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投
-
发展,是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建设优越性的体现,具体到施工企业,是最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可靠保障。作为企业工会,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积极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渗透到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需求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在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协调发展。发展是企业的工作主题,但有少数干部和员工对企业发展和工会工作的关系认识模糊,片面地认为企业发展就是生产和经营,工会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大,因此可有可无。这种认识实质上只看到发展的表面,忽视了发展的整体和内涵。发展不仅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力的增强,而且包括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以及企业文化水平等等,是企业和员工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只有靠党政工组织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完成企业发展的大业。少数单位领导不重视工会工作,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有的甚至独断专行,官僚主义严重,不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善于吸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压抑了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管理工作矛盾重重,员工心情不舒畅,致使企业缺乏凝聚力,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上述种种现象,都是目前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保持企业工会的生命力、凝聚力,如何才能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呢?要实现工会工作的两个“渗透”,并扎实开展工作,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一、向企业中心工作渗透。工会组织履行建设职能,不是替代企业行政组织管理经济活动,而是从工会的角度选准切入点,以特有的手段和方式积极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要找准与企业中心工作接轨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我们作为施工企业,其中心工作就是多承揽工程,将中标的工程做成优质工程,从而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行政和工会的总目标和基本任务一致。工会要尊重和维护行政领导的中心地位和管理权威,行政领导要尊重和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工会行使民主权利要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一方面使行政领导更全面地听到职工群众的声音,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另一方面把企业管理目标和各项改革措施迅速变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讲,工会要着力构建好三个平台,也就是工会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一是构建职工参与平台。民主管理工作是职工参与的主要途径,而职代会制度则是职工参与的最基本形式。同时要针对新情况,对职代会的组织形式、职权和工作内容作相应的调整。职代会重心要逐步转向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和改革发展上来。重点落实抓好对企业改革发展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决策的审议建议权、评议监督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落实职代会职权,坚持职工代表视察制度,促进职代会各项决议的落实。真正体现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体现职代会职能,保证职工群众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增强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发挥他们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就需要工会能够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了解职工心里所想,生活所需,把工作做到桥头、涵边、宿舍、食堂,通过谈心、合理化建议、心里话信箱等多种方式,真正能够把握职工思想脉搏,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在工作中想职工所想。另一方面,需要行政和工会真正的把职工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使这些制度不致流于形式,真正地对企业的发展直到促进作用。二是构建管理沟通平台。厂务公开工作是落实职工知情权,加强在管理方面与职工沟通的重要方式。是搞好群众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手段。实践证明,把企业交给职工,企业才能发展,把企业大事小情都公开,让职工都知道,紧紧依靠广大职工,才能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要深层次公开。浅层次公开是一种表面现象的公开,如工资、出勤等事项,是公开的次要方面,而深层次的公开则是公开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是厂务公开的主要方面。抓住深层次的主要方面问题公开,才能使厂务公开工作更有生命力和活力,更能满足广大职工对厂务公开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推行厂务公开制度过程中,必须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公开延伸。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物资采购和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人事管理、企业发展决策等这些深层次的内容必须公开。要真公开。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要从实出发,注重实际、实用、实效。有的单位怕职工知道实情,搞假公开,影响公开质量和效果,必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是真公开还是假公开,公开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在企业中行政的一把手责任重大。要把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区分开来,制定明确的制度,属于哪个环节,属于谁的责任,就要追究谁,对号入座。要建立奖惩考核机制。要把厂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要定期考核。对不按要求公开的甚至搞假公开的,要追究责任,给予考核。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厂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小组,要积极主动工作,按厂务公开方案和制度的要求,定期进行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还可以建立厂务公开信息员制度,选出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不同层次的职工代表,履行厂务公开信息员的职责,发挥厂务公开群监群治的作用。要建立职工评价制度。企业的事情职工最有发言权。在推行厂务公开制度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定期评价厂务公开情况,并把职工的评价标准作为是真公开还是假公开的重要依据。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办法,逐步实现对厂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进而实现厂务公开在内容上由一般化问题向深层次问题深化;在形式上由单一性向多样性深化;在时间上由阶段性向经常性深化;在程序上由公开办事结果向公开全过程深化;在管理上由随意性向规范性深化,最终使厂务公开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构建与生产经营接轨的平台。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是由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组织全体职工参与的创新和生产活动。