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kcik
-
“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我坦率地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 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索罗斯曾如此说道。
大家好,我是瑾瑜。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投资者开始对东南亚金融市场下手,首当其冲则是泰国。
索罗斯的计划是先扰乱泰国金融市场,然后再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下手,进而破坏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
索罗斯认为只要能够击破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那么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也是轻松可得,索罗斯确实是个办大事的人。
当年5月份,索罗斯便开启了第一步 。索罗斯第一步是伙同各大国际货币投机商大肆抛售泰铢,导致泰铢兑美元汇率直线下跌。
泰国等国家在意识到来者不善之后,便火速同新加坡央行联手,他们利用美元储备吸引泰铢,同时提高利息,短时间内没有出现较大风波。
眼看着泰国等国家已经开始戒备,国际货币投机商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索罗斯不断抛售大量泰铢,导致泰铢陆续贬值。受此影响,泰国政界也进行了一轮轮换。
到了 6月份,索罗斯对泰国发起致命冲击 ,大量投机商抛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泰铢贬值等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这时候的泰国央行已经无力阻挡索罗斯等人的冲击。
6月30日,泰国央行储备的300亿美元外汇已经全部耗尽,两天之后,泰国央行放弃抵抗,直接废除同美国直接挂钩的汇率制。
到 8月份泰国央行已经关闭了国内40多家金融机 构,这次索罗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泰铢最终被索罗斯等人击溃。
在泰国失守同时,索罗斯等人又瞄准了菲律宾比索。
菲律宾央行也是采取同泰国央行同样举措,在一周之内曾经4次提高利息,并且同时扩大比索兑换美元的波动幅度,但是比索由于自身比较软弱,最终比泰国抵挡的时间还短。
7月11日,比索贬值到了一定极点,菲律宾也抵挡不住了。
索罗斯就像是一个瘾君子,在接连破坏泰国和菲律宾的金融市场之后,索罗斯又明确地嗅到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可破坏的空间。
不出索罗斯所料,这些国家无法抵挡进攻,货币不断贬值。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也没有幸免,眼看着新加坡也开始沦陷在这场金融风波里,东南亚各国开始放弃行动,最终屈服于索罗斯等人的打压行动,任由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中上下波动。
眼看着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陆续被攻破,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打算彻底破坏整个亚洲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动荡将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冲击,怕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想象的。虽然难以抵挡索罗斯攻势,但是坚决不能坐以待毙。
7月25日中国等多个国家派出领导人聚集到上海开会 ,在会议上各国明确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多么重要,随后便开始决定联手同索罗斯搏斗。
8月5日,泰国率先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 ,但是这也附带着诸多严苛的条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为泰国提供了167亿美元的贷款,以此来帮助泰国渡过难关。
在东南亚各国开始行动自救时,国际投机商却突然消失了,眼看着汇率波动幅度不断缩小,东南亚各国开始松了一口气,然而殊不知这巨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当年8月底,在索罗斯带领下,国际货币投机商又对东南亚各国发起新一轮冲击,这一次就连小小的文莱都不放过 。随着外汇市场混乱无比,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恶化。
泰国等多个国家经济倒退,民众甚至已经开始重新回到了需要省吃俭用的时代,大量小贩正愁着商品如何卖出去,民众在商场里却难中羞涩。
大富豪也只能看着自己的资产就像流水一般流走了,显然这场金融危机重创了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
到底这场金融危机为何会爆发? 这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的泡沫经济说起 。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等多个国家凭借出口在世界迅速崛起,这些国家不断提高产能,扩大生产量,拼命抢占全球市场。
这样一来,日本等多个国家兑换美元的汇率增幅极大,导致日本等多国出现了极度繁荣。大量拥有资产的民众便开始疯狂购买美国资产,炒起了房地产,等到出口业遭受挫折之后,日本才意识到原来股市跟房市这种繁荣是虚假的。
这种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透支以及一些不良资产过度膨胀的前提下,但是经济高增长又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
眼看着经济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甚至选择忽略危机,发展中国家没有意识到泡沫经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日本泡沫破灭之后,日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日本政府曾经先后9次降低日本利息 。
日本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负利率,也就是说将钱存进银行,实际上是在坐吃山空,日本此举主要是希望民众能够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这样一来可以刺激市场。
日本还在世界各地大量借债,但是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大量套利资金全部都进入了高利率的东南亚各国,这时候危机已经埋下伏笔。
日元贬值的时候,一些东南亚国家便看中了美元, 美元不断加息更是令这些东南亚国家十分上头 ,但是这也导致了东南亚等国爆发债务危机。
另外,泰国等多个国家在金融体系还没有真正稳定之前就已经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动。
一些国际货币投机商一旦发现哪个国家有利可图,国际炒家则会立马通过上述手段来冲击该国金融市场。
索罗斯等人便是抓住这种经济的脆弱,顺势对东南亚各国经济趁火打劫,利用这场货币战争攻进各国货币市场,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
金融危机的出现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企业债务繁重、 社会 货币流通量过多等诸多问题,
金融危机率先在东南亚各国爆发之后,隔海相望的香港也十分紧张,香港早已意识到这场金融危机席卷香港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香港政客便迅速出来,表示香港外汇储备丰富,足以应对本次危机,而且背靠祖国,香港利用这种说法来稳定人心。
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曾经多次想要攻击香港市场。 投机商通过期货手段利用美元购入大量港元,然后又迅速抛售港元,导致港元迅速贬值。
随后香港有关管理部门便迅速提高贷款利息,控制资本流动, 在8月20日香港的货币市场又重新回归稳定,然而这些投机商只是暂时收起了獠牙。
香港当局自然也是清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未雨绸缪,利用政策跟舆论两种手段警告这些投资商,不要对香港市场轻举妄动,势必要维护汇率制的稳定。
在香港政府采取措施时,香港股票市场瞬间冷淡了起来,部分股民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迅速选择抛售股票,这些投机者便迅速采取行动,令期指大跳水。
投资者在抛售港币的同时,趁香港政府提高利率同银行签订长期合同,等到汇率降低之后,再重新回到股票市场,购买大量港币抛售,等到股价下跌之后,再购买大量股票。
香港市场已经波动了起来,但是 好在中央政府态度坚决立场,香港金融市场的保卫战就此打响 。
中央政府明确只要人民币能够守住不贬值,保证外汇稳定,那就可以暂时保住香港金融市场。
1998年8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启动外汇储备, 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入股票和期货市场,打算全力反击投机商。
香港特区政府购进了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等等,最终稳住了香港股市,保证香港同美元直接挂钩的汇率制度稳定。
实际上在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中,考量的是中央政府同香港的外汇储备。
在1998年1月底,中央政府同特区政府总计的外汇储备接近2400亿美元,同时有大量民众支持政府动用行政手段来稳定金融市场波动,最终香港迅速走出这场金融危机。
在97年这场金融危机中,随着香港保卫战的胜利,索罗斯惨败。
在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香港房市也出现泡沫,加上长期一直都是负利率,所以大量民众将资本投资到房地产,导致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这意味着接下来香港的货币会出现贬值。
好在香港政府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直接利用政府力量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这是索罗斯没有想到的。
香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一直都是奉行着自由贸易政策,政府鲜少对市场进行干预,这样一来也可以给资本松绑, 索罗斯没有意识到中国这一次会不按常理出牌 。
另外, 97年中国大陆政府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二 ,达到1398.9亿美元,中国大陆政府大力支持香港政府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进行干预。
有了大陆政府的支持,香港政府更是放开了手脚。根据此后媒体报道,索 罗斯在本次香港金融保卫战中,个人损失便高达8亿美元 ,可见其他投机商也是损失惨重。
而中国香港抓住这次机会总共赚了100多亿美元。 那为何索罗斯在做空东南亚市场之后还是将目光转向中国香港呢?
当时香港汇率制度同泰国一样,都是属于固定汇率制度,香港发行银行每发行7.8港币就需要交给香港金融管理局1美元,以此来保证汇率稳定。
但是由于香港是当时国际金融中心所执行的贸易政策还是较为自由的,所以同泰国来讲还是有一定区别。
在索罗斯刚想要做空香港货币市场时,当时香港金管会选择提高短期借贷利息,这反而是导致的香港市场货币内部流通不畅,所以大家才会大量抛售固定资产来换取货币,导致香港股票市场迅速下跌,这便是索罗斯一步步给中国香港挖下的坑。
香港恒生指数自1997年10月25日起,三天内从原先的15000高位下跌到9000点,香港整个股市市值要增发40%左右。
这也让索罗斯尝到了甜头,便动用舆论力量直接表示要做空香港市场,利用舆论继续让香港股市动荡。
香港政府不敌索罗斯,最终 1998年香港金融市场开始出现大幅波动 。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的点数仅仅只有6500多点,然而这距离空头交割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
香港政府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选择开始干涉金融市场,此前香港政府不干预金融市场主要是为了避免香港贸易自由受到破坏。
从8月14日起,香港政府开始干预香港金融市场 ,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储备购买恒生指数中33种成分股,瞬间香港股市就好转了起来,在当天香港恒生指数已经回到了7244点。
同时香港政府在国际市场又购买了大量索罗斯抛售的资产,要求香港券商不要出售股票给索罗斯,索罗斯彻底无法购买股票。
8月27日,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到了关键节点 ,索罗斯还是在疯狂抛售香港股票,香港政府直接动用了200亿以上的资产围堵流出的资产。
最终恒生指数的报收位于7922点,结算之前同此前相比还有所上涨, 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也以索罗斯的失败告终。
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国正在敞开大门,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因此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波荡。
中国广东、香港等多地金融机构陆续出现财政危机,部分金融机构甚至直接破产。中国由于当时发展缺乏资本,所以只能通过开放市场来吸引更多制造业进入我国。
受此影响,有大量外资纷纷撤离中国市场,中国部分企业面临无法发工资等各种困境,无奈之下中国政府只能选择推出借贷计划来解决国内困局。
同时 中国还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这一重磅决定 ,人民币一旦贬值,这些依赖对华出口的东南亚国家,损失将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主要也是为了给东南亚国家减轻压力,尽力力挽狂澜。
中国在做出人民币不贬值这一决定之后继续扩大内需, 中国当时启动了大量基建项目 ,支持修建公路等各大基建项目。利用推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另外,当时也改变了发行国债等诸多计划, 中央财政总共发行了1000亿美元以及推出了国债借贷计划,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
在金融危机出现时,国内金融局势并不乐观,中国4家国有银行都有大量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的总称,通俗一点就是银行把这笔钱借出去,但是很有可能是收不回来的,当时国有银行都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盈利面临重大困难。
关键时刻,中国政府迅速决定直接将这些不良贷款剥离。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重新注资成立了4家银行,这4家银行接下了中国所有的不良贷款,这些坏账则由这4家银行来解决 。这4家银行属于商业银行,4家银行在上市之后便迅速在国内外进行融资,瞬间成为全球主要银行之一。
这样一来,国有银行则可以继续依旧相关运行管理规则,为其他企业提供贷款等等保障国家金融体系稳定。
中国在现阶段没有完全放任资本自由流动,而是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对资本进行调控,中国这种国家干预政策在当时也起到了较好效果。
中国在解决大陆内地出现经济问题同时也向中国香港提供帮助,中国中央政府支持中国香港经济干预计划。
中国香港政府自然底气就足了起来,香港政府随后便动用外汇等诸多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
香港政府背靠中央政府,即使香港为了抵御这场危机外汇全部都用完了,中国政府也会提供外汇支持。
在中国大陆同香港地区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赢得了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胜利。
同时 中国还向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提供大量资金援助 ,中国总计向泰国等多个国家援助了40亿美元。
另外中国还推出了出口信贷等诸多方式,帮助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渡过危机。
即使多个国家同我国存在一定矛盾, 中国依旧选择从大局出发不计前嫌,最终中国对外采取的积极行动也稳定了东南亚的经济秩序。
原本来说,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并不乐观,中国应该是受到这场金融危机波及最大的国家,但是反而是中国抵挡住了冲击, 中国确实是个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国家 。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独立经济主权的国家,中国政府采取中国自己的经济干预政策,及时在危机到来之前便进行调控。
中国这种举国体制更是有利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最终中国凭借制度等多方面的优势,帮助中国香港等度过了危机。
后来, 英国媒体在评论1997年这场亚洲金融危机时,给予了中国极高评价 ,英国媒体认为是中国帮助其他国家抵御这场危机才避免了中国香港等诸多市场动荡。
中国最终是这场危机中的赢家 ,中国在此后也抓住了发展机会,中国如今经济正在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或许在今天,国内外许多民众早已就遗忘了1997年这场金融危机,中国能够在这场危机还没有给中国民众造成较大影响时,中国就成功抵挡住了这场危机还是在于中国政府的努力。
中国政府所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凭借着独特的中国体制,动用国家力量对这场危机进行干预,最终赢得了这场危机的胜利。
不知道今天的索罗斯会不会后悔在几十年前萌生过想要做空中国香港市场这种想法呢?
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亚洲国家带来了诸多教训,亚洲国家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
各国需要加强金融合作,共同来抵御外部冲击,如今在国际发生金融危机时,各国也应该迅速贯彻合作理念,共同一致应对风暴。
不管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还是今天或者未来有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虚拟经济。
随着中国香港等多地的金融体系逐渐完善,相比较一些金融体系较为薄弱的国家,这些地区的金融体系更能够抵挡住冲击,在危机过后各国也一直致力于金融体系重建。
近几十年来,中国也在不断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具备交易场所多样化等诸多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如今我国金融体系仍旧不完善,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
就风险管理这一方面来讲,中国投资者还是没有办法较好对风险资产进行调配,另外风险管理技术还有待提高。
不过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是,虽然中国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经过金融危机,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在美元泛滥的今天,中国早已开始行动以应对有可能会发生的国际性金融危机。
中国自去年以来已经大量抛售美债,同时推出数字人民币通过多种方式来发展属于中国自己的货币体系,降低对其他国家金融货币体系的依赖,同时也为世界贸易结算提供更多选择。
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纵有千古横有八方,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在来日方长的日子里,一同创造更多的中国传奇。
相关推荐
香港金融业情况介绍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很快,处于领先地位的行业很多。金融、航运、贸易、旅游、服务业、电子、房地产、影视等等,应有尽有。 金融业是香港发展的支柱。香港本地有很多知名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拥有很多全球性大银行,如瑞银、花旗、汇丰、渣打、苏格兰皇家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等,都体现了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的气势。成熟的经济贸易环境和完善的资本货币市场,都说明到香港学习金融专业知识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航运业在香港发展中至关重要。香港有着丰富便捷的深水港资源,有着四通八达的地缘优势,不仅可以直接与国内外开展贸易活动,还可以进行转口、过境交易,通过各种航运活动赚取进一步拓展业务的资金。 香港的旅游资源相当充足。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风和日丽、气温适中,自然资源极具特色,风景优美。那里又是购物天堂,时尚商品云集,旅游者可以在感受时尚气息的同时享受购物的乐趣。香港的学校环境优美,极度重视教育,生活学习方便,很适宜中国学生申请。 香港制造业曾经一度鼎盛。作为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商业中心,香港的地位首屈一指。出色的制造能力和良好的港口资源构成了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今香港制造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重新走向繁荣,电子工业发展强势明显。 服务业是制造业之后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全球竞争加剧,香港厂家将生产设备转移至珠三角,转而着力发展专业服务,目前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中的80%多来自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整个劳动力人口的70%。具体包括通讯传媒、法律管理、建筑工程等行业,其中影视娱乐、投资设计发展尤为突出。 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咨询枢纽、贸易枢纽及知识枢纽的功能,与内地服务业存在许多合作商机。截止2004年底,香港物流、分销、陆路客运、广告、旅游及电讯六个行业在内地已投资20亿港币。同时内地也有众多企业到香港投资。 在行业迅捷发展的同时,香港企业的知名度也越来越为众人所认同。在2005年底2006年初在内地举办的“我最喜爱的香港十大品牌”评选活动中,永旺百货(吉之岛)、百老汇摄影器材、屈臣氏、莎莎化妆品、卓悦化妆品、六福珠宝、雅芳婷、优之良品等公司都榜上有名。目前香港企业已看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越来越意识到要争取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就必须先占领内地市场。而这些又正好为赴港深造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他们毕业后既可在香港或到国外发掘深造或工作机会,也可回归内地寻找未来事业的落脚点。 现在,除继续推动金融服务、旅游、航运及进出口贸易等传统支柱产业外,香港还非常注重创新,她正以越来越稳健的姿态迎接可能到来的挑战。2023-05-05 23:51:031
香港如何监管金融市场?
香港地区金融监管体系。中国香港实行混业经营、分业 监管。中国香港的金融监管架构由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保险监理处(以下 简称保监处)及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以下简称积金局)四大 监管机构和相应的行业自律协会构成,分别负责监管银行业、证券和 期货业、保险业和退休计划的业务。 金管局成立于1994年4月,根据“银行业条例”的授权,对持 牌银行、有限制持牌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实行审慎监管。其监管方法 有现场审查和非现场审查。除了监管银行业外,金管局的其他功能和 目标包括维持港元稳定、提高金融制度的效率及促进其发展,以及维 护廉洁公正的金融制度,这与世界各地中央银行的功能和目标大致 相同。 证监会于1989年成立,是对香港证券、金融投资及商品期货买 卖实行审慎监管的最高机构。证监会财务上与政府独立,直接向香港 特首负责,政府并不参与证券期货业的日常监管工作。证监会致力维 持和促进证券期货业的公平、效率、竞争力、透明度及秩序,并为投 资者提供保障。 证监会的主要工作包括:监管上市公司资料的公开及 收购与合并工作,执行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证券法律条例等;监管交易所;监管投资产品。 证监会根据现行的监管架构,有责任监管和监察 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属机构,包括联交所、期交所及三监认可的结算 公司。保监处于1990年6月成立,为政府架构内的一个办事处,对香 港保险业实行审慎监管,以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 此外,保险业界 会制定自我监管的措施,以加强保险市场的专业纪律。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于1998年9月根据1995年制定的“强 制性公积金计划条例”成立,该局是独立的法定组织,主要职能是负 责监管和监察强积金制度的运作,并确保有关人士遵守强积金条例。 由于强积金供款属强制性供款,政府已在强积金制度下订立多项措 施,确保强积金资产获得妥善保管。 这些措施包括在批核强积金受托 人方面订立严格准则;审慎作出监管,确保有关人士符合标准和遵守 规例;确保计划能顺利运作和具透明度;以及设立一个补偿基金机 制,补偿因违法行为而招致的损失等。2023-05-05 23:51:103
中国当年之所以要扛住97金融危机,其实是为了香港
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大萧条之后对于世界经济格局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又一事件。 在这场几乎席卷整个亚洲金融市场的经济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还尚未发展成熟的金融国家,成功抵御住了这次金融危机。 但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因为改革开放才刚刚进入市场经济,对于金融整个国家不仅还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体系,甚至对于金融相关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 那为何几乎没有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动的中国,反而积极地参与到稳定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动中来呢? 相关专家分析表示,此次金融危机大爆发发生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在许多资料中香港特区政府是拯救香港战场的主力军, 而中国当年之所以要扛住97金融危机,其实是为了香港。 1997年6月,香港正式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由于双方经济体制存在较大的差异,采取的是两种经济并行的制度。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程度上来说,香港由于长期在应该的殖民统治之下,其经济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大陆,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水平。 当时在国际舆论中也出现了许多唱衰香港经济发展的声音,尤其是对于中国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能否保障香港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的质疑。 在20世纪末,东南亚地区的四个国家,即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被称为仅次于“亚洲四小龙”的“亚洲四小虎”,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蕴藏着危机。 同年,在亚洲地区爆发了一场起源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同年,在亚洲地区爆发了一场首次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随机交叉影响到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蔓延到整个东南亚,甚至波及到了周边的俄罗斯和巴西,香港也正在这些受到冲击的国家之列。 实际上,对于当时在国际 社会 中发展的中国,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尚未发展到“全球化”程度的时候,1997年的金融危机无疑应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 金融危机的根源大都是外资在作祟,简单来说就是欧美资本做空各国货币,各国则通过汇率下降,货币接连贬值以此应对金融危机。 当时的中国由于自身落后的金融资本和手段暂时无法应对欧美资本的全面攻击,中国根本不敢开放金融市场,因此一个封闭的金融市场,根本没有外资融入,国外资本无法做空中国市场。 然而当时的香港以93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列全球第五,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金融市场,政府只负责对利率负责。 金融体量不是十分强大的香港符合欧美资本抄家狙击的目标,因此当此次金融危机的波动涉及到香港的时候,中国就无法被排除在外了。 在金融危机风暴的冲击之下,首先是泰铢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机攻击之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贬值压力。 泰铢大幅度贬值之后,货币贬值风暴迅速蔓延至亚洲许多国家,引发了一连串连带效应,各国货币接连贬值。 当时随着新台币的币值浮动,对港元的狙击加剧,从1997年10月23日开始,银行拆息利率暴涨,股票市场的恒生指数也在4天内暴跌了将近23%。 对于国外资本炒家对香港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香港特区政府背水一战, 从第一天起就宣告香港绝不屈服,不惜倾尽全力稳住香港的汇率和股票市场。 先是香港金融管理局进入市场进行了有利干预,守住了索罗斯的第一次抛售港币的进攻。 到1998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资本炒家们卷土重来,大规模向中国香港进攻,香港股市十分低迷,排在门外兑换美元的人越来越多。 香港政府为了维护港元价格,联合三家券商,不问价格疯狂吸收大蓝筹和期货,恒生指数接连上升,稳住了港币价格。 香港政府虽然成功抵抗住了索罗斯的第二次疯狂侵袭,但损失巨大。 第三次攻击也是欧美资本抄家和香港的最后博弈阶段,其中中央政府的支持对于香港能够抵抗住最后阶段的冲击起到了关键的支持和帮助作用。 早在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年,中央政府将当时净值为1971亿港元的土地基金交给香港特区政府经营。 因此比起其他国家,香港特区的外汇储备除了本国或地区面上可查的数额之外,还有尚未公开的部分。 根据当时的数据资料显示, 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外汇储备加起来高达2000多亿美元 ,这也是为何索罗斯会在香港战场上吃了暗亏的部分原因所在。 此外,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灵活多变的政策,市场对于汇率等因素的变化反应十分迅速和灵敏。 加上作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香港,香港政府为了稳定港币没有丝毫犹豫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这些也是其他国家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的。 而对于中国大陆在此次危机中所承担的角色,有资料显示,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在某一场会议中曾发表一些言论: “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一项最重要的基本优势,就是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助推了中国内地和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金融风暴发生之前,有一些悲观主义者认为香港和大陆之间的“一国两制”政策弊端多于利处,甚至预计中央政府会进行多方干预,香港会因此丧失主动权和发展的动力。 然而事实表明,香港经济运作十分理想,尤其是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之下,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之间存在的这种特殊的关系显得更加可贵。 在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大陆之后,香港享有的自主权不仅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并且中央政府明确表示, “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所做的事情,并且对于香港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务充满信心,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央政府更愿意施予援手”。 在索罗斯对香港金融市场进行攻击的过程中,中央政府表明了自己“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放手去搏”的态度。 中央政府永远会站在香港特区政府身后,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避免货币危机进一步扩大,以此来支持和保障香港的汇率制度。 到最后博弈的关键阶段,中央政府派出了当时的央行副行长到香港特区政府,商议中国人民银行向香港进行注资,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的护盘行动,成为香港特区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强有力的后盾。 至此,此次金融危机中香港宣告成功,索罗斯在香港战场上亏损了大量资本。 其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不是轻易作出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向受到冲击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及时的外汇援助。 当时对于仅存的中国,国际舆论并不看好,认为人民币也应当贬值,否则中国经济无法存续。 1997年,中国经济原本就处于“试探性”的开放发展阶段,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经济出口增长下降、国内需求不振、失业率增多。 尤其是国内出现了重大灾难,实际上经济发展并不向好,因此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中央政府实际上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并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的。 而人民币不贬值,不仅是为了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货币贬值危机进一步扩大化。 在香港特区政府奋力一搏的时候,中央政府坚守住人民币不贬值,也是为了保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这为香港特区政府抵抗索罗斯做空港元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度过此次金融危机不仅对于香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守住了香港在长达半个世纪内经济发展的有效成果,有力的保障了此后香港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关键节点上,波及到香港,甚至可以说以香港为做空目标的金融危机是中央政府面临的第一个艰难的挑战。 中央政府需要以实际努力证实“一国两制”制度发展的可行性和优势,以实际作为向香港特区政府证明,中央政府做出的承诺必然会得到实施,中国有能力带领和保护香港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战场从1997年一直持续到了1998年,其中不能忽略香港特区政府为了保护和守住香港金融市场做出的努力和背负的重担。 在许多国家无法抵抗金融危机的冲击、接连贬值的时候,香港特区政府决定背水一战,是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的。 有人认为中央政府在金融危机的香港战场中实际上是没有“出手”的,一方面考虑到当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在金融市场发展上的成熟度远远不在一个层级,许多香港特区政府采取的策略,中国大陆是插不了手的。 另一方面香港在金融市场的制度层面都是远远由于其他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国家的。 也就是说, 香港金融市场本身就具有多于其他国家的一层保障 ,因此这也是香港特区政府在与国际资本炒家的对抗中,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最终也成功了的原因。 但对于将中央政府在香港此次成功度过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全数抹杀的说法也绝不可取。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香港特区政府可以背水一战,放手一搏,是因为中央政府提供了兜盘的底气。 尤其是中央政府是在国际 社会 中表明必要时会向香港特区政府提供帮助,当时中国金融市场虽然发展还不够成熟。 但一方面中国大陆方面由于封闭金融市场,较少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甚至于即便中国大陆加入战场,一些国际资本炒家也无法通过操控货币来将人民币做空,当时的中国大陆还尚未实行资本层面的人民币和美元的自由兑换。 因此“中国之所以要抗住1997年金融危机,其实是为了香港的发展”此类说法存在合理之处。 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金融危机对于香港带来的冲击远远大于中国大陆,在香港回归祖国大陆之际,稳住香港的经济发展,帮助香港特区政府度过此次金融危机,是中央政府的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香港虽然在1997年才回归祖国大陆,但双方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一直都存在,中国大陆在香港的中资机构、银行以及一些股票不仅是此次危机中中国大陆方面援助香港的重要渠道。如此大体量的筹码也是震慑国际资本炒家的重要资源。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何时,中央政府都是香港特区政府的底气所在。 香港保卫战的获胜,是香港自身金融发展的积淀和支持以及中央政府“作为后盾”的信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大陆在香港成功度过此次金融危机中作为坚实的后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根本上还是受益于香港特区政府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的积淀以及强有力的应对政策。 中国之所以必须要顺利度过此次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为了香港,也是为了避免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化。 这是中央政府对于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即便香港金融市场没有遭受巨大冲击,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大国,也会积极参与到帮助其他国家度过金融危机的行动中来,这是中国的担当和责任使然。2023-05-05 23:51:171
香港金融风暴是哪一年?
