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ieVinne
-
一、首钢集团概述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生产铁28.6万吨。解放后,经过技术改造和建设,1958年建成侧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建成,国内首次采用高炉喷煤技术。
70年代末,首钢2号高炉成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高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产业为主体,兼营矿业、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公司有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迁钢公司、秦寿公司、高新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贸工程公司等。有香港上市公司,也有南美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1090亿元,利润水平43亿元,钢产量1540万吨,从业人员近8万人。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根据2006年数据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销售收入排名第10位;首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36位。
看首钢二。首钢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发展战略,首钢经过三年努力,打好四个基础,系统实施了国务院批准的首钢搬迁调整规划,实现了首钢新的历史性发展。多年的努力,多年的拼搏,2007年有了成绩。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实现利润大幅增长,钢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首钢京唐钢铁厂的建设按计划进行。秦寿公司和迁钢公司相继建成,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增产增效。
顺义冷轧项目也建成投产。这些项目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高起点、高水平和高速度。首钢实现了从在优秀人才中注重生产到在优秀人才中注重高板、精品的历史性转变,向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迈出了重要一步。改革开放进入更高水平,体制机制转换步伐加快,职工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为首钢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必要基础,为到2020年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优良传统和88年历史的首钢,在实施搬迁调整中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展现出新的活力和前景。1.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面对市场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挑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调结构、攻指标、降消耗、增效益、创一流,坚持不懈地开展对标挖潜、增收节支和五算五精活动,每年消化大量利润减少因素,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0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60%;钢产量1540万吨,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顶级产品713万吨,钢占比53.1%,板带比达到37.4%,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与2000年相比,2007年的销售收入增长了2.12倍,利润增长了10%
首钢牌优质碳钢热轧盘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螺纹钢棒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检审核。在全国438个技术中心中,首钢工学院排名全国第七,冶金行业第三。2001年以来,共投资12.06亿元,完成155个环境治理项目,停止了部分工厂和设备生产,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2007年,与2001年相比,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4.6%、45.6%和45.2%,化学耗氧量下降91.2%,石油消耗下降95%,吨钢综合能耗由883.5公斤下降到658公斤,吨钢淡水消耗量由8.51立方米下降到4.31立方米。
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内水平。2.贯彻中央决策和北京部署,实现搬迁调整的重要突破。2005年2月,国务院批准首钢搬迁调整方案。一是逐步压减北京石景山工厂钢铁产能,2010年底钢铁冶炼和热轧产能停产;二是结合唐山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与唐山钢铁公司相结合,在河北曹妃甸建设21世纪国际先进的钢铁生产基地。三是发展首钢北京总部经济,建设顺义冷轧项目,发展优势非钢产业、环保产业和Ramp;D体系。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调整钢铁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有利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有利于推动华北和环渤海地区钢铁布局调整,为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搬迁调整探索经验;有利于为我国钢铁行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示范;通过新的载体有利于首钢的可持续发展。把首钢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探索、自主创新、激情创业的过程。2007年3月,首钢京唐钢铁厂正式开工建设。按照国家要求,正在建设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成为国际先进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示范工厂,成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工厂。第一步将于2008年10月建成投产,第二步将于2010年建成投产,产能为970万吨钢。
首钢冷轧厂于2007年11月建成投产,形成了年产150万吨冷轧板的生产能力,集成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新技术。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居当今世界前列,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要求,节能、节水、节地等指标达到同类工厂国际先进水平。迁钢公司和公司提前建成,产能分别为450万吨和250万吨。
建成了2160mm热轧板生产线、4300mm宽厚板生产线、特钢冷轧板和镀锌板生产线,形成了钢铁工业发展一业多址的新格局,结束了首钢没有冷热轧板的历史。迁钢和秦寿公司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先进企业,成为首钢搬迁调整的试验场和训练场。他们积累了经验,升级了
