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为何说微生物是“生产者”?

2023-07-23 12:29:18
寻云出海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学科影响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必开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就是在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学》也是高 等农林院校生物类专业发展及农林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随着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微生物学对现代与未来人类的 生产活动及生活必将产生巨大影响。
2、吸收多、转化快 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大小以um计,但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大,(插入表),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吸收,代谢废物排泄和环境信息接受面。这一特点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 举例:乳酸杆菌:120,000;鸡蛋:1.5;人(200磅):0.3 2、吸收多、转化快 这一特性为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举例:3克地鼠每天消耗与体重等重的粮食;1克闪绿蜂鸟每天消耗两倍于体重的粮食;大肠杆菌每小时消耗2000倍于体重的糖;发酵乳糖的细菌在1小时内就可以分解相当于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产生乳酸;1公斤酵母菌体,在一天内可发酵几千公斤的糖,生成酒精; 3、生长旺、繁殖快 极高生长繁殖速度,如E.coli20-30分钟分裂一次,若不停分裂,48小时2.2×1043菌数增加,营养消耗,代谢积累,限制生长速度。这一特性可在短时间内把大量基质转化为有用产品,缩短科研周期。也有不利一面,如疾病、粮食霉变。 举例:Escherichiacoli(大肠杆菌)在最适的生长条件下,每12.5~20分钟细胞就能分裂一次;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细胞的浓度一般为108~109个/ml;谷氨酸短杆菌:摇瓶种子→50吨发酵罐:52小时内细胞数目可增加32亿倍。利用微生物的这一特性就可以实现发酵工业的短周期、高效率生产。例如生产鲜酵母时,几乎12小时就可以收获一次,每年可以收获数百次。 表 若干微生物的代时及每日增殖率 微生物名称 代时 每日分裂次数 温度 每日增殖率
乳酸菌 38分 38 25 2.7×1011
大肠杆菌 18分 80 37 1.2×1024
根瘤菌 110分 13 25 8.2×103
枯草杆菌 31分 46 30 7.0×1013
光合细菌 144分 10 30 1.0×103
酿酒酵母 120分 12 30 4.1×103
小球藻 7小时 3.4 25 10.6
念珠藻* 23小时 1.04 25 2.1
硅藻 17小时 1.4 20 2.64
草履虫 10.4小时 2.3 26 4.92
*为念珠蓝菌属(Nostoc)的旧称,与细菌同属原核生物。 4、适应强、易变异 极其灵活适应性,对极端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力,遗传物质易变异。更重要的是在于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 举例:万米深海、85公里高空、地层下128米和427米沉积岩中都发现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的种数,据1972年: 类型 低限 倾向种数 高限
病毒与立克次氏体 1217 1217 1217
支原体 42 42 42
细菌与放线菌 >1000 1500 1500
蓝细菌 1227 1500 1500
藻类 15051 23100 23100
真菌 37175 47300 68939
原生动物 24068 24068 30000
总数 79780 98727 127298
5、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区域广,分布环境广。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种数多。更重要的是在于微生物的生理代谢 青霉素
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任何有其它生物生存的环境中,都能找到微生物,而在其它生物不可能生存的极端环境中也有微生物存在。 举例:青霉素生产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产黄青霉)的产量1943年为每毫升发酵液中含20单位青霉素,40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微生物遗传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该菌产量变异逐渐积累,加上发酵条件的改进,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发酵水平每毫升已超过5万单位,甚至接近10万单位。微生物的数量性状变异和育种使产量提高的幅度之大,是动植物育种工作中绝对不可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微生物发酵工厂都十分重视菌种选育工作。 微生物作用: 1、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 2、空气与水净化,污水处理 3、工农业生产:菌体,代谢产物,代谢活动 4、对生命科学的贡献
编辑本段分类与命名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每一分类单位之后可有亚门、亚纲、亚目、亚科... 以啤酒酵母为例,它在分类学上的地位是: 界(Kindom):真菌界 门(Phyllum):真菌门 纲(Class):子囊菌纲 目(Order):内孢霉目 科(Family):内孢霉科 属(Genus):酵母属 种(Species):啤酒酵母 种(species):是一个基本分类单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菌株的总称。 ①菌株(strain)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起源于共同祖先并保持祖先特性的一组纯种后代菌群)。因此,一种微生物的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菌株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 例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两个菌株:EscherichiacoliB和EscherichiacoliK12 菌株的表示法:如果说种是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那末菌株实际上是应用的基本单位,因为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在产酶上种类或代谢物产量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别! ②亚种(subspecies)或变种(variety):为种内的再分类。 当某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形状,而又不足以区分成新种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亚种。 变种是亚种的同义词,因“变种”一词易引起词义上的混淆,从1976年后,不在使用变种一词。通常把实验室中所获得的变异型菌株,称之为亚种。 例如:E.colik12(野生型)是不需要特殊aa的,而实验室变异后,可从k12获得某aa的缺陷型,此即称为E.colik12的亚种。 ③型(form):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例如:按抗原特征的差异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微生物的命名:微生物的名字有俗名和学名两种。如:红色面包霉——粗糙脉孢霉;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学名—是微生物的科学名称,它是按照有关微生物分类国际委员会拟定的法则命名的。学名由拉丁词、或拉丁化的外来词组成。学名的命名有双名法和三名法两种。 ①双名法:学名=属名+种名+(首次定名人)+现定名人+定名年份 属名:拉丁文的名词或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单数,首字母大写,表示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由微生物构造,形状或由科学家命名。种名:拉丁文形容词,字首小写,为微生物次要特征, 如微生物色素、形状、来源或科学家姓名等。 例:大肠埃希氏杆菌 Escherichiacoli(Migula)CastellanietChalmers1919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Rosenbach1884 当泛指某一属微生物,而不特指该属中某一种(或未定种名)时,可在属名后加sp.或ssp.(分别代表species缩写的单数和复数形式)。 例如:Saccharomycessp.表示酵母菌属中的一个种。 菌株名称:在种名后面自行加上数字、地名或符号等 例如:BacillussubtilisAS1.389AS=AcademiaSinica BacillussubtilisBF7658BF=北纺 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ATCC824丙酮丁醇梭菌
微生物的定义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但有些微生物是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特点
个体微小,一般<0.1mm。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
分类
原核类: 三菌,三体。 三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 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 病毒,亚病毒 (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微生物
;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编辑本段类群
种类 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
、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 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细菌
(1)定义: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3)结构: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基本结构: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5)菌落: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 菌落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放线菌
(1)定义:一类主要成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的,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3)形态构造:主要由菌丝组成,包括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可以成熟分化为孢子丝,产生孢子) (4)繁殖: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5)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彩色干粉
病毒
(1) 定义: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2)结构:[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monospace;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normal; white-space: pre-wrap; "]蛋白质衣壳以及核酸(核酸为DNA或RNA)[/font] (3)大小:一般直径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nm的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为28nm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4)增殖:病毒的生命活动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为寄生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利用会宿主细胞内的环境及原料快速复制增值。在非寄生状态时呈结晶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以 噬菌体为例: 吸附→DNA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示意图

编辑本段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C,H,O,N,P,S以及其他元素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1 水和无机盐 2 碳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 作用 3氮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必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 作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4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源来源的营养物质或辐射能
根据碳源和能源分类
5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 1.真菌:引起皮肤病。深部组织上感染。 2放线菌:皮肤,伤口感染。 3螺旋体:皮肤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4细菌:皮肤病化脓,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败血压症,急性传染病等。 5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等。 6衣原体: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病毒:肝炎,乙型脑炎,麻疹,艾滋病等。 8支原体:肺炎,尿路感染。 生物界的微生物达几万种,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只有一少部份能致病。有些微生物通常不致病,在特定环境下能引起感染称条件致病菌。 能引起食品变质,腐败,正因为它们分解自然界的物体,才能完成大自然的物质循环。
微生物的作用

编辑本段贡献
现代生物学的若干基础性的重大发现与理论,是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或以微生物为实验材料与工具取得的。这些理论包括:证明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三大经典实验: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组实验)。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双螺旋的每一条子链分别、都是复制模板)。遗传密码子的解读(64个密码子各对应20种氨基酸及终止信号的哪一种)。基因的转录调节(operon, promoter, operator, repressor, activator的概念与调节方式)。信使RNA的翻译调节(terminator)等等……。 现在,很多常用、通用的生物学研究技术依赖于微生物,比如:分子克隆重组蛋白在细菌或酵母中的表达。很多医学技术也依赖于微生物,比如: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
编辑本段微生物在整个生命世界中的地位
当人类在发现和研究微生物之前,把一切生物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界-动物界和植物界。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逐步深化,从两界系统经历过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甚至六界系统,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人Woese等发现了地球上的第三生命形式-古菌,才导致了生命三域学说的诞生。该学说认为生命是由古菌域(Archaea)、细菌域(Bacteria)和真核生物域(Eucarya)所构成。在图示“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中,左侧的黄色分枝是细菌域;中间的褐色和紫色分枝是古菌域;右侧的绿色分枝是真核生物域。 古菌域包括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和初生古菌界(Korarchaeota);细菌域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各种除古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包括真菌、原生生物、动物和植物。除动物和植物以外,其它绝大多数生物都属微生物范畴。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物界级分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生命进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Brown等依据平行同源基因构建的“Cenancestor”生命进化树,认为生命的共同祖先Cenancestor是一个原生物。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两个分支,一个是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一个是原真核生物,在之后的进化过程中细菌和古菌首先向不同的方向进化,然后原真核生物经吞食一个古菌,并由古菌的DNA取代寄主的RNA基因组而产生真核生物。 从进化的角度,微生物是一切生物的老前辈。如果把地球的年龄比喻为一年的话,则微生物约在3月20日诞生,而人类约在12月31日下午7时许出现在地球上。
综述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 微生物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亿个细菌。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因为微生物很小,构造又简单,所以人们充分认识它,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起来,还是很晚的。尽管如此,人们已经在广泛的应用微生物了。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和作用,也是最早应用微生物的少数国家之一。据考古学推测,我国在8000年前已经出现了曲蘖酿酒了,4000多年前我国酿酒已十分普遍,而且当时埃及人也已学会烤制面包和酿制果酒。 2500年前中国人民发明酿酱、醋,知道用曲治疗消化道疾病。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齐民要术》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在农业上,虽然还不知道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但已经在利用豆科植物轮作提高土壤肥力。这些事实说明,尽管人们还不知道微生物的存在,但是已经在同微生物打交道了,在应用有益微生物的同时,还对有害微生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为防止食物变质,采用盐渍、糖渍、干燥、酸化等方法。在我国隆庆年间就开始用人痘预防天花。人痘预防天花是我国对世界医学上的一大贡献,这种方法先后传到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及英国,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Jenner)提出用牛痘预防天花。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有显微镜开始的,微生物学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态学时期、生理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 形态学时期 微生物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是从安东·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ck 1632-1732)发明的显微镜开始的,它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的显微镜在当时被认为是最精巧、最优良的单式显微镜,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而且还把观察结果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其中有详细的描述,并配有准确的插图。1695年,安东·列文虎克把自己积累的大量结果汇集在《安东·列文虎克所发现的自然界秘密》一书里。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这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生理学时期
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微生物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权威性杂志《科学》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科学进展之一。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发现重要的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从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组研究为探索微生物个体以及群体间作用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为了充分开发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资源,1994年美国发起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MGP)。通过研究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开发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仅能够加深对微生物的致病机制、重要代谢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更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系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因工程产品,包括:接种用的疫苗、治疗用的新药、诊断试剂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种酶制剂等等。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进新型菌株的构建和传统菌株的改造,全面促进微生物工业时代的来临。工业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药、冶金、采矿、石油、皮革、轻化工等多种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调节剂参与食品发酵过程。
编辑本段世界地位
当人类在发现和研究微生物之前,把一切生物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界-动物界和植物界。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逐步深化,从两界系统经历过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甚至六界系统,直到70年代后期,美国人Woese等发现了地球上的第三生命形式-古菌,才导致了生命三域学说的诞生。该学说认为生命是由古菌域(Archaea)、细菌域(Bacteria)和真核生物域(Eucarya)所构成。在图示“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中,左侧的黄色分枝是细菌域;中间的褐色和紫色分枝是古菌域;右侧的绿色分枝是真核生物域。古菌域包括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和初生古菌界(Korarchaeota);细菌域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各种除古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包括真菌、原生生物、动物和植物。除动物和植物以外,其它绝大多数生物都属微生物范畴。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物界级分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生命进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Brown等依据平行同源基因构建的“Cenancestor”生命进化树,认为生命的共同祖先Cenancestor是一个原生物。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两个分支,一个是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一个是原真核生物,在之后的进化过程中细菌和古菌首先向不同的方向进化,然后原真核生物经吞食一个古菌,并由古菌的DNA取代寄主的RNA基因组而产生真核生物。从进化的角度,微生物是一切生物的老前辈。如果把地球的年龄比喻为一年的话,则微生物约在3月20日诞生,而人类约在12月31日下午7时许出现在地球上!!
有利有害!!

相关推荐

世界十大巨型生物

世界十大巨型生物:古巨犀、邓氏鱼、鲸鲨、泰坦蟒、苍龙、棘龙、美式利维坦鲸、巨齿鲨、阿根廷龙、蓝鲸。1、古巨犀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犀牛,生存于三千万年前渐新世,是他们平均身高可达五米,重约二十二吨。平时一般用獠牙状的上颚池来觅食,是目前人类已知最大的陆星哺乳动物。2、邓氏鱼这是一种生活在泥盆纪的大型鱼类。根据出土的化石估算,它的体长可达九米,配合上那满嘴锋利的牙齿,能一口咬穿有硬壳保护的菊石,绝对称得上是当时海洋中最可怕的掠食者。3、鲸鲨又被人们称为鲸鲛、豆腐鲨,这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鱼类,平均体长为十米,重约九吨以上。鲸鲨还有着一个宽达一点五米的嘴巴,平时以捕杀小型鱼类为食,性情温顺且寿命极长。4、泰坦蟒这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曾出现过的最大蛇类,生活于六千万年前的古新世。他们多活动于南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中,根据出土的化石分析,这种巨蚺的身形要比现代蟒蛇大得多,长度能达到十五米,体重接近一吨。5、苍龙这是一种生活在七千万年前的巨大怪物。由陆地上的崖蜥演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开始出现并迅速繁衍。在当时的海洋中,没有任何生物敢与之为敌。6、棘龙这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兽角类恐龙,体长甚至可达十七米,体重接近八吨。生活于距今一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凭借自身体型优势,棘龙甚至能与恐鳄打成平手。7、美式利维坦鲸生存于九百万年前的中心式海域。目前关于它的化石样本只有一块头骨和一颗四十厘米的青赤石可以作为参考。根据推测它们的最大长度约为十七点五米,有一颗坚固的大头身形与抹香鲸相似,体重在六十五吨左右,主要以猎杀其他鲸类为食。8、巨齿鲨这是一种生活于两千万年前的新式海域,他还有着超过二百五十颗乳锯齿般锋利的牙齿,并且每颗长度都超过了二十厘米,能轻松将猎物撕开。9、阿根廷龙这是在一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南美洲大陆上出现的一种植食性恐龙。这可能是地球上曾孕育过的体型最大的陆地动物,如果不慎被他踩上一脚,可能连骨头都不会剩下。10、蓝鲸这是地球在几十亿年的发展历史中曾孕育过的最大生物,其体长超过三十米,重约一百七十吨以上。仅舌头就将近三吨,可一口吞下五百个成年人,而呼吸时所喷出的水柱更是高达十米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地球最大生物。
2023-07-23 00:02:121

成大生物转板后的税收

成大生物转板后的税收:单位转让新三板股票是否征收增值税目前并不明确,个别地区明确要征收增值税,但更多的地区却没有征收。但挂牌公司转为上市公司后,单位转让股票时已经明确需要缴纳增值税。
2023-07-23 00:03:441

北京成大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成大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生物医药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法定代表人:张庶民成立时间:2013-12-16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110302016581885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六街88号院8号楼3单元101室
2023-07-23 00:03:522

人用狂犬病疫苗 辽宁成大生物有限公司 长春市哪个防疫站有售? 知情人士给个答案

国内只有辽宁成大一家生产狂犬疫苗,不存在去哪里买的问题,只要有国产狂苗,肯定是辽宁成大的!疾控一般不对外出售疫苗,你去当地犬伤门诊注射就可以了!
2023-07-23 00:04:142

什么生物是从大东西进化成小东西的?

从大进化成小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小进化成大最大我知道要问当今海洋中最厉害的生物是什么,想必应该是虎鲸了,作为深海的掠食者,虎鲸可以杀掉体型最大的蓝鲸,可以说在鲸鱼中,这两种鲸鱼是最为厉害的,一个是杀戮最厉害的虎鲸,一个是体型最大的蓝鲸,但是追溯到它们的祖先的时候,科学家惊奇发现这些上百吨的鲸鱼,祖先原来是陆地上的小型生物。想必很多人都不相信吧,毕竟在深海中,虎鲸作为掠食者,有着强大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捕猎的能力,就算是同类的鲸鱼,一样可以捕杀,虎鲸是一种喜欢团队合作的肉食性生物,可以说是最厉害的鲸鱼也不为过,当然在体积上面就比不过座头鲸了,但是说起凶狠程度,虎鲸当属首位。而作为深海中体型最大的鲸鱼蓝鲸,就比较温顺,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剧烈的活动,据了解,蓝鲸身体长度应该是20米到30米之间,身体的重量一般是55吨到180吨左右,属于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比陆地的大型生物还要大。那么为什么这两种鲸鱼的祖先是陆地上的小型生物呢?毕竟这些鲸鱼的体积那么大,就算体积不是很大,但是又很凶狠,其实它们的祖先是中爪兽,一种比较小型的陆地生物,一开始并不是在海洋中生活的,而且在陆地上生存的,跟今天的狗狗有点像。后来因为大陆漂移以及陆地的生活环境比较恶劣,这些中爪兽就想着通过适应海洋的生活来生存,一开始还是不太适应,后来通过不断尝试,慢慢进化出适合水下生存的肺部以及体型,经过多年的发展,慢慢成长为如今的体积,对此有网友猜测应该是早期的水下生物比较丰富,而这些中爪兽得到的能量比较多,于是就快速发展起来了。可以说就算是上百吨重的庞然大物鲸鱼,原来的祖先也有可能是体型比较小的生物,现在很多生物都是经过自然选择而来的,在海洋环境中存活了下来
2023-07-23 00:04:221

请教:能不能说,物理不好,成不了大生物学家?同样,化学不好也成不了大生物学家?

不是吧,楼上,浙大生物不是有物理课的吗?还是基础课呢,外加隆重的实验课不是?难道现在改革了?如果可能的话,物理化学都好好学吧,还有数学哦。
2023-07-23 00:04:304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什么?

逛超市时,你看到的白色蘑菇大多小巧玲珑,但在美国俄勒冈州的蓝岭上,蘑菇的一个“近亲”的体积却超乎想象:占地965公顷,相当于1665个标准足球场!  这个学名为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ostoyae)的巨型真菌是在1998年被发现的,它的出现刷新了世界最大生物的纪录,而在此前,人们公认世界最大的生物是33.5米长、200吨重的蓝鲸。按照生长速率估计,这个巨型蘑菇是年龄应该为2400岁,但科学家猜测,它的实际年龄可能有8650岁——地球上年龄最大的生物之一。  一个由森林学家组成的团队在俄勒冈州东部统计致病真菌的数量时,意外发现了这个体积超大的“蘑菇”。他们采集了一些样品,与实验室培养的真菌比对,看它是否由多个相同的个体组成,并用DNA指纹技术分析它的遗传性质,确定组成它的每个成员的大小。  奥氏蜜环菌是造成桑根朽病(armillariarootdisease)的直接原因,美国个加拿大的很多松树就是生了这种病,慢慢枯朽而死。一般说来,真菌会沿着树根生长,伸出菌丝并分泌很多消化酶。但奥氏蜜环菌有独特的生长方式:延伸菌根,连接食物源与菌体,然后迅速向外生长。  优势基因的结合,再加上稳定的环境,使得这种巨型真菌可以在几千里保持活力。加拿大生化学家梅龙史密斯(MyronSmith)说:“奥氏蜜环菌确实是一种奇怪的真菌,总的来说,凭借强大的菌丝网络,它可以长得无限大。”蜜环菌得名的原因是,它们具有黄色的圆盖和带有甜味的菌体。实际上,科学家首次发现巨型真菌实在1992年——一种学名为Armillariabulbosa的真菌占地15公顷。  梅龙-史密斯曾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和同事是在一个阔叶林里发现15公顷大的真菌的。史密斯回忆:“我们当初并不是为了发现什么奇异的东西,只是为了观察不同的真菌,然后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别不同种类的真菌。”  后来,史密斯利用最新出现的生物技术,比对了多个真菌的基因后,他发现,阔叶林中的Armillariabulbosa真菌竟有1500多岁,重量至少不下100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物学家拉-克罗斯(LaCrosse)说:“人们知道这些真菌很大,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长这么大。在真菌学史上,rmillariabulbosa绝对是最大的一种真菌,而且可能会永远保持世界最大生物的纪录。”  但很快,科罗拉多大学的特里-肖(TerryShaw)又在威斯康星的西南部发现了更大的真菌——一种奥氏蜜环菌,占地600公顷。2003年,又一位美国科学家发表报告称,他发现了2384公顷大的真菌。  这些超级真菌的出现,让人们重新开始讨论一位问题:是什么组成了这些巨无霸?美国科学家沃尔克说:“巨型生物都由相同遗传性质的细胞组成,它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执行一些复杂功能。”蓝鲸、超级真菌、6615吨重的欧洲颤杨都符合沃尔克对超大型生物的定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平常吃的蘑菇也是一种大型生物:一个农场每年可以收获几十吨蘑菇,但这些长在塑料蓬中蘑菇,都具有相同遗传性质!  沃儿克说:“实际上,对于真菌而言,体积巨大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只是人类从未发现这一点。”
2023-07-23 00:04:411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不是蓝鲸,而是一个蘑菇,这是怎么回事?