香港金融风暴是1997到1998年。1997年, 席卷香港,金融大鳄来势汹汹在香江兴风作浪。1998年8月14日,港府携近千亿美元的外汇基金毅然进入股期两市。全力反击国际炒家的超级卖空行动,以捍卫600万香港人的财富与未来。从8月14日到28日,短短10个交易日里,香港金融市场上迎来一场不见硝烟、却异常惨烈的货币战争。香港金融风暴的开始1997年7月2日,当时的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放弃实行多年的固定汇率制度。消息一出,泰铢对美元当日狂泻20%。持续了4个月的泰铢保卫战宣告失败。不过,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将是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的开始,就连号称亚洲乃至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对泰铢的情况也没有过多地留意。2023-05-05 23:51:242
零八年香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应答时间:2021-10-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2023-05-05 23:51:403
香港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因为香港的发展和内地有关。 位于中环金融街8号,是香港著名的地标国际金融中心。它面对 ,见证了香港在国际经济中发生的深刻变化。自回归以来,香港的经济成就之一就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根据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已超过新加坡和东京,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它在纽约和伦敦也被称为纽波特,如果说100年前,香港的金融业依赖贸易和外汇。近几十年来,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与内地密不可分。不论上市数目或市值,内地企业在香港股票市场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与内地金融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资本涌入香港,希望以此来开拓内地市场。同时,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需要香港融资的帮助。内地的开放使香港成为中国和世界之间的桥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彦生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说,香港是全球国际金融中心,腹地是香港。内地为香港的金融市场,金融供应和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内地对香港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在1980年代初期,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内地吸引了许多香港公司在珠三角地区投资并建立工厂来加工材料。随着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红筹股和H股已出现。红筹股通常是指在香港注册, H股是指在香港直接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1992年,香港股市迎来了第一只红筹股,招商局下的油漆生产公司海虹集团,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 1993年,第一家H股青岛啤酒也在香港上市。随着中国鼓励中资企业向海外扩张,香港股市迎来了红筹股和H股的热潮。分析人士指出,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香港的大中型公司基本上已经上市,甚至将香港股票市场变成了备受批评的房地产市场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无疑改变了香港股市的命运。2023-05-05 23:51:5710
为什么香港在1998年香港金融危机被戏称为提款机
因为很多投机者在香港金融危机时期赚到了钱。1997年10月国际游资首次冲击香港金融市场,造成香港同业拆息高企,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大幅下挫,投机者满载而归。国际投机者食髓知味,10月风暴过后,又多次小规模狙击港元,利用汇市、股市和期市之间的互动规律大肆投机,狂妄地将香港称为他们的“超级提款机”。2023-05-05 23:52:491
香港金融市场的香港金融业发展的条件
香港因具备下列条件,使金融业得以发展:①政治环境安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采取了有利于香港安定繁荣的政策。②地理位置优越。香港是世界各地开展对东亚和大洋洲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枢纽,特别是进入中国的主要门户。香港的地理位置还具有时差方面的优越性,纽约市场收市后,香港开市;香港收市,伦敦及欧洲市场开市。它正好填补了一天中欧洲和美洲的空白,是国际金融业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的一个重要接力站。③香港自身和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香港的金融业是伴随着香港自身和亚洲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④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及其鼓励性政策。香港一直保持着自由港的地位。70年代中,有计划地对外国银行的开放,招引了大批外资银行到港开设分行,并促使其他金融机构扩大了金融业务;1982年初又取消了外币存款15%的利息税,增强了吸存亚洲美元的能力;港元存款利息税也由15%降低到10%,1983年10月,港元存款10%的利息税也完全取消了。市场违规手法层出不穷 香港金融市场监管直面国际 香港连续17年获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最自由的经济体,一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恪守尽量不干预金融市场运作的原则,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高效及自由的金融生态环境。但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全球金融市场连锁效应程度提高,香港金融监管制度需要未雨绸缪。监管及打击洗钱获肯定据《香港商报》报道,作为香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一环,银行业高度发达是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目前香港金融市场多数的交易都需要通过银行来完成。谈到香港银行的透明度,长期研究国际金融法律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在接受本报访问时称,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香港金融市场在透明度方面做得很好,“特别在香港在银行监管及打击洗钱犯罪等方面。”李曙光又说,香港近年亦不断吸收国外经验,例如在08年金融危机后,积极吸收美国《个人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法案》的经验。曾任职国内外多家银行的资深银行家、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黄剑雄亦对本报说,香港银行的透明度高,市场拥有一系列的监管机制,而银行本身亦有内部管控体系,举例说,中银香港每天会有专职人员对每一单交易进行审核监管,可以说香港银行的透明度与世界同步。不过,香港依旧需要警惕近年来频发的国际金融违规事件可能带来的外来金融风险。实际上,近期多家银行被卷入英国巴克莱银行涉嫌操纵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LI-BOR)的丑闻,就给香港金融监管机构敲响警钟。如何警惕国际最新金融违规事件,防止“百密一疏”,对于香港金融监管而言至关重要。同业拆息丑闻敲响警钟“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对于监管机构是一种考验。”李曙光指出,过去金融领域的违规案件主要是个别行为,但近几年此类案件却表现为集体行为。他认为,环球金融危机令银行经营压力陡增,促使机构冒着道德风险及侵犯法律底线而寻求利益;同时,金融违规及犯罪的手法不断变化。他指称,包括香港在内的相关监管制度发展并没有跟上在金融市场及犯罪手法变化的步伐,直言“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监管上的放松”。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人民币离岸中心,李曙光续称,香港市场势必面临更多来自世界投资者的参与,令监管难度提高,因此香港监管机构需要适时主动检讨监管制度,顺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既要保护市场自由,也要管控风险,并加强与内地监管机构的机制合作及制度互补。监管与业界须有效沟通李曙光说:“总而言之,金融市场的行为不能逾越法律法规,企业的商业行为不能够侵犯公众利益,企业需要做到自律,同时防范道德风险,这是常识。”黄剑雄亦认同本港金融监管仍有不足地方,监管机构需要与业界建立更加长效的沟通机制,“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产品复杂,监管机构需要不断追踪市场风险。”他强调,监管机构不能只问“为什么”,也要知道“怎样做”,即需要及时了解市场产品以及了解新事物可能带来的风险,就像欧债危机问题,监管机构需要对市场全部欧元相关产品进行紧密监管。2023-05-05 23:52:561
看懂香港证券市场,找对合适的公司投资
香港证券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拥有众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可以在这里获得丰厚的回报。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91年,当时香港证券交易所(SEHK)成立,成为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自此以后,香港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的证券市场之一。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市场的发展。例如,政府推出了“香港联合交易所”,将香港证券交易所和港交所合并,使得投资者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多种投资活动,更加便捷。此外,政府还推出了“香港股票交易所”,使得投资者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股票交易,更加便捷。二、了解香港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香港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非常宽松,投资者可以自由选择投资的公司,也可以自由选择投资的金融工具。香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多种金融工具,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此外,香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还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投资者可以享受到低税率、免税等优惠政策,从而获得更多的。三、如何找对合适的公司投资在香港证券市场投资,如何找对合适的公司投资是投资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投资者需要了解市场的情况,了解市场的走势,以及市场上的各种投资工具。其次,投资者需要了解投资的公司,了解公司的业务,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和公司,以获得的。四、投资香港证券市场的注意事项投资香港证券市场,投资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市场:投资者需要了解市场的情况,了解市场的走势,以及市场上的各种投资工具。2. 了解公司:投资者需要了解投资的公司,了解公司的业务,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3. 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和公司,以获得的。4. 注意风险:投资者需要注意投资的风险,不要投资超出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五、总结香港证券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投资者可以在这里获得丰厚的回报。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多种金融工具,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投资者还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者在投资香港证券市场时,需要了解市场的情况,了解投资的公司,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注意投资的风险,以获得的。2023-05-05 23:53:111
香港97年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拓展资料:1、从1998年8月14日起,香港政府连续动用港币近千亿,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目的在托升恒生指数,不仅要让炒家在抛空8月期指的作业中无利可图,更要使他们蚀本,知难而退。8月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2、香港政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自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3、在香港抵御金融风暴的整个过程中,中央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首先是中央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与国际炒家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派出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护盘行动,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袭击的坚强后盾。4、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要是当时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2023-05-05 23:53:206
香港回归20年取得成就
香港回归20年取得成就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其实香港回归20年以来取得成就到底有什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香港回归20年取得成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跨越香港回归的浩大工程——香港新机场启用 耗资1550亿港币的香港国际机场总面积达1248公顷,在弹丸之地的香港是个奇迹;单是客运大楼就占51万平方米,相当于86个足球场,是世界最大的建筑物之一。 这一跨越香港回归的浩大工程,在经过几年运行之后,新机场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连续4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航空货运量稳居世界首位。 金融保卫战:击退“金融大鳄”索罗斯 1998年“闪袭”香港金融市场是索罗斯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在香港遭到国际金融炒家的狙击之前,东南亚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的袭击,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索罗斯的一连串狙击,令港币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港币多年来首度告急,保卫香港货币稳定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战。香港特区政府动用外汇基金合法地干预香港股市,与国际炒家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殊死拼杀。 中国政府强调,将会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捍卫港币稳定。必要时,中国银行将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联手打击索罗斯的投机活动,这对香港无疑是一种强心剂。一连串的反击,使索罗斯的香港征战未能讨到任何便宜,损失惨重。 CEPA出世 2003年,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中央政府回应特区政府的提议,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稳定了香港商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香港经济开始明显复苏。 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CEPA,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紧紧维系在一起。CEPA自签署后,香港GDP增速在2004年、2005年、2006年都保持在高速发展的态势,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发展速度的一倍多,使得香港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拓展内地与亚洲业务的首选之地。 香港自由行开放 中央政府于2003年7月28日起,放宽了内地居民往来香港的签证政策,先后允许内地49个城市居民申请来港“个人游”(自由行)。作为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自由行由2002年的638万人次逐年递增,至2014年达至最高峰,有近4725万人次,占整体旅客量逾77%,增幅逾七倍,带动的行业每年可吸引30多万香港劳动人口就业。 “沪港通”“深港通”相继问世 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开通,开通以来,南向交易(从内地到香港)日益受到欢迎,两年间南向交易占香港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1%-2%上升至12%。 从“沪港通”到“深港通”,迈出这一步耗时七百多个日夜。在“沪港通”成功运行两周年,“深港通”也正式启动。启动“深港通”,全面实现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是中国必须寻求国际金融话语权的强国之路。从长期来看,“沪港通”和“深港通”对吸引外国资金进入中国股市意义深远,它们的开通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里程碑。 获评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 在国际知名机构的评选中,香港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最自由的经济体、亚洲最具活力的城市。 2017年6月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在其调查评估的全球63个经济体中,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瑞士、新加坡和美国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此外,据统计,到2017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债券通”获批 201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称,决定同意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债券通”),正式启动时间将另行公告。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多家机构纷纷表示,“债券通”的获批是一份迎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特别礼物,意义重大,而这对于国内和香港乃至全球投资者和债券市场参与者都是一条通往更大业务机会的“快车道”,且将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扩展资料: 1、GDP年增长4.5% 人均GDP全球第七 香港经济经历了多次考验,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等,但到2014年的统计,香港过去10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约4.5%,高出其他发达经济体同期平均值近1倍。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实质增长3.4%,政府的财政储备累计增长65.2%,外汇储备增长2.35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七。 香港股市和楼市自2009年初反弹后,恒指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部分地区楼价已超越1997年金融风暴前的水平。 现届政府正积极增加土地供应量,务求令小市民安居乐业。 2、贸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3年签署的CEPA协议,令香港贸易受益匪浅。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CEPA实施10年,有71.61亿美元香港受惠货物进入内地,累计关税优惠达39.83亿元人民币。 而近期公布的白皮书显示,目前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3年,据香港统计,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额38913亿港元,比1997年增长2.49倍,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51.1%。 同时,香港是内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3、自由经济体20连冠 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2016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将香港列为最自由的经济体。 在《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用以评估的十项因素中,香港在其中七项取得90分或以上的佳绩,并在“营商自由”“贸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继续获评为全球首位。 传统基金会亦赞扬香港执行稳健的经济政策、市场高度对外开放、恪守财政纪律、拥有稳定和透明的司法制度,以及对产权的充分保障,令香港能够保持国际商业枢纽和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 4、位列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金融体系 回归以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国际肯定。 2014年5月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面对香港金融体系进行评估后,肯定香港金融体系受到相当完备的监管及具承受冲击的能力,包括:银行整体资本额远高于《巴塞尔协定三》的最低要求水平;银行体系(包括外资银行分行)具备足够流动资金应付大量的存款及资金流失。 IMF又确认香港是全球规模最大及最先进的金融体系之一,在世界经济论坛的金融发展指数中位居榜首。 报告显示,香港银行体系资产值达2万亿美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7.05倍,资本及流动资金非常充裕,盈利稳健。 证券市场则具深度、流动性及高效率,总市值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0倍。 至于保险业,渗透率亦相当高,在亚洲排行位列第二位,并且资本充足。 ;2023-05-05 23:53:511
为什么香港的金融业这么发达?
