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很合理,毕竟全国老百姓的总存款是15万亿,拿出三分之一也就是5万亿,就可以推动经济复苏,是很合理的。
专家说的是全国老百姓的总存款的三分之一,而不是咱们个人的存款的三分之一。只房子降价,首套房子的首付比例下降,利率下降,都不用专家说了,都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买房。
有钱的人才有大额存款,像咱们这种工薪阶层的,不说月光了,不负债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有钱去存银行。能存到买房的钱,要么就是已经被列入限购对象,要么就是二套、三套,首付款太高,暂时没有去买房的。
想买房的人,估计也是全副身家也只能够首付的,或者是还在继续攒钱的,所以会暂时把钱存在银行里。所以人家专家说的话,所针对的对象,并不是你,特别是意见最大的那个你。
所以专家建议老百姓拿钱去买房,只是针对有能力买房的人,更何况前些天咱们的住建部领导都说了,首套房该降就要降,二套、三套的,也是要适当的降。你看,人说的都是本就准备买房子的人,本就没有计划买房子的人就听听就好。
其实买房子是好事,能推动经济复苏发展,经济发展好,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工资也就会涨,工资涨了,也就有能力买房了。
所以我是支持专家说的话,也是很合理的。
- 可桃可挑
-
专家建议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让人吓了一跳。莫说三分之一,在一些大城市,不少家庭都是掏空“6个钱包”,倾其所有拿出来当首付,哪还有三分之二的余钱?买房这么轻松了?
一种给人“何不吃肉”的观感。细看了报道,原来专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说中国去年老百姓存款有15万亿元,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买房,并不是指的某个家庭。
专家似乎是一片好心,着眼于“中国经济恢复”的角度,就让这个建议有了更多的合理性。经济恢复了,大家经济收入上来了,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但是,专家的建议可不可行呢?
据报道,有业内人士估计,2022年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量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这5万亿元,相当于超过了去年全年成交金额的三分之一,那可是大爆发了。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吗?市场能承受这么剧烈的波动吗?这要是加上贷款的金额,只怕是更吓人了。
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
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图片
“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这句话说的还是“房住不炒”。有网友就说,也不看这15万亿元的存款在谁手上。的确,住房这么大的支出,对每个家庭来说,一是需要有这个财力,二是也要有实际住房的需求。如果排除“炒房”,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不太可能有这么大的容量。
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不能大起大落,这不仅关乎老百姓的房产价值,更关乎金融等方面的安全。合理发展房地产,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这5万亿元的说法,头发胡子一把抓式的观点,对社会无益,对行业发展也没什么好处。专家说话,既要看宏观层面,也要着眼于政策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经过具体调研再得出结论比较好。
近年来,网上就出现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呼声,就是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严重脱离大众感受,不接地气让人反感。孟晓苏被称为“中国房地产之父”,也是原中房集团董事长,他为房地产发展鼓与呼,没什么问题,但也要有真知灼见才是,提出的建议也该对行业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相关资料显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经济学博士,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就是说,他也是一位学者,发表这样的无事实依据、赤裸裸为房地产站台的观点,显得不够严谨。
房地产市场有其发展规律。
目前,房地产行业政策面向好,有利于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也表示,微光在逐步变成曙光。他也是看好行业的复苏和发展。但不论政策如何变化,“房住不炒”就是主线,也是底线,这不能忘了。
- 余辉
-
如果我们能用三分之一的存款买得起房的话,那专家这个建议倒挺合理的,但问题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人,单靠自己的努力,哪怕是花光自己全部的存款也不一定买得起房。
