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指什么

2023-08-22 14:56:38
瑞瑞爱吃桃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 (一)主体要素: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民事主体主要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特定情况下还包括国家。 (二)客体要素:民事 法律关系的客体 ,有称标的,是民事主体之间据以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对象性事物,是民事主体追求的利益的反映,成为民事主体活动的目标。就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其客体大致是固定的。

相关推荐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格权、财产权、合同权、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个人、组织或者其他社会团体在民事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格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以人身自由、健康、姓名、荣誉等为主要内容的权利;财产权是指个人或者组织对财产享有的支配、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合同权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者组织在知识领域中享有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可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例如购买商品、签订合同、租赁房屋、继承财产等等。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需要具备相应的主体、客体和法定要件,当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
2023-08-22 06:52:461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

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的调整。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调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是指因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出现,民事主体之间形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因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出现,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了变化。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二)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三)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023-08-22 06:52:561

民事法律关系具体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 客体) 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有广狭二义:广义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狭义狭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由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按民法规范确立的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事法律关系不仅符合国家的意志,更体现着当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当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二)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三)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四)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义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五)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和财产性也表现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
2023-08-22 06:53:041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人身等关系形成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具有自愿性、等价性、平等性和相对性等特征。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财产、人身等方面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一般需要由具有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互相订立合同等协议,具有自愿性。此外,合同双方应当在权利义务数量上保持相对平等,实现等价性原则,且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体现平等性。此外,民事法律关系还具有相对性,即一方的权利必然对应着他人的义务,一方的义务也必然对应着他人的权利。这种关系是双方彼此依存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相对权利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与刑事法律关系有何区别?民事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有明显的区别。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个人、法人等主体之间因权利义务关系而形成的关系,主要解决财产、人身等私人关系问题;而刑事法律关系是指犯罪行为与社会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主要解决保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问题。因此,两种法律关系应当分别适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民事法律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法律关系,具有自愿性、等价性、平等性和相对性等特征。在处理民事纠纷时,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十五条 民事主体的法律关系以合同为基础,同时也可以以其他法律行为、不当行为及其法律后果等为基础。
2023-08-22 06:53:131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亦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指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受各种不同的规范调整。其中由民法调整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上的表现。法律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就是规定出现某种法律事实即发生某种法律后果,该法律后果即是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狭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因为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立民事法律关系,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民事法律关系也就发生变化。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亦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权利和义务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权利的内容是通过相应的义务来表现的,义务的内容是由相应的权利来限定的。
2023-08-22 06:53:221

民事法律关系是什么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诉讼法 》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 二审 立案 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2023-08-22 06:53:421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法律主观: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023-08-22 06:53:511

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

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可以归纳如下:1、合同关系:合同是民事法律关系中最常见也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达成的合意约定,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当一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时,会引发民事纠纷。2、所有权关系:所有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和支配权。民事法律关系中涉及财产交易、房屋买卖、土地使用权等都与所有权相关。3、侵权责任关系:当一个人违反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就构成了侵权行为。民事法律关系中,侵权责任主要包括损害赔偿责任和停止侵权行为的权利。4、委托关系:委托关系是指委托人将特定事务委托给受托人处理的法律关系。受托人有责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和利益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义务。5、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法律关系涉及到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假权等。6、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是指夫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涉及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问题包括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和继承等。
2023-08-22 06:53:572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种类

