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啵呲嘚
-
捕获.JPG
图 1. 心电图检查结果,V1、V2 导联 ST 段抬高
首先,我们来判断上图中(图 1)中 V1-2 导联 ST 段抬高的原因为:
A. 前间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B. Brugada 综合征
C. 高血钾引起的获得性 Brugada 心电图表现
D. 心包炎
心电图解析
单看 V1、V2 导联,该心电图为典型 Brugada 综合征心电图。但是,V4-V6 导联 T 波基底窄,顶端尖,提示可能存在高钾血症(T 波不一定高),查血清钾为 6.6 mEq/L,证实存在高钾血症。因此,正确答案是 C。
Brugada 综合征与钠离子通道先天缺陷有关,在心电图上表现为 ST 段抬高,抬高导联一般局限于 V1、V2 导联。Brugada 综合征患者易在睡眠中发生猝死。很多疾病状态或用药,例如高血钾、高热或服用钠离子通道拮抗剂等均可瞬时干扰钠离子通道,导致获得性 Brugada 心电图表现。该患者血钾纠正后,抬高的 ST 段降至正常。
在急性前间壁 ST 段抬高型心梗中,R 或 R" 波下降段与升高的 ST 段起始段之间有明确的转变,而在 Brugada 心电图中,ST 段抬高起始于 R 或 R" 波顶部,并持续下斜,并出现 T 波倒置。急性心包炎 ST 段呈弥漫性抬高,不局限于 V1、V2 导联。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除急性心梗之外引起 ST 段抬高的情况及各自心电图特征。
常见 ST 段抬高原因和心电图特征
1. 正常 ST 段抬高
大约 90% 健康年轻男性存在心前区 ST 段抬高,最常见于 V2 导联,抬高范围 1-3 mm,ST 段呈凹形(图 2),S 波越深,ST 段抬高越明显。
2. 早期复极化
心电图 V4 导联最为明显,J 点抬高,ST 段呈凹形,T 波直立且相对较高(图 2)。当早期复极化出现在肢体导联时,II 导联 ST 段抬高较 III 导联更为明显,aVR 而非 aVL 导联出现 ST 段压低。
3. 心电图正常变异
心电图表现为 V3-V5 导联 ST 段抬高,T 波倒置(图 2)。大多数正常变异 QT 间期较短,而急性心梗或心包炎 QT 间期不短,与早期复极化不同在于正常变异 T 波倒置,且 ST 段呈拱形。
1.JPG
图 2. 第一行至第三行分别表示正常 ST 段抬高、早期复极化和正常变异。
4.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可表现为 ST 段凹形抬高(图 3),另外,还可见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
5.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为 ST 段凹形抬高,ST 段方向与 QRS 主波相反,QRS 时限大于 0.12 s(图 3)。
6. 急性心包炎和急性心肌炎
急性心包炎心电图 ST 段弥漫性抬高(较少见于急性心肌梗死),aVR" 导联 ST 段压低,ST 段抬高很少超过 5 mm,另外,可见 PR 段压低(也可见于早期复极化和心房梗死,图 3)。急性心肌炎也可导致弥漫性 ST 段抬高,详细病史和冠脉造影有助于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
7. 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可导致 ST 段抬高,其它心电图特征包括宽大 QRS 波,T 波高尖,P 波低平或消失,ST 段往往呈下斜状(图 3)。
8. Brugada 综合征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心电图 V1、V2 导联 ST 段抬高,呈 rSR" 波,典型表现为 ST 段呈下斜状(图 3)。某些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与 Brugada 综合征相似,两者之间往往难以鉴别。
- 北营
-
