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状元、榜眼及探花的来历

2023-05-28 21:47:05
clc1

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榜眼”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榜眼”之名要晚于“状元”,终唐一代,没发现有这个称谓。 

实际上,榜眼这一名称与状元、探花一样,都是民间的习惯用语,并非官方用语。在朝廷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朝的新科进士在每年的春季放榜,此时正是京城长安杏花盛开的季节,新科进士为了尽情庆贺自己中第,要举行一场游园盛会,称为“杏园宴”。

挑选进士中两名年少英俊者为“探花使”,负责到各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于是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郎”。

状元榜眼

扩展资料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

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第三名称榜眼,第一、第二、第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

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鼎甲

meira

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由朝廷开设科目,

士人可以自由报

考,

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制度。

科举制度萌芽于

南北朝时期,创始于隋,确立于唐,而完备于宋,又延续至元、

明、清三代,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科举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

阶段,

而殿试通常是由皇帝钦命大臣或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分为

三甲,其中一甲只有三人,赐“进士及第”,唤作进士一甲第一

名、进士一甲第二名、进士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所谓的状元、榜

眼、探花,合称为殿试“三鼎甲”。而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

均为民间的习惯用语,并非官方用语。

状元这个称呼起源于唐朝。

原来,

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

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

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

呈报

给皇帝恩准,

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

这本是朝廷官

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

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

不雅了,于是改称“状元”。

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

故别称“殿元”。

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

所以也别称“鼎元”。

古代考中状元并非易事,一旦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敲鼓鸣金、

骑马游街、前呼后拥,很是威风。

至于“榜眼”,

是殿试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

“榜眼”

之名要晚于“状元”,据《称谓录》记载:“榜眼名目,始于北

宋。古者原以第二、三两名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

三皆为榜眼。后以第三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为榜眼。”

唐朝是并没有榜眼的称谓,却有“探花郎”一说。唐朝的

新科进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此时正是京城长安杏花盛开的季

节,新科进士为了尽情庆贺自己中第,要举行一场游园盛会,称

为“杏园宴”。

挑选进士中两名年少英俊者为“探花使”,负责到各园采

摘鲜花,迎接状元,于是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郎”。也就是

说,

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两个人,

与殿

试取得的名次没有任何联系。

到北宋晚期,

第三名进士才改称为

探花。

因此,据此推论,状元、榜眼、探花被称为“三鼎甲”应

该始于南宋。“三鼎甲”寓意鼎之三足,在科举考试中,鼎甲是

进士之首,

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

“三鼎甲”是十分难得的荣誉,

被称为“天子门生”,是古代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u投在线

状元的由来

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吕蒙,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流风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加

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

中国历代状元之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 、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 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氵睿。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 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 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阝。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阝等人一并处死。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

n投哥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于是改称“状元”了。

  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当时年龄都不满18岁;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他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几十次,直到70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的夙愿。中国历史上虽然出了个女皇帝武则天,却很少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状元。只有清朝太平天国时期,20岁的女子傅善祥,参加太平天国组织的科举考试而成为了女状元。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文人们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激励着无数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又别称“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别称鼎元。

  古代考中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阶段。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一旦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敲鼓鸣金、骑马游街、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旧时一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中状元前后的境遇: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戚外亲,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衣禄有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也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都来锦上添花。

  至于“榜眼”,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榜眼”之名要晚于“状元”,终唐一代,没发现有这个称谓。

  实际上,榜眼这一名称与状元、探花一样,都是民间的习惯用语,并非官方用语。在朝廷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如北宋初年的王禹僻在《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中云:“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据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考证:“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朝的新科进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此时正是京城长安杏花盛开的季节,新科进士为了尽情庆贺自己中第,要举行一场游园盛会,称为“杏园宴”。挑选进士中两名年少英俊者为“探花使”,负责到各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于是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郎”。也就是说,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两个人,与殿试取得的名次没有任何联系。

  这个词在五代、北宋时期出现极少,因为五代和宋朝时期的都城里都没有“杏园”,自然也就没有探花郎了。探花什么时候被作为进士第三名代称的,这是个很难确切回答的问题。据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推测,大约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才最终成为定式。

相关推荐

状元,榜眼,探花,解元,这些名词都是怎么来的

状元的由来: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榜眼的由来: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探花的由来:“探花”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活动之一便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因此探花一词最初是指及第庆典活动中的两位年轻进士。所以说,当时所谓“探花郎”,主要含义并不是专指第三名。探花什么时候被作为进士第三名代称的,这是个很难确切回答的问题。据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推测,大约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才最终成为定式。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历史上“科举”一词相符合的,只有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扩展资料: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变化可以看出用人取向,也反映了年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2023-05-28 19:23:102

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呢?

大家都知道,古代考试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那是不是所有的考试前三名都这么称呼呢?这个显然不是,当时只有殿试的前三名才这么称呼。不像今天我们可以说,某某省高考状元,某某县高考状元。状元是全国第一的称谓,省第一,县第一,古代可不是叫状元。那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一、状元状元一词专指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自从有了科举考试以后,一共出现过649名状元,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数量差不多,实在是人中龙凤。这也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状元者号称“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科举考试经过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选拔。通过童生考试的人,被称为秀才。乡试录取者,统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一般只录取300名优秀者,他们统称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贡士才有资格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录取的精英统称为进士。殿试又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的第一名才是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状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在唐朝殿试结束后,主考官要将考生的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门下省会把录取名单和考生档案写成状子,上报给给皇帝。这样的上报文件里对第一名就叫“状头”,这本是当时的一种官方称谓,后来不知是哪个皇帝,觉得‘"状头‘"听起来不是很雅,于是就改成了‘"状元‘",这就是状元一词的由来。二、榜眼榜眼是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名,在唐朝有‘"榜首‘"的称号。榜眼在宋朝之前很少有提及。只是到了北宋仁宗时期,才有“榜眼”的称号。北宋是一个文化全盛时代,宋仁宗时期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人物。所以当时用一些别致的词,来称呼殿试优异者一点都不奇怪。宋仁宗时期,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可第二名和第三名都称榜眼。第三名探花的称谓是后来才有的。由于科举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方式,所以对于名次的称谓也有不同。榜眼的称呼也变化。女皇武则天是开殿试的第一人,从此殿试成了科举中最高的一级考试。朱元璋确定八股取士制度,在明朝榜眼、探花正式成为官方称谓,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三、探花探花是殿试一甲的第三名,与状元、榜眼合称“三鼎甲”。探花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并不是指殿试第三名,而是一个戏称。在唐代学子高中进士后,都会有庆祝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就是游园,他们会在录取的进士里面,选择两个英俊潇洒的人作为探花使者(探花郎)。游园时沿途采摘鲜花,吟诗作赋,并用鲜花迎接状元。唐代以后,游园活动并没有延续,探花郎也就消失了。唐之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科举制度也有很大的变化。只是到了明朝,才真正把殿试前三名称呼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作为官方的称谓。
2023-05-28 19:23:241

