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云 / 小云问答 / 问答详情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2023-08-15 10:00:13
康康map

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相关推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目标: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国际收支平衡。2、财政政策工具: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社会保障支出可以发挥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政府补贴分为生产性补贴和消费性补贴。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发短期国债或只对金融机构发债,可扩大资金流通量,刺激投资和消费。当经济繁荣时,政府发长期国债和社会公债,可减少资金流通量,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收支差额一般表现为: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平衡预算。3、财政政策的分类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按调节经济总量的需求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按作用空间划分: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金政策具有自动稳定性的功能,可以随着经济运行的起伏自动缓解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状况。西方学者汉森的汲水政策和补偿性政策是典型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刺激社会总需求,减税、增加支出,财政赤字扩大。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支出,压缩财政赤字。微观财政政策通过税率、征税范围、补贴对象,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影响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解决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问题。短期财政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1-3年)发挥作用的政策,指经济稳定,解决经济周期拨动方面的政策,中长期财政政策(三年以上),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方面的政策。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8-15 07:26:36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指的是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指的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1、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2、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3、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货币政策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2、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3、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
2023-08-15 07:26:451

与财政政策比较,货币政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和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优势在于:货币政策包含财政政策,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货币政策的作用:(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于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2023-08-15 07:26:532

请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较哪个的有效性强,能具体说明吗?

从效用来说,财政政策的效用更强一些,因为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税收)直接作用于产出,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利率影响产出的但从时间上来看,财政政策的决策时间是很长的,如税率的修改是需要通过修改法律实现的。而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也是货币政策之所以被各国频繁使用的原因。
2023-08-15 07:27:06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配合使用?(简答题)

  答: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即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企业征税或国家对企业拨款,也就减少或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的调剂。这就决定了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至于信贷收入(资金来源)虽然对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要通过信贷支出才能产生。比如,当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过旺时,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多吸收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这看起来是有利于紧缩需求的,但如果贷款的规模不做相应的压缩,就不可能起到紧缩需求的效果。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只要在财政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做适当的压缩,减少公共部门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以立即见效,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至于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也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但居民储蓄存款毕竟可以随时提取,因而这种影响的力度就不像财政那样大。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根据财政、银行在运用资金上无偿与有偿的不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理应由财政供应资金,而流动资金投资一般由银行供应资金。虽然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资金运用的重点仍是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和短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从这里也可看出,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这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但从宏观经济看,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分配引起的,而财政与信贷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有区别。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比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如果银行相应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银行相应地扩大或收缩货币供给量,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才能真正发生。问题不仅如此,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遏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后果。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率与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规模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来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ufeff
2023-08-15 07:27:162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很多下行的压力,像企业利润增速低,产能过剩,出口需求少,银行的坏债上升等。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大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因此,针对目前的经济问题,从两个政策的角度给予以下建议: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2、措施如下:第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息,从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来投放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第三,降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措施1、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出口补贴等措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2、措施如下第一,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二,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的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第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这是政府一种变相的投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2023-08-15 07:27:251

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从而解决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通货紧缩时采取的政策: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国民收入,当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贷款规模,促进经济增长。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二)通货膨胀时采取的政策: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当总支出过大、价格水平上升时,则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法,以减少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模,控制社会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增长。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政府购买和投资,减少转移支付,缩小财政赤字等。3、相配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财政政策是通过吸引消费者投资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财政政策实施相对货币政策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单从银行这一方面不能决定总体的走势,必须有消费者的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虽然相对容易些,因为从银行一方面就可以实施,消费者被迫做出相应的决定,货币政策不会带来排次效果。但是单方面的政策一般很难起到相应效果,所以一般来说他们是配合进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赢利空间,因为企业的信贷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了,房地产商从银行贷款的成本上升了一点,但如果房价一直在猛涨的话,那一点增加的成本根本看不出来,一下子就抵消了。对股市直接的影响谈不上,都是间接的,要有一个过程。货币政策从紧后,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较复杂。
2023-08-15 07:27:33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其也是各有特点。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特点   在凯恩斯经济思想的主要影响下建立起来的现代经济学理论普遍认为:对任何经济社会而言,保持充分就业状态的宏观经济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事情,政府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这一经济理论的政治影响,目前大多数国家政府实际上都在以各种不同形式推行着审慎的财政政策,并加以其它经济政策的配合。所以,在各国政府的财政活动过程里可以找到许多共同之处,被看作是现代政府财政政策的一般特点:   一 以稳定经济为基本目标的财政政策   现代经济生活中,虽然政府的财政活动有助于各种目标的实现,但政府的能力、财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广泛干预经济生活是要付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成本的。所以,多目标的财政政策在特定时期里实际上只能以实现有限重要目标为主。就战后大多数国家政府的财政活动实践来看,现代财政政策多以稳定宏观经济为基本目标--经常性地保持国民经济处于低且稳定的物价水平和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状态。充分就业是指这样的一种经济状态,在现行劳动市场确定的工资水平下,每个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够找到工作岗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作为政府经济目标的充分就业则是指维持经济社会的失业率不超过社会可能接受的水平。例如,60年代美国政府把不超过4%失业率的国内就业状况就看作为达到了充分就业目标,后来这个指标有所提高,80年代上升为5.5%。   一般情况下,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不足、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经济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审慎地交替使用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对商业周期进行人为的补偿。其可行性已经在理论上得到证明。交替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政府财政政策的共同特点,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有效干预这一客观事实相一致。尽管有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财政政策制定往往以单纯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成长、壮大,稳定宏观经济也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各国政府在推行“稳定政策”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干预重点、介入时间可能是不同的,但是这种政策的作用机制却大体相同。   二 以开支调节为主的财政政策   稳定政策的实施,要求政府根据对变化的国民经济形势所做的判断,相应调节税收收入或财政开支以影响经济社会的总需求。然而,为达到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政府是要变动税收,还是变动开支,或是同时变动税收与开支,这往往成为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有关理论的分析说明:实施以开支调节为主的稳定政策,其政策效果相对要好一些。   理论分析进一步发现,和政府开支变动相比,(除了一次性总付税外)税收变动对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一般会产生两类经济影响,即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引起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减少,在其它不变条件下,造成经济社会购买力相应减少;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改变,即人们为了减少税负担而改变在可供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的选择。替代效应通常会改变经济社会原有的相对价格体系,导致人们为了减轻税负担而相应地调整各自的经济决策。这种经济行为的调整普遍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在大多情况下会造成社会经济福利的下降。   基于以上认识,在实施稳定政策时,各国政府通常会尽可能地保持税收政策相对不变以减少稳定政策本身对宏观经济过程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是某些国家的实践又表明:在开支调整的同时,适当地对税率进行“微调”可以减少预算盈余(预算赤字)给政府财政活动带来的压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从政府财政开支总量的变化、开支结构的变化大体上推断出现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主要影响,包括对国民收入变动方向的影响、对国民收入变动规模的影响、对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因素的特定影响等等。   中国货币政策的10大特点   一、总体来讲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过热冲动”,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   二、中国货币政策采取了多目标制。我们说中国货币政策采取了第一保持低通货膨胀,第二是推动经济合理增长,第三是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第四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做法。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前全球比较流行的政策作法就是单一目标,就是只是低通货膨胀。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是单一目标和单一工具,工具指短期使用政策性利率。也许有人议论多目标不好掌握,多目标跟过去计划经济传统有一定的关系。   三、高度重视金融机构的健康化,强调在线恢复和紧急救助。   四、货币政策的手段上,从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手段逐步转向更加市场化的手段。   五、适应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变化,准确把握汇率改革进程。   六、就是跟刚才汇率相比,阶段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两个顺差并行时间比较长,会使货币供应量明显加大,市场流动性明显过剩,同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大家可能在那个阶段都有所体会。   七、率先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了货币政策的工具箱。   八、配合金融改革进程来把握利率市场化和利差形成。   九、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快速反应、力度充分、适时退出。
2023-08-15 07:27:521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论述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

  财政是从百科CV的,货币是从网上找的~~~~看您这题``象突然看到我们可爱的经济考题似的~~~~  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性财政政策举措,并非是一种政策类型。  [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也可以说,这是在国内经济有紧迫需要,政策实施又有现实可能的条件下,所作出的一种有条件的政策选择。这里所谓客观需要,就是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是在货币政策因实施、操作通路局部受阻,其刺激需求的能力与效果受限的条件下,必须进行的一种政策选择。而所谓政策环境允许,就是说,尽管国家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但在银行有较多“存差”,有富裕资金,企业因约束机制强化等原因而贷款谨慎等情况下,财政可以通过实施以适度扩张的国债政策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来达到扩展需求、刺激经济的目的。一旦这种政策环境发生变化,财政政策选择就需另行考虑。  (二)政策的定向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正是有鉴于此,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选择了以调整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和产业带动效应为目的,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方向。  (三)政策的复合性。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简要地说,除了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同时还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通过调整中央财政的支出结构,腾出180亿元, 专门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和抗洪救灾等,即通过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以刺激消费与投资;分批提高了一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了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了关税税率,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殖税,以此推动和增进外经贸方面的需求。  [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取向  财政政策原则或政策取向的合理确定与适时调整,对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效应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和正在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当的货币政策,应注意和力求做到下述几个“兼顾”或几个“结合”:  第一,在政策重点的选择上,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需求相结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卖方市场——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直习惯于把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投资和生产上,亦即放在增加产品供给上,因为供给的约束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刺激的重点则是消费需求,有效需求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在提高需求,但这只是中间需求,它究竟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多大的作用,究竟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则取决于最终需求的状况。新形势下有助于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必须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在政策力度的把握上,使总量的适度扩张与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因为当前问题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也不是简单的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增长)模式转轨时期,在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形势下,主要由于转轨“镇痛”、体制和结构障碍等基本原因而形成的过渡性困难。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和性质,即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结构矛盾十分突出、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很不健全等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和实施全面松动的总量扩张政策,那就很可能诱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加重结构调整的困难,从而非但无助于当前经济的协调、有效增长,而且还将为后续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就业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多的麻烦和后延性障碍。  第三,在政策倾向的掌握上,应把支持国有经济与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其发展需要、发展可能及其存在的巨大潜力,还是从其在诸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来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从实际情况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又的确存在着不少现实障碍和困难,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都有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第四,在政策效应的考虑上,使扩大内需的当期政策效应与长期政策效应相结合。因为,既然需求不足将是制约我国后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问题的解决就不能只顾眼前、不计长远,在政策取向、政策效应的分析和估量上,必须把短期与长期、当前与今后加以统筹考虑。  [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  既然积极
2023-08-15 07:28:013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策略组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第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三大传统工具和“窗口指导”为主体的政策工具体系,但由于上述工具的使用及运行尚缺乏必要的制度载体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举步维艰,金融系统及金融体制存在明显的“双轨”并存特征,完善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缺乏制度保证和运作机制的支撑,货币政策效应特别是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修复作用,往往受制于行政或决策者能力、操作者能力的制约,特别是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国债在运行及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有效的国债市场,加上国债种类、期限中存在的问题,中央银行能够买进卖出的国债数量不大,因而难以达到利用国债市场进行微调的目的。为此,今后的改革应当通过完善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逐步建立健全国债市场,为扩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条件。总而言之,只有存在一个高效流动的国债市场,才能既为财政提供巨额资金来源,又能为中央银行提供调控经济的手段,充分实现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作用。 第六,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弥补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和政府官员正在积极探讨以货币政策来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问题。货币政策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其关键在于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以保证价格水平的稳定。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部门,往往是信贷可得性比较高的部门,而不是融资困难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没有必要来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空间,只有在总量意义上,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和稳定价格指数这些方面,货币政策才有发挥作用的必要。对此,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主要有:(1)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尤其是降低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可以降低社会的投资成本,促进社会投资。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仍在5%以上,商业银行的利差有3个百分点以上,因此贷款利率仍然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2)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增加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资金支持,促进社会总投资的增长,稳定价格指数。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政策具有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可能。
2023-08-15 07:28:151

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time lag)问题。  (1)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  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5-1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  图15-1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明显。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要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迅速做出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2023-08-15 07:28:41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个比较猛烈一些!

