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头二姐
-
重钢
LF炉精炼是目前重庆钢铁公司高级品种钢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重钢LF炉使用的精炼渣配方单一,限制了LF炉在高级品种钢生产中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不能满足品种钢生产的需要。 本文根据重钢LF炉的生产现状和要求,优化设计LF用渣(控铝钢20组,含铝钢9组)。与重钢现用LF精炼渣相比,新设计的渣系具有以下特点:渣的碱度大幅度提高,改善了LF的精炼效果;渣中M_gO含量增加,提高了钢包寿命;适当调整渣中Al_2O_3含量,控制了钢中[Al]的含量;在发泡剂中适当添加菱镁矿,稳定了渣的发泡性能。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设计的29个渣系中典型渣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试验分析,获得了控铝钢用LF精炼渣主要配方为:A_1 M_1、A_1 M_2、A_2 M_3、A_2 M_4、A_3 M_1、A_3 M_2、A_4 M_3、A_4 M_4、A_5 M_3;含铝钢用LF精炼渣主要配方为:B_1 L_1、B_1 L_2、B_2 L_1、B_2 L_2、B_3 L_1、B_3 L_2、B_1 L_3、B_2 L_3、B_3 L_3。 对优化设计的29个渣系的冶金性能和脱硫能力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渣的熔点、发泡性能、粘度、碱度、表面张力、脱硫能力等都达到LF精炼生产要求的范围,各项性能指标实现了最佳的配合,并满足重钢LF炉生产的需要。 在重钢七厂的LF生产试验中,所设计渣的电弧开始埋弧时间都小于3分钟,工艺性能稳定;含铝钢脱硫率都在60%以上,控铝钢脱硫率在50%以上;非金属夹杂含量最高为0.008%,最低为0.002%,平均为0.005%左右;含铝钢增氢小于0.8ppm,控铝钢增氢小于1.0ppm。探伤合格率为100%。 使用优化设计的LF渣后,钢包渣线寿命现平均已达45次,比基准期的22次有很大的提高。综合实验研究和生产试验结果,本文所设计的LF渣的总体试验效果显著,可以满足重钢现行生产的需要。 生产中推荐选用的精炼渣配方为: A_2M_3、A_5M_3、A_3M_4(控铝钢);B_1L_2(含铝钢)。烧结矿生产是钢铁冶金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而烧结混合料的配比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烧结矿的产量、质量,而且对烧结矿的最终成本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钢”)因地域限制无固定的原料供应,其铁料供应主要靠国内外市场采购,原料来源复杂、成分多变。重钢如何在满足混合料成分受控及原料存量约束的前提下,将烧结原料进行合理配矿,获得最佳混合料配矿比,做到配矿成本最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重钢烧结厂的生产现状和要求,主要以澳粉矿、印度粉、巴西粉、国内粉矿(安徽粉、湖北粉、广西粉、綦江粉)、国内精矿(辽宁精、安徽精、湖北精、广东精、西藏精)、熔剂和返矿为烧结原料,优化设计了8种烧结矿混合料配矿方案。分析重钢烧结矿各原料特性,精矿的品位高(TFe均大于65%)、杂质低,明显优于粉矿;进口矿中,巴西粉的各项性能指标最高,国内粉矿中,湖北粉的各项性能指标最高。通过在烧结实验室进行烧结杯试验,测试分析了8种烧结矿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冶金性能。 对设计的8种配料方案进行了烧结杯试验,并对其烧结矿各种性能进行系统的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8种烧结矿的物理性能、烧结工艺指标、化学性能和冶金性能都处于烧结矿生产的要求范围,各项性能指标满足了重钢烧结矿的生产需要。对8种烧结矿的各项性能进行综合评分的评价, S-5烧结矿配矿方案最佳,其次为S-1烧结矿配矿方案。 在重钢三烧结车间应用实践中,S-5烧结矿配矿方案的半年累计值数据:含铁品位TFe为54.07%;FeO含量为7.97%;出矿率为89.38%;返矿率为12.65%;有效利用系数为1.415;转鼓指数为76.1%;≤10mm粒级组成为22.98%;垂烧速度为19.5mm/min。S-1烧结矿配矿方案的半年累计值数据:含铁品位TFe为53.99%;FeO含量为7.90%;出矿率为89.96%;返矿率为12.65%;有效利用系数为1.317;转鼓指数为76.5%;≤10mm粒级组成为25.92%;垂烧速度为19.70mm/min。 使用优化设计的配矿方案后,在07年生产基础上,S-5烧结矿配料方案的烧结矿品位TFe提高0.33%,≤10mm粒级组成降低5.13%,返矿率降低0.75%;而S-1烧结矿配料方案的烧结矿品位TFe提高0.25%,转鼓指数提高0.37%,≤10mm粒级组成降低2.19%,返矿率降低0.75%。综上试验检测结果,设计的烧结混合料配料方案的总体试验效果显著。 综合冶金性能和生产试验效果,在重钢今后生产中推荐选用的烧结矿混合料最佳配矿方案为:S-5、S-1。
