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国际商事仲裁必须是两国企业吗

2023-06-25 07:16:27
TAG: 国企
真颛

两国集团

国际商事仲裁不一定必须是两国企业。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主体还可分为不同国家的国民之间和国家与他国国民。国际商事仲裁主要涉及对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通常是在争议发生时,双方当事人通过自己订立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仲裁协议中规定的仲裁机构(或双方一致选择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对双方都有拘束力,由双方自动执行。如果败诉一方不予执行,胜诉一方有权向法院或其它执行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根据国际惯例,凡双方当事人订有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合同条款或协议的,则争议发生后,任何一方均不得向法院起诉,必须通过仲裁解决。

相关推荐

两国集团的介绍

所谓“两国集团”(G2),就是中美两国合作,共同主导世界事务。“两国集团”(G2)构想自2008年6月正式提出以来,便受到中美学界和媒体热议。该构想的出炉具有深刻的国际体系和中美双边关系背景,也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大有关系。构想的提出对推进中美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认知结构、经济共生结构和国际权力结构等三方面的制约因素决定该构想目前尚不可行。
2023-06-24 18:13:531

什么是G2格局??

所谓“两国集团”(G2),就是中美两国合作,共同主导世界事务。据有关资料显示,最早提出中美“G2”构想的是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他在去年夏天发表于《外交》杂志上的文章首次提出,并在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后召开媒体电话会议,宣传他的中美“G2”构想,主要论点是“如果美国要鼓励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就应该和中国分享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并建议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应进一步升级为“领导世界经济秩序的两国集团格局”。随后,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也提出一个“新概念”,即“中美国”(Chimerica),实际上是“两国集团”论的另一个版本。弗格森认为,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国,中国是世界最大储蓄国;双方合作方式是美国负责消费、中国负责生产。
2023-06-24 18:14:086

美国g2提议是什么

“G2构想”提倡中美两个大国共享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美国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登,他在中美战略经济第四轮对话闭幕后,召开媒体电话会议,宣传G2构想:如果美国要鼓励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承担更多责任,就应该和中国分享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中美两国结成或可能结成G2,由双方首脑开创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可以说是其中的灵魂因素。任何两个国家的关系,不仅仅只是经济,还有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均需磨合和互相调整,以达致友好、和谐、合作、互助。布什总统出席北京奥运盛会时,在与胡锦涛主席的“胡布会”中表示,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这也是中美构建G2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美两国防长于2007年11月在北京会晤时同意,两国国防部之间建立直通电话,即建立军事热线,借以加深两国军方之间的了解和战略信任,防止误判或擦枪走火。这对亚太地区以至世界和平也有重大意义。中美两国关系的涵盖面非常广泛,构建G2的侧重点虽然在经济,但无可避免必会触及其他方面。G2比之于G8或建议中的G9、G15,明显有其特殊性。扩展资料中美“两国集团”的提法早在2004 年就已出现。是年底,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率先提出将中美“两国集团”作为美未来应着力培养的四组G2关系之一。这四组G2关系分别为:美- 欧盟、美- 中、美- 日、美- 沙特。这可视为中美“两国集团”构想的发端。与此同时,美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抱怨G7无能,呼吁美中日欧“四国集团”或中美“两国集团”取而代之。2006年9月22日,美“彭博新闻社”发表专栏作家威廉·佩塞克《新世界经济秩序:中国+美国=两国集团》一文,文中引用美知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唐纳德·斯特拉斯海姆(Donald H. Straszheim)的观点称:“最重要的全球经济关系是美中两国集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国集团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提“G2构想”:与中国分享全球领导地位
2023-06-24 18:14:25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2023-06-24 18:14:434

历史21课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国家是哪个

协约国:英国 法国 俄国同盟国: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2023-06-24 18:14:501

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分别哪国为核心?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核心美国 华沙条约组织 核心苏联
2023-06-24 18:14:571

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分别哪国为核心?

北约 核心美国华约 核心苏联
2023-06-24 18:15:053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利结...

【答案】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战后美国和苏联均推行霸权政策,双方在国家利益上冲突,由战时合作走向对抗。美苏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国家,因此美国视苏联为称霸的障碍而采取对抗。因此BCD三项是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原因。A项并不是成因。考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
2023-06-24 18:15:131

法国、德国一站前分属于哪两大军事集团?

法国属于三国协约,德国属于三国同盟
2023-06-24 18:15:224

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欧洲的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代之而兴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从表面上看,英帝国的疆域更加扩大,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印度等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再也无法把它们平息下去。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战后,法国一度是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但它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坏。1924年法国占领鲁尔失败后,便最终丧失了处理德国问题的主动权。当30年代纳粹德国崛起后,法国统治阶级只想苟安求和,保住既得的利益。而一般的百姓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记忆犹新,人心厌战。朝野上下弥漫着和平主义和畏战情绪,以致在1940年5月德军进攻时,不仅没有再出现凡尔登的奇迹,而且在短短的40多天内就战败投降了。总之,欧洲已经走向没落,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已经兴起的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之机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力量。美国除未遭受战争破坏外,其战争费用也比其他国家低。英国的战争费用占国民财富的32%,法国占30%,德国占22%,美国只占9%。战争中,美国接受了各国的大批订货单,从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美国共输出了69亿美元的商品,美国的贸易顺差由1914年的4.3亿美元激增到1917年的35.6亿美元。出口的猛烈扩大带动生产的急骤发展。从1915年起,美国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新的“战争繁荣”周期。以制造业为例,1913年至1920年的7年间,欧洲制造业生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至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3。参战前的1916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313亿美元, 1918年上升到1518亿美元。农业总收入从1914年的78亿美元,激增至1915年的100亿美元的空前未有的水平,再猛增至1919年的177亿美元(以上均按1958年的美元价格计算)。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150亿美元,其中30%投放在欧洲。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大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年至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年至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为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国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2、战争引起的一系列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以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这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发动战争时所绝对没有料到的。战争开始时,双方都抱有速胜希望,但到1916年底战争已形成僵持局面。这时,协约国的前后方军队已达2500万人,同盟国也达到1500万人左右。每一次大战役都是一场大屠杀。由于大批农民被征入伍,以致许多土地荒芜,农畜产品普遍减产,物价则不断上涨。1916—1917年间的严寒冬季给交战各国的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许多人冻饿而死。人们越来越怀疑究竟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随着交战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人民的反战运动日益高涨。法国的罢工人数在1916年为41000人,1917年猛增至29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德国1917年4月的罢工最为激烈,参加人数达30万,工人们强烈要求实现不兼并别国领土的和平。前线士兵的反战情绪高昂。1917年5、6两月的法国兵变最有代表性。大约有3至4万士兵拒绝执行作战的命令,他们说再也不愿为每日的5个苏(相当于1/4法郎)去送命。在交战各国中,反动、腐朽的沙皇俄国危机最深,因此在这里首先爆发了革命。列宁说:“沙皇制度的极端老朽和腐败(加上极其痛苦的战争的打击和负担)造成了一种反对自己的莫大的破坏力量。”俄国的落后经济本来就支持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何况国民经济在战争中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14—1917年间,有1500万人应征入伍,但仅制造了330万支步枪。无枪的士兵在暴风雨般的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由于农民大批入伍,农业劳动力大大减少,耕畜从1914年的1800万头减至1917年的1300万头。粮食收获量减少1/4。指挥无能,再加上严重缺乏武器弹药,俄军到1917年1月底已损失600万人(包括死、伤、失踪、被俘)。战争临近结束时,损失人数增至800万左右。工人、农民和士兵忍饥挨饿,流血牺牲,他们忍无可忍,只得起来斗争。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执迷不悟,继续帝国主义战争,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走向灭亡。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终于取得成功。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又爆发了震撼欧洲的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英、法、美等国无产阶级支持苏俄的政治罢工。3、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土耳其、波斯、中国相继发生了革命,印度也出现了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返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4、、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 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屈辱的、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战胜的意大利和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首先在远东打破了华盛顿体系,继之意大利在1935年进行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又在非洲和地中海区域打破了凡尔赛体系。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则是对凡尔赛条约的公然撕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结合在一起,缔结了同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出现了上述两股新兴的、巨大的进步政治力量,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是帝国主义战争,而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预料不到的。
2023-06-24 18:15:513

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演变为哪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这三个怎么变成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德日意是轴心国,英美法是同盟国
2023-06-24 18:15:594

“第三世界”指什么?

第三世界的来历1、1952年法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在他的《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他在文中指出:“在互相对抗的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第三世界” 2、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历史上著名的“万隆会议”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苏联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正式确认了“第三世界”这一称谓,“第三世界”由此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并使用。 3、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有人称帝国主义阵营为第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为第二世界,民族独立国家为第三世界。到19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同志于1974年2月在同一位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谈话时,指出世界已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亚、非、拉美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1974年4月,中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阐明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我们课本上提到的“第三世界”概念出自这种划分。另外,世界上还有一种说法,以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划分三个世界。认为第一世界有24国,其中欧洲17国,北美洲有美国和加拿大,再加上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第二世界有苏联和东欧7国,意思是比第一世界穷而比其余各国富裕;这余下的各国即为占世界绝大部分的一百多个国家,就是第三世界,在这第三世界中,还有最贫穷的24国,它们被称为“第四世界”。
2023-06-24 18:16:084

中韩两国的合作上市公司有那些?

来到LKQOk都去扣钱钱钱钱钱
2023-06-24 18:16:291

北非战局之后,对法西斯集团的影响有哪些?对英美两国有哪些利好?

1943年5月13日,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局的最后一个战役突尼斯战役遂告结束。盟军胜利完成这一战役,使法西斯集团各国在地中海战区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由于控制了非洲整个北部海岸以及东北海岸,并在地中海沿岸占了上风,英美两国重新开辟了对它们至关重要的、由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至印度洋的航路,并为攻入南欧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北非战局中,盟军统帅部取得了解决战区内联合作战战略问题的经验。但是,它在占有颇大兵力兵器优势的情况下,却在许多场合行动不坚决。
2023-06-24 18:16:381

世界发法西斯同盟国的合作与战场胜利,加剧了法西斯集团内部哪些矛盾?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合作以及各战场的胜利,加剧了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矛盾。1942年下半年,随着法西斯轴心国在北非战场和苏德战场受挫,轴心国集团内部被最初的军事胜利所掩盖的矛盾不仅重新显露出来,而且一些新的分歧和争执也不断产生。尽管这些矛盾、分歧尚不足以立即导致这个集团的崩溃,但无疑增大了集团各成员国之间的隔阂,削弱了其整体力量。德国与日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对手,日本曾利用德国卷入欧洲战争之机,夺取了德国在远东及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第一次大战后,德、日两国均走上法西斯主义的扩张道路,共同的利益和对手使它们逐渐靠拢。自1936年结成以反共为旗号的政治同盟后,两国关系开始向军事同盟方向发展。然而,德日之间的联姻是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因此,每当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两国间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1939年春夏期间,长期关系紧张的日本与苏联之间,在诺门坎地区再次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上一次是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日本之所以敢在泥足深陷中国的时候与苏联兵戎相见,主要原因在于有德、日“反共协定”撑腰,德国在欧洲的威胁将牵制苏联在远东的行动。然而,德国另有打算——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德国背着日本于8月23日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与德日“反共协定”是根本矛盾的,它意味着日本原先出于牵制苏联而参加“反共协定”,以及将两国关系向军事同盟发展的努力遭到重大挫折。德国的“背信弃义”对日本造成了极大冲击。日本大本营被迫否定了关东军要求增援、与苏军在诺门坎地区进一步作战的计划,并于9月15日与苏联签订了停战协定。在此之前,8月25日,日本五相会议决定停止德、日、意三国条约的交涉。8月28日,平沼内阁以“欧洲局势复杂离奇”为由而辞职。9月4日,日本内阁新首相阿部信行发表不介入欧洲战争的声明,公开暴露了德、日两国的矛盾。
2023-06-24 18:16:461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日同盟的缔结 B.德意奥三国的“同盟条约”的签订 C

D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所以选D。
2023-06-24 18:16:531

中韩贸易战使中韩两国的相关企业损失都很大这属于哪种市场营销环

属于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中韩贸易战属于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国际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企业在从事国际营销活动中企业难以控制也较难影响的营销大环境。
2023-06-24 18:17:011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敌对集团轴心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 ,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主要指挥官: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毛泽东、戴高乐、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主要战场:亚洲,欧洲、太平洋、大西洋
2023-06-24 18:17:2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中的“一国”是

C
2023-06-24 18:17:271

求一个这几天的时政,带上多角度评论,明天下午要用!求一个好的时政加评论!想要一个关于美国打叙利亚的!

