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c1
-
机器视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机器视觉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准科技(688003)、美亚光电(002690)、精测电子(300567)、赛腾股份(603283)、矩子科技(300802)、先导智能(300450)、康鸿智能(839416)、劲拓股份(300400)等。
本文核心数据: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行业上市企业营收、市场规模预测
1、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65.50亿元(该数据未包含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77%,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28.36%。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经济环境,前瞻预计2020年行业增长率不会超过20%,2020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约79亿元。
2、行业上市企业机器视觉业务经营效益良好
本文选取了6个机器视觉行业相关的代表公司(天准科技、美亚光电、精测电子、赛腾股份、矩子科技、劲拓股份)来进行经营效益分析,仅供参考。
2017-2019年,部分上市企业机器视觉业务的平均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32.84%;2019年由于贸易战、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的机器视觉业务平均营业收入为8.58亿元,增速降至26.13%。2020年,机器视觉业务平均营业收入为10.24亿元,较2019年增长19.34%。长远来看,机器视觉行业上市企业的机器视觉业务营收整体的发展仍是向上的态势。
2020年,部分上市企业的机器视觉业务平均净利润为1.63亿元,毛利率为44.61%,在疫情的影响下,机器视觉行业的上市企业营业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机器视觉业务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说明机器视觉行业上市企业的机器视觉业务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能力。
3、下游应用日趋广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的机器视觉行业是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崛起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随着国内机器视觉技术与产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机器视觉应用领域由集中在电子、消费电子、平板显示领域逐步拓展至包装、食品/药品等众多行业,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机器视觉的应用领域将日趋广泛。根据GGII预测,到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56亿元,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46%左右。前瞻结合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在全球中的占比进行测算,保守预计到2026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机器视觉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 wpBeta
-
机器视觉发展前景很好。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以及边缘设备算力的提升,机器视觉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并催生了巨大的市场。
目前在我国随着配套基础建设的完善,技术、资金的积累,各行各业对采用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开始广泛出现,在机器视觉赖以普及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技术层面,也有商业层面,但制造业的需求是决定性。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对机器视觉需求的提升,也决定了机器视觉将由过去单纯的采集、分析、传递数据,判断动作,逐渐朝着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也预示着机器视觉将与自动化更进一步的融合,更加大了机器视觉的发展前景。【微信平台,沟通无限】
想了解更多关于读码器的相关知识,建议到研祥金码官网了解一下,研祥金码是中国企业500强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旗下专业从事机器视觉业务的公司。公司致力于智能读码器、显示屏领域智能化生产加工和质量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业界独有的国际化创新型技术企业。公司产品自上市以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 tt白
-
一、机器视觉的定义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机器视觉是一种基于图像的自动检测和分析的科学和技术,应用于自动检测、过程控制和机器人引导,通常应用于工业领域。机器视觉行业包括从事机器视觉部件和系统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代理商、从事机器视觉及图像相关技术的咨询机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使用机器视觉产品的各行各业。
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其功能范围不仅包括对信息的接受,同时还延伸至对信息的处理与判断。机器视觉相较人工视觉有许多优势。
二、机器视觉产业链
机器视觉产业链构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装备厂商以及下游应用行业构成。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游包括视觉软件、各类传感器,以及光源、镜头等其他与传感器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主要为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机器视觉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机器视觉的应用场景包括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虚拟现实、智能安防、健康医疗等。
三、机器视觉发展历程
国内机器视觉起步晚,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国内机器视觉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批技术引进。自1998年众多电子和半导体工厂落户广东和上海开始,机器视觉生产线和高级设备被引入我国,诞生了国际机器视觉厂商的代理商和系统集成商。中国的机器视觉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目前中国已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机器视觉领域应用市场。
四、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现状
(一)全球机器视觉市场快速增长
由于下游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医药等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全球主要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稳步提升,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呈现较快扩张趋势。2011-2017年,国内机器视觉市场从10.8亿元增长至80亿元,复合增速约40%。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在2020年有望达到107亿美元,2025年有望达到147亿美元。
(二)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潜力大
