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cejikv
-
对联为我中华民族所独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原是文人雅士之作,却很受民间欢迎的文艺艺术。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用对联这种形式来表达婚丧喜庆。每逢春节,家家必在门口张贴贴春联,迎春接福。当然,婚联、寿联、挽联、屋宇联、墓联、行业联,十分看重,而且是庆祝必备的。对联的要求十分严格,比起律诗来要求还要严格,强调对句的字形、字音、字义,都要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所谓“字字相对”“平仄互对”“词性相对”是也。
一、巧对数字联。有人游览桂林独秀峰,在凉亭休息,指着这个六角亭对同伴出了个一联:“独角尖尖,四面八方六角”,其中有一游客对了下联:“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对得也较工整自然。
二、佛印巧对苏小妹。佛印与苏东坡交谈常常得意忘形,苏小妹有意想讽刺一下这个和尚,便出个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想了想便对道:“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东坡连声叫好,真是出得好,对得也针锋相对。
三、当代工人对清代名联。成都望江楼有幅上联: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百余年来竟无人能对,一九六四年在望江楼举办的赛诗会上有一青年工人对了下联: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若不计较平仄要求,对得算是巧妙了。
四、巧改对联。有一贪赃官,却时时标榜清廉,这贪官在家门口贴了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一聪明的百姓便在上下联各添一句,改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这一改,真是还其贪官污吏真面目。
五、触景生情,完成旧对。朱元璋当牧童时常到学堂去听课,特喜欢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时间久了,老师也喜欢上这个放牛郎。这老师临死前交了一幅上联给朱元璋说,这个上联我写了十多年了,下联还对不上了。你想想看能给我对上。这上联是:“三土考老者。”朱元璋好久也未对上。后来当上皇帝,后来在一次寿宴上见五个孩子都来拜寿,想起这五个皇子都喜爱弹奏,不禁触景生情,大呼妙妙妙,把老师交给的对联对上了:“五王弄琵琶。”真是妙哉。
六、上联中秋写,下联年关对。中秋赏月,一秀才出个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不管秀才们如何的苦思冥想都对不出,直到年关时,一秀才对上了:“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这对得浅显明快,真是一巧对也。
七、临刑对。金圣叹曾向一老和尚借经批点,老和尚知他大学问就要难他,出了个上联:“半夜二更半”,不想竟难住了金圣叹。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犯了死罪,在中秋临刑时突然想起下联是:“中秋八月中”对得妙极了,只可惜他再也不能为老和尚批点佛经了。
八、王羲之防盗联。某年大年夜,羲之写了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想刚贴出不久便被人揭走了,再写: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后还是让人揭走了。羲之想了想,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有敢揭了,到春节黎明,羲之便续上,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街邻见了,无不称妙。
九、闻鼓巧和联。一年元宵节正逢微雨冥蒙,有一县官和友宴饮,一友出了个上联:“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这县官一时凝思不就,忽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他大喜,立即对道:“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这真是浑然天成,妙趣横生。
十、千里寄妙联。徐特立应青年要求,千里这外,寄了一幅对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表达了徐老对年青一代的关怀和期待。
十一、妙手添联。康有为50大寿时,保守浙派送了一副对联污辱他:“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众弟子大怒,要去撕联,梁启超急忙阻拦,他提笔在添上四个字使之成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