民事法律关系种类如下: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2、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3、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4、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2023-08-22 06:54:381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有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民事法律事务中,通过法律规定形成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关系。其特征包括:平等性、自愿性、合法性、稳定性、合理性、具有个性化、具有协作性、具有针对性、具有动态性等。1、平等性:民事法律关系的参与主体在法律面前具有平等的地位,即双方在权利和义务的形成过程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并没有先后之分。2、自愿性:民事法律关系的参与主体都是基于自愿原则并在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契约并达成协议的,他们不得被迫或是以不正当手段进行交易。3、合法性: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且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形成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无效的。4、稳定性:在民事法律关系形成后,其法律效力的期间通常比较稳定并长久,受到合同、协议等书面法律文本的约束。5、合理性: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合法权益应该得到法律保护,恶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6、具有个性化:民事法律关系通常是对特定事实背景和具体合同约定的体现,与当事人的具体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个性化和多样性。7、具有协作性:在民事法律关系中,通常需要参与主体之间进行协作和合作,以达成共同的目标和实现共同的利益。8、具有针对性: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在其形成的法律规则、法律责任等都具有针对性,适用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涉及的权利和义务等具体情况。9、具有动态性:随着时间和事实的变化,民事法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正,以保证其的有效和实用性。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多种特征,这些特征既反映了其本质,也反映了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对于当事人来说,要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和规律,使自己在民事活动中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和有效的保障。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与基本原则密切相关,这些基本原则是现代民法制度的基础,并为所有的民事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制约。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民事法律事务中,通过法律规定形成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关系。简而言之,当两个或多个个人、组织等在法律范畴内发生关系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对当事人所享有的权益、承担的义务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规范并保护的关系。具体包含了仲裁、合同、侵权、所有权、债权债务、不当得利等各种法律事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各种主体均应服从法律的规定,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在处理民事法律关系时,有法律约束和规范,还存在民间的惯例、道德和诚信等方面的约束。当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靠法律程序进行调解或争端解决,也可以通过仲裁机构或诉讼程序进行解决。同时,在民事法律关系中,违反法律规定或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赔偿损失。
2023-08-22 06:54:581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在具体的事件中可以回答: 发生了侵权关系时--侵权赔偿法律关系 双方有买卖行为时--买卖合同关系 还有不当得利法律关系、无因管理法律关系、违约恭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都包括什么关系啊???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的不同所作的分类。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绝对关系和相对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范围所做的分类。绝对关系是指义务主体范围不确定的那些民事法律关系。相对关系则是义务主体范围可确定的那类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实现其民事权利的不同方式所做的分类。物权关系是指物权人直接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法律关系,物权人一般不需要义务人的帮助即可实现其权利。债权关系是指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人只有得到债务人的帮助才能实现其权利。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按照民法规范确立的社会关系,因而是一种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由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按民法规范确立的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事法律关系不仅符合国家的意志,更体现著当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当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 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义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具体有哪些 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 关于合同涉及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人身和财产两大类。而合同只能约束财产法律关系,具体比如债权债务,买卖,赠与,出租等等。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体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称标的,是民事主体之间据以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对象性事物,是民事主体追求的利益的反映,成为民事主体活动的目标。就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其客体大致是固定的。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物,指自然人身体之外,能够满足人们需要并且能够被支配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 2.行为,指能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活动。 3.智力成果,指人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包括各种科学发现、发明、设计、作品、商标等。 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都有什么特点 民事法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你要看涉及的客体是什么了,民事海律关系涉及的客体是多方面的,同一个事情可以涉及多个法律关系,比如一个案例可以同时涉及人身权、财产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特点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什么是民事行为,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包括哪些? 民事畅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受各种不同的规范调整。其中由民法调整成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就是规定出现某种法律事实即发生某种法律后果,该法律后果即是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行为:泛指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为基础而实施的旨在或设立或变更或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活动。或者,特指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为基础而合法实施的旨在或设立或变更或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活动。前者,不必具合法性特征,属“中性”上位概念,因而兼收幷蓄了“有效民事行为(民法律行为为其一种)”、“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下位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简称为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必具合法性特征,属褒义下位概念,其必备合法性决定了它的必然有效,故不存在无效或可变更可撤销的问题。 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关系有那些,能列举常用的十个吗 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民事法律关系可作如下主要分类: 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2、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3、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4、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 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 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人。在我国,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等。近代民法以来,自然人成为民事主体,通常认为除了其作为自然人外,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条件。但社会组织要成为民事主体,必须由法律赋予其主体资格。此类主体人格的确定,应依据以下条件:其一,具备独立法律人格者应有自身的独立性;其二,赋予主体独立法律人格,必须对第三人有益无害;其三,赋予主体独立的法律人格,对其内部成员应利多弊少。