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境漫步
-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途径,是促进节能减排、集约利用土地、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为此,制定我市公交改革与发展五年(2011—2015年)行动计划如下:
编辑本段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经验,根据全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亚青会、青奥会和2015年为时间节点,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人民满意公交为目标,通过加快推进我市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和发展,努力将我市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编辑本段二、总体思路
通过实施公交体制改革,整合公交资源,完善财政补贴机制,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实现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新跨越,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大运量客流走廊,以地面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快速公交骨架,优化干线、轨道交通线和普线的衔接,扩大支线、接驳线的覆盖面,建成方便快捷的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机融合的公交线网。以出租汽车和轮渡为有益补充,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
编辑本段三、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公交改革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在2013年8月份亚青会前,全市公交分担率达39%;2014年8月份青奥会前,全市公交分担率达44%;至2015年“十二五”期末,全市公交分担率达50%。打造我市人文公交、畅达公交、绿色公交和智能公交,实现城市公交“便捷、舒适、安全、环保、优质”的目标,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人民满意的公交都市。
(一)人文公交
公交车辆提档升级,主城区空调车率达90%以上。万人拥有公交车不低于17标台,使用5年内的新车率不低于60%。车(船)安全设施配置到位,年公共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小于2人/万车。公交候车环境改善,站容站貌良好,公交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
(二)畅达公交
轨道交通建设总里程突破250公里;公交车平均行驶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主城区85%以上公交单行45分钟内到达,居民步行5分钟到达公交站点、5分钟换乘;主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90%以上,公交线网密度达3.5公里/平方公里;外围新区线网密度达2公里/平方公里。镇村公交线路覆盖率达100%。公交车准点率达90%以上。
(三)绿色公交
淘汰所有国Ⅲ(不含)以下标准的公交车,60%以上车辆达到国Ⅳ以上标准。清洁能源公交车逐步达到公交车总量的60%,青奥会主场馆、青奥村周边实现清洁能源公共汽车全覆盖,城市主干道基本使用清洁能源公共汽车。研究推进有(无)轨电车的使用。
(四)智能公交
建成智能公交运行调度系统和政府监控管理系统,完善公交查询、告知、问询等信息化系统,客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100%,公交车IC卡覆盖率达100%。
编辑本段四、主要任务
ufeffufeffufeffufeffufeff(一)坚持国有控股为主,深化公共交通资源整合 ufeffufeffufeffufeff1、整合公交资源。2012年,通过整合,在全市(溧水县、高淳县除外)形成3家以国有控股为主的经营主体格局,促进城市公交企业适度竞争、有序发展。 2、整合出租汽车资源。2012年至2014年,依据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扩容1500辆出租汽车为契机,推进全市个体出租汽车的整合,改变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管理分散的状况。 3、实行站运分离。2012年,对现有公交场站的存量资产和新建场站资源,以及线路沿途停靠站点等公共设施,按照站运分离的原则,成立场站专业管理单位统一管理,保证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实现站场公共资源的共享。 (二)实施公交“六大”工程建设,实现公交的提档升级 1、实施公交提速工程。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实施地面公交走廊快速化改造,打通道路和交叉路口瓶颈,提升中心城区和重要路段的公交运行速度,形成快速公交通道体系;发展中运量公共交通,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补充;加大快速线建设,沟通组团与组团之间联接。 (1)加快轨道建设。2014年青奥会前,建成3号线、10号线一期、S1线一期、S8线一期轨道交通线,线路总长130公里以上;力争2015年底前建成4号线一期、S3线一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形成“两横两纵”和“三放射”(连接东山、仙林和江北线)的主要骨干客流通道。 (2)设置公交快线。2013年前,结合轨道线路和过江通道开通,设置连接汤山、仙林、浦口、栖霞、雄州、东山等6条公交快线(准BRT)。地面公交在主城范围内形成“六纵六横”的快速干线公交网和6条连接周边组团的公交专线。 (3)拓展公交专用道的网络。