奥氏蜜环菌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蘑菇的认识,甚至打破了人们对最大生物的认识,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以为身长33.5米,体重200吨的蓝鲸才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但在1998年,美国林业局的科学家们在俄勒冈发现了全球最大的蘑菇——奥氏蜜环菌,该蘑菇占地890公顷,总长度大约在5.6公里,相当于1665个足球场;总质量高达605吨,相当于3头蓝鲸,而且已经在森林里生长了2400多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只蘑菇在人们看来体型也没什么了不起,和普通蘑菇一样,这也是人们之所以没有发现它们体型较大的原因。它们能被人类发现其实非常偶然,当地的一家森林公园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树木死亡,排除了所有可能之后仍没有找到原因。后来科学家从死亡的100多棵树上提取了菌丝,经过研究发现,这些菌丝都来自于同一个母体。也就是说这里的所有蘑菇,实际上都是同一颗。蘑菇分为两个部分,地上的叫做子实体,地下的叫做菌丝体,在子实体的伞盖处,还会有孢子用于繁殖。一般我们见到的蘑菇,都是蘑菇的子实体,比如下图这种。蘑菇的菌丝体隐藏较深,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我们发现,对于蘑菇而言,只要菌丝体不被破坏,它们就不会死亡,并且等到环境合适时,菌丝体又可以发育成一朵朵小蘑菇,我们平常看到的蘑菇,只是菌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会沿着树根从这棵树上延伸到另一颗树上,并通过吸收树木周围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接着菌丝体会不断蔓延,直接插入树木树干深处,通过吸收树木中的养分和水分来继续生长,而树木则会枯萎死亡。就这样,一颗奥氏蜜环菌在生长过程中,菌丝在地下不断蔓延,偶尔长出一两颗子实体的蘑菇,最终导致100多棵树木被它们吸干养分枯萎而死。而人们也丝毫没有意识到,在森林中随处可见的蘑菇,居然是杀死100多棵树木的元凶。由于基因的优势,再加上稳定的环境,这颗超级巨菇在此已经存活了上千年,而且直到现在还展示出勃勃生机,如果人们对此不加以控制的话,或许它可以长得更大。当然,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看到蘑菇时一定会问一句好不好吃,对此科学家们回答:能吃,据说味道还不错。长生的奥氏蜜环菌奥氏蜜环菌的子实体通常在9月-10月才可以看到,多丛生在森林的腐木上,有时也会在健康的树上寄生。奥氏蜜环菌是真菌,并不是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人类一样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维持生命,它们特殊之处在于没有生命极限,只要环境合适它们就可以一直生长,而且体型也没有极限。也就是说,奥氏蜜环菌很可能可以长生。长生在地球上并不多见,主要是因为长生的个体难以面对复杂的环境,比如:人类如果实现长生,但不能繁衍的话,那么大多数人将可能因战争、饥饿以及地球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变化而死亡。如果人类不仅实现长生,还能够继续繁殖的话,那么地球上的人类早就人满为患,摩肩擦踵,世界上的人类又会因资源不足而大批死亡。所以长生对于大多数生物而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是能够将自己的遗传信息遗传给下一代,通过一代代基因传递来实现部分“永生”。奥氏蜜环菌不同的在于,它不仅可以长生,还可以继续繁衍,子实体的菌盖中含有孢子,孢子可以在风里作用下被吹向更远的地方,一旦落在环境适宜的土壤中,它们会发育成新一个菌体。但如果新长出的菌体和之前的母体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之中,它们之间便会展开能量竞争,通常情况下母体由于菌丝体较多,获取的能量更多而获胜。因此在同一个地区,一般只有1个或者少量几个母体,大多数孢子无法在母体附近存活。奥氏蜜环菌对森林的危害很大,尤其是软木,10岁龄以下的针叶树更容易感染并导致死亡。20岁以上的树木死亡率比较小。但目前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法,只能轮流种植耐真菌的树木。总结除了奥氏蜜环菌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巨型蘑菇,只是因为它们的菌丝体生长在地面以下,所以我们不知道而已。
2023-07-23 00:04:596

把形成生物的化学物质放在一起,能进化成生物吗?

模拟地球原始环境的米勒-尤里实验中,出现了20多种氨基酸,证实生命可能是“无中生有”,但那些氨基酸和构成生命体的左式氨基酸不同。总的来说,生命起源还是谜团。在米勒-尤里实验中,科学家利用电极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密布的情况,在瓶中充满水蒸气、一氧化碳、氨气、氢气等气体组成的类似于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从外界不断地输入能量也就是电极放电,实验开始一周后的观察中发现,约有10%到15%的碳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2%属于氨基酸,以甘氨酸最多,总共产生了20多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中L型、D型氨基酸一半一半,而构成生命体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同时还生成了5种胺,以及很多羟基化的化合物,却没有形成构成RNA/DNA的核酸序列。不过无机小分子可以自由碰撞形成较大的分子团被证实,而现代人工可以合成一些小分子物质,却很难或者说没办法合成具有晟敏功能的蛋白质或者核酸,生命如何起源还是谜题。根据米勒-尤里实验,科学家曾认为原始温热的海洋中溶解有少量气体分子,在闪电或者海底热泉的热量催动下,这些物质不断碰撞反应,形成了很多种有机物,其中部分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大量有机物的存在,使得太古海洋中形成“原始汤”,生命诞生于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目前还不能解释核酸和蛋白质的出现,以及两者如何相互联系构成生命,因为已知的地球生命都是这两种物质通过某种联系实现的,最简单的病毒也是由核酸链和多态衣壳构成,朊病毒那样的仅有几条多肽链构成的生物侵染因子也需要借助生物体的核酸等实现自我复制。目前能够形成具有生命功能的化学物质,更多的是利用PCR扩增那样的技术,利用核酸碱基对的配对原则实现核酸的体外复制。人类已经可以一定程度上改造生命,所用到的知识就是对核酸的了解,利用基因技术插入或者剪切掉某段基因。不过从现今的生物构造,去推演太古时代有机物形成及构成生命体,根据地质证据推演历史上地球的大气环境,推演地球生命的起源机制,毫无疑问会有着十分漫长的过程。
2023-07-23 00:07:494

细菌才是地球最成功的生物,为什么要进化成人类

地球进化史大约 46 亿年前,地球形成了,但只是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 大约 32 亿年前的地球上开始出现了最低等的单细胞生物——菌类或藻类,它们是地球的主人. 大约 4.4 亿年前开始出现了鱼类,那时候的地球,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一统天下. 大约 3.5 亿年前,鱼类中进化出了更高等的两栖类开始登上了陆地,然后迅速发展成为地球上最兴盛 的生物. 到了大约 2.5 亿年前,两栖类衰落了,坚头两栖类则灭绝了;而两栖类中进化出了更高等的爬行动物 逐渐取代两栖类,成为地球上最兴盛的生物. 从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巨型爬行动物开始兴盛起来,成为地球上的霸王;地上、水里、空中,到 处都是恐龙的天下; 但是在 0.65 亿年前、也就是 6500 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末期,这些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 一下子全部灭绝了;而那个时代,体型远小于恐龙的一部分古代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却生存了下来; 其中一部分哺乳类还进化成了更高等的灵长类动物. 到了大约 300 万年前,第三纪系喜温区系的大量物种和大型的哺乳动物绝灭了,而高级灵长类古猿中 的一部分则进化成了人类;然后,人类便迅速地发展兴盛起来,统治了整个地球. 生物进化史上的这一切事实充分表明: 地球上的生物都处于不断进化之中.没有长盛不衰的生物! 在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生物,最终都要被另一种更高等的生物所取代更替. 每个时代最兴盛的、并且在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都是那个时代最高等的生物. 每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生物的兴盛时间, 都是有限的; 在它们兴盛了一个时期以后, 就会衰落甚至灭绝; 然后被一种新进化出来的更高等生物取而代之. 我们人类是现代最兴盛的生物,我们现今在整个地球上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就与当年的恐龙相仿. 我们人类显然也不可能永远兴盛;我们占据统治地位的兴盛时间,无疑也是有限的; 在经历了一个兴盛时期以后,我们人类必定也会衰落甚至灭绝;然后,一种新进化出来的更高等的生物, 将取代人类兴盛起来而在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以往每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生物,在兴盛了一个时 期以后,都会衰落甚至灭绝,并且被更高等的生物所取代;人类显然也不可能成为例外. 现代人类统治地球的局面,显然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 现代人类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必定要被新的更高等的生物所取代. 这就是说,不管现代人类组成的社会将会发生怎样繁复的变化,不管现代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组织将 会发生怎样巨大的变化,不管现代人类的科学技术将会发生怎样突飞猛进的进步;有一点是确定不变的; 这就是: 现代人类最终将衰亡,甚而至于象恐龙一样灭绝;地球将由比人类更高等的新生物所统治. 领悟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心头涌上了一股悲凉: 我们人类,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的子孙后代,最终都将衰亡,最终将被另一种更高等的非人类所取代. 到那时,更高等的非人类看待我们残存的人类,就象我们现在看待猩猩猴子一样. 这似乎是令人悲哀的.但悲凉之后我们又感到释然与欣慰. 因为,取代我们人类统治地球的,是比我们人类更高等的生物,其智力能力必定比我们人类更高强,其器 官必定也更趋于完善;因而这应该又是十分值得庆贺的. 而且,取代人类统治地球的更高等的生物,就是从现代人类中进化出来的. 地球生命进化史 地球的诞生,已有 45-46 亿年,但我们今天仅对它近 6 亿年来的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为地球历 史上发生的事情,主要是靠当时形成的岩层和所含的古生物化石记录下来的;地球上的生物虽然早在 30 几亿年前就已出现,但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植物,它们留下的化石,说明的情 况不多, 而且保存这些化石的岩层, 又大多经过程度不同的变质, 这就使地球这段早期历史更加不易了解. 只是到了距今约 6 亿年前, 较高级的生物大量出现了, 并有大量未经变质的沉积岩层和动物化石保留下来, 从而提供了许多比较可靠的材料.所以,现在关于地球的 6 亿年以来的这一段历史,阐述得比较详细和可 信.这和人类历史的阐述有相似之处,无文字记载以前,人类历史是比较模糊和简略的,而有文字记载以 后,人类历史才变得清楚和翔实.总之,无论地球历史还是人类历史,距今越远越模糊、越简略,距今越 近越清楚、越翔实. 从地球诞生到 6 亿年前,这段时间在地球历史上被称为隐生宙,虽然延续的时间约有 40 亿年,但由 于材料不足,未能划分出详细的历史发展阶段,一般只再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而它们之间还无确定的界 限,因此常统称为前古生代. 当地球上的生物从以低等植物为主演变为有壳的无脊椎动物占优势时, 地球的历史从隐生宙(即前古生 代)进入到显生宙. 生物继续从低级向高级演化,无脊椎动物让位给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又不断有新的“强者”出现,从鱼 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到我们人类,此衰彼兴,依次扮演着地球上的主角. 在古生代的早期,我国的北方和南方,都有很广阔的地区为海水所淹没.在海里,藻类仍在大量繁殖, 但比它高级得多的生物已大量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三叶虫的动物统治了全世界的海洋,这时陆地上仍没有 任何生物. 三叶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分为头、胸、尾三节,又有一条凸起的中轴贯穿在头尾之间,横看竖 看都可分出三个部分,在它的身上长有甲壳,起保护作用.三叶虫一般长约数厘米,这在当时是个儿大的 动物,它们大多栖息在海底,也有少数钻到泥沙中居住或在水里漂游. 寒武纪后期,是三叶虫鼎盛的时期,到奥陶纪时,三叶虫的数量仍不少,但海中已出现了比它更厉害 的动物.这种动物是一种软体动物,它有锥状的硬壳,在锥体开阔的一端,即它的头部,长有环状的触手, 用它捕捉食物和爬行、游泳.它们的个儿大,一般长达几十厘米,行动迅速,口腔坚硬,因此三叶虫不是 它们的对手,这些软体动物是章鱼、乌贼的远亲,但大部已绝灭了,只是在岩层中留下了它们的一些锥形 硬壳变成的化石,这种化石被称作“角石” ,而其中被称为“鹦鹉螺”的这一种,居然还见之于今天的海 洋里. 在三叶虫之后, 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属于脊椎动物的鱼类. 早在奥陶纪的海洋中, 一种外形似鱼, 头部无上下颌骨,身上披有骨质甲片的“甲胄鱼”已经出现;到了志留纪晚期,真正的鱼类登场了.到了 泥盆纪,鱼类进入繁殖盛期,一时地球上成了鱼类的世界. 从志留纪中期开始,全世界许多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都发生了地壳升高为陆的变化;一些地区地壳比 较平稳地大面积升高,海水慢慢地退却;还有一些地带,地壳剧烈地褶皱,逐渐形成绵亘的山脉,这就是 所谓的造山运动.在志留纪晚期,我国南部和北欧等地,都有造山运动发生.到了泥盆纪,陆地的范围更 为扩大,虽然其间也有海水漫上大陆的时候. 从海到陆的变化,促使原来在海里生活的生物向陆地上转移.志留纪晚期,在滨海地区的沼泽中,出 现了一种极为原始的蕨类植物,这类植物的根、茎、叶都还没分化出现,光秃秃的,故被称为裸蕨,它们 是首先登上陆地的植物.到了泥盆纪,陆地上的植物增多,而且大多有根有茎,枝叶茂盛.这些植物,仍 以蕨类为主, 不过它们可不象今天我们还可看到的那种矮小的草本植物的蕨类, 而是多为高大的木本植物, 特别是在进入石炭纪以后,这些植物更为茂盛.它们在许多地方组成了茂密的森林,树木的高度有达到 40 米的,茎的基部最粗的有 3 米. 2 【资料】地球生命进化史 这些树木由于各种原因被埋藏到地下,天长日久就变成了煤层.地球上的煤,在石炭纪时形成的最 多,以后地球上的森林,再也没有达到那时的规模.紧接着石炭纪的二叠纪,陆上的植物仍很茂盛,并开 始有松柏一类更高级的植物出现,这时形成的煤层也不少. 动物登上陆地比植物要晚,但在泥盆纪时也开始有了原始的两栖类.到了石炭、二叠纪时,地球上变 成了两栖类的天下. 昆虫出现在陆地上,可能比两栖类还要早些,在石炭、二叠纪时已很发达,那时的昆虫有 1,300 种以 上,其中有形体特别大的,翅膀就有 70 厘米长;这样大的昆虫,后来再没出现过. 在二叠纪末期,地球上的生物界来了一个大变革,三叶虫等多种生物都绝灭了,古生代宣告结束. 在石炭、二叠纪,地壳继续不断升降,一些地区时而为海、时而为陆;造山运动也多次发生.今天的 各大陆,在那时也已粗具规模,不过是联成为一整块,后来逐渐分裂成几块,并各自移动了位置,经过了 两亿多年,才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古生代结束,地球的历史进入中生代. 爬行动物统治地球,是中生代一大特征.那时的爬行动物,大都躯体庞大,形象恐怖,人们使用了传 说中的“龙”来称呼它们.一时在陆地上爬的有恐龙,在海里游的有鱼龙、蛇颈龙,在天上飞的有飞龙、 翼龙,地球上成了“龙的世界” . 恐龙之所以是给人们印象特别突出的一类爬行动物, 这是因为大多数恐龙的躯体巨大, 有的体长 20_30 米,体重 40_50 吨.其实恐龙也并非都那样大,也有小的.不过,那些小的被人们忽略了.一提到恐龙, 人们就想到那些巨大的可怕的形象. 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其他许多种“龙”都绝灭了,有人认为可能还有极个别的孑遗,但至今尚未找 到.总之,在中生代末期,生物又来了一次大变革,而这也就成了划分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出现在中生代晚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可能是恐龙等绝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场规模很大的地壳运动,使 地球上出现许多高山,气候变冷,植物随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有利于恐龙生存的环境改变了,而 它们又没有应变能力,只好走上了绝灭的道路.近年来又有人提出,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影响, 可能才是实恐龙绝灭的主要原因,讲的也颇有道理. 不过中生代晚期发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是确定无疑的,这轮运动对我国当时的大片土地影响很大, 今天我国的地形大势,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 进入新生代,强烈的地壳运动继续发生,特别是在 3,000 多万年前,长期为水淹没、堆积有巨厚沉积 物的现今喜马拉雅山一带,逐渐升起成为“世界屋脊” ,这新一轮造山运动,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它在 我国其他地区也有表现,一些地区升高成为高原山岳,一些地区又沉降成为平原洼地,造成地形起伏的巨 大变化. 在爬行动物退位后,代之而起的是哺乳类动物,还有鸟类.一些四足有蹄、以吃植物为生的兽类繁殖 起来,食肉类动物因有了食料也随之发展起来了;地球上的生物,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状况,人类登上地 球这个舞台的条件成熟了,地球的历史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地球在不停地转动,随着它的转动,时间在前进,几十亿年过去了,这才具备了适于人类发生和发展 的条件.人类成为地球的主人,地球的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究竟人类是多少年前在地球上出现的,至今还说不出一个肯定的数字,但进入第四纪后,人类才开始 发展起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早在 3,000 多万年前,地球上就已出现了一种高级的哺乳动物古猿.这些古猿本来在森林中生活,成 天在树上攀援,但是由于环境变化,有一部分古猿下了地,而且学会直立行走,手脚分化,视野变得开阔, 头脑也发达焉,终于能够制造工具和说话,进化成了人,这种转变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在第四纪完成的. 第四纪时, 几次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气温降低, 造成一些地区终年为冰雪所封冻, 冰川掩盖的陆地面积, 最大时曾达 5,200 万平方千米,比现在要大 3 倍多. 由于大量的水被冻结在冰川里,海洋里的水量减少,海面降低,今天不少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当时都 露出在海面上,亚洲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曾是连接两大洲的“陆桥” . 气候变冷,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一些地区的森林减少直至消失;原来温暖潮湿的丛林变成了 干冷的草原,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些生物因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所以绝灭了;也有些生物为了适应环 境则改变了自己的形体和习性.一部分古猿下地生活,看来也是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人类的祖先为了得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程,终于克服了环境改变带来的 困难,走出了一条从只能适应环境到自发改造环境的新路. 在云南省元谋,找到了 150_180 万年前的猿人化石,同时发现了少量石器和用火的痕迹.约在 50 万 年前,生活在今天的击口店一带的猿人,更已能造出大批石器和骨器,留下了许多用火的遗迹.到几万年 前,那时人的形象便和今天的人接近了. 除了人以外, 任何其他生物对自然界的影响都是无目的的, 只有人才使自己的行为成为有意识的活动. 人的有目的的改造环境的作用将愈来愈显现出巨大的威力. 人类的时代同地球历史上的“朝代”相比,只能说是刚刚开始.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很短,人类 具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力量,为时更晚. 没有得到科学技术武装的人, 在大自然面前是软弱无力的. 而近代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的兴起, 不过 200 多年. 如果把地球比做千岁老人, 那么人仅仅是在不到半小时以前才获得了从知 识转化来的巨大力量. 科 学技术的发展,使从前需要许多人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只需要少许人花费较短时间就能完 成.最初出现的蒸气机,顶得上几匹马干活,面现代的火箭发动机,则顶得上 1,000 亿匹马干活. 如果仅把人力作为一种自然力和其他自然力相比,那末人力是微小的.但是,只要人掌握科学技术便能驾 驭自然力,并使之为人类造福.移山填海,上天入地,现在都已不是神话而是现实了. 三叶虫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了 3 亿多年,人类地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还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实在是年轻 得很;我们的地球,还有太阳,都仍处在活动力很强的时期,象现在这样运转、发光、发热,还可以保持 好多亿年.因此,人类有充足的时间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给地球的历史写下新的光辉的篇章,并进而 到地球以外的空间或星球去开拓新世界. 隐生宙(Cryptozoic Eon) 生物化石稀少和不存在的寒武纪以前的地史阶段.相当于前寒武纪的同义语.1930 年,G.H.查德威克 把地史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寒武纪以前称为隐生宙,寒武纪迄今称为显生宙,作为地质年代的最高级单 位,其相当地层分别称为隐生宇和显生宇.近年来由于在隐生宇亦即前寒武系上部不断发现软躯体动物化 石,使其部分地层的划分具备了古生物的依据,而且所谓隐生,已逐渐不符合实际情况.1977 年,国际地 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在开普敦第四次会议上,将前寒武纪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其界线放在 25 亿 年前.因此,隐生宙及隐生宇这两个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年代单位,已逐渐弃而不用. 隐生宙(Cryptozoic Eon)占有地球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留下的化石却非常稀少.这一时期的早期,生 物尚未发生,其后是一段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占据地球的时期,后期则有一些低等真核生物出现.隐生 宙可划分成太古代和元古代两个时期. 太古代(Archaeozoic Era)是最古老的一个地质年代,开始于地球形 成以后,结束于大约 24 亿年以前.虽然晚期有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但那形成时的岩石在漫长的 时期内经过了深度的变质,因此保留下来的可靠的化石非常少.有人把太古代早期岩石还没有形成的时期 单划分成冥古代,时间大约是 38 亿年以前. 元古代(Proterozoic Era)开始于大约 24 亿年以前,结束于大约 5.7 亿年以前的“生命大爆炸” ,这时细 菌和蓝藻开始繁盛,后来又出现了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藻类在生长过程中粘附海水中的沉积物颗粒形 成层纹状结构物,称作叠层石,叠层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礁,出现于太古代而在元古代达到全盛.元古 代结束前出现了一些低等无脊椎动物. 元古代晚期在我国被称为震旦纪(Sinian Period),时间为大约从 19 亿年以前到元古代结束,震旦是古 代印度对我国的称呼. 这个时期的地层最先在我国调查研究. 最著名的震旦纪地质剖面位于天津市的蓟县, 现在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2023-07-23 00:08:242

镇海炼化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可能成为国企吗

没有。根据查询新和成官网显示,宁波镇海炼化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秉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以50:50股比投资成立,旨在打造国内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液体蛋氨酸装置。所以镇海炼化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没有可能成为国企。镇海炼化和新和成的是国企和民企的跨界合作,也是炼化企业和功能化学品企业的深度合作,双方将在管理、体制和产业链上进行互补,实现合作共赢,让1+1大于2,把镇新生物公司和液蛋项目打造成为“央地企业合作”的示范标杆。
2023-07-23 00:08:311

合成生物学是什么

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最初由Hobom B.于1980年提出来表述基因重组技术,随着分子系统生物学的发展,2000年E. Kool重新提出来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从基因片段、人工碱基DNA分子、基因调控网络与信号传导路径到细胞的人工设计与合成,类似于现代集成型建筑工程,将工程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遗传工程与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领域,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与化学生物学一同构成系统生物技术的方法基础。 合成生物学是指人们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设计人员设想的各种任务。例如把网络同简单的细胞相结合,可提高生物传感性,帮助检查人员确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再如向网络加入人体细胞,可以制成用于器官移植的完整器官。让·维斯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师,早在他读研究生时就迷上了生物学,并开始为细胞“编程”,现在已成为合成生物学的领军人物。维斯的导师、计算机工程师和生物学家汤姆·奈特表示,他们希望研制出一组生物组件,可以十分容易地组装成不同的“产品”。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试图控制细胞的行为,研制不同的基因线路———即特别设计的、相互影响的基因。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科林斯已研制出一种“套环开关”,所选择的细胞功能可随意开关。加州大学生物学和物理学教授埃罗维茨等人研究出另外一种线路:当某种特殊蛋白质含量发生变化时,细胞能在发光状态和非发光状态之间转换,起到有机振荡器的作用,打开了利用生物分子进行计算的大门。维斯和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师阿诺尔一起,采用“定向进化”的方法,精细调整研制线路,将基因网络插入细胞内,有选择性地促进细胞生长。维斯目前正在研究另外一群称为“规则系统”的基因,他希望细菌能估计刺激物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改变做出反应。该项研究可用来探测地雷位置:当它们靠近地雷时细菌发绿光;远离地雷时则发红光。维斯另一项大胆的计划是为成年干细胞编程,以促进某些干细胞分裂成骨细胞、肌肉细胞或软骨细胞等,让细胞去修补受损的心脏或生产出合成膝关节。尽管该工作尚处初级阶段,但却是生物学调控领域中重要的进展。 “合成生物学”更早可追踪到波兰科学家Waclaw Szybalski采用“合成生物学”术语,以及目睹分子生物学进展、限制性内切酶发现等可能导致合成生物体的预测。“系统生物学”则可追踪到贝塔朗菲的“有机生物学”及定义“有机”为“整体或系统”概念,以及阐述采用开放系统论、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方法研究生物学。 注解: 依据自组织系统结构理论[3]ufeff - 泛进化论(structurity, structure theory, pan-evolution theory),从实证到综合(synthetic )探讨天然与人工进化的生物系统理论,阐述了结构整合(integrative)、调适稳态与建构(constructive)层级等规律;因此,系统(systems)生物学也称为“整合(integrative biology)生物学”,合成(synthetic)生物学又叫“建构生物学(constructive biology)”(Zeng BJ.中译)。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也可翻译成综合生物学,即综合集成,“synthetic”在不同地方翻译成不同中文,比如综合哲学(synthetic philosophy)、“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综合(synthetic)医学(genbrain biosystem network - 中科院曾邦哲1999年建于德国,探讨生物系统分析学“biosystem analysis”与人工生物系统“artificial biosystem”,包括实验、计算、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同时也被归属为人工生物系统研究的系统生物工程技术范畴,包括生物反应器与生物计算机开发。 “21世纪是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 - 也就是生物系统分析学与人工生物系统的时代,将带来未来的科技与产业革命”[1]。系统(system)、整合(integrative)、合成(synthetic)或综合生物学各有偏重点,系统(system)、结构(structure)、图式(patten)遗传学也存在偏重点,但整个属于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领域。系统科学方法与原理源自坎农的生理学稳态机理和图灵的计算机模型及图式发生的研究,又应用于生物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中的图形识别被翻译成“模式”,但生物学中又有将“model animal”翻译成模式动物,在认知心理学和发育生物学中也有的翻译成“图式”;因此,综合翻译成“图式”(patten),而且也包括了“系统(scheme或system)”与“完形(gestalt或configuration)”等含意。 21世纪伊始,进入了系统生物学与工程迅速发展的时代,而系统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工程或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是其核心,并将带来的是系统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1997年曾邦哲(Zeng BJ.)设计与操作的一个典型的系统生物学非加和性抗药细胞实验:CHO细胞用化学诱变剂甲磺酸乙脂处理一次筛选到抗10uM和20uM洛伐他汀的细胞系,再用甲磺酸乙脂处理一次抗10uM洛伐他汀的突变细胞系筛选到高到可抗70uM洛伐他汀的细胞系[2]ufeff,70uM远大于2X20uM=40uM,说明基因与基因的相互作用是非加和性的,也就是系统遗传学的经典实验。
2023-07-23 00:08:403

