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求关于银行方面论文的参考文献

2023-06-15 15:26:49
TAG: 银行
余辉

论文文献资料【篇名】---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

【相关摘要】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系统性的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内生于银行的构建,其承担的储蓄转投资的功能决定了银行的脆弱性。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银行危机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也加大。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整个金融体系是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变革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银行仍居金融业的主导地位。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由于四行在我国转轨过程中,把不断增加的储蓄转投给了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和增加的情况下,形成和出现了大量不良资产。东南亚危机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与发生国的诸多相似,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机构和学者主要依据四行超过20%的不良资产率和不足8%的资本充足率,纷纷预测中国很快就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有些学者甚至设计好了危机爆发的过程,就等中国实际的验证。然而,事实与预言相距太大,四行不仅没有遭到挤兑而倒闭,而且存贷款仍保持高增长。东南亚风暴没有登陆比邻的中国,而是刮到俄罗斯、巴西。为何中国能抵御这场危机?四行为何没有出现典型的银行危机——挤兑存款,甚至还排队存款呢?这说明,在关心中国的机构和学者看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或历史上危机发生国类似情况的同时,中国还有许多与危机国不同的因素在体内发挥作用,这些不同的因素是什么?全文围绕此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银行作为储蓄转投资的中介,实际形成了以银行为中心的信任链。这个信任链由两段构成,一段是存款人与银行,一段是银行与借款人。银行把从存款人那里得到的信任集中后,转给了借款人。短存长贷、债权约束是这个信任链的特征。任一段信任链的断裂都可能使整个信任链无法维持。这样,就可以清楚银行危机为何既可能是存款人集中挤兑造成,也可能是贷款人违约造成。四行为中心的信任链已经出现了相当大比例的断裂,但危机没有发生。从信任链数量对比上看,是由于存 款大于贷款的增长拉得住部分断裂的信任链。其根本原因在于决定这 些变化的社会系统。 全文由绪论和七章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为什么进行此研究;综述了已有的研究和介 绍了本文的研究。从社会学角度研究银行危机,从学科领域看,本文 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第1章,主要回顾了20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的不同国家的银行 危机,主要是:发生在美国的两次危机,阿根廷两次时间相隔不长的 危机,俄罗斯的危机,东南亚国家的危机,以及中国在1998年关闭 海南发展银行。这些史实,是本文实证分析时的主要资料。 第2章,研究了银行为中心的信任关系,从科尔曼对信任的研究 出发,构建出以银行为中心的信任链。导致银行危机的原因很多,但 结局只能是银行无法维持信任链的运转。聚集到信任链上后,就可以 发现信任链的存在与维持不是仅从信任链上摘取几个指标就能做出 危机是否发生的判断,政治、经济、社会中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左右 着这个信任链。借助 AG模式解释银行危机将有效克服原有银行金 融危机理论在解释危机时以偏概全的缺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3章,分析了四行的特殊信任结构,这种结构正是我国与危机 发生国的不同。不良资产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确是严重的问题,但国 有独资性质使得社会公众相信国家信用支撑国有银行,从而使存款人 与银行信任链的稳定和扩大拉住了因扭曲银企关系而造成损失的银 行与借款人的信任链。 第一章,主要研究货币稳定问题,这实际是中国防范东南亚危机 的第一道防火墙。人民币互动的制度选择,对内对外都成功地保持了 币值的稳定。 第5章,具体分析了东亚危机后居民储蓄增加的原因,因为信任 的存在并不代表信任的增加。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党的十 五大和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集中出台,改变了居民心理预期,导致储蓄 因预防性动机增强而增长。储蓄的增长和存差的扩大保证了四行不会 回流动性不足而导致危机。 第6章,分析了东南亚危机后政府的救助措施和效果,以及中国 政府强有力的控制,这是吸取东南亚危机教训,在危机末公开化时的 抢先行动,表明了政治系统在包括银行系统在内的社会系统整合中时 机把握、手段运用都比较成功。 第7章,研究对未来银行危机的防范措施,加入们 将引致中国 银行业和其它社会系统的深刻变化,原先存在的有利因素可能失去, 不利因素逐渐增加。借鉴罗斯福新政和韩国的成功经验,中国完全可 以把事后的行为转为事前的防范,从而减轻危机发生可能造成的巨大 代价。银行安全网和社会保障安全网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可以减轻或 控制危机成本的制度构建。

北营
中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 次级债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工具,近年来得到了国际银行界的广泛认同和青睐,将其视为商业银行筹资的重要举措。兴业银行完成30亿元次级债务的发行后,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次级债务补充资本的商业银行。随后,各家银行纷纷加入到发债银行的行列,掀起了一股发行次级债的高潮。但是,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次级债发行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次级债在各方面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次级债发行 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
所谓次级债(Subordinated Debt or Mezzanine Debt),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的一种特殊的债务形式。次级债兼有债务和股权的特征。次级债的次级只是针对债务的清偿顺序而言,即若公司一旦进入破产清偿程序,该公司在偿还其所有的一般债务之后,才能将剩余资金用来偿还次级债。
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金融债券是解决资本金不足的有效途径。由于以前对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规定一直处于政策“盲区”,没有相关法规予以明确,因此2003年底以前尚无一家商业银行发行此类债券。为满足银行业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需要,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从此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认可,为商业银行利用次级债补充资本金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随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也纷纷发行了次级债,国内商业银行掀起了一股次级债的发行热潮。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基本是定向发行方式,具有私募性质,利率水平一般由商业银行通过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询价来确定,后期采用固定利率发行的逐渐增多,但比例偏低;债券期限较短,一般为6年以下;除交通银行外,发债规模都在60亿元以下;发债次数偏少并缺乏明确的连续性,次级债券的目的和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银行的资本金。
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主要是10年期、固定利率、一年付息一次的、可赎回债券,与欧美国家主要银行的次级债券结构设计大体一致,而且债券品种设计也开始多样化,能够适应不同投资者的市场需求。次级债券的定价是在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基础上加上金融债券的信用补偿溢价,国内大约是20基点。下图是国内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特征。
注:各商业银行公开资料整理所得

二、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目的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行目的单一,只是考虑将次级债作为补充资本金的工具,满足监管资本的要求,而忽视次级债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效用,以及次级债作为一种长期资金对改善银行负债结构的效用。如果银行只是纯粹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发行次级债,以满足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而没有根据自己的资产情况来发行债券,加强债务资金的运营管理,充分利用次级债发行带来的缓冲期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那么次级债的发行就会变成表面文章,对银行而言反而成为一个美丽的陷阱。
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已发行和准备发行次级债的银行过多地强调了次级债对于补充银行附属资本的作用。发行的次级债来看,大部分期限都为5年零1个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计入附属资本的要求。而中行和建行更为“聪明”,设计了一个实际期限为5年而名义期限为10的可赎回次级债,巧妙地避开了银监会关于剩余期限5年内计入附属资本折算比例逐步降低的规定,以10年期债券的成本实现了5年100%地将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次级债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从发行期限的设计可以看出,发债银行可算是机关算尽,其目的就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出发点的。各商业银行的这种出发点,掩盖了次级债在改善银行负债结构以及风险管理的职能。
2.次级债的发行无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是指资产结构的配置和负债结构的配置能够相互适应,当负债结构发生变化时,资产结构能迅速做出调整,以及当资产结构根据需求必须出现变动时,银行能够在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以看到次级债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对于商业银行的意义。
但是从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设计来看,期限短,大多是5年。中行和建行发行的10年期的次级债在后5年是可赎回的。并且大都采用了浮动利率制,当然,浮动利率制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但对投资者而言却不是有利的。这样的结构设计就使商业银行难以筹集到长期,稳定的负债,从而解决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问题。

3.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
商业银行相互持有次级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监管当局允许商业银行相互持有次级债。2007年1月1日是监管部门为各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设定的最后期限,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硬约束下,资本金压力如影随形,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饥渴问题。从资金来源上看,债券资金作为附属资的一部分,与股本金一样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比重普遍偏大(大都在90%以上),附属资本实际上只有呆坏账准备一项。并且,央行规定提取呆坏账准备的比例仅为风险资产的1%,其中的大部分被用于冲消历史坏账。在增加核心资本很困难的情况下,增加次级金融债等附属资本来提升资本充足率,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只要不超过监管当局规定的比例上限,银行可以循环发债适时补充资本。因此,从《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到《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对次级债持有对象的修订,都体现了一个政策信号,那就是给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开辟道路。从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结构来看保险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例相对较低,单靠它们是无法消化商业银行巨大的融资需求的。允许商业银行投资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可以拓宽次级债的发行渠道降低商业银行发行成本,使商业银行能快速提升资本充足率。允许银行互持是监管当局为帮助国有银行尽快充实资本金,达到标准的无奈之举。因为,在剥离不良资产和注资之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未能达到监管要求,而国家却早已不堪重负。而以保险公司为主力军的投资者受政策和自身实力所限,远不能消化掉国有银行为补充资本所需发行的巨额次级债券。允许商业银行互持次级债将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其次,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也是银行互持的重要原因。从发债银行的角度来看,次级债的互持为发债银行提供了次级债的需求主体。而从购买债券的银行看,投资次级债为以后发行次级债的需求主体问题铺平道路,亦即“密谋”互持次级债,或者是一种不必言传的“默契”。如此,对发债行或是投资行都是一种“双赢”,但是这种双赢是建立在道德风险、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基础之上的,是不足取的。
小结:由于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对一国的金融安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哪个行业像银行业一样受到如此严格的监管。政府监管可能存在监管失灵,而银行安全网设计中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因此,新巴塞尔协议强调市场监管的重要性。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机制为市场监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监管工具。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在美国,美联储成立了专门的次级债研究小组,考察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一些国家甚至强制要求商业银行发行同质的次级债券,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而我国次级债发行历时尚短,从第一支次级债发行至今不到5年时间。从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特点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缺乏连续性;银行互持问题严重,缺乏机构投资者;发行定价扭曲。这些都导致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机制很难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 斌:次级债与市场约束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银行经营[J].金融会计,2002~01
[2]许文辉:中国银行业次级债的发行定价和市场前景[J].经济导刊,2004~11
[3]黎小枫:论商业银行次级债“互持”的合理性[J].福建金融,2005~8
[4]J Cem Karacadag and Animesh Shrivastava, The Role of Subordinated Debt in Market Discipline -the Case of Emerging Markets. IMF Working Paper, 2000
[5]葛兆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绩效、挑战与发展策略[J],证券市场导报,2004~10
[6]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 pbc. gov. cn
[7]BIS Working Paper No.12, Markets for Bank Subordinated Debt and Equity in Basel Committee Member Countries, 2003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wpBeta
这个网站里面有很多的银行方面的论文:
http://www.studa.net/bank/
您自己进去看看吧,希望对您有帮助。
网站绝对安全,请放心进。

相关推荐

证券市场导报的投稿须知

稿件一般不超过1万字,重要文章的篇幅可以适当增加。  理论文章来稿应附上中文摘要及有关参考文献。  文中的数据、图表和公式,请仔细校对、验证和推导。  论文注释必须规范、清楚,采用尾注。  采用E-mail投稿,不能用E-mail投稿的作者邮寄稿件时请附上Word文档的磁盘。  请勿一稿多投。投向本刊的稿件一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  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务请作者在稿件上注明联系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以方便及时联系。
2023-06-15 13:04:241

金融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金融类的核心期刊1、金融研究主办单位为中国金融学会,地址:北京西城区成方街33号2号楼,联系电话:010-66195402。2、国际金融研究主办办单位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地址: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电话:010-66594056。3、证券市场导报主办单位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地址: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深圳证券交易所17楼,电话0755-25918592。4、投资研究主办单位为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政研室,地址:北京市金融大街25号,电话010-67597844。5、金融论坛主办单位为城市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地址北京海淀区翠微路15号,电话:010-66109108。参考资料来源:韶关学院图书馆-金融类核心期刊信息表
2023-06-15 13:04:401

有哪些好一点的金融杂志?

金融类杂志核心期刊有以下这些:1.金融研究2.国际金融研究3.金融论坛4.金融理论与实践5.保险研究6.证券市场导报7.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9.上海金融10.金融与经济11.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13.投资研究14.新金融15.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浙江金融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19.南方金融拓展资料:一般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如货币发行、流通、回笼,信用活动的存款、取款、发放贷款和收回贷款,国内外汇兑往来等,都属于金融范围。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胡适 《国际的中国》:“我们更想想这几年国内的资产阶级,为了贪图高利债的利益,拚命的借债给 中国 政府,不但苟延了恶政府的命运,并且破坏了全国的金融。”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许多大腹的商贾,和为算盘的辛苦而瘪干了的吃血鬼们,都更振起了精神在不稳定的金融风潮之下去投机。”浩然 《艳阳天》第七章:“银行的领导帮助他认识金融工作对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他听进去。”金融专业主要学什么金融专业涉及到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学生们选择金融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会计学,国际贸易,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银行学,微观经济学,线性代数,金融法等。除此之外还有选修课,选修课包括金融统计,西方金融,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学,经济法,金融市场学,现代金融理论,银行外汇业务,银行会计,专业外语,信托与租赁,财务管理,金融是世界经济风险投资,市场营销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内部审计等等。学习金融专业还会涉及到很多公共基础课程,比如高数,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概率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等。
2023-06-15 13:04:552

有关银行的期刊杂志有哪些,知道的告诉我一声。谢了!

1、《纵观环球银行》。银行第一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深度剖析世界各国银行,解读他们在探索银行经营策略、营销管理、网点服务、智能化道路上困惑与智慧的专业杂志,国家级期刊。纸质版电子版同步发行。2、《西南金融》。介绍经济、金融形势、经济发展战略及有关经济部门的改革情况;推动金融理论、政策研究,普及金融知识,面向市场,贴近读者,为地区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学术性比较强。3、《投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现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等权威机构收录,主要征稿方向:金融改革、商业银行、资本市场、投资动态。4、《证券市场导报》。金融专业刊物。载文探索证券市场运行规律,报道证券市场动态和最新发展状况,介绍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听取专家的评价与分析,对中外证券市场进行比较研究。主办单位: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2023-06-15 13:05:063

请问现在金融类的学术期刊那些比较好,比较权威~~~~~~~

目前中国大陆比较权威的学术期刊分别是: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均为中文核心权威期刊
2023-06-15 13:05:473

国内有关金融、银行的期刊有哪些?

《金融时报》是党和国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是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指定披露重要信息的媒体;《中国金融》杂志已成为我国经济金融界具有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群众性的刊物;《金融》周刊是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管部牵头,会同工农中建交等16家银行打造的权威金融信息平台,也是投资理财、企业投融资的良师益友;此外《城市金融论坛》、《城市金融》、《建设银行》等都很不错。全国各个城市的地方商业银行也都有自己的行报,诸如《三足鼎》(潍坊市商业银行行报)、《商业银行》(湘潭市商业银行)、《丹东商行》(丹东市商业银行)等不胜枚举,而且今后这一类期刊也将越来越多。
2023-06-15 13:06:16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宋国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简介宋国良,金融学教授,金融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自律监察委员会委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际商事仲裁员、金融科技创新联盟理事、中国证券业资格认证考试特聘专家、中国银行业资格认证考试特聘专家,担任相关政府部门金融与法律顾问或金融机构顾问、独立董事等。曾先后任职中国证监会研究员、中国律师事务中心国际融资部主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中国业务副总裁,主持或参与过数十项企业改制上市、股票发行与上市及公司兼并重组项目,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是知名金融投资与金融法律专家教育背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硕士研究生野村证券获野村证券与中国证监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证券高级研修班证书研究领域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与兼并重组、资本战略与公司治理、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Fintech)、证券投资与证券基金、证券市场监管与证券法律等领域。教授课程1、研究生课程(硕士、博士):《投资学》、《投资银行专题》、《兼并与收购》、《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基金》、《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证券投资基金》、《并购与收购专题》。2、本科生课程:《投资银行学》、《兼并与收购概论》、《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等3、高级培训课程(政府与企业管理层):多层次资本市场、公司资本战略与投融资、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公司治理、政府融资、PPP与基础设施投融资、资产证券化、公司并购与重组、企业改制与上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学术研究-基金课题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评价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2012年)2、北京社科基金课题《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北京市金融风险预警与管理研究》负责人(2010年)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信用评级研究》主要成员(2013年)4、教育部社科《风险投资和财政补贴在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中的耦合机制》主要成员(2016年)5、北京社科基金《财政补贴和风险投资在北京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中的耦合机制》成员(2015年)6、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上市公司治理绩效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研究》成员(2014年)7、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横向课题《广西新型城镇化系统性融资规划》(2014年)项目负责人8、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横向课题《广西旅游集团投融资规划》(2013年)主要成员学术研究-专著教材1、《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2、中国商业银行理财报告(2009-2010)蓝皮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3、中国银行业协会,《个人理财》主要参编人员之一, 全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唯一指定教材4、《投资银行学-运营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5、《投资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投资银行概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7、《投资银行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8、《证券投资基金-运营与管理》,人民出版社(2004年);9、《风险预警机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0、《资本的陷阱》,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学术研究--学术论文:(学术论文40余篇)1、 Songguoliang , Optimiz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urcture of Chinese Security Company Concerning Risk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ISSHP,2011-08-012、Songguoliang,Comparison of Internal Control Between Public Companies in China and U、S、A、,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Book Two),ISSHP, 2010-09-133、规范与监管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国审判》2016年第2期4、国债期货市场风险的实证研究—基于5年期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与真实交易的对比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cssci,2015年第11期5、股权众筹回归互联网金融的普惠金融本质,《中国金融家》2015年第10期6、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及风险管理探究—基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视角,《现代管理科学》cssci,2014年第5期7、美英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镜鉴,《人民论坛》2014年7月8、藏富于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金融》,cssci,2008年第7期9、大河水,小河水(财富积累与分配),《中国金融》,cssci,2008年第8期10、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问题、路径与过渡期政策研究—基于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的思考,《新金融评论》2014年5月11、中国式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宏观效应分析《中国软科学》(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2013年10月12、定向降准:认真落实“最后一公里”《中国金融家》2014年第8期13、人民币国际化应顺势而为,《中国金融家》2012年第6期14、稳健货币政策平稳有效,《中国金融家》cssci,2011年10期15、积极推动国际板市场建设,《中国金融家》cssci,2011年6期16、我国经济的滞胀预期——国际收支角度的分析,《国际商务》2008年10期17、钱途与前途-会展企业的资本战略、股权融资与上市,《中国会展》2015年10期18、物流+资本的裂变—股权融资助力物流业新发展,《物流时代》2015年11期19、围绕风险管理优化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评论》2012年12月20、中美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比较研究,《公司治理评论》2010年6月21、中美内控制度监管理念的核心区别与联系《董事会》2010年第1期22、投资基金现金资产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比较,《金融科学》cssci,2001年第9期23、H股发行情况的比较,《证券市场导报》,cssci,1994年第1期24、中国证券管理体制及其特征,《当代经济科学》,cssci,1994年第3期25、美国存股证(ADR)的现状和发展,《经济导刊》,1994年第1期26、ADR——发展我国B股市场的一项选择,《证券市场导报》cssci,1993年第3期27、私募基金备案制改革:明正言顺做私募,《中国经济导报》2014-4-1728、互联网金融监管:靠自律还是靠政府,《中国经济导报》,2014-2-1329、制度创新推动新三板跨越式发展,《证券日报》,2015-12-1230、多方面“开源节流”缓解企业融资难,《证券日报》,2014-08-2331、新版退市制度推动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并轨,《证券日报》2014-07-1232、养老金入市可与资本市场双赢,《证券日报》2014-01-0933、转融券业务:新游戏、新规则、新挑战,《证券日报》,2013-03-1834、剑指投机行为利于提高蓝筹股内在价值,《证券日报》2013-04-2535、保险资管进军公募基金业有两大王牌,《证券日报》2013-08-0136、分道制催热并购重组潮,《证券日报》,2013-09-2637、B股市场的四大解决方案,《证券日报》2012-09-0438、新三板扩容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证券日报》,2012-08-0239、非公新政会成为中国版的144A吗,《证券日报》2012-06-2540、谁来规范政府部门重大财经信息披露,《21世纪经济导报》2004-04-14 41、其他(略)教学荣誉与奖励1、《投资银行学》获北京市精品教材2、《投资管理》获北京市精品教材3、《投资管理》获教育部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4、《证券投资基金-运营与管理》对外经贸大学精品教材一等奖5、 获得全国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银奖各一项、全国高校“创青春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奖项14项: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2023-06-15 13:06:291

安徽大学彭承亮老师怎么样

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彭承亮,男,1993年生,安徽六安人,经济学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管理。近年来,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多项,曾获安徽省社科联“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已在《国际金融研究》《上海经济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2023-06-15 13:06:484

经济类期刊排名

经济学动态经济研究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当代财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证券市场导报经济学家改革管理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国际金融研究经济研究参考武汉金融南方金融中国金融国际贸易问题金融与经济保险研究学术月刊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本学科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期刊数量为 562 种, 转载全文总量为 2599 篇, 约占《复印报刊资料》 全文转载总量( 13531 篇) 的 19. 2%, 其中, 转载量排在前30 名的期刊共被转载 758 篇, 约占《复印报刊资料》 全文转载总量的 5. 6%。
2023-06-15 13:07:051

经济学核心期刊有哪些?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23-06-15 13:08:234

阳小毛在网上卖的画:是真的吗

是。中国画百杰艺术家阳小毛在网上卖的画是自己的画,是真的。阳小毛是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0年中央美术学院研修2002年赴法国巴黎深造九江日报《周末世界》副主编深圳《证券市场导报》美术编辑《浔阳江》文学期刊执行主编。
2023-06-15 13:09:021

金融经济是核心期刊吗?

