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试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极其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系统软件也在不断改进,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系统的网络化多功能化趋势也更加明显,如何最快地向管理层提供最新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分析、预测、决策,提高经营效率,将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更大挑战。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多功能化;发展趋势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用计算机技术采集、存储、加工、传输会计数据,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用以为企业管理、分析、决策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它的发展历程包括: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其中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会计恒等式、会计循环、会计科目表、分录和账簿,其缺点是:处理会计数据易出错、效率低、信息孤岛、丢掉了非财务信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之中,该模式正逐步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横向扩展。最后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纵向发展并按职能结构可分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而E化标志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开始,它的核心是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管理决策,称其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得还不完善,就现行的会计电算化而言,还明显滞后于现代技术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一)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且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相对独立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也无法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在电算化实施中,财务数据与业务不能共享,致使财务软件只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与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没有很好的连接。其他部门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看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还需要财务软件打印出来。即使是系统内部它的衔接性也很差。由于当前许多财会软件都着重开发账务处理与报表管理,对于其他诸如成本核算、市场预测等功能开发力度小,使得在处理此类输入,就是说从一个处理系统(模块)到另一个处理系统(模块),不能自动转换数据格式,直接使用基础数据。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因为由于人工核算、人工输入等人为因素,必然会增加出错率,使得软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管理功效和预测功能。另外,很多业务如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等都与会计信息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业务的发生就有会计信息的产生,但很多的财务软件并没有与业务系统很好连接,结果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其他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更别说为企业管理者或决策者服务了。 (二)会计电算化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在INTERNET-INTRANET技术已发展到我们无法想象的阶段,如果我们还在用孤立的Pc处理个案,那么企业的管理决策、预算、投资、生产决策就会因信息量不足而出现失误。 当前部分企业虽然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但是都不是很强,没有真正为决策者提供到帮助。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多功能化,不仅仅是要求企业各项工作都要求网络化,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功能版块,更应当是利用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某种数据库链接。在一个企业,财务部是中心纽带,通过系统软件收集其他各部门的信息,再通过中心数据库的处理生成各种图表、报表等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另外针对外部局势的变化,财务中心纽带也能够即时获取外部信息,通过系统分析、预测反馈给决策者,供决策者使用。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网络多功能化 电算化会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多功能化正逐步增强,会计信息系统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衔接度加强,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靠拢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子系统,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子系统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一个孤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管理功能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管理的需要。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思想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不断对信息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时,必须基于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活动。纵观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每一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都和管理思想的创新分不开,都是实现管理思想的载体。例如,MRP(物料需求计划)是为解决制造企业原材料库存管理问题而诞生,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为了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实时同步更新而诞生。MRPⅡ又发展成为 ERP(企业资源计划)。ERP不仅是一种计算机软件,更是一种管理思想的综合。它的核心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它把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结合起来,并将企业内部的采购、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进行整合,使企业能够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提高资源运作效率。在这个系统中体现了系统化计划管理、供需链管理、信息集成、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同步工程的现代管理思想。会计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由部门级发展到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内部的一个子系统,通过与其他子系统建立各种数据链接,并紧密地融入到基于供应链思想的 ERP中,综合整个企业各部门最即时的信息,所以网络多功能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核心,从提高整个企业管理效率、经营效率着手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二)企业网络化促进企业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加强
如何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您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网络多功能化电算化会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多功能化正逐步增强,会计信息系统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一)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衔接度加强,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靠拢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子系统,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子系统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一个孤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管理功能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管理的需要。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思想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不断对信息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时,必须基于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活动。纵观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每一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都和管理思想的创新分不开,都是实现管理思想的载体。例如,MRP(物料需求计划)是为解决制造企业原材料库存管理问题而诞生,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为了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实时同步更新而诞生。MRPⅡ又发展成为ERP(企业资源计划)。ERP不仅是一种计算机软件,更是一种管理思想的综合。它的核心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它把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结合起来,并将企业内部的采购、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进行整合,使企业能够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提高资源运作效率。在这个系统中体现了系统化计划管理、供需链管理、信息集成、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同步工程的现代管理思想。会计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由部门级发展到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内部的一个子系统,通过与其他子系统建立各种数据链接,并紧密地融入到基于供应链思想的ERP中,综合整个企业各部门最即时的信息,所以网络多功能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核心,从提高整个企业管理效率、经营效率着手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二)企业网络化促进企业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加强随着网络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是依托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通过内部网、外部网和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商务的同时,将网络技术应用到会计中,完全代替人工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原始凭证的录入、复式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能够帮助企业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网络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并建立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
股票:多头趋势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走势判断,用技术指标来衡量的话就是MACD和KDJ等站在中间那根线以上,配合大盘继续向上就是多头趋势。多头就是认为以后一段时间里股票上涨的投资者,空头就是认为以后一段时间里股票下跌的投资者。多头空头数据没人去统计,一般我们可以从大盘的走势中去判断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从K线形态上看,阴线代表空头占优势,阳线代表多头占优势,十字星代表多空双方势均力敌,这只代表当天的力量对比,要判断以后的趋势,还要结合以后的信息。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的趋势是什么?自己简述500字以内
在过去20年里,行为金融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和弗农·史密斯之后,在金融学研究领域就掀起了一股行为金融学研究热潮。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视野已从发掘金融市场异象的实证证据延伸到理论模型的构建,从单一的投资者行为研究拓展到涵盖投资者、公司和金融市场各个方面的研究体系,从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的研究扩散到主体理性程度更低的新兴市场的研究,从人类真实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入手,对社会偏好和决策偏差一一加以解剖,并且随着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等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对真实的决策行为提供更有说服力的发现,因此,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金融学将越来越不能被看 作金融学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支,是会逐渐成为严肃的而金融理论的中心支柱。可见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性以及未将投资者进行心理投资决策时存在的心理判断偏差分为典型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典型性偏差导致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而忽视产生这些数据的集体特性;守性保 偏差导致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情况变化修正自己的模型。作为现代金融学的一 个新兴领域和重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并不是对传统金行 融学进行全盘否定。简单地说,者的区别仅在于行为金融学添加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传统金融理论进行了修对正和补充,突破了传统的最优决策模型,对投资者的决使易者,非信息交易者不会产生判断偏差,但股价是由信息交易者决定的。信息交易者产生两种偏差:过度自信偏差 和自我归因偏差,过度自信导致他们夸大了私人信息对股票价值的决策权重,自我归因导致他们降低了公共信息对策研究方向从“应该怎么做”变为“际该怎么做”从而转实, 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然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行其要理论和模型的出现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如同传统金融理论统一的理论体系。在现有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整合股票价值的决策权重。当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对于私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就导致了短期的股票价格趋势的持续,以及长期的股票价格的修正,因为公共信息最终会战胜行为偏差。 19 9 9年, og和 Se Hn tn建立了 H i s模型,又称统一理论 模型。该模型将市场上交易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消息观察者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分析预测股票价格, 并且私人信息在消息观察者之间扩散,其局限在于投资决足。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利策略来利用消息观察者的和发展为一套统一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是接下来亟须解 决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当中,传统理论所假设的完全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和有效的均衡市场并不能被实践所检验为真。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基础上,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心理活动等注入了投资决策过程之中,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些基础之上,建立一套能够与实证研究互相检验的、描述人类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和市场活动以及证券价格确定等等的学说,成为了行为金融学的存在价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有很大的区别,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行为金融学是站在传统金融理论的梯田上耕耘,它并不试图拆毁以往的理论,而只是开拓了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完善、有效。那种把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理论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在传统金融理论基础上,放松和修正传统金融理论的一些假设,做出更完善更合理的更能解释一些金融现象的理论。同时,虽然行为金融学取得一定成就,但就总体而言,行为金融学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许多学者自说自画,理论较为分散,理论的张力明显不够。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行为金融学中一些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理论。希望能帮到你啊。
什么是CTA趋势交易策略?
CTA策略称为商品交易顾问策略,也称作管理期货。商品交易顾问对商品等投资标的走势做出预判,通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在投资中进行做多、做空或多空双向的投资操作,为投资者获取来自于传统股票、债券等资产类别之外的投资回报。趋势交易是通过大量的指标排除市场噪音,设定交易系统,判断当前市场趋势,然后建立头寸,而调整头寸的临界点都是特定计算机算法所规定的。CTA策略的趋势交易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不仅是因为投资者相信市场并非那么有效,更重要的是他们观察到市场是存在趋势的。事件性影响会导致标的物价值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但其价格却需要一段时间后才提升,之后价格还可能会继续攀升以致超出其价值。在这期间,趋势跟踪策略就可以买入获利。
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摘 要:文章论述了目前我国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为依据,顺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分析和展望中国会计改革问题与发展趋势,并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 电算化 问题 前景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我国会计电算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简单的单位自制软件,到有计划的商品化软件,逐步向网络化发展。目前,我国同国外相比,处于实施处理阶段向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并进一步朝管理型网络化发展。并且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与发展。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进行大量复杂的工作。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形势看好,但是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另一方面,传统的会计理论也禁锢着部分人的头脑,一些人肤浅地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这些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健康顺利地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政策与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定。颁布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是为促进会计电算化服务的,而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2.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总体上偏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当前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不到总数的20%,而且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采用,小型企业很少采用;主要是国有企业采用,集体企业和乡镇较少使用;较发达地区的企业较多使用,广大内地企业较少采用;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较多采用,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较少采用。 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一些启用了“管理型”或“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由于管理环境跟不上,或软件使用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企业应用会计软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会计软件本身的发展。许多会计软件功能齐全,但在企业实际使用时只能完成少部分功能;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软件中的会计核算功能部分能被使用,但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部分的使用率很低。有些企业会计人员在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意外问题不知所措,干脆弃而不用;仍然采用手工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只作辅助作用,或者搁置不用。 3.会计电算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其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 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4.财务软件的使用较混乱。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从国外情况看,在某些会计电算化搞得好的国家,基本上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某些国家就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这样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检查、专用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前景瞻望 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和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我国是真正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所有的这些主要体现在外国市场进一步的汇入和中国市场进一步的走出,就在这外入内出的时候,中国民族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其间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的民族会计市场也是如此。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可以预见,电算化会计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还处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水平,或者说,现在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还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因为,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成本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所以,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全面电算化。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况且,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那么也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还不普及或者有困难而停止不前。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在企业推广困难的原因尽管很多,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如财务会计。因此,管理会计软件商品化通用化比较困难,只能有针对性地开发研究。但是,管理会计电算化是以财务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因为它们的数据同源,财务会计电算化能为管理会计电算化提供所需的财会信息。因此,企业应在实现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推进管理会计电算化,解决管理会计手工操作难的问题,这里应特别强调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财务会计电算化加管理会计电算化,而应该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后的电算化,即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这样才能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真正实现会计的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和控制职能。 2.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以机代账的单位将逐渐增加。自实施《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以来,随着软件评审工作和以机代账评审工作的深入开展,将会有更多的单位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开展工作。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 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发言权,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我国软件开发公司推出了“网络财务”战略,为企业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无疑,“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趋势。所谓的“网络财务”是基于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的一些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电算化事业中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促进会计自身的发展和变革,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定意义上讲,会计电算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会计电算化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虽然从短期看,这些影响只是渐进性的,但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总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会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应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在网络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21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而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会计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时间紧任务重,考生还需努力,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 (2)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 (3)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因素。 (4)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类型: 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规则制度的趋同、认同过程,但是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八大趋势:一、宏观政策稳中有进,进中有调。财政政策保持适度支出强度,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不急转弯,但全面降准降息概率不大。二、金融监管持续趋严,稳住杠杆。灵活把握前期应急政策退出节奏,从严整顿债券违约、影子银行和房地产金融业务,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三、经济走势好于上年,年内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GDP增速在7.5%-8%之间。四、基建制造业显著提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全年增长7%左右。五、汽车、餐饮等将回归常态,房地产相关消费回暖,社会消费成为复苏主力,全年增速在10%左右。六、对外贸易总体强劲,出口前高后低,全年增长8%左右;进口需求略低于出口,全年增长7%左右。七、社会流动性保持紧平衡,M2、社融、人民币贷款分别增长9%、12%和13%左右。八、贷款利率仍有可能小幅下行;人民币汇率前升后稳,波动中枢在6.5左右,波动区间为6.2-6.8。
沈工大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经济的不断变化,多数在职人员选择通过报考在职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业绩。不过因为对报考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的发展趋势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要询问下老师,就读沈工大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下面就请我们大家来一起简单了解下吧。一、教学质量逐渐提高一方面是教育,一方面是盈利,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目前仍处于一个急需提高的状态,很多人持有在职研究生不研究的态度。但今后,随着报名沈阳工业大学同等学力这种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多,人们对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这种教育方式的教学质量会不断改进,更多地为在职学员考虑,培养社会所需的先进人才。而且今后理工大学对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全日制研究生的要求正在靠近。二、证书含金量逐步提高证书含金量提高的过程就是单证教育被认可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开始理解各种方式的教育。沈阳工业大学的学位证书本就代表着这个人又相应的能力与相应的素质,越来越多死学的学生出现,这种读死书的人员并不是社会所需,沈阳工业大学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是应时代发展而生的教育形式,单证的含金量镇逐步提高。三、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形式起步较晚,人们对其理解还存在偏差,觉得研究生就要读全日制的研究生。但随着社会对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认可度的提高,报考沈阳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数也会增加。还有,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将在2016年取消合并到1月统考,考试难度加大,很多人都会装箱报名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到时候的报名人数会明显提高。在生活中,不管您报考的是什么专业,什么学历,在参加考试时,都要做好复习工作。并在生活中不断的磨炼自己,给自己在成功的路上添能加量。希望以上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可以给大家在生活中带来帮助。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试述长期平均成本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长期平均成本含义及变动趋势 长期平均成本LAC是在所有生产要素可调整的情况下,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长期生 产与短期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生产的决策是基于每一相应短期对生产的决策选择。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起伏较大不同的是,从长期来看,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量来调整生产规模,从而始终使自己处于较低的平均成本状态。为了说明企业规模对成本的影响,我们先来分析不同规模时的短期成本,说明企业规模本身对短期成本曲线的影响,并由此分析长期成本。可以作出四种企业规模时平均总成本曲线的图4-7 图4-7中横轴Q代表产量, 纵轴C代表成本,ATCa,ATCb,ATCC,ATCd分别是企业规模为a、b、c、d时的短期平均总成本的曲线,它们都是U形曲线。企业的经营处于这四条曲线的哪一条取决于它的规模。例如,如果企业规模为a,则平均总成本曲线为ATCa,如果要13单位产量,则平均总成本为7.69。但该企业可以用这四种规模中的任何一种生产13单位产量。如果用b规模则平均总成本曲线为ATCb,平均总成本为6.80;如果用c规模,则平均总成本曲线为ATCc,平均总成本为7.69;如果用d规模,则平均总成本曲线为ATCd,平均总成本为9.5。在这四种规模中b种规模生产13单位产量时经济效率最高,也就是平均总成本最低。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ong-run average cost curve)表明了当资本和劳动都可以变动 时可以达到 的最低平均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如图4-8所示: 图4-8中,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实线的LRAC。这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从图4-7中的四条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直接得出来的。从图4-8中可以看出,a规模时,产量达到10单位时平均总成本最低;b规模时,产量在l0到18之间平均总成本最低;c规模时,产量在18至24之间平均总成本最低;d规模时,产量在24时平均总成本最低。把每种规模时平均总成本最低的那一部分接在一起就组成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企业如何调整规模,以使平均成本最低。例如,产量为10时,规模为a,产量为10至18时,规模为b,等等。
亚投行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亚投行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1. 亚投行的成立frastructurevestmentk,简称亚投行)是一个多边开发银行,由中国发起,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进一步增强。2. 亚投行的发展亚投行的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3月,亚投行已经有80多个成员国,其中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洲,以及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亚投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股东贡献资金、贷款、发行债券等。3. 亚投行的业务亚投行的业务主要包括资金投资、技术支持、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通信、环境保护、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亚投行的投资项目覆盖了亚洲、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欧洲等地区,为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二、亚投行现状分析1. 亚投行的资金状况截至2020年3月,亚投行的总资产达到了1.2万亿美元,其中股东贡献资金占比达到了75%,贷款占比达到了20%,发行债券占比达到了5%。亚投行的资金状况良好,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 亚投行的投资状况截至2020年3月,亚投行已经投资了超过20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其中中国投资项目占比达到了30%,印度投资项目占比达到了20%,日本投资项目占比达到了15%,其他投资项目占比达到了35%。3. 亚投行的服务状况亚投行的服务状况也良好,亚投行提供的技术支持、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服务,为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三、亚投行未来发展趋势1. 亚投行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亚投行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范围将扩大到更多的发展中,投资领域也将扩大到更多的领域,如教育、医疗、文化等。2. 亚投行将继续提升服务水平亚投行将继续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技术支持、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服务,为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3. 亚投行将继续拓展国际合作亚投行将继续拓展国际合作,与更多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综上所述,亚投行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亚投行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国际合作,为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亚投行的发展将为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支持,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十四五期间我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趋势和特征是什么?
