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金融危机是怎么样形成的???

2023-05-04 14:28:30

了解一下

牛云
·简介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特征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类型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产生
泰国的金融危机事发于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动乱。首先是外汇市场的美元收缩冲击,使得泰铢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度贬值,进一步影响了泰国的股票市场和金融体系,东南亚的金融市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经济,而且各国的货币不统一,在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上美元最终成为交易单位。间接的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创造了助动力。
所以,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来自于外汇市场的冲击,货币危机又成了金融危机的附属。
编辑本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概况】
·概况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发生在1997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则和组织形式的问题。本书试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解脱本世纪初货币制度改革以后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各国形成的货币供应体制和企业之间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债务衍生机制带来的几个世纪性的经济难题,包括:
(1)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丛生,金融和债务危机频繁;
(2)社会货币供应过多,银行业务过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3)政府税收困难,财政危机与金融危机相拌;
(4)通货膨胀缠绕着社会经济,泡沫经济时有发生,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增长经常受阻;
(5)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增加了失业,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6)不平等的国际货币关系给世界大多数国家带来重负并造成许许多多国际经济问题。
以上问题最深层的原因,是货币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之间交易活动产生的新机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本书的思路是,建立一种权威性的企业交易结算的中介系统——国家企业交易中介结算系统,解脱企业之间的债务链,消除企业和银行坏账产生的基础,以避免债务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减少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危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个创新过程中,还会产生国家税收和财政支出方式的创新,减少财政赤字的发生。同时,还会产生企业制度的创新,减少企业的破产倒闭和兼并现象,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并且,还将对国际结算方式进行创新,对国际货币的使用进行改革。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的治理,而是对纸币制度所存在的严重缺陷的修正,是对货币供应和流通体制的创新,是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并且,这种变革带来经济运行机制的诸多方面的调整。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尽管在各国有其具体的内在因素:经济持续过热,经济泡沫膨胀,引进外资的盲目性--短期外债过量,银行体系的不健全,银企勾结和企业的大量负债等,危机也有其外在原因:国际炒家的“恶劣”行径,但是人们还应进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机生成的本质因素--现代金融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刘诗白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包孕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知识国际间的频繁流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表现得更加鲜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导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而且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由于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刘诗白则进一步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即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只不过,它只是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制来防范金融危机,刘诗白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防范金融危机之路。
·原因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那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观看了关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一系列报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后,我找到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3.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
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太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启示
(1)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权基础上的,只有经济实力雄厚,政权稳固才能谈及真正的发展经济。
(2)一个经济学家,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他将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3)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使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本段【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编辑本段【新世界性金融危机】
未来两年将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资金流动逆转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
为什么未来世界将出现新型的金融危机呢?这要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过去近十年来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格局谈起。
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过去近十年 ,受益于全球化的大趋势,经济不断繁荣,但这种繁荣的基础其实比较脆弱。这些经济体自身的储蓄相对不足,消费不断增长,经济的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其集中的表现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支持其日益高涨的消费。这一格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消费信贷链的破裂,集中的表现就是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次级房贷危机导致美国的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金融风险的成本,也使这些金融机构必须重新分配自己的资产,以降低风险。
反过来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发达国家的资金,以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为例,其证券市场上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国外。日益高涨的海外资金不仅推动了本地资产价格的高涨,也推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本地货币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这一系列过程为这些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地区:一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不仅经常账户出现了占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时财政赤字也日益加剧,国内价格上涨的趋势愈演愈烈,而且,这些国家还实行了与欧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这无疑是写下了导致金融危机最佳的化学反应公式。
另一个非常脆弱的经济体,就是印度。虽然印度经济在过去3年内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但是其宏观经济的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印度的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证券市场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海外,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综合考虑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经济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未来两年之内,世界经济很可能发生资金流动逆转的情形,那就是几年前从发达经济体争先恐后涌入新兴市场国家、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金,在发达国家重估风险的情况下,纷纷逆转涌回发达国家,加强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稳定度。这种趋势的形成无疑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直接的影响,并最终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形成。
新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
这种金融危机同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形式不同。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形式是国际收支的危机,那时亚洲出现了大量到期的外债需要偿还,同时国际金融炒家纷纷挤兑,造成了这些国家外汇储备不足,以至于不得不让本币大幅度贬值。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形式不见得以国际收支的短缺为标志,因为今天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量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这些国家并没有大规模举债,只是通过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新兴市场国家不面临着金融危机,这种金融危机的形式是以大量的资金倒流从而导致本国证券市场价格大幅度缩水、本币贬值,从而导致本地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于衰退为表象的,这和几年前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涨、资产价格泡沫化恰好形成了一个逆反的镜面图像。这一新型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很可能是波罗的海三国,从波罗的海三国可能传导至东欧各国,再传到南亚包括印度,之后再进一步传到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
资金流动不能盲目放开,财政政策须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一旦这样的金融危机发生,中国经济面临着怎么的挑战呢?可能的情况是,一部分外资的表现也会如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纷纷出逃,对于中国的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货紧缩的压力,但对于目前高速运转(事实上是过快运转)的中国经济并不是坏事。而且,这一资金倒流的情况也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不容否认,这种资金倒流会对国内的投资规模产生一定的冲击,会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另外,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也会间接通过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下降,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些都是这一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新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这将是中国资金出国投向这些国家的绝好时机,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为此,中国经济界需要做好资金上和项目研究方面的准备。从宏观层面上讲,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这一轮新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资金流动问题上必须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放开,要考虑到大量资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压力。当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必然会出现下滑,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保留一定的灵活度,在继续实行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须做好项目上和资金上的准备,一旦新一轮金融危机在周边国家发生,中国就可以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找到一些有资金保障和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
总之,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来临,全速前进的中国巨轮必须考虑到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冲击,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我们的经济发展航程将会前途光明。

相关推荐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部分人仍遵循为买而卖的原则,例如劳动者为了生存,得先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然后再购买食品。但是有一个阶级不同,他们是为卖而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敏锐的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后已经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不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叫“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2023-05-04 13:45:24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有效需求来说是过剩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扩展资料:定义1、经济危机通常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3、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产能过剩。4、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财产私有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厂商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消费者有效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经济危机爆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3-05-04 13:45:461

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是在什么时间?

