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云出海
-
林海音
姓名
中文名称: 林海音
又名: 林含英
性别: 女
生卒年: 1918—2001
国别: 中国
籍贯: 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国家数字文化网
- 小白
-
林海音个人资料
首先要谈的是她的编辑事业,这部分可以从她的三个编辑台来看,第一个编辑台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三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她写过一篇文章「流水十年间」,就是她担任联副编辑十年的回忆。我们知道战后五○年代的国家文艺政策,对文坛掌控比较厉害,而林海音正是在这个时代主编「联合副刊」。她对联合副刊最大的改变是由比较综艺的性质,慢慢走向纯文学,这是她对台湾文坛发展第一个重要的影响。第二,她非常重视文学,她完全以文学的好坏作为取舍的标准。她知道很多台湾本土作家,经历了日本五十年统治,语言上较为吃亏,当她看到一些字句有很明显的日本味道,或比较不通顺的文章,会一个字一个字改好了才刊登出来,她鼓励了许多作家,对台湾的本土文坛有很大的影响。 五○年末、
船长事件
我也亲自走访北京、上海、南京。北京是林海音成长的地方,从五岁到三十岁离开,在那里居住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她最著名的作品《城南旧事》,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眼睛看北京城南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女主角英子,就是林海音的第一个名字。到了城南我走遍了林海音成长的足迹,她一共住过七个家,大部分的家我都亲自拜访,她婚后住过两个家,一个是永光寺街的大家庭,一个是自组小家庭的南昌街我也去了。当我走在城南时,才知道原来林海音女士上学的时候,一定会经过文化街(琉璃厂也就是文化街),基本上城南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比较民俗的。一九四八年林海音回到她的第一故乡台湾,也是住在城南,就是重庆南路三段植物园一带,并住了二十五年。在北京时,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触,其实林海音女士写《城南旧事》,她所怀念的那个北京城并不具任何的政治意义,它就是一座城,一座充满民俗的北京城,海音女士对那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物、风俗都非常的怀念。
一九六七年林海音创办《纯文学月刊》,她认为当时没有一份较为严肃且有水准的刊物,明知办文学杂志会赔钱她却做了,从一九六七年起一共出版了六十五期。她并在月刊出刊的第二年便成立纯文学出版社,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九五年一共经营了二十六年之久。纯文学出版社对於六○年、七○年代台湾文学的出版有很大的影响,林先生把纯文学出版社经营的非常好,特别是带动整个文学出版。林先生可以称为女强人,她不只经营很好的出版事业,写了许多好的作品,更经营了一个很标准的幸福家庭,她几乎每一方面都兼顾到,她的能力真的很强。
阅读林海音
接下来要谈林先生的作品。我们知道她所有的出版事业和写作,都是到了台湾才开始,北京栽培了林海音,而台湾成就了林海音。一九五五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是家的文学,笔风让人感觉她是个非常开朗、快乐的家庭主妇,比如她提到台风天或下雨天地上积水,孩子兴奋得跑出去玩水,林海音的妈妈指责她不好好管小孩,但林海音却觉得小孩子就应该如此,而她自己也很想加入呢!她呈现了战后生活的面貌,虽然当时物质条件很差,却很有家的感觉,从文学史的研究角度,那个时期的写作内容非常狭窄,老是写一些身边琐事,可是我们却可以了解战后大陆来台的知识份子,如何在台湾开始生活,如何适应跟原来生长背景截然不同的环境。
城南旧事
小说《城南旧事》,也是她的经典名著。这一本书在台湾文学史上很重要,大陆也认为它是一部很重要的台湾作家作品。她生长在北京,她写北京怎麼会是台湾文学?作为台湾文学为什麼它那麼重要?很多人把它列为怀乡作品,甚至把它列为代表作。北京城,透过一个外来的小女孩英子,以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北京,比北京更北京,至今北京人很可能还没办法呈现出这样道地的北京的民俗、风光。林海音先生拥有很细腻很敏锐的眼光,特别是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看当时比较低阶层一些北京人的生活,其实它的经典性不只限制在台湾,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更大环境下一部很好的作品,因为它呈现了真实的人性。
《城南旧事》不论从那个角度阅读都是很好的作品,有人说它是女性作品,因为里面的主角,比如惠安馆里面的秀珍、宋妈,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特别整个小说的叙述者英子,她还没有受过社会的薰染,用纯洁的眼光看这世界,即使看到一个小偷,也不会有那种我们既定的眼光,直接判定小偷是坏人。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成长小说,每段故事的最后都是别离,最后一段「爸爸的花儿落了」,写道:爸爸去世了,英子也长大了。整部小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可以是青少年成长小说,也可以是儿童读物,或是成年读者对童年的回忆,它是有很多面向的,我想这是经典小说很重要的条件。
