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比较

2023-08-12 09:15:23
clc1

比较分析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两类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特征,对总结国际经验有重要意义。我们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韩国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马来西亚和阿根廷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可分析其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收入分配、社会发展、对外依赖等方面的差异性。

第一,经济增长稳定性差别很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济增长往往出现较大的起伏,即便在短期内取得高增长,也难以持续。这一特征在拉美国家尤其突出。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例,在1963年至2008年的45年间,阿根廷有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马来西亚有5年负增长,而韩国仅有2年负增长。在这45年中,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1.4%,马来西亚为4.0%,而韩国为6.3%。1963年,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42美元,已达到了当时的中高收入国家水平,而韩国当时仅为142美元,是典型的低收入国家。但到45年后的2008年,阿根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到8236美元,仍为中高收入国家水平,马来西亚则由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而韩国则达到了19115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第二,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存在明显差别。从研发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韩国2003年达到2.64%,高居世界第7位,而马来西亚、阿根廷分别为0.69%和0.41%,世界排名均在40名以后。从研发人才来看,2006年,韩国每千人中的研发人员达到4.8人,而马来西亚和阿根廷则分别只有0.42和1.1人,韩国分别是后者的11.4倍和4.4倍。从劳动力素质看,韩国2007年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比重为35%,而马来西亚、阿根廷分别为20.3%和29.5%,韩国也有明显优势。

第三,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差异较大。 从基尼系数上看,阿根廷和马来西亚基尼系数较高,两国在1980年代中期基尼系数就在0.45左右,到1990年代末进一步上升到接近 0.50,2007年阿根廷达到0.51,而马来西亚始终保持在接近 0.5的水平上。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基尼系数为0.36,到90年代末下降到0.31,至今没有明显变化。从最高10%收入阶层和最低10%收入阶层的收入比来看,阿根廷为40.9%,马来西亚为22.1%,均远高于韩国7.8%的水平。

第四,社会发展指标有明显差别。从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看,韩国从明显落后转为明显领先。如预期寿命,韩国1960年仅为54.2岁,与马来西亚基本相当,比阿根廷低11岁。到2008年,韩国提高到79.8岁,已明显高于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的75.3岁和 74.4岁。婴儿死亡率也有类似情况,韩国1960年婴儿死亡率高达96‰,远高于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的59.9‰和66.1‰,到2008年,韩国已经下降到4.7‰,低于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的14.6‰和5.9‰的水平。在教育领域,2010年韩国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由上世纪70年代的5.6年上升到11.3年,明显领先于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的8.9和9.7年。

第五,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别。在外资方面,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韩国,表明外资在经济中占有更重要地位,特别是马来西亚1990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达到了5.3%。在外债方面,阿根廷2002~2004年间的外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曾超过100%。总体而言,阿根廷和马来西亚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要明显高于韩国。

第六,各国经济政策的不同。

中等收入陷阱

相关推荐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一、中等收入陷阱定义: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二、中等收入陷阱特征: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2023-08-12 05:05:521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摘要:201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至2020年我们国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目标。但是实现这个目标有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眼前——“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成功跨越横亘在前进路上的“中等收入陷阱”是实现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究竟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中等收入陷阱特征是什么?【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像墨西哥、智利、巴西、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以及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截止2015年7月1日世界银行的归类,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4126-12735美元之间,而智利2014年人均GDP为14477美元,智利显然已可以被认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仍然不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认为摆在东亚国家面前的陷阱是“中等收入陷阱”。东亚许多国家,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2014年更是达到了28101美元,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671美元,2014年仍只有在2865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还有一些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14年仅达到10804美元。阿根廷则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14年的12873美元。墨西哥1973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在当时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而2014年人均GDP只有10718美元,41年后仍属于中等偏上国家。拉美地区还有许多类似的国家,虽然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几经反复,但一直没能跨过15000美元的发达国家的门槛。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第一、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为例,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未能及时转换发展模式,而是继续推进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还是维持“举债增长”,使进口替代战略延续了半个世纪。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因国内市场狭小,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使其过于依赖国际市场需求,极易受到外部冲击。第二、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但在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很容易失去增长动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要克服这一挑战,就需要在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方面持续增加投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再也没能恢复到危机前的高增长,就与经济增长缺乏技术创新动力有直接关系。第三、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公平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创造更为均衡的发展,还能够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拉美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如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基尼系数高达0.44~0.66之间,巴西到90年代末仍高达0.64,一些国家还由于贫富悬殊,社会严重分化,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从拉美国家看,受西方新自由主义影响,政府作用被极度削弱,宏观经济管理缺乏有效制度框架,政策缺乏稳定性,政府债台高筑,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顽疾难以消除,经济危机频发造成经济大幅波动,如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2002年阿根廷经济危机,都对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严重冲击。阿根廷在1963~2008年的45年间出现了16年负增长,主要就集中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和2002年国内金融危机期间。第五、体制变革严重滞后在拉美国家,体制变革受到利益集团羁绊,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精英集团的“现代传统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反对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权力分配等领域进行变革,或者把这种变革减少到最低限度。经济财富过度集中,利益集团势力强大,造成寻租、投机和腐败现象蔓延,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受到严重扭曲。
2023-08-12 05:05:591

中等收入陷阱难题包括哪些?

中等收入陷阱难题包括:一是"转型陷阱",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资源环境约束、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二是"拉美陷阱",表现为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社会问题积重难返。三是"城市化陷阱",表现为拉美式的"过度城市化"或者我方的"浅度城市化"。四是"资产泡沫陷阱",表现为房地产等市场的泡沫化,背离经济发展规律。五是"金融陷阱",表现为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拖累整个实体经济。六是"人口陷阱",表现为劳动适龄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和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
2023-08-12 05:06:061

中等收入陷阱的几大特征

中等收入陷阱的几大特征为:收入差距拉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金融体系脆弱;劳动力转移困难;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拓展资料】一开始大家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是不是都有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迄今为止,经济发展理论中有关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文献很多,而对于一个国家如何突破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向高中等收入阶段乃至高收入阶段跨越的系统理论却很少。从既有的文献中,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主要表现:收入差距过大; 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 金融体系脆弱;劳动力转移困难;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收入差距的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由于私人消费不足而导致严重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将完全失去动力。这一因素在拉美国家(智利、巴西、阿根廷幸田必兽等)尤为普遍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物资资本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经济增长必然放缓。这时技术进步(或者说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成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能够在政策层面促进技术进步,便可继续维持高经济增长率。相反,如果经济政策不能保证这一点,就会陷入增长停滞。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表现得较为突出。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案例。自1997 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上世纪的日本也因为这个原因经历了"十年"衰退。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特殊的政治需要,实行一定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这些政策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率的。中国的户籍制度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类似的制度会严重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拖累经济发展。采取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行政管理的落后、腐败滋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原来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还会制造出许多的行政垄断,而一些本该竞争的行业由于行政垄断将失去活力,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这一因素在中国已经逐步显露出来。
2023-08-12 05:06:222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中等收入陷阱的十个特征: 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2023-08-12 05:06:301

什么叫高等,中等,低收入陷阱

低等收入陷阱:基本是农业水平或者是没有发展条件的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只能徘徊在输出资源、农业,引进工业产品的低水平。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高等收入陷阱: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刺激民间投资爆发,然后国民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成功的化解了中等收入陷阱危机,跨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造成了经济停滞。
2023-08-12 05:06:372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发展速度开始减缓,无法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陷入了长期的中等收入状态,难以实现高收入发展。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体制性的问题所导致的。例如,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不足、劳动力成本及环境压力增大等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制度上的问题,如政府机构低效能、司法领域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原因造成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经济停滞,投资萎缩,创新动力不足,从而使一个国家或地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长期难以脱离中等收入水平,无法迈向高收入阶段。为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2023-08-12 05:06:442

