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国企改b能不能把钱跌的一分不剩

2023-07-20 15:34:53
TAG: 国企 企改
kikcik

不会,这个也是有涨跌幅限制的,不会跌到一分不剩

Chen

不会的,因为国家后续政策上面炒得比较热的主要是国防军工和国企改革,这是后续比较长一段时间都会在的一个概念,现在只是短时间的不稳,而且现在国企改革分折点还差那么多呢,

综合还来说就是只要概念还在,后续不再像7.8那么跌得惨,应该是不会到下折点的,

你可以下载一个神牛APP的快讯,看看实时的资讯,资讯出来比一盘的早,找一个潜力股再买呗,

好投

跌到一定价的时候她就会下折了。还会变成一块钱

相关推荐

国企改革分级基金的子基金161026如何卖出?

深市母基金只能场内场外申赎,不能上市交易,子基金只能上市交易,不能申赎;沪市母基金可场内场外申赎,也可上市交易,子基金只能上市交易,不能申赎。涉及到具体某只分级基金的交易方式请以基金公告为准,交易分级基金子基金需要开通权限。个人投资者及一般机构投资者申请开通分级基金的子份额买入和母份额分拆的权限条件: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其名下日均证券类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风险承受能力为C5进取型及以上;不存在各类禁止及限制行为。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7-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7-19 19:51:042

在二级市场购买分级基金b杠杆何来?

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分级基金的B份额,其杠杆体现为价格杠杆。公式是:价格杠杆=(母基金净值/B份额价格)×份额杠杆,其中:份额杠杆= (A份额份数+B份额份数)/B份额份数。以2015年7月28日富国国企改革B(150210)收盘价和净值为例,这只基金的份额杠杆为2倍,价格杠杆=(0.7540/0.755)*2=1.997倍。意思是你按照0.755元这个价格买入B份额,母基金净值每上涨1%,理论上会为你买的B份额贡献1%*1.997=1.997%的收益,反过来也是一样。
2023-07-19 19:51:111

华夏国企改革基金最高净值是多少?

华夏基金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经过国企改革后华夏基金最高净值是0.8670。
2023-07-19 19:51:211

手上工业4B,国企改B都发生了下折,以后应该怎么样避免基金下折带来的损失?

一般来说三个办法:1、跌停卖出 2、买A合并 3、买A同折1、跌停卖出。遭遇分级B即将下折的境况,立刻、马上挂跌停板卖掉分级B。如果当日没能成功,次日继续挂跌停!!!2、买A合并。如果没能卖掉,建议当日买入等量的分级A合并为母基金度过下折!因为下折与否并不会影响母基金的资产净值。3、买A同折。如果也没能合并成母基金的话,那就只能以分级A+分级B的形式度过下折了。因为分级B下折的同时,分级A会有相应的下折收益。
2023-07-19 19:51:293

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的账务处理。

需要补交税款。资产评估增值的账务处理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一、企业兼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一)被兼并企业的账务处理一是被兼并企业评估后的会计处理。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按照规定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财产进行资产评估,该项资产评估事项属于企业产权变动事项,在评估结果报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应按如下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应按批准评估备案的资产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流动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备案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原账面原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按照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累计折旧”科目。二是被兼并企业结束时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结束旧账时,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仍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也可以结束旧账。另立新账。企业无论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还是另立新账,均应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全部转入实收资本。(二)兼并方企业的会计处理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采取有偿方式兼并的,按照各项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照成交价值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商誉”科目,按照确认的各项负债数额,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照确定的成交价值,贷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企业支付价款时,借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的,应按各项资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二是兼并企业仍保留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企业有偿兼并其他企业,作为长期投资处理,按支付的价款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年终进行财务核算时,兼并企业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时应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长期投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企业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资产的,按划转的净资产,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二、企业对外投资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企业只有以实物资产对外投资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在评估结果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或备案并投资成功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均要按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企业间进行股权重组或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应按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并按规定的期限摊销计入损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首先应当扣除按规定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记人“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企业处置该项投资时,原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金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待企业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时,已实现的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的金额,可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企业以现金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也比照上述原则处理。三、企业改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企业改制必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有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发生的增减值报经有关主管部门立项确认。企业会计人员在接到评估确认通知后,应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一)国企改制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根据财税字[1997]第7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内资企业股份制改造,1997年7月1日以后,评估增值不折成股份,扣除未来所得税后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增值准备,按税法规定须缴纳所得税。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按照固定资产原账面原价计提,也可以按照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按照评估调账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折旧。资产评估增值部分不折成股份,并按税法规定在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需要征税,在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时,应将按规定评估增值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差额,记人“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科目。公司按规定于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或按规定的期限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应交的所得税,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资产评估净增值准备,因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应将该“资本公积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待评估资产增值价值实现后,该转入的“其他资本公积”方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股本,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贷记“股本”科目。对于资产评估增值如何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从理论上讲,应当在各项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费用时分别项目处理。但由于在股份制改组时,资产评估是将资产增值和减值相抵后的净额计入资本公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一一对应,可考虑按照税法规定采用综合调整办法,即对资产评估增值额不分资产项目,均在以后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按照每一项目的实际增减值情况逐项调整。按固定资产的原账面原价计提折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司只将按照固定资产的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部分计入成本费用,则评估增值部分不需要计算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公司应将评估增值部分全部计人资本公积。在计提折旧时,公司应按固定资产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按评估增值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折旧与按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之间的差额,或按规定的期限(不超过10年)平均转销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二)国企改制资产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对于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明确规定,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冲减资本公积,另一种是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这两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应区别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
2023-07-19 19:51:391

TMT中证B 不定期份额折算后,母基金怎么拆分为A和B份额?怎么赎回?

信诚中证TMT产业指数分级B于2015-03-25 按 1:1.9946 份额比例折算 。原TMT中证A份额、TMT中证B份额持有人可通过办理配对转换业务将此次折算获得的场内信诚TMT份额分拆为TMT中证A份额、TMT中证B份额。基金份额均可通过委托系统赎回。
2023-07-19 19:51:463

国企改制程序,都有哪些步骤

法律客观: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基本程序是:一、拟定方案1、由企业向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提出改制申请,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作出同意改制批复。2、改制企业组成由企业党组织、经营管理层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工作专班,拟定改制方案(可与审计、资产评估同时进行,并根据资产评估结果予以调整)。方案中至少需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基本情况;(2)改制形式及涉及的资产范围(改制企业附属厂一并纳入改制范围的应予以说明);(3)职工安置办法;(4)资产处理方式(含土地处置形式);-5债权债务处理方式;(6)改制后企业发展思路和措施。3、企业改制方案经党政联席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报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审核。4、资产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由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组织审查论证,并提出审核意见。5、资产规模较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见武汉市改制企业名单)改制,经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方案论证,提出审核意见,其中大型企业改制应报市国资委同意。6、改制企业将审核后的改制方案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其中对改制形式、涉及资产范围、职工安置办法、资产拟处理方式、负债处理方式、参与竞价的企业内部人选等重要事项,必须逐项审议,形成职工代表大会决议。7、改制企业将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连同职工代表签名报改制方案审核部门审核,由审核部门作出对企业改制方案的批复。二、财务审计、资产评估1、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2、企业向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提出书面改制评估立项申请,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同意、批复后,报同级国资部门办理评估立项。3、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聘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企业纳入改制范围的资产进行一次性全面评估。4、改制企业将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报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审核后,送同级国资部门初审,其中涉及土地、房屋资产的由土地规划、房产等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审核。5、改制企业将经审核后的资产评估结果在企业内公示3个工作日。6、改制企业将公示结果报授权营运机构或产权管理单位核实并形成书面意见,国资部门收到公示无异议的报告后,出具确认文件。三、资产损失审批1、改制企业对资产评估中经中介机构认定的资产损失提出书面申请报告,报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2、授权营运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单位对企业申报的资产损失进行审核后签署意见分别报同级国资。
2023-07-19 19:52:311

150210国企改b是什么基金,怎么操作

150210是分级基金。属于国企改革母基金旗下的子基金 母基金=a+b b是带杠杠的交易,风险比a大,注意交易风险。和普通etf基金一样买进卖出。
2023-07-19 19:52:381

国企改B150210基金在股市上怎样操作

  封闭式基金交易在场内,也就是二级股票市场,和炒股是一样的。  要现在券商开户,下载证券软件,在周一到周五交易时间登录。  左侧是在默认的“股票”分类里,不要去基金里找。    输入代码150210,最低一手是100份。  手续费要咨询券商,现在一般都可以做到万三,基金场内交易应该还有一个每笔最低手续费,最好提前问清楚。
2023-07-19 19:52:462

人民日报:国企分类改革怎么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指导意见提出,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依据《指导意见》,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  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将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对需要实行国有全资的企业,也要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行股权多元化;对特殊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实行业务板块有效分离,独立运作、独立核算。
2023-07-19 19:53:051

国企合同期内改绩效需接受吗

不需。根据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可知,履行民主制定程序予以修改,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程序修改的,绩效规定无效;不论绩效方案是约定在劳动合同里面还是规定在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之中,用人单位都是不可以随意变更的,所以国企合同期内改绩效是不需接受的。
2023-07-19 19:53:191

161026是国企改b拆分出来的,怎么卖掉?

在自己的证券软件做进行基金拆分操作,即将帐户内161026进行拆分,注意拆的时候要填偶数操作,操作后第二天股票账户会多个A出来,再选择是否将A和B卖掉。
2023-07-19 19:53:281

国企改革有哪些举措?

1、 推进战略性重组:这是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的必然选择。2、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这是国企改革“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3、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这是国企改革“选人用人”的关键一环。4、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这是国企改革“激发活力”的重要举措。5、 加强市值管理:这是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的必要手段。中大咨询集团与国企改革同行三十年,是中国咨询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提供“咨询+培训+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30年积累丰富实践经验和国际前沿视野,已为5000+优秀企业、政府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助力推进国企改革。
2023-07-19 19:53:472

下折后母基金是赎回还是拆分再卖出损失小?

你要看具体情况,算算哪种情况钱更多才行。例如:150200券商a今天0.9元,150201券商b1.243元。母基金161720几天净值1.11元。a+b=2份母基金,实际价格:a+b=0.9+1.243=2.143元,2份母基金=2*1.11=2.22元,净差7分7。这样比较你应该看明白了吧。
2023-07-19 19:53:541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

三项制度改革指国务院针对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以及人事部的三项制度改革,具体是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福利三项制度改革。改革的内容是“员工可以进出”。随着国有企业的转型,国有企业的人员也经历了转型、分配制度改革、效率与公平的双重挑战,干部能上能下。三项制度改革具体指深化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机制,促进国有企业优质发展,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用系统思维做好改革设计。国有企业的三次机构改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涉及管理岗位设置、岗位设置、人员选拔、机构重组、岗位考核与淘汰、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要建立系统的思维,综合考虑改革的各个方面。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在推进三项体制改革时仍然缺乏整体设计。加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培训,聘请专业机构帮助设计实施三项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可以提高国有企业整体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能力。建立科学的改革评价机制。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科学的改革评价机制,对改革进行动态评价,确保改革科学有序推进。因此,需要科学设计一个能够反映不同地区国有企业三次体制改革阶段性特征和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科学评价不同国有企业三次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并将其作为公司绩效考核标准之一,以促进三次体制改革的真正落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治理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不足的直接原因。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扩大国有资本授权经营范围,依法履行投资者责任,增强企业行使权利的能力;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运行机制,在公司治理中体现国有投资者意愿;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拔、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公司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治理等的评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第八条 国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2023-07-19 19:54:041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什么进展吗?

