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投笔记
-
“均衡管理”话春秋——记均衡管理学创始人蒋泓峰
我们总以为,生活中只存在两种力量,现实的和理想的。前者只热衷于人与人、人与经济之间的利益关系,不顾其他;后者倔强地执着于理想化的生活追求,并一味地批评与否定。
过于追求利益,势必走上“左”的、“自由化”的道路,最终引发个人、家庭、企业、社会、自然、区域系统乃至国家、世界、宇宙大系统的失衡;过于理想,则往往忽视问题的解决,误入“右”的歧途,同样无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事实上,在这两种力量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中间力量。他们不仅关心、重视发展问题,而且具有终极的人文关怀。他们能够把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均衡管理学创始人、管理哲学学者蒋泓峰先生无疑是这种中间力量的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一)
侃侃而谈、真诚坦然、自信果敢,这是记者与蒋泓峰先生第一次见面的印象。
古语有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蒋泓峰先生的均衡管理理论体系,正是他承受了多于常人的生活磨难,在生活的砥砺中,穷尽二十多年,用心血和智慧写就的。
了解蒋泓峰的人很多,他们知道他有过不平凡的经历;熟悉蒋泓峰的人不少,他们知道他有着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烙印;然而,懂得蒋泓峰的人,却似乎不多,他们不知道他忙碌背后的,其实是踌躇满志,和心怀理想的大智慧。
蒋泓峰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爷爷曾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姥爷在当时也是中农阶层。因而在土改时期,其家庭受到了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父亲迫于当时背景和形势,先行搬至东北长白山下一个农村里。在蒋泓峰6岁时,便跟随着母亲和弟弟妹妹一同迁往东北。坎坷的生活经历使得少年时期的蒋泓峰骨子里流淌着一股粗狂和桀骜。从小傲气十足、不甘平庸的个性,也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坎坷和不凡。
1984年,刚从学校毕业的蒋泓峰被分配到一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作,班主任杨华送他到单位,看到较差的综合环境时,问他:“这个地方你能干下去吗?”蒋泓峰略微沉思,满怀信心地回答老师:“五年之内我一定要当上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否则不去见您。”杨老师微微一笑,并没有把这个“愣头青”的话放在心里。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三年之后,1987年仅23岁的蒋泓峰却凭着自己对于企业管理的独到见解和极具煽动力的远景规划,竟实现了三年前的一句“戏言”,当上了这个当时拥有几千万元资产、几百名员工的企业掌舵人。这一步,对于杨老师来着实没有想到,对于蒋泓峰本人而言,也多少有些猝不及防。然而,好强的个性随即将这淡淡的顾虑驱赶得烟消云散,他接下来要做的,是大刀阔斧地开拓,尽情地挥洒自己的豪情与理想。
在蒋泓峰的领导和管理下,企业从当初的几百人、几千万资产,逐步发展成为资产庞大的企业集团,涉及农业、食品、医药、地产、工业制造、机械施工、国际商贸等诸多领域。受到各级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青睐,成为当时国家经贸委80家贸工农一体化试点企业之一;国家科技部50户星火龙头企业之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首批157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之一……建业斐然的他被授予省级杰出青年企业家、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这一步迈得轰轰烈烈,也迈得壮丽激昂。那时起,开始了我漫长、曲折的管理生涯,也在我内心底埋下了均衡管理理念的种子。”蒋泓峰后来这样说道。
(二)
16年的企业领袖角色,让蒋泓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企业、社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和决策者。
在企业掌舵期间,蒋泓峰经常与国家、省、市、县、乡镇、村屯各级人员打交道,并经常为地方政府官员和村民讲课、作报告。在那段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大潮下,蒋泓峰作为知名企业集团的总裁,始终伫立在改革开放的潮头,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区域发展、企业管理、人力资本、海外拓展、环境保护、人生哲理等具有不同寻常的深刻认识。
因为工作的便利,他得以频繁“渡洋”,融贯中西。自1984年参加工作开始,他就开始和海外华人及外商打交道。1988年起便赴美国、欧洲、澳洲、中南美洲、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考察,了解到海外的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此后的20多年中,他去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许多世界各地华人华侨活动,如全球华人华侨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等,并为这些活动在资金、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撰写三万多字的“缔造华人商圈的共同繁荣,是反独促统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理论,被欧洲、美国、中南美洲、亚洲等多家媒体刊载,并受到国务院侨办等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此同时,他与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被多所海外华社聘为顾问或兼职。
