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金融风暴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023-07-26 23:16:17
TAG: 金融
FinCloud

核心提示 美国金融风暴席卷而来,中国经济无法独善其身。 一夜之间,金融海啸来袭,次贷危机的连锁效应彻底打破华尔街神话。 这场由美国房屋价格大跌、贷款和其它与房屋相关资产价值的损失引起的金融风暴,正气势汹汹席卷而来,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担忧,全球主要股市因此纷纷大跌。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偏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那么,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会把中国也拖下水吗?相关专家认为,此次金融风暴将从市场信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冲击一 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和美林公司被收购与始自去年的次贷危机一脉相承,在众多专家看来,这个事件仅是整个危机过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上也是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延续。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来理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张斌同时分析,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冲击二 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也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形势在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体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但这是由于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强劲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风暴袭来,国内需求更趋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弱势美元”下的出口,给美联储预留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张斌表示,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冲击三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具体到中国而言,郭田勇认为,影响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市场信心,美国出大问题的机构相继破产,给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以获得印证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传来的次日,正值A股结束中秋三天假日开市,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其表现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其中,工商银行跌9.95%,建设银行跌9.94%,中国银行跌9.17%。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击之下,沪深两市银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过9.0%,多达8家银行股跌停。而据昨日最新披露的信息,16日盘中跌停的招商银行截至昨日共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并且公司尚未对上述债券提取减值准备。 冲击四 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ly)北美版前执行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罗伯特道林(RobertDowling)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表达了他对持有大量美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基金的中国银行业的担心。 根据破产文件显示,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国内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再度被牵涉其中。据报道,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道林说,“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郭田勇说,“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展望 “华尔街”或将重组 曾经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行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一夜之间股票竟然缩水90%以上。一个在华尔街叱咤风云158年的金融企业,轰然坍塌。 未来还会怎样?美国的经济走向何处?中国该采取何种措施防御这场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这个时候,似乎谁也说不清楚。 就连专家们的看法这时候也会截然不同。有观点认为,这场金融风暴不仅重创美国,对全球经济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撼动。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不必过于悲观,这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 “金融危机将会重组华尔街” “本次金融危机将会重组华尔街。”昨日,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态度十分悲观。在电话的另一头,她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美国经济完了。”在她看来,这次的金融风暴将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正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形容的,美国现在面临的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很多权威学者都将这次的金融危机认定为二战以来美国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不仅如此,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继续恶化。”在左小蕾看来,“至少在未来两年内,全球经济将持续低靡。”目前,美国已陷入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运动,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 雷曼兄弟轰然坍塌,美国经济的黑夜似乎已经来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如果说前面是一个开胃小菜的话,雷曼的破产显然已经使得这场危机走到了纵深的阶段。” 甚至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也表示,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他不相信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创。

求采纳

可桃可挑

中国经济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谢绝粘贴}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相关推荐

美国金融风暴的介绍

美国金融风暴的介绍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美国金融风暴的由来次贷危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转的迹象,最终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进程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所造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一) 对全球范围内收入再分配的影响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应在于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降低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 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在社会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速膨胀,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加速流转越来越表现为追逐超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庞大的投机性交易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虚拟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经过各种加工以及粉饰过的“风险”,这些交易并不是以合理的条件融通和配置资金,而是围绕着货币和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当事者的哪一方承担或盈利的归属。 资本市场的运行是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由心理预期的支撑而自我实现的,在金融创新的杠杆放大作用下,人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向往超出了对于风险的评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一旦外在扰动引起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逆转,高台跳水式的资产价格暴跌不可避免,出现一轮又一轮“剪羊毛”似的财富再分配。 而在这种再分配过程中,一种比较悲惨的情况是富人对穷人的侵占, 富国对穷国的伤害。鉴于一国内部收入的再分配受制于国家主权、经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强约束,我们这里主要讨论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家间的收入再分配。此次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是此次危机所造成的损害并不是由美国自身独自承担的,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分散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转嫁了危机所导致的损害。 这种收入再分配的机制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美国通过大量输出美元获得了巨大的铸币税收益,这种收益与付出的成本间的比例随着危机的爆发和美元贬值会得到放大;另一方面,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或者个人通过购买美国金融产品,间接承担了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全球资本管制放松,世界经济虚拟化进程加速发展,虚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收入和利润国际间不平衡再分配的程度。
2023-07-25 09:46:592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2023-07-25 09:47:202

美国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

第一,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投资国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的美国企业纷纷撤资,会对中国的发展带来影响。第二,中国是美国最大债权国,美国有难,中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第三,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将导致美国的经济下滑,将会对中国许多的外贸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第四,经济全球化,中国受到影响在所难免。扩展资料:影响危害: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直接影响出口。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国国内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其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上半年中国继续延续出口增长减速的趋势。从出口金额看,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2023-07-25 09:47:352

结合美国金融风暴分析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是什么?

美国金融风暴揭示了金融创新在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方面的双重性质。首先,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创新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推动金融市场更加有效地运作。改善信息传递效率:金融创新可以通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效率,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各种投资标的的风险和回报。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求:金融创新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需要,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或消费水平较低的人群。然而,金融创新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加剧系统性风险:金融创新可能会导致新的金融风险因素,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应对就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冲击。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金融创新缺乏足够的监管和透明度,投资者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尤其是在高风险投资领域,导致投资者无法充分评估风险和回报。削弱监管:金融创新往往需要相关监管机构及时制定相应规则来保护公共利益,但当市场趋于过度自由化时,政府的监管力度可能会被削弱。综合来看,金融创新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因此需要科学有效的监管措施来消减其负面影响,确保创新可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023-07-25 09:48:071

什么是金融风暴?金融风暴是怎么样形成的?

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中国的股市皆纷纷暴跌,跌幅大小不等,但都很惨烈。进出口贸易锐减,市场消费不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世界各国无不受其拖累,无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谁也不能耸耸肩膀双手一摊,仿佛与己无关,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见美国经济体制的弊端。那么造成此次危机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二、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三、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的金融危机积淀久,它启示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要一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办好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这也是化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之良策。打得好辛苦啊!!!
2023-07-25 09:48:141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拓展资料:更深层次(1)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2)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3)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2023-07-25 09:48:271

美国为什么会出现金融风暴?

看新华网或者经济观察报网站的专题。2007年开始显现,2008年全面爆发。原因:美国提高住房拥有率的政策,支持鼓励大众特别是贫民买房,加之当时的市场利率低,而房市被普遍看好。所以银行不记风险,大规模贷款给信用不高的贫民,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贫民难以承受日益繁重的利息,而房市开始低迷,贫民还不起贷,大量违约,即使拍卖抵押的房产,仍然不能收回贷款成本。原本只是小领域的信用危机,由于美国证券市场相当发达,银行为了获得流动性,把长期的贷款作为商品卖给了投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由于贷款在理论上可以带来现金流(既利息收入),这与债券资产具有某种相似性,所以这些金融机构为了分散风险或者获利,将这些贷款作为资产,发行债券(次级住房抵押债券),也就是说,购买这些债券的投资者可以获得定期现金流(来自于贷款者每期归还的本息)。由于之前说了,美国贷款者大量违约,所以次债的现金流大量减少,债券持有者要承当贷款者违约的损失。这些投资者包括很多投行、银行、保险公司,所以这些公司资产大规模缩水,由于他们本身是杠杆性很强(股本金不大,但是负债很大,资产大部分来源于负债),所以容易破产。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引发市场恐慌,危机蔓延。。。人民币升值是相对的,比如说相对美元升值。一般相对升值的原因有:美国政府由于惧怕业已形成的贸易逆差,强迫我国政府升值人民币,这样我国对美出口由于相对成本上升会下降;第二,美国为了挽救经济,降低利率,向银行大量注入流动性,为此大量发行美元,造成通胀,人民币发行如果稳定,那么相对美元会升值。
2023-07-25 09:48:361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经理连杰表示,在中国目前自主动力并不充分的环境下,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在产业升级和行业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出更强有力的企业。另一个层面,刚性的内需支持的行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现在内需增长并不快,但是这种增长基本是刚性的,不会突然变成负增长,比如农业、快速消费品,这些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扩展资料: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极大得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经济,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金融学术语)
2023-07-25 09:48:596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61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2023-07-25 09:49:354

美国历史上三次金融大战

1 第一次是 1987—1988年的金融大战 1987年10月19日,是黑色星期一,这一天道指下跌22.6%,东京跌15%,伦敦下跌10.8%,巴黎下跌9.7%,悉尼下跌25%,新加波下跌20%。 香港恒生指数在下跌300点后宣布停止交易4天,但在重新开盘的当天,大跌30%。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性暴跌,整个市值损失高达一万四千多亿美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损失的三倍以上! 这场大战的背后其实是美国联手西方让日本低头,1985年9月,美国与德国等国逼着日本签下广场协议,联手让日元升值。 结果三年内,美元兑日元从1:250贬到1:120,美元贬值50%。“黑色星期一”的爆发,带动美元资产价格大幅走低,一切都是给日本人设的套。 2 第二次是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四小虎货币(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遭到最先做空,东南亚货币危机爆发;然后接着全面攻击四小龙(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货币,引发整个亚洲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的背后,其实是中国顺利收回了香港,这让西方人坐立不安,所以企图对我们进行干扰。 当时最经典的战役是香港金融保卫战,香港最后在中央 *** 的大力支持下,与国际炒家面对面肉搏,最后成功击退国际炒家,保卫了香港。因此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在香港大败而归,引发了华尔街的全面危机。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人们终于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美国华尔街资本的嗜血如命的真实面目! 3 第三次是2007—2008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 其标志性事件是一路高歌猛进的原油突然遭到做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原油就从147美元跌到33美元,无数美国对冲基金灰飞烟灭。 最后美国 *** 前后花了近7万忆美元买下那些已经成为一张废纸的CDS债券,对华尔街注入资金,实施救援。 这场金融风暴的主要政治诱因是撤军法案。围绕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美国白宫和国会之间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尖锐斗争。 这次危机是美国生病全球吃药,这是由全球货币体系决定的,美国瞎折腾,地球人都跟着一起遭殃。 4 伴随着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到来,中美博弈到了最关键时期,现在就看谁能借势把对方压倒! 中美之间,所谓贸易战和科技封锁都只是表面,双方较量的关键在于,谁先按灭对方的经济神话。 中国的经济神话就是房市,中国房市储存了中国社会的财富; 美国的经济神话就是股市,美国股市储存了美国的大量财富。 两个大国都将财富储蓄了起来,而且不断加固自己蓄水池。 当然,两个国家的加固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中国,通过“看得见的手”逢低就 *** ,过高就降温,不断调控; 在美国,通过利率来调节来控制财富的进出,一张一缩变相吸纳全球财富。 贸易战也好,科技封锁也好,那都只是表面,先按灭对方的经济神话才是关键! 15年持续上涨的中国楼市,和10年连续飙升的美国股市,究竟哪一个先撑不住? 现在,我们必须抢先刺破美国股市泡沫,美国就将从此告别历史舞台! 然后我们再打开自己房市的闸口,开始慢慢放水,逐步将结构调整到正常状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都知识历史浪潮的一粒尘埃,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中完全不值一提。 绝大部分人的存在,都只是为了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5 为什么中国这次一定赢!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资源的竞争, 第二个阶段是制度的竞争, 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的竞争, 国家的对抗,初期看军事,中期看经济,长期看文化。 最后一定是代表了人类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取胜,引领世界的发展。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一定能引领世界呢? 的确,西方文明在上一轮的竞争中确实压倒了农业文明。它在过去几百年对世界的不断征讨,借助制度上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促进了全世界各国学习西方文明走向了自强,并将世界带入到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但是,在未来的新时代里,西方文明却无法为世界建立一个统一有序、且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世界大家庭”,因为他们无法为世界提供永久和平的整合模式。 这恰恰就是到了东方文明发挥作用的时候了,从人类历史上来看,中国人完整地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长时间生活在一个文明且稳定的秩序中。并且中国人保持着可贵的天下主义的精神。 比如中国古人就开始追求天下太平、世界大同。中华文明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改革精神,有“和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生理论,有“天人合一”中的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精神,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 有没有一种文明 可以让人免于疯狂,免于危机, 免于恐惧,免于杀戮? 有!它的名字叫做华夏。 天佑中华! 中国(179)香港(6)美国(27)
2023-07-25 09:49:571

美国金融危机的具体时间是?

  美国金融危机的具体时间是1929年10月29日。  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0万股。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0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2023-07-25 09:50:082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历史背景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扩展资料: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极大得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经济,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金融危机
2023-07-25 09:50:174

