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垄断优势理论是由谁创立的

2023-08-16 12:49:11
TAG: 垄断 理论
kikcik

垄断优势理论是海默创立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垄断优势理论亦称特定优势论或市场不完全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企业具有全球区位经营观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充分利用自身具备而当地竞争者不具备的某些优势。

相关推荐

垄断优势论是什么

  问题:什么是垄断优势论?由它引出的跨国公司的优势包括哪些方面?    解答: 垄断优势论是将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归于跨国公司具有和延续其垄断优势的理论。   该理论指出,跨国公司之所以在海外投资且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当地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跨国公司面对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是该理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跨国公司的优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某种技术的垄断   跨国公司能够在海外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它具有某种先进的技术。   (二)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性特点   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表明,国际直接投资与行业集中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的“过剩”   管理能力的“过剩”是推动企业不断扩大其规模,进而发展为跨国公司的重要动力源泉。   (四)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   对特殊原材料的需求可能是东道国的国家特有优势(或吸引力)成为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重要决定因素,但是,如果跨国公司已经获得了使用原材料或矿山的特权,那么它就成了企业特有的优势。    相关链接:   我第一次报考了四门,竟然都通过了,激动不已,都快年过半百的人了,怪不容易的。我报的是农学专业独立本科段,《作物栽培生理》82分,《农业生态学》84分,《农业资源与区划》81分,《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73分,平均分80分,不错了。   最怕的《线性代数(经管类)》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以高分通过了,呵呵,谢谢老师,给我们的鼓励。
2023-08-15 12:00:291

简述垄断优势理论 。简述哦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垄断优势包括:(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5) 信息与网络优势。
2023-08-15 12:00:381

简述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  (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  (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2、垄断优势  (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5)信息与网络优势。
2023-08-15 12:00:481

海默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启示

海默垄断优势理论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海默(Joseph Schumpeter)提出的,用于解释垄断形成和维持的原因。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海默认为,创新是垄断优势的关键因素。创新可以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新生产方法或新市场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垄断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并形成垄断地位。市场力量:海默认为,市场力量是垄断形成和维持的驱动因素。垄断企业通过创新和其他竞争策略,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并通过控制供给、价格定价和市场渗透等手段来保持其市场支配地位。经济规模:海默指出,经济规模是垄断优势的重要方面。垄断企业由于其规模庞大,可以享受到规模经济效益,如成本优势、资源利用效率等。这使得其他竞争者很难与之竞争,并形成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海默垄断优势理论对经济学和管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启示如下: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以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市场竞争与监管:垄断企业的形成和维持对市场竞争产生一定的压力。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模经济的重要性: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应该不断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大,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创业精神与竞争力:创业者应该注重创新和市场竞争,通过不断提供新产品和服务,挑战现有的垄断企业,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选择和效益。综上所述,海默垄断优势理论提供了对垄断形成和维持的深入理解,强调创新、市场力量和经济规模的重要性。这些理论启示了企业和政府在市场竞争和监管方面的策略和决策。
2023-08-15 12:00:571

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答案】: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在其博士论文《民族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指出,一国企业之所以要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使自己成为跨国公司,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用本企业的特定优势在国际经营中获取更高的利润。文中所说的“企业特定优势”实际上就是垄断优势,因而海默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垄断优势论。垄断优势论是最早从微观角度专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成因的独立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要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并从中获得利润,就必须具备一种或多种当地企业所缺乏的独占性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海默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拥有其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可以是:①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②对原材料来源的垄断;③规模经济优势;④对销售渠道的控制;⑤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等。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该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不能通过出口或转让技术许可证来代替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利益,也无法说明一些并不比发达国家有更强的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为什么也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等。
2023-08-15 12:01:191

海默垄断优势理论的启示

海默垄断优势理论的启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创造和维持自身的优势地位,获得垄断地位的理论。专利和技术创新:海默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可以获得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优势。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以确保自身能够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海默垄断优势理论强调了品牌的重要性。通过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企业可以在市场上树立自身的形象和信誉,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品牌的培育和保护,以确保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规模经济和资源整合:海默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通过规模经济和资源整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并且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扩大规模和整合资源,以实现更高的效益和竞争力。市场壁垒和政府干预:海默垄断优势理论指出,企业通过建立市场壁垒和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干预可以限制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和发展,从而获得垄断地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利、著作权等法律保护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同时积极参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规划,以获取政府的支持和资源。垄断的坏处:1.限制竞争垄断企业控制着市场上的大部分份额,使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进入市场或生存。这导致市场上缺乏竞争,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创新程度。2.价格操纵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供应量和价格来操纵市场。他们可以提高产品价格,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权,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这导致消费者承受高昂的费用,降低了消费者福利。3.限制选择由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消费者的选择受到限制。他们可能无法选择其他产品或服务,或者只能选择垄断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这降低了市场的多样性和消费者权利。4.缺乏创新缺乏竞争意味着垄断企业没有刺激创新的压力。他们没有动力去改进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没有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这可能导致技术进步的缓慢和市场的停滞。5.不公平竞争垄断企业可能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来限制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或发展。他们可以通过采取价格倾销、恶意竞争等手段来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2023-08-15 12:01:451

垄断优势理论如何应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呈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之势,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但垄断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缺乏普遍意义,由于研究依据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对西欧大量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统计资料。因此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很好的解释力,但却无法解释60年代后期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不比发达国家有更强的垄断优势。而且,该理论偏重于静态研究,忽略了时间因素和区位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动态作用。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束缚,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是一种企业寡头垄断和市场集中相联系的现象。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奠定了当代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并对以后的各种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08-15 12:02:581

比较垄断优势论和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基本观点

  垄断优势论  (一)基本观点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企业面对的海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市场条件均等,且无任何因素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条件是:①有众多的卖者与买者,其中任何人都无法影响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②所有企业供应的同一商品均是同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③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④市场信息通畅,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拥有者对市场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海默认为,对市场的这种描述是不正确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假定,现实中并不常见,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受企业实力、垄断产品差异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有阻碍和干预的市场。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②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③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④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特别利益,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则有可能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并加以利用。  在此基础上,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独占性生产要素”即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占的市场格局,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关于垄断优势的构成,海默和其他学者如金德尔伯格以及后来的约翰逊(H. G. Johnson)、卡夫斯(R. E. Caves)以及曼斯菲尔德(E. Mansfield)等人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大致可归纳为技术与知识优势、规模经济、资金优势、营销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其中海默特别强调了技术与知识的核心优势作用。这些优势后来被邓宁总结为“所有权优势”,并成为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理论评价  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束缚,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是一种企业寡头垄断和市场集中相联系的现象。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奠定了当代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并对以后的各种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垄断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缺乏普遍意义,由于研究依据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对西欧大量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统计资料,因此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很好的解释力,但却无法解释60年代后期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不比发达国家有更强的垄断优势。而且,该理论偏重于静态研究,忽略了时间因素和区位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动态作用。  。“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基本主张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处于或已经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作边际产业),同时也是对方国家(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投资。  小岛清认为,各国的经济条件不同,因此依据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料而归纳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认为,具有垄断优势的美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而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减少了母公司的出口,对本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违背了比较优势,因此属于“贸易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而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集中于那些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工业部门,属于“贸易创造型”投资,这些传统行业很容易在海外找到生产要素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投资地点,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在国内投资,而且东道国由于外来投资项目的收益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东道国购买投资国的产品,也就是创造出了新的贸易。  小岛清进一步分析了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第一,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从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的,其目的的垄断东道国当地市场,不利于东道国经济发展;而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所谓“边际产业”开始的,有利于东道国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第二,日本的中小企业虽然不具备垄断优势,但它们拥有的适用技术在东道国当地具有较强的吸纳性,有利于东道国建立比较优势产业,增加就业和出口,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  归纳起来,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第二,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于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建立,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致的贸易中互补,并能更大程度地受益。
2023-08-15 12:03:311

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谁

(null)   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邓宁   B.海默   C.巴克莱和卡森   D.弗农 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亦称特定优势论或市场不完全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提出。  
2023-08-15 12:03:411

什么是垄断优势?

一、垄断的优点1、规模经济:这是垄断的一大理由,由于垄断导致独家经营,所以规模大,能够达到MES(最低效率规模),从而可以低成本生产。这个对社会也有好处。2、创新能力强。由于垄断所以创新的收益不会被别人抢走(有具体的模型分析),而且垄断厂商有钱投入创新科研,所以垄断场上创新能力更强。(与实际状况并不相符,因为没有考虑其他因素)3、垄断厂商因为垄断地位可以获取高的利润。利润的来源在于差别定价、限产提价、降低服务质量等4、垄断厂商工作相对轻松。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竞争,所以铁路行业职工、领导人压力较小,不必担心市场被抢,业绩下滑。所以管理层、员工都轻松。(X非效率的产生原因)5、高收入,因为高利润,所以工资都很高。二、垄断的缺点1、垄断拉高成本,降低竞争力。价格垄断拉高整个社会成本垄断性行业所从事的一般都是与决大多数人、行业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例如电信、邮政、自来水、电力、煤气、铁路、航空等等。因为这些行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些行业的服务价格的高低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成本。这些行业的整体效率直接关系到其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2、垄断导致有效投资不足一方面,垄断企业能通过垄断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妨碍了效率的提高,妨碍了其扩大业务规模的积极性。另外通过行业垄断阻止社会资金进入该行业,虽然总有资金为利润引诱通过各种方式“违规”进入,但规模总是有限的。投资不足、就业下降,消费相对疲软是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之中的主要问题。有专家指出,造成中国现阶段投资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点就是很多高利润的行业都是市场禁入的垄断行业。这些行业中,垄断导致低效,造成了这部分利润反映不出真实的利润状况,成为极大的浪费,同时这也极大的挫伤了资本的投资热情,这样就造成所谓的“资本罢工”,强化了投资市场低迷。3、垄断滋生腐败毒瘤在当前国内市场出现的大量垄断行为中,行政性垄断无疑占据首要位置。由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所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称为“行政垄断”。行政性垄断由于行政权力的介入,使得它比自然垄断、行业垄断对市场公平竞争的危害性更大,特别是少数腐败分子利用具有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如果“给钱”才能办事,垄断成了腐败的温床,这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使政府信用遭到损害,失信于经营者。扩展资料:形成垄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1、自然垄断: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这是最常见的垄断形式。2、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如:无线电视的配音业)。3、行政性垄断:政府给予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垄断
2023-08-15 12:03:532

简述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价值?

比较优势论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小岛清在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小岛清认为,各国经济情况均有特点,所以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1、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2、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3、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80年代以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海默(S.Hymer)的垄断优势论,该理论被称为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默在其撰写的博士论文“国内厂商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美国跨国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垄断优势决定的。这些优势主要包括: 1 资金优势。为适用规模经济和克服对外直接投资较高风险的需要,企业一般需要具有资金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可来自于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拥有的巨额资金二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其中第二个方面是最主要的,海默认为美国跨国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信誉度可较容易的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包括东道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银行的贷款,这一点是一般企业难以做到的。 2 技术优势。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优势中最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其庞大的科研队伍和雄厚的资金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其生产效率成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从而抵消跨国投资成本高的不利因素 3 规模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垂直的或水平的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东道国企业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4 组织管理优势。优秀的管理人才、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以及快速、全面获取全球市场信息的能力,使得跨国公司拥有普通企业所不具备的组织管理上的优势。 5 信誉和商标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信誉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驰名商标成为跨国公司巩固老市场和开拓新市场的锐利武器,这一点也是一般企业难以具备的。 以上五种优势即是海默在理论中提出的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他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是追求直接的利润,或者说利润的差异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它可望获得长期利益。后续的研究指出,知识资产优势更为重要,认为技术知识是企业资产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种观点符合当今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他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首先,不同国家的企业常常彼此竞争,但市场缺陷意味着有些公司居于垄断或寡占地位,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通过同时拥有并控制多家企业而牟利;其次,在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经营能力各不相同,当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优势时,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两方面都说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出现的可能性。海默还进一步指出,从消除东道国市场障碍的角度看,跨国公司的优势有一种补偿的作用,亦即它们起码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海默的导师金德伯格对此作了进一步引申,列出了各种可能的补偿优势,如商标、营销技巧、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融资渠道、管理技能、规模经济,等等。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023-08-15 12:04:121

垄断优势理论 内部化理论中的市场不完全指的是同一个市场吗?

对,这不单单是市场,还有政府的问题。内部化理论市场不完全指的是放弃低利润市场,转入高利润市场,利润市场的不完全。企业的国际化,肯定需要本土基础作为支持面,实行扩张经济点,从而成为国际化企业。u200c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扩展资料:依据:海默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首先,不同国家的企业常常彼此竞争,但市场缺陷意味着有些公司居于垄断或寡占地位,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通过同时拥有并控制多家企业而牟利;其次,在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经营能力各不相同,当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优势时,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两方面都说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出现的可能性。海默还进一步指出,从消除东道国市场障碍的角度看,跨国公司的优势有一种补偿的作用,亦即它们起码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垄断优势理论
2023-08-15 12:04:262

试述垄断企业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的异同

垄断优势理论从市场不完全性和企业的特定优势角度出发,论述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 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而市场内部化理论着重从自然性市场不完全出发。并结合国际分工和 企业国际生产组织形式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企业拥有这些特有财产本身的特殊优势,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赋予了企业以特有的优 势。内部化理论通过对中间产品市场缺陷的论述,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将交易成本纳 入不完全市场的研究中。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内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 成本,企业便拥有内部化优势,从而可以实现跨国经营。内部化理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2023-08-15 12:04:442

金德尔伯最早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金德尔伯最早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023-08-15 12:04:541

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垄断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

1、区别:  比较优势理论,突出:  ①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  ②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  ③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  垄断优势理论强调:  ①资金优势。为适用规模经济和克服对外直接投资较高风险的需要,企业一般需要具有资金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可来自于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拥有的巨额资金二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其中第二个方面是最主要的,海默认为美国跨国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信誉度可较容易的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包括东道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银行的贷款,这一点是一般企业难以做到的。  ②技术优势。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优势中最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其庞大的科研队伍和雄厚的资金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其生产效率成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从而抵消跨国投资成本高的不利因素  ③规模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垂直的或水平的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东道国企业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④组织管理优势。优秀的管理人才、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以及快速、全面获取全球市场信息的能力,使得跨国公司拥有普通企业所不具备的组织管理上的优势。  ⑤ 信誉和商标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信誉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驰名商标成为跨国公司巩固老市场和开拓新市场的锐利武器,这一点也是一般企业难以具备的。
2023-08-15 12:06:201

垄断优势理论列出的市场不完全的四种类型是什么?

