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苏租发债哪天上市

2023-07-16 10:57:54
CarieVinne

一般按照可转债上市规则来看,可转债上市时间一般在申购之后的20到30天左右,而苏租转债申购的时间是2021年11月11日,所以它的上市时间就是2021年12月1日到12月11日之间。

拓展资料:

一.苏租转债上市之后就可以开盘交易了,大家接下来耐心等待吧。而可转债的.上市时间还受到发行规模的影响,发行规模比较小的可转债上市时间比较早,15天就可以上市,而发行比较大的转债上市时间更为靠后,甚至超过30天。苏租转债发行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因此上市时间较早。

二.现在可转债申购相对来说比较火爆,在11月11日申购的苏租发债也是非常受到欢迎的,这一可转债发行数量大,中签是比较容易的,对于进行网上申购还是不错的,而苏租发债申购之后更多的投资者要关注的还是苏租发债怎么样会破发吗。

三.苏租发债,正股【江苏租赁(600901)、股吧】,由于江苏租赁是沪市股票,买入300股即有机会获配1手苏租转债,买入600股必定能获配1手苏租转债。江苏租赁目前股价为5.51,买入300股成本为1653元,买入600股成本为3306元。假设苏租转债上市价格为110元,则300股配债安全垫达到了6.05%,600股配债安全垫达到了3.02%。假设苏租转债上市价格为120元,则300股配债安全垫达到了12.1%,600股配债安全垫达到了6.05%。

四.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做什么?

公司聚焦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幸福民生、智慧互联等领域,先后为过万家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专业化、特色化融资租赁服务,累计投放各类设备数量数万台。公司与GE、索尼、飞利浦、思科、海德堡、凯斯纽荷兰、巴可等数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际一流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充分发挥多元化股东优势,结合国际、国内租赁实践经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国内设备融资租赁标杆企业。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及银保监会有关政策规定,《金融许可 证》(机构编码 M0005H232010001)所载明的经营范围开展业务,具体包括:融 资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接受承租人 的租赁保证金;吸收非银行股东 3 个月(含)以上定期存款;同业拆借;向金融 机构借款;境外借款;租赁物变卖及处理业务;经济咨询;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 务。

多年来,公司秉承“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坚持“服务中 小、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战略定位,成功打造了“厂商租赁”“零售金融” 等特色品牌,业务布局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市自治区。公司与众多行业 的龙头厂商及其经销商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通过行业滚动式开发不断强 化积累公司在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依托金融科技和人才团队,在零售金融细 分领域实现转型突破。

2、公司主要覆盖的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构成,两 者合计占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00%、 99.68%、99.71%和100.42%。其中,利息收入中的融资租赁业务利息收入和租赁 手续费收入构成公司的租赁业务收入。

相关推荐

苏租发债的正股叫什么股

债券。抢权配债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在还没有发布公告的时候,在股价相对低位就开始潜伏进去,而不是等着可转债已经发行了申购的公告之后再去抢权。拓展资料:正股:江苏租赁(600901) 债券评级:AAA 转股价值:100.55元 纯债价值:88.37元 保本价:110.5元 债券年收益:1.7% 发行规模:50亿元 利息和赎回价: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0.60%、第四年0.80%、第五年1.50%、第六年2.00%,赎回价:107元。 强赎条件:转股期内,正股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的130%。 转股价下修条件:存续期间,正股连续30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转股价的80%。下修后转股价不低于每股净资产。 回售条件:无有条件回售,有附加回售。回售价为面值加当期利息。 正股分析: 正股是江苏租赁(600901),2018年上交所上市,实控人为江苏省国资委,是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目前唯一一家在A股主板上市的金融租赁公司。从大的方面讲,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可分为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 其中,金融租赁公司由银保监会监管,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之前由商务部监管,2018年转移至地方政府金融部门监管。 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范围和运作模式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能否吸收股东存款、发行金融债等。两者的区别,简单的说,类似于银行和小贷公司的区别,金融租赁公司准入门槛较高,企业数量较少(目前70余家),规模和实力显著高于融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又可以分为银行系和非银行系两种,我国规模前几名的金融租赁公司均为银行系,如交银金租、国银金租、工银金租、民生金租和招银金租等。 2020年营收37.53亿,同比增加22.43%;净利润18.77亿,同比增加18.56%。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29.38亿,
2023-07-15 20:32:191

苏租转债什么时候上市

苏租发债应该会在12月上旬上市【拓展资料】:1、苏租转债是江苏租赁发行的。据悉,江苏租赁成立于1985年6月,是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国有控股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国内著名的金融租赁公司之一。据12月7日晚间发布的公告,苏租转债将于2021年12月10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转债股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2、可转债具备了股票和债券两者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优势。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要充分注意以下风险:一、可转债的投资者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二、利息损失风险。当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债投资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因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所以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第三、提前赎回的风险。许多可转债都规定了发行者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提前赎回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最后,强制转换了风险。3、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6月,1988年取得《金融许可证》,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专门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国内著名的金融租赁公司之一。公司具有良好的股东背景,主要股东有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南京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等。公司拥有一支知识层次高、业务素质强、充满朝气活力的优秀金融租赁人才队伍,员工业务知识覆盖金融、投资、财务、法律、设备管理等多个学科,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员工占到50%。公司秉承“诚信、服务、创新、效率”的经营理念,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创新灵活的服务手段,多年来,在医疗、印刷、交通运输、教育、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纺织、工业机械、电力、烟草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租赁业务,现租赁业务地域已遍及全国,为很多大中小企业提供了金融租赁服务。
2023-07-15 20:32:271

苏租转债能赚多少

要看行情和投入来具体计算。1、苏租发债发行规模50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AA级;转股价5.42元;各年票息的算术平均值为0.92元,到期补偿利率7%,属于新发行转债较低水平。按2021年11月9日6年期AAA级中债企业到期收益率3.50%的贴现率计算,债底为91.75元,纯债价值较高。2、苏租发债规模较大,债底保护较高,平价高于面值,市场或给予16%的溢价,上市价格为119元左右。据了解,苏租发债很有可能会在11月下旬上市。提醒: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拓展资料1、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2、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3、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2023-07-15 20:32:411

苏租发债哪天上市

苏租发债上市时间暂未公布,一般按照可转债上市规则来看,可转债上市时间一般在申购之后的20到30天左右,可转债的上市时间还受到发行规模的影响,发行规模比较小的可转债上市时间比较早,15天就可以上市,苏租转债发行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苏租转债申购的时间是2021年11月11日,所以它的上市时间就是2021年12月1日到12月11日之间,苏租转债上市之后就可以开盘交易了。拓展资料一、发债上市首日交易规则1、T+0交易:可转债不同于股票,采用的是T+0交易规则,即当天买入的可转债可在当天卖出,并且可以再次交易。2、交易时间:可转债上市交易时间为每个交易日的9:15-9:25,9:30-11:30,13:00-15:00。其中9:20-9:25为集合竞价时间,期间不接受撤单。3、交易数量:交易数量为1手或其整数倍,对应面值为1000元或整数倍。二、苏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数量本次发行50亿元可转债,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共计50,000,000张,5,000,000手。三、苏租发债网上向一般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时间一般社会公众投资者在申购日2021年11月11日(T日)上交所交易系统的正常交易时间,即 9:30-11:30、13:00-15:00,通过与上交所联网的证券交易网点,以确定的发行价格和《发行公告》规定的申购数量进行申购委托,申购手续与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方式相同,申购时,投资者无需缴付申购资金,网上向一般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的本次可转债申购代码为“733901”,申购简称为“苏租发债”。参与本次网上定价发行的每个证券账户的最低申购数量为1手(10张,1,000元),每1手为一个申购单位,超过1手的必须是1手的整数倍。每个账户申购数量上限为1,000手(1万张,100万元),如超过该申购上限,则该笔申购无效。
2023-07-15 20:32:491

苏租发债中一签能赚多少钱

苏租发债中一签能赚101.66元,江苏租赁11月10日收盘价5.51,转股价5.42,转股价值101.66,转股价值一般,可转债转股价值越高越好,到期价值110.5,票面利息低,苏租发债规模较大,债底保护较高,平价高于面值,市场或给予16%的溢价,苏租发债发行规模50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AA级,转股价5.42元;各年票息的算术平均值为0.92元,到期补偿利率7%,属于新发行转债较低水平,按2021年11月9日6年期AAA级中债企业到期收益率3.50%的贴现率计算,债底为91.75元,纯债价值较高。拓展资料一、怎么查询是否中签投资者有参与到新股的申购,T日新股申购就为信用申购,T+1日可以查看是否有配号,如果有配号就意味着新股申购操作成功,新股在网上发行时采取摇号抽签,正常情况下T+2日就可以查看是否中签,在确定中签后,就需要在下午四点前保证在账户中存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进行中签缴款,只有缴款成功才能获得中签资格。二、苏租发债面向社会投资者的申购时间一般社会公众投资者在申购日2021年11月11日(T日)上交所交易系统的正常交易时间,即 9:30-11:30、13:00-15:00,通过与上交所联网的证券交易网点,以确定的发行价格和《发行公告》规定的申购数量进行申购委托。申购手续与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方式相同。申购时,投资者无需缴付申购资金,网上向一般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的本次可转债申购代码为“733901”,申购简称为“苏租发债”。参与本次网上定价发行的每个证券账户的最低申购数量为1手(10张,1,000元),每1手为一个申购单位,超过1手的必须是1手的整数倍。每个账户申购数量上限为1,000手(1万张,100万元),如超过该申购上限,则该笔申购无效。
2023-07-15 20:32:561

苏租配债什么时候上市

苏租配债12月9日上市。配债是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券对股权登记日股东优先配售的方式,与配股和增发新股一样,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融资方式。逾期未操作配债缴款视为自动放弃,该配售权不能卖出。苏租转债上市时间,一般按照可转债上市规则来看,可转债上市时间一般在申购之后的20到30天左右,所以苏租转债上市时间可能在2021年12月1日到12月11日之间。拓展资料:1、股票配债配的一般也是可转债,它是上市公司给与股东的一种权利,可以优先参与购买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所以,配债本质上也是一种发债融资行为,只不过是先向持有股票的股东融资。它与可转债打新并不冲突,但申购可转债中签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而深市配债都能100%买到可转债,沪市要看配售率,但成功配售的概率也很大。扣款之后才算配售成功,然后等20天左右可转债上市后就可以卖出获利了。2、我们知道可转债上市后,一般都会有20%左右的涨幅,而且基本上不会出现破发的情况。因此,买配债可以说是一种无风险套利的方法,但是代价就是正股的股价大概率会下跌,由此就衍生出了2种配股的方法。①. 一种方法是抢权配售,就是在配债登记日当天买入发债公司的股票,获得配债资格。在第二天配售日参与配债后卖出正股,一写公司为了发债成功一般都会在配售日拉升股价,因此卖出股票是可以获利的,配到的可转债上市后卖出也可以赚钱;如果配售日当天股价跌了就要看这个股票值不值得长期持有了。②. 另一种方法是在配债登记日之前持有股票,这种一般是看好公司前景做长线配置的。如果登记日当天抢权的人较多造成股价上涨,可以提前卖出股票获利而放弃配债,或是下跌后继续持有,用配债的预期收益来对冲短期下跌。
2023-07-15 20:33:031

江苏苏乐租和威马可以不还吗

不可以。在江苏租用苏乐租和威马不偿还的情况下,每逾期一天都会产生逾期的费用,而且还会收取滞纳金,逾期时间越长,滞纳金和逾期的费用就会越多,所以不可以不偿还。在偿还的时候需要支付逾期的利息以及滞纳金,否则将会影响个人征信以及个人信用,而且也会限制下次使用。
2023-07-15 20:33:221

在你看来雅尔塔会议对中国的伤害有多大呢?

雅尔塔会议虽然在整体上对战后的人实现和平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个会议其实也是一次分赃会议,在雅尔塔会议中就有一项秘密协议严重的侵害了中国利益。雅尔塔协议是美国、苏联和英国在没有中国政府参与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这让中国再次蒙受耻辱。它是由美国以牺牲中国为代价,用极其卑鄙的手段制造的,以换取苏联干预太平洋战争。雅尔塔协定的内容对二战后东亚格局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外蒙古与中国分离,库页岛被苏联占领,中国东北的领土再次缩小,中国东北失去了入海通道,中美苏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雅尔塔协议是美国、苏联和英国在没有中国政府参与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这让中国再次蒙受耻辱。它是由美国以牺牲中国为代价,用极其卑鄙的手段制造的,以换取苏联干预太平洋战争。雅尔塔协定的内容对二战后东亚格局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外蒙古与中国分离,库页岛被苏联占领,中国东北的领土再次缩小,中国东北失去了入海通道,中美苏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美、英、苏三军在欧洲战场上与德国作战取得了绝对优势。然而,尽管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越来越被动,但中美英联军在岛上战役中伤亡惨重。美国人和英国人对绝对胜利没有把握。为了尽快打赢对日战争,战争的成本和风险降到了最低,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和英国同意了苏联在没有中国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对外蒙古和萨哈林岛的要求。当时苏联对外蒙古和库页岛的要求实际上与中国内政有关。根据他们的协议,外蒙古的独立将被默许。萨哈林岛和萨哈林岛附近日本人手中的岛屿将被苏联接管。中国的大连港也必须国际化,旅顺港也需要出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中国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也需要由苏联和中国运营。这些未经中国代表出席并同意的协议得到了英国和美国的默许和支持。美英不会以任何形式干涉上述问题!
2023-07-15 20:33:304

苏城南苑的房子出租注意事项有哪些,有乱搭建的现象吗?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苏城南苑小区相关问题。苏城南苑的房子出租需要注意:第一,对苏城南苑租房的房客进行筛选尽量将房子租给有正当职业、有修养的人;第二,房东要核实房客身份房东在出租苏城南苑房屋时应对租房人的身份加以核实,避免案犯入住;第三,苏城南苑租房合同与内容,房客与房东的任何口头协议都尽量落实在正式出租合同中。签合同时,写明室内物品清单,并且写明如果损坏,该怎么赔偿。写明交付苏城南苑房屋房租的方式,季度付或是半年付,然后加上如果过期还没交款的赔偿。苏城南苑占地面积大,空间大,并且苏城南苑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没有乱搭建的现象。而且苏城南苑绿化率高,环境优美,是不许乱搭建的现象破坏苏城南苑的居住环境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您。感谢您对看房网的支持,祝您购房愉快!
2023-07-15 20:33:581

二战四大会议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四大国际会议主题:1、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2、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要协同作战;3、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4、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扩展资料1、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日到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国际会议,主要商讨了三国联合对日作战的问题。确定了推动东南亚战区及中国战区战局,改变作战态势,在缅甸地区实施小规模突击战,打通滇缅路等一系列作战方针,会议还发表了《美英中三国开罗宣言》。根据《开罗宣言》的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2、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美、英、苏三大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德黑兰会议,德黑兰会议是二战中美、英、苏三大国召开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主要讨论了盟国对德国法西斯联合作战以及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在这次会议上,由于美国领导人罗斯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取得了一致意见,英国领导人丘吉尔最终放弃在地中海地区,即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向巴尔干进军的战略方案。三国首脑达成最终协议:进攻西欧的“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实际于1944年6月)同时发动。会议还就战后成立国际组织问题、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波兰边界问题、苏联对日作战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会议最终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3、波茨坦会议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胜利结束。为了商讨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的秩序问题。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郊波茨坦,美、英、苏三大国召开首脑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战后德国问题、波兰问题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的问题。在此次会议中还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兹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提出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必须得到实施,日本军队应完全解除武装并交还其所侵占的土地。4、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了英、美、苏三国首脑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德国的占领、赔款和解除法西斯武装等问题,其它还有关于波兰疆界、联合国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的问题。在此次会议上,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罗会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黑兰会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茨坦会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雅尔塔会议
2023-07-15 20:34:082

敌人投降也不收手,二战后期苏联为何对日本的投降置之不理?