民事法律关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总是要有双方或多方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每一方主体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数的。例如,在债权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每一方都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在相对法律关系中,每一方主体都是特定的;在绝对法律关系中,承担义务的一方是不特定的。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大多数民一法律关系并不是由某种单一的关系组成,而是一个由各种法律上的联系组成的综合体。它是一个整体,是一种结构。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可以行使的权力、负担的义务以及受到的其他法律拘束等。其中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 民事权利,是经由民法规范或法院判决类型化的自由,基于这种自由,民事主体或者可以保障自己的利益,或者可以获得法律上的利益。它具体包括:(1)免受他人侵扰的自由;(2)作出自主决定的或向他人提出积极主张的自由;(3)这种自由是有保障的自由,法律不但保障这种自由的实现,而且一旦这种自由受到侵犯,民事主体有权请求国家发动公权力予以保护。 民事义务,是法律上拘束的类型化,这种法律上的拘束,可以基于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意志产生,通常是要求民事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守行为,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权利的实现。在法律关系中,民事义务通常表现为不为一定行为,以免侵扰相对人的自由。在相对法律关系,尤其是债的关系中,民事义务的类型比较丰富。以买卖合同为例,当事人通常需要负担以下类型的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受到的其他法律拘束,让要存在于一方当事人享有形成权的情形。例如在同关系中,当事人一方取得解除合同的权利,对方当事人即会受到相应法律拘束。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如是没有具体的对象,就将成为无法落实、毫无意义的东西。
2023-08-22 06:55:581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如下: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关系是和社会关系相对而言的,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我们法律的保护。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不包括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体现出我国民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
2023-08-22 06:56:071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民事主体又称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民事主体的资格由法律规定,在中国,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国家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国家直接参加民事活动时,国家以民事主体的资格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如发行公债、享有财产所有权、接受赠与、对外以政府名义签订贸易协定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义务主体。通常,民事主体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民法调整的主要是商品经济关系,商品关系要求对等的劳动交换并体现等价有偿的要求,反映在民事法律关系上就是双方都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在某些民事法律关系中,只有一方是权利主体,另一方则是义务主体,如绝对权关系、无偿的合同关系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可以都是单一的;也可以一方是单一的,而另一方是多数,也可以双方都是多数的。在某些民事法律关系中,义务主体是特定的人,例如债权债务关系,在另一些民事法律关系中,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任何人,例如所有权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023-08-22 06:56:471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在具体的事件中可以回答: 发生了侵权关系时--侵权赔偿法律关系 双方有买卖行为时--买卖合同关系 还有不当得利法律关系、无因管理法律关系、违约恭偿法律关系... 问题二:民事法律关系都包括什么关系啊???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的不同所作的分类。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绝对关系和相对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范围所做的分类。绝对关系是指义务主体范围不确定的那些民事法律关系。相对关系则是义务主体范围可确定的那类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实现其民事权利的不同方式所做的分类。物权关系是指物权人直接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法律关系,物权人一般不需要义务人的帮助即可实现其权利。债权关系是指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人只有得到债务人的帮助才能实现其权利。 问题三: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按照民法规范确立的社会关系,因而是一种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由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按民法规范确立的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事法律关系不仅符合国家的意志,更体现着当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当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 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义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 问题四:民事法律关系具体有哪些 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 问题五:关于合同涉及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人身和财产两大类。而合同只能约束财产法律关系,具体比如债权债务,买卖,赠与,出租等等。 问题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体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称标的,是民事主体之间据以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对象性事物,是民事主体追求的利益的反映,成为民事主体活动的目标。就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其客体大致是固定的。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物,指自然人身体之外,能够满足人们需要并且能够被支配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 2.行为,指能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活动。 3.智力成果,指人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包括各种科学发现、发明、设计、作品、商标等。 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 问题七: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都有什么特点 民事法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你要看涉及的客体是什么了,民事海律关系涉及的客体是多方面的,同一个事情可以涉及多个法律关系,比如一个案例可以同时涉及人身权、财产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特点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问题八: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什么是民事行为,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包括哪些? 民事畅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受各种不同的规范调整。其中由民法调整成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就是规定出现某种法律事实即发生某种法律后果,该法律后果即是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行为:泛指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为基础而实施的旨在或设立或变更或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活动。或者,特指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为基础而合法实施的旨在或设立或变更或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活动。前者,不必具合法性特征,属“中性”上位概念,因而兼收并蓄了“有效民事行为(民法律行为为其一种)”、“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下位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简称为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必具合法性特征,属褒义下位概念,其必备合法性决定了它的必然有效,故不存在无效或可变更可撤销的问题。 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问题九:民事法律关系有那些,能列举常用的十个吗 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民事法律关系可作如下主要分类: 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2、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3、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4、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 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 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问题十: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在具体的事件中可以回答: 发生了侵权关系时--侵权赔偿法律关系 双方有买卖行为时--买卖合同关系 还有不当得利法律关系、无因管理法律关系、违约恭偿法律关系...
2023-08-22 06:56:541