居民收入的来源有四个部分, 即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由于收入来源的性质不同,各类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也不同。从根本上来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源于GDP构成和居民收入构成之间的差异性。从最近十年的趋势来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同步。“十四五”期间,这一同步的基本条件仍然具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能够继续实现基本同步。判断居民的收入增长形势,依据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住户调查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为43万亿元。近几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大约在40%到48%之间波动。自2002 年开始,这一比重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下降,2011年降到39.8%,之后在2016年提高到44.5%。2017年和2018年,这一占比分别为44%和43.8%,2019年为43.4%。
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 内容摘要:2008年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通过精心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格局,预计GDP增长10%左右,CPI上涨6.3%左右。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预计2009年GDP增长9%左右,CPI上涨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贸易顺差2350亿美元,同比减少约9%。建议宏观调控将“保增长、促转型”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2008年中国经济在发展中调整 2008年,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超出预期,国内出现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面对国内外一系列不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 1.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无论是年初确定的“双防”方针还是年中调整的“一保一控”方针,我国始终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之一,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货膨胀。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强,使夏粮连续第五年增产,秋粮丰收在望,肉禽蛋等生产稳定发展,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已经从2月份最高时的23.3%回落到8月份的10.3%,其中猪肉价格从2月份上涨63.4%回落到8月份上涨1.0%。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的扭转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涨幅比2月份高点8.7%回落了3.8个百分点,年内有望继续小幅走低,预计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6.3%,物价过快上涨的趋势初步得到扭转。 2.及时调整调控政策取向促进三大需求积极变化 在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连续减速,经营困难的企业和行业不断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政策取向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目标,及时出台了多项微调措施,促进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更加强劲,1-8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增幅同比加快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幅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前8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4920亿元,同比增长27.4%,增幅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在出口退税率提高和汇率升值放缓等多项政策利好刺激下,7、8月份当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3.8%和14.9%。总需求的积极变化有利于稳定经济走势,初步预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0%左右。 3.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 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力和市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两高一资”产品和粮食出口受到政策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上升。从工业生产看,高能耗产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1-8月,生铁、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和水泥产量分别增长6.5%、8.3%、10.1%、13.3%和7.4%,增幅同比下降9.8个、9.4个、10.8个、11个和7.6个百分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量同比增幅由去年10.2%提高到今年的31.6%;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同比增幅由去年的5.2%提高到今年的50.3%。工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预计今年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好于去年。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和外需明显收缩使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证券市场股指调整幅度过大和成交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煤电油气运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资本跨境流动使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不减,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又十分紧张;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下图显示,2008年二季度以来,反映经济未来运行趋势的先行指数下降势头明显,表明经济趋势性下滑的风险在增大。 对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测详见附表1。 二、充分估计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性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我国企业还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1.次贷危机的恶化使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次贷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正在严重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秩序。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充满不确定性。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扩散,由于发达国家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信用和信心危机,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缩水,商业银行普遍的惜贷行为使工商业实体经济活动失去金融支持。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次贷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大调整严重打击经济信心,使世界经济的复苏可能进一步推迟。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2008年。今年8月份以来,全球经济降温使国际油价跌幅超过30%,带动其它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同程度的下降,近期各国通货膨胀率纷纷呈现见顶回落迹象,预计2009年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降温,通货膨胀压力较2008年减弱。 2.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 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次贷危机后的低迷状态,美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1-8月份仅增长10.6%。但由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相对稳定,1-8月份对欧盟出口仍然增长26.3%。次贷危机负面影响已经从美国向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传导,欧盟和日本二季度经济负增长;同时,8月份以后美元汇率反弹使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升值加快,2009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可能比2008年更加严重,使我国2009年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温,带动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 1-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9.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4%。但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房价调整迹象明显,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市场可能由“量跌价滞”进一步发展为“量价齐跌”,初步预计,在2008年高基数的台阶上,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下滑到10%以下,房地产投资增量从6800元减少为3200亿元,这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速。由于房地产是产业链较长的支柱产业,也是这一轮经济扩张的龙头产业,它的周期性调整将拖累一连串行业景气度下降,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随之减速。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土地出让金收入,今年以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明显下降将影响明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4.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保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难度加大 2008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但农民进一步增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股市和房市调整使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扣除物价因素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比前几年下降。“奥运景气”消失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可能逐步放缓。汽车、住房两大消费热点开始降温。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8%,增幅下降37.2个百分点。上半年汽车销量增幅回落11.4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汽车销售环比下降5.53%,同比下降6.34%。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退潮后在短期内很难由其它消费热点替代,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可能低于2008年。 5.成本上升与产能过剩“两碰头”,企业效益不容乐观 2008年不得已对成品油、电力、公用事业等价格实行行政管制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经济运行正常秩序受到较大影响。8月份火力发电仅增长1.8%,从供给方面约束了工业生产正常增长,如不及时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工业急剧减速将会威胁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2009年我国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但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将面临成本上升而销售价格难以提高的重压,企业效益将大幅滑坡,财政收入形势严峻。 三、2009年不同政策和环境组合下的经济增长情景预测 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宏观调控必须采取灵活有效的应对之策。我们将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分为轻微衰退、低速增长和轻微复苏三种情境,相对应地设计了三种不同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模拟预测了三种可能情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势(见附表2)。 1.中方案:平稳增长情景(GDP增长9%左右) 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低速增长但没有陷入衰退,国际石油、粮食价格虽有波动但年均价水平比2008年有所下降,国内外没有比雷曼破产、汶川地震更强烈的突发事件发生;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首要政策目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并根据实际运行变化,围绕“保增长、促转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200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6%-17%,保证对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等房地产项目的正常贷款。 在上述条件下,经初步测算,预计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左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速小幅回落到3%左右。第二产业受出口和投资减速影响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的15%减速为13.5%,第二产业增速也由2008年的11.1%减速为10.2%。受金融、交通运输和房地产等服务业减速影响,预计第三产业增速比2008年低0.5个百分点。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08年27%骤然下降到10%左右,多数制造业投资降温;虽然有积极财政政策和灾后重建等加速因素支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仍然回落7.5个百分点,预计名义增长率达到1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16%左右,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使我国进出口同时减速,预计全年出口和进口分别将增长14.5%和19.5%,增幅同比下降6.5个和7.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约2369亿美元,同比减少9%左右。理顺资源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因素,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上升4.3%左右。 这一情景的特点是考虑国内外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宏观调控明确“保增长、促转型”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作出重大调整,给社会强烈的政策预期引导,防止了经济景气连续惯性下滑,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景气环境。从现在掌握的信息资源分析,2009年出现这一情景的概率预计达到60%左右。 2、高方案:快速增长情景(GDP增长9.5%以上) 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在2009年出现复苏,世界经济实际情况好于预期,国际石油价格水平低于2008年,国内外没有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同时,宏观调控政策以“保增长”为首要目标,实行“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中央财政发行建设国债300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8%左右,向在建和新开工投资项目(包括房地产)提供充足的贷款。 在上述条件下,虽然房地产投资增速由2008年的27%下降到15%左右,但新开工的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灾后重建投资规模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达到24.5%。由于就业和收入状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18%。国际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使出口增长17.5%,国内保持高增长使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需求保持旺盛,进口增幅也达22.5%,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447亿美元左右,同比减少6%。初步预计经济增长率将保持9.5%以上的速度,但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也继续保持在5%左右,理顺资源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因素。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4%左右。 这一情景的特点是国际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和宏观调控全面扩张政策的力量重合,较好维持了经济景气,继续保持就业扩大的局面,但可能进一步加剧能源、环境压力,可能使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效前功尽弃,不利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出现这一情景的概率预计在20%左右。 3、低方案:大幅下滑情景(GDP增长8.5%以下) 如果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轻微衰退;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到5%以下,投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虽有灾后重建等政策性投资支撑,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4.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4%,也比上年下降8个百分点;由于国内景气下滑,进口增幅下降,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1.5%和16.5%,贸易顺差2291亿美元,同比减少12%。经济增长率可能下滑到8.5%以下。由于经济景气明显回落,物价上涨压力减弱,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上升4.5%左右。 这一情景的特点是国际环境剧烈变化与国内政策变化的紧缩效果叠加,使经济降温过快,就业压力更加突出,金融坏帐快速浮出水面。我们认为,我国宏观调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必然会根据经济运行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力度,这一情景发生的概率仅为20%左右。 四、对2009年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国内储蓄率较高,外汇储备充裕,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充分,国内消费市场潜力较大,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有力激发国内各方面发展积极性,因此,我国经济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活力和潜力,通过适时有效的调控,我国经济定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对2009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建议是: 1.以“保增长、促转型”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 当前,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但从国内农产品价格走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次贷危机后国际货币流动性变化趋势和美元汇率走势等因素看,我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控物价的政策效果2009年将进一步显现。与此同时,次贷危机对世界各国实体经济的破坏作用不断加剧,国内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回落过快,经济过快下滑的风险在逐步增大。建议2009年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宏观调控首要政策目标。之所以要将“保增长”和“促转型”并列为首要政策目标,是因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同样突出,解决当前经济困难不仅需要总量政策的适度放松,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才能重构中国经济增长新活力,重获中国经济新的国际竞争力。将“保增长”和“促转型”并列为首要政策目标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国应对复杂形势的思想和行动,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发展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防止为保增长重走粗放型发展老路。 2.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建议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所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这次不仅要扩大政府建设投资,由政府配置资源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要强调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减税费降低企业成本和居民负担,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加大对结构转型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以促进企业设备装备更新;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和公益性行业科研的支持力度,支持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开展企业创新风险投资试点,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议2009年中央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到2000亿元,重点用于灾后重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节能减排和结构升级等产业发展项目、支持“三农”项目等,采用银行配套贷款、吸收民间资金入股等办法,扩大国债投资带动作用。 3.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9年我国货币流动性局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既可能因为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使国内金融机构对国内经济形势和企业盈利前景预期转坏,普遍出现“惜贷”现象,同时国际“热钱”大量撤出,造成我国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突然由流动性过剩转变为流动性不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严重短缺;也可能因为中国经济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国家从而国际“热钱”继续大量流入我国,延续我国这几年一直存在的货币被动投放局面,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面对不确定性,实行紧缩或扩张的货币政策都不适宜,因此建议2009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要根据货币流动性变化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16%-17%,取消信贷额度管理,重点加强信贷结构引导,在重视中小企业贷款的同时,引导资金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国债项目配套倾斜,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转型中的独特作用。 4.加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投资,稳定房地产市场 前几年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超出了城镇居民的承受能力,出现调整实属必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以改善供给结构和满足自住需求为导向,既要促进房价的理性回归,也要防范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市场过度调整。改善供给结构,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普通住宅的土地供应,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宅供给,大中型城市要扩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金融机构应对在施房地产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保证对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等房地产项目的正常贷款,稳定房地产投资规模,保证在施房地产投资项目正常施工和竣工,防止因资金链断裂而出现大面积“烂尾楼”现象。要允许房地产上市公司和其它优质房地产公司通过企业债券市场筹集资金,鼓励房地产行业的兼并重组。前期出台的住宅交易环节税反而增加了购房人负担,应当及时取消。适当降低居民首套自住房贷款利率,取消对“第二套住房”特别贷款限制政策,吸引居民在房价回落到合理水平时踊跃入市。 5.完善消费政策,进一步挖掘消费增长潜力 要深化全党对扩大消费重要性的认识,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必然在13亿人民的消费需求,经济结构转型最重要的方面是需求结构从主要依靠外需转向主要依靠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要从宏观收入分配环节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议降低居民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税率为零,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到3000元,增加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减轻低收入者税负。实行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城乡就业,落实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相关政策,根据物价水平变动提高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和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消费税制度,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性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6.完善外贸政策,帮助外向型企业渡过难关 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次贷危机恶化后,发达国家未来的贸易壁垒会更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使用,中外贸易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为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化解中外贸易可能出现的纠纷。如有必要,还可联合其他相关国家,在WTO框架下联合抵制发达国家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向国际社会转嫁危机的做法。可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不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含量,对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重点支持自主品牌产品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性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要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资金、技术上予以一定支持,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渡过难关。继续严格控制粮食、化肥、钢材、煤炭和焦炭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扩大重要资源、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 7.抓住有利时机,理顺资源能源价格 当前,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逐步减轻,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全面回落,为我国理顺资源能源价格、改革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了有利时机。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下决心适时推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电价改革步伐,促进合理电价机制的形成。主要采用经济手段解决当前电煤、成品油、供热等由价格引发的供需矛盾,做好电力、煤炭、成品油、供热等供给保障工作,从供给面保障生产生活正常秩序。要进一步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抑制不合理需求。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附表1: 2008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预测(亿元,%) 指标 2007年实际 2008年1-8月 2008年预测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GDP 249530 11.9 130619 10.4 297767 10 一产 28095 3.7 11800 3.5 33967 3.6 二产 121381 13.4 67419 11.3 146054 11.1 三产 100054 12.6 51400 10.5 117746 10.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5 15.7 15.0 轻工业 16.3 13.3 12.8 重工业 19.6 16.8 16.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37239 24.8 68402 26.3 173607 26.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17414 25.8 84920 27.4 149703 27.5 房地产投资 25280 30.2 18430 29.1 32106 27.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89210 16.8 68439.2 21.9 108658 21.8 出口(亿美元) 12180 25.7 9377 22.4 14738 21.0 进口(亿美元) 9558 20.8 7857 30.0 12139 27.0 外贸顺差(亿美元) 2622 50.0 1520 -6.2 2599 -0.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8 4.8 107.3 7.3 106.3 6.3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3.1 3.1 108.2 8.2 108.6 8.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104.4 4.4 112.2 12.2 112.5 12.5 注: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全社会投资为上半年数据,货币、工业增加值、零售额为1-8月份数据。GDP、工业增加值为可比价格的实际增长率,其它为名义增长率。 附表2: 2009年三种经济增长情境预测 指标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GDP 335593 8.5 339006 9.0 345147 9.5 一产 36490 2.8 36736 3.0 38144 3.2 二产 165375 9.6 167407 10.2 171395 10.8 三产 133728 9.4 134863 9.9 135608 10.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5 13.5 14.2 轻工业 9.7 11.0 12.6 重工业 13.1 14.0 15.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98780 14.5 206593 19.0 216141 24.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72907 15.5 179643 20.0 187877 25.5 房地产投资 33711 5.0 35316 10.0 36921 15.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23870 14.0 126043 16.0 128216 18.0 出口 16433 11.5 16875 14.5 17317 17.5 进口 14142 16.5 14506 19.5 14870 22.5 外贸顺差(亿美元) 2291 -11.9 2369 -8.9 2447 -5.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0 3.0 104.0 4.0 105.0 5.0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2.0 2.0 103.5 3.5 105.5 5.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103.5 3.5 105.5 5.5 107.5 7.5 注:GDP、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为可比价格的实际增长率,其它为名义增长率。
趋势分析法属于比较分析法吗?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通常都用哪几种方法?