前苏联在解题之前一直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神秘的国家,其给人的印象就是神秘,强大和工业顽强,而其在二战中的表现也是让人不容小嘘,用自身顽强的战力与德国进行抗衡,虽然在前期出师不利被打得落花流水,但稍后就奋力反击扭转战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扭转二战战局的一场重大战役,也让人对苏联军队的战力的看法更上一台阶。而苏联绝对也一向以行事勇猛等著称,做事风格强硬特立独行,比如在二战的尾期在欧洲战场的战局已经结束了好几个月后,在日本已经几近投降的局面下,苏联依然勇猛向前的出兵对日军展开攻击,甚至在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投降之后苏联也不为所动,不承认日本的投降,继续南下追击日军,直到在9月5日占领了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后才善罢甘休,而对于苏联的这种做法的原因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歇。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苏联为了自身的利益的考量,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苏联不可能在没有所得利益的情况下出动军队继续对日军追击,因此利益仍然是这其中最大的驱动力。而这其中的起源要从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说起,在雅尔塔会议中美苏英三国进行了战争末期的规划以及战后战争成果的讨论,首先美国要求苏联尽快加入对日作战的大军中,以减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但是苏联对于这项请求无动于衷,因为其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必须在满足自身某些利益的情况下其才考虑出兵,而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诉求也确实大的惊人,而英美为了自身,以出卖它国利益为代价,同意了斯大林的诉求。斯大林随即答应,当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之内对日开战。在随后进入到三四月份,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遇了节节败退,这个时候的日本希望苏联延长《苏日中立条约》,担当调停的角色为日本说话,苏联表面上答应,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其在背后一直在偷偷调兵,而其迟迟不出兵也就是为了消耗美军的战力,以期望在战后瓜分成果时坐享其成。因此之后在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后苏联也仍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在美国对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后苏联开始急了,其担忧自己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被美国抢先占有,而这个时候距离三个月的期限也即将到期。因此当8月9日零时一到,苏联150大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同时向关东军发起猛攻,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毫无招架之力,兵败犹如山倒。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两天后溥仪也宣布满洲国正式解散。但斯大林置之不理,追着日军穷追猛打,18日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下令投降,但苏军对此置若罔闻,一路攻打到了齿舞诸岛,在9月5日完全占领了南千岛群岛。直到美国麦克阿瑟率兵登陆日本苏联才善罢甘休。而用斯大林的回复也可以很好的解释原因:“我们只是履行《雅尔塔协定》收复自己的领土,跟日本投降与否没有关系!”
2023-07-15 20:34:235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最大赢家?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乃至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造成的伤亡90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亿美元。毫不夸张地说,二战是人类的一场浩劫,一场噩梦;发动二战使德国和日本成为二战最大的输家,领土都被同盟国占领,还被迫割地赔款。英国也是二战的一个输家,经过二战失去了很多殖民地。有输家就有赢家,那么谁是二战最大的赢家呢,当然是苏联。苏联得到了大片领土经过二战,苏联获得了大片领土。二战后,苏联吞并的土地甚至比德日意三个战败国领土加起来还多。面积之多,叫人叹为观止,远远超过斯大林的想象,可以说是天上掉下大馅饼。这些领土当中最有价值的,是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芬兰战略地位重要,紧扼波罗的海的咽喉,是一大块肥肉。在十七世纪初的时候,沙皇为了北进征服欧洲,把首都迁到了圣彼得堡。可是芬兰人民不屈不挠后,誓死反抗,最后俄国独立了出去,沙俄弄了个鸡飞蛋打,但俄国没有死心,依旧对波罗的海入海口念念不忘。于是在二战爆发后,斯大林浑水摸鱼、趁机主动挑起和芬兰的战争。因为两国实力悬殊,所以芬兰只能忍气吞声地交出卡累利阿地区。苏联在二战期间还有一个重大收获,那就是出兵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三个临近波罗的海的国家,把十八万平方公里收入囊中。波兰东部,苏联立马发兵趁乱占领了这块地区。二战之后,苏联还如愿以偿占领了波兰东部领土,一共有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并入苏联版图。德国战败之后,斯大林毫不客气,把波罗的海一侧属于德国的东普鲁士也收入囊中,并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作为出兵东北的报酬,苏联占领了当时由日本实际控制的北方四岛。同样被日本控制,面积为76400的库页岛,也被苏联出兵占领。苏联得到了一个卫星国作为苏联出兵东北的报酬,苏联迫使英美和中国承认蒙古独立,得到了一个附属国,或者说卫星国蒙古。苏联进可以把蒙古当跳板,退可以把蒙古当做战列缓冲区,收获颇丰。苏联从中国得到巨大利益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贪心不足,提出了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要求。苏联成为东欧国家的太上皇二战前苏联在欧洲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二战中苏联在东欧7国扶植代理人建立起亲苏政府。这些国家是民主德国即东德、波兰、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并且在1955年成立了华约,有了跟西方国家叫板的资本。东欧八国政府对苏联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如果不听话,马上就会被颠覆。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个国家已经成为苏联的附属国。综上所述,在二战中出力最大的美国没有增加一寸土地,英国失去了几乎所有殖民地,中国失去了蒙古,只有斯大林一个人在偷偷乐。也可以说,同盟国浴血奋战的成果,几乎被苏联一个国家独享。但是凡事有利有弊,领土是肥肉,捡来的肥肉、抢来的肥肉也有可能是毒药。当波罗的海三国争先恐后加入北约;当波兰铁了心要求美国驻军,部署核武器;当苏联的小兄弟、华约成员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捷克纷纷倒戈,投向美国怀抱,俄罗斯领导人忿忿不平,慷慨激昂进行指责的时候,可曾想过中国那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有伟人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2023-07-15 20:36:104

您好,我想请问下江苏金融租赁公司的一些面试经验。。。。跪求

好好准备一些常规的面试问题,对融资租赁方面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就看你的综合素质了,欢迎你加入苏租大家庭
2023-07-15 20:36:471

雅尔塔会议上,美苏首1背着中国达成了前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是什么?

一、外蒙古(今蒙古人1共和国)的现状须予以维持。二、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以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在二战后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前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而迅速壮大,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二战后,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需交还前苏联,中国大连商港须国际化,前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前苏联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以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三、千岛群岛须交予前苏联。
2023-07-15 20:36:571

收复旅顺是否与外蒙古有关?

是的 是毛泽东以承认外蒙古独立为交换条件,前苏联才归还了旅顺港。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举行了雅尔塔会议。背着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其内容是:苏联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同盟国对日作战。条件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以维持;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口海军基地;中长铁路中苏共同经营;库页岛南部须交予苏联;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罗斯福减少美国的损失,答应了斯大林的无理要求,蒋介石在美国和苏联的重压之下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迫承认了外蒙古独立,同意苏联租用旅大军港,同意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本来想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和外蒙古的主权,但斯大林蛮横和强硬的态度使毛在和苏联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也被迫承认了外蒙古独立,1955年,赫鲁晓夫开始为和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谈判,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中东铁路的管理权,但是当周恩来提出外蒙古问题时,被赫鲁晓夫断然拒绝了。
2023-07-15 20:37:121

二战美国对苏联的援助是免费的吗

二战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不是免费的。根据援助协定,美国从1941年10月1日到1945年9月20日,共向苏联运输了1642万吨的战争物资。在这些物资中主要为军火、战略物资、机械设备以及食品。其中各种型号的飞机1.4万架,汽车49.5万辆,装甲战车1.2万辆,摩托车3.2万辆,列车1.3万台。各种防空火炮7944门,冲锋枪10.8万支。炸药,钢材,食物以及各种战略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同时美国还向苏联租借了672艘舰船,战争结束后苏联仅归还了127艘。美国战时向苏联提供的物资总价高达110亿美元。当然作为回报,苏联政府也向美国提供了不少稀有矿石。扩展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3-07-15 20:37:353

雅尔塔体系对苏联的好处?为什么苏是受益者?雅尔塔体系规定了什么?

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特点有: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制。   3.德国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和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4.朝鲜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朝鲜和资本主义的韩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2023-07-15 20:37:513

二战时期,苏联为什么要打日本?

1.雅尔塔会议的决议。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2.帮助共产党壮大力量。共产党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帮助共产党就会壮大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晋中之窗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晋中之窗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2023-07-15 20:38:002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最大赢家呢?

额?二战最大赢家不该是美国吗?怎么会是苏联呢?其实不单是二战,加上一战,美国也是最大赢家为什么呢?首先战争都没有发生在美国本土。美国本土的经济、人民的生活实际上相对而言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和破坏。二战时离美国本土最近的也就是夏威夷(4000公里),阿拉斯加(2000公里)。而苏联是直接在自己本土上打,莫斯科都差点丢了。死伤无数,经济严重破坏第二,两次战争里美国都向交战双方出售各种武器和战争物资,比如二战期间日本的钢铁就是美国卖得,还提供战争贷款,中国抗战期间也是从美国贷款,购买战争物资。可以说美国赚的盆满钵溢第三,美国是一战末期才参战,二战也是打到中后期才参加进来,前面两边都打的头破血流,美国有点摘桃子的感觉(当然二战美国也是付出了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二战之后,德国投降,还被一分为二,日本战败被美国占领,实际上美国说了算,麦克阿瑟才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欧洲哀鸿一片,法国英国两个老牌强国一蹶不振,老欧洲迫切需要美国的资金和军事实力来保证安全。此时的美国已经成为地球上经济、科技、军事、政治各方面最为强大的国家,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美国人通过“雅尔塔体系”确定二战后全球政治与外交新秩序,奠定了美苏两极的局面;美国搞了马歇尔计划”从而控制整个欧洲的经济,让欧洲从经济上和美国绑在一起,或者说掐住了欧洲的咽喉。有数量最庞大,装备最先进的美军作为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工具,搞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抗华约。在世界各地驻军,“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全球金融和黄金等贵金属市场的核心。在这样的基础下,美国可以通过随意印刷美元来收割其他国家的经济成果,掌握了世界舆论和话语权。而苏联的确在二战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但是相比美国,苏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很难说是最大赢家
2023-07-15 20:38:0815

雅尔塔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决定中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会议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更是绥靖政策又一次发展到高潮的标志。扩展资料:会议内容: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雅尔塔会议
2023-07-15 20:39:514

雅尔塔会议的地点、参加者、决议

Yalta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雅尔塔会议("克里木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首脑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苏联)。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 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会议协议包括: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 德国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 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 在南斯拉夫,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 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 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雅尔塔会议意义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同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规定: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 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更是绥靖政策又一次发展到高潮的标志。
2023-07-15 20:40:226

雅尔塔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决定中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会议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更是绥靖政策又一次发展到高潮的标志。扩展资料:会议内容: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雅尔塔会议
2023-07-15 20:40:401

