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pBeta
-
从众效应,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一是受众对已经有了定论的职业传播者和信息作品,几乎没有人会再提相反的意见;
二是从众能够规范人们接受行为的模式,使之成为一种接受习惯;
三是某种一致性的群体行为能够形成接受“流行”,如“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新书热”等;
四是会对那些真正富有独创意义的信息作品加以拒绝,从而挫伤少数传播者探讨真理的积极性;
五是多少抑制了受传者理解信息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因此,从众效应也是优点与缺点并存、有利与不利同在。
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
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
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
通常从众行为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一是积极的一致性;二是消极的一致性,三是无异议的一致性。
从众效应的表现形式
对从众效应也要具体分析。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看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强,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中学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例如有的同学不吸烟,也不想吸烟,但伙伴中许多人都抽烟,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抽上了。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
从众效应的故事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
路上,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
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一种现象――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的实验分析及启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实验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阿希实验”。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它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它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系统内,谁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某个系统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工人们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完成这些工作量后,就会明显的松弛下来。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
巴菲特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大亨正在向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大亨们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挤去。”
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句话。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请求。这位大亨拢起嘴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
圣·彼得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大亨进入大院并要他自己照顾自己。大亨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朝地狱飞奔而去。
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减少盲从行为,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是非并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
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以为是演奏家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结果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信自己的判断。
大多数都认为从众行为扼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因此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实际上,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
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
1. 10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2. 雷尼尔效应:人性化管理是公司激励员工的方式之一
3. 销售管理中的定律:印刻效应
4. 保龄球的管理效应
5. 销售管理中的定律:投射效应
相关推荐
心理学家阿希著名的实验是什么实验
心理学家阿希著名的实验是从众效应实验。你说的这个实验是由心理学家Solomon Asch(所罗门·阿希)的入选十大社会心理学的实验阿希实验,也叫作从众效应实验。这个实验的结论是: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他们都觉得焦虑,因为害怕别人的反对而改变自己的看法。2023-05-27 13:05:511
阿希实验是经典的()。
阿希实验是经典的实验室实验。阿希从众实验是心理学家阿希在1956年进行的从众现象的经典性研究— 三垂线实验。实验旨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及其原因。该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 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 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实被试者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从众是指个体对社会群体压力的服从。当群体的意见以群体压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并引起个体的认识不一致,亦即个体的意见同群体的意见发生冲突时,个体的评价、意见和行为服从群体的意见。他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这就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阿希多次实验,所得结果非常相似。2023-05-27 13:05:571
社会影响之阿希实验——从众
阿希实验(Asch,1951,1956)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的。 一、实验设计: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当被试走进实验室时,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这5个人是假被试,真被试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 阿希让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 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二、实验流程 1. 被试一人独自判断 2. 6人一组仍独自判断(真被试第6个发言) 3. 起初2轮先发言的假被试都选择正确的线段,之后开始都选择错误的线段;并记录真被试的判断 4. 18次测验,共有12次给出错误答案 三、实验结果 ➢ 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8% ➢ 12次测验中,平均约1/3的次数附和错误的答案 ➢ 76%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做了从众的判断 ➢ 只有24%的被试自始至终没有从众 心理学家阿希在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做这个实验,发现真被试在发觉自己的不同后,心情都会由镇定转为焦虑,他们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相信其他人还是坚持自己,如果其他人都是错的,我要不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性。2023-05-27 13:06:161
阿希实验说明了什么
阿希做这项研究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五十年代人们还在对二战进行反思,不明白为什么整个德国可以在纳粹的带领下做出那么多令人发指的反人类罪行。阿希的实验证明个人会屈从与集体的压力,即便他明白集体的行为是错误的。人的从众行为对于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是有益处的,但是在进行决策时,从众行为很可能会导致集体决议成为个人意见的结果,而正确的意见却在盲从中被掩盖。其实个人觉得这是作为社会人而言适应大环境的一种睿智的处事之道,如果你在一群傻子中表现出超出他们的聪明,那在他们眼中你就是傻子。2023-05-27 13:06:231
阿希实验的介绍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2023-05-27 13:06:301
判断线段长度的从众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进行的
判断线段长度的从众实验是由心理学家阿希进行的。阿希的线段等长判断实验是经典的从众实验之一。阿希的实验向我们表明:有些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信息相互抵触。群体压力导致了明显的趋同行为,哪怕是以前人们从未彼此见过的偶然群体。阿希的线段等长判断实验: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对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作出比较,看它和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在两次正确判断之后。5个假受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的受试者开始迷惑了。结果:人们放弃自己的正确答案而选择和众人一致的错误答案。心理学家阿希的介绍所罗门·阿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生于华沙。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特质的因素分析、测验编制以及文化因素和团体差异对测验分数的影响等方面。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2023-05-27 13:06:421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三重线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规范的主流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反应。遵循主流社会规范(即大多数人认同的)往往可以得到奖赏和正向激励。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对信息的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尊重规范并不是人们从众的唯一原因,人们从众还因为团体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个原因是,当任务有难度时从众现象会增加。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2023-05-27 13:06:552
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什么现象的存在
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从众现象的存在。1951年,美国的心理学家阿希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三垂线实验。证明在群体压力下会产生“从众”行为。2023-05-27 13:07:021
米尔格拉姆实验和阿希实验的区别
实验性质不同。阿希从众实验是所罗门·阿希1956年进行的一次非常经典的关于从众现象的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又称权力服从研究是一个针对社会心理学非常知名的科学实验。2023-05-27 13:07:091
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什么现象的存在
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从众现象的存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研究了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和行为,证明人们在群体压力下会产生从众行为。2023-05-27 13:07:161
阿希经典从众实验的设计有何巧妙之处
实验步骤:心理学者阿什(Solomon Asch)曾作了一系列用以验证从众效应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可令所有读到它的人都为之沮丧不已。受试者们被告知,他们将与另一部分人一同参与某项视力测试,随后将出示一些图片,并要求各自回答一些十分容易和显见的问题。这个测试的陷阱在于,除受试者本人之外,房间里还有其他实验合作者共同进行这一测试,他们将按照要求给出显然错误的答案。那么,在大多数人都犯了再明白不过的弱智错误时,受试者会与其他人给出不同的结果么?他们所需做的仅是指出右侧中的哪一条线段与左侧的线段等长。你看,阿什所提的问题远未达到什么设计下一代空间站的那种难度。说实在话,一个能在这种类似线段长度的问题上答错的人,除非是你当天早上服用了两个剂量的迷幻药,还把它擦在了眼球上(当然这将会引发其他更为可怕的“试验”,我们略过不谈)。然而遗憾的是,当看到参与测试的其他三个人给出错误的回答时,32%的受试者也给出同样错误的答案,即使线段长度的差别达到几个英寸也依然如此。三人成虎的谚语无疑得到了验证。结果分析:试想一下,当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那么黑白分明、显而易见的时候,这个32%的比例将会上升到多少。即使我们没听懂一个笑话,我们也更愿意跟着大多数人一起笑起来;当我们发现自己不被大多数人认可时,我们更倾向于怀疑自己的观点。小学时我们所经历过的同龄人的竞争压力和“勇敢地做你自己”之类的鼓励,仿佛都不知所踪。“嗯,我应该是一个叛经离道的独行者,这样挺好。”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总是这样说。当然,也同样是我们当中的每个人,下一步的举动就是观察其他“独行者”所做的事…………然后,确保自己与他们所做的完全一致而不相违背。2023-05-27 13:07:341
为什么阿希实验环境下能产生高度的一致性
罗森塔尔实验耐寻味理实验际理议枪声觉剥夺实验31规律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研究众现象经典理实验由美理家所罗门·阿希40前设计实施众-----指体受群体影响怀疑、改变自观点、判断行等保持致阿希实验研究程度受影响违进行明显错误判断 阿希请自愿做试告诉实验目研究视觉情况某参加实验走进实验室候发现已经5先坐能坐第6位置事实知道其5跟阿希串通假试(即所谓"托")阿希要家做非容易判断---比较线段度拿张画条竖线卡片让家比较条线另张卡片3条线哪条线等判断共进行18事实些线条短差异明显容易作确判断 两判断5假试故意异口同声说错误答案于许真试始迷惑坚定相信自眼力呢说其、自认确答案呢 结同同程度众倾向总体结看平均33%判断众76%至少做众判断情况判断错能性1%24%直没众按照自确判断答般认性众倾向要高于男性实验结看并没显著区别 设想实验表现罗森塔尔实验丑鸭实验能翻译同理历史关期望信影响实验著名属罗森塔尔实验1966美理家罗森塔尔通实验研究教师期望绩影响实验发现 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仅影响教育观念且其社性行都产深远意义实验并复杂:所乡村给各级做语言能力推理能力测验测完没看测验结随机选20%告诉师说些孩潜力能比其更息8月罗森塔尔再所校奇迹现随机指定20%绩显著提高呢师期望起关键作用师相信专家结论相信些指定孩确前途于寄予更高期望投入更热情更加信任、鼓励反些孩自信增强比其80%进步更快罗森塔尔种期望产效应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希腊神位雕刻师耗尽血雕刻位美丽姑娘并倾注全部给帝雕刻师真诚打使姑娘雕像获命实验告诉我期望间接产巨效我积极态度期望别别能朝着积极向改进;相反我偏见能产消极结尤其些缺乏自知自控能力未耐寻味理实验发展理经典实验实验员给些4岁孩每颗非吃软糖同告诉孩吃糖马吃能吃颗;等20钟则能吃两颗些孩急待马糖吃掉另些孩却能等待说尽期20钟使自耐住性闭眼睛看糖或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甚至睡着终于吃两颗糖美味奶糖面前任何孩都经受考验实验用于析孩承受延迟满足能力延迟满足----能够等待自需要东西想要通俗解释 实验直继续些几岁能等待吃两颗糖孩青少期仍能等待急于求;些急待吃颗糖孩青少期更容易固执、优柔寡断压抑等性表现些孩表现某些明显差异些孩父母及教师调查表明些4岁能坚忍换第二颗软糖孩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少;些早已经起软糖诱惑孩则更能孤僻、易受挫、固执少往往屈于压力并逃避挑战些孩两级进行术能力倾向测试结表明些软糖实验坚持间较孩平均高达210研究员十几再考察些孩现表现研究发现些能够获更软糖等待更久孩要比些缺乏耐孩更容易获功习绩要相些几十跟踪观察发现耐孩事业表现较色际理议枪声注意力观察力相辅相适注意才能构效观察 际理议举行候突外面冲进村夫面追着黑手挥舞着手枪两场追逐着突砰声枪响两起冲门事情发间前二十秒钟 与者惊慌情绪尚未平息候议主席却笑嘻嘻请所与者写目击经原位理教授请求做关于注意实验结交四十篇报告没记载完全确其篇错误率少于20%十四篇错误20%—40%间十二篇错误率40%—50%间十三篇错误50%且许报告细节臆造虽每都注意两黑四十四报告说黑光符合事实其余说戴顶便帽些甚至替戴高帽关于衣服虽数都说穿件短衣说件短衣咖啡色说红色说条纹事实穿条白裤件黑短衫系条红领带注意种理状态意识警觉性选择性表现注意指向、集、转移三阶段指向:意识朝向定客体;集:意识深入所解事物;转移:主意识客体转向另客体理家注意意注意意注意------没自觉目需要任何努力注意主要由于客观刺激物本身特点引起造理家失误觉剥夺实验觉剥夺----指志愿者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特殊状态种状态各种觉器官接收外界任何刺激信号经段间产或病理理现象加拿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觉剥夺实验受试者觉剥夺试验七现经典病理理现象:①现错觉、幻觉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障碍;②刺激敏紧张焦虑情绪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理者觉剥夺试验说明剥夺觉产难忍受痛苦各种理功能受同程度损伤经间才能逐渐恢复 说明漫经接受各种刺激及由形各种觉重要31规律说服别或提令难要求办由几同给施加压力引发求同行至少需要几才能奏效呢前面实验结表明能够引发同步行数至少3~4名两统口径诱使某采取求同行几乎没作错误选择数增加3求同率迅速升效54意见致数增至8名或15名求同率几乎保持变种劝说受环境制约较谈判或难发挥作用事先请两支持者参加谈判并谈判桌别交换意见式诱使作求同行纸牌游戏经能看种现象纸牌游戏般由4参加游戏程机熟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提异议能拉拢其两三合力付剩寡敌众改变自主张数力量说服克莱乌杰比茨手败拿破仑曾说:胜利于兵力充足由看胜少道理应该克莱乌杰比茨前规律希望帮 望采纳 谢谢 加油2023-05-27 13:07:411