趋势分析法(trend analysis approach) 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 还有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称因素替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一一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趋中趋势分析法是统计数据处理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包括( )。
【答案】:A、B、C趋中趋势分析法是统计数据处理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又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中位数法。
分析趋势预测法是一种怎样的定量的分析方法
定量预测是使用一历史数据或因素变量来预测需求的数学模型。是根据已掌握的比较完备的历史统计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预测和推测未来发展变化情况的一类预测方法。 烽火猎头专家认为定量预测方法也称统计预测法,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统计资料和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定量方法完全排除主观因素,相反主观判断在定量方法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只不过与定性方法相比,各种主观因素所起的作用小一些罢了。目前工商中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权算术平均法用各种权数算得的平均数称为加权算术平均数,它可以自然数作权数,也可以项目出现的次数作权数,所求平均数值即为测定值。(2)趋势平均预测法趋势平均预测法是以过去发生的实际数为依据,在算术平均数的基础上,假定未来时期的数值是它近期数值直接继续,而同较远时期的数值关系较小的一种预测方法。(3)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是以一个指标本身过去变化的趋势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的一种方法。对未来预测时,考虑则近期资料的影响应比远期为大,因而对不同时期的资料不同的权数,越是近期资料权数越大,反之权数越小。(4)平均发展速度法(5)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根据x、y现有数据,寻求合理的a、b回归系数,得出一条变动直线,并使线上各点至实际资料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最小。设变动直线方程为:y=a+bx(6)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是利用代数式y=a+bx,选用一定历史资料中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或总费用)之差△y,与两者业务量之差△x进行对比,求出b,然后再求出a的方法。(7)时间序列预测法它时间序利预测法是把一系列的时间作为自变量来确定直线方程y=a+bx,进而求出a、b的值,这是回归预测的特殊式。
采用趋势分析法对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时,可以使用的具体方法是( )
【答案】:D财务报表分析法主要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中,在采用趋势分析法对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时,可以使用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
分析市场趋势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分析市场趋势的方法有购买者意图调查、销售人员意见、专家意见、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关分析法。1、购买者意图调查法。2、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通过询问销售人员来判断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3、专家意见法:组成由经销商、分销商、市场影响顾问或其他权威人士组成的专家小组。一、分析市场趋势的方法主要有哪些?1、购买者意图调查法购买者意图调查法就是通过直接询问消费者在某一时期需要哪些商品及其数量来进行分析的方法。2、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当不能直接调查购买者或费用太高时,可通过询问销售人员来判断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由于销售人员接近消费者,对情况比较熟悉,因此综合若干销售人员的估计往往能得到很有价值的结果。3、专家意见法专家意见法又称为德尔菲(Delphi)法,是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的。运用专家调查法时,首先组成由经销商、分销商、市场影响顾问或其他权威人士组成的专家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在20人左右。4、时间序列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利用过去的数据或资料来预测未来的状态,即根据过去数据中的因果关系来预测未来的值,过去和未来的状态仅是时间的函数。5、相关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是仅对时间为变量的函数的定量预测方法,它没有考虑其他众多影响市场需求的实际因素,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是不适用的。此时可运用相关分析的理论判断销售量与其他因素相关的性质和强度,从而做出预测。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中、长期预测。二、天猫的目标市场是什么意思?天猫目标市场是企业拟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一需求的顾客群体。在对不同顾客群体的不同要求做了分析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在众多的细分市场中选择某一个或几个企业有能力满足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关于天猫的市场定位,近年来实际上是有多元化的趋势的。
趋势分析法的应用目的
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
如何用趋势分析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如何用趋势分析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指标来阅读,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对于一个理性的或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在阅读及分析资产负债表之前,应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了解: 第一,了解资产负债表的性质,了解资产负债表能向公众揭示哪些方面的资讯。具体来说,资产负债是一种静态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即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除了直接反映在报表编制日企业所掌握或拥有的经济资源(资产)、所负担的债务以及股东在企业中应享有的权益外,还可以通过对报表中的有关资料进行处理后间接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健全合理和偿债能力高低等多方面的情况。 第二,了解一些与该企业有关的背景资料,如企业的性质、经营范围、主要产品、财税制度和政策及其变化、全年年度中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项等等。除此之外,还须了解一些国家的巨集观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金融、财会制度、税收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基础分析时,最常用且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有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三种。困难的是要能够熟练地并能综合地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一些企业财务报表那些貌似孤立、单一的资讯。最不容易掌握的却是选择何种标准去评价注册会计师或你自己已经获取或处理过的那些资讯。 面对资产负债表中一大堆资料,你可能会有一种惘然的感觉,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何处着手。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游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你就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专案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专案,尤其是期初与期末资料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专案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帐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专案等。例如,企业应收帐款过多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再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著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对一些专案进行分析评价时,还要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就房地产企业而言! ,如该企业拥有较多的存货,意味着企业有可能存在着较多的、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基地和专案,一旦这些专案完工,将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再其次,对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财务指标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如净资产比率;直接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取得,如销售利润率;同时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应收帐款周转率;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帐簿记录,如利息支付能力。限于篇幅,我在此主要介绍第一种情况中几项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及其意义。 1、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3)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2、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资讯,它有可能是: (1)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2)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 (3)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人们都用这个比率来予以测试,因此该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3、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主要有: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 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该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价的合理与否。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但是这应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区分,因为,每股净资产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股票发行时取得较高的溢价所致。 第四,在以上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这些指标是单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你能够以综合、联络的眼光进行分析和评价,因为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指标的高低往往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矛盾。如企业净资产比率很高,说明其偿还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就反映出其财务结构不尽合理。你的目的不同,对这些资讯的评价亦会有所不同,如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财力结构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债权人的身份出现,他就会非常关心该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 最后还须说明的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仅仅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资讯,因此你要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必须结合财务报告中的其它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何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趋势分析 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趋势分析的方法: (一)浏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专案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二)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专案,尤其是期初与期末资料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专案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帐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专案等。例如,企业应收帐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再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著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对一些专案进行分析评价时,还要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就房地产企业而言,如该企业拥有较多的存货,意味着企业有可能存在着较多的、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基地和专案,一旦这些专案完工,将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三)对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财务指标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如净资产比率;直接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取得,如销售利润率;同时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应收帐款周转率;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帐簿记录,如利息支付能力。 资产负债表定比趋势分析表分析怎么分析 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趋势分析的方法: (一)浏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专案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二)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专案,尤其是期初与期末资料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专案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帐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专案等。例如,企业应收帐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再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著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对一些专案进行分析评价时,还要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就房地产企业而言,如该企业拥有较多的存货,意味着企业有可能存在着较多的、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基地和专案,一旦这些专案完工,将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法包括哪些 你的问题好像有点宽泛,方法主要是根据比率增长和根据业务增长,在零基或者滚动的基础上进行预估,得出预测的资产负债表。零基相当于整体重编资产负债表,然后和前期对比,进行整体的分析;滚动是在前期基础上,对不同的专案以一定的增长率进行预计。 广义上讲,任何一个资产负债表专案都可以和前期进行对比进行分析,不同的专案分析的目的不同,针对性也不同。 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关键分析什么? 呵呵,你提供的资料确实不太漂亮。 1、货币资金-214461.72元 2、预收帐款399880.70元 linlin,给你一个思路: 1)若你仅仅想让帐、表漂亮。那么,你直接找到你的老板,让他给你提供几家有业务联络的部门或者相关的企业,借:货币资金(银行存款或现金)代其他应付款--xx,以借款的名义开具收据作为帐务处理依据,以后再逐渐清理掉其他应付款。如此,你的货币资金-214461.72元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2)因我不了解你在公司财务需要负多大大责任!所以,本条只从专业角度说明一下而已。其一,货币资金的资料说明你的老板对财务工作不重视,也许它在这方面没吃过大亏。假如,你负的财务责任大的话,建议你,善意的提醒老板不管他的经营是怎样的,财务是为他服务的必须要完善。第二,预收账款不要长期挂账。三、以上2点综合起来很容易被他人误解,甚至可能误会到隐匿收入或帐务不实。 举例分析利得或损失如何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利得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增加; 损失使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利润减少。 例: 公司买卖股票赚取差价100元 交割后,银行存款增加100元,利润增加1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100元。 如何用利润表制作资产负债表? 只有一张资产负债表,不能做利润表,利润表是根据收入和费用类损益科目得来,而资产负债表里面没有损益类科目! 资产负债表如何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指标来阅读,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对于一个理性的或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在看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游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你就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专案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如何分析资产负债表? 怎样看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它的基本结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论公司处于怎样的状态这个会计平衡式永远是恒等的。左边反映的是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右边反映的是公司的不同权利人对这些资源的要求。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全部资源有要求权,公司以全部资产对不同债权人承担偿付责任,偿付完全部的负债之后,余下的才是所有者权益,即公司的资产净额。 我们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资料,可以看出公司资产的分布状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据以评价公司资金营运、财务结构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以及长、短期债务数量及偿债能力,评价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利用该表提供的资料还有助于计算公司的获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 在分析资产负债表要素时我们应首先注意到资产要素分析,具体包括: 1.流动资产分析。分析公司的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比往年提高,说明公司的支付能力与变现能力增强。 2.长期投资分析。分析一年期以上的投资,如公司控股、实施多元化经营等。长期投资的增加,表明公司的成长前景看好。 3.固定资产分析。这是对实物形态资产进行的分析。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固定资产数字,仅表示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各固定资产尚未折旧、折耗的金额并预期于未来各期间陆续收回,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折旧、损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各种报表的准确性。很明显,少提折旧就会增加当期利润。而多提折旧则会减少当期利润,有些公司常常就此埋下伏笔。 4.无形资产分析。主要分析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专利权等。商誉及其他无确指的无形资产一般不予列账,除非商誉是购入或合并时形成的。取得无形资产后,应登记入账并在规定期限内摊销完毕。 其次,要对负债要素进行分析,包括两个方面: 1.流动负债分析。各项流动负债应按实际发生额记账,分析的关键在于要避免遗漏,所有的负债均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2.长期负债分析。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等。由于长期负债的形态不同,因此,应注意分析、了解公司债权人的情况。 最后是股东权益分析,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4个方面。分析股东权益,主要是了解股东权益中投入资本的不同形态及股权结构,了解股东权益中各要素的优先清偿顺序等。看资产负债表时,要与利润表结合起来,主要涉及资本金利润和存货周转率,前者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后者是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
用什么方法.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
一 .会计分析1、水平分析: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也就是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2、垂直分析:垂直分析法是一种分析方法,它可以用于财务资料的分析方面。在一张财务报表中,用表中各项目的数据与总体(或称报表合计数)相比较,以得出该项目在总体中的位置、重要性与变化情况。3、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法(trend analysis approach) 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二、比率分析: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或损益表项目之间的比率,它们常常能对公司的风险水平、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能力等方面提供独特的视角。这些比率的简单计算(常常是把一个数据除以另一个数据)以及对它们的解释就是我们所说的比率分析。三、因素分析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连环替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析计算综合经济指标变动的原因及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应用连环替代法的前提条件:经济指标与它的构成因素之间有着因果关系,能够构成一种代数式。注意这个代数式不一定是乘积关系,加减乘除都可以。
市场预测的趋势法和时间序列法的区别是什么?
①趋势预测法是根据市场过去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它的前提是假定事物的过去会同样延续到未来。事物的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事物的未来又是现实的延伸,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是有联系的。市场预测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正是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这种连续规律性,运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进一步推测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测中,事物的过去会同样延续到未来,其意思是说,市场未来不会发生突然跳跃式变化,而是渐进变化的。 趋势预测法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观点,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市场现象也是这样。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市场现象未来的发展变化规律和规模水平;市场现象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水平,是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的结果。 需要指出,由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有连续性的特点,而且又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市场预测时应注意市场现象未来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不一定与其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完全一致。随着市场现象的发展,它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因此,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中,决不能机械地按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规律向外延伸。必须要研究分析市场现象变化的新特点,新表现,并且将这些新特点和新表现充分考虑在预测值内。这样才能对市场现象做出既延续其历史变化规律,又符合其现实表现的可靠的预测结果。 ②趋势预测法突出了时间因素在预测中的作用,暂不考虑外界具体因素的影响。时间序列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处于核心位置,没有时间序列,就没有这一方法的存在。虽然,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但是,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量的预测,实际上将所有的影响因素归结到时间这一因素上,只承认所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在未来对预测对象仍然起作用,并未去分析探讨预测对象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为了求得能反映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精确预测值,在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预测时,必须将量的分析方法和质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从质的方面充分研究各种因素与市场的关系,在充分分析研究影响市场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预测值。 需要指出的是,趋势预测法因突出时间序列暂不考虑外界因素影响,因而存在着预测误差的缺陷,当遇到外界发生较大变化,往往会有较大偏差,时间序列预测法对于中短期预测的效果要比长期预测的效果好。因为客观事物,尤其是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发生外界因素变化的可能性加大,它们对市场经济现象必定要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行预测时,只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外界因素对预测对象的影响,其预测结果就会与实际状况严重不符。
观察趋势法识别机会不包括
您想问的是观察趋势法识别机会的步骤不包括什么吗?分析趋势出现的原因。据官方查询,这是一道填空题,观察趋势法识别机会的步骤不包括分析趋势出现的原因。步骤包括:优秀创业者将趋势变为市场行为、观察趋势并研究它如何创造可追求的机会。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账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名词解释
趋势预测分析法亦称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法,是根据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原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将过去的历史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再运用一定的数字模型来预计、推测计划期产(销)量或产(销)额的一种预测方法。应答时间:2021-08-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常用的长期趋势分析法有( )。
【答案】:A,B,C长期趋势分析方法:①回归方程法,就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将时间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方程;②简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用来测定时问数列长期趋势的最基本的方法,将时间数列的数据逐项移动,依次计算包含一定期数的序时平均数,形成一个新的时间数列的方法;③指数平滑法,是对时间数列由近及远采取具有逐步衰减性质的加权处理,对移动平均法作了改进。
趋势预测法的依据是什么呢?
①趋势预测法是根据市场过去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它的前提是假定事物的过去会同样延续到未来。事物的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事物的未来又是现实的延伸,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是有联系的。市场预测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正是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这种连续规律性,运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进一步推测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测中,事物的过去会同样延续到未来,其意思是说,市场未来不会发生突然跳跃式变化,而是渐进变化的。 趋势预测法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观点,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市场现象也是这样。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市场现象未来的发展变化规律和规模水平;市场现象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水平,是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的结果。 需要指出,由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有连续性的特点,而且又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市场预测时应注意市场现象未来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不一定与其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完全一致。随着市场现象的发展,它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因此,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中,决不能机械地按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规律向外延伸。必须要研究分析市场现象变化的新特点,新表现,并且将这些新特点和新表现充分考虑在预测值内。这样才能对市场现象做出既延续其历史变化规律,又符合其现实表现的可靠的预测结果。 ②趋势预测法突出了时间因素在预测中的作用,暂不考虑外界具体因素的影响。时间序列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处于核心位置,没有时间序列,就没有这一方法的存在。虽然,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但是,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量的预测,实际上将所有的影响因素归结到时间这一因素上,只承认所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在未来对预测对象仍然起作用,并未去分析探讨预测对象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为了求得能反映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精确预测值,在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预测时,必须将量的分析方法和质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从质的方面充分研究各种因素与市场的关系,在充分分析研究影响市场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预测值。 需要指出的是,趋势预测法因突出时间序列暂不考虑外界因素影响,因而存在着预测误差的缺陷,当遇到外界发生较大变化,往往会有较大偏差,时间序列预测法对于中短期预测的效果要比长期预测的效果好。因为客观事物,尤其是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发生外界因素变化的可能性加大,它们对市场经济现象必定要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行预测时,只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外界因素对预测对象的影响,其预测结果就会与实际状况严重不符。
趋势分析法主要有几种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扩展资料:趋势分析法应用目的:1、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2、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3、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趋势预测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①趋势预测法是根据市场过去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它的前提是假定事物的过去会同样延续到未来。事物的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事物的未来又是现实的延伸,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是有联系的。市场预测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正是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这种连续规律性,运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进一步推测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测中,事物的过去会同样延续到未来,其意思是说,市场未来不会发生突然跳跃式变化,而是渐进变化的。 趋势预测法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观点,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市场现象也是这样。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市场现象未来的发展变化规律和规模水平;市场现象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水平,是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的结果。 需要指出,由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有连续性的特点,而且又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市场预测时应注意市场现象未来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不一定与其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完全一致。随着市场现象的发展,它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因此,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中,决不能机械地按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规律向外延伸。必须要研究分析市场现象变化的新特点,新表现,并且将这些新特点和新表现充分考虑在预测值内。这样才能对市场现象做出既延续其历史变化规律,又符合其现实表现的可靠的预测结果。 ②趋势预测法突出了时间因素在预测中的作用,暂不考虑外界具体因素的影响。时间序列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处于核心位置,没有时间序列,就没有这一方法的存在。虽然,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但是,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量的预测,实际上将所有的影响因素归结到时间这一因素上,只承认所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在未来对预测对象仍然起作用,并未去分析探讨预测对象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为了求得能反映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精确预测值,在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预测时,必须将量的分析方法和质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从质的方面充分研究各种因素与市场的关系,在充分分析研究影响市场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预测值。 需要指出的是,趋势预测法因突出时间序列暂不考虑外界因素影响,因而存在着预测误差的缺陷,当遇到外界发生较大变化,往往会有较大偏差,时间序列预测法对于中短期预测的效果要比长期预测的效果好。因为客观事物,尤其是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发生外界因素变化的可能性加大,它们对市场经济现象必定要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行预测时,只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外界因素对预测对象的影响,其预测结果就会与实际状况严重不符。
趋势预测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trendanalysisapproach)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更多资料浏览可查阅http://baike.baidu.com/view/856720.htm
采用趋势分析法必须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保持一致;2、要剔除偶发性因素的影响,以便分析的数据能够反映企业正常的经营状况;3、当基期的某个项目数据为零或负数时,不应该计算趋势百分比,否则会造成错误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4、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目有显著变动的指标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展资料:趋势预测法具体又包括: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非直线趋势法。趋势预测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使预测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根据对准确程度要求不同, 可选择一次或二次移动平均值来进行预测。 首先是分别移动计算相邻数期的平均值,其次确定变动趋势和趋势平均值,最后以最近期的平均值加趋势平均值与距离预测时间的期数的乘积,即得预测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预测分析法
什么是定基百分比趋势分析法
指数分析又称定基百分比报表分析,是以基期财务报表中的各项目为基础,揭示各报告期财务报表中各项目与基期报表中同一项目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种纵向财务分析方法。某一项目指数=(报告期金额÷基期金额)×100%。扩展资料:项目比较:这种方式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式较前两种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但计算较为复杂。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2、必须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市场预测法趋势预测法是怎样的?
①趋势预测法是根据市场过去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它的前提是假定事物的过去会同样延续到未来。事物的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事物的未来又是现实的延伸,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是有联系的。市场预测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正是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这种连续规律性,运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进一步推测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测中,事物的过去会同样延续到未来,其意思是说,市场未来不会发生突然跳跃式变化,而是渐进变化的。 趋势预测法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观点,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市场现象也是这样。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市场现象未来的发展变化规律和规模水平;市场现象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水平,是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的结果。 需要指出,由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有连续性的特点,而且又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市场预测时应注意市场现象未来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水平,不一定与其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完全一致。随着市场现象的发展,它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因此,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中,决不能机械地按市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规律向外延伸。必须要研究分析市场现象变化的新特点,新表现,并且将这些新特点和新表现充分考虑在预测值内。这样才能对市场现象做出既延续其历史变化规律,又符合其现实表现的可靠的预测结果。 ②趋势预测法突出了时间因素在预测中的作用,暂不考虑外界具体因素的影响。时间序列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处于核心位置,没有时间序列,就没有这一方法的存在。虽然,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但是,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量的预测,实际上将所有的影响因素归结到时间这一因素上,只承认所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在未来对预测对象仍然起作用,并未去分析探讨预测对象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为了求得能反映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精确预测值,在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预测时,必须将量的分析方法和质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从质的方面充分研究各种因素与市场的关系,在充分分析研究影响市场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预测值。 需要指出的是,趋势预测法因突出时间序列暂不考虑外界因素影响,因而存在着预测误差的缺陷,当遇到外界发生较大变化,往往会有较大偏差,时间序列预测法对于中短期预测的效果要比长期预测的效果好。因为客观事物,尤其是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发生外界因素变化的可能性加大,它们对市场经济现象必定要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行预测时,只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外界因素对预测对象的影响,其预测结果就会与实际状况严重不符。
趋势分析法的运用方式
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这种方式在统计学上称之为动态分析。它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进行。1、定基动态比率:即用某一时期的数值作为固定的基期指标数值,将其他的各期数值与其对比来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例如:以2000年为固定基期,分析2001年、2002年利润增长比率,假设某企业2000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120万元,2002年的净利润为150万元。则:2001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20÷100=120%2002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50÷100=150%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仍以上例资料举例,则:2001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20÷100=120%2002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50÷120=125% 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时,最好是既计算有关指标增减变动的绝对值,又计算其增减变动的相对值。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析结果的片面性。例如: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2000年的净利润为50万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2年的净利润为160万元。通过绝对值分析:2001年较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00-50=50(万元);2002年较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60-100=60(万元),说明2002年的效益增长好于2001年。而通过相对值分析:2001年较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00-50)÷50×100%=100%;2002年较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60-100)÷100×100%=60%。则说明2002年的效益增长明显不及2001年。 这种方式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式较前两种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但计算较为复杂。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2、必须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趋势分析和回归分析,线性、对数、多项式、盛幂、指数、移动平均分析有何不同?
