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萦
-
万众瞩目的日本央行利率决议并未带来太多惊喜,该行依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框架,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对局部细节进行了微调,宣布数项举措,以便更好地打一场抗击“通缩”的持久战。
7月31日落幕的日本央行两日议息会议显得有点特殊:会议举行前已经传出该行有可能调整政策的消息,并在市场上引发了不小的“骚动”;更耐人寻味的是,此次决议声明比以往晚了两个小时发布,是2016年9月引入收益率曲线控制举措以来发布最晚的一次。
但是,日本央行并未如一些市场人士所希望的那样带来大惊喜,而是更为坚定地传达了维持大规模宽松政策的立场。该行发表的声明由一贯的“货币政策声明”变成了“强化政策框架以支持持续性的、强有力的货币宽松”,表示达成2%通胀目标的时间将比此前预期的更晚,并宣布了数项举措,以更好地应对一场抗击通缩的“持久战”。
消息出来后,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从0.09%跌至0.05%下方。而就在上周,因部分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10年期日本国债遭到抛售,收益率一度上涨至近半年以来最高水平。
系列微调支持大规模宽松
日本央行维持大规模宽松政策符合市场的主流预期。具体来看,声明显示,考虑到经济活动和物价的不确定性,包括定于2019年10月起施行的上调消费税等举措,日本央行将维持现行货币宽松政策框架,即维持量化、质化宽松结合收益率曲线控制的框架,维持对金融机构新增超额准备金实施-0.1%利率,以及通过购买国债将10年期日本国债的收益率控制在0%左右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宣布了一系列微调措施,为大规模宽松政策提供支持。调整之一是,该行表示将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购入日本国债,以便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控制在0%左右,但同时指出,该行将容忍收益率因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变化出现上下波动。该行还引入利率前瞻指引,承诺将把现行的超低利率维持更长时间;另外,实施-0.1%利率的新增超额准备金规模也将有所下降,并将调整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购买方案。
在同日公布的季度经济活动和物价展望报告中,日本央行将对2018财年的通胀预期由1.1%下调至1.3%,对2019财年的预期则由1.8%下调至1.5%,对2020财年的预期由1.8%下调至了1.6%。
“日本央行的宽松立场没有变,整体的货币宽松政策框架没有改变,细节部分有所微调。这次决议的重点应是强调其政策的灵活性。我们预期下半年全球市场可能会受到美联储继续加息等因素的影响,这次调整可以解读为日本央行为了应对前述可能外部风险而做出的调整。该行将容忍收益率出现短线波动,但长线上仍维持低利率状态。因此,这次决议并不会改变我们对相关资产的看法。”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7月31日下午举行的会后发布会上,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就此次政策调整表示,该行为保证大规模政策的可持续性,做出此次调整,因为可能要花更长时间来达成2%的通胀目标。黑田还表示,尽管仍维持将长端利率控制在0%左右的政策,但可以容忍收益率短期内出现上至0.2%的波动。
最终或调整通胀目标
长期以来,日本央行是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的大胆尝试者。该行2013年4月推出了QQE(质化和量化的货币宽松政策),此后几度加码宽松力度。2016年1月底,该行导入“负利率”,至2016年9月份,该行宣布调整为控制收益率曲线的政策框架,期间该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据日本央行公布的历史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2013年初,该行总资产规模为近158万亿日元,而今年7月12日该行公布最新总资产规模数据,已扩张至超过540万亿日元,与该国GDP水平相当。
尽管“折腾不止”,但日本通胀水平迟迟未能达到该行定下的目标——2%,日本6月通胀为0.7%,为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长期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却带来了不少副作用。
一大副作用就是挤压日本银行业的利润空间。因长期实行超低利率政策,日本银行业利差收入很窄。就在今日日本央行声明宣布后,日本银行股纷纷下跌。如此环境下,银行纷纷寻求应对之策,包括扩大海外风险敞口、上调对个人和企业客户的收费,等等。另一大副作用就是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该国的金融市场,该行持有的日本国债几乎占到了市场一半。
今日的政策微调尽管一定程度上对上述副作用作出了回应,但多数观点质疑,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对日本的增长和通胀发挥影响。星展银行在7月31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到最后,在达成通胀目标方面,日本央行可能会寻求更高灵活性,而非放弃其货币宽松的政策承诺。已经有许多亚洲银行采用了通胀目标区间。” 截至发稿时止,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报0.041%,美元兑日元报111.47。
来自凤凰网
- 里论外几
-
今日的政策微调尽管一定程度上对上述副作用作出了回应,但多数观点质疑,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对日本的增长和通胀发挥影响。星展银行在7月31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到最后,在达成通胀目标方面,日本央行可能会寻求更高灵活性,而非放弃其货币宽松的政策承诺。已经有许多亚洲银行采用了通胀目标区间。” 截至发稿时止,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报0.041%,美元兑日元报111.47。
相关推荐
日本负利率是什么
日本负利率指日本地区的中央银行实施负利率措施的现象,负利率实质上指银行将存款利率改为负值的行为。在存款人的眼中,正常情况下将手上的本金存入银行后应当可以按时领取存款利息,而负利率的措施则是与该现象背道而驰,即存款人不但无法通过将本金存入银行而取得利息,反而是要向银行方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关于负利率措施的实施需要结合日本地区的国情看待,中央银行尽量通过负利率的手段降低社会公众将本金存入银行的频率,目的在于迫使国内社会公众将手上的可支配的本金用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内资金的流动性。2023-07-07 21:28:251
日本负利率政策有何弊端?
日本负利率政策有什么缺点?根据日本中央银行发表的2016年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几位政策委员认为负利率政策的负面效应正在出现,担心这种副作用.一些委员指出,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导致利率大幅下降,引起了金融机构和储户的不安.有些人担心负利率会引起泡沫,认为金融机构为了确保收益倾向过度贷款,货币失衡积累的风险上升.但也有委员强调负利率政策的正面效应,认为利率下降不仅刺激了房屋投资,还对消费产生了正面推动作用.以前,一些政府官员代表敦促中央银行改善对人民的政策交流,负利率说有一定的技术,很难理解.据报道,在日本中央银行3月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委员们认为日本经济继续复苏,通货膨胀倾向稳步改善,但通货膨胀预计最近会减弱.大部分委员表示,将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直到稳步实现2%的通货膨胀目标.最近,圆通成为外汇市场的焦点,中央银行发布负利率后,反而疯狂上升.目前,日本中央银行陷入做什么都错了的境地,无论是代码宽松还是士兵不动,日元都无法逃脱不幸的上升.日本货币政策陷入困境.2023-07-07 21:28:321
日本人为什么负利率还存钱
不是负利率,是利率很低。负利率时代是经济不景气的时代,把钱交给银行不是不行,只是不能再单纯依靠传统存款了。可以考虑银行的理财、保险和基金,既要考虑长期养老规划和当下现金流规划,又要能够抓住经济发展的红利,提前在经济谷底布好局。负利率时代主要是指存银行获得的利息赶不上货币贬值损失的部分。也就是说,钱存在银行还是能获得银行给的利息,只不过给的太少。负利率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商品供给少,市场货币多,商品价格高;存款和贷款利率都比较低;与此同时人们对经济好转的预期较高。2023-07-07 21:28:391
全球加息浪潮下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日本方面最根本的目的便是为了刺破经济泡沫,提高市场的经济活力,不再让日本长期处于经济泡沫当中没有任何发展的机会。日本在上个世纪以来经济总量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直到本个世纪日本的经济发展也并没有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在经济总量方面没有任何增加。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日本陷入了市场经济泡沫的陷阱当中,因此本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大大下滑。在经济增长这一方面根本无法与周边国家相提并论。日本央行坚持低利息策略。根据日本银行发布的消息,日本方面不会因为当前国际市场全面加息的情况而做出任何调整。仍然实行之前最基本的经济政策,降低本国货币的兑换倍率。这也使得日本的进出口数量大大增加,但是在经济贸易总额这方面却没有增加。正是由于日本货币兑换比率的降低,使得本国货币在与他国货币进行兑换时,需要用更多的货币来进行兑换。根本的目的在于刺破经济泡沫。日本方面之所以适应这样的策略,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刺破经济泡沫。所谓的经济泡沫,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一个困境,尤其是在经济增长这一方面长时间没有增加。虽然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不变,可长此以往下去本国经济必然会处于一个崩溃的地步。因此日本方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才会选择降低本国货币的利息。提高市场经济活力。刺破经济泡沫之后,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经济活力。尤其是在进出口贸易这方面会大大增加,由于资金降低利息的策略。会导致本国的贸易产品在价格方面要远远低于进口产品,这也使得大部分国家选择从日本进口价格低廉的产品。虽然贸易数量大大增加,但是在经济这一方面却没有增加。2023-07-07 21:28:474
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为何要与加息浪潮背道而驰呢?
在7月21日公布的7月利率决议中,日本央行以8 : 1通过利率决议,仍然坚守负利率,这让许多人不禁好奇,在全球加息的浪潮背景下,为何日本要背道而驰,坚守负利率呢?据了解称,因为新冠疫情等多方面的因素,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国内的经济发展并不景气,同时,由于日本之前一直受着美国的影响,日元兑美元的比率也在得到控制,同时,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本身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日本央行坚守着负利率。对此,许多网友议论纷纷,有些网友认为,日本的基本发展指标还是有的,再跌也跌不成什么样子,坚持负利率会使民众们存钱的欲望降低,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日本的经济发展,此举也是值得借鉴的;同时,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日本此举对于本国的民众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毕竟日本央行一直坚守着负利率,那么就会导致存进去的钱会越来越少,不利于维系日本经济社会的稳定。同时,由于全球都是加息的背景,日本此举只会加重民众们的反抗情绪;此外,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对于我国来说肯定也有一些影响,我国政府要做出积极合理的政策来应对,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随着疫情影响的不断减弱,日本的经济也在得到回升,通胀预期正在上升,通货膨胀的风险暂时也在向上行倾斜。但是同时,日本经济有着十分高的不确定性,需要警惕金融货币市场对于日本经济物价的影响,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这一行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据此,笔者认为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对于本国甚至其他国家来说都是有着影响的,而我国面对日本央行坚守负利率的行为,也需要找出合理的对策来刺激日本民众在我国的消费,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2023-07-07 21:29:174
什么是负利率时代?
负利率就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改为负值。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得利息,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续费。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因此有望促使银行积极放宽面向企业的贷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0.1%的负利率,将从2016年2月16日起执行。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率,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CPI指数)目前,我国环球金汇的银行一年定期利率是3%,而通货膨胀率是3.3%,负利率也就是实际收益率,是-0.3%。扩展资料:负利率本质上是量化宽松的一种延续,就欧洲和日本而言,实施负利率的初衷在于刺激银行信贷和提升通胀预期;相比之下,丹麦和瑞典当初实施负利率主要是为了缓解资本流入和本币升值的压力。不过,从基本面来看,负利率实际上来自于实体经济投资回报水平的下滑,这也显示出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增长点的一个现实挑战。从微观层面来看,负利率对依赖传统定价模型的金融机构造成了威胁,这类似于“电脑千年虫问题”,传统定价模型中不包含负利率这个变量,因而这些模型不能正确发挥定价的功能,这势必影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此外,由于存款利率尚被隔离在负利率之外,该政策对于个人储户目前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也出现了日本民众囤积现金的现象。负利率对于民众心理预期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行业层面而言,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商业银行是负利率政策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负利率缩小了商业银行的利差,而银行迫于同业竞争的压力往往又不敢将这种赋税转嫁给消费者。以欧洲为例,2015年第四季度欧洲大型银行的财报显示,15家大银行中亏损的有6家,利润下降的有9家,而2016年以来这些银行的股价悉数下跌,跌幅远大于同期欧洲主要股指的跌幅。究其原因,负利率造成的银行盈利水平下降难辞其咎。负利率对全球资产配置行业也有影响,其中债券市场尤甚。这表现为债券收益波动率加大,收益率曲线下滑,近期欧洲多国的国债收益率均下跌至历史新低,负收益率债券频繁出现。从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各国来看,其政策初衷不尽相同,政策效果和影响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对该政策比较自信。欧元区的负利率政策推行时间较久,其对于银行信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债务压力,但通胀率提升效果不尽人意;日本实行三级利率体系,基准利率仍然为正,负利率更像是日本央行对外表露其将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心。同时日本通胀预期依然较弱,日元汇率不降反升,甚至在脱欧事件中成为炙手可热的避险货币,这都与日本央行政策推行的初衷背道而驰。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状况有其共性,通胀率低下、经济增长缓慢更多是结构性问题所致,如人口老龄化、消费需求不足等,这就呼吁更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推行,实施政策组合来为经济注入活力,单纯依靠货币政策似乎推动力还不够。就中国而言,实际上从2015年10月央行下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至1.5%之后,当月的实际通胀率为1.6%,中国就可以说进入了实际负利率的时代。目前离名义负利率政策还有较远的一段距离,但在当前全球低利率的大背景下,也需要加快推行供给侧的相关改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也需要关注一些经济体实行负利率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会给中国带来外部溢出效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利率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各国负利率政策影响几何2023-07-07 21:29:525
现在欧洲和日本央行实行负利率,所谓的负利率是什么意思?
就是自己把相应的金额存进去之后,里面的利率出现了负数的情况,费用比较低。2023-07-07 21:30:133
日本银行货币发行的准备金率是多少
日本银行货币发行的准备金率是多少?回答是:日本银行货币发行的准备金率是多少?日本银行货币发行的准备金率是0.8%左右。2023-07-07 21:31:003
日本房贷利率
"日本的房利率确实不高,通过日本五大银行公布出来的住房贷款利率我们可以看数巧搭出:三井住友信托银行的利率是0.75%,理索那银行的利率的是0.755%,ufj三菱银行的利率是0.79%,而瑞穗银行也仅是0.85%,三井住友银行是1.10%!其次,变动利率也是不变的!拓展资料:从根本原因来看,是日本经济状况并不太乐观。日本政府为了让经济得到发展,曾经在2013年确定了物价上涨百分之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央行还曾在2016年1月下定决心导入负利率制度,这个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让银行能把更多的资金,放到市场上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负利率这个名词,就是字面意思,利率为负数,说一个比喻,如果,存款的年利率是-1%,存款100万日薯拿元1一年时间不但不能拿到银行所给的利息,反而还要倒付给银行1万日元,(-1%×100万)同样的道理,如果,从银行借了一百万日元的贷款,如果贷款的年利率是-1%,不但不用付给银行利息,每年还可以从银行领宽燃到1万日元(-1%×100万日元)。这里说的负利率的对象,不是人和银行,而是银行和央行。每个日本的民间银行在日本的央行,央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银行的银行,银行在这个央行都会有一个账户,如果负利率制度,决定银行所持有的央行账户里的钱超过了一定数额,那么就需要向央行缴纳百分之0.1的费用!民间银行存在的目的是盈利,所以存钱在央行里,一般而言赚取利息,投资国债,还有发放房贷,是银行盈利的最为简单和普遍的手段。2023-07-07 21:31:071
如何看待日本最新实行的负利率政策?
并非只有日本央行这样做。瑞典、瑞士、丹麦和欧盟的央行都尝试过对准备金存款实行负利率。截至2016年7月,没有一家企业的经济表现有明显改善。货币当局似乎已经弹尽粮绝。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2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以负利率交易。这对负债累累的政府没有什么帮助,对提高企业生产率或帮助低收入家庭负担更多商品和服务的帮助就更少了。超低利率不会改善资本存量,也不会改善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负利率可能会刺激银行提取储备存款,但不会创造出更多有信誉的借款人或有吸引力的商业投资。日本的负利率政策当然没有让资产市场变得更加理性。截至2016年5月,日本央行是日经225指数90%股票的十大股东之一。在借款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对货币政策和现实世界做出灵活反应的标准宏观经济理论之间,似乎存在脱节。历史记录并不能善意地反映政府和银行试图印刷和操纵货币来实现繁荣。这可能是因为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并不能提高生活水平。只有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做到这一点,而且应该清楚的是,流通更多的钞票并不是制造更多更好东西的最好方式。2023-07-07 21:31:202
“负利率”到底意味着什么?