16年的企业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他经历了企业的改制、并购、重组甚至海外扩张,涉猎农业、食品、地产、商贸等;亲历企业的创业、成长、成熟、衰退、再成长的各阶段;经历过水灾、火灾、市场波动、政策变化、人力资源等环境的砥砺……
2002年初,蒋泓峰考虑人生的二次发展,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企业,回京求识。为了解决博与专的均衡,以及对于多层面、多角度知识的渴望,他先后攻读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生等。
“不想再做企业了,倦了,也怕了。”蒋泓峰说,“只有从企业里跳出来,才有可能寻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为此,他先后担任中国食品质量报社常务副总编辑,人民日报信息导刊副总编辑,欧洲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助理,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并在多个社团、企业担任顾问或兼职。此时的蒋泓峰发现,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自己大有可为,他豪情满怀,开始乐此不彼于国际商务、传媒、企业策划、区域经济研究与策划、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教育培训、企业托管、商业营销等领域……
这些大经历、大曲折,练就了蒋泓峰决策宏观战略、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沉着与果敢,让他的精神和意志更加丰富和坚定,更浇灌了始终埋藏在心中的那颗均衡管理的种子。
(三)
这次成功的转型,让20年前的奇异种子终于冒出泥土,开出了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界的一朵奇葩。
2007年7月,蒋泓峰所著的《均衡管理》与《策划与发展》两本著作面世。《均衡管理》主要讲述的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的通用规律和理论学科体系;而《策划与发展》侧重于是策略性、指导性战略和方法论。成功推出这两本著作后,蒋泓峰又感受到:人生是立体的。于是在2010年春季适时推出了《立体人生》这本新作,可以说,三本著作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充分兼顾和涵盖国家、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各个层面领域,是一种动态化、先进性的战略学科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和趣味性。按蒋泓峰的说法就是:立体人生、均衡管理、科学策划、稳健发展,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蒋泓峰就均衡管理理论在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做了精辟的论述与解析。他认为,均衡管理就是通过研究组织或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制衡演化的逻辑关系,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间的关系变化规律,把握其均衡与制衡的关系和运行机制,使其内外部各要素在质、量和能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度”,在结构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在关系方面保持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以期实现组织或系统的整体和谐,从而推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
均衡管理理论的提出随即在海内外引发管理新思潮,受到广泛的肯定和赞誉。多个政府、企业、培训机构纷纷购买《均衡管理》一书作为培训材料;海外华商也对《均衡管理》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国内外大量媒体就均衡管理在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人力资源、汽车营销、保险管理、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与意义作了报道。均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社会、区域政府、企业乃至多领域管理的重新思考。
福建邵武市委宣传部组织该市近百名企业家,围绕《均衡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学习、讨论,对提升邵武企业家管理水平及管理绩效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新兴铸管集团下发文件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均衡管理理论,他们认为,《均衡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了企业管理者管而不理、理而不通的困惑。要以均衡理论的核心思想指导企业管理工作者如何寻找均衡点,如何摒弃、处理管理自私化和管理完美化的杂念与矛盾。是一本值得细细研读的好书。