相同基因组的细胞演变成不同类型

相同基因组的细胞演变成不同类型过程如下:细胞分化是指来自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细胞群的过程;在细胞分化中,细胞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细胞核包含了该生物体的一整套遗传信息;基因组中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一些是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一些是参与结构基因复制和转录及其蛋白质表达调控的调控基因,有些功能还尚不清楚。拓展资料:细胞(英文名:cell)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但也有人提出应分为三类,即把原属于原核细胞的古核细胞独立出来作为与之并列的一类。研究细胞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细胞(Cells)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于1665年发现的。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后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小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的字汇。
2023-07-23 00:08:471

合成生物学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冲击

合成生物学将催生下一次生物技术革命。目前,科学家们已经不局限于非常辛苦地进行基因剪接,而是开始构建遗传密码,以期利用合成的遗传因子构建新的生物体。合成生物学在未来几年有望取得迅速进展。据估计,合成生物学在很多领域将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这些领域包括更有效的疫苗的生产、新药和改进的药物、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制造、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可持续能源、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可以检测有毒化学物质的生物传感器等。尽管合成生物学的商业应用多数还要几年以后才能实现,但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在利用合成生物体来研制下一代清洁的可再生生物燃料以及某些稀缺的药物。第一代合成微生物是合成生物学的简单应用,它们可能与目前利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类似,其风险评估或许不成问题,因此,对立法者的挑战较少。但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又可能研制出复杂的有机体,其基因组可能由各种基因序列(包括实验室设计和研制的人工基因序列)重组而成。尽管其风险和风险评估问题与经过基因修饰的生物体引发的问题类似,但对于这类复杂的合成微生物来说,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要困难得多。在转基因生物技术方面,立法者对转基因生物体进行风险评估时,一般是通过将转基因生物体与为人们所熟知的同类的非转基因生物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认识增加的遗传物质的功能。立法者通过将自然存在的物种与转基因物种进行比较,来确保新的有机体像其传统的同类物质“一样安全”。但是,对于通过合成生物学制成的复杂的有机体而言,如果它是由各种来源的遗传序列组合而成或者含有人工DNA,就很难确定其“遗传谱系”。另外,重组后的遗传序列是否保留其原有的功能,或者新组分之间是否会产生协同反应从而导致不同的功能或行为也是个问题。随着对有关遗传成分的认识的增加,科学家们也许可以预测新的遗传改造所具有的功能,但是,由来自合成和自然物质的遗传成分合成的有机体可能会表现出原来没有过的“新行为”。先进的合成微生物的复杂性给根据遗传序列和结构进行功能预测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无法用来预测复杂的适应系统。此外,尽管许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无法生存或繁殖,但合成有机体可以发生变异和进化,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担心它们如果释放到环境中,其遗传物质可能扩散到其它有机体,或者与其它有机体交换遗传物质。这种风险同样与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风险类似,只是要预先评估将来开发的复杂的合成生物体的风险更为困难。合成生物学无疑会推动生物燃料、特种化学品、农业和药物等方面的进步。但这个新兴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对政府的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关注合成生物学研究的风险问题。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生物安全问题。合成生物学的早期应用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应予以重视。像其它新技术一样,合成生物学对决策者提出了挑战。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做出权衡,一方面是如何收获新产品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如何预防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潜在危害。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针对遗传工程制定的政策和法规是制定面向合成生物学的政策法规时可以效仿的。在这项新技术成熟之前,决策者应考虑如何对这项新兴的融合技术进行约束。由于合成生物学的不确定性,立法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制定决策,使对合成生物体的管制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严。因此,亟需在产品开发的同时开展风险研究。毋庸置疑,一般性研究是很有用的,但很多情况下,必须针对具体的生物体、产品和应用进行风险研究。5发展的重要性编辑“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初新兴的生物学研究领域,是在阐明并模拟生物合成的基本规律之上,达到人工设计并构建新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生物系统,从而建立药物、功能材料或能源替代品等的生物制造途径,我国必须重视和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近日,在以“合成生物学基础前沿问题”为主题的第144期东方科技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60多位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发出呼吁。中国大会执行主席邓子新院士认为:“在合成生物学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面前,探讨在我国开展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最佳切入点,发展和建立合成生物学新理论、新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对提升我国现代化生物技术水平、抢占合成生物学研究制高点有极大的意义。”与会专家结合国际合成生物学发展动态及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探讨我国开展合成生物学的可行性、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合成生物学中核心元件(如基因线路、酶、代谢途径等)的标准化以及合理组装方式,建立具有可预测性和调控性的代谢途径,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生物体等进行了深入研讨。自2000年《自然》(Nature)杂志报道了人工合成基因线路研究成果以来,合成生物学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被公认为在医学、制药、化工、能源、材料、农业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际上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发展飞速,在短短几年内就已经设计了多种基因控制模块,包括开关、脉冲发生器、振荡器等,可以有效调节基因表达、蛋白质功能、细胞代谢或细胞间相互作用。200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标准生物部件登记处,目前已经收集了大约3200个BioBrick标准化生物学部件,供全世界科学家索取,以便在现有部件的基础上组装具有更复杂功能的生物系统。中国大会执行主席杨胜利院士在报告中指出,2006年以来,合成生物学发展又进入了新阶段,研究主流从单一生物部件的设计,快速发展到对多种基本部件和模块进行整合。通过设计多部件之间的协调运作建立复杂的系统,并对代谢网络流量进行精细调控,从而构建人工细胞行为来实现药物、功能材料与能源替代品的大规模生产。2008年,美国Smith等人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人工化学合成、组装的细菌基因组。今年8月份,他们又成功地将该基因组转入到Mycoplasma genitalium宿主细胞中,获得了具有生存能力的新菌株。该研究使人工合成生命这一合成生物学终极目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创造可用于生产药物、生物燃料、清理毒性废物等方面的人工基因组奠定了基础。与国际上合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相比,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重大成果仍不多见。但是,我国在合成生物学所需的相关支撑技术研究方面并不落后于国际主流水平,如大规模测序、代谢工程技术、微生物学、酶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基础。如何对现有研究力量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已有的良好研究基础,从医药、能源和环境等产业重大产品入手,抓住合成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创建可控合成、功能导向的新代谢网络和新生物体,引领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原创研究和自主创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大会执行主席赵国屏院士在以《合成生物学——从科学内涵到工程实践》为题的报告中提出,合成生物学是继系统生物学之后,生物学研究思想在从“分析”趋于“综合”、从“局部”走向“整体”的认识基础上,上升至复杂生命体系“合成、构建”的更高层次;也是继以“原位改造与优化”为目的的基因工程技术和以“数据获取与分析”为基础的基因组技术之后,生物技术上升至以工程化“模型设计与模块制造”为导向的更高台阶。利用合成生物学实现‘人造生命",是通过学科交叉,进一步发展系统生物学的一次科学思维革命,将为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崭新的思想武器。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和理论,对生命过程或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创造解决生物医药、环境能源、生物材料等问题的微生物、细胞和蛋白(酶)等新“生命”,可能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对于解决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生物技术问题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策略意义。“它有助于人类应对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带来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马延和、清华大学教授林章凛、南开大学教授王磊、山东大学教授祁庆生和复旦大学/西藏大学教授钟扬等专家建议,针对我国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与挑战,要聚焦若干重要的生物学体系,实施面向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基产品等重要生物产品的合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研究,设计并合成相关的细胞工厂和分子机器。“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要建立合成生物学工程技术平台和研究实验体系,实现关键工程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另一方面要揭示细胞工厂和分子机器的运行机理和构造原理,实现优化设计,提高元件、网络的合成能力和调控能力,尽早拿出实在的成果来。”
2023-07-23 00:09:291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生物

眼睛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那么由我介绍一下世界上什么动物的眼睛最大。 生物大眼睛给你的感觉 巨鱿鱼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动物巨鱿鱼的名字来自其巨大的体型。雌性巨鱿鱼体长可达18米。这种巨大的海洋生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科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迷。古希腊神话和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都提到过这种神秘的深海动物,但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种海洋庞然大物生活于何处,是怎样生活的。现在保存得很好的巨鱿鱼标本都是由渔夫发现的。当渔夫收网捕获深海的鱼时,有时会将巨鱿鱼的遗体拖上来。人们以这样的方式发现了300多只巨鱿鱼。 巨鱿鱼属于软体动物门下的头足纲类动物。与其他的头足纲类动物特征一样,它们的口被八条短一些的腕足和两条长一些的触手包围着。它们用布满圆形吸盘的有力触手来捕捉食物。科学家也知道头足纲类动物是最复杂的无脊椎动物,它们是很聪明的。此外,巨鱿鱼有目前动物世界中所知最大的眼睛,足有一个足球那么大。 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通常栖息在深海地区,主要产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身长估计约20米,是目前已知第二大型的软体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一。2013年1月初,日本NHK电视台和美国探索频道首次拍摄到了大王乌贼在深海中游动的景象。拍摄小组乘潜水器下潜到北太平洋630米的深海中,在那里拍摄到了这只长3米的大王乌贼。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深海拍摄到大王乌贼的动态影像。 2014年1月中旬通过日本生物学家与NHK、探索频道(Discovery)的努力合作,经历了1000次的出航、超过400小时的潜水搜寻任务,终于在630米深的海中拍到了巨大乌贼的身影。 最大的大王乌贼身长80米,体重50吨。是深海中的无敌霸主。 大王乌贼 眼睛直径可达41厘米长!大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仅一个眼睛直径就有41厘米长,是世界上最大的无光脊椎动物。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国外常有大王乌贼与抹香鲸搏斗的报道。据记载,有一次人们目睹了一只大王乌贼用它粗壮的角手和吸盘死死缠住抹香鲸,抹香鲸则拼出全身力气咬住大王乌贼的尾部。两个海中巨兽猛烈翻滚,搅得浊浪冲天,后来又双双沉入水底,不知所终。这种搏斗多半是抹香鲸获胜,但也有过大王乌贼用鲁手钳住鲸的鼻孔,使鲸窒息而死的情况。 最大的大王乌贼可有多大? 人们曾测量一只身长17.07米大王乌贼,其角手上的吸盘直径为9.5厘米。但从捕获的抹香鲸身上,曾发现过直径达40厘米以上的吸盘疤痕。 由此推测,与这条鲸搏斗过的大王乌贼可能身长达60米以上。大王乌贼生活在 太平洋、 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栖息水层广泛,不属于典型的深海种类,主要生活水层为200-400m,在200m以内的大陆架水域有一定范围的垂直移动。稚鱼和成体是抹香鲸的重要饵料,稚鱼亦是中层鱼类(如:黑等鳍叉尾带鱼和帆蜥鱼)的捕食对象。大王乌贼以其他头足类(如帆乌贼和柔鱼)以及小型鱼类为食
2023-07-23 00:09:361

细胞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作为地球物质能量系统之一的生物圈系统,最突出和令人惊奇的地球化学作用是其中的生命活动。地球上生物的诞生和演化是地球物质运动的重大事件。(一)生物细胞的物质成分细胞 (cell)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可划分为以下三类化合物。1.无机小分子化合物包括 H2 O、CO2、无机盐及各种离子。水是细胞中最丰富的物质,占细胞总质量的 70%。像在无机物质体系中一样,水是生物细胞各种生物化学活动必需的介质,水构成生物各种体液的主体成分,可以携带物质和能量进行体内循环,其主要生化作用是:①水是无机离子和多种生物大、小分子的良好溶剂和携带剂,也是原生质的分散介质;②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只能发生在水中,水分子参与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水分子;③水能吸收和储存热量,从而可以调节细胞内的温度变化,对生物体有保护作用;④水能调节和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及酸碱平衡。无机盐在体液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细胞内含量较多的阳离子为 K+、Na+、Mg2+、Ca2+等,阴离子有Cl-、 、 等。这些离子在细胞内外和细胞的各种结构中的分布和含量有显著差别,如K+和Mg2+在细胞内浓度较高,Na+、Cl-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无机盐和各种元素离子的含量虽然只占细胞总质量的 1%左右,但对于细胞内维持各种生理作用,如细胞内渗透压及酸碱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如各类磷酸盐为稳定细胞内pH 值起缓冲作用。此外,许多无机离子包括微量元素离子是酶的辅助因子,如磷酸化酶和多种激酶需要Mg2+的参与。有些无机成分是以非解离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之中,如血红蛋白中的铁。各种微量元素如锰、锌、碘等,都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在细胞中含量很低,但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都是必需的。2.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1000 的有机化合物。据估计细胞内有近千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1)单糖:通式为(CH2O)n;n=3~7;2)脂肪酸:通式为CH3(CH2)nCOOH,天然脂肪酸中n=10~20的偶数;3)氨基酸:自然产出的氨基酸都属α—氨基酸,如:地球化学自然产出的氨基酸超过200 多种,在生物体内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12 种。4)核苷酸:是构成核酸DNA和RNA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在核苷中的核糖或脱氧核糖的三位或五位的羟基和磷酸形成酯,构成核糖核苷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溶解游离在细胞质溶液中,他们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中间结构体,通过合成作用组合成生物大分子多聚体,因此也称为“构件分子”,如氨基酸是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组成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基本单位。如戊糖 (五碳糖,C5 H10 O5 )中的核糖和脱氧核糖也是核酸的组成成分。同时有机小分子也是细胞各种代谢过程的产物。有机小分子在维持细胞生存、发育和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中有独特的作用,它们经常是生物机体中物质和能量的携带者,通过体液循环供应到生物体的各个器官,以保持其生理功能的运行;如葡萄糖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供给合成三磷酸腺苷 (ATP)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3.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生物大分子指分子量巨大、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这类分子中载有生命活动的信息,是在生命机体中担负各种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如吸收和储备能量、接受和保存生物信息,生物体的生长、繁殖,以及生命信息的传递等。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简介如下。(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一切组织的最基本物质,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角蹄等的主要成分是各种蛋白质。食物蛋白质为机体提供氨基酸、氮源和 13%的热量;血液输送氧需靠血红蛋白,人体中起免疫作用的抗体是一种特异性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外来毒素和细菌,并与之结合,使毒素和细菌失去活性。此外,蛋白质在生物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传递遗传信息等生命活动中都起重要作用。蛋白质在化学成分上除 C、H、O外,平均含N16%、S0.3%~2.5%,以及 P、Fe、Zn、Cu、Mn、Co、Mo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分子是由20种α-氨基酸通过肽键或酰胺键等结合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也称聚合物,一般分子量大于6000。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分子中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多肽链,化学式如下:地球化学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单元构成。一条链由21个氨基酸单元组成,称为A链,另一条由30个氨基酸单元组成,称为B链。A、B链通过两个二硫键 (—S—S—)互相联结。大分子蛋白质的分子颗粒直径为 0.1~0.001μm,相当于胶粒大小,由于其颗粒表面带有很多极性基团如 、—COO-、—OH、—SH等,与水有高度亲和性,水分子易被蛋白质分子吸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因此蛋白质可溶于水,在水中形成亲水胶体,以使蛋白质及其构件分子氨基酸等在生物体液和血液中被携带输运。含有更多氨基酸单元的蛋白质通过肽键的链接和氨基酸侧链之间的作用可以形成有 2、3、4 条多肽链并行连接的更复杂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形态可以是肽链的螺旋卷曲结构,如α-螺旋结构 (图2-28),在每一层螺环之间形成一个氢键上下连接,以保持结构的稳定性。还可以形成折叠结构,在其中两条肽链平行排列形成片层结构。随着蛋白质分子加大还可以形成三级、四级更复杂的分子结构。图2-28 蛋白质聚合分子的α-螺旋结构(2)核酸核酸是构成生物体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为具有重要生物学和生理功能的活性大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6~109。核酸是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核酸可分为两大类化合物:①核糖核酸—RNA,主要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②脱氧核糖核酸——DNA,决定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一样核酸也是链状高分子化合物,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酸是由成百上千个核苷酸通过 3",5"—磷酸二酯键联结而成的多核苷酸链。X射线研究证明,DNA的二级结构为两条反向平行的聚脱氧核苷酸沿着同一轴向延伸的双螺线结构,在其中磷酸基连在糖环外侧,碱基连在糖环内侧,两条链通过成对碱基间的氢键相连,碱基共有4种类型,两两按一定规则配对。DNA的双链螺旋直径约2nm,螺旋每上升一圈有10个核苷酸,每一旋高度为3.4nm。在DNA“绳梯”的一条链上3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就是基因。它们控制天然蛋白质20种氨基酸的形成。20世纪30年代,遗传学家摩根在细胞核内发现的遗传基因染色体,实际上就是DNA被压缩近万倍的螺旋状盘旋链的筒状结构体,其中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如人的一个染色体中的DNA,最多可拥有3亿对碱基,由它们构成的基因可达1万个。生命的形态与活动的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各自拥有的DNA不一样。核糖核酸RNA的二级结构是由一条弯曲的多核苷酸链构成,生物细胞核中的DNA把遗传密码传递给RNA,在二者统一的控制下排布氨基酸并合成蛋白质,经这样的程序合成的蛋白质包含着母本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据此生命和遗传因子得到延续和发展。详见:左伋《医学生物学》2002。(3)脂类也称类脂,在碳氢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连接成链状,两端张开不成环的化合物称为开链化合物,又称脂肪族或脂肪烃,脂类是油脂和类脂的总称。脂类是生物体的基础物质,是重要的储存能量的化合物形式,由于含有较少的O,脂肪储存的能量大约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如每克脂肪在完全氧化时产生 9.3 千卡热量,而氧化每克碳水化合物只产生4.1 千卡热量。地质条件下脂类分解成脂肪酸 (R-COOH),在土壤和沉积物中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具有多种碳键骨架结构和功能团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它们的成分与结构的增长和功能的进化,是在地球系统复杂环境下经过几十亿年的生物有机化合物衍生和进阶的结果。因此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衍生和变异作用是地球上生物演化和物种交替兴亡的物质基础。形成储存能量的复杂大分子,并进一步演化成具有生长、代谢和繁殖功能和包含遗传因子DNA的细胞,从而进入了化学物质有生命的存在状态。因此,生物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经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和多年积累认为:地球上的生物源自于原始无机环境中C、H、O等元素的简单化合物,经过聚合和衍生作用形成能够储存能量和传递信息的生物高分子,并进一步演化为有生长、代谢和繁殖功能的细胞。由多种性质不同的细胞构成的数百万生物种属,因自然环境条件的变迁而发生演化和物种更替。(二)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与生命活动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半透膜与外界分开的原生质团,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在细胞中无机分子、生物有机小分子,以及生物大分子按一定的组织结构互相连接、互相作用,进行生物化学反应,以实现生物体的生理活动。由千百万个细胞组成一个器官,各种器官之间通过神经网络和体液沟通,使各器官得到物质和能量的补给,生成的产物和废物输送到需要的部位或被吸收或排出体外,以保持一个生命个体整体的机能运行。因此,生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及各种生命现象都是以发生在细胞内部和细胞以外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各种功能的细胞有序的组织和配合运行,以实现生物整体生命活动的完成。以动物的消化、吸收、养分的运输,以及合成大分子过程为例:动物的胃像个反应器,动物摄入的食物如碳水化合物 (淀粉、糖)、蛋白质、脂肪等大多属复杂的大分子化合物。为吸收这些物质和热量以补充、供应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生长,必须分解和消化食物变成生物机体可吸收的形态。消化作用的化学反应主要是水解、酸解等。胃液具酸性(pH=2),相当于柠檬汁的酸度。同时含有大量的酶,酶也是生物体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是一种高效能的生物化学反应催化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加速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的水解,变为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例如:一个直链淀粉的分子是由200~980个α—D—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165000的多糖。经过胃液水解后变为只有6个碳原子的具环状碳架结构的α—或β—D— (+)—葡萄糖单糖分子。蛋白质是由各种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多肽链。在胃中蛋白质通过4个步骤分解成氨基酸:蛋白质→多肽→小肽→二肽→氨基酸因此,动物胃的化学功能是分解复杂的食物大分子化合物,变成单糖、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即生物构件分子,通过胃、肠吸收,并将它们由血液和体液循环输送给各个器官,由各器官细胞再合成需要的大分子化合物。生物的器官、组织、肌肉以及细胞,随时从循环体液和血液中吸收氨基酸、肽及单糖等构件分子,合成新的蛋白质,以实现细胞和组织的新陈代谢,保持生物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生物体必须不断从环境中摄入足够必需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的延续,如果生物体液及环境中缺乏某种必需营养物,就将影响生理活动的进行以致发生疾病。如 Co 是参与人体和动物体内合成维生素B12的必需微量元素,人体缺乏 Co,合成 B12不足可导致恶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疾病。总之,生物体是一个由一定的化学物质,按严格的结构组织连接成的机体,生物机体能够持续进行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机体内部各种生命生理活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细胞内、外部的生物化学反应完成的。从地球生命物质系统角度来看,生物的形成和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属于元素自然化学反应的过程与结果。现代生物化学从生物细胞构成的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深化了对化学元素在生命物质体系中习性的认识。
2023-07-23 00:09:451

是怎么从非生物变成生物的?

非生物和生物都是“发展”(非哲学意义上的发展)的,不过一个是被动的发展,一个是自发的发展,生物是自然界推动和受动统一的结果,
2023-07-23 00:09:567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24-23789706,公司邮箱lncdsw@cdbio.cn,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8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2条。公司介绍: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2002-06-17在辽宁省沈阳市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新放街1号。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宁,注册资本41,645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通过爱企查查看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2023-07-23 00:10:241

现在地球上,活着的最远古生物是什么呢?

