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萦
-
北大经济学院本科在读,这个问题必须来答一发。
要说国内哪所大学的经济学比较厉害,那必然是北大经院了。
经院可以说是跟北大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院系。1912年,严复就任国立北京大学首任校长时创立经济学门(系),这就是中国第一个经济学科的诞生地(更早则可以追溯至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商学科)。1985年,北大经济系创建经济学院,成为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大学设立的第一个学院。
在思想上,在我加入经济学院第一天起,我就知道,“经世济民”是我们的责任,北大经院始终将培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国家栋梁作为首要使命。而我们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成人,更是肩负重任。
在学习上,经院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在本科期间共设六个系,分别是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财政学系、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鼓励同学们跨学科选课,以拓宽知识面。同时对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多种帮助。
当年答主在河南省排名前20,估计是垫底儿进的北大经院。总之,在经济学这么热门的情况下,如果很感兴趣分数又够,非常推荐来北大经院~
总而言之,北大经院一定是不会后悔的选择!
- 北境漫步
-
作为在北大学过经济的学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下。
首先,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2017年高考状元最青睐本科专业排行榜,经济学排在第二名,第一名的工商管理专业也与经济学有着很大的联系。
你提问“国内经济学有哪些大学比较厉害”,这个问题我第一印象就会想到一些财经类大学,特别是211的财经类大学,比如,其一:上海财经大学,近些年来高考录取分数线逼近复旦上交,远超大多数985。这也与其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上海有关,又是上海唯一一所重点211财经类大学,学生们报考也是趋之若鹜。其二,中央财经大学,冠以“中央”知名,又地处北京,和上财同样的道理,经济学也很厉害。另外,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是所属地域唯一的211 重点大学,加上东北财经大学,这五所财经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是以前顶尖的财经高校。另外,综合类的大学,北大人大南开厦大武大南大等985高校,其经济学专业也非常强悍,都值得推荐。
其次,我们看一下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经济学排行榜。
其中文科商科强大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在首位,综合类顶尖学府北京大学排在第二位,南开大学排在第三。从这张图表上我们能看到排在前20名大学基本都是985大学和211的财经类大学,除了东北财经大学。但是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优秀的财经类大学,经济学专业作为它的王牌专业,排在第12位也是合理的,它当年没有被选入211工程大学也只是因为地域平衡问题。
最后,我想提醒广大考生一点。财经类大学其地域属性加成比较严重,各自区域的财经大学在各地就业影响颇大,上财在华东、央财贸大在华北、西财在西南、中南财大在华中、东北财大在东北,在当地的财经金融类就业都有相当大的地域加成,想在当地就业的建议报考。综合类大学也是对应其地域属性有加成,当然比起财经类大学,综合类大学更面向全国化。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你可以接纳,谢谢阅读。
- 寸头二姐
-
本人本科读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学的是经济与金融并重,我想就本人这几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经济学专业厉害的大学(按就业认可度):清华北大的经济学在全国范围内的认可度都是第一梯队的,这毋庸置疑。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分地域来说,就北方来说,接下来是人大、复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几个差不多,但是在北京可能人大比较吃香一点,原因有多种,比如校友资源),再来就是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南开和中山(这几个学校也是差不多)等。
在南方的话,清北之后应该是上海交大、复旦、人大和上海财经财(在上海的话上交、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比较受欢迎,毕竟地域优势),再来就是南大、南开、中山、厦大等(中央财经和对外经贸的话比较吃地域的亏,在南方知名度稍微差点)
提醒一下:报考前请大概想好自己以后会在南方还是北方工作,有的学校分数不低但是认可度不够全国性。
经济学厉害的大学(按学术能力):其实和上面的顺序差不多,我想提一下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
我在中财度过四年,中财算是老牌财经院校了,新建立的三个平台(中经发,中经管等)引进了较多的留学的人才,可能对学术的理解更加新潮,也有一些不错的老师。
还有就是上海财经大学这几年很猛,主要是加入了好几个学术很厉害的老师,有志于学术的同学如果可以跟着这些老师会很好。
