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论外几
-
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无甚演技,但这并不妨碍他扮演许多角色,这位相貌英俊的年轻人至今已扮演了下列角色:梦想者、高谈阔论者、公司里的稳重者、公众演讲者、作秀的CEO、时尚媒体追逐对象。 现在,人们关注的是,他会不会即将有一个新的角色:如果近来一则传言属实,百度将在纳斯达克上市,李彦宏将成为上市公司CEO。当然,这样的传言倒并非完全是道听途说,据说百度公司内部已经给予职工认购股权书。而尽管没有肯定,但百度方对于上市的报道倒也从没否认。 “参照”美国公司长大 李彦宏今年36岁,他能面对上千人的演说毫不怯场,但对他外貌英俊的夸奖却让他腼腆。 作为一位科研出身的企业家,他正在与工作中的众多不如意之处做斗争。但他很愿意承认,他一直寻求将美国的硅谷创业模式移植到中国。这种模式在美国已有30年历史,但在中国仅有几年。 实际上,百度一直是“参照”美国公司长大。不仅公司文化,更在于它的经营模式。这和李彦宏8年的美国生活背景关系密切。当然,百度这一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在于,“对于获取风险投资而言,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李彦宏说,对于风险投资商,所有的计划还不如你对他们指着一个在纳斯达克表现良好的美国公司说:“看,我就要做这样的模式。” 实际上,在2000年1月,李彦宏和他的同伴徐勇就这样获得了一笔一期固定投资120万的风险投资回国创业。当然,接下来他们也并没有让投资者们失望。 哪怕一开始百度还在亏损的时候,它已经把国内其他同类公司抛到一边。这首先得益于公司的经营模式。实际上,美国式的经营模式并不是一个被动的选择,更多的是李彦宏多年观察后得到的积累。 李彦宏刚着手创办百度的时候,国内有“搜索客”、“悠游”等为数不多的专业搜索引擎公司。同时,一些门户网站,如搜狐等,也开展自己的搜索引擎业务。专业的搜索引擎公司着重于向公司销售搜索引擎软件以及系统,而门户网站则把提供免费搜索引擎服务当作提高访问量的一招。 百度与它们不同的是,它回答了这些公司不能很好解决的如何“用搜索引擎赚到钱”的问题。李彦宏搬来了在美国成功的经营模式,即和门户网站开始合作,百度按照网站的访问量分成,形成共赢局面。这样的付费模式很快受到各大门户网站的欢迎。百度回到中国不到5个月,就做出了模样。同时,李彦宏在搜索上的技术资源,也为公司的专业性提供了足够保证。李彦宏从北大信息管理系毕业,现在又回到了北大附近,资源优势不可小觑。传说,当时北大计算机系下设的“天网”搜索引擎项目组几乎成为百度的一个人才库。 而就在百度崛起的同时,诸如“搜索客”、“悠游”等因为各种原因黯淡了下去。从2000年开始,百度签约门户网站,几乎所有大的门户网站都成为了百度的客户。当时百度在业外还没有什么名气,更多的普通用户只沉醉在发现Google搜索带来的便捷之中,却并不知道中国有一个全中文的搜索网站“百度”。 百度有着浓厚的“硅谷气”:每个员工都有股票期权,公司人员穿着随便,没有上班打卡的限制,上班时网上聊天被视为正常,都管李彦宏叫他的英文名“罗宾”。这些都是有道理的,李彦宏在美国网络公司Infoseek工作期间,观察到这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很多案例都值得借鉴,他像整理自己的信息情报资料一样,把它看到的东西放在自己头脑里入了档。比如,互联网公司的高速发展中,工作压力总使人达到“崩溃”,同事们会打赌:“下一个会是谁?”招李彦宏入Infoseek公司的工程师正好就是让人跌破眼镜的下一个,这个温和的中年人如往常一样拿着可乐边喝边上班,然后径直将可乐罐“啪”地放在上司的桌上,叫嚷起来:“我要休假。”其他的崩溃方式,还有突然去踢墙壁等诸如此类。“对于这些,我已经有所准备。”李彦宏说。 在百度实施防备Google进攻的“闪电计划”时,李彦宏在办公室里给工程师们铺起了行军床。“压力很大,但没事。”李彦宏说,“对于一家技术性的公司,要发生什么,我基本上都知道。”在那样的重压之下,同事们都挺过来了,大家开玩笑说:“中国的工程师只知道扛活,几乎不知道什么叫崩溃。” 李彦宏认为,公司发展到现在,有50%得益于这种硅谷式的文化——轻松、有创造力。 一个“乖孩子”的完美版本 和其他很多白手起家的财富故事迥异的是,李彦宏的故事是一个“乖孩子”的完美版本。每个企业家的一生中都有从“辅路”跨上自己事业“主路”的时刻,对于个性沉默的李彦宏而言,这样的时候是在他19岁,甚至他还不知道的时候。这一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信息情报系,此后他便直奔现在的生活而来。 李彦宏把自己现在得到的成绩归功于:得到高人指点。“这就好比郭靖,他总是在正确的地方遇到正确的人,所以才有一身武艺。”他打着哈哈说。 李彦宏偶然地成为国内搜索领域的先驱,肇端于他在美国的导师,这是他出国后遇到的第一位高人。这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导师预见到未来市场对信息检索的需求,要求李彦宏做信息检索的研究,而不是自己的专业。毕业后,李彦宏来到为《华尔街日报》做网络版的一家公司。