有关专家评价说,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倡导均衡管理理论无疑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均衡管理”的提出给管理界的专家学者们带来极大的震撼,给政府和企业界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究其原因在于:它虽然是一部全面系统的先进理论著作,但源于实践,具有无与伦比的实用性。它解答了当今社会各行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困惑,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战略性策略和方向。理解、掌握并运用均衡管理去管理国家、企业或社会事务,对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具有切实意义。
(四)
蒋泓峰一心扑在均衡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上。近几年来,他运用均衡管理理论先后帮助众多政府和企业在区域经济战略咨询、区域品牌与文化策划方面出谋划策、开拓市场、解决难题。如中国(延吉)朝鲜族食品、用品基地;中国(吴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基地;中国(永成)面粉城、中国(桦甸)长白山林蛙之都等几十个政府项目,为吉禾豆奶、北方鱼市、蓝星玻璃、海鑫堂茶叶、蕻芋食品、齐裕科技等百余家企业提供了高端有效咨询策划服务,并在海内外高端媒体发表各种论文、学术报告百余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现在具有均衡理念的管理领袖不是太多,是太少了。”蒋泓峰认为,目前一些以“博弈论”和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流意识”的个人、企业、小集体甚至地方政府,并没有对利益最大化背后的本质有过太多的思考。
“通用汽车”缘何破产?“日航”缘何滑落?“三鹿”缘何覆灭?“通用电器”缘何鼎盛?“比亚迪”缘何发迹?“海尔”缘何做强? 区域政府如何实现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的均衡发展,真正造福百姓与子孙后代?老干部该如何转变角色,正确认识“退”与“休”、“休”与“为”、“为”与“康”、“康”与“乐”的对立统一关系?高校如何制定科学反展方略,多方筹措资金?大学生是否可以寻觅自主创业的空间?宋嘉树为何能培养出占据政界显要地位的宋氏三姐妹?岳飞为什么会失信于朝廷,酿成历史悲剧?国美管理权之争的根本原因?富士康频繁跳楼的原因所在?……在均衡管理理论中,他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独到的解释。
为帮助更多的政府和企业塑造品牌形象,解决发展危机,实现长足发展,成为蒋泓峰最大的心愿、更是他日后人生中的主题。
在《均衡管理》出版时隔近两年的2009年8月,人们惊异地发现,蒋泓峰以崭新的风貌再次出现在“中国宁夏乳业高峰论坛”上,并以独特的见解和策划理念做了一场均衡管理的报告,引起轰动。
同年9月5日,他在北京隆重推出了“均衡管理大讲堂”,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应邀陆续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云南、安徽、江苏等地做均衡管理报告讲座。涉及地方政府、企业、银行、老干部、大学管理层、大学生等部门群体,可谓场场座无虚席。2010年1月24日,蒋泓峰受邀前往安徽宣州区委、区政府做均衡管理讲座,他提出“用均衡理念寻找城市的魂”及他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提出了前瞻、务实的见解,深受当地政府官员的好评。
蒋泓峰的理论和讲座可谓独树一帜,因为他没有一味地盲从其他教育者,以至于出现诸如:“台上激动、台下冲动、事后不动”的情形。相反,以直观、轻松、幽默、实用的风格注入到他独特的实践性理论中。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评价说,蒋泓峰先生总结自己多年企业、社会、传媒、海外工作经验,创立的均衡管理理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将为社会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蒋先生可称为当代管理哲学专家、新锐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林一安教授评价说,“均衡管理理论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东西方文化、管理理论之精髓,结合我国社会实践而创立的,顺应并引领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是一门值得深入探索研究管理学科、社会学科”。人力资源培训专家王艳峰先生说,“均衡管理理论质朴、通俗、实用,培训界全体同仁应联手积极宣传推广”。王佐书、高铁生、张虎林、殷大奎、李宝库、刘吉、李燕杰、彭清一、李永田、石定环、蒋明麟、徐锭明、林嘉来、宋承敏、颜永平、齐大清、张道奎、易书波等政要、知名人士均对均衡管理理论在社会发展、区域经济、企业管理、商务公关、人生策划等领域的运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五)
蒋泓峰的均衡管理理念,不仅在国内引起重大反响和追捧,也引起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精英的关注,网聚了一批铁杆“粉丝”。
2010年7月27日,蒋泓峰应邀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举办了一场“均衡管理”学术报告会,报告会取得了极大成功。美洲协胜公会总理陈姿说,蒋泓峰提出的成就有识、有势人生均衡发展的理念,她感触很深,深受启发,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宾大职业发展协会主席王昆说,蒋泓峰谈到的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三个层面的均衡管理,无论是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还是对大学生择业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费城市政府亚裔事务委员朱枫则认为,均衡管理理论堪称东方智慧与西方思想在管理学领域的首次高度融合,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一枝奇葩,是现代管理圣典。报告会引起《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越华报》、《中华周报》等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纷纷以大幅版面给予报道。蒋泓峰未曾料想,他的均衡管理理论在海外能引起如此关注,在教育界能引起如此轰动和广泛共鸣。均衡管理的奇葩已在海外绽放异彩。
