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桃花
-
李嘉诚
香港首富李嘉诚,1928年7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因为父亲去世早
,14岁的李嘉诚便被迫辍学,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他最初是在舅父的钟表公司里当学
徒,后来又做推销员,在生活的磨砺下成熟起来。1950年他筹集五万港币创办了长江塑
胶厂,以生产塑料花打开了市场,被誉为"塑胶花大王"。60年代他转向投资房地产业,
凭借他出色的经营和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商和物业拥有者。他所
经营的房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产业遍及世界五大洲。根据《澳洲人报》的
最新调查估计,香港首富李嘉诚及其家族的身家约有110亿美元(即约港币780亿元),在
亚洲十大首富中位列第4,较去年跃升2级,而其财富只仅次于日本孙正义、文莱苏丹及
印度阿吉姆。
一、辛酸的童年
李嘉诚的祖先原为中原人士,因灾荒而南迁至福建莆田。后又因战火连绵不断而由
世祖李明山带领全家迁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从此李氏家
庭同大批因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李氏家庭可以
说是书香世家。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曾经是清朝每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一
时传为佳话。李氏祖居门前用于插贡旗的碑座,就是历史的见证。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
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大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只要心里一旦有了宏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
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所以李嘉诚一有时间就躲在小书房里,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
空地去考虑问题。即使有很多书他不能看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凭他的天赋和聪颖努
力去领悟。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好梦,他对那
些精忠报国的有识之士敬佩不已。
然而美丽与祥和却是暂时的。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整日整夜,日本的飞机
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
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
千辛万苦,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
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
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
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
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
了。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
家人的生活。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
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
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
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
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
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当今世界很多杰出的企业家都从事过推销工作。推销是一门十分复杂而且不容易学
会的工作。李嘉诚酷爱读书。每天白天工作之后,晚上他还要买些旧书来自学,学完的
旧书再拿到旧书店去卖,再用卖掉的钱买"新"的旧书。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节省了很
多钱。最初,李嘉诚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心情总是十分紧张。于是他就在出门前或者
路上把要说的话想好,反复练习,从而成功地克服了紧张的心理。渐渐地,李嘉诚发现
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潜力。他那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适合于做
推销员。他总是能凭着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
性格,从而定好相应的推销策略。
李嘉诚认为,在从事推销工作的时候,必须充满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销的产品,
尽最大努力,设法让客户感到你的产品是廉价而且优秀的。很快,李嘉诚成了全公司的
佼佼者。但李嘉诚从来不喜欢高谈阔论,他认为从事推销工作,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勤
劳,二是创新。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李嘉诚1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
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
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同时,在推销过程
中,也使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二、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
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
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
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
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自己来
亲自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五万港元在筲箕
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
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
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临了。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
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
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
,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
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
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
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
从做生意开始就以诚实从商、稳重做人处世的李嘉诚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这种
代价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皮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
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还甭原料费的原料商,应付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
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
充满必须信心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独自创业的最初几年里初尝成功的喜
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年到1955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
回想起来都有心有余悸的感觉。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它沉痛地记录了
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暴雨泥泞之中的艰难历程,它用惨重的失败反映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
坷不平和最为心痛的一段际遇。
失败其实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继续保持或者拥
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
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
态了,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那么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
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
一天深夜,李嘉诚自修完当天的功课后,仍象平日一样随手翻阅着一些杂志。当他
阅读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时,发现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刊登了一项有关意
