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4最新出台的财政政策有什么
上半年的财政政策:一、国家层面的财税重大决策、法律和政策1.中央深改组和中央政治局分别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中央深改组和中央政治局分别于6月6日、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中央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财政工作与财税改革,在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财政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 中央认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重点推进3个方面的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促进结构优化的职能作用;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权力和责任、办事和花钱相统一,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中央强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部门间权利调整,是一场牵一发动全身的硬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要求,增强大局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注重统筹协调,把握力度节奏,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2.预算法修订进入三审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3日分组审议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三审稿。三审稿在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细化预算公开、完善转移支付规定、规范地方政府举债等方面都有较大进步。 与二审稿相比,三审稿一大进步之处是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写入立法宗旨,且在监督政府花钱方面有所完善,如第13条明确了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的原则,有利于防止财政资金的滥用和浪费等。 三审稿细化了预算公开规定,强调公开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等重要支出。此外,地方政府发债的放与不放一直是预算法修订的难点。三审稿拟适度放开地方政府举债的权限,但同时设立多道“防火墙”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二、民生领域重要举措3.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的方式,中央财政按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为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鼓励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会议要求,要整合资源,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改进管理服务,做到方便利民。要严格基金监管,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让亿万老年人心中有底、基本生活无忧。4. 中央财政今年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区域治理大气污染2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能源结构、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不断推出远近结合,有利于标本兼治、带动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见实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 会议要求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煤层气发电等给予税收政策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今年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激励。完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加大力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5.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继续加大投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一是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做好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的衔接,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医疗信息化系统,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二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今年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合理把控公立大医院规模,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为患者就近就医创造条件。三是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减少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四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偏远、艰苦及少数民族等地区乡村医生待遇。五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药价虚高。会议强调,医改是长期复杂的过程,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6.支持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4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减轻税负、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措施,提出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的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进一步较大幅度提高,并将政策截止期限延长至2016年底。4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延长至2016年12月31日,并加以完善。一是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行业和人员范围限制。凡招用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均可享受税收优惠。二是提高征税扣除额上限。对从事个体经营或企业吸纳就业的,除国家给予定额税收扣减外,地方政府还可按规定再给予比过去更大的税收优惠。三是增加扣减税费种类,把地方教育附加纳入减税范围。四是简化程序,将税收优惠政策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努力营造更好的创业就业环境。4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在落实好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推出以下新措施:一是将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科技型小微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二是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三是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并办理实名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2年内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四是加大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帮扶,将现行只限于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扩大到残疾毕业生。五是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要在政府网站发布信息,对拟聘人员进行公示。六是简化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单位流动就业的落户等手续。三、简政放权、支持创新、发挥市场作用方面的重要措施7. 设立铁路发展基金4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使基金总规模达到每年2000—3000亿元。二是创新铁路建设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今年向社会发行1500亿元,实施铁路债券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三是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铁路建设,扩大社会资本投资规模。四是对铁路承担的公益性、政策性运输任务,中央财政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补贴,逐步建立规范的补贴制度。五是加强统筹协调,保证在建项目顺利实施,抓紧推动已批复项目全面开工,尽快开展后续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铁路投资稳定增长和铁路建设加快推进。8. 大幅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5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大幅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会议决定,成倍扩大中央财政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规模,加快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善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实现引导资金有效回收和滚动使用,破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9. 建立涉企收费负面清单管理制度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会议确定,一是正税清费。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收费项目。把暂免小微企业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改为长期措施。依法将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基金项目并入相应税种。二是建立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所有收费纳入清单,对外公开,接受监督。清单外的一律不得收费,清单内的逐步减少数量。三是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需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实行目录管理。严格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收费。四是新设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必须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企业负担举报和反馈机制,严查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10. 增值税四档征收率合并为一档,相关企业减轻税负约240亿元6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将自来水、小型水力发电等特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6%、5%、4%、3%四档征收率合并为一档,统一按现行简易计税办法,执行3%的征收率。每年将为相关领域企业减轻税负约240亿元。11.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7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公布车型目录。让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为可持续发展增添能量。四、支持科技创新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政策12. 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作出重大调整1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使财政科研资金突出助优扶强,流向能创新、善攻坚的优秀团队和符合经济社会重大需求的项目,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一要把政府引导支持和企业主体作用有效结合。财政资金积极支持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社会公益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对市场导向类项目突出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决定研发方向、要素配置等。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搞基础科研,又搞应用研究,促进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融合,推动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二要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建立公开透明的申报、立项、评审和批准制度,健全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强化资金监管,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单”制度,杜绝一题多报、重复资助等现象,消除行政化定项目、分资金的弊端,把资金用到刀刃上。三要着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完善和落实促进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落实激励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让创造性智力活动得到应有的回报,让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真正活起来。7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决定,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选择部分中央级事业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允许试点单位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自主分配,更多激励对科技成果创造作出重要贡献的机构和人员,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1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督导评估。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积极推行直补个人的资助办法。健全就业和用人政策。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什么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1989年,中国针对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的一些深层问题,提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继续控制社会总需求,坚持财政、信贷的双紧政策,实现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在财政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加强对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的依法征税工作;严格清理和控制税收的减免优惠;逐步将一部分预算外资金转入预算内,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适当增加国防费、重点建设基金、农业、教育科学事业的投入,并保证国家债务的还本付息,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作不同程度的压缩;坚持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控制社会投资总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等。当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以后,财政上则转向紧中有松的搭配政策。一方面,通过加强税收征管、调节预算外资金、向居民和企业发行国库券和控制预算支出规模等措施,继续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支农支出,保证重点建设投资,增加教育和科技支出等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扩展资料:财政政策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总量取向的财政政策;二是结构取向的财政政策。前者主要根据宏观经济的冷热变化,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或紧缩调控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使两者趋于平衡。后者的目标是优化宏观结构,基本不影响总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部分时期实行的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1998年至2003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每年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属于总量调控的政策,只能是权宜之计,长期实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外的经验表明,长期依靠财政手段解决总量问题会造成经济滞胀。同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增强政府在配置资源上的作用,产生与市场化改革趋势相违背的体制复归。与此相对应,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以优化结构为重心的长期性政策,其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也叫做“中性”财政政策。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宏观结构的扭曲。宏观结构不只是经济结构,还应当包括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在内的社会结构,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性政策”转为综合的“社会性政策”,更多地关注长期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建设性支出将趋于减少,而用于教育、公共卫生、科技、环保等方面的社会性支将逐步增多。因为,财政不只解决经济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功能:解决社会问题。在稳健的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将更多地投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融入更多人文关怀的因素,也可促使发展理念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紧缩性财政政策
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
.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 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 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扩大内需治理通货膨胀:银行紧缩银根,货币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在市场上卖出债券。 财政方面减少政府购买,增加税收。总之就是一句话,在市场上把货币收回到银行体系当中。治理通货紧缩:放松银根。采取的措施和治理通货膨胀相反就好了。要把货币洒向市场(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分别采用什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通货膨胀时经济较热,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收缩银根,减少实际流通的货币,也就是让市面上流通的钱少了,钱少了物价就相对稳定了;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减少大型工程的投入等,从而减少社会总需求2、通货紧缩时经济萧条,国家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和补助等,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带动产出的增加,进而增加整体收入,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放开银根,即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给,从而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增长,带来收入的整体提高。一般来说,不会这么简单的分析,根据IS-LM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就算是IS-LM分析也只是理想情况,很多现实情况是不能这么单纯分析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严重的经济萧条时,扩张的货币政策只会带来利率下降,但人们对经济预期太差,根本不想投资,也就是说此时的货币政策基本无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出售政府债券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但是增发国债是扩张性的啊
1.发行国债的目的是扩大政府投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发行国库券,由市场买入后,央行达到回笼资金,收缩货币供应的目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2.增发扩张性意义:增发国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都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摘要:1.紧缩性与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各是什么意思:货币紧缩”,即银根收缩,是指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政策、手段来让市场中的货币供给下降,贷款减少,物价稳定或下调的方式。主要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利率等,这些都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两种比率的上调都会导致银行贷款发放数量的减少,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和难度加大,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就会减少,就能给过热的经济降温,手上能花的钱少了,物价自然就稳定或下降了。“货币扩张”则写“货币紧缩”恰恰相反,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有发生通缩的风险时,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政策、手段来让市场中的货币供给上升,贷款增加,物价平稳或略微上调的方式。主要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利率等,这些都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两种比率的下调都会导致银行贷款发放数量的增加,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和难度减少,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就会增加,就能给下滑的经济升温,手上能花的钱多了,经济自然就稳定或上升了。2.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政策的工具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前的备考复习还需要多下苦功夫,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政策的工具”,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工具是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如下: 预算政策 1.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 税收政策 1.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来增加税收。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来减少税收。 政府投资 1.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降低投资支出水平。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提高投资支出水平。 补贴政策 1.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减少财政补贴支出。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增加财政补贴支出。 公债政策 公债发行中通过期限种类的不同设计和调换公债长短期限以及调整国债发行利率水平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 公共支出 政府用于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包括: 1.狭义购买性支出: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支出。 2.转移性支出: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经济过热时,减少公共支出;经济过冷时,扩大公共支出。
专项金融债券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既是一种财政政策工具,也是货币政策的手段。作为财政政策工具,专项金融债券是通过政府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用于支持特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重点项目。在财政政策中,专项金融债券主要用于筹措资金,支持政府投资,在货币政策中,专项金融债券则主要用于流动性管理和市场调控,以保持经济稳定。
我国1997——2004年实施的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及经济背景
财政部网站《改革开放三十年财政政策概要》部分: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在泰国爆发,迅速席卷东南亚诸国,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产品过剩与高新技术产品不足并存、城乡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经济结构问题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产生了放大效应。面对国内外经济和市场形势,在货币政策效应呈递减之势和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为了扩大需求,从1998年7月开始,国家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 一是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投资。1998年7月,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国债,1998年上半年又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至2004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国债资金主要投向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建设等方面,截至2004年末,七年累计实际安排国债项目资金8643亿元,并拉动银行贷款和各方面配套资金等逾2万亿元。 二是调整税收政策,支持出口、吸引外资和减轻企业负担。为了支持外贸出口,分批提高了纺织原料及制品、纺织机械、煤炭、水泥、钢材、船舶和部分机电、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了“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对一般贸易出口收汇实行贴息办法,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有偿使用项目专项资金也正式开始使用;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关税税率,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从1999年起,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至2000年暂停征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购置国产设备的投资,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对涉及房地产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一定的减免;对居民存款利息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是增加社会保障、科教等重点领域的支出。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从1998年起连续五年都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1998年中央财政安排144亿元补助资金和借款,专项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为了加快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中央财政增加转移支付20亿元。这些措施的出台与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四是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提高城市居民个人消费能力。1999年至2002年,连续三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标准,还实施了年终一次性奖金制度,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月人均基本工资水平翻了一番。同时,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的投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建立“三条保障线”的资金补助,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些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有力地增强了居民消费能力。 五是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关闭破产,仅2002年中央财政就拨付关闭破产补助资金129.58亿元,安置职工38万人;积极参与电力、电信两大行业体制改革和民航企业联合重组,支持石油、石化、冶金、有色、汽车等行业的重组和改革,并对重点企业集团实行所得税返还政策;同时,支持“走出去”的外贸发展战略,启动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另外,用部分国债作为财政贴息资金,积极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以解决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 六是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997年以来,国家取消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近2000项,降低近500项收费标准。1998年清理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370多亿元。 七是实行“债转股”。对部分有市场、有发展前景,但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大中型重点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的债权转为股权,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强企业活力。 1998年至2002年的财政宏观调控,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在扩大投资、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社会需求全面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效果后,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贷款规模偏大,电力、煤炭和运输紧张状况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农业、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业投入严重不足等新问题,结构问题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为此,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财政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适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一是国债投资规模调减调向。2004年国债发行规模比上年调减300亿元,主要用于农村、社会事业、西部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社会投资和民间资金向上述方向转移,缓解经济局部过热。 二是推后预算内建设性支出的时间。2004年1—4月,全国基本建设支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5月,全国财政支出速度也明显放慢,当月支出1721亿元,同比仅增长1.9%,其中基本建设支出降幅达15.4%。另外,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适当放慢了国债项目资金拨付进度。1—6月,累计下达国债资金预算246.3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08.23亿元,占全国国债专项资金指标的15.64%,对经济局部过热起到了缓解的作用。 三是有保有控,在总量适度控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首先,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对农民种粮实行直接补贴、加大对农民购置良种和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减免农业税。据统计,全国有28个省份共安排良种补贴资金16亿多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13个粮食主产省区12.4亿元。其次,加大对就业、社会保障和教科文卫等薄弱环节的支持。2004年上半年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同比增长了11.5%;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增长19%;全国教育支出增长16.9%;科技支出增长37.8%。 四是深化税制改革,发挥税收调节作用。首先,改革农业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了农业税税率;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同时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对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其收入起了重要作用。其次,改革增值税。自2004年7月1日起,在东北地区进行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允许纳入试点范围的企业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在企业增值税税额中抵扣。第三,调整个人所得税。2006年将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由每月800元提高至每月1600元,随后又调高到2000元,并扩大了纳税人自行申报范围。第四,调整房地产税。为了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2006年将个人购房转手交易免征营业税期限延长至5年,并调整规范了土地收支管理政策,完善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政策,调整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政策和征收标准。第五,改革企业所得税。2007年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第六,调整资源税。为了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陆续提高了11个省的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第七,调整消费税。为了平衡市场供求,调整了消费税政策,适当扩大了征收范围。第八,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多次调整了出口退税率,适时取消和降低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部分不鼓励出口的原材料等产品加征出口关税,降低部分资源性产品进口关税。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格局。
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说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反映的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也就是就业岗位的多少,而这又直接受经济增长幅度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出200万个就业岗位,到90年代降低到1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在:增加政府投资项目、增加民生投入、增值税转型从而减轻税负等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体现在:1.在利率政策方面:自9月份以来,中国央行连续5次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2.在信贷政策方面: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关于其影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影响:通过减税、增加政府开支等措施,能够总价社会总需求,缩小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差距,促进总量平衡。需求增加,能够拉动经济,促进就业。----------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措施,扩大信贷支出规模,增加货币供给。市场上钱多了,能够刺激投资和消费,对抗通缩。----------二者一起使用,即为“双松”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也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这种政策适合在严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使用。
哪位大神能对我国08年以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特别是2012年的。谢谢!
一、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目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收支平衡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称。二、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其宏观目标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策略和措施的总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财政职能的发挥取决于各种政策的恰当运用。三:2008年-2011年: 2008年以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实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宏观经济政策由全面紧缩向全面宽松转变。这其中包括:4万亿财政支出、降息、降低住房首次贷款比例等等。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本意是刺激总需求、防止经济全面下滑。实际政策执行的结果: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迅速复苏,在房价产市场迅速升温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物价指数也一路攀升。房价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跌之后,于2009年年中恢复上涨态势,而且2009年和2010年两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在迅速恢复2008年以前水平的情况下,开始了新一轮上涨。 从2010年年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由过度宽松转向适度宽松。主要表现是:国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接近历史最高点;同时为了改变负利率的状况,分几次上调了存贷款利率,但是由于上调幅度过小,利率依然为负。同时国家还实行了存款的总量控制,从2011年开始,存款总量控制政策开始发挥作用。所有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抑制总需求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的局面。最根本性的政策是,国家出台的房地产限购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导致房地产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房价也开始下降。宏观调控的效果逐步显现出来,宏观经济开始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四、2012年: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规定了地方政府不能举债。与过去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着力点上已进行调整。通过税制的调整与完善,为服务业、小微型企业等减负,以此促进经济的转型。 在20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下,扩大了财政支出,而且通过增加“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民生投入,从而反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投资领域。 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与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总体上还是偏紧相比,今年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项目、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发挥了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了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
2007年,2008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财政政策?
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行稳健财政政策,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7年中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双减”,即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从2005年中国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开始,稳健财政政策已实施两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亦逐年缩减。2005年国债发行规模为800亿元,比2004年减少300亿元,2006年国债发行规模进一步减至600亿元。 从2007年6月起, CPI连续3个月持续走高,信贷过度增长和股市投机,中国高投资回报率吸引大量国外资金流入,由此导致流动性过剩,内外经济失衡;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影响货币供应量. 此时的财政政策措施 如下: 为了减少贸易顺差,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政府出台一系列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和政府买入与支出方式。 4月15日,取消或降低了部分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6月1日,对142项“两高一资”产品调高或开征出口关税; 7月1日,再次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针对逐渐升温、投机气氛浓厚的证券市场,财政部5月30日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一上调为千分之三)。 并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自8月15日起由20%调减为5%。 为了缓解流动性偏多、提高外汇经营收益,确保宏观经济稳定运行,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由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从2008年7月份起,CPI同比开始下降,股市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预期下滑, 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许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困境,房地产市场开始下行,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央政府及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调整,从2007年末的“双防”转变为2008年年中的“一保一防”(保增长,促发展),同时将前期执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鼓励居民消费。 此时的财政政策措施如下: 2008年4月24日起, 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3%调低至0.1%。 2008年8月1日起, 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2008年9月1日起, 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2008年9月19日起, 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 2008年10月9日起,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徵收个人所得税.