评论员门宁: 利率可以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无论哪种利率为负值,我想都不是好现象。 如果存款利率为负值,那么意味着把钱存在银行里不仅不会得到利率,还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管理费。丹麦目前的银行就执行了负利率,假如你在银行中存50万欧元,每年需要缴纳3000欧元的管理费,是不是很闹心。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鼓励人们不要把钱存在银行里,而是拿出去消费,以此拉动经济增长。 如果贷款利率为负值,那么意味着欠银行的钱会随着时间推移减少,等于被银行还了一部分房贷。这听起来就像是做梦,但同样在丹麦实现了。如果你在丹麦日德兰银行办理了10年期房屋按揭贷款,利率为-0.5%,意味着银行将每年帮你还0.5%。 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就是存款利率为负值,贷款利率也为负值,但存款利率比贷款利率还低,银行还赚了个息差。 银行为什么会负利率房贷呢,显然也是为了促进人们贷款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负利率往往会在经济萧条期时才会见到,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在去年,无论是加拿大央行、英银行还是澳联储和纽联储,虽然都在利率决议上探讨过负利率这一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最终也都没有选择将名义利率降至负值区间。 深究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负利率的不确定性太高了。是否能在降低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正常刺激经济,各大央行们都吃不准,也都需要再测试和考虑 。 全球到目前实施过负利率的地区一共有5个,分别是 丹麦 、 瑞士、日本、瑞典 和 欧元区。 表面看上去各国实施负利率都是为了拯救经济,刺激经济的上行。但是通过这几家央行实施的结果来看,总会出现与央行初衷相反的情况发生。 如同 在经济一面向好时央行选择加息 ,对于相应的主权货币来说就是刺激利好,高息货币意味着金融机构套利空间的存在。但是 在经济下行乃至下行的情况下,加息反而让 社会 中的货币减少 ,融资贷款利息的提升让钱难以流通,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能看出来,同样是加息但是在背景不同的情况下,结果也是不同的。 ② 从90年代以来,日本就一直在与极低的通胀斗争。日本央行在大部分时间里的政策利率和相关短期利率一直接近于零,但成效始终有限。自1980年起,日本的通胀水平几乎始终徘徊于2%的目标下方,甚至长期处于0轴下方。 (日本自1980年的通胀曲线图) 终于在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超出市场预期的宣布实施负利率。能看出在负利率实施的这几年里,通胀似乎脱离了通缩的危险,只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封锁措施再次引发通胀缩减的危机。 回看当时货币市场对于该消息的反应似乎十分纠结。在宣布当日,日元贬值超330余点,但随后日元便开启了长达4个月的升值趋势,美元兑日元一路从121.7一带开始下跌,最低至98.935一带。 (美元兑日元日线图,来源MT5) 究其背后原因在于,出于意料的负利率让市场判断日元或将迎来大放水导致日元的贬值效应。不过,日元走势依然看涨,主要原因是当时全球不确定性。 由于中国2105年的放水导致2016年的经济低迷甚至有“硬着落”的风险。与此同时,英国脱欧和特朗普获胜等事件,促使日本投资者回避海外投资,回购了日元。日元避险的属性导致日元异常升值,无视日本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 到年底,由于美联储发出更频繁加息的信号,同时日本央行继续执行其大规模购买日本国债的计划,导致日元开始迅速贬值。 (美元兑日元日线图,来源MT4) 从结果来看,单纯的负利率对于相关主权货币的走势其实影响并非很大。更多的需要考察该 央行之前的政策 、 货币本身的地位 以及 全球外部环境的影响 。 ③ 无独有偶,瑞郎作为全球另一大避险货币。 在瑞士央行实施负利率后也出现升值趋势,与央行贬值的初衷违背。 瑞士长期以来一直被投资者视为“避风港”,因为其稳定的经济 历史 和长期的银行安全传统。2012年欧债危机期间,大量投资者选择将手中的欧元兑换成瑞郎,导致瑞郎大幅升值。由于汇率大幅上升对瑞士经济赖以生存的出口商不利,瑞士国家银行将汇率铆钉为1.20法郎兑欧元。为此,它发行了大量的法郎,并将其出售,以换取欧元和以欧元计价的资产。 但当欧洲央行宣布打算开始量化宽松时,瑞士央行决定不再持有这一上限。2015年1月15日,瑞郎宣布取消汇率固定。与此同时,将利率下调至-0.75%,这是当时世界上负利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本身瑞士央行预计负利率将阻止瑞郎升值。 结果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当上限被取消时,瑞郎对欧元的汇率猛涨,升值幅度约为20%。与此同时,瑞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几乎降至负1%。瑞士央行0.75%的负利率不足以阻止投资者将资金从欧元转向法郎。 ④ 当然,负利率最初被丹麦银行推出时,效果还是不错的 。 丹麦的负利率实验起于2012年7月,丹麦决定开展存款负利率实验。当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AAA评级的丹麦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丹麦克朗对欧元持续升值,丹麦出口受压。 当时实施负利率为-0.2%,设定时有两个目标,一是鼓励银行更多地向私营领域放贷,二是让丹麦克朗计价资产对全球投资者贬值,去除丹麦克朗本身的泡沫。负利率对汇率产生了如期影响,有效的避免不必要资本流入。丹麦央行在稍有贬值就将存款利率调至-0.1%。 但是要知道丹麦与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不同, 丹麦并没有通胀的目标,保持汇率稳定是其政策组合的主要目标。因此不像其他央行一样,又想放水但又怕水太多了导致推高实体经济的价格。虽然其负利率政策使丹麦克朗贬值了,但并没有产生鼓励银行放贷给家庭和企业的效果 。 ⑤ 总体而言,负利率确实能提振经济活动,并最终有助于通胀的稳定。负利率政策的结果是,贷款量扩大了,相关的主权货币有一定的贬值预期。但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必定需要关注当时的大环境。有确定性更高,效果更好的政策工具前提下,负利率这一工具是各国央行需要多加考虑的。 例如英国本身处于脱欧阶段,虽然负利率或将带动公司及私人部门借贷的提升,提振经济。但是本身贸易领域受挫的情况下,或许也将导致外部资本流入的减少,这对于急于脱离当前沼泽的英国来说,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德国十年期国债利率都已经 -60BP 了(BP,basic point 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万分之一),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也只有2.25%,美联储如果开启降息周期只怕没多久就能降个负利率出来。 借钱给别人自己还得倒贴这是哪门子的道理?既然都负利率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投资债券? 有人是这么个逻辑:根据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名义利率虽然是-60BP,可投资者完全没在怕的,核心通胀率如果也是负的比如-210BP, 最后实际利率是+1.50%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思考题:为什么不干脆持币算了?还能省60BP。(提示:是在琢磨不出来的话,答案后文找) 负利率的困局 负利率政策其实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2008年金融危机后只有瑞典、丹麦、欧元区、瑞士和日本这5个发达国家的央行走了负利率的路子。 负利率实际上并不是政策首选,而是在 传统货币政策空间不足之时选择的下下策 。所谓传统货币政策,就是以前用过的货币政策,比如降准、降息和量化宽松(QE,俗称放水)。当利率已经降无可降,央行大水漫灌也没办法阻止经济下滑通货紧缩的时候,才会去选择使用负利率。 负利率什么原理? 凭什么存钱的人还得倒贴,贷款的人反而能吃利息,这还有没有天理?负利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降商业银行比如中农工建四大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设定为负值,如果商业银行有小钱钱没有贷出去,趴在央妈的户头上了,那就得交罚款。以惩罚性利息促进商业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向市场,从而刺激信贷,支撑经济增长,提高通胀。 理论是这么个理论,但现实好像没那么美好,负利率政策收效甚微。上面提到那五个国家,时至今日都还是负利率。负利率其实和毒品有那么点类似,沾上容易,想戒可就难了。经济增长达不到加息的条件,就永远走不出负利率的困局。更有甚者万一再吹出个股市楼市“郁金香”泡沫出来,加息就约等于危机。 负利率下存钱的赔钱,贷款的赚? 负利率其实并不必然对应商业银行针对个人的存款利率。存300w到银行,1年之后到期少个0只剩30w,谁还会在银行存钱?储户纷纷提款的话,分分钟搞出个流动性危机出来,上面那5个国家除了瑞士,银行存款利率页都不是负的。 再说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众所周知银行吃的是存贷利差,银行对贷款收的利息大于付给储户的利息才有钱赚。对个人存款利率不为负,贷款利率就很难是负数,毕竟银行也要恰饭的嘛。 为什么负利率还要买债? 只听说过买房稳赚不赔是刚需,这买债怎么也是刚需呢?国债作为一种安全资产,是银 行监管指标考核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另外平时做做回购搞搞MLF也需要债券去充当合格的抵押品,所以就算买债倒贴钱,我们还是要买的呀。 银行大把闲钱,不可能都换成毛爷爷放在库房里。如果存起来,银行也要缴纳管理费的,只要买债券倒贴的利息比存款管理费低,那就还是买成债券更划算。 国债就算倒贴钱,那也是为国接盘的觉悟和信仰啊!银行这种大财主,自然是以安全性为第一追求,宁肯少赔那么一点,也不会去投资高风险资产的。 买债的收益可不仅仅是利息那一部分,所谓资本利得就和我们买股票是一样的,股票的面值会发生变化债券也会。债券的面值和利率水平成反比,负利率怕什么,只要利率还能降,我们买债就照样赚钱。 不过负利率到底不是个常事,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 事出反常必有妖 。 旧金山联储就发过篇研究说,日本一进入负利率,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就跟着刷刷下来了,反而没有起到刺激的作用。有更深入需求的朋友可以搜来读,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expectations in japan .2023-07-07 21:31:591
日本是银行是负利率,为什么日本人还存钱,我们可能因为银行利率低而去贷款,而日本人却不贷款
首先要明确的是,利率对于个人用户的意义并不是很明显,一个人,一个家庭,能有多少存款,要知道日本不像中国,习惯把钱存起来养老用,日本人的消费习惯还是比较贴近欧美国家的。除非在银行里存放或者借贷的是巨额资产,那么普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显然不太可能拥有巨额资产。所以负利率影响最大的还是一些拥有巨额资产的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而不是普通百姓。而金融机构主要是往外贷款而不是存款的,所以负利率影响最大的是贷款利息而不是存款利息。一个国家假如在金融政策上施行负利率的话,就说明这个国家正处于经济的衰退当中,需要用金融手段作为调控供需关系及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扩展资料:负利率负作用(1)存贷利率倒挂会打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有人会从银行借款再存入银行。以坐收利率倒挂的差额;(2)不利于借款企业节约使用资金。当存贷利率倒挂时,企业的资金使用会浪费,甚至有货币资金闲置时也不归还银行贷款,引起信贷资金周转不灵;(3)不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核算。利率倒挂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越多,发放贷款规模越大,则亏损越大,不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开展。参考资料:人民网-日本央行首次推行负利率或进一步下调2023-07-07 21:32:061
日本实行负利率是什么意思
是指日本银行间的拆解利率是负的,主要是为了让银行向实体经济贷款,刺激日本经济发展。2023-07-07 21:32:143
房贷利率是4.9上浮20%现在有必要转成央行基于lpr4.8算的吗?
原有房贷利率是4.9上浮20%,也就是5.88%,从短期内看,切换成LPR是有利的。 第一,这次政策的主要意思有哪些? 1.只针对2020年1月1日前银行已发放的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 2.定价基准选择只有一次机会,选定就不可以再改。 3.可以转换成LPR加点利率,也可以直接转换成固定利率。 4.转换工作原则上应在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第二,如果转换LPR利率,2020年房贷利率会有变化吗?以后呢? 不会有变化! 根据文件规定,转换时点利率水平保持不变,重新定价周期最短1年。也就意味着如果转换LPR利率,2020年的房贷和2019年的房贷水平是一样的,不会有变化。 但LPR报价利率是变化的,采用LPR报价利率加点为基准的话,2020年转换时点不会变,全年都执行这个利率,全年房贷就不会变。到2021年1月如果LPR报价发生变化,加点又是不变的,那么2021年1月起,你的房贷就会变。如果2021年1月的LPR继续降低,你就占便宜了;如果LPR提升,你就要多出些利息。 2021年以后,每年都是一样的规律。 第三、怎么选好? 原来是浮动利率,也是变化的,只是定价基准是贷款基准利率,现在要改成LPR为基准!这个是政策趋势,是要求,必须要转换。以前叫基准利率上浮、下浮,现在要改成LPR为基准加点,这个加点可以是负数。 现在面临的选择是两种:1是LPR加点利率;2是固定利率。 究竟哪种好呢? 比如4.9上浮20%,也就是5.88%,转换成LPR加点,就是LPR4.8加了108BP,之前的LPR是4.85,后来下调了5BP! 从国家政策看,房住不炒!降低购房成本,减轻居民负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是政策倾向,LPR仍然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在这种贷款利率政策预期背景下,选择LPR加点利率在短期内是有益的,会占些便宜,有利于缓减短期内的房贷压力。而如果选择固定利率的话,一旦LPR继续下调,借款人就享受不到这个下调的福利。 从长期看的话,不好说LPR在5-10年期间,甚至更长时间怎么变化?LPR是市场报价利率,跟随市场变动,反映的是市场行情。 第四、接下来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银行通知,积极与银行保持沟通,协商确定好贷款利率事宜。 因此,小菜的建议还是转换成LPR加点利率更合适些!至少短期内会享受到些福利;长期看的话,不好说。但后面LPR要是对借款人不利了,完全可以提前还款,这个福利就占得稳稳的了。 大家好!我认为有必要转。 首先,题主其实是在转换成LPR与转成固定利率之间,进行2选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从2020年3月份开始,贷款人可以选择将定价基准转换成LPR,或是将房贷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假如贷款人不进行转换,由于人民银行十有八九不会再调整贷款基准利率,所以相当于转换为固定利率。 也就是说,贷款人其实是在改成LPR和转成固定利率之间,做一个选择。不进行转换,相当于转成固定利率。 其次,不管选择哪一个,都有风险。用金融专业术语来说,这叫利率风险。 对于题主来说,不管是改成LPR,还是转成固定利率,2020年的房贷利率都是4.9%*(1+20%)=5.88%,完全一样。 但从2021年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改成LPR的话,房贷利率将变成5年期以上LPR+1.08个百分点(5.88%-2019年12月份5年期以上LPR 4.8%=1.08%)。由于房贷利率的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LPR一个月发布1次,一年会发布12次,改成LPR后,房贷利率很可能会“一年一变”。而改成固定利率,房贷利率将一直是5.88%。 改成LPR,如果未来LPR上行,将导致房贷利率上升,月供增加;改成固定利率,如果未来LPR下降,则会享受不到市场利率下行、月供减少的好处。 由于房贷周期很长,最长可达30年,在这么长时间周期内,未来LPR的走势无法预测,所以不管是改成LPR,还是转换成固定利率,都面临着利率风险。 第三,选择转成LPR,风险相对较小。 原因主要有2点: 一是短期来说,预计LPR将继续下行。 截至2019年底,新的LPR共产生了4次。其中,2019年11月份的LPR较前一月小幅下降了5个基点。在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均实行负利率政策,以及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LPR都不会再超过2019年12月的水平。 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房贷的剩余本金会越来越少。 不管房贷采用的是等额本金方式还款,还是等额本息方式还款,每一期都会偿还一定金额的本金,随着时间的推移,房贷的剩余本金会越来越少。就算未来LPR上行并超过2019年12月份的水平,对利息支出的影响力也会大幅减弱。 选择转成LPR的话,短期来说,可以享受市场利率下行、月供减少的好处;长期来说,就算未来LPR上行并超过2019年12月份的水平,由于届时房贷的剩余本金已经大幅减少,房贷利率上涨的负面影响也会减弱。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贷款合同剩余期限短的话,比如只有3、5年,考虑到上面2点因素,选择转换成LPR的风险更小,可以毫不犹豫的转成LPR。 贷款合同剩余期限长的话,选择转换成LPR,虽然最终结果不一定好于转换成固定利率,但至少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 毕竟,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未来。我们都只能根据当下掌握的信息,做出风险相对较小的决定。 欢迎关注《小钱说金融》,获取更多金融常识! 你现在的房贷利息是4.9%上浮20%,也就是5.88%。 如果在未来换成了LPR的计算方式,其实也是一个5.88%,就算后期的LPR基数为4.80%,那么转换后你的贷款利息就是5.88%-4.80%=1.08%,上升幅度为1.08%。 所以,按照基准利率还是按照LPR来计算对于换取后的还贷利率短期是不会变的。 那么,变的是什么呢? 变的是一个参考的方法。 以前的基准利率是固定的,如果你坚持以基准利率作为未来的还贷方式,那么你每年都是以5.88%这个基数来偿还贷款,永远不会变。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LPR,那么未来就会根据LPR的改变而变化你的贷款额度。 就好比下个月LPR降低了,那么你的还款额度就降低,如果下个月的LPR增长了,你的还款额度就增长。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考虑几点: 1、你还款的期限还有多久; 2、基准利率和LPR哪个更划算? 如果是10-20年的还款周期,那么LPR的波动性就太大了,所以基准利率可能更适合,因为稳定不变。 但如果是1-2年的,那么从趋势来看中国处于降息通道,未来LPR可能会逐步降低,所以选择LPR更合适。 不过记住一点,此次的转变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适合地判断。 一定要去改,这是给你变相降息。 从2020年3月到8月,全国所有的房贷合同废除基准利率,改为LPR利率。这5个月的时间里,你房贷所在的银行会有人联系你去银行重签合同,这是一次改变房贷利率的机会,尽量多上点心。 什么是LPR+加点的模式 以后的基准利率不再由央行制定,而是由18家大型商业银行联手制定。这是利率市场化的一种操作。房贷再有没有什么上浮20%或者下浮20%这一说了,统一改为固定加点。 比如当时签的是基准利率上浮20%贷款合同,执行利率是4.9%*(1+0.2)=5.88%,每年的利率比LPR高了1.08%。那么你的固定加点值,就是正108个基点。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加点值,央行规定以重签合约当时的差额为准,永久固定。 也就是说,重新签合同之后你所支付的银行贷款利率是变动的,LPR+加点的模式中,加点值不变,变得是LPR。 LPR会有怎样的变化? 变化的趋势很明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降息是趋势。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里,很多国家在大幅降息,甚至进入到负利率时代,我国目前利率水平较高,特别是房地产贷款利率。既然降息是大趋势,那么LPR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房贷利率,当然利率降了,如果你选择LPR+加点的模式,房贷自然会降,到如果你没改,依旧在用固定利率,那么就不能享受利率下降带来的好处了。 因此,这是一项福利,尽量去改,每年能省不少钱,谁能不在乎呢? 很多人都在纠结LPR新政出来后,要不要将其转换,能转还是可以的,毕竟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中长期利率下调几乎是必然。 房贷利率是4.9%上浮20%,那么4.9%*1.2=5.88%,如果你选择的是固定利率,这就是你现在的房贷利率终值,知道你的房贷彻底还完。 LPR加点模式是个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要确定点数,也就是LPR加点模式,你的实际利率是5.88%,而现目前5年期LPR利率为4.80%,那么5.88%-4.80%=1.08%,这就是你以后要加的点数。 前文说过,对比发达国家,拉长时间周期看中长期利率下调是必然的,哪怕每年降低0.05,看起来是没什么大的变化,可实际上长时间的变化已然很大。 比方说10年后已经降低到了4%,那么4%+1.08%=5.08%,这差别是不是就逐渐凸显了?换句话讲,随着利率的下调,你所付的贷款的确在减少。 当然了,如果你的房贷明年就到期了,那也基本没必要了,因为短时间的变化并不明显,再者,如果你要用的是固定利率,怎么看都没那么划算,除非通货膨胀变成恶性的,但是就现目前的经纪来说,除了猪肉都在通缩,哪来的恶性通胀? 所以,LPR加点模式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不妨一试…… 我认为,一定要换,在未来LPR利率下调的空间,将会大于上调的空间。也就是你的房贷利率下调的空间,也将会大于上调的空间。首先,你的房贷利率是4.9*(1+20%)=5.88%。目前不管你转不转,银行都会在2020年3月1日到8月31日之间,找你重新签订合同,因此正常是从明年3月1号开始。另外,不管你转为LPR加点,还是固定利率,目前阶段你的房贷利率都是5.88%。如果你到现在转成央行LPR加点4.8%,你的合同就会变成5年期(现价4.8%)+108个基点,既是5.88%。5年后,如果LPR利率上调还是下调,银行会再找你签合同的。如果你到时候选择固定利率,那么接下来你的房贷利率都会是5.88%,不会随着LPR利率变动。我认为是需要转为央行LPR加点,原因如下:(如果你房贷周期少于5年,那就没必要,因为5年内都是按照你现在5.88%的房贷利率)1、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转换为低速稳定增长,带来的就是存款利率的下行,法定贷款利率下行空间也加大,LPR长期低于法定贷款利率的概率是很大的,那么你的房贷利率也将会下行。2、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LPR就是起到降息的作用。3、你看看一部分发达国家进入负利率时代,当然这个是后话了建议,一定要转,在未来LPR利率下调的空间,将会大于上调的空间。 关于LPR,拥有房贷的人如何选择。有一种很复杂的分析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你懂一定的金融学知识。 但,笔者可以介绍一种不需要任何金融知识就可以分析的方式。 比如,LPR改革,是央行提出来的,而货币政策,也由央行制定。 而货币政策可以决定利率的走向。 如果最后利率反而上升了,是不利于LPR的推广的。 你说,央妈会打自己的脸,把自己的孩子扼杀在摇篮之中嘛? 非科班出身的人,都可以分析出来。 如果最后大家都选择了浮动利率,但利率却上升了,也就意味着配合央行改革的人,反而吃亏了。 因此,可选择浮动利率。 当然,这一种方式仅供参考,不太客观。2023-07-07 21:32:221
央行连续降息都有哪些深意?
我们都能明确感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早过去了,而且还是一个逆全球化的趋势,外部的环境也很差。已经没有人提通胀了,反而都在担心通缩。所以这一次次的降息,主要是为了让经济不陷入通缩,把钱倒逼到实体经济上来。一、支持实体经济从整个大的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低利率是必然趋势。因为利率水平高低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各种投资回报也随之降低,带动利率水平的下行。随着一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大,蛋糕越做越大,增速就会越来越低,就像开车一样,刚开始加速很快,越到后面加速度会越来越慢,因为速度已经足够高了。经济发展也是这样,GDP越来越大,那么GDP的增速会越来越低。从前我们是两位数增长,后来变成了8%,今年的目标是5%,这也确实证明了GDP增速会越来越慢。于是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钱越来越来越难赚,有钱的人和有钱的企业越来越不想借钱生产,就像现在一样,很多人去存款而不去借款,甚至要提前还贷。利率,是银行向老百姓借钱的成本,存款利率降低后,银行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钱,就可以更好地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恢复实体经济。那么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必须降低贷款利率,借钱生产的成本低了,企业才会有意愿去发展生产。二、刺激居民消费作为一个储蓄大国,大家都喜欢存钱,尤其疫情期间,我国的储蓄金额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左右,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这对个人没啥大问题,可问题是,都捂着钱包,消费意愿就降低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没有足够消费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会不乐观。那怎么办呢?降息!所以许多政策都在说,促消费、促投资,不仅发消费券,也会同通过调整存款利率来调节大家的存款意愿,鼓励大家消费,消费好了整个经济才会上去。降低存款利率,会让存款意愿下降,把钱取出来用于消费;更重要的是,资金成本降低了,实体企业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钱,经济就会重新焕发活力。银行降息后市场上的热钱增加,拉动内需,必然会导致工作岗位增加,所以银行低利息,对于老百姓来说并非坏事。有些发达国家银行存钱的利息大部分时间都非常低,有一些甚至出现负利率,如日本,同样的10万存进银行,一年后只能取出来9万9千9百元,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倒给银行钱,这就是负利率。2023-07-07 21:32:311
当银行存款没了利息,你还会去银行存钱吗?
