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kbok
-
养殖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包括家禽养殖、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三个细分产业。家禽养殖以禽肉和禽蛋为主要产出,而畜牧养殖业以猪牛羊肉为主要产出,水产养殖以水产品为主要产出。
近年来家禽养殖业产出规模基本保持上升趋势,而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未来养殖业将朝着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家禽养殖业规模稳步增长
2013-2019年,中国禽肉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禽肉产量为2239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342万吨,增长17.15%;我国禽蛋产量为3309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245万吨,增长12.29%。2020年,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468万吨,增长4.8%。
2020年畜肉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3-2019年,我国猪牛羊畜肉产量呈波动变化趋势,2019年产量下滑较大。2019年,猪牛羊畜肉产量7649万吨,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猪肉产量4255万吨,下降21.3%;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
猪肉降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国内发生较大规模的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大量生猪被扑杀,同时猪瘟疫情的发生也影响到了消费端对猪肉的需求。2020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同比下降0.1%。其中,牛肉产量672万吨,增长0.8%;羊肉产量492万吨,增长1.0%;猪肉产量4113万吨,下降3.3%。
2019年水产养殖业规模与去年持平
2013-2017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表现为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之后急剧下降,2018年产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2019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80.36万吨,同比增长0.35%。其中,养殖产量5079.07万吨,同比增长1.76%,捕捞产量1401.29万吨,同比下降4.45%。
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年水产品产量为6600万吨,但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实际产量可能不及预期,前瞻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产量6500万吨。
畜禽及水产养殖主要模式
畜禽养殖主要模式有专业化自主经营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三种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优缺点,在畜禽养殖业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消费大国,同时也是水产品消费大国。随着消费升级战略提出,我国水产养殖的模式也不断创新,目前已形成以下几种效率更高、更环保、更创新的运作模式。
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养殖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趋势:
第一是规模化,目前规模化养殖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散养户依然存在,未来散养户不会完全退出市场,但是会进行自我升级;
第二是智能化,随着国内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及国外养殖设备的不断引进,智能化必然成为行业的选择;
第三是品牌化,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打造独立品牌是必然趋势;
第四是特色养殖,城市农村融合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想去体验乡间生活,提供特色养殖服务可以将玩乐与农业结合,促进新业态形成。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大鱼炖火锅
-
水产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我国水产行业上市公司有中水渔业(000798)、开创国际(600097)、中广核技(000881)、天马科技(603668)、国联水产(300094)、ST昌鱼(600275)、百洋股份(002696)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水产养殖产量数据、中国水产养殖面积数据等
水产品面积再创新低
从水产品获取方式来看,根据《渔业法》规定,我国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在该方针指导下,多年来我国水产品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
水产养殖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吃鱼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及效率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面积呈现平稳下降的走势,到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下滑至7036.11千公顷。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持续严紧,未来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
从水产养殖面积构成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面积远超海水养殖面积,到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为5040.56千公顷,占总面积的71.6%,海水养殖面积为1995.55千公顷,占总面积的28.4%。
水产养殖产量平稳增长
