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云
-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与商品经济对立而言的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简介如下:
自然经济(Natural Economy)是传统社会封建经济形态下主要的经济形式,它与商品经济既相互结合又相互排斥,不能说自然经济就是没有商品交换的。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较小时期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相关推荐
商品经济的概念是什么?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它与自热经济既相互结合又相互排斥,但是不能说自然经济就是没有商品交换的。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使用价值:商品经济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形式。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阶段。它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其经济是在狭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使用价值。2023-08-07 02:29:221
商品经济是什么意思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商品经济的使用价值从生产力方面看,简单商品经济造就了作为熟练工人的手工工匠,在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上也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准备了物质条件;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价值规律的作用造就了手工业工场和雇佣工人。发达的商品经济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应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而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大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测,人类社会将来还将进入产品经济的社会经济形式。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商品经济2023-08-07 02:29:451
商品经济是什么?
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对比,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仅由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体现,这种说法是古典经济学的理念;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的话,则是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供给取决于劳动等客观因素,而需求取决于效用等主观因素。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扩展资料:价值规律既然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所以,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必然会有价值规律。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出现了偶然的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存在了几千年。但是,只有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当商品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的占统治地位的形式以后,人们才有可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逐步地发现价值规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经济2023-08-07 02:30:031
商品经济是什么意思
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出售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包括以下,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商品属于物质利益的不同主体所有。以上两个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会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失,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商品之间的交换进行调配,对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调配的商品经济,就被称为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说到商品经济我们还是离不开讨论下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传统社会封建经济形态下主要的经济形式,它与商品经济既相互结合又相互排斥,不能说自然经济就是没有商品交换的。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023-08-07 02:30:161
商品经济是什么
商品经济的含义如下: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出售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即商人。其中,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包括以下: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商品属于物质利益的不同主体所有。以上两个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会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失,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商品之间的交换进行调配,对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调配的商品经济,就被称为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3-08-07 02:30:311
什么是商品经济?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沟通联系,维持生产和消费。商品经济是个历史范畴,它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即原始公社末期产生,也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消亡,因为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有。2023-08-07 02:31:152
什么是“商品经济”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解析: 要弄清楚什么是商品经济,我们首先必须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形态有一个简单了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运行采取的基本形态大致有三种:(1)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东西,自给自足,这种经济运行形态称为自然经济。(2)用自己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同别人所生产的、不同的劳动产品相交换,从而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种经济运行形态称为商品经济。(3)虽然不是自给自足,但取得自己需要的东西不是通过交换,而是通过社会中心机构集中的、统一的分配来取得,这种经济运行形态称为产品经济。自然经济是与极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生产力基础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基本的一种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产品经济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础的,并以全社会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它是马克思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 商品经济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商品经济要求人们诚实守信。商品经济说到底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商品经济社会道德的主旋律,信用是赢得社会普遍认可和尊重的通行证。商品经济的核心是“交换”,千千万万不相识的人之所以不惜跨越国界、省界心甘情愿地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就是因为有了信用。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有力地克服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眼界狭窄、惧怕变革的思想观念,体现着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提高的一面。当然,商品经济在带给我们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因商品经济信奉利益至上的原则,从而会给社会生活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例如,人们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过去那种安静平和的心境被打破,社会的变革考验着亲情和友情,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迷失了,亲情和友情变得淡漠了。竞争与商品经济,几乎使人们陷于疲惫追逐而无暇旁顾,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之类的错误人生追求出现了。与此同时,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则显得越来越冷漠,人们仿佛已不再相信崇高,不再推崇利他主义的精神境界。总之,商品经济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2023-08-07 02:31:221
试述商品经济的主要特征。
试述商品经济的主要特征。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具有以下经济特征: (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生产者之间既为对方的需要而生产,又不能离不开对方而生产,生产产品的单一性与对产品需要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分工与协作相统一的社会化生产成为商品经济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2)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生产者需要的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实现价值和价值增殖也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由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任何商品的市场交换都要求按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这是不以任何人和任何其他外部力量的作用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3)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商品生产者既要生产符合市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产品,又要竞相改进技术或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参见教材P74。2023-08-07 02:31:291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lawofvalue)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商品经济的特点:商品经济具有市场性、自发性、竞争性三种特性,它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社会生产力;明确了社会分工。督促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了商品价值,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对生产资料和资源进行了合理分配。经济条件中的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归属者是产生商品经济的条件,另外,根据商品经济的阶级发展属性可以将商品经济分为三类,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2023-08-07 02:31:371
什么是商品经济?