在古代科举时候有状元,榜眼,探花,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古代科举时候状元,榜眼,探花之后的两个都叫传胪。清朝科举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第四名就是二甲的第一名,也称“传胪”(起初,第五名也就是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扩展资料:传胪简介:明代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甲、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殿试第四名)为传胪,殿试前三名则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明史·选举志》:“会试第一位会元,二甲第一为传胪。”《幼学须知》载:“天子临轩,宰臣进三卷,读于御案前,读毕拆视姓名,则曰某人。阁内则承之以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齐声传呼之,谓之传胪。”后多以螃蟹两只衔芦苇寓意“二甲传胪”。科举制度中,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叫做传胪。传胪即唱名之意。玉山颓则是一个典故,形容醉酒之态。这两句据看来是现今的人写作,平仄对仗之类不像是古人所作。所以,我揣测的意思是,刚刚因为考试而心神不宁。明清时期的科举有乡试、会试、殿试三种。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的国家考试,也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和笼络知识分子,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明初殿试曾在承天门南金水桥畔设案考试,后来移至太和殿,清代在保和殿。这种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时间一般在春季农历三月。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十分严格。清朝时,进京应考的举人首先要集中在大清门东侧千步廊朝房,经过礼部会试,考中后为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只有取得贡士资格的人才能进宫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卷的成绩,由阅卷大臣打分,获得前十名的考卷,皇帝还要亲自过目,考中的被赐予进士。列第一甲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第二名者称为“榜眼”,第三名者称为“探花”。殿试两天后,皇帝要召见新考中的进士。考中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官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殿试百度百科-传胪
2023-05-28 19:24:046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有什么区别?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是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的一些称呼。这些称呼主要用来表示考生在考试中的成绩排名。状元是指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成绩排名第一的考生。榜眼是指成绩排名第二的考生,探花是指成绩排名第三的考生。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通过考试,获得任职的考生。举人是指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没有被选中任职的考生。秀才是指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没有进入考场的考生。在中国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是非常尊贵的称呼,因为只有通过考试,才有机会成为科举官员。在中国古代,科举官员是非常受尊敬的,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2023-05-28 19:24:251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这些称呼是什么意思?

这是古代读书人,经过官方考试后,取得的一系列正式称呼。【秀才】原本是指那些才能秀异之士,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命令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这时候的秀才,意思是优秀人才。东汉时,避开国皇帝刘秀的名字讳,改为“茂才”。东汉灭亡后改回“秀才”。隋唐实行科举制,设置秀才科,考上的人称为“秀才”。宋代“秀才”成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到明清时期,“秀才”成为府、州、县的学生生员的统称。面对那些没取得功名的读书人,表尊称,都可称其为秀才。【举人】本义是被推举和推荐的优秀人才。汉代取士,没有考试,只靠各地方荐举贤才,因此把推荐上来的人称为“举人”“举孝廉”。到了唐、宋时,开始考试,设置有进士科,凡考上的人,谓之举人。到了明、清时期,只有乡试(州府层级的考试)考中的人才能称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连中三元】中的第一个元)。举人已经初步具备了当官的资格(秀才则没有)。【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等级的功名,只有考上最高一级即中央朝廷举办的考试(唐宋金元称“省试”,明清两代称为“会试”,读书人必须先考中乡试,取得举人资格,才有资格去参加中央的省试会试)成功的人,才能称为“进士”。(其中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是【连中三元】中的第二个元)。【状元、榜眼、探花】是科举考试最后一关所取得的名次称号,科举最后一关是殿试(名义上是由皇帝出题,明清两代是内阁预拟;只有在会试里名列前茅的少数进士才能参加最后的殿试),考取殿试第一名的人称为“状元”(是【连中三元】中的最后一个元),殿试第二名叫“榜眼”,殿试第三名叫“探花”。
2023-05-28 19:24:441

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什么意思

状元指的是: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榜眼指的是:科举考试殿试第二名。探花指的是:科举考试殿试第三名扩展资料:状元,榜眼,探花指的是科举考试殿试的前三甲。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皇帝主试,考策问。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参考资料:科举制度-百度百科
2023-05-28 19:24:537

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准?

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三鼎甲”,也就是殿试前三名,第一名被称作“状元”,第二名被称为“榜眼”,第三名被称作“探花”,类似于现在高考的全国前三名。一、状元、榜眼、探花名称的由来状元、榜眼、探花是科举考试中对殿试前三名的称谓,合称“三鼎甲”。科举制度起于隋朝,在唐朝时殿试出现,到宋朝时成为固定的筛选人才模式。从明朝开始,对殿试前三名的称谓才确定下来。其实,在唐朝时,科举考试并没有“榜眼”一说,只有“状元”和“探花”,但是“探花”指的是“探花郎”,与殿试前三名没有什么关系。所谓的“探花郎”是人们为了庆祝进士及第举行庆典活动而选出来的探花使,与科举名次无关。到了明朝,科举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才把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确定下来。二、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准古时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现在有中考、高考和考研等考试模式,一般来说,人们习惯性地将每个省的高考第一名称为“状元”,例如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等称谓,但是全省第二名和第三名不叫作“榜眼”和“探花”,这是与古时科举考试不同的地方。古时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其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全国高考第一名。但是因为高考时每个省的卷子不统一,所以全国第一名无法确定,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将每个省的文科或者理科第一名称为“状元”。此外,虽然说中考和考研都是选拔人才的方式,相比较于高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高考尤甚,形同古时的科举,所以大家会把两者联系起来。现在有一些人将状元、榜眼、探花和官职联系在一起,但这么做是有失偏颇的。因为科举考试虽然选出了前三名,但是安排官职的时候并不是说谁考得好就一定能当大官,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情况来派官。所以,状元、榜眼、探花只是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和官职并没有什么关系。
2023-05-28 19:25:295

状元、榜眼、探花有什么区别?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2、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3、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4、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5、贡士: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6、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7、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扩展资料: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2023-05-28 19:26:031

探花、状元、秀才、举人、进士、榜眼,具体的等级排名是怎样的?