具体到水产品供给方面,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以螃蟹和鱼类为主,海水养殖则有鱼、虾、贝、藻及其他海生生物等。随着我国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持续提升,到2020年,全国养殖水产品总产量为5224.2万吨,同比增长2.9%。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产量领先于海水养殖产量,2015年以来,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市场份额保持在40%左右,而淡水养殖总产量占比基本维持在60%左右。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产量为3088.89万吨,占总产量的59.1%;海水养殖产量为2135.31万吨,占总产量的40.9%。
水产养殖总产值持续提升
随着水产养殖产量规模的不断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也呈现出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223.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3836.2亿元;淡水养殖产值为6387.2亿元。
- 寸头二姐
-
2、养殖业的发趋势
(1)、由于养殖成本及管理技术和出口要求等因素,以散养为主将向规模化养殖转变。
(2)、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畜牧业微利时代的到来,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去的养殖将逐渐向城郊和边远地区转移。
(3)、由于人食物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种水产养殖、反刍动物养殖和宠物饲养将成为未来养殖业发展的亮点。
(4)、培育功能性保健畜禽,促进人类健康。韩国已培育出低胆固醇的优质肉猪,我国已生产出低胆固醇高碘蛋、高锌蛋、高铁蛋,具有已定的防病功效,更多的功能性食品还在培育研究中。
(5)、发展快生长型畜禽,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快速育肥猪,育肥牛,快速养鸡技术已取得较大发展。
3、饲料添加剂发展趋势
从未来的发展需求可以看出,中国饲料添加剂的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饲料添加剂消费市场。
(1)、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安全、绿色饲料添加剂将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
(3)、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重视抗生素代替产品的开发。
(4)、进一步扩大蛋氨酸和赖氨酸的生产,同时加大苏氨酸的开发力度。
(5)、重视维生素的生产,积极发展酶制剂。
(6)、发展防酶、抗氧剂,促进饲料安全、卫生水平的提高。
4、安全、无公害饲料
当前,我国畜、禽产品的安全质量存在很多问题,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畜、禽疾病种类多,发病范围广;二是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严重超标;三是畜、禽疫病、兽药残留、饲料质量、饲料添加剂、兽药质量等检测技术落后,监制体系步完善;四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在很多方面缺乏强制性技术标准,各项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同行水平;五是法制体系建设滞后,畜、禽产品安全质量控制方面或者在某个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六是中介组织发展缓慢,政府和企业间缺乏必要的管理组织。
目前,中国饲料企业散布广、数量多、规模小,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不规范的竞争行为比较普遍,饲料安全监管成本过高,监管效果有限。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食品业对饲料安全和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饲料业的风险大大增加。
可喜的是,为影响国家“保证食品安全”的号召,今年,希望集团与湖南唐人集团等全国65家饲料企业共同参与了以“关注饲料安全,关注大众健康”为主题的安全承诺活动,之前还发表了《安全宣言》,重在率先垂范,以点带面,要求行业自律,从我作起。
5、加入WTO后,我国饲料业的资本结构整合将提速
入世前,由于政策限制,外资投资中国饲料业的数量虽然比较大,但大多采取新办企业的方式。目前,中国饲料业以民经营资本为主,产业退出的障碍和成本较小;加之入世后,饲料行业将取消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这将限制我国政府对饲料工业的扶植和保护空间;再者,入世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政策逐步放开,外资饲料业以及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资本对国内饲料企业的并购将成为新的资本进入中国饲料业的主要方式之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入世给我国农业产品带来的巨大冲击,饲料行业还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局面,必将促进中国饲料业资本结构的整合,国退民进是大势所趋。在未来的5-10年内,随着中国养殖业产业化的快速形成,中国饲料企业数量将迅速减少,经过收购、兼并、托管等多种形势的资源重组最终将形成数量有限的区域性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在这一阶段,按照发达国家养殖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如果中国的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上升到45%-50%,饲料产量可达1.5亿吨。如果以每一地区2-3个饲料企业计算,重组后的中国饲料业只需要年产能力12万-18万吨的饲料厂1000-1500家,预计前20位石料企业的产量之和将达到全国饲料总产量的60-70%。而目前中国的饲料企业设计生产规模已经基本达到这一指标,只是产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总之,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食品结构的进一步改变,国内饲料总体容量将相应增加,但饲料企业的数量将迅速减少。同时,养殖业将快速向规模化、专业化、多样化、过渡,从而向人们提供更加丰富、营养、卫生的畜、禽和水产品。位促进人类健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 hi投
-
现阶段,随着生猪养殖效益的明显优势,极大的刺激和促进着生猪养殖规模和产业的发展,但是如果盲目的扩张和单纯的追求眼前效益必将为今后的养猪业造成负面影响,如何科学规划客观发展养猪业,值得养猪专家和同仁思考。同时新期对于生猪养殖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全国养猪业发展现状:客观存在的挑战与短板,其次探讨一些养猪业经验和应对措施以及未来的养猪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