要跳出叙利亚国内看问题个人认为米帝的最终战略目的是中国,其次是俄罗斯。阿拉伯之春只是手段。我国西部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很多,俄罗斯南部也不少。现在突、利、埃、伊拉克等都已由亲美政治势力掌控政权,阿富汗卡尔扎伊虽然现在嘴上有点儿不听米帝的话,但也属亲美政权,米帝现在搞乱叙,支持反动派颠覆现政权。这都直接刺激疆独,还有藏独,也刺激了俄罗斯南部的独立势力。我国以西都是阿拉伯国家,米帝要通过阿拉伯之春将中东连成一片,并延伸至我国西部,西部一乱,就能切断能源。在东海、南海搅混水,将来对我国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最终以颠覆现政权为最终目的,最有可能是分裂。其次,是搞乱俄罗斯。最后结果是米帝一国独大,称霸世界。
2023-06-24 18:17:372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 [ ] A.英法俄和德奥

D
2023-06-24 18:17:441

冷战的国语词典冷战的国语词典是什么

冷战的国语词典是: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余地。」。冷战的国语词典是: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余地。」。注音是:ㄌㄥˇㄓㄢ_。拼音是:lěngzhàn。结构是:冷(左右结构)战(左右结构)。词性是:动词。冷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冷战lěngzhàn。(1)两国或两个国家集团之间采用强权政治、经济压力、间谍活动或敌对性宣传等手段而进行斗争,常常进行破坏和排斥反对其国家,但不使用武力。(2)口:因寒冷或害怕浑身颤抖。二、引证解释⒈因寒冷或害怕浑身突然发抖。引茅盾《色盲》五:“他又象感了疟疾一般打起冷战来了。”老舍《骆驼祥子》十八:“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峻青《海啸》第三章十七:“申天锡打了一个冷战,酒意也吓消了,直翻腾着眼睛。”⒉英语coldwar的意译。原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现泛指国际上进行的不使用武器的斗争。美国政论家李普曼于1947年第一次使用此词。三、网络解释冷战(美国与苏联为主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冷战(英语:ColdWar,俄语:Холодная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冷战结束后再加上经历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冷战(词语概念)冷战,原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现泛指国际上进行的不使用武器的斗争。关于冷战的近义词寒战暗斗寒噤关于冷战的反义词热战关于冷战的诗句你一定会发冷战的白月横空冷战场铁衣冷战马血沾蹄关于冷战的成语战战惶惶战战兢兢冷冷清清战战栗栗兢兢战战放冷箭冷心冷面冷言冷语战战业业关于冷战的词语放冷箭关于冷战的造句1、我希望我们不要冷战。2、于是,你们总是冷战,你以为她不喜欢你,她以为你不在乎她。3、再说情侣吵架,很快就会好的。如果好了以后,你应该多想想以后怎么和自己的男友相处,因为也许会成为自己下半生的依靠。男人只是冷战,我认为改的几率不大。男人只是想让双方都冷静一下,可以不那么冲动,都可以谈,而不是吵。4、我没结过婚,也不知道这样算什么,只是说给你我个人感觉,你自己判断。两个人在一起,吵架拌嘴很正常,但是之后没有一方快速的让,那样的就是冷战,或者是隔阂的开端。在一起过一辈子的人,如果连最基本的宽容都没有,这样还要在一起,总会有人..。5、中国有些疑心病特别强调妇女,特别是如果有与她的丈夫有些冲突,这将是更担心自己的遗憾做一些事情在后面,但这种不信任往往使事情的夫妇更糟糕的婚姻关系靠热情和理解绝不是冷战。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冷战的详细信息
2023-06-24 18:17:511

韩日两国大型企业是国营的

举个例子吧,三星物产目前世界排名前二的摩天大楼,台湾101大厦,迪拜的那个迪拜塔,马来西亚的双子塔,都是三星物产建设的,目前阿联酋的核电站,也被三星物产竞争得手,韩国成为继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以色列之后的有自行设计、建设核电站能力的国家。三菱重工,日本的潜艇、飞机、坦克都是这家财团控股的公司生产的。无论是韩日,还是美法,其国家是由大的财团培养扶持政治代言人,以维护他们的利益,虽然看起来他们是家族企业也,但多个家族相互交叉控股,成为无比庞大的财团(商社),可以说他们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所以说行日两国大型企业有国家背景是毫不夸张的,因为无论总统还是首相,要先取得他们这些大家族的认可。
2023-06-24 18:17:581

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闪击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向波兰发动进攻,9月3日,英国、法国、印度和英国自治领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德宣战。9月6日、9月10日,南非联邦和加拿大也先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法西斯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后,立即把下一步的侵略矛头指向波兰,这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队。波兰是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军事盟国。德国若占领波兰,就可以解除进攻英、法时的后顾之忧,又可建立进攻苏联的基地,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通牒,要求把但泽"归还"给德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权利也转让给德国。波兰政府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1939年4月11日,希特勒正式下达了"永远消除波兰"的"白色方案",并命令德军在9月1日以前作好一切准备。"白色方案"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大量兵力,充分发挥坦克部队和空中优势,以突然袭击的"闪电战"一举灭亡波兰。德军计划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对波兰腹地实施向心突击。"北方"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辖第三、四集团军,共21个师,配置在波英瑞和东普鲁士;"南方"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辖第八、十、十四集团军,共36个师,配置在德国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这两个集团军群分别由凯塞林将军指挥的第一航空队和勒尔将军指挥的第四航空队担任配合。德国军投入对波作战的兵力总共有62个师(其中7个坦克师、4个轻步兵师和4个摩托化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000架飞机。波兰政府由于对希特勒发动侵波战争缺乏警惕,因此防御准备很差,直到发现德军大兵压境时,才于8月24日开始局部动员,30日宣布全国总动员。战争爆发时,波军只动员了40个师和22个旅的兵力,而且未能全部完成战略展开。能用于作战的共有100万左右的陆军、4300门火炮、220辆坦克和650辆超轻型坦克;海军只有16艘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空军共有824架飞机,能用于作战的只有407架,其战斗性能远不如德国飞机。可见,波军在数量、战斗素质和武器装备上,都落后于德军,德波军事力量对比,德军占有压倒优势。希特勒在完成战争准备后,蓄意制造借口,发动向波兰进攻。1939年8月31日晚,一批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队员冒充波兰军队,"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格列维列兹。德军用该城电台,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但实际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德国所有电台便广播了所谓"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谣言。德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波战争。9月1日拂晓4时40分,德军分3路向波兰发动全线进攻。德国空军向波兰全国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连续轰炸,21个主要机场同时遭到袭击,飞机大部被摧毁,30多个城市发生大火,交通通信枢钮、电站、桥梁和政治行政中心均遭破坏。德军地面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迅速突破了波军的防线。与此同时,停留在但泽港外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军舰,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潜伏在波兰境内的德国特务组织起来内应,进行各种破坏。整个波兰立刻陷入一片混乱。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波军统帅部曾决定在西布格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组织抵抗,但未能实现。波军节节败退,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9月7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占领了但泽走廊,"南方"集团突入了西南工业区,德军于第一周就攻入到波兰腹地,从北面和西南方向威逼首都华沙。8日,德军先头部队到达华沙西郊。9月14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维斯瓦河以西合围了以波兹南、但泽走廊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接着,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继续南下,攻占布列斯特。"南方"集团军群继续北进,包围了利沃夫,16日在符沃瓦地区与北线德军会师,合围了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此时,德军压缩了对华沙的包围,同时加紧围歼波军各孤立集团。9月17日,德军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这时,波兰政府早已撤出华沙,先后在巴黎和伦敦组织流亡政府。华沙守军和居民拒绝投降,进行了艰苦的华沙保卫战。9月27日,德军攻占华沙,波军12万人被迫放下武器。至9月底,所有被围的波军陆续被歼,波军全军覆灭,波兰沦亡。在德波战争中,波军亡6.6万人,伤13.3万人,被俘近42万人。德军亡1万余人,伤3万余人,失踪3400人。英、法两国与波兰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作过保证。但是,当德军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时,英、法统治集团还幻想"调停"德、波冲突,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只是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两国政府才被迫于9月3日对德宣战。但英、法政府实际上是宣而不战。当时,德军主力已投入波兰战场,在西线只留下23个师防守齐格菲防线。英、法拥有110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但英、法军队却不积极作战,只是法军第4集团军的部队开始时对萨尔布吕肯地域发动了有限的进攻,突入齐格菲防线8—10公里后就停止进攻了。英国派往西欧大陆只有4个师的兵力。英、法一直采取按兵不动的方针,眼看着波兰被灭亡。从1939年到1940年5月,整整半年多,"西线无战事"。因此,人们把英、法军队在西线的行动称为"假战争"、"静坐战"或"奇怪的战争",这是英、法统治集团推行"绥靖政策",对"祸水东引"抱有幻想的产物。
2023-06-24 18:18:051

意大利,在一战时为何背叛同盟国而投向协约国?

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敏锐的发现盟国德国即将失败,因此投奔协约国,进行自救!
2023-06-24 18:20:023

解密:日俄战争前两国是如何做着战争准备的?

英国,历来把俄国看作同它争夺中国的对手。它企图假手日本阻止俄国南下同它争夺中国长江流域。因此,英日互相勾结,于1902年1月30日在伦敦签订英日同盟,矛头针对俄国。 美国自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来,几度想插足中国东北,都被俄国拒之门外。为了打破俄国对我东北的垄断地位,美国 *** 站在日本和英国一边。英美两国对于日本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为日本的扩军备战输血打气。 法国,仍然忠于俄法同盟。1902年3月12日,俄法两国在圣彼得堡发表宣旨,声称两国对于将来远东或中国发生变化时,为保护两国之利益,保留其自由行动的余地。这是把法俄军事同盟推广到远东,矛头直指英日同盟。但是,法国并不希望俄国把主要军事力量投入远东,以免削弱俄法同盟在欧洲对付德国的实力,因此对俄国远东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德国,继续执行其推动俄国东进的政策。它希望由于俄国占领东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国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国调开西部边境的俄军,间接削弱俄法同盟对德国的压力。因此,德国对俄国1901~1904年间的远东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战争爆发以后,德国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当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东调时,德国表示愿为它加煤。后来甚至酝酿俄德“结盟”)。 这样,到1902年春,上述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德国在欧洲反对法国,在远东则支持俄国。至此,日俄战争的国际条件已经形成。 俄罗斯,内部以沙皇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对日战争问题上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两派主张。但在同日本争夺中国和朝鲜等基本的方面这两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 *** 对远东的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们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财政大臣维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为代表。他们看到俄罗斯在国内和国际上(包括在欧洲和远东)困难重重,建议不要轻易发动对日战争,而应作出某些让步,同时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战争准备,待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加尔湖段通车,运输能力提高,旅顺及其外围要塞竣工,再伺机决战。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等人为代表。这是一群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帝国主义冒险家;他们过低估计日本的力量,认为蕞尔小邦,不堪一击,“扔帽子就可以把它压倒”,俄罗斯需要一场小小的胜利的战争,以便制止革命”,“只有毫不含糊地使日本了解,俄罗斯准备捍卫自己在满洲的利益,如果必要,即不惜诉诸武力",才能够指望谈判获得成功”,因此主张对日强硬。国内革命 *** 愈是逼近,这一帮人愈是想从战争寻找出路。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身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但在发动战争的时机问题上,他凌驾于两派之上。他知道俄国准备不足,希望推迟战争,认为“时间是俄国最好的盟友”,“每一个年头都会加强我们的实力”。但是,他确信推迟战争的最好办法是采取强硬政策,而“让步总是引起新的让步”。这样,他实际上支持了别佐勃拉佐夫一派的主张。1903年5月,沙皇排斥了维特对远东事务的干预,重用别佐勃拉佐夫,正式推行所谓“新方针”。与此相呼应,在全俄国掀起一片战争叫嚣,呼吁人民“流血、牺牲”,“保卫祖国”,大造战争空气。但是,俄国实际的战争准备进展缓慢。 另一方面,日本统治集团看到,“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时,都会增强俄国取胜的机会”,因此在英美支持下加紧备战,同时对俄国展开外交攻势。在日俄谈判过程中,日方不断提高要价,始则要求俄国承认其对朝鲜的“保护”,继而要求打入“南满”,最后又要求在“北满”及其他地区的权利。尽管沙皇 *** 玩弄外交手腕,故意拖延谈判,以争取时间,但日本统治集团决心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和俄国准备不足的致命弱点,于1904年2月6日正式与俄国断交,2月8日夜间不宣而战。从此爆发了日俄两国统治集团长期准备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日俄战争主要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腐朽透顶的清 *** ,竟置国家 *** 和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听任日俄两国铁蹄践踏我东北锦绣河山。1904年2月12日,清 *** *** 宣布“局外中立”,划辽河以东地区为日俄两军“交战区”,并严令地方军政长官对人民群众“加意严防”,“切实弹压”。但是,饱受外敌蹂躏的东北人民,自发地开展反侵略、反官府的斗争,给帝国主义强盗造成了巨大困难。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 *** ,敢于斗争的精神。
2023-06-24 18:21:261

顾中美关系的历程,两国在共同应对全球重大公共安全威胁方面曾有过很好的合作?