金德尔伯格将市场不完全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四种类型:1)产品市场不完全,包括产品差异、商标、市场技能(广告、促销、服务等)或价格联盟等;2)要素市场不完全,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经验上的优势和进入资本市场的差异等;3)在企业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上的不完全竞争,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4)政府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如政府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可能造成市场不完全。前三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垄断优势(这是东道国当地企业所不具备的),第四种市场不完全则导致企业对外投资以利用其优势。
2023-08-15 12:06:561

3.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优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国际投资理论包括如下八重理论,分别是: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补充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ymer)。1960年,"垄断优势"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及凯夫斯(R Z.Caves)等学者补充和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提出并发展了"结构性市场非完美性理论"(Structural Market Imperfection),不完全竞争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 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垄断优势理论的优势要素分析根据凯夫斯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知识资产优势技术优势; 资金优势;组织管理优势; 原材料优势。2.规模经济优势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1.理论贡献(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2)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4)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2.理论局限性(1)缺乏动态分析;(2)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许可证的转让来获取利益;(3)该理沦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作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它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的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4)垄断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折叠
2023-08-15 12:07:084

简述垄断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

你好,你想问垄断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是什么吗?垄断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意思不同。1、垄断优势是通过市场的垄断地位取得超额利润。2、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通过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取得市场地位,赚取合理利润。
2023-08-15 12:07:251

最能解析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FDI理论是垄断优势还是小规模生产技术理论?

是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1960年,由美国学者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 内容 1 以不完全竞争的假设为理论分析前提。 2 垄断优势的分类 (1)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 (2)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 (3)来自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包括跨国公司的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4)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 前三种市场不完全能使企业拥有垄断优势,第四种市场不完全能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实现价值增值。 3 利率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4 直接投资与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 正是跨国公司拥有某种垄断优势,使其在跨国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愿意而且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并由此获利的企业,必须具有一种或诺干种当地厂商所缺乏的独占优势,这些优势足以抵消跨国公司竞争和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不足。 因此,垄断优势理论最能解释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FDI理论。
2023-08-15 12:07:372

国际投资学的投资理论

(一)海 默的垄断优势理论1,Steven H。Hymer(PHD。)其人生于加拿大,美国求学和执教的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首先创立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河。1960年,他完成了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该文问世后,并未引起世人重视,由于快速发展的国际投资实践对其理论的验证,该理论才成为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到1976年,该理论正式问世时,他已谢世2年。2,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运用西方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实证分析美国1914—1956年对外投,资结论如下:(1)1914年前,美国有大规模的直接投资,而对外证券投资则没有;(2)20年代,二者都迅速增长;(3)3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小,对外证券投资则较大;(4)二战后,直接投资增长快,证券投资发展慢;(5)地区分布,1929年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相差不大,同期,美国对欧洲的比例却为2。5:1。传统理论不能对此做出科学解释。海默认为:(1)美国对外投资在于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2)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3)如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运行是完全有效的,则对外投资就不可能发生;(4) 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技术优势,先进管理,资金,信息,国际声望,销售,规模经济等);(5)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具有人文,地域,制度等优势,但跨国公司仍具有净优势。3,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1)H·G ·johnson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在于“知识的转移”(1970);(2)R ·E ·Caves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在于其能产出差别产品(1971);(3)F ·T ·Knickerbocker提出:“寡占反应论”;(4)S ·Hirsch从成本的角度提出了“出口贸易与对外投资比较理论”(1973),即:跨国公司选择对外前当跨国公司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之和时,跨国公司选择出口贸易方式参与国际经济,以获取最大利润;反之,则选择对外投资方式参与国际经济,以获取最大利润。(5)F·R ·Root认为:跨国公司选择对外投资的方式主要原因是避免许可证交易中存在的技术泄密风险,继续保持其技术垄断优势(1978)4,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积极的方面:(1)垄断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代替完全竞争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2)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来;消极的方面:(1)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无法解释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行为;(2)没有涉及区位选择的问题。(二)产品周期理论R·Vernon教授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一文中提出的,用产品周期的概念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认为产品周期有四个阶段。1,产品周期理论要点:(1)从贸易方面,随着产品从“创新”到“标准化”,创新国会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则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而且新产品的周期演进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从投资方面,具体内容:投资国生产,技术等优势,而东道国拥有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等的区位优势,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投资者就可以克服到国外生产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和风险。第一阶段,新产品尚未定型,价格的需求弹性低,新产品生产最初有在国内选择生产地点的趋向;第二,三阶段,技术虽未达到标准化但已成熟,企业更关心的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竞争对手出现后。选择出口或对外投资 取决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运输成本与进口市场的预期生产成本的比较。如果前者低于后者,创新国选择出口,否则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新产品周期在美国结束,而在欧洲继续);第四阶段,技术已标准化,价格是竞争的基础,投资选择发展中国家(新产品周期在欧洲结束,在发展中国家继续)。2,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主要提供的是50—60年代美国向欧洲扩展的投资理论框架,仅说明一个制造商最初作为一个投资者进入国外市场的情况,对双向投资及逆向投资问题不能解释,于是他又将其理论加以发展:将产品周期分为三阶段(发明创造寡占阶段,成熟寡占阶段,老化寡占阶段),不再强调美国是新产品的唯一来源,欧洲及日本也是新产品的来源。发明创造寡占阶段:应把生产地点放在发明创造国,以把生产过程同研发和市场购销活动结合起来;3,对产品周期理论评价积极方面:(1)该理论适应于当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区位选择;(2)该理论既可以称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可以称着国际贸易理论。消极方面:(1)该理论无法解释80年代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行为;(2)该理论无法解释在国外原材料产业基地的投资行为;(3)该理论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的直接投资行为。成熟寡占阶段:跨国公司以创新为基础的垄断优势消失,规模经济成为其垄断优势的基础。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各国的跨国公司到双方的主要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削弱对方的竞争力(进攻型或防御型投资);老化的寡占阶段:跨国公司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由于大量的竞争者的进入,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厂家退出该领域。这一阶段,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三)内部化理论(或市场内部化理论)1,代表人物英国里丁大学P。J。Buckley M。Casson(《跨国公司的未来》1976)和加拿大学者A。M。Rugman2,理论核心公司在其跨国经营活动中,面临各种市场障碍,为克服障碍,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实现利润最大化,将各种交易不经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的各企业之间进行,形成内部市场,当内部化超越了国界,跨国公司便产生了,内部化的动机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3,三个重要概念(1)市场内部化指将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价格划拨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实行市场内部化是当代西方跨国公司的重要经营战略。(2)市场失效(或市场失灵)指由于市场不完全,以致企业在让渡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其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其资源,以保证企业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形。不完全竞争并非由规模经济,寡占行为和贸易保护主义或行政干预所致,而是由于某些市场失效导致企业交易成本增加。(3)交易成本指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的交易障碍而付出的代价。4,市场内部化的动机知识产品具有特殊的性质,知识产品的市场结构和知识产品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地位决定其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最强。知识产品及其交易有如下特点:(1)形成耗时长费用大(2)给拥者提供垄断优势,转让则扶 持对手(3)由于存在市场的不完全性,知识产品的价格不易确定(4)知识产品的外部化可以导致增加额的交易成本基于上述原因,企业对其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此外,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中间产品,农副产品,矿产资源产品,企业也有较强的内部化动机。5,市场内部化的收益与成本(1)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的不经济性,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统一协调的经济效益有效差别价格的经济效益消除买方市场不确定的经济效益消除国际市场不稳定性的经济效益保持技术优势的经济效益避免各国政府干预的经济效益(2)市场内部化的成本资源成本通讯成本国家风险管理成本6,内部化理论区别于垄断优势理论的特点首先,垄断 市场不完全为跨国经营的前提内部化 消除市场的不完全性;其次,市场不完全 垄断排斥竞争市场不完全 市场失灵再次,技术垄断优势 跨国经营的重要意义交易成本最小 保证跨国经营的优势最后,垄断优势理论适用于发达国家内部化理论既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 家,即可适用于国内,也可适用于国外。7,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积极的方面:目前较为流行,较有影响的国际 直接投资理论之一,有人把它推崇为一般理论或通论。消极的方面: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未作解释。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或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一)该理论产生的背景微观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基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有拥有雄厚资本和高技术的大企业才能拥有独占市场的优势,才能有能力从事对外投资。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学界开始对垄断优势理论提出异议。从日本的情况分析,对外投资的主体大都是中小企业,所拥有的是易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优势。至70年代以来,日本留英,美学者,日本国立一桥大学,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教授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不仅在日本,而且在欧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被认为是“小岛设想”,“小岛主张”|,“小岛方案”,“小岛清模型”。(二)理论核心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所以该理论又称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三)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推论一: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成本)原理”的基础上。国际贸易是按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扩大比较优势),而国际直接投资则可以创造新的比较成本(扩大比较成本)。推论二: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体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导向顺贸易型的。推论三:对外经济应当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即运用“比较之比较公式”进行判断与决策。推论四: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投资国与东道国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由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为这种移植的承担者(这类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较小)推论五: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为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产生比较优势,可以创造更高的利润。(四)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主张主张一:日本资源开发型直接投资政策—非股权安排方式;主张二:日本向发展中国家工业进行直接投资政策—“教师的作用”;主张三:日本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政策—“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互投资”(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1,比较优势理论所分析的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不同于海默和维农等人所分析的发达国家之间,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2,所研究的对象是日本跨国公司,反映了日本在国际生产领域寻求最佳发展途径的愿望,而且,该理论比较符合60—70年代日本对外投资实践;3,该理论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80年代之后日本对外的直接投资实践(此时日本的对外投资是贸易替代型而非投资与贸易互补型)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一)该理论的代表人物—J。H。Dunning是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学者。他于1957年获得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美国在英国制造业中的投资》。他除担任里丁大学的教授外,还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安大略大学,波士顿大学和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等院校的客作教授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和跨国公司的经济顾问等。他在1977年《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二)该理论产生的背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主体多元化投资部门分散化资金流向多元化直接投资形式多样化二是缺乏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三)理论核心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只是进行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于是他把内部化优势加到所有权优势之中。他认为,内部化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保持和扩大垄断优势,把两组优势结合起来还是无法解释直接投资动因。因此,他引入一组区位因素,并认为区位因素制约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及其国际生产布局。区位优势构成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当三种优势具备时,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如果只有前两项优势,则选择出口贸易方式;如果只有所有权优势,则选择技术转移方式。(四)三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的,国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 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金融与货币优势。内部化优势——指跨国公司能够且原因建立公司内部市场愿意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优势。区位优势——是东道国不可或不易流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东道国政府鼓励或限制政策等优势。包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府政策(五)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1,被认为是迄今最完备的,被人们最广泛接受的国际生产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2,被认为是集各家之长,真正的建立一个通论;3,“创建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但是,这种兼收并蓄的理论,也有许多缺点:1,该理论以利润最大化为跨国公司的目标,这与跨国公司的多元化目标有矛盾;2,该理论仅以私人作为研究对象,不能对官方投资活动的科学解释;3,巴克利和卡森评论:三优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时间过程中的发展没有交代清楚,要素的分类体系缺乏动态的内容,而且把所有权优势分离出来是不科学的。
2023-08-15 12:07:501

分析评价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优缺点

优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几乎对各种直接投资理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概括性,行成了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不仅可以解释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行为,而且可以解释其他国际经营方式,还可以解释企业的地理分布以及企业跨国兼并的行为等。缺点: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中,邓宁偏重内部化理论,但是其使用的概念本身妨碍其达到上述目标。邓宁没有坚持其内部化理论中的制度分析方法。
2023-08-15 12:08:071