结合凯恩斯理论,谈谈08年经济危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怎样实施的,以及实施的原因和后果
凯恩斯来了,他是在中国经济最需要繁荣的时候来的,正如他当年到美国的时机一样。但中国的情况没有美国当年那么糟。当然,我不是说凯恩斯这个人真的来的,这位英国经济学家已经作古了54年,我是说他的"主义"来了。 1998年初,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四年下降。人们忧心忡忡,经济学家急忙从各种教科书中寻找药方。他们想到了挽回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英雄。于是,中国经济界开始大谈罗斯福新政,凯恩斯这个名字在中国报刊上出现的频率顿时高了起来。 然而,两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状况同他来的时候差不多。他在中国的神通也没在有在美国那样大。凯恩斯在中国"水土不服"。凯恩斯与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出现了大危机。那时多数经济学家迷信市场经有自我调节的功能,"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地把经济从低谷中拉起来。而现实并非如此,30年代整个10年平均有18%的劳动力失业,高峰时失业率达到25%,人们在经济危机的黑暗邃道中煎熬着,看不到尽头。 大危机是对资产阶段的传统经济理论的大冲击,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无能为力。 193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来到华盛顿。其时,罗斯福总统已经着手采取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不同的政策:运用国家机器干预社会再生产。这就是罗斯福新政。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是最好的政策。按这种理论,罗斯福的政策就是好政策了。新政要求新理论的支持。凯恩斯本来就不相信市场经济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实现充分就业,他主张国家必须干预经济。他的划时代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通论》那时正在酝酿之中。他到美国和罗斯福一拍即合,他发表了大量文章支持新政。在推动新政的同时,他的理论也在完善。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通论》出版时,已经有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践依据。 凯恩斯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政府必须想办法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刺激消费;企业界没有办法扩大投资,政府必须担当起投资的责任。政府从哪里弄钱来投资呢?衽赤字财政。他认为,在出现萧条时政府应当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出现赤字;当通货膨胀加剧时,政府增加税收,紧缩财政开支,取得财政结余,偿还萧条时发出的债券。 罗斯福新政运用财政、信贷两个杠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医治市场经济自发机制所造成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痼疾。政策重点是用需求带动生产。办法之一是实行赤字财政和发行债券,调动闲置资本用于生产和消费。办法之二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1929年,政府的总开支约为100亿美元,1933年,增加为130亿美元,1936年增加150亿美元。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民间投资也有起色。经过政府三年"注射"之后,国民总所得额与国民总消费额上升了50%,但政府的投资计划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程度,仍有900余万人失业,直到二战期间政府投资扩大到1030亿元,就业问题才得以缓解。显然,美国经济在二战以后进入了黄金时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全是、甚至主要不是凯恩斯学说的功劳,但凯恩斯学说的影响是深远的。凯恩斯在中国的遭遇 1997年夏天,市场疲软,连续几次降息对刺激消费毫无成效,中国的经济学家大概想起了凯恩斯当然说过的话:为了刺激经济,货币政策作用不大,得靠财政政策,因为你能"用绳子拉动,却不能用绳子推动"。于是,中国经济学家表示:在目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只能领先财政政策"。他们拿来了凯恩斯的办法:"运用财政或"准财政"手段加大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共性投资主要靠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这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1997年10月开始,物价水平开始负增长,经济不景气度进一步增加。1998年春天,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张被政策采纳,财政部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谈"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终于被请到中国。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扩张性财政政策已付诸实施,当年国家财政直接投资1000亿元,1999年进一步扩大了财政直接投资。为此,政府大量举债:1998年年初计划发行国债2808.5亿元,下半年双追加了1002.5亿元。1999年初计划发行国债3415亿元,后又增加600亿元。政府在扩大投资的同时,又努力提高居民收以刺激消费:1999年国家财政为增加居民收入共支出540亿元,使全国8400万人受益。 应当说,凯恩斯理论对治理中国的通货紧缩起了一定的作用它阻止了经济继续下滑。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说,1999年新增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 但是,国家经济还没有走出不景气的阴影。失业率居高不下,物价连续26个月负增长,企业经济困难,凯恩斯的根本目标是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恰恰在这两点上效果不佳。 政府投资没有带动民间投资,投资还很不景气,投资是拉动需求最重要的力量。投资不景气说明经济还没有启动起来。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991年--1998年分别为:23.9%、44.4%、61.8%、30.4%、17.5%、14.8%、8.8%、14.1%,1999年1-8月为10.4%。1998年的14.1%是在1997年过低的基础上的增长,对启动经济拉动力太小。1999年9月,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包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幅度为-2.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7.3%,10月开始回升,但回升乏力,到11月,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仅增长0.1%。 为什么民间投资没有带动起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投资者无钱可赚,所能看到的商品都过剩,往哪里投资?需求不足抑制了投资。据权威研究部门测算:2000年内需不足缺口为1800-2000亿元。这就进入了一个循环往复的逻辑怪圈:投资不景气--需求不足。二是互为因果。 凯恩斯认为,提高居民收入可以扩大消费需求。中国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提高居民收入,消费需求还是扩大不多。其中也有中国的具体情况,收入差别太大。少数高收入的人该买的都买了。没有什么需求;多数低收入的人有需求但没支付能力。这是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难题。从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相比,其差额由1978年的209.8元扩大到1997年的3070.2元。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的差额,由1997年的99.2亿元扩大到1996年的23179.5亿元。占全国人口总数29.1%的城镇居民的储蓄占全国储蓄总额的80.1%,而占全国总人口70.9%农村居民,其储蓄仅占全国储蓄总额的19.9%。占全国总人口70.9%的农村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只有全国居民消费额的三分之一强。1978年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比值为2.9比1,1985年缩小到2.4比1,1992-1993年扩大到3.5比1。1997年为3.1比1。在城市居民中,占人口20%的低收入层和占人口20%高收入层差别是很大的。就家庭年收入而言,后者相当于前者的4倍。 凯恩斯来中国已经两年了,时间不算短,政策力度也不算小,为什么效果不显著?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橘生淮南则为枳 凯恩斯在中国遭遇不佳,是因为他在中国"水土不服"。中国的"水土"和当年美国的"水土"相差甚远,要让凯恩斯在这里大显神通,那就勉为其难了。 美国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市场制度发达而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设之中,无法和美国相比。同样的政策思想在不同的制度基础上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美国企业对利率非常敏感,一次调整0.25%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中国利率调整几个百分点也看不出明显的效果。 美国以私有经济为基础,民间有大量的资金,中国是以公有经济为主体,民间资金没有美国那么多,而且大多存在国家银行中,已为政府所用。这是政府投资没有带动中国民间投资的一个原因。 中国的企业不同于美国的企业。美国以私有企业为主,企业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国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企业还在吃国家银行的"大锅饭"。美国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解雇工人,中国企业不能。 中国的政府不同于罗斯福的政府。罗斯福1933年宣誓就职时,他在白宫的助手了了无几。一名厨师,一个电话员,若干保镖,几名秘书,还有两位应募前来效力的南方新闻记者。当然,随着新政的实施,政府的机构和人员多了起来。但是,在他们那里,政企不分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地方政府对经济的扩张冲动也是没有的。在中国,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官员们还是以追求虚的政绩为目标,国有企业还在吃国家的在锅饭,官员和企业对投资的效果不负责任的问题还没有根除。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设难以避免。 在中国这个"水土"上,凯恩斯的扩张政策效果不显著还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把扩大内需搞成简单的总量扩张,不加控制地实行货币和财政双扩张的政策,通过大量投入来求得GDP的增长。这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和泡沫经济,地方政府逼迫银行贷款,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最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可能会生理复前些年的"紧缩--通胀--紧缩--通胀"的循环之中。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不良债务比重较大,在目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银行的资产的质量降低了。这是因为:通货紧缩 无法还本付息的企业增多 企业对银行不良债务更加严重 银行的可收回的债权缩小:物价下降 银行对持币者的债务放大(从反面设想一下,如果物价上升,银行对持币者的债务会缩小,几次恶性通胀就会把持币者的债权化为乌有) 银行债务相对增加:将以上两项综合可知,通货紧缩使得银行债务增加,债权减少。债权是属于储户的,债务主要是国有企业。其结果是银行对储户的支付能力双重减弱,金融风险加大。银行的债务越来越重,它的债权又收不回来,怎么走出困境呢?通货膨胀是消除银行债务即剥夺持币者的债权者最有效的手段。如果通货膨胀1000倍,则银行的债务就消除了99.9%。也就是说,银行的金融风险只能通过通化膨胀来消除。这说明,我们存在通货膨胀的隐患。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手中持有相当数量的人民币。一旦出现通货膨胀,他们会立即在兑换成外汇。中国老百姓也千方百计寻求外汇以保值。与此同时,银行门前会排上挤兑的长龙。金融危机就全面爆发。今日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交织,一旦爆发金融危机,老百姓的6万亿储蓄的安全受到威胁,就可能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好在政府比较清醒。中央曾经一再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不可能长期实行。最近朱总理在形势报告中一再强调,要采取稳健的贷币政策。有这一点老百姓就放心了。就怕落实不了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一、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从国内外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从破解发展主要难题来看,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巩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良好态势也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二、减税降费的内容减税降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举,也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改革,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以减税为主,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作为国民经济骨干支撑的制造业和吸纳就业主力军的小微企业税负,主要包括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保缴费等。三、财政政策着力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应成为财政政策的着力点。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制度、兜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之一。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
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特别对物流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减税,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分②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切实降低企业负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稳定物价和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4分)③结构性减税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贯彻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题为意义型试题,并且指定了知识范围,即财政的作用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的成本”可以联系财政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及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可以联系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等角度加以阐释。回答本题关键是要弄清知识范围。
从财政政策角度来说加力主要围绕什么展开
增加政府支出。一、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从国内外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从破解发展主要难题来看,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巩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良好态势也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二、减税降费的内容减税降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举,也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改革,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以减税为主,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作为国民经济骨干支撑的制造业和吸纳就业主力军的小微企业税负,主要包括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保缴费等。三、财政政策着力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应成为财政政策的着力点。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制度、兜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属于供给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看,境外资金流入和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时间段看,社会货币总额中总会有一部分脱离社会生产流通领域而沉淀下来,并不形成当期实际的购买力。因此,社会货币总量又可以划分为“流通货币量”和“沉淀货币量”两部分。真正影响一定时期社会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会货币总量,而主要是流通货币量。当然,流通货币量的变动与货币总量的变动是有密切关系的。 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调节作用看,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别,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对象----银行贷款投放货币的情况看,贷款投放形成的资金属于债务资金,一般有规定的贷款期限,到期要还本付息,贷款利息就是贷款资金的价格或成本。因此,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不计成本、不顾风险地滥放贷款也是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和监管要求的,是要严格控制的。银行贷款的增长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借款人对未来收入或投资回报的预期和信心。在面临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货币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会贷款需求旺盛,流通货币量增大,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在控制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却会远远大于其在扩大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另外,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存款意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沉淀货币量和流通货币量的比例,但社会存款意向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受到未来收支预期变动的影响,单纯的利率调整对存款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 从财政政策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影响来看,在社会存款意愿强烈,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吸收一部分社会沉淀货币(包括银行沉淀资金),并通过财政开支投放出去,可以直接而有效地调节当期沉淀货币量与流通货币量的比例,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民间投资,改善社会收支预期,增强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而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发行国债是国家对社会的负债,是要归还的,因此,必须保证国债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并要避免因增加财政投资而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国债发放的总量必须控制在财政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避免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同时,还必须看到,财政投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它代表着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所有权,因而享有对被投资企业和项目的管理、分红和处置的权力,但却没有要求其归还投资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财政扩大投资后,一旦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要收回投资是相当困难的,对一些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如果匆忙停止后续投资,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仅在不同情况下对调节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影响不同,而且银行贷款与财政投资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区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而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曾实行过“拨改贷”,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拨款(投资)改为统一由银行贷款解决,这尽管为解决一定时期的特殊问题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却带来了新的影响深远的问题: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财务负担沉重;将由财政解决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解决,使银行失去了贷款控制的标准和自主性,银行成为财政和计委的出纳;银行贷款代替拨款,使企业获得贷款不还的理由(投资是不存在归还问题的),因而造成对国有银行严重的贷款不还的企业诚信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教训的。 应该强调,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尽管政策制定的内部时滞可能比较长,但一经确定,其实施带有强制性,外部时滞却非常短。而货币政策则主要依靠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票据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等,间接地调整民间存贷款意向和银行贷款意向等,经过多道环节的传导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时滞是比较长的。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脱。 三、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调控的把握标准 货币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准确把握调节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难的,但又是必须加以明确的关键问题。 我们知道,调节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适度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最大程度的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增长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的增长目标和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的变动目标。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或浮动范围,消费物价总指数的波动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需要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予以研究并报全国人大核定。这两大指标确定后,即可据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目标。 由于货币投放或回笼对GDP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货币量目标增长率还受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关函数(简称“关系函数”)的影响。这一关系函数的准确确定,对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至关重要。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货币流通量的大起大落,“关系函数”可按照前三年(或适当时段)货币总量(近似地以M2表示)和流通货币量(近似地以M1表示)的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比值的平均数来分别确定M2和M1的关系函数。在此基础上,再将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作为“调整项”考虑进去,即可确定M2和M1的目标增长率。计算公式为:M2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2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M1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1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M2和M1实际增长率与目标增长率发生较大偏差(如相差3个百分点以上),GDP或物价总指数的实际变动率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如低于最低目标值或高于最高目标值0.5个百分点以上),就应该适当进行反向调整。这样,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就比较明确了。 确定了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后,就要相应调整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货币增长调控目标的实现。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如果一国的经济处于国内失业,国际收支顺差的状况,适合采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
一国以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经济目标之一。顺差时,采取紧的货币政策,减少市场货币量,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出口。紧的财政政策则可减少企业的税后利润,影响企业的积极性而减少出口。当然这里是针对这一个指标来讨论的,因为国家经济目标是多个的,双紧的政策会引起经济增长减速,从而影响就业等相关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紧财政政策的实际会对国内的经济影响比较大。国内失业增加,国内经济下滑,因而要宽松财政政策以刺激生产;国内生产放缓而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外商品涌入本地市场,大量外汇结算导致货币流通紧张,所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矛盾,宽容货币政策是不是指政府可以多印钞,干预利率水平。收紧货币政策是缩减货币流通量,解决货币多发造成的通胀问题。国内收支逆差,如果是资本型逆差,就意味着资本外流,造成国内货币供应紧张,导致利率上升、失业率增加、利率上升,应该适用宽容货币政策。一、逆差加通胀,实行双紧。二、顺差加通胀。实行扩货和紧财。三、逆差加失业。实行紧货加扩财。四、顺差加失业。实行双扩。理论是这样的,但是具体情况具有局限性,对于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的解决,通过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因为货币政策只是能解决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金融项目,并不能解决经常项目的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处于第四种情况,采用的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还是没有解决,这就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组合使用的情况,存在着扩张、紧缩的组合,形成4种组合。在经济严重萧条时,扩张的货币政策与扩张的财政政策混用,会使经济体的产出增加。扩张财政政策:政府减少税收、增加开支,就会增加国民收入,进而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这样就会使国内失业率降低。扩张货币政策:增发货币、降低利率、投资刺激。增发货币会使本币的汇率降低,进而刺激出口,吸引更多外资;降低利率则增加贷款、刺激投资促进本国生产进而使进口降低。这样就会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降低贸易逆差。我说的只是帮助你理解问题,真正意义上说:当两种政策混用时,就不能加以单独的分析,要考虑两种政策的交互影响,当政策中的各种因素发生相互作用时,就会是政策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有可能与实行政策的初衷相悖。比如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就使利率变得不确定。这就是开放经济宏观失衡的四种情况。有一个很著名的斯旺图示。一、逆差加通胀,实行双紧。二、顺差加通胀。实行扩货和紧财。三、逆差加失业。实行紧货加扩财。四、顺差加失业。实行双扩。二和三会出现政策困境。扩(紧)财代表扩张(紧缩)的财政政策。扩(紧)货代表扩张(紧缩)的货币政策。人民币为什么不能自由兑换,要进行外汇管制?这是因为:(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不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宏观经济学)用IS-LM模型分析政府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图形画不出来,不过你可以把IS和LM曲线想象成“×”号——向下倾斜的IS曲线和向上倾斜的LM曲线。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得总需求在每个利率上都减少,故体现在IS曲线的向左移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每一收入水平上的利率减少,体现在LM曲线的向下移动。两者合力的结果是均衡利率必定减少,而收入不确定。因为IS的紧缩性移动使得收入减少,而货币扩张又刺激了利率的降低和投资的提高,最终收入增大还是减少取决于到底哪个移动力度更大一点——货币扩张多,则收入增加,反之则减少。以上的分析是基于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即忽略了进出口。如果加上进出口贸易,并假设是小国开放模型,即利率水平是由世界均衡利率固定的,不取决于小国的储蓄或国外净投资。首先假设本币实行浮动汇率:此时,财政紧缩和货币扩张的效果同前,但把均衡利率拉低到了世界均衡利率之下,导致资金外流,本币的汇率贬值。汇率贬值之后刺激了净出口,使得IS曲线向右扩张性移动。只要利率低于世界均衡利率,对外净投资一直增加,货币一直贬值,直到IS移动到和LM曲线和世界均衡利率三线交一的地方(世界均衡利率是条水平线,可以想象着加到IS-LM框架中,图还是画不出)。此时,又获得了均衡。均衡的结果是,利率当然还是不变的,而均衡的收入水平增大了。即此政策的合力是货币贬值和收入增加。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仍然想象一个“×”号和一条过“×”交点处的水平线。IS向左移动和LM向右移动使得货币有贬值的压力,央行为了稳定汇率,必然抛出外汇,买进本币,这使得货币供应量减少,LM紧缩性移动。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IS、LM和水平利率线三线交一,当然,此时的交点位于以前的左边,因为IS、LM线都是向左移动的。最后均衡的结果是:汇率不变,利率不变,但均衡的收入减少,经济衰退。中国的情况是比较接近小国开放固定汇率模型的,以上已经分析到了。至于大国开放模型,是介于封闭和小型开放模型之间的,比较复杂,恕在下省略。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有哪些形式,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第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三大传统工具和“窗口指导”为主体的政策工具体系,但由于上述工具的使用及运行尚缺乏必要的制度载体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举步维艰,金融系统及金融体制存在明显的“双轨”并存特征,完善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缺乏制度保证和运作机制的支撑,货币政策效应特别是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修复作用,往往受制于行政或决策者能力、操作者能力的制约,特别是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国债在运行及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有效的国债市场,加上国债种类、期限中存在的问题,中央银行能够买进卖出的国债数量不大,因而难以达到利用国债市场进行微调的目的。为此,今后的改革应当通过完善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逐步建立健全国债市场,为扩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条件。总而言之,只有存在一个高效流动的国债市场,才能既为财政提供巨额资金来源,又能为中央银行提供调控经济的手段,充分实现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作用。 第六,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弥补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和政府官员正在积极探讨以货币政策来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问题。货币政策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其关键在于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以保证价格水平的稳定。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部门,往往是信贷可得性比较高的部门,而不是融资困难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没有必要来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空间,只有在总量意义上,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和稳定价格指数这些方面,货币政策才有发挥作用的必要。对此,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主要有:(1)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尤其是降低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可以降低社会的投资成本,促进社会投资。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仍在5%以上,商业银行的利差有3个百分点以上,因此贷款利率仍然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2)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增加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资金支持,促进社会总投资的增长,稳定价格指数。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政策具有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可能。