一、定义商品经济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二、产生的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3、上述两个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将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归于自行消亡,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三、基本特征1、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2、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需要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四、发展的意义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商品经济中各经济单位互相依赖、密切联系,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特征。各个商品生产经营者在经济交往中发展自己,在互相竞争中改进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2023-08-07 02:32:052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曾有过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使生产具有单一性,生产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发生了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互通有无成为必要。但社会分工并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也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这个决定性条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使用价值:商品经济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形式。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阶段。它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其经济是在狭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使用价值。2023-08-07 02:32:311
商品经济包括什么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 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3-08-07 02:32:471
商品经济简介及详细资料
发展简史 西方简史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共同占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了剩余品,于是就有了氏族(或部落)之间对剩余品的偶然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完全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 世界上现存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古希腊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约前355或354)的《经济论》,英语单词 "Economy"、"Economics"即源于此。该书采用苏格拉底与别人对话的形式,讨论如何管理奴隶主家庭农场,堪称"古代个体经济学"。他还著有《雅典的收入》,论述如何增加雅典国家收入,堪称"古代总量经济学"。此外,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所著《理想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和完善奴隶经济制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主张限制商业、高利贷和私有财产。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所著《政治论》主要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奴隶经济制度,《伦理学》分析商品等价交换现象,认为货币使不同的商品等价。 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476年,终于1640年,其间战乱、灾荒和瘟疫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黯然失色,人称黑暗的"中世纪"(Middle ages)。义大利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enas,1225或1226-1274)著有《神学大全》,根据上帝意志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有高低之分,"下等人"应当受"上等人"统治。同时,提出公平价格理论、货币理论、商业理论和利息论,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了折衷和辩护,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 1492年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约1451-1506)"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国际贸易成为当时西欧主要经济成长点,催生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 *** ),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萌芽。认为:只有金银才是财富,主张促进商业发展,开展国际贸易,实行贸易管制。第一次正面肯定商业和商品经济,堪称"革命性"突破。早期重商主义主张"货币差额论",即只出口不进口,主要代表作是1581年于英国匿名发表的《对中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晚期重商主义主张"贸易差额论",即少进口多出口,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克列钦(Antoine de Montchrétien,1575-1622,又译"蒙克莱田",1615年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柯尔培尔(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以及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又译托马斯·曼,1621年发表《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要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具体说来,这一时期大致上就是17-19世纪中期期间。该时期内,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克服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和观念的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与重商主义的理论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这意味着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那样的国家干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 *** 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基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不同于重商主义的观点:(1)财富是物质产品,劳动是财富的源泉;(2)市场自动调节比人为地调节更能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即"看不见的手原理"(Principle of invisible hand),据此主张自由放任政策。 法国的"重农学派"(Physiocrats)主要代表人物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1758年发表《经济表》,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贸易。但由于法国小农经济比重较大,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货币只是流通手段;工业只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是农业的附属物;对外贸易只是一种等价交换,都不能增加社会财富。183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分化为两支,即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school),马克思主义者一般称之为"庸俗经济学"(Vulgar economics)。 "新古典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辩护",认为:市场完美有效,能够自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奠定了现代个体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等。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开始出现了大的变化,即发生了"凯恩斯主义的革命"。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倾向,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既恢复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思潮,使之在经济生活中重新占据了主流地位,也同时存在着原先曾经占据过主流地位但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暂时退居次要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中国简史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原始时代,人们共同对抗自然,生产力有限,未能形成分工。不断改进的劳动工具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生产物过盛衍生了原始的交换。这些交换先是偶然性,渐渐变得经常而刻意。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据《易经》所载,神农氏曾在日中设市以"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这可算是原始的市集。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之间,进行交易。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宋元商业的繁荣,商业要繁荣, *** 就必须放松对市场的严格控制。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两宋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概括而言:首先,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 *** 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第三,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发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 *** 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城内各种集市三十多处,居民不下十万户。 明清时期。 *** 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这需要补充一定的资料,加以说明。明清时期, ***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明清 *** 还继承了专卖专营的传统,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其次,随着商业的繁荣,商人的情况发生了新变化,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和扩大和交换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工商业阶层。他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立足于社会历史舞台。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和经营,构成了新型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产生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曾有过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使生产具有单一性,生产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发生了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互通有无成为必要。