从高到低的排名: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榜眼是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探花是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扩展资料:1、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2、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3、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2023-05-28 19:26:151

状元、榜眼、探花的先后顺序?

在我的认知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先后顺序是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殿试分出三等,前三名是一等,然后进士是二等,其次等同进士是三等。赐给官职,依次到中央或者地方任职。称呼由来:状元:元是指第一,状则是指名状,考生要向官府书写一份名状,把自己的各类信息以及家庭情况书写上去,相当于今天的准考证。因为是在殿试过后评定出来,亦称殿元。榜眼:刚开始榜眼并不特指第二名,因为古代写金榜,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名字是写在第一名左右两边,统称为是“榜眼”。探花:最初探花也并不是指第三名,而是所有的考生在前几名里面考得比较好的就统称为是探花。后来为了便于区分,就约定榜眼为第二名,探花为第三名。状元最早又被称为“状头”,古代学生考试需要向官府书写一份名状,作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准考证,然后依级别依次参加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被称之为解元、会元、状元,若三门考试皆为第一,则被称之为“连中三元”,又名三元及第,历史上一共21人获得这个成就,可谓是天之骄子中的骄子。古人读书求取功名,必须要通过寒窗十年苦读,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考试。考试资格有明确的规定,殿试是最高等级的考试,需要通过层层考试选拔才能获得资格。其次还有初试、乡试、院试、会试,分别对应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科举考试起于隋唐,兴于宋朝,在宋太祖之后,建立了殿试制度,所以及第的学生被称之为“天子门生”,一直沿用至清末。在南宋时期,探花被专指为殿试第三名,榜眼成为第二名,状元第一名,自此“状元、榜眼、探花”的格式正式形成,也就成为了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殿试三鼎甲。如今高考取代了科举制度,虽然不再有全国状元,但各省都有各自的理科状元、文科状元,每年也会吸引全省人的目光。仍然称考试第一名为状元,如高考状元,物理状元、数学状元、语文状元。而且状元一词还被用于其它领域,如:果树种植状元、养殖状元、销售状元等等。其实我们现在的高考和科举其归本溯源是一样的性质,也是最为公平的选材方式,因此“只要学不死,就要拼命学”是至理名言,尤其对于中下底层的劳苦大众的孩子而言。
2023-05-28 19:26:3511

探花、状元、秀才、举人、进士、榜眼。从等级排名是?

古代科举制等级排名由低到高是这样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古代科举是非常之难的。好不夸张的说,在古代考中举人的概率比我们现在考上985,211的概率还要低。在古代,也没有什么高铁、飞机什么交通工具,全靠自己两条腿,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路上餐风饮露就不提了,你可能还得提前出发,一般会试都是秋天,年初就得出发了。例如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就是赶考的秀才之一。一、秀才1、要想在科举考试中举,首先要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那就是秀才。可考个秀才要先过三关,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2、考试由知县主持,一般都是在二月份,连考五场。第一场为正场,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于七百字。第二场为招覆,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得误写添改。第三场称再覆,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第四五场考连覆:经文、诗赋、经文,姘文。3、在第一场考试会刷下去百分之二十,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参加府试,试期多在四月,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4、通常在这场会刷下去近一半的考生。接下来就是院试,院试就是最后考秀才的考试,院考由学政主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其品级是三品,院试的结果下来才是最终的秀才。根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记载,平均每个县三年才能出十几个秀才。二、举人要成为举人,秀才需要通过乡试考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各省在京的主考官主持,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时事政治、经史百家和八股文等,考中者称为举人。乡试是定期举行的,考试的地方叫贡院。除非贡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由中央委派并由当地的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试后一日出场,这也是精神和体力的考验。考棚又是一间一间的,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和吃饭、住宿的,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贡院里的搜查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三、贡士成为举人后,由省衙提供物资以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会试通常安排在第二年的三月。会试也考三场:第一场考生写四篇有关历史题材的文章——三篇阐述和一篇评论;第二场四篇考经义的文章和一首五言律诗;第三场则写一篇政治论文——策论。会试结果三天后即公布,中考者被授予贡士头街,并获一个半月后参加殿试的资格。四、进士成为贡士以后有资格参加殿试,科就没那么容易考了,除了考“帖经”之外,还要考“时务策”和“杂文”。“时务策”考的是你对国家问题的分析能力,要求你能够指点江山;“杂文”则考诗赋,要求考生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具备优秀的文学才能。比起偏重“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进士科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显然更高,也考得更灵活,难度自然也就大很多了。进士科考试真的可以说很难,落榜的人也一抓一大把。比如如杜甫,写诗都写到了“诗圣”级别,照样考不上。因此,进士及第,在当时也被称为“登龙门”。殿试在四月份举行,是紧随在会试之后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需要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不需要考试,直接授封官职。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五、探花、榜眼、状元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探花。总之,在那个时代的学子们都把科举考试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得中,金榜题名,这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2023-05-28 19:28:1814

古代中的状元 榜眼和探花的顺序怎么排的啊?

