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头二姐
-
法国
5世纪建立王国。15世纪末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此后,先后建立过五次共和国和两次帝国。1958年第五共和国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20倍。战后,法属殖民地大部先后独立。1964年1月27日同我国建交。
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屹立在巴黎的发祥地塞纳河西岱岛的中心.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始建于是1163年, 历时182年落成,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圣母院的屋顶、塔楼等所有顶端都筑造尖塔,高达90米的主尖塔及其两侧高达69米的钟楼,显示了天主的威严,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将它形容为“石头的交响乐”。以后,欧美建筑的哥特式建筑都带有巴黎圣母院的痕迹。
矗立在巴黎星形广场(又名戴高乐广场)中心的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是拿破仑为自己建立的丰碑,1806 年颁令兴建,历时30年才竣工。罗马式的拱形门高49.41 米,宽44.84米,厚21.96米。门内壁和石柱上刻有描绘法国战史的恢弘场面,以及大型浮雕《马赛曲》和当年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位将军的名字。门下是无名烈士墓,墓前点着长明灯,鲜花天天供奉不绝。12条林荫大道由凯旋门向外辐射。
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于1889年为庆祝法国大革命 100周年而建,以设计该塔的著名建筑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它的精确高度是320.775米,钢架镂空结构,从一侧望去,形成东南西北四座大拱门,塔身分四层,前3层设平台高栏,供游客眺望巴黎全景,还建有豪华饭店、大众啤酒馆、商店、影剧院、接待厅等;第四层是气象台,顶部架有直指苍穹的电视天线。游客可拾1710级阶梯而上,也可乘电梯直达顶层。
坐落在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建宫,历时28年落成,后又经历代王朝的修葺和改建,建筑面积11公顷,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包括正宫和两侧的南宫和北宫,内部500多个大小厅室无不金碧辉煌,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以雕刻、挂毯和巨幅油画装饰,陈设稀世珍宝, 100公顷的园林也别具一格,花草排成大幅图案,树木修剪成几何形,众多的喷水池、喷泉和雕像点缀其间。凡尔赛宫及其园林堪称法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1833年被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照片为凡尔赛宫内以雍容华贵和富丽堂皇著称的镜廊,长76米,宽10米,高13米,西面是17扇拱形巨窗,东面安装着17面大镜子,每面由483块镜片组合而成。1919年6月28日,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就在此签订。如今,这里是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
法国是二战中受害最烈的几个国家之一,当年盟军为了与苏联红军呼应,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共同打击德国法西斯,选择在法国西北的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清晨,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军队乘坐4000艘舰艇,渡过风急浪高的英吉利海峡,在奥哈马滩头强行登陆,战况犹为惨烈,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的人一定印象深刻,由于对这段战况过于写实,以至该片差点定为“儿 童不宜” 。现在奥哈马滩头已成当年阵亡将士的墓园,供后人凭吊。
法国历史 history of France
法兰西共和国地处欧洲西端,东北和东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相邻,东南与摩纳哥接壤, 西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毗邻,北部与英国隔海相望,西濒 大西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51208平方公里。人口5550 万(1987),90%的居民自称信奉天主教。通用语言为法 语。首都巴黎。 法国国名来源于公元4~5世纪自莱茵河东岸入侵的 一个日耳曼蛮族——法兰克人;法兰西意即法兰克人的 王国。严格地说,法国立国应从公元 843年查理曼帝国 分裂后算起.史前与高卢时期(公元5世纪以前) 远古时期,在 法兰西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迄今为止已在法国发现 从旧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各个时期相当系统的人类文化 遗迹,包括30~40万年前的人类颌骨化石,法国西南部 拉斯科等地洞穴里约2万年前的人物雕刻和动物壁画,法 国西部的3000~4000年前布列塔尼巨石墓碑和土坟,以 及各种式样的生产工具与艺术创造。公元前1000年左右 克尔特人自中欧山区迁居于此。罗马人把该地称为高卢, 把当地居民称为高卢人。当时,克尔特人社会处于原始 公社崩溃阶段,大部落首领拥有数千名奴隶,氏族贵族 占有土地、牲畜。以农业生产为主。公元前 181年和公 元前 154年,罗马人两次入侵高卢,把整个地中海沿岸 的高卢地区划为罗马行省。公元前58~前51年,罗马驻 高卢总督G.J.凯撒利用克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克尔特各 部落之间的矛盾,占领全部高卢。在罗马统治时期,高 卢逐步罗马化。里昂成为高卢的政治中心。公元 215年, 高卢人获得罗马公民资格。罗马人在高卢推行奴隶制,建 立奴隶制庄园。