1920年,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那次危机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美国在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以后,逐渐摆脱了困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对纳粹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探讨危机理论时,我们把总危机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区别开来;总危机是指再生产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的全面崩溃,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则是历史的正常现象。在生产中,追求利润的个人愿望会同社会分工的客观必然性周期性地发生冲突。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仅仅是该制度把上述个人愿望与客观必然重新结合起来的固有的方法。扩展资料:可能性理论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规律是各种冲突趋势的产物;根据这种理论,每当历史的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相结合时就会出现总的危机。必然性理论基于这样的看法,即认为规律是使各种抵销的趋势处于从属地位的、内在的占支配地位的趋势的表现。按照这种理论,定期出现总危机的特定形式和发生的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是由历史和制度的因素所决定的)。
2023-05-04 13:46:05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一般意义上讲,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就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商品生产者需要将商品卖出变为货币后才能购买其他商品,所以买和卖成为两个独立行为,流通过程就有出现中断的可能性。而且信用的出现使经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加强,如果债务人不能将商品转化为货币,债权人不能收回债款,就可能引起支付危机,破坏流通和生产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具体表现为: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张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和竞争的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积累,扩大再生产。但资本家对社会财富的追求使得分配中两级分化严重,资本家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工人的相对工资不断降低导致全社会有支付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第二,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可以决定自己怎么生产,社会不能有效调节,因此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但企业内部资本家可以通过市场价格变化安排自己企业生产,由于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导致市场价格有时不能准确反映社会对商品需求的变化,这就使经济不断波动,震荡,导致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正常比例被打破,阻止社会再生产,阻止商品在市场上顺利销售。另外,信用的发展加剧了经济危机。信用使生产和消费获得跳跃式增长,创造出巨大的过剩生产力和大量虚假需求,使生产过剩加剧,加速了经济危机爆发。
2023-05-04 13:46:18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其根本特点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佘贵生产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基本矛盾十分尖锐时就会引发经济危机。
2023-05-04 13:46:411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及周期性特点

1、本质特征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2、根本原因产能过剩是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消费者有效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3、周期性特点再生产的循环进行,使经济危机的过程具有周期性。典型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扩展资料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财产私有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厂商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消费者有效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经济危机爆发。原因:1、产能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消费者有效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3、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一是:厂商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消费者有效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4、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市场经济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5、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6、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③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④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从而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只有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3-05-04 13:46:491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特征和根源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应答时间:2022-01-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2023-05-04 13:47:25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4)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2023-05-04 13:47:334

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具体原因是什么?

经济危机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家盲目生产而造成产品相对过剩大量积压。理论上,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爆发,大概每隔10年左右爆发一次。但美国罗斯福新政后,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大大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从而减缓经济危机的程度和间隔,但始终是不可避免。比较严重的几次经济危机情况如下:1、1825年 英国 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原因:英国最先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并且取得胜利,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地,殖民地遍布世界建立了最早的世界市场,因而也是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所以发生在了英国。2、1847年 欧洲 欧洲工商业危机 3、1857年 美国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4、1929—1933年 首发于美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严重的一次,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原因: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过大导致普通大众消费能力不足,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使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放任经济政策,对市场不干预,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经济繁荣带动了股价上涨人们盲目乐观,股票投机过度。影响:①破坏了国际关系②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③造成法西斯主义的泛滥④使得资本主义面临政治危机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动摇 5、1973年中东石油涨价引发,使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动摇美国霸主地位。6、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7、21世纪08年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
2023-05-04 13:47:48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什么?

资本主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解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个矛盾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比例关系的失调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引起大量商品过剩时,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市场上大量商品积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023-05-04 13:48:06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资本主义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有: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破坏,从而引致经济危机的爆发。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社会生产的增长,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因此,当生产的扩大程度在另一个前提下还远为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 288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代理人的统一指挥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把社会生产割裂开来,资本家们各行其是。各生产部门比例的不协调,是资本主义生产运动中的经常现象,而按比例的发展,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运动中的个别情况。严重比例失调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以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它们的结合,才不可避免地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地遭到破坏,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扩展资料: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危机的利弊:一、新技术革命缓和危机的作用表现在:1、使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老工业部门,如钢铁、煤炭、纺织等部门的比重将相对缩小,而新兴工业部门的比重和作用则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传统工业部门因生产过剩而减产时,新兴工业部门却在继续增长,虽然抵消不了传统部门的生产下降,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全部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从而缓和了危机。2、促进了固定资本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造,不仅新兴工业部门的固定资本要大量增加,而且传统部门也要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危机。二、新技术革命加剧危机的作用表现在:1、加快了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缩短了固定资本更新的期限,为危机频繁、周期缩短进一步提供了物质基础。2、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总量、剩余价值量以及资本积累量都大大增加,为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同样的生产规模所需要的劳动力日益减少,特别是机器人的使用,导致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固然,新兴的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将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但毕竟不能全部抵消由新技术革命所抛出的产业后备大军。失业的增加不仅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化,引起新的动荡,而且还将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减少,加剧了生产的扩大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趋于深化。在技术革命的双重作用中,从长远来看,加剧危机的作用将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新技术革命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并大大推进生产社会化的进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支配下,虽然也可能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但终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从发展趋势看,经济危机将不是趋于缓和,而是趋于严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3-05-04 13:48:22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不能根除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不能根除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在农业社会,物资匮乏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革命后,生产过剩而需求不足,变成了主要矛盾。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企业主可以生产出近乎无穷的商品。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每个人都想要更多的东西。有了自行车想要汽车,有了汽车想要房子,有了房子想要飞机、游艇......商品卖不出去,并不是因为没有需求,而是因为没钱。因为:商品价格=剩余价值(利润)+工人工资;所以:商品价格永远>企业主的消费+工人的消费。剩余价值的“剥削”,无关乎道德,只是一种市场机制。如果没有利润,企业主就会关闭工厂;如果有利润,工人获得的工资并不足以买下他生产的商品。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一个死结。随着“生产-消费”循环的持续,工人的工资大部分都拿去消费了,企业主的利润则大多都变成了资产,结果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会被迫降价,最终导致利润降低。当利润过低时,工厂破产,工人下岗,下岗之后购买力更弱,随后恶性循环。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怎么解决?无法根除。其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经济危机是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又反过来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暂时强制地缓解这一矛盾。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不能解决。
2023-05-04 13:48:434

