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云
-
1:东北黄桃罐头。对于黄桃罐头,东北人是很有执念的,那是他们心底永远的白月光。不管是一年四季撸不完的小烧烤,还是寒冬腊月热气腾腾的铁锅炖,以及妙不可言的高逼格洗浴文化,在东北人心中远不如一罐小小的黄桃罐头。
黄桃罐头还是东北人的“万能灵药”。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感冒发烧,黄桃罐头都不会缺席。每当你昏昏沉沉,口干舌燥的时候,吃上一两块黄灿灿的桃子罐头,再喝上半碗罐头汤,所有的病灾一律全消。与其说黄桃罐头是东北人心中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父母的宠爱和满满的乡愁。
2:北戴河罐头。自1960年至今,北戴河罐头已陪中国人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正宗的北戴河罐头有好几种口味,常见的口味有午餐肉罐头,红烧猪肉罐头,红烧牛肉罐头,红烧扣肉罐头。在吃货心目中,一罐红烧肉罐头搭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米饭,这是最经典的吃法。
其实,北戴河罐头的前身,是供部队用的军工罐头。尤其是对于保家卫国的战士来说,北戴河罐头是满满当当的高热量食物,这既是体力的保证,也是身体能量的来源。虽然已经过了战乱的年代,现在的北戴河罐头依旧能俘获一众肉食爱好者的芳心。
3:广东豆豉鲮鱼罐头。清朝末期,广东沿海地区的劳务者外出谋生,最能慰藉他们思乡之情的非豆豉鲮鱼罐头莫属。处理好的鲮鱼,搭配上阳江陈年老豆豉,之后将鱼和豆豉,底油密封,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所以也可以说,豆豉鲮鱼罐头是一代人美好的回忆。
正宗的广东豆豉鲮鱼罐头,鱼肉被炸过后有一定的韧劲,再加上被油浸泡的酥软易嚼,鱼肉与豆豉融为一体。没有鱼腥味,反而会带有些许的回甘。既能当作闲时的零食,又能将其入菜,佐粥配饭也是绝顶的美味。
4:云南德和云腿午餐肉,大酥牛肉罐头。德和的肉罐头,如果北京的全聚德烤鸭,都属于中华老字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延续着经典的熟悉味道。正宗的德和云腿肉罐头,吃起来是非常解馋的。大块的肉清晰可见,真材实料解馋又解饿。
云腿午餐肉罐头和其它午餐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宗的云腿午餐肉罐头,除了肉粒清晰可见之外,口感柔韧绵实却不失嚼劲。改刀切片后,将其放在平底锅中双面煎熟,油滋滋冒出,肉色诱人,吃完后满嘴留香。
5:福建古龙香菇肉酱,香菇猪脚罐头。提起古龙,很多人会想到武侠小说,而闽南人却是流起了口水。古龙罐头与不少“本地之光”一样,充满了闽南的古早味,伴随了一代又一代闽南人长大。香菇肉酱罐头可以称得上是闽南版的老干妈,香菇肉酱肉粒分明,真材实料清洗看得见。既有蘑菇的香气,还有一丝丝回甜的滋味。
美食家蔡澜,也用毫不吝啬的言语表示对古龙香菇猪脚罐头的赞赏。油炸过的猪脚表皮酥脆金黄,搭配上浓稠的汤汁,熬煮得几近脱骨,不管是空吃还是用其入菜,都是闽南人的最爱。
6:上海梅林罐头,午餐肉,四季烤麸,都属于梅林罐头的经典滋味。提到上海梅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午餐肉。其实,除了普通的经典款还是精制午餐肉罐头,火腿猪肉罐头等不同级别的产品。再就是四季烤麸,口感较瓷实,吸饱了汤水,一口咬下去汤汁在嘴里蔓延。汤汁尝起来很特别,味道非常浓香,咸中带着甜,使味道更加具有层次感。
7:四川灯影牛肉罐头。牛肉被切得又大又薄,腌渍后上火烘烤,最后再淋入香油,密封在铁罐里,。等到吃的时候,夹起一块放到嘴巴里,充分享受着唾液分解肉汁的幸福感。虽然说市面上出现了袋装的灯影牛肉丝,但薄如皮影的牛肉片才是吃货们心底的最爱。
8:辽宁金枪鱼罐头,其实这几年金枪鱼罐头一直都挺火的,也是很多健身,养生人士的首选。做罐头的是白肉,有水浸、油浸、茄汁、五香、香辣等几种类型。金枪鱼脂肪含量比较低,蛋白质含量却很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一句话:金枪鱼罐头就是好吃。
- 真颛
-