也许从英国当年殖民香港的时候就开始有一些影响了,那时候正是英国金融中心掌控国际金融、国际金融中心即将迁往纽约而未迁的时间段,香港并未发生非常严重的种族迫害或是资源掠夺的现象,英国那时候运作和掠夺的只是资本,但殖民者带给香港的是建设方面的支持,这个很重要~后来中国大陆一国两制给予香港自由贸易和经济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种现象在某程度上来说延续了英国殖民统治年代香港的经济发展主体--金融业。其实前面有网友回答得不错啊,自由贸易政策,无外汇监管,等等~这就是比大陆要先进一大步的市场经济体系啊,市场资源的掌控是把握在经济主体手中而不是管理层和上层建筑,当然地理位置好也是辅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可以说香港是经历和英国殖民统治时代吸取了极为宝贵的金融发展经验,到后来香港回归的和平演变获得了大陆很大力度的政治与经济的支持,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最终形成了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最后楼主如果有机会去找一找香港历年来金融业和其他产业的GDP,相信这些数据会给我的答案一些补充,更能给你一些直观的提示,我是金融菜鸟,不知道我的答案可否解决了你的问题。2023-05-05 23:54:014
1.香港金融市场相较于内地的有何特点? 2.对离岸金融市场应怎样理解? 请都分成几点详细分析下
1.香港体制优势 :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因其没有贸易屏障、资金流动自由、规章条文透明度高、法律体制健全、税率低而明确,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投资优势,也给香港金融发展提供相当宽松的环境。2.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e market),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离岸金融市场在60年代的兴起,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3.2013年的经济危机预言,网上有很多资料2023-05-05 23:54:102
【请教】为什么香港的土地面积这么少,却能够成为重要的、有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香港具备发展世界级金融中心的最佳区位条件和制度条件,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具备发展金融业的基本条件,具备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区位优势。首先是全球区位优势。香港与伦敦、纽约三分全球,在时区上相互衔接,纽约下班,香港开始上班,香港下班,纽约开始上班,三座金融中心可以使全球金融保持24小时运作;其次是亚洲的区位优势。香港位于东亚中心,从香港到东亚大多数城市的飞行时间都不超过4小时。还有全国的区位优势。背靠经济迅猛发展的大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香港和内地是两个不同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建立互补、互助和互动的关系。二是制度优势。香港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系统、严明、高效并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及经济监督机制,拥有灵活、高效的货币调控体系,能够充分、合理、公平竞争的商业银行体系和证券公司体系。长期以来,香港的土地、股份、股票、债券和衍生品产权界定、登记、注册、交易都有完全的法律保障。香港的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很低,金融交易量大,金融市场发达。香港金融业的关联行业蓬勃发展,使得金融交易的税收低,时间快,形式灵活多样。三是政治经济环境稳定。香港资金市场的资金来源和用途都不限于本港,这是以政局稳定为前提的。东南亚有不少游资,特别是华侨资金,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由于当地政局不稳,要找出路。香港政局比邻近的印尼、非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要稳定得多,因而有条件通过香港来融通国际资金。香港实际上成为国际资金对我国开展经济合作和投资的观察站及融通基地。另外,我国也以香港作为发展对外金融关系,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前哨阵地。此外,香港宏观基本面发展状况良好。金融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金融业务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近十余年来香港经济蓬勃发展的局面。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工商业发展很快,建筑业、饮食业、旅游业发达,因而吸引了大量外资来港。外来投资,发达的工商业以及大量的旅客都要相应的金融机构来服务,这就促进了香港金融业的发展。2015年,共有125家公司在香港上市,港交所IPO融资总额达318亿美元,超过上一年的冠军纽交所,居全球第一!香港现在仍旧和纽约、伦敦,并列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并且不是亚洲金融中心之一,而是名副其实的亚洲金融中心,没有之一!2023-05-05 23:54:193
互换通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便利
第一,为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利率衍生品提供便利。经由内地与香港相关基础服务机构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境内外投资者在有效遵从两地相关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在不改变交易习惯的同时,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和集中清算。同时,投资者可借助利率衍生品更好地加强风险管理,减少利率波动对其持有债券价值的影响。 第二,有利于推动境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快发展。2006年,我国在银行间市场推出银行间衍生品,人民币利率互换作为主要品种。推出“互换通”后,随着境外投资者的进入和增多,特别是境外机构带来差异化需求增加,境内利率衍生品市场流动性将会增强,这将倒逼境内银行利率衍生品加快创新,提升服务,进一步推动衍生品市场良性发展。第三,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申支持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南向通”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而“互换通”将进一步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合作。第四,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我国金融业双向开放。推出“互换通”,意味着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双向互联互通机制由原来的股票、债券、基金、理财等领域进一步扩展至利率衍生品领域,表明金融业双向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境外投资者加快进入内地衍生品市场,还将有助于平缓跨境资金流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2023-05-05 23:54:261
97年泰国金融危机是谁引起的,这个人是干嘛的?详细点
引发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人是乔治·索罗斯。乔治·索罗斯1930年8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本名捷尔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慈善家,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现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前成员。在美国以募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乔治·布什的再次当选总统而闻名。其一生率领的投机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许多国家的财富。索罗斯曾于1997年闪袭香港金融市场,使港元汇率一路下滑,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入市,中央政府也全力支持。在一连串反击行动下,索罗斯在香港的“征战”无功而返,损失惨重。 扩展资料:索罗斯狙击香港1997年7月中旬,港币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港币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已跌至1美元兑7.7500港币的心理关口附近;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各大银行门前挤满了挤兑的人群,港币开始多年来的首度告急。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立即入市,强行干预入场,大量买入港币以使港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7.7500港元的心理关口之上。刚开始的一周时间里,确实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不久,港厅兑美元汇率就跌破了7.7500港元的关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再次动用外汇储备,全面干预市场,将港币汇率重又拉升至7.7500港元之上,显示了强大的金融实力(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6] )。索罗斯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有力防守中失败了。这时候的索罗斯刚刚打完一场漂亮的“扫荡战”,扫荡了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这次出手甚至波及到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但是索罗斯绝不是那种肯轻易罢休的人,他开始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但这次索罗斯的决策可算不上英明,因为他也许忘了考虑香港背后的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达2000多亿美元,加上台湾和澳门,外汇储备不少于3740亿美元,如此强大的实力,可不是英格兰、泰国等国所可比拟的。此番袭击港币,胜算的把握并不大。对于香港而言,维护固定汇率制是维护人们信心的保证,一旦固定汇率制在索罗斯等率领的国际游资的冲击下失守,人们将会对香港失去信心,进而毁掉香港的繁荣,所以,保卫香港货币稳定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战。香港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反击对港币的任何挑战。1997年7月21日,索罗斯开始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当日,美元兑港币3个月远期升水250点,港币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从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于次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香港政府通过发行大笔政府债券,抬高港币利率,进而推动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扬。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两家涉嫌投机港币的银行提出了口头警告,使一些港币投机商战战兢兢,最后选择退出港币投机队伍,这无疑将削弱索罗斯的投机力量。当港币又开始出现投机性抛售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接着香港恒生指数从16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点,跌去60%,而索罗斯事前大量做空恒指,个中利害请大家理性判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乔治·索罗斯2023-05-05 23:54:391
内地金融业对外开放最先是在香港起步的对吗
内地金融业对外开放最先是在香港起步是对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10余条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举措,涵盖银行、保险及证券等多个行业,从2022年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的额度扩大四倍,与香港金融市场直接相关。2023-05-05 23:54:511
1997年香港金融阻击战的前因后果
1997年的金秋10月,又一轮"大熊市"席卷整个香港股市。10月20 日是 股市惨剧"黑色星期一"的10周年纪念日,正因为此,它成了投资分析家们最为焦灼不安的一天。然而,恐怖气氛却并未在华尔街股市出现,恰恰相反,道·琼斯指数一周之间跌落210点之后,当天却反弹了74点。正当投资分析家们额手相庆之际,在地球的另一端却早已危机四伏、暗潮汹涌 。事隔10年之后又一个"黑色星期一"开始降临,只不过这次笼罩的是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 10月20日,香港股市开始下跌。10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765 .33点,22日则继续了这一势头,下跌了1200点。23日,对于港元前景的担忧使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节节上扬,21日仅为7%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 涨300倍。在这种市场气氛下,港股更连续第四次受挫,下跌达10.41%。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当天表示,香港基本经济因素良好,股市下跌主要是受 到外围因素暂时投机影响,投资者不必恐慌。他说:"我不认为这是股灾。"他认为,无论如何,特区政府首先是要捍卫港元汇率。虽然此前一天晚间有炒卖港元的投机活动,但此时炒卖活动已被平息。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总裁任志刚也发表讲话,声称金管局已于前一天晚上击退炒家。 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措施,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和金融管理人士的信心感染了投资者,24日,在连续4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后,香港股市在这天强力反弹,曾荫权再次重申,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改变,在这次活动中受损失的只会是投机者。 此时,全球各地股市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普遍狂跌,27日,纽约道·琼斯指数狂跌近554.26点,是有史以来跌幅最惨的一天,因而导致中途自动停盘一个小时。东京股市开盘后即狂跌800多点。28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400多点 ,跌幅达13.7%,全日最低达8775.88点,以9059.89点收市,下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在这种状况之下,香港股市的震荡已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因素了。由索罗斯所引起的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如火山喷发般地震惊了全球,身处震源中心的泰国、马来西亚自是苦不堪言。另一面,隔海相望的香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绷紧了自己的神经。人们都意识到:这股"黑色金融暗潮"登滩港岛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面对国际金融炒家们咄咄逼人的气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谨 慎地表示,香港特区的外汇储备丰富,经济正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香港特区背后有强大祖国的支持。所以这一风暴对香港不会形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事实上,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几次试探性地对港币进行了冲击,。8月14日和15日,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基金进入香港汇市,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和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75/1。7.75被称为港元汇率的重要心理关键点。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迅速反击。通过抽紧银根、扯高同业拆息去迎击投机者。金管局提 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沽港元买美元的投机者面对坚壁清野之局,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复平静,投机商无功而返。 然而,人们心里非常明白,这批炒家并不会就此罢休,双方的血腥搏斗终不可避免。香港当局更是未雨绸缪,政策、舆论攻势双管齐下,提醒这批"金钱游鳄" 不要轻举妄动。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态度极其明确:坚决维护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正在英国访问的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离开伦敦前强调,特区政府有极大的决心维护联系汇率。财政司长曾荫权、财政事务局局长许仕仁一起会见传媒,重申维持联系汇率是港府首选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属无可避免,希望香港民众稍安勿躁,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则呼吁所有人保持冷静,香港总商会发表文告声明支持联系汇率制度。并呼吁金融市场中人冷静思考,重新检视香港经济根基,从而稳定市场。曾荫权在一次投资会议上说:"我要重申,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货币制度或 我们同美元的关系,拿港元投机而丧命的只有投机商。" 国际投机者三番五次狙击港元的行动不仅志在港元汇价上获利,而且采用全面战略,要在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获益,他们的做法是,先在期指市场上积累大量淡仓,然后买上远期美元,沽远期港元,大造声势。待港府为对付港元受到狙击而采 取措施大幅提高息口时,股票气氛转淡,人们忧虑利率大升推低股市与楼市,这时投机者便趁势大沽期指,令期指大跳水。于是,股票市场上人心惶惶,恐慌性地沽 出股票,炒家就可平掉淡仓而获取丰厚的利润。换言之,投机者虽然在港元汇价上无功而返,甚至小损,但在期指市场上却狠捞一笔。 对此,香港金融 管理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二是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 劲飙升,主要是有中资及外地资金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中国电讯重上招股价以上水平,也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令红 筹、国企喘定并作反弹。加上祖国内地减息亦成大市上扬的题材,这些因素令恒指急速反弹。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恢复稳定。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港币 保卫战告一段落。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大加赞扬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及其同僚把这次危机处理得"实在值得赞赏"。这场较量虽说以香港金管局的艰难取胜而告终,但 它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却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场危机本身,它迫使更多的人去思考。 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终于公开表示,港府将尽快进行内部检讨,并约晤学者和商界人士,总结这次金融风潮,寻找更好反击之法,以防范港币再受到外汇投机的狙击。扩展资料:1997年香港回归伊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7月中旬至1998年8月,国际金融炒家三度狙击港元,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采取行动。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合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币利率急升,恒生指数暴跌,从中获取暴利。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猖狂进攻,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予以反击。1998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准备与之一决雌雄。28日是香港股市8月份恒生期货指数的结算日,特区政府与炒家爆发了大决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金融保卫战2023-05-05 23:54:582
香港回归中国之后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又怎样
香港回归20年的经济发展情况1、跨越香港回归的浩大工程——香港新机场启用耗资1550亿港币的香港国际机场总面积达1248公顷,在弹丸之地的香港是个奇迹;单是客运大楼就占51万平方米,相当于86个足球场,是世界最大的建筑物之一。这一跨越香港回归的浩大工程,在经过几年运行之后,新机场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连续4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航空货运量稳居世界首位。2、金融保卫战:击退“金融大鳄”索罗斯1998年“闪袭”香港金融市场是索罗斯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在香港遭到国际金融炒家的狙击之前,东南亚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的袭击,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索罗斯的一连串狙击,令港币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港币多年来首度告急,保卫香港货币稳定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战。香港特区政府动用外汇基金合法地干预香港股市,与国际炒家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殊死拼杀。中国政府强调,将会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捍卫港币稳定。必要时,中国银行将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联手打击索罗斯的投机活动,这对香港无疑是一种强心剂。一连串的反击,使索罗斯的香港征战未能讨到任何便宜,损失惨重。3、CEPA出世2003年,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中央政府回应特区政府的提议,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稳定了香港商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香港经济开始明显复苏。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CEPA,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紧紧维系在一起。CEPA自签署后,香港GDP增速在2004年、2005年、2006年都保持在高速发展的态势,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发展速度的一倍多,使得香港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拓展内地与亚洲业务的首选之地。4、香港自由行开放中央政府于2003年7月28日起,放宽了内地居民往来香港的签证政策,先后允许内地49个城市居民申请来港“个人游”(自由行)。作为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自由行由2002年的638万人次逐年递增,至2014年达至最高峰,有近4725万人次,占整体旅客量逾77%,增幅逾七倍,带动的行业每年可吸引30多万香港劳动人口就业。5、“沪港通”“深港通”相继问世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开通,开通以来,南向交易(从内地到香港)日益受到欢迎,两年间南向交易占香港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1%-2%上升至12%。从“沪港通”到“深港通”,迈出这一步耗时七百多个日夜。在“沪港通”成功运行两周年,“深港通”也正式启动。启动“深港通”,全面实现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是中国必须寻求国际金融话语权的强国之路。从长期来看,“沪港通”和“深港通”对吸引外国资金进入中国股市意义深远,它们的开通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里程碑。6、获评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在国际知名机构的评选中,香港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最自由的经济体、亚洲最具活力的城市。2017年6月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在其调查评估的全球63个经济体中,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瑞士、新加坡和美国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此外,据统计,到2017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7、“债券通”获批201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称,决定同意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债券通”),正式启动时间将另行公告。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多家机构纷纷表示,“债券通”的获批是一份迎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特别礼物,意义重大,而这对于国内和香港乃至全球投资者和债券市场参与者都是一条通往更大业务机会的“快车道”,且将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8、亚投行首位非主权经济体新成员2017年6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已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新成员,成为亚投行首个吸收的非主权意义的经济体,既体现了亚投行的成员组成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又为后续其他非主权经济体的加入做出了成功示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成熟稳健和流动性充裕的金融市场、以及大量具国际经验的顶尖金融人才,这些优势可以协助亚投行筹集资金,为其不同基建项目融资。2023-05-05 23:55:311
世界著名三大金融中心是什么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香港。香港:是全球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金融服务业肩负带动香港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的重任。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纽约都会区的核心。逾一个世纪以来,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巨大的全球影响力。纽约是一座世界级城市,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与时尚界,其中联合国总部也位于该市,因此纽约也被公认为世界之都。伦敦: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首都及欧洲第一大城和最大经济金融中心。两千多年前,罗马人建立了这座都市。伦敦近几百年来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城市的核心地区伦敦市,仍保持着自中世纪起就划分的界限。 拓展资料:世界金融中心是美国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的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西萨·佩里,它是由四座摩天大楼组成的建筑群,从世界贸易中心有连接的空中走道可以直接进入,空中走道经常有免费的艺术作品展览,可以看到当今一流的摄影作品展。 参考资料:香港—百度百科、伦敦—百度百科、纽约—百度百科2023-05-05 23:55:392
香港的金融风暴在那年?
1998年。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香港金融保卫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1998年8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予以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1998年8月28日,香港全天成交额达到79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索罗斯在此一役损失惨重。 扩展资料:反击过程:1998年8月14日,港府入市,并向香港的中银、获多利、和升等多家证券行发出指令,大量吸纳恒生指数蓝筹股,表示不惜成本,一定要将8月的股指抬高600点。香港政府一反以往“积极不干预”政策,给投机者造成了始料不及的沉重打击。8月27日,在曾荫权的指挥下,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承接炒家抛出的期货,把恒生指数推上88点到7923点,为最后决战打下了基础。8月28日,决战的时候到来了,这一天是香港恒生指数期货8月合约的结算日,国际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向上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血本,反之港府之前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等于扔进了大海。上午10点整,交易正式开始。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盘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了1997年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日成交量历史最高记录。下午开市后,抛售有增无减,港府照单全收,成交量一路攀升,而恒指和期指始终维持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最终分别锁定在7829点、7851点和790亿三个数字上。曾荫权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金融保卫战人民网-前无古人的精彩:香港金融保卫战2023-05-05 23:55:533
金融市场里10年一次的“翻身机会”,你错过了几次?
世间万物都是有周期的。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必有果,有一个因果循环,有一个轮回,有一个规律。 就好比金融市场,10年为一个周期,10年左右会经历一场灾难。 1998年的时候,东南亚爆发了金融风暴,并很快波及到了整个亚洲,金融巨鳄索罗斯趁机攻击泰铢引发了金融危机,目的则是“狙击”香港金融市场! 根据测算,索罗斯大约借了1200亿港币做空港币,60多亿港币做空恒生指数期货,一开始借了等值700多亿港币的股票做空,随后又再借了等值近1000亿港币的股票做空,按10%的年利率计算,利息近300亿港币。做空港币没有获利。 但是做空股指期货收益率近30%,股指期货总价值近600亿港币,获利近180亿港币。做空股票收益率近30%,股票总市值1700亿港币,获利近510亿港币。所以索罗斯总获利就是0+180+510-300≈390亿港币,折合约50亿美元。现实中索罗斯应该赚得更多。 而到了2008年的时候,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大批的民众失业,许多金融公司倒闭,就连华尔街的巨头也不好过。 在那一年里,我们看到了美国的大级别形势产生,看到了美联储为了救市想尽了一切的办法,甚至出动了量化宽松的政策,才挽回了局面。 而那一次的危机是由次级贷款引起的,所以也叫次贷危机。 其实,这样的危机不仅只有1998年和2008年。 我们发现,每10年左右,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全球经济震荡!比如: 30年前的美国“黑色星期一”; 40年前的欧洲货币危机和拉美危机; 它们的原因不同,严重程度不同,但是这个周期的规律却大致相同。 而如今,在2020年的时候,全球再一次进入了一个大衰退,大萧条,而此次的危机是新冠引起,导致了全球的金融市场,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的局面。 堪称 历史 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但回过头你会发现,每一次的危机也是一次机遇! 真正可以把握危机的人才有希望改变人生的 轨迹 。 不要问 历史 会否重演? 你只需要知道不要错过任何一次危机! 更不要放过每一次金融危机的人生大机会! 巴菲特讲: 我的一生中,从未遇见一位没亏过钱的富人! 却遇见许多从未亏掉一毛钱的穷人。 敢投资的人——才拥有成为富人的机会!不敢投资的人,虽然没有亏过钱,但也注定不会赢。 我这里再送给大家一句话: 如果把人的一生看成一场 游戏 ,那么试错的成本其实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会非常高!2023-05-05 23:56:081
港交所属于国内金融市场吗?为什么?
港交所属于国内金融市场吗?为什么?港交所不属于国内金融市场,它属于国际金融市场。因为港交所挂牌的金融企业,是世界各地的,所以它的金融市场是国际的。2023-05-05 23:56:166
金融危机索罗斯在香港是赚了还是亏了
亏了。1997年“闪袭”香港金融市场是索罗斯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但是不影响他成为金融市场上的“常青树”,吸引着众多的渴望成功的淘金者。索罗斯一声的辉煌“战绩”令世人震惊。1992年,进攻英镑,击败英国央行,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当年他一人净赚6.5亿美元;1997年,进攻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2012年,做空日元,至少赚10亿美元;2015年,就在瑞士央行放弃欧元/瑞郎的1.2维持下限前,平掉了瑞郎空仓。2023-05-05 23:56:301
请问,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前因后果,