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  事实上,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但接踵而来的是: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的同时却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  如果说上述种种现象只是矛盾的集中爆发,那么问题的根源则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但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以雷曼兄弟为例,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1/3的股票,并且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而较少地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不幸的是,我国也同样也存在若干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病因”,这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  首先,虽然我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鉴于我国特殊国情,我们也许无法解决政府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问题,但一定要继续加强国有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化程度,切实防止金融机构的过激行为,如过度放宽信贷标准和涉水国际投机活动等。  第二,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它能够发挥活跃交易、转移风险的功能,也能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因此,金融衍生品一定要在监管能力的范围之内适时推出,切莫使其沦为投机客兴风作浪的工具。  第三,货币政策要兼顾资产价格波动。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央行往往为了稳定预期而表示坚决执行某项政策,如反通胀等,但是货币政策的“偏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股市和房市价格的剧烈波动。上世纪末的日本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当下的美国金融危机,都是资产价格泡沫急剧破裂惹的祸。因此,货币政策应兼顾资产价格波动,政府更要多管齐下消除不稳定产生的制度根源。  [编辑本段]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众所周知,最近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从这一次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我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受到了什么影响?对我们而言,中国企业到底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  10月14日,一大把网站特别策划《观天下》活动第一期——“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以上问题与业内专家进行了探讨。  首先,对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侯玉成表示,美国本次金融动荡最终转化成危机,是由价格泡沫所引起,价格泡沫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美国将问题转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过渡膨胀,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近年,美国的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导致经济发展较快,但其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是以价格不断上涨来支撑它整体总的经济发展局面。正是因为这一点细微差别,导致一旦某个领域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个价格体系崩盘。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施慧洪博士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国的金融机制,即信用衍生产品,普通的债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预期的,衍生化后,本金变化了,利率也变化了。如利率可以与汇率挂钩,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挂钩,这样就使风险更加扩大化。尤其是期货,利率一高,亏损的数字就成了天文数字,这使整个经济分为两极,一方是巨大的盈利,一方是巨大的亏损,经济体系就无法平衡。  面对这种局面,目前各国政府都在尽力挽回金融危机局面,但究竟有多大效果?侯玉成表示,包括现在欧洲、美国所有的注资,包括成立各类基金的目的主要是让市场稳定,整体在根上并没有做实质性的动作,目的就是各国央行联合起来,给市场信心,先让金融系统稳定,让实体经济正常运营。  谈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目前的影响,侯玉成认为,其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经理连杰表示,在中国目前自主动力并不充分的环境下,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在产业升级和行业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出更强有力的企业。另一个层面,刚性的内需支持的行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现在内需增长并不快,但是这种增长基本是刚性的,不会突然变成负增长,比如农业、快速消费品,这些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侯玉成认为,在目前经济局面下,可以在稳定或者尽可能减少出口影响基础上加强对内需的关注,从近期召开的党代会可以发现,内需的启动,或者内需的制造,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大的经济政策方向。而对于农业甚至与农相关的整体领域,可能是我国未来加强内需发展的一个点。下一步我国很可能在科学、技术行业给予适当扶持和推动,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试图从这个领域制造出新的消费热点。  对于什么样的行业在这次危机中能够很好的发展,企业如何在这次危机中全身而退?各位专家对中小企业提出建议:  侯玉成:中小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变和提高。今年乃至未来,靠过去单纯的密集性、低成本生产模式会逐步遇到发展瓶颈,这需要未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必须要准备,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业技术需要进行提高和准备。第二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一些经济和金融领域熟悉的人才,做一个必要的配备。  连杰:谈到中小企业发展有一点要提出,就是中国金融环境。在中国金融环境整体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下,金融行业是有机会的,金融行业将来也会产生很多种小企业,有可能也会生活的很好。投资公司选企业,在实务中考虑几个因素,第一是行业空间,即使排名第一,但行业中只有一百万的生长空间,是不考虑的;第二是行业壁垒,这是限制竞争的因素,设计壁垒让后者无法追赶,甚至不能轻易进入这个领域竞争,这就很有价值了。  对于中小企业转型的问题,施慧洪认为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第二方面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应政策,否则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起来非常被动。而侯玉成认为,中小企业一定要从自身发展着手,不能把发展希望完全寄托在国家身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企业优胜劣汰是正常现象。  最后,三位专家谈到我国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何时突围时,表示:目前局面下,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包括非洲市场、欧洲市场,甚至亚洲市场,通过危机的锻炼,来提高与国际企业的竞争能力,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等,不断提升自我实力,前进的步伐不能停止,机会终究会到来。  [编辑本段]全球应对金融危机  近日,欧盟出台一项总额达2000亿欧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内含扩大公共开支、减税和降息等提振实体经济的三大举措。  这只是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应对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出台诸多刺激经济政策中的一项。11月份,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应对目标也从之前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转向拯救实体经济,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援。  “紧锣密鼓”各国力保实体经济  11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继日本承认其经济经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陷入衰退后,欧元区已进入其诞生以来的首个衰退期,而美国多项经济指标的恶化程度创30年之最,也正在衰退的边缘,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慢已成事实。  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亚太地区,最近一个月里,为应对金融危机,全球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相继出台。这些救市措施是继拯救虚拟经济后,各国针对实体经济采取的又一轮的救助措施。  10月30日,日本政府公布一揽子总额26.9万亿日元(约合273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防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进一步负面冲击;11月2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投入8000亿美元,用于解冻消费信贷市场、住房抵押信贷以及小企业信贷市场……  “从11月份全球的救助措施看,当前各国对危机的救治已从注入流动性、改善金融机构偿付能力等阶段,进入到刺激经济的第三个阶段。”中金公司金融专家黄海洲认为,第三阶段的救治措施,都是从鼓励投资消费、拉动就业等刺激经济的层面出发,以防止实体经济崩盘。  “在危机爆发之初各国针对金融市场采取的救助措施只能‘救急"和‘治标",但不能‘治本"。”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孙杰说,“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难以估计,各国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出台更具体的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说是应时之举。”  应对危机中国调控雷厉风行  国际金融危机在向全球实体经济不断蔓延的过程中,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所受影响也日益加深。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今年GDP增速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9%。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近日坦承,11月份国内一些经济指标更出现了加速下滑的态势。  “为抑制经济增长过速下滑的态势,我们必须采取力度比较大、效果比较显著的措施。”张平说。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1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雷厉风行、密集出台了大手笔的调控“重拳”,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的旋风行动,向外界发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力保增长的强烈信号。  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轻纺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各界人士表示,如此大手笔、高效率的举措,既是对中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挑战所作出的回应,也是加强国际合作、确保世界经济增长的具体行动。  国际社会也给予了积极评价。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认为,中国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促进计划“非同凡响”,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东亚经济和世界经济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加强合作全球共度时艰  各国领导者意识到,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共同应对。在各大经济体相继出台措施刺激经济、稳定市场的同时,全球加强了合作,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已逐渐成为各国共识,一系列为应对危机,寻求对话和合作的会议相继召开:  11月8日,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2008年年会在巴西圣保罗开幕;11月15日,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华盛顿召开;11月22日至2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  20国集团金融峰会在宣言中再次强调了“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的重要性。会议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与会各方就下一步应对金融危机行动达成了协议,20国集团领导人承诺将共同行动,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全球宏观经济挑战。  APEC会议针对金融危机专门发表一份联合声明,承诺密切合作,进一步采取全面、协调的行动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的经济及金融行动,力求在18个月内战胜金融危机。  “这些会议均强调,全球要加强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张明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危机对经济的打击是全球性的,而救治危机也需要全球的手段。
2023-07-25 09:50:576

美国历次金融危机时间

1792年一次大恐慌:联邦政府在6500万美元的国债之外承受1800万美元来自于其他州政府革命战争所遗留的债务,投资政客觊觎这些公债,其中包括纽约政商关系密切的生意人William Duer,当时Duer密谋在纽约成立1家银行,试图压低纽约银行(Bank degree360" key="A01703">储贷危机,但泡沫迅速破灭。财政部长汉密尔顿采取大胆的解决方法,从银行借款买问题债券,藉此支撑市场价格。 1907年一次大恐慌:部分银行和信托公司给锁定某家铜产商股票的投机客,因为计划失败,这些金融机构出现挤兑潮,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信心缺失严重,银行大亨J.P.Morgan召集纽约银行业者彻夜讨论,并说服他们集资供存款户提款,藉此提升民众信心。 1933年一次大萧条:即史上最著名的股市大崩盘后四年,总统罗斯福和国会成立住宅屋主贷款公司,从银行接受不良贷款,再以较低的15年固定利率再次融资给100万屋主,这些屋主多数因为股市崩盘而无法支付房贷。 1986-1995年储贷危机:因为存款公司大举扩张至商业不动产放款市场,3234家存贷公司垮了一半,美国政府成立RTC清楚不良资产,花费1240亿美元。 2008年9月世界金融风暴惊涛骇浪:今年的就不多说了,因由是明摆着的,发展过快、泡沫过多、布局不稳、灾害风险预警体制不强、后期抗风险能力太弱、风险过后恢复能力未知,过快的发展烧红了人的眼睛,人们过多的美化了这个经济世界的体制和能力,忘记了有利润就有风险的自然法则。从今年开始出现经济不稳定现象之后以美国的次级债为导火索,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惨哪!哥们我的股票严重缩水,200万的股票剩得二十万不到,我快哭死了)
2023-07-25 09:51:211

谁能告诉我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 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运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 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上面 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 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 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 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 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2023-07-25 09:51:413

美国次贷危机的介绍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丙戌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次级房贷危机爆发的偶然性中却孕育着自身的必然性,这些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贷款机构之间盲目降低贷款条件,恶性竞争,埋下了危机的种子。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许多放贷机构调低了针对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门槛。不少放贷机构开始向一些信用等级较低的借贷人推出次级抵押贷款。一些次级贷款公司受利益驱使,开始了更加激进的信贷扩张,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不查收入、不查资产,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而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一些放贷公司甚至编造虚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贷人的借贷申请获得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根本不可能借到钱或者借不到那么多钱的“边缘贷款者”,也被蛊惑进来。        (二)房地产市场膨胀过后持续降温,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新的融资。自2000年美国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用低利率再配合减税措施,鼓励大家购房,从而逐步带动了一波以住房为标的的持续上涨的资产市场。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全国房价上涨了80%,涨幅为历史之最。但从20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房屋价格开始持续走低。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时候,放贷机构和借款人以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一旦整个住房市场存在降价预期,借款人很难再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去,房屋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地步。而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情况一旦大幅增加,次级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并波及整个房贷市场。        (三)持续不断的加息,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以后,美联储的降息力度很大,从而刺激了消费者的借钱欲望。但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间美联储连续17次调高利率水平,基准利率从1%调到5.25%,导致以浮动利率为主的次级抵押贷款利率不断提高,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逐渐加重,还款压力迅速增大。在不堪重负的情形下,违约现象大量出现。很多贷款者,成为名符其实的“房奴”,特别是那些“次级信用”的人,如打零工、新移民和年轻单身母亲等人,如今就面临着没法付出利息的窘境,更别说偿还本金了,于是抵押贷款市场违约率不断上升。        (四)高风险房贷产品创新对房贷市场泡沫形成推波助澜。美国次级房贷在2003年推出时,曾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金融创新,因为它圆了没有充分财力置业且信用欠佳人的购房梦想。在众多次级市场贷款公司“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房贷产品大量涌现。这些贷款的共同特点是,降低贷款初期的贷款利率,一般在还款的开头几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时间之后,还款压力陡增。很多炒房地产短线的“信用优质”人士认定房价短期内只会上升,自己完全来得及出手套现,还有众多“信用一般”的人,用这类贷款去负担远超过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房屋。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这些贷款就可能变成高危品种,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五)次级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转让过程中风险并未完全转移,利益相关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成就了新世纪金融公司等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规模扩张,但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残留最终导致了该公司的破产命运,对其而言,不彻底的证券化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因为在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各行业的联系更加千丝万缕。抵押贷款公司将手中的抵押贷款出售给银行,银行将它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投资者来分散风险。但同时,银行还会与抵押贷款公司签署协议,在个人贷款者拖欠还贷的情况下,必须回购抵押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次级贷款公司的风险并未完全、彻底转移出去所以导致的今年的金融危机。
2023-07-25 09:52:062

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

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跳水导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在2007年及之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欣欣向荣,以致于银行都不顾个人购房贷款者的个人信用就随意发放贷款。这时美国政府看到经济有些过热了就实行宏观调控——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两者提高了,银行就要提高购房贷款的利率。本来许多购房者都是买房来投资,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多收入,自然还不起,那么就导致银行也收不回贷款,只好收回房子再转手卖,房子的供大于求,自然价格就跌,而银行也无法收回资金了。于是,一场金融风暴蔓延开来。扩展资料: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联系: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来看,大部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都是相伴随的。也就是说,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往往会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这表明两者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其主要缘由在于,随着货币和资本被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消费、生产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生产过程为例,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投资阶段,便开始介入,货币资本由此转化为生产资本。在第二个阶段里,也就是加工阶段,资本的形态由投资转化为商品;而在第三个阶段里,也就是销售阶段,资本的形态又由商品恢复为货币。正是货币资本经历的这些转换过程,使得货币资本的投入与取得在时空上相互分离,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的不确定性和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断,资本投资无法收回,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不确定性和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中出现时,生产过程便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引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这便是为何金融危机总是与经济危机相伴随,并总是先于经济危机而发生的原因所在。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机独立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初便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政策措施,比如,通过大规模的“输血”政策,有效阻断货币信用危机与生产过程的联系,此时就有可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或深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2023-07-25 09:52:214

美国历史上有哪几次金融危机?

到2019年9月为止,美国已经历了十二次金融危机,具体情况如下:1、第一次金融危机:经历一战发大财之后的经济调整,主要源于“外需”的减弱,从1920年开始至1921年底结束,大约2年时间(工业下降从1920年7月至1921年4月最低点)。2、第二次金融危机(大萧条):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核心时间在1929年10月至1933年,但是一直延续到二次大战开始,贯彻整个30年代。3、第三次金融危机,只在1948年产生,工业生产下降10%的小幅调整。4、第四次金融危机,1954年,由于朝鲜战争的结束导致军事需求下降,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分别下降1.3%和5.3%,仅仅持续了9个月,到1955年3月又重新进入高涨时期。然后是汽车与房地产对经济的大力拉动。5、第五次金融危机,从1957年3月开始,主要是由于汽车与房地产的需求下降造成的。6、第六次金融危机,从1960年2月至1961年2月,工业生产下降6.2%。从1961年1月至1969年10月,经济持续繁荣了106个月,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一直在2.5至6之间。这次繁荣,越南战争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7、第七次金融危机,从1969年10月开始至1972年3月,经济没有大幅下滑,但是处于徘徊状态。整个70年代,从1973年12月爆发,一直到1982年复苏,总体表现为“滞胀”。8、第八次金融危机,1973年12月至1975年5月,持续时间长达18个月。9、第九次金融危机,1979年4月至1982年11月,危机再次光临,持续时间长达44个月。8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从1982年12月一直持续到1988年底,持续8个年头,通货膨胀率得到抑制,就业率增加,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美国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在1984年底,飞机及航空制造业得到较大的发展。10、第十次金融危机,从1989年至1993年,持续时间长达5年,经历了为时三个季度的恶化阶段,又经历了约两年半的危机后期阶段,呈现W+W型。进入1993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次危机中受伤害最大的是日本。11、第十一次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从2000年3月开始至2003年3月,持续了3年时间。从纳斯达克的调整开始,中间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事件,还有安然事件。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严重透支消费、寅吃卯粮为代价的。12、第十二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金融危机
2023-07-25 09:52:462

1998年金融风暴索罗斯是如何获利的?