威钢
本论文研究的目标是解决威钢1号ROKOP连铸机在提高拉速后出现的比较严重的中间裂纹等质量问题。 论文对国内外目前连铸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述,测试了威钢1号连铸机二冷喷嘴的冷态及热态性能,应用了有限差分法对传热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建立了方坯连铸二冷传热数学模型。模型中采用了变时间步长,充分考虑了ROKOP连铸机传热的特点(喷淋水传热和辐射传热),应用了有效喷淋系数和有效比水量,并采用了适应威钢ROKOP连铸特征的传热的边界条件等。针对该模型,编制了具有较好的专用性和一定通用性的仿真计算软件。 依据二次冷却冶金准则的要求,利用计算机仿真和优化计算结果,认为原有的二冷区两段结构(1.647m)不适应高速连铸的要求,提出将二冷区延长为五段结构(3.500m),并仿真得到了高拉速下的威钢1号ROKOP连铸机新的二冷制度(静态模型),以及铸坯的温度场、特殊位置处的凝固参数、浇注温度与最大拉速的关系等。 论文按等比水量的原则对二冷区原有结构的二冷制度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二冷区原有的两段喷淋结构,在高拉速情况下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低(600~700℃左右),二冷区喷淋段结束后铸坯表面温度回升过大(500~600℃左右)。这是铸坯产生中间裂纹的根本原因。而五段喷水结构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较高(800℃左右),二冷区喷淋段结束后铸坯表面温度回升平缓(200℃左右)。 另外,论文还对二冷动态模型和二冷区动态配水进行了研究,配水方式采用有效拉速和修正后的有效拉速来控制喷水。该动态模型提出并应用了每产生一定长度的铸坯(100mm)计算一次水量的思想。通过动态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拉速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和波动较大时,铸坯表面温度的波动都较为平缓,幅度也较小。这为威钢今后采用二冷动态配水打下了基础。 实践证明,利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威钢1号ROKOP连铸机的稳定工作拉速达到3.0m/min,最大拉速可达3.4m/min左右,铸坯的中间裂纹已经消除,且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铸机实现了高效化。另外,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还对于国内众多的ROKOP连铸机的高效化改造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昆钢
本文通过对钢铁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和昆钢现状的分析,指出昆钢在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属于追随者,其产品及工艺装备难以适应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面临着钢铁生产科技进步,资源紧张,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形势,具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铁水“三脱”预处理是钢铁工业发展进程中,追求工艺优化,生产经济高效环保而发展起来的炉外处理技术。该技术可在铁水进入炼钢炉前,经济有效地去除其中过高的有害成分硫、磷和硅,使企业通过优化产品质量、品种和成本构成增强核心竞争力。 本文通过对铁水预脱硅、脱磷、脱硫基本原理、预处理剂、预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明确了转炉型“三脱”工艺因其效果好,成本低和突出的经济、环保优势成为铁水“三脱”预处理的主流工艺。 在此研究基础上,立足昆钢当前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和工艺特点,特别是昆钢自身发展需要,结合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昆钢现行装备改造和工艺优化的延续性,以有效性和经济性原则为指导,分析讨论了在昆钢当前条件下,不适宜采用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而宜考虑采用转炉复吹技术以达到改善转炉吹炼过程脱磷效果的目的;而根据昆钢的发展规划,随着昆钢的规模化发展,生产装备及工艺条件的更新改善及利用高磷铁矿计划的实施,则适宜采用转炉型“三脱”预处理技术。