以同情之笔写女性
林海音可能是战后台湾文学,最早拥有女性意识的作家,一直到六○、七○年代以后的女性小说的成就,其女性意识要超越林海音其实还很不容易。林海音写《婚姻的故事》是一九六三年,《烛芯》是一九六五年重要的作品,它们背景是五四,就是比她早的那一代,可能她母亲、婆婆那一代的封建压抑之下的女性,你可以看到她在为她们讲话,这就是林海音。她曾说自己受过五四的洗礼,她已经跳过来了,可是她看到许多在传统之下,被压抑受痛苦的女性。比如说她写一位女性自小指腹为婚,她嫁过去不到两天丈夫就去世了,明知道嫁过去马上就要守寡,还是得嫁过去,我们试想这样女人的一生。林海音的笔也关注到这女性的情欲发展,就是她压抑这麼多年,她有一个很漂亮或者很健康的小叔,那种想像或对男性的向往,整个挣扎的心路历程都写出来,非常的动人。又如姨太太在旧时代里种种不公平的处境...等,《婚姻的故事》大都是女性在中国传统建制度之下,如何被压抑的故事,这也是为何她的作品到现在都还会被提起的原因。
一九六五年她访问美国四个月,她是战后第一个受到美国国务院邀请的女作家,她访问文学家像赛珍珠,了解儿童文学出版...等,带了很多资料和幻灯片回到台湾,并写下《做客美国》。
- nicejikv
-
林海音个人资料
首先要谈的是她的编辑事业,这部分可以从她的三个编辑台来看,第一个编辑台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三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她写过一篇文章「流水十年间」,就是她担任联副编辑十年的回忆。我们知道战后五○年代的国家文艺政策,对文坛掌控比较厉害,而林海音正是在这个时代主编「联合副刊」。她对联合副刊最大的改变是由比较综艺的性质,慢慢走向纯文学,这是她对台湾文坛发展第一个重要的影响。第二,她非常重视文学,她完全以文学的好坏作为取舍的标准。她知道很多台湾本土作家,经历了日本五十年统治,语言上较为吃亏,当她看到一些字句有很明显的日本味道,或比较不通顺的文章,会一个字一个字改好了才刊登出来,她鼓励了许多作家,对台湾的本土文坛有很大的影响。 五○年末、
船长事件
我也亲自走访北京、上海、南京。北京是林海音成长的地方,从五岁到三十岁离开,在那里居住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她最著名的作品《城南旧事》,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眼睛看北京城南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女主角英子,就是林海音的第一个名字。到了城南我走遍了林海音成长的足迹,她一共住过七个家,大部分的家我都亲自拜访,她婚后住过两个家,一个是永光寺街的大家庭,一个是自组小家庭的南昌街我也去了。当我走在城南时,才知道原来林海音女士上学的时候,一定会经过文化街(琉璃厂也就是文化街),基本上城南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比较民俗的。一九四八年林海音回到她的第一故乡台湾,也是住在城南,就是重庆南路三段植物园一带,并住了二十五年。在北京时,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触,其实林海音女士写《城南旧事》,她所怀念的那个北京城并不具任何的政治意义,它就是一座城,一座充满民俗的北京城,海音女士对那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物、风俗都非常的怀念。
一九六七年林海音创办《纯文学月刊》,她认为当时没有一份较为严肃且有水准的刊物,明知办文学杂志会赔钱她却做了,从一九六七年起一共出版了六十五期。她并在月刊出刊的第二年便成立纯文学出版社,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九五年一共经营了二十六年之久。纯文学出版社对於六○年、七○年代台湾文学的出版有很大的影响,林先生把纯文学出版社经营的非常好,特别是带动整个文学出版。林先生可以称为女强人,她不只经营很好的出版事业,写了许多好的作品,更经营了一个很标准的幸福家庭,她几乎每一方面都兼顾到,她的能力真的很强。
阅读林海音
接下来要谈林先生的作品。我们知道她所有的出版事业和写作,都是到了台湾才开始,北京栽培了林海音,而台湾成就了林海音。一九五五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是家的文学,笔风让人感觉她是个非常开朗、快乐的家庭主妇,比如她提到台风天或下雨天地上积水,孩子兴奋得跑出去玩水,林海音的妈妈指责她不好好管小孩,但林海音却觉得小孩子就应该如此,而她自己也很想加入呢!她呈现了战后生活的面貌,虽然当时物质条件很差,却很有家的感觉,从文学史的研究角度,那个时期的写作内容非常狭窄,老是写一些身边琐事,可是我们却可以了解战后大陆来台的知识份子,如何在台湾开始生活,如何适应跟原来生长背景截然不同的环境。
城南旧事