地球已经存在了大约45亿年,在这浩瀚的时间当中到底有多少生物曾经存活着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体。曾经地球上都有着什么,以我们现在的科技也都无法探索到过去,不过随着对地球的开发,我们人类也不断发现了那些至今仍生存着的史前生物。今天,排行榜123网小编就给大家揭晓那些古老的动物。十大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1、皱鳃鲨 - 1.5亿年前鲨鱼和鳗鱼之间的交叉是令人不安的。该皱鳃鲨存活了接近1.5亿年,是十大现存的史前动物之一。幸运的是,它只是挂出海洋的底部附近。皱鳃鲨为一种原始的鲨鱼,是软骨鱼纲六鳃鲨目皱鳃鲨科的皱鳃鲨属下的唯一种鲨鱼。因其腮间隔延长且有褶皱互相覆盖,故名皱鳃鲨。2、蝌蚪虾 - 2.2亿年前至今我承认这个可能看起来不太可怕,但它却是2.2亿年就一直生活着?是十大现存的史前动物之一。这货能活到现在觉得不可小觑的。蝌蚪虾也叫作三眼恐龙虾,蝌蚪虾实际上曾经经历过几次辐射与灭绝事件。但是它们仍然顽强的存活下来了。3、腔棘鱼- 3.6亿年前至今腔棘鱼是腔棘目的鱼类,包含了最古老的有颔下门分支。腔棘鱼所属种类被认为已于至少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完全灭绝。是十大现存的史前动物之一。1938年在南非发现矛尾鱼后,这个想法才被打破。现存的两种矛尾鱼因此也被称为活化石。大多数人认为这3.6亿岁的鱼是长久的灭绝。有在1938年只有一个目击报告……直到最近10年,当渔民不断发现它们。4、鲟鱼 - 濒临灭绝人类爱鲟鱼的味道,它也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但它同时也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200万年前他们会生存和生活在这里,是十大现存的史前动物之一。希望人们能少捕猎它们,因为鲟鱼对人们并没有威胁。5、精灵鲨(欧氏尖吻鲛) - 1.18亿年至今欧氏尖吻鲛,又名欧氏剑吻鲨、欧氏尖吻鲨,也被称为哥布林鲨是尖吻鲛科下的唯一一个物种,是一种深海鲨鱼。欧氏尖吻鲛的特征是它的吻向前突起而形成一尖突,比其他鲨鱼的更为长,以此感觉猎物,两颌前移形成鸟喙状,可以突然伸出攫取猎物。它的另一个特征是半透明的皮肤,以显露出血液使身体呈粉红色。这家伙是可怕的鱼。值得庆幸的是,史前动物妖精鲨鱼和人类不在一起玩。这些他们喜欢太平洋底,就像他们已经在过去的1.18亿年前一样。6、Martialis Heureka蚂蚁 - 蚂蚁最后的祖先这蚂蚁生产在120万年前,直到在2008年它在亚马逊丛林发现。是迄止发现的所有蚂蚁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是是十大现存的史前动物之一。作为蚂蚁的最后一个祖先,能活到现在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7、七鳃鳗 - 3.6亿年前至今现在,这个史前生物能直接从你的噩梦里出现。你可以想象,他们用这些可怕的牙齿将其自身附加到鱼身上吸出血液。他们已经约3.6亿年就生活在这里。有着自己的生存方法,让人们觉得可怕。8、鲎 - 4.45亿年前至今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小动物海是在全国各地的许多海滩常见的景象。他们是最古老的动物,已经生活了4.45亿年。是十大现存的史前动物之一。看着就让人觉得恐怖呢。9、海绵(多孔动物门) - 第一个微生物海绵甚至可以追溯到地球上的第一个非微生物,在距今7.6亿年前它们就已经存在。是十大现存的史前动物之一。海绵属于多孔动物门为原始的多细胞生物,也称海绵动物门,一般称为海绵。海绵现在被认为是最原始最低等的水生多细胞动物,因为它们具备了几乎所有的基本动物特征。10、海蜇 - 5.05亿年前至今没有人喜欢水母,但他们似乎并不关心。但是海蜇却是十大现存的史前动物之一。在过去的5.05亿年这些可怕的刺胞动物出没地球上的海洋。现在你知道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是什么了吗?或许还有更古老的生物等待被发现,比如深海里,那最神秘的地方也是人类难以开发的地方或许有着更为奇特的生命体等待被发现。
2023-07-23 00:10:344

为什么越是强大的生物越容易灭绝呢?

很多人类伟大的智者,其实都是反对进步的。比如墨子,早在三四千年前,他们已经发明出了非常先进的工具和武器,但是却主动将它们毁掉,弃之不用。就像老子所提倡的那样:“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有舟舆而无所乘,有甲兵而无所陈。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最好人们都能安居乐业、安贫乐道,回到“结绳记事”小国寡民的时代。再比如爱因斯坦,虽然相对论是他发明的,但是他却多次警告不要将其应用于科技领域。还有我们熟悉的孔夫子,他不提倡我们冒进,而是主张“克己复礼”,回到过去,回到古老的秩序中寻找持续发展的智慧。1.为什么越强大的生物反而越容易灭绝?我们发现自然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是强大的生物,越容易灭绝。比如生活在侏罗纪的恐龙,它们是陆地上最强横也是最庞大的动物,但是前后总共也就活了上亿年,因为气候的改变加上小行星撞击地球,整个族群都从地球上消失了。反而是蚊子、老鼠这种很弱小、智力也不高的生命,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已经存活了数十亿个年头。再比如水生植物蓝藻,它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从生命在地球上诞生起就有了,时至今日,河流湖泊中常常还会闹“赤潮”引发水生动物大面积死亡。足见其生命力之顽强。再从人类自身来看,表面上看,从猿进化成人,人的智力大幅度提高了,认识和改造外界的能力指数级提升,再也不是从前那个靠天吃饭,需要看老天爷脸色才能活着的渺小的野生动物。表面上看,人类似乎强大了很多。但如果仔细审视,我保证你笑不出来。丛林时代物质娱乐生活是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猿猴也没有人类聪明。但是不管是体力还是听力、嗅觉、适应能力等,祖先是完全碾压现代智人的。而且越是往前走,人类生活的成本就越低,也就是说,它们的独立性就越强,不会太依赖外界就能很好的生存。再看看我们现在,吃个饭都要用一大堆器具,什么电磁炉微波炉炒锅煎锅一大堆。要是原始人,直接采摘来的野果、猎杀掉的野兽,生吞活剥都没有问题。那时候的人类,随便挖一个地窖在上面搭一个窝棚就能生活很久,而我们现在,要想有一处安居之地,要耗尽一个人的一生来完成。生物界似乎存在一种“递弱代偿”的规律。生物每进化一层,生存的条件就越复杂,要求就越高。可能是作为同情,上天会让你的一些功能变得强大,比如智力。但是相比失去的,远远得不偿失。2.进步是一场骗局?老子一样是主张“倒退”和柔弱的,他曾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小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气血通畅,元气充沛,所以身体非常柔软,柔韧性非常强,随意摔打都安然无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跌一跤都会骨折,到了老年就更惨,摔一跤都有可能要了老命。所以你说,是小孩子生命力强,还是成人老人更强?草木在活着的时候枝叶很柔韧,枯死之后就变得硬邦邦的,一折就断了。由此,老子得出一个结论:坚强是取死之道。换句话说,追求进步冒进,想要变得强大,就是在找死。我们再次反观自身。在工业文明开始之前,人类还处于农耕时期,那时候的人虽然生活条件不怎么样,但是总共只有十几种疾病,很多人都是可以平平安安活到天年;而现代人,基本都是病死的,很少有人不痛不痒安然死去。以前的人虽然平均寿命没有现在长,但是活着的时候生命质量很高,很多老人都是一头乌发耳聪目明、健步如飞;而现代人,很多小孩上幼儿园就开始戴眼镜了,视力低到令人咋舌。说到底,人活着的根本目的跟其他动物没什么两样,最根本的目标还是生存和繁衍。过去人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围绕生存和繁殖而展开的。现代人所做的大多数活动,其实根本与自己的生存无关,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这样活着。也就是说,我们看似比古人进步,其实已经远离了“初衷”,距离生命的本质越来越远,活得越来越艰难,越来越脱离了正常,越来越“变态”。3.我们的未来会好吗?为什么会这样?这就得从生命发生发展的方式说起。宇宙最早起源于一个“奇点”,那里没有时间和空间,更没有元素、没有生命。后来这个奇点因为能量容量过大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发生了大爆炸。这在科学界称为“宇宙大爆炸”,标志着宇宙的诞生。这些庞大的能量开始向四周流散,冷却凝固之后,就变成了各种元素组成的各种天体。后来因为温度下降,水分的积聚,在一些星球上就开始出现了最早的有机物——单细胞生物。这些星球的其中一个就是地球。单细胞生物慢慢发展,变成了多细胞生物,然后是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人类。人类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同时也是生命链条最远端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几乎不需要什么条件就能够存活,而作为人类,就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还要有营养物质。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常说,要把一个孩子养大成人,就得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资金才能做到。可见,我们所谓的进步似乎是一种幻象,人类似乎是陷入了一场骗局。
2023-07-23 00:12:556

生物细胞分子的组成成分

水:生命活动的介质环境水是生物体的第一大化合物,含量在50%以上,甚至可达99%。人体的含水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从新生儿80%到老年的55%。地球表面的70%为水覆盖,水是地球表面最丰富的物质,水在地球表面以三种状态同时存在。液态水是良好的极性溶剂,很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中,众多的化学反应在水中能非常好的进行。生命现象主要是生物体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的外部体现,因此,水是生命存在的介质环境,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分子的形状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分子内O-H间的键长约为0.0965nm,H-O-H键角为104.5°。氢原子的电子由于氧原子核的强力吸引而偏向氧,结果使氢被氧化而呈正电,氧呈负电。由于氧原子只有两对电子是与质子(氢原子核)共享的,在8电子壳层中还有两对电子暴露在O-H的外部,这两对电子吸引相邻水分子上的正电,从而形成氢键。因此,水分子通过氢键而相互连接起来。水与其他分子的负电性原子形成键能大致相同的氢键,例如羧基中的-OH基团中的氧或蛋白质-NH基团中的氮都可与水分子的氢形成氢键。在分子中如果含有-OH、-NH等极性基团的分子与电负性强的原子也能形成氢键。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从而使蛋白质的结构得到加固。氢键在加固核酸的特殊结构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水还能够和一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形成氢键。氢键的键能大约只有共价键的十分之一,幅度较小的温度变化就可以使氢键断开。这就使得带氢键的结构具有显著的柔顺性,使它们能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赖水良好的流动性完成的,另外水还有恒温、润滑等多种作用。无机盐:参与和调节新陈代谢无机盐在细胞里含量很小,人体内的无机盐大约占5%左右,种类很多,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钙和磷盐约占无机盐含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无机盐的另一半大多以水合离子状态存在于体液中。由于无机盐的种类多样,因此功能不一。总体来说,无机盐有如下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无机成分,对身体起支撑作用。骨骼中无机物约占1/3,有机物占2/3。存在于骨骼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钙和磷,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有机物使骨骼具有韧性,无机盐使骨骼具有硬度。骨骼中的钙磷盐是体液中钙磷盐的贮存场所(钙磷库)。2.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生理环境。Na+、Cl-、K+、HPO42-在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体内各种酶的作用需要相对恒定的pH,体液的缓冲系统由这些盐类构成,发挥稳定氢离子浓度的功能。同样,无机盐对肌肉、心肌的应激性的维持也有重要的作用。3.参与或调节新陈代谢。体内很多酶需要离子结合才具有活性,有些离子可以增强或抑制酶的活性。某些离子参与物质转运、代谢反应、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无机盐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调节和参与因素。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表现者蛋白质是生物体的第二大化合物,在细胞的干重中,约一半以上是蛋白质,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在15%以上。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分子量在6000至百万道尔顿。蛋白质的英文名叫做protein,源自希腊文προτο,它是“最原初的”,“第一重要的”意思。“朊”这个词就是根据protein的原意翻译的,但由于蛋白质一词沿用已久,所以“朊”并未被广泛采用。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占有特殊的地位。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原生质中的主要成分,而原生质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基础。蛋白质广泛地存在于细胞膜、液态基质、细胞器、核膜、染色体等结构中,蛋白质中的一半左右是酶-生物催化剂,细胞中众多的化学反应由酶分子催化。蛋白质种类众多,功能各异,总体来说,蛋白质具有下述功能:1.催化和调控:体内物质代谢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体内各组织细胞各种代谢的进行和协调,都与蛋白质的调控功能密切相关。2.在协调运动中的作用:肌肉收缩是一种协调运动,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肌肉收缩是肌肉中多种蛋白质组装成的粗丝、细丝完成的,从微观上看是细胞内微丝、微管的活动,精子、纤毛的运动等都与蛋白质的作用有关。3.在运输及贮存中的作用:蛋白质在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贮存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全身各组织细胞时刻不能缺少的氧分子,就是由血红蛋白运输的;氧在肌肉中的贮存靠肌红蛋白来完成。铁在细胞内需与铁蛋白结合才能贮存。4.在识别、防御和神经传导中的作用:体内各种传递信息的信使需与特异的受体相互识别,受体多为蛋白质,可见蛋白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抗体对抗原的结合,神经冲动的传递等也是蛋白质参与完成的。因此,蛋白质是生命过程中的主要分子,是生命现象的主要“演员”,蛋白质-生命的体现者。糖: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在动物体内是四大类生物分子中含量最小的,但糖类是草食动物及人体消化吸收最多的食物成分(不计水),原因在于吸收的糖类消耗很快(能源物质)、可大量转化为脂肪贮存及糖原贮存量较小造成的。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多数单糖有链式和环式两种结构,并且环式结构存在α和β两种异构体,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由单糖可以聚合成双糖、寡糖、多糖。双糖如蔗糖(葡萄糖-果糖二聚体)、麦芽糖(葡萄糖二聚体)和乳糖(半乳糖二聚体),多糖的典型代表是植物中的淀粉和动物体的糖原。糖在植物体中贮存较多,在动物体相对含量较小。动物体不能由无机物合成糖,动物体内的糖最初都是由植物提供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糖在体内有以下两方面的功能:1.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动物体摄取糖后,大量的糖是作为能源物质被使用。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以热散发维持体温和贮存于ATP、磷酸肌酸中以供生命活动所用。动物体摄取的糖如果有剩余,能够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以贮存糖,但量相对较小,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只能贮存约500g左右的糖原。糖在身体内很容易转化为高度还原的能源贮存形式脂肪,贮存于脂肪组织,以供糖缺乏的时候给身体提供能量。2.糖在细胞内与蛋白质构成复合物,形成糖蛋白和蛋白聚糖,广泛地存在与细胞间液、生物膜和细胞内液中,它们有些作为结构成分出现,有些作为功能成分出现。因此,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也是生命现象的“演员”。核酸:生命活动的主宰者核酸在体内含量很少,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主要有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运核糖核酸(tRNA)和核糖核蛋白体核糖核酸(rRNA)三种。核酸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领域。生物的特征是生物大分子决定的。生物大分子有四类:核酸、蛋白质、多糖和脂质复合物。糖和脂质的合成由酶(蛋白质)催化完成,它们与蛋白质在一起,增加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合成取决于核酸;然而生物功能通过蛋白质来实现,包括核酸的合成也需要蛋白质的作用。因此,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物质是DNA、RNA和蛋白质。由生物大分子和有关生物分子与无机分子或离子共同构成生物机体不同层次的结构;生物大分子之间以及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一切生命活动。概括地说,核酸(主要是DNA)是生命的操纵者,蛋白质是生命的表现者,糖和脂肪是生命的能源物质,磷脂是生物膜的结构基础,水是生命存在的介质环境,无机盐参与和调节新陈代谢。G. Mendel于1865年发现豌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和自由组合的遗传规律。F. Miescher于1868年发现核酸(当时称核素),细胞学家和遗传学家曾猜测核素可能与遗传有关。19世纪开始知道有两类核酸,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了解DNA和RNA都是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前者可引起遗传性状的变化,后者可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50年代初生物学家开始接受DNA是遗传物质的观点。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才从分子结构上阐明了其遗传功能。半个世纪以来,核酸研究已经成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和前沿,其研究成果改变了生命科学的面貌,也促进了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充分表明这类物质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核酸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布在细胞核内,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而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细胞内的DNA含量十分稳定,而且与染色体数目平行。基因是染色体上占有一定位置的遗传单位。基因有三个基本属性:一是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给子代;二是通过转录表达产生表型效应;三是可突变形成各种等位基因。但有些病毒的基因组是RNA,基因是RNA的一个片段。一些可作用于DNA的物理化学因素均可引起DNA突变从而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DNA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即突变的累积导致生物进化。2.RNA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实验表明,由3类RNA共同控制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过去以为蛋白质肽键的形成是由核糖体的蛋白质所催化,称转肽酶。1992年H. F. Noller等证明23S rRNA具有核酶活性,能够催化肽键形成。rRNA约占细胞总RNA的80%,它是装配者并起催化作用。tRNA占细胞总RNA的15%,它是转换器,携带氨基酸并起解译作用。mRNA占细胞总RNA的3~5%,它是信使,携带DNA的遗传信息并起蛋白质合成的模板作用。3.RNA功能的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RNA的研究揭示了RNA功能的多样性,它不仅是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蛋白质的中间传递体,虽然这是它的核心功能,。归纳起来,RNA有5类功能:①控制蛋白质合成;②作用于RNA转录后加工与修饰;③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的调节;④生物催化与其他细胞持家功能;⑤遗传信息的加工与进化。病毒RNA是上述功能RNA的游离成分。生物体通过DNA复制,而使遗传信息由亲代传给子代;通过RNA转录和翻译而使遗传信息在子代得到表达。RNA具备诸多功能,无不关系着生物机体的生长和发育,其核心作用是基因表达的信息加工和调节。脂类:生命的备用能源和生物膜的结构基础脂类是动物体内的第三大类物质。脂类大都是非极性物质,很难溶于水,脂类分为脂肪和类脂两大类。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缩合而成,类脂有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形式。脂肪的含量不稳定,是体内贮存的能源物质,变化很大,称为可变脂或贮脂,一般成年男性脂肪占体重的10~20%。磷脂由于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因此含量是稳定的,称固定脂或膜脂,约占体重的5%。1. 三脂酰甘油(脂肪)的丙三醇头部是亲水的,而3条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2. X基团是极性的,常见的有胆碱、乙醇胺、丝氨酸等。3. 磷脂和糖脂只有2条或1条疏水性尾部,其余都是亲水的,因此磷脂和糖脂很容易形成油与水的分界膜。脂类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1.脂肪是贮存的能源物质:脂肪是高度还原的能源物质,含氧很少,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氧化释放的能量很多,可达糖的两倍以上,并且由于脂肪疏水,因此可以大量贮存,但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因为疏水,所以脂肪的动员速度比亲水的糖要慢。脂肪主要的贮存部位是皮下、大网膜、肠系膜和脏器周围,贮存量可达15~20kg,足以维持一个人一个月的能量需要。2.磷脂是生物膜的结构基础:磷脂是脂肪的一条脂肪酸链被含磷酸基的短链取代的产物,因为这条磷酸基链的存在,使磷脂的亲水性比脂肪的大,能够自发形成磷脂双分子层膜。生物膜的骨架就是磷脂双分子层,再加上一系列的蛋白质和多糖就构成生物膜。生物膜在细胞中是广泛存在的,因此,一个细胞的膜表面积很大。膜分隔细胞的空间使不同类的化学反应可以在不同的区间完成而不互相干扰,很多化学反应在膜的表面上进行。神经元细胞由于树突轴突的存在,细胞膜面积十分巨大,因此神经组织是体内含磷脂最丰富的组织。3.胆固醇的衍生物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胆固醇可在肝脏转化为胆汁酸排入小肠,胆汁酸可以乳化脂类食物而加速脂类食物的消化;7-脱氢胆固醇可在皮肤中(日光照射下)转化为维生素D3,然后在肝脏和肾脏的作用下形成1,25-(OH)2-D3,通过促进肠道和肾脏对钙磷的吸收使骨骼牙齿得以生长发育;胆固醇可在肾上腺皮质转化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胆固醇可在性腺转化为性激素。另外,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体内其他一些激素或活性物质的代谢前体,胆固醇也作为生物膜的结构成分出现。脂类物质是贮存的能源物质、生物膜的结构成分和体内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代谢前体。DNA分子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A分子。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性状的几乎所有蛋白质和RNA分子的全部遗传信息;编码和设计生物有机体在一定的时空中有序地转录基因和表达蛋白完成定向发育的所有程序;初步确定了生物独有的性状和个性以及和环境相互作用时所有的应激反应.除染色体DNA外,有极少量结构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极少数为RNA.DNA分子就是带有以上特征结构的分子。DNA结构的发现是科学史DNA结构的发现是科学史上最具传奇性的“章节”之一。发现DNA结构是划时代的成就,但发现它的方法是模型建构法,模型建构法就像小孩子拼图游戏一样的“拼凑”法。而在这场“拼凑”中表现最出色的是沃森和克里克。1928年4月6日,沃森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6岁就在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得动物学学士学位,在生物学方面开始显露才华。22岁时取得博士学位,随后沃森来到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结识了早先已在这里工作的克里克,从此开始了两人传奇般的合作生涯。克里克于1916年6月8日生于英格兰的北安普敦,21岁在伦敦大学毕业。二战结束后,来到剑桥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克里克和沃森一样,对DNA有着浓厚的兴趣,从物理学转向研究生物学。当时人们已经知道,DNA是一种细长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一系列脱氧核苷酸链构成,脱氧核苷酸又是由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碱基有4种。在1951年,很多科学家对DNA的结构研究展开了一场竞赛。当时有两个著名的DNA分子研究小组,一个是以著名的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化学家富兰克林为首的英国皇家学院研究小组,他们主要用X射线衍射来研究DNA结构。一个是以著名化学家鲍林为首的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研究小组,他们主要用模型建构法研究DNA结构,并且已经用该方法发现蛋白质a螺旋。1951年2月,威尔金斯将富兰克林拍的一张非常精美的DNA的X光衍射照片在意大利举行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会议上展示,一直对DNA有浓厚兴趣的沃森看到这张图时,激动得话也说不出来,他的心怦怦直跳,根据此图他断定DNA的结构是一个螺旋体。他打定主意要制作一个DNA模型。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了他的合作者克里克,得到了克里克的认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工作始于1951年秋。他们用模型构建法,仿照著名化学家鲍林构建蛋白质α螺旋模型的方法,根据结晶学的数据,用纸和铁丝搭配脱氧核苷酸。他们构建了一个又一个模型,都被否定了。但沃森坚持认为,DNA分子可能是一种双链结构。因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很多是成双成对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之后他们分别完成了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为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外面的双螺旋结构(如图一),和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为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部,且同型碱基配对的双螺旋结构(如图二)。1952年,生物化学家查伽夫访问剑桥大学时向报道了他对人、猪、牛、羊、细菌和酵母等不同生物DNA进行分析的结果。查伽夫的结果表明,虽然在不同生物的DNA之间,4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相对比例很不相同,但无论哪种物质的DNA中,都有A=T和G=C,这被称为DNA化学组成的“查伽夫法则”。1952年7月,查伽夫访问卡文迪什实验室时,向克里克详细解释了A:T=G:C=1:1的法则。之后,克里克的朋友,理论化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计算表明,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中,A必须与T成键,G必须与C成键。这与查伽夫法则完成一致。随后,鲍林以前的同事多诺告诉沃森,A-T和G-C配对是靠氢键维系的。以上这些工作,就成了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模型中A—T配对、G—C配对结构的基础。至此,DNA模型已经浮现。2月28日,沃森用纸板做成4种碱基的模型,将纸板粘到骨架上朝向中心配对,克里克马上指出,只有两条单链的走向相反才能使碱基完善配对,这正好与X光衍射资料一致。完整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完成于1953年3月7日。根据这个模型,DNA分子是一个双螺旋结构,每一个螺旋单位包含10对碱基,长度为34埃(1埃=10-10米)。螺旋直径为20埃。4月15日,沃森和克里克关于该模型的第一篇论文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是生物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为DNA复制提供了构型上的解释,使人们对DNA作为基因的物质基础不再怀疑,并且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基础。DNA双螺旋模型在科学上的影响是深远的。
2023-07-23 00:13:561

