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云
-
看到这个排名也是呵呵了,没有太大必要来这个排名,而且槽点还这么多。
没记错的话,第一财经周刊及背后集团是来自上海浦东的吧,难怪把上海排第一。
新一线城市排名有以下这些槽点。
01
不顺口不利与传播
不顺口也不利于传播。
其一,北上广深,大家都已习惯这么叫和有利于传播,也比较顺口,你非得来个上北深广,这是有多较真和无语?
其二,从地理位置来说,国际上通常呈现,都是自北向南,无论经济、教育、资源等等,北上广深,也符合这四个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啊,自北向南。非要改成上北深广,一会儿南来,一会北,是让吃瓜群众找不到北吗?
02
“上北”是个什么鬼
北上,北上,无论从地理位置角度来说,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大家都已习惯称之为北上。
比如,北上求学,北上经商等的,古时候还有进京赶考呢。
那么现在来个“上北”是啥子意思啊,听起来就怪怪的嘛。
再者说,北京是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顶多也就是发展起来的大都市而已,各方面的资源数据也排不上北京前面去啊。
03
“深广”脱离群众基础
广州怎么说也是广东的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代表,又广大的群众基础和人民、城市规模。
然而深圳,只是一个科技、互联网、创业公司聚集的地方,更多的事年轻人打拼的地方,比较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基础。
广州各方面也不必深圳差啊,还是省会,偏要改成深广,未免太较真儿。
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上北深广,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发展方向的不同,没有必要非来个排名,改称呼位置,广大老百姓接受,容易传播的就是好的!
喜欢请点赞、留言、转发,也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罗伯,谢谢!
- nicejikv
-
看到“北上广深”变成了“上北深广”这一新的排名,感觉还是有点不适应,我国这四个特大城市其实在很多人心中并没有具体的排名顺序,都是超一线城市。
对这四座城市最深刻的深圳和广州,毕竟现在长居住在深圳,对于北京和上海也经常出差到这两地方,都各具特色和活力。这次一线城市的排名顺序的参考标准不一样,也可能是总体发展态势有变化,但在大部分心里,都是一样的。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基础,再加上这几年自贸区的发展和政策优势,这个超级一线城市像是再次换发了活力。它吸引了很多大公司,特别是金融公司把总部、重要办事机构搬往上海,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和年轻人到上海工作定居,等等。
北京,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所有城市中,北京的优势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某个电商大企业曾说,把总部搬到北京虽然租金、人力资源成本都较其他城市高,但北京是人才最集中,最活跃的城市了。北京对科技、文化、电商等都比较容易接受,对于年轻人来讲,就业机会也会更多。但北京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越发明显,比如人口承载力、环境、竞争过大、入户难等情况,可能也因为这些导致现在这个排名。
深圳,中国的改革开放先锋,最具特色的特区,也是中国科技行业的龙头城市。深圳地处的位置和政策都有很大的优势,在这个城市定居近十年了,感觉这个城市的活力城市包容度是其他三个一线城市不能比拟的,北京空气质量不好、上海排外、广州也有点排外等。在科技行业,深圳有“中国硅谷"之称,互联网技术、活跃度相当强大,还有深圳的金融行业也有赶超上海的趋势。
广州,以外贸为主的一个大城市,随着近几年的全球经济的不如意,对广州的总体经济有很大的影响,但广州的各种基础设施相当不错,也适宜居住,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强,是稳步发展中。相对于其他三个城市,我最喜欢在广州定居了。
- 北有云溪
-
2018年4月26日新鲜出炉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我们广为熟知的“北上广深”悄然变为“上北深广”,而且在全国新一线城市中,也有不少的变化。
这次的排行榜所依托的数据,主要是根据170个品牌以及19家互联网公司在新一年的商业数据及用户数据,同时综合相关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得出,评价标准有多个方面。综合来说,这份排名,还是值得说道说道的。
1、“北上广深”排名变化的背后是一种发展趋势
作为全国最核心的首都北京,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和商业并重的核心城市。依托于政治资源优势,北京在商业上也一直出来领头羊的位置,许多央企、大公司的总部,都会选择设立在北京。北京在城市商业上的魅力一直热力未减,但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大,北京有一种被上海追赶上并超越的势头。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窗口,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国际发展上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的日益加大,上海未来发展势头将会更加好。