因此,我觉得专家这个建议没有特别大的可行性,是不合理的。下面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讨论一下,为啥我会觉得这样的建议不合理。
1.专家有点乐观
存款花了三分之一,还剩三分之二,抗风险能力杠杠的。而且房价也高,假如一栋房子是80万的话,那么你还剩下个160万。生个病什么的也不怕。但问题是我们很多人如果真的去买房的话,可能就没有存款了,还得背上十几年的债务。
2.我们的经济情况,不能光看大数据
评判一个人是否富有,不能光看大数据的分析。虽然2022年老百姓的存款增加了15万亿,我国的人口很多,平均下来的话,每人增加了十万多的存款,但是存款就不能平均呀!每人增加了十多万存款,就是个伪伪命题。有的人可能今年收入了几百甚至上千万,但有的人却是一年来勉强达到收支平衡,存款没有倒增长,但也没有正增长。
3.大部分的房价没有专家想的那么便宜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上不是掀起了一股去鹤岗买房的热潮吗?说鹤岗的房子便宜,一座房子也就只要几万块,但那只是极特殊的情况。虽然有的人工作一年可以在鹤岗买一套房,但是他到了鹤岗之后,很有可能就没有那个收入了,所以去那边生活也不太现实。
再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吧,如果是15年前的话,在我生活的小镇一套房也就只要十几万,但现在的话,买房至少要100万以上,房价涨了很多,但是大家收入并没有涨那么多呀。而且小镇的工作机会少收入低,如果不靠家庭的话,想买套房,也是很难的。
- 北有云溪
-
专家建议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买房,我觉得是非常不合理的。
这位孟晓苏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我觉得他不配这种待遇,他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且不差钱的人.估计他自己本身的存款就相当于我们普通人几百倍的存款.既然他是经济学博士,就应该懂得,经济并不只是money.
曾仕强教授曾说过,“经济”这两个字现在被严重地误导,什么叫“经济”﹖经国济世才叫做经济。现在没有,一听到经济就是money,money,money,那就完了,太偏窄了。经国济世,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的国家处理好,要使老百姓过好的日子,那才叫经济。
孟晓苏作为一个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眼光都只盯着钱看,不顾现实情况,在发表言论时,请作一下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再发言.也怪不得现在的如此类的教授让人讨厌了.教授并不是一言堂.民众也不是没思想.这种教授领取国务院的津贴,简直是浪费了我们纳税的钱,应该还回国库.
15万亿.有多少是属于我们普罗老百性的呢?全中国有几个人的存款超过五万?三年疫情.我看到的是普通老百姓房子因还不起房贷被拍买.很多民众欠债度日,是不是孟晓苏教授将他的存款分一点给我们平均一下15万亿的存款呢?
我想孟晓苏并不关心这些人的死活,只盯着人们好不容易存到的一点点钱.拿出三分之一买房,房子还是留给孟晓苏之流买吧,你们是有钱人.我们普通老百姓存的钱不只是为了买房的,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们要留着以备不时之用.房子我们城里没有,农村还是有的.不想再被你们这些专家忽悠了.房子就就被你们这些人给抬高的.建议孟晓苏教授既然作为一名领着国务院的津贴的.就认真学习一下经济到底是什么.你不是一般的教授.得对得起国务院的津贴这个收入.实实在在的为民做点实事.不要比我这个普通人还肤浅.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不合理。【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如果百姓三分之一的存款就能买房,那房子肯定是不愁卖了。
一、考虑到贫富差距、马太效应和分布偏度,大部分家庭肯定是远低于均值的,没有3万块那么多,可能只增加了1-2万块甚至更少。把这部分钱拿出三分之一,即3千~6千块,这点钱,买哪儿的房子,搞笑呢?至全部也没多少钱,在大城市恐怕也买不了几平方米房子。相比之下,高收入者存款的三分之一所对应的金额就大一些,但在一线城市,估计买房也吃力。
二、近年来,有关房地产的专家意见没有前些年多,估计与楼市偏冷有关。像前些年有专家说的“六个钱包”、丈母娘决定论等有影响力的说法几乎没再听说。
这位梦(孟)专家如果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拿出来创业,增加社会就业,可能中国经济恢复的更快。说实话,这专家说的话真的是“何不食肉糜?”如果老百姓听这专家的话,那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
有一个所谓的经济专家孟晓苏,说现在居民的储蓄有15万亿,如果老百姓拿出其中的1/3买房子,那么经济就能快速的恢复,还能获得发展。说这话的时候,这位专家语态轻松,嘴含微笑,觉得这是最好简单的事。
但仔细扒一扒,这位挂名的专家其实是原中房集团的董事长,原来是一个妥妥的房地产老板。他们基本上就是中国民众收入中金字塔尖的那很少的一点人,怪不得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中国民众确实能拿出1/3去买房,但是如果没饭吃,他能负责养起来大家就没问题
如果民众拿出1/3的存款能买到房子,而不需要承担每月还房贷款,那民众早就买了,那就说明房价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关键是现在民众拿出所有的存款都买不到房子,最多也只能交个首付,甚至连首付都交不起。不知道这位的梦(孟)专家晓得不晓得?