5月24日据发改委网站消息,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及其他行业领域开展试点,积极推进,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到目前为止,两批近20家中央企业混改试点正在顺利实施,第三批试点企业将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覆盖面,在筛选数十家中央企业的同时,重点从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试点企业,形成规模协同效应。这次混改的特点,不仅在于企业的选择(既有一般企业层面,又有集团层面),更在于试点要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诸如,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积极探索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机结合;实施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和身份转换,有效提升企业经营决策能力;加快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探索员工持股可行路径;等等。从而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希望国企能够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重新焕发活力。
2023-07-19 19:54:211

我定投五万元长盛国企改革混合型(001239)基金二年期,每年收取费用多少

开放式基金的费用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组成。直接费用包括购买赎回时产生的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这部分费用由投资者直接承担;间接费用是指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如支付给我们前面提到的基金管理人、托管人、销售机构以及其他当事人的费用,还有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中所规定的费用。1、直接费用:(1)认购费/申购费认购费,指投资者在基金发行募集期内购买基金时所交纳的手续费,申购费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也就是日常购买期间)向购买基金时所支付的手续费。开放式基金收取认购费/申购费的目的主要用于销售机构的佣金和宣传营销费用等方面的支出。(2)赎回费赎回费是指在开放式基金的存续期间,投资者向基金管理人卖出所持有的基金份额时支付的手续费。赎回费主要是对其他基金持有人的一种补偿机制,通常赎回费计入基金资产。2、间接费用:(1)基金管理费基金管理费是指支付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的费用,也就是管理人为管理和操作基金而收取的报酬。管理费逐日计提,月底由托管人从基金资产中一次性支付给基金管理人。(2)基金托管费基金托管费是指基金托管人为基金提供服务而向基金收取的费用,比如银行为保管、处置基金信托财产而提取的费用。托管费通常是逐日累计计提,按月支付给托管人。此费用也是从基金资产中支付,不须另向投资者收取。(3)基金运作费基金运作费包括支付注册会计师费、律师费、召开年会费用、中期和年度报告的印刷制作费以及买卖有价证券的手续费等。这些开销和费用是作为基金的营运成本支出的,运作费占资产净值的比率较小。
2023-07-19 19:54:561

请教!今天国企改b停牌,今天还能不能买入等份国企改a,来合并?急求!!!

2023-07-19 19:55:031

我定投五万元长盛国企改革混合型(001239)基金二年期,每年收取费用多少

开放式基金的费用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组成。直接费用包括购买赎回时产生的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这部分费用由投资者直接承担;间接费用是指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如支付给我们前面提到的基金管理人、托管人、销售机构以及其他当事人的费用,还有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中所规定的费用。1、直接费用:(1)认购费/申购费认购费,指投资者在基金发行募集期内购买基金时所交纳的手续费,申购费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也就是日常购买期间)向购买基金时所支付的手续费。开放式基金收取认购费/申购费的目的主要用于销售机构的佣金和宣传营销费用等方面的支出。(2)赎回费赎回费是指在开放式基金的存续期间,投资者向基金管理人卖出所持有的基金份额时支付的手续费。赎回费主要是对其他基金持有人的一种补偿机制,通常赎回费计入基金资产。2、间接费用:(1)基金管理费基金管理费是指支付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的费用,也就是管理人为管理和操作基金而收取的报酬。管理费逐日计提,月底由托管人从基金资产中一次性支付给基金管理人。(2)基金托管费基金托管费是指基金托管人为基金提供服务而向基金收取的费用,比如银行为保管、处置基金信托财产而提取的费用。托管费通常是逐日累计计提,按月支付给托管人。此费用也是从基金资产中支付,不须另向投资者收取。(3)基金运作费基金运作费包括支付注册会计师费、律师费、召开年会费用、中期和年度报告的印刷制作费以及买卖有价证券的手续费等。这些开销和费用是作为基金的营运成本支出的,运作费占资产净值的比率较小。
2023-07-19 19:55:301

8月10日150210国企改b净值

2023-07-19 19:55:481

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的账务处理。

需要补交税款。资产评估增值的账务处理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兼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一)被兼并企业的账务处理 一是被兼并企业评估后的会计处理。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按照规定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财产进行资产评估,该项资产评估事项属于企业产权变动事项,在评估结果报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应按如下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应按批准评估备案的资产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流动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备案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原账面原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按照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累计折旧”科目。二是被兼并企业结束时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结束旧账时,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仍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也可以结束旧账。另立新账。企业无论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还是另立新账,均应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全部转入实收资本。  (二)兼并方企业的会计处理 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采取有偿方式兼并的,按照各项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照成交价值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商誉”科目,按照确认的各项负债数额,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照确定的成交价值,贷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企业支付价款时,借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的,应按各项资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二是兼并企业仍保留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企业有偿兼并其他企业,作为长期投资处理,按支付的价款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年终进行财务核算时,兼并企业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时应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长期投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企业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资产的,按划转的净资产,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二、企业对外投资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企业只有以实物资产对外投资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在评估结果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或备案并投资成功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均要按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间进行股权重组或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应按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并按规定的期限摊销计入损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首先应当扣除按规定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记人“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企业处置该项投资时,原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金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待企业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时,已实现的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的金额,可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企业以现金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也比照上述原则处理。  三、企业改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企业改制必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有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发生的增减值报经有关主管部门立项确认。企业会计人员在接到评估确认通知后,应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国企改制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根据财税字[1997]第7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内资企业股份制改造,1997年7月1日以后,评估增值不折成股份,扣除未来所得税后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增值准备,按税法规定须缴纳所得税。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按照固定资产原账面原价计提,也可以按照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  按照评估调账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折旧。资产评估增值部分不折成股份,并按税法规定在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需要征税,在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时,应将按规定评估增值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差额,记人“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科目。公司按规定于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或按规定的期限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应交的所得税,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资产评估净增值准备,因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应将该“资本公积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待评估资产增值价值实现后,该转入的“其他资本公积”方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股本,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贷记“股本”科目。对于资产评估增值如何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从理论上讲,应当在各项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费用时分别项目处理。但由于在股份制改组时,资产评估是将资产增值和减值相抵后的净额计入资本公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一一对应,可考虑按照税法规定采用综合调整办法,即对资产评估增值额不分资产项目,均在以后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按照每一项目的实际增减值情况逐项调整。  按固定资产的原账面原价计提折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司只将按照固定资产的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部分计入成本费用,则评估增值部分不需要计算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公司应将评估增值部分全部计人资本公积。在计提折旧时,公司应按固定资产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按评估增值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折旧与按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之间的差额,或按规定的期限(不超过10年)平均转销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二)国企改制资产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 对于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明确规定,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冲减资本公积,另一种是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这两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应区别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
2023-07-19 19:56:221

国企改B基金什么价位会下折

0.25 这个是阀值
2023-07-19 19:56:311

我有16万股国企b下折后还剩多少

下折后的亏损,钱都去哪了?那么下折后钱哪去了呢?总不会凭空消失吧?有赔的总会有赚的吧?谁把这块钱赚了去了?这是遭遇下折的投资者最多的疑问。事实上,投资者损失的钱确实是凭空消失了。“赚的钱=赔的钱”,这是期货市场的定量,不是证券的。证券交易不是零和游戏,期货才是。那么B端持有人的损失是不是A的盈利呢?也不是。根据下折条款,A只是把多出来的母基金变现而已,这原来就是A的资产,跟B没有关系。是不是A的折价原因造成B溢价损失呢?事实上,在有下折预期开始,A的价格变开始上涨,折价幅度逐步收窄,应该导致B的溢价减小或消失。此次之所以会发生大面积B下折前高溢价,完全是股灾的悲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A的假日狂欢在下折来临时,AB会是冰火两重天。B是灾难,A是欢乐的节日。这是因为A的折价。大家知道,分级基金的子份额的交易价格与多种因素有关,对A来说,则主要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当然,套利资金的打压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无论怎样交易,都不能按照净值赎回。对折价的A来说,这块折价平时也没有意义。但当发生下折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因为A份额四分之三的份额折算母基金了,即可用按照净值赎回了,这块折价就有会变成收益。举个例子,假如A份额单位净值为1.00元,交易价格为0.9元,它会有10%的折价,但这块折价平时对A来说没有意义,因为它不能按照净值赎回。但当下折时,它有四分之三的份额折算成母基金,即这块折价的四分之三就可以成为额外收益,即10%x75%,即以0.9元买入,折算完成后,假如新的A份额交易价格重新回到0.9元,假定未折算部分以市价卖出,折算的母基金赎回,它就可以获取0.075/0.9的收益,即8.33%的收益。注意这是绝对收益,年化收益如何,取决于买入后到确认折算的时间。因此,对折价的A来说,大盘或标的指数下跌是利好,下跌越确定,利好程度就越大。因而具有一些所谓“看跌期权”的属性,因为看跌期权是赌跌的。人们将折价的A的这部分属性称为看跌期权价值。当然,在B原理下折时,这个价值可言忽略不计,但当其距离下折较近时,看跌期权价值开始显现。所以在股市转熊或有可能转熊时,折价A的牛市来临。
2023-07-19 19:56:381

国企改b502008是什么原因停牌?

下折。等他恢复交易,1块钱变2毛。
2023-07-19 19:56:461

国企会彻底大改吗

1、十九大后国企将面临改革“力度只能加大”;2、前五年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夯基垒台、重点突破、积厚成势、积累经验。3、十九大后,预计党和国家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国企改革,十九大在宏观层面做出了方向定位与指引;4、十九届三中全会将对新时代的国企改革做出再部署,对2035年前的国企发展提出新时代的任务。5、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方向、原则、使命任务、目标、途径、要求,做出表述,对于国资监管、混改、重组、国际化与供给侧改革,讲清楚,说到位,也澄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厚重感,这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企改革改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国企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1、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五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第七十三条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2023-07-19 19:57:231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是指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在2018—2020年期间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要求,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力求在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凝聚起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强大力量。双百行动”开启从“1+N”顶层设计,到“十项改革试点”,再到“双百行动”梯次展开、纵深推进、全面落地的国企改革新局面。“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抓基层、抓典型、抓落实,把更多精力聚焦到解决重点难点实际问题上,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推动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见行动见效果。双百行动”打造国企改革尖兵,是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为下一步的改革经验的推广复制形成典型案例经验。
2023-07-19 19:57:313

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法律分析: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社会办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当前改革就是朝着混改、以及通过资本化、证券化等方式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2023-07-19 19:57:401

2020年国企如何改革

  1、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2020年,国资委将组织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预算、考核、分配联动。稳妥开展有利于产业协同、品牌增值的并购重组,以股权为纽带整合信息、数据、共性技术等资源,在物流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打造一批跨企业协作平台,促进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2、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在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把明年作为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落地年;在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改革示范工程上实现新突破,深化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实施“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研究制订深化东北地区国企改革意见。   3、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央企要大力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快提升关键领域研发平台水平。要探索实施项目跟投机制,加快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通过更开放的融通创新,培育更多黑科技、硬科技企业,形成更多“独角兽”“瞪羚”企业,打造更多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   4、重新拟定主责主业,调结构优布局。2020年,国资委将重新厘定中央企业主责主业。央企要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两非”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的“两资”处置,组织清理长期不分红甚至亏损的参股股权,清理未出资、不控制却冠以中央企业名号的“冒牌央企”,清理多年处于清算状态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企业。   5、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国资委2020年将组织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打造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标杆和样板,示范带动更多中央企业争创世界一流。   6、开放合作,完善产业体系。央企要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中促进完善产业体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与民营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促进完善产业体系。   7、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委将进一步推进“放管服”,全面实行权力和责任清单管理制度,动态调整授权放权清单,依法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加大对“两类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   8、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20年要确保降杠杆减负债工作目标顺利完成,严密防控各类经营风险,防范投资风险、金融风险、境外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2023-07-19 19:57:521