列举二十世纪以来发生的两次经济危机并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20世纪30年代。一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制造业飞速发展,成为美国实体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引擎,但是制造业同时带来了大公司的诞生和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是由次级债券危机引发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以及长期不健康的发展。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市场信贷泡沫严重,最明显的表现是房地产行业大量的高风险、非传统的抵押贷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产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在现代经济危机中,生产过剩往往与财政金融危机并发,商品滞销与通货膨胀交织。扩展资料:在实体经济衰退,整体经济下行的基本面下,一旦美国转变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回流,货币贬值压力加大,这种发展模式就会难以为继,此期间积累的各种风险也会爆发出来,中国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如果继续放水刺激,任由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老百姓的积蓄将化为流水;如果迫于压力加息,则将刺破泡沫,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二十世纪以来,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的大危机,都是在美国爆发。在这两次大危机发生前,美国经济都已经历了长时期的繁荣发展,实体经济因处于经济长周期末端而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则因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而一派繁荣,资产泡沫飞涨,最后为了抑制泡沫而不得不逆向加息,终于刺破泡沫,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
2023-05-04 13:48:51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了.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3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地加强了,整个社会生产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按照社会的需要而由社会统一管理生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存在,生产过程由资本家私人管理,这就把整个社会生产的联系割裂开来,各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一个企业的资本家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计划、无政府状态.个别企业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上述情况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失调,特别是生产和需要的比例关系失调,这种比例失调以尖锐的形式爆发出来,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越来越多.但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这一矛盾是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
2023-05-04 13:49:13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史上最严重一次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当年,美国政府为应对,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全面干预经济,有效地避免了盲目生产造成的过剩,也就有效地弱化了危机。其实关于本次危机目前还没有特别定论或说高屋建瓴的观点,现在基本处于一个大家各说各话的阶段,你也完全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就我来说,我认为首先过往的经济学先哲们总结的经验仍然是有效的,本轮危机本质仍然是资产泡沫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破灭导致的结果(本轮危机最初反映在次贷市场的泡沫破灭),从这个角度说只要是市场经济,依靠市场调整资源配置就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个人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危机的实质,是一个经济循环周期问题。在这里你也可以亮明你自己的观点,就是认为这样的危机究竟是可以避免的,还是不可以避免的,我们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能不能帮助我们改善未来的经济环境和条件。我们不奢望杜绝,但能不能延长经济危机的周期,或者将其周期中的低估掌握在一个可控和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举出2007年初次贷危机爆发前到2001年911后这段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周期中,积聚了哪些问题?(比如全球性金融资产泡沫,全球性通货膨胀,全球性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我们过往的经济增长方式,监管方式,经济增长理论是否有矛盾?是否我们在上一轮经济萧条(比如97的亚洲金融危机和70年代末的海湾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中引以为戒的那些教条和经验,铁律,在本轮危机前起到了作用?所以关键还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或说信仰,你也可以在后半部分探讨2009年开始各国家包括我们国家央行通过印刷货币人工拉抬经济的做法是否正确和有效果,用一个新的经济泡沫来挽救旧的泡沫的崩灭是否从长远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2023-05-04 13:49:2110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应该是怎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其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萎缩的矛盾,危机是上述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极强:大量商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危机期间,真个社会生活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状态。经济危机的影响,分析时应注意:①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充分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③一般来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家已经达到相当数量,并散步于世界各地。②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③这些国家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定份额并影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④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已经对全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西方各国的反危机措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逐步取代了不加干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逐步调整。
2023-05-04 13:49:41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么理解!?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市场经济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扩展资料:每一次的总的危机都会使弱小的资本受到巨大的破坏,使工人遭到沉重的打击,而这些破坏和打击,则又有助于通过加强集中和积累、通过提高全面的盈利能力来恢复积累。由于利润率的持续下降,因而每一次随后出现的高涨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即长期的利润率和增长率一般都比较低,因此,在市场统治的世界里,停滞和世界范围的失业问题在整个时期内将变得更为严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3-05-04 13:49:481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和启示

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教训:1.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在现代资本主义中,少数实力强大的企业能支配各自的行业,通过限制产出和抬高价格它们能够靠牺牲工人和小资本家的利益而使收入的再分配有利于自己。鉴于大资本家把较大份额的收入储备起来,所以总的储蓄额将增加;另一方面,为维持价格和利润,大企业将只限于在本行业中进行投资,从而减少了可利用投资的出路,由于加大了需求缺口并同时减少了投资的机会,因此,从理论上讲,垄断将使停滞实际上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当然,实际上战后的“垄断资本主义”直到最后“一直享有长期的繁荣……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它先前的历史”。2.国家力量与垄断力量之间形成的对峙局面,可以调控。任何可以加强和指导发展因素的经济干预,显然在原则上都可排除停滞的威胁。比如,凯恩斯经济学就宣称国家不管是通过本身的开支还是通过刺激私人消费,均可使产出和就业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平,从而最终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参看凯恩斯和马克思条目)。消费不足论者也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他们只是认为,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垄断而不是竞争,因而这种干预并不是普遍可行的。垄断会加剧资本主义停滞的趋势,而当停滞出现时,国家就会通过刺激总需求来抵销这种趋势。但接着垄断者将以抬高价格而不是以扩大生产和就业来与之对抗(就象各竞争的企业所做的那样)。因此,国家力量与垄断力量之间形成的对峙局面将导致停滞加通货膨胀即“滞胀”(见“参考书目”14、5和13)。如果国家退出这场斗争并采取紧缩措施,那我们就会处于衰退甚至是萧条的局面。从这一观点来看,由于国家不愿同垄断集团对抗,所以危机的出现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事件。凯恩斯理论认为国家有驾驭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能力,而一旦认可这一前提,则危机的形成和摆脱就成了运用这一能力去实现政治目标的问题。因此,人们将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项通过价格控制、调节和有力的经济计划来削弱垄断势力的政治方案,将击中通货膨胀的要害,而增加社会福利费用和提高工资则不仅使工人阶级而且也会使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获益(通过缩小需求缺口)。因此,假如能对国家施加足够的压力,那末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经济矛盾就可以移置到政治领域并在政治领域内解决。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动荡,给我们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2023-05-04 13:49:54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么理解!?

