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论外几
-
对教育孩子将应该如何行动?很多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行动不是太少而是过多,导致引来孩子的反感。所以教育孩子需要找到正确的行动方法,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行动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孩子的行动
从此刻起 :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从此刻起: 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从此刻起: 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从此刻起: 我要无条件地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从此刻起: 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从此刻起: 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从此刻起 :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地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从此刻起: 我要积极主动的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从此刻起: 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从此刻起: 我要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因为我知道种善因,方能结善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从此刻起: 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从此刻起: 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
教育孩子的错误行动
过分溺爱or过分干涉
虽然“二胎政策”开始实施,但是目前大多数家庭还是以独生子女居多。因此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溺爱的。在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举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我们自己教出来的。
甚至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了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而在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还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把自己的意愿加给孩子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只看重成绩,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孩子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
家长渴望孩子成才,于是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事实却是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违背了孩子的志愿,这种“发展”实际上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言行合一才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平时不能看太久的电视,不能玩太久的手机,但是往往自己一下班回家就紧紧地盯着手机屏幕,这也难怪孩子会有样学样。
家长也是从孩子成长成别人的父母的,想必能够理解到为人父母的心声以及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不要抱着“我为你好”的想法为孩子多做主张,尊重他们才是最好的。
用行动教育孩子
托尔斯泰曾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在孩子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作为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话都将变成空谈。”同样,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遇到挫折不断前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在我们七年级一班就有一位这样以身作则的榜样父亲,他,就是饶瑞环的家长。
饶瑞环的家住在昆山的最南边,而我们的学校则在昆山的最东边,相距至少半小时的车程。虽然距离很远,但是饶爸爸仍坚持走进校园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如果来的时候是下午六七点,他就看着孩子们上晚自习;如果来的时间是八九点,他就去宿舍关注着孩子的在宿舍的状态。
可即使是这样,孩子的进步却不大,饶爸爸也为此感到苦恼。但通过多次走进校园来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我与他的多次沟通,饶爸爸能发现自身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并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了。在谈话中他提到因为自己错过了孩子最需要陪伴的童年时期,才会让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一些问题。虽然孩子平时在学习上表现不突出,但是孩子有一颗感恩之心,每周回去后孩子都会主动地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在言语上对家人也是知暖知热。现在,饶爸爸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成才先成人!”
除了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以外,他还走进我们班级,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课堂上,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着孩子,并且将一个个风趣幽默的故事运用自如,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知道了如何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并懂得了“人品大于能力”的道理,更明白了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在班级活动中,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班级的一员,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着班级的每一名同学。在这学期的18公里远足活动之前,他为每一名同学都准备了水和水果。远足中,他领着孩子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为孩子们的安全做了保障。中途休息期间,忙前忙后地收拾着同学们在途中留下的垃圾。
他用自己的行动正确引导着孩子、鼓励着孩子,培养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些正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
在饶爸爸的影响下,瑞环同学的改变也是巨大的。以前的他对学习总是缺乏兴趣,课堂也总是找各种借口不上课,而现在的他不仅在课堂上能专注认真,课下也总能看到他努力完成学习目标的身影。
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得到命运的收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行为也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家长们要时刻谨记,您也是孩子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做最好的父母!
教育孩子要用实际行动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
有些毛病一旦养成,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所以,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会后悔。
虽然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来牺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
著名的投资家黄晶生说:
幸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什么感觉呢?
幸福是一种追求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感觉!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
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
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来到一个他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家庭,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如果母亲爱打扮,其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若母亲是多舌的,女儿也不例外。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说脏话、粗话,则孩子也是如此。
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
作为家长,不要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而应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给他们做好榜样,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那些道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