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
【答案】:D阿希的从众实验过程可以概括为:参加实验的被试被分为7个人一个小组,并且告知他们参加一个知觉判断实验,给被试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每一组的两张卡片上,一张上画有一条线段,这叫做标准线段,另一张上画有三条线段,其中一条同标准线段线一样长。对实验者的要求是:被试从第二张图片中选择出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的那条线段。2023-05-27 13:07:481
群体压力的试验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是有关从众问题研究影响最广泛的一位学者,他于五六十年代一直致力于从众问题研究。1956年,阿希报告了一个有关群体压力的经典实验,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他原先假定,聪明人在可以顺利看到事情真象时不会从众。但事实证明问题不这么简单,聪明的人也会说白谎,表面上保持与群体或他人的一致。阿希将被试组成7人小组,请他们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中,只有编号为第七的被试为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都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真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依次为1.2.3的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实验开始后,头两次比较平静无事,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选用同一条比较线。作为第6号(第6个进行判断)的真被试开始觉得知觉判断很容易、很快。在第三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实验安排故意作错误的判断。被试听着这些判断,困惑越来越大。因为他要等到第6个才说自己的看法,先必须听前5个人的判断。结果,他面临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一起做错误判断的两难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大家一起作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一个人的少数对一致的多数 实际上,这个实验是作为一系列研究的基础来设计的。由7至9名大学生组成的群体被集中在一间教室里。实验者应告诉他们会看到一些长度不同的线条,他们要做的就是比较同长度的线条。这种安排是一种知觉测试,实验者把两张画有垂直的黑色线条的白卡片固定在房间前面的黑板上。在右边的卡片上有三条不同长度的线,其中一条与左边的标准线条等长。所要做的就是从三条线中选出与标准线条等长的那条线(如下图)。画有线条的卡片尺寸是17.5×6)。这些线条的宽度都是3/8,线条的下端离卡片的下沿是2.5。标准线条画在卡片中央,而对照线条则相互距离1.75。线条标号则用黑色表示出来,长度为3/4,在每条线下面1/2处直接标出。下面就是对被试的指导语:“这是一项包括辨别线条长度的试验,你可以看到前面有一付白色卡片。左边是一条线,右边有三条不同长度的线,它们依次标有1、2、3。右边有一条线与左边的标准线条等长——每一组中你都要指出哪条线是等长线。你要用相应的标号表述出你的判断。象这样的比较共有12次。因为线条数目不多,并且你们人数也很多,我将把你们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依次说出你们的判断,并把你们的判断记录在预先准备好的表格里。请尽可能地准确。我们从左到右开始吧。”线条是垂直的,它们的下端都在一条水平线上,对照组的线条标有1、2、3。正确相配的线条总是相距40英寸.根据指导语的规定,每名被试在提出自己的判断时,都要大声说出他认为与标准线条等长的线条标号。当所有被试表述完他们的判断后,这两张卡片就拿去,代之以一付带有新的标准线条和对照线条的卡片。一共有12套标准和对照线条的卡片。所需辨认的不同之处是很明显的,对照线条中大多数不等长线条很清晰地比标准线条长或者短。表Ⅰ列出了线条的长度以及它们出现的顺序。对照线条与标准线条之间的差异是有变化数值的,而且没有专门保持它们之间的恒定比率。在连续的测试中,等长线条随意出不同的位置上。在不同的测试中,对照线条中两条不等长线条与标准线条的关系是变化的;两条都长点,或者两条都短点,或者一条长一条短。在最初两个测试中,实验进行得很正常。辨别是简单的,每个人只是说出相同的判断。突然在第三次测试中这种一致被打乱了。这些人中座位靠近最后的一位判定第一条线是正确答案,而其他所有人都认为三条线中的中间那条与标准线条等长。在实验继续进行中,这种情况会重复出现多次,同样,这个人不时地与群体意见不一致。当然在其他所有方面都是一致的。作为一个观察实验情况的局外人,在开头几次测试后,开始发现随着实验的进行,这位被试与群体中的其他人越不一致,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压力就越大。在最初一两个意见相左之后,他可能会看出这个人态度的明显转变。他会注意到这个人因为与整个群体的判断不一致而在脸上流露出困惑和为难的神态。一般情况下,他会变得更加敏感,在座位上开始坐立不安,把头转来转去以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线条。他可能会转向他的邻座,一本正经地与他们小声交谈,也可能会腼腆地笑着。他也可能会突然站起来更靠近卡片来观察,在其他时间他会变得非常安静和镇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奇特的行为呢?答案就在我们尚未得到的一种重要的情况之中。我们已描述了作出反应的这名被试是群体中唯一的针对设定情景作出反应的被试。这位被试所不知道的是,所有其他人都在与实验者合作,在同一次测试中统一地通过回答两条不等长线条相等来给出错误的判断。群体判断与正确值之间的明显差异是不可忽视的,范围从1/4——1.75。这个群体是由两部分组成:得到指示的被试,我们称之为多数被试;另外这一个被试,我们称之为关键被试,而且他处在单独一人的少数派地位,在实验开始前,得到指示的多数被试已经与实验者进行过接触。在详细指示中,实验的宗旨已经详尽的解释了。他们在实验中所担任的角色也已反复多次认真地练习过了。他们被要求表现自然、沉着,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形成一种压力,当需要时结成统一战线来维护他们的判断,要求他们态度不仅要友好,而且要坚定。同一个多数被试群体应尽可能连续地与关键被试组合。而多数被试群体的新成员经常是从前关键被试中挑选的。关键被试们都由协作群体成员们从他们的朋友中选择。他们被告知将要进行的心理学实验需要增加被试。当天真的被试来到时,发现其他人已经在走廊里或房间内等待着主试人的到来。主试人很快就进来了,并邀请大家就座,而关键被试应就座于预先决定的靠近最后,通常是最末一个座位。多数被试群体的成员只需去坐那些有效的座位一而避开确定给关键被试的座位。这种方法保证了关键被试在提出自己的判断之前能完全感受来自多数人所造成的压力.由七至九人所组成的群体效果最合适。我们担心,人数太少,会缺乏“群体强度”这个因素;而再多一点的群体的组成和维持将很困难。(l)多数被试群体的答复总共要安排十二种判断。对于其中七个来说,多数被试将根据错误的判断来回答,最初两个回答是正确的,以保创造一个自然的开始。多数被试的所有回答都是一致的。所有人的回答都由主试人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另外,主试人和他的助手又单独将关键被试的表情、态度和评论记录下来。(2).群体讨论实验并不是在完成比较之后就结束了。在摆出卡片之后,可以用一种简短的口头讨论来确保更清楚地得知关键被试的反应。主试人首先指出,他注意到了在确定无疑的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并问是否有什么评论。尽管这一陈述设特别地直接针对什么人,但关键被试通常是会有回复的。这时多数被试群体成员也参加进来。他们尽量使他们的问题带有好奇与兴趣。首先,讨论集中在怎样解释已经出现的不一致。当关键被试开始逐渐占据这一情景的中心位置时,他被要求简单地陈述一下,根据他的看法,谁是正确的——群体还是他自己。他被问及是否那就意味着整个群体都错了,而只有他一个人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在他的判断中有多大成分的自信,等等。问题是这样的:“你推测谁是对的?”如果被试回答说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就接着问:“你认为整个群体都错了,而只有你一个人是正确的”?“你对你的判断有多少自信?”“如果有什么重要事情取决于你的答案,这又是一件有实际后果的事情,你会怎样呢?”“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你会对此说些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事先排好顺序的,任何群体成员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自然地提出这些问题。(3)有关实验目的的谈话和解释在持续了近五分钟的讨论结束后,主试人允许大家离开了,而单独留下了关键被试。在谈到刚才接连提出的问题时,他就会得知实验的目的。在这次谈话快结束时,主试人会详细解释实验的目的和实验情境的构成;对所有关键被试都这样做。看起来让被试对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就离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法的。我们预料并可以指出几乎所有被试都表现出了兴趣,而且大多数人对于有机会经历一种明显的社会情境而感到高兴,他们认为从中上了一课。最后,要提出的是为了关键被试,在做实验时,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任何被试在得到关于实验步骤的意义的明确解释之前,是不能离开的.如果他们理解了实验的目的,被试们就不会对暂时竭力想强加于他们的事物感到不快。许多人认为实验已成为有着某种价值的经历。这使他们直接彻底地了解群体反对的意义以及个体正确的真正可能性,即使有一个一致的公众意见反对他。关键被试们常常留有这种感觉:他们亲眼目击了一种与人类某个重要问题有关的情景。以上所提就是所描述的实验的目标和意图。个体处在一群体和一种被公开认定的简单的可能察觉的关系之间。通过上述步骤,在群体与它的一员之间造成一种不一致的意见,两种对立的力量作用在这个单独的被试身上:一种来自明显的、显而易见的关系,而另一种则来自一个紧密的群体。通过把一个个体放在同一致的群体相冲突的位置上,我们开始着手观察在他身上所发挥的作用。在实验中共有三十一位男性关键被试,这一实验我们称之为实验1。 关键被试面对大多数人一致的反对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他们是保持独立,拒绝接受群体的错误倾向呢?还是表现出一种向群体屈服的倾向?如果这样;那将会达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将尝试以定量的结果为根据来回答这些问题。这31位关键被试在群体中作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回答的频率,我们发现2/3的回答是正确的,是独立于群体倾向的;余下的1/3是和群体相同的错误回答。与之相对的,由25人组成的群体所出现的错误,通过书面私下做出的判断,达到7.4%。在实验群体中出现的错误数平均为2.3,在控制群体中为0.5,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l)在既定条件下,在判断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正确和独立。(2)同时发生了确定的向大多数人靠近的偏移,他们的错误结论影响了关键被试们1/3的判断。这些错误并不是完全平等地分布在这些关键被试中;事实上,象表Ⅲ所示,有证据显示了个体之间的极端不同。在整个范围中都分布有关键群体的回答。有些被试始终保持完全的独立,同时另外一些人则毫无异议地追随了大多数。l/5的被试是完全独立的,如果我们再把那些仅犯过一次错误的包括进去(其错误可被认为未超过控制组),我们就会发现群体中的42%的人所得出的结论没有受到实验条件的明显影响。在控制群体中,错误范围明显的很小,没有一个人犯两次以上的错误。图10是关于这两个群体的错误分布的一个说明。最后,错误也不是平均分布在不同的关键被试中的,如表IV所示,在不同实验中,发生错误的频率数从3到16变化不等.总体上讲,标准线条越短,错误也就越少。结论:实验条件严重地影响了判断的结果,在对群体压力的反应上,个人之间存在着极端的不同,从完全独立直到完全屈服。对群体压力的反应也是相比较事物之间的物理关系的函数。 关键被试如何面对这种情景,这对他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定量的记录虽然重要,但没有说明他们自己的看法,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指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们必须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解释,这个解释应以对被试在实验及随后的面谈中的反应观察为基础。首先我们必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事件的特征;然后开始着手对被试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反应作出概括性解释;最后,我们将描述在同等条件下观察到的个体之间明显的不同之处。实验条件的结构虽然在关键被试们之间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但在实验情景中也辨认出了一些相同的反应。(a)个人是处在一种对相对简单的事实做出判断的情景之中,同时他是在由其他与他相同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中,共同承担起做出同样比较的任务。所有的判断都是在白天清晰的光线下做出的,并且当众宣布。尤其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这项工作涉及了大量对可感觉的关系做出判断,这是毫无疑问的,是肯定的。(b)只要关键被试一直与群体保持一致,他就会对他的判断的准确性深信不疑。他对自己的感觉充满信心,而在这点上他又被群体所肯定。(c)当群体突然出乎意料地反对关键被试时,他的心理状态彻底改变了。有两股力量作用于他。一股是被感知的事物本身,因为很清楚它是明确的,被试没有简单地用抽象的方法去感知所列的关系。他确信他的感觉,是因为他能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断。第二股作用他的力量是牢不可破的多数人反对他,一次又一次地否定清晰的事实。这两种力量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d)实验情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相对封闭、自我控制。材料和群体都直接在现场。矛盾公然存在于心理场中,他不可能通过参考外部因素(如以往的经验或态度的差异)来解决这一矛盾。(e)环境要求做出决定,被试必须采取某个立场。这种要求他公开宣布他的立场的压力产生了新的条件和力量。存在着一种要求所有人必须真实地报告他们所见到的事实的力量;力量变化是做为一系列复杂条件的一种。另外,所有被试还受到来自大多数人的方向施以的压力,这种压力因人而异。困境的发展对实验中一连串事件中的某件事,不同的人会有极为不同的反应。虽然如此,大体上还是发生了一些特定的反应。在考虑个体差异之前,我们将冒着过分简单的危险,试图描述一些由条件所引起的最常见结果。1、困境的感觉没有一位被试忽视群体的判断。虽然实验要求独立的判断,但事实上没有人对群体的判断漠不关心或视之为不相关的事。每个人立即抓住其余人的判断并将之与自己的相联系。另外,关键被试所听到的回答不是很多的零散回答,每个回答都恰巧与其他人相同,而只与他自己有分歧。他立即注意到群体回答的一致性,他与他们之间的分歧,以及这些回答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情景,可以用下页的图来表示。关键被试还要充分了解许多其他的结构关系,这是矛盾继续下去的必要条件,被试知道,(1)引起争论的问题是一个事实;(2)一项正确的结果是可能的;(3)只有一项结果是正确的; (4)其他人和他都选择了立场,并宣布了同样客观给出的关系;(5)群体在某一点上是一致反对他的。对关键被试来说,群体反对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这种反对是由分离的个体所作出的独立判断组成的,而不是联合决定的产物。在这点上群体力量的指向依赖于其成员的独立性。在这些基础上关键被试会意识到某些地方出了错。这里所提到的每一点对后面的发展都十分必要,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误解了该情境的意义都将出错。2、重建平衡的努力绝大部分关键被试的讲速反应体现了一种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疑惑。某些人在第一次或第二次不同意义出现时就停了下来,询问他们是否正确理解了指令,另一些人则大量地向他们最近的邻座做出相似的询问。没有人对十分重要的不同意见有所准备,相反他们则追寻一种更明显的造成误解的因素。被试还没有完全处于矛盾之中,事实上他们仍坚持找到一种更简单的解释的真正可能性。他们希望早先的不一致只不过是一段插曲,他们将会由完全的一致所代替。由于不同意见始终存在,他们不再固守这种希望。他们相信他们在用某一种方法去感知,而群体则用了另外一种。3、关键被试陷于困难之中绝大多数被试任由一种不安增长,这种不安不是由其他人而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不要求多数被试证明他们的结论正确,许多人只是想用他们自己的反应来有效地证实。被试确定了证明的责任。是他而不是多数被试正在成为问题的中心,正是他导致了分裂。几乎每人都这样讲:“群体与我所见到的相矛盾。”而不是说“我与群体所见到的相矛盾。”相同的表达是许多被试拒绝的,也就是说他认为群体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主试人对实验情景有全面的认识,也一样有好几次用同样的方式来感觉事物,和被试一样成为问题的制造者和问题中心。4、未成功的解答一旦真正认识到存在一个基本的不同意见,被试就努力通过一定的解释来克服这个问题,不一致所造成的疑惑和紧张是造成众多假设的条件,人为地造成了可解释的鸿沟。其中一些实际上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被试可能会认为其他大多数人是遵从者,他们追随了那位因某些原因而出错的第一位被试。另一些人可能会提到群体中的一些人戴了眼镜。不过,大多数假设都很独特,也未经过深思熟虑。另一些人则提到,被试意见不同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还有其他一些人,则含糊地提及了心理错觉,或者说群体是以标准而不是长度为基础进行判断的.2023-05-27 13:07:561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普通心理学:感觉剥夺实验、睡眠剥夺实验、艾宾浩斯记忆实验;发展心理学:视崖实验(知觉发展)、三山实验(前运算认知)、猴笼实验(依恋理论)、海因偷实验(道德发展);社会心理学:布鲁纳钱币实验(社会认知)、罗森塔尔实验(认知偏差-皮格马利翁效应)、拉皮尔实验(态度)、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服从)、阿希实验(从众);人格心理学: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小阿尔伯特实验(华生)、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观察学习实验(班杜拉)、小白鼠迷津实验(托尔曼)、双生子研究实验(高尔顿遗传论);管理心理学:霍桑实验(霍桑效应);教育心理学:桑代克猫笼实验(试误说)、奥苏贝尔学习实验(下位学习理论)、布鲁纳学习实验(上位学习理论);生理心理学:海兔实验(条件反射的生理运行机制)。2023-05-27 13:08:101
阿希实验的原因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规范的主流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反应。遵循主流社会规范(即大多数人认同的)往往可以得到奖赏和正向激励。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对信息的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尊重规范并不是人们从众的唯一原因,人们从众还因为团体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个原因是,当任务有难度时从众现象会增加。2023-05-27 13:08:171
心理学问题,关于美心里学家阿希的试验,高手看看