到银行存款没了利息,但是在银行存款安全呀没风险,随用随取本金永在,如果是干别的投资还有风险的。有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冒风险哪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对吧!我还是喜欢平平安安才是真,银行存款没利息还是存的保险安全方便使用。 (随手拍) 银行也是企业,企业就是要赚取利润。银行存款没了利息,那它的基本功能就发生了变化。老百姓手中的钱完全可以通过其它渠道完成存储,流通,保值或升值。老百姓会拿一部分存在银行,用来保证生活突发事故用。 剩下的用来进行风险投资。比如炒股、炒权证、炒期货、炒基金、炒外汇、炒黄金,炒房地产、投资理财的方式有很多。资金在自己手里,我的资金我做主。 这是没有理解到银行存款的意义,以为就是赚利息,这是大错特错的。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可能就不用去银行存款;而拖家带口的人,还是要在银行里存一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说实在的,银行存款的利息,常常是跑不赢CPI的,跑不赢通货膨胀的,如果将其当成一种理财的方式,确实逻辑上有问题。 一般家庭还会到银行存一些钱,主要是怕临时突发的一些事情需要钱,比如突然间股市进入牛市,比如突然间家人有人生病,等等,都需要用钱。现在借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在银行里存点钱,比较大的事情发生时,一时之间可能很难找到钱。 现在不少人,习惯于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对于拉动内需来讲是很有用的。但事情过犹不及,消费超过了收入能力和还贷能力时,往往就要掉入坑了。 星期天陪位朋友去补牙齿,现在一颗牙都要接近万元、而且都要先付款再手术,没有一点存款,还应付不了这样的事。 老一辈人喜欢存点压箱的事,其实是个好习惯,也是可以传承传承的。 当然现在有一些随存谁取的理财方式,也很方便。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些理财方式,如果银行存款利息为零,那倒不一定在银行存款了。 挣钱,花钱,存钱,在中国那些个爱存钱的,80年代以前的人们,无论挣多挣少,都有节余, 这个节余,就是银行存款,大多数中老人存款的目的就是攒钱,以备不时之需! 无论银行利息多与少,这个钱,不到万不得己,是雷打不动的![害羞][害羞] 那怕银行利息降为零,也不会降低,她们的存钱攒钱之热情![耶][耶] 现在金融体系的流转离不开银行。 银行存款没有利息,甚至是负利息,大家该在银行存钱一样在银行存钱的。 大家是不是感觉到银行0.35%的活期存款利率非常低呢?绝大多数国人不会选择活期存款吧?可实际上呢?根据央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住户存款规模高达82.1296万亿元, 其中活期存款29.8739万亿元 ,活期存款居然占到36%。住户存款一般都是居民存款,企业存款规模是62.1147万亿元,比大家积攒的储蓄还要少呢。 其实,我们个人在银行中的活期存款大多数都是以分散、小数额、应急储备而存在。比如说发了工资之后,并不会是所有人都立即将钱转走储蓄理财,因此这一部分钱就在银行账户上形成了活期存款。 大家是不会在乎活期存款利息的,在银行账户上只是为了管理方便,存储安全而已。大家想想,现在工资如果发现金有多麻烦吧?知道现在为什么小偷变少了吗?主要还是因为 大家不带现金 了呗。 现在数字人民币已经提上了日程,已经在4个地区尝试,未来纸质现金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只要是非纸质现金,都要在银行金融系统中流转。对于大家来讲,确实有很大一部分钱是不在乎银行那点利息的。 随着大家消费理念的提升,享受银行服务要付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 负利率似乎也不是多难接受的事了 。美联储虽然表示负利率不适合美国,但实际上已经搞过多次0%~0.25%的零利率了。欧元区和日本确实已经在大力推行负利率,2019年9月12日欧洲央行宣布降息下调存款利率10个基点至-0.5%。 2019年,一家丹麦银行推出了世界首例负利率按揭贷款——房贷年利率为-0.5%。从表面上看,确实我们贷银行钱之后,总还款金额会小于贷款金额。但是,实际上负利率并不高只有-0.5%,我们不可能以此发家致富。另外,我们要确保未来几十年能够稳定偿还上这笔钱,这也是对个人信用的一个重要考验。国家为什么要推动低利率或者负利率?不就是为了拉动消费、促进经济流转吗?当我们贷款以后,这笔钱就从银行中流转到房地产公司,通过职工工资和消费等方式流转到整个经济体系,所以对于经济仍然有积极作用。 现在我们国家的情况和国外情况确实不一样,房地产仍然是大家最受欢迎的投资方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家收入不断提升,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都刺激了住房消费,中国房贷短期内是不会出现负利率的。 似乎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原因 。银行为了赚取利差会给出高利息吸引存款,但是如果存款多了,大家不消费了,银行贷款放不出去,无法负担存款高利率,又不得不降低存款利率。最终就会形成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逼大家消费。 所以说, 银行的利率跟大家存不存钱没有关系,主要还是看经济的是否发展为大的前提,它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零利率以及负利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出席演讲中表示,疫情危机后政府和公司债务都会出现上升趋势,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更大的债务环境里。 朱民解释说,全球经济目前处在以下四个变量之中,第一个变量是,利率几乎为零,已经没有下降的空间了;第二个变量是,由于经济的走弱,一些国家可能出现负利率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第三个变量是,我们很有可能将会进入一个负利率的时代;第四个变量是,因为负利率,全球会越来越多的资产进入负资产。 “全球已经有18万亿的债券资产和其它资产是负利率,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朱民说,德国的十年期债券和二年期的债券已经是负利率;荷兰已经有居民住房贷款是负利率,也就是说贷款你不付利息,银行补贴你利息。“我们已经生活在负利率时代,负利率一定会带来负利率资产。” 零利率也许是趋势 但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当前利率下降趋势下,至少利率是比较难以上去的。而从经济角度,未来利率继续下降的趋势也是比较明显的。不过,银行是靠息差来获利为主的,假设没有人在银行存钱,那么银行的利润将会大幅的降低。所以,银行至少会有利率的优惠来吸引储户的存钱。而且,即便是零利率趋势,以后利率市场化之下,各银行的自主性也在加大,而且竞争激烈下,这些银行也会有不同的措施来应对。所以,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零利率即便之上还会保持; 银行存款支付管理费用也是可能的 其实这个已经又过了,大家还记得此前的账户管理费吗?还有年费吗?我们的存款,是委托银行保管,而银行之所以会免收很多费用,是银行会利用我们的钱去房贷等等活动,获取利润。如果银行对我们的存款利用率下降,那么很多费用可能会有重新提上台面的可能。不过,未来的发展不会是这么简单,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会的,毕竟没收保管费 你这话问得有点问题,都没利息了,我去存钱干嘛?为人民服务吗,我们去银行存钱就是为了有点收益,为了吃点利息,为了那么点好处费,比如一袋子大米,一桶花生油等等。 现在的人都很现实的,将军不打没有准备的仗,都是朝着利益和好处去的。 假如我有一千万存银行里,有利息的话一月就过万,我啥也不用干坐吃利息都行,可是如果没有利息,我就是单纯为了存钱安全就把钱交给银行,我可不做那买卖。 存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利息多少,关键钱在银行保管安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派用场,假如我有现在有一佰万的话五十万元做理财增加收入,现在这个 社会 里亲情己经淡薄如果家庭没有存款关键时刻问人家借大额不一定借给你的,哪怕关系再好,一提到借钱人家反感,所以说爸有妈有钱,还不如自己有钱方便自己道理非常正确,钱存银行不会利息而是为了以防不测,可以解决问题虽然利息低但是安全,有的人贪利息高一些不正规理财产品到结果连本金也拿不到这就是贪利息高的结果。 当然了 现金在家太不安全了,虽然不多更要注意了。2023-07-07 21:33:001
日本银行的利率一直是负利率吗?
日本地产泡沫从1991年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直到今天都没有起色。日本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失去竞争优势。资金需求不旺盛,只能维持低利率刺激经济。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从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角度,考虑了制度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利息的独立化,对于真正显示资金使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有积极意义。扩展资料:利率的调整,实际上是各方面利益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利率水平时,主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物价总水平这是维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依据。利率高于同期物价上涨率,就可以保证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益为正值;相反,如果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益就会变成负值。因此,看利率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名义利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是正利率还是负利率。二是利息负担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发展的资金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动对企业成本和利润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此,利率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例如,1996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极大地减少了企业贷款利息的支出。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减少企业利息支出2600多亿元三是利益利率调整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和银行上交财政税收的增加或减少而间接产生的。因此,在调整利率水平时,必须综合考虑国家财政的收支状况。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存贷款利差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水平的确定还要保持合适的存贷款利差,以保证银行正常经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行利率2023-07-07 21:33:115
日本实施负利率,对中国人有多大影响
マイナス金利(负利率)政策是指民间银行等金融机关在日银(日本银行就是中央银行)所存有的当座预金的准备金率是负的。目前对普通预金的利率还是没有影响的。而且只是在日本实行的政策,对国内银行的日元外汇不产生影响。所以不需要担心存款会被扣手续费。<マイナス金利とは>金融机関が日本银行に持つ当座预金のうち、任意で预けている额について、マイナスの金利をつける政策。手数料を取られる形になる金融机関は、日银に预けていたお金を企业や个人への贷し出しに回すことが期待され、结果として経済の活性化につながる可能性がある。日银は今回、この当座预金口座の金利全体をマイナスにするのではなく、0u30fb1%、0%、マイナス0u30fb1%と3段阶に分け、金融机関の収益が大きく悪化しないよう配虑した。2023-07-07 21:33:351
日本实行负利率为什么会引起股市暴跌
负利率时代对日本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从利好方面来讲,对做多日元的空头是一个打击,对日本拉动本国经济解决老龄化社会当中养老资金的短缺可能会是一个弥补,同时也让日本能够稳定当前的证券市场,防止资产负债进一步下滑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竞争性贬值已经开始,后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如果日本推行负利率并且进一步扩大的话,首先会导致日本普通居民的资产进一步损失,同时也会导致本就已经很低的日本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滑,这都是日本政府和民众不愿意看到的。日元贬值的连锁反应是利好还是利空? 背景资料:对于美国来讲,希望美元继续成为强势货币,中国在去年年底加入SDR对于美元还是有一定冲击的。美联储的加息也是希望让美元进一步走强,而美元越强势,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能力也就越强。如果日元在这个时候贬值,对于美元走强包括吸纳国际资本到美国是有帮助的。一方面,此举可以让美元被动强势;进而让“强势美元”在美联储暂时不加息的情况下,得到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则可以提振全球股市,进而缓解国际资本的避险情绪,而只要大家不再恐慌,那么就不会选择抛售股票去避险,而这种情形对于阻止美国股市继续下跌,显然是大大有利。但是也有评论认为,短期之内好像日元在帮美元,但如果从长期来看,日元贬值对美元就是一个坑。说白了,日元的再次贬值,势必会引发其他外贸大国的货币跟风贬值,而美元只会继续走强,而不是走弱。如此一来,美国本土的制造业产品,价格无疑将越来越昂贵,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美国本土的那些制造业产品,其他国家并非没有替代品。比如,大飞机方面,欧盟有空客,中国在去年刚刚总装下线的C919则是后起之秀;汽车方面,欧盟、日本、韩国亦都不弱……所以当日本实施负利率后,美国本土制造业未来的结局只会有两个。要么被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品挤破产;要么迁出美国,前往成本更低的地区,比如墨西哥、东南亚甚至中国等等国家。而这两个结局不论出现哪一个,都会让美国的实体经济进一步空心。再者,日本此举对全球股市暴跌一事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在随后的日子里,反而有可能加剧全球股市的动荡。那么日元贬值对美元、欧元甚至人民币又会形成那些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对中国是利好还是利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经济问题专家陈凤英:我认为是利空,是负面溢出效应。首先在汇率方面,日元贬值会引发新一轮贬值潮,对亚洲货币将形成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日元是亚洲货币,而亚洲货币实际上是美元圈。虽然我不认为已经达到“货币战争”这么严重的程度但一定会出现货币的竞相贬值,结果就是美元升值压力提升。从美国政府来讲,不希望美元升值这么快,因为这样会打击美国的国际竞争性。现在很多评论认为美国经济很好,其实并不好。因为事实上美国还在依靠国际市场来拉动国内制造。如果美元升值过快,竞争性优势就会明显减小。第二,日元贬值引起了不确定性,美联储的决策就更难了。美联储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将连续七年的零利率提升了25个基点,如果从原则上讲,预计2016年会有3次或者4次以25个基点为标准的加息,但是这个步骤现在被打乱了。新一轮非美元货币的竞相贬值使得美国要考虑是不是还要加息,如果加息美元就会继续升值。现在美国并不担心资本更多流入,他不需要更多资本,他担心的就是美元升值过快影响竞争性。所以现在这种局面在2016年美联储至多可能还有1到2次加息,做不到4次加息的速度了。当然对亚洲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讲这个局面更是不希望看到。因为我们的竞争性货币就是日元。日元贬值所有亚洲货币会竞相贬值,对人民币也是这样。人民币现在正在和美元脱钩走向一揽子货币,这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我们必须实行汇率自由浮动。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民币的贬值和升值都应该由市场决定,现在日元贬值,人民币相对也会存在很大压力。所以把我们的政策也给打乱了。所以很多经济专家认为日元这次的负利率是出乎意料的,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日本也会这么做。因为日本经济原则上虽然增长不高但复苏势头还是在持续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日本不应该加入负利率的行列。而它选择了这样做,这就意味着负溢出效应和竞相性货币贬值又被点燃了。2023-07-07 21:33:443
日本央行负利率对黄金投资有哪些影响
基本上就是这些日本银行(央行)在1月29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以5票赞成4票反对的赞成多数决定实施负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将存款的一部分适用负0.1%的利率。 日本央行除了此前的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政策之外,在利率方面也将推行货币宽松。当日本央行确认负利率政策后,美元/日元自118.50水平狂飙至 121.40,上涨近300点。瑞银证券经济学家DAIJU AOKI声称,“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日本央行目前主要的政策工具是负利率。这表明购买更多公债的能力有限。日本央行已暗示,未来愿视风险情况调降利率,因此已为负值的利率可能被进一步下调。瑞穗银行策略师Ken Cheung称,日本央行采用负利率,加大了包括中国央行在内其他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压力。这一决定将加剧美联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货币政策分化程度,进而推动美元走强。市场也备感意外,引发离岸人民币止损与头寸调整。海通证券:日本负利率或加剧货币竞争性贬值。负利率短期内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日本央行向市场表达了进一步货币宽松的决心。负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实际影响 有待观察。日本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尽管不能排除日本央行购买更多更长期国债的可能性,但相对而言,这种空间和效果已经不大。“美元兑日元受到日本央行决议的影响,日元兑美元大幅下跌,这影响了黄金的表现。”事实上,本年度全球市场混乱,美联储加息步伐受到拖累,黄金走势刷新高位,此时黄金价格仍于1110上方,黄金走势主要受美元走势影响,日本进入负利率时代恐推动美元走强,一定程度上影响黄金表现。炒黄金更需要谨慎交易,投资理财也需多元化组合方能保证收益。2023-07-07 21:33:511
利用流动性陷阱如何解释前些年日本出现的0利率现象?如何解释0利率和负利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2023-07-07 21:34:111
日本十年国债收益率为负还有人愿意购买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是因为负利率下国债流通价格还会上升?
这个有点类似于股市等资产的泡沫一样,有几个原因吧。1,市场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央行都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资金涌入股市、债市。2,投资国债的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资产增值,一部分是利息收益。虽然说是负的收益率,也就是付给央行利息,但是市场预期资产(国债)会升值,这使得总体收益仍然为正。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央行的持续的、大量的国债购买计划。市场预期,短期内这种国债购买还会持续下去。3,像养老金、保险机构、银行机构等等一些机构由于资产限制、或者一些其他的因素,导致必须持有债券一定的比例,这也有一定的影响。2023-07-07 21:34:202
利率可能为负的吗?
楼主好象没有说清楚 实际利率这些年一直都是负的,因为通货膨胀率这些年都高于名义利率...也就是虽然银行的利率不断上涨,但其实它还是个负利率.至于银行的实际利率能不能为负,一般不会,但假如市场的流动资金太少,要刺激消费,就会适当调低利率的...至于楼主说的可能是下面的事情以前,欧洲日元市场出现过“负利率”的现象,当时有人预测作为日本基准利率指标的隔夜拆借平均利率可能出现负值,现在这种情况就在日本出现了。25日,日本隔夜拆息历史上首次跌至零利率以下水平,即出现放款负利率,意味放款人要向借款人支付利率。日本央行的官员表示,25日的隔夜拆息平均为-0.001%,低于前日的0.002%。这是日本历史上隔夜拆息首次跌至0以下。分析人员认为隔夜拆息出现负值,主要是日本当局为支撑疲弱经济及稳定股市和汇市,不断放宽货币政策,向银行体系持续注资所致。银行为了它们过多的的日元资金水平,不得不以负利率借出日元。Totan Research的首席经济学家Izuru Kato表示,日本央行继续向银行体系注资,可能会使贷款负利率再扩大。有分析员认为贷款负利率的出现,肯定是一种不正常现象,显示外资银行对日本金融体系失去信任。负利率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方面负利率的出现表示日本金融系统不稳定,另一方面负利率也是日本金融缓和政策失效的产物。(RCW)一个国家假如在金融政策上施行负利率的话,就说明这个国家正处于经济的衰退当中,需要用金融手段作为调控供需关系及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希望对您有帮助2023-07-07 21:34:284
日本的三大过剩是劳动力,设备,债务吗
日本经济不能够简单用过剩来概括的: 复苏缓慢且脆弱 内需疲软,财政恶化,影响市场信心 张季风:当下日本经济明暗相间,虽有所恢复,但仍处于低迷徘徊状态。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来看,2015年仅为0.4%。2015财年(2015年4月—2016年3月)有可能实现1.0%左右的正增长,但低于日本政府1.2%的预期,也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日本经济微弱的复苏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中国爆买”,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达1.4万亿日元(约合800亿元人民币),拉动日本经济近0.3个百分点。 2015年日本经济基本面没有大变化。第一,由于日元汇率走低,出口顺畅,企业利润持续保持上升态势,但中小企业并未摆脱困境。第二,2015年全年日经平均股指保持在1.9万点以上,这是近15年来少有的高位。然而,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央行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拉高大盘,大量社保基金入市推高股价,其潜在风险很大。第三,就业状况良好,失业率在3.4%左右,但临时工的比重增加。第四,企业员工工资有所增加,但增幅小于上年,中小企业工资上涨幅度更小。第五,税收有所增加,连续3年保持税收大于新增国债发行额,但财政状况恶化的状况并没有改变。总体来看,大企业利润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并没有惠及广大百姓,反而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困扰日本经济的核心问题,既有有效需求不足,也有供给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从长远看主要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通缩与人口老龄化问题搅在一起,形势越来越复杂。 张玉来:日本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但又依然脆弱的状态。最大的问题是占GDP六成的内需依然疲弱。 日本经济基本面与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一是劳动力供给状况改善;二是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上市企业收益与企业国内存款均创新高,分别突破30万亿和200万亿日元,破产率降至历史最低;三是政府税收大幅改善,国家税收已突破56万亿日元,2016年度预计将超过100万亿日元;四是经济结构与产业转型启动,服务贸易成长为新的支柱,企业加速战略转型,2015年日企海外并购规模突破10万亿日元。 困扰日本经济的核心是财政问题,以及老龄少子化应对措施不力。日本主权债务状况继续恶化,2015年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高达246%,位列七国集团之首。但在其基本经济改革思路中,并未确立起从财政重建角度来制定老龄少子化的应对措施。这一沉疴将是市场信心难以重建的关键所在。 长谷川克之:日本经济现在处于上升途中的平台阶段。如果今后海外经济复苏能够持续,企业设备投资意愿继续好转,日本经济有望缓慢复苏。日本2016年实际GDP增长率预期在1%左右。美联储10年来首次加息引发国际金融市场不安。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中国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导致日本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动荡,对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意愿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正在加大。 菊地朋生:日本经济面临两大基本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二是日益增长的政府债务。两者之间很明显是相互联系的。不断增加的养老金是政府债务上升的原因之一,都导致了内需减少,因此日本公司越来越多地将他们的运营机构和工厂移向海外,这让日本企业的海外收益和并购交易数量双双创下历史纪录,然而这并不益于刺激日本国内投资。 塔米姆·巴尤米:日本经济形势比较脆弱,通货膨胀率虽然还是正数,但正向零增长后退。日本最大的问题是要推动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持续增长,打破“增长几个季度就来一次衰退”的模式。如果整体经济不能保持持续增长,巨大的政府债务和持续的财政赤字很难得以解决。 央行小马拉大车 “安倍经济学”未撬动结构改革 张季风:“安倍经济学”已经失败。首先,日本经济未摆脱低迷,两年内2%的通胀率没有实现。“安倍经济学”实施3年多以来,扣除提高消费税率影响的核心CPI从未超过1.5%。2013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4%,2014年为0,2015年为0.4%,那么3年平均也仅为0.6%,而前20年日本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约为0.9%。相关调查表明,70%以上的国民没有感受到“安倍经济学”带来的好处。 第二,“安倍经济学”提出的长期目标几乎都不能实现。第一个目标是“未来10年实现年均名义经济增长率3%、实际经济增长率2%”,而过去20年上述两个数字分别只有-0.1%和0.9%。第二个长期目标“2015年国家与地方基础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2010年相比减半,到2020年实现盈余”。据日本财务省测算,即使实现年均2%的增长目标,到2020年日本仍将有1.6%的财政赤字。“安倍经济学”还确定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外国直接投资额翻番等20多项具体指标,但如果无法实现年均2%的增长,这些都是镜花水月。 第三,2015年9月,安倍抛出了“实现名义GDP600万亿日元”“出生率达到1.8”和“实现看护离职率为零”的所谓“新三支箭”。然而,“新三支箭”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 第四,2016年1月底,日本央行又出台史无前例的“负利率政策”刺激经济。这恰恰宣告了“安倍经济学”的破产。但如果想要改变统计基准,做数字游戏就另当别论了。 张玉来:“安倍经济学”不改变“央行独舞”的状态将难以成功。以“通货再胀”理论为基础所设计的“安倍经济学”在方向上是正确的,但理应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增长战略等“三驾马车”的改革框架,在结构改革裹足不前的状态下,却逐渐演变成了“货币政策独行”的小马拉大车。 安倍内阁经济增长战略乏善可陈。截至2015年4月,日本央行向市场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已经突破300万亿日元,其持有的日本国债已经占到发行额的1/3,预计到2017年底将达到极限状态。从央行国债持有占GDP之比来看,日本已达60%,远远高于欧美央行的20%。政策手段枯竭是日本央行日前导入负利率的真正背景。 肖敏捷:“安倍经济学”实施至今,日本经济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变化,老龄少子化、生产供过于求、经济靠外需刺激等结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安倍经济学”改变了1997年桥本内阁提高消费税以来的社会“通缩预期”。企业设备投资、个人消费和劳动就业数据都出现了向好趋势。这种趋势如果能持续三五年,日本很有可能实现“2020年GDP600万亿日元”的目标。 塔米姆·巴尤米:“安倍经济学”没能推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世界经济的现况。“安倍经济学”使得货币政策有力扩大,但财政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结构性改革需做更多工作。 菊地朋生:股票价格上涨及日元贬值是“安倍经济学”产生的显而易见的效应。但2%的通胀目标和实际GDP增长2%的目标远还没有实现。 量宽不是万灵药 工资持续下降抑制消费欲望 张季风: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但收效甚微。