中等收入陷阱的几大特征是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特点:1、投资比例低;2、制造业增长缓慢;3、产业不够多元,仅依靠能源或者廉价劳动力产品出口,缺乏高科技附加值的产业;4、劳动力市场状况贫穷;5、国民受教育程度较低;6、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严重,导致人力成本增加;7、收入不均,内需不足。中等收入陷阱特征: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增长放缓。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确定了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前提。首先,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和过去的政策,例如税率、关税税率以及对教育、基础设施和研发的资源投入。其次,作为模型中增长的关键机制,物质资本的积累会受到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这表明,与其过去或与其他国家相比,人均收入增长率异常高的国家,由于资本积累带来的边际收益递减,最终将经历较低的增长率。
2023-08-12 05:07:101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什么

01 一个国家若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收入水平就会长期停滞不前,从而改变市场经济,并且使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02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也是国家治理的缺陷,它会反映出国家的管理水平和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程度。 03 同时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也是指中等经济水平进入高等经济水平需要花费的时间,从而将这个陷阱看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过程。 04 并且根据以前的数据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的增长率进行推测,方便政府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023-08-12 05:07:251

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今后的五年、十年,中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很大。解决措施如下一是农业改革 减少对粮食的全方位补贴,鼓励农产品进口。 中国人总有战争思维,认为一旦发生战争,我国当前大量进口农产品会被阻断,但即便发生战争,也能靠“换草退耕、还湿退耕”来保证农产品库存。因此目前应鼓励农产品进口,才能进一步转移农村的劳动力,弥补制造业、服务业的劳动力短缺,使工资增速低于生产率的增速。二是户籍改革 要从法律的角度,打破迁户口的障碍,让各地允许租房落户。 国务院于2014年7月颁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文件,截至目前为止只有14个省市出台了落实方法,但人们最愿意落户的省份却没放开。因此,为了打破劳动力流动的一些阻力,国家要提供教育、医疗等资源,让转移的人口真正稳定到城市里面去。三是在劳动关系上 不能像欧美国家,员工以区域或者行业为单位进行联合,与雇主强势地谈判。要让企业和员工个体决定,增加就业的灵活性。四是土地改革 农村建设用地(分为宅基地、工业用地、集体的经济用地)交一笔钱以后,就能像城镇土地那样流转。在土地交易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征地拆迁,而由农民应自主决定,并和买地的一方谈判,怎么再就业,怎么交社保领社保。五是在社会保险的问题上 要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以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真正建立“多交多得”的机制。因为1997年以前,社保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国企职工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只有靠划拨国有资本才能解决之前未交部分的亏欠。而目前的社保制度的给付、收缴、投资收益及替代率等比率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不然我国将过不去即将到来的快速老龄化。 如果完成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关于2020年的任务,我国将绕开“中等收入陷阱”,但同时,最大的难题是去杠杆化的问题。不能再积累杠杆率,否则高杠杆爆发之时是无法收拾的
2023-08-12 05:07:431

中国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学界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2012年以来,中国GDP增速逐年下滑,很多人担心,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要靠是什么?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迈过3000美元之后,如果不能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及时转换,有可能长期停滞于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大部分国家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如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和秘鲁等,只有少数国家能够持续增长,长驱直入进入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和韩国。一般来说,可以把经济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第二个阶段是效率驱动阶段,人均GDP从3000美元增长至9000美元;第三个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人均GDP高于17000美元的阶段。在要素驱动阶段,市场机制能够发挥基本作用,人们有钱就进行生产性投资,有强烈的工作意愿,提供基本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能被激发出来。只要宏观经济和政局稳定,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处于这个阶段的国家大多能摆脱“贫困陷阱”。这些基本条件比较容易满足,所以大部分国家能够达到中等收入。在效率驱动阶段,不仅需要调动要素所有者增加供给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还要对生产性要素进行长期投资,以提高要素质量。实现这种结果的前提是,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要极大地调动起来。在创新驱动阶段,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来自创新活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活力。美国、日本和欧盟许多国家目前都处于这个阶段。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正处在效率驱动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才能保持长期的经济增长,否则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哪些因素可能让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经常被强调的是,中国面临各种各样的结构性问题,比如消费不足、劳动收入占比太低、收入差距大、工业比重过高、投资比例过大、对外依存度过高等等。这些问题可能都很重要,但是我们更需要弄清楚,哪些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是问题之源,哪些是表象性的,是问题之果,哪些问题是可以调整的,哪些是无法调整的。比如,中国目前储蓄率太高,但日本、韩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储蓄率也非常高,等到经济增长率降下来之后,储蓄率自然也降低了。所以,高储蓄是伴随高速经济增长而产生的现象,有一定的必然性,现在中国即使想调也调不下来,而等经济增长放缓之后,想提高储蓄率反倒是很困难的。现在人们非常关心四个问题,都与中国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密切相关。一是政府规模问题。政府规模应该适度,政府规模过大会对经济增长起反向作用。近几年中国政府规模增长很快,行政管理费用尤其增长迅猛。考虑到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和各种收费,广义的政府税费占GDP的比重已达到很高水平,而且政府支出结构也有诸多问题。二是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按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水平,比照国际标准,贫富差距的确较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第三,教育水平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水平,中国的人均教育水平在国际范围内算是较高的,反映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成果。第四,如果以预期寿命作为国民健康的衡量指标,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也是比较高的。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够顺利步入发达国家,有的国家却无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最核心的因素是要加强社会流动性。社会流动性是指上一代人的收入、教育和地位对下一代人的收入、教育和地位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越高,社会流动性就越低——通俗地说,社会流动性低,就是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社会流动性高,就是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政府规模过大,劳动收入占比低和收入分配不均,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静态的不平等,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社会流动性低、社会利益结构被固化,这将造成动态的不平等,有可能导致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
2023-08-12 05:07:50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富裕行列是哪些国家?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如下:1.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2.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 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赤道几内亚、希腊、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毛里求斯、葡萄牙、西班牙、波多黎各、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13个经济体先后进入高收入经济体。来源:邵鹏鸣:中国已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有潜力跨越"陷阱",中国经济网其中只有3个国家人口超过2500万(日本,韩国,西班牙)参考资料邵鹏鸣:中国已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有潜力跨越"陷阱".中国经济网[引用时间2018-1-19]
2023-08-12 05:09:071

中国将在20几年到20几年期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基本具跨中等收入陷阱条件,2024年入高收入阶段。我国已基本具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第一阶段是低收入阶段(1978—1998年)。在这一时间段,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从190美元增长到820美元,用20年时间从低收入阶段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农村包产到户到城镇国企改革,从产权明晰到引入竞争机制,生产力发展潜力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不断释放。第二阶段是下中等收入阶段(1999—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在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劳动、资本、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等有形要素投入不断加大,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要素驱动。在这一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外汇储备增长了十几倍;投资率保持高位;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然而,高投入、高增长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增长不可持续的矛盾凸显出来。第三阶段是上中等收入阶段(2010—2023年左右)。2010年,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同时,经济增长开始从高速换挡为中高速,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中高经济增速来推算,我国走出这一阶段将用约13年时间。在上中等收入阶段,传统要素的优势逐步消失,大规模投入受到制约,增长速度减缓,要求尽快提高生产率,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此,党中央及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通过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企业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竞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确保经济中高增速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第四阶段是高收入阶段(预计从2024年左右开始)。高收入经济体并不必然是发达经济体。成为发达经济体要符合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必须是技术创新型国家,必须以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增长的根本动力源泉。
2023-08-12 05:09:201

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1、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2、出现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扩展资料:中等陷阱的陷入原因:1、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未能及时转换发展模式,而是继续推进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还是维持“举债增长”。2、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但在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3、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公平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创造更为均衡的发展,还能够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拉美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等收入陷阱
2023-08-12 05:09:298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的概念是,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我没听过,但是这个意思是说低收入经济体发展成中等收入群体的战略只适用于那个发展阶段,下个阶段也就是从中等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过渡的阶段是不适用的。说成陷阱,意思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仍然在采用这个前一阶段的战略。
2023-08-12 05:09:581

什么是“中等收入险阱”?