生物细胞分子的生物大分子

像氨基酸、脂肪酸等都叫做生物单分子,是与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它们是构成大分子的基本物质。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氢化合物等。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这个定义只是概念性的,与生物大分子对立的是小分子物质(二氧化碳、甲烷等)和无机物质,实际上生物大分子的特点在于其表现出的各种生物活性和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比如:某些多肽和某些脂类物质的分子量并未达到惊人的地步,但其在生命过程中同样表现出了重要的生理活性。与一般的生物大分子并无二致。生物大分子大多数是由简单的组成结构聚合而成的,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生物大分子都可以在生物体内由简单的结构合成,也都可以在生物体内经过分解作用被分解为简单结构,一般在合成的过程中消耗能量,分解的过程中释放能量。高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蛋白质、核酸以及高相对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与低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相比,高相对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更高级的物质群 。它们是由低相对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经过聚合而成的多分子体系。从化学结构而言,蛋白质是由α-L-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核酸是由嘌呤和嘧啶碱基,与糖D-核糖或2-脱氧-D-核糖)、磷酸脱水缩合而成,多糖是由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由此可知,由低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变为高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都是脱水缩合反应。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两条路径可以达到脱水缩合以形成高分子:其一是通过加热,将低相对分子量的构成物质加热使之脱水而聚合;其二是利用存在于原始地球上的脱水剂来缩合。前者常常是在近于无水的火山环境中进行,后者则可以在水的环境中进行。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份,不但有生物功能,而且分子量较大,其结构也比较复杂。在生物大分子中除主要的蛋白质与核酸外,另外还有糖、脂类和它们相互结合的产物。如糖蛋白、脂蛋白、核蛋白等。它们的分子量往往比一般的无机盐类大百倍或千倍以上。蛋白质的分子量在一万至数万左右,核酸的分子量有的竟达上百万。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特殊性质,它们在体内的运动和变化体现着重要的生命功能。如进行新陈代谢供给维持生命需要的能量与物质、传递遗传信息、控制胚胎分化、促进生长发育、产生免疫功能等等。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份,不但有生物功能,而且分子量较大,其结构也比较复杂。在生物大分子中除主要的蛋白质与核酸外,另外还有糖、脂类和它们相互结合的产物。如糖蛋白、脂蛋白、核蛋白等。它们的分子量往往比一般的无机盐类大百倍或千倍以上。蛋白质的分子量在一万至数万左右,核酸的分子量有的竟达上百万。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特殊性质,它们在体内的运动和变化体现着重要的生命功能。如进行新陈代谢供给维持生命需要的能量与物质、传递遗传信息、控制胚胎分化、促进生长发育、产生免疫功能等等。人类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漫长历史。由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复杂,又易受温度、酸、碱的影响而变性,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在20世纪末之前,主要研究工作是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提取、性质、化学组成和初步的结构分析等。19世纪30年代以来,当细胞学说建立的时候,有人已经研究蛋白质了。蛋白质命名始于1836年,当时著名的瑞典化学家柏尔采留斯(J.Berzelius)和正在研究鸡蛋蛋白类化合物的荷兰化学家穆尔德(G.J.Mulder)就提出用“蛋白质”命名这类化合物。并且把它列为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到本世纪初,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已被发现了12种,1940年陆续发现了其余的氨基酸。19世纪末,有机化学家们就开始探讨蛋白质的结构。德国有机化学家费舍尔(E.Fischer)与别人合作提出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论点,1907年费舍尔又合成了一个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同时英国晶体分析学派中的贝尔纳(J.D.Bernal)和阿斯特伯理(W.T.Astbury)等曾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分析羊毛、头发等蛋白的结构,证明它们是折叠卷曲纤维状物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科学家们搞清了蛋白质是肌肉、血液、毛发等的主要成份,有多方面的功能。核酸的发现要比蛋白质晚得多。1868年在德国工作的24岁的瑞士化学家米歇尔(F.Miescher)从病人伤口脓细胞中提取出当时称为“核质”的物质。这就是被后来公认的核酸的最早发现。后来科赛尔(A.Kssel)及他的两个学生琼斯(W.Jones)和列文(P.A.Levene)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证实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瞟呤、鸟瞟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核糖有2种(即核糖与脱氧核糖)。据此核酸分成两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他们根据当时比较粗糙的分析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相等,从而错误地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这就是较著名的“四核苷酸假说”。这个假说从20年代后起统治了核酸结构的研究大约20多年的时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和功能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核酸当时虽然是在细胞核中发现的,但由于它的结构过于简单,也就很难想象它能在异常复杂多变的遗传现象中起什么作用。甚至有些科学家在当时蛋白质的结构被阐明之后,认为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酶的阐明是1897年德国化学家布希纳(E.Buchner)从磨碎的酵母细胞中提取出了能使酒精发酵的酿酶开始的。布希纳研究表明,从活体内提取出来的酶能同在活体内一样起作用。不但打击了当时流行的活力论,而且使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入了解细胞内的化学变化的阶段。后来英国的生物化学家哈登(A.Harden)等对酒精发酵的具体化学步骤作了许多研究。到20年代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酵母使糖发酵产生酒精同肌肉收缩时使糖变为乳酸这两个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又称糖酵解作用。到30年代经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最后由德国的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H.A.Krebs)综合,提出了生物呼吸作用最后产生CO2和H2O及能量(ATP)的三羧酸循环。在此期间还有许多科学家研究了脂肪和氨基酸等的代谢以及糖、脂肪及蛋白质在代谢中相互转化和它们的生物合成等。这些过程均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生物大分子衍射技术生物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至少在5000以上,甚至超过百万的生物学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它与生命活动关系极为密切,由被认为单体的简单分子单位所组成。在溶液中有形成凝胶的物质。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超过一万的化合物称为大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它是由许多重复的结构单元组成,一般具有线状结构,有的具有枝状结构。许多具有重要生物作用的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均属于这类化合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或构件分子(building-block molecule)是氨基酸(amino acid,AA)从衍射花样(衍射线的方向和强度)推算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也常称空间结构、立体结构或构象)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 X射线、中子束或电子束通过生物大分子有序排列的晶体或纤维所产生的衍射花样与样品中原子的排布规律有可相互转换的关系(互为傅立叶变换)。X 射线衍射技术能够精确测定原子在晶体中的空间位置,是迄今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主要技术。中子衍射和电子衍射技术则用来弥补X射线衍射技术之不足生物大分子单晶体的X射线衍射技术是50年代以后,首先从蛋白质的晶体结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并于70年代形成一门晶体学的分支学科──蛋白质晶体学。生物大分子单晶体的中子衍射技术用于测定生物大分子中氢原子的位置,也属蛋白质晶体学。纤维状生物大分子的X射线衍射技术用来测定这类大分子的一些周期性结构,如螺旋结构等。以电子衍射为原理的电子显微镜技术能够测定生物大分子的大小、形状及亚基排列的二维图象。它与光学衍射和滤波技术结合而成的三维重构技术能够直接显示生物大分子低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历史回顾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 M.von劳厄预言晶体是 X射线的天然衍射光栅。此后英国物理学家W.H.布格和W.L.布格开创了X射线晶体学。几十年来,这门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测定了成千上万个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由它提供的结构资料已经成为近代结构化学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小分子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原子数目多,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直到1954年英国晶体学家等人提出在蛋白质晶体中引入重原子的同晶置换法之后,才有可能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1960年英国晶体学家J.C.肯德鲁等人首次解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7500的蛋白质分子──肌红蛋白的三维结构。图1 [巨头鲸肌红蛋白分子的结构模型]表示它的 2埃分辨率的结构模型。此后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研究工作迅速发展。至80年代初,已有近 200个、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被测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国继60年代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之后,于70年代初测定了三方二锌猪胰岛素的三维结构。1986年中国已经完成这个结构1.2埃高分辨率的修正工作。晶体和X射线衍射 电磁波是直线传播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拐弯,这就是衍射现象。当可见光通过针孔或狭缝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由于针孔或狭缝的大小和可见光的波长量级相同,可以把针孔或狭缝看做是一个点光源,它向四面八方辐射出二次电磁波,或称散射波。如果有多个有序排列的针孔或狭缝,由于这些散射波的干涉,就会形成规则的明暗相间的衍射花样。这是因为来自不同部位的散射波的相位及振幅不同,它们相加的结果在有些地方加强,而在另一些地方减弱。这些花样随波长或针孔的大小及其排布方式不同而变化(图2[三种针孔的排列方式及其对应的衍射花样])。当X射线通过晶体时,晶体内原子的核外电子能够散射X射线。如果把每个原子看成是个散射源,由于X射线的波长同原子间的距离量级相同,因此也会发生衍射现象。晶体结构的特征是晶体内的原子或分子周期重复地排列。如果采用一组抽象的几何点来表示这种周期重复的规律,那么这种排列可以表示为点阵。晶体的三维点阵结构使得晶体可被划分成为无数个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即被称为晶胞。它是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位。每个晶胞内包含种类、数目和排列完全相同的原子。可以推得,衍射线(也称反射线)的强度取决于晶胞的内容,它的方向取决于波长和晶胞的大小和形状。晶体结构测定晶体对X射线、中子束及电子束的衍射,与规则排列的针孔对可见光的衍射遵循相同的光学变换原理,即针孔或晶体的结构(针孔或晶体中原子的排列)经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它们的倒易图像──衍射波谱。反之,衍射波谱的反变换,即为正空间的图像──针孔的排列或晶体的结构。在可见光的衍射中,这种反变换可由透镜的聚焦过程实现。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未找到能使 X射线(或中子)散射线聚焦的办法。因此也就无法直接观察生物大分子的像。这只能借助电子计算机从数学上完成这种反变换的计算。
2023-07-23 00:14:171

生物大分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与低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相比,高相对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更高级的物质群 。它们是由低相对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经过聚合而成的多分子体系。生物大分子大多数是由简单的组成结构聚合而成的,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像氨基酸、脂肪酸等都叫做生物单分子,是与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它们是构成大分子的基本物质。从化学结构而言,蛋白质是由α-L-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核酸是由嘌呤和嘧啶碱基,与糖D-核糖或2-脱氧-D-核糖)、磷酸脱水缩合而成,多糖是由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由此可知,由低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变为高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都是脱水缩合反应。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高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蛋白质、核酸以及高相对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这个定义只是概念性的,与生物大分子对立的是小分子物质(二氧化碳、甲烷等)和无机物质。实际上生物大分子的特点在于其表现出的各种生物活性和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比如:某些多肽和某些脂类物质的分子量并未达到惊人的地步,但其在生命过程中同样表现出了重要的生理活性。与一般的生物大分子并无二致。生物多样英文为biodiversity 或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对于生物多样性,不同的学者所下的定义是不同的。例如oNorse et al.(1986)认为,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多个层次上。而Wilson等人认为,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The diversity of life") (Wilson & Peter,1988; Wilson,1992)。孙儒泳(2001)认为,生物多样性一般是指"地球上生命的所有变异"。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1] 组成编辑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2]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在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变化。前者称为染色体的畸变,后者称为基因突变(或点突变)。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2] 物种多样性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中国学者陈世骧(1978)所下的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等,1997)。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以下三个指标: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2]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遗传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施立明等1993 葛颂等1994),或者说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多样性是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2] 概念提出编辑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不断增加,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5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并且在拯救珍稀濒危物森林生态系统2森林生态系统2种、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1948年,由联合国和法国政府创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建立。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著名的"人与生物圈计划"。1980年由IUCN等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编制完成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正式颁布,该大纲提出了要把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观点,对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生登记费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想的效果的。要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不仅要对所涉及的物种的野生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而且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者说,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无限多的生物大分子是由有限种类的小分子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的.(正如0——9可以组合成无穷多个数字一样.)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多样性.为什么牛肉和羊肉的味道不同?为什么鱼的肌肉是白色而不是红色的?这都与蛋白质和核酸的多样性有直接的关系.
2023-07-23 00:14:331

地球出现过很多称霸海洋的巨型海怪,却都灭绝了,这是为什么?

虽然在古代地球上有更多体型大、性情更凶猛的生物,但地球上对人类有致命威胁的大型生物其实从未完全灭绝,如今的老虎、狮子、黑熊、猎豹、鬣狗等都能对人类造成致命的威胁,甚至一头野猪,也能轻易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人类之所以对相应的凶猛生物不那么害怕,并不是因为现在的生物不够凶猛,而是因为人类经过不断的进化,智慧在本质上已经超过了其他生物,人类可以利用其他生物无法理解的资源。因此,在人类面前,无论多么凶猛的生物都没有太大的破坏力。事实上,如果单靠 "肉搏",我们人类在 "一对一 "的情况下是无法战胜很多生物的,也许连 "二哈 "我们都无法战胜。但我们人类是有智慧的。我们使用工具来增加我们的战斗力,我们使用语言来进行团队合作,我们使用战术和战略选择来增加我们的获胜机会,我们使用我们的技术能力来创造更多的致命武器。所以在这些能力面前,任何其他生物对人类的威胁都非常有限。很多人可能看了很多科幻电影,比如《侏罗纪公园》,认为如果恐龙能活到今天,人类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事实上,这之间并没有什么逻辑关系。虽然恐龙和其他远古生物很庞大,但这并不能证明它们可以统治世界,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今天地球上有许多大型生物,事实上,它们并没有对人类构成过多的威胁。许多古代生物之所以更大,是因为当时地球上的氧气更多,这与今天地球上的氧气不同。说白了,在同样的条件下,我们人类可以进化出更大更强的身体。当然,身体再强壮,也比不上 "大脑 "的进化。毕竟,智力是人类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这些大型生物的灭绝也是自然选择法则的结果。虽然现在不可能给出一个完全准确的科学判断,但任何生物的灭绝其实都有其背后的自然发展逻辑。
2023-07-23 00:14:434

主要古生物群评价

依据生物群的分布范围、赋存规模、属种组合、埋藏现状和原始保存状态,国际、国内可对比性及研究意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科学价值,结合生物群科普和观赏性等综合评价,将我省主要古生物群划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三级古生物化石遗迹产地。具体为:5.5.1.1 中州华夏植物群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时期,地球上发育着4个植物群,即欧美植物群、冈瓦纳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中国是唯一分布着4个植物群的国家,也是华夏植物群的诞生地。河南省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分布面积广,蕴藏着丰富的古植物化石,属华夏植物群组成部分,称为“中州华夏植物群”。河南的中州华夏植物群分别产出于杨山组、胡油房组和杨小庄组;本溪组、太原组(朱屯组)、山西组(神垕组)、下石盒子组(小风口组)、上石盒子组(云盖山组)和孙家沟组(“石千峰组”)各个岩石地层单位之中。中州华夏植物群从发生、发展、繁盛、衰落到结束可分为初期(发生期)、最早期—早期(发展期)、中期(繁盛期)、晚期(衰落期)和末期(镁灰岩期)。可划分为8个植物化石组合(带)。中州华夏植物群大约初始于早石炭世晚期(臭牛沟期晚期或维宪期晚期)结束于晚二叠世末期(长兴期末)。中州华夏植物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共约150余属近400个种,其中以河南省化石标本命名的新属种200余个。仅禹州地区就包含有12个门类112个属306个种,其中有25个新属137个新种,又被称为禹州华夏植物群(杨关秀等,2006)。中州华夏植物群在华夏植物群中具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它还兼有华夏植物群的华南、华北过渡类型,对研究华夏植物群有重要意义,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为世界级古生物化石遗迹产地。5.5.1.2 义马生物群“义马生物群”因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胚珠器官的银杏(Ginkgo)化石种,其“义马银杏果”图案曾被作为1995年、2000年第五、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大会会徽而闻名世界。义马生物群中有植物36个属90个种,其中以义马标本为模式建立了10个新属25个新种,称为“义马银杏植物群”,并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古植物组合;还有双壳类、腹足类、昆虫类、介形类(?)和叶肢介(?)等无脊椎动物化石,以及4种以上恐龙足迹、鳖类和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周志炎院士等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科学论文,获得了世界古植物界的关注,义马被多次列入国际古植物会议考察路线,在世界古植物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为世界级古生物化石遗迹产地。5.5.1.3 豫西南恐龙蛋化石群已知河南南阳地区的恐龙蛋化石分布面积广、数量大、类型多样、埋藏集中,并且多种蛋化石并存、原始保存状态好,赋存层位多,恐龙蛋与恐龙骨骼化石共生,并含有恐龙蛋、恐龙骨骼、龟鳖类、双壳类、介形类、叶肢介、轮藻、腹足类、古植物、孢粉、遗迹化石等丰富的多门类化石,仅恐龙蛋就有8个科11个属17个种2个比较种8个未定种。其中,西峡巨型长形蛋(Macroelongatoolithus xixiaensis),其长径345~610mm,是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蛋化石,可称为迄今为止的“蛋中之王”。戈壁棱柱形蛋(Prismatoolithus gobiensis)是世界上的稀有类型。已命名了诸葛南阳龙、河南宝天曼龙、张氏西峡爪龙和河南西峡龙3种新属种恐龙。豫西南恐龙蛋化石群是世界古生物地质遗迹奇观和自然历史宝库中的珍品,为世界级古生物化石遗迹产地,已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5.1.4 汝阳恐龙化石群截至目前的研究表明,汝阳恐龙动物群至少存在4大类10种以上不同属种的恐龙,还有龟鳖类、恐龙蛋、双壳类、轮藻、介形类、孢粉、蕨类植物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特别是发现的大型蜥脚类恐龙,不仅是“亚洲龙王”,而且在世界大恐龙排序上也位居前列,是白垩纪巨龙类的代表。该动物群是一个以大型巨龙型蜥脚类恐龙为主,小型兽脚类恐龙、鸭嘴龙类和大型肉食龙类为辅的恐龙动物群,被称为“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该动物群不仅在时空组合上有一定演化序列,而且巨龙型蜥脚类恐龙形成了一个较丰富的类群,该代表性类群填补了中国早白垩世晚期生物群的空白,其面貌可以与阿根廷产阿根廷龙的动物群相比较,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其部分恐龙化石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展出,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为世界级古生物化石遗迹产地。5.5.1.5 栾川恐龙动物群截至目前,栾川恐龙动物群除正式命名了2种恐龙、1种巨蜥,还基本完成研究了窃蛋龙和似鸟龙类,可以识别出alrazinsosaurid、甲龙等3种恐龙,是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动物群,可以与蒙古晚白垩世晚期的纳摩盖土盆地动物群类比。特别是两种早期哺乳动物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有一大批化石标本没有修复和研究。2008年10月,在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上,一次有中国、日本、加拿大学者发表了3篇关于栾川动物群的初步研究成果,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可以预期,在不久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有一批栾川动物群的惊世成果问世。因此,栾川动物群堪称世界级古生物遗迹资源产地。5.5.1.6 杨寺庄小壳动物群小壳动物群是震旦纪末期出现、寒武纪初大量繁盛的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经过20余年工作,我国先后发现并报道了大量的小壳化石属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软舌螺分类系统,划分为:梅树村、西篙坪和杨寺庄3个不同时代的小壳动物群。梅树村动物群中的小壳动物化石代表了生命大爆发的序幕,而杨寺庄动物群是以我省叶县杨寺庄命名的寒武纪辛集组小壳动物化石群。河南辛集组杨寺庄小壳动物群化石已鉴定出有27个属、37个种、3个未定种,其中有5个属、17个种是在河南叶县杨寺庄发现并命名的。杨寺庄小壳动物群与梅树村小壳动物群有一定联系,但时代明显较晚,是中国三大小壳动物群之一,并可广泛地进行国内、国际对比,科学意义大,是国家级-省级古生物地质遗迹产地。5.5.1.7 卢氏古脊椎动物群自1935年李悦言到卢氏工作,在古近纪地层中找到Rhinotitan mongoliensis(Osborn)化石并确定该地区存在古近纪始新世地层以来,195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周明镇、徐余瑄等在卢氏城西孟家坡发掘出数量可观的晚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自此,引起了国内许多专家的重视,先后有诸多科学研究成果问世,影响日渐扩大。目前,卢氏古脊椎动物群已鉴定出51种脊椎动物。其中,灵长目秦岭猴是亚洲发现存在时代最早的灵长类,洛河卢氏兔、杨氏秦岭鼠是兔科和鼠科在亚洲最原始的代表,cf.Eusmilus sp.是目前世界上最先发现的代表,有9种哺乳类被列入 《地球科学大辞典》(2006)。2001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将该套地层确定为中国陆相地层始新统中期标准阶——卢氏阶(代号为E22),这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个国家标准年代地层,具有重要的对比和研究意义,为国家级古生物遗迹资源产地。5.5.1.8 淅川古脊椎动物群河南淅川李官桥盆地古近纪红色地层中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非常丰富。从1930年李捷、朱森、德日进等开始研究淅川古脊椎动物群后,先后有李传夔、童永生等几十位专家相继开展了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查明淅川古脊椎动物群的形成经过3个地质历史时期,在早始新世茶岭期仅以冠齿兽为代表;中始新世卢氏期有脊齿貘和Euryodon minimus存在,新出现了古兽类成员Palaeos-yps sp.尚目及鳄目、啮齿目、肉食目、中兽科、雷兽科等;到中始新世垣曲期达到鼎盛,其成员共12个目20个科31个种,以哺乳动物奇蹄目最具优势。它与卢氏古脊椎动物群既有共同点,但又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似,又各自有独立的特征。淅川古脊椎动物群内容丰富,产出层位及地质时代明确,形成历史确定,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其化石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为国家级古生物遗迹资源产地。5.5.1.9 豫西南古生代无脊椎动物群在豫西南(淅川、内乡)地区古生代地层中分布着门类众多、数量丰富、保存完美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有:三叶虫3个目、30个科、52个属113个种;奥陶纪珊瑚、头足类、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动物群有:牙形石27个属、52个种,腕足类23个属、24个种,珊瑚类10属、23种,头足类13个属、22个种,双壳类19个属、38个种,腹足类10个属、19个种,笔石类11个属、30个种,三叶虫类13个属、30个种,双壳类8个属、12个种;志留纪笔石、三叶虫、双壳动物群有:笔石2个亚目、2个科、11个属30个种(6个新种),三叶虫9个科13个属30个种(亚种)(11个新种),以及十余种双壳类;泥盆纪生物群有:珊瑚类7个属、20个种(6个新种,3个未定种),腕足类6个属、6个种(2个新种),还有植物化石等;石炭纪珊瑚、 类动物群有:珊瑚类42个属、78个种, 类:10个属、55个种,另有古植物2个属、5个种。它们各自有特定区域、特定层位,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一些如珊瑚、三叶虫、双壳类等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该处主体为国家级、部分为省级古生物化石遗迹资源产地。5.5.1.10 济源晚二叠世低等四足类动物群济源大峪槐圪塔岭晚二叠世地层中分布的古两栖类—3种迷齿类、毕氏螈类,爬行类—复齿河南龙、简齿济源龙及似哺乳爬行类—恐头兽类、丽齿兽类、多类黄河兽,是中国晚二叠世地层中分布的三大生物群之一。该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是我国脊椎动物之父杨钟健先生一生中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河南省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陆生脊椎动物群,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对比和研究意义。近期,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在开展《济源中生代盆地古生物化石调查发掘与保护》 项目时,在该区域已有突破性发现,发掘出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深入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该处为国家级—省级古生物地质遗迹产地。5.5.1.11 其他古生物化石群(点)偃师、汝阳中元古代洛峪口叠层石化石点、淅川寒武纪三叶虫动物化石点、淅川志留纪无脊椎动物群化石点、淅川石炭纪珊瑚动物群化石点、三门峡(东坡、窑头沟)古脊椎动物点、新乡潞王坟三趾马化石点、桐柏吴城盆地脊椎动物化石点、信阳平昌关盆地古脊椎动物化石点、唐河西大岗古脊椎动物化石点、鹤壁庞村上新世古脊椎动物化石点、新蔡第四纪哺乳类动物群化石点、南召县云阳人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点、济源东张村始新世余庄组古脊椎动物化石点、新安县游沟村中更新世金丝猴化石点、孟县水牛化石点、安阳小南海古脊椎动物化石点、济源中生代盆地中的遗迹化石与遗迹组构研究等20余处古生物群(点)化石产地,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意义较大,多数还具有观赏价值,为省级古生物化石遗迹资源产地。
2023-07-23 00:15:271

假如没有人类出现,会有其它生物进化成智慧生物吗?