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1837年,由于对美国出口大幅减少,导致英国爆发二次经济危机。1845年--1846年英国出口额下降,同时农业欠收引起粮食投机并引发了1847年经济危机。狂热的生产投机所导致的投机猖獗,使法、德和美国于1856年和1857年先后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发展成为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866年英国爆发了同样具有世界性质的经济危机。1872年,美国的铁路投资狂潮开始减速并迅速引发了以维也纳交易所危机为开端的1872年世界经济危机。1882年再次爆发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1890、1900年德国的交易所危机和俄国的金融危机分别引发了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1907年美国的交易所危机使其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1927年底,还是首先由美国开始,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在此之前和之后,还分别有1920年、1937年两次短时间的经济危机。1967-1968年,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结束了二战后经济长达20年的黄金时期。而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分别于1973、1980、1989年连续爆发了经济危机。1987年,以墨西哥债务危机为发端,拉美国家爆发了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1994年底,墨西哥再次爆发金融危机。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并波及其它地区的多个国家。俄罗斯在其影响下也于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爆发金融危机。2000年土耳基爆发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爆发金融与经济社会危机,并且波及乌拉圭与巴西,使二者在2002年也出现了金融动荡。2008年再次由美国次信贷危机的爆发,有可能会波及全世界,导致新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在探讨危机理论时,我们把总危机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区别开来;总危机是指再生产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的全面崩溃,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则是历史的正常现象。在生产中,追求利润的个人愿望会同社会分工的客观必然性周期性地发生冲突。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仅仅是该制度把上述个人愿望与客观必然重新结合起来的固有的方法。当制度健全时,它会很快地从其固有的失调动乱中恢复过来。但如果制度不健全,则恢复期越长,恢复就越没有生气,其进入长期萧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比如,在美国,从1834年至今的150年中虽然出现过35次经济周期和危机,但只有两次——1873-1893年和1929-1941年的大萧条——称得上是总危机。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这一统计表中会不会有一天再增加1980年的大萧条这一次(见“参考书目”10和3)。在分析市场经济时,经济学家常常提到它的“运动规律”。比如,他们认为利润率趋于下降就是一个一般规律,但同时又指出“阻挠和抵销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经济学》第3卷,第25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的起反作用的趋势。因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规律”怎么会从趋势和相反的趋势中产生呢。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基该方法。一方面,可能是从概念上把各种趋势看作是基于同等基础起作用的趋势。市场经济导致一系列的冲突的趋势,而某个特定历史的“紧要关头”的各种力量的平衡则决定制度的最终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干预似乎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左右各种力量的平衡,从而实际上支配其后果。后面我们将可以看到,这一总的见解是大多数现代宏观经济学危机理论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不同。他们指出,重要的是区分占有支配地位的趋势和各种起抵销作用的次要趋势,因为后种趋势是在前者所规定的范围内起作用的,由于占支配地位的趋势起因于制度本身的性质并赋予制度以强大的推动力,所以次要的趋势实际上是在原动力的范围内起作用的;或者说被纳入一定的导向的(在这些范围内,次要的趋势也可以只作为基于同等基础的冲突的趋势而起作用)。从这一高度出发,那些结构性的改革、国家的干预以至未能触动制度的基本实质的社会矛盾,只具有有限的潜力,这正是因为它们最终将会从属于该制度的内在的动态。我们可以划分出两种主要的危机理论,这种划分同探讨经济周期历史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是一致的。一是可能性理论,它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规律是各种冲突趋势的产物;根据这种理论,每当历史的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相结合时就会出现总的危机。另一是必然性理论,它基于这样的看法,即认为规律是使各种抵销的趋势处于从属地位的、内在的占支配地位的趋势的表现;按照这种理论,定期出现总危机的特定形式和发生的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是由历史和制度的因素所决定的)。扩展资料:各国经济危机次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英国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2008年爆发的目前仍处于金融危机阶段)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至于战后究竟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但严格说来,属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只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因为只有这三次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届经济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3-05-04 13:50:02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1、基本特征产能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社会生产的商品相对于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出现的过剩,而不是相对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现的绝对过剩。货币作为支付和流通手段的使用,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个体企业内部生产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由市场经济基本矛盾运行的阶段决定的。经济危机导致企业倒闭,产量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经济的复苏和高涨,矛盾再次激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向大规模的社会生产转变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注意事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超过劳动人民的有效需求。个体企业生产的组织化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制扩张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劳动人民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变得尖锐时,必然会导致买卖普遍脱节,即生产的供给与需求脱节,导致大量商品无法销售,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导致了相对过剩生产的爆发和经济危机。
2023-05-04 13:50:551

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首先,看一下经济危机产生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的,不是“绝对过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资料归社会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广大工人进行着社会化大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不得不大量的生产产品,大量生产的同时,又在工人身上尽可能多的得到剩余价值,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会日益严重,到了一定的极限就产生了经济危机: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企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所以经济危机爆发是有一个怪现象:一边是扔掉的面包、倒掉的牛奶,一边是饥饿的人群!再看看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那就是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其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史上最严重一次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片萧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是流浪的饥民,老百姓住着漏风的帐篷,资本主义世界酝酿着转移国内矛盾的手段,战争、军国主义、纳粹党趁机兴起了。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危机政策和措施的作用,经济危机周期性不那么明显了,危害也降低了,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真正验证了: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
2023-05-04 13:51:163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和意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4)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美国经济的相对独立对于英国摆脱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英国的冶金工业的衰退相对减缓。危机带来大量破产,工资及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革新速度加快,垄断程度­提高,例如,1846年英国还有200家铁路公司,到1848年即减少到20家大公司和几家小公司,从而为走出危机铺平了道路。
2023-05-04 13:51:233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激化,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扩展资料: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2023-05-04 13:51:301

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因此,当生产的扩大程度在另一个前提下还远为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8页)。
2023-05-04 13:51:37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

答案解析D[解析]经济危机通常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其表现为: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特征1)产能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消费者有效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3)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一是:厂商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消费者有效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是: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4)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市场经济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5)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6)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2023-05-04 13:51:43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⑵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产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
2023-05-04 13:52:081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

经济危机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其根本原因仍是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而该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调和的!其表现是生产相对过剩,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11年为一周期(二战后表现的不如以前明显),随着资本主义的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经济危机的表现呈现多样性,但从没有克服,比如二战后的凯恩斯主义虽然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发生频率和爆发的激烈程度但仍不能根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可以调配资源所以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越高,我们的生产效率也就越高,不存在爆发资本主义危机的危险!当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也纳入到了全球化的进程,再加上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所以我们也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2023-05-04 13:52:16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史上最严重一次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当年,美国政府为应对,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全面干预经济,有效地避免了盲目生产造成的过剩,也就有效地弱化了危机。
2023-05-04 13:52:328