《金融经济》是核心期刊吗 《金融经济》不是核心-属于国家级期刊 金融经济 荣获中国优秀经济期刊;湖南双十佳期刊;湖南省优秀经济期刊。 《金融经济》下半月刊,出刊周期为半月刊,主要版块栏目:经济纵横、管理论坛、理论探讨、金融研究、决策参考、经济视点、金融视角、股市纵横、保险... 主管主办: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湖南省金融学会快捷分类:经济金融 经济与管理科学 出版发行:湖南 半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7-0753, 43-1156/F 创刊时间:1982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相关核心期刊:金融经济学研究 从2013年起更名为《金融经济学研究》。 《金融经济学研究》扎根于改革开放前沿、经济金融现象复杂多变的广东省,以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经济理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中国金融经济转型为己任。本刊聘请了一... 主管主办: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 快捷分类:金融经济与管理综合 经济与管理科学 出版发行:广东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674-1625, 44-1696/F 创刊时间:1986 影响因子 0.950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金融经济》杂志算什么期刊?(核心期刊吗?)还有能推荐些好的关于金融的期刊吗? 是核胆期刊 2012北大核心期刊目录,里面看金融类的 wenku.baidu/...1 金融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证券市场导报 7.中国金融 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财经理论与实践 12.财经 13.投资研究 14.新金融 15.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8经济导刊19.南方金融 金融经济是国家级的还是省级的期刊 你好,金融经济杂志是省级的期刊,新闻出版总署收入,知网收入,《金融经济》杂志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主管,湖南省金融学会主办,中国金融会计学会、湖南省涉汇企业联合会联办的金融类期刊。投稿可以投稿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投稿后会有编辑联系你的,祝你投稿成功。 金融学核心期刊有哪些 金融类 2014版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2015年8月发布,有效到2018年)!! 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改名为:金融经济学研究) 中国金融 金融论坛 上海金融 证券市场导报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南方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新金融 武汉金融 金融与经济 银行家 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货币市场 金融评论 农村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是核心期刊吗 《中国金融》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5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是全国性金融财经类刊物。 不是核心期刊!属于国家级普刊! 如帮到你,望采纳! 金融学核心期刊有哪些 金融属于经济学下的。找找经济领域的核心级的期刊,就能解决你的问题。目前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经济类的核心有150个左右,细分到金融领域的有14个左右。搜一下《金融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资料》就有好多信息。 金融学核心期刊有哪些? 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金融高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目标是利用我国数学界某些方面的优势,围绕金融市场的均衡与有价证券定价的数学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建立适合国情的数学模型,编写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仿真计算,对实际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为实际金融部门提供较深入的技术分析咨询。核心内容就是研究不确定随机环境下的投资组合的最优选择理论和资产的定价理论。套利、最优与均衡是金融数学的基本经济思想和三大基本概念。 《现代经济信息》是核心期刊吗?能否说一下经济类和金融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5分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足以证明对核心期刊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提示下,一个巨大的口袋就在前方不远处等着你钻呢,一定要用力哦! 中国经济类一级期刊排名 中国最好的经济学期刊 1.经济学季刊 2.经济研究 3.世界经济文汇(改版之后) 4.世界经济 5.中国工业经济 6.南开经济研究(改版之后) 7.南方经济(改版之后) 8.金融研究(不含垃圾实务版) 9.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每期文章10来篇,发表难度还是挺高的,声誉不错) 10.财经研究(每期文章10来篇,质量不错) 11.经济学家(一直很低调沉稳,声誉不错) 12.改革(曾经非常辉煌,近年受到版面费的负面困扰,但总体期刊水平并没有大弧度的下滑) 13.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不错的杂志,唯一的诟病就是那些理事单位) 14.经济评论(总体比较稳定,正在变得更好) 15.经济学动态/外国经济与管理(说实在的,学术含量整体都不高,无非是些综述啊述评之类的,前者其实还不如后者,后者每期文章10来篇) 16.财贸经济(本来就不是很好,这两年每期文章几乎翻了倍,正在变烂) 17.财经问题研究(总体水平一直比较稳定,也算是老牌期刊) 18.国际贸易问题(前些年收费表现不好,这两年好了些)
2023-06-15 13:09:231

魏建的主要著作

1、专著,《购并、重组与资本运营技巧》,20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合著,《论金融不良资产的清算》,20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第一副主编,《股市巨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参编,《国有资产管理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5、参著,《制度经济学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6、《谁为我们担保:诚信危机在中国》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年5月7、《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合著,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8、《管理层收购的成功之路》,独著,32万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9、《法经济学:分析基础与分析范式》,独著,26万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主要论文1)《理性选择理论与法经济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2)《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及政府在改革进程中的角色》,《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第二作者。3)《如何完善股份合作制》,《光明日报》(理论版)1999年11月19日。4)《制度互补与企业发展》,《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第二作者。5)《经济外部性与法律》,《中国经济问题》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9期)转载。6)《谈判理论: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0年第1期转载。7)《德国历史学派兴衰述评》,《经济科学》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1999年第7期转载。8)《凡勃伦方法论分析》,《经济科学》2000年第2期。9)《理性选择理论的“反常现象”》,《经济科学》2001年第6期。10)《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12)《论制度学派的学术影响》,《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13)《交易成本理论: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14)《产权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良性互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5期。15)《诸城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的处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0期。16)《韩国金融不良资产清算的措施、成效和评价》,《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17)《日本两次不良资产的清算与评价》,《现代日本经济》2000年第4期。18)《买方市场下影响国企产权购并价格的因素》,《国有资产研究》1998年第3期。19)《职工持股与股份合作制》,《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5期。20)《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21)《“公共产品”的强制性供给和农民负担的谈判制度》,《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22)《二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23)《汉德公式:过失侵权标准的经济学分析》,《山东审判》1999年第2期。24)《产权安排与知识创新》,载李鼎新主编《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5)《企业并购:本质与效率分析》,《财经研究》1999年第7期。人大复印《工业经济》1999年第12期转载。26)《规范私募基金的重点在于规范市场》,《资本市场》2001年第10期。27)《经营者持大股该不该》,《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11期。28)《济南出租车停运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国情国力》1997年第5期。29)《“权”何以“生”利》,《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1期。30)《产权与人权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国经济问题》1997年第5期,第二作者。31)《化解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市场化谈判”》,《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9期,第二作者。32)《诸城“二次改制”的考察》,《改革》1999年第2期,第二作者。33)《从人权的角度思考产权制度改革》,《经济学家》1999年第2期,第二作者。34)《不完善资本市场中的成功购并》,《理论学刊》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证券与投资》1998年第10期转载。第二作者。35)《制度环境约束下的特殊制度变迁》,《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转载。36)《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公司》,《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2年3月18日第6版。37)《法经济学:效率对正义的替代及其批评》,《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38)《论证券控股公司的资本控制》,《西安金融》2002年第6期。39)《证券公司集团化战略选择》,《证券日报》2002年7月6日。40)《独立董事面临的挑战》,《上市公司》2002年第5期。41)《佣金下浮影响几何》《中国证券报》,2002年4月18日。42)《法律、合作与博弈》,《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43)《如何加快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年1月21日。44)《金融集团的优势、劣势和挑战:微观角度》,《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3期。45)《管理层收购的新解释:企业家精神说》,《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4期。46)《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培育合格股东》,《上市公司》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3年第七期转载。47)《管理层收购的失败与避免失败》,《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48)《投资者保护视角下的管理层收购新理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49)《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管理模式》,载《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50)《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一个简单介绍》,《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5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载《中国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90-199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52)《风险、预算、信息与有效预防》,《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53)《股东筛选、财产转移与投资者保护》,《学术月刊》2004年第10期。54)《传染病阴影下的行为机制与最优预防》, 《浙江学刊》, 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55)《山东与浙江的民营经济差异》,《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二作者。56)《济韩经贸合作的突破》,《济南日报》理论版。57)《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困境与出路》,《新华文摘》,2005第1期。58)《民营经济发展地区差距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59)《文献综述:预防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年第9期(第一作者)。60)《预防不足困境与消防体制改革》,《2005中国云南消防改革与发展论坛》。61)《价值释放与业务重整:管理层收购效率提升的两种基本模式》,《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三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62)《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演变及其方向瞻望》,《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63)《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4期。64)《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的法经济学分析》,《学术研究》2006年第10期。65)《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路径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9期,第二作者。66)《使法律分析更加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11月24日。67)《股东创业成本最小化与债权人利益的虚假保护——公司资本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思想战线》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68)《黄灯效应:管理层收购的中国故事》,《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69)The Stable Self-Enforc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Property Right: The Right to Virtual Property in MMORPG, Thomas Eger, Michael Faure, Zhang Naigen ed.“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in China”, 2007,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万字。70)《关于商业银行股东监管的研究》,《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年总第17辑,第一作者,9千字。71)《影响我国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及对策研究》,《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6千字;72)《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收益和风险的模拟分析》,《西安金融》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8千字。
2023-06-15 13:09:441

武汉大学经济学最牛导师

武汉大学经济学最牛导师:宋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国工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改革》、《经济学动态》、《中国金融学评论》、《证券市场导报》、《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 Policy》等国内外期刊、杂志编委。从事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创新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校园环境:武汉大学校园内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如盘龙参、紫芝、海金沙、金鸡菌、挖耳草、江南毛莨等。武汉大学校园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凌波门等相关景点。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武汉大学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2001年,26栋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理学楼、半山庐、周恩来、郭沫若等故居十八栋。
2023-06-15 13:10:071

谢获宝的主要论文及书籍

国内期刊论文 谢获宝,惠丽丽,2014,代理问题,公司治理与企业成本粘性,《管理评论》,第十二期144-161页。 谢获宝,惠丽丽,2014,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有效激励还是隐性腐败,《华东经济管理》,第十一期1-5页。 谢获宝,惠丽丽,2014,企业高管职务消费的规范与治理,《光明日报》(理论版),6月5日第6版。 付从荣,谢获宝,2014,保险公司参股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保险研究》,第三期44-53页。 谢获宝,谭郁,惠丽丽,2014,上市公司IPO超募与投资效率研究——基于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证券市场导报》,第一期19-25页。 谢获宝,王艳,2013,诚信创新价值观对公司并购的影响——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案例分析,《保险研究》,第六期76-83页。 付从荣,谢获宝,201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道德盲区与长效机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期18-22页。 谢获宝,张茜,李艳华,2012,盈余稳健性:内涵、影响因素、使用度和政策建议,《华东经济管理》,第四期97-100页。 谢获宝,张俊飞,2007,业务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九期87-95页。 谢获宝,张勇涛,潘黎,2006,企业家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其演变过程,《经济管理》,第二十三期49-54页。 案例及实践型论文 谢获宝,张茜,2014,通过收购建立综合金融集团的效应分析—以平安收购深发展为例,第九期69-70页。 谢获宝,林欣,2014,企业新设合并和新主体法的运用,《财务与会计》,第九期27-28页。 谢获宝,张茜,2014,大数据时代下企业ERP系统的构建及其与会计信息系统的整合—以苏宁云商为例,《财务与会计》,第二期18-20页。 谢获宝,魏美昂,201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跨期核算及信息披露,《财会月刊》,第七期(上)7-10页。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2012年第十一期全文复印。 国际会议论文 Xie,Huo-Bao;Chen,Chun-yan, 2013. “Enterprise compensation incentive theory on principle-agent relation”,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Germany · Tao,lan, Xie,huobao 2010. “Political connec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valuation: Evidence from family-owned firms in China”,EBM 2010 internationa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hengdu, People"s R China. 教材 谢获宝,全国MBA精品教材《财务会计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谢获宝,《新编会计学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专著 谢获宝,《市场营销审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23-06-15 13:10:371