2020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国际化经营战略

【 #注会# 导语】梦想在前方,努力在路上。 无 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祝大家备考顺利!   【内容导航】   国际化经营战略   【所属章节】   第三章 战略选择   【知识点】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一)国际生产要素的组合   1.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后得到其导师金德尔伯格的支持并加以完善,成为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特别利益,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则有可能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   在此基础上,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东道国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销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占的市场格局,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2.区位理论   索思阿德提出区位理论,用以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艾萨德等用此理论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企业拥有的优势并不能单独地说明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优于出口。企业拥有某些特殊优势,可以不对外直接投资,而只是在本国生产,然后通过出口到第三国市场。因此,又必须引进有关东道国的区位因素。以便充分说明为什么一个企业会不辞辛劳,并承担风险到国外去从事制造经营活动,许多区位因素则适合解释这种情况:   (1)劳动成本。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可能导致实际工资成本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当技术已经标准化的时候,人们就可能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投入的来源地。那些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把某些装配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就属于这类对外直接投资。国际企业实行世界范围的制造和装配政策,其目标就是要使总生产成本最小。   (2)市场购销因素。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市场增长、发展阶段以及当地竞争程度等特征,会对直接投资的决策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东道国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市场规模等因素明显与利用生产和销售的规模经济有关。同样,如果东道国的竞争剧烈,一张当地制造的标签也许有助于推销产品。   (3)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会影响在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选择。即使东道国选用关税等手段不是为了吸引国外公司的直接投资,但是关税手段仍可促使国外企业改变供应东道国市场的方法。   (4)政府政策。一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会影响企业对风险的估计,并影响到他们选择建立子公司的地点。同样,有关购买当地企业、当地参股的比例和利润汇回,也会影响国外企业选择参与市场的方式。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试图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说来揭示美国企业二战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规律。   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3个阶段,这就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并把企业的区位选择与海外生产及出口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动态分析。该理论将世界各国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即创新国(一般是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国际贸易格局相应发生变动,各国的贸易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创新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劳动成本低的欠发达国家最终则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根据该理论,各国应当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决定生产区位选择与贸易方向。   4.内部化理论   所谓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即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与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内部化理论从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市场不完全,认为市场不完全不仅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存在,在中间产品市场上也同样存在。这里的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这些与知识有关的中间产品由于市场不完全,存在定价困难,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当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就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辟内部市场,将原本通过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化为内部所属企业间的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   根据内部化理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成内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与协调分工,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其经营产生的影响。同时,在“知识产品”的研发与获得越来越昂贵、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交易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迅速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财富。而且,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市场环境下,内部交易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内部资金、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调拨,从而保证效益化。   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内部化并不是给予企业特殊优势的这种财产本身,而是指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给了跨国企业以特有的优势。   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邓宁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中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中理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1)所有权优势。邓宁认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具备所有权优势,但具有这种优势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说,所有权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企业仅仅具有所有权优势,而不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通过许可证贸易也是企业实现其优势的可行途径。   (2)内部化优势。它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但邓宁同样认为,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优势一样,也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也不一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它也可以在国内扩大生产规模再进行出口。   (3)区位优势。它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上具有的优势条件。如果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会对企业的跨国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邓宁认为,在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又在某一东道国具有区位优势的话,那么该企业就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充要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企业的选择。   (二)寡占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的反应   对企业跨国经营的行为,一些学者更侧重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角度,特别是从跨国公司投资产业大多属于寡占市场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   1.海默论跨国企业的寡头垄断反应行为   2.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理论”   (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   (1)寻求市场:巩固、扩大和开辟市场。   ①投资企业是出口型企业,就地设厂避开各国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快速进入市场;   ②在当地有一定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③接近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需要;   ④国内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市场。   (2)寻求效率:即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利用国外廉价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   ①出于汇率变动方面的考虑;   ②出于利用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考虑;   ③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和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   ④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   (3)寻求资源:出于获取一些战略性资产,主要是自然资源方面的考虑。   (4)寻求现成资产:即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是为了获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竞争优势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有三个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层面上。   (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的一大优势是具有更大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   (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经营模式一般比较接近于发展中东道国公司所用的技术和模式,这意味着有益联系和技术吸收的可能性较大。   (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进入模式上也往往是更多地采取新建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并购。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投资尤其如此。就此而言,他们的投资更有可能直接推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   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一般有出口、股权投资、非股权安排等几种。每一种进入模式都有各自的利与弊。   (一)出口   出口模式是指产品在本国生产,但输出到目标国进行销售,或者说是通过产品输出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   1.目标市场选择   目标市场选择又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目标市场的区域路径;二是在东道国细分市场的目标客户的定位。   (1)目标市场的区域路径。目前存在着两种选择目标市场区域路径的方式:   ①传统方式。又称连续方式。一般情况而言,高新技术产品在发达国家出口的国别路径是先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发达国家,然后再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是先到环境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最后再逐步走向发达国家。   ②新型方式。又称不连续方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许多产业中的全球分工体系已经形成,全球同步使用新产品。此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该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别路径是先到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占领世界市场,然后再走向发展中国家。   (2)选择目标客户。目标客户选择的基础是市场细分。各国之间的细分市场通常在数量、大小和特点上存在差别。   2.选择进入战略   一旦目标细分市场被选定,下一步就是制定的战略打入该细分市场。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是:应该在全球推广标准化的产品,还是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修改产品和营销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目标市场选择与进入战略选择不仅适用于出口模式,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另外两种模式——股权投资和非股权安排,也都面临同样的选择问题,前面阐述的类型也同样适用于那两种模式。   (二)对外股权投资   对外股权投资涉及对东道国企业的股权参与,与出口方式相比,是一种控制程度更强、 参与程度更大的进入方式。股权投资包括对外证券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   1.对外证券投资   对外证券投资是指个人或机构取得外国证券,但并不控制该企业或参与管理。   2.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和证券投资进入方式不同的是,采用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企业将管理、技术、营销、资金等资源以自己控制企业的形式转移到目标国家(地区),以便能够在目标市场上更充分地发挥竞争优势。同出口方式相比,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缩短了生产和销售的距离,减少了运输成本;可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降低制造成本;能随时获得当地市场的信息和产品的信息反馈,从而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生产。   此外,对外直接投资也使企业跨越东道国政府的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有时直接投资还能享受东道国提供的某种优惠。但是,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管理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这就意味着风险更大,灵活性差。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可以分为全资子公司与合资两种形式。   (1)全资子公司(即独资经营)。它是由母公司拥有子公司全部股权和经营权,这意味着企业在国外市场上单独控制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营销。全资子公司可以使企业拥有的控制权,全部利润归自己所有。   采用全资子公司的形式进入一国市场主要有两个优点:   ①管理者可以完全控制子公司在目标市场上的日常经营活动,并确保有价值的技术、工艺和其他一些无形资产都留在子公司。   ②可以摆脱合资经营各方在利益、目标等方面的冲突问题,从而使国外子公司的经营战略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融为一体。   全资子公司也有3个重要的缺陷:   ①这种方式可能耗费大量资金,公司必须在内部集资或在金融市场上融资以获得资金。   ②由于成立全资子公司需要占用公司的大量资源,所以公司面临的风险可能会很高。   ③由于没有东道国企业的合作与参与,全资子公司难以得到当地的政策与各种经营资源的支持,规避政治风险的能力也明显小于合资经营企业。   (2)合资经营。合资经营是指协议共同投资的各方各按一定比例的股份出资,共同组成一家具有法人地位,在经济上独立核算,在业务上独立经营的企业。   综上所述,企业采用合资经营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国际化经营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弥补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吸引和利用东道国合资方的资源(如东道国合资方在当地市场的信誉、融资与销售渠道、同当地银行和政府官员的公私关系以及他们具有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   创建国际合资经营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合资企业由多方参与投资,因而协调成本可能过大。协调问题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合资各方目标的差异。   ②合资各方的文化差异。   (三)非股权模式(契约模式)。非股权模式主要包括:合约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许可经营、管理合约及其他类型的合约关系。   三、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基本上有4种类型,即国际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与跨国战略。这4种战略可以通过“全球协作”的程度和“本土独立性和适应能力”的程度所构成的两维坐标上体现出来。   【提示1】需要准确区别四种战略的主要特点:   (1)国际战略:多把产品开发的职能留在母国,而在东道国建立制造和营销职能。总部一般严格地控制产品与市场战略的决策权,适应性较差,加大经营成本。   (2)多国本土化战略:在重要的国家和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各地个性化需求,适应性强;成本结构较高,无法获得经验曲线效益和区位效益,高度分权。   (3)全球化战略:在全世界范围生产和销售同一类型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企业根据限度地获取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目标来规划其全部的经营活动,它们将研究与开发、生产、营销等活动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分散在少数几个最有利的地点来完成,但产品和其他功能则采取标准化和统一化以节约成本。全球化战略更加集权,强调由母国总部控制。   (4)跨国战略: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区位效益,转移企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注意当地市场的需要。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是双向的,不仅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产品与技术,子公司也可以向母公司以及其他子公司提供产品与技术。这种战略还可以达到全球学习的效果,充分考虑到东道国的需求,同时也要保证跨国公司的核心目标和技能的实现。   【提示2】区位效应   区位效应是指由于地点的特殊性而形成的一种成本节约。这些地点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靠近原料产地。如火力发电厂,建在煤炭矿井坑边上,这样就不用往返运输煤炭了,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输费用。类似的还有铁矿旁边的钢铁厂、油井旁边的石油冶炼企业,棉花产地旁边的棉纺织企业,等等。   (2)靠近海岸或航空港等交通运输枢纽。一般面向出口的工业是靠近海岸的,像我国的玩具制造业。   (3)靠近设计中心。流行的服饰多靠近设计时尚中心,以便快速反应时尚潮流和设计师理念。比如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再比如美国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里集聚,就会产生一定的区位效应。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拥有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作为依托,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包括加州大学系统的其它几所大学和圣塔克拉拉大学。   硅谷以高新技术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公司、思科、英伟达、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因为多国本土化战略针对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无法形成集聚,所以没有获得这种效应。
2023-08-15 12:08:171

垄断竞争理论?

产品有差异化了,企业就不用因为互相商品的完全相同而不得不降低价格以求竞争优势。产品有差异化后,比如绿箭和黄剑的口味不同,消费者在两重产品之间选择自己的偏好,等于在同一种商品中划分出两个市场。都做口香糖,我有香蕉味的,你没有,我就在香蕉味的市场里有垄断优势,就可以自由定价。同样的产品,被细分为不同的市场,这就是垄断竞争市场的重要标准之一。垄断竞争市场是最贴近现实市场的一种形式,生活中多数的商品市场都是这种形式。厂家为了最求细分市场的垄断,而不断推出本质相同的新产品,也满足了消费者更多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这些需求是完全竞争市场中没有办法给的,虽然那个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但因为产品没有差异性,厂家也不会研发新产品,造成消费者的很多愿望无法满足。
2023-08-15 12:08:291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的市场不完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产品市场不完全、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的市场不完全性主要体现产品市场不完全、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产品市场不完全,主要与商品特异、 商标、 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 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 关税、 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2023-08-15 12:08:391

国际投资理论的优势理论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称其为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认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应从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国际分工原则的角度来进行。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1.对外投资的产业。日本对外投资是按照比较成本原则,以资源开发、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则是逆比较成本的,以美国拥有比较优势的汽车、电子计算机、化学产品、医药产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由于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过早地移植到国外,容易导致美国经济的空心化倾向。2.对外投资的主体。日本根据国际分工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定了日本对外投资的承担者以中小企业为主; 美国对外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那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美国最具比较优势产业,由于产品创新和直接投资周期仅限于寡占的工业部门,导致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由垄断性大跨国公司所控制。3.投资国与东道国在投资产业上的技术差距。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凭借投资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从而造成在道国投资产业技术上的巨大差距。4.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形式。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采取合资经营的股权参与方式和诸如产品分享等在内的非股权参与方式;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中,大多采用建立全资子公司的形式。 因此,按照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投资,所带来的结果是:东道国乐于接受外来投资,因为由中小企业转移到国外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东道国的劳动 力进行了有效的培训,因而有利于东道国建立新的出口工业基地。与此同时,投资国可以集中发展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果,直接投资的输出入国的产业结构均更趋合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理论贡献(1)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跨国公司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克服了以前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视宏观的缺陷,能较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动机,具有开创性和独到之处。(2)用比较成本原理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克服了垄断优势理论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局限性,较好地解释了二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2.理论的局限性(1)理论分析以投资国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这实际上假定了所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之间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投资国的动机。这样的假定过于简单,难以解释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之下的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为。(2)小岛清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分工导向均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行,作为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贸易导向型直接投资。(3)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后初期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而今天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早已发生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大企业大幅度增加,同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迅速增加,以进口替代型的投资为主。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投资行业的投资行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具有一般意义。
2023-08-15 12:09:011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与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之间的关系相比,比较优势理论的论点更具独立性,甚至很多观点与上述理论是相反的。具体地说它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基础应该是两国比较成本差距较大的论点。投资国和东道网同一产业的企业拥有不同的生产函数,形成了比较利润的差别,构成了双方实物资产、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价格等经济资源的差异,生产要素在这种情况下的组合更合理.更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2)它首次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在比较成本的基础上融合起来。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对外贸易并不相悖,而是相互促进,摒弃了对外投资替代了国际贸易的论点。 (3)否定了垄断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运用与东道国相适应的技术进行投资。 (4)论证了中小企业拥有的技术更适合东道国的生产要素结构,因而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中小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原因和动机。 (5)该理论首次提出了产业概念,这比以前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大大地进了一步。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比较优势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样,也是立足本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也无法避免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一比较优势理论符合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情况,但它却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大量投资,这种投资大部分是属于贸易替代型的,而并非是贸易创造型的.这也表明日本企业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其对外投资与美国的对外投资日益趋同;其二,按小的解释.发展国家是不能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更不能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它无法解释发展中家开始向发达国家的投资现象。因此,比较优势理论也不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2023-08-15 12:09:184

根据小岛清的理论,美国和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有何不同,你认为中国应该主要发展何种类型的海外直接投资?