每年建设不少于2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于2014年前基本成环成网。推进主城区公交专用道设置,新建和改造道路的公交专用道,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完成、同步验收。 (4)建设道路信号优先通行系统。2014年前,对主城区重点路段、公交客流量较大的主干道进行公交优先信号配置,在已建的公交专用道交叉口试行信号优先系统建设,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公交车的运行速度。 (5)加强公交专用道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管理公交专用道,安装公交车的车载监控设备,对违章进入公交专用道的其他车辆实施监控和处罚。2014年前,公交专用道上行驶的公交车监控设备安装率达30%以上。 2、实施公交枢纽工程。加强综合枢纽站建设;结合轨道工程建设计划,建设常规公交与轨道接驳换乘枢纽;结合中心城区主要客流集散点,建设综合换乘中心;结合各进入主城区的主要道路口,建设停车换乘枢纽。通过综合换乘枢纽建设来促进城市新中心的发展。 (1)建设城际公共换乘枢纽。2015年前,建设小红山客运站和江北客运站等,形成以主城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个节点的外围大型综合性枢纽体系。 (2)建设区域换乘和城市中心枢纽。2015年前,建设河西、马群和泰冯路换乘中心。 (3)建设公交停车保养场。2015年前,按规划续建1个(仙林公交停车保养场)、新建3个(板桥生活区停车保养场、通盛停车保养场、雄州停车保养场)、扩建4个公交停保场(东山总站、雨花台停车保养场、沙洲停车保养场、马群停车保养场)。 (4)建设公交首末站和公交站亭(台)。2014年8月前,完成主城区沿途公交站亭(台)的改扩建,实现提档升级。2015年前,建设和改造29个公交首末站。 3、实施线网优化工程。增加快、干、普、支接驳线路,强化与大型居住区、集中就业区、重要交通枢纽的衔接,总体上构筑轨道公交两网覆盖全面、分布平衡、相互融合、乘行便捷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线网体系。 (1)优化公交干线网。优化稳定公交干线网,覆盖主要客流走廊,以公交专用道为依托,以线路延伸、局部调整为主,形成公共交通骨架网络。2014年前实施优化调整20条以上。 (2)分区完善公交普线网。对主城、东山、仙林、浦口、六合实行分区完善,覆盖次级客流走廊,填补干线服务空白,增加线网密度,提高覆盖率。 (3)加快构建公交支线网。打通支路覆盖街巷,规范街巷路侧停车,保证支路公交畅通,加大公交网络化覆盖,努力实现服务到百姓家门口。 (4)推进轨道、公交两网有机衔接。重点优化调整与轨道交通衔接和重叠的公交线路,为市民出行提供多种选择。强化轨道重点站、换乘中心的公交支线接驳。结合轨道线路建设计划,提前规划调整公交线路和接驳点的建设,实现轨道线、地面公交线网的充分融合。 4、实施公交智能系统工程。以信息化为基础,建设公交智能系统,主要是“一个平台、三大中心”,即“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监管信息平台,智能调度、运营监控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控制中心”,真正实现乘客、车辆、场站设施以及交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2012年,完成一期公交智能系统建设,2013年,基本完成二期公交智能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服务查询系统、交叉口信号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综合监控系统。2015年前,公交智能系统与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管理、政务中心等形成综合性智能服务网络。 5、实施公交绿色环保工程。推动天燃气、油电混合动力等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应用,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中,逐步达到清洁能源公交车占60%以上。试点推进公共自行车的租赁发展,实现路面公交、轨道交通的“最后一公里”接驳。 (1)新购公交车。2015年前新购公交车3500辆,淘汰所有国Ⅲ(不含)以下标准的公交车。 (2)建设绿色公交示范线路。2011年,依托省绿色公交项目资金,建设绿色公交示范线路,统一部署使用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每年争取树立一批管理到位、排放达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绿色公交线路。2015年底前,所有公交车环保性能达标。 (3)研究建设有(无)轨电车线路。对有(无)轨电车建设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实施计划。 (4)试点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2012年,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公共自行车在地铁站周边等区域的使用。 6、实施城乡公交均等工程。推进公交公平化,体现公交公益性,加快城乡公交和客运建设,实现城乡客运统筹发展。 (1)城乡公交一体化。2012年底前,高淳县、溧水县镇村公交开通率达100%。2015年前,建设乡镇19个四级枢纽站。城区居民公交换乘系数控制在1.35以内,城乡居民一次乘车直达镇街,农村居民一次换乘到达区(县)城。城市公交、客运班线覆盖、镇村公交公司化率均达100%。 (2)实行城乡公交刷卡付费措施。2012年前,完成全市城乡公交车实行IC卡刷卡付费工作。 (3)实施公交换乘优惠措施。公交车与公交车、地铁之间的换乘,在现行低票价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优惠政策,鼓励换乘,提高公交分担率。2012年,研究公交换乘优惠政策,2014年前,实行公交换乘优惠的措施。 (三)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提升城市公交服务质量 1、实行公交成本规制。