阳团团围住。当时昆阳城内的汉军仅有万余,形势非常危急。历史上有名兵力最悬殊的昆阳大战就此拉开序幕。当时还很年轻的刘秀分析战局,做出突围求援的决策,即以以王凤和王常率军坚守昆阳城,刘秀自己带领12人突围到外面调集援军,对新军内外夹攻。刘秀带领的12人中有一个人叫李轶,此人曾跟随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举兵,在昆阳大战中更是与刘秀同生共死,却不料走上背叛刘秀的道路。李轶李轶的背叛刘縯刘秀在舂陵举兵时,实力较小,不得已就选择和实力较大的绿林军合作。昆阳大战后,刘縯、刘秀兄弟声名大震,引起更始帝刘玄的猜忌,而且刘縯刘秀兄弟俩与绿林军将领的矛盾越来越大。刘秀当时已经察觉到李轶的心思,曾提醒刘縯小心,可惜刘縯并没有放在心上。李轶与绿林军将领朱鲔向刘玄建言杀死刘縯,就这样,刘縯被杀死。李轶本来和刘縯刘秀兄弟关系非常好,何以会背叛刘縯刘秀呢?1.李轶为人贪图富贵,绿林军明显势大,刘玄更是皇帝,刘縯也会受制于刘玄,对于李轶来讲,跟随刘玄更能获得荣华富贵。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刘縯死后。李轶被刘玄封为舞阴王,李轶另一个堂弟李松也在更始政权中任丞相,李家一时位高重权,风光无限。李轶2.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举兵时,由于消息泄露,导致李轶在洛阳和宛城的家人被杀,李轶虽然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其实心中对刘縯刘秀很不满。3.李轶跟绿林军将领走得很近,关系很好,反倒跟刘縯刘秀兄弟关系疏远。李轶想重新归降刘秀更始三年(公元25年),刘秀扫平河北,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更始帝刘玄派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率军三十万在洛阳布防,与刘秀开战。刘秀派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为孟津将军,抵御朱鲔、李轶大军。刘秀与冯异冯异见到朱鲔、李轶大军势大,一时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坚守。幸运的是,冯异得到消息,朱鲔、李轶两人不和。于是冯异写密信给李轶,指出更始政权混乱、危在旦夕。李轶考虑之后,竟同意冯异交好,表示愿意重新归降刘秀。冯异趁机攻取上党郡两城和河南成皋以东十三县,并打败更始政权将领武勃率领的大军,武勃曾向李轶求援,李轶却坐视不理。冯异分化朱鲔、李轶的计策取得成功,并认为李轶是真心想降,于是上奏给刘秀。刘秀刘秀:想归降,没门刘秀接到冯异的奏书,却并不认同冯异的看法,而是进一步激化李轶、朱鲔间的矛盾,故意将李轶写给冯异的信泄露给朱鲔。朱鲔大怒,派人刺杀李轶。后来冯异击败朱鲔,围困洛阳。当年刘縯被杀,正是因为李轶和朱鲔的建言。按理说,刘秀肯定很恨李轶和朱鲔,但后来朱鲔被困在洛阳,刘秀大军久攻不下,大将岑彭劝降朱鲔,刘秀就表示不会追究朱鲔参与杀刘縯之罪,刘秀后来拜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
2023-05-25 22:55:021

《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2)

数月征人,代欧阳歙为河南尹。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写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七年,有司劾奏之,梁惭惧,上书乞骸骨。乃下诏曰“梁前将兵征伐,众人称贤,故擢典京师。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讟,谈者讙哗。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为济南太守”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官。 子禹嗣。禹卒,子坚石嗣。坚石追坐父禹及弟平与楚王英谋反,弃市,国除。 杜茂字诸公,南阳冠军人也。初归光武于河北,为中坚将军,常从征伐。世祖即位,拜大将军,封乐乡侯。北击五校于真定,进降广平。建武二年,更封苦陉侯。与中郎将王梁击五校贼于魏郡、清河、东郡,悉平诸营保,降其持节大将三十馀人,三郡清静,道路流通。明年,遣使持节拜茂为骠骑大将军,击沛郡,拔芒。时,西防复反,迎佼彊。五年春,茂率捕虏将军马武进攻西防,数月拔之,彊奔董宪。 东方既平,七年,诏茂引兵北屯田晋阳、广武,以备胡寇。九年,与雁门太守郭凉击卢芳将尹由于繁畤,芳将贾览率胡骑万馀救之,茂战,军败,引入楼烦城。时,卢芳据高柳,与匈奴连兵,数寇边民,帝患之。十二年,遣谒者段忠将众郡弛刑配茂,镇守北边,因发边卒筑亭候,修烽火,又发委输金帛缯絮供给军士,并赐边民,冠盖相望。茂亦建屯田,驴东转运。先是,雁门人贾丹、霍匡、解胜等为尹由所略,由以为将帅,与共守平城。丹等闻芳败,遂共杀由诣郭凉。凉上状,皆封为列侯,诏送委输金帛赐茂、凉军吏及平城降民。自是卢芳城邑稍稍来降,凉诛其豪右郇氏之属,镇抚赢弱,旬月间雁门且平,芳遂亡入匈奴。帝擢凉子为中郎,宿卫左右。 凉字公文,右北平人也。身长八尺,气力壮猛,虽武将,然通经书,多智略,尤晓边事,有名北方。初,幽州牧朱浮辟为兵曹掾,击彭宠有功,封广武侯。 十三年,增茂邑,更封脩侯。十五年,坐断兵马禀缣,使军吏杀人,免官,削户邑,定封参蘧乡侯。十九年,卒。 子元嗣,永平十四年,坐与东平王等谋反,减死一等,国除。永初七年,邓太后绍封茂孙奉为安乐亭侯。 马成字君迁,南阳棘阳人也。少为县吏。世祖徇颍川,以成为安集掾,调守郏令。及世祖讨河北,成即弃官步负,追及于蒲阳,以成为期门,从征伐。世祖即位,再迁护军都尉。 建武四年,拜扬武将军,督诛虏将军刘隆、振威将军宋登、射声校尉王赏,发会稽、丹阳、九江、六安四郡兵击李宪,时帝幸寿春,设坛场,祖礼遣之。进围宪于舒,令诸军各深沟高垒。宪数挑战,成坚壁不出,守之岁馀。至六年春,城中食尽,乃攻之,遂屠舒,斩李宪,追及其党与,尽平江淮地。 七年夏,封平舒侯。八年,从征破隗嚣,以成为天水太守,将军如故。冬,征还京师。九年,代来歙守中郎将,率武威将军刘尚等破河池,遂平武都。明年,大司空李通罢,以成行大司空事,居府如真,数月复拜扬武将军。 十四年,屯常山、中山以备北边,并领建义大将军朱祐营。又代骠骑大将军杜茂缮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候。在事五六年,帝以成勤劳,征还京师。边人多上书求请者,复遣成还屯。及南单于保塞,北方无事,拜为中山太守,上将军印绶,领屯兵如故。 二十四年,南击武溪蛮贼,无功,上太守印绶。二十七年,定封全椒侯。就国。三十二年卒。 子卫嗣。卫卒,子香嗣,徙封棘陵侯。香卒,子丰嗣。丰卒,子玄嗣。玄卒,子邑嗣。邑卒,子丑嗣,桓帝时以罪失国。延熹二年,帝复封成玄孙昌为益阳亭侯。 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王莽居摄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谒归,迎妻、子置洛阳。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馀,上将军印绶。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馀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物免为庶人。
2023-05-25 22:55:411

历史上将领常称为“飞将军”等,为何东汉冯异被称“大树将军”?

因为大树将军冯异,才有了以下这些词汇:披荆斩棘、坐树不言、畏天知命、引车避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大树将军这个称谓最初源于军士对冯异的调侃,进而转化为对其“人品贵重”的赞誉,这是一个由外号到雅号的过程。冯异做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忠心耿耿,战功显赫,为人低调谦和,属于那种允文允武、军政一体化且能力上出类拔萃的高级管理人才。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士。最早为新莽政权效力,家乡颍川任职,相当于郡守助理,职位不高,却颇受重用,奉命监护五县。由此我们可知,冯异在地方政务处理上有一定经验,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他既要深入基层部门甚至民间去了解、分析各式各样、错综复杂的状况,又要提出可供现实执行的合理化建议、方案以供备选,为领导分忧,是个既符合官场,又符合实际的“双面”人才,这是他的最初仕途方面的情况和分析。适逢乱世,“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的冯异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能够学以致用,有效的运用到战场上,并且取得决定性胜利,比如:隗嚣进军栒邑,兵威之猛无人可与争锋,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冯异大将军,这不是个人能力所能改变的情势危局。通过一路征战浴血打拼过来的将领们,实战经验丰富,对隗嚣实力都有着精确的评估,大家并不赞成冯异正面交锋的想法,但冯异以一句话说服了大家“如果是进攻的话,咱们的实力确实不足,但是凭城防守却绰绰有余,足以应付。”暗合《孙子·形篇》“攻则不足,守则有余”(银雀山汉墓竹简本)。所以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他的作战安排,比隗嚣先一步进入栒邑,为出奇制胜打下坚实的基础。冯异所率部队,偃旗息鼓猫在栒邑城内,等到隗嚣军临城下后,突然鼓声震天旌旗招展,尚未来及整军的隗嚣大军登时大乱,被冯异军追杀几十里,大获全胜。大家也可以联想一下一千多年后朱文正的洪都保卫战,几万人的守军硬扛号称六十万的陈友谅大军长达85天,朱文正以此名闻天下,而陈友谅也因这场战役为自己敲响了丧钟,虽然并不是所有守城战例全是如此,但守方凭坚城占据很大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除非被强军围点打援等其他特殊情况。以上只是冯异在军政方面基本能力的描述他与刘秀可谓不打不相识,英雄相惜,需要特地讲在前面的是,早在刘秀为更始帝打工期间,他俩就已经结识,并且冯异以自己的能力扛住了刘秀的进攻,但冯异最终投靠的是打工仔刘秀本人而非更始帝。刘秀受命攻打颍川,到冯异家乡父城遭到顽强抵抗,无奈之下,刘秀率兵暂时驻扎在附近,冯异则本着办事认真负责,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主动上门打探消息,探查情势,没想到直接就被刘秀的属下擒获,恰好刘秀大营中有冯异的亲朋好友一干人,晓以大义,轮番解劝之下,冯异同意归顺刘秀,而且既然是归顺,寸功未建于心不安,自然要交上自己的投名状。回到守城对自己的兄弟苗萌坦诚相告,而苗萌素以冯异马首是瞻,最终五城同归刘秀。冯异看重的是刘秀的为人,而非更始朝,所以刘秀因刘縯被杀返回宛城后,冯异又独自扛住了更始帝差人进犯的十多次攻击,更始军队无功而返,还是那句话,这只是对刘玄,而对刘秀,冯异的态度是大不一样的,刘秀再次经过父城的时候,冯异城门大开毫无防备的杀牛宰羊美酒款待。更始帝刘玄忌惮刘秀的实力,加上刘秀的哥哥刘縯是自己所杀,所以对刘秀的使用一直心存疑虑,这样的人才如果不用着实可惜,但是太过重用让其掌握兵权,刘玄又担心刘秀有不臣之心,复仇篡权,好在刘秀悲愤不形于色,流泪都在私下,表面上反倒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不是入戏太深,而是由于刘秀的口碑和出色能力满朝文武皆知,其兄刘縯以前的追随者阴识看重刘秀的人品和能力,将阴丽华与刘秀撮合到一起,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愿望达成,心里也确实高兴,逐步摆脱了心情的低谷,这让刘玄看在眼中,稍稍抹去了些许忌惮,王莽授首大势初定,刘玄就派刘秀监工洛阳新都并筹备相应事宜,就是这个时候,刘秀路过父城,冯异投靠,并推荐了能力不错的同僚、同乡,与刘秀一起共赴洛阳。刘谡、刘縯、刘秀是利益共同体,本是同宗,刘玄得以建号更始,刘縯居功至伟,出于对其能力的嫉妒,所以才找借口杀害刘縯,原因就是功高盖主,而刘秀更为其所忌惮,但是刘秀从父城跑回来主动承认错误,他也没什么好借口下手,莫须有的话,本身势力结构就有问题,根基不稳,再加上屠戮功臣,那人心就散了。河北诸多势力趁新旧政权更替,纷纷自立拥兵自重,但多数持观望态度,所谓自立也无非是想在纳入新一届王朝的之前,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以求加官进爵而已。刘玄和刘秀都在等一个机会,刘玄在等机会诛杀刘秀,刘秀在等机会逃出生天,河北动荡恰恰是刘秀最好的机会,但是很多朝臣都反对刘秀镇抚河北,不是因为他能力不济,而是因为他的能力太强,恐生变数对更始朝不利,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冯异在关键时刻给刘秀出了个主意,重金贿赂丞相曹竟之子曹诩,收纳刘秀厚礼之后,曹诩这个御前大红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秀如愿成行,自此天高海阔,无复性命之虞。受刘玄委派,刘秀开始了他的征服之旅,早在刘縯刚刚被杀的时候,因为刘秀常常暗中垂泪,冯异就曾经奉劝刘秀自立,在渡河之前刘秀的至交邓禹也说过类似的话,按当时的情况估计,刘秀也不得不自立门户:一是更始帝刘玄昏庸、懦弱,还与刘秀有弑兄之仇,不值得刘秀辅佐。二是嫌隙尚在,刘玄始终威胁着刘秀的性命,只是暂时没有合适的机会下手而已。趁着此次黄河北渡,冯异觉得成就大事就在此时。所以刚刚渡过黄河就建议刘秀将属下官员分别派遣,深入到各个地方郡县,安抚官民,借此拉拢人心。而冯异则负责消息的收集、统计工作。调查可拉拢势力,汇报给刘秀。一山不容二虎,就在刘秀到达河北地界不久,王朗以刘秀为患,发布悬赏,打算趁刘秀立足未稳,利用其他势力或背叛者,铲除或行刺刘秀,最终却被刘秀反杀。与此同时,刘秀对河北官绅、百姓的拉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势力也逐步做大。收到消息的更始帝刘玄惴惴不安,深以为患,妄图收回刘秀兵权,表面封赏,真实意图却是让刘秀回去受死。刘秀当然明白他的目的。表面推诿,拖延时间,暗中将更始帝刘玄安插的势力剪除干净,然后从最初的虚以伪蛇转变为分庭抗礼,直接对抗更始帝刘玄的势力。他们首先面对的是大司马朱鲔和曾经一起造反的李轶。这两人有多可恨:当初刘玄杀刘秀兄长刘縯,他俩全程支持参与,出谋划策,最无耻的是李轶,他与刘縯、刘秀本是同时起兵的兄弟。刘秀欲镇抚河北,还是李轶和朱鲔从中作梗,差点坏了刘秀好事,万一再被他们找到机会,说不定刘秀当时已经死了。匪夷所思的是,他俩在加害刘縯、刘秀、刘谡的时候,意见出奇的一致,但私下他俩谁也看不上谁。这就给刘秀以逐个击破的机会。第一场:冯异拉拢李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多年和刘秀的兄弟关系,李轶表示同样觉得更始朝名不长远,前途渺茫,所以同意依附刘秀势力。虽然李轶并没有参与作战,但是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压下战报,不予施援,坐视同僚们一个个被干掉。第二场:刘秀出场。刘秀为了报仇,并不打算接受李轶,所以他将李轶与冯异相互通传的信件交给了朱鲔,朱鲔勃然大怒之下暗自欢喜,怒的是知道晚些说不定被这小人出卖了,高兴的是可以名正言顺的除掉心腹之患。最终李轶死于朱鲔布置的暗杀。本想出击冯异部队的朱鲔,被早有准备的冯异击溃,并且衔尾追杀朱鲔到洛阳城下。就在刘秀登基的第二年,关中地区军政大乱。百姓们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刘秀派冯异前往,团结可争取势力,为其所用并且着手讨伐赤眉军。开战后冯异胜绩无数,但是距离彻底剿灭赤眉军,还有一定距离。后续又因为邓禹不听劝告盲目急战,造成大败亏输,连累冯异拼死才勉强逃回军营,险些身殒军阵。最终他设计策略,事先安排伏击一战大败赤眉军。赤眉军虽然实力强劲,但却并不是独霸关中,关中各地仍由大大小小的势力所把控。混乱一片,一盘散沙。延岑在各势力中实力最强,素知冯异大名,在冯异大军立足未稳之时发动攻击,却被冯异击溃。延岑失利被冯异逼退关中。冯异的军功赫赫,终于引起朝中某些大臣的嫉妒,于是有人弹劾冯异,军政专行,擅杀命官。冯异怎么会不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看到刘秀谕旨,立刻上书,请求交出兵权,回朝任职。刘秀自然拒绝了他的请求,以刘秀的智商和情商不屑于做出更始帝刘玄的那种勾当,当初他是让使者将自己的谕旨和告状信一起交给冯异的。一是安抚表示对冯奕的信任。二是防微杜渐。轻轻敲打敲打。对冯异的人品和忠诚,刘秀比较放心。出于政治目的,刘秀当然也会解除他人兵权,只不过不会用刘玄那种腌臜手段。当时的环境并非太平盛世,也做不到马放南山,弃用冯异无异于自废武功,刘秀已经是登基的皇帝,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冲锋陷阵,冯异的能力出众,且多次成功“救场”,好使得很。最后,刘秀还安慰冯异说,名义上是君臣,其实恩同父母。对众臣,刘秀对冯异也不吝赞赏,这也是披荆斩棘这个词的由来,刘秀对满朝文武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威武为我披荆棘,定关中。平定关中后,刘秀又将他的目光放到陇右。而他看到的结果却不能让他满意,因为当时的汉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面对如此重大的损失,刘秀又想起了冯异,紧急征调寄希望于冯异力挽狂澜,于是就发生了文初所写冯异先一步到达栒邑,并驻扎城内,偃旗息鼓,突然出击,此战令冯异名声大振,大多数尚在观望的武装力量都背叛了隗嚣,归于刘秀。此次战功。无数人争抢只有冯异对自己的功劳只字不提,又经过旷日长久的军事对抗,被耗得的油尽灯枯的隗嚣含恨而死。转年。冯异在进攻落门过程中,因病死于军中。冯异功勋卓著,从劝进起事,到拉拢势力,到招兵买马,到计杀李轶,平定河北,收复河南,破赤眉军,关中纳入版图,入陇右,战隗嚣,武可定国,文可安邦,政绩斐然,这样一位功臣,却难能可贵的拥有着不居功,不自傲,谦退不伐的优秀品质,大树将军实在令人钦佩。
2023-05-25 22:55:484