1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称之趋势曲线分析、曲线拟合或曲线回归,它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也最为流行的定量预测方法。它是根据已知的历史资料来拟合一条曲线,使得这条曲线能反映负荷本身的增长趋势,然后按照这个增长趋势曲线,对要求的未来某一点估计出该时刻的负荷预测值。常用的趋势模型有线性趋势模型、多项式趋势模型、线性趋势模型、对数趋势模型、幂函数趋势模型、指数趋势模型、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龚伯茨(gompertz)模型等,寻求趋势模型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这种方法本身是一种确定的外推,在处理历史资料、拟合曲线,得到模拟曲线的过程,都不考虑随机误差。采用趋势分析拟合的曲线,其精确度原则上是对拟合的全区间都一致的。在很多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趋势曲线,确实也能给出较好的预测结果。但不同的模型给出的结果相差会很大,使用的关键是根据地区发展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分析珠海市1995年以来的用电量历史数据,发现具有比较明显的二项式增长趋势,模型曲线为y=0.229565x2-914.8523x+911472.65,利用该模型曲线得到2005年到2010年的用电量水平分别为52.78亿kwh和85.08亿kwh。拟合曲线如图1所示。 2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又称统计分析法),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定量预测方法。其任务是确定预测值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电力负荷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对影响因子值(比如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人口、气候等)和用电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用电量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预测。但由于回归分析中,选用何种因子和该因子系用何种表达式有时只是一种推测,而且影响用电因子的多样性和某些因子的不可测性,使得回归分析在某些情况下受到限制。 对珠海市历年用电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popu等数据进行分析,求得回归方程为:y=-3.9848+0.0727gdp+0.10307popu,用该模型预测2005年和2010年的用电量水平分别为47.11亿kwh和70.98亿kwh。 回归分析预测方法是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研究,探索经济、社会各有关因素与电力负荷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并根据对规划期内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预测来推算未来的负荷。可见该方法不仅依赖于模型的准确性,更依赖于影响因子其本身预测值的准确度。 3 指数平滑法 趋势分析和回归分析都是根据时间序列的实际值建立模型,再利用模型来进行预测计算的。指数平滑法是用以往的历史数据的指数加权组合,来直接预报时间序列的将来值。 图1 拟合曲线图 其中衰减因子0<α<1,体现"重近轻远",即近期数据对预测影响大,远期数据影响小的基本原则。α越大时,由近期到远期数据的加权系数由大变小就越快,是强调新近数据的作用。例如当α=0.9时,各加权系数分别为0.9,0.09,0.009等。在极端情形下,α=1,则以往数据对预报没有任何影响。 对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重要的是曲线越接近目前时刻,就应当越准确,而对于过去很久的数据,不必要作很精确的拟合。类似惯性作用。 从对珠海市的实例计算可以看出,预测效果比较好。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珠海市的实际并进行预测。但其不宜用于过长时期的预测。 4 单耗法 单耗法是根据第一、二、三产业每单位用电量创造的经济价值,从预测经济指标推算用电需求量,加上居民生活用电量,构成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时,通过对过去的单位产值耗电量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找出一定的规律,预测规划期的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单耗,然后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标,按单耗进行预测。 单耗法需要做大量细致的统计、分析工作,近期预测效果较佳。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来的产业单耗和经济发展指标都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中远期预测的准确性难以确定。 5 灰色模型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反模糊控制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复杂的大系统中,将自动控制与运筹学的数学方法相结合,研究广泛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具有灰色性的问题。有部分信息已知和未知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 利用一阶灰色模型对珠海市全社会用电量进行了预测分析。200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其结果应该是令人满意的。通过对原始数据的不同处理方法形成6种方案,预测2005年全社会用电量为50亿kwh左右,与其它常用方法预测的结果相当接近。这6种方案中除方案3检验为不合格外,其余全为优。但使用长数据列得到的结果与其它相比,并不占优,数据列过长,系统受干扰的成分多,不稳定因素大,反而易使模型精度降低,降低预测结果的可信度。 6 负荷密度法 负荷密度一般以kw/km2表示。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的区域,负荷密度是不同的。利用负荷密度法,一般要将预测区域分成若干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等,然后根据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人口规划、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情况等,参照本地区或国内外类似地区的用电水平,选择一个合适的负荷密度指标,推算功能区和整个预测区的用电负荷。计算公式是a=sd,其中s是土地面积,d是用电密度。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土地规划比较明确的城市区域,我们在做珠海市城区配电网络规划预测负荷时用了该方法。 7 弹性系数法 电力弹性系数是反映电力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国民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的宏观指标。电力弹性系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e=ky/kx 式中 e-为电力弹性系数 ky-为电力消费年平均增长率 kx-为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弹性系数已经变得捉摸不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节电技术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与经济的关系急剧变化,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变化步伐严重失调,使得弹性系数难以捉摸,使用弹性系数法预测电力需求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应逐步淡化。 8 分析与比较 (1)从适用条件看,回归分析和趋势分析致力于统计规律的研究与描述,适用于大样本,且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模式一致的预测;指数平滑法是利用惯性原理对增长趋势外推,实现"重近轻远"的预测原则;产值单耗法一般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在分析影响产值单耗的诸因素的变化趋势基础上确定单耗指标,然后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标预测电力需求;灰色模型法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整理来寻求规律,它适用于贫信息条件下的分析和预测。 (2)从采用的数据形式看,灰色系统理论是采用生成数序列建模。回归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均是采用原始数据建模。而指数平滑法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指数加权组合直接预测未来值。 (3)从计算复杂程度看,相对简单的是回归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4)从适用的时间分类看,单耗法、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法较适宜近期预测。对中、长期预测,回归法、趋势分析法、改进型灰色模型较为合适。
趋势分析法介绍
1、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2、通过趋势分析可以知道企业财务经营的变化情况,为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帮助。
趋势分析法指的是什么
趋势分析法是指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求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财务报表分析中趋势分析法的作用
趋势分析法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趋势分析法适用比较广泛如: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编制比较会计报表 ,对会计科目中的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反映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对企业销售进行预测;对人力资源进行趋势分析,根据劳动生产率预测劳动人员需求量;等等,可以按企业需求来应用
趋势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趋势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趋势预测法又称趋势分析法。是指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时间的函数的模式。具体又包括: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非直线趋势法。趋势预测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使预测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根据对准确程度要求不同, 可选择一次或二次移动平均值来进行预测。首先是分别移动计算相邻数期的平均值,其次确定变动趋势和趋势平均值,最后以最近期的平均值加趋势平均值与距离预测时间的期数的乘积,即得预测值。值得注意得是,趋势移动平均法中的第一次移动平均与简单移动平均法不同, 同样是第 t 期的移动平均值,趋势移动平均法是求第 t 期实际值到第 t-n+1 期之和的平均值,而简单移动平均法是求第 t-1 项实际值到第 t-n 期之和的平均值。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千万不能混淆。趋势预测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来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预测出可能的发展结果。以下先简要介绍如何运用趋势线性方程来作趋势预测分析。趋势线性方程是作趋势分析时,预测销售和收益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公式表示为:y=a+bx。
趋势分析的三种方法
趋势预测法又称趋势分析法。是指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时间的函数的模式。 具体又包括: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非直线趋势法。 趋势预测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使预测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根据对准确程度要求不同, 可选择一次或二次移动平均值来进行预测。 首先是分别移动计算相邻数期的平均值,其次确定变动趋势和趋势平均值,最后以最近期的平均值加趋势平均值与距离预测时间的期数的乘积,即得预测值。 值得注意得是,趋势移动平均法中的第一次移动平均与简单移动平均法不同, 同样是第 t 期的移动平均值,趋势移动平均法是求第 t 期实际值到第 t-n+1 期之和的平均值,而简单移动平均法是求第 t-1 项实际值到第 t-n 期之和的平均值。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千万不能混淆。
趋势分析法的作用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扩展资料:趋势分析法应用目的:1、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2、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3、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什么是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扩展资料:趋势分析法应用目的:1、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2、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3、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什么是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为追索和检查账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的作用:通过趋势分析可以知道企业财务经营的变化情况,为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帮助。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总体分类趋势分析法总体上分四大类:(一)纵向分析法;(二)横向分析法;(三)标准分析法;(四)综合分析法。此外,趋势分析法还有一种趋势预测分析。趋势预测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来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预测出可能的发展结果。以下先简要介绍如何运用趋势线性方程来作趋势预测分析,其它四类方法后面分别介绍。趋势线性方程是作趋势分析时,预测销售和收益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公式表示为:y=a+bx其中:a和b为常数,x表示时期系数的值,x是由分配确定,并要使∑x=0。为了使∑x=0。当时期数为偶数或奇数时,值的分配稍有不同。
趋势分析法是什么意思?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扩展资料:趋势分析法应用目的:1、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2、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3、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当中基期选择三期的原因是什么?
趋势分析法,是在连续数年的财务报表中,以某一年度为基期,计算出其他各期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趋势百分比,从而描绘出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在计算各期间的趋势百分比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基期,所选的基期要尽量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同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2)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用例外原则,应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能够清楚地明白原因并且采取对策,趋利避害。当需要比较三年以上的财务报表时,比较分析会变得很麻烦,可以采用指数趋势分析法,指数趋势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在分析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时,以其中一年的数据为基期数据(通常是以最早的年份为基期),将基期的数据值定为100,其他各年的数据转换为基期数据的百分数,然后比较分析相对数的大小,得出有关项目的趋势。当使用指数时要注意的是由指数得到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都是以基期为参考,是相对数的比较,好处就是可以观察多个期间数值的变化,得出一段时间内数值变化的趋势。如果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在内,将指数除以通货膨胀率,就得到去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金额的实际变化,更能说明问题。这个方法在用过去的趋势对将来的数值进行推测时是有用的,还可以观察数值变化的幅度,找出重要的变化,为下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
201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趋势分析法是什么??
这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确定组织中哪一种因素与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关系最密切,然后找出这一因素随聘用人数而变化的趋势,由此推断出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 选择与劳动力数量有关的组织因素是需求预测的关键一步。这个因素至少应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组织因素应与组织的基本特性直接相关; 第二,所选因素的变化必须与所需人员数量变化成比例。 有了与聘用人数相关的组织因素和劳动生产率,我们就能够估计出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了。 在运用趋势分析法做预测时,可以完全根据经验估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 所谓回归分析法,就是利用历史数据找出某一个或几个组织因素与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关系,并将这一关系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借助这个数学模型,就可推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此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进行。
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是什么意思?有例题解析最好!
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目录 1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2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3 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4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是指数法原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它根据指数法的原理,在分析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变动时,为了观察某一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如此逐项分析,逐项替代,故称 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 连环替代法 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某一个财务指标及有关因素的关系由如下式子构成:实际指标:Po=×Bo×Co;标准指标:Ps=As×Bs×Cs;实际与标准的总差异为Po-Ps,P G 这一总差异同时受到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可分别由以下式子计算求得: A因素变动的影响:(Ao-As)×Bs×Cs; B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Bs)×Cs; C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Co-Cs)。 最后,可以将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响数相加就应该等于总差异Po-Ps。 差额分析法 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企业利润总额是由三个因素影响的,其表达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利润总额的变化,以及三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三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指标分解法 例如资产利润率,可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定基替代法 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1、确定需要分析的指标; 2、确定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及与该指标的关系; 3、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数额。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注意的问题 1、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即计算每一个因素变动时,都是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并采用连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因素变化影响结果;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连环替代法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差别,即其计算结果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结果,为此,财务分析人员在具体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力求使这种假定是合乎逻辑的假定,是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假定,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就不会妨碍分析的有效性。 是指确定影响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 [编辑本段]应用目的 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 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 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 [编辑本段]运用方式 一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这种方式在统计学上称之为动态分析。它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进行。 1、定基动态比率:即用某一时期的数值作为固定的基期指标数值,将其他的各期数值与其对比来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例如:以2000年为固定基期,分析2001年、2002年利润增长比率,假设某企业2000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120万元,2002年的净利润为150万元。则: 2001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20÷100=120% 2002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50÷100=150% 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仍以上例资料举例,则: 2001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20÷100=120% 2002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50÷120=125% 二会计报表的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时,最好是既计算有关指标增减变动的绝对值,又计算其增减变动的相对值。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析结果的片面性。 例如: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2000年的净利润为50万元,2001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02年的净利润为160万元。 通过绝对值分析:2001年较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00-50=50(万元);2002年较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60-100=60(万元),说明2002年的效益增长好于2001年。 而通过相对值分析:2001年较2000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00-50)÷50×100%=100%;2002年较200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60-100)÷100×100%=60%。则说明2002年的效益增长明显不及2001年。 三会计报表项目构成比较 这种方式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式较前两种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但计算较为复杂。 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2、必须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编辑本段]总体分类 趋势分析法总体上分四大类:(一)纵向分析法;(二)横向分析法;(三)标准分析法;(四)综合分析法。此外,趋势分析法还有一种趋势预测分析。 趋势预测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来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预测出可能的发展结果。以下先简要介绍如何运用趋势线性方程来作趋势预测分析,其它四类方法后面分别介绍。 趋势线性方程是作趋势分析时,预测销售和收益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公式表示为:y=a+bx 其中:a和b为常数,x表示时期系数的值,x是由分配确定,并要使∑x=0。为了使∑x=0。当时期数为偶数或奇数时,值的分配稍有不同。 [编辑本段]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TrendAnalysis)最初由Trigg"s提出,采用Trigg"s轨迹信号(Trigg"sTrackingSignal)对测定方法的误差进行监控。此种轨迹信号可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共同作用,但不能对此二者分别进行监控。其后,Cembrowski等单独处理轨迹信号中的两个估计值,使之可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进行监控,其—即为“准确度趋势”(均数)指示系统—Trigg"s平均数规则,其二即为反映随机误差的“精密度趋势”(标准差)指示系统—Trigg"s方差卡方规则。趋势分析与传统的Shewhart控制图在表面上有类似之处,即用平均数来监测系统误差.而用极差或标准差来监测随机误差。然而,在趋势分析中,平均数(准确度趋势)和标准差(精密度趋势)的估计值是通过指数修匀(exponential smoothing)方法获得的。指数修匀要引入权数来完成计算,而测定序列的每一次测定中,后一次测定的权数较前一次为大,因此增加了对刚刚开始趋势的响应,起到了“预警”和“防微杜渐”的作用。 (一)Trigg"s轨迹信号 Trigg"s轨迹信号=修匀预测误差(SFE)/平均绝对偏差(MAD)。与其有关的基本数学关系如下。 通过指数修匀获得的平均值估计值称为修匀平均数(sm—mean)。在测定序列中每一次测定的sm—mean,由公式9—1进行计算:sm—mean=a×(新的一次控制测定值)+(1—a)×(前sm—mean) (9—1)式中a是修匀系数,由控制测定值个数(N)决定,a=2/(N+1),(0<a=1)。 由上述计算公式可知,最近的控制测定值由a加权,倒数第二个最近控制测定值由a(1—a)加权,倒数第三个最近控制测定值由。a(1—a)2加权,等等。若a为0.2,则最近的控制测定值的权数为0.2,按逆顺序,前面的控制测定值的权数依次为0.16,0.128等等。 对于标准差可进行类似的计算,但其计算更加复杂,因为必须首先计算新的控制测定值与平均数估计值之间的差,而该差值则被称为预测误差。 预测误差=新的控制测定值一前sm—mean (9—2) 修匀预测误差(SFE)=a×(新的预测误差)十(1—a)×(前修匀预测误差) (9—3) 预测误差通过指数修匀计算处理得出精密度估计值,称为平均绝对偏差(MAD,Mean Absolute Deviation)。 MAD=a×(新的预测误差)—(1—a)×(前MAD) (9—4) 最后可得: 轨迹信号=修匀预测误差(SFE)/平均绝对偏差(MAD)) (9—5) 一般把轨迹信号在95%和99%可信水平定为警告和失控的界限(见表9—3)。 表9—3 不同N时轨迹信号的控制限 N a 警告界限 失控界限 5 0.33 0.71 0.82 10 0.20 0.61 0.80 15 0.10 0.41 0.54 20 0.10 0.41 0.54 (二)Trigg"s平均数规则(Pfr=0.01。Pfr=0.002) 此规则主要用于监测系统误差,即是趋势分析中“准确度趋势分析”指示系统。在应用此规则时,最初开始计算修匀平均数(sm—mean)的“前sm—mean",实际上即为质控物测定值的平均数(T—mean)。若最初质控物的标准差为Ts,则用此平均数规则评价质控状态时,系由质控物的平均数检验修匀平均数的估计值,而以Z-值进行检验: Z=N(sm—mean—T—mean)/Ts (9—6) 其中Z相当于标准差的个数,与统计检验“显著性水平”有关。由Pfr确定的不同水平的Z值,即可根据公式9—6计算出Trigg"s平均数规则中修匀平均数(sm—nlean)的控制限(见表9—4)。 表9—4 Trigg"s平均数规则的控制限 N a 控制限 Pfr=0.01 Pfr=0.002 5 0.33 1.25(Ts) 1.38(Ts) 10 0.20 0.82(Ts) 0.98(Ts) 15 0.10 0.67(Ts) 0.79(Ts) 20 0.10 0.58(Ts) 0.69(Ts) (三)Trigg"s方差卡方规则(Pfr=0.05;Pfr=0.01,Pfr=0.002) 此规则主要用于监测随机误差,即趋势分析中“精密度趋势分析”指示系统;其中最关键的统计量为修匀标准差sm—s,sm—s的数学表达式为: 修匀标准差 (9—7) 式中的a和MAD在上面已定义。具体方法是:由卡方(X2)统计检验对修匀标准差(sm—s)估计值的显著性变化进行检验,即将“真”方差(T2s)与修匀标准差的平方(sm2s)进行比较: X2=(sm2s/T2s)×(N-1) (9—8) 由Pfr确定在不同水平的临界卡方值(X2)并根据公式9—8计算的Trigg"s方差卡方规则的控制限-见表9—5。 表9—5 Trigg"s方差卡方规则的控制限 N a 控制限 Pfr=0.05 Pfr=0.01 Pfr=0.002 5 0.33 1.54(Ts) 1.82(Ts) 2.15(Ts) 10 0.20 1.37(Ts) 1.55(Ts) 1.75(Ts) 15 0.10 1.30(Ts) 1.44(Ts) 1.61(Ts) 20 0.10 1.26(Ts) 1.38(Ts) 1.52(Ts)
财务报表中运用趋势分析法分析企业净利润的定比和环比
定比,就是用当年净利润/基期净利润。环比,是用当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常用的长期趋势分析法有( )。
【答案】:A、B、C长期趋势分析方法:①回归方程法,就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将时间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方程;②简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用来测定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最基本的方法,将时间序列的数据逐项移动,依次计算包含一定期数的序时平均数,形成一个新的时间序列的方法;③指数平滑法,是对时间序列由近及远采取具有逐步衰减性质的加权处理,对移动平均法作了改进。
趋势预测分析法主要包括
趋势预测分析法主要包括: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非直线趋势法。1、趋势平均法趋势平均法,是指以最近若干时期的平均值为基础,来计算预测期预期值的一种方法。趋势平均法指在移动平均法计算周期时间序列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趋势值的移动平均值,进而利用特定基期销售量移动平均值和趋势值移动平均值来预测未来销售量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预测销售量等于基期销售量移动平均值加基期趋势值移动平均值乘基期与预测期的时间间隔;某期的趋势值等于该期销售量移动平均值减上期销售量移动平均值;基期趋势值移动平均值等于最后一个移动期趋势值之和除趋势值移动的期数。2、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是生产预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用于中短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所有预测方法中,指数平滑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简单的全期平均法是对时间数列的过去数据一个不漏地全部加以同等利用,并在加权移动平均法中给予近期资料更大的权重。指数平滑法是在移动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它是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其原理是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际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3、非直线趋势法非直线趋势法也叫曲线趋势预测法是指当变量与时间之间存在曲线而非直线联系时,通过变量(纵坐标)改用按指数值的差距“刻度”,将曲线关系直线化,形成一条对数直线趋势线,再按直线趋势法求解。多项式曲线走势预测法二次抛物线趋势预测方程。简单指数走势预测法简单指数走势预测方程。当时间序列在长时期内呈现连续的不断增长或减少的变动趋势,其逐期增长量又大致相同时,使用直线趋势模型进行预测为宜。