均衡管理的精髓吸引着海外侨界的华人群体,而他们关心祖国发展,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统一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着蒋泓峰。
与此同时,多年的海外游历让蒋泓峰也感到了一些忧虑,“华人华侨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求均衡的过程。然而,第三代华人华侨中也有一些人开始淡忘甚至漠视中华民族文化,与自己的根渐行渐远。”这再一次激起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如何才能使海外华人更好地处理“积累自身财富与投身祖籍国发展的均衡”?如何处理“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与维护中华民族统一的均衡”?如何处理“吸纳住在国文化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均衡”?
基于此,2009年初,蒋泓峰与美国著名侨领、美国华商报社社长管必红先生等精英共同创立了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主旨在于突出“精英携手创伟业,资源共享促发展”,吸引了潘涵、王维华、吴振海、罗俊昌、陈昱霖、黄一鸣、朱大可、李盛学、李勇立等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精英会紧紧围绕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均衡、惠普、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大力加强华人华侨精英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华人华侨及住在国的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2010年8月22日,精英会常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华人精英名流欢聚一堂,共商促进华人华侨事业和祖国经济繁荣大计,呈现出“热烈、和谐、务实”的良好态势。全国人大、民革中央、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台、宋庆龄基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从不同角度亲切接见了精英会主要成员,勉励他们为祖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平统一做出积极贡献。
“我想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将均衡管理理论传递播开来,用这一思想武器帮助更多的人。让我们共同探索出一条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新路。”蒋泓峰眼里分明透出一种希望,他像一个倔强的传道士,要用自己的思想和实践,去影响和改变许多人的思想和实践。
胸有壮志寄长虹,睿智如泓易登峰。如今,随着蒋泓峰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他和他独创的均衡管理理论一并步入了清华大学,继续讲授他的均衡管理理论。就目前而言,像蒋泓峰这样的在企业集团做了16年掌舵人,后又转型在中央、中直媒体做副总,这在中国实属少数。他由一个实业派跻身于传媒派、学院派甚至精英理论派队伍,这个华丽的转身,让蒋泓峰生命的高度、宽度和厚度都得到了很好的释放。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蒋泓峰最欣赏的一句话。毫无疑问,胸怀爱国情怀、拥有传奇人生的蒋泓峰,其“均衡管理”之路以及他所热爱的海外华人华侨事业,一定会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样,越走越坚实。他的均衡管理理论奇葩,也势必将开遍全国乃至全世界!(徐文清)
蒋泓峰印象记
漫漫人生路,我有过许多永不磨灭的记忆:童年的贫寒,幸福而短暂。求学的艰辛,仔细想,也满足。爱情的文字,有几章?凭想象。工作的随意,如水彩,仍拚搏。说起朋友,不惑之后,才知相处容易相知难。所谓敬仰之人,有三:一是开国领袖,二是我的祖父,三是蒋泓峰先生。
敬仰领袖,主要是从文人的角度欣赏,尤其是领袖的书法,看了让人手痒。敬仰祖父,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的,教我做人;间接的,是他老人家的品德影响所致。敬仰蒋泓峰先生,有二点:一是他的智慧,二是他的厚道。敬仰领袖,有小诗可证。敬仰祖父,有《香蒲草的记忆》为例。敬仰蒋泓峰先生,凭印象,心感动;写此文,记心情。
第一印象
那是2009年的仲夏,因拓展锦绣神州(忻州)文化有限公司业务,来到分别不算太久的京城:参加首届沃峰传媒全国代理商大会。
因为初次与蒋先生见面,感觉不是很清晰,印象有二:一是智慧大于想象,二是博学高于理解。二点粗浅的印象,似乎还在形而上学之上。现举二三例,说明意识之外的存在,我是实话实说的。
我是会前一天到的北京。晚上简单而丰盛的酒宴,足显首都的大气和当今社会的繁荣昌盛。来自祖国各地的合作伙伴,自然也想听听中国心脏的声音,脸上挂着骄傲,又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种自豪。将自豪这种心情放在酒席上,更突现出我的俗,她的媚。
就在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我低声问身边的邻居:这位是……?