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工业从1825年英国爆发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後,开始了其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而美国产业革命的起点始於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後,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阻碍其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障碍,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於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因此,若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经济周期发展的进程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不仅能揭示出美国经济周期本身的特点,也能展现出美国经济周期运动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发展的总进程中所占的地位。
2023-05-04 13:52:572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从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五十年了。在这段不长的历史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次接着一次,连绵不断,而且周期越来越短,每次危机拖的时间越来越长,破坏性也越来越大。经济危机的恶浪,不停地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危机史告诉我们,经济危机经常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都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各大垄断财团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近六十年内就打了两次世界大战。苏美两个超级大国都幻想用国民经济军事化来“刺激”经济发展,延缓和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却使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锐起来,他们互相勾结,互相争夺,勾结是为了争夺,争夺的结果,就要打仗。战争不仅不能使帝国主义摆脱困境,却加深了它固有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危机起伏。
2023-05-04 13:53:04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这次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而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2023-05-04 13:53:101

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1)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已经存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都存在着危机的可能性。但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可能性不可能转化为现实性。(2)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并占统治地位以后,一方面生产力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而整个社会生产处在无政府状态之中;另一方面,生产力无限扩大的趋势,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当上述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遭到破坏的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均衡关系和连续关系就要实现强制性的恢复,这种恢复就是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周期性激化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2023-05-04 13:53:17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迅速拓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

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这就使他们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而国家政权因为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而不能对此进行有效控制,当生产量超过社会总需求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因“生产过剩”引起的工厂倒闭、经济萧条的衰退。说白了,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调控。
2023-05-04 13:53:231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哪些新特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周期进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3、危机程度有所减弱;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4-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5-04 13:53:322

经济危机有什么特征

1: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2:影响:摘要的一篇论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全球化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马克思那里是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大发展和私有制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经济已经是时代的特征,我们要想在全球化中远离经济危机、独善其身,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社会主义中国要如何才能保护好自身,不会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太大的干扰和影响,建设好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在二战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第三次工作革命作为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在这一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也进行了一定的制度调整,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甚至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还吸收了一些属于社会主义的内容,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但是不管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什么样的调整,资本主义的性质都不会改变,只要资本主义还是以私有制为其制度的核心,那么资本主义就不可能脱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矛盾圈子,因为资本主义在私有制制度下的分配调整只能是一种折中的方法,没有办法使得社会化大生产真正地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主要着重研究全球化水平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怎么样影响全世界,而在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中作为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中国,又将要怎么样才能调整好自身,使中国在经济危机中得到稳定有序的发展。 战后的资本主义大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占领了时代发展最前沿的技术要素,这也使得资本主义的制度上出现了封锁技术出口的禁令,因为一旦其他国家可以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时,其他国家的发展也会突飞猛进。由此可知,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在技术上占优,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转移,对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过去由本国生产出来产品再寻找发展中国家去进行销售的情况一定不会再出现,因为此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要出口技术和资本就能获得高于自己生产再销售的利润,因此,对于熟练地运用自己制定的经济游戏规则的大国而言,利用资本到各国去投资再销售到当地或其他国家,甚至于自己的国家一方面能获得超额的利润,还能使得本国的环境保护取得较大的进展,赢得本国人民的支持。 但是在时代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美元主导的经济中,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继续享受全球其他国家为其生活成本买单的同时,只有处于一种赤字的状态或是外贸上入超的状态才可能实现,因为一旦美元通通地收回到本国,美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货币了。与此同时,资本的输出就会更多地表现为美元的输出,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发行到全世界各地,同时由于金融业的高度发达使得外汇等各种市场发展得比较完备,美元在各国形成的储备定然要找到一个出口,对于全球最发达的市场而言,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有投资价值了,因此,当前的许多经济危机已经发展到了金融危机的水平。 危机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另一方面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的国家也是如此。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会有相互间的贸易,这些贸易的涉及面广,哪怕是一些发展水平一般的国家也可能有许多的投资在国外。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使得全球化中的经济危机不仅演变得影响面大,而且是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和资本层面的危机,这些危机比原来的经济危机危害性要更大,因为这种经济危机下的通货变化情况往往会使一个国家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 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今,已经从普通的一国范围内的生产相对过剩演变成了资本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加之当今市场化和全球化水平进一步加快,资本会寻找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去获利。所以当前的经济危机在全球化的影响是更值得关注的。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已经走出了一条与过去传统意义的社会主义不同的道路,这条道路的探索是需要极大的经济智慧和政治智慧的,事实证明,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是成功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设想下的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探索原理的。 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坚持要开放,这使得中国的发展中充满了全球化的因素,从中国的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以外贸水平为标志的。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相当高了,超过了百分之六十,这一变化说明中国一方面参与世界经济的水平在提高,同时也说明中国面临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时要更脆弱了,因为依赖了外国的发展比依赖国内的发展要更多。 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可以看到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在经济上陷入低迷的时候,中国的外贸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由于改革和发展是需要一定过程的,中国要调整经济经结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中完成,因此,要把经济发展从有失偏颇的“两架马车”转变为比较正常的“三架马车”面临的不仅仅是中国普通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的问题,还有中国企业在进出口上的利润如何在国内实现的问题。中国的发展确实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这一时刻要求中国做出比较深刻的调整。 中国由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手笔的国家转移支付投资,使得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中国的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巨大的投资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是否会引起预后的通货膨胀,会否使得中国的其他的消费被压缩。从2010年的消费数据看来,中国的CPI已经出现了大幅的攀升,这意味着中国进行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通货膨胀期。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当然是为了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的直接政府投资,但是更重要的是,导致此次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到来,这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决策有可能会出现较大水平衰退的判断,而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是不管如何说,中国做出的投资决定是和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密切相关的,没有此次金融危机就不会有中国的大手笔的国内投资。 虽然还有一些国家还没有完全承认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但是通过此次的危机发展中的中国的表现,应该会使这些国家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水平有更新层面的认识,中国的市场化水平有了更高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使得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更容易影响中国的经济,要从多方面地了解中国的全球化参与水平,这样就不会出现对中国面对全球危机时的误判。 中国的全球化水平和取得的成就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要正常地处理好中国在全球化中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就要对中国的制度设计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要对中国的全球化参与程度有更多的调查,使得中国真正地搞清楚如果世界上发生经济危机,中国会受到多大的影响,这样才不会使得中国在开展自救时矫枉过正,误伤本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由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了市场经济的市场的资源配置由市场进行调节,这种调节会使得政府能进行一定新的定位中,而不是既从事运动员,又从事裁判员,这样的经济制度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较大的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具有高度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的,这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及时性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具备的。从此次各国的经济宽松政策的运用上来看就能明显地看出这种区别,中国可以快速地作出政府投资的策略,使得经济在全球中最快速地恢复过来。 正是由于中国有这样优势,中国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全球化的经济交往中可能面临的巨大危险。如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这使得许多企业受制于其他国家的技术输入,中国一方面要争取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因为自我研发的速度毕竟不可能赶上已经研发出的速度,如果一味地拒斥国外技术,而试图自我快速研发,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自我创新也必须要加快,中国对于自我创新的制度设计还有较多环节需要完善。这两者是不能忽视的。中国的全球化的地位在现在已经占了很大的份量了,特别是国内生产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二的今天,既要看到中国的成绩,也要看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的不完善。 最后,要加强对内影响评估。如果没有对于全球化的经济危机的评估,中国做出的决策不可能达到比较精准的水平,这样会对中国的预后影响很大。如果一旦由于没有对经济影响作出评估,而是认为国外的经济危机还不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就会使中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错失发展的机会。反之,过份地估计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可能全使我们出现后经济危机的一系列后果。这些都是我们要警惕的。 希望能帮到你!
2023-05-04 13:53:381