文言文:《后汉书 邓寇列传第六》有删改

  邓禹传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数年后回家。等到汉兵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邓禹,邓禹不肯相从。后来听说光武安定河北,邓禹就驱马北渡黄河,追光武到邺县。  光武见到邓禹很喜欢,对邓禹说“:我有封拜官吏的特权,你远道而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愿做官。”光武说:“即便这样,想干什么呢?”邓禹说“: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我得为明公效尺寸之力,垂功名于史册哩。”光武大笑,就留他睡觉闲聊。邓禹进言说:“更始虽然定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青犊之流,劫辄以万数,三辅一带,往往群聚假借名号。更始既没有挫败过他们,而他们也不听指挥裁决,各将领都是些庸人崛起,志在发财,争用威力,早晚图快乐罢了,并没有忠良明智,深谋远虑,真想尊重主上安抚百姓的。四方分崩离析,形势清楚可见。明公虽然建立了辅佐王室的功劳,恐怕也难成大业。为今之计,不如延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以公的德才平定天下,是足可以平定的。”光武帝大悦,因此令左右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让他住宿在帐中,共同商定策略计划。等到王郎起兵,光武从蓟到信都,派邓禹征发各郡国的“快速部队”,得数千人,令他亲自率领,另去攻拔乐阳县,又跟光武到广阿,光武住在城楼上,打开地图,指示邓禹说:“天下的郡国这样多,如今仅得了一个,你以前说以我的德才是足可以平定天下的,为什么呢?”邓禹说:“现在海内混乱,人们思念明君,就像婴儿思慕慈母一样。  古代兴大业得天下的,在于德的厚薄,而不是土地的大小。”光武高兴。当时任用将领,多访问于邓禹,邓禹所荐举的人才,都能才职相称,光武认为邓禹知人。派他另率骑兵,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盖延等先到,战不利,退回保城,被贼所困,邓禹进兵与贼战,把贼兵打败,活捉了他们的大将。从光武追贼到蒲阳,连战连胜,北州大致平定。等到赤眉西入关,更始派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及诸将,分别据守河东、弘农郡以相抵抗。赤眉部众大集,王匡等抵挡不住,光武预计赤眉军必破长安,想乘隙吞并关中,而他自己刚好忙于山东,不知把西征的事寄托谁好,以邓禹深沉有大将风度,所以授以西讨的战略。就拜邓禹为前将军持节,平分麾下精兵二万人,派遣他西入关,令邓禹自己挑选将佐以下可跟他一起西征的人选。于是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冯忄音为积弩将军,樊崇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讠斤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引军西去。  建武元年(25)正月,邓禹自箕关将入河东郡,河东郡都尉守关不开,邓禹连攻十天,破关,缴获辎重一千多车。进围安邑,几个月没能攻下。更始大将军樊参率领数万人,渡过大阳准备进攻邓禹,邓禹派遣诸将迎击于解县南面,大破樊参军,斩樊参首。于是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多万,再共同击邓禹,邓禹军不利,樊崇战死。正好日暮,战事已罢,军师韩歆及诸将看到兵势已受到摧残,都劝邓禹乘夜离去,邓禹不听。第二天癸亥,王匡等认为,癸亥属于六甲凶日,整天没有出兵,邓禹因此得以停整兵器,重新调整部队。第二天早晨,匡全军出攻邓禹,邓禹下令军中不得妄动;王匡军既到营下,邓禹传令诸将鼓噪并进,大破王匡军。王匡等都弃军逃走,邓禹率轻骑急追,俘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瞗,都杀了,收缴符节六个,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于是平定了河东郡。  当月,光武在高阝即位,派遣使者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封官的命令说“:诏令前将军邓禹:深执忠孝,与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孔子说过:‘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日益亲密。"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勋尤著。如果百姓不亲,缺少五常的训导,你作为司徒,应对百姓施行五常的教化,五常的教化在于宽厚。今派遣奉车都尉授你印绶,封为赞阝侯,食邑万户。”邓禹这时只有二十四岁。于是邓禹渡过汾阴河,进入夏阳县。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带其部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共同拒邓禹于衙县,邓禹再次将其攻破赶走,而赤眉军就进入长安。这时三辅的军队接连覆败,赤眉军所过之处残暴掠夺,百姓不知所归。听说邓禹每每乘胜独克而部队纪律严明,于是都望风携老扶幼迎接邓禹军队,归从的日以千数,人众号称百万。邓禹每到之处,常停车住节,慰劳问好,父老童稚,白发垂髻,挤满在他车下,莫不感激欢乐,于是邓禹名震关西。帝赞扬他,几次写信赞美他。诸将豪杰都劝邓禹直接攻长安。邓禹说“:不然,现在我部众虽多,但能打仗的却少,前面没有可依赖的积蓄,后面也没有可供转运的资财。赤眉军刚刚攻取长安,财富充实,士气锐不可挡。然而盗贼群居,无整天的打算,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哪能坚守下去呢?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地广人稀,谷米牲畜多,我们暂时整军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察赤眉军的弱点,才可以设法进攻他们哩!”于是引军北至縌邑县。邓禹所到之处,击破赤眉军别将诸营保,郡县都开门归附。西河太守宗育遣儿子手奉邓禹晓谕各地的文书归降,邓禹派遣他到国都去。帝以关中未定,而邓禹又久不进兵,就下达命令说“:司徒,是尧;亡贼,是桀。长安的官吏民众,惶惶无所依归。应掌握时机进讨,安定抚慰西京,以维系百姓的心。”邓禹还是坚持前面的意见,就分遣将军另行攻打上郡诸县,更征集兵力引进粮食,回到大要县。派遣冯忄音、宗歆守縌邑。二人争权互相攻打,冯忄音杀了宗歆,并反击邓禹,邓禹派使者报告光武帝。帝问使者“:忄音最亲爱的是谁?”使者说“:是护军黄防。”帝猜度冯忄音和黄防不能久和,势必发生对抗。因此告诉邓禹说:“逮捕冯忄音的,必是黄防。”于是派遣尚书宗广拿着符节招降黄防。  后月余,黄防果然逮捕冯忄音,率领其部众归罪。更始诸将王匡、胡殷等都到宗广处投降,与宗广一起东归。到了安邑,王匡等想中途逃跑,宗广把他们都杀了。冯忄音到洛阳,赦免不杀。  建武二年(26)春,遣使者改封邓禹为梁侯,食邑四县。这时赤眉军西走扶风,邓禹才往南至长安,驻军昆明池,用酒食大宴士卒。率领诸将军沐浴更衣斋戒,选择吉日,演习礼仪祭祀高祖庙,收了十一帝的神主,派使者捧到洛阳,因而巡视园陵,特安置官吏士卒奉祀守陵。邓禹率兵与延岑战于蓝田,不胜,再就食云阳。汉中王刘嘉到邓禹处投降。刘嘉相李宝傲慢无礼,邓禹把他杀了。  李宝的弟弟收集李宝部众击邓禹,杀了将军耿讠斤。自从冯忄音反邓禹以后,邓禹的威望受到损害。这时赤眉军再次还入长安,邓禹与之战,败走,到了高陵,军士饥饿,都吃枣菜度日。帝于是召邓禹回来,诏令说:“赤眉缺粮,自然会向东而来,我只要折断策马的杖去鞭打他就可把他打败。不是诸将值得忧虑的,不要再妄动进兵。”邓禹以受任而功不成为惭愧,几次驱饥饿之兵去征战,常不利。  三年(27)春,与车骑将军邓弘击赤眉,被赤眉打败,部众死的死散的散,独与二十四骑还归宜阳,归还大司徒、梁侯印绶以谢罪。诏命还侯印绶。数月,拜右将军。延岑自败于东阳,就与秦丰合作。  四年(28)春,再侵犯顺阳一带。派邓禹保护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击破延岑于邓;追到武当,再次破延岑。岑逃奔汉中,余党都投降了。  建武十三年(37),天下平定,各功臣都增加了户邑,定封邓禹为高密侯,食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的赋税。帝以邓禹功高,封邓禹弟邓宽为明亲侯。后来左右将军的职衔撤销了,按特进朝见皇帝。邓禹内尚文明,行为忠厚淳朴而且周密,服事母亲非常孝顺。天下已经平定,常常想疏远名势。有子女十三人,让他们各掌握一门技艺。整饬家规,教养子孙,都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因此帝更加尊重他。  中元元年(56),再代理司徒职务。从帝巡视山东,到泰山筑坛祭天。显宗即位,因邓禹是先帝元勋,拜为太傅,朝见时令他东向站立尊如宾客,甚见尊宠。居岁余,卧病,帝几次亲临问候。  永平元年(58),邓禹年五十七岁逝世。谥曰元侯。  史官评论道:在变动的年代,君臣互相选择,这是作事最初谋划时的关键。邓公挑着粮食徒步奔走,在纷乱中独奔光武,可以说是知其所从明其所会的了,于是中分一半的军队,以击山西的空隙,至使河东关西震动,投奔到他麾下来的人如回到了家里一样。功业虽没有完成,道义德行却得到了弘扬。后来虽威损..邑,兵散宜阳,上交了司徒的印绶,但仍以侯爵卒其岁月,光荣憔悴而在下始终无二色,封官进爵,失意回朝光武对他始终没有猜疑,使君臣之美,后世看不到一点瑕疵和隔阂,这难道不是仁人君子的最完美的作为吗?  寇恂传寇恂字子翼,上谷郡昌平县人,世代都是显姓。寇恂起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很器重他。王莽失败,更始即位,派遣使者向各郡国宣示“:先归降的恢复爵位。”寇恂跟从耿况在界上迎接使者,耿况呈上印绶,使者接受了,一夜也没有退还印绶的意思。寇恂带着兵器入见使者,请退还印绶。使者不肯给,说:“我是天王使者,功曹想胁迫我吗?”寇恂说“:不是敢胁迫使君,我私下里是为使君计谋之不周而悲伤哩。现在天下初定,国家的信誉没有得到宣示,使君建符节衔使命,以临四方,郡国上下莫不伸着颈子倾着耳朵,望风归命。现在你初到上谷而毁了大信,沮丧了全郡归向顺化之心,产生了离心背叛的隙缝。你将怎样再号令其他的郡呢?而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官吏人民所亲信,现在将他更易,如继任的是个贤者则耿介不安,如是不贤之人则只能更生离乱。为使君计议,莫如复耿况太守之职以安百姓。”使者不答应,寇恂怒叱左右的人以使者命召耿况,耿况至,寇恂进取印绶给耿况。使者不得已,就秉承皇帝旨意恢复耿况职务。耿况受职而归。等到王郎起兵,派遣将领攻取上谷,急令耿况发兵。寇恂与门下掾闵业共同对耿况说:“邯郸突然兴起,难于信赖归向。以前王莽时,只有刘伯升最难得。现在听说大司马刘公,是刘伯升的同母弟,尊贤下士,士多归附于他,可以攀附。”耿况说:“邯郸现在很强盛,我们力不能独拒,怎么办?”寇恂说:“现在上谷完整充实,有士卒万骑,具备大郡的条件,可以详细选择去就取舍。我请求东约渔阳太守,齐心合众,邯郸不值得考虑。”耿况同意,就派寇恂到渔阳,结谋彭宠。寇恂回来,到昌平,袭击邯郸派来的使者,把他杀了,夺了他的军队,于是与耿况的儿子耿..等都到南追及光武于广阿。光武拜寇恂为偏将军,号承义侯,跟从击破群贼。多次与邓禹谋议,邓禹奇其才,因而奉上牛酒与他共饮交欢。光武南定了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以大兵占据洛阳。又并州未得安定,光武对河内交谁把守颇感为难。问邓禹说“:诸将中有谁可使守河内的呢?”邓禹说“:以前高祖任命萧何于关中,再也没有西顾之忧,所以得以专门精心策划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傍临黄河,十分牢固,户口殷实,北面通上党,南面迫近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治理百姓驾御众人的才能,非他不可使哩。”光武于是拜寇恂为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光武对寇恂说:“河内完好富裕,我将因此而兴起。以前高祖留萧何镇守关中,我今把河内委托给你,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领鼓励士卒,防守遏制其他兵马,不让他们北渡就行了。”光武于是再北上征伐燕、代。寇恂移书各属县,论述军事练习骑射,砍伐淇园的竹子,制成箭矢百余万,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都转运到前线。朱鲔听到光武北上而河内势孤,就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强率兵三万多人,渡过巩河向温进攻。檄书到,寇恂即率军奔出,并转告各属县,发兵会师于温下。军吏们都劝谏说:“现在洛阳兵渡河,前后不绝,应等到各处兵马集齐后,才可以出击。”寇恂说:“温,是郡的藩篱屏蔽,如温失守,则郡就不可守住。”于是驰赴到温。天明时合战,而偏将军冯异派遣救兵以及各属县兵恰好都到了,兵马四集,幡旗蔽野。寇恂于是命令士卒乘城击鼓呼叫,大呼:“刘公兵到!”苏茂军听到,阵角松动,寇恂率军冲击,大破苏茂军,追到洛阳,斩了贾强。  苏茂兵士自己投黄河而死的达数千,活捉万余人。寇恂与冯异过黄河而回。自此洛阳震动恐惧,白天都紧闭城门。这时光武传闻朱鲔破了河内,没多久寇恂的檄书到了,光武大喜说“:我知道寇子翼是可以胜任的哩!”诸将军庆贺,因而为光武呈上尊号,光武于是即帝位。当时军粮急缺,寇恂以人力车马车转运军粮,前后不绝,尚书仅以升斗之粮以禀百官。光武帝几次以简策书牍慰劳寇恂,同门生茂陵人董崇对寇恂说:“皇上新即位,四方尚未平定,而君侯在这个时候占据着大郡,内得人心,外破苏茂,威震邻敌,功名显赫,这是奸谗之徒侧目窥视产生怨祸的时候哩!以前萧何守关中,明悟采纳了鲍生的建议而高祖大喜。现在你率领的,都是刘氏宗族昆弟,只怕是要以前人为鉴戒哩!”寇恂以为然,假称有病不视事。  帝将攻洛阳,先到河内,寇恂请求从军。帝说“:河内不可离开你哩!”几次坚决要求,帝不听,于是派遣兄的儿子寇张、姐姐的儿子谷崇率领突击队愿为军先锋。帝称赞,都以为偏将军。  建武二年(26),寇恂由于牵涉到考查上书的案子而被免职。这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合部众万余人,与密人贾期连兵为盗寇。寇恂免官数月,又被拜为颍川太守,与破奸将军侯进共同攻击。数月,斩贾期首,颍川郡全部平定。封寇恂雍奴侯,食邑万户。执金吾贾复在汝南,他的部将在颍川杀了人,寇恂将他逮捕入狱。当时法制草创,军营犯了法,多半是宽恕容忍,而寇恂却将他斩首于市。贾复以此为羞耻叹息。他回来路过颍川,对左右说:“我与寇恂并列将帅,现在被他所陷害,大丈夫岂有蒙受侵怨而不决斗的?今见寇恂,我必亲手杀了他!”寇恂知道他的计谋,不想与他相见。谷崇说:“我是将军,可带剑在侧侍候,突然有变,可以抵挡得住。”寇恂说“:不然。以前蔺相如不害怕秦王而屈让廉颇,是为了国家哩!区区赵国,尚且有这种义举,我难道可以忘记吗?”于是命令各属县大张供具,储足酒醪,执金吾军队入界,每人都可以得到两个人的酒食。寇恂于是出迎于道,然后假称有病而回。贾复想率兵追赶,而官吏兵卒们都喝醉了,于是过去。寇恂派谷崇向帝说明情况,帝于是召见寇恂。寇恂到洛阳被引见帝,当时贾复先在座,准备起身回避。帝说:“天下还没有平定,两虎怎能够私斗呢?今天我为你们和解。”于是共坐在一起,极为欢快,就共乘车出城,结成好友而别。寇恂回到颍川。  建武三年(27),帝遣使者就拜寇恂为汝南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率兵助寇恂讨伐盗贼。盗贼被肃清,郡中安静无事。寇恂向来好学,于是修建乡校,教学生徒弟,聘请能讲授《左氏春秋》的人,他自己也亲听老师讲学。  建武七年(31),代朱浮为执金吾。第二年,跟随光武击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帝于是引军退还,对寇恂说“:颍川迫近京师,当早日平定。想起来只有你能平定群贼哩,从九卿的高位上复出,以忧虑国家着想好了。”寇恂回答说“:颍川剽悍轻捷,听说陛下远征险阻,去对付陇、蜀,所以狂悖狡猾之徒乘机作乱罢了。如果听说陛下南向,盗贼们必定惶惧归降。我愿率精锐以为前驱。”即日车驾南征,寇恂跟从到颍川,盗贼全部归降,而竟没有拜他为郡守。百姓群集夹道而说道“:希望从陛下那儿再借寇君一年。”于是把寇恂留在长社,以镇抚官吏人民,接受其余的归降者。起初,隗嚣部将安定人高峻,拥兵万人,占据高平县第一城,帝派遣待诏马援去招降高峻,由此打开了河西通道。中郎将来歙承帝命拜高峻为通路将军,封关内侯,后来归属大司马吴汉,共围隗嚣于冀。等到汉军退,高峻逃回故营,再助隗嚣拒守陇阝氐。隗嚣死后,高峻占据高平县,畏诛坚守。建威大将军耿..率太中大夫窦士、武威太守梁统等围高平,一年也未能攻下。  建武十年(34),帝入关,准备亲自征讨,寇恂当时跟从光武,劝谏说“:长安处在洛阳高平之间,应接方便,安定、陇西必定感到震动畏惧,这是安逸于一处可以制服四方哩。现在兵马疲倦,刚刚从险阻中走出来,这不是陛下安国之良策,前年颍川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为至戒。”帝不听从。进军到了..县,高峻还是攻不下,帝商议派遣使者去说服高峻投降,就对寇恂说:“你以前制止我这次行动,现在为我走一趟。如高峻不立即投降,我将率耿..等五营发起攻击。”寇恂奉玺书来到第一城,高峻派遣军师皇甫文出来谒见,言词礼节都不屈从。寇恂怒,准备杀皇甫文。诸将劝谏说“:高峻精兵万人,有着许多强弩,遮住了西部的陇道,连年都没有攻下。现在要他投降而反杀其来使,只怕是不行吧?”寇恂不答应,就杀了皇甫文。让其副使回去告诉高峻说:“军师无礼,已被杀了。要投降,请赶快;不想投降,就固守好了。”高峻惶恐,即日开城门投降。诸将都庆贺,因而说:“请问杀了他的来使而高峻以全城投降,这是什么原因?”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高峻的计谋都取之于他。现在他来了,言词不屈,必无归降之心。放他回去则高峻得了他的计谋,把他杀了则高峻吓破了胆,所以来投降了。”诸将都说“:我们没有想到哩。”于是逮捕高峻回到洛阳。寇恂通晓经术修养德行,名望重于朝廷,所得的俸禄,都拿来厚施给朋友、故旧及跟从他的吏士。常说“:我依靠士大夫的帮助才有今天,怎么能够独享富贵呢?”当时的人把他视为长者,以为他有宰相的器才。  建武十二年(36)去世,谥为威侯。子寇损嗣位。寇恂的同母弟及兄之子、姐之子以军功被封为列侯者共八人,都终身为侯但不传于后代。起初与寇恂一起谋事的闵业,寇恂多次向帝说明他的忠心,帝赐爵他为关内侯,官至辽西太守。  建武十三年(37),再封寇损庶兄寿为氵交侯。后来徙封寇损为挟柳侯。寇损死后,子寇厘嗣位,徙封为商乡侯。寇厘死后,子寇袭嗣位。寇恂的孙女儿是大将军邓骘的夫人,因此寇氏在安帝永初年间很得志。寇恂的曾孙寇荣。  史官评论道:《左传》上称“喜怒有节的很少,而喜怒无常的就多了”。喜而不朋比,见怒而想到别人的难处的,只有君子吧?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念人家欺侮过他的旧事,所以人家也不积怨于他。”在寇公身上我们可以见到这种品德了。
2023-05-25 22:56:581