并不是所有的中等收入国家都会陷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并非魔咒“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  在经济学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增长的陷阱分为三类: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又称为“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现在处于低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包括老挝、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地域优势(不靠海)、也没有FDI(国际直接投资)。现在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是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有FDI,有地域优势(靠海),但是这些因素不足以让它们达到高收入。处于高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有文莱,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有自然资源的优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打破这三类陷阱的关键在于摆脱过分依赖外在因素,经济增长需要内生化。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一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吸引外资阶段。这一阶段是积极的吸引外资,但是处于利用外资的初级阶段,制造业处于外商的绝对控制下。现在的越南就处于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工业聚集阶段。这一阶段制造业虽然也处在外资的控制下,但是出现了支柱性的产业。现在的泰国、马来西亚处于这一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技术吸收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已经掌握了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可以独立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现在的韩国、中国台湾处于这一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创造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可以实行全面创新,产品设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现在的日本、美国、欧盟就处于这一阶段。  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度如果不成功,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就是典型,其原因在于没有将国外的技术、管理消化,其工业化过多的基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基于内在的价值创造。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可以使得它们达到中等收入,但是更高收入的取得则需要它们采取主动的政策,使私人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如果增长仅仅是由于外部因素(地域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开发援助(ODA))导致的,那么陷阱迟早会出现。  并不是所有的中等收入国家都会陷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并非魔咒。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突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国家或地区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而拉美各经济体(典型的如巴西)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东亚、东南亚以及东盟国家和地区(典型的如马来西亚)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东和俄罗斯等资源立国型国家也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几个基本特征  迄今为止,经济发展理论中有关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文献很多,而对于一个国家如何突破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向高中等收入阶段乃至高收入阶段跨越的系统理论却很少。从既有的文献中,我们发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金融体系脆弱;劳动力转移困难;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  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的扩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由于私人消费不足而导致严重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将完全失去动力。这一因素在拉美国家尤为普遍(智利、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  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物资资本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经济增长必然放缓。这时技术进步(或者说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成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能够在政策层面实现技术进步,便可继续维持高经济增长率。相反,如果经济政策不能保证这一点,就会陷入增长停滞。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表现的较为突出。  金融体系脆弱。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这一原因提供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案例。自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就连上世纪的日本也因为这个原因经历了“十年”衰退。  劳动力转移困难。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特殊的政治需要,实行一定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这些政策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率的。中国的户籍制度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类似的制度会严重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拖累经济发展。  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 采取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行政管理的落后、腐败滋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原本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还会制造出许多的行政垄断,而一些本该竞争的行业由于行政垄断将失去活力,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这一因素在中国已经逐步显露出来。
2023-08-12 05:10:051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用来形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成长到一定阶段后的特别困境。其原理简述如下:贫穷国家或曰欠发达国家虽然处境艰难,但因为贫穷,它们却可能天然拥有某些经济学考量上的“比较优势”,比如低工资。这样,出于减低成本,提高效率以更大回报股东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那些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主动或被迫迁移到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贫穷国家,为自己拿到更高的利润率与资本回报率,效果上也为贫穷国家创造了就业机会,缴交了税金,并激发了当地人市场意识与相应实践...于是,贫穷国家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脱贫兴业,而逐步成长为典型的 "中等收入国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民众收入的增加,该国家原有的产业比较优势可能风光不再,随着低端产业的利润增收也进入瓶颈,国民收入也进入胶着阶段。更高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与服务不仅仅要求更多的投资与更高水准的人力资源(工资也相应高),更要求丰富、持续的独有创新与变革,以及训练有素的认识更专业的管理,以及可能更重要的,整个发展模式的变革。这些,对于一个仅仅是实现脱贫的社会来讲,难度非常高。多数发展中国家(典型的如马来西亚)就徘徊在这一水平,难以提高。而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本身,就是《时代周刊》亚洲商务记者Michael Schuman在他一篇近文《逃出中等收入陷阱》(Escap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一文中首先使用的。韩国,是全球经济体中被这位记者看作最成功逃出陷阱的一例。尽管如此,我前些日子读一个欧洲国家制订的世界经济发展排名,在大类中还是把韩国列入发展中国家,这样的情况大约不是主流了,但还是有。中国这样的资源相对贫瘠大国,能够养活13亿人,实属不易,可以想象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极高,跳出很难。但即便如此,显然太值得想方设法跳讲出来 -- 诚心希望教育深化改革,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种种弊端,开辟更多创新空间,鼓励更大程度社会横向纵向流动和多样性人才成长。教育在中国国民心中的地位非常之重,在西方主流学者眼中,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中华民族跳离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惟愿这一代两代的朝野有识之士,应当鼎力扛起改革教育,挑战陷阱的使命,则这个国族展开的表现,应当不在韩国人之下。
2023-08-12 05:10:251

哪个国家或地区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即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 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 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06年仍停留在1123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还有一些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08年仅达到8209美元。阿根廷则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08年的8236美元。拉美地区还有许多类似的国家,虽然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几经反复,但一直没能跨过1万美元的门槛。 “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毋庸置疑,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风险已逼近“中等收入陷阱”。虽然在官方数据上中国还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很大程度是政府主导的铁公机与房地产构成,如今这两个推动机已临近崩溃。当支撑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消耗一空,人口红利逼近零点,中国拿什么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邓聿文先生在《全面改革的可能性及政改限度》中提出中国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包括经济、社会、政府和政治几个方面,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其中,经济领域的改革重点有三: 一是打破垄断,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 二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对应; 三是加强金融体系建设,解决金融体系开放不够与金融创新不足同时并存的问题。 社会领域的改革重点有四: 一是完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二是放权于社会,加快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三是废除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破除阶层流动障碍; 四是强化社会参与。 政府的改革重点有二: 一是限权和放权,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的管制,将政府垄断的权力下放给社会,让人们自我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有限政府; 二是大力反腐,力争在反腐败上有制度突破。而上述改革要深入,都会触及到政治改革。 事实上,发展经济仅仅是治标,政治转型才是治本。发展中国家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就在于实现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 因此,推进公平正义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前提。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感受最深的、最不满的,是公平正义受到了破坏。而在一个公平正义不能得到维护的社会中,每个群体的人生活得都不舒服。因此,重建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社会当前最急迫的问题。 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的改革,必须实现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将政治社会生活纳入法治轨道,破除权贵资本主义,建立利益表达、施加压力和社会博弈机制,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组织的发育,促进公民权利平等。 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如果不启动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改革,社会将会积累更大的风险和危机,这对新领导的权威建立非常不利。 要知道,当前国民已不再满足于“面包时代”,能否让每个国民过得有尊严、活得踏实,对执政者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个足以名垂千古的机会
2023-08-12 05:10:332

下列各项中,未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是()。

下列各项中,未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是()。 A、日本 B、葡萄牙 C、阿根廷 D、摩纳哥 正确答案:C
2023-08-12 05:10:401