借改制侵吞国有资产 还有多少人可以一夜暴富

您好,国有资产流失是一个老话题。特别是一些人借企业改革改制之机大量侵吞国有资产,造成了国有资产平均“每天流失一个亿”的数据曾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据国资委有关专家估计,全国国有企业特别是改制面已达80%的中小型企业,在改制中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即产权问题上的腐败,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在一般意义上对腐败的理解。一些地方性配套法规和制度不健全,也使国企改制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督约束力被严重削弱。如长春市房屋重置价格每年度应由有关部门根据市场供求和价格情况予以确定发布,但是长春市从1999年发布当年房屋重置价格以来,至今未发布新的指导价格,导致1999年以后的房屋重置价格政策出现空档,使国有企业改制中对房屋重置价格的评估依据出现问题,甚至给国企改制中一些人钻政策空子留下可乘之机。某区属国有企业改制时办公楼账面净值为463万元,经过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后净值仅确定为223万元,净值减少240万元,其评估依据仍是1999年发布的房屋重置价格,没有新的依据。但事实上,1999年以来,长春市建材市场及房地产价格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1999年发布的重置价格已经根本无法准确反映现在的市场价格。据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国有企业改制中还存在着超越职责权限进行资产评估的问题。例如,对于国家划拨地,必须由具有土地评估A级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而审计部门在审计中发现,在某些区属国有企业改制中,参与评估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无土地评估资格的情况下,对国家划拨给企业的土地进行评估,并且得到了区国资部门的认同。我国法律对保护国有资产有着明确的规定,任何人不得采用任何手段侵占属于国家的财产。采取隐匿资产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国有资产是当前企业改制中一个突出问题,有些改制企业的厂长经理一夜之间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企业改制成了这些人一夜暴富的“盛宴”。这种将国有资产在企业改制中千方百计“缩水”,在企业改制后个人非法占有的行为,无异于贪污或盗窃。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2023-07-19 19:58:021

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革

摘要:国企改革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针对国企改革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积极重塑政企关系;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退出垄断领域;继续加强廉政建设。希望本文提出的观点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未来的改革与发展。关键词:十八大 国企改革 政企关系 廉政建设改革开放之后,国企改革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关注,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各地陆续掀起了国企改革的浪潮。在相关政策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国有企业未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呢?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如下发展建议。一、积极重塑政企关系政府在我国的国企改革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服务者”角色。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关系,政府应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维护者,而国有企业则应成为可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对于政府来说,不应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采取过多干预。要想保证我国国企改革之路的顺利、健康发展,必须重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具体可以采取如下策略:首先,转变政府的传统观念。政府应改变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积极倡导建立新的服务理念,为国企改革服务。在今后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改革措施,并不断培养和提高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企
2023-07-19 19:58:232

国企业宏改什么意思?

国企宏改是指国有企业的宏观调整和改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化管理,国有企业存在着效率低下、负债累累、管理腐败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国企宏改。国企宏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从传统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建立起独立的法人地位和股权结构,实现了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经营决策的科学化。2. 改革企业经营机制,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国有企业在宏观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放开了价格、市场准入、竞争等方面的限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3. 优化企业结构,剥离非主业资产。国有企业在宏观调整的过程中,剥离了一些非主业资产,集中精力发展主业,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通过国企宏改,中国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2023-07-19 19:58:302

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是财政断粮和银行断贷的双重压力下逼出来的国企改革始终在争论中不断推进。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则是最好的答案。目前对国有企业改革有三论:一是悲观论,对国企改革丧失信心,对国有经济的作用持否定态度;二是速胜论,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三是持久论,悲观论与速胜论都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历史是最好的医生。有些人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理论指导下推进的。我认为不是这样。从历史看,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是财政断粮和银行断贷的双重压力下逼出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地方突破?地方政府直接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直接面对"工厂要冒烟,职工要就业,财政要税收,社会要稳定"四大难题。当面临这些压力的时候,他们别无它法,只有推动改革。现在从全国情况看,中央企业改革落后于地方企业改革,大型企业的改革落后于中小型企业改革,经济情况好的企业落后于困难企业改革。二十多年的国企改革能试的办法都试过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自主决策权之大也是"世界之最".但决策者并不承担决策失误之责,因为国企改革是在出资人缺位的情况下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市场化,二是国有企业制度体制市场化。前一个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基本解决了,人财物产供销基本实现市场化配置,第二个问题正在解决当中。2004年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反映了各方面对国企改革的不同认识,总体上看是有积极作用的。各方面都在关注改革改制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这样可以促使我们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和规范。目前抽样调查情况看,改制后的国有企业70%以上实现了盈利。1998年到2003年,国有企业减少到了13.8万户,职工从7500万人减少到4300万人,年实现利润从213亿增加到4000多亿。在改革大潮下,必然是泥沙俱下,这是一个探索和博弈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地方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不会有今天的状况,就会丧失历史机遇。现在已完成改制的企业,改制前求生存,改制后求发展。它们现在进一步在考虑和推进二次改制了。问题是改革中发生的,只能通过改革来完善。从现实看,国有企业改革目前进入了制度体制变革阶段,已由浅层次改革进入到了深层次改革,我们要切实看清目前的情况下国企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十六大解决了出资人机构到位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出资人职能到位问题。其二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问题。十五大提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但究竟如何体现,如何落实?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三是国有职工劳动关系的调整问题。国有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制度依赖,是国企改革最难解决的问题。除上述之外,还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分离办社会、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不良资产处置、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集体企业改制等问题。
2023-07-19 19:58:391

国企改革是啥意思?

国企改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改制?公司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具体表现在:(1)干部和人员的终身雇佣制;(2)国家或地方财政出资设立;(3)没有股东约束,只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导致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机不足。 所谓国企改制,是指将国有企业改制为企业法人,即有独立的董事、监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突破国企改制三大难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展。”国有企业改制是党中央工作的重点,是目前 *** 工作的难点,更是法律界、企业界和百姓关心的热点。改制涉及三大难题:资产处置、股权设置、人员安置。企业改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法律关系复杂,改制能否顺利进行、改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抚资产的增值、企业自身的发展、职工个人的利益;改制涉及面广、各方利益相互交错,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妨碍经济的发展,影响的对外投资形象。 国企改制,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前提的新型企业制度,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企业的发展动力问题。要建立这样的企业制度,就要在改制过程中解决资产处置、股权设置、人员安置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所涉法律关系复杂,相互交织,改制企业无法独立完成,需要有专业的中介机构来参与,例如由律师事务所参与全过程,出具法律意见书。通过中介机构全面、深入的介 国企改革通俗的讲是什么意思 国企合并, 什么叫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有四大意义 对国有企业改制有多种理解:改变企业形态,改变企业股权结构,改变企业的基本制度。 改变企业形态即改变规范企业资本组织关系、治理结构的企业法律形式,如按企业法规范的企业变为按公司法规范的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变为股份公司。 改变企业股权结构即引入新股东或改变企业股权比例。股权结构变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安排股东权利不尽相同的股东,如可有黄金股股东、优先股股东等。企业法律形式变化有时是企业股权变化的前提。 更广义的企业改制还包括企业内部制度的广泛变革,如改变经营者激励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这些方面的变化未必是狭义的企业改制的基本要素,但它往往是企业改制的诱因或结果或条件,与企业改制密切相关,是进行企业改制时,尤其是以激励效应为主要目标的改制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基本情况:主要推动因素和现状 国有企业改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但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题,是90年代以后的事。推动国有企业改制的因素涉及政治政策、地方、资本市场和企业经营者多个方面。 十六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直至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推动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方针日益明确。中央的政治决策为有关方面出台有关政策,地方、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提供了前提性的政治基础。十四大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则从操作层面为国有企业改制逐步明确了相应规范。 地方在国有企业改制方面走得较快。这有两个背景:一是90年代以后,许多地方国有企业经营困难、难以为继,二是地方希望 *** 投入很少,但有较大潜力的企业能更快发展。为解困和发展 什么是国企改革 就是将央企集中优化组合或私有化、 国企改革概念股指的是什么意思 亲,您好,国企改革是一个概念板块,指国企一些改革影响一些公司的运营而对股价的影响,查询中证国企改革指数标的就知道哪些股票有改革预期。 满意请采纳,谢谢! 老梁观世界说的国企改革是什么意思 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著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但国有企业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今后的国企改革将主要集中于调整战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国企领导方式等几个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自2014年7月15日,国资委宣布六家央企启动“四项改革”试点以来已整一年。截至2015年7月14日6家试点央企旗下2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5家因筹划重大事项处于停牌状态。业内人士表示,从当前的政策和市场面来看,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时机已成熟,预计下半年国资委将下发一揽子的国企改革方案文件,下半年国企改革有望进一步提速,而央企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领头军,改革落地值得期待。 7月17日,习直系在长春市考察调研国企时说,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这表明资本市场稳定后,中国将不失时机地揭开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大幕。” 国企混改是什么意思 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改制,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意识,实现国有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的转变。 国企混改是什么意思 国务院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企,只强调了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并未强调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 《意见》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包括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引入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合资合作,鼓励通过海外并购、投融资合作、离岸金融等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要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产业分工,提高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 《意见》提出,要营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环境,加强产权保护,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健全严格的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完整保护制度,依法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和知识产权权益;健全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大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力度,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混改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意见强调,在混改中,要坚持依法依规,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交易规则,科学评估国有资产价值,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切实做到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要强化交易主体和交易过程监管,防止暗箱操作、低价贱卖、利益输送、化公为私、逃废债务,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在子公司和集团公司层面分层推进国企混改。除了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外,意见提出,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国企混改,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国企混改,但是在外资参与时,须按照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同步的要求,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安全审查规定,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风险防范。 按照意见要求,下一步将结合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改革,开展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 国企混改什么意思的最新相关信息 目前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三是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据了解,有望被列入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企业包括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船集团等央企。 下一步的混改,将重点完成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外资资本的混合。之所以突出混改,主要是因为其对形成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产权多样化等具有‘牵引作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国企公司制改革是什么意思? 国企公司制改革是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这个内容很系统,想了解详细内容,请查阅百度百科baike.baidu/...d=8075
2023-07-19 19:58:461

国有企业改革对员工有何影响?