经济危机有什么特征?

经济危机的特点包括:1、世界危机的同期性。指的是因为冷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空前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由于某些地区和某些国家的特别密切并有共同利害关系,战后形成了一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地区性联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导致全球经济危机趋向于一致性,在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于危机之中,谁也救不了谁,而且还互相转嫁危机,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使危机的时间拖长。2、危机频繁,周期短。马克思资本论讲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大约是十年或者十一年,而且这个数字是可变的,并且周期将会逐渐缩短。3、危机期间物价上涨。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资本主义国家就增加政府开支,降低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结果使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酿成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改变了货币供应量的周期波动,使之不再象战前那样在危机期间大量收缩,而是继续增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推动物价上涨的力量。扩展资料:经济危机的后果可能是:社会动乱、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政变。经济危机爆发,加剧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主要表现在:1、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2、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4、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表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经济危机是矛盾激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促进经济在起伏波动中继续向前发展。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转嫁危机与反转嫁危机的矛盾;加剧了国家相互之间的争夺商品市场和输出危机的矛盾。总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的各种矛盾,它是世界动乱的重要经济根源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经济危机
2023-05-04 13:53:453

运用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了.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3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地加强了,整个社会生产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按照社会的需要而由社会统一管理生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存在,生产过程由资本家私人管理,这就把整个社会生产的联系割裂开来,各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一个企业的资本家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计划、无政府状态.个别企业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上述情况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失调,特别是生产和需要的比例关系失调,这种比例失调以尖锐的形式爆发出来,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越来越多.但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这一矛盾是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
2023-05-04 13:54:023

为什么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请说的详细一些,谢谢!

1、生产资料私有,劳动成果按资分配。促使资本家追逐利润。2、为了追逐利润,无视市场需求,盲目扩张产能,以期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抢先一步,获得高额利润。3、当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导致经济危机。
2023-05-04 13:54:081

世界上一共有几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别何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经济危机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家盲目生产而造成产品相对过剩大量积压。理论上,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爆发,大概每隔10年左右爆发一次。但美国罗斯福新政后,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大大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从而减缓经济危机的程度和间隔,但始终是不可避免。比较严重的几次经济危机情况如下:1、1825年 英国 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原因|英国最先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并且取得胜利,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地,殖民地遍布世界建立了最早的世界市场,因而也是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所以发生在了英国。2、1847年 欧洲 欧洲工商业危机 3、1857年 美国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4、1929—1933年 首发于美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严重的一次,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原因 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过大导致普通大众消费能力不足,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使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放任经济政策,对市场不干预,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 经济繁荣带动了股价上涨 人们盲目乐观,股票投机过度 影响 1破坏了国际关系2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3造成法西斯主义的泛滥4使得资本主义面临政治危机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动摇 5、1973年中东石油涨价引发,使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动摇美国霸主地位。6、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7、21世纪08年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
2023-05-04 13:55:10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的特征是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1、本质特征。产能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消费者有效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市场经济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3、周期性特点。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扩展资料: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有效需求来说是过剩的。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2023-05-04 13:55:281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
2023-05-04 13:57:182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因此,当生产的扩大程度在另一个前提下还远为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8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代理人的统一指挥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把社会生产割裂开来,资本家们各行其是。各生产部门比例的不协调,是资本主义生产运动中的经常现象,而按比例的发展,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运动中的个别情况。严重比例失调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以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它们的结合,才不可避免地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地遭到破坏,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注:资本主义市场需求不足性经济危机以及封建主义土地产出不足性经济危机,从根本上都是私有制持续作用的结果。封建社会土地产出充足的情况下(更确切的说是有充足的土地用于耕作或者放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私有制的生产资源所有者(封建社会为地主、资本社会为工商企业主及银行家)会倾向于扩大生产,这是私有制社会价值观决定的。当土地产出最大化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封建社会就会产生经济危机;当市场需求最大化也不能满足资本主义扩大化的生产能力时资本社会就会产生经济危机。另外,天灾人祸会加速经济危机
2023-05-04 13:57:274