周爱民的人物成就

1. 1988年,参加史树中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1989年完成,主要参加者,负责研究思路设计,课题组协调,独立完成两个子课题:A. 河北省农村经济总量分析;B. 河北省乡镇企业比较分析。2. 1991年,参加史树中教授主持的天津市科委科研课题:“天津市农业经济的技术效率研究”,1991年完成,主要参加者,合作完成子课题:“天津市种植养殖业的技术经济评价”。3. 1992年,参加沈士镒教授主持的天津市无线电二厂横向课题:“证券投资专用分析软件‘ADSSI"(Analysis and Decision System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的编制,1992年完成,主要参加者,负责软件方法设计,编写使用说明。4. 1993年,参与李罗力教授主持的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项目:“港、深经济一体化研究”,1993年完成,主要参加者,合作完成子课题:“港、深两地经济增长中非均衡因素分析”。5. 1993年,主持天津经济开发区总公司研究项目:“天津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分析”,1994年完成,负责项目设计、分工协调,并独立完成子课题:“天津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框架”。6. 1998年,主持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股市预警系统”,1999年5月完成,。7. 1998年,参加张友兰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项目:“证券投资理论的数学分析及应用研究”,1999年3月完成,主要参加者。8. 2000年,参加宫占奎教授主持的国家APEC中心科研项目:“中国创业基金现状与发展,加入WTO的影响”,2001年完成。9. 2004年12月—2006年6月,主持昆达实业股份公司下发课题:“现代企业债务管理与融资工具的问题研究”,社科处账号:B32216,2006年完成。10. 200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股市价格泡沫的度量与理性扩容速度的行为金融学研究”,批准号:05BJL027,尚未结题。11. 2006年,主持南开大学“十五”新专业建设第三批立项项目:“金融工程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多媒体化及实验单元的编程设计”,2008年完成,南发字[2006]7号文件。12. 2007年,主持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当年完成。13. 2007-2008,主持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横向课题:“天津城市定位指标体系计算机辅助设计”,2008年完成。14. 2008年,主持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金融危机应急预案和立法的必要与可能”,完成。15. 2008年,主持南开大学及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创新空间与内容研究”,2009年完成。16. 2008~2012年,主持“南开大学金融学系第二特色专业——金融工程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立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正在进行中。17. 2008-2009年,主持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南开大学金融学系金融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项目代码:C02-0201,2010年完成。18. 2008-2009年,主持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横向课题:“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金融聚集区的研究”,2009年完成。19. 2009年,主持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关于促进天津滨海新区OTC市场制度建设的研究”,完成。20. 2009,南开大学新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工程学案例库与习题库库建设”,2011年完成。21. 2009-2010年,主持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横向课题:“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研究”,2010年完成。22. 2010年,主持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关于加快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问题研究”,完成。23. 2010年,参与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关于推进宜居生态城区建设中居民和谐关系与利益保障方面的问题研究”,2010年完成。24. 2011年7月,南开大学社科处下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启动经费”,项目号:zb100102,2012年完成。 1. 冯兆一、周爱民主编:《国际证券市场融资与风险规避技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版。2. 周爱民:《证券投资分析方法研究》,专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3. 周爱民:《股市有效性、泡沫与预警》,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4. 刘乃岳、周爱民:《风险对冲策略与套利技巧》,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5. 黄卫平、张志超、李月平、周爱民主译:《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6. 周爱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3月版。7. 周爱民、刘乃岳:《金融风险的实时监测》,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南开大学211工程出版资助,2001年5月版。8. 周爱民参编:《经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对策》,第39章: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时事出版社,2001年8月版。9. 周爱民:《金融工程学》,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4月版。10. 周爱民:《证券投资学》,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9月版。11. 周爱民:《金融计量学》,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12月版。12. 赵胜民、周爱民主编:《经济数学》,教材,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13. 周爱民主编、周爱民、张荣亮等著:《行为金融学》,专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南开大学211工程出版资助,2005年11月版。14. 周爱民主编、周爱民、徐辉、田翠杰等著:《金融计量学》,专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版。15. 周爱民主编、张连增等著:《金融经济学》,专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版。16. 周爱民主编、周爱民、罗晓波、王超颖等著:《金融工程》,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17. 周爱民、罗晓波、王超颖等著:《金融工程学习参考与案例集》(电子版),科学出版社经管法分社,2007年5月。18. 周爱民主编、周爱民、陈婷婷、周霞等编著:《实验金融学》,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5月。19. 周爱民、刘晓峰、高蓉、董盛楠等编著:《实验投资学》,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5月。20. 周爱民、孟庆斌等著:《大鱼如何吃小鱼?——股市价格泡沫的度量与理性扩容速度的行为金融学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专著。21. 李学峰主编、周爱民副主编:《投资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版。22. 周爱民、张晓斌编著:《EXCEL与金融工程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教材。23. 周爱民、吴蕾主编:《EXCEL与期权定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教材。24. 周爱民、吴明华、周阳浩等编著:《EXCEL与金融计量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教材。 1.周爱民:“集约型经济的结构化度量”,论文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结构变化》,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2.周爱民、冼国明:“证券市场有效性、可预测性与技术分析有效性”,论文集:《第IV届港深股市研讨会论文集》,港深股市领导小组主编,全球出版社,1996年12月。3.周爱民:“证券市场有效性、可预测性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协整性”,《南开经济研究》,1997(1)。(引用:12,2012-4-19)4.周爱民:“股市有效性的动态监测”,《经济科学》,1997(3)。(引用:3,2012-4-19)5.张友兰、周爱民:“最优加权组合预测及其应用”,《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1997(10)。(引用:17,2012-4-19)6.周爱民:“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新投资工具”,《人民日报》,财经版25版,1998年4月7日。7.周爱民:“股市泡沫及其检验”,《经济科学》,1998(5)。(引用:37,2012-4-19)8.周爱民、程义全:“南锥体共同市场与投资风险”,《世界经济》,1998(10)。(引用:0,2012-4-19)9.周爱民:“股市泡沫与有效性的同一性检验”,《南开经济研究》,1999(1)。(引用:10,2012-4-19)10.周爱民、陈淑珍:“动态过拟合F—统计量检验市场有效性假定”,《天津大学学报》,1999(1)。11.周爱民:“市场有效性检验的进一步发展”,论文集《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冼国明、陈漓高主编,1999年4月。12.周爱民:“中国股市的风险及其度量”,《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13.周爱民:“股市可预测性与技术指标协整性的模型检验”,《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0)。(引用:4,2012-4-19)14.周爱民:“对冲基金的特点及投资策略”,《开放导报》,1999(4)。15.周爱民:“沪深两地的股市泡沫与黑子比较”,《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5)。(引用:4,2012-4-19)16.周爱民:“中国总量经济增长的大道性质检验”,《南开经济研究》,1999(5)。(引用:2,2012-4-19)17.周爱民:“经济学理论中的陷阱刍议”,《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9)。18.周爱民、张雪莹:“股市泡沫的理论与实证”,《世界经济》,1999(10)。19.张友兰、周爱民、王新学:“旅游预测模型及应用”,《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0(2)。(引用:15,2012-4-19)20.周爱民:“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探讨”,《南开经济研究》,2000(2)。(引用:0,2012-4-19)21.周爱民:“股市预警系统与构成指标简介”,《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3)。(引用:0,2012-4-19)22.周爱民:“股市盈亏、现金余额与个人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世界经济》,2000(4)。(引用:8,2012-4-19)23.周爱民:“风险价值量测算:条件异方差模型在金融预警中的应用”,《南开经济研究》,2001(1)。(引用:0,2012-4-19)24.周爱民、张友兰:“沪、深、港股市有效性的检验比较”,《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1(2)。(引用:0,2012-4-19)25.周爱民:“布什走马换将意在选举连任”,《每日新报》,2002年10月。26.周爱民:“美联储推倒降息‘多米诺"”,《每日新报》,2002年11月25日第33版。27.周爱民:“理性股市中的太阳黑子与太阳耀斑”,渤海国际金融论坛会议论文,2003年。28.周爱民:“理性股市的价格泡沫度量”,第二届国际金融系统工程学年会会议论文,2004年。29.张友兰、周爱民:“金融数学的研究与进展”,《高等数学研究》,2004,7(4)。(引用:8,2012-4-19)30.Aimin Zhou, Yonghua Gao: Measurement of the Bubbles of Prices in Stock Market, LECTURE NOTES IN DECISION SCIENCES, Vol.5,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II, edited by Chen, Shou, Yong Zeng, and Wei Zhang, Global-Link Publisher, HongKong, London, Tokyo, 2005.31.周爱民:“理性股市中的鞍点稳定与黑洞稳定”,第三届国际金融系统工程学年会会议论文,2005(9)。32Aimin Zhou, and Yuanyuan Li, “Saddle-Point Steady State and ‘Black-Hole" Steady State in Rational Stock Markets”, LECTURE NOTES IN DECISION SCIENCE, edit. By Kin Keung Lai and Shouyang Wang,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III, edit. By Duan Li, Zhongfei Li and Shouyang Wang, Global Link Publisher, Hong Kong, 2006.33.周爱民:“《基民天下》:一部针对中产人群的理财读物”,《中国信用卡》,2007(21)。34.周爱民:“用理性的目光看待眼前的繁华——《基民天下:用基金投资构筑个人财富》序言”,《股市动态分析》,2007(38)。35.周爱民、霍李吉:“股票回报率截面离差包含的信息”,《南方经济》,2007(12)。(引用:0,2012-4-19)36.周爱民、陈学胜、孟庆斌:“流动性、风险收益与B股市场境外投资者行为”,《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3)。(引用:0,2012-4-19)37.孟庆斌、周爱民、靳晓婷:“基于TAR模型的中国股市价格泡沫检验”,《南开经济研究》,2008(4)。(引用:1,2012-4-19)38.周爱民:“城投公司创新融资途径的选择”,《上海城市发展》,2008(5)。(引用:0,2012-4-19)39.周爱民:“理性股市中的黑洞、白洞与虫洞”,《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2005年10月会议)。(引用:0,2012-4-19)40.孟庆斌,周爱民,靳晓婷:“中国股市价格泡沫的马氏域变方法检验”,2008年中国国际金融年会会议论文,2008年6月。41.陈学胜、周爱民:“新汇率体制下中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研究”,《经济管理》,2008(8)。(引用:3,2012-4-19)42.孟庆斌、周爱民:“基于齐次马氏域变的中国股市价格泡沫检验”,《金融研究》,2008(8)。(引用:3,2012-4-19)43.Qingbin Meng, Aimin Zhou and Menghai Wang, “On the Ruin Probability for Corporation with Credit Rating Migration”, ISTP以及ISSHP检索国际会议论文:Recent Advance in Statistics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Areas, 2008, pp: 1051-1055.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Sydney Australia。44.陈学胜、周爱民:“永久/暂时模型及信息分享模型下交叉上市公司价格发现研究——基于A+H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软科学》,2009,23(1)。(引用:2,2012-4-19)45.汪孟海、周爱民:“基于动态期限相关法的股市价格泡沫实证检验”,《财经科学》,2009(2)。46.汪孟海、周爱民:“中国股市自相关性与反馈交易行为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9(3)。(引用:0,2012-4-19)47.周爱民、刘勇:“深圳股市理性泡沫及其行业板块分布特征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3)。(引用:0,2012-4-19)48.陈学胜、周爱民:“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发现及贡献差异的横截面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9,17(2)。(引用:2,2012-4-19)49.周爱民、吴蕾:“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交易机制的效率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9(4)。(引用:1,2012-4-19)50.魏红刚、周爱民、王文:“估计风险值的重点抽样下的自助模拟”,《现代管理科学》,2009(9)。(引用:0,2012-4-19)51.叶纯颐,周爱民:“我国近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分析”,《中国物价》,2009(12)。(引用:1,2012-4-19)52.Zhang, HY; Bai, LH; Zhou, AM,“Insurance control for classical risk model with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perturbation”,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2009,79(4),pp473-480.53.魏红刚、周爱民:“市场有效性检验发展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1)。(引用:0,2012-4-19)54.周爱民、汪孟海、李振东、董盛楠:“基于三分状态MDL方法度量我国股市泡沫”,《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引用:0,2012-4-19)55.孟庆斌、周爱民、张雁茹,“基于理性预期的中国股市价格泡沫研究”,《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引用:1,2012-4-19)56.吴明华、周爱民、宋敏,“上证指数受其他股指、汇率及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吗?——基于Granger因果型检验和ECM的实证分析”,《中国物价》,2010(9)。(引用:0,2012-4-19)57.吴明华、周爱民、宋敏,“我国外汇储备发展及趋势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9)。(引用:0,2012-4-19)58.Wu, Minghua, Wu, Rong, Zhou, Aimin, “Optimal risk control policies for diffusion models with non-cheap proportional reinsurance and bankruptcy valu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SCI检索), 2011/10. 24(5): pp892-906.59.周爱民、梅传伟、赵广山:“我国生猪期货市场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物价》,2010(10)。(引用:0,2012-4-19)60.周爱民、周霞:“创业板退市制度小议”,《西部论丛》,2010(11),44页。(引用:0,2012-4-19)61.周爱民,周霞,“2001-2011年中国各地区房地产价格泡沫度量的实证研究”, 《中国物价》,2010(12)。62.周霞,周爱民,“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实证研究”,《中国房地产》,2011(3)。(引用:0,2012-4-19)63.周爱民、梅传伟、赵广山 “关于我国推出白糖期货期权的探讨”,《中国物价》, 2011(3), 37-39页。(引用:0,2012-4-19)64.吴蕾、周爱民、杨晓东:“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管理科学》,2011(4)。(引用:28,2012-4-19)65.吴明华、周爱民,“股指收益率与成交额间引导关系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5)。(引用:0,2012-4-19)66.陈学胜、周爱民:“A股与H股‘收益率波动性比率之谜"——交易机制还是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导报》,2011(6)。(引用:0,2012-4-19)67.陈学胜、周爱民:“货币供给量与证券市场价格关系的再研究”,《海南金融》,2011(10)。(引用:0,2012-4-19)68.周爱民、张萍、赵懿:“通货膨胀成因的一个新视角”,《现代管理科学》,2012(3).69.周爱民、张萍、高蓉:“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动”,《中国物价》,2012(5). 1. 1991年,史树中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获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统计学会颁发的“一九九零年第一届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成果评选课题一等奖”,主要参加者;2. 1992年,史树中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获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颁发的“一九九一年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参加者;3. 1993年,史树中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获河北省科学院颁发的“一九九二年统计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者;4. 1998年,获南开大学颁发的“1998年南开大学摩托罗拉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5. 2000年,张友兰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项目:“证券投资理论的数学分析及应用研究”,获河北省科学院颁发的“一九九九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要参加者;6. 2002年,获南开大学颁发的“2002年南开大学敬业奖教金二等奖”;7. 2005年,《证券投资学》获中国统计局颁发的“1995-2004年国家统计局优秀图书奖”,国统字[2005]4号文件。8. 2009年,何自力教授主持的“创新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获南开大学颁发的“2008年南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要参加者(何自力、赵春梅、王昭凤、周爱民、倪志良、范振义、张承洁并列第一位)。9. 2009年,李秀芳教授主持的“经济实验教学综合改革项目”,获南开大学颁发的“2008年南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要参加者(李秀芳、何自力、周爱民、秦海英、涂宇清,并列第一位)。10. 2009年,获民盟天津市委员会颁发的:“2004-2009年度盟务工作先进个人奖”,2009.9。11. 2009年,何自力教授主持的“创新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85项),主要参加者(何自力,赵春梅,王昭凤,周爱民,曲绍宏,张伯伟,范振义,张承洁),2009.10。12. 2010年,以8篇CSSCI来源期刊学术论文,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3. 2010年,以1篇ISTP论文索引英文学术论文,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学术交流:2000年2月--2001年1月: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2008年11月--12月: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金融系、东吴大学商用数学系访问讲学;2009年12月: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金融系访问讲学。中国金融工程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计量经济学分会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2023-06-15 13:10:511

罗党论的已发表论文

罗党论、赵聪:《什么影响了企业对行业壁垒的突破?》,《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6期。罗党论、彭维:《媒体关注度、政府干预与股票收益》,《金融研究》即将发表。罗党论、杨玉萍:《产权、政治关系与企业税负》,《世界经济文汇》,2013年第4期:1-19页。  罗党论、杨毓:《保荐人声誉与IPO表现》,《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罗党论、汪弘:《公司特质、保荐人与公司过会时间》,《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第3期。汪弘、罗党论、林东杰:《证券分析师的报告有投资价值吗?》,《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第8期.  罗党论、聂超颖:《法律诉讼与企业融资》,《金融学季刊》,2013年第1卷。  应千伟、罗党论:《职业背景、住房承受能力与隐性收入》,《统计研究》,2013年第7期。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Bank Lines of Credit,《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SSCI)(With Yingqianwei),即将发表。  Incentives for China"s Urban Mayors to Mitigate Pollution Externalities: The Ro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Public Environmentalism,《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SSCI)(With Siqi Zhenga, , Matthew E. Kahnb, Weizeng Sun)online 6 September 2013“BANK CREDIT LINES AND OVERINVESTMEN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Research 》,2013年 volume 7(2),(with Qianwei Ying, Lifan Wu)  Sandwich class"s home purchasing affordability in a new emerging economy——Empirical findings from Guangzhou,China,《Urban studies》(SSCI),50 Issue 9 July 2013 ,(with CHEN Jie and Qianwei Ying))陈艳艳、罗党论:《地方官员变更与企业投资》,《经济研究》(青年论坛专辑》,2012.罗党论、应千伟:《政企关系、官员视察与企业绩效》,《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第5期。罗党论、汪弘:《政府之手:公司上市之前的故事》,《北大商业评论》,2012年第10期。罗党论、魏翥:《民营企业政治关系与税收规避》,《南方经济》,2012年第11期。罗党论、卢俏媚:《什么影响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泡沫?》,《经济管理》,2012年第9期。应千伟、罗党论:《银行授信与投资效率》,《金融研究》,2012年第5期。罗党论、应千伟、常亮:《产权、授信与企业投资》,《世界经济》,2012年第3期。罗党论、杨玉萍:《产权、地区环境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效果》,《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李敏才、罗党论:《政治关联、审计师选择与审计师独立性》,《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1年(待发表).罗党论、黄向、聂超颖:《产权、政治关系与房地产企业融资》,《财贸研究》,2010年第6期(双月刊)杨海生、罗党论:《资源禀赋、官员交流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10年第5期。罗党论、刘璐:《民营企业“出身”、政治关系与企业债务融资》,《经济管理》,2010年第7期。罗党论、唐清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制度环境与绩效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罗党论、刘晓龙:《行业壁垒、政治关系与企业绩效》,《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罗党论、唐清泉:《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政策资源获取》,《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罗党论、黄琼宇:《民营企业政治关系与企业价值》,《管理科学》,2008年第6期罗党论、甄丽明:《民营控制、政治关系与企业融资约束》,《金融研究》,2008第12期罗党论、唐清泉:《金字塔结构、所有制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财经研究》,2008年第9期罗党论、唐清泉:《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与企业担保行为》,《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罗党论、唐清泉:《市场环境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4期罗党论、黄杨杨:《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会影响审计质量吗》,《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第5卷第2期罗党论、徐璇、封煜:《独立董事薪酬形成机制研究》,《管理科学》,2007年第2期罗党论、唐清泉:《大股东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一个分析框架》,《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罗党论、唐清泉:《独立董事制度实施效果分析》,《南方经济》,2006年第9期,罗党论、黄郡:《审计师监督与大股东掏空行为》,《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第2期唐清泉、罗党论:《风险感知力与独立董事辞职》,《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唐清泉、罗党论:《政府补贴的动机与效果分析》,《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唐清泉、罗党论:《设立独立董事的效果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问卷调查》,《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期唐清泉、罗党论、王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第1期唐清泉、罗党论、王莉:《大股东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中国会计评论》,2005年第4卷第1期唐清泉、罗党论:《董事会效率效能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唐清泉、罗党论:《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财贸研究》2006年第1期
2023-06-15 13:11:111

刘曼红的学术成果

刘曼红教授于1994年获取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1993年-1997年曾在哈佛大学担任副研究员,她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有很多论著。所著《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是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专著之一。作为第一本系统地介绍风险投资概念的书,这本书曾经为中国第一代本土风险投资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刘曼红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天使投资学术研究的学者之一,所著《创业投资圣经-天使投资理论与实践》是国内最早全面阐述天使投资理念的专著,是天使投资业界的“红宝书”。2013:《Renewable Energy in China:Towards a Green Economy》. 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Singapore,Septemper 2013;2011 ;《中国创投20年》.与陈友忠、廖俊霞合作.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11月,获和讯年度最佳金融类图书奖;2011 <Green Econom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Singapore,May 2011;2011 ;《绿色经济及在中国的实施》.与成思危合作.香港普罗出版社,2011年5月;2011 《风险投资学》.与Pascal Levensohn 合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2010 ;《投资管理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nvironment and Policy in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cadem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IE2009)(CPCI-SSH检索);2010 <Equipment Pricing on the Decision-making of Patent Transfer and Renewa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cadem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IE2009)(CPCI-SSH检索);2009 <New China Business Strategies: Chinese and American Companies As Global Partners (Hardcover)>,co authored with: John Miligan-Whyte,Howard Jiang and Dai min,Specialist Press International,Aug 2009;2009 《创业投资圣经——天使投资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12月;2009 《公司理财(第2版)》(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英汉金融与投资实用词汇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Environment and Policy in China>,Congress of the Academ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2009,ChinaWaterPowe Press(ISTP). July 2009,pp424-430;2009 ;刘曼红,秋永霞.绿色风险投资推动绿色.GDP生产力研究[J],2009年7月上半月刊;2009 ;刘曼红,秋永霞.兰州学刊[J].议危机下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2009年11;2009 ;刘曼红,秋永霞.第六届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Green Venture Capital in China,(被ISTP收录检索);2008 ;杨林,杨栋,刘曼红.《中国证券市场与外部信息的均衡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2008 Robert Vincin,刘曼红.《人类的珍贵资产》[J].环境保护,2008年13期;2007 《从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到中国德益投资(EI)――社会责任投资指数的影响和意义》.《环境经济》,2007年第8期;2007 《倡导银行德益投资》.《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第5期;2007 《抵押担保机制在贷款契约中的有效性分析》.《中国金融》,2007年第8期;2007 《风险投资基金评价方法比较》.《商业时代》,2007年第7期;2006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and the Financing Dilemma of SMBs>;,《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2006;2006 <Government Role in China"s Venture Capital>;,《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2006;2006 ;《Chinese VCs vs. Foreign VCs: A Closer Look at China"s Venture Capital Mark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SSCI检索),Vol. 1/2,2006;2006 ;《中国本土风险投资为何不足?――一个人力资本视角的解释》.《经济管理》2006年第9期;2006 ;《银行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12期;2006 ;《风险投资软环境中的风险投资家――性质、作用机理和筛选机制》.《商业研究》,2006年第19期;2006 ;《中国风险投资新动向》.《新财经》,2006年第11期;2006 ;《中外风险投资对比研究》.《商业时代》,2006年第23期;2006 ;《中国风险投资特征》.《中国风险投资发展报告》,8/1/2006;2006 ;《国有产权交易市场的制度功能、效率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构建》.《兰州学刊》,2006年第7期;2006 ;《中国创新经济与产权交易市场》.《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4期;2006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误区与对策》.《生态经济》,2006年第7期;2006 ;《风险投资成功退出的风险识别与微观控制路径设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200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与防范分析》.《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2期;2006 ;《股权稀释中的价值增值》.《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3期;2006 ;《英国的非公开权益资本与风险投资》.《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2期;2005 ;《发展风险投资,克服创业者陷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2005 ;《风险投资在构建创业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管理现代化》,第1期;2005 ;《外资进入中国风险资本市场浅析》.《科学管理研究》,第6期;2005 ;《十年风险投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中国风险投资》第2期;2004 ;《民间资本的作用:企业家如何与中国的非公开权益资本对接》(与哈佛大学Bat Batjargal 合著).发表于美国核心刊物Organization Science,4月;2004 ;《风险投资理论:投资过程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前沿》.《国际金融研究》,第三期;2004 ;《将外资引入国有控股风险投资公司》.《商业周刊》,中文版月刊第7期;2003 ;《天使投资与民间资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中外合资风险投资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科技与企业》,第10期;2003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2003年3 刊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一书;2002  《风险投资的特征》.《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1月;2002 <VentureCapital in China>;. SPRIE Conference,Standford University,July ;2002 《西方金融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证券市场导报》,1月;2001 《长期投资等待收益的教授》,《光明日报》,2月;2001 <Venture Capital and Business Ethics in China>;. with Stephan Rothlin.《 Profile of Poverty and Network of Power》, Madras,India,Feb. 2001;2001 《中国风险投资现状浅析》.《广东风险投资》,1月;1999 《中国风险投资谨慎十大误区》,《经济日报》,10月;1999 《风险投资的出口途径问题研究》,《证券市场导报》,4月;1998 《风险投资探析》,《金融研究》,10月;1998 A Note on India"s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
2023-06-15 13:11:361