其原因在于,安倍及其智囊对通缩成因出现明显误判。 量化宽松政策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但实际上,影响物价的真正因素是工资水平低下。“安倍经济学”的出发点是通过提高通胀率去刺激民众的消费欲望和行动。这种做法本末倒置,收入不增加,即使有购物欲望也是枉然。通缩的原因来自工资减少,而不是所谓通胀预期,更不是流动性减少。自1995年以来,日本的工资一直处于慢性下降状态,而美欧则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就是近十几年来同为发达经济体的美国和欧洲多国没有发生通缩的原因所在。 在新兴经济体崛起、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企业都本能地削减人工费等经营成本。日本的通缩问题主要体现在员工收入低导致的私人消费疲软上。私人消费约占日本GDP的六成,提高收入就要扩大就业。日本目前就业确实有所扩大,失业率也大幅下降,但是增加的主要是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仅为正式工的60%左右,所以社会总体收入并未提高。 日本央行近日出台的“负利率政策”,目的是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然而,日本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近年来企业利润大增,留存不断扩大,企业并不缺钱。“负利率政策”副作用显而易见。负利率使银行业遭殃,还可能波及一般储户的利益,最近日本银行板块股票下跌就证明了这一点。“负利率政策”会使日元继续贬值,这样就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以竞争性贬值为特征的国际金融战。 若国际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估计2016年日本经济将略好于2015年,由于2017年4月日本将把消费税率从8%提高到10%,因此2017年可能再次跌入负增长。受东京奥运会的利好影响,再加上TPP的刺激,到2018年和2019年经济可能稍微好转,但2020年或2021年又将出现“后奥运萧条”。考虑到日本潜在经济增长率是0.5%左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化和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从中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能达到1%左右就不错了。 张玉来: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用20多年时间才消解了“债务”“设备”和“雇佣”三大过剩。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IT革命浪潮中,德国和美国企业成为执世界之牛耳者,积极融入全球化的中韩以及东盟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自我陶醉的日本企业则步入“孤岛化”误区,其产品技术一度出现与国际标准严重脱钩现象,其全要素生产率落后于美德英法。只有通过结构改革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才能促使日本摆脱长期通缩。 菊地朋生:为了实现通胀目标,日本必须扩大内需,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提高工资水平、解决收入不平等现状,并改变劳动力市场倾向于男性和年长工作者的惯例。 长谷川克之:与3年前相比,日元汇率过高的问题得到修正,股市也大幅上升。因此,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说是适当的。但货币政策不是万灵药,还需要财政政策、结构改革等共同推进。日本的通胀率在“泡沫时代”都没有超过2%,即使从中长期看,这个目标也有些高了。不过,日本工资已经摆脱20年不涨的局面。随着日本经济的缓慢恢复,通胀率也会缓慢上升。如果通胀率能够持续超过1%,就可以认为走出了通缩,这恐怕至少要在三四年以后。 肖敏捷:2%的通胀目标“生不逢时”,赶上了原油价格大跌。不过,日本个人消费市场价格上涨迹象十分明显。因此,能否实现2%对日本央行来说可能只是“面子”问题。 塔米姆·巴尤米:人们再次对经济长期增长看好,可能会促使通货膨胀上升。但这要求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采取大胆措施解决巨大的政府赤字和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日本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国内问题,但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 缘何走不出通缩 人口结构特点使问题复杂化 张季风:通缩的危害在于,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和融资成本,直接影响到生产扩大。再者,在通缩的状态下,消费者通缩预期增强,捂紧钱袋观望,不肯积极消费,其结果是导致螺旋式通缩的恶性循环。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中,治理通胀的手段和经验颇多,但摆脱通缩的手段却很少,经验也不足。逃离通缩要比治理通胀难得多。尽管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型的新常态,但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要远远大于日本。政策工具也有很多,陷入长期通缩的危险并不大。从日本的经验教训来看,通缩与人口老龄化交织在一起,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令人担忧,迅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尤为重要。 张玉来:日本经济长期通缩是复杂的结构性问题,其中既有供给、也有需求的问题,也是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博弈的问题。通缩也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风险,日本“双宽松”政策及其政策组合具有参考性,但日本模式是否有效值得研究。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这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迄今为止的日本经济改革过程中,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谷川克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停滞一直在日本延续,人们将这样的年月称之为“失去的20年”。日本陷入“失去的20年”有几个原因:银行不良债权处理迟缓、企业和产业重组缓慢、日元汇率长期过高。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促进产业重组对摆脱通缩十分重要。日元汇率过高是摆脱通缩的重要障碍。外汇市场很难控制,因此通过货币宽松避免日元汇率过高非常重要。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倾向于升值。与美元联动的人民币当前要避免汇率过高。当然,从经济稳定考虑,也要避免人民币过度贬值。 肖敏捷:日本是世界上陷入通缩时间最长的国家,现在回过头来看,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一系列改革其实就是“供给侧改革”。对“僵尸企业”和银行不良资产的清理非常彻底,很有借鉴意义。日本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十分坚挺,金融体系不存在系统性风险。虽然日本的银行和企业经常被批评过于保守,但这种谨慎对经济稳定并非全无益处。 塔米姆·巴尤米:如此长期的通货紧缩至今在其他国家还未出现过,部分反映了日本的人口结构特点。中国是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日本则是停滞发展的经济体,但都应确保各自的经济政策能够灵活应对世界经济动荡。2023-07-07 21:34:362
超发的货币为什么只有很少进入工资呢?
还有大部分成为了企业家、包工头、中间商、金融业的利润。 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每一个国家都会超发货币,以刺激经济,但是超发的货币有自己的边际递减性等到进入工资领域其实超发的大部分货币就已经消耗掉了,对于我们而言如果大家不理解的话,可以简单理解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工资就是离月亮最远的那个台阶 国家在超发货币的时候,其实货币的投放并不是像我们所说的,会发到每一个人的账户上,而是通过央行像其他银行的一种资金化转和资本流动的方式进行的,就拿大水漫灌来讲,当钱到各个银行账户上的时候,与银行有贷款企业和个人往往能够率先从银行获得这流动资本,而普通的民众到银行往往是存钱的,尤其是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那一段时间 所以等到这笔钱从企业开工,日常经营投资消费,最后进入工资,一步一步超发的货币,它的边际作用就越来越小,很多人确实幻想着超发的货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银行发放的每一个自然人的个人账户上,然后刺激消费,但是这么做成本太大,而且仅限于消费环节,对于企业的边界性是递减的,对于企业的延续而言,并不如上一种方法那样明显,同时,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和银行率先保证企业不能违约,企业照常开工生产,为了维护企业资金链保证 社会 基础的生产能力,所以对于我们而言,一般就经济是先救企业 当然,欧美国家的逻辑正好反过来,他们每一次都在救消费,甚至宁可按照人头发放消费券,或者是美元,所以在基本的经济逻辑和货币逻辑当中,超发货币主要有两种方式而中国和国外更选择其中一种,其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和状态,虽然最终都是为了挽救经济,但是侧重点不同,国情不同。 此处很多人质疑信用社坏账率高,我只能代表我们当地的信用社坏账率比农行低多了。 1最近几年经济不好,很多公司破产跑路。当地农行各种坏账,亏了不少钱,但奇怪的是,就在农行对面的农村信用社,几乎什么坏账。 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问我爸。他给了我一个信服的答案: 农行有全国总行,要求流程规范,材料清晰,要求呆板。少一个文件都不能放贷款,可一旦材料齐全,可以顺利放款。 而信用社,属于县级地方银行,很多员工本身就是股东。在放贷款时,更注重考察人,会去当地打听借款人信誉,反而材料要求灵活。但借款人一旦口碑不好,材料再全也很难下款。 2我同学在当地银行,一旦总行发现最近钱比较松,就会给下面下指标,这个月必须放款多少,什么行业随便放。 没催,有时候完全不考虑借款人需不需要,就故意提高借款量。鼓励私人企业老板,贷更多款,扩大生产。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型银行往往容易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补充:上述故事只是为了引出,不同阶段,货币的充沛程度的差异。银行房贷款和无法回款的事实,与下面的解释没有直接关系。 一旦,政府放松管制,为了赚取利益,会摊派任务,同时努力放款。 很多时候私营企业主,只需要借50万,银行故意让他借200万。 之所以强调在2008年前,工资争取赶得上M2,是因为次贷危机还没爆发。中国出口强劲,只要能生产,就能赚钱。那个时候,更多的投资,会带来更多利润,更多的用工和更高的员工工资。 但2008年后,次贷,欧债,日本负利率。各种全球性的危机。当时政府的应对是,快速放贷款,努力放贷款。 很多私营企业主借到大量廉价的钱,加大生产,但是由于海外市场疲软,更大的投入完全不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加大生产只会引起价格战,最后就出现了“产能过剩”。 这个过程就好比,100万投资,可以赚20万,后来拿了500万,只能赚50万。而借了1000万投资,甚至只能赚30万了。标准的“边际收益递减”。 因为企业主也赚不了钱,最终工人工资当然涨得慢了。 看懂了上面说的,你就一定会明白,为什么现在国家那么倡导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并且努力的“去产能”。 这都是为了08年后的放贷买单。 作为国家与企业中间层的银行,在推动货币快速增长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个时候就涉及到准备金制度。 简单举例来说,国家要求银行放100块贷款时,必须金库里放着15块钱,用来应对随时的取钱。而银行在操作时,往往会没留够15块就放贷款了。 国家为了防止银行违规,一般半年左右都会考察一次。所以,每到6月12月底,银行都很紧张。 但是,总有银行在考察前真的不够钱,这个时候,他们往往能从央妈手里借到钱。来应付考核。由于路径依赖,银行都这么做,一旦考核想着法不责众,央妈总会帮忙的。无形中放了越来越多的贷款。 15年后,由于资金去各种实体经济并不赚钱。导致很多人把钱抽离出来去炒房了。17年左右大涨就是资金在金融和房贷体系中空转。 18年19年,国家突然收紧贷款。防止进一步扩大整体的 社会 风险,就进一步导致了很多企业倒闭暴雷。 所以,就出现了。最近几年工资都赶不上发货币速度。物价其实也赶不上。唯独房价赶上了。 因为,多出来的钱,没有进实体经济,都在刚从银行出来时,就直接进房地产 了。 伯南克做美联储主席的时候,有句话说,我宁可用直升机在纽约撒钱。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公布了77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购买大机构的垃圾资产,救市提供流动性。 这些垃圾资产是谁的?大金融机构的。谁得利?大金融机构的股东。 有一分钱能进入到普通人手里吗? 用直升机撒钱是简单公平的多的法子,唯一的缺点就是效率太差了,一架直升机满载也就几吨,几亿美元。金融机构划划账几十亿美元,直升机要一周。 先说结论,再说逻辑(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在2008年前,工资是基本上是跟着超发货币走的。但在,2008年后开始出现脱节,最近间隙。 根本原因是, 社会 各方力量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触发了“边际收益拐点”,使得货币多印的边际收益递减。 分析 先说几个小故事。我家住苏南某个小镇,很多同学都在当地银行工作。听到过各种跑路,破产,贷款的小故事。 此处很多人质疑信用社坏账率高,我只能代表我们当地的信用社坏账率比农行低多了。 1 最近几年经济不好,很多公司破产跑路。当地农行各种坏账,亏了不少钱,但奇怪的是,就在农行对面的农村信用社,几乎什么坏账。 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问我爸。他给了我一个信服的答案: 农行有全国总行,要求流程规范,材料清晰,要求呆板。少一个文件都不能放贷款,可一旦材料齐全,可以顺利放款。 而信用社,属于县级地方银行,很多员工本身就是股东。在放贷款时,更注重考察人,会去当地打听借款人信誉,反而材料要求灵活。但借款人一旦口碑不好,材料再全也很难下款。 2我同学在当地银行,一旦总行发现最近钱比较松,就会给下面下指标,这个月必须放款多少,什么行业随便放。 没催,有时候完全不考虑借款人需不需要,就故意提高借款量。鼓励私人企业老板,贷更多款,扩大生产。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型银行往往容易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货币政策只有在计划经济下是有效的,如果由市场自由分配流动性,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资本只会流向风险更低的国企或行业寡头,而从头部向下通过供应链、工程、投资信贷等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中,能拿到好处的只是极少部分。 事实上不仅是货币政策,政府采购、投资也是如此。能拿到业务的只是少数企业,虽然带动了就业,但并不能实现均衡分配。所以大多数人并不能实现收入增长。 因为“货币幻觉”的存在,也就是说,工人对于货币超发时的贬值的感觉是比较慢的,所以并不会要求立即涨工资。所以呢,多出来的钱就去了股市和楼市啦~ 因为超发货币的目标是为了刺激经济,大部分会流到富人的口袋,小部分才会流到穷人的工资。 超发货币的目的 因为要发展经济,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各种场景使用货币的数量会大大增加,使用货币的发行速度要比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拉一把。 尤其经济下行时,更要超发货币,刺激消费,推动发展。 超发货币的方式 货币的数量,一般体现在M2上, 是指 社会 上流通货币总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国家一般是如何将超发的货币用出去呢? 一是通过银行放贷,如进行降准、定向贷款等,将大量货币通过低利息的贷款,放到对应的企业、个人手上,用于生产经营。 二是通过银行直接发钱。比如香港和澳门的发钱。 三是通过消费券发到百姓上,刺激大家消费。 超发货币为什么很少进入工资 超发的货币,其实会流入每个区域、每个行业,为什么大家觉得很少流入工资,因为工资在这个经济体系占比是很低的一部分。 货币由国家印刷出来, 一次分配 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贷款、消费券等),推动了企业生产,刺激了大众消费。 二次分配 流到全 社会 ,生产的流到上游企业(建筑、原材料开采加工等),消费的流到各消费终端,小商贩、服务业、房地产等。 三次分配 流到富人的口袋,穷人的工资。每次货币流通,最终的去处大多都是富人的口袋,如何再由富人决定是再生产、投资或消费。小部分是通过各行业商家(老板)获利后,提供员工的工资。 如果根据二八定律推断,超发货币有八成是在二成人的手上。 四次分配 ,体现在各种物价上。货币是需要有商品的价值来体现的,所以每年的房产、肉价等物价不断上涨,但是工资上涨的幅度远远更不上物价的涨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2023-07-07 21:34:541
日本为什么会衰落到这个地步
转自知道网友动漫破颜拳大致说说我对日本这20多年来发展停滞的一些看法。1.国民投资的提前透支。很多人谈到日本经济这二十年的状况,很自然地就会提到“泡沫经济”与“广场协议”,但是这种看法大体正确但是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最大的伤害并不是90年代初的不动产价格迅速下降,而是在于之前的房价地价飙升提前透支了大量国民投资。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很高,到了20世纪80年末,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就如同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地价的飙升让当时的日本企业和居民认为与其投资于其他行业,投资于坐地升值的房地产岂不是更好,投资于房地产用于长期对外出租则更受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青睐。再加上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大量的外汇占款倒逼流动性,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地价房价很自然就涨上天了。到了泡沫破裂之后问题就来了,林毅夫就说过东京的房子之前公允价值值5000万日元的,泡沫破裂后就只值1000万日元了,通俗点说就是贷款了20年工资的钱去年好不容易买了个房,结果今年这房只要3-5年工资就可以买了,相当于有15-18年的工资收入被提前透支了,日本的银行体系消化了泡沫破裂的冲击,但是代价就是投资的提前透支,日本银行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或者叫再融资能力)受到了限制。2.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与日本特色的流动性陷阱。首先介绍一下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大致来说就是日本各大商业银行由财阀控股,同时财阀又控股实业企业,而财阀间又相互持股,最后日本政府又对财阀入股或者加以实质控制,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组织化、政策性强的银行体系,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天朝的情况类似。除此以外日本银行体系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银行倾向于提供年限长达10年,15年甚至20年的长期贷款,还款方式通常是年金,同时日本的金融体系还衍生出了以这些年金为基础现金流的年金化理财产品或养老保险基金,整个金融体系存在着大量以年金形式支付、以长期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工具。日本的主办银行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快速工业化时期对日本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明显的助推作用,那就是为大量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减轻企业每一个财年利息支出的负担,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是到了泡沫破灭后问题来了,那就是日本主办银行制度下的银行体系活力是有限的。通俗的说主办银行制度下银行考虑的是一个贷款项目未来10年,20年的现金流问题,但是到了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银行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能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项目了:首先泡沫破裂后大量房产抵给银行,这些资产就是死资产而已,不形成现金流,变现也不容易;另外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传统的制造业已经很难有新的增长点,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又风险较大,前景柳暗花明。因此主办银行制度下的日本金融体系无法如他们以前那样找到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现金流的项目,高风险的项目又不敢做(为了作为日本特色的年金化的各种金融工具的基础现金流来源,风险规避是必须的),所以日本的商业银行倾向于大量投资由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日本本国国债、美国国债与其他固定收益的证券。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次“放水”“开印钞机“效果都不好了:因为放水根本没有放到企业里去,商业银行并没有积极扩大贷款规模,而是选择了稳妥的投资选择,即持有国债,结果就是央行放出去的水到头来又回到了财政账上。这一次的“安倍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解决日本商业银行贷款派生能力差的问题,不过这一次安倍“放水”比较彻底,包括负利率政策,加上日本国债发行的收紧,让商业银行体系的活力有所恢复,日本的大型跨国企业近两年的年报比较好看。3.结构性问题与错失产业转型时机。日本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都谈到了人口老龄化,当然老龄化是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是主要的问题,实际上日本的人均要素生产率甚至还处于稳步提高的状态。日本经济结构还是高度依赖于传统制造业,比如汽车、电子元器件、钢铁、机械制造这些。但是20时机90年代互联网这波大潮来的时候,日本正好是泡沫破裂的时期,由于刚才我讲到的日本银行体系的僵化,没有能够为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起步提供充足的投资。我个人认为,对日本来说,泡沫经济破裂真不是时候。4.经济周期的问题。我认为日本经济目前的情况,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经济的一个周期走向尾声后长期没有进入下一个周期的表现形式(个人看法)。总的来说,我觉得日本式的经济停滞应该说更多的和日本的财政金融领域有关,由于财政金融的问题传导到实体经济上的,让日本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透支了太多投资。不过日本经济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从基础设施、制成品的水平,核心技术来说都还是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如果日本经济走出了这个周期,有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比如安倍强调的未来日本经济三大支柱产业:机器人、新能源、微电子)。2023-07-07 21:35:054
为什么利率越来越低
利率走低的原因何在?一、投资需求低利率,本质上就是钱的价格,从供需关系上来讲,利率出现走低,说明需要钱且用来投资的人减少了。像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增长性差,投资需求低。从经济增长模式来看,投资制造业的比例降低。另外,新经济的一个特点是,相对于它创造的价值,它要的投资不多,如果新经济依靠创造力的增长模式,需要的投资也会下降。二 、人口老龄化从人口结构来看,全球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从联合国对世界人口年龄做的统计预测中可以看到,中国2010年的年龄中位数是35岁,但等到2050年可能会上升到46岁。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会偏爱稳健投资,当大量资金争先恐后地涌入国债系统和银行系统,就会抬高债券的价格,压低债券收益率。三、疫情影响国家政策新冠疫情出现后,很多发达经济体的财政状况岌岌可危,政府债务货币化逐渐成为了各国政府减轻债务负担的理想之选。美国政府拼命发国债,而央行则通过印钱来购买国债。另外,负利率和低利率也意味着财富在国家之间、代际之间的转移:美国零利率向中国借钱,财富转移给了美国;年轻人拿老年人的钱去投资且不付利息,则财富转移给了年轻人。2014年欧洲央行正式推出了负利率,日本央行2016年1月开始采取负利率,瑞士、丹麦、瑞典也允许利率降至略低于零的水平。而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中国、美国等全球多国央行也持续以多种方式刺激经济发展,这也加速了低利率的步伐。零利率乃至负利率已成定势。2023-07-07 21:35:121
日本如何应对经济衰退
日本维持经济两个方面因素支撑了日本经济。一个是日本民众持续减少的储蓄。在1990年之前,日本人对于住宅和子女教育的投资判断,都是建立在永远不会失业,并且薪酬持续增长的预期之上的。但是,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企业员工变成企业债务偿还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受害者。企业员工在奖金和红利减少甚至完全取消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的房贷和教育费用却并没有减少,于是很多人不得不开始动用以前的储蓄来弥补亏空。例如个人本来打算存1000元,因为收入减少,现在只能存500元。对个人来说,储蓄缩水是件不幸的事情,但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反而使滞留在银行系统的资金减少,从而起到支撑经济的作用。另一个支撑日本经济的因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上图中的政府部分资金盈余曲线,可以看出来,1990年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的财政盈余开始减少,到1992年之后,财政支出已经开始大于财政收入。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政府为了缓解流动性危机,及企业加速偿还债务造成的投资低迷,通过发行国债并扩大支出,例如修建桥梁、高速公路等措施,实施财政刺激政策。通常来说,一旦经济形势如预期的那样稳定下来,就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政策开始凑效,但是到这种刺激效果开始消退时,经济颓势必然会再次出现。为什么财政政策只能产生暂时性的效果呢?因为在六大城市商业不动产价格暴跌87%,1500万亿日元国民财富灰飞烟灭的形势下,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在一两年内修复遭受重创的资产负债表。对于一个正常的企业,这样的修复过程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而对于那些不幸在泡沫高峰期购买了不动产的企业,则可能需要20年。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企业有现金收入,就会继续偿还债务,而只要这个过程不结束,他们就始终不会从个人储蓄部分借贷,最终迫使政府年复一年地利用财政政策来弥补缺口。这样就出现了上图中的情形,政府的财政赤字急速膨胀,导致了规模庞大的国债。但是正是这些支出,才使得日本在国民财富丧失殆尽之际,依然能够维持高于经济泡沫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日本政府当时不以此代价去刺激经济,那么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乐观估计也会跌去一小半。例如美国大萧条期间,资产价格暴跌摧毁了与1929年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相当的国民财富之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46%,直到后来罗斯福上台,实行“罗斯福新政”之后,美国才慢慢从萧条中走出来。正是日本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使日本避免了从经济衰退走向萧条,也支撑了日本经济,一步步走出经济衰退。另外,1997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存款全额担保政策,也有助于化解危机。因为如果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公众对于所有金融机构的担忧,进而导致大规模的挤兑风潮。所以,在1997年之后,银行问题一旦出现,日本政府就宣布所有存款都将受到保障,这一举措成功地阻止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化解了一场规模更大、有可能导致1/3日本银行倒闭、数百万亿日元经济损失的危机。日本政府虽然拥有庞大规模的国债,但是支撑着国民生产总值始终平稳运行,给企业缓解资产负债表衰退预留了时间和空间,也避免了日本民众大面积失业及收入大幅减少,真正的做到了藏富于民,是日本大衰退中真正的英雄。2023-07-07 21:35:403
日本成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为何日元贬值还是那么快?