2012年底前,建立严格规范的企业成本规制体系。通过建立单位成本标准,合理界定公交行业成本范围,科学测算、审核和评价公交企业经营状况,以促进公交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同时,将成本规制作为公交财政补贴的重要参考依据。 2、建立公交服务规范。按照《南京市城市公交行业管理规范》,全面修订现行的服务标准,完善五项服务规范标准(驾驶员、站调人员、导乘人员、车容车貌、站容站貌),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按照标准要求,加强督促和管理。 3、实施公交惠民政策。在现有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做好对盲人等残疾人特殊群体的文明服务,加大公交无障碍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实行票价的优惠政策。 4、强化公交企业管理。增强公交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公交企业的自律管理;按照公交营运服务各项指标,规范营运时间、车辆配套、服务供应、票务管理、安全行车等标准。按年度实施公交企业的绩效审计、考核考评,并与企业的财政补贴挂钩,促进企业规范服务,优质服务。 (四)建立健全公交改革与发展保障机制 1、成立市公交改革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交通运输局、发改委、住建委、国资委、文明办、规划局、财政局、物价局、审计局、国土局、公安局、环保局、城管局、地铁指挥部、城建集团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南京市公交改革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推进全市公交改革与发展的日常工作。 2、建立公交优先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对我市公交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加大对公交发展的投入,建立长效稳定的公交投入和补贴补偿机制,明确投入主体和责任。落实公交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行驶路权优先和道路信号优先等政策,建立市、区(县)和部门联动综合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3、建立多方参与和监管机制。建立公共服务民主参与机制,成立市民乘客委员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让公共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发挥行业部门的监管职能,按照规范要求和标准,加大对公交企业的监督管理。
编辑本段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年12月31日前)。各职能部门依据总的实施计划,按照工作任务分工,制定本部门、单位具体详细的实施计划,报市公交改革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4年7月)。按照市公交改革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第三阶段:
提高阶段(2014年8月—2015年12月)。督促检查,拾遗补缺,总结提高,推进发展。
编辑本段附件:
南京市公交行业资源整合方案 根据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的纪要精神,按照《南京市公交改革和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城市公共交通的体制改革。凸显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强化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产品中的主导地位,围绕保障公益、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的目标,调整市场经营格局,推进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立,强化政府的保障和控制力度,提升公交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公交行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合作机制,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按期完成。 2、国有主导。建立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公交企业产权结构,从资本和产权制度层面,增强国有资产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正确处理市场与公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更好地保障行业公益性。把公益性与经营性分离,场站管理和公交运营分离,公交广告与公交运营分离。 3、规模经营。按照有利于推进公交行业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建立管理能力与业务经营、企业发展、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经营主体,构建国有主导、有序竞争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格局。统一配置公交线路等公交资源,建立企业服务质量、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等竞争机制,推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4、稳步推进。以确保行业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公交资源整合,力求市场平稳运行,资产规范运转,人员合理流动,切实保证资源整合过程中公交服务秩序良好,确保行业稳定,力求市场平稳运行。