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李嘉诚马上联想到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
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种植花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
花期短,这与当时抓紧时间工作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如果生产大量塑胶花,则
可以达到既价廉物美又美观大方的目的,能很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想到这时,李嘉诚
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1957年,李嘉诚带着企业复活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精明的李
嘉诚深知生意人对于刚面世的新产品是十分重视的,而且在技术上会有很大的保留,不
会轻易地让人学去,故不断以购货商、推销员等身份,甚至不惜打短工,千方百计地搜
集点滴有关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
不仅如此,李嘉诚又购置了大量在款式、色泽上各具特色的塑胶花品种带回香港,
不惜重金聘请香港乃至海外的塑胶专业人才,对这些购回的塑胶花品种进行研究。他一
边进行市场调查,一边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希望能找出最受欢迎的塑胶花品种进
行大规模生产。
1957年,咬紧牙关走出绝境的李嘉诚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别具新意的"转轨"行动:生
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这在当时的香港还是一个"冷门"。经过李嘉诚的努力以及各
方面的促销和广告活动,塑胶花开始引人注目起来,为香港市民所普遍接受。"长江塑胶
厂"的名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重新开出一条道路的李嘉诚,在度过危机之后,便渐渐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1957年底,李嘉诚为了适应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将"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
限公司"。李嘉诚开始着手引进西方的管理经验。他认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企业内部
保持高水平的管理,坚持按责任办事是非常重要的。
李嘉诚常常这样告诉身边的人:"我们长江要生存,就得要竞争;要竞争,就必须有
好的质量。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信誉,才能保证客观,才能保证长江的发展壮大"。
李嘉诚极其看重自己产品的质量。李嘉诚宣布:"从今以后,长江的产品,没有次品"。
今天的李嘉诚给人最鲜明的印象是足智多谋,在经营策略上他从不轻易去冒险,更
不会有随便碰碰运气的行动。他的所有决策都来源于对全面、广泛的资料的占有和分析
;他的决定,都是按照理行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合理的反应,这也是他最为人称道的本
领。
然而,李嘉诚的胆识和才华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除了他得天独厚的天分之外,更
多的是来自于他的勤奋和毫不懈怠的求知,以及善于吸取自己与别人的经验教训和谦虚
谨慎的作风。
李嘉诚虽然率领企业步出了深渊,但并非就此脱离了困境。这时,他的资金仍然十
分不足,生产设备仍旧很简陋。他无法更新设备,增加厂房,招聘技工,生产规模也无
法像计划的那样扩大。
正当李嘉诚预感到资金问题会给他的企业带来新的危机的时候,有一位急需大量塑
胶花的订货商来到他的公司。
第二天,在香港一家酒店的静谧而优雅的咖啡厅里,李嘉诚和订货商对坐着。有那
么几秒钟,他们都没有说话右侧是沉默地品尝着咖啡。接着,李嘉诚从手提包里拿出八
种按照订货商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机关报颖别致的塑胶花,放在外商面前。然后,李嘉诚
诚恳地告诉外商。
"先生,这八款塑胶花是我和公司设计人员昨晚一夜没睡按你的愿望设计出来的,有
五款我想基本符合你的要求;而另外三款,因为我考虑到你的订货是为圣诞节准备的,
因此,在你的要求的基础上,再揉进一些东方民族的传统风味,我认为或许你会喜欢,
所以全部拿来,供你挑选。"精明的李嘉诚明白自己资金不足的劣势,但他看准了这次薄
利多销的机会。他敏感地预测到如能与这位订货商达成协议,那么长江工业公司不但可
以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在香港取得相当有利的竞争地位。李嘉诚接着说:"就我个人而
言,我当然十分希望能够长期与您合作。长江目前虽没有取得足够的资金以及担保,但
是我们却可以给你提供全香港最优惠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最优的款式,并保证在交货
期按时交货。而且,这八款塑胶花样品,如果你觉得满意,我愿意送给你,只是希望有
机会跟你合作。"
李嘉诚这翻坦诚相见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外商。这位订货商以十分惊讶但十分欣赏
的目光注视着面前这位华人企业家,钦佩他竟然能在一夜之间设计八种款式的塑胶花供
他挑选,订货商高兴得情不自禁地握着李嘉诚的手连声说:"了不起,年轻人,我同意跟
你合作,你会干好的!"
这次成功使长江工业公司从此站稳了脚跟,并在香港塑胶企业内有了相当的竞争能
力,也使李嘉诚清醒地认识到对一个即使是身处逆境,但决意抓住机会的人来说,不管
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有信心、决心和执着的诚意,机会的大门将永远为这些胸
怀抱负、希望有所作为的人们而敞开。
在接下来的日子,李嘉诚领导长江工业公司迎来了香港塑胶花制造业最为辉煌的时
期。欧美各国对塑胶花的需求量更大了,就连中、下等家庭也渐渐养成了插花的习惯。
李嘉诚也充分利用这段鼎盛时期,不断创新。他以高薪招聘塑胶专业人才,研制出
欧美用户最感兴趣的接近天然花的的喷色塑胶花、特种花、热带新奇花卉,以及具有中
国传统特色的中国特种花,从而顺利地打入欧美市场。李嘉诚利用长江工业公司高品质
的塑胶花产品,全方位地争取到了海外买家的长期合约,业务得以迅速增长。
庞大的塑胶花市场,为李嘉诚带来了数以千万港元计的利润,长江工业公司的塑胶
花和李嘉诚本人也愈来愈受到塑胶界的注目。"长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
造基地,而李嘉诚则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 大牌网络
-
李嘉诚,男,汉族。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2年,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http://ceo.icxo.com/ljc.jsp
http://info.ceo.hc360.com/zt/ztqygl_lijiacheng/
- gitcloud
-
李嘉诚,男,汉族。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2年,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
- ardim
-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具体看:http://ceo.icxo.com/ljc.jsp
- 小白
-
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超人"美誉与并购经历
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行各业,如地产、港口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水泥、电力、网络等等,形成一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这一切,使他赢得了"超人"的美誉。
纵观李嘉诚传奇的商旅生涯,他最为成功之处是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李嘉诚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皆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人们称之为"超人"。
而其企业发展壮大与其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有关。1974年4月,成功收购美资永高公司,接手经营香港希尔顿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并相继购入虎豹别墅及其他多项地皮、物业。1978年9月5日,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了"黄埔"公司9000万股股票,同年,还收购了英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1979年7月,"长实"与中资侨光公司联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铁路维修站上盖发展权,并成立中国(香港)水泥厂(1982年投产)。是年9月25日,"长实"赢得和记黄埔公司控股权,并于10月15日出任"和黄"执行董事。1981年1月1日,李嘉诚出任"和黄"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与"首钢"联手收购香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北京长城饭店等七家大酒店,拥有51%的股权。1985年,购入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商业中心,斥资百亿港元,兴建规模庞大的商住住宅群。
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领导地位的地产、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业和投资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集团公司。市值已超过2700亿港元。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产发展、金融、贸易、货柜码头、运输业、能源、电力、通讯、卫星广播、酒店业、零售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