1、喝茶、看报纸的日子要结束了过去国企里面养了很多闲人,每天不干什么正事,光是喝茶、看报纸或是聊八卦了,少部分人的劳动成果要养活一大群人,拿的钱却一样,分配不均会造成很多社会矛盾。国企改革之后,那些过去就知道喝茶、看报纸的人日子要不好过了,要么好好做事情,要么就别想和别人享受一样的待遇,没有一点背景纯靠资历熬过来的闲人甚至有可能收拾包袱回家了。2、各种福利要消失了国企员工的福利一直都很好,以前一到过年过节就发一大批的物品外加购物卡之类的,经常去五星级酒店大吃大喝也是不在话下,家里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打声招呼就可以不来上班了。企改之后,这些福利都别想有了,为了避开风头,现在有些国企就连中秋节都不敢发月饼了,更别提什么五星级大饭店了。3、隐性工资透明化有些国企员工工资条上的明面工资少的可怜,基本上与当地的最低基本工资差不多,但暗地里却以各种名义发钱,比如各类报销制度、奖励制度之类的,实际上拿的钱要多的多。以后工资将会越来越透明了,不能再“暗中出招”,一切得按明面上走。4、交的五险一金和税收多了既然工资透明化了,那么意味着以前交的税收可以很少甚至不交,公积金也交的很少,但现在不行了,一切按照实际工资缴纳,意味着五险一金和税收都要多交。国企偷税、避税难度大大增加。5、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国企改革之后,对于国企员工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能一概而论。小融认为,对于那些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前景光明、创收实力强劲的国有企业员工来说应该是好事,但是对于那些制度落后、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员工来说待遇很可能要下调。扩展资料:公司改制员工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一、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一)企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改制企业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及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支付等,按有关政策执行。(二)国有企业改制经提取的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和补贴,应以现金形式一次性支付或以资产形式建立职工保障基金。(三)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对原留在改制后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经济补偿金的安全性负责,建立保障机制,并接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以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参考资料:国有企业改革百度百科
2023-07-19 19:58:552

国有企业改制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1、国有企业改制很复杂,各单位、各行业执行的改制重组的政策文件都是遵循国家有关部门的的原则规定再细化而来的,演变时必须考虑改制企业历史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改制方案或文件很难满足各方面的愿望。2、法院不受理国有企业改制民事案件。在民法中也没有涉及改制中的民事问题如何定性,法院无可操作的法律、法典。3、你对资产评估报告中存在的上述两个问题,可以向改制企业的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投诉,他们应该受理。若不受理,你可提请行政诉讼,以“不作为”为案由起诉这个主管部门。当然,也可向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投诉,请他们监管。4、你无法起诉A单位,因为国企改制不是A单位能决定的,A单位仅仅是贯彻、执行了国家的规定,你不能也无法起诉国家或国务院。若A单位在改制工作中有偏差,只要不触犯刑法,也不会有民事责任的。5、国企改制是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每部分人的获利或损益不可能一致,只要显示公正公开公平即可。改制方案(包括资产的转让、评估)的批准程序合法,就无可非厚。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一、严格制订和审批企业改制方案(一)认真制订企业改制方案。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改制的目的及必要性,改制后企业的资产、业务、股权设置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改制的具体形式;改制后形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债权、债务落实情况;职工安置方案;改制的操作程序,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的选择等。(二)改制方案必须明确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并征得金融机构债权人的同意。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所出资企业、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外有权审批改制方案的部门及其授权单位,下同)应认真审查,严格防止企业利用改制逃废金融债务,对未依法保全金融债权、落实金融债务的改制方案不予批准。(三)企业改制中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关于印发〈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05〕78号)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拟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改制的企业,应当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媒体或网络等公开企业改制有关情况、投资者条件等信息,择优选择投资者;情况特殊的,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通过向多个具备相关资质条件的潜在投资者提供信息等方式,选定投资者。企业改制涉及公开上市发行股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四)企业改制必须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的法律顾问或该单位决定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出具,拟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且职工(包括管理层)不持有本企业股权的,可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授权该企业法律顾问出具。(五)国有企业改制方案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否则不得实施改制。国有企业改制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须预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审批;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股不控股及不参股的企业),改制方案须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六)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关审批的程序、权限、责任等制度。(七)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就改制方案的审批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进场交易、定价、转让价款、落实债权、职工安置方案等重要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2023-07-19 19:59:081

国有企业改革的面临问题

第一,支持国有经济收缩战线,重点是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当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目标确定以后,也就是国有资本在某些领域“要不要退出”的问题确定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退出”。我们不排除某些国有资本直接以实物形态上改变用途的方式“退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资产专用性存在,首先要解决国有资本变现即由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的问题,否则仍然无法实现“退出”。例如,国有资本要从一个纺织厂退出,该厂的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显然不适合国有资本新用途的需要,所以首先要适当的交易者,通过拍卖、股权转让等方式将国有资本变现,而且在变现的过程中应给出合理的价格,不能发生低估国有资本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资本市场,通过这个市场解决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的“寻找交易者”、“定价”、“变现”、“转让”等问题。 第二,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核心是大企业的成长和新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近年来出现的产品和企业两极分化,将导致两个重要结果。一个结果是大企业的成长,特别是一批按照国际水准衡量的大企业的逐步形成。商品市场的竞争胜利,给企业“长大”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品牌诸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基础,但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企业扩展的速度将相对缓慢,有的企业可能就停滞于既有水准。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大都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系统,比如几乎都是上市公司。这一点也可解释在发达国家上市公司通常只占公司总数的很小比例(如千分之一、二),但大公司却很少不是上市公司的。另一个结果是占到企业总量多数的、在竞争中失败或至少未占到优势的企业,将与大企业之间有一个分工协作关系重新组合的过程。新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横向关联(如成为大企业生产体系中的最终产品生产者)、纵向关联(如原材料、另部件供应商,产品推销商)以及混合关联(如跨行业纳入大企业多元化的经营结构)等。现在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对中小企业持一种蔑视态度,认为这些企业,没有规模优势,因而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其实,在合理的经济体系中,大中小企业有适宜的比例关系,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中小企业。至于“规模经济”问题,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得到大量实证经验支持的观点,所有在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有其规模上的合理性。我们过去的问题主要并不在于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而在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率的联系,如一个行业中大中小企业都生产最终产品。在这种状况下,出路只能是通过收购、兼并、破产、托管等方式重建大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最具优势的。 第三,有助于企业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中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组织结构的变化,追求组织形态上与国际经验的相似性,如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股本的持股机构等,而容易忽略作为其基础的资本市场的作用。然而,离开了资本市场,产权边界的确定、股东作用的发挥、对经理阶层的监督、经营业绩的评价等都缺乏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以人们谈论很多的产权问题为例,如果缺少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产的价格将无从确定,产权的价值边界也不可能清晰。其次,在存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资产将向对其评价高的主体流动,进而产生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结果。如果不出现由于流动而产生的效率改进,所谓的“产权明晰”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了。尽管我们无法断言有了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长期困扰我们的产权和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诸多难题一定能够解决(可能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但若没有资本市场的作用,这些难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如果说十几年来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国企经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而对前面分析过的诸多矛盾的解决,将使我国国企体制转轨发生一个质的进步,从一定角度看,它将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
2023-07-19 19:59:182