民事法律关系名词解释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2023-08-22 06:57:301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有人格权关系,身份权关系,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继承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2、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4、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5、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八十五条 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作出决议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营利法人的出资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议。但是,营利法人依据该决议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第九十四条 捐助人有权向捐助法人查询捐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捐助法人应当及时、如实答复。捐助法人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或者法定代表人作出决定的程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定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捐助人等利害关系人或者主管机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但是,捐助法人依据该决定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
2023-08-22 06:57:391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有哪几种

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的调整。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民事法律关系可作如下主要分类: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可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拓展资料:10个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一)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二)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三)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四)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五)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六)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七)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八)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023-08-22 06:57:561

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方生、变更和消灭,大多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思,二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所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 客体) 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受各种不同的规范调整。其中由民法调整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就是规定出现某种法律事实即发生某种法律后果,该法律后果即是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2023-08-22 06:58:161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如下: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般为公民和法人,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事物。按照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为物、行为、不行为、智力成果。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1、自然人,因出生而获得生命的人类个体。2、法人,是法律拟制的“人”。3、其他组织:合伙、无权利能力社团。民事法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要素是建立民事法律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023-08-22 06:58:431

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1. 主体:指在民事活动中,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主要人物,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等,他们通过行为交互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2. 客体:指在民事活动中,具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产,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客体包括财产、知识产权、人身权利等。当事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需要依靠客体,如买卖合同中的商品、房屋租赁合同中的房屋等。3. 法律关系:指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之间通过法律行为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通过自愿达成协议、签订合同、执行法律判决等方式建立法律关系,从而形成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民事法律关系。例如,在一份房屋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和出租人是当事人,房屋是客体,租金和履行维修义务则是法律关系。当承租人支付租金并维护房屋时,就可以享有使用房屋的权利,同时也有相应的义务。总之,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是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只有当这三个要素共同存在,才能构成完整的民事法律关系,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2023-08-22 06:59:091

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因为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立民事法律关系,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民事法律关系也就发生变化。1、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为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人。凡法律规定可成为民事主体的,不论其为自然人还是组织,都属于民法上的“人”。因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为民事主体。国家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例如,国家是国家财产的所有人,是国债的债务人。2、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亦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权利和义务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权利的内容是通过相应的义务来表现的,义务的内容是由相应的权利来限定的。3、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扩展资料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 客体) 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事法律关系
2023-08-22 06:59:412

民事法律关系的例子?

内容如下:案例:2009年1月19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李志莲诉被告杨中华离婚纠纷一案。原告诉称其于2003年6月在柳州市打工时认识被告,次年1月13日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婚后被告到原告家生活,且生育有一子,2005年11月被告外出下落不明至今,为此要求离婚。法院经调查发现被告结婚登记使用的身份证是虚假的,其身份证上所列的户籍所在地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有6个叫杨中华的人,没有一个人的信息与被告相同。公安机关对此也予确认。1、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2、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3、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4、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5、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6、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7、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8、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2023-08-22 06:59:572

常见的法律关系举例

法律分析:(一)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事务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二)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也可称之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在权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三)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根据权利人权利的实现方式,财产法律关系又可分为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这也是上述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在财产法律关系中的具体体现。物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而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的权利必须由义务人的一定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023-08-22 07:00:111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什么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从而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所谓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实践中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组织体或非法人组织被视为民事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 【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023-08-22 07:00:181

怎样分析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由三个因素构成,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1)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权益,它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有权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并要求它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民事权利按利益性质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按作用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按效力范围分为绝对 权和相对权;按依存关系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2) 民事义务指民事主体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和要求。民事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2、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法律事实出现时,产生的后果有:第一,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第二,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第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使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3、民事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2023-08-22 07:00:241