在这家公司,李彦宏是惟一做实时金融新闻的检索系统的人,据说,他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现在仍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公司的老板是位少年天才式的耶鲁博士,这位学者做公司,赚了钱,也从技术和观念上给予李彦宏足够启发。1997年夏天,李彦宏来到Infoseek公司,“猎”到他的工程师把自己对搜索系统的全套“武艺”教给一学就通的李彦宏,同时告诉他,创立一家公司会遇到什么。对于自己积累的经验,李彦宏甚至写成了一本书《硅谷商战》。 实际上,李彦宏羽翼渐丰时,回国创业的念头便已经谋生。1995年以后,李彦宏多次回国,非常热切地希望在当时的互联网热潮中能做些什么:“张朝阳、丁健等早期做互联网的,我都跟他们谈过,也是要看到底有什么机会。” 而当时之所以没回来,李彦宏解释说,是因为“感到中国还不需要搜索这个技术,大家都在做概念”。 直到2000年,几乎是在互联网最后的热浪时期,这位技术工作者才抱着复杂的心情,开始回国创业。 直到现在,李彦宏仍然努力向媒体说明,他回国创业的时间不是晚了,而是恰好:“我回来并不晚。当时互联网大家觉得困难了。一遇到困难,他就需要新的渠道。这正好迎合了百度针对的市场。” 那都是百度早期的故事了,那段时间,整个中国搜索行业都处于“初级”阶段。2000年5月,百度签约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然而,就在这一年,纳斯达克高科技股崩盘,网络经济的泡沫一夜间破裂,百度也到了第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所幸的是,2000年9月,李彦宏成功融资1000万美元,他轻轻地松了口气。 成功源于坚持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坚持己见的时候,对于并不固执的李彦宏来说,这样的时刻发生在2001年8月。在那段时间里,李彦宏成功地说服了董事会和公司同事,将公司进行了一次大的战略转型。 2001年年初,IT市场形势寒冬依然,百度则已经基本垄断了绝大多数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但正因为如此,让李彦宏焦急的是,在门户网站方面基本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他看不到公司明年的增长点在哪里。而依靠收取技术提供费,他认为,百度是没有大发展的。 这是一段让李彦宏困惑的时期。李彦宏又想到了他以前一直希望的对于搜索引擎盈利模式的想法:公司竞价排名。也就是说,搜索引擎公司收取企业费用,使其在可能的搜索页面上优先排序,这样可以帮助企业的潜在客户直接指向企业网站进行访问,从而赢得新客户的可能性。 实际上,早在李彦宏回国创业的时候,就对此发展模式前景看好。因为投资者限制,他就自己找企业,希望能把这个模式让一个企业来实施,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找了一年,谈了十来家企业,没有一家企业认同这样的模式。李彦宏只得作罢。李彦宏认为,现在再次提出,阻碍并不在于模式,而在于他希望此次转变更为彻底:将公司由技术提供商转变为一家直接面对终端网民的搜索引擎网站。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会对门户网站产生更大的依赖。坏处则所有的人都想得到,百度将和最大客户发生竞争关系。当时门户网站已经占到公司收入的50%-60%,这对公司是极大的冒险。 这样的改变即使对于一家有风险投资的公司而言,也是性命攸关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它只是意味着失败。”李彦宏说。 这样的方案,李彦宏几乎没有支持者。报告交给董事会以后,一片反对意见。哪怕在公司内部,他的搭档徐勇也表示反对。这位百度负责销售的搭档预见到实施后的销售下滑情况。两个爽直的海归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有在“董事会上见”。 决定性的电话会议是在深圳办公室开的,董事们几乎毫不客气,而且异常坚决:“我们当时投资可不是让你做这个的。”李彦宏在会议上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地说了两三个小时,拿出了当年在北大参加辩论赛的劲头。在办公室外的深圳分公司总经理都大吃一惊:“从来温文尔雅的罗宾怎么变得这么慷慨激昂。” 李彦宏说,直到最后都没有人同意他的意见,但方案还是通过了,包括那些最为保守的董事:“他们与其说对我的计划有信心,不如说被我的坚持所打动。” 作为合作无间的搭档,李彦宏和徐涌立刻开始了调整的工作。2001年9月,百度在公司内部增加了竞价排名的部门和市场部门。很多工作开展了起来,而更多的调整在心态和思路上。“做了很长时间”,李彦宏说这并不容易:“到2002年,在我们自己发出去的新闻稿上,我还看到说百度是最大的搜索引擎技术提供商的错误概念。” 2002年年底,公司发展到120多名员工。2003年年初,百度实现了税前盈利,第二季度全面盈利。在目前的百度收入中,竞价排名占到了80%的份额,其余的20%分别来自出售面向企业的搜索软件和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2003年的收入将达到的2002年的5倍,2002年比2001年大概增长了3倍。”李彦宏说。 目前,企业付给百度的推广预付金起价是1500元人民币,此外,百度还可以依靠点击数来收取佣金,如果企业希望提高自己在搜索中的排名位置,必须参加参加排名竞价。