受益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制造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下游应用行业快速发展、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及智能化生产政策的出台等因素,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需求在近年来持续增长。GGII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65.5亿元(不包含计算机视觉市场),同比增长21.8%。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28.4%,并预测到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55.6亿元。当前我国经济向新动能、新经济转换,3C、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众多行业对机器视觉技术迸发旺盛需求,由此看来,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潜力巨大。
(三)国内企业聚焦系统集成
全球机器视觉行业由少数国际龙头垄断,如康耐视、基恩士等。外资企业技术先进、管理模式成熟,具备从核心硬件到系统集成的产业链优势,牢牢占据中高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较为稳定。国内企业从外资代理商起步,逐渐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由于现阶段国内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水平较低,部分关键零部件仍需依靠海外进口,国内企业仍多以系统集成为主,规模体量和外资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尚未出现有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随着多年来的国家政策支持和国内企业研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机器视觉行业及相关产品也正在慢慢打入国际市场。
(四)国内企业经营规模均较小
从产出规模上看,绝大部分企业营收规模低于1亿元。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数据,2017年,国内机器视觉企业平均销售额约为7269.3万元,年销售额在平均线以上的企业数量占全部被访企业总数的比例约为26.4%,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16.5%。
五、机器视觉重点企业
1、基恩士
基恩士是日本知名的机器视觉公司,成立于1974年5月,总部位于日本大阪,是全球传感器和测量仪器的主要供应商,业务范围包括传感器、测量仪器、视觉系统等。基恩士的产品覆盖面极其广泛,客户遍及各行各业。
2、海克斯康
海克斯康是瑞典知名企业,是全球领先的计量与制造方案供应商。海克斯康的制造智能产业单元提供各种固定式测量系统到复合式影像测量系统;在机测量系统到便携式测量系统;各种触发、扫描、光学与激光扫描探测系统及功能强大的测量软件等产品。
3、康耐视
康耐视于1981年在美国成立,是全球机器视觉市场最早的公司之一。康耐视公司是为制造自动化领域提供视觉系统、视觉软件、视觉传感器和表面检测系统的全球领先提供商。康耐视在中游领域通过系统集成商完成装备生产,在中游领域亦具备一定影响力。
康耐视产品包括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的工厂、仓库及配送中心的条码读码器、机器视觉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在产品生产和配送过程中引导、测量、检测、识别产品并确保其质量。
4、天准科技
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苏州。2019年7月22日,天准科技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003。天准公司致力于以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天准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专注服务于工业领域客户,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天准科技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主要为下游消费类电子行业提供用于工业零部件的精密测量仪器和用于工业流水线的智能检测装备,此外也提供应用于汽车领域的智能制造系统和应用于物流领域的无人物流车。目前,公司各类产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能够实现进口替代。
2020年1-9月,天准科技实现营收43227.08亿元,同比增长46.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8.34亿元,同比增长15.34%。
5、矩子科技
上海矩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业从事机器视觉设备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光学检测设备、控制线缆组件及控制单元等,依托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目前已成为机器视觉设备龙头供应商。公司技术实力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算法、光学设计以及软硬件相结合的机器视觉系统,已成为苹果、小米、华为、VIVO等知名企业或其代工厂的机器视觉设备供应商。
2020年前三季度,矩子科技营收达3.44亿元,同比增长13.73%;实现净利6833.84万元,同比增长3.61%;
6、信捷电气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XINJE)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与应用的国内知名企业。公司拥有可编程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伺服控制系统、变频驱动等核心产品;智能机器视觉系统、基于示教的机械臂、机器人等前沿产品和信息化网络在内的更全面的整套自动化装备,紧密服务于终端客户,为广大装备制造企业定制更有竞争力的细分行业解决方案。
2020年前三季度,信捷电气营业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74.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12.61%。
7、精测电子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567.SZ),创立于2006年4月,是一家致力于为半导体、显示以及新能源等测试领域提供卓越产品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发出适用于液晶模组生产线的3D检测、基于DP接口的液晶模组生产线的检测和液晶模组生产线的Wi-Fi全无线检测产品的企业,也是行业内率先具备8k×4k模组检测能力的企业。公司大力推进OLED调测系统和AOI光学检测系统的研发,是行业内少数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光学检测、自动化控制,和基于电讯技术的信号检测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
2020年前三季度,精测电子实现营业总收入12.37亿,同比下降14.01%;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同比下降31.14%;
8、燕麦科技
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为自动化、智能化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外观缺陷检测历经3年沉淀,实现针对FPC整张光板的检测设备向日本旗胜小批量供货,针对FPCA单品的检测设备完成样机研制并送样检测,迈向非标化和定制化程度更高的市场,增长潜能蓄势待发。
2020年上半年,燕麦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896.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1.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
六、机器视觉行业发展前景
(一)产业结构升级将推动机器视觉行业发展
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已成为世界机械消费第一大国,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仍任重而道远,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提升的市场空间巨大,机器视觉行业将因此受益。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水平,着力从要素驱动向技术及创新驱动转变。通过强化研发、设计能力,提高配套能力、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促进细分市场、专业化分工和集群发展,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以组装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制造业的进一步智能化将推动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