但社会分工并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也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这个决定性条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不同财产权利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在互通有无时,惟一能够接受的方式,就是等价交换,这样,产品便表现为商品,产生了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将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归于自行消亡。所以,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 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著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而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相交换,在这里,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个私人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其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者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他的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再生产就难以进行了。 基本规律 商品二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商品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 发展趋势 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的商品经济和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 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存在、发展的阶段。这种经济形式的生产规模较小,商品交换的范围十分有限,因此,它从未成为社会经济的支配形式,而总是伴随着和附属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而存在。 商品经济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形式。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阶段。它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其经济是在狭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使用价值。 简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起点。从生产力方面看,简单商品经济造就了作为熟练工人的手工工匠,在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上也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准备了物质条件;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价值规律的作用造就了手工业工场和雇佣工人。 发达的商品经济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应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对价值、剩余价值的追求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有发达的市场体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实践表明,在公有制建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而且,商品经济是现阶段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而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大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测,人类社会将来还将进入产品经济的社会经济形式。 社会化生产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是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特征的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一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 商品经济作为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人们互相交换其活动的经济形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能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而决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 科学评价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商品经济中各经济单位互相依赖、密切联系,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特征。各个商品生产经营者在经济交往中发展自己,在互相竞争中改进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商品经济的矛盾随着交换的发展而日益加深,商品的价值形式必须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画的商品经济",这是中国 *** 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一次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2023-08-07 02:32:531
商品经济存在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曾有过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使生产具有单一性,生产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发生了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互通有无成为必要。但社会分工并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也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这个决定性条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不同财产权利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在互通有无时,惟一能够接受的方式,就是等价交换,这样,产品便表现为商品,产生了商品交换。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将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归于自行消亡。所以,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扩展资料: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经济2023-08-07 02:33:023
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商品经济的本质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2023-08-07 02:33:181
商品经济的介绍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1 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2023-08-07 02:33:251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基本规律是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价值量。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3、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扩展资料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这个决定性条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不同财产权利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在互通有无时,惟一能够接受的方式,就是等价交换,这样,产品便表现为商品,产生了商品交换。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将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归于自行消亡。所以,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经济2023-08-07 02:33:391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它们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产者各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平等的权利,必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就表现为商品,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成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这个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2023-08-07 02:33:571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有什么区别?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主要区别如下:自然经济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需要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自然经济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水平低下,生产者之间很少发生经济联系,因而其发展比较缓慢。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者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直接的市场交换,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通过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商品经济的出现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另外一个条件或称决定性的一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023-08-07 02:34:041
商品经济产生于什么时期?
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共同占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了剩余品,于是就有了氏族(或部落)之间对剩余品的偶然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完全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2023-08-07 02:34:241
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何不同?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②商品经济侧重指的是一种经济形态,反映的是人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产品交换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市场经济侧重指的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经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③出现的时间不同。商品经济出现在前,市场经济出现在后,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形成市场经济。(2)联系:①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2023-08-07 02:34:321
什么叫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在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只处于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仍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促进生产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人民生活富裕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2023-08-07 02:34:391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分别是什么?