十二、姑嫂巧对。从前有姑嫂俩很爱斗联取乐。一天嫂子回娘家,小姑跟去玩。娘家姓杜,嫂子的有个妹妹叫豆豆,见来了客人,忙去妙蚕豆待客。这豆豆嘴馋,边炒边吃,小姑见了就笑对嫂子说道:“杜豆豆炒豆吃豆肚子装豆”,嫂子一听知道是小姑出对了,恰巧邻家的有个叫牛牛的小孩牵牛经过,便脱口对出:“刘牛牛牵牛骑牛坡上放牛”,真是对得工仗巧妙啊。
十三、佛印吃醋。一次苏东坡等几位文友约佛印去西湖游湖饮酒。事先约定,饮酒要行酒令,规定以一件落地无声之物为首句,中间嵌两个古人名,结尾合乎情理。行不出得付酒钱。那东坡开口便说:“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不种竹,鲍叔曰:只须三二竿,清风自然足。”秦少游接着说:“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黄山谷也接着说:“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不种梅,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最后轮到佛印,他说:上天落尘无声,抬头见观音,观音问达摩,僧行近如何,达摩曰:遇客头如鳖,逢斋颈如鹅。”结果不分上下,各自会钞酒钱。东坡一心要捉弄佛印,船至湖心时,菜肴不多,东坡灵机一动,行个数字令,他说:“二八一十六,先吃一片肉。”说完便不客气地夹去了一片肉。黄鲁直一看,马上接口道:“二九一十八,两面一起夹?”随即也把两片肉送到嘴里了。佛印眼看盘里空空,无奈皱着眉头拿起一碟醋一饮而尽,说:“贫僧不识数,且吃一碟醋。”说得两人捧腹大笑。
十四、金庸谈对联中有:陆文量在浙江为官时,与同僚陈震一起饮酒,见陈是个光头就出对嘲他:“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髻)可施。”陈震立即对道:“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以成语对成语,很有本事,陆又笑道:“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陈笑道:“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两人拍掌大笑。
相传宋代刘少逸幼时,一日随师往拜名士罗思纯。罗出对曰:
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少逸对道: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虞廷,指舜的朝廷。相传舜为古代明主,故常以“虞廷”作“圣朝”的代称。十六字,指《书·大禹谟》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将此十六字视为尧、舜、禹心心相传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尼山,本为山名,在山东曲阜,此代指孔子。联语用了用典和借代二法。刘少逸小小年纪在前辈面前便竞以此种口气说话,令人震惊。
昆明市滇池岸上的大观楼早已名闻中外了。跃登楼头,那蜿蜒起伏、 云色苍茫的睡佛山,那浩淼无际、云蒸霞蔚的滇池尽收眼底。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诗人画家,在此题词赋诗、属文绘画,比肩拦路接踵者不可胜 数。可是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写在大观楼圆柱上面的那副长楹联。 上、下联长达一百八十字,可称我国历史上佳联之最了。从湖边仰望,这 副长联好象两条金龙盘绕玉柱,蜿蜒上下,跃然欲腾。望西山之美,览滇 池之胜,以此长联导游,要胜过那“滇池简介”、“西山胜景”、“龙门 俯瞰”之类的导游图了。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 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 裹就风鬟雾鬃,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成顷晴 沙,九夏鞭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 标铁柱;宋挥玉斧,元挎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 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 火,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
这幅楹联上联写景,概括地写了了五百里滇池的磅礴气势和西山上下 的壮丽景色。统报全貌,概括无遗。下联写史,从汉到元,长达千载,概 括汉武唐宗、宋祖元皇的丰功伟业。楹联的词句工巧,对偶整齐,堪称言 简意赅的佳作。即影抒情,情从写景和写史中酝生。
统观楹联的上下两联,是一首绝妙的好词。上下两联分别诵读,又各 自成为一首好诗。分而独做单佩,合而则成完璧。从这副楹联刻在长柱上 面的时候起,就已脍灸人口,名闻天下了。它与滇池并名,更加相得益彰。
这幅长联的作者是孙髯翁
“巴蜀鬼才”川中摆擂悬赏两万征对下联
第六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世纪之光”开幕在即。在自贡工作、生活了40年之久的“巴蜀鬼才”魏明伦满怀激情与乡思,写下了二百余字的“春灯迷”半幅长联,以征求下联。