《后汉书 李王列传》的翻译

李通传 李通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身长九尺,容貌与常人特别不同,为人严肃坚毅,居家如处官廷。开始时跟着刘歆办事,喜好天文历数和预言凶吉的图谶之学,为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为五威将军从事,后来出任巫县县丞,有能干的名气。王莽末年,百姓忧愁怨恨,李通曾听见他父亲说过图谶上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心里常想着这件事。因为家里很富足,是乡中第一,因此不想做官,就自动辞职回家。后来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兴起,南阳为之骚动,李通的堂弟李轶,向来也很好事,就共同商议说:“现在四方扰乱,王莽政权眼看就要垮台,汉朝当兴起。南阳的刘氏宗室,只有刘伯升兄弟能泛爱并容纳群众,可以与他们共谋灭王莽兴汉朝的大事。”李通笑着说“:我的意见也是这样。”等到光武避难在宛,李通听说了就派李轶去迎接光武。光武初因李通是个士君子而相慕爱,所以前往答谢他。等到见了面,两人谈了很久,握手极为欢畅。李通就讲了全部谶文的事,光武开始大出意外,说不敢当。这时李守在长安,光武就暗中看着李通说:“既是这样,你父亲该怎么办呢?”李通说“:自己已经有办法了。”因此向光武详细陈述了他的计划。光武既已深知李通意向,就与李通相约结,定谋议,计划在立秋那天趁都试骑士的机会,劫持前队大夫甄阜及属正梁丘赐,因而号令大众宣布举事。就使光武与李轶回到舂陵,举兵相应。派堂兄的儿子李季去长安,把计划告诉李守。李季在路上病死,李守秘密知道了,想逃亡回去。李守素与同乡人黄显相友善,黄显这时为中郎将,听到消息,对李守说“:现在关门把守很严,你的形状相貌特别,你这样将往何处去?不如去朝廷请求自归。事情还没有发生,只要能脱身就可免祸。”李守听了他的话,即上书请求归死,奏章没有来得及上报,留在宫中。这时事情被发觉,李通得以逃脱,王莽知道了,就把李守逮捕入狱。黄显为李守求情说:“李守听说儿子犯了大罪,不敢逃亡回去,遵信守义,归命于你。我黄显情愿带着李守到东边去,晓谕他儿子。如果他儿子真的要造**,我就命令李守面向北方自刎,以谢大恩。”王莽同意。这时前队甄阜又上书奏明李通起兵的状况,王莽怒,准备杀掉李守,黄显为他争辩,于是李守、黄显一并被杀,连同李守家在长安的人也全部被杀。南阳方面也杀了李通的兄弟、宗族六十四人,都焚尸于宛市。这时汉兵也已经大举集合。李通与光武、李轶相遇在棘阳,于是一起攻破前队,杀了甄阜、梁丘赐。更始立,以李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更始到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李轶为舞阴王;李通堂弟李松为丞相。更始使李通持节回去镇守荆州,李通因此娶光武妹妹伯姬为妻,就是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李通为卫尉。建武二年(26),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光武帝每次出征讨伐四方,常令李通留守京师,镇抚百姓,修宫室,建学校。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率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派遣军队赴救,李通等与他们战于西城,破贼兵,回师在顺阳屯田。这时天下大体平定,李通想避开荣誉宠信,以生病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回家。光武下诏命公卿群臣讨论,大司徒侯霸等说:“王莽篡汉,把天下搞乱了。李通身怀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的谋略,建立宏图大策,扶助神灵,辅佐以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的大义。功德最高,海内都有所闻知。李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安定不能忘记危险,应令李通带职疗疾。想返回诸侯国,不可听从。”于是诏李通治疗疾病,按时工作。这年夏天,拜李通为大司空。李通以平民倡导起事,帮助成就帝业,又以宁平公主的缘故,特被亲重。然而李通生性谦恭,常想避开权势。素有消渴症,自从当了宰相,就请病假不理政事,连年告病回乡,光武帝每每优待宠爱他。令他以公位回家疗养,李通再次固辞。过了两年,就听从他呈上大司空印绶,特赐他以特进参与朝会。有关部门奏请封诸皇子,光武帝感激李通首倡大谋,即日封李通少子李雄为召陵侯。光武帝每到南阳,常遣使者以太牢的礼仪来祭祀李守的墓冢。李通建武十八年(42)去世。谥号为恭侯。帝与皇后亲自前临吊口言,送葬。李通死后子音嗣位,李音死后了李定嗣位,李定死后子李黄嗣位,李黄死后子李寿嗣位。李轶后来被朱鲔所杀。更始战败时,李松也战死了。只有李通以功名终其生。永平中,显宗到宛,诏李的后代随安众刘氏宗室一起会见,一起受到赏赐,恩宠隆重。史官评论道: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们所想得到的,但如果不是以正当的方法得来的,就不要这种富贵。”李通难道是知道那些所欲而不识以道的人吗?天道性命这些东西,圣人都很难言,何况是臆测的谶文,狂妄无所依据的福利,使亲宗遭到杀戮,以望获取一时之功呢!以前蒙谷负书逃于云梦,没有殉于楚难,但后来把典章献给昭王而立了大功;燕昭王伐齐,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但后来田单以即墨为起点,大破燕兵,终于雪了齐国之耻。这些都是不计一时之功而终成长远之计,他们做出的趋向和取舍,大概与李通不同吧?王常传王常字颜卿,颍川郡舞阳人。王莽末年,为弟报仇,隐其名籍逃亡江夏。后来,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于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王常为偏裨将佐,攻邻县。后与成丹、张..另入南郡兰口聚集,号称下江兵。王莽派遣严尤、陈茂将他们击破。王常与成丹、张..收集散卒入蒌奚谷,劫略于安州的石龙山与随州的三钟山一带,部众复兴。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乡,大破荆州牧,于是北达南阳的宜秋聚。这时,汉兵与新市、平林的部队都在小长安被打败,各部都想解散而去。伯升听说下江兵在宜秋,就与光武及李通都到王常军营,说:“愿见下江一位贤将,商议大事。”成丹、张..共推派遣王常。伯升见到王常,说明联合的好处。王常大悟,说:“王莽篡汉弑君,凶残暴虐天下,百姓思汉,所以豪杰并起。现在刘氏复兴,就是真主。我真想献身为用,辅助以成大功。”伯升说:“如果事成,我岂敢独享胜利成果哩!”于是与王常深相结识而去。王常回来,把情况告知成丹、张..。成丹、张..以其兵多,都说“: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为什么要受别人制约呢?”王常的心独归顺于汉,就慢慢晓说其将帅说:“以前成帝、哀帝衰微没有后嗣,所以王莽得以趁机篡位。既有了天下,而政令苛刻残酷,日久而失去了百姓之心。百姓的讴吟思汉,不止一日了,这样才使我们因此而起。那种老百姓怨恨的,天就会去掉它;老百姓思念的,天就会给予。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才能够成功。如果依仗强力勇敢,恣肆于情欲,虽得了天下,必定还要失掉。以秦皇、项羽之势,还至于倾覆夷灭,何况今天是平民相聚于草泽之中呢?这样下去,无异于自取灭亡。现在南阳刘姓举族起兵,看他们来议事的,都有深谋大虑,是王公之才,与他们合并,必成大功,这是上天保..我们哩!”下江诸将虽然倔强缺少知识,然而素来尊敬王常,于是都感谢说“:没有王将军,我们这班人差点陷于不义。愿恭敬受教。”就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兵合在一起。于是诸部齐心同力,锐气更加强壮,于是共进兵,攻破并斩杀甄阜、粱丘赐。等到诸将商议拥立宗室,只有王常与南阳士大夫同意拥立伯升,而朱鲔、张..等不听。等到更始即位,以王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另攻取汝南、沛郡,还入昆阳,与光武共同击破王寻、王邑。更始西都长安,以王常行南阳太守事,令他专命诛赏,封为邓王,食八县,赐姓刘氏。王常性恭让俭朴,遵守法度,南方都称赞他。更始失败,建武二年(26)夏天,王常带妻子到洛阳,裸露上身向光武谢罪。光武看见王常很欢喜,慰劳他说:“王廷尉很辛苦。我每想过去,共历艰难困苦,何日能忘。你久去而不来,难道要违背过去的话吗?”王常以头叩地谢罪说“:臣蒙天命,得以执鞭托身于陛下。始遇于宜秋,后来又会于昆阳,幸赖神灵武会,成为同心之交。更始不弃愚臣,任以廷尉代理南阳太守。赤眉破更始,使人伤心失望,以为天下纲纪再度破坏。听说陛下即位河北,心明眼亮,今得见于帝庭,死无遗恨了。”帝笑着说:“我与廷尉开玩笑罢了。我见到了廷尉,不忧南方了。”于是召集公卿将军以下大会,特为群臣介绍说:“王常与众人兴义兵,明于知天命,所以更始封他为知命侯。与我相遇在军中,尤相厚爱亲善。”特加赏赐,拜为左曹,封为山桑侯。后来帝在大会中指着王常对群臣说“:此家率领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是忠臣啊!”这天迁王常为汉忠将军,派遣他南击邓奉、董讠斤,命令诸将都归属于他。又诏令王常北击河间、渔阳,平定诸屯聚。建武五年(29)秋,攻拔湖陵,又与帝会于任城,因而从帝破苏茂、庞萌。进攻下邳,王常部在城门大战,一日数合,贼逃入城中,王常追击逼迫,城上箭如雨下,帝从百余骑自城南高处观看,王常战斗很勇敢,派遣中黄门驰诏书让其引还,贼于是投降。又另率骑都尉王霸共平沛郡贼。建武六年春,征回洛阳,令其夫人迎王常于舞阳,归家上冢。西屯兵长安,拒隗嚣。建武七年(31),光武遣使者持玺书即拜王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尊显。王常别击破隗嚣将高峻于朝那。隗嚣遣将过乌氏县,王常邀击攻破隗嚣部。又将保塞羌诸营壁降服,都平定了。建武九年(33),击内黄贼,破降之。后又北屯故安,拒卢芳。建武十二年(36),在屯所去世,谥封为节侯。儿子王广嗣位。建武三十年(54),徙封为石城侯。永平十四年(71),因与楚王谋反事有牵连,封邑被废除。邓晨传邓晨字伟卿,南阳郡新野县人。曾祖父、祖父均任刺史,食邑二千石。父邓宏,是豫章都尉。邓晨起初娶光武姊刘元为妻。王莽末,光武曾经与兄伯升及邓晨都到宛城,与穰人蔡少公等共语。少公颇学图谶,说刘秀当为天子。有的人说:“是国师公刘秀吗?”光武戏答道:“怎么知道不是我呢?”在坐的都大笑,邓晨心里独喜。等到光武与家属避官于新野,住在邓晨家里,甚相亲爱。邓晨因而对光武说“:王莽悖逆横暴,盛夏杀人,这是天亡王莽的时候了。以前会于宛城,当是应验这件事情吗?”光武笑而不答。等到汉兵兴起,邓晨率宾客相会于棘阳。汉兵败于小长安,诸将多亡失了家属,光武单骑逃走,遇见妹妹伯姬,与她共骑而奔。往前再见姐姐刘元,叫她赶快上马。刘元以手指道:“你们快走,不能救我了,不要与我同死。”刚好追兵赶到,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都遇害。汉兵退保棘阳,而新野县宰就污秽邓晨的住宅,焚烧了邓晨先祖的冢墓。邓氏宗族都愤怒,说:“家里本来富足,为什么要随妇家人进入汤镬中去呢?”邓晨终无恨色。更始即位后,以邓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一起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又另攻阳翟以东,到京县、密县,都攻下了。更始北都洛阳,以邓晨为常山太守。恰遇王郎反叛,光武自蓟到信都,邓晨也抄小道会合于巨鹿下,邓晨自请从击邯郸。光武说“:你以一身跟随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做北道主人。”于是遣邓晨回郡。光武追铜马、高胡群贼于冀州,邓晨派出弓箭手千人,又派遣运输队为军队运粮不绝。光武即位,封邓晨为房子侯。帝又感悼姐姐刘元死于乱兵,追谥刘元为新野节义长公主,立庙于县西。封邓晨长子邓汛为吴房侯,以奉公主祭祀。建武三年(27),征召邓晨回京,多次宴会,以谈论故旧平生为欢乐。邓晨从容对帝说“:我竟然说对了。”帝大笑。从帝到章陵,拜为光禄大夫,派他持符节监督执金吾贾复等攻击平定邵陵、新息贼兵。建武四年(28),从光武至寿春,留镇九江。邓晨乐于郡守职事,由此又拜他为中山郡太守,官吏百姓都称赞他。常在冀州各郡中为第一。建武十三年(37),更封为南..侯。入奉朝请,再为汝南太守。建武十八年(42),光武到章陵,召邓晨行廷尉职事。从帝到新野,置酒酣宴,赏赐数百千万,再遣他回到郡所。邓晨兴修鸿谷阝陂田数千顷,汝南由此富裕,鱼稻之丰饶,带动了其他的郡。第二年,定封为西华侯。再召还京奉朝请。建武二十五年(49)去世,诏令派中谒者具备了公主官属的礼仪,招迎新野主魂,与邓晨合葬于北芒。帝与皇后亲自临丧送葬。谥封邓晨为惠侯。来歙传来歙字君叔,南阳郡新野县人。六世祖来汉,有才力,武帝时,以光禄大夫副楼船将军杨仆,击破南越、朝鲜。父来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来歙。光武很亲敬他,多次与他共往来于长安。汉兵兴起后,王莽以来歙是刘氏外家亲属,就拘禁起来,宾客们共同用武力夺取,得免。更始即位,以来歙为官吏,跟从入关。几次建议不被采纳,称病离去。来歙的妹妹是汉中王刘嘉的妻子,刘嘉派人迎接来歙,因此南到汉中。更始败,来歙劝导刘嘉归顺光武,于是与刘嘉东到洛阳。光武见到来歙,大喜,即解所披衤詹襦以衣之,拜为太中大夫。这时正以陇、蜀为忧虑,就独对来歙说:“现在西州的隗嚣没有归附,公孙述称帝,道路遥远阻塞,诸将正致力于关东,想到西州方略,不知任谁,你的意见怎样?”来歙因而自请说“:我曾与隗嚣相遇长安。他初起兵时,是假托汉的名义。现在陛下圣德隆兴,我愿奉威命,以圣上丹青之信去开导他,隗嚣必定束手自归于陛下,这样公孙述就陷于自亡的态势,不足担忧了。”帝同意了。建武三年(27),来歙开始出使隗嚣。建武五年(29),又持符节送马援,因而奉玺书于隗嚣。回后,再往说服隗嚣,隗嚣于是派遣儿子隗恂随来歙到京作为人质,光武拜来歙为中郎将。这时山东略为平定,帝计谋西收隗嚣兵马,与汉兵共同伐蜀,再使来歙喻圣旨。隗嚣将领王元为隗嚣设计,提出了许多疑问,经久犹豫不决。来歙素来刚毅,于是愤怒质责隗嚣说:“国家以你知善恶,晓兴废,所以用手书表达圣意。你推以忠诚,遣儿子隗恂入京为质,这是主上与臣子的互相信任。现在反欲用奸佞蛊惑的话,实行遭族灭的奸计,背叛主上连累儿子,违背忠信吗?是吉是凶,决于今日。”准备前去刺杀隗嚣,隗嚣起身入内,部众举刀,将杀来歙,歙慢慢杖节坐车而去。隗嚣更怒,王元劝隗嚣杀掉来歙,使牛邯率兵围守之。隗嚣将领王遵谏道“:我听说治理国家的对车服爵号的封赐很慎重。当家的害怕怨恨与灾祸。慎用车服爵号的封赐,则下面服从其命令;轻视怨恨灾祸,则家受其殃。现在将军遣子入汉为质,心里却另怀异志,就背离了汉家的封赐;外面有人议论准备谋害汉使,这是轻视怨祸了。古时候列国交战,使者在其中间,所以重兵贵和而不任意开战,何况是侵犯秉承王命凭藉重质的使者呢?来歙虽单车远使,但他是皇上的外兄哩。杀了他无损于汉,而随着就将遭到族灭。以前宋国杀了楚国使者,于是有析骸易子之祸。小国还不可侮辱,何况是对万乘之主,以隗恂的生命为代价呢!”来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一致,他往来游说,都可以核实,西州的士大夫都信重他,多为他说话,所以来歙得免于祸而东归洛阳。建武八年(32)春,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击略阳,祭遵在路上患病而还,分遣精兵随来歙,合计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直到略阳,斩隗嚣守将金梁,于是保守略阳城。隗嚣大惊说:“为什么这样神速啊!”就将所有兵卒数万人围攻略阳,开山筑堤,拦水灌城。来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箭矢用完了,就从房屋上砍断木头以为兵器。隗嚣尽率精锐进攻,自春到秋,其士卒疲敝不堪。光武就大发关东兵,亲自率军到陇,隗嚣部众溃败逃走,就解了围。于是举行盛大庆功酒会,慰劳来歙,赐他独坐一席,在诸将之右,赐来歙妻缣千匹。诏令来歙留屯长安,以监护诸将领。来歙因而上书说:“公孙述以陇西、天水作为藩篱屏蔽,所以得以苟延假息。今二郡平定震荡,公孙述的智计就穷尽了。应当更选兵马,储积资粮。以前赵的将帅多是商人,高帝以重金悬赏。今西州新破,兵卒人民疲敝饥馑,如果以金钱粮谷相招,则其众可以招集起来。臣知国家开支很多,用度不足,然而这是不得已的。”光武帝同意。于是实行了大规模的粮食积集和转运,诏令来歙率领征西大将军冯异、建威大将军耿..、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成、武威将军刘尚入天水,击破公孙述将领田..、赵匡。第二年,攻拔落门,隗嚣友党周宗、赵恢及天水郡各属县都投降了。起初在王莽时,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抚其酋长豪杰,于是为其所用。等到隗嚣败亡后,五奚谷、先零诸种几次进行侵掠,都建营掘壕自守,州郡讨伐不了。来歙就大修作战攻具,率盖延、刘尚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攻羌于金城,大破羌虏,斩首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陇西虽平定了,但粮少人饥,百姓流离就食。来歙就把仓廪中的全部粮食,转运到各县,以赈济供养,于是陇西得以安定,而与凉州互为流通。建武十一年(35),来歙与盖延、马成进攻公孙述将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攻陷了。乘胜前进。蜀人大惧,派遣刺客刺杀来歙,未死,驰召盖延。盖延见到来歙,俯伏悲哀,不能仰视。来歙叱责盖延说“:虎牙大将军怎敢这样!现在我被刺客刺杀,不能再报效国家,所以叫你来,想嘱以军事,你反而仿效儿女子痛哭涕泣吗!我虽刺刃在身,难道不能举刀杀你吗?”盖延收泪强行起身,接受来歙告诫。来歙自书写表章说“:臣在夜深人静后,不知为何人所刺伤,刺中臣的要害。臣不敢自惜己身,只恨奉职没有完成,以为朝廷羞耻。治理国家以得贤人为根本,太中大夫段襄,正直可以任用,愿陛下裁定省察。又臣的兄弟不贤明,最终恐怕会犯罪,请陛下哀怜,多赐教示督察。”写完后丢下笔抽出扎在身上的刀就死了。光武闻讯大惊,看了表章揩干眼泪,就赐策书说“: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显著,遇刺身亡,呜呼哀哉!”派太中大夫赠来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封为节侯,派谒者护理丧事。灵柩回到洛阳,帝身着白色丧服临吊送葬。以来歙有平羌、陇之功,所以改汝南郡的当乡县为征羌国。子来褒嗣位。建武十三年(37),帝嘉奖来歙忠节,又封来歙弟来由为宜西侯。来褒子来眣,匹配显宗女武安公主。来眣早死,来褒死后,以来眣子来历嗣位。史官评论:世间称来君叔为天下信士。他作为两国之间的专使,难道还厌诈谋吗?而他独能以诚信著称于世,是由于他的诚心在于使两边都得其所安,而他自己却不自私谋功哩!
2023-05-25 22:57:061