国有企业改制的必要性

国企改革的必要性: 工业革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称的“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当今西方的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中世纪的封建经济制度逐步过渡到近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呈现出过渡的差异,例如,由于国家介入程度的差别而有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和“德国式道路”的区分,但在总体上,自由企业制度和主张自由竞争、抵制国家过多干预的意识形态占主流地位,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具有“自然发育”的特点。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批国家,在其初期则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其中的一些国家,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此前资本主义经济曾经获得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些国家如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发展,更大范围内则处在萌芽状态。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初期和中期,这些国家曾有过工业和经济的高度增长,但体制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终促使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自然发育”的国家,市场的扩展显示了从商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轨迹。 为生产服务的金融制度虽然也在发展,但证券市场的兴起和大规模发展则直接受到大量融资和企业间购并需求的刺激。而我们属于“转型”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现代工业基础,建立在有些领域已达到很高的、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竞争的水平,工厂制度不仅确立,而且具有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与“自然发育”不同的是,这些工厂不是在市场扩张的刺激下成长起来的,而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计划安排。所以,它们是“工厂”而不是“企业”。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如何实现这些工厂的市场化“转型”,“转型”中依据何种顺序和逻辑,就成为我们面对的问题。 不论理论和政策上采取了何种“说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开始实际上就是“市场导向”的。改革之初,企业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按什么价格出售无法自主决定,国家计划“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被当成是企业体制上的一大弊端而需要改变,因而要求企业“面对市场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进入的是商品市场,在商品市场中则首先进入的是消费品市场。决非偶然的是,价格改革构成了80年代经济改革的重点,首先得以放开的是大多数消费品价格,尔后通过“双轨制”的调放结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放开了大多数投资品价格。中国国有企业首先经受了商品市场的竞争洗礼,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明确并初步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刺激了供给增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3、产品和企业的分化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总之,商品市场的一个时期的发展,使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生了某些实质性变化,那种完全指靠国家吃饭过日子的企业已少见了(尽管不能说完全没有)。对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商品市场所带来的变化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前面述及的市场发展的顺序问题。理论上可以假设资本市场先于商品市场发展,或者二者同步推进,但资本市场上的经营者很快将会发现企业不会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和销售产品,不知道那些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获利,并成为优势企业,不知道企业重组中谁去兼并谁,也不知道哪些企业领导人是真正的而非冒牌的企业家。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能有什么样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在商品市场取得重要进展、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它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越来越显而易见。这些问题有些是根源于传统体制的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趋于明朗和尖锐,有些是随着商品市场发展而引出的新问题。概括地说,它们集中表现为几个重要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与市场竞争对所有者作用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所谓“所有者虚置”不是说没有法律上和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是指这样的“所有者”不能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但在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新环境下,对所有者的要求提高了,所有者的“质量”不同,企业竞争的后果便会有大的差别。这一点经常被用来解释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持续亏损等现象。分析近年来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原因,人们甚至有理由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是否存在明确的盈利动机表示很深的怀疑。这是一方面的情况。 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公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者的行为呈现出复杂状态。在企业扩权的背景下,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从差到好的老企业,改革以来“从无到有”的“新国企”,高层经营者实际上掌握了大部分剩余控制权和部分剩余索取权。这些人已不同于改革前的企业经理人员,也不同于西方国家老一代企业家打下江山后雇佣的支薪经理,他们不同程度上具有创业者的性质,对他们掌握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人们似乎多少持一种默认态度,认为“人家搞起来的企业,应该有一份合法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经营者已是某种程度上的“风险承担者”。但现有的正式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并不全部承认并保护他们这种事实上的权利。与此同时,市场化过程使企业经营者损害法律上的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职工)的利益,有了比计划经济时期大得多的空间,从在职消费到转移资产都可能发生。于是,合理的不承认,非法的管不住,经营者行为陷入了矛盾、扭曲的状态,确实有人完全是“吃”、“挖”公有制,也有人是“正路”不通而走“邪路”的。公有制的所有权可能落不到实处,经营者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既有制度不承认、不保护它,它就会以与既有制度相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家“出事”,以及普遍存在的“穷庙富和尚”现象,仅仅用个人品质显然是无法解释的。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应有更切合实际的说明。无论如何,我们面临着一个能否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家稳定、长期发展的制度环境的问题。 第二个矛盾是国有资本事实上的部门、地区所有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之间的矛盾。国有资本名义上或法律上归国家所有,大多数实际上是部门、地区所有,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中,国有资本要有运营的实际可能性,“条块分割”是无法避免的选择。对“条块分割”的弊端,已有诸多分析,如人为割断生产经营内在联系、重复建设和地区封锁等。在企业规模扩大、分化加剧的新形势下,“条块所有”至少又带来了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条条”和“块块”越来越难以对迅速扩张的优势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直接融资的支持,同时对在竞争中失败的劣势企业越来越难以在自己的行政势力范围内予以消化。二是“条条”和“块块”在自己的行政范围内越来越难以提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称职的企业家人才。撇开其他问题不论,这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原有的所有者在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上都出现了“短缺”。如果说西方国家曾存在私人、家族及合伙人资本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的话,我们的经济中目前也出现了明显的“条块所有”与生产和资本经营日益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两种情况虽然在具体国情和所有制性质上有很大差别,但所有制形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上却有类似之处。在西方国家,矛盾一定程度上通过企业股权结构的“公开化”、“社会化”,即通过对外扩股包括企业上市加以缓解的。我们所面临的“条块所有”所带来的矛盾,也需要而且只能通过股权结构的开放和流动得到解决。 股权结构的这种变化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即为政企分开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条件。对此依然可以从比较的角度得到理解。西方国家的所有者职能与部分经营者职能的分离,虽然不排除股权依然封闭状态下雇佣职业经理的情况,但多数是在股权“公开化”以后出现的。“公开化”一方面使企业的股权不再等同于(一般应大于)原有所有者的股权,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多个所有者,使所有者(投资者)能够相互竞争和流动,形成了资本市场,以及在资本市场上产生的便于所有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本信息。这些变化都使所有者和经营者职能的分离成为可能。对我们所面对的政企分开问题而言,在坚持国有制的前提下,政府作为事实上的所有者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在政府之外寻找其他国有所有者是徒劳的。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作为所有者的政府部门,而且这种隶属关系有着很长的“历史性”,要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能分离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将是很难的。积极的变化只有当引入了新的所有者,而且新老所有者具备了流动性,并且能够以某种方式提供关于企业经营状况信息时才能开始。 第三个矛盾是国有经济战线拉得过长与随着市场竞争的扩展而出现的“市场失效”问题之间的矛盾。准确地说,在改革前和改革初期,这个矛盾不可能突出,甚至不足以成为问题,因为当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时,不存在其“战线过长”的问题,当市场经济未得到大的发展时,也不可能存在“市场失效”的问题。这个矛盾一旦突出起来,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市场经济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近来强调国有经济缩短战线、调整结构,就是以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资源配置中开始发生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竞争性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为背景的。在这一背景下,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并无确定的优势可言,虽然也可以找出具有竞争力、表现优秀的国有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却陷入困境。在另一方面,仅靠市场力量管不了、管不好和不愿管的事情大量增加,矛盾逐渐突出,如何把有限的国有经济资源按照优先顺序转移到最需要从而也是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去,就成为紧迫的问题。 国有经济的这种战略性调整所涉及的是国有经济在新体制中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在国有经济问题上存在着强调“产权改革”、强调经营者作用和强调建立竞争性环境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彼此有一些争论。在“产权改革”论那里,或明或暗地遵循了“公家的东西不可能象私人的东西那样受到关心和爱护”这样一条简单、朴实的逻辑,其结论的倾向性也是较为清楚的。强调经营者作用的论者则考虑到近现代企业中职业经理阶层出现且重要性上升的趋向,近来又受到人力资本理论和中国实践经验的支持。重视竞争性环境的观点则认为最重要的是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以获得评价企业业绩的充分信息。对同一问题从诸多角度开展讨论,对问题本身的理解无疑是有益的,同时也表明了问题的复杂性。对强调产权改革者来说,需要对这样一个事实提出解释,即在最崇尚私人资本、最“自由放任”的国家,如美国,也都存在着一块“国家资本”或“社会资本”。对强调经营者作用的论者来说,需要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代理成本普遍高于非国有企业的现象作出解释,而且将会发现重组后的国有经济经营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经营者。对强调竞争性环境者来说,也将会发现重组后的国有资本大部分并不处于竞争性领域。如果继续用一般的产权和企业理论来分析国有经济问题,将难以摆脱逻辑上的困境,因为其隐含的前提是把国有企业仍然当成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显然,对立足于解决“市场失效”问题、大部分将处于非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来说,或者说实行战略性重组的国有经济来说,需要一组更切合实际的理论,其中包括国家理论、外部性理论、政府管制理论等,以对问题本身提出更好的说明。 上面述及的三个矛盾相互交织,不完全处于一个层次,但仍然可以由统一的逻辑加以解释。不难理解,第三个矛盾是基本的,它需要通过国有经济的职能转换和战略重心的大幅度调整才能解决,其结果很可能是多数或大多数国有资本将会转入非竞争性领域。在理论上则要求摆脱把国有资本参与的企业看成一般企业的局限。对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处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来说(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国有资本将呈现递减趋势),第一个和第二个矛盾是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其基本途径是在引入资本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 其次,上述三个矛盾的出现和解决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或者说只有当转轨“转”的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如果没有商品市场的发展,这些矛盾或者缺少发生的依据,或者虽然存在但不会尖锐。也就是说,商品市场在解决了一些问题以后又提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商品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这样我们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就有了答案: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同样遵循了由商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顺序,这一点完全是由市场化进程的内在逻辑决定的。 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角度看,国企改革期待资本市场解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支持国有经济收缩战线,重点是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当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目标确定以后,也就是国有资本在某些领域“要不要退出”的问题确定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退出”。我们不排除某些国有资本直接以实物形态上改变用途的方式“退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资产专用性存在,首先要解决国有资本变现即由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的问题,否则仍然无法实现“退出”。例如,国有资本要从一个纺织厂退出,该厂的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显然不适合国有资本新用途的需要,所以首先要适当的交易者,通过拍卖、股权转让等方式将国有资本变现,而且在变现的过程中应给出合理的价格,不能发生低估国有资本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资本市场,通过这个市场解决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的“寻找交易者”、“定价”、“变现”、“转让”等问题。 第二,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核心是大企业的成长和新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近年来出现的产品和企业两极分化,将导致两个重要结果。一个结果是大企业的成长,特别是一批按照国际水准衡量的大企业的逐步形成。商品市场的竞争胜利,给企业“长大”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品牌诸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基础,但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企业扩展的速度将相对缓慢,有的企业可能就停滞于既有水准。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大都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系统,比如几乎都是上市公司。这一点也可解释在发达国家上市公司通常只占公司总数的很小比例(如千分之一、二),但大公司却很少不是上市公司的。另一个结果是占到企业总量多数的、在竞争中失败或至少未占到优势的企业,将与大企业之间有一个分工协作关系重新组合的过程。新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横向关联(如成为大企业生产体系中的最终产品生产者)、纵向关联(如原材料、另部件供应商,产品推销商)以及混合关联(如跨行业纳入大企业多元化的经营结构)等。现在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对中小企业持一种蔑视态度,认为这些企业,没有规模优势,因而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其实,在合理的经济体系中,大中小企业有适宜的比例关系,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中小企业。至于“规模经济”问题,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得到大量实证经验支持的观点,所有在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有其规模上的合理性。我们过去的问题主要并不在于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而在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率的联系,如一个行业中大中小企业都生产最终产品。在这种状况下,出路只能是通过收购、兼并、破产、托管等方式重建大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最具优势的。 第三,有助于企业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中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组织结构的变化,追求组织形态上与国际经验的相似性,如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股本的持股机构等,而容易忽略作为其基础的资本市场的作用。然而,离开了资本市场,产权边界的确定、股东作用的发挥、对经理阶层的监督、经营业绩的评价等都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以人们谈论很多的产权问题为例,如果缺少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产的价格将无从确定,产权的价值边界也不可能清晰。其次,在存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资产将向对其评价高的主体流动,进而产生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结果。如果不出现由于流动而产生的效率改进,所谓的“产权明晰”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了。尽管我们无法断言有了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长期困扰我们的产权和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诸多难题一定能够解决(可能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但若没有资本市场的作用,这些难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 如果说十几年来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国企经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而对前面分析过的诸多矛盾的解决,将使我国国企体制转轨发生一个质的进步,从一定角度看,它将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
2023-07-19 19:59:342

国企必须改革吗?

并不是所有的国企上市公司都需要改革。从投资者的视角讲,应当关心的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1.聚焦主营主责。国有资本应集中在主营业务,聚焦主责。央企集团都有明确的主业范围。地方大型国企也都有划定的职责职能。下属上市公司的主业是否跑偏,是否不契合,就是改革的重点。当然,少数上市公司,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如果在某一特定领域,在战略新兴产业的某个方面,有创造性成果,虽然和上级集团公司的主营主责差距很大,也是要积极支持的,不属于跑偏范畴。 2.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应在科技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以及战略安全保障领域投入和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 布局上的跑偏,应当尽快按照要求退出。比如,央企基本退出了酒店宾馆行业。 3.国有资本的结构合理。国企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合理引进战投;宏观上,各级国有资本整体协同发展;国有企业要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规避同业竞争、同质化发展、重复性建设;优质国有资产要尽快资本化、证券化等等。 4.强化资本运作,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通过债务重组、破产重整、清算注销等法制化方式,主动减量;有效运用专业化整合、资产证券化等运作手段,盘活存量;有序推进改制上市、引战混改等改革措施,做优增量,促进资本在流动中增值,实现动态优化调整。强化上市公司管理,就是要提升上市公司市值和价值创造能力。大量小市值、弱主业公司,是改革的重点。国企市值不合理偏低,实质上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5.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主要有三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分红和股权激励以及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激励方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超额利润分享、岗位分红激励等。
2023-07-19 19:59:548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问题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的企业改革方向。 即:产权明确; 权责清晰; 管理科学; 定政企分开。 问题二: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方针:(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三)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五)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六)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七)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依靠各方面力量,扩大就业门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八)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转变 *** 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减轻负担。(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十)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问题三: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答案C 解析: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就会放弃A、B、D,选C。 问题四:如何全面深化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利于培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2)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抓大”就是抓好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优扶强,提高它们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放小”就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使国有小企业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3)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4)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把改革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加快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的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切实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努力探索符合市场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5)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并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和调整,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实施破产;富余人员分流,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党和 *** 要采取积极措施,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 (6)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问题五:我国国有企业 *** 经历哪几个阶段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 ***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 *** ,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 *** 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通过扩大企业自 *** 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 *** ,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严重。1983~1984年先后又两次推出利改税,但结果都很不理想。 2.国企改革先后出现了多种形式 1984年10月召开的 ***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主要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并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化的改革试点。 到1987年底,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制,同年, *** 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试点可以继续实行,到1988年底,全国共有3800家股份制企业,其中800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60家发行了股票,其余3000家原是集体企业。1988年2月国务院更加明确了企业承包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位,规定了“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承包原则。同时,全国人大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从而将扩权试点以来取得的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虽然承包制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承包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991年9 月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92年后国务院就不再鼓励企业搞承包。1992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该条例根据两权分离的思路明确了企业经营权、企业自负盈亏责任、企业和 *** 的关系、企业和 *** 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仅靠企业内部转换机制,难以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3.国企改革与价格体制改革等宏......>> 问题六: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一, 统一认识,坚定国企改制的信心。 我认为,要确保改制挂牌成功,首先,还是要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认识,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中央有关国企改制的文件精神上来。《 *** 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企改革始于20多年前,从1997年开始,我们先后采取过诸如扩权让利、利润包干、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这些改革使企业拥有了一些自主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但是,由于这些改革只是在责、权、利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并没有打破原有的体制框架,因此,国有企业作为 *** “附属物”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可以说,政企不分成了国有企业走进市场的最大障碍。而国企改革的目的,说到底是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走向市场。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靠减税让利之类的改革是行不通的。体制上的问题要靠体制的改革来解决。我们必须寻找到一条既能保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又能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样的出路在哪里?出路就在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说把一股独大的纯国有20冶改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混合型集团功能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 精心准备,突破国有企业改制的难点。 国企改制,困难重重。作为我们施工企业的改制,最大的难点是历史包袱,富余职工的安置。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公司离岗人员多,每年开支很大(大数一个亿),这些包袱和负担不解决,企业改制无从谈起。这次会议代表们审议通过了我公司企业改制人员安置方案,这是一个重要的文件,要求各单位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精心操作,认真按文件办事,把富余职工安置好,确保这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确保改制目标的顺利实现。我认为,我们这个文件是一个人性化的,以稳定和谐维护职工利益为宗旨的,不会对职工造成 *** 的文件,一是身份没转变(国企),二是合同不续签,三是不在岗人员可以自主决定,协商解决合同中止问题。 三, 依法改制,规范操作。 改革改制是利益调整,我们要依法改制精心操作,规范运作,全力维护广大职工的权益。我们的方案及有关政策该上职代会的上职代会审议通过,该让老百姓知道的要广泛宣传解释,动员和引导广大职工关心改革,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改革,从而确保改制成功。 利用这次职代会的机会,公司命名和表彰了公司“十五”期间十大杰出青年和二十名优秀青年。这不仅是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的大事,也是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今天受到表彰的郭九春等十大杰出青年和王亚弟等二十名优秀青年,是从公司4700多名青年中逐级推荐、反复遴选产生出来的。他们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的先进事迹,彰显了二十冶青年的高尚情操,他们的奋斗历程揭示了二十冶青年成才发展的正确道路。他们不仅是二十冶青年的杰出代表,同样也是二十冶全体员工中的佼佼者。公司表彰他们,就是要在全体青年中树立标杆,树立榜样,引导更多的青年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建功成才,富有作为,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做出突出贡献。 青年是企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创造性的有生力量,是企业发展的未来,是企业的希望。实现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广大青年要勇挑重担,多做贡献。我希望全公司广大青年志存高远,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争做贡献,更好地实现你们的人生价值,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 刚才,李总给代表们通报了今年1-9月份全公司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今后七十多......>> 问题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 第一,上市的模式。这几年国有大企业上市的模式和前几年不同。国资委成立之前,很多企业上市是对一部分优良资产进行包装,是部分上市。现在的方向是整体上市,至少要做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所以上市公司整体的业务链是完整的,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逐步将存续企业消化之后再实现整体上市。 第二,依托的资本市场。目前中央大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境外上市,引起了很多争议。笔者认为,企业的治理水平和所依托的资本市场是直接相关的,推动中央企业到境外上市,就是希望把境外成熟、规范的资本市场机制直接引入企业内部,保证上市之前的重组和上市之后的运作能够达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要求。现在看,境外上市对企业规范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可能再做假账,透明度明显提高,运作也比较规范,其他方面也很难干预。所以市场选择是境外加境内,就是A+H的模式。 第三,最终的体制构造。竞争性国有大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很可能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没有集团公司、不背存续企业,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运营。这种状态就彻底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流动性非常好,随时可以调整、也很容易调整。一旦国家需要钱,通过资本市场可以非常顺畅地变现。 问题八:为什么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为持续稳健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必须对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有一个充分认知。综合而言,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除了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之外,随着生产力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控股经济也将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即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新的有效实现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深层次上的融合;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利益及发展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同兴衰、共进退。 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克服国有独资企业的弊端 政企不分、机制不活、效率不高、腐败高发是国有企业饱受诟病的弊端。从深层次看,产生国企弊端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外部 *** 部门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自 *** 的干预,另一方面是来自所有者缺位,缺乏高效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而且委托代理链条长,客观上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外部因素是条件性的,内部因素则是决定性的,因而内部改革至关重要,其中产权层面的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今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向,随着非公资本的引入,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将得到有效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将得到健全。 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增强国有资本的带动力 国有企业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带动力,更好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一方面可以将更多社会资本引入到国有企业,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通过向社会资本减持而退出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优先发展领域,从而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的产业发展调节作用。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体制机制障碍严重削弱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结合民营企业优势重新激发企业活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有优势,国有企业在技术、人才、融资、资源配置与管理方面占优势,民营企业在机制、效益、效率与监督方面具有优势。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有机融合为一体,能够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023-07-19 20:00:101