联云:古城三绝:八百年彩灯,两千年盐井,亿万年恐龙。灯会三奇:走马看灯戏,古鳌狂灯山,射虎猜灯迷。人生如迷,岁月如灯。台上公主猜迷,今夜无人入睡;园内夫妻观灯,明朝有约回门。老百姓一年四季忙于七件事,新千载三更半夜游园化为万颗星。星海一粟,文坛一卒。平生与父老分担忧患,春节前同乡亲共赏烟花。举灯初迎二十一世纪,挑灯重读二十五史书。赞人性三情真、善、美;咏岁寒三友梅、竹、松;忆华夏三贤尧、舜、禹;评风云三国魏、蜀、吴。历代群雄逐鹿,今晚何人作赋?亮开迷面:“八千女鬼,两轮日月,双人匕首”!笑问下联谁续?请四方文友猜吾迷底。
组委会称,有意打擂者可将大作寄往自贡市灯会指挥部,最佳下联将于1月28日灯会开幕之前评出。评委为魏明伦本人及省楹联协会的专家,获奖者将得到2万元的的奖金。灯会开幕之时,上下两联将展现在世纪之树的大型华灯之下,供天下游客观赏。(摘自《新安晚报》)
牛松胜联: 黄山一品:九万里云海,五千里松涛,三百里奇峰。棋艺一道:将兵为棋本,车炮立棋神,仕象坚棋局。历史若局,世事若棋。林中丞相观棋,此着梦笔生花;榻旁稚童侍棋,他日百步云梯。首两轮三番五次闯宫硬擒孤将帅,再一回匹马单车偷袭巧破百重兵。兵家万变,人生万幻。半世偕艺友齐寻真谛,佳日携妻小自品香茗。聚神凝视三十二棋子,闭目感悟二十四节令。叹历代一辙兴、盛、衰;吟古今一体风、雅、颂;看不朽一剧生、爱、死;揽寰球一统天、地、人。万世云烟过眼,明朝谁数风流?揭出迷底:“三国遗魏,元亡兴明,一贯天伦”!惊谓上阙神笔,让皖南樵夫道汝缘因。
机 智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焦牡缥欤缭萍驶帷V炝踔愿骱仙矸荩么示睢?/FONT>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 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服,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 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 “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荣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 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问:“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 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 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 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 座为之倾倒!
名人咏月趣联 李盛仙
据传说,北宋时的苏东坡,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至夜半,吟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要三个儿子对出下联。虽然只有五个字,难度却很大:“首尾必须同字,前后意思要一样。结果第三个儿子苏过最聪明,对曰:“中秋八月中。”有一年中秋之夜,苏小妹随苏东坡及佛印和尚在湖中泛舟赏月。才学非凡的苏小妹吟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此时,佛印和尚仰望皎洁的圆月,脱口而出下联:“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明末清初,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游览扬州桃花庵,庵中方丈好客,与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二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方丈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对:“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方丈又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李渔对:“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分外优美。
《三笑姻缘》中,华太师与唐伯虎对句更妙,华太师出联曰:“十口心思,思君思民思社稷”。唐伯虎对句曰:“八目尚赏,赏星赏月赏秋香”。联中“思”和“赏”分别用“十口”加“心”、“八目”加“尚”叠成(赏的繁体字为赏)。顶真拆字,构思精妙。