时间久远了,不太记得这个实验的具体过程了,简单说说,你作为参考吧。对于个体的人格特质,心理学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一种就是从特质来入手,代表比如奥尔伯特,卡特尔。他们把个体的人格用不同的特质来做描述。这里用阿尔伯特的更好说明一些,奥尔伯特的人格特质理论里面把个体的人格特质分为了中心特质,首要特质(重要特质),次要特质。中心特质是一个人最为核心的特质,首要特质是表现比较多的,次要特质则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才会表现出来的特质。不过这个实验的出发点应该不是这个,只是举奥尔波特的理论来大致说明一下特质是啥。抱歉,某山记不清楚了,不过这里看得出来的是人们对他人的特质的评价权重是不一样的,对于冷酷、热情这种特质,评价权重明显是更大的。伴随着的可能就是晕轮效应了,可能“热情”的人的五种品质组合起来形成的形象就都是好的,但是“冷酷”的人的另外四种品质受到冷酷的影响,也都变成了起负面作用的品质。不好意思,唉,学过的过了没多久就忘记了,不过你可以去看看社会心理学的书,应该会有相关内容。2023-05-27 13:08:334
阿希著名的三垂线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
证明在群体压力下会产生"从众"行为2023-05-27 13:08:391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一.罗森塔尔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并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测试,并随机选出了其中20%的学生。测试结束后,罗森塔尔告诉他们的老师, 这20%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潜力,将来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八个月后,当罗森塔尔再次出现在这所学校时,他发现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环境,智力等),被老师或其他人保以更高的期望的学生,能够从这种期待中得到鼓励,进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二.延迟满足实验。这是发展心理学家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者召集了一些儿童,并分发给他们一些糖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吃,只能吃一颗,如果二十分钟后再吃,则能够吃两颗糖果。一部分孩子禁不住诱惑,在拿到糖果的时候选择吃掉;而另一部分孩子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了两颗糖果。在随后的跟踪调查中,实验者发现,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两颗糖果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更好,在事业或者工作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三.情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将一胎羊羔放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一只在舒适的羊群中生活,另一只则放在狼圈旁,不久,生活在狼圈旁的小羊因惊恐不能进食,渐渐死去。实验者还将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单独给另一只狗偷食,笼子中的狗因为吃不到食物产生了暴躁,焦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神经性病态反应。嫉妒,愤怒,焦虑,仇恨等负面情绪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平衡,引发一系列心理及身体上的连锁反应。而对自身,对周围的环境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四.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监狱进行了一项实验,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担任志愿者。志愿者分两组,分别扮演“囚犯”和“看守人员”,“囚犯”和“看守”很快进入了角色:“看守”对“囚犯”进行殴打,恐吓,威胁,“囚犯”则逆来顺受。最终,实验人员不得不提前退出,30%的“看守”被确认为虐待狂。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魔鬼。五.哈洛猴子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哈罗将小猴子从母猴子身边带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铁猴子和一个布猴子。铁猴子会每天给小猴子提供奶水,而布猴子除了触碰起来舒服没有其他任何作用。而结果却是小猴子对布猴子的依赖性更强。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不是来源于奶水,而是通过和母亲的亲密接触获得安全感和依赖感,如果你的孩子和你不够亲密,那么你就抱抱他吧。2023-05-27 13:08:482
大众趋同心理实验有哪些
大众趋同心理实验是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会不自觉地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即出现“羊群效应”。一些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以研究这样的趋同心理,其中包括了拉什实验、阿希实验和米尔格兰姆实验等。拉什实验让参与者在一群人中选择一条明显较短的线,并检测被试者的偏向性,结果显示70%的试验者一开始会选择与其它人相同但是明显较短的线,这说明个体会受到集体影响。通过这些实验为人们深入了解大众趋同的现象提供了一些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2023-05-27 13:09:171
从众的从众的研究范式
研究从众有几种主要的经验方法,其中最早的是谢利夫( M. Sherif,1935)的研究,他的兴趣在于考查群体是怎样形成规范的。他利用自主运动效应,认为群体将会建立起成员愿意服从的规范。让被试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给被试看一个发光点,要求他判断光点移动的距离。事实上,光点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对于在黑房间里,注视着光点的被试来说,光点似乎在移动,这种运动叫做自主运动效应(autokinetic effect),又称游动效应或似动错觉。被试所看到的运动距离因人而异,但对于一个特定的人来说则是一致的。当个体报告了光点移动的估计距离之后,他同一个或两个新的被试再进入黑暗房间,继续估计光点移动距离,并大声报告估计距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其他群体成员都能听到。很有意思的是,群体成员的估计数逐渐接近,一段时间后,第一个个报告说,他看到了同其他组员一样的移动距离!。这样,虽然在开始的时候,组员对所知觉的移动距离判断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研究结束时,全体成员所报告的运动距离,已经很接近了。谢利夫的研究发现,后来再要求被试单独在黑暗房间里判断运动道离时,他的估计与群体的最后估计距离基本相同。谢利夫认为,这些研究表明,在模糊的情景中,群体会逐步建立规范邢标准,并且各个群体成员会形成适合于群体信息影响或群体信息压力的观点。 阿希认为,谢利夫实验中的被试之所以从众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所要判断的刺激是模糊的。为此,阿希(S.E, Asch,19 51)设计了一个研究从众的独特方法,即将人们置于其他群体成员的意见之中,称为阿希实验。当被试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六个其他被试坐在那里了,他们都是实验助手 。因为其他人都是围着桌子坐的,真正被试也就挑了张桌子旁边的空位置坐下来。实验者进来告诉所有被试,这个实验是有关精确性和视知觉的。他向被试们显示了两张卡片。怎其中70张卡片上只有,P条线,另一张卡片有A、B、c三条线。单条线实-际上是25. 40厘米,A线段是22. 23厘米,B线段是25. 40厘米,c线段是20. 32厘米。实验者告诉被试说,他们的任务是要从三条线中找出与单线相匹配的长度相同的线段。倒数第二个回答的人是真正的被试。实验者要求每个被试轮着讲出匹配线条的字母,第一个被试讲“B”,,第二个被试也认为B战是正确的回答,下面四个被试都讲B,轮到那个真正的被试了真正的被试也说B。下一次尝试以同样的程序开始,实验者向被试显示了,5.08厘米的标准线条。在真正的被试之前的其他人都将5. 08厘米的线条与标准线条相匹配。真正的被试也这样做。下一次尝试中,实验者显示了一条 7. 62厘米的标准线条。其余三条线分剐是,A=9. 53厘米,B=10. 80厘米,C=:7. 62厘米:真正的被试认为7.62厘米是正确的回答,然后第一个被试报告说正确的答案是A线。真正的被试正在怀疑第一个被试哪儿出了毛病,"因为明显c是正确回答真正的被试可能正要嘲笑第一个被试时,第二个被试十分仔细地看了看线条,-说、“A线是正确的”。真正的被试惊讶的摇着椅背。”接着,在真正的被试前面的所有被试都坚定地报告说A线条是正确的答案, 此时轮到真正的被试。这就是阿希设计研究从众的实验程序。实际上开头五个被试是都实验的“助手”,主试早就告诉他们该如何回答。在18次尝试中,有12次他们都一致地给出错误的回答。倒数第二个被试才是真正的被试。阿希之所以采取线条判断的任务,因为他发现,当要求人们单独判断线条时,即没有群体影响时,他们几乎没有什么错误地就能完成任务。这个情景与谢利夫的情景是不同的。在谢利夫的研究中没有正确的答案:一个人所知觉的光点运动距离与另一个人所知觉的距离本身差别就很大。然而,阿希发现他的被试三分之一以上时间附和了群体不正确的观点,即使当他们知道群体是错误的,也会这样做。当面对群体一致的不正确观点时,绝大多数被试至少从众一次,只有四分之一被试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 (一)个体的处境当个体期望将来还需要与该群体交往,与个体认为将来不会再与该群体交往相比,前者更会从众。当个人认为该群体对他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与个体认为该群体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相比,前者更会从众。个体在群体中所处地位相对较低,与个体在群体中处于较高地位相比,前者更会从众。另外,权威人士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力(Driskell& Mullen,19 90)。并且,当个体感觉到群体对他没有完接受时更会从众。这类个体主要是从众于群体的规范性压力,因为他们主要关心的是群体是否能接纳他们,而不是为了从群体那里得到信息。阿希(1956)的研究也发现,自尊水平较低的被试从众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担心受到群体的拒绝和惩罚。(二)个体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他就不大可能去从众。例如,罗森伯格的实验(19 61)中,让一半被试得到结果反馈,这些反馈表明,他们对于判断线条的长度有较高的能力;而另一半被试听到的反馈说,他们的判断能力较差。然后,让被试处于阿希式的实验情景中,那些认为他们有能力完成任务的被试,比那些认为无能力完成任务的被试从众程度要低。虽然在罗森伯格的研究中,规范性压力可能影响被试的反应,但是信息性压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个体认为他在完成某个任务方面能力低下,他就倾向于从群体那里获得信息,而认为自己能力较高的被试这种倾向就比较微弱。(三)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不同性别的从众行为在各个国家略有不同,但基本一致,女性比男性更易从众。这种在从众方面的性别差异被认为是由“社会化过程”引起的(Eagly,1987)。因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往往教育男孩要“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凡事要依靠自己”,而在培养女性时却不强调这些内容。(四)文化差异个体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从众行为。一些跨文化研究发现,某些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易产生从众行为。举例来说,米尔格拉姆(19 61,1971)对挪威和法国被试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化影响了从众行为。与法国被试相比,挪威被试频率很高地一致从众,这些结果指出,从众行为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的影响。 (一)群体的规模阿希(19 51)对群体的规模如何影响从众十分感兴趣。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改变了真正的被试所处的群体人数,用l,2,3,4,……,8和15个“助手”来进行实验。阿希发现,当群体规模增加至由 4个“助手”组成时,从众程度增加了。在要求对线段进行比较的实验中,当被试只受到一个人的反对时,他的意见基本上不受影响;当面临着两个以上的反对者时,他的从众性会大大增加,并倾向于对群体的压力让步,有将近13%的次数,被试的回答是错误的;当面临 3个人的多数时,实验对象的错误接近33%;在面临 4个人的多数时,实验对象的错误最多达到35%,随后的从众量就持平了。所以,人数是15人组成的群体,从众的程度与3人或4人组成的群体相差无几。这些发现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但是,如果用我们前述的信息性和规范性群体压力来考察,就一目了然。如果个体是对群体规范性压力作出反应的话,他们主要关心群体是如何反应的,然后模仿这种反应。当五个人的群体中其余四人都以一致的方式做出某种行为,他就很容易了解规范是什么。‘对他来说,群体规模的增加另没有使辨别群体规范变得更困难。所以,从规范性影响角度上,当群体的规模增加到 4人以上,人们不能期望从众程度也会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如果个体主要关心的是从群体那里获得信息的话,给出肯定回答的人数越多,,真正的被试对这个答案的正确性信心也越足。所以,当信息的影响发挥作用时,我们认为群体规范与从众有着线性的关系,群体规模越大,从众的程度也越大。而阿希用的是十分简单的实验任务,为了找到正确答案,个体不需要从群体处获得许多信息。因为四个左右成员的回答,就足以使他知道规范是什么了。(二)群体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群体一致性水平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也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就越有可能发生( M. M. Hogg,1992)。相反,群体的分歧有损于群体的力量,同样有损于迫使成员从众的力量。三、任务的特点为了回答被试对某些任务要比另一些任务是否更易产生从众行为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特别是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与较容易的、较清楚的任务相比,人们在完成前者时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当任务是困难的或者是模糊的时候,被试就把群体作为信息的来源;当任务比较容易或者清楚时,较容易或者清楚时,在从众中,群体的规范性压力应起着主要作用,因为此时,被试不再需要答案是否正确的信息。于是,人们可以看到,任务的性质不仅决定了从众程度,而且也影响了个体将要对之反应的群体压力的形式。其次,当任务要求个体在听到其他群体成员反应之前,私下记录自己最初的反应时,从众减弱了。再次。当问题涉及说出对图画的个人偏爱,与任务是要在观点中找到一个正确答案相比,前一种情况下,被试表现出较少;少的从众。其他研究者也发现,在观点项目方面比视觉刺激方面,被试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个人的偏爱和视觉刺激的一个共同点是这两种形式都不需要社会现实性。2023-05-27 13:09:362
心理学概论 第八讲 社会心理学
清华大学 彭凯平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家认为社会是人的集合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是一群人的互相影响互相认识 互相相处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问题: 1.社会认知:如何认识社会,如何认识他人 2.社会关系:如何与他人相处 3.社会影响:如何去影响他人Kurt Lewin 克特·鲁温 创立美国社会心理学流派,将试验心理学方法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 他的学生 Leon Festinger 认知失调试验 奠定了领军地位情境决定作用,对人行为的最佳的预测,就是他的社会的情境和环境 特质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不如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大 Albert Bandura 阿尔伯特·班杜拉 认为 人类的行为是环境和特质交互作用的产物。二、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Fritz Heider 弗里茨·海德 是第一个系统的研究人是如何去分析理解判断自己和他人行为的。 归因研究:对行为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判断、给予。 Attribution Theory 1. 行为引发的原因 Internal 内因:个人内在的特性、要素 External外因:外在情境的影响 Locus 2. 关注行为的稳定与否 Stability 稳定:长期、持续、不间断影响 Unstable不稳定:短暂、片面、局部性影响 Stable 3. 关注行为的可控性 Control Uncontrollable 对应推理理论:是指人们在分析他人行为的原因时,往往根据行为的特点进行对应的推理。三维归因理论 1.共同性 2.独特性 3.一致性Lee D· Ross 基本归因误差 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夸大个人的原因而忽视环境的原因。 基本归因误差:1. 观察的角度 知觉显著性,那些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信息,被认为是重要的信息。 我们注意到的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信息 2. 时间的长短 3. 文化的差异 东方人容易去谈外在环境的影响 西方人容易去谈个人原因的影响三、态度态度:是我们对人和事物的一种基本信念,基本的感受和行动的倾向。 态度影响行为的途径:1 中央路径 2 边缘路径 感觉感受或心情 行为影响态度 登门槛效应 角色扮演 斯坦福监狱实验 认知失调试验四、群体 社会影响 群体:是有共同目的的人组成的一种集合。 群体的意义:1.确认身份 2.社会认同 社会促进效应 社会懈怠 核心的原因是评价他人在场问题是社会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唤起能促进优势反应 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群体的影响 -团体动力 风险迁移试验 -团体极化效应 偏激方向 谨慎方向群体思维的特点 1. 不可战胜的错觉 A. 团体成员认为团体是无敌的,不会出错 2. 对外团体的刻板观点 A. 以过分简单而刻板的方式看待敌对群体 3. 自我检查 A. 成员们决定自己不要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以防破坏团队合作,对反对者直接施压使其无条件顺从。 4. 集体一致的错觉 A. 不征求异议者的观点,从而造成集体统一的错觉。 5. 卫道士 A. 成员保障领导听不到任何反对的意见。五、从众 从众行为 产生的原因:1.信息性从众 谢里夫试验:以自主运动现象做实验,将被试判断黑暗中光点移动了多少 人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确定自己的认识和判断。 2. 规范性从众 阿希实验影响从众的原因 1.团队的大小 2.团体的重要性 3.文化背景 - 东方—集体主义 - 西方— 个人主义 服从 米尔格曼电击试验 —与受害者的距离 —自我安慰六、社会关系 区域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原因: 1 不平等社会关系 2.社会化教育的结果 3.体制性的作用 4. 自己 的动机 挫折理论: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利他行为的原因 1.亲缘性利他 2.胡惠利他 原因:1. 遵守一种社会规则 2. 减除不适感 3. 社会赞许性 3. 无私 旁观者效应 4. 时间 5.人口密度 6. 责任感 挫折攻击假说,攻击行为的发生必先有挫折 挫折固执理论,犯罪一般由两种心理动力所引起 1. 心理欲求所引起的 得大于失,才会去犯罪 2. 基于挫折而起的 不计得2023-05-27 13:09:501
从众心理的例子是什么?