财政比较猛烈,因为是把钱直接扔到了想扔的地方。比如政府想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直接把补贴放到农民手里了。一拿到钱,购买力马上就上来了,然后GDP,CPI就跟着上来,效果非常猛烈。如果不是转移支付而是政府购买,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什么的,对GDP的刺激就更明显——政府支出本身就直接提高了GDP。货币政策就间接、温和、皮里阳秋得多了。货币量的调整(利率的调整)短期的效果肉眼根本看不到。政策外部时滞要好几个月,异常缓慢。这点差别从两种政策的性质上也可以看出来:财政政策相当于直接运用现有GDP进行收入再分配,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整利率来调整各种经济活动的成本,从而影响经济决策,进而来影响GDP(收入)。所以,显然前者要更猛烈一些。
2023-08-15 07:28:51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

  为了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的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灵活多样,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   为了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的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在具体的操作中,准确的形势判断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能够成功协调配合以维护经济平稳增长的首要条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容也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政策目标上的配合与平衡。经济总量平衡的具体表现实际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当然还要顾及就业。就总量目标而言,财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从短期看,当经济面临某种冲击时,它对产出、通胀率和就业的作用方向并不是不一致的,此时,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产出、通胀率和就业上存在平衡问题。根据丁伯根法则,为了达到多个目标,就需要有多种政策手段。例如,就通胀与失业而言,菲利普斯曲线中的交替关系就表明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所以,即便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决策中,也都存在所谓的鸽派与鹰派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恰当的财政政策配合,就可能会实现低失业、低通胀的经济增长,促进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总量平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国内储蓄与意愿投资的基本平衡,当两者不平衡时,就会出现贸易顺差或者逆差。大量的贸易顺差或逆差会引起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要缩小储蓄与意愿投资之间的缺口,单凭货币政策恰恰是无能力力的,财政政策就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引导国内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引导生产者把资产配置到符合国内需求的产业和行业当中去。   其次是政策方向的配合。由于财政、货币政策具有不问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三种效应:①合力效应,使两者的配合可以获得比单一政策调控更大的效果。例如,在经济明显过热时,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货币政策通过减少货币量的供应、提高利率,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取得较好的合力效应。②互补效应。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和机制,可以取长补短。例如,货币政策越来越强调前瞻性,在有潜在的通胀压力时就采取措施。但这有可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损害。若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维持或适度扩大财政对公共设施、基础性建设的投资,就可以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政策效应。再比如,当面临投资需求易膨胀,而消费需求却不足时,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遏制投资需求的同时,适度扩大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就能够兼顾投资与消费。③矛盾效应。即财政、货币政策产生政策效果的抵消性。例如,当经济出现 “滞胀”时,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时又会阻碍经济增长。它们之间的配合就是要避免这种现象。可见,在宏观调控中,必须构建一个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类型经过排列组合后,所形成的政策搭配模式的基本模式主要有9种(见表)。   第三,政策工具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都是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财政政策可选择的工具有:公共投资、税收、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货币政策可供选择的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和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总量控制工具,以及窗口指导、房地产信用比率控制等选择性政策工具。财政货币政策在其工具的选择上也应相互搭配,不仅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要相互配合,而且财政、货币政策内部的各种工具之间也要相互配合。   第四,政策力度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是指财政、货币政策对其调控对象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力度是不同的。   在财政政策方面:(1)预算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对稳定经济的力度较强,但对调节经济总量来说,力度则较校如果采取补偿性的财政政策,人为地通过预算政策来调节经济的话,预算政策的力度就会较大,其力度的大小与财政盈余或赤字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成正比。(2)税收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率的调整、税款的减免等来调节经济的,它对总量的调节作用较强。(3)政府投资,如果是在超越预算平衡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赤字投资,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力度很强,调节力度的大小和一个国家当期的财政赤字成正比例关系。(4)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总量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总量的调控力度一般较强。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结构和货币乘数的变化,从而引起银行信贷和货币总量成倍地变化,正因为如此,它向来就具有“巨斧”之称。(2)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政策力度由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条件限制、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额度以及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利率调整所决定。 (3)公开市场业务的力度与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的力度相比,要小一些。它是微调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五,政策时间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的时间配合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政策选择的时机,即政策的选择时点问题;二是政策的持续期,它指的是财政、货币政策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一方面,如果时点选择不当,要么就会过早地改变了经济运行方向,出现不良的后果;要么就会错失良机,加大以后政策调控的难度。另一方面,持续期过短达不到调控目标,持续期过长又会产生 “矫枉过正”,从而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解决财政货币政策的时间问题的难点在于政策时滞的确定和政策持续时间的把握。二者的配合在时间问题上应注意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考察,在准确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基础上,科学选择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同时需要对财政、货币政策工具时滞的长短进行仔细研究,根据需要选择时滞长短相匹配的政策工具组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   在我国财政与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一)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因而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企业征税或国家对企业的拨款,也就减少或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的调剂。这就决定了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至于信贷收入(资金来源)虽然对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要通过信贷支出才能产生。比如,当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过旺时,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多吸收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这看起来是有利于紧缩需求的,但如果贷款的规模不作相应的压缩,就不可能起到紧缩需求的效果。   (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只要在财政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作适当的压缩,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以立即见效。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至于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也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但居民储蓄存款毕竟可以随时提取,因而这种影响的力度就不像财政那样大。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根据财政、银行在运用资金上无偿与有偿的不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理应由财政供应资金,而流动资金投资一般由银行供应资金。虽然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的资金运用的重点仍是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从这里也可看出,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三)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这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但从宏观经济看,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分配引起的,而财政与信贷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是有别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比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如果银行相应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才能真正发生。问题不仅在此,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不同的政策组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宰与利息率、扩大信贷支出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支出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到底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2023-08-15 07:29:251

货币和财政政策哪个更有效?

这个不能拘泥于教科书上的IS/LM/BP之类的这些曲线。现实生活已经证明:应对危机,需要政府和货币当局双管齐下。 首先,行业减税、贸易壁垒、政府采购并新开项目等等,这都属于财政政策。它直接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改变国内投资和储蓄量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然后,我们发现,所有的央行都在不约而同地增发货币,这个就是典型的货币政策了,它直接为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流动性。 第三,我们来看一下降息:我们发现,新世纪以来,降息这个政策或者说这个术语,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涵义: 1.现在的降息传导到生产和投资领域的速度惊人。往往是央行一句话,市场立刻有反应。这体现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预期”这一术语的实践价值。 2.现在的降息不仅仅局限于银行和银行之间或者银行与企业之间,西方消费主义盛行、信用体系发达的国家,降息行为往往能够直接作用于消费者,也就是说,由以往的通过生产领域影响消费,变成了直接作用于消费,从两个方向刺激生产。 因此,“降息”二字完美地体现了新世纪财政、货币政策合二为一的操作理念。也为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之争添加了一个新的注脚。 当然,如果单纯地比较财政和货币政策,无疑货币政策更有效。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生产资源在全球配置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一国无法建立起充分有效的根本性的贸易壁垒,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想通过政府投资来创造工作机会,又哪里有那么多需要投资的基础设施呢?美国和日本是最好的例子,空荡荡的高速公路比比皆是。 但是,也必须看到,货币政策往往带来汹涌的货币奔流,并产生严重的资产泡沫,造成危机和泡沫并存。比如现在的中国
2023-08-15 07:29:403

以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为背景,分析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首先,我国经济从9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连续九年以两位数的增长,07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11.7%的增长速度。而今年由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已经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达6.5%。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明显出现。因此,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二,货币政策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有专家称,2008年利率将提高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同时,央行将把商业银行信贷年增速控制在13%内,以切段加剧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三,财政政策 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政府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但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因此,下一步仍需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延续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民经济的一些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民生、改善生态、改善结构,为更好的发展积累能量,为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 财政政策稳健就是政府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果这样,就能够控制住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稳定物价水平,降低整个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首先从财政政策来说,目前我国的三驾马车中我们的出口将会继续受到影响,同时通过这次的危机,西方消费观念有一定的改观,所以出口方面可能继续不振,但是为了外汇,国家可能会继续降低税率,提高贴税来缓解/促进出口。消费这个层次(扩大内需)表面上看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实质是后劲不足,一个国家的消费不是一两个富人就能拉动的,)所以政府在财政支出上面可能会是一个持续提高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得通货膨胀产生,这是目前拉动国内内需的最好方法(也是保八的手段,很白痴,但是很有效,数字看起来很漂亮。这一点可以放心的是不用担心挤出效应或者说国进民退的现象,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在税率调节方面,可能在消费领域会有所调节,降低一部分的税率,但是在收税的范围上会扩大,例如物业税有可能今年开始。总之2010年国家的税收肯定是比2009年高,至少是平齐的。(201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会太高,这不是因为政府做了多少,也不是资本家仁慈了,而是根本就涨不上去,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东西,即便滞涨来了,中国的百姓依然能够靠馒头,米饭加榨菜的毅力活下去)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目前我们的国家的任务就是扩大需求量,将出口剩余的部分争取在国内消费掉。其次,货币政策,这个政策我们国家已经说了,继续保持平稳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略带扩张性的政策。就是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种需求。我们国家这十年来是有意的保持略微通胀的状况的,因为这种状况对经济增长有好处。之所以说他是略微的通胀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目前扩大内需的要求所决定的,我们国家目前会实施一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例如对消费信用的控制,防止在这种高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出现次贷危机,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防止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不动产信用的控制,以及道义劝告都会出现。(这里面的实例你自己去找,不难找)说到货币政策不得不说说货币政策时滞,这个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当我们准备紧缩银根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使得我国不得不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一旦转变成经济危机,后果相当可怕,因此我国目前在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相对饱和,随着政策效果的到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又不敢进行过分的抑制通胀的手段,财政收入方面我们的政府也不能减少,因为一旦政府没有钱,财政支出也就是空话了,这个就更可怕了。目前我们国家会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
2023-08-15 07:30:024

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我就先瞎写点,就当抛砖引玉了经济学无非就是一个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求机制的问题,如果要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里稀缺的资源就是就是货币了。当然,这两个政策的定义和对经济的影响教科书和网上都找的到。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预算支出来调节经济,根据凯恩斯的理论,经济过热时,政府减少投资,增加税收,经济低迷时,政府增加投资,以提振经济。但从各国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主要还是增加投资刺激经济用的多。从经济学意义来说,当市场低迷时,人们对未来投资收益信心不足,就会减少投资,经济运行所需的资金就供不应求,这时通过政府的投资,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这就是我国现在正在执行的财政政策的思路。4万亿投资就是积极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是央行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政策。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刚刚是从适度宽松的转为稳健的。这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通胀。此次通胀,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宽松政策的后遗症,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导致国外热钱不断流入,最后是我国的外汇占款持续的增加,使得市场上的资金供过于求,加上一些制度性的问题,使得通胀比较严重。通过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回收流动性,减少货币供应量的增幅,熨平经济。
2023-08-15 07:30:11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看,境外资金流入和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时间段看,社会货币总额中总会有一部分脱离社会生产流通领域而沉淀下来,并不形成当期实际的购买力。因此,社会货币总量又可以划分为“流通货币量”和“沉淀货币量”两部分。真正影响一定时期社会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会货币总量,而主要是流通货币量。当然,流通货币量的变动与货币总量的变动是有密切关系的。 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调节作用看,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别,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对象----银行贷款投放货币的情况看,贷款投放形成的资金属于债务资金,一般有规定的贷款期限,到期要还本付息,贷款利息就是贷款资金的价格或成本。因此,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不计成本、不顾风险地滥放贷款也是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和监管要求的,是要严格控制的。银行贷款的增长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借款人对未来收入或投资回报的预期和信心。在面临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货币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会贷款需求旺盛,流通货币量增大,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在控制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却会远远大于其在扩大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另外,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存款意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沉淀货币量和流通货币量的比例,但社会存款意向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受到未来收支预期变动的影响,单纯的利率调整对存款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 从财政政策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影响来看,在社会存款意愿强烈,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吸收一部分社会沉淀货币(包括银行沉淀资金),并通过财政开支投放出去,可以直接而有效地调节当期沉淀货币量与流通货币量的比例,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民间投资,改善社会收支预期,增强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从而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发行国债是国家对社会的负债,是要归还的,因此,必须保证国债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并要避免因增加财政投资而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国债发放的总量必须控制在财政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避免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同时,还必须看到,财政投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它代表着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所有权,因而享有对被投资企业和项目的管理、分红和处置的权力,但却没有要求其归还投资的权力。这就意味着财政扩大投资后,一旦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要收回投资是相当困难的,对一些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如果匆忙停止后续投资,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仅在不同情况下对调节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影响不同,而且银行贷款与财政投资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区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而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曾实行过“拨改贷”,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拨款(投资)改为统一由银行贷款解决,这尽管为解决一定时期的特殊问题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却带来了新的影响深远的问题: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财务负担沉重;将由财政解决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解决,使银行失去了贷款控制的标准和自主性,银行成为财政和计委的出纳;银行贷款代替拨款,使企业获得贷款不还的理由(投资是不存在归还问题的),因而造成对国有银行严重的贷款不还的企业诚信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教训的。 应该强调,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尽管政策制定的内部时滞可能比较长,但一经确定,其实施带有强制性,外部时滞却非常短。而货币政策则主要依靠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票据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等,间接地调整民间存贷款意向和银行贷款意向等,经过多道环节的传导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时滞是比较长的。为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可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脱。 三、对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调控的把握标准 货币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准确把握调节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难的,但又是必须加以明确的关键问题。 我们知道,调节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国民经济适度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最大程度的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货币总量和流通货币量增长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的增长目标和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的变动目标。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或浮动范围,消费物价总指数的波动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需要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予以研究并报全国人大核定。这两大指标确定后,即可据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目标。 由于货币投放或回笼对GDP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货币量目标增长率还受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关函数(简称“关系函数”)的影响。这一关系函数的准确确定,对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至关重要。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货币流通量的大起大落,“关系函数”可按照前三年(或适当时段)货币总量(近似地以M2表示)和流通货币量(近似地以M1表示)的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比值的平均数来分别确定M2和M1的关系函数。在此基础上,再将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作为“调整项”考虑进去,即可确定M2和M1的目标增长率。计算公式为:M2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2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M1目标增长率=GDP目标增长率×M1关系函数±物价目标变动率±调整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M2和M1实际增长率与目标增长率发生较大偏差(如相差3个百分点以上),GDP或物价总指数的实际变动率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如低于最低目标值或高于最高目标值0.5个百分点以上),就应该适当进行反向调整。这样,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就比较明确了。 确定了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后,就要相应调整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货币增长调控目标的实现。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2023-08-15 07:30:20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两大政策的协调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两大政策对收入分配,利率,产出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各种政策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货币政策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   表1:两大政策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从扰动出现到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层次: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表2:两大政策的时滞效应   两大政策调节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并诱发通货膨胀。   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组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不提高产出的前提下,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不降低产出的前提下,降低利率。   表3:两大政策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分析的一个隐含假设就是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既不是垂直的,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   三、进一步分析   上文主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短期分析假定价格不变,内生变量是利率和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影响总需求。只有在短期内,产出和利率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表现为固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不存在或者说不稳定。   第二,忽略了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从短期来看,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提高总需求,导致产出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对产出没有影响。   第三,本文没有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表4: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在政策的效果(资本自由流动下)   四、结论   从短期来看,扩张的财政政策提高计划产出,导致产出和利率的提高,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导致产出提高,利率下降。   从政策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而外部时滞较短。反之,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因此,货币政策适合于对经济进行微调,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下往往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两大政策都能扩大总需求,引起产出增长,价格上升。因此,当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两大政策都合适;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应当尽量少用两大政策。   在开放经济条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根据三元悖论,如果资本自由流动,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中国经济现在通货膨胀高,对外贸易失衡,根据本文的讨论,适合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或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前者会引起经济衰退,后者不会引起经济衰退。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经济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内需不足,因此要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综上分析表明,现实两大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3-08-15 07:30:531