清代,有李北水和张南月于中秋登楼赏月。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上联巧妙嵌入“北水”之名。张南月忽见楼顶孤雁飞过,对出下联:“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下联嵌入“南月”之名。异曲同工,回味无穷。江苏扬州瘦西湖中小金山岛上,有清代初年建的供人们月夜赏景的“月观亭”。有一年中秋,清代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游于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此联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后人把它刻在柱子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童年时就很有才气,而且又调皮,常与友童去偷摘桃子。有一年中秋节与友童在一起赏月时,其友童吟一上联戏笑他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文思敏捷看看中秋圆月即反驳道:“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对句针锋相对,浅显明快,工整自然。每逢佳节倍思亲。那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常使游子望月思乡。据说台湾知名人士俞大维先生,在一年的中秋之夜,摆好传统赏月供品,点燃清香一束,在明月下遥望故土即挥笔作联道:“母亲泪落吴江冷,望月魂归蜀道难。”抒发了台湾同胞思乡念亲和渴望海峡两岸盼团圆回故里的强烈感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9月13日第三版)
一幅奇巧的花名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这是一幅用八种花名撰成的对联。它的特点是四个短句可各自独立成句,连起来又成为“自对”与“互对”两者兼备的联语。四个短句都合乎“主谓宾”句式独立成句的要求。所谓自对,即一边对联中前句对后句,如“帝女”对“水仙”,“合欢”对“含笑”,“牵牛”对“翠雀”,“迎辇”对“凌霄”,都是一边自对;所谓互对,即两边对联相对,如“帝女”对“牵牛”,“水仙”对“翠雀”,“合欢”对“迎辇”,“含笑”对“凌霄”,都是两边互对。联句的结构,安排得很合理。“帝女”分开作为男女两个人物并列,结为夫妻,是一件喜事,所以翠雀都快乐得飞上高天。对联的作者(佚名)把花卉拟人化,有动作,有感情,自然得体,天衣无缝,给人以奇巧新鲜的感觉。
苏东坡智对辽使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 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倒也下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 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自愧不如,再不敢出联来对了。巧用数字作对联
用数字创作对联,却会产生神奇、精妙的效果。“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禅宗天台宗的发源地。山上的方广寺有一楹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描述、记载诸葛亮一生功绩的文章诗篇可谓多如牛毛,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天衣无缝地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联自然轻巧地镶“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十分精当地概括了孔明先生的品行、智慧和功绩。联中对数字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令人过目难忘。
利用汉字的拼拆特点创作出的数字联也颇具情趣,且颇显机智,明代文学家蒋焘幼时所应答的一数字联,给后人留下了这方面创作的典范。相传,暮秋的一天,蒋焘的父亲与一位朋友促膝谈诗,外面忽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雪雨。望着雨雪敲打窗户,朋友灵感忽现,脱口道出一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出联将“冻”、“洒”二字分别拆成“东二点”、“西三点”,巧含数字,对应窗景,实在是精妙绝伦。面对这一刁钻上联,蒋焘父亲半晌不能应答,为掩饰尴尬,忙搬出一西瓜招待客人。凝视着父亲切瓜的动作,年仅七岁的蒋焘忽然在一旁开了口:“分瓜切片,竖八刀横七刀”。好一个小蒋焘,将“分”、“切”二字分拆成“竖八刀”、“横七刀”,答联合时应景,“七”、“八”两数字运用得自然贴切,不愧为神联妙对。父亲和朋友不禁双双拍案叫绝。
新近发现的一幅对联,是由故乡桃源的洋中村号为桃源山人的孙景松先生(已故)在1930年书写的,据其孙子说有人靠拓它临摹成作品上送评选获奖,成了一名书法家,是非曲直,我不去评说,单就这对联的书法看确实极佳,颇有王、赵风采,对联是否为孙景松所作,无从考起,读来不是充分表现旧时文人那闲云野鹤的志趣吗? 吃墨看茶听香读画吞花卧酒喝月担风 桃源山人偶书 携柑听鹂对帐思鹤牵萝补屋藉草为茵 岁在庚午仲冬
03.08.09在中国楹联站见一对联欣赏,特录于下相传祝枝山一日与沈周赏梅,祝出句曰: 沼内种莲,藕白花红叶绿;沈对道: 田中插稻,秧青苗翠谷黄。 上联言“莲”之三个部分,下联言“稻”之三个时期,皆以色取胜.
