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柚不是西游
-
我找了点
1 《水浒传》的主要题材是:()
2 《水浒传》歌颂的主要精神是:()
3 梁山一百单零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
4 《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及其绰号① ② ③
5 “智扑擎天柱”中英雄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
6 《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
① ② ③
7 “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法挥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几句描写的是哪位好汉(),他的性格特点是① ② ③
8 《水浒传》通过()揭示当时的社会矛盾
9 “大闹野猪林”涉及的主要人物有()()
10 武松的主要性格特点是① ② ③ ④ ⑤
11 “眼丹如风,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句描写的人物是(),他的性格特点是① ② ③
12 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4位是① ② ③ ④
13 大闯五台山的人物是()
14 写出有关武松的三个情节()()()
15 吴用的性格特点是()()()
16《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① ②
17 “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说的人物是()
18 《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逼”字在()身上体现的最明显
19 《水浒传》中,身为朝廷命官却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① ②
20 《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所指的人物是(),他的相关故事是()
21 《水浒传》中刻画了一个具有惊世骇俗之美,又心狠手辣的人是()
22 《水浒传》中诸英雄落草前是军官的是①()②()③()
23 《水浒传》中,被称为“神机军师”的人物及相关故事是();()
24 《水浒传》中,被称为“拼命三郎”的人物及相关故事是();()
25 根据事件填写人物:误入白虎堂(),大闹清风寨(),探穴救柴进(),风雪山神庙(),怒杀阎婆惜()
26 《水浒传》中两位打虎英雄打虎的地点是();()
27《水浒传》中,放火烧战船,帮助宋江两败高太尉的人是()
28《水浒传》中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的英雄好汉是()
- 出投笔记
-
原文: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水浒”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固然不免言之过甚,但全书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却是事实。记得有一本笔记,杜撰了一则施耐庵如何写“水浒”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施耐庵先请高手画师把宋江等以下三十六人画了图像,挂在一间房内,朝夕揣摩,久而久之,此三十六人的声音笑貌在施耐庵的想像中都成熟了,然后下笔,故能栩栩如生。这一则杜撰的施耐庵的创作方法,有它的显然附会的地方,如说图像是宋江等三十六人,就是从“宣和遗事”的记述联想起来的,但是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却有部分的真理,虽然它这说法基本上是不科学的。因为,如果写定“水浒”的,果真是施耐庵其人,那么,他在下笔之前,相对朝夕揣摩的,便该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歌颂梁山泊好汉的口头文学,而不是施耐庵自己请什么高手画师所作的三十六人的图像。
个个面目不同,这是一句笼统的评语;仅仅这一句话,还不足以说明“水浒”的人物描写的特点。试举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为例。这三个人在落草以前,都是军官,都有一身好武艺,这是他们相同之处;他们三个本来都是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要落草的,然而终于落草了,可是各人落草的原因又颇不相同。为了高衙内想把林冲的老婆弄到手,于是林冲吃了冤枉官司,刺配沧州,而对这样的压迫陷害,林冲只是逆来顺受,所以在野猪林内,鲁达要杀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反被林冲劝止;到了沧州以后,林冲是安心做囚犯的了,直到高衙内又派人来害他性命,这他才杀人报仇,走上了落草的路。杨志呢,第一次为了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军,不料因祸得福,又在梁中书门下做了军官,终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只有鲁达,他的曹遇却是“主动”的。最初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了,做了和尚,后来又为了仗义救人,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落草。“水浒”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遭遇中刻划了三个人的性格。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思想意识上表示出三个人之不同遭遇的必然性。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只有鲁达,一无顾虑,敢作敢为,也就不曾吃过亏。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却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水浒”就是这样通过了绚烂的形象使我们对于这三个人发生了不同的感情。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思想意识上说明了这三个人出身于不同的阶层。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所以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只要有官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林冲出自枪棒教师的家庭,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技术人员,他有正义感,但苟安于现状,非被逼到走头无路,下不来决心。至于鲁达,无亲无故,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光景是贫农或手艺匠出身而由行伍提升的军官。“水浒”并没叙述这三人的出身(只在杨志口中自己表白是将门之后),但是在描写这三个人的性格时,处处都扣紧了他们的阶级成份。
因此,我们可以说,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
其次,“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达演习武艺的时候,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状的当儿。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的后来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这才使我们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声音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水浒”的人物描写就说到这里为止罢。下面再略谈“水浒”的结构。
从全书看来,“水浒”的结构不是有机的结构,我们可以把若干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编为各自独立的短篇或中篇而无割裂之感。但是,从一个人物的故事看来,“水浒”的结构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在这一点上,足可证明“水浒”当其尚为口头文学的时候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
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试以林冲的故事为例。林冲故事,从岳庙烧香到水泊落草,一共有五回书,故事一开始就提出那个决定了林冲命运的问题,从此步步向顶点发展,但这根发展的线不是垂直的一味紧下去的,而是曲折的,一松一紧的;判决充军沧州,是整个故事中间的一个大段落,可不是顶点,顶点是上梁山,但林冲故事也就于此结束。在这五回书中,行文方面,竭尽腾挪跌宕的能事,使读者忽而愤怒,忽而破涕为笑,刚刚代林冲高兴过,又马上为他担忧。甚至故事中的小插曲(如林冲路遇柴进及与洪教头比武)也不是平铺直叙的。这一段文字,先写林冲到柴进庄上,柴进不在,林冲失望而去,却于路上又碰到了柴进(柴进出场这一段文字写得有声有色),后来与洪教头比武。林冲比武这小段的描写,首尾不过千余字,可是,写得多么错综而富于变化。说要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但这百余字真是简洁遒劲,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林冲武艺的高强。这一小段千余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划出来了,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点。再看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是不同的。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就注定了黄泥岚上杨志一定要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发展的逻辑却从一连串的一正一反螺旋式的到达顶点。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读者此时急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还是“硬取”?如果“软取”,又怎样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这谜底,直到故事终了时揭晓,结构上的纵横开合,便是这样造成的。