朱祐(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锁定 朱祐(约公元前10年~48年)字仲先,汉族,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自幼与刘演、刘秀兄弟相识,关系极好,自刘演、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从平河北、围困洛阳,镇压农民起义。虽讨伐邓奉被俘,没有影响刘秀对他的信任,历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先后封为安阳侯、堵阳侯、鬲侯。建武二十四年,病逝于家中。 中文名 朱祐 别名 朱祜、朱福、朱仲先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南阳郡宛县 出生日期 公元前10年 逝世日期 公元48年 职业 将领 主要成就 平定延岑残党,防备匈奴 爵位 融侯 地位 云台二十八将之八 官职 建义大将军 《绘图东汉演义插图》 朱祐少年丧父,随母亲回到清河郡复阳县(今河北省故城县)外祖父刘氏家中居住,经常往来于舂陵之间,所以他与刘演、刘秀兄弟自小便相识,在长安一起与刘秀求学,在刘氏兄弟起兵前,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 新莽末年,社会动乱,绿林军、赤眉军相继起义,刘演、刘秀兄弟也起兵于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号称“舂陵兵”,[2]朱祐也参加了刘氏兄弟在南阳起兵。刘演被更始帝刘玄任命为大司徒之后,刘演任命朱祐为他的护军。此后,朱祐以护军将军的身份,一直跟随在刘演左右。刘演被刘玄杀害之后,朱祐只身一个人跑去找刘秀报信。此后,便一直留在刘秀身边。[3]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朱祐又被刘秀任命为所部护军,从此朱祐与刘秀一起开始了平定河北的征战。[4] 刘秀对朱祐非常关爱信任,经常见面商谈,同吃同住。当时汉军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割据河北的王郎,朱佑在与王郎军的交战中非常卖力,常力战陷阵,屡立军功,刘秀就拜朱祐为偏将军,封安阳侯。[5] 刘秀消灭王郎之后,河北的数十支农民军,成为刘秀占据河北的主要障碍。刘秀向农民军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朱祐随刘秀参加了这些军事行动。在消灭农民军主力之后,刘秀率军回蓟,命令朱祐与耿弇、吴汉、景丹、盖延、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王霸、坚镡、马武、陈俊十三将军继续追击农民军残部,朱祐诸将在潞东、平谷,连续重创敌军,斩首一万三千余级,最后一直追到右北平郡的无终县(今天津蓟县)、土垠县(今河北丰润县)、俊靡(今河北遵化市),将农民军残部消灭得干干净净。[6] 平定河北之后,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即皇帝位,拜朱祜为建义大将军。大将军者,可节制数路将军,可见刘秀对将才一般的朱佑相当器重。[7] 为了夺取中原重镇洛阳,公元25年(建武元年)七月,刘秀以吴汉为大司马,统率朱佑、刘植、坚镡、岑彭、王梁、万脩、贾复、侯进、冯异、祭遵、王霸等十一员将领围攻洛阳。[8]当时镇守洛阳的是更始皇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鲔,朱鲔曾参杀刘演的事件,因此固守不降。汉军久攻不下,正苦于无法破城之时,洛阳防守东城门的将领决定投降,私下里与坚镡达成协议,于次日清晨打开上东门。坚镡马上向朱祐报告,次日清晨,城门一开,朱祐与坚镡乘机率军而入,与闻讯赶来的朱鲔部队在武库相遇,双方大战,杀伤很多,直到早餐时终因不能击破敌军,撤兵回营。坚镡、朱祐虽然没有攻破洛阳,但朱鲔对部队的忠诚产生了怀疑,失去了死战的决心,随后刘秀又派岑彭劝降,朱鲔最终投降。[9] 定都洛阳之后,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第二次大封功臣,更封朱祐为堵阳侯。[10]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残余的五校农民军与檀乡农民军合兵进扰魏郡(郡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清河郡(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在刘秀的命令下,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贾复、偏将军王霸、杜茂、扬化将军坚镡、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九将军随大司马吴汉去清剿。汉军与农民军大战于邺东漳水之上,农民军战败,被斩首、投降的有10余万人。[11] 为了巩固洛阳,剿灭洛阳西、南一带的流民军,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命令朱祐与王常、景丹、朱祐、祭遵、王梁、臧宫一起统领大军南出箕关(中国古代太行八陉之一——轵关陉上一处著名关隘),向南进军,去清剿盘踞在洛阳西南地区的弘农、厌新、柏华、蛮中等流民武装,经过一年的苦战,平定了这些地方。[12] 公元26年(建武二年)秋,建义大将军朱祐与景丹、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弇、执金吾贾复、偏将军冯异、强弩将军陈俊、左曹王常、骑都尉臧宫等击破五校军于羛阳,迫降其众五万人。[13] 朱祐等人一路顺利,可这时后方南阳却先后发生了董欣、邓奉叛乱,公元26年(建武二年)十一月中旬,刘秀任命廷尉岑彭为征南大将军、南征大军主将,又令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贾复、建威大将军耿弇、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人为副将,率领汉军数万,南下讨伐邓、董。这一次,朱祐遭遇了自己军事生涯的滑铁卢,他率部在淯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与邓奉交战时,兵败被俘。朱祐和邓奉及他的叔叔邓晨(刘秀的姐夫)早年就相识,又一同随刘氏兄弟起兵,因此邓奉没杀朱祐。[14] 公元27年(建武三年)夏天,刘秀御驾亲征去增援前期南下的汉军,邓奉见汉军势力大,决定投降,于是他就请朱祐请出来,由朱祐押着他一起来到刘秀大营中请罪。[15] 刘秀赦免了朱祐被俘之罪,并且以劝降邓奉有功为由,恢复了朱祐所有的官职、爵位。并继续派他领兵作战,朱祐先后带兵攻占了新野、随县。[16] 为了消灭割据荆襄一带楚黎王秦丰,公元27年(建武三年),刘秀派遣岑彭、傅俊、臧宫、刘宏率军南征,但汉军进攻受阻,迟迟不能突破敌军防线,六月末,刘秀又令朱祐为主将,祭遵为副将,率领第二拨汉军南下,朱祐见了岑彭,两人作了分工。朱祐负责北线,对付延岑、张成。岑彭负责南线,对付秦丰、蔡宏。 分工之后,朱祐率领征虏将军祭遵与延岑大战于东阳,大破延岑,临阵斩了秦丰的大将张成,延岑率军败走,去投秦丰。这一仗朱祐缴获的印绶就有九十七件。[17] 随后朱祐挥军进攻黄邮城(今河南新野东),黄邮城守军望风而降,听到南线捷报频传,刘秀非常高兴,赏赐朱祐黄金三十斤。[18] 朱祐、岑彭会师合围秦丰的都城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之后,刘秀下令岑彭、傅俊率军南下,转攻盘踞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的田戎。围攻黎丘的任务,交给了建义大将军朱祐,又命破奸将军侯进、辅威将军耿植率领本部汉军协助朱祐围困霍丘。朱祐接手围困的任务之后,挥军击破蔡阳,擒杀了秦丰的守将张康,打掉了秦丰最后的支援。[19-20] 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刘秀亲自到黎丘,派御史中丞李由为使者持玺书来到城下招降,秦丰却仍然不降,还口出恶言,刘秀大怒,回京之前告诉朱祐,一旦拿下黎丘,立即诛杀秦丰及其三族,无需押解回洛阳治罪![21] 经过长期围困,秦丰粮尽,朱祐乘机猛攻,公元29年(建武五年)六月,秦丰终于撑不下住了盖延简介,只好领他的母亲妻子九人肉袒出城投降。按照刘秀的旨意安排,对负隅顽抗的秦丰应该就地处决,并灭其三族。然而朱祐心地善良,不忍这百口无辜这就样被杀,只是将秦丰及家属收监,然后用槛车送往洛阳报捷。[22] 朱祐违旨的事情被吴汉知道了,吴汉上奏刘秀盖延简介,弹劾朱祐废诏接受投降,违反了将帅的使命。但刘秀只是下令将秦丰处斩,并没有怪罪朱祐。而是下令将朱祐调回洛阳。朱祐返回后,与骑都尉臧宫联合围剿被延岑余党所盘踞的阴县、酂城、筑阳三座县城,全部将其扫平。[23] 东汉初年,因为长期战争,力量比较薄弱。使东汉 *** 对匈奴无法在战略上采取积极反攻的行动,只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和策略。 公元33年(建武九年)春天,骠骑大将军杜茂与雁门太守郭凉出兵讨伐依附匈奴的卢芳,因为匈奴骑兵万余人前来救援,杜茂大败,被迫率军退入楼烦城(今山西省娄烦县境内)。刘秀得报,急调大司马吴汉、横野大将军王常率领部分汉军主力从关中就地北上,又令建义大将军朱祐、破奸将军侯进、讨虏将军王霸三人率部从洛阳北进,星夜驰援楼烦。汉军集结完毕之后,公元33年(建武九年)六月中,大司马吴汉亲率朱祐、王常、侯进、王霸等四将,总计大军五万余人,与卢芳的部将贾览、闵堪在高柳展开了决战。卢芳急向匈奴请援,匈奴骑兵来增援,又下起了大雨,汉军再次大败,损失惨重,吴汉南归洛阳。留朱祐屯常山郡,王常屯涿郡,侯进屯渔阳郡。王霸屯上谷郡。此后朱祐屯兵于常山郡的南行唐一带(今河北行唐县南桥乡故郡村),以防备匈奴和卢芳。[24-26]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光武帝刘秀增加他的封邑,受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27] 公元39年(建武十五年),朱祐主动上交大将军印绶,并留在京师。同时朱祐上奏:自古以来,大臣受封赏都没有加王的称号有,所以可以把诸王的王爵改为公爵。又上奏:应该把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官职都被去掉了“大”字,以合法理。这些建议都被刘秀采纳。[28] 辞官之后,刘秀顾念旧情,多次赏赐朱祐。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闲居十年的朱祐在家中去世。[29] 新野李湖文化苑朱祐浮雕 《后汉书》:“祐为人质直,尚儒学。将兵率众,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30] 谈迁:“朱佑、刘隆、刘植,或称汗马之劳,或展运筹之功。所建不同,而其效力于王国者,要皆为社稷之翼卫者也。”[31] 朱祐和刘演、刘秀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后来三人同在长安求学,所以往来很密切。有次刘秀生了病,却没钱买入药的蜂蜜,朱祐知道后,立刻掏钱买来蜂蜜入药。刘秀称帝之后,有一次回忆起这些往事,就赐给朱祐一石白蜜,还问朱祐说:“这蜜跟咱们在长安时一起买的蜜相比怎么样啊?”君臣亲厚到如此地步。 不过朱祐有件事让刘秀很“耿耿于怀”,朱祐刚到长安求学的时候,刘秀有一次去找他,等了他半天,可他第一件事竟然不是接待刘秀,而是先去经堂上课。多年以后,做了皇帝的刘秀有一次到朱祐的家里来看望朱祐。朱祐不敢怠慢皇帝,站在门前迎驾,刘秀还开玩笑地问朱祐:“主人不会再丢下我去上课了吧?” 朱祐为人忠厚耿直,说话直来直去,在加上和刘秀关系密切,经常说出大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因此刘秀也多次训斥朱祐要戒口。光武刚出河北时,大家坐在路边休息,这时朱祐看看身边都是自己人,就忍不住发几句牢骚,大骂更始,并有劝刘秀反更始自立的意思,刘秀听了很生气,又怕人多耳杂,拿起剑假装要杀朱祐。 刘秀破王郎后,朱祐利用一同吃饭的机会劝刘秀自立,他对刘秀说:“长安一片混乱,主公有日角之相,这是天命啊。”刘秀照样来老一套,要召刺奸(汉代军中的执法官)将朱祐收押。 平定河北后,朱祐多次劝刘秀称帝,每一次都遭到刘秀的训斥,然而二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亲密。正是刘秀将他当作兄弟一样才屡次训斥他,而对其他劝进的将领口气要缓和多了。 儿子:朱商,继承爵位。[32] 孙子:朱演,朱商之子。公元102年(永元十四年),朱演因为兄伯参与了外孙女阴皇后巫蛊事件所牵连,被免为庶人。[33] 曾孙:朱冲,朱演之子。公元113年(永初七年),邓太后续封朱冲为鬲侯。[34] 据说朱祐死后葬在封地鬲域(今山东德州市),传闻德平东南三十里(山东商河县怀仁镇与张场乡之间)的古鬲城以北有朱佑墓。[35]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朱祐名列第八位。[36] 《后汉书》、《东观汉记》有传。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均有事迹记载。 在《东汉演义》等通俗小说及民间流传的评书、评话等民间曲艺之中,朱祐被写成朱佑,字天常,是二十八星宿之中的斗木獬。 他手使一对凹面金装锏,武艺高强。他参加武科场比武,为十八魁之一,被封为右卫将军,刘秀起兵之后,朱佑在颖阳归降刘秀,从此随刘秀征战四方,平定天下,被封为盖侯。 在中国大陆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中辛新饰演的朱祐。 辛新饰演的朱祐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2023-05-25 22:57:241

与陈伯之书翻译和原文

与陈伯之书原文和翻译如下:原文: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译文: 丘迟拜上,陈大将军足下:(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单劣下贱!(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     不周,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        (叛梁降魏)这个(局面)圣明的梁朝廷(能)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 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 安定下采(这)您是都清楚的,不须我再一一细说了。(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  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 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象过去一样,况且,您既无 朱、涨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 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皇 上转缓刑法申明恩德,(法网宽疏得)连吞船的大鱼都可漏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现在,(粱)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的(文职官员),参预谋划军、国大计;(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予孙后代。唯独您还厚着脸皮,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
2023-05-25 22:57:311

《与陈伯之书》的翻译与原文是什么?

原文: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译文: 丘迟拜上,陈大将军足下:(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单劣下贱!(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     不周,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        (叛梁降魏)这个(局面)圣明的梁朝廷(能)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       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     安定下采,(这)您是都清楚的,不须我再一一细说了。(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     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     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象过去一样,况且,您既无     朱、涨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     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皇    上转缓刑法申明恩德,(法网宽疏得)连吞船的大鱼都可漏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      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现      在,(粱)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      的(文职官员),参预谋划军、国大计;(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        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予孙后代。唯独您还厚着脸皮,      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作者:丘迟(464年-508年),字希范,中国南朝文学家,吴兴乌程(今属浙江省湖州市)人。父丘灵鞠,南齐太中大夫,亦为当时知名文人。丘迟八岁能文,初仕南齐,官至殿中郎、车骑录事参军。后投入萧衍幕中,为其所重,其后萧衍代齐为帝建立南梁的一应劝进文书均为丘迟所作。天监四年(505年)随萧宏北伐,为其记室,以一封《与陈伯之书》成功招降投奔北魏的原南齐将领陈伯之来降,后历任永嘉太守、拜中书郎,再升任司徒从事中郎。天监七年,以四十五岁卒于官。丘迟诗文辞采逸丽,亦擅诗,钟嵘评:"范(范云)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丘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故当浅于江淹,而秀于任昉。"[1]惜传世者不多。其代表作即为《与陈伯之书》,情理兼备,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明朝张溥辑有《丘司空集》。
2023-05-25 22:58:071

《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卷八(5)

〔七〕“必信,可乘上”,此二句原作“当如此来”,今从御览卷七六六校改。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作“必信,可乘此上”。 〔八〕“曰”,原脱,聚珍本有,今据增补。 〔九〕“将”,范晔后汉书岑彭传李贤注引无此字。 〔一0〕“成德侯朱鲔玄孙杞”,朱鲔以洛阳降光武帝,拜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见范晔后汉书岑彭传。范书未载鲔徙封成德侯事。鲔玄孙杞,亦不见范书。 申屠志 申屠志以功封汝阴王,〔一〕上书以非刘氏还王玺,改为颍阳侯。〔二〕御览卷二00           注释 〔二〕“改为颍阳侯”,“颍”字原误作“□”,今据聚珍本改正。范晔后汉书刘玄传云:“李松与棘阳人赵萌说更始,宜悉王诸功臣。朱鲔争之,以为高祖约,非刘氏不王。更始乃先封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后遂立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阳王,朱鲔为胶东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穣王,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唯朱鲔辞曰:‘臣非刘宗,不敢干典。"遂让不受。”据此,封王者无 申屠志,封汝阴王者乃刘信,非刘氏辞王封者仅朱鲔一人,与御览卷二00所引申屠志事无一相合之处。通鉴卷三九亦载更始封王事,与范书大同小异。   王郎〔一〕 宫婢生子,正与同时,即易之。〔二〕范晔后汉书卷一二王郎传李贤注 知命者谓侍郎韩公等。〔三〕范晔后汉书卷一二王郎传李贤注 王郎遣谏议大夫杜威持节诣军门,〔四〕上遣棨戟迎,延请入军。威称说实成帝遗体子舆也。上曰:“ 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复得,况诈子舆乎!”御览卷六八一           注释 〔二〕“即易之”,范晔后汉书王郎传云:“初,王莽篡位,长安中或自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郎缘是诈称真子舆,云‘母故成帝讴者,尝下殿卒僵,须臾有黄气从上下,半日乃解,遂□身就馆。赵后欲害之,伪易他人子,以故得全"”云云,其下李贤即引此条文字作注。 〔三〕“知命者谓侍郎韩公等”,范晔后汉书王郎传云:赵缪王子刘林“立郎为天子,… …移檄州郡 曰:‘制诏部刺史、郡太守:朕,孝成皇帝子子舆也。昔遭赵氏之祸,因以王莽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云云,其下李贤引此句作注。 〔四〕“杜威”,本书光武纪作“ 杜长威”,范晔后汉书王郎传、袁宏后汉纪卷二作“杜威”。 苏茂〔一〕 苏茂杀淮阳太守,得其郡,营广乐。大司马吴汉围茂,茂将其精兵突至湖陵,〔二〕与刘永相会。〔三〕 水经注卷八        注释 〔一〕“苏茂”,陈留人,范晔后汉书卷一二刘永传略载其事。 〔二〕“湖陵”,聚珍本作“湖陵 ”,范晔后汉书刘永传、袁宏后汉纪卷四建武三年、通鉴卷四一建武三年皆作“湖陵”。按战国宋有胡陵邑,秦置湖陵县。汉书地理志山阳郡属县有湖陵,云:“禹贡‘ 浮于泗、淮,通于河",水在南。莽曰湖陆。”颜师古注引应劭云:“章帝封东平王苍子为湖陵侯,更名湖陵。” 〔三〕“与刘永相会”,范晔后汉书刘永传云:“建武二年夏,光武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伐永。初,陈留 人苏茂为更始讨难将军,与朱鲔等守洛阳。鲔既降汉,茂亦归命,光武因使茂与盖延俱攻永。军中不相能,茂遂反,杀淮阳太守,掠得数县,据广乐而臣于永。永以茂为大司马、淮阳王。盖延遂围睢阳,数月,拔之,永将家属走虞。虞人反,杀其母及妻子,永与麾下数十人奔谯。苏茂、佼彊、周建合军救永,为盖延所败,茂奔还广乐,彊、建从永走保湖陵。三年春,永遣使立张步为齐王,董宪为海西王。于是遣大司马吴汉等围苏茂于广乐,周建率众救茂,茂、建战败,弃败复还湖陵,而睢阳人反城迎永。”可与此互证。
2023-05-25 22:58:191