- 北境漫步
-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有一次,苏小妹到京城看望哥哥苏东坡。兄妹相见,话说不尽,索性秉烛夜谈。苏东坡想起有人曾说过苏小妹才华过人,是女中豪杰,便对苏小妹说:“都说你天资聪明,才智不凡。你如能在一个晚上,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笑说:“究竟什么对子要一个晚上?你快说吧。”苏东坡说:“这对子说来也平常——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请你对出它的下联吧。”
苏小妹听了上对,暗暗叫好,苦于一时想不出下对。这时,月光下,一个丫鬟端来酒菜,准备给他们饮酒。苏小妹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听了妹妹的下联,禁不住拍案叫绝。因为,这幅对联,妙在上下联巧含“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具体形象,想象丰富,引人入胜。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弈棋联对。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的神态,不由得有意讥讽,便脱口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还有很多,加点悬赏再贴
- 寻云出海
-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有一次,苏小妹到京城看望哥哥苏东坡。兄妹相见,话说不尽,索性秉烛夜谈。苏东坡想起有人曾说过苏小妹才华过人,是女中豪杰,便对苏小妹说:“都说你天资聪明,才智不凡。你如能在一个晚上,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笑说:“究竟什么对子要一个晚上?你快说吧。”苏东坡说:“这对子说来也平常——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请你对出它的下联吧。”
苏小妹听了上对,暗暗叫好,苦于一时想不出下对。这时,月光下,一个丫鬟端来酒菜,准备给他们饮酒。苏小妹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听了妹妹的下联,禁不住拍案叫绝。因为,这幅对联,妙在上下联巧含“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具体形象,想象丰富,引人入胜。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弈棋联对。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的神态,不由得有意讥讽,便脱口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 好投
-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有一次,苏小妹到京城看望哥哥苏东坡。兄妹相见,话说不尽,索性秉烛夜谈。苏东坡想起有人曾说过苏小妹才华过人,是女中豪杰,便对苏小妹说:“都说你天资聪明,才智不凡。你如能在一个晚上,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笑说:“究竟什么对子要一个晚上?你快说吧。”苏东坡说:“这对子说来也平常——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请你对出它的下联吧。”
苏小妹听了上对,暗暗叫好,苦于一时想不出下对。这时,月光下,一个丫鬟端来酒菜,准备给他们饮酒。苏小妹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听了妹妹的下联,禁不住拍案叫绝。因为,这幅对联,妙在上下联巧含“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具体形象,想象丰富,引人入胜。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弈棋联对。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的神态,不由得有意讥讽,便脱口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 苏州马小云
-
:)
文章道德圣人家
——闲话曲阜孔庙联
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占地面积327亩。共有九进院落,是我国三大宫殿式建筑(北京故宫、泰安岱庙、孔庙)之一。主体建筑为正殿大成殿,四周廊上立二十八根擎檐石柱,高达6米。前檐十根石柱,深浮雕二龙戏珠,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殿内供孔子像,两旁是四配十二哲塑像,庙内保存历代碑碣雕画二千多块,都是书法艺术珍品。
孔庙的对联很多,进门就是清代大才子、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1724—1805)的一副: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联语高度评价了古代伟大的先哲孔子的“文章道德”,与天不老。并说孔子的后人,同享福禄,世代尊荣。据传“富”字上没有一点,是寓意富贵无顶之意。
乾隆皇帝爱舞文弄墨,为大成殿写了两副对联,其中一副还写出了名: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上联歌颂孔子的道德,“与天地日月鬼神”相配;下联歌颂孔子的功绩,可与“尧舜禹汤文武”并列,一个满族人、一个盛世帝王能够对孔子作如此高的评价,也可见其胸襟之开阔。
与乾隆同时,乾隆殿下的进士、历任陕西、河南巡抚、毕沅(1730—1797)为孔庙六厅题了一联:
恩纪金鱼,永镇东山棨戟;
祥呈玉燕,常绵北海簪缨。
联语说古代三品以上的官员,每年都要举行祭孔仪式,一些达官贵人还要为孔府诞生的贵子进行祝福,可见孔子的礼遇是够高的了,难怪乾隆皇帝对孔子顶礼模拜。
孔子的后裔也为孔庙写了许多对联,孔子第七十三代孙孔庆熔为前上房写了一副长联: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联语有如家训,无论是对家人、对族人,还是对旅游者,都是有益的。为人处事,要做到“无愧于心”很难,只要遵照联语上的话做了,也就说对祖宗无愧了。
孔庙遍及全国,河南郑州孔庙有副短联: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仅八个字,就将孔夫子的道德捧上了天,空前绝后,无人可及。
台湾高雄孔庙也有一副短联:
莲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俨如尼山。
联语别开生面,不正面歌颂孔子,只描写孔庙周围优美的景色,好象大陆的“泗水”与“尼山”,表达了对孔子敬仰之情。
1999年,正值孔子诞辰2550周年之际,我有幸到曲阜,瞻仰了孔庙,也写了一联:
圣地多娇,人祭轩辕,儒尊孔子;
名城焕彩,山朝泰岱,水仰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