从众心理的例子是阿希从众实验,实验者以大学生为被试。鲁迅先生笔下的啊Q吵着闹革命,也是一种无知的从众。一些“一窝腐”的案件中,并非个个都是贪财之辈,不乏违背本心而去同流合污的。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心理的应用新世纪年以后,家长都开始重视特长了,因为大家都在学,而且大有不学就落伍的感觉,于是乎也不管孩子是否适合或者有天赋,什么英语、足球、跆拳道、围棋,什么都学,有的孩子甚至在一年内学了6种特长,业余时间被剥夺不说,连正规的文化课都没学好。结果想弄些个性,却什么也不精。这就是这种从众的心理,造成的个性消失,不仅过去发挥作用,现在也在发生作用,估计以后也逃脱不了。从众的心理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使个人获得了匿名感,因此个人做事会无所顾忌。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过马路红灯亮时,本来还打算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时走呢,但是发现闯红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大家都闯。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事的想法,也就无所顾忌了;很多像随地吐痰、贪小便宜、不遵守公共规则等很多现象,都是这种从众的行为,导致很多不文明成为了一种屡禁不止和社会现象。2023-05-27 13:09:561
从众心理在心理学上属于什么效应?
首先,不可否认的的是这的确是一个社会学的话题,即社会学与心理学交集最多的一种效应就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是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而从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即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会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竞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博弈论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囚徒困境”。 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 其次,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内卷这个概念似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甚至有不少同学在大一期间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率提前为以后保研做好准备,每天扎堆在图书馆里面,我不是不提倡这种生活态度,而是想要说明一下学习效率高的同学知道什么时候劳逸结合,适当的放松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效率,不要被别人卷我也要卷下去的想法给洗脑,从而被无形中固化住了。 最后,资源是有限的,而竞争是无限的,所以不可否认内卷的是“非理性”的,但却是人性的必然,不管怎么样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内卷并不等于盲目地撞得头破血流。2023-05-27 13:10:112
从众心理名词解释
从众心理(conformity),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因此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定义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而从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即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会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从众的影响因素群体因素群体一致性: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当群体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下降。研究显示,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发表异议,从众者的数量就会立刻出现明显的下降。而群体外成员提出的异议,其造成的影响则小于群体内成员的不一致意见。 [3] 群体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随着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一个较小的群体就可以引发强大的从众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于1~2人的群体,3~5个人的群体能够引发更多的从众行为,而当群体规模超过5人时,从众行为却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减少 [5] 。在1969年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让1、2、3、5、10或15人在人行道上抬头观望, [6] 当人群规模从1上升到5的时候,过路人同样抬头观望的比率稳步上升直到接近80%,规模从5上升到10人的时候比率却缓慢下降,继而10至15人间又出现上升,不过上升幅度不如从前。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比如,在一个种族群体里人们会感受到一种共同的“归属群体的从众压力”, [4] 这种压力促使着人们在言行举止、谈吐、穿衣打扮方面都尽可能地向群体靠拢,否则便会遭人讥笑。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及身份越高,越具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压力。而反之,地位较低者在权威者的意见与自己相悖时,更容易想也不想地舍弃自己的观点,因而发生从众。同样,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身份越贵重,他/她的观点影响力就越强,自然就越容易引发从众行为。 [3] 是否需要面对群体压力:前面曾提到,在阿希实验中,若以匿名方式回答,那么被试者就有更高的几率坚持自己的判断。确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意见与多数人不一致,也无须担心会遭到群体的排斥,被试者就可以坦然做自己,从众行为的发生就会减少。 [4] 个体因素性别:人们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从众。但其实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研究表明,女性在一些比较男性化或是男性比较擅长的问题(如汽车、足球等)中容易展露出更多的从众行为,而男性则更容易在一些女性化的话题(如化妆、文学)中表现出从众。在男女都比较了解的中性问题中,则性别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不大。 [3] 年龄:从年龄上看,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从众,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前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声音的影响。 [1] 个性特征: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许需要等都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一个人能力越强,自信心越强,自尊心越弱,对社会赞许及认可的需求越低,对焦虑情绪的处理能力越强,就越不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4] 。在阿希实验中那25%的坚持己见者正是如此。知识经验:任务越简单,人们对它越了解,所掌握的信息越多,判断就越清晰,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这也是受到了信息压力的影响。 [4] 文化因素根据史密斯的实验,从众行为的平均发生率是31%,而比利时的学生从众程度则远远低于平均值,只有14%,相反,在斐济的印度教师中,这一数字则达到了惊人的58%,这一巨大的反差印证了一点,那就是从众行为在不同文化间有着极高的差异性。在北美及欧洲东北部等个人主义盛行的地方,个人的意见和价值受到极大的推崇,而从众行为则是负面的,它在这些地方的发生率仅为25%,而在集体主义至上的地区,或是人与人间相互依存程度较高的地方,比如非洲、亚洲、大洋洲以及南美洲等地,一个人应对其所属的集体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因此“少数服从多数”的概念十分风靡,从众行为不仅不会被鄙视,甚至还会得到尊重与理解,因此在这些地方从众率则平均上升至37%。 [7]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间并无高下之分,它们间的区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背景,让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从众行为。2023-05-27 13:10:424
如何称从众效应?
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从众效应(eonformity)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不从众不仅不受欢迎,还会引起灾祸。例如,车流滚滚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驶的汽车司机;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一名偏离集体、误人敌区的战士;万众屏气静观的剧场里,一个观众突然歇斯底里的大声喊叫……公众儿乎都讨厌越轨者,甚至会对他群起而攻之。假如每一片云都一模一样,“黄山云海”又怎能令人称奇?假如每朵花都如出一辙,那梅菊又怎能在文人笔下生辉?假如每棵树都惧高怕危,松柏又怎能在万绿丛中鹤立鸡群?自然界如果从众,我们将丧失许多美丽;人如果一味从众,也终将跌人失败的谷底。有这么一个实验: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师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声音对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具有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全体同学举起了手。这时,“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同学之间的从众效应——看到别人举手,也跟着举手,但他们并不是撒谎,而是受“化学家”的言语暗示和其他同学举手的行为暗示,似乎真的闻到了一种味道,于是举起了手。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星斗,许多人站在车站站台上等待即将到来的火车。此时,一个人仰着脖子晃动着脑袋往天上寻看,在一旁的人好奇的以为他看到了人造卫星、流星或不明飞行物,也跟着向天空东张西望。其实,这位先生只是脖颈酸痛,他是在做放松活动,并非观察天空。那些跟着仰望星空的人实际上是被从众效应左右了。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消极的从众效应则互相壮胆干坏事——如看到别人乱穿马路,不少人也跟着走捷径。有人正是利用从众效应来行骗人之术,最生动的例子是玩所谓的“三张牌”,让人押宝。猜红桃A在哪里,可押50元、100元、200元。此时总有三五个人抢着参与,而不明真相的人不知道他们是“托儿”,被从众效应激化,也参加押宝。当然,结果肯定要输——因为最初参与的三五人同庄家全是一伙的。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实验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阿希实验”。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那个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系统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某个系统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工人们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完成这些工作量后,就会明显的松弛下来。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巴菲特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大亨正在向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大亨们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挤进去。”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句话。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请求。这位大亨拢起嘴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圣·彼得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大亨进入大院并要他自己照顾自己。大事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朝地狱飞奔而去。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以为是演奏家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结果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大多数人都认为从众行为扼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因此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实际上,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能否减少盲从行为,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是非并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2023-05-27 13:10:571
望大家能描述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例如从众效应啊,等等~~谢谢!!!
从众效应(conformity):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不从众不仅不受欢迎,还会引起灾祸。例如,车流滚滚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驶的汽车司机;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一名偏离集体、误入敌区的战士;万众屏气静观的剧场里,一个观众突然歇斯底里的大声喊叫……公众几乎都讨厌越轨者,甚至会对他群起而攻之。 一是受众对已经有了定论的职业传播者和信息作品,几乎没有人会再提相反的意见; 二是从众能够规范人们接受行为的模式,使之成为一种接受习惯; 三是某种一致性的群体行为能够形成接受“流行”,如“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新书热”等; 四是会对那些真正富有独创意义的信息作品加以拒绝,从而挫伤少数传播者探讨真理的积极性; 五是多少抑制了受传者理解信息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因此,从众效应也是优点与缺点并存、有利与不利同在。 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 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 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 通常从众行为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一是积极的一致性;二是消极的一致性,三是无异议的一致性。 [编辑本段]从众效应概述 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编辑本段]从众效应例子 从众效应是一种追随别人的行为的常见的心理效应。这种效应有时是积极的,如别人献血你也去献;有时是消极的,如看到别人在公园摘花,自己也跟着去摘花。 有这么一个实验: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师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向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全体同学举起了手。 此时,“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生动的说明了同学之间的从众效应——看到别人举手,也跟着举手,但他们并不是撒谎,而是受“化学家”的言语暗示和其他同学举手的行为暗示,似乎真的闻到了一种味道,于是举起了手。 有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星斗,许多人站在车站站台上等待即将到来的火车。此时,一个人仰着脖子晃动着脑袋往天上寻看,在一旁的人好奇的以为他看到的人造卫星、流星或不明飞行物,也跟着向天空动张西望。其实,这位先生只是脖颈酸痛,他是在做放松活动,并非观察天空。那些跟着仰望星空的人实际上是被从众效应左右了。 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作出勇敢之举;消极的从众效应则互相壮胆干坏事——如看到别人乱穿马路,不少人也跟着走捷径。有人正是利用从众效应来行骗人之术,最生动的例子是玩所谓的“三张牌”,让人押宝。猜红桃A在哪里,可押50元、100元、200元。此时总有三五个人抢着参与,而不明真相的人不知道他们是“托儿”,被从众效应激化,也参加押宝。当然,结果肯定要输——因为最初参与的三五人同庄家全是一伙的。 聚众闹事行为多是由于个性化效应和从众效应激发起来的冲动行为。 [编辑本段]从众效应故事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 路上,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 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一种现象――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编辑本段]从众效应实验 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实验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阿希实验”。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它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它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系统内,谁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某个系统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工人们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完成这些工作量后,就会明显的松弛下来。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 巴菲特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大亨正在向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大亨们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挤去。” 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句话。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请求。这位大亨拢起嘴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 圣·彼得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大亨进入大院并要他自己照顾自己。大亨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朝地狱飞奔而去。 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减少盲从行为,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是非并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 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以为是演奏家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结果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信自己的判断。 大多数都认为从众行为扼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因此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实际上,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 [编辑本段]谈判中的陷阱——从众效应 旅鼠是愚蠢的动物。在群体迁徙中,当一只受到惊吓的旅鼠跳下悬崖时,其他的旅鼠也会盲目地跟着它跳下去。这就是从众效应。人往往会被身旁多数人的行为,心情感染,在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从众;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迷茫了也会从众。举个例子来说,有的人在交易过程中也很可能为房子、画作和公司开出越来越高的价格,仅仅因为其他人—大多数是他们没见过的陌生人—愿意开出类似的价格。要融入集体或随大流的心态是导致这种行为的强大因素。这种心态在告诉你,别想了,跟着大家做就行了。只有聪明的谈判者才不会上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对任何“热点”都持冷静态度,做好热门交易都极有可能迅速变“冷”的心理准备,迅速设立停损位,一旦热点变冷,接近停损位,立即出手。在我们进行一笔大交易之前要有耐心,花点时间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实地考察和分析工作。抵制迅速达成交易的诱惑。 然后,对于热点我们要关注长期利益,警惕那些基于“早进场,早得利”理念的交易。这种交易的高风险可谓是名声在外。最后,我们要学会逆向思维, 赶潮流的人通常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因此,要逆潮流而动,挖掘从长远来看有很大发展潜力而当下还不流行的机会。这是针对“热点”,相反针对冷点呢,危险中有机会,也不要从众。就像现在股票,我一个朋友在上证A股指1296的时候卖房子卖车子,二百多万投进去,现在已经有将近23倍的利润。而在半个月前,他已经彻底退出股市,连基金都不买了,到内地大城市去买房子。 那么我们怎样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呢?首先要他们慢慢认定一个趋势。然后他们才会从怀疑到相信,从相信到信任,从信任到信赖,从信赖到狂热。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每一个阶段都让他们获利,但是让他们为了获得更多,投入更多,最后就是我们收获时间。 [编辑本段]由"从众效应"想到的 假如你是十字路口上的一位行人,红灯亮了,然而路面上并无车辆行驶。这时候,由一人不顾红灯的警告穿越马路,接着两人、三人……人们蜂拥而过,置身其中的你会怎么做呢?倘若你还留在原地,不但别人会说你傻,恐怕连你自己也会这样认为了,这就是被称为“从众效应”的现象。 一件事情,首先不论好坏,只要由人敢做,其他人便蜂拥而至。“一人胆小如鼠,二人气壮如牛,三人胆大包天”,反正人多,谁怕谁?于是生活中由许多的现象由于众人的参与而被披上了合理的外衣,譬如随地吐痰,随处小便,随意跨栏……若是不幸被人逮着,却极为愤愤不平了:凭什么单抓我了?由本事你把所有xx的全都抓来?尽管如此,“随意”仍在继续。大家只是想:被逮着了算倒霉,这等方便,不干白不干。中国人是很会图方便的,于是我们贪图小利的心理在这里暴露到极致。 我们常常认为大众承认的东西就是好的。对于每样新鲜事物,一个人做,那叫“傻子”;两三个人做,被称为“从众”;十几个人乃至百千人做,则可以称之为“流行”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无法自已,我们很难自已,因为谁都不愿搞特殊,受嘲讽,到头来闹个“傻子”的“罪名”。 那么,同样的情况在西方发达国家又是怎样呢?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中国人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路面上没有车辆行驶。中国人习惯性地穿越马路,走到一半突然发现前后没人,回头望去,外国人全部秩序井然地站在原地等候,其中一人诧异地看着他:“你有毛病啊?!”中国人脸刷地红了,羞愧地退回到人群中。几个月后,中国人回祖国探亲。一次在一个十字路口,照例的红灯亮了,路面上没有车辆行驶。中国人习惯性地站在原地等候,却见周围的人全部若无其事地横穿马路,其中一人诧异地看着他:“你有毛病啊?!”那个中国人愕然了。 这个故事以含泪的幽默告诉我们什么?是简单的入乡随俗吗?为什么人家就能这么文明?为什么我国国民每年因车祸造成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为什么我们在有人已付出血的代价后还要去重蹈覆辙?在有些外国人眼里,对我们这种行为的解释甚至是“中国人太多了,死几个不要紧的”,真是这样吗? [编辑本段]警惕“从众效应” 假如每一片云都一模一样,“黄山云海”又怎能令人称奇?假如每朵花都如出一辙,那梅菊又怎能在文人笔下生辉?假如每棵树都惧高怕危,松柏又怎能在万绿丛中鹤立鸡群?自然界如果从众,我们将丧失许多美丽;人如果一味从众,也终将跌入失败的谷底。 “从众效应”是对科学的扼杀。许多的创造发明都是对思维定式的挑战,许多科学理论的提出也都是对传统权威进行冲击。假如科学家们一味从众,又怎能让科学真理的光芒普照大地?当人们一味迷信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时,只是伽俐略没有从众,坚持自己的科学理论,用活生生的实验挑战权威,反对从众,从而让科学之光照亮大地。当人们都对“地球中心说”深信不疑时,只有哥白尼没有跟随世人的步伐,从而走来了“太阳中心说”的道路。假如伽俐略和哥白尼他们也一味从众,不懂创新,那么科学和真理将不知何时重见天日。 “从众效应”可以埋没真理,同样也埋没优秀的文学作品。当文人们都畏惧文字狱。不敢进行文学创作,醉心于古籍整理之时,而家破人亡的曹雪芹依旧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红楼梦》的创作。如果他也一味从众,那么中国的小说史上将丧失一颗璀璨的明珠,曹雪芹也不会在众多文人中脱颖而出,流芳百世。当世人都鄙视耻辱,为保名节而选择死亡之时,司马迁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毅然选择了宫刑。当他遭人唾弃之时,当他不被世俗所容之时,他依旧没有像先前许多仁人志士为保名节而自杀。这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才能得以保全。试想一下,如果曹雪芹和司马迁都随波逐流,践行“从众效应”,那中华文学史将会失色不少。 当今世界,是个性解放的世界。社会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人才。对于高三毕业生来说,在选择专业,确立志向之时,就不可跟随“从众效应”,盲目选择所谓热门专业,否则自己的真正价值得不到体现,后悔的将是我们自己。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摆脱“从众效应”,创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编辑本段]从众效应结论 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 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从众效应”。2023-05-27 13:11:071
会议上你会做提出反对意见的“恶人”吗?