国有企业改制职工一次性经济补偿的标准是什么?

规范改组改制国有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标准的规定一、国有企业改制,要转换职工劳动关系。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后企业继续履行改制前企业与留用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留用职工在改制前企业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算为改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原企业不得向继续留用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参股用人单位)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改制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再继续留用的职工,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二、国有企业改制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须按规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由企业按职工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整年计算。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为用人单位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四、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低于本单位月平均工资的,按本单位月平均工资计算;劳动者和企业经营者月平均工资高于本单位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不超过本单位月平均工资3倍标准计算。五、企业月平均工资超过改制企业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倍的,原则上按不高于2倍的标准确定。六、企业因生产经营不正常或停产半停产,职工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其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七、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计发经济补偿金的企业月平均工资应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工资统计口径计算。八、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用。权益维护(一)企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改制企业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及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支付等,按有关政策执行。(二)国有企业改制经提取的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和补贴,应以现金形式一次性支付或以资产形式建立职工保障基金。(三)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对原留在改制后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经济补偿金的安全性负责,建立保障机制,并接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以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023-07-19 20:00:324

国企三年改革是指哪三年?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具体是指2020年,2021年,2022年这三年。问题是,由于受疫情影响,2020年9月底,中办、国办的方案才出来,而地方国资委、各中央企业的《实施方案》就更晚了,动作快一点的,2020年年底出来了,比如广西、新疆、南方电网,等等;慢一点的,2021年春节后才出来的,比如北京,海南。三年行动什么时候结束?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各项任务必须全面完成。 目前,国资委以“决战决胜”这个词来表达对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心。至于三年行动在2022年具体什么时候结束?以前说是2022年七一之前基本完成,后来又说二十大之前完成主体任务。最新的说法是“在二十大召开之前基本完成,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 总之,所谓“三年行动”,掐头去尾,实际上就两年左右的时间。三年行动到底改什么?主要是八个方面的任务,具体而言,就是:第一,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第二,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资本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四、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五、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效能。第六,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第七,抓好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八、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023-07-19 20:01:071

股票的H,A,B这些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股票的H,A,B这些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我国境内发行只许本国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的普通股;(2)在公司发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较好的股票,但多数公司的A股并不是公司发行最多的股票,因为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除了发行A股外,多数还有非流通的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等等;(3)被认为是一种只注重盈利分配权,不注重管理权的股票,这主要是因为在股票市场上参与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关注A股买卖的差价,对于其代表的其他权利则并不上心。 B股B股也称为人民币特种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中国大陆上市的特种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只能以外币认购和交易。 H股H股也称为国企股是指国有企业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 S股S股是指那些主要生产或者经营等核心业务在中国大陆、而企业的注册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挂牌的企业股票。 N股N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纽约(New York)上市的外资股。 权证是什么意思 他跟股票有什么不同 权证是以特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内购买特定的股票的凭证。 (股票万六权证万二低佣金免费开户全国办理) 权证有存在的期限,一般自发行之日起两年内有效。 作为交易者,只要记住权证的最后交易日即可,盘中可以T+0多次回转交易。 股票中“转、送、配、派”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转股] 上市公司分红的一种形式.即:采取从资本公积金中转增股份的办法分红。 [派股] 一般也叫转股,即把应该分的红转成股份,比如你有某股票100股,当年其分配方式是10转2,即每10股转增2股,那么除权后(即分配结束)你手中的股票就成了120股了,当然转增后股价也会按比例有个调整,但大家都把高送配当成利好,总的来说是会获得更大收益的。所谓“派”,是指“派息”,即现金分配,比如10派5,就是10股分现金5元,除权后,100股就可分得50元了,当然会被扣税的。 [送股] 上市公司分红的一种形式.即:采取送股份的办法 送股和转增股的区别 转增是从公积金里取出钱分给大家,送股是从未分配利润里取出钱分给大家。咱们拿到手里是一样的。 送股和转增都是无偿的获得上市公司的股票,只是上市公司在财务核算的帐务处理不一样。 [配股] 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依据有关规定和相应程序,旨在向原股东进一步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按照惯例,公司配股时新股的认购权按照原有股权比例在原股东之间分配,即原股东拥有优先认购权。 配股的条件: (1)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经募足,募集资金使用效果良好,本次配股距前次发行间隔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以上; (2)公司上市超过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 (3)公司在最近三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4)本次配股募集资金后,公司预测的净资产收益率应达到或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 (5)配售的股票限于普通股,配售的对象为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公司全体股东; (6)公司一次配股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该公司前一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后其股份总数的30%,公司将本次配股募集资金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技改项目的,可不受30%比例的限制。   股票A股B股A+H股等有什么不同吗?各自都什么意思? 我国股市发行的股票只在上海、深圳、香港证券交易所这三个地方进行。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国A股股票市场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B股也在国内发行以前需用外汇美元才能够买,不过现在对国内普通股民也开放用RMB也可以购买。 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资股就叫做H股。 炒股有风险啊。 还有N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纽约(New York)上市的外资股。 每10股送1股转增5股是什么意思,和送6股有什么不同? 送:就是公司用可分配的利润换算成股份分给股东,股本增加, 利润仍留在公司发展生产经营; 转:就是公司拿出部分资本公积金转换成股份分给股东,股本增加, 每股资本公积金减少。??作用是把市场上的股价降低。 每10股送1股转赠5股就是用公司利润送1股, 用公积金转赠5股,送6股就是用公司利润送6股。 送股是利润分红,转赠股是由公积金转赠 你得到的是一样,但公司的财务报表就不一样了. 股票的面值是什么意思 和股价有什么不同分别反映了什么 面值就是印在股票票面上的价值,好比人民币的面值一样。 股价就是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交易的价格。面值是不变的,股价是变动的。资本公积金是按照会计准则,在税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盈利部分,用来弥补以后的亏损,扩大公司的规模等用途。 股指期货是什么意思啊?和股票有什么不同啊? 股指期货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期货的本质是与他人签订一份远期买卖商品(或股指、外汇、利率)的合约,以达到保值或赚钱的目的。 如果您认为期货价格会上涨,就做多(买开仓),涨起来(卖)平仓,赚了:差价=平仓价-开仓价。 如果您认为期货价格会下跌,就做空(卖开仓),跌下去(买)平仓,赚了:差价=开仓价-平仓价。 期货做多一般容易理解,做空不太容易明白,下面说说股指做空的原理: 您在股指4000点时,估计股指要下跌,您在期货市场上与买家签订了一份(一手)合约,(比如)约定在半年内,您可以随时卖给他300份股指(股票),价格是每份4000元.(合约价值4000×300=120万元,按10%保证金率,您应提供12万元的履约保证金) 买家为什么要同您签订合约呢?因为他看涨. 签订合约时,您手中并没有股指(股票).您在观察市场,若市场如您所愿,下跌了,跌到3600点时(可能就是2-3天时间),您按每份3600元买了300份股指,以每份4000元卖给了买家,合约履行完毕(您的履约保证金返还给您).您赚了: (4000-3600)×300=12(万元)(手续费忽略) 实际操作时,您只需在4000点卖出一手股指,在3600点买平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目前我国暂时没有股指期货,但有商品期货。 期货开仓后,在交割期以前,可以随时平仓,当天也可以买卖数次(一般当天平仓免手续费)。 期货的炒作方式与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一、以小搏大 股票是全额交易,即有多少钱只能买多少股票,而期货是保证金制,即只需缴纳成交额的5%至10%,就可进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资者有一万元,只能买一万元的股票,而投资期货按10%的保证金计算,就可以签订(买卖)10万元的商品期货合约,这就是以小搏大,节省了资金。 二、双向交易 股票是单向交易,只能先买股票,才能卖出;而期货即可以先买进也可以先卖出,这就是双向交易,熊市也可以赚钱。 三、期货交易的一般是大宗商品,基本面较透明,签订(买卖)的合约数量理论上是无限的,走势较平稳,不易操纵。股票的数量是有限的,基本面不透明,容易受到恶庄家操纵。 四、期货的涨跌幅较小,一般是3%-6%,单方向连续三个停板时,交易所可以安排想止损的客户平仓。股票的涨跌停板的幅度是10%,有连续10几个跌停板出不来的时候。 五、 期货由于实行保证金制、追加保证金制和到期强行平仓的限制,从而使其更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如果满仓操作,期货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顷刻间赔光(爆仓),所以风险很大,但是可以控制(持仓量),投资者要慎重投资,切记不能满仓操作。做股票基本没有赔光的。 六.期货是T+0交易,每天可以交易数个来回,建仓后,马上就可以平仓。手续费比股票低(约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五,一般当天平仓免手续费).股票是T+1交易,当天买入的只能第二个交易日抛出,买卖手续费约为成交额的千分之八。 期货可以赚钱. 但它赚的钱是别人赔的,还得负担交易费用,所以期货赚钱并不容易(但比股市熊市下跌时容易). 期货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2023-07-19 20:01:181