请分两点分别阐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1000-1500字)

  在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之前,我们先分析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商品量和汇率之间的关系。  当本国汇率(P)和外国的价格水平(PH)不变时,本国货币的价格水平贬值(E上升),使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更加便宜,出口的增加,导致国内需求(D)增加,产出(Y)也随之增加。  如果汇率贬值,从e0提高到e1,则需求增加,要使商品市场保持均衡,产出(Y)也必须增加,GNP也从Y0增加到Y1。汇率升值,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再来看国外价格水平(PH)的变化。如果PH提高,国内商品相对便宜,刺激了出口,有助于提高国内的GNP水平。反之,如果国内价格水平(P)上升,国内商品价格相对较贵,对出口不利,需求便会下降,经济可能衰退。由此可知,在国外价格水平(PH)上升、国内价格水平(P)下跌和本国货币贬值时,即使汇率不变,也会刺激GNP的增加。  现在,我们来分析资产市场的均衡。资产市场的均衡由两个条件所组成:  (1)外汇市场的均衡:R=RH-(EeAE)/E,即利率平价条件  (2)货币市场的均衡:Ms/P=L(R,Y),即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  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资产市场就达到了均衡。有了这种均衡,我们就可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了。  1.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主要形式是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量。当货币供给发生变化时,利率也随之变化。就货币政策而言,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主要的。虽然人们主要根据利率来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但在分析过程中,利率只是一个中间变量。这说明,货币供给的增加会造成货币的贬值。  为什么会造成货币的贬值?原因在于利率。在GNP和价格水平(P)不变,即对货币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会引起利率下降。从利率平价定理可知,利率下降的结果是本国货币相对外币贬值。反之,如果货币供给减少,汇率便会升值。  2.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是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水平。税收的改变,可以纳入政府支出的变化中一起分析。  当政府支出增加时,货币会升值,也是因为利率。政府支出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又有所增加,可引起利率上升,也就是汇率的升值。  比较一下,虽然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可以刺激经济,增加产出。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本国货币却有不同的作用:货币扩张使货币贬值,而财政扩张使货币升值。
2023-08-15 07:31:173

分析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其局限性。

【答案】:(1)常用财政政策工具:税收、政府支出(2)常用货币政策工具: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3)财政政策局限性和货币政策局限性:执行的时效性比较:货币政策较迅速,财政政策程序太多。效果比较:财政政策直接,较快改变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长,见效慢。(4)紧缩政策常以货币政策为主,扩张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
2023-08-15 07:31:2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

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一般来说,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行货币政策,用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中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用扩张性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货币与财政政策配合的主要方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很好地配合运用,才能避免矛盾,尽量缩短政策时差,有效实现总体经济目标。各国政府同时利用两大政策干预经济时,一般可以有以下四种组合:(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其应用背景是: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扩大支出,降低税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以抵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但“双松”政策往往引起财政赤字,造成信用膨胀。因此,“双松”政策的结果可能造成通货膨胀。(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其应用背景是: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胀成为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减少货币供应,调高利率。“双紧”政策会使财政赤字减少或有财政结余,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使通货膨胀受到控制。但是,“双紧”的结果可能带来经济萎缩。(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其应用背景是: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旺盛,促使经济较快增长成为主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这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其应用背景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在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利用财政杠杆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缓解滞胀。一般来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微量调整,一般单独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见效快,但长期调整还要靠财政政策。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政府要达到“扩张”或“紧缩”的目的,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即“双松”或“双紧”。在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并存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采用先调总量,后调结构的办法,即在放松或紧缩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使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均衡。除了以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一般模式,若将中性货币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哪种组合方式,取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透彻分析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实事求是、切合国情是十分重要的。
2023-08-15 07:31:332

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说说怎么治理通货膨胀(采取紧缩的政策遏制通货膨胀)并作图分析

  你好,首先我必须解释一下,由于本人学历尚浅,从你的提问中也知道你是一个经济学的爱好者,或者有一定基础的人,如果我从个人的角度分析,其中可能有很多瑕疵,所以姑且引用一段官方解释共同学习,以免误导人。以下是刘志铭的解释引述:  在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该重点运用利率手段;要考虑改变财政政策的结构,  减少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加强对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  本轮通胀主要是由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流动性过剩引发的  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一般说来,经济运行中的货币超过了正常经济运行中需要的货币,价格水平就会上涨。过剩的流动性是通胀形成的货币环境,如果流动性大大超过了现实的货币需求,未来通胀的形势便不可避免。  国际收支失衡是本轮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近年来,随着外资涌入以及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使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避免人民币升值过于迅速的目标下,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被迫迅速扩张,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又通过乘数效应作用于经济,使流动性持续走高,从而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带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值的重估。  本轮通胀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形成的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大大拉动了国内的投资需求,从而增加了对钢铁、水泥、石油、橡胶等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同时,国际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态势,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就本轮通货膨胀中上涨最为明显的农产品(10.33,-0.17,-1.62%)价格来说,原因则相对复杂。既有近年来居民对优质粮食品种消费大幅增加的原因,也有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的因素。从供给来看,去年部分农产品如棉花、豆类和玉米出现减产,年初以来北方低温、南方洪灾等恶劣天气相继出现,减少了农产品的供给。此外,楼市和高耗能产业的资金退出后纷纷转向炒作一些便于储存、品种较小、产量比较集中的农产品,推高了农产品的价格。  本轮通胀是由资产重估和信贷扩张叠加推动的  银行信贷在这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由于我国银行业以利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限制,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是银行系统的高放贷积极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胀中起主要作用,财政政策也不能偏废  既然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中就应该起到主要作用。在当前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手段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该重点运用利率手段,即以提高利率为主要政策措施来抑制货币需求量,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加强利率与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积极公开市场操作,努力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  财政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也不能偏废,必须进行很好的设计。一是要考虑改变财政政策的结构,减少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加强对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疗、教育的补贴力度。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另一个是在税制改革上要贯彻“整体增长,结构有增有减”的方针,以理顺企业成本利润机制为核心,及时开征资源税和环保税等税种。  理顺价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针对结构性通胀的因素,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平衡。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促进农民增加粮食和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的生产,保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对于农产品等必需品的价格市场,政府应从增加务农收入、提升农民消费能力及维护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适当提升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严厉打击非法囤积和炒作行为,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收购和储备体系,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和市场的规范。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2023-08-15 07:31:542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差异很大,它们的分析需要借助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IS-LM模型。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差异很大,它们的分析需要借助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IS-LM模型。政策效果强弱差异来源于IS和LM曲线斜率的不同。   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C、收入税率t、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b。不过,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c比较稳定,收入税率t也不会轻易变动,因此,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b,即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b的大小和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成反比,b越大,Is曲线斜率则越小,即 IS曲线越平坦;b越小,IS曲线斜率则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k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h。但是,西方学者认为,k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被认为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h。h和LM曲线的斜率也成反比,h越大,LM曲线斜率则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h越小,LM曲线的斜率则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强弱,根据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b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h的不同,可有各种可能性,综合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如果IS曲线陡峭或LM曲线平坦,财政政策就强;如果Is曲线平坦或LM曲线陡峭,财政政策就弱。第二,如果IS曲线平坦或LM曲线陡峭,货币政策就强;如果IS曲线陡峭或LM曲线平坦,货币政策就弱。   根据上述结论,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坦的情况,则财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更弱;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平坦而LM曲线陡峭的情况,则货币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将更弱。   是重点采用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抑或两者并重,主要依据是对该国当时经济形势的判断。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即处于 LM曲线的平坦阶段,或接近于流动偏好陷阱,则宜重点采用财政政策;如果经济处于古典区域即LM曲线的陡峭阶段,或接近于古典区域,则宜重点采用货币政策;如果经济处于中间区域,则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重。   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的萧条阶段,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今年头7个月经济回升,出现明显的转机,但尚未出现转折,“拐点性变化”还没有出现。是否走出了萧条或低谷尚很难判断。据预测,今年余下的几个月中,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上半年有所回落。因此,跟萧条说再见很不容易。可将当前中国经济放入IS-LM模型中进行分析:IS曲线比较陡峭,表明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灵敏程度不高,即使降低利率也难以刺激投资,不过IS曲线离垂直尚有一定距离;LM曲线比较平坦,没有进入流动性陷阱,但接近流动性陷阱。可见,当前中国经济的 IS-LM模型分析与1998、1999年的情形大体一致。   根据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以及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可得出如此结论:这时候的财政政策将仍然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同时,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theoutsidelag)要短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收入和产量的作用要快于货币政策。一旦作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决策并付诸实施,就会迅速作用于经济生活,并产生直接、快捷的效应。庆幸的是,1998 年年中(当时经济明显处于萧条阶段),中央政府高瞻远瞩,适时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十分明智之举,与本文的理论分析完全吻合。应该说,1998年年中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根据上文的分析,现阶段的政策取向应该依然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不过要注意,我们讲财政政策效果将明显大于货币政策,绝不意味着否定货币政策。就IS-LM模型分析来说,中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降阶,没有处于LM曲线的水平阶段,只是靠近流动性陷阱而已;同时IS曲线也并非近乎垂直,只是比较陡峭而已。与美国30年代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相比,中国经济的萧条程度低于大萧条。也就是说,中国LM曲线的斜率要略大于大萧条的LM曲线斜率,而LS曲线的斜率略小于大萧条的Is曲线斜率。因此,此时的中国货币政策绝非无效。出现投资对利率升降反应都不灵敏的现象,主要是体制改革远未完成,市场、企业和银行等机制尚不完善,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货币政策失灵。况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有专长,各有其适用的领域,不少经济活动的刺激不能只靠财政政策手段,而应主要靠或只能靠货币政策手段。因此,货币政策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必须注意这一政策本身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财政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主要是其内在滞后(theinsidelag)较长,存在“挤出效应”(crowdingout)。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私人支出(特别是投资)的现象。当然,由于当前经济接近流动性陷阱,LM曲线相对平坦,政府支出增加并不会使利率上升多少,因而挤出效应小。但是,轻度的挤出效应总是存在的,零的挤出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为了克服轻度的挤出效应,在财政扩张过程中,就需要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应,阻止利率上升,也就是说,要辅之以扩张性或稳健的货币政策。
2023-08-15 07:32:111

为什么经济萧条时财政政策比较有效,而经济繁荣时货币政策比较有效?