趋势分析法的总体分类
趋势分析法总体上分四大类:(一)纵向分析法;(二)横向分析法;(三)标准分析法;(四)综合分析法。此外,趋势分析法还有一种趋势预测分析。趋势预测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来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预测出可能的发展结果。以下先简要介绍如何运用趋势线性方程来作趋势预测分析,其它四类方法后面分别介绍。趋势线性方程是作趋势分析时,预测销售和收益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公式表示为:y=a+bx其中:a和b为常数,x表示时期系数的值,x是由分配确定,并要使∑x=0。为了使∑x=0。当时期数为偶数或奇数时,值的分配稍有不同。
什么是线性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扩展资料:趋势分析法应用目的:1、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2、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3、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审计分析程序趋势分析法哪章
审计证据知识点:常用的分析程序● 定义:常用分析程序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详细描述: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某一财务报表项目与其既定标准(如该项目的计划指标、上期实际指标、历史指标、同行业其他单位同期指标等)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发现问题,以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技术方法。比较分析法有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种。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某些项目或某一问题进行测试或评价,以获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技术方法。例如,利用毛利率可以测试毛利或库存商品的价值。再如,利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可以分析企业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通过对财务报表某一项目连续若干期的变动金额及其百分比的计算,来分析该项目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以获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技术方法。例题:1.下列关于分析程序的用法中,正确的有()。(根据2009年新制度考题修订)A.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B.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C.将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测试程序D.将分析程序用作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的程序正确答案:A,B,D解析: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情形和目的有三种:(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用作实质件程序(选项B);(3)在卑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选项D)。选项C不正确,因为分析程序是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评价财务信息,控制测试一般不涉及大盘数据,所以不贫将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测试程序。2.在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时,注册会计师通常考虑的因素有()。(根据2009年新制度考题修订)A.在一段时期内是否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B.评估的常大错报风险C.针对同一认定的细节测试D.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可预期关系正确答案:A,B,C解析: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1)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选项B);(2)针对同一认定实施细节测试的同时实施实质件分析程序是否适当(选项C)。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间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选项A、D)。3.在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适合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的有()。(根据2010年考题修订)A.存款利息收入B.借款利息支出C.营业外收入D.房屋租赁收入正确答案:A,B,D解析:如果数据之间不存在预期关系,则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选项A中的存款本金与利息收入之间、选项B中的借款总额与利息支出之间、选项D中的房屋面积与租金之间都存在“预期关系”。而选项C的营业外收入与其他数据之间不存在“预期关系”,不适合利用实质性分析程序。4.关于对分析程序含义的理解,以下表达中,不恰当的有()。A.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仅仅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B.风险评估程序中运用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财务报表屮的错报C.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主要在于强调并解释财务报表项目自上个会计期间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以证实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信息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与注册会计师取得的审计证据一致D.在运用分析程序进行总体复核时,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考虑出具审计报告正确答案:A,B,D解析:选项A不恰当,分析程序不仅可以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还可以通过研究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发现异常,识别重大错报风险;选项B不恰当,风险评估过程中运用分析程序不是直接识别错报,而是通过识别异常找到可能存在错报的领域;选项C恰当,是分析程序在总体复核阶段的目的;选项D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而不是重新出具审计报告。5.下列关于分析程序的用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B.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C.将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测试D.将分析程序用作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正确答案:C解析: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有三种:(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用作实质性程序;(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由于分析程序是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评价财务信息,因此分析程序不用于控制测试,选项C不正确。6.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生产型企业甲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在实施分析性复核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以下事项,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在分析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的关系时,最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是()A.趋势分析法B.回归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绝对额比较法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析程序的概念”。在审计实务中可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合理性测试法和回归分析法”。其中,趋势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而比率分析法主要是将同一报表内或不同报表间的相关性项目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来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本小题讨论的是注册会计师分析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的应当是比率分析法,比如,通过计算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负债权益比等比率关系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结构,故选项C为正确选项。7.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生产型企业甲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在实施分析性复核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以下事项,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甲公司2005年度的存货周转率为2.7,与2004年度相比有所卞降。甲公司提供的以理由中,不能解释存货周转率变动趋势的是()A.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比2004年度下降了10%,甲公司从2005年1月开始将主要原材料的日常储备量增加了20%B.甲公司主要产品在2005年度市场需求稳定且盈利,但平均销售价格与2004年度相比有所下降,并且甲公司预期销售价格将继续下降C.甲公司在2005年第4季度接到了一笔巨额订单,订货数量相当于甲公司月产能的120%,交货日期为2006年1月1日D.从2005年6月开始,甲公司将部分产品针对主要销售客户的营销方式由原先的买断模式改为代销模式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存货周转率比率分析法的运用”。存货周转率是用以衡量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积压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xlOO%。依据这一公式,在选项A中,由于甲公司从2005年1月开始增加存货储备量,期末存货增大,存货周转率下降;在选项B中,由于甲公司主要产品在2005年度市场需求稳定且盈利,销售价格持续下降不会对期末库存产生影响,所以不会对存货周转率产生影响;在选项C中,由于2006年1月1日甲司按照协议需要提交一份巨额订单的销售,2005年12月31日前该批存货投产完工,年末存货增大,存货周转率下降;在选项D中,2005年6月开始,部分产品营销方式由买断模式改为代销模式,代销是替别人销售商品,公司不会像买断商品那样关注周转速度,所以周转率会下降。与《第三章 审计证据-常用的分析程序》相关的范文06-23 审计学笔记审计学 第一章 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首先,私有制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营者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二)官厅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它产生于奴隶社会的末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职位,宰夫. 官厅审计在我国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审计是股份制的产物. 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1720年受英国议会委托, ...11-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之审计证据决策模型□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之审计证据决策模型 (副教授)郑晓青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浙江温州325011) [摘要]传统审计模式下引致审计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忽视了对非抽样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在阐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二层次审计证据类型决策模型,即将充分的证据数量纳入传统风险审计模型中,以控制抽样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 审计证 ...06-18 电大审计案例分析作业20131.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实施销货业务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销货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答:正确.理由:截止测试是为了证实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业务活动是否记入适当的期间,以及是否存在跨期事项而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2.存货期末盘点是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注册会计师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错误.理由:存货期末盘点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审计人员不负其 ...02-24 2013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理论例题大全关于审计本质的问题,有很多观点.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是受托责任论的观点,即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请对这一论点进行论述. (一) 受托责任关系的概念 所谓受托责任关系就是指资源占有人与资源经管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委托管理与资源受托经管关系,以及资源经管人与其资源经管执行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受托经管与执行资源经管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的一种.受托责任关系是组织与组织之间. ...04-08 谈审计证据及其与审计目标的关系[摘 要]审计证据是审计部门对审计事项做出正确评价,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性证明材料,它在审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目标是以在审计过程中取得的审计证据做为依据,而且审计报告的结论都应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审计目标能否客观.公平,审计报告所发表的意见能否为审计委托人.被审单位和公众所接受,直接取决于审计证据.由此可见,审计报告的出具都是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审计证据是紧紧围绕审计目标进行的. [关键词] ...03-20 公务员专业考试大纲根据《上海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和《20XX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者)考试录用工作实施方案》,为了便于考生参加公务员录用专业考试的复习,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20XX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者)录用考试专业专业科目考试大纲》,经上海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审定通过。 本大纲依据行业特点和职位专业要求确定的专业考试科目、内容和重点,主要测试拟进入相关职位的报考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 ...04-27 2009自考审计准则真题及答案今年的考题与之前的考题重复的地方会很少,所以以下仅供参考,但是大家复习的时候还是 简单看一下,注意相关联的内容可能会是考点.另外,建议将选择题看懂.重点复习讲课时 提到的其他重要内容. 答案:1-10:ACCBDACDBB 11-20:CBDADBABDA 21-25:ABCDE, ABD, ABC, ACDE, BCDE 三.名词解释(5×3): 26.审计工作底稿; 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 ...09-12 企业内部审计岗位理论与实务内部审计概论(第一章P1~P14) 中国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 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企内部设立专门的和人员对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受托经济则行履行情况进行验证并报告的特殊经济控制.因此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是 ...09-04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14年1月1日施行)第21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计划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计划的编制与执行,保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审计业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审计工作或者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安排.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 ...
趋势分析法名词解释
趋势的解释 [trend direction;tendency] 事物或局势发展的动向(用趋势这个词表示一种向尚不明确的或只是 模糊 地制定的 遥远 的 目标 持续发展的总的 运动 ) 详细解释 (1).趋奉权势。 《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国士不以孝悌清脩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 :“趋势者与之以爵。” 清 张皋文 《送张文在分发 甘肃 序》 :“是故有躁进之心,则必有趋势之术。” (2).事物发展的动向。 瞿秋白 《饿乡纪程》 八:“ 劳动 阶级一方面, 组织 运动却有 一步 一步 兴旺 起来的趋势。” 柔石 《二月》 :“这时天渐暗下来,云密集,实在有下雨的趋势。” 词语分解 趋的解释 趋 (趋) ū 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 趋之若鹜 (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 势的解释 势 (势) ì 权力 ,威力: 势力 。权势。势利。 势均力敌 。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 姿势 。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部首 :力。
趋势分析怎么分析
趋势分析法与滑动窗口平均法是目前重磁资料数据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参数选择恰当时,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分场效果。趋势分析法的原理与异常平滑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这里是以一个一定阶次的数学曲面来代表测区内异常变化的趋势,并以此趋势作为区域场来看待,从布格重力异常中减去这一区域异常,即获得测区内的局部异常。该方法是选用一个m阶(沿测区x、y方向是一样的)多项式来描述全测区的区域异常,m阶多项式的一般形式为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式中:a0,a1,…,aM-1为M个待定系数。若多项式的阶数为m,则 +1), 即为趋势值(区域异常)。显然,一阶方程代表一个平面,二阶方程代表一个二次曲面,高阶方程则表示了一个高阶曲面。下面我们以二次曲面拟合区域异常为例来说明方法的原理。设趋势面为地球物理勘探概论aj(j=0,1,2,…,5)为六个待定系数。在测区中按一定网格共选取n个测点,其坐标为(xi,yi),相应点的布格异常值为gi(i=1,2,…,n)。要使二次曲面能与重力异常的变化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得到最佳拟合,系数aj应满足: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根据多元函数求极值法,则式(2-8-3)成立的条件是地球物理勘探概论于是可以得到一个包含待定系数aj的线性方程组,其矩阵形式为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式中: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当det(ATA)≠0时,可求得各系数aj,再利用式(2-8-3)便可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趋势值 。可以看出,在做趋势分析时,坐标系是固定而非滑动的,因而必须求出所有的待定系数。多项式阶次的选择,应视区域异常的复杂程度来定,阶次偏高,会造成趋势值受局部异常的影响较大,造成最后的局部异常幅值被削弱。对重力异常的处理来说,一般选用2~3阶为宜,复杂地区也只取4~5阶;趋势分析法同样也会在分场时出现虚假异常问题,必要时可采用多次迭代的办法予以消除。
趋势分析法常见的有哪几类 回归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总体上分四大类:(一)纵向分析法;(二)横向分析法;(三)标准分析法;(四)综合分析法。此外,趋势分析法还有一种趋势预测分析。趋势预测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来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预测出可能的发展结果。趋势线性方程是作趋势分析时,预测销售和收益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公式表示为:y=a+bx.其中:a和b为常数,x表示时期系数的值,x是由分配确定,并要使∑x=0。为了使∑x=0。当时期数为偶数或奇数时,值的分配稍有不同。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学上分析数据的方法,目的在于了解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是否相关、相关方向与强度,并建立数学模型以便观察特定变量来预测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此外,回归分析中,又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法预测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一个或一组自变量的变动情况预测与其有相关关系的某随机变量的未来值。进行回归分析需要建立描述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根据自变量的个数,可以是一元回归,也可以是多元回归。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可以是线性回归,也可以是非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方程一般可以通过数学方法为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处理。
观察趋势法识别机会的步骤不包括()。
观察趋势法识别机会的步骤不包括优秀创业者将趋势变为市场行为、分析趋势出现的原因。大多数散户看盘交易都是误打误撞,凭主观臆断分析操作,即使有数年的投资经历,但仍未实现预期的投资效果。究其原因,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不看趋势或看不懂趋势,经常踏空行情就是做错行情。为此,今天给大家讲解三种趋势识别的有效方法,希望对大家投资有所帮助。趋势线是华尔街交易市场最早应用于趋势分析,所以有“一把直尺打天下”的美誉。通过价格相邻的高点进行相邻,得出一条趋势线,价格触及该趋势次数越多则该趋势线有效性越强。分为上升趋势线和下降趋势线,价格突破趋势线,则趋势发生转折及反转。以均线为例,均线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反映市场一段时间内价格是平均走势;均线买卖点可参照格兰维尔八大发展操作,主要作用以判断市场方向为主。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账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账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
趋势分析法的步骤是什么
趋势分析法的步骤: ①确定适当的与雇用人数有关的组织因素。 ②用这一组织因素与劳动力数量的历史记录作出二者的关系图。 ③借助关系图计算劳动生产率。 ④确定劳动生产率的趋势。 ⑤对劳动生产率的趋势进行必要的调整。 ⑥对预测年度的情况进行推测。
趋势预测分析法名词解释
趋势预测分析法亦称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法,是根据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原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将过去的历史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再运用一定的数字模型来预计、推测计划期产(销)量或产(销)额的一种预测方法。应答时间:2022-01-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财务报表分析趋势分析法怎么做
财务报表分析趋势分析法:(1)计算趋势比率或指数。通常指数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定基指数,二是环比指数。定基指数就是各个时期的指数都是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来计算的。环比指数则是各个时期的指数以前一期为基期来计算的。趋势分析法通常采用定基指数。(2)根据指数计算结果,评价与判断企业各项指标的变动趋势及其合理性。(3)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企业以前各期的变动情况,研究其变动趋势或规律,从而可预测出企业未来发展变动情况。财务报表分析(FinancialStatementsAnalysis)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决策。1.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BalanceSheetAnalysis)是指基于资产负债表而进行的财务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能够揭示出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公司经营稳健与否或经营风险的大小,以及公司经营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等。2.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分析(IncomeStatementAnalysis)是指基于利润表而进行的财务分析。通过分析损益表,可直接了解公司的盈利状况和获利能力,并通过收入、成本费用的分析,较为具体地把握公司获利能力高低的原因。3.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分析(CashFlowAnalysis)是指对现金流量表上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为报表使用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4.财务报告综合分析随着财务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经常被用来做分析的有杜邦分析体系、沃尔分析法等
趋势分析法是什么意思?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扩展资料:趋势分析法应用目的:1、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2、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3、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指的是什么
趋势分析法是指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求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趋势分析法的适用范围为
趋势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有:经济领域、市场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科技创新、自然资源管理。1、经济领域:趋势分析法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指标、市场走势、消费趋势等,帮助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做出决策。2、市场研究:在市场研究中,趋势分析法可以用于分析消费者需求趋势、竞争态势、产品销售趋势等,为企业的市场战略制定提供参考。3、社会科学研究:趋势分析法可以用于分析社会变迁趋势,包括人口发展、社会结构变化、教育发展趋势等,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4、科技创新:趋势分析法可以用于分析科技发展的趋势,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等,为科技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指导。5、自然资源管理:趋势分析法可以用于分析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变化趋势,包括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趋势分析法步骤1、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时间序列数据或者其他相关的数据集,观察和探索: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观察和探索,包括绘制图表、计算统计指标、寻找数据的变化趋势等。2、根据观察到的数据特点和波动情况,尝试确定数据所展现的趋势类型,例如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周期性趋势等,根据确定的趋势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拟合趋势线,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回归、指数平滑等。拟合趋势线可以揭示出数据中的长期趋势和变化方向。3、通过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拟合的趋势线的准确性,并评估其预测能力。根据拟合的趋势线,进行未来的数据预测。预测的可靠性取决于拟合趋势线的准确性和数据的稳定性。
趋势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保持一致;2、要剔除偶发性因素的影响,以便分析的数据能够反映企业正常的经营状况;3、当基期的某个项目数据为零或负数时,不应该计算趋势百分比,否则会造成错误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4、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目有显著变动的指标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展资料:趋势预测法具体又包括: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非直线趋势法。趋势预测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使预测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根据对准确程度要求不同, 可选择一次或二次移动平均值来进行预测。 首先是分别移动计算相邻数期的平均值,其次确定变动趋势和趋势平均值,最后以最近期的平均值加趋势平均值与距离预测时间的期数的乘积,即得预测值。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扩展资料:趋势分析法应用目的:1、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2、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3、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的介绍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指标的各期对基期的变化趋势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为追索和检查帐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通过对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就可对坏帐的可能与应催收的货款作出一般评价。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扩展资料:趋势分析法应用目的:1、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2、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是否有利;3、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它是以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又能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趋势分析法