杨大可多大了

杨大可杨大可,男,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吉林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德国波恩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4月至2013年6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成绩:优秀);2013年10月至今同济大学法学院任教。2016年9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中文名:杨大可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吉林长春出生日期:1983-02-19职业:高校教师毕业院校:吉林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及柏林洪堡大学代表作品:监事会的权利与义务姓名杨大可性别男职称助理教授学位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司法、民法、比较法、资本市场法工作经历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吉林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德国波恩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4月至2013年6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成绩:优秀);2013年10月至今同济大学法学院任教2016年9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研究成果1.独译著:《监事会的权利与义务》(第五版)(RechteundPflichtendesAufsichtsrats,5.Aufl.,MarcusLutter与GerdKrieger合著),50.8万字,2011年8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18-2143-0。2.德语专著:_DieAuswahleinesAufsichtsmechanismusfürchinesischeb_rsennotierteAktiengesellschaftenvordemHintergrundrechtsvergleichenderErfahrungen“(《比较法背景下的中国上市公司监督机制选择》),21万字,2014年8月由德国著名学术出版社BerlinerWissenschafts-VerlagGmbH正式出版(ISBN978-3-8305-3383-2),该书作为“柏林法学著作民商法专题第71卷”已被德意志国家图书馆录入国家图书目录并被全德各所高校的校图书馆和法学院图书馆收藏。3.合译著:《欧盟公司法》(Europ_ischesGesellschaftsrecht,StefanGrundmann著,笔者负责部分超过10万字),2017年内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4.校对:《德国民法总论》(第33版)(AllgemeinerTeildesBGB,33.Auflage,HansBrox和Wolf-DietrichWalker合著),张艳译,42.8万字,2012年6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300-14935-6。论文(1)“德国公司合规审查实践中董/监事会的分级合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证券市场导报》(CSSCI)2016年第11期,第69-78页。(2)“比较法视野下我国企业集团立法模式选择”,载《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16年第6期,第110-116页。(3)“论监事独立性概念之界定——以德国公司法规范为镜鉴”,载《比较法研究》(CSSCI)2016年第2期,第88-98页。(4)“论风险管理体系概念在法律层面的引入——以监事会的完善为目标”,载《当代法学》(CSSCI)2015年第1期,第94-102页。(5)“德国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信息权制度评析及启示”,载《德国研究》(CSSCI)2015年第1期,第70-81页。(6)“浅谈股东撤销权及其滥用后果”,《德国法青年通讯》2009年第3期(国际)。主讲课程《德国民法总论》(本科)、《德国债法总论》(本科)、《国际法》(研究生)、《国际法》(土木工程法学实验班)以及《国际法专题》(本科生、研究生)等。在研情况1.专著:《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之完善研究》。翻译(1)《监事会的权利与义务》(RechteundPflichtendesAufsichtsrats,6.Aufl.,MarcusLutter与GerdKrieger合著,第六版,中文版第二版);(2)《德国资合公司法》(RechtderKapitalgesellschaften,ThomasRaiser与RüdigerVeil合著,本人作为译者之一参与翻译);(3)《德国债法总论》Brox/Walker,AllgemeinesSchuldrecht,38.Aufl.,C.H.Beck2014。项目(1)主持:2014年度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信息权制度构建研究》(项目号:0701219040,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2)参与: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十六年来合同法总则核心制度的司法适用与理论反思》(项目号:15AFX017,由吉林大学法学院孙良国教授、博导主持);(3)参与: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身份权”视角下夫妻财产制的民法典化研究》(项目号:15YJC820028,由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李娜讲师主持)。(4)参与: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区际体育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研究——以大陆和台湾地区<体育法>比较为视角》(项目号:2355SS16092,由吉林体育学院谭亮讲师主持)。(5)参与:中国民法学研究会2016年青年学者研究项目——《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法律规制及实证研究》(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艳助理研究员主持)。(6)参与: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上海试点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法律规制实证研究》(项目号:CLS(2016)C57,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艳助理研究员主持)。
2023-06-15 13:11:481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论文_关于我国企业合并模式选择的分析

  【摘 要】和权益结合法虽然将导致不同的报告盈利,但两者通常不存在现金流量的差异,购买法与权益法的选择不应有价值相关性。根据上述推论,则企业的管理层没有理由偏好权益结合法。   【关键词】企业合并;购买法;益结合法;公允价值   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企业合并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活动,其动力主要来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的动机以及源于竞争压力等因素,但就单个企业的合并行为而言,又会有不同的原因。购买法指将企业合并视为合并企业购买被合并企业净资产的方法。即合并企业以一定的价款购进被合并企业的存货、机器设备等资产,同时承诺所购企业的全部负债;益结合法又称联营法,是将企业合并视为合并双方经济资源联合的处理方法。   一、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特色   我国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作出了明确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无论是从国际上来比较,还是与我国以前实行的有关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规范相比较,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最大特色是引入了共同控制和非共同控制的概念,允许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两种方法的并存。   (1)单一的购买法格局趋势是基于非共同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做出的判断。实际上,对于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国际通行的做法仍是采用权益结合法。我国把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准则中单独作了明确规定。(2)权益结合法的理论基础依然存在。权益结合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对已赚得利润的会计处理,即合并公司的已赚得盈余能否结转到合并后公司账上。纵观我国的合并实例,绝大部分是企业集团内的关联成员之间发生的企业合并,即“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只是企业形式发生了变化,实质上并没有变化,符合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条件。(3)我国允许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二元格局也主要是鉴于我国特殊的融资与监管环境。我国的融资环境和监管环境严重依赖于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财务评价和监控体系,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融资成本以及上市资格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外报告的账面利润。在这种融资和监管环境下,我国在制定合并会计规范时,不得不考虑我国的现实环境。   二、国企业合并模式单独使用购买法的环境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之所以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主要是由于完全购买法的应用环境还不具备,这就使得投资成本和被并企业的公允价值都无法获得,购买法的使用条件无法满足。   (1)流通股股价不能反映被并企业整体公允价值。不管上市公司之间的换股合并还是上市公司换股合并非上市公司,采用购买法的首要条件是具有交易标的(被并企业)的公允价值。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换股合并并不具备这个条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换股合并中,虽然非上市公司的个人流通股权证曾存在场外交易价格,但场外交易的区域性和不规范性,以及非流通股权证的存在使得这种价格难以代表被并企业的全部公允价值。在换入资产不能可靠计量时人们常常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来表示换入资产的价值,也就是说可用主并上市公司的换出股份的市场价格代替被并非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2)资产评估价难以反映被并企业整体公允价值。尽管股价是衡量公司价值的一个非常有用、直接的指标,但它不应作为被并企业公允价值的唯一指示器,当市场价值难以取得或不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时,我们可以通过价值评估来确定。现有的资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和清算价格法。除收益现值法外,其他三种评估法只适用于单项资产的评估;收益现值法虽然可用于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并且在理论上也很科学,但由于资产的预期收益及其所承担的风险难以预测,导致收益现值法操作性较差。因此,公司整体价值的评估具有很高的难度,要求评估者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特别是对未来的预测、判断能力。因此,在现有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合并中被并企业的整体公允价值难以通过资产评估获得,因此限制了购买法的应用。(3)企业合并交易定价随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合并过程中对于合并交易价格的确定与理论价格通常存在较大的偏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按理说,合并双方是以己审计的净资产价值为基础,通过讨价还价确定的交易价格,双方博弈得出的交易价格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为什么会和理论价格出现较大偏差呢?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合并交易中各方利益失衡。上市公司进行资产买卖大多数是与国有大股东进行的,主要体现为国有大股东向上市公司转移利润和以低价出售优质资产。大多数情况,国有资产的代理人认为,国有利益的暂时损害可从资产重组对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的促进得到补偿,但由于国有资产利益与其代理人利益的不一致,从根本上说,国有利益难以得到妥善保护,而且,国有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在较长时间后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国有股东往往没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就得出过于乐观和轻率的结论,所以形成价格明显的不公平。二是企业合并交易定价缺少必要的监督控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普遍比较集中,股东会上关联方回避的现象只被报纸作为个别案例来报导,所以大股东既控制着董事会又控制股东大会,可以随意决定利润在母公司与上市公司间的流向,再加上大多数不公平的交易中,交易价格对股东有利,所以很少有交易价格被置疑而被股东大会否决。同时交易所只监督信息披露程序是否合规,并不管价格的高低。所以许多明显操纵利润的交易能被堂皇地记录在上市公司的历史中,又鼓励了更多的效仿者。再者,虽然在许多资产交易在利润操纵的问题,但不合理的定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速上市公司产业、产品结构的改进,而且证监会的管理以事后惩罚为主,所以,证监会在上市公司公告期间一般不对这些不公平的资产交易发表意见。因此我国监管机构对合并交易价格的忽视也是不公允的合并交易价格存在的原因之一。   三、企业合并模式的选择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企业业绩分析是指企业在维持现有能力不变的状态下,预测其在将来变化的经营环境中所能取得的经营成果。显然,这种经营成果预测值一般是达不到企业的长远目标值的,这就对企业的经营者提出要求:必须改革企业的经营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否则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便难以实现,企业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使经营者增加危机感,主动地将注意力转向对企业战略方向的研究,这是对企业业绩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1)换股合并双方没有任何一方失去对合并后公司的控制权,这是权益结合的特征之一,但在对控制权的理解上又存在争议。在解释权益结合时认为,权益结合使合并各方的股东继续保持对一个规模扩大了的存续公司的控制权,控制的比例根据其合并前所拥有权益的市场价值确定,这里的控制权并非多数控股权,而是投票权等普通股所享有诸多权力的合称。这意味着,换股合并后一方失去多数控股权或平等控制权不会影响该合并适用权益结合法,换言之,换股合并双方的相对规模不会影响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并且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只有规模相当的公司的换股合并才是权益结合,而规模不等的公司就一定无法进行权益结合。(2)会计准则在定义中强调“平等”,主要指合并方对存续公司享有平等的控制权。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签定一项本质上平等的协议,共同控制其全部或实际上全部的净资产和经营权。运用权益结合法,合并各方的规模应该相当,这是保证合并后享有平等控制权的前提;而且条件还不限于此,即便合并各方的规模相当,如果其中一方通过协议或其它方式获得对参与合并的其它企业的控制,例如控制企业管理当局的选举或收购表决权等,这样的合并仍然视为购买而非权益结合。   随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全发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合理使用,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也会顺应国际潮流,逐步地过渡到单一的购买法格局。   参 考 文 献   [1]桂澜.论企业合并中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2011(1)   [2]吴玉心.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经济后果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4(8)   [3]黄德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环境因素[J].现代财经.2005(8)
2023-06-15 13:12:141

范黎红出生于哪里

范黎红范黎红,性别女,是一名法学博士,研究金融法、公司法、国际金融法及司法制度。中文名:范黎红外文名:Fanlihong别名:黎红国籍:中国民族:汉职业:教师毕业院校:厦门大学法学院主要成就:《论司法统一的法理诠释与实践》并获优秀课题奖。代表作品:专著《论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的法律规制——以美国法为研究中心》简介性别:女职务:学位: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法、公司法、国际金融法及司法制度教育背景1994.9——2003.7,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完成本、硕、博学习,期间获推荐硕、博连读。工作经历2003年7月博士毕业后即进入法院工作,有十一年的司法审判工作经历。审理了涉及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银信合作理财纠纷、信用卡担保“无密扣款”纠纷等多起新类型金融、公司商事纠纷。审理的案件曾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人民法院案例选》,多起案件获评上海法院系统“四个一百”精品案、示范庭审、年度十大金融商事案件。1、2003、7-—2004、12,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公司、金融纠纷庭);2、2005、1——2009、12,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3、2006、5——2009、4,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4、2010、1——2014、10,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金融庭),其中2013、5——2014、5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金融庭交流一年。5、2014、11至今,同济大学法学院工作。学术论文1、《“网络境外炒汇”的境内法院民商事管辖权探析》,载《金融法苑》2014年总第89辑。(CSSCI集刊,独撰)2、《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中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与风险揭示义务》,载《法律适用》2014年第9期。(CSSCI扩展版,第二作者)3、《无效融资合同项下不当平仓行为的责任承担》,载《人民司法》(案例版)2013年第6期。(中文核心,第一作者)4、《客户负有证明消费行为真实发生的举证责任》,载《法律适用》2011年第12期。(CSSCI扩展版,独撰)5、《证券公司系统故障导致的客户损失赔偿数额之确定》,载《法律适用》2011年第5期。(CSSCI扩展版,独撰)6、《远程审理的适用空间之展望》,载《法学》2010年第2期。(CSSCI期刊,独撰)7、《企业并购中“或有债务”的承担》,载《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第9期。(CSSCI期刊,独撰)8、《大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增资扩股的司法介入》,载《法学》2009年第3期。(CSSCI期刊,独撰)9、《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侵权条款”的司法认定及救济》,载《法律适用》2009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9年第4期转引。(CSSCI期刊扩展版,独撰)10、《股东请求确认股东会决议有效并非一律不具有诉的利益》,载《法学》2008年第9期。(CSSCI期刊,独撰)11、《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裁判解散的困惑及法理思考》,载《法学》2007年第4期。(CSSCI期刊,独撰)12、《论司法对公司僵局纠纷的分类介入》,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CSSCI期刊,独撰)13、《美国联邦证券法对“征集委托书”的界定及借鉴》,载《国际经济法学刊》第8卷。(CSSCI集刊,独撰)14、《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与多边规则关系之探讨》,载《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10期。(CSSCI期刊,独撰)15、《网络证券欺诈的国际监管经验及借鉴》,载《亚太经济》2002年第5期。(CSSCI期刊,独撰)16、《论<证券法>第81条的完善》,载《法学》2000年第1期。(CSSCI期刊,独撰)另有20余篇调研文章公开发表于国内一般刊物。著述1、专著《论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的法律规制——以美国法为研究中心》,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版。2、参著《金融商事审判精要》,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3、参著《世贸组织服务贸易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参与课题1、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论司法介入金融创新的合理限度研究》(15BFX176)2、主持2015年同济大学文科青年课题《资本市场创新背景下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之认定》3、参与上海高院2015年重点调研课题《证券民事赔偿法律问题研究》4、主持2013年上海法学会一般课题《涉金融衍生品纠纷司法裁判的基本原则和疑难问题研究》。5、主持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论司法介入有限责任公司内部治理的限度》(20080430642)。6、主持2011年上海市依法治市办课题《金融风险管理的司法参与及其效应整合——结合委托理财案件十年审理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7、参与上海高院2013年重点调研课题《银行理财产品纠纷的司法裁判问题研究》,获评优秀课题。8、参与2006年度最高院司法统计分析课题《上海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的情况分析》。9、参与2011年上海高院报批课题《金融机构破产案件终结标准的司法认定》,获评优秀课题。10、参与2008年度上海高院重点课题《论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繁简分流机制的改革与创新》。11、参与2007年度上海法院报批课题《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及司法对策》。12、参与2005年度上海法院调研课题《论司法统一的法理诠释与实践》并获优秀课题奖。
2023-06-15 13:12:311

何青的个人简历

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商学院财务系公司财务方向,获管理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博士后出站留南开大学金融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投融资理论、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战略。 主要讲授过的课程包括金融学二学位本科生:《公司金融》、《投资学》、《基于excel的财务分析》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公司金融I:财务分析与财务战略》,《公司金融II:财务理论》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公司金融》、《财务分析》、《投资组合管理与策略分析》MBA(经发院):《财务管理》 主持的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号:10CGL042)。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国外经典投资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项目号:07JC790063)。参与的项目:2012年8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传统文化情境中的投资者保护研究(项目号:71271123)2008年8月-2011年7月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完全市场中的投资者福利问题研究(项目号:70802032)2002年1月-2006年12月,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我国企业投融资运作与管理研究”子课题研究(项目号:70232020)。2006年9月-2007年2月,负责天津市“方德企业集团‘十一五"战略规划之子课题“方德集团管控模式设计”。2004年8月-2005年1月,参与天津市市政公用设施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十一五"期间市政公用事业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研究2002年6月-2002年12月,负责“燕化天津润滑脂公司发展战略”之“财务管理系统”子主要著作:专著:《企业融资政策与资本结构形成机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 《跨境双重上市与公司投资效率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第10期。《现金流、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制造行业细分竞争市场的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股东套利行为与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政府干预与意大利公司治理体系演变》,《经济经纬》,2006年第4期。《固定资产折旧的融资效应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风险估计模型的修正与拓展评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稳健性检验》,《财贸研究》,2006年第1期。《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基于新古典理论的检验》,《当代财经》,2006年第2期。《中国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提升我国R&D实力的途径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5期。《日本政府R&D投资评估经验及其借鉴》,《外国经济管理》,2003年第8期。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VA and MV of Listed Companies: Evidence from China,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2003,Vol.2. No.6《商品流通业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006年南开大学“敬业奖教金”(二等)奖。
2023-06-15 13:12:401

孔东民的个人作品

1. 独著:《噪音交易、信念偏误与有限套利:理论与实证》,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2. 独著:《中国股市异象研究:基于行为金融视角》,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3. 译著:《行为金融》,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4. 译著:《股票市场入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5. 参著:《现代金融经济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007年发行第2版)。 74. Minority Shareholder Activism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Revised and Resumbitted. (with Weiqiang Tan, and Wenming Wang) (SSCI, FT45 Journal, IF:0.963).  73. The Manipulator"s Poker: Order-based Manipulation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Revised and Resumbitted.(with Maobin Wang)(SSCI, IF:0.953).  72. Being Good When Being International in Emerging Economi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Revised and Resumbitted. (with Stephen Cheung, Weiqiang Tan, and Wenming Wang) (SSCI, FT45 Journal, IF:0.963).  71. Energy Saving and Firm Value: Evidence from China, 2012, Energy Economics, Revised and Resumbitted.(with Yunhao Dai and Shasha Liu)(SSCI, IF:2.344).  70. Investor Reaction to Food Safety Incidents: Evidence from China, 2012, Food Policy, Revised and Resumbited.(with Maobin Wang and Shasha Liu)(SSCI, IF:2.054).  69. Information Asymmetry, Mutual Fund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forthcoming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with Yunhao Dai and Li Wang)  68. How Does CSR Affect Minority Shareholder"s 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thcoming in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SCI, IF:2.388).  67. Environmental Policy, Compan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forthcoming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ith Shasha Liu and Yunhao Dai) (SSCI, IF:1.448).  66. Do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tter in the Food Industry? 2012, Food Policy, 37(3), 323-334.(SSCI, IF:2.054).  65. CSR, Investor Behaviors and Stock Market Returns: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2011,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01: 129-141. (with Maobin Wang and Chun Qiu) (SSCI, FT45 Journal, IF:0.963).  64. An Anatomy of Trading Strategies: Evidence from China,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0, 46(2), 51-64. (with Haigang Zhou, and John Geppert) (SSCI, IF:0.953).  63.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arnings Quality and Asset Liquid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Stock Market, 2012,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6(3). (with Shasha Liu)  62. Institutional Trading in IPOs: Value-based VS Speculation? 2011,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5(1). (with Yuanyuan Shao and Jing Huang)  61. Asymmetric Information, Firm Investment and Stock Prices, 2011,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1(1). (with Tusheng Xiao and Shasha Liu)  60. Illiquidity and Asset Pricing in Chinese Stock Market, 2011,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1(1). (with Maobin Wang)  59. Financial Specialty of Outside Directors, Firm Idiosyncratic Information and Earnings Conservatism, 2010, 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view,(3). (with Xiaolin Chen and Xi Lin)  58. 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与中小股东参与,《会计研究》,将发表。(与黎文靖)  57. 机构投资者、流动性与信息效率,《管理科学学报》,将发表。(与杨洋、刘莎莎)  56. 产品市场竞争、产权与政府补贴,《经济研究》,2013, 2, 封面文章。(与刘莎莎、王亚男)  55.投资者关注与盈余公告周一效应:基于中国股市的研究,《金融研究》,2012, 11。(与王磊、叶志强、张顺明)  54.冷漠理性吗?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经济学季刊》,2012, 12(1)。(与刘莎莎、黎文靖、邢精平)  53.中小股东仅能“搭便车”么?来自深交所网络投票的证据,《金融研究》,2012, 3。(与黎文靖、刘莎莎、邢精平)  52.产品市场竞争和异质波动:“自然避险”还是“信息不确定”?《产业经济评论》,2012, 11(3)。(与杨薇)  51.现金股利抑制了过度投资吗?《投资研究》,2012, 3。(与冯曦)  50.股价同步性与信息效率,《金融评论》,2012, 1。(与代昀昊、陆婷、杨薇)  49.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公开信息透明度与私有信息套利,《南开管理评论》, 2012, 2。(与陈小林)  48.政府支出、金融发展、开放程度与企业投资效率,《南方经济》, 2012,3。(与傅蕴英、康继军)  47.基金投资风格与业绩研究,《证券市场导报》, 2012, 2。(与伍静茹)  46.谁在坏消息中交易?《投资研究》, 2011, 11。(与王磊、赵婧、李捷瑜)  45.公众为何参与股市?《投资研究》, 2011, 8。(与刘莎莎)  44.机构投资者、盈余质量与资产流动性,《国际金融研究》, 2011, 10。(与邵园园)  43.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国际金融研究》, 2011, 11。(与王茂斌、刘莎莎)  42.订单操纵的新发展及监管,《证券市场导报》, 2011, 1。(与王茂斌、赵婧)  41.知情交易风险被市场定价了吗?《金融评论》, 2011, 1。(与刘莎莎、邢精平)  40.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与股票市场过度反应,《南方经济》, 2011, 3。(与王磊、陈巍)  39.竞争还是垄断?哪种机制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绩效,《南方经济》, 2011, 2。(与肖土盛)  38.最终控制人、政府背景与企业投资,《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1, 1。(与谭伟强)  37.交易冲击与资产的非对称波动,《金融评论》, 2010, 3。(与梁丽珍、王茂斌)  36.知情交易与中国股市投机溢价,《金融评论》, 2010,2。(与代昀昊、李捷瑜)  35.信念、交易行为与资产波动:理论与实证,《金融学季刊》, 2010, 5(2)。  34.独立董事的财务专长、公司特质信息与盈余谨慎性,《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10, 3。(与陈小林、林昕)  33.个股系统流动性风险与预期回报:基于套利定价模型的检验,《当代财经》, 2010。(与王茂斌)  32.参与知情交易提高了基金业绩吗?《南方经济》, 2010, 8。(与王茂斌、彭晴)  31.投资组合的行业集中度与基金业绩研究,《管理评论》, 2010, 4。(与李捷瑜、彭晴、邢精平)  31.风险厌恶测定与我国银行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 2010,6。(与敬志勇、厉吉斌)  30.信息环境、审计治理与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评论》, 2009, (第1卷第3辑)。(与陈小林)  29.信息披露、机构持股与股价的稳定性,《证券市场导报》, 2009, 1。(与魏诗琪)  28.噪音/知情交易、投资者心态与资产定价:模型与实证,《中国金融学》, 2008, 6(2) (总第14辑)。  27. Is There a Risk-return Trade-off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08, 3(1), 1 - 23. (with Hening Liu and Le Wang)  26.有限套利与公告后价格漂移,《中国管理科学》, 2008, 6。  25.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策略研究:基于一个噪音交易模型,《管理学报》, 2008, 4。  24. R2、异常收益与交易中的信息成分,《中大管理研究》, 2008, 3。(与申睿)  23.谁驱动了中国股市的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PEAD)?《金融研究》, 2007, 10。(与柯瑞豪)  22.市场透明与交易者行为: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研究,《证券市场导报》, 2007, 11。(与王茂斌)  21.通货膨胀阻碍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0。  20.信息环境、R2与过度自信:基于资产定价效率的检验,《南方经济》, 2007, 6。  19.市场透明与市场效率:基于纯粹限价指令市场的模型,《金融学季刊》, 2007, 3(2)。(与王茂斌)  18.股票市场的有限套利:一个行为金融模型,《管理学报》, 2007, 1。(与冯智坚)  17.中国股市噪音成分及影响因素研究,《南方经济》, 2007, 1。  16.横截面风险还是时间序列可预测性?中国股市异常收益的来源,《金融学季刊》, 2006, 2(1)。  15.噪音交易、认知偏误与市场波动|基于一个状态可变经济,《管理科学》, 2006, 1。  14.噪音交易、市场情绪与日内股价行为,《中国金融学》, 2006, 4(1) (总第10辑)。  13.股票收益率的异方差:基于交易量及异质信息的检验,《南开管理评论》, 2006, 3。(与毕秋侠)  12.流动性风险与资产定价:来自中国股市的证据,《南方经济》, 2006, 3。  11.中国股市增发的市场反应和影响因素研究,《世界经济》, 2005, 10。(与付克华)  10.基于NCT指标的股市噪音成分研究:以七个亚洲市场为例,《中国管理科学》, 2005, 6。  9.前景理论、流动性约束与消费行为的不对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4。  8.中国股市竞价机制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研究,《中国金融学》, 2005, 3(1)。  7.中国股市反转收益的分解和后持有期检验,《中国金融学》, 2004, 2(2)。  6. Lotka-Volterra系统下市场结构的演进,《管理工程学报》, 2005, 3。  5.中国股市的日内特征:持续还是反转?《管理评论》, 2008, 6。(与梁丽珍)  4.中国股市的流动性指标定价研究,《管理科学》, 2008, 3。(与梁丽珍)  3.中国股市波动与经济波动的传递性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6。(与郭磊)  2b.大股东的内部市场与上市公司价值—基于效率观点和掏空观点的实证检验,《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7。(与郑国坚、魏明海)  2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ternal Market and the Firm Value: An Empirical Test of “Value Added View” and “Tunneling View”, 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view, 2007. (with Guojian Zheng and Minghai Wei)  1.股市惯性与反转策略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 2006。(与付克华)
2023-06-15 13:13:121

