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

索罗斯是如何引起东南亚金融风暴的?

  1997年7月,乔治.索罗斯利用其量子基金,大量卖空泰铢,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其后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试图狙击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加上当局大幅调高息率,使对冲基金的计划没有成功,但高息却使香港恒生指数急跌四成,他们意识到同时卖空港元和港股期货,前者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获利。1998年8月索罗斯联手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冲击香港汇市、股市和期市,以惨败告终。然而,香港政府却在1998年8月入市干预,令对冲基金同时在外汇市场和港股期货市场损手。其利用手中的大量资金,大肆向亚洲国家借入本币,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本国货币,使得本国货币贬值,然后还贷时就只需要更少的外币,利用次机会大肆获利! 主要3个方面,股市、期市和汇市。  先在期市做多、汇市买进泰铢,再在股市大量吃进造成跟风,等股市升到外资机构都看空的时候再在期市反向做空同时大量抛售股票和泰铢造成恐慌性抛售。 其实那次金融危机主要是泰国奉行的金融和货币政策造成的索罗斯只是一个导火索和助推器,泰国当时的外汇储备只有300个亿却一心想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先向泰国政府借泰铢,比如借了1000泰铢,假设此时1美元=10泰铢,然后再用量子基金做空泰铢,使泰铢不值钱,假设此时1美元等于100泰铢,那么原来要还100美元的,现在只要还10美元了,赚了90美元。  1. 索罗斯从美国政府借进泰铢(这种投机行为往往是借钱进行的),然后大量抛售手中得泰铢,于是很多在泰国的外资企业受到影响也跟着抛售(泰国经济是外向型的,外资很多),卖泰铢的人多了,根据供求原理,泰铢急剧贬值,然后,索罗斯趁泰铢贬值在大量买入泰铢,还美国政府钱,从中大赚一笔。当然,美国也赚钱了。 除了索罗斯个人的才能之外,美国政府的纵容也与金融危机有很大关系,在有就是泰国政府本身外汇储备不足,外商企业很多。 在金融危机时,亚洲国家外汇纷纷贬值,使我国出口面对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一旦人民币宣布贬值,就会市靠出口维持经济发展的其它东南亚国家雪上加霜,处于人道主义想法,人民币承诺不贬值。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即使人民币贬值我们所获得的收益也没有多大,于是中国就做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2. 通过股市、期市、汇市交易赚钱 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从银行抵押借的;同时用债券做抵押,以借更多钱,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 不仅如此,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 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 因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 尤其是在香港,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 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立体布局”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  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 在股市和期市制造经济危机,货币贬值,赚取利润 抛售泰珠使其贬值,同时购买泰珠的看跌期权,泰珠跌的越多他赚的越多。

索罗斯在1997东南亚金融风暴中是怎么赚钱的

1997年7月,乔治.索罗斯利用其量子基金,大量卖空泰铢,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其后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试图狙击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加上当局大幅调高息率,使对冲基金的计划没有成功,但高息却使香港恒生指数急跌四成,他们意识到同时卖空港元和港股期货,前者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获利。1998年8月索罗斯联手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冲击香港汇市、股市和期市,以惨败告终。然而,香港政府却在1998年8月入市干预,令对冲基金同时在外汇市场和港股期货市场损手。其利用手中的大量资金,大肆向亚洲国家借入本币,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本国货币,使得本国货币贬值,然后还贷时就只需要更少的外币,利用次机会大肆获利!主要3个方面,股市、期市和汇市。  先在期市做多、汇市买进泰铢,再在股市大量吃进造成跟风,等股市升到外资机构都看空的时候再在期市反向做空同时大量抛售股票和泰铢造成恐慌性抛售。其实那次金融危机主要是泰国奉行的金融和货币政策造成的索罗斯只是一个导火索和助推器,泰国当时的外汇储备只有300个亿却一心想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先向泰国政府借泰铢,比如借了1000泰铢,假设此时1美元=10泰铢,然后再用量子基金做空泰铢,使泰铢不值钱,假设此时1美元等于100泰铢,那么原来要还100美元的,现在只要还10美元了,赚了90美元。  1.索罗斯从美国政府借进泰铢(这种投机行为往往是借钱进行的),然后大量抛售手中得泰铢,于是很多在泰国的外资企业受到影响也跟着抛售(泰国经济是外向型的,外资很多),卖泰铢的人多了,根据供求原理,泰铢急剧贬值,然后,索罗斯趁泰铢贬值在大量买入泰铢,还美国政府钱,从中大赚一笔。当然,美国也赚钱了。除了索罗斯个人的才能之外,美国政府的纵容也与金融危机有很大关系,在有就是泰国政府本身外汇储备不足,外商企业很多。在金融危机时,亚洲国家外汇纷纷贬值,使我国出口面对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一旦人民币宣布贬值,就会市靠出口维持经济发展的其它东南亚国家雪上加霜,处于人道主义想法,人民币承诺不贬值。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即使人民币贬值我们所获得的收益也没有多大,于是中国就做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2.通过股市、期市、汇市交易赚钱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从银行抵押借的;同时用债券做抵押,以借更多钱,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尤其是在香港,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立体布局”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  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在股市和期市制造经济危机,货币贬值,赚取利润抛售泰珠使其贬值,同时购买泰珠的看跌期权,泰珠跌的越多他赚的越多。

97年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是怎样把泰铢抛售出去的?泰铢不是已经贬值得很厉害了吗

很多人都知道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索罗斯阻击泰铢开始的!可是到底,索罗斯是如何阻击泰铢的,估计很多不是学金融的人直到今天也没搞明白。其实很简单:1:索罗斯在泰国注册了一个公司,然后向泰国银行借出巨额的泰铢。2:由于泰国的泰铢和外币可以自由兑换(我国不可以),所以,索罗斯把部分泰铢在泰国国内就可以换成美元(打比方这时候,一美元换10个泰铢)3:索罗斯到国际市场低价抛售泰铢,其他金融炒家跟进抛售,不知行情的投机者从众心里抛售,导致泰铢狂贬。由于,当时泰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几百亿,所以,他不能全部吃进这些被抛售的本国货币,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货币没人要!然后巨幅贬值。比如贬到一美元对100泰铢。4:这时候,索罗斯回到泰国再用很少的美元买回当初贷款数量的泰铢(由于泰铢现在贬值,只有很少的美元就能买回相同数量的泰铢)还给泰国银行。当初,索罗斯阻击泰铢的前提是,泰国的外汇储备少;而且外汇能自由兑换。这也是当初中国不能被阻击的原因。因为,当时中国的外汇不到两千亿美元,最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的汇率制度是全世界最原始的接近固定汇率制度的一种汇率制度。中国幸免于难,巴菲特有句名言,没搞明白的东西就别玩哈哈

索罗斯阻击泰铢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时间

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时间是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97年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是怎样把泰铢抛售出去的?

很多人都知道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索罗斯阻击泰铢开始的!可是到底,索罗斯是如何阻击泰铢的,估计很多不是学金融的人直到今天也没搞明白。其实很简单:1:索罗斯在泰国注册了一个公司,然后向泰国银行借出巨额的泰铢。2:由于泰国的泰铢和外币可以自由兑换(我国不可以),所以,索罗斯把部分泰铢在泰国国内就可以换成美元(打比方这时候,一美元换10个泰铢)3:索罗斯到国际市场低价抛售泰铢,其他金融炒家跟进抛售,不知行情的投机者从众心里抛售,导致泰铢狂贬。由于,当时泰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几百亿,所以,他不能全部吃进这些被抛售的本国货币,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货币没人要!然后巨幅贬值。比如贬到一美元对100泰铢。4:这时候,索罗斯回到泰国再用很少的美元买回当初贷款数量的泰铢(由于泰铢现在贬值,只有很少的美元就能买回相同数量的泰铢)还给泰国银行。当初,索罗斯阻击泰铢的前提是,泰国的外汇储备少;而且外汇能自由兑换。这也是当初中国不能被阻击的原因。因为,当时中国的外汇不到两千亿美元,最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的汇率制度是全世界最原始的接近固定汇率制度的一种汇率制度。中国幸免于难,巴菲特有句名言,没搞明白的东西就别玩哈哈

斯坦利克罗 巴菲特 索罗斯 都抽烟么

斯坦利克罗 索罗斯 抽烟偶的偶像 巴菲特 和我一样都不抽烟!

乔治·索罗斯的观点

欧债危机相关观点投资大鳄索罗斯周二表示,只有欧元区债券才能将欧盟各国从欧债危机中拯救出来。他还批评德国在欧债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称德国需接受欧债危机,不然就应该退出欧元区。索罗斯认为,这个让欧盟陷入绝望的危机完全是欧盟自己造成的,欧元真的可能毁掉欧盟。他补充道:“逃离困境的方法是德国能更好地对本国和其他债务国的利率负责,拯救欧元和欧元债券计划。如果成功了,代价会很小,但如果失败了,就可能拖垮整个德国的经济。”发行欧元债券是欧元区分担风险的一种方式。另一种解决危机的方式就是让德国退出欧元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些其他国家的财政部长都给德国施压,迫使其采取措施解决欧元区危机。以德国为最前线的欧元区北部的债权国与南部负债累累的债务国在对欧元区未来的意见上存在巨大冲突。德国方面表示,说希腊需要更多的时间实现下调赤字的目标为时尚早。这些小国家最终仍可能狼狈地退出欧元区。问题的关键在于西班牙会不会申请欧元区的财政援助,以及希腊能否同意新的紧缩措施。德国、芬兰和荷兰的民众反对接受欧元区其他国家政府的财政救助。索罗斯说,在欧元区,政府无风险论是一个错误的假设,它可以被欧元债务的引进更正。但是德国政治上不会接受这种方式。操纵理论在索罗斯眼中,追求哲学就是追求人类的智慧。1、什么是反身性?反身性是投资大师索罗斯所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索罗斯在大学时代,深受其导师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身性原理,同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他的金融证券实践,由此获得巨大的成功。波普尔的伪证主义哲学对他的重大启示在于:它提示了人类认知活动具有的本质的不完备性。人们只能在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接近真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一切判断都只是暂时有效的,并且都证伪的对象。在股票市场上相应的理解应该是:用质朴无邪的、科学定义式的、量化的方法研判股票未来走势,会使投资者陷入一个一个的误区。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K线走势的背后,有人的观念和灵性在发挥作用,如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买卖动机和欲望,职业投资者投资预期和投资行为,主力做开盘价、收盘价,刻意打压、拉抬等等。股票市场现有的量化(各种技术指标)、形态化(如M头、头肩底、鸭头等)分析理论和分析工具,在投资参与者的有意识、有思想、有预谋、有特定目的的交易行为面前,是相形见绌、必输无疑的。基于这样的哲学思想,索罗斯在25年的投资商生涯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反身性理论。所谓反身性,它表示参与者的思想和他们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二者之间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决定,不存在任何对称或对应。例如,投资大众热情参与的行为自然会影响股价的涨升,而当涨升的意念形成后,又作用于股价,股价却不一定按大众意识的形成态势发展,往往令人失望地发生偏差性演变。当投资大众悲观退出,股价也许又意外的飙升、震荡。索罗斯指出,市场永远是对的,我们现有的分析工具不可能准确预测股价走势和坐标位置。因为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有偏差,而这种偏差又影响交易活动的进程,不是预期与将来事实相符合,而是未来的事件由预期所塑造。市场是不均衡的,参与者本身不独立与事件之外,参与者本身所做的决定对整个事件本身也会有影响。即参与者也会影响事件,使事件处在一个动态的波动中。索罗斯的投资哲学是建立在“反身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它的理论含义是:假设人的行为是y,人的认识是x,由于人的行动一定是由人的认识所左右的,因此,行为是认识的函数,表述为:y=f(x)它的含义是:有什么样的知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同样,人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出现的,人的认识是受客观世界的影响的,而客观世界又是与人们的行为紧密相关的。这也就意味着,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有反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函数,表述为:x=F(y)它的含义是:有某一类行为就会有某一类知识。把上述两个式子合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公式:y=f(F(y))x=F(f(x))这就是说,x和y都是它自身变化的函数——认识是认识变化的的函数,行为是行为变化的函数。索罗斯将该函数模式称作“反身性”。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回归系统”。2、反身性理论模型索罗斯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参与者,他们的观点必定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许多偏向彼此抵消了,剩下的就是我所谓的‘主流偏向"。”“存在着一种反身性关系,其中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这两者又过来受股票价格的影响。”如图所示,在索罗斯给出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表述的基本趋势,是指上市公司股票每股收益的变化趋势。而股票市场众多参与者对每股收益变化的趋势产生的偏差会彼此抵消,那么,剩下的就是“主流偏向”在起决定性的影响作为。如果股票价格的变化加强了基本趋势,我们称这个趋势为自我加强的,当它们作用于相反的方向时,则称之为自我矫正的。同样的术语也适用于主流偏向,可能自我加强,也可能自我矫正。理解这些术语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当趋势得到加强时,它就会加速,当偏向得到加强时,预期和未来股票价格的实际变化之间的差异就会扩大;反之,当它自我矫正时,差异就缩小。至于股票价格的变化,我们将它们简单地描述为上升的和下降的,当主流偏向推动价格上涨时,我们称其为积极的;当它作用于相反的方向时,则称为消极的。上升的价格变化为积极的偏向所加强,而下降的价格变化为消极的偏向所加强,在一个繁荣/萧条的序列中,我们可以指望找到至少一个上升的价格变化为积极偏向所加强的阶段和一个下跌的价格变化为消极偏向所加强的阶段。同时一定还存在着某一点,在这一点上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联合起来,扭转了股票价格的变化方向。这两条曲线的一个典型走向可能如图所示。起初,对基本趋势的认定将是在一定程度上滞后的,但该趋势已经足够强大,并且在每股收益中表现出来(A—B)。基本趋势被市场认可后,开始得到上升预期的加强(B—C),此时,市场仍然非常谨慎,趋势继续发展,时而减弱时而加强,这样的考验可能反复多次,在图中只标出了一次(C—D)。结果,信心开始膨胀,收益的短暂挫折不至于动摇市场参与者的信心(D—E)。预期过度膨胀,远离现实,市场无法继续维持这一趋势(E—F)。偏向被充分地认识到了,预期开始下降(F—G)。股票价格失去了最后的支持,暴跌开始了(G)。基本趋势反转过来,加强了下跌的力量。最后,过度的悲观得到矫正,市场得以稳定下来(H—I)。我们认为,主流偏向就是指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证券商等行为团体(大股东),或者行为个人(小股东),对股票市场和对上市公司的具体股票产生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有没有前景、价格定位是否偏低、有没有价值回归的机会、各方面的条件是否允许适当炒作等),以及已经在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的市场交易行为(有意识、有动机、有目的的交易行为)产生的客观的市场表现结果和事实(用K线所表现出现的图表形态)。如果真的是这样,“主流偏向”就是对股价有决定影响作用的“主力机构”、“庄家”这种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的代名词。这实际上就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偶然或者必然的情况下发生的股票价格的操纵行为主体”。索罗斯在美国这样一个比较成熟、规范的市场,为了避开严格的监控体制,避免社会公众对市场操纵行为的反感,把对主力机构、庄家对股价的操纵行为,含蓄、隐晦的描述为“反身性理论”,这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哲学家的思维和风格。索罗斯的“洞察力”,也就是窥探和理解交易者的动机和灵魂的能力。然后,他利用这种操纵手段,恰到好处地把握这种游戏规则,这就是他“狙击全世界”、称雄全世界金融和股票市场的技巧和手段。他的洞察力在于发现了在美国、以及全世界金融和股票市场上或明或暗的股票价格的操纵行为,并用“反身性理论”隐喻了股价操纵的整个过程。他自己则从发现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盈利的机会:恰到好处的实施“做庄”的战略,或者准确适时地把握了“跟庄”的机会。投资原则索罗斯是金融界的怪才鬼才奇才,他在国际金融界掀起的索罗斯旋风几乎席卷世界各地,所引起的金融危机令各国金融界闻之色变。从古老的英格兰银行,南美洲的墨西哥,到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甚至连经济巨兽日本,都未能幸免在索罗斯旋风中败北。索罗斯管理的对冲基金,投资使用的金融工具,以及使用的资金数量是一般投资者难以望其项背的,但他的投资秘诀对一般投资者还是有借鉴启迪作用的。下面就是索罗斯的24个投资秘诀:⒈ 突破扭曲的观念索罗斯通过早期哲学研究发现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对真实的看法有所扭曲,而金融投资的核心就是要对人类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认识作文章。⒉ 关注市场预期索罗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完全自由竞争模式不以为然,他认为供需关系的发展会受市场操纵,从而导致价格波动,而不是趋于均衡。此外,未来价格的走势却又是由当前的买入或卖出行为所决定的。因此要依靠自已的认识对市场进行预期。⒊ 市场的无效性古典经济学的有效市场理论假定金融市场最终会走向均衡,而依据索罗斯的观点,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注定其是无效市场,即非理性。依靠有效市场理论对行情的判断依据也是靠不住的,利用和把握了无效市场所提供的投资机会,使索罗斯的基金发展状大。基金大鳄索罗斯:中国房地产挺不过三年⒋ 寻找偏差金融市场在不均衡中运转造成市场参与者的市场预期与客观事物出现不可避免的偏差,寻找市场可能出现过度非均衡的倾向是发现投资机会的捷径。⒌ 发现联系市场参与者带着偏见操作,而偏见本身也能影响事件的推展。索罗斯认为市场参与者的偏见和现实事态的进程存在反作用联系,未来的事件被期望所塑造。⒍ 揭示市场偏见根据反射理论,市场天生就不稳定,偏见和认知缺陷将进一步导致市场波动,又将再次影响了投资人的期望——认知和现实间出现双向的回馈,这种不稳定将对投机者极为有利。⒎ 利用市场不稳定当市场预期与客观事物出现偏差时,金融市场会出现连续“涨跌” 的不稳定状态,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了了解市场想法的机遇。⒏ 把握混乱索罗斯以为,股票市场运作的基础不是逻辑层面,而是基于群体本能的心理层面,理解金融市场中混乱根源正是其挣钱的良方。⒐ 善用过度反应的市场散户投资人的认知缺陷和盲从会使市场过度扩大,而当偏差过大至超过某个临界点时,则会出现相反趋势。索罗斯在大部分的时候会一边跟着趋势走,一边寻找趋势的转折点并准备反向投资。⒑ 基本面索罗斯认为市场参与者的偏见不仅决定市场价格,而且还影响到“基本面”,从而反射理论将发挥作用。一旦觉察到基本面受影响,则能快人一步。⒒ 先投资再调查索罗斯在投资实践中,总是根据研究先假设一种发展趋势,然后建立小仓位来试探市场,若假设有效,则继续投入巨资;若假设是错误的,就毫不犹豫地撤资。⒓ 预测趋势索罗斯善于从宏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来分析行业和股票,以期发现预期和实际股票价格之间的巨大差距从而获利。⒔ 勇于突破很多投资者的错误是明明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却因为缺乏自信而错失良机。索罗斯的观点就是:如果你对某笔交易有很大的把握,就应该勇于大量注资,在高杠杆上保持平衡。⒕ 兼听则明索罗斯认为,除了凭借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之外,直觉在投资方面的作用也很重要。而他的直觉常常来自于对国际贸易状况宏观考虑以及从身边诸多国际金融权威人士了解到的他们对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看法和策略。⒖ 求生自保尽管用信用杠杆进行投资可以扩大盈利,但一旦出现错误将会损失惨重。索罗斯成功的原因之一即是他擅长于绝处求生,发现错误时趁早平仓,及时撤退,以避免更大损失。⒗ 接受错误索罗斯认为,虽然犯错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这毕竟是游戏的一部分。因此他在投资一开始常常假设自己建立的投资仓位可能有错,并提高警觉,如此一来,就能比大多数人更为及时地发现和矫正错误。⒘ 切忌赌徒心态在索罗斯看来,承担风险本身无可厚非,但那种孤注一掷的赌博式冒险应该及时制止。⒙ 思考和自省索罗斯对待金融市场有一种超然物外的耐心,他认为利率和汇率变动的效果需要时间,因而整个投资往往是一场持久战。花时间去思考,学习和自省往往是等待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⒚ 忍受痛苦索罗斯曾说过,如果你未准备好忍受痛苦,那就不要再玩这种游戏。投资者必须懂得如何保持冷静、承受亏损。⒛ 心理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钢铁般的意志是索罗斯成功的重要秘诀,他理解市场有非理智的一面,因此,他就如同牧羊人一样,在大部分的时间随着羊群移动,一旦出现一个机会就会敏锐地觉察到并冲到羊群前面。21. 两面避险索罗斯是对冲基金领域里的大师级人物,他懂得在通过在多头和空头两面下注,将投资部位中风险资产的组成多样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索罗斯:中国股市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前会平稳运行22. 保持低调索罗斯在投资方面大开杀戒的同时,对自身常常保持低调,他对自己的投资策略总是讳莫如深,也很少将自己的秘密公布于众。23. 善用杠杆懂得利用杠杆不但可以提高投资力度,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报酬率。但是杠杆投资不仅需要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保持杠杆平衡的技巧和能力。24. 最佳与最差索罗斯的宏观分析为关注大格局——国际政治、各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的变化等。然后他会选取一行业中最好和最差的股票并忽略其他股票,他相信这种套头策略会有很好的表现。

索罗斯狙击港币过程

战胜索罗斯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全民族合力的结果。早在97年索罗斯掀起第一轮狙击时,香港政府就十分清楚,以香港现有的外汇储备,根本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香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这也是在首轮港元狙击战中港府死守港元汇率的底气来源。之后不久,在世界银行年会,朱_基、索罗斯同时受邀参会,朱_基当场对索罗斯表示:“中国将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承担稳定亚洲金融环境的历史责任!”索罗斯当然清楚香港背后中央政府的实力,此时的朱_基已经成功带领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中央政府的弹药库储备充足,足以应对这场世纪之战。然而,中央政府是会强势出手还是隐忍不发,索罗斯将宝押给了后者。原因很简单,香港素来有自由之港的美称,政府大规模干预资本市场尚无先例,况且还会严重影响香港自由市场的信誉。况且,索罗斯带领的国际炒家还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可以动用,这足以打垮世界绝大多数的经济体。时间进入到1998年的8月,在肆虐了半个世界之后,索罗斯带领着国际炒家们回到香港。此时,索罗斯在《华尔街日报》上公然叫嚣:“港府必败”!朱_基总理也说:“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开弓没有回头箭,谁都知道双方都没有收手的余地,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两位副行长此时已经带着600亿港币来到了香港,随时准备应战。决战的日子不远了??8月14日,香港政府突然出手,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举吸纳,致使那一天的恒生指数反弹560多点,升幅达8%,以7224点收盘;索罗斯军团瞬间意外,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港府,竟然会真的入市搏杀。不过索罗斯毕竟是老江湖,开工没有回头箭,稳住阵脚。既然你港府已经下水,那只有小鱼大鱼一起带走了。随后一直到24日,港府和索罗斯的炒家集团之间一直你来我往,短兵相接。但是恒生指数慢慢的抑制住了之前疯狂下滑的势头,开始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8月26日,离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还有两天。8月27日,结算日前一天。上午10时,香港股市开市。一开始,炒家的卖盘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扑来。在第一个15分钟内,成交额即达19亿港元;在第二个15分钟内,成交额为10亿港元。而在收市前的15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成交额高达82亿港元!状态之惨烈,令场上所有交易员都目瞪口呆。这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扬88点,这是自97年11月4日以来的最高点。27日晚,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那一晚,香港几乎无人入睡。8月28日,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这是索罗斯做空恒生指数的最后机会,之前购买的大量看跌期货能不能赚,就看这一波了。要注意的是,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就必须保证恒生指数走势平稳。要达此目的,港府必须得竭尽全力,寸土必争。这一天,百万香港人锁定频道,眼睛紧紧盯住飞快跳动的恒生指数,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这一刻,许多香港市民都不再关心自己的财产是否缩水,真正意义上的与香港这座城市同命运共荣辱。上午10时,决战打响。港府与做空集团立刻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政府军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开市仅5分钟,成交额即高达30亿港元!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滔滔股海,港府狂澜力挽。午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港府几乎是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外汇储备,全盘吃下,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票易手。下午四时整,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之后,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在上溯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扩展资料:1998年8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震动海内外,有人称之为世纪之战。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成功,不仅使自己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能力;而且香港敢对国际大鳄说不,要求金融正义,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自立自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树立了可贵的经验和范例,博得了海内外的赞许。对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主要是围绕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本身的评价;其二是对向来奉行“积极不干预”自由政策的政府大举入市行动的评价。

索罗斯和98亚洲金融危机是什么关系,具体他是怎么操作的?

索罗斯是98亚洲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乔治u2022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索罗斯与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尔曼发出了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两年之后,大量的热钱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 然而,布尔曼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这就使得索罗斯最后下定决心,要在东南亚以一个人的力量对抗国家集团的力量。 面对各国货币市场投机盛行,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对市值的变化率一直在犹豫不决,尤其担心热钱像流入国内一样迅速流出,从而使汇率急剧波动。但是此时此刻,这只被重新打开的资金龙头要拧上已很困难了。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已经走到了它们的最后关头。 看准时机的索罗斯出动了。 不过,此次索罗斯及其部下不但显得小心、谨慎,而且还选准了从80年代未已成为地区通货的泰铢下手。因为印尼与菲律宾利率虽然比泰国高,但印尼汇率经常受到印尼官方人为操控,比较不易投机,而菲律宾也对外汇市场有较多管制,同样不便放开手脚来大战一场,以决胜负。相比之下,泰国在东南亚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资本进出自由;除了利率较高之外,泰铢长期紧盯美元,汇率相当稳定,风险最小:另一方面,泰国经济“虚假”繁荣景气最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原来腰包鼓鼓的金融业,因此泰铢市值实际上也就最不稳定,最易攻破。 索罗斯之所以拿泰抹开刀,这在于看中了上述有利条件,这就叫“擒贼先擒王”,打破泰铣堡垒之后,就能够彻底扫荡东南亚了。就这样,索罗斯吩咐手下,将资金暗中向东南亚转移,以便最后时机一俟成熟,便可大举登陆东南亚,将这些尚在美梦之中的人群杀个措手不及。 索罗斯终于悄悄地向东南亚诸国宣战了。 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 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 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 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 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 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 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 这是一场个人对抗国家的战争,从形式上看,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从结果来看,则更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 然而,在击破泰铢城池之后,索罗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断定泰铢大贬,其他货币也会随之崩溃,因此下令继续扩大战果,全军席卷整个东南亚。索罗斯暗中发誓,此次定要将东南亚各国搜刮一空,灭了这帮不识好歹之徒企图取西方而代之的迷梦。 闻得索罗斯大军兴风作浪,腾云驾雾不来,其他东南亚国家均倾全力进行了殊死抵抗。菲律宾抛售了25亿美元,马来西亚抛售了10亿美元,以稳定本国货币,但在索罗斯的强大攻势面前却难以阻止比索、林吉特的贬值。同时印尼盾、新加坡元也剧烈波动,一时间,东南亚货币市场风声鹤吹,草木皆兵。这究竟是一场金融危机的前兆,还是金融风暴的尾声?恐怕谁也不敢妄下结论,其秘密也许只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索罗斯。 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 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 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它们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香港的做法,更是立体投机的经典例子。 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 料定对香港外汇市场发动攻击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投机家在各个市场上立体布局,一方面在各个市场加大赌注,为投机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旦投机成功即可全面丰收,为承受的投机风险匹配高收益。索罗斯对此做了生动描述:“如果你把一般的投资组合像名称所显示的一样,看成是扁平或二度空间的东西,最容易了解这一点。但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像建筑物,用我们的股本做为基础,建立一个三度空间的结构,有结构,有融资,由基本持股的质押价值来支撑。……我们愿意根据三个主轴把资本投资下去:有股票头寸、利率头寸和外汇头寸。……不同的部位互相强化,创造出这个由风险和获利机会组成的立体结构。通常两天——一个上涨日和一个下跌日——就足以高速使我们的基金膨胀。”(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国际投机家进攻香港金融市场时充分运用了这种“立体投机”策略: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立体布局”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1998年8月之前,国际投机家利用这种手法取得的丰厚回报,无疑助长了他们的贪婪,使其甘冒风险,增大香港金融市场的不正常波动。当1998年8月中旬国际投机家再度兵临香港,使用相同手法时,他们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港府坚决入市抗击国际投机家,这一“仗”惊心动魄,港府终于取得胜利,保卫了香港的财富,捍卫了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据说中国政府在背后利用手上的外汇储备大力支持港府。不过政府自己开的市场,自己也进去玩,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

98年亚洲金融危机是索罗斯引发的吗?