凯恩斯认为萧条时期的有效需求不足,而财政政策作用于税收和政府支出,可以直接通过税收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影响产出,另外萧条时期货币当局往往会把利率调到很低希望能够刺激投资,但是萧条时期的国民信心不足,即使利率再低也不愿意贷款办实业拉动产出,这样就形成了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效果不大。但是到了繁荣时期,货币政策可以直接作用于经济体中的货币量,一旦收紧银根,对经济体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如果把经济体比作一辆马车的话,财政政策就是前面跑的马,货币政策就是拴在后面的绳子,马车跑得慢的时候催动马就能拉动马车快速跑,马车跑得快的时候,在后面拽下绳子就能慢下来。
2023-08-15 07:32:203

分析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结合

从2005年起,我国连续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式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 2005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2006年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决定。所谓稳健财政政策,就是中性财政政策,指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既不扩张也不收缩的情形,是介于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在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物价比较稳定、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财政政策。从近年来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践看,稳健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实行的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而言的,财政部门落实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控制赤字,反映了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的增量平衡取向,主要措施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调整结构,反映了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控”的结构优化取向,这轮宏观调控呈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要防止通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避免通缩的阴影卷土重来;既要间接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控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推进改革,反映了财政政策促进“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的取向,就是要转变以往主要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财政自身的改革以及有利于改革的财政收支安排,实现推进整体改革的目的。增收节支是指财政部门要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同时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2006年,财政支出政策的基本特点是调整支出结构,在压缩一般性开支的同时,保障公共支出需要。财政支出重点投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其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本年度财政支出政策的重要内容。为了配合全面取消农业税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了103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与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三补贴”政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共发放补贴资金188.7亿元。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西部地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中规定的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其中部分专项资金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直达学校,受益学生达到4880万人,平均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中部地区每个省选择一个县于秋季学期开始试点,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也主动实施了改革试点。2006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重点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比例达到48%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1994年,分税财政体制改革初步确定了中央与省级单位之间的财政体制,但并没有确定统一的省以下财政体制,而是由各省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近年来,基层财政运行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县乡财政困难、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问题,近年来,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对省以下分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是涉及到财政级次改革的重大措施。 2006年,全国28个省份推行了乡财县管改革,18个省份推行了省直管县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2006年,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其中,在总结2005年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模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2007年的预算将采用新的收支科目进行编制。此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债余额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领域的改革,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相对于1994年的税制改革,通常将目前正在推进的税制改革称为“新一轮税制改革”,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12个字。 2006年在税制改革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税,调整消费税税目与税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草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出台,资源税政策调整,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等。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走势,可以概括为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目标,以规范化为原则,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政策实施:1 2005年,我国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内容涉及增值税及其出口退税政策的大量调整、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的系统化、企业减免税政策的规范化、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大幅调整、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及配套政策等等,税收政策的变化,2加快建设一批交通、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一批重点工业和高科技项目的建设。第二,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研究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提高铁路、地铁车辆,造船基础设施和重点船用配套设备,重大电力、石化、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第三,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3财政地区导向投入:中央财政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增加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发改委下达了2005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第一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在下达的63个项目中,东北地区占40项目,其中辽宁省19项,吉林省8项,黑龙江省9项,大连市3项,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1项。63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68.97亿元,国债资金5.8亿元,其中东北地区投资规模44.07亿元,占总投资的63.9%;安排国债资金 4.29亿元,占国债资金总额的73.8%。4.出口退税:2005年我国出口退税3374.66亿元,由此测算每美元出口商品综合退税为0.4429元。比2004年全国实际退税2196亿元增长了53.7%退税比例调整:减轻地方财政负担:2005年1月1日起执行调整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分担的比例由75:25改为92.5:7.5。5农业财政投入:2005年,全国28个省份已全部免征农业税,还有3个省也将农业税税率降至2%以下。“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我国将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将彻底告别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支持粮食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公检法司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农业生态生态建设:中央财政支持林业生态建设。2005年中央财政天然林保护工程经费支出74.87亿元,支持保护了14.3亿亩天然林;退耕还林支出290.31亿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支出46.83亿元,累计支持完成退耕还林1.35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84亿亩,封山育林0.19亿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支出 20亿元,支持保护重点公益林试点面积4亿亩。 2005年用于污染治理资金支出99.84亿元,重点用于“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等。6财政对就业投入:加大财政对扩大就业的支持力度,一是扩大投资要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对就业促进很小的投资项目需严格控制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加大对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就业增长点的扶持力度,如对新增就业数量较多的企业,可采取适当力度和适当期限的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政策。二是加强减税和补贴等政策,扶持失业人员创办"微型企业",鼓励大学生及其他社会高层次的人才独立创业,给予适当期限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是鼓励各种非盈利、非政府组织发展,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四是扩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和人力配置,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补助、再就业补助209亿元,比上年增加29 亿元。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就业工作。中央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投入: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明显提高,中央财政安排优抚事业费74.6亿元,比上年增长90%。 28个省(区、市)、2300个县(市)已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救灾和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抗灾救灾的资金89亿元,救助受灾群众9000多万人次。 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抉贫资金162亿元,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45万人。7财政支出:政府采购: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分析》显示,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9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
2023-08-15 07:32:292

财政政策有哪些局限性?货币政策有哪些局限性?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①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②在竞争性部门中,政府投资效率不如民间投资,影响社会总投资效率。③长期使用财政政策会抑制民间投资积极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①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动速度不变为前提。②通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比较有效,而通货紧缩时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③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影响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案,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控制与管理经济的最重要的两个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财政政策借助政府财政开支、税收、债务融资方面的变化来刺激或减缓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则侧重对经济体中货币发行量的调节。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2023-08-15 07:32:391

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后,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组合包括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转移支付方案和改变税率等。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相机抉择货币政策(discretionary monetary policy) 又称权衡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依据对经济情势的判断,为达成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权衡性措施。 即为了调节短期利息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改变准备金或者货币流通量的增长率。拓展资料: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现财政目标。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上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2.相机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1)逆风向行事。财政政策和货币J文策都包括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方面。当经济衰退时,通常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玫策;当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通常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政策的时滞。实行一种新的调控措施时,其政策效用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现实经济中发挥作用。不同的政衰具有不同的时滞,政府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及时实行和选择经济调控措施,避免前一轮调控政策在经济风向转换以后才发生作用。(3)政策作用的程度。改变法定准备率和增加政府支出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比较猛烈,而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就比较温和。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使用调控宏观经济的猛药还是温和的药方。(4)政策的组合与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组合使用,以此实现政策的配套与协调。通常有双紧双松和一紧一松的政策组合。双紧双松指紧缩的财政政策配合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相反。也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刺激总需求增加的同时力求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本身也可以组合使用。
2023-08-15 07:32:481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2023-08-15 07:32:591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参见教材P365,P369—377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2023-08-15 07:33:18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指的是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指的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 利率 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1、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2、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3、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货币政策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2、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3、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
2023-08-15 07:33:27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简述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 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 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 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 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以上分析没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果考虑了,进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将会更加复杂。 实际上,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也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 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容易。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可能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的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乎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
2023-08-15 07:33:383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参见教材P365,P369—377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2023-08-15 07:33:56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物价稳定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参见教材P365,P369—377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2023-08-15 07:34:031

分析宏观经济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主要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这在LM曲线斜率大时就会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这在IS曲线斜率小就会是这样),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反之则反是。 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 IS曲线斜率较小时(原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边际税率较小从而也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原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使得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斜率大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斜率小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则反是。 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2023-08-15 07:34:201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目前正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含义和政策背景

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性财政政策举措,并非是一种政策类型。[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也可以说,这是在国内经济有紧迫需要,政策实施又有现实可能的条件下,所作出的一种有条件的政策选择。这里所谓客观需要,就是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是在货币政策因实施、操作通路局部受阻,其刺激需求的能力与效果受限的条件下,必须进行的一种政策选择。而所谓政策环境允许,就是说,尽管国家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但在银行有较多“存差”,有富裕资金,企业因约束机制强化等原因而贷款谨慎等情况下,财政可以通过实施以适度扩张的国债政策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来达到扩展需求、刺激经济的目的。一旦这种政策环境发生变化,财政政策选择就需另行考虑。 (二)政策的定向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正是有鉴于此,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选择了以调整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和产业带动效应为目的,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方向。 (三)政策的复合性。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简要地说,除了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同时还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通过调整中央财政的支出结构,腾出180亿元, 专门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和抗洪救灾等,即通过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以刺激消费与投资;分批提高了一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了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了关税税率,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殖税,以此推动和增进外经贸方面的需求。[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取向 财政政策原则或政策取向的合理确定与适时调整,对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效应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和正在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当的货币政策,应注意和力求做到下述几个“兼顾”或几个“结合”: 第一,在政策重点的选择上,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需求相结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卖方市场——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直习惯于把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投资和生产上,亦即放在增加产品供给上,因为供给的约束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刺激的重点则是消费需求,有效需求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在提高需求,但这只是中间需求,它究竟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多大的作用,究竟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则取决于最终需求的状况。新形势下有助于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必须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在政策力度的把握上,使总量的适度扩张与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因为当前问题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也不是简单的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增长)模式转轨时期,在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形势下,主要由于转轨“镇痛”、体制和结构障碍等基本原因而形成的过渡性困难。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和性质,即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结构矛盾十分突出、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很不健全等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和实施全面松动的总量扩张政策,那就很可能诱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加重结构调整的困难,从而非但无助于当前经济的协调、有效增长,而且还将为后续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就业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多的麻烦和后延性障碍。 第三,在政策倾向的掌握上,应把支持国有经济与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其发展需要、发展可能及其存在的巨大潜力,还是从其在诸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来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从实际情况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又的确存在着不少现实障碍和困难,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都有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第四,在政策效应的考虑上,使扩大内需的当期政策效应与长期政策效应相结合。因为,既然需求不足将是制约我国后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问题的解决就不能只顾眼前、不计长远,在政策取向、政策效应的分析和估量上,必须把短期与长期、当前与今后加以统筹考虑。[编辑本段]积极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 既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非一种长期的政策选择,那就必然有一个政策调整或政策转换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预作准备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出现或找到替代当前财政政策“拉力”或“推力”的因素和条件。就是说,要逐步改变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重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用其它的推力来加以替代或置换,从而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我以为,从中长期看,这样的因素或拉力有如下几个方面: 1、市场和消费替代。即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和刺激最终消费需求方面,逐步减轻经济增长对扩大政府投资规模的依赖。这方面可供选择的措施很多,如有序推进银行的消费信贷;适当增加财政对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支出比重,特别是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转移性支出数量;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村和农民收入,为开拓巨大的农村市场奠定基础,等等。 2、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社会资金是永远流动和相互转化的。为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除了某些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以外,民间和企业投资的增加,就能为政府基于拉动经济增长目的而进行投入的适时退出创造条件。在这方面,我国是存在很大潜力的。比如,尽快减轻企业沉重的非税负担,改变有些企业存在的费大于税状况所能产生的企业投资潜力,就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同时,只要引导有方、政策得当,激活我国巨额储蓄存款余额和游资的利用机制,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又比如,充分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经济手段,以充分调动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3、出口需求替代。虽然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定,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但通过深化我国外经贸体制改革,加强结构调整,改善政策激励措施,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等途径所能产生的能量,也是不可低估的。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去年在引进外资方面所创造的成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实证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风险是指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或失败的可能性。其风险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决策风险,二是政策执行风险。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风险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政策的全过程。一般而言,导致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确定方面的偏差。确定的政策目标严重脱离实际,或财政政策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脱节,或财政政策目标本身的模糊性,都会带来相应的政策风险。(2)在财政政策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3)财政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水平和能力也影响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程度。(4)财政政策工具选择上的失当,且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5)财政政策严重滞后,没有随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6)财政政策作用的力度过大或过小。(7)在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特定利益集团的阻挠或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理解上的偏差。 以上只是从纯理论的角度对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含义、表现及成因进行了抽象分析,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分析不能停留于此,而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践来具体进行分析。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关于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决定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决不搞一般性工业项目。根据这一原则,当年安排的国债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要机场建设;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00亿斤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城市电网改造;增加公检法及司法设施建设投资;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其资本金;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和进口设备税收政策。1999年,中央政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措施的运用方面,既向银行增发国债用以扩大投资,又增加居民收入以促进消费;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200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60%以上的国债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二是继续贯彻落实 1999年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城镇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三是进一步应用税收等手段,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出口。根据中央的精神,在2001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继续追加现有国债资金项目的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从近3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来看,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1998年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 2000年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中国官方估算)。2000年GDP增长速度8%,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已出现了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尽管2000年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还比较弱;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企业经济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少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基础不牢,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政策的作用效果同我们的预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在其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客观上仍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导致政策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就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而言,集中在拉动经济的年度增长上,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其次,在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连年下滑的原因时,认为是内需不足造成的,因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着力点只是放在扩大内需上,而对社会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再次,在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其他政策工具很少使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第四,在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回升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扩大需求上,而没有适时地进行战略上的转移,财政政策显得严重滞后。第五,在处理财政政策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方面,片面强调前者的作用,而忽视后者的作用,没有摆正财政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致使财政政策的力度偏大,财政风险尤其是国债风险进一步加大。第六,积极财政政策没有体现其应有的公平性,而是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对其他所有制经济存在明显的歧视,尤其是在财政投入方面。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第七,由于层层截留、挪用,据估计,约有20%的国债资金不能到位,致使通过国债投资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大打折扣。[编辑本段]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基本对策 1.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确定上,必须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作为我国的最高决策层,在制定财政政策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确保年度或任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应将重心放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只有这样,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有保证。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既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也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城乡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生态环境的好转等。 2. 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初期,针对需求严重不足的严酷现实,财政政策作用的侧重点放在拉动需求方面,这样做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见效快,因而是无可厚非的。到了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品及消费品价格开始止跌回升,这说明我国的需求管理政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尽管有效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移到有效供给上来了。经过3年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警戒线,虽然负债率还较低,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相对低下,因而以西方发达国家及欧盟成员国所确定的警戒线标准来说明我国的国债发行还有较大的空间,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最多不得超过30%,否则有发生财政危机的危险。 由此可见,以扩大国债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旨在拉动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已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单一的需求管理政策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不可能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放到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上来。要通过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使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化,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有机协调起来。 3.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及政策的重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在国债方面,虽然维持一定数量的国债发行是必要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加以严格控制,国债增长速度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国债风险程度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国债资金的运用应仅限于具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并重点投向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产业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债资金向这些领域的投入不是包办或垄断,而是重在发挥其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国债资金应退出纳消费性领域,有关社会保障事务应通过税收等无偿性收入来解决。在国债资金投资结构上,要逐步加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要加大对国债投资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国债资金的到位,提高其使用效益。在利用国债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过程中,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的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方面,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并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其次,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财政投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对社会投资实施调控,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日趋下降、国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面对中长期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巨大的投资资金需要,财政的直接投资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当前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政策性融资,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与引导。目前要扩大财政贴息的资金规模,使之成为加强供给管理的有效工具。 再次,要通过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刺激民间投资。要废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并相应调低其基本税率,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统一企业所得税,给内外资企业以公平的税收待遇。取消地区性税收优惠待遇,实行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待遇。 第四,要切实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集资问题,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及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规范和约束政府本身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及个人的负担,调动其投资积极性。如在政府收费方面,有关政府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等都必须通过全国人大或省级人大的审批,收费标准的调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省级人大常委会举行听证会。各级政府只是收费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无权进行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4.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市场第一、政府第二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对财政政策的作用既不能低估,也不能夸大。在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时,要注意掌握好政策的力度和作用范围,保持财政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和适度性。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弥补私人经济部门投资的不足,并积极引导其投资方向,而不是排挤私人经济部门投资,同其在经济领域争利。作为财政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要注重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水平,及时收集和掌握经济发展信息,减少和避免政策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盲目性。 5.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及其风险的防范,还需要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我国的一切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历史背景下,要确保其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财政政策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是财政政策本身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政策及制度原因。如民间投资缺乏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民间投资产业准入政策方面的障碍等,使民间投资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要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必须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面给予公平待遇,废除各种歧视性的规章制度,民营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银行信贷等多种方式融资。要逐步取消产业准入方面的制度性障碍,变审批制为登记备案制,除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及国防安全的领域不宜让民间资本进入外,其他领域应尽可能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必须对国内民间资本开放。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这是货币政策性质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向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是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冲击的明智之举,是有效提振内需、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重要举措,是防止经济大幅下滑、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力保证。 在我看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至少包括三重含义:其一,这是“适度扩张”而非“完全扩张”的货币政策。两种政策的区别不仅在于扩张程度的差异,还在于其各自运用时所面对的宏观经济态势的不同。完全扩张型货币政策通常在经济发生危机或经济萧条时采用。作为一种“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实施目的在于缩短经济危机或经济萧条的时间过程,拉动经济复苏;适度扩张型货币政策则适用于经济显著减速或即将进入下降周期的经济环境,实施目的在于维护经济增长的动力,遏制经济下滑,确保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很显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选择,与我国现实的宏观经济态势是吻合的。 其二,这种政策无论是在质的规定上,还是在“量”的变化上,都有别于从紧的货币政策。质的规定自不待言,“量”的变化也是如此。尽管没有一个可以用来衡量“适度”的、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体现货币政策能量和实施程度的一些宏观金融变量指标,如贷款增量、贷款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的总体水平,应明显高于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期。 其三,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类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应该是放松的,尽管它们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程度会有差别。以扩张信贷规模和降息为主基调的信贷政策与利率政策,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主要角色,而汇率政策的作用也不应低估。面对我国出口下滑导致外部需求明显萎缩的情况,应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加大人民币汇率向下浮动的幅度。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拉动内需,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投资需求看,实施这种政策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企业投资资金的可得性,扩大投资资金来源,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会调低利率总水平,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这两方面归结到一起,是有利于刺激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的投资热情,扩大投资需求。但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要提高投资效率,使投资更好地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使投资资金更多地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如“三农”、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自主创新高科技等行业。应改善投资环境,消除行业和市场壁垒,给民营资本以“国民待遇”,使其能够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公平参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对某些总量型的货币政策措施,应赋予其结构调控功能。仅以央行作为经常性政策调控工具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为例。应改变“一刀切”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所在地区、金融资源相对贫乏的经济落后地区,可实行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这样做,既可以增强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消费主要受劳动者收入制约,因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有限。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货币政策作用的支点,应是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结算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拉动消费。同时,货币政策应和产业政策、收入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拉动消费需求的合力。
2023-08-15 07:34:424