如何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内外平衡???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内外平衡目前,随着加强宏观调控艺术的迫切性不断提高,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调控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松”“紧”搭配,而逐渐尝试在经济总量、结构和制度等多重优化目标下的协调。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在此有必要在总结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未来的两大政策配合目标与重点。 国内两大政策协调的历史考察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式,是与经济总量和结构特征、体制改革特点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其中,总供求与社会资本的平衡情况,以及政策主管部门的权力演变,都是决定两大政策协调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把两大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二是从1993年到1996年。该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独立。三是从1997年到2002年。1997年以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此间,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重点,是集中在为建设项目和企业共同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方面,试图通过刺激微观主体的活力,来带动有效需求的提高。四是从2003年至今。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向“双紧”过渡的趋势。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新特点,是除了共同作用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在更多的领域有了配合的创新和实践。 综合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实践,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向市场化调控转型,为发展新型的两大政策协调机制奠定基础。进入21世纪,财政政策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框架下,从注重用政府投资性支出影响经济逐渐过渡到税收、公债、转移性支出等多项工具的综合运用。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也逐渐具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而不仅是传统的信贷控制。 第二,从两大政策的作用效果看,财政政策从强到弱,货币政策从弱到强。改革开放之初,财政政策居于主导地位,货币政策的作用几乎没有。1985年之后,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通过控制信贷规模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1994年分税制改革也弱化了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使货币政策成为两大政策协调的主导方。1998年以后,由于货币政策作用不理想,扩张性财政政策才再次走上前台,但这并没有削弱政府对货币政策作用的期望。事实上,在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后,货币政策仍是政策协调的主要一方。进入2007年,开放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面临了更多的困境,使政府开始意识到财政政策应在宏观调控中担负更多的职责,这对两大政策协调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第三,迄今为止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主要通过关注总需求管理,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理念影响下,财政与金融的协作问题,主要研究在封闭体系的自由利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有效配合来促进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相对有效的。然而对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协调,还必须关注结构调整性的供给管理、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应根据不同目标展开两大政策协调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当前的中国经济开始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局面,被寄予厚望的单一货币政策难以达到多重调控目标,往往在货币内部稳定与对外平衡之间陷入两难境地。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寻求新的两大政策搭配机制,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选择。根据不同目标,笔者认为,未来的两大政策协调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基于经济总量均衡目标的政策协调。作为传统的政策协调目标,为了促使经济总量平衡,两大政策往往致力于 “松”“紧”结合的需求管理政策。将来这方面的政策创新,首先应注意尝试更多的“松”“紧”搭配方式,其次是注意理顺政策传导机制,对“松”“紧”的程度从模糊目标到逐渐量化。此外,虽然经济均衡条件的表达式有所区别,但都是“储蓄等于投资”这一基本形式的演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要围绕两大政策对国民收入恒等式中不同变量的影响而有序地展开,才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路,因此,这也要求同样重视两大政策协调对需求和供给管理的作用。当然,在追求宏观经济均衡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发挥政策协调作用,促进局部市场或经济领域的效率与均衡。当前经济中,需要政府加强调控的领域非常多,而两大政策也有很多具体领域可以加强协调。例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既需要政府财政税收政策的引导,也需要金融创新工具的支持。 第二,基于经济结构优化目标的政策协调。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根本问题,而由于种种原因,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一直没能在此方面发挥作用。在这方面两大政策有充分的功能可以发掘。对于实体经济结构,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领域;对金融结构,则有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等众多热点。对实体经济结构问题,应该是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对金融结构问题,则是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当然也有二者并重的,例如,国内储蓄投资结构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就是两大政策协调都可以大有用武之地的领域。 第三,基于开放经济下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政策协调。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政策选择面临更多外部约束,也有了更多可协调的领域。例如,在浮动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作用要大于财政政策,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走向浮动,货币政策却受到制度约束而产生内外平衡的困境。在此情况下,无论如何,都要充分考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内外均衡中的协调,建立有效的配合与分工机制。在实践中,成立中投公司和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就具有多重政策协调意义。一方面其可以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增加有效的调控工具,另一方面还可以分离央行对冲职能,有利于央行当前更好地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不再屈从于汇率政策。 第四,基于金融稳定与发展目标的政策协调。一方面,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方面,两大政策有很多协调空间。例如在同一个财政年度内,财政收支不会平稳地流入和流出国库单一账户,往往在某段时期出现较大的收入或支出净额。在大量发行国债或税收高峰期,国库就会有巨额的净收款,商业银行的存款和储备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乘数递减。反之,在财政支出的高峰期,国库会有巨额净付款,商业银行存款和储备就会相应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乘数递增。按照惯例,有关财政超收收入的使用安排会在当年的11月份确定,12月份开始支付,这就造成了几乎每年的第四季度,财政支出都会大幅增加,增加短期流动性过剩压力。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也要依靠政府债务政策的协调。如国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对象,是其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场所,也是构建市场化利率曲线与核心金融市场的前提,在这方面的两大政策协调迫切需要改进。 第五,基于财政目标的政策协调。反过来看,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冲击也常常出现。例如,在财政部发行国债的过程中,如果短期内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力度迅速增加,就会强烈冲击债券市场,导致国债发行成本上升,甚至会流标。再比如,由于我国仍由央行代理国库,财政当局的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就必须有央行的主动配合,否则寸步难行。而由于财政存款事实上起到货币紧缩作用,因此可以理解当前货币当局配合改革的动力有限。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强化两大政策的协调与平衡来加以解决。 第六,基于制度优化目标的政策协调。健全的制度是两大政策协调的必要条件,由于没有真正建立财政与货币当局自身的协调机制,也使两大政策配合的效果经常大打折扣。从国外前沿的经济学理论来看,对于两大政策配合,一种重要的思路,是利用博弈论来分析财政与货币当局的协调问题。原因在于,由于政策制定者的目标不同,同样的两大政策组合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实践中,为了改善两大政策协调的效果,很多国家都建立了政策当局间的交流和协商机制。例如,在英国,作为主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制定部门,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和财政部之间的分工十分明确,并且建立了一种三方会谈机制,英格兰银行提供货币政策的走向,金融服务局提供金融市场的情况,财政部反馈财政政策运行,并且当各方意见无法统一时,由财政大臣进行裁决。 从我国情况来看,虽然在历史上,经常由中央确定一段时期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式,但往往只是确定了政策 “扩张”或“紧缩”的大方向,在“松”“紧”力度,以及动态协调方面,都缺乏明确的原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建立起两大部门的交流通道,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考虑不同政策的衔接和配合。长远来看,我国应该考虑建立持续性的两大政策磋商机制。一方面,可考虑设立专门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由财政部、央行、税务总局等部门领导组成,定期举行会议,交流对宏观经济形势、国债市场、国库存款状况的判断,以及对政策冲突情况进行处理等。另一方面,应加强两部门的政策执行人员的沟通,包括专门数据的互通有无、工作理念的交流,以及政策工具协调的路径磨合等。这样,才能真正使两大政策配合具有坚实的制度基础。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4)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政府则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影响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政府的财政目标。 ②财政信用措施。 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运用信用原则所采取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公债、财政贷款(周转金)。 公债是财政筹集资金、调节经济、实现预定的财政目标的手段。 财政贷款(周转金)是财政按照信用原则分配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形式上看,财政贷款属于信用范畴,内容上看,财政贷款不同于一般的银行贷款。 ③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的稳定器,指在经济中能够自动地趋向于抵消总需求变化的政策工具与活动。其特征是对总需求的调节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们预先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它可以自行发挥作用,减轻需求水平的波动,进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累进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④相机抉择的稳定器。 相机抉择的稳定器是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其特征是不能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靠人们对客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相机决定所要采取的相应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的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规定等。 财政政策工具特性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1.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长。一国政府的税收增减都是通过调整税法来实现的,而税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通过、付诸实施的。(2)对于政府来说减税容易增税难,增税易遭到纳税人的反对。(3)税收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无偿的永久性的影响。当政府以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实质是将资金从个人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如果政府所扩大的支出效率不高或无效益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是双重的。(4)政府的减税政策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的,而这又依赖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确定因素。 2.公共工程支出政策。 政府人为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更多地承担民间不愿意或在萧条年份不愿意投资的工程,可以扩大总需求,有助于经济复苏。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积累性强。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若干公共投资项目,可供居民长时期消费,具有积累性质,容易受到注重财政生产性的国家的青睐。(2)效率低下的可能性大。由于投资于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刺激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决策往往比较仓促,公共工程本身是否必要就成了问题。(3)时滞长。一个工程的建设期间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往往是用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的开支还没有花出去之前,经济的形势就有可能变化了,使财政政策由逆调节变成顺调节,加大了经济波动的不稳定。(4)公共工程政策是中央政府动用地方性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均衡,形成地区间新的不平衡。 公共工程是一种地方性公共品,本应由地方政府投资。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刺激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建设某些公共工程,实质是用全国的资金为某些地方供给公共品,负担了本该由该地方政府支出的建设项目,结果是各地方争项目、争投资,增大了投资的风险,并会出现新的苦乐不均现象。因此,公共工程政策工具一定要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协调配合。 3.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 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是指政府直接购买劳务和消费品并用于当期,如增加政府雇员,提高雇员工资,扩大办公设备的购买,等等。这一政策手段具有如下特点:(1)与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相比,其时滞短。(2)与转移支出政策相比,其公平性差。如增加政府雇员工资与增加失业人员的救济金相比,前者会扩大就业者与无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同时同比例提高二者的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就取决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单个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消费倾向与他的个人偏好相关;就消费者群体来说,我们则要从其年龄、职业、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与一国的其他同等素质的劳动者比较,如果政府雇员的实际收入(业余收入、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均应包括在内)并不低,则这种支出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3)这一政策的效率取决于政府工作的效率。如政府是否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机构,雇用那么多的人员,政府雇员的工资是否已经足够的高,办公设施是否已经足够的好,等等。正如艾莎所言,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本身有膨胀的倾向,这是由于私人大公司并不像工业化国家那样重要,低工资的政府雇员身份本已让人羡慕不已,普遍地不分功绩贡献地提高工资对机构膨胀倾向有刺激作用。(4)政府雇员工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的影响。一是因为“熟练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等)较之高级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有可能移民,因为前者享有广泛得多的海外市场。”二是任何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政府雇员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也相当于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线,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理性的企业宁可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对扩大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5)消耗性支出特别是政府雇员提高工资的资金来源应该是税收,避免用政府举债收入,这是由政府活动本身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性决定的。 4.转移支付政策 转移支付政策是通过政府为企业、个人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以调节社会分配和生产的政策。如对居民的补助,对企业的投资补助、限价补助、进出口补助等,都会直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或保证企业利润的提高。这一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功能较强。转移支出本身具有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政府增加对低收入者的支出,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2)转移支付政策对需求的扩张作用更大。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支出,对社会总需要的刺激作用更大。(3)积累性差。转移支付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可能性要比上述两项支出政策要小,其用于消费的部分将更大。(4)对需求的影响与受益者的层次关系重大。如从年龄结构看,通常年轻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中年人其次,老年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 财政支出政策还以倍数扩张的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组合的支出政策。同时也需要与税收政策等密切配合,发挥出较好的政策效果。 5.公债政策。 公债发行是财政部门的重要事项,但发行公债要对金融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冲击。在公债的如何发行、何时发行、发行条件等问题上,需要注意如下因素:首先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社会闲置资金对公债的需求;其次是金融状况,如信贷规模、利率、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再次是政府的应债能力,特别是在社会对国债需求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更要避免出现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局面。公债本身是一种直接信用,可以避免间接信用过度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也会变成一种间接的融资渠道,如商业银行选择公债为资金的主要“贷放”对象时,间接融资所固有的问题便有可能在此产生。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 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预缴进口保证金; ⑥其它政策工具。 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释义】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控制一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从而控制货币供应,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了调节金融,稳定货币,中央银行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行政手段,控制和调节市场的信贷数量。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根据当前2016经济形态,你觉得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看,境外资金流入和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时间段看,社会货币总额中总会有一部分脱离社会生产流通领域而沉淀下来,并不形成当期实际的购买力。因此,社会货币总量又可以划分为“流通货币量”和“沉淀货币量”两部分。真正影响一定时期社会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会货币总量,而主要是流通货币量。当然,流通货币量的变动与货币总量的变动是有密切关系的。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调节作用看,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别,是不能相互代替的。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对象----银行贷款投放货币的情况看,贷款投放形成的资金属于债务资金,一般有规定的贷款期限,到期要还本付息,贷款利息就是贷款资金的价格或成本。因此,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不计成本、不顾风险地滥放贷款也是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和监管要求的,是要严格控制的。银行贷款的增长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借款人对未来收入或投资回报的预期和信心。在面临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货币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会贷款需求旺盛,流通货币量增大,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在控制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却会远远大于其在扩大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另外,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存款意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沉淀货币量和流通货币量的比例,但社会存款意向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受到未来收支预期变动的影响,单纯的利率调整对存款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从财政政策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影响来看,在社会存款意愿强烈,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吸收一部分社会沉淀货币(包括银行沉淀资金),并通过财政开支投放出去,可以直接而有效地调节当期沉淀货币量与流通货币量的比例,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民间投资,改善社会收支预期,增强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而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发行国债是国家对社会的负债,是要归还的,因此,必须保证国债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并要避免因增加财政投资而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国债发放的总量必须控制在财政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避免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同时,还必须看到,财政投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它代表着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所有权,因而享有对被投资企业和项目的管理、分红和处置的权力,但却没有要求其归还投资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财政扩大投资后,一旦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要收回投资是相当困难的,对一些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如果匆忙停止后续投资,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仅在不同情况下对调节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影响不同,而且银行贷款与财政投资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区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而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曾实行过“拨改贷”,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拨款(投资)改为统一由银行贷款解决,这尽管为解决一定时期的特殊问题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却带来了新的影响深远的问题: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财务负担沉重;将由财政解决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解决,使银行失去了贷款控制的标准和自主性,银行成为财政和计委的出纳;银行贷款代替拨款,使企业获得贷款不还的理由(投资是不存在归还问题的),因而造成对国有银行严重的贷款不还的企业诚信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教训的。应该强调,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尽管政策制定的内部时滞可能比较长,但一经确定,其实施带有强制性,外部时滞却非常短。而货币政策则主要依靠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票据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等,间接地调整民间存贷款意向和银行贷款意向等,经过多道环节的传导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时滞是比较长的。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脱。三、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调控的把握标准货币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准确把握调节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难的,但又是必须加以明确的关键问题。我们知道,调节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适度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最大程度的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增长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的增长目标和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的变动目标。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或浮动范围,消费物价总指数的波动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需要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予以研究并报全国人大核定。这两大指标确定后,即可据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目标。由于货币投放或回笼对GDP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货币量目标增长率还受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关函数(简称“关系函数”)的影响。这一关系函数的准确确定,对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至关重要。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货币流通量的大起大落,“关系函数”可按照前三年(或适当时段)货币总量(近似地以M2表示)和流通货币量(近似地以M1表示)的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比值的平均数来分别确定M2和M1的关系函数。在此基础上,再将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作为“调整项”考虑进去,即可确定M2和M1的目标增长率。计算公式为:M2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2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M1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1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M2和M1实际增长率与目标增长率发生较大偏差(如相差3个百分点以上),GDP或物价总指数的实际变动率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如低于最低目标值或高于最高目标值0.5个百分点以上),就应该适当进行反向调整。这样,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就比较明确了。确定了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后,就要相应调整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货币增长调控目标的实现。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是如何控制的?(谁有答案快给我谢谢)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货币政策的作用则不够理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实践 当前我国已步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要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致力于各自目标的实现,又要注重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分析以往两大政策的配合情况,对进一步完善这两大经济政策的配合是必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松政策组合达14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的只有一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央银行体制1984年才刚刚建立,自然没有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时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仍十分明显,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配套服务的工具,对医治十年动乱创伤、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职工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信贷资金成为社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货币政策开始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特别是在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1998-2004年)。这个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国民经济中出现了经济的局部过热现象,个别地区、个别产业的发展严重失调,一些能源消耗性的产业非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不均衡,因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逐步提上了日程。 详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轨迹,我国两大政策的调节趋向于周期性使用(见表),对宏观调控的效果趋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减小。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轨迹 时间 所属阶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搭配方式 实施年限 1979—1980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2年 1981年 第一阶段 紧 松 紧松 1年 1982—1984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5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1年 1986—1988年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9—1991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3年 1992—1993年中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1年 1993年中一1997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5年 1998—2002年 第三阶段 松(积极) 松(稳健) 双松 5年 2003—2004年 第四阶段? 积极淡出 稳健趋紧 偏松和趋紧 2年 2006—2010年 ? 中性偏紧 中性偏紧 ? ? 二、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至1996年底我国的紧缩政策成功地将当时的高通货膨胀降了下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加上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上陷入了通货紧缩的状态。1998年我国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至这次财政政策的调整,这一整体上积极的宏观政策历时近7年之久,前后能持续如此长时间的宏观政策,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大量的长期建设国债,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财政的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非常大。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2。“积极”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够理想。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如,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连续8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5次。这期间,尽管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彻底扭转信贷紧缩的局面。从供给方面看:银行的“惜贷”现象仍然严重,自1995年金融体系开始出现的“存差”进一步扩大,至2003年已高达49059亿元;从需求方面看,质量好的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比较充裕,信贷需求不大,而大量中小民营企业,因银行的贷款条件和自身的因素,取得贷款依然困难。 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这表明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虽然“积极”的货币政策并不如意,事后效果微弱,但“积极”的货币政策无疑为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也是我国目前特定的国有企业体制和银行体制下积极财政政策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三、对我国当前两大政策配合的一些建议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日趋协调、完善,共同在反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协调配合还不是很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调节分工不明确。货币政策长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长于结构调整,但目前我国的两大政策均未发挥出各自优势,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二是配合关系不规范,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三是在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及在投资领域,都一定程度上存在配合不协调的问题。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两大政策的配合经验,为了进一步发挥两大政策的配合效应,可以从如下方面人手: 1。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财政赤字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期跟踪测算、财政金融稳定性的预安排、财政金融政策和操作工具进行互动效率评估和化解金融不良债务安排等。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完善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致使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产业政策要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目前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偏离,要求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发改委要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为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3。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财政政策要从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依然要在公共投资领域发挥作用,创造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框架。重点要对省以下体制灌注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建立三级分税分级财政。建立规范的公共收入制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要通过改革完善国债发行交易制度,统一国内债券市场,活跃短期债券市场,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能有的放矢,成为货币供应量调控的有效工具。 4。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和国债运作管理的改革是未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两大基点。新形势下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既要抵御低水平重复投资,又要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安排要建立投资信息透明化、投资来源市场化、投资管理法制化的操作平台。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要明确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的界限,既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保障货币政策免受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要规范、强化、整合债券市场,切断隐性的地方财政赤字融资渠道,切断企业和银行用信贷资金盲目投资的渠道,把有效的投资纳入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国债运作上可考虑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全国人大每年给财政部批准一个国债余额指标,这个指标是上一年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之和。只要国债发行不突破余额,由财政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为解决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缺少动力、 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缺乏短期国债作为操作工具的矛盾,短期国债可不列入当年国债发行计划,财政账户出现临时性头寸不足时,财政部可发行短期国债用于周转。 5。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以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蒙得尔•弗莱明提出的财政货币选择新理论指出,现实世界中的资本具有不完全流动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效的,但其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资本流动的完全程度。资本流动性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越小,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大。在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进程中,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大,因此货币政策应发挥主要的作用,而财政政策予以配合。通过货币政策所体现的资源配置,实现以资源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
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是主张财政政策的 但是为什么在AD AS模型中 同时说:财政成册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凯恩斯提出的理论并没有明确地给出IS-LM,这是后人在他的基础上总结出IS-LM和AD-AS模型,基于IS-LM模型是可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是你看到的书没有讲而已。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比较少看到货币政策的“引致效应”。引致效应是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时所引起的投资增加 在第一种特殊情况下,(dI/di)/(dL/di)→0(即dI/di→0 ̄或dL/di→-∞),也就是企业投资对利率的变化毫不敏感,或者经济中出现“流动性陷阱”,或者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十分敏感的时候,dY/dM→0,此时不存在任何“引致效应”,货币政策对产出也没有影响,货币政策是实效的。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下,(dI/di)/(dL/di)→+∞(即dI/di→-∞或dL/di→0 ̄),将出现完全的“引致效应”,此时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政策乘数达到最大值。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淡化,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是新凯恩斯主义,跟原本的凯恩斯主义以及有了挺大的差距。众所周知,货币政策是有时滞的,可能传导到整体经济时,反而有可能会扭曲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存在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所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往往是独立出来讨论,不与IS-LM模型一起讨论。
请问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什么?