回顾中美关系的历程,两国在共同应对全球重大公共安全威胁方面曾有过很好的合作,不论在应对2008年金融风暴、全球气候变化还是埃博拉病毒上,两国都站在同一战壕里,通过有效合作发挥了全球领导作用,造福两国、惠及世界。2020年3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特别峰会之后一天之内实现通话,双方在通话中聚焦于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合作,这对两国关系的不断下滑具有刹车意义。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疫病大流行,全人类命运与共,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抗疫。扩展资料: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2019—2020年岁末年初,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期而至,并迅速蔓延为一场百年不遇的全球疫病大流行,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百万人感染,十多万人丧生,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带来极其重大的冲击,成为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病毒对人类的攻击不分国别、地域、种族和信仰。2020年1月21日,美国宣布发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随后的一个多月只增加了几十例。3月,疫情进入暴发阶段,从每天几百、几千到上万,美国迅速成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风暴中心”。截至3月26日,美国确诊人数超过8万,成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而且疫情仍在持续发酵。3
2023-06-24 18:21:356

回顾近现代以来法、德两国的关系,写一篇介绍两国关系的小作文

二战结束后,德国人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反省之中。同样,以阿登纳为首的德国政治家们也在思考着德意志民族的前途及其出路。通过对两国历史的深入研究,阿登纳认为两国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才有前途可言。这个怪圈就是两国“相互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和不信任”①,以及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不断兵戎相见,以致恶性循环的状态。这个怪圈滥觞于公元三世纪起日耳曼人对高卢的大举入侵。公元三世纪,日耳曼人大举入侵高卢,其中西哥特人与勃艮第人在入侵后分别建立了王国;5世纪80年代,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也开始入侵高卢,到6世纪中叶,法兰克人开始统治整个高卢。两国之间怨恨的种子大概是这个时候播进土壤的。产生于5—6世纪之交的法兰克国家在查理统治时期(768—814)达到极盛。查理也因此而被当时的人视为“欧洲的统治者”。但由于查理帝国是在征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集合体;并且帝国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另外,帝国实行的采邑制导致了“王室的彻底削弱、豪绅显贵的独立和帝国的瓦解”②,所有这些,导致了中央权力的动摇和分化。因此,在查理大帝死后,他的不稳固的帝国便难以维持了,最终走向瓦解、分裂。817年,虔诚者路德维希把帝国分给三个儿子罗塔尔、丕平、日耳曼人路易,自己则保持最高权力。829—833年,虔诚者路德维希企图为他第二次婚姻所生的儿子查理(即秃头查理)获得一个分国,引起他的三个年长儿子的反抗,他们发动战争反对父亲。840年路德维希死后,三个儿子罗塔尔、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又彼此混战。最后,他们于843年在凡尔登签订了著名的关于三弟兄瓜分帝国的条约。条约保留了长兄罗塔尔的皇帝称号,而帝国的领土则分为三个部分。帝国西部的领土阿奎丹尼亚,即后来发展并称为法兰西的“西法兰克王国”,由秃头查理获得;东部的巴伐利亚等地区,即后来发展并称为德意志的“东法兰克王国”,由日耳曼人路易获得;归罗塔尔的则是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两块领土之间——从莱茵河口起到罗纳河口止——的一长条地区和意大利。凡尔登条约的重大意义在于大体确定了后来的法、德、意三国的雏形。但“这种划分是极其草率的,尤其是界于法德之间的楔形地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仍为法、德两国时常发生争执的地方”③。可以看出,近代德意志、法兰西两国的形成本身就是矛盾对立的产物,而这种情况又为德法两国结怨埋下了伏笔。因为他们诞生之日也就同时诞生了敌意。分裂后的各王国在相继完成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9世纪到15世纪,德意志历史经历了王权的巩固、削弱、重振与崩溃这一过程,到15世纪末,德意志王权跌落到最低点。“德国深深陷入四分五裂之中”④,而这几个世纪中,法兰西历史则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其中重要的事件是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百年战争是法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经受过这场战争以及随着战争而来的破坏的考验,法国变得更加统一、更加巩固”⑤。到路易十一时期(1461—1483),法国的统一已基本完成,并实现了政治的统一。法国的统一与德意志的分裂这一反差刺激了法国的扩张野心,为法国企图称霸欧洲提供了最佳时机。法国要扩张,必然威胁到它的邻国,这里面自然就包括德意志。于是,随着法国谋取欧洲霸权,法德之间的敌意与仇怨也不断发展。其实,法国谋取欧洲霸权由来已久。早在腓力普四世(1285—1364)时,就有一位法学家杜布亚撰写了一个法国大国主义计划,体现了法国称霸欧洲的野心。杜布亚认为“法兰西国王应当充当全世界的君主的角色,……希望……领有莱茵河西岸”;希望能使法国的“腓力普……从法国指导欧洲的政治”⑥。但法国称霸欧洲的初次尝试在它的一切邻国,首先是德意志各诸侯的反对下终告破产。我们知道,“十七世纪是法国真正称霸欧洲的时期”⑦;“1679年签订的奈梅根和约……是封建法国在欧洲最强盛时期的标志”⑧,但法国的霸权是在与别国,首先是德意志的斗争中逐渐建立的。从16世纪初期起,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法国,这对法国非常不利,因此法国便“力求脱身于这种受钳制的状态”⑨,它选择以意大利为突破口来打破这种受包围的状态。这种包围与反包围的斗争便是法国发动几次意大利战争(1494—1559)的起因,也是贯穿着16、17世纪和18世纪一部分时期的法兰西——哈布斯堡竞争的起因。难怪有人会说,意大利战争是“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欧洲的鏖战”10。16世纪的德法对立还表现在法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诸侯反对信奉天主教的皇帝。利用这种办法,法国在政治上促使德意志帝国衰微,同时“不时地、一块块地割下帝国的领土”11。16世纪末、17世纪初,法国出现了所谓追求法国“天然疆界”的说法。在路易十四亲政以前,摄政的首相黎塞留(1624—1642)一再论证:古代法兰克人曾征服过高卢。因此他在其《政治遗书》中写道:“我秉政之目的在于:为高卢收回大自然为它指定的疆界,……将法国置于高卢的位置上,在原属古代高卢的一切地方建立新的高卢”12。正是在这种意图的支配下,即“加剧和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力图将王国的疆域在东北和西南方向继续朝‘天然疆界"推进,为法国打开通往邻国各邦的大门”13#法国于1635年介入了主要战场在德意志领土上的30年战争。30年战争既是德国内部两个诸侯集团之间以及诸侯与皇帝之间的一场内战,又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如法国、瑞典)相继卷入的一场大规模的国际冲突。战争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为结束的标志。根据和约,瑞典夺去了北方的奥得河、易北河和威塞河的河口,法国夺去了德国西部最富饶的地区,实现了黎塞留“天然疆界”计划中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的目的。而且法、瑞典“两国都有权干涉德国内政”14。然而,德国国内的分裂割据局面却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反而“实际上还让德意志各地方诸侯成了完全独立的势力”15。因此,洛赫才会说:“三十年战争是以法国的胜利以及取得欧洲霸权而告终”16的。毫无疑问,30年战争加剧了德法之间的怨恨与敌意。18世纪中叶,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被法普(鲁士)矛盾所代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德意志境内的政治发展分不开。17世纪以来,德意志版图上有两个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从政治混乱局面中脱颖而出。普鲁士与奥地利逐渐成为在德境内竞争的对手,竞争在18世纪渐趋尖锐。奥地利为了拉拢法国以便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用联姻的方式达成了法奥同盟(1756年),使得“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由来已久的敌对关系已经消逝,敌对关系转化为……法奥同盟”17。其后,法奥与普鲁士在18世纪50年代晚期发生了战争。且1788年,英、普、荷签订了反对俄、法、奥的三国军事同盟。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德关系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奥地利和普鲁士这一对德意志境内的冤家,由于极端害怕毗邻的法国革命引起国内革命,以及法国革命直接威胁它们的封建秩序,两国关系渐趋缓和,结成了反法同盟。从1792年—1813年,奥、普先后组织或参加了六次反法同盟,虽然都先后失败了,但到这时,德法冤冤相报的怪圈已然形成。其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人和德国人三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18。这三次兵戎相见指的是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的1870年的普法战争、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这些“兵戎相见”都是德法仇怨发展的结果。但是,这期间的德法关系远比三次战争复杂得多。普法战争爆发以前,普法两国矛盾已较尖锐。首先,两国都想获得莱茵河左岸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其次,两国都想夺取西班牙空缺的王位;再次,法国想利用其对西德诸国的影响,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反对出现一个新的强大的德国,而普鲁士则“力求夺得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建立德国,角逐欧洲”19。在两国矛盾相当尖锐,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爱姆斯电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1870年7月19日,战争正式爆发。轻敌的法国最后战败,被迫同普鲁士签订和约。根据1871年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把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普鲁士,并赔偿50亿法朗作为战争赔款。德意志也因此完成了统一,成为法国强有力的对手和威胁。巨额的赔款和领土的丧失,使法国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以致法德矛盾构成了19世纪7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普法战争不但没有消灭德法之间长期的对立,“没有使德法之间的宿怨趋于缓和”20。相反,使德法关系更加复杂化,加深了它们之间的鸿沟,并孕育着新的战争危险,导致了军备竞赛和军国主义的发展。“法德矛盾长期存在,终于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21。“德国的掠夺意图和法国的复仇主义情绪,决定了这两个强国之间的紧张关系”22。两国在1875年发生了战争危机,尽管战争危机最后解除,但仇怨却越积越深。德国是想在失败的法国还没有复兴之前,先发制人,再发动一场对法战争,彻底击败法国,以消灭法国复仇的可能性。法国则针锋相对,利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成功地击垮了俾斯麦的战争威胁。八十年代中期,法德关系再度尖锐化。1886年,后来担任法国国防部长的布朗热在法国煽起复仇主义狂热,并着手加强军队。德国政府则正想利用保加利亚危机造成的英俄关系的恶化和法国的复仇主义狂热,发动一场对法国的战争。但最后“由于俄国拒绝同德国签订中立条约,德国又一次被迫在德法战争的边缘上停止不前”23。“法德关系在90年代稍有缓和”24,法俄在1893年底,完成了缔结同盟的手续。总之,在1871—1900年间,“法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仍旧是准备复仇主义的对德战争”25,“法德矛盾是帝国主义间的最重大的矛盾之一”26。20世纪初,法德矛盾加剧。法国借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的要求,积极准备复仇战争。法德两国的资本集团在摩洛哥、土耳其、中国等地的竞争异常激烈。如1905年和1911年的两次摩洛哥危机就是法德矛盾的表现。在同德国争夺的同时,法国加强同英、俄的接近,共同的需要和战略考虑使得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法英俄三国军事同盟最终形成。到这时,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已经形成,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1914年,一战爆发。德法两国的正式交锋于1914年8月开始。双方先后展开了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大的战役。后由于美国的参战及德国的腹背受敌,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投降。1919年6月18日,协约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签订。德国为战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被迫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此外,将萨尔矿区的煤矿归法国所有。莱茵河左岸的德国全部地区由战胜国共管。另外,德国还要赔款,割让全部海外殖民地等。法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德国的复仇。但这种建立在一国对另一国的掠夺的基础上的复仇只会使矛盾加深和不断地积累,总有一天,矛盾会再次爆发。一战以后,“法国外交面临的最大难题仍是对德关系”27,法国采取强硬的对德态度,力图使德国一蹶不振,并在1923年挑起鲁尔事件。20年代中后期,即赫里欧和白里安政府时期,法国力求改善与德国的关系甚至与德国和解。30年代纳粹在德国上台后,法国一度奉行对德强硬政策,但最终被对德绥靖政策所代替。然而,不管法国对德国采取的是和解政策还是绥靖政策,德法之间的仇恨并未消除,德国对法国仍是耿耿于怀,并暗暗地积蓄力量,在希特勒的煽动下,民族复仇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一旦恢复了元气,德国就蠢蠢欲动了。从中欧、东欧开始,希特勒的扩张计划不断获得成功,这更刺激了他的野心,终于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法之间于是第三次烽烟再起。德国以闪电般的速度击败了法国,建立了傀儡政权,痛解一战后对法国的心头之恨。但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打击下,纳粹再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并为之付出了比一战更沉重的代价。由于纳粹的暴行,德法之间的怨恨越积越深。通过对德法关系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德法在历史上充满了深深的仇怨与敌意,用“宿敌”或“世仇”来形容它们的关系丝毫不会为过。这种关系往往造成两败俱伤,从长远来看,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胜利者都不是最后胜利者,……复仇主义导致的只能是战争的再次爆发,战争只能导致一次较一次更严重的破坏”。28那么,为什么德法之间会走进冤冤相报的怪圈呢?这主要与两国解决相互之间冲突的方式有关。我们知道,自从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各个国家出于维护民族利益——如领土、资源、人口等——的要求或争夺其他利益,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矛盾冲突的解决无非两种方式——对抗与妥协。对抗表现为国与国之间剑拔弩张,甚至付诸武力;妥协则表现为相互让步,直至达到和解与合作。但两个国家之间“如果不是用妥协的方式解决冲突,而是用对抗的方式即用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来解决冲突,那么,冲突的根本解决意味着更大的冲突的生成,冲突的暂时解决意味着埋下了长期冲突的种子,它必然会在新的条件下,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29。我想,这就是德法之间“冤冤相报”的症结所在。从这里也可以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德法之间如要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改变两国解决冲突的方式。阿登纳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当然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认为在二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下,德法两国只有变对立为和解,才有光明的前途。
2023-06-24 18:22:011

英法两国地域上隔得那么近饮食习惯却不同,你怎么看呢?