简单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滞会导致什么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time lag)问题。(1)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5-1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图15-1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明显。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要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迅速做出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2023-08-15 07:34:5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 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做出预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比较   1.什么是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   (2)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就是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2006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也叫金融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   (2)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①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紧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③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其特点是: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的风险;既要坚持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著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宏调原则:“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着力协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   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搭配使用   为了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的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在具体的操作中,准确的形势判断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能够成功协调配合以维护经济平稳增长的首要条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容也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政策目标上的配合与平衡。经济总量平衡的具体表现实际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当然还要顾及就业。就总量目标而言,财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从短期看,当经济面临某种冲击时,它对产出、通胀率和就业的作用方向并不是不一致的,此时,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产出、通胀率和就业上存在平衡问题。根据丁伯根法则,为了达到多个目标,就需要有多种政策手段。例如,就通胀与失业而言,菲利普斯曲线中的交替关系就表明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所以,即便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决策中,也都存在所谓的鸽派与鹰派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恰当的财政政策配合,就可能会实现低失业、低通胀的经济增长,促进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总量平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国内储蓄与意愿投资的基本平衡,当两者不平衡时,就会出现贸易顺差或者逆差。大量的贸易顺差或逆差会引起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要缩小储蓄与意愿投资之间的缺口,单凭货币政策恰恰是无能力力的,财政政策就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引导国内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引导生产者把资产配置到符合国内需求的产业和行业当中去。   其次是政策方向的配合。由于财政、货币政策具有不问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三种效应:①合力效应,使两者的配合可以获得比单一政策调控更大的效果。例如,在经济明显过热时,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货币政策通过减少货币量的供应、提高利率,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取得较好的合力效应。②互补效应。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和机制,可以取长补短。例如,货币政策越来越强调前瞻性,在有潜在的通胀压力时就采取措施。但这有可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损害。若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维持或适度扩大财政对公共设施、基础性建设的投资,就可以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政策效应。再比如,当面临投资需求易膨胀,而消费需求却不足时,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遏制投资需求的同时,适度扩大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就能够兼顾投资与消费。③矛盾效应。即财政、货币政策产生政策效果的抵消性。例如,当经济出现 “滞胀”时,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时又会阻碍经济增长。它们之间的配合就是要避免这种现象。可见,在宏观调控中,必须构建一个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类型经过排列组合后,所形成的政策搭配模式的基本模式主要有9种(见表)。   第三,政策工具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都是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财政政策可选择的工具有:公共投资、税收、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货币政策可供选择的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和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总量控制工具,以及窗口指导、房地产信用比率控制等选择性政策工具。财政货币政策在其工具的选择上也应相互搭配,不仅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要相互配合,而且财政、货币政策内部的各种工具之间也要相互配合。   第四,政策力度的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是指财政、货币政策对其调控对象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力度是不同的。   在财政政策方面:(1)预算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对稳定经济的力度较强,但对调节经济总量来说,力度则较校如果采取补偿性的财政政策,人为地通过预算政策来调节经济的话,预算政策的力度就会较大,其力度的大小与财政盈余或赤字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成正比。(2)税收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率的调整、税款的减免等来调节经济的,它对总量的调节作用较强。(3)政府投资,如果是在超越预算平衡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赤字投资,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力度很强,调节力度的大小和一个国家当期的财政赤字成正比例关系。(4)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总量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总量的调控力度一般较强。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结构和货币乘数的变化,从而引起银行信贷和货币总量成倍地变化,正因为如此,它向来就具有“巨斧”之称。(2)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政策力度由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条件限制、中央银行对再贴现和再贷款额度以及对再贴现和再贷款的利率调整所决定。 (3)公开市场业务的力度与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的力度相比,要小一些。它是微调的货币政策工具。
2023-08-15 07:34:591

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time lag)问题。  (1)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  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5-1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   图15-1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明显。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要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迅速做出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2023-08-15 07:35:072

当今社会,为什么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具有优势

  其实要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起来才最具优势。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第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三大传统工具和“窗口指导”为主体的政策工具体系,但由于上述工具的使用及运行尚缺乏必要的制度载体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举步维艰,金融系统及金融体制存在明显的“双轨”并存特征,完善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缺乏制度保证和运作机制的支撑,货币政策效应特别是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修复作用,往往受制于行政或决策者能力、操作者能力的制约,特别是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国债在运行及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有效的国债市场,加上国债种类、期限中存在的问题,中央银行能够买进卖出的国债数量不大,因而难以达到利用国债市场进行微调的目的。为此,今后的改革应当通过完善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逐步建立健全国债市场,为扩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条件。总而言之,只有存在一个高效流动的国债市场,才能既为财政提供巨额资金来源,又能为中央银行提供调控经济的手段,充分实现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作用。  第六,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弥补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和政府官员正在积极探讨以货币政策来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问题。货币政策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其关键在于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以保证价格水平的稳定。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部门,往往是信贷可得性比较高的部门,而不是融资困难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没有必要来弥补财政政策的退出空间,只有在总量意义上,促进经济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和稳定价格指数这些方面,货币政策才有发挥作用的必要。对此,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主要有:(1)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尤其是降低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可以降低社会的投资成本,促进社会投资。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仍在5%以上,商业银行的利差有3个百分点以上,因此贷款利率仍然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2)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增加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资金支持,促进社会总投资的增长,稳定价格指数。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政策具有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可能。
2023-08-15 07:35:14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如何对股价产生影响的的简答题?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1)利率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价。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利率高,公司筹资成本也高,利息负担重,造成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宁可选择股票投资方式而减少对固定利息收益金融品种的投资,同时,证券投资者能够以低利率拆借到资金,会增大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除这两方面原因之外,利率还是人们藉以折现股票未来收益、评判股票价值的依据。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则股价上升。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因此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首先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有必要指出的是,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行市的波动。(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证券行情上扬。(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行情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降低贷款限额、压缩信贷规模时,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证券市场行情呈下跌走势;但如果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紧中有松,那么一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及优先重点发展的地区的证券价格则可能不受影响,甚至逆势而上。总的来说,此时贷款流向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并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比价关系作出结构性的调整。二、财政政策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1)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股市的影响。总的来说,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股市也将走弱,而松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股市走强。2)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为了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发挥"相机抉择"作用,即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求的均衡。3)实现中长期财政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为了达到中长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改革、调整税制。
2023-08-15 07:35:4110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以下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相关资料,我为您分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种模式: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初始状态是:(1)、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   (2)、不存在高失业率;(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削减总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这一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经济停滞的后果。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有助于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而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抑制由于松的财政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适宜的条件是:(1)、经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2)、社会总需求不足;(3)、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迹象;(4、)失业率高;(5)、国际收支赤字。在这种条件下,用松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对付经济衰退,用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1)、经济过热;(2)、物价上涨、通货膨胀;(3)、社会失业率低;(4)、国际收支出现过多顺差。在此状态下,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是适宜的,前者可以用来对付通货膨胀,后者可用来减少过多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刺激进口和以低利率刺激资本流出),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组合各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这四种政策搭配与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采取哪种形式,应视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定,灵活、适当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   在我国财政与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一)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因而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企业征税或国家对企业的拨款,也就减少或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的调剂。这就决定了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至于信贷收入(资金来源)虽然对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要通过信贷支出才能产生。比如,当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过旺时,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多吸收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这看起来是有利于紧缩需求的,但如果贷款的规模不作相应的压缩,就不可能起到紧缩需求的效果。   (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只要在财政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作适当的压缩,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以立即见效。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至于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也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但居民储蓄存款毕竟可以随时提取,因而这种影响的力度就不像财政那样大。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根据财政、银行在运用资金上无偿与有偿的不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理应由财政供应资金,而流动资金投资一般由银行供应资金。虽然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的资金运用的重点仍是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从这里也可看出,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三)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这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但从宏观经济看,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分配引起的,而财政与信贷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是有别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比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如果银行相应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才能真正发生。问题不仅在此,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利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解决经济问题时,应当考虑到时滞(time lag)问题。   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及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之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   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4—4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   实际上,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也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   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容易。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可能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的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乎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   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2023-08-15 07:36:09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

