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小凡
-
别人发起一件事,在一定时间内,不管我们完成的效果如何,都要认真的反馈给发起人,这就叫闭环思维。
“闭环”的理论根据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PDCA循环”。
“PDCA 循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P(Plan)计划:目标的确定和计划的制定。
D(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推广,失败教训引起重视并避免。未解决的问题,提交下一个 PDCA 循环。
这四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扩展资料
闭环思维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重点,尤其是运用线性思维时更应该去刻意地多想想是否符合当下的情况,这一点必须十分明确。“生命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我们对一切理论、观点、概念,包括那些已成定论的、那些风行于世的、那些貌似高深的以及每个人自身经历所积累形成的,都要抱着科学的怀疑精神,都要有一股冲破桎梏的锐劲。尤其对那种自己比较信服的观念,更要警惕被其束缚。
注意经常拿当下的情况去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思考、说话、写作,也应尽量避免引用其现成的观点思想。要时时、事事、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从实际中抽象观点思考,或用实际来检验各种思想观点的能力,让思维方式逐步走上实事求是更完善的轨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思维方式
- tt白
-
- 余辉
-
什么是闭环思维?它有多重要?
一件事情,不做到最后一步,都别以为自己会了。
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曾提出PDCA“闭环通道”。
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提升执行力的科学工作方法。
P,plan,是计划;
D,do,是行动;
C,check,是检验;
A,action,是处理。
简单来说,“闭环通道”就是做事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
但总有不少人,沉溺于想当然的心态中,过于放纵自己,做了3分就脑补10分,根本不屑于把事情完整做全。
一个应届毕业生面试,她没有工作经验,却自称有写10万+爆文的能力。
问她发在哪个号上,给链接给看看。
她却说:“还没有发布过呢。”
面试官一脸惊讶:“没发过,你怎么知道能有10万+阅读呢?”
她一脸自豪地说:“我用了一个月时间,把网络上的高质量文章都研究了个遍,无论是选题,行文逻辑还是风格写法,我都弄通弄懂了,还学着写了两篇,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说着就把手机文档递到我眼前。
我粗略看了一下,除了排版比较美观,从头到尾根本不知所云……
后续交流中,她还大言不惭告诉面试官,她连公众号后台都没登陆过。
这让面试官细思恐极,竟然有人做事如此不靠谱。
仅靠想当然,就声称把一件没有真正落地闭环的事情做完。
要知道,一件事没到出效果那一步,是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偏差的。
很多时候,一项工作的实际困难程度,需要你花大量的时间去调整,甚至全部推翻。
也许很多人就是意识到前面困难重重,所以由着性子,只做最简单的开头,来保住自己不失败的境地。
可任何一件事情,不做到闭环,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法太多,却未能付诸行动,最终只不过是一种内心自嗨罢了。
以上,希望能激发大家的闭关思维,做一个靠谱的人。
- hi投
-
闭环思维:别人发起的活动或工作,在一定时间内,不管我们完成的效果如何,都要认真的反馈给发起人,并且每件事情或者工作都要有这种思维,这叫闭环思维。
闭环式管理详解
简介
闭环式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它能帮助公司管理者同时管理好战略和运营。管理者在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后,根据这些目标分配资源,明确运营措施的优先顺序,迅速确定这些决策对运营和战略的影响,以及在必要时更新他们的战略目标。
闭环式管理由平衡计分卡创始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在《闭环式管理:从战略到运营》一文中提出。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制定战略公司在制定战略前,首先要对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达成共识,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接着要对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清楚的认识,并仔细分析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寻求机遇、应对威胁(即SWOT分析)。在摸清了公司内外的状况后,公司可选择是发挥现有竞争优势或内部能力(迈克尔·波特的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选择,资源基础型战略),还是选择寻求全新的竞争定位(蓝海战略、颠覆性战略)。
第二阶段
转化战略一旦制定好战略,管理人员需要将战略转化为可以明确传达给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目标和措施。本文两位作者始创的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在这一阶段非常有用。战略图将战略目标按主题划分,而平衡计分卡则将战略目标和绩效衡量指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一阶段,对于将用在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的资源,公司还要确定和审批,并为每个战略主题指派一名高管负责到底。
第三阶段
规划运营在确定了战略目标、衡量指标和各项战略举措后,公司接下来会制订运营计划,列出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将采取的一些行动。这一阶段从确定流程改进项目的优先顺序开始,然后是制订详细的销售计划、资源能力计划,以及运营和资本预算。公司在这个阶段可以运用的工具和流程非常多,如质量和流程管理、作业成本核算、资源能力规划,以及动态预算等。
第四阶段
监督和学习在实施战略和运营计划的过程中,公司要定期回顾运营数据以及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有关数据,评估取得的进展,并确定战略实施存在哪些障碍。需要注意的是运营回顾会议和战略回顾会议要分开举行,尽管这两类会议的与会人员可能相同。如果这两类会议安排在同一天举行,则要制定完全不同的议程,确保战略讨论的时间不被运营讨论所挤占。
第五阶段
检验和调整战略在最后阶段,公司要对现有产品和客户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研究战略和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考虑战略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已经过时或者存在问题,必要时及时调整战略,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系统循环。
作者简介
罗伯特·卡普兰
是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的创始人,美国平衡记分卡协会主席。现执教于哈佛商学院领导力开发专业之Marvin Bower教席;担任哈佛教职长达18年,之前他曾执教于卡耐基-梅隆大学管理学研究生院(GSIA)达16年之久,其中1977-1983年任该研究生院主任;获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康奈尔大学运营研究博士学位,1994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戴维·诺顿
是平衡计分卡协会的创始人,也是复兴全球战略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 来投吧
-
- 桃桃
-
别人发起一件事,在一定时间内,不管我们完成的效果如何,都要认真的反馈给发起人,这就叫闭环思维。
“闭环”的理论根据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PDCA循环”。
“PDCA 循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P(Plan)计划:目标的确定和计划的制定。
D(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推广,失败教训引起重视并避免。未解决的问题,提交下一个 PDCA 循环。
这四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扩展资料
闭环思维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重点,尤其是运用线性思维时更应该去刻意地多想想是否符合当下的情况,这一点必须十分明确。“生命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我们对一切理论、观点、概念,包括那些已成定论的、那些风行于世的、那些貌似高深的以及每个人自身经历所积累形成的,都要抱着科学的怀疑精神,都要有一股冲破桎梏的锐劲。尤其对那种自己比较信服的观念,更要警惕被其束缚。
注意经常拿当下的情况去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思考、说话、写作,也应尽量避免引用其现成的观点思想。要时时、事事、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从实际中抽象观点思考,或用实际来检验各种思想观点的能力,让思维方式逐步走上实事求是更完善的轨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