特殊期间,除米面粮油、肉菜蛋奶外,罐头成为不少人囤货清单上的“宠儿”。囤青菜、囤肉都不如囤罐头。毕竟罐头少则存放数月,多则存放两年甚至更久。
用罐头装载美食,藏着人们的智慧——无须为食物担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以及树上长的,都能通过加工装入罐头;还能随时享用,尤其是在中华大地上,当种类丰富的食材遇上保鲜的罐头,将美味封锁,不受时空限制,让人随时随地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特殊时期,罐头食品是人们的囤货首选 图源:视觉中国
这样跨越时空的食物,在特殊时期更是成为人们的餐桌上的美味。
近日,有广州网友晒出了自己在封控区收到的物资,豆豉鲮鱼罐头受到关注与讨论。“我时不时会特别想吃豆豉鲮鱼罐头。”围观的广州街坊忍不住讨论。
东北网友不服气道,“在我们这里,黄桃罐头‘包治百病"。一感冒就缠着吃,吃完罐头,感冒就好了。这估计治愈了无数个东北小朋友吧”。
在社交平台上,陆续有网友对罐头食品测评,分享哪里的罐头最好吃。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罐头生产大国。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4.8万家罐头相关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罐头”,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的罐头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1.5万家;其次是湖南省和山东省,均有超3000家相关企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美食口味,不同的罐头代表不同地方的味蕾记忆。
那么,问题来了:哪里的罐头最受欢迎?时代周报记者以华北、华南、华东地区为区域划分,选择了19种最受欢迎的罐头,统计网店月销量发现接近2万罐,其中各区域销量最高的三款罐头——广东豆豉鲮鱼罐头、河北军工罐头、上海午餐肉罐头。
华南地区:流水的配菜,铁打的豆豉鲮鱼
广东是中国本土罐头的起源地之一。
19世纪后期,珠三角兴起“下南洋”。人们远离家乡打工创业,家人考虑到他们出外也会惦记家乡味,就想着把将家乡盛产的鲮鱼让他们带走。
要想把鲜鱼的味道保存下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鲮鱼煎至金黄后,浸泡在盛满豆豉油汁的瓦罐中,能保持长时间保存不腐坏。他们可以把这口家乡味放进行李,在远方品尝。
游子的乡愁成为了商机。据《广州市志》记载,广州广茂香罐头厂于1893年建立,第一罐豆豉鲮鱼罐头就此诞生。
其后,广茂香数次更名,在1958年变成广东罐头厂,生产豆豉鲮鱼罐头。而厂家在香港注册的“鹰金钱”商标,也成为广东人念念不忘的童年美味,传出“百年鹰金钱,始创豆豉鲮鱼”的佳话。
豆豉与鲮鱼皆为广东特产,当两者碰撞交融,诞生出地道的广东味道。这也能成为游子在外奔波劳碌之后的犒赏,依靠这一罐豆豉鲮鱼,慰藉一天的疲劳和思乡的烦忧。
如今,豆豉鲮鱼成为很多广东人的居家必备。“每逢夏季,对油腻饭菜无感时,熬点白粥,搭配一盒豆豉鲮鱼罐头,立马胃口大开。”广东人周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掀开薄薄的盒盖,铺满豆豉的油汁里,是一条条散发豆豉香的鲮鱼。炸过的鱼骨不用剔除,反而越嚼越香。
鱼肉更是没有一点腥味,肉香的层次却更丰富。吃起来酥嫩有韧劲,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豆豉香,甚至比刚出锅炒的豆豉鲮鱼更入味。
夹一颗豆豉送进嘴里,感受豆豉在齿间咀嚼、融化的过程,鱼肉的鲜香与豆豉的酱香味交织在一起,足以让人称绝。
豆豉和鲮鱼都是广东特色食品 图源:视觉中国
美食家蔡澜先生在谈及豆豉鲮鱼罐头时曾说过:“天寒地冻,当肚子饿时,来一大碗热腾腾的白饭,夹一块豆豉鲮鱼吃,绝对没有比这更美妙、更令人满足的饭菜。”
在广东人的菜单上,豆豉鲮鱼罐头可不止是配白粥、白米饭,只需稍微加工,就能成为餐桌上的一盘上品菜。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豆豉鲮鱼罐头油麦菜,蔬菜稀释罐头中的油,豆豉的酱香又可以遮盖油麦菜细微的苦涩。入口,清爽而不单调,味道浓郁而不油腻。