  经济存在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在长期内,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货币呈非“超中性”;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相互协调。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方式   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通畅对于其执行效果的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程序对收益率曲线也会有结构性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下图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示意图。  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初期,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且金融管制尚未放开之前,央行可以通过许多直接信用分配的手段,达到调节资金流动性的目的;加上金融投资工具及投资 渠道 十分有限,民间剩余资金大多流向金融体系,因此,央行强调以控制基础货币、银行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等变量作为政策的主要调节目标,其成效堪称卓著。   但是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日趋多元化.民间资金的自主性逐渐加强,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对投资相对价格及报酬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由于市场的界线日渐模糊,而且金融市场与支付系统的效能提高,使得货币与非货币资产间的替代关系更为紧密。这些将导致央行以数量管理的操作策略,其基础逐渐受到侵蚀,特别是市场流动性的需求行为似乎变得更加不容易掌握,也造成货币控制极大的困扰。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逐渐转向以利率为主要的操作工具。   具体来说,当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时,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一方面,导致银行准备金短缺,同业拆借市场供不应求,拆借利率上升。进而引起其他短期市场利率上升;另一方面.短期利率的上升将导致长期利率的上升,如果市场认为央行的紧缩性政策有助于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则市场会预期未来通货膨胀率下降,长期利率上升幅度应该比短期利率来得小.即收益率曲线将变得较为平坦,利差也会缩小。   反过来,当经济萧条、发生通货膨胀时,央行将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卖 出国 债,同业拆借利率下降,将导致 其它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同时上升,如果市场认为央行的扩张性政策有助于解决通货膨胀紧缩问题,则市场会预期物价上涨,长期利率上升幅度应该比短期来得大,即利差将扩大。   从上可知,在货币政策拥有可信度的前提下,操作利率与长短期利差应呈反向关系。但是,若市场认为央行货币政策不具备可信度时,操作利率和长短期利差的关系将不确定。   (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操作利率与长短期利差的关系,除了会受到政策可信度与干扰来源不同的影响外,也可能因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改变而产生结构性的变化,这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操作策略。货币政策操作策略的变化,将使操利率与长短期利差间的相关性发生改变。1997年10月以前,美联储对于通货膨胀基本上采取的是“调节性”的货币政策,就对抗通货膨胀的压力的决心而言,其政策可信度较低,因此,操作利率与利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数,而在这以后,当美联储改为采用“非调节性”策略,前述相关系数明显变得比较大(Estrella和Mishkm,1995)。   2.最终目标。如果货币政策所采取的最终目标不同,可能会改变利率期限结构的经济含义,及其作为政策指标的性质。如果利率操作完全是以产出为最终目标。则长短期利差将是预测未来产出与通货膨胀率变动的最佳解释变量。但是,如果货币政策采取绝对的通货膨胀目标,利率或利率期限结构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的预测,都不能提供额外或独立的信息。当然,央行实际操作方式,并非完全以产出或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的政策目标,而且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决策者与大众在市场信息取得的落差。以及市场预期行为的形成等因素,这些都跟模型假设多少会有些出入,因此,利率期限结构在经济预测方面仍有相当程度的价值(Estrel,a,1991)。   3.汇率政策。利率期限结构也可能受到汇率政策的影响,Gerlach分析十个工业化国家的数据,得出下面的结论:货币政策若采用汇率作为中间目标的国家,预期理论成立的机率比较高,即利差对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测能力较高,短期利率的走势比较容易加以掌握。比较而言,采用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短期利率变动与利差的关系受到期限贴水的影响较大,因此,利差的预测能力及其精确度比较低(Gerlach,1997)。   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凯恩斯政策的利与弊   增加赤字对债券市场会有负面影响。如果人们预计国家的总债务从长期来看堆积如山,长期的债券利率要提高,这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和其他长期投资,同时也会提高近期的短期利率,降低短期投资。这就是国家赤字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凯恩斯理论及其门徒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经济学主流。费尔德斯坦说,他们过于关注失业率,导致了需求过剩、通胀盛行;他们过于强调短期效应,即走出经济衰退,而忽略长远利益,即资本的积累;他们忽略了人们生产的动机和动力;他们一直担心储蓄过多,鼓励消费,所以他们主张对储蓄的利息和投资的利润征税,而不是对消费征税;他们过于相信政府正面的作用,主张积极地利用政府的权力为社会做好事(government activism),而忽略了政府一般来说效率低下,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抢占私有空间。   鼓励储蓄对GDP有双重作用:储蓄多了,消费就小了,GDP就减少;但与此同时,储蓄多了,投资就有增加的可能,而投资增加,GDP就会随之增加。那么储蓄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取决于这两个相互抵消的作用谁大谁小;而且还有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这两个作用不是同时发生,而是有一个时间差。储蓄增加的同时消费就减少,与此同时,GDP就减少。但储蓄转化成有效的投资还需要时间,投资变成资本的积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就更需要时间。   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是经济学家之间又一个分歧。费尔德斯坦更倾向于强调储蓄的重要性。他说,为了缩短储蓄变成有效投资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时间,一系列的税收政策,社会公共政策(例如退休金、失业 保险 和各种社会保障政策)都要与之相适应。   凯恩斯和新古典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投资消费的影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扩张和紧缩之分,下面我仅对扩张性的政策进行分析,紧缩性的政策就是相反的了.   在凯恩斯模型下:(在短期,价格粘性)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刺激总需求,使得IS曲线右移,从而使得总收入增加,随着总收入的增加,货币交易性需求上升,因而货币总需求也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会上升,投资也会下降,从而产生挤出效应.    总结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 u2192收入增加u2192消费增加   2. u2192利率增加u2192投资下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得货币市场上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在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下,其真实货币供给量上升,为使得供给市场重新达到均衡,货币需求也必将产生调整.因此利率首先下降,以刺激货币投机性需求上升.随着利率的下降,这使得商品市场上的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部分上升.因而收入也必将增加.   总结: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 u2192利率下降u2192投资增加   2. u2192收入增加u2192消费增加   在古典模型下:(长期,价格有弹性)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对一国总收入无影响.即增加多少ZF购买,将会减少多少的私人投资,利率也会增加,其上升的原因,私人投资必须要减少.消费也不受其影响.   总结:扩张性财政政策   1. u2192收入不变u2192消费不变   2. u2192利率上升u2192投资下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得价格水平同比例同方向的上升.在长期货币中性,对产出没有影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只会对价格水平工资利率产生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之外,对经济没什么影响.   总结: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 u2192收入不变u2192消费不变
2023-08-15 07:36:341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2023-08-15 07:36:442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固定汇率)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固定汇率)固定汇率下,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本国利率改变不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化。此时若实行扩张财政政策,产出上升,进口需求增加,形成逆差,央行买入本币卖出外币,货币供应减少,产出下降,直到恢复财政扩张前的均衡状态。如果实行扩张货币政策,导致产出增加,形成逆差,同上,货币供应再次减少,直到恢复货币扩张前的均衡状态。这个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内产出无效。<资料拓展>货币政策效果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货币政策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从数量方面,它是用来衡量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大小,即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二是从时间方面,它是用来分析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快慢,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果。这就是说,衡量货币政策效果,就是分析和测算货币政策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效力强弱程度,以及这个效力在政策实施后多长时间才会发挥表现出来。对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衡量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最终影响的规模。一般来说,衡量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主要在于分析和比较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现以考察目标实施情况为例,说明如何衡量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货币政策效果的干扰因素货币政策效果的干扰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时滞、合理预期、政治等因素。1.时滞因素所谓时滞,是指根据现实经济情况,客观上需要制定某项政策到这项政策对经济活动的预期影响充分显示出来所需的时间,它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构成。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政策行动时始,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时止的这段过程。它又可分两部分:①认识时滞,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形势出现,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它的长短与货币当局对情况的了解以及对经济形势的预测有关。②行政时滞,指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采取政策行动,到实际_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它的长短与货币当局的决策制度和行动决心有关。外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行动之日起,到对经济活动发生充分影响时止的这段过程。它也可分两部分:①转向时滞。货币当局在采取政策行动后,借助于中介指标调整货币供给或利率水平,面对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各个经济单位必然会改变其决策和支出行为,其改变投资决策和支出决定之前的这段时间即为转向时滞。②生产时滞。各经济单位改变其经济行为后,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就业与收入就会发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由生产过程所决定,故称之为生产时滞。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较少受货币当局的控制。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采取各种经济计量模式,试图对外部时滞加以估计。他们的估计从未能够一致,但多数研究表明,货币政策达到它最终效果至少需要6个月,以至两年。2.理性预期因素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这种预期之所以称之为合理,因为它是人们参照历史上提供的有关知识,经过周密考虑之后才做出的一种预期。理性预期理论有别于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预期理论。凯恩斯所讲的预期理论是盲目性预期,以人们心理的无理性为前提,成为经济不稳定甚至周期波动的因素。弗里德曼所讲的预期是适应性预期,是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被动地调整自己的预期,人们在进行适应性预期时,掌握的信息并不充分,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记忆来预测未来,并准备随时修正自己的预测。人们在进行合理预期时,事先掌握了充分的信息,经过周密地思考和判断,主动做出明智的处理,因而是有理性的预期。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干扰很大,它可能使中央银行偏离正确的政策,甚至使货币政策部分失效。任何一项货币政策,给不同的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带来的利益是不同的。为了使各自获得利益最多或受损失最少,这些主体往往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迫使货币政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调整。官僚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置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由此产生政治性经济周期,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在西方许多国家,政治过程是短期化,政府几年须换届一次。由于低失业和高生产会给执政党带来不少选票,因此,在大选前政府都力图刺激经济,倾向于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失业率下降和产出增加。但是,货币政策的贯彻应是长期的,必须具有连续性,而政府频繁更替的压力,就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短期化。此外,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可能从自身利益考虑,而对货币政策的决定和实行施加压力。例如,银行家们总是希望利率居高不下,以便从中得益,因而可能会迫使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受利率上升影响较大的住房建筑业,可能联合起来,迫使中央银行执行过于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延缓名义利率的上升。
2023-08-15 07:36:512

急求2011年中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哪些及其效果(要详细的)

2011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一句话一般都带这个)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出等手段。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错款准备金率,利率,控制贷款规模,汇率调整等手段。2011年中国实行的财政政策有:1、房产税开始试点实施;2、调控成品油价格;3、财政大力支持增加农产品供给,扩大生活必需商品、原材料进口,降低流通成本;4、落实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各项补助政策;5、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并调整税率结构;6、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继续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出台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7、中央基建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2011年中国实行的货币政策有:1月14日:央行年内首次上调存准金率;2月9日:央行年内首次加息;2月18日:央行年内第2次上调存准金率;4月6日:央行年内第2次加息;3月18日:央行年内第3次上调存准金率;6月20日: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准备金率;5月18日:央行年内第5次上调存准金率;4月21日:央行年内第4次上调存准金率;7月7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效果:1、促进了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降低了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的影响。2、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3、优化了投资结构,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4、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卷、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等则属于货币政策。)
2023-08-15 07:37:013

结合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阐述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IS-LM模型来分析)。

首先从财政政策来说,目前我国的三驾马车中我们的出口将会继续受到影响,同时通过这次的危机,西方消费观念有一定的改观,所以出口方面可能继续不振,但是为了外汇,国家可能会继续降低税率,提高贴税来缓解/促进出口。消费这个层次(扩大内需)表面上看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实质是后劲不足,一个国家的消费不是一两个富人就能拉动的,)所以政府在财政支出上面可能会是一个持续提高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得通货膨胀产生,这是目前拉动国内内需的最好方法(也是保八的手段,很白痴,但是很有效,数字看起来很漂亮。这一点可以放心的是不用担心挤出效应或者说国进民退的现象,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在税率调节方面,可能在消费领域会有所调节,降低一部分的税率,但是在收税的范围上会扩大,例如物业税有可能今年开始。总之2010年国家的税收肯定是比2009年高,至少是平齐的。(201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会太高,这不是因为政府做了多少,也不是资本家仁慈了,而是根本就涨不上去,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东西,即便滞涨来了,中国的百姓依然能够靠馒头,米饭加榨菜的毅力活下去)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目前我们的国家的任务就是扩大需求量,将出口剩余的部分争取在国内消费掉。其次,货币政策,这个政策我们国家已经说了,继续保持平稳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略带扩张性的政策。就是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种需求。我们国家这十年来是有意的保持略微通胀的状况的,因为这种状况对经济增长有好处。之所以说他是略微的通胀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目前扩大内需的要求所决定的,我们国家目前会实施一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例如对消费信用的控制,防止在这种高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出现次贷危机,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防止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不动产信用的控制,以及道义劝告都会出现。(这里面的实例你自己去找,不难找)说到货币政策不得不说说货币政策时滞,这个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当我们准备紧缩银根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使得我国不得不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一旦转变成经济危机,后果相当可怕,因此我国目前在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相对饱和,随着政策效果的到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又不敢进行过分的抑制通胀的手段,财政收入方面我们的政府也不能减少,因为一旦政府没有钱,财政支出也就是空话了,这个就更可怕了。目前我们国家会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
2023-08-15 07:37:094