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社会关系经过民法调整,成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民事法律事实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体现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其他社会关系,如道义关系、礼仪关系等,不体现民事权利义务内容,不由法律规范加以调整。扩展资料: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是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就不存在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问题。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民事违法行为通常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行为,如不履行抚养、扶养、赡养义务的行为,不返还不当得利的行为,无因管理不给付管理人必要费用的行为,接受遗赠而不履行遗嘱所附义务的行为等。
2023-08-22 07:00:463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体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依利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四类。1.物。物是能满足人的需要,能够被人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或自然力。民法上的物虽具有物理属性,但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不同,要求有可支配性、存在性和效用性。物在民法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与物有密切联系,有的以物为客体,如所有权、担保物权等,有的虽以行为为客体,但仍以物为利益体现,如交付物的买卖合同。2.行为。作为客体的行为特指能满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也称给付。行为主要是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人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文学、艺术、科技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是智力成果的载体,而是载体上的信息,载体本身属物权保护对象。4.人身利益,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尊严、荣誉、身份等等。人身利益虽然与主体人身不能分离,但并非主体本身,而只是能够满足主体人身需求的客观事物,因此它是人身权关系的客体。
2023-08-22 07:01:082

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吗

2、7、10、12、13、15不是民事法律关系,2、7、10纯属好意施惠关系,12、13、15、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8共邀购物、探亲均属道德上好意施惠关系,后因车祸属民事侵权法律关系。
2023-08-22 07:01:192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哪三个要素。

  素或条件,由下列三要素构成的: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依《民法通则》、《合同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都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因此,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都为民事主体。国家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例如国家是国家财产的所有人,是国债的债务人。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因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总是基于一定的对象而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的的,没有客体,民事权利义务就会落空,也就是失去意义。所以,客体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经国家法律确认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民事法律关系以民事权利与义务为内容,若仅有主体而没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当然就构不成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是指法律允许为一定民事行为的可能性;民事义务是指按法律或他人的要求为一定民事行为或不为一定民事行为的必要性。民事权利和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决定着法律关系的性质。例如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的不同,就是因为主体的权利义务的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因为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成立民事法律关系;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不可缺少,变更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就不再是原来的民事法律关系了,民事法律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
2023-08-22 07:01:272

法律关系有几种

法律分析: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三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3-08-22 07:01:361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税务局对某有限公司征收土地增值税 B.公民奉某向张某的有限公司租赁房屋 C.法官夏某向当事人赵某索贿 D.某司法局对其下属科员通报批评 正确答案:B
2023-08-22 07:01:431

恋爱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吗?原因是什么?

恋爱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原因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自由,故主要以权利的形式体现。恋爱关系,如约会、婚约、定情约定等恋爱行为民法不调整,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扩展资料: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物,指自然人身体之外,能够满足人们需要并且能够被支配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2.行为,指能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活动。3.智力成果,指人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包括各种科学发现、发明、设计、作品、商标等。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事法律关系
2023-08-22 07:01:527

怎么确定双方是不是存在民事法律关系?求大神,举个例子更好

重点是在双方应当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应区别与行政法律关系。平等的民事主体,就是不能有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当然,也得看双方当事人之间从事的是什么活动。如果是 行政机关 去 商店 购买 日常办公用品,商家和 行政机关就不是 行政关系,而是 民事法律关系。其次,要求是受民法 所调整的。物权、债权、婚姻关系。继承关系、扶养关系 都是 民法所调整的 民事法律关系。懂了吗?希望能帮到你。
2023-08-22 07:02:232

怎样举例说明什么是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作为法律关系的一种,有着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关系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具体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民法调整一定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赋予当事人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产生以后,民事法律规范所确定的抽象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便落实为约束当事人行为的具体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就决定了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他们相互独立、互不隶属。同时,由于主体地位平等,决定了其权利义务一般也是对等的,一方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3、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是财产关系。民法以财产关系为其主要调整对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主要表现为财产关系。虽然民事法律关系也有人身关系,但这在数量上只是一小部分。4、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和财产性,也表现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扩展资料:财产法律关系中,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是财产权利,通常权利人可以依其意志转让;而在人身法律关系中,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人格权或身份权,这些权利与权利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权利人一般不能将其转让给他人。在财产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对加害人主要适用财产性质的责任,如要求加害人返还原物、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而在人身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对加害人则主要适用非财产性质的责任,如要求加害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在人身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如果给权利人造成了物质利益损害,也可对加害人适用财产性质的责任,这主要是损害赔偿。但这种责任形式并不是保护人身法律关系的主要方法。
2023-08-22 07:02:332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的不同所作的分类。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绝对关系和相对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范围所做的分类。绝对关系是指义务主体范围不确定的那些民事法律关系。相对关系则是义务主体范围可确定的那类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实现其民事权利的不同方式所做的分类。物权关系是指物权人直接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法律关系,物权人一般不需要义务人的帮助即可实现其权利。债权关系是指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人只有得到债务人的帮助才能实现其权利。
2023-08-22 07:02:591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调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08-22 07:03:151