货币贬值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仅仅光靠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来避免这件事情,这是不现实的。2023-07-07 21:35:547
银行外币存款业务的主要包括哪些币种,为什么这样规定?
我国现有外汇存款币种有:美元USD、欧元ERU、加元CAD、日元JAP、澳大利亚元AUD、港元HKD、新加坡元SGD、英镑GBP、瑞士法郎CHF 外币存款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 活期随存随取。 定期又分为:一月期、三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五年期,另外还有7天通知存款和30天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可选用存单或存折。2023-07-07 21:36:502
银行负利率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负利率? 准确的讲是银行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意思是如果你把钱存在银行,不但不升值,反而贬值了。当存在负利率的这种情况,叫利率倒挂。 负利率酝酿泡沫经济 负利率正在酝酿一场金融危机,它远比通货膨胀可怕,它就像兴奋剂,给消费者带来一时的资产增值快感,但以将来长久的痛苦为代价2023-07-07 21:36:584
人民币贬值有什么好处?
问题一:人民币贬值是什么意思?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影响? 就是钱不值钱了,譬如,你小时1毛钱能买7个冰棍,现在1毛钱能买什么呢? 大方面考虑,对国家之间的交易影响比较大。 问题二:人民币贬值有什么好处? 2008年12月1日人民币汇率收盘价6.8850元,较前一日收盘6.8306元大幅贬值0.8%,创汇改以来最大单日变动幅度。12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跌至6.8870元,连续两日触及波动区间下限“跌停”。 12月2日,国家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对美元午盘在询价系统报6.8870元,连续第二日触及0.5%的当日波动区间下限。据银行汇市交易员分析,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可以解读为二,一是央行对贬值持支持态度,二是不希望贬值的速度太快,央行可通过中间价来抑制人民币汇价的跌幅。 三大因素造成人民币贬值。首先伴随外部经济衰退,近期中国出口领先指标恶化严重,昭示出口增速面临大幅下滑压力,人民币汇率更具灵活性符合 *** 维持金融稳定的目标。其次最近两月CPI、PP大幅回落,继续升值会加剧通缩压力。第三,接下来仍会降息,而美国的降息空间则不大,利差反转也使人民币升值乏力。但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将助长贸易保护情绪,且可能使资金大量流出。 人民币大幅贬值,外贸受益、航空受损。 人民币大幅贬值是出于“保增长”的考虑,将会促进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复苏。具体有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玩具鞋帽、家具建材、工程机械等。由于去年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了外贸型企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沿海一带外贸加工出口行业纷纷倒闭。人民币贬值受益最大的首推外贸。 人民币贬值或重挫航空行业。汇兑收益是航空公司此前缓冲亏损的主要部分,以中国国航半年报为例,上半年本币对美元升值6.5%,公司实现净汇兑收益约19.8亿元,若剔除此项每股收益亏损约0.05元。其他航空公司同样如此,如人民币继续贬值,外币负债产生汇兑亏损对业绩无疑将带来新重创。 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出现罕见跌停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央行会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汇率改革。12月1日人民币汇价的跌幅没有超出范围。 而11月28日,央行办公厅副主任罗锐曾向港媒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相对保持稳定,至于未来的趋势,则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求及美元和其他货币汇率走势。 此前,央行行长 *** 就曾透露不排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 人民币贬值影响: 有利: (1)人民币贬值对进出口收入有影响,它有利于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出口,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人民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影响。 (2)中国的外贸收入往往会得到改善,整个经济体系中外贸所占比重会扩大,从而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有更多的国内产品同国外产品竞争。 不利: (1)一方面,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货币贬值对物价的影响会逐步扩大到所有商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2)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那么人们将会把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同时,外部投机资金可能撤离,就连前期进来的储蓄资金、投资资金也会撤离,甚至可能出现内地资本外逃。 问题三:人民币贬值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人民币贬值有三点好处。 1.外国人可以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因此拉动了外贸,推动了出口。 2.外国人来华旅游费用降低,促进了对外旅游业的发展。 3.增加就业岗位, *** 消费,拉动内需。 人民币贬值也有三点坏处。 1.国内物价出现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2.资金大量外流,金融市场会出现不稳定状况。 3.出国留学和旅游的费用上升。 人民币贬值有利有弊,需要我们辩证去看待,去面对。 问题四: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 人民币贬值对老百姓有哪些好处 第一,人民币这波贬值,一方面是因美元走强导致,而并非经济基本面改变,人民币不存在贬值基础,目前,人民币兑美元走低,但是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英镑等相对稳健。相比较贬值较多的委内瑞拉,印度卢比等,人民币是坚挺的。 第二,人民币适度走低,推动企业出口,服务业发展,产品价值增值。通过价格传导,以美元计价债务更加昂贵,投资者减持美债,美元走强,市场抛售美债加快,资金转向股市,或者流动系数较高的亚洲债券市场。通过价格传导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有助于改善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第三,人民币适度贬值,而美元升值或跟随亚洲新兴市场股市,美元计价债务更加需要流动性支持,一旦资金逃离亚洲市场,将会失去持续流动,美债市场违约风险将上升。而且在日本和欧洲负利率、美国零利率背景下,就理财、楼市、股市等国内投资收益来看,境内投资收益率要好于国外。 第四,人民币适度贬值,海淘或海外出境购物或有所减少,消费者购买国内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国内企业盈收增长,而只要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受益是绝大多数消费者。 第五,人民币适度走低,有助于全球楼市。今年十一之后的国家新一轮楼市调控,限购或差别化贷款,促楼市投资进一步减少,推动楼市健康稳定发展。资金逐渐从楼市转向股市或其它市场,投资边际效应递减,发挥市场作用引导资金流入实体。 第六,因为原油价格以美元计价,去年以来油价下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国市场也不需要那么多石油进口,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同时便降低了实体企业燃动力成本,物价会随之降低,比如大宗商品价格,一些轻纺织化工日用品、服装、生活用品等。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原材料成本、厂房成本、人工成本等均会降低。 第七,一带一路相关上市公司股票或迎来机遇。企业品牌走向世界,把全球消费者留到国内市场,把好口碑传递到全球,把技术、科技创新、品质服务留在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吸引全球资金流入,人民币资产更有吸引力,中国经济不仅是亚洲乃至是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力。 综上,人民币本轮适度贬值未必对我国经济及市场造成冲击。最后借用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话:人民币贬一点没关系,只要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没有太大关系。 问题五:人民币贬值,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人民币不是只有自由兑换货币,贬值与升值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没有多大意义。 问题六:人民币贬值有什么好处和坏处是好还是坏?? 50分 坏处就是咱们买东西又要贵了。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促进旅游业。因为我们的钱贬值。外国的钱比较值钱,换我们的钱比较多。外国基本上都会来咱们这旅游吗 问题七: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有个屁的好处,等于物价又要涨了。 问题八:人民币贬值对老百姓有好处还是坏处。 进口商品涨价,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提升,出国得花更多的人民币,赚美金的国人收入因人民币贬值而增加,所以好与坏看你是花美金或是赚美金。中国土产自销对我们一般老百姓没有任何影响。 问题九:人民币贬值对农民的好处是什么? 人民币贬值如果你要好处主要是对出口的,如果农民生产的东西主要用作出口,那是有好处的,如果主要是内销其实并没有多少好处,人民币贬值也就意味着购买力的下降,如果你卖出的东西价格没有变化,相反来说还有不少坏处。 问题十:人民币贬值是什么意思?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影响? 就是钱不值钱了,譬如,你小时1毛钱能买7个冰棍,现在1毛钱能买什么呢? 大方面考虑,对国家之间的交易影响比较大。2023-07-07 21:37:201
日本泡沫问题?
提到日本经济泡沫,就不得不说当年美国以贸易逆差为名,协商与日本签订的广岛协定,这一协议以日元的升值为代价,可以说让日本经济历经繁荣又走向幻灭,加速泡沫的生成和刺破。当时美国总统是里根,美国国内面对大量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货币超发会造成通胀,美国并未选择如此,而是采取让美元贬值,让世界分担债务,日本也是美债大买家,当时美日贸易逆差,而当时日本经济繁荣,日元很坚挺,于是协商日元升值。日元升值后,日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大量的资金涌入楼市和股市金融市场,空前繁荣,泡沫不断加剧,实体企业也大肆进入金融市场赚快钱,随着工人成本和材料成本虚高,企业成本增加,于是出现一波抛售潮,泡沫幻灭,造成金融危机,股市暴跌,房产价格暴跌,日本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认为,此后日本拉动内需,大肆基建,并未改变日本经济泡沫的带来的经济衰退,日本陷入困境,即使现在,日本依旧是负利率,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2023-07-07 21:37:298
日本fx是什么投资
FX是指外汇投资的意思。简称Forex/ FX,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通俗的说,就是英镑、美元、欧元、日元、加元、澳元、港元等外币。什么是外汇投资通俗地说,开立外汇账户类似于股票。在账户中,买卖外汇是外汇交易。比如今天的汇率是1美元=6.1000人民币明天的汇率是1美元=6.1200人民币如果您买入 1 手,美元上涨,您获利 = (6.1200-6.1000)* $100,000 = $2000(第一手为交易量,代表10万美元的交易量)如果你买入美元下跌,你就赔钱,所以买卖外币就是预测汇率会涨跌,然后进行交易。拓展资料:为什么选择外汇货币市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投机市场:投资者不必担心每只股票的表现,期货多空不必担心双方的内幕交易,每日成交量巨大,做任何也没有庄家的勇气,到目前为止,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已经高达每天6万亿美元,索罗斯、巴菲特可以了解的信息,普通投资者可以学习,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投机者同时查看相同的报价和价格形态,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被数十个在线交易平台和数千个做市商联系在一起。底线:赚钱取决于你的能力。外汇行业发展现状外汇交易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潜力。首先,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巨额财富,劳动者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必然会大量转移到储备中。第二个原因是很少有投资机会可以保值和增加转移到储备中的财富的价值。我们都经历过负利率、股票暴跌、期货损失等等。现实情况是,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对冲,也必须受到质疑。外汇行业前景外汇市场作为国际资本投机市场,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几乎全天候交易,交易量巨大,估计每天约6万亿美元,最高可达10万亿美元,是全球股市总量的6倍,是全球股市总量的18倍。全球期货市场。在成熟的海外投资市场,每户家庭投资配置的30%是外汇。但在我国仍占不到1%。中国的外汇储备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额的三分之一,是日本的三倍多,位居第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外汇市场的零售和企业外汇需求都将快速发展,全世界都将面临中国外汇时代的来临!2023-07-07 21:37:461
负利率的造句负利率的造句是什么
负利率的造句有:因此,说中国进入了负利率时代有点言过其实。尽管过去九个月中,中国五次加息,但实际利率仍然为负。分析人士说,负利率促使人们寻求中国内地以外的另类投资渠道。负利率的造句有:因此,说中国进入了负利率时代有点言过其实。尽管过去九个月中,中国五次加息,但实际利率仍然为负。分析人士说,负利率促使人们寻求中国内地以外的另类投资渠道。注音是:ㄈㄨ_ㄌ一_ㄌㄩ_。拼音是:fùlìlǜ。结构是:负(上下结构)利(左右结构)率(上下结构)。负利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低于同期物价上涨幅度的利率。二、网络解释负利率负利率就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改为负值。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得利息,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续费。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因此有望促使银行积极放宽面向企业的贷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0.1%的负利率,将从2016年2月16日起执行。另外,实际负利率,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这种情形下,如果只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2011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3.5%。我国的负利率已持续近17个月,老百姓的资产价值正随着物价上涨而相对贬值。2015年10月23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2014年11月22日以来,央行已经进行了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3%下降至1.5%,11个月以内存款利率惨遭腰斩。关于负利率的成语正身率下草率将事普天率土率由旧则率马以骥率土之滨率兽食人整躬率物率先垂范百兽率舞关于负利率的词语率马以骥率由旧则适情率意率先垂范正身率下率土之滨整躬率物普天率土草率收兵率兽食人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负利率的详细信息2023-07-07 21:37:531
南非银行存款利率
南非的利率是6.5%目前发达国家的利率,美国是1.5%-1.75%,加拿大和新西兰是1.75%,韩国是1.25%,英国是0.75%,而欧元区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19个国家已经是零利率了。瑞士、日本更是早已是负利率。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过去十年经济增速相对较高,利率较高,但去年以来利率下调比较明显。现在俄罗斯和南非的利率是6.5%,印度是4.9%,巴西4.5%,而我国的1年期存款利率也已经降到1.5%。2023-07-07 21:38:021
在银行存100万的大额存单,可以靠利息过日子吗?