小岛清的主要理论:美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大型跨国公司利用其垄断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资源开发工业或劳动力密集工业,这是符合国际分工和比较成本原则的。他认为日本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或企业,原本可以通过出口贸易的发展保持其海外市场的占有份额。但当某些部门或企业的出口贸易已经失去这种比较优势,而东道国的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只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技能,使其资源开采和劳动力密集的部门的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时,日本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利于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而且也有利于日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处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转移到国外,并推动这些企业运用其新的比较优势发展新的出口,从而使日本企业的比较优势持续不衰。个人不懂经济学,或许你认为一个不懂经济的人没有发言权,但是不懂经济学不代表观点就是错误的,是川银藏何尝不是门外汉,马云一样不懂经济学…… 当然我也并非我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我只是想说如果我说的对与错,请先听完我所想说的…… …… 对于小岛清的理论,个人觉得十分不切实际,完全就是脱离现实的空想型理论…… 小岛清的理论成就于霓虹20世纪60年代,在当时无论小岛清的理论是对还是错,霓虹的经济快速发展都是注定了的,但事实上霓虹70年代80年代的对外投资是完全错误的,虽然是《广场协议》令霓虹经济提前崩溃,但造成史上最大的经济,失落二十的根本原因就是“霓虹经济自身存在严重缺陷”,这也是为什么10年后霓虹政府提出“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以提倡国民加大科研力度,这与后来安倍经济改革,令霓虹转型成为产业链上层有直接的关系…… 无论一国产品在市场占有率有多高,都难免是“镜花水月”,一国产品横扫世界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而霓虹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基本最致命的就是当时霓虹的“对外投资”的负作用,大量资金撒出去,结果却成了石沉大海有去无回,银行瞬间缩水60%的资产,企业因资金链突然断裂大量倒闭…… …… …… …… 将对外投资,单纯看纯获利的手段,这个观点就是“错误”的根本,对外投资就当效仿欧美“融入”当地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才能避免“直接利益冲突”,避免降低投资风险,不应该是与当地企业抢饭吃,而是和当地企业捆绑在一起…… 想做到这点,就唯有利用“科技”的力量,无论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唯有“核心技术”“产品创新与设计”这些核心部分掌握在手中,企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是有限的,处于产业链底端永远无法脱离“价格战”(红海战)…… 畅销世界的产品要做到独一无二,如果没有独一无二的产品就做独一无二的平台,如果没有独一无二平台就做独一无二的设计,如果没有独一无二的设计就做“核心专利”(基础专利不行)…… 总之,就是科研创新…… 总之,就是尽量避开“红海”(产品独特,企业独特)…… …… …… …… 红海里挣扎的企业无论表面多风光,都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 …… …… …… 东道主国家经济崛起后劳动力成本自然会上升,管理也不可能永远比东道主国家更强……小岛清的理论只不过是经历了世界大战,世界各国经济还没有崛起前的理论,在小岛清的理论中从一开始就将东道主国家“看贬”了,如果按照小岛清的理论去做,早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落后的国家不代表是愚蠢的国家,如果想保持自己的优势,首先就要正视东道主国家会利用外资和技术的崛起,然后再去思考如果令自己的投资更加安全更加高效(忽悠了风险的高回报投资仅仅是“赌徒行为”而已),如何保持自己的企业优势才是真正该“关心与思考”的问题……欧日美对外直接投资大同小异,侧重的行业有所不同而已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光基建一项就高达5000亿美元,主要就是房地产投资、高铁投资、基建投资、体育俱乐部(国务院发文限制境外投资体育俱乐部,所以这个现在不行了)等投资…… 欧日美英主要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入股他国企业成为股东,在他国合资、建立子公司等欧日美英等国的对外投资属于企业行为,其中以美国为最华尔街投资专家、华尔街投资金融财团与银行……都是震惊世界的存在,说华尔街控制着全球经济一点也不夸张任何国家的大型投资、任何国家的大型企业的背后总能看到华尔街的背景说美国拿走了全球40%的净利润,那么美国是如何做到的呢?美企虽然强大,但还不可能做到这么恐怖,因为美国资金投资遍布全球任何角落,任何国家的企业的净利润都要被美国拿走一部分A股纳入MCSI,这里面就涉及到一家世界闻名的投资金融机构(吉利成为戴姆勒大股东背后杠杆资金就是他们提供的),它就是“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成立于1968年)…… 吉利风光的背后,却是最终无论吉利盈亏摩根士丹利都是赢家…………对外直接投资不在于投资总额是多少,而是在于投资是否有回报软银投资阿里巴巴投资少但回报大,雅虎同样投资阿里巴巴但盈亏就很难讲得清楚了(投资大,风险大,回报小,权力之争)…… 对于阿里巴巴的投资,很明显孙正义和马云是双盈局面,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世界公认的“最后的投机家”霓虹股神是川银藏投资还有亏损到破产的时候叱咤世界几十年的巴菲特投资还有判断错误的时候……个人认为如是川银藏、巴菲特、索罗斯、孙正义等人或索尼、软银、丰田、本田、苹果、高通、ORACLE、迪士尼等企业机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投资行为……对于正夫主导的对外投资,更像是正治行为……企业家或企业机构对外投资的目的很简单很单纯就是“获利”但是正夫的对外投资其目的就复杂化到极点了,牵涉到了正治问题、JUN事问题,是盈是亏是对是错几十年后再来讨论吧,反正偶目前是半点儿看不明白……但是正夫主导的对外投资与企业家的为了获利而进行的对外投资根本没有可比性,因为性质完全不同
2023-08-15 12:09:382

比较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及新贸易理论的异同是什么?

古典贸易理论以李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分别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新贸易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所有权还有区位优势理论,还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假设一种生产要素,而新古典贸易理论假设了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新贸易理论中的生产要素更多元。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认为产品是同质的。而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水平分工下的产业内贸易,认为产品异质。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都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新贸易理论则开始讨论垄断和寡头市场。相关拓展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与影响,最早是由英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将生产过程的研究作为贸易理论的起点,以地域分工为基础提出绝对优势论(absolute advantage)。后来,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论(comparative advantage)。两个学说被人们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古典贸易理论
2023-08-15 12:09:511

小岛清的理论思想

我国对小岛清的理论有不同的称谓,如“产业选择理论”、“切合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小岛清认为以前对外投资理论都是以美国的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偏重于从企业的垄断优势去解释,而他从日本“贸易导向”的产业政策角度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日本对外投资是从那些即将丧失或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东道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可以发挥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使双方获得利益。小岛清理论的基本涵义在于:一个国家的某些产业在本国已经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既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成为该国的“边际产业”,而同一产业在另一些国家可能正处于优势地位或潜在的优势地位,这样一国就应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小岛清的理论进步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产业概念,相对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垄断优势理论而言前进了一步。他提出的投资国与受资国同一产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函数,形成了比较利润差别,构成双方实物资产、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价格等经济资源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双方形成更合理的生产要素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他的理论为以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2023-08-15 12:10:111

哪些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用以指导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1)区位优势理论  这是艾沙德(WaLterLsard)教授提出的。该理论是对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它不仅解释了投资者为什么到国外投资的原因,而且还对投资的地理位置做出了较好的回答。    (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的奠基人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Harry Bunning),起因是二战后出现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的局限性,这些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进行解释,没有普遍性。从1973年起,他运用折衷主义的方法对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概括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前面所讲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是针对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提出的,适用范围仍然不够广,仍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3)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以美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这些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日本小岛清教授根据日本当时对外投资的情况,提出了新的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也称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是根据双方国家的比较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因而是一种宏观理论,它很好地反映了当时日本对外投资的特点。它比较适合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但也存在不足:它否定了垄断因素在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回避了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维护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后果。  对以上理论的简评,说明了这些理论基本上是在分析西方跨国公司的基础上形成的,也说明了探讨适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理论的重要性。如何从理论上来解释或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行为呢?比如,先走到哪里,用什么方式进行等等,均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走出去”的行动。  (灌水悼念,请勿参考)
2023-08-15 12:10:325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国际投资直接理论