民法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主观: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023-08-22 07:03:221

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主观: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2023-08-22 07:03:291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六个

民事法律关系有人格权关系,身份权关系,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继承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六个。具体内容如下:1、人格权关系,比如姓名权,生命权,健康权,婚姻自主权,肖像权;2、身份权关系,比如配偶权,亲权;3、物权关系,比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4、债权关系,最明显不过的就是合同;5、继承权关系,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关系;6、知识产权关系,比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2、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4、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5、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十五条 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作出决议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营利法人的出资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议。但是,营利法人依据该决议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023-08-22 07:03:381

举例说明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因为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立民事法律关系,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民事法律关系也就发生变化。1、主体要素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民事主体主要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特定情况下还包括国家。2、客体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称标的,是民事主体之间据以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对象性事物,是民事主体追求的利益的反映,成为民事主体活动的目标。就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其客体大致是固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a,物,指自然人身体之外,能够满足人们需要并且能够被支配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b,行为,指能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活动。c,智力成果,指人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包括各种科学发现、发明、设计、作品、商标等。d,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3、内容要素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如何实现其参与民事生活的目标,也即实现其参与民事生活的目的,这种实现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的方式和过程,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扩展资料: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由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按民法规范确立的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事法律关系不仅符合国家的意志,更体现着当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当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二)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三)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四)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义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五)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和财产性也表现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事法律关系
2023-08-22 07:03:462

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1)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由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按民法规范确立的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事法律关系不仅符合国家的意志,更体现着当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当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2)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通过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设定其义务来进行的,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3)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和财产性也表现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
2023-08-22 07:04:001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调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是指因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出现,民事主体之间形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因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出现,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了变化。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二)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三)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综上,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023-08-22 07:04:091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依利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四类。1.物。物是能满足人的需要,能够被人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或自然力。民法上的物虽具有物理属性,但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不同,要求有可支配性、存在性和效用性。物在民法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与物有密切联系,有的以物为客体,如所有权、担保物权等,有的虽以行为为客体,但仍以物为利益体现,如交付物的买卖合同。2.行为。作为客体的行为特指能满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也称给付。行为主要是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人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文学、艺术、科技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是智力成果的载体,而是载体上的信息,载体本身属物权保护对象。4.人身利益,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尊严、荣誉、身份等等。人身利益虽然与主体人身不能分离,但并非主体本身,而只是能够满足主体人身需求的客观事物,因此它是人身权关系的客体。1、权利。尽管权利的本质多有争议,但是权利总是与利益相联系的,或者说权利就是法律保护的利益。虽然通常权利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但由于权利的利益属性,使其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条件是:(1)必须是财产权利,人身权利通常不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例如,姓名权、肖像权等不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唯一的例外是,企业名称权可依法转让,因而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2)必须是可转让的财产权利,不可转让的财产权利不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例如专属于权利人自身的财产权不可转让(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3)必须是法律规定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权利。如《担保法》对土地使用权、质权的规定。2、非物质利益非物质利益又称人身非物质利益或者精神利益,是物质利益或者财产利益的对称。非物质利益成为权利客体或者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由其利益属性决定的。就自然人而言,非物质利益包括生命、健康、自由、名誉、个人秘密、荣誉等,这些非物质利益使其成为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的客体。就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而言,非物质利益包括名称、名誉(或商业信誉)等,这些非物质利益使其成为名称权、商誉权的客体。非物质利益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特点是其不可转让性和不可转移性,除非法律有明确的例外规定。1、有益性:指能满足人们的利益需要。2、客观性:指不依主体的意识而转移。3、法定性:指由法律所规定。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国家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国家直接参加民事活动时,国家以民事主体的资格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如发行公债、享有财产所有权、接受赠与、对外以政府名义签订贸易协定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义务主体。
2023-08-22 07:04:181