索罗斯是其中第一个原因。爆发原因1、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3、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国内学者的分析: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扩展资料1997年7月中旬,香港经历了第一波冲击,在国际游资的大量投机抛售下,港币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立即进入市场,强行干预,稳住了港币汇率。1997年7月下旬,国际游资发动第二轮进攻,香港政府通过发行大笔政府债券,抬高港币利率,进而推动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扬。当港币又开始出现投机性抛售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将会全力支持香港政府捍卫港币稳定,必要时,将联手打击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这对香港无疑是一种强心剂,保证了香港地区安全度过金融危机,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度。至此,香港顽强地抵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在与内地政府经济部门的联手抗击下,保障香港的经济安全和稳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洲金融风暴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

索罗斯是什么样97、98这两年在泰国跟中国香港搞起金融风暴的?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 1.资本面前,不谈道德   索罗斯,一位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投资家,金融史上独一无二的怪才与天才,能敏锐捕捉任何最微不足道变化的投机家,而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合法合规金融基础上的行为,因而他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  索罗斯有两个前无古人,或许后无来者的成就,狙击英镑、“血洗东南亚”。  对于世界其他最顶尖的投资高手而言,拥有其中一项便足以傲视全球,因此我们称索罗斯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投机家并不过分。  由于他一手引发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对他切齿痛恨,尽管索罗斯为60多个国家的教育、医疗和经济发展投入几十亿美元,但这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某些舆论对他的敌视。  其实金融市场就是战场,就像索罗斯自己所说的那样,在这里道德不是评价的标准,不能将资本市场上的胜负转变成对人格的攻击。他的成功应当归功于敏锐的判断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而不是所谓的扰乱市场。  很多投资者认为金融市场应该是有序的,股价也应有固定的逻辑。但索罗斯却持相反观点,他认为金融市场是动荡的、混乱的,如果把它的一举一动当做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绝对不会奏效。  索罗斯深信数学不可能控制金融、控制股市,反而心理因素能够控制市场,更确切地说,只要掌握住民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局势,即了解群众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或金融工具的周围后,成功的投资者才会走到前台。这就是索罗斯的“坚果壳”理论。  从20岁起就进入华尔街的索罗斯可谓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他与罗杰斯合伙的基金打败了巴菲特、林奇,索罗斯成为最能赚钱的基金经理。有人算了笔账,如果1969年以10万美元投资索罗斯创办的基金,到1994年他将拥有1亿美元。  然而股市没有常胜将军,股神巴菲特犯过错,索罗斯也不例外。  1987年股灾是索罗斯的滑铁卢。当时他认为日本股市即将崩溃,转而看好美国股市。9月份他把几十亿美元从东京转移到华尔街,谁知一个月后股指狂跌508点,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股市一路下滑,而日本股市却相对坚挺。  索罗斯决定抛售长期股票份额,其他交易商捕捉到这个信息后借机猛砸相关股票,使期货的现金折扣降了20%。在这场华尔街大崩溃中,索罗斯损失了将近8亿美元,量子基金净资产跌落26.2%,远大于美国股市17%的跌幅,成为这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  面对有史以来最大的挫败,索罗斯挺了过来,因此才有1992年与英国中央银行的令人目瞪口呆的世纪之战。  市场洞察力决定了一切,错误的判断会导致自我毁灭。索罗斯的天才就在于比别人更快、更准确地预见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至少在此前三年,索罗斯已开始“热身”准备在英国下手。为统一货币作准备的欧洲汇率机制使英镑被严重高估,迫于与马克等货币挂钩的压力,英国既不能主动贬值英镑来刺激经济发展,又不敢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加息换取货币稳定。  索罗斯认为货币汇率机制本来就不可能保持协调一致,欧洲国家使投机商无机可乘的唯一途径就是所有国家保持同一水平的汇率,但因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政治家仅考虑维护本国利益,难免出现不协调现象,就像如今疲软的英镑所反映的情况。

谁知道九八年金融风暴是怎么一回事吗?谁操纵的到底!好像有个叫索罗斯是吗?它是谁啊?

就是索罗斯 进入1997年,一直风平浪静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动荡不宁,5月以来,外汇市场更是倾 刻间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泰铣、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不断大幅贬值,印尼盾、新 加坡元等国货币也未能逃脱这一大劫难,均处于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中。尽管有关国家的 中央银行采取了种种应急措施,打击市场上兴风作浪的货币投机行为,千方百计地维护本国 市值稳定,却事与愿违,屡施各种方策之后仍无法解脱困局。7月2日,泰国被迫实行浮动 汇率制,一天之内泰铢即狂跌20%。与此同时,眼看就要倾家荡产的泰王国政府向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日本、美国等金融大户发出了求救紧急资金援助的申请,使得在泰国酝酿已久 的墨西哥式金融危机终于浮出水面,让世人一睹其面目。90年代前期,当西方发达国家在衰退中苦苦煎熬,西方文明的殒落似乎就在眼前闪现 之时,东南亚经济增长却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令世界为之惊叹,连那些一向眼中无人的白 人老板也自愧不如,心中充满着嫉恨。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大跃进,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以求 驱动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想当然地认为,21世纪即是亚洲的世纪,而亚洲的世纪即 是东南亚的世纪,世界权力的重心从此将向这个渐露雏形的地区偏移,云云。然而,被舶来 的葡萄酒灌了个头重脚轻的东南亚人却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东南亚过去几十 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而非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因而在如此局 限的增长模式基础上竟相放宽金融管制,与世界顶尖金融强手争吃大金融市场的“蛋糕”, 无疑是在沙滩上兴建摩天文厦,隐患重重,极易被外力击破。这一点,老谋深算的乔治·索罗斯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索罗斯是一个惯于钻牛角 尖及吹毛求疵的人,东南亚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一个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他的掌心。他一直 在等待着最后机会的到来,他要捞一大笔,创造出另一个类似于击跨英格兰式的奇迹。其实,早在1995年,新加坡克罗斯比证券公司曾对亚洲七个国家经济状况作了一份研 究报告,指出东南亚国家劳工素质低下。贸易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上扬,正面临经济过热的 危险;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因超额生产能力、企业债台高筑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术劳 工等,将遭遇“成长性的衰退”(Growth Recessi0n),有可能陷入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 之中。克罗斯比公司认为由于经济快速成长,东南亚企业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 能和公司人员规模,因此造成了“乐观的错误”。有关当局加快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步伐,往 往又会对“乐观的错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届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突出表现为投机 行为高涨,泡沫经济四处膨胀,整个市场被蒙蔽在一片虚假繁荣的七色光圈之中,从而为诸 如乔治·索罗斯这样的“金融苍蝇”创造出绝好的进攻机会。然而,沉浸在“东亚奇迹”的喜悦和梦幻之中的东南亚诸国,对上述忠告均置若罔闻, 态度类同于对待戈尔茨但那样。这一切,索罗斯一直在心中暗暗高兴。 早在1992年,泰国的经济界人士,特别是金融界人士,就不知从何处冒出了一个奇怪 的念头,以为曼谷应取代即将回归中国的香港,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成为第二个香 港。在这种简直就等同于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推动和刺激下,泰国政府一厢情愿地对 外国资本敞开了金融市场大门。果然,外国银行带来了大量低息美元贷款,泰国金融业就此 大尝了甜头,财源滚滚,乐不可支,并开始对诸如房地产等基础产业产生浓厚兴趣,结果许 多银行一窝蜂似地把近30% 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业,使房地产业就如同中国北京的小胖子 一样盲目发展,供求严重失衡。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使得银行呆帐、坏帐激增, 许多贷款难以收回,资产质量严重恶化。据日本大和综合研究的援引泰国有关方面资料,截 至1997年6月底,泰国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债权数额为4860 亿铢,为贷款总额的 31.5% 。更有人估计,泰国金融业坏帐高达8O00亿到9000亿泰株(约合310~350亿美 元)。肆意挥霍低息资本,巨额所需项目赤字极易引发金融危机。1996年泰国所需项目逆 差已相当于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8.2%,而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债务危机那一年也只不 过为7.8%。这样,泰国爆发危机就实属正常了。泰国正在玩火自焚,索罗斯向部下发出了信息。从1997年初开始,泰国房地产气泡开 始失去了光泽,并很快趋于破灭,外国投资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便纷纷抛售泰铢。索罗 斯一见时机已到,便浑水摸鱼,亲率国际金融投机大家,集中全力进攻建立在沙滩上的泰铢 堡垒。一时间,泰国金融阵地发发可危,硝烟弥漫,其震动波及到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索罗斯简介名字:乔治"索罗斯出生年月:1930年 籍贯:匈牙利布达佩斯量子基金 职位:主席毕业院校:伦敦经济学院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现在他为基金会网络提供资金,这个网络在31个国家中运作,遍及中欧和东欧,前苏联和中部欧亚大陆,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这些基金会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索罗斯也建立了其它较重要的机构,如中部欧州大学和国际科学基金会。 索罗斯曾获得社会研究新学院、牛津大学、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波伦亚大学(意大利)将最高荣誉——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罗斯先生,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 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曾经打垮了英格兰银行 和阻击德国马克

当年索罗斯狙击亚洲四小虎,制造了亚洲金融风暴。

条件一:他发现亚洲四小虎的金融体系的缺陷,然后等待这个体系到达崩溃的临界点;条件二:杠杆原理,他用了几十亿美金的资金做空了价值几百亿美金的货币;条件三:他本来就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之前曾近狙击过英国的汇率体系,所以华尔街很多同行盯着他,发现他做空亚洲货币后,大量资金跟进,加快亚洲四小龙金融体系的崩溃。至于香港那一战比较特殊,因为索罗斯没有真的把目标放在港元上,而是放在港股上,中国政府帮忙挺港元,结果却是港股暴跌,索罗斯在港股上大赚。货币战争不是那么好发动的,必须对方本来就存在根本性的缺陷,然后这个缺陷到达爆发的临界点,然后你的资金足够多,多到比对方政府短期能调动的资金还要多才行。

97的亚洲金融风暴最终结果是谁赢了?索罗斯都把钱赔在香港了吗?

说起来他的对冲赚到钱了,但是其实没有赚到多少,当时他一开始对准的是泰国,第一泰国发展太快,但泰铢跟美金是固定汇率,所以他就打泰铢的现货和期货,这样泰铢的贬值让泰铢不得不跟美金脱钩,开始自由落体,加上做空泰国的股票,索罗斯在泰国算是赚到钱了,然后赚的就是基本面比较弱的菲律宾,但是后来发现他太高估菲律宾了,根本轻而易举就打垮他们了.最后就到香港,主要是要做空香港股票,还有恒生指数,因为香港奉行的是自由市场,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管的他很严,但是他们当时真的很过分,所以在月底香港恒生交割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政府跟索罗斯 在大盘股上开始对干了,因为只要指数收跌索罗斯就赢钱,为了教训索罗斯,当时所有的沽盘 香港政府都买,就买指数里头的大盘,所以最后那天尾盘的巨额成交让指数走高,港府击败索罗斯 当然你可以说在港股上他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总的来说 当时的金融危机证明不是坏事,可能有些人当时亏钱了,但是其实那次的打击让大家发现其实实体经济没有问题,而且那次的打击让 很多金融产品的基本面重新洗牌,有了接下来的走好,当然那次的港府因为当时跟索罗斯对干买的那些港股后来也价值翻了好几十倍.不过这只是我的看法,还是见仁见智的^_^

97年索罗斯做空香港赚了多少钱

最后亏了最少10亿美元。1997年7月21日,索罗斯开始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当日,美元兑港币3个月远期升水250点,港币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从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于次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当港币又开始出现投机性抛售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接着香港恒生指数从16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点,跌去60%,而索罗斯事前大量做空恒指,个中利害请大家理性判断。扩展资料:国际炒家承受不住,开始退却了,恒生指数保住了。香港随后宣布这次金融保卫战,港府获得了胜利,99年恒指重回万点,政府资金成功撤出还获得了几十亿元的收益。这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也终于归于平静。根据测算,索罗斯大约借了1200亿港币做空港币,60多亿港币做空恒生指数期货,一开始借了等值700多亿港币的股票做空,随后又再借了等值近1000亿港币的股票做空,按10%的年利率计算,利息近300亿港币。做空港币没有获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索罗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索罗斯传

97的亚洲金融风暴最终结果是谁赢了?索罗斯都把钱赔在香港了吗?

说起来他的对冲赚到钱了,但是其实没有赚到多少,当时他一开始对准的是泰国,第一泰国发展太快,但泰铢跟美金是固定汇率,所以他就打泰铢的现货和期货,这样泰铢的贬值让泰铢不得不跟美金脱钩,开始自由落体,加上做空泰国的股票,索罗斯在泰国算是赚到钱了,然后赚的就是基本面比较弱的菲律宾,但是后来发现他太高估菲律宾了,根本轻而易举就打垮他们了.最后就到香港,主要是要做空香港股票,还有恒生指数,因为香港奉行的是自由市场,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管的他很严,但是他们当时真的很过分,所以在月底香港恒生交割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政府跟索罗斯 在大盘股上开始对干了,因为只要指数收跌索罗斯就赢钱,为了教训索罗斯,当时所有的沽盘 香港政府都买,就买指数里头的大盘,所以最后那天尾盘的巨额成交让指数走高,港府击败索罗斯 当然你可以说在港股上他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总的来说 当时的金融危机证明不是坏事,可能有些人当时亏钱了,但是其实那次的打击让大家发现其实实体经济没有问题,而且那次的打击让 很多金融产品的基本面重新洗牌,有了接下来的走好,当然那次的港府因为当时跟索罗斯对干买的那些港股后来也价值翻了好几十倍.不过这只是我的看法,还是见仁见智的^_^

97年索罗斯做空香港赔了多少钱

最后亏了最少10亿美元。1997年7月21日,索罗斯开始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当日,美元兑港币3个月远期升水250点,港币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从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于次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当港币又开始出现投机性抛售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接着香港恒生指数从16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点,跌去60%,而索罗斯事前大量做空恒指,个中利害请大家理性判断。扩展资料:国际炒家承受不住,开始退却了,恒生指数保住了。香港随后宣布这次金融保卫战,港府获得了胜利,99年恒指重回万点,政府资金成功撤出还获得了几十亿元的收益。这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也终于归于平静。根据测算,索罗斯大约借了1200亿港币做空港币,60多亿港币做空恒生指数期货,一开始借了等值700多亿港币的股票做空,随后又再借了等值近1000亿港币的股票做空,按10%的年利率计算,利息近300亿港币。做空港币没有获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索罗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索罗斯传

97的亚洲金融风暴最终结果是谁赢了?索罗斯都把钱赔在香港了吗?

说起来他的对冲赚到钱了,但是其实没有赚到多少,当时他一开始对准的是泰国,第一泰国发展太快,但泰铢跟美金是固定汇率,所以他就打泰铢的现货和期货,这样泰铢的贬值让泰铢不得不跟美金脱钩,开始自由落体,加上做空泰国的股票,索罗斯在泰国算是赚到钱了,然后赚的就是基本面比较弱的菲律宾,但是后来发现他太高估菲律宾了,根本轻而易举就打垮他们了.最后就到香港,主要是要做空香港股票,还有恒生指数,因为香港奉行的是自由市场,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管的他很严,但是他们当时真的很过分,所以在月底香港恒生交割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政府跟索罗斯 在大盘股上开始对干了,因为只要指数收跌索罗斯就赢钱,为了教训索罗斯,当时所有的沽盘 香港政府都买,就买指数里头的大盘,所以最后那天尾盘的巨额成交让指数走高,港府击败索罗斯 当然你可以说在港股上他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总的来说 当时的金融危机证明不是坏事,可能有些人当时亏钱了,但是其实那次的打击让大家发现其实实体经济没有问题,而且那次的打击让 很多金融产品的基本面重新洗牌,有了接下来的走好,当然那次的港府因为当时跟索罗斯对干买的那些港股后来也价值翻了好几十倍.不过这只是我的看法,还是见仁见智的^_^

97年金融风暴时,香港对索罗斯的对冲基金,是赢了还是输了?

输了 1997年,美国金融大亨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掀起了对东南亚各国的连番狙击,震惊全球。在横扫东南亚各国之后,索罗斯把目光移向了中国香港。那么索罗斯是怎么做的呢???    索罗斯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突然在半夜12点,索罗斯在纽约卖空港币。{我们的股市当年5.30好像也是半夜12点宣布提高印花税的}。什么叫卖空?就是今天我向一家证券公司借出一张股票,在今天以100元的价格先卖掉,明天等股价跌到60元在买回来把股票还给证券公司,由于我是100元卖,60元买的,所以我就赚了40元。我们的股票是要涨才能赚钱,卖空呢?必须股价跌了才能赚钱。    因此索罗斯要卖空港币的目的就是狙击港币,赌港币下跌!和卖空股票一样的,只要港币跌它就能赚钱。但索罗斯这么做一点都不合理,因为香港的汇率制度非常奇怪,他不是简单的固定汇率,而是联系美元汇率。    什么是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就是政府定一个外汇价格,比如一美元换七元人民币。如果美元价格高了,政府就要抛美元来打压美元价格,买人民币拉抬价格来调节,政府通过买卖美元外汇来维持这个汇价,保持一美元换七元人民币。    但香港不是,香港是联系汇率,那什么叫联系汇率呢?它和固定汇率不一样,那就是香港的三家发钞银行,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只要他们想发行港币,就一定要先存美元到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就是说我必须存100美元去金融管理局,银行才能发行750元港币。如果不存美元进去,就不能发行港币,这就是联系汇率。这几乎是全世界唯一的。和中国大陆不一样,中国发行人民币是不需要存美元的,理论上来说中国政府想怎么印人民币就能印多少人民币。但香港不是,香港是必须存入美元,才能发港币。这样港币实际上就是美元的代用券。     既然港币就是戴着面纱的美元,那索罗斯怎么可能去卖空呢?他怎么会去和美元对抗呢?那有用美元狙击美元的呢?除非索罗斯不想活了,那样美国政府必然会逮捕他。这样你看就不合理了,你索罗斯总的用不同的货币来狙击才行呀?对不对?所以他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但结果把我们吓坏了,天呀!完了,完了,索罗斯要狙击我们了!     所以香港金融管理局当场就做了个决定,说不准拆借能。也就是说索罗斯今天高价卖空港币,明天他也就要买回港币还回去。对不对,但是他今天卖了港币叫他明天还的时候买不到港币了,还不了了,他索罗斯不就是违约,就要交罚款了吗?那你狙击港币不就失败了吗?我们不就把它打败了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干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让索罗斯借不到港币,叫他还不了钱,还不了钱他就是输!    好,香港金融管理局为了让索罗斯拿不到港币,所以大量抛出美元收购港币,把市面上的港币都买回来,就叫你索罗斯买不到港币还不了钱。所以港币没有了,对!索罗斯也买不到港币了。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港币没有了,那港币的利率怎么办?肯定会上涨对不对,因为没有港币了,我需要港币怎么办?我就只得用高利率来借港币是不是,好了我告诉你,你把港币回收的结果就是市面上缺港币,因此港元的利率立刻狂涨,知道涨了多少吗?一天的利率就涨到了百分之280的天价。    那这时的香港股市会怎么样,不用说了二个字;狂跌!索罗斯在狙击港币之前,他就已经卖空了8万个恒生指数的合同,赌的什么?赌的就是恒生指数的暴跌。什么叫卖空?就是他先借8万个恒生指数高价卖出,等明天恒生指数跌到低谷在买8万张合同还回去,所以索罗斯真正是靠什么赚钱?是靠股价大跌卖空赚钱的,而不是外汇。    结果,在1997年10月23日利率提高到百分之280的时候,我们的股票价格暴跌,4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烟消云散。索罗斯的狙击,1997年以后,恒生指数从16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点,跌去百分之60,就这么一招,我们就彻底的失败了。  

1998年金融风暴索罗斯是如何获利的?

90年中期,泰国经济发展缓慢了,美国经济发展稳定,两种货币还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泰铢的价值明显被高估了,索罗斯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泰铢没有贬值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借了大量泰铢,借来后兑换成美元(以1美元=24泰铢价格)。当借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他在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和泰国与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发表演说或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引起拥有泰铢的人们在市场上抛售泰铢。当时泰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在市场上购买泰铢(大概250亿美元),用光了储备还不能维持泰铢稳定,泰国放弃了努力,泰铢贬值。扩展资料爆发原因1、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3、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做空到底是怎么操作的?比如索罗斯做空泰铢

你不用管它什么买入/卖出一种货币同时卖出/买入另一种货币,无非是买它涨(做多)或者卖它跌(做空),做对了方向就赚钱。无论做多或是做空,最终的盈亏还是回到结算货币(通常是美元)。简单地说,他做空泰铢是这样赚钱的:比如说美元/泰铢(即USD/THB)现价为33.6,他在这个价格买入一手(100000)USD/THB,即他买入100000USD,同时卖出(做空)3360000THB。当汇价上升到34.6(即美元升值,泰铢贬值)时,100000USD可换得3460000THB,这时他平仓,卖出100000USD,买回3460000THB。这样,他先是付出3360000THB,后换回3460000THB,净赚100000THB,按这时的汇率1美元=34.6THB,100000THB可换得2890USD,即意味着赚了2890美元。因为帐户里最终是以美元的结算的。

做空到底是怎么操作的?比如索罗斯做空泰铢

做空可以通过:1、融资融券(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购买股票,或借入股票,然后到期还本(还股)付息)。2、股票配资(用已有资金向配资公司寻求杠杆,到期还本付息)。3、股票质押(将手头看好股票向金融机构质押,用质押资金进行购买股票)。做空是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重操作模式。和做多是反的,理论上是先借货卖出,再买进归还。一般正规的做空市场是有一个中立仓提供借货的平台。实际上有点想商业中的赊货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在价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够获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货进来卖出,等跌了之后在买进归还。这样买进的仍然是低位,卖出的仍然是高位,只不过操作程序反了。扩展资料:1、股票做空就是说当投资者预期某一股票未来会跌,就在当期价位高时卖出他并不拥有的股票,再在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是买进,这样差价就是投资者的利润。理论上是先借货卖出,再买进归还。一般正规的做空市场是有一个中立仓提供借货的平台。实际上有点像商业中的赊货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在价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够获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货进来卖出,等跌了之后在买进归还。这样买进的仍然是低位,卖出的仍然是高位,只不过操作程序反了。2、沽空指卖空。沽空是指卖出投资者所持有股票的(或借入投资者帐户的股票)交易,并希望在将来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该股票。当沽空时,须由经纪人介入股票或安排由其他方面介入股票的交付事宜。当您预计股票的价格下跌后,您便可在较低的价格买入这些卖出的股票。如果随后的买入价格低于卖出价格,二者之间的净差便是您的利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票做空

金融大鳄索罗斯的一些传奇故事!

乔治·索罗斯简历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现在他为基金会网络提供资金,这个网络在31个国家中运作,遍及中欧和东欧,前苏联和中部欧亚大陆,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这些基金会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索罗斯也建立了其它较重要的机构,如中部欧州大学和国际科学基金会。 索罗斯曾获得社会研究新学院、牛津大学、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波伦亚大学(意大利)将最高荣誉——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罗斯先生,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 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 美国金融家乔治·索罗斯旗下经营了五个风格各异的对冲基金。其中,量子基金是最大的一个,亦是全球规模较大的几个对冲基金之一。量子基金最初由索罗斯及另一位对冲基金的名家吉姆·罗杰斯创建于60年代末期,开始时资产只有400万美元。基金设立在纽约,但其出资人皆为非美国国籍的境外投资者,从而避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量子基金投资于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融资,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金融操作。索罗斯凭借其过人的分析能力和胆识,引导着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场一次又一次的攀升和破败中逐渐成长壮大。他曾多次准确地预见到某个行业和公司的非同寻常的成长潜力,从而在这些股票的上升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即使是在市场下滑的熊市中,索罗斯也以其精湛的卖空技巧而大赚其钱。经过不到30年的经营,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己增值为资产总值近60亿美元的巨型基金。在1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1万美元在1996年底已增值至3亿美元,即增长了3万倍。 索罗斯成为国际金融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是由于他凭借量子基金在90年代中所发动的几次大规模货币狙击战。量子基金以其强大的财力和凶狠的作风,自90年代以来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兴风作浪,常常对基础薄弱的货币发起攻击并屡屡得手。 量子基金虽只有60亿美元的资产,但由于其在需要时可通过杠杆融资等手段取得相当于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资金的投资效应,因而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由于索罗斯的声望,量子基金的资金行踪和投注方向无不为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所追随。因此,量子基金的一举一动常常对某个国家货币的升降走势起关键的影响作用。对冲基金对一种货币的攻击往往是在货币的远期和期货、期权市场上通过对该种货币大规模卖空进行的,从而造成此种货币的贬值压力。对于外汇储备窘困的国家,在经过徒劳无功的市场干预后,所剩的唯一办法往往是任其货币贬值,从而使处于空头的对冲基金大获其利。在90年代中发生的几起严重的货币危机事件中,索罗斯及其量子基金都负有直接责任。 90年代初,为配合欧共体内部的联系汇率,英镑汇率被人为固定在一个较高水平、引发国际货币投机者的攻击。量子基金率先发难,在市场上大规模抛售英镑而买入德国马克。英格兰银行虽下大力抛出德国马克购入英镑,并配以提高利率的措施,仍不敌量子基金的攻击而退守,英镑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汇率体系而自由浮动,短短1个月内英镑汇率下挫20%、而量子基金在此英镑危机中获取了数亿美元的暴利。在此后不久,意大利里拉亦遭受同样命运,量子基金同样扮演主角。 1994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对墨西哥比索发起攻击。墨西哥在1994年之前的经济良性增长,是建立在过分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的基础之上的。为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比索汇率被高估并与美元挂钩浮动。由量子基金发起的对比索的攻击,使墨西哥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告磬,不得不放弃与美元的挂钩,实行自由浮动,从而造成墨西哥比索和国内股市的崩溃,而量子基金在此次危机中则收入不菲。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与1994年的墨西哥一样,许多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偏高并大多维持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这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量子基金扮演了狙击者的角色,从大量卖空泰铢开始,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迫使除了港币之外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和股市的崩溃,以及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撤逃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索罗斯重新掌管量子基金 乔治·索罗斯这名避险基金老将重新开始管理量子基金了。 当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2000年4月出现了严重亏损后,这似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是索罗斯没有像小朱利安·罗伯森那样关闭基金,而是重新组织了基金,甚至把一些投资组合包给公司以外的经理。显然,这名超级投资者、慈善家兼业余哲学家不打算继续成为全球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了。他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不打算再创什么纪录了。” 但是,索罗斯现在又回来了。而且,作为一名世界级的投资者,他似乎正在重新夺回早先失去的一些荣誉,尽管他在法国的内部交易问题引起了争执。据熟悉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人透露,这名72岁的金融家已经重新回到公司掌舵。虽然索罗斯仍然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慈善事业上,他已经开始重新掌管70亿美元的量子基金以及其它一些投资。一名长期关注索罗斯的分析家表示:“他有时会说自己已经70岁了,不想再赌博了,但是这并不是真的。他在赚钱方面和以前一样努力。” 他的管理很有成效。量子基金2001年的收益为13·8%,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13%。当时的量子基金主要由外部人员管理。2002年,随着重新开始内部管理,量子基金截止到12月6日亏损了0·5%,比标准普尔指数的表现好21个百分点。重要的是索罗斯不再为盈利兴风作浪,就像以前在货币市场那样。1992年,他在英镑上的赌博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熟悉索罗斯的人表示,索罗斯已经成为了东欧等新兴市场主要投资者,索罗斯还在通过一个45亿美元的联合投资计划悄悄增加在不动产方面的投资。索罗斯仍然在货币市场进行赌博,但是不像以前玩得那么大,风险也小了很多。在美国,索罗斯只是偶尔购买一家公司的多数股份。截止到9月30日,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只在一种股票上有多数股份,也就是早就宣布的在JetBlue航空公司的15%股份。避险基金专家柯尔文表示:“避险基金四处胡乱出击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了。” 索罗斯的新投资方法主要是温和的后牛市市场的产物。对于索罗斯来说,这主要始于2000年4月。当时,由于在高科技股票上不合时宜地进行了大量投资,量子基金亏损了20%。这次大屠杀导致了索罗斯副手斯坦利·鲁肯米勒的下台,他主要负责基金的日常运营。2000年全年,量子基金亏损了15%。 据熟悉索罗斯旗下基金情况的人士透露,索罗斯从2002年初开始从外部经理手中收回资金。今年1月,他雇用了罗伯特·比肖普为首席投资官,最近,他又宣布高盛亚洲董事会主席马克·施瓦茨将从今年1月1日起加入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 高层变动是索罗斯投资战略改变的标志。比肖普原来所在的Maverick避险基金原来就以不用太高负债经营就能获得可观回报而著称。施瓦茨在亚洲的经验将对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海外业务有很大帮助。索罗斯已经开始重新侵入全球股市,比如参加一个财团,加入爱尔兰电信业垄断公司Eircom的私有化进程。最近,索罗斯还曾短暂拥有200万股联合航空公司(UAL)的股票,但是在UAL即将申请破产的时候卖掉了。

关于乔治索罗斯的介绍有什么?