70年代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年代。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公布的资料,1973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9 481家,拥有子公司30000家以上。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它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主体,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仅以美国为例,美国跨国公司在整个70年代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就从510亿美元增至l 57l亿美元,增长2.08倍。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活动,给国际投资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并向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原因不能从传统的利润差异上得到解答,尤其是在一个有效益的资本市场可以将货币从低利国转移到高利国的情况下,纯粹的利益无法解释海外的直接投资。于是,“产业组织论”便应运而生了。1、垄断优势论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和海默(S.A.Hymer)等人提出。所谓垄断优势,是指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包括资本集约程度高、技术先进、高强的开拓新产品的能力、完善的销售系统以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等。他们认为,应从产业组织形式上,从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上去寻找一国为什么会对外投资的答案。他们指出,一个公司之所以到海外投资就是因为这些公司在技术、专利、资金及管理上有垄断优势,而且这些优势能够通过产业组织转移到国外又不被当地竞争对手所掌握。因此,虽然在与当地企业的竞争中,这些公司在运输、通信成本及了解当地法律经济环境上处于不利地位,但垄断优势完全可以抵消这些劣势,从而使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获得高于国内的收益。金德尔伯格还认为,拥有这些优势的多数是一些大寡头垄断企业,它们既可在国内,也可在全球发挥其生产、营销上的规模经济效益。他们的理论后来被众多学者在不同的角度上加以发展和完善。如赫希(S.Hirseh)从生产和科研开发的模型经济效益上强调了直接投资的成本降低作用;夏派罗(D.M.Shapiro)在研究了外国在加拿大的投资后得出结论,大型的高科技企业,比一般性的企业更具有进入或退出某行业的能力,资本流动性更强更灵活,因此,它们有能力在合适的地方投资,而不受国界限制;克鲁格曼(P.R.Krugman)和凯夫斯(R.E.Caves)观察到直接投资通常分两类,一类是平行投资,另一类是“垂直投资”。他们通过产品模型论证了垂直投资则是为了整个生产过程一体化,避免上游产品或原材料价格扭曲和供给波动,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以保障供给,降低成本,增加垄断实力的结果。2、市场内部化理论在产业组织论基础上作出的另一种投资理论即巴克利(P.J.Buekley)和卡森(M.C.Casson)的市场内部化理论或市场不完善论。所谓市场内部化,主要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以公司内部市场取代公司外部市场。该理论的出发点是探讨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从这种不完全性与跨国公司分配其内部资源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该理论认为,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如果将企业拥有的半成品、工艺技术、营销诀窍、管理经验和人员培训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交易,就不能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只有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较大的范围内建立生产经营实体,形成自己的一体化空间和内部交换体系,把公开的外部市场交易转变为内部市场交易,才能解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与外部市场的矛盾。这是因为内部化交易会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化,在内部市场里,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与定价都有准确的认识,信息、知识和技术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贸易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该理论认为,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1)垄断购买者的存在,使议价交易难以进行;(2)缺乏远期的套期市场,以避免企业发展的风险;(3)不存在按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而实行差别定价的中间产品市场;(4)信息不灵;(5)政府的干预等。为了减少这些市场不完善所带来的影响,使企业拥有的优势和生产的中间产品有理想的收益,企业一般都会投资于海外。该理论进一步指出,市场最终能否内部化,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产业特定因素(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等)、地区特定因素(地理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国家特定因素(国家的政治制度、财政制度等)和公司特定因素(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管理能力等)。其中最关键的是产业特定因素。这种理论,是对付市场不完全性的一种有力措施。它解释了通过直接投资所建立的跨国公司,可以取得内部化的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并减少风险。它也在"定程度上或一定范围内解释了战后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跨国经营的服务性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如跨国银行等。但这种理论仅是一种微观的分析,没有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与分工,并且也忽视了工业组织与投资场所等问题。3、产品周期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相关的另一个国际投资理论是维农(R.Vernon)的“产品周期论”。维农认为,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需要占领海外市场并到国外投资。他指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有特点。在产品创新阶段,创新国占有优势,一般是国内市场需求较大,这时最有利的是安排国内生产,国外的需求通过出口就可以得到满足。产品进入成熟阶段之后,产品性能稳定,国外市场日益扩大,消费的价格弹性增入,这时就迫切需要降低成本。如国内生产边际成本加运输成本超过厂了在国外生产的平均成本,如果还存在着国外的劳动力价格差异,那么在国外生产就更为有利。而且在这个阶段,国外的竞争者也会出现,因为随着产品的输出,技术也会逐渐外泄,这时就会出现创新的产品技术优势丧失的危险。为了维持市场,阻止海外竞争,就需要到国外去建立分支。这个阶段上的投资对象往往是与母国需求相似、技术水平差异不大的国家。当产品最后进入标准化阶段,生产已经规范化时,价格竞争便成为主要方面,相对优势就不再是技术,而成了劳动力。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到生产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其它分支机构。4、技术周期论另一位学者玛基(S.P.Masee)从技术、信息寻租的角度提出了与维农理论相似的“技术周期论”。他认为,企业花费巨资创造出技术和“信息”,是企图通过这些技术和信息来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产品以获得垄断性的租金。但是,专利保护是不完善的,所以,它们寻租的目的很难在国内得到满足,企业会在寻租的动机下将资本输往它们认为能够提供额外专利保护的国家。玛基指出,跨国公司专门生产适合于公司内部转移的技术信息,会专门生产复杂的技术以保证自己占用这些技术并获得应有的租金。他还认为,新产品大量生产之后,会导致技术越来越不重要。为此,他提出了“产业技术周期”的概念。他认为,在研制开发阶段,跨国公司倾向于在本国严格控制这些技术,不会转移它们。在实用阶段,跨国公司在寻求最大租金目的的驱动下,会将资本输出到海外以设立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转移技术。随着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其技术周期就达到了成熟阶段,这时,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规模又会随着其技术的过时而逐渐缩小。上述种种与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的国际投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产业组织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行为角度分析垄断优势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影响。垄断优势论侧重于跨国公司总的垄断优势的制约性影响,并且强调这种优势是产业组织角度上的优势而非国别优势,这就正确地指出了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内部化理论或市场不完善论强调的重点在于跨国公司寻求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动机,这也是正确的,因为成本最小化即意味着利润最大化。产品周期论侧重于分析跨国公司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跨国公司是如何争取最有利的生产条件,保持其垄断优势及它对国际投资的影响。这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正确的。技术周期论强调了跨国公司创造新技术的寻租动机对海外投资的影响,它的论点与产品周期论相似。就跨国公司多数是有技术开发优势的大公司而言,这个理论也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所有上述理论都有一个缺陷,就是将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动因与外在客观条件混为一谈,混淆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垄断高额利润的性质及与其所具有的全球生产、销售能力和其他客观条件的区别。这些理论无法解释一些未拥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以及一些国家在国外直接开发新产品的投资行为等问题。 1、折衷主义论从7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新的特点:在发达国家继续大量输出资本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有不断发展的均势。尤其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石油输出国的海外投资大量增加,针对这些新的现象,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要分析对象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国际投资学说便很难解释清楚,这时就需要新的理论诞生。唐宁(J.H.Dunning)的“折衷主义理论”便是这时候出现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唐宁试图将国际贸易和产业组织的理论溶合在一起分析国际投资。按他的说法:“之所以称之为‘折衷主义的国际投资理论",是因为;(1)该理论吸收了过去20年来解释国际投资的主要理论;(2)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国外直接投资;(3)或许最有趣的是:它包括了企业走向国际的三种主要形式,即直接投资、商品出口、合约性资源转让,并建议企业在何种情况下应采取何种方式。”唐宁这个理论的要点是:(1)首先分析了一个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与必要条件。该理论指出一个国家的企业从事国际经济活动有三个形式: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技术转移。直接投资必然引起成本的提高与风险的增加。跨国公司之所以愿意并能够发展海外直接投资,是因为跨国公司拥有了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将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和区位特定优势等三个比较性优势。前两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充分条件。这三种优势及其 组合,决定了一个公司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到底选择哪一种活动形式。如果一个公司独占所有权特定优势,则只能选择技术转移这个方案进行国际经济活动;如果具备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又具备内部化优势,则可出口;如果三个优势都具备,就可对外直接投资。(2)进一步指出了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技术优势,又包括技术、信息、知识和有形资本等;②企业规模优势,又包括垄断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③组织管理能力优势;④金融优势(包括货币)。(3)指出区位特定优势内容。包括:①劳动成本;②市场需求;③关税与非关税壁垒;④政府政策等。唐宁的这个理论重点分析的是直接投资的条件,就这些优势构成的国际投资条件而言是正确的,它可以解释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并且它对企业选择不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也很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一理论把一切国际投资都归结为三个优势因素,难免绝对化。某些类型的企业,如服务性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并无明显的区域优势,而之所以投资到海外,是由它所提供的服务必须和消费者处于相同的地点这一特性决定的。2、分散风险论 70年代中期发展的有关投资条件的另一种理论是“分散风险论”。其前期代表人物是凯夫斯(R.E.Caves)和斯蒂文斯(G.V.Stevens)。他们从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出发,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多样化是分散风险的结果,因此,证券组合理论的依据也是该理论的基础。凯夫斯认为,直接投资中的水平投资通过产品多样化降低市场不确定,减少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而垂直投资是为了避免上游产品和原材料供应不确定性风险。斯蒂文斯认为,厂商分散风险的原则和个人一样,总要求在一定的预期报酬下,力求风险最小化。但个人投资条件与企业不一样,个人主要投资于金融资产,厂商则投资于不动产,投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厂和设备。该理论的后期代表人物阿格蒙(T.Agmon)和李沙德(D.Lessard)还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代表其股东作为分散风险的投资,不同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收益的不相关性为个人分散风险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甚至是证券投资无法提供的途径,因为证券市场,资本移动成本较高且制度不完善。另一学者阿德勒(M.Adler)认为,既然跨国公司是直接代表股东作出投资决策的,个入证券投资上的限制不一定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外国证券市场不完善,不能满足个人投资需要时,跨国公司的直按投资才会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起到了分散风险的金融中介作用。分散风险论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联系起来考察,把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不完善看成是直接投资的一个因素,应该说是有它正确的一面的,它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以前投资理论的不足。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证券投资逐渐成了最主要的投资形式。这证明,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具有互补作用。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争取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但我们不应忽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作用,因为根据分散风险理论,证券投资是外国企业首先考虑的投资形式。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通过这一途径吸收的外资一定会大大增加。 跨入80年代后,国际投资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从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地位上逐渐衰败下来,日本、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急剧上升。美国成了它们竞相投资的对象,到1985年,美国竟成了最大的资本输入国。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也开始大举向海外投资。与国际投资格局变迁相应的变化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在国际资本流动中越来越大,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个个出现并借助于科技革命的成果联为一体,新创的融资手段和融资方式也层出不穷。国际银团和金融寡头已取代产业性的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投资的主宰。所有这些,都对以往的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从金融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国际投资的理论便成为80年代以来新投资理论的共同特点。1、货币汇率论阿里伯(R.Aliber)的“货币汇率论”是较早从金融角度提出来的一种投资理论。他认为,以往所有理论既未能回答为什么这些企业具有获得外国资产的优势,也未提供任何投资格局上的意见,即为什么某些国家输出资本,另一些国家输入资本,更不能解释投资格局为什么会变化。他指出,6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上有一种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有以美元计算债务的偏好,这反映了以美元计算的利率在用预期汇率波动调整后比其他货币的利率低。由此可以得了同个结论,即投资者将要以较高的代价去获得1美元的股息收入,反过来这就意味着美国公司在购买外国股权时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公司付更高的价格。他认为,整个60年代美国海外投资的高涨是美元高估的结果。随着70年代浮动汇率的实行,美元大幅度下跌,美国股市价格就下降,外国股市价格上涨。此时,总部在欧洲、日本的企业就愿付较高的价格购买美国的企业了。阿里伯指出,国际投资的格局可以从总部设在不同国家的企业市价涨落中得到衡量。总部所在地公司的市价下跌,资本就流入,市价上升,资本就输出。总部所在地不同的企业市场价格上的变化是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反映。因此,他认为硬货币国家会向软货币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阿里伯的这个理论比较正确地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他试图用汇率来解释他所观察到的国际投资格局的变化和美国对外投资的相对萎缩。但是,汇率是货币实际价格变化的反映,是国际经济实力变化的反映,而不是这种变化的原因。因此,汇率对直接投资的影响只是现象,真正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变化并制约国际投资行为的力量,是各国垄断资本相对优势和相对发展速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2、国际金融中心论另一从金融角度分析国际投资理论的是里德(H.C.Reed)于80年代提出的“国际金融中心化”。里德认为,所有以前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忽视了国际金融中心在决定国际投资区域、规模和格局中的作用,而国际金融中心对国际投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国际清算中心、全球证券投资管理中心、通信交流中心、跨国银行中心,而且还是国际直接投资中心。里德指出,国际化公司追求的不是一般观点所认为的收入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而是营运效益最优化,即其发行的股票价格和其债券利息最大化,这可以使企业在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增强竞争力。跨国公司的经营效益是由国际金融中心来评估的,而评估的结果是通过跨国公司发行的股票债券的价格升降来反映的。国际金融中心通过跨国公司资本比例、经营政策的评估,对国际直接投资发生作用。例如,当国际金融中心认为某个公司的借贷比例过高,海外资产发展过快时,就会降低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该公司经营效益就下降,公司股东和债权者收益也就下降,这实际上意味着公司整个资本分布的效益可能很低。于是,这就会迫使该公司调整投资战略和经营方针,收缩其在海外的投资。如果该公司对金融中心的评估不予理睬,那么金融中心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其证券的价格,迫使该公司作出反应。这样一来,国际金融中心及在金融中心的融资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大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金融垄断资本就控制了国际直接投资活动。里德的国际金融中心说,正确地指出了80年代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寡头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和影响。正是这些国际垄断财团在操纵着国际证券市场价格与国际资本的流向和流量,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额垄断利润。但是,里德虽然正确地指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却并未把握住它的本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并不是截然可分的,它们是溶在一起的。而且这个理论分析上的错误也是明显的。它将企业证券价格的涨跌与企业经营效益的关系颠倒了,好像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是由企业证券价格下跌所致,其实证券价格下跌只是企业经营不佳的反映。虽然金融中心的垄断资本可以操纵影响企业证券的价格,但是这个关系不会颠倒,因为垄断资本不会也无法将一个经营不良、赢利不佳的企业的证券维持在一个高价位上。此外,在80年代还出现了两种重要理论,即唐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及产业内双向投资理论。3、投资发展阶段论唐宁在1982年对折衷主义理论作了动态化的发展,提出了投资发展阶段论。这种理论要点在于:(1) 一个国家的投资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2)提出了对外投资周期的概念。该理论对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进行阶段性划分,各阶段是:①利用外资很少,没有对外投资;②利用外资增多,少量对外投资;③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增长速度都很快;④对外投资大致等于或超过利用外资。唐宁据此认为,发达国家一般都已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已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群正在迅速从第二阶段转入第三阶段或已进入第三阶段。(3)利用动态化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或折衷主义论来解释投资的发展阶段,并由此证明一国的国际投资流量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这一理论还认为,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本国几乎没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有的话也是极其脆弱,外国的区位优势本国也不能予以利用,而本国的区位优势对外国投资者又欠吸引力。因此,没有资本输出,只有少量的资本流入。在第二阶段,国内市场得到了扩大,购买力也相应有所提高,市场交易成本也下降,资本流入开始增加,这时资本流入(即利用外资)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进口替代型和带动出口型。在这一阶段引进外资是关键一着,为此,该国就要创造区位的优势,如改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律制度以及疏通专业渠道等。第三阶段,国内经济水平这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外投资又有可能,因为前阶段引进技术对本国资源的开发,使所有权特定优势不断增强,原来外国投资者的优势相对消失,而外国市场区位也有较大的吸引力。第四阶段,经济已相当发展或高度发达,一般都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并且能利用其他国家的区位特定优势,这时该国就积极向外进行直接投资了。可见,这个理论与折衷主义论是一脉相承的,只是把后者予以动态化而已,用动态化的四个阶段阐明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阐明一国之所以能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具有了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等三个方面的相对优势并予以配合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理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外资创造区位条件,也有助手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对外进行适当的投资,并向国际市场挺进。4、产业内双向投资论产业内双向投资论是根据近20年国际资本流向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资本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并集中利用相同产业内部的现象提出来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试图解释这一现象。E.M.格雷汉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双向投资,是在于“跨国公司产业分布的相似性”,相似的东西容易接近。唐宁则指出,双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部门,传统部门则投资比例不高。这是因为:(1)发达国家间水平相近,但没有一个企业拥有独占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而若干个公司才能拥有几乎相近的所有权优势。(2)各公司为了获得联合优势,以及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同时为得到东道国较低成本的好处,就进行双向投资。(3)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结构也基本相似,这样对异质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就会产生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倾向,一旦产业内贸易受到阻碍,则市场内部化的要求就会导致产业内双向投资的出现。海默和金德尔伯格也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寡占反应行为”说。他们认为各国寡头垄断组织为获取或保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会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占领地盘即“寡占”这个形式来进行,而产业内直接投资止是这种“寡占”竞争的重要手段。此外,近年来出现的安全港理论,也能解释双向投资的行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收益虽较发达国家高,但安全性弱,法律保障程度小,即要承担极大的政治经济风险。因此,宁愿把资本投往发达国家,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而产业内部条件相近,投资见效也较快,亦可更迅速地获得利润。可见,该理论的运用很容易导致双向投资的增长。
2023-08-15 12:10:561

