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cloud
-
尽管是头一次接触机械工作,蒋震却对机械发生兴趣,他一边请教老师傅,一边抓紧时间自学。结果仅三年时间,他就掌握了机械维修的技术,并打下了机械设计和工业管理的基础。
后来,公司里的一位澳大利亚工程师自立门户创办了一家飞机零件厂,请蒋震任主管。但该厂仅维持了半年就倒闭了。蒋震此时靠省吃俭用存了两百元,他悉数拿出,与朋友谭雄买了一部机床,在九龙一农村开设了一家小机器厂,取名“震雄”。该厂创立之初是替人维修水龙头,但业务量太小,无法维持。
蒋震等又研究生产塑胶吹气机及双色吹气机等,但生意仍不见起色,谭雄也退股另谋生路。 艰苦的环境难不住蒋震。他从小吃惯了苦,坚信只要努力奋斗,终有否极泰来的一天。
他每天吃睡都在厂里,潜心研究注塑机。但眼见四、五年过去了,仍未能研究成功。蒋震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天无绝人之路。正在此时,一位王姓客商找上门来订货。
蒋震坦白对王先生讲自己没有把握,不料王先生见蒋震胸襟坦白,待人诚实,大为感动。他不但付了订金,而且给蒋震提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并声言如研制不成功,他也不要蒋退订金。
受此鼓舞,蒋震士气大振。他夜以继日地钻研注塑机,终于在三个月后研制出了香港首部十安士螺丝注塑机,并获中华厂商会颁发的“最新产品奖”。该产品不仅在港打开销路,又行销至东南亚,大受欢迎。
七十年代初,“震雄”机器厂又推出全油压四十安土注塑机,深受使用厂家欢迎。 蒋震创业并不顺利,厄运似乎还不肯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一九六七年,就在蒋震事业刚有转机之时,中国内地“文革”引发香港动乱,一时经济大衰,蒋震的企业也陷入困境。
为筹措资金,不仅蒋震日夜奔忙,太太也要兼职加班来支撑家计,连二女儿也不得不辍学一年,在家照顾弟妹。好容易渡过此关口,一九七四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又波及香港,震雄机器厂的产品积压严重,许多买家订了货却不来提,造成蒋震负债累累。“屋漏偏逢连阴雨”,贷款的银行也频频上门催帐,蒋震几乎破了产。
据说此时蒋震在万般无奈之下,有一日来到街上,见一算命摊前生意很旺,他也挤上前去求算命先生为他一算。不料那先生问了他的八字后,即断言他是打工的命,经营企业决无发达之日。
听了此番话,反倒激起蒋震的万丈雄心;我偏要干出个样子来,“震雄”这块牌子既然竖起了,就不能倒下去!他想了各种办法推销产品,终于保住了工厂,也取得了银行的支持,“震雄”开始突飞猛进了.。
一九七七年,蒋震收购了日本大坂进和工业株式会社的五成股权。次年,又在大埔兴建了大型现代化厂房。
一九八三年,与美国尼宝公司合资成立了震力精密注塑公司。
一九八七年,又与日本友善集团合作成立了震耀有限公司。
一九八九年,又收购了香港电脑辅助设计及生产服务有限公司,从事精密模具生产及球墨铸铁生产。震雄集团还在大陆及台湾投资办厂,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注塑机生产厂家之一。
一九九一年十月,震雄集团在香港上市,市值达八亿港元。蒋震在回首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表示:“我是专拣行内人不愿接的活干。越是别人怕麻烦的,我越高兴接。这样建立了信用之后,客人自然会辗转相告,生意才会越来越好。”事业成功了,蒋震心里并不满足,他还有更大的目标。
一九八七年,蒋震向他的六女一子宣布:不要指望继承他的遗产,要靠自己的本事创业。
一九九零年,蒋震将他拥有的震雄集团所有百分之八十的股权全数捐出,成立“震雄工业发展基金会”,将每年的股息用于推动中国内地及港台两地的工业发展及人材的培训上。该基金会并明确规定,凡获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的内地及港台学生,必须在学成后返回原居住地,在当地服务五年以上。否则,该学生必须偿还基金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