目前,百度的竞价排名客户总数达到了30000余家。 好孩子的教材 百度网页的界面近来又做了一次调动,原来李彦宏喜欢的蓝色框变成了灰色框,李彦宏笑着说:“其实我更喜欢蓝色框架。”他摊摊手:“但是负责这个内容的下属意见是灰色,没办法。” 作为技术工作者,李彦宏现在仍然和工程师们一起“劳动”。而他考虑得更多的,是公司发展的下一步。现在,业界对于百度的成绩仍褒贬不一。“怀疑者”们的意见是,百度作为一家网站并不成功,知名度到现在仍然不高,无法和新浪等相比。而支持者则引用2003年美国调查机构Alexa统计:百度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商,在中文搜索引擎中位于第一。目前国内搜索市场的价值已达4-6亿元人民币,预计3年之内有望成长到20亿元。 对于到纳斯达克上市,百度从来没有否认。实际上有消息说,目前百度全体员工都已经填好了股票期权登记表。分析师认为,百度如果上市,其“搜索+中国概念”,将有可能让百度成为继搜狐、网易之后第三个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中国网络公司。 在2003年10月胡润版的“2003IT富豪50强”中,李彦宏被写进去,并位于第11位。如果他继续干下去,百度成功上市,他的故事应该被写进书里,以便让所有的孩子更听话,上大学,读个好专业,好好工作。
- bikbok
-
李彦宏先生1991年毕业于北大信息管理系,之后留学美国,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在美国8年间,他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国际知名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等高级职务。他对全球搜索引擎业有着巨大贡献,他在全球最先创建ESP技术,同时由他发明并获得美国专利的“超链分析”技术被全球搜索引擎采用。 李彦宏1999年回到北京,创建百度,用三年时间将百度做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而 www.baidu.com 也被7000万网民广泛使用。2001年李彦宏被评为 "中国十大创业新锐",2002年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3年荣获“第二届中关村优秀创业者”称号。 35岁的百度公司创始人、CEO李彦宏坐在北京中关村的海泰大厦会议室,望着北京四环繁华地段,想起这些年的寒窗苦读,感叹不已。也许是成长的人生路上读的书太多了,现在的他很少读书了。"我认为上网比较好,书上的知识都比较过时,在网上什么内容都可浏览。" 然而,正是北大的信息管理专业让他深谙搜索内涵,正是美国的计算机学业让他掌握计算机工具,正是互联网让喜欢新事物的李彦宏激动不已,原来还有个世界如此美妙。 从技术人员到创业者 美国8年人生历程,西方文明改变了李彦宏的人生观。 李彦宏亲身感受了硅谷的腾起:他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在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他为道.琼斯公司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迄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他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 硅谷文化深深影响了他,硅谷的"完全投入模式"和从零开始,一切为了股票上市的风格。当时身在美国硅谷,每天看到商战无数,李彦宏问自己:再去加入这场商战是不是已经太晚了?可是按照信息经济现在的发展速度,谁又能够负得起不参战的责任呢? 在美国一批搜索引擎公司已崛起,而他选择了回国创业。他回忆这段人生抉择时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1999年底,李彦宏携12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目前中国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开发工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经历了阳泉-北京-硅谷--北京后,他才发现原来19岁时所学的北大信息管理专业就注定他终身的追求在"搜索"上。 Jupiter研究公司高级分析师Matthew称,搜索是了解和影响用户行为的一个最大的机会。李彦宏打出口号:"活的搜索-- 改变生活"。 "搜索是百度成功的所有秘密,"李彦宏说:"这是互联网用户最常用的服务之一,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互联网产业,百度就是一个明证。" 在硅谷的日子,让李彦宏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商战气氛。他经常翻看《华尔街日报》:微软如何跳出来公然反叛IBM,又怎样以软件教父的身份对抗SUN、网景...