举例说明高科技技术要素的垄断优势决定着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实际地位

>>>>>>>微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扩张的广度其产品,技术,人力资源,在世界各地的分子公司之间的跨境流动。跨国公司在过去几年相比,跨国公司的全球业务,不仅避免了传统的限制,依赖于一个国家或分散的资源,但也反映了 - 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全球的单元划分劳动和分工协作关系,使当代国际分工的劳动力显示功能深化。科的深化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中国目前正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如何提升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些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 >>>>>>>一个国际分工的深化,劳动的趋势,由于他们的行动 >>>>>>>国际分工的同时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基本动力,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中的作用的核心基础。从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创立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已经通过以来的旅程行业内的国际分工由产业的国际分工,对产品在深化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传统观念的全部内容已无法完成的综合反映当代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力量已经不再局限于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从点的技术条件和制度环境来看,国际分工的深化,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说的快速发展,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利用全球资源,降低成本和可行的范围内多空间的商业交易方便的分工深化技术条件所产生的投资政策自由化的元素,消除障碍的跨国分布和组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大扩展,运动和方向的企业,而不是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的制度保障。 >>> >>>>>内容多层当代国际劳动分工深化分工。当代国际分工是实际之间的分工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在同行业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进程之间的不同的增值方面,多层次的。如果传统的国际分工的劳动行业的界限,界限当代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成为新成果的不断深入,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国际劳动分工的价值链是指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等 - 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更专业的细分的价值链分工的基础上的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活动,导致最终产品的附加值部门的分工转移的全过程。传统的因子强度理论的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了仍然适用,但意思的元素大大拓宽。往往会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角色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传统元素,会促进知识要素的技术,信息,人才,创新机制的作用,这些元素一个高度国际流动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价值链中所需的元素的比例各不相同,因此,劳动分工可以是一个部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密集型产业的传统定义和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它可以是劳工密集的元素,元素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元素或其他元素的密集性质,同样的产品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各方面的同业。 >>>>>>>部门的主要多样性是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古典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揭示了工业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相互贸易中,为了提高收入的基础上,这相当于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分工的环境。直到结束的上个世纪,在国际分工中的话语仍然是一个垂直分工劳动之间的水平分工劳动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如下所示:大量的产业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开发了大量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专业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如今,传统的国家边界划分已显着减弱,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而不是国家成为该部门的劳动主体。劳动关系的转变,从国家对国有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分工,这些企业相当一部分是相同的控制系统或固定的合同联系的分包商,而不是外界市场的表现,其核心是一个大的跨国公司越来越趋向于更狭窄的专门化,而越来越多的功能独立公司转包给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往往更多地集中在日益以知识密集,非有形的合同制造商,价值链的功能,如产品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管理服务,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和更富有成效的链接分包给世界各地,甚至是淘汰的生产。传统意义上的国际>>>>>>>部门实现多样性是当代国际劳动分工深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工是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世界市场是唯一的出路,实现由传统的劳动分工,生产劳动关系的国家或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国际交换在世界上已成为一种必然的方式市场,但是,对世界经济的形式为企业,跨国公司大发展的制度安排以外的市场获得更深刻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内涵的国际交流。传统定义为超越国家的经济交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发生,但也可发生在同一个国家(跨国公司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分支之间),同一企业(公司内部的跨国公司),相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流程)。因此,国际生产联系不一定成立由外部市场实现完全依赖于外部市场的国际贸易分工的国际分工,转向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并存的多样化格局。无论是通过股权投资在国内市场上,国际分工,也可以通过非股权分包商。这是由行业特点或企业战略选择的方式,而不是决定的行为,传统的国内生产商。 >>>>>>>,跨国公司微观基础的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主导力量 >>>>> “产业组织理论揭示了社会分工是更好的比一般手工生产,家庭作坊式的意义,早期跨国公司扩大这种有效的国际分工,而现在,全球化经营的跨国公司更深入生产部门的各个环节的增值点,从而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的国际分工的深化。 >>>>>>>在非全局环境,跨国生产,因为它跨越国界,国际,甚至可以跨越多国的世界,但因为这些分子分散在世界生产海外产品主要提供给当地市场或卖回母国之间的世界上生产过程中没有在内部生产协会的国际分工的劳动力只发生之间的最终产品,国际贸易已成为的唯一方式实现的国际分工的劳动力。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跨国公司到进入区域一体化,甚至全球一体化的运作阶段,分散各地的海外附属公司不再是独立运作或只与母公司的联系,但仍与母公司及其他分子公司之间的整合接触高度。比较要素密集度的位置,专业化的生产活动及其他功能活动的程度取决于跨国公司的优势。对象不再是在每一个海外投资企业的服务是分散的,独立的海外市场,但整个区域所占用的TNC系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因此,TNC系统,产品,技术和人才强分子间全球性的公司的跨境流动水平,更加紧密地联系到的分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跨国公司分支机构活动的世界,通过建立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形成全球生产系统的一部分,实体意义不限于生产制造过程,而是一个广泛的价值增值的过程。在制造业,增值的过程,包括在该地区的R&D,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各个方面;?服务,价值增值过程的所有阶段提供服务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如保险产品中包含的背景资料加工服务,风险预测,精算和产品设计,以及后期的销售。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综合的生产系统铅芯跨国公司或跨国特定行业或特定行业的垄断,加强控制的行业或部门的全球国际分工的劳动超越了行业和国家的边界??,并把企业内部,在产品 >>>>>>>>跨国公司看来,在全球各地的各分支学科国家。归属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各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确切位置。全球价值链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是技术方面,包括研究和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和处理技术来提高技术培训等分链接,第二条生产流程,包括后勤采购,主板生产,生产系统,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分环节;第三,营销环节,包括销售物流,批发零售,广告和售后服务等分环节。作为一个增值的过程之后,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国际分工的深化,传统的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从而演变成价值链的梯度转移的能力来增加价值,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由低到高,然后转向U形,由生产制造业的R&D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转移是显着的迹象增加值,国际分工地位。生产工艺可分为上游生产(主板和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和下游生产终端处理,越接近上游生产,由于其很强的相关性技术的研究,更多的增值功能;越接近下游生产的作用和地位,因为它的薄弱和技术的研究,以确定增加价值,以及在TNC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次要的,不可替代的,这是也正随之而来的许多东道国的积极竞争力的跨国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 >> >>>在中国的跨国公司,通过其业务战略和组织战略的调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开放,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影响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投资10委托加工,包括:(1)加工(由外国总公司,并提供免费的材料,委托加工(4)补偿贸易;(2)来样加工(从国外获得的图案,同样的商品在中国制造); (3)收到的邮件处理(对中国的外资零部件进行组装,拆卸)(中国机械设备偿还)。产品,第二个是直接投资,设立独资企业,合资或合作企业。相比委托加工,直接投资具有更长远的战略意图。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从制造投资,应用研发机构,在直接投资和系列化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点设置系统布局分散,跨国公司继续加强其全球业务战略中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微妙的方式也已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 >> >>>>>这样的整合肯定是中国传统的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的新途径,并提供了一??个机会,为中国进入世界劳动分工网络服务的主流,在全球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成本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基本动机,跨国公司内部化的国际分工的劳动用工制度的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基地的结果是明显的,容易受到外部需求的制约和的影响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过程容易转移之间的国际,的生产规模,全球供应的快速增长在中国,劳动力要素价格同步增长的所谓通货紧缩输出正是从一个反面的例子说明了中国劳动力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对下降。 >>>>>>>>如果开放引进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首要目标后者由出口带来了资金,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应该升级到增强的作用,后者可以由技术进步,而后者在中国的产业结构相比,资本投资和促进出口,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和技术的发展困难,因为我想。性能的跨国公司之一,不会是我的国内转会市场上的专利技术无偿转让的贡献,即使国内支付高额的专利费或技术转让费获得当地的R&D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的仍是其全球业务和全球资源整合的战略需要控制,价格便宜,以招收中国国内高科技类或尖端技术,性能从事应用研究的人才,仍然是普遍的动机。 >>>>>>>因此,7至第十个五年计划“在过去的20年里,尽管有明显的由跨国公司推动的投资的发展,这些新兴产业的电子,电器,汽车,通讯设备,在中国,但这些行业在相当程度上更高的劳动密集的生产方法,主要成分为典型特征的进口组装,仍然有一个大缺口之间的技术先进水平在世界上,中国的汽车行业的承诺大多是低价值的增加主要零件如铸件和机加工零件,高科技的成分,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ABS,机电一体化等产品安全气囊需要进口中国计算机行业没有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中央处理器制造商采用进口元器件组装完成的。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全行业的兼并和收购,形成的控制现有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链,打开了合并后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和分工的劳动部署相当程度的跨国公司的限制治愈,国内的感光行业在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证明 >>>>>>>>四个车间的世界:中国在国际分工的劳动状态 >>>>>> >>过去两年,中国的实际分工地位已经发展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的工厂“,讨论和争论的本来意义的”世界工厂“是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结果是制成品源源不断的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世界。形成的世界工厂,制造业的国家或地区,庞大的规模和成熟的生产开发,并显示的能力不仅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与外面的世界,表现为世界工业出口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在19世纪的第一个70年的,英国占大约只有2%的世界人口,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1/5-1/4的1/3-1/2掌握在自己手中结束的19世纪,发展美国建立大工业机器生产,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美国,欧洲在该领域的电器,汽车,化工,制药,制造业,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迅速崛起,在许多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西方企业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一全球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相机,光学仪器,铁,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复印机等,尤其是在日本,电子,家电和汽车电子产品席卷全球市场,没有更好的风景。 >>>>>>>“世界工厂”,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领先的公司和诞生和发展的品牌,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垄断优势,这些企业在该领域的世界制造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因此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制造业领域的创新产品,在日本生产的趋势和领先地位的生产标准,例如,作为“世界工厂”的时代,汽车行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汽车,家电行业,松下,东芝,三菱,日立,精工,西铁城,东方表行钟表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厂商和品牌所熟悉的。 >>>>>>>相反,这是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制造业远离工厂的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目标仍然很远,即使中国拥有100多个生产的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中国的公司和自己的品牌,小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上1985-2000年的15年间,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较上年同期增加从$ 2亿至4,100亿美元,中国的出口增长在1991年从$ 26亿到249美元亿美元,外国子公司的出口份额在中国所有行业的17%,制造业占16%,在2001年,所有工业出口的50%和44%的制造业出口海外附属公司。表1 BR /> >>>>>> >客观估计的程度的参与,中国在该地区,并在世界分工的劳动和力需要跳跃国际贸易单 - 判断指标。1985?2000年,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高竞争力的科技产品改善的速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1985年,在出口份额,中国的总出口的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的生产量的49%,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2%,非,资源的集约生产的商品出口比例上升8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从1985年的3%上升到22%,包括通讯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组件,包括10种产品中占有一个主要地位今天的世界贸易。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在1989年,只有9%的中国出口总额的外国子公司的出口在2001年,这一比例已增加48%;高,高科技,密集的产业,在国外??子公司的份额上升,从在1996年的59%提高到81%,2000年,成长于海外附属公司的出口值的电子集成设备5倍的比例,已经达到91 %,只有英特尔的出口总额$ 400 000 000 2000,高达85%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份额的自动化控制数据处理设备行业的领先IBM出口1.5亿美元,其次西格特和爱普生他们的自己下降10亿美元于2000年,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的领导,爱立信和西门子外国子公司占据96%的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出口在2001年,摩托罗拉的出口,相比$ 1.12十亿在2000年及提高到1.73亿美元。和国内企业在中国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行业,特别是玩具,旅行袋,和纺织纤维。因此,表判断国际分工地位将不再是可靠的。 >>>> >>>可以说是名利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承担起全球加工厂的角色,在他们的分工,从而加强了盲目自信的中国过渡到世界的制造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的跨国公司不增强的国际分工的劳动状态,但而为,以充分利用的独特优势,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要素的固定的作用,它的 - 下游生产和投资在中国的200年前,当国际分工发生只原材料,采矿业和制造业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世界工厂”显然比原料生产的“增值能力强,有较高地位的分工,在知识密集的劳动密集型方面的分工,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与生产部门外包给合同制造商在世界各地,甚至是淘汰的生产,因此,在尤其是合同制造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从事生产今天,“世界工厂”的地位显然是一个非常被动和危险的,即使是“世界工厂”的获奖者的最佳利益。作为制造基地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突出的位置,更不要说领导者的位置,中国现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美誉,和非常不同的发展历史“世界工厂“的最大差异在过去,是在最值得的关注只有当中国的国内企业,以有效地吸收和转化的积极影响的直接投资,累计国内因素与国外生产要素的生产竞争力融合时,它预计整个静态分裂,使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位置成功的自主权,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希望通过
2023-08-15 12:11:131

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特点与趋势(1000字小论文)谢谢----------急用、、、