中国中等收入陷阱

什么时候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贫富差距是否缩小,公共服务得到基本保障,那么中国不仅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且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也指日可待。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用惊人的速度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尽管如今中国的GDP已经超越许多发达国家,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众多,它在近阶段也是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位置。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大概值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据目前统计,大部分未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来自于拉丁美洲,比如,巴西,智利,和委内瑞拉等。中国将迈入高收入国家林毅夫2020年9月14日,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厦洽会发表了一篇《林毅夫:新形势下的全球治理体系》文章阐述了他的观点,在林毅夫先生看来,根据各种预测,中国大陆应在2025年之前可跨过人均收入12700美元的门槛,变成高收入经济体。届时,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将从现在只占全世界人口16%,大幅提升至34%。社科院学部委员李培林则表示,在2021年-2025年的“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由一个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走向高收入国家。李培林表示:“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左右,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汇率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态势,预计在2021-2025年的五年期间某一个时间点我们将跨过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12600多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门槛。李培林指出:“我们一般说的发达国家是指经合组织三十多个国家,这三十多个国家的人均GDP低的2.5万,高的大概8万多,所以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也不能轻言,跨过这个坎以后就认为我们跨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很多国家在这个阶段长期徘徊的情况也是发生过的。不难发现,中国终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规避转型期间可能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不少的经济学家和学者或是回避或是闪烁其词,并不愿意主动触及这个问题,作为从事信息分析27年的独立智库,安邦从2009年开始着手分析这个问题,并不断预警,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不能低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要的技术持续进步、产业高端化等条件对中国而言都绝非易事。实际上,对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决策层的看法有时比学者观点更直白,也更客观。早在2014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时曾经表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领导人表示,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政府的表态给出了两个信息(1)中国现在仍处在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今后肯定会迈过去;(2)即使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也存在以后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这意味着,跨越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在高收入阶段也会陷入停滞的陷阱。中国将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陈功安邦智库(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安邦智库(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在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从历史来看,世界上有多个国家曾经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大部分国家都失败了。战后可以稳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并不多见,虽然从技术层面来讲共有11个国家(赤道几内亚,希腊,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毛里求斯,葡萄牙,西班牙,波多黎各,新加坡,韩国)先后进入高等收入经济体行列,但其中大多数国家随后的表现并不稳定,真正稳居高收入国家的只有四个——日本、以色列、新加坡和韩国。其他全球上百个国家经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努力,始终都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国家即使侥幸暂时跨越,但很快就跌落“神坛”,被打回原形。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诸如马来西亚、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之后数十年里却一直停滞在人均GDP3000美元至5000美元阶段。世界银行的另一项调查显示,从1960年到2008年间,全球101个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中,只有13个成功发展为高收入经济体。研究显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其跨越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吸收,以及随之产生的产业高端化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四个国家都是美国进行技术转移的受益国。如果中国寻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难以回避吸收技术转移升级、产业高端化的过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来说并非易事,有如下因素需要考虑:(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升速度正在放缓。按世界银行对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1.2万美元左右的标准,中国如果维持2017年的增速,大约在2022年将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均国民收入的达标时间也会变长。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实现人均收入达标的时间可能更长。(2)中国的技术提升并不那么顺利。要成为发达国家,技术提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别仍然较大,要追上较高水平并以科技来支持经济,这一跨越并不容易实现。尤其是在反全球化浪潮兴起,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科技战的背景下,中国获得技术转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3)中国需要进行持续有效的制度改革。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最终都要看制度安排,尤其是在各种红利因素消退之后,新的发展动力往往来自制度改革。客观来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仍然存在滞后的问题。
2023-08-12 05:10:481

中等收入陷阱难题包括哪些?

导致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难以向高收入水平迈进。中等收入陷阱的难题包括:</p><ol><li><p>结构性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主要依赖于低技术含量的产业,难以向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升级,就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p></li><li><p>技术创新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的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创新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和服务,就会难以提高经济增长水平。</p></li><li><p>教育和人力资源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的第三个原因是教育和人力资源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水平不高,人力资源素质不高,就难以推动经济升级和转型。</p></li><li><p>金融体系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的第四个原因是金融体系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难以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就难以推动企业创新和升级。</p></li><li><p>政府治理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后一个原因是政府治理问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治理不善,难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就难以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和创新资源。</p></li></ol>
2023-08-12 05:10:551

中等收入陷阱难题包括哪些?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一些结构性问题,中等收入群体难以实现收入增长和社会阶层提升的现象。以下是中等收入陷阱可能面临的难题:技术升级和创新不足。许多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会导致生产力增长缓慢,创新能力不足,从而难以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劳动力成本上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力成本上升通常是不可避免的。这会使中等收入群体所在的行业面临竞争压力,可能导致企业降低投资和创新,从而限制了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收入增长。产业结构单一。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时,产业结构往往过于单一,主要依赖少数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旦某个行业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产生不利影响。收入不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收入不平等现象可能会加剧。高收入群体会享受更多的经济机会和资源,而中等收入群体可能会被较高的税收和生活成本所困扰,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收入增长和社会阶层提升。政治和社会环境不稳定。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可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政治和社会不稳定会引起投资和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限制了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机会和收入增长。以上是可能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难题,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增长和社会阶层提升。
2023-08-12 05:11:021