三、房地产业的复苏乃至中国经济的复苏,不能单纯指望着老百姓,将储蓄拿出来买房子。而是经济要恢复正向的增长,就业要有效的提升。
理财市场要恢复符合其风险水平的收益,股市真能成为我们经济的晴雨表,而不是一直摆烂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房产价值恢复到正常的市场博弈价格附近,那老百姓可能才会出手。
奉劝那些有钱人啊,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责任,房地产市场靠你们拯救,中国经济靠你们恢复,生育率也要靠你们拉起来了。你们是光,是希望,是专家的信仰。
- 左迁
-
不合理
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社会运转逐渐恢复正常的背景下,如何提振市场信心当然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各路建言和建议纷涌而至,有的是专家意见,有的是企业声音;有的是为公共利益谋划,有的则是为行业利益发声;有的很中肯,有的很自私。无论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也好,“救市”也好,关乎每一个市场主体和老百姓;政策是刺激消费也好,扩大内需也好,恢复经济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本质还是为实现共同富裕。
回到老百姓的钱袋子来看,大家的钱袋子都是用来过好自己日子的,不是为了“救市”的。没有人会为了“救市”而考虑怎么花钱,消费是为了改善生活,大家的钱怎么花,花在哪里,都是出于居家过日子的考虑。但客观来看,人们的钱无论花在哪里,都是流向了市场,都是增加了需求,本质上都是在提振市场。提振市场,最终目的也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关于提振市场的诸多言论中,无论出于公共利益还是行业利益考虑,不要忘了,信心首先是相互传递的。孤立地看,任何行业都希望老百姓的钱流向自己的行业,这样市场信心就率先从自己的行业上扬了。但一个市场如果不能互惠共赢,最终是没有信心的。诸多“救市”言论,还需回归普通百姓的立场,所有的消费者首先在烟火日常的生活中,消费者的预期需要信心,需要引导,而首先消费者不是工具。
归根结底,提振市场,关键在于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当老百姓对未来有了稳稳当当的预期,自然就愿意花钱,也有信心花钱,市场也会因此蒸蒸日上。内需旺起来,消费跑起来,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市场才会跟着越来越好。
- gitcloud
-
合理,但是不可能实行。“专家建议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让人吓了一跳。莫说三分之一,在一些大城市,不少家庭都是掏空“6个钱包”,倾其所有拿出来当首付,哪还有三分之二的余钱?买房这么轻松了?一种给人“何不吃肉”的观感。细看了报道,原来专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说中国去年老百姓存款有15万亿元,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买房,并不是指的某个家庭。专家似乎是一片好心,着眼于“中国经济恢复”的角度,就让这个建议有了更多的合理性。经济恢复了,大家经济收入上来了,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但是,专家的建议可不可行呢?据报道,有业内人士估计,2022年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量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这5万亿元,相当于超过了去年全年成交金额的三分之一,那可是大爆发了。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吗?市场能承受这么剧烈的波动吗?这要是加上贷款的金额,只怕是更吓人了。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这句话说的还是“房住不炒”。有网友就说,也不看这15万亿元的存款在谁手上。的确,住房这么大的支出,对每个家庭来说,一是需要有这个财力,二是也要有实际住房的需求。如果排除“炒房”,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不太可能有这么大的容量。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不能大起大落,这不仅关乎老百姓的房产价值,更关乎金融等方面的安全。合理发展房地产,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这5万亿元的说法,头发胡子一把抓式的观点,对社会无益,对行业发展也没什么好处。专家说话,既要看宏观层面,也要着眼于政策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经过具体调研再得出结论比较好。近年来,网上就出现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呼声,就是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严重脱离大众感受,不接地气让人反感。孟晓苏被称为“中国房地产之父”,也是原中房集团董事长,他为房地产发展鼓与呼,没什么问题,但也要有真知灼见才是,提出的建议也该对行业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相关资料显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经济学博士,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就是说,他也是一位学者,发表这样的无事实依据、赤裸裸为房地产站台的观点,显得不够严谨。房地产市场有其发展规律。目前,房地产行业政策面向好,有利于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也表示,微光在逐步变成曙光。他也是看好行业的复苏和发展。