2、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目前正借助科学技术发展,互联网创新技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等,爆发出强劲的发展潜力。而且创新领域的发展势头很强,拥有腾讯等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对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吸引人才的熔炉。而广州作为自古以来的商都,有着低调朴实的包容特性,在经济发展势头上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缺乏深圳那种锐意进取的感觉。但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其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
3、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崛起的城市
郑州是中国南北贯通的核心位置,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建设,拥有重要战略位置的郑州,借助开放政策的翅膀,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在新一轮的新一线城市影响力上榜,并不足为奇。
- n投哥
-
新排名意味着:上海超越北京,成为首选;深圳超越广州,成为大众更愿意选择的城市。
当大家远离家乡往大城市去的时候,要么是因为更好的待遇,要么是因为更广阔的发展,要么是因为更理想的生活,等等。
而北京的生活幸福指数比较低,一个高房价,一个北京户口,能把一部分想留下来的外地人抵挡在门外,这是其一。
其二,之前去北京旅游的时候 感觉北京这座城市有点漠然,大家都特别匆忙的赶路,没有人会太去关心你的生活怎么样,大家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生活状况。
北京和上海都有很多机会,很多新兴的行业,很多优秀的讲座,但是上海的人情味比北京多。
上海虽然也很忙碌,但是市民还是热心肠的,对于背井离乡去打拼的人,赚钱是一方面,人情冷暖是另一方面,如果可以,大家还是会喜欢温暖一点的地方。
再说下深圳排名超越广州,成为第3位。其实我认为不排除深圳在未来继续往前进排名的可能。
深圳是一座很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它用多元的文化,极强的包容心容纳着四面八方来打拼的人。
深圳也是一座生活节奏比较快,但又很注重生活品质的城市。
当年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深圳有着优渥的条件,而深圳的地理位置又离香港很近,香港先进的金融人才、技术、产品,也会往深圳去输出。
我认为这个排名,从北上广深变成上北深广,是意料之中的,甚至有一天会变成深上北广。
作者:Angela徐倩文,金融圈成长最快的90后
原创个人公众号:金融女孩Angela
- 北境漫步
-
“北上广深”说了很多年,其实都顺溜了,再改口也是觉得有点别扭。
这四大一线城市,我其实去过三个,除了北京没去过。其中广州、深圳都在那里工作过。而我们公司的分公司,也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是办事处。
北京很鲜明的标签就是“首都”,什么都应该是最先进的。但是近几年,我也遇到了许多北方的应届生求职者,他们一毕业都不会选择到北京或者上海工作。
因为按道理,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跟上海都离家比较近。然而他们没有选择,原因主要是北京竞争太大,租房贵,入户难,环境还差,根本难以在那里落户安稳地工作。
而上海则觉得比较排外,没有什么归属感,同样落户也难。所以他们同学之间都结伴来深圳发展了。
深圳是中国的“硅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年轻人一毕业都会考虑来深圳,毕竟这里政策上,欢迎大学生们来落户,而且这里有五湖四海打拼的外来人,没有特别浓的本地文化,包容性非常强。
走在深圳大街上,你可以看到许多东北菜馆、四川菜馆、广东菜馆、安徽菜馆等等,在公司里总能遇到老乡,非常容易就适应了。这里竞争也激烈,但是机会真的多。
我刚毕业是在广州,这座城市非常有深厚的粤文化,并且很多地地道道的广东人,大家都用粤语交流,这人许多不会讲粤语的外省人有点难以融入。广州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但是竞争却没那么激烈。
- 可桃可挑
-
最近,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针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进行了排名。应该说,在算法框架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四个一线城市在排名上发生了些些的变化,从“北上广深”变成了“上北深广”。
虽然有些小伙伴,对北京上海的排名有些微词,但是由于新一线城市排名更多关注的是商业方面的一些指标,所以个人觉得北京排在上海之后也能够理解。目前,北京一直在进行定位调整,要把城市建设为政治中心,而逐步弱化其他的中心位置,所以在商业方面被上海超越,也在情理之中。
而深圳广州都不是我熟悉的城市,但是作为分别去过两个城市的我来说,个人更喜欢深圳。深圳作为后起之秀,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很多高科技公司的落户让它的活力不断迸发,整个城市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唯一要吐槽的,就是房价实在太-贵-啦!这个因素,应该也会限制很多人向这所城市的涌入
吧。
在二线城市排名中,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目前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 clc1
-
关于这个榜单,槽点实在太多了,某团和某滴在无锡大战不就说了无锡人又懒又馋,所以才好搞外卖生意的么?一个又懒又馋的城市,居然能进前20,这能不让我感到怀疑人生么?