第二次中东战争对英美关系造成的影响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苏关系湖南邵阳师专政史系 曾维君德国法西斯入侵英国盟国波兰,又挑起苏德战争,促使英、苏先后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来,开始了英苏两国在二战期间的新关系。由于休戚相关的利益,出现了两国关系史上短暂的“蜜月”,其特点是:既合作又斗争,在合作中有斗争;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分歧,在统一中有矛盾,但以伙伴合作关系为主。其矛盾随着战争进程而变化,大战末期愈演愈烈,从而形成战后的“冷战”关系。本文拟就英苏战时的关系作一简要论述。 一、共同的敌人、相同的命运,奠定了英苏合作的基础。为了战胜法西斯;两国间进行了广泛的协作与配合。 二战初期,希特勒利用苏联与西欧国家之间的不和,通过“闪电战”方式,迅速占领了欧洲十余个国家,直至威逼英、苏心脏——伦敦、莫斯科。这样,英苏面临着共同的选择:要么被法西斯打败,要么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德苏开战当天,登基伊始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表示,鉴于国难当头,英国要义不容辞地援助“俄国的危难”。因此,以德苏战争为契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维护自身利益,英苏相互放弃了一战后久有的敌视态度,以打败法西斯、重建世界和平为目标,进行了广泛的战时合作。表现在: (一)经济上力所能及的相互援助。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天晚上9时,丘吉尔在广播中声明,英国将给予苏联以“任何经济和技术上的援助,只要我们能办得到和对苏联有利”⑴。次日,丘吉尔审时度势,果断指出:“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与俄国人民。⑵”旋即双方举行了协商、洽谈。1941年7月12日,英苏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对德作战中联合行动的协定》,双方保证在对德战争中相互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同年8月中旬,双方又达成贸易贷款和支付协定,英国向苏联提供了急需的军用物资、一次性贷款1千万英镑,而苏联则向英国提供了短缺的原材料,以助其扩大军工生产。到该年底,英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苏联提供了669架飞机、487辆坦克及其他武器,并与美国一同向苏联供应了价值约10亿美元的各种物资150万吨。到1943年底,英国向苏联共提供了1.877亿英镑的援助。 史学界过去认为英国对苏援助甚少,不及美国,因而无足称道,而笔者则认为二战期间的英国援苏意义非能等闲视之。 其一,英对苏援助不及美国,这是由其实力决定的,但英国提供的援助却是自觉主动、力所能及的。当时,大英帝国危机四伏,英伦三岛朝不保夕,对苏援助必然受到限制,但其援助却富有诚意。1941年秋,英国供应部官员哈罗德·麦克米伦说:对苏援助是“我们的圣经”,“我们保证兢兢业业、逐字逐句地予以执行”⑶,表明了英国援苏的原则立场。1942年上半年,丘吉尔演说时坦率表示:“如果考虑到俄国为消灭希特勒、为我门共同的事业所做出的一切,我们为俄国所做的事太少。⑷”丘吉尔的歉疚之情表明了援苏的诚意,但却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英国便设法促成美国对苏更多的援助。美国1942—1943年对苏440万吨物资援助计划的成行,就是由于英国坚持的结果。且在美国实施对苏联一千多万吨物资援助时,英国克服重重困难,承担了运输、护航的主要责任,贡献非小。 其二,英国援苏更坚定了苏联抗德信心,促成了苏联与英国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在美国参战前,英国援苏消除了苏联对西方持有的深刻的不信任感,这种援助不仅解决了苏联前线的部分急需,更促成其与伦敦诸国流亡政府关系的改善。同理,互援是双方力量与信心的支持,对于双方坚决不妥协的对德斗争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政治上磋商协调达成谅解与合作。 大战期间,两国以求同存异为原则,通过首脑或政府要员间的沟通、会晤、磋商等方式,共同策划了打败法西斯的方略,实现了两国政治关系的转折和发展。期间,仅斯大林和丘吉尔间的往来信件就达504件⑸。在1941年7月签订的《英苏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的协定》中,双方保证不单独对德停战或媾和,直至彻底击败德国,这成为两国关系的转折点,标志着英苏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同盟。同时,由于苏联转入反法西斯洪流并成为事实上的抗德中坚,加上英美的协调,流亡伦敦的九国政府也迅速与苏复交。同年9月,英苏等11国在伦敦举行同盟国家会议,共同声明遵循旨在维护和平、正义,彻底摧毁纳粹的《大西洋宪章》的原则。这样,由于包括英苏在内的盟国的共同努力,反法西斯的战时大同盟得以形成,它体现了英苏及诸盟国的共同意志,也成为战时合作的大舞台。此后,英苏政治协商不断加强,1942年5月下旬莫洛托夫应邀访英,签订了有效期为20年的《英苏同盟合作互助条约》,它规定:两国在对德作战期间互相支援,非经双方同意,不得单独缔结任何协定或和约,初步达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并约定战后共同行动保卫和平。这一条约加强了两国的政治团结,其国家关系得到了空前发展。之后,通过1943年10月的莫斯科外长会议、同年的德黑兰会议,两国关系得到了巩固,表明英苏等“盟国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巩固和持久了”⑹。更为可贵的是在整个战争中,两国始终遵循了通过协商解决分歧、促进合作的原则,第二战场的开辟、联合国的组建、惩办战犯、德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波兰重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先后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上得到了解决。尽管当中亦有不快及至龃龉,但能求同存异,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 不仅如此,英苏还就有关实质利害冲突问题理智地达成妥协。如两国首脑在1944年10月通过谈判就巴尔干势力划分达成了秘密协定,即英国在南斯拉夫、匈牙利享有50%、在保加利亚享有25%、罗马利亚享有10%、希腊享有90%的影响,其他部分归苏联享有。这反映了双方在巴尔干地区的军事平衡,但这种平衡是在苏军已进驻罗、南的情况下做出的让步。丘吉尔认为是苏联给予英国的“特别的诚意”,“信守自己的义务”⑺的表现。因之,英(美)苏合作实现了共同的战略目标,不因矛盾打破战时合作。 (三)军事上较密切的战场配合。 德苏开战后,英国即从海上加强了对德国的封锁,组织北非战役,打击法西斯的北非力量。1941年冬,德军猛攻莫斯科,锐不可当,莫斯科岌岌可危。北非英军为了配合苏军行动,迅即向利比亚德意军发起“十字军行动”,促使莫斯科的部分德军移师地中海,隆美尔非洲军团又深陷利比亚沙漠之中,从而减轻了苏军压力,使莫斯科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尤其是1942年秋的阿拉曼战役与斯大林格勒会战密切配合、相互照应,沉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英军还参加了西西里岛战役及对意大利南部的进攻战,对于肃清德意北非军队、促使意大利退出轴心国,以分散牵制德军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使德国法西斯处于腹背受敌态势,有力地促进了苏军的反攻进程。同样,对于苏军而言,尽管主要是在本土作战,但它抗击的是最凶恶的法西斯——德国,牵制了德国法西斯军队主力,因此,对英国无疑是直接和最有力的配合与支持。“这场战争使英国无论在宗主国,还是在中东,都有了必要的喘息机会,以便整顿自己的武装力量”⑻,使英伦三岛在不列颠之战后能“风平浪静”。大战后期,苏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东欧德军,消灭了德军有生力量,配合了第二战场的成功开辟,使英美军队迅速推进德国腹地,对于最终摧垮法西斯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双方上述积极举动及重大胜利的获取,英苏首脑曾互相予以热烈的赞贺和高度的评价。 英苏军事配合不仅表现在军事行动上,而且还表现在战略方针的制定、重大军事行动的统一筹划部署上,如英苏美三国外长曾共同拟定、谋划过击败德军的计划。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合作是英苏二战期间关系的主流,由于合作而加深了理解与信任,由战前的对手转为盟友,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反法西斯力量。 那么,英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各异,积怨已久,为何能在大战中共释前嫌,携手合作呢?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同轴心国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致。就苏联方面而言,德国的背信弃义,撕毁了签订还不到两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二战初期的外交,终于对西方民主国家有了新的认识,并意识到法西斯是不共戴天之大敌,大战是民主与专制的殊死大搏斗。为了扭转德军闪击下被动挨打的局面,最大限度地争取盟友,孤立并打击法西斯,苏联愿意且必须与英国等合作互助。特别是就英国方面而言,援苏对其“命运”更为重要:首先,德苏战争爆发时,德国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区,震醒了英法绥靖政策的迷梦,使大英帝国面临着德国法西斯的全面挑战;德国入侵利比亚,对大英帝国中近东殖民地和海洋交通线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德国同时还加强了对伊朗、伊拉克的经济渗透与侵略,形成了对英国势力范围的全面争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危及了英国亚太地区的殖民地与自治领……帝国大厦行将倾覆。丘吉尔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感到处于危如累卵境地的英国,应该利用德军主力远离英国的有利时机,加强本土和中东防御;同时通过援助苏联、鼓励苏联的对德行动,以牵制德军,防止德国打败苏联后再挥戈西进,直捣英伦三岛。其次,援苏有助于维持英苏战时同盟,冰释苏联自30年代后期集体安全努力失败后对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深重顾虑和敌对态度。再次,可以一箭双雕:一方面可利用苏联力量击败德国,掘法西斯之墓,减少英国的牺牲;另一方面可使苏联在对德战争中削弱,“躺在手术台上”,从而为英国继续执欧洲大陆之牛耳,乃至主宰世界事务扫除障碍。因而,英国主动援苏,甚至亦不惜作出牺牲、付出代价。深谙韬略的丘吉尔真切地道出了其援苏主旨之一:“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为了我们的利益的事。”⑼ 二、不同的国家利益与战争目的,决定了英苏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其缓急程度随着二者所受威胁之变化而变化。 苏联参加二战的目的是:打败德国法西斯,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建立有利于自身的战后安全体系。英国参加二战的目的是:铲除德国法西斯,借机削弱社会主义苏联,重振大英帝国雄风,建立以英国为主宰的欧洲新秩序。二者在打败德国法西斯这点上是共同的,这是携手合作的前提和动力。但二者国家利益不同,意识形态有别,积怨已久,陈见颇深,因而在其合作的统一体中,不可避免地存有矛盾与分歧。随着战争主动权移至盟国手中,矛盾也初显端倪,待胜局已定,矛盾亦愈演愈烈。反映在盟国三强中,在一些利害冲突上,英国或单独或联美抗衡苏联,从而播下了战后不和的种子。具体表现在: (一)关于第二战场问题。 开辟第二战场是对德作战之需要和英美应尽之义务。面对德军的凌厉攻势,苏联在1941—1942年间强烈要求并一再敦促英美盟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军压力,加速对德战争的胜利。对此,英美均以各种理由拒绝,直至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三方才达成于1944年夏天实施的协议。但在登陆选址上,英国又与苏、美相左,反对苏联主张、美国同意的从欧洲西岸登陆的作战方案,单独炮制了所谓“打击鳄鱼腹部”的“巴尔干方案”,旨在先于苏军进入巴尔干。第二战场的迟延开辟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受制于英美的政治战略:苏联是英国强大的政治宿敌,其在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使英国忧心忡忡,它认为苏联必定成为威胁它战后左右欧洲大陆的最大障碍。因此,英国指望苏德相互厮杀,两败俱伤,从中保存自己实力,以获取战后有利的国际地位。“巴尔干方案”更反映了战后英国要称霸欧洲的意图:希望打进巴尔干后可以跟南、希、土及中东、北非连成一气,保住东南欧势力与东地中海及中东的传统利益,以使从博斯普鲁斯海峡,经地中海,到苏伊士运河,达远东的大帝国生命线,牢牢控制在英国手中。因为英国的这一如意算盘,也将损害美国的战后利益,故美苏联合抵制,使该方案流产。 “英国人和美国人非常精明,直到他们认为军事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才渡过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⑽。1944年上半年,当苏军向西推进,席卷东、中欧时,英美盟军马上开辟了第二战场,并迅速向西欧强攻,旨在打败德国后,“占领更多的地盘”⑾。二战甫停后,英以所占地盘与苏联讨价还价,这一“冷战”事实证明英国始初削弱苏联的动机。如同斯大林指出,英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态度,是其自拿破仑战争以后,无力只身介入欧洲事务,便采取先让别人打,待大局已定,再安稳介入,坐享其成的策略。19世纪晚期的德国首相俾斯麦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的政策永远是这样:在欧洲大陆上找一个用自己的拳头去保护英国利益的傻子。”⑿二战中英国的对苏外交仍受这种半个多世纪以来政策的影响。 (二)关于对德国处置问题。 首先,在分割方案上双方分歧相距甚远:英国始初只主张鲁尔、莱茵国际化,将南德与奥、匈等中东欧国家建立一个多瑙河联邦;苏联则坚持对德进行分割占领,主张使德国成为非工业的农牧业国家,以防德国的再生与东山再起,消弭其安全的隐患。在莫斯科三外长会议、德黑兰会议与1944年丘吉尔访苏时,英国一再抛出自己计划,均遭苏联否决。雅尔塔会议上,英国新抛出的消极分割方案与苏联的积极分割方案直接顶牛。因此时大战指日可胜,英国已在考虑如何利用未来的德国对付战争中不断强大起来的苏联了,正如美国外交家波伦指出的那样:丘吉尔觉得“欧洲需要一股力量来消除苏联的势力,实际上是赞成让一个统一的德国和法国担当起这项任务”⒀。后因德国投降在即,战局已定,分割之势不可逆转,双方才认定了分区占领的事实。 其次,围绕德国的赔偿问题,苏联谋求德国最大限度的赔偿,以避免像20年代那样,不但对德制裁不力,反使德国经济迅速复活,因而,苏联提出德国赔偿200亿美元,并应享用一半,其中10%-15%应从西方占领区获取。英国虽也期望获取赔款,但反对苏联方案,它唯恐把沉重的赔款强加给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德国,会引起革命、社会骚乱,更不愿苏联获利太多。为此,斯大林与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发生舌战,在波茨坦会议上相互指责乃至嘲讽,后经讨价还价才达成妥协。但是,德国问题一直成为战后苏与英(美)矛盾、“冷战”"的焦点之一。 (三)关于波兰问题。 波兰沦亡后,其国土分别被德苏占领大战后期,波兰的复国与重建被提到日程并成为盟国关注的焦点,苏英尤甚。苏联总结历史经验,认为波兰是其安全带上关键的一环,极力谋求以使波兰成为自己防德的屏障,避免在未来的战争中再度成为德国直接进攻的目标。斯大林认为,“波兰应当是强盛、又友好”的苏邻,他想以德国领土为代价换取苏联东方战线的合法化,并认为:“这关系到俄国的重大利益。⒁”而英国却“希望看到波兰成为一个对抗苏联的‘欧洲斗士",或至少不依附苏联”⒂。可见双方战略大相径庭。因此,围绕波兰问题英苏经过多次谈判,针锋相对,鸿沟颇深。其中波兰领土与政权问题是矛盾的核心。关于重建后的波兰政府.英国只承认流亡政府,诋毁、抵制苏联境内的临时政府,而苏联则坚持由其支持和卵翼下的临时政府为基本力量组建政府。双方不可更改的态度在雅尔塔会议上充分展现。关于波兰东西疆界问题虽达成妥协,但关于其西部疆界划分,以尼斯河的东端或西端为界,仍各自固执己见,互不相让,成为一个历史悬案,使得波兰疆界问题又成为自18世纪以来骚扰欧洲的一个不安定因素。 上述英苏在德、波问题上的矛盾,从根本上反映出两国不同利益与战略目标。谙熟政治韬略的丘吉尔深深懂得:欧洲是大国争霸的重点,英国未来的争夺对手必定是苏联,要使对苏竞争取得优势,确保英国在欧洲的盟主地位,必须穷其所能,遏制苏联在东欧的势力,因而在地理位置上对抗的起点越靠近东欧越好。1942年10月,丘吉尔在致外长艾登信中说:“我们必须承认:我的思想主要在欧洲,恢复作为现代国家和文明之母的欧洲的光荣。假如俄国的野蛮主义蹂躏了欧洲古老国家的文化和独立,那将是一场不可估量的灾难。⒃”其与苏联争夺欧洲的野心跃然纸上。“霸王计划”实施后,英国急切想闯进中欧、遏制苏军,连罗斯福也承认英国“迫切地想打进中欧,使红军无法进入奥地利与罗马尼亚,假如可能的话,甚至连匈牙利也不让红军进入”⒄。这是世人皆知的事。那么,苏联谋求东欧的势力范围,是想利用其在战争中膨胀的实力向欧洲心脏地区伸展,进一步拓宽势力范围,以便在与英等西方国家的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而在德波问题上,苏联原则坚定、态度强硬。德波问题成为战后冷战的“潜因”。 (四)对伊朗和阿富汗的争夺。 1941年8月,苏英军队分别从北南对伊朗实行军事占领,并迅速肃清伊境内德军力量,以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军事物资补给线。10月,双方又共同努力进军阿富汗,驱逐了轴心国势力。此后,又成立了中东补给中心(The Middle East Supple Centre),统一协调、管理、筹划和解决中东补给。但苏联出于国防安全需要,还欲使南邻的土耳其、伊朗受其卵翼,因而对其伊朗北占五省实行文化政治合二为一,加强军事控制,使之“纳入他们安全体系的‘铁幕"之内,对英美文武官员接替上述地区,甚至是为了办理与共同的战略部署密切相关的事务,都面有难色”⒅。英国则千方百计试图冲破苏联竖起的“铁幕”,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一再拒绝通过伊朗给苏联援军,企图借机取代苏联控制伊朗。此后,双方形成僵持之势,并针锋相对地角逐伊朗的石油开采权,这些都预示了战后双方化玉帛为干戈的“冷战”关系。 综上所述,共同的命运、别无选择的战争处境,促使英苏二战中的全面合作;而不同的战略利益使两国又矛盾斗争。法西斯大敌当前,民族存亡攸关的现实使合作成为主导,成为任何一已私利不能打破的主流。二战中的英苏关系说明: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共同的。根本利益的选择上,可以求同存异、携手合作、平等互助、互利互惠;但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始终是高于一切的。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合作只能以平等、互惠为基础,不允许搞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这也许是当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以资借鉴而不可忽视的。 注释: ⑴⑻1941年6月23日《泰晤士报》。转引自秦衡允等译,[苏]费·格·特鲁斯基:《英国现代史》,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49页。 ⑵⑹⑼方连庆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66、471、555页。 ⑶麦克米伦:《战争狂飚(1939—1945)》,纽约,1968年,第100页。转引自时殷弘:《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对苏租借援助》。《上海学刊》(南京)1996年第3期。 ⑷戈尼昂斯基等编:《外交史》卷4(中译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32页。⑸张海麟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与教训》,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页。 ⑹W.H麦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他们的合作与冲突(1941—1946)》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819页。 ⑽ B.L.Montgomery:ThepathtoLeadershipLoudon.1961.P.P.201-204。 ⑾刘陵、洪育沂主编:《国际关系史简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59-260页。 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缩微胶卷、苏联、第一部分,942—1946》,转引自《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第38页。⒀波伦:《历史的见证》,纽约,1973年,第183页。 ⒁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6页。 ⒂安德尔斯:《流亡的军队》,伦敦,1949年,第210页。 ⒃解力夫:《临危受命——丘吉尔》,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70页。 ⒄朱贵生等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8页。 ⒅乔治·柯克:《战时中东》,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页。 《历史教学》2001.4.
2023-07-15 20:40:471

苏溪到赤岸考试中心怎么坐车

苏溪到赤岸考试中心可以这样坐车: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1、坐公交车:在苏溪汽车站或苏溪市场站乘坐往赤岸的公交车,如K892、M902等,到达赤岸后步行即可到达考试中心。2、打车或自驾:可以在苏溪租用汽车或打车前往赤岸考试中心,大约需要行驶30公里,行车时间约为1个小时左右。
2023-07-15 20:41:091

雅尔塔会议讲的是什么?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同盟国三个大国美国、英国和苏联的首脑,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举行的一次会议。因为会议的是在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因此被称为雅尔塔会议。的内容。这是一个制定战后国际新秩序和大国利益分配的会议,因为它侵犯了许多国家的合法权益,也被许多国家称为分赃会议。会议背景1941年,德国和日本打算发动一场统治世界的战争,但被盟军的抵抗打败了。到1945年春天,法西斯主义结束了。无论在欧洲还是亚洲,盟军胜利在望,德日灭亡进入倒计时。不同的是,相比之下,亚洲战场的形势更加严峻,日本法西斯更加难以对付。等待盟军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也就是说,日本比德国更顽固,日军更疯狂,占领东京的道路充满了困难和障碍。日本要认输,需要付出比欧洲更惨痛的代价。所以,美国并不想独自承担这个代价,而是希望苏联废除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的《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加入对日战争,即出兵东北,将日军牵制在中国境内,缓解美国进攻日本时面临的压力。战后如何面对欧洲国家被苏联占领的现状,如何处理和惩罚德国,如何处理德国占领的领土,战后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如何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等。在这些问题上,盟国立场不一致,甚至存在严重分歧。大家一定要求同存异,达成妥协;会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较量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希望在地中海举行会谈,但现在苏联有了挑战美英的资本,绝不会让步。斯大林认为,为了显示苏联的大国地位,谈判必须在苏联境内举行,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为了大局,英美领导人不得不迁就苏联,接受斯大林的思想。三国首脑各有算盘,目的不同。罗斯福的目的是游说斯大林参加抗日战争;丘吉尔希望被苏联占领的国家的人民能够自己做决定,选举自己的政府;斯大林希望巩固苏联的成果,把苏联占领的领土变成苏联的势力范围,牢牢控制东欧各国。另外,如何管理战后的德国,三国也需要有一个方案才能达成共识。在那次会议上,关于联合国所在地的争端最为严重:斯大林坚持苏联有16个共和国,应该有16个席位。罗斯福听到这个消息后说:“我的天,告诉葛罗米柯(当时苏联驻美国大使兼首席谈判代表)我们绝对不能接受这个提议。”丘吉尔说如果这样的话,几十个英国殖民地,几十个美国州应该有很多席位。罗斯福说:“如果我们给一个国家一票以上的代表权,那么我们就违反了每个成员只能有一票的规则。”经过多次角逐,苏联可以有三个席位,即苏联、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原则上,苏联和英国也允许美国拥有三个席位,但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给那两个席位都不好,所以美国在联合国一直只有一个席位。会议成果经过反复讨价还价,三国分别做出妥协,在会上达成三点共识。1.德国发动战争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其军队无法保留,领土被盟国占领。第二,联合国成立,美国、苏联、英国、中国、法国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第三,作为参加战争的交换,苏联获得了以下好处:可以派兵占领日本领土的北方四岛;蒙古脱离中国,正式成为一个国家。大连港国际化,苏联租借旅顺港作为海军基地。苏联和中国联合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4.承认苏联在被占领东欧国家建立的亲苏政府,不再要求东欧国家人民自由选举政府。英国仍然秘密与苏联达成协议,承认苏联占领罗马尼亚,但苏联承诺不干涉希腊事务。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会议意义和影响这次会议弥合了英、美、苏之间的分歧,暂时巩固了三国联盟,协调了盟国对德、日的作战立场和政策,加速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灭亡,为欧洲和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作出了贡献,奠定了战后欧洲和世界的政治格局。会议最关键的是没有邀请中国参加会议,反而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蒙古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2023-07-15 20:41:314

在二战后期,为了共同对付法西斯,苏,英联合召开了哪些重要会议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影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援助,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年2月,反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2023-07-15 20:42:322

雅尔塔会议最后结果怎样?