- tt白
-
专家建议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让人吓了一跳。莫说三分之一,在一些大城市,不少家庭都是掏空“6个钱包”,倾其所有拿出来当首付,哪还有三分之二的余钱?买房这么轻松了?一种给人“何不吃肉”的观感。细看了报道,原来专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说中国去年老百姓存款有15万亿元,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买房,并不是指的某个家庭。
专家似乎是一片好心,着眼于“中国经济恢复”的角度,就让这个建议有了更多的合理性。经济恢复了,大家经济收入上来了,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但是,专家的建议可不可行呢?
据报道,有业内人士估计,2022年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量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这5万亿元,相当于超过了去年全年成交金额的三分之一,那可是大爆发了。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吗?市场能承受这么剧烈的波动吗?这要是加上贷款的金额,只怕是更吓人了。
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图片
“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这句话说的还是“房住不炒”。有网友就说,也不看这15万亿元的存款在谁手上。的确,住房这么大的支出,对每个家庭来说,一是需要有这个财力,二是也要有实际住房的需求。如果排除“炒房”,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不太可能有这么大的容量。
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不能大起大落,这不仅关乎老百姓的房产价值,更关乎金融等方面的安全。合理发展房地产,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这5万亿元的说法,头发胡子一把抓式的观点,对社会无益,对行业发展也没什么好处。专家说话,既要看宏观层面,也要着眼于政策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经过具体调研再得出结论比较好。
近年来,网上就出现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呼声,就是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严重脱离大众感受,不接地气让人反感。孟晓苏被称为“中国房地产之父”,也是原中房集团董事长,他为房地产发展鼓与呼,没什么问题,但也要有真知灼见才是,提出的建议也该对行业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相关资料显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经济学博士,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就是说,他也是一位学者,发表这样的无事实依据、赤裸裸为房地产站台的观点,显得不够严谨。
房地产市场有其发展规律。目前,房地产行业政策面向好,有利于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也表示,微光在逐步变成曙光。他也是看好行业的复苏和发展。但不论政策如何变化,“房住不炒”就是主线,也是底线,这不能忘了。
- 牛云
-
专家建议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让人吓了一跳。莫说三分之一,在一些大城市,不少家庭都是掏空“6个钱包”,倾其所有拿出来当首付,哪还有三分之二的余钱?买房这么轻松了?
一种给人“何不吃肉”的观感。细看了报道,原来专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说中国去年老百姓存款有15万亿元,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买房,并不是指的某个家庭。
专家似乎是一片好心,着眼于“中国经济恢复”的角度,就让这个建议有了更多的合理性。经济恢复了,大家经济收入上来了,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但是,专家的建议可不可行呢?