别做梦了,明确地告诉你们不可能!大额存单利率也是按照存款期限和认购金额来确定利率,五年存款利率在4.5%左右,100万本金一年利息收入才45000元,不要说家庭消费,单身个人消费一年下来也不止45000元。大额存单是在定期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的产品,也不是银行每时每刻都有的存款产品,只在一定时期内发行,最低认购金额要求20万、30万、50万不等,存款期限同定期存款利率一样,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有的大额存单可以按月取息,也有按季度取息的,比较适合手中有大额闲置资金却害怕理财风险的客户投资。在地方银行中,有些定期存款利率都远超大额存单利率。比如昆仑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都在5.225%,哪怕是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也有3.3%,比一般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高出很多。假如同样20万元,存在地方商业银行五年5.225%的利率,到期利息收入为52250元,大额存单五年定期利率4.5%,到期利息收入为45000元,二者相差7250元。大额存单主要还是在国有银行发行比较多,弥补普遍偏低的存款利率。国有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就是执行基准利率,没有上浮太大的比例,为了和地方商业银行竞争,只能发行大额存单,弥补利率劣势。而地方商业银行则在存款利率上占了先手,不用发行大额存单,仅仅一般定期存款利率都比国有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高,当然了,有些地方商业一样有大额存单,利率也是非常高的。现在通货膨胀率高达7%以上,银行存款最高5.5%,二者一比较,指望存银行吃利息,恐怕100万的本金不太够,需要1000万资金还差不多。存款期限越长,购买力越来越弱,个人认为存银行不划算,不如投资其它产品。 现在许多人问悟空,有的说有1000万可以靠利息过日子吗,有的说有5000万可以靠利息过日子吗,今天又出来个靠100万的利息过日子的问题。可见,人们的压力大,都想过退休的生活了。 说到大额存单,坤鹏论特意上网查一下,发现大额存单的利率并没比地方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相差多少,2018年12月20万元门槛的大额存单,3个月期平均利率是1.631%,6个月期平均利率是1.926%,1年期平均利率是2.242%,2年期平均利率是3.128%,3年期平均利率是4.155%,5年期平均利率是4.135%。 而一些地方银行为了揽储,提高利率,普通定期存款完胜大额存单。这就是坤鹏论的疑问,为什么有钱要存大额存单呢? 再来说说题主的这个问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般投资理财,收益都在4.2%左右,当然,前些年靠投资房产的人除外了,谁都知道,前十年炒房的人都是稳赚一把。 如果会理财的人,按年收益5%计算,100万年收益5万,如果三四线城市,单身,有车有房可以勉强维持,但是别忘了通货膨胀,十年后,这100万就会贬值很多,所以如果真到了快退休的年纪,维持几年是可以的,但还差10年以上退休,那么继续奋斗或承受压力吧,特别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不去工作等着一家人饿死啊! 如果存100万在银行建议购卖大额存单,目前城商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较高在百分之4.18存100万每月可按月付息在3800元左右,这样零活多用,无风险,保本,也可以定期付息,有多种选择。将近4000元利息,如果自已有房有医保,单身未婚或离异,无子女,那么这些钱伱精打细算过日子,是够消费生活的。如果花天酒地,乱花钱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建议精算过日子,谨慎合理消费。 有100万的大额存单,就想不工作,靠利息过日子啦,几乎是不太可能耶!除非你生活在农村,粮食自己种、蔬菜田里长,不然只靠100万存款的利息,是很难生活下去的! 现如今,银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做多也就是在5%左右,换言之,100万元的大额存单,每年差不多能有5万元的利息,平均每月有4166元 。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房贷、车贷等额外支出的话,足够一个人日常开销!但如果有其他额外的支出,比如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款等,那么这点钱就“捉襟见肘”了,很难周转! 再者说,如果不工作,仅靠这点钱,来满足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那基本上就不可能! 每月家庭开销,最少的3000元左右,孩子上学、培训班、课外辅导,哪一样不需要钱,一年少则几千元,多则1~2万、甚至更多!靠100万元的利息,根本就是不够的!哪怕是一个人,100万元存款,每月能有4100多元的利息收入,目前看来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使用!但10年、20年后呢,还能够用么! 我们即便按5%的平均通胀水平来算,10年后,4100元只相当于现在2454元的购买力,生活标准一下子下降好多;20年后呢,只相当于现在的1469元,靠这点利息,恐怕每天只能靠吃馒头、喝白开水过日子咯!30年时间呢,除了坐吃山空,还有其他的办法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不假。百万富翁可以衣食无忧,是我们中了电影的毒!存100万大额存单的利息当然可以过日子,但要看过怎样的日子?肯定的说,只能过上紧巴巴的日子,而且超不过10年,坐标三线或四线城市,仅限一个人。 大额存单一年能有多少利息?就目前利率市场情况看,国有股份制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基本处于4.1%水平,民营和地方小银行利率稍微高些,也大致在4%……5%区间。好了,取最高值5%计算,100万平均每年可得利息5万元,月均4166元收入。这日子怎么过的?即使身处三四线城市,小资生活也是幻想。一辆10多万的车要不要?保险、维修保养和油费过路费至少2W;一年安排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吗?单身狗充值1W不算多吧?5万的利息就已经砍掉了一大半,剩下2W。其他以K为单位的吃、穿、水电费通讯费,以及柴米油盐等等鸡毛蒜皮的支出,你就省省吧。每当夜幕降临时,最好认真做好现金日记账,以免第二天超支。百万富翁月底靠亲戚朋友救济,这可是大笑话!况且……况且~货币本身还在贬值中,据权威机构披露,当前贬值率不会低于5%,至于未来如何走向,我想很多人都有答案。就按照保守数据预测,10年后你的百万富翁就要打5折。换句话说,10年后你的5万利息也就相当于现在2.5万的购买力,怎么过?车子和旅行就免了吧,找个经济落后人烟稀少之地,就算隐士吧,终点又回到起点!物质可以贫穷点,但精神没有贫穷,这是对你唯一的褒扬。 是梦终究有醒的时候,趁着有年龄和专业技能的本钱,该干嘛干嘛去吧。百万富翁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在二线以上城市,100万不算富,1000万刚起步,幸福是奋斗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银行存款是保守型投资者的最爱,指望吃银行利息过安逸的生活是多少人的梦想。 然而现实是,越是有钱越不会把钱存银行吃利息,反而会把钱投出去发挥更大价值、获取更多收益;越是没钱越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幻想着有一笔巨款存在银行吃利息,盼着过一种衣食无忧的寄生生活。 当然,我们不是反对银行存款。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有几百万、上千万资产,在银行存上一百万,也是很正常的资产配置。如果全部家底就100万,我真的不建议把它存银行吃利息,并且还指望它能养活自己一辈子。 不管是富人的资产配置,还是穷人的伟大梦想,100万元存进银行都会有利息产生。下面,我从市场上搜罗了几款银行存款产品,供大家比较参考。以上产品,利息支付方式都是按月付息,这会很方便地提供现金流。存款 利率 低的为3.988%,高的达到了5.50%。这样,100万存银行,每个月利息少则可以领到3323元,多则可以领到4583元。 靠银行存款利息过活,一方面要看存款利息多少,款利息是不是长久。如果要是想日本、欧盟那样实行零利率或者负利率,那可就有点惨了。 另一方面,要看消费水平高低。处在不同的地区,消费水平高低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支出还是会逐年增长。 上面我们计算了利息收入数据,下面接着来看一看消费支出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26112元。今后按照年增长7%计算,我们可以大致计算一下,100万元存款能够支撑多少年的 社会 人均消费。经过计算,如果100万元能够每年产生4%的收益,则可以支持一个人按照 社会 平均水平消费26年,在2044年之前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缺吃穿,再往后的话就不好说了。 如果以大额存单3年年利率4%,有些银行3.85%。我们姑且按4%算,100万存单一年有4万元利息,每个月有3333元利息收入。三千来块钱,说真的,在三四线城市,也只能免强免饿不死。另外,每年通货膨胀,以每年货币贬值5%来计算,十年后,一百万变成相当现在五十万的购买力。甚至二十年,三十年后,你的100万值二三十万了。可以坐吃山空,100万完全不可以靠利息过日子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呢? 就是在农村,住你自己的房,种点菜,养点鸡鸭,一个月不花多少钱,一个月有三千元,花一千五,还有一千五再存起来,这样完全可以靠着一百万过日子,过得二三十年,太长,我不敢保证了。其实靠多少利息过日子,完全是看个人消费水平和自己的年龄。如果你是二十岁的小伙子,那人生还要七八十岁,怎么能为了一个月三千元利息,而停止工作,靠这三千元,坐吃山空呢?对吧!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建行2018年三年的大额存单的利率为3.85%,也就是说你100万的本金一年的利息是1000000*3.85%=38500(元);平均到每一天的利息是:38500/365=105.8(元)。 之所以说这是从理论上说是因为这个是建行给出了大额存单的官方利率,20万起存。但是如果你存的是100万的话,估计可以和银行谈条件,提高你的大额存单利率,到4%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一年下来也就多几百块钱。 那么这个钱到底够不够生活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定义“生活”二字。如果你只是简单的每天吃饱穿暖,那么绝对够了,只要不吃山珍海味一天100多块钱怎么也够吃了。 但这些的前提条件都是在你有房子的条件下来完成的,如果你没有房子,还要出房子的租金,那么就悬了。如果你还要开车,加油的话就更悬了。 所以,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每个人生活品质不一样,有些人你给她一天10块都够他生活,有些人你一天给他1万,他都不够花。美好一天很荣幸能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我认为有点难,因为目前我们国家属于一个降息周期。按照目前的利率来看,银行5年存款利率在3.5%左右,也就是每年利息收入35000元,每个月3000元不到的收入,除非在小城市或者农村,否则还是有点难的。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但是如果把100万做一个资产配置的话,可能性相对大一些,但是风险也相对大,有几个方案供你参考: 100万全部购买信托产品:通常信托都是100万起,年化收益在6%左右,银行业有渠道可以买,虽然信托今年爆出点逾期,但总体的兑付能力还是很强的。风险略高于银行定期。100万分散投资: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做一个资产配置。例如,20%的资金投入股票基金,博取一个较高收益;60%的资金购买银行理财,这部分是稳定的收入;20%购买货币基金,利息较银行理财低一些,但随时可以支取,满足日常的流通性需求。自主创业或者投资实业:可以拿出一部分做一些小本生意,或者有比较靠谱的做生意的亲戚,也可以把钱借给他们,收固定利息或者入股分成都可以。这条就是完全按照个人情况来衡量了。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非常明确地告诉你,指望100万元的存款利息肯定不能过日子,尤其是对于一个可以存入100万元的人来说,每一年的家庭消费支出肯定不止几万块的。就算是你已经有房有车的情况下,恐怕几万块钱都不够一个人的年度支出吧!尽管,今年以来国内利率市场化更加明显,各大银行纷纷上浮存款利率,尤其是在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明显高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比如说农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3.85%而余额宝收益率仅为2.6%,差距好大吧。目前个人大额存单利率明显高于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但是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上浮幅度在50%左右吧!我们就以建行当前的个人大额存单来看,目前一年期个人大额存单利率为2.25%,则利息为多少呢?1000000*2.25%*1=22500(元) 如果不考虑流动性的话,就算是选择三年期或者五年期也不过还是几万块的利息。除非你一年下来几万块够用。否则谁也不能指望这点钱过日子。2023-07-07 21:38:081
美国加息让美元回流是怎么回事,钱多了不是会加剧他的通胀吗?
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只要别的国家通胀超过美国,美元还是占优势的!这就是美国天量印钞美元反而升值的原因!因为欧元日元更烂!同时美元欧元日元在全世界有巨额投资,所以可以无限印钱让其他国家买单!因为钱本身是借条,如果有人愿意接收换回实物才会有了价值!欧洲日本在华有大量的企业,以日元为例,日央行维持负利率而且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无限印钞,只要在外的日资企业接收日元,那么日本国内的通胀就可控!超发的货币由其他国家买单! 简单地说,美联储加息必须让美元回流到美国,这样其他币种因在全球美元的减少而出现动荡(贬值),欧元、日元和人民币都在贬值,虽说其他币种贬值有利于出口,这也正是美国想要的,商品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可以来降低通货膨胀。 回过头来,美元升值和其他币种贬值,美国又可以用美元收购其他国家企业股份,让其完全掌握在美企手心。 放心,美元回流美国,美国老百姓是得不到这些钱的,而是美国用它来买全世界的。2023-07-07 21:38:151
自考会计证怎样报名?
如何保障财务安全保障财务安全的措施:1、保障个人和家庭方面的财务安全,应当确定家庭的风险属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资产种类和相应的投资比例,维持合理的负债水平,保持家庭财务流动性,然后制定家庭财富管理目标并预测投资期限的长短,最后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案;2、保障企业方面的财务安全,应当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避免盲目举债扩张,提高投资回报水平和加速投资本金回收速度,有效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及提高资金运行速度,谨慎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日本负利率是什么日本负利率指日本地区的中央银行实施负利率措施的现象,负利率实质上指银行将存款利率改为负值的行为。在存款人的眼中,正常情况下将手上的本金存入银行后应当可以按时领取存款利息,而负利率的措施则是与该现象背道而驰,即存款人不但无法通过将本金存入银行而取得利息,反而是要向银行方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关于负利率措施的实施需要结合日本地区的国情看待,中央银行尽量通过负利率的手段降低社会公众将本金存入银行的频率,目的在于迫使国内社会公众将手上的可支配的本金用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内资金的流动性。收到农业银行信用卡催收函多久会起诉农业银行的信用卡和其他银行的信用卡一样,都是在逾期90天以上,也就是三个月后可能会被起诉。因为当信用卡持卡人连续三个月都无法偿还最低还款额时,其信用卡发卡银行是有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2023-07-07 21:38:441
日本是银行是负利率,为什么日本人还存钱,我们可能因为银行利率低而去贷款,而日本人却 不贷款
首先要明确的是,利率对于个人用户的意义并不是很明显,一个人,一个家庭,能有多少存款,要知道日本不像中国,习惯把钱存起来养老用,日本人的消费习惯还是比较贴近欧美国家的。除非在银行里存放或者借贷的是巨额资产,那么普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显然不太可能拥有巨额资产。所以负利率影响最大的还是一些拥有巨额资产的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而不是普通百姓。而金融机构主要是往外贷款而不是存款的,所以负利率影响最大的是贷款利息而不是存款利息。一个国家假如在金融政策上施行负利率的话,就说明这个国家正处于经济的衰退当中,需要用金融手段作为调控供需关系及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扩展资料:负利率负作用(1)存贷利率倒挂会打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有人会从银行借款再存入银行。以坐收利率倒挂的差额;(2)不利于借款企业节约使用资金。当存贷利率倒挂时,企业的资金使用会浪费,甚至有货币资金闲置时也不归还银行贷款,引起信贷资金周转不灵;(3)不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核算。利率倒挂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越多,发放贷款规模越大,则亏损越大,不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开展。参考资料:人民网-日本央行首次推行负利率 或进一步下调2023-07-07 21:39:103
央行降息对房地产有什么影响吗
我们都能明确感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早过去了,而且还是一个逆全球化的趋势,外部的环境也很差。已经没有人提通胀了,反而都在担心通缩。所以这一次次的降息,主要是为了让经济不陷入通缩,把钱倒逼到实体经济上来。一、支持实体经济从整个大的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低利率是必然趋势。因为利率水平高低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各种投资回报也随之降低,带动利率水平的下行。随着一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大,蛋糕越做越大,增速就会越来越低,就像开车一样,刚开始加速很快,越到后面加速度会越来越慢,因为速度已经足够高了。经济发展也是这样,GDP越来越大,那么GDP的增速会越来越低。从前我们是两位数增长,后来变成了8%,今年的目标是5%,这也确实证明了GDP增速会越来越慢。于是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钱越来越来越难赚,有钱的人和有钱的企业越来越不想借钱生产,就像现在一样,很多人去存款而不去借款,甚至要提前还贷。利率,是银行向老百姓借钱的成本,存款利率降低后,银行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钱,就可以更好地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恢复实体经济。那么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必须降低贷款利率,借钱生产的成本低了,企业才会有意愿去发展生产。二、刺激居民消费作为一个储蓄大国,大家都喜欢存钱,尤其疫情期间,我国的储蓄金额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左右,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这对个人没啥大问题,可问题是,都捂着钱包,消费意愿就降低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没有足够消费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会不乐观。那怎么办呢?降息!所以许多政策都在说,促消费、促投资,不仅发消费券,也会同通过调整存款利率来调节大家的存款意愿,鼓励大家消费,消费好了整个经济才会上去。降低存款利率,会让存款意愿下降,把钱取出来用于消费;更重要的是,资金成本降低了,实体企业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钱,经济就会重新焕发活力。银行降息后市场上的热钱增加,拉动内需,必然会导致工作岗位增加,所以银行低利息,对于老百姓来说并非坏事。有些发达国家银行存钱的利息大部分时间都非常低,有一些甚至出现负利率,如日本,同样的10万存进银行,一年后只能取出来9万9千9百元,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倒给银行钱,这就是负利率。2023-07-07 21:39:241
中国平安保险的 平安智盈人生终身保险(万能型) 是什么样子的?
一、智盈人生这个计划每年只需存入6000元--如果你的钱存入银行也只是有一点点利息还没有保障 02 二、如果存入保险公司次日开始最少有十二万的终身保障,90天后就有8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 02 三、希望我们都平平安安的,就当存钱了,十年才存六万元 02 四、第四年开始持续存入还有2%的奖励我们有几辈人都在银行存过钱您得过奖励么 02 五、您的钱存入保险公司,公司会有国内外聘请的理财专家精算师来帮我们投资理财,收益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即便是央行像日本那样进入负利率时代,我公司也有1.75%保底利率,而且是复利计息,日息 月结月复利。 02 六、当然保险公司不能平白无故给我们那么大保障,所以会相应的扣您一点保障成本的 02 七、大部分人都是平平安安的,当您六十岁时,您会有18.8万的养老补充,如果按我国人均寿命80岁时,按现在的利率您账户有50万资产随意支配 02 八、万能的最大特点是很灵活,很透明 02 1.缴费灵活、领取灵活、保额灵活 02 2.初始费用透明--初始费用明明白白在计划书上体现 02 3.利息透明--每月该给您的利息可通过多种渠道知道:95511电话查询 pa18网站查询 客户服务报等 02 九、所有的保险都有初始费用比如中保的康宁第一年的扣除的初始费用是100%,平安的鸿盛70%以上,只有万能是最低的。您刚看的所有数据都是扣除费用后的数据 02 十、您放心这钱还是你的钱,只是换了个地方存放而已。放在银行只有很少的利息,一旦有事情发生,钱存在哪里对您的帮助更大呢? 02 简单的说保险就是趋利避害、开源节流、早投保早受益 02 愿每个家庭拥有平安!!! 具体详细情况请和我联系,我可以帮你2023-07-07 21:39:573
国债利率是为什么会下降?
原因如下:1、发达国家的货币超发次贷危机之后,全球普遍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尤以美国、欧盟、日本等为甚,再加上美联储、欧盟与日本等央行为了纾困纷纷买入国债,所以导致国债供应量相比货币超发而言依然是供小于求,这促使国债价格上涨。由于国债价格与收益率为反比例关系,所以收益率相对下跌。2、基准利率偏低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发达国家通过大幅降息来救市,美、欧、日等国家纷纷施行零利率与负利率。而基准利率与国债利率成正向关系,银行利率下调,国债利率自然走低。近期,在美联储降息之后,国际市场预计欧盟与日本央行会相继QE,并通过购买国债进行量化宽松,所以欧盟等国债收益率被进一步打压。3、债务压力发达国家近十几年来因老龄化、高福利、超前消费、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经济降速等原因导致债务水平快速上涨,为了减轻债务压力,为了减少债务利息支付,所以一些发达国家与经济体有意压低国债利率。简介: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注意利率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2023-07-07 21:40:041
中国四大银行的商标图案是什么
中国四大银行,是指由国家(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个大型国有银行,具体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工,农,中,建),亦称中央四大行,其代表着中国最雄厚的金融资本力量。1、中国工商银行商标图案:2、中国农业银行:3、中国银行:4、中国建设银行:扩展资料: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原晓惠分析称,今年榜单的最大变化是前四大银行都是中资银行,而去年除摩根大通以外前四大银行有3家中资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排名分别上升1位和2位,与此相对应的是美资银行排名都有所下降。中国银行业在一级资本总额、资产总额、税前利润总额上连续三年超越欧元区、美国,位居各国家和地区榜首。从榜单还可以看出,全球银行业七年来首次迎来两位数的收益和资本增长。就全球1000大银行来看,2017年合计税前利润达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57%;即使是长期处于负利率政策下的日本银行业利润增长率也提高至7.6%。同时,全球1000大银行2017年一级资本总额合计8.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67%,除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外,全球所有地区的一级资本增速均突破两位数。此次利润增速和一级资本增速水平均突破两位数为2010年以来首次,说明全球银行业复苏态势强劲。在银行就业方面则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一些中小银行仍在不断扩大员工数量,以快速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不少大型银行都在精简员工人数,以实现有机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差异更为明显:建设银行2017年减少1万名员工,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则位居全球新增员工数量最多的前10大银行榜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四大银行2023-07-07 21:40:231
面向“十四五”: 深化要素配置改革释放增长新潜能
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紧迫要求“十四五”时期区别于以往的五年规划期,最大的不同就是外部环境的“百年未有之变局”。大变局的“变”既表现为生产力层面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表现为生产关系层面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国际政治格局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改变传统生产要素和新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将大幅提升,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数据规模、数据加工能力、数据治理体系正在成为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全球治理体系将加快重构,国际政治不确定性上升。美国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不断对我发难,并推动与我国经济脱钩。我们要抵御风险挑战,就必须建设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并与国际市场对接,既要畅通国内大市场循环,又要促进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总之,要从外部环境的大变局中认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意义。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将继续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因素的多重制约,制造业大规模扩张阶段将要结束,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条件深刻变化,创新能力不足进一步凸显,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储蓄率随着抚养比上升而趋势性下降,资本积累速度将逐步放缓。随着越来越接近国际技术前沿,可模仿学习空间越来越少,加上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难度增大,这对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无论从外部环境变化,还是从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看,都要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造成的,关键是有利于释放增长潜能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扭曲,要素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明显放缓,近年来虽有所回升,但仍不到2%。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恩表”数据库9.0版,2014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43%的水平。日本和韩国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和经济增速“下台阶”的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分别达到美国80%和60%的水平。如果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全要素生产率要达到韩国的水平,也就是相当于美国的60%左右,全要素生产率就要以比美国更快的速度提高。若设定美国2015年至2035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那么2015年至2035年期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要达到2.7%,才能在2035年达到美国60%左右的水平。如果今后15年经济年均增速由过去两年略高于6%进一步下降至5%左右,那么全要素要达到2.7%的年均增速,则意味着其对经济增长贡献要在50%以上。从以往经验看,这并非易事。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关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十四五”时期,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推进。通过改革消除资源配置扭曲,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释放经济增长潜能。传统生产要素领域,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消除资源配置扭曲,把劳动力、土地、金融资源配置到生产率更高的领域,使经济达到潜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改革重在推进劳动力城乡流动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时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还要突出一个重点领域,就是促进人才的社会性流动和高端人才市场培育。关键是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构建人才的社会性流动和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快与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对接,增强对全球一流人才的吸引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十四五”时期,除了继续放开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增加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疏通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外,需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内涵,注册制改革要在科创板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新经济公司提供更便利快捷的上市渠道,也为承接中概股回归创造条件。当前,国际上负利率低利率盛行,流动性充裕,深化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会对吸引国际投资和资金流入起到重要作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要探索扩大土地使用权入市的用途,从目前试点情况看,入市后可以用作工矿仓储、商业服务等,但考虑到集体经济组织自我开发的能力有限,可考虑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的方式用于建设租赁住房乃至共有产权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落实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关键是拓展使用权向外部人员流转的空间,优先扩大农民住房财产权对外流转的空间,稳步扩大宅基地使用权对外流转的空间,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在新生产要素领域,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先进技术扩散,使我国的潜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以释放仍然存在的追赶潜能。这就要求加快培育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特别是体制内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界定不清晰,以及数据的产权界定规则尚未建立,我国的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发育迟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正在成为国际竞争制高点的背景下,加快培育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尤为迫切。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在探索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员创新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关键是产权激励不到位。要探索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开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让科技项目研发与科技人员受益直接挂钩,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对培育发展技术市场也十分重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在数据产权界定和数据交易市场培育。由于数据产权尚未清晰界定,数据的归属不明确,这就无法形成规范的数据交易市场。数据无法正常交易就会导致数据非法交易泛滥等问题。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进行规范。在数据确权基础上,在市场定价机制、市场交易方式和市场监管上形成规范性制度和规则,加快培育数据交易市场,并与国际数据市场对接。综上所述,“十四五”时期,要按照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更好对接国际规则和标准,使生产要素的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都更加顺畅。2023-07-07 21:40:351
怎样看待三元悖论和汇率制度选择的指导意义