再来说说成都,排名第五。小编是成都人吗?论经济总量,人口,名气怎么也不可能比得过旁边的重庆吧?还在杭州之前,杭州的经济活力怎么也是秒杀成都了,房价,创业公司规模等等,成都有啥名片,全国人民能记得几个?杭州有多大名气,多少标签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
难道成都是中西部农村经济辐射中心,所以位置独天得厚,战略地位无比重要?
沈阳是靠着黑社会,鸡架,烧烤挤进去的吧?投资不过山海关,现在东北的经济一天比一天不堪,人口都是尽流出了。还在宁波,青岛之上,不可思议。最近几年的存在感,居然也能变成新一线?青岛大虾的价格分分钟团灭你烧烤鸡架好吗?
再说东莞,东莞这几年完全没啥气色,虽然经济总量确实还是很高,但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面貌好吧,前些年制造业带动了娱乐业,人们的幸福水平那是高啊,后来金融危机来了,制造业冬天和娱乐业的没有明天一起拉着东莞沉进海底。
还好,这几年华为带着深圳一帮炒房客瞬间把东莞每平米2000的房价拉到20000,经济总量就这样到了一线水平。但是大家都苦哈哈变房奴了。把房地产这层水挤掉,请问你东莞还有什么?
最后看看四大城市的排名,现在广州分离了一部分职能去了佛山,广州佛山一体化,所以广州的计算是不是合理还有一说。但是,这个前四位我认为基本还是很靠谱的,你认为呢?
- 真颛
-
北上广深的排序本来就是根据不同的指标排列的,现在变为上北深广不过就是调整了某些指标而已。就有人喜欢在文字上做文章,改改排序就能说出各种道道来,那么厉害你怎么不也去画个圈呢。
其实哪有那么多说法。四个都是一线城市,各自的定位本来就不同。
北京因其帝都的特殊存在,在早期吸引了全国的企业和人才进入其中发展,可光因为政治中心的的地位没有其他产业链的支持,也对现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经济增长率在降低。
上海是内地最早开放的窗口,国际化程度最高,大批世界500强的中国或亚太总部就在上海设立,经济发展力度大。
广州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广交会的定位,花城的经济贸易规模是外贸活动的重要观察指标。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创新能力领跑全国,技术科研的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地价高,房价涨势猛,人员密度居中国第一。
每个城市都有他独特的性格和个性,有的严谨,有的开放,有的富有创新精神,有的文化底蕴强,一个城市也因个性不同吸引着不同的青年人加入其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
- bikbok
-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讲的是年轻人打拼大城市的种种心酸与血泪,北上广是中国一线城市的标签,更是年轻人打拼梦想的平台,竞争激烈但也魅力机遇共存。
前几天最新出炉的数据更改了排名,上北深广,上海超越首都排列第一名。同时,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跃居广州之前,这是非常正常的。
我本人在北京打拼十年之久,不太喜欢北京,虽说拥堵是大城市的通病,但北京极具官僚体制并存的行政区域,不如深圳上海更开放。
上海作为全国金融商业中心,在城市活跃度、城市规划与发展、宜居与成长度、商业资源中心与机遇平台合作等多领域,都优越于行政中心的首都,其中,指数分别为上海(188.55)、北京(186.62)、深圳(119.97)、广州(119.67)。
再说说深圳,几年前去深圳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城市特别有魔力,深圳很年轻能激你打拼的激情,一方面离香港特别近,资源独一无二,另一方面知名大企云集深圳,而深圳自身天然的自然资源、动漫产业、文化多元化都特别适合年轻人。随遇本次深圳提到了广州之前,也是多重原因成就的。
其中这次数据还显示出了,“新一线”城市序列,其中,有15个“新一线”城市的排名,上榜者有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期待更多美丽城市,造福人类!
- 寸头二姐
-
北上广深,一直是大家口中的顺口溜,而这次的改变是上北深广,可以看出特级城市中的一些微妙的变化。
新的一线城市的序列,分别是,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
除了天津和重庆是直辖市,剩下大部分的城市都是省会级的城市。对北京的别称是帝都,对于上海别称是魔都。对于广州别称是妖都。
提到北上广深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是消费水平高,房价高到吓人。还是机会多,发展前景大。其实,北上广深对于年轻人是梦想。是拼搏是机会。也有的小伙伴儿对于北上广深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而望而却步。
其实不管怎么样吧,对于自己的梦想,或者对于自己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最近比较火的一部电视剧就是《北京女子图鉴》戚薇主演。
讲的是她从一个小城市的,拿起行囊去到北京,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不满足于自己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所以想背起行囊鼓起勇气来到了北京发展。不说后续剧情如何,就单说她凭借自己一腔孤勇只身一人来北京闯荡就足以看出她的勇气。不管最后她到底在北京到底有没有长住下去,她以后也可以回忆当初他她来北京,她奋斗过,她不后悔。
我们个人不也是这样的吗?不管在哪发展,不管发展境遇如何,或者你是喜欢小城市的安逸,还是喜欢大城市的机会多,都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如果喜欢拼搏,那么上北广深去吧!去拼搏,去闯荡!如果喜欢小安逸,那么三线城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Chen
-
现在的排名比较靠谱,之前的“北上广深”应该算是顺口的说法吧?