胡坚的主要作品

经济学1.胡坚、王海平主编:《国内金融发达城市金融产业促进政策比较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1月。2.王铁军,胡坚主编:《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成功案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7月。3.胡坚:《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多维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pp302;4.胡坚、陶涛:《日本金融:危机与变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pp229;5.胡坚:《亚洲――金融风暴后的再崛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pp217;6.胡坚:《欣欣向荣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pp376;7.胡坚:《转变中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台湾)大秦出版社,1996年12月,pp365;8.胡坚:《日本金融市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10月,pp157;9.胡坚、刘伟、丛培国和江明华:《当代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pp250。文学1.胡坚:《飞过沧桑的蝴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pp269。2.胡坚:《爱的答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0月,pp280。 1.(美)杰克·弗朗西斯和罗杰·伊博森著:《投资学全球视角》(胡坚等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2.(美)彼德.纽曼等著:《新帕尔格雷夫辞典--货币金融卷》(第一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译,胡坚教授主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pp835。3.(美)威廉·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胡坚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2001年3月,pp400。4.(日)林华生:《日本在亚洲的作用》,(曾刚译,胡坚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pp244。 1.胡坚:“供应学派两个主要经济模型述评”,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思想评论》(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90年,pp97-123。2.胡坚:“90年代以来的中国金融改革--步骤与走向”,晏智杰、宁骚、李玉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现代化--课题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pp120-140。3.胡坚:“林华生(日)著:《日本在亚洲的作用》(中译本)序言”,2000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pp3-7。4.胡坚:“中泰两国金融体系比较及未来发展”,北京大学泰国研究所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泰关系--纪念中泰建交25周年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12月。5.胡坚:“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北大论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7月。6.胡坚:“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2002)”,萧灼基主编:《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7.胡坚:“第一章 退市机制与股市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韩志国、段强主编:《退市机制--市场压迫还是压迫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8.胡坚:“对女性学学科教学、学生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一点思考”,魏国英、王春梅主编:《女性学理论与方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pp133-139。9.胡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腐败的危害”,计高成主编:《世界反腐风云备忘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6月,pp277-284。10.胡坚:“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第2辑),2002年9月,辽宁人民出版社。pp5-19。11.胡坚、孙素民:“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2003)”, 萧灼基主编:《2003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pp355-368。12.胡坚:“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pp1-3。13.胡坚:“加入WTO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王长胜主编:《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14.胡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张保民等主编:《亚洲地区的行政改革》,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特区行政及公职局出版,2003年10月。15.胡坚、秦娟娟:“中国国际资本管理制度变化”,王长胜主编:《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16.胡坚、高飞:“中国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4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pp265-281。17.胡坚:“王学东:《商业房地产投融资与运营管理》序言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8.胡坚、郭国圣:“中国香港地区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pp81-100。19.胡坚、梁志隆:“中国香港地区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20.胡坚:“序言”,韩玲慧:《经济发展中的银行体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21.郜全亮、胡坚:“2006年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Pp343-368。22.胡坚、郜全亮:“东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中国与泰国经贸与投资关系”,傅增有、薄文泽主编:《中泰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8月。Pp126-131。23. 胡坚、杨霞:“澳门金融业的现状即未来发展方向——兼论金融海啸对于澳门金融的影响”,李向玉主编:《腾飞的澳门:回归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社会卷)》,澳门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Pp313-320页。24.胡坚:“论澳门产业结构的适度多元化发展”,杨允中、饶戈平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与澳门特区的发展——纪念《澳门基本法》颁布18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出版,2011年7月。25.胡坚、王智强:“中国女性劳动力教育回报率问题研究——基于heckman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魏国英、马忆南主编:《亚洲女性论坛报告——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如无特别注明,均为独立完成)1、“论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思潮”,《经济科学》,1992年第2期,pp67-72。2、“‘评斯拉法对李嘉图‘不变价值尺度"难题的解答”,《经济科学》,1993年第1期,pp67-71。3、“英美银行兼营证券业务的争议及其发展概况”,《经济学动态》,1993年第6期,pp57-60。4、“发展市场经济与转变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1期,pp39-41。5、“目标与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观念更新与转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2期,pp54-62。6、“大陆、香港、台湾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高等教育论坛》,1994年第1期,pp20-26。1993年5月28日(美国)《世界日报》先行刊载。7、“B股与其相关市场的联动关系”,《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pp36-48。8、“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与上海的选择”,《经济科学》,1994年第2期,pp9-14;并被编入国务院研究室财金贸易研究司课题组“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专辑”,《经济研究参考》1994年第115/116期。9、“发展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经济评论》,1994年第4期,pp29-32。10、“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体系的基本设想”,《经济科学》,1995年第2期,pp38-43。11、“让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pp22-23;1996年6月29日《文摘报》转载。12、“香港与广东省的金融互动关系”,《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第5期,pp18-21。13、“1997年之后香港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几个问题”,《银行家》,1995年第2期,pp8-11。14、“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pp65-69。15、“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失业问题”,《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1期,pp25-31。1995年11月9日《华南早报》(香港)先行刊载。16、“台湾发展亚太金融中心的历程”,《银行家》,1996年第2期,pp8-12。17、“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评论》,1996年第3期,pp84-90。18、“香港--面临挑战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6期,pp16-17。19、“香港与亚洲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7期,pp25-27。20、“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运作”,《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8期,pp24。21、“九七临近话汇丰”,《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9期,pp17-18。22、“中银集团--香港金融市场的支柱力量”,《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10期,pp35-36。23、“过渡时期香港的股票市场”,《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11期,pp19-21。24、“论亚太地区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经济科学》,1996年第6期,pp67-72。25、“日本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改革与调整”,《经济问题》,1996年第11期,pp46-49。26、“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前景”,《银行家》,1996年增刊,pp9-12。27、“香港回归在望,更上层楼--96年经济、金融回顾与97年展望”,《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1期,pp30-32。28、“中国因素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2期,pp28-29。29、“1997年前后的港台金融关系”,《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3期,pp24-25。30、“香港上海,比翼齐飞”,《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4期。31、“过渡时期香港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演变及未来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5期,pp24-26。32、“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经济问题》,1997年第4期,pp32-34;《华人月刊》(泰国),1997年7月号,第18期。33、“谈中国因素对香港证券市场的影响兼论今后两地证券市场互动的方向”,《证券市场导报》,1997年第3期。34、“回归在即,红筹更红”,《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6期。35、“台湾发展亚太金融中心的历程及最新进展”,《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8期。36、“从亚洲金融危机看反腐倡廉”,《中国监察》1999年第9期。《澳门日报》,1999年3月28日、4月4日、4月11日分上、中、下三部分连载。37、“谈我国金融市场开放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金融研究》,1999年第5期。38、“中国应增强金融实力”,《中国国情与国力》,1999年第7期,《新远见》1999年第4期转载。39、“风险资本投资机制与高科技产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为高科技产业走向市场搭建桥梁》,1999年第14期,总第16期(1999年7月);《会计之友》2000年第1期。40、“从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看我国银行业构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中国金融》,2000年第6期。41、“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三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问题》,2000年第4期。42、“论在西部大开发中消除城乡差别的基本战略”,《宁夏科技》,2000年第3期,第18页。43、“中国经济的光和影”(中日文双语),《新泻大学经济学年报》第25号(2001年3月印刷出版)。44、“香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争议及对内地银行业的启示”,《经济科学》,2001年第4期。2004年3月被收入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编:《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第二集1579-1584页。45、“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与动因探讨”,《经济界》,2001年第5期。46、“在不同学科的交汇点行进”,《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5期。47、“存托凭证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在中国资本市场流通的可行性分析”,《南方金融》,2002年第1期。48、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40卷第5期)。49、胡坚、郭国圣和林宛洁:“进入WTO与两岸金融的契机与挑战”(上),《信用合作》(台湾)第79期(2004年1月20日)。50、胡坚、郭国圣和林宛洁:“进入WTO与两岸金融的契机与挑战”(下),《信用合作》(台湾)第80期(2004年4月20日)。50、魏子力、胡坚:“基于网络的信息与证券市场监管”,《经济科学》,2004年第2期。51、胡坚、高飞:“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52、魏子力、胡坚:“行为金融理论回顾及其前沿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31期。53、“金融业改革和开放进程中需保持金融稳定”,《银行家》,2004年第4期。54、胡坚、钱宥妮:“中国消费者短视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005年4月)。55、胡坚、董曦明:“西方干预理论述评――兼论西方外汇干预理论在我国的实用性”,《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2005年5月)。Pp17-23。56、刘洋、胡坚:“中国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2005年6月)。Pp54-。57、胡坚“近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重点及其影响”,《南方金融》2005年第8期。58.胡坚、钱宥妮:“政府在日本金融制度演化中的作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学报》(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3期(总第43期)。59.胡坚、董曦明:“汇率目标区在外汇干预中的作用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总第167期)。60.胡坚:“积极发挥工会作用 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政治类全国核心期刊),2006年第20卷增刊。61.卜紫洲、胡坚:“我国银行卡业的产业结构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2006年7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2.胡坚、董曦明:“银行往来关系研究理论及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3.胡坚、郜全亮:“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南方金融》,2007年5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4..胡坚、赵翔:“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南方金融》2008年8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5.胡坚、吕鹏博:“上海股市与香港股市的连动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2月,(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66.胡坚、杨霞:“澳门金融业迈向何方”,澳门社会进步协会:《九鼎》,2009年第4期,总第18期。67.李继民、胡坚:“经典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下我国保险行业的SCP 范式研究”,《商业时代》(《中文核心期刊要要目总览》经济贸易类核心期刊),2010年第32期。68.李继民、胡坚:“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绩效与规模经济——基于2004-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6期,总第371期。69.胡坚、王智强:“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财政研究》(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10年11月。70.胡坚、王智强:“房地产业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研究”,《商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经济贸易类核心期刊),2012年第5期。71.胡坚、杨光、王智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挤出效应研究》,《商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经贸类核心期刊),2013年第8期。 (经济学与金融学)1、“第二届证券市场暨金融市场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简介”,《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2、“90年代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规模增大利弊并存挑战尤多”,《中国城乡金融报》,1995年4月19日。3、“新加坡香港角逐亚洲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城乡金融报》,1996年3月20日。4、“香港基金市场的发展”,《金融时报》,1997年5月18日。5、“香港经济腾飞的奥秘”,《经济工作通讯》,1997年第17期。6、“金融业的发展对香港经济的作用”,《经济工作通讯》,1997年第20期。7、“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予我们的启示”,《金融内参》,1998年1月13日(总73期)。8、“人民币变动的趋势与中国经济”,(日)《东海日中贸易中心通讯》,1999年第1期,总第165期。9、“也谈实行个人金融财产实名制”,《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10、“要用政策保证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中国改革报》,1999年6月29日。11、“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与动因探讨”,《海淀政协文件资料汇编》(中关村发展战略议政会专辑),北京市海淀政协办公室,1999年6月。12、“新形势下中关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海淀报》2000年1月15日第二版。13、“香港金融创新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3月2日第四版。14、“董建华美加招呼‘外援"--香港跨世纪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初露端倪”,《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0日第四版。15、“优势城市群战略可获得规模经济效果”,《南方日报》2000年6月12日。16、“纵观香港经济的重新定位”,《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0日第四版。17、“市场不相信新经济神话”,《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9日。18、“用经济学原理反思‘假日经济"”,《南方日报》2000年5月15日。19、“对于中关村地区建设高科技园区的建议”,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办公室:《海淀政协》(文件资料汇编)第22期,2000年8月,pp19-20。20、“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经济日报》,2000年9月28日,第12版。21、“让新世纪充满爱”,《北京大学校报》第917、918期(2001年1月1日)。22、“中国大陆股市的‘结"与‘解"”,《商业新闻周刊》(台湾),总第7期,2001年1月8日-14日,pp100-101。23、“发展结构层次丰富的证券市场”,《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3月29日(2001年第12期)。24、“建立退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17日,第九版。25、“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和文物收藏”,《东南文化》,2001年第4期。26、“日本创业板的新格局及其影响”(上),《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6月14日(2001年第22期)。27、“日本创业板的新格局及其影响”(下),《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6月21日(2001年第23期)。28、“中国股市急需蓝色兵团”,《证券日报》,2001年10月17日第4版。29、“降息推动经济增长--评央行再度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中国财经报》2002年2月22日第2版。30、“低利率:世界经济的新特点”,《人民日报》,2002年3月1日,第7版。31、“交易所也上市”《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第16期。32、“存托凭证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在中国资本市场流通的可行性分析”,黄河证券责任有限公司主办《黄河证券研究》,2002年第3期。33、“‘造假"拖累美元”,《人民日报》2002年7月19日。34、“开拓创新拳头产品”,《经济日报》2003年11月25日第14版。35、“笙歌伴忧思: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祭—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胡坚教授”,《中国市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8月。36.胡坚:“金融与实体经济:孰重孰轻?”,《实效管理》,2012年第6期。37.胡坚:“贝卢斯科尼们无法抵御金融全球化的风险”,《中国健商》2012年第3期。38.胡坚:”再接再厉,继续创造新的辉煌”,《金融时报》2012年11月23日第五版。 1、“给我一个小小的世界”,《南方周末》1992年11月12日。2、“今夜无人安睡”,《北京大学校报.校庆专刊》第3版,2003年5月5日。3、“永恒的四季”,何芳川教授纪念文集编辑组:《何芳川教授纪念纪念文集》,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4、“燕园,与你同在”,赵为民、郭俊玲主编:《精神的魅力》(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5、“等您,在燕园”,刘昀、王曙光编:《岱岳长青:陈岱孙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2023-06-15 13:13:371

结构性存款参与率是什么意思

具体解释如下:结构性存款也可称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增值产品,是运用预期年化利率、汇率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存款。 该产品适合于对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要求较高,对外汇汇率及预期年化利率走势有一定认识,并有能力承担一定风险的客户。结构性存款参与率是指增值产品收益高的意思。结构性存款,是指投资者将合法持有的人民币或外币资金存放在银行,由银行通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者收益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具有一定风险的金融产品。
2023-06-15 13:13:522