对昆钢而言,该技术的应用,首先可以经济有效地实现现有采选技术及高炉冶炼所不能完成的高磷铁矿石的利用,大幅度降低在钢铁生产中占绝大比例的原料成本,缓解国际国内生产原料紧张而造成的成本压力,为昆钢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可以促进昆钢产品的升级换代特别是高附加值超低磷、超低硫钢种的开发,增强昆钢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效益创造能力;再次可促进高炉及转炉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降低生产成本,且利于转炉生产实现高效吹炼和少渣冶炼;此外,该工艺能显著提高冶炼环节的平稳顺行及高温、高质量铸坯生产的可控程度,可实现高效连铸和连铸连轧生产,提高昆钢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最后,该工艺能实现冶炼功能的分工和生产流程的优化,可提高昆钢炼钢与连铸生产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度,有效促进炼钢—连铸—轧钢的工艺、设备、生产组织和管理、物流管理、生产操作等环节的一体化管理的实现。 本文的分析研究,为昆钢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做大、做精、做强的发展目标提 供了一种思路。本文通过对钢铁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和昆钢现状的分析,指出昆钢在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属于追随者,其产品及工艺装备难以适应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面临着钢铁生产科技进步,资源紧张,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形势,具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铁水“三脱”预处理是钢铁工业发展进程中,追求工艺优化,生产经济高效环保而发展起来的炉外处理技术。该技术可在铁水进入炼钢炉前,经济有效地去除其中过高的有害成分硫、磷和硅,使企业通过优化产品质量、品种和成本构成增强核心竞争力。 本文通过对铁水预脱硅、脱磷、脱硫基本原理、预处理剂、预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明确了转炉型“三脱”工艺因其效果好,成本低和突出的经济、环保优势成为铁水“三脱”预处理的主流工艺。 在此研究基础上,立足昆钢当前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和工艺特点,特别是昆钢自身发展需要,结合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昆钢现行装备改造和工艺优化的延续性,以有效性和经济性原则为指导,分析讨论了在昆钢当前条件下,不适宜采用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而宜考虑采用转炉复吹技术以达到改善转炉吹炼过程脱磷效果的目的;而根据昆钢的发展规划,随着昆钢的规模化发展,生产装备及工艺条件的更新改善及利用高磷铁矿计划的实施,则适宜采用转炉型“三脱”预处理技术。对昆钢而言,该技术的应用,首先可以经济有效地实现现有采选技术及高炉冶炼所不能完成的高磷铁矿石的利用,大幅度降低在钢铁生产中占绝大比例的原料成本,缓解国际国内生产原料紧张而造成的成本压力,为昆钢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可以促进昆钢产品的升级换代特别是高附加值超低磷、超低硫钢种的开发,增强昆钢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效益创造能力;再次可促进高炉及转炉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降低生产成本,且利于转炉生产实现高效吹炼和少渣冶炼;此外,该工艺能显著提高冶炼环节的平稳顺行及高温、高质量铸坯生产的可控程度,可实现高效连铸和连铸连轧生产,提高昆钢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最后,该工艺能实现冶炼功能的分工和生产流程的优化,可提高昆钢炼钢与连铸生产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度,有效促进炼钢—连铸—轧钢的工艺、设备、生产组织和管理、物流管理、生产操作等环节的一体化管理的实现。 本文的分析研究,为昆钢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做大、做精、做强的发展目标提 供了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