以上均是个人观点,希望有所帮助。
- FinCloud
-
经济学是一门比较热的专业,为什么说它比较热,跟其就业前景有一定关系。经济学偏向于理论研究,与金融等其他应用经济学不太一样。但是与金融、经济统计学又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一门很“杂”的学科。国内的经济学首选当然是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的师资和学习氛围很好,适合真正做学问研究的人去报考。
首先我们从学科评级来看下
清华北大武大复旦人大的经济学专业星级是7星,意味着这五所学校的经济学实力全国最强。如果您有实力去这五所大学当然建议您去这些大学。而且北京和上海的金融环境还不错,有一定的实习环境。如果您想学经济学并想日后从事相关职业的话,建议您报考复旦和上财,因为上海的金融确实比较强。
其次,我们从就业率角度来看下
可见,经济学专业的就业率高于专业平均水平,而且经济学的就业方向也比较多,比如基金经理、股票分析员、经济预测与贸易管理等专业,平均薪资也很高,但是笔者也不得不说,这个专业门槛比较高,需要掌握比平常人更专业的知识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下去,所以我认为经济学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专业。
最后,笔者想就当年自己的高考经历谈下我个人对经济学的理解。我当年高考落榜,985上不去只能上一个211大学,笔者由于分数原因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即使并不是财经或综合性院校,但是这所学校的学术氛围还是比较浓的。笔者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哲学,大道至简。其实上大学之后,还是要靠自己积累知识与技能。我每天培养自己的经济思维并且了解研究一些财经新闻。在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也略有成就,我想说这些与学校无关,只是个人对自己未来的态度会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经济学毕竟是一门比较容易就业的学科,但专业不精就会沦为“金融民工”。
经济学可选择的未来方向很多,机会也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个人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个人专业知识技能强才能在未来有一片天地。
希望笔者的回答对您有用。
- 康康map
-
我本科四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这里简单说下我的经历和见解吧。
经济学在我报考的时候(2015年)就是比较热门的选择,几乎所有和经济、金融沾边的专业都会有大幅度的溢价。大部分考生都认为这些专业比较容易就业,因此报考难度很高。
在国内的大学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都是经济学实力较强的大学。
让我们看一下这张经济学专业排名。从1-10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在学校选择时,要按照地域来判断。以北京为例,“清北人贸财”这五所高效在实际就业时的认可度都是很高的,同时这几所学校的学术资源和水平也很出色,无论是以就业导向还是学术导向,都是很好的选择。
同时,考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方向和关注点来进行选择,每所高校所长于的领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人大在经济学相关的学术领域排名很高,适合有志于学术的同学;而对外经贸大学虽然全国范围内名气一般,但是学校对于专业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情况整体很好,不失为就业导向的“高性价比”选择。
总的来说,在选择经济学专业时,除了看排名,更要注重每个学校的特性与差异,结合地域因素,充分考虑自己所选的学校到底能提供给自己怎样的平台和资源。
- 大鱼炖火锅
-
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现在大热的专业,以毕业生工资高著名。经济学相对于工学而言是一门入手相对简单的学科,但是往深了学还需要扎实的数理功底,因为涉及到很多定律和图像公式推导。
经济学大一大二主要是基础课程,包括线代、高数、概率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其中不同学校所用教材不同,一般而言较好的院校都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其中微经版本有范里安版本的、尼克森版本和萨缪尔森版本的,一般而言范里安版本的注重数理推导、尼克森建立在范里安版本之上,萨缪尔森则更多基于美国国情,理解起来相对而言比较费劲。宏经版本一般是曼昆版本的。
大三大四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国内经济学专业排名如下:
一般而言经济学比较好的学校除了上游综合性985院校就是211财经类院校(包括中财、上财、西财、东财)。
(1)北京大学经院、光华、国发并称三大院,师资力量雄厚,交换机会非常多,法国英国都有,但是竞争激烈,很多学生大一大二就考了TOFEL和GRE。抗压能力弱的小盆友不推荐哦。
(2)南开大学经济学全国有名,很多考研学子都报名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地处天津,距离北京较近,位置繁华。
(3)上海财经大学地处全国经济中心,无疑对于以后找工作有很大便利。
最后祝你能选到一所心仪的院校,过好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
- tt白
-
笑死我了,那个匿名说能去清华就去清华还说复旦不够好的是个复制粘贴的答案,我说怎么文不对题。算了,让我这个考不上清华和复旦的差生说说在全国前十的华中科技大学学习经济学的感想吧!