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1)自给自足的经济。自然经济中社会劳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的直接生活需要而生产。(2)封闭、保守型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无论是氏族部落共同体、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还是农民家庭,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经济单位,处于分散、孤立、保守的状态。(3)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基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与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为条件的。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1)商品经济本质上交换经济。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3)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是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态。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进一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2023-08-07 02:34:461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什么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其他规律是派生或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x0d价值规律(law of value)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023-08-07 02:34:541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
一、在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少数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经济。但两者都实行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按照以此基础上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所有制实现形式和分配形式上也会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社会主义国有企业采取以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国有小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政府在管理国有资产和管理、调控整个社会经济中采取经济手段等方面,收入分配在表面形式上为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等都参考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通行方式。二、概念不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资本主义经济是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少数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经济。扩展资料:一、商品经济的市场交换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经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2023-08-07 02:35:024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有什么区别
一、区别1、商品经济是经济形式(交换关系)的第二种形式。商品经济是相互交换的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和赚钱。2、资本主义经济是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第四种形式。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为特征的经济制度。二、联系资本主义经济属于商品经济,不是自然经济,也不是产品经济。2023-08-07 02:35:161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商品经济(Commodity Economy),“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使用价值:简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起点。从生产力方面看,简单商品经济造就了作为熟练工人的手工工匠,在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上也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准备了物质条件;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价值规律的作用造就了手工业工场和雇佣工人。发达的商品经济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应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对价值、剩余价值的追求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有发达的市场体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实践表明,在公有制建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而且,商品经济是现阶段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2023-08-07 02:35:311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1、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这就决定了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2023-08-07 02:37:081
什么是产品经济,它和商品经济有什么不同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商品经济侧重指的是一种经济形态,反映的是人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产品交换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市场经济侧重指的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经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 ③出现的时间不同。商品经济出现在前,市场经济出现在后,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形成市场经济。 (2)联系: ①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2023-08-07 02:37:245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市场性 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把它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并且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2、自发性 自发性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相对独立性在市场关系中的必然表现。每个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根据市场需要和各自的利益,自动地独立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使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表现为一个由内在利益机制推动的自行运行的经济过程。 3、竞争性 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为获取更大的利益、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必然进行市场竞争。商品价值的确定和实现过程,也就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相互竞争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市场性、自发性、竞争性,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内在动力和运动的内在机制,它们共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2023-08-07 02:37:425
商品经济的规律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1、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②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都要相等,即各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格却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③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④由于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第二: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一内容,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仅不违背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外在表现,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本质,在实际交换中只能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形式才能实现.价格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2023-08-07 02:37:582
什么是“商品经济”现在就属于商品经济社会吗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2023-08-07 02:38:061
请问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又什么不一样?
商品经济定义 商品经济(Commodity Economy) ,“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 1、社会分工 人们为了获取不同的物质资料,就要从事各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这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一旦各自独立,发展成为一个由属、种、亚种、变种分类的多支体系,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 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特性 商品经济一般特性 : 1、市场性 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把它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并且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2、自发性 自发性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相对独立性在市场关系中的必然表现。每个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根据市场需要和各自的利益,自动地独立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使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表现为一个由内在利益机制推动的自行运行的经济过程。 3、竞争性 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为获取更大的利益、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必然进行市场竞争。商品价值的确定和实现过程,也就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相互竞争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市场性、自发性、竞争性,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内在动力和运动的内在机制,它们共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作用 历史进步作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仅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而且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步作用。在历史上,它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地区封锁,发展了社会分工,建立了国内市场,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的确定过程,不断促使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改进生产技术、更新机器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不断调节交换双方的利益关系,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合理分配和利用生产资料,促进生产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普遍规律。