90年中期,泰国经济发展缓慢了,美国经济发展稳定,两种货币还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泰铢的价值明显被高估了,索罗斯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泰铢没有贬值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借了大量泰铢,借来后兑换成美元(以1美元=24泰铢价格)。当借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他在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和泰国与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发表演说或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引起拥有泰铢的人们在市场上抛售泰铢。当时泰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在市场上购买泰铢(大概250亿美元),用光了储备还不能维持泰铢稳定,泰国放弃了努力,泰铢贬值。扩展资料爆发原因1、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3、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23-07-25 09:53:021

美国金融危机历史

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暴发的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和萧条。盲目扩大的生产同容量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发生尖锐的矛盾,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以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狂跌开始,很快波及全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于是1929年~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1929~1933年集中爆发在美国和欧洲的“大萧条”的确灾难深重.“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 “大萧条”不仅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以至于到了1939年美国的生产才全部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也给美国的人口、家庭、教育、道德、信念、生活水平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婚率和出生率大幅度降低,这期间出生的孩子成为著名的“萧条的一代”。
2023-07-25 09:53:131

世界上一共发生多少次金融危机,如何引起的

1901年 美国交易所危机1907年 美国银行危机 主要策划者:罗斯切尔德家族 摩根集团 纽约第一国家银行 国家城市银行(后来的花旗银行) 标准石油城市银行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铁路大王杰姆斯 目的:建立美联储 为策动世界级别的战争扫清障碍 结果:1913年美联储法案通过,国际银行势力控制了美元的发行和主宰国家银行的准备金。 美国政府自此丧失对美元的发行权。银行家们等待已久的爆发世界级战争的条件已经成熟1921 美国农业衰退 策划者:华尔街精心设计的定向爆破 目的:旨在掠夺农民的财富和摧毁农业地区拒绝服从美联储的中小银行 结果:突如其来的信用和货币紧缩迫使原本富裕的农民大批破产1929 美国经济大萧条 策划者:摩根和雷波库恩公司控制下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董事长本杰明 英格兰银行董事长诺曼 早在2年前就敲定了股市暴跌 目的:废除金本位 实行廉价货币政策 为二战铺平金融道路 结果:世界经济大衰退,启动超级通胀掠夺德国人民财富,动荡英国经济,迫使英镑与金本位脱钩。收割美国这只肥羊。1938 美国金融危机 策划者:国际银行势力 目的:为二战扫除金融障碍 超级赤字财政 迫使美国参战 结果:美国国债从1930年的160亿美元狂涨到1946年的2690亿美元1948年美国金融危机 战争时形成的高速生产惯性同战后重建时,国际国内市场暂时缩小的矛盾造成的。 策划者:国际银行势力 目的:著名的马歇尔计划的出台。1981年 墨西哥金融危机 策划者:国际银行势力 目的:实现拉丁美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有控制地解体”1987年 金融核弹 目标东京 股票指数期货 纽约股市崩盘 迫使日元升值 3年后日本陷入十几年的衰退,日经指数暴跌70% 地产连续14年下跌,财富损失比例后果相当于二战战败 策划者:国际银行势力1990年代芬兰、瑞典、挪威银行危机1997 亚洲金融危机 “剪羊毛” 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对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目的在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银价跌到历史最低点 巴菲特在此年吃进了世界上1/3的实物白银存量。2008年9月美国次贷风暴 雷曼兄弟破产、美林银行贱卖、摩根斯坦利寻求合并,美国次贷风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美国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
2023-07-25 09:53:481

美国金融危机的详细解释

  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过去几年狂炒垃圾贷款的衍生品,巧取豪夺之后,又恶意做空被他们做局落套的各大银行和贷款公司,给美国金融体系撕开了约63万亿之巨的口子。被金融寡头拥有并操控的美联储助纣为虐,一手以低利率,高杆杆政策为华尔街的金融劫掠提供流通保证,另一手通过安插爪牙(如高盛前总裁、现任财长保尔森和花期集团高级参事、克林顿内阁的财长鲁宾)、栽赃陷害、排除障碍(如制造前纽约州长斯匹茨的性丑闻事件,因他主张限制华尔街)等手段,挟持美国行政当局,为华尔街的抢劫活动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拨开现象看本质,这次所谓金融风暴不过就是华尔街的一盘赌局,在账面上一些赌徒赢了,另一些赌徒输了而已。美联储降低利率,为赌徒们不断输送低成本赌资。就这么还觉得不过瘾,进而允许1块钱当60块用,也就是所谓高杠杆(leverage)。一场输赢下来,不但银行借来的钱输得精光,还因为杠杆,账面上欠了60多万亿赌债。现在美国把这个60多万亿的帐单摊在了全世界面前,让全世界来替输了钱的赌徒还债。保尔森这时候又拿出个7千亿所谓“救市”方案来做引子,哄骗其他国家跟进一起拿钱出来。  一个骗局套一个更大的骗局,这就是这次所谓的金融风暴的真面目。  罢了,华尔街那黑窝里的龌龊事天天有。  良善人家的子弟避而远之,不去无端惹那个麻烦。今天可倒好,有些人却不请自到,说是要挺身救美市,不知深浅地来趟这个浑水。不仅如此,还在西方那些个插着袖子隔岸观火的各大富国面前为保尔森的7千亿幌子免费吆喝了起来,说什么美国是讲信用的,国际社应该携手救灾云云。  在西方大国那些脑满肠肥的老油子面前你算老几?见过什么市面又看得懂什么行情?实在不过是金融的乡巴佬,轮得到你出来说话吗?这个时候毫无自知自明跳将出来充阔佬,实在有些不自量力到了可笑又可嫌的地步。  中国这些年无非靠卖资源、卖环境、卖苦力、甚至卖性命换得点血汗钱而已,讲得不好听点实在是卖儿卖女、卖血卖身讨来些个可怜的活命钱,而且一大半拿不回来,以债券的形式变成永远要不回来的应收款。不为中国长期做这种冤大头找不到出路而有半点愁苦,反而自我膨胀起来,飘飘然要当金融风暴中婆娑起舞的“芙蓉姐姐”,真让人感到有些厌恶,若拿劳动人民的血汗来搞“割股奉君”,那就让人感到极端愤怒了。  我们郑重地奉告:中国不是介子推,美国更不是重耳。  美国没有“落难”,也根本不缺钱,不需要中国来接济。  华尔街的金融大鳄炒涨、做空两头吃,每天上万亿美元的交割,赚饱了全世界的钱,难道美国政府没有得到好处吗?没有抽到一分钱的税吗?  美国政府好比是开赌场的,吃的是输家赢家双方的“水钱”,什么时候赔过买卖?现在情况是输了的一方还不上钱了,可赢的一方还是在60块当1块地还你的钱哪。再说了,这60万亿的赌债只是账面数字,真正在赌桌上滚的真金白银,恐怕1万亿都不到。那些倒掉的银行不过就是资产过手换个老板而已,那账面上一长串的零本来就是被杠杆上去的,现在再把它60比1地杠杆下来不照样吃香喝辣吗?不然如何能给“闯祸”的银行老总们发出上亿的离职红包?美国这种靠“发达的金融体系”的经济本来就是空对空的虚拟经济,经济的规模靠的就是所谓信用度的大小,什么债券的评级啦,标准普尔啦,说白了就是评估给你玩的赌盘有多大罢了。  粮食少产4个“0”就会有人饿死,那才是真的危机,需要舒困解难。  美国的经济哪里有什么灾难?两个星期前,美财长保尔森与美联储主席伯南基联袂出来言之凿凿:“美国经济基本面很健康” (fundamentally sound)。话音未落,两个星期以后美国经济怎么突然没有这区区几千亿的注资立马就要断气了呢?真是活见鬼了。  现在华尔街金融寡头挟持了美国行政当局,非让你拿出7千亿来,方案不通过就天天给你砸股市,天天出负面经济统计数据,让老百姓来围攻你,政府就只好再去逼国会。所以说,这个所谓的金融灾难根本就是个骗局。再说了,冤有头,债有主,保尔森的这个7千亿无头账连美国自己人都不肯掏腰包,欧盟也装聋作哑一声不吭,这当口你搁着家里一大堆鸡飞狗跳的烂事没着落呢,出来起哪门子的哄啊?  美国向来无信无义、不仁不德。这些年来更是恶行恶状,恣肆操弄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恶意贬值美元,全世界吃他的苦头还少吗?美国蛮横逼迫人民币升值20%,又在贸易、货币政策等方面无时无刻不在欺榨中国。美泰公司自己产品的安全问题,却要拿来妖魔化中国,逼得中国代工企业的老板上吊自杀。当时你不因自己无能为国内企业舒困解难以至于死人而羞耻,现在又凭什么要求中国人民割股奉美,难道就因为美国有上述这些良好的“信誉”?  可以不长记性,但不可以这么贱。  美国真的需要钱,它有的是办法,印钞机的电钮就在美联储手里握着!  美国又在亚洲打着两个昂贵的战争,烧掉何止千亿。再哭穷也哭不到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一天收入不到5美元的中国劳动人民面前。  我们喝令你割股奉美的刀子不要打中国老百姓的注意!  你还真是当不了介子推,因为中国不是美国的跟班,美国老百姓也根本不会来赏识你割股奉君的“忠心”,反而会认为你趁火打劫,不安好心。人家日本、英国都可以来捡便宜货,可你中国出再高的价就是不卖,不然“中国金融威胁”的呼声四起,弄得你羊肉吃不着,惹得一身臊。再不就是美国Z*F连同华尔街联手给你做个局子让你钻,最后饿死给钱的,撑死要钱的,搞不好你倒过头来反而欠了问你借钱的。  历史上这种勾当中国不是没有领教过,今天的泰国和印尼等还不是敢怒不敢言。泰国前总理他信发誓泰国再也不跟他们打交道,结果立马就被政变搞下了台,至今还被到处通缉如丧家犬。  慈禧太后当家的整个清朝的赔款也没有今年赔得多吧?  那些当权的底线就是洋大人不反对他领导中国,剩下的什么都可以商量,这点到是和慈禧挺像,但慈禧太后毕竟有血性,敢于宣战,毕竟人家打了。  现在的大人们连反对的勇气都没有了?  总算听到中央的一点口信:你要我们救市吗?我们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2023-07-25 09:54:034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在对待这次震撼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的问题上,朱镕基在很多重要场合都态度坚定地表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不增加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危机和困难。”,“我们是亚洲的一分子,同舟共济,决不乘人之危。”朱镕基所代表的中国政府的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许。海内外媒体都普遍认为朱镕基是带领中国人民在经济改革大潮中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最佳人选。(以上内容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1998年第10期《谈朱镕基讲话的语言特色》)  [编辑本段]美国金融危机演共经历三个阶段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  [编辑本段]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3月18日,美联储决定将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3.0%降至2.25%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决定将贴现率由3.5%下调至3.25%。  2008年1月3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基本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5%。  2008年1月29日,美联储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从3.5%降到3.0%。  2008年1月29日,美联储通过贷款拍卖方式向商业银行提供300亿美元。  2008年1月24日,摩根士丹利称将在一周内裁员约1000人;美国银行和美联银行公布,2007年四季度盈利降幅分别高达95%和98%。  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将基准利率降低0.75个百分点,至3.5%。  2007年10月5日,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盘中均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后者还创下历史最高收盘点位。  2007年9月21日,美联储通过隔夜回购协议向银行体系注入30亿美元临时储备。  2007年9月19日,美联储通过隔夜回购协议向银行体系挹注97.5亿美元临时储备,将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到4.75%。  2007年9月14日,美国房贷款利率降到四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2007年9月12日,花旗集团提供214美元支应金融公司GMAC;欧洲央行再次向银行系统注资750亿欧元。  2007年9月6日,欧洲央行决定欧元区基准利率维持4%不变;英国央行宣布维持5.75%的基准利率不变。  2007年9月6日,英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近日大幅上涨,并达到近9年来的最高水平。  2007年9月5日,美联储通过隔夜回购协议向银行体系注入85亿美元临时储备。  2007年9月4日,美联储通过二日回购协议向银行体系注入了50亿美元的临时储备;美国8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下滑至近五个月来最低水平。  2007年8月31日,巴克莱银行第二次借入英国央行大约16亿英镑的紧急储备金;美国主要次级抵押贷款公司Ameriquest不再接受新的抵押贷款申请。  2007年8月31日,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RBS)削减了其负责美国市场的投资银行部门员工数量。  2007年8月30日,美联储又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100亿美元;英格兰银行以6.75%的惩罚性利率放出16亿英镑贷款。  2007年8月29日,美联储再次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52.5亿美元;美联储备主席伯南克致信美国国会,建议国会设法帮助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借款人。  2007年8月29日,贝尔斯登、花旗和雷曼兄弟股价均重挫;二季度美国房价指数出现20年来的最大跌幅。  2007年8月28日,美国消费者信用卡违约率同比大幅增加了三成;投资者抛售东南亚银行股票,花旗集团调降海峡时报指数年底目标。  2007年8月28日,美联储再次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95亿美元;美国最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的获利预估遭到雷曼兄弟调降;高盛下调对贝尔斯登、雷曼兄弟以及摩根士丹利的三季度获利预估。  2007年8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称,持有10.6亿美元美国次级房贷支持证券,并已提取1.39亿元人民币的房贷支持证券投资的损失拨备。  2007年8月24日,日本央行从金融市场回收资金3000亿日元;美联储向金融系统注资172.5亿美元。  2007年8月23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欧洲央行再次向金融系统注资400亿欧元;雷曼兄弟关闭抵押贷款子公司;美国四大银行从美联储贴现窗口借入资金20亿美元。  2007年8月23日,亚太地区多数主要股市上涨;工行、中行陆续发布半年报,前者持有次级信贷相关债券12.29亿美元,后者持有该类资产逾90亿美元。  2007年8月22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20亿美元。  2007年8月21日,日央行宣布再向银行注8000亿日元;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美国全国金融公司证实,已裁减500名抵押贷款业务部门的员工。  2007年8月20日,日央行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5亿美元,日本股市大涨。  2007年8月18日,美联储下调贴现率,纽约股市大幅反弹;德国股市亦因美联储下调贴现率大幅冲高。  2007年8月17日,欧美股市跌幅收窄,日本以及新兴市场股市持续下跌。香港恒生指数一度失守20000点,国企指数跌幅一度超过10%,美联储将再贴现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5.75%。  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再次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170亿美元;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面临破产;全球股市再次暴跌。  2007年8月16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入70亿美元;全球股市暴跌。日本及新兴市场股市跌幅远远超过欧美市场。  2007年8月15日,欧洲央行与美联储考虑做货币互换安排;欧洲央行向欧元区银行系统注资已超2100亿欧元;美银行开始拒绝以次级信贷为抵押品发放贷款。  2007年8月14日,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体系注资380亿美元。  2007年8月9日到10日,欧、美、加、澳、日等国央行先后在全球经济体中注入了3023亿美元。  2007年8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卷入“美国次贷风暴”。  2007年8月,美国最大的按揭公司Countrywide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暴开始影响高质量的按揭贷款。  2007年7月,标普和穆迪对超过170亿美元高风险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发布警告。  2007年7月,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旗下基金在次级抵押信贷市场受损。  2007年7月,American HomeMortgage Investment关门大吉。  2007年6月,Bear Stearns旗下的两个对冲基金因为投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损失惨重。  2007年4月,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乍现——以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  [编辑本段]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新特点: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国际传染并非近年方才出现的现象。1873年,德国和奥地利经济繁荣,吸引资本留在国内,对外信贷突然中止,导致美国杰·库克公司经营困难;1890年,伦敦巴林兄弟投资银行对阿根廷债权发生支付危机,加之当年10 月纽约发生金融危机,伦敦一系列企业倒闭,巴林银行几乎于当年11月份倒闭,只是在英格兰银行行长威廉·利德代尔牵头组织的银团担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幸免,但英国对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贷款因此事而锐减,致使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1893年;1928年春,纽约股市开始繁荣,汲干了本可投向德国、拉丁美洲的信贷源泉,导致上述国家和地区陷入经济萧条。中止发放海外信贷很可能加速海外经济衰退,后者又会反过来对导致这一切的国家发生影响。20世纪 90年代,伴随着国际游资的膨胀,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根据巴里·艾森格林和迈克尔·博多在2001年完成的一项研究,现在随机挑出的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都比1973年大1倍,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也大大增强,往往爆发不久就如同传染病一样迅速从最早爆发危机的国家或地区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舆论界留下了许多描绘这一现象的词汇:1994年墨西哥危机的“龙舌兰酒效应”、“亚洲流感”、 “俄罗斯病毒”等等不一而足,而对货币、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研究也迅速兴起。由于多种危机传染机制需要在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我国依靠资本项目的适度管制和金融服务市场低开放度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尽管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危机传染的风险已经大大上升,震撼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了新特点。  广义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渠道可以划分为非偶发性传染渠道、偶发性传染渠道两大类,前者指在危机爆发前的稳定期和危机期都同样存在的传染渠道;后者指仅出现于危机爆发后的传染渠道。由于第一类传染渠道源于国家或地区间实际的经济金融联系,危机的传染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动,因此又称为“真实联系渠道”,或“基于基本面的传染”,主要包括贸易联系与竞争性贬值、政策调整、随机总需求流动性冲击等途径。偶发性传染与经济基本面无关,仅仅是投资者或金融市场其他参与者行为(特别是非理姓行为)的结果,因而又有“真正的传染”、“纯粹的传染”之称,主要包括内生流动性冲击、多重均衡和唤醒效应、政治影响传染等途径。但这些传染机制往往是建立在贸易联系和“中心”国家对“边缘” 国家投资的基础之上,是因为来自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纷纷弃新兴市场资产而追逐母国优质资产所致。而就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而言,贸易联系与外国对华投资机制的作用可能并不十分关键,反而是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危机传染途径,而且这样的危机传染途径的重要性还会日趋提升。  [编辑本段]为何出现金融危机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极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u2022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  [编辑本段]如何解决金融危机  中国如果光是从石油进口来搞人民币升值,不如直接动用外币储蓄补贴石油。  中国要进行结构治理,首先要先清理信贷系统,特别是对已经贷出的巨量资金进行跟踪处理。如果这方面有缺口,必须多印票子,通过物价上涨(人民币对内贬值)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这是中国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这部分没有问题,立即停止人民币升值,将储备的美元尽快花出去,或者投资到美国去,卖地产,而不是去救美国的金融机构。这样美国就不会给人民币施压了,也拯救了美国的经济。将来中国人无论是赚是赔,对现在都有好处。  要刻意保护好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这是中国改革成果的体现,特别是房地产,世界各国都把房地产作为本国经济的大堤(最后防线),一旦危及房地产,都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挽救。中国的房地产偏热是正常的,政府打压只会给外资热钱制造介入机会,让中国人今后付出更大的代价。 要特别保护好房地产商,不要猪肉涨了,就把母猪也杀掉卖肉。房价涨了,不是地产商的错。  股市不能靠外资来救,外资不会无缘无故地来中国,中国也没有能力进行强权博弈,将外资强留在中国,这样在流动过剩的情况下,不能再让人民币升值,任凭外资继续大量流入。  中国也不能用贬值驱赶外资,因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和外资密不可分,驱赶了就会使经济崩溃。  中国不必实行紧缩政策,如果这样的话,是等于让中国自己的钱退出经济主战场,让外资和游资主宰中国经济,到头来使中国自己的资金无用武之地。  中国要好好管管金融机构圈钱的行为,中国不应该吹金融泡沫,资金不能在金融机构流来流去,要指导民众,向产业方向投资,美国人很高明,人家搞高科技泡沫,互联网泡沫,没听说搞金融泡沫,中国高金融泡沫,物价能不上涨吗?钱都在高端转来转去,没有更多在流转在产业之中,经济还能不出问题。  国家要把股权分置改革放缓,股权分置主要是国有股分置,通过解禁来和市场争利(资金)不是好作法,国家可以将分置期由3年改为30年。大大减缓解禁速度,对股市可以起到拯救作用。  国家要对再融资进行严格控管,对上市企业,要实行效益监管,股价监管,如果由于再融资造成股价下滑,必须由再融资的钱向股东赔付,这样就不会产生恶意圈钱的行为。  至于印花税真不是个问题,降和不降不是问题的关键。国家去年收了2000多亿印花税,就算不降今年也收不上2000亿了,降了也没多少,与解禁比,与再融资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政府应有的放矢治理结构问题,不好给中国经济乱念紧箍咒。  [编辑本段]新世界性金融危机  未来两年将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资金流动逆转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  为什么未来世界将出现新型的金融危机呢?这要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过去近十年来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格局谈起。  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过去近十年 ,受益于全球化的大趋势,经济不断繁荣,但这种繁荣的基础其实比较脆弱。这些经济体自身的储蓄相对不足,消费不断增长,经济的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其集中的表现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支持其日益高涨的消费。这一格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消费信贷链的破裂,集中的表现就是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次级房贷危机导致美国的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金融风险的成本,也使这些金融机构必须重新分配自己的资产,以降低风险。  反过来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发达国家的资金,以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为例,其证券市场上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国内。日益高涨的海外资金不仅推动了本地资产价格的高涨,也推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本地货币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这一系列过程为这些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地区:一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不仅经常账户出现了占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时财政赤字也日益加剧,国内价格上涨的趋势愈演愈烈,而且,这些国家还实行了与欧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这无疑是写下了导致金融危机最佳的化学反应公式。  另一个非常脆弱的经济体,就是印度。虽然印度经济在过去3年内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但是其宏观经济的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印度的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证券市场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海外,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综合考虑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经济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未来两年之内,世界经济很可能发生资金流动逆转的情形,那就是几年前从发达经济体争先恐后涌入新兴市场国家、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金,在发达国家重估风险的情况下,纷纷逆转涌回发达国家,加强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稳定度。这种趋势的形成无疑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直接的影响,并最终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形成。  新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  这种金融危机同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形式不同。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形式是国际收支的危机,那时亚洲出现了大量到期的外债需要偿还,同时国际金融炒家纷纷挤兑,造成了这些国家外汇储备不足,以至于不得不让本币大幅度贬值。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形式不见得以国际收支的短缺为标志,因为今天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量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这些国家并没有大规模举债,只是通过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新兴市场国家不面临着金融危机,这种金融危机的形式是以大量的资金倒流从而导致本国证券市场价格大幅度缩水、本币贬值,从而导致本地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于衰退为表象的,这和几年前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涨、资产价格泡沫化恰好形成了一个逆反的镜面图像。这一新型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很可能是波罗的楚游,从波罗的海三国可能传导至东欧各国,再传到南亚包括印度,之后再进一步传到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  资金流动不能盲目放开,财政政策须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一旦这样的金融危机发生,中国经济面临着怎么的挑战呢?可能的情况是,一部分外资的表现也会如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纷纷出逃,对于中国的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货紧缩的压力,但对于目前高速运转(事实上是过快运转)的中国经济并不是坏事。而且,这一资金倒流的情况也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不容否认,这种资金倒流会对国内的投资规模产生一定的冲击,会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另外,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也会间接通过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下降,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些都是这一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新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这将是中国资金出国投向这些国家的绝好时机,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为此,中国经济界需要做好资金上和项目研究方面的准备。从宏观层面上讲,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这一轮新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资金流动问题上必须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放开,要考虑到大量资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压力。当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楚游的经济增长率必然会出现下滑,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保留一定的灵活度,在继续实行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须做好项目上和资金上的准备,一旦新一轮金融危机在周边国家发生,中国就可以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找到一些有资金保障和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  总之,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来临,全速前进的中国巨轮必须考虑到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冲击,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我们的经济发展航程将会前途光明。  ·原因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那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观看了关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一系列报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后,我找到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3.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  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太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启示  (1)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权基础上的,只有经济实力雄厚,政权稳固才能谈及真正的发展经济。  (2)一个经济学家,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他将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3)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使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2023-07-25 09:54:145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2023-07-25 09:54:411