状元第一名,榜眼第二名,探花第三名。1、状元是中国、朝鲜、越南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文科的是文状元、另外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2、榜眼中国、朝鲜、越南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榜眼其名始于北宋初年,王禹偁有《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又据《宋史·陈若拙传》:“若拙,字敏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甲科……若拙多诞妄,寡学术,当时以第二人及第者为榜眼,若拙素无文,故目为‘瞎榜"云”。3、探花中国、朝鲜、越南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举经已出现。当时中进士者会园游庆祝,称“探花宴”。以进士中的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皇帝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探花这名称跟状元、榜眼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扩展资料:历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第二、第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第三名称榜眼,第一、第二、第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2023-05-28 19:30:455

NBA选秀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各是什么意思

状元指的是在NBA每年的球队选择新球员的大会上的第一被选中的,通常是所有参加选秀的球员当中最为优秀的。第二个被选中的球员被称为榜眼秀,第三个被选中的球员称为探花秀。再往后被选中的球员称之为第几顺位。NBA的选秀举行两轮秀,首轮选秀顺序是状元签、榜眼签、探花签和常规赛战绩由差到好的球队,第二轮选秀顺序则按常规赛战绩由差到好进行排列。当一名球员在首轮选秀被选中时,选中他的球队必须和他签定一份期限至少为四(3+1或2+2)年的合同,而在第二轮被选中的球员所在的球员球队则可以“拥有”这名球员三年时间,但是球队不一定要和他们签约。扩展资料:NBA选秀抽签规则:1、将14个分别标有数字1到14的乒乓球放入一个鼓状圆桶中的,从其中任取4个球构成一种组合结果,一共将有1001种组合结果。如果将其中一种结果忽略不计的话,剩余1000种结果将由电脑随机分配给13支球队。2、常规赛战绩越差的球队,分配到的结果也就越多。在全联盟中垫底的球队,都将获得225个可供选择的结果。3、像摇奖一样摇出四个球,诞生一组由4个数字构成的结果,哪个球队结果中包含该种,就拥有了头号选秀权。然后四个球被放回桶里,重复上述过程两次,第二号和第三号选秀权也就名花有主。没有获得前三名选秀权的球队,将根据常规赛战绩获得第四到第十三位新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BA选秀
2023-05-28 19:31:291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是怎样的?

      01      第—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传胪不只有第四名这么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第—名也叫传胪。从第四名开始(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这就是明清科举的排行。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第—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传胪不只有第四名这么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第—名也叫传胪。从第四名开始(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这就是明清科举的排行。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2023-05-28 19:31:351

古代考上状元、榜眼、探花能当什么官?

状元、榜眼和探花是在千千万万的学子中脱颖而出的前三名,他们的学问自然是得到认可的,但是他们的实践经验极少,所以一开始他们都被分配到翰林院修撰,状元是从六品的官职,其他两位是从七品的官职,这虽然不是什么大的官职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分成好几个阶段的,首先要通过县试、府试还有院试,取得了秀才的资格才能够去参加科举,这时候有一大批人被淘汰了。而正式的科举还要再分三个阶段,经过乡试、会试后,迎来了最重要的殿试,只有通过这一场考试,才能够被评出等级,而前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而这一等级也影响着今后的发展。翰林院主要负责修书,撰写历史,起草相应的诏书等。这些事情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这个地方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上一代统治者时期的政治情况,并且起草诏书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国家的事务。这样的工作其实也是在满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而学子在不断的提升自己之后,走出翰林院,将会有大好的前途。状元、探花和榜眼的学识自然是全国之内的佼佼者,但是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是未知的,但是只要肯学习,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就怕还未真正的进入官场,就被世俗侵染了,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2023-05-28 19:32:179

古代状元、探花、榜眼可以当什么官?现代文凭怎么衡量?

古代状元、探花、榜眼就是科举考试当中的前三名。古代状元、探花、榜眼相当于现在博士后毕业,是古代文人最高的荣誉,基本上都担任了省一级别的官员。科举考试制度是隋朝发明的一种选拔人才制度,让天下的读书人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很多的寒门士子有机会进入到国家权力机构,隋朝制定科举制度就是为了打破门阀制度,当时的皇权严重受到士族大家的限制。朝廷当中的很多大臣都来自各大门阀君王,为了改变这种政治环境,所以制定了科举考试制度。科学考试制度是一种相当严格选拔人才制度。读书人可以凭借自己知识改变命运,但是真正能够考中进士的人却是寥寥无几,每年都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真正能够走到最后一步的人也只有三四百人左右,剩下的人都只不过是炮灰而已。科举制度和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考试,高考是选拔进入大学人才。能够考中进士的人基本上都在国家权力机构中担任职位。可以说他们已经拥有了这一辈子铁饭碗,以后不会为自己的生计而发愁,这种考试更像我们现在公务员考试,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平均每一年的进士还不足100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经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层层选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要等到下一年。古代的读书人和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有很大不同之处。他们不创造任何的社会财富,他们每天就是把自己扎进书堆里面,所以科举考试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唯一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2023-05-28 19:33:314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称呼是怎么来的?

状元(状元)1.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自从在上辈状元公手里造好了,直到现在,周家老是兴兴旺旺。”2.唐时新进士,宋时廷试列一甲者,有时也称状元。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古称状元,不必殿试第一名。唐郑谷登第后,《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按,谷登赵昌翰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周必大有《回姚状元颖启》,《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按,叶适登淳熙进士,为第二名。参阅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清赵翼《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3.喻在本行业成绩最突出者。李准《参观》:“辛明修是全国有名的大劳模,历年来小麦丰产的‘状元"。”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bǎngyǎn榜眼其名始于北宋初,当时殿试录取的第二、三名,皆称为榜眼。后第三名称“探花”,榜眼专指第二名。宋王禹偁《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清赵翼《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葢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tànhuā探花1.看花。唐皮日休《春雨》诗:“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宋陆游《初春探花有作》诗:“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2.犹采花。喻寻求女子的爱情。明陆采《怀香记·掾房订约》:“前日春英到寓所来说,小姐垂盼小生,要求相会。我想潭府深沉,难展探花之手。”3.宋以后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本于唐的探花使。宋吴自牧《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伺候上御文德殿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覩三魁,排定名姓资次……第一名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2023-05-28 19:34:131

探花、状元、秀才、举人、进士、榜眼。从上到下应该怎么排名?

科举分级从高到低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1.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2.“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3.“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5.“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6.“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扩展资料:科举分级:1.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2.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3.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4.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5.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6.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7.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8.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9.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10.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2023-05-28 19:34:215

中国古代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呢?

探花。古代科举考试流程:先参加院试考秀才,成为秀才后参加乡试考举人,考上举人参加会试成为贡士,成为贡士后参加殿试。明、清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2023-05-28 19:35:183

榜眼探花状元排序是什么?

