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ou123
-
公司发展过程中,为了发展壮大,往往会有收购或者并购。许多人混淆了M&A和习得,认为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达方式,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帮助你区分,乐途·边肖在下面介绍了收购和M&A的区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收购和合并有什么区别? M&A: M&A是指转让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各种产权交易。主要形式有兼并、合并、收购等。M&A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指并购。合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两个不同的东西因为某种原因合并成一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通常是一个主导公司吸收一个或多个公司。 收购:指企业以现金或有价证券购买另一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取得该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的所有权或企业的控制权。 《公司法》第172条公司合并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的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新公司为新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三条公司合并的程序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应当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四条公司合并债权债务的继承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二。并购的类型 根据M&A的不同功能或M&A所涉及的产业组织的特点,M&A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横向兼并和收购 横向M&A的基本特征是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横向整合。近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重组浪潮,结合我国各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我国国家政策法律对横向重组的一定支持,行业横向并购发展非常迅速。 2.纵向并购 纵向M&A是同一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合并。企业之间的纵向并购不是直接竞争,而是供需双方的关系。因此,纵向M&A的基本特征是整个市场中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3.混合M&A 混合M&A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合并。理论上,混合M&A的基本目的是分散风险,寻求范围经济。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想到多元化。混合M&A是一种重要的多元化方法,它为企业进入其他行业提供了一种强大、便捷和低风险的途径。 上述三项M&A活动在中国的发展是不同的。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基本摆脱了盲目多元化的思路,更多的是横向并购。数据显示,横向并购在中国M&A活动中的比例始终在50%左右。 横向并购无疑对行业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混合M&A也发展到一定程度,主要是在强大的企业。相当一部分混合M&A较多的行业效益较好,但发展前景不确定。垂直M&A在国内相对不成熟,基本是在能源和钢铁、石油等基础行业。这些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对行业效益影响很大。因此,纵向并购成为企业壮大业务的有效方式。 二、收购方式 1.公共采购 是指要约人向一个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要约,以高于该公司股票当前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股份。要约人可以是公司的原始股东,也可以是其他公司法人(自然人)。在公开收购中,“公开招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收购公司而言,在其正式公开收购要约后,只能以要约作为购买股票的价格,在要约有效期内不得在公开市场或通过私下协商购买任何其他股票。所以,要约公布前的保密也是很重要的。 2.杠杆收购 又称融资收购,是指通过目标公司的大量债务从股东手中购买公司股权的收购方式。所谓“杠杆”,是指公司通过借入资本或发行优先股获得的金融资产。因为不要求债权人参与未来的经营利润,只要求固定利息和本金偿还,公司支付债务利息不需要计入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所以那些打算通过买卖公司股权获利的购买者,自然愿意选择高负债的融资方式,以达到所谓的杠杆效应。本质上是一种投机活动,不仅仅是股权的转让,还会对目标公司的资本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使目标公司从低负债率的公司变成高负债率的公司,公司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降低。 3.协议收购 是指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之外与目标公司股东就转让股份的数量和价格达成协议,以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的行为。这种形式适用于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收购,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情况下特有的收购方式。其优点在于,对于承受能力有限的二级市场来说,协议收购的冲击和影响较小,但缺点明显。由于其在信息披露、机会平等、公平交易等方面的巨大局限性,不利于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 北营
-
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并购是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形式;其次,并购除了采用收购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兼并的方式,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两个独立的法人兼并和被兼并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合二为一,被兼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消亡其财产和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于实施并购公司,实施兼并公司需要相应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然而收购则是收购者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并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购者为公司时,体现为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 来投吧
-