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但是,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将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而逐步消亡。 编辑本段资本主义社会前的商品经济 随着手工业和商人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初具规模的商品经济,他们以交换需要的商品或货币而充实生产经营活动,这种商品经济以及几千年后直至机器化大生产普及之前的商品经济被归为“小商品经济”,以区别于现代的商品经济。 这段时间的商品经济有如下特点: 1、生产商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是现代商品经济那样以不断进行商品交换来获取经济利益而从事商品交换。 2、商品生产的规模受到风俗文化、自然经济的抵制而难以扩大。从而沦为自然经济的附庸。 3、大多数商人通过商品交换获得利益很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购田置地,阻碍了商品经济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编辑本段资本主义诞生后的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以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驱动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使得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开始不断扩大,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通过商品交换取得的利润大多用于扩大再生产,这一行为成为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下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一时期(包括以后的社会主义下的商品经济)以后的商品经济,被称为“现代化商品经济” 与小商品经济有如下区别: 1、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从而不断进行生产扩展,极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以现代化机器为生产工具,提高了商品的生产率,为扩大的商品交换提供可能。 3、由于商品的生产与交换需要调动社会大量的资源与部门,出现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这一情况下,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提高市场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市场经济。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产生应具备的条件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社会分工的特征,表现为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种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而人们的需要或需求则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发生了交换行为。可见,商品经济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私有制的产物。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不能是不等式的,而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过程。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的类型 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定义 商品经济(Commodity Economy) ,“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 1、社会分工 人们为了获取不同的物质资料,就要从事各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这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一旦各自独立,发展成为一个由属、种、亚种、变种分类的多支体系,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 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特性 商品经济一般特性 : 1、市场性 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把它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并且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2、自发性 自发性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相对独立性在市场关系中的必然表现。每个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根据市场需要和各自的利益,自动地独立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使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表现为一个由内在利益机制推动的自行运行的经济过程。 3、竞争性 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为获取更大的利益、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必然进行市场竞争。商品价值的确定和实现过程,也就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相互竞争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市场性、自发性、竞争性,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内在动力和运动的内在机制,它们共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作用 历史进步作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仅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而且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步作用。在历史上,它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地区封锁,发展了社会分工,建立了国内市场,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的确定过程,不断促使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改进生产技术、更新机器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不断调节交换双方的利益关系,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合理分配和利用生产资料,促进生产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普遍规律。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但是,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将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而逐步消亡。 编辑本段资本主义社会前的商品经济 随着手工业和商人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初具规模的商品经济,他们以交换需要的商品或货币而充实生产经营活动,这种商品经济以及几千年后直至机器化大生产普及之前的商品经济被归为“小商品经济”,以区别于现代的商品经济。 这段时间的商品经济有如下特点: 1、生产商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是现代商品经济那样以不断进行商品交换来获取经济利益而从事商品交换。 2、商品生产的规模受到风俗文化、自然经济的抵制而难以扩大。从而沦为自然经济的附庸。 3、大多数商人通过商品交换获得利益很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购田置地,阻碍了商品经济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编辑本段资本主义诞生后的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以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驱动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使得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开始不断扩大,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通过商品交换取得的利润大多用于扩大再生产,这一行为成为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下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一时期(包括以后的社会主义下的商品经济)以后的商品经济,被称为“现代化商品经济” 与小商品经济有如下区别: 1、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从而不断进行生产扩展,极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以现代化机器为生产工具,提高了商品的生产率,为扩大的商品交换提供可能。 3、由于商品的生产与交换需要调动社会大量的资源与部门,出现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这一情况下,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提高市场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市场经济。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产生应具备的条件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社会分工的特征,表现为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种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而人们的需要或需求则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发生了交换行为。可见,商品经济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私有制的产物。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不能是不等式的,而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过程。 编辑本段商品经济的类型 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2023-08-07 02:38:151
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商品经济存在于原始社会以外的所有历史发展阶段,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说,它尤其构成关键的前提,这是二者间的联系。但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一般商品经济必须进步到它的特定阶段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这又表现了二者间的重大区别,具体说来:(1)在规模上,前者是自然经济汪洋大海中的孤岛,社会产品的绝大部分就地消费、并不构成商品,少量的、基于统治阶级需要的远程贸易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甚微;而后者则使社会的绝大部分产品变为商品,在地区性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全欧洲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流通体系。(2)在性质上,前者中的商品虽然进入市场,但“卖”的目的归根结蒂是为了“买”、为了满足剥削者奢靡生活和被剥削者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即资本尚未形成,劳动力尚未成为商品;而后者则一切以增殖利润和扩大再生产为目的。资本家当然要购进机器、原料和劳动力,但“买”的目的是为了“卖”,为了增殖资本,而不是简单地维持生计。(3)在地位上,前者作为奴隶制和封建制的附庸被政治权力、关卡、重税、巧取豪夺所扰,只能曲折、畸形地发展;后者则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它有完备的金融投资信贷体系与之配套,并得到严密法律体系的充分保障。2023-08-07 02:38:231
简述商品经济与商业经济的区别
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才是商品经济,商业是商品经济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就是交换经济,它是反映社会经济形态的名词.而商业,是行业名词.商业是从事商品交换的行业.它是商品经济的部门.而商品经济不仅是商品交换,它还有商品生产.在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生产者后才出现了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了商业,因此可以说商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2023-08-07 02:38:312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是什么?