乔治索罗斯是一位大师级的金融理论家,他总是静若止水、心气平和,既不纵情狂笑也不愁眉紧锁,他拥有参与投资游戏的独特方法,拥有认识投资市场所必需的特殊风格,具有独特的洞察市场的能力。很多经历过或者了解亚洲金融风暴的人,想必都已经非常熟悉索罗斯这个名字了。早在1992年9月,这个被称为能“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从著名的英镑战役中获利20亿美元时,就已经标志着国际金融市场上“索罗斯时代”的到来。嗅觉敏锐的索罗斯在股票、外汇、期货市场上都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超人才华。1930年,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47年迁居英国,并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索罗斯来到美国,由他创建与管理的国际投资基金,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花了3年时间研究各国金融套利的理论和分析报告,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研究国际经济实务。1963年,索罗斯开始担任证券分析师,之后成为公司海外基金经理人。1969年,他结识了金融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并于1970年与罗杰斯共同创建了量子基金。罗杰斯负责选择投资国家的研究工作,索罗斯则负责实际操作,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股票和套利投资。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创建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创建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之后又于1987年创建了前苏联索罗斯基金会。现在,索罗斯为基金会网络提供资金,这个网络运作于31个国家,遍及前苏联和中部欧亚大陆、中欧和东欧,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马拉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基金会致力于建设与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与公共设施。

索罗斯在今年博鰲论坛的时候曾说他通过做空美元又赚了几百亿,做空是什麽意思,具体又是怎麽操作的?

  1、做空是什麽意思,具体又是怎麽操作的:做空是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种操作模式。和“做多”相反,理论上是先借货卖出,再买进归还。  具体操作模式:是指预期未来股票或期货行情下跌,通过向交易商借出股票或期货,按目前的价格卖出,待行情下跌后再在低位买进股票或期货还给交易商,获取下跌的差价利润。其交易行为特点为先卖后买。  2、黄金和美元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这个观点不正确。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特殊商品,和美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市场普遍看跌美元时,黄金就会上涨,反之,当市场看涨美元时,黄金就会下跌。通俗一点说,黄金和美元具有跷跷板的作用。自本世纪初开始,美国经济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于是黄金期货一直处于牛市之中,就是最好的证明。  3、当大量抛售美元时,一般会采取什麼手段,并且又是怎样避过政府和私人机构的阻碍,和十几年前的亚洲风暴有什麽不同:美国是全球金融交易中心,货币战争的发源地,美国政府不会阻碍和动摇美国金融交易中心的地位,甚至会或明或暗地支持华尔街的行动。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尼克松总统在位时期,就一直强调强势美元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一直在执行弱势美元的政策,这是美国利用其美元霸权地位侵吞其他国家利益的发展战略。但是美国没有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导致美国经济不断积弱难返。  此次索罗斯等国际投行做空黄金,不会像十几年前那样形成亚洲金融风暴,因为十几年前,中国经济的实力还不足以抵御较大的金融风暴,但是现在的中国国民总产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身的经济结构也比较合理,国际投行做空黄金,不会对亚洲形成较大的冲击。

索罗斯和巴菲特谁厉害 当年索罗斯在香港亏了多少

1997年的香港回归,被他视为一个绝佳的暴利机会。他联络了全球各国的几家大型基金,秘密地开始买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过券商从世界各地购买的),而且这种买入是持续性的,使得港股从1996年的低点开始不停地上涨,引发港人疯狂地追随,恒生指数一再突破新高。索罗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断推升股市,接近最高点时,分散隐蔽,但不断地开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货的空单(PutOption)。港府一直紧密监视着这股神秘的力量,越临近7月1日,港府对于对方的动机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但问题是,港府的外汇储备尚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香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于是一场金融大决战开始了。港府迎战索罗斯的策略是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港府动用1000亿港币,买入恒指成分股,当时帐面赢利20亿。要强调的是,港府是在恒指7000多点时介入的。港府大举干预汇市,港币汇率稳定在1:7.75之上。索罗斯折戟沉沙,亏损10亿美元。港府大获全胜。经此一役,索罗斯的“量子新兴市场成长基金”关门结业,“量子工业控股基金” 和“类星体国际基金”合并,“配额基金”资产损失13%,索罗斯旗下5个基金中的2个基金经理辞职,基金总量120多亿美元要动大手术。

索罗斯抛售白银至使国际银价狂泻,请问索罗斯投资的使白银期货,还是什么,求教

首先,索罗斯抛售的应该是白银期货,因为期货是金融衍生品,杠杆比例比现货大。第二,肯定不是索罗斯的抛售使国际银价狂泻。需要澄清的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没有一个炒家可以控制任何金融产品的价格,就连美国政府都做不到。只有中国股市才会有这种现象,大的庄家可以控制一个股票价格来做套让散户钻。不要用中国股市的经验来判断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狂涨或狂跌都是群体行动,当大家对某一金融产品做出同样判断时采取同样行动,才引起一致行动(狂涨或狂跌). 如果愣要说是索罗斯的抛售使国际银价狂泻,那只能说是索罗斯的对国际银价判断与大多数人是一致的,他的抛售引起其他炒家的跟风,他有名人效应,就像巴菲特一样。

索罗斯名言 经典语录

1.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发生什么时该如何应对。 2.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 3.当宏观面出现拐点时,要选择最差行业中业绩最差的股票。 4.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 5.当你正确的时候,就要有做一头猪的勇气。 6.很多年我都拒绝把它(投资)作为我的职业。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我很乐意去接受事实上,这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7.理财永远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技巧。 8.没有风险就不能称之为事业,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给自己留有出路和活路。 9.人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完整,并由此影响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与流行观点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见和主导的潮流互相强化,直至两者之间距离大到非引起一场大灾难不可,这才是你要特别留意的,也正是这时才极可能发生暴涨暴跌现象。 10.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坦率地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11.任何从事冒险业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在团队里,投资作风可以完全不同,但人品一定要可靠。 12.如果你的投资运行良好,那么,跟着感觉走,并且把你所有的资产投入进去。 13.如果你没有做好承受痛苦的准备,那就离开吧,别指望会成为常胜将军,要想成功,必须冷酷! 14.傻瓜和他的钱到什么地方都受欢迎。 15.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16.世界上不存在问题这种东西,只有机会。 17.市场价格一般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提供的不是关于将来的理性观点,而是带有偏见的观点。 18.市场是愚蠢的,你也不用太聪明。希望大家捉住机会,只是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最终被疯狂所吞食。 别人清晰的时候 学会迷糊,大家都迷糊的时候要提前清醒! 19.投资本身没有风险,失控的投资才有风险。 20.投资是投机错误的借口。 21.我必须改变人们对我的看法,因为我不想仅仅是一名富翁,我有东西要说,我想让政府听到我的声音。 22.我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和股票市场的人们在一起,我觉得他们讨厌,和知识分子在一起比和商人在一起感觉要舒服得多。 23.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金融市场上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做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集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24.我的特别之处就是我没有特别的投资风格。更加准确地说,我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来适应不同的条件。我不是根据现有的规律出牌,而是在游戏规则中寻求改变。 25.我对赚很多钱没兴趣,我只是用操作来证明我的哲学对不对而已。 26.我绝不会冒险,冒那种能把我自我毁掉的风险,但也永远不会在有利可图时游手好闲地站在一旁。 27.我认为我不是一名商人,我投资别人经营的商业,因此我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评论家,在某种程度上你们可称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评论家。 28.我如果想买3亿美元的股份,一开始,我只会买5000美元。先投资,然后去观察。 29.我什么都不害怕,不害怕丢钱,但我害怕不确定性。 30.我完全投入这一工作,但这确实是非常痛苦的经历。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我在市场中如果作出了错误决策,我得忍受非常巨大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我确实不愿意为了成功而把赚钱作为必需的手段。为了找出支配我进行金融决策的规则,我否认我已经成功。 31.我已经和公司打成一片。它以我为生,我也和它生活在一起,日夜形影不离它是我的情人。我害怕失去它也担心做失败,并尽量避免失误。这是一种悲惨的生活。 32.要赢得股市,先战胜自己。对于别人来说,犯错误是耻辱的来源。从而不愿承认错误。而对我来说,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能承认错误,也就会原谅别人犯错。这是我与他人和谐共事的基础。 33.一旦发现机会,要两只脚踩上去。 34.永远不要孤注一掷。市场走势不一定反映市场的本质,而是反应投资人对市场的预期。 也许派对已经结束,却依然有人翩翩起舞。 35.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以后总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在这里道德根本不存在,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36.在谬误被拆穿前及时退出吧。 37.在资本市场获利,回报率只是一个符号,而构成这个符号的不只是智慧和实力,更重要的是勇气和信心。 38.只有当市场条件成熟时股票才会上涨。 39.直觉是投资的主要依据。 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40.总的说来,我在理解某一事物时的主要立场是注重非完美认知在事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平衡理论上的,在平衡中,需要和供给达到相等,但是如果你能认识到非完美认识的重要作用,你就会明白你所要对付的实际上是不平衡。 41.最重要的是人品。金融投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不道德的人不愿承担风险。这样的人不适宜从事高风险的投机事业。 42.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我关心的是市场价值,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一个公民,我关心的是社会价值,即人类和平、思想自由和社会正义。 索罗斯投资名言经典语录大全 1:我的个性之处就是我没有个性的投资风格。更加准确地说,我在不断地改变自我的风格来适应不一样的条件。我不是根据现有的规律出牌,而是在游戏规则中寻求改变。 2:永远不好孤注一掷。市场走势不必须反映市场的本质,而是反应投资人对市场的预期。也许派对已经结束,却依然有人翩翩起舞。 3、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东街地区你跟曾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4、很多年我都拒绝把它(投资)作为我的职业。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现在,我很乐意去接受事实上,这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5、即使不能满足这种利益,也比压根儿不去尝试要好得多。 6、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7、经济历史是由一幕幕的插曲构成他们都奠基于谬误与谎言,而不是真理,这是赚大钱的途径,我们仅需要辨别前提为错误的趋势,顺势操作,并在他被拆穿以前提早脱身。 8、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相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相,投入其中,在假相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9、理性行为虽然紧紧是理想状况,意料之外的结果随时出现,无法有完美的认识,但是追求知识越完美不仅对结果有益,也符合人的求知欲望。 10:牛市结束的信号是一系列的基本变化。 11:直觉是投资的主要依据。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12:我什么都不害怕,不害怕丢钱,但我害怕不确定性。 13、一个人所思考的东西是他的思想的一部分。因此,一个人的思想缺乏可以彼判所为独立的参考点缺乏客观性。 14、洞察行业先机,见人所未见,是最大的秘诀。 15、我什么都不害怕,不害怕丢钱,但我害怕不确定性。 16、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金融市场上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做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务必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集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17、总的说来,我在明白某一事物时的主要立场是注重非完美认知在事物构成过程中的作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平衡理论上的,在平衡中,需要和供给到达相等,但是如果你能认识到非完美认识的重要作用,你就会明白你所要对付的实际上是不平衡。 18、要赢得股市,先战胜自我。对于别人来说,犯错误是耻辱的来源。从而不愿承认错误。而对我来说,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能承认错误,也就会原谅别人犯错。这是我与他人和谐共事的基础。犯错误并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19、投资是投机错误的借口。 20、人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完整,并由此影响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与流行观点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见和主导的潮流互相强化,直至两者之间距离大到非引起一场大灾难不可,这才是你要个性留意的,也正是这时才极可能发生暴涨暴跌现象。 21、从根本上说,我们对于世界的所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缺陷的,被歪曲了的。他注意的焦点变成了这种扭曲怎样形成了事物。 22、在现实世界,从假定完美的认识中可以获得的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在现实世界,买或卖的决定的依据不是古典经济学家的理想而是人们的期望。并且,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不完全的。 23、我总体地理解事物的主要洞察力在于,在形成对事物的看法时,是不完全理解在发生作用。传统的经济学家以均衡理论为基础,认为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但是,如果你意识到不完全理解发挥的重大作用,你就会意识到你处理问题所运用的是不均衡理论。 24、如果经济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它应该是客观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不影响它的活动范围而观察它。但是,索罗斯得出结论说,这是不可能的。 25、大多数的投资者相信,他们可以先扣除市场将来的利息,也就是说,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考虑到了将来的发展。在索罗斯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关于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任何观点,肯定都有带有偏见,是片面的。我并不是说事实和信念自发地存在。相反地,我详细地阐述反馈理论,所要论证的是信念所做的会改变事实。 26:操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27:投资是投机错误的借口。 28:如果你的投资运行良好,那么,跟着感觉走,并且把你所有的资产投入进去。 29: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 30、我必须改变人们对我的看法,因为我不想仅仅是一名富翁,我有东西要说,我想让政府听到我的声音。 31、这要区分两个方面。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在这里道德根本不存在,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自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需要负责任。对于亚洲金融风暴,即使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很遵守运作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即使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也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32、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33、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34、我很高兴拥有这种身份,因为它可以使我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作为一名市场运作者,我有理由回避这种身份,因为它是有害的;但我不再是市场运作者了。我的声音在政治问题上也被听到了,正是这一点,我发现它很有用。 35:只有当市场条件成熟时股票才会上涨。 36: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37:柏荣,你的问题就在于:你每一天都去上班,并且你认为,既然我来上班了,就就应做点事情。我并不是每一天去上班。我只有感觉到必要的时候才去上班并且这一天我真的要做一些事情。而你去上班并且每一天都做一些事情,这样你就意识不到有什么个性的一天。索罗斯寻找那些具有哲学敏感性的人,而对那些仅仅赚了许多钱却没有思想的人不屑一顾,他认为他没有必要在办公室里做这些事情。 38:世界上不存在问题这种东西,只有机会。 乔治·索罗斯经典语录 1、市场总是错的。 2、重要的不是你的判断是错还是对,而是在你正确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你的力量来! 3、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挂在办公室的墙壁上。 4、如果你经营状况欠佳,那么,第一步你要减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资金。当你重新投入的时候,一开始投入数量要小。 5、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果发生什么就该如何应对。 6、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充足的自由时间。 7、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 8、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东街地区你跟曾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9、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10、如果你的投资运行良好,那么,跟着感觉走,并且把你所有的资产投入进去。 11、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坦率他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巴菲特 李嘉诚) 12、我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和股票市场的人们在一起,我觉得他们讨厌,和知识分子在一起比和商人在一起感觉要舒服得多。 13、很多年我都拒绝把它(投资)作为我的职业。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现在,我很乐意去接受——事实上,这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14、我已经和公司打成一片。它以我为生,我也和它生活在一起,日夜形影不离……它是我的情人。我害怕失去它也担心做失败,并尽量避免失误。这是一种悲惨的生活。 15、我完全投入这一工作,但这确实是非常痛苦的经历。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我在市场中如果作出了错误决策,我得忍受非常巨大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我确实不愿意为了成功而把赚钱作为必需的手段。为了找出支配我进行金融决策的规则,我否认我已经成功。 16、我认为我不是一名商人,我投资别人经营的商业,因此我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评论家,在某种程度上你们可称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评论家。 17、我必须改变人们对我的看法,因为我不想仅仅是一名富翁,我有东西要说,我想让政府听到我的声音。 18、这要区分两个方面。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在这里道德根本不存在,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自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需要负责任。对于亚洲金融风暴,即使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很遵守运作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即使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也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19、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20、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21、我很高兴拥有这种身份,因为它可以使我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作为一名市场运作者,我有理由回避这种身份,因为它是有害的;但我不再是市场运作者了。我的声音在政治问题上也被听到了,正是这一点,我发现它很有用。 22、我的基金已变得如此庞大,以致于如果我不花些钱的话,它就没什么意义了。而且似乎挣钱比花钱还容易点,我看起来往挣钱方面而不是在作出正确的用钱决定方面更具才华。 23、柏荣,你的问题就在于:你每天都去上班,并且你认为,既然我来上班了,就应该做点事情。我并不是每天去上班。我只有感觉到必要的时候才去上班……并且这一天我真的要做一些事情。而你去上班并且每天都做一些事情,这样你就意识不到有什么特别的一天。 24、经济历史是由一幕幕的插曲构成他们都奠基于谬误与谎言,而不是真理,这是赚大钱的途径,我们仅需要辨别前提为错误的趋势,顺势操作,并在他被拆穿以前提早脱身。 25、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相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相,投入其中,在假相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索罗斯经典名言 索罗斯经典名言 1、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充足的自由时间。 2、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 3、重要的不是你的判断是错还是对,而是在你正确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你的力量来! 4、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一一挂在办公室的墙壁上。 5、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6、如果你的投资运行良好,那么,跟着感觉走,并且把你所有的资产投入进去。 7、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8、生命总是迸发于混乱的边缘,所以,在混乱的状况中生存是我最擅长的。 9、如果你经营状况欠佳,那么,第一步你要减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资金。当你重新投入的时候,一开始投入数量要小。 10、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果发生什么就该如何应对。 11、我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和股票市场的人们在一起,我觉得他们讨厌,和知识分子在一起比和商人在一起感觉要舒服得多。 12、很多年我都拒绝把它(投资)作为我的职业。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现在,我很乐意去接受,事实上,这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13、我已经和公司打成一片。它以我为生,我也和它生活在一起,日夜形影不离,它是我的情人。我害怕失去它也担心做失败,并尽量避免失误。这是一种悲惨的生活。 14、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15、我很高兴拥有这种身份,因为它可以使我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作为一名市场运作者,我有理由回避这种身份,因为它是有害的;但我不再是市场运作者了。我的声音在政治问题上也被听到了,正是这一点,我发现它很有用。 16、我认为我不是一名商人,我投资别人经营的商业,因此我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评论家,在某种程度上你们可称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评论家。 17、我必须改变人们对我的看法,因为我不想仅仅是一名富翁,我有东西要说,我想让政府听到我的声音。 18、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东街地区你跟曾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19、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我关心的是市场价值,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一个公民,我关心的是社会价值,即人类和平、思想自由和社会正义。 20、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21、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 22、如果操作过量,即使对市场判断正确,仍会一败涂地。 23、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能承认错误,也就会原谅别人犯错。这是我与他人和谐共事的基础。犯错误并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24、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坦率他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25、我完全投入这一工作,但这确实是非常痛苦的经历。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我在市场中如果作出了错误决策,我得忍受非常巨大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我确实不愿意为了成功而把赚钱作为必需的手段。为了找出支配我进行金融决策的规则,我否认我已经成功。 索罗斯名言关于屈原的名人名言关于欧阳修的名人名言

1998年金融风暴索罗斯是如何获利的?

90年中期,泰国经济发展缓慢了,美国经济发展稳定,两种货币还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泰铢的价值明显被高估了,索罗斯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泰铢没有贬值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借了大量泰铢,借来后兑换成美元(以1美元=24泰铢价格)。当借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他在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和泰国与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发表演说或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引起拥有泰铢的人们在市场上抛售泰铢。当时泰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在市场上购买泰铢(大概250亿美元),用光了储备还不能维持泰铢稳定,泰国放弃了努力,泰铢贬值。扩展资料爆发原因1、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3、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如果你重生在香港,明知道要发生的(97——98)亚洲金融风暴,你将怎样去阻击索罗斯?

向中央汇报 写一个强悍的分析书 然后保证政府会出面救世接着 狂卖韩国的看跌期权 赚死小棒子

为什么之前说索罗斯做多日经指数,做空日元。

如果把股票当成商品来看,那么股票的价格与本国货币呈负相关关系。日本央行为缓解国内通缩的状况采取无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至通胀水平在2%左右,加上美国经济的复苏,日元势必贬值。而量化宽松政策会刺激经济发展,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索罗斯做多日股,做空日元。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破坏者”索罗斯的四场经典战役

现年84岁的著名国际投资大师,因击溃英格兰央行而一战成名的索罗斯,在周四举行的达沃斯经济论坛晚宴上宣布终极退休。以后他不再管理投资,将全力推动慈善事业。 索罗斯是索罗斯基金会的创办者,在1970年时,他和吉姆·罗杰斯一起创立了量子基金。在接下来十年间,量子基金回报率每年大约142.6%,共回收了33.65倍的利益,也创造了索罗斯大部份的财富。 索罗斯的薪水至少要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富可敌42国,其一生率领的投机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许多国家的财富。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破坏者”索罗斯的四场经典战役。 英镑危机,净赚10亿 1992年,德国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德国的官方货币马克兑美元的汇率也因此不断攀升。 德国春风得意,英国经济却一直处于不景气的境地,它需要实行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德国政府却因为财政上出现了巨额赤字,担忧引发通货膨胀,于1992年7月把贴现率升为8.75%。 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而一场英镑的旷世危机的导火索也由此被点燃:过高的德国利息率引起了外汇市场出现抛售英镑而抢购马克的风潮。在过去的200年间,英镑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然而到了1992年9月,投机者开始进攻欧洲汇率体系中那些疲软的货币,英镑首当其冲。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出场了。他开始大举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狂跌,英国政府也因此乱了阵脚。到了16日清晨,英国政府无奈宣布提高银行利率2个百分点,几小时后又宣布提高3个百分点,将当时的基准利率由10%提高到15%,并同时大量购进英镑,希望可以吸引国外短期资本的流入,以增加对英镑的需求以稳定英镑的汇率。然而,就在英国央行布局的同时,索罗斯早已开始对英镑的空袭。大量英镑被抛出,大量德国马克被买进。 尽管英国央行购入了约30亿英镑以力挽狂澜,但未能阻挡英镑如雪崩般的跌势。16日收市,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一天之内大幅下挫约5%,英镑与美元的比价也跌到1英镑等于1.738美元的低位。此后的一个月内,又再度下挫约20%。 英国政府不得不宣告这场货币保卫战以失败告终,并同时宣布英镑将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开始自由浮动。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则在此次英镑危机中获取了逾十亿美元的暴利。 泰铢沦陷,百亿入账 在英镑危机爆发的5年后,索罗斯将他的目标锁定在了东南亚。1997年的东南亚,大部分国家都沉浸在一场资产的盛宴中,对自身经济体制的漏洞并无察觉。索罗斯再次抓住了机会。 由于泰铢具有在东南亚各国流通性良好、风险较小、资产泡沫巨大等特点,这种货币很快就成为索罗斯中意的突破目标。 1997年3月,泰国央行宣布国内数家财务公司及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性不足等问题。索罗斯将其视为采取行动的信号,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导致泰国银行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发生挤兑。 就在大家因为突如其来的崩盘不知所措陷入慌乱时,以索罗斯为代表的空头们开始大量抛售泰铢。5月,泰国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试图挽救这场危机,但这笔数字相对数量庞大的游资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下令旗下基金组织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空袭战”资金规模,并于当月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 然而,在击破泰铢城池之后,索罗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断定,如果泰铢大贬,其他货币也会随之崩溃,因此下令继续扩大战果,全军席卷整个东南亚。这股飓风瞬间席卷了印尼、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然而,与泰国类似的是,这些地区央行的救援再度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此后的局势发展开始变得有些无法控制: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机制,实行浮动汇率机制,当日,泰铢兑美元汇率暴挫逾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陷入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 闪袭香港,遭遇惨败 1997年7月中旬,港币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港币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已跌至1美元兑7.7500港币的心理关口附近;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各大银行门前挤满了挤兑的人群,港币对始多年来的首度告急。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立即入市,强行干预斤场,大量买入港币以使港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7.7500港元的心退关口之上。 刚开始的一周时间里,确实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不久,港厅兑美元汇率就跌破了7.7500港元的关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再沙动用外汇储备,全面干预市场,将港币汇率重又拉升至7.7500措元之上,显示了强大的金融实力。索罗斯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有力防守中就这样失败了。 这时候的索罗斯刚刚打完一场漂亮的“扫荡战”,扫荡了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这次出手甚至波及到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但是索罗斯绝不是那种肯轻易罢休的人,他开始对港币运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视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 1997年7月21日,索罗斯开始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当日,美元兑港币3个月远期升水250点,港币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从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于次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香港政府通过发行大笔政府债券,抬高港币利率,进而推动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扬。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两家涉嫌投机港币的银行提出了口头警告,使一些港币投机商战战兢兢,最后选择退出港币投机队伍,这无疑将削弱索罗斯的投机力量。当港币又开始出现投机性抛售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一连串的反击,使索罗斯的香港征战未能讨到任何便宜,据说此举使索罗斯损失惨重。这次出手也是索罗斯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 中国政府也一再强调,将会全力支持香港政府捍卫港币稳定。必要时,中国银行将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联手打击索罗斯的投机活动。这对香港无疑是一种强心剂,但对索罗斯来说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索罗斯所听到的”坏“消息还远不止这些。1997年7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包括中国、澳大利亚、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和东盟国家在内的亚太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会议发表声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彼此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货币投机力量。这使索罗斯感到投机港币赚大钱的希望落空,只得悻悻而归。 做空日元,狂赚10亿美金 与之前做空英镑和泰铢不同,做空日元的手法似乎更加狡猾和老到。 近几年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让索罗斯瞄准了日本这个动荡的肥肉。一位业内投资人士认为日元遭到对冲基金做空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经济体制内部的病因。 过去的十年间,日本政府大力推销国债,日本财政收入对于举债的依赖已经使得日本国债如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几乎达到收不抵支的情况。 有数据显示,与欧债危机中心地带各国债务/GDP接近150%的比值相比,日本的这一数字竟高达200%,但仍能靠着借新钱还旧账的“庞氏骗局”维持。 于是,“做空日元”成为当时月华尔街最热门的投机交易。据了解,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2月,日元兑美元汇价已经下跌近20%,2013年2月更是创下33个月新低,为1985年来同期表现最差。 索罗斯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掘金机会,不过,主导那次做空的是跟随他20多年的得意门生斯科特-贝森特。 2012年夏,贝森特正式接掌索罗斯基金。当遭遇9级地震的日本开始大量进口原油时,他便预测日元会贬值并积极寻找机会做空。直到2012年10月,贝森特前往日本调研,在得知“渴望”日元进一步量化宽松的安倍晋三当选首相几率最大同时他发现大量日本资金从澳元高息资产撤回国内后,他感觉时机已经来临。 为了筹集巨额建仓资金,索罗斯大量抛售股票。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索罗斯卖出通用汽车与通用电气的股份。并且其基金在上一季度售出了110万股LinkedIn、26万股亚马逊以及250万股Groupon的股票。 若大手笔做空日元,必定会引发日本金融监管部门“注意”,贝森特的主要策略是通过日元利差交易放大杠杆融资,大量买进押注日元贬值与日股上涨的衍生品投资组合。一位接近索罗斯基金的人士透露,贝森特主要做空的日元头寸,集中在执行价格为90-95区间的日元看跌期权,并以杠杆融资买涨日股作为“掩护”。 这也是索罗斯惯用的手法——做空外汇市场,做多股票和指数。所以,索罗斯除了增加日元空仓外,还买涨日股,日本股票占该公司内部投资组合的10%。因为索罗斯认为日本解决经济困局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货币贬值,而货币贬值会引发另一个现象,就是短暂的股指繁荣,注定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的确,日经225指数从2012年11月份8619的低点上涨幅度达到33%,这又让索罗斯大捞一笔。(综合 上海证券报 王宙洁 及 理财周报 王小莓) 附:索罗斯的12条投资心经 索罗斯的名言之一就是“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他认为,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因此世界根本不是经济学家口中那样,由经济基本面决定价格”,而是“经济基本面受控于市场价格”。 因此他认为“市场总是错的”,总是朝着“失衡”而不是“均衡”的方向走去——其逻辑是: 1、人们总是存在认识误区和偏见,因此总会犯错; 2、价格受错误影响; 3、受错误影响的错误价格,影响经济基本面,促使其向错误方向更进一步发展; 4、错误发展的基本面将进一步影响价格。 索罗斯认为,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世界,逃脱不了“从泡沫到崩盘”的经济循环。人们如果想挣钱,只要“提前发现泡沫,并在泡沫被大多数人发现之前撤离”,就一定会挣钱。 他甚至说,“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这也解释了索罗斯为什么那么喜爱“做空”。 当一个足够成功时,他说什么你都觉得对。以下是索罗斯的12条投资心得。 1.挣钱,要依靠正常价值的商品出现折扣以及押注意外事件。 如其它伟大的投资者一样,索罗斯非常关注“预期内价值”。预期内价值相当于潜在投资结果的平均权重价值。一个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投资理念只有在预期内价值积极的时候才是明智的。一方面,索罗斯能够比其他投资者做出更巨大的押注。另一方面,在投资过程的处理上,索罗斯与其他投资者并无根本上的区别。 2.金融市场通常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一个投资者需要有各种不同的预先情景假设。 市场“时而”可以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总是”不可预测。如果一个投资者很有耐心,能够等待一个成功押注定价偏差的机会,那么他就能够击败市场。 3.最难判断的事情是:风险达到什么水平是安全的。 风险是你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必须要面对: a. 有时你知道风险事件的自然特性和可能性(比如说扔硬币); b. 有时候你只知道这个事件的特性,但不知道其可能性(比如一只指定股票20年内的价格); c. 有时候你甚至连未来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件特性都不明白(比如恶性黑天鹅事件)。 索罗斯曾表示,这些决定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做出的,这种环境可能是:你有许多反馈回路,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这些反馈互相之间作用,产生出大多数时期内盛行一时的非常规价格模式;但是在个别情况中,一些泡沫的发展释放了其全部的潜能,以至于掩盖了其它影响因素的作用。 想要“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一个“安全边际”。 4.你正确或错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正确的时候能赚多少钱、错误的时候会亏多少钱。 对于一个投资者最重要的事是“正确性的量级”,而不是“正确的频率”有多高。 5.拥有自信或者持仓较小都是无济于事的。 如果在一个赌注中你赢的几率足够大,那么就大举押注。当索罗斯觉得他自己是正确的时候,几乎没哪个投资者能够比他下更大的注。 6.我只在有理由上班的时候去上班,而且上班的那天我是真正地在做事情。 一直保持忙碌的交易状态就会产生很多的费用和错误。有时候别那么活跃往往会是一个投资者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7.如果你从中得到了乐趣,那你可能没有赚到什么钱。真正好的投资都是无聊的。 如果你因为投资而非常兴奋,那么你可能是在赌博,而非投资。最好别把自己当赌客,而不把自己当赌客的最好方式就是:只在几率有利于你的时候押注。 8.如果要反映出未来的价格,那么现在的市场价格总是错误的。 索罗斯显然不是一个效率市场假说的信徒。这并不奇怪,因为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率,他就不会成为富豪。 9.市场能够影响其所期待的事件。 这句话其实就是指市场的“自反性”理论。在索罗斯看来,市场和人们对市场的看法是相互作用的。 索罗斯说,“在认知和现实之间存在一个双向的自反联系,这是一种起初会促进自我强化、但最终会导致自我击溃的过程,或者可以说这就是泡沫。每个泡沫都是由一种趋势和一个错误的概念以自反的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0.实际生活中,很少能够存在真正的均衡——市场价格总是习惯于波动。 均衡是众多宏观经济学家作出假设的基础,然而索罗斯认为均衡其实是一种幻境。均衡可以让数学计算非常完美,但却往往不符合事实。 索罗斯曾说:“经济思考需要开始考虑现实世界的政策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制造更多的数学方程式。”索罗斯投资观点的形成并不是以理性为主体的。比如说:“当长期趋势失去动能的时候,短期波动性往往会上升,原因很简单——那些跟随趋势的投资人群此时找不到方向了。” 索罗斯还相信,“繁荣-崩溃的过程在形态上是不对称的:一个长期、逐渐形成的繁荣之后往往是急促、短暂的崩溃。” 11.经济史就是永无止尽的上演假话和谎言,而不是真理。 能够用语言解释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并不意味着这种解释是正确的或者某种理论的基础能够用于预测未来。人类有一种“事后聪明”的缺点。 索罗斯说,“必须要从头到尾地重新思考经济理论,因为那些效率市场假说、理性选择理论所支持的典范,最后实际上都破产了,与雷曼兄弟之后全球金融系统的破产类似。” 12.我富有只是因为我知道我什么时候错了。我基本上都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幸存下来的。