一个个鲜活的商战故事,让李彦宏感觉到:“原来技术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真正决胜千里的因素。” 他的合作伙伴谈及对李彦宏的最大印象时,不约而同都说了"睿智"二字。在3年多来的合作中,令合伙人徐勇意外惊喜的是,李不仅有技术背景,还对商战有敏锐的直觉和出色的判断。2002年5月从用友到百度担任副总裁的朱宏波对李评价也是:"虽然以前从事技术工作,但他的商业思维和市场眼光非常独到,对搜索产业方向的把握和商业竞争的规律和规则理解得非常到位。"也许这与李彦宏在硅谷的耳濡目染有关,也许与在美国股市小试牛刀,关注股市起伏与公司战略间的关系有关。李在炒股时,在纯粹的美国股市环境中,从很多公司的业绩、决策等分析到股票涨、跌的关联,从中得到商业成败的关键。 创业与守业没有哪家公司会一帆风顺。在百度成立初期,有记者写文章"八问百度",其中很多问题针对其客户资源和利润增长点。现在看来,当初的一些担心并非多余,百度成立半年内狂扫国内门户网站,占领了国内搜索引擎80%的市场,但后来一些客户投靠了GOOGLE,有的自立门户自己开发搜索,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 李彦宏总结百度风风雨雨4年中,面临了两次重大挑战:一是创业初期,拿着200万美金做公司,原计划花6个月花光的钱公司做了一年计划,所以坚持到9月等到第二笔融资。如果烧钱,就没有今天的百度。第二次是当世界所有使用人气质量定律的搜索引擎公司要么遭人收购,要么推迟上市时,百度根据李彦宏总结的搜索引擎第三条--自信心定律推出竞价排名。定律指出,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可进行竞价拍卖。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为这个排名付钱谁就排在前面。这样开创了真正属于互联网的收费模式,使百度的目标群体瞄准数十万的中小企业网站。 李彦宏找到了搜索引擎的出路。面临市场变化,见过无数硅谷商战的李彦宏也在变化中求发展。现在的百度,以搜索网站和竞价排名为主要的业务增长点,以国内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这与他和徐勇为拿到第一桶金,而向投资人递交商业计划书内所写的做门户网站的生意大相径庭。 "管理者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听大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李彦宏就做到了。" 朱宏波这样评价道。 推出竞价排名并实施"闪电计划"对百度实行第二次技术升级后,2003年年中的财务报表显示李彦宏的赌注压对了:据美国alexa统计,百度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独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更是遥遥领先,名列第一,近期排名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再加上2000多个联盟伙伴,通过竞价排名,当6800万中国网民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各种信息,80%以上的用户会看到由百度提供的结果。 "今年百度的收入将是去年的四到五倍。"7月,在接受《福布斯》记者采访时,一向谨慎的李彦宏高兴地向外界透露。 有人评价百度的成功在于: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而且头脑冷静,不跟风,不抢潮。用这句评语描述其创使人李彦宏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适当的: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他一直坚信ASP商业模式必将获得成功,他知道自己所专注的,而别人做不到同样程度的就在搜索领域;在互联网高潮时,他能预言对于国内公司的烧钱做法,国外的投资人要吃亏,在互联网低谷时他能鼓励员工不要看到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 经历恶风巨浪,李彦宏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让足够少的人知道风浪,掌舵百度一路乘风破浪。 有人曾说:世界上多数优秀的程序员天生偏执狂,总会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才是最完美的。李彦宏不编程已有很多年了,这种性格特点在他作为公司最高管理层时并无体现。他说他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他知道自己不是正规化的职业经理人,他想学的东西还很多,他能侧听别人的想法,在公司内部会议主张大家自由交流,甚至为了讨论“可以不给我面子。” 这个公司的创业因子,带有浓烈的硅谷文化,并在中国本土继承和发扬。没有严格的等极观念,可以自由的发言。随着公司的扩大这种文化还在延续。但一旦讨论成为决策时,就要不折不扣执行。 李彦宏稳健的风格不是他的同龄人都能俱备的。