如何判断是否为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2023-08-22 07:04:271

民事法律关系

这个表述错误。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思自主设定的,法律只对意思表示规定严格的条件。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直接规定的。比如双方签订的合同,这里边的很多权利义务都是当事人的约定,属于当事人意思表示形成。而物权法中的所有权,一般来源于法律创设。
2023-08-22 07:04:483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的不同所作的分类。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消举关系。  第二、绝对关系和相对关系。这是根据橡兄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范围所做的分类。绝对关系是指义务主体范围不确定的那些民事法律关系。相对关系则是义务主体范围可确定的那类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实现其民事权利梁桥袭的不同方式所做的分类。物权关系是指物权人直接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法律关系,物权人一般不需要义务人的帮助即可实现其权利。债权关系是指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人只有得到债务人的帮助才能实现其权利。
2023-08-22 07:05:591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法律主观:法律主体作为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法律抽象。正如杜兹纳所说:“道德哲学与法理学都假设了一个自主自律的主体。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在什么人之间发生,谁是权利义务的承受者,都涉及到民事主体问题。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公民一国公民指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公民主体资格的集中表现。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包括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权利能力为前提的。法人1.法人的概念和具备法人的条件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2.法人的权利能力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享有参与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3.法人的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指法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4.法人的种类第一,企业法人,是指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向国家纳税的单位。第二,非企业法人,是指不直接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以国家管理和非经营性的社会活动为其内容的法人。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二、民事权利类型有哪些(1)财产权、人身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体现的利益为标准而作的划分。人身权是以人身之要素为客体的权利。人身权所体现的利益与人的尊严和人际的血缘联系有关,故人身权与其主体不可分离。人身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财产权与人身权不同,财产权可以予以经济评价,并可转让。以权利的效力和内容为标准,财产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物权是支配物并具有排他性效力的财产权;债权是得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以受保护的智慧成果为客体的权利;继承权是按遗嘱或法律的直接规定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特点为标准而作的划分。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支配权的行使无需其他人积极义务的配合,只要容忍、不行使同样的支配行为即可。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财产权等属于支配权。请求权是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人对权利客体不能直接支配,其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人的协助,没有排他效力。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虽为支配权,但在受侵害时,需以请求权作为救济,故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中的地位殊为重要。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形成权的独特性在于只要有权利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足以使权利发生法律效力。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形成权。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抗辩权主要是针对请求权的,通过行使抗辩权,一方面可以阻止请求权效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权利人能够拒绝向相对人履行义务。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等皆属于抗辩权。(3)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相对人的范围为标准而划分的。绝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为不特定人的权利。绝对权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故又称“对世权”。物权、人身权等均属绝对权。相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仅为特定人的权利。相对权的效力仅仅及于特定的义务人,故又称“对人权”。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4)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这是在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权利的地位划分的。主权利是不依赖其他权利为条件而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则是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权利。在担保中,被担保的债权为主权利,而担保权则是从权利。在基础权利受到侵害时,援助基础权利的权利为救济权,而基础权利则为原权。民法上有所谓“无救济则无权利”之说,救济权是原权的保障,否则权利就难以实现。(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这是按民事权利与权利人的联系而划分的。专属权是指专属于特定的民事主体的权利,人格权、身份权等均属于专属权,该权利与主体不能分离,不得转让、继承。非专属权指可以转让、继承的权利,物权、债权等财产权均属于非专属权。(6)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而划分的。既得权是指已经取得并能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因法律要件未充分具备而尚未取得的权利。如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人的继承权就属于期待权。三、民事义务类型有哪些民事义务依不同标准可划分为各种类型。(1)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以义务产生的原因分,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直接由民法规范规定的义务,如对物权的不作为义务、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等等。约定义务是按当事人意思确定的义务,如合同义务等,约定义务以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界限,否则法律不予承认。(2)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以行为方式为标准,义务可分为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以作为的方式履行的义务为积极义务,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义务为消极义务。(3)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在合同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还有所谓的附随义务,这是依债的发展情形所发生的义务,如照顾义务、通知义务、协助义务等。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法律客观:《 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2023-08-22 07:06:131

常见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法律主观: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023-08-22 07:06:221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的调整。【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023-08-22 07:06:311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人。在我国,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等。近代民法以来,自然人成为民事主体,通常认为除了其作为自然人外,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条件。一、民事法律关系意义1.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2.狭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二、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由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按民法规范确立的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事法律关系不仅符合国家的意志,更体现着当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当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2.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4.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义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5.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和财产性也表现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1、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的含义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是指因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出现,民事主体之间形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因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出现,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了变化。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因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出现,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终结。2、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的原因——民事法律事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023-08-22 07: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