导语:企业发展就像爬土坡,一步一个脚印,方向还不能错。一旦跑偏,将会带来重大损失。正因如此,企业单纯的依托于个人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靠的。企业需要重视‘规模效应",人多力量大并不是无稽之谈。所以,公司发展衍变过程中,慢慢有了各种会议:高层领导会议、中低层管理人员会议、基层员工会议。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议是一人在说,所有人在听,很难在会议上听到反对声音。为什么会议会呈现从众心理?‘阿希实验"又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揭开职场迷雾,细细窥探下吧!一、‘阿希实验"的从众效应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阿希实验从最开始提出一直到拥有一个系统化的理论雏形,是在40年前完成的。而这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主要阐述了一点,叫做从众效应。1.什么是阿希实验一些人通过自己下意识的行动潜移默化绝大多数人,并且让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些人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而且积极主动的从事这样的事情,就是我们所提出的经典阿希实验。阿希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是想研究与人类相关的心理学问题,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普及式的强调一些传统的心理行为,而是单纯的针对从众效应作出了系列阐述。相较于其它的心理实验而言,阿希实验更加简单扼要,也更加突出。正是因为阿希实验最开始就是奔着从众心理去的,所以阿希实验在开始提出以及在提出之后的系列衍变中,受到了绝大多数心理分析家追随。有的时候越简单的事情越能够吸引大家的目光,大家也更容易从之前的复杂心理问题辗转到简单的心理问题上来。2.阿希实验的理论是什么如果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趴在地上,并且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强调突发性),那么当一个实验者在发现这种情况时,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呢?这样的一个实验模拟场景有心理学家模拟出来过,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那位原本无辜的路人也赶紧趴在地上,和大家维持着一个同样动作。当所有的人都得出1+1=30的结论时,那么剩下的一小部分明知道1+1=2的吃瓜观众也会赶紧写出1+1=30。这种随从性并不是因为决对意义的权威压力,也不是在主观决策上承担某种风险,单纯的是绝大多数人做出某种抉择,那么自己也会做出某种抉择。3.阿希实验事例分析我们需要讲一个经典的面试问题,巧合的是阿希实验所涉及到的这个问题,和咱们职场息息相关。在职场的面试办公室外面摆上了6张桌子,每个桌子后面都有着一个对应的椅子。而前面5个人我们俗称为托,他们事先被告知,只能坐在这最开始的五个椅子上,然后手中拿着简历表。紧随而来的那一位真正面试的人,在不明所以的前提之下,坐在了最后一个椅子上,并且一坐就坐了一个小时。这位真正来面试的人,一没有询问自己的面试官是否需要在这儿坐着,二也没有询问在旁边坐着的人,他们是否来面试的。单纯的,凭借他们的衣着以及他们手里拿着的文献就已经默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来的,所以就坐在最后一个位子上。这样的心理变化,这样的心理默认就是非常著名的阿希实验。4.阿希实验的职场衍生效果我们把阿希实验引申在职场当中,就会发现同样的一个阿希实验,在不同的职场办公环境当中,有着它的妙处,也有着它无法忽视的那个点。在公司开大会的时候,公司领导往往会问一句: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而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默不作声的,手中拿着纸和笔,单纯的在记录。哪怕有人发现公司会议有着明显漏洞,公司会议有着明显不可取之处,他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因为在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情况下,他似乎也从阿希实验上得到了对应暗示。在职场当中,如果公司突然开大会或者公司突然奠定方向,这个方向是错误的,而只有少数人知道,并且这少数人没有太大的话语权的前提之下,他究竟敢不敢说‘不"字?如果他说出反对意见,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同样的道理,如果他不说,那么他在害怕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阿希实验来延伸,也可以用阿希实验来进行思想概述。可是伴随着职场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伴随着职场的竞争激烈化,不敢说‘不"与阿希实验又有着某种不同。阿希实验只能作为一个片面的从众心理的行为描述,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职场可能片面也可能全面,可能从众也可能不从众。简单讲一个小小的阿希实验,已经没有办法全面阐述职场的关系以及职场当中说‘不"的现象了。本章小结:职场当中如果贯彻阿希实验将会发现一个新世界,但是如果把阿希实验完善到职场当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又可能出现各种误差。针对于阿希实验,我们需要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我们也需要去考量、去思索它的可行性。二、职场从众效应背后的可能从众效应似乎不容忽视,可是在这从众效应的背后又有着诸多心理的变化,而从众效应也绝不单单是一种情况所能够引发的。本章节当中,我们将会详细概述职场当中的从众效应以及从众效应背后的可能性。1.个人懒散导致从众效应每一个人的脾气秉性都是不同的,有一部分人天生就是当职场领导的料,而有一部分人却把领导放在一边,单纯的想做一个小职员,单纯的想在职场当中混一会儿,摸下鱼。没有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和眼光去衡量所有的职场人士,针对职场当中不想进步或者不愿意进步的人,我们也无法站在道德高地随意的去指责他们,随意的去逼迫他们。在职场当中,我们更建议用公平公正的眼光去对待所有的人,而这所有的人当中就有一部分是非常懒散的。如果说在后面有个人踢你一脚,知道往前走两步的话,那么个人懒散往往指的是:你踢再多的脚,他也不愿意往前走。这一部分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是逆来顺受,甭管是有理的还是无理的,甭管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简单讲,你告诉他做什么、怎么做,他给你做完了都不会去思考做的对或者不对。2.话语权过低导致从众效应公司领导说一句话和公司的一线工人说一句话,两句话即便完全一样,所能够代表的能量以及所衍生出来的后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认为:公司领导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它的衍生效应,而公司员工说过的话也具有它的可消除性效应。简单讲,这两句话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别,是因为话语权的高低导致话语权的明显不同阶层带来的。基层员工有意见却不想说,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他们的话语权几乎为零。他们在会议上的表现也很难受到关注,即便自己举起了手,即便自己说话,可是因为会议的庞大没有对应话筒或者会议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人注视你,你哪怕扯破喉咙也无济于事。3.害怕背锅导致从众效应现阶段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承担责任制的,承担责任制度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这件事情是你做的,好,你来承担全部责任。这件事情是他做的,好,他来承担全部责任。这件事情是谁做的?谁来承担责任。发表意见也需要承担对应的责任,因为这件事情你发表意见了,你拥有话语权,而且你所拥有的话语权被企业彻底实施下来了,那么很高兴的告诉你:第一,你被公司领导重视;第二,你的方案将会被公司贯彻执行。接下来就是麻烦所在,既然你有了这样的特权,有了这样的认识度,那么你在企业当中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你说的对那么没有问题,恭喜恭喜再接再厉,如果你说的错呢?4.担心批评导致从众效应有一部分领导眼里不揉沙子,眼里不单不容沙子还不容人,如果你敢提意见,他就敢批评你,这一点和领导的脾气秉性有着密切联系。这一部分领导有=他们存在的根据,也有着他们存在的缘由,但整体来说,这一部分领导决定了部分从众效应,也决定了部分从众效应的衍发。所以如果真的出现因为员工担心领导批评而导致的从众效应,员工是不需要背锅的,这个时候的直接背锅者是公司领导。本章小结:职场从众效应不能够完全依托于阿希实验,因为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个人懒散,是因为话语权过低,是因为害怕背锅,是因为担心领导批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情况。三、从众效应约束项问题从众效应既然出现,就会有着对应的约束性,因为从众效应从来不是一个普及的、漫无节制的、永远存在的效应,在这个效应的背后有着对应的约束条件。一旦约束条件不成立或者约束条件被破坏,那么从众效应也将不复存在。1.大型会议的背景约束越是大型会议就越有可能出现从众效应,而小型会议或者微型会议从众效应的出现,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大型会议讲究的是话语权,讲究的是领导把命令传递给你们,而不是员工把意见反馈给领导。因为一个大型会议就决定了很多人同时在参与,也决定了这个会议一旦有稍不留意之处,将会给公司带来偌大的困难。而更多的时候,大型会议需要遵循一点半原则,也就是会议全程总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限制的话,对于会议本身没有太大好处。2.会议话语权不均衡的背景约束公司会议的时候,如果会议的话语权是均衡的,比如三个副管、三个副总或者三个基层员工在开会,他们的各方面条件相差不大,很难出现从众效应。这个时候大家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相互之间探讨事情的发展,而不是上下级的指令顺序传递。一旦会议出现不均衡,尤其是话语权、地位、身份等多方面的不均衡,则极有可能出现从众效应。3.会议权威性的背景约束同样的一个会议,如果公司领导来开或者公司的主管来开,以及公司的基层领导来开所展现出来的情景和从众效应是截然不同的。越是公司领导、越是专家他们说的话,就越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追随。4.从众效应的约束项理念从众效应它有一个前提,有一个约束,在这个背景模板的约束之下才能够展开从众效应的探讨,而不是任何一个情况之下都会有从众效应。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小孩子棒棒糖掉在了地上,他捡起来舔了两下继续吃,如果这个时候恰巧有两个成年人路过,他们的棒棒糖也掉在了地上,他们会捡起来继续吃吗?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从众效应有了它本身的局限性,正是因为有局限性,所以从众效应也无法完整的应用在职场的各个环境当中。四、公司大会不敢提意见的解决办法公司出现了从众效应是好事也是坏事,从众效应更有利于公司的大方向发展,员工不会掉链子,毕竟领导指哪打哪,打起来方便极了。但也有一些劣势的地方,比如公司领导说出某件事情,或者某项会议应该怎样做时,所有的员工都回答:对对、是是,但是他们不太考虑这样的‘对"或者‘是"是否合情合理。尤其是公司领导根本不知道怎么做,陷入左右为难,急需要员工提一些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就更加不需要从众心理,因为从众心理将会让公司进入绝境。于是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会议方式,而这几种会议方式将会让员工在开大会的时候积极主动的提意见,分别为:小纸条会议,多人小组负责制会议和强迫式会议模式。1.小纸条式会议小纸条会议讲究的就是个匿名制度,所有的人都有一张纸条,然后按照投票来决定某项制度实行还是不实行。但是小纸条会议一定要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匿名,一定要记住这个先决条件,几乎决定了小纸条会议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第二个先决条件则是小纸条会议必须有可选择性。我们可以给员工两个选择:执行或者不执行,或者在小纸条上标志好对应的版块让员工进行填写,而不是直眉瞪眼的给人家一张纸条让人家写,员工两眼蒙根本不知道写什么。2.多人小组负责制会议多人小组负责会议指的是在开大会之前按照等级、按照员工工种、按照团队、按照圈子分成多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选出对应的组长,然后让这个对应的组长去总结对应内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等会议进行时,由这几个小组组长进行公开表态。而多人小组负责制度则决定了权威性的递交,首先由这些小组长来和领导进行面对面沟通,其次由基层员工和小组长进行沟通,中间有了一道弯或者两道弯,直系领导的大权威就没有办法辐射到基层员工身上,面对公司的领导小组责任制度,员工相比较而言会更加轻松。3.强迫式会议模式强迫式会议模式简单粗暴却最为有效,在会议的过程中强迫要求所有的员工发表意见,尤其是发表反对意见,当他们发表的反对意见越多,公司领导就越会明朗,这个制度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强迫制度似乎很多企业都不敢运用,因为强迫制度实在是太容易得罪人了。让基层员工怎么说?如果直接说公司领导的这个制度不合理,那个制度不合理,必然会害怕公司领导给自己穿小鞋。可是如果不说的话,公司领导就会批评自己。简而言之,公司领导利用强迫制度的时候就已经转移了矛盾,将公司内部与自己领导权限之间的矛盾转移成为了公司领导和基层员工之间的矛盾。这种转移矛盾的方法不太靠谱,一般情况下在公司发展遇到困难或者公司发展遇到难题时才会使用该方法。职场启示录职场会议本身是为了让公司的发展更加顺风顺水,让公司发展的前景更加明朗,有一部分会议是不需要基层员工插嘴的,他们只需要按照既定的发展线路去发展就可以了。可是有一部分会议例外,这一部分会议需要让基层员工发言,需要听绝大多数员工的意见,需要让员工提供一些建议。而这个时候,阿希实验所带来的服从效应,以及在公司当中几种特殊的从众效应会起到阻滞作用。一旦有从众效应,而且这个从众效应几乎是诸多职场人士的小心思之一,小九九之一的话,对于企业的发展,将起到一个逆推力。我们只能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让其他员工积极主动的去发表意见。毕竟公司永远不是个人的公司,而是集体的公司。2023-05-27 13:11:144
群体结构的规范
你是否曾经注意,在高尔夫球场上,当一方的合作伙伴上场时,他们不能相互交谈;在公共场合,雇员不能批评他们的老板。为什么呢?答案是:规范。所有群体都形成了自己的规范(norms)。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期望。群体规范被群体成员认可并接受之后,它们就成为以最少的外部控制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手段。不同的群体、社区,群体规范也不同,但不管怎样,所有的群体都有自己的规范。群体的正式规范是写入组织手册的,规定着员工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但组织中大部分规范是非正式的, 比如,你用不着别人告诉你就知道,在公司总部老板来视察时,不能扔纸飞机,也不能无休止地和同事闲聊。同样,我们都明白,在参加求职面试时,谈到自己对以前的那份工作不满意的地方时,有些事情不应该谈(如,在工作中难以与同事和上司处好关系),但有些事情谈起来就比较合适(缺乏发展的机会,工作不重要或者没有多大意义)。事实证明,即使是高中生也知道,在这种面试中,有些答案比其他答案更符合社会期望。 一个工作群体的规范就像一个人的指纹一样,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就大多数工作群体而言,规范还是可以划分出一般的类型。第一类群体规范大多与群体绩效方面的活动有关。群体通常会明确地告诉其成员:他们应该多努力地工作,应该怎样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产出水平,应该怎样与别人沟通等等。这类规范对员工个人的绩效有巨大的影响。他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仅仅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动机水平所作出的绩效预测。第二类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形象方面的,包括如何着装,对群体或组织表现出忠诚感,在何时应该忙碌,何时可以聊聊天。有些组织制定了正规的着装制度,有些则没有,但即使是没有这类制度的组织,组织成员对于上班时该如何着装,也有些心照不宣的标准。个人表现出对群体或组织的忠诚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许多组织中,尤其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公开寻找另一份工作,被看作是不合适的。第三类群体规范为非正式的社交约定。这类规范来自于非正式群体,主要用来约束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的相互作用。比如,群体成员应该与谁一起吃午饭,上班时和下班时应该与谁交友、社交游戏等等,都受这些规范的制约。最后一类群体规范与资源的分配有关。这类规范主要涉及到员工报酬,困难任务的分配,新型工具和设备的分发等等。 群体规范是怎样形哎的?为什么它们能够发挥作用?回顾一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就能回答这些问题。一般来说,群体规范是在群体成员掌握使群体有效运作所必须的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当然,群体中的一些关键事件可能会缩短这个过程,并能迅速强化新规范。大多数群体规范是通过以下4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起来的:(1)群体成员所做的明确的陈述,这名群体成员通常是群体的主管或某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例如,群体领导可能具体地强调,在上班时不得打私人电话或者喝咖啡,休息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2)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这种事件通常是群体制定某种重要规范的起因。比如,在工作中,一个旁观者离机器太近而受了伤,从这以后,群体就有了这样的规范:群体成员应时时注意,除操作者之外,任何人不得进入离机器5英尺之内的地盘。 (3)私人交谊。群体内部出现的第——个行为模式,常常就为群体成员的期望定下了基调。比如,学生中的友谊群体的成员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坐在——起。如果以后上课时,有人坐了“他们”的位子,他们就会感到恼怒。(4)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来自于其他群体的成员在进入一个新群体时,会带来在原群体中的某些行为期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工作群体在添加新成员时,喜欢吸收那些原来的背景和经验与现在群体相近的成员,因为这种新成员所带来的行为期望, 与现在群体中业已存在的行为期望可能比较一致。 作为群体的一个成员,你肯定渴望被群体接受,这样,你就会倾向于按照群体的规范做事。大量事实表明,群体能够给予其成员巨大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标准保持一致。个体是不是接受所有他们所在的群体给予他们的从众压力呢?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们通常参加多个群体,而这些群体的规范是不相同的。在有些情况下,这些规范还可能互相矛盾。那么,个体该怎么办呢?答案是,他们遵从自己认为重要的群体的规范,这些群体可能是他们现在已经参与的,也可能是他们希望以后能够参与的。这种个体认为很重要的群体,是参照性群体,其特点是: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或者渴望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个体感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参照群体的定义也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群体都能给予其成员相同的从众压力。群体对于其成员的从众(conformity)压力,对于群体成员个人判断和态度的影响,在阿希(S010monAsch)的经典实验中得到了充分证明。阿希把七八个被试者组成一个小群体,并让他们都坐在教室里,要求他们比较实验者手中的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有1条直线,另一张卡片上有3条直线,3条直线的长度不同。这3条直线中有1条线和第一张卡片上的直线长度相同。如图8—5所示,线段的长度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在通常条件下,被试者判断错误的概率小于1%,被试者只要大声说出第一张卡片上的那条直线与另一张卡片上3条直线中的哪一条长度相同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群体成员开始时的回答就是错误的,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群体要求从众的压力,会导致不知情的被试者(USS)改变自己的答案,以求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致吗?阿希想知道的就是这一点。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安排:让群体其他成员都作错误回答,而这一点是不知情的被试者所不知道的。而且,阿希在安排座位时,有意让不知情的被试者坐在最后,最后作出回答。实验开始后,先做了几套类似练习。在这些练习中,所有被试者都作出了正确回答。但在做第3套练习时,第一个被试者作出了明显错误的回答, 比如,图8—5中的C线段与X一样长。下一个被试者也作出同样错误的回答, 再下面的人都是如此,直到不知情被试者为止。不知情被试者知道,B与X长度相同,但别人都说是C,他面临的选择形势是:自己可以公开地说出与群体中其他成员不同的答案吗?或者,为了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反应保持一致,而作出一个自己坚信是错误的答案?阿希所获得的结果表明:在多次实验中,大约有35%的被试者选择了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回答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他们知道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但这个错误答案与群体其他成员的回答是一致的。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阿希实验的结果表明,群体规范能够给群体成员形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我们都渴望成为群体的一员,而不愿意与众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个结论进一步展开:如果个体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与群体中其他人的看法很不一致,他就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驱使他与其他人保持一致。2023-05-27 13:12:591