三、总体目标
在现有公交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在公交规划、投资、建设和营运管理中的主导和支撑作用,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以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行业公益性和运作市场化结合更加科学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公交企业增强服务、成本、效益和管理创新的竞争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加大行业考核考评,促进公交营运企业增强活力,保证市民公交出行更加满意。
四、整合主体
南京市城建集团和江宁区人民政府作为此次南京公交行业资源整合的主体。
五、整合范围
(一)企业整合范围 1、涉及全部资产和人员的企业: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南京中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巴士分公司、南京六合中北威立雅客运有限公司、南京浦口中北威立雅客运有限公司、南京公交雅高巴士有限公司、南京新宁浦巴士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轮渡公司、南京公用场站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新城巴士有限公司、江宁南京通盛客运有限公司。 2、涉及在宁从事公交线路营运资产和相关人员的企业:江苏金陵交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大厂双虹客运有限公司、六合新集劳务队。 3、涉及到其它资源范围:德高梅迪派勒广告公司围绕公交站点的经营业务和相应的管理。 (二)公交线路资源范围市区所有城市公共交通线路。 (三)公交场站资源范围市区所有公交站(各类枢纽站、线路沿途停靠站)。
六、整合内容
在现有公交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为“3+1”模式,即3家从事公交线路经营企业和1家从事场站资源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实行公交线路等资源集中统一配置,站运分离,分工明细,管理专业,有序竞争。 (一)3家公交线路经营企业分别为: 1、整合现有主城8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一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南京市公交总公司、中北集团巴士公司、雅高巴士公司、新宁浦巴士公司。 2、整合现有江宁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二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新城巴士公司、江宁通盛公司。 3、整合现有江北地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三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六合中北威立雅公司、浦口中北威立雅公司、江苏金陵交运集团、大厂双虹公司、六合新集劳务队。 (二)1家从事场站资源建设和管理的企业。组建南京公用场站公司,整合全市公交企业移交的各类枢纽站、线路沿途停靠站的资源(含拥有产权和非拥有产权),同时接管原德高梅迪派勒广告公司公交站点的经营和管理职权。负责全市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2011年12月15日前)主要任务: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和稳评方案,明确职责。第二阶段:整合实施阶段(2012年5月30日前)主要任务:对整合单位的资产等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底数;登记注册新的管理企业;做好企业职工和资产的移交工作;做好相关企业的资产收购。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6月30日前)主要任务:解决疑难问题,搞好检查验收工作,保证企业平稳过渡。
八、工作措施
(一)加强资源整合工作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根据《市政府关于成立南京市公交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宁政发〔2011〕227号)文件精神要求,按照职责,抓好落实。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即资产评估组、整合推进组、营运保障组、财政保障组、维护稳定组。 (二)制定整合具体工作方案。市城建集团和江宁区交通运输局分别根据整合内容,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确立新企业的资产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明确新企业的注册和参与者以及企业的注销时间节点。 (三)开展企业资产评估和收购工作。由市国资委会同市财政局、城建集团、交通运输局组织评估、整合企业资产。涉及到江宁、六合、浦口区参与资源整合的企业资产,由各区政府、主管单位负责,各级国资委会同各级财政局、各级交通运输局,参照市资产评估的原则和规则组织评估。 (四)稳妥安置公交从业人员工作。按照“人随资产走”的原则,现有公交企业人员由新组建的公交企业负责接收。新组建的公交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劳动法律规定,承继原有劳动合同关系,切实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保障企业稳定和维护行业稳定。 (五)做好公交营运服务应急预案工作。为防范整合过程中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保障公交行业正常营运和城市正常运行,制定相应工作预案,以防各类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