  Yalta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雅尔塔会议(“克里木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首脑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苏联)。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 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2023-07-15 20:42:422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会议时间为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背景  随着反法西斯德国军事行动的发展,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问题需要迅速解决,特   雅尔塔会议  别是应该制定盟军在反希特勒德国战争最后阶段的协同一致的军事行动计划,处置战败的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对日作战,实现战后世界国际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客观上愈加迫切地需要三大盟国举行新的最高级会晤。1944年7月19日,美国总统正式提出了举行新的最高级会晤的建议。罗斯福致斯大林的信中写道:   “鉴于事情进展得如此迅速和顺利,我认为应该尽快由您、首相和我举行一次会晤”。丘吉尔同意这种想法并确定会晤日期在1944年9月第二个星期左右,以苏格兰北部作为会晤地点。斯大林在1944年8月2日给罗斯福的信中写道,“遗憾的是……与我们前线战事有关的情况使我不能指望有可能在最近举行这种会晤”。9月11-16日魁北克会议之后,丘吉尔和罗斯福再次向斯大林建议举行三方会晤。9月30日斯大林在给丘吉尔信中写道:“从我们共同事业的利益出发,我对此极为重视。但是,就我来说,我不得小作一点保留。医生劝我不要作长途旅行。在一定时期内,我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10月,丘吉尔启程去莫斯科,罗斯福虽然“完全理解”丘吉尔同斯大林举行会谈的“愿望”,但他表示关心在莫斯科可能讨论每一个问题。罗斯福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我坚信,我们三人,而且只有我们三人才能够找到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的办法”。他把即将举行的莫斯科会谈看作是“三巨头”会议的预备会议。斯大林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写道;“我希望这次莫斯科会谈也有助于我们三人会晤时就我们共同关心的一切迫切问题作出具体的决定”。   莫斯科会谈之后,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来往信函中就召开新的三国最高级会议问题交换意见,决定“三巨头”会晤于1944年11月在苏联沿海岸举行雅尔塔会议。由于罗斯福总统就职典礼,会议延期到1945年1月底至2月初在克里米亚举行。根据丘吉尔的提议,确定会议代号为“阿尔戈航海者”。罗斯福明白代号暗中的含义,对丘吉尔提出的“阿尔戈航海者”的名称特别欢迎。该代号名称,依据传说一些古希腊的勇士曾到黑海沿岸去寻找金羊毛的故事。雅尔塔会晤就是美英两国领导人到黑海沿岸来寻金羊毛的机会。苏联对当时在西战场陷入困境的盟军的援助,以及最终同意对日作战就是金羊毛(King sheep wool)。  环境和气氛  1944年12月,德军在西战场的阿登地区(比利时)对盟军发动了强大的反攻,美英军队陷入了困境。1945年   雅尔塔会议  1月6日,丘吉尔不得不向苏联求援。1月12日,苏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的整个战线上连续不断地给德军强有力的打击,德军被迫停止了在西线的进攻,缓和了阿登地区盟军的处境。在1月战役中,苏军朝柏林方向推进500公里,2月1日已达奥得河的屈斯特伦地区,进入了德境,从而为继续进攻取得了有利的战略地位。从欧洲战场的全局看,最后击溃德国的日子已经在望。这时,英美两国在太平洋和东南亚集结了大量海空军,但要进攻日本本土,其兵力明显不足,这就激发了美国政府要抓住苏联“金羊毛”的企图。正如罗斯福在三大国“巨头”会晤“提要”中所述:“为了击败德国,我们应该有苏联的支持。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为了同日本作战,我们更是绝不可没有苏联”。罗斯福“决心争取在雅尔塔得到”苏联关于参加远东战争的“书面保证”。2月2日,美英两国领导人前往克里米亚的雅尔塔途中,在马耳他岛讨论了有关结束对德、日战争的一些问题。丘吉尔强调不宜“让俄国人占领的西欧地区超出必要”,对是否要执行早先通过的艾森豪威尔计划上与美国代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丘吉尔的坚持,决定把原先准备调往其它地区的一些军队仍继续留驻地中海。丘吉尔矢志不做“大英帝国的掘墓人”,他认为地中海也是英帝国的一部分。丘吉尔令其军队干预希特勒的内战,必要时可以在希腊首都“象在一个被征服的城市那样”行动。罗斯福曾抗议英国在希腊的行动,但没有防止它。美国的专家认为,当时正在出现的英苏冲突有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罗斯福决意要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斯大林对罗斯福表现得很尊敬,并在觥筹交错之中加紧同丘吉尔斗智。罗斯福充当不列颠和苏联之间的仲裁人,可是却常常在一些完全合乎苏联心意的措施上实行退让策略。  会议内容  战后处置德国问题  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波兰问题  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远东问题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联合国问题  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   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 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会议协议内容  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   德国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   红色部分为东德,绿色部分为西德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   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   在南斯拉夫,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   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   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主要人物  三个巨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罗斯福  (1882.1.30—1945.4.12)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30—1945.4.12),一直被视为美国   罗斯福  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期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曾赢得美国民众长达7周的高支持率,创下历史记录。他是身残志坚的代表人,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生于纽约。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一个百万富翁。母亲萨拉·德拉诺比父亲小26岁。罗斯福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执政后,以“新政”对付经济危机,颇有成效,故获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选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美国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对希特勒采取强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国。1941年底,美国参战。罗斯福代表美国两次参加同盟国“三巨头”会议。罗斯福政府提出了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并得到了实施。罗斯福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构想,也得到了实施。63岁时由于脑溢血去世。  温斯顿·丘吉尔  (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   丘吉尔  1965年1月24日),政治家、演说家及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公认为世界上掌握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1908年9月2日,丘吉尔与出生贵族却家境贫寒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尔结婚,当时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大约有1400人出席了婚礼,国王还向这对新人赠送了一根刻有马尔巴罗家族族徽的手杖。丘吉尔一共育有5个孩子:戴安娜(后来成为一名电影演员)、伦道夫、莎拉、玛格丽特(夭折)和玛丽。其中莎拉后来成了一名电影演员,伦道夫则踏入政坛,成为一名保守党议员,但是却不如他的父亲那样成功。   丘吉尔是一名优秀的作家和历史学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六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还创作了《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 、《英语民族史》 等多部小说和回忆录。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此外他十分喜欢绘画,年轻时曾有多幅作品在拍卖会上被买走。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1879─1953)   斯大林 (Иосиф.В.Сталин),(1879─1953),原姓朱加什维利,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马   斯大林  克思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政治家,此外,斯大林还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之一,以及共产主义五大人物之一。(其他四位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其所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二十世纪的世界产生了影响。斯大林先后出席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同美、英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为二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成为了反法西斯同盟中最著名的领袖之一。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被迫无条件投降。斯大林于胜利后被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苏联大元帅军衔。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展到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共产党政府,变成苏联的卫星国。从此铁幕落下,美国和苏联开始四十余年的冷战。   1946年3月,斯大林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10月,他又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享年73岁。他的遗体被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1961年10月,苏共22次代表大会关于将斯大林的遗体搬出列宁墓的决议,被掩埋在红墙旁边。他的著作编为《斯大林全集》。  雅尔塔会议意义  对于苏联  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雅尔塔会议  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战后和平与安排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同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规定: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 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  战后格局  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雅尔塔会议纪念币  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更是绥靖政策又一次发展到高潮的标志(见远东慕尼黑阴谋)。 同时也通常被看成冷战的标志。  历史评价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它协调了苏联与美英之间的关系,取得了相互谅解,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有利于动员盟国全部力量,最终打败德日法西斯,对战后一些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一定的安排。但是,在牵涉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主权利益问题上,违背了世界各国平等合作,尊重主权完整的原则,有大国主宰一切的强权政治表现。
2023-07-15 20:42:535

二战中罗斯福与斯大林如何谈判才决定斯大林出兵日本的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1、维持外蒙古的现状。2、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3、大连商港国际化。4、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5、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州完整的主权。6、千岛群岛交予苏联。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2023-07-15 20:43:173

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采取的军事行动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消灭了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进入了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的千岛群岛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2023-07-15 20:43:261

爱人同志剧情分集介绍

剧情分集介绍:第1集大革命前夕,岭南小镇惠平的沈家迎来了贵客,塘西麦家少爷麦耀棠。这麦耀棠刚从法国留学归来,与沈家小姐沈碧青是从小定下的亲事,此次麦少爷学成归来是专程来拜见岳父岳母的,也特来商定婚期。沈小姐悄悄地来客厅偷看了麦少爷,虽没有正面看见人,但听他开明进步的言论还是挺满意的。第2集侥幸避过督军府里的搜查逃出麦家的沈碧青和陈桂二人化装来到惠平,在沈府门前见到了留下来要等女儿的沈夫人,她被督军府里的人押走了。第3集沈梦苏随那位所谓的梅姨,其实是咏春楼的梅兰,一走进那僻静的大宅子里就被打手们捆绑了起来,关进了一个房间。恰好外面临街正有欧阳春晓组织的坤雅女师的学生们的宣讲,沈小姐在房子里能听到欧阳春晓的声音,可是,她大喊大叫欧阳春晓的名字,外面的欧阳春晓却听不到。第4集虽然沈梦苏越看越觉得这个麦先生很像麦耀棠,但毕竟不敢确定。于是忘情地站起来问欧阳春晓麦先生名字叫什么,欧阳春晓告诉她,麦秋实,这才让她安静了下来。麦秋实的演讲很成功,欧阳春晓把沈小姐介绍给麦秋实时,麦秋实亲切地与她握手,她却呆呆地发愣了。第5集沈梦苏看到“棠”字后便问麦秋实是不是还有别的名字,麦秋实否认了,他说这个字典是他从书摊上买的,“棠”可能是字典的原主人的姓。第6集确认了麦先生就是麦耀棠后,沈小姐对他的恨哪里是麦耀棠说几句对不起所能化解的。害死了母亲,吓走了父亲,使自己原本幸福的生活一下子家破人亡、逃亡异乡。第7集麦秋实承认了他回来成婚就是为了完成杀掉林粤昌的任务的,但连累沈麦两家的惨剧确实是始料不及的。沈小姐不听麦先生的解释,她说她不懂什么革命,她只知道她的阿妈不该死,害得她家破人亡的是麦耀棠,她从今往后再也不愿见到麦耀棠了。第8集麦秋实和沈梦苏的争吵引来了楼上的欧阳启泰,老董事长请麦秋实到他的仓库里看一看,这里堆积了许多货物,再不运出去、运到各个工厂里去,各个工厂就可能倒闭,那么,各工厂里的工人就有可能失业。第9集沈梦苏在一旁等着,他想等外国巡捕离开后再去投信,不过这时候区达铭正好来信箱里取信,梦苏便毫不犹豫地把信直接递到了区达铭的手里。第10集沈梦苏不演了,袁昌这个导演犯了愁,师郁是裹的小脚不能演,这时候,潘如梅正好来毛遂自荐要演秋的角色,袁昌同意了。可是,潘小姐演技随意,根本没有理解剧情。第11集挖完竹子回到学校,欧阳春晓来到麦秋实的办公室,她深深地爱着麦先生,不能让沈梦苏时时地牵走麦秋实的心。她向麦秋实说,那竹子是她砍的,目的就是不想让麦先生就是在毕业后也能时常看到竹子想到沈梦苏。第12集北伐战争开始,十万国民革命军开赴湖南前线,一场大战犹如狂风骤起,炮火硝烟,弥漫了半个中国。原本被派到师部的麦秋实主动要求去了前沿作战部队,正好来接他的是袁昌,二连连长,最前沿的部队了。第13集沈梦苏是晕针,看见人家打针就会晕过去。欧阳春晓把她抬下战场后,就不再让她上前线了,她闲不下来去医院里帮忙,可是一见到针又晕过去了。第14集麦秋实定下来要救援袁昌,但又牵连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敌人还在火车上的援兵,他们的人数也不少,如果正好赶来,别说解掉二连的围,连麦秋实他们去的援军也要被敌人再围起来。第15集沈梦苏正找得痛苦不堪几近绝望时,忽然看见了一支钢笔,那肯定是麦先生的,战场上带着钢笔的还能有谁。梦苏拉开他身上的一个个尸体,发现麦秋实还活着。第16集到处寻找欧阳春晓的欧阳启泰夫妇正好遇见刚从照相馆里出来的麦秋实和沈梦苏,麦秋实从春晓留下来的信里判断出春晓应该去了荔湾湖,不好,她要寻短见。第17集反动派又制造血案了,工人们抬着死难同胞的尸体来到政府门前请愿,可现在无人过问。从老谢那里出来,沈梦苏在街上一个人走着,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第18集袁昌对麦秋实的巨大改变有点不敢相信,他知道当年麦秋实可是个共产主义的忠实信徒,这会儿怎么一股脑地把什么都辞了跟春晓过日子了呢。麦秋实告诉他是一场北伐战争改变的,一场战争能改变许许多多的事与人。婚后的生活,欧阳春晓开心的时间不长。第19集沈梦苏正在整理材料时,有人敲门,来人地陈桂,上级组织派她来到区达铭和沈梦苏的家,她要时常住下来当他们与其他联络点的联络员,身份是沈梦苏的表姐。第20集区达铭和古大章为广州起义在做武器上的准备,区达铭到了乡下,靠卖艺联络农会人员,找到一个叫阿顺的,他的阿妈不让他再跟着共产党人走了。第21集欧阳启泰夫妇等着麦秋实和春晓小两口回家来,可一直等到吃饭了也没有看见人影。其实,春晓要秋实跟她一起回他们家看看,春晓说她爸妈,该万分担心他们俩的安危了。第22集敌人在整个广州市搜捕起义者,把抓到的没有撤离的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武装人员统统枪毙,广州城风雨如晦,霎时变得天昏地暗。等不到沈梦苏的麦秋实只好在欧阳春晓的带领下来到了欧阳家,欧阳启泰很生气他们的不回家门,让爸妈担心他们的安危。第23集沈梦苏的巨大变化,欧阳春晓怀疑到区达铭身上,麦秋实不相信。在春晓向梦苏询问她的变化原因时,梦苏还是不提一字,只一味地撮合麦秋实和春晓他们俩。第24集沈梦苏说春晓是个好姑娘,把麦秋实交给春晓她放心。春晓心里明白,感情哪能像物件一样呀,说转让就能转让得了的吗。小姐妹正相拥而难过,区达铭回来了,挨了春晓一巴掌后听说梦苏怀孕了,这个无耻的小人竟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大喊着喜事冲进了屋里。第25集沈梦苏时常肚子疼,可能是动了胎气,要早产,组织上为她找到了一家私人医院。麦秋实经过侦察,袁昌对区达铭的关押与监管非常严密,越狱与劫狱根本不可能,营救区达铭只有另想办法。第26集怪袁昌在党国大业与儿女情长方面没有分清轻重,要撤换掉他,让穆非去管管区达铭这个案子。袁昌知道穆非才是冷漠与残忍的,忙申辩,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清醒的,救孩子只是出于人道主义,对党国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第27集麦秋实告诉阿桂,她在医院里的身份非常重要,要阿桂一定多观察、多留意一些情况。欧阳先生的病情已有好转,潘医生答应跟踪治疗,这让春晓很高兴。第28集让沈梦苏假死的奇招失败了,就失败在那个药瓶上,冬眠灵,护士们不知道,所以就给揭穿了。沈梦苏醒来说这事是她与麦秋实所为,与潘医生无关。第29集袁昌穿一身便服来到了赵家药铺,他是来专程会会区达铭的。区达铭见到袁昌很是吃惊,他这几年以为摆脱了袁昌的控制,党组织已经不与他联系了,也没有再派过他什么任务,沈梦苏也不让他养儿子,连看也不让,她一个人带着儿子走了。第30集沈梦苏无奈地来找欧阳春晓,此时的春晓对革命对共产党已经没有一点热情了,完全变成了一位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了。从欧阳家出来,心急如焚的沈梦苏遇到小远不听话,她也伤心地留下了眼泪。第31集陈桂还是装病不愿意出发去长兴站工作,她一会儿头疼,一会儿又身体不舒服,麦秋实也拿她没办法。难怪她是那么爱着区达铭,他们俩一样的脾性,物以类聚。沈梦苏坚决与区达铭分开住,区达铭赶过去在梦苏租住的房子里还要纠缠,沈梦苏拿笤帚赶走了他。第32集麦秋实与沈梦苏谈了她的工作变动的事,梦苏愿意去长兴站,她说只要不与区达铭在一起工作就行。沈梦苏问到欧阳春晓真的不愿意再为党工作了吗。第33集麦秋实向黄启布置了新的任务,那就是为正在艰难地反围剿的苏区军民筹集食盐,黄启接受了任务并保证完成。事后,黄启向麦秋实提出了一条意见,说麦秋实与沈梦苏的关系不正常。第34集麦秋实和沈梦苏两人在雨中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深情地看着,麦秋实发誓,这次任务完成后,他要向上级反映,解除他和欧阳春晓、沈梦苏和区达铭之间的不合理婚姻关系。第35集麦秋实和沈梦苏来到广州,先去见了欧阳春晓。如今的春晓与潘卓南一起开起了一所集治病、康复疗养于一体的颐养院,生活得非常幸福。当年为了救沈梦苏他们,潘卓南帮助了麦秋实,导致他的宏济医院倒闭。后来与春晓相识、相爱,才创办了这所颐养院。第36集麦秋实对袁昌说,他很佩服袁昌的自信,但他麦秋实是粤东地下党领导人,袁昌告诉了他这些,麦秋实问,难道就不怕中共党组织改变策略吗。第37集麦秋实和一个队员把病人送去医治,吃了中药后有所好转,但没有治愈。麦秋实便带着病人来到红军的一个战地医院,他哪里知道区达铭已经先他一步到了闽西向保卫局诬告了他,苏区现正在贴出通缉令缉拿他呢。第38集保卫局局长大怒,说麦秋实什么都不说就是心里有鬼。麦秋实说要他交代问题一是等老谢回来,二是要中央交通局的领导来问。羞恼成怒的那位局长大叫这是负隅顽抗,然后拂袖而去。第39集沈梦苏只好说,老区我求求你了,但小人就是小人,无耻是小人的天性。区达铭再用麦秋实犯的错太大了来吓沈梦苏,进而又想欺负她,一直在门外听着的陈桂这时冲进来,她不但没有看穿区达铭的丑恶,更不去判区达铭的错,反过来打沈梦苏一个耳光,大骂沈梦苏不要脸。第40集无论沈梦苏如何解释、如何承诺为他保密,甚至一再恳求,但拥有大船的余良顺就是不愿干了,他怕像余嫂子、邝阿才那样死去。第41集袁昌告诉区达铭,等麦秋实出来的那一天就是他区达铭灾难的开始,事情走到这一步,无论你区达铭愿不愿意,都得去干掉麦秋实,这也就是一个叛徒的悲哀。第42集又经历了一次生死磨难,麦秋实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同时也更加清楚了自己是多么的依恋沈梦苏,多么的爱沈梦苏。第43集麦秋实和沈梦苏来到了汕头站,周会计和姜大夫很是高兴。区达铭去了广州,说是有重要任务。紧接着,陈桂带着小远也跟了过去。麦秋实很是奇怪,便决定去广州。来到仁达药店总店见到了区达铭,区达铭自然是很吃惊,也很慌乱,他刚从袁昌那里回来。第44集陈桂问到区达铭为什么会与袁昌在一起,区达铭还是说是工作。陈桂实在不信与敌人在一起还有什么工作可言,他们干的就是秘密工作,你死我活的。第45集这个区达铭太毒太坏了,老胡说,经过区达铭的大肆宣扬,有的同志说叛徒的话不可信,但也有人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就有了都排斥沈梦苏的局面。第46集沈梦苏在长兴受苦,麦秋实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吃不香、睡不好,总是梦见梦苏遇到危险。梦苏举步维艰地上山采药,有一次遇到了土匪,幸亏她躲避的及时才侥幸逃过一劫。第47集古大章通过多日来的体会与感受,认为沈梦苏决不会叛变,决定相信沈梦苏。因为古大章的身负重伤,组织上不知道,他所送的经费迟迟不到,上级领导会着急的。第48集沈梦苏大叫着,只要区达铭有种放了她,再给她一把枪,她说她先开枪打死区达铭,然后再让区达铭的手下打死她,她宁肯死也不愿意见到区达铭。第49集麦秋实要带沈梦苏、古大章、小远和陈桂他们走,可是沈梦苏坚决不离开长兴,春晓说他们都在担心梦苏在这里吃苦,梦苏说她不觉得苦,她有她的想法,她要在这里做出成绩,让党和同志们相信她从来没有背叛过革命。第50集受了伤的沈梦苏被苏区红军救治好了,上级命令麦秋实随红军战略大转移北上,而沈梦苏要留在这里继续领导我党的地下工作。欧阳春晓赶来把小远接走了,这样更有利于沈梦苏的工作。麦秋实不无伤怀地说,他们俩又要分开了,沈梦苏答应秋实,她将永远等着他,他们是爱人,也是同志。
2023-07-15 20:43:341

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是什么?