【人际交往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
尽管人际交往是一种普通的生活现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学意义。人际交往时刻影响着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人际交往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际交往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1、人际交往是一种内在需要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注定要有与他人建立一定的关系需要。除此之外,还要有其他一些需要,其中有的需要是只有他人才能提供的,比如说社会性的需要。 也就是说,只有在人际交往的活动中,社会性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身的一种手段。可以说,人际交往是个体和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动力。 2、人际交往的自我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际交往过程是个体借助于交往来认识或证实自己,从而表现自己的过程。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支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在社会舞台上扮演自己的某种角色,通过这种角色的扮演,来完成自我的表现。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是在不断地提高自我。 3、人际交往的自我完善 我们每个人总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增加对自己或自我的认识。这种自我认识不但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且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并且这种自我认识的需要满足与否,与一个人自我完善的程度有关。 也就是说,通过人际交往,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认识,而增加了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 中老年人际交往需要与人际反应 1、人际反应的基础是人际需求 所谓人际需求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与别人交往,以建立一定关系的倾向。 人际需求有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人际需求表现为多种多样,从而人际反应的疾病倾向也多有所差异。有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将人的人际需求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和感情的需求。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总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增加对自己或自我的认识。这种自我认识不但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且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并且这种自我认识的需要满足与否,与一个人自我完善的程度有关。 也就是说,通过人际交往,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认识,而增加了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 2、所谓人际反应是指在交往中个体对活动状况的评价 人际反应涉及个体对人际交往做出的一系列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反应。如肯定或否定、喜欢或厌恶、参与或逃避等。人际反应的基础是人际需要。 所谓人际需求是指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与别人交往,已建立一定关系倾向。人际需求有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人际需要表现为多种多样,从而人际反应的基本倾向也多有差异。 中老年人际关系知觉偏见的纠正 人际知觉是指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际知觉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并明显地受到人的情感成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会形成对一个人的态度。 如我们喜欢人或厌恶某人等就是人际知觉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往往是出现人际知觉偏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际知觉偏见。 (一)刻板印象 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刻板印象”是多种多样的。如按年龄归类,认为年轻人总是举止轻浮,而老年人则是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按性格归类,认为男性总是独立性强、竞争心强、果断、勇敢、自信、有抱负,而女性则是依赖感强、起居洁净、讲究容貌、细心、软弱。所谓“刻板印象”指在人们的头脑里存在着关于一类人的固定形象。 当我们看待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评价和判断他人个性的根据。 应该承认,“刻板印象”有时是人们认识某一交往对象的捷径,不失为人的一种智慧表现。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某一类人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生活、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准,容易产生许多共同特征。 但是,由于他们各自具体生活经验多少有些差异,从而导致彼此都有其个性,而且这种个性有的相距很远,甚至截然相反。 所以“刻板印象”看待人,往往看到人的复杂性,以致对人的行为品质做出错误的评价与判断。这种偏见存在与人们的头脑里,有其认识方面的根源。 因为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某一类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就作出概括,往往会形成不符合这一类人的实际特征的形象。 而依据这种形象去评价判断时,又不考虑某个人的具体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偏见了。 (二)心理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被试者一张列有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的表格,要求这五种品质的人想象为一个友善的人。 然而,他把这张表格中“热情”换为“冷酷”,在要求被试者根据这五种品质想象出一个适合的人时,却发现被试者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一个适合的人时,却发现被试者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 阿希的实验揭示人际知觉中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在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突出的品质,并因这个品质的影响,使人们看不到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从而由一点做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2023-05-27 13:13:111
“指鹿为马”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追随
指鹿为马”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指鹿为马的现象有时却不绝如缕,屡屡见诸报章。那么,为什么明明是指鹿为马的事情却还是有那么多人追随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所谓的“指鹿为马”现象并不鲜见,它部分地反映为社会心理学里面的“从众”(conformity)现象。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曾经在1951年完成了经典的从众实验。在实验中,他先向被试呈现标准线段,然后呈现三个比较线段。被试任务是判断比较线段中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实验情景下,被试需要在其他5名实验协助者(当然被试并不知道)做完判断后再做公开的判断。被试一共要做18次判断。研究发现:单独条件下,99%的被试都不会判断错误;但在他人误导的情况下,76%的被试至少有一次追随了实验协助者的错误选择。在阿希的实验中,他甚至将标准线段与比较线段同时呈现给被试做判断,也仍然不能消除被试的从众现象。由于判断任务极其简单,从三条明显悬殊的比较线段中选择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的那条,被试没有任何困难,也没有任何含糊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在前面5人均做出错误回答之后,大多数人都难免会出现违心地跟随前面人的错误答案。这便是社会心理学实验版的指鹿为马现象,人们罔顾正确答案而追随其它人的明显错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情境比阿希的实验情境要复杂得多,太多错综复杂的因素都能影响人们的判断。阿希实验中追随错误答案的被试,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胁迫,而且他们说出与众不同的正确答案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而在现实生活中,当掌握了绝对权力的集团指鹿为马时,人们的发言却受到显而易见的胁迫和压力;而且他们如果说出与舆论主流不符的正确意见时,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切实的麻烦,甚至牢狱之灾。因此,现实生活中只要没有对言论自由的充分有效的保障,那么大批民众追随指鹿为马的现象也就司空见惯。不仅如此,现实生活中的判断情境也远比实验中的线段比较要复杂多维,大多数社会议题并没有显而易见正确的答案,往往取决于判断者的认知水平、价值立场和认知视角;许多社会议题甚至会出现观点迥异、是非难辨的情形。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必要知识背景以及认知理解力“门槛”的议题,当具有权威性的权力集团强势蛊惑某一错误观点时,那么有许多普通民众就更可能对“真心实意”地认同权力集团的看法。如果说,迫于压力的指鹿为马是违心之举,那么追随权力集团的权威性就更可能是真心的拥护。但从少数能够正确判断是非对错的智力精英眼中,显然大多数民众是在追随指鹿为马。换言之,只要颠倒黑白的权力集团掌握了不受挑战和制衡的权力,那么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地“指鹿为马”。人们或者因为说真话的压力而噤若寒蝉;或者因为信息屏蔽而对权力集团的观点信以为真,整个社会都会普遍地表现和反映出指鹿为马现象。甚至,可以为整个社会设计出“指鹿为马指数”,从两个维度就可以评估一个社会的荒诞程度。第一个维度是追随权力集团指鹿为马的智力精英比例,当越来越多的智力精英追随权力集团的指鹿为马,就反映了更多的追随并非出自“真心实意”,而是违心之举;同时也反映了表达真实意见的现实受威胁程度也越高。另一个维度是权力集团指鹿为马议题的简单浅显水平,当一个明显直白浅显的议题都出现指鹿为马,反映了权力集团普遍的反智倾向,以及为了维护愚蠢见解的决心和自信。2023-05-27 13:13:192
随波逐流是指心理学上的什么现象
这个叫从众,从众( conformity)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这里比较有名的是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范例:当被试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六个其他被试坐在那里了,他们都是实验助手 。因为其他人都是围着桌子坐的,真正被试也就挑了张桌子旁边的空位置坐下来。实验者进来告诉所有被试,这个实验是有关精确性和视知觉的。他向被试们显示了两张卡片。怎其中70张卡片上只有,P条线,另一张卡片有A、B、c三条线。单条线实-际上是25. 40厘米,A线段是22. 23厘米,B线段是25. 40厘米,c线段是20. 32厘米。实验者告诉被试说,他们的任务是要从三条线中找出与单线相匹配的长度相同的线段。倒数第二个回答的人是真正的被试。实验者要求每个被试轮着讲出匹配线条的字母,第一个被试讲“B”,,第二个被试也认为B战是正确的回答,下面四个被试都讲B,轮到那个真正的被试了真正的被试也说B。下一次尝试以同样的程序开始,实验者向被试显示了,5.08厘米的标准线条。在真正的被试之前的其他人都将5. 08厘米的线条与标准线条相匹配。真正的被试也这样做。下一次尝试中,实验者显示了一条 7. 62厘米的标准线条。其余三条线分剐是,A=9. 53厘米,B=10. 80厘米,C=:7. 62厘米:真正的被试认为7.62厘米是正确的回答,然后第一个被试报告说正确的答案是A线。真正的被试正在怀疑第一个被试哪儿出了毛病,"因为明显c是正确回答真正的被试可能正要嘲笑第一个被试时,第二个被试十分仔细地看了看线条,-说、“A线是正确的”。真正的被试惊讶的摇着椅背。”接着,在真正的被试前面的所有被试都坚定地报告说A线条是正确的答案, 此时轮到真正的被试。这就是阿希设计研究从众的实验程序。实际上开头五个被试是都实验的“助手”,主试早就告诉他们该如何回答。在18次尝试中,有12次他们都一致地给出错误的回答。倒数第二个被试才是真正的被试。阿希之所以采取线条判断的任务,因为他发现,当要求人们单独判断线条时,即没有群体影响时,他们几乎没有什么错误地就能完成任务。这个情景与谢利夫的情景是不同的。在谢利夫的研究中没有正确的答案:一个人所知觉的光点运动距离与另一个人所知觉的距离本身差别就很大。然而,阿希发现他的被试三分之一以上时间附和了群体不正确的观点,即使当他们知道群体是错误的,也会这样做。当面对群体一致的不正确观点时,绝大多数被试至少从众一次,只有四分之一被试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2023-05-27 13:13:271
人际吸引的规律有什么?
人际吸引的规律如下:一、接近吸引律。它是指由于交往双方存在着接近点而导致相互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缩小,因此产生相互吸引的规律。一般说来,能够产生相互吸引的接近点主要包括时空接近、兴趣接近、态度接近、职业接近等几个方面。对等吸引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所谓“敬入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心理机制,反映的正是这种对等吸引律。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说来,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讨厌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二、互惠吸引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能够给对方带来收益、酬偿,就能增加相互之间的吸引。这种互惠主要表现为感情互慰、人格互尊、目标互促、困境互助、过失互谅等几个方面,当然也包括物质上的“礼尚往来”,利益上的“欲取先予”道义上的“知恩必报”等方面。三、互补吸引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当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这些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互相补偿的范围主要包括能力特长、人格特征、利益需要以及思想观点等几个方面。互补吸引律在地位不等、角色不同的上下级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体现得最突出。四、异性吸引律。男女之间由于性别和个性上能相补相悦,因而最容易相互吸引。在异性吸引中,男性更多地注重女性的身体特征,而女性则更多地注重男性在人际交往中的品质特征。异性吸引有“情爱”和“友爱”之分。“情爱”往往会产生激烈的情绪波动,希望见到对方,而见不到时,就会感到怅然若失、烦躁不安;而“友爱”则具有较多的理性成分,仅仅表现为乐于与对方相处,并没有非见不可的欲望,只是喜欢、信任对方而已。五、强迫吸引律。这是一种被动的吸引,即一个人迫于某种需要或条件,不得不与对方交往。这种吸引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为利害关系所驱使,二是条件所限,别无选择,只好与之交往。2023-05-27 13:13:372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心理是?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心理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因此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定义:1、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2、而从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即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会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从众心理的实验:1、1956年的阿希从众实验旨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及其原因。该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2、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实被试者安排在最后。第一至第六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六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2023-05-27 13:13:441
人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求解???