他就是我们的蒋总。邻居一脸严肃,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我想起来了!在会议资料上,看到蒋泓峰这三个字排在所有名单的第一位。照我理解,也依照媒体头条新闻中的排名惯例,排在第一位的,应该就是首长。
随后,蒋总微笑着站起来,频频跟我们碰杯。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知道,首都的酒,更容易醉人。
次日上午,在下榻的朝阳宾馆三楼会议室,大会如期召开:正题是培训,副题是学习,中心内容是均衡发展,画外音是互惠双赢。自然,文章的主角,就是蒋泓峰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蒋总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商业与生意的来源,就是信息不对称。而且要求我们:一要本份做人,二是不做不值钱的事情。
最后,蒋总的十六字方针,将大会推向高潮,也给我们带来十足的信心:志同道合,无欲由刚;大海无边,有欲则强。
在此,有一个插曲,我以为有记忆的必要。那是在会议开幕前的几分钟,蒋总的二本著作《均衡管理》与《策划与发展》,作为会议资料,摆放在每个参会人员的面前。后来,我才知道,那二本书就是蒋总的思想,开花后凝结成的智慧。或者说,是蒋总的智慧之花,散发出来醉人的花香。
我感觉到会议快开了。蒋总就坐在我的斜对面。我应该抓住机遇:让智慧变成思想,让思想变成花香。我站起来。手里拿着思想与智慧,朝蒋总走去……
之后,蒋总给我们授牌。
之后,蒋总与我们合影。
之后,蒋总请我们来到肯尼亚酒吧。
之后,蒋总陪我们来到奥林匹克。
之后,蒋总跟我们握手话别、我们跟蒋总挥泪再见。其实,在我内心已经流下相见恨晚、不说再见的眼泪。
这个时间,准确地讲,应该是2009年8月13日至15日。而且,往返首都的交通工具,首次选择了动车,也算是对现代科技的亲身体会。
大会就这样紧张而有序地结束了。留在我内心的记忆,好像才刚刚睁开眼睛,象月色,也朦胧。我想啊:炎热的夏天,后面一定是凉爽宜人的秋风,毕竟那是收获丰收的季节了。
第二印象
把前面提到的那个时间,往后推二个月,正好是苹果熟了的时候。这个时间,对我来讲,具有人生立体上的意义。
便于记忆,列几个疑问句:米书记的拍卖会,与文化公司有没有联系?我的汽车梦,还有多远?忻州煤销公司与朦胧诗之间的距离,是几厘米,还是二十年?吕梁山上的苦菜,跟邻居是如何认识的?四个带有诗意的胡言乱语,我想,也只有将奇分为二个字的人,才有可能想象出来。
不。那不是想象:是情节里面必须具备的四个细节。
2009年10月19日,晚上9点30分许,一辆银灰色宝马轿车,从北京朝山西忻州五台山大酒店急驰而来。二道洁白柔和的光,再次将我企盼已久的心,提到嗓子眼……
车还没停稳,我就急急地将车门拉开。蒋总。不。首长第一个握住我的手:大可,你辛苦了!