一、亚洲金融风暴与香港汇股震荡 1、亚洲金融风暴的演进与特点 从今年7月泰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受冲击的亚洲各国或地区出现汇市和股市大幅波动(参见表一、表二),并引发全球性股市动荡。目前亚洲金融风暴已持续近6个月,其间大致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三个阶段【注1】。 表一 金融风暴下的亚洲汇市波动[略] 表二 金融风暴下的亚洲股市波动[略] 资料来源:引自香港《信报财经月刊》各期 【注1】除非特别指明,本报告所引资料来自:《香港经济日报》、香港《信报》各期;李罗力主编《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危机透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第一阶段:泰铢危机爆发并波及整个东南亚,各国汇率屡创历史新低,股市持续下跌。 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取代泰铢对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泰铢危机爆发,当天泰铢汇率下跌20%。一场以泰铢危机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其他东南亚各国。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实行汇率自由浮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货币相继与美元脱钩。在汇率制度变动下,东南亚货币汇率屡创历史新低,同时受货币汇率下跌影响,东南亚各国股市狂泻不止。 第二阶段:台湾和香港汇市再次受冲击,香港股市暴跌引致世界股市巨幅震荡。10月17日,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坚守了近四个月后,台湾放弃与美元挂钩,宣布自由浮动,导致台湾汇市和台湾股市重挫。随后国际金融投机家第四次狙击仍坚持联系汇率制的港元,香港特区政府被迫动用外汇储备基金维持联系汇率制。在港币流量受控,利率大幅上升,各大银行相继提高拆放贷利率和短期同业拆借息口后,港元汇率迅速平稳下来。但这次港元保卫战付出的代价十分沉重。10月20日至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就从13601点跌破1万点大关,跌幅达33.4%。其中仅10月21日--24日港股市值损失高达8000亿港元。10月28日后,香港股市大跌导致纽约、伦敦、东京股市震荡,反过来又带动香港股市剧烈震荡。 第三阶段: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韩国和日本。进入11月份以来,韩元加速贬值,韩元危机爆发。到11月20日,韩元汇率跌至1139兑1美元,跌幅达两成有余,以美元表示的国际购买力减少五分之一。接着日本山一证券因1065亿日元的外汇亏损和1583亿日元的证券交易亏损,于11月24日宣布倒闭,东京股市大幅下跌,随即带动纽约、伦敦股市的连锁下跌,亚洲金融风暴蔓延至日本。12月8日,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跌破13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创1992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从上述演进历程来分析,本次亚洲金融风暴带有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 (1)以区内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序,按多米诺效应方式,由弱到强依次受到冲击。7月泰铢首先与美元脱钩,随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相继宣布与美元脱钩,东亚美元区汇市和股市双双受到冲击。10月,台湾放弃与美元挂沟而自由浮动,台币与台股遭受重挫,同时香港在确保港元汇率稳定的同时,出现股市大幅震荡。11月以来,韩元加速贬值,韩元危机爆发。随后日本股市因山一证券倒闭而出现波动,日元兑美元也大幅下降。从本币贬值和股市跌幅来看,受金融风暴冲击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注2】。其中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东盟国家,币值和股市损失明显高于“四小龙”及日本。 (2)金融风暴在区内多次吹袭、反复震荡、相互影响,同时强度逐渐加大,进而波及全球,由此产生较大的破坏性。与九十年代后出现的几次国际金融动荡【注3】,如1992年的欧洲金融市场动荡、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6年日美英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破产兼并和倒闭危机所造成的破坏相比(参见图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但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而且危机的强度和破坏力更大。可以预期,经此金融风暴的冲击, 虽不至于达到使“东亚奇迹”破灭的程度,但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将会明显放慢,并为该地区的长期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亚洲金融风暴的主要原因 从东南亚开始并波及到东北亚的亚洲金融风暴,是在九十年代以来全球金 融自由化步伐加快、金融动荡加剧的背景下,由于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一些经济 结构和经济发展问题,同时受国际投机资本的外部持续冲击而产生的。因此我们认为,今次亚洲金融风暴既有九十年代后全球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共同原因,同时又有由自身经济问题决定的特殊原因。 【注2】参见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东南亚金融危机:理论与政策分析》(唐杰、冯苏宝、龙隆执笔),《开放导报》1997年第11期。 【注3】世界银行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70年代至90年代90个国家出现的100多起银行破产中,23个国家的直接损失占GDP比重超过3%,最高(阿根廷)达50%以上。参见《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年度会议》,1996年,华盛顿。转引自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10月。 图一 金融危机的直接损失[略] 资料来源:转引自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第35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 (1)亚洲金融风暴反映了九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动荡加剧的趋势,而导致全球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因素则构成本次亚洲金融风暴的背景原因。 第一,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步伐加快,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扩大,一体化趋势日益发展,同时出现资金活动日趋国际化、自由化,由此导致巨额国际游资、国际清算资金和国际储备资金在全球范围内频繁调动,从而间接为国际金融动荡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国际资本总额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1996年西方主要国家跨国股票和债券累计额占其GDP的比重超过100%,美国高达10万亿美元。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跨国外汇交易急剧增加,从1986年的188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1.2万亿美元。1996年流入东亚的资金总量达到1087亿美元【注4】。结果客观上导致九十年代后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日本)Takuma Takahashi:《金融危机与产业政策》,转引自《开放导报》1997年第11期。 主要表现为外汇和利率波动。1993年--1996年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波动幅度达到3个百分点,1991年--1997年3月日元汇率变动幅度高达70%,美元、德国马克、加拿大元也达20-30%。当国际资本为赚取利率和汇率差价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频繁进出时,经济基础和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国家出现金融动荡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第二,随着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经营品种也不断多样化。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已达1200多种,金融衍生交易额也不断提高。金融衍生工具一方面有利于经济发展对资金和投资保值的巨大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为过度投机创造了条件。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这一现代交易手段的推广,九十年以来以金融诈骗、银行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现代操作条件下,具有较大投机性的国际游资利用衍生工具,可在瞬间完成全球不同市场上的大笔投机性交易,实现巨额资金在不同地区的快速转移,从而为引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动荡创造了条件。 第三,在国际金融动荡不断加剧的趋势面前,由国际金融市场、本国金融调控和金融机构监管三个层次构成的金融监管却出现失控和乏力,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性的金融动荡与危机【注5】。 (2)亚洲金融风暴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各种经济矛盾的集中爆发。这些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基础及金融体系方面的缺陷,便成为本次亚洲金融风暴的内在原因。 第一,经济增长方式未能根据形势及时调整和转换,是东南亚国家普遍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东南亚国家普遍选择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道路,创造并延续了“东亚经济奇迹”。但在基本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后,先行的“四小龙”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初步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而后来的东盟国家大多仍然依靠粗放型发展战略,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完成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即使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也存在过于迎合外资流向,不但与周边国家产业结构趋同, 【注5】胡进、张才进:“全球金融动荡加剧的四大成因”, 《港澳经济》,1997年第3期。 而且过分集中于简单加工业。结果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冲击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东南亚国家出口扩张势头放缓,带动经济增长下降,从而导致经常项目赤字、外汇储备减少,进而对固定汇率产生压力,最终使金融风暴在区内广泛爆发。相比之下,在金融风暴中“四小龙”的损失之所以低于东盟国家,从根本上看就是因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快于后者。 第二,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外贸逆差递增、经常项目赤字高企、外汇储备递减、外资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是构成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隐患。以金融风暴发源地的泰国为例来分析【注6】,其危机的隐患早在90年代初期就已经埋下。从1990年起,泰国的外贸逆差逐年递增、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每年只减不增,分别从1990年的74.94亿美元、72.82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92.68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另一方面,泰国的外债从90年代开始也急剧膨胀,从1990年的280亿美元,膨胀到1996年的900亿美元,仅1998年即将到期的短期外债就达400多亿美元,超过其全部外汇储备。 第三,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存在根本缺陷是爆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东南亚国家在金融体系上的根本缺陷,一是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长期债券市场不发达,短期贷款高于长期贷款,非生产性贷款(特别是房地产和消费性贷款)高于生产性贷款,外资大多以短期资本形式进入国内。结果客观上导致泡沫经济大量出现。二是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增加普遍高于中央银行,结果使得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下降,金融动荡得以在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三是银行资产质量不高,金融风险加剧,导致金融危机在区内广泛产生。 第四,在金融制度不健全的基础上实行金融盲目自由化,直接加剧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进程。金融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 ---------------------------- 【注6】参见陈晓军:“泰国经济金融危机的演变及其初步启示”, 《信报财经月刊》,1997年第11期;余永定:“泰国的货币危机及其启示”,《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9-10期;李量、伍达枝:《泰国货币危机:教训及其启示》,见《开放导报》1997年第11期。 域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但是在国内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场设施不完备,监管措施和监管机构不完善的条件下,东南亚国家过早开放金融市场,必然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一点以泰国为例可以看得更为清楚。90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支付的限制。1991年,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又对外资开放,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导致肆意借贷低息资金。1994年又进一步放松这方面的限制,比如放宽出入境时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等。但是,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却未能完善金融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使外汇投机的渠道增加,从而加剧了投机者对泰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此外,日本和韩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第五,政策失误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从泰国的情况看【注7】,政策失误主要表现为,一是长期实行钉住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汇率政策,无法与 利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有效配合;二是宏观政策没能协调国内经济平衡目标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关系,从而产生经常帐户赤字;三是在外汇管理制度上没能处理好开产资本帐户与保护本币安全的相互关系。 第六,政府不当干预在引发投资者信心危机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暴。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后,东南亚许多国家一方面采取紧缩银根、提高利率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如印尼在印尼盾兑美元的比率跌破3000的水平以后,为了收紧资金流动,中央银行把利率上调2倍。另一方面甚至采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如马来西亚一度采取措施,限制投资人卖空一百种重要股票;印尼也宣布类似做法,限制外国人进行外汇交易。结果事与愿违,马来西亚宣布限制后,投资人因无法自由买卖而信心大失,资金大规模移出,导致当日吉隆坡股市下挫,并带动整个东南亚地区股市下跌。印尼的情况也类似,显示出以限制市场运作的这种短期做法根本无效。 ----------------------- 【注7】参见谢多:“泰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失调与货币危机”, 《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9-10期。 3、对香港金融风暴的基本评价 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反复冲击下, 香港不但未能幸免,反而一度成为金融风暴的主战场。港元数度遭到国际炒家的强烈狙击,但均被香港特区政府击退,确保了港元汇率的稳定。与此同时,特区政府提高利率也导致香港股市大幅波动,从而引发以股市和楼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为保证港元汇率稳定付出了重大代价。 香港金融危机的产生,既有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出现金融风暴相近的共同背景,又存在不同经济基础和金融制度上的特殊原因。第一,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相似,在经济高度开放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各种背景性因素均会对香港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大致相似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产业结构和投资趋向引发的经济泡沫现象,以及长期实行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则决定了金融危机的本质特征。第二,与东南亚国家不同的是,香港并不存在新兴市场化和经济转型国家或地区普遍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过分依赖外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国内金融体系、金融市场设施和金融监管条件还不成熟时盲目对外开放和实行金融自由化,长期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和银行资产质量不高等。与这些国家相比,香港经济体系和金融制度更为完善,这就使得香港具备了确保港元汇率稳定的可靠基础。第三,受东南亚金融风暴波及而产生的香港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冲击联系汇率制和香港股市大幅下降。我们认为,港股下跌决不仅仅是由于为稳定港元汇率而提高利率所致。实际上,对包括“中国概念股”在内的过度投机性炒作,使股市风险不断积聚,才是这次香港股市大幅下挫的根本原因。为确保联系汇率制而调高利率,不过是这种长期积累投机风险的释放诱因而已。 对于本次香港金融危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一、在亚洲金融风暴中,香港是唯一保持汇率稳定、继续与美元挂钩的地区。这表明与区内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相比,香港具有更为稳定、健康的金融制度、监管体系和经济基础,抵抗外部冲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能力更为强大。 与东南亚国家相比,香港能够成功地抵抗外部冲击和国际金融动荡、进而确保港元汇率稳定的原因在于:(1)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相比,香港经济基础稳健,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前景良好,尽管还存在一些内部隐患,但仍能从总体上为稳定汇率提供一个可靠的经济基础。(2)联系汇率制度是实现港元汇率稳定的内在机制,同时香港特区政府坚持联系汇率制度的一系列应对操作,客观上给投资者以极大的信心支持,使港元汇率稳定成为可能。(3)香港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总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888亿美元),人均则为全球第二(13660美元),同时财政盈余和储备十分可观,此外还得到外汇率储备量达1340亿美元的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这与金融风暴中大多数国家财政赤字和外汇储备有限的现状相比,香港自然具有稳定港元汇率的重要条件。(4)香港金融体系和金融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实行了诸如修改银行条例、实施“会计安排”、“流动资金调节”、“即时结算制”等系列改革【注8】,增加了香港银行体系的安全度以及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力度,从而避免了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制度和监管体系方面的缺陷,为稳定港元汇率提供了金融制度上的保障。 第二,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十分必要,但仅靠提高利率来稳定港元汇率代价沉重。大量事实表明,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秩序、政治制度的“稳定器”,在本次金融风暴中香港特区政府成功地捍卫联系汇率制度,确保香港金融制度和整体经济基础的稳定与健全,从而为香港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从1983年港府推出联系汇率制度以来,先后成功地渡过了多次政经事件冲击和港元风潮。实施十多年来,港元兑美元汇价最为低时为7.95:1,最高为7.714:1,港元汇率波幅从未超过2%,充分显示了该制度在金融危机时期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及维护金融秩序和市场信心的有效性。因此,从香港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十分必要。当然也应看到,在现行操作条件下,香港为保持港元汇率稳定也付出了以股市和楼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沉重代价。 第三,香港为稳定港元汇率而付出的重大代价,客观上有利于香港未来长期发展。本次金融风暴表明,以金融和地产为核心内容的服务型经济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对香港而言,伴随经济转型而在香港实行多年的高地价高房价政策,以 及近期证券市场上的过度投机性炒作,从长期来看不但增加了香港总体运行成 ----------------------------- 【注8】饶余庆:“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影响与教训”,《信报财经月刊》,1997年第10期。 本,而且更使香港经济的泡沫成分不断加大,对香港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客观上要求对此进行调整。我们认为,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以证券和地产为代表的资产紧缩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损失,实际上就是对香港前期发展模式的被动式过度调整。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客观上表明进行这种调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香港如果能够利用金融危机付出的重大代价,来换取对服务型经济主导条件下的发展路向进行必要的调整,那么对香港未来长期发展来说,这种代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就近期而言,以证券和地产为代表的资产紧缩,至少可以使香港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港股近期走势不会大幅回升,同时港元可能再度被狙击。港股经历了10月下旬的股灾后,其泡沫成分被挤了出来,但目前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使得港股近期难以大幅走好:(1)东南亚股市尤其是香港的股灾引起了纽约、伦敦、东京股市的震荡,并反过来影响东南亚及香港股市持续波动。这种相互联动局面一但形成,由于受惯性影响,一般不会马上停止。(2)目前亚洲金融风暴仍未有停息的迹象,特别是韩国与日本受冲击后,有可能进一步向世界更大范围蔓延。在此背景下,香港股市仍有可能动荡。(3)在东南亚国家纷纷放弃原来的固定汇率制度,并导致本国货币主动或被动贬值后,香港作为区内唯一保持汇率稳定且仍然实行原来联系汇率制度不变的地区,相对升值的港元受到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进而引发香港股市震荡。 二、金融风暴表明香港经济仍潜存隐患 1、缺乏弹性的联系汇率制度有待完善 香港于1983年开始实行的联系汇率制,本质上是一种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在银行同业港钞的固定汇率和公开外汇市场的浮动汇率之间,通过银行套戥机制,实现港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注9】。实行十多年来,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确保了香港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稳定(参见图二)。但从今 ----------------------------- 【注9】参见饶余庆:《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香港三联书店,1993年;刘志强、沙振林:《九十年代香港金融改革与发展》, 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吕汝汉:《香港金融体系》,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年9月 次金融风暴来看,联系汇率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香港未来的发展。 图二 港元汇率走势(1982年1月--1996年12月)[略] 资料来源:香港金管局,转引自刘志强等:《九十年代香港金融改革与发展》第14页,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 (1)联系汇率制存在内部问题,给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虽然套戥机制使得港币兑美元保持稳定,但由于这种稳定是在银行同业港钞的固定汇率与公开外汇市场的浮动汇率之间实现的,因此产生以下两大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港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如果存在高估或低估,特别是在两国经济水平有所差异的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市值无法反映其国际竞争力与经常项目收支,从而创造出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347252.html?fr=qrl32023-05-05 23:56:381
香港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香港金融业得以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香港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金融环境 香港有着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法制较健全,能保障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香港又是一个自由港,资金出入自由、港币兑换自由,税制简单,税率相对比较低、拥有发达的金融保险业,同时作为金融管理机构的银行监理会u、银行公会,对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的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2、香港受外部环境的良好影响; 我们可以从;1、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化技术的输入,香港金融业一开始就装备上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与全球贸易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效率;2、由于西方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影响,香港成为了石油美元的落脚点和东南亚侨资的避风港;3、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香港成为了伦敦金融市场和纽约金融市场连续24小时营业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进一步促进了香港金融市场滴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 3、香港金融措施得力; 八十年代香港金融当局不断推动金融业的自由化,1980年就开放了黄金期货市场;1982年批准成立金融期货市场;1986年再次修改了银行条例,取消了一些限制性条款;这些措施都对繁荣金融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目前,香港已是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其作为组成部分的外汇市场,也十分发达。 香港外汇市场比较特殊,在市场经营机构、市场结构和交易货币上,都有他一定的特色。 1、香港外汇市场的交易货币 香港原属英镑区,1935年港币与英镑挂钩,规定了固定汇率为1英镑兑换16港元。直到1972年因英镑汇率自由浮动而与英镑脱钩为止,港币基本上随英镑浮动,外汇交易港币只限与英镑兑换。英镑浮动后,港币改为与美元挂钩,美元取代了英镑的地位。外汇市场上一变而成为了港元与美元之间的兑换业务。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汇管制后,1974年港币又脱离美元而自由浮动,与世界各国货币交易增多,从而一步迈向了国际化舞台。目前香港在外汇交易上的外币交易主要是美元、德国马克、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其中对美元的交易一直占首位,其次是港币对马克的交易。 2、外汇市场的类型 香港外汇市场是无形的外汇市场,没有特定的交易场所和具体形式,只是由各商业银行、非银行的外汇交易商以及外汇经纪商,通过通讯工具进行交易 3、外汇市场的经营者 香港金融三级制是其金融机构管理的主要特色。1983年7月,香港正式实行了新的管理体制,把金融机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持牌照商业银行,规定其最低实收资本为一亿港元,可接受任何类型和任何期限的存款,是广泛存款的金融机构i、其业务包括各类存款、抵押放款、建筑放款、信用透支、进出口押汇、外汇买卖、证券投资、信托和保险代理等。第二层次是持牌财务公司,最低实收资本为7500万港元,可接受五十万港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业务具有批发性,其主要业务包括包销证券、财务服务、集团贷款和可转让存款买卖。第三层是注册财务公司,最低实收资本为1000万港元。不能在香港以外开设公司,只能接受5万元港币和三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其业务具有零售性。主要包括各类抵押贷款、股票、债券、外汇、黄金、可转让存款证的买卖、保险代理、信贷服务和租借服务、消费信贷等。 当时香港有持牌银行151家,财务公司315家。持牌银行中,外资银行116家,中资银行15家,港资银行20家。外汇银行中以美、日、英、法、德最多,外资银行机构仅次于伦敦和纽约。财务公司中,持牌公司292家,注册财务公司23家,持牌财务公司几乎都由外资组成,只有很少几家中资、港资 香港外汇交易的种类主要有三类; 1、即期外汇交易 香港即期外汇交易的经营者是银行、实力较强的财务公司和海外国际银行。按惯例通常都是通过外汇经销商进行的。 2、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实在1967年英镑贬值后开始的。 3、套汇交易 原来在香港外汇市场上的套汇活动十分活跃,后来由于通讯工具的发达,不同外汇市场汇率的差异转瞬即逝,赚取利润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这种交易虽然在香港还存在,但以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调期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的兴起和不断扩大以及外汇投机活动。 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亚在地区仅次于东京外汇市场。香港最主要的海外交易伙伴是东京和新加坡外汇市场。2023-05-05 23:56:451
香港金融风暴是怎么一回事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 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 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 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 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 ,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 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 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 诺骨牌"效应。 泰国,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 5月份,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面对投机 商气势汹汹的进攻,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三管齐下,企图捍卫泰铢阵 地,他们动用了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大 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后,泰铢的地位暂时性保住了。 对此,国际货币投机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他们的招数只有一个:筹集资金 ,狠抛泰铢。索罗斯开始节节挺进。与此同时,泰铢贬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泰 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泰政府临阵换将,原财政部长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 帅印,泰政府此举,犹如在波涛汹涌的湖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菲律宾成了受害者 ,比索汇率开始大幅起落。 庵雷·威拉旺的黯然而去却未能阻止泰铢的节节失利。6月份,投机商开始出 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其时,人心 惶惶,人人自危,在太平盛世掩盖下的各种弊端一一暴露出来。为了稳定军心,6 月30日,泰国总理差厄利发表电视讲话:"我再次重申,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 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发誓归发誓,偏偏其金融市场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此 时的泰国央行已弹尽粮绝,仅有的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早已花光。就在泰总理 讲话两天之后,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 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当天,泰铢重挫20%,7月29日,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 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终于失守 。 与此同时,菲律宾比索的软弱可欺使它成为投机商的另一狙击目标,菲央行曾 尝试一周之内4次加息,并宣布扩宽比索兑换美元汇率的上落波幅,竭力对抗索罗 斯。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7月11日,菲央行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阔的幅 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贬值惨不忍睹,实际上,这标志着比索保卫战的全面失守 。 就像一个瘾君子,此时的索罗斯显然并未心满意足,他们四下出动,寻找可捕 猎的下一个目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了他的视线之内。 马来西亚央行企图拉高沽空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成本来阻止投机商的兴风作浪, 印度尼西亚也入市支持印尼盾。但终挡不住投机商强有力的进攻,马币、印尼币对 美元兑换比价一低再低。 邻国阵地的失守开始波及一向有"避难货币"之称的新加坡货币。唇亡齿寒, 尽管新加坡也采取了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加坡元兑美元 的汇率还是持续下跌。 在索罗斯的强硬态势下,各国政府均感力不从心,已纷纷放弃了捍卫行动,开 始屈服,一副任打不还手的样子。任由本国货币在市场中沉沉浮浮,另一方面,国 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东南亚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横行一时。 东南亚货币狙击战弄得人人自危,各国金融当局使尽浑身解数以免掉入这一泥 潭之中,就连在此次风潮中一直作壁上观的美国也开始表态,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 席格林斯潘说,他特别"感到不安的是"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由一个国家涉及到 另一个国家,美国愿意帮助"受这次波动影响的国家"。 国际投机商咄咄逼人的气焰已使得国际社会对集体应付货币危机的认识正在加 深。7月25日,中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特区、印度尼西亚、韩国、马 来西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管理局高层代表在 上海开会,会议结束后发出的声明表示,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亚太 各国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研究,对有关国家提供新援助的措施协助成员国在 必要时进行经济调整,这个消息对东南亚各国来说,至少让他们觉得在自己与国际 货币炒家进行殊死搏斗时不再显得那么孤单。 8月5日,危机重重的泰国,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带苛刻条件的备用 贷款计划及一揽子措施。8月11日,为拯救资金短缺的泰国,由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主持,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行长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承诺分担为泰国提供总共160亿美元(后增至1 67亿美元)的融资款计划,其中中国和中国香港都各自承诺向泰国借出10亿美 元的贷款。8月2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宣布给予泰国总值33亿美元的 临时贷款,以协助它渡过难关。 就在东南亚各国四处求援、积极谋划之时,国际投机商却销声匿迹,突然不再 攻击。8月20日,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暂时回稳,东南亚各国人们均大大喘了口 气:好了,风暴终于过去了! 就像暴风雨前夕的宁静,平静的外表下孕育着一片杀机,东邻各国显然欢乐还 为时过早,新一轮的"狂风暴雨"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令人无奈的是 ,这种宁静仅仅持续了几天;东邻各国还没来得及揩揩身上的血迹。8月底,又一 轮令人目瞪口呆的跌势瞬间而至。这一次,却把东盟成员文莱也拉下了水。 至此,索罗斯一副得势不饶人的架势,剩勇追穷寇,再度集中火力扫荡东南亚 。进入9月份,这场风暴持续肆虐已进入第三个月,外汇市场的颓势仍在继续。东 南亚各国经济状况继续恶化。10月19日,泰国财政部长他农·比达亚也满腹惆 怅卸任而去。 直到11月上旬,这场对东南亚来说噩梦一般的4个多月的黑色风暴才渐趋平 静。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场动荡已告一段落。但对东南亚,特别是身处震源的泰国 来说,弹冠可以,相庆却已苦涩难提。 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这场危机中,受害最惨的恐怕非泰国莫属,猛烈的金融风暴把这个国家一下 子砸到了谷底。而在此以前,泰国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形象令人神驰目晕,一 个小业主回忆说:"好像我们挺有钱,以至于每个人都着手准备去买奔驰。"他们 热衷于海滨别墅,瑞士欧米茄、法国XO、德国奔驰、日本松下。像美国人一样, 他们每年也潇洒地安排去欧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当你在曼谷郊外碰见一 个乡下主妇,甚至街头叫卖的小贩,说不定就是股票大军的一员;"钱来得太容易 了",那时候,他们会以这么一种调侃的语气说正准备去欧洲旅行。可是现在,泰 国人目瞪口呆地瞧着索罗斯之流从他们手里抢走原本属于他们的一切;家庭轿车被 警察拖走、失业开始困扰自己、浪漫的欧洲之旅只好取消,孩子也只好转到便宜的 公立学校……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这个家伙(指索罗斯)来到我们的国家 ,一夜之间,使我们全国人民十几年的奋斗化为乌有。" 泰国一银行行长差旺说:"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瞧着索罗斯这流氓强盗剥夺我们 曾经拥有的财富,我们只想说,你不就是要钱吗?" 对所有的东南亚人来说,他们过去曾拥有一大笔财富瞬间化为乌有,萨马特电 讯公司总裁查奴瓦斯特说:曼谷人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荣华,汽车刚下生产线,房 子新刷的油漆还没有干。