索罗斯在香港怎样失败的?

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体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点的水平,同时做高8月期指结算价,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即便一些炒家想把仓单从8月转至9月,也要为此付出几百点的入场费,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体操作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将主要战场放在大蓝筹股上,主要包括汇丰、香港电讯、长实等股票。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对恒生指数涨落举足轻重。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达到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至1999年8月底,当时购入的股票经计算。帐面盈利约717亿港元,增幅60.8%,恒生指数又回升至13500点。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港府入市大获成功。扩展资料爆发原因1、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3、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国内学者的分析: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南亚金融危机

索罗斯是什么时候开始搞越南的?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就已经开始。越南邻国泰国的货币泰铢被严重高估后遭抛售是该危机的导火索。由于越南并非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该国并未成为危机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这场席卷了几乎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中,越南同样遭受了货币严重贬值和高通胀的沉重打击。

金融大鳄索罗斯,当年是如何空手套白狼狂赚40亿美金的呢?

1997年,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 “亚洲四小龙”被美国人搞得鸡犬不宁,这个人就是索罗斯,他通过一系列空手套白狼的极限操作,做空当地国家货币,使社会国家人民生活一片混乱,最终掀起了影响极其深远的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他利用泰国对外资开放的特点,找到泰国银行,第一件事就是借钱,有多少借多少。借到泰铢后,转身就全部扔到市场上进行抛售。(泰铢换成美元)我们知道,物以稀为贵,当市面上的泰铢一旦过多时,马上就会贬值。连兑换美元的固定汇率都要崩盘了。正常情况下,假设一美元兑换30泰铢,泰铢烂大街的时候,贬值后一美元就可以兑换40.50甚至更多的泰铢。等索罗斯到时还泰国银行钱时,只需要一点点美元就可以换成泰铢就可以,剩下多出来的钱就可以拍拍屁股拿走了。泰国政府很快就发现金融市场的混乱,为了不让泰铢贬值,稳住汇率。泰国政府把多年辛苦赚来的外汇储备美元拿出了,换回市场上多余的泰铢。当市面上的泰铢慢慢减少了,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也逐渐上升,总算趋于平稳。但老奸巨猾的索罗斯可不会轻易罢手,他制定了加强版的借钱计划。为了加速泰铢贬值,他通过各种渠道借钱,只要能借到泰铢,就换成美元。另外一方面,还鼓吹泰铢还将继续贬值的消息,天天雇水军刷流量,霸占国际热搜排行榜第一名。天天被泰铢即将崩盘的消息轰炸,泰国民众被吓坏了,天天跑银行要求换美元。泰国政府被逼无奈,只要动用更多的外汇储备去吸收闲钱,但美元确实没有索罗斯那么多。眼看泰铢继续贬值,都要比厕所纸便宜时。泰国政府只好放话:放弃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意思就是以后多少泰铢换多少美元,由市场决定。索罗斯会心一笑,因为那一刻起,泰铢的价格终于迎来了暴跌。据说通过狙击泰国银行,索罗斯和各路趁火打劫的游资总共获利超过40亿美元。(97年的40亿美元,放眼当下,也是一笔巨额财富)。通过这次大劫难,许多泰国公司破产,优良资产被贱卖,人民生活更加窘迫。(所以恶意做空某国经济,再以低廉价格收购该国的优良资产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在泰国身上尝到甜头后,索罗斯一不做二不休,同样手法做空亚洲其他国家,这就是1997年横扫整个东南亚的-亚洲金融危机。

97年索罗斯在香港是赚了还是亏了?

原因有很多的、新的配件就不一定就说没问题的、缸套与活塞间隙太大,活塞环容易走位对口、就会有蓝烟。 气门有没有绞呢、气门油封损坏也会烧机油冒蓝烟、建议找当地专业的叉车维修师傅检查下不知道楼主说的是发动机冒烟还是排气管冒黑烟。如果是发动机冒烟,建议检查下发动机排气管的密封。叉车厂的发动机主要是从别的厂家订购。所以排气管会根据需要自己进行安装。出现密封不好就会很正常。1997年的香港回归,被他视为一个绝佳的暴利机会。他联络了全球各国的几家大型基金,秘密地开始买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过券商从世界各地购买的),而且这种买入是持续性的,使得港股从1996年的低点开始不停地上涨,引发港人疯狂地追随,恒生指数一再突破新高。索罗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断推升股市,接近最高点时,分散隐蔽,但不断地开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货的空单(PutOption)。港府一直紧密监视着这股神秘的力量,越临近7月1日,港府对于对方的动机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但问题是,港府的外汇储备尚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香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于是一场金融大决战开始了。港府迎战索罗斯的策略是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港府动用1000亿港币,买入恒指成分股,当时帐面赢利20亿。要强调的是,港府是在恒指7000多点时介入的。港府大举干预汇市,港币汇率稳定在1:7.75之上。索罗斯折戟沉沙,亏损10亿美元。港府大获全胜。经此一役,索罗斯的“量子新兴市场成长基金”关门结业,“量子工业控股基金” 和“类星体国际基金”合并,“配额基金”资产损失13%,索罗斯旗下5个基金中的2个基金经理辞职,基金总量120多亿美元要动大手术。如果是排气管冒黑烟。主要就是两个原因。一是柴油油质不好。再就是在柴油机工作时候燃油不充分。建议加个双空滤1997-1998年索罗斯做空香港,香港政府出手干预也挡不住,本来他可以大赚一笔,没想到中国出手接盘, 索罗斯无法招架,最后亏了最少20 亿美元。香港金融保卫战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自认为懂金融投资的进,国际两大投资大师巴菲特和索罗斯不同投资理念和成功?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白手起家,仅靠投资便积累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但两人的投资风格截然不同,投资方法也有天壤之别。巴菲特的招牌式策略是购买那些他认为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企业,并永远拥有它们。索罗斯则以在货币市场上做神出鬼没的高杠杆赌博而闻名。两人的区别实在不能再大了。那么,全世界最成功的两位投资者是否会有一些共同之处呢?难以相信的是,马克·泰尔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证明,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思考习惯和思考方法完全一致;而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如彼得·林奇、约翰·坦普尔顿爵士、伯纳德·巴鲁克、本杰明·格雷厄姆这样的传奇投资家也都奉行着同样的习惯和方法。马克·泰尔认为,投资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投资习惯。在本书中他总结了指引巴菲特和罗斯迈向辉煌的、两人均虔诚奉行的23个投资习惯,这23年投资习惯涵盖了投资世界的几乎每一个方面。你会看到你的投资习惯如何造就投资成功或导致了投资失败。只要你学习和借鉴了这23个习惯,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出自己的投资哲学,你就能成为投资市场中的胜利者。相信如果有什么是巴菲特和索罗斯都一致的,那它可能就是至关重要的,也许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你怎能忽视全世界最伟大的两位投资者的思想碰撞呢?作者简介马克?泰尔是一位澳大利亚籍作家和商人,居住在香港。他从1991年开始发表和编辑投资业务通讯《世界金融分析家》,也是《市场周期的本质》、《如何获得第二张通行证》和1974年澳大利亚畅销书《理解通胀》的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他是一位营销顾问和律师,曾协助创办了5家极为成功的投资刊物。他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专业,还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高级执行师。他所写的有关投资和其他问题的文章曾出现在《时代》和《南华早报》等刊物上。六年前,他采纳了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的制胜投资习惯,卖掉了手中的所有商业权益,从此专事投资。编辑推荐巴菲特和索罗斯的区别不能再大了,如果有什么是他们都会做的,那它可以就是至关重要的,也许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失败的投资普遍是被这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迷惑了:致命投资信念一:迷信预测。要想赚大钱,必须先预测市场的下一步动向。致命投资信念二:迷信权威。即便我不会预测市场,总有其他人会,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这么一个人。致命投资信念三:迷信内部消息是赚大钱的途径。致命投资信念四:迷信分散化投资。致命投资信念五:迷信冒险。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险。致命投资信念六:迷信工具。以为投资要依靠一种能确保投资利润的系统。致命投资信念七:迷信市场的必然性。我知道未来将会怎样,而且市场必然会证明我是对的。而以巴菲特和索罗斯为代表的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不会带着教条的思想进入市场,他们的思考方法和投资习惯与传统的华尔街智慧截然对立:他们不做分散化投资。当他们买入,他们总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他们都会告诉你,他们的成功与预测市场或经济的未来走势毫无关系;他们重视的不是预期利润。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是为钱而投资的;他们不相信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事实上,他们更重视的是不赔钱而不是赚钱;他们对市场本质的看法惊人地相似——而且都对有效市场假说和随机游走这样的学术理论嗤之以鼻;他们从来不读华尔街搜肠刮肚写出来的那些研究报告。他们对其他人怎么想毫不关心。马克?泰尔在本书中提出,投资能否成功取决于你思考方法和投资习惯的。通过分析指引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迈向辉煌的制胜投资习惯,马克?泰尔揭示了所有成功投资者的共同投资习惯。而且,每一个制胜习惯都很简单,你可以轻轻松松地自学成才。你是想像沃伦?巴菲特那样寻找股市上的便宜货,还是像乔治?索罗斯那样做货币期货交易,这无关紧要。只要你采纳了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的制胜投资习惯,你就能创造超乎想像的业绩,更轻松地赚到更多的钱。

“乱世索罗斯,太平巴菲特”,两位股神投资理念有何异同?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拿长线,他看中的是这个公司的成长价值。巴菲特购入股票可能会持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等到他认为股票的价值达到他预想的高度了,就会把股票抛出去。按照股市的投资理论,巴菲特属于基本面的分析高手。但索罗斯的投资理念跟巴菲特正好相反,他看中的是时机,他是典型的投机主义者。索罗斯这种投资家是投资界的天才,但从道德观看索罗斯的行为并不好,因为他的快乐是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的。但资本是无情的,所以也能理解索罗斯的做法。索罗斯曾经有两个标志性的成功案例,一个是制造亚洲金融危机,一个是做空英镑。90年代正是亚洲经济要起飞的时候,了索罗斯却看到了亚洲经济的泡沫,于是他就大量做空亚洲金融。90年代国内金融业刚兴起不久,有些人抓到了这波浪潮让自己翻身发家,但有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投入了自己所有的资金,但却迎来了亚洲金融危机。而做空这波亚洲金融泡沫的就是索罗斯,当时香港和内地很多人因倾家荡产而跳楼。资本疯狂的时候,人人都笑开了花,但资本冷静下来的时候,也能让人瞬间跌到谷底。第2次就是做空英镑,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英镑贬值,只有索罗斯坚持自己的观点。于是他集结大量资金做空英镑。结果当然不出所料,英镑大跌。索罗斯也有失败的时候,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索罗斯只在有时机的时候才出手。按投资分类来看,他应该是做短线的。这两位都是投资天才,只不过巴菲特更稳,索罗斯更激进而已。不同的投资方式也反映出人的不同性格。

巴菲特和索罗斯投资理念的差异?

1.巴菲特的特点:推崇价值投资,即他自己所说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意思是以合理价格买入能够理解的优秀企业并长期持有。2.索罗斯的特点:“反身性”理论,利用市场预期与客观“事实”(按照索罗斯理论,社会学不存在严格的事实)的偏差,当偏差达到临界点的时候放手做多或做空。3.在很多人眼中,巴菲特推崇价值投资,索罗斯擅长投机。但索罗斯一生最喜爱的学科是哲学和心理学,却对数字不敏感。而老巴却从小以对数学出其的敏感出名,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就尝试着自己画股票走势图,让人何其惊讶。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巴菲特是做股票经纪人出身的,在炒作和说服有独特的天赋。

谁是索罗斯

乔治·索罗斯简介 出生年月:1930年 籍贯:匈牙利布达佩斯 量子基金 职位:主席 毕业院校:伦敦经济学院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现在他为基金会网络提供资金,这个网络在31个国家中运作,遍及中欧和东欧,前苏联和中部欧亚大陆,以及南非, 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这些基金会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索罗斯也建立了其它较重要的机构,如中部欧州大学和国际科学基金会。 索罗斯曾获得社会研究新学院、牛津大学、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波伦亚大学(意大利)将最高荣誉——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罗斯先生,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 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他是最大的投资家,最大的预测家,超级的冒险家,他是最成功的金融家。 索罗斯的成功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善于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巧妙利用借贷和抵押;二是投资于很多不同类型及风险的资产,既投资于货币,也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和期货等;三是既做空头也做多头;四是侧重于购买短期证券以保持高度的灵活性,有较强的投机性;五是作为业绩基金,基金管理人员所得的报酬与盈利与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不是成正比,管理人员、索罗斯本人就是基金的重要持股者,他们与基金同甘苦、共命运。据2004年《富布斯》杂志公布的一项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索罗斯个人净资产70亿美元,排行第54名。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从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索罗斯于1969年用自己的25万美金创建了双鹰基金(DoubleEagleFund),从事套头交易。他以国际资金为目标,拒绝美国富豪的加入,成功地吸引了大批欧洲、阿拉伯和南美的富豪的资金。 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现在他为基金会网络提供资金,这个网络在31个国家中运作,遍及中欧、东欧、俄罗斯、中部欧亚大陆,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这些基金会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索罗斯也建立了其它较重要的机构,如中部欧州大学和国际科学基金会。 索罗斯曾获得社会研究新学院、牛津大学、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波伦亚大学(意大利)将最高荣誉——LaureaHonorisCausa授予索罗斯先生,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 在1992年的英镑大战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索罗斯靠投机攫取了数10亿美元。他因此被称为“国际投机大师”和“金融界的拿破仑”。与众不同的是,索罗斯一边无孔不入地攫取金钱,一边大把大把地向慈善机构慷慨解囊,人们称他是天才与魔鬼的结合体。无论乔治·索罗斯做出多大的努力试图与众不同,在童年伙伴们的记忆中他仍然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他可以把自己视作圣人,但他的小伙伴中却没有人觉得他真的有特殊的禀赋。 初入金融 小家伙擅长体育,特别是在游泳、帆船和网球方面。乔治对游戏简直是入了迷,所有的游戏他都喜欢。乔治·索罗斯未超出一个一般学生,只有一件事还能记起。那件事发生在1942年,当时乔治12岁。乔治和同学一起参加了一个童子军团的会议,在会上宣布将成立一个世界语俱乐部。对加入俱乐部感兴趣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一张纸上。这张纸当时是放在一张凳子上的,乔治恶作剧地把那张纸抓在手里,使他人无法签名。“乔治非常喜欢捉弄人。我当时害怕他又要捉弄我,就想抢回那张纸,于是我们开始打架。” 在60年代末的时候,乔治·索罗斯加入了一家大型金融机构。为了在公司中取得更多的施展机会,索罗斯说服厄哈德·布莱卡达公司的老板们建立两家离岸基金,交给他监管。第一家叫老鹰基金,于1967年开业,它在华尔街上以多头基金而闻名。基金的客户投入资金,希望市场价格上涨。第二家叫双鹰基金,这是一家对冲基金,于1969年开业。这家基金的运作方法是索罗斯利用股票或债券作为抵押品,买入任意数量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和货币等。他用自己的资金建立这家基金,大约也不过是25万美金。接着,索罗斯认识的那些欧洲阔佬们就一股脑地投入了600万美元。 25万美元,索罗斯就凭此沉甸甸的25万美元起家了。 时代弄潮儿与“量子基金” 1973年,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基金创办之初,员工仅两个人。索罗斯是经纪人,罗杰斯是市场调研员。他们做股票投资,利用期货交易或贷款,在商品期货和证券市场上下注。1970年开始直到1980年他们分道扬镳,基金年年盈利,增长了3365%,资产从1200万发展到3、81亿美元。把握趋势是索罗斯的看家本领。60年代末风行一时的房地产信托投资,索罗斯将其比作一部三幕剧:暴涨,然后是长时期的保持,直至最终破产。从1969年索罗斯分析房地产信托投资的文章广为流传,到1974年开始抛售,索罗斯因此获利100万美元。 索罗斯的诀窍是寻找突变。1972年,他发现受过高等商业教育的新一代银行家正在崛起,银行业将焕发生机,于是写下了揭示银行业突变的分析报告,在银行股票低迷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此后,银行股票上涨使索罗斯获得了50%的利润。索罗斯在实践中练就了见微知著的本领,业界流传着他的投资传奇。比如,1972年,索罗斯得知商业部的一份私人报告指出美国的发展依赖于外国的能源资源,便大量收购了石油钻井、石油设备和煤炭公司的股票,一年之后石油危机引发能源业股票飞涨。索罗斯和罗杰斯也预见了食品危机,购买了化肥、农场设施和粮食加工业的股票,获得可观的利润。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武装部队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引起罗杰斯密切关注军事工业。事实证明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的被动挨打引发以色列与美国重整军备的决心。1974年中期,索罗斯通过军工企业的股票开始大发其财。1975年《华尔街日报》为此在头版报道了索罗斯的事迹。1979年,索罗斯将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QuantumFund)。物理世界中的量子难以捉摸,科学家索性以测不准定律来加以描述。索罗斯如此命名他的基金,暗示了他的市场哲学--市场总是处在不确定和不停的波动状态,也为他的投资事业平添了戏剧性的神秘魅力。 惊人而最辉煌的一年 对索罗斯的第一个大考验在1985年9月。那年9月6日,索罗斯赌马克和日元会升值。但实际上它们却一直在下跌。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帝国循环理论。他在这两种货币投入达7亿美元,超过量子基金的全部价值。尽管他损失了一些钱,但是他仍然相信情况会证明他是正确的,于是他又继续买入这两种货币,高达近8亿美元,比量子基金多出2亿美元。然后,1985年9月22日,索罗斯的“电影脚本”开始具体化。新的美国财务部长杰姆·贝克,决定美元必须贬值,因为美国人民正在开始要求保护他们的工业。贝克与西德、法国、日本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即5人小组在纽约的广场饭店聚会。索罗斯得知这一会议的消息后,很快意识到这些财政部长即将做什么。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买入数百万日元。 协商后第二天,美元被宣布从239日元降到222.5日元,那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跌落。令索罗斯高兴的是,他一夜赚了4000万美元。 接下来的六个星期里,美元在中央银行持续推动下贬值。到10月下旬,美元已跌落13%,达到205日元。到1986年降到153日元。外币对美元平均升值24%—28%。索罗斯的这场豪赌总共动用了15亿美元。他运用金融杠杆,把大笔的钱投于马克和日元。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行动。他前后共赚了大约1、5亿美元。11月最初的两个星期里,基金增加到8、5亿美元。索罗斯持有价值15亿美元的马克和日元,几乎是基金的两倍。他卖空价值8700万美元的英镑,以及2亿美元的石油,买入10亿美元的股票和期货以及近15亿美元的债券。所有加起来,他在各种市场里拥有值40亿美元的空头和多头。 亚洲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 据新华网2002年12月23日报道,对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索罗斯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由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们所引发。1997年7月泰铢大幅贬值,他用几十亿美元赌注对付泰铢,给泰国货币危机火上浇油,从而进一步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后引发的一连串亚洲金融危机祸及东南亚各地,以至香港、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等国都无一幸免,甚至拖累了全球各地股市,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一度遭到牵连,“灾情”之巨实在令人始料不及。 受到金融风暴打击的东南亚国家都视索罗斯为破坏者。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厉声责骂索罗斯暗中操纵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从而造成当地货币贬值。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就被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索罗斯)一下子给搞垮了。”索罗斯马上进行还击,他称“马哈蒂尔的政府管理不当”是酿成该国陷入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此后,这两人一直唇枪舌剑不断。法庭宣布了对索罗斯的判决之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兴高采烈地表示:“这一判决表明他道德品质低劣,我感到很高兴。……他以前诬陷我的政府管理不善造成了金融危机,其实他才是世界经济的大蛀虫。” 金融巨鳄索罗斯要向儿子交班 据悉,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正着手处理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高层的重大人事变动。索罗斯将向其两个儿子———罗伯特(Robert)和乔纳森(Jonathan)进一步交出管理权,并打算把房地产子公司等各种管理其资产的子公司都剥离出去。索罗斯缔造的金融帝国目前的规模为130亿美元。索罗斯掌权这几年,公司取得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并且一连串的高级管理人士先后挂冠而去。他们对今年74岁的索罗斯经常事后责备为他挑选持股的人颇有微词。现在,索罗斯4年来第二次要求罗伯特肩负起重担,主持公司大局。现年41岁的罗伯特过去曾表示他不愿担任这个职务。罗伯特在同事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们认为罗伯特能准确预见到全球的市场波动。但他们同时也指出,罗伯特更愿意专心致志地从事投资事务,而不愿接管整个公司。据公司里的人说,罗伯特曾表示,他现在觉得更愿意和他的弟弟一起在父亲的公司里负起更大的责任。索罗斯妙语“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挂在办公室的墙壁上。 “如果你经营状况欠佳,那么,第一步你要减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资金。当你重新投入的时候,一开始投入数量要小。”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充足的自由时间。” “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东街地区你跟着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 “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坦率地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柏荣,你的问题就在于:你每天都去上班,并且你认为,既然我来上班了,就应该做点事情。我并不是每天去上班。我只有感觉到必要的时候才去上班……并且这一天我真的要做一些事情。而你去上班并且每天都做一些事情,这样你就意识不到有什么特别的一天。”索罗斯寻找那些具有哲学敏感性的人,而对那些仅仅赚了许多钱却没有思想的人不屑一顾,他认为他没有必要在办公室里做这些事情。 “我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和股票市场的人们在一起,我觉得他们讨厌,和知识分子在一起比和商人在一起感觉要舒服得多。”———索罗斯对新闻记者唐·多说。 “很多年我都拒绝把它(投资)作为我的职业。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现在,我很乐意去接受———事实上,这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我已经和公司打成一片。它以我为生,我也和它生活在一起,日夜形影不离……它是我的情人。我害怕失去它也担心失败,并尽量避免失误。这是一种悲惨的生活。” “我认为我不是一名商人,我投资别人经营的商业,因此我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评论家,在某种程度上你们可称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评论家。” “我必须改变人们对我的看法,因为我不想仅仅是一名富翁,我有东西要说,我想让政府听到我的声音。” “我的基金已变得如此庞大,以致于如果我不花些钱的话,它就没什么意义了。而且似乎挣钱比花钱还容易点,我看起来在挣钱方面而不是在作出正确的用钱决定方面更具才华。”