以上是对于“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一点粗浅的意见。如果要从“水浒”学习,这些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自然,“水浒”也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人物的对白中常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因而使得我们如闻其声;又如动作的描写,只用很少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活跃在纸上……这些都应该学习,但是从大处看,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的,还是它的人物描写和结构。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双“红楼梦”强些。虽然在全书整个结构上看来,“红楼梦”比“水浒”更近于有机的结构,但以某一人物的故事作为独立短篇而言,如上所述,“水浒”结构也是有机的。
————————————————————————————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试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下列加黑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撰写zhuàn 揣摩chuāi 解差jiè
B.摇曳yè 行伍háng 倾轧yà
C.鄙薄báo 绚烂xuàn 稗官bì
D.渣滓zī 封妻荫子yìng 沽酒 gū
2.下列加黑的字或词书写正确、解释也正确的一项是( )
A.走头无路(到头了) 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
杜撰(虚构;无根据地编造) 言之过甚(很、极)
B.摇曳多姿(摇荡)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留传已久(传下来或传播开) 偏见(偏于一方的见解)
C.朝夕揣摩(长时间地思考推求) 引人入胜(佳境)
腾挪跌宕(富于变化) 幻灭(幻想的希望)
D.落魄(穷困失意) 仗义(主持正义或讲义气)
搏个封妻荫子(取得) 平板(平淡死板)
3.下列四句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句是( )
A.《水浒》并没叙述这三人的出身(只在杨志口中自己表白是将门之后),但是在描写这三个人的性格时,处处都扣紧了他们的阶级成分。
B.甚至故事中的小插曲(如林冲路遇柴进及与洪教头比武)也不是平铺直叙的。
C.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所以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只要有官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
D.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
4.在□处填写的关联词语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
林冲比武这小段的插写,首尾不过千余字,□,写得多么错综而富于变化。说要比武了,□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A.可是 却 却又 于是 又
B.可是 却 却 因此 还
C.但是 却 可 于是 又
D.但是 可 却又 于是 还
5.以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学评论的开头,先介绍一则关于《水浒》创作的民间传说,是为了强调《水浒》人物描写的艺术成就是早有定论的,从而引出论题,为表明自己的观点打下伏笔。
B.“这一杜撰的施耐庵的创作方法,有它的显然附会的地方,如说图像是宋江等三十六人,就是从《宣和遗事》的记述联想起来的,但是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却有部分的真理,虽然它这说法基本上是不科学的。”这个复句中的三个“它”指代的都是“杜撰的施耐庵的创作方法”;“但是”以后的这个分句是一个倒置的转折复句,倒置的作用在于突出“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却有部分的真理”。
C.“因此,我们可以说,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这段文字独立成段,是对上段内容的概括总结。“因此”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我们可以说”是插说成分,全句为一个因果复句。
D.“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虽然在全书整个结构上看来,《红楼梦》比《水浒》更近于有机的结构,但以某一人物的故事作为独立短篇而言,如上所述,《水浒》结构也是有机的。”“虽然”以后的分句是一个转折复句,语意重点在说明《水浒》结构的有机性。作者自称“偏见”,既表明自我见解的独特,又体现了名家的谦虚谨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
……而对这样的压迫陷害, ① 只是逆来顺受,所以在野猪林内, ② 要杀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反被 ③ 劝止;到了沧州以后, ④ 是安心做囚犯的了,直到 ⑤ 又派人来害他性命,这他才杀人报仇,走上了落草的路。 ⑥ 呢,因为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军,不料因祸得福,又在 ⑦ 门下做了军官,终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只有 ⑧ ,他的遭遇却是“主动”的。最初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了,做了和尚;后来又为了仗义救人,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落草。
6.填在横线上的相应的人物是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
7.“因为”带出的是表示原因的分句,和它相应的结果应该是( )
A.丢官 B.丢官,复职不成
C.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 D.充军
8.“因此”带出的是表示结果的分句,和它相应的原因应该是( )
A.失陷花石纲
B.复职不成,落魄卖刀
C.无意中杀了个泼皮
D.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
9.与上文衔接得最好的一项是( )
A.这三个人在落草以前,都是军官,都有一身好武艺,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
B.他们三个本来都是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要落草的,然而终于都落草了。
C.《水浒》就这样写出了三个人的不同遭遇和落草的不同原因。
D.《水浒》从这三个人的不同遭遇中刻画了三个人的性格。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2题。
其次,《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出现的;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达演习武艺的时候,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状的当儿。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除了□□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后来的□□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这就好比一个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________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10.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按语 骤然 简短 行动 B.按语 忽然 简便 行事
C.定语 骤然 简捷 行为 D.评语 突然 简短 行动
11.文中最后一句的横线上应填入概括《水浒》描写人物方法的结论性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像描写 B.行动描写 C.先概貌后局部 D.由远而近
12.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
三、写作。
13.读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就它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评论。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4.参照《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写法,以《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人物和结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评论。
要求:人物,应以林冲为主;结构,可围绕林冲性格发展来评论。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C
6.①林冲 ②鲁达 ③林冲 ④林冲 ⑤高衙内 ⑥杨志 ⑦梁中书 ⑧鲁达
7.A 8.C 9.D 10.A 11.D
12.例证,比喻论证 13.(略)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