但他们已经失去了一切。印尼音乐家邦尼勒古马赫为买一 幢梦中花园而奋斗了30年,正准备迁入时,风暴来了,"我不得不退掉它。"他 说。 一个为吃饭而忧的时代,一个需要省吃俭用的时代已不可避免,但曾经沧海的 感觉,让他们仍沉浸在富有的回味中。在曼谷市中心的广场里,有小贩在声嘶力竭 地叫着出租衣服,"你可以租到任何东西,私立大学的学生们为了保持体面,几乎 从头到脚都租。"小贩说他的生意还挺火的,礼拜天的商场里,依然人头攒动,唯 一不同的是:囊中已羞涩,只能闲逛。就像许许多多的北京老人遛鸟一样。 那些腰缠万贯的富豪,也只能傻看着自己50%甚至更多的财产无影无踪而去 ,据估计,从3月到9月,马来西亚排名前12位的富翁,仅在股票市场就损失了 130亿美元,印尼总统苏哈托的子女们也被迫出售他们的公司,以免颗粒无收局 面的出现。"过去的世界不复存在。"泰国第三大银行农业银行总裁拉姆萨姆如是 说。 曼谷奇异的风光依然那么美丽动人,吉隆坡的高楼大厦依然那么鳞次栉比;可 是,曾经的富有与现在的贫穷的鸿沟却是那么遥不可及。"这不仅仅是一种失落感 ",泰一大学教授无奈地叹气。 直面现实,也许这是东邻人最痛苦又最无奈的选择! 三个月之后,席卷东南亚地区的金融风暴登滩香港岛---狼终于来了。 黑色星期一 也许,在许许多多的香港人的记忆当中,1987年10月的香港"股灾"就 像一场噩梦,至今仍心有余悸。 1997年的金秋10月,又一轮"大熊市"席卷整个香港股市。10月20 日是美国华尔街股市惨剧"黑色星期一"的10周年纪念日,正因为此,它成了投 资分析家们最为焦灼不安的一天,然而,恐怖气氛却并未在华尔街股市出现,恰恰 相反,道·琼斯指数一周之间跌落210点之后,当天却反弹了74点。 正当投资分析家们额手相庆之际,在地球的另一端却早已危机四伏、暗潮汹涌 。事隔10年之后又一个"黑色星期一"开始降临,只不过,这次笼罩的是有购物 天堂之称的香港。 10月20日,香港股市开始下跌。10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765 .33点,22日则继续了这一势头,下跌了1200点。23日,对于港元前景 的担忧使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节节上扬,21日仅为7%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 涨300倍。在这种市场气氛下,港股更连续第四次受挫,下跌达10.41%。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当天表示,香港基本经济因素良好,股市下跌主要是受 到外围因素暂时投机影响,投资者不必恐慌。他说:"我不认为这是股灾。"他认 为,无论如何,特区政府首先是要捍卫港元汇率。虽然此前一天晚间有炒卖港元的 投机活动,但此时炒卖活动已被平息。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总裁任志刚也 发表讲话,声称金管局已于前一天晚上击退炒家。 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措施,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和金融管理人士 的信心感染了投资者,24日,在连续4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后,香港股市在这天强 力反弹,恒生指数上升718点,升幅达6.89%,27日,曾荫权再次重申, 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改变,在这次活动中受损失的只会是投机者。 此时,全球各地股市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普遍狂跌,27日,纽约道·琼斯指数 狂跌近554.26点,是有史以来跌幅最惨的一天,因而导致中途自动停盘一个 小时。东京股市开盘后即狂跌800多点。28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400多点 ,跌幅达13.7%,全日最低达8775.88点,以9059.89点收市, 下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在这种状况之下,香港股市的震荡已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因 素了。 对此,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强调,香港股市的震荡只是暂时性的调整。中国外 交部发言人沈国放表示,香港股市以往也出现过这种波动,不足为怪,港股波动是 特区政府要自行处理的事物,中央政府将依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不会直接干预 香港的股市和港元汇价。北京方面对香港整体经济仍充满信心。 特区临时立法会财政事务局局长在回答议员的提问时说,社会对于稳定联合汇 率制度十分关心,关于市场的运作,特区政府的一贯政策是"自由",行政干预应 减到最少。 特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则劝市民保持冷静,反应不要过敏,入市时要审慎并 要量力而为。 香港舆论则表示了强烈的信心,《星岛日报》发表评论指出:"过去,在经历 了经济危机后,本港会很快复苏,而且更加蓬勃,这次亦应不例外。美国财政指出 ,自1987年全球股灾后,香港股市过去10年的回报率居全球股市之首。经过 九七股灾后,本港只要大力发展经济,十年后的回报率又可能是全球之最。" 港币保卫战 由索罗斯所引起的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如火山喷发般地震惊了全球,身处 震源中心的泰国、马来西亚自是苦不堪言。另一面,隔海相望的香港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更加绷紧了自己的神经。人们都意识到:这股"黑色金融暗潮"登滩港岛只是 时间问题而已。面对国际金融炒家们咄咄逼人的气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谨 慎地表示,香港特区的外汇储备丰富,经济正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香港特区背 后有强大祖国的支持。所以这一风暴对香港不会形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事实上,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几次试探性地对港币进行了冲击, 8月14日和15日,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基金进入香港汇市,他们利用金融期货 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和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元对美 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75/1。7.75被称为港元汇率的重要心理关键点。香 港金融管理当局迅速反击。通过抽紧银根、扯高同业拆息去迎击投机者。金管局提 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沽港元买美元 的投机者面对坚壁清野之局,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故在很短的时间内, 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复平静,投机商无功而返。 然而,人们心里非常明白,这批炒家并不会就此罢休,双方的血腥搏斗终不可 避免。香港当局更是未雨绸缪,政策、舆论攻势双管齐下,提醒这批"金钱游鳄" 不要轻举妄动。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态度极其明确:坚决维护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正 在英国访问的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离开伦敦前强调,特区政府有极大的决心维护联 系汇率;财政司长曾荫权、财政事务局局长许仕仁一起会见传媒,重申维持联系汇 率是港府首选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属无可避免,希望香港民众稍 安勿躁,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则呼吁所有人保持冷静,香港总商会发表文告声明支持 联系汇率制度,并呼吁金融市场中人冷静思考,重新检视香港经济根基,从而稳定 市场。曾荫权在一次投资会议上说:"我要重申,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货币制度或 我们同美元的关系,拿港元投机而丧命的只有投机商。" 国际投机者三番五次狙击港元的行动不仅志在港元汇价上获利,而且采用全面 战略,要在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获益,他们的做法是,先在期指市场上积累大量 淡仓,然后买上远期美元,沽远期港元,大造声势。待港府为对付港元受到狙击而 采取措施大幅提高息口时,股票气氛转淡,人们忧虑利率大升推低股市与楼市,这 时投机者便趁势大沽期指,令期指大跳水。于是,股票市场上人心惶惶,恐慌性地 沽出股票,炒家就可平掉淡仓而获取丰厚的利润。换言之,投机者虽然在港元汇价 上无功而返,甚至小损,但在期指市场上却狠捞一笔。 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 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二是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 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飙升,主要是有中资及外地资金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 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中国电讯重上招股价以上水平,也产生一 定刺激作用,令红筹、国企喘定并作反弹。加上祖国内地减息亦成大市上扬的题材 ,这些因素令恒指急速反弹。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恢复稳定。至此,这 场惊心动魄的港币保卫战告一段落。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大加赞扬财政司司长曾荫 权及其同僚把这次危机处理得"实在值得赞赏"。这场较量虽说以香港金管局的艰 难取胜而告终,但它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却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场危机本身,它迫使更 多的人去思考。 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终于公开表示,港府将尽快进行内部检讨,并约晤学者和商 界人士,总结这次金融风潮,寻找更好反击之法,以防范港币再受到外汇投机的狙 击。2023-05-05 23:56:542
中国当时怎样帮香港度过97年香港金融风暴.我想要详细数据
你是通过什麽渠道知道中国用这种方法帮助香港救市?多半是道听途说。nbsp;香港当年是通过把息率大幅调高,并动用外汇储备近1200亿港元(约150亿美元)大量购入港股,令炒家被迫以高价平仓,损失严重,加上索罗斯在俄国和马来西亚同时受挫,才最终撤退。nbsp;用於救市的资金全部通过“盈富基金”回流入香港市场,当中并没有包含来自大陆的资金,所以你根本不可能找到你想要的数据。但是大陆还是有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香港,就是维持汇率稳定,只此而已。2023-05-05 23:57:011
谁有当年香港金融危机滴资料
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运用索罗斯独创的反射理论,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持久的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在这些国家的金融大战结束后,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的话,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国家一样获得投机暴利。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 炒家们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人民币顶不住了,马上就要贬值,且要贬10%以上”。“港币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羊群心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点,报收6660点。其势与沪深股市2001年下半年的情况非常相似,天天响地雷,周周都下跌,“推倒”趋势震撼人心。 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可见收益之高! 为了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香港go-vern-ment几经考虑,终于决定调巨资加入战场,与这些疯狂的国际炒家展开激战,这是一场以金钱、意志和智慧为武器的你死我活的金融大战,前后共有三次激烈的战役。 第一回合 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底点后,港府调动港资、华资及英资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投机资本是空军要打压指数,港府是红军则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家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8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现。港府入市后大量买入投机资本抛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将价格由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24日的7820点,涨幅超过8%,高于投资资本7500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但金融狙击手们仍不甘心,按原计划,于8月16日迫使俄罗斯宣布放弃保卫卢布的行动,造成8月17日美欧股市全面大跌。然而,使他们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13点。 第二回合 双方在8月25日至28日展开转仓战,迫使投机资本付出高额代价。27日和28日,投机资本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8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8月27日、28日,港府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结果27日交易金额达200亿港币,28日交易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交易记录。 但投机资本并不甘休,他们认为港府投入了约1000亿港币,不可能长期支撑下去,因而决定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与港府打持久战。从8月25日开始,投机资本在8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大量卖空9月合约。与此同时,港府在8月合约平仓获利的基础上趁胜追击,使9月合约的价格比8月合约的结算价高出650点。这样,投机资本每转仓一张合约要付出3万多港币的代价。投资资本在8月合约的争夺中完全失败。 第三回合 港府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9月7日,港府金融管理部门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受限制,当日恒升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同时,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的稳定,使投机资本的资金和换汇成本上升,投机资本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投机资本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4万港币。9月1日,在对8月28日股票现货市场成交结果进行交割时,港府发现由于结算制度的漏洞,有146亿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脱。2023-05-05 23:57:222
请大家帮我介绍下关于香港21世纪
近二三十年,香港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倔起,而且,这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二十多年来,香港金融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但二十一世纪的香港金融业仍将面临不少挑战。 一是从内部来说,首先,香港金融市场体积仍相对较小,开放性较大,较易受到国际热钱的冲击。近年来。香港股市波动较大就是一例;其次,为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现时香港经济仍实施联系汇率制度,但香港通货膨胀长期高于美国,使各业在港经营的成本迅速上升,直接影响香港的国际竞争力;第三,近年国际市场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如监管稍有不慎,便会发生如巴林及大和银行等事件,所以,各金融机构及监管当局对这些产品要加倍研究,密切注视其发展。 二是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信心问题。尽管《基本法》已明确规定:“九七”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留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尽管港人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不断在增强,但“一国两制”毕竟是史无前例的构想,投资者对这一政策能否真正实施以及实践效果,心中之虑仍末完全排除。因此,加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构想的宣传,加强香港与大陆的沟通,从制度、法律等各方面确实保证“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仍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三是外部环境来说,香港正面临着亚太周边国家和地区日益强劲的竞争压力。 首先,来自新加坡的竞争。作为亚太地区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长期以来一直是香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新加坡与香港经济结构基本类同,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十分接近,但在总体规模上新加坡仍次于香港。一般认为,就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而言,香港在客观经济条件和金融政策管理方面更优于新加坡。然而,近年来对香港这一优势进行挑战的是新加坡在继续向离岸业务提供特别优惠政策的同时,逐步运用弹性管理办法和进一步优惠政策来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例如,1990年3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对金融与保险业和外国投资者提供一系列优惠税收政策。其中包括对新设立基金和金融中心的跨国公司的课税由32%减至10%。这一举动对香港震动不小,被普遍认为是对香港传统的税制优势的一个挑战(香港公司税为16.5%);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鼓励股票二级市场发展;对从事商品贸易的国际贸易公司给予减税10%;将离岸祖赁税率降至10%,延长先驱工业地位公司的优惠税率。同时,新加坡政府还宣布外国人持有本地银行的股权上限从20%提高40%,豁免对投资亚洲美元债券所得利税等。因此,面对新加坡政府的政策调整,香港如何在管理政策上保持已有的对外资的吸引力是其面临的重大姚战。 其次,来自东京的挑战。东京是举世公认的亚洲第一大金融中心和世界上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1995年东京外汇交易中心的日交易额为1614亿美元,大大高于香港的910亿美元。虽然市场规模远远大于香港,但在管制程度上却远不如香港宽松。日本政府历来对金融业有严格的管制,为使离岸市场不致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日本政府对国内外业务有严格的界限之分。因此,东京市场属于国内国际业务分离的“分离型离岸中心”。与东京市场不同的是,香港是亚洲地区唯—的没有离岸业务和本地业务之分的“混合型离岸中心”,外资机构进入数量和参与程度也居亚洲第一,其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程度是东京市场和新加坡市场所不能比拟的。与日本不同,作为国际资金集散地,香港融资功能的特点不在于依靠本身具有充足的过剩资本来支撑其金融业务,而是通过跨国银行和各种外资机构,调集境外资本提供各种境外金融服务。虽然香港以中国大陆为腹地,有优越的地理和时区条件,但香港最主要的是靠自由、灵活、方便和安全的金融环境来吸引国际资本的。仅这一点,东京市场是无法取代的。但是,随着日本国内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加深以及国际化步伐加快,在市场规模和业务竞争方面会逐渐加大对香港的压力。再次来自中国上海的压力。中国金融发展在90年代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将上海在下世纪初建成亚太地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条件。其前提就是利用浦东开发开放的契机,将上海首先建成国内主要金融中心。 上海的形象效应在于世纪之初十里洋场乃冒险家的乐园。这一历史诱惑对于越来越具有全球流动性、甚至是投机性的国际资本及其拥有者仍是不可抗拒的。支撑这一形象的是上海融合四方的文化和商业气息、机敏而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源、相对发达的交通和通讯便利、相对扎实的经济和金融基础。上海的这些独特优势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政策机遇栈到了扩散机会,而外来资本、外来技术及其人才又可不断充实并丰富已有的优势。与世纪之初的情形相仿,一个贯通中西、汇聚内外的大都会格局的重现,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态基础。 8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央政策推动下,上海的金融业和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一批全国性的金融市场在上海相继建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994年)。中外资金融机构聚集上海,至1997年年中,在沪落户的外资经营性机构已达50家,中资银行的总行和分行20家,15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设立了代表处,全国数百家证券公司设立了营业部,以及一大批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在沪开业。除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这两个全国性市场外,上海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正在逐步发展。一大批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蓬勃发展,其中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投资咨询公司等。上海在走向国际金融中心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我们也要看到上海亦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从体制方面看,制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因素有诸多方面,一般来说,要成为金融中心必须先成为经济中心,即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与相邻的腹地有很紧密的经济联系,进而直接影响腹地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由于我国现存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不成熟,导致地区间利益侵害,横向经济联合松散,阻碍了上海与其腹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短期内上海还难以成为经济中心。 第二,从政策方面看,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中央政府实施一系列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政策。中国尽管实现了经常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尚在很低水平。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爆发,人们普遍注意到了资本项目开放对这一事件的影响。因此,中国资本项目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不会加速。这样,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必将受到限制。此外,按照目前的金融体制,国内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部均设在北京,各总行的结算和大宗业务交易也都在北京进行,如中国银行在北京完成的交易量占全行的40%,这种格局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显然是不利的。 第三,从组织方面看,金融中心的重要构造之一是有一大批商业化的金融机构。上海目前的金融机构过于单一,银行占了绝对比重,非银行金融机构很不发达,这种状况不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 第四,国际金融中心通常是外资银行的云集之地。鉴于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经营水平,人才、管理等均与外资金融机构有一定差距,竞争中无明显优势,近期内外资机构尚不可能大规模进入上海金融市场,这显然不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1世纪较长一段时期香港将继续执中国金融牛耳。随着21世纪的到来,香港要巩固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所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固然是严峻的、多方面的,但从发展趋势来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前景依然看好。 第一,《基本法》为香港经济、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均列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原在香港实行的货币金融制度……予以保留”,“港元作为当地的法定货币继续流通,自由兑换”,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不实行外汇管制政策……继续开放外汇、基金、证券、期货等市场”等等。这些不仅充分显示出中国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视,而且在法律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中国因素”继续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机遇。“中国因素”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崛起的主要推动力。香港回归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也必将为香港巩固和发展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和更多的机遇。 从“九五”期间内地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至9%左右,吸收外商直接将达投资1500亿美元以上,到2000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在未来5年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高达15万亿人民币,平均每年增长38%。与此同时,内地将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国有企业、金融、财政、贸易、价格、市场等方面的改革都会重点突破。就拿资本市场来说,今后5年内地将有1000家左右的大型企业集团转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其中有不少企业集团将通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行股票和债券,这对香港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始终是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联系在一起的。预计未来几十年内,亚太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以及东西方经济日益频繁的交流,必将强化香港的金融中介角色。 世界银行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为迎接经济发展的挑战,东亚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70年代的3.5%上升到1980年的 4.6%,到90年代已达到5.5%,并可望于下世纪初达到7%左右。该报告预测,从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内,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将高达13000至1500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投资额就占到一半左右。亚洲发展银行在前不久发表的《亚洲发展前景》报告中也指出,在未来的年代中,东亚地区在出口商业投资的带动下,经济前景依然光明,年增长率可维持在7%左右,相当于世界其他地方的3至4倍。这意味着,今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亚洲。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和其他领域投资的不断增加,以及区内贸易的日趋兴旺,香港在东西方各国之间集聚和分配资金的中介功能将进一步强化,这无疑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提供了良好的外围条件。 第四,香港经济自身发展的有力支撑。除国际金融中心外,目前香港还是国际贸易、航运、旅游及信息中心。1995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达1.11万亿港元(折合1425亿美元),人均GDP2.3万美元,1996年达到2.5万美元,已超过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1995年香港的有形贸易总额达584亿美元,在全球亦处于前列位置。目前香港已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以人均计算,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新加坡。到1996年,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香港机场的客运量名列世界第二,货运量则居第四位。在短短的几十年间,香港这一弹丸之地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奇迹。在可预见的将来,香港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并将成为支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重要基础。 对于香港而言,回归祖国并不意味着过去二、三十年发展进程的结束,而是香港新的发展进程的开始。从这个角度看,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将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1世纪,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腾飞,香港经济的发展必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许多名人都说过:"成功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容易并不等于简单,只有了解 那些成功者成功的秘密,并采取大量的行动,成功才会变得容易。李嘉诚和他的家族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便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比尔·盖茨这个E时代最著名的新生代富豪,也只用了短短20年时间便创造了世界首富的神话,他们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美国《财富》杂志的记者曾经问过李嘉诚他成功的最大秘密是什么,李嘉诚讲到:"肯用心思思考未来,抓住重大趋势,便会成为大赢家"。 六、七十年代,香港楼市受挫,楼价纷纷下滑,地产商纷纷叫苦不堪。李嘉诚却认为这是个好时机,于是大量收购开发商低价抛出的未完整开发的地皮,以备后用。果然,地产业低谷过去时,李嘉诚"赚到大钱"。在李嘉诚经商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正是因为他肯用心去思考未来趋势和采取果断行动,所以才成就了他世界华人首富的惊人伟绩。 《福布斯》杂志和《财富》杂志的记者经常采访比尔·盖茨,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他成为世界首富的秘诀是什么。比尔盖茨说要成功一定要眼光好。记者就请他进一步解释,什么是眼光好。他说:"在信息时代,掌握资讯并不是最重要的,抓住未来最大趋势才最重要"。 比尔·盖茨20岁时,苹果公司的史蒂夫·贾布斯的个人资产高达5亿美金,比尔·盖茨连他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20年后,比尔 ·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个人资产 达到650亿美金,而贾布斯的资产却只有10亿美金.从实际情况来看,微软公司的实力并不比苹果公司强65倍,也并不是说比尔·盖茨比贾布斯聪明能干65倍。贾布斯抓住了个人电脑即将普及的趋势,而比尔·盖茨却认为电脑软件操纵硬件,并且每台电脑上要使用多种软件,这才是未来最大的趋势。2023-05-05 23:57:312
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香港的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政府干预见称。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香港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0多条航线。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香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体制,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2023-05-05 23:57:412
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向香港资助了多少钱救市?
横扫东南亚后,索罗斯将目光投向了香港。“香港基本面当时没泰国那么糟,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也不少。”1994至1997年,香港的主要物价上涨12倍,由此造成的经济过热又导致工资水平和股市飙升。恒指在1997年上半年由12000点升至16800多点,而在7月,恒指更是在一个月内,11次创历史新高,香港出现“全民皆股”的狂热。 琼斯认为,“香港股市,房地产公司和银行的股票占到很重要地位,一旦这两方面泡沫破灭,股市随时会出现危险。”事实上,房地产泡沫还造成经济环境恶化,使生产和销售成本上升,通胀压力累积,“而且我们认为维持住联系汇率制度的成本高昂,我们认定香港特区政府挺不过去,” 随后,对冲基金开始了对港币长达十几个月的持续进攻,在汇市、股市、期市联动造市,发动了对港元的立体式袭击:首先大量沽空港元现汇换美元,同时卖空港元期货,然后在股市抛空港股现货,并于此前后在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量沽售期指合约。1998年1月和6月,趁印尼盾和日元暴跌时,对冲基金又分别沽售港元,但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抵抗下,三次进攻均未摧毁港元。 香港金融市场惊魂八月 不过,进入1998年8月,情势发生转变,外汇市场对港币的炒卖气氛积聚,各种谣言四起,市场信心岌岌可危。到了8月5日,在美国股市大跌、日元汇率重挫的配合下,对冲基金发起对港元的第四次冲击。 这一次,港府通过出手干预市场令对冲基金铩羽而归,不过也招致外界的批评,认为其破坏了“自由市场的原则”。时隔多年后,谈论其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因港府出手干预而泡汤的这段经历时,琼斯反为对手辩解,“对香港特区政府干预市场做法的指责是不恰当的,”他表示,“在市场信心面临全面崩溃的时候,政府的干预提振了市场信心,避免更大危机的发生,也使得市场免于最终的崩溃。” 那场几乎使香港金融市场陷于崩溃的战役在8月5日打响,对冲基金持续在汇市抛售港元,香港金管局奋起抗击,动用外汇储备接下240亿港元,其他银行接下46亿港元。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在股市上也燃起战火,恒生指数8月6日开市一路走低。随后几日,对冲基金借机猛砸股市,至8月13日跌到6600点,对冲基金借市场恐慌之际从资本市场牟取暴利。但这一阶段,表面看起来疲于应付的香港政府却正在计划着一场大反击之战。 特区政府绝地反击 准备拿出来反击对冲基金的是96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这是全体香港人多年辛勤劳作积攒的家产,被看作是保住香港经济的最后屏障,所以特区政府不得不反复衡量。股市开市前半小时,时任香港证监会主席梁定邦才接到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的郑重通知:为捍卫联系汇率,打击国际炒家,港府决定对股、期两市进行干预。 14日是周五,市场极度沉闷;但至午间,市场传出“政府外汇基金将入市”;下午,在恒指跌到6500点瞬间,特区政府巨资入市,通过中银等三家券商,不问价格地吸纳大蓝筹和期货,恒指全天上升564点。与此同时,金管局大幅提高银行间拆借利率,使对冲基金无法短期融资补充血液。港府14日出手的时机恰到好处,因为接下来3天是周末和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休市安排。再开市时,美国股市已大幅回升,日元汇率在日本政府干预下趋稳,亚洲股市开始反弹。在诸多外围利好因素刺激下,香港股市展开强劲反弹,港元汇率恢复稳定。 “香港特区政府的决定非常坚定,他们的时机选择得很好。”琼斯总结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时称,“我们当时犯了错误。2023-05-05 23:57:482
香港中环国际金融中心邮编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邮政编码为510031.香港中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中环海滨,有一幢充满现代设计感的88层摩天大楼:国际金融中心(IFC)二期。作为执掌香港金融业的管理者,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在此办公。1998年的金融风暴中,香港金融管理局果断出手,阻击了金融大鳄对于香港金融市场的冲击,令世人对香港金融管理局的专业才能印象深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IFC)第二期工程位于繁华的中环交易广场附近,于2003年完工,是一个集世界级优质写字楼、商场和娱乐设施于一身的总汇。国金二期楼高420米、88层,写字楼办公室可容纳1.5万人,共有高速升降机62部。国金二期建筑采用无柱式楼层设计,其外表由共重9000吨的1.1万块玻璃幕墙组成,大厦四周景致可一览无遗。2023-05-05 23:57:551
香港金融全牌照的含金量有多高?