是谁导演了铜价崩盘,解码中国版索罗斯

其中一只手被称为中国需求,另外一只则名为上海混沌投资公司。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正是来自于中国的对冲基金,在当日大举抛售期铜,一举将铜价推到了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据悉,当日中国基金先是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大举抛售期铜,随后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大举抛售期铜,一下子就完成了令全球市场瞩目的“雪崩”,并引发了锌等产品的连锁反应。数据显示,1月14日,上海期货铜价格单日下跌超过7%,直接传导至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大跌超8%,创2011年9月来最大跌幅;盘中触及5353.25美元/吨,刷新2009年7月以来新低。其中,由投资界传奇、国内期货市场大佬葛卫东掌控的上海混沌投资公司最为引人注目。也正是来自葛卫东的这只手,导演了期货铜市的“黑色星期三”。也让市场不禁发出这样的兴叹:“过去,价格由欧美确定,中国遵循。如今的趋势是转向亚洲。”解码葛卫东,从民间高手到中国“索罗斯”葛卫东的成长,已经被市场尊为传奇。资料显示,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的葛卫东,在家乡的国企安稳7年之后,来到上海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彼时国内的期货市场还处在野蛮生长期,葛卫东既有过一年翻2-3倍的优秀战绩,也曾有过两度爆仓的悲情时刻。到2004年,葛卫东在投资交易上迅速成熟,并开始大幅减少交易量将不符合标准的交易进行过滤,胜率大幅提高,同时止损更为坚决。2005年,葛卫东创立上海混沌投资有限公司。也就从那年开始,葛卫东从一个民间草根开始登堂入室,逐步向投资大佬转变。2006年,葛卫东创立阳光私募,在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还处于萌芽之时,及时进入该项市场,显示了过人的市场嗅觉。2008年,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市场单边下行的行情下,葛卫东的大胆出击,使得其资产从千万一下子膨胀到几十亿,奠定了向市场大佬转身最为关键的一步。随后,葛卫东频繁出没于资本市场,其资本也随之滚雪球般壮大。2012年来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罚单,令整个市场惊觉,葛卫东都已经把手伸向了国际期货市场。根据2012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认定,葛卫东控制的顺生投资公司、混沌投资(英属维尔京群岛)及混沌投资(香港)在2011年1月6日至2月11日期间,持有美国2号棉期货合约单月持仓超过限额599张,同年7月,葛卫东通过这三家公司持有的2号棉头寸再次超仓143张。最终葛卫东同时返还100万美元利润并支付50万美元罚款。

索罗斯为什么没有狙击人民币

中国的经济体太强大了,索罗斯不敢狙击人民币。不可否认,索罗斯确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炒股者,但他团队的实力无法撼动中国大陆的金融市场。索罗斯进攻香港时,虽然中国大陆尚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外汇储备已达1400亿美元。这是索罗斯永远无法克服的顶峰。此外,索罗斯也未能狙击香港。原因之一是大陆帮助了香港。香港和中国大陆拥有约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加上台湾和澳门,外汇储备不低于3740亿美元,在强大的实力面前,索罗斯最终失败了他怎么敢狙击人民币。拓展资料:1、乔治·索罗斯,1930年8月12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52年获得伦敦经济学院哲学学士学位。他是世界著名的犹太资本投机者,量子基金创始人。他被称为“金融巨人”。 2020年,他以83亿美元的财富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排名第162位。索罗斯1953年开始进入金融业,从事黄金等商品和股票的套利,曾在欧美金融业工作。 1973年,索罗斯和他的助手罗杰斯自己成立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索罗斯善于发现商机,提前买入股票赚钱,这让他在华尔街名声大噪。到 1979 年,他的身价已达到 2500 万美元。那一年,他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后来,他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动了金融战争。2、1990年代以来,索罗斯开始在全球金融市场对各国货币进行狙击。他所到之处,都会给各国带来流血和重大损失。所以,他狙击的国家的人都恨他,他没有狙击过的国家也怕他。索罗斯率先拿下英镑,狙击英镑直接击败了英格兰银行。他的量子基金赚了 20 亿美元,这也让他成名。1994年,他将目光投向了墨西哥比索,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给墨西哥的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997年是量子基金的亮点。今年,索罗斯率领量子基金狙击泰国、印尼、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直接引发亚洲金融危机,导致这些国家货币贬值,金融市场暴跌。乱,据推测,索罗斯的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3、索罗斯虽然是雇佣兵,肆无忌惮,但他对付各国的手段都是合法的,查不出任何问题。他的操作很简单:用他的声望去银行借钱,换成美元,卖掉国家货币,然后用他在金融界的声望或者买金融界名人写文章往下看关于国家经济。然后,当国家自身的混乱和疯狂运行导致货币贬值时,他变回国家货币,将钱还给银行,赚取中间价差。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合法的。最多,他们是恶意的,受伤的国家拿他没办法。他现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曾任外交委员会董事会成员,在美国,以筹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乔治·布什连任总统而闻名。

索罗斯做空港币和泰铢的六百字观后感?

在香港回归之际,对香港垂涎已久的大鳄鱼索罗斯蓄势已久,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战争。狙击英镑,索罗斯净赚10亿,后狙击墨西哥,使得墨西哥倒退5年。后攻陷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净赚100多亿美元。之后实力强劲的索罗斯把目光投向了亚洲四小龙的香港,企图做空香港。之后并与香港政府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那在这之前,索罗斯到底是怎么玩得呢?首先索罗斯秘密吸筹,美元换区大量泰铢,随后又向银行借大量泰铢,然后拼命抛售泰铢,造成市场恐慌。因为羊群效应,导致民众大量换美元,使得泰铢贬值。政府使用外汇储备干预,但是储备太少。于是宣布使用浮动汇率,这下泰铢直线下滑,从1:25到1:50。这时候索罗斯银行欠着的泰铢贬值,让他净赚250亿泰铢。同样的方法,同样玩起了香港。一直找不到反击方法的香港最终选择政府入市,永不放弃联动汇率。不让财富落入投机者手中,调用外汇储备放手一搏。这时候某政府站台做最硬后台,让香港放手一搏。香港政府带着近600亿港币来到香港,随时准备迎战。那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33家恒指分成股上围追堵。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交易日上扬88点,最终赢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998年索罗斯狙击香港是成功还是失败?

索罗斯失败了。当年这场官鳄之战最终在中央政府的援助下,以香港惨胜告终。1998年8月,打着如意算盘的索罗斯,终于在几次试探之后,按捺不住躁动的心,带着最强的人马和火力,卷土重来,誓要一战终结香港。在索罗斯在华尔街日报大放厥词的同时,朱镕基也表示“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随后,被授权”允许调用中国全部外汇储备支援香港”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带着中国银行两名副行长跟600亿港币亲自赴港参加战斗。在整个金融界,对于这一场金融战争的结果,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港府险胜。对于索罗斯来说,这是他发动金融战争一来第一次吞下败果。虽然从经济利益上说,不见得是致命的打击,但索罗斯开始醒悟,一旦国家政权全力干预,他在自由市场上的那套战法,并不能完胜。

索罗斯等投资家如何在此次的次代危机中获利

国际上的金融产品是可以做空的,像九七年的亚洲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索罗斯从美国政府借进泰铢(这种投机行为往往是借钱进行的),然后大量抛售手中得泰铢而导致的,在这里,我贴一个今年金融微机投机者投机的新闻给你看。 金融危机投机者爆炒道指期货 200%收益全身而退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北京时间10月16日,在各政府救市呼声言犹在耳之际,道琼斯工业指数在反弹后再度暴跌超过700点,全球资本市场跌声一片。 而某混合型私募基金经理陶涛(化名)却在笑看涛生云灭。刚从黄金期货暴涨抽身而退之后,改私募基金爆炒了一把道指期货。从试探直到获利平仓,短短四个交易日内收益200%。 陶涛说,“小概率事件出现的次数不到5%,但投机者从小概率事件中所获一次性收益,往往远比一次正常概率事件的获利多。” 政策纷出的周末 九月以来的次贷危机扩大,在摧毁全球信心的同时,也为刀锋上跳舞的投机者带来多次大行情,这一次,是道指期货12月合约。 道指期货按交割时间的不同,分为3月、6月、9月、12月四个月份合约。10月,道指期货12月合约因持仓和成交量较大为主力合约。它的走势紧随道琼斯指数。在人们普遍预期股市会涨时,道指期货比现货略为升水,反之则为贴水。目前的情况下,道指期货12月合约(以下简称道指12月),比道指现货低100点左右。 10月9日,道琼斯指数收于9010点。10日以8328点开盘,盘中一度跌至7882点,又迅速反弹,最后收于8390点。 陶涛在观察,跌至7800点又反弹,说明此时有人进场抄底。7800点是美国911事件时的最低点,所以市场普遍预期7800点是底。随之而来的救市政策也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 10月10日之后的周末,陶涛观测到,多头在8270-8290、8310-8330两个狭窄的地带布有重兵,空头在8430-8470、8870有防线,并在8870一带有重仓把守。但空头在8870点之后没有防线,一旦多方突破这一点,道指12月将一举突破9850点。1000点的幅度,可谓千载难逢的机会。 11日,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特别会议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发表声明,将采取一切经济和金融手段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良好运转。13日,美股尚未开盘,欧洲各国先后宣布救市计划,几个主要股市全面飘红。随后,布什政府表示将迅速启动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方案,并已向私营法律机构咨询通过何种方式收购银行股份来激活冻结的信贷市场、恢复经济增长。 在此刺激下,道指高开于8646点。道指12月期货合约也以8646点,跳高开盘,空头的前端防线8430-8470被一跃而过。开盘后小幅回落,然后再拉锯式上升。 此时,陆续有多头进场,买入道指12月。成交量小幅上扬。 陶涛没有入场。按照他周末的观测,8300-8870点区域,空多双方争夺比较激烈,此时即使价格上涨,涨势会比较慢。而且他也无法找到合适的止损点。空方还是有相当实力,一旦把价格再打下去,他不知道在什么点位平仓。这样的风险收益比下,他选择继续观望。 刀锋上的舞蹈 中午,道指12月终于站上了8870点。陶涛入场。直接做多。 为求稳妥,陶涛先卖出少量道指期货远期合约做对冲。以适当降低敞口风险,并准备在第二次突破8870涨势完全确立后,平掉对冲头寸,将自己持有的道指12月多仓部位完全敞口,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此时有些多头平仓,道指12月又回到8839点。很快,更多的买盘涌现,再次突破8870点后,之后道指12月一路上扬。最后一个小时,道指12月涨了600点左右,收于9500点。 陶涛告诉记者,这天全球形势一片大好,如果所有空头强行打压,也许道指可能会下跌。但涨势已成,空头无法形成这样的同盟,如果有空头继续加仓,那么其他空头会迅速出逃,那么加仓的空头接了最后一棒。最后一个多小时的迅猛上涨,跟空头大量回补买入平仓有关。 平安证券分析师罗晓鸣认为,此次美股的剧烈波动,跟基本面关系并不大,而且也不是救市政策的刺激作用。他说,10月6日至10日那一周,美股跌去18%,一是因为金融公司破产,资金链断裂,将股票变现,另一方面则源于人们的恐慌性抛售。 罗晓鸣指出,全球所有股市在恐慌性大跌后,常伴随有报复性上涨,此即对超跌的修正。 10月14日,道指12月高开于9705点,最高时到9888点。英国的5000亿英镑救市、布什的2500亿美元国有化九大银行等救市措施登场。 陶涛在9850点平仓,获利超过200%。 陶涛告诉记者,接下一段时间,他不会再操盘道指期货。他认为,市场对7800点是底的看法,能支撑股市一段时间。接下来,道指会震荡一段时间。 10月16日的暴跌,空仓的陶涛可以很逍遥。

索罗斯 为什么 做空中国 知乎

索罗斯再次与中国政府杠上了。当他近日在瑞士达沃斯论坛高调表示正做空亚洲货币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接连发文警告,做空的后果很严重。  眼下显然是多事之秋,先是央行与空头在人民币离岸市场激战,而后港股和港币又持续暴跌,引起恐慌。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敏感节点,索罗斯和中国政府时隔十九年后再次形成对垒之势,不禁令人遐想。  在这场论战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 新华社警告“恶意的卖空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和可能严重的法律后果”的评论是用英文写就的,其对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做空力量喊话的意图很明显。  2.很多人会联想到1998年的金融大战。但今非昔比,眼下中国政府和港府手头拥有的财力和资源更多,索罗斯要如愿做空人民币或港币难度更大。  3.有分析认为,狡猾的索罗斯公开宣布做空亚洲货币,可能是“声东击西”,通过中国和香港政府为了救货币而收紧流动性,导致股市大跌,其真正做空的目标是A股和港股。  4.开年第一个月,索罗斯便与中国政府再次摩拳擦掌。这或许暗示,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征程,多事之秋才刚刚开始。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屡现“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有的甚至说是中国经济放缓影响了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最近高调唱空做空人民币以及中国的证券市场,这让人想起了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表示,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硬着陆”的风险。这不是他预期的结果,而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索罗斯还表示,尽管中国有足够资源应对当前局势,但经济放缓仍将对全球市场造成外溢影响。索罗斯称,源于过度负债导致的中国经济放缓,也会使世界其他地区的问题出现恶化。随着中国经济减速导致原油和原材料价格下滑,中国将成为导致全球通货紧缩的最根本原因。  看空之外,索罗斯还出手了。他表示,在去年年底买入了美国国债,做空了原材料生产国股市,并下注亚洲货币将对美元下跌。  新华社也开始不断发文对于这种唱空中国经济的言论进行抨击,并且可能会出台系列“阻击做空中国的国际游击资金的措施”。新华社近日来接连发声“喊话”唱空中国的投机者。继此前警告“索罗斯们”做空中国“死路一条”后,隔夜新华社再发社评,文章直言“索罗斯作出的‘中国经济难免硬着陆,中国将加剧全球通缩"的所谓‘观察得出的结论",显然属于‘选择性失明"。”“做空者活在过去,中国却在把握当下,谋划明天。”国家一旦出台打击做空投机者的措施施,会造成股市大幅反弹。后市拭目以待。

同样是资本大鳄,为何索罗斯口碑远不如“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跟索罗斯严格说来完全是两种级别的人物,而且两人的行事风格也不一样,巴菲特是依靠自己的商业成就闻名于世,而索罗斯则是依靠对各大市场狙击获利。巴菲特在世人的心中是不可超越的股神,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而索罗斯则有所不同,他的世界闻名是建立在让全球金融市场闻风丧胆的基础上,他的量子基金也成为了足以撼动世界金融的力量。在1992年的时候,索罗斯预测英镑将贬值,最终他借此获利超10亿美元。而仅仅时隔五年,索罗斯再次进行豪赌一般的神操作,利用资本狙击了泰铢和港元,并且引发了亚洲的金融风暴。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泰铢曾经出现过一次经济的快速增长,泰铢的前景似乎一片大好,但是索罗斯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发现泰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存在经济泡沫的现象,泰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农产品和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出口模式,而从国外流入的资本也大部分汇聚在房产市场,泰国的核心技术方面依然没有提高,而目前市场对于泰铢的评价明显高估了。于是索罗斯利用自己手上的国债成功借到了大量的泰铢,并借机唱空泰铢。他将借入的泰铢在市场上大量卖出,同时还同步唱空泰铢的期货,由于索罗斯的资金量强大,这样的操作导致了市场的恐慌,大部分投资者开始大幅撤资,泰国没有能力应对这样强大的市场恐慌,最后不得已选择了妥协,放弃了固定汇率制,而索罗斯也凭借自己的这一系列操作,成功赚取了巨额的财富。也因此,大部分人对于索罗斯的印象都是不太好的。而巴菲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创造的巨额财富基本上都是依靠个人的投资。巴菲特跟索罗斯的投资目光都是非常敏锐的,但是巴菲特并没有制造市场恐慌,也没有利用资金操控市场,他只是在利用自己独特的投资眼光进行操作获利,截止目前,巴菲特在股市上的成功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神话。

请问索罗斯是如何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

进入1997年,一直风平浪静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动荡不宁,5月以来,外汇市场更是倾 刻间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泰铣、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不断大幅贬值,印尼盾、新 加坡元等国货币也未能逃脱这一大劫难,均处于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中。尽管有关国家的 中央银行采取了种种应急措施,打击市场上兴风作浪的货币投机行为,千方百计地维护本国 市值稳定,却事与愿违,屡施各种方策之后仍无法解脱困局。7月2日,泰国被迫实行浮动 汇率制,一天之内泰铢即狂跌20%。与此同时,眼看就要倾家荡产的泰王国政府向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日本、美国等金融大户发出了求救紧急资金援助的申请,使得在泰国酝酿已久 的墨西哥式金融危机终于浮出水面,让世人一睹其面目。90年代前期,当西方发达国家在衰退中苦苦煎熬,西方文明的殒落似乎就在眼前闪现 之时,东南亚经济增长却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令世界为之惊叹,连那些一向眼中无人的白 人老板也自愧不如,心中充满着嫉恨。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大跃进,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以求 驱动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想当然地认为,21世纪即是亚洲的世纪,而亚洲的世纪即 是东南亚的世纪,世界权力的重心从此将向这个渐露雏形的地区偏移,云云。然而,被舶来 的葡萄酒灌了个头重脚轻的东南亚人却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东南亚过去几十 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而非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因而在如此局 限的增长模式基础上竟相放宽金融管制,与世界顶尖金融强手争吃大金融市场的“蛋糕”, 无疑是在沙滩上兴建摩天文厦,隐患重重,极易被外力击破。这一点,老谋深算的乔治·索罗斯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索罗斯是一个惯于钻牛角 尖及吹毛求疵的人,东南亚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一个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他的掌心。他一直 在等待着最后机会的到来,他要捞一大笔,创造出另一个类似于击跨英格兰式的奇迹。其实,早在1995年,新加坡克罗斯比证券公司曾对亚洲七个国家经济状况作了一份研 究报告,指出东南亚国家劳工素质低下。贸易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上扬,正面临经济过热的 危险;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因超额生产能力、企业债台高筑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术劳 工等,将遭遇“成长性的衰退”(Growth Recessi0n),有可能陷入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 之中。克罗斯比公司认为由于经济快速成长,东南亚企业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 能和公司人员规模,因此造成了“乐观的错误”。有关当局加快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步伐,往 往又会对“乐观的错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届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突出表现为投机 行为高涨,泡沫经济四处膨胀,整个市场被蒙蔽在一片虚假繁荣的七色光圈之中,从而为诸 如乔治·索罗斯这样的“金融苍蝇”创造出绝好的进攻机会。然而,沉浸在“东亚奇迹”的喜悦和梦幻之中的东南亚诸国,对上述忠告均置若罔闻, 态度类同于对待戈尔茨但那样。这一切,索罗斯一直在心中暗暗高兴。 早在1992年,泰国的经济界人士,特别是金融界人士,就不知从何处冒出了一个奇怪 的念头,以为曼谷应取代即将回归中国的香港,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成为第二个香 港。在这种简直就等同于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推动和刺激下,泰国政府一厢情愿地对 外国资本敞开了金融市场大门。果然,外国银行带来了大量低息美元贷款,泰国金融业就此 大尝了甜头,财源滚滚,乐不可支,并开始对诸如房地产等基础产业产生浓厚兴趣,结果许 多银行一窝蜂似地把近30% 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业,使房地产业就如同中国北京的小胖子 一样盲目发展,供求严重失衡。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使得银行呆帐、坏帐激增, 许多贷款难以收回,资产质量严重恶化。据日本大和综合研究的援引泰国有关方面资料,截 至1997年6月底,泰国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债权数额为4860 亿铢,为贷款总额的 31.5% 。更有人估计,泰国金融业坏帐高达8O00亿到9000亿泰株(约合310~350亿美 元)。肆意挥霍低息资本,巨额所需项目赤字极易引发金融危机。1996年泰国所需项目逆 差已相当于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8.2%,而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债务危机那一年也只不 过为7.8%。这样,泰国爆发危机就实属正常了。泰国正在玩火自焚,索罗斯向部下发出了信息。从1997年初开始,泰国房地产气泡开 始失去了光泽,并很快趋于破灭,外国投资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便纷纷抛售泰铢。索罗 斯一见时机已到,便浑水摸鱼,亲率国际金融投机大家,集中全力进攻建立在沙滩上的泰铢 堡垒。一时间,泰国金融阵地发发可危,硝烟弥漫,其震动波及到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第三节 进攻!进攻!再进攻进入90 年代,国际金融市场风暴迭起,危机四伏。经济学家们均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周 围游荡着一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十分明显地感觉得到的“巨手”,一只可怕的魔鬼般的巨 掌。对于这只巨手,经济学家给它冠以了一个比较通俗化的术语:热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粗略统计,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 期证券至少有7.2万亿美元,并且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巨额热 钱的全球快速流动成为可能。要调动巨额资金甚至只需打个电话或接个键盘,天大的交易在 市场上一秒钟之内即可成交,相反,为规避风险。资金的快速撤离也是轻而易举之事。自从 1992年索罗斯率众将英镑打得一败涂地,1994年索罗斯又伙同其他大户在墨西哥大闹天 宫,把这个中美洲最大的国家弄到了几乎要砸锅卖铁的地步,国际社会着实领教了这个来元 踪、去元影的索罗斯的厉害,各国似乎对其均敬畏三分。在索罗斯的率领下,国际金融市场 上的热钱尤如脱组的野马横冲直憧,难以捉摸。当某一地区资本收益率可观时,热钱便会蜂 拥而至,一有风吹草动,尤其达到了目的后,便又会如风卷残云般消失得无影无踪。1997年7月25日,咆哮如雷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大骂闻名于世的大炒家乔治·索 罗斯是东南亚货币受投机者狙击从而大幅贬值的幕后“黑手”。各种迹象显示,这位西方金 融市场“传奇人物”统帅套头交易基金组织自1992年狂沽英镑大获全胜之后,早把“猎 取”目标瞄准了亚洲新兴市场,伺机下手。1993年这伙掌管套头交易基金组织的经理们在 马来西亚“小试牛刀”,初露风头。当时,投资者普遍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的市值被低 估,看来必涨无疑,于是在索罗斯的号召下,国际热钱开始围剿林吉特,可是马哈蒂尔却偏 不买索罗斯的帐,坚决捍卫低市值的林吉特,马哈蒂尔和索罗斯各自统帅一方,在金融市场 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捉对撕杀。1994年1月,马哈蒂尔下令加强了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索 罗斯一看机会无多,无奈只得率各投机大户全线撤退,休兵养马,以备再战。转眼又过了两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爆涨,繁荣日趋明显。由于通货膨胀节节上扬,景气 过热的威胁不断加重,东南亚国家利率在各国中央银行引导下水涨船高,不断攀升,此举虽 可减缓通货膨胀上升的速度,但也因此吸引大批热钱涌人套利,为索罗斯等人出兵再战。创 造了新的机会。花旗银行曼谷分行一位高级主管指出,泰国银行业者每天经手的海外套利热 钱金额高达20至30亿美元。此外.由于有利可图,银行业者本身也大肆从海外借人利率比 泰铢、林吉特等货币低上3一5个百分点的美元、日元和马克,然后出售这些货币,赚取利 差。据统计,泰国各商业银行的海外借款总额已逾1万亿美元,其中95%属于不到一年的 短期借贷。据新加坡外汇市场的消息,在东南亚各地外汇市场上,亚洲货币远期外汇市场每 日交易总值约达60亿美元,其中泰钵成交量增长最快。1997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 尔曼发出了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两年之后,大量的热钱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 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令人 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然而,布尔曼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这就使得索罗斯最后下定决心,要在东南亚以一 个人的力量对抗国家集团的力量。 面对各国货币市场投机盛行,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对市值的变化率一直在犹豫不决,尤 其担心热钱像流入国内一样迅速流出,从而使汇率急剧波动。但是此时此刻,这只被重新打 开的资金龙头要拧上已很困难了。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已经走到了它们的最后关头。看准时机的索罗斯出动了。不过,此次索罗斯及其部下不但显得小心、谨慎,而且还选准了从80年代未已成为地 区通货的泰铢下手。因为印尼与菲律宾利率虽然比泰国高,但印尼汇率经常受到印尼官方人 为操控,比较不易投机,而菲律宾也对外汇市场有较多管制,同样不便放开手脚来大战一 场,以决胜负。相比之下,泰国在东南亚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资本进出自由;除 了利率较高之外,泰铢长期紧盯美元,汇率相当稳定,风险最小:另一方面,泰国经济“虚 假”繁荣景气最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原来腰包鼓鼓的金融业,因此泰铢市值实际 上也就最不稳定,最易攻破。索罗斯之所以拿泰抹开刀,这在于看中了上述有利条件,这就叫“擒贼先擒王”,打破 泰铣堡垒之后,就能够彻底扫荡东南亚了。就这样,索罗斯吩咐手下,将资金暗中向东南亚 转移,以便最后时机一俟成熟,便可大举登陆东南亚,将这些尚在美梦之中的人群杀个措手 不及。索罗斯终于悄悄地向东南亚诸国宣战了。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 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 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 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 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 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 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 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 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 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 当头一棒。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 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 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 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 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 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 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 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 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 嚎着。这是一场个人对抗国家的战争,从形式上看,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从结果来 看,则更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 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 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 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 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 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然而,在击破泰铢城池之后,索罗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断定泰铢大贬,其他货币也会 随之崩溃,因此下令继续扩大战果,全军席卷整个东南亚。索罗斯暗中发誓,此次定要将东 南亚各国搜刮一空,灭了这帮不识好歹之徒企图取西方而代之的迷梦。闻得索罗斯大军兴风作浪,腾云驾雾不来,其他东南亚国家均倾全力进行了殊死抵抗。 菲律宾抛售了25亿美元,马来西亚抛售了10亿美元,以稳定本国货币,但在索罗斯的强大 攻势面前却难以阻止比索、林吉特的贬值。同时印尼盾、新加坡元也剧烈波动,一时间,东 南亚货币市场风声鹤吹,草木皆兵。这究竟是一场金融危机的前兆,还是金融风暴的尾声? 恐怕谁也不敢妄下结论,其秘密也许只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索罗斯。继泰国战役之后,索罗斯飓风很快又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这个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刹那 间,印尼即出现了“黑色星期一, 印尼盾大幅狂泄,民众出现了抢购美元的狂潮。自7月 21日以来,印尼盾汇率开始大幅下跌,其降幅已连破历史纪录。从年初到8月20日,印尼 盾对美元已贬值23%左右,远远超出了政府一厢憎愿所制定的每年5%-6% 的指标,贬值幅 度之大,在东南亚仅次于泰国。受汇率影响,雅加达证券市场的股票综合指数也一降再降。 仅8月份头三月就下降了20% 以上,一个月内降下150.55点。印尼银行界、经济界及社 会大众哭天喊地,捶胸顿足。印尼盾贬值后,给印尼经济带来的最明显影响,是以进口原料为主的制造业成本大增, 导致包括汽车、计算机在内的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建筑材料涨价,主要日常必需品价格也上 涨了5%至13%。业内经济人士认为,物价上涨将使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从预计的6%以下升 至8%以上。盾市贬值,由于货币利率的区制,各公司债务一夜之间剧增l00%,这样将导 致目前已超过1,100亿美元的印尼外债进一步攀升。自从泰国抹贬值之后(7月2日贬值了20%),从吉隆坡到雅加达,从仰 光到马尼拉,该地区内所有国家都出现了货币危机。德意志银行亚太处首席经济学家说: “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烟花燃放前的凡个小鞭炮而已。”他 认为,泰国铢贬值而引发的冲击波可能影响到亚洲、东欧以及拉丁美洲十几个新兴国家。到目前为止,泰国铢贬值的多米诺效应已经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以及马来西亚 的货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星期五(11日),在投机商的压力下,菲律宾不得不任其货币 比索比价波动,几小时内贬值了近7% 。同一天,缅甸的缅元在自由市场上的兑换价也达到 了历史最低纪录:240缅元兑换1美元(几个月来,这一比价一直保持在160 :1左右,几 周前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比价的变动对商品贸易产生了影响:一些进口物品的价柏几天内上涨了近30%。林吉 特(马来回亚货币)的投机活动日益猖撅,马亚西亚成了受害者。为此,吉匠坡中央银行不 得不在星期五(11 日)决定将利率从前一天的9%提高到50%。这样,投机活动(从银行 贷款到市场上出售)的成本一下就提高了。该地区最具实力的国家——日本试图扑灭这场大火。日本当局决定提供10亿美元的资 金以维持泰国铢的稳定。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度出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那样的大 灾难。东京方面还试图让亚洲开发银行也行动起来。香港和新加坡也参与了此次拯救行动。 据有关方面的消息说,曼谷正在寻求200亿美元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代表团已 经抵达泰国,查清这里的金融危机的现状,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索罗斯为什么能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成功获利?