英法两国地域上隔得那么近饮食习惯却不同,你怎么看呢?从客观原因来看,英国气候多变,雨水多,土壤酸度高,种植环境差,种植单一化严重。目前,英国的农业总产出只提供其消费的59%,其余部分则由进口,而进口已经占用了该国总土地面积的70%。看看法国。法国是世界第六大农业生产国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它拥有欧盟三分之一的可耕地。如果我们对食物什么都不做,那就太可惜了。至于不必,如果你现在在英国(尤其是伦敦)没有自己的食物,你会在乎什么?英国和法国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都拥有否决权。两国也都是20国集团和7国集团成员国,都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英国现在已经退出欧盟,但是英国是英联邦组织的盟而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法国的态度更强硬,该国总统马克龙频繁与特朗普通电话或者直接会谈,甚至与普京周旋。据说在空袭前把相关信息还透露给俄罗斯,避免俄罗斯军事基。从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上,英法两国几乎是相当的,但是法国的领土比英国大2~3倍。从经济结构上看,英国主要强在金融,英国的金融业极为发达,伦敦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英法两国人口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法国面积比英国大点,但英国利在处于海岛之上,而法国却被周围的欧洲国家团团包围。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让许多雇员不会冒着失去工作的风险去要求增加工资。同时雇主也因前景的不确定性而不愿意增加额外的成本。此外,因为许多英国雇员不属于工会成员,英国稍强于法国,假如两国干起来,打消耗战,法国必败,地理位置,法国海军容易被英国海军封堵在家里。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基础条件。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今天的国际竞争中是难以长期站稳脚跟的。
2023-06-24 18:22:084

中美G2峰会和C2峰会是什么?其中的C和G分别代表什么?急急急谢谢了

“G2”概念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来代替旧有的八国集团,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来的。所谓“G2”本质就是中美两国共管地球的模式,G代表的是GDP,是采用GDP总量、购买力平价折算后的GDP、人均GDP、还是可持续性人均GDP(绿色),算法不同则结论迥异。相对来看,最后一种是最合理的指标,但恰恰也是这种算法体现出中美之间最大的差距。中美C2模式是指中美协商、共管西太平洋”,“C”可以是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operation),也可以是命运共同体(Community)。
2023-06-24 18:22:453

一战的时间?参战国?涉及人口?发生的事件?其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http://202.121.7.7/person/zxlsjxw/wzsck/143.asp.htm 第二次世界大战 Second World War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战争起因 德、日、意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确立的法西斯政权及其侵略扩张,是这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法西斯政权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国际关系体系。战败的德国不甘心于《凡尔赛和约》给予的严厉惩罚和约束。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获得英、法许诺的领土而不满,另一个战胜国日本扩张要求日益强烈。由于德、日、意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和加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为英、法、美等国的对手。随着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帝国主义制度的各种基本矛盾重新尖锐化并愈演愈烈,以致发展到诉诸战争。 20世纪20、30年代,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相继兴起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法西斯主义势力和运动。1922 年10月B.A.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掌握政权。1933年1月A.希特勒在德国执政。1936年3月日本军部实现对内阁的全面控制,开始确立法西斯专政。它们同英法美等国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不惜通过战争手段改变由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国际秩序,从而形成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战争策源地形成 德国从1933年起加速扩展军事工业。1934年秘密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队的限额。1935年正式重建空军,实施义务兵役制,秘密颁布《国家防御法》。1936年3月7日,德国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规定,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早在1935年秋德国国防军即已开始制订代号为红色的对法作战计划、入侵奥地利的奥托方案和进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纳粹德国成为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欧洲战争策源地。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意大利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组成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确定武力侵占中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中亚细亚和小亚细亚以至欧洲的侵略扩张总纲领。从1931年起,日本对中国发动并逐步扩大局部性侵略战争。1936年制订向太平洋地区及西伯利亚的扩张目标和对美、苏、中、英等国作战的具体方针。日本成为挑起世界战争的远东战争策源地。 3个法西斯国家在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结成侵略集团。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参加该协定。 世界大战前奏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多次发动局部战争。日本首先在亚洲燃起战火,揭开世界战争的序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翌年3月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接着入侵中国上海、热河省、察哈尔省北部和河北省东部等地区。美、英、法等国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姑息纵容。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合作为核心,举国一致,英勇进行反法西斯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日战争在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以后,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见抗日战争)。 日本对苏联的战争挑衅 日本于1938年7月29日至8月11日在邻近朝鲜的中苏边境挑起张鼓峰事件(哈桑湖事件)。1939年5~8月,日军在中国黑龙江省西部与蒙古接壤地区再次挑起诺蒙坎事件(哈勒欣河事件)。日本的两次战争挑衅均遭失败。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30万军队侵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第二次抗意战争爆发。尽管国际联盟通过决议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表示要对它实行有限的经济制裁,意大利仍能从西方民主制国家,尤其是从美国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截至1939年4月,德国派往西班牙作战人员超过5万人,意大利约15万人。德、意向叛军提供的军火价值10亿美元。英、法、美等国则宣布“中立”,实行“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政府购买的武器过境。1939年2月27日,英、法与西班牙共和国断交,公开承认F.佛朗哥政府。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3月12日拂晓,德军入侵奥地利。14日,宣布将其划为德国的一个州,兵不血刃地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德国就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自治”问题制造五月危机,陈兵德捷边境。9月12日,希特勒再次进行战争恫吓。在德国压力下,英、法两国政府推行绥靖政策,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方式换取“和平”,9月29日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10月1日,德国占领苏台德区。10月6日,在德国操纵下,斯洛伐克“自治政府”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 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春、夏季,欧洲再次出现紧张局势,经过波兰危机和错综复杂的外交斗争,终于爆发全面战争。 严重的战争危机 1939年3月15日,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1日又制造但泽危机,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次日出动海军占领立陶宛的默美尔。4月1日在德、意武装支援下,佛朗哥军队控制西班牙全境。4月7日,意大利军队入侵阿尔巴尼亚。5月22日,德、意正式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即钢铁同盟。德军统帅部在4月3日即已下达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对波兰作战计划。 德军士兵拆除波兰边界路障 面对德国的战争威胁,波兰向英、法求助。英国张伯伦政府认为德国如果占领波兰将危及英、法安全及其在欧洲的根本利益,鉴于绥靖政策遭到世界和国内舆论的谴责,被迫开始对政策作出某些调整。1939年3月22日,英、法互换照会,承担遭到侵略时相互援助的义务,把实际存在的同盟关系固定下来。3月31日,张伯伦代表英法两国政府宣布,一旦发生威胁波兰独立的行动,英、法立即给予波兰全力支持。4月6日,英、波缔结临时互助条约。4月13日,法国重申忠于法波同盟义务。5月19日,法、波正式签署军事协定。 三角谈判和斗争 1939年春、夏季,围绕欧洲的战争与和平形成英法苏三角谈判和斗争相互交错的局面。4月15日开始举行英法苏莫斯科谈判,就采取共同行动制止法西斯扩大侵略进行磋商。由于英、法两国缺乏诚意,先后举行的政治和军事谈判均未取得任何积极成果。与此同时,英德秘密谈判也在进行。 德国的战略方针首先以英、法为主要对手,集中力量与西方国家作战,需要缓和德苏关系,以避免在向西方进攻时腹背受敌。苏联同样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在亚洲,正与日本军队在诺蒙坎地区进行战斗;在欧洲,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英、法、苏3国谈判因英、法蓄意让德国侵苏,毫无诚意,致使谈判旷日持久,濒于破裂。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德波战争和英法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57个师约150万人、2500辆坦克、2300架飞机,从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同日、英、法先后发出照会,要求德国停止进攻,从波兰领土撤出一切军队。德国置之不理。9月3日,英、法两国政府对德宣战。德波战争期间,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9月16日,波军防线全面崩溃,德军完成对波兰首都和波军主力的包围。9月17日,波兰政府成员逃往国外 。华沙军民战斗到弹尽粮绝,9月28日被迫停止抵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这次大战经过法西斯轴心国战略进攻、交战双方攻守互易的战略转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国战略反攻3个阶段。 轴心国全面进攻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德、意 、日法西斯国家从1939年9月到1942年下半年在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展开全面的战略进攻。 西线战场 德国占领波兰后接连在欧洲从西、北、东南三个战略方向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大利参加了对法国的战争,它在非洲发动的攻势遭到失败。 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北非战场 奇怪战争 德波战争结束后,德国一面作出和平姿态,一面扩充军备,将主力调往西线,伺机进攻西欧国家。英 、法两国实行消极防御战略,静守马奇诺防线。1940年2月,美国试图进行和平斡旋,为德国所拒绝。1939年9月~1940年4月,英、法与德国之间没有发生过真正的战事,史称奇怪战争。 德军进攻北欧 1940年春,希特勒担心英法联军进入挪威,从北面威胁德国,切断瑞典对德铁矿砂供应,遂先发制人于4月9日侵占丹麦,丹麦投降。同日,德军入侵挪威,空降部队占领奥斯陆。V.A.L.吉斯林被扶植为傀儡政府首脑。4月17日,英、法及波兰联军在挪威登陆。6月,联军退出挪威。7月挪威国王和政府成员流亡英国。德军的闪电战在北欧取胜。 德国进攻西欧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调集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2580辆坦克,3824架飞机,向西欧国家发动进攻。当时西欧各国总兵力约147个师。德国空军猛烈轰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在荷、比军队后方实施空降,坦克摩托化部队出其不意在比、卢接壤的阿登山区分3路纵队快速挺进,致使马奇诺防线未起实际作用。德军进攻西欧宣告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英国张伯伦政府立即垮台,由W.L.S.丘吉尔出任首相,组成保守党、工党、自由党联合政府。 在德军闪电战面前,英、法等国联军不堪一击。5月14日,荷兰军队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国。5月26日德军夺取加莱,进抵英吉利海峡,将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同法国中部军队的联系拦腰切断。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宣布投降。5月27日~6月4日,英、法海军利用德军数日停止进攻时机,集中各类舰船850余艘,成功地将被困在敦刻尔克狭小三角地带的英、法联军33.8万余人运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在敦刻尔克撤退中,英国远征军几乎丧失全部武器装备,243艘大小舰船沉没,但保存了英军的有生力量。 意大利参战与法国战败 1940年6月6日,德军在横贯法国北部的643千米战线上发动总攻。法军总司令M.魏刚集结100多万军队在索姆河和安纳河一线构筑的魏刚防线不到3天即告崩溃。德军进逼巴黎,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17日,法国H.P.贝当政府宣布“停止战斗”。22日晚7时,在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向法国及其盟国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同一节车厢里 ,法国政府代表在纳粹德国提出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该协定规定,德国占领法国总面积3/5的北部和西部工业发达地区,非占领地区建立以维希为首都的贝当傀儡政府。 1940年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 在勃朗峰到地中海的200多千米战线上,意大利军队32个师进攻法国,被法军6个师挡住。6月24日,在罗马附近签署法意停战协定。意军占领法一小块地区。意大利还攫取东非吉布提港和使用法属索马里境内铁路的权利。 意军在非洲失败 1940年7月初,意军从埃塞俄比亚进犯东非英军,9月中旬占领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部分地区。9月16日占领埃及的西迪拜拉尼。12月11日英军发起反击收复该地,并于1941年2月6日占领利比亚的班加西等地。两个月内推进700千米,俘虏意军13万人。在东非,英国从印度、澳大利亚 、新西兰调集军队,并就地征集大批非洲人入伍 ,于1941 年1月19日举行反攻 ,4月1日占领厄立特里亚首府阿斯马拉,4月6日同埃军一起收复亚的斯亚贝巴。5月20日,意属东非总督投降,英国重新控制红海与非洲之角。 海狮计划和英伦空战 法国沦亡后,英国陷于孤军作战困境。希特勒声称,英国把殖民地归还给德国,承认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即可避免英德战争,遭英国政府拒绝。7月16日,德军统帅部发布准备对英国实施登陆战役的训令,制定海狮作战计划。要求8月15日完成作战准备。希特勒力图取得英吉利海峡及伦敦上空制空权,摧毁英国空军、机场和港口,为其渡海作战创造先决条件。德国共集结2669架作战飞机,在7月10日到10月底的3个月内猛烈空袭英国。8月24日,英国飞机首次空袭柏林。德国空军始终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在英伦之战中损失飞行员600人,飞机915架。海狮计划一再推迟执行,以后实际上被取消。英国赢得空中自卫战的胜利。 德意扩大对巴尔干的侵略 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下令德国陆军总司令H.A.W. von布劳希奇着手准备对苏作战,12月18日,希特勒签署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对苏作战计划,训令德军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入侵苏联的各项准备。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署军事同盟条约(见三国同盟),正式结成轴心国侵略集团。德、意两国加紧扩大对巴尔干的侵略,作为争夺东地中海、北非、中东的跳板和进攻苏联的战略前进基地。罗马尼亚、匈牙利及保加利亚相继加入轴心国同盟。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侵入希腊,遭反击,被迫停止进攻。 1941年3月27日 ,南斯拉夫新政府拒绝加入轴心国同盟,并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4月6日黎明,德、意同时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德?/ca>
2023-06-24 18:22:532

同盟国协约国分别是干什么的?

一战的两大阵营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 协约国:先后加入27国,英、法、俄、意(1915)美(1917)、日(1914)、中国(1917在美国后)、塞尔维亚意大利,罗马尼亚,比利时,荷兰,希腊,葡萄牙,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危地马拉,海地,汉志(今沙特阿拉伯一部分),洪都拉斯,古巴、利比里亚、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暹罗(现泰国),捷克斯洛伐克。 叫同盟国的原因: 在俄奥争夺巴尔干的斗争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缔结了旨在共同反对俄国的德奥“同盟条约”。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中最先缔结的条约,是列强对当时最敏感地区争夺的必然结果。后来,俾斯麦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侵略性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正式建立。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其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 叫协约国的原因: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2023-06-24 18:23:012

一场暗杀背后,俄乌冲突三大趋势已经显现!两国后续会如何?