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并购是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形式;其次,并购除了采用收购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兼并的方式,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两个独立的法人兼并和被兼并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合二为一,被兼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消亡其财产和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于实施并购公司,实施兼并公司需要相应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然而收购则是收购者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并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购者为公司时,体现为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 肖振
-
不是一个意思。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并购是指不使用创建子公司或者合营公司的方式,通过购买,售卖,拆分以及合并不同公司或者类似的实体以帮助企业在其领域,行业或者产地等方面快速成长。
但在实际操作中,“合并”以及“收购”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
拓展资料
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一种形式,既有经济意义,又有法律意义。收购的经济意义是指一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易手,原来的投资者丧失了对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实质是取得控制权。
行业萧条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以在对方公司的二级市场进行低价股票收购。从法律意义上讲,中国《证券法》的规定,收购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30%时发出要约收购该公司股票的行为,其实质是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但是在古董古玩行业例外,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明确规定,任何企业不得以任何名义收购古董古玩、文物、珍贵药材等,非法倒卖、走私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即M&A)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兼并—又称吸收合并,即两种不同事物,因故合并成一体。
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 出投笔记
-
收购和并购的意思相近,不能说完全相同,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一种形式,既有经济意义,又有法律意义。收购的经济意义是指一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易手,原来的投资者丧失了对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实质是取得控制权。行业萧条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以在对方公司的二级市场进行低价股票收购。从法律意义上讲,中国《证券法》的规定,收购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30%时发出要约收购该公司股票的行为,其实质是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兼并 —又称吸收合并,即两种不同事物,因故合并成一体。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购 — 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与并购意义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合并(Consolid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完成后,多个法人变成一个法人。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不完全一样,在“公司”收购、并购中,收购通常特指获取目标公司的“股权”,而并购,不一定是收购其股权,还可能仅仅获取目标公司的特定资产(包括特有知识产权、品牌资源、业务渠道、人才资源等等),而使上述资产融入自己公司的行为。
比如,我是一家大型的电脑公司,但暂时在商用服务器业务方面不强(比如技术研发不行;或销售渠道不行;或品牌知名度不行,总之有短板),而现在有家小公司的商用服务器业务的对应方面(我公司的“短板”)特别强,但因为规模小或者别的方面有“短板”,一直发展不起来,快破产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并购对方公司的商用器业务的强项(即我方的短板),从而快速增强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时候我不会想要对方的整个公司,因为其他方面我公司比他们强,而且他公司可能还有一些债务、纠纷什么的,整体收购会给我公司造成较大风险。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适合“并购”而不是收购对方的“股权”。
的直接掌握他们已有的品牌、知识产权、技术开发团队、销售渠道等等。然后根据这个框架在自己改进充实,利用自己的资金及采购优势做大电脑业务。这样远比自己重头做要快,要容易。
- 风头疯子
-
收购和并购不完全相同。
“公司”收购、并购中,收购通常特指获取目标公司的“股权”。而并购,不一定是收购其股权,还可能仅仅获取目标公司的特定资产(包括特有知识产权、品牌资源、业务渠道、人才资源等等),而使上述资产融入自己公司的行为。
拓展资料:
收购和并购两者区别:
法律行为主体不同
公司兼并行为的主体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一兼并和被兼并公司;公司收购行为的主体为收购者和目标公司股东,目标公司的股东可能是法人也可能不是法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目标公司不是该行为的主体。
2.适用的法律范围不同
公司兼并属于公司重大经营行为,因此《公司法》对这种行为有特殊规定,他们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公司收购,只是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股东之间的买卖行为,无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其主要受《证券法》的有关规定的限制。
3.法律后果不同
公司兼并的法律后果为:被兼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消亡,其财产和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于实施兼并公司,实施兼并公司需要相应办理公司变更登记。公司收购的法律后果为,收购者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并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购者为公司时,体现为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至于收购公司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后,进而通过两个公司的意志而进行公司合并,只是公司收购行为完成后的一种可能,并不是公司收购行为的直接法律后果。
- 北境漫步
-
收购和并购的意思相近,不能说完全相同,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一种形式,既有经济意义,又有法律意义。收购的经济意义是指一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易手,原来的投资者丧失了对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实质是取得控制权。行业萧条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以在对方公司的二级市场进行低价股票收购。从法律意义上讲,中国《证券法》的规定,收购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30%时发出要约收购该公司股票的行为,其实质是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兼并 —又称吸收合并,即两种不同事物,因故合并成一体。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购 — 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与并购意义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合并(Consolid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完成后,多个法人变成一个法人。