进入1997年,一直风平浪静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动荡不宁,5月以来,外汇市场更是倾 刻间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泰铣、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不断大幅贬值,印尼盾、新 加坡元等国货币也未能逃脱这一大劫难,均处于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中。尽管有关国家的 中央银行采取了种种应急措施,打击市场上兴风作浪的货币投机行为,千方百计地维护本国 市值稳定,却事与愿违,屡施各种方策之后仍无法解脱困局。7月2日,泰国被迫实行浮动 汇率制,一天之内泰铢即狂跌20%。与此同时,眼看就要倾家荡产的泰王国政府向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日本、美国等金融大户发出了求救紧急资金援助的申请,使得在泰国酝酿已久 的墨西哥式金融危机终于浮出水面,让世人一睹其面目。90年代前期,当西方发达国家在衰退中苦苦煎熬,西方文明的殒落似乎就在眼前闪现 之时,东南亚经济增长却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令世界为之惊叹,连那些一向眼中无人的白 人老板也自愧不如,心中充满着嫉恨。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大跃进,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以求 驱动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想当然地认为,21世纪即是亚洲的世纪,而亚洲的世纪即 是东南亚的世纪,世界权力的重心从此将向这个渐露雏形的地区偏移,云云。然而,被舶来 的葡萄酒灌了个头重脚轻的东南亚人却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东南亚过去几十 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而非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因而在如此局 限的增长模式基础上竟相放宽金融管制,与世界顶尖金融强手争吃大金融市场的“蛋糕”, 无疑是在沙滩上兴建摩天文厦,隐患重重,极易被外力击破。这一点,老谋深算的乔治·索罗斯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索罗斯是一个惯于钻牛角 尖及吹毛求疵的人,东南亚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一个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他的掌心。他一直 在等待着最后机会的到来,他要捞一大笔,创造出另一个类似于击跨英格兰式的奇迹。其实,早在1995年,新加坡克罗斯比证券公司曾对亚洲七个国家经济状况作了一份研 究报告,指出东南亚国家劳工素质低下。贸易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上扬,正面临经济过热的 危险;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因超额生产能力、企业债台高筑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术劳 工等,将遭遇“成长性的衰退”(Growth Recessi0n),有可能陷入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 之中。克罗斯比公司认为由于经济快速成长,东南亚企业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 能和公司人员规模,因此造成了“乐观的错误”。有关当局加快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步伐,往 往又会对“乐观的错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届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突出表现为投机 行为高涨,泡沫经济四处膨胀,整个市场被蒙蔽在一片虚假繁荣的七色光圈之中,从而为诸 如乔治·索罗斯这样的“金融苍蝇”创造出绝好的进攻机会。然而,沉浸在“东亚奇迹”的喜悦和梦幻之中的东南亚诸国,对上述忠告均置若罔闻, 态度类同于对待戈尔茨但那样。这一切,索罗斯一直在心中暗暗高兴。 早在1992年,泰国的经济界人士,特别是金融界人士,就不知从何处冒出了一个奇怪 的念头,以为曼谷应取代即将回归中国的香港,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成为第二个香 港。在这种简直就等同于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推动和刺激下,泰国政府一厢情愿地对 外国资本敞开了金融市场大门。果然,外国银行带来了大量低息美元贷款,泰国金融业就此 大尝了甜头,财源滚滚,乐不可支,并开始对诸如房地产等基础产业产生浓厚兴趣,结果许 多银行一窝蜂似地把近30% 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业,使房地产业就如同中国北京的小胖子 一样盲目发展,供求严重失衡。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使得银行呆帐、坏帐激增, 许多贷款难以收回,资产质量严重恶化。据日本大和综合研究的援引泰国有关方面资料,截 至1997年6月底,泰国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债权数额为4860 亿铢,为贷款总额的 31.5% 。更有人估计,泰国金融业坏帐高达8O00亿到9000亿泰株(约合310~350亿美 元)。肆意挥霍低息资本,巨额所需项目赤字极易引发金融危机。1996年泰国所需项目逆 差已相当于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8.2%,而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债务危机那一年也只不 过为7.8%。这样,泰国爆发危机就实属正常了。泰国正在玩火自焚,索罗斯向部下发出了信息。从1997年初开始,泰国房地产气泡开 始失去了光泽,并很快趋于破灭,外国投资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便纷纷抛售泰铢。索罗 斯一见时机已到,便浑水摸鱼,亲率国际金融投机大家,集中全力进攻建立在沙滩上的泰铢 堡垒。一时间,泰国金融阵地发发可危,硝烟弥漫,其震动波及到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第三节 进攻!进攻!再进攻进入90 年代,国际金融市场风暴迭起,危机四伏。经济学家们均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周 围游荡着一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十分明显地感觉得到的“巨手”,一只可怕的魔鬼般的巨 掌。对于这只巨手,经济学家给它冠以了一个比较通俗化的术语:热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粗略统计,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 期证券至少有7.2万亿美元,并且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巨额热 钱的全球快速流动成为可能。要调动巨额资金甚至只需打个电话或接个键盘,天大的交易在 市场上一秒钟之内即可成交,相反,为规避风险。资金的快速撤离也是轻而易举之事。自从 1992年索罗斯率众将英镑打得一败涂地,1994年索罗斯又伙同其他大户在墨西哥大闹天 宫,把这个中美洲最大的国家弄到了几乎要砸锅卖铁的地步,国际社会着实领教了这个来元 踪、去元影的索罗斯的厉害,各国似乎对其均敬畏三分。在索罗斯的率领下,国际金融市场 上的热钱尤如脱组的野马横冲直憧,难以捉摸。当某一地区资本收益率可观时,热钱便会蜂 拥而至,一有风吹草动,尤其达到了目的后,便又会如风卷残云般消失得无影无踪。1997年7月25日,咆哮如雷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大骂闻名于世的大炒家乔治·索 罗斯是东南亚货币受投机者狙击从而大幅贬值的幕后“黑手”。各种迹象显示,这位西方金 融市场“传奇人物”统帅套头交易基金组织自1992年狂沽英镑大获全胜之后,早把“猎 取”目标瞄准了亚洲新兴市场,伺机下手。1993年这伙掌管套头交易基金组织的经理们在 马来西亚“小试牛刀”,初露风头。当时,投资者普遍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的市值被低 估,看来必涨无疑,于是在索罗斯的号召下,国际热钱开始围剿林吉特,可是马哈蒂尔却偏 不买索罗斯的帐,坚决捍卫低市值的林吉特,马哈蒂尔和索罗斯各自统帅一方,在金融市场 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捉对撕杀。1994年1月,马哈蒂尔下令加强了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索 罗斯一看机会无多,无奈只得率各投机大户全线撤退,休兵养马,以备再战。转眼又过了两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爆涨,繁荣日趋明显。由于通货膨胀节节上扬,景气 过热的威胁不断加重,东南亚国家利率在各国中央银行引导下水涨船高,不断攀升,此举虽 可减缓通货膨胀上升的速度,但也因此吸引大批热钱涌人套利,为索罗斯等人出兵再战。创 造了新的机会。花旗银行曼谷分行一位高级主管指出,泰国银行业者每天经手的海外套利热 钱金额高达20至30亿美元。此外.由于有利可图,银行业者本身也大肆从海外借人利率比 泰铢、林吉特等货币低上3一5个百分点的美元、日元和马克,然后出售这些货币,赚取利 差。据统计,泰国各商业银行的海外借款总额已逾1万亿美元,其中95%属于不到一年的 短期借贷。据新加坡外汇市场的消息,在东南亚各地外汇市场上,亚洲货币远期外汇市场每 日交易总值约达60亿美元,其中泰钵成交量增长最快。1997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 尔曼发出了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两年之后,大量的热钱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 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令人 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然而,布尔曼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这就使得索罗斯最后下定决心,要在东南亚以一 个人的力量对抗国家集团的力量。 面对各国货币市场投机盛行,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对市值的变化率一直在犹豫不决,尤 其担心热钱像流入国内一样迅速流出,从而使汇率急剧波动。但是此时此刻,这只被重新打 开的资金龙头要拧上已很困难了。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已经走到了它们的最后关头。看准时机的索罗斯出动了。不过,此次索罗斯及其部下不但显得小心、谨慎,而且还选准了从80年代未已成为地 区通货的泰铢下手。因为印尼与菲律宾利率虽然比泰国高,但印尼汇率经常受到印尼官方人 为操控,比较不易投机,而菲律宾也对外汇市场有较多管制,同样不便放开手脚来大战一 场,以决胜负。相比之下,泰国在东南亚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资本进出自由;除 了利率较高之外,泰铢长期紧盯美元,汇率相当稳定,风险最小:另一方面,泰国经济“虚 假”繁荣景气最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原来腰包鼓鼓的金融业,因此泰铢市值实际 上也就最不稳定,最易攻破。索罗斯之所以拿泰抹开刀,这在于看中了上述有利条件,这就叫“擒贼先擒王”,打破 泰铣堡垒之后,就能够彻底扫荡东南亚了。就这样,索罗斯吩咐手下,将资金暗中向东南亚 转移,以便最后时机一俟成熟,便可大举登陆东南亚,将这些尚在美梦之中的人群杀个措手 不及。索罗斯终于悄悄地向东南亚诸国宣战了。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 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 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 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 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 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 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 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 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 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 当头一棒。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 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 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 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 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 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 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 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 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 嚎着。这是一场个人对抗国家的战争,从形式上看,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从结果来 看,则更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 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 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 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 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 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然而,在击破泰铢城池之后,索罗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断定泰铢大贬,其他货币也会 随之崩溃,因此下令继续扩大战果,全军席卷整个东南亚。索罗斯暗中发誓,此次定要将东 南亚各国搜刮一空,灭了这帮不识好歹之徒企图取西方而代之的迷梦。闻得索罗斯大军兴风作浪,腾云驾雾不来,其他东南亚国家均倾全力进行了殊死抵抗。 菲律宾抛售了25亿美元,马来西亚抛售了10亿美元,以稳定本国货币,但在索罗斯的强大 攻势面前却难以阻止比索、林吉特的贬值。同时印尼盾、新加坡元也剧烈波动,一时间,东 南亚货币市场风声鹤吹,草木皆兵。这究竟是一场金融危机的前兆,还是金融风暴的尾声? 恐怕谁也不敢妄下结论,其秘密也许只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索罗斯。继泰国战役之后,索罗斯飓风很快又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这个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刹那 间,印尼即出现了“黑色星期一, 印尼盾大幅狂泄,民众出现了抢购美元的狂潮。自7月 21日以来,印尼盾汇率开始大幅下跌,其降幅已连破历史纪录。从年初到8月20日,印尼 盾对美元已贬值23%左右,远远超出了政府一厢憎愿所制定的每年5%-6% 的指标,贬值幅 度之大,在东南亚仅次于泰国。受汇率影响,雅加达证券市场的股票综合指数也一降再降。 仅8月份头三月就下降了20% 以上,一个月内降下150.55点。印尼银行界、经济界及社 会大众哭天喊地,捶胸顿足。印尼盾贬值后,给印尼经济带来的最明显影响,是以进口原料为主的制造业成本大增, 导致包括汽车、计算机在内的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建筑材料涨价,主要日常必需品价格也上 涨了5%至13%。业内经济人士认为,物价上涨将使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从预计的6%以下升 至8%以上。盾市贬值,由于货币利率的区制,各公司债务一夜之间剧增l00%,这样将导 致目前已超过1,100亿美元的印尼外债进一步攀升。自从泰国抹贬值之后(7月2日贬值了20%),从吉隆坡到雅加达,从仰 光到马尼拉,该地区内所有国家都出现了货币危机。德意志银行亚太处首席经济学家说: “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烟花燃放前的凡个小鞭炮而已。”他 认为,泰国铢贬值而引发的冲击波可能影响到亚洲、东欧以及拉丁美洲十几个新兴国家。到目前为止,泰国铢贬值的多米诺效应已经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以及马来西亚 的货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星期五(11日),在投机商的压力下,菲律宾不得不任其货币 比索比价波动,几小时内贬值了近7% 。同一天,缅甸的缅元在自由市场上的兑换价也达到 了历史最低纪录:240缅元兑换1美元(几个月来,这一比价一直保持在160 :1左右,几 周前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比价的变动对商品贸易产生了影响:一些进口物品的价柏几天内上涨了近30%。林吉 特(马来回亚货币)的投机活动日益猖撅,马亚西亚成了受害者。为此,吉匠坡中央银行不 得不在星期五(11 日)决定将利率从前一天的9%提高到50%。这样,投机活动(从银行 贷款到市场上出售)的成本一下就提高了。该地区最具实力的国家——日本试图扑灭这场大火。日本当局决定提供10亿美元的资 金以维持泰国铢的稳定。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度出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那样的大 灾难。东京方面还试图让亚洲开发银行也行动起来。香港和新加坡也参与了此次拯救行动。 据有关方面的消息说,曼谷正在寻求200亿美元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代表团已 经抵达泰国,查清这里的金融危机的现状,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参考资料:http://www.8nn8.com/sls/你好,删除一些,就可以用了,望采纳。

索罗斯是怎样做空港币

从1997年5月开始,以索罗斯为首的炒家们设计了一个连环计。这正是香港金融界人士所担心的,即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作用,利用现货和期货两种工具,多方设下陷阱。整个狙击过程为一个三部曲。第一部是预备期,炒家们低息借入港币,作为弹药,并在期货市场上抛出港币,同时沽空期指;第二部是造市期,一旦外围市场出现有利于炒家的机会,便大肆散布谣言,疯狂抛售港元,迫使港府“挟息”,造成恒生指数暴跌,甚至借货抛空股票;第三部是收获期,当恒生指数暴跌时,淡仓合约平仓,炒家们带钱离去。当时索罗斯联络了全球各国的几家大型基金,秘密地开始买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过券商从世界各地购买的),而且这种买入是持续性的,使得港股从1996年的低点开始不停地上涨,引发港人疯狂地追随,造成恒生指数就如现在的A股一般,一再突破新高。索罗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断推升股市,接近最高点时,分散隐蔽,但不断地开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货的空单(PutOption)。港府一直紧密监视着这股神秘的力量,越临近7月1日,港府对于对方的动机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但问题是,港府的外汇储备尚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香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于是一场金融大决战开始了。到了1997年的上半年最高点,恒生指数达到了16000点之上的历史新高。而随着回归日的临近,索罗斯指挥着他的联合军团,开始了有步骤地股票高位出货。其股票的出货是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他的策略是以股指期货的空单收益来赢利的。(对冲的手法)索罗斯的手法很简单,主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选好时机来操纵市场。他用一部分资金持续性买入股票(尤其是指数股),不计较成本。而在股指到达高位时,再开大量股指期货的空单。接着,从高位开始,坚决地把股指打低,抛出的股票当然也会赢利,但不是主要利润来源。真正的盈利重头在于股指期货的空单。当然,这种操作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市场跟风力量,全体市场参与者都会成为推动力——涨时助涨,跌时助跌。决战的日子是6月28日,在此之前,恒指已经被压到了大约在万点之下。而此时的散民已是哀鸿片野。港府的高明之处在于不露声色,不托盘,任由索罗斯打压并主宰市场,麻痹对手。28日一早,索罗斯的股票抛货就开始不断地稳步释出,压迫恒指持续加速下跌,引发崩盘的恐慌心理,加入逃命的散民无数,帮助他压跌指数。而当跌到了令人胆战心惊的4000多点时,散民已经是欲哭无泪了。索罗斯眼看胜利在望,却发觉开始有一股神秘的资金,不声不响地把无数的抛盘照单全收了。他开始紧张起来,发动了盟友们的全部股票存货狂砸(不记成本地抛,绝对是赔本在卖出),可是神秘资金还是不动声色地收下,却绝不拉高。还不到收市,港股成交就已经创了历史天量。当他的存货几乎抛光后,恒指却在4000点之上死活不退。而当他向交易所借股票意欲再继续抛空(short)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不借(这是有违规嫌疑的).到了下午,大盘开始反攻,神秘资金将股指持续推高,而索罗斯的联合军团内部开始出现反水的,背着他加入了多方,买回股票并cover自己的期指空单(当然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到收市时,港股几乎全部收复了当天上午的失地(大约是收在8000多点),索罗斯没想到港府出手,大意失荆州,损失惨重(股票损失加上股指期货损失).但是,1997年之后,恒生指数从约16000点下跌到6500点,跌去了约60%。香港的楼价从1997年的最高峰开始持续下跌,到了2003年差不多跌去了65%。港人财富蒸发了2.2万亿港元,平均每一个业主损失267万港元,负资产人数高达17万,一直到了2009年才恢复到了1994年的水平。1997年-1998年整个香港被洗劫了一把,从这个时候开始香港老百姓产生了索罗斯恐惧症,每次港股到16000-17000点的时候就开始大幅震荡,被称为索罗斯震荡。

求索罗斯97年香港具体做空手法,造成最后的结果,谢谢大家

做法为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结果为香港恒生指数从16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点,跌去60%。开始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但这次索罗斯的决策可算不上英明,因为他也许忘了考虑香港背后的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达2000多亿美元,加上台湾和澳门,外汇储备不少于3740亿美元。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于次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香港政府通过发行大笔政府债券,抬高港币利率,进而推动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扬。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接着香港恒生指数从16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点,跌去60%。扩展资料:乔治·索罗斯的相关情况:1、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2、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3、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乔治·索罗斯

97金融危机索罗斯怎么操作的??

筹集美元,这是根本原因,别人资金雄厚。1。兑换泰铢。各种方法,大量购入泰铢。比如:掉期。打个比方,我有美元,你有泰铢,我过来跟你说:哥们,咱两换,我拿1美元换你2泰铢,3个月后我拿2.5泰铢换回1美元,你干么??当然干,多好的事儿。不用担心没有泰铢买,因为汇市上泰铢不够泰国政府可以开印钞机嘛。兑换完毕后在市场上散布泰铢升值的谣言。2。买期货,期权。上面大量买泰铢以及谣言作用必然会使外汇市场泰铢升值,美元贬值。这时买泰铢的看跌期权(就以一美元换三泰铢为约定),必定价格很便宜,因为泰铢在涨嘛,谁也不会觉得它会跌到1:3以下(看跌期权:买方要卖货币。泰铢的看跌期权其实是指双方约定一个泰铢的较高价格,买方付期权费,假如将来泰铢贬值了,买方有以约定高价格卖出泰铢的权利)。签订期货,例如现在泰铢从1美元兑换2泰铢涨到一美元兑换1.5泰铢,而且还在涨,我过来跟你说:哥们,咱俩签期货,三个月后我拿3个泰铢换你一个美元,你干么??当然干,三个月后1个泰铢都值1美元了,他居然拿三泰铢和我换一美元,傻啊。3。等签下极大量期货期权后,估摸着泰铢要涨到顶了,索罗斯开始抛售泰铢并传播泰铢贬值谣言,他预定泰国政府没有足够的美元储备购入多余的泰铢。而如果泰国政府买不下他索罗斯及一系列金融大鳄抛售的泰铢的话,就只有一个结果:泰铢贬值。而泰铢一旦贬值,就一定会一泻千里,因为后期并不是索罗斯在卖泰铢,是人们在一窝蜂地卖掉贬值的货币以求保值。就像先前人们会一窝蜂地购入泰铢以求升值并促使其升值一样。4。大把捞美元:第一,泰铢涨价,索罗斯抛泰铢,泰铢跌价,但他毕竟是在价高时卖出,小赚一笔。第二,掉期,三个月后,泰铢贬到1美元换5泰铢,我只用2.5泰铢就能换一美元,小赚一笔。第三,极大量期权,咱约定的标准是一美元换三泰铢,可现在跌到一美元换五泰铢了,索罗斯有以一比三卖出的权利,他会在市场上以一美元兑五泰铢购入泰铢,再不断以三泰铢换一美元履行期权合约,大赚一笔。第四,期货,方法同期权合约,大赚一笔。至此,索罗斯满盆而归,但泰国呢??和他签掉期的,给他贷款的,原来1个泰铢放出去,回来1点几个泰铢,但反而不如原来一泰铢值钱,亏;和他签期货的,签期权的,本来有1美元,但只换回3泰铢,拿到市场上只能买回0.6美元,亏;泰国百姓:原本可以买一棵白菜的钱拿着拿着只能买半颗白菜,亏;泰国政府:你索罗斯带着一帮人进来,我印了一大堆泰铢,走时卷走我所有外汇储备不说,还把泰铢都抛了回来,国内通胀,泰铢萎了,留下了一大堆问题,大亏。你看看,索罗斯这丫,来没带半点好处,走还刮光了地皮,够狠。(以上数据皆为杜撰,只是为了方便表述)先前说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索罗斯资金雄厚,能影响小泰国汇市走向,而且泰铢那时本身就有些问题,经济发展跟不上却想保持联系汇率,本身就有贬值趋势。这才给了索罗斯可乘之机。类似的策略常常出现在中国股市庄家手上,还有前几年国际油价狂飙到100多,又狂跌到30多,你仔细去看,中间有很多中国企业亏了大本,其实也就是国际投机者玩的这一手手段。玩经济,最重要是要看的远,看得深,别被眼前利益给蒙了眼,得多想想他为什么会是这样。

索罗斯97年香港具体做空手法和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什么?

具体手法:采用的办法是在纽约外汇市场卖空港币和股指期货。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作用,利用现货和期货两种工具,多方设下陷阱。整个狙击过程为一个三部曲:第一部是预备期,炒家们低息借入港币,作为弹药,并在期货市场上抛出港币,同时沽空期指;第二部是造市期,一旦外围市场出现有利于炒家的机会,便大肆散布谣言,疯狂抛售港元,迫使港府“挟息”,造成恒生指数暴跌,甚至借货抛空股票;第三部是收获期,当恒生指数暴跌时,淡仓合约平仓,炒家们带钱离去。最后造成的结果:恒生指数达到了16000点之上的历史新高。索罗斯: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本名捷尔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慈善家,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现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前成员。在美国以募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乔治·布什的再次当选总统而闻名。其一生率领的投机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许多国家的财富。

索罗斯是在哪炒股的?美国?美国股市不是不能投机的吗?请教大神

索罗斯拥有的是投资公司(量子基金),在全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欧洲)均有投资。乔治·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一直到1946年都在匈牙利生活。父亲是一名律师,性格坚毅,处事精明,他对索罗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不仅教会了索罗斯要自尊自重、坚强自信,而且从小教育索罗斯,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财富,而索罗斯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实践了父亲的教诲,将亿万家财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1949年,曾经一度,贫困几乎使索罗斯辍学,但伦敦经济学院的智慧帮助索罗斯战胜孤独。让他在书籍和思想中找到了莫大的乐趣,他还写了一本书,但没写完,就先搁置了,因为毕业将近,无论年轻的索罗斯对未来有多少幻想,都必须谋生。1953年,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学成毕业,但这个学位对他毫无帮助。他去做任何能找到的工作,首先是去北英格兰的海滨胜地销售手提袋,而这次经历让他感觉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尤其是钱的重要性。他开始逐渐放弃以前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寻觅一个能够提供高工资的工作。为了进入伦敦投资银行的门槛,他给市里所有的投资银行各写了一封求职信,终于,机会降临了,辛哥尔与弗雷德兰德提供了一个培训生的工作,索罗斯终于可以摆脱长久以来的贫困,有了一个糊口的工作,而他的金融生涯也就此揭开了序幕。索罗斯着迷于这个工作,成了一名在黄金股票套汇方面很有专长的交易员,尤其是在利用不同市场差价赚钱方面专长。他开始有了一些小钱,但是伦敦的单调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成长起来的索罗斯了,他决定到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一个冒险家的乐园——纽约闯荡一番!和其他富豪相比,他的私人生活非常简朴,对待慈善事业一掷千金。2013年9月22日,83岁高龄的亿万富翁、有着“金融巨鳄”之称的大亨乔治·索罗斯将在纽约附近的一个豪华庄园迎娶他42岁的新娘,这是他的第三桩婚姻。

理想做索罗斯,保尔森,林奇那样的人。。。大学应选报何种专业??? 金融学(金融与理财)???

你是高中生?还没选专业啊是这样的,本科学的都很笼统,只要是金融大类的就可以了,真正报志愿的时候你会发现事情不会都跟你想象的这么简单,很多热门专业都很难进总之第一步,先进入一所教研水平比较高的财经类大学,选一个金融经济大类的专业,就OK然后大学你会有大把的时间去进行你感兴趣的学术研究,等到考研的时候,专业会再一次重新细分,你这些金融学里非常精细的分类就有了比如研究生里的金融工程,超级难学,但我一致认为,只有读到这个阶层,你才好意思说自己是金融专业,很多学校的本科都是教你几个笼统的概念就拉倒了,和量化分析关系都不大总之呢,目标远大是好的,但先不要规划这么仔细,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索罗斯是怎样击败英格兰银行的?

索罗斯击败英格兰银行的历程:索罗斯经过冷静地分析,认为新德国由于重建原东德,必将经历一段经济拮据时期。德国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问题,而无暇帮助其他欧洲国家渡过经济难关,这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及货币带来深远的影响。在1990年,英国决定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简称ERM)。索罗斯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索罗斯早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时已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很难保持协调一致。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些欧洲国家便很难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当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在不断扩大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准备。索罗斯在这场豪赌中做空70亿美元的英镑,并持有60亿美元马克的多头头寸,同时,索罗斯考虑到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升值)通常会导致该国股市的上涨(下跌),又买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做空德国股票。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做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扩展资料:索罗斯的个人收益:索罗斯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曾被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1992年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索罗斯狙击英镑

索罗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是怎么赚钱的?