古文 《暮春三月》的翻译急急急需

  纠正一下  你要这篇古文的题目 好像是《与陈伯之书》(<南朝·梁>丘迟) 对吧?  有这么一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下面是详细信息:  【丘迟小传】  丘迟(公元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八岁便能属文。初仕齐,以秀才迁殿中郎;入梁后,以文才为武帝所器重,官至永嘉太守、司空从事中郎。梁武帝著连珠,诏群臣继作者数十人,以丘迟文最美。今传明人所辑《丘司空集》。  【与陈伯之书 丘迟题解】  陈伯之,睢陵(今江苏睢宁)人。梁时为江州刺史,封丰城县公。梁天监元年(502)率部投降北魏,为平南将军,都督淮南诸军事。天监四年(505),梁武帝命临川王萧宏率军北征,陈伯之领兵对抗。萧宏命记室丘迟作此书私劝陈伯之归降。这封信从南北战场的形势,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个人的前途和他目前危险处境等方面着笔,不仅有晓以利害和大义的正面劝告,更以江南春天的美景和浓郁的乡情引动对方的故国之思,文辞委曲婉转,声情并茂。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描写江南景色的名句。史载陈伯之于第二年三月在寿阳(今安徽寿县附近)率八千士兵降梁。  【与陈伯之书 丘迟原文】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1>:无恙<2>,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3>,才为世出<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5>。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6>,立功立事,开国称孤<7>。朱轮华毂<8>,拥旄万里<9>,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10>,对穹庐以屈膝<11>,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12>,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13>,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14>,弃瑕录用<15>,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16>。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17>。朱鲔涉血於友于<18>,张绣刃於爱子<19>,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涂知返,往哲是与<20>,不远而复<21>,先典攸高<22>。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23>;将军松柏不剪<24>,亲戚安居,高台未倾<25>,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26>,佩紫怀黄<27>,赞帷幄之谋<28>,乘轺建节<29>,奉疆埸之任<30>,并刑马作誓<31>,传之子孙<32>。将军独腼颜借命<33>,驱驰毡裘之长<34>,宁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强<35>,身送东市<36>;姚泓之盛<37>,面缚西都<38>。故知霜露所均<39>,不育异类<40>;姬汉旧邦<41>,无取杂种<42>。北虏僭盗中原<43>,多历年所<44>,恶积祸盈,理至燋烂<45>。况伪�昏狡<46>,自相夷戮<47>,部落携离<48>,酋豪猜贰<49>。方当系颈蛮邸<50>,悬首藁街<51>,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52>,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53>!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4>,吴子之泣西河<55>,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想早励良规<56>,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57>,楛矢东来<58>;夜郎滇池<59>,解辫请职<60>;朝鲜昌海<61>,蹶角受化<62>。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63>!中军临川殿下<64>,明德茂亲<65>,揔兹戎重<66>,吊民洛汭<67>,伐罪秦中<68>,若遂不改<69>,方思仆言。聊布往怀<70>,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选自胡刻本《文选》  【与陈伯之书 丘迟译文】  丘迟叩拜陈将军足下:知您近来康健,使我不胜欢欣!将军勇武为三军之首,才能杰出于当世,鄙弃燕雀俗小的胸襟,企慕鸿鹄高飞有远大的志向。过去曾顺应机缘而通变,遇到梁武帝那样英明的君主,建立了功勋,建立了事业,得以冠开国之号封爵称孤,乘坐精致华丽的车舆,在广阔的地域中持旄节而统制一方,这是何等壮观啊!怎么一下子成了奔逃亡命的虏寇,听到响箭就大腿发抖,对着毡帐弯腰屈膝,这又是何等卑劣呵!  推寻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之时,并没有其他原因,仅仅因为没有在自己的内心反复审察考虑,又听信了外面流传的谣言,一时迷惑错乱,以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当今梁朝对臣下赦免罪责而求其建功立业,不计较过失而加以任用,以赤诚之心待天下之人,使一切怀疑动摇的人都安定下来。这一切都为将军所熟知,不需要我一一细述了。历史上朱鲔虽曾杀了光武帝的哥哥,张绣也杀死曹操的爱子,但汉光武帝并不因之而疑忌,曹操对再次归降的张绣还象过去一样。何况将军并无朱、张之罪,而以功勋见重于当世。迷失道路而能知返,这是往哲先贤们所赞许的;迷途不远而归来,更为古之典籍所褒扬。当今皇帝轻于刑法而重施恩惠,法网宽松到可以漏掉吞舟的大鱼;将军在梁地的祖坟完好,亲戚安居乐业,住宅未曾倾毁,爱妾仍然健在。您心里可要好好想一想,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今梁朝的功臣名将,各有封赏任命,位置高下很有秩序。腰系紫绶丝带,掌管金印,参预筹划军国大计;坐轻车而竖旄节,身负保卫边疆的重任。并且杀白马郑重立约: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唯有您将军厚颜偷生,为拓跋族的头目魏帝奔走效劳,难道不感到可悲吗?至于像南燕慕容超那样强大,最终被解送建康刑场斩首;像后秦姚泓那样强盛,最后也在长安反缚出降。由此可见,虽天地之间霜露均布,却不养育异类;北方中原一带周汉故土,容不得杂种。北魏假称帝号窃取中原,已有很多年,积恶多端灾祸满盈,理应溃败灭亡。更何况北魏统治集团昏瞆狡诈、自相残杀,部落内部分崩离析,头目之间各存二心互相猜忌。马上就要受缚至京城蛮邸,悬首级于藁街,而将军却如鱼游于烧沸水的釜鼎之瞆中,像燕子筑窝巢于飞动摇荡的帐幕之上,不是太令人迷惑不解了吗?  暮春三月之时,江南碧草萋盛,各色的杂花开满树丛,群莺穿梭飞忙。看到故国军队的旗鼓,回想起往日的生活,持弓登城以望远之际,怎不令人黯然伤情!正因为如此廉颇才渴想能重为赵将,吴起临别西河才掩泪悲伤。这是人之常情,难道唯独将军没有这种感情吗?  希望您尽早作出妥善安排,自己争取幸福的前途。当今武帝十分英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西王母献来玉环,肃慎氏贡来楛矢。夜郎、滇池诸国,解其发辫而请求封职。朝鲜和西域罗布泊,叩头归服而接受教化。唯有北魏野心勃勃,倔强于沙漠边塞之中,企图苟延岁月。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德行彰明且是武帝至亲,主持这次北伐的军机重任,前来慰问洛水隈曲处的百姓,讨伐秦中的逆贼,您若犹豫因循而不知改过,可要好好考虑我这番话。聊且以此书表达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详加省察。丘迟叩拜。(王运熙 曹旭)  【与陈伯之书 丘迟注释】  <1>顿首:叩拜。这是古人书信开头和结尾常用的客气语。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2>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恙,病;忧。<3>“将军”句:语出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此喻陈英勇为三军之首。<4>才为世出:语出苏武《报李陵书》:“每念足下才为世生,器为时出。”此喻陈才能杰出于当世。<5>“弃燕”二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喻陈伯之有远大的志向。<6>“昔因”二句:指陈伯之弃齐归梁,受梁武帝赏爱器重。<7>“立功”二句,《梁书·陈伯之传》:“力战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千户。”开国:梁时封爵,皆冠以开国之号。孤,王侯自称。此指受封爵事。<8>毂(gǔ古):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舆。<9>旄(máo毛):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拥旄,古代高级武将持节统制一方之谓。<10>鸣镝(dí):响箭。股战:大腿颤抖。<11>穹庐:原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这里指代北魏政权。<12>去就:指陈伯之弃梁投降北魏事。<13>内审:内心反复考虑。诸,“之于”的合音。<14>赦罪责功:赦免罪过而求其建立功业。<15>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弃瑕,即不计较过失。<16>“推赤”二句:《后汉书·光武帝纪》:“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汉兵诛王郎,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反侧子,指心怀鬼胎,疑惧不安的人。此谓梁朝以赤心待人,对一切都既往不咎。<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18>“朱鲔”句。朱鲔(wěi伟)是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说刘玄杀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刘伯升。光武攻洛阳,朱鲔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劝降,转达光武之意说,建大功业的人不计小恩怨,今若降,不仅不会被杀,还能保住官爵。朱鲔乃降。涉血,同“喋血”,谓杀人多流血满地,脚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刘伯升。<19>“张绣”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zì自)刃,用刀刺入人体。<20>往哲:以往的贤哲。与,赞同。<21>不远而复:指迷途不远而返回。《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经》。攸高:嘉许。<23>“主上”二句:桓宽《盐铁论·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网漏吞舟之鱼。”吞舟,这里指能吞舟的大鱼。<24>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这里喻指陈伯之祖先的坟墓。不剪:谓未曾受到毁坏。<25>“高台”句:桓谭《新论》云: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此指陈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毁。<26>雁行:大雁飞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27>紫:紫绶,系官印的丝带。黄:黄金印。<28>赞:佐助。帷幄:军中的帐幕。《史记·留侯世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29>轺(yáo遥):用两匹马拉的轻车,此指使节乘坐之车。建节:将皇帝赐予的符节插立车上。<30>疆埸(yì易),边境。<31>刑马:杀马。古代诸侯杀白马饮血以会盟。<32>传之子孙:这是梁代的誓约,指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传之子孙。<33>腼(miǎn免)颜:厚着脸。<34>毡裘:以毛织制之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这里指代北魏。长,头目。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长。<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晋末宋初曾骚扰淮北,刘裕北伐将他擒获,解至南京斩首。<36>东市: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场。<37>姚泓:后秦君主。刘裕北伐破长安,姚泓出降。<38>面缚:面朝前,双手反缚于后。西都,指长安。<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处,即天地之间。<40>异类: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1>姬汉:即汉族。姬,周天子的姓。旧邦:指中原周汉的故土。<42>杂种: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3>北虏:指北魏。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僭(jiàn见):假冒帝号。<44>“多历”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45>燋烂:溃败灭亡。燋,通“焦”。<46>伪� (niè)聂):这里指北魏统治集团。昏狡:昏瞆狡诈。<47>自相夷戮:指北魏内部的自相残杀。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谋反被杀。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乱被囚禁而死。<48>携离:四分五裂。携,离。<49>酋豪:部落酋长。猜贰:猜忌别人有二心。<50>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51>藁(gǎo稿)街:汉代长安街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蛮邸即设于此。<52>“而将军”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焦烂。”飞幕,动荡的帐幕,此喻陈伯之处境之危险。<53>“见故国”四句:语出李善注引袁晔《后汉记·汉献帝春秋》臧洪报袁绍书:“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绸缪,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复面也。”陴(pí疲),城上女墙。怆悢,悲伤。<54>“所以”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思赵将,即想复为赵将。<55>“吴子”句:据《吕氏春秋·观表》吴起为魏国守西河(今陕西韩城县一带)。魏武侯听信谗言,使人召回吴起。吴起预料西河必为秦所夺取,故车至于岸门,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为秦所得。<56>励:勉励,引申为作出。良规,妥善的安排。<57>白环西献:李善注引《世本》载:“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58>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的箭。《孔子家语》载:武王克商,“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肃慎氏,东北的少数民族。<59>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为汉代西南方国名。<60>解辫请职:解开盘结的发辫,请求封职。即表示愿意归顺。<61>昌海:西域国名。即今新疆罗布泊。<62>蹶角:以额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63>“掘强”二句:《汉书·伍被传》记伍被说淮南王曰:“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掘强,即倔强。<64>中军临川殿下:指萧宏。时临川王萧宏任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65>茂亲:至亲。指萧宏为武帝之弟。<66>揔:通“总”。戎重:军事重任。<67>吊民:慰问老百姓。汭(ruì锐):水流隈曲处。洛汭,洛水汇入黄河的洛阳、巩县一带。<68>秦中:指北魏。今陕西中部地区。<69>遂:因循。<70>聊布:聊且陈述。往怀:往日的友情。
2023-05-25 22:58:252

古文 《暮春三月》的翻译急急急需

丘迟小传】 丘迟(公元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八岁便能属文。初仕齐,以秀才迁殿中郎;入梁后,以文才为武帝所器重,官至永嘉太守、司空从事中郎。梁武帝著连珠,诏群臣继作者数十人,以丘迟文最美。今传明人所辑《丘司空集》。【与陈伯之书 丘迟题解】 陈伯之,睢陵(今江苏睢宁)人。梁时为江州刺史,封丰城县公。梁天监元年(502)率部投降北魏,为平南将军,都督淮南诸军事。天监四年(505),梁武帝命临川王萧宏率军北征,陈伯之领兵对抗。萧宏命记室丘迟作此书私劝陈伯之归降。这封信从南北战场的形势,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个人的前途和他目前危险处境等方面着笔,不仅有晓以利害和大义的正面劝告,更以江南春天的美景和浓郁的乡情引动对方的故国之思,文辞委曲婉转,声情并茂。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描写江南景色的名句。史载陈伯之于第二年三月在寿阳(今安徽寿县附近)率八千士兵降梁。【与陈伯之书 丘迟原文】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1>:无恙<2>,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3>,才为世出<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5>。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6>,立功立事,开国称孤<7>。朱轮华毂<8>,拥旄万里<9>,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10>,对穹庐以屈膝<11>,又何劣邪!寻君去就之际<12>,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13>,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14>,弃瑕录用<15>,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16>。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17>。朱鲔涉血於友于<18>,张绣刃於爱子<19>,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涂知返,往哲是与<20>,不远而复<21>,先典攸高<22>。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23>;将军松柏不剪<24>,亲戚安居,高台未倾<25>,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26>,佩紫怀黄<27>,赞帷幄之谋<28>,乘轺建节<29>,奉疆埸之任<30>,并刑马作誓<31>,传之子孙<32>。将军独腼颜借命<33>,驱驰毡裘之长<34>,宁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强<35>,身送东市<36>;姚泓之盛<37>,面缚西都<38>。故知霜露所均<39>,不育异类<40>;姬汉旧邦<41>,无取杂种<42>。北虏僭盗中原<43>,多历年所<44>,恶积祸盈,理至燋烂<45>。况伪�昏狡<46>,自相夷戮<47>,部落携离<48>,酋豪猜贰<49>。方当系颈蛮邸<50>,悬首藁街<51>,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52>,不亦惑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53>!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4>,吴子之泣西河<55>,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56>,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57>,楛矢东来<58>;夜郎滇池<59>,解辫请职<60>;朝鲜昌海<61>,蹶角受化<62>。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63>!中军临川殿下<64>,明德茂亲<65>,揔兹戎重<66>,吊民洛汭<67>,伐罪秦中<68>,若遂不改<69>,方思仆言。聊布往怀<70>,君其详之。丘迟顿首。——选自胡刻本《文选》【与陈伯之书 丘迟译文】丘迟叩拜陈将军足下:知您近来康健,使我不胜欢欣!将军勇武为三军之首,才能杰出于当世,鄙弃燕雀俗小的胸襟,企慕鸿鹄高飞有远大的志向。过去曾顺应机缘而通变,遇到梁武帝那样英明的君主,建立了功勋,建立了事业,得以冠开国之号封爵称孤,乘坐精致华丽的车舆,在广阔的地域中持旄节而统制一方,这是何等壮观啊!怎么一下子成了奔逃亡命的虏寇,听到响箭就大腿发抖,对着毡帐弯腰屈膝,这又是何等卑劣呵!推寻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之时,并没有其他原因,仅仅因为没有在自己的内心反复审察考虑,又听信了外面流传的谣言,一时迷惑错乱,以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当今梁朝对臣下赦免罪责而求其建功立业,不计较过失而加以任用,以赤诚之心待天下之人,使一切怀疑动摇的人都安定下来。这一切都为将军所熟知,不需要我一一细述了。历史上朱鲔虽曾杀了光武帝的哥哥,张绣也杀死曹操的爱子,但汉光武帝并不因之而疑忌,曹操对再次归降的张绣还象过去一样。何况将军并无朱、张之罪,而以功勋见重于当世。迷失道路而能知返,这是往哲先贤们所赞许的;迷途不远而归来,更为古之典籍所褒扬。当今皇帝轻于刑法而重施恩惠,法网宽松到可以漏掉吞舟的大鱼;将军在梁地的祖坟完好,亲戚安居乐业,住宅未曾倾毁,爱妾仍然健在。您心里可要好好想一想,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当今梁朝的功臣名将,各有封赏任命,位置高下很有秩序。腰系紫绶丝带,掌管金印,参预筹划军国大计;坐轻车而竖旄节,身负保卫边疆的重任。并且杀白马郑重立约: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唯有您将军厚颜偷生,为拓跋族的头目魏帝奔走效劳,难道不感到可悲吗?至于像南燕慕容超那样强大,最终被解送建康刑场斩首;像后秦姚泓那样强盛,最后也在长安反缚出降。由此可见,虽天地之间霜露均布,却不养育异类;北方中原一带周汉故土,容不得杂种。北魏假称帝号窃取中原,已有很多年,积恶多端灾祸满盈,理应溃败灭亡。更何况北魏统治集团昏瞆狡诈、自相残杀,部落内部分崩离析,头目之间各存二心互相猜忌。马上就要受缚至京城蛮邸,悬首级于藁街,而将军却如鱼游于烧沸水的釜鼎之瞆中,像燕子筑窝巢于飞动摇荡的帐幕之上,不是太令人迷惑不解了吗?暮春三月之时,江南碧草萋盛,各色的杂花开满树丛,群莺穿梭飞忙。看到故国军队的旗鼓,回想起往日的生活,持弓登城以望远之际,怎不令人黯然伤情!正因为如此廉颇才渴想能重为赵将,吴起临别西河才掩泪悲伤。这是人之常情,难道唯独将军没有这种感情吗?希望您尽早作出妥善安排,自己争取幸福的前途。当今武帝十分英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西王母献来玉环,肃慎氏贡来楛矢。夜郎、滇池诸国,解其发辫而请求封职。朝鲜和西域罗布泊,叩头归服而接受教化。唯有北魏野心勃勃,倔强于沙漠边塞之中,企图苟延岁月。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德行彰明且是武帝至亲,主持这次北伐的军机重任,前来慰问洛水隈曲处的百姓,讨伐秦中的逆贼,您若犹豫因循而不知改过,可要好好考虑我这番话。聊且以此书表达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详加省察。丘迟叩拜。(王运熙 曹旭)【与陈伯之书 丘迟注释】 <1>顿首:叩拜。这是古人书信开头和结尾常用的客气语。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2>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恙,病;忧。<3>“将军”句:语出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此喻陈英勇为三军之首。<4>才为世出:语出苏武《报李陵书》:“每念足下才为世生,器为时出。”此喻陈才能杰出于当世。<5>“弃燕”二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喻陈伯之有远大的志向。<6>“昔因”二句:指陈伯之弃齐归梁,受梁武帝赏爱器重。<7>“立功”二句,《梁书·陈伯之传》:“力战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千户。”开国:梁时封爵,皆冠以开国之号。孤,王侯自称。此指受封爵事。<8>毂(gǔ古):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舆。<9>旄(máo毛):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拥旄,古代高级武将持节统制一方之谓。<10>鸣镝(dí):响箭。股战:大腿颤抖。<11>穹庐:原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这里指代北魏政权。<12>去就:指陈伯之弃梁投降北魏事。<13>内审:内心反复考虑。诸,“之于”的合音。<14>赦罪责功:赦免罪过而求其建立功业。<15>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弃瑕,即不计较过失。<16>“推赤”二句:《后汉书·光武帝纪》:“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汉兵诛王郎,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反侧子,指心怀鬼胎,疑惧不安的人。此谓梁朝以赤心待人,对一切都既往不咎。<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18>“朱鲔”句。朱鲔(wěi伟)是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说刘玄杀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刘伯升。光武攻洛阳,朱鲔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劝降,转达光武之意说,建大功业的人不计小恩怨,今若降,不仅不会被杀,还能保住官爵。朱鲔乃降。涉血,同“喋血”,谓杀人多流血满地,脚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刘伯升。<19>“张绣”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zì自)刃,用刀刺入人体。<20>往哲:以往的贤哲。与,赞同。<21>不远而复:指迷途不远而返回。《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经》。攸高:嘉许。<23>“主上”二句:桓宽《盐铁论·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网漏吞舟之鱼。”吞舟,这里指能吞舟的大鱼。<24>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这里喻指陈伯之祖先的坟墓。不剪:谓未曾受到毁坏。<25>“高台”句:桓谭《新论》云: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此指陈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毁。<26>雁行:大雁飞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27>紫:紫绶,系官印的丝带。黄:黄金印。<28>赞:佐助。帷幄:军中的帐幕。《史记·留侯世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29>轺(yáo遥):用两匹马拉的轻车,此指使节乘坐之车。建节:将皇帝赐予的符节插立车上。<30>疆埸(yì易),边境。<31>刑马:杀马。古代诸侯杀白马饮血以会盟。<32>传之子孙:这是梁代的誓约,指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传之子孙。<33>腼(miǎn免)颜:厚着脸。<34>毡裘:以毛织制之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这里指代北魏。长,头目。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长。<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晋末宋初曾骚扰淮北,刘裕北伐将他擒获,解至南京斩首。<36>东市: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场。<37>姚泓:后秦君主。刘裕北伐破长安,姚泓出降。<38>面缚:面朝前,双手反缚于后。西都,指长安。<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处,即天地之间。<40>异类: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1>姬汉:即汉族。姬,周天子的姓。旧邦:指中原周汉的故土。<42>杂种: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3>北虏:指北魏。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僭(jiàn见):假冒帝号。<44>“多历”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45>燋烂:溃败灭亡。燋,通“焦”。<46>伪� (niè)聂):这里指北魏统治集团。昏狡:昏瞆狡诈。<47>自相夷戮:指北魏内部的自相残杀。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谋反被杀。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乱被囚禁而死。<48>携离:四分五裂。携,离。<49>酋豪:部落酋长。猜贰:猜忌别人有二心。<50>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51>藁(gǎo稿)街:汉代长安街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蛮邸即设于此。<52>“而将军”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焦烂。”飞幕,动荡的帐幕,此喻陈伯之处境之危险。<53>“见故国”四句:语出李善注引袁晔《后汉记·汉献帝春秋》臧洪报袁绍书:“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绸缪,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复面也。”陴(pí疲),城上女墙。怆悢,悲伤。<54>“所以”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思赵将,即想复为赵将。<55>“吴子”句:据《吕氏春秋·观表》吴起为魏国守西河(今陕西韩城县一带)。魏武侯听信谗言,使人召回吴起。吴起预料西河必为秦所夺取,故车至于岸门,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为秦所得。<56>励:勉励,引申为作出。良规,妥善的安排。<57>白环西献:李善注引《世本》载:“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58>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的箭。《孔子家语》载:武王克商,“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肃慎氏,东北的少数民族。<59>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为汉代西南方国名。<60>解辫请职:解开盘结的发辫,请求封职。即表示愿意归顺。<61>昌海:西域国名。即今新疆罗布泊。<62>蹶角:以额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63>“掘强”二句:《汉书·伍被传》记伍被说淮南王曰:“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掘强,即倔强。<64>中军临川殿下:指萧宏。时临川王萧宏任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65>茂亲:至亲。指萧宏为武帝之弟。<66>揔:通“总”。戎重:军事重任。<67>吊民:慰问老百姓。汭(ruì锐):水流隈曲处。洛汭,洛水汇入黄河的洛阳、巩县一带。<68>秦中:指北魏。今陕西中部地区。<69>遂:因循。<70>聊布:聊且陈述。往怀:往日的友情。参考资料:http://www.likehard.net/shownovel.asp?art_id=101
2023-05-25 22:58:332

三国演义第23回中,曹操说许楮"虽岑彭,马武不及也"中岑彭,马武何许人也?

建武九年(33年),公孙述派任满、田戌、程泛率领几万人乘船下江关(今四川奉节县东),击败冯骏、田鸿、李玄,攻克夷道(今湖北宜都)、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占据荆门、虎牙(今湖北宜昌东南隔江相望之二山)二山。他们在江面上架起浮桥、斗楼,并在水下立起攒柱(密集的柱桩),断绝水道,而大军则在山上安营,抵拒汉兵。岑彭几次进攻,均失利。于是,便建造直进楼船、冒突(船名,取其触冒而唐突)、露桡(船名,取其露楫在外,人在船中)数千艘,做大进攻的准备。建武十一年(35年)春,岑彭与吴汉、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将领调集南阳、武陵、南郡的兵士和桂阳、零陵、长沙的委输棹卒六万多人,战马五千匹,会集荆门。吴汉认为三军棹卒多费粮草,提议解散他们。岑彭则认为蜀军势大,棹卒不可解散,并上奏皇帝,说明情况。光武帝对岑彭说:“大司马(吴汉)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岑彭)为重而已”(《后汉书·岑彭列传》)。 于是,岑彭便在军中招募抢攻敌人浮桥的勇士,谁先登上浮桥,谁得最高的赏赐。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时天风狂急,鲁奇率勇士驾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但江中攒柱,阻住战船,难以前行。鲁奇一面督率军士殊死作战,一面用火把焚烧攒柱。风怒火盛,桥楼崩烧。岑彭尽起全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溺死者数千人。汉军斩杀任满,生擒程泛,而田戌脱身,逃往江州。 岑彭上奏刘隆为南郡太守,自己则率领臧宫、刘歆长驱直入,进占江关,并严肃军纪,号令军中吏士,不得虏掠百姓。所到之处,百姓都奉献牛酒,迎接犒劳部队。岑彭接见当地年高德劭者,对他们说:“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后汉书·岑彭列传》)。并坚决推辞,不受牛、酒等物。百姓皆大为喜悦,争着开门归降。光武帝下诏书,命岑彭守益州牧,而每攻克一个郡,岑彭都先兼摄太守职务。 岑彭进军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见田戌粮草众多,很难在短期内攻克。便留冯骏驻防,自己则率兵直指垫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合川东),收得粮米几十万石。公孙述派遣延岑、吕鲔、王元和他的弟弟公孙恢一起拒守广汉(郡治梓潼,今属四川)、资中(今四川资阳),又派侯丹率二万余人拒守黄石(今四川涪陵东北横石滩)。岑彭见状,多设疑兵,虚张声势,命杨翕和臧宫抵拒延岑等人,自己则分兵由水路回江州,溯都江而上,袭击侯丹,大破其军。接着,昼夜兼行一千余里,一鼓攻克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并派精锐骑兵驰攻广都(今四川双流),一直攻到离成都几十里的地方,其势如迅风疾雨,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敌众溃散。开始,公孙述听说汉军在平曲出现,便派大军前往迎击。等到岑彭到达武阳,绕出延岑部的后方,蜀地出于意外,震骇动摇。公孙述更是大惊失色。以杖顿地说:“是何神也”(《后汉书·岑彭列传》)! 岑彭所驻的地方叫彭亡。岑彭听此地名,心中不悦,本想移营,天黑未果。公孙述派一刺客,谎称是逃亡之人,前来投降,乘夜间刺杀岑彭。成为继来歙后,第二个在灭蜀之战中被刺杀的著名将领。 “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齐,秋豪无犯。邛谷王任贵闻彭威信,数千里遣使迎降”(《后汉书·岑彭列传》)。使者到达,岑彭已死。光武帝把任贵贡献给朝廷的礼物都赐给了岑彭的家属,谥壮侯,其子岑遵嗣。蜀人怜之,给他在武阳立庙,岁时祭祀。 点评:岑彭在东汉王朝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参加过统一战争中的所有作战:平定河北,攻关东、洛阳,统一关中,战隗嚣,直至灭蜀,是当时极少数能独当一面将领。他不但作战勇敢,奇计迭出,而且信义素著,以德怀人。故能克成宏远之业,建立不世之功,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中之翘楚。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
2023-05-25 22:58:441