1945年2月11日,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秘密签订《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 ,即《雅尔塔协定》。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作战。为此,美、英两国答应苏联提出的下列条件: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苏联重新取得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丧失的俄国以前的权益。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交还苏联;乙、大连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丙、设立一个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丁、千岛群岛交予苏联。上述规定由美国总统采取步骤,以取得蒋介石同意。苏联还表示同意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友好同盟条约。
2023-07-15 20:43:524

为什么雅尔塔会议——课本上的伟大事件,现实中无奈的出卖呢?

因为中学的教材课本,对于大多数的历史事件都是带着“美化”作用的。雅尔塔会议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上被称赞为和平的开始,但现实是这场会议只是二战后列强的一次分赃会议罢了。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愤怒的对此表示:雅尔塔会议只是一个分赃的会议,它充满了暗箱操作。那么,真实的雅尔塔会议到底是怎样的呢?1,由美苏主导的分赃会议1945年2月4日,雅尔塔会议于苏联雅尔塔正式召开。当时的美苏还没有到冷战时期的对峙时期,甚至还有不少利益的相同点,而英法此时依旧坐拥着庞大的殖民领土。只要给英法充足的时间,英法就能利用庞大的殖民地迅速回血,到时候世界可能会重新回到殖民帝国英法与美苏并列的格局。因此对于这场会议的主导者苏联与美国来说,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如何处理法西斯国家战败后的问题反而是其次的。如何肢解两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让世界的主导权真正回到美苏手里才是重点。因此也就有了法国总统戴高乐对这场会议的评价:这是一场分赃会议。2,雅尔塔会议中损伤了谁的利益?历史课本中的雅尔塔会议,大多数描述可能是关于如何加速法西斯国家的战败,让世界重归和平这点。但实际上,雅尔塔会议是一场通过美苏间的商议,重新划定世界格局的会议。英法是这场雅尔塔会议中的最大失败者,战后它们几乎丢了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光荣的从世界霸主的位置滚了下去。而我们在雅尔塔会议也有不小的损失——中国承人外蒙古的独立,并且将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以及将旅顺港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代价。当时的我们虽然名义上也是战胜国中的一员,但这场会议中的话语权终究是谁的枪杆子硬谁说了算。因此这场会议中的美苏压根就没考虑多少我们的战胜利益,毕竟当时的我们还只是个农业国,甚至没有美苏的援助估计日本人都没那么容易投降。所以,我们在这场会议中几乎说不上几句话,而英法虽然比起我们好点,但殖民地不也没了吗?3,雅尔塔会议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二战过后,世界确实进入了短暂的和平状态,但这是以瓜分法西斯国家的战后收益而造就的结果。但当美苏瓜分战争成果完毕以后,世界就再次进入了冷战状态。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雅尔塔会议甚至还不如一战时期的“二十年和平约定”呢。
2023-07-15 20:44:014

苏租配债什么时候上市

一般按照可转债上市规则来看,可转债上市时间一般在申购之后的20到30天左右,所以苏租转债上市时间可能在2021年12月1日到12月11日之间。一、打新债是申购新发行的债券基金产品,一般在债券型基金产品刚发行的时候,发行的价格都比较低,这时候投资者申购新发行的债券叫做打新债。新股就是新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打新股就是以这个新股的发行价格,申请购买这只新股。二、打新股和打新债的申购方式不同、获利方式不同、风险性不同等等。在A股市场中,投资者打新股是通过投资者的申购份额决定申购股票数量。而投资者打新债是通过信用申购的方式申购可转债的,不根据投资者的账户市值决定申购数量。打新股主要依靠的是新股上市之后股票价格的涨幅进行获利的。而打新债主要依靠的是新债上市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溢价来获得收益的。拓展资料一、股票配债配的一般也是可转债,它是上市公司给与股东的一种权利,可以优先参与购买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所以,配债本质上也是一种发债融资行为,只不过是先向持有股票的股东融资。它与可转债打新并不冲突,但申购可转债中签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而深市配债都能100%买到可转债,沪市要看配售率,但成功配售的概率也很大。扣款之后才算配售成功,然后等20天左右可转债上市后就可以卖出获利了。二、配股的方法1、 一种方法是抢权配售,就是在配债登记日当天买入发债公司的股票,获得配债资格。在第二天配售日参与配债后卖出正股,一写公司为了发债成功一般都会在配售日拉升股价,因此卖出股票是可以获利的,配到的可转债上市后卖出也可以赚钱;如果配售日当天股价跌了就要看这个股票值不值得长期持有了。2.、另一种方法是在配债登记日之前持有股票,这种一般是看好公司前景做长线配置的。如果登记日当天抢权的人较多造成股价上涨,可以提前卖出股票获利而放弃配债,或是下跌后继续持有,用配债的预期收益来对冲短期下跌。
2023-07-15 20:45:341

733901什么时候开盘

江苏租赁将于本周四发行可转债,债券简称为苏租转债,申购代码为733901,申购简称为苏租发债,原股东配售认购简称为苏租配债。苏租发债上市时间,网上投资者申购可转债中签后,应根据中签结果履行资金交收义务,确保其资金账户在2021年11月15日(T+2日)日终有足额的认购资金,可以认购中签后的1手或1手整数倍的可转债,投资者款项划付需遵守投资者所在证券公司的相关规定。   本次可转债发行原股东优先配售日与网上申购日同为2021年11月11日(T日),申购时间为T日9:15-11:30,13:00-15:00。那么,苏租发债什么时候上市呢?据了解,苏租发债应该会在12月上旬上市,破发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考虑参与申购。一、苏租转债发行方式及发行对象   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全额向公司在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原 A 股普通股股 东实行优先配售,优先配售后余额部分(含原 A 股普通股股东放弃优先配售的部分) 全部采用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发售的方式进行。   本次可转债的发行对象为持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证券 账户的自然人、法人、证券投资基金、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投资者等(国家法律、法 规禁止者除外)。二、向原股东配售的安排   本次发行的可转债给予原 A 股股东优先配售权。原 A 股股东可优先配售的可转债数量为其在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有 的公司 A 股股份数量按每股配售 1.674 元面值可转债的比例计算可配售可转债金额, 再按 1,000 元/手的比例转换为可转债手数,每 1 手(10 张,1,000 元)为 1 个申购单 位,即每股配售 0.001674 手可转债。若原 A 股股东的有效申购数量小于或等于其可 优先认购总额,则可按其实际申购数量获配本次转债;若原 A 股股东的有效申购数 量超出其可优先认购总额,则该笔申购无效。   本次可转债给予原 A 股股东优先配售后的余额及原 A 股股东放弃认购优先配售 的部分将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网上发行。如仍出现认购不足,则不足部分由主承 销商包销。
2023-07-15 20:45:401

在二战接近尾声时,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一起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

  二战接近尾声时苏美英三国首脑一起召开的重大国际会议有1945年2月4~11日的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的波茨坦会议。  雅尔塔会议内容:  战后处置德国问题  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波兰问题  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远东问题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联合国问题  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  意义:  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波茨坦会议内容:  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会议的重点是德国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确定了美、苏、英、法四国管制和处置德国的政治及经济原则。会议规定,彻底铲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消灭垄断组织,在民主基础上重建德国政治生活。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确定“苏联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没收德国境内苏占区的资产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此外,苏联还可以从西方占领区所拆迁的工业设施中无偿得到10%和以商品支付的15%作为赔偿。“美国、英国以及有权获得赔偿的其他国家的赔偿要求,将自西部各占领区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会议还决定,把原德国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及其邻近地区让予苏联。  关于波兰  会议在讨论波兰问题时,三国决定承认波兰临时民族统一政府。对波兰西部边界,认为最后划定应待和平会议解决,但“三国政府首脑同意,在波兰西部边界最后划定之前,原德国的东部领土由波兰政府管辖,不得视为苏联在德占领区的一部分”。  其他  波茨坦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会议期间发表了“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史称《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也宣布加入《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意义:  波茨坦会议就意大利和原德国附属国问题、西班牙问题、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重申要审判主要战争罪犯。这次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它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会上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反映了美国、英国和苏联的关系开始恶化。随着战争的结束,新的矛盾,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为东、西方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从而成为战后一段时期内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
2023-07-15 20:45:504

雅尔塔会议侵害了哪些国家的利益?

中国,波兰、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乌克兰等欧洲国家的利益。雅尔塔会议是二战后期至关重要的会议,它既讨论了当时的世界战局与形势,确定了战争走向,苏美英三国领导人还商讨了战后的诸多事宜,处置了战败国问题。也由此侵害了许多国家包括中国,波兰、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乌克兰等欧洲国家的利益,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会议内容概述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雅尔塔会议
2023-07-15 20:45:591

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介绍

雅尔塔会议是由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为代表的三个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苏联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雅尔塔会议历史背景 1944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后结束的阶段,德意日法西斯败局已定,随着反法西斯盟国军事行动的发展,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问题需要迅速解决,特别是应该制定盟军在反希特勒德国战争最后阶段的协同一致的军事行动计划,处置战败的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对日作战,实现战后世界国际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客观上愈加迫切地需要三大盟国举行新的最高级会晤。 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 1、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2、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3、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4、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雅尔塔会议历史影响 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1945年7月17日~1945年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 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规定: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
2023-07-15 20:46:151