香港十大金融牌照的含金量是基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这些牌照所能进行的业务。香港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凭借极有优势的地理位置和营商环境,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落户香港,并以香港公司为依托,开展各种形式的商业活动。 香港也凭借世界各地汇集而来的资本,大力发展金融及其服务业。随着内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也在逐步向外扩张。香港作为距离内地最近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了企业向外扩张企业的首选落脚点。在众多向外扩张的企业中,想要在香港开展金融业务,肯定是要符合香港的金融市场规则,要遵守香港的金融牌照要求。 相对于内地金融牌照申请难度大,香港作为亚洲金融市场的主要离岸及非离岸中心,不论从监管架构的成熟度、公开交易市场的完善性及金融产品的丰富性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金融市场前列,在香港,证监会管理着10类牌照,每一类牌照对应一块业务。 第一类:证券交易为客户提供股票及股票期权的买卖/经纪服务,为客户买卖债券, 为客户买入/沽出互惠基金及单位信托基金,配售及包销证券第二类:期货合约交易为客户提供指数或商品期货的买卖/经纪服务,为客户买入/沽出期货合约第三类:杠杆式外汇交易以孖展形式为客户进行外汇交易买卖第四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向客户提供有关沽出/买入证券的投资意见,发出有关证券的研究报告/分析第五类:1.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向客户提供有关沽出/买入期货合约的投资意见,发出有关期货合约的研究报告/分析第六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为上市申请人担任首次公开招股的保荐人,就《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提供意见,就《上市规则》的合规事宜为上市公司提供意见第七类: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操作配对客户买卖盘的电子交易平台第八类:提供证券保证金融资为买入股票的客户提供融资并以客户的股票作为抵押品第九类:提供资产管理以全权委托形式为客户管理证券或期货合约投资组合,以全权委托形式管理基金第十类:提供信贷评级服务就公司、债券及主权国的信用可靠性拟备报告所谓的149牌照,其实就是1类、4类和9类牌照的组合。1 类牌照,即证券交易牌照,只有获得了 1 类牌照,你才能在香港从事为客户提供证券交易、经纪服务等。相当于内地证券公司为客体提供股票买卖类的业务。4 类牌照,即就证券提供意见牌照,只有获得了 4 类牌照,你才能在香港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建议,发布相关的研究报告。9 类牌照,即提供资产管理牌照,只有获得了 9 类牌照,你才能在香港发行基金,管理客户资金等。相当于内地的私募基金牌照。因为这3块牌照是一套组合拳,所以,大多数公司都会同时申请这三张牌照。获得1号、4号、9号牌照的加持后,可以借助国内资产的牌照业务优势,进一步拓展境外投资标的范围,丰富投资人的产品选择,全面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投资,为客户及高净值个人客户提供全球资产配置和家族财富管理咨询服务。 汇生国际十大金融牌照汇生国际从2015年成立,七年的时间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先后取得了香港SFC金融全牌照,香港证监会1/4/6/9号牌,信托TCSP牌,放债人牌照,开曼基金牌照,澳洲投行牌照,广州QFLP;已经帮助100多家企业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汇生国际金融集团-深圳地址:深圳福田区世界金融中心电话:0755-82100103/13316906328香港金融牌照的含金量有多高2023-05-05 23:58:021
索罗斯是怎么在香港失败的
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大比索贬值11.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市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千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四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分别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直到2月初,东南业金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PS:外因---国际投机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投机行为分析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 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它们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香港的做法,更是立体投机的经典例子。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料定对香港外汇市场发动攻击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投机家在各个市场上立体布局,一方面在各个市场加大赌注,为投机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旦投机成功即可全面丰收,为承受的投机风险匹配高收益。索罗斯对此做了生动描述:“如果你把一般的投资组合像名称所显示的一样,看成是扁平或二度空间的东西,最容易了解这一点。但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像建筑物,用我们的股本做为基础,建立一个三度空间的结构,有结构,有融资,由基本持股的质押价值来支撑。……我们愿意根据三个主轴把资本投资下去:有股票头寸、利率头寸和外汇头寸。……不同的部位互相强化,创造出这个由风险和获利机会组成的立体结构。通常两天——一个上涨日和一个下跌日——就足以高速使我们的基金膨胀。”(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国际投机家进攻香港金融市场时充分运用了这种“立体投机”策略: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立体布局”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的话,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国家一样获得投机暴利。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炒家们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人民币顶不住了,马上就要贬值,且要贬10%以上”。“港币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羊群心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点,报收6660点。其势与沪深股市2001年下半年的情况非常相似,天天响地雷,周周都下跌,“推倒”趋势震撼人心。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可见收益之高!第一回合 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底点后,港府调动港资、华资及英资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投机资本是空军要打压指数,港府是红军则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家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8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现。港府入市后大量买入投机资本抛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将价格由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24日的7820点,涨幅超过8%,高于投资资本7500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但金融狙击手们仍不甘心,按原计划,于8月16日迫使俄罗斯宣布放弃保卫卢布的行动,造成8月17日美欧股市全面大跌。然而,使他们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13点。第二回合 双方在8月25日至28日展开转仓战,迫使投机资本付出高额代价。27日和28日,投机资本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8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8月27日、28日,港府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结果27日交易金额达200亿港币,28日交易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交易记录。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虽然当天全球金融消息极坏,美国道琼斯股指下挫217点,欧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据市场人士说,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88点。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同日,国际炒家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投机香港市场的国际大炒家索罗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资策略师德鲁肯米勒在接受CNBC电视台的访谈中,他首先承认量子基金一直在沽空港元和恒生期指。并说,由于香港经济衰退,所以港府在汇市与股市对国际投资人发起的“战争”中,将以失败告终。索罗斯虽然每次的动作都是大手笔,但从来不公开承认自己在攻击某个货币,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公开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件闻所未闻、史无前例。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当天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90亿元港币。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香港市场人士估计,港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香港期货交易所于29日推出三项新措施。即是:由8月31日开市起,对于持有一万张以上恒指期货合约的客户,征收150%的特别按金,即每张恒指期货合约按金由8万港元调整为12万港元;将大量持仓呈报要求由500张合约降至250张合约必须呈报;呈报时亦须向期交所呈报大量仓位持有人的身份。31日,在政府终止扶盘行动后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场人士预期的少。恒生指数下滑554.70点,闭市报7257.04点,全场成交总值仅66亿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历史新高记录790亿港元的十分之一。而有些投资者原本预测该指数可能大泻15%。但投机资本并不甘休,他们认为港府投入了约1000亿港币,不可能长期支撑下去,因而决定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与港府打持久战。从8月25日开始,投机资本在8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大量卖空9月合约。与此同时,港府在8月合约平仓获利的基础上趁胜追击,使9月合约的价格比8月合约的结算价高出650点。这样,投机资本每转仓一张合约要付出3万多港币的代价。投资资本在8月合约的争夺中完全失败。第三回合 港府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9月7日,港府金融管理部门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受限制,当日恒升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同时,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的稳定,使投机资本的资金和换汇成本上升,投机资本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投机资本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4万港币。9月1日,在对8月28日股票现货市场成交结果进行交割时,港府发现由于结算制度的漏洞,有146亿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脱。在此次连续10个交易日的干预行动中,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体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点的水平,同时做高8月期指结算价,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即便一些炒家想把仓单从8月转至9月,也要为此付出几百点的入场费,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体操作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将主要战场放在大蓝筹股上,主要包括汇丰、香港电讯、长实等股票。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对恒生指数涨落举足轻重。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达到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至1999年8月底,当时购入的股票经计算。帐面盈利约717亿港元,增幅60.8%,恒生指数又回升至13500点。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港府入市大获成功。据称,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据说中国政府在背后利用手上的外汇储备大力支持港府。不过政府自己开的市场,自己也进去玩,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被格林斯潘痛批)。97东南亚金融危机索罗斯获利20亿美元(外界揣测)。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时问之长,危害之大、波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然而,危机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结果。从外部原因看,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但是,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①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正在下降。上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未作适时有效的调整,致使竞争力下降,对外出口增长缓慢、造成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1996年,泰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为230亿美元,韩国则高达237亿美元。②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膨胀。泰国金融机构出现厂严重的现金周转问题,韩国数家大型企业资不抵债宣告破产,日本几家金融机构倒闭,印度尼西亚更是信用危机加剧。以上这些经济因素从各个方面影响了汇市和股市,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泰国外债1992年为200亿美元,1997年货币贬值前已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更是超过15D0亿美元。④汇率制度僵化。在近年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有较大升值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率未作调整,从而出现高估的现象,加剧了产品价格上涨和出口锐减。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势在必行。而货币贬值又导致了偿还外债的能力进一步下降,通货膨胀压力加剧,从而促使股市下跌。⑤在开放条件和应变能力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当国际游资乘机兴风作浪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2023-05-05 23:58:194
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权益融资考虑哪的资本市场
增发和配股的资本市场。香港资本市场有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之分,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权益融资增发和配股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渠道。香港一般指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2023-05-05 23:58:331
7月2日“第一财经”报道了量子基金操盘手琼斯在十年前亚洲金融风暴中详细的经过,在哪里找到具体是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070704/02403750337.shtml 前索罗斯基金操盘手:如何制造的亚洲金融危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前索罗斯基金操盘手琼斯:我们如何制造亚洲金融危机? 禹刚 作为索罗斯当年亚洲战营里最主要的操盘手之一,琼斯在谈及最终不得不从香港撤退的失败经历时,语调平静地说,“我们(当年)犯了错误”;而对于外界质疑港府干预市场之举,他反为其辩护,“如果港府再有迟疑,整个金融市场很可能全面崩溃。” 1997年7月2日,依照罗德里·琼斯(Rodney Jones)和其他同事的侦查报告和作战计划,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带领和其同样凶悍的其他对冲基金发起了对泰铢的猛烈冲击,泰铢兑美元汇率当天下跌20%,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亚洲金融危机序幕由此拉开。 10年后的今天,罗德里·琼斯在向《第一财经日报》描述起当年情景时,仍然长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那十几个月,历历在目!” 琼斯是索罗斯基金的高管之一,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他以中国香港为中心,并深入到东南亚各国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基于他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索罗斯开始注意到又一个令他心驰神往的攻击目标。琼斯随后还向索罗斯旗下量子基金冲击亚洲货币提供详细作战计划。 作为索罗斯当年亚洲战营里最主要的操盘手之一,琼斯在谈及最终不得不从香港撤退的失败经历时,语调平静地说,“我们(当年)犯了错误”;而对于外界质疑港府干预市场之举,他反为其辩护,“如果港府再有迟疑,整个金融市场很可能全面崩溃。” 琼斯日前在北京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细解当年如何为偷袭亚洲货币而提前准备,如何在汇市、股市和期市与香港特区政府展开攻防战的经历,并给出他对香港特区政府干预市场以及索罗斯撤离香港等事件的评价。 1 提前6个月建泰铢沽空仓位 1996年泰国股市依旧低迷,房地产市场则风生水起,不过这其中海外资金和国内的银行成为背后的推手。 琼斯当时驻扎在香港,不过大部分时间是马不停蹄地造访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为索罗斯基金的大举进攻寻找突破口和准备作战计划。“那一年我们在这一地区飞来飞去,我们直接与开发商见面,也与银行甚至当地记者交流。”他发现整个楼市泡沫已经很多,部分开发商支付利息都有困难,“但银行还是帮开发商找来很多美元贷款”。 资产泡沫堆积、外资不断涌入、银行短期外债高筑、开发商勉力支撑但已开始摇摇欲坠,“这些信号综合起来后,我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仔细研究,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局势如何发展?” 研究的结果是,这一局面难以维持,琼斯于是向索罗斯建议,沽空泰铢。“为了这一仗,我们提前6个月准备,逐步建立起沽空仓位”。他还补充道,“10年前亚洲地区的央行官员们还没有如今这样的开放态度,我们也跟他们有过交流,但他们并不以为然。” “我们是1997年初开始行动的。”1月份,索罗斯基金联合其他国际对冲基金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一开始就是大肆抛售泰铢,泰铢汇率直线下跌。在对冲基金气势汹汹进攻面前,泰国央行入市干预,动用约120亿美元吸纳泰铢,一方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另一方面大幅提高息率,三管齐下,泰铢汇率暂时保持稳定。 “5月份的时候,资金大量流出泰国,泰国开始资本控制,”琼斯表示,“不过那时,我们已经感觉到泰铢挺不住了。” 6月份,对冲基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冲击,泰国央行只得退防,因为仅有的300亿美元外汇储备此时已经弹尽粮绝。6月30日,泰国总理在电视上向外界保证:“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不过两天后,泰国央行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重挫20%,随后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陷入崩溃。 在此期间,对冲基金还对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和印尼盾发起冲击,最后包括新加坡元在内的东南亚货币一一失守。 “不过我们在印尼遭受了一些损失,”琼斯谈起第一波战役中唯一的“不完美”时仍有遗憾,“原因是我们高估了政府的承受力,我们的空仓建得有些保守。” 2 “我们认定香港特区政府挺不过去” 横扫东南亚后,索罗斯带领的国际炒家将目光投向了香港。“香港基本面当时没有泰国那么糟糕,但是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也不少。”琼斯分析当时为何选定香港作为第二波冲击的主战场。 在1998年香港金融危机前的几年中,香港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隐现泡沫,加上长期实际利率为负,导致房地产投机盛行。1984至1997年,主要物业价格上涨12倍,由此造成的经济过热又导致工资水平和股市飙升。恒指在1997年上半年由12000多点升至16800多点,而在7月,恒指更是在一个月内,11次创历史新高,香港出现“全民皆股”的狂热。 琼斯认为,“香港股市,房地产公司和银行的股票占到很重要地位,一旦这两方面泡沫破灭,股市随时会出现危险。”事实上,房地产泡沫还造成经济环境恶化,使得生产和销售成本上升,香港通胀压力逐步累积,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港币在未来有贬值趋势。 “而且我们当初认为维持住联系汇率制度的成本高昂,我们认定香港特区政府挺不过去,”琼斯指出当时决定出击港元时,不看好香港特区政府能坚持住联系汇率制度是主要原因之一。 随后,对冲基金开始了对港币长达十几个月的持续进攻。是役,宏观对冲基金在汇市、股市、期市联动造市,全方位发动了对于港元的立体式袭击:首先大量沽空港元现汇换美元,同时卖空港元期货,然后在股市抛空港股现货,并于此前后在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量沽售期指合约。 1998年1月和6月,趁印尼盾和日元暴跌时,对冲基金又分别沽售港元,但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抵抗下,三次进攻均未摧毁港元。 香港金融市场惊魂八月 不过,进入1998年8月,情势发生转变,外汇市场对港币的炒卖气氛积聚,各种谣言四起,市场信心岌岌可危。到了8月5日,在美国股市大跌、日元汇率重挫的配合下,对冲基金发起对港元的第四次冲击。 这一次,港府通过出手干预市场令对冲基金铩羽而归,不过也招致外界的批评,认为其破坏了“自由市场的原则”。 时隔多年后,谈论其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因港府出手干预而泡汤的这段经历时,琼斯反为战场上的对手辩解,“对香港特区政府干预市场做法的指责是不恰当的,”他表示,“在市场信心面临全面崩溃的时候,政府的干预提振了市场信心,避免更大危机的发生,也使得市场免于最终的崩溃。” 那场几乎使香港金融市场和联系汇率制度陷于崩溃的战役在8月5日打响,5日至7日,对冲基金抛售的港元高达460亿,香港金管局奋起抗击,动用外汇储备接下240亿港元,其他银行也接下46亿港元,金管局还将接下的港币放回银行体系内,使银行银根宽松,缓解同业拆息率飙升,保持了港元及利率稳定。 据测算,防守战的头两天,金管局承接了约300亿至400亿港元,远远超过当年财政年度预计的214亿港元财政赤字,而对冲基金抛出的港元,也接近头一年10月冲击港元时的规模。最初几日,对冲基金在汇市上未曾得手。 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在股市上也燃起战火,由于投资者忧虑港元继续受冲击,港元拆息扶摇直升,加上已公布中期业绩的蓝筹股公司表现不佳,恒生指数8月6日一开市就下跌近100点,随后一路走低以全日最低位7254点收市,下挫212点,跌幅近3%。随后几日,对冲基金借机猛砸股市,恒指最终跌破7000点大关,至8月13日跌到6600点,大量沽空期指合约的对冲基金斩获不少。 “香港特区政府出手时机选择非常好” 1998年8月10日至13日这四天,对冲基金继续在汇市冲击港元,同时又大肆沽空期指,抛出股票,借市场恐慌之际从资本市场牟取暴利。但这一阶段,表面看起来疲于应付的香港政府却正在计划着一场大反击之战。 由于准备拿出来反击对冲基金的是约96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这是全体香港人多年辛勤劳作积攒下的家产,被看作是保住香港经济的最后屏障,所以香港特区政府不得不小心翼翼、反复衡量。 终于在8月14日,这一场攻防战中一直处于防守的香港特区政府最终选择反击。 “要问香港这一战的经验教训,我们当时一度怀疑香港特区政府的干预是否能有效,因为时机和战术的选择至关重要。现在看来,香港特区政府当时出手的时机选择非常好。”十年后,琼斯回忆起那一天香港特区政府的坚决出手时,仍表示出相当的敬佩。 14日是周五,一周来连泻不止的股市到周四已经跌近6500点,处于近5年来的历史新低,市场极度沉闷,投资者在无奈中猜测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还会创出什么样的新低。但这一天一大早,一项经过周密计划的反击行动却已悄悄铺开。 股市开市前半小时,时任香港证监会主席梁定邦接到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的郑重通知:为捍卫联系汇率,打击国际炒家,港府决定对股、期两市进行干预。此后港府召集香港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紧急会议,就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取得了一致意见。 当天上午,港股继续低迷;但至午间,市场传出“政府外汇基金将入市”的消息;下午,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亲自坐镇指挥,港府出手干预股、期两市,正式打响了反击之战。 在恒指跌到6500点的瞬间,特区政府果然持巨额资金入市,通过中银等三家券商,不问价格地吸纳大蓝筹和期货,恒指全天上升564点,升幅达8.47%,为当年的第二大涨幅,成交额高达85亿港元,大大超过平时30亿至50亿港元水平。与此同时,金管局大幅提高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使得对冲基金无法短期融资补充血液。当日,外界估计香港特区政府动用的资金至少超过40亿港元。 港府14日出手的时机选择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接下来的3天是周末和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休市安排。再开市时,美国股市已大幅回升,日元汇率在日本政府可能干预的情况下逐步趋稳,亚洲股市也因此开始反弹。随后,在诸多外围利好因素刺激下,香港股市展开强劲反弹,港元汇率恢复稳定。 据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在8月14日至28日的两周内,政府吸纳的股票约有1200亿港元,相当于当时整个市场7%的市值,这些股票后来全部交由香港特区政府的“盈富基金”管理。 “香港特区政府的决定非常坚定,他们的时机选择得很好。”琼斯总结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时称,“我们当时犯了错误,我们必须快速纠正。”2023-05-05 23:58:551
1998年索罗福是怎样冲击港股的?
2018年1月,印尼盾再次受到攻击而下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浪潮袭来。港元又一次受到攻击。据香港金管局事后调查,国际炒家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多方组织,借入港元。他们一方面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债券融资,另一方面将手中的美元债权转换为港元债权,神不知鬼不觉地备足了“弹药”。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9000点附近不断购买看跌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手中累积起大量淡仓,布好了“地雷阵”。炒家的如意算盘是:首先抛出港元佯攻港币汇率,逼金管局使出“挟息”的惯用招数,拖垮股市,造成恒生指数暴跌,把市场逼向他们预先布好的“地雷阵”里,然后“引爆”期指淡仓,利用期指巨大的杠杆效应,赚个钵满盆溢。6月,炒家再次试探性冲击港元,金管局此时已经觉察到有操控市场的情况,但也并未行动。这使得大小投机商们更加胆大妄为,公然将香港称为他们的“自动提款机”。8月,数字显示,香港第二季出现5%的经济负增长,失业率上升至4.8%。3日,香港汇丰银行宣布上半年业绩出现大幅倒退,与同期相较,竟然减少四成;汇丰银行的母公司汇丰控股的盈利也下跌了16%,这是汇控成立9年来的首次盈利倒退,消息一出,股价急挫5.29%,整体拖累大市,恒指跌穿7700点关口。对冲基金认为时机已到,首先派出“先头部队”,开始大量抛售港元。金管局看准了财政库房需要提取港元的时机,沽售美元换取港元,让银行体系结算余额没有下降,并没有出现炒家盼望的“高息”。然而,炒家亦是有备而来,他们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大肆散播人民币贬值及港元脱钩的谣言。再加上香港经济持续下调,美国股市大跌的种种不利因素,虽然没有出现高息,但香港股市还是一路下滑。6日,港股下挫212点,恒指报收7254点;10日,恒指跌破7000点心理大关,一时间抛盘如潮。这当中可能既有故意砸盘的炒家,又有见势不妙、风紧扯乎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11日,港股继续下破6800点;13日,破位6500低点。14日时至中午,市场上开始传出港府携外汇基金入市的风声。当日,恒指大涨564点,终盘收复7000点大关,报收7224点,升幅8%,创下6年来单日升幅之最。港府所用的中银、和升等4大经纪行力托重磅蓝筹股香港电讯,当日恒指报收7210点。自此,攻坚战、阵地战、游击战、集团军作战,甚至心理战轮番登场。8月21日,港府入市第5天。对冲基金对此前连日失利极为不甘,决定反扑,当日期货市场出现了令人咋舌的一幕。下午临近收市,对冲基金的出市代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了大约3000张期指沽盘合约。27日3时45分之后,炒家在数分钟内风速卖出4千万股,狂砸香港电讯,攻势汹汹。有“御猫”见势不妙,急忙将买盘收起,守方一下乱了阵脚,被攻方冲散。“御猫”被迫退守,最终以15.45元收市。这最后的15分钟内,成交额高达每分钟5.5亿元!还是在这一天,索罗斯旗下量子基金驻港基金经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公然叫阵。就在港府全力托市的同时,对冲基金在俄罗斯市场上投资失败,被迫回撤,也就没再攻击香港。 扩展资料:这次金融危机中,在国际投机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各国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制,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货币竞相贬值,给中国香港的港币和股市带来很大压力。1997年10月,国际投机资本开始狙击香港金融市场,香港股市在初期以大跌收场,之后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开始救市,在外汇市场保持现行汇率制度不变,股票市场信心大增,恒生指数重上一万点,基本维持住金融稳定。1998年,国际投机资本再次狙击香港金融市场,香港特区政府再次动用大量外汇储备救市,将汇率稳定住,打赢了香港金融保卫战。可以说,在这次危机中,除了中国大陆和香港外,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中国政府的审时度势,在危机发生前后实行的各种政策措施,保证了中国金融和经济的稳定运行,这也客观上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40年40个瞬间|香港金融保卫战:港府击溃索罗斯军团中华网-98香港金融风暴惊心动魄的10天:不见硝烟却异常惨烈2023-05-05 23:59:121
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
对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主要是围绕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本身的评价;其二是对向来奉行“积极不干预”自由政策的政府大举入市行动的评价。由于经济体系的独特性,为了稳定香港的经济与金融市场,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即以7.8港元兑换1美元的比例盯住美元的制度。对于这种汇率制度,业界一直存有争议。反对者认为,由于无法保证香港与美国经济发展的完全同步性,美元与港元的固定比率始终存在一个投机的空间,在投机者长期攻击下,这种制度的消亡在所难免。而赞成者认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始建于1983年。当时由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受阻,引发市场出现大量抛售港元、收购美元的现象,港府出于保护港元汇率,维护港人对香港未来信心而建立。历史也证明,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香港有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条件:香港一贯奉行谨慎财政政策;香港有着庞大外汇储备;香港经济体系灵活,能够应对适度的经济波动;香港金融体制稳定,监管审慎以及香港有内地蓬勃发展的经济后盾的强力支持等等。另一种观点认为联系汇率制度本身是好的,但是金融管理局将它用错了,因为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现钞发行制度,但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做法是使外汇市场上同样要维持1美元兑7.8港元的水平,而且只许港元汇率高于该下限,即只允许港元汇率单边浮动,这实际上是作茧自缚,使所有的汇率风险都由金管局自身承担。对于港府入市干预,反对者认为,政府干预可能令长线投资者远离香港,打击长线投资者来港投资;港府此举有损自由经济形象,会破坏其金融中心地位。而支持者认为,港府向来信奉自由经济,自由经济是香港的基石。但是遭人操控的经济不是自由经济,港府入市旨在打破这种操纵,入市干预完全正确。香港政府入市干预,其积极意义远远胜过其负面影响。2023-05-05 23:59:271
香港的金融风暴在哪一年?