《梦溪笔谈》器用原文及译文

  器用   原文   作者:沈括   礼书所载黄彝,乃画人目为饰,谓之“黄目”。余游关中,得古铜黄彝,殊不然。其刻画甚繁,大体似缪篆,又如阑盾间所画回波曲水之文。中间有二目,如大弹丸,突起。煌煌,所谓黄目也。视其文,仿佛有牙角口吻之象。或说黄目乃自是一物。又余昔年在姑熟王敦城下土中得一铜钲,刻其底日“诸葛士全茖茖鸣钲。”茖即古落字也,此部落之落。士全,部将名耳。钲中间铸一物,有角,羊头;其身亦如篆文,如今时术土所画符。傍有两字,乃大篆“飞廉”字,篆文亦古怪;则钲间所图,盖飞廉也。飞廉,神兽之名。淮南转运使韩持正也有一钲。所图飞廉及篆字,与此亦同。以此验之,则黄目疑亦是一物。飞廉之类,其形状如字非字,如画非画,恐古人别有深理。大底先王之器,皆不苟为。昔夏后铸鼎以知神奸,殆亦此类。恨未能深究其理,必有所谓。或日:“《礼图》樽彝,皆以木为之,未闻用铜者。”此亦未可质,如今人得古铜樽者极多,安得言无?如《礼图》“瓮以瓦为之”,《左传》却有谣瓮;律以竹为之,晋时舜祠下乃发得玉律。此亦无常法。如蒲谷壁,《礼图》悉作草稼之象,今世人发古冢得蒲璧,乃刻文蓬蓬如蒲花敷时;彀壁如粟粒耳。则《礼图》亦未可为据。   礼书言罍画云雷之象,然莫知雷作何状。今祭器中画雷,有作鬼神伐鼓之象,此甚不经。余尝得一古铜罍,环其腹皆有画,正如人间屋梁所画曲水。细观之,乃是云、雷相间为饰,乃所谓云、雷之象也。今《汉书》罍字作裛,盖古人此饰罍,后世自失传耳。   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郓州发地得一铜弩机。甚大,制作极工。其侧有刻文日:“臂师虞士,牙师张柔。”史传无此色目人,不知何代物也。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古剑有沈卢、鱼肠之名,沈音湛。沈卢谓其湛湛然黑色也。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不茎榦;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济州金乡县发一古冢,乃汉大司徒朱鲔墓,石壁刻人物、祭器、乐架之类。人之衣冠多品,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悉如今制,但无脚耳。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抱面,下垂及肩,略无小异。人情不相远,千余年前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亦有类今之食器者。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长安故宫阙前,有唐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形如垂肺,亦有款志,但漫剥不可读。按《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原其义,乃伸冤者击之,立其下,然后土听其辞,如今之挝登闻鼓也。所以肺形者,便于垂。又肺主声,声所以达其冤也。   熙宁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余千文,皆“顺天”“得一”。当时在庭皆疑古无“得一”年号,莫知何代物。余按《唐书》,史思明僭号铸“顺天”“得一”钱。“顺天”其伪年号,“得一”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余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太甲》曰:“往省括于度则释。”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此正是勾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纬,则设之于堋,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余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设度于机,定加密矣。   余于关中得一铜匜,其臂有刻文二十字日:“律人衡兰注水匜,容一升。始建国元年一月癸卯造。”皆小篆。律人当是官名。《王莽传》中不载。  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笔发,以麝皮为絤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匵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扎,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未留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无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朝士黄秉少居长安,游骊山,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郑嵎《津阳门》诗云:“破簪碎细不足拾,金沟浅溜和缨緌。”非虚语也。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屋上覆橑,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今令文中谓之“斗八”,吴人谓之“罳顶”。唯宫室祠观为之。   今人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绶;得以印绶葬者极稀。土中所得,多是没于行阵者。   大驾玉辂,唐高宗时造,至今进御。自唐至今,凡三至泰山登封。其他巡幸,莫记其数。至今完壮,乘之安若山岳,以措杯水其上而不摇。庆历中,尝别造玉辂,极天下良工为之,乘之动摇不安,竟废不用。元丰中,复造一辂,尤极工巧,未经进御,方陈于大庭,车屋适坏,遂压而碎,只用唐辂。其稳利坚久,历世不能窥其法。世传有神物护之,若行诸辂之后,则隐然有声。   部份译文   《三礼图》所载录的黄彝这种器物,是画人的眼睛为装饰的,称之为“黄目”。我游历关中时,曾得到一件黄彝古铜器,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这件古铜器所刻画的纹饰甚为繁缛,大体上类似屈曲缠绕的缪篆文字,而又如同宫殿前栏杆之间的石陛上所刻画的回旋水波纹。其纹饰中间有两只眼睛,像两个大弹丸,突起于铜器表面,煌煌然发亮,这大概就是所谓“黄目”。看它的纹饰,仿佛还有牙齿、角、口和嘴唇的形象,所以有人说“黄目”可能自是一种动物。我当年又曾在姑熟王敦所建城下的土中得到一件铜钲,其底部刻有“诸葛士全茖鸣钲”的文字。“茖”就是古“落”字,在这里是部落的“落”,“士全”应该就是王敦部将的名字。钲的中间铸有一个动物,有角,头像羊头,身子的线条如同缪篆,就像现今术士所画的符箓。旁边有两个字,是大篆的“飞廉”二字,篆文也很古怪,那么这件钲的中间所铸的图形大约就是飞廉的形象。飞廉是古代相传的一种神兽的名称。淮南转运使韩持正也有一件钲,那上面所铸的飞廉图形和篆字,与我的这一件也相同。据此推论,那么“黄目”也有可能是一种动物。此等飞廉之类,其形状似字非字,似画非画,恐怕古人别有深意。大抵古代先王的礼器都不是随便制作的,从前夏后氏铸鼎以使民知神奸,大概也是这类器物。遗憾的是现在还未能深入研究揭示其中的道理,然而古人这样做一定是有所寓意的。有人说,《三礼图》所画的樽彝都是木制的,没有听说有铜制的。这点也经不起质证,如现在人们获得的古铜樽已经极多,怎么能说古代没有铜制的礼器呢?如《三礼图》中的瓮是陶制的,而《左传》中却有“瑶瓮”(玉制的瓮);律管是竹制的,而晋代在舜祠下便发掘出了玉制的律管。这些也是没有常规的。又如蒲璧和谷璧,《三礼图》都在璧的表面上画几棵草或庄稼的图案作为它们的装饰,而现在世人发掘古墓所得到的蒲璧,却是刻纹茂密像蒲席的编织花纹铺开时的样子,谷璧则不过是璧的表面密排的圆形突起有如米粒而已,可见《三礼图》也未可作为依据。   唐人诗作多有言及吴钩的。吴钩是刀名。刀是弯的,现在南方一些土著部族还在用,称之为“葛党刀”。   古人用牛皮做箭筒,行军睡觉的时候就用它来做枕头。利用箭筒中空的特点,贴紧地面枕在头下,几里以内的地方如果有人马走动的声音,都能听到。这大概是由于中空的东西能够接收声音吧!   熙宁年间,李定向官府进献偏架弩,像一般的弩弓而安装了一种铁镫。用脚踏铁镫抵于地面开弓,箭射出三百步(一百八十丈)远,还能洞穿多层铠甲,当时称之为“神臂弓”,是最厉害的武器。李定本是党项羌族人的酋长,自从投归朝廷,历官至团练使、防御使而去世,他的几个儿子都以骁勇善战称雄于西部边陲。   古代的名剑有叫“沈卢”、“鱼肠”的。“沈卢”的意思,是说它的色泽湛湛然又黑又亮。古人以含有杂质的钢为剑刃,以熟铁为剑身,不这样剑就容易折断。用钢铸的剑,剑刃会多有毁缺,古时相传的“巨阙”就是这种剑,所以铸剑不可纯用含有杂质的钢。以“鱼肠”为名的剑,就是现在的蟠钢剑,其名又叫“松文(纹)”;这“鱼肠”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把鱼煮熟,剥去它两边的肉,露出它的肠子看一看,就知道其肠正像现在蟠钢剑的花纹。   济州金乡县发掘出一座古墓,是东汉初大司徒朱鲔的墓,墓室的石壁上都刻有人物、祭器、乐架之类的图像。人物的衣冠服饰多种多样,有一种头巾像今天的幞头,头巾的前面都是方形的,完全和今天的式样相同,只是没有垂带。妇人所戴也有像今人所称的“垂肩冠”的,类似近年所服的角冠,两侧的巾布抱着脸面,下垂到肩部,几乎连小小的差异都没有。是知人情相近而不相远,千余年前的冠服已曾是这个样子。墓室图像中的祭器也有类似今天的食器的。   古人制作铜镜,镜子大,镜面就平;镜子小,镜面就要凸起。凡是镜子镜面凹陷的,照出的人脸就大;镜面凸起的,照出来的人脸就小。小镜子不能把人的脸部照全,所以让镜面微微凸起,就可把人脸缩小一点全部照出来,那么即使镜子很小也能把人脸全都照出来。(制作时要)反反复复多次测量,试验镜面的大小,调整镜面的凹凸程度,经常做到人脸的大小与镜子照出的形象的大小相配。这是古代工匠的精巧与智慧之处,后代人做不出来。接连有人得到古人所铸的铜镜,结果都刮削打磨把镜面弄平了,这也正是师旷之所以伤感于知音难觅的缘故。   熙宁年间,曾因掘地采集到大钱三十多贯(一贯为一千枚),都是“顺天元宝”和“得一元宝”。当时朝廷诸臣都怀疑古代没有“得一”年号,不知这些钱是哪个朝代的。我检查《唐书》记载:史思明僭越称帝号,铸“顺天”、“得一”钱。“顺天”是史思明伪政权的年号;“得一”只是他所铸钱的称谓,不是年号。   民间流传一件透光的铜镜,镜的背面有铭文,共二十个字,字体极古老,不能识读。用镜面接太阳光,铜镜背面的花纹及二十个字就都透射在屋壁上,十分清楚分明。有人推究这一现象的道理,以为铸铜镜时,薄的地方先冷,而背面有花纹及文字的地方要厚一些,这些地方冷得慢,铜就收缩得多一些;花纹虽在背面,而在镜面上仍然隐约存留着它们的痕迹,所以在日光照射下就显示出来了。依我所观察,这一现象的原理确实如此。然而我家里有三面铜镜,又曾见到他人家里所藏的一面,都是一个样式,纹饰图画和铭文字体几乎没有丝毫的差异,形制都很古老。而只有这一面能够透光,其他镜子即使最薄的,也都不能透光。我猜想古人可能自有一套特别的制作技术。   我近年在海州,见有户人家挖地得到一件弩机。这弩机的瞄准部件相当长,瞄准部件旁边有一小矩尺,如同普通的有分寸刻度的矩尺。推究其意,是在发射时以眼目注视箭头的端点,用瞄准部件的度数测算发射的角度,以调整箭头的高下,用的正是算术家的勾股法。《尚书·太甲》篇说:“往省括于度则释。”我怀疑这件弩机的小矩尺就是《太甲》篇所说的“度”。汉末陈王刘宠善于弩弓发箭,号称十发十中,并且每次射中的都是同一个靶心。史书记载他的办法是“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这些话隐晦难以明白,揣测其大意:“天覆地载”,大约不过是指发射时用以指示调整前后高下的手势;“参连为奇”,说的是按瞄准部件的度数注视箭头,通过箭头注视靶的,使瞄准部件、箭头、靶的三者连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正是利用勾股定理测量高下浅深的方法;“三经三纬”,则是设在靶墙上的三条经(纵)线和三条纬(横)线,用来标志箭靶的高低左右。我曾按这办法设置三经三纬,以箭头瞄准,发箭也十中七八;若设刻度于弩机上,那么命中的精密度一定会更高。   青堂羌人善于锻造铠甲,所造铠甲的铁片颜色青黑,晶莹透亮,可以照出毛发。用麝皮做成的背心缀以甲片,柔软轻薄而坚韧。镇戎军有一副铁甲,用木匣收藏着,官员届届相传当做宝器。韩魏公泾原帅时,曾取出做过试验,在五十步(三十丈)开外,用强弩来射它,不能射穿。也曾有一箭穿透了甲片,竟是因为正好射在了甲片的小钻孔上,结果箭头为钻空所刮,铁都反卷起来了,其甲片竟坚硬到如此程度。凡是锻造铠甲,其方法是开始铁片甚厚,不用炉火加高温锻打,而只进行冷锻,直到铁片的厚度比原来减少了三分之二,就算锻成了。甲片的末端留着像筷子头那么大小的一小片不锻打,隐约像个瘊子,这是为了检查铁片未锻打时的厚薄,有如疏浚河道时留些笋状的立土,所以这种铠甲被叫做“瘊子甲”。今人锻甲,多在甲片的背面暗留一个伪做的瘊子;虽留瘊子,但所用质料原非精钢,或由火锻做成,都无补于实用,不过徒为外表的装饰罢了。   朝廷命官黄秉年轻时居住在长安,有一次游骊山,正碰上一个道士在修治旧时宫殿的石渠,在石头下发现一支折断的玉钗,钗头刻成风首的形状,都已残缺,然而制作的精巧,是后人不能做到的。郑愚的《津阳门诗》说:“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浅溜和缨绥。”这话不是虚传的。我又曾路过金陵,见有人发掘六朝君主的陵墓,得到很多古物。我曾看到一支玉臂钗,两头都设置转动机关,可以弯曲、伸直或使之变成圆形的,几乎看不出有缝,而为九条龙所环绕,制作功夫可比鬼斧神工。世人多称往古民风淳朴,手工制作大都粗糙笨拙,其实大不是这么一回事。古器物制造非常精巧,正由于民风淳朴的缘故,民风淳朴则各种手工制作都一丝不苟。后世风俗虽浮华奢侈,而在工艺上的用力不及古人,所以造出来的器物多不精致。   今人所得地下出土的古印章,多是军中武官的印章。古人佩戴印章,罢免、升迁和死去都要上交印章和系印章的绶带,能以印章和绶带随葬的极少。现在见于地下出土的,多是死于行伍战阵的人所留下的。   宫中大驾玉辂,是唐高宗时制造的,至今还供皇上使用。从唐朝到现在,共三次用它东至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其他巡视出行,不计其数,而玉辂至今完好结实,乘坐起来安如山岳,放杯水在上面也不会摇动。庆历年间,曾另造一辆玉辂,极尽天下最优秀的工匠手艺制作,乘上去还是摇动不稳定,最后被废弃不用。元丰年间,又造了一辆玉辂,尤其极尽天下工巧之能事,而还没有进献皇上,正陈放在大庭中,恰好车屋倒坏,竟压碎了,只好仍用唐玉辂。唐玉辂的稳定、便利、坚固、耐用,历来都不能搞清楚它所以如此的制造方法。世传有神物保护它,如果让它行在其他车辂之后,就会隐隐约约听到一种奇怪的声响。
2023-05-25 22:58:501

《刘秀》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刘秀》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刘秀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①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刘秀复徇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监五县,为汉兵所获。异曰:“异有老母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秀许之。异归,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②除之。秀谓縯曰:“事欲不善。”縯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此人不可复信!”縯不从。縯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 题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部共乘之             乘:趁着 B. 汉兵乘锐崩之           崩:使……溃散 C.更始不敢发            发:发动 D.未尝自伐昆阳之功       伐:夸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 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             ②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B.① 士卒奔走,各还其郡             ② 而其无忘乃父之志 C.① 据五城以效功报德               ② 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D.① 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       ② 吾欲因之梦吴越 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中(的汉军)亦鼓噪而出 B.旬月之间,(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C.遂与萌率五县(之地)以降 D.秀不与(司徒官属)交私语 12.下文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与王寻、王邑的军*作战时,刘秀带兵冲杀,斩敌数十人,其勇气鼓舞了将士们冲锋陷阵,接连获胜。 B.文中描写战争的句子,写人与写物结合,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突出汉军大胜莽军大败的情势,很有感染力。 C.刘秀曾经提醒刘縯注意刘玄心怀恶意,可是刘縯却毫不在意,结果因为他的部将出事而一起被刘玄杀掉。 D.刘秀不但不与刘玄计较兄长被害一事,反而饮食言笑如平常,赢得刘玄的信任,可见他对兄长是冷酷无情的。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3分) (2)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4分) (3)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3) 参考答案: 9.A(掩袭,追逐。)(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注意B项的使动用法。) 10.A(A副词,就。B代词,自己的。语气词,表祈使  C连词,来。介词,因为 D介词,趁着。介词,依据) 11.C(应指人,即“军民”。)(考查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注意语境。C项有“降”,加“之地”不对。) 12.D(“可见他对兄长是冷酷无情的”不正确,从上文刘秀多次提醒兄长,见出他对兄长是有情有意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他隐忍精明的个性。)(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表达技巧和文学作品形象的鉴赏。要注意整体把握刘秀的性格特点。) 13.(1)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 (2)虎豹都吓得腿发抖,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 (3)刘秀不与他们谈一句私话,唯有深自责备而已,不曾自己夸耀保卫昆阳的战功。 译文 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兵士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冲杀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汉军接连获胜,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将营垒。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终于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适值迅雷、大风,屋瓦全都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来,水暴涨,虎豹都吓得腿发抖,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王莽军的士兵奔跑,各自回到自己的故乡。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刘秀再向颍川一带夺取土地,进攻父城,未能攻克,大军驻扎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督察五县,被汉兵生擒。冯异说:“我有老母在父城,我愿意回去,献上这五座县城,来报答恩德。”刘秀许诺。冯异回去后,就和苗萌一起率领五县军民投降。 新市兵、平林兵的将领们因为刘兄弟威名日盛,秘密建议更始帝刘玄除掉他俩。刘秀对刘縯说:“看情况更始帝打算跟我们过不去。”刘縯笑着说:“一向就是如此。”不久,刘玄集合全体将领,教刘縯拿出他的宝剑,接过来仔细观察。这时,绣衣御史申徒建跟着呈上玉,暗示更始帝早下决断,但更始不敢发动。李轶最初跟刘縯兄弟感情很好,可是后来转而谄媚拥有权柄的新贵,刘秀告诫刘:“对这个人不能再信任了!”刘縯不听从。刘縯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听说刘玄即位的消息,大怒说:“当初起兵图谋大事的,是刘縯兄弟。而今更始是干什么的呢!“刘玄任命刘稷当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受这一任命。刘玄就与将领们部署数千军*,先逮捕刘稷,准备诛杀。刘縯坚持反对。李轶、朱鲔趁机建议刘玄同时逮捕刘縯,并于当天跟刘稷一齐斩首。刘秀听到这个消息,从父城夺回宛城,向刘玄请罪。司徒所属官员迎接刘秀,表示哀悼,刘秀不与他们谈一句私话,唯有深自责备而已,不曾自己夸耀保卫昆阳的战功,又不敢为刘縯服丧。饮食言谈欢笑跟平常一样。刘玄因此惭愧,任命刘秀当破虏大将军
2023-05-25 22:58:571