财政政策:x0dx0a自1992年以后,随着“软着陆”这一经济调控手段的实施,我国经济增长连续6年逐步降温,GDP增幅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8年的7.8%。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和整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ue004x0dx0ax0dx0a(一)1998-2002年:财政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x0dx0ax0dx0a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破坏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金融风波,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事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和我国国内需求不振的局面,从1998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实施了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ue004x0dx0ax0dx0a1998年至2005年8年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900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1999年滑落到7.6%的谷底之后,从2000年开始逐步扭转局势,增速稳定在8%左右,之后进入了新的上升通道。ue004x0dx0ax0dx0a应当承认,财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较强的指令色彩,是一种政府比较“喜欢”的经济手段。积极财政政策不可避免存在一定挤出效应:首先,大规模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竞争性的项目,从而排斥了私人部门进入这些领域。这一时期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部分原因也在于一些私人投资受到影响导致转化不畅;其次,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挤出效应不同。在政策初期,由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因此挤出效应不明显。当经济景气好转、私人投资有所启动时,这种挤出效应会释放出来。ue004x0dx0ax0dx0a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积极财政政策较好地把握了“该进则进”的时机,不但抑制了经济下滑趋势,同时将财政政策力度施加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项目,既弥补了以往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不足,也与金融改革的有关措施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挤出效应”的扩大。同时,诸如进一步放宽对国有企业的管制、财政资金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等具体措施为私人投资让出空间,既有利于市场经济法则的深入贯彻,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合理转换,实现了通过公共投入稳定经济增长和保护私人投资利益的“双赢”结果。ue004x0dx0ax0dx0a(二)2003年以来: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x0dx0ax0dx0a2003年以来,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投资大幅度上升,国债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所起的作用逐步下降。长期建设国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9.4%下降到2003年的5.9%,2006年进一步降至1.5%,占财政债务发行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35.9%下降到2003年的22.8%,2005年进一步降至11.6%。可见,全社会投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分依赖国债资金的状况得到了改善。ue004x0dx0ax0dx0a2004年5月,财政部首次提出将采取中性财政政策,有保有控。这意味着财政政策面临重要转折。财政政策转向中性的依据主要在于:首先,由于结构性矛盾长期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从2002年出现了局部过热的风险,并有加剧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会阻碍政府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其次,财政的可持续性令人关注。积极财政政策持续了6年,到2003年总计发行了80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财政的可持续性令人怀疑;再次,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GDP增长速度的贡献逐步降低。民营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上升之后,GDP的增长开始更多地依靠私人投资推动;第四,虽然政府规定了国债资金使用的结构,但资金仍然偏重于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民营企业进入国债项目十分困难,这种歧视性行为进一步阻碍了市场竞争。应当说,财政政策适时转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x0dx0ax0dx0a货币政策:x0dx0ax0dx0a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1995年颁布的5中国人民银行法6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龚方乐!应宜逊,2000;谢平,2000)"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实际上归结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M1和M2的增长率较大幅度地偏离预定的调控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再有效,应该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建立一个以通货膨胀率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笔者认为,从美英德三国的实践看来,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本国当前的实际经济金融条件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实际情况,目前实行通胀目标法存在以下一些困难:(1)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通胀目标法要求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因为汇率目标与通胀目标有时会发生矛盾"要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尚需时日"(2)采用通胀目标法的前提之一是中央银行对通胀目标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够综合观察多种指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具有预测通货膨胀的技术和能力"而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尚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3)在中央银行独立性方面,根据5中国人民银行法6的有关规定和从当前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来看,要实现通胀目标法所要求的中央银行独立性仍很难"(4)在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可信度方面,与实行通胀目标法的国家相比,我们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我国目前过渡到通胀目标法的条件还不具备"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由于我国金融创新的速度加快,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确实面临着部分学者所指出的一些问题,如可测性问题!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问题等"我们应该不断修正这一指标,合理界定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和统计范围,以确保其可测性,增强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我们应该借鉴美英德三国的做法,监测更多的信息变量,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最终形成一套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预期通胀率等指标在内的货币政策监控指标体系" x0dx0a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 x0dx0a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而在美英德等国利率则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我国目前应该积极推行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提高央行的间接调控能力" x0dx0a3.美英德三国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信誉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值得借鉴"近年来,我国 x0dx0a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目标,编写5货币政策报告6,阐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月报!季报!年报的形式公布金融数据等"但是我们仍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如增加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引导公众和市场的权威性,培育理性的市场预期,提升中央银行信誉"当然,从长远来看,我国已经加入WTO,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将面临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和汇率的套利投机等等问题,这些变化在历史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强的冲击,并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了货币目标法"届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如何选择,是借鉴美国的做法,不明确公布名义目标以进行有益的探索,还是借鉴英国的做法,直接采用通胀目标法,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何结合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治理经济危机?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这种政策取向的调整,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在我国货币政策管理中,中央银行是以比较平稳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的。从一般货币理论看,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两种不同的操控手段:恒定与权变。前者认为,只要货币供应量保持固定增长率,公众就会作出合理预期,从而使物价收敛于稳定。后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应随经济的变动,由央行随时调节。前者的缺点是过于僵硬,在现实中几乎无法运行;后者则因政策制定者预测的主观性与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的冲突而受到挑战。因此,不少国家采用预先公布货币供应量增长区间的方式进行调控。在我国,也有人认为控制货币供应量不是好的货币控制手段,应以利率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其实,我国的利率还处于管制阶段,企业还处于对利率不敏感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央行放弃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转而用调整利率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都得到了较好应用。首先,2003 —2004年,央行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分别只上调了1和0.5个百分点,却产生了很大的市场效果。上世纪90年代央行也曾多次调整准备金率,且调整幅度大大高于这两次,但市场几乎没有反应。这说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其次,公开市场操作日臻成熟。央行在市场上通过公开买卖国债,向商业银行体系放松或收缩银根,从而起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使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得以保证。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形成的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央行在国债买卖之外加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冲销人民币的过快增长。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量2003年达到14万亿元左右,2004年也有近12万亿元,大大超过其它证券市场的交易量。第三,利率手段的运用日益重要。2004年初,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被放宽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7倍和2倍。到当年10月,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特别是后一次利率调整,虽然幅度很小,但对市场的影响很大,甚至国际金融市场和一些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价格都因之下跌。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利率的提高,使市场得到非常明确的信号,央行对经济过热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央行还通过票据再贴现政策、窗口指导以及发布对某些风险的提示来实施宏观调控。可以看到,央行不再依赖单一的政策,而是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系列微调手段,前瞻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以达到综合的政策效果。这种组合拳式的调控方式,将是今后的主要调控手段。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政府财政/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是当前宏观经济过热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明显有效的控制。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我国GDP增长9.7%,这表明快速奔跑的我国经济列车还没有慢下来的迹象。分析一季度经济运行和走势,其中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并由此造成主要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加剧。统计显示,3月份的CPI已经达到了今年宏观调控的临界值3%。一系列问题的凸显使得央行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尽快破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是必须切实加强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银行信贷资金运作不可能游离于经济之外,但金融在促进经济资源有效配置中发挥重要反作用。报告显示,今年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9.1%;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0.1%;市场货币流通(M0)同比增长12.8%。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增长幅度继续高于同期GDP和CPI增长幅度之和。一季度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占全年预期目标 2.6万亿元的32%,同比多增247亿元。如果银行信贷投放不正常扩张,银行信贷升温,则可能为需求增加新的泡沫,给通胀带来新的压力,为经济过热推波助澜。特别是有些投资方自有资金不足,想方设法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甚至有的建设项目成为由一家或几家银行来承担大部分风险的“银行项目”,以至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信贷资源的错配,发生新的银行不良贷款,积聚“短存长贷”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4月25日起,对所有金融机构普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一次性冻结金融机构可用资金1100亿元左右,这对收紧银行资金流出的“阀门”,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取向是适度从紧,但要防止急刹车,避免大起大落,要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这说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总体走向仍是稳健的,是稳健目标下发出的“紧缩”信号,也表明中央调控部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日渐明朗,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日渐科学,今后将会更多地通过运用市场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将获得有力的保障。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再次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经济趋于过热,谨防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央行、各金融监管部门应强化对金融业窗口指导的力度,督促金融业审时度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持速度、提高质量、增强后劲,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所设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讨论上来说比较精密,似乎是可以实现人们设想的结果,认为两种政策是可控的。但在实际运行中,两种政策的假设前提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完全独立并不符合实际。他们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更重要的是:两政策运行的环境因素多数是不可控的,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黯然失色。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局限性的论点主要有三:一是货币政策对付严重萧条是无能为力。当严重的萧条状态出现时,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异常低下。这时,即使采用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低微的利息率提供大量的贷款,资本家仍然不愿投资,而消费者仍然不愿增加消费。二是尽管政策正确且适时,但官员们却有可能由于利己的政治考虑而不予执行。三是经济政策在时间上滞后的性质。其原因在于:从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到针对问题而执行的政策全部产生效果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步骤,而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时间才能完成。由于时滞效应的存在,使得经济政策往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尽管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它也确实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对政府在宏观经济上加以协调和管理的要求,而这种协调和管理很难依靠政府完全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用下达指令性计划的方式来实现,因为现代社会大生产是在商品经济的形式中不断发展的,而商品经济要求市场机制起作用。因此,西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往往通过税收,预算,支出,利率等经济杠杆来影响市场,进而影响整个生产和就业。在这种意义上,研究西方经济政策和理论对我们很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在历史上,这种体制对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长,这种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要求相应地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宏观调空机制。在这方面,西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是值得借鉴的。以往我国宏观经济中缺少内在的,灵活机动的调节机制,企业生产经营由政府直接安排,对市场反映不灵敏。我国的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和综合处理手段比较落后,政府难以准确地及时掌握实际命令动态,往往要等到问题成堆,形式严峻时才采取果断措施,而且主要用行政命令方式,各行各业来一“一刀切”。结果常常使经济大起大落,带来损失。可见,我们很有必要分析研究西方国家宏观调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探求和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地健康发展。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空前挑战,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了新一轮宏观调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传递了清晰的信号:直接有力、扩大内需的调控措施将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迈向新的发展阶段。11月份以来,从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出台,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保增长的调控目标,再到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出台,越来越细化的调控举措逐步勾勒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路径——既要保当前经济增长,又要抓住难得契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增长、促消费、调结构:积极财政政策释放能量进入四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的显著下滑表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但不少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扩张性调控政策逐步实施,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触底后逐步回升。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庆说,16日公布的今年1至11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这一增速虽然比前十个月增速略有回落,但仍处高位,表明积极财政政策下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将逐渐显效,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面对国内外挑战,中国重启积极财政政策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最大亮点,意味着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财政政策将在宏观调控中释放越来越多的能量。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除了扩大投资规模以外,将实行结构性减税,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具体则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应调整税收政策,在优化税制结构的同时,可以开征一部分新税种,降低一部分税种的税负,以达到刺激经济、扩大投资和内需的目的。国家近期宣布将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和“农机下乡”,发出了扩大农村消费的积极信号。财政部表示,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促进农村、住房、汽车、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重点领域的消费。明年1月,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适时出台,表明了当前正是中国经济调整结构的重大契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立足当前的拉动投资,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从而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扩大内需既是中国经济面对危机的应急之策,更是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其背后是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的重大转向。他预计,到2010年,随着政府拉动内需政策效应的充分释放,主要靠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将初步形成,中国经济将开始新一轮发展。释放流动性、增信贷: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果将中国经济比做一条大船,货币就是“载舟之水”,金融的作用则在于促使“资金之水”流动起来。中央当前采取的一系列金融措施,正是要将这“水”从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堤坝”中释放出来。从国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金融措施,再到进一步细化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中国正在出台一系列保增长的金融政策,通过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稳定增长,为经济航船提供广阔水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全球陷入衰退边缘,企业融资难成为全球问题。为解决流动性问题,国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央行更是在3个月时间内四次下调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总量的控制。王庆认为,当前中国释放流动性的效果正在显现。根据央行11月份金融数据,11月份贷款出现同比大幅上涨。但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局面依然未能有效缓解,而银行惜贷现象仍然严重。相关迹象表明,资金之水虽然流进了商业银行,但仍未能很好地进入到企业生产中去。基于此种状况,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对货币政策、信贷服务、资本市场、保险、融资渠道、外汇管理、金融服务、财税支持、改革风险等九个方面内容进行了具体部署。其中,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满足合理资金需求等两项内容位列众措施之首。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认为,这三十条意见是落实当前宏观调控政策更具针对性的体现,其中提出的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的目标,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M2最高增长目标,体现出当前宏观调控反周期调节的特点。“如果这个目标能够达到,能够适时地扩大流动性、扩大基础货币的发行,对工业的增长,就业的保障和经济平稳发展,意义重大。”此外,针对银行惜贷现象,金融三十条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张其佐说,这三十条意见还体现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另一特点,就是财政货币政策正在更好地与产业政策相配合协调。实现保增长的关键就是要保工业。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阶段,工业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就业增加至关重要,目前向企业倾斜的政策,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发展。“对银行来讲,保增长是一个大局,如果银行纯粹基于这种风险而畏缩不前的话,就会影响工业增长,从而使经济下滑的问题变得更严重,银行自身的存量贷款也会很受影响,最后受危害也自然包括银行业。所以对银行来讲,也需要扩大信贷投放,在经济保增长的同时,才能保住自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股市、楼市、车市:扩张调控政策工具促市场稳定发展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老百姓关心的股市、楼市、车市三大市场都受到了高度关注。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这三个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会议强调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将住房和汽车消费列为明年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则进一步明确将出台信贷政策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并支持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拓宽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三个市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将有效增强人们对市场的信心,稳定预期。而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更是为市场回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预计,明年二季度,政策对实体经济提振效果会逐渐露出端倪,基本面预期的企稳会逐步取代纯粹的情绪刺激,成为股市新的且强有力的提振动力。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基调更是为其走出低迷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人士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输血”,维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防止房价“超调”,早日稳定购房人的预期。而除了信贷规模的扩张,未来可以预见的降息可能节约房地产企业资金成本,这将成为稳定房价及购房人预期的重要条件。另外,降息将带来购房成本下降,引发交易量持续回暖。数据显示,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次日,上海的日均预售套数比11月上升了35%,比10月份则是上升了56%。北京虽然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季售房量会下降,但12月份日均销售仅比11月份下降25%,比10月份仍然上涨20%。已经构成居民一大消费点的汽车市场也有望在新一轮调控中受益。虽然受经济增速下降影响,在居民资产价格缩水和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下,明年汽车业发展不容乐观。但从长期来看,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汽车业的利好因素。
利用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明在浮动汇率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在该模型下,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较好,因为当货币供给增加后,Lm线会向右下方移动,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资本流出,货币贬值,汇率会上升,is线向右上方移动达到新的均衡,同理,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会很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的是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资本完全流动意味着资产所有者认为国内证券与国外证券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因此,只要国内利率超过国外利率就会吸引资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就会使资产所有者抛售国内资产,引起大量资本外流。拓展资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着重分析了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之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引入浮动汇率制下的情形(1)货币政策-无论在哪种资本流动性假设下,货币政策在提高收入方面都比固定汇率制下更加有效(P624-625图) 。(2)财政政策-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形下,浮动汇率下收入的增长大于固定汇率下的收入增量;在有限资本流动性的情形下,财政政策的扩张性影响仍然有效,但是收入的增长幅度小于固定汇率制下情形;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形下,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收入增长是无能为力的。大国经济不同于小国经济,因为大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也即其利率水平基本可以影响世界利率,因此,在理论分析中,可以以大国的利率代替世界利率,但是大国的利率变动同样会使国内外资本流动。在这些前提下,当财政扩张之时,根据开放经济下IS LM模型,IS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国民收入和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间接标价法的汇率),汇率上升和利率上升使得国际资本流入大国(此时的利率代表世界利率)。在浮动利率情况下,由于汇率上升使得大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升高,贸易盈余减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一部分之前收入的涨幅,但一般而言,收入还是增加的。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时利用的两种非常重要的工具,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一直运用这两种重要工具的宏观调控来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那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两种工具便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效应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效应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篇一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它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它对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组织流通管理的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构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类型及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从逻辑上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外有四种配合模式: (一)以增加供给为宗旨的“双松”组合模式 将宏观经济调控的方位单纯选择在供给方,一般需要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即所谓的“双松”政策模式。这样的政策选择,旨在拔低就高,通过财政和信用的同时扩张来扩大社会购买力,刺激经济增长以求增加供给、实现经济均衡。 (二)以压缩需求为目的的“双紧”组合模式 将宏观经济调整的方位选择在需求方,一般需要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即所谓的“双紧”政策模式。这样的政策选择,旨在压高就低、通过财政和信用的同时紧缩来压缩社会购买力,降低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经济均衡。 (三)调整消费需求偏旺而投资需求不足的“松货币,紧财政”的组合模式 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鼓励投资,而紧的财政政策能够限制公共和个人消费。财政以减少支出或提高税收实施其紧缩政策,其结果是使国民收入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必须依靠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以刺激投资。 (四)调整投资需求偏旺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松财政,紧货币”的组合模式 当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时,抑制通货膨胀就成为政府调节的主要目标。这时应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配合模式,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为了不造成经济的进一步衰退,需要财政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扩张性政策,缓解滞胀现象的产生。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存在的问题 根据改革开放后历年来实施的政策组合工具实践来看,两种政策组合运用后拥有了更多的优势,但在深层次的配合和高水平的运用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我国在两大政策运用之前,政府在两大政策的区分和界定上并未给出明晰和准确的标准,导致两种政策在调控时在调控重点及调控方式上出现了模糊不清、相混干扰的现象,造成宏观经济运行秩序紊乱,宏观调控失效。 第二,我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工上并不明确,财政投资融资的体制不完善,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功能界定不清,分工不明确致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未起到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导致我国的产业调整过于缓慢,致使最终宏观调控失效。 第三,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力,社会资金总量和资金规模极速增大的同时,资金结构严重失衡,资金盲目流动,致使整个资金结构失衡。 四、强化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政策建议 (一)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应使财政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国家财政规模GDP占比较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常常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相对不足,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在结构调整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具有更强的调节功能,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节功能。 (二)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分工 在政策分工上,财政政策一般侧重于经济“过冷”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则一半适用于经济“过热”的情况。在控制通胀方面,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只要货币总量被控制住了,就可以大体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了。但当经济处于萧条的时期,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货币政策侧重于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应该以价格的稳定为主,而财政政策则应该以控制实际经济目标为主。 (三)增加“双松”“双紧”类型政策组合使用 在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或是发展严重过热时,“双紧”“双松”的政策组合可以在短时期对经济运行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仅仅使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去控制货币的供给量来限制经济的增长,会导致经济迅速由滞涨转为紧缩,流通于市场的货币大幅则出现恶性循环;如果采取“一松一紧”政策组合去调控处于过冷或是过热的经济情况,那这种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出现政策效果互相抵消的情况。因此,为增加我国政策的调控效果,应该适当增加对“双紧”“双松”类型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使用。 财政政策效应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篇二 一、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财政支农政策,然而,考虑到财政支农政策落实的效果和政策贯彻的主要群体—农村财会人员的特殊性,2008年12月29日财政部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财政部果断提出开展对于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目前,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展开。2008年以来,开展工作已有五年时间,对培训教学实践的研究也随之展开,本文拟从国内外相关涉农培训入手,介绍涉农培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国内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涉农培训理论研究 自2000年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此展开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陈光贤就柞水县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中的实际情况,在《积极探索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新机制》中介绍了柞水县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及成效,继而分析了实际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加强调研,不断创新;健全机制,提高质量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张春生在《关于全面深入推进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中从以下四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一是对于培训工作要夯实基础,将培训转化为成果;二是从体制、机制上确立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职责和地位;三是实行远程网络管理;四是实现报名、培训、考核、档案全过程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齐磊、在《财政支农培训中案例教学实践与探讨》中,从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采用案例教学是创新的教学实践,支农政策培训案例教学是各项政策本身特性的需要,阐述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采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三种方法来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质量。 陕西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汉中分校在文章《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七步工作法”》中,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比较系统叙述了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的七步工作法。陈虹在学术从横杂志上发表的《农村财务人员财政支农政策的培训》一文,从资源要素的分配为切入点,从建立农村财会人员的保障体系谈起,提出财政支农培训的新思路。陕西省在《陕西省农村财会人员培训需求状况调研报告》中,叙述了陕西省农村财会人员及财务管理现状,接着以实际调研资料为依据剖析了财政支农政策落实情况,分析了农村财务管理和财政支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及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提出建议。 总之,在全国开展财政支农培训的同时,培训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也随之展开,有些研究对当前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二)国内财政支农培训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涉农培训工作日益重视,一方面,出台大量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由国家各部门组织实施的大型“三农”培训项目不断推出,并得到迅速推广,如星火计划、燎原计划、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专项活动,以政府主导型涉农培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国内对涉农培训主要是以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为主,较少涉及农资管理方面的培训。随着经济增长快速发展,国内涉农培训现状呈现出我国自有的特点。 1.各地富有特色的培训层出不穷。在全国各地,一方面各级政府积极执行上级的涉农培训政策;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因地制宜地推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涉农培训项目。 2.培训机构主动服务“三农”的意识不断增强。为进一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特别是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部门都加大了培训服务的力度,提高了培训服务的质量。同时,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逐渐成为涉农职业培训的重要力量。许多企业通过加强农民培训等措施,在提高农民增收能力的同时,带动农户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民办培训机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面向涉农职业培训需求的进一步增强,激发了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出现,这些组织在涉农培训方面也都不同程度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弥补了政府培训的不足。 4.培训模式日趋多样化。各地在涉农职业培训工作中都有不少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职业培训模式。常见的涉农培训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由政府系统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模式;二是政府买单、发放培训券、开展订单培训并发放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职业培训模式;三是广大农民自主组织的培训模式;四是由相关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组织的针对特定人群的培训模式;五是职业培训机构独立面向市场的培训模式。 三、国外支农培训教学实践 日本的农业研修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继承了传习农场的传统,十分重视通过实践学习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在课堂中,课堂讲授所占比重仅为20%到30%,而讨论和实习课为70%到80%。 韩国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新农村运动,旨在通过参加建设农庄项目,开发农民的生活伦理精神,从而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韩国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设置培训的课程和主题,包括成功农民的案例宣讲、小组讨论、与国家安全和经济相关的问题等课程。 西欧国家的涉农培训采用实践和理论并举的“双元制”教育,并通过远程教育促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 四、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启示 破解“三农”难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随着财政支农的步伐加快、规模趋大,因此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和规范的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村财会人员是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宣传员、执行者、监督员。强化对这支队伍的长期性、规范化培训,是财政部做出的战略性选择。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践行这一战略的必经路径。 我国财政支农教学实践虽已逐渐展开,但总体而言,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学实践研究的理论研究深度还不够,需要在培训内容、培训教学方法、培训机制的构建等进行探索研究。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学须在借鉴其他成功涉农培训的基础上,探索研究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之服务于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学,服务于我国的“三农”发展。 在培训教学中如何实现培训实效是衡量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是否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要根据不同知识结构、职业性质的人群;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支农政策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与之相适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学方法,以满足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只有选定适应培训对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才能实现文件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要求,打破“水土不服”的制约,为“三农”发展提供保障,从而实现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实效,提供高性能的工作方法。 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中,从内容的角度讲,如何选定适合当地实际,又不脱离文件要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工作储备智力的培训内容需求;从培训对象的角度讲,如何选定合适教育方法,“因需”施教,走“特色培训”之路,使不同的人群能够学得懂、用得上。因此,财政支农政策教学实践的研究,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中如何实现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与培训方法之间的协调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1.货币政策工具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这就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产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2.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资金存量和流量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货币政策对社会资金的存量流量及其结构均起到很强的调控作用。其中,利率政策在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既决定着社会资金增量的流动性大小,又影响着社会资金在各领域的分布和变现能力的大小决定其持有资金转化为证券投资资金的难易程度和迅速程度,又通过利率调整后金融工具预期收益率的再调整决定资金在证券市场和其他领域之间流向和流量的变动。
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为什么要采用紧缩财政政策和扩张货币政策? 如何分析?
