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科科
-
湖北是能源消费大省,又是一次能源资源小省,能源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采取有效措施破解能源瓶颈制约,是湖北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当前湖北省能源总体状况
(一)能源资源匮乏需求量持续上升
一方面,湖北省缺煤、贫油、少气。煤炭储量不到全国的1%,位居中部倒数第一,且大部分是劣质煤,工业利用率不高。石油剩余可开采量仅占全国的0.8%,已发现的天然气储量仅占全国资源量的0.06%。水能资源丰富,但全省水电开发率已达90%,基本开发完毕。另一方面,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时期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8.47%,2010年能源省调入量达到12329吨标煤,创历史新高,湖北省已成为全国第四大能源输入省。“用能荒”频率不断提高,区域不断扩大,时间逐步加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水电大量外调,核电尚未获批,风能资源开发条件差;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推进迅速,但规模和效益还较低,尚难担当重任。一次性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在80%左右,其中煤炭占比高达6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3倍。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低。我省重工业占工业比重保持在70%左右,结构重、能耗高。全省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3.2%,但能源消费总量却占全国总量的6.7%。
(三)能源供应变动与需求稳定之间的矛盾
湖北省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省外能源输入的基本特征是西气东输、北煤南运、东油西运。省内东西部能源分布和能源使用需求倒置。西部能源资源相对富集,东部地区人口和工业企业相对集中,武汉、黄石、宜昌、襄阳四地能源消费量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随着季节变化,东西部区域间电力流动频繁。尽管湖北省水电发展水平较高,但由于水电装机调节性差,受季节性来水不均影响,常出现季节性电力短缺。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进一步加剧。
(四)能源资源的战略性与管理分散的矛盾
能源自身互换性很强,决定了能源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部门,为了进一步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提升能源管理的效率,我国分别成立了国家能源局和高规格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确立了能源管理的战略框架。周边的安徽、河南、湖南等省市先后成立了能源局,加强对能源战略管理。湖北省能源管理工作基本上是各部门条块分散管理,既缺乏战略性,又缺乏权威性,亟需成立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
二、未来能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能源消费加速要求进一步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2010年,湖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能源总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时,东部制造业将加快向中西部转移,作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湖北省用能量持续走高势不可挡。从周边的能源形势来看,安徽、湖南、河南等省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能紧张局面,加大了对本省资源产品外流的控制,湖北省能源保障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二)能源变革要求进一步加快推动能源技术创新
当前世界能源正面临重大变革: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能源利用将进一步向节能、高效、清洁、低碳方向发展;能源新技术将成为各国竞相争占的新的战略制高点。美国明确提出逐步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德国将发展新能源做为执政理念,力争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20%;日本宣布实施“绿色新政”,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发电量和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面临着能源结构不优、能源利用率不高和新能源发展不足的三重困难,能源发展形势严峻。
(三)能源价格上涨要求进一步增强能源控制能力
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能源消费大幅增长,能源总体供不应求。加之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日益被“金融工具化”,预计世界能源价格在未来几年内会维持在高位。湖北省钢铁、石化、建材和化肥生产成本中的能源费用分别达到25%、40%、50%和70%,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将极大削弱湖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必须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获取能源控制权,分散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风险。
(四)“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
能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传统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又成为全球关注的新焦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据测算,湖北省2015年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将达6—7亿吨,减排压力与日俱增。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烟尘,引发的环境损害和经济损失难以估量。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把“两型社会”建设落在实处。
三、加强和改善能源工作的建议
(一)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能源问题结合起来
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强化能源保障的根本之举,推进结构性节能。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坚持把推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突破性发展高技术产业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现代商贸、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业,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逐步降低重化工、高耗能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建立以能源节约和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要认清能源制约迫在眉睫的形势,想尽千方百计增加能源供给,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迅速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二)坚持寻求内外部能源保障能力相结合
加强能源战略协作。加强与周边资源丰富省份,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华润集团等能源巨头的协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确保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加快各地电源点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咸宁核电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浠水核电;理顺三峡供电对湖北发展及全国大局的关系,积极向中央争取提高湖北自留电比例。
(三)坚持提升传统能源与发展新兴能源相结合
大力发展火电。在负荷相对集中的鄂东地区和电源点支撑薄弱的鄂中地区加快发展高效、清洁、环保的大型火电机组;以国家重载铁路规划建设为契机,建设大型路口电站;在大城市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一批热电联产项目;关停一批小火电机组,腾出容量指标。优化水能资源利用,加快太阳能综合利用,有序开发生物质能,支持在大中型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发电站,推进沼气发电工程。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加快建设风电开发综合示范项目。
(四)坚持能源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
以湖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智能电网、煤炭高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和生物柴油等能源发展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支持能源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成立全省统一的能源管理机构;鼓励湖北省企业投资开发利用省外能源资源,获取能源资源控制权;积极稳妥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制定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开展直供电改革试点;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税收优惠和差别化信贷、电价政策。
(五)坚持能源集中建设与分布利用相结合
积极建设华中煤炭交易市场和华中电力交易中心,提升区域能源优化配置软实力。加快以电网、气网、热网等“三网”和储铀、储油、储气、储煤等“四储”建设,提高能源输储能力。在具备条件的能源消费地区建设清洁、高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天然气资源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在主要城市中心区及商务区试点冷、热、电联供,弥补集中式电网存在的不足,降低极端情况下大规模停电的风险,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电安全性。
(六)坚持重点节能与全民节能相结合
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民用、农村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积极开展百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管理。进一步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节能目标按地区、按部门分解,实行年度考核,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加强节能宣传,提高企业和公众的节能意识,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倡导适度消费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重塑节约文化。扩大公众参与的渠道,鼓励公众及社会公益组织参与能源节约利用方面的监督、管理与咨询工作。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②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能源发展战略规划(2008—2011)[R].2010
③王晓玲,方杏村.湖北省能源供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 当代经济,2011(04)
④柯晓阳. 略论湖北能源发展战略[J].湖北社会科学,2009(09)
(马争艳,1978年生,湖北省宏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