如何评析《天朝田亩制度》

农业社会主义的空想——《天朝田亩制度》 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历代政权的兴亡治乱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衰替。唐代均田,故有贞观、开元之治;明初裁抑豪强地主,因而国富民殷。反之,如土地集中于巨富官绅,农民失所流离,则生产力遭到破坏,莫不酿成大规模农民起义。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是主要的生产者,土地是他们进行生产的命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他们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反映。宋代钟相等人提出“等贵贱、均贫富”;明代李自成以“均田免粮”号召农民起义;降至清咸丰初,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有着它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历史作用和利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它是落后的、倒退的和反动的。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打破封建大地产对农民的桎梏中,它不仅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而且是进步的和革命的,因为它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一、《天朝田亩制度》产生的经济背景 《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对立物。清朝中叶,土地已高度集中,过去王瑛已有专文论证(王瑛:《太平天国前夕的土地问题》,见《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第三卷,第一期。),本文只补充一些地方的材料。关于清代田赋之重且不均,本文则列证论述,而清朝官吏在粮赋上之浮收勒折,□削小户农民,更加剧了土地问题的矛盾,这是应该着重揭露的。如果对这些方面有较深切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意义便易于理解,故在本篇中概加叙述。 1.清代土地兼并之烈与地租剥削之重 土地兼并,历代皆然,这是封建地主的本性。不过,清朝从开国之始,八旗贵族就大肆圈占民田,汉族的显官豪绅,也凭藉财势,广置田产。其结果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沦为佃户,“一邑之中,有田者什一,无田者什九。” (丘家穗:《丁役议》,见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例如江、淮之间各州县,农民耕种之家居十之五,衣食盐漕与工商各业者,居十之四,另外十分之一的地主阶级,“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衣食租税者也”。(盛枫:《江北均丁说》,同注(丘家穗:《丁役议》,见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其他各省州县,情形也大致相同。清室贵族占田数额是很惊人的。乾隆时,大学士和坤田产多达八千顷。道光时,英和因罪田产没官,计有五七二顷余,琦善亦有二五六顷之多。汉族大地主所置田产亦不稍逊。如康熙时,刑部尚书徐乾学,田产跨苏、松两府之地,仅在无锡一县就买田“万顷”。詹事府的少詹事高士奇,家在浙江平湖,“置田千顷”。 (王先谦:《东华录》康熙朝卷四十四,第二三页。)到太平天国革命之际,徐乾学的后裔徐佩瑗,在江苏长州县还拥有千亩以上田产。与他同县的汪□,有田产三千余亩。吴江县庐墟的柳光薰,业田在四、五千亩之间。而与他同县的沈懋德,富甲一方,“有田万余亩”。((光绪)《吴江县续志》卷十九,第五页。)常熟县的庞钟璐等四大家,也是邑中豪富。在湖广粮产区,环洞庭湖各县,膏腴沃壤,也是多为官宦绅衿所占。湘南虽是冲田坡地,却也集中到大户名下。如桂阳州邓氏,“兄弟田数百顷,以富雄一方,至用担石程田契,乘马不牧,游食田野数十里,不犯人禾”。((同治)《桂阳直隶州志》卷二十,第二五页。)又如衡阳,有刘重伟兄弟,因经营山场木材业致富,“至嘉庆时,子孙田至万亩”。((同治)《衡阳县志》卷十一,第五页。)太平天国起义的广西浔州府所属各县,地主占田之多,不亚于他处。如平南县的张姓、满姓财主,财富相埒,民谚有“江北张其耀,江南满国球”之称。桂平县也是“田多为富室所有,荷锄扶耜之伦,大半为富人之佃。”(吴铤:《因时论十·田制》,见《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五。)如金田村迤南至江口圩,一片平畴,土田肥美。这里石头脚村的陈家大地主,高堂华屋,富夸一方,还有新墟,莫村等处的凌姓、罗姓等家,他们共占去了当地十分之八的田地。总的来看,各省各州县土地集中的比重,虽各不相同,但“豪强兼并,一人而兼数十人之产,一家而兼数十家之产”,则是普遍现象。((民国)《桂平县志》卷二十九,第二页,“食货”中。)其结果就是,“田归富户,富者益富,贫者益贫”((光绪)《庐江县志》卷二,第五页。),阶级矛盾愈来愈尖锐化。 土地高度集中,使绝大多数农民变成受地主直接剥削的佃户,他们所负担的地租,越来越重。清初,苏南地区“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而私租之重者一石二三斗,少者亦八九斗”。(顾炎武:《日知录》卷十,“苏松二府田赋之重”。)到了道、咸年间,苏南租额“少者亦得一石出头,而重者竟有一石五斗之额”(陶煦:《陶氏五宴集》“重租论”。),其中吴江最为突出,虽“下下田”,亦收一石有余之租。有民间诗歌描写道:“催租急于石壕吏,倾瓶倒筐向何藏,坐使农家注空釜,累累看汝堆仓箱。”((民国)《南浔志》卷二十九,第二二页,“折股怨”。)如此超经济榨取,生产力怎能不遭到破坏。在这样的重租剥削下,农民“虽农具尽而质田器,田器尽而卖黄犊,物用皆尽而鬻子女,亦必如其欲而后已”。(《周庄镇志》卷四,第二——三页。)如此煎逼追比犹不为足,狡黠的田主,更有责偿其租于佃农之伯叔兄弟,亦有控告佃农“抗租”,买通胥吏,逮捕系狱,以至三冬岁末,为“欠租”而褴褛就逮,身陷囹圄者,“以一县计,奚止数千百人”。(《周庄镇志》卷四,第二——三页。)真是人都说江南好,岂知江南乃地主之天堂,农民的地狱! 2.清代农民田赋负担之重 在封建社会中,粮赋是中国专制政府的主要财源。明初,江南田赋就很重,迨至明末,增收辽饷、练饷与剿饷,天下嚣然。清承明制,相沿未改,虽在康、雍之时几次议减赋,但所减只是象征性的,实际田赋仍在增加。田赋按常理应由田主输纳,田多则理合多交,无田或少田,则当不纳或少纳。但清朝自乾、嘉以来,吏治腐败,居然颠倒其事。显官豪绅等大户,拥有千万亩田产,竟可不纳田赋,或巧为规避,虽正额亦“注缓”减收,以至沉重的田赋负担,大多转嫁到小户,自耕农和贫农的身上,其中情伪弊端,令人十分惊讶。先看江苏的情况。这里的缙绅大户,凭藉其势力,“短交”粮赋,其缺额“自必取偿于乡曲之淳良小户,而为牵长补短之计”。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二。)而小户穷民不堪□削,往往诡寄粮名于大户名下,久之,其有限田产,便为大户所并吞侵夺。冯桂芬在《均赋议》中对粮赋弊端,说得十分具体,其谓: “今苏属完漕之法,以贵贱强弱为多寡。不惟绅民不一律,即绅与绅亦不一律,民与民亦不一律;绅户多折银,最少者一石二、三斗当一石,多者递增,最多者倍之;民户最弱者,折银约三、四石当一石,强者完米二石有余当一石,尤强者亦完米不足二石当一石。”(《显志堂稿》卷五,“均赋议”。) 可见清中叶交纳钱粮,已完全不是以田地多寡腴薄为重轻,而是取决于势力之强弱。绅与民,大户与小户之间,每亩纳课相差竟达两三倍。更有甚者,“同一百亩之家,有不完一文者,有完至数十百千者,不均孰甚焉。……各县绅衿,有连阡累陌,从不知完粮为何事者”。(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六,赋役三。)的确,大户不交粮或减免、注缓,在江南不是个别地方,而是各县皆然。请看以下的例证: 松江:松江田赋,“皆因图蠹把持,图书掌握,田多者受贿兔脱,田少者无贿雉罹。 造册则朝更暮改,分数则换张移李,先后任其倒置,多寡听其游移。”(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均田均役议”。) 这里不仅说明大户财主行贿而“兔脱”田赋,而且揭露了清政府吏治的黑暗,一任胥吏图书,篡改粮册,使小户平民,代大户完纳,罹无穷之灾。 常熟:道光二十四年:“折色八元三、四角,洋合制钱一千三百零。假如大户,票米十石零三升,竟以十石注缓,三升完缴。短价折色四元光景,仅要洋一角二分,将票米总算扯,每亩不过四、五十文;如小户,票米照数算,每亩必要一千零。顽佃蒂见不在内。此中甘苦,迥乎天壤也”。(柯悟迟:《漏网喁鱼集》(中华本)第五页。) 江南纳赋,向来有“短价”与“长价”之分。大户减价交纳,谓之“短价”,小户则加倍称之价征收,以补大户之亏欠,谓之“长价”。上例所说“折色八元三四角”,即指“长价”而言,“短价折色四元光景”,即表明大户所纳比之小户已短少一半。然此犹未使大户甘心,如上所云:大户以“十石注缓,三升完缴”,仅纳原额千分之三。而五十文与一千文相比,大户与小户所交赋额,相差二十倍。如此盘剥,小户那得不倾家荡产呢! 元和、吴江:“以(青浦、元和、吴江)三县而论之:青为上、元为中、吴江为最下。青浦之漕为清漕,纳赋者无绅无民,一亩之田,壹以粮一斗有奇,银一钱一分有奇为准;元和则城与乡,强与弱,已有所谓大小户者,然大户十犹约三四也;独吴江则不然,有十数顷之家,而所完无几者,有一二亩之家,而横征倍之者”。 ( 陶煦:《租□》“辨上下”。) 如按作者所说,真所谓举世皆浊,而青浦独清。实则青浦是因周立春抗漕起义后,才使钱粮平均一些,苏州府的元和县,却是强者之赋由弱者代完,吴江则千余亩之家,有的几乎不纳分文。 浙江省漕赋征收的情况也和江苏相同,左宗棠在同治三年十月的奏摺中说: 嘉兴、杭州:“盖一县之中,花户繁多,灾歉蠲免,悉听经书册报。世家大族,丰收者亦能蠲缓,编氓小户,被歉者尚多全征。且大户仅完正额,小户更任意诛求。……以小户之浮收,抵大户之不足。官吏征收不善,小民咨怨有词,故闹漕之案,往往因之而起。”(《左宗棠全集》奏疏卷十一,“议减杭嘉湖三属漕粮大概情形摺”。) 绍兴、肖山:“兹查浙东八府,钱粮征数,以绍兴为最多,浮收之弊,亦以绍兴为尤甚。山阴、会稽、肖山诸县完纳钱粮,向有绅户民户之分,每正耗一两,绅户仅完一两六分至一两三、四钱而止,民户则有完至二千八九百文或三四千文者。以国家维正之供,而有绅民重轻之别,以闾阎奉公之款,徒为吏胥中饱之资。官司以赔垫为苦,民户以偏重为苦。”(《左宗棠全集》奏疏卷八,“□减绍兴府属浮收钱粮摺”。) 可见浙江交纳田赋亦有“大户”、“小户”之分,世家大族拥有大宗田产,却捏报灾歉,“蠲免”粮赋,其短交数额,却以浮收摊派小户来补偿,故当时有谓:“剜小户之肉,补大户之疮”。究其原因,表面上是胥吏所为,但本质上还在于清朝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利益的。苏、浙如此,其他各省情形也大体相同,在江西、湖北、广西等省,大户地主玩弄“飞洒诡寄”的手段,买田收租而不完粮,致使小户人家,田地已卖出数年,数十年,仍然照旧纳赋,这样就加剧了两级分化,使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愈益尖锐。 总的来看,清代的粮赋之重,不减于明代,而苏、松地区,犹有过之。在粮赋的负担上,极为不均:“大户仅完正额,小户更任意诛求”;大户只纳零头,或抗延不纳,小户则倍征暴敛,或田卖粮存。当时有人估计:各省地丁钱粮,富户所纳者不过十之二三,而十之七八取偿于小户。轻重倒置,民怨沸腾,抗漕戕官的案子,在道光年间纷纷而起。 3.清代田赋之浮收勒折 清代的赋税,自康熙年间摊丁入亩之后,田赋包括田粮和地丁两项。田粮之漕运京师者,谓之“漕粮”。漕粮转运数千里,运费皆出自纳粮户,于是“浮收”成为惯例。又每年征收漕粮,往往折钱交纳,谓之“折色”。但无论漕粮折色或地丁银折钱交纳,折合之时,莫不高出当地银价倍蓰,谓之“勒折”。浮收勒折,自清初已然,太平天国革命前夕,达到了民不堪命的程度。 冯桂芬在一八五三年致许乃钊的书中说:“近岁已来,折价合米,直以三四石当一石,刑驱势迫,莫敢枝梧,非一朝夕之故。”(《显志堂稿》卷五,“与许抚部书”。)这就是说,征粮每石浮收之数,比正额多出一倍至两三倍,此事由来已久。为什么要浮收如此之多呢?其编造理由甚多,剥削方法亦甚多:大斛量入,此其一;借口成色不足,“七折八扣”,此其二;“淋尖踢斛”,此其三;斛外抛洒,此其四;水脚有费,验米有费,灰印有费,筛□有费,此其五;此外,粮米入仓,又有仓廒费,廒门费;漕粮起解,又加起运费,上下“漕规”费,……。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真所谓“此中勾稽之数,虽神仙不可测识!”这样大的超额浮收,得利最大的是各级官员,以下的胥吏差役和“刁劣生监”,也无不分肥饱私囊。道光中,江苏巡抚陶澍在其奏片中说:各县包收漕粮之徒,“竟有田无一亩,而包揽至数百石者,亦有米无升合,而白食漕规自数十两至数百两者。人数最多之处,生监或至三四百名,漕规竟有二、三万两,实骇听闻”。(陶澍:《严禁衿棍包漕横索陋规片》,见《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六,赋役三。)到咸丰初年,苏、松地区每年办漕,各县经手的粮书、官吏分肥中饱多达十来万金。(《显志堂稿》卷五,“与许抚部书”。)这样巨额的盘剥,那得不天怒人怨! 又从浙江各处惯例来看,征收田赋“折色”高于“本色”颇多。当时米价每石不超过三千文,折色高达“六千余文”,即高出一倍有多,更有高达三倍者。龚自珍谓:“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岂不胜栽禾”(《定庵全集》(中华书局聚本)“乙亥杂诗”第九页。),即指此而言。浙东的绍兴、肖山等府县,地丁银每两征收制钱“至二千八、九百文至三、四千文者”,亦浮折几及一倍。至于漕粮的浮收,就更为酷烈了。下面让我们看湖广地区的情况,胡林翼奏中说: 湖北:“鄂省漕粮,弊窦太深,数十万之正额,征派不满一半,数十年之积弊、浮勒至于十倍。……陋规多至数十款,百余款,浮费多至数千两、数万两不等。”(《胡林翼遗集》卷二十三,“奏陈鄂省尚有应办紧要事件等摺”。) 胡林翼在另一个密摺中,比较具体地说出了湖北“各州县征收漕粮,多所浮勒”的情况,其奏中说: “其征收折色,每石折收钱五六千,或七八千,或十二三千,或十五六千,竟有多至十八九千者;其征收本色,每石浮收米五六斗,或七八斗,或加倍,竟有多至三石零者;此外又有耗米、水脚等项,分款另收;又有由单、券票、样米、号钱等名。多端需索,民力几何,其能堪此?”(《胡林翼遗集》卷二十三,“革除漕务积弊并减定漕章密疏”。) 咸丰七年时,湖北米价每石不及二千钱,故漕粮折色“多至十八九千”者为正额之十倍。比之苏、浙征漕,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征收本色,则与苏、浙的浮收额略同,大体是五、六斗至三、四石之间,但还不包括杂项在内。 湖南与湖北迩连,陋规浮费之多,官吏、生监与差役之层层中饱,亦复相同。湖南的漕赋,往往并非民户直接投柜交纳,而是由“漕口”包揽,“昂价折收”。所谓 “漕口”,其中有举人、拔贡、秀才以至衙门差役各色人等。这些人把持漕赋,层层中饱。咸丰中,骆秉章任湖南巡抚,他在奏中说道: “(漕弊)沿习既久,逐渐增加,地丁正银一两,民间有费至数两者,漕米一石,民间有费至数石者。……未完纳之先有由单,由单有费。既完纳之后有串票,串票有费。其完纳稍迟者,粮书先时借垫,计息取偿,多至数倍。……官吏既视钱漕为利薮,刁衿劣监即从而挟持之,每人索费数十两百两,人数多者一县或至数十人,名曰漕口,稍不遂意,则阻挠乡户完纳,或赴上司衙门,砌词控告”。(《骆秉章奏稿》卷八,“沥陈湖南筹饷情形摺”。) 可见湖南征收漕赋,其浮勒亦数倍于正额。骆秉章在此奏中所称的“漕口”,还不包括上面所说的“包交”漕赋那些人,而是挟持官吏、白食“漕规”的绅衿讼棍,亦即苏、浙称之为“白颈”者。地方官在每年开征时,先得送他们数百两银子,“笼络安置而后可期无事”。地方官为何惧怕这些人呢?又为何听任胥吏生监肆虐害民呢?说穿了就是州县官原是些吸血鬼,他们在办漕征粮赋之先,就已收受了大批钱财,饱其贪欲,于是纵令管漕书吏勒啃人民。其方法层出不穷,手段极为恶劣,在愈是偏远的地方,也愈显得露骨。且看广西: 广西灌阳县:“及纳谷之时,数十百里,肩挑背负。及运至仓,书吏等又多索费用。虽极乾园洁净,亦故意挑斥刁措,有十日半月不能交纳者。……及其收谷,又不止淋尖踢斗,并多斛外抛洒,以供仓中斗级之肆攫,不准小民拾回颗粒,稍不满意,即为挂欠,令其补纳。大约完谷一石,其耗费已需至数石矣。”((民国)《灌阳县志》卷二十一,第二六页。) 另外,广西交粮赋,也有一批人包揽把持,如同湖广的“漕口”一样,名称叫作“卯铺”。记载说: 广西邕宁县,清代道光年间,钱粮由“卯铺”包收,“此辈辄上下其手,有纳银一两,规取制钱至十余千者。又复巧立种种名目,苛收横索,数十倍于正供。稍一不遂,鞭笞之下,缧绁随之。”((民国)《邕宁县志》卷十四,第五页。) 按道光晚期的银价,纹银每两不过制钱二千。邕宁地丁银勒折达“十余千”,这在各省中是罕有的。加上肆无忌惮的浮收苛索,故为正供之“数十倍”。“卯铺”之凶残,又有更胜于胥吏之处! 以上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五省,从我们对粮赋征收所例举的材料来看,浮收勒折,极为普遍而又严重。征收本色者,每石至少浮收五、六斗,多者至三、四石当一石。征收折色者,则高下其手,漫无边际,最少亦加倍,一般是三、四倍。至于征收地丁银,民间以制钱折合交纳,但至少得三千文折一两银之赋,而又往往倍征。有的地方甚而十数千文方抵一两,已在五倍以上了。 据冯桂芬、胡林翼等大略估计,一般州县浮收勒折而中饱分肥者,共约合银十万两上下,其中州、县官得十之二三,胥吏粮书各色人等得十之六七。如此肥润,举贡生监也“当仁不让”。有人形容说:每值征漕,“官吏如饿虎出林,绅衿如毒蛇发动”(柯悟迟:《漏网喁鱼集》(中华本),第九五页。),差役追比,如豺狼咆哮,粮书入乡,如蝗虫遍野。还有苏、浙的“白颈”、两湖的“漕口”人等,他们也雁过拔毛,每人都白食“漕规”数十两至数百两不等。故有谓:清道、咸年间,“吏治之颓,民生之瘁,莫此为甚”。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与农民平均主义的评价问题 如前面所述,清朝政府统治二百年迄道光之末,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离;地租之重,超乎前代;田赋浮收勒折,数倍于正额。凡此种种,使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广大贫苦人民迫切要求推翻清王朝反动政权,渴望实现“田产均耕”、“均田均赋”的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小康之世。也只有对道光末年中国农村的经济背景作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认识它是适应广大农民的要求而诞生的。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一八五三年定都天京之时。它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当然,土地制度是它首先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天朝田亩制度》的原件影印本,今已载入《太平天国印书》,各教科书中亦皆述其要旨。但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各家著述却评价迥不相同,二十多年前史学界就曾展开过一场讨论。当时一种意见认为,“(太平天国)著名的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另一种意见认为,《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质在于它的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性。它的平均主义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革命的,而不是反动的,至于其所包含的错误和空想只是外壳而并非实质。那次讨论迄今已廿余年了。时间使人们不断学习与思考。在新著的《中国近代史稿》等书中,编者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对《天朝田亩制度》作出的分析和评价,是合乎实事求是之旨的。虽然如此,但有的同志在近期讨论太平天国农民平均主义的文章中,见仁见智,仍各有分歧,看来还有必要深入地进行探讨。 问题依然是这些。即:《天朝田亩制度》是什么性质呢?它的实质和内核是什么呢?是进步的、革命的呢?抑是反动的、倒退的呢?或者是革命与反动兼而有之的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遗留到了现在,还需要结合具体条款,进行仔细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回答。 1.对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否定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根本性质 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它的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地,按其产量的多寡,分为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其目的是要达到天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国。这种规定既否定了豪富绅衿的大地产,也没有保留北魏或唐初“均田制”中官吏“俸田百顷”的旧例。而是“普天下皆一式”的平均主义方案。试思明、清以降土地高度集中,地主私租之重,官府赋敛之苛,农民处于水深火热,如被倒悬。全国各省抗租抗粮和暴动起义,各地蜂起。历史的任务和农民的要求就是要推翻清朝统治,打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枷锁。《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历史时期的农民革命,这个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地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具有挖掉封建制度的墙脚,刨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基的历史意义,虽然这个农民平均主义的方案饱醮着浓厚的空想和时代条件带给它的落后色彩,但无可否认,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是《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流和本质。我们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或实质,更应该首先和主要看到这点,而不是其他。列宁指出: “某些马克思主义者的错误,在于他们批评民粹主义者的理论,而忽略了这种理论在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所包含的历史上现实的和历史上合理的内容。他们批判了而且正确地批判了‘劳动原则"和‘平均制"这种落后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但是他们忘记了这种理论反映着先进的、革命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忘记了这种理论是同农奴制旧俄国作最坚决斗争的旗帜。在反对旧专制制度的斗争中,特别是反对旧农奴主大土地占有制的斗争中,平等思想是最革命的思想。农民小资产者的平等思想是正当的和进步的,因为它反映了反对封建农奴制的不平等现象的斗争。‘平均"地产的思想是正当的和进步的,因为它反映了每户只有7俄亩份地的、受尽地主剥削的1000万户破产农民的愿望。”(《列宁全集》第十三卷,第二一七页。)
2023-07-15 20:46:252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简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593325.html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2023-07-15 20:46:333

雅尔塔协定

全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是三国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条件的秘密协定。1945年2月4~11日,面临希特勒 德国即将崩溃,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美、苏、英三国首脑F.D.罗斯福、И.В.斯大林和W.L.S.丘吉尔在苏联 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就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等重大问题达成一系列协议和谅解。2月11日,三国首脑就远东问题签订了雅尔塔秘密协定 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①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②俄国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所丧失的权益须予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东北的全部主权。③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的学者以雅尔塔会议为标志,对战时三国首脑会议就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政治所达成的各种规划、协议、协定和谅解,总的称为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特别是对美、苏两极体系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协定涉及中国领土和主权,美、苏两国在会前既未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协定签署后又向中国保密,直到1945年6月才通知中国。这种抹煞中国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牺牲和贡献,无视和践踏中国主权的行为,是大国玩弄强权政治的表现。
2023-07-15 20:46:411

大国利益的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为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在前苏联的克里木(又译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后期,前苏联和英美等国的军队从东西两线向德国本土推进,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日本法西斯军队尚在负隅顽抗。这次会议,是为了协调盟国关系,商讨最后打败德、日的计划及研究处置战败国、安排欧洲事务和战后和平等重大事务。雅尔塔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从而确立了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二、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区的归属和边界;三、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四、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争取实现战后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但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首脑背着中国达成了前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一、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以维持。二、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以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在二战后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前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而迅速壮大,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二战后,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需交还前苏联,中国大连商港须国际化,前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前苏联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以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三、千岛群岛须交予前苏联。这些秘密条件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说明雅尔塔会议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会议反映出苏、美、英特别是苏美两国在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对战后国际格局有着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国际格局发生了转变,而且使第三次科技革命提前到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法,它们沦为二等国家,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舞台成为历史,逐渐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确定的。它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划分势力范围。美国要求对前苏联推行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舆论上的表现是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它是冷战的信号;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的宣言书、美国全球扩张的标志;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运用冷战政策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是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前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东欧国家也反对前苏联的控制,并积极谋求同西方发展关系。同时,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去支配西欧各国,资本主义阵营分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国际关系出现多极化趋势。
2023-07-15 20:47:011