海洋那么大,为什么没有进化出如人类般的智慧生物?高智慧动物,绝非池中之物,高智慧的动物!并不是突然而来的!是经过复杂环境千百年来锤炼演变而来!显然,水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水中动物慢慢适应陆地环境,代表着物种的进化。就算水中有高智慧动物!最终还是会进化得适应陆地生存。动物和人有许多区别,在这个海洋为何没有出现智慧生物的问题上,我觉得可以从其中两个方面来说说:1.动物是为了饱腹而进行捕猎,绝大部分动物猎取到食物吃饱后就是休息,等下顿饿了再捕食,要是捕猎到的食物巨大,也会蹲守几天直到腐烂不能再吃或者吃完。而人更高级,是为了存储食物,在此基础上烹饪食物,可以看到从捕食到存储再到烹饪,智力的升华是指数型的,动物在吃饱后即进行休息,智力就不会得到更大提升,就别说智慧了。2.既然说到存储,那么就要说存储的环境条件了,陆地上北极可以存冰里,草原可以存树上,蜘蛛存自己网上,松鼠存树洞里。这些只是智力的初级形态,如果遇到天气的变化这些存储自然就会被破坏,更甚者同类也会破坏掉。所以存储技能的伸展才能锻炼智力。而海洋,特别是种类聚集的热带海洋是无法存储食物的,吃到饱就是最高奥义。而且想像一下,如果我们的空间类似海洋,那么其实大家都能飞,在这样立体的环境中保命已经是难事,何况还要填饱肚子,鱼类的智力全放在捕食或逃脱捕食上了。所以动物一大重要自保条件就是大,不断吃不断变大,吃自己的才会变少,自己能吃的才会变多。所以假如海洋可能演化智力生物的话我觉得要满足几个条件:1.足够范围的隐秘场所;2.超高的群体捕猎技巧;3.合适的存储条件;4.适当的烹饪技巧;(假如前面几个条件符合,这个技巧也需要许多许多年才会形成)打个人类的比方,非洲人为什么穷,终究还是因为吃饱一顿不想下一顿。也许深海中的深渊下有类人的生物,但是如果真的如此的话,他们能在深海活着就意味着他们体内的压值会很大,用以对抗海压,如果贸然上浮,他们一点点面对着逐渐减少的压,估计和人类暴露在太空直面0压差不多,承受不住来自身内部的压,反正都会死。人类有下浮的科技(潜水艇),但是只是下浮,没有大规模搜寻生物的能力,能否遇到生物就看撞大运,遇到也不一定是智慧生物,久而久之不会去特意观察到底是什么,而既然是智慧生物,遇到未知的庞然大物(潜水艇)必然会绕着走。那么既然他们有智慧,为什么他们不也造科技产物上来呢?我想,大概因为水限制了电子的发展,限制了众多科技的发展,就算他们与我们一样有智慧,同时研究科技,目前也发展不到探秘海上世界的地步,而水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字的交流,如果他们存着学习的体系,其效率也会非常之慢,也许海底有特殊的发展方法,但如果他们和我们是同时期诞生的,同样是科技向的发展,那么用科技探秘海上世界,对于目前的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他们有特殊的孕育能力,(比如可以和其他物种有下一代)(就像马和驴生骡子,不同的是“骡子”也有了生育能力),那么,通过不断的生生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在我们看来像是特异功能的其他的海洋生物的能力。(图片来源网络)PS:易五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2023-07-23 00:15:398

冥王星发现“巨型蜗牛”,比人类大一亿倍的生物真的存在吗?

冥王星曾经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但是后来冥王星因为各种原因,被科学家从九大行星的行列当中给去除掉了,现在太阳系就只剩下了八大行星,目前人类对于太阳系的每一个行星关注度都比较高,而且还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去探索这些行星,但是因为现在的科技还是比较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星球都探究的非常仔细,所以只能把大部分的精力留给那些比较独特的行星上面,比如火星。冥王星离地球比较遥远,而且体积相对其他星球还比较小。人类对于冥王星的关注非常少,但随着近些年来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对冥王星的探索也是越来越多。美国宇航局曾发射了一颗探测器,去探究冥王星。当探测器在探索冥王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当时这个探测器从冥王星上拍了很多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全部传回给地球。根据探测器拍到的照片来看,冥王星表面似乎被一层厚厚的白雪所覆盖,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白雪,而是岩石以及冰层。在这一片冰层和岩石当中,科学家发现了有一张照片,里面有一个长得很像蜗牛的东西,趴在了冰块上面,而且这个蜗牛还在缓缓地移动,并且在这个蜗牛的身后还有一条走过的痕迹,难不成冥王星还真的有生命存在?一般来说,像冥王星这样离太阳非常遥远的星球,温度极低,一般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既然这个星球上面没有生命,那这个行动的蜗牛到底又是什么东西呢?科学家通过研究照片以及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出的结论就是那根本不是生物。首先这个探测器是距离冥王星上空很远的距离拍摄的,如果要是真在冥王星上的话,这个蜗牛其实是很大的,它是一座山,根本不是有生命体征的动物。所以这个蜗牛不是生命体,它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冰山。当然了,它的外形有点像蜗牛。冥王星距离太阳非常远,能够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非常少,所以在冥王星表面基本上都是冰山,而且冥王星内部又有非常剧烈的地质运动,这样的地质运动会给冥王星带来特别高的温度,融化了冰山下面的水,尽管冥王星表面看起来全都是冰山,但是在冰山下面全都是海洋。像我们刚刚提到的这座山就是在海洋上面漂浮的,因为地质运动这个山不停地在漂移,所以才有运动的痕迹。
2023-07-23 00:17:444

为什么远古生物特别大

关键是那个时代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比现在要高的多,为大型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础。 远古时代,地球大气层中氧含量远远超出了今天的标准,而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标本得知远古时代的昆虫体积普遍大于现代。那么,是不是当时的高氧大气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虫? 3亿年前石炭纪地球上生活着巨型昆虫,蜻蜓翼展接近一米。 科学家们通过化石记录发现,在恐龙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种存在,它们就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巨型节肢动物,包括超大的蜉蝣昆虫、蝎子;吊兰大小的蜘蛛;还有5英尺长的千足虫,等等。其中最神奇的应是巨型蜻蜓,它们的翼展可以达到2英尺半(接近1米),有老鹰那么大,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 3亿年前,这些物种曾经昌盛一时。那时大部分陆地都在热带,植物繁盛(后埋入地下形成煤炭,该时期因此称为石炭纪)。但经过大约5000万年,从二叠纪的中期到晚期,这些巨型物种消亡了。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猜测,也许是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在它们的兴亡中起了关键作用。现在,古生物学家开始探究这些大小与现在的老鹰相当的远古蜻蜓、蟑螂以及其它超型昆虫的兴亡是否与超高的氧含量有关。 正方:高氧浓度造就了古代巨型昆虫 石炭纪地球大气层中氧气浓度高达35% 不久前,美国耶鲁大学生物学家罗伯特·贝尔纳等人发表的一项古气候研究肯定了这个猜测。 研究者在报告中指出,石炭纪时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浓度高达35%,比现在的21%要高很多。许多节肢动物是通过遍布它们肌体中的微型气管直接吸收氧气,而不是通过血液间接吸收氧气,所以高氧气含量能促使昆虫向大个头方向进化。 这些认识来源于对远古大蜻蜓的飞行机制的研究。科学家们长期认为,那样巨大的蜻蜓只能滑翔而不可能飞。航空工程师罗伊·贝克迈尔指出:“很明显,它们是能飞行的。”其中关键条件之一是它们的翅膀可以摆动、弯曲和扭转。现代蜻蜓就是靠弯曲和扭转它们的双翅来上升和前进的。 化石资料表明,古蜻蜓的双翅上有类似于现代蜻蜓的褶皱结构,现代蜻蜓能扭动外部的翅膀,而古蜻蜓可以缓缓地扭动全部翅膀,所以它们也许不会飞得太快,但还是能飞的。 但是那么巨大的昆虫,就算是缓慢的飞行也会因肌肉运动而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古代蜻蜓一定得有排出自身热量的途径,不然它们会被自己的体温烤死。这一点是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的昆虫学家迈克尔·梅最先指出的。 科学家发现,现代蜻蜓和其它昆虫一样,体内有一种叫血淋巴的体液(即无脊椎动物的血)在它们整个身体中循环流动。当它们太热的时候,会增加腹部血淋巴的流量,它们的腹部既长且薄,可以通过对流,散去多余的热量。这就像汽车的冷却系统把热量从发动机处带走一样。 尽管还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但梅认为很可能古代蜻蜓也有类似的机制,使它们能长时间飞行而不至于过热。之所以没有找到直接证据,是因为化石通常只保留下骨骼材料。 氧气含量的多少可以决定昆虫的形体大小 为弄清楚高氧气含量是否推动了古代超大蜻蜓等节肢动物的进化,研究者对现代蜻蜓进行了研究。原来,昆虫是通过它们身体上的气孔系统来“呼吸”的。气孔连着气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着更多层的越来越小的气孔,由此把氧气送到全身。在目前的氧气水平下,气孔系统的总长度已经达到极限;超过这个限度,氧气的水平就会变得不够。因此,根据这一该构造,可以有效判断,氧气含量的多少可以决定昆虫的形体大小。 也就是说,在高浓度氧气环境中,大个头的昆虫就有进化上的优势,它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对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也发现,在更冷和氧气含量更高的水体中,那里的生物的体积也更大。 诚然,石炭纪时代的大气气压确实比现在高。这就基本可以推断那些远古庞然大物的一个决定因素正是氧含量较高。但这究竟是怎样导致它们体积变大的,目前科学家还很难回答。 反方:体型与氧气含量也许并没有必然联系 昆虫通过各种技能适应氧气浓度的变化 虽然贝尔纳等人的分析很精彩,但一些科学家还是心存疑虑,甚至有的还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为探究昆虫体型大小变化的根源,亚利桑那大学的昆虫研究员乔恩·哈里森和他的同事在不同的含氧量环境中喂养了蝗虫、米虫、果蝇以及其他昆虫,并对它们的大小进行测量,以解答远古地球的高氧大气是否与古代巨型昆虫的进化有关。 哈里森他们起先认为个体较大的昆虫在含氧量较低的环境中生存更困难,然而结果却不是如此。例如,小蝗虫在低含氧量环境中尤其是氧气浓度低于15%的环境中就无法生存,而成年蝗虫则可以在2%的氧气含量环境中生存下来。 哈里森在美国地质协会与加拿大地质联合大会上表示,在初步实验中,他们将一些与自己祖先一样都没有呼吸器的现代昆虫放在富氧环境中,结果发现较高的氧气含量并不必然产生较大的个体,而较低的氧气含量也并没必然会产生较小的个体。 哈里森解释说,昆虫通过各种各样的技能来适应氧气浓度的变化。这些技能包括增大气孔和增加进入身体的新鲜空气量等。而在这些昆虫中,有的更善于增加吸入的新鲜空气量,有的则更善于扩大气孔的大小。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了不同的答案。 哈里森说:“我想问的是为什么现代昆虫的个体都如此小?”过去,研究人员猜想,与现在大气含氧量为21%相比,石炭纪时期大气含氧量达到35%,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产生大型昆虫。而哈里森的研究却发现,体型与氧含量也许并没有必然联系。 昆虫体型大小是否与气压高低有关 与此同时,耶鲁大学古生物研究生约翰·凡登·布鲁克斯也在鳄鱼身上进行了相同的实验。试图找到在二叠纪时期高达30%的氧气含量环境是否会在生活其中的动物骨骼中留下任何线索。结果发现,在一定的高氧含量环境中生活的鳄鱼个头更大。但氧含量超过27%或28%时,这种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布鲁克斯还打算在下一步实验中,将虹鳉放在不同氧含量的环境中喂养,并观察在数代之后有什么变化。 此外,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有的果蝇在高氧环境中体型增大,有的并没有。但在氧气含量高、气压也高的环境下,接受试验的果蝇生活到第五代,身体尺寸增长了20%。难道气压的高低也与昆虫大小有关? 这些实验结果的不一致不能不让人对先前的猜想产生疑问:氧气是否真的造就了古代巨型昆虫?远古时代的巨型昆虫的灭亡果真是大气中氧气浓度减小导致的吗?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看来还得有更加充分的证据才行
2023-07-23 00:18:192

五次大灭绝中,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什么时期?

五次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是渴死的关于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人们提出了灾变说、陨石说等几十种说法,但这些说法都是对一定的地质现象或某一物种进行的研究,所以还没有找到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要想找到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必须站在地球演化的高度,对五次物种大灭绝进行整体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说得出的地球演化史认为,46亿年前太阳因燃烧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40亿年前,由于地球逐渐冷却,岩石圈形成。39亿年前,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诞生。6亿年前,发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从寒武纪到白垩纪共发生了11次大的膨裂,其中5次形成了大的造山运动[1],每次造山运动都使海洋从大陆上退却[5],造成了物种的大量灭绝。这5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都与造山运动形成的时间惊人的相同,这绝不是巧合。这5次大灭绝的物种中都有海洋生物,每次都与海退、大陆面积增加、大陆架减少、海平面下降有关[6]。这足以说明地球膨裂,形成造山运动,使海水从大陆上5次退却使物种渴死是造成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证据:1. 5次造山运动与5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惊人的相同1.1、寒武纪以来的第一次造山运动是加里东运动。《地球科学辞典》释文:“加里东运动泛指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欧洲普遍用于早古生代变形的名词,以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那里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志留纪始于4.38亿年前,“志留纪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 这说明第一次造山运动的开始时间是4.4亿年前,这和第一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4.4亿年前完全相同。1.2、寒武纪以来的第二次造山运动是海西运动。《地球科学辞典》释文:“海西运动又称华力西运动,泛指晚古生代发生于欧洲的造山运动,其时限自泥盆纪初期至二叠纪末”。泥盆始于是4亿年前,“自泥盆纪初期”这说明海西运动始于3.65亿年前,这和第二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3.65亿年前完全相同。1.3、第3次造山运动是印支运动。《CNKI知识元数据库》:“印支运动是从三叠纪到早侏罗世之间的地壳运动”。三叠纪始于2.5亿年前,这说明印支运动始于2.5亿年前,这和第3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5亿年前完全相同。1.4、第4次造山运动是燕山运动。百度网百度百科:“燕山运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侏罗纪始于2.05亿年前,这说明燕山运动始于2.05亿年前。这和第4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05亿年前完全相同。1.5.第5次造山运动是喜马拉雅运动。百度网百度百科:“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 新生代始于6500万年前,这说明喜马拉雅运动始于6500万年前。这和第5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6500万年前完全相同。2、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存方式由于地球发生膨裂,形成5次大的造山运动,使海水从陆地上逐步退却,一些浅海变成了陆地[2],原先生活在这些浅海地区的海洋浮游生物、海洋底栖生物的生存方式适应不了陆地环境而灭绝了。由于海退,沼泽和浅水湖干涸了,一些生活在沼泽和浅水湖地带的两栖类和爬行类消亡了。这些灭亡的物种都是些浅海、底栖、固着、不能主动寻找食物、体形庞大、喜欢水环境的物种[6]。奥陶纪末4.4亿年前第1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生活在水体的各种无脊椎动物,这次灭绝中死去的大多数为原始海洋生物。当海水从陆地上退出,这些生活在海洋表面或靠近水面、固着在海底的生物,由于适应不了陆地生存环境而难逃死亡的噩运。 泥盆纪末3.65亿年前第2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许多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这次灭绝的主要是一些原始鱼类,它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很差。当海水退去,这些原始鱼类因适应不了新的环境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二叠纪末2.5亿年前第3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海百合、腕足动物、苔藓虫组成的表生、固着生物、75%的两栖类、85%的爬行类。当海水从陆地上退出,这些被动摄食、固着海底的生物由于适应不了变化了的环境而被那些可移动、主动摄食的生物取代了。两栖类的卵和幼年期仍生活在水中,它们还不能远离水边,扩散的范围很小,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两栖类必然会走向灭亡。三叠纪末2.05亿年前第4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海洋生物、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蕨类植物生活在水边。当海水退去,土地变得干旱,这些蕨类植物适应不了这种干旱环境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白垩纪末6500万年前第5次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裸子植物、恐龙等爬行动物、菊石等。裸子植物生长在湿润地区;恐龙生活在沼泽和浅水湖地带;翼龙生活在岸边的悬崖上[3]。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依赖水环境生存的生物必然会遭到灭顶之灾。3、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殖方式那些生活在浅海、滨海地区、不论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它们的生殖方式离不开水环境,一旦离开了水环境,这些物种就不能进行生殖。因为地球发生膨裂,形成5次大的造山运动,使海水从陆地上逐步退却,浅海变成了陆地,这些物种没有了生殖的水环境,所以必然走向灭绝。奥陶纪灭绝的生活在水体的各种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洋表面或靠近水面,它们的繁殖也在海洋表面进行。当海水退去,浅海变成陆地的时候,这些在浅海中进行繁殖的无脊椎动物,由于不能在陆地上进行繁殖而灭绝了。泥盆纪灭绝的主要是鱼类和70%的无脊椎动物。鱼类主要在浅海中进行卵生繁殖,当海水退去,由于这些鱼类不能在陆地上进行产卵受精而退出历史舞台。二叠纪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腕足动物、75%的两栖类、80%爬行类。两栖类的卵和幼年期仍生活在水中,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两栖类由于不能在水中产卵、幼年期不能在水中生活而消亡。三叠纪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海洋生物和古代蕨类。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独立生活,在水的帮助下受精形成合子,配子体没有水不能受精。当海水退去,气候变得干旱的情况下,由于蕨类植物不能进行正常受精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白垩纪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裸子植物、恐龙等爬行动物、菊石、箭石等。恐龙下蛋后,用土埋上,靠阳光孵化。恐龙蛋的孵化,一靠温度,二靠湿度。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过于迅速,胚胎死亡增加;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而导致胚胎死亡。由于海水退去,气候变得干燥,气温升高,土地干旱,土壤的湿度下降,恐龙因为湖泊干涸渴死,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广东河源15000枚恐龙蛋没有孵化便是最好证明)最终导致灭绝。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由于气候干燥,裸露的种子很快被晒干而失去发芽能力,裸子植物最终被种子由果实包裹的能在干旱条件下繁植的被子植物所取代。由于卵生对温度和湿度的依赖性特强,所以卵生动物被胎生的哺乳动物所取代。由于地球发生膨裂,形成造山运动,使海洋从大陆上逐次退却,使大陆面积增加、气候干燥、土地干旱,湖泊干涸,那些生存方式和生殖方式需要水环境的物种因为不适应新的干旱环境渴死灭绝了。参考文献[1]、 柴东浩、陈廷愚:《新地球观——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版[2]、金性春:《漂移的大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版[3]、汪建川:《走进自然博物馆》2001、12版[4]、百度网;赖柏林地球膨裂说[5]、百度网:《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6]、百度网:五次物种大灭绝 作者:赖柏林
2023-07-23 00:18:286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哪些研究生导师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有:1、生物系,叶辉、肖蘅、虞泓、陈新文、丁开宇、侯春、胡建生、胡俊杰、罗静、余泽芬、张汉波。2、生物技术系,肖春杰、陈穗云、胡卫红、李宗菊、刘飞虎、谭德勇、杨明挚、俞海菁、郑冰蓉。3、生态学系(生态学及地植物学研究所),和兆荣、陆树刚、欧晓昆、彭明春、苏文华、王崇云 吴兆录、杨树华、张智英。4、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研究所),段昌群、常学秀、和树庄、张国盛、李俊梅。5、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张克勤、张亚平、赵之伟、黄晓玮、季星来、李国红、刘亚君、柳树群、莫明和、牛雪梅、乔敏、于黎、张乐民、杨金奎、邹成刚。6、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崔晓龙、李文均、鲁涛、王兴红、文孟良、陈有为、吴少华、李铭刚、李绍兰、徐丽华、杨丽源。7、现代生物研究所,曹槐。8、 校内合作指导教师(所在单位/依托专业),何大明(自然科学研究院/跨境生态)、孙佩石(工程研究院/生态学)、冯彦(自然科学研究院/跨境生态)、胡金明(自然科学研究院/跨境生态)、柳江(工程研究院/跨境生态)。9、校外合作指导教师(所在单位/挂靠专业),叶燎原(云南省政府/灾害与环境)、黄兴奇(云南省农科院/植物学)、孙茂林(云南省农科院/植物学)、陶大云(云南省农科院/植物学)、曾亚文(云南省农科院/植物学)、杨良(云南省环境监测站/生态学)。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轫于1937年,其前身为云南大学植物学系。1938年,云南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教授基于云南独特的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开展生物学研究之便利条件以及学术影响,改植物学系为生物系,凡历60余年。1997年,云大生物学和化学学科结合,组建为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2002年4月生物学科重建为生命科学学院。目前,生命科学学院拥有馆藏丰富的动、植物标本馆,成立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野外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优异而独特的条件和保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3-07-23 00:18:432

高中生物中的生态系统七大成分是什么

您好!生态系统的七大成分是:水,空气,无机盐,有机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023-07-23 00:18:581

黑暗与光明坐骑各指令

《黑暗与光明》各等级坐骑一览《黑暗与光明》的魔幻大陆当中,玩家可以将野外的生物捕捉并驯化成为自己的坐骑,但是通常这些生物不会乖乖就范成为玩家的坐骑,它们会展现生存在这片魔幻大陆上奇妙生物的强大力量发起反击。然而,在《黑暗与光明》的魔幻大陆上,驯化这些神奇生物的难度究竟怎么区分呢?生物种类:马、大山羊、鹿驯化难度:★生物攻击力:弱生物防御力:弱生物生命值:中等生物特性:这类生物都是彻头彻尾的食草动物,天性温顺的他们不会主动攻击任何人,即使是受到其他生物的攻击,大多数情况也都会选择逃走。驯化这些生物的难度非常低,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生物不适合作为战斗坐骑,没有办法帮助玩家一同战斗,只能单纯作为玩家的交通工具。生物种类:狼、野猪、大蜘蛛驯化难度:★★生物攻击力:中等生物防御力:稍弱生物生命值:稍弱生物特性:这类生物大多是低层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它们天生具备一定的攻击性,会主动攻击比他们弱小的生物,但是由于它们的身躯相对较小,它们不会主动攻击大型生物,也经常集群活动来保障自己的生存。这些生物作为战斗坐骑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但是由于身型限制没办法挑战强大的生物。生物种类:豹、犀牛、三角龙驯化难度:★★★生物攻击力:较强生物防御力:中等生物生命值:中等生物特性:这些生物体格都较为健壮,它们天生具备有较强的攻击性,这一阶层的肉食动物会主动猎食其他食草动物 ,而这一阶层的食草动物也大多具备了很强的实力。通常这一阶层的生物能够很好的生存在魔幻大陆上,除非遭遇到那些食物链顶层的生物,才有可能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这些生物作为战斗坐骑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战斗力,能够帮助玩家面对大部分的战斗,尽管还无法对抗顶级生物,但是也不会落于绝对下风。生物种类:大象、狮鹫、虎驯化难度:★★★★生物攻击力:强生物防御力:较强生物生命值:强生物特性:这些生物已经莅临在这片魔幻大陆生物链的顶端,这一阶层的食草动物具备有巨大的身躯,可以无惧任何肉食动物,而这一阶层的食肉动物则会把所有其他生物当做自己的猎物。这些生物作为坐骑时,将具备相当强大的战斗力,能够帮助玩家战胜诸多敌人,在战斗中,这些顶级掠食者将成为敌人的梦魇。
2023-07-23 00:19:121