有一篇古文是劝降的,非常有名

南朝·梁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丘迟小传】 丘迟(公元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八岁便能属文。初仕齐,以秀才迁殿中郎;入梁后,以文才为武帝所器重,官至永嘉太守、司空从事中郎。梁武帝著连珠,诏群臣继作者数十人,以丘迟文最美。今传明人所辑《丘司空集》。 【与陈伯之书 丘迟题解】 陈伯之,睢陵(今江苏睢宁)人。梁时为江州刺史,封丰城县公。梁天监元年(502)率部投降北魏,为平南将军,都督淮南诸军事。天监四年(505),梁武帝命临川王萧宏率军北征,陈伯之领兵对抗。萧宏命记室丘迟作此书私劝陈伯之归降。这封信从南北战场的形势,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个人的前途和他目前危险处境等方面着笔,不仅有晓以利害和大义的正面劝告,更以江南春天的美景和浓郁的乡情引动对方的故国之思,文辞委曲婉转,声情并茂。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描写江南景色的名句。史载陈伯之于第二年三月在寿阳(今安徽寿县附近)率八千士兵降梁。 【与陈伯之书 丘迟原文】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1>:无恙<2>,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3>,才为世出<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5>。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6>,立功立事,开国称孤<7>。朱轮华毂<8>,拥旄万里<9>,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10>,对穹庐以屈膝<11>,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12>,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13>,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14>,弃瑕录用<15>,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16>。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17>。朱鲔涉血於友于<18>,张绣刃於爱子<19>,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涂知返,往哲是与<20>,不远而复<21>,先典攸高<22>。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23>;将军松柏不剪<24>,亲戚安居,高台未倾<25>,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26>,佩紫怀黄<27>,赞帷幄之谋<28>,乘轺建节<29>,奉疆埸之任<30>,并刑马作誓<31>,传之子孙<32>。将军独腼颜借命<33>,驱驰毡裘之长<34>,宁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强<35>,身送东市<36>;姚泓之盛<37>,面缚西都<38>。故知霜露所均<39>,不育异类<40>;姬汉旧邦<41>,无取杂种<42>。北虏僭盗中原<43>,多历年所<44>,恶积祸盈,理至燋烂<45>。况伪�昏狡<46>,自相夷戮<47>,部落携离<48>,酋豪猜贰<49>。方当系颈蛮邸<50>,悬首藁街<51>,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52>,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53>!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4>,吴子之泣西河<55>,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想早励良规<56>,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57>,楛矢东来<58>;夜郎滇池<59>,解辫请职<60>;朝鲜昌海<61>,蹶角受化<62>。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63>!中军临川殿下<64>,明德茂亲<65>,揔兹戎重<66>,吊民洛汭<67>,伐罪秦中<68>,若遂不改<69>,方思仆言。聊布往怀<70>,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选自胡刻本《文选》 【与陈伯之书 丘迟译文】 丘迟叩拜陈将军足下:知您近来康健,使我不胜欢欣!将军勇武为三军之首,才能杰出于当世,鄙弃燕雀俗小的胸襟,企慕鸿鹄高飞有远大的志向。过去曾顺应机缘而通变,遇到梁武帝那样英明的君主,建立了功勋,建立了事业,得以冠开国之号封爵称孤,乘坐精致华丽的车舆,在广阔的地域中持旄节而统制一方,这是何等壮观啊!怎么一下子成了奔逃亡命的虏寇,听到响箭就大腿发抖,对着毡帐弯腰屈膝,这又是何等卑劣呵! 推寻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之时,并没有其他原因,仅仅因为没有在自己的内心反复审察考虑,又听信了外面流传的谣言,一时迷惑错乱,以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当今梁朝对臣下赦免罪责而求其建功立业,不计较过失而加以任用,以赤诚之心待天下之人,使一切怀疑动摇的人都安定下来。这一切都为将军所熟知,不需要我一一细述了。历史上朱鲔虽曾杀了光武帝的哥哥,张绣也杀死曹操的爱子,但汉光武帝并不因之而疑忌,曹操对再次归降的张绣还象过去一样。何况将军并无朱、张之罪,而以功勋见重于当世。迷失道路而能知返,这是往哲先贤们所赞许的;迷途不远而归来,更为古之典籍所褒扬。当今皇帝轻于刑法而重施恩惠,法网宽松到可以漏掉吞舟的大鱼;将军在梁地的祖坟完好,亲戚安居乐业,住宅未曾倾毁,爱妾仍然健在。您心里可要好好想一想,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今梁朝的功臣名将,各有封赏任命,位置高下很有秩序。腰系紫绶丝带,掌管金印,参预筹划军国大计;坐轻车而竖旄节,身负保卫边疆的重任。并且杀白马郑重立约: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唯有您将军厚颜偷生,为拓跋族的头目魏帝奔走效劳,难道不感到可悲吗?至于像南燕慕容超那样强大,最终被解送建康刑场斩首;像后秦姚泓那样强盛,最后也在长安反缚出降。由此可见,虽天地之间霜露均布,却不养育异类;北方中原一带周汉故土,容不得杂种。北魏假称帝号窃取中原,已有很多年,积恶多端灾祸满盈,理应溃败灭亡。更何况北魏统治集团昏瞆狡诈、自相残杀,部落内部分崩离析,头目之间各存二心互相猜忌。马上就要受缚至京城蛮邸,悬首级于藁街,而将军却如鱼游于烧沸水的釜鼎之瞆中,像燕子筑窝巢于飞动摇荡的帐幕之上,不是太令人迷惑不解了吗? 暮春三月之时,江南碧草萋盛,各色的杂花开满树丛,群莺穿梭飞忙。看到故国军队的旗鼓,回想起往日的生活,持弓登城以望远之际,怎不令人黯然伤情!正因为如此廉颇才渴想能重为赵将,吴起临别西河才掩泪悲伤。这是人之常情,难道唯独将军没有这种感情吗? 希望您尽早作出妥善安排,自己争取幸福的前途。当今武帝十分英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西王母献来玉环,肃慎氏贡来楛矢。夜郎、滇池诸国,解其发辫而请求封职。朝鲜和西域罗布泊,叩头归服而接受教化。唯有北魏野心勃勃,倔强于沙漠边塞之中,企图苟延岁月。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德行彰明且是武帝至亲,主持这次北伐的军机重任,前来慰问洛水隈曲处的百姓,讨伐秦中的逆贼,您若犹豫因循而不知改过,可要好好考虑我这番话。聊且以此书表达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详加省察。丘迟叩拜。(王运熙 曹旭) 【与陈伯之书 丘迟注释】 <1>顿首:叩拜。这是古人书信开头和结尾常用的客气语。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2>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恙,病;忧。<3>“将军”句:语出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此喻陈英勇为三军之首。<4>才为世出:语出苏武《报李陵书》:“每念足下才为世生,器为时出。”此喻陈才能杰出于当世。<5>“弃燕”二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喻陈伯之有远大的志向。<6>“昔因”二句:指陈伯之弃齐归梁,受梁武帝赏爱器重。<7>“立功”二句,《梁书·陈伯之传》:“力战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千户。”开国:梁时封爵,皆冠以开国之号。孤,王侯自称。此指受封爵事。<8>毂(gǔ古):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舆。<9>旄(máo毛):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拥旄,古代高级武将持节统制一方之谓。<10>鸣镝(dí):响箭。股战:大腿颤抖。<11>穹庐:原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这里指代北魏政权。<12>去就:指陈伯之弃梁投降北魏事。<13>内审:内心反复考虑。诸,“之于”的合音。<14>赦罪责功:赦免罪过而求其建立功业。<15>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弃瑕,即不计较过失。<16>“推赤”二句:《后汉书·光武帝纪》:“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汉兵诛王郎,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反侧子,指心怀鬼胎,疑惧不安的人。此谓梁朝以赤心待人,对一切都既往不咎。<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18>“朱鲔”句。朱鲔(wěi伟)是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说刘玄杀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刘伯升。光武攻洛阳,朱鲔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劝降,转达光武之意说,建大功业的人不计小恩怨,今若降,不仅不会被杀,还能保住官爵。朱鲔乃降。涉血,同“喋血”,谓杀人多流血满地,脚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刘伯升。<19>“张绣”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zì自)刃,用刀刺入人体。<20>往哲:以往的贤哲。与,赞同。<21>不远而复:指迷途不远而返回。《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经》。攸高:嘉许。<23>“主上”二句:桓宽《盐铁论·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网漏吞舟之鱼。”吞舟,这里指能吞舟的大鱼。<24>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这里喻指陈伯之祖先的坟墓。不剪:谓未曾受到毁坏。<25>“高台”句:桓谭《新论》云: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此指陈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毁。<26>雁行:大雁飞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27>紫:紫绶,系官印的丝带。黄:黄金印。<28>赞:佐助。帷幄:军中的帐幕。《史记·留侯世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29>轺(yáo遥):用两匹马拉的轻车,此指使节乘坐之车。建节:将皇帝赐予的符节插立车上。<30>疆埸(yì易),边境。<31>刑马:杀马。古代诸侯杀白马饮血以会盟。<32>传之子孙:这是梁代的誓约,指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传之子孙。<33>腼(miǎn免)颜:厚着脸。<34>毡裘:以毛织制之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这里指代北魏。长,头目。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长。<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晋末宋初曾骚扰淮北,刘裕北伐将他擒获,解至南京斩首。<36>东市: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场。<37>姚泓:后秦君主。刘裕北伐破长安,姚泓出降。<38>面缚:面朝前,双手反缚于后。西都,指长安。<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处,即天地之间。<40>异类: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1>姬汉:即汉族。姬,周天子的姓。旧邦:指中原周汉的故土。<42>杂种: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3>北虏:指北魏。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僭(jiàn见):假冒帝号。<44>“多历”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45>燋烂:溃败灭亡。燋,通“焦”。<46>伪� (niè)聂):这里指北魏统治集团。昏狡:昏瞆狡诈。<47>自相夷戮:指北魏内部的自相残杀。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谋反被杀。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乱被囚禁而死。<48>携离:四分五裂。携,离。<49>酋豪:部落酋长。猜贰:猜忌别人有二心。<50>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51>藁(gǎo稿)街:汉代长安街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蛮邸即设于此。<52>“而将军”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焦烂。”飞幕,动荡的帐幕,此喻陈伯之处境之危险。<53>“见故国”四句:语出李善注引袁晔《后汉记·汉献帝春秋》臧洪报袁绍书:“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绸缪,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复面也。”陴(pí疲),城上女墙。怆悢,悲伤。<54>“所以”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思赵将,即想复为赵将。<55>“吴子”句:据《吕氏春秋·观表》吴起为魏国守西河(今陕西韩城县一带)。魏武侯听信谗言,使人召回吴起。吴起预料西河必为秦所夺取,故车至于岸门,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为秦所得。<56>励:勉励,引申为作出。良规,妥善的安排。<57>白环西献:李善注引《世本》载:“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58>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的箭。《孔子家语》载:武王克商,“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肃慎氏,东北的少数民族。<59>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为汉代西南方国名。<60>解辫请职:解开盘结的发辫,请求封职。即表示愿意归顺。<61>昌海:西域国名。即今新疆罗布泊。<62>蹶角:以额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63>“掘强”二句:《汉书·伍被传》记伍被说淮南王曰:“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掘强,即倔强。<64>中军临川殿下:指萧宏。时临川王萧宏任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65>茂亲:至亲。指萧宏为武帝之弟。<66>揔:通“总”。戎重:军事重任。<67>吊民:慰问老百姓。汭(ruì锐):水流隈曲处。洛汭,洛水汇入黄河的洛阳、巩县一带。<68>秦中:指北魏。今陕西中部地区。<69>遂:因循。<70>聊布:聊且陈述。往怀:往日的友情。
2023-05-25 22:59:052

明太祖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 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 回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并取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部下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掌握了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使得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对这只队伍的控制权。 朱元璋并不满足以得的地盘,他要大占宏图就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南京(集庆)就走入了他的视线。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良、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的更大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他在南京外围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比自己强大的陈友亮军团,消灭浙江的张士诚,沈杀韩林儿,派徐达、常遇春北伐。逐个消灭了各个势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北京。 建国后,他采取与民安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颁布《大明律》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他废除丞相,实行六部制,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实行卫所制,使武将与兵权分离,设立锦衣卫,对朝臣和百姓进行监督,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使皇权得到大大的加强。 朱元璋的屡兴大狱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洪武时期的功臣除了耿并文等少数几个外,其余全部被杀。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者达三万人,朱元璋晚年的蓝玉案又牵连了一万五千人。以至于到了靖难之役南京朝廷竟无将可派,可以说朱元璋的分封外藩和大杀功臣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失败。 1398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于南京,在位31年,终年71岁。 汉高祖刘邦的评论 刘邦凭借一支只有百余人的队伍起家,最后击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政治对手,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其间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由败转胜的漫长的道路。这条成功的道路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宁斗智,不能斗力”,从而改变了秦汉之际的历史面貌。它更多地表明:战争就是争民心,争人才,争后勤,争策略……不是只凭借勇力就能解决问题的。 汉光武帝刘秀评论 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 光武在战争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在统一战争中,善于采用政治攻势,如宣布释放奴婢、刑徒,减免赋税刑法,用以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还注意整饬军纪。早在他担任更始政权的将军时就注意约束部下遵守军纪,这就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支持。 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虽因迷信图谶,宣布图谶于天下;贬逐了桓谭、冯衍等直言敢谏之士,有拒谏之失;但大体说来尚能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这些评论,对于评价汉光武帝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世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评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虏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历史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2023-05-25 22:59:251