请问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分析摘 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使中国金融环境受损、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投资出口下降、消费降低等,但是危机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有利于储备资源、开展跨国并购、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吸引外资、压缩泡沫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等。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其实是“危”中有“机”,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从容应对,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机遇;挑战  美国金融危机,一个现在再热门不过的话题。随着次贷危机、花旗集团董事长辞职、雷曼兄弟破产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仍在发展演化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投资信心受挫,消费支出萎缩,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最关心的是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一个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具有双面性。所以我们也从两个方面来看下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直接的、显性的影响。  第一,对我国金融的影响。首先,持有美国投资银行的股份或债券的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债券大幅缩水。目前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故其所受的损失应该是最大的。但由于中国的资本管制及中国银行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使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不深。其次,金融危机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放缓。主要是由于国外各商业银行缩紧银根所导致。再次,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中国股市的一蹶不振,几乎套牢了所有的股民,投资者信心受损,影响了整个金融业的经营环境。  第二,中国的出口型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风险。今年不少沿海中小企业纷纷裁减员工,破产倒闭。虽然这与中国近几年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其融资困难、人民币的升值引起的出口成本上升等原因分不开。但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海外需求下降导致企业生产过剩,产品无法销售,这一原因任然是沿海企业倒闭破产的直接原因。  第三,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严重缩水的威胁。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5850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人。美国的国债市场是一个类似寡头垄断的格局,国债被几家官方机构所持有,稍有动作便会引发汇率的剧烈变动。所以我国作为强势美元的重要支撑者,一旦抛售美元,必将影响汇市,美元的贬值将使得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积攒起来的财富迅速缩水。但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前提下,美元的走弱又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外汇结构的特点导致了我们即使是在危机的时刻,也不能随意抛售美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汇资产缩水。  (二)间接的、隐性的影响。这主要是通过经济传导来造成的影响。  1、通过投资来影响经济。 从国内投资看,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  一是导致投资热情下降,信心不足。危机之下使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普遍下滑。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大,及投资收益预期不佳,短期人们会适当控制投资规模。二是利用外资的能力减弱。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演进,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回笼资金,以套现应对危机。外资的纷纷撤离必然导致我国可利用的外资大幅减少。三是预期投资成本的上升,随着各国的救市措施的实行和危机的缓解必然导致资源和初级产片价格的迅速反弹,使得投资成本上升。美国为了解决自身存在巨大的债务问题,必然通过降息、发行货币等手段减轻压力,结果很可能就会导致美元贬值和资源价格重新上升。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必然也会抑制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使得实际投资增幅也难以大幅回升。  从国外投资来看,由于金融危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使得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  2、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短期内必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随着危机的蔓延,其他国家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年贸易顺差的的出口国而言,必然面临着 “生产过剩”的困境。生产商担心存货过多,就会缩减生产,反过来又进一步缩减消费需求。  危机爆发后,美国不断注资救市,有关报道, 2009年美国国债的发行额度可能会达到近乎天量的1.8万亿美元。而新上任的总统奥巴马对减税计划、医保改革等措施的承诺,必然使得下届美国ZF的财政压力加大。因此,从长期来看,美元贬值的风险还是很大的。美元贬值必然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从而使出口成本增加。  所以需求的缩减和成本的上升的双重压力将极大削弱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量和出口利润的增长。  3、对中国消费的影响。一是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大批中小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纷纷裁员,数百万职工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消费者必然需要勒紧腰带,全面缩减消费支出。同时中国股市一蹶不振,股民几乎被一网打尽,其消费开支也必定大幅缩减。二是消费者的预期收入下降。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预期显然进一步恶化了我国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收入预期下降了,消费者必定压缩开支,减少消费。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金融危机的有利影响。  ①有利于储备资源和开展跨国并购。首先,金融危机扩散到实体经济必然引起国际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现在国际上原油等一系列资源价格在不断下降,但随着各国的挽救措施,美元的贬值,危机有可能平息的时候就会带来国际资源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反弹,所以,中国目前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外汇储备,在美元贬值之前,积极稳妥地抓住储备资源的有利时机,为中国工业化积累廉价资源的储备。  其次,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企业绕过市场准入门坎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  ②有利于缓解中国的通货膨胀。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步步演进,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如:原油在7月达到147.5美元的历史最高价,目前的油价又进一步跌破46美元大关。随着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行的态势。有利于抑制近期不断上升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总体上缓和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外需萎缩,使部分出口产能转向国内市场,从而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供应,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这从另一方面抑制了价格水平的上升。  因而总体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对缓解中国通胀压力是有一定好处的。  ③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目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改革,这一改革将使得中国农村提供巨大的建设和消费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保障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遭受金融海啸大背景下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健康地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海啸的传导导致西欧日本等一系列国家汇率动荡下跌,资本外逃,而我国人民币依然坚挺,汇率稳定,并保持对美元小幅升值态势。  这一切都有利于我国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从长远来看来,国际资本的去处就只剩下中国了。  ④有利于挤掉中国虚拟经济的泡沫。中国经济近几年来高速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房地产等行业的虚拟经济的泡沫,导致的表面繁荣,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造成中国房市走下坡路,及中中国股市的萎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了中国的部分虚拟经济的泡沫。  ⑤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繁荣的经济环境之下,很多问题会隐藏起来,不易发现,而危机之下,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必定凸显出来,现在正值中国经济周期的调整的阶段,危机中有利于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有利于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指导。  总的来说,由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稳健、ZF财政的连年盈余等因素,使得中国目前所受的影响仍然有限。但是根据国际金融理论,货币贬值对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存在一个时滞,即所谓的J曲线效应。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传染到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一个J曲线效应。所以中国由国际贸易途径遭受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存在一个时滞。因此,中国现在可通过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来调整国内政策,最大限度的改善自身环境和条件,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从容地去面对金融危机,减少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一系列的传导性影响,  所以这次的金融风暴对我国来说,既是一次危机,也是对我国金融事业、经济发展的一次考验和机会。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全球金融危机带给中国市场的新机遇分析  [2]5850亿美元:中国成美国第一大债权人  [3]张志波.金融危机传染与国家经济安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2023-07-25 09:54:491

美国历史上的的金融危机是哪一年?是如何产生的?