资本主义为何总是经济危机不停?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了.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3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地加强了,整个社会生产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按照社会的需要而由社会统一管理生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存在,生产过程由资本家私人管理,这就把整个社会生产的联系割裂开来,各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一个企业的资本家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计划、无政府状态.个别企业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上述情况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失调,特别是生产和需要的比例关系失调,这种比例失调以尖锐的形式爆发出来,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越来越多.但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这一矛盾是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
2023-05-04 13:57:49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财产私有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厂商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消费者有效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经济危机爆发。扩展资料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再生产的循环进行,使经济危机的过程具有周期性。典型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3-05-04 13:59:09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史上最严重一次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当年,美国政府为应对,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全面干预经济,有效地避免了盲目生产造成的过剩,也就有效地弱化了危机。其实关于本次危机目前还没有特别定论或说高屋建瓴的观点,现在基本处于一个大家各说各话的阶段,你也完全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就我来说,我认为首先过往的经济学先哲们总结的经验仍然是有效的,本轮危机本质仍然是资产泡沫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破灭导致的结果(本轮危机最初反映在次贷市场的泡沫破灭),从这个角度说只要是市场经济,依靠市场调整资源配置就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个人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危机的实质,是一个经济循环周期问题。在这里你也可以亮明你自己的观点,就是认为这样的危机究竟是可以避免的,还是不可以避免的,我们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能不能帮助我们改善未来的经济环境和条件。我们不奢望杜绝,但能不能延长经济危机的周期,或者将其周期中的低估掌握在一个可控和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举出2007年初次贷危机爆发前到2001年911后这段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周期中,积聚了哪些问题?(比如全球性金融资产泡沫,全球性通货膨胀,全球性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我们过往的经济增长方式,监管方式,经济增长理论是否有矛盾?是否我们在上一轮经济萧条(比如97的亚洲金融危机和70年代末的海湾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中引以为戒的那些教条和经验,铁律,在本轮危机前起到了作用?所以关键还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或说信仰,你也可以在后半部分探讨2009年开始各国家包括我们国家央行通过印刷货币人工拉抬经济的做法是否正确和有效果,用一个新的经济泡沫来挽救旧的泡沫的崩灭是否从长远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2023-05-04 13:59:576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助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其他许多现象,如商品滞销、物价下跌、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生产过剩这个根本特征所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扩展资料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个矛盾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比例关系的失调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引起大量商品过剩时, 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实行经济计划、 政府调节等手段, 缓和其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从而对其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起了一定的减缓作用。
2023-05-04 14:03:17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定义

⑴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⑵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⑷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⑸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2023-05-04 14:04:27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出口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1843年到1847年,英国启动了新一轮繁荣。这一轮繁荣的主要成因是冶金和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进步。由此,铁路建设和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新一轮铁路建设热潮兴起。纺织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使纺织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利润。此外,英国拼命开拓国外市场。为进一步打开主要贸易对象的市场,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其主要举动是废除本国征收农产品进口关税的《谷物法》,从而一方面降低粮价,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其他各国开放市场。第二,则是寻找新的出口对象,特别是扩大对亚洲和非洲的出口。1840年英国用炮舰开打中国大门,1842年强迫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对英国商品豁免关税。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1840年为50万英镑,1845年即增加了4倍。40年代,英国棉布出口增加了56700万码,其中欧洲2200万码,美国7200万码,而亚洲和非洲却占了36200万码,为增加额的64%。这样,从1842年起,英国经济渐渐转入繁荣。与此同时,以往曾经延长并加深繁荣的投机手段也在起作用,那便是贷款给美、德等国,使它们有能力购买英国的铁轨、机车。1825年到1840年,英国建成铁路不到1300公里,1841年到1848年则建成铁路6900公里。同一时期,世界铁路网从8600公里扩大到38000公里。1839年至1847年间,德国生铁净进口量增加了8倍,达114000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42%,1841年到1845年间,美国每年进口10万吨以上的生铁、钢和铁轨。进口绝大部分来自英国。法国冶金工业得到高关税保护,没有受到英国钢铁制品的冲击。由于这一政策,法国冶金工业迅速发展。就蒸汽机马力数而言,至1847年,法国跃居世界第二。然而,纺织工业很快面临生产过剩,1845年出口额即达到最高峰。对中国和印度出口首先下降,接着,由于农业歉收,对欧洲的出口也下降了。1846年,对美洲和非洲的出口跟着下降。1846年,美国棉花歉收,棉价价格上涨达一倍,进一步使纺织品的消费量萎缩。事实上,1845年底危机已初露端倪。除国外市场饱和外,对于铁路的投机也开始破灭。1845年10月股票价格下跌达30%-40%,许多公司垮台。由于政府要求各股份公司将部分资金存入国库以证明其可靠,许多资金不足的公司跟着破产。但是,因祸得福,那些交出保证金的公司反而赢得了公众的信任,结果1846年获得议会批准的铁路设计方案增加了一倍,铁路建筑被推向高潮。事实证明,这是危机前最后的挣扎。在其他部门物价下跌之际,铁路通车后缺乏相应的运输量,收入远低于预期;相反,建设铁路的各项费用却迅速膨胀。1847年秋,铁路投机终告破产,英国第九次经济危机开始了。许多线路停目铺设,干线铁路的工程进展大大放慢。恰在铁路危机爆发之际,又出现英国和中欧、南欧地区农业严重歉收,1847年5月底,粮食价格比1845年上涨一倍,进一步缩小了工业品市场。由于繁荣被投机因素延长,危机爆发的烈度和持续的时间也超乎寻常。铁路工程量连续5年下降,到1852年时,从事铁路建设的工人数目比1847年少了五分之四以上。相应地,铁价下跌一半,冶金和煤炭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斯塔福德郡137座炼铁炉中,58座停产。生铁产量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减少了三分之一。棉纺织业本来已经在下降中,随着铁路投机的破灭和粮价飞涨,进一步落入低谷。1947年11月,在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兰开夏地区,920家棉纺织工厂中,有200家完全停业,其余的多半一周开工2-4天。70%以上的工人遭受失业或半失业的打击。英国的危机很快传递到其他国家。法国的情况与英国很相似,纺织工业早在1845年就出现随着英国纺织品的倾销而出现危机,铁路建设狂潮也终于在1847年下半年退潮。随着英国工业陷入危机,法国工业遭受着英国货的更严重的冲击,从而危机也就更加严重。1848年,法国工业生产总共下降了50%。在危机的冲击下,法国再次爆发革命。德国工业由于保护较弱,受英国危机的影响更大。1847年冬,克莱费尔德8000台织机中有3000台停工,1848年上半年科隆14家工厂中只有3家开工,埃尔富特的工业几乎完全停顿。由于德国本国就靠更残酷的剥削抵抗着英国货的倾销,危机到来后,工人处境更加恶化。1847年就多次爆发反饥饿的暴动。1848年2月法国巴黎爆发革命,3月德国柏林也爆发了革命。美国的冶金业受英国危机影响最严重。1846年生铁进口量只相当于美国国内产量的十分之一强,1851年进口量几乎与国内产量持平,本国产量大幅减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追随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将金属进口税从75%-110%下调至30%。结果,英国钢铁潮水般涌入美国,在新税则实施三年内美国钢铁产量下降了33%。其他经济部门的情况却比较缓和。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欧洲农业歉收成了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好机会。1845年到1847年,谷物和面粉出口值增加了6倍,棉花出口量减价增,总收入还有所增长。因此农村地区对工业品的需求继续旺盛。第二,1847年以前美国银行系统还停留在上次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存贷款数量都很有限,因此繁荣中的投机成份较少,危机也就比较浅。第三,1848年1月加利福尼亚发现大金矿,淘金热潮刺激了美国铁路的大发展;第四,1848年初对墨西哥作战产生了大量军事订货;第五,欧洲革命使资金大量外逃,流入美国(以及英国),增加了美国的资金供给。美国经济的相对独立对于英国摆脱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英国的冶金工业的衰退相对减缓。危机带来大量破产,工资及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革新速度加快,垄断程度提高,例如,1846年英国还有200家铁路公司,到1848年即减少到20家大公司和几家小公司,从而为走出危机铺平了道路。 1825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1837年,由于对美国出口大幅减少,导致英国爆发二次经济危机。1845年--1846年英国出口额下降,同时农业欠收引起粮食投机并引发了1847年经济危机。狂热的生产投机所导致的投机猖獗,使法、德和美国于1856年和1857年先后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发展成为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866年英国爆发了同样具有世界性质的经济危机。1872年,美国的铁路投资狂潮开始减速并迅速引发了以维也纳交易所危机为开端的1872年世界经济危机。1882年再次爆发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1890、1900年德国的交易所危机和俄国的金融危机分别引发了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1907年美国的交易所危机使其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1927年底,还是首先由美国开始,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在此之前和之后,还分别有1920年、1937年两次短时间的经济危机。1967-1968年,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结束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长达20年的黄金时期。而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于1973、1980、1989年连续爆发了经济危机。1987年,以墨西哥债务危机为发端,拉美国家爆发了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1994年底,墨西哥再次爆发金融危机。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并波及其它地区的多个国家。俄罗斯在其影响下也于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爆发金融危机。2000年土耳基爆发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爆发金融与经济社会危机,并且波及乌拉圭与巴西,使二者在2002年也出现了金融动荡。2008年再次由美国次信贷危机的爆发,有可能会波及全世界,导致新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在探讨危机理论时,我们必须把总危机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区别开来;总危机是指再生产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的全面崩溃,而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则是资本主义历史的正常现象。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追求利润的个人愿望会同社会分工的客观必然性周期性地发生冲突。局部危机和经济周期仅仅是该制度把上述个人愿望与客观必然重新结合起来的固有的方法。当制度健全时,它会很快地从其固有的失调动乱中恢复过来。但如果制度不健全,则恢复期越长,恢复就越没有生气,其进入长期萧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比如,在美国,从1834年至今的150年中虽然出现过35次经济周期和危机,但只有两次——1873-1893年和1929-1941年的大萧条——称得上是总危机。当前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这一统计表中会不会有一天再增加1980年的大萧条这一次(见“参考书目”10和3)。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时,马克思常常提到它的“运动规律”。比如,他认为利润率趋于下降就是一个一般规律,但同时又指出“阻挠和抵销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资本论》第3卷,第25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的起反作用的趋势。因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规律”怎么会从趋势和相反的趋势中产生呢?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基该方法。一方面,可能是从概念上把各种趋势看作是基于同等基础起作用的趋势。资本主义导致一系列的冲突的趋势,而某个特定历史的“紧要关头”的各种力量的平衡则决定制度的最终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干预似乎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左右各种力量的平衡,从而实际上支配其后果。后面我们将可以看到,这一总的见解是大多数现代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不同。他认为,重要的是区分占有支配地位的趋势和各种起抵销作用的次要趋势,因为后种趋势是在前者所规定的范围内起作用的,由于占支配地位的趋势起因于制度本身的性质并赋予制度以强大的推动力,所以次要的趋势实际上是在原动力的范围内起作用的,或者说被纳入一定的导向的(在这些范围内,次要的趋势也可以只作为基于同等基础的冲突的趋势而起作用)。从这一高度出发,那些结构性的改革、国家的干预以至未能触动制度的基本实质的阶级斗争,只具有有限的潜力,这正是因为它们最终将会从属于该制度的内在的动态。我们可以划分出两种主要的危机理论,这种划分同探讨资本主义历史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是一致的。一是可能性理论,它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规律是各种冲突趋势的产物;根据这种理论,每当历史的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相结合时就会出现总的危机。另一是必然性理论,它基于这样的看法,即认为规律是使各种抵销的趋势处于从属地位的、内在的占支配地位的趋势的表现;按照这种理论,定期出现总危机的特定形式和发生的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是由历史和制度的因素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将考察一下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是如何具体解释上述两种理论的。
2023-05-04 14:04:412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其表现为: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消费者有效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一是:厂商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消费者有效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023-05-04 14:04:541