1998年。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 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香港金融保卫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1998年8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予以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1998年8月28日,香港全天成交额达到79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索罗斯在此一役损失惨重。扩展资料:反击过程:1998年8月14日,港府入市,并向香港的中银、获多利、和升等多家证券行发出指令,大量吸纳恒生指数蓝筹股,表示不惜成本,一定要将8月的股指抬高600点。香港政府一反以往“积极不干预”政策,给投机者造成了始料不及的沉重打击。8月27日,在曾荫权的指挥下,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承接炒家抛出的期货,把恒生指数推上88点到7923点,为最后决战打下了基础。8月28日,决战的时候到来了,这一天是香港恒生指数期货8月合约的结算日,国际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向上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血本,反之港府之前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等于扔进了大海。上午10点整,交易正式开始。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盘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了1997年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日成交量历史最高记录。下午开市后,抛售有增无减,港府照单全收,成交量一路攀升,而恒指和期指始终维持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最终分别锁定在7829点、7851点和790亿三个数字上。曾荫权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金融保卫战人民网-前无古人的精彩:香港金融保卫战2023-05-05 23:59:463
世界上三大金融中心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香港。香港:是全球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金融服务业肩负带动香港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的重任。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纽约都会区的核心。逾一个世纪以来,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巨大的全球影响力。纽约是一座世界级城市,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与时尚界,其中联合国总部也位于该市,因此纽约也被公认为世界之都。伦敦: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首都及欧洲第一大城和最大经济金融中心。两千多年前,罗马人建立了这座都市。伦敦近几百年来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城市的核心地区伦敦市,仍保持着自中世纪起就划分的界限。 拓展资料:世界金融中心是美国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的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西萨·佩里,它是由四座摩天大楼组成的建筑群,从世界贸易中心有连接的空中走道可以直接进入,空中走道经常有免费的艺术作品展览,可以看到当今一流的摄影作品展。 参考资料:香港—百度百科、伦敦—百度百科、纽约—百度百科2023-05-06 00:00:032
香港金融保卫战的经过
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而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市场一样获得投机暴利。对冲基金在对香港金融市场进行冲击时,往往受制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传统作法———提高短期贷款利率。而事实已经证明,在前3次冲击(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刚也因此被戏称为“任一招”。利率的上升会提高投机的成本。在这次炒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与以往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炒家没有进行即期拆借活动,而是预先屯集了大量的港元。这些港元来自多方面,但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发行的一年至两年期的港元债券,总金额约为300亿美元,年利息为11%。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将这些港元掉期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对冲基金。这些港元成为对冲基金攻击香港金融市场的低成本筹码,使投机者具备了在汇市进行套利的有利条件。而对冲基金又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大量的远期美元以平衡风险。据说索罗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总金额约400亿美元的买入合约,到期日为1999年2月。 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3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1998年6、7月,当恒生指数攀升至8000点高位的时候,对冲基金大举沽空恒指,建立了大量的恒指空仓头寸。对冲基金之所以建立恒指空仓,是因为它们预计港股在受到冲击后恒生指数必然会大幅下跌。而恒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每点50港元,也就是说,若建的是空仓,恒生指数每下跌一个点,就可以给做空者带来50港元的利润。众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开启了香港的新时代。但是,对国际炒家而言,这正好为他们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香港的未来何去何从,香港的经济、社会会发生什么变故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令局外人生疑,香港人也是心中没谱。而恒生指数代表香港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香港经济、政治前景,就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只要能动摇恒生指数,就能打击人们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恒生指数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广大投资者盲目恐慌,从而到达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 国际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1998年8月初,投机者大肆宣扬人民币将贬值10%,其中,上海、广州等地的人民币黑市交易中曾跌到了1美元兑换9.5人民币左右。投机者散播人民币将贬值的谣言,是想借此来影响人们对港币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机者还大肆宣扬内地银行不稳定等谣言,其目的仍是为了其狙击港元创造心理条件,其手段真可谓无所不用。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开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联系汇率脱钩的期权。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港币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混乱状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下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收益之高令人震惊! 国际炒家在泰国、马来西亚的胡作非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可谓来者不善。所以,在分析、研究亚洲其他市场形势后,为了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香港政府决定调巨资迎战这些疯狂的国际炒家。这是一场以金钱、智慧和魄力为武器的你死我活的金融大战。无论是挑战者,还是应战者,都深知其成败所蕴含的利益与风险。如前所述,早在1998年7、8月间,投机者就大肆宣扬人民币将大幅贬值,以致上海、广州等地的人民币黑市交易曾跌到了1美元兑换9.5元人民币的水平。投机者散播人民币将贬值的谣言是“声东击西”的招数,旨在借此影响人们对港币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机者还大肆宣扬内地银行不稳定等谣言,目的仍是为狙击港元创造条件。除了妖言惑众外,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开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联系汇率脱钩的期权。 1998年8月5日,炒家们一天之内抛售200多亿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一反过去被动做法,运用香港财政储备如数吸纳,将汇市稳定在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水平上,银行同业市场拆借利息也仅略有上升。1998年8月6日,炒家又抛售了200多亿港元,金融管理局再出新招———不仅照单全收,而且将所吸纳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体系———从而起到了稳定银行同业拆借利息的作用,防止了因为拆息率一旦提高,股市下跌在所难免。8月7日,因已公布中期业绩的一些蓝筹股业绩不佳,导致股市大幅下跌,令恒生指数全日下跌212点,跌幅为3%。在此后的7日至13日这几个交易日中,香港政府继续采用吸纳港元的办法,以稳定同业拆息并进而达到稳定股市的目的。但由于炒家在股票市场上大肆做空,恒生指数最终还是跌到了6600点附近的低位。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点后,港府组织港资、内地资金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投机炒家要打压指数以配合做空期指,港府则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者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8月底之前如数套现。港府入市后大量买入国际炒家抛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将期指由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24日的7820点,高于投资炒家7500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当日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参与股市和期市交易。香港政府为了维护港元,携巨额外汇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与炒家进行直接对抗。港府向香港的中银、获多利、和升等多家证券行指示,大手吸纳恒生指数蓝筹股,表示不惜成本,务求将8月期指抬高600点。香港政府一反以往“积极不干预”政策,给投机者造成了始料不及的沉重打击。代行中央银行职权的金融管理局,直接入市干预期货股票市场,这在全球开放型资本市场上尚属首次。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令市场为之一惊。接着,投机炒家鼓动如簧之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攻击港府的舆论大战。与此同时,炒家们并不愿意俯首称臣,他们又一次玩起了“声东击西”的鬼把戏———于8月16日迫使俄罗斯宣布放弃保卫卢布的行动,造成8月17日美欧股市全面大跌,以期“围魏救赵”冲击恒生指数。然而,使他们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13点。 初战得手,并不意味对手会弃城投降,因为离期指合约的交割还有时日,港府明白恶战还在后头。果然,从8月25日开始直至28日,双方展开了转仓战,港府的目的是迫使国际炒家为投机付出高额代价。8月27日和28日,投机炒家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几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8月27日、28日,港府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结果27日交易金额达200亿港币,28日交易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市场最高交易纪录。但投机炒家并不善罢甘休,他们认为港府已经投入了约1000亿港元巨资,资金压力与舆论压力使其不可能长期支撑下去,因而决定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想与港府打持久战。从8月25日开始,投机炒家在8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大量卖空9月合约。与此同时,港府在8月合约平仓获利的基础上乘胜追击,使9月合约的价格比8月合约的结算价高出650点。这样,投机炒家每转仓一张合约要付出3万多港币的代价。投资炒家在8月合约的争夺中,完全败走麦城。生死决战“8·28”1998年8月28日,是香港恒生指数期货8月合约的结算日,也是香港政府打击以对冲基金为主体的国际游资操控香港金融市场的第10个交易日。双方经过前几个交易日的激烈搏杀后,迎来了首次决战。上午10点整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市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日成交量历史最高纪录。下午开市后,抛售有增无减,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恒指和期指始终维持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最终分别锁定在7829点、7851点、790亿上。1998年8月28日,对于众多国际炒家来说,是一个心痛的日子。这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8月14日入市干预以来的最高潮,也是香港政府针对炒家们惯用的汇市、股市、期市的主体性投机策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取得的重大胜利。香港政府将恒生指数从8月13日收盘的6660点推高到28日的7829点报收,并迫使炒家们在高价位结算交割8月份股指期货。在此之前,炒家们下注了大量8月份期指空仓。这样一来,即使它们转仓,成本亦很高,一旦平仓,则巨额亏损不可避免。 “8·28”之战,港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对国际炒家来说,期指转仓是可行性选择,更可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因此,对香港特区政府来说,“8·28”之战也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港府决定,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大受限制。当日恒生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加上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趋稳等一系列因素,使投机炒家的资金、换汇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期指合约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4万港币。至此,国际炒家见大势已去,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自入市以来,香港政府动用了100多亿美元,消耗了外汇基金约13%,金额大大超过了1993年“英镑保卫战”中,英国政府动用77亿美元与国际投机者对垒的规模,堪称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2023-05-06 00:00:161
世界著名三大金融中心是什么
地理书上的著名三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其它重要金融中心:巴黎、香港、东京、法兰克福 但是根据最新的世界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排位如下:1、纽约--全面领先作为此次排名第一的纽约,其"产业支撑"和"综合环境"在所有参评的45个城市中位于第一位,综合得分87.2。纽约的"金融市场"和"服务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仅有"成长发展"相对薄弱,位列中国三个城市之后,排名第四。纽约的全面发展是纽约超越伦敦、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国际上可与纽约抗衡的竞争对手目前只有伦敦。在成长发展、产业支撑和创新产出方面,纽约的表现优于伦敦;而在市场和服务水平方面则略逊于伦敦。2、伦敦--老牌劲旅伦敦欧洲排名第一,从综合指数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与纽约仅有1.5分的差距,两个城市几乎难分伯仲。伦敦在金融市场和服务水平两个要素上排第1位,综合环境排名第2位,产业支撑排名第3位,成长发展排名第6位。作为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国银行拆借、国外股票交易、国际债券发行与二次买卖、外币汇兑、海上保险与航空保险等众多国际金融市场都拥有重要地位。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作为金融行业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国际货币市场定价。并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纽约)、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类产品。3、东京--领军亚洲东京在"金融市场"、"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这也决定了东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发达的工业产业,东京的"产业支撑"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纽约,唯一拉东京后腿的是"成长发展",排在该项的第5位。作为亚洲区的头号种子,东京在亚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过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创新方面落后于上海、香港,其他各项排名中,东京全都是亚洲区的领军者。4、香港--承东启西地理位置是香港无与伦比的优势。在这样一个全球市场中,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之间需要有一个接驳点来连接,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首选。在发展指数报告中,香港在5个评价要素方面发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长发展方面表现突出,排名第2,仅次于上海。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并且排名靠前与香港政府的不断推动密切相关。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就曾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中国内地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做基础,香港定位于和纽约、伦敦的竞争。5、巴黎--服务至上虽然在法国出现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违规交易案,虽然有"魔鬼交易员"之称的法国兴业银行前期货交易员热罗姆·凯维埃以一己之力就给银行带来了几十亿欧元的损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还是以它的金融服务赢得了选票。作为世界重要金融市场之一的巴黎,其优势在于人才智力资本、政府服务水平和城市生活环境对金融产业的服务水平。其服务排名第4,金融市场、综合环境排名第5,产业支撑排名第6,而成长发展成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仅列第9位。法国巴黎银行行长米歇尔·皮贝鲁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励金融服务类产业发展,调动其积极性,是世界级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须的。此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保障国际金融中心长期发展的基础。6、新加坡--均衡发展新加坡的优势在于产业支撑较强,各方面发展平衡,不存在明显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从五项指标来看,新加坡的单项排名全部在5-8名之间。产业支撑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务水平排名第6,成长发展和综合环境双双排在6位。立足、服务于整个东南亚地区是新加坡获得较强产业支撑的基础。建立亚洲美元市场、在亚洲最早设立金融期货市场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队伍的前列。7、法兰克福--欧洲心脏欧洲统一使用欧元之后,欧洲中央银行就设在法兰克福,其前身是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如此得天独厚的"心脏"位置决定了法兰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这座位于欧洲心脏的大都市,其优势在于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在此次排名中,法兰克福的金融市场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国和外国的银行、金融机构驻扎法兰克福。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仅次于纽约和东京的交易所。8、上海--成长先锋上海的优势在于成长发展潜力大,在所有45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兴经济体城市(上海、圣保罗、莫斯科、约翰内斯堡、孟买)之中,受访者对上海构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正在举办的世博会,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力,更有利于促进上海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从各种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处于积极发展的地位,并具有强大的待开发潜力。然而,上海在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据IFCD Index显示,上海在金融市场和产业支撑方面排名均为第7位,但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远低于其他入围城市。9、华盛顿--美洲老二华盛顿不但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环境上也有突出表现,在美洲地区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其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方面表现较好,分别排第8和第10,成长发展排名第12,产业支撑排名第12。10、悉尼--环境优越悉尼的优势在于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而在金融市场、成长发展和产业支撑方面均逊于东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但作为大洋洲为数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亚太地区,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23-05-06 00:00:3315
亚洲金融风暴 中国对香港有什么帮助?如果中国没有帮助香港会怎么样?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 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 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 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 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 ,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 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 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 诺骨牌"效应。 泰国,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 5月份,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面对投机 商气势汹汹的进攻,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三管齐下,企图捍卫泰铢阵 地,他们动用了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大 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后,泰铢的地位暂时性保住了。 对此,国际货币投机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他们的招数只有一个:筹集资金 ,狠抛泰铢。索罗斯开始节节挺进。与此同时,泰铢贬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泰 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泰政府临阵换将,原财政部长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 帅印,泰政府此举,犹如在波涛汹涌的湖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菲律宾成了受害者 ,比索汇率开始大幅起落。 庵雷·威拉旺的黯然而去却未能阻止泰铢的节节失利。6月份,投机商开始出 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其时,人心 惶惶,人人自危,在太平盛世掩盖下的各种弊端一一暴露出来。为了稳定军心,6 月30日,泰国总理差厄利发表电视讲话:"我再次重申,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 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发誓归发誓,偏偏其金融市场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此 时的泰国央行已弹尽粮绝,仅有的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早已花光。就在泰总理 讲话两天之后,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 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当天,泰铢重挫20%,7月29日,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 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终于失守 。 与此同时,菲律宾比索的软弱可欺使它成为投机商的另一狙击目标,菲央行曾 尝试一周之内4次加息,并宣布扩宽比索兑换美元汇率的上落波幅,竭力对抗索罗 斯。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7月11日,菲央行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阔的幅 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贬值惨不忍睹,实际上,这标志着比索保卫战的全面失守 。 就像一个瘾君子,此时的索罗斯显然并未心满意足,他们四下出动,寻找可捕 猎的下一个目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了他的视线之内。 马来西亚央行企图拉高沽空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成本来阻止投机商的兴风作浪, 印度尼西亚也入市支持印尼盾。但终挡不住投机商强有力的进攻,马币、印尼币对 美元兑换比价一低再低。 邻国阵地的失守开始波及一向有"避难货币"之称的新加坡货币。唇亡齿寒, 尽管新加坡也采取了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加坡元兑美元 的汇率还是持续下跌。 在索罗斯的强硬态势下,各国政府均感力不从心,已纷纷放弃了捍卫行动,开 始屈服,一副任打不还手的样子。任由本国货币在市场中沉沉浮浮,另一方面,国 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东南亚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横行一时。 东南亚货币狙击战弄得人人自危,各国金融当局使尽浑身解数以免掉入这一泥 潭之中,就连在此次风潮中一直作壁上观的美国也开始表态,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 席格林斯潘说,他特别"感到不安的是"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由一个国家涉及到 另一个国家,美国愿意帮助"受这次波动影响的国家"。 国际投机商咄咄逼人的气焰已使得国际社会对集体应付货币危机的认识正在加 深。7月25日,中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特区、印度尼西亚、韩国、马 来西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管理局高层代表在 上海开会,会议结束后发出的声明表示,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亚太 各国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研究,对有关国家提供新援助的措施协助成员国在 必要时进行经济调整,这个消息对东南亚各国来说,至少让他们觉得在自己与国际 货币炒家进行殊死搏斗时不再显得那么孤单。 8月5日,危机重重的泰国,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带苛刻条件的备用 贷款计划及一揽子措施。8月11日,为拯救资金短缺的泰国,由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主持,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行长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承诺分担为泰国提供总共160亿美元(后增至1 67亿美元)的融资款计划,其中中国和中国香港都各自承诺向泰国借出10亿美 元的贷款。8月2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宣布给予泰国总值33亿美元的 临时贷款,以协助它渡过难关。 就在东南亚各国四处求援、积极谋划之时,国际投机商却销声匿迹,突然不再 攻击。8月20日,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暂时回稳,东南亚各国人们均大大喘了口 气:好了,风暴终于过去了! 就像暴风雨前夕的宁静,平静的外表下孕育着一片杀机,东邻各国显然欢乐还 为时过早,新一轮的"狂风暴雨"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令人无奈的是 ,这种宁静仅仅持续了几天;东邻各国还没来得及揩揩身上的血迹。8月底,又一 轮令人目瞪口呆的跌势瞬间而至。这一次,却把东盟成员文莱也拉下了水。 至此,索罗斯一副得势不饶人的架势,剩勇追穷寇,再度集中火力扫荡东南亚 。进入9月份,这场风暴持续肆虐已进入第三个月,外汇市场的颓势仍在继续。东 南亚各国经济状况继续恶化。10月19日,泰国财政部长他农·比达亚也满腹惆 怅卸任而去。 直到11月上旬,这场对东南亚来说噩梦一般的4个多月的黑色风暴才渐趋平 静。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场动荡已告一段落。但对东南亚,特别是身处震源的泰国 来说,弹冠可以,相庆却已苦涩难提。 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这场危机中,受害最惨的恐怕非泰国莫属,猛烈的金融风暴把这个国家一下 子砸到了谷底。而在此以前,泰国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形象令人神驰目晕,一 个小业主回忆说:"好像我们挺有钱,以至于每个人都着手准备去买奔驰。"他们 热衷于海滨别墅,瑞士欧米茄、法国XO、德国奔驰、日本松下。像美国人一样, 他们每年也潇洒地安排去欧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当你在曼谷郊外碰见一 个乡下主妇,甚至街头叫卖的小贩,说不定就是股票大军的一员;"钱来得太容易 了",那时候,他们会以这么一种调侃的语气说正准备去欧洲旅行。可是现在,泰 国人目瞪口呆地瞧着索罗斯之流从他们手里抢走原本属于他们的一切;家庭轿车被 警察拖走、失业开始困扰自己、浪漫的欧洲之旅只好取消,孩子也只好转到便宜的 公立学校……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这个家伙(指索罗斯)来到我们的国家 ,一夜之间,使我们全国人民十几年的奋斗化为乌有。" 泰国一银行行长差旺说:"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瞧着索罗斯这流氓强盗剥夺我们 曾经拥有的财富,我们只想说,你不就是要钱吗?" 对所有的东南亚人来说,他们过去曾拥有一大笔财富瞬间化为乌有,萨马特电 讯公司总裁查奴瓦斯特说:曼谷人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荣华,汽车刚下生产线,房 子新刷的油漆还没有干。但他们已经失去了一切。印尼音乐家邦尼勒古马赫为买一 幢梦中花园而奋斗了30年,正准备迁入时,风暴来了,"我不得不退掉它。"他 说。 一个为吃饭而忧的时代,一个需要省吃俭用的时代已不可避免,但曾经沧海的 感觉,让他们仍沉浸在富有的回味中。在曼谷市中心的广场里,有小贩在声嘶力竭 地叫着出租衣服,"你可以租到任何东西,私立大学的学生们为了保持体面,几乎 从头到脚都租。"小贩说他的生意还挺火的,礼拜天的商场里,依然人头攒动,唯 一不同的是:囊中已羞涩,只能闲逛。就像许许多多的北京老人遛鸟一样。 那些腰缠万贯的富豪,也只能傻看着自己50%甚至更多的财产无影无踪而去 ,据估计,从3月到9月,马来西亚排名前12位的富翁,仅在股票市场就损失了 130亿美元,印尼总统苏哈托的子女们也被迫出售他们的公司,以免颗粒无收局 面的出现。"过去的世界不复存在。"泰国第三大银行农业银行总裁拉姆萨姆如是 说。 曼谷奇异的风光依然那么美丽动人,吉隆坡的高楼大厦依然那么鳞次栉比;可 是,曾经的富有与现在的贫穷的鸿沟却是那么遥不可及。"这不仅仅是一种失落感 ",泰一大学教授无奈地叹气。 直面现实,也许这是东邻人最痛苦又最无奈的选择! 三个月之后,席卷东南亚地区的金融风暴登滩香港岛---狼终于来了。 黑色星期一 也许,在许许多多的香港人的记忆当中,1987年10月的香港"股灾"就 像一场噩梦,至今仍心有余悸。 1997年的金秋10月,又一轮"大熊市"席卷整个香港股市。10月20 日是美国华尔街股市惨剧"黑色星期一"的10周年纪念日,正因为此,它成了投 资分析家们最为焦灼不安的一天,然而,恐怖气氛却并未在华尔街股市出现,恰恰 相反,道·琼斯指数一周之间跌落210点之后,当天却反弹了74点。 正当投资分析家们额手相庆之际,在地球的另一端却早已危机四伏、暗潮汹涌 。事隔10年之后又一个"黑色星期一"开始降临,只不过,这次笼罩的是有购物 天堂之称的香港。 10月20日,香港股市开始下跌。10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765 .33点,22日则继续了这一势头,下跌了1200点。23日,对于港元前景 的担忧使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节节上扬,21日仅为7%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 涨300倍。在这种市场气氛下,港股更连续第四次受挫,下跌达10.41%。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当天表示,香港基本经济因素良好,股市下跌主要是受 到外围因素暂时投机影响,投资者不必恐慌。他说:"我不认为这是股灾。"他认 为,无论如何,特区政府首先是要捍卫港元汇率。虽然此前一天晚间有炒卖港元的 投机活动,但此时炒卖活动已被平息。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总裁任志刚也 发表讲话,声称金管局已于前一天晚上击退炒家。 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措施,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和金融管理人士 的信心感染了投资者,24日,在连续4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后,香港股市在这天强 力反弹,恒生指数上升718点,升幅达6.89%,27日,曾荫权再次重申, 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改变,在这次活动中受损失的只会是投机者。 此时,全球各地股市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普遍狂跌,27日,纽约道·琼斯指数 狂跌近554.26点,是有史以来跌幅最惨的一天,因而导致中途自动停盘一个 小时。东京股市开盘后即狂跌800多点。28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400多点 ,跌幅达13.7%,全日最低达8775.88点,以9059.89点收市, 下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在这种状况之下,香港股市的震荡已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因 素了。 对此,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强调,香港股市的震荡只是暂时性的调整。中国外 交部发言人沈国放表示,香港股市以往也出现过这种波动,不足为怪,港股波动是 特区政府要自行处理的事物,中央政府将依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不会直接干预 香港的股市和港元汇价。北京方面对香港整体经济仍充满信心。 特区临时立法会财政事务局局长在回答议员的提问时说,社会对于稳定联合汇 率制度十分关心,关于市场的运作,特区政府的一贯政策是"自由",行政干预应 减到最少。 特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则劝市民保持冷静,反应不要过敏,入市时要审慎并 要量力而为。 香港舆论则表示了强烈的信心,《星岛日报》发表评论指出:"过去,在经历 了经济危机后,本港会很快复苏,而且更加蓬勃,这次亦应不例外。美国财政指出 ,自1987年全球股灾后,香港股市过去10年的回报率居全球股市之首。经过 九七股灾后,本港只要大力发展经济,十年后的回报率又可能是全球之最。" 港币保卫战 由索罗斯所引起的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如火山喷发般地震惊了全球,身处 震源中心的泰国、马来西亚自是苦不堪言。另一面,隔海相望的香港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更加绷紧了自己的神经。人们都意识到:这股"黑色金融暗潮"登滩港岛只是 时间问题而已。面对国际金融炒家们咄咄逼人的气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谨 慎地表示,香港特区的外汇储备丰富,经济正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香港特区背 后有强大祖国的支持。所以这一风暴对香港不会形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事实上,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几次试探性地对港币进行了冲击, 8月14日和15日,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基金进入香港汇市,他们利用金融期货 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和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元对美 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75/1。7.75被称为港元汇率的重要心理关键点。香 港金融管理当局迅速反击。通过抽紧银根、扯高同业拆息去迎击投机者。金管局提 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沽港元买美元 的投机者面对坚壁清野之局,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故在很短的时间内, 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复平静,投机商无功而返。 然而,人们心里非常明白,这批炒家并不会就此罢休,双方的血腥搏斗终不可 避免。香港当局更是未雨绸缪,政策、舆论攻势双管齐下,提醒这批"金钱游鳄" 不要轻举妄动。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态度极其明确:坚决维护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正 在英国访问的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离开伦敦前强调,特区政府有极大的决心维护联 系汇率;财政司长曾荫权、财政事务局局长许仕仁一起会见传媒,重申维持联系汇 率是港府首选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属无可避免,希望香港民众稍 安勿躁,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则呼吁所有人保持冷静,香港总商会发表文告声明支持 联系汇率制度,并呼吁金融市场中人冷静思考,重新检视香港经济根基,从而稳定 市场。曾荫权在一次投资会议上说:"我要重申,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货币制度或 我们同美元的关系,拿港元投机而丧命的只有投机商。" 国际投机者三番五次狙击港元的行动不仅志在港元汇价上获利,而且采用全面 战略,要在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获益,他们的做法是,先在期指市场上积累大量 淡仓,然后买上远期美元,沽远期港元,大造声势。待港府为对付港元受到狙击而 采取措施大幅提高息口时,股票气氛转淡,人们忧虑利率大升推低股市与楼市,这 时投机者便趁势大沽期指,令期指大跳水。于是,股票市场上人心惶惶,恐慌性地 沽出股票,炒家就可平掉淡仓而获取丰厚的利润。换言之,投机者虽然在港元汇价 上无功而返,甚至小损,但在期指市场上却狠捞一笔。 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 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二是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 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飙升,主要是有中资及外地资金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 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中国电讯重上招股价以上水平,也产生一 定刺激作用,令红筹、国企喘定并作反弹。加上祖国内地减息亦成大市上扬的题材 ,这些因素令恒指急速反弹。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恢复稳定。至此,这 场惊心动魄的港币保卫战告一段落。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大加赞扬财政司司长曾荫 权及其同僚把这次危机处理得"实在值得赞赏"。这场较量虽说以香港金管局的艰 难取胜而告终,但它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却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场危机本身,它迫使更 多的人去思考。 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终于公开表示,港府将尽快进行内部检讨,并约晤学者和商 界人士,总结这次金融风潮,寻找更好反击之法,以防范港币再受到外汇投机的狙 击。2023-05-06 00:01:124
恒生互联网指数
恒生互联网指数还是很不错,非常有代表性的。恒生指数,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指数由若干只成分股(即蓝筹股)市值计算出来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63%,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下属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负责计算及按季检讨,公布成分股调整。今开23287.93,最高23526.05,成交量:昨收23420.76,最低23155.62,成交额1381.18亿,振幅1.58%,涨跌额+54.74,涨跌幅+0.23%。拓展资料:一、港股通开户港股通是指内地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以下分别简称“深交所SPV”和“上交所SPV”),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下简称“联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开通后打通了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但这种方式目前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和证券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一定的门槛,另外港股通只能购买部分港股,并不能购买香港股市中所有的股票。二、传统券商开户一般在香港直接开户的投资者可以投资香港市场的所有上市股票、包括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合计1000多只股票;也可以交易香港市场的涡轮、牛熊证、恒生指数期货、国企指数期货,以及可以购买各种香港金融市场交易的基金,并可以对部分港股市场交易的股票进行卖空交易;同时很多投资者在香港开立的证券账户,同时可以投资全球多个国家的股票交易,(包括美股)并且能够参与海外的期货交易(包括外汇期货),还能买、卖沪深B股。开户流程:(一)准备资料:身份证证明、地址证明、银行卡复印件。1、身份证证明:身份证正反复印件或护照复印件均可。2、银行卡复印件:银行卡正反面复印后在复印件上签字即可。3、地址证明:物业公司开具的住址证明,或个人信用卡三个月内的月结单、水电费单、煤气费等能证明本人住址的单据。(二)步骤:1、携带开户资料到券商营业部柜台,填写开户表格。可选择现金帐户和保证金帐户(保证金帐户是可以进行股票抵押的帐户)2、开户资料(身份证复印件、地址证明、开户表格)将由工作人员每日晚五点快递到香港总部。3、三天左右后会接到该券商的香港公司员工的信息确认电话,如果表格中有填错的或不妥的,也会在电话中说明,如果一切顺利,就进入到下一步中。4、过几天收到电子邮件,邮件中有帐号信息和密码,说明开户成功,只有按提示汇款就可以进行港股交易了。5、开户成功后,招商香港公司将会给你在香港渣打银行以你的名字开一个信托户口(用于资金托管)。三、互联网券商开户不需要现场处理,网上开户只需要一个人的身份证和注册信息。与传统证券交易商相比,互联网券商具有开户方便、交易快捷、佣金低、交易软件友好等优点。建议内地投资新手以这种方式开户。下面就以艾德证券为例给大家讲解一下具体的步骤:1、注册艾德一站通账号并登录。2、填写个人资料及进行身份验证。3、选择账户类型,填写就业及财务状况。4、完成风险披露及客户声明。5、完成信息核验并签署开户书。6、审核完成,开户成功。操作环境:电脑:宏_暗影骑士擎Windows10 21H2;浏览器:360浏览器13.1.1774.02023-05-06 00:01:191
三倍做空中概股ETF能买吗?