一场暗杀背后,俄乌冲突三大趋势已经显现!两国后续会如何?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来看,俄乌冲突的后续会如何,受不同外来因素的影响会有不同的结局。结局一,在美西方只提供武器装备而不亲自下场的情景下,俄完胜,乌东部和南部独立出来,成为俄的势力范围,乌基本成为一个内陆国。结局二,美国纵容或默许北约一个或几个成员国派兵参战,俄乌冲突将空前激烈,俄将失去目前对乌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甚至有可能失去现在拿到手的乌东地区。如果这种局势出现,美会亲自下场,在常规战争状态下,俄将惨败。结局三,结局二的情况只是出现在常规常规战争的条件下,实战中俄不可能允许这种结局出现。一旦北约国家直接介入俄乌冲突,那就关系到俄罗斯的生死存亡。普京及俄高官早就公开声明,在这种情况下俄会祭出核武器。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将是一场核战争为主导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第三种结局也只是一种推演,事实上也不会出现,因为美西方并不想与俄罗斯玉石俱焚,俄的核打击能力太强大了。结局四,在常规战争前提下,美纠集40国集团全力支援乌克兰,要俄陷入长期的战争消耗.俄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会提前鸣金收兵,决不会陷入美国的圈套,只取乌东也算小胜。总结:俄乌冲突的最终结局只能是,小胜,只取乌东,大胜,把乌东和乌南沿海地区拿下。俄罗斯小胜乌克兰,见好就收,不好乌克兰撕扯,占领乌东部及南部部分地区。这是上策。战争冲突长期化,被西方北约拖累,签定一份体面退场的协议,全身而退离开乌克兰,这是中策。下策是被西方北约拖倒。
2023-06-24 18:23:094

解密:日俄两国陆军决战为何选择在奉天发生?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使日本获得完全的制海权(至少在俄国欧洲舰队到达之前)。日方竭力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因此,日军统帅部迅速将第3 *** 移至奉天,同时新编第5军(鸭绿江军)也向奉天开进。 到1905年2月中,奉天地区日军在长达100余公里的战线上集结了5个军,27万人,1082门炮,200挺机枪。大山元帅的计划是:以新到的第3军、第5军分别迂回俄军两翼,第1军、第2军、第4军以正面进攻牵制俄军于沙河地区,并保障第3军、第5军的迂回运动。主攻指向俄军右翼,由第3军担任。此时,沿沙河一线集结的俄军成3个独立的野战集团:右翼为第2集团军(考尔巴斯指挥),正面25公里;中央为第3集团军(比尔德林格指挥),正面20公里;左翼为第1集团军(李涅维奇指挥),正面45公里。暴露的翼侧由独立部队掩护。俄军总兵力达33万人,炮1266门,机枪56挺。在害怕爆发革命的沙皇 *** 催促下,库罗帕特金决定发动酝酿已久的攻势。在乃木第3军北上之前,企图在沙河一线击溃日军主力,这样就爆发了黑沟台会战。  黑沟台会战 日俄双方对比,俄军在兵力和火炮方面均占优势,库罗帕特金计划用第2集团军(5个军126个步兵营、162个骑兵连439门炮)共10万人担任突击,任务首先是占领奉天西南约40公里的一个村子沈旦堡(三叠铺)。库罗帕特金以为该村是日军整个阵地的关键。而这个方向上的日军,实力却不正常薄弱,仅以骑兵第一旅团的秋山好古部8000人警戒宽大正面。二十五日来攻的俄军有:黑沟台方面的2个师(由32个步兵营编成),沈旦堡方面的1个师(由16个步兵营编成)和向日军左侧插过来的米舒钦柯骑兵军(72个骑兵连)。被包围的日军秋山好古部率先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了机枪,把冲锋的哥萨克骑兵打的尸横遍野。大山总司令官十分重视战况的发展变化,在紧急调动位于后方的第8师立见尚文立即奔赴黑沟台的同时,也从各条战线抽调大概抽出的兵力,编成临时预备队进行反击。1月26日至28日,日军西翼的各部队进行了浴血奋战。立见尚文部子弹用尽,被迫进行了一场世界最大的白刃突击,突破了俄军对秋山旅团的包围,1月29日拂晓,以临时预备队的第5师,在由柳条口至长滩的西北方向上,分割攻击敌人阵地,以期各个击破黑沟合以南之敌。又一次由于克鲁泡特金总司令官缺乏果断,丧失了千载难逢的好战机。由于他担心俄军第2军大概会遭到分割包围。因而没有积极扩大黑沟台方面的战果。特别是由于日军部署在中央位置的部队(主要是第2军)的牵制活动,进一步加重了作战正面的危机感,以至几次拒绝俄军第2军司令官的增援要求。结果,不但停止了对黑沟台方面日军的进攻,而且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日军渡过了一次最大的危机。 奉天之战 随着日军第三军乃木的到达和第5军的编成,日军已集中了25万人,大山岩决定进攻已集中在奉天的37万俄军,由于日军主攻方向是俄军右翼,它要迫使库罗帕特金把预备队从右翼调到左翼来。为此,1905年2月23日,日军右翼第5军川村景明部率先从太子河上游地区北进。在第1军支援下,开始迂回俄军第1集团军右翼。这一行动,完全出乎库罗帕特金意料之外,他立即将右翼预备队42个营(属西伯利亚第1军)调去加强左翼,而这正是大山元帅所求之不得的。 1905年2月27日,日第2、第3两个军开始迂回俄军右翼,实施主要突击。这一著使俄军陷入了困境:在绵延约10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右翼的预备队只剩下1个师。俄国第2集团军要对付日本2个军(约96个营、288门炮对133个营、468门炮),而且右翼挨打的同时,左翼2个集团军按兵不动。第2集团军被迫收缩阵地。此时,库罗帕特金又决定把预备队从左翼调回右翼。部队来回折腾,疲于奔命。 库罗帕特金决定对迂回其右翼的日第3军乃木希典的侧后发动反突击,为此从左翼2个集团军抽出如果干连、营、团,匆忙编组一支混合部队,由考尔巴斯统一指挥。反突击预定于3月4日开始。3月4日,日第3军已接近奉天以北的铁路线,情况紧急。但考尔巴斯声称部队没有完成集中,将原定的反突击日期推迟到3月5日,当时他指挥的第2集团军总兵力为120个营(8万人),俄军进行了几次毫无效果的血战,3月7日停止行动。反突击没有奏效。日第3军继续向奉天以北迂回。 在此期间,日军从3月1日起对俄军左翼也加强了进攻,在俄国第1集团军抗击下,进展不大。但3月5日考尔巴斯发动反突击时,俄军左翼2个集团军按兵不动。3月7日,库罗帕特金命令这2个集团军放弃沙河阵地,撤到浑河以北。他采取这个决定,是企图缩短战线,抽出部队加强右翼,并以新的反突击防止日第3军前出到奉天以北的铁路线。 但是,俄军3月9日对日第3军的反突击又没有奏效,同时,放弃沙河阵地的俄国第l、第3两集团军来不及在浑河上构筑坚固阵地。在这种情况下,3月9日,日军突破俄军第1集团军防线,开始从左翼迂回奉天。同日,日第3军从右翼迂回俄第2集团军,出现今该集团军后方。 这样,东北俄军处于被包围的危险之中。3月9日夜间,库罗帕特金下令向铁岭撤退。撤退的情况相当混乱:骑兵(未参加会战)先于步兵和炮兵撤退,辎重堵塞了道路。部队失去指挥,又遭到日军炮击,后卫陷入日军包围之中。但日军也无力追击。1905年3月11日,日第1、第3两军在浑河地区会师。此时俄军主力已逃脱包围,随后在四平街占领阵地,直到战争结束。 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会战,总计俄军损失近12万人,日军损失约7万余人。俄军的惨败,导致库罗帕特金被撤职,降为「满洲」第1集团军司令。远东陆军总司令职务由李涅维奇继任。奉天会战后,沙皇 *** 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向远东增兵,同时寄希望于从欧洲海域东调的太平洋第2分舰队。
2023-06-24 18:23:34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奥、意同盟国和英、法、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为____而引起的。①争夺势力范围②限制

D
2023-06-24 18:23:421

德国穆勒集团在中国的两大公司分别是哪两家?有人知道吗?

2023-06-24 18:24:012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主力是哪国

英美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半岛对德军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1944年6月6日开始登陆,7月24日建立登陆场。7月25日开始转入陆上进攻,8月25日占领巴黎及塞纳河沿线。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对于美英联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最高级军事会议,决定在法国北部实施登陆战役,开辟第二战场。当时,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开始转入反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区遭到了挫败;德军隆美尔军团在北非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因此,整个世界战局对美英联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极为有利。但是,美英联军除组成联合参谋部进行战役的计划外,对战役的组织准备从未采取积极行动。 1944年初,德军在东线开始全线溃退,苏军的反攻矛头已指向柏林。这时美英才指定艾森豪威尔为战役最高司令官,具体组织登陆战役。因此,登陆战役的实际组织准备时间约为6个月。 美英联军参战兵力为: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群,辖:美第一、英第二和加拿大第一等3个集团军。另有美第三集团军,登陆后与美第一集团军合编为第十二集团军群。共计39个师、10个装甲旅、10个突击队(陆战队)。海军由东部和西部两个直接护航舰队编成,共计大小舰只5000余艘。另有商船2000余艘。空军有美第八、第九集团军,英第二集团军,共计各型飞机12837架。 德军参战兵力为:陆军B集团军群43个师。另有G集团军群17个师分布在法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海军西线有各种舰只300余艘以及辅助船只60余艘。空军第三集团军,飞机约500架。 美英联军登陆作战的任务是:在奥纳河口至康坦丁半岛的奎纳维尔96公里正面上突击上陆。突破后,首先在沙堡、克恩、巴犹、奎纳维尔等地域建立统一的登陆场。尔后向纵深发展,取瑟堡和布列塔尼半岛各海港,并在克恩东侧建立飞机场网,为发展大规模的陆上进攻战役创造有利条件。 德军在东线遭到空前惨败,寄一线希望于西线。德军统帅部认为,美英军在西线的登陆,可能迫使德军崩溃,但也可能是使德军转败为胜的绝好时机。如能将登陆部队一举歼灭,那么,不仅美英军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难以发起另一次登陆战役,且使德军有可能从西线抽调50个师到东线去抗击苏军进攻。据此,德军企图在敌人掌握绝对制空权、制海权的条件下,迅速集中一切可能使用的兵力兵器于敌人可能登陆的主要方向,以便在敌军一开始登陆,就立即发起决定性的反击,一举歼敌于水际滩头。 整个登陆战役经历了突击上陆(着陆)、巩固与扩大登陆场、纵深作战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击上陆 1944年6月1日,联军登陆部队第一梯队完成上船准备。3日拂晓,各突击输送大队自各港口启航,至怀特岛南侧海域会合,编成突击舰队,待命向登陆地区开进。4日晨,因天气不断恶化,最高战役司令官宣布突击上陆日期由原定的5日推迟24小时,并召回已出海的舰队。 5日晨,天气仍未好转,但为避免因一再推迟而丧失战术上的突然性和影响军队士气,最后决定登陆部队在6月6日不利的天气条件下突击上陆。各突击舰队再度在怀特岛南侧海域集中,于中午12时,开始向预定目标地区开进。扫雷舰队在突击舰队之前航行,开辟了10条航道。在整个航渡过程中,水面舰队不间断地得到战斗机群的掩护。 6日晨,美空降兵第八十二师和第一○一师突击梯队3个团分别在圣曼61伊格利斯地域之卡伦坦—瑟堡公路两侧和圣马丁61特代拉维尔、圣马利61杜蒙、圣高姆61杜蒙地域开始着陆。英突降兵第六师先遣突击支队分乘6架滑翔机在皮诺维尔附近地域降落。 5日至6日夜间,各突击舰队在塞纳河湾距登陆海滩20—21公里的换乘海域展开,并于6日晨开始换乘。 当突击输送舰队展开并换乘时,英空军轰炸机1136架,开始轮番轰炸登陆地区的德军10个炮兵阵地。美空军第八、第九集团军的轰炸航空兵集中以1500余架轰炸机,分批对德军海岸炮兵阵地和海岸防御设施进行最后的航空火力准备。 登陆兵上陆之前,海上舰艇对上陆地区进行了舰炮火力准备。 6日6时30分,美第七军步兵第四师第一梯队,在“犹旦”海滩2公里宽的正面上突击上陆。该地段德军防御薄弱,上陆顺利,并初步建立了团的登陆场。当日,该师3个团全部上陆完毕,并与空降一○一师取得了联系,巩固了正面4公里,纵深9公里的登陆场。美第五军于6时34分,在“奥玛哈”海滩突击上陆。上陆后,遇到了德军步兵第三五二师较大兵力的顽强抵抗,致使伤亡惨重,并被阻于海滩上,数小时内未获进展。各师的预备队遂提前上陆,与德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最后,于当日夺占了纵深1.6公里的立足点,在维叶维尔、考勤维尔之线转入防御,英军第一梯队也于6日建立了师登陆场。 联军经过6天的激战,初步在80公里的正面上,建立了纵深约10—15公里的滩头阵地,并同时输送了32.6万名士兵,5.4万辆车和10.4万吨物资上陆。 6月6日,联军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完全出乎德军的意外,对德军指挥和行动造成了极大混乱。德军未能及时向装甲预备队下达向登陆场开进的命令,预备队开进时又受到联军空军阻挠,丧失了有利时机,组织不起来强有力的反击。至6月12日,诺曼底德军认为已无力夺回被占领的海滩阵地,恢复原态势时,就全面转入防御,限制联军扩大登陆场,以等待更多的预备队反突击。 6月6日至12日,德军调来了7个师,加上原来在登陆场的5个师,共有12个师,比联军预先估计的还少8个师。 在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军之所以迟迟未能调主力至诺曼底地区实施抗登陆作战,其主要原因是未能真正判明联军的作战意图,也未能正确判明联军登陆作战的主要方向。 第二阶段:巩固与扩大登陆场 联军的意图是:拦腰切断康坦丁半岛,阻止德军向瑟堡增援,尔后集中主力夺取瑟堡坚守卡朗汤,击退德军可能的反扑;夺取冈城,进一步扩大登陆场。 6月12日,美第七军从圣曼伊格利斯地域向西发起进攻,并于17日前出到德律特海峡沿岸。尔后该军以部分兵力向南面,而以其余兵力向北发展进攻,于22日前出到瑟堡港区和市区的防御外廓。23日,占领了瑟堡东侧8公里处的德军飞机场及其附近的制高点。27日美军攻占了瑟堡,6月底肃清了康坦丁半岛的德军残部。 6月26日,英、加军向劳雷地区的德军发动了进攻,以迂回冈城。并迅速占领了劳雷和奥登河上两个桥头阵地。德军被迫将准备实施反突击的四个装甲师投入战斗,阻止了英、加军的攻势。 以后,美第一集团军继续扩大登陆场,向南推进了10—15公里,并占领了交通枢纽圣罗。英第二集团军这时主要是集中力量攻打冈城。7月8日,英军以三个步兵师和三个装甲旅的兵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向冈城发起进攻,至9日,占领了该城的西北部。7月18日,英、加军以四个步兵师和三个装甲师的兵力,在冈城以东展开了新的进攻。经三天激战,向南推进了10公里,完全占领冈城。 从6月6日到7月24日,联军完成了诺曼底登陆场的建立,占领了正面宽100公里,纵深30至40公里的登陆场,基本上保障了为尔后展开陆上进攻而集聚兵力与物资的需要,已具备了向德国西北部大举进攻的条件。 第三阶段:纵深作战 到7月底,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场已集中了四个集团军共39个师。联军计划,英、加军队在冈城西南牵制德军,而美军则在圣罗城以西地区向南实施主要突击,并向阿夫朗含和勒恩发展进攻,占领布里塔尼半岛。尔后,回师东进,经勒芒、阿朗松,将德军驱向塞纳河,占领德国西北部。 美第一集团军第七军在长达8公里的地段上突破了德军防御,并向南推进了60公里。7月31日,前出到西冷河地区。 8月1日,美第三集团军在这一地区投入交战。此时,联军编成了两个集团军群,即:美军一、三集团军编成第十二集团军群,英第一集团军、加第一集团军编成第二十一集团军群。 当美第三集团军向南发展时,德军已得到由加莱方向调来的步兵师的加强,抽出了四个装甲师,于8月6日自维尔、莫日丹向艾弗兰齐斯发动反突击,企图切断美第三集团军补给线,遭到美军的抵抗,迫使德军放弃了反突击。美第三集团军第15军根据改变了的计划发展进攻,8月6日攻占拉伐耳城,9日占领勒芒,从而使德军第七集团军的左翼和后方受到威胁。与此同时,第八军也攻占了除圣马洛、布勒斯特等港口以外的整个布里塔尼半岛。英第二集团军、加第一集团军于8月6日占领平松山,威胁德军右翼。此时,联军仍决定将德军合围在法累兹城以西地域。美军第十五军从勒芒发起进攻,于13日占领了阿尔让汤;加第二军向法累兹方向进攻,进展迟缓,未能在同一时间与美军第十五军合围。位于合围圈内的德军,大部跳出联军的合围圈,向塞纳河方向退却。至8月19日,联军完成对法累兹的合围,在合围圈内歼灭德军6万余人。 歼灭法累兹德军后,联军各集团军即向塞纳河方向追击。 8月25日占领巴黎。联军经过一个月(7月25日—8月25日)作战,基本占领了德国的整个西北部。 整个登陆战役,美英联军是在掌握绝对制空、制海权的条件下实施的。美英联军投入地面部队约150万人。在登陆兵突击上陆前4—5小时,美英联军使用了三个空降师在诺曼底纵深空降,开创了大规模空降的先例。此次战役美、英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诺曼底登陆战役,对美英联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以及决定欧洲战后形势,起了重大作用;为组织和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023-06-24 18:24:111