1、倒卖泰铢赚钱。索罗斯从美国当局借进泰铢(这类投契行动常常是乞贷实行的),然后大量兜售手中得泰铢,因而非常多在泰国的外资企业遭到影响也随着兜售(泰国经济是外向型的,外资非常多),卖泰铢的人多了,依据供求道理,泰铢急剧升值,然后,索罗斯趁泰铢升值在大量买入泰铢,还美国当局钱,从中大赚一笔。2、经过股市、期市、汇市交易赚钱。用本人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别的95%的资金从银行典质借的;同时用债券做典质,以借更多钱,用一千美元,最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久债券……”。它们以自有本钱做典质,从银行告贷购置证券,再以证券典质继续告贷,敏捷扩展清偿务比率。不只如此,还将告贷普遍投契于具有“高杠杆”特色的各类衍生Tools,从而进一步进步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导,量子基金的确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法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3、在股市和期市制作经济危机,货泉升值,赚取利润。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亲密联络,“平面结构”使投契家的风险表露互相增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契威力和收益大增。他们对港币实行的只是外表的防御,股市和期市才是真实的主攻目的,出奇制胜是索罗斯投契活动的一向方法,并屡次成功。扩展资料: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08金融危机全球影响

巴菲特加码黄金股,索罗斯大举扫货,桥水加仓中国资产。怎么看?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更是在7月份就公开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的“限制”越来越多,美央行印制越来越多的货币,现金和债券的可投资价值大跌,建议投资者尽早布局股票和黄金。从巴菲特、索罗斯和桥水基金加码黄金股、中国资产,大举投资股票的投资行为可以看出,市场顶尖投资者多数判断未来市场上现金、债券等资产将大幅贬值,因此将大量债券类资产抛售转换为股票资产。 巴菲特二季度建仓巴里克黄金巴菲特旗下的基金在第二季度内大幅减持金融股,清仓航空股。报告显示,伯克希尔对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的持仓分别从一季度的5,770万股和3.332亿股减少至二季度的2,220万股和2.376亿股;对之前持有的航空股则是直接进行了清仓处理。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对黄金则是大手笔买入,第二季度新增买入2,090万股巴里克黄金,价值5.63亿美元,占其总持仓的0.3%。世界政局的不稳定以及货币市场的大幅度宽松让股神选择了黄金这个硬通货进行投资。黄金今年的表现也确实十分亮眼,从2020年初的1,500美元开始,一路上涨到超过2,000美元,远超全球主流股市的表现。索罗斯开启大规模买入模式与巴菲特的买卖持平不同的是,索罗斯基金二季度可谓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在未进行大幅减持和清仓的前提下,二季度不仅大举增持国际电商公司、高盛等多只金融股,同时总共新进67只股票、公司票据和期权。巴菲特在那边抛售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金融股,索罗斯基金却在二季度建仓富国银行、摩根大通、美国合众银行、花旗等多只银行股,可见两位大佬在下半年金融股的走势方面有不同的见解。桥水基金二季度大幅加仓中国资产桥水基金管理着约1400亿美元规模的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其二季度的表现契合了其对投资者“购买股票和黄金”的建议,同时又极为偏好中国概念股。二季度桥水基金大幅加仓中国概念股,其中加仓阿里巴巴244%,加仓后持有阿里的市值达到2.05亿美元,使得阿里直接跻身桥水基金美股的第六大重仓股,是桥水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罕见的非ETF类个股。除加仓阿里外,桥水基金二季度大幅加仓安硕中国大盘ETF和安硕MSCI中国指数ETF,加仓幅度分别为717%和486%,加仓后市值分别位于美股组合前十大重仓的第七和第八位。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机会不管是黄金股还是中国概念股,这些资产中国的普通投资者都可以在A股市场找到对应标的进行研究和投资。桥水投资美股,投资者可以通过跟踪标普500ETF(513500)和纳指ETF(513100)对美国的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进行追踪,间接参与投资美国核心资产。巴菲特投资黄金股,我们可以通过黄金ETF定投参与投资,也可以通过投资黄金板块的股票获取金价上涨的红利。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快速开放,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同步深入推进,未来会出现更多黑马企业,投资者也有机会通过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板块享受到部分核心企业高速发展的成果。根据现在国际上顶尖基金的持仓配置和交易行为可以看出,一线基金配置的资产多为权益类资产,例如股票和黄金,反映出市场看多股票市场的走势。在这其中,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偏好又尤为明显。目前中国资产占桥水的持仓比例达到10%,是除了美国以外,桥水押注比例最高的国家。除了中国的经济复苏能力较快、基本面状况不断改善以外,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发展前景也令投资者看好。未来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将更加丰富,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有望不断提升,各路国际投资者坚定加仓中美两国核心权益资产和黄金的大趋势短期不会改变。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前前后后 索罗斯所做的一切

1992年9月16日,金融家乔治 • 索罗斯挑战英国政府,打赌英镑对德国马克及其他欧洲货币的汇率偏高,历史上一场赌注最大的赌博游戏由此展开。 在投入了100亿美元之后,索罗斯胜出,英镑被迫贬值,而索罗斯则从中赚取了9.5亿美元。至今索罗斯仍以“能够击败英格兰银行的人”而闻名于世,然而他那次行动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一人一事的范围。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世界各大中央银行的储备足以抵御货币价值的任何波动。然而索罗斯却证明,日常货币交易的强度和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实际上,这种力量对比从有利于政府向有利于个人金融市场的转化,早在1986年就发生了,并且在1998年达到了顶峰。没有哪里的变化会比世界金融市场上的变化更富戏剧性。曾经由银行(经常还有政府)主导的那种封闭的、严密控制的金融体系,已经被资本跨境自由流动所取代,规模更大、一体化程度更高的全球市场取代了封闭的国内市场,人们所熟悉的按照地域划分的市场和产业结构也处于不断变化中。英格兰银行领悟到,决策权已不再把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由成千上万个企业及投资者所掌握,尤其是大型机构投资者。市场经常是由索罗斯这样的特立独行者所引导,在奖励优胜者的同时,无情地淘汰失败者。虽然这一新的金融格局带来诸多好处,但我们更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已向全球资本开放了金融体系,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必要的市场基础设施和标准尚未具备的情况下实行开放的。银行监管、会计和治理及法律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均不充分,难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结果,金融危机随之而来。一、概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被公认为难以定义,如果仅以现象和观点看,其开端和终结也是难以准确认定的。世界银行官员在一份报告中将金融危机定义为:迫使银行体系遭受重大损失甚至消除的金融事件。我们认为,危机涵盖了两方面基本内容:其一,涉及金融方面,对银行流动性、支付系统与偿付能力的沉重打击而导致的金融衰弱是金融危机的显著特点;其二,恐慌呼啸而来,存款人和投资人的信心急转直下,不仅使银行体系的形势更加严峻,也加剧了实体经济中的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金融危机正在频频爆发。1970年代,危机表现为拉美债务危机,对拉美的银行造成了冲击;1980年代早期,智利和摩洛哥遭遇金融危机;1980年代末,美国储蓄与贷款协会(S&L)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90年代初,危机登陆瑞典、芬兰、挪威以及大多数转型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1994年至1995年,危机席卷委内瑞拉、巴西和墨西哥;1997年,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其他多个亚洲国家也爆发危机;1998年,俄罗斯拖欠债务引发震荡,影响之广甚至波及到遥远的巴西。在过去的20年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次数有增无减,而近10年间这一趋势更加猛烈。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80年代共发生了45起系统性的重大银行危机。到了90年代,重大银行危机增至63起,增幅超过60%。此外,新兴市场经济体危机发生次数的激增更是为这一趋势火上浇油,这在拉美、亚洲及正从国营经济向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转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尤为严峻。我们目睹了危机中的众生相。在厄瓜多尔和阿根廷,中产阶级储户为了提取他们一生的积蓄,徒劳地敲打着银行的大门,而银行却因遭到全国性流动危机的打击而关门歇业。2002年的阿根廷,不仅金融系统崩溃,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也全面瓦解。在印尼,我们亲眼目睹了店主们在雅加达街头暴乱中苦苦挽救自己的生意。在韩国和日本,我们眼见兢兢业业的员工被失业的威胁压弯了腰,关于自杀事件的新闻报道不绝于耳。按照常理,金融危机会在几年后逐渐平息:政府出手挽救有偿还能力的银行,将破产银行清盘,存款人得到担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提供短期贷款。按照常理,危机造成的直接损失指的是正在发生的新增成本,但实际上并非经常如此。更为准确的解释应该是把损失当成“沉入”成本,并把所谓的直接损失看作在银行危机中纳税人对存款人的转移支付。从这一角度来看,危机就是政府在全体公民之间分配损失的过程。然而,对于外部观察者而言,形势已经趋于正常,报纸上有关危机的大字标题也逐渐消失,或者至少从头版退到了商务版。有三分之一的危机是这样发生和收场的。金融危机的代价。危机对各经济体而言均意味着巨额损失,因为挽救金融系统要付出直接成本(即纳税人为存款人的存款安全提供担保和为银行系统注入资本金),而增长受挫还会造成更为重大的代价。在瑞典和美国,危机给纳税人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该国GDP的4%-5%。而在墨西哥,相应成本接近750亿美元,约相当于GDP的20%。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上升至30%-40%,甚至更高。在韩国,据英格兰银行研究,韩国政府已直接投入1250亿美元用于稳定金融体系,约为该国GDP的35%,1981年的智利和1997年的泰国为42%,1980年的阿根廷和1999年的印尼则达到50%以上。英格兰银行的研究显示:过去25年间,银行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平均相当于GDP的15%-25%。在亚洲,潜在的损失十分惊人。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2001年估算,亚洲地区不良贷款总额在危机发生后的短短2年时间里便增长了约1/3,高达2万亿美元。还有更加重要又鲜有人论及的代价,即机会和增长的损失。这些代价是随着现金流枯竭、贷款停发、存款交易冻结、不动产价格剧烈动荡而出现的。例如,韩国因为危机所丧失的经济增长机会约相当于其GDP的17%,这一比例在墨西哥约为10%,在瑞典则为5%。逐步扩大的风险。金融危机通常旷日持久,过去20年间,半数以上的金融危机持续了4年以上。截至2002年,牙买加在金融危机中苦熬了8年,而那一年也正是印度尼西亚深陷危机的第5个年头。1998年金融危机和货币贬值后,俄罗斯的银行在4年后才有能力再次发行国际债券。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由于缺乏解决危机的政治意志,危机久拖不决。有些金融危机则周期性地爆发。1994年,土耳其因不均衡的自由化、巨额财政赤字及对未对冲的短期外币贷款的依赖引发了危机。其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态度犹豫不决,平息事态的措施力度不够,无法解决其经济和银行系统存在的深层问题,甚至是在掩盖问题。结果到2001年,区区一家中等规模的德米尔银行(Demirbank)倒闭,就引发了危机卷土重来。直到2002年初,土耳其为了争取达到欧盟的入盟要求,才开始处理其银行系统的结构性问题。对股东和社会来说,金融危机堪称重大事件,决不能放任不管。更为严重的是,危机常蔓延过政治边界,一些附带效应逐渐显现,比如在其他一些未料想到的国家会出现较高的风险溢价,而且政府最终也可能倒台——近年来,在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俄罗斯和阿根廷,危机就引发了政府倒台。最近几年的新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危机经常毫不留情地波及其他市场。1998年8月俄罗斯出现债务违约后,全球几乎每个债券市场的债券收益率均大幅上涨,结果导致巴西的公司被迫支付比以前高出1300个基点的利率。同时在美国,新设立的公司发现,无论利率开出多高都无法发行债券。二、解析爆发原因是什么原因促使金融危机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影响也更为广泛?答案很简单。我们知道,运行不佳的市场能够滋生出危机,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真切。回顾过去,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向外资流开放的时机不够成熟,无法有效质询和监督管理层。而国外投资者则不这么认为,他们把钱撒向这些国家,指望获取高额回报。结果是,这些资本流产生了问题:宏观经济政策越“利好”,资本涌入量就越大,导致了宏观经济游刃有余,微观经济却不堪重负,困境重重。金融市场正在进入新时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60年代末,政府管制、资本缺乏流动性、标准不统一和技术限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构筑起了地域壁垒。经济主要是在各国境内运行,国家间交换的主要形式是货物贸易和贸易融资所需的货币。由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和汇率,战后还未发生过全面金融危机,特别是蔓延到其他国家市场上的危机。即使出现问题,通常都仅限于个别银行,而且多是因为贷款不够审慎而导致的。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所有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开始开放资本项目,允许跨国金融投资,并放松了对本国金融机构的管制。1970至1980年代,跨境资本流动稳步增长,但主要局限于各工业化经济体。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金融市场的新时代的开始。国家丧失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权,数字通信的飞速进步带来了真正的全球化,新兴市场和前苏联集团的转型经济体也加入了金融自由化的行列,且一般都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明确支持。资本流动迅速涌向全球各地,深入各个偏僻角落。跨境资本流动的激增生动地显示出这一变化。1980年,跨境股票(相关:理财 财经)和债券的年交易总额只有区区515亿美元,到200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8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与此同时,跨境银行贷款也从4165亿美元增长到近1.8万亿美元。在国外证券(相关:理财 财经)交易所发行股票的公司数从1990年的242家发展到2000年的2070家以上,同期筹资额也从160亿美元增长到3160亿美元,约增长了20倍。新兴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联系起来。新兴市场向海外投资者打开大门以吸引外资潮,始于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并在1990年代日渐兴起。这给金融危机创造了条件,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必要的市场基础设施和保障措施。更糟的是,在新兴市场金融系统占支配地位的是银行,而不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美国,银行只向私人部门提供其所需外部资金的25%,其余则由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提供。而在亚洲、东欧、非洲以及南美的市场中,这一比例通常是颠倒过来的。资本市场在这些国家的发展不充分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角度来看,银行业存在内在风险性。它吸收短期存款,但提供浮动汇率和固定利率的长期贷款。在许多新兴市场中,当银行以短期借款和外币借款形式吸纳资金,而后对外提供长期本币贷款的时候,将会出现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以及货币错配的问题。银行的企业客户有时为追求较低的利率而甘冒货币风险,后来往往会后悔不迭。由于银行承担着每一个借款人的全部违约风险,因此是在集中风险,而非分散风险。1980年代,当新兴经济体欠发达的、脆弱的金融体系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后,全球金融体系的架构就发生了变化,并产生了双向风险:新兴市场要立即应付来自世界金融中心强大力量的挑战;而发达市场的金融体系则不得不应对和消化此举带来的更大的波动性。银行贷款过热引发波动。毋庸置疑,国际资本流动确实波动性强,是诱发众多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但令人惊异的是,一直以来,外国银行贷款比跨境股票债券投资的波动还大。例如,1996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的5个国家共接受了478亿美元的外国银行贷款,而1997年危机发生后,这一资金流入变成了299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一入一出相差750亿美元。一年以后在俄罗斯,外国银行贷款再次成为逃离最快的资金。1990年代晚期,外资银行贷款总额的年变化幅度远远大于债券和股票资金流的变化幅度,因此具有更大的波动性。很多人以为银行贷款是长期专项贷款,不可能突然撤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债券和股票市场主要通过价格而不是数量来适应变化的市场条件,当危机发生,为避免损失立即化为现实,投资者不可能大举抛售。但银行贷款则不同,它不具有流动性,且利润固定,因此银行通过贷款数量而不是价格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状况。当问题出现苗头时,银行只要减少贷款就能够避免出现贷款违约,因此每家都巴不得第一个撤走,这种一致的行为更加大了波动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是在情况最糟糕的时候,银行越是大力贷款给新兴市场,以获取潜在高回报。面对本国堆积如山的坏帐和极低的总体回报率,日本的银行成为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最大贷款人,截止到1997年6月的贷款总额已达到972亿美元。但同时,外资银行贷款又对潜在的损失高度敏感,当危机刚刚发生,就大量抽走资金,1997年6-12月,东南亚的贷款总额大约下降175亿美元,其中有105亿美元是由日本银行抽走的。当一个国家像泰国那样在仅仅3个月内便有81亿美元资金抽逃时,当地本来就不够稳健的金融机构便出现崩溃,银行和企业大面积倒闭。发生整体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当今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的根源,还包括大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日益密切的联系,表现为回购协议和贷款担保。以俄罗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为例。在连续几年获得惊人的回报率(1995年和1996年均超过40%)后,它的对冲基金增加48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基金16位合伙人的19亿美元。LTCM以此为担保向银行借款,加大在市场上的赌注。到1998年夏,金融交易账面金额估计高达1000亿美元。但俄罗斯出现债务违约后,各大债券市场的债券收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LTCM开始缺少补交准备金的资金,并且很可能会被迫中途平仓。面对LTCM将被迫抛售的可能性,它的主要贷款人和投资者开始焦头烂额,这其中包括不少大型国际投资银行。除了巨额损失外,他们还担心LTCM的平仓会使更多的资本市场陷入低迷。为此一批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利用私人资金的解决方案,对LTCM加大资金投入,取得控股权。这样,LTCM的危局靠私人部门的力量得以化解,避免了更为糟糕的后果。但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由于市场和其主力参与者之间联系日益复杂,个体主力参与者的倒闭可能会给远在其他地区的参与者造成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三、危机的发展进程通过对众多案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金融危机在各国的发展进程惊人地相似,大多为同一模式,即发端于实体部门的薄弱环节;银行贷款投向错误使问题更为严重;监管体系失效使危机进一步蔓延;宏观经济政策和外来冲击引发危机。以泰国为例。早在1992年,泰国实体部门就已经业绩欠佳了。随着泰国实行金融体系自由化,使国内投资者可以获得海外资金,引发危机的因素开始形成。这个过程中,政府让泰铢钉住美元,刺激了外国银行向该国投放大量短期贷款,造成经济过热。由于当时基本不存在贬值风险,泰国的金融机构轻率地大举借入美元、发放泰铢贷款,没有防范货币错配问题。这些贷款很多进入了房地产领域(这是经济泡沫另一个常见的特点,由此导致经济最终崩溃并发生危机),不久房地产价值迅速上升,由于监管松懈且缺乏必要的信贷技能,金融机构将高估的房地产价值作为新发贷款的依据,股市也在国内外投资者的合理推动下扶摇直上,国内外投资者都忽略了企业已经出现问题这一明显的信号。然而,对泰国经济的信心正在悄然丧失。1997年春,投资者开始撤走资金,随后银行挤兑耗尽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储备,随着政府在7月对泰铢实行浮动汇率,风暴正式袭来。瑞典的危机与此类似。1985年,瑞典告别了银行业严格监管的历史,对金融部门放松了管制。贷款限制的取消引发国内外银行大举放贷,其中很大一部分直接进入了房地产领域。不久房地产价格猛涨。1989年,瑞典解除对资金的限制,允许国民投资海外资产。很多人在国外购置了房产,以较低利率借入外币。随着这个问题逐渐严重,瑞典经济也受到日益上升的贸易赤字的不良影响,部分原因是实际汇率上升。此外,政府钉住汇率的政策也鼓励贷款人发放未经对冲的外币贷款。由于钉住的货币掩盖了真实的汇率风险,因此借贷人获得看似“便宜的”外币贷款,却很少考虑瑞典克朗也会贬值。1992年,为了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中维护汇率,政府实行了一套新的税收制度以鼓励储蓄,并推出了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些措施导致通涨水平急剧下降,税后实际利率大幅飙升,结果房地产市场暴跌,造成大量不良贷款。到1993年初,瑞典克朗贬值25%,外国资金纷纷逃离瑞典。墨西哥的案例则更加典型。1989年,墨西哥开始经济改革进程,金融部门实行了自由化,并向外国竞相开放,18家国有银行实行私有化。银行的新任所有人,包括许多经验不够丰富的,支付了很高的价格:平均达到账面价值的202%(当时美国的银行是以账面价值120%的价格出售)。新的所有人希望通过快速扩张收回投资。与此同时,由于对准备金的要求取消,存款出现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外借款也推波助澜,银行帐面资金十分充裕。此时墨西哥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绝大部分的国外借款以美元计算,这使得银行极易受汇率变动和外国投资者看法变化的影响。银行对潜在的威胁毫无察觉,反而向许多没有美元收入的企业提供美元贷款,还在不具备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技能的情况下贷款给那些低信用客户,结果造成了巨大的信贷风险。事实上许多墨西哥公司已经陷入困境,1994年危机前夕,墨西哥的银行以市价评估的贷款组合价值,损失达到250亿美元——足以抵销银行系统的全部净资产。随着政局不稳定和美国利率上升削弱投资者对墨西哥的信心,钉住汇率最终瓦解,危机正式爆发。1994年墨西哥还举行了一次大选。这显然不是一个竞选的好年头,竞选期间一位支持率处于领先位置的候选人遭到暗杀,同时恰帕斯地区还爆发了叛乱,进一步破坏了投资者的信心。利率和外债还款飙升,信贷枯竭,大批公司破产。四、危机的一般规律按照传统认识及众多学术文献的观点,许多人认为金融危机难以预测。由于引发金融危机的原由有多种,因各国国情、文化及政治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应对危机的生存战略也难以预先制订。上述结论使货币管理官员以为,在金融风暴爆发前,我们根本无法对其各项因素进行认识、防范和管理。对此我们不能苟同。根据经验,我们认为对各国而言,危机的征兆是相同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公司、甚至整个经济部门年复一年地始终在破坏股东价值,结果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祸根。我们也经常发现银行系统在基础面上是十分脆弱的,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如果和其他波动性较小的资本市场相比,则过于突出。这些脆弱的国家金融体系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连接效率经常非常低下,增加了所有借款人的本地资金成本。我们经常会发现公司治理水平低下、会计制度和透明度不足等问题。此外,我们总能发现金融监管机构缺乏必要的技能和政治独立性,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各国金融体系比较脆弱,而且往往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与全球资本市场接轨,大量资金在误导的假定条件下流入,加大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地区之间或国家之间固然存在差异,然而兴衰之势还是有其共同模式的。具有远见的领导者能够洞察危机,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在危机爆发前后从战略高度管理危机。(一)危机的酝酿阶段,大体上可以从三方面分析:实体部门中经营水平低下的企业。实体部门的价值损失是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我们所见过的大多数情况下,实体部门在危机发生多年前就遭受经济损失了。同时,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中介的贷款风险也在逐步——有时甚至是迅速地——上升。以韩国为例,在发生危机前的十五年,只有四年企业能够负担税前债务成本,整个国民经济中只有电子和钢铁两个行业在创造价值,其他部门的资本效率都十分低下。在墨西哥,危机发生前四年间的情形更加令人沮丧,只有电信部门获得的回报高于其税后债务成本,而且这还要归功于墨西哥电话公司(拥有长途业务垄断控制权)的巨大影响。对此问题,各国政府提升企业业绩的态度一致,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却不一。在墨西哥和阿根廷,经济改革将市场竞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业绩不佳的企业暴露出来。结果,许多企业陷入了更加急剧的下滑中,这正是痛苦但必需的自由市场疗法。而在日本、韩国、泰国、印尼等国家,企业在政府的庇护下部分避免了外国企业的直接竞争,但却因传统的产业结构和政策不当而遭到损害,这种政策鼓励对关键行业部门进行过度投资,实行的保护主义对国内企业造成了麻痹,拖延了企业进行必要调整的时间。同样,在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几十年的干预,实体部门深受其害。归根结底,实体部门业绩不佳是由经济的封闭性所致,只有这样的经济能够容忍指令性放贷、缺乏真正的竞争以及企业智力水平低下等现象。银行的旧游戏与新游戏。在经济全球化之前,银行业旧有的游戏方式是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将资金输送给企业。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中,银行对放贷的对象、项目和利率几乎没有选择余地。银行的作用是建立一个存款的基础,将资金借给政府和经济中的战略部门,且经常按照政府或银行所属集团所有人的指令行事。银行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也是风险承担者——毕竟它们的债务人极少、甚至根本没有面临竞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允许”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银行都乐于与政府合作,有时甚至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政府机构。然而,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环境。随着进入壁垒的消除和相关法规的修订,银行的放贷限制被大大放宽,可以自行决定对象和金额,同时外资银行加入了对其原有放贷对象的争夺中。几乎一夜之间,银行的游戏规则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机遇与风险同时降临。多数银行不能适应这一新的规则。由于信贷技能薄弱、风险管理意识缺乏以及其他众多因素,对于越来越不稳定的企业实体,银行不仅不停止对其贷款,反而继续增加——甚至是大幅增加贷款量。有些银行则避开自己具有专门技术优势的领域,转向高风险的对公贷款和消费贷款,导致坏账激增,业绩开始被损害。随着银行业绩不断下滑,海外贷款继续流入,银行体系逐渐变成了纸牌搭成的房子,危机的侵蚀渐渐从实体经济深化到金融层面。与此同时,危机的跨国传播渠道也开始形成。例如,韩国很多商人银行为高额回报所吸引,利用短期资金积极参与泰国和印尼的房地产投资,但它们缺乏基本的对冲技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承担的隐含风险。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韩国的许多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为这些商人银行及其海外业务提供了担保,使得风险水平在各部门乃至各国间不断升高,并存在交叉流动的可能。进退两难的监管体系。危机酝酿时,监管者未能发现金融体系正在出现的失衡现象,抑或未能迅速采取行动及时阻止灾难发生,这种监管失效的深层根源在于监管系统的结构性缺陷。即使是在发达的经济体中,银行监管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监管者按资历而不是业绩获得提升,其薪酬与其提供的服务并不匹配,因此很少有人在工作中追求卓越表现。此外,有些国家的监管者与被监管的银行领导人属于同一个内部人组成的圈子,监管力量往往被约束。最重要的是,监管者极少由于取得成功而得到称颂,却常因为工作不得力而遭到诋毁。银行系统的持续稳健运行无法诞生英雄,系统一旦崩溃却会使很多人成为祸首。这就导致新兴市场中历来缺乏优秀的监管者。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危险开始袭来的时候,监管者面临痛苦的两难境地:很多银行通过相互贷款和交叉担保联系在一起,使得联系性增强而实际上的风险集中程度更高。一家银行倒闭,就有可能搞坏整个银行系统的可信度。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关闭一家大型银行就等于断掉经济的资金供给,这会扼杀许多要靠贷款才能完成经营预算的企业。此举会破坏这些企业向其他银行偿还贷款的能力。而银行也有压力,银行信心下降导致放贷金额的减少,同时损毁了银行的信誉,这样便会引发监管者极不愿看到的危机。因此在面临危机时,监管者往往顾虑重重,各种利益纠葛使他们左右为难。就在他们举棋不定的时候,危机已经发生了,所以看上去他们的反应就是无所作为。(二)危机发展的实质性阶段,会在宏观经济政策和外来冲击引发危机时到来。宏观经济政策(设定汇率和财政政策)决定危机发生的时间和规模,而外部冲击则成为危机的触发因素。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国家一步步地陷入危机的漩涡。钉住汇率与币值高估:在造成金融风暴的“大气条件”中,汇率也许是最直接的触发因素。实际上,如果按照货币的定义,任何“有管理的”汇率都是对货币“市场价格”的扭曲。如果存在钉住汇率的安排,就会加剧扭曲的状况,进而影响资源配置。在钉住汇率制度下,每一个经济的参与者都在严密关注汇率,试图从中发现疲软的最初信号,以此评估制度本身的可信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政府在坚决捍卫货币稳定的同时,背上了沉重的经济管理和公共关系负担,极有可能在不堪重负之际对汇率进行突然的重新定价。在很多案例中,国内相对疲弱的实体经济无法与货币制度的要求同步,导致货币在危机发生前就已经被认为是高估了,商品交易部门失去竞争力,不能与选择钉住的货币(如美元)保持一致。维持此政策的时间越长,货币供需的扭曲程度越大,汇率的高估程度也越大,实际汇率必然下跌。利率捍卫汇率:为了捍卫下跌的汇率,大多数政府会首先收紧利率,进而动用外汇储备。此举虽有利于提高对货币的需求,进而支撑起本国货币估价,但也会产生实体经济部门实际支付提高、经济活动总量减少、投资下滑的负面影响。这种下滑会给银行带来三个方面的不良影响:首先,经济放缓会减少对银行贷款的总需求,银行新增贷款会发生萎缩;其次,企业和个人投资回报减少,银行不良贷款数量增加,未偿贷款的盈利性也会下降;第三,货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始末 索罗斯行动全过程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1998年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第三阶段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一个月后,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扩展资料爆发原因1、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产业政策运用失当导致产品、企业和产业结构不合理。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表的《东亚奇迹的神话》中就质疑了亚洲四小龙的增长模式,东南亚其他国家也面临类似问题,即经济主要依赖资本的积累和密集的劳动力投入,缺乏真正的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也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客观来说,过去20年里,东亚地区这一增长模式虽然没有根本性改变,但各国吸取了教训,实施了更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冒进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因而没有再次爆发危机。这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没有回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东亚各经济体过度依赖出口。东亚各经济体普遍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容易受到外部需求的影响。过去20年里,东亚经济体降低了对欧美国家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中国作为亚洲国家重要需求来源方的作用在上升。一方面,增加了东亚经济体的外需来源,使它们的经济基本面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当其他外需引擎出现问题时,中国的外需能够发挥“缓冲器”作用,这一点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爆发后得到充分体现。3、“三元悖论”的冲突。“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资本的自由进出这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采取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同时,在未经任何测试和防范的前提下贸然开放本国资本项目,导致国际资本大幅流动,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经济体普遍加强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地区的负面冲击。4、经济协调与危机救援机制缺乏。实行单一的钉住美元汇率而缺乏区内汇率的有效协调,加剧了危机对区内国家的冲击。危机发生后,区内国家竞相实行货币贬值,形成恶性循环,则加速了金融危机的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危机救助中的不佳表现也广受诟病。因此,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出现了新一轮改革IMF的声音,东亚地区也启动了本地区的财金合作进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洲金融危机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周年:东亚构筑金融海啸“防波堤”

香港金融保卫战索罗斯赚钱了吗 怎么赚的?