这问题应该这么来回答:在可控范围内的通胀政府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轻度通胀从数值上看,人们手中的钱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再严重的通胀又是不能接受,之所以不采取双紧的政策是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这个的危害远胜于轻度通胀带来的影响。通货膨胀(inflation)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问题如下: 1,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在加大 2,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3,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4,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用英语怎么说?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loose moary policy appropriate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是解决信用总量问题。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的是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的“双重目标”包括了货币币值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目前主要是侧重于保证经济增长。 在目前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实体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从短期来看我国要保证经济增长,必须要能够拉动内需,因才才会有配套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较为充足的流动性需求,保证经济投资的资金需求)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方面进行的结构性税收调整和财政支出的扩大,比如四万亿投资的财政资金投入)。(接合四万亿资金投向和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可深入分析,侧重点在拉动需求方面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从长期来看,我国要保证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要坚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高科技行业、环保节能行业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同时配合财政政策的支援。 对于目前谈得比较多的中小企业问题,也是因为其对于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的地位。因此,首先国家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创新方法,为其提供资金支援,帮助其渡过生存的难关。然后,才会考虑到逐步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 商品的价格是主要是供求决定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内需潜力很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资源性的产品价格会随着资源的减少而升高,但对于高科技产品来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价格会下降。总体上来看物价总水平就要看财政货币政策是不是贯彻落实了。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困难 我国由于三十年改革开放,即盘活了整个经济,又由于大时期政策偏向于积极。所以,特别是在货币政策上,宽松是主要政策。 时间一长而无按需抓药,这里面就存在几个巨集观的大问题。 一,长期以来,货币政策宽松,导致货币量过多。这不仅仅为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更为央行实行新政策带来难度,调控反应会滞后并且效果大打折扣。 二,产业结构之所以难治,是由于一本大帐在起作用。产业复苏后,由于没有及时的行业相关监督政策,如今许多行业中部分企业是在搞资本运作而存活。大量的国家货币以贷款的形式充斥其间。一旦不能拉高足够的需求,这些企业必定面临资金链断裂,而银行首当其冲成为白狗得食黑狗当灾的典型。 三,金融产业由于在97过后才真正的开始大发展,而其间行业内部监管不严,政令不畅,这导致许多重大投资偏差与重复建设。这些投入又许多是基础建设,由于建设质量不高,后期维护与重建虽然得到了借口,但浪费大量的资本而账面上不显。 积弊许多,方法也有。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所以,我国如今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时候,无大手笔,制度保驾,每一策都是艰难万险,不小心就会为将来埋下极大祸患。 我国 *** 怎样从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搭配? 财政政策主要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增加 *** 购买,增加社会福利,即赤字预算 紧缩性财政政策:加税,减少财政支出,减少社会福利等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分开市场购买国债,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信贷放松等 紧缩性货币政策相反,目的是提高利率,减少投资 综合:财政政策目的是调节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均衡 货币政策目的是调节货币量的供求 根据IS-LM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利率,抑制投资,使消费物价回归到均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增加利率,抑制投资。 所以调节物价使用紧缩货币扩张财政 另外可以参考::biz..yahoo./ypen/20111226/780034. 为什么说我国明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我国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如何? 前几天国家提高了25点的利率,这显然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现在出现的通货膨胀的萌芽;不过,现在的国内经济形势很复杂,如果以偏概全也不好,该加以区别,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这样有才能使国家的政策得到最佳的效果,所以 本人认为笼统的讲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太适合。 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要的,不过也应该有方向性,对于高污染,高损耗,效能低的行业应当加以限制,而一些能源行业,农村基础设施改革,医疗教育,高新行业都应该大力支援。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表现是什么? 扩大 *** 支出;降低利率 论述题: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什么、工具、效果)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 *** 支出,可以 *** 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 *** 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 *** 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巨集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 *** 、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数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 *** 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数,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膨胀(in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膨胀的办法)1.财政政策:a紧缩 *** 的支出。b增加租税、提高税率、或降低起征点、c减少公共投资、d减少有效需要。2.货币政策:a提高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 *** 出售各种有证券。d减少货币供给量。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紧缩(de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紧缩的办法)1.财政政策:a赤字财政政策、b增加 *** 支出(增加公共投资)、c减少租税、d社会安全制度 2.货币政策:a降低再贴现率、b降低存款准备率、c购入有价证券。 简单地说:财政政策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整而进行经济决策的政策,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调整而影响经济决策的政策。
结合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阐述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IS-LM模型来分析)。
首先从财政政策来说,目前我国的三驾马车中我们的出口将会继续受到影响,同时通过这次的危机,西方消费观念有一定的改观,所以出口方面可能继续不振,但是为了外汇,国家可能会继续降低税率,提高贴税来缓解/促进出口。消费这个层次(扩大内需)表面上看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实质是后劲不足,一个国家的消费不是一两个富人就能拉动的,)所以政府在财政支出上面可能会是一个持续提高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得通货膨胀产生,这是目前拉动国内内需的最好方法(也是保八的手段,很白痴,但是很有效,数字看起来很漂亮。这一点可以放心的是不用担心挤出效应或者说国进民退的现象,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在税率调节方面,可能在消费领域会有所调节,降低一部分的税率,但是在收税的范围上会扩大,例如物业税有可能今年开始。总之2010年国家的税收肯定是比2009年高,至少是平齐的。(201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会太高,这不是因为政府做了多少,也不是资本家仁慈了,而是根本就涨不上去,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东西,即便滞涨来了,中国的百姓依然能够靠馒头,米饭加榨菜的毅力活下去)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目前我们的国家的任务就是扩大需求量,将出口剩余的部分争取在国内消费掉。其次,货币政策,这个政策我们国家已经说了,继续保持平稳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略带扩张性的政策。就是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种需求。我们国家这十年来是有意的保持略微通胀的状况的,因为这种状况对经济增长有好处。之所以说他是略微的通胀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目前扩大内需的要求所决定的,我们国家目前会实施一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例如对消费信用的控制,防止在这种高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出现次贷危机,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防止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不动产信用的控制,以及道义劝告都会出现。(这里面的实例你自己去找,不难找)说到货币政策不得不说说货币政策时滞,这个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当我们准备紧缩银根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使得我国不得不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一旦转变成经济危机,后果相当可怕,因此我国目前在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相对饱和,随着政策效果的到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又不敢进行过分的抑制通胀的手段,财政收入方面我们的政府也不能减少,因为一旦政府没有钱,财政支出也就是空话了,这个就更可怕了。目前我们国家会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
经济存在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在长期内,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货币呈非“超中性”;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相互协调。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方式 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通畅对于其执行效果的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程序对收益率曲线也会有结构性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下图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示意图。 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初期,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且金融管制尚未放开之前,央行可以通过许多直接信用分配的手段,达到调节资金流动性的目的;加上金融投资工具及投资 渠道 十分有限,民间剩余资金大多流向金融体系,因此,央行强调以控制基础货币、银行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等变量作为政策的主要调节目标,其成效堪称卓著。 但是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日趋多元化.民间资金的自主性逐渐加强,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对投资相对价格及报酬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由于市场的界线日渐模糊,而且金融市场与支付系统的效能提高,使得货币与非货币资产间的替代关系更为紧密。这些将导致央行以数量管理的操作策略,其基础逐渐受到侵蚀,特别是市场流动性的需求行为似乎变得更加不容易掌握,也造成货币控制极大的困扰。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逐渐转向以利率为主要的操作工具。 具体来说,当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时,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一方面,导致银行准备金短缺,同业拆借市场供不应求,拆借利率上升。进而引起其他短期市场利率上升;另一方面.短期利率的上升将导致长期利率的上升,如果市场认为央行的紧缩性政策有助于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则市场会预期未来通货膨胀率下降,长期利率上升幅度应该比短期利率来得小.即收益率曲线将变得较为平坦,利差也会缩小。 反过来,当经济萧条、发生通货膨胀时,央行将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卖 出国 债,同业拆借利率下降,将导致 其它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同时上升,如果市场认为央行的扩张性政策有助于解决通货膨胀紧缩问题,则市场会预期物价上涨,长期利率上升幅度应该比短期来得大,即利差将扩大。 从上可知,在货币政策拥有可信度的前提下,操作利率与长短期利差应呈反向关系。但是,若市场认为央行货币政策不具备可信度时,操作利率和长短期利差的关系将不确定。 (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操作利率与长短期利差的关系,除了会受到政策可信度与干扰来源不同的影响外,也可能因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改变而产生结构性的变化,这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操作策略。货币政策操作策略的变化,将使操利率与长短期利差间的相关性发生改变。1997年10月以前,美联储对于通货膨胀基本上采取的是“调节性”的货币政策,就对抗通货膨胀的压力的决心而言,其政策可信度较低,因此,操作利率与利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数,而在这以后,当美联储改为采用“非调节性”策略,前述相关系数明显变得比较大(Estrella和Mishkm,1995)。 2.最终目标。如果货币政策所采取的最终目标不同,可能会改变利率期限结构的经济含义,及其作为政策指标的性质。如果利率操作完全是以产出为最终目标。则长短期利差将是预测未来产出与通货膨胀率变动的最佳解释变量。但是,如果货币政策采取绝对的通货膨胀目标,利率或利率期限结构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的预测,都不能提供额外或独立的信息。当然,央行实际操作方式,并非完全以产出或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的政策目标,而且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决策者与大众在市场信息取得的落差。以及市场预期行为的形成等因素,这些都跟模型假设多少会有些出入,因此,利率期限结构在经济预测方面仍有相当程度的价值(Estrel,a,1991)。 3.汇率政策。利率期限结构也可能受到汇率政策的影响,Gerlach分析十个工业化国家的数据,得出下面的结论:货币政策若采用汇率作为中间目标的国家,预期理论成立的机率比较高,即利差对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测能力较高,短期利率的走势比较容易加以掌握。比较而言,采用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短期利率变动与利差的关系受到期限贴水的影响较大,因此,利差的预测能力及其精确度比较低(Gerlach,1997)。 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凯恩斯政策的利与弊 增加赤字对债券市场会有负面影响。如果人们预计国家的总债务从长期来看堆积如山,长期的债券利率要提高,这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和其他长期投资,同时也会提高近期的短期利率,降低短期投资。这就是国家赤字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凯恩斯理论及其门徒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经济学主流。费尔德斯坦说,他们过于关注失业率,导致了需求过剩、通胀盛行;他们过于强调短期效应,即走出经济衰退,而忽略长远利益,即资本的积累;他们忽略了人们生产的动机和动力;他们一直担心储蓄过多,鼓励消费,所以他们主张对储蓄的利息和投资的利润征税,而不是对消费征税;他们过于相信政府正面的作用,主张积极地利用政府的权力为社会做好事(government activism),而忽略了政府一般来说效率低下,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抢占私有空间。 鼓励储蓄对GDP有双重作用:储蓄多了,消费就小了,GDP就减少;但与此同时,储蓄多了,投资就有增加的可能,而投资增加,GDP就会随之增加。那么储蓄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取决于这两个相互抵消的作用谁大谁小;而且还有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这两个作用不是同时发生,而是有一个时间差。储蓄增加的同时消费就减少,与此同时,GDP就减少。但储蓄转化成有效的投资还需要时间,投资变成资本的积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就更需要时间。 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是经济学家之间又一个分歧。费尔德斯坦更倾向于强调储蓄的重要性。他说,为了缩短储蓄变成有效投资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时间,一系列的税收政策,社会公共政策(例如退休金、失业 保险 和各种社会保障政策)都要与之相适应。 凯恩斯和新古典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投资消费的影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扩张和紧缩之分,下面我仅对扩张性的政策进行分析,紧缩性的政策就是相反的了. 在凯恩斯模型下:(在短期,价格粘性)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刺激总需求,使得IS曲线右移,从而使得总收入增加,随着总收入的增加,货币交易性需求上升,因而货币总需求也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会上升,投资也会下降,从而产生挤出效应. 总结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 u2192收入增加u2192消费增加 2. u2192利率增加u2192投资下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得货币市场上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在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下,其真实货币供给量上升,为使得供给市场重新达到均衡,货币需求也必将产生调整.因此利率首先下降,以刺激货币投机性需求上升.随着利率的下降,这使得商品市场上的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部分上升.因而收入也必将增加. 总结: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 u2192利率下降u2192投资增加 2. u2192收入增加u2192消费增加 在古典模型下:(长期,价格有弹性)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对一国总收入无影响.即增加多少ZF购买,将会减少多少的私人投资,利率也会增加,其上升的原因,私人投资必须要减少.消费也不受其影响. 总结:扩张性财政政策 1. u2192收入不变u2192消费不变 2. u2192利率上升u2192投资下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得价格水平同比例同方向的上升.在长期货币中性,对产出没有影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只会对价格水平工资利率产生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之外,对经济没什么影响. 总结: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 u2192收入不变u2192消费不变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固定汇率)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固定汇率)固定汇率下,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本国利率改变不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化。此时若实行扩张财政政策,产出上升,进口需求增加,形成逆差,央行买入本币卖出外币,货币供应减少,产出下降,直到恢复财政扩张前的均衡状态。如果实行扩张货币政策,导致产出增加,形成逆差,同上,货币供应再次减少,直到恢复货币扩张前的均衡状态。这个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内产出无效。<资料拓展>货币政策效果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货币政策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从数量方面,它是用来衡量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大小,即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二是从时间方面,它是用来分析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快慢,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果。这就是说,衡量货币政策效果,就是分析和测算货币政策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效力强弱程度,以及这个效力在政策实施后多长时间才会发挥表现出来。对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衡量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最终影响的规模。一般来说,衡量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主要在于分析和比较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现以考察目标实施情况为例,说明如何衡量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货币政策效果的干扰因素货币政策效果的干扰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时滞、合理预期、政治等因素。1.时滞因素所谓时滞,是指根据现实经济情况,客观上需要制定某项政策到这项政策对经济活动的预期影响充分显示出来所需的时间,它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构成。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政策行动时始,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时止的这段过程。它又可分两部分:①认识时滞,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形势出现,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它的长短与货币当局对情况的了解以及对经济形势的预测有关。②行政时滞,指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采取政策行动,到实际_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它的长短与货币当局的决策制度和行动决心有关。外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行动之日起,到对经济活动发生充分影响时止的这段过程。它也可分两部分:①转向时滞。货币当局在采取政策行动后,借助于中介指标调整货币供给或利率水平,面对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各个经济单位必然会改变其决策和支出行为,其改变投资决策和支出决定之前的这段时间即为转向时滞。②生产时滞。各经济单位改变其经济行为后,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就业与收入就会发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由生产过程所决定,故称之为生产时滞。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较少受货币当局的控制。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采取各种经济计量模式,试图对外部时滞加以估计。他们的估计从未能够一致,但多数研究表明,货币政策达到它最终效果至少需要6个月,以至两年。2.理性预期因素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这种预期之所以称之为合理,因为它是人们参照历史上提供的有关知识,经过周密考虑之后才做出的一种预期。理性预期理论有别于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预期理论。凯恩斯所讲的预期理论是盲目性预期,以人们心理的无理性为前提,成为经济不稳定甚至周期波动的因素。弗里德曼所讲的预期是适应性预期,是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被动地调整自己的预期,人们在进行适应性预期时,掌握的信息并不充分,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记忆来预测未来,并准备随时修正自己的预测。人们在进行合理预期时,事先掌握了充分的信息,经过周密地思考和判断,主动做出明智的处理,因而是有理性的预期。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干扰很大,它可能使中央银行偏离正确的政策,甚至使货币政策部分失效。任何一项货币政策,给不同的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带来的利益是不同的。为了使各自获得利益最多或受损失最少,这些主体往往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迫使货币政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调整。官僚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置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由此产生政治性经济周期,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在西方许多国家,政治过程是短期化,政府几年须换届一次。由于低失业和高生产会给执政党带来不少选票,因此,在大选前政府都力图刺激经济,倾向于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失业率下降和产出增加。但是,货币政策的贯彻应是长期的,必须具有连续性,而政府频繁更替的压力,就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短期化。此外,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可能从自身利益考虑,而对货币政策的决定和实行施加压力。例如,银行家们总是希望利率居高不下,以便从中得益,因而可能会迫使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受利率上升影响较大的住房建筑业,可能联合起来,迫使中央银行执行过于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延缓名义利率的上升。
急求2011年中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哪些及其效果(要详细的)
2011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一句话一般都带这个)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出等手段。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错款准备金率,利率,控制贷款规模,汇率调整等手段。2011年中国实行的财政政策有:1、房产税开始试点实施;2、调控成品油价格;3、财政大力支持增加农产品供给,扩大生活必需商品、原材料进口,降低流通成本;4、落实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各项补助政策;5、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并调整税率结构;6、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继续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出台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7、中央基建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2011年中国实行的货币政策有:1月14日:央行年内首次上调存准金率;2月9日:央行年内首次加息;2月18日:央行年内第2次上调存准金率;4月6日:央行年内第2次加息;3月18日:央行年内第3次上调存准金率;6月20日: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准备金率;5月18日:央行年内第5次上调存准金率;4月21日:央行年内第4次上调存准金率;7月7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效果:1、促进了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降低了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的影响。2、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3、优化了投资结构,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4、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卷、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等则属于货币政策。)
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time lag)问题。 (1)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 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5-1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 图15-1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明显。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要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迅速做出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当今社会,为什么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具有优势
其实要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起来才最具优势。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第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三大传统工具和“窗口指导”为主体的政策工具体系,但由于上述工具的使用及运行尚缺乏必要的制度载体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举步维艰,金融系统及金融体制存在明显的“双轨”并存特征,完善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缺乏制度保证和运作机制的支撑,货币政策效应特别是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修复作用,往往受制于行政或决策者能力、操作者能力的制约,特别是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国债在运行及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有效的国债市场,加上国债种类、期限中存在的问题,中央银行能够买进卖出的国债数量不大,因而难以达到利用国债市场进行微调的目的。为此,今后的改革应当通过完善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逐步建立健全国债市场,为扩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条件。总而言之,只有存在一个高效流动的国债市场,才能既为财政提供巨额资金来源,又能为中央银行提供调控经济的手段,充分实现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作用。 第六,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弥补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和政府官员正在积极探讨以货币政策来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问题。货币政策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其关键在于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以保证价格水平的稳定。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部门,往往是信贷可得性比较高的部门,而不是融资困难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没有必要来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空间,只有在总量意义上,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和稳定价格指数这些方面,货币政策才有发挥作用的必要。对此,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主要有:(1)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尤其是降低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可以降低社会的投资成本,促进社会投资。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仍在5%以上,商业银行的利差有3个百分点以上,因此贷款利率仍然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2)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增加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资金支持,促进社会总投资的增长,稳定价格指数。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政策具有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可能。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如何对股价产生影响的的简答题?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1)利率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价。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利率高,公司筹资成本也高,利息负担重,造成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宁可选择股票投资方式而减少对固定利息收益金融品种的投资,同时,证券投资者能够以低利率拆借到资金,会增大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除这两方面原因之外,利率还是人们藉以折现股票未来收益、评判股票价值的依据。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则股价上升。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因此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首先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有必要指出的是,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行市的波动。(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证券行情上扬。(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行情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降低贷款限额、压缩信贷规模时,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证券市场行情呈下跌走势;但如果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紧中有松,那么一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及优先重点发展的地区的证券价格则可能不受影响,甚至逆势而上。总的来说,此时贷款流向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并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比价关系作出结构性的调整。二、财政政策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1)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股市的影响。总的来说,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股市也将走弱,而松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股市走强。2)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为了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发挥"相机抉择"作用,即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求的均衡。3)实现中长期财政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为了达到中长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改革、调整税制。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以下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相关资料,我为您分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种模式: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初始状态是:(1)、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 (2)、不存在高失业率;(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削减总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这一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经济停滞的后果。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有助于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而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抑制由于松的财政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适宜的条件是:(1)、经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2)、社会总需求不足;(3)、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迹象;(4、)失业率高;(5)、国际收支赤字。在这种条件下,用松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对付经济衰退,用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1)、经济过热;(2)、物价上涨、通货膨胀;(3)、社会失业率低;(4)、国际收支出现过多顺差。在此状态下,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是适宜的,前者可以用来对付通货膨胀,后者可用来减少过多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刺激进口和以低利率刺激资本流出),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组合各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这四种政策搭配与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采取哪种形式,应视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定,灵活、适当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 在我国财政与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一)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因而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企业征税或国家对企业的拨款,也就减少或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的调剂。这就决定了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至于信贷收入(资金来源)虽然对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要通过信贷支出才能产生。比如,当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过旺时,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多吸收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这看起来是有利于紧缩需求的,但如果贷款的规模不作相应的压缩,就不可能起到紧缩需求的效果。 (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只要在财政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作适当的压缩,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以立即见效。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至于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也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但居民储蓄存款毕竟可以随时提取,因而这种影响的力度就不像财政那样大。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根据财政、银行在运用资金上无偿与有偿的不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理应由财政供应资金,而流动资金投资一般由银行供应资金。虽然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的资金运用的重点仍是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从这里也可看出,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三)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这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但从宏观经济看,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分配引起的,而财政与信贷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是有别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比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如果银行相应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才能真正发生。问题不仅在此,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利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解决经济问题时,应当考虑到时滞(time lag)问题。 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及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之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 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4—4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 实际上,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也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 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容易。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可能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的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乎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 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 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做出预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比较 1.什么是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 (2)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就是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2006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也叫金融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 (2)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①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紧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③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其特点是: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的风险;既要坚持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著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宏调原则:“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着力协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 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搭配使用 为了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的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在具体的操作中,准确的形势判断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能够成功协调配合以维护经济平稳增长的首要条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容也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政策目标上的配合与平衡。经济总量平衡的具体表现实际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当然还要顾及就业。就总量目标而言,财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从短期看,当经济面临某种冲击时,它对产出、通胀率和就业的作用方向并不是不一致的,此时,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产出、通胀率和就业上存在平衡问题。根据丁伯根法则,为了达到多个目标,就需要有多种政策手段。例如,就通胀与失业而言,菲利普斯曲线中的交替关系就表明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所以,即便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决策中,也都存在所谓的鸽派与鹰派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恰当的财政政策配合,就可能会实现低失业、低通胀的经济增长,促进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总量平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国内储蓄与意愿投资的基本平衡,当两者不平衡时,就会出现贸易顺差或者逆差。大量的贸易顺差或逆差会引起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要缩小储蓄与意愿投资之间的缺口,单凭货币政策恰恰是无能力力的,财政政策就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引导国内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引导生产者把资产配置到符合国内需求的产业和行业当中去。 其次是政策方向的配合。由于财政、货币政策具有不问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三种效应:①合力效应,使两者的配合可以获得比单一政策调控更大的效果。例如,在经济明显过热时,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货币政策通过减少货币量的供应、提高利率,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取得较好的合力效应。②互补效应。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和机制,可以取长补短。例如,货币政策越来越强调前瞻性,在有潜在的通胀压力时就采取措施。但这有可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损害。若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维持或适度扩大财政对公共设施、基础性建设的投资,就可以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政策效应。再比如,当面临投资需求易膨胀,而消费需求却不足时,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遏制投资需求的同时,适度扩大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就能够兼顾投资与消费。③矛盾效应。即财政、货币政策产生政策效果的抵消性。例如,当经济出现 “滞胀”时,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时又会阻碍经济增长。它们之间的配合就是要避免这种现象。可见,在宏观调控中,必须构建一个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类型经过排列组合后,所形成的政策搭配模式的基本模式主要有9种(见表)。 第三,政策工具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都是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财政政策可选择的工具有:公共投资、税收、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货币政策可供选择的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和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总量控制工具,以及窗口指导、房地产信用比率控制等选择性政策工具。财政货币政策在其工具的选择上也应相互搭配,不仅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要相互配合,而且财政、货币政策内部的各种工具之间也要相互配合。 第四,政策力度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是指财政、货币政策对其调控对象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力度是不同的。 在财政政策方面:(1)预算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对稳定经济的力度较强,但对调节经济总量来说,力度则较校如果采取补偿性的财政政策,人为地通过预算政策来调节经济的话,预算政策的力度就会较大,其力度的大小与财政盈余或赤字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成正比。(2)税收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率的调整、税款的减免等来调节经济的,它对总量的调节作用较强。(3)政府投资,如果是在超越预算平衡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赤字投资,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力度很强,调节力度的大小和一个国家当期的财政赤字成正比例关系。(4)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总量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总量的调控力度一般较强。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结构和货币乘数的变化,从而引起银行信贷和货币总量成倍地变化,正因为如此,它向来就具有“巨斧”之称。(2)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政策力度由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条件限制、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额度以及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利率调整所决定。 (3)公开市场业务的力度与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的力度相比,要小一些。它是微调的货币政策工具。