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背景

《天朝田亩制度》产生的经济背景《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对立物。清朝中叶,土地已高度集中,过去王瑛已有专文论证(王瑛:《太平天国前夕的土地问题》,见《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第三卷,第一期。),本文只补充一些地方的材料。关于清代田赋之重且不均,本文则列证论述,而清朝官吏在粮赋上之浮收勒折,剥削小户农民,更加剧了土地问题的矛盾,这是应该着重揭露的。如果对这些方面有较深切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意义便易于理解,故在本篇中概加叙述。 土地兼并,历代皆然,这是封建地主的本性。不过,清朝从开国之始,八旗贵族就大肆圈占民田,汉族的显官豪绅,也凭借财势,广置田产。其结果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沦为佃户,“一邑之中,有田者什一,无田者什九。”(丘家穗:《丁役议》,见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例如江、淮之间各州县,农民耕种之家居十之五,衣食盐漕与工商各业者,居十之四,另外十分之一的地主阶级,“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衣食租税者也”。[盛枫:《江北均丁说》,同注(丘家穗:《丁役议》,见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其他各省州县,情形也大致相同。清室贵族占田数额是很惊人的。乾隆时,大学士和珅田产多达八千顷。道光时,英和因罪田产没官,计有五七二顷余,琦善亦有二五六顷之多。汉族大地主所置田产亦不稍逊。如康熙时,刑部尚书徐乾学,田产跨苏、松两府之地,仅在无锡一县就买田“万顷”。詹事府的少詹事高士奇,家在浙江平湖,“置田千顷”。(王先谦:《东华录》康熙朝卷四十四,第二三页。)到太平天国革命之际,徐乾学的后裔徐佩瑗,在江苏长州县还拥有千亩以上田产。与他同县的汪□,有田产三千余亩。吴江县庐墟的柳光薰,业田在四、五千亩之间。而与他同县的沈懋德,富甲一方,“有田万余亩”。[(光绪)《吴江县续志》卷十九,第五页。[常熟县的庞钟璐等四大家,也是邑中豪富。在湖广粮产区,环洞庭湖各县,膏腴沃壤,也是多为官宦绅衿所占。湘南虽是冲田坡地,却也集中到大户名下。如桂阳州邓氏,“兄弟田数百顷,以富雄一方,至用担石程田契,乘马不牧,游食田野数十里,不犯人禾”。[(同治)《桂阳直隶州志》卷二十,第二五页。]又如衡阳,有刘重伟兄弟,因经营山场木材业致富,“至嘉庆时,子孙田至万亩”。[(同治)《衡阳县志》卷十一,第五页。]太平天国起义的广西浔州府所属各县,地主占田之多,不亚于他处。如平南县的张姓、满姓财主,财富相埒,民谚有“江北张其耀,江南满国球”之称。桂平县也是“田多为富室所有,荷锄扶耜之伦,大半为富人之佃。”(吴铤:《因时论十·田制》,见《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五。)如金田村迤南至江口圩,一片平畴,土田肥美。这里石头脚村的陈家大地主,高堂华屋,富夸一方,还有新墟,莫村等处的凌姓、罗姓等家,他们共占去了当地十分之八的田地。总的来看,各省各州县土地集中的比重,虽各不相同,但“豪强兼并,一人而兼数十人之产,一家而兼数十家之产”,则是普遍现象。[(民国)《桂平县志》卷二十九,第二页,“食货”中。]其结果就是,“田归富户,富者益富,贫者益贫”[(光绪)《庐江县志》卷二,第五页。],阶级矛盾愈来愈尖锐化。土地高度集中,使绝大多数农民变成受地主直接剥削的佃户,他们所负担的地租,越来越重。清初,苏南地区“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而私租之重者一石二三斗,少者亦八九斗”。(顾炎武:《日知录》卷十,“苏松二府田赋之重”。)到了道、咸年间,苏南租额“少者亦得一石出头,而重者竟有一石五斗之额”(陶煦:《陶氏五宴集》“重租论”。),其中吴江最为突出,虽“下下田”,亦收一石有余之租。有民间诗歌描写道:“催租急于石壕吏,倾瓶倒筐向何藏,坐使农家注空釜,累累看汝堆仓箱。”[(民国)《南浔志》卷二十九,第二二页,“折股怨”。]如此超经济榨取,生产力怎能不遭到破坏。在这样的重租剥削下,农民“虽农具尽而质田器,田器尽而卖黄犊,物用皆尽而鬻子女,亦必如其欲而后已”。[《周庄镇志》卷四,第二——三页。]如此煎逼追比犹不为足,狡黠的田主,更有责偿其租于佃农之伯叔兄弟,亦有控告佃农“抗租”,买通胥吏,逮捕系狱,以至三冬岁末,为“欠租”而褴褛就逮,身陷囹圄者,“以一县计,奚止数千百人”。(《周庄镇志》卷四,第二——三页。)真是人都说江南好,岂知江南乃地主之天堂,农民的地狱! 在封建社会中,粮赋是中国专制政府的主要财源。明初,江南田赋就很重,迨至明末,增收辽饷、练饷与剿饷,天下嚣然。清承明制,相沿未改,虽在康、雍之时几次议减赋,但所减只是象征性的,实际田赋仍在增加。田赋按常理应由田主输纳,田多则理合多交,无田或少田,则当不纳或少纳。但清朝自乾、嘉以来,吏治腐败,居然颠倒其事。显官豪绅等大户,拥有千万亩田产,竟可不纳田赋,或巧为规避,虽正额亦“注缓”减收,以至沉重的田赋负担,大多转嫁到小户,自耕农和贫农的身上,其中情伪弊端,令人十分惊讶。先看江苏的情况。这里的缙绅大户,凭借其势力,“短交”粮赋,其缺额“自必取偿于乡曲之淳良小户,而为牵长补短之计”。(《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二。)而小户穷民不堪□削,往往诡寄粮名于大户名下,久之,其有限田产,便为大户所并吞侵夺。冯桂芬在《均赋议》中对粮赋弊端,说得十分具体,其谓:“今苏属完漕之法,以贵贱强弱为多寡。不惟绅民不一律,即绅与绅亦不一律,民与民亦不一律;绅户多折银,最少者一石二、三斗当一石,多者递增,最多者倍之;民户最弱者,折银约三、四石当一石,强者完米二石有余当一石,尤强者亦完米不足二石当一石。”(《显志堂稿》卷五,“均赋议”。)可见清中叶交纳钱粮,已完全不是以田地多寡腴薄为重轻,而是取决于势力之强弱。绅与民,大户与小户之间,每亩纳课相差竟达两三倍。更有甚者,“同一百亩之家,有不完一文者,有完至数十百千者,不均孰甚焉。……各县绅衿,有连阡累陌,从不知完粮为何事者”。(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六,赋役三。)的确,大户不交粮或减免、注缓,在江南不是个别地方,而是各县皆然。请看以下的例证:松江:松江田赋,“皆因图蠹把持,图书掌握,田多者受贿兔脱,田少者无贿雉罹。造册则朝更暮改,分数则换张移李,先后任其倒置,多寡听其游移。”(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均田均役议”。)这里不仅说明大户财主行贿而“兔脱”田赋,而且揭露了清政府吏治的黑暗,一任胥吏图书,篡改粮册,使小户平民,代大户完纳,罹无穷之灾。常熟:道光二十四年:“折色八元三、四角,洋合制钱一千三百零。假如大户,票米十石零三升,竟以十石注缓,三升完缴。短价折色四元光景,仅要洋一角二分,将票米总算扯,每亩不过四、五十文;如小户,票米照数算,每亩必要一千零。顽佃蒂见不在内。此中甘苦,迥乎天壤也”。(柯悟迟:《漏网喁鱼集》(中华本)第五页。)江南纳赋,向来有“短价”与“长价”之分。大户减价交纳,谓之“短价”,小户则加倍称之价征收,以补大户之亏欠,谓之“长价”。上例所说“折色八元三四角”,即指“长价”而言,“短价折色四元光景”,即表明大户所纳比之小户已短少一半。然此犹未使大户甘心,如上所云:大户以“十石注缓,三升完缴”,仅纳原额千分之三。而五十文与一千文相比,大户与小户所交赋额,相差二十倍。如此盘剥,小户那得不倾家荡产呢!元和、吴江:“以(青浦、元和、吴江)三县而论之:青为上、元为中、吴江为最下。青浦之漕为清漕,纳赋者无绅无民,一亩之田,壹以粮一斗有奇,银一钱一分有奇为准;元和则城与乡,强与弱,已有所谓大小户者,然大户十犹约三四也;独吴江则不然,有十数顷之家,而所完无几者,有一二亩之家,而横征倍之者”。(陶煦:《租□》“辨上下”。)如按作者所说,真所谓举世皆浊,而青浦独清。实则青浦是因周立春抗漕起义后,才使钱粮平均一些,苏州府的元和县,却是强者之赋由弱者代完,吴江则千余亩之家,有的几乎不纳分文。浙江省漕赋征收的情况也和江苏相同,左宗棠在同治三年十月的奏摺中说:嘉兴、杭州:“盖一县之中,花户繁多,灾歉蠲免,悉听经书册报。世家大族,丰收者亦能蠲缓,编氓小户,被歉者尚多全征。且大户仅完正额,小户更任意诛求。……以小户之浮收,抵大户之不足。官吏征收不善,小民咨怨有词,故闹漕之案,往往因之而起。”(《左宗棠全集》奏疏卷十一,“议减杭嘉湖三属漕粮大概情形摺”。)绍兴、肖山:“兹查浙东八府,钱粮征数,以绍兴为最多,浮收之弊,亦以绍兴为尤甚。山阴、会稽、肖山诸县完纳钱粮,向有绅户民户之分,每正耗一两,绅户仅完一两六分至一两三、四钱而止,民户则有完至二千八九百文或三四千文者。以国家维正之供,而有绅民重轻之别,以闾阎奉公之款,徒为吏胥中饱之资。官司以赔垫为苦,民户以偏重为苦。”(《左宗棠全集》奏疏卷八,“□减绍兴府属浮收钱粮摺”。)可见浙江交纳田赋亦有“大户”、“小户”之分,世家大族拥有大宗田产,却捏报灾歉,“蠲免”粮赋,其短交数额,却以浮收摊派小户来补偿,故当时有谓:“剜小户之肉,补大户之疮”。究其原因,表面上是胥吏所为,但本质上还在于清朝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利益的。苏、浙如此,其他各省情形也大体相同,在江西、湖北、广西等省,大户地主玩弄“飞洒诡寄”的手段,买田收租而不完粮,致使小户人家,田地已卖出数年,数十年,仍然照旧纳赋,这样就加剧了两极分化,使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愈益尖锐。总的来看,清代的粮赋之重,不减于明代,而苏、松地区,犹有过之。在粮赋的负担上,极为不均:“大户仅完正额,小户更任意诛求”;大户只纳零头,或抗延不纳,小户则倍征暴敛,或田卖粮存。当时有人估计:各省地丁钱粮,富户所纳者不过十之二三,而十之七八取偿于小户。轻重倒置,民怨沸腾,抗漕戕官的案子,在道光年间纷纷而起。 清代的赋税,自康熙年间摊丁入亩之后,田赋包括田粮和地丁两项。田粮之漕运京师者,谓之“漕粮”。漕粮转运数千里,运费皆出自纳粮户,于是“浮收”成为惯例。又每年征收漕粮,往往折钱交纳,谓之“折色”。但无论漕粮折色或地丁银折钱交纳,折合之时,莫不高出当地银价倍蓰,谓之“勒折”。浮收勒折,自清初已然,太平天国革命前夕,达到了民不堪命的程度。冯桂芬在一八五三年致许乃钊的书中说:“近岁已来,折价合米,直以三四石当一石,刑驱势迫,莫敢枝梧,非一朝夕之故。”(《显志堂稿》卷五,“与许抚部书”。)这就是说,征粮每石浮收之数,比正额多出一倍至两三倍,此事由来已久。为什么要浮收如此之多呢?其编造理由甚多,剥削方法亦甚多:大斛量入,此其一;借口成色不足,“七折八扣”,此其二;“淋尖踢斛”,此其三;斛外抛洒,此其四;水脚有费,验米有费,灰印有费,筛□有费,此其五;此外,粮米入仓,又有仓廒费,廒门费;漕粮起解,又加起运费,上下“漕规”费,……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真所谓“此中勾稽之数,虽神仙不可测识!”这样大的超额浮收,得利最大的是各级官员,以下的胥吏差役和“刁劣生监”,也无不分肥饱私囊。道光中,江苏巡抚陶澍在其奏片中说:各县包收漕粮之徒,“竟有田无一亩,而包揽至数百石者,亦有米无升合,而白食漕规自数十两至数百两者。人数最多之处,生监或至三四百名,漕规竟有二三万两,实骇听闻”。(陶澍:《严禁衿棍包漕横索陋规片》,见《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六,赋役三。)到咸丰初年,苏、松地区每年办漕,各县经手的粮书、官吏分肥中饱多达十来万金。(《显志堂稿》卷五,“与许抚部书”。)这样巨额的盘剥,那得不天怒人怨!又从浙江各处惯例来看,征收田赋“折色”高于“本色”颇多。当时米价每石不超过三千文,折色高达“六千余文”,即高出一倍有多,更有高达三倍者。龚自珍谓:“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岂不胜栽禾”[《定庵全集》(中华书局聚本)“乙亥杂诗”第九页。],即指此而言。浙东的绍兴、肖山等府县,地丁银每两征收制钱“至二千八、九百文至三、四千文者”,亦浮折几及一倍。至于漕粮的浮收,就更为酷烈了。下面让我们看湖广地区的情况,胡林翼奏中说:湖北:“鄂省漕粮,弊窦太深,数十万之正额,征派不满一半,数十年之积弊、浮勒至于十倍。……陋规多至数十款,百余款,浮费多至数千两、数万两不等。”(《胡林翼遗集》卷二十三,“奏陈鄂省尚有应办紧要事件等摺”。)胡林翼在另一个密摺中,比较具体地说出了湖北“各州县征收漕粮,多所浮勒”的情况,其奏中说:“其征收折色,每石折收钱五六千,或七八千,或十二三千,或十五六千,竟有多至十八九千者;其征收本色,每石浮收米五六斗,或七八斗,或加倍,竟有多至三石零者;此外又有耗米、水脚等项,分款另收;又有由单、券票、样米、号钱等名。多端需索,民力几何,其能堪此?”(《胡林翼遗集》卷二十三,“革除漕务积弊并减定漕章密疏”。)咸丰七年时,湖北米价每石不及二千钱,故漕粮折色“多至十八九千”者为正额之十倍。比之苏、浙征漕,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征收本色,则与苏、浙的浮收额略同,大体是五、六斗至三、四石之间,但还不包括杂项在内。湖南与湖北迩连,陋规浮费之多,官吏、生监与差役之层层中饱,亦复相同。湖南的漕赋,往往并非民户直接投柜交纳,而是由“漕口”包揽,“昂价折收”。所谓“漕口”,其中有举人、拔贡、秀才以至衙门差役各色人等。这些人把持漕赋,层层中饱。咸丰中,骆秉章任湖南巡抚,他在奏中说道:“(漕弊)沿习既久,逐渐增加,地丁正银一两,民间有费至数两者,漕米一石,民间有费至数石者。……未完纳之先有由单,由单有费。既完纳之后有串票,串票有费。其完纳稍迟者,粮书先时借垫,计息取偿,多至数倍。……官吏既视钱漕为利薮,刁衿劣监即从而挟持之,每人索费数十两百两,人数多者一县或至数十人,名曰漕口,稍不遂意,则阻挠乡户完纳,或赴上司衙门,砌词控告”。(《骆秉章奏稿》卷八,“沥陈湖南筹饷情形摺”。)可见湖南征收漕赋,其浮勒亦数倍于正额。骆秉章在此奏中所称的“漕口”,还不包括上面所说的“包交”漕赋那些人,而是挟持官吏、白食“漕规”的绅衿讼棍,亦即苏、浙称之为“白颈”者。地方官在每年开征时,先得送他们数百两银子,“笼络安置而后可期无事”。地方官为何惧怕这些人呢?又为何听任胥吏生监肆虐害民呢?说穿了就是州县官原是些吸血鬼,他们在办漕征粮赋之先,就已收受了大批钱财,饱其贪欲,于是纵令管漕书吏勒啃人民。其方法层出不穷,手段极为恶劣,在愈是偏远的地方,也愈显得露骨。且看广西:广西灌阳县:“及纳谷之时,数十百里,肩挑背负。及运至仓,书吏等又多索费用。虽极乾园洁净,亦故意挑斥刁措,有十日半月不能交纳者。……及其收谷,又不止淋尖踢斗,并多斛外抛洒,以供仓中斗级之肆攫,不准小民拾回颗粒,稍不满意,即为挂欠,令其补纳。大约完谷一石,其耗费已需至数石矣。”[(民国)《灌阳县志》卷二十一,第二六页。]另外,广西交粮赋,也有一批人包揽把持,如同湖广的“漕口”一样,名称叫作“卯铺”。记载说:广西邕宁县,清代道光年间,钱粮由“卯铺”包收,“此辈辄上下其手,有纳银一两,规取制钱至十余千者。又复巧立种种名目,苛收横索,数十倍于正供。稍一不遂,鞭笞之下,缧绁随之。”[(民国)《邕宁县志》卷十四,第五页。]按道光晚期的银价,纹银每两不过制钱二千。邕宁地丁银勒折达“十余千”,这在各省中是罕有的。加上肆无忌惮的浮收苛索,故为正供之“数十倍”。“卯铺”之凶残,又有更胜于胥吏之处!以上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五省,从我们对粮赋征收所例举的材料来看,浮收勒折,极为普遍而又严重。征收本色者,每石至少浮收五、六斗,多者至三、四石当一石。征收折色者,则高下其手,漫无边际,最少亦加倍,一般是三、四倍。至于征收地丁银,民间以制钱折合交纳,但至少得三千文折一两银之赋,而又往往倍征。有的地方甚而十数千文方抵一两,已在五倍以上了。据冯桂芬、胡林翼等大略估计,一般州县浮收勒折而中饱分肥者,共约合银十万两上下,其中州、县官得十之二三,胥吏粮书各色人等得十之六七。如此肥润,举贡生监也“当仁不让”。有人形容说:每值征漕,“官吏如饿虎出林,绅衿如毒蛇发动”[柯悟迟:《漏网喁鱼集》(中华本),第九五页。],差役追比,如豺狼咆哮,粮书入乡,如蝗虫遍野。还有苏、浙的“白颈”、两湖的“漕口”人等,他们也雁过拔毛,每人都白食“漕规”数十两至数百两不等。故有谓:清道、咸年间,“吏治之颓,民生之瘁,莫此为甚”。
2023-07-15 20:47:091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是?