异常Q波 诊断标准:Q波时间≥0.04s、深度≥后继R波的1/4、Q波出现粗钝与切迹。 1、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 1)avR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为正常。 2)avL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若P波直立;若同导联P与T波均倒置,多系正常情况,可见高侧壁心肌梗塞不典型表现。 3)I,avL导联同时出现异常Q波,除高侧壁心肌梗塞外,可见于: ①左前分支阻滞 ②A型预激综合征 ③左房扩大与右室肥大:可在I,avL导联引起位置性Q波;(当右心室肥大室时其QRS 向量环投影于I、avL导联轴负侧),同时出现二尖瓣型P波,V1导联出现高R波或rsR" 型,电轴右偏等改变。 ④右位心:P波与T波均倒置,胸导联V1-V5均呈rS型,r波逐渐降低,V5R与V6R可出 现qR型。 4)III导联出现异常Q波,深吸气后呈QS型或rS型(或R)型属于正常现象。急性肺梗塞、左束支传导阻滞,负向预激波,迷走神经功能增高也可出现。 5)III、avf导联出现Q波下壁梗塞可能大,如同时伴有下述变化一项即可诊断: ①II导联出现小q波 ②出现T波倒置及/或ST段抬高 ③右胸导联T波高耸与ST段压低 ④V1导联的R/S≥1,特别是以前V1导联呈rS型者,若深吸气或采取坐位后缩小或QS变 为rS或R,无ST段及T波改变,可能属于正常现象。 ★在Ⅲ导联出现了异常Q波,如何确定其性质,是下壁心梗还是正常变异,鉴别参照如下五点: a、观察P Ⅲ、T Ⅲ的方向:若P Ⅲ↑, T Ⅲ ↓,高度疑似下壁心梗;若P Ⅲ ↓, T Ⅲ ↑,属正常变异,无意义。 b、观察Ⅱ、aVF导联: 若均出现异常Q波,下壁心梗确定无疑。 c、观察T Ⅱ、 Ⅲ、 aVF:若T Ⅱ、 Ⅲ、 aVF ↓,则异常 Q诊为病理Q或心梗Q;若T Ⅱ、 Ⅲ、 aVF ↑, 则心梗可能性不大,Q Ⅲ意义不大。 d、动态观察Q波出现:这是非常重要一项指标,既往Ⅲ导无Q波,现出现Q波,则肯定是下壁心梗(尽管Q波时间、宽度未达标准) e、深吸气后屏气记录Ⅲ导联,Q波逐渐变小或消失为正常变异,若Q波不变或轻微变化则可诊断下壁心梗。 6)II、III、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大QS型,除下壁心肌梗塞外尚可见于急性肺梗塞,左后分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电轴明显左偏, 三尖瓣脱垂。 7)右胸导联(V1-V2)出现异常Q波,不论Q波如何微小,只要出现后继r或R波,多属病理情况,但可见QS波。 ①前间壁心肌梗塞多伴同导联T波深倒置及/或ST段抬高。 ②右心室肥大,V1、V2导联可出现qr型,R波≥0.7mv电轴右偏并可见肺型P波。 ③右心房扩大,V1、V2导联可出现qR或QR型,但V2及左胸导联可出现导常Q波同时T 波倒置,右胸导联P波电压增高,电轴右偏。 ④急性肺梗塞。 ⑤频率性间隔局部阻滞,当心率过快或房早呈室性差异性传导时,在V1-V3导联可出现Q波(可能由于左间隔支暂时性功能阻滞可引起间隔局部阻滞所致)非差异传导时正常心博(V1-V3导联)仍呈rs型。 ⑥右束支传导阻滞可呈qr或QS型,qrs波≥0.12”V5、V6、I导联可出现宽S 波(起始r处于等电位线)如伴同导联T波深倒及/或ST段抬高则可能合并前间隔心 肌梗塞。 ⑦逆钟向转位(正常变异):V2或V3异联偶可出现qR或QS型,V1或V3,R呈rs或RS型,V3的左导联呈qR或R型。 ⑧若呈QS型,除前间隔壁心肌梗塞外,左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B型预激综合征,肺气肿,慢性肺心病及某些健康人也可出现。 8)中间导联(V3-V4)可出现异常Q波或QR除前壁心肌梗塞外: ①呈QS型时,若V1或V2导联呈RS或qR型,以右室肥厚最为可能,通常出现心电轴右偏,若V1及/或V2导联出现rs或RS型,以前间壁心肌梗塞可能性大。 ②若V1-V4导联均可呈QS型可能系正常情况,V5导联呈QS型可见于慢性肺心病,也可见于前间壁心肌梗塞,QS出现顿挫,则可确诊。 9)左胸导联(V5-V6)出现异常Q波,除前壁心肌梗塞外,有如下可能: ①若Q波深窄后继R波高大,可见于原发性主动脉瓣狭窄(IHSS)以左室肥厚(舒张期负荷过重型)以及迷走神经功能过高等。 ②呈QS型,V1-V4导联出现RS、qR或R型时,多系右室肥厚,如伴心电轴右偏,右房增大等即可确诊。V1-V4导联可呈QS波形。 ③可见于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C型预激综合征。 三、非梗塞性Q波 Q波多窄〈0.04秒R波较高无ST-T期改变T波直立,Q波常孤立出现,并常伴心电轴偏移,如在上下一肋间描记Q波消失。 常出现以下疾病: 1)肺心病:有Q波导联T波常直立,I导联主波多向下,同时伴肺心病心电图改变表现,若病情好转Q波即消失。 2)预激综合征:除预激特点外,多呈QS波同导联T波即消失。 3)脑血管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见Q波,常V4-V5导联明显,也可波及V3、V6、I、II、avL、avF导联,多数一周左右恢复。同时伴QT延长,T波高耸、低平或倒置,ST段降低及高U波等。 4)心肌病:其Q波多<0.04秒呈QR型R波较高R/Q>1T波直立. 5)急性坏死死性心肌炎:有类似心肌梗塞呈QS型。 6)束支传导阻滞: ①左束支传导阻滞:V1、V2、V3,有时III、avF导联可出现QS型。 ②右束支传导阻滞:V1导联通常呈rsR"型,有时起始r波处在等电位线其后S波酷似q波而呈qR型。 ③左前分支阻滞:V1、V2导联可出现qrS型。 7)心室肥厚 ①左室肥厚,V1、V2导联出现QS型,但左胸导联仍呈qR型,R波高大,无导常Q波,低一肋间呈rS型。 ②右室肥厚:右胸导联出现QR型,但V4、V5导联无异常Q波,Rv1增高。 8)心肌肿瘤:无特异性,偶见异常Q波,可伴P波异常,ST段改变、低电压等。 9)心脏外伤:偶见QS型改变。 10)其他:如肥胖、心脏横位时avF导联可呈QS型,顺钟向转位时,V1-V3可呈QS型,电解质紊乱者及少数正常人亦可出现。
- 桃桃
-
ST段抬高的心电图在我们的临床工作非常常见,如何进行快速的鉴别诊断也是我们经常需要面临的问题。
“卷首语”
《读心术:学习心脏病诊疗的真功夫》,是“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和“哈特瑞姆心脏之声”联袂推出的精品栏目。
该栏目邀请北京朝阳医院刘兴鹏教授和田颖教授,精选有教学价值的案例进行解读,每半月更新一次,于层层剖析中掌握临床“读心术”,于抽丝破茧中练就诊疗“真功夫”,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水平。
我们先来重温一下ST段的基础概念:
ST段是指QRS波终末(J点,或ST交界点)至T波起点的间期。ST段对应的是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平台期。
大约75%左右的正常成年人,其肢体导联的ST段呈等电位线;
在肢体导联中,ST段可能较等电位线高出0.1mV,或略有压低但不能超过0.05mV;
在胸前导联中,V1-V3的ST段可能正常地高出等电位线达0.3mV,但在V4、V5导联中便很少高于0.1mV;
在任何一个胸前导联中,ST段都不应压低超过0.05mV。
图1:ST段的示意图
为了进一步确定有无ST段的偏移,根据2009年国际指南的推荐:一般以TP段和PR段作为基线。
PR段:从P波终末到 QRS波起点;
TP段:T波终末至P波起点;
图2:ST段的基线示意图
那么,哪些情况下可以出现ST段抬高呢?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急性心梗;
左心室肥厚;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或室内阻滞;
早期复极波;
心包炎;
应激性心肌病;
陈旧性心梗合并室壁瘤形成;
Brugada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或室上速;
高钾血症或高钙血症;
正常变异;
……
当看到心电图中的ST段抬高,我们首先需要排除最紧急的情况:急性心梗!!!
如图3所示为49岁男性,因胸痛持续不缓解于急诊就诊,心电图可见V1-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需要首先考虑前降支急性闭塞所造成的急性前壁心梗。
图3:49岁男性,因胸痛持续不缓解于急诊就诊
其次,我们还需要排除最不紧急的情况:继发性ST段抬高!