第—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第—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传胪不只有第四名这么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第—名也叫传胪。从第四名开始(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这就是明清科举的排行。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由来:唐朝的时候,因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得事先“投状”,也就是类似于填写报名表,考试结束后,会按成绩顺序排下来,第一个就叫做:“状头”,也叫“状元”。榜眼,我们知道后面公布的名单叫“金榜”,而前面的那个叫状头,头下面不就是眼嘛,后面的就是叫榜眼了。探花,最开始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叫榜眼,那么这个实在是不好区分,在唐朝的时候,放榜之后,朝廷会为这些进士们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就是在这批里面找两个最年轻,最英俊的进士,沿途摘花,用来迎接状元郎,叫做探花郎,最后探花就变成了第三名了。如果要来排序,那就高往下排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其中前三甲也属于进士,而贡士属于准进士。
2023-05-28 19:35:251

什么是“状元”,“探花”,“榜眼”,“进士”和“举

从高到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2023-05-28 19:35:421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名词有何典故

zhuàngyuán状元(状元)1.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 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自从在上辈状元公手里造好了,直到现在, 周 家老是兴兴旺旺。”2. 唐 时新进士, 宋 时廷试列一甲者,有时也称状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古称状元,不必殿试第一名。 唐 郑谷 登第后,《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按, 谷 登 赵昌翰 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 周必大 有《回姚状元颖启》,《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按, 叶适 登 淳熙 进士,为第二名。参阅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3.喻在本行业成绩最突出者。 李准 《参观》:“ 辛明修 是全国有名的大劳模,历年来小麦丰产的‘状元"。”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bǎngyǎn榜眼其名始于 北宋 初,当时殿试录取的第二、三名,皆称为榜眼。后第三名称“探花”,榜眼专指第二名。 宋 王禹偁 《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 历阳湖 ,榜眼科名释褐初。”《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北宋 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葢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tàn huā探花1.看花。 唐 皮日休 《春雨》诗:“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宋 陆游 《初春探花有作》诗:“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2.犹采花。喻寻求女子的爱情。 明 陆采 《怀香记·掾房订约》:“前日 春英 到寓所来说,小姐垂盼小生,要求相会。我想潭府深沉,难展探花之手。”3. 宋 以后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本于 唐 的探花使。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伺候上御 文德殿 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覩三魁,排定名姓资次……第一名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2023-05-28 19:35:493

科举前几名为什么叫状元,榜眼,探花?

科举考试一甲三名,头名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唤作探花。状元、榜眼顾名思义都好理解,元为首,眼在其下.但探花一词的来历颇有趣味。自唐中宗开始,新科进士放榜后由政府组织一场庆祝宴会,地点指定在长安当时著名的公园-曲江以示祝贺。又因为时值每年三月的春花烂漫之时,又名“杏园宴”。宴会开始前在今科进士中选年少俊美者乘马采花,以助喜庆,遂称为“探花郎”。查到北宋科举时探花作为一甲三名的美称,不知出典何处,待考。古龙小说里有名的小李飞刀又叫小李探花,不知道古先生是不是暗蕴古义,一夸李寻欢文才好,二夸长得漂亮,三夸性子风流。因为唐宋时人召妓并不犯禁,政府还大力提倡。所以当新科进士选出的探花郎外出寻花时,杏花簪满头的同时,也多半会邀上几朵人面桃花吧。
2023-05-28 19:35:551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称呼是怎么来的?

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上,状子里的头名就叫状头。后来人们觉得状头不好听就改叫状元了。唐朝没有榜眼,但有探花郎。探花郎原是戏称,和登第名次没有关系。到了宋代,以第一甲第二名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名字在正中间,第二名第三名分列左右像人的眼部位置,所以称榜眼。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改为探花。于是就有了状元榜眼探花的排名。
2023-05-28 19:36:041

古代状元、探花、榜眼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全国高等人才考试交流中的前三名,就是这一期全国考生中成绩最好的人。考完之后立即授职,进入翰林院,放到现在就是全国高考成绩的前三名或者国考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是我国古代考科举考试中进士的前三名,并不是官职。你可以理解成现在的国考中的前三名,你也可以理解成全国高考成绩的前三名。因此状元只是进士考试的第一名,说明他取得了进士身份,可以当官了,至于当多大的官,视情况而定。 科举制度最早起始于隋朝,经唐朝不断完善,在宋明两朝得到发展,宋朝曾出现武科举,结束于清朝后期,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产生顺应历史的发展和变革,为当时的统治者输送大批大批人才。同时也为当时的社会发展进步与繁荣做出了贡献,为封建社会得以延续千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现如今的比较,人们习惯性的将高考第一名称之为状元,所以认为古代的状元应该就等同于现在的高考第一名,也就是说某某省份的榜首。 至于到底安排什么官,一个是看成绩,二要看关系,三就是看运气了。而且并不是考试通过了就一定可以当官,历史上有很多人科举中举了,但是因为得罪人,一直在北京等着派官,最长的甚至等了几十年都等不到。所以说状元、榜眼、探花并不是官职。像尚书、知县这些才是官职。
2023-05-28 19:36:111

NBA历年状元和榜眼

1、2010年NBA选秀:状元:约翰-沃尔榜眼:埃文-特纳2、2011年NBA选秀:状元:凯里-欧文榜眼:德里克-威廉姆斯3、2012年NBA选秀:状元:安东尼-戴维斯榜眼:吉尔克里斯特4、2013年NBA选秀:状元:安东尼-本内特榜眼:奥拉迪波5、2014年NBA选秀:状元:安德鲁-维金斯榜眼:贾巴里·帕克6、2015年NBA选秀:状元:卡尔-唐斯榜眼:德安吉洛·拉塞尔7、2016年NBA选秀:状元:本-西蒙斯榜眼:布兰登-英格兰姆8、2017年NBA选秀:状元:马克尔-富尔茨榜眼:朗佐-鲍尔9、2018年NBA选秀:状元:德安德烈-艾顿榜眼:马文-巴格利三世10、2019年NBA状元:选秀:蔡恩-威廉森榜眼:贾·莫兰特11、2020年NBA选秀:状元:安东尼·爱德华兹榜眼:詹姆斯·怀斯曼
2023-05-28 19:36:192