- 可桃可挑
-
1、收购和并购的意思相近,不能说完全相同。
2、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
3、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拓展资料:
收购的经济意义是指一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易手,原来的投资者丧失了对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实质是取得控制权。
- 北有云溪
-
也有可能是,是从别人那边买的
- tt白
-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企业并购按照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行业关系,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大类。
兼并泛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的合并,原公司的权利与义务由存续(或新设)公司承担。按照新公司是否新设,兼并通常有两种形式: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家公司和另一家公司合并,其中一家公司从此消失,另一家公司则为存续公司(A+B=A(B)模式)。新设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合并,新设成立一家新公司,成为新的法人实体,原有两家公司都不再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A+B=C 模式)。
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营业部门或股票,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按照收购的标的,可以进一步分为资产收购和股份收购。资产收购是指买方企业购买卖方企业的部门或全部资产的行为;股份收购是指买方企业直接或间接购买卖方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票,并根据其权益与其他股东共同承担卖方企业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其中,股份收购又分为了参股收购、控股收购和全面收购三种情况。
兼并和收购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是企业之间合为一体,而收购仅仅取得对方控制权。由于在实践中,兼并和收购往往很难严格区分开,所以习惯上都将二者合在一起使用,简称并购。
- u投在线
-
收购是指在公司与公司之间通过现金、股票、债券等来换取对放公司的股权或者是公司的经营控制权。说白点就是拿钱来买对方公司的经营控制权利。
并购是指在公司与公司或部门间通过以互换股票或这其他资源来获得进行公司与公司或者公司与部门间的控制权利的交换,使两个完全不同的整体间产生关联,最终产生利益共存的状态。说白点的就是给对方一些东西或者是钱然后将两个机构混在一起资源共享一起赚钱。
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和证券交换等方式获取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原有的公司都不再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
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只有兼并方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
拓展资料: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兼并一般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的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原来公司的权利与义务由新的公司承担。按照新公司是否新设,兼并通常有两种形式: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股票等,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按照收购的标的,可以进一步分为资产收购和股份收购。
兼并和收购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是企业之间合为一体,而收购仅仅取得对方控制权。由于在实践中,兼并和收购往往很难严格区分开,所以习惯上都将二者合在一起使用,简称并购。
- 小白
-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绩效分析
学生姓名 林佳倩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班 级 114041B 学 号 12014041104
指导教师 金颖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稿子一分钱没花给你写完,你骂人,让你骂人给你上传
论文作者签名:林佳倩
日期: 2018 年 3 月 31 日
摘 要
一度被外界视为“穷小子”的吉利,上演了全球汽车业为之一惊的“蛇吞象”壮举。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海外战略的关键性转折事件,颠覆了全球汽车业的传统秩序。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充实自己,实现互利共赢的一道良方,还是会导致“消化不良”的一剂苦药呢?本文以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为例,对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绩效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并购户公司绩效与并购前后的差别,为吉利控股集团并购后的绩效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公司;并购;业绩评价
ABSTRACT
Once seen as a "poor boy", geely staged a spectacular "snake swallowing" feat in the global auto industry. Geely"s successful acquisition of Volvo has become a pivotal turning point in the overseas strategy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disrupting the traditional order of the global auto industry. Geely"s purchase of Volvo is a way to enrich itself and achieve mutual benefit, or will it lead to a bitter pill for indigestion? Based on geely holding group company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Volvo cars, for example, the performance of m&a Volvo cars geely holding group company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alysi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for geely holding group,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cquisition of development to offer help.