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暴发的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和萧条。盲目扩大的生产同容量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发生尖锐的矛盾,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以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狂跌开始,很快波及全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于是1929年~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1929~1933年集中爆发在美国和欧洲的“大萧条”的确灾难深重.“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 “大萧条”不仅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以至于到了1939年美国的生产才全部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也给美国的人口、家庭、教育、道德、信念、生活水平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婚率和出生率大幅度降低,这期间出生的孩子成为著名的“萧条的一代”。
2023-07-25 09:54:591

美国金融危机的介绍

美国金融危机的介绍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2008年危机的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因就在于生产过剩,资本过剩,而消费不足。消费不足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成果被少数富人攫取,穷人无钱可花。富人钱很多,但是消费却不会无穷无尽;而穷人需要买房买车上学看病,却苦于没有足够收入,需要借钱才能消费。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信用卡消费火爆,次贷也是一样,都是资本家借钱给穷人来刺激消费,买房。这样就可以兴从消费-借贷-消费的循环,以便资本家能够持续从穷人身上抽血。华尔街投行就是利用次贷产品,将高风险贷款的风险层层分解打包,然后将这些次贷产品转嫁给全世界其他国家。但是一旦经济出现下滑,房价下跌,穷人买下的房屋变成负资产(房价低于要还的贷款),次贷危机就爆发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政府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其实就是狂印钞票了,这样就带来通胀效应,表现在房价物价上涨,比如说我国2008年之后搞了四万亿计划,房地产上涨,逗你玩蒜你狠都出来来了。通胀就导致普通人的财产缩水,等于变相对人民二次征税。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转的迹象,最终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进程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所造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一) 对全球范围内收入再分配的影响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应在于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降低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 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在社会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速膨胀,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加速流转越来越表现为追逐超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庞大的投机性交易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虚拟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经过各种加工以及粉饰过的“风险”,这些交易并不是以合理的条件融通和配置资金,而是围绕着货币和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当事者的哪一方承担或盈利的归属。 资本市场的运行是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由心理预期的支撑而自我实现的,在金融创新的杠杆放大作用下,人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向往超出了对于风险的评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一旦外在扰动引起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逆转,高台跳水式的资产价格暴跌不可避免,出现一轮又一轮“剪羊毛”似的财富再分配。 而在这种再分配过程中,一种比较悲惨的情况是富人对穷人的侵占, 富国对穷国的伤害。鉴于一国内部收入的再分配受制于国家主权、经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强约束,我们这里主要讨论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家间的收入再分配。此次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是此次危机所造成的损害并不是由美国自身独自承担的,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分散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转嫁了危机所导致的损害。 这种收入再分配的机制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美国通过大量输出美元获得了巨大的铸币税收益,这种收益与付出的成本间的比例随着危机的爆发和美元贬值会得到放大;另一方面,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或者个人通过购买美国金融产品,间接承担了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全球资本管制放松,世界经济虚拟化进程加速发展,虚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收入和利润国际间不平衡再分配的程度。
2023-07-25 09:55:142

美国以前在遇到金融危机时是怎么转移给别的国家 全身而退

眼下的华尔街金融海啸来势迅猛,有人甚至称其为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陷入恐慌之际,那些一直被财富光环笼罩的华尔街精英们的华尔街梦,也似乎一夜间被无情地打破。   一、裁员高峰即将来临   一位在华尔街已有近20年交易生涯的华人告诉记者说,目前的情况相当严峻,从我知道的华尔街百年历史来看,这种气氛类似于1929年华尔街盛行的金融公司大量破产的恐怖气氛。   这位华尔街人士介绍说,有这样一个经典场面曾被各大媒体广为报道: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前夜,全公司灯火通明,员工通宵翻箱倒柜清理物品,甚至复制客户联络资料,为下一波求职做准备,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有些经理和交易员还在忙碌加班,清算破产,准备繁杂的账目清单。据悉,雷曼兄弟全球雇员25000人,纽约雇员13000人,现在随着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部分业务后,有10000名员工将重新被聘用,野村证券一举拿下雷曼兄弟全亚洲的特许经营权以及欧洲业务后,又“挽救”了5000多名雇员。但是一批华尔街人员失业在所难免。华尔街一家猎头公司称,基于英国巴克莱银行为可能的解雇和续聘费用拨款25亿美元,因此预测其可能在所购业务部门中最多裁员5000人。   由于目前华尔街金融格局重新组合的进程尚未完成,真正的裁员高峰也还没有真正到来,随着购买、合并等环节进行到一个阶段,估计年底以后,裁员高峰将随之到来。   二、裁员风险无处不在   一般人以为,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华尔街人士是那些宣布破产、受到吞并的金融机构,其实不尽然如此。 “美洲银行”是收购“美林”的胜利者,可是,当记者在10月1日采访“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利率部负责销售业务的副总裁Jacklin女士时,她告诉记者说,自己在昨天晚上刚刚被公司裁掉。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公司负责人与她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随后递交一份书面通知,就这样轻松地被自己服务了6年之久的公司所抛弃。   这位来自于新加坡、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MBA的高材生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目前的这场金融风暴十分可怕,整个华尔街的感觉都不太好,以往业内人士除了拿份自己的工资外,均希望年底拿到丰盛的“花红”或“分红”,可是现在看来,这种奢望已经一去不复返,华尔街暴利的风光时代不再。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像贝尔斯登、雷曼公司、美林公司的人感到压力,就连收购美林的“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内部也几乎是一片恐慌,在“美洲银行”的同事们也无不担惊受怕,大家都心神不定,大家心里非常清楚,美林并入之后,在两家公司之间将主新进行资源整合与人员配置,很多业务美林原来的公司已有,而且美林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因此,在新的组织架构内原来两个公司的人员之间就必然出现竞争,即使“美洲银行”的员工也是人心惶惶,尽管大规模的裁员尚未开始,但是人们都在担心自己的工作不保,可以说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   Jacklin女士告诉记者说,从大的角度来看,裁员的进程取决于金融机构内部整合的进展,从具体环节来说,裁员进程则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情况。将来即使能侥幸被公司留下,年底的“分红”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了。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由于金融动荡,客户们也不想做的业务太多,因为做得多就赔得多,客户们都不轻易做交易,银行也小心翼翼,不敢轻易相信客户,没有交易,客户与银行双方都赚不到钱。华尔街有人在考虑离开纽约,到其他地方谋求发展,大多数人是走一步看一步,难有较长远的打算,只是希望明年的情况不要继续恶化下去。她说,对我个人来说,由于我对目前的情况早有思想准备,所以并不感到特别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现在华尔街的人几乎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大家明白自己都有可能随时被裁掉,所以也都做好了随时离开的思想准备。毫无疑问,裁员之后,对自己的生活将有不小的影响,一些开支项目不得不缩减,买车、度假等支出暂时不能过多考虑,所有的日常消费都要小心,能节省的就要节省。当然,还不至于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因为华尔街人士工作一些年后,总有一定的积蓄,而且,在被裁员时总会得到公司的一定财务补贴。当然,“美洲银行”对员工的补贴很有限,没有其他一些金融机构慷慨。   三、中高层管理同样被裁   原来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多年的Jacky 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说,幸亏自己2007年8月提前离开了雷曼公司,否则的话现在可就惨透了。他对记者说,现在华尔街所面临的金融形势相当严峻,经历了一系列惊涛骇浪之后,金融市场上只要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给人们带来一阵阵的恐慌与动荡。   Jacky说,自己原来在雷曼公司的一些老同事,本来都是资深的中高层管理精英,可是现在他们损失惨重。Jacky分析说,对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的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前华尔街中高层的收入很高,但是,别看他们很风光,他们收入的其中一大部分70-80%是股票奖励,而不是现金,现在由于这些公司深陷金融危机,其股票大跌,使他们损失殆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灾难。另一方面,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高层往往有可能成为裁员受害的的重点,这是因为,合并后的金融机构在一些管理层面的设置上,存在有严重重复现象,为了减少公司营运成本,必然大幅度裁员,而机构重跌的部分就难以幸免,另外,新来的年轻人在被裁后,还能迅速调转行业领域,而这些多年在华尔街的中年人以后的日子就惨了。   Jacky分析说,而对于初入雷曼的年轻人士来说,他们的损失就是失去工作,所以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否保住的问题。雷曼公司一共有1万2千到1万5千人,现在一下子要裁5千,形势非常严峻。而且,估计华尔街大规模的裁员潮将在12月份后会出现。这是因为,从法律上来讲,根据美国破产法,所有雷曼公司的员工都要被裁掉,但在实际运作上,收购雷曼的巴克莱公司与雷曼签署了一份为期3个月的临时合同,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必要的整合,暂时为雷曼的员工提供临时岗位,为他们发薪水的时间为今年12月31日。收购美林的美洲银行也声明要设法减缩开支,这也意味着要大量裁员,有消息说美林要裁员1万多人。因为对投资银行来说,其唯一的成本就是人力,是人脑,它不像其他产业部门一样需要原料等成本,投资银行的所有交易要靠关系,通过人的活动来赚钱。   Jacky分析说,华尔街的华人职员可能冲击比较大,因为在华尔街华人圈子中,在投行部门从事核心业务的人很少,大多是一些基础的岗位,如分析师,数据处理等,这部分工作又是在这次风暴中被裁员最多的地方。据知情人士透露,光是雷曼兄弟就有2000多华裔雇员,其中部分人手中还握有大把公司股票,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此次金融危机甚至使一些华裔员工面临失去合法移民身份的危机。据美国的律师介绍,20多个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询问有关身份的问题。但是,Jacky分析说,不能简单地说华尔街在裁员时存在种族歧视,这与以前出现过的情况不同。过去裁员是一个个单独进行,而现在将是整个部门整个部门地裁员,合并后重复的部门肯定要被裁减掉,因此裁员规模会很大,并对纽约社会带来恶性负面影响。   四、金融风暴殃及大学毕业生   记者在采访美林公司负责全球相关债券类产品的执行董事主任斯蒂文·陈时,他告诉记者,美林被收购后虽说保住了自己的名称与机构,自己原有的业务仍在开展,但上上下下,毕竟人心惶惶,因为未来一段时间,不知谁会陆续被裁,而且,目前的这场金融风暴打破了大学毕业生们的华尔街梦。他说,以前,在美林实习的高材生一般都会实现自己的华尔街梦,可是今年在美林实习的学生,至今听不到美林要他们签约的召唤,恐怕未来也没有什么希望。   据介绍,几年前,当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时,他们无论原来所学的专业如何,纷纷决定从“融”冲入华尔街。当时,这绝对是个明智之选。美国股市那时候牛气冲天,华尔街一派繁荣,各大银行在美国的校园招聘会上是无可置疑的香饽饽,华尔街那些大牌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和实习机会让人难以抗拒,美国最聪明的人也就此进入了“钱”途远大的金融业。一些幸运儿在暑假时进入雷曼兄弟公司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后顺利签约,成为一名金融分析员。记者在一些名牌大学印刷的相关专业介绍中,直到今天仍以自己学生能在雷曼、贝尔斯登、美林等大金融公司实习、并在毕业后进入华尔街这些机构就职为荣。   然而,华尔街2008年的金融风暴却改变了这些,现在的情况是,名校生难进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本就疲软的美国就业市场真是重创,今年金融界已削减了10万个职位,而据猎头公司估计,雷曼兄弟和美林将会把这个数字再增加5万。金融危机同样波及到全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尤其是那些著名的高校。过去,名校们如漏斗般将毕业生输送到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这些名声显赫的金融公司去,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华尔街工作。但现在,这个比例足足缩水一半,而像高盛、花旗这样的金融巨头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的计划。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教授施荣恩(Ronald M. Schramm)告诉记者说,经过这场金融风暴,美国学生将重新慎重地审视对金融专业的选择,而对中国留学生来讲,由于将来要回中国发展,问题不是太大,因为中国的金融业将来仍需要大的发展。
2023-07-25 09:55:423

为什么有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跳水导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在2007年及之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欣欣向荣,以致于银行都不顾个人购房贷款者的个人信用就随意发放贷款。这时美国政府看到经济有些过热了就实行宏观调控——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两者提高了,银行就要提高购房贷款的利率。本来许多购房者都是买房来投资,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多收入,自然还不起,那么就导致银行也收不回贷款,只好收回房子再转手卖,房子的供大于求,自然价格就跌,而银行也无法收回资金了。于是,一场金融风暴蔓延开来。扩展资料: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联系: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来看,大部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都是相伴随的。也就是说,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往往会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这表明两者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其主要缘由在于,随着货币和资本被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消费、生产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生产过程为例,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投资阶段,便开始介入,货币资本由此转化为生产资本。在第二个阶段里,也就是加工阶段,资本的形态由投资转化为商品;而在第三个阶段里,也就是销售阶段,资本的形态又由商品恢复为货币。正是货币资本经历的这些转换过程,使得货币资本的投入与取得在时空上相互分离,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的不确定性和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断,资本投资无法收回,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不确定性和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中出现时,生产过程便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引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这便是为何金融危机总是与经济危机相伴随,并总是先于经济危机而发生的原因所在。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机独立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初便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政策措施,比如,通过大规模的“输血”政策,有效阻断货币信用危机与生产过程的联系,此时就有可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或深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2023-07-25 09:56:083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2023-07-25 09:56:577

什么是金融风暴?金融风暴是怎么样形成的?