小说《城南旧事》,也是她的经典名著。这一本书在台湾文学史上很重要,大陆也认为它是一部很重要的台湾作家作品。她生长在北京,她写北京怎麼会是台湾文学?作为台湾文学为什麼它那麼重要?很多人把它列为怀乡作品,甚至把它列为代表作。北京城,透过一个外来的小女孩英子,以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北京,比北京更北京,至今北京人很可能还没办法呈现出这样道地的北京的民俗、风光。林海音先生拥有很细腻很敏锐的眼光,特别是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看当时比较低阶层一些北京人的生活,其实它的经典性不只限制在台湾,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更大环境下一部很好的作品,因为它呈现了真实的人性。
《城南旧事》不论从那个角度阅读都是很好的作品,有人说它是女性作品,因为里面的主角,比如惠安馆里面的秀珍、宋妈,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特别整个小说的叙述者英子,她还没有受过社会的薰染,用纯洁的眼光看这世界,即使看到一个小偷,也不会有那种我们既定的眼光,直接判定小偷是坏人。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成长小说,每段故事的最后都是别离,最后一段「爸爸的花儿落了」,写道:爸爸去世了,英子也长大了。整部小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可以是青少年成长小说,也可以是儿童读物,或是成年读者对童年的回忆,它是有很多面向的,我想这是经典小说很重要的条件。
以同情之笔写女性
林海音可能是战后台湾文学,最早拥有女性意识的作家,一直到六○、七○年代以后的女性小说的成就,其女性意识要超越林海音其实还很不容易。林海音写《婚姻的故事》是一九六三年,《烛芯》是一九六五年重要的作品,它们背景是五四,就是比她早的那一代,可能她母亲、婆婆那一代的封建压抑之下的女性,你可以看到她在为她们讲话,这就是林海音。她曾说自己受过五四的洗礼,她已经跳过来了,可是她看到许多在传统之下,被压抑受痛苦的女性。比如说她写一位女性自小指腹为婚,她嫁过去不到两天丈夫就去世了,明知道嫁过去马上就要守寡,还是得嫁过去,我们试想这样女人的一生。林海音的笔也关注到这女性的情欲发展,就是她压抑这麼多年,她有一个很漂亮或者很健康的小叔,那种想像或对男性的向往,整个挣扎的心路历程都写出来,非常的动人。又如姨太太在旧时代里种种不公平的处境...等,《婚姻的故事》大都是女性在中国传统建制度之下,如何被压抑的故事,这也是为何她的作品到现在都还会被提起的原因。
一九六五年她访问美国四个月,她是战后第一个受到美国国务院邀请的女作家,她访问文学家像赛珍珠,了解儿童文学出版...等,带了很多资料和幻灯片回到台湾,并写下《做客美国》。再来是《两地》,所谓两地大家知道是台北跟北京,她人虽然在台北但经常想起北京的童年,她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有一天可
- 肖振
-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相关作品介绍:
《林海音文集--晓云》
《林海音文集》
《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
《林海音文集--英子的乡恋》
《林海音文集--生命的风铃》
《城南旧影——林海音自传》
《英子的心》
代表作: 小说:城南旧事
小说:<<驴打滚儿>><< 冬青树 >><<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 蟹壳黄>><< 血的故事>>
散文:<<秋游狮头山>><< 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 念远方的沉樱>><< 虎坊桥>><< 文华阁剪发记>><< 旧时三女子>><< 冬阳童年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 >><<北平漫笔>><< 绢笠町忆往>>
- 真颛
-
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中文名: 林海音
别名: 林含英,英子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日本大阪
出生日期: 1918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 2001年12月1日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北京新闻专科学校
代表作品: 《城南旧事》
原籍: 台湾苗栗县头份镇
目录
简介
生平和成长
作品散文
《城南旧事》
年谱
相关作品
生活介绍
相关事件
作品简介
作品浏览《爸爸的花儿落了》
《窃读记》
《冬阳·童年·骆驼队》
简介
生平和成长
作品 散文
《城南旧事》
年谱
相关作品
生活介绍
相关事件
作品简介
作品浏览
《爸爸的花儿落了》 《窃读记》 《冬阳·童年·骆驼队》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林海音,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她的原籍是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 城南旧事,最初版本
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和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冬阳· 童年· 骆驼队》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