会议内容战后处置德国问题  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波兰问题  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远东问题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联合国问题  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   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 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编辑本段会议协议内容  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  德国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   红色部分为东德,绿色部分为西德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  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  在南斯拉夫,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  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  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2023-07-15 20:47:265

请历史帝帮忙找几个弱国无外交的例子吧,在这先行感谢了!

1.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2.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不仅没有分到一杯汤水,连正当的权益都得不到维护,这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3.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德意英法不经捷克斯洛伐的同意,将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德国。这样的事较多。
2023-07-15 20:47:474

苏报案中不斩楼兰死不休,壮哉杀人的笔锋战士是谁?

1903年6月29日,在清政府的要求下,上海租界工部局发出了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的拘票。次日,当巡捕冲进办公室,章太炎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余皆没有,章炳麟是我!”7月1日,邹容投案自首。这是一起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案件。史称“苏报案”。共发行了七年的《苏报》。这一年的6月1日,《苏报》刊出章太炎的文章《康有为》,提出“革命如铁案之不可移”。9日,推出少年邹容创作的《革命军》,称之为“国民教育第一教科书”。22日,更是刊出《杀人主义》一文,使用“借君颈血,购我文明,不斩楼兰死不休,壮哉杀人”等词句。旋即,清廷雷霆震怒。湖广总督端方,数次致电责问两江总督魏光焘。魏光焘回电端方,称已要求租界工部局查禁《苏报》。数天后,6月29日,工部局同意了清政府的要求。章太炎(左,1869年—1936年),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在1936年临终时回忆其师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邹容(右,1885年—1905年),原名桂文,留学日本时改名邹容,期间入同文书院,撰《革命军》初稿。1903年返回上海,住入爱国学社,结识章太炎,结为莫逆之交。如今一般都认为“苏报案”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合镇压爱国革命运动的事件。此后,邹容所著《革命军》等宣传革命的小册子广泛流传,革命思想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八年后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社会开天辟地,开始进入一个新纪元。有过曲折,有过荣光。故此,“苏报案”也被认为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但关于它的历史细节,我们可能知之甚少。撰文 | 王敏(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03年6月底7月初,上海发生了一个牵动朝野、震惊中外的案件,章太炎和邹容因鼓吹革命,相继于6月30日和7月1日在上海租界被捕(邹容系投案自首),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苏报案。之后,清政府就章太炎、邹容的移交、审讯与判决等问题与上海租界当局和英法美俄等列强展开的交涉,直至1903年12月初,苏报案在上海正式开庭审理,清政府聘请律师,以“煽动性诽谤罪”起诉章太炎、邹容。1904年5月,苏报案宣判。章太炎被判处监禁三年,邹容二年。1905年4月,距刑满释放还不到三个月,邹容瘐死狱中。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刑满释放。苏报案在近代史上,特别是辛亥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苏报案后,邹容所著《革命军》等宣传革命的小册子广泛流传,革命思想蓬勃而起,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为几年后发生的辛亥革命打下了的思想基础。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再回顾这个事件,尽管其起因、经过似乎已经相当清楚,但仍然有很多值得深思之处。20世纪初、5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军》封面。苏报案发生在清政府控制薄弱的上海租界苏报案的发生,根本原因是庚子事变之后革命思潮在海内外的兴起,而上海则是国内革命思潮的传播基地。而上海革命思潮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教育会及其附属学校爱国学社。中国教育会成立于1902年4月27日,由时任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特班教习的蔡元培发起,上海及其江浙一带的新派人士成立中国教育会。蔡元培为会长,蒋观云、戢元丞、蒯若木、王慕陶为干事。陈范、黄宗仰、吴稚晖、钟观光、王小徐、汪允宗、林白水、蒋维乔、章太炎、张继、徐敬吾、陈竞全等为会员。1902年11月5日,南洋公学学生罢学风潮,有二百余学生退学。这些退学学生向中国教育会寻求支持,于是中国教育会决定在泥城桥福源里成立爱国学社,以安顿这些学生。上海爱国学社成员合影。爱国学社成立后,一批思想激进的、有革命思想的青年学生相继汇集与此。1903年4月,南京陆师学堂也发生罢学风潮,30名罢学学生在章士钊带领下来沪,加入爱国学社。同月,留日学生邹容、张继也从日本回国,住在爱国学社。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碰到了一批同样激进的老师。这时的上海,汇集了当时中国国内思想最为激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定期在上海租界的张园集会,发表革命演说,更希望能有一“言论机关,供吾徒恣意挥发”。而中国教育会成员之一的陈范主持的《苏报》就是在这个时候与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建立起合作关系,成为其代言机关。1903年6月1日起,《苏报》接连发表鼓吹革命的文章以及章太炎为邹容所著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所写序言。张园。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能够汇聚上海,组织团体,在公共场所发表公开演说,出版革命书刊,进而激荡起革命思潮,这种局面的形成,同上海存在着清政府无法有效控制的租界有很大关系。近代上海共设有两个外国租界:其一为1845年设立的英租界(后来发展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其二为1849年设立的法租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初苏报案发生时,两租界逐步地建立起市政管理机构,并基本上掌控清政府在租界的司法机构——会审公廨。另一方面,租界的管理理念来自欧美。在租界,居民均拥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正是因为有这个保障,蔡元培、章太炎等才得以成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上海租界因而成为晚清中国革命思想孕育的温床和传播基地。以维护良好管理为由,上海租界当局拒绝清政府的交犯要求章太炎、邹容等被捕之后,清政府即向租界当局提出将章太炎、邹容交出的要求,并打算治以杀头重罪。但是租界当局却坚持在租界审讯。租界当局这样的态度,并非是有意庇护或支持革命者,而是出于维护自身在租界的管辖权完整性的考虑。晚清时期的上海租界。事实上,在逮捕章太炎、邹容的问题上,租界当局也毫无积极性。早在苏报案发生前的几个月,即1903年的三四月间,清政府已经一再严令两江总督等查拿在张园演说的首要分子,上海道台亦反复同上海领事团交涉,请上海领事团向租界当局施压,令其执行清政府的逮捕令。但租界当局一再拖延,甚至苏报案发生前巡捕在传讯章太炎、吴稚晖之时,明确表示说,如果他们没有私藏武器,巡捕会保护他们。这也使章太炎等人认为租界当局不会逮捕他们。因此,尽管苏报案发生前早就风闻自己在清政府逮捕的名单上,但章太炎、邹容、陈范等人并未逃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危险。如果租界当局采取的是与清政府是合作的态度,那么苏报案的发生不会被拖延至6月底,而且被捕的肯定不只章太炎、邹容等人,蔡元培、吴稚晖、《苏报》馆主陈范等人恐怕也会被捉拿。租界当局拒绝了清政府的要求,而清政府仍然一意严惩,以儆效尤,进而导致英美等国的介入。“沈荩案”的发生与英美等的干预上海租界当局拒绝将章太炎、邹容交给清政府,因此清政府转而同英国驻华公使交涉,英驻华公使于是就此请示英国外交大臣蓝斯唐侯爵。蓝斯唐侯爵起初考虑在与清政府达成不对案犯施以酷刑的谅解的前提下,将章太炎、邹容交出,并就此问题咨询英国皇家法官。恰在此时,“”发生,使得苏报案交涉情况发生逆转。沈荩(1872—1903)。沈荩是1900年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起义的主要领导人。1903年7月19日被人告密在京被捕,31日慈禧太后下令将其在狱中杖毙。8月2日,英国《泰晤士报》以《反改革运动》为题,予以报道:依照慈禧太后的特别指示,沈荩被打死而不是被杀头。这个处决是1900年的屠杀以来最恐怖的事件。执行的地点是在刑部衙门的院子里。昨天下午,犯人被鞭打了两个小时。8月3日,英国驻华公使致电蓝斯唐侯爵,描述沈荩惨死情形,并认为如果苏报案被关押者交给清政府,会遭遇同沈荩一样的命运。8月7日,《泰晤士报》又补充报道沈荩被处死的经过和惨状 “在把被害人鞭打了三至四个小时之后,因为无法完成慈禧太后将沈荩杖毙的命令,执行者只好依照沈荩的请求亲手将他勒死。”苏报案的公开审讯1903年12月3-5、7日,苏报案在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公开审讯。法庭由会审公廨谳员和英国副领事翟理斯组成,代表清政府的上海知县也在座。案件审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翟理斯。此案的审讯情况颇为奇特。清政府和章太炎、邹容分别以原、被告身份出庭,双方都聘请了外国律师。清政府聘请的是古柏律师,章太炎和邹容聘请的是琼斯和爱立司律师。原告律师以“煽动性的诽谤罪”指控章太炎、邹容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中的言论,而被告律师则以原告举证、言论思想自由等为依据为被告辩护。法庭上,被告律师的滔滔雄辩和章太炎、邹容的配合,使得被告一方明显处于相当主动的地位。章太炎、邹容的辩护律师辩护策略首先是坚持程序上应由原告举证,即要求原告证明章太炎、邹容有发表被控言论的故意。为配合律师,章太炎在法庭陈述中表示被指控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原本是他写给康有为的私人信件,并未拿去公开发表。因此,该书是谁出版的,他自己毫不知情。邹容则表示《革命军》是他在日本留学时所写的一份作业,从日本回国时,留在了日本的留学生会馆。回到上海后,才发现这篇作业已被印刷出版。邹容在法庭上还表示自己已经放弃了书中的观点,现在信仰的是社会主义。《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第一次在大陆影印了倡言排满时期的《苏报》原件,第一次将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相关外交档案呈现在读者面前。”原告举证是欧美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含义是如果原告无法提供证据,则指控不成立。《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出版时,均未标明出版机构。章太炎与邹容又表示自己不知情,因此,原告律师的指控就面临证据不足的问题。在坚持程序上由原告提供证据的同时,被告律师主张章太炎在私人信件中、邹容在写作业时表达观点,是个人拥有的思想自由的权利,“如果我保存一本日记,里面记录我对当时事件和政治问题的私人看法,其中有煽动性的言论,但我没有拿去出版,仍不构成犯罪。”不仅如此,被告律师还进一步引申说:“我们都有权利——中国对此也不会否认——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思想,每个生活在文明国家的人都享有这个权利,我希望中国也应允许其国民享有这项权利,使自己跻身文明国家的行列。”被告律师不仅雄辩滔滔,还有相当高的辩论技巧。他们在辩词中,还努力激发法官对被告的同情心:而写作《革命军》的邹容,只不过是一位年仅十九岁、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新知识的青年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这位年轻人(指邹容)的身份,只有十九岁,在国外读书,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中。他眼界渐开,被各种他还无法把握的新思想所困扰,他不时地把这些思想记录下来,是在这种环境下,他写成了现在被起诉的文件手稿。广泛的涉猎使其沉溺于新思想中,其政治思想也经历一些变化;这也是非常自然的--年轻人的思想像他的身体一样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可悲的是,他们却被清政府拖到法庭上来,指控其犯有煽动革命的罪行。苏报案是按照西方的法律程序审理,适用的也基本上是英国的法律,因此,章太炎和邹容在审讯当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最终的判决是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刑期自被关押之日算起。从判决结果不难看出,章太炎和邹容是依据西方的法律定罪量刑,并未被判重罪。而依照大清律,属于十恶不赦的妖言惑众罪行,会被杀头。《苏报案研究》王敏依据新发现的史料,包括英美外交文书、《纽约时报》等英文报纸和苏报案审讯记录,披露这一事件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115年前发生在晚清上海租界的苏报案,如果是发生在清初,极有可能将会是一场牵连相当多人的“文字狱”,对于读书人来说,这将是灭顶之灾。如果此案不是发生在上海,而是20世纪初的北京,那么等待章太炎和邹容的,也将会是同沈荩一样的命运。
2023-07-15 20:47:561

二战中的慕尼黑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有什么区别?各决定了什么?

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 《慕尼黑协定》全称为《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包括8条正文、1个附件和3项声明。主要内容包括:捷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完成对上述地区和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对尚不能确定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的捷其他地区,应暂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占领,于11月底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捷政府应在4周内释放正在服刑的苏台德政治犯;有关政府须在3个月内解决捷境内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否则,德、英、法、意首脑将再次开会讨论;英法保证捷新边界不受侵略;当捷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已告解决时,德意也将对捷提供保证。   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集中表现,是希特勒加紧备战的重要步骤。协定迫使捷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360万居民和1/2以上的经济资源,丧失了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破坏了法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从而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助长了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1939年3月,希特勒践踏在协定中承诺的国际保证,出兵占领捷全境。英法却背信弃义,拒不履行保证捷新边界的国际义务。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②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③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④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⑤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会议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共同协作”“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忱”(这些表示在日后的历史中都被证明不过是一席冠冕堂皇的逢场空话)。此次会议是反法西斯联盟三大盟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直接会晤,对维护和加强盟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协调军事战略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国在会议期间为自身利益达成的一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和默契,又给战后的国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2023-07-15 20:49:001

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呢?

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黑海以北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宫举行的一次重要首脑会议,讨论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制定和大国之间的利益分配。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战后对德国、波兰、远东和联合国的处置。目的是讨论战后欧洲的结构调整。雅尔塔会议在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作战行动,加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惩治战犯,消除二战后纳粹主义、军国主义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问题是雅尔塔会议上最突出的问题。三国元首讨论了战后对德国的处置,确定了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总原则,以及对德国进行地区占领的原则。德国武装抵抗最终被击败后,三国将共同让纳粹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条件,美、英、苏三军将分区占领德国。解散所有德国武装部队及其总参谋部,没收或销毁所有德国军事装备,拆除或管理其所有军事工业,惩罚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制度,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确保德国不再扰乱世界和平。在会议的最后一天,三巨头签署了《远东三大国协议》,其中提到了苏联对日战争的条件:1)维持外蒙古的现状;2) 萨哈林岛南部和岛附近的所有岛屿都属于苏联,以确保苏联在大连港的优先权。它继续租用由中国和苏联共同运营的旅顺港、中东铁路和南满洲铁路。在确保苏联优越权利的同时,中国必须维护满洲的全部主权。罗斯福与斯大林在达成这笔政治交易时,并没有征求中国政府的同意,也没有与丘吉尔商量,甚至美国国务卿都蒙在鼓里。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作战行动,加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3-07-15 20:49:105

苏州虹桥幼儿园难进吗

入学申请资料全都办理齐全,就不难进。报名材料:具有本地户籍的幼儿:请家长带好以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A4 纸):1.幼儿出生医学证明;2.儿童预防接种证;3.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评价表;4.户口簿;5.监护人房产证明;6.监护人身份证;7.2022年苏州市幼儿入园报名登记表。非本地户籍幼儿但监护人在苏购房的,请家长带好以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A4 纸):1.幼儿出生医学证明;2.儿童预防接种证;3.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评价表;4.原户籍地户口簿;5.监护人在苏房产证;6.购房合同及发票;7.监护人身份证;8.外来人口有效居住证;9.就业证明或其他合法经营证明(营业执照);10.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记录一年以上证明;11.2022年苏州市幼儿入园报名登记。非本地户籍幼儿且监护人未在苏购房的,请家长带好以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A4纸):1.幼儿出生医学证明;2.儿童预防接种证;3.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评价表;4.原户籍地户口簿;5.监护人在苏租房合同;6.监护人身份证;7.外来人口有效居住证;8.就业证明或其他合法经营证明(营业执照);9.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记录一年以上证明;10.2022一年苏州市幼儿入园报名登记表。苏州虹桥幼儿园招生是按照“相对就近”、“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的原则进行的。
2023-07-15 20:50:031

二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为什么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会议时间为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2月4日到11日8天时间里,3国政府代表团通过全体会议、领导人私下会晤、参谋长或外长分组会议等途径,对上述重大问题进行了时而紧张、时而宽松妥协的讨论,最后发表了会议公报,签订了《雅尔塔议定书》和秘密的《雅尔塔协定》。在雅尔塔会议上,3巨头首先重点研究了处置战后德国的问题。他们一致同意对德国实行分割政策。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后来分区占领发展成为东西两个德国,并且以东西德的分界为界限,东德划入苏联势力范围,西德划入美国势力范围。关于向德国索赔问题,英美同意苏联提出的“战争赔偿总额为29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的建议。接着,3国领导人就对日作战条件达成协议并签了字。根据这个协定,苏联要在德国投降及欧战结束后2个月或3个月内参加作战,其条件是:1.外蒙古(今蒙古共和国)现状须予维持;2.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但苏联的优先权益须予保证,中国可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显然,这个协定是美苏在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相互妥协的产物。他们背着当时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侵犯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协定。这完全是大国沙文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一种丑恶行径,是雅尔塔会议最不光彩的一页。由于非洲、拉美及亚洲很大一部分地区战前曾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美英认为这些地区理所当然是西方势力范围,所以会上没有涉及。雅尔塔会议无疑为战后世界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战略格局奠定了基础。因而后来人们惯常称这种格局为雅尔塔格局或雅尔塔体系。当然,总的来说,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盟国彻底打败德日侵略者的军事行动计划,而且就如何处置战败国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它对于巩固反法西斯联盟、推动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会议内容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4]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5]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伊朗召开的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1924~1991)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 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1882~1945)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1874~1965)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利益。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编辑本段协议内容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4月25日~6月26日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德国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红色部分为东德,绿色部分为西德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在南斯拉夫,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对于苏联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雅尔塔会议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战后和平与安排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同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规定: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 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战后格局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雅尔塔会议纪念币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更是绥靖政策又一次发展到高潮的标志。 同时也通常被看成冷战的标志。
2023-07-15 20: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