现阶段货币政策评价及选择

政府调节经济生活,通常是财政货币政策并用,不存在只运用财政政策,不运用货币政策的状况,也不存在只运用货币政策,不运用财政政策的状况。因此讨论它们的选择,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讨论它们怎么配合着发挥作用。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难以用“一松一紧”去解释财政货币政策配合通常有三种选择,即“双紧”、“双松”、“一松一紧”。“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一般是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状况下发生的。“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一般是在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不景气,物价下跌的状况下发生的。“一松一紧”的配合模式有两种情况:一是财政政策从紧,货币政策偏松。这种模式的选择,通常是在社会经济运行比较平稳,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成效,同时又不存在通货膨胀危险的状况下发生的;二是货币政策从紧,财政政策偏松。这种模式的选择,通常是在社会经济的运行出现“滞胀”的状况下发生。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曾多次选择过“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如1953~1956年、1958~1960年、1979~1980年以及1984年等,其结果是投资过度,信贷扩张,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增长,通货膨胀发生;也曾选择过“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如1950年、1961~1963年、1985~1986年以及1988年等,其结果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降低了经济增长的速度。综合观察历史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能够得出这样的理论模式:当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总供给的增长速度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选择“双紧”财政货币政策;当总需求的下降速度超过总供给的下降速度时,经济不景气,通货紧缩,选择“双松”财政货币政策;当总供给的下降速度超过总需求的下降速度时,经济滞胀,选择“松财政、紧货币”的财政货币政策;当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过总需求的增长速度时,经济增长,通货紧缩,选择“松货币、紧财政”的财政货币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选择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按上述理论模式难以解释。因为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但亏损严重,当务之急要扭亏;民营经济在一些地区事实上支撑着经济的发展,但政策支持不明确或者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大改善,但未充分发挥作用,回报率低;经济结构有了调整,但仍然赶不上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从总体上说人们的经济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收入差距很大,农村还不富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这种状况表明中国近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通货紧缩,可谓“增长型通货紧缩”,这在经济发展史上并不多见。这种状况怎样做出经济学的解释,需要研究。我们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导向不充分,是政府主导型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是扩大财政支出,增加政府的投资,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配合财政政策发挥作用,在抑制通货紧缩的同时,也注重防范通货膨胀。总的说来,近年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宽松的。现阶段的情况是:出口、投资、消费三大需求虽然全面回升,但内需拉动的力度仍然不足;政府投资大量增加,但民间投资还有待进一步启动;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供大于求、产品积压的局面尚未改变。因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从财力上保障政府行为的履行和实施,以改变和改善这种局面。二、是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还是强化货币政策的作用,必须考虑三个因素是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还是强化货币政策的作用,必须考虑三个因素:示范带动作用、防范风险能力、承受力能力。从理论上讲,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更能起示范带动作用,但财政投资弱化了信用关系,不利于防范风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容易带来的风险表现为: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有可能产生不良的投资效益。财政能够把筹集的资金交给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和决策把钱用出去,但谁能担保能把投资收回来呢?如果投资收不回来就会造成损失,这样的损失能不能弥补,主要取决于财政的承受力。考察财政的承受力问题,主要在于“度”的掌握。近年有一个留美学者给朱总理写信说“目前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太低,大有余地。1997年底我国国债余额为5400亿元,占GDP比重6.8%。而西方发达国家占50%以上。”这个意见被我国有关部门的领导采纳了,因而连续三年大量发行国债。我们认为这样简单地类比是不成的,简单地类比不一定合理,不是科学。仅就国债的发行与运作来说,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1)国债归根结底要纳税人去偿还。为此,纳税人有多大的偿还能力,必须考察税收在GDP中的比重,而不是国债在GDP中的比重。以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税收在GDP中的比重平均为18%左右,而中国,税收在GDP中的比重,以1998年来说,为10%左右。这表明纳税人的偿还能力与美国相比有很大差距。(2)美国的国债相当一部分是国外的机构和个人购买,如中国用外汇就买了相当一部分美国国债。在这种情况下,国债的承受力不仅是国内的法人和居民,而且有外国的法人和居民,而中国的国债在境外发行不多,大多由国内的法人和居民承受。(3)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国发行国债能够通过增加供给美元去偿还,中国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没有条件通过印钞票去偿还。(4)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条件下,国债作为一种金融商品,能够买卖流通,中国现阶段国债不易流通。能否流通,国债的还本付息负担大不一样。能流通,国债的还本付息负担可以在市场上转移、消化。这四点不同表明:要科学研究而不是简单地数字对比,要考察同一事物不同的运行机制。除了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外,考察财政的承受力还有两个指标,即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这两个指标是很现实的。它们表明国债的还本付息能力及与当年财政收支的关系,所以决不能掉以轻心。弄得不好,便借新债,还旧债,由后人承担。我国自1998年来共发行了3600亿长期国债,到2000年底国债余额大约1万亿,约占GDP的12%。这自然增加了国债的依存度,扩大了国债的偿债率。所以必须看到,尽管中国目前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较低,但当年发行的国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却高达27%,这一比例大大高于西方国家。现行国债都是由中央财政发行的,如果发行的国债都由中央财政收入来偿还,则不堪负重。现在的问题不仅在于由谁来偿还,偿还能力有多强,还在于国债由国家银行买,银行出的钱拿给财政用,扩大了综合财政赤字。我们这样来讨论问题,是要表明:要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还是强化货币政策的作用,决定于政府的选择。在选择中,要权衡上述三个方面。如果从增强防范风险来看,应选择强化货币政策的作用;如果从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看,应选择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至于承受力问题,在“一个老板,两个钱袋”的情况下,似乎很难找出差别。但从理论上分析,选择货币政策能够赢得较长的时间和较广的空间,通过债权债务转换,增大承受力,而选择财政政策则要受较多的局限。三、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各有侧重点财政政策的效应能够从多方面去考察,从对经济是不是有刺激作用说,主要考察“挤出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也能够从多方面去考察,从总体上说,主要考察中央银行的承受力和综合财政赤字。中国近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增加货币供给量,但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挤出效应”,这种效应表现在民间企业家的投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部门,多数人达成一个共识,即要使财政政策发挥作用,就必须使财政投资能调动民间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可是现实的状况是这样的积极性未调动或未充分调动起来,原因是民间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前景看不清,对政府的政策吃不准,部分人甚至认为扩张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保速度,不得已而为之。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政府积极,民间不积极;上面着急,下面观望;权威人士大声疾呼,老百姓无动于衷。因此,宽松政策的推出有违初衷。在学术界和实际部门曾经讨论过,发行1000亿国债,增大财政投资,会不会产生“挤出效应”的问题。有的媒体组织文章论述说“不存在挤出效应”,论据是发行1000亿国债,国家银行购买后,可以以此转让,可以以此抵押向央行贷款,这样商业银行又能增加1000亿信贷资金来源,增加放款……。其实这样的论据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挤出效应指的是会不会因此挫伤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减少民间投资,而并非指会不会减少国家银行贷款。财政的钱是国家的,国家银行的钱支配权仍然是国家的。在这种状况下,即使财政多拿点,国家银行少拿点,也无所谓“挤出效应”。现在的问题是财政多拿,国家银行也没少拿,如果以此说不存在挤出效应,是悖理的,因为这不是挤出效应,而是“配套效应”。这种“配套效应”有它的积极作用,但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就在于人们把银行的配套资金看成是财政投资不足的补充。既然是不足的补充,它就具有准财政投资的性质。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财政投资具有“无偿救济”的性质,如果把银行的配套贷款与财政投资“一视同仁”,则配套资金也具有准无偿性质。这样就很难说银行提供的与财政投资配套的资金能不能收回,什么时候能收回。这应当看作是新增的银行贷款风险。货币政策是否产生了效应,能够从作用对象的资金构成、作用杠杆机制、作用的时间界限、作用的空间界限等方面去考察。这样的考察采用的是“个别”分析的方法,侧重于结构层面,如果采用“总体”分析的方法,则最终要考察中央银行的承受力和综合财政赤字。一般说来,中央银行的职责是稳定币值,而币值稳不稳定通常是观察是否存在通货膨胀,因而可以说中央银行的承受力,也就是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承受力。影响社会公众对公开通货膨胀承受力的因素有:(1)名义收入的增长程度。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给予社会公众更多的货币收入,以弥补他们的支出,能够增强他们对公开的通货膨胀的承受力。(2)利息收入的取得程度。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个人或家庭如果选择更多的金融资产生利,则有利于增强承受通货膨胀的能力。(3)相关的资产价格上涨程度。在消费品价格上涨从而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其他物品和资源的价格可以呈现为三种状态,即或者同步上涨,或者下跌,或者上涨得更多。这样,影响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承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就取决于社会公众持有的资产结构和资产的行为选择。如果持有的资产的价格趋涨,而行为选择又是出售,则会取得更多的回报,从而增强承受力;如果持有的资产的价格趋跌,而行为选择又是购入,则会增大“看好”的预期,也有增强承受力的可能性。综合财政赤字体现在信贷差额上,影响中央银行信贷差额的因素有:(1)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2)外汇占款。(3)财政透支。对于第一个因素,中央银行能够吸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来平衡,通常的状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大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出现贷差。这是因为:(1)基础货币主要来源于央行的贷款,贷款引生出存款后,必须从存款中分离出各种资产,如商业银行要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或购买国债等,这就必然导致存款额度小于贷款额度。(2)财政金库存款虽然由央行管理,但它的运作必须通过商业银行在央行的结算户,引起结算户存款的变动。一般的情况是结算户存款减少,财政金库存款增加。(3)流通中的现金虽然是央行的负债,但它是通过商业银行结算户存款提取出去的,它是商业银行的资产,在必须从结算户存款中提取现金以满足社会对现金需求的情况下,向央行的贷款总是大于存款的。(4)商业银行不可能全部偿还对央行的贷款,因为商业银行必须保持派生存款的能力,如果把央行的贷款全部偿还了,商业银行的结算户存款就没有了。对于第二个因素,中央银行能够出卖外汇储备来平衡,但在以央行购买外汇进行外汇储备而且外汇储备不能减少只能增加的条件下,由这个因素引起信贷差额也只能是贷差。对于第三个因素,中央银行就只能发行货币来平衡,因为财政赤字的发生是“先支出、后结算”,也就是说在银行代理财政金库的条件下,财政的日常收付通过银行,不是有多少收入才有多少支出,而是陆陆续续的收,又陆陆续续的支,等到期终结算。如果支大于收,出现赤字,则支出已经发生了,货币已经投放出去了。因此,综合财政赤字增加,央行信贷收支差额扩大,货币发行弥补,是一条既成事实的客观规律。在这条客观规律的作用下,会增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然,综合财政赤字扩大了,也可能不多发货币,那就是“借新债,还旧债”,把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延续下去,“前人借款,后人负担”。这也许是信用经济的规律,难以避免。因而不必惊慌,也不必怕,问题是“后人”要“争气”,要把经济质量搞上去,否则债务愈累愈重。四、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会被抵消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会被以下主要因素抵消。(一)被社会公众的预期心理抵消改革20年来,一般人们都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们逐渐富起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回到那种凭票证买消费品的计划体制时代。但与此同时,人们又感觉到改革改到自己头上了,“大锅饭”的减少,各种补助、福利的取消,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和压力。加上要“各显神通,各奔前程”,人们不能不致力于货币及其他资产的积累。现阶段,对少部分人来说已经完成了积累过程,这主要是那些发了财的人,包括企业家,但对绝大多数来说,还正在开始,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在这种状况下,相当多的人挣钱是为了“原始积累”。看到在银行的存款中,特别是储蓄存款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不是用于消费的收入而是私人的资金,这是对的(公款私存除外),但还不够,还必须看到不论是收入还是资金,其中相当部分是人们的“原始积累”。如果这样的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能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呢?一般说来,广大社会公众希望政府(在广大社会公众心目中,财政的钱自然是政府的钱,而银行是国家办的,银行的钱也是政府的钱)多拿点钱出来,实现他们的“原始积累”,而不主要的是增加消费。要知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是在完成了原始积累阶段后,才提出和运用的。而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搞市场经济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怎么会不切实际地希望它们能够发挥像西方国家那样的作用呢。这可谓财政货币政策作用被抵消的阶段论。(二)被经济体制的因素抵消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尽管权威文件明确提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但不可否认国有经济成分,不仅占主导地位,而且占垄断地位。以金融领域来说,国有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业务(以存贷款计)占了90%以上,非国有的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只占几个百分点。在这种状况下,可以说政策的主体是政府,政策的客体也是政府,因为国有实际上是政府所有。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同一性,使得政策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软化”。进一步说这种“软化”的原因是缺乏利益驱动和权利与义务的约束。照理说,财政货币政策作用的对象应当是众多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市场经济主体,只有在众多的这样的市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才有约束力,才能形成激励机制。可是我国当前的情况是:国有企业还很难说已经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再加上行政干预、人际关系,因而政策的贯彻就会受到干扰,政策的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这可谓财政倾向政策作用被抵消的体制论。(三)被政策运作机制的负作用抵消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运作,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发国债主要由国有银行买,“银行的钱拿给财政用”;一面扩大财政支出(投资),另一面又着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税收);一面着力增加贷款,另一面又积极吸收储蓄存款;一面要扩大基础货币的供给,另一面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又狭窄。这种状况形成了“三个转移,一个缩小”,即银行的钱向财政转移,财政支出向财政收入转移;贷款向存款转移;基础货币供给的渠道缩小。首先,银行的钱向财政转移会减少基础货币量的供给,因为财政发债、银行购买,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减少,另一方面是央行代财政的金库存款增加,这一增一减是减少央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其次,财政支出向财政收入转移,抵消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一些单位收到了财政拨款后又以缴税或补税的方式上缴,形成对财政政策的“逆向运动”。最后,贷款向存款转移似乎是自然的,因为按照“贷款=存款+现金”的公式,在中国现阶段存款主要来源于贷款,问题是贷款转移为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准货币存款,它越多,商业银行派生的活期存款越少,而派生存款越少,货币乘数的倍数越小。另外,基础货币供给的渠道缩小反映在近年央行基础货币供给渠道的变化上,前两年央行基础货币供给的渠道,主要是外汇占款和对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而且这二者在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中占绝大部分。近年由于外贸外汇收入减少,外汇储备增长不快,央行外汇占款增长不多,使得央行难以通过这一渠道扩大基础货币供给;对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虽然继续维持常态,但对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不能派生存款(从理论上说是如此),这不仅使得基础货币供给量有减少的可能(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而且使得央行供给货币的“基础性”有所削弱,因为它不能派生存款。这“三个转移,一个缩小”总的说来是缩小了财政货币政策的“乘数效应”。要知道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需要通过“乘数”扩张实现,如果“乘数效应”缩小,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也难以发挥宽松的作用,这可谓财政货币政策被抵消的运作机制的负效应论。要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必须弱化这些抵消政策作用的因素,这就是要改善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要通过改革形成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要改变和完善运作机制。而这一切都要加大政府行为的力度,加强政策的市场导向和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2023-08-15 07:37:182

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为什么要采用紧缩财政政策和扩张货币政策? 如何分析?