各细胞器之间在结构、功能、起源都有着什么联系,细胞生物学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细胞器分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称"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场所。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液泡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含有色素.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一般真核细胞中都有内质网,只有少数高度分化真核细胞,如人的红细胞以及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内质网是一种复杂的内膜结构,它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状的腔或管,这些管腔彼此之间以及与核被膜之间是相连通的。内质网按功能分为糙面内质网(rough ER)和光面内质网(smooth ER)两类。糙面内质网上所附着的颗粒是核糖体,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糙面内质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分泌性蛋白质,膜蛋白以及内质网和溶酶体中的蛋白质。所合成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及其折叠与装配也都发生在内质网中。其次是参与制造更多的膜。 光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但是在膜上却镶嵌着许多具有活性的酶。光面内质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脂类,包括脂肪、磷脂和甾醇等。 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是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在表面,rRNA在内部,并以共价键结合。核糖体是多种酶的集合体,有多个活性中心共同承担蛋白质合成功能。而每个活性中心又都是由一组特殊的蛋白质构成,每种酶或蛋白也只有在整体结构中才具有催化活性。 每一细胞内核糖体的数目可达数百万个,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质留存的蛋白质,如膜中的结构蛋白;而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合成后向S-ER输送,形成分泌泡,输送到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加工、排放。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 由一系列扁平小囊和小泡所组成,分泌旺盛的细胞,较发达。在电镜下得到确认的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小泡,成堆的囊并不像内质网那样相互连接。在一个细胞中高尔基体只有少数几堆,至多不过上百。(1)是细胞分泌物的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分泌泡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外(2)能合成多糖,如粘液,植物细胞的各种细胞外多糖。 溶酶体(lysosomes) 溶酶体是由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数目可多可少,大小也不等,含有60多种能够水解多糖,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酸性酶,这些酶有的是水溶性的,有的则结合在膜上。溶酶体的pH为5左右,是其中酶促反应的最适pH。 根据溶酶体处于,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分为: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残余小体。 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 线粒体(mitochondri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内膜反复延伸折入内部空间,形成嵴。内外膜不相通,形成膜腔。光镜下,线粒体成颗粒状或短杆状,横径0.2um~8um,细菌大小。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ATP的重要部位,是细胞内动力工厂或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腔内有成环状的DNA分子和70S核糖体,它们都能自行分化,但是部分蛋白质还要在胞质内合成。 叶绿体(chloroplas) 高等植物叶绿体外行如凸透镜,具有双层膜结构,两膜间没有联系。在叶绿体内部存在复杂的层膜结构,它悬浮于基质中,这些层膜又叫类囊体(thylakoids),与叶绿体内膜可能无联系。类囊体也是双层膜结构,呈扁盘状。类囊体通常是几十个垛叠在一起而成为基粒(grana),类囊体膜上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和电子传递系统。 在绿色植物和藻类中普遍存在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同时叶绿体也有自己特有的双链环状DNA,核糖体和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能合成出一部分自己所必需的蛋白质,因此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假说为许多人所认可。 微体(microbodies) 含有酶的单层膜囊泡状小体,与溶酶体功能相似,但所含的酶不同于溶酶体。微体在短时间内帮助多种物质转换成别的物质。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s),
2023-07-23 00:19:201

初一要做个关于生物病毒的手抄报 可是找不到好画的病毒图片 和资料 哪位朋友给我个网站 我奖励她100分

试一试吧,太难了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2%A1%B6%BE%CD%BC%C6%AC&in=24752&cl=2&cm=1&sc=0&lm=-1&pn=5&rn=1&di=486346841&ln=74 个人认为很难资料: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其主要特点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简单理解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分类: 病毒类型:DNA病毒、RNA病毒 病毒的形态 (1) 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状病毒;(5)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6)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电脑病毒。 病毒的大小 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病毒的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结构 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面包被着1层有规律地排列的蛋白亚单位,称为衣壳。构成衣壳的形态亚单位称为壳粒,由核酸和衣壳蛋白所构成的粒子称为核衣壳。较复杂的病毒外边还有由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包膜。核壳按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为3种模式:二十面体对称,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螺旋对称,如烟草花叶病毒;复合对称,如 T偶数噬菌体。在脂质的包膜上还有1种或几种糖蛋白,在形态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昆虫病毒中有1类多角体病毒,其核壳被蛋白晶体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体。 病毒出现假说: 1.蛋白质、核酸遗失说: 大生物(此处大生物意思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区别于病毒的肺细胞结构生物)由于细胞脱落和破裂,导致游离的蛋白质和DNA、RNA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这些蛋白质由于化学作用形成了一个内部可容纳小分子的结构,很多这样的蛋白质,里面裹着DNA或者RNA,甚至单独的蛋白质和单独的DNA、RNA游离,这些散落的游离的分子,有一些个别的和大生物细胞膜有亲和性,大生物细胞通过吞噬作用使其进入细胞,其DNA、RNA得以表达,然后通过进化形成现在成熟的病毒。 2.生命起源说: 病毒是最原始的生命体,早在没有细胞之前就有病毒存在,那时的病毒还只限于蛋白质和核酸,没有表现出病毒的寄生特征,当细胞体生物出现之后,个别这种蛋白质和核酸或他们的复合体表现出寄生性,后续过程同上。[编辑本段]特性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 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 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 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 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 1、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 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由于其基因组因某种微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转录过程的错误而发生突变,以致有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产生,称为缺陷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则称为标准病毒,缺陷病毒颗粒有干扰标准病繁殖的作用。 2、假病毒与真病毒 一种细胞有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在增殖过程中,一种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外壳,这就是真病毒,是这种病毒的应有“面目”;如果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编码的外壳,则称为假病毒,此时一种病毒的本来性质,被另一种病毒的性质所掩盖。 3、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 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除了出现假型病毒外,还有可能出现病毒核酸重组的情况,即一种病毒颗粒之中,可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此可称为杂种病毒,折实病毒学中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 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 1、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关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问题,是同宿主细胞相对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机体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病变作用,但在机体水平可能并不显示临床症状,此可称为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感染。 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急、慢之分,有的病毒一般只表现急性感染而很少表现慢性感染;有的则既有急性过程,也有慢性过程。 目前对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谢上无活性,有感染性,而不一定有致病性的银子,他们小于细胞,但大于大多数大分子,他们无例外地在生活细胞内繁殖,他们含有一个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内有蛋白质,或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作为大分子似乎太复杂,作为生物体它们的生理和复制方式又千姿百态。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强调病毒的特殊性时指出,“病毒应该就是病毒,因为它们是病毒”。[编辑本段]分类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 V)第七次报告(1999),将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据核酸类型分为DNA病毒——单股DNA病毒,DNA病毒——双股DNA病毒,DNA与RNA反转录病毒,RNA病毒——双股RNA病毒,RNA病毒——单链、单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类病毒等八大类群。此外,还增设亚病毒因子一类。这个报告认可的病毒约4000种,设有三个病毒目,64个病毒科,9个病毒亚科,233个病毒属,其中29个病毒属为独立病毒属。亚病毒因子类群,不设科和属。包括卫星病毒和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病毒)。一些属性不很明确的属称暂定病毒属。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感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和人,常引起宿主发病。但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也可与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编辑本段]历史 关于病毒所导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的印度和中国就有了关于天花的记录。但直到19世纪末,病毒才开始逐渐得以发现和鉴定。188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查理斯·尚柏朗(Charles Chamberland)发明了一种细菌无法滤过的过滤器(Chamberland氏烛形滤器,其滤孔孔径小于细菌的大小),他利用这一过滤器就可以将液体中存在的细菌除去。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Dmitry Ivanovsky)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将感染了花叶病的烟草叶的提取液用烛形滤器过滤后,依然能够感染其他烟草。于是他提出这种感染性物质可能是细菌所分泌的一种毒素,但他并未深入研究下去。当时,人们认为所有的感染性物质都能够被过滤除去并且能够在培养基中生长,这也是疾病的细菌理论(germ theory)的一部分。1899年,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重复了Ivanovsky的实验,并相信这是一种新的感染性物质。他还观察到这种病原只在分裂细胞中复制,由于他的实验没有显示这种病原的颗粒形态,因此他称之为contagium vivum fluidum(可溶的活菌)并进一步命名为virus(病毒)。贝杰林克认为病毒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但这一看法后来被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推翻,他证明了病毒是颗粒状的)。同样在1899年,Friedrich Loeffler和Paul Frosch发现患口蹄疫动物淋巴液中含有能通过滤器的感染性物质,由于经过了高度的稀释,排除了其为毒素的可能性;他们推论这种感染性物质能够自我复制。 20世纪早期,英国细菌学家Frederick Twort发现了可以感染细菌的病毒,并称之为噬菌体。[14]随后法裔加拿大微生物学家Félix d"Herelle描述了噬菌体的特性:将其加入长满细菌的琼脂固体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由于细菌死亡而留下的空斑。高浓度的病毒悬液会使培养基上的细菌全部死亡,但通过精确的稀释,可以产生可辨认的空斑。通过计算空斑的数量,再乘以稀释倍数就可以得出溶液中病毒的个数。他们的工作揭开了现代病毒学研究的序幕。 在19世纪末,病毒的特性被认为是感染性、可滤过性和需要活的宿主,也就意味着病毒只能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生长。1906年,哈里森发明了在淋巴液中进行组织生长的方法;接着在1913年,E. Steinhardt、C. Israeli和R. A. Lambert利用这一方法在豚鼠角膜组织中成功培养了牛痘苗病毒,突破了病毒需要体内生长的限制。[16]1928年,H. B. Maitland和M. C. Maitland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他们利用切碎的母鸡肾脏的悬液对牛痘苗病毒进行了培养。他们的方法在1950年代得以广泛应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大规模生产。 美国科学家温德尔·斯坦利1931年,德国工程师恩斯特·鲁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使得研究者首次得到了病毒形态的照片。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和病毒学家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发现烟草花叶病毒大部分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的,并得到病毒晶体。随后,他将病毒成功地分离为蛋白质部分和RNA部分。温德尔·斯坦利也因为他的这些发现而获得了194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烟草花叶病毒是第一个被结晶的病毒,从而可以通过X射线晶体学的方法来得到其结构细节。第一张病毒的X射线衍射照片是由Bernal和Fankuchen于1941年所拍摄的。1955年,通过分析病毒的衍射照片,罗莎琳·富兰克林揭示了病毒的整体结构。同年,Heinz Fraenkel-Conrat和Robley Williams发现将分离纯化的烟草花叶病毒RNA和衣壳蛋白混合在一起后,可以重新组装成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这也揭示了这一简单的机制很可能就是病毒在它们的宿主细胞内的组装过程。 20世纪的下半叶是发现病毒的黄金时代,大多数能够感染动物、植物或细菌的病毒在这数十年间被发现。1957年,马动脉炎病毒和导致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一种瘟病毒)被发现;1963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1965年,霍华德·马丁·特明发现并描述了第一种逆转录病毒;这类病毒将RNA逆转录为DNA的关键酶,逆转录酶在1970年由霍华德·特明和戴维·巴尔的摩分别独立鉴定出来。[28]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吕克·蒙塔尼和他的同事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首次分离得到了一种逆转录病毒,也就是现在世人皆知的艾滋病毒(HIV)。其二人也因此与发现了能够导致子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2023-07-23 00:19:283

为什么生物突然大灭绝?

2.5亿年前,地球绝大多数物种在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灭绝,成为我们这个星球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个物种灭绝时期。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背后的原因。最近,《科学》杂志揭示出这次大灭绝不是逐渐消灭,而是一次突然爆发的灾难性事件。据介绍,由于地层化石记录的缺乏,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曾被认为是长期海平面下降引起持续性环境恶化,导致生物加速消亡。20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华南地区连续发现记录这一特大生物灭绝过程的地层,一些中外专家根据对这些地层化石的观察分析,提出了2至3次分期灭绝的观点。近几年,金玉壬-卜等科研人员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生代与中生代分界的国际标准地层——浙江省长兴县煤山剖面丰富的古生物资料进行严密的科学研究分析,首次提出2.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是一次爆发性的灾难事件。那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也就是所谓的“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因为它发生在地理上二叠纪时期的末代和三叠纪时期的开始。当时,地球上90%以上的海洋动植物以及70%的陆地物种惨遭灭绝。大灭绝标志了地球上第一次生命蓬勃发展时代的结束,同时,它又宣告了爬行动物兴盛时代的开始。但大灭绝背后的“凶手”到底是谁?像警察调查一样,科学家们希望通过重建大灭绝时的详细场景,包括它发生的时间和形式,来全力以赴找到灭绝的原因。近期,《科学》杂志公布了研究结果,这次大灭绝可能是在50万年或是更短的时间内发生的。《科学》杂志的研究员还公布了其他惊人的线索,包括从灭绝时期岩石层里发现的一些细小的金属球,这些线索有助于搞清真相,大大缩小了科学家们查找原因的范围。科学研究者们,包括来自南京的中国科学家和美国华盛顿的科学家,在中国浙江长兴县煤山对“二叠纪《叠纪大灭绝》”进行了研究。之所以在煤山进行研究,是因为那里有一系列的岩石层横跨这两个地理时期。科学家们的分析指出,他们研究的大多数物种大约在2.51亿年前从化石记录中消失,是在二叠纪——三叠纪交界时的岩层中。这些岩层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交界时期之前,33%的物种灭绝,而在交界时,物种灭绝率高达94%。这种令人惊异的灭绝率的上升是突然出现的,是在仅仅50万年内发生的。科学家们认为。大灭绝是单独的、突然出现的,而不是几个一连串更小形式的灭绝。大多数物种在大约2.51亿年前灭绝的,随后,少量的幸存生物在后来的1百万年中也消失了。科学家推断,这次生物大灭绝,很可能是受超大规模火山喷发、地外物体撞击等突发性因素的驱动。这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大多数研究者们还在调查大灭绝的神秘原因时,一些科学家的兴趣已经转移到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上去了,就是后来的生物大复兴。他们想用大灭绝找到的信息来搞清楚这场大灾难之后,生命是如何重新兴盛起来的,来探索出那些幸存下来的动植物的本质和生命反弹的时间和形式。他们认为,了解大灭绝之后再复兴的原因,对于了解生命的历史可能比了解灾难本身更重要。他们说:“生命从最初形态发展进化到今天,物种大灭绝是一种最基本的变化。今天的生物,都是基于那些2.5亿年前灭绝的那些生物上发展起来的。”
2023-07-23 00:19:382

生物在成盐中之作用

随着生物-水盐体系中嗜盐生物的深入研究,蒸发岩中普遍而大量嗜盐生物化石的发现,尤其是盐类矿物细菌(藻)建造、两虫化石和蒸发岩两虫结构的新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盐类沉积过程中生物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一、生物遗体是造矿的主要材料这里说的生物遗体是指嗜盐菌(藻)类和两虫(卤虫和卤蝇幼虫、蛹)以及它们的蜕皮。正是这些生物遗体造就了盐类矿物。从微观上看,盐类矿物(矿石)是细菌(藻)建造,从宏观上看,盐类矿石具两虫结构。1.微生物遗体造矿盐类矿物扫描电镜研究表明,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嗜盐(碱)菌藻类化石构成极为特征的生物超微结构(魏东岩,1998)。菌(藻)类化石含量为30%~95%,一般均大于50%。实际上,盐类沉积从微观上看是细菌(藻)建造(魏东岩等,2000)。2.两虫遗体及其蜕皮是蒸发岩的主要造矿材料前已叙及,两虫遗体及其蜕皮之多可以万亿计,是蒸发岩最主要的造矿材料。蒸发岩中两虫化石和蒸发岩的两虫结构就证明了这一点。蒸发岩中盐类矿物或者是由单一卤虫化石,或者是由单一卤蝇幼虫化石,或者是由多个卤虫化石(含蜕皮化石)与卤蝇幼虫化石(含蜕皮化石),共同镶嵌构成,其矿物边缘往往由卤蝇幼虫蜕皮化石或卤虫实体化石围成。不论是嗜盐(碱)菌(藻)类,还是两虫,其遗体均遭盐类物质之交代,因此,嗜盐(碱)菌(藻)类和两虫之化石都具有原生物之形态。二、生物-物理沉积作用盐层中之卤虫粪粒化石和卤蝇粪粒化石(简称两虫粪粒化石)构成了盐矿石独特的含生物粪粒的粒状结构(魏东岩,1991)。这种结构有别于纯化学沉积矿石的各类结构,是生物-物理沉积作用的具体体现。首先,两虫粪粒是生物新陈代谢作用之产物,属于生物作用;其次,粪粒在卤水中经重力下沉作用与两虫遗体及其蜕皮等一起沉积,因此,可用生物-物理沉积作用来解释。此外,卤虫粪粒具碎屑结构,这种碎屑结构是卤虫本身(卤虫是滤食生物)所致,非沉积作用形成。三、生物影响盐化环境1.聚集成矿元素的作用生物-水盐体系中的水生生物和湖盆地四周湖滨的植被在其生命活动中起着聚集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氯、硫、硝酸等的作用。钠是生物主要的细胞外阳离子,钾是主要的细胞内阳离子。细菌分解卤虫、卤蝇幼虫、原生动物及藻类等的尸体,便聚集着化学元素及简单化合物。在卤水水体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尤其是化学无机营养硫细菌的作用,还原硫最终被氧化为硫酸盐,其反应式是:蒸发岩生物成因论2.改变成矿卤水水介质条件嗜盐生物的活动改变着成矿卤水介质条件,即pH值、Eh值、硫等元素的同位素组成等。(1)嗜盐生物产酸、产碱的代谢作用改变着成矿卤水介质的pH值和Eh值藻类代谢改变微环境,可使pH值上升,Eh值下降(刘志礼,1998)。由于卤水pH和Eh值的改变,蒸发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对成矿作用产生重大影响。pH值是决定生物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反之,生物群落也决定pH值之大小。在碱湖条件下,当碱质( )增至17%时,恰是湖水水生生物由以藻类为主向以卤虫和嗜碱微生物为主的转化阶段,因此,碱质组成Na+和( )的增加率不能归因于简单的蒸发因素,而主要是生物成碱作用的贡献(蔡克勤,1998)。(2)卤水生物影响稳定同位素之组成生物特别是细菌可使硫同位素强烈分馏。在封闭体系中,细菌使硫酸盐还原而成的硫同位素的分馏可以达30‰以上。我国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嘉陵江组二段膏盐层δ34S值高达34.2‰~37.6‰,便是例证。3.嗜盐生物导致卤水温度升高嗜盐生物可使卤水温度升高,加大蒸发率,利于盐类沉积,尤其利于喜温矿物的沉积。卤水中高达万亿计的卤虫(通常显红色)、卤蝇幼虫(通常是棕黄色)和嗜盐菌藻类(红色)吸收太阳热能,提高卤水水温,增大蒸发量,利于盐类沉积。过去对高达50~80℃卤水中沉积的盐类矿物不好解释,现在则有了答案,这主要是红色嗜盐生物之贡献。四、生物维系盐湖之生命盐湖中生物之食物链是使盐湖得以生存的根本。卤虫和卤蝇幼虫食用藻类、细菌、原生动物和有机质以及水中之无机碎粒,使卤水腐败物减少,卤水纯洁度提高;细菌是分解生物,其使卤水中生物遗体分解,同样使盐湖卤水纯洁度提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盐湖中若没有生物,盐湖便成为一潭死水,盐湖生命将被终止。五、生物改变沉积物类型众所周知,盐湖有碳酸盐型、硫酸盐型、氯化物型、硝酸盐型等,其沉积物之改变,受控于微生物,特别是细菌之参与。例如,在硫细菌参与下,硫酸盐向碳酸盐转化,其反应式为:蒸发岩生物成因论蒸发岩生物成因论蒸发岩生物成因论六、在盐类矿物形成中生物作用起到主导作用过去地质学家认为,盐类矿物是纯化学沉积,其晶体生长完全按晶体结晶规律进行。作者对盐类矿物中生物化石尤其对两虫化石的研究表明,在盐类矿物结晶时,嗜盐菌和两虫等起到了控制晶体生长的作用。1.生物化石搭起矿物晶体的骨架生物化石搭起矿物晶体的骨架在盐类矿物中非常普遍。例如,石盐结晶时,先由卤虫蜕皮化石形成结晶中心,然后以此为中心,由卤虫实体化石构成一个相互垂直之十字,在十字形成的4个区域中填满了卤蝇幼虫化石和卤虫化石,这种填充物呈大小搭配镶嵌状,最后立方体的四周由长条状卤虫实体化石或卤蝇幼虫化石围成。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石盐的形成是由两虫化石这种材料构筑成的,而不像是传统认为的那样化学沉积。2.生物化石构筑和影响矿物的生长带盐类矿物,如石盐、无水芒硝等,经常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的一层接着一层的生长带状结构。这些生长带过去都认为是纯化学作用形成的。但仔细观察发现,每一层生长带都是由生物化石构成的。这些生物化石会使生长带发生宽窄薄厚变化,甚至发生突然中断错位。生长带的这种特征,说明了生物化石对矿物晶体生长带的控制作用。3.生物化石决定晶体形状和大小在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石盐微晶形状和大小完全受到生物化石——卤虫、卤蝇幼虫化石等的控制(图5-30)。4.生物化石在蒸发岩之鲕粒岩和泡碱砂岩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在蒸发岩之鲕粒岩(图5-25)、泡碱砂岩(图5-27)中,生物化石起到了主导作用。鲕粒是生物作用所致,其内发现了两虫化石和藻类化石。对胶结物的研究表明,其实际上是两虫蜕皮化石,过去地质学家称其为“亮晶”胶结物,看来是值得商榷的。5.嗜盐菌“编织”盐类矿物之微晶扫描电镜对盐类矿物的研究表明,盐矿物微晶上布满了球状、双球状和链球状细菌化石,宛如颗颗“珍珠”编织的“地毯”。微晶边部镶有“绒毛”状饰边。细菌的展布形式与其生命活动和繁殖过程有关。这充分说明细菌的活动或与盐类结晶同步,或控制着盐类结晶。还要强调指出的是,在生物-水盐体系中,生物不仅在成盐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而且在成油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蒸发岩与油气关系密切早已为人们所悉知,油盐兼探在国内外亦已实践了数十年。全世界已知60%以上油气资源赋存于蒸发岩盆地中。然而,蒸发岩相烃源岩常被低估,这是由于传统的观念认为咸化湖泊有机质输入随盐度增大而大大减少,因此,不能形成优质烃源岩。这种认识已为理论和实践证实是不对的。近年来,作者研究蒸发岩的两虫化石和两虫结构以及蒸发岩的细菌(藻)建造,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巨量的嗜盐细菌、两虫遗体及其蜕皮被盐类物质交代呈假象,其原来的被置换出的成分到哪里去了?唯一的答案是为烃源岩形成提供了材料。
2023-07-23 00:19:481

人死后会变成生物???

首先肯定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 因为一般正常人(俗人)是不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的。但是有这样的想法才能有发展前途。事实也证明了这点,比方爱迪生、牛顿等,他们如果“神经”(思维)正常的话,相信现在还没有火车和万有引力呢!~~哈哈!·~~~~ 不过,也不要经常只是想想而已,一些离奇的想法一旦产生,你就要去查阅书籍、资料、上网等手段去解决,或者说去用真理性的东西证明自己的想法,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方说你这里说到人死后会变成生物,我从一下几个角度跟你解释。 1.生物角度:人死后就成为尸体,也就是不再具有生命特征的原生质,它会随着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而分解,最终一部分能量(大约10%-20%)会进入到动物体内,余下的会以热能散失,这个你读高中了就知道了。 2.哲学角度: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是高级动物,即使死后,也不会变成低等动物。这不符合社会发展和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语文角度:什么叫变?人和动物、植物、无机环境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由甲事物过度到乙事物是变?由甲事物跳跃到乙事物是变?对于语文方面如何解释“变”,我没有去查资料。建议你可以看看《辞源》里面有详细的解释。 所以说当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就可以知道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关注和了解加深了,这样你提的问题才会更加有针对性,自己才会进步。 最后希望你象牛顿样继续努力,以牛顿为榜样,好好学习!~~~·
2023-07-23 00:20:1114

有什么关于生物的专业比较好?

如果你想大学毕业后直接找工作的话,建议学习生物技术相关专业,如食品检测、化妆品研发、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等等如果你想继续深造,念到硕士博士博士后之类的,建议学习生物科学相关专业,例如分子生物学、信号转导、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肿瘤的发生等等如果你对野外实践比较感兴趣又吃苦耐劳,可以选择生态学相关专业,研究一下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湿地生态等等以上,生物科学方面最吃香的应该是生物化学类和遗传学类,生物技术方面前景比较好的是微生物工程(比如说生物能源)和食品检测仅供参考~
2023-07-23 00:20:4211

远古生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比现在都大得多,为什么?