在广东,几乎每家粤菜餐厅都有豆豉鲮鱼炒油麦菜这一道菜。就如同湘菜中的农家小炒肉,这一道菜是否镬气十足,一定程度能体现这家餐厅厨师的水平,毕竟这是本地人的独特回忆。
“半罐豆豉鲮鱼炒油麦菜,小时候爷爷奶奶常做给我吃的,他们还会把鲮鱼都夹给我吃。”这口味道,也是周颖的童年味道。
华东地区:
家有喜事,必开午餐肉
在长三角人们记忆里,少不了午餐肉罐头。
午餐肉罐头最初是舶来品。它诞生于1937年的美国,一开始定位是军粮。二战结束后,上海稍微富裕点的家庭会经常托人买军队剩余的午餐肉罐头。
于是,这种名为“肉”,吃起来Q弹、香味独特的罐装食物,开始在上海走红。
1957年,上海梅林罐头厂请来斯洛伐克专家,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午餐肉罐头。因为价格不菲,最初能消费得起的家庭并不多。
演员陈冲曾在自己的微博发文回忆,1979年自己还是18岁,在拍摄电影《小花》时,眼巴巴的羡慕同剧组的演员有午餐肉罐头吃。“也许十八岁生日那天,吃到了午餐肉,那一定是幸福的。”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家有喜事请客吃饭,一盘切得规规矩矩的午餐肉成为必不可少的菜品。
那会,用一盘午餐肉待客,和现在端出鸡鸭牛羊等硬菜待客,是差不多的礼遇。
当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经济飞速发展,午餐肉罐头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
在一个家庭里,打开午餐肉罐头,仿佛是父亲的特权。因为旧式包装是需要用底部小钥匙把盖子转开,扣出整个午餐肉,整个过程需要力气。当父亲打开包装,一股独特的肉香扑鼻而来,让人不自觉地咽下口水。
午餐肉常常都与鸡蛋搭配 图源:微博截图
如何料理午餐肉,成为母亲接下来的任务。打一个鸡蛋,将午餐肉切成薄片浸泡在蛋液中,再夹起放进平底锅里,将其煎至两面微金黄。
最后一步是淋上辣酱油或者番茄酱。浸过蛋液的午餐肉,表皮酥脆,内里嫩滑,口感层次更加丰富。鸡蛋与午餐肉的味道相融合,香而不腻。
在物资丰富的年代,长三角把更多本土美食放进罐头,不论是红烧排骨、梅菜扣肉、油焖笋,还是四喜烤麸、排骨莲藕汤等,人们随手拿出几罐,稍微加热摆盘,就能轻易做成一桌家常大餐。
华北地区:
硬核的肉食罐头,能量之王
罐头地图往北,就不得不提让华北地区人们痴迷的红烧肉罐头。
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里面,穿着军装的演员周冬雨对着镜头大快朵颐地吃一罐红烧肉,边吃还边诱惑观众:“你们不吃,可不是我不给你们啊。”电视剧播出后,这款罐头被网友们疯狂搜索。
红烧肉罐头的前身,是特供部队的军工罐头。
从罐头的包装就能看出军用的特点——以军绿色、黑色为主要色调;最初的包装延用无拉环的密封方式,十足的军工味儿;最能说明特点的还是满满当当的一罐肉食,对于军需而言,肉是保证能量的重要来源,也是保证体力的根本。
于是,各类能量十足的肉类食品就被放进军用罐头里,牛肉、午餐肉、扣肉、蹄膀等,配以红烧的做法,组成了能量食品,满足了北方吃肉的豪横。
肥瘦相间的红烧扣肉和蹄髈、大块结实的牛肉、酱味醇香的狮子头……每打开一罐,都会感叹,这肉实在太多了。肉食者见到这一罐头,大抵是走不动路了,开盖后迫不及待往嘴里送。白肉浸泡在油中,一口下去,软软的肉、满口的满足。
网友用红烧牛肉罐头加上土豆倒进小锅煮食,“又香又下饭!” 图源:微博截图
稍微有点耐心的吃货,会选择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米饭,将罐头连汁带肉放在米饭上,将肉碾碎后与米饭均匀搅拌。油汁包裹住每一粒米饭,堪称下饭神器。
更有甚者,将罐头肉作为主料,搭配葱花、土豆、茄子、面条等等入锅煸炒,五分钟待肉汁的味道渗透到菜里,一道丰盛的菜品就完成了。
受“生鲜至上、不时不食”文化洗礼的人们,在特殊时期想起尘封已久的罐头。但也是这些罐头,成为特殊时期最能慰藉人心的食物。
当然,在特殊时期,商家想的比你周全得更多:有罐头商家上架了单兵自热食品、单兵即食食品、常温集体食品、压缩干粮等各类军用食品。其中应急求生食品套装,号称能满足一家三口15天所需的生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