国企破产改制工作总结

一、国有企业改制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12户国有企业列入省816户改制范围,(即:石油钻采机械厂、石油机械制造厂、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白鹅公司、液化气公司、第一汽车配件厂、第二汽车配件厂、明胶厂、制糖厂、安广造纸厂、烟叶公司、饲料公司),12户企业共有职工4706人,其中退休人员890人,在职职工3971人。劳动关系转换人数3797人,占职工总数的95.6%;资产总额21834万元;负债总额4358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00%;应支付的改革成本为6188万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1141万元,职工集资款694万元,欠社保养老费1303万元;应发职工经济补偿金2250万元。截止目前,通过产权转让、管理层收购、协调社会公司、市法院、省高法等部门使企业全部实现了"双退",企业改制面达到100%。使3797人名职工退出国身分,清理企业不良资产18000万元,解决企业困难职业实现在就业625人,使退休职全部纳社会统筹,解决了退休职工归口管理。工作的完成主要得益于市委组织部的周密安排和认真管理,得益于后备干部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摸清企业底数、化解企业内部矛盾、认真制定方案的结果。人才服务企业,后备干部参与国有企业改制这项工作,充分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肯定,给予参与改革后备干部很高评价。  二、干部参与国企改革管理工作情况  年初,按照白城市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我们立即召开了全市下派干部参加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并将我市列入省816户之中的12户重点改制企业落实我市后备干部身上。为了加快国企改制步伐,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管理:  一是集中培训,依法参与国企改革。由于抽调的干部来自各不同部门,有的对企业情况比较熟悉,有的比较陌生。我们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学习省委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并请工业部门主管改革工作的郭振坤副局长为后备干部进行专门指导,提高了干部业务水平。  二是经常调度,进行总结验收。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召开一次选派干部参加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交流座谈会,每季对工作进行一次总结,通过相互交流和总结使下派干部相互促进,加快了改革工作的步伐。  三是严格要求每名干部要按照规范的法律程序实施改革工作,要明确各自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熟悉和掌握国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正确看待我市改制企业的整体状况和矛盾困难,根据自己所包保的改制企业实际情况,使企业职工充分认识到改革必需解放思想,改革是为企业发展打好基础。从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看选派的干部从宣传、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有关制度、帮助企业解决棘手问题做的积极到位、极时、准确。  三、参与国企改制干部开展工作综合情况  我市选派干部都能按照省委组织部培训要求,认真学习学习省国企改革领导组下发的文件精神和相关书籍。大力宣传我省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政策。并认真组织企业的领导班子人员共同参与学习,并绐终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有利于调动改革者的积极性的指导原则。以企业国有产权公开转让、管理层收购、股份合作、破产等改制形式,积极为企业改革做好服务,从大局出发,与企业共同协调社保公司、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法院等单位,积极参与国企改制,协调上级业务部门,为企业出谋划策,发挥了为国企改制保驾护航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后备干部入驻企业后都能立即进入角色,认真学习政策,潜心研究政策,吃准吃透政策,提前排查企业不稳定因素,按照《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的意见》由上到下大力宣传,通过在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深入职工家里,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欠发工资、养老保险、失业就业、生活困难、职工风险金、集资金等问题按政策规定细致的进行宣传,使此项工作不留死角,做到了宣传到位。同时,在吉林日报、白城日报发表文章,宣传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办法。在政策宣传、全市改国企改制进度等方面尤
2023-07-19 20:01:262

国企如何改革?

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的政府体制与产权问题 1.彻底改革政府干部任免制度和用人制度。首先要真正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和企业经营者的干部待遇,培育企业家市场,完善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促进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其次要在政府部门内部实行公务员的竞争上岗,建立公务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其素质;再次,要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引入竞争机制和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 2.产权制度改革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产权明晰为前提,否则其他任何改革措施都将行之无效或收效甚微。成熟完善的产权制度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产权明晰,即明确财产所有权主体及其与法人主体间的责权利;第二,产权流动,即产权可以交易;第三,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合理,即企业内部产权主体多元化。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积极推动股份制的健全和完善。首先,要正确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彻底转变在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股应绝对控股的认识,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使所有者有其“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其基础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关键就是所有者有其“位”,即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能够明确代表所有者有效行使其对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机构。 (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国有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已经纳入了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健全法规,规范产权交易机构的运作。鉴于目前在产权交易中政出多门、政府直接干预及场外交易普遍的现状,首先应尽快完善产权转让的法规,促使公有产权的合法、规范和有序地流动;其次要加强产权变动的监管和产权登记检查力度;再次要完善产权交易机构的职能,强化产权交易机构的中介作用,积极促进产权的自由交易和国家政策性目标的实现。二是,结合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制定相应的政策调整国有资产的投资方向和结构,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调整目标。三是要壮大和完善资本市场。第一,要有步骤地逐年推进股市扩容,为有条件的企业创造向市场直接融资的机会,同时促使企业按资本机制的内在要求进行资本运营;第二,要进一步探索国有股流动方式和方法,尽快消除国有股、法人股和市场流通股之间的障碍,增强国有股的流动性,实现同股同利,规范国有股权运作,有效地保障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的经济利益问题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细胞,必然关注和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企和国企职工的经济利益长期被漠视,“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严重挫伤了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应该成为国企改革中一个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企的经济利益被漠视的问题只是国企长期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那种以解决国企的经济利益问题作为改革主线的做法很值得商榷。我们必须注意到,国企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其经济利益的诉求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概括起来讲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国企的所有权属于整个社会而不是企业自身。这就决定了国企获取的经济利益的受体应该是整个社会,而不是国有企业本身。其二,国企承担着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因此,国企经营的目标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致性,而不是单一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诉求。其三,对国企经济利益的构成要加以界定。在国企所实现的经济利益中,有些是凭借资源的“垄断”地位获取的,这些经济利益应该完全归于社会所有。首先,关于国企中工作人员经济利益的问题。国企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企中的工作人员还不能直接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谋求经济利益,他们的经济利益主要是通过报酬的形式体现出来。国企中的工作人员报酬的数量是历史的、社会的企业效益等各种因素的集合,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在这个问题上,无论从改革旧体制的角度,还是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来讲,最终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在旧体制下,我们的劳动、工资制度带有“终身制”和“供给制”的色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企中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则必须通过劳务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一个合理的框架结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要求是荒谬的:从保值的问题来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必然造成企业资产的“无形损耗”,同时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会替代原有的产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单纯以“保值”作为国企的一项经营业绩考核标准是行不通的;从增值问题来看,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与需求的增长相适应,盲目的发展并不是社会的福音,而是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发展比例的失调。那种不看社会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不看社会经济发展的取向,不看多种经济形式所蕴涵的能力,仅仅受利益的驱动而发展国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国企的发展取决于所有者的意志而不是国企本身。我们可以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管理国企,但不能给予国企“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如果我们不适当地强调国企的经济利益,势必淡化国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出现国企与国家在“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上进行博奕的现象。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 1.许多国有企业经过重组改制后竞争实力明显提升,但是员工素质和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甚至出现新的人才断层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认识上,一些企业没有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没有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员工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体制上,前些年的下岗分流也使得一部分人才流失,即使引进人才也因为待遇政策等问题而存在障碍。在文化上,对企业文化的构建重视程度不够,既不继承传统文化也没有建立创新机制,更没有完善的以人为本的先进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对员工的教育引导力度不够。在培训工作方面,投入较少,培训的实效性不强,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2.一些企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经济效益,造成新的浪费和污染。还有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国有老企业由于设备老旧技术落后给保护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这种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造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透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国有老企业形成多个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相互之间的攀比使维护稳定的难度加大。从企业角度来看,有些企业在执行有关政策和制定具体操作程序当中不够周密严谨,从个人角度来看,职工如何自强在市场经济的激流中获得一席之地,适应竞争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年龄老化,他们的思想、技能、文化水平都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与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有较大距离。另外贫富差距社会失衡引起的社会问题的扩大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保障能力不强,就业压力较大,还不能保障充分就业。一些员工的心态不平衡就演变成了情绪的波动,直到聚集上访,形成一个不稳定的群体。
2023-07-19 20:02:03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国企改革历程国企在中国经济中一直占有支柱地位,但运营效率低的痼疾也一直难以改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一共进行了四次国企改革。第一次是1978-1992年,通过利税改革、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手段,扩大了企业自主权,但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资源难以优化配置,政府与企业经常相互扯皮、侵权。第二次是1993-2002年,建立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开展“抓大放小”,实现了国企脱困目标,但造成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第三次是2003-2012年,通过成立国资委实现国企归口管理、强化国资监管体系;通过股改、上市和央企重组,实现了国企股权多元化和做大做强。但是这一阶段的改革浅尝辄止,如虽然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很多公司的董事会职权并未落实。总结过往的国改脉络,不难看出管理方式改革——产权改革——监管体制改革的演进脉络。本轮国企改革不同以往,从一开始就有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涵盖监管层——股权层——经营层,并以1+N政策体系为实施指引。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将呈现九大趋势2019年,在目前所处的大变局之下,要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这个目标,以国企改革为中心,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进国资监管改革,克服面宽缺少突破、虚而不实两大顽疾,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2019年,将是啃硬骨头、打硬仗的一年,国资国企将呈现九个方面的改革趋势。趋势之一: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心,带动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四梁八柱,整体推进,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财政部门与国资部门一同承担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重担,财税金融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分国有资本用于充实社保基金,应相应降低这类企业上缴“五险一金”负担。趋势之二: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方向,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赋予企业更多的经营权。出台权力和责任清单,确保职能定位更准确清晰、监督管理更规范高效,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趋势之三:央企集团层面全面建立规范董事会,增强董事会决策能力和整体功能。在继续探索建设规范董事会的同时,董事会运行机制将逐步完善,外部董事来源渠道也将更加多元。中国铁路总公司进入公司制、股份制与董事会建设的实质推进阶段,重点是经营权下放。趋势之四:数十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将开始,新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使得国资体制框架形成,并且探索新的运营机制。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周期、董事会决策事项及流程等方面,制定不同于产业集团的考核和监管模式。趋势之五:混改的分层分类推动,四批试点与百家行动,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发展,重心由“混”向“改”转变。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如对于追责制度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措施和手段来调和,着力引入多层次多维度多形态的社会资本。趋势之六:中央企业整合重组,从“国内竞争为主”向“国内外竞争并重”“国民产业融合”转变。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交叉持股、财务投资、战略联盟等多种合作模式将大量涌现。趋势之七: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强化国企、民企公平竞争环境,国企与民企共同进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产业链条的组合,国企将向着中小企业血脉相连命运相依的生态发展。趋势之八:加快国企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产业链水平,包括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趋势之九:国企资本活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国家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要减少闲置资本,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2023-07-19 20:02:135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方法: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部署,关键是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扩展资料其他方法一、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始终把握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要求,围绕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着力破除束缚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强化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切实做到有机统一。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023-07-19 20:02:378