到底什么是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为追索和检查账目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的作用:通过趋势分析可以知道企业财务经营的变化情况,为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帮助。趋势分析法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绝对数。总体分类趋势分析法总体上分四大类:(一)纵向分析法;(二)横向分析法;(三)标准分析法;(四)综合分析法。此外,趋势分析法还有一种趋势预测分析。趋势预测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来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预测出可能的发展结果。以下先简要介绍如何运用趋势线性方程来作趋势预测分析,其它四类方法后面分别介绍。趋势线性方程是作趋势分析时,预测销售和收益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公式表示为:y=a+bx其中:a和b为常数,x表示时期系数的值,x是由分配确定,并要使∑x=0。为了使∑x=0。当时期数为偶数或奇数时,值的分配稍有不同。
趋势分析的三种方法
趋势分析的三种方法:第一种:趋势线应用趋势线是华尔街交易市场最早应用于趋势分析,所以有“一把直尺打天下”的美誉。通过价格相邻的高点进行相邻,得出一条趋势线,价格触及该趋势次数越多则该趋势线有效性越强。分为上升趋势线和下降趋势线,价格突破趋势线,则趋势发生转折及反转。上图为螺纹期货合约2001当前30分钟图形:连接相邻的低点A和B点得出一条上升趋势线,对价格回调及反抽起到重要的支撑与压力作用;同样当价格出现下跌时,可以连接相邻的高点A1和B1点,得出一条下降趋势线,当价格突破趋势线C1位置,说明原有趋势结束,容易产生转折或翻转。第二种:指标类,如均线MA或布林线BOLL以均线为例,均线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反映市场一段时间内价格是平均走势;均线买卖点可参照格兰维尔八大发展操作,主要作用以判断市场方向为主,实盘操作可以根据多根均线的多头及空头排列,也可以采用单根均线进行判断。第三种:黄金分割趋势判断黄金分割在实盘交易中实用性及实战性极强,但对很多散户来讲,是比较陌生的,只有少数散户略懂一二。可以根据黄金分割回调节奏的位置,来判断市场未来趋势走向以及趋势反转,在实战中屡屡获胜。上图为美黄金市场当前30分钟走势图形:通过黄金分割画线,从低点A到高点B及C分别进行画线,价格回调的节奏跌破黄金分割数值0.618,趋势结构被破坏,所以图中反弹之后必然会形成下跌。趋势预测法又称趋势分析法。是指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时间的函数的模式。具体又包括: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非直线趋势法。趋势预测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使预测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根据对准确程度要求不同, 可选择一次或二次移动平均值来进行预测。 首先是分别移动计算相邻数期的平均值,其次确定变动趋势和趋势平均值,最后以最近期的平均值加趋势平均值与距离预测时间的期数的乘积,即得预测值。值得注意得是,趋势移动平均法中的第一次移动平均与简单移动平均法不同, 同样是第 t 期的移动平均值,趋势移动平均法是求第 t 期实际值到第 t-n+1 期之和的平均值,而简单移动平均法是求第 t-1 项实际值到第 t-n 期之和的平均值。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千万不能混淆。
金融创新为什么会形成一种趋势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金融创新的活跃期,在中国尤其如此,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整个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金融创新寄于了厚望。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中国政府和监管部门都给予了宽松的环境,为其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这种期待的体现。金融自出现在人类经济社会的那一天起,便开始了创新的漫长历程。除了货币载体的变化、信贷银行的产生以及其它金融机构的出现,真正革命性的金融创新开始于20世纪。自20世纪至今,人类金融创新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金融创新主要是为了规避监管。在这个时期创新的金融产品主要有欧洲美元、欧洲债券、平行贷款、自动转账、混合账户等。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主要是为了转嫁风险。创新的金融产品主要有浮动利率票据、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外汇期货、利率期货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主要是为使金融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创新的金融产品主要有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票据发行便利、期权交易、期货交易、可变期货交易、汽车贷款证券化等。第四阶段(20世纪至今),金融创新主要是金融产品组合创新、金融产品与非金融产品组合创新。创新的金融产品主要有银证、银保、银证保业务资产证券化。在整个20世纪,全球金融创新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而未来的金融创新中心可能由美国向中国转移。当然,全球金融创新的转移并非来易事,要取决于中国对未来金融创新大势的把握和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那么,未来金融创新的趋势是什么?从目前全球金融发展的业态来看,将出现三大趋势。第一大趋势是金融网络化而形成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借助信息科学技术追求便捷、自助、普惠的三大目标。互联网金融对便捷的追求,是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采用新型的风险管理模式开展的资金中介、信用中介和风险中介业务。大数据时代是不问原因只问结果的时代,结果认可,便可以享受金融服务。当今正在兴起的PTP投融资模式(这是从英国传来的金融模式,PTP的意思是peopletopeople)。投资方和融资方通过网上平台进行“个人对个人”、“个人对企业”的放款和借贷。这种方式对投融双方带来了非常便捷途径和方式。互联网金融对自助的追求,与传统信用风险式(即传统的银行融资)的融资模式不同,在风险管理模式、利润模式、客户服务模式都是建立在对个体的判断和服务基础之上,如果你要到银行贷款,银行首先要做的是对你这个人进行信用风险的评估,然后再决定你是否可以贷款。这是完全建立在对个体的信用风险把控基础之上的借贷模式。而互联网金融将成为网络上购物一样,想要购买什么产品就购买什么样的产品,全部由自己来解决。在人体器官电子化的未来,具备了完全可以实现的技术条件。现在的手机银行便是这种未来的开端。互联网金融对普惠的追求,与传统银行的本性不同。传统银行的本性是嫌贫爱富,你越富它越爱你,你越穷它越嫌弃你。传统银行是:你有就给你更多,你没有就将现在有的全部拿走。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无论是穷是富,人人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金融服务。在可预见的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彻底改变传统银行的“衙门化”。现在,最大的障碍,不是准入问题,不是监管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信用问题。尽管阿里巴巴、支付宝和淘宝网对金融体系的信用制度有了初步的构建,但依然不够成熟。一旦创造了符合互联网金融要求的信用制度,传统银行将立刻消失,意味着普惠金融时代的到来。当然,互联网金融的形成,需要进行一系列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具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监管创新等。没有这一系列的创新,互联网金融便无法走向成熟。第二大趋势是金融综合化而形成的大金融。金融综合化趋势的核心是追求大金融。一种金融产品独打天下的局面即将过去,需要多种金融产品整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经济实体,但不是简单的相加。如何综合,需要创新,所有金融机构都在为此而努力,使金融综合化的方向已经初现。首先是链条化。如围绕银行信贷为主线的融资顾问、增信等链条开始形成。其次是互补化。如现在的银行信贷与金融租赁的互补。再就是互助化。如投资银行与信贷银行的互助。所有这些,都预示着金融综合化的大金融创新时代即将到来。第三大趋势是金融低虚拟化而形成的实体金融。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预示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降低虚拟化程度的基本走向,并且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其核心是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变。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需求,金融创新的重心已开始落在满足实体经济不断产生的新需求,以企追求低成本,高效率,而不是追求在货币空转中获取暴利。中央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在引导金融企业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如规定资产证券化不能再证券化,便是为了降低金融虚拟化程度而避免货币空转的一种约束。但降低金融虚拟化程度,关键是要向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目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已初现端倪。现在能够为企业初创期提供的风险投资、增信服务、融资租赁及顾问服务和为企业成长期提供的信贷融资、融资租赁、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服务资产管理、理财咨询以及为企业衰退期提供的拯救重组。这种为企业发展各个时期而打造的全周期金融服务链条,灵活运用不同金融产品组合,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将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谁把握了金融创新的大趋势,并为此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谁就将成为全球金融的主导者。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与趋势
为重建国际货币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美英等国为首的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协定方式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特别是对各国的汇率政策实行监督;(2)实行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3)在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IMF可提供短期信贷,以补充其国际流动性。在最初的近20年里,该体系运行比较顺利,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重建、发展和繁荣。但由于该体系的基础是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并要求其他各国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因此,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无法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时,它的继续存在便受到明显挑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停止向各国政府兑回美元后,各国纷纷放弃本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崩溃。1976年在IMF的提议和组织下,国际社会达成牙买加协定,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同时承认各国实施的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这标志着国际金融体系再次进入了一个不受全球性多边协定约束的动荡的时代。 自牙买加协定签订以来,国际金融体系总体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在许多基本问题上至今没有形成全球性的制度安排,因此,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近30年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事实上处于一种“无体系”的状态。不过,伴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经济区域化的快速发展,该体系也发生了一些局部性变化。大致而言,它包括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出以浮动汇率安排为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基本格局。目前,全球有三类基本的汇率安排:一是独立浮动汇率安排,实行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二是固定汇率安排,包括实行货币局制度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以及已取消法定货币国家(如欧盟内部和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三是“中间道路”安排,即各种介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之间的安排,如爬行钉住制、区间浮动制和管理浮动制等,主要包括一些外向型程度较高或国内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发展中经济体。据统计,2002年,在IMF的186个成员经济体中,实行上述三类汇率安排的国家分别占22%、48%和30%。 由于美、欧、日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浮动安排对国际汇率制度的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就单个国家而言,浮动汇率安排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可以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但从国际金融稳定的角度看,它至少包含两个缺陷:一是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对正常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大大增加全球经济活动的汇兑成本和风险;二是容易引起汇率政策冲突,即运用本币贬值政策推行贸易扩张,以牺牲他国利益的方式维护本国利益。在过去一二十年里,尽管全球范围没有发生20世纪30年代那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局部的冲突却时有发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形是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而在工业化国家之间,从80年代后期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到最近一个时期美元强势政策的调整,都充分显示美国在缓解其经常账户逆差时对于汇率贬值政策的依赖。 固定汇率安排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全部或部分让渡货币主权,换取汇兑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更强的国内财经政策约束。各种形式的“中间道路”则有可能兼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优点,并使本国货币当局具有一种相机抉择的自由。然而,在美、欧、日等大国货币频繁波动的情况下,无论固定汇率还是“中间道路”安排,实际上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少研究显示,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后美元相对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造成了泰国等实行钉住美元安排的国家货币急剧升值,并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竞争能力。 第二,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由于各国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作用比较有限,许多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调节主要依靠财政货币政策。在发生严重逆差时,也可有限地运用汇率政策,并从IMF获得一定的短期信贷支持。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国可以方便地通过商业性国际融资弥补其经常账户逆差,从而避免采用财政紧缩等可能影响国内经济稳定的调节措施。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安排,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充裕的国际流动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代价。但在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结果是不仅经常账户逆差最终变得难以控制,而且常常为沉重的外债负担所累,甚至成为金融动荡的根源。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缺乏有效监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不稳定的重要源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资本管制的不断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目前,全球各类国际资本的日交易量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国际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许多国际投资和信贷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在资本流向的国别选择上,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常常发生“饱饥综合症”,即当看好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时,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向那里,而当这些国家因为资本过度流入而出现危机迹象时,国际资本又快速离去。因此常造成这些国家内外经济失衡,并最终导致货币和金融动荡。此外,在危机发生的前后,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大规模投机性短期资本的参与更是加剧了有关国家危机的深度,并在危机的国际传递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第四,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功能存在严重缺陷,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公正性。IMF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1973年后,该组织已不再具有对各国汇率安排进行约束的权力,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提供短期信贷,以增强其清偿能力。然而,由于该组织长期以来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因此对于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不是行动迟缓,就是力不从心,而且常常附加紧缩开支和经济自由化等不切实际的条件。此外,正如1997年在对亚洲金融危机处理过程中所显示的,由于明显受到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利益集团的影响,该组织对于美洲以外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往往显得十分冷漠。这表明了该组织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功能缺陷和不公正性。 第五,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成效甚微,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展显著。目前,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的主要渠道是七国首脑和财长会议。总体上看,这个协调机制常常流于形式和务虚,很少具有实质性内容。近年来,IMF和国际清算银行也在试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或者成效并不显著,或者对各国并没有真正的约束力。相比之下,区域性货币合作进程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欧元于1999年成功面世,欧元区内部也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欧元的诞生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最近几年来,在拉美、中东欧等地区,一些国家开始采用美元化和货币局制度,或者在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尽管两年前的金融危机迫使阿根廷放弃了货币局制度,但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 第六,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基本依旧,但正在面临挑战。自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本位时代以来,一直没有诞生独立的世界货币,因此,国际经济交易始终依赖少数几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来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美元正是这些货币中最主要的一种。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借助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美元便建立了全球性金融霸权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备资产体系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高达60%左右。依靠这种地位,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收入,可以通过输出美元不断占有别国的实际经济资源。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学术界对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积极的改革建议和方案。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建议包括:增强发达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建立汇率目标区,以减少大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是对投机性资本流动的限制(如实行“托宾税”,即各国对外汇交易征税);改革和重塑IMF,增强其资金实力,提高贷款决策的透明度,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该组织的表决权;加强区域性货币金融一体化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建议,如回归金本位体系、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世界中央银行。 历史不会进行简单回归,重新回到金本位或布雷顿森林时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近几年的发展显示,其他改革建议也大多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一个根本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金融动荡没有切肤之痛,加上改革有可能损害其既得利益,因而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总体上并不积极,对于限制国际资本流动、改革和重构IMF等发展中国家十分关注的改革建议,则更是反应冷淡甚至持反对态度。另外,相互间的潜在利益冲突,也使发达国家很难在所有的改革问题上完全保持一致。比如,美国一直反对日本在亚洲推动货币金融合作,特别是反对其倡导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展望未来,可以认为,近期内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不过,从中长期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和深化,预计会有更多的国家积极致力于构建一个稳定和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这意味着上述改革建议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得以实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已经并且仍将利用各种国际场合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事实上,自1999年以来,中国在推动亚洲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资本税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征收资本税很可能并成为应对全球资本流动失衡以及全球金融治理的新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随着全球浮动汇率体系的建立以及各国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特征,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极大增加了各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并对货币汇率体系和金融稳定产生现实的影响。因此,各国如何应对国际跨境资本流动,采取何种政策工具有效实施资本流动管制,已经成为当下最迫切的战略性议题,而这其中曾被认为是“非常规”手段的“托宾税”,很可能成为未来“常规的资本管制手段”。
工商管理硕士有哪些就业趋势
工商管理硕士的就业趋势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与经济学发展有关联的就业方向:从大方面来看,毕业生多半就职于工商企业和经济服务的企业。其中服务企业包含国内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私人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等,主要工作多半是是经营和管理岗位【点击咨询-在职硕士-国际留学】2、与管理密不可分的就业方向:这点主要针对的是政府机构和单位,譬如与经济发展也有关联的很多政府部门,以及普遍化的公务员等等。3、教育教学:如果工商管理在职研究生有足够的实力和水平,那么可以进行教学工作,传授给更多人工商管理知识;或者是研究管理领域的一些问题,为工商管理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工商管理硕士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清控紫荆教育【点击咨询-在职硕士-国际留学】。紫荆教育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加州浸会大学、加州整合大学、玛丽伍德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康博斯威尔大学和瑞士高等教育集团等全球知名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推出国际博士2+1、国际硕士1+1留学项目,以及MBA、金融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酒店及餐饮管理等在线硕士学位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管理和教育理念的杰出精英,在同行业中得到很高的美誉度。
银行进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基本做法是什么?不同利率变动趋势下,利率敏感性缺口对银行盈利有何影
1基本做法。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和固定利率资产与负债的组和结构,从而改变利率敏感性缺口的方向与大小,以达到利差,扩大利润的目的。2利率敏感性缺口对银行盈利的影响。正缺口时,利率上升带来银行利差扩大,利润增大;利率下降时利差缩小,利润减少。负缺口时,利率上升带来银行利率缩小,利润减少;利率下降时利差扩大,利润增加。零缺口时,利率处于免疫状态,利率变化对银行利润无影响。3缺点。(1)对利率的预测有很大的难度(2)即使能准确预测利率变化趋势,商业银行在调整利率敏感性缺口方面也缺乏灵活性(3)只重视净利息收入的变化,忽略了利率变动对银行的影响。
信用风险管理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信用风险作为一种古老的风险形式,在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了许多方法来规避,以期减少损失。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专家制度、贷款内部评级分级模型以及Z评分模型等。但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使得这些方法有些显得过时,有些则显得不精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的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出现了Creditmetrics、KMV、Creditrisk+等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使得信用风险管理更加精确、更加科学。总的来说,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呈现出如下几个发展趋势:1、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都表现为一种静态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信用风险的计量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发展,银行对信贷资产的估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信贷资产只有到违约实际发生时才计为损失,而在违约发生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而造成信用风险程度的变化难以得到反映,银行因而难以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的程度变化而进行动态的管理。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首先,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可以每天根据市场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动态地衡量信用风险的水平,IT市的方法也已经被引入到信用产品的估价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其次,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拥有了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其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动态的调整。2、信用风险对冲手段开始出现。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局限于传统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与日新月异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式相比缺乏创新和发展,尤其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管理手段。传统的管理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的水平,很难使投资者完全摆脱信用风险;而且,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投入还会随着授信对象的增加而迅速上升。这一局限性对以经营存贷业务和承担信用风险为核心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并无多大影响,但随着信用风险越来越多地进入证券交易和投资银行领域,传统信用风险管理的这一局限性变得愈益突出。对于证券交易商而言,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商业银行不同,证券交易商是以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是信用风险为自身业务的核心的,信用风险只是交易的副产品,是交易双方都试图剥离或摆脱的:二是由于证券交易品种多样化、交易对手也涉及广泛的特点,证券交易商往往比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信用对象;三是证券交易商往往缺乏商业银行那样管理信用风险的经验和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这都使得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以信用衍生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的信用风险对冲管理手段开始走到风险管理发展的最前沿,并开始推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向前发展。3、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分散投资、防止授信集中化、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和动态监控,要求提供抵押或担保的信用强化措施等。尽管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和成熟,有些甚至已经制度化,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都是基于定性分析。近年来,信用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的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产生了一批新技术和新思想。随之而来,在传统信用评级方法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信用风险模型,这些模型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比如邓白氏中国风险预警评分(EMMA Score),可以预测企业处于不稳定或不可靠的风险状况的可能性,以及付款指数(Paydex),是对目标企业付款表现的量化指标。 现代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是通过数理统计手段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有关群体或个体的信用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并对其未来行为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提供信用风险防范的有效依据和手段。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又一突出特点。由于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企业信用状况及时、全面的了解是投资者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规模效益的制度保障。在发达国家,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更加明显。如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都直接依赖于企业被评定的信用等级及其变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中加强了信用评级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组织创新的趋势有?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组织创新模式有两个具体的主导模式,一是“业务流程重组”,二是“分权制”。1、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是企业为达到一个特定的经营成果而执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的总和,而业务流程重组则是企业为达到组织关键业绩(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的巨大进步,而对业务流程进行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再设计,其核心是业务流程的根本性创新,而非传统的渐进性变革。业务流程重组属于企业内源型的根本性组织创新,创新的动力源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或企业战略导向变化,强调由战略创新启动,战略、文化和结构创新密切配合,因而,业务流程重组是典型的战略先导型组织创新。另外,选择这种模式,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企业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这样的大规模制度创新或像世界范围的高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而这种创新或变革又深刻地影响到企业所在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切将成为企业重新考虑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战略先导型组织创新的重要外部环境。第二,这种根本性的创新必须源自企业自身的内在需要,必须由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超前决策来推动,而且还能够从企业家思想、经验以及外部组织变革的启示中获得足够的创新信息以顺利实现创新。第三,围绕核心能力的提高和未来发展,战略、文化和结构的创新必须紧密配合。第四,战略、文化和结构的根本性创新必须能够保证企业核心能力的稳定和持续提高。中国企业在选择业务流程重组这种战略先导型组织创新模式时,必须考虑以上四个影响因素。如果不能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就选择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那将是非常盲目的。中国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视野,也要有相应的管理哲学和观念变革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适应环境变化、重新配置企业资源的目的。2、分权制分权制组织是现代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所普遍采取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也是目前中国企业组织创新中的重要目标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实行分权制组织创新是一种战略先导型组织创新,因此,研究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组织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企业面临着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剧、竞争核心环节向研发和营销转移、环境动荡性增加以及人员成长需求增强等趋势,因此从整体看,分权制组织创新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时,相对与西方企业而言,中国企业的分权基础能力普遍较弱,这是造成中国企业实施分权代价过高的根本原因。因此,提高企业的分权基础能力是中国企业取得分权制组织创新成功的关键所在。分权是一种必然趋势,分权必须在一定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银行风险管理的六大趋势