法国汽车被哪两大垄断集团所控制?

法国汽车被标致和雷诺两大垄断集团控制。
2023-06-24 18:24:261

历史关于一战和二战的国家所有大事

一战:日期:1914年6月—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 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 战场主要在欧洲。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 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编辑本段]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 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 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 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 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 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 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 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 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 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 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 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 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 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 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 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 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 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 *** 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 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 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 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 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 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 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 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 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 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 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 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 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 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u2022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u2022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u2022马其顿划归希腊。 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熄灭的导火线。 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 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 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 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 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 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 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 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 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本段]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u2022冯u2022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 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 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大事年表:://blog.sina/s/blog_5b4a8e8b0100aeni.
2023-06-24 18:24:331

1323年英法两国发生了什么 特别是法国那边

熟悉两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朋友们可能会以为英国、法国始终是一对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盟友,毕竟在两次大战中,两国曾经精诚团结,共同抵御德国。但是,从立国以后的一千多年历史来看,两国更应该是仇敌关系―――军事上,双方曾经多次兵戈相见;政治上也是敌对时间长,结盟时间短。一、英法的建国历程说起来,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祖先都属于古代欧洲蛮族―――“日耳曼人”;而现代英法之形成,多少要“归功”于公元四五世纪匈奴人对欧洲的征服。强大匈奴骑士从东向西的驱赶,迫使原来在欧洲大陆生活的日耳曼各部落离开家园,向西大迁徙。在这次大迁徙中,西罗马帝国灭亡,而法兰克人占据了现在的法国全境,并四处扩张。古法兰克人的鼎盛时期是查理大帝在位时(771-814)的查理曼帝国时代,842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正式将帝国分为三部分,由此产生了现代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三国的雏形。法兰克帝国的辉煌从此已一去不复返了,三国仍然继续分裂而且境内封建割据局面非常严重。比如法国,全国被分为大小不等的公爵领地和伯爵领地,国王的权力极其有限,很大程度上只有象征意义,王室的领地也很小,主要城市只有巴黎和奥尔良。现代英国人的祖宗―――盎格鲁和撒克逊人,由于无法在欧洲大陆立足,只好渡海来到不列颠岛,通过对不列颠原有凯尔特人的征服(此前罗马帝国著名统帅凯撒曾经对不列颠进行过征服,并带来了基督教文明),出现了七个小国互相争斗的格局。在八世纪和十世纪,丹麦人曾两次入侵英国。二、 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公元1042年,爱德华就任英国国王,他的母亲是法国诺曼底公爵之女,因此有一半诺曼人的血统。由于爱德华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人称“信教者”,还是僧侣,只是名义上结过婚,所以没有子女。1066年爱德华去世后,英国人推举贵族哈罗德继任国王。但是新国王刚刚就任,就受到了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的挑战。“诺曼底”即二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之所在地,当时就是法国的一部分,但是诺曼底公爵在自己的领地拥有绝对权利。威廉是第七代诺曼底公爵,他和爱德华算得上是表兄弟。1051年威廉访问英国时曾经得到爱德华的许诺―――在死后将王位传给威廉。1064年哈罗德在英吉利海峡乘船失事,被迫来到诺曼底,为了返回英国,也曾向威廉宣誓,支持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可是现在的结果却是如此,威廉自然恼羞成怒了,因此决定以武力夺取王位。威廉的打算得到了罗马教皇和法丹德等国国王的支持;而他本人又是一名杰出将领,他的部队有着熟练的作战技能和严格纪律,作战主力是重骑兵;威廉还加紧准备,做好大船,以便横跨海峡。而另一边呢,哈罗德的军队主力只是临时征集的民兵,战斗力很差;只能征用民间的小船充当军舰。恰巧的是,在威廉的鼓动下,哈罗德的弟弟托斯提格伙同挪威国王进攻英国北部,哈罗德好不容易搞掂了叛乱,军队也损失惨重。这时,威廉已经在英国南部登陆了(因为风向不好,登陆推迟了一个多月,谁知正好避开了英军主力)。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哈罗德赶紧回到伦敦,临时组建了一支5000人的队伍。两军在黑斯廷斯相遇,激战了一整天,哈罗德全军覆灭,其本人也死在战场上(这就是黑斯廷斯战役)。接着,威廉向伦敦进攻。后来威廉被英国人推举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从此,英国开始了诺曼底王朝时代(1066-1154)。至此,英国结束了不统一、贵族纷争的局面,成为一个统一、具有强大王权的国家,并完成了封建化进程。三、长达两个世纪的英法斗争1.斗争的由来威廉既是英国国王又是诺曼底公爵,因此必须服从法王,其领地也应该是法国的一部分。那么,英国是否应该从属于法国?从另一角度来看,诺曼底是否也应该属于英国呢?而且诺曼底距离巴黎极近,如果英国对法国有什么企图,法国必将十分危险。因此削弱和吞并诺曼底就成了法王的第一国策。法王首先挑拨威廉一世的长子罗伯特与其父亲的关系,并支持他向父亲威廉要求继承诺曼底公爵之位。在法王的鼓动下,威廉父子果然在战场上兵戈相见了,威廉险些死在其子的长矛之下。在法国的挑唆下,英国国内贵族叛乱事件时有发生。1100年威廉二世去世后,其弟登基,称为亨利一世。1105年亨利征伐诺曼底,大获全胜并将其兄罗伯特带回英国永远囚禁起来,于是诺曼底彻底归于英国统治。同年亨利还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联姻,这将使法国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为此,法王决定必须与英国决一雌雄。2.战斗进程从1109年开始,英法之间爆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战争延续到1154年时,亨利二世登基,他不仅拥有了诺曼底,还得到了安茹、曼思、阿奎丹等地,几乎占有法国国土的三分之二,其面积相当于法国王室的六倍。对于法国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不利了。亨利二世即位后,与法王路易七世纠葛不断,连年战争打得难解难分。为了积蓄力量以便与法国进行持久战,便先与法王媾和,并让年仅5岁的王子亨利和路易之女订婚。亨利王子15岁的时候,按照英国的习惯被立为英国和诺曼底的继承人。第二年,应路易七世之邀,在诺曼底举行了王子加冕大典,然后王子被接入法国王宫。路易乘机以岳父的名义挑拨亨利父子关系。在他的挑唆之下,回到英国的亨利小王子便向父亲提出要求,要么立即得到王位,要么得到诺曼底,二者必择其一。亨利二世自然不会答应这一非分要求。于是小王子投靠了他的岳父,公然反叛。1187年,法王腓力二世(1179年登基)乘英国国内矛盾四起之机,开始收复失地,亨利二世被迫让出部分侵占的土地,以求停战。1189年亨利二世去世,其子理查一世继位。理查在十子军东征途中曾被奥地利公爵俘虏,然后被卖给德国。法王本想借机置其于死地,以夺取英国在法领土。但是理查交纳了大量赎金后返回英国。理查重新登基后,立即招兵买马,与法国再次开战了。不过这次的战争很奇怪,双方一边打一边谈判,每年都有一次停火,到了天气等条件适合的时候则再次发动战争。英军一度占有优势,胜利不断,但在1199年,理查阵亡,法国暂时摆脱了困境。理查之后是其弟约翰,法王则故伎重施,开始帮助约翰之侄阿瑟来反对约翰。由于法国这时已经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声威大震,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恐惧。因此英国很快与神圣罗马帝国结为反法同盟。1214年英国及其盟国从东南、西北两路夹击法国,但被腓力二世军队击败。到了1223年腓力二世死亡的时候,法国已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了。1294年英王爱德华对法再战,本来英军一直处于优势,但因国内矛盾加剧和财政紧张等原因,渐渐力不能支,被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率军反攻并节节败退。此时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越发尖锐,苏、法决定结盟共同对付英格兰,英国不得不于1297年同法国休战。1303年,英法签订《巴黎条约》,这标志着延续了两个世纪的英法战斗结束了。四、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再次进行了长达116年之久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百年战争。1.战争起源 自12-14世纪长期的斗争后,法国已经收复了很多失地。到14世纪初期,英国还保留着法国沿海的一些地方。英法矛盾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双方都想争夺佛兰德尔(现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佛兰德尔是法国的一个伯爵领地,法王固然迫切希望将其纳入自己的王室领土,而英国与之则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羊毛是当时英国的主要出口物资,其主要出口市场就是佛兰德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佛兰德尔支持英国,承认英王是佛的最高领导者,继而干脆承认英王就是法国国王―――这是因为,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没有男嗣,法国贵族会议便推举他的侄子腓力为王,称腓力六世。一心想控制法国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凭借自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向法国发难,声称自己才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腓力六世对爱德华三世的嚣张气焰十分气愤,暗下决心寻机报复。1337年,法军收复英属领地基思,百年英法大战爆发。2. 百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年),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尔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1340年)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年)。将近10年的休战之后,在普瓦提埃战役(1356年)中法军再次被击败,法王约翰二世和大批贵族被俘。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英国。英国军队则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乱了征服步伐――――进入加莱城时,不少英军染上了黑死病病毒。黑死病不但导致英军大量死亡,而且导致英国的人口锐减,由流行前的400多万人降到疾病过后的250万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爱德华三世再也无力顾及同法国的争斗,只好宣布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战争中,英军的弓箭是一种秘密武器,这种弓箭名叫“大弓”(据说是由一种紫杉木制成的),射程远、射速快、精度高,每分钟可以发射10-12支箭,能在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年),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利用休战的机会,进行了许多财政和军事改革,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国力有所增强。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元帅),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这样,整个战争的态势发生了有利于法国的变化。然而,就在查理五世打算一鼓作气收复全部失地时,却突然离开了人世。继承王位的查理六世才12岁,靠几个叔叔摄政,到1388年才得以亲政,而在1392年查理突然得了精神病,没能力治理国家,更不用说领兵打仗。这给了英国人很好的喘息机会,但此时的英国仍陷入瘟疫之中,无力反扑,战争进入僵持状态。由于瘟疫一时难以控制,英国被迫与法国在1396年签订了20年停战协定,放弃了一些既得的利益。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年),1413年上台的亨利五世重新点燃了百年战争的烽火。1414年亨利五世亲率大军在塞纳河口登陆,9月攻占了法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勒阿弗尔。1415年,两军在阿让库尔交战,法军死伤8000余人,被俘2000多人,而英军只伤亡400多人,阿让库尔一战使亨利五世名噪一时。1417年,亨利再次带兵进攻法国,于1419年攻陷法国的鲁昂,打开了整个法国的门户。法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可就在这时,法国国内两大封建主集团奥尔良派和勃艮第派却出现了严重的内讧。勃艮第派主动与亨利五世走到了一起。在勃艮第派的援助下,英军很快就占领了法国的北部地区。眼看大势已去,法国被迫与英国在1420年签订了《特鲁瓦和约》。和约宣布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亨利五世担任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年),战争的性质变了:就法国方面来说,是反抗英国侵略的正义战争,而英国方面则是进行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幼小的亨利六世无法亲理国政,英国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再度展开权力斗争。法国原王储查理乘机在法国南部封建主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查理七世。争夺王位的战火再度燃起。挟亨利五世的余威,英军很快又取得了优势。此时,一个拯救法国的英雄出现了,她就是被法国人民千古传颂的奥尔良姑娘——圣女贞德。贞德是一个平常的农家少女,连最简单的字母都不认识。但是,国家的危急和各地人民保卫祖国的消息使这个偏远农村的小姑娘异常激动,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拯救多难的祖国。1429年英军围困了巴黎南面的奥尔良城。这是法国南北交通的战略重镇,一旦失守,南方就可能全部失陷。17岁的贞德先是说服了沃古勒尔城城防司令,通过他拜见了查理七世,查理被她坚不可摧的意志感动,同意让她带一支三四千人的军队去解救奥尔良城,并授予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经过无数次战斗,贞德和部队解除了奥尔良城外的重围。接着,贞德又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领土。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便蓄意谋害贞德。1430年贞德因寡不敌众而被俘,第二年备受酷刑之后被英军活活烧死。但是,法国军队已经处于战争优势,1436年法军攻取巴黎, 1450年夺回曼思和诺曼底。1453年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2023-06-24 18:24:411