本科论文提纲

本科论文提纲范文(精选10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本科论文提纲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科论文提纲 篇1   一、套版印刷的含义与基本技术特征   中国古代套版印刷的滥觞——学界的几种观点   套版技术的成熟与分化——明末彩色印刷的兴盛,套印书的大量出现与木版画   二、清代套印本的基本情况——概述官、私、坊三方的特点   以“内府本”为例,分析其使用技术、刻印范围、刻印目的等,折射当时国家中央刻书的一些特点   三、简介欧洲的彩色印刷技术的起源   欧洲彩印技术与我国套版印刷技术的异同   木版画和后来的年画虽然与套印书同出一个源头,但是限于篇幅就不能详细的写了。此外,套印本与现代彩印书相比较,从中也可能发现人们对书的观念——如书的作用、阅读的意义等等的一种转向。最后一部分涉及外国出版史的一些内容。   本科论文提纲 篇2   一:论文题目   从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   ——看“发乎情,止乎礼”的时代性   二:论文观点来源   “发乎情,止乎礼”出自《论语》,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汤显祖所说的“情”是指包括*爱之欲在内的人生欲求。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强调真情,至情的时候,他始终指向的仍是社会现实,表现出对现世的热情和对道德的关注,更重视“发乎情,止乎礼”的教育作用。   三:基本观点   《牡丹亭》中杜丽娘能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线,逾越家庭与社会的层层障碍,勇敢迈过贞节观,为鬼时,以身慰情人;在死而复生之初,能婉言拒绝情人的求欢,“发乎情,止乎礼”。有人认为,这是汤显祖思想的矛盾性,它在突破传统的同时,又在墨守陈规,是一种退步。而我认为“发乎情,止乎礼”符合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而在现代,在女性贞操观念淡薄,过度追求个性解放的今天,其伦理道德意义就更为重要了。   四:论文结构   全文共分七节及结论。   第一节《牡丹亭》:介绍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中的主要人物及内容。   第二节《杜丽娘》:杜丽娘是人们心中至情与纯情的偶像,对于人物的塑造,我认为主要受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和当时人们思想信仰的影响。   第三节《萌芽》:主要论述《牡丹亭》中杜丽娘爱情观的萌芽。她一面悲叹青春的虚度,个人才貌的被埋没;一面又执着于自由、幸福的追求,“一灵咬住”,始终不放。   第四节《冲破》:《牡丹亭》中杜丽娘死了,可是她的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斗争的开始。在摆脱了现实世界的种种约束之后,她果然找到了梦中的书生,主动地向他表示爱情,并以身慰情人,还魂之后还结为夫妇。   本科论文提纲 篇3   一、序论(1000字)   1、对民间信仰做一些概述   2、关于民间信仰研究的已有研究成果   3、本项研究的意义与构想   二、本论   (一)太谷县民间信仰的概况和特点(3000字)   1。概况   (1)三官爷   (2)五道爷   (3)关老爷   (4)奶奶   2、特点   (二)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5500字)   1、民间信仰与社会的生态系统   2、民间信仰与社会的组织整合   3、民间信仰与社会的教化控制   4、民间信仰与社会的生活运行   三、结论(500字)   在清代太谷的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为民众生活构筑了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形成其独特的信仰体系。民间信仰以其强烈的世俗性渗透于乡村社会之中,深深影响着民众的人生选择。   民间信仰是广大非教徒民众的超自然信仰,它包括多种观念与活动,而以神灵崇拜为核心。它与社会的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并存在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多种多样的功能。总之,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的生态、结构、功能、生活都有不解之缘。它在该社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⑴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第。187页   ⑵王守恩。《诸神与众生——清代、民国山西太谷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第10页   ⑶咸丰《太谷县志》。卷三。户口。第二十四页   ⑴光绪《太谷县志》。卷三。风俗。第3页   ⑵李文慧。《民间信仰与村落关系——以清代至民国的山西太谷为例》。第14页   ⑶《重修三官庙告竣碑记》。嘉庆二十五年。《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第230页   ⑷《山西通志》第47卷。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5页   本科论文提纲 篇4   【内容摘要】xx年末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被大大抑制,市场观望气氛浓重,楼市成交价跌量少,本科生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在传统营销模式下难以突围,房地产市场必然要依靠谋求营销创新来取得突破。本文从房地产市场全程策划、产品定位、客户定位、策划方案、包装方案、销售战术等方面简要分析如何进行创新,以及创新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供以参考,论文写作《本科生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营销创新营销策划定位产品客户   【目录】   一、房地产营销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二、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市场新形势的挑战   三、传统营销策划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状况   四、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做到“创新营销   1、将房地产全程策划作为创新营销的基础   2、制定明确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分析   3、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消费者关系体系   4、根据产品定位和消费者分析,进行产品创新   5、制定价值独到、具有可实施性的营销策划方案   6、销售推广的软、硬件包装   7、制定合理的销售战术   8、建立高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本科论文提纲 篇5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中超期羁押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已经出台了的有关纠防超期羁押的制度也未得到真正落实。为此,本文在阐述了超期羁押的概念,危害性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一些解决超期羁押的对策: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填补现行法律漏洞,完善羁押立法规定;完善对超期羁押的监督机制和救济程序;建立羁押的替代措施   [关键词]超期羁押概念危害性原因对策   前言   一,超期羁押的界定   二,超期羁押的危害性   (一)超期羁押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权   (二)超期羁押严重妨害了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实现   (三)超期羁押妨碍了刑事诉讼的效率,增加诉讼成本   (四)超期羁押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   三,超期羁押形成的原因   (一)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仍较为严重   (二)过于强调惩罚犯罪刑事诉讼目的而忽视了人权保障目的   (三)立法存在着一些明显缺陷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救济机制   (五)落后的侦查手段和模式的制约   四,解决超期羁押的对策   (一)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1,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   2,转变"重惩罚,轻人权"的观念   (二)填补现行法律漏洞,完善羁押立法规定   1,完善《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羁押的规定   2,完善《国家赔偿法》中关于超期羁押发生后的国家赔偿的规定   (三)完善对超期羁押的监督机制和救济程序   1,完善检察机关监督机制   2,建立超期羁押的救济程序   3,建立羁押的替代措施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本科论文提纲 篇6   论文题目: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研究——以A市国税局为例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1.3.2国内研究综述   1.4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本文的研究思路   1.4.2本文的主要内容   1.5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2.1电子商务相关概念及发展状况   2.1.1电子商务的概念   2.1.2电子商务的特点   2.1.3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2.1.4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状况   2.2税收征管相关理论   2.2.1税收征管的概念   2.2.2税收征管的要素   2.2.3税收征管的原则   2.3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和竞争优势   2.3.1电子商务通用交易过程   2.3.2电子商务竞争优势   2.4电子商务对税收原则的冲击   2.5电子商务对征管模式的影响   2.6电子商务对税务稽查的影响   第3章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3.1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存在认识误区   3.2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制度不完善   3.2.1电子商务税收的制度缺失   3.2.2现行税法中关于电子商务规定是空白   3.3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执行难度大   3.4国际税收问题加剧   第4章A市国税局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案例分析---以服装业为例   4.1A市国税局简介   4.2A市国税局服装业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要求和目标   4.2.1A市国税局服装业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要求   4.2.2A市国税局服装业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目标   4.3A市国税局服装业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新模式的具体改革措施   4.3.1征管机构方面   4.3.2征管人才环节   4.3.3纳税流程环节   4.3.4征管保障方面   4.4A市国税服装业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新模式的成果   4.4.1行业税收增长明显   4.4.2税源监控能力提升   4.4.3税务检查次数减少   4.4.4干部业务素质加强   第5章国外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经验借鉴   5.1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   5.1.1美国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   5.1.2日本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   5.2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   5.3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税收征管达成的共识   5.3.1确保税收中性的原则   5.3.2确保税收法规易操作的原则   5.3.3研究制定先进的税务管理技术   5.3.4加强对电子商务反避税问题的研究   5.3.5加强国际交流与协调   5.4国际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经验借鉴   5.4.1电子商务征税的重要性   5.4.2加强国际合作,减少国际避税   第6章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和建议   6.1电子商务征税意识应统一   6.2明确相关税收原则   6.3充实现有税收法律体系   6.4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支持电子商务征税   6.4.1建立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   6.4.2探索实施电子商务专用发票   6.4.3完善适应电子商务税源控管方法   6.4.4设计开发面向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软件   6.4.5构筑电子商务税收信息共享网络体系   6.4.6利用大数据算法支持电子商务税收征管   6.4.7CA数字证书应用   6.5加强电子商务征税的稽查力度   6.5.1加强电子商务稽查模式的创新   6.5.2加强对第三方的监督与完善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科论文提纲 篇7   学年论文提纲格式范文   一、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概述(1000左右)   1、资本结构的涵义   2、公司治理的涵义   3、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理论关系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缺陷分析(2000左右)   1、资产负债率偏低,偏好股权融资   2、流动负债水平偏高,负债结构不合理   3、国有企业国有股集中度较高,呈现出“一股独大”的特点   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2000左右)   1、大股东控制管理层任命,削弱代理权的.竞争   2、企业经营财务风险增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降低   3、股权过度集中,中小股东参与权利有限   四、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强化治理的对策建议(2500左右)   1、创建良好外部融资环境   2、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   3、调整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比例   4、建立和健全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高欢迎,高晓璐.中西方资本结构、股本结构差异分析与公司治理[J].财经研究,2005,(2):42   [2]李新渠,张正义,陈凝.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决策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3)   [3]李东红.论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问题探索[J],2004,(6):99-101[4]贾辉艳.论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完善[J].财会月刊,2007,(8):64-65   [5]洪锡熙,沈艺峰.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14-120   [6]赵一夫,田志宏.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分析及优化途径探讨[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268-273   [7]白继德,高亚峰.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J].甘肃科技2010,(26):117-120   [8]晏艳阳,韩洪.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趋势研究[J].统计研究,2001,(6):43-46   [9]苏艳丽,刘晶.我国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3-5   [10]曾宏,陈新桂,胡宇玲.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119-122   [11]洪青,公司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国际比较及启示[J].企业经济,2004(1):164-165   [12]姜曦,李青原.上市公司中资本结构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148-149   [13]桑自国.资本结构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3):111-112   [14]肖俊.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结构的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07,(11):134-135[15]童年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10):136-140[16]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11):72-73   [18]宋清华.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57-63[19]郑长德.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1[20]胡凤斌.资本结构及治理优化[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7-48   [21]肖作平.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3,(1):72-77   本科论文提纲 篇8   引言   一、课题研究意义   二、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界定   第一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声”   一、对“声”的解析   二、声音音色明亮圆润   1、科学的演唱技巧的运用   2、注重声腔的流动   三、民族声乐的声音符合民族审美倾向   第二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字”   一、对“字”的解析   二、精妙的吐字行腔   1、吐字清晰准确   2、行腔中字与字衔接连贯自然   三、民族声乐中衬词的独特作用   第三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情”   一、对“情”的解析   二、朴实自然的“情”   1、对声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2、恰当准确的表现情感   三、丰富多彩、细腻真切的“情”   1、生活感受积累的真实情感体验   2、创造性的表现歌曲情感   2.1音色的变化表现特定的情感   2.2表演者正确的情感审美意识   第四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形”   一、对“形”的解析   二、“形”美在民族声乐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事物   1、自然景色   2、人物形象   三、“形”美在民族声乐表演者全身心的表演   1、民族声乐表演者自身舞台形象的塑造   2、真情投入的舞台表演   2.1表情生动,富有激情   2.2身段优雅,表演贴切作品   第五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韵”   一、对“韵”的解析   二、演唱语言的韵律美   三、民族声乐声音的风格美   四、民族声乐情感表达的韵味美   五、民族声乐表演的韵味美   本科论文提纲 篇9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宄范围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公司财务特征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2.2 公司治理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2.3 财务重述动因   2.4 财务重述经济后果   2.5文献评述与启示   3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宄假设   3.1 概念界定   3.1.1 财务重述概念的界定   3.1.2 债务融资概念的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行为学理论   3.3 研宄假设   3.3.1 融资需求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关系   3.3.2 财务报告重述对债务融资的影响   4 实证研究设计   4.1 融资需求与财务重述相关关系研宄   4.1.1 样本选取   4.1.2 数据搜集   4.1.3 变量定义   4.1.4 模型设定   4.1.5 描述性统计与差异分析   4.1.6 自变量相关性检验   4.1.7 Logistic 回归分析   4.2 财务重述与债务融资相关关系研究   4.2.1 样本选取   4.2.2 变量定义   4.2.3 模型设定   4.2.4 描述性统计与差异分析   4.2.5 自变量相关性检验   4.2.6 线性回归分析   5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5.1 研宄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健全监管制度,加大处罚力度,落实赔偿责任制度   5.2.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5.3 研宄展望   本科论文提纲格式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与作用   本专业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全面考查学生在本科阶段在法语读写方面的学习成果,包括:   1)法语笔语表达能力:用法语分析、归纳、陈述、论述所选专题内容。   2)查阅法文文献、分析归纳原文资料的调研能力。   撰写论文本身是一个为将来做科研工作进行学习和训练的过程。   二、国际合作办学(贸易方向)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专业对国际合作办学3+1项目(贸易方向)毕业论文的要求不同于单一语言文学方向论文的要求,根据培养法语本科+专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参照法国商学院对商科   学生实践性写作一般规范,本专业规定3+1项目(贸易方向)毕业论文要求用法文撰写,论文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一篇在法国企业实习的实习报告,撰写要求以法方学校要求为准;   2、一篇小论文或评论,对有关国际贸易专题或法国商科教学方面的选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评论。小论文的撰写要求如下:   篇幅为a4纸4号字单倍行距打印稿不少于8页。   要求对选定专题进行分析、归纳和论证,提出个人的见解。   要求有标题、引言、正文(至少3个部分)和结论。   要求用中文和法文各写一篇150字的摘要,并列出关键词。   要求列出参考文献(bibliographie):至少列出3篇正式出版物。   (论文的具体格式详见电子版范例。)   三、导师   导师主要由法方教师担任,具体安排由法方学校负责。我系教师负责论文的最后评阅和评审。   四、关于对文献的合法使用的要求   1)引用文献资料原文必须加注释(notes),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凡是不加注释地引用或翻译文献将一律被视同抄袭或非法引用,将严重影响论文评价(见评审标准);   2)引用必须合理,符合论证逻辑,但一般不应长篇引用文献;   3)对资料中的事实或观点,可以根据论文论证的需要,在说明来源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但所有参考资料均应列入文后的“参考文献”(bibliographie)中。   五、毕业论文的统一提交格式   论文要求交稿一式二份,并用3.5寸软盘上交word格式电子版。   每份论文必须包括下列各页:   1)封面(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年级、导师姓名、日期等);   2)提纲或目录(包括各部分的页码);   3)正文,如有必要可为各部分加小标题,部分之间空2行,自然段间空1行,各边适当留出空白,左边留出装订空白;   4)参考文献(bibliographie),要求至少列出2份参考文献,包括:作者、题目、版本、日期等;   5)notes(注释);   6)如有必要可加annexe(附件)。   六、毕业论文的成绩考核   1.毕业论文的评阅工作   论文首先由法语系教授和正副系主任组成的论文评审委员会进行初评。程序是:导师给出初评分数,评审委员会成员进行评阅和复审,确定初评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答辩。   论文初评的评审标准如下:   1)格式达到要求10分   2)分析论证的逻辑性与合理性25分   3)法语表达的正确与通顺程度50分   4)文献引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15分   (注:严重抄袭者上述2)、3)、4)项均将大幅扣分)。   论文初评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   2.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论文初评后,论文评审委员会召开毕业论文   答辩会。要求论文作者用法语口头介绍论文的主题、主要论点和结论(5分钟),并用法语回答评委的提问(8分钟)。   评委根据答辩人表述内容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法语口语表达的正确与流畅程度打分,然后经评审委员会综合给出答辩评分。答辩的满分为100分。   3.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的评定   论文的最终成绩由初评分占60%和答辩分占40%的比例计算评定。   评审委员会根据最终成绩对论文给出以下评语:   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4.被评为优秀论文者须提交以下文稿:   1)论文的中文摘要一篇;   2)论文的精彩片断3—4段,原文+中文译文a4打印稿,合计2页左右。   七、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参加“3+1”项目的毕业生应于6月底回国后立即向法语系提交论文,填写规定的表格。   7月1日左右由系评审委员会进行初评。   7月5日左右进行答辩。经评审委员会评定的最终成绩上报教务处。 ;
2023-06-15 13:14:011

李建伟的主要论文

0、《对我国商个人立法的分析与反思》,《政法论坛》2009年第5期,独著,1.4万字。1、《制度建构:两大法系公司检查人选人制度及其借鉴》,《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1.2万字。2、《论公司决议可撤销的适用事由——基于司法适用立场的立法解释》,《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独著,1.3万字。3、《论股东知情权的权利结构及其立法命题》,《暨南学报》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1.1万字。4、《股东查阅权行使机制的司法政策选择》,《法律科学》2009年第3期,独著,1.3万字。5、《论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与作用定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独著,1.2万字。6、《论人格信息财产权——附着于人格要素的经济利益的定位与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1.0万字。7、《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在一人公司的适用——以《公司法》第64条为中心》,《求是学刊》2009年第2期。8、《从严格限制到有节制的宽容:规制董事关联交易的制度演进——中国的经验与实践》,《庆熙大学法学研究》(韩国法学季刊),独著,1.6万字。9、《正确发挥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育的导向性作用》,《中国司法》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0.9万字。10、《马明哲天价年薪事件的法律命题:公司高管薪酬市场与法律的有限干预》,《证券市场法治评论》第1卷,1.7万字,法律出版社2008年11月版。11、《美国证券私募发行豁免规则的修正及其启示》,《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第9期,第一作者,1.1万字。12、《瑕疵出资股东的资本充实责任》,《人民司法·应用》,2008年第17期,独著,0.9万字。13、《论有限公司强制分配股利之诉》,《法律应用》2008年第8期,第一作者,0.8万字。14、《高管薪酬规范与法律的有限干预》,《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独著,1.4万字,《中国学术期刊》(英文)全文刊载。15、《公司治理中法律作用的局限性及其破解》,《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7期,独著,1.0万字。16、《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类型及其救济体系再构建——以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为中心”,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2008年第2卷(总第15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7、《法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一般理论及其政策意义》,《证券法苑》(创刊号),2009年9月。18、《本科法学教育对司法考试的影响》,《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12日。19、独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中国发展路径与有限合伙制度》,《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8月号。20、独著:《分清民营企业家的犯罪与原罪》,《公司法评论》第8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5月版。21、独著:《公司关联担保规制的制度变迁与政策选择》,载《商事法论集》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22、独著:《尊重规则,敬畏法律》,《公司法评论》第3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01。23、独著:《论母子公司战略管理与控制机制的关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总第163期,2005,11。24、独著:《论上市公司股东的质询权及其行驶》,《证券市场导报》总第164期,2006,03,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投资与证券》2006,06转载。25、《有限公司制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立法选择》,《公司法评论》第2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09。26、独著:《公司制度异化的消解与公司自治 ——兼论公司法规范规定性与选择性的平衡》,《法大民商经济法评论》第2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27、独著:《论董事会的职能定位与职权配置——理论、制度设计与运行》,“中国与世界:公司法改革国际峰会”提交论文。28、独著:《论限制公司对外担保能力及其合理性——以公司法第60条第3款为中心》,《法大民商经济法评论》第1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29、独著:《论我国独立董事职能的定位》,《法大评论》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30、独著:《论法律在公司管理中作用的有限性》,《民商法理论与实践——祝贺赵中孚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31、独著:《论公司对外担保能力的限制及其合理性》,《证券市场导报》总第138期,2004年1月。32、独著:《论我国独立董事产生机制的重构》,《法律科学》2004年2期。33、合著:《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效力》,《现代法学》2004年1期。34、独著:《论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完善——兼及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法学》2004年2期。35、独著:《选择独立董事的正确人选》,《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4期。36、独著:《论我国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完善》,《会计之友》2004年4期。37、独著:《影响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的因素研究》,《中国法律评论》2004年3期。38、独著:《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完善》,载《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1期。39、合著:《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12月。40、独著:《论我国一人公司立法问题》,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41、合著:《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中国律师》2001年12月。42、独著:《德、美、英固定转售价格的法律规制》,《经济与法》2000年第2期。43、独著:《法国标准合同制度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44、独著:《公平诉讼观与诚实信用原则》,《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45、合著:《海峡两岸公司法关于公司监督的比较研究》,《台湾法研究学刊》1998年第5期。46、合著:《论我国确认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可行性》,《中国软科学》1998,09。47、合著:《论建立我国律师继续教育制度》,《司法研究》1998年6期。48、合著:《裁判与规范——对司法审判基本矛盾的法哲学分析》,《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5期。49、独著:《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初探》,《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3期。50、独著:《论公司在股东代位诉讼中的地位》,《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6期。51、合著:《解决争议条款的独立性刍议》,《现代法学》1998年3期。52、合著,《建设工程合同中的任意第三人利益保护问题》,《法论》1998年2期。53、独著,《民事诉讼的目的论纲——从宪法基础的角度》,《研究生时代》1999年1期。54、独著:《〈建筑法〉对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承包形式的立法完善》,《法苑》1998年1期。55.第一作者:《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研究》,《民商法论丛》第39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版
2023-06-15 13:14:141