综合分析汇改的历史成因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历程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东南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收窄,实际上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从表1可见,25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经历了一个不断贬值的过程,由1981年一美元兑1.70元人民币到1994年汇率改革时的一美元兑8.61元人民币,随后几年略有上升,而1997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8.27人民币水平。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 我国在1994年开始实施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事实上是在1997年之后是以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该汇率制度符合当时我国的国情,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原有汇率制度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1.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严重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呈扩大的趋势,2004年尤其明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美元不断对外贬值,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于是也跟着贬值,相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低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的竞争力,使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大了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尤其是促使大量短期资金流入,使我国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快速扩大。我国国际收支项目中不断扩大的“双顺差”,加剧了我国跟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尤其是美国与欧洲,屡屡对中国挑起贸易之战。 2.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 受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在近几年增长极其迅速,仅2004年就增长了2067亿美元,增幅达到近50%,至2005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711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造成了我国货币投放的过快增加,2004年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抑制国内信贷投放过猛、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对冲外汇占款的做法,对冲比率不断提高,以至出现“无券可用”的情况,只能通过不断滚动增发央行票据来回笼资金,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的挑战。 3.国际热钱大量涌入 1997年以来的我国实质上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在促进我国出口和吸引外资发展的同时,也给国际热钱入侵留下了可乘之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大,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上升,国际炒家通过各种途径大举进入我国,豪赌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的涌入,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金融稳定性,需要对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制度进行改革。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选择分析 尽管2003年以来,欧美各国屡屡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但是中国政府顶住了压力,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降低情况下进行汇率制度调整,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相对比较科学的。 1.国内条件分析 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条件是相对成熟的。首先,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2004年的GDP增长率高达9.5%,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9.5%的增幅,这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其次,经过一年多的着力调控,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收到很好的效果,原先过热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进入相对稳健的状态,通货膨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物价水平降到了2.3%水平;第三,我国外汇市场发展迅速金融改革成效显著,如外汇管理逐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市场工具逐步推广,各项金融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的正常运行创造了市场条件。 2.国际条件分析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国际条件同样趋于成熟。近来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和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从2001年开始的弱势美元最近走向强势。从今年1月份开始,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开始大幅度升值。由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汇率也随即走强,人民币升值预期降低,升值压力减轻。这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缓解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带来的外部冲击。 ------------------------------------- 研究现行汇率制度及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内容及其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内容解读 这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一改革特点集中体现了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所主张的“主动性”和“可控性”原则,既有利于政府对汇率制度灵活操作,又不至于引发汇率的过大波动。 这次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进行小幅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由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与上个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后日本日元对美元升值将近一倍相比,我国政府顶住国际压力,对进行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与持续发展。这一特点集中反映了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制改革中的“主动性”和“渐进性”原则。 (二)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的影响分析 这次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利弊兼有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好处有:一是人民币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企业进口成本;二是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基本上处于薄利多销的状况,出口利润的增长远低于出口量的增长,实际资源转移速度加快,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人民币升值后,出口商的人民币收入相应减少,为了保持原有的利润水平,其或是提高出口商品的国外售价,或是减少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量,从而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三是有利于减少国际贸易磨擦。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及其它贸易争端不断加剧,商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恶化,人民币升值使中国商品国外销售价格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状况;四是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降低了我国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的成本,有利于出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技术升级。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缩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利润空间,促使企业减少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五是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活动。人民币升值节省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使得国内企业更容易“走出去”;六是可以减缓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从而减少由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而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的不利之处有:一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出口贸易起到抑制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靠价格取胜,人民币升值削弱了很多商品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从而影响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出口的抑制又会加大就业压力。我国出口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了众多的劳动力就业。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远大于对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一旦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势必造成就业压力;三是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外商来华投资的增长速度,因为人民币升值虽然会使已在华外资企业的资产增值,但却会使准备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的投资成本增大。四是人民币升值为已流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提供了获利机会,并有可能增强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从而加剧国际游资的非正常流动。 综上所述,这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增大了我国汇率制度的弹性,更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由于人民币的小幅升值,短期内会引起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和贸易量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从而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与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市场影响 一、改革前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 从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到这次汇率制度改革之间,人民币汇率虽然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出发,在资本趋于自由流动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只有同浮动汇率相配合,才能真正体现其有效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仅在短期内有效,从长期来看无效。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固定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我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特别是在此轮经济过热中,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其中主要运用了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几年前的“稳健”逐步转向“适度从紧”。但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和美元的持续走低等原因,使得人民币币值被低估,币值的低估严重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降低 在开放经济中,存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的矛盾,即“三元悖论”。此次汇率制度改革之前,我国选择的是固定汇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对国际资本流动实施较为严格的控制。在一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善,抗金融风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安排无疑是符合中国当时的经济实际。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开放经济的大趋势下,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强,合法和违规的资本大量涌入,致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我国无法实现。事实上,在此轮经济过热的治理过程中,我国政府虽然稳定了人民币汇率,但却是以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代价,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的依赖于行政手段,而不是货币政策。 (二)外汇储备的激增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主动性提出挑战 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源自于贸易顺差和“热钱”流动。由于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和国外“热钱”的蜂拥而至引起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激增。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为3423.4亿美元,进口为3026.9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396.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是68亿美元的逆差。截止到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1010亿美元,同比多增337亿美元,其中仅6月份外汇储备就增加200亿美元,同比多增8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激增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为了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不得不加大力度进行冲销操作来阻止货币供给的增加,但这又会造成信贷收缩,进而增大人民币利率上升的压力,反过来又迫使央行买入外汇储备,最终增加货币供给,导致央行试图改变货币供给的努力会大打折扣。上半年,我国出现了“宽货币、紧信贷”的局面,在信贷收缩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M2,M2由国内信贷和外汇占款组成)仍然大幅增加,这说明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受到了外汇储备的干扰,大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其有效性面临严峻挑战。 (三)利率工具的运用受到约束 在我国,由于固定汇率原因,利率政策手段的效果十分有限,再加之国际社会和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使得利率工具的运用受到约束: 1、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我国上调(下调)利率进行紧缩(扩张)调控时,会导致资本项目的顺差(逆差)。为了稳定汇率,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卖出)外汇,从而增加(减少)了外汇储备,进一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利率政策的效果。 2、升值预期和跟随美元的贬值导致我国出现大量贸易顺差。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水平促使国内资金和国外短期资金外流,达到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目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过热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存在通货膨胀压力,降低利率有悖于宏观调控的方向,以至于利率工具的运用面临尴尬。 3、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如果大幅提高利率会吸引的境外资金流入国内,增加外汇储备,从而进一步增大升值压力。正是由于利率无法较大提高,且国内物价水平较高,致使我国实际利率水平较低甚至出现负利率现象。在国内金融投资品种比较少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又是持续低迷,于是各路资金追逐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长期处于高位运行。 (四)“热钱”流动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加剧,大量“热钱”通过各种合法及非法渠道涌入中国。“热钱”的流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首先,“热钱”的流入增加了外汇储备,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从而削弱了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力度;其次,“热钱”具有高度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快速流入流出会对我国金融系统造成巨大冲击,因而加大了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难度;最后,在我国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势必有大量“热钱”进入房地产市场,这将直接影响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效果。 二、汇率制度改革增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此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改变了汇率过于固定的状况,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具灵活性,增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在“三元悖论”中,此次汇率制度改革使我国的汇率波动区间变宽,意味着我国在资本自由流动程度逐渐提高的背景下,通过放弃汇率稳定的目标而增加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可以独立的行使自己的货币政策,通过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节,改变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因受多种因素牵制而被动行使货币政策的局面。 第二,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不断地进行微幅调整以平衡国际收支,使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有一定的调控空间,摆脱了为稳定汇率而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卖出)外汇,从而被动的增加(减少)基础货币投放的困境,提高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目前,人民币的小幅升值,那么出口将会适度减少而进口增加,这样可以消化一定数量过剩的外汇储备,对于提高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力有很大帮助。 第三,浮动汇率制下,调解利率对国际收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汇率波动来进行反向平衡,从而增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例如,当我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上调利率虽然会造成资本项目的顺差而增加外汇储备,但同时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影响经常项目,抵消资本项目的顺差,从而平衡国际收支,提高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第四,灵活的汇率可以增加国际投机资本的投机风险,减少了国外“热钱”的涌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压力,降低了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 在现行汇率制度下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制定投资计划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上半年GDP保持了9.5%的同比增长,CPI上涨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5%,成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的主要原因。虽然银行信贷在上半年偏紧,但基础货币的增长迟早将转化为银行贷款的增加,如果货币供应继续宽松,商业银行释放贷款的能力将迅速恢复;同时,国际原油和主要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造成的对下游产品涨价的压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投资增速下降和粮食供给增加等因素导致的物价涨幅回落。由此可见,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 本次人民币升值2%,对我国经济来说是一项紧缩的货币政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的通货膨胀压力。鉴于此,短期内我国的货币政策应以“稳健”为主基调,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进行微调,在保持或促进经济和物价稳定、改善和升级中国经济结构、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短期内不宜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以免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但可以从利率结构下手,达到调控我国国民经济的目的。这一思想已在上半年央行的工作中有所体现。接下来我国政府应继续贯彻这一思想,适当调高短期利率,以抑制投资过热和投机资金的流入;同时维持中长期利率的稳定,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在信贷方面,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有针对性地增加信贷的投放,改变上半年信贷偏紧的局面: 1、继续严格控制投资过热行业的资金供给,谨防物价反弹,稳定国民经济;同时,对于资源能源消耗和高污染行业也要在信贷资金方面进行抑制,优化我国经济结构。 2、对于有成长性、可持续发展性的行业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重点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需要,而且可以降低优质企业对外债的依赖程度,从而减轻由于外汇储备增多所带来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 第三,目前,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下来了,净出口拉动力也会因升值而随之减弱,那么,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就落在消费身上。房地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应该承担培育消费动力的重要责任。此前,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房地产行业过度投资和投机性炒房进行调控,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结构调整,从当前的结果来看,在过度投资和投机性炒房得到初步遏制的同时,个人住房消费也受到了打击。所以,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工作应在继续对投资型住房实行严格控制的基础上,给予自住型住房适当的支持,达到刺激内需的目的。 另外,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升值幅度较小,国外投机资金预期人民币将有一个升值周期,于是大举进入我国,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一些投机资金会获利了结,撤除房地产市场。在综合影响很难确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应密切跟踪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随时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来熨平国际资本流动给房地产市场造成的波动,以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2023-07-07 21:40:431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面对10月份高达4.4%的CPI数据,面对80%以上的商品涨价,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尤其是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抢购风的工薪族,仿佛如临大敌,变身“海豚族”再次疯狂地囤米、囤油、囤鸡蛋;而富裕的人们则蜂拥“抢金”,逼得金店一再推迟打烊,直到捧着金砖金条回家才安心。不过,我们并不希望人人都变得如此疯狂,本期《封面文章》告诉大家,保卫钱包要有理性! 如今大多数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低,单靠囤积来保卫财富,效果毕竟有限,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所以更主动的应对方式是,在通胀时期利用资本市场随胀而涨的特性,在资本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分享其中的收益。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由于当前楼市正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因此,我们不妨改以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提前消费,有的放矢地抵御通胀。 面临通胀之忧的人们,如果再不积极理财,财富就将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缩水了。所以,赶快到11月19~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八届上海理财博览会上来吧!为期三天的展会上,来自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外汇、收藏等行业的百余家参展商将汇聚一堂,齐齐为你出谋划策,帮助你保卫钱包,成功地做个通胀赢家 通胀来了 提要:物价上涨,正像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样,不再局限于绿豆、大蒜这样个别的农产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渗透,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蔓延。毋庸置疑的是,通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很有可能的是,通胀还将继续延续,甚至明年达到高峰。 鸡蛋涨价!蔬菜涨价!苹果涨价!服装涨价!…… “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已成常态,更有“糖高宗”、“棉里针”紧跟其后,人人都在抱怨,“苹什么”涨价无休无止? 物价上涨,正像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样,不再局限于绿豆、大蒜这样个别的农产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渗透,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蔓延。 这不是通胀是什么?这就是通胀! 这一次,通胀是第三次的“狼来了”,真的来了! 涨价无处不在 11月11日,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的CPI数据,4.4%的数字既让人吃了一惊,又似乎在意料之中。令人吃惊的是,今年前9个月的CPI的数字还在3%一线,如今竟然跨上了4%的线上,似乎还在向5%的警戒线挺进。意料之中的则是,人人都感受到涨价无处不在,CPI不走高怎么可能? 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31种受监测产品中,近80%的价格上涨。监测食品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统计数据显示,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数的80%。10月份,大中城市黄瓜、西红柿、油菜等15个主要品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2.41元,比9月上涨10.1%。 在棉花价格大涨的带动下,下游产品的“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国内标准棉的现货价格就从1.8万元/吨上涨到2.8万元/吨,创11年以来的新高。作为终端产品的棉织品、服装等价格则上涨了10%~30%,羽绒服的价格上涨最为显著,与去年相比市场平均价格提高了两到三成。 10月,发改委上涨成品油价格,一些城市再次出现了柴油荒的局面。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不仅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成本:加油更贵了、燃油附加费提高,更重要的是还将继续传导至工业、旅游等行业,引起工业产品、农产品、服务产品等价格的再一轮上涨。 涨价,正成为近期生活中影响最普遍的关键词;涨价,让我们钱袋子的购买力越来越低;涨价,让我们越发感受到通胀的威力和压力。 CPI为何还是温吞水? 一直以来,人么都是拿CPI指数作为衡量通胀率的指标,可是对于CPI的诟病也不绝于耳。这边厢,物价上涨早已铺天盖地;那边厢,CPI数字往往还是温吞水,不紧不慢地慢慢升呢?CPI的涨幅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CPI数据的来源与构成。目前,中国的CPI统计中主要包括8大类商品,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对于8大类商品,配以不同的权重,如权重最高的为食品类,配以的权重为34%;权重最低的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权重为6%(每年统计局会根据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对权重进行微幅调整)。在此基础上,统计部门根据抽样选出近1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在8大类中确定262个基本分类,并选出600种左右具体商品和服务,进行经常性的定期调查。 因此,产生实际感受与CPI落差的第一个原因在于,房价并不属于CPI的计算范围。在CPI的编制过程中,居住费用指的是租房的实际房租,自有住房的房屋贷款利率、物业费,建房及装修材料,水电、燃料等。房屋价格则作为投资,不计入CPI的统计中去。因此,首先是租金而不是房价被计入CPI的统计中,其次居住这一项目中CPI统计中占的比例也很小,为13%左右。造成的结果便是,房价的迅猛上涨在CPI数据中并未体现。 第二个原因在于CPI指数并没有对不同收入居民进行有效区分。我国采用总体CPI、城市居民CPI和农村居民CPI三个指标,并不能体现出不同收入居民消费习惯和权重的不同。在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当中,往往会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报告多种形式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如在香港特区,就根据收入的低、中、高,分别报告CPI(A)、CPI(B)、CPI(C)。相对来说,按照目标人群和消费习惯来统计的价格指数与人们的实际感受就会更加贴合。 近期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中国研究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参加财新专家圆桌——“通胀离我们有多远”时就表示,由于统计方法带来的误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CPI数据低估了2个百分点。考虑到真实的CPI,沈明高认为,中国的通胀容忍度为4%~6%的通货膨胀,超过6%就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如果统计局的数字CPI达到4%就已经很高了。”沈明高说。 谁带来了通胀 大量的货币供给,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给出了通货膨胀的最基本原因,“简单来说,货币的大量发行是通胀的必要条件,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则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预期。由于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此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两者相加,最终导致了此轮通胀。” 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全球的主要央行相继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据美银—美林证券的估计,在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包括原油、铜以及贵金属等商品价格上涨了约15%。11月,美国再度推出了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由于美元的供给量大幅增加,将导致美元贬值。