论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特点与趋势导论在近20年间,伴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企业并购已跨越国界,进而引发全球性的跨国并购浪潮,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研究这一新现象,对于正确判断世界经济新结构和未来趋势,藉以正确制定战略和政策,具有特殊意义。改革开放的中国正面临着跨国并购浪潮的冲击。随着外商对华投资的连年稳定增长,并购活动也已悄然开始。并购的方式有证券市场和企业产权市场上整体收购,也有协议并购和合资企业内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稀释中方股权的方式进行并购。并购的目标也从一般性企业向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发展,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进攻。面对跨国公司并购活动对中国的渗透,我国显然是缺乏充分准备的,没有相应的对策和配套的政策以及完备的法律,对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加以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中国自己也已成为相当大的海外投资者,对外跨国并购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但是,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尚属初级阶段,如何运用跨国并购的理论,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并购的经验,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走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跨国并购现象是企业并购现象和跨国投资现象的结合。就企业并购和跨国投资各自作为研究对象而言,各都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但将企业并购和跨国投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跨国并购--来加以研究,就缺乏跨国并购中特殊性问题的系统研究。从研究的现状来看,跨国并购交易最活跃的美国和欧盟,也是研究人员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的《Mergers and Acquisitions》杂志、《Mergerstat Survey》杂志,英国的《Acquisition Monthly》杂志等,是专门发布并购交易信息和统计数据的专业杂志。但仅仅停留在跨国并购交易数、交易量等现象的统计表述方面。其他涉及到跨国并购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反托拉斯研究和竞争政策方面的,研究的角度主要是站在东道国的立场上从反托拉斯和不正当竞争的方面展开。由于跨国并购真正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时间不长,理论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故尚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如跨国并购在最近10几年之所以掀起高潮的动因问题?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问题,如资源配置的效应问题、竞争问题、东道国的效应问题,管理问题,国际社会对此的引导、管理、协调问题等,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用国内并购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简单相加的方法就能解决。鉴于以上的认识,根据跨国并购的研究现状和现有资料的实际状况,笔者在书中尝试提出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就其中的核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书研究的思路是根据跨国并购形成和发展的自然逻辑而展开的,即从跨国并购的历史渊源--国内并购开始,进而跨越国界而成为跨国直接投资中的一个重要方式,鉴于对跨国并购现象的理论解释既非单纯的并购理论或单纯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所能完成、也非两种理论的简单叠加所能包罗。所以笔者尝试在重点突出并购动因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有机结合研究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系统论、决策学、世界经济原理等不同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剖析一个并购动因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都未回答的问题--跨国公司为何在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这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上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前者而非后者?提出了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分析了跨国并购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形成的过程,对世界经济、国别经济的效应,政府干预、国际协调等问题,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框架。在具体的内容上,按研究的专题设置,全书共分十章,其结构安排由跨国并购现状、动因、效应和对策四大部分组成:首先,本书在对企业并购、跨国并购、跨国并购的类型和方式等作了必要的概念性描述后,随即向读者展示了当前跨国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澎湃的画面。笔者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概括了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若干显著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即是跨国并购方式已取代跨国创建方式而成为跨国直接投资中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点出了本书要研究的主题--跨国并购的动因、效应和对策(第一章)。其次, 就理论上如何对跨国并购动因作出解释的问题,对目前西方较流行的解释企业并购的理论(如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势力论、经理阶层扩张动机论、财务协同效应、股票投机论等)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寡占反应说等跨国直接投资的其它理论)进行了梳理,目的是就这些理论对跨国并购现象的解释力作出评判。梳理结果表明:企业并购理论对国内并购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无法完整地解释并购的跨国性问题;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对跨国直接投资动因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但是跨国直接投资包括跨国创建和跨国并购两种方式,为什么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方式而非跨国创建方式?则是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所无法回答的(第二章、第三章)。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就有必要对跨国直接投资中的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这两种方式进行考察和比较。为此,本书从经验分析的角度,比较研究了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这两种方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从数量对比的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并购当事国社会结构的相似性程度、东道国外资政策和法律的限制程度等,对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的数量对比具有相关性。而这些影响跨国并购的相关性要素正是企业并购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之所以未能对跨国并购动因作出满意的解释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在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础上,笔者运用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方法,以跨国公司跨国直接投资决策过程为研究起点,吸收企业并购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中对跨国并购现象具有较强适用性的合理部分,结合运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与跨国并购具有相关性的要素进行了组合分析,从而较为完整地回答了当代国际直接投资中为什么越来越多地选择跨国并购而不选择跨国创建方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跨国并购的动因问题(第五章)。再次,本书分四个层次讨论了跨国并购的效应问题。第一层次概述了目前学者们已经涉及的跨国并购效应的论述;第二层次重点讨论了跨国并购效应中的核心问题--竞争和反竞争效应;第三层次引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对外并购和接受并购国家--美国对跨国并购与竞争的讨论和跨国并购的实际效应;第四层次对跨国并购的各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的正面效应,同时提出,如不加以有效控制所可能导致的垄断的负面效应。由此引出了政府干预、建立跨国并购审查制度和跨国并购国际协调的论题(第六章)。最后,本书探讨了跨国并购的对策问题。第一,讨论了政府为克服跨国并购负面效应进行干预的一般理论,并重点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跨国并购审查法律与执行机构、审查门槛、审查程序、审查执行情况等内容,并对各国审查制度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评述(第七章)。第二,着重论述了国际协调的基本原则、跨国并购的双边合作、欧盟超国家的并购审查制度和国际并购审查制度的基本框架(第八章)。第三,论及了我国面对跨国并购浪潮所应采取的对策问题。在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并购方面,就现状、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对策思考进行了论述。在对策思考这部分中,重点论述了三个问题: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跨国并购的利弊得失;存利去弊,做到市场调节、政府干预、国际协调三结合;立法建规,构筑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九章)。在我国企业对外并购方面,分析了现状、预测了发展趋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对策思考。在对策思考这部分中,尝试运用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就如何有效利用对外并购的所有权优势和提高我国先进产业的区位优势,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十章)。本书所作的研究无疑是建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但又不乏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一、提出了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方法,较为完整地解释了跨国并购动因问题。这是本书在理论上的主要探索。1、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跨国并购实践,要求从理论上回答这种现象发生的动因、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的效应及采取什么对策等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尚无系统地解释跨国并购现象的完整理论。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在国内企业并购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更为复杂的跨国性现象,其理论上的解释首先应起源于并购理论,但是,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因此,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现象的解释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书依次分析了并购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如规模经济论、交易费用论、市场势力论、经理主义论、财务协同论等,并对这些理论对跨国并购动因解释方面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作了评价。笔者认为,并购理论的不同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现象作了分析和解释,有些分析和解释对跨国并购现象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因为跨国并购起源于国内并购;有些分析和解释显然不适用于跨国并购现象,因为跨国并购具有不同于国内并购的特殊性。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动因解释的局限性首先表现在,并购理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国内的企业并购现象。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还不能全面完整地解释一般的国内企业并购的三个问题,即并购动因、并购效应和并购对策问题,所以对跨国并购解释的局限性是不容置疑的。其次,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而这些不同的特征并未为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一般企业并购时予以考虑进去。最后,许多企业并购理论大都形成于70年代以前,而跨国并购直到80年代后期才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而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跨国并购的影响等问题是传统的并购理论所无法解释的。2、既然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现象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那么,换一个角度,跨国并购作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其动因和效应问题能否从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中得到满意的解释呢?本书为此对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流派如垄断优势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寡占反应说以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发展的动因理论作了分析。国际经济学界对跨国直接投资动因的几种代表性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跨国直接投资动因问题,回答了跨国公司为什么要跨出国门进行直接投资(包括创建和并购)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并未进一步区分跨国并购方式或跨国创建方式的动因分析。而本书主要论述的是跨国并购,自然要求进一步阐明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为什么跨国并购取代跨国创建而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趋势?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通常也可相互替代。但在不同的跨国公司自身要素和外界各类经济要素的影响下,对跨国直接投资的选择会出现明显的倾斜,相互替代的程度也会明显降低。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跨国并购方式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保持有利竞争地位,而更乐于采用的一种跨国直接投资方式。这种趋势还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别领域内的进一步拓展、全球投资自由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和投资政策、法律的国际协调进一步加强等因素得到强化。3、跨国并购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需要理论界在并购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上再向前迈出一步,对跨国公司为何在跨国直接投资中更乐于选择跨国并购方式予以理论上的回答。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方法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跨国并购的要素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作不同的分类,如宏观要素和微观要素、经济要素和法律要素、理论要素和产业要素、国内要素和国际要素、并购方要素和被并购方要素、决策要素和选择要素等。鉴于本书的目的是对跨国公司为何在跨国直接投资中更乐于选择跨国并购方式予以理论上的回答,故笔者更多地是从影响跨国公司在跨国直接投资两种方式(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中进行选择和决策的要素方面进行组合分析。由此,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主要包括需要层次论、外部刺激论、动机强化论、选择偏好论、制度安排论和相关要素影响论等。(1)、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需要层次论分别验证了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中优势论说(通常是基于最高的需要层次而形成跨国并购的动因)、反应论说(通常是基于中间的需要层次而形成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理论(通常是基于中间或最低层次需要而形成跨国并购的动因)在一定范围、一定阶段的适用性,同时也揭示了这些理论的片面性,即在非特定范围和阶段中的不适用性。(2)、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外部刺激论运用世界经济原理,描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及这种进程和跨国并购现象的相互作用过程,证明了跨国公司对外并购的内在需要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是有利于世界资源优化配置的。(3)、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动机强化论从并购和创建两种选择方案的外部决策因素的角度,论述了在当代世界背景下有利并购选择的因素越来越多且影响力越来越大,以致于选择的平衡被打破,两者的可替代性不断地被弱化。从而对跨国直接投资诸理论没有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在跨国直接投资中越来越多地选择跨国并购方式--作了回答和解释。(4)、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选择偏好论在动机强化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市场寻求型具体动机、出口导向型具体动机、资源寻求型具体动机、技术寻求型具体动机、效益寻求型具体动机等扩张动机不适宜选择创建方式而更适宜于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满足动机的需求并实现既定的目标。显而易见,动机强化论和选择偏好论证明了在当代世界背景下,跨国公司在确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下,选择并购方式是最优选择,而选择创建方式则是一种在遇到外部障碍时的次优选择。(5)、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制度安排论重点阐明了东道国公司制度、产权交易制度、证券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对跨国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最终的决定性作用,进而也回答了为什么跨国并购在发达国家之间已居绝对主导地位,而对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跨国并购比例很小等问题。(6)、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相关因素影响论则对跨国投资方式选择的最后结构具有相关影响,但并不起决定作用的一些因素作了论述。例如,欧美之间的跨国并购为什么如火如荼?而欧美与日本之间的跨国并购却相形见拙?西班牙为什么偏好于在南美地区实行跨国并购?这些问题光用制度安排论来解释是很难自园其说的,但结合社会结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企业理念等相关因素进行解释,就很容易引刃而解。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各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跨国并购的动因,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组合起来,才能较为完整地解释跨国并购的动因,并避免分析的片面性。同时,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容纳性很强,一些主要的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流派程度不同地在该分析方法中得到体现,并从某一个角度的论述来支持该分析方法的完整性。二、验证了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的正面效应。这是本书在实证分析方面的主要探索。1、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1)、跨国并购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从本国经济条件上形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产品的交换是基本的和首要的形式。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比商品的国际流动更高级的形式,它可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这就是跨国并购的经济意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安排生产和销售活动,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在更大的范围流动,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被迫加入到竞争行列,使世界资源能更有效地利用,生产成本下降,服务得到改善,新技术更快地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和传递,最终收益的是全球的消费者。(2)跨国并购对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技术进步的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据经济学家估算,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20世纪初为5-10%,70年代超过50%,目前已高达70%;20世纪后半期,产品中科技含量每隔10年增长10倍。而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是各类优秀人才的集聚和R&D费用的保证。在跨国并购中,尤其是在大型或超大型的跨国并购中,较好地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结合点,并购性的联合,既有效地利用了被并购企业的技术人才,又由于规模的扩大,使高昂的R&D费用被分解分散,降低了因竞争激烈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而导致的投资风险。跨国并购所产生的这一效应,是创建方式所无法替代的。(3)、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向缺乏这些要素的市场溢出所有权优势,有利于跨国公司通过所有权优势的扩张利用获得收益,同时有利于提高东道国该产业的生产力,因而对世界经济是有利的。(4)、通过跨国并购,提供外国管理人员和管理技能会给东道国带来重要的利益。首先,这些都是东道国缺少的要素。企业家经营能力和熟练管理人员的进入,将改善当地经济的管理水平。受过训练并在跨国企业担任管理财务和技术职位的当地人,将有助于促进当地企业家经营能力的提高,同样,跨国并购对当地的供应者和竞争对手,还可能起有利的示范作用。2、对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并购接受国--美国的统计分析表明:跨国并购和外国竞争对美国带来的正面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1)、跨国并购对美国的就业效应。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研究报告,到1995年底,外国在美国的全部非银行机构雇佣人数增加到493万。在这些就业人数中,90%以上是通过跨国公司对美国企业的并购而提供的。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跨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会有许多工人,特别是蓝领工人失去工作。。(2)、跨国并购对美国的输血效应。从80年代开始,美国国内储蓄率一直偏低,但在此期间美国国内投资率却没有下降。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是以跨国并购为主体的外资流入,弥补了美国国内储蓄与投资间每年约1000亿美元的缺口。可以认为,如果没有以跨国并购为主体的外国投资的大量涌入,就不可能有8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3)、跨国并购对美国的溢出效应。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跨国并购也对美国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进步作出了贡献。美国商务部发表的一些统计资料表明,整个80年代期间,有关技术转移方面的情况,始终呈现这样一种模式:技术输入多于技术输出。从90年代最初几年的情况看,这种模式仍然没有改变。美国经济专家分析说,商务部在技术转移方面的数据所揭示的结果是符合逻辑的,因为这些机构的外国母公司通常在技术上尽力支持这些机构,以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在美国市场上参与竞争,而这些母公司往往拥有一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这一结论也符合一般的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即包括技术优势在内的垄断优势导致跨国直接投资。(4)、跨国并购对美国的竞争效应。在跨国并购的竞争压力下,美国公司被迫重新制定公司战略。例如,目前美国化学公司一般都将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究和开发,许多技术项目的投入超过1亿美元,有的甚至高达数10亿美元。3、有关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的实证比较分析表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股东在跨国并购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对美国《合并观察》杂志1970-1990年各期中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后发现,在外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的平均购价及溢价水平分别与同期发生在美国的所有并购实践的平均溢价水平进行比较方面,除了 1985年以外,每年外国并购者都支付了比所有并购活动平均价值更高的平均价格。由于人们预期并购后目标公司的经营效率会提高,恢复了公众对目标公司的信心,提高了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而人们的这种预期又取决于外国并购者的所有权优势,即所有权优势越显著,其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资源优化效应就越明显,人们对并购后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就越看好。4、有关跨国并购综合效应的实证分析也肯定了跨国并购的正面效应。美国哈佛大学理查德.凯夫斯教授和加拿大经济委员会官员约翰.鲍德温联合撰写了一篇《跨国公司在加拿大的并购活动》的文章 。该文论述了跨国公司在加拿大的并购活动及其与国内并购的不同,并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探讨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的不同效应。他们收集了1970年至1979 年间跨国并购与加拿大制造业内部并购的资料并作了实证分析比较,总的来说,跨国并购对世界范围和并购当事国经济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跨国并购在资源配置、有效竞争、社会经济福利、股东财富等方面的正面效应。跨国并购审查制度比较完善的一些国家允许绝大多数外国公司并购本国公司的现象,也充分说明,跨国并购对其国内经济具有积极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跨国并购的效应在市场结构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市场结构相似的国家间的跨国并购,其正面效应的程度就相应高一些,而市场结构不同的国家间的跨国并购,就可能出现效应的不同走向。当然,跨国并购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跨国并购追求垄断、获取垄断利润是跨国公司的天性。垄断会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福利的损失和社会效率的降低。但是这种负面效应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市场的自我调节、政府的干预、国际组织的协调以及这三种力量的有机结合,在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追求垄断地位的道路上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先,同资本的流动呈相同方向,跨国公司的整体要素也总是向利润高的地区或部门流动,一旦有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在某一东道国或某一产业内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那么,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就会有其他的跨国公司去追求这种超额利润,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竞争局面。所以,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至少具有一部分遏制垄断、促进竞争的调节功能。其次,政府为了保证本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趋利避害,会对跨国并购所可能导致的垄断倾向进行干预,以引导跨国并购的正面效应,控制跨国并购的负面效应。再次,鉴于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正越来越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
2023-08-15 12:11:264

垄断优势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
2023-08-15 12:11:566

垄断优势理论的介绍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 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此理论认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垄断优势”着眼。 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
2023-08-15 12:12:101

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u200c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 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2、垄断优势(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5) 信息与网络优势。 1、原因分析: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2、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异国直接投资1、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东道国的关税壁垒;同时技术等资产可以获得全部收益。2、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直接投资寡占反应现象,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建立企业来互相牵制和加强自身能力行为的综合表现。 对跨国公司各垄断优势的补充1、知识优势2、产品差异优势3、规模优势4、管理优势5、资本优势垄断优势理论的扩展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这个理论更好的适应现实经济社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与完善:一是进一步论述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垄断优势的理论;二是论证了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和条件;三是提出了对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原因的不同解释。
2023-08-15 12:12:274

垄断优势是指?