Key words: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Volvo car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目 录
第一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6
第二章 并购双方简介 9
2.1吉利控股集团简介 9
2.2沃尔沃轿车公司简介 9
第三章 并购事件的过程 11
3.1并购背景 11
3.2并购历程 11
3.3资金结构 13
第四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分析 15
4.1吉利选择沃尔沃原因 15
4.2沃尔沃选择吉利原因 15
第五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绩效分析 16
5.1财务指标分析 16
5.1.1债务分析 16
5.1.2吉利并购沃尔沃融资方案描述 16
5.2并购前后财务指标比较 17
5.2.1营运能力分析 17
5.2.2偿债能力分析 17
5.2.3盈利能力分析 17
5.3并购总结 17
第六章 并购评价 19
6.1并购前经营模式的对比及并购发展成果 19
6.2并购交易完成后吉利与沃尔沃的发展状况 19
6.3收购过程艰难曲折,收购之后任重道远 20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跨国并购主要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主要是指一国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目的,通过渠道和支付等方面的手段,对另外以国家企业的资产进行收购和对股份进行购买,从而使另外一国的经营管理实际控制行为。对于跨国并购界定主要就是由于主题地位来确定的,其中主要强调的对象就是外国企业,首先,地域外资并购强调的主要就是对于国籍的界定标准,在对国籍的界定中,这种方法是简单的。对于跨国并购的基本理论从国内研究的特点可以看出主要是我国企业在对他国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的实际研究。
并购动因是可以分为经济动因、个人动机以及战略动机三类。并购动机分为战略驱动并购、管理层无效驱动并购、管理你层利益驱动并购以及股市无效驱动四类。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并购动因为、追求市场控制例、追求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应对市场失效、增加管理权等等。
刘峻竹(2017)提出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中分析了并购的特点、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及对互联网企业并购的特殊借鉴意义。
张笑川(2017)认为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她选取阿里并购新浪微博的事件为案例,比较并购前后不同交易模式下交易成本的大小得出合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
谢少龙(2017)总结出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四种风险:财务估值风险、客户数据整合风险、产业链风险、政治风险。
罗云(217)提出有效的并购整合是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管理变革和人才管理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协同动机论:一些经济学家(Arrow,1975;Alchain,Crawford and Klein, 1978; Williamson, 1975)通过第二次并购浪潮研究后发现,企业纵向联合通过避免相关联费用以及交易成本使得不同发展水平之间实现了经营协同,同时利用并且企业向企业管理进行溢出,使双方企业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逐渐的实现了管理上的协同。同时对市场协同、技术协同、采购协同、财务协同来寻找促进企业并购的动因。
目标企业评价标准的研究:Palepu(1986)采用评价超额收益率、经资产收益率、规模大小等7个指标利用Logistic模型来预测目标企业被并购的可能性。Srinivasan Ragothaman使用了8个指标来预测收购目标:同时对流动比率、现金流、固定资产、厂房设备等对总资产比例、资产汇报率、市场对场面价值比率、PE值等比率进行分析。
并购绩效知识企业通过并购后是否能够形成规模经济、管理协同效应、突出企业主核心竞争力。并购是否能增强企业获利能力,并购号参赛效益是企业通过并购后导致企业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功效。企业并购能力是先生产后获利,同时企业并购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利益,在并购产生效率发挥作用,因而从事并购研究要关注并购中长期效益变化。
第二章 并购双方简介
2.1吉利控股集团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吉利熊猫、上海华普、中国龙等八大系列30多个品种整车产品:吉利汽车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实现销量41.58万辆,同比增长27%。然而,去年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平均增长幅度为34%,吉利汽车并未能跑赢大市。不久前,吉利汽车又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公告显示6月份,吉利汽车销量较5月份下滑了4.6%,上半年累计总销量为21.3万辆,只完成其全年销量目标的44.5%。可见由于经济大环境不理想,吉利业绩表现也不全尽人意。
2.2沃尔沃轿车公司简介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
沃尔沃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商业运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提供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驱动系统、以及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等产品和服务。此外,沃尔沃集团还提供金融服务。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沃尔沃分为沃尔沃集团(Volvo group)和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两家公司。沃尔沃制造卡车、客车、建筑机械、应用于船舶和工业用途的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及航空发动机部件。产品范围还包括客户定制的金融、租赁、保险和维修总体解决方案,以及基于IT技术的运输信息和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沃尔沃集团经营范围主要由八个商业领域组成,分别是:沃尔沃卡车,雷诺(Renault)卡车,马克(Mack)卡车,沃尔沃客车,沃尔沃建筑设备,沃尔沃遍达公司,沃尔沃航空航天公司以及金融服务。此外,还有多个商业机构在工程、研发、IT、零部件和物流等领域提供全集团范围内的支持。在2003年,76,000名员工实现销售额达到195亿欧元。产品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