我们要注意跨越什么陷阱中等收入陷阱

我们要注意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从各国转型经验来看,中国要走出后发展时代进入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简单来说就是跨越两大陷阱,对内是中等收入陷阱,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外是修昔底德陷阱,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23-08-12 05:12:001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和实质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世界银行在20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最早提出的,其内涵主要是指:某些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后便陷入经济增长停滞期,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按照世界银行的最新定义,人均国民收入在824美元以下的国家属于低收入国家;在825美元至3254美元之间的国家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在3255美元至10064美元之间的国家属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超过10065美元则为高收入国家。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如果一个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超过28年未达到中高收入标准,即可认为其落入“中低收入陷阱”;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未能在14年内进入高收入行列,则可看作落入“中高收入陷阱”。以此衡量,1950年以来新出现的52个中等收入国家中,35个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30个落入“中低收入陷阱”,5个落入“中高收入陷阱”。在这35个国家中,13个为拉美国家,11个为中东北非国家,6个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3个为亚洲国家(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斯里兰卡),2个为欧洲国家(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其中,一些国家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已经陷了相当长时间,如秘鲁、哥伦比亚和南非等已在“中低收入陷阱”中受困长达60余年,委内瑞拉在“中高收入陷阱”中也已超过60年。与这些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些经济体特别是东亚新兴经济体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完成了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跨越。对此,世界银行用“东亚奇迹”的概念予以肯定。  为何有些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由中等收入阶段过渡到高收入阶段,而大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却出现了停滞,迟迟无法跨越“陷阱”?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导致国家之间产生分化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口红利、劳动力供给增速、劳动生产率增速、经济开放程度、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外部环境、社会稳定程度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等。人们发现,落入“陷阱”的国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既丧失了与低收入、低工资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也没有能力同发达经济体在高技术创新领域展开竞争,经济无法由依靠廉价劳动力或资源能源类自然禀赋向依靠高生产率导向的增长模式转变。  实际上,“收入陷阱”是指一种均衡状态,即在一些促进人均收入提高的因素发挥作用之后,由于此类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持续性,其他制约因素又会将其作用抵消,因而人均收入增长陷入停滞。这也说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同的,在低收入阶段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到中等收入阶段很可能失效。可见,能否在中等收入阶段成功转换增长动力机制、调整发展结构,是一个国家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中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增长、高储蓄、高投资、高消耗、环境代价高、劳动密集和出口导向等特点,这种增长方式被某些国外学者称为“不可持续的增长”。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快速增长,由2000年的930美元跃升到2014年的7575美元。目前中国已处在中高等收入发展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跃升的机遇,也面临落入“中高收入陷阱”的危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趋势性而非周期性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动力机制正在弱化,经济增长面临诸如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瓶颈趋紧、一些领域出现资产泡沫化趋势、投资效率降低和出口增长受阻等一系列现实约束。特别是面对两个既成事实:一是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由于人口老龄化,2012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绝对数量减少345万,2013年和2014年也连续下降,当然从适龄劳动人口下降到劳动力供给减少一般有几年的滞后期,但可以预见中国劳动力供给很快会出现负增长。在分析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一国潜在经济增速等于劳动生产率增速加上劳动力供给增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做过研究,2001年至2008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达到11.8%,2011年至2014年为7.2%,下降趋势明显。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速接近于零,7.2%加上0,所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降到7%左右。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都是造成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因素。  东亚成功跨越“陷阱”的经济体都是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之前迈入高收入行列的。上世纪后半叶,欧洲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主要采取引进移民、加大国民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等对策。根据中国国情,显然只有后两种对策可以借鉴。中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偏低,通过调整退休制度,可以适当缓解劳动力供给下降的不利局面。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偏低,劳动力供给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增速下滑。2014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0%、韩国的30%。未来10年,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高劳动生产率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近年来理论界讨论很多。大家发现,一国在教育、科技研发、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是促进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金钥匙”。在教育和研发方面的投资将转化为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包括索洛模型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学理论都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技术进步、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比增加资本和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更为重大。  目前,中国教育支出仅占GDP的4%,而美国长期稳定在5.5%左右,韩国也超过5%,芬兰更是高达7%。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口红利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此外,中国应继续推进教育公平。拉美一些国家由于收入分配极其不平等,导致教育不平等加剧,进而使社会不同收入阶层逐渐被固化。这既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也不利于知识和科技在不同收入阶层间的扩散,最终阻碍劳动生产率在全社会范围的提升。在研发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支出仅占GDP的2%,相比美国的3%、日本的3.4%、韩国的3.36%、芬兰的3.84%,仍存在较大差距。对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大国来说,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现有技术所形成的后发优势是递减的,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自主创新。应借鉴一些国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靠发挥优势、释放潜能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在充分认识风险和挑战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国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一是虽然适龄劳动人口已达峰值,但随着50后、60后劳动力逐步被80后、90后劳动力替代,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也就是人力资本在未来10年会加速增长,从而大大抵消劳动力供给下降的负面效应,使中国有望赶在2030年人口红利完全消失前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二是随着“营改增”等财税体制方面改革的推进,其促进企业、行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开始显现。“营改增”不仅可以打通二、三产业抵扣链条,降低制造业成本,鼓励科技创新,还有利于一、二产业内部生产性劳务更多地向外剥离,在促进第三产业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推动各产业之间更为广泛的分工协作与融合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今后一个时期,这种效应释放将更加明显。三是近几年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资本市场改革,有助于推动金融在支持研发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国家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相关政策正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五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对整体经济效率的外溢效应将在未来10年逐渐显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潜在增长率。  当然,潜在增长率不会自动转化为实际增长。要使这一潜在能力变为现实,必须通过改革清除障碍。除了加大教育和研发方面的投入,政府还应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水平,打破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推动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纵观世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在城乡结构上实现了根本转变,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赶上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大体相当。二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的土壤是机制和环境。政府应为企业提供创新环境和制度保障,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此外,应通过坚持不懈反腐败、整顿吏治,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企业营造法治化经营环境。  总之,只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改革发展任务,合理借鉴东亚成功经济体的追赶经验,中国就一定能在未来10年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2023-08-12 05:12:071

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

1、投资比例低。2、制造业增长缓慢。3、缺乏高科技附加值的产业。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体。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而改变的中等收入群体的集体的总称概念,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衡量。‘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看一国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升级,特别是能否保持和提升该国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上的国际竞争力。
2023-08-12 05:12:251

中等收入陷阱属于民生问题吗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受到重视而且广泛热议的问题。不过,很多人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模糊不清,判断一个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准与表现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其成因与实质也是众说纷纭,而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我们需要警惕一些理论上的“陷阱”。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报告《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中,首次公开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但世界银行并未就此给出清晰明确的概念定义,只模糊描述为:相比较富或较穷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会相对较慢,这也说明了为什么20世纪的世界经济没能缩小贫富差距。东亚中等收入阶段国家面临一些困难,即东亚国家缺乏规模经济,依赖要素积累战略的话,可能会导致逐步恶化的结果。已出现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拉丁美洲和中东一些中等收入国家是其中案例。哪个收入阶段都有可能落入发展陷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发达国家不是一天长成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再上升为高收入阶段。长期历史数据表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经济快速增长与经济缓慢增长现象,经济增长停滞不仅存在于中等收入阶段,也存在于低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事实上,美国在中等收入阶段也并非一帆风顺,从1860年—1962年的102年间,美国经济历经频繁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大的经济危机就有11次,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甚至引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经济增长停滞甚至衰退。高收入阶段的美国也屡次爆发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同样使得美国经济大幅衰退。因此,无论是低收入、中等收入还是高收入,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长陷阱并没有必然联系,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收入陷阱,而可能的是道路陷阱。不仅中等收入国家会落入发展陷阱,低收入阶段国家和高收入阶段国家也会落入发展陷阱;不仅存在着中等收入阶段发展陷阱,还存在着低收入阶段发展陷阱和高收入阶段发展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若单纯将收入水平与增长陷阱挂钩,不论国家大小、人口多少、资源多寡、技术水平、制度差异等各种现实状况,以经济增长率和中等收入水平停留时间为标准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并以此作为依据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不仅抹杀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差异性,也将经济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抹除,炮制了“中等收入阶段注定低速增长”的决定论。同时,由于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仅仅聚焦于经济发展增速,片面强调短期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增加经济总量,以作为评判经济发展政策成功与否的目标,不仅可能使中等收入阶段国家忽视经济转型升级的长远效益、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与表面繁荣;更有可能扰乱经济增长的客观规律、阻碍产业体系的升级转型进程,损害经济社会的整体全面发展、打乱国家长期发展进程。中等收入陷阱中的“理论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存在强烈的理论迷惑性与误导性,单纯地将收入水平与增长陷阱关联,产生“只要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就会注定经济低速增长”的理论导向,草率断定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遭遇经济增长陷阱的合理性,这是有意识制造理论迷惑。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还存在着泛化与滥用问题,似乎一切发生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停滞、政府治理问题、社会民生问题、思想文化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通通可以归因于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现在,中等收入陷阱几乎已经成为解释中等收入阶段国家遭遇发展问题的“万能”借口。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已经成为论证中等收入阶段国家遭遇经济增长停滞、贫富分化悬殊与社会问题频发的不证自明预设前提,中等收入陷阱由此陷入因果循环论证的逻辑悖论。事实上,中等收入陷阱并非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象,只是一种未能提供发展政策促进中等收入国家增长的预设判断。从一定程度讲,中等收入陷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隐性版本。世界银行所制造的中等收入陷阱,预先设定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准与范围、规定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与特征、提供了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案与策略。2018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强制芯片断供事件,清楚地显示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制造行业垄断壁垒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维持发达国家的高额收益。这无比清晰地证明:如果不突破发达国家的产业垄断、科技垄断以及金融垄断,发展中国家无论如何对内实行改革、调整经济发展策略,都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由此看,如果不认真分析和辨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命题和概念将会误导发展中国家发展方向,阻碍中等收入阶段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与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同时,也会为低收入阶段国家实现经济起飞、高收入阶段国家维持经济发展优势提供归因错误与理论误导。中等收入陷阱实质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陷阱由是观之,拉美国家掉入的不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陷阱。20世纪80年代以来,并非只有中等收入国家落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布下的发展陷阱,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也落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误导的发展陷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全球扩张,不仅使得中等收入阶段国家深陷发展陷阱;低收入阶段国家难以实现经济起飞与持续增长,摆脱低收入阶段发展陷阱;高收入阶段国家也难以避免遭受发展陷阱,经济发生停滞甚至倒退,甚至退回中等收入阶段或者低收入阶段。非洲地区、拉美地区以及日本正是低收入阶段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阶段发展陷阱以及高收入阶段发展陷阱的典型案例。当前世界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过分强调,恰恰没有充分认识到以拉美为代表的中等收入国家落入发展陷阱的本质。中等收入陷阱概念,遮掩了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政策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改革失败真相,遮掩了隐匿于背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陷阱;还极易将错误的经济政策合理化,成为错误发展道路、错误经济政策的替罪羊。典型如“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正是由于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道路,导致拉美国家至今深陷发展陷阱泥潭,成为糟糕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陷阱的遮羞布。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辩护借口,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糟糕的经济成绩单提供合法性证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困境的根源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仅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根基,使得发展中国家长期积累的民族资本流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发展动力与发展能力受到极大削弱,经济主权受到动摇,经济依附程度不断加深。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通过金融化与全球化两大支柱,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修复是资本积累矛盾,全球化与金融化的联姻赋予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强大力量。不受监管、自由流动的金融资本已经越出国家边界联合形成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高新科技加持下的虚拟金融资本已经达到资本的最高形态,金融资本居高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虚拟经济日益主宰经济生产。金融化使得国际金融资本取得世界范围内的主导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当代西方社会学家戴维·哈维甚至直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就是将一切都金融化,金融从此不仅掌控其他一切经济领域,而且掌控国家机器和日常生活。”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昭示了快速金融自由化的巨大危险,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则再次呈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金融化的结构性矛盾、必然结果与巨大危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行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将世界带到危险境地。作为一种全球霸权秩序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使得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贫富分化严重、各国矛盾冲突加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金融化苦果,招致底层民粹主义的泛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全球化恶果,触发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因此,主导全球逾40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已经使得世界再次走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十字路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当今世界前所未有地面临新的发展难题,陷入新的发展困境。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主要高收入国家,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改革之前脱离中等收入阶段到达高收入阶段,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改革之后,几乎所有中等收入阶段国家都一直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迄今为止,所有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毫无例外地都实行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改革,所有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改革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掉入经济社会的发展陷阱。由此可见,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实质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陷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可以说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困境的根源。
2023-08-12 05:12:331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措施,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一,要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第二,要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构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第三,要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第四,要以扩大和完善国内市场为保障,降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第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总之,进入中等收入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风险,而中国具有的特殊条件会提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许多选择,“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无疑是中国仍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23-08-12 05:12:412