从众因素 1、群体因素:一为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 2、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又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差别。就个人从众的发生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而就其意义说,从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从众现象 所谓从众现象,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瑟伯对从众现象作过如下的生动描述。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可能是去马拉莫饭店,那里是男女情人见面的最佳地点)。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了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惧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女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小男孩说的。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溃逃起来。“向东!”人群喊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一个又高又瘦、目光严厉、神色坚定的妇女从我身边擦过,跑到马路中央。而我呢?虽然所有的人都在喊叫,我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费了好大劲才赶上这个妇女,别看她已经快60岁了,可跑起来倒很轻松,姿势优美,看上去还相当健壮。“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气喘吁吁地问她,她匆匆地瞥了我一眼,然后又向前面望去,并且稍微加大了步子,对我说:“别问我,问上帝去!”索罗门·阿希研究了关于知觉判断的从众实验。研究表明,大约有32%的被试有错误的从众反应。从众现象的发生主要由于主体缺乏行为依据的必要信息,并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有关。 从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随大流”“无主见”。一般来说,自信心较强的人,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较小。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2023-05-27 13:14:156
社会心理学|3个经典实验帮你了解社会规则
社会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别人是怎么影响你,你怎么影响别人”这么一个事情。 都说人是群居动物,有人地方就有江湖,三人成社会。 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游走,了解一下社会心理学的几个经典实验,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一个人,为什么会做出自己不敢相信的事情?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名为“ 斯坦福监狱 ”的著名实验。 津巴多将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实验室改装为监狱,从100名大学生志愿者(无心理问题,无犯罪前科)中选择24名作为被试,每天付对方15美金作为酬劳。 在对实验的大体性质都了解的前提下,津巴多投过投硬币的方式,将学生分为 看守 和 囚犯 两组人员。津巴多本人则扮演着监狱长的角色。 这个本打算进行2周的实验只进行了6天就被津巴多强制终止了。 发生的一切令人毛骨悚然。 拥有良好学识和独立人格的大学生们,再短短的时间里出现了如下的变化: 守卫扮演者: 囚犯扮演者: 这一切简直无法想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接下来的这件事。 一次,教授组织了一次听证会,表示大家如果不愿意参加实验了,可以离开,但是之前的酬劳都拿不到了,几乎所有囚犯都同意。 随后教授说,你们先回去吧,这个方案我还要再考虑一下。 这个时候,居然没人拒绝,也没人提出中断实验,作为被试的学生们已经完全认可了这个角色,不懂得反抗,他们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情境,可以深刻地改变一个人,更可怕的是,被改变的人往往还不自知。 20世纪50年代初,所罗门·阿希为了研究从众现象,进入了如下的一场实验。 阿希准备多组卡片,每一组卡片由2张图片构成。每组图片的大概情况是:卡片1上有一条长度为20厘米的线条,卡片2有三条线条,长度分别为 20、15、18厘米(数值各异,但是卡片2上最长的线段必定和卡片1上的线条等长) 每次实验有8个被试,其中有7个是教授的助手,也就是托。真正的被试只有1个。 当教授拿着某一组卡片,询问8位被试:“图2中有A、B、C三段线条,哪段和图1中的线条一样长?” 大家依次作答,被试每轮都被安排为最后一个回答者。 由于答案显而易见,前3轮里,7个托和1个被试都轻松地给出正确的答案。 但是到了第4轮的时候,7个托都故意地给出统一的错误答案,例如回答为线条B。 如果这时你是第被试,也就是第8个回答的人,你会怎么答呢? 也许你会说,每个人都会坚定地说是线条A,被试又不傻子! 但是抱歉,实验的结果却是这样的: 约有 75%的人至少有一次跟团体的不正确共识保持了一致 ,也就是说,被试者否定了自己的轻而易举就可以判断出来的正确选择,选择了从众。 在团体中,几乎没有人可以从头到尾保持完全的独立,从众,是一个每天都在团体里发生的现象。 1964年,一个居住在中产阶级小区美国的女生,在小区里遭遇了袭击。整过过程持续了35分钟,她一直在求救,大多数邻居都听到了,但是直到事件结束后才有人报警,而警察从警局到案发现场只花了2分钟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没人伸出援手?是因为人心冷漠,人性丑恶吗?不是的。 没人伸出援手的原因是:可以帮助这个女生的人太多了,大家都以为其他人会帮忙,导致最后无人帮忙。 心理学家达利和拉特内为了研究这种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由于事件是突然,所以不能让被试事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实验的目的伪装成让大学生们互相倾听分享自己内心的疑惑。实验让被试大学生相互隔离在一个小房间里,彼此通过内部通信系统进行交谈,一次只允许一名学生进行发言,其他人都是倾听者。(每次参与倾听的学生数量是有所变化) 试验模拟了一名学生癫痫突然发作,寻求搭救。 对于其他此时正在倾听的被试大学生来说,这就是一场突发事件,而且大家都知道除去自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听到了求救声音。(活动最少的一组参加人员只有2人,仅有一个真的被试和一个“癫痫病人”) 实验表明: 随着被试认为共同在场人数数量的增加,能够迅速向研究者报告癫痫发作的人数百分比大大减少。 这其中,还涉及到“ 评价恐惧 ”的问题。 贸贸然帮忙,可是是帮倒忙,给自己带来难堪,引来嘲笑。 比如,人家电影在拍抢劫的画面,没看到摄像机的你见状就冲上暴打抢劫犯,引发嘲笑的同时还得赔偿损失。 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场的人越多,评价“恐惧现象”就越严重。 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场的人越多,越可能因为“责任扩展”和“评价恐惧”而越没人帮忙;当在场的至于一人时,获得帮忙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所以,在人多遇到突发状况求助时,就算你说:“那个穿红衣服的先生,救我”,也要比单纯地喊救命强上10000倍。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别人是怎么影响你,你怎么影响别人 ”的方向。 1、情境,可以深刻地改变一个人,更可怕的是,被改变的人往往还不自知。 2、在团体中,几乎没有人可以从头到尾保持完全的独立,从众,是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现象。 3、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场的人越多,越可能因为“责任扩展”和“评价恐惧”而越没人帮忙;当在场的至于一人时,获得帮忙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在参与名为“社会生活”的游戏时,熟知规则,方为好玩家。2023-05-27 13:14:301
原发能力一一团结/整合
团结/整合是指整合由现实能力、基本能力、价值体系和经验所构成的序列的能力。心理的同一性必须支持人格的同一性,后者意味着将身体、环境和时间的各种功能、特征、需要统合为一个整体的能力。有一个“普遍整体”凌驾于这些内容之上,这意味着跟其他人、群体、生活样式、东西和力量建立关系的能力和把握现有关系的能力。人格的同一性同时包括自我认识,它是以现实能力、基本能力和对它们的体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个能力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对自身的整合,把不同的信念、自己的观念、个人过去和现在的感受和体验等整合成完整的个人的东西。儿童有的时候分不清他的幻想和现实,这是整合能力不完善造成的。成年人有时由于种种原因也不能将幻想与现实整合,不能把自己的不同理念与行为整合,会导致幻听、妄想等症状,甚至精神和人格的分裂。 第二个层次是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外界的统一与整合,有些像中国的成语“审时度势”,以及“众乐乐、独乐乐”的选择。心理学家阿希在1955——1956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八个人一组,其中的七个人是预先被告知任务的,这一组人面对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七个人都声称两根绳子不一样长。整合能力过强的人,特别惧怕孤独,惧怕“被冷落”,干什么事他都喜欢一帮人在一起,容易从众,容易失去自己的独立见解。整合能力不好的人,显得“独”,不能随喜众人,在集体中总是要关注自我,凸显或隔离出自我,显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前者的代表是贾宝玉,总希望大观园永不解散,姐妹们永远在一起;后者的代表是林黛玉,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以连筵席都不要开了,各人自己呆着吧! 整合能力与儿童期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关,也与其成长环境中的群体生活状态、社区/社群情况有关。一般说来,大家庭里受宠的孩子,整合能力都发展得不错甚至编强,家庭成员较少且关系不亲密的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整合能力会稍差。还有一种情况是,个人很渴望团结与整合,重视自己与群体的关系、在群体中的位置,但由于其他现实能力发展得不好,例如,服从、公平、关系、接纳,等等,他并不能处理好群体关系。这种情况也是属于整合能力不好。整合能力与关系能力的不同在于,前者是群体关系,后者是一对一的关系。2023-05-27 13:14:361
第一印象???
生活中我们第一次见到某某人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一个对他(她)的印象。通常所说的这个印象实际上就是指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心理学家阿希1946年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两组大学生评定对一个人的总的印象。对第一组大学生,他告诉这个人的特点是“聪慧、勤奋、冲动、爱批评人、固执、妒忌”。很显然,这六个特征的排列顺序是从肯定到否定。对第二组大学生,阿希所用的仍然是这六个特征,但排列顺序正好相反,是从否定到肯定。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被评价者所形成的印象高度受到特征呈现顺序的影响。先接受了肯定信息的第一组大学生,对被评价者的印象远远优于先接受了否定信息的第二组。这意味着,最初印象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心理学家陆钦斯1957年运用文字描述材料所做的研究,也验证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他用两段文字材料描绘一个叫吉姆的学生。一段将吉姆描绘成一个友好、外向、乐于交往、快乐的人,说“吉姆去买文具,与两个朋友一起边走边晒太阳。他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面等待店员招呼,一面与一个熟人谈话……”。 另一段文字则将吉姆描述成呆板、害羞和内向的人,说吉姆“放学后,独自一人离校,在阳光明媚的马路上,他走在背阴的一边……”。 陆钦斯的研究发现:只看外向段描述的被试,绝大多数将吉姆看成了友好、外向的人;只看内向段描述的被试,绝大多数将吉姆看成了沉默、内向的人;而当两个段落和在一起呈现时,多数被试对于吉姆的印象只是根据先出现的第一段材料,无论将哪段材料放在前面都是如此,第二段材料所发生的影响很小。 为什么第一印象如此重要?这是因为最初印象对于后面获得的信息的解释有明显的定向作用。也就是说,人们总是以他们对某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为背景框架,去理解他们后来获得的有关此人的信息。譬如,前面所提到的陆钦斯的研究,当人们先看了外向段之后再看内向段,人们会认为内向段中所描述的吉姆的表现,是因为他当天在学校里正好赶上了不顺心的事,而吉姆实质上是外向的人。反之亦然。 有关首因效应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注意给初次见面的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但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注意不要仅仅凭借对别人的第一印象给他(她)定性。每一次交往都能给你有关你的交往对象的新的信息,你应该根据这些信息随时调整你对他(她)的印象和看法.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分别让一位戴金丝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位打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位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一位留着怪异头发、穿着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边搭车,结果显示,漂亮女郎、青年学者的搭车成功率很高,中年妇女稍微困难一些,那个男青年就很难搭到车。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仪表代表了不同的人,随之就会有不同的际遇。这不仅仅是以貌取人的问题。大家都了解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而研究发现,50%以上的第一印象是由你的外表造成的。你的外表是否清爽整齐,是让身边的人决定你是否可信的重要条件,也是别人决定如何对待你的首要条件。 中国传统上会在新年来临前将屋子进行一次大扫除,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打扫一下自己,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不卫生的地方,所谓“细节出魔鬼”有时候就是一个小细节,就给别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说不定这就关乎你的人生大事。 礼仪小知识 什么决定第一印象 即使在远古年代,外界已经对我们的祖先提出了要求:迅速判断面对的是朋友还是敌人。古人能否生存下来,取决于他们对第一印象的准确判断能力。 媒体策划专家有一句名言:要给人好印象,你只需要7秒钟。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者们得以成功描绘出影响第一印象形成的因素。 ●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内容与外表有关。不仅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就够了,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的细微差异。 ●第一印象有大约40%的内容与声音有关。音调、语气、语速、节奏都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 ●第一印象中只有少于10%的内容与言语举止有关。 试验显示,见到一个陌生人时,你头发的样式比面部特征更能吸引对方的注意。长发暗示着健康和性感,短发看起来自信而成功,自然、中长、没有特定款式的发型,则让人感觉智慧和真实。此外,握手也能传递重要信息。研究发现,那些握手时目光和你直接接触、手掌干燥、坚定有力、自然摆动而不是无力、潮湿、试探性的人,不仅能让你对他感觉良好,还将取得你的信任。2023-05-27 13:14:448
阿希经典从众实验有何巧妙之处 知乎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2023-05-27 13:15:311
社会心理学经典实验线段长度评估试验是有谁设计的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2023-05-27 13:15:392
心理学有哪几大著名的实验
罗森塔尔实验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感觉剥夺实验3对1规律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设想一下,你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罗森塔尔实验“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在实验中发现的 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而且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性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2023-05-27 13:15:493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从众实验"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2、服从实验 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捆在椅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防止他逃走。在实验开始时,“学生”故意出错,教师给予电击,当学生多次出错,教师电击的电压升到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随着“学生”错误不断,“教师”电击的电压值不断升高,而“学生”则叫喊怒骂,哀求讨饶,踢打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这些声音只是放录音而已,而教师并不清楚。作为被试的“教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试怎么办?实验主试严厉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实验主试承担,与“教师”无关。这时,充当“教师”的被试既要执行实验主试的惩罚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学生”反抗的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试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的“学生”电击高达450伏。另有35%的被试,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实验后,主试公开了真实情况和实验目的,以消除被试的紧张、焦虑和内疚。3、竞争实验 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该实验要求两两成对,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设计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实验最后以被试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阐明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宁可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 研究还表明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很大区别。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下,群体内成员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动的目的指向性很强,彼此交流及时,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够支持。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执安大学作过一实验,实验对象是十七名大学生。实验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在被试进入宿舍前先测定她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那些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四个月后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喜欢谁不喜欢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间的吸引力越强。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8、“迟延满足”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9、“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10、情绪实验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2023-05-27 13:16:073
求翻译:阿希实验....一个著名的从众实验啊~!在线等~~~拜托不要直接用在线翻译那种东西.....==