  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中国的股市皆纷纷暴跌,跌幅大小不等,但都很惨烈。进出口贸易锐减,市场消费不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世界各国无不受其拖累,无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谁也不能耸耸肩膀双手一摊,仿佛与己无关,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见美国经济体制的弊端。那么造成此次危机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一、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二、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  三、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的金融危机积淀久,它启示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要一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办好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这也是化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之良策。  打得好辛苦啊!!!
2023-07-25 09:57:204

金融危机是什么意思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3.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4.更深层次 (1)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2)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 (3)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5.金融危机使生产停滞,消费减少,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有些企业缩减规模,有些企业倒闭,好多人下岗了.
2023-07-25 09:57:356

金融风暴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拜托各位了 3Q

核心提示 美国金融风暴席卷而来,中国经济无法独善其身。 一夜之间,金融海啸来袭,次贷危机的连锁效应彻底打破华尔街神话。 这场由美国房屋价格大跌、贷款和其它与房屋相关资产价值的损失引起的金融风暴,正气势汹汹席卷而来,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担忧,全球主要股市因此纷纷大跌。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偏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那么,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会把中国也拖下水吗?相关专家认为,此次金融风暴将从市场信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冲击一 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和美林公司被收购与始自去年的次贷危机一脉相承,在众多专家看来,这个事件仅是整个危机过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上也是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延续。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来理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张斌同时分析,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冲击二 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也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形势在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体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但这是由于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强劲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风暴袭来,国内需求更趋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弱势美元”下的出口,给美联储预留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张斌表示,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冲击三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具体到中国而言,郭田勇认为,影响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市场信心,美国出大问题的机构相继破产,给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以获得印证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传来的次日,正值A股结束中秋三天假日开市,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其表现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其中,工商银行跌9.95%,建设银行跌9.94%,中国银行跌9.17%。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击之下,沪深两市银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过9.0%,多达8家银行股跌停。而据昨日最新披露的信息,16日盘中跌停的招商银行截至昨日共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并且公司尚未对上述债券提取减值准备。 冲击四 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ly)北美版前执行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罗伯特道林(RobertDowling)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表达了他对持有大量美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基金的中国银行业的担心。 根据破产文件显示,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国内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再度被牵涉其中。据报道,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道林说,“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郭田勇说,“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展望 “华尔街”或将重组 曾经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行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一夜之间股票竟然缩水90%以上。一个在华尔街叱咤风云158年的金融企业,轰然坍塌。 未来还会怎样?美国的经济走向何处?中国该采取何种措施防御这场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这个时候,似乎谁也说不清楚。 就连专家们的看法这时候也会截然不同。有观点认为,这场金融风暴不仅重创美国,对全球经济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撼动。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不必过于悲观,这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 “金融危机将会重组华尔街” “本次金融危机将会重组华尔街。”昨日,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态度十分悲观。在电话的另一头,她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美国经济完了。”在她看来,这次的金融风暴将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正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形容的,美国现在面临的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很多权威学者都将这次的金融危机认定为二战以来美国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不仅如此,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继续恶化。”在左小蕾看来,“至少在未来两年内,全球经济将持续低靡。”目前,美国已陷入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运动,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 雷曼兄弟轰然坍塌,美国经济的黑夜似乎已经来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如果说前面是一个开胃小菜的话,雷曼的破产显然已经使得这场危机走到了纵深的阶段。” 甚至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也表示,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他不相信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创。
2023-07-25 09:57:492

美国的金融危机会给他们国家和我们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其直接影响来看: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们需要认识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美国是一个处于全球体系之下的有着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周期性很强,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  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从1992、1993年提出市场经济到现在更是只有15年历史。处于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资需求大。这是区别于美国经济接近10年一个周期的重点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启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
2023-07-25 09:58:021

美国为什么爆发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2023-07-25 09:58:091

什么是金融危机,什么原因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

2008 年,全球正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可以预见,危机的演变以及各国的应对将对全球金融、经济乃至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一)这场金融危机的成因,涉及美国的消费模式、金融监管政策、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以及美国和世界的经济结构等各方面因素,尽管各方的说法还不尽一致,但以下几点已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源头祸水。  次贷危机说到底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危机,而房地产泡沫的催生既和美国社会的“消费文化”有关,也和美国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和长期维持的宽松货币环境有直接关系。  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不但居民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近年来,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了70%的历史新高。从2001年末到2007年底的6年中,美国个人积累的债务更是达到过去40年的总和。可以说,美国政府和社会近年来一直是在债台高筑的危险状态下运行的。  美国人近年来不断增强的消费勇气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打开了货币闸门,试图人为改变经济运行的轨迹,遏止衰退。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又使银行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提取了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当经济开始周期性下滑,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利率提升,房价暴跌,泡沫也随之破灭,整个链条便出现断裂,首先是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  传统上,放贷银行应该把贷款记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并相应地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但是,美国的大批放贷机构却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而投资机构则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身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这样一来,提供次贷的银行变魔术般地销掉了账上的抵押贷款这类资产。表面上看,这是皆大欢喜的“金融炼金术”:购房者能以极低的首付款甚至零首付获得房产;提供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不必坐等贷款到期,通过打包出售债权方式便提前回笼了资金;提供资产证券化服务的金融中介可以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赚取服务费;由抵押贷款演变成的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又满足了市场上众多投资者的投资牟利需求……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调查,美国次贷总额为1.5万亿美元,但在其基础上发行了近2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进而衍生出超万亿美元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和数十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CDS)。  资产证券化所创造的金融衍生产品本来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效率的作用,但是,资产证券化一旦过度,就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使美国金融衍生品越变越复杂,金融市场也就变得越来越缺乏透明度,以至于最后没有人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是什么,也不知道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  在创新的旗号下,投机行为一波一波地被推向高峰,金融日益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的泡沫被“金融创新”越吹越大,似乎只要倒腾倒腾那些五花八门的证券,财源就可滚滚而来。通常,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起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就犹如空中楼阁,轰然坍塌下来。  三、美国金融监管机制滞后,致使“金融创新”犹如脱缰之马。  以负有维护美国经济整体稳定重责的美联储为例,它只负责监督商业银行,无权监管投资银行;而负责投资银行的监管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只是在2004年经过艰难谈判后才获得监管权的。这就使得像美国国际集团(AIG)这样涉及多领域的“巨无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根本无人监管的灰色地带,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金融创新”。  金融评级机制在此次危机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那么多金融机构的贷款出现了问题,它们发行的金融产品有那么多漏洞,金融评级机构居然“视而不见”,使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能够长期被评估为“优等”。一位在某评级机构的结构性金融产品部门工作的业内人士形象地说,什么都可以评级,我们甚至可以评估一头被结构化的母牛。这无异于在鼓励华尔街大施“金融炼金术”,肆无忌惮地四处“圈钱”。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而美国又无视一些国家多次提出的加强监管的建议,因此,整个国际层面也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在监管滞后的整体气氛下,金融机构的贪婪性迅速膨胀。  (二)此次金融风暴,本质上是美国模式市场经济治理思想的严重危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大卫·科兹指出,目前的美国金融风暴,是资本主义一种特殊制度形式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形式作用的结果。由于金融管制的解除,没有了国家的密切监管,资本主义的金融部门就会出现内在的不稳定。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新自由主义不仅仅只是美国经济政策的基础,也成为美国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工具。新自由主义虽然对治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的滞胀起到了一定的疗效,但它不是万能的。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一些学者称之为“完全不干预主义”,因其在里根时代勃兴,因此又称其为“里根主义”。而“金融大鳄”索罗斯把这种相信市场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理念称为“市场原教旨主义”。索罗斯在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表示,“(华尔街的危机)是我所说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这一放任市场和让其自动调节理论的结果。危机并非因为一些外来因素,也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是体制给自己造成了损失。它发生了内破裂。”  新自由主义的模式,突出强调“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对这个体系也形成了极大影响。包括会计制度、市场评级体系、风险控制程序,乃至金融政策,甚至市场适用的语言、计价货币等,统统采用的是美国规则,国际金融体系实际上成了美国金融体系。很显然,这不符合平等、公平、协商的国际原则,无视各国发展阶段、管理水平、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未来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与调整要想取得成果,就必然要触动这一思想基础。  (三)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金融风暴,必然会产生比以往更强烈的冲击。  首先,这个全球性的影响来自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主导下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但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元仍然是当今国际储备和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直到目前,美元在国际结算和全球各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领头羊”一出问题,必然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全球金融市场迅速陷于极度恐慌之中。  其次,金融全球化让世界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由于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今天世界各地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大笔“热钱”在全球各地迅速流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将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又占据着最为有利的地位。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一些金融机构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打包后,出售给了很多国家。正因为如此,发源于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最发达金融体系的金融风暴,才会造成史无前例的影响。  随着全球金融动荡的加剧,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性短缺、股市大跌、汇率震荡、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现象,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  金融风暴首先重创了美国的银行体系,粉碎了这个“世界最完备体系”的神话。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美国有大量的州立银行与中小银行。这些银行在过去几年内投资了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金融产品以及其他证券化产品。次贷危机爆发后,它们出现了大面积的资产减记与亏损。这些中小银行抵御危机的能力很差,也很难得到美国政府的救助,因此在未来破产倒闭的概率很高。  在世界范围内,欧洲银行业受殃及最深,因为欧洲银行过分依赖于短期借贷市场,而不是通常的客户储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很难独善其身。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资金从新兴市场经济体撤离,一些自身经济结构比较脆弱、对外资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正面临严峻考验。  最令人担忧的是,全球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要传导至实体经济领域,拖累甚至阻滞全球经济增长。目前,美国房地产投资已经持续缩减。而在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价格交替下挫的负向财富效应的拖累下,美国居民消费日益疲软。由于自身股价下跌,美国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均有所下降。而由于能够提供的抵押品价值下跌,美国企业能够获得的银行信贷数量也大幅下降。美国经济在2009年陷入衰退几乎已成定局。欧元区经济、日本经济等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2009年的增长前景也不容乐观。  由于美国经济占全球比重近30%,其进口占世界贸易的15%,美国经济衰退将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进而影响一些外贸依存度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而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严重影响,很有可能带来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形成经济复苏的新障碍。大规模救市措施,也会使本来就有巨大财政赤字的美国政府雪上加霜,一旦出现大肆发行债券、印发钞票,势必会导致美元信用下跌,并推高全球通胀率。  规模空前的金融风暴是对世界各国经济治理能力的考验,是对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的诚意与决心的考验。目前,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着这场危机的走势,关注着全球各国的应对举措及其所产生的效应。
2023-07-25 09:58:311

本人不懂经济,请问此次金融危机是怎么形成的,与98年那次有何不同,并且如何波及各行业?

引起这次全球金融风暴的最初原因是次级贷危机,这次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是由华尔街的部分投资者在幕后操控的,政府救市首先受益的就是这些人。所以美国第一次的救市行动才会没通过,后面才在布什政府的干预下才通过的。 次贷问题及所引发的支付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而全球失衡达到无法维系的程度是本轮房价下跌及经济步入下行周期的更深层次原因。全球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自2001年持续增长,而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最终造成信贷损失。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美国政府本次救市规模是1929年以来最大,主要采用四种方法:1直接注资;2回购和担保次贷产品;3美联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4通过货币互换向全球提供美元流动性。然而,救助措施短期内可能使市场恐慌状况有所改善,但很难改变美国经济下降的周期。 1.产生的原因是:美国的次级贷风波引起的,次级贷产生的原因和爆发时间,及产生的影响你可以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6938.htm 2.产生的影响: 1)。对美国的影响有:A失业率比例大幅度上升,这个从那破产的公司就可以看到。B有些付不起贷款的,房子会被拍卖抵债,导致无家可归。C消费能力降低,全国经济会受重挫,人民收入就会降低,生活质量会相对下降。D各国对美元的信用度下降,投资者的信心下挫也会影响到美国经济的成长。 2)。对中国的影响有如下: 影响一◆◆ 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影响二◆◆ 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影响三◆◆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影响四◆◆ 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2023-07-25 09:58:424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经理连杰表示,在中国目前自主动力并不充分的环境下,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在产业升级和行业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出更强有力的企业。另一个层面,刚性的内需支持的行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现在内需增长并不快,但是这种增长基本是刚性的,不会突然变成负增长,比如农业、快速消费品,这些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扩展资料: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极大得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经济,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金融学术语)
2023-07-25 09:58:552

美国次贷危机是怎么回事?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应该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而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有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用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不亏还赚。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办不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美国次房危机的苗头,其实早在2006年底就开始了。只不过,从苗头发生、问题累计到危机确认,特别是到贝尔斯登、美林证券、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外宣布数以百亿美元的次贷危机损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现在看来,由于次贷危机的涉及面广、原因复杂、作用机制特殊,持续的时间会较长,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大。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因。 首先,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我们知道,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大家知道,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第三、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 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在美国,有的经济学家将这些问题定义为"说谎人的贷款",而在这些交易中,银行和金融充当了“不傻的傻瓜”的角色。按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的话说,"人们可以不付任何定金和头款、甚至在实际上没有钱的情况下买房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这"是我们住房市场中有过的最坏的泡沫,也是我们需要清理的最坏的泡沫" 。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又一次信用危机,而从金融信用和信任角度来看,它被有的经济学者视为“美国可能面临过去76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冲击”。消除这场危机,因而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2023-07-25 09:59:224

为什么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会影响全球?

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与美国有经济往来 就说中国,根据美国财政部统计,中国外汇储备有1.8万亿美元,其中有6000多个亿美元用来买了美国国债,3000多个亿美元购买美国“两房”(房地美+房利美)债券 ——此资料来自08.10.9《环球时报》头版 也就是说中国将自己外汇储备中的一半都投入到了美国,现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了,从07-08年先后在美国华尔街有13家银行破产倒闭,股票从150美元/股,下跌到10-15美元/股,中国拿出一半身家投资他们金融机构,你说怎么能没影响呢?不但影响了,还影响大了 还有,除了中央财政受影响,就连全国、全世界的企业和商铺也都受到影响,不是早就有一句话叫“美国打个喷嚏,全世界抖三抖”么 举个例子:再过两个月不是就过圣诞节了么,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在美国市场上有90%的玩具和圣诞礼物都是中国制造。而现在美国经济一下子变成这样,美国“白领”们也都纷纷失业,谁还有心情过圣诞节啊。因此,今年美国在中国的玩具、圣诞礼物、圣诞树订单比往年减少了70-80%,也更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经济收入 更何况,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产品不单单只有玩具,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中美关系,也可以说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可以用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我们不要以为美国倒霉了,就开心,它倒霉了,我们一样不好受
2023-07-25 09:59:411