经济危机的产生根源

经济危机的原因可能是:1、经济政策错误;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3、自然灾害;4、全球化的后果;5、金融政策错误。经济危机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在生产方式危机才变成了现实。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发展,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每个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扩展资料:当前经济危机预示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变革:资本主义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一种是经济周期性衰退,尽管经济活动的低迷给失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它也是一种自我纠正。“自我纠正”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会使经济衰退结束,并让位给经济扩张,而无需任何制度性变化。凯恩斯类型的国家反衰退政策措施可以加速衰退的结束,但即使没有它经济衰退也会结束。另一种类型的经济危机即结构性危机。有人认为,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一场偶然发生的不同寻常的经济周期性深度衰退。由于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再次开始扩张(尽管进展缓慢)。许多分析家据此声称这场危机已经结束。有人警告说一些国家可能会发生“双底”衰退,但这曲解了当前经济危机的性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正在陷入结构性危机的泥沼之中。结构性危机在两个方面不同于经济周期性衰退。首先,结构性危机不只是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之类的经济活动指标在量上的下降。而是较长时期里经济的相对停滞和不稳定,就像全球资本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所发生过的危机那样。结构性危机通常开始于经济衰退,但它涵盖的周期更长。包含一个或多个经济活动的上升阶段。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933年到1937年都在增长。但它仍然是一个以持续的高失业率、不景气的私人投资以及经济不稳定为标志的结构性危机。经济活动本身的好转,并不一定标志着结构性危机的结束。结构性危机区别于经济周期性衰退的第二个明显特征是,前者不能由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转,或者通过国家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而只有通过重大制度重构才会结束。结构性危机标志着特定的资本主义制度形式为资本持续带来高利润和为相对稳定的资本积累提供架构的能力的终结。解决资本主义内部的结构性危机需要改变特定的劳资关系形式、资本竞争的性质,以及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国家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它大大影响了前三种关系。这种结构性危机的观点是建立在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SSA理论基础之上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危机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当前经济危机预示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变革
2023-05-04 14: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