为什么,科考,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依次下面是什么

科举考试一甲三名,头名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唤作探花.状元、榜眼顾名思义都好理解,元为首,眼在其下.但探花一词的来历颇有趣味. 自唐中宗开始,新科进士放榜后由政府组织一场庆祝宴会,地点指定在长安当时著名的公园-曲江以示祝贺.又因为时值每年三月的春花烂漫之时,又名“杏园宴”.宴会开始前在今科进士中选年少俊美者乘马采花,以助喜庆,遂称为“探花郎”. 查到北宋科举时探花作为一甲三名的美称,不知出典何处,待考. 古龙小说里有名的小李飞刀又叫小李探花,不知道古先生是不是暗蕴古义,一夸李寻欢文才好,二夸长得漂亮,三夸性子风流.因为唐宋时人召妓并不犯禁,政府还大力提倡.所以当新科进士选出的探花郎外出寻花时,杏花簪满头的同时,也多半会邀上几朵人面桃花吧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 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 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吕蒙,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和、张謇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流风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2023-05-28 19:36:471

在古代,如何才能获取“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称号?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  科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的社会性管理程序。它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7年。  1.制度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2.制度完备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中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3.意义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的政治运作和教育模式都具有关键作用。
2023-05-28 19:36:555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名称是怎么来得?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个级别全考第一叫“三元及第”。 基称唐代已有,武则天试贡士于殿前,别其等第,门下例有奏状,其居首曰状头,亦曰状元。后亦称殿元、鼎元。清赵翼《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世称进士廷试第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三元》:“正统十年乙丑,商公辂由解元、会元捷状元。终明世三元,公及黄观而已。先是文运独盛于江西,故有‘状元多吉水,朝内半江西,"之谣。”参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状元,榜眼,探花,解元,这些名词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历史状元、榜眼、探花表--------------------------------------------------------------------------------www.jxjacq.net 2006-3-19 下午 08:00:04 作者: 来源:历史状元、榜眼、探花表 一、状元(18人) 朝代 姓 名 县别 考取时间 宋代: 何昌言 新干 绍圣四年(1097年) 董德元 永丰 绍兴十八年(1148年) 文天祥 吉安 宝佑四年(1256年) 明代: 胡 广 吉水 建文二年(1400年) 曾 綮 永丰 永乐二年(1404年) 肖时中 吉安 永乐九年(1411年) 陈 循 泰和 永乐十三年(1415年) 曾鹤龄 泰和 永乐十九年(1421年) 刘 俨 吉水 正统七年(1442年) 彭 时 安福 正统十三年(1448年) 彭 教 吉水 天顺八年(1464年) 罗 伦 永丰 成化二年(1466年) 曾 彦 泰和 成化十四年(1478年) 杨 慎 吉安 正德六年(1511年) 罗洪先 吉水 嘉靖八年(1529年) 刘同升 吉水 崇祯十年(1637年) 清代 刘 绎 永丰 道光十五年(1836年) 刘福姚 吉安 光绪十八年(1892年) 二、榜眼(14人) 朝代 姓 名 县别 考取时间 宋代: 刘 沆 永新 天圣八年(1030年) 明代: 练子宁 新干 洪武十八年(l385年) 尹昌隆 泰和 洪武三十年(1397年) 王 艮 吉水 建文二年(1400年) 周 述 吉水 永乐二年(1404年) 陈 文 吉安 正统六年(1441年) 刘 升 永新 景泰二年(1451年) 刘 震 安福 成化二年(1466年) 刘 戬 安福 成化十一年 (1475年) 徐 穆 吉水 弘治六年(1493年) 罗 珵 泰和 嘉靖十七年(1538年) 刘 瑊 峡江 隆庆五年(1571年) 肖良有 吉安 万历八年(1580年) 清代 姚 颐 泰和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三 、探 花(14人) 朝代 姓 名 县别 考取时间 宋代: 胡幼黄 永新 咸淳十年(1274年) 明代: 李 贯 吉安 建文二年(1400年) 周孟简 吉水 永乐二年(1404年) 刘 素 永丰 永乐四年(1406年) 邓 珍 吉水 永乐十六年(1418年) 钟 复 永丰 宣德八年(1433年) 刘定之 永新 正统六年(1441年) 罗 璟 泰和 天顺八年(1464年) 曾 迫 泰和 成化十四年(1478年) 罗钦顺 泰和 弘治六年(1493年) 邹守益 安福 正德六年(1511年) 欧阳衢 泰和 嘉靖五年(1526年) 刘应秋 吉水 万历十一年(1583年) 清代: 王龙文 吉安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4、会元 朝代 姓名 籍贯 中会元时间 明 宋琮 泰和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丁丑(公元1397年) 明 杨相(1397-1412) 泰和 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公元1404年) 明 朱缙 永丰 明成祖永乐四年丙戌(公元1406年) 明 刘哲 万安 明宣宗宣德八年癸丑(公元1433年) 明 刘定之(1409-1469) 永新 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公元1436年) 明 彭华(1432-1496) 安福 明代宗景泰五年甲戌(公元1454年) 明 夏积 吉水 明英宗天顺元年丁丑(公元1475年) 明 邹守益(1491-1562) 安福 明武宗正德六年辛未(公元1511年) 清 张贞生(1623-1675) 庐陵(今吉安县)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戊戌(公元1658年) 自唐至清未,全市历代科试文武进士共2855名,各县进士数如下: 吉安县 635人 吉水县 552人 安福县 460人 泰和县 396人 永丰县 287人 永新县 198人 万安县 132人 峡江县 114人 新干县 48人 遂川县 17人 原宁冈县16人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2023-05-28 19:37:094

状元、榜眼、探花 怎么翻译?