1999年4月1日,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收购沃尔沃。然而,福特公司在过去几年的经营情况并不是很理想。福特汽车在2004-2009累计亏损已达390亿美元。福特在金融风暴中损失不小。而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沃尔沃轿车公司更是遭到重创,其在2008年的销量仅约36万辆,同比降幅达20%以上。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总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滑,由07年的约180亿美元跌至约140亿美元。据福特2009年财报披露,2009年沃尔沃累计亏损达到6.53亿美元(税前)。可见,沃尔沃公司已经病入膏肓,福特也在公司战略中指出想摆脱沃尔沃等公司的拖累。
第三章 并购事件的过程
3.1并购背景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在沃尔沃所在地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
在内的相关资产。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吉利上演了一出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评价说:“这如同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追求一个世界顶级的明星,这是一场盛大的跨海婚礼。”
3.2并购历程
2008年12月4日
2009年2月5日
2009年3月10日
2009年10月28日
2009年12月23
2010年3月28
2010年7月6日
2010年7月底
2010年8月2日
图1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流程图
1999年,福特以65亿美元的高价购得沃尔沃品牌。
2002年,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的吉利梦想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
2007年9月,李书福通过公关公司向福特阐明了收购沃尔沃的想法,但此时的吉利还未组成专业的收购团队,其收购意向也没有引起福特重视。
2008年初,在底特律的车展,李书福在公关公司帮助下第一次见到了福特财务总监、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和采购总监等一干人。这次谈话并不成功,福特方面不断强调“沃尔沃有15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言下之意是,吉利太弱了。虽然李书福表示有诚意和能力做到,但对方只是礼节性地称“回去研究一下”。 正是在此次会面以后,李书福回国后就开始组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专业团队。首先主动约见了在汽车产业界颇具声望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在吉利并购沃尔沃交易之前的12个月里,由罗斯柴尔德银行提供咨询的汽车并购案总价值高达892.5亿美元。
2008年6月的罗斯柴尔德一次全球合伙人会议上,俞丽萍说服了董事会,代表吉利参与竞标收购沃尔沃的事宜。
随后,收购团队搭建了起来,按照分工:富尔德律师事务所负责收购项目的所有法律事务;德勤负责收购项目、财务咨询,包括成本节约计划和分离运营分析、信息技术、养老金、资金管理和汽车金融尽职调查;罗斯柴尔德银行负责项目对卖方的总体协调,并对沃尔沃资产进行估值分析。
2009年1月,又一年底特律车展,李书福带着顾问团队与福特高层进行了接洽,吉利的认真态度,最终让福特表示一旦出售沃尔沃,将第一时间通知吉利。
2009年3月,吉利在国内与政府的沟通最终得到了回复,获得了发改委的支持函。
在福特向美国SEC提供的年度财务报表中,我们看到福特表示了出售沃尔沃的决定:
2009年4月,福特首次开放数据库,项目团队开始阅读6473份文件,通过十多次专家会议,2次现场考察,3次管理层陈述,吉利收购团队开始真正了解沃尔沃状况。针对福特起草的2000多页的合同,进行了1.5万处的修改标注。
2009年5月,国际竞争对手出现(皇冠(CROWN)的美国公司和一家瑞典财团),其报价远远高于吉利的18亿美元,达到28亿美元。正是在这样的报价下,两家竞争对手都由于未在福特规定的递交标书的最后期限内完成融资,而退出了竞标。
2009年7月,吉利向福特递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书获得通过。
2009年10月,福特宣布吉利集团成为沃尔沃的首选方。
2009年12月,福特对外宣布已和吉利达成框架协议。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
2010年8月2日,完成对沃尔沃及相关资产的收购。
3.3资金结构
顾问团队为吉利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融资方案,既照顾到吉利自身,又让它能够在未来的股权结构中占据有利地位;既不能用到香港上市公司的钱(实现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同时又保持这个项目的号召力。为此,吉利有两条路径,一条走政府路线,一条与基金合作。后一条路径由于合作双方的经济立场的不同,最终未能就合作达成一致意向。但是在政府路线这条线上,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2009年9月29日,吉利在北京注册了“北京吉利凯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这是吉利为沃尔沃项目融资所迈出的第一步。该公司注册资本为41亿元,由吉利全额出资。
吉利团队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接洽,但最终由于北京市政府考虑到即将上市的北汽的利益,而最终使得合作终止。从而使得吉利最终选择与大庆市合作。
2009年12月22日,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亦庄注册,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童志远(北京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公司的总裁)。大庆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做为其股东,出资30亿元;同时,北京吉利凯胜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做为其股东,出资41亿元。但这并未解决吉利的资金问题。
于是吉利的顾问团队又与上海市嘉定区政府接洽,并就并向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作了汇报。