商业银行职工董事是否可以领取津贴

我国公司董事的类型在相关法律中没有明确的界定,我们仅以上市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其董事可分为两在大类,即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其中内部董事又可划分为经营者董事和非经营者董事两类;外部董事又可划分为有关联关系董事和无关联关系董事两类。 内部董事是指全职受聘于上市公司,并在上市公司支薪的董事,也称为“执行董事”。据调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董事占到50%以上的公司占到78%左右。其中,经营者董事是指在上市公司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有行政决策权的董事。目前,此类董事在上市公司董事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据1998年调查,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担任的占全部上市公司的47%左右;非经营者董事是指全职受聘于上市公司,但不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的董事,可能是纯出资人代表,如董事长等,也可能是高级技术开发人员,也可能就是内部职工的代表。目前,此类董事占比例较小。所以,内部董事又可划分为专职董事、经理董事和一般兼职董事三类。 外部董事(OUTSIDEDIRECTOR)是北美常用的一个名词,指非全职受聘于上市公司,即不是主要在上市公司上班,也不在上市公司支薪的董事,在英联帮国家也称为“非执行董事”(NON-EXECUTIVEDIRECTOR)。其中,有关联关系董事;无关联关系董事就是指现正在大力推行的独立董事。据经合组织(OECD)1999年调查,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美国为62%,英国为34%,法国为29%。 据美国《财富》杂志调查,美国公司1000强中,董事会的平均规模为11人,外部董事为9人,而内部董事人有2人。所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外部董事比例还是一个快速增加的势头。 由于支薪渠道不同、责任和对企业的贡献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类型的董事其报酬形式和水平的差异。目前,内部董事大都按照其经营管理职务支薪而外部董事大都在其派出单位支薪,有些要在上市公司领取津贴。(注:参考资料:《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9月“独立董事研究”) 二、我国公司董事报酬政策 作为上市公司的决策者,董事有权力参与决定企业高管人员的报酬,但他能不能决定自己的报酬?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能讲清楚,政策规定上也是一个模糊点。有哲人说过“隐秘就是引人关注的符号”,董事的报酬一直是公众和公司职工关注的焦点也就不奇怪了。作为当事人,他们也很苦恼,屡屡就教于我们。为此我们查阅了一下目前正在执行的有关政策规定。 (一)对董事报酬的原则性规定 作为规范中国企业行为最重要的法规,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二节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股东大会有权“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三)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也就是说,董事一定是出资人的代表,并由出资人决定其报酬。这在理论上是绝对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众多中小股东根本不知道,也无从了解哪个董事干得怎么样,到了股东大会上七嘴八舌,谁能权威性地拍板?最后还得大股东定音。因为董事大都是大股东的代表。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和董事的关系,2002年1月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其中第三章“董事与董事会”中的第一节第三十二条专门规定:“上市公司应和董事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公司和董事之间的权利义务、董事的任期、董事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责任以及公司因故提前解除合同的补偿等内容。” 请注意,在上述合同内容中,没有提到董事的报酬问题。也就是说,董事报酬问题不是必备条款。也可能情况太复杂,不好做出统一的规定。 但是在第六节“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的第五十六条提到:“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研究董事与经理人员考核的标准,进行考核并提出建议;(2)研究和审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与方案。”也就是说,明确规定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具体承担《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授予股东会决定董事报酬的工作。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这里实际是受股东会的委托工作,并对股东负责。 (二)对董事报酬方面的操作性规定 应该说,上市公司董事具体应该拿多少报酬,谁也没有规定,谁也不好规定。但是,谁来具体确定上市公司董事的报酬标准,确定上市公司董事报酬的操作程序等问题,证监会最近拿出一个操作办法。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第五章“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中的第一节“董事、监事、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中的第七十一条规定:“董事报酬的数额和方式由董事会提出方案报请股东大会决定。在董事会或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董事个人进行评价或讨论其报酬时,该董事应当回避。”第七十二条还要求“董事会、监事会应当向股东大会报告董事、监事履行职责的情况、绩效评价结果及其薪酬情况,并予以披露。” 确定董事报酬的基础是对董事的绩效考核结果,所以在证监会同文的第七十条中规定:“董事和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组织。独立董事、监事的评价应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必要的,但是这个规定操作性差了一些。谁都知道,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让董事会评价董事,还是自己考核自己,自己给自己发工资。而自己给自己发工资是中央领导明确反对的,也是任何企业分配中的一大忌。可反过来说,董事会是上市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不让董事会给董事定工资,让谁来干这件事?总不能明确规定让大股东来决定吧。也够难为证监会的。对独立董事和监事就更难办了,本来就是为了监督考核董事会成员,才设了独立董事、监事,谁又能监督考核他们呢?没办法,证监会只好让他们“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了。 当然,证监会也明白,自我考核评价就是“良心”的考核评价,而市场经济是不相信“良心”的。任何“人”都是“经济人”,这是制定市场经济规则的基本出发点。所以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二节“董事的义务”第三十八条中又强化规定:“董事会决议违反公司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曾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董事除外。”第三十九条“经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公司可以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但董事因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而导致的责任除外”。这个规定的意思就是,如果董事不用心做事,没有能力做事或丧失了良心做事,都要个人赔钱的,连保险公司都不保你。市场经济不相信“良心”但相信“钱”,相信“法”。但是有很多董事对此不服气“让我赔钱?先说说给了我多少钱?”是呀,有很多董事是不拿报酬的,哪有不给人家钱白让人家干活,干不好还要赔钱的道理。看来,要落实董事赔偿责任还有好大一场“架”好打哟。
2023-06-15 13:15:031

会计造假案例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早期主要从事天然气、石油传输等传统业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安然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其复杂而又高超的技巧使安然公司得到了金融创新巨擘的美称,并且成为美国MBA教材中案例而倍加赞赏。安然公司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成功地通过会计造假来维持公司不正当的利益。  一、构造特殊目的实体(Speeial Purpose Entity,SPE)  SPE是为了特定目的而构造的实体,是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它在不增加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情况下融入资金。安然公司为了能为他们高速的扩张筹措资金,利用SPE成功地进行表外筹资几十亿美元。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安然公司未将两个SPE的资产负债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但却将其利润包括在公司的业绩之内。美国会计法规规定,只要非关联方持有权益价值不低于SPE资产公允价值的3%,企业就可以不将其资产和负债纳入合并报表。但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要企业对SPE有实质的控制权和承担相应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从事后安然公司自愿追溯调整有关SPE的会计处理看,安然公司显然钻了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仅就这两个SPE,安然公司就通过合并报表高估利润5亿美元,少计负债25亿美元。  二、构造复杂的公司体系进行关联交易  安然公司创建子公司和合伙公司数量超过3000个。之所以创建这些公司是为了通过关联交易创造利润。媒体所披露的最典型的关联交易发生在 2001年第二季度,安然公司把北美3个燃气电站卖给了关联企业,市场估计此项交易比公允价值高出3亿至5亿美元。还将它的一家生产石油添加剂的工厂以 1.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另一个关联企业。而该工厂早在1999年被列为“损毁资产”,冲销金额达4.4亿美元。之所以创建这么多而复杂的公司体系,拉长控制链条,是为了通过关联交易自上而下传递风险,自下而上传递报酬,在信息的披露上把水搅混。  三、将未来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  安然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许多是通过与能源和宽带有关的合约及其他衍生工具获取收益,而这些收益取决于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预期。在IT业及通讯业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安然只将合约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计入财务报表,并且未对相关假设予以充分披露。  上述案例表明,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并不能改变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是要败露的。有趣的是,安然问题的败露与虚假信息的曝光相关联。请看2001年发生的事件:2月20日,《财富》杂志称安然公司为“巨大的密不透风”的公司,其公司债务在堆积,而华尔街仍被蒙在鼓里;10月16日,安然公司宣布第三季度亏损6.18亿美元;10月26日,安然公司向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通报了公司的问题;11月8日,安然公司承认自1997年以来虚报盈利约6亿美元;12月2日,公司股票价格从当年最高每股90美元降至每股26美分,下降99%,安然公司只能选择申请破产。  如果说安然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犯了第一个错误的话,那么运用会计造假是犯了第二个错误。如果说在犯了第一个错误时,还有可能采取行动挽救公司命运的话,那么在犯了第二个错误后,错误的后果达到了极至,企业悲剧性的结局将很难避免。会计造假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其获得暂时的成功,也可以使其永久身败名裂。安然公司可谓“成也会计,败也会计”。  会计造假只能蒙骗一时,不能蒙骗一世。依靠会计造假发展企业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是会计造假者应该谨记的。
2023-06-15 13:15:122

金融专业的核心刊物都有哪些?

说实话金融专业的学术期刊非常多,但你应该尽量看一些水平高的期刊。我向你推荐金融研究 投资研究 保险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国际金融研究 财经研究。如果你是学生的话你可以看看你们学校买了中国期刊网这个数据库了吗,它收录了中国所有期刊的文章,而且可以下载。这样你要搜寻和阅读某一个感兴趣的题目的文献就非常方便了。
2023-06-15 13:15:212

经济类十大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F 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峰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F4/6工业经济(含F27)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F81 财政.国家财政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2023-06-15 13:15:381

国内比较权威,比较全面的财经杂志有哪些?

福布斯、第一财经周刊、经理人、汇魂周刊等等,主要还是个人需求偏向看哪种。
2023-06-15 13:15:451

金融学核心期刊有哪些

北大核心《xxx经济》还可发10-12月份,需要速联。可写发金融类的核心期刊主要有: 金融研究 ; 国际金融研究; 金融论坛; 金融理论与实践; 保险研究 ; 证券市场导报; 中国金融; 武汉金融 ; 上海金融 ; 金融与经济; 财经理论与实践农业经济 ;商业经济研究 等等
2023-06-15 13:15:533

管理学的核心报刊有哪些

  管理学的核心报刊有: 第一层次:2种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第二层次:(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北大图书馆等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版]共同收录)23种 科研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中国软科学 、科学学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预测 、中国科技论坛 、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管理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未来与发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学刊、城市规划、地域研究与开发、城市规划学刊 第三层次:22种 研究与发展管理 、商业经济与管理 、软科学、科技管理研究 、管理科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旅游科学——仅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收录,9种 中外酒店、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版、决策借鉴、企业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上海投资、研究与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证券市场导报、中外管理——仅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3种
2023-06-15 13:16:224

学经济学,金融学的在哪可以发表相关专业的论文呢

以下这些都是国家核心期刊,可供选择参考:综合性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经济计划与管理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工业经济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贸易经济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财政、国家财政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货币/金融、银行/保限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2023-06-15 13:16:413

中国的保险类刊物有哪些阿?有邮箱地址么?

保险类核心期刊表1 金融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郑州市丰产路21号河南省人民银行(450002) 2 银行与企业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支行 武汉市武昌中南路69号(430071) 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8号华融大厦金融研究所(100037) 4 金融管理科学(改名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省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市郑花路29号(450008) 5 国际金融 中国银行总行 北京市西交民巷17号(100818) 6 金融与经济 江西省金融学会,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江西省南昌市铁街25号11楼(330008) 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北京市区郊民巷17号(100031) 8 中国投资管理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北京市复兴路丙12号建行总行转(100810)9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0 农村金融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北京市复兴路甲23号中国农业银行(100036)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新址(310012)12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3 广东金融 广东金融学会 广州市沿江西路137号南楼4楼(510120) 14 中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街3号(100055) 1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路18号银都大厦802,809(200120) 16 投资研究 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所 北京市金融大街25号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室(100032) 1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北京市西郊民巷22巷(100031) 18 上海保险 上海市保险学会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9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深圳证券交易所14楼(518010)
2023-06-15 13:16:481

金融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金融类的核心期刊1、金融研究主办单位为中国金融学会,地址:北京西城区成方街33号2号楼,联系电话:010-66195402。2、国际金融研究主办办单位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地址: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电话:010-66594056。3、证券市场导报主办单位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地址: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深圳证券交易所17楼,电话0755-25918592。4、投资研究主办单位为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政研室,地址:北京市金融大街25号,电话010-67597844。5、金融论坛主办单位为城市金融研究所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地址北京海淀区翠微路15号,电话:010-66109108。参考资料来源:韶关学院图书馆-金融类核心期刊信息表
2023-06-15 13:17:158

说几个有关银行的杂志、报纸、网站和书。

1、《纵观环球银行》。银行第一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深度剖析世界各国银行,解读他们在探索银行经营策略、营销管理、网点服务、智能化道路上困惑与智慧的专业杂志,国家级期刊。纸质版电子版同步发行。2、《西南金融》。介绍经济、金融形势、经济发展战略及有关经济部门的改革情况;推动金融理论、政策研究,普及金融知识,面向市场,贴近读者,为地区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学术性比较强。3、《投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现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等权威机构收录,主要征稿方向:金融改革、商业银行、资本市场、投资动态。4、《证券市场导报》。金融专业刊物。载文探索证券市场运行规律,报道证券市场动态和最新发展状况,介绍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听取专家的评价与分析,对中外证券市场进行比较研究。主办单位: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2023-06-15 13:18:413

经济学有哪些核心期刊啊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23-06-15 13:19:014

国内现在什么金融期刊 比较 权威和有名??急用啊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金融论坛 4、金融理论与实践 5、保险研究 6、证券市场导报 7、中国金融 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财经理论与实践 12、财经 13、投资研究 14、新金融 15、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16、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8、经济导刊19、南方金融
2023-06-15 13:19:102

发表的快的经管类核刊

主要有如下分类经管核心期刊,希望对你有帮助。至于快慢得去了解了...F 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F12,2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含F27)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 财政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经理论与实践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2023-06-15 13:19:361

《投行笔记》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投行笔记》(徐子桐)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7T-Egi-If3819j5GpNxxA 提取码:f5mt书名:投行笔记作者:徐子桐豆瓣评分:6.7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3页数:288内容简介:在外人或媒体眼里,投行往往意味着高薪、加班、出差、激动人心的财富故事。实际上,投行只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已。而且,中国投行更处于发展初期,需要不断面对政策动向和转型。所以,你想象中的彼投行,也许并不是此投行。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背后是一摊摊琐细的事、一个个具体的人、一项项繁杂的规定、一次次的揣摩斟酌。作者徐子桐在10年的国内投行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出这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行笔记》。全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名为“职业篇”,道一道投行那些事;第二篇名为“项目篇”,讲一讲操作那些事;第三篇名为“专业篇”,谈一谈专业问题的解决。作者简介:徐子桐国内投行专业人士。从2003年开始在国内大型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相关工作,先后任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并购业务部业务董事及投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总监、执行总经理,参与多起企业上市改制辅导、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再融资、债券承销和并购重组等实务操作案例,曾在《法学》《中国证券报》《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导报》等发表若干专业文章。
2023-06-15 13:19:431

西南金融是北大核心期刊吗

《西南金融》不是北大核心期刊北大金融类核心期刊只有: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金融经济学研究 中国金融 金融论坛 上海金融 证券市场导报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南方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新金融 武汉金融 金融与经济 银行家 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货币市场 金融评论 农村金融研究
2023-06-15 13:20:041

中美法律交流基金会主席董华春的个人介绍

董华春 纽约大成律师事务所(Dacheng Law Offices)合伙人(执业重点为美国上市/私募/投资并购/基金),中美法律交流基金会(the U.S.-China Legal Exchange Foundation)会长,世界银行项目专家,曾供职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审批过证券发行上市,监控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调查过上市公司违反美国证券法的行为,参与过对违法公司的具体诉讼,起草过美国证券法具体规则,并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发的“经纪商-交易商监管资格证书”和“证券发行会计审计专业培训证书”。 董华春为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金融投资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秘书长,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国际金融法博士(曾被评选为“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证券法博士,香港大学访问学者,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会访问学者。曾出版专著《美国共同基金风云》、《<证券投资基金法>条文释义与法理分析》、《金融法概论》、《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透视》、《金融法典型案例》、《金融法小词典》等多本著作,在美国Harvard China Review(哈佛中国评论),International Trade Law Journal(国际贸易法)等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在《金融法苑》、《法制日报》、《21世纪经济报导》、《证券市场导报》以及其他法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联系邮箱969335600@qq.com 。 纽约大成律师事务所(Dacheng Law Offices)合伙人(执业重点为美国上市/私募/投资并购/基金),中美法律交流基金会(the U.S.-China Legal Exchange Foundation)会长,世界银行项目专家,曾供职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审批过证券发行上市,监控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调查过上市公司违反美国证券法的行为,参与过对违法公司的具体诉讼,起草过美国证券法具体规则,并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发的“经纪商-交易商监管资格证书”和“证券发行会计审计专业培训证书”。董华春为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金融投资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秘书长,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国际金融法博士(曾被评选为“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证券法博士,香港大学访问学者,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会访问学者。曾出版专著《美国共同基金风云》、《<证券投资基金法>条文释义与法理分析》、《金融法概论》、《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透视》、《金融法典型案例》、《金融法小词典》等多本著作,在美国Harvard China Review(哈佛中国评论),International Trade Law Journal(国际贸易法)等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在《金融法苑》、《法制日报》、《21世纪经济报导》、《证券市场导报》以及其他法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联系邮箱969335600@qq.com 。
2023-06-15 13:20:101

有什么好点的财经杂志?

已解决问题收藏 [标签:财经,&nbsp财经杂志] ___蒲施含曦 忘了说了,在学术上比较有权威性的包括如下核心期刊: 1. 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 3. 财贸经济 4. 商业经济与管理 5. 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 7. 销售与市场 8. 广东商学院学报 9. 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 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3. 国际经济合作 14. 对外经贸实务 15. 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 17. 中国物流与采购 1. 税务研究 2. 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 4. 税务与经济 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6. 财贸论丛 7. 当代财经 8. 财经研究 9. 财经问题研究 10. 中国财政 11. 财经科学 12. 中国税务 13. 财政监督 1. 金融研究 2. 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 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 7. 中国金融 8. 武汉金融 9. 上海金融 10. 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 12. 财经 13. 投资研究 14. 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16. 浙江金融 17.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8. 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您已经评价过! 您已经评价过! 您已经评价过! 您已经评价过!问问专家团湮没风涟一醉终痴缠,容华谢后,莞然临风。
2023-06-15 13:20:281

国内经济管理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尽量全一些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 F4/6工业经济(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2023-06-15 13:20:361

中国有哪些好的经济类杂志

经济类核心期刊: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  F11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  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峰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  (含F27)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 财政.国家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2023-06-15 13:21:111