中印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吗?

4月24日,中国电建集团与印度阿达尼集团正式签署印度鼓达燃煤电站项目EPC合同,建设鼓达2×800兆瓦燃煤电站。中国电建驻印度代表冯亚楠说,截至目前,中国电建在印度实施项目26个,合同金额超90亿美元,装机容量超过20000兆瓦,是印度最大的外国电站EPC总承包商。该公司所建项目获得工程质量、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多个奖项,累计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个,同时为印度培训了大批紧缺技术工人。中国电建在印度取得如此大的成绩,证明中印两国间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印两国人口占全球3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20%,双方拥有超过26亿人口的大市场,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互联网、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有着无比广阔的合作空间。桑杰·拉吉认为,与中国合作可以为印度市场带来很多价值。同样,中国也看到了在印度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机遇。印度印刷公司总经理库马尔表示,中国的印刷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可以为印度印刷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印度的软件业也可以给中国很大帮助。来源:人民日报
2023-06-24 18:24:491

概括说明二战期间和战后美日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  由敌对转变成战略合作伙伴。演变: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1991 年苏联解体后,世界 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时间上两极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1991年底)苏联解体为终点。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及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总的来说,就是以美国和苏联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2023-06-24 18:25:192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与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事件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德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法国正式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日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本段]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十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第一次世界大战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十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伊斯坦布尔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帝国和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沉,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魏玛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4年11月 土耳其加入同盟国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5年10月 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 1916年3月 葡萄牙加入协约国。 1917年2月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因而退出大战。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2023-06-24 18:25:285

为什么诸葛亮能在吴蜀两国成死仇的情况下还能促成两国同盟呢?

偷袭荆州杀关羽,火烧夷陵灭刘备,孙权在这一段时间里,可谓是得罪透了自己的这位盟友。他不仅夺取了刘备集团的荆州重地,而且将关羽的脑袋割了送给了曹操,将刘备大军杀了个片甲不留,导致刘备郁郁而终。在这种情况下,孙刘联盟还有可能重新建立起来吗?如果是两家人之间如此争斗,那是绝对不可能重新联合的,但是孙刘两家是两大集团,是两个诸侯国,考虑层面就完全不同了。01孙权有重新结盟的迫切希望。孙权做了这么多对不起盟友的事情,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其实很简单,先把肉吃到嘴边,到时候该道歉道歉,该挨揍挨揍,至于肉嘛,想让我吐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了。他也曾经担心刘备会举国亲征,到时候孙权还真的没办法对抗。所以孙权为此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孙权将关羽的脑袋送给了曹操。他的意思很明确,这脑袋是曹操让我砍的,我孙权不过是曹操手下的一个打手,希望以此转移祸水,导致曹刘两家斗争,他坐收渔翁之利。其次,孙权将都城迁移到武昌地区。从建康到武昌,这是把自己和整个东吴朝廷的身家性命,全都放到了前线。意思很明白,如果打起仗来,荆州没了那东吴也就亡国了,这是为了激励大家的士气。再者,孙权不断写信给刘备,一边打算归还荆州,一边打算把妹妹重新送回去。目的很简单,不是真心这么做,而是为了让刘备的身边人觉得事情可以缓和,继而劝告刘备不要东征,以此分散刘备军心。军心不齐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这么一系列操作以后,孙权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与刘备厮杀了,结果我们都知道,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惨败而归。此后的孙权再次担惊受怕了起来,因为曹丕大军反其道而行之,不打衰败的蜀汉,反而朝着东吴杀了过来。夏四月,权群臣劝即尊号,权不许。刘备薨于白帝。五月,曲阿言甘露降。先是戏口守将晋宗杀将王直,以众叛如魏,魏以为蕲春太守,数犯边境。六月,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宗。冬十一月,蜀使中郎将邓芝来聘。---《三国志》30万大军分为四路杀向刚刚夷陵获胜的东吴,即使这一仗孙权答应了,可是他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没有曹魏强大。唯有与刘禅结盟,才可能化解这种危机。所以孙权是发自肺腑想要重新结盟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孙权不愿意,诸葛亮就算是说破天,也不可能达成结盟。02诸葛亮深知蜀汉实力衰败,为求存活只能选择结盟。刘备集团在荆州丢失之前,达到了巅峰状态,刘备坐拥荆州、益州、上三郡、汉中等地。可巅峰之后,迅速滑坡,至少出现了三大损失。第一,关羽把荆州给弄丢了。关羽在荆州蛰伏了6年半的时间,迫切希望建功立业。所以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北伐,结果被孙权从后面偷袭,从而丢了性命,又丢了荆州。第二,刘备夷陵之战,损失惨重。关羽被杀,紧接着张飞被杀。刘备再也无法忍耐,必须要找东吴算账。所以他不顾赵云等人的劝告,直奔荆州而去,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损失惨重。第三,刘备的义子刘封丢了上三郡。在打下汉中的同时,刘封和孟达还夺取了上三郡。可惜关羽被杀,孟达投降曹丕,刘封支撑不住,把上三郡给丢了,回来就被刘备宰了。这么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刘备集团这一段时间,相继丢了荆州、上三郡的土地,以及大量将士们的性命。损失惨重之下,蜀汉内部又爆发了大量的起义,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根本不服气刘禅和诸葛亮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想要保住蜀汉集团,就必须要做出让步和妥协。与曹魏交好是不可能的,因为曹魏篡汉,是原则上的敌人。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国志》而与孙权交好,倒是有可能的,毕竟孙刘联盟曾经也是国策。虽然与孙权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诸葛亮和刘禅选择了忍耐,为了存活下去,这也是无奈之举。
2023-06-24 18:25:484

冷战的词语冷战的词语是什么

冷战的词语有:放冷箭。冷战的词语有:放冷箭。2:结构是、冷(左右结构)战(左右结构)。3:注音是、ㄌㄥˇㄓㄢ_。4:词性是、动词。5:拼音是、lěngzhàn。冷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冷战lěngzhàn。(1)两国或两个国家集团之间采用强权政治、经济压力、间谍活动或敌对性宣传等手段而进行斗争,常常进行破坏和排斥反对其国家,但不使用武力。(2)口:因寒冷或害怕浑身颤抖。二、引证解释⒈因寒冷或害怕浑身突然发抖。引茅盾《色盲》五:“他又象感了疟疾一般打起冷战来了。”老舍《骆驼祥子》十八:“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峻青《海啸》第三章十七:“申天锡打了一个冷战,酒意也吓消了,直翻腾着眼睛。”⒉英语coldwar的意译。原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现泛指国际上进行的不使用武器的斗争。美国政论家李普曼于1947年第一次使用此词。三、国语词典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余地。」四、网络解释冷战(美国与苏联为主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冷战(英语:ColdWar,俄语:Холодная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冷战结束后再加上经历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冷战(词语概念)冷战,原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现泛指国际上进行的不使用武器的斗争。关于冷战的近义词暗斗寒战寒噤关于冷战的反义词热战关于冷战的诗句放眼六洲仍冷战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白月横空冷战场关于冷战的成语战战业业冷冷清清放冷箭战战栗栗战战惶惶战战兢兢冷言冷语冷心冷面兢兢战战关于冷战的造句1、那就多沟通一下,最起码问清是怎么回事。两口子打冷战可不是好事。2、如果是闹矛盾,冷战之类导致冲动分手的话,很简单,主动道歉就好。3、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吵架冷战虽不是没有,但如今回想,竟全是那些愉快的时光。4、于是,你们总是冷战,你以为她不喜欢你,她以为你不在乎她。5、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冷战,有什么事就说开了,总要等着对方揣测自己的内心然后自己又什么都不想说。别人要是不问你你就怪人家不在乎,明明就是自己先不理人家的啊。人家解释的时候你不听,人家不说话你又埋怨。请多一些理解吧,两个人要想好好相处就别让对方那么累。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冷战的详细信息
2023-06-24 18:26:321

二战时期轴心国为什么打不过同盟国

1、首先是资源问题,轴心三国在开战前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储备不足,本土资源有限。而同盟国光美苏的资源就足以耗光三国及其仆从的储备。至二战末,日本已开始用酒精代替燃油,财政接近极限。2、生产能力上,美苏至战争后期全力生产装备,而德日的坦克、战斗机、舰艇生产都无法赶上日益扩大的战争需求。3、战略上,德日都犯下两线作战的错误,德攻苏,日攻美,两国都在双线作战中消耗。4、广大占领区广泛的反法西斯运动使轴心国部分力量被牵制。
2023-06-24 18:26:517

二战期间 德日两国的关系好吗?