据报道,有业内人士估计,2022年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量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这5万亿元,相当于超过了去年全年成交金额的三分之一,那可是大爆发了。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吗?市场能承受这么剧烈的波动吗?这要是加上贷款的金额,只怕是更吓人了。
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
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这句话说的还是“房住不炒”。有网友就说,也不看这15万亿元的存款在谁手上。的确,住房这么大的支出,对每个家庭来说,一是需要有这个财力,二是也要有实际住房的需求。如果排除“炒房”,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不太可能有这么大的容量。
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不能大起大落,这不仅关乎老百姓的房产价值,更关乎金融等方面的安全。合理发展房地产,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这5万亿元的说法,头发胡子一把抓式的观点,对社会无益,对行业发展也没什么好处。专家说话,既要看宏观层面,也要着眼于政策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经过具体调研再得出结论比较好。
近年来,网上就出现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呼声,就是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严重脱离大众感受,不接地气让人反感。孟晓苏被称为“中国房地产之父”,也是原中房集团董事长,他为房地产发展鼓与呼,没什么问题,但也要有真知灼见才是,提出的建议也该对行业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相关资料显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经济学博士,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就是说,他也是一位学者,发表这样的无事实依据、赤裸裸为房地产站台的观点,显得不够严谨。
房地产市场有其发展规律。
目前,房地产行业政策面向好,有利于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也表示,微光在逐步变成曙光。他也是看好行业的复苏和发展。但不论政策如何变化,“房住不炒”就是主线,也是底线,这不能忘了。
- Ntou123
-
第一个方面:靠买房刺激经济,显然违背了我国坚持多年的“房住不炒”。众所周知,过去20多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发展迅速,但却也因为大量的投资客参与其中,导致房价水平水涨船高,不少老百姓因此苦不堪言。
毕竟,在如今高房价的背景下,老百姓买房要付出非常高的代价,不少人为了买房而掏空积蓄,并且背负了长达二三十年的房贷, 一辈子的努力都花在了买房这件事上,实在是令人唏嘘。为了减轻老百姓买房压力,打击炒房现象,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住不炒自提出以来,在此后多年依旧严格落实。
但如果按照这个专家的说法,靠老百姓去买房刺激经济发展,显然违背了房住不炒的定调,并且这一做法会加速房价的上涨,带来严重的后果。第二个方面:中国经济放缓的真正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过度发展房地产。
不得不承认,发展房地产,在过去几十年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澎湃且持续的动力。然而,过度发展房地产经济,也难免出现一些弊端。如今,中国经济如今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内需不足内循环不畅,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内需不足是很现实问题,主要原因是前些年老百姓由于过度买房,把钱都投房市去了。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约有2个亿贷款买房家庭,他们将被房贷影响今后20年甚至30年的生活。那么,老百姓为什么会过度买房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过度,很多老百姓怕迟了就更买不起了。然而,很多老百姓在“被迫”买房后,他们的财富其实也都被房地产套走了。如此一来,房地产行业其实变相的挤压了其他产业或者行业的发展机会与空间。
专家这个让老百姓拿出大量存款买房的建议,到底靠不靠谱呢? 接下来,我们结合业内人士的看法,从3个角度来分析“买房刺激经济”这件事的可行性。
第一个方面:靠买房刺激经济,显然违背了我国坚持多年的“房住不炒”。
众所周知,过去20多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发展迅速,但却也因为大量的投资客参与其中,导致房价水平水涨船高,不少老百姓因此苦不堪言。
毕竟,在如今高房价的背景下,老百姓买房要付出非常高的代价,不少人为了买房而掏空积蓄,并且背负了长达二三十年的房贷, 一辈子的努力都花在了买房这件事上,实在是令人唏嘘。
为了减轻老百姓买房压力,打击炒房现象,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房住不炒自提出以来,在此后多年依旧严格落实。但如果按照这个专家的说法,靠老百姓去买房刺激经济发展,显然违背了房住不炒的定调,并且这一做法会加速房价的上涨,带来严重的后果。
第二个方面:中国经济放缓的真正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过度发展房地产。
不得不承认,发展房地产,在过去几十年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澎湃且持续的动力。然而,过度发展房地产经济,也难免出现一些弊端。