大家在观一些类似哥斯拉、金刚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史前生物基本都很庞大!现在陆地上的生物却长不到以前那么大高个儿了呢?首先是温度的差别!就以恐龙举例,恐龙是冷血动物,而冷血的大小跟当时的气温成正比,史前时期,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当时的大气没有现在的厚,而太阳比现在照射到地球的能量更强,气温比较高。当时的地球全部是热带雨林,食物丰富。大家根本不必为食物发愁!其次是氧气浓度的变化!远古时期的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比现在高很多,植物繁多并且茂盛,植物又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所以氧气含量也高!而现在动物普遍变小就是氧气含量较低。充足的氧气也是大型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如果把恐龙拉到今天这个环境估计会因为含氧量较低窒息而死。而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是蓝鲸,其实水中生物和陆地生物需氧量不一样,所以海中一些生物以蓝鲸为代表,体型相对陆地生物而言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海中生物也受到气温气候变化从史前变小了,所以蓝鲸才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据说蓝鲸的尾巴一甩,就能让大象脑袋被打碎!!最后就是自身基因不同!史前生物恐龙其基因并不如现在完全,恐龙时代的动物们身体里缺少抑制细胞生长的繁殖基因。远古时期的生物很多都不具有这种基因,所以体型就不受控制的增大,现在的蓝鲸也不具有这种基因。就像现在的鳄鱼和恐龙同属一个时代,鳄鱼只要不死,身体细胞一直在生长,但因为气温,氧气含量等各方面因素,鳄鱼长不到史前那么大了。近几百年来,人类的滥捕滥杀也更多地针对身高体大的动物,多数大型动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分布退缩和数量锐减,现在动物灭绝的速度堪比史前的5次生物大灭绝的速度!在这个人类代替自然选择起作用的时代,人类的滥捕滥杀也更多地针对身高体大的动物,动物会发现小型化才更有利,更容易活下来!
2023-07-23 00:21:094

农业部正式登记的微生物肥料品种

目前(截止2011年8月26日)在农业部正式登记的微生物肥料品种有621种,因篇幅所限,仅列出部分内容(前200种),详情可查询“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网站(http://sfi.caas.ac.cn/biotestlab/new_page_26.htm)序号 企业名称 登记证号1.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05)号2.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10)号3. 秦皇岛润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11)号4.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06)号5. 三原德龙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18)号6.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实验厂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0)号7. 山东省长清农药厂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5)号8.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9)号9.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34)号10. 北京甸甸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15)号11. 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2)号12. 唐山垦易生物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4)号13.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6)号14. 南京南农康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2)号15. 涉县崇益有机生物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3)号16. 沈阳丰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5)号17. 湛江市绿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6)号18. 海南江岛实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8)号19. 青岛杨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0)号20. 黑龙江省绥化农垦晨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1)号21. 宿迁市金富康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7)号22. 大连施倍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8)号23. 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0)号24. 三原德龙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1)号25. 襄樊绿馥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2)号26.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3)号27.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4)号28. 青海天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5)号29. 北京鑫鑫盛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7)号30. 北京鑫鑫盛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8)号31. 北京颐永堂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9)号32. 湖南豫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60)号33. 无锡格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62)号34. 武汉远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3)号35. 湖南豫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4)号36. 哈尔滨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5)号37. 佛山金葵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6)号38.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7)号39. 北京丹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8)号40. 黑龙江绿丰生物有机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9)号41. 日本磐亚株式会社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2)号42. 山东省聊城福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3)号43. 北京九隆升微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5)号44. 福建超大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6)号45. 儋州荣坤复合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7)号46. 海南五和实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8)号47. 武汉裕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9)号48. 海城市嘉禾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2)号49. 云南丰禾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3)号50. 北京春熙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5)号51. 沈阳市禾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6)号52. 湖南农大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9)号53. 世纪阳光(江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0)号54. 北京丹路实业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1)号55. 德州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4)号56. 烟台博洁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5)号57. 北京中农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6)号58. 淮安大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7)号59. 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9)号60.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10)号61. 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14)号62. 哈尔滨恒华复合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16)号63. 沈阳市绿源生物技术研究所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0)号64.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2)号65. 山东三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3)号66. 鞍山凯得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5)号67. 上海久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7)号68. 内蒙古佳农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8)号69.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9)号70.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0)号71. 长沙艾格里生物肥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2)号72. 江西绿悦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3)号73. 黑龙江农垦加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4)号74.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5)号75. 永济共和百事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6)号76.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8)号77. 黑龙江省卫星农药制造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0)号78. 济南鑫盛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2)号79. 扬州市森大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3)号80. 北京东方腾达商贸有限公司沂南分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5)号81. 成都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7)号82. 永济共和百事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8)号83.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53)号84.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4)号85.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5)号86. 鸡西市绿农生物制剂厂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6)号87. 河北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8)号88. 河北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9)号89. 北京中龙创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1)号90. 保定市华星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2)号91. 北京中龙创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5)号92. 承德华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6)号93. 安徽金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7)号94.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8)号95.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0)号96.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5)号97. 北京双龙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6)号98. 上海修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8)号99. 沈阳丰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9)号100.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津微生物制剂厂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80)号101. 潍坊真农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83)号102. 河北汇仁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85)号103. 山东腾飞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86)号104. 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88)号105. 保定市华星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19)号106. 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92)号107. 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93)号108. 北京中农汉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94)号109. 沈阳国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95)号110. 新疆天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96)号111. 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97)号112. 河北冀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98)号113. 保定市华星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99)号114. 河北冀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00)号115. 北京双龙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01)号116. 漳州美利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02)号117. 鞍山凯得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05)号118. 北京长城高效有机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08)号119. 北京中龙创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09)号120. 华容县华盛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11)号121. 邢台和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14)号122. 北京春熙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16)号123. 山东鲁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17)号124. 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18)号125. 广西利达农业开发实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19)号126. 安徽省砀山生物工程研究所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20)号127. 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21)号128. 江西省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22)号129. 湖北正佳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23)号130. 鞍山凯得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24)号131. 陕西省阳光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27)号132.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28)号133. 青岛地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29)号134. 阜新华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30)号135. 青岛天地缘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31)号136. 青岛天地缘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32)号137. 北京中龙创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38)号138. 鸡西北方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39)号139. 高要百事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40)号140. 北京中龙创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42)号141. 烟台海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43)号142. 青岛地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44)号143. 青岛天地缘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45)号144. 北京双龙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47)号145. 河北冀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48)号146. 湖北百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51)号147. 新疆惠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52)号148. 新疆惠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53)号149. 潍坊神洲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59)号150. 五常丰业生物制剂厂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61)号151. 太原市京圃园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263)号152. 漳州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65)号153. 广西桂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67)号154. 中国科技开发院云南分院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68)号155. 栖霞市宏翔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70)号156. 北京谷田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71)号157. 北京颐永堂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72)号158. 北京颐永堂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73)号159. 南宁绿源生物肥厂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75)号160. 山东省滨州雁来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77)号161. 吉林省宇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79)号162. 鸡西市绿农生物制剂厂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81)号163. 江西省赣州大丰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82)号164. 上海四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84)号165. 山东沃地丰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85)号166. 山东黎昊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86)号167. 漳州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87)号168. 青岛地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88)号169. 山东国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93)号170. 山东黎昊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94)号171. 广西桂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95)号172. 南京农业大学环境能源工程研究设计中心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96)号173. 广西桂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98)号174. 济南鑫盛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99)号175. 山东京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00)号176. 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04)号177. 北京中农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05)号178. 青岛百事达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09)号179. 青岛丰乐康复合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11)号180. 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12)号181. 济南鑫盛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14)号182. 德阳市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16)号183. 北京中农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17)号184.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19)号185. 辽宁津大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22)号186. 济南金海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23)号187. 重庆福纳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24)号188. 天津益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26)号189. 山东百奥生物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27)号190. 深圳市金圣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28)号191. 大连绿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89)号192. 美国亚联企业集团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91)号193. 大连蕙康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292)号194. 赤峰肥地宝生物菌肥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01)号195. 北京华丰伟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03)号196. 北京都恩世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07)号197. 广西黎塘远东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08)号198. 重庆市绿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10)号199. 赤峰肥地宝生物菌肥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18)号200. 诸城市样样丰生物有机肥厂 微生物肥(2006)准字(0329)号临时登记的品种有648种,详细信息请查询“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网站(http://sfi.caas.ac.cn/biotestlab/new_page_27.htm)
2023-07-23 00:21:432

地球曾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都是哪五次?

地球自有生命以来,遭遇了5次生物大灭绝。2.5亿年前的第三次生物大灭绝,最为惨烈。当时,近95%的海洋生物,75%的陆地生物物种灭绝。一时间,热闹的地球被打回“原形”,变得“萧瑟”。二叠纪末大灭绝是如何发生的?花了多长时间?科学家们一直想揭开这个谜。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Samuel Bowring等和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沈树忠,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生在2.5亿年前的这次生物大灭绝,只花了6万年左右。对人类而言,6万年很漫长,但相对地球年龄,6万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第一次时间: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第四次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事件: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第五次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事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2.5亿年前,死亡气息遍布地球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臭气。绝大部分的生物都没逃过那场劫难。近95%海洋生物被“灭门”,近75%陆地生物“绝种”。“现在的黑海,除水母外,很少有其他生物。海平面20米以下生活着一群‘怪物"——嗜硫细菌。”2.5亿年前的海洋,就像现在的黑海,大生物死亡,水里严重缺氧,生物没办法呼吸。不过,幸运的是,那些度过大灾难的生物,开始大量繁衍。“二叠纪末生物种类少得可怜,但每一种活着的,都快速繁殖。”沈树忠说,当时的生物很单调。
2023-07-23 00:22:0911

太古宙的生物进化

太古宙就是距今约3800百万年到2500百万年,大约十三亿年时间。这一段时间,又可以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这四个时期。在太古宙时期,已经出现了数量比较多的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的特点: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②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环状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③以简单二分裂方式繁殖,无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④没有性行为,有的种类有时有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将部分基因组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准性行为(见细菌接合)⑤没有由肌球、肌动蛋白构成的微纤维系统,故细胞质不能流动,也没有形成伪足、吞噬作用等现象⑥鞭毛并非由微管构成,更无“9+2”的结构,仅由几条螺旋或平行的蛋白质丝构成⑦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⑧细胞内的单位膜系统除蓝细菌另有类囊体外一般都由细胞膜内褶而成,其中有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蓝细菌在类囊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光合细菌在细胞膜内褶的膜系统上进行光合作用;化能营养细菌则在细胞膜系统上进行能量代谢)⑨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核糖体散在于细胞质内,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⑩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等等。总之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要比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简单得多。 7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资料表明:产甲烷细菌、极端嗜盐细菌、极端耐酸耐热的硫化叶菌和嗜热菌质体等的16S rRNA核苷酸序列,既不同于一般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此外,这些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细胞壁结构、辅酶、代谢途径、tRNA和rRNA的翻译机制均与一般细菌不同。因而有人主张将上述的生物划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第三生物界”或古细菌界。与真核生物的种类相比,已发现的原核生物种类虽不甚多,但其生态分布却极其广泛,生理性能也极其庞杂。有的种类能在饱和的盐溶液中生活;有的却能在蒸馏水中生存;有的能在0℃下繁殖;有的却以70℃为最适温度;有的是完全的无机化能营养菌,以二氧化碳为唯一碳源;有的却只能在活细胞内生存。在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中,有的放氧,有的不放氧;有的能在pH为1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有的只能在pH为1左右的环境中生活;有的只能在充足供应氧气的环境中生存,而另外一些细菌却对氧的毒害作用极其敏感。有的可利用无机态氮,有的却需要有机氮才能生长;还有的能利用分子态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等。 原核生物,乃拥有细菌的基本构造并含有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以及鞭毛的细胞。原核生物的呼吸方式:原核生物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根瘤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些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因此,这些细胞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有的原核生物如乳酸菌、产甲烷杆菌等,没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总之,大多数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 原核生物基因分为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定义及位置:所谓的编码区就是能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能够编码蛋白质。非编码区则相反,但是非编码区对遗传信息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非编码区上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非编码区位于编码区的上游及下游。在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RNA聚合酶是催化DNA转录为RNA。,能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结合。原核生物的细胞骨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胞骨架仅为真核生物所特有的结构,也有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的FtsZ、MreB 和CreS 依次与真核细胞骨架蛋白中的微管蛋白、肌动蛋白丝及中间丝类似。FtsZ 能在细胞分裂位点装配形成Z 环结构,并通过该结构参与细胞分裂的调控;MreB能形成螺旋丝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态、调控染色体分离等;CreS存在于新月柄杆菌中,它在细胞凹面的细胞膜下面形成弯曲丝状或螺旋丝状结构,该结构对维持新月柄杆菌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在距今约3800百万年到3600百万年,这一段时间,就是太古宙——始太古代。 开始于约3600百万年前,结束于3200百万年前,就是太古宙——古太古代时期了。在这一段时间中,就出现了最早的大型生物——蓝绿藻。现代的人们对于蓝绿藻的定义: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宏观上现蓝绿色,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为自养形的生物,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可忍受高温,冰冻,缺氧,干涸及高盐度,强辐射,所以从热带到极地,由海洋到山顶,85℃温泉,零下62℃雪泉,27%高盐度湖沼,干燥的岩石等环境下,它均能生存。科属分类:蓝藻属蓝藻门,分为两纲: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色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体或群体;藻殖段纲藻体为丝状体,有藻殖段。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有些蓝藻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体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原核生物界。 在距今约3200百万年到2800百万年,就是太古宙——中太古代了。在距今2800百万年,到2500百万年,就是太古宙——新太古代。在新太古代中出现了,地球上的“第一次冰河期”。这次的冰河期,没有为国际上公认,就是因为距今太过遥远,不好判断,关于这段时间的辨认也相差了几亿年。一部分人认为,隐生宙分太古代(距今4500百万到2400百万年)和元古代(距今约2400百万年到570百万年),冰河期是在元古代(距今约2400百万年到570百万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这一段时间,就是隐生宙——元古代——震旦纪,时间也是在距今大约25亿年。冰河世纪对生命的影响非常大。冰河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新太古代,时间:从距今约2800百万年——2500百万年前。在对生物产生大的变化方面,就是出现了第一次对生物有大的方面影响的“冰期”。新太古代是太古宙的最后一个代(第四个时期),前一个是中太古代,后一个是元古宙的的第一个代“古元古代”。
2023-07-23 00:23:011

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到底是什么?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应当是名为蓝藻的类群,它们进化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性。它们在海底形成巨大薄层,有时也会形成被称作叠层石的层状堆积,它们属于最早的化石,能够追溯到大约35亿年前。在元古宙初期,地球上的生命仍局限于海洋之内。但由于藻类及部分细菌不断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开始出现一些具有真正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例如原始海绵和类水母生物。
2023-07-23 00:23:155

微生物产生的甲烷是怎么完成大气循环的

微生物产生的甲烷是怎么完成大气循环的生境中的碳循环是生物圈总循环的基础,异养的大生物和微生物都参与循环,但微生物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在好氧条件下,大生物和微生物都能分解简单的有机物和生物多聚物(淀粉,果胶,蛋白质等),但微生物是唯一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有机物分解的。微生物能使非常丰富的生物多聚物得到分解,腐殖质、蜡和许多人造化合物只有微生物才能分解。
2023-07-23 00:23:492

生物武器的特点包括

1、致病性强传染性大生物战剂多为烈性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少量使用即可使人患病。在缺乏防护、人员密集、平时卫 生条件差的地区,因其所致的疾病极易传播、蔓延。电影《生化危机》里明显表示生化病毒对人类伤害的效果,严重扩散可至全人类灭亡。2、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直接喷洒的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到较远的地区,杀伤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在适当条件下,有些生物战剂存活时间长,不易被侦察发现。例如炭疽芽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数十年不死,即使已经死亡多年的朽尸,也可成为传染源。3、传染途径多生物战剂可通过多种途径使人感染发病,如经口食入,经呼吸道吸入,昆虫叮咬、伤口污染、皮肤接触、黏膜感染等都可造成传染。生物武器的种类:目前,美国把下列病毒列为了标准生物战剂:疽杆菌、士拉杆菌、布鲁氏杆菌、Q热立克次体、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肉毒杆菌毒素和葡萄球菌肠毒、英国疯牛病病毒等。根据生物战剂对人体危害的程度,可将其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两类。致死性战剂的病死率约在10%以上,甚至达到50%-90%。炭疽杆菌、霍乱弧菌、野兔热杆菌、伤寒杆菌、天花病毒、黄热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都属于致死性战剂。
2023-07-23 00:23:571

地球史上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发生在什么时候

据了解,地球上共有5次物种大灭绝:  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 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 , 让位于新生物种类, 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 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科学家认为,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 这造成了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 那时,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更严重的是, 当浅层的大陆架暴露出来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也二氧化碳 。 大气中氧的含量有可能减少了这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非常不利。 随着气温升高。 海平面上升, 又使许多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 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带。地层中大量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是这场灾难的证明。 第四次,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投氧的海水。 第五次,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 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是恐龙。
2023-07-23 00:24:153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领域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包括蛋白质、酶和膜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含三维结构)、运动和功能的相互关系研究,从原子、分子和细胞水平上了解和阐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细胞功能调控的相互关系。开展的主要工作有:帮助蛋白质折叠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折叠和去折叠过程中的构象、能量、活性变化规律,新生肽链的折叠,蛋白质结构预测;胰岛素系列、藻类捕光色素蛋白系列及金属蛋白系列等的晶体结构研究,蛋白质溶液三维结构的NMR研究;与信号跨膜转导、物质(含蛋白质)运送和细胞凋亡相关的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控因素(如膜脂及脂的结构等)影响等的研究。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国家和中国科学院重大或重点项目等科研任务以及其它部委级的研究基金项目,在出色完成承担的科研任务中,该室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如:“胰岛素分子正确结构的形成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研究纠正了国外大部分流行教科书中关于“胰岛素原的C肽是胰岛素分子中正确二硫键形成所必需”的错误观点,同“酶活性部位的柔性”及“酶活性不可逆改变动力学”的理论一样已广泛地被国际同行引用并接受。在1989~2001年间,共发表论文750篇,其中被SCI收录363篇(国外刊物343篇);出版论著6部;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励21次,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四等奖1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其他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因出色的科研业绩还获得了多项个人奖励,如“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学奖”、“王丹萍奖”、“何梁何利基金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及“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等,王志新院士和潘宪明研究员还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已经绘制,21世纪的生命科学正迈向蛋白质组学的新时代。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继续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发挥已有优势,突出自身研究特色,注重学科交叉,力图从原子、分子和细胞水平等多层次开展蛋白质、酶和膜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与细胞功能调控的相互关系研究,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为国家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生物学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做出贡献。
2023-07-23 00:24:351

生物大灭绝之后幸存下来的物种发生了什么?

幸存物种发生了过量繁殖,因为许多物种灭绝后,生存空间得以释放。
2023-07-23 00:25:005

史前地球曾下过一场大雪,整整下了3亿年,地球被冻成大雪球

科学研究发现:史前地球曾下过一场大雪,整整下了3亿年,地球被冻成大雪球!平均气温零下50 对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来说,稳定的生态环境都是生存的首要因素,如果在短时间内,地球的整体气候发生较大的波动,会导致大量的生物死亡,就算是发达的人类文明,也无法忽视短时间内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比较幸运的是,人类文明出现在地球上这段时间,地球的气候十分稳定,否则人类文明无法发展得如此顺利,可是在科学家的研究中发现,地球46亿年的 历史 中,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呈现出稳定的气候,24亿年的地球就下了一场三亿年的雪,让地球经历了整整三亿年的冰河时期。相信大家都知道,地球的 历史 上出现过多次“冰河时期”,著名的猛犸象和剑齿虎就是生活在最近一次冰川期的生物,它们的身上为了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进化出了很多不同于现在生物的特征,但是在冰川期结束后,这些生物也随之灭绝。在地球的 历史 上发生过四次大冰期和多次小冰期,从65万年前开始,冰期出现的时间更加频繁,大约每间隔2~4万年就会产生一次较小的冰期,每1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较大的冰期,科学家认为,冰期的出现或许和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不同位置有关。历史 上的四次大型冰期分别是:24亿年前至21亿年前休伦冰期8亿年前至6亿3千5百万年前的瓦兰吉尔冰期4亿5千万年前至4亿2千万年前安第-撒哈拉冰期3亿6千万年前至2亿6千万年前卡鲁冰期其中以休伦冰期最为严重,持续了整整三亿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整个地球变成了“雪球”,从两极到赤道全部结冰,在赤道地区的海洋至少被1.6千米厚的冰层覆盖,平均气温下降到零下50 ,大量的原核生物因为长时间的冰期死亡。24亿年前为什么会出现整整三亿年的冰期?太阳系围绕银河系运动一周大约需要2.26亿年,3亿年的时间足够太阳系围绕银河系运动一周,用天体的运动无法解释如此长时间的冰期。总体来看,休伦冰期的出现有两方面重大的因素:在休伦冰期开始之前,地球上发生了持续2.5亿年的火山活动刚好停止。蓝藻的出现导致了“大氧化事件”发生。大氧化事件大氧化事件发生在26亿年前,地球海洋中原本含有大量的“镍”,但是在大氧化事件开始之前,镍的含量大幅度降低,导致了产甲烷细菌减少,甲烷的产生随之降低,蓝藻这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生物出现,再次加速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含氧量的增加。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在生命诞生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大量的甲烷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而在26亿年前蓝藻的大量繁衍导致了甲烷减少,地球温室效应反转,氧气的增加促使平均气温不断降低,最终形成了 历史 上最严重的一次冰川时期。冰河时期的好与坏休伦冰期持续了整整三亿年,直到今天科学家也没搞明白为什么这次冰期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但是这次冰期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严重,26亿年的地球上生物主要以微生物为主。当时的生命还处于原核生命的时代,因为原始地球大气中缺乏氧气,大部分原核生物是“厌氧生物”,这些生物不需要氧气就可以生存,大氧化事件和休伦冰期打破了这些生物原本的生存环境,在休伦冰期中,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50 。因为持续的低温,生物只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才可以延续,比如说海底热泉附近,地底深处的洞穴等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反而促使了生物的进一步进化,真核生命出现促使了生物开始慢慢走向多样化,虽然直到寒武纪地球上才开始出现复杂的生态系统,但是总体来看,休伦冰期反而促使了生物的进化。从形成原因来看,地球很难再出现持续数亿年的冰期,科学家认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地球的整体环境趋于稳定,如今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远比当时的生态系统多样化,很难出现长时间的冰期。虽然地球不会 出现长达数亿年的冰期,但是每隔几万年就会出现一次持续时间较短的冰期,导致小冰期的原因很简单“两极冰川温度失衡”,当南北两极温度不断升高时,冰川就会持续融化,冰的融化需要吸收热量,就会导致地球整体温度降低。如今人类的活动导致地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最终的后果可能就是加速下一次冰期的到来,如果人类不加以阻止,冰河时期仍然会如约而至。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和说说。
2023-07-23 00:25:141

灭绝将来临:人类能挺过吗,地球等6次生物大灭绝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0%的物种绝灭。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 事件:突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第六次, 时间:近100年 事件:人类的兴旺发达不加节制的滥用自然,导致世界物种急剧减少。 五次生物大灭绝自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 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出现了五次影响遍及全球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 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 , 让位于新生物种类, 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 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科学家认为,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 这造成了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 那时,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更严重的是, 当浅层的大陆架暴露出来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也二氧化碳 。 大气中氧的含量有可能减少了这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非常不利。 随着气温升高。 海平面上升, 又使许多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 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带。地层中大量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是这场灾难的证明。 第四次,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投氧的海水。 第五次,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 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是恐龙。 对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研究揭示出, 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当它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如果我们人类由于自身的行为而造成灭顶之灾的最终时刻的来临,我们会成为幸存者吗? 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 主要都是由于地质灾变和气候变化造成的。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 由于人类只注意到具体生物源的实用价值,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 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 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 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 即每天减少50-150种。在过去的400年中, 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以下是一组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最新数据 : 中国被子植物 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 ;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 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 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 生存问题已从人类的范畴扩展到地球上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种, 许多人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我们能留给下一代什么?是尽可能丰富的世界, 还是一个生物种类日渐贫乏的地球?不断攀升的数字敲响了世纪末的警钟, 人类改造世界的美梦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少人惊恐地自问:不曾孤独来世的人类,难道注定要孤独地离开?答案也许可以从150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的话中找到——“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
2023-07-23 00:2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