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

论述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宏观调控政策。

  三、2003年下半年至今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双稳健”  进入2003年,中国继续实施自1998年10月开始的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旋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然而,2003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和不健康因素,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粮食问题。粮食供求关系趋紧的问题逐步凸显。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由1998年的17亿多亩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15亿亩,为建国以来最低水平;粮食产量连续下降,由10246亿斤下降到8614亿斤,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由824斤下降到668.6斤,是22年来最低水平。二是投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度扩张。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万亿,增长26.7%,在建总规模约16万亿元,相当于近3年的工作量。2004年第一季度又增长43%,增幅之高是多年以来所没有的。部分行业投资增势强劲,结构矛盾突出。2003年钢铁、水泥投资分别增长92.6%和121.9%,2004年第一季度又分别增长了107.2%和101.4%。2004年初,钢材已形成的生产能力3.1亿吨,在建规模1.5亿吨,拟建的还有5000万吨。按此,全部建成投产,总规模将达到5.1亿吨,大大超过市场需求。更为严重的是,在总量扩张的同时,结构并没有改善。不仅已经关闭的小钢厂恢复生产,而且又新上了一批资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的项目。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情况与钢铁行业类似。  历史经验多次证明,投资膨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由于投资增长过猛,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是投资膨胀助长了信贷规模过度扩张,信贷扩张反过来又推动投资更快增长,两者互为因果,互相推动;二是投资膨胀加剧煤电油运的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更紧;三是投资膨胀、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必然拉动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加大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如不采取措施,早晚会传导到最终产品。如果任凭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发展下去,最终势必会造成经济大起大落。从2003年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伊始,就碰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势,既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全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来治理;又不同于前几年经济偏冷和经济紧缩趋势,需要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治理。从经济运行来看,当前既有局部过热,特别是一些部门投资过多的现象,又有总体上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针对国内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等问题,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2003年下半年至今中国政府再次采取了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此次加强宏观调控,有以下几个特点:(1)预见性强,措施及时。早在2003年6-9月,国家就从规范房地产发展、土地管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相继采取了措施。2004年4月,根据第一季度部分行业投资继续膨胀的问题,国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调控措施: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较大幅度地调高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房地产4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暂停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审批;对一些行业和方面的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公布对“铁本事件”的严肃查处等等。这些措施在时间上比较集中,包括采取行政手段,形成组合的措施,力度明显加大。至今已经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了抑制。(2)有紧有宽,措施灵活。密切跟踪经济形势,采取渐进的方式,在保护投资和经济增长中正常的合理部分的同时,逐步解决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等问题。同时采取减免农业税、增加对农民的补贴等措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明显回升。(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使得这一轮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更为明确,同时,贯彻宏观调控措施成为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两方面互相促进。2003年以来的实践表明,此次加强宏观调控在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抑制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同时,不仅没有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而且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势头。  2003年下半年以来,对中央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中央政府限制投资过度扩张的宏观调控,维护宏观经济大环境的稳定,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各地方、各行业的发展和利益,然而从目前看,同某个局部利益存在矛盾和冲突也是很自然的。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和外部性,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总量的调控,一般都是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事先当然要掌握大量信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做出准确判断。但不可能等到各方面认识一致了,才去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  2007年为双稳健宏观调控政策;2008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我们又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对有色金属期货价格的影响(举例说明)

世界经济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深幅回落受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影响,经历了长周期历史高位的有色金属价格近期全面深幅回落,最近的价格反弹也许是昙花一现,价格下跌趋势短期内势将难以改变,并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不过,尽管短期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但出于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研究机构仍普遍看好明年价格走势,有色金属中长期牛市仍将持续。有色金属价格近期全面深幅回落近几年来,受国内外需求拉动,有色金属价格居高不下。但三季度以来,形势急转直下,国际市场各有色金属品种价格集体跳水,特别是10月中旬以来,LME铜价持续下跌,跌幅超过20%,锌价跌幅更是超过40%。国内各有色金属品种价格也应声而落,对9月份国内现货平均价格统计显示:铜价66281元/吨,同比下降7.6%;铝价19356元/吨,同比下降11.6%;锌价27745元/吨,同比下降9.4%;镍价265000元/吨,同比下降10%。有色金属价格的下跌行情,短期内使企业利润遭受重大损失。从10月开始的一个月时间里,国内锌现货价格就下跌了7600元,令生产企业措手不及,损失惨重。造成有色金属价格逆转的原因,一方面,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欧美房地产市场低迷,而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也导致有色金属市场需求增幅下降,多数金属供应出现过剩;另一方面,国内宏观调控措施实施,使固定投资增幅趋缓,同时,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也对市场人气产生一定影响,而国内有色金属产能的上升,造成供应宽松,也对价格走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出于对欧美经济放缓及需求前景的担忧,交易商预期,市场将难以摆脱下行压力,基本金属在年底前将进一步下滑。而铜价的后期走势尚存变数。市场人士预测,铜价真正走强,要等到明年春季亚洲消费旺季的到来。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有色金属价格近期走势也不乐观。中国需求可能仍将引领有色金属价格走高最新预测显示,全球经济2008年增长将从2007年的5.2%下调至4.8%。各研究机构对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金属消费增幅趋缓基本形成共识,尽管全球经济的增速下降给金属价格上扬带来较大压力,但市场依旧对明年有色金属价格走势保持乐观,而来自中国的需求成为一大亮点。巴克莱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商品牛市仍处于“初期”,2008年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上涨。报告甚至预测,明年国际铜价将再度创出新高。这一连串的乐观估计除了出于对全球通胀风险、原材料成本增加、能源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将支撑金属价格考虑外,中国需求增加是主要依据。据国际铜研究组织预测,今明两年中国对金属有强劲需求,并作出了2007年中国铜消费预计增长23%,明年预增6%的预测。巴克莱银行在报告中称,估计中国加息或进一步加息措施将不会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铜需求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中国加息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避免经济增长由过快转为过热。同时,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铜需求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均存在铜需求,这将在长期内支撑中国铜需求。国内专家对此也持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明年宏观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但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绝非使中国经济骤冷,也并不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恶化,预计明年货币紧缩力度不会超过今年,加之稳健的财政政策不变,明年国内总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不变,有色金属产需两旺的局面也将持续。就此市场人士判断,明年有色金属价格将维持高位振荡格局,且中长期牛市格局不会改变。

什么是货币政策,什么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定义: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怎么说呢,从定义上看,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货币政策应该是宏观调控的一种经济手段!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