以下哪些属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

  中等收入陷阱的十个表现:  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针对中国经济放缓而产生的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命运,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比较优势的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因势利导型政府,比较优势的结果是开放经济和后发优势、宏观稳定、高储蓄和高投资。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失败与中国双轨制成功的原因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对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完成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二是政府应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2023-08-12 05:12:482

央行论文中经济不行怪文科生太多,“中等收入陷阱”究竟是个什么?

据媒体报道,2021年4月央行发表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在该论文中央行提及了“我国应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即是文科生太多”。此消息一经发出,即在社交平台上广为发酵,引起了网民们的关注与评论。部分网友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而非单单是因为文科生太多;也有部分网民认为,在当今我国被众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困扰之际,加强理工科教育是实现国家进一步发展的不二法门,以下笔者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一、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中等收入陷阱即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在其人均收入由中等向高端迈进的过程中,人均GDP始终难以突破1万美金的现象。而巴西、南非等便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代表。在央行的论文中提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文科生太多,但是事实上中等收入陷阱它与一个国家产业升级不成功,以及既得利益集团与未得利集团之间差距鸿沟扩大等众多因素相关。若将其简简单单归因于文科生,那么则足见央行之偏见。二、我们是否应该重视理工科教育笔者是学习社会科学的一名准研一学生,但是如果提到本阶段我国发展是否应该重视理工科教育,笔者所给出的答案也是肯定的。文科和理科的区别就像是一个学科在找寻世界的目标以及目标的意义,而另一个学科在于找寻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达到该目标的方法。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辅的经济发展格局,在众多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之中,我们再以明确发展方向的情况之下,需要的是如何进行快速的产业升级及经济发展,夯实自身的硬实力,推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这需要的是理工科学生的加入,而非文科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因此央行认为应该重视理工科教育也有它的一部分原因。三、人文素养不可丢但是纵观现在的社会舆论场,对于文科人们整体是持一种较为鄙视的态势,因为在当今社会有着一种结果导向的价值观,而理科能够在更大程度地将自身的成果显现出来,而文科对于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法通过量化的数据所进行表现,可是这就意味着文科教育并不重要的吗?实际上现在某些群体对于文科的偏见更多地表现出其乌合之众的特点,当某个个体被淹没在非理性的人群之中,那么它自身其实已经丧失了理性批判的能力,当一个社会已经缺乏人文素养知识之时,那么它又何谈进一步的持续性发展呢?
2023-08-12 05:12:564

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01 提升人均GDP值 首先,需要提升人均GDP值,确保处于上升阶段,人均GDP值的提升可以从科研、工业发展考虑,从而提高,科研技术的提高往往能够带动GDP值,这是关键的一步。 02 确保每年的GDP增值率不会出现大幅下跌 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往往GDP增长率都出现了大幅下跌,所以需要确保GDP增长率不要出现大幅下跌,这也是和国家的科研、工业等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定要保持住增长率的趋势,那样才能迈过这道坎。 03 控制供给需求的平衡,不要出现产能过剩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要出现供给需求严重失衡,产能过剩的现象,那样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发展矛盾,发展矛盾往往很难解决,如果产生了,尽可能的想办法化解发展矛盾,从而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目前,中国经济供给与需求相对而言,非常的平衡,基本上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04 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大众创业 经济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参加,需要推进结构性的改革,推动大众创业,这样才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宏观调控并不能带来本质上的改变,唯有大众的参与才能从根本上迈过中等收入陷阱。 05 提高产能 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往往生产产能都是落后的,需要提高效率,提高产能,落后的产能只会被淘汰,需要大力推动技术科研,从而提高效率,提高产能。
2023-08-12 05:13:481

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怎么办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区间。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尽管很多人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持乐观看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的挑战还是很严峻的。为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是必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依靠劳动和资本投入拉动,向依靠技术和创新拉动转变;二是必须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快向绿色经济、节能经济结构转变;三是必须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机制,提高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共享度。我们要抓住今后十几年的发展机遇期,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力争尽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关键一步。
2023-08-12 05:13:551

职场“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该怎么办?

经济学上的“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后,由于贫富逐渐分化、不能顺利完成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陷入停滞状态。在职场,“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指职场新人在工作3-5年后,收入和岗位都遇到了天花板,常见的就是中层岗位,月薪在2-3万之间的职场人,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对工作也是认真负责,几乎每天加班加点,早出晚归。虽然成绩斐然,但就是很难再升职加薪,一眼就能望到天花板,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金融、IT等朝阳行业,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1努力只决定了你的下限。任何领域,拼到最后拼的都是天赋、运气、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叠加,职场也是如此。那些走上高层的人往往是这几项中有优势,因此能获得几乎无上限的天花板。2你的性价比不是那么高了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中层一直是最尴尬的群体,收入比职场新人高出不少,但实际产出却没有高层那么耀眼,可以说是公司里性价比最低的群体,这就不难理解好多公司裁员第一个裁的就是中层了。那么,我们这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应该怎么做呢?1自我迭代明白了仅仅努力是不能走上职场巅峰的,那么换个方法不就得了。从自身入手,比如试试能不能向各大平台输出专业内容,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因为这是稀缺资源;试着结识一下行业内的大牛,走进更高层的圈子,多读读高层次的书,从思维和眼界上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软实力。2增加收入的渠道职场中层了,多多少少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是时候想办法拓展其他的收入渠道了,理财、投资、副业??曾经有一篇《致毕业5年后还拿着死工资的你》很火,说的就是这个时代,几乎没有能干到老的公司和稳定的工作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才应该是职场人的标配。
2023-08-12 05:14:021

中等收入陷阱难题包括哪些?