简单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滞会导致什么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time lag)问题。(1)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5-1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图15-1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明显。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要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迅速做出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参见教材P365,P369—377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物价稳定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参见教材P365,P369—377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分析宏观经济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主要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这在LM曲线斜率大时就会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这在IS曲线斜率小就会是这样),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反之则反是。 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 IS曲线斜率较小时(原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边际税率较小从而也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原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使得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斜率大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斜率小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则反是。 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目前正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含义和政策背景
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性财政政策举措,并非是一种政策类型。[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也可以说,这是在国内经济有紧迫需要,政策实施又有现实可能的条件下,所作出的一种有条件的政策选择。这里所谓客观需要,就是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是在货币政策因实施、操作通路局部受阻,其刺激需求的能力与效果受限的条件下,必须进行的一种政策选择。而所谓政策环境允许,就是说,尽管国家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但在银行有较多“存差”,有富裕资金,企业因约束机制强化等原因而贷款谨慎等情况下,财政可以通过实施以适度扩张的国债政策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来达到扩展需求、刺激经济的目的。一旦这种政策环境发生变化,财政政策选择就需另行考虑。 (二)政策的定向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正是有鉴于此,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选择了以调整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和产业带动效应为目的,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方向。 (三)政策的复合性。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简要地说,除了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同时还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通过调整中央财政的支出结构,腾出180亿元, 专门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和抗洪救灾等,即通过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以刺激消费与投资;分批提高了一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了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了关税税率,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殖税,以此推动和增进外经贸方面的需求。[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取向 财政政策原则或政策取向的合理确定与适时调整,对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效应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和正在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当的货币政策,应注意和力求做到下述几个“兼顾”或几个“结合”: 第一,在政策重点的选择上,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需求相结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卖方市场——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直习惯于把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投资和生产上,亦即放在增加产品供给上,因为供给的约束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刺激的重点则是消费需求,有效需求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在提高需求,但这只是中间需求,它究竟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多大的作用,究竟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则取决于最终需求的状况。新形势下有助于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必须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在政策力度的把握上,使总量的适度扩张与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因为当前问题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也不是简单的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增长)模式转轨时期,在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形势下,主要由于转轨“镇痛”、体制和结构障碍等基本原因而形成的过渡性困难。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和性质,即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结构矛盾十分突出、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很不健全等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和实施全面松动的总量扩张政策,那就很可能诱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加重结构调整的困难,从而非但无助于当前经济的协调、有效增长,而且还将为后续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就业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多的麻烦和后延性障碍。 第三,在政策倾向的掌握上,应把支持国有经济与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其发展需要、发展可能及其存在的巨大潜力,还是从其在诸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来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从实际情况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又的确存在着不少现实障碍和困难,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都有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第四,在政策效应的考虑上,使扩大内需的当期政策效应与长期政策效应相结合。因为,既然需求不足将是制约我国后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问题的解决就不能只顾眼前、不计长远,在政策取向、政策效应的分析和估量上,必须把短期与长期、当前与今后加以统筹考虑。[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 既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非一种长期的政策选择,那就必然有一个政策调整或政策转换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预作准备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出现或找到替代当前财政政策“拉力”或“推力”的因素和条件。就是说,要逐步改变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重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用其它的推力来加以替代或置换,从而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我以为,从中长期看,这样的因素或拉力有如下几个方面: 1、市场和消费替代。即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和刺激最终消费需求方面,逐步减轻经济增长对扩大政府投资规模的依赖。这方面可供选择的措施很多,如有序推进银行的消费信贷;适当增加财政对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支出比重,特别是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转移性支出数量;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村和农民收入,为开拓巨大的农村市场奠定基础,等等。 2、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社会资金是永远流动和相互转化的。为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除了某些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以外,民间和企业投资的增加,就能为政府基于拉动经济增长目的而进行投入的适时退出创造条件。在这方面,我国是存在很大潜力的。比如,尽快减轻企业沉重的非税负担,改变有些企业存在的费大于税状况所能产生的企业投资潜力,就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同时,只要引导有方、政策得当,激活我国巨额储蓄存款余额和游资的利用机制,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又比如,充分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经济手段,以充分调动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3、出口需求替代。虽然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定,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但通过深化我国外经贸体制改革,加强结构调整,改善政策激励措施,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等途径所能产生的能量,也是不可低估的。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去年在引进外资方面所创造的成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实证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风险是指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或失败的可能性。其风险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决策风险,二是政策执行风险。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风险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政策的全过程。一般而言,导致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确定方面的偏差。确定的政策目标严重脱离实际,或财政政策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脱节,或财政政策目标本身的模糊性,都会带来相应的政策风险。(2)在财政政策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3)财政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水平和能力也影响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程度。(4)财政政策工具选择上的失当,且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5)财政政策严重滞后,没有随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6)财政政策作用的力度过大或过小。(7)在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特定利益集团的阻挠或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理解上的偏差。 以上只是从纯理论的角度对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含义、表现及成因进行了抽象分析,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分析不能停留于此,而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践来具体进行分析。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关于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决定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决不搞一般性工业项目。根据这一原则,当年安排的国债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要机场建设;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00亿斤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城市电网改造;增加公检法及司法设施建设投资;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其资本金;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和进口设备税收政策。1999年,中央政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措施的运用方面,既向银行增发国债用以扩大投资,又增加居民收入以促进消费;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200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60%以上的国债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二是继续贯彻落实 1999年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城镇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三是进一步应用税收等手段,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出口。根据中央的精神,在2001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继续追加现有国债资金项目的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从近3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来看,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1998年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 2000年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中国官方估算)。2000年GDP增长速度8%,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已出现了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尽管2000年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还比较弱;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企业经济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少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基础不牢,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政策的作用效果同我们的预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在其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客观上仍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导致政策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就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而言,集中在拉动经济的年度增长上,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其次,在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连年下滑的原因时,认为是内需不足造成的,因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着力点只是放在扩大内需上,而对社会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再次,在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其他政策工具很少使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第四,在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回升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扩大需求上,而没有适时地进行战略上的转移,财政政策显得严重滞后。第五,在处理财政政策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方面,片面强调前者的作用,而忽视后者的作用,没有摆正财政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致使财政政策的力度偏大,财政风险尤其是国债风险进一步加大。第六,积极财政政策没有体现其应有的公平性,而是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对其他所有制经济存在明显的歧视,尤其是在财政投入方面。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第七,由于层层截留、挪用,据估计,约有20%的国债资金不能到位,致使通过国债投资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大打折扣。[编辑本段]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基本对策 1.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确定上,必须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作为我国的最高决策层,在制定财政政策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确保年度或任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应将重心放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只有这样,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有保证。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既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也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城乡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生态环境的好转等。 2. 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初期,针对需求严重不足的严酷现实,财政政策作用的侧重点放在拉动需求方面,这样做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见效快,因而是无可厚非的。到了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品及消费品价格开始止跌回升,这说明我国的需求管理政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尽管有效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移到有效供给上来了。经过3年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警戒线,虽然负债率还较低,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相对低下,因而以西方发达国家及欧盟成员国所确定的警戒线标准来说明我国的国债发行还有较大的空间,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最多不得超过30%,否则有发生财政危机的危险。 由此可见,以扩大国债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旨在拉动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已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单一的需求管理政策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不可能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放到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上来。要通过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使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化,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有机协调起来。 3.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及政策的重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在国债方面,虽然维持一定数量的国债发行是必要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加以严格控制,国债增长速度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国债风险程度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国债资金的运用应仅限于具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并重点投向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产业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债资金向这些领域的投入不是包办或垄断,而是重在发挥其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国债资金应退出纳消费性领域,有关社会保障事务应通过税收等无偿性收入来解决。在国债资金投资结构上,要逐步加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要加大对国债投资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国债资金的到位,提高其使用效益。在利用国债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过程中,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的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方面,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并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其次,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财政投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对社会投资实施调控,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日趋下降、国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面对中长期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巨大的投资资金需要,财政的直接投资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当前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政策性融资,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与引导。目前要扩大财政贴息的资金规模,使之成为加强供给管理的有效工具。 再次,要通过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刺激民间投资。要废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并相应调低其基本税率,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统一企业所得税,给内外资企业以公平的税收待遇。取消地区性税收优惠待遇,实行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待遇。 第四,要切实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集资问题,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及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规范和约束政府本身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及个人的负担,调动其投资积极性。如在政府收费方面,有关政府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等都必须通过全国人大或省级人大的审批,收费标准的调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省级人大常委会举行听证会。各级政府只是收费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无权进行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4.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市场第一、政府第二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对财政政策的作用既不能低估,也不能夸大。在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时,要注意掌握好政策的力度和作用范围,保持财政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和适度性。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弥补私人经济部门投资的不足,并积极引导其投资方向,而不是排挤私人经济部门投资,同其在经济领域争利。作为财政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要注重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水平,及时收集和掌握经济发展信息,减少和避免政策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盲目性。 5.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及其风险的防范,还需要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我国的一切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历史背景下,要确保其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财政政策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是财政政策本身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政策及制度原因。如民间投资缺乏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民间投资产业准入政策方面的障碍等,使民间投资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要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必须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面给予公平待遇,废除各种歧视性的规章制度,民营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银行信贷等多种方式融资。要逐步取消产业准入方面的制度性障碍,变审批制为登记备案制,除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及国防安全的领域不宜让民间资本进入外,其他领域应尽可能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必须对国内民间资本开放。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这是货币政策性质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向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是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冲击的明智之举,是有效提振内需、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重要举措,是防止经济大幅下滑、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力保证。 在我看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至少包括三重含义:其一,这是“适度扩张”而非“完全扩张”的货币政策。两种政策的区别不仅在于扩张程度的差异,还在于其各自运用时所面对的宏观经济态势的不同。完全扩张型货币政策通常在经济发生危机或经济萧条时采用。作为一种“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实施目的在于缩短经济危机或经济萧条的时间过程,拉动经济复苏;适度扩张型货币政策则适用于经济显著减速或即将进入下降周期的经济环境,实施目的在于维护经济增长的动力,遏制经济下滑,确保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很显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选择,与我国现实的宏观经济态势是吻合的。 其二,这种政策无论是在质的规定上,还是在“量”的变化上,都有别于从紧的货币政策。质的规定自不待言,“量”的变化也是如此。尽管没有一个可以用来衡量“适度”的、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体现货币政策能量和实施程度的一些宏观金融变量指标,如贷款增量、贷款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的总体水平,应明显高于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期。 其三,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类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应该是放松的,尽管它们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程度会有差别。以扩张信贷规模和降息为主基调的信贷政策与利率政策,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主要角色,而汇率政策的作用也不应低估。面对我国出口下滑导致外部需求明显萎缩的情况,应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加大人民币汇率向下浮动的幅度。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拉动内需,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投资需求看,实施这种政策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企业投资资金的可得性,扩大投资资金来源,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会调低利率总水平,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这两方面归结到一起,是有利于刺激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的投资热情,扩大投资需求。但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要提高投资效率,使投资更好地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使投资资金更多地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如“三农”、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自主创新高科技等行业。应改善投资环境,消除行业和市场壁垒,给民营资本以“国民待遇”,使其能够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公平参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对某些总量型的货币政策措施,应赋予其结构调控功能。仅以央行作为经常性政策调控工具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为例。应改变“一刀切”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所在地区、金融资源相对贫乏的经济落后地区,可实行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这样做,既可以增强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消费主要受劳动者收入制约,因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有限。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货币政策作用的支点,应是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结算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拉动消费。同时,货币政策应和产业政策、收入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拉动消费需求的合力。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参见教材P365,P369—377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指的是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指的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 利率 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1、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2、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3、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货币政策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2、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3、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简述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 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 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 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 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以上分析没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果考虑了,进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将会更加复杂。 实际上,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也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 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容易。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可能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的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乎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
分析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结合