如图4所示为71岁老年女性,高血压病30年,心电图可见V1-V3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avL导联振幅>1.2 mV,故存在着左心室高电压。结合患者的多年高血压病史,当患者存在左心室肥厚时,心室肌的除极异常会导致心室肌的复极发生异常,因此考虑ST段抬高为继发性改变。
图4: 71岁女性,高血病30年
当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也可以出现明显ST-T改变。而通常在心电学的定义中,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1)QRS波群时限≥120 ms;
(2)V1、V2导联呈rS波(其r波极小,S波明显加深增宽)或呈宽而深的QS波;I、avL、V5、V6导联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
(3)I、V5、V6导联q波消失;
(4)V5、V6导联R波达峰时间>60ms;
(5)ST-T方向通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如果患者存在胸痛症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是可以掩盖急性心梗的心电图改变的,因而可能延误急性心梗的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而也将影响临床疗效。自1953起至今,将近70年的时间里,心电学者们推荐了下列四种方法来为之鉴别:
▎Cabrera征(1953年~1986年) 敏感性:91% 特异性:91%:
心电图的V3~V5导联中至少两个导联存在S波或QS波的降支或升支出现了宽而深切迹,且时限≥50 ms,即需要考虑CLBBB+AMI的可能;
▎Sgarbossa标准(1996年提出) 敏感性:34% 特异性:98%:
①任何导联出现了与QRS波的主波同向的ST段改变,≥1 mm(5 分);
②V1~V4导联的ST段压低≥1 mm(3 分)(相当于同向);
③任何导联出现了与QRS波的主波反向的ST抬高改变≥5 mm(2 分)。
判断标准:上述积分≥3分,即为阳性。
▎Smith标准(改良的Sgarbossa 标准 2012年提出) 敏感性:62% 特异性:91%:
①ST段抬高的振幅(反向改变)与S波的振幅比值≥0.25;
②ST段压低的振幅(反向改变)与R波的振幅比值≥0.30。
同时,特别强调了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在AMI诊断中的重要性。
▎Marco标准(巴塞罗那标准 2020年提出) 敏感性:95% 特异性:89%:
①任何导联,QRS波振幅正常,出现了与QRS波的主波同向的ST段改变≥1 mm;
②任何导联,QRS波呈“低电压”(振幅<0.6 mV,发生率:94%),出现了与QRS波的主波反向的ST段改变≥1 mm;
判断标准:上述一项达标,即为阳性。
图5: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再次,我们还需排除非急性缺血原因导致的ST段抬高相关的心脏疾病。此时,我们需要关注的是ST段抬高究竟是出现在广泛导联?还仅仅只是局限的导联?
如图6所示为53岁女性,冠脉搭桥术后3天,心电图可见V2-V6、I、avL、II、III、avF导联可见广泛导联ST段抬高,结合患者有切开心包的病史,故首先考虑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
图6: 冠脉搭桥术后3天的心电图
原发的Brugada综合征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虽然并不常见,但是,继发性的Brugada波样改变却能经常遇到。如图7所示为31岁女性,不典型胸痛,冠脉造影阴性。心电图可见V1、V2导联ST段呈穹窿型抬高,故考虑Brugada波。
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学特征:
1)类似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的显著J波;
2)ST段呈穹窿型或马鞍型抬高,伴或不伴有T波倒置;
3)多发生在右胸导联(V1~V3导联);
4)可因心率变化或药物作用而发生心电图的改变;
5)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VT/VF)发作可引起晕厥或猝死;
6)部分有家族史。
可诱发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的药物及因素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H1受体阻滞剂、可卡因中毒、酒精中毒、葡萄糖+胰岛素极化液、退热药(如特酚伪麻片:可同时阻断Na+和Ca2+通道,极易诱发婴幼儿ST段抬高及2相折返)。
图7: 31岁女性,不典型胸痛,冠脉造影阴性
最后,还要排除非心脏原因所导致的ST段抬高。如图8所示,44岁男性,常规体检心电图检查,且无临床症状,考虑ST段抬高的原因为早期复极波。
图8:早期复极波
小结
临床上,众多病因可以使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
对于ST段抬高的心电图,首先应除外AMI,其次是除外继发于除极(QRS波)异常的ST段抬高,再次是除外非缺血相关心脏疾病导致的ST段抬高,最后是电解质异常、正常变异或者是其它原因;
除心电图表现外,我们需要密切结合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ST段抬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99%的读者都看了↓↓↓
专家介绍
刘兴鹏
刘兴鹏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
刘兴鹏大夫心电图时间2.0:全年50期理论教学课程,视频形式,每期20-30分钟,每周精选一个和临床实践高度相关的心电图话题进行透彻解读,采用新颖的直接从图形入手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最终构建出完整的临床心电图学知识架构。另有配套的案例分析课和互动答疑课,在哈特瑞姆APP上独家放送,期待您的学习。
想获取更多心脏病诊疗知识?
欢迎加入“读心术”讨论群
拉你入群~
注:验证信息麻烦填写姓名 医院,方便入群审核
入群后进行实名制,备注医院-姓名,
不然会被小编清理出去哦~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讲课专家:刘兴鹏 北京朝阳医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