美国金融危机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 事实上,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但接踵而来的是: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的同时却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 如果说上述种种现象只是矛盾的集中爆发,那么问题的根源则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但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以雷曼兄弟为例,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1/3的股票,并且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而较少地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不幸的是,我国也同样也存在若干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病因”,这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 首先,虽然我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鉴于我国特殊国情,我们也许无法解决政府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问题,但一定要继续加强国有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化程度,切实防止金融机构的过激行为,如过度放宽信贷标准和涉水国际投机活动等。 第二,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它能够发挥活跃交易、转移风险的功能,也能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因此,金融衍生品一定要在监管能力的范围之内适时推出,切莫使其沦为投机客兴风作浪的工具。 第三,货币政策要兼顾资产价格波动。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央行往往为了稳定预期而表示坚决执行某项政策,如反通胀等,但是货币政策的“偏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股市和房市价格的剧烈波动。上世纪末的日本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当下的美国金融危机,都是资产价格泡沫急剧破裂惹的祸。因此,货币政策应兼顾资产价格波动,政府更要多管齐下消除不稳定产生的制度根源。[编辑本段]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众所周知,最近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从这一次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我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受到了什么影响?对我们而言,中国企业到底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 10月14日,一大把网站特别策划《观天下》活动第一期——“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以上问题与业内专家进行了探讨。 首先,对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侯玉成表示,美国本次金融动荡最终转化成危机,是由价格泡沫所引起,价格泡沫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美国将问题转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过渡膨胀,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近年,美国的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导致经济发展较快,但其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是以价格不断上涨来支撑它整体总的经济发展局面。正是因为这一点细微差别,导致一旦某个领域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个价格体系崩盘。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施慧洪博士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国的金融机制,即信用衍生产品,普通的债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预期的,衍生化后,本金变化了,利率也变化了。如利率可以与汇率挂钩,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挂钩,这样就使风险更加扩大化。尤其是期货,利率一高,亏损的数字就成了天文数字,这使整个经济分为两极,一方是巨大的盈利,一方是巨大的亏损,经济体系就无法平衡。 面对这种局面,目前各国政府都在尽力挽回金融危机局面,但究竟有多大效果?侯玉成表示,包括现在欧洲、美国所有的注资,包括成立各类基金的目的主要是让市场稳定,整体在根上并没有做实质性的动作,目的就是各国央行联合起来,给市场信心,先让金融系统稳定,让实体经济正常运营。 谈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目前的影响,侯玉成认为,其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经理连杰表示,在中国目前自主动力并不充分的环境下,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在产业升级和行业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出更强有力的企业。另一个层面,刚性的内需支持的行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现在内需增长并不快,但是这种增长基本是刚性的,不会突然变成负增长,比如农业、快速消费品,这些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侯玉成认为,在目前经济局面下,可以在稳定或者尽可能减少出口影响基础上加强对内需的关注,从近期召开的党代会可以发现,内需的启动,或者内需的制造,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大的经济政策方向。而对于农业甚至与农相关的整体领域,可能是我国未来加强内需发展的一个点。下一步我国很可能在科学、技术行业给予适当扶持和推动,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试图从这个领域制造出新的消费热点。 对于什么样的行业在这次危机中能够很好的发展,企业如何在这次危机中全身而退?各位专家对中小企业提出建议: 侯玉成:中小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变和提高。今年乃至未来,靠过去单纯的密集性、低成本生产模式会逐步遇到发展瓶颈,这需要未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必须要准备,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业技术需要进行提高和准备。第二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一些经济和金融领域熟悉的人才,做一个必要的配备。 连杰:谈到中小企业发展有一点要提出,就是中国金融环境。在中国金融环境整体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下,金融行业是有机会的,金融行业将来也会产生很多种小企业,有可能也会生活的很好。投资公司选企业,在实务中考虑几个因素,第一是行业空间,即使排名第一,但行业中只有一百万的生长空间,是不考虑的;第二是行业壁垒,这是限制竞争的因素,设计壁垒让后者无法追赶,甚至不能轻易进入这个领域竞争,这就很有价值了。 对于中小企业转型的问题,施慧洪认为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第二方面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应政策,否则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起来非常被动。而侯玉成认为,中小企业一定要从自身发展着手,不能把发展希望完全寄托在国家身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企业优胜劣汰是正常现象。 最后,三位专家谈到我国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何时突围时,表示:目前局面下,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包括非洲市场、欧洲市场,甚至亚洲市场,通过危机的锻炼,来提高与国际企业的竞争能力,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等,不断提升自我实力,前进的步伐不能停止,机会终究会到来。[编辑本段]全球应对金融危机 近日,欧盟出台一项总额达2000亿欧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内含扩大公共开支、减税和降息等提振实体经济的三大举措。 这只是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应对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出台诸多刺激经济政策中的一项。11月份,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应对目标也从之前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转向拯救实体经济,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援。 “紧锣密鼓”各国力保实体经济 11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继日本承认其经济经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陷入衰退后,欧元区已进入其诞生以来的首个衰退期,而美国多项经济指标的恶化程度创30年之最,也正在衰退的边缘,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慢已成事实。 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亚太地区,最近一个月里,为应对金融危机,全球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相继出台。这些救市措施是继拯救虚拟经济后,各国针对实体经济采取的又一轮的救助措施。 10月30日,日本政府公布一揽子总额26.9万亿日元(约合273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防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进一步负面冲击;11月2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投入8000亿美元,用于解冻消费信贷市场、住房抵押信贷以及小企业信贷市场…… “从11月份全球的救助措施看,当前各国对危机的救治已从注入流动性、改善金融机构偿付能力等阶段,进入到刺激经济的第三个阶段。”中金公司金融专家黄海洲认为,第三阶段的救治措施,都是从鼓励投资消费、拉动就业等刺激经济的层面出发,以防止实体经济崩盘。 “在危机爆发之初各国针对金融市场采取的救助措施只能‘救急"和‘治标",但不能‘治本"。”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孙杰说,“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难以估计,各国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出台更具体的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说是应时之举。” 应对危机中国调控雷厉风行 国际金融危机在向全球实体经济不断蔓延的过程中,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所受影响也日益加深。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今年GDP增速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9%。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近日坦承,11月份国内一些经济指标更出现了加速下滑的态势。 “为抑制经济增长过速下滑的态势,我们必须采取力度比较大、效果比较显著的措施。”张平说。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1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雷厉风行、密集出台了大手笔的调控“重拳”,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的旋风行动,向外界发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力保增长的强烈信号。 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轻纺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各界人士表示,如此大手笔、高效率的举措,既是对中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挑战所作出的回应,也是加强国际合作、确保世界经济增长的具体行动。 国际社会也给予了积极评价。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认为,中国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促进计划“非同凡响”,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东亚经济和世界经济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加强合作全球共度时艰 各国领导者意识到,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共同应对。在各大经济体相继出台措施刺激经济、稳定市场的同时,全球加强了合作,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已逐渐成为各国共识,一系列为应对危机,寻求对话和合作的会议相继召开: 11月8日,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2008年年会在巴西圣保罗开幕;11月15日,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华盛顿召开;11月22日至2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 20国集团金融峰会在宣言中再次强调了“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的重要性。会议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与会各方就下一步应对金融危机行动达成了协议,20国集团领导人承诺将共同行动,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全球宏观经济挑战。 APEC会议针对金融危机专门发表一份联合声明,承诺密切合作,进一步采取全面、协调的行动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的经济及金融行动,力求在18个月内战胜金融危机。 “这些会议均强调,全球要加强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张明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危机对经济的打击是全球性的,而救治危机也需要全球的手段。
2023-07-25 10:00:034

为什么美国会爆发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2023-07-25 10:00:361

金融危机问题?

  您好,  上海就业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僧多粥少  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渐渐蔓延至上海的就业市场。记者昨天获悉,上海职场已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目前,企业方对猎头的需求意愿比平日锐减8成,房地产业甚至出现了所有的职位几乎不再招聘的情况。受此影响,上海的白领们开始因担忧自己的“饭碗”而焦虑度日。  记者昨天登陆沪上知名网站———篱笆论坛时发现,在其职场板块里,不少网友都在抱怨失业或者担心被“炒鱿鱼”。一位在软件公司任职三年有余的网友说,刚刚收到了辞退通知,公司整个在上海的部门都解散了,“我做事一向很认真的,多次得到领导的褒奖,每年薪水涨幅也是最高的。有什么用?一场空!”  失业的危机,也使得职位明明很“牢靠”的白领们产生焦虑情绪。在外资银行上班的胡小姐告诉记者,虽然老板天天说中国区不动,可是大家还是提心吊胆。她说,同事们都在暗自寻找下家,却发现一向流动性很大的金融机构都关起了大门,“别说没猎头找我了,连简历也投不出去。”  白领们的焦虑并非无因。根据调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已经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9月和10月企业提供的岗位不到去年同期的九成。某猎头公司透露,现在,上海职场对猎头的需求意愿已不及以往的20%。如金融业、汽车业、广告业等受影响较严重的行业,招聘需求都大幅度减少。最严峻的是房地产行业,几乎所有职位都停止了招聘。  从全国范围来看,9月全国总职位需求数为与8月相比,已经锐减14000个左右,约占目前在线招聘职位数量的1.3%。在主要招聘市场中,只有不到50%的公司计划在未来3个月招聘高级职员。对此,专家建议求职者要谨慎对待跳槽和择业。越是金融危机核心的行业,工作的稳定性越差。求职者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多参加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以上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希望对您有帮助,也祝您在上海愉快!
2023-07-25 10:00:473

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转的迹象,最终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进程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所造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一) 对全球范围内收入再分配的影响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应在于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降低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 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在社会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速膨胀,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加速流转越来越表现为追逐超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庞大的投机性交易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虚拟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经过各种加工以及粉饰过的“风险”,这些交易并不是以合理的条件融通和配置资金,而是围绕着货币和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当事者的哪一方承担或盈利的归属。 资本市场的运行是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由心理预期的支撑而自我实现的,在金融创新的杠杆放大作用下,人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向往超出了对于风险的评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一旦外在扰动引起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逆转,高台跳水式的资产价格暴跌不可避免,出现一轮又一轮“剪羊毛”似的财富再分配。 而在这种再分配过程中,一种比较悲惨的情况是富人对穷人的侵占, 富国对穷国的伤害。鉴于一国内部收入的再分配受制于国家主权、经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强约束,我们这里主要讨论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家间的收入再分配。此次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是此次危机所造成的损害并不是由美国自身独自承担的,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分散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转嫁了危机所导致的损害。 这种收入再分配的机制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美国通过大量输出美元获得了巨大的铸币税收益,这种收益与付出的成本间的比例随着危机的爆发和美元贬值会得到放大;另一方面,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或者个人通过购买美国金融产品,间接承担了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全球资本管制放松,世界经济虚拟化进程加速发展,虚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收入和利润国际间不平衡再分配的程度。
2023-07-25 10:01:012

金融危机是什么时候有的?

金融危机主要是指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拓展资料: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极大得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经济,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百度百科链接:美国金融危机
2023-07-25 10:01:303

此次金融危机是什么引起的又将再来怎样的影响

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 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冲击一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和美林公司被收购与始自去年的次贷危机一脉相承,在众多专家看来,这个事件仅是整个危机过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上也是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延续。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来理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张斌同时分析,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冲击二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 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也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形势在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体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但这是由于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强劲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风暴袭来,国内需求更趋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弱势美元”下的出口,给美联储预留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张斌表示,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冲击三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具体到中国而言,郭田勇认为,影响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市场信心,美国出大问题的机构相继破产,给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可以获得印证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传来的次日,正值A股结束中秋三天假日开市,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其表现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其中,工商银行跌9.95%,建设银行跌9.94%,中国银行跌9.17%。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击之下,沪深两市银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过 9.0%,多达8家银行股跌停。而据昨日最新披露的信息,16日盘中跌停的招商银行截至昨日共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 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并且公司尚未对上述债券提取减值准备。冲击四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ly)北美版前执行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罗伯特道林(RobertDowling)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表达了他对持有大量美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基金的中国银行业的担心。根据破产文件显示,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国内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再度被牵涉其中。据报道,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道林说,“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郭田勇说,“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爆发数月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中国经济是否能“独善其身”?中国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这场危机?来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众多国内外官员、学者共同把脉次贷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次贷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2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正在恶化,表现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在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的信心受挫等方面。“我们正经历着美国,也是西方国家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言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现在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期待中国经济能独善其身是不现实的。”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认为。不过,谢伏瞻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在整个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它在分享全球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会受到全球危机的影响。”史蒂芬·罗奇说。“这种影响可能会从贸易和资本两个方面产生。”中国的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市场,美国经济下降,尤其是当消费出现下滑,对中国的出口显然会有一定影响;而资本面上将出现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以致近期流入中国的资本反而会增多的可能———更多的资金意味着更多的流动性,同时也意味着更容易产生投资过快增长的风险。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把中国更加彻底地推置到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的十字路口,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也给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增加了新的困难。“当世界经济面对危机的时候,好的药方能够迅速摆脱危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认为,当前怎样定义全球出现的通胀?结构调整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如何看待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与流动性过剩?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谢伏瞻指出,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短期政策来看,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从长期政策来看,是要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我们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保持经济长期增长重要任务的同时,要及时注意观察世界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对我们的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樊纲认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进而指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在宏观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关注创造就业的问题。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一)直接影响:比较有限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 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二)间接影响:不可低估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 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 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3、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4、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方面,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中国趋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近几年,在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偏多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我国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自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采取了减息等货币政策措施。1月22日、1月30日和3月18日,美联储分别宣布,降低联邦基金利率75个、50个和75个基点,减息幅度非常大。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形成了倒挂。如果中美货币政策继续反向而行,扩大的利差将增大热钱流入的动力,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弱势美元政策在不断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的同时,会直接影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 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新的压力。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从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 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近期,发端于美国并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也引发了各界对危机的评估与推测。国内学者尤为关注此次危机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等问题。在9月下旬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08年第三季度)”上,多位经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就以上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有认清危机,才能应对危机,专家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与发展趋势。林岗(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美国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它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呢?这一点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消费倾向肯定会下降, 对我们的出口需求会减少,这会影响我国的出口,但我觉得这个也没什么。我们应该把目标更多地转向国内,拉动国内市场,不必过分依赖国外需求。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关于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有人说是1929年之后最严重、最大的危机,影响到了全球。我个人认为虽然很严重,但对严重程度的估计似乎还是放大了一点。它真实的影响是在金融领域本身,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美国几家大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了,我把这看做是一次重组。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调整的方法,不一定是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发生后最严重的问题是失业,这会带来很大的危机。这件事给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敲了一个警钟。美国发展到今天出现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美国社会调整的一个过程,它像发高烧一样,不能说美国经济现在整体都不行了,美国还是很强大的经济实体。大家都说金融是核心,金融作用很大,把金融的地位看得很高。我不赞成过分重视金融而轻视其他,我认为还是实体经济在先,应该把实体经济、真正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我完全有信心,增长10年、20年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中国还不发达,还需要发展,因此投资会大量上升,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李扬(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我认为目前的危机还在金融领域,实体经济还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冲击。当前的问题固然表现在金融领域,但解决方案还是在实体经济。要想使目前这种形势稳定下来,首先要稳定实体经济。金融危机还在展开。我谈几点看法:1、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有过度发展、自我服务的倾向。很多理财产品纯粹是生造的。我不是说不搞金融创新,而是金融创新一定要密切联系实体经济。2、最近几年债券市场规模很大,与企业相关、居民相关的债券不够发达,与金融机构相关的债券则大大膨胀,可就是到不了实体经济中去。今后需要思考,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应保持怎样的关系?3、关于金融业发展市场化的问题。这次危机告诉我们,迅速市场化可能是有问题的。次贷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新自由主义就是主张完全市场化、放松管制等。中国这次幸免于难,上次亚洲金融危机也幸免于难,这与我们谨慎的市场化有关。此外, 金融业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公共行业,因此在金融业完全推行市场原则可能不是最好的模式,应当给政策性金融保留一些地方。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在我看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金融在现代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的资源都在越来越金融化,如果不把握这种趋势,总想慢慢回到实体经济,那是很危险的。首先,目前的资源已经很金融化了,你不做金融别人要做,因此必须了解它;其次,财富也很金融化了;第三,经济的增长无论是增量资源还是存量资源,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金融体系的配置。增量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传统商业银行,存量资源的再配置和优化则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源配置来完成的,如果不注重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经济增长就会非常缓慢,质量和效率也差。所以,不能因为风险来临了,我们就怀疑金融。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灾难,但是新的金融模式一定会从中产生。金融体系有一种功能就是帮助全社会来分散风险。没有这种机制,经济增长会很麻烦,经济发展会没有效率。现代金融体系通过各种产品的设计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创造了财富的增长模式。人们一般都认为金融体系没有财富创造功能,只有资源配置功能、媒介功能,这是不对的。事实上,金融具有财富创造的功能。马君潞(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此次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没有那么严重的直接影响。由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所引发的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则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影响。因为,前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模式,一是靠投资,二是靠出口,这意味着我们跟世界经济的波动性是高度一致的,国际金融动荡会引起国内经济的调整。我们不能就金融论金融,它一定跟实体经济有关,一定会影响实体经济。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应该在实体经济领域,搞好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水平的升级, 等等。另外,我国的中小企业现在十分困难,尤其是在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产品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出口市场不好的时候,应如何来加以调整?我认为综合配套改革很重要。雷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从美国次贷危机到现在,只是在金融领域出现了问题。在金融领域当中,也只是投行出现了严重问题。美国IT行业是在投资银行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当新技术革命放缓以后,投行在供给方面不能有太大作为的情况下,便承担了房地产的金融支撑,而美国的房地产需求很难向世界其他市场转移。从这一点来讲,美国的投资银行肯定会出现向商业银行的回归,但不是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从金融学的角度来说,只有当证券市场充分发展,有充分的准备手段,有充分的衍生工具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商业银行或是货币市场无风险利率的存在。叶永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不少人认为现在是衍生金融工具搞多了、搞快了,我不这样认为。美国的金融市场是充分发展的,这个市场我们还没有,还不如别人,对这个市场我们也不够熟悉。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由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的,其实价格信号也是一种风险信号,而金融衍生工具能够锁定未来的价格。我认为,金融市场建设得越快,这个国家就越安全;越是关起门来,就越不安全。此外,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在我们只是微观的监管体系,只是事后的监管体系。金融监管体系要从微观到宏观、从金融机构到企业到政府到个人构成一个整体体系。
2023-07-25 10:01:593