- n投哥
-
林海音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相关作品介绍:
《林海音文集--晓云》
《林海音文集》
《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
《林海音文集--英子的乡恋》
《林海音文集--生命的风铃》
《城南旧影——林海音自传》
《英子的心》
代表作: 小说:城南旧事
小说:<<驴打滚儿>><< 冬青树 >><<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 蟹壳黄>><< 血的故事>>
散文:<<秋游狮头山>><< 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 念远方的沉樱>><< 虎坊桥>><< 文华阁剪发记>><< 旧时三女子>><< 冬阳童年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 >><<北平漫笔>><< 绢笠町忆往>>
《城南旧事》作者、文坛才女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病逝台北振兴医院,享年83岁。
林海音纪念馆:http://www.eelove.cn/linhaiyin
- 里论外几
-
林海音的XXX档案
1、 林海音在“掌握”中的主要作品:
《城南旧事》、《冬青树》、《春风》、《两地》
2、 林海音的所有作品: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 《血的故事》 散文:《 吹箫的人》《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 代表作:《城南旧事》《窃读记》。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1972)、《两地》(1966)、《作客美国》(1966)、《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1984、《一家之主》(1988)、《家住书坊边》(1987)。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1955)。 短篇小说集《烛心》(1965)、《婚姻的故事》(1963)、《城南旧事》(1960)、《绿藻与咸蛋》(1957)。 长篇小说《春风》、《晓云》(1959)、《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1968)、《林海音自选集》(1975)、《林海音童话集》(1987)。 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 《金鲤鱼的百裥裙》(1993)《奶奶的傻瓜相机》(1994)《往事悠悠》(1995)《英子的心》(1996) 《我们看海去》(1996)《驴打滚》(1996)《林海音文集》(1997) 《城南旧影》(2000)《林海音作品集》(2000) 小说:《驴打滚儿》《冬青树》《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血的故事》 散文:《秋游狮头山》《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 念远方的沉樱》《虎坊桥》《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童年·骆驼队》《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
3、 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 ardim
-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出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在台湾苗粟县,头份镇,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举家迁至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广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盛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闻名。。。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
她的作品有:《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者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冬青树》、《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往事》、《绿藻与咸蛋》、《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 tt白
-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