导语:麦肯锡近期发布题为《银行风险管理的未来》的研究报告,首次分析并描绘出未来十年银行风险管理的六大趋势。报告指出,到2025年,银行风险管理模式需进行彻底变革,其变革程度要比过去十年更加猛烈,如果商业银行不立即行动,做好长期改革准备,在面对新的客户和市场需求时,它们将无所适从。 银行风险管理的六大趋势 趋势一:监管广度与深度将持续扩大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公众和政府对银行的种种“失败”已越发不能容忍,“巧”用纳税人的钱来拯救银行的各种策略也在大众的口诛笔伐中无处遁形。麦肯锡报告认为,未来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将发生显著变化。 政府正不断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以期制定能同时满足国内和国际的监管标准。政府需要的是全球性的优秀商业银行,而非仅符合国内标准的普通商业银行。同时,政府对非法及有失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也不断加大。例如,美国政府要求商业银行要与其共同防止金融犯罪行为。 此外,随着大众对商业银行提高客户待遇及遵守职业操守的期待越来越高,有关商业银行对客户服务理念的监管也将出现大幅变化。要知道在过去的150年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银行保护少数有权势地位人群的行为表示不满。 趋势二:用户期望不断变化 麦肯锡报告预计,未来十年,客户期望与科学技术的转变将在银行内部引起大规模变革,并为银行未来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到那时,运用高科技手段为用户服务将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即使是年龄超过40岁的客户也将乐于接受这些转变,银行亦能从这部分人群的财产管理中获得丰厚利润。 过去两年里,创新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普遍策略之一,它正影响着这条价值链上的每一环。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对财经科技创业企业的投资正显著增加,这使得该类企业开始成为银行未来的直接竞争对手。实际上,财经科技企业并不想成为银行,而是想直接“接管”银行拥有的客户关系,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链。 因此,未来商业银行要想仍保有自己的客户资源,在竞争中不“损兵折将”,就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大功夫。例如,让客户能在任何地点和设备上管理自己的账户,并保证安全性等。 趋势三:前沿数据分析技术助力风险管理 科技的日新月异不仅改变了银行用户的需求,还改变着银行风险管理者的管理策略和基本工具,特别是在数据分析方面。麦肯锡报告指出,前沿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将提供更加廉价、快捷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从而支持管理者作出更好的决策。未来十年,三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为银行风险管理带来关键改变―― 大数据。 时至今日,银行已能接触到大量的客户数据,大数据手段将有助于其得到更利于风险管理的有价值信息。比如,用户支付习惯、消费行为、社交媒体参与度以及网站浏览活动等。 机器学习。 在大量的数据集合中,机器学习能识别复杂的非线性数据集合,并生成更精准的风险模型。目前,已有部分银行开始“试水”,用机器学习进行信用卡诈骗探测。 众包 。它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即通过网络做产品开发需求调研,以用户真实的使用感受为出发点。 趋势四:附加风险类型的出现 过去20年来,银行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但近年来随着其他风险类型,特别是非金融风险的不断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在罚金、损害赔偿及法务方面的支出大量增加,这迫使银行开始关注这些类型的风险管理。报告提出,目前主要的非金融风险类型包括―― 危机扩散风险。 金融和宏观经济的连通性使市场经济、企业和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变得更加脆弱。市场不景气的“气氛”很容易就会扩散至银行并引起银行经营环境的改变。同时,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这种“气氛”还会跨越国界“传染”,成为全球性危机。 模式风险 。银行对成熟模式的依赖性,要求风险管理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大量数据和计算机的使用扩大了各种模式的使用范围,然而,一旦模式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决策的失败。一些银行事实上已经尝到了苦头,只是并未公开而已。 黑客攻击 。大部分银行已将网络安全置于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这是十分明智的决定,因为黑客攻击导致的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报告认为,未来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银行在上述风险管理方面的成本支出必将随之提高。 趋势五:通过消除偏见获得更好的风险决策 过去的30年中,人们已经在理解人类经济行为及活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认识到,当人类试图理性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其决策往往并不是最优的,这源于人们种种有意或无意识的偏见――有时人们会过度自信,而有时又变得畏首畏尾。 报告认为,如果决策者不能认识到自己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偏见,他很可能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而未来“去偏见化”(de-biasing)技术手段的使用,将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比如,偏见识别技术,这类技术将首先评估银行决策,重点是那些受制于偏见的决策,然后通过建立的模型在以后的决策中找出可能存在的偏见,并提醒决策者进行修正。 趋势六:竭尽全力节约成本 事实上,当前银行系统已开始遭受常态性的利润下滑,决策者们正在竭尽全力阻止这一趋势。尽管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差异,但麦肯锡的报告指出,这种下行压力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而且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将加快下行速度。为此,报告建议所有商业银行都应重新考量自己的运营成本和投入,开始运用零基预算法、附加值分析及外包等多种方式,削减运行成本,以求在低成本运行情况下取得相对多的价值回报。
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特点与趋势(1000字小论文)谢谢----------急用、、、
论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特点与趋势导论在近20年间,伴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企业并购已跨越国界,进而引发全球性的跨国并购浪潮,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研究这一新现象,对于正确判断世界经济新结构和未来趋势,藉以正确制定战略和政策,具有特殊意义。改革开放的中国正面临着跨国并购浪潮的冲击。随着外商对华投资的连年稳定增长,并购活动也已悄然开始。并购的方式有证券市场和企业产权市场上整体收购,也有协议并购和合资企业内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稀释中方股权的方式进行并购。并购的目标也从一般性企业向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发展,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进攻。面对跨国公司并购活动对中国的渗透,我国显然是缺乏充分准备的,没有相应的对策和配套的政策以及完备的法律,对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加以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中国自己也已成为相当大的海外投资者,对外跨国并购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但是,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尚属初级阶段,如何运用跨国并购的理论,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并购的经验,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走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跨国并购现象是企业并购现象和跨国投资现象的结合。就企业并购和跨国投资各自作为研究对象而言,各都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但将企业并购和跨国投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跨国并购--来加以研究,就缺乏跨国并购中特殊性问题的系统研究。从研究的现状来看,跨国并购交易最活跃的美国和欧盟,也是研究人员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的《Mergers and Acquisitions》杂志、《Mergerstat Survey》杂志,英国的《Acquisition Monthly》杂志等,是专门发布并购交易信息和统计数据的专业杂志。但仅仅停留在跨国并购交易数、交易量等现象的统计表述方面。其他涉及到跨国并购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反托拉斯研究和竞争政策方面的,研究的角度主要是站在东道国的立场上从反托拉斯和不正当竞争的方面展开。由于跨国并购真正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时间不长,理论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故尚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如跨国并购在最近10几年之所以掀起高潮的动因问题?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问题,如资源配置的效应问题、竞争问题、东道国的效应问题,管理问题,国际社会对此的引导、管理、协调问题等,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用国内并购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简单相加的方法就能解决。鉴于以上的认识,根据跨国并购的研究现状和现有资料的实际状况,笔者在书中尝试提出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就其中的核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书研究的思路是根据跨国并购形成和发展的自然逻辑而展开的,即从跨国并购的历史渊源--国内并购开始,进而跨越国界而成为跨国直接投资中的一个重要方式,鉴于对跨国并购现象的理论解释既非单纯的并购理论或单纯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所能完成、也非两种理论的简单叠加所能包罗。所以笔者尝试在重点突出并购动因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有机结合研究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系统论、决策学、世界经济原理等不同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剖析一个并购动因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都未回答的问题--跨国公司为何在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这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上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前者而非后者?提出了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分析了跨国并购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形成的过程,对世界经济、国别经济的效应,政府干预、国际协调等问题,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框架。在具体的内容上,按研究的专题设置,全书共分十章,其结构安排由跨国并购现状、动因、效应和对策四大部分组成:首先,本书在对企业并购、跨国并购、跨国并购的类型和方式等作了必要的概念性描述后,随即向读者展示了当前跨国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澎湃的画面。笔者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概括了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若干显著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即是跨国并购方式已取代跨国创建方式而成为跨国直接投资中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点出了本书要研究的主题--跨国并购的动因、效应和对策(第一章)。其次, 就理论上如何对跨国并购动因作出解释的问题,对目前西方较流行的解释企业并购的理论(如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势力论、经理阶层扩张动机论、财务协同效应、股票投机论等)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寡占反应说等跨国直接投资的其它理论)进行了梳理,目的是就这些理论对跨国并购现象的解释力作出评判。梳理结果表明:企业并购理论对国内并购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无法完整地解释并购的跨国性问题;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对跨国直接投资动因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但是跨国直接投资包括跨国创建和跨国并购两种方式,为什么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方式而非跨国创建方式?则是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所无法回答的(第二章、第三章)。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就有必要对跨国直接投资中的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这两种方式进行考察和比较。为此,本书从经验分析的角度,比较研究了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这两种方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从数量对比的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并购当事国社会结构的相似性程度、东道国外资政策和法律的限制程度等,对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的数量对比具有相关性。而这些影响跨国并购的相关性要素正是企业并购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之所以未能对跨国并购动因作出满意的解释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在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础上,笔者运用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方法,以跨国公司跨国直接投资决策过程为研究起点,吸收企业并购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中对跨国并购现象具有较强适用性的合理部分,结合运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与跨国并购具有相关性的要素进行了组合分析,从而较为完整地回答了当代国际直接投资中为什么越来越多地选择跨国并购而不选择跨国创建方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跨国并购的动因问题(第五章)。再次,本书分四个层次讨论了跨国并购的效应问题。第一层次概述了目前学者们已经涉及的跨国并购效应的论述;第二层次重点讨论了跨国并购效应中的核心问题--竞争和反竞争效应;第三层次引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对外并购和接受并购国家--美国对跨国并购与竞争的讨论和跨国并购的实际效应;第四层次对跨国并购的各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的正面效应,同时提出,如不加以有效控制所可能导致的垄断的负面效应。由此引出了政府干预、建立跨国并购审查制度和跨国并购国际协调的论题(第六章)。最后,本书探讨了跨国并购的对策问题。第一,讨论了政府为克服跨国并购负面效应进行干预的一般理论,并重点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跨国并购审查法律与执行机构、审查门槛、审查程序、审查执行情况等内容,并对各国审查制度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评述(第七章)。第二,着重论述了国际协调的基本原则、跨国并购的双边合作、欧盟超国家的并购审查制度和国际并购审查制度的基本框架(第八章)。第三,论及了我国面对跨国并购浪潮所应采取的对策问题。在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并购方面,就现状、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对策思考进行了论述。在对策思考这部分中,重点论述了三个问题: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跨国并购的利弊得失;存利去弊,做到市场调节、政府干预、国际协调三结合;立法建规,构筑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九章)。在我国企业对外并购方面,分析了现状、预测了发展趋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对策思考。在对策思考这部分中,尝试运用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就如何有效利用对外并购的所有权优势和提高我国先进产业的区位优势,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十章)。本书所作的研究无疑是建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但又不乏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一、提出了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方法,较为完整地解释了跨国并购动因问题。这是本书在理论上的主要探索。1、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跨国并购实践,要求从理论上回答这种现象发生的动因、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的效应及采取什么对策等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尚无系统地解释跨国并购现象的完整理论。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在国内企业并购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更为复杂的跨国性现象,其理论上的解释首先应起源于并购理论,但是,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因此,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现象的解释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书依次分析了并购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如规模经济论、交易费用论、市场势力论、经理主义论、财务协同论等,并对这些理论对跨国并购动因解释方面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作了评价。笔者认为,并购理论的不同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现象作了分析和解释,有些分析和解释对跨国并购现象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因为跨国并购起源于国内并购;有些分析和解释显然不适用于跨国并购现象,因为跨国并购具有不同于国内并购的特殊性。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动因解释的局限性首先表现在,并购理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国内的企业并购现象。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还不能全面完整地解释一般的国内企业并购的三个问题,即并购动因、并购效应和并购对策问题,所以对跨国并购解释的局限性是不容置疑的。其次,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而这些不同的特征并未为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一般企业并购时予以考虑进去。最后,许多企业并购理论大都形成于70年代以前,而跨国并购直到80年代后期才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而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跨国并购的影响等问题是传统的并购理论所无法解释的。2、既然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现象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那么,换一个角度,跨国并购作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其动因和效应问题能否从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中得到满意的解释呢?本书为此对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流派如垄断优势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寡占反应说以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发展的动因理论作了分析。国际经济学界对跨国直接投资动因的几种代表性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跨国直接投资动因问题,回答了跨国公司为什么要跨出国门进行直接投资(包括创建和并购)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并未进一步区分跨国并购方式或跨国创建方式的动因分析。而本书主要论述的是跨国并购,自然要求进一步阐明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为什么跨国并购取代跨国创建而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趋势?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通常也可相互替代。但在不同的跨国公司自身要素和外界各类经济要素的影响下,对跨国直接投资的选择会出现明显的倾斜,相互替代的程度也会明显降低。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跨国并购方式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保持有利竞争地位,而更乐于采用的一种跨国直接投资方式。这种趋势还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别领域内的进一步拓展、全球投资自由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和投资政策、法律的国际协调进一步加强等因素得到强化。3、跨国并购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需要理论界在并购理论和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上再向前迈出一步,对跨国公司为何在跨国直接投资中更乐于选择跨国并购方式予以理论上的回答。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方法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跨国并购的要素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作不同的分类,如宏观要素和微观要素、经济要素和法律要素、理论要素和产业要素、国内要素和国际要素、并购方要素和被并购方要素、决策要素和选择要素等。鉴于本书的目的是对跨国公司为何在跨国直接投资中更乐于选择跨国并购方式予以理论上的回答,故笔者更多地是从影响跨国公司在跨国直接投资两种方式(跨国并购和跨国创建)中进行选择和决策的要素方面进行组合分析。由此,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主要包括需要层次论、外部刺激论、动机强化论、选择偏好论、制度安排论和相关要素影响论等。(1)、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需要层次论分别验证了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中优势论说(通常是基于最高的需要层次而形成跨国并购的动因)、反应论说(通常是基于中间的需要层次而形成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理论(通常是基于中间或最低层次需要而形成跨国并购的动因)在一定范围、一定阶段的适用性,同时也揭示了这些理论的片面性,即在非特定范围和阶段中的不适用性。(2)、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外部刺激论运用世界经济原理,描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及这种进程和跨国并购现象的相互作用过程,证明了跨国公司对外并购的内在需要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是有利于世界资源优化配置的。(3)、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动机强化论从并购和创建两种选择方案的外部决策因素的角度,论述了在当代世界背景下有利并购选择的因素越来越多且影响力越来越大,以致于选择的平衡被打破,两者的可替代性不断地被弱化。从而对跨国直接投资诸理论没有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在跨国直接投资中越来越多地选择跨国并购方式--作了回答和解释。(4)、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选择偏好论在动机强化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市场寻求型具体动机、出口导向型具体动机、资源寻求型具体动机、技术寻求型具体动机、效益寻求型具体动机等扩张动机不适宜选择创建方式而更适宜于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满足动机的需求并实现既定的目标。显而易见,动机强化论和选择偏好论证明了在当代世界背景下,跨国公司在确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下,选择并购方式是最优选择,而选择创建方式则是一种在遇到外部障碍时的次优选择。(5)、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制度安排论重点阐明了东道国公司制度、产权交易制度、证券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对跨国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最终的决定性作用,进而也回答了为什么跨国并购在发达国家之间已居绝对主导地位,而对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跨国并购比例很小等问题。(6)、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相关因素影响论则对跨国投资方式选择的最后结构具有相关影响,但并不起决定作用的一些因素作了论述。例如,欧美之间的跨国并购为什么如火如荼?而欧美与日本之间的跨国并购却相形见拙?西班牙为什么偏好于在南美地区实行跨国并购?这些问题光用制度安排论来解释是很难自园其说的,但结合社会结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企业理念等相关因素进行解释,就很容易引刃而解。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中的各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跨国并购的动因,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组合起来,才能较为完整地解释跨国并购的动因,并避免分析的片面性。同时,跨国并购要素组合分析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容纳性很强,一些主要的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流派程度不同地在该分析方法中得到体现,并从某一个角度的论述来支持该分析方法的完整性。二、验证了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的正面效应。这是本书在实证分析方面的主要探索。1、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1)、跨国并购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从本国经济条件上形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产品的交换是基本的和首要的形式。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比商品的国际流动更高级的形式,它可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这就是跨国并购的经济意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安排生产和销售活动,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在更大的范围流动,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被迫加入到竞争行列,使世界资源能更有效地利用,生产成本下降,服务得到改善,新技术更快地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和传递,最终收益的是全球的消费者。