于是百度又秉承了这种风格,在过去4年中,一步步从8个人发展到了150人;从拿到DFJ第一笔融资到现在传闻摩根士丹利、高盛、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公司都在积极录求百度海外上市的合作;从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发展到现在的2万客户。 海外归来也在适应中国的环境。2000年1月1日,李宏彦面对5个员工宣布了两条公司制度:公司里不许抽烟和带宠物。共同的海外背景面对同样的本土环境,李彦宏和合作伙伴徐勇分别负责技术和销售,4年来一直是密切合作与互补的关系,虽然有分歧,有争吵,但遇到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一起扛过去。 在浮躁的互联网产业,李彦宏以一种另类的平和心态,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在专注经营搜索领域中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所有百度的华尔街投资人对百度公司的运作非常满意,专注的技术发展,节俭的支出,仍取得了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的成绩。 李彦宏帅气的长相加上儒雅谦和的性格,容易给人亲和感。然而内向的他却不擅长与人交往,更像社会的观察家。无论在公共社交圈还是平时的运动中,他更多时间沉默不语,在观察着这个社会和这些人与事。 他的生活是简单的,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上网,在美国学习时开的是二手的本田,现在回国创业后仍是开本田车。因为家人在硅谷,他每3个月去一次美国用两个星期时间与家人团聚。 内秀的性格让人以为他不会做秀。可是2002年底的"百度激情夜" 李彦宏的出场让人有张朝阳的感觉:又一个做秀的CEO。百度市场总监毕胜对此评价:"Robin(李彦宏英文名)放在哪里哪里亮。" 李彦宏的爱好比较广泛,像打高乐夫、滑雪、游泳等,玩伴多数是在硅谷时认识的工程师朋友还有公司的同事,合作伙伴、大学同学等。 像很多硅谷技术人员的理想一样,李彦宏的理想是希望靠技术改变世界。"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让足够多的人受益,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无论当初做Infoseek还是现在做百度,我看到每天有上千万的人在用自己的技术,大家从中受益了,我心里就特别高兴,觉得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合理,你对社会做出贡献了,社会也会给予你同样的回报。" 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如果说创业者是为了赚钱和发财,这种心态通常使之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低。而创业者如果认准了要做事做出东西来的初衷,一旦做成,社会会给你同样的回报,财富随之而来。 管理公司4年,李彦宏经常会感觉自身还有许多地方需提升。"我毕竟不是一个受过正规训练的职业经理人,现在要做职业经理人做的事情。有时候,遇到自己从来没有见到的事情,都要靠学习甚至感觉来做事。" 他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够找一个合适的CEO的时候,让自己更轻松一些。他甚至想到了到时候退休,"退休以后周游世界是我的生活理想。"其实,在高中时候的李彦宏,个人兴趣并不在理科,他对历史和地理兴趣更大。 "有一定经济基础后我就一直想到处看看,然后在自家园子里种些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 李彦宏的眼光穿过记者,望着远处,呈现满眼的向往。
- 寻云出海
-
李彦宏 【个人档案】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搜索引擎发展初期,李彦宏作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1999年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经过多年努力,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在李彦宏领导下,百度不仅拥有全球最优秀的搜索引擎技术团队,同时也拥有国内最优秀的管理团队、产品设计、开发和维护团队;在商业模式方面,也同样具有开创性,对中国企业分享互联网成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目前,百度也是全球跨国公司最多寻求合作的中国公司,随着百度日本公司的成立,百度加快了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详细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2375.html?tp=0_11
- 出投笔记
-
2000年1月由李彦宏、徐勇两人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 “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