急需《后汉书·冯异传》的翻译?!~~

【原文】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译文】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他爱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原文】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缣、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①。”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②,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光武南还宛,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异因荐邑子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光武皆以为掾史,以至洛阳。【注释】①效功:效劳,立功。报德:报答恩德。②屈(jué)起:崛起,兴起。屈:通“崛”。 【译文】汉兵初起时,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察五个县,与父城县长苗萌共同守城,为王莽抵御汉军。光武抢占颍川时,攻打父城县攻不下来,将军队屯扎在巾车乡。冯异乘间隙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汉军抓获。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以及同乡人丁缣、吕晏,都跟随着光武,于是一起举荐冯异,得到了召见。冯异说:“以冯异我一人的微薄之力,不足以影响您的强弱。我的老母尚在父城之中,请允许我回去据守五个城邑,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光武回答说:“很好。”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领都是由武士兴起,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抢掠。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并非庸俗之人,可以归附他。”苗萌说:“我与您生死与共,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光武南归宛城,更始攻打父城的将领前后有十几个,冯异严加防守,攻不下来;等到光武担任司隶校尉,途经父城时,冯异等人随即打开城门奉上牛酒相迎。光武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冯异于是推荐同乡人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光武都把他们收为自己的属官,带回洛阳。 【原文】更始数欲遣光武徇河北,诸将皆以为不可。是时左丞相曹竞子诩为尚书,父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及度河北,诩有力焉。 【译文】更始帝多次想派遣光武攻取河北,将领们都认为不妥。那时左丞相曹竞之子曹诩担任尚书,父子掌握朝政,冯异劝光武与他们深交。等到北渡黄河时,曹诩起到很大的作用。 【原文】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①。今公专命方面②,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③郡县,理冤结④,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与铫期乘传⑤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⑥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注释】①依戴:依附拥戴。②专命:不受上命自由行事。方面:一个地方的军政要职或其长官。③徇行:巡行。④理冤结:审理冤屈。⑤传(zhuàn):驿站的车马。⑥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世人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译文】自从刘伯升被害之后,光武不敢显露出自己的悲戚之情,而当一个人独处时,就不沾酒肉,枕席上总是有泪痕。冯异独自叩头劝慰光武节哀。光武制止说:“您不要乱说。”冯异又寻找机会向光武进言说:“天下人都被王莽折磨得很苦,期盼汉室复兴已经很久了。但现在更始帝的将领们横行暴虐,每到一个地方就烧杀抢掠,百姓大失所望,没有可以依托拥戴的人。现在您在地方专权,向百姓施行恩德。因为有了夏桀商纣的混乱,才造就了商汤周武的功勋;长久饥渴的人,很容易就能让他饱足。您应该尽快分派属官,巡察各郡县,审理冤屈,广施恩泽。”光武采纳了他的建议。到了邯郸,就派冯异与铫期乘传车安抚各郡县,造册登记囚徒的名单,安置鳏夫寡妇,对畏罪潜逃又回来自首的罪犯就免除他的罪责,秘密地记下郡守及其属吏中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交给光武。 【原文】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①,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热火,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②。因复度虖沱河至信都,使异别收河间兵。还,拜偏将军。从破王郎,封应侯。 【注释】①舍:休息。②菟肩:植物名,属葵类,可食。 【译文】等到王郎兴起,光武从蓟城城东快速南下,昼夜兼行,草草休息,来到了饶阳的无蒌亭。当时天寒地冻,众人饥渴疲惫,冯异送来了豆粥。第二天一早,光武对将领们说:“昨天得到冯异送来的豆粥,饥饿寒冷就都解除了。”到了南宫县,遇上了大风雨,光武将车停到了路旁的空房子里,冯异抱来了干柴,邓禹烧起火来,光武对着灶烘烤衣服。冯异又送上麦饭和野菜。光武于是又渡过虖沱河到了信都,派冯异另去聚集河间的军马。冯异回来后,就被封为偏将军。后来又跟着光武击败王郎,被封为应侯。 【原文】异为人谦退不伐①,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②,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③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④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暧顿王,因从平河北。 【注释】①伐:自我夸耀。②表识:标记,标识。③屏:退避。④部分:部署,安排。 【译文】冯异为人谦让,从不自夸,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进退都做好标记,军中称为最有秩序。每次军队停下来作短暂休息时,将领们都围坐在一起讲论战功,冯异却经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因此在军中有“大树将军”的称号。攻破邯郸后,军中调整将领部署,并分配各自的属官。士官们都说愿意跟从大树将军,光武因此更对他另眼相看。冯异独自率军击败北平县的铁胫军,又降伏了匈奴的于林暧顿王,接着又跟从光武平定河北。 【原文】时更始遣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将兵号三十万,与河南太守武勃共守洛阳。光武将北徇燕、赵,以魏郡、河内独不逢兵,而城邑完,仓廪实,乃拜寇恂为河内太守,异为孟津将军,统二郡军河上,与恂合执①,以拒朱鲔等。 【注释】①合执:合势。执:通“势”。 【译文】这时,更始帝派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带领三十万军马,和河南太守武勃一同镇守洛阳。光武将要北取燕、赵,考虑到唯独魏郡、河内没有遭受过战争的摧残,城邑完好,仓库充实,就委任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任孟津将军,统领两郡的军队驻守在黄河边上,与寇恂联合兵力,抗拒朱鲔等人。 【原文】异乃遗李轶书曰:“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①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苟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间亲,远不逾近,季文②岂能居一隅哉?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③,大臣乖离④,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⑤,不足以喻。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⑥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 【注释】①畔:通“叛”,背离。②季文:李轶,字季文。③构难:结仇交战。④乖离:背离。⑤邠岐慕周:据《史记》记载,周族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国人都很爱戴他。戎狄人进攻邠地,他不忍交战,就带着家属离开邠地。邠人就扶老携幼,跟随他定居在岐山之下。⑥严兵:犹陈兵,部署军队。 【译文】冯异便写信给李轶说:“我听说明镜是用来照出原形的,追忆往事才能更好地洞察时事。过去微子离开殷商投奔周武王,项伯叛离项羽而归附汉室,周勃废黜少帝而迎立代王,霍光废掉昌邑王而尊立孝宣帝,他们都是畏惧天意明了天命,看到了存亡的征兆,深谙盛衰的规律,所以能抓住成功的时机,成就万世的功业。假如长安的更始帝还值得扶助,还能继续拖延时日,疏远的人不离间超越亲近的人,那么您怎么会被置放在边远的角落呢?如今长安破败混乱,赤眉军逼近郊区,王侯发难,大臣叛离,法纪规矩早已荡然无存,四方分崩离析,刘姓之外的势力纷然而起,所以萧王才长途跋涉,顶着严霜冷雪,苦心经营河北。如今这里英才俊杰云集,百姓人心齐向,即使是邠岐的百姓思慕古公亶父,也无法与此相比。您如果能明白成败的大势,立即做出决断,与古人比量功劳,转祸为福,现在正是最好时机。如果勇猛的将士长驱而来,部署军队包围城池,您悔恨也来不及了。” 【原文】初,轶与光武首结谋约,加相亲爱,及更始立,反共陷伯升。虽知长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乃报异书曰:“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①,千载一会,思成断金②。惟深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人。”轶自通书之后,不复与异争锋,故异因此得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又南下河南成皋已东十三县,及诸屯聚,皆平之,降者十余万。武勃将万余人攻诸畔者,异引军度河,与勃战于士乡下,大破斩勃,获首五千余级,轶又闭门不救。异见其信效③,具以奏闻。光武故宣露④轶书,令朱鲔知之。鲔怒,遂使人刺杀轶。由是城中乖离,多有降者。鲔乃遣讨难将军苏茂将数万人攻温,鲔自将数万人攻平阴以缀⑤异。异遣校尉护军将兵,与寇恂合击茂,破之。异因度河击鲔,鲔走;异追至洛阳,环城一匝而归。 【注释】①机轴:比喻关键重要的处所。②断金:谓同心协力或情义深厚。③信效:守信用并见诸行动收到实效。④宣露:泄露,透露。⑤缀(zhuì):牵制。 【译文】当初,李轶最早与光武结下盟约,互相敬重,但更始称帝后,李轶却一起陷害刘伯升。现在虽明知长安已危在旦夕,想要投降又十分不安,就回信给冯异说:“我本来是最早与萧王共同谋划中兴汉室的,结下了生死之约,计划要同甘苦、共存亡。现在我驻守洛阳,将军您镇守孟津,占据的都是关键要害之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想着能同心协力。希望能向萧王转达我的心迹,我愿进献策略,以辅佐国家、安定百姓。”李轶自从回信之后,就不再和冯异争锋相对了,冯异也因此得以攻取了北面的天井关,攻下了上党郡的两个城市,又南下平定了河南成皋以东的十三个县以及各地军队屯聚之地,投降的人有十余万。武勃带着万把人攻打投降的队伍,冯异带兵渡过黄河,与武勃在士乡亭交战,大败武勃,并杀了他,杀敌五千多人,李轶还是关着城门不予援救。冯异见他很讲信用并有了实效,就向光武上奏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光武故意泄露了李轶的书信,让朱鲔知道这件事。朱鲔大怒,派人刺杀李轶。于是洛阳城中人心叛离,许多人都投降了。朱鲔就派了讨难将军苏茂领着几万人攻打温县,自己则带着几万兵力攻打平阴县以牵制冯异。冯异派校尉护军带兵和寇恂联合打败了苏茂。冯异趁势渡过黄河痛击朱鲔,朱鲔逃走;冯异直追到洛阳,绕城一周才撤军。 【原文】移檄上状,诸将皆入贺,并劝光武即帝位。光武乃召异诣部,问四方动静。异曰:“三王反畔①,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光武曰:“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②,心中动悸③。”异因下席再拜贺曰:“此天命发于精神。心中动悸,大王重慎之性也。”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 【注释】①三王反畔:指淮南王张印、穰王廖湛、随王胡殷。更始帝想杀了他们,他们就带兵抢了东西市场,冲进宫中,大败更始帝。②觉悟:睡醒。③动悸(jì):感情受到触动而心跳加速。 【译文】冯异于是修文书通报各方,上奏光武,将领们都来表示祝贺,并劝他登上皇帝之位。光武便召冯异到部县,询问四方的动静。冯异说:“三王反叛,更始衰败,天下无主,建立汉朝宗庙的大任,就落在大王您的身上了。应该听从大家的建议,上为了国家社稷,下为了黎民百姓。”光武说:“我昨晚梦见自己坐着红色的龙飞上了天,睡醒后,感到心慌。”冯异赶紧从坐席下来行再拜之礼祝贺,说:“这是上天托梦,委你以重任啊。感到心慌,那是您性情谨慎所致。”冯异就和各位将领议定请皇帝即位。 【原文】建武二年春,定封异阳夏侯。引击阳翟贼严终、赵根,破之。诏异归家上冢,使太中大夫赍牛酒,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会焉。 【译文】建武二年春,正式封冯异为阳夏侯。冯异带兵攻打阳翟一带以严终、赵根为首的盗贼,击破他们。光武帝下诏让冯异回乡祭扫祖坟,派太中大夫送上牛酒,下令二百里内的太守、都尉以下的官员以及同宗族的人陪同祭坟。 【原文】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①。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②,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③之耳。诸将非不健斗④,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弘农群盗称将军者十余辈,皆率众降异。 【注释】①乘舆:天子或诸侯乘坐的车。具剑:用宝玉装饰的剑。②元元:百姓。涂炭:蹂躏摧残。③安集:安定和睦。④健斗:善于战斗。健:善于。 【译文】此时赤眉、延岑军还在三辅地区残暴作乱,各郡县大姓人家也都各自聚集兵马,大司徒邓禹无法平定他们,光武帝就派冯异代替邓禹讨伐他们。光武帝亲自将他送到河南,赐给他自己的乘车和用宝玉装饰的七尺宝剑。告诉冯异说:“三辅地区饱受王莽、更始政权的折磨,继而又遭受赤眉、延岑军马的暴虐,黎民百姓饱受摧残,没有可以依靠与倾诉的对象。我们的征伐,不是为了侵占土地、抢掠城市,重要的是平定混乱,安定和睦百姓而已。那些将领不是不善于战斗,但喜好抢掠。你本来就善于管理将士,希望再加强约束,不要再给郡县增添痛苦。”冯异叩首领命,带兵西征,所到之处都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弘农自称将军的盗贼有十几个,都带着队伍投降了冯异。 【原文】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三年春,遣使者即拜异为征西大将军。会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归,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①,难卒②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③,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禹得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与麾下数人归营。复坚壁,收其散卒,招集诸营保数万人,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④出兵以救之。贼见执⑤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余众尚十余万,东走宜阳降。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⑥回溪,终能奋翼⑦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⑧。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注释】①稍:逐渐。倾诱:诱使人顺服。②卒:同“猝”,即时,立刻。③阳败:假装失败。阳:同“佯”,假装。④裁:稍微,略微。⑤执:通“势”。⑥垂翅:垂下翅膀,比喻失利。⑦奋翼:高举翅膀,比喻振奋而起。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又有所得。东隅:指日出之处,即早晨,喻初始。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喻最终。 【译文】冯异在华阴遭遇赤眉军,双方相持了六十多天,交战数十回合,降伏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多人。建武三年春,光武帝派使者到军中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恰逢邓禹带着车骑将军邓弘等率军东归,与冯异相遇,邓禹、邓弘邀请冯异一同攻打赤眉军。冯异说:“我和敌军已经相持几十天了,虽然屡次俘获猛将,但赤眉军还有很多的兵马,我们可以慢慢用恩惠信用去诱使他们顺服,难以一下子就用兵攻破他们。皇上现在派几个将领屯扎在黾池,从东面拦截他们,而我从西面进击,一举拿下他们,这才是万无一失的计划。”邓禹、邓弘不听。邓弘和赤眉大战一整天,赤眉假装失败,丢下军需车辆逃走。车上装满了土,上面用豆子覆盖着,士兵饥饿,争相抢夺。赤眉军回头痛击邓弘,邓弘溃不成军。冯异和邓禹合力相救,赤眉军才稍稍后撤。冯异认为士兵饥饿疲倦,可以暂且休战,邓禹不听从,又投入战斗,结果惨败,死伤了三千多人。邓禹得以逃脱到宜阳县。冯异弃马徒步逃到回溪阪,和几个部下一起回到军营。又加固了壁垒,聚集逃散的士兵,召集各营堡数万兵马,和敌军约定日期会战。冯异派壮士穿上和赤眉军一样的服装,埋伏在路旁。第二天一早,赤眉军派出万人部队攻打冯异前锋部队,冯异稍微派出一些兵力前去援救。赤眉军见他们势力单薄,就全军出动攻打冯异,冯异于是全力出击,大战赤眉。太阳快要落山时,赤眉军士气衰退,这时埋伏的士兵突然冲出,他们的衣服和赤眉军混在一起,赤眉军无法识别敌我,很快就惊恐崩溃了。冯异乘胜追击,在崤底大败赤眉,降伏八万男女。其余还有十多万人马,向东逃到宜阳,也投降了。光武帝下玺书慰劳冯异说:“赤眉军被攻破平定了,将士们都很辛劳。虽然开始在回溪阪遭到挫折,但最终还是在黾池重振羽翼,大功告捷。这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我要论功行赏,以报答你们的功劳。” 【原文】时赤眉虽降,众寇犹盛:延岑据蓝田,王歆据下邦,芳丹据新丰,蒋震据霸陵,张邯据长安,公孙守据长陵,杨周据谷口,吕鲔据陈仓,角闳据淠,骆延据盩厔,任良据鄠,汝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异且战且行,屯军上林苑中。延岑既破赤眉,自称武安王,拜置牧守,欲据关中,引张邯、任良共攻异。异击破之,斩首千余级,诸营保守附岑者皆来降归异。岑走攻析,异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要击①岑,大破之,降其将苏臣等八千余人。岑遂自武关走南阳。 【注释】①要击:拦击,截击。 【译文】那时赤眉虽然已经投降,众盗匪还是很强盛:延岑占据蓝田,王歆占据下邦,芳丹占据新丰,蒋震占据霸陵,张邯占据长安,公孙守占据长陵,杨周占据谷口,吕鲔占据陈仓,角闳占据淠县,骆延占据盩厔,任良占据鄠县,汝章占据槐里,各自自称将军,拥有兵马多的万余,少的也有数千人,轮番向汉军发起攻击。冯异一路边走边战,驻军在上林苑中。延岑自从打败赤眉军后,自称武安王,设置牧守,想要占据关中,就联合张邯、任良一同围攻冯异。冯异打败了他们,杀死了一千多人。各营堡中依附延岑的人都来归降冯异。延岑转而攻打析县,冯异派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拦击,大败延岑,降伏了他的将领苏臣等八千多人。延岑只得从武关逃到了南阳。 【原文】时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道路断隔,委输不至,军士悉以果实为粮。诏拜南阳赵匡为右扶风,将兵助异,并送缣谷,军中皆称万岁。异兵食渐盛,乃稍诛击豪杰不从令者,褒赏降附有功劳者,悉遣其渠帅诣京师,散其众归本业,威行关中。惟吕鲔、张邯、蒋震遣使降蜀,其余悉平。 【译文】当时百姓饥荒,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一斤黄金只能换五升豆子。道路被切断阻隔,粮食转运不到,军中的士兵全将果实作为粮食。光武帝下诏任命南阳人赵匡为右扶风,带兵援助冯异,还送来了缣帛谷物,军中都高呼万岁。冯异的队伍食物逐渐充足,就逐渐攻击豪杰中不听使令的,褒奖前来投降归附立下功劳的,把首领全部送到京城,遣散士兵,让他们回乡重操旧业。他的威名传遍关中各地,除了吕鲔、张邯、蒋震派人向蜀地的公孙述投降,其他都平定了。 【原文】明年,公孙述遣将程焉,将数万人就吕鲔出屯陈仓。异与赵匡迎击,大破之,焉退走汉川。异追战于箕谷,复破之,还击破吕鲔,营保降者甚众。其后蜀复数遣将间出,异辄摧挫之。怀来①百姓,申理枉结,出入②三岁,上林成都。 【注释】①怀来:招来。②出入:大概,接近。 【译文】第二年,公孙述派遣将军程焉带着数万人跟随吕鲔出征,驻扎在陈仓。冯异与赵匡迎头痛击,大败吕鲔等,程焉逃跑到汉川。冯异一路追击到了箕谷,又把他们打败,回头痛击打败吕鲔,各营堡中投降的人非常多。之后蜀地公孙述多次派将领乘机出袭,冯异一次次地摧毁挫败他们。他招抚百姓,排解冤屈,三年左右,上林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 【原文】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①,愿亲帷幄②,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③,遭遇受命之会④,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⑤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自思惟⑥: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⑦。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肴⑧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⑨?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⑩。”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注释】①思慕:思念,追慕。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③诸生:儒生。④遭遇:遇到。会:时机。⑤国家:犹言“官家”,指皇帝。⑥伏: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思惟:思量。⑦“性与”以下两句:语出《论语》:“夫子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⑧混肴:即混淆,混杂,错乱。⑨巍巍:崇高。不测:没有想到。⑩因缘:依据,凭借。 【译文】冯异自己觉得长久在外征战,心里不踏实,就上书表白渴望回归朝廷之心,愿意亲自侍奉皇帝,光武帝不允许。后来有人上书说冯异在关中十分专制,斩杀长安县令,有至高的权威,百姓都拥戴他,称他为“咸阳王”。光武帝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书谢罪说:“我本一介书生,遇到受命的机会,成了汉军的一分子,过分地蒙受圣上恩宠,高居大将之位,享有通侯的爵位,接受治理一方的使命,建立了微不足道的功勋,但这些都是圣上苦心思虑的成果,以臣下的愚昧是根本比不上的。我暗自思索:由天子下诏命令开战,每次都能旗开得胜;偶尔私下做出征战的决断,就没有一次不是有所后悔的。皇上有独到高明的眼光,时间越久越显得深远。我由此明白了‘人性与天道,是无法得知的"。在刚开始起兵,天下纷扰混乱的时候,豪杰竞相崛起逐利,迷惑百姓的有上千人。我能遇上圣上,将自己交托给圣明,在危乱混沌之时,都不敢有什么闪失,何况现在天下太平,上下尊卑有序,而我却要为自己的卑微爵位所蒙蔽,竟不知思量陛下的巍峨高大?我自始至终都想着要谨遵您的旨意,从未想过要改变。现在看到您给我看的奏章,战战栗栗,惊恐万状。我深知圣明的主上了解微臣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光武帝下诏回复说:“将军您对于国家,谨遵君臣的大义,恩情亲如父子。有什么值得嫌疑,而心怀恐惧呢?” 【原文】六年春,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既罢,使中黄门赐以珍宝、衣服、钱帛。诏曰:“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异稽首谢曰:“臣闻管仲谓桓公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①齐国赖之。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注释】①“愿君”以下两句:春秋时管仲曾射中过齐桓公的带钩,后来齐桓公假意令鲁国用囚车把他押送回齐国,不但没有杀他,还任他为宰相。槛车:囚车。 【译文】建武六年春,冯异进京朝见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他,并对公卿们说:“他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接见结束,让中黄门赐给他珍宝、衣服、钱币、布帛。下诏说:“窘迫危急时无蒌亭的豆粥,虖沱河的麦饭,浓情厚谊许久没能报答。”冯异叩首谢恩说:“我听说管仲曾对齐桓公说过:‘希望您不要忘记我曾射中您的带钩,我也不会忘记您押解我的囚车。"齐国就是依靠这种信任关系壮大起来的。我也希望圣上不要忘记河北的艰难日子,我也不敢忘记在巾车乡受到的恩遇。”之后光武帝多次宴请冯异,商议收复蜀地之事,过了十几天,才命令冯异带着妻子儿女返回关中。
2023-05-25 22:59:322

与陈伯之书的注释译文

(1)顿首:叩拜。这是古人书信开头和结尾常用的客气语。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2)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恙,病;忧。(3)“将军”句:语出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此喻陈英勇为三军之首。(4)才为世出:语出苏武《报李陵书》:“每念足下才为世生,器为时出。”此喻陈才能杰出于当世。(5)“弃燕”二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喻陈伯之有远大的志向。(6)“昔因”二句:指陈伯之弃齐归梁,受梁武帝赏爱器重。(7)“立功”二句,《梁书·陈伯之传》:“力战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千户。”开国:梁时封爵,皆冠以开国之号。孤,王侯自称。此指受封爵事。(8)毂(gǔ):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舆。(9)旄(máo):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拥旄,古代高级武将持节统制一方之谓。(10)鸣镝(dí):响箭。股战:大腿颤抖。(11)穹庐:原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这里指代北魏政权。(12)去就:指陈伯之弃梁投降北魏事。(13)内审:内心反复考虑。诸,“之于”的合音。(14)赦罪责功:赦免罪过而求其建立功业。(15)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弃瑕,即不计较过失。(16)“推赤”二句:《后汉书·光武帝纪》:“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汉兵诛王郎,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反侧子,指心怀鬼胎,疑惧不安的人。此谓梁朝以赤心待人,对一切都既往不咎。(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18)“朱鲔”句。朱鲔(wěi)是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说刘玄杀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刘伯升。光武攻洛阳,朱鲔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劝降,转达光武之意说,建大功业的人不计小恩怨,今若降,不仅不会被杀,还能保住官爵。朱鲔乃降。涉血,同“喋血”,谓杀人多流血满地,脚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刘伯升。(19)“张绣”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剚(zì自)刃,用刀刺入人体。(20)往哲:以往的贤哲。是:见;与,赞同。(21)不远而复:指迷途不远而返回。《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经》。攸:放在主语与动词之间,相当于“就”。高:嘉许。(23)“主上”二句:桓宽《盐铁论·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网漏吞舟之鱼。”吞舟,指吞舟之鱼。《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意指法网很宽,对犯有重大罪恶者亦可宽容。(24)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里喻指陈伯之祖先的坟墓。不剪:谓未曾受到毁坏。(25)“高台”句:桓谭《新论》云: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此指陈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毁。(26)雁行:大雁飞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27)紫:紫绶,系官印的丝带。黄:黄金印。(28)赞:佐助。帷幄:军中的帐幕。《史记·留侯世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29)轺(yáo):用两匹马拉的轻车,此指使节乘坐之车。建节:将皇帝赐予的符节插立车上。(30)疆埸(yì),边境。(31)刑马:杀马。古代诸侯杀白马饮血以会盟。(32)传之子孙:这是梁代的誓约,指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传之子孙。(33)靦(miǎn)颜:厚着脸。(34)毡裘:以毛织制之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这里指代北魏。长,头目。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长。(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晋末宋初曾骚扰淮北,刘裕北伐将他擒获,解至建康(南京)斩首。(36)东市: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场。(37)姚泓:后秦君主。刘裕北伐破长安,姚泓出降。(38)面缚:面朝前,双手反缚于后。西都,指长安。(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处,即天地之间。(40)异类: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1)姬汉:即汉族。姬,周天子的姓。旧邦:指中原周汉的故土。(42)杂种: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43)北虏:指北魏。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僭(jiàn见):假冒帝号。(44)“多历”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45)燋烂:溃败灭亡。燋,通“焦”。(46)伪嬖(bì ):这里指北魏宣武帝。昏狡:昏聩狡诈。(47)自相夷戮:指北魏内部的自相残杀。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谋反被杀。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乱被囚禁而死。(48)携离:四分五裂。携,离。(49)酋豪:部落酋长。猜贰:猜忌别人有二心。(50)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51)藁(gǎo)街:汉代长安街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蛮邸即设于此。(52)“而将军”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焦烂。”飞幕,动荡的帐幕,此喻陈伯之处境之危险。(53) “见故国”四句:语出李善注引袁晔《后汉记·汉献帝春秋》臧洪报袁绍书:“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绸缪,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复面也。”陴(pí),城上女墙。畴日:昔日;怆悢,悲伤。(54)“所以”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思赵将,即想复为赵将。(55)“吴子”句:据《吕氏春秋·观表》吴起为魏国守西河(今陕西韩城县一带)。魏武侯听信谗言,使人召回吴起。吴起预料西河必为秦所夺取,故车至于岸门,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为秦所得。(56)励:勉励,引申为作出。良规,妥善的安排。句意为:早日确立回梁打算。(57)白环西献:李善注引《世本》载:“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58)楛(hù)矢:用楛木做的箭。《孔子家语》载:武王克商,“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肃慎氏,东北的少数民族。(59)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为汉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国名。(60)解辫请职:解开盘结的发辫,请求封职。即表示愿意归顺。(61)昌海:蒲昌海,为西域国名。即今新疆罗布泊。(62)蹶角:以额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63)“掘强”二句:《汉书·伍被传》记伍被说淮南王曰:“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掘强,即倔强。(64)中军临川殿下:指萧宏。时临川王萧宏任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65)茂亲:至亲。指萧宏为武帝之弟。(66)揔:通“总”。戎重:军事重任。(67)吊民:慰问老百姓。汭(ruì):水流隈曲处。洛汭,洛水汇入黄河的洛阳、巩县一带。(68)秦中:指北魏。今陕西中部地区。(69)遂:仍旧。(70)聊布:聊且陈述。往怀:往日的友情。 丘迟叩拜:陈大将军(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卑劣下贱!(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不周,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叛梁降魏)这个(局面)。圣明的梁朝廷(能)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安定下来,(这)您是都清楚的,不须我再一一细说了。(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像过去一样。况且,您既无朱、张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梁武帝废法加恩,连像吞船的大鱼这样罪恶深重的人都可漏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现在,(梁)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的(文职官员),参预谋划军、国大计;(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唯独您还厚着脸皮,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凭南燕王慕容超的强横,(终至)身死刑场;凭后秦君主姚泓的强盛,也(落得个)在长安被反缚生擒的下场。因此明白道,天降雨露,分布各地,(只是)不养育外族;我中原姬汉古国,决不容有杂种同生。北魏霸占中原已有好多年了,罪恶积累已满,照理说已将自取灭亡。更何况伪朝妖孽昏聩狡诈,自相残杀,国内各部四分五裂,部族首领互相猜忌,各怀心思,(他们)也正将要从(自己的)官邸被绑缚到京城斩首示众。而将军您却像鱼一样在开水锅里游来游去,像燕子一样在飘动的帷幕上筑巢(自寻死路),(这)不太糊涂了吗?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如今与梁军对垒)您每当登上城墙,手抚弓弦,远望故国军队的军旗,战鼓,回忆往日在梁的生活,岂不伤怀!这就是(当年出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想作赵国的将帅,(战国时魏将)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的原因,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难道唯独您没有(这种)感情吗?切望您能早定良策,弃暗投明。当今皇上极其开明,天下平安欢乐, (有人)从西方献上白玉环,(有人)从东方进贡楛木箭。(西南边远地方的)夜郎、滇池两国,解开辫发(改随汉人习俗),请求封官,(东方的)朝鲜,(西方的)昌海两地的百姓,都叩头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横行在)黄沙边塞之间,作出执拗不驯的(样子),企图苟延残喘罢了!(我梁朝)全军统帅临川王萧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亲,总揽这次北伐军事重任,到北方安抚百姓,讨伐罪魁。倘若您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们拿下北魏时)才想起我的这一番话,(那就太晚了)。姑且用这封信来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丘迟拜上。
2023-05-25 22:59:401

从与陈伯之书中你知道的两个历史典故是什么

从与陈伯之书中你知道的两个历史典故是关于朱鲔和张绣的典故~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像过去一样。
2023-05-25 22:5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