2010年2月3日,上海嘉尔沃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嘉定开发区持股60%,嘉定国资持股40%。法定代表人为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郁建华。在吉利和嘉尔沃之间签订的一项特殊协议(该项协议名称为《吉利沃尔沃上海项目框架协议》。按照这个协议,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中国总部将建立在上海市嘉定区,并在该区设立一个沃尔沃国产工厂。)并最终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审批。
2010年2月24日,上海吉利兆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股东为吉利万源和嘉尔沃,均为货币出资,分别占股份的87.65%和12.35%,公司法人为童志远。
至此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融资结构才算定了下来。吉利、大庆国资、上海嘉尔沃,出资额分别为人民币41亿元、30亿元、10亿元,股权比例分别为51%、37%和12%。
18亿美元的收购价款中:2亿美元为福特提供的卖方融资,剩余部分以现金支付,但该部分按惯例受购买价格的调整的影响。从而最终吉利支付了13亿美元的现金。2011年4月调整为1.35亿美元。该笔支付在吉利的财务报表中体现在其长期借款账目下。
第四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分析
4.1吉利选择沃尔沃原因
吉利之所以重金收购沃尔沃,看上的是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核心技术。在收购沃尔沃
之前,吉利就已经开始了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发展的战略转型。吉利提出了“生产世界上最环保、最安全的车”的主张,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思想,沃尔沃成为吉利的首要购买对象。
吉利收购沃尔沃,得到的是Volvo品牌。沃尔沃这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安全和环保,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232位。
沃尔沃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拥有众多专利技术了,吉利100%购买沃尔沃,不仅获得其专利技术,而且也杜绝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海外并购专利权一事进行攻击。
4.2沃尔沃选择吉利原因
沃尔沃选择吉利其实是选择了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全球豪华车市场大幅萎缩。奔驰、宝马、奥迪等一线豪华品牌年销量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与此同时,中国豪华车市场却以超过40%的增速高速增长,其中,沃尔沃轿车2009年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80%以上。因此,对于沃尔沃轿车来说,若想尽快扭亏为盈,选择吉利这一中国买家,显然是个明智的抉择。沃尔沃要振兴,中国市场非常重要。中国高端豪华汽车市场潜力很大。随着高收入人口比例不断提高,为了展示其财富,会大量采购沃尔沃品牌汽车。目前中国豪华汽车每年的需求量是60万辆,将来有可能增加到100万辆。
吉利研究沃尔沃这个企业已经有8年多了,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讨论这个问题,也将近3年多了。对于沃尔沃这个企业的理解和对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福特的理解,以及吉利本身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理念等等,这一些都是福特要选择沃尔沃新东家的非常重要的元素。当然,吉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善于学习的企业文化、海外收购的成功经验、为沃尔沃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以及掌舵人李书福的个人魅力,也是福特选择吉利的重要原因。
第五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绩效分析
5.1财务指标分析
5.1.1债务分析
吉利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建设,特别是在2010年兼并沃尔沃后,公司负债规模急剧膨胀。2008-2010年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86.13亿元、160.53亿元和710.71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30%、69.99%和73.47%。从趋势上来说,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过程。整体看,负债总额增长较快,负债规模大,偿债风险有所上升。但相比其他汽车厂商,资产负债率尚处于正常范围(见下表 )。
表5-1 2010年主要汽车厂商资产负债率
吉利集团
福特汽车
大众汽车
丰田汽车
资产负债率
73.47%
100.39%
75.57%
63.38%
吉利的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2010年末流动负债余额为479.72亿元,占负债总额的67.49%。值得关注的地方主要是由于沃尔沃的相关收购,导致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短期刚性债务 合计149.70亿元剧增,其占流动负债的比重为31.45%,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5.1.2吉利并购沃尔沃融资方案描述
从整体来看,吉利负债总规模上升较快,由于收购沃尔沃随之而来的短期刚性负债剧增导致短期债务偿付压力增加。但是,吉利2010年末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50.62亿元,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较多。另外,吉利2010年经营性现金流量为93.08亿元,这两方面都可以缓解短期偿债的压力。
2010年3月28日,吉利集团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27亿美元价格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其中12亿美元用于并购现金支付,15亿美元用于后续公司运营。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以13亿美元和2亿美元票据完成了对volvo轿车公司的并购案,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
此次并购融资案涉及多种融资方式:既有内源融资,也有外源融资,而外源融资中不仅有权益融资也有卖方融资,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在寻求权益融资时使用了以融资换投资的方式,将地方融资平台的作用最大化。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融资结构中,吉利、大庆国资、上海嘉尔沃出资额分别为人民币4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