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投
-
目录
- 1 拼音
- 2 国家基本药物
- 3 概述
- 4 川芎茶调丸药典标准
- 4.1 品名
- 4.2 处方
- 4.3 制法
- 4.4 性状
- 4.5 鉴别
- 4.6 检查
- 4.7 含量测定
-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7.4 测定法
- 4.8 功能与主治
- 4.9 用法与用量
- 4.10 注意
- 4.11 贮藏
- 4.12 版本
- 5 川芎茶调丸中药部颁标准
- 5.1 拼音名
- 5.2 标准编号
- 5.3 处方
- 5.4 制法
- 5.5 性状
- 5.6 鉴别
- 5.7 检查
- 5.8 功能与主治
- 5.9 用法与用量
- 5.10 注意
- 5.11 贮藏
- 6 川芎茶调丸中药部颁标准
- 6.1 剂型
- 6.2 拼音名
- 6.3 标准编号
- 6.4 处方
- 6.5 制法
- 6.6 性状
- 6.7 鉴别
- 6.8 检查
- 6.9 功能与主治
- 6.10 用法与用量
- 6.11 规格
- 6.12 贮藏
- 7 川芎茶调丸说明书
- 7.1 药品类型
- 7.2 药品名称
- 7.3 药品汉语拼音
- 7.4 成份
- 7.5 性状
- 7.6 川芎茶调丸的功能主治
- 7.7 川芎茶调丸的用法用量
- 7.8 注意事项
- 7.9 川芎茶调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 7.10 备注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川芎茶调丸
- * 川芎茶调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chuān xiōng chá tiáo wán
2 国家基本药物
与川芎茶调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817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8.4 中成药部分 * 818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32丸 瓶 1.5 中成药部分 819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64丸 瓶 2.9 中成药部分 820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96丸 瓶 4.3 中成药部分 821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8.7 中成药部分 822 65 川芎茶调丸 浓缩丸 480丸 瓶 20.3 中成药部分 823 65 川芎茶调丸 水丸 6g 袋 0.57 中成药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概述
川芎茶调丸为中成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即川芎茶调散制成水泛小丸。饭后清茶送服,每次3~6g,一日2次。[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4 川芎茶调丸药典标准
4.1 品名
川芎茶调丸
Chuanxiong Ghatiao Wan
4.2 处方
川芎120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荆芥120g、薄荷240g、甘草60g
4.3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4.4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复粒由8~12分粒组成(白芷)。螺纹导管直径14~50μm,增厚壁互相连接,似网状螺纹导管(川芎)。油管含棕黄色分泌物,直径约100μm(羌活)。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30μm(防风)。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
(2)取本品3g,研细,加石油醚(60~90℃)2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0.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3)取本品20g,研细,加水300ml,煎煮30分钟,放冷,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500转)10分钟,取上清液,二分之一量的上清液备用;剩余的上清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二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二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1g,加水10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20:1)为展开剂,在用展开剂预平衡2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4)取[鉴别](3)项下的备用上清液,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提取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羌活对照药材0. 5g,加水60ml,煎煮30分钟,放冷,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85℃加热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避光操作)。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2%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nm。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45%乙醇冰醋酸(20:1)混合溶液制成每lml含10u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加45%乙醇冰醋酸(20:1)混合溶液25ml,称定重量,加 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45%乙醇冰醋酸(20:1)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4.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lg 含川芎和羌活以阿魏酸(C10H10O4)计,不得少于0.25mg。[3]
4.8 功能与主治
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4.9 用法与用量
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6g,一日2次。
4.10 注意
孕妇慎服。
4.11 贮藏
密闭,防潮。
4.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川芎茶调丸中药部颁标准
5.1 拼音名
Chuanxiong Chatiao Wan
5.2 标准编号
WS3B002089
5.3 处方
川芎 120g 白芷 60g 羌活 60g 细辛 30g 防风 45g 荆芥 120g 薄荷 240g 甘草 60g
5.4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5.5 性状
本品为暗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5.6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复粒由 8~12粒组成。螺纹导管直径 8~23μm, 增厚壁互相连接,似网状螺纹导管。油管含棕黄色分泌物,直径约 100μ m。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17~60μm。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2) 取本品 3g,研细,加石油醚(60 ̄90℃)2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4 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0. 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一个荧光主斑点。
5.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5.8 功能与主治
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5.9 用法与用量
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 6g,一日2 次。
5.10 注意
孕妇慎服。
5.11 贮藏
密闭,防潮。
6 川芎茶调丸中药部颁标准
6.1 剂型
浓缩丸
6.2 拼音名
Chuanxiong Chatiao Wan
6.3 标准编号
WS3-B-3546-98
6.4 处方
川芎 120g 白芷 60g 羌活 60g 细辛 30g 防风 45g 荆芥 120g 薄荷 240g 甘草 60g
6.5 制法
以上八味,取川芎 70g及白芷、细辛混合粉碎成细粉;剩余川芎及羌活、防风粉碎成粗粉,以70%乙醇作溶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取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各1.5小时,煎液过滤,浓缩成稠膏;甘草半量用浸膏,半量用甘草粉;将以上各膏、粉、挥发油加适量蜂蜜或饴糖混匀,制丸,烘干,打光,即得。
6.6 性状
本品为棕色浓缩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6.7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四周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簇状结晶存在于长形薄壁细胞中,无色,呈类圆形或圆簇状,常数个纵向相接成行;木纤维成束,淡黄色,壁厚,纹孔及孔沟较细密,胞腔较宽大。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16μm;复粒较大,以十余粒复合而成的多见;簇状结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约18μm。根的下皮细胞呈类方形、类长方形,壁薄,无色,细波状弯曲,下皮组织间夹有分泌细胞,呈类方形,壁稍呈波状弯曲。
6.8 检查
重量差异 按丸剂重量差异第二法检查,应符合规定(附录Ⅰ A)。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6.9 功能与主治
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6.10 用法与用量
饭后清茶冲服,一次8丸,一日3次。
6.11 规格
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 3g
6.12 贮藏
密封。 甘肃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7 川芎茶调丸说明书
7.1 药品类型
中药
7.2 药品名称
川芎茶调丸
7.3 药品汉语拼音
Chuanxiong Ghatiao Wan
7.4 成份
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
7.5 性状
川芎茶调丸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7.6 川芎茶调丸的功能主治
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7.7 川芎茶调丸的用法用量
饭后清茶送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7.8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高血压头痛及不明原因的头痛,应去医院就诊。
3.有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孕妇慎服,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川芎茶调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川芎茶调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川芎茶调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川芎茶调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9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10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