难题:1、转型难题,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资源环境约束、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2、拉美难题,表现为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社会问题积重难返。3、城市化难题,表现为拉美式的过度城市化或者我方的浅度城市化。4、资产泡沫难题,表现为房地产等市场的泡沫化,背离经济发展规律。5、金融难题,表现为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拖累整个实体经济。6、人口难题,表现为劳动适龄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和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中国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须解决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转变这两大问题。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未来应致力于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贸和投资的依赖,扩大内部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023-08-12 05:14:191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中等收入国家增速既不如富国,也不如穷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金融体系日渐脆弱,资产价格出现严重泡沫,劳动力增长缓慢,民主政治停滞不前,腐败不断蔓延,整个社会陷入混乱等,都是产生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国家治理的陷阱,它考验着一个国家政府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明程度。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必然会出现“资本雇佣劳动”的社会危机。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依靠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问题。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必须寻找新的动力,而另一方面则必须改变市场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减少市场运行的摩擦力,从而使市场经济在一定的时期内能继续发挥作用。
2023-08-12 05:14:372

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2023-08-12 05:14:572

中等收入陷阱的几大特征主要表现为什么?

1、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由于私人消费不足而导致严重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将完全失去动力。这一因素在拉美国家(智利、巴西、阿根廷幸田必兽等)尤为普遍。2、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物资资本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经济增长必然放缓。这时技术进步(或者说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成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能够在政策层面促进技术进步,便可继续维持高经济增长率。相反,如果经济政策不能保证这一点,就会陷入增长停滞。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表现得较为突出。3、金融体系脆弱。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案例。自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上世纪的日本也因为这个原因经历了"十年"衰退。4、劳动力转移困难。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特殊的政治需要,实行一定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这些政策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率的。中国的户籍制度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类似的制度会严重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拖累经济发展。5、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采取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行政管理的落后、腐败滋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原来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还会制造出许多的行政垄断,而一些本该竞争的行业由于行政垄断将失去活力,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这一因素在中国已经逐步显露出来。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中等收入陷阱就像鲤鱼跃龙门的龙门。越过去大概率成为发达国家,无法鱼跃,不仅是发展停滞的问题,还会因此出现国家衰落危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经济与社会转型问题、是国家的协调发展问题。一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如果不能根据全球化大势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整体转型、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要素短板、发挥科技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失衡、解决社会贫富分化产生的社会矛盾,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2023-08-12 05:15:261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定义: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中等收入陷阱特征:“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原因:第一,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 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为例,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未能及时转换发展模式,而是继续推进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还是维持“举债增长”,使进口替代战略延续了半个世纪。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因国内市场狭小,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使其过于依赖国际市场需求,极易受到外部冲击。第二,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 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但在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很容易失去增长动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要克服这一挑战,就需要在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方面持续增加投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再也没能恢复到危机前的高增长,就与经济增长缺乏技术创新动力有直接关系。第三,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 公平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创造更为均衡的发展,还能够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拉美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如上世纪 70年代,拉美国家基尼系数高达0.44~0.66之间,巴西到90年代末仍高达0.64,一些国家还由于贫富悬殊,社会严重分化,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 从拉美国家看,受西方新自由主义影响,政府作用被极度削弱,宏观经济管理缺乏有效制度框架,政策缺乏稳定性,政府债台高筑,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顽疾难以消除,经济危机频发造成经济大幅波动,如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2002年阿根廷经济危机,都对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严重冲击。阿根廷在1963~2008年的45年间出现了16年负增长,主要就集中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和2002年国内金融危机期间。第五,体制变革严重滞后。 在拉美国家,体制变革受到利益集团羁绊,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精英集团的“现代传统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反对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权力分配等领域进行变革,或者把这种变革减少到最低限度。经济财富过度集中,利益集团势力强大,造成寻租、投机和腐败现象蔓延,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受到严重扭曲。
2023-08-12 05:15:451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2.出现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扩展资料: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参考资料:中等收入陷阱-百度百科
2023-08-12 05:15:534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由于某种优势达到了一定收入水准,而停留在该经济水准的情况。制造商常常发现自己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或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从而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一、中等收入陷阱释义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由于凭借某种优势(自然资源、人口等),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均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准,但长期停留在该水准的情况。比如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东南亚的菲律宾,近几十年来长期处于世界银行称之为中等收入的经济体行列(根据最为广泛采用的世界银行的定义,人均国民总收入约为1,0000至12,000美元,按2011年购买力平价计算),而无法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中等收入陷阱更倾向于是一种描述经济发展现象的术语,而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定义,仍有部分经济学家对中等收入陷阱是否实际存在而表示怀疑。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由于某种优势达到了一定收入水准,而停留在该经济水准的情况。制造商常常发现自己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或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从而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二、中等收入主要特征通常,被困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表现为:投资比例低;制造业增长缓慢;产业不够多元,如仅依靠能源或者廉价劳动力产品出口,缺乏高科技附加值的产业;劳动力市场状况贫穷;国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严重,导致人力成本增加收入不均, 内需不足。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8-12 05:16:212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
2023-08-12 05:16:293

中等收入陷阱有哪些表现和内在难题?

中等收入陷阱难题包括以下内容。1、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由于私人消费不足而导致严重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将完全失去动力。这一因素在拉美国家(智利、巴西、阿根廷幸田必兽等)尤为普遍。2、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物资资本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经济增长必然放缓。这时技术进步(或者说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成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能够在政策层面促进技术进步,便可继续维持高经济增长率。相反,如果经济政策不能保证这一点,就会陷入增长停滞。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表现得较为突出。3、金融体系脆弱。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案例。自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上世纪的日本也因为这个原因经历了十年衰退。4、劳动力转移困难。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特殊的政治需要,实行一定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这些政策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率的。中国的户籍制度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类似的制度会严重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拖累经济发展。5、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采取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行政管理的落后、腐败滋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原来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还会制造出许多的行政垄断,而一些本该竞争的行业由于行政垄断将失去活力,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这一因素在中国已经逐步显露出来。
2023-08-12 05:17:231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就是要将国家的分配结构调整,使大多人趋于中等收入,这样国家的税收结构和经济也将趋于好转,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矛盾也将好转。但这也是个陷阱,因为,一要达到中等收入,就要使员工的工资提高,这样,人力成本会增加,企业会外迁,这对所有民营企业而言,是个陷阱,对国家的经济结构的完善没有好处,只有垄断企业才能生存。二中等收入,是针对贫富差距大而言的,如果收入均等了,社会发展会不会停滞,会不会导致市场的混乱。三中等收入是可伪命题,既无从考证,也没有经验可言,这样地方的发展会不会受到制约,会不会没有扶持了。
2023-08-12 05:17:404

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包括哪几个国家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 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 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06年仍停留在 1123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还有一些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08年仅达到8209美元。阿根廷则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08年的8236美元。拉美地区还有许多类似的国家,虽然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几经反复,但一直没能跨过1万美元的门槛。
2023-08-12 05:17:531

什么是中产陷阱

  "中产陷阱"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以及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墨西哥智利的人均GDP早已超过12000美元。截止2011年世界银行的归类,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4036-12476美元之间,智利显然已可以被认为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经济学家认为的摆在东亚国家面前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东亚许多国家,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2023-08-12 05:18:012