实施管理信息化建设,ERP项目一期成功上线,二期建设顺利推进,北京地区设备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数据仓库四大模块上线运行;迁钢、秦寿、顺义冷轧ERP、MES系统投产,取得良好效果;总公司的OA系统投入运行,使首钢的管理更上一层楼。
扩大开放合作,与148家国内外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全面开展资源、技术、资金、人才培养等长期战略合作,完善供销产业链。首钢在册职工从2000年底的19.58万人下降到2007年底的7.92万人。困扰首钢多年的历史问题大部分得到解决,为首钢搬迁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建立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制定40多项新的人才建设制度和办法。加大公开招聘干部、竞争上岗、干部交流、末位淘汰力度,每年调整交流干部占总人数的20%以上;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培训基金,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首钢共有172名技术专家和297名技术带头人入选;高级钢铁工人从2002年的1300人增加到2007年的13767人,占技术人员的28.3%。首钢获得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突出贡献奖。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员工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集团员工平均年收入为4.28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2.1倍。实施了三期职工住房建设,新建住房4296套,改善了10058名职工的居住条件。首钢对居民小区、单身宿舍、职工食堂进行了设备改造和综合治理,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共有25个居民小区被评为首都文明小区。孩子们的学前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完善帮扶困难群众的各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健全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做好排查调处工作,确保了企业稳定。通过举办职工文体节、玫瑰园赏花会、85周年庆典等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提升了首钢形象,增强了凝聚力。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新的发展战略首钢十一五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集团钢产量、销售收入、实现利润、职工人均年收入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十二五期间,产业和产品结构更具优势,竞争力更明显,体制机制更具活力,人企更和谐,企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级大企业集团。1.钢铁工业完成了新的空间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
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建成投产,产量达到目标。成为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成为国际先进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示范工厂,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工厂。迁钢公司已成为同类型国际一流钢厂。秦一公司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宽厚板厂,专业化深度和实力。顺义冷轧成了世界
建筑业要完善机制,提升资质,树立品牌,扩大总承包,发展高端技术、专业设计和施工;房地产开发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不含转让单位);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参与首钢工业园区改造建设,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业务,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综合实力。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物业、餐饮、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合作生产服务等。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参与首钢工业区转型发展,打造商贸、物流、中介服务、会展等服务业支柱产业。矿产资源行业要巩固和加强迁安矿区、秘鲁铁矿等原材料基地,加快外部资源开发,扩大控制规模。2010年,成品矿产量将达到1900万吨。自产煤炭620万吨,精制钼粉4000吨,销售总收入180亿元,比2005年增长一倍以上;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力度,大幅提升经营规模、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
海外业务要成为首钢发展的重要一极,做强做大海外企业、进出口贸易、海外工程、物流等核心业务,提升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和运营水平。2010年销售收入和海外营业额达到456亿元,比2005年增长71%;控制资产金额100多亿元,上市公司市值200多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3.实施首钢石景山工业区改造规划,在转型中实现首钢在北京的更大发展。首钢石景山厂区钢铁工业停产后,工业区的转型关系到北京的整体发展,关系到首钢在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北京市政府批复《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明确首钢是工业区改造的主体。按照有利于解决首钢遗留的人员安置和社会负担问题,符合北京市和石景山区整体发展定位,有利于土地价值最大化和产业优化的原则,推进8.08平方公里工业区改造工程,建设总部办公区、销售中心和Ramp;D中心,发展高新Ramp;D和总部经济;建设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发展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建设高档写字楼、酒店、综合商场、中高档住宅、滨水娱乐设施等。
发展商业、金融、物流、旅游、中介服务等服务业。同时,加快发展现有的非钢产业,实现首钢在北京的更大发展。4.体制机制充满活力。以首钢北京总部经济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产权结构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防范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更加有效、对外开放合作更加广泛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架构,既能发挥总部经济的综合优势,合理配置和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又能最大限度激发子公司的潜力和积极性,实现整体最优发展。5.企业发展更加和谐。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