这问题应该这么来回答:在可控范围内的通胀政府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轻度通胀从数值上看,人们手中的钱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再严重的通胀又是不能接受,之所以不采取双紧的政策是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这个的危害远胜于轻度通胀带来的影响。通货膨胀(inflation)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
2023-08-15 07:37:331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问题如下: 1,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在加大 2,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3,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4,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用英语怎么说?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loose moary policy appropriate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是解决信用总量问题。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的是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的“双重目标”包括了货币币值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目前主要是侧重于保证经济增长。 在目前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实体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从短期来看我国要保证经济增长,必须要能够拉动内需,因才才会有配套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较为充足的流动性需求,保证经济投资的资金需求)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方面进行的结构性税收调整和财政支出的扩大,比如四万亿投资的财政资金投入)。(接合四万亿资金投向和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可深入分析,侧重点在拉动需求方面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从长期来看,我国要保证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要坚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高科技行业、环保节能行业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同时配合财政政策的支援。 对于目前谈得比较多的中小企业问题,也是因为其对于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的地位。因此,首先国家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创新方法,为其提供资金支援,帮助其渡过生存的难关。然后,才会考虑到逐步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 商品的价格是主要是供求决定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内需潜力很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资源性的产品价格会随着资源的减少而升高,但对于高科技产品来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价格会下降。总体上来看物价总水平就要看财政货币政策是不是贯彻落实了。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困难 我国由于三十年改革开放,即盘活了整个经济,又由于大时期政策偏向于积极。所以,特别是在货币政策上,宽松是主要政策。 时间一长而无按需抓药,这里面就存在几个巨集观的大问题。 一,长期以来,货币政策宽松,导致货币量过多。这不仅仅为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更为央行实行新政策带来难度,调控反应会滞后并且效果大打折扣。 二,产业结构之所以难治,是由于一本大帐在起作用。产业复苏后,由于没有及时的行业相关监督政策,如今许多行业中部分企业是在搞资本运作而存活。大量的国家货币以贷款的形式充斥其间。一旦不能拉高足够的需求,这些企业必定面临资金链断裂,而银行首当其冲成为白狗得食黑狗当灾的典型。 三,金融产业由于在97过后才真正的开始大发展,而其间行业内部监管不严,政令不畅,这导致许多重大投资偏差与重复建设。这些投入又许多是基础建设,由于建设质量不高,后期维护与重建虽然得到了借口,但浪费大量的资本而账面上不显。 积弊许多,方法也有。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所以,我国如今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时候,无大手笔,制度保驾,每一策都是艰难万险,不小心就会为将来埋下极大祸患。 我国 *** 怎样从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搭配? 财政政策主要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增加 *** 购买,增加社会福利,即赤字预算 紧缩性财政政策:加税,减少财政支出,减少社会福利等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分开市场购买国债,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信贷放松等 紧缩性货币政策相反,目的是提高利率,减少投资 综合:财政政策目的是调节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均衡 货币政策目的是调节货币量的供求 根据IS-LM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利率,抑制投资,使消费物价回归到均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增加利率,抑制投资。 所以调节物价使用紧缩货币扩张财政 另外可以参考::biz..yahoo./ypen/20111226/780034. 为什么说我国明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我国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如何? 前几天国家提高了25点的利率,这显然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现在出现的通货膨胀的萌芽;不过,现在的国内经济形势很复杂,如果以偏概全也不好,该加以区别,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这样有才能使国家的政策得到最佳的效果,所以 本人认为笼统的讲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太适合。 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要的,不过也应该有方向性,对于高污染,高损耗,效能低的行业应当加以限制,而一些能源行业,农村基础设施改革,医疗教育,高新行业都应该大力支援。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表现是什么? 扩大 *** 支出;降低利率 论述题: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什么、工具、效果)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 *** 支出,可以 *** 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 *** 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 *** 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巨集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 *** 、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数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 *** 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数,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膨胀(in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膨胀的办法)1.财政政策:a紧缩 *** 的支出。b增加租税、提高税率、或降低起征点、c减少公共投资、d减少有效需要。2.货币政策:a提高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 *** 出售各种有证券。d减少货币供给量。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紧缩(de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紧缩的办法)1.财政政策:a赤字财政政策、b增加 *** 支出(增加公共投资)、c减少租税、d社会安全制度 2.货币政策:a降低再贴现率、b降低存款准备率、c购入有价证券。 简单地说:财政政策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整而进行经济决策的政策,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调整而影响经济决策的政策。
2023-08-15 07:37:481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时利用的两种非常重要的工具,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一直运用这两种重要工具的宏观调控来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那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两种工具便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效应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效应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篇一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它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它对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组织流通管理的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构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类型及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从逻辑上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外有四种配合模式:   (一)以增加供给为宗旨的“双松”组合模式   将宏观经济调控的方位单纯选择在供给方,一般需要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即所谓的“双松”政策模式。这样的政策选择,旨在拔低就高,通过财政和信用的同时扩张来扩大社会购买力,刺激经济增长以求增加供给、实现经济均衡。   (二)以压缩需求为目的的“双紧”组合模式   将宏观经济调整的方位选择在需求方,一般需要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即所谓的“双紧”政策模式。这样的政策选择,旨在压高就低、通过财政和信用的同时紧缩来压缩社会购买力,降低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经济均衡。   (三)调整消费需求偏旺而投资需求不足的“松货币,紧财政”的组合模式   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鼓励投资,而紧的财政政策能够限制公共和个人消费。财政以减少支出或提高税收实施其紧缩政策,其结果是使国民收入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必须依靠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以刺激投资。   (四)调整投资需求偏旺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松财政,紧货币”的组合模式   当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时,抑制通货膨胀就成为政府调节的主要目标。这时应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配合模式,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为了不造成经济的进一步衰退,需要财政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扩张性政策,缓解滞胀现象的产生。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存在的问题   根据改革开放后历年来实施的政策组合工具实践来看,两种政策组合运用后拥有了更多的优势,但在深层次的配合和高水平的运用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我国在两大政策运用之前,政府在两大政策的区分和界定上并未给出明晰和准确的标准,导致两种政策在调控时在调控重点及调控方式上出现了模糊不清、相混干扰的现象,造成宏观经济运行秩序紊乱,宏观调控失效。   第二,我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工上并不明确,财政投资融资的体制不完善,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功能界定不清,分工不明确致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未起到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导致我国的产业调整过于缓慢,致使最终宏观调控失效。   第三,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力,社会资金总量和资金规模极速增大的同时,资金结构严重失衡,资金盲目流动,致使整个资金结构失衡。   四、强化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政策建议   (一)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应使财政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国家财政规模GDP占比较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常常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相对不足,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在结构调整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具有更强的调节功能,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节功能。   (二)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分工   在政策分工上,财政政策一般侧重于经济“过冷”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则一半适用于经济“过热”的情况。在控制通胀方面,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只要货币总量被控制住了,就可以大体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了。但当经济处于萧条的时期,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货币政策侧重于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应该以价格的稳定为主,而财政政策则应该以控制实际经济目标为主。   (三)增加“双松”“双紧”类型政策组合使用   在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或是发展严重过热时,“双紧”“双松”的政策组合可以在短时期对经济运行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仅仅使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去控制货币的供给量来限制经济的增长,会导致经济迅速由滞涨转为紧缩,流通于市场的货币大幅则出现恶性循环;如果采取“一松一紧”政策组合去调控处于过冷或是过热的经济情况,那这种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出现政策效果互相抵消的情况。因此,为增加我国政策的调控效果,应该适当增加对“双紧”“双松”类型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使用。   财政政策效应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篇二   一、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财政支农政策,然而,考虑到财政支农政策落实的效果和政策贯彻的主要群体—农村财会人员的特殊性,2008年12月29日财政部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财政部果断提出开展对于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   目前,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展开。2008年以来,开展工作已有五年时间,对培训教学实践的研究也随之展开,本文拟从国内外相关涉农培训入手,介绍涉农培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国内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涉农培训理论研究   自2000年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此展开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陈光贤就柞水县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中的实际情况,在《积极探索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新机制》中介绍了柞水县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及成效,继而分析了实际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加强调研,不断创新;健全机制,提高质量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张春生在《关于全面深入推进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中从以下四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一是对于培训工作要夯实基础,将培训转化为成果;二是从体制、机制上确立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职责和地位;三是实行远程网络管理;四是实现报名、培训、考核、档案全过程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齐磊、在《财政支农培训中案例教学实践与探讨》中,从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采用案例教学是创新的教学实践,支农政策培训案例教学是各项政策本身特性的需要,阐述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采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三种方法来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质量。   陕西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汉中分校在文章《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七步工作法”》中,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比较系统叙述了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的七步工作法。陈虹在学术从横杂志上发表的《农村财务人员财政支农政策的培训》一文,从资源要素的分配为切入点,从建立农村财会人员的保障体系谈起,提出财政支农培训的新思路。陕西省在《陕西省农村财会人员培训需求状况调研报告》中,叙述了陕西省农村财会人员及财务管理现状,接着以实际调研资料为依据剖析了财政支农政策落实情况,分析了农村财务管理和财政支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及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提出建议。   总之,在全国开展财政支农培训的同时,培训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也随之展开,有些研究对当前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二)国内财政支农培训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涉农培训工作日益重视,一方面,出台大量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由国家各部门组织实施的大型“三农”培训项目不断推出,并得到迅速推广,如星火计划、燎原计划、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专项活动,以政府主导型涉农培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国内对涉农培训主要是以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为主,较少涉及农资管理方面的培训。随着经济增长快速发展,国内涉农培训现状呈现出我国自有的特点。   1.各地富有特色的培训层出不穷。在全国各地,一方面各级政府积极执行上级的涉农培训政策;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因地制宜地推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涉农培训项目。   2.培训机构主动服务“三农”的意识不断增强。为进一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特别是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部门都加大了培训服务的力度,提高了培训服务的质量。同时,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逐渐成为涉农职业培训的重要力量。许多企业通过加强农民培训等措施,在提高农民增收能力的同时,带动农户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民办培训机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面向涉农职业培训需求的进一步增强,激发了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出现,这些组织在涉农培训方面也都不同程度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弥补了政府培训的不足。   4.培训模式日趋多样化。各地在涉农职业培训工作中都有不少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职业培训模式。常见的涉农培训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由政府系统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模式;二是政府买单、发放培训券、开展订单培训并发放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职业培训模式;三是广大农民自主组织的培训模式;四是由相关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组织的针对特定人群的培训模式;五是职业培训机构独立面向市场的培训模式。   三、国外支农培训教学实践   日本的农业研修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继承了传习农场的传统,十分重视通过实践学习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在课堂中,课堂讲授所占比重仅为20%到30%,而讨论和实习课为70%到80%。   韩国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新农村运动,旨在通过参加建设农庄项目,开发农民的生活伦理精神,从而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韩国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设置培训的课程和主题,包括成功农民的案例宣讲、小组讨论、与国家安全和经济相关的问题等课程。   西欧国家的涉农培训采用实践和理论并举的“双元制”教育,并通过远程教育促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   四、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启示   破解“三农”难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随着财政支农的步伐加快、规模趋大,因此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和规范的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村财会人员是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宣传员、执行者、监督员。强化对这支队伍的长期性、规范化培训,是财政部做出的战略性选择。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践行这一战略的必经路径。   我国财政支农教学实践虽已逐渐展开,但总体而言,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学实践研究的理论研究深度还不够,需要在培训内容、培训教学方法、培训机制的构建等进行探索研究。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学须在借鉴其他成功涉农培训的基础上,探索研究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之服务于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学,服务于我国的“三农”发展。   在培训教学中如何实现培训实效是衡量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是否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要根据不同知识结构、职业性质的人群;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支农政策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与之相适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学方法,以满足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只有选定适应培训对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才能实现文件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要求,打破“水土不服”的制约,为“三农”发展提供保障,从而实现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实效,提供高性能的工作方法。   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中,从内容的角度讲,如何选定适合当地实际,又不脱离文件要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工作储备智力的培训内容需求;从培训对象的角度讲,如何选定合适教育方法,“因需”施教,走“特色培训”之路,使不同的人群能够学得懂、用得上。因此,财政支农政策教学实践的研究,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中如何实现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与培训方法之间的协调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3-08-15 07:3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