全都回来了!昨日,随着午后A股和港股展开反击战以及中概股集体飙升,美股一交易品种富时中国3倍做空ETF(ARCA:YANG)暴跌63.11%,这一暴跌走势可谓给了做空富时A50指数的空头致命一击!从前一交易日最高的48.44美元到如今的16.2美元,该ETF一夜回到原点!做空的“4折”代价一切非理性的做空,都会受到市场本身的教训!昨日晚间,做空中国股票市场指数的ETF——富时中国3倍做空ETF出现今年来最大的暴跌,单日跌幅达到惊人的63.11%,交易价格单日打“4折”,这也让不少空头资金损失惨重。与此同时,因跷跷板效应,富时中国3倍做多ETF则反弹60%之多,出现大涨,大涨的背后便是A股大幅反弹以及港股、特别是恒生科技集体大涨。市场人士指出,昨日恒生科技指数涨了20%,这就是对前期非理性下跌的修正,恶意做空可能会存在市场,但是不会一直长存,任何乱杀都是有风险的,毕竟恶意做空本身就干扰了市场正常的运行轨迹,当触及市场底线,自然会受到反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单日下跌63%、跌上热搜的富时中国3倍做空ETF,它是美股市场中最具特色的交易品种杠杆ETF,它比不使用杠杆的替代产品风险更大,它们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只适合了解杠杆风险并积极管理其投资的投资者使用。而根据该ETF官网显示,这个交易品种是利用每日3倍的杠杆放大投资者的短期视角。正所谓高风险高收益,在3月全球市场非理性的走势中,这样的交易品种给了外资诸多的投机机会,但是也蕴含着巨大风险,昨日富时中国3倍做空ETF暴跌63%,就给了做空A股和港股的投机者致命一击。A股信心有望逐步修复事实上,富时中国3倍做空ETF品种此前一直大涨,主要还是由于3月7日以来A股突如其来的持续下跌,让海外投机者有机可乘,而国内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也在下降。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强调,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各方面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众所周知,金融市场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市场,中概股、港股以及A股一直具有较强的联动性,这轮A股的快速下跌与海外部分机构对中概股、港股的持续减持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关于中概股和港股市场,在这次会议中都有明确的应对和安排。国务院金融委会议提到,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山西证券指出,近期市场急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俄乌冲突的突然爆发、国内疫情的蔓延以及中概股、港股的持续回落。这几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市场微观流动性的边际收紧,从而对市场带来了负面冲击,这导致A股市场出现波动,A股估值水平已经下降到历史低位附近,短期出现了明显的超跌。在此背景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释放出多重政策利好,预计将有力提振当前市场信心,缓解流动性偏紧的状况。美元加息落地 积极因素支撑后市除了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外,近期国内市场的利好信息其实已经在聚集。宏观方面,日前公布的消费、投资等数据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其次,近期央行公告称将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虽然2月社融数据低于预期,但可能是受到春节假期因素的扰动,改善趋势不变。微观层面,一方面,自3月7日晚贵州茅台发布1至2月经营数据公告之后,部分公司公布了类似公告,整体公告结果也偏积极,主动公布经营数据也将在微观层面提振市场的盈利预期。另外一方面,近期A股市场回购频频,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而今日凌晨,美联储加息落地,国信证券分析称,加息对A股的影响还要兼顾国内基本面,如果在基本面本来就乏力的情形,容易对市场造成“补刀”(2015年);反之,如果加息发生在基本面坚挺的情形下,那么影响就相对有限(2004年)。传统观点将加息与抑制股市直接挂钩,实则忽视了背后转弱的基本面。该券商进一步指出,近期基本面环境还在季节性正常边际改善中,北向资金的流出与加息并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乌克兰局势下避险情绪所催化;考虑到俄乌冲突正在朝向利好的方向演进,外围市场情绪逐渐缓和,叠加1~2月经济数据向好、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利好信号,打消市场对“稳增长”的疑虑,因此后续市场会朝着乐观方向演进。来源:每经网原标题:一夜“打爆”外资空头,富时中国3倍做空ETF惨跌63%!机构:多个积极因素支撑A股后市!2023-05-06 00:01:372
为什么索罗斯做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开端
索罗斯的巅峰之战——狙击泰铢,做空香港,引爆亚洲金融危机。1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2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3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著《Soros》)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2023-05-06 00:01:459
细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香港金融保卫战
一切都还要从这个鬼神一般的男人说起,他的名字叫做索罗斯,他是匈牙利出生的犹太人,二战期间的颠沛流离,让他在童年时期便掌握了生存的技巧,在生死危难中,他掌握了让他收益一生的两条人生规则:不要害怕冒险和冒险时不要压上全部家当。1949年他考入伦敦经济学院,26岁开始在美国金融圣地华尔街工作,在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行业自然也是蓬勃发展,借着时代的优势,索罗斯渐渐变得富有起来,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还是接下来的这件事: 1992年,是苏联的解体第二年,全球经济都因此受到了波及,索罗斯把他的第一个目标放在了英国,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发现了英国央行的漏洞,开始大量做空英镑,最终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亚洲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很多国际资本进入亚洲市场,但敏锐的索罗斯再次发现了漏洞,当时亚洲货币价格远配不上其GDP,也就是有通货膨胀的趋势,他当机立断杀入泰国市场,开始做空泰铢,因为当时泰国固定汇率这一致命缺陷,最终导致泰铢大量贬值,不敌索罗斯金融闪电战。 那么什么是做空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假设我身上有10美元,当时1美元等于20泰铢,我把身上的十美元换成了200泰铢,此外,我还从泰国贷款了500泰铢,这样,从一开始的10美元就变成了现在的700泰铢,因为我买了很多泰铢,此时泰铢涨价,1美元等于15泰铢,我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按理说我应该获得46.7美元,但我抛售的同时,引起泰铢下跌,我一共获得了40美元,我大量抛售泰铢以及泰铢下跌的行为,引起大众的恐慌,大家一起用泰铢换美元,泰国外汇储备不够,泰铢就只能狂跌,导致现在1美元等于100泰铢,于是,我用6美元换了600泰铢还银行本息,那么现在我手上就还有34美元,减去成本10美元,空手套白狼,我净赚了24美元,换成索罗斯,数字后面加个亿就行。此后几年间,索罗斯凭借一手金融闪电战,在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多个国家掠夺了上百亿美金,索罗斯从此便声名显赫。 1997年底,索罗斯将目光投向了亚洲最后一片阵地:香港,可是他尚且不知道,在这里,上演了人类历史上一场史诗般地金融大战。 这场金融大战被称作香港金融保卫战,240天的生死对决,668万的香港人与他身后的12亿中国同胞共同书写了这段捍卫家国的历史往事。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索罗斯做空了亚洲多个国家,为了狙击香港,索罗斯调集了千亿资金,加之当时索罗斯名声传遍亚洲,听说索罗斯要来香港,百姓们人心惶惶,纷纷开始抛售港币,导致大战尚未开始,便自己乱了阵脚。一方面,索罗斯在媒体上大力造势,加剧市民们恐慌情绪,使其继续抛售港币;另一方面,97年10月份索罗斯正式率领国际做空大军,开始全面围剿香港,大肆做空港币。香港政府的第一反击是抽紧银根,香港方面减少对各个银行的港币供应,引起香港银行的港币短缺,从而导致索罗斯无法借到足够多的港币,也就无法大量抛售港币了,此计一出,确确实实见到了成效,港股在短暂的下跌之后,便开始大面积反弹。 可索罗斯终究是索罗斯,他早就料到香港方面会紧缩银根,特地留有后手。因为银行港币短缺,没有钱怎么办银行,于是香港各大银行开始提高利率,吸引大家来银行存钱,导致银行利率开始大幅飙升,最夸张时,银行拆息率从6%涨到300%,这就导致百姓们纷纷把放在股市里的钱拿出来放进了银行里,其结果就是香港股市一路大跌,然而,索罗斯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在做空港币的同时,留了一大笔钱用来做空港股,这种做空完港币,再做空港股的手术刀式金融打击,威力极其巨大,如果香港想要保卫港股,那就做空港币,反言之,如果要保卫港币,那就做空港股,此时的香港可谓是腹背受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如果此种困境持续僵持下次,香港百姓们手里的积蓄将会被索罗斯等人洗劫一空,时间来到1998年,此时的香港可谓是来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香港的第二季度GDP居然是负增长,房价在几个月之内暴跌了50%,股市是全面暴跌,居民失业率一路飙升,而索罗斯等人继续加大力度,发起了新一轮攻势,香港方面只得继续迎难而上,不管索罗斯等人抛售多少港币,香港方面都花美元全部再买回去,照单全收,就在双方僵持不定,难分胜负的时刻,索罗斯又再次发动了舆论战,顷刻间,各大媒体都开始为索罗斯摇旗呐喊,百姓们的恐惧也来到了极点,纷纷抛售手中的港币,致使香港金融防线几近崩溃,香港股市一路狂跌,8月10日,香港恒生指数跌破7000点大关,随后第二天,更是跌破了6800点大关,第三天更是跌到了6500点生死线,恒生指数美跌破1000点,国际空头就能从香港百姓们手中掠夺近40亿财富。 就在香港即将沦陷,亚洲即将沦陷的千钧一发之时,香港背后的祖国,站了出来。8月13日,香港股市已然是一片死寂,在所有人几近绝望的时候,国家亲自出面表态:将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坚决不动摇,次日,有了祖国的支持,香港方面再度调集了精锐之师,开始了绝地反击。香港金管局带领着多家券商巨头,闪电袭击香港股市,大量购买香港股票,硬是推高了香港港股股价,香港方面也立下严令,谁都不许向索罗斯提供股票、港币,在香港政府的严厉打击之下,当日,恒生指数便重回7000点,同时,香港方面又调集各方力量,准备与索罗斯等人,决战紫禁之巅。 反观索罗斯这边,依然不肯善罢甘休,他调集了更多资金更多空头,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做空港币做空港股,势必要打败香港,从8月14日到8月22日这八天的时间里,香港股市每天都经历着巨大的波动,双方几乎是把成吨成吨的钞票烧进股市,22日这天,战局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祖国方面再度表示,只要香港要求,祖国无条件支持,当668万香港人和12亿中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时,他们用不屈的信念筑起了铁血长城,香港人民认识到,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香港的百姓们也纷纷停止抛售手中的港币,致使战局发生扭转。 此时的国际空头手中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加之当时国际空头在做空俄罗斯的卢布时也遭到了狙击,元气大伤,急于从香港的战场上撤退,休养生息,然而,固执的索罗斯依然不肯就此撤退,他不敢相信,自己征战沙场多年,最终会败在香港这里,于是,他旗下的基金,量子基金,向香港发出了最后的决战书。 8月28日,港股开盘前夕,香港方面人马每个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港股开盘,香港方面迅速带领大批券商占据了防守制高点,批量买入港股提升股价,索罗斯方面也集结最后力量,疯狂抛售港股,然而,你索罗斯抛多少,我香港就买多少,有了祖国的支持,香港的外汇储备已然不是原来的数字了,当日的香港港股交易量达到了惊人的790亿,是平日的20倍,直到当天收盘,恒生指数涨到了7892点,香港交易所内在经历了短暂的沉默后,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狂欢,我们,赢了! 短短数月之后,香港方面再次投入大量资金,重整股市,收复失地,到了1998年底的时候,恒生指数已经重新打破一万点。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金融保卫战中,香港人民是勇敢的,当时香港的外汇储备有928亿,索罗斯有上千亿,双方可谓是伯仲之间,即使香港最后取得了胜利,但也注定是惨胜,日后,尽管索罗斯依旧在国际金融市场风生水起,但他从未在踏足香港半步。2023-05-06 00:02:001
索罗斯狙击港币过程
战胜索罗斯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全民族合力的结果。早在97年索罗斯掀起第一轮狙击时,香港政府就十分清楚,以香港现有的外汇储备,根本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香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这也是在首轮港元狙击战中港府死守港元汇率的底气来源。之后不久,在世界银行年会,朱镕基、索罗斯同时受邀参会,朱镕基当场对索罗斯表示:“中国将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承担稳定亚洲金融环境的历史责任!”索罗斯当然清楚香港背后中央政府的实力, 此时的朱镕基已经成功带领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中央政府的弹药库储备充足,足以应对这场世纪之战。然而,中央政府是会强势出手还是隐忍不发,索罗斯将宝押给了后者。原因很简单,香港素来有自由之港的美称,政府大规模干预资本市场尚无先例,况且还会严重影响香港自由市场的信誉。况且,索罗斯带领的国际炒家还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可以动用,这足以打垮世界绝大多数的经济体。时间进入到1998年的8月,在肆虐了半个世界之后,索罗斯带领着国际炒家们回到香港。此时,索罗斯在《华尔街日报》上公然叫嚣:“港府必败”!朱镕基总理也说:“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开弓没有回头箭,谁都知道双方都没有收手的余地,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两位副行长此时已经带着600亿港币来到了香港,随时准备应战。决战的日子不远了……8月14日,香港政府突然出手,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举吸纳,致使那一天的恒生指数反弹560多点,升幅达8%,以7224点收盘;索罗斯军团瞬间意外,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港府,竟然会真的入市搏杀。不过索罗斯毕竟是老江湖,开工没有回头箭,稳住阵脚。既然你港府已经下水,那只有小鱼大鱼一起带走了。随后一直到24日,港府和索罗斯的炒家集团之间一直你来我往,短兵相接。但是恒生指数慢慢的抑制住了之前疯狂下滑的势头,开始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8月26日,离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还有两天。8月27日,结算日前一天。上午10时,香港股市开市。一开始,炒家的卖盘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扑来。在第一个15分钟内,成交额即达19亿港元;在第二个15分钟内,成交额为10亿港元。而在收市前的15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成交额高达82亿港元!状态之惨烈,令场上所有交易员都目瞪口呆。这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扬88点,这是自97年11月4日以来的最高点。27日晚,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那一晚,香港几乎无人入睡。8月28日,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这是索罗斯做空恒生指数的最后机会,之前购买的大量看跌期货能不能赚,就看这一波了。要注意的是,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就必须保证恒生指数走势平稳。要达此目的,港府必须得竭尽全力,寸土必争。这一天,百万香港人锁定频道,眼睛紧紧盯住飞快跳动的恒生指数,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这一刻,许多香港市民都不再关心自己的财产是否缩水,真正意义上的与香港这座城市同命运共荣辱。上午10时,决战打响。港府与做空集团立刻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政府军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开市仅5分钟,成交额即高达30亿港元!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滔滔股海,港府狂澜力挽。午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港府几乎是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外汇储备,全盘吃下,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票易手。下午四时整,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之后,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在上溯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 扩展资料:1998年8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震动海内外,有人称之为世纪之战。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成功,不仅使自己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能力;而且香港敢对国际大鳄说不,要求金融正义,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自立自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树立了可贵的经验和范例,博得了海内外的赞许。对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主要是围绕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本身的评价;其二是对向来奉行“积极不干预”自由政策的政府大举入市行动的评价。2023-05-06 00:02:072
请解释1998年国际游资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做空东南亚金融市场
在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中,香港股票和外汇市场受到了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对冲基金的强烈冲击,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98年8月28日,数百万香港市民目光被锁定在位于港岛中环的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上。因为8月28日是8月份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结算日,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打击以对冲基金为主体的国际游资集团控香港金融市场的第十个交易日。双方经过9个交易日的激烈搏杀后,迎来了首次决战。 28日上午10点整,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而在同月的14日一整天,香港政府仅动用了30亿港元吸纳蓝筹股,就将恒生指数由13日报收的6660点推高到7224点。 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市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高峰时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的日成交量历史最高纪录。下午开市后,抛售压力有增无减,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恒指和期指始终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时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分别在7829点、7851点、790亿港币锁定。最终,香港政府将恒生指数8月13日收盘的6660点推高到28日的7829点报收,并迫使炒家们在高价位结算交割8月份股指期货。 这次战役被称为“香港金融保卫战”,其中各类操纵手法都被使用的淋漓尽致。投机者们为了诱骗中小投资者跟风,降低操纵成本,早在1998年8月初,上海、广州等地就开始流传人民币将贬值10%的谣言,同时,投机者还大肆宣扬内地银行不稳定,为其狙击港元创造心理条件。 临近8月28日期指结算日,对冲基金又从香港经纪商手中借入大量股票。公开消息显示,索罗斯曾向中东石油大亨借入汇丰股票用于8月28日与香港政府大决战。香港政府则自8月14日起大量买入恒生指数成分股,同时拉高8月、打压9月恒生指数期货合约,并指示香港公司不要拆借股票现货给对冲基金,最终成功阻止了对冲基金打压恒生指数,从恒生指数期货上获利的企图。 “跨市场操纵市场最典型的案例应属索罗斯对阵香港的金融大战。”格林大华期货研发总监李永民说,首先索罗斯将资金秘密进入香港,将美元换成港元,并拉高港元汇率;其次,趁资产出现泡沫的机会逢高做空港元、香港股指期货和利用融券做空股票市场;再次,大肆抛空港元,导致股指期货、证券价格大幅下挫;最后逢低平仓获利。 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最终被香港政府识破。李永民表示,索罗斯对香港金融入侵一共有三次,前两次利用上述策略均获得成功,但最后一次香港政府出手,逢低大量买进香港股指期货,稳定股指期货市场,“香港金融保卫战”才得以胜利。 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通常而言,跨期现市场操纵是指用拉抬或打压现货或者期货的方式带动另一个合约,从而实现获利的方式。 跨期现市场操纵不仅发生在股票、股指期货市场,还发生在商品现货、商品期货市场上。中信期货副总经理景川说,跨期现市场操纵基本为两种情形,即拉高现货或者打压现货,从而带动期货的上涨或者下跌,令其早已布局好的期货多单或者空单获得操纵利润,我们常常看到的通过控制可交割库存的方式来实现现货的升水或者贴水从而进行逼仓的行为就属于此列;另一种则是通过操纵期货价格的方式,带动现货价格的变动,从而令其现货销售或者现货合同的订单获取超额利润,而这种方式通常都是在期货成交不活跃,操纵成本比较低,或者说操纵成本远远低于现货所获取利润的方式。2023-05-06 00: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