Asch please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ed to do his subjects, tell them that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study the visual. When a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ment students into the lab, he found that he had 6 men sit in there, he was seated in the position of the fifth. In fact he did not know, the other 6 are in cahoots with the false subjects.Axi want us to do a very easy judgment -- comparison of the length of a line segment. He took a picture of a vertical line card, and then let you 3 lines are the line and the other a card on which a line of equal length. A total of 13 rounds of judgment. The fact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length of the lines clear, normal person is very easy to make the right judgment.After the 6 round of the normal judgment, 6 false subjects deliberately speak with out a wrong answer. So many true subjects began to wonder, he is firmly believe that their eyes, or say a, and others, but his heart did not think the correct answer?The result is certainly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herding tendency, but the overall results, with an average of 37% people is conformity, have 75% people at least once a herd of judgment. 有参考2023-05-27 13:16:131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一起来看看著名心理学家华生的亲子实验01最近在关注三个 “越来越”。第一个 “越来越” —— 母乳喂养率越来越低。“我拒绝母乳喂养孩子。我们单位有很多新妈妈,因为产后母乳喂养孩子,最后弄得胸部下垂了,腰上也长出一个游泳圈,太丑了,我可接受不了。”第二个 “越来越” —— 产后立即上班的母亲越来越多。“孩子这么小,什么都不懂,吃好睡好就行了,等孩子上了小学,需要教育的时候,我再回去,现在趁这几年,多赚些钱。”第三个 “越来越” —— “婴童独立教育” 越来越流行。最典型的就是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不要跟孩子太过亲密,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得到太多安慰的婴儿会依赖大人,长大后会变得太黏人而无法独立。”这三个 “越来越”,让我揪心。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决定站出来放一个 “响屁”。02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食物就可以了。华生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难以成才。”华生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他在书里倡导行为矫正式儿童养育体系:“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得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尽量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套理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了整个美国,接着又影响了西方多个国家。后来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其核心思想皆源于此。这套理论真的那么有效吗?另一个心理学家提出了质疑。这个人就是 —— 哈里·哈洛(Harry Harlow)。03哈洛找来了很多恒河猴,做了一系列实验。为什么用恒河猴做实验呢?因为恒河猴 94% 的基因和人类相同,它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人类非常类似或相近。哈洛做的第一个实验是 —— 代母实验。哈洛把刚出生婴猴放进笼中,然后用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一个假猴是用铁丝做的,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可以 24 小时提供奶水。另一个假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比较舒适和柔软。如果按照华生 “有奶就是娘” 的理论 —— 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那么婴猴一定会依恋 “铁丝妈妈”。但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所有参与实验的婴猴,都选择了没有奶瓶的 “绒布妈妈”。几乎在所有时间里,小猴都会挂在 “绒布妈妈” 身上,只有感到饥饿难耐时,它才会跑到 “铁丝妈妈” 那里吃奶。但只要一吃饱,它就会迅速回到 “绒布妈妈” 怀里。有的小猴甚至饿了也不愿过去,它们把身子挂在 “绒布妈妈” 身上,只把头探到 “铁猴妈妈” 那边吃奶。接着,哈洛搞了个恶作剧。他制作了一些发条玩具,比如恐怖的大蜘蛛、会敲鼓的小熊等,然后将它们放进笼子里。小猴害怕极了,立即奔回去抱住 “绒布妈妈”,趴在妈妈怀里,慢慢地安静下来。哈洛又将 “绒布妈妈” 移到另一间房间,然后用发条玩具继续恐吓。小猴更加害怕了,但即使再害怕,它也不奔向 “铁丝妈妈”,而是眼巴巴地望着另一边的 “绒布妈妈”。如果没有 “绒布妈妈”,小猴子就蹲在地上,团成一团,战栗、吃手指、摇摆、尖叫……像极了精神病院里的病人。根据这个实验,哈洛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母爱最重要的元素。“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关怀:拥抱、抚摸、亲昵。”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的层次上,要想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接触性关怀。让他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他的心智才会健康发展。哈洛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04但这批不是由真猴,而是由 “绒布妈妈” 养育的猴子,长大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当哈洛把这些猴子,放归到正常的猴群当中后,发现它们几乎无法与其他猴子相处。“这些猴子孤僻、抑郁和自闭,有的还出现了自残性和攻击性,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敌意,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也不愿跟其他猴子。”哈洛由此想到了一个问题 —— 它们具备养育后代的能力吗?于是哈里又做了一个实验 —— 繁殖实验。▲ 不理睬幼猴▲ 虐待幼猴哈洛通过实验发现:所有公猴都失去了寻偶和交配能力。而母猴呢,也根本不愿交配。把经验丰富的公猴放进去,母猴们就会拼命抵抗,公猴满身是伤不得不认怂。怎么办呢?哈洛发明了一个 “强暴架”,以此固定母猴身体,使公猴能够骑到母猴身上。这工具果然管用,20 只母猴受孕产下了幼猴。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这 20 只母猴中,有 7 只脐带剪断后便不再理睬孩子,有 8 只经常暴力殴打和虐待孩子,有 4 只更是残忍地杀死了孩子,只有 1 只笨拙地尝试给孩子喂奶。也就是说:它们几乎都丧失了养育后代的能力。05问题出在哪里呢?哈洛思考了很久后,推测这可能与 “运动” 有关,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实验 —— 摇摆实验。他重新改造了 “绒布妈妈”,让它可以动可以摇摆。于是哈洛又把一批婴猴放了进去,让可以摇摆的 “绒布妈妈” 养育它们,并保证婴猴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一起玩耍。实验非常成功,这样哺育长大的猴子,成年后基本都正常了。于是哈洛得出结论 —— 运动和玩耍,是母爱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只给食物和拥抱,不给孩子充足的运动和玩耍,脑部控制运动和平衡的感官系统,与触觉及运动相连的情感系统等,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脑功能会失常,表现为暴力、幻觉以及精神分裂。”为什么婴儿喜欢父母轻轻摇晃?为什么婴儿喜欢有人逗他玩耍?因为运动和玩耍能够促进脑部发育。1958 年,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叫 ——《母爱的本质》。“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母爱的本质是什么?触摸,运动,玩耍。这个演讲,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也颠覆了美国社会一直倡导的哺婴方式。06哈洛的实验得到了很多验证。比如二战时的孤儿院。二战时,许多婴儿被送到了孤儿院。尽管孤儿院给予了足够的温饱,但大部分婴儿还是去世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推断婴儿可能是死于细菌或疾病传染。于是政府规定 —— 照顾婴儿的修女,要与孩子保持距离,并在婴儿床之间隔上布帘。但情况并未好转,婴儿依然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只有一个孤儿院除外 —— 其养育的婴儿,死亡率特别低。一位医生于是偷偷前去调查,结果发现这里的一位修女违反了规定,她每天晚上值班的时候,都会抱起一个个婴儿,进行温柔地轻抚和按摩。事情由此真相大白 —— 触摸、运动和玩耍,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他将很多刚出生的婴儿从父母身边带走,集中在一起,然后由护工专门喂养。只给予充足的食物,但没有任何情感互动,结果,这些婴儿全都死掉了。斯皮茨在《医院制度》一书里,记录了他在育婴堂观察到的现象:“那些仅仅获得食物给养的弃婴,由于没能获得养育者的触摸和情感互动,会变得异常安静、孤僻和忧郁,很多婴儿不到一周岁就死亡了,一部分婴儿虽然活了下来,但难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甚至不能坐、立和交谈。”那个担忧母爱过度的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贯彻了自己的理念:“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结果他三个孩子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了,二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女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07哈洛觉得实验还不够充分,于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他又做了一个实验 —— 旷场实验。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房间里放满了很多物品,积木﹑毯子﹑带盖容器﹑折纸等,都是幼猴喜欢玩弄的东西。然后哈洛设计了三种情况:房间里仅有 “绒布妈妈”,房间里仅有 “铁丝妈妈”,房间里一个妈妈也没有。结果发现 ——当房间里仅有 “铁丝妈妈” 或者没有任何妈妈的时候,幼猴都非常害怕和紧张,或是抱着头缩在墙角,或是蜷缩在毯子上,对周围的玩具不理不睬。当房子里有 “绒布妈妈” 时,幼猴会立刻冲过去,紧紧抱住 “绒布妈妈”。过了一会儿以后,幼猴会把 “绒布妈妈” 当作安全之源,大着胆子去触碰那些玩具,轻轻摸一下掏一下,然后迅速返回 “绒布妈妈” 怀里,然后又试着去触碰那些玩具,如此循环往复,跟人类孩子一模一样。当哈洛将 “绒布妈妈” 拿走后,幼猴就会抱头缩在墙角,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给再多玩具也不要。哈洛由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独立并不是 “孤立” 和 “狠心” 培训出来的。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就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08为了继续探索母爱缺失可能引发的问题,哈洛又做了一个实验 —— 长期缺母实验。一群小婴猴出生后,哈洛不让它和任何假妈妈接触,就让它们孤独地呆在笼子里,只是定时地给予食物。▲ 小猴不奔向任何一个妈妈在小猴 “无母” 地生活 8 个月之后,哈洛将它们放进了拥有 “绒布妈妈” 和 “铁丝妈妈” 的房间里。当可怕的发条玩具出现时,这些小猴会作何反应呢?结果它们不会奔向任何一个妈妈,因为它们从来没有跟妈妈相处的经验。它们大都抱着自己,摇摆身子、瘫倒在地,然后发出绝望的尖叫声。而更可怕的是,这些小猴长大后,完全无法融入猴群,非常胆小、非常惧怕其他猴子,同时具有非常强的自残性和攻击性。当其他猴子欺负它们时,它们就开始自残,撕扯自己的毛,咬自己的胳膊和腿。哈洛继续做更细的实验,通过实验他发现:幼猴在出生后,一旦跟母亲分离超过 90 天,这种伤害就无法弥补,即使此后再跟母亲或其他伙伴相处,也永远无法成长为正常的猴子,因为某个 “关键期” 被错过了。一旦错过,那扇门就被永远地关闭了,情感纽带便再也无法建立。于是哈洛得出了结论 —— 孩子出生之后的6 个月,是建立良好母爱的最重要时期。为什么是 6 个月呢?因为小猴的 90 天,差不多就是人类的 6 个月。哈洛这样总结道:“孩子出生后,父母特别是母亲,要避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长期分离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09最后,哈洛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这个实验叫 ——绝望之井。哈洛制造了一个个漏斗型小黑屋,让小猴们头部朝下吊了两年,底部有个容器可以获取食物。刚开始的时候,小猴会不断顺着峭壁往上爬,但发现无法逃离后,便孤独绝望地安静了下来。哈洛称之为 “绝望之井”。▲ 绝望之井两年后,将小猴放出来时,它们已经得了重度抑郁症。喜欢远离猴群,呆呆地坐着,完全失去了猴子应有的活力,且拥有极强的自闭、自残和攻击倾向。哈洛试过很多药物和利用集体生活对它们进行治疗,但都没能得到多大的改善。哈洛由此得出结论 —— 从这些小猴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惨重的精神疾病是怎么来的。“对灵长类动物来说,早期严重而持久的孤立,会导致孩子心理残伤和死亡,这种影响直至终生。”攻击性,并非天生,而是因无回应的绝境而生。严重缺乏回应的婴儿,内心会产生两个激烈情绪:第一,绝望 —— 认为爱不存在。第二,仇恨 —— 想毁了整个世界。我想起了马加爵。10哈洛的这一系列实验,因为非常残酷残忍,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斥责,但这一系列实验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它扭转了风行欧美的育婴方式。所以哈洛的恒河猴代母实验,后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母爱的本质是什么?● 触摸 —— 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 运动 —— 轻微的晃动,多与孩子互动。● 玩耍 —— 经常跟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没记忆。殊不知,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触摸、运动和玩耍,长大后往往性格内向,不合群、抗压能力差,自我价值认定低,社交能力比较弱,甚至会抑郁、自闭、自残和充满攻击性。现在的父母都喜欢说一句话 ——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大部分父母并不知道,真正的起跑线其实在婴儿时期。对孩子真正的富养,不是给最多的钱,不是给最好的食物,而是给最多的陪伴。112009 年,《柳叶刀》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 9000 万。2016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个数据:中国每 13 人中就有 1 个精神障碍患者,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已经排在了世界第一。抑郁症的成因虽然非常复杂,自杀的原因也涉及多个方面,但毋庸置疑,其中极为致命的一个成因,就来自于 “婴童” 和 “幼年”。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 “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回应,就是光。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2023-05-27 13:16:244
那个定理叫什么?别人说什么,自己也感觉有什么了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2023-05-27 13:17:011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普通心理学:感觉剥夺实验、睡眠剥夺实验、艾宾浩斯记忆实验;发展心理学:视崖实验(知觉发展)、三山实验(前运算认知)、猴笼实验(依恋理论)、海因偷药实验(道德发展);社会心理学:布鲁纳钱币实验(社会认知)、罗森塔尔实验(认知偏差-皮格马利翁效应)、拉皮尔实验(态度)、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服从)、阿希实验(从众);人格心理学: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小阿尔伯特实验(华生)、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观察学习实验(班杜拉)、小白鼠迷津实验(托尔曼)、双生子研究实验(高尔顿遗传论);管理心理学:霍桑实验(霍桑效应);教育心理学:桑代克猫笼实验(试误说)、奥苏贝尔学习实验(下位学习理论)、布鲁纳学习实验(上位学习理论);生理心理学:海兔实验(条件反射的生理运行机制)。2023-05-27 13:17:111
双索实验(心理学) 最后怎么解决的?
[经典实验]从众实验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数。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经典实验]发现学习教学实验布鲁纳设计过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x2+2x+1=(x+1)(x+1)x2+4x+4=(x+2)(x+2)x2+6x+9=(x+3)(x+3)x2+8x+16=(x+4)(x+4)x2+10x+25=(x+5)(x+5)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经典实验]服从实验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捆在椅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防止他逃走。在实验开始时,“学生”故意出错,教师给予电击,当学生多次出错,教师电击的电压升到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随着“学生”错误不断,“教师”电击的电压值不断升高,而“学生”则叫喊怒骂,哀求讨饶,踢打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这些声音只是放录音而已,而教师并不清楚。作为被试的“教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试怎么?实验主试严厉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实验主试承担,与“教师”无关。这时,充当“教师”的被试既要执行实验主试的惩罚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学生”反抗的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试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的“学生”电击高达450伏。另有35%的被试,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实验结束后,实验主试公开了真实情况和实验目的,以消除被试“教师”的紧张、焦虑和内疚。2023-05-27 13:17:192
心理学有哪几大著名的实验
一.罗森塔尔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并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测试,并随机选出了其中20%的学生。测试结束后,罗森塔尔告诉他们的老师, 这20%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潜力,将来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八个月后,当罗森塔尔再次出现在这所学校时,他发现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环境,智力等),被老师或其他人保以更高的期望的学生,能够从这种期待中得到鼓励,进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二.延迟满足实验。这是发展心理学家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者召集了一些儿童,并分发给他们一些糖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吃,只能吃一颗,如果二十分钟后再吃,则能够吃两颗糖果。一部分孩子禁不住诱惑,在拿到糖果的时候选择吃掉;而另一部分孩子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了两颗糖果。在随后的跟踪调查中,实验者发现,能够抵住诱惑,吃到两颗糖果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更好,在事业或者工作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三.情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将一胎羊羔放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一只在舒适的羊群中生活,另一只则放在狼圈旁,不久,生活在狼圈旁的小羊因惊恐不能进食,渐渐死去。实验者还将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单独给另一只狗偷食,笼子中的狗因为吃不到食物产生了暴躁,焦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神经性病态反应。嫉妒,愤怒,焦虑,仇恨等负面情绪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平衡,引发一系列心理及身体上的连锁反应。而对自身,对周围的环境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四.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监狱进行了一项实验,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担任志愿者。志愿者分两组,分别扮演“囚犯”和“看守人员”,“囚犯”和“看守”很快进入了角色:“看守”对“囚犯”进行殴打,恐吓,威胁,“囚犯”则逆来顺受。最终,实验人员不得不提前退出,30%的“看守”被确认为虐待狂。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魔鬼。五.哈洛猴子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哈罗将小猴子从母猴子身边带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铁猴子和一个布猴子。铁猴子会每天给小猴子提供奶水,而布猴子除了触碰起来舒服没有其他任何作用。而结果却是小猴子对布猴子的依赖性更强。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不是来源于奶水,而是通过和母亲的亲密接触获得安全感和依赖感,如果你的孩子和你不够亲密,那么你就抱抱他吧。2023-05-27 13:17:283
心理学的实验那些比较有名气的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设想一下,你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罗森塔尔实验 "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在实验中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而且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性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罗森塔尔的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为什么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你对他人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多么巨大的效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别人,别人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尤其对那些缺乏自知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2023-05-27 13:17:482
有什么著名的心理学定理或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设想一下,你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罗森塔尔实验 "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在实验中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而且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性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罗森塔尔的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为什么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你对他人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多么巨大的效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别人,别人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尤其对那些缺乏自知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还有一个,在这个网址,你看看吧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945273.html2023-05-27 13:1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