如今,中国经济如今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内需不足内循环不畅,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内需不足是很现实问题,主要原因是前些年老百姓由于过度买房,把钱都投房市去了。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约有2个亿贷款买房家庭,他们将被房贷影响今后20年甚至30年的生活。
那么,老百姓为什么会过度买房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过度,很多老百姓怕迟了就更买不起了。
然而,很多老百姓在“被迫”买房后,他们的财富其实也都被房地产套走了。如此一来,房地产行业其实变相的挤压了其他产业或者行业的发展机会与空间。
也就是说,多年以来其他行业(比如科技、制造业)发展的钱都被房地产吸收走了,因为房地产利润更高,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房子价格偏离正常轨道,变得居高不下。
所以,过度发展房地产,已经让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去拿老百姓的钱刺激房地产,后果可想而知。
第三个方面:老百姓买房没有专家说的那么容易。
在某些专家看来,老百姓买房应该是很轻松的,所以他们才会动不动就建议老百姓多卖房。但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普通家庭买房,都要背负巨大的负债压力,房子并不是说随便就能买得起的。
就算不考虑老百姓买不起房的问题,专家建议拿出大量的钱去买房,让经济恢复了,但老百姓的生活更难了,这有意义吗?
经济增长是为了老百姓可以更好的生活,但买房却让老百姓陷入长期负债之中。
如果只是为了所谓的“恢复经济”而让老百姓陷入更难的境地,这种建议当然是极不合理的。
- 北境漫步
-
近日,“专家劝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的建议引爆热搜。
1月8日,中房集团原董事长、知名学者、企业家孟晓苏在第三届南方财富峰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中国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万亿,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恢复对房子的购买、装修和其他的购买,中国经济就能恢复。”
视频截图 图源:众播视频
报道引热议后,孟晓苏回应称:我几天前在“南方财富峰会”上谈“拿出5万亿来买房”的几句话,被网友们转发得很广,有人赞成有人质疑。我看需要再补充几句。2022年我国房屋销售额从2021年的18.2万亿元急跌到13.4万亿元,减少了将近5万亿元。这犹如釜底抽薪,国民经济发展怎能不受到严重影响呢?我所说“拿出5万亿元购房”,指的就是丢掉的5万亿元住房销售额。
根据这番回应看,孟晓苏所提议鼓励购房的对象,其实并非所有的家庭,而仅指有支付能力的居民,而这种购房多也不是刚需,而是“改善性住房”。
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当下,企业发表这番言论也可以理解。我们首先要看到,这番言论不能称作所谓“专家建议”。从头衔上看,孟晓苏虽有学者的名号,但他首先还是一个房地产企业的原董事长,大而化之地称之为“专家”,再将他的说辞打上“专家建议”的名号恐怕有失妥当。当泛化的“专家”越来越多,所谓的“专家建议”又常常脱离实际,就难免公众抱有“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情绪。
回到建议本身,鼓励改善型住房来提振经济,确切说是提振楼市,这番言辞仍然是出于行业利益考虑。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应促进合理消费,尤其是在“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前提下,不可偏废“用来住的”这一制度安排和保障。市场之提振并不能孤立看待某一个行业,更不能一味强调“救市”意味而回归短期利益的考虑。所以,这所谓的“专家建议”实为“企业呼吁”,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诉求表达,但公共政策须以人民为中心,提振市场还需笃定信心、稳中求进,放眼长远而考虑每一个市场主体、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据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无论是所谓的“15万亿”还是权威统计的“17万亿”,增加存款的具体数值并不能反映大多数老百姓的实际存款情况,代表不了普通老百姓的经济实力。从行业角度看,近年来房地产的不景气众所周知,但政策首先考虑的是公共利益,不可能替哪一个行业背书。
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社会运转逐渐恢复正常的背景下,如何提振市场信心当然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各路建言和建议纷涌而至,有的是专家意见,有的是企业声音;有的是为公共利益谋划,有的则是为行业利益发声;有的很中肯,有的很自私。无论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也好,“救市”也好,关乎每一个市场主体和老百姓;政策是刺激消费也好,扩大内需也好,恢复经济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本质还是为实现共同富裕。
回到老百姓的钱袋子来看,大家的钱袋子都是用来过好自己日子的,不是为了“救市”的。没有人会为了“救市”而考虑怎么花钱,消费是为了改善生活,大家的钱怎么花,花在哪里,都是出于居家过日子的考虑。但客观来看,人们的钱无论花在哪里,都是流向了市场,都是增加了需求,本质上都是在提振市场。提振市场,最终目的也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来投吧
-
近日,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中国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万亿,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中国经济就能恢复。此言一出,引起很大反应讨论与争议!