公司的盈余操纵案例分析

公司的盈余操纵案例分析 盈余操纵尽管不像财务欺诈被法规政策所禁止,但过度、过滥的盈余操纵,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还会误导投资人的投资行为,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为了准确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操纵的行为,有必要对盈余操纵的动机和主要手段进行深入分析。 一、盈余操纵的动机 1、获得融资资格 企业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三年盈利的条件,于是一些本不符上市条件的企业,为了能上市,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操纵,甚至造假:股票已上市的公司可以通过配股或增发新股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配股或增发新股的意愿也十分强烈。但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三个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也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就想方设法进行盈余操纵,以抬高净资产收益率。尤其是那些前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已达到10%的公司,如果第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10%,则前功尽弃,于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动机的驱驶下,更会采取各种手段操纵盈余,以期获得配股资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控股股东能从上市公司获得大量的资金。当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配股或增发新股融资时,控股股东往往具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2、提高新股发行或配股价格。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大限度地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公司所能够募集资金的数额取决于股票发行数量和每股发行价格两个因素。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有额度限制,在有限的额度内要获得最大限度的资金量,只有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而市盈率的大小受到政府的管制,所以每股收益的大小就成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多少的决定因素。因此,上市公司都有意提高每股收益,一些券商为了争取到公司的承销资格,承诺帮助公司进行利润包装,在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就产生了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此类问题在配股过程中同样存在。配股价格一般按该上市公司股票一定期间市场收盘价平均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确定。为了尽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进行配股,上市公司往往配合庄家推高股价或将股价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但股价需有业绩支撑,因此,需配股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盈余操纵来提高公司业绩。 3、二级市场炒作(操纵股价) 企业股票上市后,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目的。股票价格预期的波动也可能是蓄意地使股价作暂时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控制权或待价而沽。 4、扭亏为盈,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或避免处罚 公司上市对于企业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前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上市之后却成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企业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和经营者的声誉,能力也和上市公司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控股股东与管理者的形象往往与上市公司的形象俱荣俱损。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公司的股票就会进入“垃圾股”的行列,公司的形象也随之受损。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特别处理”和“摘牌”制度更是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形成巨大的压力。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实施有别于其他股票的交易制度,在股票名称之前冠以"ST"符号以示区别;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即被“摘牌退市”。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戴上ST,一些公司会竭力操纵粉饰其经营业绩,尽可能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的上一年巨额亏损,第二年扭亏,第三年又亏损等奇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有些上市公司如果已被带上ST帽子,为了不被退市,这些带帽公司一般都表现出强烈扭亏为盈的欲望以达到摘帽的目的。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必然会进行利润操纵借以扭亏。 5、为了业绩评价考核,保全职位和获得高额报酬 当公司盈余的高低关系到公司管理层的切身利益(包括报酬和职位)时,管理层就会利用会计操纵手段来使公司业绩达到公司内部和市场的预期 二、管理层操纵利润的手法 盈余操纵手段可分为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巧用会计政策、费用挂账、非经营性业务等,非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关联交易、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地方政府支持等。 1、巧用会计政策 巧用会计政策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操纵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的核算方法、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产品开发费的核算方法、职工保险金的核算方法等的选用及变更均会对会计利润数额产生一定影响。会计方法的变更除由于会计准则变迁、采用新方法更能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正当理由外,往往是为了操纵利润,尽管会计政策的变更为会计准则所允许,但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容易被审计人员甚至公众识别,且效果有限,因此,利用这类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较少。 通过各类准备金的计提和冲回是上市公司调节损益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要求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有应收账款、存货、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依照现行会计制度,上市公司在各项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方面,具有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这就给上市公司机会利用有关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大幅地调节损益。尤其是有些上市在亏损年度,集中巨额地计提各项准备,当年大亏一把,使企业轻装上阵,为下年度扭亏为盈作好准备。另外,由于会计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可以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式处理,而固定资产大修理的时间及金额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来调节利润就具有较大的弹性。有些上市公司尤其是制造类上市公司,把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预提和冲回或待摊挂账作为调控损益的一种方法。 2、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 按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发生的该处理的费用,应在当期立即处理并计入损益。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尤其是为了使当期盈利,则故意不遵守规则,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之目的。 3、通过其他业务收入进行利润操纵。 其他业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零星的收支业务,其他业务不属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但对于一些公司而言,它对公司总体利润的贡献确有“一锤定千斤”的作用。比如吉轻工,1997年主业亏损4292万元,可“庆幸”的是,其在1997年内兼并了长春轻 工业 机械厂,该厂于1997年11月进行了一项土地使用权转让,净利达5198万元,吉轻工也由此当年转亏为盈,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3%.3.2投资收益。 4、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在利润表中,“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反映的是企业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事项而对本年利润的影响额。因此,一些公司也因此而“置之死地而后生”。例如耀华玻璃在1997年度出现业绩严重滑坡,利润总额仅有143万元。但在利润表中,却出现了高达3434万元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对此公司也给予了充分的解释:根据地方财政的有关文件对部分负责科目进行清理。一是“玻璃熔窑之一九机窑停产清理,不存在更新及大修理问题”,经批准将以前年度“预提的熔窑复置金扣除清理费用的余额1180万元冲销”;二是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公司所欠的财政委托贷款利息就地核销,故将以前年度已计入财务费用的应核销利息进行调整,计1574万元”;三是“因1997年度公司经营效益欠佳,根据公司统一实行的工效挂钩办法,按年终财政部门清算的工资下浮额相应调整下浮工资,调整以前年度累计计提的效益工资计680万元。” 5、关联交易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能全流通,股权较集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是最常用的手法。据蒋义宏对上市公司经理进行调查,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的支持率达55.56%(《证券市场导报》,2001.3),另据对沪深两市2000年的1018家上市公司统计,发生了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有 949家,所占比例高达93.2%。其中,有488家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涉及总金额达1217.58亿元。在资本经营活动发生了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214家。另有844家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应收应付款的结算余额,上市公司关联应收款总额达828亿元,关联应付款总额为237亿元。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比较泛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影响较明显。 通过近几年的演化,现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资产置换、股权转让、托管经营、内部转移定价、出售无形资产、甚至还有“无偿赠予”等。 6、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 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来操纵盈余的做法在上市公司不断花样翻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视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对于盈利状况较大的子公司,如持股比例在 20%以下,上市公司一般会寻求提持股比例至20%以上,从而改用权益法核算,以增加当期收益;对于连年亏损的子公司,上市公司一般会将持股比例减至 20%以下,从而改用成本法核算,以暂时隐藏该项亏损;有的上市公司年末超负荷接受订单,尽可能多发货物,向顾客提供特殊信用条件以尽可能提前实现销售收入;有的上市公司借助与第三方签定“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另外有些广告费较大的上市公司,采用上年度预付或下年度后付的方式来操纵盈余等等。 7、地方政府支持 地方政府给当地上市公司“业绩”援助,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一种特殊现象。从地方利益看,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推动地方经济作用很大。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的指标很紧,壳资源十分珍贵。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忍上市指标作废或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向本地区上市公司进行援助,给予政策上的扶植。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援助就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重要手段。比如,地方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越权给上市公司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退税;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为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润,使其达到二级市场上筹资的要求,地方政府往往会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有的补贴数额很大,显然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许多上市公司的补贴收入在利润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此外,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也是地方政府援助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财务报表分析 针对操纵利润的手法扣,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1、比例分析 通过比例分析,查出年末比年初变动较大的科目,重点核实 2、结构分析 利润表各项目占收入的比重分析,查找比重变动较大的科目。 3、查看重点科目,看是否金额是否核实。利润表中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年初未分配利润变动、所得税费用,要重点查看。 4、查看报表编制会计政策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频繁关联交易,是否存在费用挂账和收入费用的入账截止查看。
2023-06-15 13:21:331

关于股票期权会计问题

  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会计文苑 >> 优秀论文 >> 其它会计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国际动向及启示  --------------------------------------------------------------------------------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源于公司治理理论的股票期权制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光后,再一次成为人们评论的焦点,激励经营者的股票期权,现在却成为公司财务丑闻的制度陷阱,而这一制度陷阱的背后,却是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问题,由此,人们的视线聚焦在股票期权会计上,本文试就股票期权会计的产生、发展,谈谈笔者的观点。  一、引言  1953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CAP)第43号研究公报首次涉及“股票期权和股票购买计划的补偿(Stock Option and Stock Purchase Compensation Involved in Plans)”的会计处理问题。1972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 Board,APB)发布了APB第25号意见书:《关于发给员工股票的会计处理的意见书》(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 opinion 25,Accounting For Stock Issued to Employees)。该意见书规定,公司采用“内在价值法(intrinsic value approach)计算期权费用,具体规定为:股票期权的行权价(exercise price)超过股票期权授予当日公允价值(fair market value)的部分,确认为期权费用,如果前者等于或小于后者,则期权费用为零。1973年6月,FASB又发布了《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征求意见稿(Exposure Draft of SFAS NO.123)。该征求意见稿要求确认和处理由于授予员工股票而产生的薪酬费用(compens ation expense),通过运用公允价值框架(fair value framework)和期权定价模型来估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并确认为期权费用。由于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反对,(注:特别是来自商业团体和来自国会的强烈反对,甚至直接威胁到FASB作为一独立的准则制定者的存在。)FASB于1995年10月发布了一份妥协的准则:FASB第123号公告《股票薪酬会计处理方法》(Accounting for Stock-Based Compensation,SFAS NO.123)。该准则鼓励但不是要求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来核算股票期权,同时,该准则也允许企业沿用APB25,如果企业运作APB25的会计处理方法,则要求其在年度财务报表的附注(footnote)中披露匡算(pro forma)的净收益(net income)和每股赢余(earnings per share,EPS);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发布了IAS19”雇员福利(Employee Benefits)“以及英国会计准则紧急工作组(Urgent Issue Task Force)制定的”雇员所有权计划基金会计(Accounting for ESOP Trusts,UITF13)“和”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hare Schemes,UITF17)“都涉及到了股票期权问题。  二、股票期权会计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因公司丑闻而倍受指责,其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制度漏洞  按照APB25,对于不同的股票期权,其会计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对于固定股票期权(fixed option plans)采用“内在价值法”(intrinsic value approach)计算期权费用,具体为:股票期权的行权价(exercise price)超过股票期权授予当日公允价值(fair market value)的部分,确认为期权费用,如果前者等于或小于后者,则期权费用为零,由于在授予时,其行权价与市价相同(at the money),没有期权费用发生;对于业绩股票期权和其他变动计划,其计量日是当员工可以收到的股票数量及其行权价都是固定时的日期,由于计量日可能比授予日要晚得多,任何费用都是不确定的,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那么,业绩股票期权计划的期权费用将比固定股票期权计划的要大,因而,公司往往会选择固定股票期权。  而且,企业还可以在SFAS123与APB25之间进行选择,虽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SFAS123优于APB25,但实际上,很少有企业采用这一方法,因为该会计处理方法将导致企业的每股收益(EPS)的大幅度下降,Nicholas·G·Apostolou.&.Larry Crumber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SFAS123规定:如果企业选择APB25,那么,要求其在年度财务报表的附注(footnote)中披露匡算的净收益和每股赢余。  我们看到,在这可选择的背后,是确认与披露之争,应该确认并达到确认标准的项目如果没有确认,而是选择披露的话,不但违背了一个基本的会计概念:披露财务信息并不能足以代替将其在财务报表中确认,而且也有损于财务报告的质量,这是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问题之一。  (二)解释公告:解释不清  为了克服这一“名存实亡”的局面,美国FASB发布了第44号解释公告(FIN NO.44):《关于涉及股票薪酬的会计处理》(Accounting for Certain Transitions Involving Stock Compensation),该公告规定:企业必须费用化重定价期权(reprice options),但问题是当公司股价从原来的高位下跌时,企业会无从选择:如果将行权价重定位于低价位,收益就会降低;如果不重新定价,将可能失去员工,而且FIN NO.44也有漏洞,公司可以通过重新定价(注:通过取消那些行权价高于公司股票市价的underwater options,然后重新定价,重新授予超过6个月有效的股票期权,就可以避免确认期权费用,Eastman Kodak,WorldCom就是利用漏洞。)避免了所有的薪酬费用。由此可见,该解释公告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这是问题之二。  (三)准则制定:有失中立  按照美国现行的会计准则SFAS123规定,企业可以在APB25和SFAS123之间选择,FASB承认,SFAS123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要优于APB25,SFAS123规定企业可以在SFAS123和APB25之间进行选择,并不是处于会计上的原因,而是出于政治上的压力,对于这一点,FASB也在SFAS123中承认了这一观点(SFAS123,PP61-62),作为一个独立性较强的准则制定结构,FASB一直是世人所推崇的标准,应该保持其中立性,不能对相同的交易规定受欢迎的和不受欢迎的处理方法,但在股票期权会计准则制定中,竟然屈服于政治压力(当然,政治因素是任何活动都要考虑的,而且有时还比较大),但这却导致准则失去了中立性,对于固定股票期权和业绩股票期权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了企业选择固定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不但损害了准则的质量,也扭曲了经济,这是问题之三。  (四)财务报告:流于形式  正是美国GAAP庞大的体系,存在一些漏洞,给企业留有“打擦边球”的机会,使得期权费用没有被确认,没有反映在企业的损益表中,而我们知道,股票期权对企业、股东、雇员等利害关系人都有影响,不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反映期权费用,这样的财务报表,不但不“真实公允”,也不符合“决策有用”和“保护投资者”的财务报告技师评估观(注:在评价财务报告质量时,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即用户需求观(user needs perspective)和投资者保护观(shareholder/investor protection perspective)。),这样的“残缺的”财务报告,显然质量不高,这是美国股票期权会计种种问题的最终体现。  三、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国际动向  鉴于近来股票期权会计存在的上述问题,美国近期对此有较大变动,具体为:(1)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2Sarbanes-Oxley法》,该法内容广泛,其中就要求对会计进行改革(包括改革股票期权会计),这一法案的生效,将为股票期权会计的改革铺平道路,同时,该法中也规定了要强化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2)已经有一些公司,如Cinergy,Citibank,Coca-cola,GE等宣布他们将改变现有的员工股票期权的会计核算方法,将采用公允价值确认期权费用,其他公司也正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FASB也欢迎这种做法,而且,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会计信息的用户也对该做法表示支持。(3)为了向那些自愿改变股票期权处理方法,选择公允价值来核算基于股票的员工支付计划的公司提供过渡指导,FASB于2002年10月4日,发布修订SFAS123的建议公告(Proposal Statement):股票薪酬会计——过渡与披露(Accounting for Stock-Based Compensation-Transition and Disclosure),该公告规定:企业可以采用追溯重报(Retroactive restatement)或沿用SFAS123的未来适用法(Prospective Recognition)作为过渡方法,也不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按SFAS123所要求的匡算额(pro forma amounts)。同时,该公告还要求企业向投资者提供更好、更高频率的有关股票期权成本的信息。(4)2002年12月31日,美国FASB发布SFAS148《股票薪酬会计——过渡与披露》,用于修订SFAS123,该公告规定了企业采用公允价值确认股票期权费用,并要求企业更明显(prominent)、更高频率的披露有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于股票的薪酬对匡算额(pro forma amounts)的影响。  IASB与FASB于2002年9月18日在Norwalk举行联合会议(joint meeting),商讨共同致力于建立高质量、相互兼容的会计准则,以向国内和国际财务信息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2002年10月29日,美国FASB与IASB在伦敦发布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这表明在9月份Norwalk会议的基础上,FASB与IASB在会计准则的协调上前进了重要的一步。由于没有可以涵盖有关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IFRS),IASB于2002年11月发布了以股票为基础的支付方式的征求意见稿(ED2:Share-Based Payment),该意见稿涵盖了相当广的范围,如授予员工的股票或其他权益工具(equity instruments),团体间涉及股票支付的货物或服务的交易,还包括使用基于股票的现金或其他资产支付(注:因为支付的金额是以企业股票或其他权益工具的价格为基础的,如现金股票增值权(cash share appreciation right)。)的交易。同美国SFAS123一样,该征求意见稿也要求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德国会计准则委员会(German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于2001年6月发布会计准则草案:股票期权计划及其相似支付安排的会计处理(Accounting for Share Option Plans and Simila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丹麦特许公共会计师协会(Danish Institute of State Authorised Public Accountants)于2000年4月发布了一份讨论稿(Discussion Paper):股票薪酬的会计处理(Accounting Treatmnt of Ahare-Based Payment);IASB、ASB和G4+1的其他国家于2000年7月发布的,由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导的讨论稿(Discussion Paper):股票薪酬会计(Accounting for Share-Based Payment)。  四、几点启示  我们看到,当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再次聚焦世人目光时,FASB和IASB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准则制定机构,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特别是FASB和IASB商定将共同致力于高质量、可相互兼容的会计准则的制定,使我们看到了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美好明天,同时,我们应该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变迁,特别是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问题中总结经验,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一)采用基于原则的会计准则制订方法  美国现行股票期权会计的种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国的GAAP是以规则为基础的方法(rules-based approach)制定的,显得过于庞大、繁杂,有如此多的细节性规定,太多的例外(excptions)、解释(interpretive)以及由AICPA、FASB的EITF发布的补充(implementation),使整个准则体系更加庞大,不但颁布一项新准则的效率不高,而且,准则使用者的学习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并且,使准则间的衔接有些松散,修订准则也不容易,我们不得不称赞美国FASB驾驭整个准则体系的能力,这恐怕令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者憾然。而欧洲和IASB却走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他们的准则是基于原则的(Principles-Based),正如IASB主席David·Tweedie所言:“我们希望基于原则的、清晰的,可以让企业与其审计师运用职业判断而非求助于细节性的规则制定的陈报”。基于原则和规则基础的准则制定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准则制定方法的未来,在我国准则体系尚未达到美国GAAP的程度时,选择基于原则的准则制定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  (二)计量属性的选择  在我们的会计准则还不是很完善的时候,可以借鉴美国GAAP和IASB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应该从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角度出发,高瞻远瞩地思考问题,而选择恰当的计量属性是保证会计准则质量的关键之一,在当前的会计实务中,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注:SFAS.33对存在货和固定资产计量定义了八种属性:历史成本、现行再生产成本、现行重置成本、可实现净值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净现值、重恢复价值、现行成本企业价值。),这是符合哲学逻辑的,正如FASB在制定“SFAS115——在特定债券和权益证券上投资的会计处理”时提供正确选择计量属性的范例那样,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带来了最相关的财务信息,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思想,在准则中明确规定何时、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计量属性,而不应该盲目地接受或否定某种计量属性。同时,我们看到,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注:当然,也有人认为,最近一系列的公司丑闻与公允价值计量有关,由于运用公允价值需要人的判断,财务报表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人甚至提出返回到过去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权衡,是我们在准则制订中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之一;在SFAS123中还引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这也是一个新情况,今后的准则中,将会出现更多的资产定价模型,我们应予以适当的关注。  (三)应保持准则制定的中立性  美国FASB摇摆于APB25与SFAS123之间,表明了FASB立场的非中立性,FASB选择妥协的、低质量的方案,导致了今天的公司财务丑闻,投资者的经济损失、股市的低迷,成本不可谓之不大,影响不可谓之深远,就连FASB自己也承认,在APB25与SFAS123之间,APB25是没有SFAS123优秀的,因为披露不能完全代替确认,这可以说是美国FASB的失职,我们应当以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为鉴,保持准则制订者的中立性,不能以准则的低质量来迎合某些利益集团的偏好,我国的财政部是制定会计准则的法定机构,作为政府机构,具有较高的权威,但缺少其他各方参与的会计准则能否达到外部的“最优均衡”还是个未知数。  (四)注意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从美国FASB最近主动同IASB接触,并于去年10月19日发布“谅解备忘录”来看FASB的立场有些改变,不论其动机是什么,这件事使我们看到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重要,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不断扩大,以及世界范围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加,对各国现行会计准则进行协调的呼声日益高涨(王松年,2002),这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应当在准则制定中考虑这一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维友。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松年。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J].会计论坛,2002,(1)  [3]段亚林。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比较及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02,(6)。  [4] FASB.Proposal for Principles-Based Approach to U.S.Standard Setting.200.  [5] FASB.Accounting for Stock-Based Compensation.SFAS123.1995.  [6] APB.APB opinion 25:Accounting for Stock Issued to Employees.1972.  [7] IASC.Employee Benefits.IAS19.1998.  [8] IASC.ED2:Share-Based Payment.November.2002.  [9] C.Terry Grant.Conrad S.Ciccottello.The Stock Options Accounting Subterfuge.Strategic Finance.April.2002.  [10] Gerald Searfoss and Dionne D.McNamee.Employer‘s Accounting for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Journal of Accounting.February.1993.  [11] henry Morgenbesser,Marina Casani& Felicity,Gemson.Do Stock Options Have a Future in Amercia.IFLR.September.2002.  邓小洋  【发表评论】【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 2004-7-9 )  ·股票期权会计:美国的做法和有益的启示 ( 2003-12-24 )  ·也谈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 2003-12-19 )  ·中外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比较 ( 2003-10-16 )  ·论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制度的设计原则 ( 2003-10-2 )  ·股票期权会计标准改革呼之欲出 ( 2002-11-18 )  引自 http://www.chinaacc.com/new/2004_7/4070909320272.htm
2023-06-15 13:21:421

什么是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2008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五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甘肃社会科学 44. 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东南学术59.学海 60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64.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C93 管理学 1.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了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D9 法律 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 4. 法商研究 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 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 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 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第二编 经 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 F4/6工业经济(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G623.2/633.3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G623.3/633.4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G623.4/633.5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G623.5/633.6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633.2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633.7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633.8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633.91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继续教育研究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 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第四编 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1.科学通报 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1. 中国科学.E辑 1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自然科学进展1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高技术通讯21.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22.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4.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6.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7.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8.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大学学报) 31.天津大学学报. 32.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3.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34.国防科技大学学报35.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7.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8.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9.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40.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42.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3.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44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吉林大学学报 . 工学版4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7.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49.西北工业大学学报50.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52.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53.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4.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56.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7.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应用科学学报 60.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61.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62.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4.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7.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68.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9.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70.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71.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桂林工学院学报 73.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太原理工大学学报79.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80.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改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8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8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8.河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89.自然杂志90.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1.河北工业大学学报92.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3.科技通报94.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6.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97.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9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100.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1.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2.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3.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104.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6.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7.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8.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09.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10.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12.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1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14.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15.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6.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18.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9.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20.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23-06-15 13:2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