辛苦二字,本该由我先说的……那时,我感觉到我的脸红了;只好将三句应该的,连成一句话,一口气地说出来。
事后,我多次回忆起那天的那个场景,又多次进入甜滋滋的梦境。
之后,寒暄小聚。之后,向蒋总汇报次日的日程安排。之后,上床睡觉。过份的激动与兴奋,即使躺在席梦思上,也难以控制激动的情绪。
在我醒来的时刻,时间好象是凌晨四五点钟的模样,我竟然发现蒋总的总统套房里,有轻微的说话声音……原来,首长仍然在办公。
讲座,相当成功:早上8点40分,我陪蒋总及蒋总二位助手(张继志助理、崔靖芳秘书)来到会场。序幕由忻州煤销公司党委书记唐黎明拉开:对蒋总不远千里前来讲学,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蒋总在一阵掌声中登上布满鲜花的讲台:从立体人生到均衡管理,从企业长寿之道到规划均衡的发展战略,从建设均衡的组织机构到营造均衡的内外部环境,从生产系统的均衡管理到人力资本均衡,从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均衡到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均衡,从管理与领导的均衡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均衡,从科学策划到均衡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金声玉振、切合实际的精彩演讲。尤其是蒋总博物洽闻的丰富知识、语惊四座的独特见解、运筹帷幄的缜密推理,多次被如雷的掌声打断……
下午5点30分,忻州煤销公司总经理曹明辉,代表忻州市2000多名煤销系统干部职工,对蒋总智周万物的演讲表示感谢,同时致答谢辞。随后,我即兴登台致谢诗。
之后,在我的请求下,蒋总为锦绣神州(忻州)文化有限公司亲笔题词:
睿智如泓永昌盛,锦绣神州易登峰。
感悟
二次的亲密接触,所形成的印象,对我而言,应该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财富。这个财富里面,我知道,包含了许多鲜活的激素:这正是我需要的啊!
对蒋总,我实在是无话可说。因为无话可说里面,有尊敬、尊重、敬爱、敬仰……等心情。在今天这个繁杂的大千世界,各个行业的成功人士,我以为,除过自身的素质不说,大多数是头顶着伞、背靠着树。这二句话,似乎还不能明确地表达出我的主义,用乡下人的一句口头禅,来个画蛇添足,那就是: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好象前面还有二句话,我不说,相信大家也知道。该说但是的时候了:蒋君泓峰,却不是这样。尤其是他的《立体人生》,于我感受最深,对他的人生经历,也有所了解:首先无伞可顶,其次无树可依。靠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靠的是自身的素质与奋斗,才有今天无数的智慧,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顶峰。
23岁就坐在国企第一把手的交椅上,谁信?在国际商务、传媒、企业策划、区域经济研究与策划、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教育培训、商业营销等综合领域,均有非凡的建树、不凡的业绩,谁信?独创均衡管理学,将均衡管理大讲堂推向全球,并引发均衡管理全球热,谁信?
你不信?事实不得不让你点头称臣。
你不服?只能说明你还是一只井底之蛙。
反正,我信。我坚信自己的眼睛。我坚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没有塑料,何来污染?没有狼的存在,温柔的绵羊也需要补钙。没有均衡,哪有今天的发展?
反正,我服。而且心服。接触优秀人士,能激发上进心;接触平常人士,能满足虚荣心。(语出《立体人生》61页,蒋泓峰著)。
由此想起一位朋友,偏关县公安局副局长范文增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
当时,对这句名言似懂非懂。现在看来,我似乎懂了我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了。
不是后记
好在均衡无处不在,好在精彩还在后面,好在……
我想,随着前面无数的好在,我对蒋泓峰先生的印象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清晰。我的人生经历,同样会在蒋总这棵大树的庇护下,变得绚丽多姿,变得丰富多彩,并推开阿里巴巴的财富大门。
这一天,就在明天(作者: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