虽然孟晓苏专家的观点是拿数字说话,也是站在资深行业专家与实践者的角度“劝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方”。但是,似乎从宏微观角度上来说都值得商榷。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孟晓苏仍然是站在房地产是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中国经济增长依靠房地产拉动和刺激的过去粗放模式上,没有摆脱房地产绑架国民经济与民生的窠臼。“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总方针,已经决定了中国经济已经在摆脱过度依赖房地产的局面,把拉动经济的动力转移到创新驱动上,已经非常迫切。纵观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靠房地产业强大起来,事实上,很多国家正是因为房地产危机而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大多数家庭依靠自己的存款与当前依然较高的房价对比,在省会以上大城市也不一定能够买到房!数字最会说话!
2022年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上半年高2.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1万亿元。
在我国能够一次性拿出50万的家庭并不多。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仅有0.37%的家庭能够拿出来50万的积蓄。
不能仅仅计算存款的增加,而且要计算百姓巨额房贷等负债的存量与增量!
最重要的是居民储蓄作为银行最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以贷款方式支持经济发展的用途比房地产急迫的领域很多。银行信贷要支持实业实体企业发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等,用途非常多,信贷资源配置到创新型领域很急迫,绝不能投资到房地产买房!
因此,这个建议不合适,使不得!当然,专家仅仅是一个建议,是表述自己的专业观点,对不对你自己判断,听不听的权力在你自己,谁也无权力不让专家学者发表意见与建议!
- 风头疯子
-
对于一些人提出的拿出1/3的存款买房的建议,我个人认为看似是这一做法比较合理,对于个人来说风险比较小,但是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于这一做法,我个人认为也是有着考虑不够全面的地方。
首先,对于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好,比较宽裕的人来说,不要说是拿1/3的存款买房,就是拿2/3的存款买房,也是没有问题,因为这样的人有稳定的收入,每个月的收入都能够保证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这些存款对于自己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通过拿出存款买房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这显然是一件很现实也很有意义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些人提出的这一意见还是很合理的。
但是对于那些工作和收入并不是很稳定的人,如果说拿出1/3的存款去买房,也会给这样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分期买房的人来说,看似是自己还有2/3的存款,但是考虑到每个月的花销,尤其对于那些伤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而言,自己的工作又不是很稳定,
拿出1/3的存款买房每个月又要还着比较高的房贷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那么对于这一做法,我个人就不是很提倡,也不是很认可了,还是应该尽可能的维持现状,保证自己的日常开销和生活,没有必要因为买房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而让自己的情绪更加的焦虑,显然这样做就是有一些本末倒置了。
- LuckySXyd
-
不实际,现在,根据已经公布的信息,刺激措施将同时包含财政和货币两个方面。
此次的金融措施旨在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和其他强制性付款负担,包括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缴款。对于损失较大的公司,将实行免税期,土地租金和电费延期付款等。显然,预算赤字的上限将提高。具体数字可能会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公布,但一些中国专家已经建议将预算赤字上限提高到5%或6%。
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外界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有所下降,因此中国现在需要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发行特殊债券来筹集资金。今年,中央政府一再扩大地方政府的债券配额,包括上周宣布的1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配额。因此,前六个月地方政府可能会发行近3万亿元的债券。相比之下,去年所有此类证券的发行规模为4.36万亿元。
最后,还有一个措施,就是发行专项债券。这些资金将用于帮助企业和社会支持民众消除COVID-19产生的后果。拟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尚不清楚:可能仍需要在“两会”上确定。但是《环球时报》援引专家的预测称,发行规模可能达2万亿元。
由此可见,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金融和货币措施,中国至少按名义金额计算为克服当前危机所花费的实际金额将大于上次2008年世界危机期间的金额。
但是问题来了,如何为预算赤字提供资金?