没有公开的资料,因为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是对冲基金,也就是私募性质,不会向外披露报告。但是从一些分析结果来看,是赚钱了的,而且是非常巧妙的赚钱了。首先,需要了解港币与美元是联系汇率,也就是港币与美元汇率是恒定的。索罗斯扬言要做空港币,必须首先借入港币,然后卖空。香港央行为了阻止其卖空,维持汇率稳定,采取了自以为聪明的釜底抽薪之计,他们大幅升高了港币隔夜拆借利率,试图使索罗斯借入港币成本大增,让其知难而退。同时,有消息称内地也有向香港注资,大量购入港币。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市场中流动的港币瞬间减少,隔夜利率暴增。资金流动性的极度收缩导致了港股开始暴跌。这一来正中索罗斯下怀,因为他早已大手笔提前卖空了恒生指数期货。最后的结果是,虽然索罗斯在外汇市场分文未赚,甚至还有不少损失,但在股指期货上转的盆满钵满,其策略之精妙,胆识之大,令人赞叹!

香港金融保卫战索罗斯输了多少

他个人估计损失8亿美金,还有很多跟随者。可以说索罗斯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优势的,尽管做空港元的计划失败,但从前期卖空的几张期货合约中还是大大赚了一笔,索罗斯的聪明之处在于做空失败后马上做多,大力进入房地产,他现在在香港的资产也有100多亿!【拓展资料】香港金融保卫战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香港金融保卫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1998年8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予以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 1998年8月28日,香港全天成交额达到79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索罗斯在此一役损失惨重。概况:1997年香港回归伊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7月中旬至1998年8月,国际金融炒家三度狙击港元,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采取行动。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合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币利率急升,恒生指数暴跌,从中获取暴利。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猖狂进攻,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予以反击。1998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准备与之一决雌雄。28日是香港股市8月份恒生期货指数的结算日,特区政府与炒家爆发了大决战。面对排山倒海的卖盘,地毯式的轰炸,特区政府顶住了国际金融炒家空前的抛售压力,毅然全数买进,独立支撑托盘,最终挽救了股市,有力地捍卫了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保障了香港经济安全与稳定。在保卫战爆发前夕,香港不仅自身拥有8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身后还有中央政府12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两者相加超过日本的2080亿美元,居当年世界第一位。

关于97香港索罗斯的那战争的详细情况

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罗斯刚刚打完一场漂亮的“扫荡战”,扫荡了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这次出手甚至波及到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但是索罗斯绝不是那种肯轻易罢休的人,开始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这次索罗斯的决策可算不上英明,因为也许忘了考虑香港背后的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达2000多亿美元,加上台湾和澳门,外汇储备不少于3740亿美元,如此强大的实力,可不是英格兰、泰国等国所可比拟的。此番袭击港币,胜算的把握并不大。 扩展资料:97香港索罗斯的相关情况:1、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2、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3、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怎么攻击港元的

1997年7月,索罗斯在泰国大量抛售泰铢,此举被认为是世人瞩目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导火索。1998年8月5日至28日,以索罗斯为首的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以美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为主力)联手同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在汇市、股市、期货市场斗法,双方投入巨资“激战”约两周时间,以港府胜利暂时告一 段落。但有关亚洲金融危机起因的报道,以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在金融市场的“激战”,越来越多地将人们的目光聚集至“名声变得越来越响的乔治·索罗斯身上。 扩展资料:主要成就1960年,索罗斯第一次对外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成功的试验。通过调查,索罗斯发现,由于安联公司的股票和不动产业务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雷福斯购买了大量的安联公司的股份。但其他人并不相信,事实上,索罗斯对了,安联股票的价值翻了三倍。索罗斯名声大振。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大举入侵以色列,由于武器落后以色列惨败。从这场战争中,索罗斯联想到美国的武器装备也可能过时,美国国防部可能会花费巨资用新式武器重新装备军队。于是索罗斯基金开始投资那些掌握大量国防部订货合同的公司股票,这些投资为索罗斯基金带来了巨额利润。全球最大的投资者,与“商品大王”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合伙成立了“量子基金”,曾获利20多亿美元,被称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个人收入达6.8亿美元,在1992年的华尔街十大收入排行榜名列榜首。信奉“弱肉强食”投资理念的索罗斯,从1968年创立“第一老鹰基金”,即量子基金的前身,到1992年狙击英镑大赚20亿美元,1993年登上华尔街百大富翁排行榜,1997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由于喜欢和各国央行对着干,是被各大市场视为翻江倒海的“坏小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乔治·索罗斯

为什么索罗斯做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开端

索罗斯的巅峰之战——狙击泰铢,做空香港,引爆亚洲金融危机。1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2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3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著《Soros》)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

索罗斯狙击港币过程

战胜索罗斯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全民族合力的结果。早在97年索罗斯掀起第一轮狙击时,香港政府就十分清楚,以香港现有的外汇储备,根本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于是,香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中央的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支持的许诺。这也是在首轮港元狙击战中港府死守港元汇率的底气来源。之后不久,在世界银行年会,朱镕基、索罗斯同时受邀参会,朱镕基当场对索罗斯表示:“中国将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承担稳定亚洲金融环境的历史责任!”索罗斯当然清楚香港背后中央政府的实力, 此时的朱镕基已经成功带领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中央政府的弹药库储备充足,足以应对这场世纪之战。然而,中央政府是会强势出手还是隐忍不发,索罗斯将宝押给了后者。原因很简单,香港素来有自由之港的美称,政府大规模干预资本市场尚无先例,况且还会严重影响香港自由市场的信誉。况且,索罗斯带领的国际炒家还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可以动用,这足以打垮世界绝大多数的经济体。时间进入到1998年的8月,在肆虐了半个世界之后,索罗斯带领着国际炒家们回到香港。此时,索罗斯在《华尔街日报》上公然叫嚣:“港府必败”!朱镕基总理也说:“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开弓没有回头箭,谁都知道双方都没有收手的余地,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两位副行长此时已经带着600亿港币来到了香港,随时准备应战。决战的日子不远了……8月14日,香港政府突然出手,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举吸纳,致使那一天的恒生指数反弹560多点,升幅达8%,以7224点收盘;索罗斯军团瞬间意外,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港府,竟然会真的入市搏杀。不过索罗斯毕竟是老江湖,开工没有回头箭,稳住阵脚。既然你港府已经下水,那只有小鱼大鱼一起带走了。随后一直到24日,港府和索罗斯的炒家集团之间一直你来我往,短兵相接。但是恒生指数慢慢的抑制住了之前疯狂下滑的势头,开始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8月26日,离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还有两天。8月27日,结算日前一天。上午10时,香港股市开市。一开始,炒家的卖盘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扑来。在第一个15分钟内,成交额即达19亿港元;在第二个15分钟内,成交额为10亿港元。而在收市前的15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成交额高达82亿港元!状态之惨烈,令场上所有交易员都目瞪口呆。这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扬88点,这是自97年11月4日以来的最高点。27日晚,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那一晚,香港几乎无人入睡。8月28日,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这是索罗斯做空恒生指数的最后机会,之前购买的大量看跌期货能不能赚,就看这一波了。要注意的是,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就必须保证恒生指数走势平稳。要达此目的,港府必须得竭尽全力,寸土必争。这一天,百万香港人锁定频道,眼睛紧紧盯住飞快跳动的恒生指数,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这一刻,许多香港市民都不再关心自己的财产是否缩水,真正意义上的与香港这座城市同命运共荣辱。上午10时,决战打响。港府与做空集团立刻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政府军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开市仅5分钟,成交额即高达30亿港元!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滔滔股海,港府狂澜力挽。午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港府几乎是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外汇储备,全盘吃下,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票易手。下午四时整,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之后,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在上溯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 扩展资料:1998年8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震动海内外,有人称之为世纪之战。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成功,不仅使自己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能力;而且香港敢对国际大鳄说不,要求金融正义,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自立自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树立了可贵的经验和范例,博得了海内外的赞许。对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主要是围绕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本身的评价;其二是对向来奉行“积极不干预”自由政策的政府大举入市行动的评价。

索罗斯是怎么在香港失败的

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大比索贬值11.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市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千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四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分别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直到2月初,东南业金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PS:外因---国际投机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投机行为分析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 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它们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香港的做法,更是立体投机的经典例子。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料定对香港外汇市场发动攻击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投机家在各个市场上立体布局,一方面在各个市场加大赌注,为投机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旦投机成功即可全面丰收,为承受的投机风险匹配高收益。索罗斯对此做了生动描述:“如果你把一般的投资组合像名称所显示的一样,看成是扁平或二度空间的东西,最容易了解这一点。但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像建筑物,用我们的股本做为基础,建立一个三度空间的结构,有结构,有融资,由基本持股的质押价值来支撑。……我们愿意根据三个主轴把资本投资下去:有股票头寸、利率头寸和外汇头寸。……不同的部位互相强化,创造出这个由风险和获利机会组成的立体结构。通常两天——一个上涨日和一个下跌日——就足以高速使我们的基金膨胀。”(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国际投机家进攻香港金融市场时充分运用了这种“立体投机”策略: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立体布局”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的话,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大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国家一样获得投机暴利。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获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贯手段,并多次成功。炒家们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人民币顶不住了,马上就要贬值,且要贬10%以上”。“港币即将与美元脱钩,贬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羊群心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点,报收6660点。其势与沪深股市2001年下半年的情况非常相似,天天响地雷,周周都下跌,“推倒”趋势震撼人心。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累大量淡仓。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可见收益之高!第一回合 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底点后,港府调动港资、华资及英资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投机资本是空军要打压指数,港府是红军则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家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8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现。港府入市后大量买入投机资本抛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将价格由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24日的7820点,涨幅超过8%,高于投资资本7500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但金融狙击手们仍不甘心,按原计划,于8月16日迫使俄罗斯宣布放弃保卫卢布的行动,造成8月17日美欧股市全面大跌。然而,使他们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13点。第二回合 双方在8月25日至28日展开转仓战,迫使投机资本付出高额代价。27日和28日,投机资本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8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8月27日、28日,港府将所有卖单照单全收,结果27日交易金额达200亿港币,28日交易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交易记录。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虽然当天全球金融消息极坏,美国道琼斯股指下挫217点,欧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据市场人士说,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88点。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同日,国际炒家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投机香港市场的国际大炒家索罗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资策略师德鲁肯米勒在接受CNBC电视台的访谈中,他首先承认量子基金一直在沽空港元和恒生期指。并说,由于香港经济衰退,所以港府在汇市与股市对国际投资人发起的“战争”中,将以失败告终。索罗斯虽然每次的动作都是大手笔,但从来不公开承认自己在攻击某个货币,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公开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件闻所未闻、史无前例。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当天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90亿元港币。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香港市场人士估计,港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香港期货交易所于29日推出三项新措施。即是:由8月31日开市起,对于持有一万张以上恒指期货合约的客户,征收150%的特别按金,即每张恒指期货合约按金由8万港元调整为12万港元;将大量持仓呈报要求由500张合约降至250张合约必须呈报;呈报时亦须向期交所呈报大量仓位持有人的身份。31日,在政府终止扶盘行动后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场人士预期的少。恒生指数下滑554.70点,闭市报7257.04点,全场成交总值仅66亿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历史新高记录790亿港元的十分之一。而有些投资者原本预测该指数可能大泻15%。但投机资本并不甘休,他们认为港府投入了约1000亿港币,不可能长期支撑下去,因而决定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与港府打持久战。从8月25日开始,投机资本在8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大量卖空9月合约。与此同时,港府在8月合约平仓获利的基础上趁胜追击,使9月合约的价格比8月合约的结算价高出650点。这样,投机资本每转仓一张合约要付出3万多港币的代价。投资资本在8月合约的争夺中完全失败。第三回合 港府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9月7日,港府金融管理部门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受限制,当日恒升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同时,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的稳定,使投机资本的资金和换汇成本上升,投机资本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投机资本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4万港币。9月1日,在对8月28日股票现货市场成交结果进行交割时,港府发现由于结算制度的漏洞,有146亿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脱。在此次连续10个交易日的干预行动中,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体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点的水平,同时做高8月期指结算价,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即便一些炒家想把仓单从8月转至9月,也要为此付出几百点的入场费,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体操作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将主要战场放在大蓝筹股上,主要包括汇丰、香港电讯、长实等股票。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对恒生指数涨落举足轻重。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达到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至1999年8月底,当时购入的股票经计算。帐面盈利约717亿港元,增幅60.8%,恒生指数又回升至13500点。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港府入市大获成功。据称,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据说中国政府在背后利用手上的外汇储备大力支持港府。不过政府自己开的市场,自己也进去玩,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被格林斯潘痛批)。97东南亚金融危机索罗斯获利20亿美元(外界揣测)。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时问之长,危害之大、波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然而,危机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结果。从外部原因看,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但是,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①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正在下降。上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未作适时有效的调整,致使竞争力下降,对外出口增长缓慢、造成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1996年,泰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为230亿美元,韩国则高达237亿美元。②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膨胀。泰国金融机构出现厂严重的现金周转问题,韩国数家大型企业资不抵债宣告破产,日本几家金融机构倒闭,印度尼西亚更是信用危机加剧。以上这些经济因素从各个方面影响了汇市和股市,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泰国外债1992年为200亿美元,1997年货币贬值前已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更是超过15D0亿美元。④汇率制度僵化。在近年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有较大升值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率未作调整,从而出现高估的现象,加剧了产品价格上涨和出口锐减。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势在必行。而货币贬值又导致了偿还外债的能力进一步下降,通货膨胀压力加剧,从而促使股市下跌。⑤在开放条件和应变能力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当国际游资乘机兴风作浪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金融危机索罗斯在香港是赚了还是亏了

亏了。1997年“闪袭”香港金融市场是索罗斯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但是不影响他成为金融市场上的“常青树”,吸引着众多的渴望成功的淘金者。索罗斯一声的辉煌“战绩”令世人震惊。1992年,进攻英镑,击败英国央行,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当年他一人净赚6.5亿美元;1997年,进攻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2012年,做空日元,至少赚10亿美元;2015年,就在瑞士央行放弃欧元/瑞郎的1.2维持下限前,平掉了瑞郎空仓。

中国如何集中力量办大事?24年前的金融海啸,索罗斯在香港遇重挫

“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我坦率地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 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索罗斯曾如此说道。 大家好,我是瑾瑜。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投资者开始对东南亚金融市场下手,首当其冲则是泰国。 索罗斯的计划是先扰乱泰国金融市场,然后再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下手,进而破坏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 索罗斯认为只要能够击破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那么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也是轻松可得,索罗斯确实是个办大事的人。 当年5月份,索罗斯便开启了第一步 。索罗斯第一步是伙同各大国际货币投机商大肆抛售泰铢,导致泰铢兑美元汇率直线下跌。 泰国等国家在意识到来者不善之后,便火速同新加坡央行联手,他们利用美元储备吸引泰铢,同时提高利息,短时间内没有出现较大风波。 眼看着泰国等国家已经开始戒备,国际货币投机商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索罗斯不断抛售大量泰铢,导致泰铢陆续贬值。受此影响,泰国政界也进行了一轮轮换。 到了 6月份,索罗斯对泰国发起致命冲击 ,大量投机商抛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泰铢贬值等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这时候的泰国央行已经无力阻挡索罗斯等人的冲击。 6月30日,泰国央行储备的300亿美元外汇已经全部耗尽,两天之后,泰国央行放弃抵抗,直接废除同美国直接挂钩的汇率制。 到 8月份泰国央行已经关闭了国内40多家金融机 构,这次索罗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泰铢最终被索罗斯等人击溃。 在泰国失守同时,索罗斯等人又瞄准了菲律宾比索。 菲律宾央行也是采取同泰国央行同样举措,在一周之内曾经4次提高利息,并且同时扩大比索兑换美元的波动幅度,但是比索由于自身比较软弱,最终比泰国抵挡的时间还短。 7月11日,比索贬值到了一定极点,菲律宾也抵挡不住了。 索罗斯就像是一个瘾君子,在接连破坏泰国和菲律宾的金融市场之后,索罗斯又明确地嗅到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可破坏的空间。 不出索罗斯所料,这些国家无法抵挡进攻,货币不断贬值。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也没有幸免,眼看着新加坡也开始沦陷在这场金融风波里,东南亚各国开始放弃行动,最终屈服于索罗斯等人的打压行动,任由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中上下波动。 眼看着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陆续被攻破,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打算彻底破坏整个亚洲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动荡将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冲击,怕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想象的。虽然难以抵挡索罗斯攻势,但是坚决不能坐以待毙。 7月25日中国等多个国家派出领导人聚集到上海开会 ,在会议上各国明确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多么重要,随后便开始决定联手同索罗斯搏斗。 8月5日,泰国率先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 ,但是这也附带着诸多严苛的条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为泰国提供了167亿美元的贷款,以此来帮助泰国渡过难关。 在东南亚各国开始行动自救时,国际投机商却突然消失了,眼看着汇率波动幅度不断缩小,东南亚各国开始松了一口气,然而殊不知这巨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当年8月底,在索罗斯带领下,国际货币投机商又对东南亚各国发起新一轮冲击,这一次就连小小的文莱都不放过 。随着外汇市场混乱无比,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恶化。 泰国等多个国家经济倒退,民众甚至已经开始重新回到了需要省吃俭用的时代,大量小贩正愁着商品如何卖出去,民众在商场里却难中羞涩。 大富豪也只能看着自己的资产就像流水一般流走了,显然这场金融危机重创了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 到底这场金融危机为何会爆发? 这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的泡沫经济说起 。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等多个国家凭借出口在世界迅速崛起,这些国家不断提高产能,扩大生产量,拼命抢占全球市场。 这样一来,日本等多个国家兑换美元的汇率增幅极大,导致日本等多国出现了极度繁荣。大量拥有资产的民众便开始疯狂购买美国资产,炒起了房地产,等到出口业遭受挫折之后,日本才意识到原来股市跟房市这种繁荣是虚假的。 这种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透支以及一些不良资产过度膨胀的前提下,但是经济高增长又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 眼看着经济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甚至选择忽略危机,发展中国家没有意识到泡沫经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日本泡沫破灭之后,日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日本政府曾经先后9次降低日本利息 。 日本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负利率,也就是说将钱存进银行,实际上是在坐吃山空,日本此举主要是希望民众能够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这样一来可以刺激市场。 日本还在世界各地大量借债,但是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大量套利资金全部都进入了高利率的东南亚各国,这时候危机已经埋下伏笔。 日元贬值的时候,一些东南亚国家便看中了美元, 美元不断加息更是令这些东南亚国家十分上头 ,但是这也导致了东南亚等国爆发债务危机。 另外,泰国等多个国家在金融体系还没有真正稳定之前就已经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动。 一些国际货币投机商一旦发现哪个国家有利可图,国际炒家则会立马通过上述手段来冲击该国金融市场。 索罗斯等人便是抓住这种经济的脆弱,顺势对东南亚各国经济趁火打劫,利用这场货币战争攻进各国货币市场,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 金融危机的出现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企业债务繁重、 社会 货币流通量过多等诸多问题, 金融危机率先在东南亚各国爆发之后,隔海相望的香港也十分紧张,香港早已意识到这场金融危机席卷香港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香港政客便迅速出来,表示香港外汇储备丰富,足以应对本次危机,而且背靠祖国,香港利用这种说法来稳定人心。 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曾经多次想要攻击香港市场。 投机商通过期货手段利用美元购入大量港元,然后又迅速抛售港元,导致港元迅速贬值。 随后香港有关管理部门便迅速提高贷款利息,控制资本流动, 在8月20日香港的货币市场又重新回归稳定,然而这些投机商只是暂时收起了獠牙。 香港当局自然也是清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未雨绸缪,利用政策跟舆论两种手段警告这些投资商,不要对香港市场轻举妄动,势必要维护汇率制的稳定。 在香港政府采取措施时,香港股票市场瞬间冷淡了起来,部分股民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迅速选择抛售股票,这些投机者便迅速采取行动,令期指大跳水。 投资者在抛售港币的同时,趁香港政府提高利率同银行签订长期合同,等到汇率降低之后,再重新回到股票市场,购买大量港币抛售,等到股价下跌之后,再购买大量股票。 香港市场已经波动了起来,但是 好在中央政府态度坚决立场,香港金融市场的保卫战就此打响 。 中央政府明确只要人民币能够守住不贬值,保证外汇稳定,那就可以暂时保住香港金融市场。 1998年8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启动外汇储备, 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入股票和期货市场,打算全力反击投机商。 香港特区政府购进了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等等,最终稳住了香港股市,保证香港同美元直接挂钩的汇率制度稳定。 实际上在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中,考量的是中央政府同香港的外汇储备。 在1998年1月底,中央政府同特区政府总计的外汇储备接近2400亿美元,同时有大量民众支持政府动用行政手段来稳定金融市场波动,最终香港迅速走出这场金融危机。 在97年这场金融危机中,随着香港保卫战的胜利,索罗斯惨败。 在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香港房市也出现泡沫,加上长期一直都是负利率,所以大量民众将资本投资到房地产,导致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这意味着接下来香港的货币会出现贬值。 好在香港政府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直接利用政府力量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这是索罗斯没有想到的。 香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一直都是奉行着自由贸易政策,政府鲜少对市场进行干预,这样一来也可以给资本松绑, 索罗斯没有意识到中国这一次会不按常理出牌 。 另外, 97年中国大陆政府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二 ,达到1398.9亿美元,中国大陆政府大力支持香港政府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进行干预。 有了大陆政府的支持,香港政府更是放开了手脚。根据此后媒体报道,索 罗斯在本次香港金融保卫战中,个人损失便高达8亿美元 ,可见其他投机商也是损失惨重。 而中国香港抓住这次机会总共赚了100多亿美元。 那为何索罗斯在做空东南亚市场之后还是将目光转向中国香港呢? 当时香港汇率制度同泰国一样,都是属于固定汇率制度,香港发行银行每发行7.8港币就需要交给香港金融管理局1美元,以此来保证汇率稳定。 但是由于香港是当时国际金融中心所执行的贸易政策还是较为自由的,所以同泰国来讲还是有一定区别。 在索罗斯刚想要做空香港货币市场时,当时香港金管会选择提高短期借贷利息,这反而是导致的香港市场货币内部流通不畅,所以大家才会大量抛售固定资产来换取货币,导致香港股票市场迅速下跌,这便是索罗斯一步步给中国香港挖下的坑。 香港恒生指数自1997年10月25日起,三天内从原先的15000高位下跌到9000点,香港整个股市市值要增发40%左右。 这也让索罗斯尝到了甜头,便动用舆论力量直接表示要做空香港市场,利用舆论继续让香港股市动荡。 香港政府不敌索罗斯,最终 1998年香港金融市场开始出现大幅波动 。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的点数仅仅只有6500多点,然而这距离空头交割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 香港政府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选择开始干涉金融市场,此前香港政府不干预金融市场主要是为了避免香港贸易自由受到破坏。 从8月14日起,香港政府开始干预香港金融市场 ,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储备购买恒生指数中33种成分股,瞬间香港股市就好转了起来,在当天香港恒生指数已经回到了7244点。 同时香港政府在国际市场又购买了大量索罗斯抛售的资产,要求香港券商不要出售股票给索罗斯,索罗斯彻底无法购买股票。 8月27日,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到了关键节点 ,索罗斯还是在疯狂抛售香港股票,香港政府直接动用了200亿以上的资产围堵流出的资产。 最终恒生指数的报收位于7922点,结算之前同此前相比还有所上涨, 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也以索罗斯的失败告终。 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国正在敞开大门,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因此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波荡。 中国广东、香港等多地金融机构陆续出现财政危机,部分金融机构甚至直接破产。中国由于当时发展缺乏资本,所以只能通过开放市场来吸引更多制造业进入我国。 受此影响,有大量外资纷纷撤离中国市场,中国部分企业面临无法发工资等各种困境,无奈之下中国政府只能选择推出借贷计划来解决国内困局。 同时 中国还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这一重磅决定 ,人民币一旦贬值,这些依赖对华出口的东南亚国家,损失将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主要也是为了给东南亚国家减轻压力,尽力力挽狂澜。 中国在做出人民币不贬值这一决定之后继续扩大内需, 中国当时启动了大量基建项目 ,支持修建公路等各大基建项目。利用推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另外,当时也改变了发行国债等诸多计划, 中央财政总共发行了1000亿美元以及推出了国债借贷计划,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 在金融危机出现时,国内金融局势并不乐观,中国4家国有银行都有大量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的总称,通俗一点就是银行把这笔钱借出去,但是很有可能是收不回来的,当时国有银行都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盈利面临重大困难。 关键时刻,中国政府迅速决定直接将这些不良贷款剥离。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重新注资成立了4家银行,这4家银行接下了中国所有的不良贷款,这些坏账则由这4家银行来解决 。这4家银行属于商业银行,4家银行在上市之后便迅速在国内外进行融资,瞬间成为全球主要银行之一。 这样一来,国有银行则可以继续依旧相关运行管理规则,为其他企业提供贷款等等保障国家金融体系稳定。 中国在现阶段没有完全放任资本自由流动,而是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对资本进行调控,中国这种国家干预政策在当时也起到了较好效果。 中国在解决大陆内地出现经济问题同时也向中国香港提供帮助,中国中央政府支持中国香港经济干预计划。 中国香港政府自然底气就足了起来,香港政府随后便动用外汇等诸多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 香港政府背靠中央政府,即使香港为了抵御这场危机外汇全部都用完了,中国政府也会提供外汇支持。 在中国大陆同香港地区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赢得了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胜利。 同时 中国还向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提供大量资金援助 ,中国总计向泰国等多个国家援助了40亿美元。 另外中国还推出了出口信贷等诸多方式,帮助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渡过危机。 即使多个国家同我国存在一定矛盾, 中国依旧选择从大局出发不计前嫌,最终中国对外采取的积极行动也稳定了东南亚的经济秩序。 原本来说,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并不乐观,中国应该是受到这场金融危机波及最大的国家,但是反而是中国抵挡住了冲击, 中国确实是个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国家 。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独立经济主权的国家,中国政府采取中国自己的经济干预政策,及时在危机到来之前便进行调控。 中国这种举国体制更是有利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最终中国凭借制度等多方面的优势,帮助中国香港等度过了危机。 后来, 英国媒体在评论1997年这场亚洲金融危机时,给予了中国极高评价 ,英国媒体认为是中国帮助其他国家抵御这场危机才避免了中国香港等诸多市场动荡。 中国最终是这场危机中的赢家 ,中国在此后也抓住了发展机会,中国如今经济正在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或许在今天,国内外许多民众早已就遗忘了1997年这场金融危机,中国能够在这场危机还没有给中国民众造成较大影响时,中国就成功抵挡住了这场危机还是在于中国政府的努力。 中国政府所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凭借着独特的中国体制,动用国家力量对这场危机进行干预,最终赢得了这场危机的胜利。 不知道今天的索罗斯会不会后悔在几十年前萌生过想要做空中国香港市场这种想法呢? 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亚洲国家带来了诸多教训,亚洲国家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 各国需要加强金融合作,共同来抵御外部冲击,如今在国际发生金融危机时,各国也应该迅速贯彻合作理念,共同一致应对风暴。 不管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还是今天或者未来有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虚拟经济。 随着中国香港等多地的金融体系逐渐完善,相比较一些金融体系较为薄弱的国家,这些地区的金融体系更能够抵挡住冲击,在危机过后各国也一直致力于金融体系重建。 近几十年来,中国也在不断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具备交易场所多样化等诸多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如今我国金融体系仍旧不完善,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 就风险管理这一方面来讲,中国投资者还是没有办法较好对风险资产进行调配,另外风险管理技术还有待提高。 不过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是,虽然中国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经过金融危机,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在美元泛滥的今天,中国早已开始行动以应对有可能会发生的国际性金融危机。 中国自去年以来已经大量抛售美债,同时推出数字人民币通过多种方式来发展属于中国自己的货币体系,降低对其他国家金融货币体系的依赖,同时也为世界贸易结算提供更多选择。 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纵有千古横有八方,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在来日方长的日子里,一同创造更多的中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