从2005年起,我国连续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式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 2005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2006年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决定。所谓稳健财政政策,就是中性财政政策,指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既不扩张也不收缩的情形,是介于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在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物价比较稳定、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财政政策。从近年来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践看,稳健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实行的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而言的,财政部门落实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控制赤字,反映了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的增量平衡取向,主要措施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调整结构,反映了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控”的结构优化取向,这轮宏观调控呈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要防止通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避免通缩的阴影卷土重来;既要间接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控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推进改革,反映了财政政策促进“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的取向,就是要转变以往主要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财政自身的改革以及有利于改革的财政收支安排,实现推进整体改革的目的。增收节支是指财政部门要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同时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2006年,财政支出政策的基本特点是调整支出结构,在压缩一般性开支的同时,保障公共支出需要。财政支出重点投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其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本年度财政支出政策的重要内容。为了配合全面取消农业税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了103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与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三补贴”政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共发放补贴资金188.7亿元。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西部地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中规定的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其中部分专项资金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直达学校,受益学生达到4880万人,平均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中部地区每个省选择一个县于秋季学期开始试点,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也主动实施了改革试点。2006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重点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比例达到48%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1994年,分税财政体制改革初步确定了中央与省级单位之间的财政体制,但并没有确定统一的省以下财政体制,而是由各省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近年来,基层财政运行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县乡财政困难、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问题,近年来,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对省以下分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是涉及到财政级次改革的重大措施。 2006年,全国28个省份推行了乡财县管改革,18个省份推行了省直管县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2006年,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其中,在总结2005年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模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2007年的预算将采用新的收支科目进行编制。此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债余额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领域的改革,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相对于1994年的税制改革,通常将目前正在推进的税制改革称为“新一轮税制改革”,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12个字。 2006年在税制改革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税,调整消费税税目与税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草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出台,资源税政策调整,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等。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走势,可以概括为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目标,以规范化为原则,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政策实施:1 2005年,我国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内容涉及增值税及其出口退税政策的大量调整、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的系统化、企业减免税政策的规范化、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大幅调整、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及配套政策等等,税收政策的变化,2加快建设一批交通、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一批重点工业和高科技项目的建设。第二,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研究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提高铁路、地铁车辆,造船基础设施和重点船用配套设备,重大电力、石化、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第三,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3财政地区导向投入:中央财政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增加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发改委下达了2005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第一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在下达的63个项目中,东北地区占40项目,其中辽宁省19项,吉林省8项,黑龙江省9项,大连市3项,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1项。63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68.97亿元,国债资金5.8亿元,其中东北地区投资规模44.07亿元,占总投资的63.9%;安排国债资金 4.29亿元,占国债资金总额的73.8%。4.出口退税:2005年我国出口退税3374.66亿元,由此测算每美元出口商品综合退税为0.4429元。比2004年全国实际退税2196亿元增长了53.7%退税比例调整:减轻地方财政负担:2005年1月1日起执行调整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分担的比例由75:25改为92.5:7.5。5农业财政投入:2005年,全国28个省份已全部免征农业税,还有3个省也将农业税税率降至2%以下。“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我国将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将彻底告别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支持粮食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公检法司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农业生态生态建设:中央财政支持林业生态建设。2005年中央财政天然林保护工程经费支出74.87亿元,支持保护了14.3亿亩天然林;退耕还林支出290.31亿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支出46.83亿元,累计支持完成退耕还林1.35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84亿亩,封山育林0.19亿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支出 20亿元,支持保护重点公益林试点面积4亿亩。 2005年用于污染治理资金支出99.84亿元,重点用于“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等。6财政对就业投入:加大财政对扩大就业的支持力度,一是扩大投资要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对就业促进很小的投资项目需严格控制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加大对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就业增长点的扶持力度,如对新增就业数量较多的企业,可采取适当力度和适当期限的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政策。二是加强减税和补贴等政策,扶持失业人员创办"微型企业",鼓励大学生及其他社会高层次的人才独立创业,给予适当期限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是鼓励各种非盈利、非政府组织发展,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四是扩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和人力配置,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补助、再就业补助209亿元,比上年增加29 亿元。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就业工作。中央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投入: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明显提高,中央财政安排优抚事业费74.6亿元,比上年增长90%。 28个省(区、市)、2300个县(市)已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救灾和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抗灾救灾的资金89亿元,救助受灾群众9000多万人次。 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抉贫资金162亿元,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45万人。7财政支出:政府采购: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分析》显示,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9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
财政政策有哪些局限性?货币政策有哪些局限性?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①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②在竞争性部门中,政府投资效率不如民间投资,影响社会总投资效率。③长期使用财政政策会抑制民间投资积极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①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动速度不变为前提。②通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比较有效,而通货紧缩时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③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影响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案,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控制与管理经济的最重要的两个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财政政策借助政府财政开支、税收、债务融资方面的变化来刺激或减缓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则侧重对经济体中货币发行量的调节。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后,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组合包括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转移支付方案和改变税率等。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相机抉择货币政策(discretionary monetary policy) 又称权衡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依据对经济情势的判断,为达成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权衡性措施。 即为了调节短期利息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改变准备金或者货币流通量的增长率。拓展资料: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现财政目标。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上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2.相机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1)逆风向行事。财政政策和货币J文策都包括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方面。当经济衰退时,通常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玫策;当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通常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政策的时滞。实行一种新的调控措施时,其政策效用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现实经济中发挥作用。不同的政衰具有不同的时滞,政府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及时实行和选择经济调控措施,避免前一轮调控政策在经济风向转换以后才发生作用。(3)政策作用的程度。改变法定准备率和增加政府支出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比较猛烈,而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就比较温和。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使用调控宏观经济的猛药还是温和的药方。(4)政策的组合与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组合使用,以此实现政策的配套与协调。通常有双紧双松和一紧一松的政策组合。双紧双松指紧缩的财政政策配合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相反。也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刺激总需求增加的同时力求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本身也可以组合使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
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一般来说,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行货币政策,用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中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用扩张性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货币与财政政策配合的主要方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很好地配合运用,才能避免矛盾,尽量缩短政策时差,有效实现总体经济目标。各国政府同时利用两大政策干预经济时,一般可以有以下四种组合:(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其应用背景是: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扩大支出,降低税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以抵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但“双松”政策往往引起财政赤字,造成信用膨胀。因此,“双松”政策的结果可能造成通货膨胀。(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其应用背景是: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胀成为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减少货币供应,调高利率。“双紧”政策会使财政赤字减少或有财政结余,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使通货膨胀受到控制。但是,“双紧”的结果可能带来经济萎缩。(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其应用背景是: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旺盛,促使经济较快增长成为主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这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其应用背景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在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利用财政杠杆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缓解滞胀。一般来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微量调整,一般单独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见效快,但长期调整还要靠财政政策。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政府要达到“扩张”或“紧缩”的目的,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即“双松”或“双紧”。在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并存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采用先调总量,后调结构的办法,即在放松或紧缩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使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均衡。除了以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一般模式,若将中性货币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哪种组合方式,取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透彻分析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实事求是、切合国情是十分重要的。
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说说怎么治理通货膨胀(采取紧缩的政策遏制通货膨胀)并作图分析
你好,首先我必须解释一下,由于本人学历尚浅,从你的提问中也知道你是一个经济学的爱好者,或者有一定基础的人,如果我从个人的角度分析,其中可能有很多瑕疵,所以姑且引用一段官方解释共同学习,以免误导人。以下是刘志铭的解释引述: 在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该重点运用利率手段;要考虑改变财政政策的结构, 减少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加强对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 本轮通胀主要是由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流动性过剩引发的 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一般说来,经济运行中的货币超过了正常经济运行中需要的货币,价格水平就会上涨。过剩的流动性是通胀形成的货币环境,如果流动性大大超过了现实的货币需求,未来通胀的形势便不可避免。 国际收支失衡是本轮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近年来,随着外资涌入以及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使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避免人民币升值过于迅速的目标下,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被迫迅速扩张,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又通过乘数效应作用于经济,使流动性持续走高,从而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带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值的重估。 本轮通胀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形成的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大大拉动了国内的投资需求,从而增加了对钢铁、水泥、石油、橡胶等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同时,国际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态势,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就本轮通货膨胀中上涨最为明显的农产品(10.33,-0.17,-1.62%)价格来说,原因则相对复杂。既有近年来居民对优质粮食品种消费大幅增加的原因,也有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的因素。从供给来看,去年部分农产品如棉花、豆类和玉米出现减产,年初以来北方低温、南方洪灾等恶劣天气相继出现,减少了农产品的供给。此外,楼市和高耗能产业的资金退出后纷纷转向炒作一些便于储存、品种较小、产量比较集中的农产品,推高了农产品的价格。 本轮通胀是由资产重估和信贷扩张叠加推动的 银行信贷在这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由于我国银行业以利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限制,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是银行系统的高放贷积极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胀中起主要作用,财政政策也不能偏废 既然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中就应该起到主要作用。在当前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手段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该重点运用利率手段,即以提高利率为主要政策措施来抑制货币需求量,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加强利率与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积极公开市场操作,努力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 财政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也不能偏废,必须进行很好的设计。一是要考虑改变财政政策的结构,减少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加强对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疗、教育的补贴力度。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另一个是在税制改革上要贯彻“整体增长,结构有增有减”的方针,以理顺企业成本利润机制为核心,及时开征资源税和环保税等税种。 理顺价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针对结构性通胀的因素,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平衡。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促进农民增加粮食和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的生产,保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对于农产品等必需品的价格市场,政府应从增加务农收入、提升农民消费能力及维护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适当提升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严厉打击非法囤积和炒作行为,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收购和储备体系,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和市场的规范。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差异很大,它们的分析需要借助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IS-LM模型。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差异很大,它们的分析需要借助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IS-LM模型。政策效果强弱差异来源于IS和LM曲线斜率的不同。 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C、收入税率t、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b。不过,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c比较稳定,收入税率t也不会轻易变动,因此,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b,即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b的大小和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成反比,b越大,Is曲线斜率则越小,即 IS曲线越平坦;b越小,IS曲线斜率则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k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h。但是,西方学者认为,k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被认为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h。h和LM曲线的斜率也成反比,h越大,LM曲线斜率则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h越小,LM曲线的斜率则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强弱,根据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b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h的不同,可有各种可能性,综合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如果IS曲线陡峭或LM曲线平坦,财政政策就强;如果Is曲线平坦或LM曲线陡峭,财政政策就弱。第二,如果IS曲线平坦或LM曲线陡峭,货币政策就强;如果IS曲线陡峭或LM曲线平坦,货币政策就弱。 根据上述结论,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坦的情况,则财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更弱;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平坦而LM曲线陡峭的情况,则货币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将更弱。 是重点采用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抑或两者并重,主要依据是对该国当时经济形势的判断。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即处于 LM曲线的平坦阶段,或接近于流动偏好陷阱,则宜重点采用财政政策;如果经济处于古典区域即LM曲线的陡峭阶段,或接近于古典区域,则宜重点采用货币政策;如果经济处于中间区域,则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重。 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的萧条阶段,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今年头7个月经济回升,出现明显的转机,但尚未出现转折,“拐点性变化”还没有出现。是否走出了萧条或低谷尚很难判断。据预测,今年余下的几个月中,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上半年有所回落。因此,跟萧条说再见很不容易。可将当前中国经济放入IS-LM模型中进行分析:IS曲线比较陡峭,表明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灵敏程度不高,即使降低利率也难以刺激投资,不过IS曲线离垂直尚有一定距离;LM曲线比较平坦,没有进入流动性陷阱,但接近流动性陷阱。可见,当前中国经济的 IS-LM模型分析与1998、1999年的情形大体一致。 根据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以及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可得出如此结论:这时候的财政政策将仍然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同时,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theoutsidelag)要短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收入和产量的作用要快于货币政策。一旦作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决策并付诸实施,就会迅速作用于经济生活,并产生直接、快捷的效应。庆幸的是,1998 年年中(当时经济明显处于萧条阶段),中央政府高瞻远瞩,适时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十分明智之举,与本文的理论分析完全吻合。应该说,1998年年中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根据上文的分析,现阶段的政策取向应该依然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不过要注意,我们讲财政政策效果将明显大于货币政策,绝不意味着否定货币政策。就IS-LM模型分析来说,中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降阶,没有处于LM曲线的水平阶段,只是靠近流动性陷阱而已;同时IS曲线也并非近乎垂直,只是比较陡峭而已。与美国30年代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相比,中国经济的萧条程度低于大萧条。也就是说,中国LM曲线的斜率要略大于大萧条的LM曲线斜率,而LS曲线的斜率略小于大萧条的Is曲线斜率。因此,此时的中国货币政策绝非无效。出现投资对利率升降反应都不灵敏的现象,主要是体制改革远未完成,市场、企业和银行等机制尚不完善,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货币政策失灵。况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有专长,各有其适用的领域,不少经济活动的刺激不能只靠财政政策手段,而应主要靠或只能靠货币政策手段。因此,货币政策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必须注意这一政策本身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财政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主要是其内在滞后(theinsidelag)较长,存在“挤出效应”(crowdingout)。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私人支出(特别是投资)的现象。当然,由于当前经济接近流动性陷阱,LM曲线相对平坦,政府支出增加并不会使利率上升多少,因而挤出效应小。但是,轻度的挤出效应总是存在的,零的挤出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为了克服轻度的挤出效应,在财政扩张过程中,就需要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应,阻止利率上升,也就是说,要辅之以扩张性或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经济萧条时财政政策比较有效,而经济繁荣时货币政策比较有效?
凯恩斯认为萧条时期的有效需求不足,而财政政策作用于税收和政府支出,可以直接通过税收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影响产出,另外萧条时期货币当局往往会把利率调到很低希望能够刺激投资,但是萧条时期的国民信心不足,即使利率再低也不愿意贷款办实业拉动产出,这样就形成了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效果不大。但是到了繁荣时期,货币政策可以直接作用于经济体中的货币量,一旦收紧银根,对经济体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如果把经济体比作一辆马车的话,财政政策就是前面跑的马,货币政策就是拴在后面的绳子,马车跑得慢的时候催动马就能拉动马车快速跑,马车跑得快的时候,在后面拽下绳子就能慢下来。
请分两点分别阐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1000-1500字)
在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之前,我们先分析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商品量和汇率之间的关系。 当本国汇率(P)和外国的价格水平(PH)不变时,本国货币的价格水平贬值(E上升),使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更加便宜,出口的增加,导致国内需求(D)增加,产出(Y)也随之增加。 如果汇率贬值,从e0提高到e1,则需求增加,要使商品市场保持均衡,产出(Y)也必须增加,GNP也从Y0增加到Y1。汇率升值,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再来看国外价格水平(PH)的变化。如果PH提高,国内商品相对便宜,刺激了出口,有助于提高国内的GNP水平。反之,如果国内价格水平(P)上升,国内商品价格相对较贵,对出口不利,需求便会下降,经济可能衰退。由此可知,在国外价格水平(PH)上升、国内价格水平(P)下跌和本国货币贬值时,即使汇率不变,也会刺激GNP的增加。 现在,我们来分析资产市场的均衡。资产市场的均衡由两个条件所组成: (1)外汇市场的均衡:R=RH-(EeAE)/E,即利率平价条件 (2)货币市场的均衡:Ms/P=L(R,Y),即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 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资产市场就达到了均衡。有了这种均衡,我们就可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了。 1.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主要形式是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量。当货币供给发生变化时,利率也随之变化。就货币政策而言,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主要的。虽然人们主要根据利率来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但在分析过程中,利率只是一个中间变量。这说明,货币供给的增加会造成货币的贬值。 为什么会造成货币的贬值?原因在于利率。在GNP和价格水平(P)不变,即对货币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会引起利率下降。从利率平价定理可知,利率下降的结果是本国货币相对外币贬值。反之,如果货币供给减少,汇率便会升值。 2.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是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水平。税收的改变,可以纳入政府支出的变化中一起分析。 当政府支出增加时,货币会升值,也是因为利率。政府支出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又有所增加,可引起利率上升,也就是汇率的升值。 比较一下,虽然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可以刺激经济,增加产出。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本国货币却有不同的作用:货币扩张使货币贬值,而财政扩张使货币升值。
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我就先瞎写点,就当抛砖引玉了经济学无非就是一个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求机制的问题,如果要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里稀缺的资源就是就是货币了。当然,这两个政策的定义和对经济的影响教科书和网上都找的到。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预算支出来调节经济,根据凯恩斯的理论,经济过热时,政府减少投资,增加税收,经济低迷时,政府增加投资,以提振经济。但从各国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主要还是增加投资刺激经济用的多。从经济学意义来说,当市场低迷时,人们对未来投资收益信心不足,就会减少投资,经济运行所需的资金就供不应求,这时通过政府的投资,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这就是我国现在正在执行的财政政策的思路。4万亿投资就是积极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是央行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政策。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刚刚是从适度宽松的转为稳健的。这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通胀。此次通胀,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宽松政策的后遗症,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导致国外热钱不断流入,最后是我国的外汇占款持续的增加,使得市场上的资金供过于求,加上一些制度性的问题,使得通胀比较严重。通过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回收流动性,减少货币供应量的增幅,熨平经济。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看,境外资金流入和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时间段看,社会货币总额中总会有一部分脱离社会生产流通领域而沉淀下来,并不形成当期实际的购买力。因此,社会货币总量又可以划分为“流通货币量”和“沉淀货币量”两部分。真正影响一定时期社会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会货币总量,而主要是流通货币量。当然,流通货币量的变动与货币总量的变动是有密切关系的。 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调节作用看,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别,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对象----银行贷款投放货币的情况看,贷款投放形成的资金属于债务资金,一般有规定的贷款期限,到期要还本付息,贷款利息就是贷款资金的价格或成本。因此,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不计成本、不顾风险地滥放贷款也是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和监管要求的,是要严格控制的。银行贷款的增长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借款人对未来收入或投资回报的预期和信心。在面临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货币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会贷款需求旺盛,流通货币量增大,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在控制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却会远远大于其在扩大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另外,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存款意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沉淀货币量和流通货币量的比例,但社会存款意向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受到未来收支预期变动的影响,单纯的利率调整对存款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 从财政政策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影响来看,在社会存款意愿强烈,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吸收一部分社会沉淀货币(包括银行沉淀资金),并通过财政开支投放出去,可以直接而有效地调节当期沉淀货币量与流通货币量的比例,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民间投资,改善社会收支预期,增强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而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发行国债是国家对社会的负债,是要归还的,因此,必须保证国债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并要避免因增加财政投资而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国债发放的总量必须控制在财政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避免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同时,还必须看到,财政投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它代表着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所有权,因而享有对被投资企业和项目的管理、分红和处置的权力,但却没有要求其归还投资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财政扩大投资后,一旦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要收回投资是相当困难的,对一些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如果匆忙停止后续投资,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仅在不同情况下对调节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影响不同,而且银行贷款与财政投资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区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而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曾实行过“拨改贷”,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拨款(投资)改为统一由银行贷款解决,这尽管为解决一定时期的特殊问题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却带来了新的影响深远的问题: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财务负担沉重;将由财政解决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解决,使银行失去了贷款控制的标准和自主性,银行成为财政和计委的出纳;银行贷款代替拨款,使企业获得贷款不还的理由(投资是不存在归还问题的),因而造成对国有银行严重的贷款不还的企业诚信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教训的。 应该强调,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尽管政策制定的内部时滞可能比较长,但一经确定,其实施带有强制性,外部时滞却非常短。而货币政策则主要依靠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票据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等,间接地调整民间存贷款意向和银行贷款意向等,经过多道环节的传导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时滞是比较长的。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脱。 三、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调控的把握标准 货币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准确把握调节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难的,但又是必须加以明确的关键问题。 我们知道,调节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适度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最大程度的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增长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的增长目标和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的变动目标。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或浮动范围,消费物价总指数的波动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需要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予以研究并报全国人大核定。这两大指标确定后,即可据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目标。 由于货币投放或回笼对GDP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货币量目标增长率还受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关函数(简称“关系函数”)的影响。这一关系函数的准确确定,对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至关重要。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货币流通量的大起大落,“关系函数”可按照前三年(或适当时段)货币总量(近似地以M2表示)和流通货币量(近似地以M1表示)的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比值的平均数来分别确定M2和M1的关系函数。在此基础上,再将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作为“调整项”考虑进去,即可确定M2和M1的目标增长率。计算公式为:M2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2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M1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1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M2和M1实际增长率与目标增长率发生较大偏差(如相差3个百分点以上),GDP或物价总指数的实际变动率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如低于最低目标值或高于最高目标值0.5个百分点以上),就应该适当进行反向调整。这样,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就比较明确了。 确定了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后,就要相应调整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货币增长调控目标的实现。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两大政策的协调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两大政策对收入分配,利率,产出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各种政策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货币政策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 表1:两大政策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从扰动出现到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层次: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表2:两大政策的时滞效应 两大政策调节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并诱发通货膨胀。 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组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不提高产出的前提下,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不降低产出的前提下,降低利率。 表3:两大政策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分析的一个隐含假设就是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既不是垂直的,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 三、进一步分析 上文主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短期分析假定价格不变,内生变量是利率和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影响总需求。只有在短期内,产出和利率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表现为固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不存在或者说不稳定。 第二,忽略了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从短期来看,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提高总需求,导致产出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对产出没有影响。 第三,本文没有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表4: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在政策的效果(资本自由流动下) 四、结论 从短期来看,扩张的财政政策提高计划产出,导致产出和利率的提高,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导致产出提高,利率下降。 从政策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而外部时滞较短。反之,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因此,货币政策适合于对经济进行微调,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下往往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两大政策都能扩大总需求,引起产出增长,价格上升。因此,当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两大政策都合适;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应当尽量少用两大政策。 在开放经济条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根据三元悖论,如果资本自由流动,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中国经济现在通货膨胀高,对外贸易失衡,根据本文的讨论,适合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或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前者会引起经济衰退,后者不会引起经济衰退。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经济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内需不足,因此要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综上分析表明,现实两大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个比较猛烈一些!