国有企业改制中如何化解债权债务危机

针对国企改制纠纷这一特定类型案件,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处理的尺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适用范围,不得任意比照和类推,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依法维护改制合同的效力,并且严格执行企业法人财产原则,坚决纠正改制中逃债行为,为国企改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我国的国企改革从最初“扩权让利”,到后来“两权分离”,再到“制度创新”,经历了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并逐步建立起了适应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改制,使大量国有企业丢掉了陈旧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重新组建了责、权、利有效结合的新的法人实体,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十几年的改革,也使我们意识到,市场经济建设必然离不开法制的健全,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否则就会使整个市场处于混乱状态,最终贻害于包括国有企业自身在内的每一个市场主体。在全国各地对国企改制进行摸索的过程中,就曾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甚至直接违反国家政策、法律的行为,不仅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极大的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的还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一度减缓了整个经济改革的步伐。目前,不少与国企改制相关的纠纷已经起诉到法院,构成了司法审判中一类独立的案件类型。针对这些具体出现在审判实务中的国企改制纠纷案件,我们作了大致的归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因为改制效力产生的纠纷。这类纠纷一般是由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起诉,要求法院确认改制无效,或撤销改制合同,目的是要恢复到改制前的状态。这类案件数量不多,但牵涉到国企职工的利益,存在不稳定因素,因而备受社会关注。 第二类是在改制后因对外债务的承担而产生的纠纷。这类诉讼案件量相对较大,往往是在解决借款或买卖等其他纠纷案件时,一并牵连出来。这类案件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又有很多是借改制故意逃废债务,法律漏洞较多,造成了审判实践中的诸多难题。 国企改制纠纷案件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与其他民事纠纷案件相比不算多,但由于每一件改制案件都与一家国有企业的命运生死攸关,牵连到众多企业职工的生存问题,而且还与广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密切相连。所以,在处理国企改制纠纷案件时,不仅要强调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要考虑到案件处理的尺度以及裁判结果对社会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审判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审理国企改制纠纷案件中应当注意的以下几个原则: 一、在适用法律方面,要注意把握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的适用范围。 由于我国的国企改革是分阶段、分类别进行的不断探索,各个时期出台的政策规章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往往是对某一种类型的企业或某种改制方式所做出的规范,如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规定了企业兼并、公司化改造、债转股的方式;针对国有小型企业的改制则主要采用企业出售的方式;而针对集体企业则采用了股份合作化的方式。不同类别的企业采用了各自不同的改制方式,法律法规也相应的做出了不同规范,只有在这些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所调整范围内的改制纠纷才能利用这些规定作为裁判的依据,既不能视而不见,但更不能任意突破,扩大适用。在最近发布并且已经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按照企业改制的不同方式,分公司制改造、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分立、债转股、企业兼并和国有小型企业出售共六种类别予以了区别对待,这背后反映的就是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所制订的分阶段、分步骤、分情况逐步改制的改革政策,因而对这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绝不能相互比照和类推来适用。 二、在认定改制效力方面,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依法维护改制合同的效力。 企业改制完成后,新企业重新设立并开始进行经营活动,形成了新的收入和亏损,对外也产生了新的债权债务,如果在改制之后要否定改制的效力,将一切恢复到改制前的状态,则不仅达不到使企业脱胎换骨的目的,还会成倍增加企业的负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从这样的后果考虑,我们认为对国企改制的合同除非法律有明确规定,一般都不能宣告合同无效。 就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新《合同法》与以前的法律规定相比对合同效力采取了一种更加宽松的态度,尽力维护合同的有效性。特别是对合同的合法性认定,《合同法》的司法解释中专门规定了“在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这样的规定使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真正受到了法律和社会公众的尊重,除法院依法宣告合同无效以外,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干涉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约束效力。因而,对于国企改制合同来说,虽然一方是国有企业,涉及国有资产,但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事行为,也应当遵守《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要求,以自愿达成的一致意思表示来同等约束改制当事人各方。任何一方当事人,特别是原改制企业的主管部门,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否认改制的效力。 一些国企改制的相对人如兼并方、购买方,不按照改制协议的要求及时注入资金,反而将企业财产进行抵押贷款,致使企业在改制以后没有能够获得“新生”,走出困境。对于这种相对方不完全履行改制协议的行为,不能以否定改制合同效力的方式来予以纠正,应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追究相对方的违约责任,对于违约行为已经致使改制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还可以提请法院解除合同。 实践中,也有债权人以改制没有经过相应的批准和登记手续而要求宣告改制无效的情况。对此也应该严格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在债权债务纠纷案件中,核心是解决债务的承担问题,不应在债务纠纷的诉讼中否认改制的效力。对于一些确需经有关职权部门批准才生效的改制合同,只要当事人补办审批手续的,都可以认定改制合同有效,并按规定确认改制后债务承担的主体。而对于工商登记手续的办理,则属于履行改制合同的外在表现形式。即使工商机关没有进行相应登记,只要实际已经完成改制,也应当按改制合同实际履行的情况来认定改制已经完成,不能仅凭缺少登记就认为改制没有履行,更不能因此认为改制无效。 三、在处理改制与保护债权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时,要严格执行企业法人财产原则,坚决纠正借改制逃债的行为。 企业的财产是企业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担保,也是企业在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企业法人应该以自己的财产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在经过依法清算之前,不得将企业的财产擅自收回、隐匿或转移。国企改制是对国有资产的一次优化配置,其中必然要调整原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财产的权属发生了变化,原企业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也相应改变,有些企业的法人资格也会因此而消亡,如果债务的承担主体不相应改变,债权就会落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障。这一点就是产生纠纷的主要源头,一些企业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故意不考虑原企业债务在改制后如何承担的问题,将债务留给原企业来负担,从而达到逃债的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就特别强调了企业法人财产原则,并由此引申出了债权债务继承原则和债务随企业财产变动原则。凡原企业法人因改制而消灭的,原企业的债务由改制后的企业承担;若在改制的过程中原企业的资产转移到新公司的,对原企业的债务也要随资产的变动转由新公司来承担。这一原则的确立是对我国法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其中包含了若干法人人格否认以及营业转让理论的内容,如该司法解释第24条、25条之所以要规定由买受人来承担原企业的债务,其理论基础就是源于买受人与原改制企业的财产混同;再如司法解释第35条规定控股企业因抽逃资金、逃避债务,致被控股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的,被控股企业的债务要由控股企业承担,则是对“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的直接运用。通过这一系列的规定,防止了借法人有限责任制度逃债的行为,弥补了我国现行法人制度的不足,也为国企改制纠纷中如何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审判实践中,一些企业在工商登记上手续不规范,如兼并完成后并不注销原企业,而是直接将原企业变更为兼并方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有的注销原企业后成立的新公司又沿用了原企业的名称,并使用原企业的财产,给债权人主张权利带来障碍;有的企业在兼并完成后,还用已经被注销的企业名称继续对外发生业务往来,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致使债权人催债无门。这些案件中,工商登记内容与企业改制的实际情况不符,有的甚至是利用工商登记的不规范来逃避债务。因而,从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认定改制的实施状态时,应尊重企业改制的客观过程,不论兼并后是否办理了原企业的注销登记,都应当视为被兼并企业法人资格已经实质性消亡,如果兼并属于吸收式合并的,都要由兼并方以其自身的财产,包括其在子公司的股权来承担原企业对外的债务。 另外,很多企业在改制时法律意识淡漠,不通知债权人就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任意分配;还有的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更是只分财产,不管债务,并且对财产上原来已经设定的他项权也置之不理,通过有关登记机关擅自予以涂销,导致债权人向原企业主张债权时的权利落空,增加债权人的诉讼成本。在处理这类案件时,特别要注意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但也要区分遗漏债务和故意逃债的情况。对于改制时遗漏债务的,要根据债权人是否在公告期内申报过债权分别由买受人或原企业资产管理人来承担原企业的债务;而对于企业借改制故意逃债,特别是以原企业优质资产成立新公司,而将债务留给原企业承担的,就要由新公司在接收财产的范围内与原企业承担连带责任。至于改制过程中擅自涂销物权登记的行为虽然属于登记机关的行政行为,但在民商事案件的审判中也可以对这种违法的登记行为不予认可,在个案审理时确认涂销登记的行为无效,认定合法的权属关系,债权人仍然应有权对原企业的财产行使他物权。 在国企改制中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就是企业以内部的某个职能部门或分支机构为单位设立独立法人,并用原企业的厂房和设备出资,形成“厂中厂”。原企业将其负债资产(而非净资产)与债务剥离后投入到新成立的企业作为资本,从而大大降低了原企业法人的偿债能力。对于这种“厂中厂”的情况,我们认为,其性质实际上就是用一个企业的优质资产设立新的公司而将债务留给原企业的逃债行为,所以,如前所述应由新公司在接受财产的范围内与原企业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目前,我国的国企脱困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由此可见,国企改制必将继续进行下去,而且以后的改制将进一步纳入法制的渠道。
2023-07-19 20:03:202

新一轮国企改革定了什么调

【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在本题中,小丽的妈妈从管理岗位被调整到服务岗位上,这是改革的结果,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正确对待改革对个人带来的影响,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争做改革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③的说法错误,答案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待改革的态度。
2023-07-19 20:03:381

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应该得到哪些赔偿和补偿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对按照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涉及的内容包括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标准、职工工作年限的认定以及代扣代缴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个人所得税等问题。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标准根据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正常生产情况下的企业月平均工资进行计算,具体的每个公司有不同的规定。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1-04-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7-19 20:03:503

98年后国企发生了什么改革

1998年发生了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1997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了直接的压力,需求端的压力衍生到供给端,进一步曝露了前期企业过度扩张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加强了管理层进行改革的决心。在当时暴露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过剩的主要是中下游的消费品,中上游资本密集型行业不存在明显过剩。届时,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经济体内部出现严重的债务问题,银行坏账率高企财政压力巨大,甚至出现外债压力。当时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阶段,国有企业占比较高,政企并不分明,产业改革势必要和国企改革同步推进才行。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引入承担资产损失责任主体的最有效途径。借助产权改革,通过一连串的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设计,让外资、民资、管理层等各类资本参与到国企管理和发展中来,将国企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构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能否把产权制度融入到国企改制中,直接关系着国企改制的成败,只有投资到位、权利到位,责任才能到位。扩展资料:具体实施的政策和规划有以下三点:1、中央部门改革: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国内贸易部、轻工总会和纺织总会等10个原部级经济部门分别改组为国家局,交由国家经贸委管理。2、由点到面:将纺织业作为突破口,取得经验后迅速推向其他行业。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逐步扩大到制糖、煤炭、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淘汰了一大批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了部分过剩生产能力。3、稽查制度督促改革的具体到位:稽查特派员制度成型,能够独立的审核企业账目,并根据经营业绩推出对企业领导班子的任免建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产权制度改革
2023-07-19 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