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问题一: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那些听不懂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一个农村,有很多壮男,干活也很不错,于是有个大城市的老板就跑过来开了一个采石场,雇佣这个村里的人帮他采石。因为老板给的钱多,这样这个村就慢慢富了起来。但是村里的人不满足啊,所以希望老板能不能多给点钱,老板一看也对,于是就答应多给点钱。一次两次以后,村里人不仅仅要求加薪,还有人背着老板单干,于是老板就不乐意了。老板就把采石场卖给单干的人,到其他农村找一批壮男开采其他的采石场。单干的人一开始很开心,可是当他把石头采出来了以后,发现不知道卖到哪里,不知道怎么运输,不知道如何运作这个采石场,于是这个村就渐渐的没落下去,最后又回到原来的状况,大家种地为生。 这个农村就是如今的我国,老板就是国内外的资本家,要知道,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多得是,有印度,有非洲,当我国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达到中等收入的时候,资本家的资产就会外流到其他国家,因为我国的成本在逐渐提高,而相对国外的成本要比我国便宜的多。 问题二: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这样的国家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问题三: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问题四: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墨西哥、智利、巴西、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以及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截止2015年7月1日世界银行的归类,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4126-12735美元之间,而智利2014年人均GDP为14477美元,智利显然已可以被认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仍然不是发达国家。 经济学家认为摆在东亚国家面前的陷阱是“中等收入陷阱”。东亚许多国家,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问题五:以下哪些属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 中等收入陷阱的十个表现: 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针对中国经济放缓而产生的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命运,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比较优势的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因势利导型 *** ,比较优势的结果是开放经济和后发优势、宏观稳定、高储蓄和高投资。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失败与中国双轨制成功的原因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对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完成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二是 *** 应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问题六: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就是要将国家的分配结构调整,使大多人趋于中等收入,这样国家的税收结构和经济也将趋于好转,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矛盾也将好转。但这也是个陷阱,因为,一要达到中等收入,就要使员工的工资提高,这样,人力成本会增加,企业会外迁,这对所有民营企业而言,是个陷阱,对国家的经济结构的完善没有好处,只有垄断企业才能生存。二中等收入,是针对贫富差距大而言的,如果收入均等了,社会发展会不会停滞,会不会导致市场的混乱。三中等收入是可伪命题,既无从考证,也没有经验可言,这样地方的发展会不会受到制约,会不会没有扶持了。 问题七: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让中等收入家庭分期付款买房子,然后过了5年收房产税。 问题八:什么叫高等,中等,低收入陷阱 低等收入陷阱:基本是农业水平或者是没有发展条件的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只能徘徊在输出资源、农业,引进工业产品的低水平。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高等收入陷阱: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 民间投资爆发,然后国民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成功的化解了中等收入陷阱危机,跨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造成了经济停滞。 问题九:姚枝仲 什么是真正的中等收入陷阱 .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人均GDP在3000至5000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水平),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几各方面: 1、国家发展缺乏新的增长模式,原有发展模式的潜力已经耗尽,而新的发展模式还没有产生,从而形成新的发展瓶颈期,社会经济的增长出现停滞,导致国内成产总值(GDP)和人民收入停滞不前;(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2、由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如以资源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国家)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国内经济对国际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国家经济的自主性较差,只要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对国家经济形势形成显著的影响;(经济结构单一) 3、国家经济规模较小,不能形成抵御国际市场波动的抗击力,国内经济随着国际市场景气程度起伏呈现出时好时坏的表现。(经济规模小) 问题十: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e 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2023-08-12 05:18:081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和定义我国该怎么避免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措施,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一,要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第二,要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构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第三,要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第四,要以扩大和完善国内市场为保障,降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总之,进入中等收入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风险,而中国具有的特殊条件会提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许多选择。不过,所有这些选择的实现都需要一种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予以保障。
2023-08-12 05:18:151

简述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并分析其成因

定义:“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形成原因:第一,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第二,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第三,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第五,体制变革严重滞后。参考资料:中等收入陷阱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F8zRscdmLax9SLHst5EL3tCr7HZiV38-Z-nj2lrLZEgP7gCrWFab_f9Eg5xJpzm2GtbDgOPdqLZ6sqERLM45a
2023-08-12 05:18:223

"中等收入陷阱"怎么破

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措施,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一,要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中国在经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已积累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制造业更是得到“世界工厂”的称号。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凸显了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地位,这就对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收入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我们不仅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而且要缩小收入差距。对中国来说,出现的各种内外经济不平衡都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分配差距相关联,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这必须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实现公平分配来保障。为此,改变国民收入分配在国家、企业、居民的比例,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直至最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选择。第二,要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构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这就需要构造新的增长动力。尽管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或创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但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最现实最直接的动力应该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积累的生产能力已受到越来越强的约束,现已到了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的时候。如果今后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么就有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第三,要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进而引起高额城市化成本,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有其中的原因。因此,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要把握好城市化推进与城市化成本提高的平衡,以逐步推进来缓解城市问题的集中爆发,不断发挥城市化助推经济增长的功能。第四,要以扩大和完善国内市场为保障,降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易受外部经济的冲击,造成经济徘徊。中国也会面临这种冲击,但我国广阔且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会成为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有效保障。因此,我国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同时,还需要把注意力引向挖潜国内市场上来。总之,进入中等收入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风险,而中国具有的特殊条件会提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许多选择。不过,所有这些选择的实现都需要一种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予以保障。
2023-08-12 05:18:291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还会通货膨胀吗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墨西哥、智利、巴西、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以及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截止2015年7月1日世界银行的归类,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4126-12735美元之间,而智利2014年人均GDP为14477美元,智利显然已可以被认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仍然不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认为摆在东亚国家面前的陷阱是“中等收入陷阱”。东亚许多国家,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2023-08-12 05:18:481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文阅读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难上加难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区间,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达到中等收入发展水平,但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而进入高收入行列的不多,正因如此才把这个区间称为“陷阱”。其中拉美国家的情况最为突出,大多数国家长时间滞留其中,如阿根廷已熬了半个世纪,拉美大国中只有巴西有希望再经过几年努力跨越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东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先有日本后有“四小龙”,马来西亚本来比较有条件实现跨越,但至今仍在陷阱里挣扎,还有泰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发展速度就下来了。未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者教训多从那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主要是靠积极的升级政策和良好的体制。具体表现为采取积极的产业升级政策,大力推动技术和管理体系创新,以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不断升级;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不断改进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形成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包容性机制等。从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的国家和地区的教训看,主要是没有形成推动改革创新的政策,经济缺乏改进升级的动力和支持;还有的是因为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过多,市场缺乏活力;此外发展缺乏包容性,导致收入差距过大,引起社会内部的分裂也是重要教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综合进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和跨越问题。一般说经济增长需要从依靠劳动、资本投入拉动向依靠技术、创新拉动转变,即生产要素效率提升的过程,也是实现收入由低到中再到高的过程。根据研究,导致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要素效率不升反降,而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长期停滞在依靠劳动、资本投入的阶段上。若从更宏阔视角分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转变的问题,不仅涉及经济且包括社会、政治甚至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综合进步,包括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治理制度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圆中国梦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尽管很多人对此持乐观看法,但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要成功实现跨越,一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依靠劳动和资本投入拉动,向依靠技术和创新拉动转变;二须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快向绿色经济、节能经济结构转变;三须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机制,提高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共享度。要抓住今后十几年的发展机遇期实现中国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关键一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转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关键是发挥好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的要求,处理好与市场、与、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推动财政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简政放权以调动市场主体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进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等。
2023-08-12 05:1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