盟国关系,日本就是狡诈之徒,朝鲜糊涂君主为镇压东学党起义引狼入室,日本与德国的遥相呼应是发出反动信号,侵略战争打响后,与德国人分享侵略果实时建立的。德国势力如日中天,席卷整个欧洲,都打到了莫斯科,说是与日本形成同盟,实际上是为了扩大势力控制东南亚,日本可谓是他一颗棋子,日本妄想的与德国平分胜利果实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踞足中国和朝鲜东南亚几个小国,他能找到唯一的盟友就只有德国,英法美跟日本之间关系很微妙,但绝对不在一个阵营。日本为了巩固自己在东南亚势力,明目张胆的打着法西斯的旗帜,狐假虎威。
2023-06-24 18:27:1815

中美两国共同批准巴黎协定的原因和影响

《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是中国政府作出的新的庄严承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美中两国为推动国际合作、促成《巴黎协定》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美中作为两个最大经济体和最大排放国,同时批准和接受《巴黎协定》具有历史性意义。美方愿同中方继续密切合作,为建造一个更加安全和繁荣的世界而努力。
2023-06-24 18:27:431

朝鲜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 1945 年结束,美国与苏联失去了德国这个共同的强敌之后,因为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在全球范围内的矛盾开始日趋表面化。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 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管是苏联帮助建立起 社会 主义政权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还是仿效苏联建立起来的 社会 主义政权的国家,比如中国、南联盟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就出现了一个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称之为 “ 社会 主义国家集团” 的一些新生的共产主义政权。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崛起,无论在经济上、 科技 上、军队建设上都实现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在西欧各大国普遍衰落的情况下,自动自觉地肩负起了世界责任,与 社会 主义作斗争,是其中的重点课题之一。 两个世界性大国,代表着世界主要国家的两个国家集团的力量。 “毫无疑问,朝鲜爆发的战争不过是美苏之间更大斗争的一个部分。” 二战后,美苏两国的对抗不可避免,但是苏联刚刚经历了卫国战争,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再面对美国这个强大的敌人,深感力不从心。 斯大林 “认为苏联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立即面对这一现实,特别是柏林危机的结果使他感到在没有把握战胜对方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动使苏联与美国直接对抗是危险的”。 所以苏联在金日成竭力说服其支持北朝鲜政权使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问题上,起初是不赞成的。 苏联突然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进而挺进朝鲜半岛,且行动非常迅速,而此时距离朝鲜半岛最近的美军还远在冲绳岛。在这样紧急时刻,美国为了不让整个朝鲜落入苏联之手,便接受了苏联关于以北纬 38 度线为美苏两国对日的受降分界线的建议。 而此时远东大陆上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陆的节节胜利,不得不让美国考虑未来远东局势之中可能要面对一个亲苏的中国政府,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他的立场对于远东局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亚洲大陆最东端的朝鲜半岛保持一个亲美的政权就十分必要且重要了。 但是在托管后,朝鲜半岛将是一个怎样的政权性质问题上,两国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彼此双方的立场。美国是“无论如何不能允许成立一个为共产党所统治的临时政府”的,而苏联更是绝不能允许一个资产阶级亲美政府在朝鲜半岛实现统治的。 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先后扶植起各自认可的政权,1948 年 8 月 15 日,大韩民国成立,李承晚当选总统;苏联紧随美国之后,推动朝鲜劳动党在北朝鲜于 1948 年 9月 9 日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同志当选首相。 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在朝鲜半岛南北建立了起来,两个政权都渴望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但问题在于他们都只希望是在自己的政权主导下实现统一。而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中,朝鲜半岛处在了远东战线的最前沿,在杜勒斯视察了“三八线”后鼓励南朝鲜说:“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挡得住你们,不论它多么强大。 可是我希望你们将作进一步的努力,因为你们显示出你们巨大力量的时候已经不远了。如果与共产主义妥协,那就等于选择导致灾难的道路。……美国准备给予正在如此英勇与共产主义作斗争的南朝鲜以一切必要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在这时候,“南朝鲜人已经集结了一支约有六万五千人的军队,这支军队训练的进度很令人满意”。 北朝鲜的 “金日成始终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战争的手段才能解放全朝鲜并实现统一” ,而苏联也没有令金日成失望,“在 1950 年 1 月至 4 月间决定支持并帮助金日成发动一场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实际上正是斯大林挑起了战争,他支持了金日成的冒险计划,松开美国政府的手脚,给它机会,使其能够利用安理会中的多数再做一些蠢事,以便国际舆论能够看穿美国政府的真实面目。中国为了朝鲜的自由和她自己的独立而加入这场战斗,美国政府在远东的泥潭里陷得更深”。 苏联领导人的阴谋则在于一方面试探中国是不是像南斯拉夫那样桀骜不驯;另一方面则是利用中国强大的战争潜力与美国在远东地区进行消耗战,让置身事外的苏联取得休 养生 息和部署世界局势的时间,以在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中取得有利地位。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怂恿和默许下,两个政权都互相仇视对方为祖国实现统一和富强的最大障碍,朝鲜半岛的战火就不可避免了。 杜鲁门提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也许很少美国人知道或者注意朝鲜”,而波茨坦会议之后便因为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大陆上的节节胜利,到此时,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越发凸显出来。在 1948 年春杜鲁门与其同僚讨论朝鲜半岛时,他们就判断“在苏联控制下的共产主义世界可能会选择这里作为进攻的地区之一”。 在 1950 年 6 月 25 日艾奇逊打电话给总统杜鲁门,说“他从朝鲜收到了更多的情报,该地区无疑已经发生了全面进攻。鉴于北朝鲜人和他们的大盟友过去完全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的态度,我们不能不设想联合国的命令会遭到忽视”。在战争刚一爆发的时候,美国政府高层就已经预计到了联合国的停战命令很有可能会遭到忽视,而如果美国想要对大韩民国给予更多的帮助,就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此时,美国政府的强硬声音已经渐渐开始占据上风,为之后派军登陆仁川,干涉朝鲜内政埋下了伏笔。此前也已经说过,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容忍北朝鲜那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党在整个朝鲜半岛实现统一的,那么在北朝鲜军队首先发动进攻的那一刻开始,美国已经找到了介入朝鲜内战的借口。因为美国人认为北朝鲜军队悍然“南侵”,背后一定有苏联的支持,美国一直十分紧张地认为该事件中,“苏联的意图是‘统治世界",认为美国应从实力地位出发‘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实力地位,当然就是美国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强大的综合国力。 在接到北朝鲜人民军向朝鲜半岛南部的大韩民国进攻的消息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则认为“每当民主政治没有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会怎样助长侵略者的气焰。共产党人在朝鲜的所作所为,就同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人在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前的所作所为一样。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而不遭到自由世界的反对那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杜鲁门站在自己认为的道德制高点,视北朝鲜人民政府的行动就如同法西斯主义一样可恶、可耻。完全不顾别的国家人民的选择和基本国情,而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站在高高的位置上去审视别的国家。可以很明确地说,这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这种世界大国、世界强国的文化里面已经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 不合我的标准,你就是错的,我最强大,我就是对的!生活在强大国家里面的人,可能并不是出于恶意,但也会受到自身成长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别的国家在走自身国家道路的时候,是根据自身的基本国情来决定的,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别的国家前去干涉。而美国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都以世界警察的形象示人,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其他落后国家建立优越的民主政治制度,根本不考虑别的国家国民的素养、文化和传统,强制性推行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制度,给一些国家的人民带来了许多的难处。 文章的前面也谈到了苏联此时的外交考虑,那就是竭力避免苏联军事力量与美国军队的直接接触。纵然苏美两国的全球竞争已经世人皆知,但是苏联依然没有做好直接面对这一事实的准备,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苏联都认为此时不是与美国直接起冲突的时候。在柏林危机中,美国表现出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使苏联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与对手之间的差距,这也是苏联在此事件上最终选择退让的根本原因。 与美国直接对抗的实力,苏联还不具备。但是苏联与新中国签订的友好同盟条约,使苏联失去了“通向太平洋的唯一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这对于大国沙文主义浓烈的苏联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既然在中国失去了出海口,苏联人便盯上了朝鲜半岛,朝鲜半岛上很是有几个很适合作为海军基地的港口,于是苏联在屡次否决了金日成同志的请求之后,态度便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同意了北朝鲜政权关于武力统一的请求。
2023-06-24 18:27:521

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自学备用)

亚洲独立后的发展 印度:尼赫鲁、英迪拉·甘地与拉吉夫·甘地。 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执政,苏哈托执政。 “亚洲四小龙” :指中国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作为龙的文化接受者,从60年代起,特别是在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 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70年代的奇迹”。 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年)(简称东盟)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年) 中东石油经济发展与政局动荡 (1)阿以冲突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中东地区日益成为国际斗争热点,冲突不断。 1959年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成立及其后武装斗争。 1965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打击埃及、约旦、叙利亚的“六.五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国家为挽回“六.五战争”损失,埃及、叙利亚向以色列发动进攻,十月战争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斋月战争”“赎罪日之战”)。 十月战争后,在美国斡旋下,埃以开始和平谈判,1979年3月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白宫正式签署埃以和平条约,宣布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答应归还埃及全部领土。 1980年2月24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引起阿拉伯联盟内部分歧。 1982年6月,以色列为摧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力量基地—黎巴嫩,黎巴嫩战争爆发。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遭到严重挫折,将工作重点移到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实行“非阿拉伯化政策”,建立犹太人定居点。 巴勒斯坦人民掀起抗暴斗争。 1988年11月阿拉法特宣告正式成立巴勒斯坦国。 1991年10月巴以谈判,开始中东和平进程。 1993年双方互相承认。1994年阿拉法特回加沙定居。 (2)海湾国家经济腾飞与 社会 变迁 伊朗白色革命(伊朗国王巴列维在60-70年代改革,“不流血的革命”,白色革命“国王与人民革命”) 伊斯兰革命(霍梅尼为首的毛拉集团在70年代发动推翻国王政府,建立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宗旨的革命,1979年4月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对外主张输出伊斯兰革命,奉行先打击美国,后打击苏联的政策。) 海湾诸国“石油繁荣”(70-80年代初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等国因石油产量上升带来巨大财富增长。) 阿拉伯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石油生产国与非石油生产国差距增大,石油生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海湾地区的冲突与战争 (1)两伊战争: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边界争端、民族纠纷和教派矛盾。 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经济持续发展和两国政局变化,矛盾进一步尖锐,导致持续8年之久的边界战争。 伊朗属于 伊斯兰国家 ,不属于阿拉伯世界。 主要民族是波斯人,多数是 什叶派教徒 。 伊拉克以阿拉伯人为主体,掌权者历来都是 逊尼派教徒 。 1975年伊拉克萨达姆上台,奉行泛阿拉伯主义,企图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盟主。同时建立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经济上积极发展石油工业。 1979年伊朗霍梅尼上台后积极输出伊斯兰革命,其流放期间曾被萨达姆驱逐,致使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首先向伊朗发动攻击,两伊战争爆发。 初期伊拉克获胜,占领伊朗不少土地,但很快伊朗转入反攻,将主战场转入伊拉克境内。 战争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双方经济陷入困境。 阿拉伯世界分裂为两部分: 叙利亚、利比亚支持伊朗;埃及、约旦、科威特、沙特等支持伊拉克。 后经联合国斡旋,在1988年8月20日正式停火。 (2)伊拉克、科威特冲突与海湾战争 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本属奥斯曼帝国,摆脱英国统治后应归属伊拉克。 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曾打算诉诸武力。 1963年伊拉克被迫承认科威特独立。 70年代石油经济发展使伊科矛盾尖锐化。 首先是 油田边界 之争,其次是 出海口 之争。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占领科威特。 对美国 “建立世界新秩序” 的大国霸权主义计划大挑战。 于是美国联合英、法、加、奥等以联合国多国部队名义,在1991年1月17日,对巴格达进行大规模空袭,2月24日从地面进攻,28日战争基本结束。 海湾战争使阿拉伯世界再次陷入分裂。 埃及、沙特、叙利亚等多数阿拉伯国家支持并参加多国部队,只有少数阿拉伯国家约旦、也门、巴勒斯坦等国支持伊拉克。 非洲独立后的发展 (1)经济发展困难 (2)政局长期动荡 (3)南非发达经济与种族隔离危机 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政局变化 (1)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一体化进程 拉丁美洲各主要国家独立较早,最先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迈进。 首先是发展 “进口替代工业” ,50年代阿根廷总统庇隆提出的 “庇隆主义” ,正义主义(包括政治主权、经济独立、 社会 正义)。 80年代后各国调整发展战略,如1982年哥伦比亚“全国均衡发展计划”。 1960年2月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11个国家在 蒙得维的亚 成立 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 ,同年12月危地马拉等5国成立 中美洲共同市场 ,揭开经济一体化序幕。 1980年8月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改组为 拉美一体化 。 1986年12月 孔塔多拉集团 与 利马集团 组成8国集团,建立一个广泛代表性的高级磋商协调机构,以解决本地区问题。 拉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80年代后连年恶化,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60年代拉丁美洲新特点:政治民主化趋势、自主外交与马岛战争。 亚非会议召开和 历史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得以取得成功的政治思想基础 创造万隆精神,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斗争中,加强亚非国家团结战斗精神。 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形成 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961年9月1-6日,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提出非集团原则。 不结盟运动兴起有重大 历史 意义,是“万隆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光大,是许多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 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七十七国集团 第三世界兴起后,要求改变旧国际经济秩序,维护民族利益和发展经济。 20世纪60年代,国际经济组织 七十七国集团 诞生。 1964年在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发表《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明确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自称为“七十七国集团”。 此后七十七国集团不断增加,几乎囊括所有发展中国家。 该集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切身利益而日益联合走向斗争的 历史 趋势,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目的,宗旨是在参加全球性国际经济会议之前,成员国之间协调立场,共商对策。 该集团以联合国为讲堂,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经济权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了大量工作。 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经济对话,缓和南北关系。 第三世界主要的区域性组织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三世界出现系列区域性国际组织 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3年5月25日,埃塞俄比亚首都 亚的斯亚贝 巴,31个非洲国家召开会议,通过《非洲统一组织宪章》,成立非洲统一组织。 宗旨:促进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保卫成员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根除殖民主义,提高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捍卫非洲国家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和发展民族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1967年8月6-8日,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第一届部长会议,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 《曼谷宣言》 ,宣布成立 东南亚国家联盟 。 宗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社会 进步与文化发展,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1960年9月14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在 巴格达 举行石油生产国会议,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 )。 后来阿尔及利亚、印尼、尼日利亚等国加入,共有13个成员国加入。 宗旨: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共同发展成员国利益,从产、运、销以及价格方面采取联合行动,同西方国家和石油垄断集团进行谈判。 有利于反抗西方国家对石油资源掠夺,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中美洲共同市场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地域性国际组织,对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政治独立和民族权益具有积极意义,一定程度上形成与超级大国抗衡的力量,影响着当今国际关系发展,有利于提高第三世界国际地位。
2023-06-24 18:2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