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通胀波及到生活中的多个层面。 另外一方面,由于货币泛滥,全球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并不断输入到新兴经济体中,引发全球性的资产价格上升,带来资产泡沫。 在中国这个独立的经济体内,除了通胀的输入和全球资本的流入,自身飞速增长的广义货币M2也推动了通胀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长率保持着23%的水平,截至到今年9月底,M2的供应总量达到了69.64万亿元。在经济学界,一般采用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目前来看,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在1以下,而新兴市场国家则相对较高,货币供应量一般为GDP的1~1.5倍,超过2倍的很少。但到2010年9月底,中国的GDP总量为26.866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GDP的2.6倍。以此指标来衡量的话,中国的货币已经属于绝对超发。 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金岩石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身边所有的消费品和投资品,都可以装在一个木桶和水池里。”木桶里装的是衣食住行,事实上,也这就是CPI数据所涵盖的主要对象,而水池里是股市、楼市、政府投资、奢侈品等,我们可以把水池理解为资产市场。“央行增大流动性,也就是投放货币,只有两个选择,木桶或者水池。”如果流入“木桶”,势必引起衣食住行等物价上涨;如果注入“水池”,就会使得股价、楼价上涨,形成泡沫。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推出,楼市内涌入的资金被挤出,股市等资本市场也未形成大规模的上涨,因此大量资金流入到“木桶”中,像今年以来所发生的“豆你玩”、“蒜你狠”等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推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带来物价的上涨,推高通胀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结构调整本身就具备通胀性质。沈明高指出,如“十二五”规划里面,未来家庭收入的增长要超过至少不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通胀,既有全球性因素,又与我国的货币发放量、经济发展模式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毋庸置疑的是,通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很有可能的是,通胀还将继续延续,甚至明年达到高峰。 积极应对通胀 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便是,如何在通胀的背景之下开展一场成功的财富保卫战。通胀一直是财富最大的敌人,原因很简单,通胀使得我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在通胀加剧时,这一作用更加明显。如近期物价上涨如连续剧般上演,不仅对低收入居民产生了影响,中等收入的家庭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传统最简单的做法是“囤”和“省”。“海豚(囤)族”是近期涌现的一个热门词汇,到超市抢购食用油、大米、面粉、卫生纸这些保存时间略长的生活必需品,囤积起来避免价格上涨的风险。通过团购、寻低价等方式采购无法保存的产品,如蔬菜、餐饮等等,以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 “海豚”和“省长”们并没有错,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占到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尽管在通胀的背景下这些方法起到保卫财富的目的,可是效果有限,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更主动的应对方式是,在通胀时期利用资本市场随胀而涨的特性,将现金尽可能地转换为实物资产,在资本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分享其中的收益,这样我们的财富不仅不会缩水,还有可能战胜通胀的脚步,成功地做个通胀赢家。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让我们的餐桌越来越贵,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得不承担食用油、糖、蔬菜、肉类涨价给我们带来的支出增加;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从大豆、糖、玉米等大宗商品市场上获得高得多的收益回报。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投资途径的完善,无需把成吨的大宗商品“囤”起来,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就可以通过QDII、商品指数基金等方式参与到大宗商品市场上。一进一出之间,哪个利益更大? 黄金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本轮通胀由货币超量发行引致,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研究报告表明,黄金价格与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当美国的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时,会带来黄金价格0.9%的上涨。当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推出,国际金价便触及了1400美元/盎司的整数关口。当然,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大,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黄金应对通胀的功能值得投资者重视。 从股市的表现看,围绕通胀主线也产生了诸多投资机会。一方面,在资金推动的通胀中,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提升,适度的通胀水平将有助股市保持重心稳步上移的趋势;另外一方面,股票市场上一些受益于通胀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良好的表现,像“煤飞色舞”、近期走强的农业、医药板块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尽管从理论上说,房地产市场属于通胀的受益板块,投资房产可以起到抗通胀的目的。但是从目前的宏观政策环境来看,投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今年以来,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接踵而至,包括限购令、较高的贷款利率成本甚至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投资者还要面对更高的税务成本等,因此短期来看,房地产投资难当抵御通胀的大任。 经济专家如何看通胀 提要:目前的通胀是怎么形成的?通胀未来会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深感通胀之忧的人都关心的问题。对此,经济学界的专家们从各自的角度作出了精辟的剖析。 经济复苏后和货币超发招致通胀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说到通货膨胀的原因,国际和国内其实基本一致,就是由于货币的大量供给。从国际上看,西方的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直到目前为止仍在货币“量化宽松”的道路上往前走,这就直接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而中国国内亦是如此。据统计,2009年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约是2008年的2倍,信贷规模可谓空前绝后。 在这样全球经济刺激的背景下,一些没有受到金融危机正面冲击的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实现了率先复苏,这就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充分条件。 因此简单来说,货币的大量发行是通胀的必要条件,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则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预期。由于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此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两者相加,最终导致了此轮通胀。 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后率先进入了政策紧缩期,但遇到的挑战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的货币政策还相当宽松,因此即使未来政策紧缩,国内资产泡沫化的压力和国际化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仍会存在,通货膨胀无法快速减弱。 其实目前的通货膨胀在我们的预料之中。2010年的通胀水平总体温和,3%左右的目标可以达成,而真正的挑战是在2011年,通胀仍有向上走的趋势。此轮通胀可能要持续到2012年上半年左右。 对于目前国际的通胀环境,从静态看,新兴经济体正面临通胀压力,而发达经济体正面临通缩压力,但是展望未来,全球都面临着通胀的压力。美国最近发行的通胀保值债券(付息水平根据上一年CPI来调整,有对抗通胀的能力)出现了负利率,这就表示这一债券在市场上受到疯狂抢购,也就意味着市场未来通胀预期非常强。不难看出,即使美国这样静态看仍有通缩风险的国家都有着如此高的通胀预期,未来全球的通货膨胀应该可以预料。 在美国这样全球本位币国家大规模量化宽松、让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未来最大的风险是资产泡沫化风险。但是资产泡沫的水平往往是无法确认的,政策也就无法采取前瞻性行动,甚至会出现失误。所幸现在出现了通胀,加息政策随即出台,这样也就减小了未来货币政策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三大货币“注水“让货币变得不值钱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看待此轮通胀,首先要回顾到美国在金融危机前大搞的金融创新。当时美国的金融创新助涨了资产泡沫,人们手上的票子得以迅速增长,甚至超出了财富能力。当危机突然来到时,原本具有相当购买力的票子变成了不良资产。 其实,这场金融危机可以把货币泛滥的问题解决,但是各个国家都没有采取“硬着陆”的方式对待危机,反倒采用注资的方式不让金融机构、大企业倒闭。”金融危机原本可以使不着边际创造的货币收回去,但事实却让本来应该失去的债务关系复活了,2008年前创造的大量货币并没有减少、消化。 而导致此轮通胀的导火索,就是美国连续的宽松货币政策让人们对钞票不再信任。他说到,从前金本位时,钞票的价值由黄金决定,而现在,全球货币的价值由三大货币决定,即美元、欧元、日元,三大货币的注水就让货币变得不值钱。 当人们觉得金融资产已经泛滥、不靠谱的时候,就会把原本投资金融资产的资金转而投向农产品、铁矿石、大宗商品等等,例如我们熟知的金融大亨索罗斯、巴菲特都已经开始投资硬财富寻求收益,这也就导致了上游资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引起下游投资环境、消费环境一起涨价。其中,投资环境涨价是指企业成本增加,令其不得不把成本转嫁到生产的最终产品上,形成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老百姓会因为农产品涨价,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物价上涨了,而这些老百姓中,有一些还有转移成本的能力,比如他本身是一个商户的经营者,那么在他发现生活开支增大后,即便自己本身不是生产者,也会抬高出售商品的价格,以对冲物价上涨给他带去的影响。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全面的物价上涨。 不过,票子泛滥的欧美国家并没有出现通胀,反而是大宗商品所在国不得不提前加息。由于资金回流增加,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不得不加息,而制造业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都在升值,海外资金的涌入会造成资产泡沫,所以这些国家同样不得不率先采取加息政策,这就给世界经济未来复苏带来不透明性。不单是欧美国家金融危机来了,现在在在前一轮危机中没有受害的国家全都卷进去了。 只要美国不放弃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那么全球通胀将没有安宁的可能性,未来通胀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有当欧美、日本放弃低息政策,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才会减缓,世界经济才会复苏。当生产成本稳定时,企业的利润就可能上升,就业情况亦会好转,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好。 明年通胀压力可能更大 李伟(渣打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 从数据方面看,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因素,而且这种上涨并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明年通胀压力可能更大。 即便今年年末通胀有所放缓,也只会是短暂的,2011年国内的通胀情况将进一步加剧。可以说,现在只是处于通胀的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利率进行调整。国内通胀的产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欧美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虽然食品价格的上涨中,有一定的投机性因素,但整体而言是受到国内经济复苏、需求提升、流动性充裕的影响。 各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是有互相影响的,就以房价上涨为例,人们会感觉到收入在相对贬值,为了提高收入,农民可能就要提高农产品价格,商人就会提高商品卖价,也就随即产生了互相涨价的情况。抑制通胀需要全面的管理手段,而不能寄希望于只控制某种单一商品的价格。 由于资产价格的泡沫会有渗透效应,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手段抑制泡沫的生成。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各种商品价格的平稳。目前政府采取加息的手段,对抑制资产泡沫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长远来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由记者根据各位专家的观点进行整理) 战通胀之利器四大利器 提要: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由于楼市正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所以我们另外提出,以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消费来战胜通胀 1.股市――温和通胀带来投资良机 “资金放出来,即使不是水也是油,最后一定要在什么地方鼓起来。如果投资不能跑赢CPI,便是购买力下降了,因此,我们需要投资。”北大一位教授如是说。 而货币的泛滥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从“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到“苹什么”……如今,物价上涨已成不争的现实。而伴随着各种物品的轮番涨价,老百姓的通胀焦虑感日发严重:手中的钱越存越不值钱,该怎么办?投资什么才能抵御通胀? 股市是抵御通胀的利器 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然而,以大宗商品为标的和期货市场非普通百姓涉足之地;黄金已经连创新高,达1420美元以上,颇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楼市正在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此时买入显然时机不佳。因此,相比较而言,股市是时下最为通行和便利的,抵御通胀的投资利器。 事实上,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股票都是最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在股票实际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上,西方各发达市场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股市有着相似的经历:在通胀水平较高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负相关;而在通胀水平温和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正相关。而不同的通胀阶段,股市的表现不一,相关板块的表现也同样不一。在经济刚开始复苏,通胀预期有所抬头的时候,有色、煤炭等资源类股票都值得关注。而到了经济逐步走向繁荣,通货膨胀却处于温和期,各个行业都有较好表现,金融、地产等行业表现更为明显。而在恶性通胀期,投资机会就会减少,这时需要选择一些跟CPI关系的不大的行业,比如科技创新、医药类行业。 由于我国股市历史还较短,没有太多的规律性可以总结。但从最近通胀与股市来看,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CPI显著上涨过程中,上证指数表现就有较好表现,股指从不到2000点攀升至6000点。然后,全球遭遇了金融风暴,通胀一下转为通缩。而在政府推出4万亿的刺激政策后,危机很快过去。2009年初,通胀又开始抬头,而股市也出现了一波像样的牛市。 因此,投资者应该充分意识到通货膨胀所衍生的投资机会,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 谁最抗通胀? 抗通胀将是四季度,更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股市投资的主基调。而按常理,在通胀的初期和中期,股市会出现一次趋势性的上涨,然而,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股票是最好的抗通胀品种”,并不代表所有股票均能抗通胀,只有极少数股票能抗通胀,多数夹在中间的、资本支出庞大的制造业股票不仅不能抗通胀,而且会受到通胀的严重伤害。那么,究竟哪些行业和板块属于这“少数派”? 首先,是与大宗商品有关联的资源类板块和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板块。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通胀的不断加剧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水涨船高,而近期农产品又接过了涨价大旗,因此农产品相关股票也有相应走高。但分析师提醒投资者,由于前期资源类股票如有色金属、煤炭等涨幅过大,虽然中期较为看好,但短期来说可能调整继续。投资者应耐心等待合适介入时机出现,并且要根据央行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随时做出调整,以免蒙受损失。 其次,是大消费板块。大消费概念板块包括汽车、家电、医药、零售百货、服装、食品饮料等,从“十二五”规划来看,大消费板块将成为“长期关注的焦点”。其中,医药行业最应值得关注。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老龄化加速、预期寿命的增加,使医药行业进入了发展“大跃进”时代。今年1~8月医药工业实现收入6976亿元,利润总额7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1%、35.58%。盈利水平创近10年来的最高。对医药板块中重点关注有产品特色的公司。可以说,特色意味着差异化,差异化意味着稀缺,稀缺意味着垄断,拥有特色的产品,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竞争力。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独一味、东阿阿胶、奇正藏药这样的传统民族特色产品;妇科千金片(千金药业)、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速效救心丸(中新药业)等一批专科强势品种;自主研发或独家、首仿、疗效具有突破的专科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如恒瑞医药的瑞格列汀、三家企业正在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像独家生产、品牌优势明显的非处方药(如三九医药的三九胃泰颗粒)。 其次是公用事业类板块。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处在自然垄断之下,业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一般所说的公用事业板块包括电力、交通设施、供水供气等行业,这些行业在2010年经济成长的过程中,业绩收入稳定增加,未来成长性良好。此外,在通胀中,由上游传导而来的涨价潮也波及公用事业行业,如用电将实行梯度收费等,而调价将确保该行业的利润免受原材料上涨的挤压。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合适的股票,在合适的价格才能抗通胀”,而非“所有股票、不论价格均能抗通胀”。 通胀预期不是仓促决策的理由,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考虑股票的质地及介入价格,而经过四个多月的上涨,很多股票已价格不菲。而在没有合适价格、足够安全边际的可交易证券之前,一定要将钱包看得紧紧的。 2.大宗商品――多种方式参与商品基金 除了股票,大宗商品是对抗通胀的又一大类投资工具。 2010年三季度以来,伴随全球通胀预期的升温,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代表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上涨4.81%,大宗商品迎来普涨行情,其中涨幅居前的为棉花、白糖和橡胶等软商品,如纽约棉花、原糖期货涨幅为22.92%;其次是农产品,芝加哥玉米、大豆和小麦分别上涨17.67%、10.91%和6.41%,豆油期货上涨9.34%。可以看到的是,与通胀相关的资产价格正节节走高。2023-07-07 21:40:573
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分析
美国的阴谋。美国的思路很明确,就是用白条换中国的实物,然后,让白条贬值。以达到逼迫中国通货膨胀的目的。一开始,美国 期望用当年压垮日本的招数,把中国压垮,在这里我不赘述当年美国怎么把日本压垮的了,那样篇幅就太长了。但总的思路就是: 1, 让中国买美国债 2, 控制中国的汇率和利率走向 3, 美国热钱流入中国 4, 把中国的各个资本市场炒出泡沫 5, 卖空各个资本市场,赚走巨额利润 6, 股价、地价暴跌 7, 中国的银行破产,政府债台高筑 8, 社会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也无法再产生新贷款,社会经济发展停滞 这就是美国准备给中国的剧本。事实上,2011年,美国已经进展到了第三步和第四步了。第一步中国不但走了,而且走的很远。中国手持1.6万亿美元美国 国债。可以说把很大一部分的外汇资产,全都买了美债。而第二步,美国走的有点悬,并没能像当年日本那样逼着中国签署广场协议,而中国确实在美国的压力下, 开放了RMB的浮动汇率,并且在2011年初,也确实开始了加息。 当2009年,中国第一次使用减持 美国国债的办法向美国施压之后,美国人突然意识到,这次遇到中国人,是一个远比日本鬼子要难缠的对手。当年购买美国国债的日本人,上至日本各大商业银行甚 至大藏省,下至平民百姓。一群散户。所以散户的思路就是通过多买美国债来托盘,这样避免损失,可是日本人买国债的速度,必然比不过美国印钞机的速度。于是 日本鬼子垮了。但中国不同,中国的买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外汇管理局。当中国一开始买了美国8千亿美债的时候,奥巴马志得意满的还以为中国比日本人还傻,因 为当初日本人将信将疑的买美国债,美国颇费口舌,才推销成功,没想到希拉里去了一趟北京,就带回了8千亿。奥巴马放心大胆的开启印钞机,开始印钱。察觉到 美国人印钞机全速开启的中国人,开始出售自己刚买来的美债,言外之意,就是:你不是想让美元贬值么?我可以帮你啊~只要市场上美元够多,不就贬值了么? 美元下跌速度远超奥巴马意料,顿觉情况不对。立刻停止了印钞。仔细权衡之后,奥巴马发现中国握住了一个美国的大把柄:如果中国不计后果的抛售自己手里的 美国债,将使得全世界美元泛滥,并带动其他所有持美元债务的国家纷纷抛售自己的美债,到时候美国通货膨胀率能翻几番的。美元霸权也将终结。当然,中国如果 这么做,自己也要受重伤的。于是奥巴马开始筹划,用别的方式解决掉中国。 奥巴马瞄准了控制定价权的战术、用白条换实物、限制中国对外投资的办法来遏制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美国推出量化宽松(也就是印钞票) 2, 大量美元就会通过中国的出口企业、美国的金融大鳄通过虚假贸易,甚至直接向中国大陆投资,来向中国输入美元。 3, 因为货币增发量=贷款总额+从国外进来的钱*汇率,所以美国向中国输入大量美元,即可导致中国迅速通货膨胀,推高各个工业品、股票、楼市的价格。 4, 在中国资本膨胀期间,限制中国,不让中国把这些钱花出去。 5, 卖空各个资本市场,赚走巨额利润 6, 股价、地价暴跌 7, 中国的银行破产,政府债台高筑 8, 社会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也无法再产生新贷款,社会经济发展停滞 或许有人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由2008年中国出台的4万亿RMB的经济刺激计划造成的。在这里我要给一组数据,来说明中国的通胀有多少是美国人贡献出来的。中国的外汇管理局手里的外汇储备,都是从出口企业手里换来的和美国商人在中国投资兑换的RMB。这样一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量,就等于美国账面上输入中国的美元总量,看好这只是账面的。如果是那些做假贸易、地下钱庄洗钱什么的,都无法计算在内的。 2008年中国外汇储备,就有1万亿美元。2011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3年间,美国输入给中国的美元账面上的,就有 2.4万亿美元,要知道08年的时候RMB的汇率兑美元还是1:8呢,当然现在时1:6.3。也就是说,美国3年内使得中国的RMB超发了近18万亿 RMB。究竟是4万亿对中国通胀的推力大还是18万亿的推力大,相信数学学到2年级的同学们都能明白的了。中国在08年的刺激计划,只提供了大约不到 20%的通货膨胀压力。 美国给了中国人这么多美元票子,美国人也是不放心的。因为万一中国人拿着大笔的钱,去别的国家买东西,美国可就没法把中国的泡沫堆高了。当然美国更害怕中国人效仿当年日本人,疯狂收购美国公司。于是给中国设置各种限制。避免中国能在美国买走东西。 美国现在工业已被中国掏空,农业中国没法占领的,美国军工,美国不可能卖给中国,当中国人兴冲冲的赚了大把的美元的时候,中国惊讶的发现,这堆美元票 子,什么都买不了。美国没什么可卖给中国的了。有人说,买技术,买高科技啊,说的对,美国人也想到了,于是美国人说,中国不重视版权保护,我们不卖给你技 术,不卖给你高科技技术产品。也就是说中国很郁闷,美国唯一能卖给中国的东西,美国还不卖给中国。那中国拿着一堆美元还能买什么呢?奥巴马又掏出了一笔笔的美国国债。 一些中国公司比如华为,准备收购一家美国小电信企业,但因为该企业,有些个中国没有的技术。这个小公司规模只有200万美元,却被层层上报到白宫,奥巴马办公室。奥巴马看了报告,笑着签了字——不卖! 于是中国遇到了大麻烦,不跟美国做生意,就要挨饿,可是美国给的又都是美元,当我们满心欢喜的拿着美元想去美国买一些想买的技术的时候,美国又不卖,剩下的,美国也没什么可卖给中国的了。 于是中国的富人投资往哪投呢?最方便的,就是中国自己的楼市股市。当中国自己把自己的楼市、股市炒高的时候,奥巴马就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一方面美元不停贬值,美国用白条换了大量中国血汗生产的实物资产,另一方面美国再卖空中国泡沫。当中国大量核心资产濒临破产的时候,美国又可以抄底,以跳楼价,收购中国核心资产,比如银行、电力、通讯、石油等暴利行业。到时候,中国老百姓自己甚至都可以帮忙美国把我朝铲除掉。可谓一举四得!2023-07-07 21:41:112
请问一下为什么日元是避险货币
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日元币值稳定提供基础。二战后的1950、1960年代,日本作为追赶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进入1970年代,日本经济赶上西方强国,成为亚洲经济强国,并越居发达国家之列,为日元币值稳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令日元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尽管日本经济遭遇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的打击后陷入停滞甚至倒退,近期日本经济基本面也远不如美国,但日本庞大的经济体量仍对日元形成有效支撑。日本拥有较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且是全球主要债权国之一,这有助于维持日元币值稳定,并且加大做空日元的难度。此外,日元还是全球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截至2018年9月,日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之比为4.98%,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日本国际投资净头寸规模巨大,截至2017年,日本国际投资净资产为328.45万亿日元。长期低息环境是日元成为避险货币的直接原因。1990年代初期,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经济陷入停滞,遭遇“失去的20年”。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日本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日本实际GDP增速在2009年降至-5.4%。为了重振经济、刺激通胀回升,日本央行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不断降低利率,更是在2016年初开始实行负利率,并持续至今。日本长时间的低利率环境,一方面导致日元成为国际套息交易中的主要融资货币。低利率导致日元融资成本极低,加上日元可自由兑换,因此投资者选择借入低息的日元资产,用以购买高收益的资产,而在汇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收益即为两者的息差。当风险事件发生,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时,投资者卖出高收益资产,然后买入日元偿还贷款,从而导致日元需求在短时间内上升,推升日元汇率。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还限制日本央行继续降息的空间,令日元突发贬值的概率变小。当全球性的风险事件爆发时,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加剧,高利率国家央行向于放松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而日本已处于负利率区间,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很小。此外,当避险情绪升温,风险偏好恶化时,被看作“无风险资产”的美国十年期国债将受青睐,从而令美债收益率下行、美日国债利差缩窄,而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美日利差缩窄会使日元升值。扩展资料世界三大避险货币瑞士法郎瑞士法郎能够成为避险货币,主要是因为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它也是欧洲唯一一个没有受到两次世界大战波及的国家,所以不受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日元日元属于低息货币,是日元成为避险货币最直接的原因。降息时,高息货币汇率受到压制,低息货币就有避险作用。日本长期低利率,降无可降,在有危机时候,别国货币可能降息和贬值,日元是不太可能降息,所以日元就避险了。美元美元是国际第一货币,首先,是因为大部分国家都以美元作为重要的外汇储备;其次,美元不仅是美国的基础货币,也是世界的基础货币,因此,美元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外汇行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元2023-07-07 21:41:302
什么是负利率?
负利率就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改为负值。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得利息,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续费。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因此有望促使银行积极放宽面向企业的贷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0.1%的负利率,将从2016年2月16日起执行。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率,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CPI指数)目前,我国环球金汇的银行一年定期利率是3%,而通货膨胀率是3.3%,负利率也就是实际收益率,是-0.3%。扩展资料:负利率本质上是量化宽松的一种延续,就欧洲和日本而言,实施负利率的初衷在于刺激银行信贷和提升通胀预期;相比之下,丹麦和瑞典当初实施负利率主要是为了缓解资本流入和本币升值的压力。不过,从基本面来看,负利率实际上来自于实体经济投资回报水平的下滑,这也显示出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增长点的一个现实挑战。从微观层面来看,负利率对依赖传统定价模型的金融机构造成了威胁,这类似于“电脑千年虫问题”,传统定价模型中不包含负利率这个变量,因而这些模型不能正确发挥定价的功能,这势必影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此外,由于存款利率尚被隔离在负利率之外,该政策对于个人储户目前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也出现了日本民众囤积现金的现象。负利率对于民众心理预期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行业层面而言,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商业银行是负利率政策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负利率缩小了商业银行的利差,而银行迫于同业竞争的压力往往又不敢将这种赋税转嫁给消费者。以欧洲为例,2015年第四季度欧洲大型银行的财报显示,15家大银行中亏损的有6家,利润下降的有9家,而2016年以来这些银行的股价悉数下跌,跌幅远大于同期欧洲主要股指的跌幅。究其原因,负利率造成的银行盈利水平下降难辞其咎。负利率对全球资产配置行业也有影响,其中债券市场尤甚。这表现为债券收益波动率加大,收益率曲线下滑,近期欧洲多国的国债收益率均下跌至历史新低,负收益率债券频繁出现。从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各国来看,其政策初衷不尽相同,政策效果和影响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对该政策比较自信。欧元区的负利率政策推行时间较久,其对于银行信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债务压力,但通胀率提升效果不尽人意;日本实行三级利率体系,基准利率仍然为正,负利率更像是日本央行对外表露其将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心。同时日本通胀预期依然较弱,日元汇率不降反升,甚至在脱欧事件中成为炙手可热的避险货币,这都与日本央行政策推行的初衷背道而驰。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状况有其共性,通胀率低下、经济增长缓慢更多是结构性问题所致,如人口老龄化、消费需求不足等,这就呼吁更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推行,实施政策组合来为经济注入活力,单纯依靠货币政策似乎推动力还不够。就中国而言,实际上从2015年10月央行下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至1.5%之后,当月的实际通胀率为1.6%,中国就可以说进入了实际负利率的时代。目前离名义负利率政策还有较远的一段距离,但在当前全球低利率的大背景下,也需要加快推行供给侧的相关改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也需要关注一些经济体实行负利率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会给中国带来外部溢出效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利率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各国负利率政策影响几何2023-07-07 21:4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