垄断优势理论(Theory of Monopoly Advantage)的主要思想 市场的不完全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 (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 (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2、垄断优势 (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 1、原因分析: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 2、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2023-08-15 12:12:441

垄断优势理论及前提假设条件

百科就有垄断优势理论一、产生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呈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之势,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此理论认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垄断优势”着眼。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Tradition)。二、垄断优势理论(TheoryofMonopolyAdvantage)的主要思想市场的不完全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2、垄断优势(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三、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1、原因分析: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2、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四、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解释1、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东道国的关税壁垒;同时技术等资产可以获得全部收益。2、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直接投资寡占反应现象,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建立企业来互相牵制和加强自身能力行为的综合表现。五、对跨国公司各垄断优势的补充1、知识优势2、产品差异优势3、规模优势4、管理优势5、资本优势七、评价1、贡献: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垄断优势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对西方学者产生过较深刻的影响。u200c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2、不足: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不能很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产业分布或地理分布;它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指导意义。u200c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
2023-08-15 12:12:551

垄断优势理论是不是所有权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TheoryofMonopolyAdvantage)的主要思想市场的不完全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2、垄断优势(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三、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1、原因分析: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2、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2023-08-15 12:13:061

论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垄断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区

1、区别:  比较优势理论,突出:  ①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  ②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  ③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  垄断优势理论强调:  ①资金优势。为适用规模经济和克服对外直接投资较高风险的需要,企业一般需要具有资金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可来自于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拥有的巨额资金二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其中第二个方面是最主要的,海默认为美国跨国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信誉度可较容易的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包括东道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银行的贷款,这一点是一般企业难以做到的。  ②技术优势。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优势中最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其庞大的科研队伍和雄厚的资金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其生产效率成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从而抵消跨国投资成本高的不利因素  ③规模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垂直的或水平的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东道国企业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④组织管理优势。优秀的管理人才、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以及快速、全面获取全球市场信息的能力,使得跨国公司拥有普通企业所不具备的组织管理上的优势。  ⑤ 信誉和商标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信誉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驰名商标成为跨国公司巩固老市场和开拓新市场的锐利武器,这一点也是一般企业难以具备的。
2023-08-15 12:13:181

试用垄断优势理论解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市场的不完全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2、垄断优势(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三、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1、原因分析: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2、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四、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解释1、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东道国的关税壁垒;同时技术等资产可以获得全部收益。2、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直接投资寡占反应现象,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建立企业来互相牵制和加强自身能力行为的综合表现。供参考。
2023-08-15 12:13:391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与垄断优势论的区别

  比较优势论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小岛清在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小岛清认为,各国经济情况均有特点,所以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1、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2、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3、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80年代以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海默(S.Hymer)的垄断优势论,该理论被称为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默在其撰写的博士论文“国内厂商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美国跨国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垄断优势决定的。这些优势主要包括:  1 资金优势。为适用规模经济和克服对外直接投资较高风险的需要,企业一般需要具有资金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可来自于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拥有的巨额资金二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其中第二个方面是最主要的,海默认为美国跨国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信誉度可较容易的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包括东道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银行的贷款,这一点是一般企业难以做到的。  2 技术优势。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优势中最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其庞大的科研队伍和雄厚的资金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其生产效率成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从而抵消跨国投资成本高的不利因素  3 规模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垂直的或水平的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东道国企业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4 组织管理优势。优秀的管理人才、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以及快速、全面获取全球市场信息的能力,使得跨国公司拥有普通企业所不具备的组织管理上的优势。  5 信誉和商标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信誉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驰名商标成为跨国公司巩固老市场和开拓新市场的锐利武器,这一点也是一般企业难以具备的。  以上五种优势即是海默在理论中提出的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他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是追求直接的利润,或者说利润的差异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它可望获得长期利益。后续的研究指出,知识资产优势更为重要,认为技术知识是企业资产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种观点符合当今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他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首先,不同国家的企业常常彼此竞争,但市场缺陷意味着有些公司居于垄断或寡占地位,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通过同时拥有并控制多家企业而牟利;其次,在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经营能力各不相同,当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优势时,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两方面都说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出现的可能性。海默还进一步指出,从消除东道国市场障碍的角度看,跨国公司的优势有一种补偿的作用,亦即它们起码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海默的导师金德伯格对此作了进一步引申,列出了各种可能的补偿优势,如商标、营销技巧、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融资渠道、管理技能、规模经济,等等。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023-08-15 12:13:491

垄断优势理论的核心是什么。简答题

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   (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   (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2、垄断优势   (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5) 信息与网络优势
2023-08-15 12:14:181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促成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特有优势包括哪些

比较优势论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小岛清在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小岛清认为,各国经济情况均有特点,所以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1、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2、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3、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80年代以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海默(S.Hymer)的垄断优势论,该理论被称为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默在其撰写的博士论文“国内厂商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美国跨国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垄断优势决定的。这些优势主要包括: 1 资金优势。为适用规模经济和克服对外直接投资较高风险的需要,企业一般需要具有资金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可来自于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拥有的巨额资金二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其中第二个方面是最主要的,海默认为美国跨国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信誉度可较容易的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包括东道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银行的贷款,这一点是一般企业难以做到的。 2 技术优势。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优势中最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其庞大的科研队伍和雄厚的资金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其生产效率成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从而抵消跨国投资成本高的不利因素 3 规模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垂直的或水平的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东道国企业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4 组织管理优势。优秀的管理人才、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以及快速、全面获取全球市场信息的能力,使得跨国公司拥有普通企业所不具备的组织管理上的优势。 5 信誉和商标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信誉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驰名商标成为跨国公司巩固老市场和开拓新市场的锐利武器,这一点也是一般企业难以具备的。 以上五种优势即是海默在理论中提出的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他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是追求直接的利润,或者说利润的差异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它可望获得长期利益。后续的研究指出,知识资产优势更为重要,认为技术知识是企业资产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种观点符合当今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他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首先,不同国家的企业常常彼此竞争,但市场缺陷意味着有些公司居于垄断或寡占地位,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通过同时拥有并控制多家企业而牟利;其次,在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经营能力各不相同,当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优势时,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两方面都说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出现的可能性。海默还进一步指出,从消除东道国市场障碍的角度看,跨国公司的优势有一种补偿的作用,亦即它们起码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海默的导师金德伯格对此作了进一步引申,列出了各种可能的补偿优势,如商标、营销技巧、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融资渠道、管理技能、规模经济,等等。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023-08-15 12:14:301

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中的市场不完全指的是同一个市场吗?

对,这不单单是市场,还有政府的问题。内部化理论市场不完全指的是放弃低利润市场,转入高利润市场,利润市场的不完全。企业的国际化,肯定需要本土基础作为支持面,实行扩张经济点,从而成为国际化企业。u200c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扩展资料:依据:海默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首先,不同国家的企业常常彼此竞争,但市场缺陷意味着有些公司居于垄断或寡占地位,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通过同时拥有并控制多家企业而牟利;其次,在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经营能力各不相同,当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优势时,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两方面都说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出现的可能性。海默还进一步指出,从消除东道国市场障碍的角度看,跨国公司的优势有一种补偿的作用,亦即它们起码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垄断优势理论
2023-08-15 12:14:371

试述垄断企业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的异同

垄断优势理论从市场不完全性和企业的特定优势角度出发,论述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而市场内部化理论着重从自然性市场不完全出发。并结合国际分工和企业国际生产组织形式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企业拥有这些特有财产本身的特殊优势,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赋予了企业以特有的优势。内部化理论通过对中间产品市场缺陷的论述,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将交易成本纳入不完全市场的研究中。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内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企业便拥有内部化优势,从而可以实现跨国经营。内部化理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1-05-3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8-15 12:14:471

垄断优势理论与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区别

比较优势论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小岛清在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小岛清认为,各国经济情况均有特点,所以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1、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2、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3、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80年代以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海默(S.Hymer)的垄断优势论,该理论被称为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默在其撰写的博士论文“国内厂商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美国跨国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垄断优势决定的。这些优势主要包括: 1 资金优势。为适用规模经济和克服对外直接投资较高风险的需要,企业一般需要具有资金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可来自于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拥有的巨额资金二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其中第二个方面是最主要的,海默认为美国跨国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信誉度可较容易的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包括东道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银行的贷款,这一点是一般企业难以做到的。 2 技术优势。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优势中最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其庞大的科研队伍和雄厚的资金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其生产效率成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从而抵消跨国投资成本高的不利因素 3 规模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垂直的或水平的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东道国企业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4 组织管理优势。优秀的管理人才、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以及快速、全面获取全球市场信息的能力,使得跨国公司拥有普通企业所不具备的组织管理上的优势。 5 信誉和商标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信誉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驰名商标成为跨国公司巩固老市场和开拓新市场的锐利武器,这一点也是一般企业难以具备的。 以上五种优势即是海默在理论中提出的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他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是追求直接的利润,或者说利润的差异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它可望获得长期利益。后续的研究指出,知识资产优势更为重要,认为技术知识是企业资产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种观点符合当今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他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首先,不同国家的企业常常彼此竞争,但市场缺陷意味着有些公司居于垄断或寡占地位,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通过同时拥有并控制多家企业而牟利;其次,在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经营能力各不相同,当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优势时,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两方面都说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出现的可能性。海默还进一步指出,从消除东道国市场障碍的角度看,跨国公司的优势有一种补偿的作用,亦即它们起码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海默的导师金德伯格对此作了进一步引申,列出了各种可能的补偿优势,如商标、营销技巧、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融资渠道、管理技能、规模经济,等等。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023-08-15 12:14:552

垄断优势理论是由()创立的

垄断优势理论是由()创立的 A.海默 B.金德尔伯格 C.邓宁 D.佛里德曼 正确答案:A
2023-08-15 12:15:021

比较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及新贸易理论的异同是什么?

古典贸易理论以李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分别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新贸易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所有权还有区位优势理论,还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简单来说,三者的区别在于:1.假设不同.古典贸易理论假设一种生产要素,而新古典贸易理论假设了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新贸易理论中的生产要素更多元。2.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认为产品是同质的。而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水平分工下的产业内贸易,认为产品异质。3.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都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新贸易理论则开始讨论垄断和寡头市场。4.新贸易理论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涉及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更多。内容概要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对单独企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业所在产业部门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则是模糊的。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虽然Helpman-Krugman差别产品模型对企业的规模做出了限定,但为简化起见,选用的是典型企业,也不考虑企业间差异。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层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同样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现有企业理论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忽视了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一体化战略选择,以及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都使得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选择变得非常重要。企业如何在不同国家进行价值链分配,是通过FDI在企业边界内进口中间投入品。还是以外包形式从独立供货企业手中采购中间投入品,新新贸易理论较好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在企业全球化生产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区别在于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将“产业”(industry)作为研究单位,而“新新贸易理论”,则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层面,研究企业层面变量(firm-level variations)。从而开拓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新的前沿。新新贸易理论更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关注企业在国际生产中对每种组织形式的选择。新新贸易理论有两个分支,一是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另一个是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主要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则不从事出口贸易;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内贸易、市场交易还是外包形式进行资源配置。二者同时都研究了什么决定了企业会选择以出口方式还是FDI方式进入到海外市场。
2023-08-15 12:15:111

新贸易理论和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古典贸易理论以李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分别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新贸易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所有权还有区位优势理论,还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简单来说,三者的区别在于:1.假设不同.古典贸易理论假设一种生产要素,而新古典贸易理论假设了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新贸易理论中的生产要素更多元。2.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认为产品是同质的。而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水平分工下的产业内贸易,认为产品异质。3.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都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新贸易理论则开始讨论垄断和寡头市场。4.新贸易理论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涉及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更多。内容概要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对单独企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业所在产业部门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则是模糊的。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虽然Helpman-Krugman差别产品模型对企业的规模做出了限定,但为简化起见,选用的是典型企业,也不考虑企业间差异。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层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同样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现有企业理论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忽视了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一体化战略选择,以及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都使得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选择变得非常重要。企业如何在不同国家进行价值链分配,是通过FDI在企业边界内进口中间投入品。还是以外包形式从独立供货企业手中采购中间投入品,新新贸易理论较好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在企业全球化生产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区别在于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将“产业”(industry)作为研究单位,而“新新贸易理论”,则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层面,研究企业层面变量(firm-level variations)。从而开拓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新的前沿。新新贸易理论更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关注企业在国际生产中对每种组织形式的选择。新新贸易理论有两个分支,一是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另一个是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主要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则不从事出口贸易;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内贸易、市场交易还是外包形式进行资源配置。二者同时都研究了什么决定了企业会选择以出口方式还是FDI方式进入到海外市场。
2023-08-15 12:1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