财政比较猛烈,因为是把钱直接扔到了想扔的地方。比如政府想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直接把补贴放到农民手里了。一拿到钱,购买力马上就上来了,然后GDP,CPI就跟着上来,效果非常猛烈。如果不是转移支付而是政府购买,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什么的,对GDP的刺激就更明显——政府支出本身就直接提高了GDP。货币政策就间接、温和、皮里阳秋得多了。货币量的调整(利率的调整)短期的效果肉眼根本看不到。政策外部时滞要好几个月,异常缓慢。这点差别从两种政策的性质上也可以看出来:财政政策相当于直接运用现有GDP进行收入再分配,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整利率来调整各种经济活动的成本,从而影响经济决策,进而来影响GDP(收入)。所以,显然前者要更猛烈一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
为了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的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灵活多样,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 为了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的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在具体的操作中,准确的形势判断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能够成功协调配合以维护经济平稳增长的首要条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容也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政策目标上的配合与平衡。经济总量平衡的具体表现实际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当然还要顾及就业。就总量目标而言,财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从短期看,当经济面临某种冲击时,它对产出、通胀率和就业的作用方向并不是不一致的,此时,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产出、通胀率和就业上存在平衡问题。根据丁伯根法则,为了达到多个目标,就需要有多种政策手段。例如,就通胀与失业而言,菲利普斯曲线中的交替关系就表明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所以,即便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决策中,也都存在所谓的鸽派与鹰派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恰当的财政政策配合,就可能会实现低失业、低通胀的经济增长,促进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总量平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国内储蓄与意愿投资的基本平衡,当两者不平衡时,就会出现贸易顺差或者逆差。大量的贸易顺差或逆差会引起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要缩小储蓄与意愿投资之间的缺口,单凭货币政策恰恰是无能力力的,财政政策就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引导国内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引导生产者把资产配置到符合国内需求的产业和行业当中去。 其次是政策方向的配合。由于财政、货币政策具有不问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三种效应:①合力效应,使两者的配合可以获得比单一政策调控更大的效果。例如,在经济明显过热时,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货币政策通过减少货币量的供应、提高利率,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取得较好的合力效应。②互补效应。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和机制,可以取长补短。例如,货币政策越来越强调前瞻性,在有潜在的通胀压力时就采取措施。但这有可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损害。若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维持或适度扩大财政对公共设施、基础性建设的投资,就可以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政策效应。再比如,当面临投资需求易膨胀,而消费需求却不足时,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遏制投资需求的同时,适度扩大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就能够兼顾投资与消费。③矛盾效应。即财政、货币政策产生政策效果的抵消性。例如,当经济出现 “滞胀”时,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时又会阻碍经济增长。它们之间的配合就是要避免这种现象。可见,在宏观调控中,必须构建一个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类型经过排列组合后,所形成的政策搭配模式的基本模式主要有9种(见表)。 第三,政策工具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都是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财政政策可选择的工具有:公共投资、税收、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货币政策可供选择的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和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总量控制工具,以及窗口指导、房地产信用比率控制等选择性政策工具。财政货币政策在其工具的选择上也应相互搭配,不仅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要相互配合,而且财政、货币政策内部的各种工具之间也要相互配合。 第四,政策力度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是指财政、货币政策对其调控对象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力度是不同的。 在财政政策方面:(1)预算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对稳定经济的力度较强,但对调节经济总量来说,力度则较校如果采取补偿性的财政政策,人为地通过预算政策来调节经济的话,预算政策的力度就会较大,其力度的大小与财政盈余或赤字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成正比。(2)税收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率的调整、税款的减免等来调节经济的,它对总量的调节作用较强。(3)政府投资,如果是在超越预算平衡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赤字投资,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力度很强,调节力度的大小和一个国家当期的财政赤字成正比例关系。(4)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总量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总量的调控力度一般较强。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结构和货币乘数的变化,从而引起银行信贷和货币总量成倍地变化,正因为如此,它向来就具有“巨斧”之称。(2)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政策力度由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条件限制、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额度以及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利率调整所决定。 (3)公开市场业务的力度与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的力度相比,要小一些。它是微调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五,政策时间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的时间配合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政策选择的时机,即政策的选择时点问题;二是政策的持续期,它指的是财政、货币政策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一方面,如果时点选择不当,要么就会过早地改变了经济运行方向,出现不良的后果;要么就会错失良机,加大以后政策调控的难度。另一方面,持续期过短达不到调控目标,持续期过长又会产生 “矫枉过正”,从而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解决财政货币政策的时间问题的难点在于政策时滞的确定和政策持续时间的把握。二者的配合在时间问题上应注意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考察,在准确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基础上,科学选择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同时需要对财政、货币政策工具时滞的长短进行仔细研究,根据需要选择时滞长短相匹配的政策工具组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 在我国财政与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一)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因而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企业征税或国家对企业的拨款,也就减少或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的调剂。这就决定了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至于信贷收入(资金来源)虽然对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要通过信贷支出才能产生。比如,当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过旺时,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多吸收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这看起来是有利于紧缩需求的,但如果贷款的规模不作相应的压缩,就不可能起到紧缩需求的效果。 (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只要在财政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作适当的压缩,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以立即见效。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至于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也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但居民储蓄存款毕竟可以随时提取,因而这种影响的力度就不像财政那样大。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根据财政、银行在运用资金上无偿与有偿的不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理应由财政供应资金,而流动资金投资一般由银行供应资金。虽然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的资金运用的重点仍是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从这里也可看出,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三)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这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但从宏观经济看,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分配引起的,而财政与信贷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是有别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比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如果银行相应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才能真正发生。问题不仅在此,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不同的政策组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宰与利息率、扩大信贷支出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支出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到底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货币和财政政策哪个更有效?
这个不能拘泥于教科书上的IS/LM/BP之类的这些曲线。现实生活已经证明:应对危机,需要政府和货币当局双管齐下。 首先,行业减税、贸易壁垒、政府采购并新开项目等等,这都属于财政政策。它直接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改变国内投资和储蓄量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然后,我们发现,所有的央行都在不约而同地增发货币,这个就是典型的货币政策了,它直接为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流动性。 第三,我们来看一下降息:我们发现,新世纪以来,降息这个政策或者说这个术语,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涵义: 1.现在的降息传导到生产和投资领域的速度惊人。往往是央行一句话,市场立刻有反应。这体现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预期”这一术语的实践价值。 2.现在的降息不仅仅局限于银行和银行之间或者银行与企业之间,西方消费主义盛行、信用体系发达的国家,降息行为往往能够直接作用于消费者,也就是说,由以往的通过生产领域影响消费,变成了直接作用于消费,从两个方向刺激生产。 因此,“降息”二字完美地体现了新世纪财政、货币政策合二为一的操作理念。也为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之争添加了一个新的注脚。 当然,如果单纯地比较财政和货币政策,无疑货币政策更有效。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生产资源在全球配置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一国无法建立起充分有效的根本性的贸易壁垒,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想通过政府投资来创造工作机会,又哪里有那么多需要投资的基础设施呢?美国和日本是最好的例子,空荡荡的高速公路比比皆是。 但是,也必须看到,货币政策往往带来汹涌的货币奔流,并产生严重的资产泡沫,造成危机和泡沫并存。比如现在的中国
以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为背景,分析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首先,我国经济从9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连续九年以两位数的增长,07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11.7%的增长速度。而今年由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已经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达6.5%。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明显出现。因此,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二,货币政策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有专家称,2008年利率将提高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同时,央行将把商业银行信贷年增速控制在13%内,以切段加剧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三,财政政策 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政府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但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因此,下一步仍需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延续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民经济的一些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民生、改善生态、改善结构,为更好的发展积累能量,为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 财政政策稳健就是政府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果这样,就能够控制住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稳定物价水平,降低整个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首先从财政政策来说,目前我国的三驾马车中我们的出口将会继续受到影响,同时通过这次的危机,西方消费观念有一定的改观,所以出口方面可能继续不振,但是为了外汇,国家可能会继续降低税率,提高贴税来缓解/促进出口。消费这个层次(扩大内需)表面上看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实质是后劲不足,一个国家的消费不是一两个富人就能拉动的,)所以政府在财政支出上面可能会是一个持续提高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得通货膨胀产生,这是目前拉动国内内需的最好方法(也是保八的手段,很白痴,但是很有效,数字看起来很漂亮。这一点可以放心的是不用担心挤出效应或者说国进民退的现象,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在税率调节方面,可能在消费领域会有所调节,降低一部分的税率,但是在收税的范围上会扩大,例如物业税有可能今年开始。总之2010年国家的税收肯定是比2009年高,至少是平齐的。(201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会太高,这不是因为政府做了多少,也不是资本家仁慈了,而是根本就涨不上去,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东西,即便滞涨来了,中国的百姓依然能够靠馒头,米饭加榨菜的毅力活下去)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目前我们的国家的任务就是扩大需求量,将出口剩余的部分争取在国内消费掉。其次,货币政策,这个政策我们国家已经说了,继续保持平稳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略带扩张性的政策。就是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种需求。我们国家这十年来是有意的保持略微通胀的状况的,因为这种状况对经济增长有好处。之所以说他是略微的通胀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目前扩大内需的要求所决定的,我们国家目前会实施一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例如对消费信用的控制,防止在这种高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出现次贷危机,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防止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不动产信用的控制,以及道义劝告都会出现。(这里面的实例你自己去找,不难找)说到货币政策不得不说说货币政策时滞,这个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当我们准备紧缩银根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使得我国不得不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一旦转变成经济危机,后果相当可怕,因此我国目前在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相对饱和,随着政策效果的到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又不敢进行过分的抑制通胀的手段,财政收入方面我们的政府也不能减少,因为一旦政府没有钱,财政支出也就是空话了,这个就更可怕了。目前我们国家会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策略组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第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三大传统工具和“窗口指导”为主体的政策工具体系,但由于上述工具的使用及运行尚缺乏必要的制度载体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举步维艰,金融系统及金融体制存在明显的“双轨”并存特征,完善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缺乏制度保证和运作机制的支撑,货币政策效应特别是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修复作用,往往受制于行政或决策者能力、操作者能力的制约,特别是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国债在运行及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有效的国债市场,加上国债种类、期限中存在的问题,中央银行能够买进卖出的国债数量不大,因而难以达到利用国债市场进行微调的目的。为此,今后的改革应当通过完善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逐步建立健全国债市场,为扩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条件。总而言之,只有存在一个高效流动的国债市场,才能既为财政提供巨额资金来源,又能为中央银行提供调控经济的手段,充分实现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作用。 第六,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弥补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和政府官员正在积极探讨以货币政策来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问题。货币政策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其关键在于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以保证价格水平的稳定。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部门,往往是信贷可得性比较高的部门,而不是融资困难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没有必要来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空间,只有在总量意义上,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和稳定价格指数这些方面,货币政策才有发挥作用的必要。对此,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主要有:(1)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尤其是降低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可以降低社会的投资成本,促进社会投资。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仍在5%以上,商业银行的利差有3个百分点以上,因此贷款利率仍然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2)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增加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资金支持,促进社会总投资的增长,稳定价格指数。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政策具有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可能。
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time lag)问题。 (1)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 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5-1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 图15-1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明显。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要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迅速做出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其也是各有特点。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特点 在凯恩斯经济思想的主要影响下建立起来的现代经济学理论普遍认为:对任何经济社会而言,保持充分就业状态的宏观经济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事情,政府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这一经济理论的政治影响,目前大多数国家政府实际上都在以各种不同形式推行着审慎的财政政策,并加以其它经济政策的配合。所以,在各国政府的财政活动过程里可以找到许多共同之处,被看作是现代政府财政政策的一般特点: 一 以稳定经济为基本目标的财政政策 现代经济生活中,虽然政府的财政活动有助于各种目标的实现,但政府的能力、财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广泛干预经济生活是要付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成本的。所以,多目标的财政政策在特定时期里实际上只能以实现有限重要目标为主。就战后大多数国家政府的财政活动实践来看,现代财政政策多以稳定宏观经济为基本目标--经常性地保持国民经济处于低且稳定的物价水平和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状态。充分就业是指这样的一种经济状态,在现行劳动市场确定的工资水平下,每个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够找到工作岗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作为政府经济目标的充分就业则是指维持经济社会的失业率不超过社会可能接受的水平。例如,60年代美国政府把不超过4%失业率的国内就业状况就看作为达到了充分就业目标,后来这个指标有所提高,80年代上升为5.5%。 一般情况下,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不足、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经济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审慎地交替使用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对商业周期进行人为的补偿。其可行性已经在理论上得到证明。交替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政府财政政策的共同特点,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有效干预这一客观事实相一致。尽管有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财政政策制定往往以单纯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成长、壮大,稳定宏观经济也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各国政府在推行“稳定政策”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干预重点、介入时间可能是不同的,但是这种政策的作用机制却大体相同。 二 以开支调节为主的财政政策 稳定政策的实施,要求政府根据对变化的国民经济形势所做的判断,相应调节税收收入或财政开支以影响经济社会的总需求。然而,为达到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政府是要变动税收,还是变动开支,或是同时变动税收与开支,这往往成为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有关理论的分析说明:实施以开支调节为主的稳定政策,其政策效果相对要好一些。 理论分析进一步发现,和政府开支变动相比,(除了一次性总付税外)税收变动对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一般会产生两类经济影响,即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引起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减少,在其它不变条件下,造成经济社会购买力相应减少;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改变,即人们为了减少税负担而改变在可供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的选择。替代效应通常会改变经济社会原有的相对价格体系,导致人们为了减轻税负担而相应地调整各自的经济决策。这种经济行为的调整普遍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在大多情况下会造成社会经济福利的下降。 基于以上认识,在实施稳定政策时,各国政府通常会尽可能地保持税收政策相对不变以减少稳定政策本身对宏观经济过程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是某些国家的实践又表明:在开支调整的同时,适当地对税率进行“微调”可以减少预算盈余(预算赤字)给政府财政活动带来的压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从政府财政开支总量的变化、开支结构的变化大体上推断出现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主要影响,包括对国民收入变动方向的影响、对国民收入变动规模的影响、对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因素的特定影响等等。 中国货币政策的10大特点 一、总体来讲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过热冲动”,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 二、中国货币政策采取了多目标制。我们说中国货币政策采取了第一保持低通货膨胀,第二是推动经济合理增长,第三是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第四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做法。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前全球比较流行的政策作法就是单一目标,就是只是低通货膨胀。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是单一目标和单一工具,工具指短期使用政策性利率。也许有人议论多目标不好掌握,多目标跟过去计划经济传统有一定的关系。 三、高度重视金融机构的健康化,强调在线恢复和紧急救助。 四、货币政策的手段上,从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手段逐步转向更加市场化的手段。 五、适应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变化,准确把握汇率改革进程。 六、就是跟刚才汇率相比,阶段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两个顺差并行时间比较长,会使货币供应量明显加大,市场流动性明显过剩,同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大家可能在那个阶段都有所体会。 七、率先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了货币政策的工具箱。 八、配合金融改革进程来把握利率市场化和利差形成。 九、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快速反应、力度充分、适时退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配合使用?(简答题)
答: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即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企业征税或国家对企业拨款,也就减少或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的调剂。这就决定了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至于信贷收入(资金来源)虽然对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要通过信贷支出才能产生。比如,当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过旺时,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多吸收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这看起来是有利于紧缩需求的,但如果贷款的规模不做相应的压缩,就不可能起到紧缩需求的效果。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只要在财政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做适当的压缩,减少公共部门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以立即见效,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至于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也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但居民储蓄存款毕竟可以随时提取,因而这种影响的力度就不像财政那样大。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根据财政、银行在运用资金上无偿与有偿的不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理应由财政供应资金,而流动资金投资一般由银行供应资金。虽然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资金运用的重点仍是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和短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从这里也可看出,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这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但从宏观经济看,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分配引起的,而财政与信贷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有区别。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比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如果银行相应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银行相应地扩大或收缩货币供给量,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才能真正发生。问题不仅如此,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遏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后果。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率与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规模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来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ufeff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很多下行的压力,像企业利润增速低,产能过剩,出口需求少,银行的坏债上升等。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大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因此,针对目前的经济问题,从两个政策的角度给予以下建议: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2、措施如下:第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息,从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来投放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第三,降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2、措施如下第一,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二,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的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第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这是政府一种变相的投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从而解决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通货紧缩时采取的政策: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国民收入,当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贷款规模,促进经济增长。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二)通货膨胀时采取的政策: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当总支出过大、价格水平上升时,则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法,以减少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模,控制社会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增长。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政府购买和投资,减少转移支付,缩小财政赤字等。3、相配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财政政策是通过吸引消费者投资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财政政策实施相对货币政策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单从银行这一方面不能决定总体的走势,必须有消费者的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虽然相对容易些,因为从银行一方面就可以实施,消费者被迫做出相应的决定,货币政策不会带来排次效果。但是单方面的政策一般很难起到相应效果,所以一般来说他们是配合进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赢利空间,因为企业的信贷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了,房地产商从银行贷款的成本上升了一点,但如果房价一直在猛涨的话,那一点增加的成本根本看不出来,一下子就抵消了。对股市直接的影响谈不上,都是间接的,要有一个过程。货币政策从紧后,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较复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目标: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国际收支平衡。2、财政政策工具: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社会保障支出可以发挥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政府补贴分为生产性补贴和消费性补贴。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发短期国债或只对金融机构发债,可扩大资金流通量,刺激投资和消费。当经济繁荣时,政府发长期国债和社会公债,可减少资金流通量,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收支差额一般表现为: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平衡预算。3、财政政策的分类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按调节经济总量的需求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按作用空间划分: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金政策具有自动稳定性的功能,可以随着经济运行的起伏自动缓解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状况。西方学者汉森的汲水政策和补偿性政策是典型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刺激社会总需求,减税、增加支出,财政赤字扩大。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支出,压缩财政赤字。微观财政政策通过税率、征税范围、补贴对象,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影响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解决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问题。短期财政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1-3年)发挥作用的政策,指经济稳定,解决经济周期拨动方面的政策,中长期财政政策(三年以上),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方面的政策。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指的是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指的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1、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2、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3、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货币政策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2、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3、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
与财政政策比较,货币政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和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优势在于:货币政策包含财政政策,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货币政策的作用:(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于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请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较哪个的有效性强,能具体说明吗?
从效用来说,财政政策的效用更强一些,因为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税收)直接作用于产出,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利率影响产出的但从时间上来看,财政政策的决策时间是很长的,如税率的修改是需要通过修改法律实现的。而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也是货币政策之所以被各国频繁使用的原因。
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
摘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就要采用一定的政策,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么,你知道财政政策是什么?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吗?实际上,懂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定政策。一般来说,实施财政政策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那么这些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了解下。一、财政政策是什么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二、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财政这册工具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那么,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3、国债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挤出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财政政策是什么
摘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就要采用一定的政策,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么,你知道财政政策是什么?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吗?实际上,懂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定政策。一般来说,实施财政政策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那么这些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了解下。一、财政政策是什么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二、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财政这册工具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那么,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3、国债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挤出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