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强调的是交换。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讲的是资源配置方式,指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才能产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2023-08-07 02:38:393
详解一下何为 自然经济 货币经济 信用经济 金融经济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Natural Economy)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货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货币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发挥作用的.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完全可以是观念的、想象的货币.在交换过程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人的头脑、文字或语言转化为计算货币,货币成为单纯的、没有任何价值的纸片、记号、符号. 作为流通手段,在不断转手的过程中仅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可以说,货币的职能存在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可见,在交换中,曾经具有实体的金银货币升华为观念上的想象上的货币,只要在交换过程中发生的许多笔支付作为正数和负数互相抵消,那就根本用不着现实货币参与,就连纸做的价值符号也没有必要参与其中,货币完全成了观念上的计账单位,即虚拟货币. 信用经济是货币经济的一种形式。在西方国家通常被笼统地称为货币经济信用是商品和金融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交易者通过债权债务的建立来实现商品交换或货币转移。人类社会交易方式经历了实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和靠信用完成交换三个发展阶段,因此,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商品经济(Commodity Economy) ,“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2023-08-07 02:38:561
商品经济是什么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CommodityEconomy),“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2023-08-07 02:39:271
什么是商品经济?
问题1:什么是商品经济?问题2:商品经济是什么意思?商品经济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即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市场交换为直接目的、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产品实现各自的多方面需要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 ,出现了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①社会分工。人们为了获取不同的物质资料,就要从事各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这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 , 一旦各自 , 发展成为一个由属、种、亚种、变种分类的多支体系,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①市场性。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把它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并且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 ,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②自发性。自发性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相对性在市场关系中的必然表现。每个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根据市场需要和各自的利益,自动地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使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表现为一个由内在利益机制推动的自行运行的经济过程。③竞争性。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为获取更大的利益 、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必然进行市场竞争。商品价值的确定和实现过程,也就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相互竞争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市场性、自发性、竞争性,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内在动力和运动的内在机制,它们共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2023-08-07 02:39:351
商品经济是什么意思
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共同占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了剩余品,于是就有了氏族(或部落)之间对剩余品的偶然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原始时代,人们共同对抗自然,生产力有限,未能形成分工。不断改进的劳动工具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生产物过盛衍生了原始的交换。这些交换先是偶然性,渐渐变得经常而刻意。2023-08-07 02:39:421
什么是商品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简单地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在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称为市场主体。应答时间:2021-04-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2023-08-07 02:40:032
商品经济的概念
含义:“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基本特征: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基本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2023-08-07 02:40:121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商品经济经历的两个阶段:1、简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多种社会形态中,但从未处于支配地位。2、发达商品经济。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但有商品经济和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应是覆盖全社会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或主导作用。因此,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当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时,商品经济也就发展到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在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有了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关系普遍化,才有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经过几百年时间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包含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一切矛盾的萌芽;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量、最普遍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023-08-07 02:40:204
商品经济是什么
商品经济,英文名称为CommodityEconomy,是指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出售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即商人。其中,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包括以下: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商品属于物质利益的不同主体所有。以上两个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会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失,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商品之间的交换进行调配,对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调配的商品经济,就被称为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市场经济。2023-08-07 02:41:121
商品经济的概念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曾有过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使生产具有单一性,生产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发生了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互通有无成为必要。但社会分工并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也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这个决定性条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不同财产权利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在互通有无时,惟一能够接受的方式,就是等价交换,这样,产品便表现为商品,产生了商品交换。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将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归于自行消亡。所以,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3-08-07 02:41:192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对比,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仅由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体现,这种说法是古典经济学的理念;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的话,则是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供给取决于劳动等客观因素,而需求取决于效用等主观因素。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扩展资料:价值规律既然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所以,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必然会有价值规律。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出现了偶然的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存在了几千年。但是,只有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当商品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的占统治地位的形式以后,人们才有可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逐步地发现价值规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经济2023-08-07 02:41:261
商品经济的主要内容是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中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一定会有价值规律,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产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及要求: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记性,它是贯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基本规律。商品经济的特点:商品经济具有市场性、自发性、竞争性三种特性,它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社会生产力;明确了社会分工;督促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了商品价值,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对生产资料和资源进行了合理分配。经济条件中的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归属者是产生商品经济的条件,另外,根据商品经济的阶级发展属性可以将商品经济分为三类,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第一: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第二: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2023-08-07 02:41:391
商品经济的特点有哪些
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3-08-07 02:42:001
什么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也是一种社会经济模式,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特点是大分工,大交换,专业化强,效率高。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2023-08-07 02:42:082
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2023-08-07 02:4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