我是17年江苏的考生,高考满分440,本人386进了华科经院。本一线忘了多少了,因为从来不会掉到本二,不看那个。
那个偷来的答案有一点说的是不错的,本科经济学各个专业的确出路差不多。毕竟学的不深,对于专业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做不了什么实际的应用。但是如果说浮躁不浮躁,适不适合做学问,华科的经院是很务实、很适合做学问的。
我本人玩心大,当年在武大和华科之间徘徊过。最后我自己拿了主意要选华科,因为华科学风扎实,大家专心学习,不搞别的,对我来说不容易出乱子。进了学校后华科也的确没令我失望,所有人一心向学。部分男生甚至为了搞学习连恋爱都不谈。
选华科经济学还有个原因是,这儿的经院是国内的计量经济学鼻祖张培刚教授创立的。华科经济学只招理科生,对数学有要求,所以周围同学的水平基本整齐,不会有特别的分化现象。这样子有利于竞争,也对共同学习讨论有好处。
最后透露一点实情,我是为了学医才来华科的!!然后选修不够好,没录到专业的第一第二志愿,现在是第三志愿经济学。
- hi投
-
首先,本人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在读,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同学在学经济金融方向。
首先我老铁在人大,她当年自招减15还是10分的还是和清华差3分,2017年全国一卷660+的样子。后来就经济大类进的人大,然后考到了数理金融双学位实验班。现在很多高校都开始大类招生,进校分专业,我们学院去年也开始了这样。
然后有个初中同校同学,高中时去了广东,后来高考考到了所在区的状元,去了北大学经济。
至于我呢,2017年全国1卷613分,最后压线进了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虽然比不上上述两位同学,但是也还挺不错的,除了华科的经济数学要求太高比较痛苦2333。
其实我不用说了也看得出来,经济的确很热,具体什么学校读经济,还是看高考分了。以及个人建议填志愿先考虑学校再考虑专业,我当年就是在一些财经类211院校中和经济相对没那么突出的985中选择,最后选择了985,后来发现真的平台高一点,专业不突出也差不到哪去,学校资源真的更丰富,以及包括之后出去就业,别人一般也是看是不是985,211,一本这样的顺序,很少去卡什么专业排名对吧?
- ardim
-
恩……能够有清华的还是去清华吧,本人是复旦国贸的,经济学院的话,还是金融比较好。不过说实话,经济学院的各个专业出路都差不多的,只有略微的差异,就业率还是挺高的。只是本人觉得复旦的经济学院实在是有所欠缺,不是个适合学术的地方。
其实学一些工科理科的东西比较实在,经济学这东西实在是虚,周围的同学也是浮躁的多。
不过,还是看你兴趣吧,如果你是真的很感兴趣,那是无可厚非,只是别随大流的好。你很厉害啊,是保送生,理科一定很厉害吧,看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哦,加油!
- gitcloud
-
在国内的大学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都是经济学实力较强的大学(排名不分先后)。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985,211肯定首选,毕竟学校名气大,然后就是国内的财经类大学,各个省市的财经类大学,比如天津财大等。
- 阿啵呲嘚
-
就是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是全球最大城市和全球最富城市,是全球最大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经济中心。
- Ntou123
-
我的梦想就是经济学!
20年前的7月,我因高考作文几乎零分,落榜,在三叔砖厂搬砖,我不服气天天爬格子,然而贫困却没给我再次复读参考的机会。20年后,我的倔强成就了我的自豪,后来自学国际时政,经济学并写评论(公众号:知正参考),我一个高中毕业生现在和华东师大教授切磋,感谢那年七月,多么火热的太阳啊,给了我坚持的勇气。
- 可桃可挑
-
本人现在陕西师范大学的经济学在读,当年高考分数超了一本线85分左右,需要参考的学弟学妹可以跟自己的成绩对比一下。
我个人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是比较迷茫的,因为我的分数很尴尬,有想法的专业在我这个分数没有合适的学校,而我能报的学校基本上我也没有什么特别想上的专业,最后也算是是阴差阳错地选了陕师大的经济学吧。
下面结合我自己看法说一下,看楼上有答友说到理工科比较强势的学校里面可能比较不适合选一个经济学,如果你有这样的顾虑并且分数也是这个段那我觉得陕师大会挺适合你,因为本身我们学校就是比较多的文科学科;再者,想学经济学并且单单考虑学校的话,确实那种XX财经大学会更好一点。
但是陕师大的经济学总的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专业排名全国75左右,有博士点,且经济学专业的师资是国际商学院所有系最强的,7位教授,10位副教授,是学校比较优势的专业。
然后最后再说一句,经济学这个专业,很多老师都会推荐你考研(虽然说现在很多考研是国内的一个大趋势),读研会增强你的专业知识,如果日后决定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考研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简言之就是,如果以后有考研的打算,那么身为211的陕师大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有更高追求的话可以通过考研去更好的学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