(二)下游应用行业快速发展推动机器视觉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机器视觉行业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将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如消费类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均保持快速增长。下游应用行业规模的扩大将带动其对机器视觉产品的需求。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产品将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机器视觉行业的整体发展。此外,消费类电子、汽车等制造业对制造精度等要求持续提高,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三)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机器换人”的需求旺盛
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预计未来,中国劳动力工资还将持续增长。企业面对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只有实现要素驱动和创新,尽早布局智能制造,才能实现转型升级,找到新的增长点。企业对“机器换人”的需求保持旺盛,将给机器视觉产品带来较大的增长空间。
(四)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多次颁布相关政策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相关政策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机器视觉行业产生积极影响。国家高度重视智能装备制造业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为机器视觉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各部门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相关政策文件,直接或间接支持了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将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将进一步带动机器视觉行业的快速发展。
- 阿啵呲嘚
-
机器视觉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Gilson提出了“光流”的概念,并在相关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逐像素计算模式,这标志着2D图像统计模式的发展。
1960年,美国学者Roberts提出了从2D图像中提取三维结构的想法,引起了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对机器视觉的关注,标志着三维机器视觉研究的开始。
20世纪7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开设了“机器视觉”课程,研究人员开始下大力气研究“物体与视觉”的相关课题。1978年,DavidMarr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机视觉捕捉物体图像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该方法从2D轮廓草图开始,逐步完成三维图像的获取。这种方法标志着机器视觉研究的重大突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器视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方法和理论的迭代更新,OCR和智能相机的问世,逐渐带动了机器视觉相关技术的更广泛传播和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视觉公司成立并开发了第一代图像处理产品。然后,机器视觉的相关技术被不断地投入到制造过程中,使得机器视觉的领域迅速扩大。数百家企业开始大量销售机器视觉系统,一个完整的机器视觉产业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LED灯、传感器和控制结构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机器视觉产业的进步,逐步降低了产业的生产成本。
从2000年开始,更高速的三维视觉扫描系统和热成像系统逐渐问世,机器视觉的软硬件产品已经普及到制造业的各个阶段,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层产业和电子、汽车等行业的上游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机器视觉在中国起步较晚,现在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国内机器视觉起源于80年代第一次技术引进。自1998年多家电子、半导体工厂落户广东、上海以来,机器视觉生产线和先进设备不断引入中国,催生了国际机器视觉厂商的代理商和系统集成商。机器视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9年到2003年的启蒙阶段。现阶段,中国企业主要通过代理业务为客户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客户了解和认可机器视觉,从而开启了机器视觉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国内涌现的跨专业机器视觉人才,逐步掌握了国外简单的机器视觉软硬件产品,建立了机器视觉的初级应用体系。在这个阶段,机器视觉技术首先被引入,如特种印刷行业、烟草异物剔除行业等。,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国内机器视觉领域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2004年至2007年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本土机器视觉企业开始探索更多自主核心技术承载的机器视觉软硬件设备的R&D,并在多个应用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国内厂商陆续推出了全系列的模拟接口和USB2.0摄像头和采集卡,以及PCB测试设备、SMT测试设备、LCD前通道测试设备等。,并逐渐开始占领入门级市场。
第三阶段是2008年以后的高速发展阶段。现阶段,机器视觉核心器件的R&D厂商不断涌现,大量真正的系统级工程师不断培养,推动了国内机器视觉产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机器视觉产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视觉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汽车制造领域扩展到消费电子、制药、食品包装等多个领域。
- 大牌网络
-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简单说来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相对人类视觉,机器视觉在速度、感光范围以及观测精度和环境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显著优势,特别在有害环境下或重复性工作环境下。在一些不适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者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常用机器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同时在大批量重复性工业生产过程中,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机器视觉让机器拥有了像人一样的视觉功能,能更好地实现各种检测、测量、识别和判断功能。随着各类技术的不断完善,机器视觉下游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从最开始主要用于电子装配检测,已发展到在识别、检测、测量和机械手定位等越来越广泛的工业应用领域。速度快、信息量大以及功能多也日益成为机器视觉技术的主要特点。
机器视觉行业前景如何
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考虑如何采用机器视觉来帮助生产线实现检查、测量和自动识别等功能,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从而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机器视觉作为新兴技术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自动化行业一个具备光明前景的细分市场。机器视觉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的优越性在许多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从长远的潜在市场规模来看,当前只有5%的潜在用户使用了机器视觉,也就是还有95%的潜在用户需要但还没有用上机器视觉,全部潜力发挥出来后全球的市场可达到1200亿美元。
可以看到机器视觉行业是不错的行业,它的前景是相当不错的,不仅机器视觉行业的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同时对于机器视觉行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对于机器视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学习机器视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