中国专家界正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有些人建议中国人民银行直接以零利率购买专项国债,即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相反,另一些人则认为,央行无论如何都不应这样做,否则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和信贷泡沫增加。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中国的经济状况与美国或其他几个西方国家完全不同,因此美国人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不适合中国。
贾晋京专家接着说:“从西方国家来看,比如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更多的是为了传导进市场,即市场主体获得资金后用于偿还债务。因为此前市场主体已经是债台高筑的情况,疫情期间现金流的减少更加剧了还债问题。所以总体还要取决于经济本身是否有实质性的需求增加,在中国是有的,但是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是还债,并非经济的实质性需求增加。
目前中国没有发生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或资产负债表型衰退这样的问题,实际上这些很多西方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在中国是不存在的。疫情期间,中国不少企业的资金周期拉长,同时人员大量聚集仍然不被允许。
那么在应对这些问题时,一个需要政府扩大赤字、发行债券,给企业减税降费;二是增加消费,比如发放消费券。”
在疫情高峰期中国专家界以香港地方政府如何向每位成年公民分发10000港币为例,讨论了向民众提供直接金融支持的可能性。但是此项措施将导致预算财政负担大大加重,而效果也同样令人怀疑。
- wpBeta
-
中新经纬1月11日电 (薛宇飞)近日,知名学者孟晓苏在一次公开采访中称:“中国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元,如果有1/3拿出来恢复对房屋、装修等购买,中国经济不就能顺利恢复了吗?”“劝百姓拿1/3存款买房”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在11日登上了微博热搜,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11日上午,孟晓苏对此进行了回应。他对中新经纬表示,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额约11.86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全年在13.4万亿元左右,相较于2021年的约18.19万亿元,大约减少将近5万亿元。“这犹如釜底抽薪,经济运行怎能不受到影响?我所说的‘拿出5万亿元购房",指的就是丢掉的5万亿元住房销售额。”
对于有人质疑和反对他的说法,孟晓苏说:“有网友说,‘低收入家庭没钱了,拿什么买房?",其实他们并没有说错。疫情三年受损害最大的是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是他们。因此,现在仅说‘支持刚需购房"或者说‘大力支持购买第一套房",就不太现实了。”
他认为,需要鼓励有支付能力的居民出钱购房,才能带动经济、就业与收入增长,也能让低收入群体受益。而这种购房多半不是“第一套房”,而是“改善性住房”。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中提出,“支持住房改善”。
孟晓苏称,他从来不认为逼低收入家庭去购买商品房是正确的,多年来他反复强调,要给低收入家庭、新市民与青年人家庭提供保障房,包括产权型保障房与租赁型保障房,而不是只能去买商品房。为此必须加快完善“住房双轨制”,政府要履行提供保障房责任,央企国企
要尽快回归保障轨。
其实,居民存款增加的数额已超过15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对比2021年,当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他认为,针对有购买能力居民的预期不高与信心不足等问题,需要对症下药,至少那些此前限制居民“住房改善”需求、不支持购买首套以上住房的措施,已经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