状元NumberOneScholar,榜眼bangeye,探花tanflower.呵呵,有意思吧。也可以是1st,2nd,3rd。中国的叫法也行,不必用英语。
2023-05-28 19:37:162

为什么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今天是莘莘学子寒窗苦读结硕果的日子,为他们祝福,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梦想成真,意随人愿,成为国家的栋梁。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头虽然也是指状元,但已不算正式名词了。唐朝没有榜眼之说,此时的探花郎也只是个与宴游活动相关的戏称。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北宋时的陈若拙没有文才却中得第二名,被时人嘲笑为“瞎榜”。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探花,于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专名。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最终成于南宋。
2023-05-28 19:37:241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秀才等等的这些都是怎么来的?谁发明的?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解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 *** 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2023-05-28 19:37:301

古代科举时候状元,榜眼,探花。。。之后的两个分别是什么

传胪会元白丁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解元会元状元鸿儒圣人
2023-05-28 19:37:392

历史上苏轼到底有没有中过状元或者榜眼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中载:章衡,字子平,浦城人。嘉佑二年,进士第一。通判湖州,直集贤院,改盐铁判官……宋史列传第八十九中载:窦卞,字彦法,曹州冤句人,进士第二,通判汝州……也就是嘉佑二年科考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是章衡,第二名是窦卞,第三名是罗恺。这三人虽历史上不甚著名,但科举时却也是技压群芳,要知道嘉佑二年考试是龙虎榜,不但有苏家兄弟,还有曾巩、曾布兄弟,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吕惠卿,理学思想家程颢、张载、蒋之奇、朱光庭等。那么苏轼与老欧的那段轶闻出自何处呢,还是宋史中的记载: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但是,正如以上所说的是“嘉佑二年,试礼部”,即礼部主持的省试(注意,不是殿试,殿试主考是皇帝,不然何以称“天子门生”),也就是苏与欧之间那段事是在老欧主考礼部省试时发生的,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写的太好了,老欧阅之后“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可惜的是,在礼部省试中文居第二的苏轼,在殿试时居然落到了进士乙科,真不知道宋仁宗是如何分辨的。还是那句话,苏轼可堪三甲之才,惜无三甲之名,可惜可惜。不过我们著名的理学名师朱熹先生在后来的科举中也没进三甲,但没有几人知道与朱熹那年一起科考的状元榜眼是谁了,但朱熹却是名冠千秋。所以不是状元才是最优秀的,那仅仅是排名而已。因此,苏轼已经够出名的了,不必杜撰他得过第二名来增加他的名气,鄙人看来,苏轼根本不需要那一点虚名。
2023-05-28 19:37:471

状元探花榜眼排序是什么?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实际上,“状元”、“榜眼”、“探花”,都只是民间的习惯用语,而非官方用语。在朝廷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据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推测,大约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才最终成为定式。状元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最后在殿试中排名第一的考生。他之所以叫状元,是因为在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由皇上任命的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由门下省,门下省再将其写成“状子”,在将“状子”呈交给皇上以予恩准。由于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叫“状头”,是朝廷命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的专业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的称呼不雅观,就改称“状元”了。
2023-05-28 19:37:541

状元 举人 榜眼 秀才 是一个意思吗

不一样!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明、清时,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秀才中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状元是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2023-05-28 19:38:104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这些称呼是什么意思?

等级从高到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1、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2、“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3、“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5、“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6、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扩展资料科举考试内容:1、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2、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3、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其他考试方式:1、墨义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2、帖经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3、策问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4、诗赋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5、经义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6、武举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2023-05-28 19:38:362

榜眼,探花,状元相当于现代什么职位么

从高到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2023-05-28 19:39:007

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意思?

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2、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3、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4、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5、贡士: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6、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7、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扩展资料: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参考资料:科举制度—百度百科
2023-05-28 19:39:141

中国古代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呢?

探花。古代科举考试流程:先参加院试考秀才,成为秀才后参加乡试考举人,考上举人参加会试成为贡士,成为贡士后参加殿试。明、清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2023-05-28 19:39:336

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由来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2023-05-28 19:39:483

古人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叫什么?第二名叫什么?第三名叫什么?

殿试后分为: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主要是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在会试中脱颖而出的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的监生,即贡士。会试的第一名,称会元。每期季会试录取的贡士多寡并无定例,一般会在二、三百人左右。三百人同台竞技,取中后统称为进士。但是,虽然同为进士,但是,含金量与声誉也有别,因为,殿试是分三甲录取的。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一共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扩展资料“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殿试
2023-05-28 19:39:5813

古代中的状元 榜眼和探花的顺序怎么排的啊?

1、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于是改称“状元”了。2、榜眼:“榜眼”这个称呼其实一开始是两个人的,就的第二名跟第三名的。注意第三名可不是“探花”一开始。因为这个考试结果出来以后不是要张贴皇榜,昭示天下。这第一名的名字是在最上面就像是对联的横批一样。这第二名跟第三名分别在这榜的左右两边。就跟两只眼睛差不多,所以这“榜眼”的称呼是从这里来的。3、探花:“探花”这个称呼其实比较尴尬,因为这个称呼是唐朝时期的一个统称,就是说前几名考得不错的皇帝会赏赐他们,骑马游街,然后在花园里赏花,采花。所以这些人统称“探花郎”。但是这到后来不是“榜眼”这两个人分不出高低来,容易产生误会。所以后来规定,这第二名还叫榜眼,但是第三名改为“探花”。扩展资料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虽然在唐武则天时已有,但是到了宋代才成形。在唐朝时,没有榜眼这个名次,到了南宋,才有了榜眼一说。到了明代,科举考试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加考试者需要以秀才身份报名,乡试考核通过的即可称作举人,而乡试第一名则成为解元。这里的乡试相当于如今的省级考试,而解元基本等同于现在的省高考状元。而中了举人的考生,就可以继续到礼部报名,参加会试。通过会试考核的考生就可以称作进士了,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进士同年可以到紫禁城的保和殿参加殿试,殿试的试卷会交给阅卷大臣轮流查看,用类似与画“正”字的办法,找到阅卷大臣支持票数排名前十的试卷,最后交给皇帝决定名次。最后,会根据成绩的高低,分出殿试的三甲,这里的三甲绝对不是前三名的意思,而是“三等”的意思。第一等是一甲,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二等是二甲,有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第三等是三甲,也有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由此可见,此三甲绝非彼三甲啊。
2023-05-28 19:40:315

皇榜前三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这有什么典故?