(2)跨国并购对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技术进步的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据经济学家估算,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20世纪初为5-10%,70年代超过50%,目前已高达70%;20世纪后半期,产品中科技含量每隔10年增长10倍。而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是各类优秀人才的集聚和R&D费用的保证。在跨国并购中,尤其是在大型或超大型的跨国并购中,较好地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结合点,并购性的联合,既有效地利用了被并购企业的技术人才,又由于规模的扩大,使高昂的R&D费用被分解分散,降低了因竞争激烈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而导致的投资风险。跨国并购所产生的这一效应,是创建方式所无法替代的。(3)、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向缺乏这些要素的市场溢出所有权优势,有利于跨国公司通过所有权优势的扩张利用获得收益,同时有利于提高东道国该产业的生产力,因而对世界经济是有利的。(4)、通过跨国并购,提供外国管理人员和管理技能会给东道国带来重要的利益。首先,这些都是东道国缺少的要素。企业家经营能力和熟练管理人员的进入,将改善当地经济的管理水平。受过训练并在跨国企业担任管理财务和技术职位的当地人,将有助于促进当地企业家经营能力的提高,同样,跨国并购对当地的供应者和竞争对手,还可能起有利的示范作用。2、对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并购接受国--美国的统计分析表明:跨国并购和外国竞争对美国带来的正面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1)、跨国并购对美国的就业效应。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研究报告,到1995年底,外国在美国的全部非银行机构雇佣人数增加到493万。在这些就业人数中,90%以上是通过跨国公司对美国企业的并购而提供的。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跨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会有许多工人,特别是蓝领工人失去工作。。(2)、跨国并购对美国的输血效应。从80年代开始,美国国内储蓄率一直偏低,但在此期间美国国内投资率却没有下降。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是以跨国并购为主体的外资流入,弥补了美国国内储蓄与投资间每年约1000亿美元的缺口。可以认为,如果没有以跨国并购为主体的外国投资的大量涌入,就不可能有8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3)、跨国并购对美国的溢出效应。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跨国并购也对美国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进步作出了贡献。美国商务部发表的一些统计资料表明,整个80年代期间,有关技术转移方面的情况,始终呈现这样一种模式:技术输入多于技术输出。从90年代最初几年的情况看,这种模式仍然没有改变。美国经济专家分析说,商务部在技术转移方面的数据所揭示的结果是符合逻辑的,因为这些机构的外国母公司通常在技术上尽力支持这些机构,以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在美国市场上参与竞争,而这些母公司往往拥有一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这一结论也符合一般的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即包括技术优势在内的垄断优势导致跨国直接投资。(4)、跨国并购对美国的竞争效应。在跨国并购的竞争压力下,美国公司被迫重新制定公司战略。例如,目前美国化学公司一般都将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究和开发,许多技术项目的投入超过1亿美元,有的甚至高达数10亿美元。3、有关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的实证比较分析表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股东在跨国并购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对美国《合并观察》杂志1970-1990年各期中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后发现,在外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的平均购价及溢价水平分别与同期发生在美国的所有并购实践的平均溢价水平进行比较方面,除了 1985年以外,每年外国并购者都支付了比所有并购活动平均价值更高的平均价格。由于人们预期并购后目标公司的经营效率会提高,恢复了公众对目标公司的信心,提高了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而人们的这种预期又取决于外国并购者的所有权优势,即所有权优势越显著,其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资源优化效应就越明显,人们对并购后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就越看好。4、有关跨国并购综合效应的实证分析也肯定了跨国并购的正面效应。美国哈佛大学理查德.凯夫斯教授和加拿大经济委员会官员约翰.鲍德温联合撰写了一篇《跨国公司在加拿大的并购活动》的文章 。该文论述了跨国公司在加拿大的并购活动及其与国内并购的不同,并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探讨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的不同效应。他们收集了1970年至1979 年间跨国并购与加拿大制造业内部并购的资料并作了实证分析比较,总的来说,跨国并购对世界范围和并购当事国经济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跨国并购在资源配置、有效竞争、社会经济福利、股东财富等方面的正面效应。跨国并购审查制度比较完善的一些国家允许绝大多数外国公司并购本国公司的现象,也充分说明,跨国并购对其国内经济具有积极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跨国并购的效应在市场结构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市场结构相似的国家间的跨国并购,其正面效应的程度就相应高一些,而市场结构不同的国家间的跨国并购,就可能出现效应的不同走向。当然,跨国并购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跨国并购追求垄断、获取垄断利润是跨国公司的天性。垄断会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福利的损失和社会效率的降低。但是这种负面效应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市场的自我调节、政府的干预、国际组织的协调以及这三种力量的有机结合,在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追求垄断地位的道路上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先,同资本的流动呈相同方向,跨国公司的整体要素也总是向利润高的地区或部门流动,一旦有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在某一东道国或某一产业内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那么,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就会有其他的跨国公司去追求这种超额利润,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竞争局面。所以,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至少具有一部分遏制垄断、促进竞争的调节功能。其次,政府为了保证本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趋利避害,会对跨国并购所可能导致的垄断倾向进行干预,以引导跨国并购的正面效应,控制跨国并购的负面效应。再次,鉴于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正越来越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
剩余价值学说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的
你好。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现的秘密,这一规律透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清晰现场。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其次,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的和归宿点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因而生产剩余价值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正是依据剩余价值学说,才正确地认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并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科学地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及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必然性,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趋势
2010年11月19日央行发布,自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预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月内央行第二次上调,今朝存款预备金率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暗示,中国将继续连连系理的行动性供给和银行系统行动性,慎密亲密关注物价走势,矫捷运用传统货泉政策,同时,考虑引进新的政策工具。加息10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2月18日宣布,从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以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年内第二次上调,这距离上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仅仅36天。1月底,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1.23万亿,以此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大致锁定商业银行资金逾3500亿元。 在近日出炉的10月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除了超预期的CPI和PPI,M2(广义货币供给量)和新增贷款均创下新高。通胀的高企和行动性的泛滥势头配合榨取着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抉择信念。当前形势下,央行调控的标的目标会是什么?一些机构、学者和官员觉得,经由过程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央行对加息手段的利用很是稳重,因为加息会损害实体经济,对于通胀的手段也不太适合。”北京市平谷区金融办主任刘腾说。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仍然是央行首选,胡晓炼暗示,“上调存款预备金率是央行在治理行动性方面所采纳的法子,也剖明中国会继续连连系理的行动性供给和银行系统行动性。此后我们还将慎密亲密关注物价的走势,继续有用矫捷运用传统的货泉政策。”例如,为增强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央行常规的公开市场独霸几回。央行10月21日上调了3月期央票利率20.22基点,1年期、3年期央票利率随后也上调20基点摆布。此外,经济学家成思危在第六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指出,外汇占款成为M2高企的首要推手。据悉,10月外汇贷款增添59亿美元,当月外汇存款增添33亿美元。截至10月末,外汇贷存比为184%,依旧处于高位。在外汇大量流进情况下,央行不得不回笼大量货币,经由过程对冲来节制过多的货币。 再度加息央行决定年内第四次统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月份中国近三年来的首度加息,就是伴随着央行要求六大商业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来。另外,央行在10月9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提高了一年期央票的收益率。基于以上种种举措,市场猜测,今日公布的CPI增幅可能超过4%,央行也将在年内再度加息。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10月份CPI增幅可能向上冲破4%到4.2%,这样一来,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就很大。”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则预测,除10月CPI持续上涨,11月、12月CPI增幅也将维持在3%以上。在他看来,央行可能在12月再次加息,而不是11月。“全年CPI破3%已无悬念,不过,决策层对于加息与否仍需进一步观察:一方面观察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程度;另一方面观察国际经济的走势。”但渣打银行指出,未来决策当局面临的一个风险是,如果未来6个月经济迅速放缓,加息作为一种调控资产价格的政策工具可能被认为力度过大。不过渣打银行也认同第四季度央行再次加息的说法。“未来几个月经济可能逐步放缓,但这不足以影响到当局将抑制房产泡沫作为首要任务的方针。货币决策部门已将利率政策与房地产问题战略性地挂钩,而决策当局将会以提高利率和出台更多房地产调控措施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涨势。”无论是通胀的不断高涨,还是房地产调控的需要,都在预示着加息的必要,然而一旦再度加息,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利差的进一步扩大将加剧已日显严峻的热钱流入态势。“防通胀和防热钱,是中国当局面临的两难。一旦无法有效阻挡热钱流入,在中国大肆炒作农产品等商品,将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胀。”潘正彦指出。不过,鲁政委认为,中美利差的扩大并非热钱流入的主因,“今年以来,中美利差一直是稳定的,但4-6月国际资本是流出的,外汇占款从此前的2000多亿元一直下降到1100亿元;而7-9月份外汇占款则逐月增加,从1700亿元迅速增加到接近3000亿元。在前后的反差之间,惟一发生变化的是6月19日人民币汇改重启。它点燃了市场的升值预期,造成国际资本流入速度加快。因此,国际热钱流入的主要动力,是升值预期而非加息。”鲁政委认为,如果加息后,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放缓,即加息带来的升值预期弱化,反倒有助于抑制热钱的流入。渣打银行表示,在美联储推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形势下,且明年可能还会推出更多宽松政策的预期下,中国央行愿意加息的幅度有限。“不过,在担忧更多热钱流入前,央行还有75个基点的加息空间。”渣打进一步预测,明年上半年央行仍会有两次加息举动,分别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第5次上调存准率调整介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靴子如期而至。央行2010年11月10日晚间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冻结资金超过3000亿元。调整影响此次调整,央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政策。调整完成后,加上今年10月份对6家银行采取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措施,工、农、中、建四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8%,创造了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历史纪录,但该比例到12月15日期满。而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与历史纪录持平。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5%,个别银行达到16%。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4%。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1.5%。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1%。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0.5%。央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2月24日今年第一次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近三个月。6月14日下午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1.5%。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对新浪财经表示,存款准备金上调的空间不是很大了,预计今年下半年还会上调两到三次,可能会止于22.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9%,增速比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这已经给决策层提供了经济滞涨的预警信号。 2011年上半年,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上维持着每月调整一次,每次调整0.5个百分点的频率。李慧勇认为,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密集的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的上调空间不是很大,上调频率将会有所下降。存款准备金率5月18日起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连续第11次,也是今年(2011)年内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在过去一季度里先后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这也是央行自去年以来准备金率的第十一次上调。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的历史高位。据估算,此举将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近3700亿元。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存款准备金仍有很大的上调空间。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上限。专家指出,在3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攀升至近年新高的大背景下,通过回收流动性进而调控不断走高的物价指数,也是央行继续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5.4%,创出32个月来新高,凸显当前中国通胀压力仍在不断凝聚。据港媒报道,央行2011年4月11日发布通知,将对中国银行(行情,资讯,评论)、工商银行(行情,资讯,评论)、建设银行(行情,资讯,评论)、农业银行(行情,资讯,评论)这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行情,资讯,评论)、民生银行(行情,资讯,评论)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各家均上调0.5%。据初步估算,预计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冻结资金1680亿元左右。目前,央行已经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5月12日的调整,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1%。中国人民银行30日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1.0%和17.5%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近3年来,中国存款准备金率首次走出“上调”区间。中国上一次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12月25日。此后,中国货币政策在2010年由“宽松”走向“稳健”,央行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仅2011年就密集地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为2012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自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的分析认为,此前中国已有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恢复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这已释放出一定政策信号,即中国央行将采取行动,缓解当前货币市场资金偏紧的状况。 主要原因央行此次上调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或许与9月新增贷款有关。消息人士称,「9月新增信贷可能在6500亿-7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虽然月末被压下来点,但还是比央行预期的目标要高。」对于这则消息,央行未作公开表态。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此举是和新增外汇占款连续回升有关。市场反应无碍流动性在股市上,昨日银行股全线上涨。涨幅最大的是深发展A,涨4.76%,涨幅最少的是农业银行,涨1.12%。有分析指,从短线而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金融、地产的利空很大部分上将会在资源类个股维持强势的境遇下逐渐得到消化。据业内人士测算,本次准备金率临时调整后,所冻结资金规模将在1800亿至1900亿元之间。但是,这并不会影响目前的流动性。本周公开市场将迎来四季度最大单周到期释放资金量,解禁规模高达到2950亿元,占到本月到期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即使央行在本周通过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冻结1900亿元流动性,本周公开市场还是「富余」出1000亿元资金。资金情况11日,中国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较上一交易日小幅上涨6.5BP至1.955%。上海一银行间市场交易员表示,节后资金回流银行至资金利率下跌。未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情况受信贷控制仍将处于偏宽松状态,10月银行间资金面料将宽松。措施看法周一两市总成交金额一举超过4300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成交水平相比增幅近50%,创出了今年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周一央行上调工行、中行等6 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意味着短线指数存在展开技术性调整行情的可能性。中金分析称,股指短线存在技术性调整的可能性,但阶段性上涨趋势不变,建议继续投资重点不受中国宏观政策面打压的周期性股票。该行表示,就总体趋势而言,股指阶段性上涨格局不会改变,建议逢短线股指振荡过程中,继续增持不受宏观政策面打压的具备高贝塔特征的周期性股票,即继续看好有色金属板块、煤炭板块、保险板块、券商板块、农业板块、石油化工板块、交运服务板块、汽车板块等品种。该行预计,即将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有望再度超出市场预期,上市公司三季报信息披露工作即将于本周正式拉开序幕等因素,都将有望对当前股指上涨行情构成正面刺激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殷剑峰认为,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逐渐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终究是个货币现象。而在我国现阶段,物价上涨的背后确实具有比较明显的货币因素。根据殷剑峰的观察,近年来,我国物价走势与货币供应量增减之间,存在着相当直接的关联,往往在货币供应出现快速增长后,物价走势亦会跟着抬头向上,其间二者走势的时滞大约在半年至一年间。今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对于货币工具今后的使用情况,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博鳌表示,消除通胀走高的货币因素是当前货币环境适当收紧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存款准备金率已位于历史高位,但上调没有上限要求,当前货币政策已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即货币政策要适当收紧,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短期中观面潜在催化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周一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创下汇改以来新高6.6732,这可能对民航运输板块等人民币升值受益品种短期走势形成正面刺激。(2)11 日宝钢股份(600019)出台了11 月钢材价格政策,其中热轧、冷轧、宽厚板、电镀锌、镀铝锌等大部分钢材品种维持原价,但部分品种上涨100-200 元/吨,对钢铁板块短期走势构成潜在利好。(3)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进一步规范、引导借壳上市活动。要统筹协调退市机制和ST 制度改革,在产权清晰、治理规范、业务独立、诚信良好、经营稳定和持续经营记录等方面执行IPO趋同标准,要求拟借壳资产(业务)持续两年盈利,这可能对绩差重组类公司股票走势带来压力。(4)工信部11 日公布了《轮胎产业政策》。与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政策》大幅提高了轮胎产业的进入门槛,同时要求到2015 年,乘用车胎子午化率达到100%,有利行业集中度提升与产品结构调整,对轮胎板块走势有望构成正面刺激。 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此次为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央行年内首次降息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据媒体报道,务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常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额外下调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鼓励其发挥好扩大消费的作用。 表格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分别高达21%和17.5%的历史高位。以下为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单位:百分点) 45 2012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20.5%(中小型金融机构)17% 20% -0.5 16.5% 44 2012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中小型金融机构)17.5% 20.50% -0.5 17.00% -0.5 43 2011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21.50%(中小型金融机构)18.00% 21.00% -0.5 17.50% -0.5 42 2011年6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0%(中小型金融机构)17.50% 21.5% 0.5 18.0% 0.5 41 2011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20.50%(中小型金融机构)17.0% 21.00% 0.5 17.50% 0.5 40 2011年4月21日 (大型金融机构)20%(中小型金融机构)16.50% 20.50% 0.5 17.00% 0.5 39 2011年3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9.50%(中小型金融机构)16% 20.00% 0.5 16.50% 0.5 38 2011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19.00%(中小型金融机构)15.50% 19.50% 0.5 16.00% 0.5 37 2011年1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18.50%(中小型金融机构)15.00% 19.00% 0.5 15.50% 0.5 36 2010年12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18.00%(中小金融机构)14.50% 18.50% 0.5 15.00% 0.5 35 2010年11月29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中小型金融机构)14.00% 18.00% 0.5 14.50% 0.5 34 2010年11月16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中小型金融机构)13.50% 17.50% 0.5 14.00% 0.5 33 2010年5月10日 (大型金融机构)16.50%(中小型金融机构)13.50% 17.00% 0.5 不调整 - 32 2010年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中小型金融机构)13.50% 16.50% 0.5 不调整 - 31 2010年1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15.50%(中小型金融机构)13.50% 16.00% 0.5 不调整 - 30 2008年1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中小型金融机构)14.00% 15.50% -0.5 13.50% -0.5 29 2008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中小型金融机构)16.00% 16.00% -1 14.00% -2 28 2008年10月1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中小型金融机构)16.50% 17.00% -0.5 16.00% -0.5 27 2008年9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中小型金融机构)17.50% 17.50% - 16.50% -1 26 2008年6月7日 16.50% 17.50% 1 25 2008年5月20日 16% 16.50% 0.5 24 2008年4月25日 15.50% 16% 0.5 23 2008年3月18日 15% 15.50% 0.5 22 2008年1月25日 14.50% 15% 0.5 21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 20 2007年11月26日 13% 13.50% 0.5 19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 0.5 18 2007年9月25日 12% 12.50% 0.5 17 2007年8月15日 11.50% 12% 0.5 16 2007年6月5日 11% 11.50% 0.5 15 2007年5月15日 10.50% 11% 0.5 14 2007年4月16日 10% 10.50% 0.5 13 2007年2月25日 9.50% 10% 0.5 12 2007年1月15日 9% 9.50% 0.5 11 2006年11月15日 8.50% 9% 0.5 10 2006年8月15日 8% 8.50% 0.5 9 2006年7月5日 7.50% 8% 0.5 8 2004年4月25日 7% 7.50% 0.5 7 2003年9月21日 6% 7% 1 6 1999年11月21日 8% 6% -2 5 1998年3月21日 13% 8% -5 4 1988年9月 12% 13% 1 3 1987年 10% 12% 2 2 1985年 ① - - 1 1984年 ② - - 注:①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②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为什么说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代表了当代企业组织设计的新趋势?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企业,不论遵循什么理论进行管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等级权力控制型,另一类是非等级权力控制型,即学习型企业。而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等皆属于非等级权力控制型组织,它代表了当代企业组织设计的新趋势。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现在的企业管理方式有两类,一类是权力型的,一类是学习型的。权力型的基本管理模式是等级式的,一级级管下来,问题要一级级上报。这种方法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任何问题都是权力大的人在做主,虽然大多是正确的,但不可否认也有下级正确的时候,有许多工作在基层的员工有好的想法和经验,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管理积极性,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通过自主管理,可由组织成员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自己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自己进行现状调查,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定总结。团队成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能形成共同愿景,能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增加组织快速应变、创造未来的能量。日本企业几乎都实行自主管理,不定期地召开会议,气愤很活跃,领导们都坐在后面以示支持。一个聪明的领导不仅要让员工的手动起来,还要让他们的脑动起来,给他们以自主管理的机会,肯定他们的工作成果,让他们体会到人生价值,这样他们就乐于奉献,领导也就成功了,企业也就成功了。 当然,实行自主管理,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员工,这就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