是工会组织贴近企业中心工作,充分展示工会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重要作用的重要形式。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一直在抓的“功课”。要针对提高工效、节能降耗、技术难点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活动,这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工会要根据生产实际成立相应的技术创新小组,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造就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力争最终形成项目的技术成果应用于项目并得以推广。劳动竞赛是工会工作与施工生产结合的有效载体。抓好劳动竞赛首先要和施工生产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节点相结合。要和行政、技术一起制定竞赛的目标,目标要和工程的总工期、安全要求、质量标准、文明施工规范、职工劳动保护的落实等紧密结合起来,安全风险大、技术难度高、工期要求紧、施工条件苦的项目要更要列在其中,倍加关注。其次,要和员工利益和企业目标相结合。施工生产任务必须要完成,而劳动竞赛则是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生产进度的有效方式,竞赛中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考核机制,要对竞赛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细化,按照总体竞赛目标分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发现问题利于行政及时调整,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先进典型并及时予以奖励、总结、宣传、推广,开展“每月之星”“先进集体”等评比,充实竞赛内容,以小的竞赛促进大的竞赛,使竞赛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参赛员工的积极性。而不是发个文件,成立个组织,最后写个总结,搞个表彰了事,使竞赛流于形式。再次,要与施工生产的每道工序每个方面相结合。劳动竞赛可以是全系统的,也可以是针对某一项内容而开展的。两个班组之间可以开展对手赛,两个项目部之间可以开展对抗赛,这样直观而贴近,更容易激发员工士气。同时,以抓好安全生产为主,开展“安康杯”等专题竞赛活动,也使竞赛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真正使工会工作与中心工作目标一致,融为一体。二、要向职工的内心渗透。企业的发展要靠职工的素质提高来实现,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又必然会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职工对提高素质、自我发展有着强烈的愿望。具体表现为:一是认识到因掌握的技能与岗位要求有差距,要求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强烈;二是不满足现有岗位,对转岗技术的愿望强烈;三是不满足低收入岗位,要求通过学习培训来提高文化、技能素质,以追求高收入岗位竞争的愿望强烈;四是为适应“一岗多能”、“岗位合并”、“一岗多证”而提高素质的愿望强烈。职工发展愿望的实现,正是企业发展的可靠保障。正是有了适者生存、适者发展的理念,使得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只有提高素质,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发展权益。了解了职工的需求,就要将工会工作向职工的内心渗透,要构筑学习的平台。职工拥有学习发展权,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要让教育成为每位职工的内在需求,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争当知识型职工,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尤其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工种、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层面职工群体的特点,不断创新群众性学习活动载体,构建职工学习平台。围绕提高技能、立足岗位培养知识型职工,围绕消化、吸收新技术开展学习培训,大力开展技术练兵、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让职工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在技能提高时体现岗位效益。要在“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化职工”工作中大有作为。要把提升职工素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实施办法和具体工作计划,确保组织与实施工作落到实处,使企业真正向学习型组织转变。要使职工认识到,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需要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知识更新的速度超乎想象,过去一个四年本科生可以终生为天之骄子,“有一技则足以立身”,而如今都要遇到生存的挑战。从铁路建设上说,从过去的慢车到普快,从普快到特快,从特快到城际,再从城际到高铁,知识了技术更新的过程缩短了几倍到几十倍,而如果不在实践中加以认真的学习,淘汰也就成了必然的结局。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企业为了生存必须走这一步。所以成功的企业必须是学习创新型企业,这是大势所趋,历史之必然。要使职工认识到,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需要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目前国家银根紧缩,宏观经济调整,以旨在加大投入拉动内需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大建设时代和国内轰轰烈烈的“高铁时代”逐步接近尾声,基础建设投入更趋于科学、理性,压缩投资、放缓脚步已是必然,建筑市场面临着一场“寒冬”,急速膨胀带来的各种负担也在迅速加重。如何调整战略,将目光投入到航道、水利、港口、公路等这些一直稳步增长的领域,需要我们必须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一方面认真开展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未涉足领域的学习。市场竞争归跟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自身学习创新能力的竞争,要求我们企业员工都要做学习的模范,注意知识的贬值和折旧,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充电,提倡终生学习接受继续教育,做一个复合型人才。在整个企业营造尊重知识,重视学习,重用人才的氛围。鼓励员工参加主业以外的市政、水利、公路、航道等各个领域的学习取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人才培养提拔机制,真正提高人才知识创新能力,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的良性学习机制。要充分利用职工夜校、图书室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培养、宣传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作法。做到既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又扎扎实实、全面发展。通过持续开展学劳模、争标兵、比贡献以及各种创优争先的竞赛活动,引导职工与时俱进,发挥创造才能,做新型劳动者,不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三、搭建文化平台。企业文化是职工的“精神食粮”,也是渗透到职工内心的另一个方式。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文化是企业的伴生物,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注重人的因素,更注重一种精神的力量,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企业文化还是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它对职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为一体,更易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职工按照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而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精神的个性,职工的思想更容易统一到企业精神上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企业工会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企业与员工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只有“双向”渗透,才能实现“双赢”,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