首先要记住的是,科举考试的水平很多,通常,这是一个四级测试,一个孩子。在那之后,这是市政当局的考验。市政考试的名字是结缘, 唐伯虎这是该地区的第一名,所以被称为唐结缘,它等效于具有担任官员资格并享有许多特权的本国官员。然后会有一个测试,我会尝试称其为贡品,第一个叫做汇源,最后,这是对圣殿的考验。它是由皇帝本人写的,皇帝在测试之前会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因此几乎不可能在电视上测试这篇文章, 殿试分三招。第一个获得奖学金,第二个获得奖学金,第二个获得奖学金,第三个获得奖学金。第一个被三等分录取,第一个通常被称为冠军,第二个通常被称为第二个,第三个被通常称为花,统称为三鼎A,第一个二甲基的名字通常被称为传奇我们正在谈论的冠军是宫殿测试的结果。有一个原因为什么第一个圣殿考试有这些名字,首先,冠军诞生于唐朝。唐朝科举结束后,考官将出示录取档案到门下省,然后在皇帝的外表上写下门下省,这个名字的第一个名字叫“头”,这是司法人员用来完成例行程序的术语。后来,人们觉得“头”太不雅观,于是他们改名为“冠军”,因为它是写在纸上的,所以它是第一位的,而人民币是第一位的含义,第二名起源于北宋。北宋宋仁宗太平兴国初期,“二号”头衔已经存在,因为该考试将在考试结束后发布,也就是说,结果将写在皇帝手中,第二和第三部分就像他们的眼睛一样在周围,因此被称为第二部分,但是,排在第三位的是花。
2023-05-28 19:41:1310

谁知道状元、榜眼、探花怎么解释或者有什么典故

状元是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2023-05-28 19:41:521

什么是状元、探花、榜眼、进士、举人,他们有什么关系?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2023-05-28 19:42:018

状元为何要叫状元?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

状元为何要叫状元?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于是改称“状元”了。   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当时年龄都不满18岁;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他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几十次,直到70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的夙愿。中国历史上虽然出了个女皇帝武则天,却很少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状元。只有清朝 太平天国 时期,20岁的女子傅善祥,参加 太平天国 组织的科举考试而成为了女状元。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文人们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激励着无数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又别称“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别称鼎元。   古代考中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阶段。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一旦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敲鼓鸣金、骑马游街、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旧时一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中状元前后的境遇: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戚外亲,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衣禄有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也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都来锦上添花。   至于“榜眼”,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榜眼”之名要晚于“状元”,终唐一代,没发现有这个称谓。   实际上,榜眼这一名称与状元、探花一样,都是民间的习惯用语,并非官方用语。在朝廷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如北宋初年的王禹僻在《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中云:“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据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考证:“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朝的新科进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此时正是京城长安杏花盛开的季节,新科进士为了尽情庆贺自己中第,要举行一场游园盛会,称为“杏园宴”。挑选进士中两名年少英俊者为“探花使”,负责到各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于是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郎”。也就是说,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两个人,与殿试取得的名次没有任何联系。   这个词在五代、北宋时期出现极少,因为五代和宋朝时期的都城里都没有“杏园”,自然也就没有探花郎了。探花什么时候被作为进士第三名代称的,这是个很难确切回答的问题。据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推测,大约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才最终成为定式。
2023-05-28 19:42:332

探花、状元、秀才、举人、进士、榜眼。从等级排名是?

进士前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考试次序从小到大:秀才,举人,进士。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2、榜眼:“榜眼”,是指全国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进士第二人。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3、探花:"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4、进士: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5、举人:举人,为一种士人的身份,等级在“生员”之上。雅称为“孝廉”,俗称“老爷”。对入京师参与会试的举人雅称为“公车”。举人有时也被称为乡进士。6、秀才:秀才别称茂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扩展资料科举考试分级:1、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2、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3、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4、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5、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6、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7、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8、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9、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10、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考试
2023-05-28 19:42:401

中国古时科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榜眼,那第四至第十又叫什么?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何谓三甲?现代人都把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认为是状元、榜眼、探花。其实这是对“三甲”的一种误解。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绝非指状元、榜眼、探花。 一般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都是从明、清两代的科举说起。明清的科举分为甲、乙两科。乙科是指集中全省秀才在省城举行“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甲科是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里举行“殿试”,此次中榜者称为进士。根据成绩高低,进士又分为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 实际上,中国封建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年间便已经开始,但是直到宋朝太平兴国八年才开始分类“三甲”。即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 到了元、明、清,科举考试“殿试”的中榜者,一甲仅限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一甲的第二名叫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叫探花;而“三甲”,实际上是殿试的末等。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三甲”,并不是指状元、榜眼、探花,而是殿试中榜进士当中的第三等的。 如此看来,古代科举,进士分三等,即三甲。状元是头甲的第一名。
2023-05-28 19:42:493

古代榜眼是什么

就是第二。榜眼,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状”,在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黄榜或者叫“金榜”。排在首位的叫“状元”。自唐朝以来,这个称谓就已经存在了,虽然也有过“状头”、“榜首”等不同叫法,但是得以传承的还是“状元”。而榜眼就不一样了,宋朝之前从未听说。据记载:“宋苏老泉(苏洵号老泉)曰:今进士三人之中,释褐之日,天下望为卿相。不十余年,未有不为两制者。是时,一甲无定额,不止三人,而以三人为贵。然未言一甲二、三名为榜眼、探花。”就这个说法,张惟骧做案注:“《宋史》陈思让传,思让子钦祚,钦祚子若拙,太平兴国初进士,以第二人及第。时号第二及第者为榜眼。又李昭遘子杲卿,杲卿子士廉,皆一甲三名,人称三世。探花郎昭遘,宋初宰相李窻孙。是宋初已有榜眼、探花之称矣。丙寅孟秋惟骧又识。”由此可知,北宋时宋仁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有“榜眼”的称号。 在历史上,宋代科举制度最引人兴趣的特征之一,是往往用丰富多彩的词汇来代替比较枯燥无味的制度术语。“榜眼”就是这些科举文化语汇中的一个。类似的还有很多:“贡院”指考生参加考试的厅堂,“乡贡”是指在贡院中选拔的举人。其次,是在某些场合、环境里,用通俗易懂的考试术语来强调成功的荣耀。而“榜眼”就很有这种韵味。类似的还有不少,殿试第一名有时称为“龙首”,有时称作“大魁”;而对列出登第者姓名的叫作“榜”,有时也叫“桂籍”。另外,在一些名词里也流露出科举考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形象地称呼科考试院为“棘闱”,强调了应试者的艰难。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如北宋初年的王禹僻在《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中云:“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据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考证:“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2023-05-28 19:4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