到底华尔街金融风暴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影响那么多国家的经济,对中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啊

华尔街金融风暴:http://baike.baidu.com/view/1873249.htm(这有详细的解释,就省得我多说了)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与美国有经济往来 就说中国,根据美国财政部统计,中国外汇储备有1.8万亿美元,其中有6000多个亿美元用来买了美国国债,3000多个亿美元购买美国“两房”(房地美+房利美)债券 ——此资料来自08.10.9《环球时报》头版 也就是说中国将自己外汇储备中的一半都投入到了美国,现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了,从07-08年先后在美国华尔街有13家银行破产倒闭,股票从150美元/股,下跌到10-15美元/股,中国拿出一半身家投资他们金融机构,你说怎么能没影响呢?不但影响了,还影响大了 还有,除了中央财政受影响,就连全国、全世界的企业和商铺也都受到影响,不是早就有一句话叫“美国打个喷嚏,全世界抖三抖”么 举个例子:再过两个月不是就过圣诞节了么,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在美国市场上有90%的玩具和圣诞礼物都是中国制造。而现在美国经济一下子变成这样,美国“白领”们也都纷纷失业,谁还有心情过圣诞节啊。因此,今年美国在中国的玩具、圣诞礼物、圣诞树订单比往年减少了70-80%,也更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经济收入 更何况,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产品不单单只有玩具,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中美关系,也可以说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可以用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我们不要以为美国倒霉了,就开心,它倒霉了,我们一样不好受
2023-07-25 10:02:093

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引起全球金融危机?

嗯,通俗的讲,那就从房产泡沫讲起吧~!首先,如果楼主有一点经济学基础的话呢,应该知道国家一般均衡的时候储蓄与投资总量是大致相等的,但是在2004-2006年美国的储蓄率竟然是负的~说明,美国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即便是穷人,也不储蓄,而是借钱花。房产也是这样的,许多银行贷款给那些穷人,他们最终还不起贷款的概率很大。于是,银行面对比较大的风险,就要提高利率。这种贷款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于是,面对火热的房产,穷人们都选择了去银行贷款来买房子。因为,房子不断的在涨价,即便将来还不起的话,也可以把房子卖掉,银行也是这样想的,即便是还不起的话,将来也可以把房子卖掉,也不会亏。于是大量的“穷人”来买房子,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根据简单的供求理论,房子必然会涨价,于是反过来继续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热。于是,更多的人来贷款,买房,银行收取更高的利率,房产市场继续火爆。。。这样的一个循环导致了房子的价格远远高于其本身所有的价值,就像1000万一朵的玫瑰花一样。因此,房产泡沫形成。反观银行方面,他所贷出去的钱风险极大,于是银行就把这部分的业务打包卖给其他的金融机构,要其他金融机构为其担保,并支付给大量的利润;于是,在诸多金融机构中的风险传导形成,当然并专指美国的金融机构。美国的金融机构将次贷业务打包卖给欧洲,卖给亚洲,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种风险的传导是全球性的。之后呢,就是房产泡沫破灭,房子价格一叠再跌。于是许多买房子的穷人还不起贷款,就将房子给银行来拍卖;而房子的价格已经远远比不上当初贷款额了。于是银行相当于用1000万买了一朵玫瑰,估计这朵玫瑰可以涨到1200万,但是目前这朵玫瑰已经跌到正常价格6块一朵了。显然,银行因此损失了大量的资产,而银行曾将次贷业务打包卖给担保方,于是担保方也要承担大量的债务。。如此循环。。导致了全球几乎所有的主要金融机构大量负债。危机形成。反观美国方,金融市场的崩溃,导致了一些金融产品,证券啊,股票之类贬值,股票型基金净值缩水35%。而且,在美国,许多员工的福利待遇都是与公司股票挂钩的~显而易见,就赚的少了呗。~钱少了,就不能再过度消费了。因为美国的GDP主要靠消费来拉动~消费少了,购买的产品少了,企业赚的少了,自然要裁员了~于是美国也大量失业。同理,美国赚的少了,消费其他国家的产品也少了啊,比如中国。而我国的GDP呢主要靠出口来拉动的。而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美国和欧洲要占45%左右。(还有,人民币汇率的提高给出口型企业雪上加霜)于是,沿海地区出口型企业大量裁员,因为出口的东西不好卖了呗(珠三角地区明显)。返回那个循环,沿海地区出口型企业裁员,人们赚的少了,于是买的东西少了,企业利润降低,就会进一步裁员,这是一个成倍的放大,放大多少取决于我们的边际消费比率。而且新出台的劳动法也是来的不是时候,使企业的劳动成本增加,本来企业状况就不好,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就更要裁员了,而且当前许多企业采取了变相裁员的方案来进一步降低裁员成本。不过,最近最低工资标准降低了,也许企业会好受一点吧。这就是整个经济危机一个通俗的描述,具体细节部分我没有太多讲,呵呵~希望能帮楼主解惑。如果还有疑问呢,还可以联系的哦!
2023-07-25 10:02:212

美国历次金融危机时间

  1792年一次大恐慌:联邦政府在6500万美元的国债之外承受1800万美元来自于其他州政府革命战争所遗留的债务,投资政客觊觎这些公债,其中包括纽约政商关系密切的生意人William Duer,当时Duer密谋在纽约成立1家银行,试图压低纽约银行(Bank degree360" key="A01703">储贷危机,但泡沫迅速破灭。财政部长汉密尔顿采取大胆的解决方法,从银行借款买问题债券,藉此支撑市场价格。  1907年一次大恐慌:部分银行和信托公司给锁定某家铜产商股票的投机客,因为计划失败,这些金融机构出现挤兑潮,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信心缺失严重,银行大亨J.P.Morgan召集纽约银行业者彻夜讨论,并说服他们集资供存款户提款,藉此提升民众信心。  1933年一次大萧条:即史上最著名的股市大崩盘后四年,总统罗斯福和国会成立住宅屋主贷款公司,从银行接受不良贷款,再以较低的15年固定利率再次融资给100万屋主,这些屋主多数因为股市崩盘而无法支付房贷。  1986-1995年储贷危机:因为存款公司大举扩张至商业不动产放款市场,3234家存贷公司垮了一半,美国政府成立RTC清楚不良资产,花费1240亿美元。  2008年9月世界金融风暴惊涛骇浪:今年的就不多说了,因由是明摆着的,发展过快、泡沫过多、布局不稳、灾害风险预警体制不强、后期抗风险能力太弱、风险过后恢复能力未知,过快的发展烧红了人的眼睛,人们过多的美化了这个经济世界的体制和能力,忘记了有利润就有风险的自然法则。从今年开始出现经济不稳定现象之后以美国的次级债为导火索,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惨哪!哥们我的股票严重缩水,200万的股票剩得二十万不到,我快哭死了)
2023-07-25 10:02:386

华尔街金融风暴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美国的泡沫经济的危害性有哪些?

华尔街金融风暴是由于美国过分的市场自由投机造成的,垄断利益集团向民众推销“透支式消费模式”和市场价格自由的客观必然性,金融资本集团操控房地产商把民众都变成“银行的房奴”!“透支式消费模式”导致房地产和汽车等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而劳动者都提前透支了未来20-30年劳动报酬。经济发展的GDP被房地产、汽车等消费泡沫拉高,居民收入被泡沫经济虚构。当劳动者的预期收入不足以支付日益上涨的物价和归还房贷时,整个房地产、汽车、金融等产业链崩溃,引发金融与经济危机。当我们在赞美美国的社会诚信制度和免费提前消费时,世界人民为美国人的奢侈堕落埋单!美国政府大量向世界销售国债!由此堆积了美国的财富泡沫和虚荣!美国的透支式消费模式在欧洲和世界上广为传播,由此导致了此次“华尔街金融风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危害。而中国房地产市场、汽车消费、金融领域等部分的存在“透支式消费”模式而埋下经济安全隐患。一些人为了掩盖房地产泡沫对金融和经济危害,竭力鼓吹对房地产救市,这种企图为开发商继续投机获取暴利进行辩护的做法必须给以严厉的批评、揭露!现在是我们反思经济改革中少数西化经济学家误导政府决策的时候了!若不是如此,我们就是对人民不负责、对历史犯错误!表面上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问题,但房地产泡沫伴随的是“透支式消费模式”的泡沫经济。泡沫经济背景下,虚高的收入增长数据导致人们的消费能力被高估,石油、能源、矿产价格被不断拉高,造成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国际高昂的石油、能源、矿产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在我国一些利益集团左右,或者简单的以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为参考的经济学家鼓吹市场化和国际接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不断的低价从农民那里征用土地,然后高处征地价几十倍、几百倍的价格出卖给开发商等换取财政收益;一些煤炭、矿产资源价格被不断提高倒卖。地方政府“倒卖”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等换取财政收益和政绩,而农民失去土地、全体民众为高物价承受巨大压力!由此,我们看出所谓的煤炭、土地、矿产等能源性价格为什么上涨了,不是国际接轨,而是地方政府和商人联合操控获取暴利的结果。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为冬季供热价格问题争论不休,甚至一些人把问题归结过价格市场管制导致供热企业亏损等。这种简单的把供热矛盾归结为价格管制是很愚蠢的片面之见!供热价格上涨的根源是煤炭价格上涨太快,为什么我们不去追问煤炭价格上涨的根源呢?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煤炭、矿产等价格上涨归纳为市场竞争的结果,这就错了!正如开发商和利益集团左右经济学家一直鼓吹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因而房价上涨是客观必然。结果现在房地产市场面临困境,开发商为了利益不愿降价。此时那种市场刚性需求论的经济学家应当站出来接受民众的“耳光”!煤炭、矿产等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根源也是和房地产价格一样,纯粹是地方政府和商人联合投机获取暴利的问题!如果不依法消除煤炭、矿产领域的暴利,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华尔街经济危机会在能源领域重演!通过对能源价格和华尔街经济危机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根源是源于垄断利益集团的过分投机行为。而市场自由竞争理论是掩盖垄断利益集团过分投机、欺诈民众的“华丽外衣”!为了公平正义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煤炭、矿产等能源价格必须坚持反暴利!否则,我们的供热、供水、供电等价格上涨势头不减,通货膨胀压力始终难以消除!利益集团和其作用的少数专家鼓吹石油、矿产等能源性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借口就是“市场自由”原则。但仅仅依此作为证据难以服众。“华尔街”危机已经让全世界看到了市场自由放任的惨痛结果。国际石油、矿产价格过快上涨的根源在于垄断利益集团的市场投机、欺诈暴利行为。如果我们简单的把石油、矿产等能源价格上涨解释为需求旺盛这是幼稚的草率行为。金融垄断利益集团和职能垄断资本价格联合操作把石油、矿产等价格不断推升,进而造成世界范围内虚假的供需矛盾。但“华尔街”经济危机揭穿了这个谎言。因此,石油、矿产等能源价格不能简单的任由市场投机行为决定,应当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打击市场投机、欺诈暴利的市场秩序规范法律制度。直接的干预市场价格的作法容易落下行政干预市场的口实,但通过法律手段控制经营暴利可以“间接”的稳定商品价格。石油、矿产等能源性产品的垄断经营成为国际惯例。少数人把石油企业的亏损归结为价格管制没有与世界接轨,这种简单的以欧美能源价格水平为参照的做法是不顾国内民众死活的机械论。简单的依据国际市场价格把石油等能源价格放开容易,但是国际收入差距悬殊导致低收入的中国居民承担相差十倍的国际能源价格,这好比杀鸡取卵、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固然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可以暂时遏制个人消费者需求。但是能源价格等全面上涨不仅仅是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日常消费,还造成以能源作为原材料的工业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由此形成二次商品价格上涨,最终居民因能源价格上涨承担了20倍于欧美国家居民的生活负担。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向居民征收“人头税”或抢劫民众的财富!
2023-07-25 1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