在我心里上海一直是我理想工作的地方,为什么不是北京呢?
很简单,同是高房价,高房租,高消费。为什么我不选一个雾霾少,城市建设也更有特色更华丽的呢?上海当然是首选。
北京是首都,也离家乡更近。可一直热情不大,大概觉得时尚元素较少吧。年轻人还是喜欢时尚一些的城市。
几年前,弟弟一家就搬去深圳了。不得不说,在那里弟弟得到了比在家乡更好的发展。其实我是挺羡慕的,舅舅当时英明神武的果断卖掉哈尔滨的房子,在深圳贷款买了两套房子,现在深圳的房价翻了不止三倍。
弟弟也在深圳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买了车。人啊,一辈子只要选对了一次,命运可能就不一样。
说到广州,有个网上认识的弟弟家在那里。这个弟弟虽然没见过面,但总是给我邮一些家乡的特产。
印象中广州是个有点安逸,有很多美味的好吃的。年轻人很爱奋斗,但也能享受生活,整体感觉会比较舒服。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广州这一次排到了最后吧。
这个新排名感觉更符合现实,感觉不到什么槽点。
作为一个佛系网友,排名先后都觉得无所谓。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
希望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就好。
- gitcloud
-
“北上广深”变“上北深广”,情理之中,发展使然。
所谓“十里洋场”,上海特有的地理位置及人才流动优势,决定其发展潜力依然无限。相比北京经常的雾霾天气,原住居民耍皮子惰性,上海人更聪明且勤奋,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皇城根儿的子民可不能躺赢吃老本,要与时俱进。
天然的地理或天气之类因素,北京与上海比拟也差强人意,更多人喜欢南方喜欢温暖喜欢空气清新。有关部门已经下大力气整治污染,但是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还得加把劲。当然北京有北京的优势,长城、故宫等等历史古迹可否大作文章,发扬光大,独一无二的举世无双的特优点需要再好好挖掘、积攒人气。有志者事竟成。
广州与深圳相比,举个简单例子。广州这几年房屋租赁费用火箭式直往上窜,外来人员不堪重负,做房屋租赁生意的都快亏死了,以一斑管全豹。由此可见,广州人的思维怎么可以和开放的深圳相类比,“杀鸡取卵”、急功近利,怎么可以?做什么都得符合市场规律,譬如广州房屋租赁市场价格奇高的不正常现象是把外来精英拒之门外,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家独大,难以为继。
通过上述简单类比,只要与时俱进,认识到自身不足,然后迎头赶上,相信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景象会出现。暂时落后的努力一把,惊喜必定重现……
- 陶小凡
-
最近根据第一财经的新一线城市研究生研究,对于中国一些主要城市进行了排名,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北上广深”变成“上北深广”,其余还有十五个新一线城市排名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其实关于这个排名争议还是蛮大的,谁都想自己的城市排名靠前啊,咱们先看看为什么会这样排名。
这个新一线城市的算法,有5大指标,这5个指标分别是,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性,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在结合了170多个行业大数据,给出的数据分析结果。
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一份指标不是单纯的经济gdp排名,也不是单纯的环境指数排名,而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排名,我觉得更侧重的是城市人文属性和未来发展属性。再者,关于这个表的权威性表达,最为一个第一财经的研究室作品,有着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应该没有完全准确,毕竟这不是政府给的数据报告。可以当作参考。
在这里面,我重点说说我对一些我去过的城市的看法,关于成都,重庆,苏州,西安,南京,这几个城市我都呆过。成都是整个西部最重要的地方,而且成都特别适合居住,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生活悠闲,没事大家喝喝茶,摆摆龙门阵。重庆,最近网上很火,和西安一样都是网红城市,我对此认为两地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但是西安的基础设施可能要落后一点。再比如说,我呆了三年的地方,冬天冷,但是有暖气,也还行吧,但那人均工资不行。最后说说南京吧,千年古城,也是六朝古都,靠着上海,各方面都很棒,也适合居住。
其实对比下来,新一线城市还是比不上北上广深,毕竟那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所以大家还是别争那些排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