手工业、铁矿业有所发展,城市、公路、 桥梁、引水渠、剧场等修筑起来。拉丁语开始代替克尔 特语。公元 2~3世纪,基督教在高卢秘密传播,4世纪 初,罗马皇帝正式承认基督教,教会组织在高卢各地成 立。从 3世纪后期起,奴隶制危机在高卢出现,频繁爆 发“巴高达”(意即战士)运动。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影响了高卢的发展。 418年西哥 特人在阿基坦建立王国。 443年勃艮第人在索恩河与罗 讷河流域建立王国,不列颠人占领今日的布列塔尼。451 年匈奴人在阿提拉率领下入侵高卢,后被罗马与蛮族(包 括法兰克人)联军击败。高卢完全被蛮族诸王控制。公 元 5世纪后期,定居在默兹河与埃斯科河之间的法兰克 人,在国王克洛维(见法兰克王国)率领下大举西侵,先 后击败罗马军事长官西阿格里乌斯和阿拉曼人、西哥特 人,占领除勃艮第王国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卢,并 移驻巴黎,建立法兰克王国。 中世纪时期(5~ 18世纪末) 中世纪时期是封建 制度在法国形成、发展和衰落时期,它又可分为初期、中 期、晚期3个阶段。 中世纪初期(5~ 10世纪) 该时期包括两个王朝: 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墨洛温王朝是法兰克王国的 第1个王朝。公元481年墨洛温之孙克洛维击败西罗马帝 国在高卢的势力,正式建立该王朝。克洛维死后国土分 给 4个儿子。此后200年间,长期处于分裂状态。8世纪 初,东法兰克与西法兰克之间的争夺尤烈。东法兰克宫 相查理•马特在北方恢复秩序, 732年在普瓦蒂埃击退 阿拉伯人的入侵,重新统一法兰克王国。为了确保兵源, 他以服兵役为条件分封土地给贵族,实行采邑制。 751 年,他的儿子丕平(矮子)(751~768在位)在教皇支 持下正式即位,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协助教皇击退入 侵意大利的伦巴德人,并把拉韦纳省与罗马公国所属土 地送给教皇,从而奠定了加洛林王朝与罗马教廷联盟的 基础。 768年,丕平之子查理曼(即查理大帝)继承王位。在 他统治期间连年出征意大利、西班牙、日耳曼等地区。到 800年,他已把过去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欧广大地区置于 自己控制之下,并由教皇为他加冕,查理曼成为西方皇 帝。 查理曼的统一事业并不能持久。他的三儿子路易一 世(虔诚者)生前就指定他的长子罗退尔一世继承皇位, 但罗退尔一世的兄弟日耳曼人路易与查理(秃头)结成 联盟击败了罗退尔一世。 843年,三方签订凡尔登条约,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870年查理(秃头)和日耳曼人 路易瓜分了罗退尔一世的治地,查理的西法兰克王国就 基本上构成了法兰西国家的疆域。但是法国的政治统一 远未完成。9世纪初诺曼人开始入侵,911年在北部建立 了诺曼底公国。从9世纪末起,加洛林家族与罗贝尔家族 为争夺王位纷争达100年,987年,罗贝尔家族的于格•卡 佩登上王位,建立了卡佩王朝。 从克洛维到于格•卡佩500年间,蛮族入侵、内外战 争连绵不断。法兰克军事贵族夺取高卢大部分土地,他 们和高卢的罗马地主构成新的剥削阶级,在战乱中,农 民往往把土地献给教会或封建主以求保护,并向领主承 担各种义务,日益沦为依附农与农奴。原来的法兰克劳 动者移入高卢后,仍按氏族定居在村落,这些村落逐渐 转化为农村公社(见马尔克公社)。随着耕地的私人占 有和贫富分化的扩大,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逐渐丧失 人身自由。到 9世纪时,服役贵族的采邑已变为封建主 的世袭领地。封主与封臣的等级关系、领主与农民的剥 削关系逐渐确立。封建自然经济的盛行,领主权力的扩 大,贵族离心倾向与独立性的加强,造成长期生产落后、 封建割据与国家不统一的局面。 中世纪中期(10~15世纪) 中世纪中期、法国农 业、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人口逐渐增长,至14世纪 20年代,约达1600万。在交通要道和集市出现了许多新 兴城市,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发动公社运动,通过武 装起义或金钱赎买取得了自治权。随着城市的兴起,出 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市民阶级,他们成为与特权 等级(教士、贵族)有别的第三等级。商品货币关系的 发展加强了国内的经济联系,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有利条 件。 卡佩王朝初期,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地只限于塞纳河 和卢瓦尔河之间,各大公国、伯国恃势割据,俨如独立王 国。统一国土的障碍既来自国内封建领主,也来自日耳 曼和英格兰君主,英国对法国的威胁尤大。自英王亨利 二世起,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在法国西部拥有大片 领土,占法国国土一半以上。腓力二世统治时期(1180~ 1223)经过与英国金雀花王朝3个国王的战争,收复了大 部分英占土地。1214年 7月27日在布汶战役中,法军击 败英王、日耳曼皇帝和佛兰德伯爵的联军。布汶战役被 称为法国第一次民族胜利,腓力二世被誉为中世纪最伟 大的法国统一的“建筑师”。路易九世于1253年派遣方 济各修士卢布鲁克出使蒙古,受到蒙哥大□的接见,他 写的旅行记第一次向欧洲提供了关于中国的情况。 腓力四世统治时期(1286~1314)加强吏治,整饬军 队,因坚持向教会征收财产税与教皇发生冲突。1303~ 1378年把教廷迁至南方阿维尼翁城。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于1302年召集第一次有教士、贵族、第三等级代表参加 的三级会议。1328年查理四世死后,因卡佩家族嫡系无 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承王 位,建立了瓦卢瓦王朝。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法国受 挫,再加上黑死病流行,使法国丧失人口数百万。1356 ~1358年巴黎市民向国王提出改革要求,遭拒绝后发动 起义。1358年,巴黎北部又发生了扎克雷起义。这两股 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分别被残酷镇压。但战争和起义使 许多农民摆脱了依附地位。战争后期涌现出民族英雄贞 德,虽然她被出卖遇害,但民族统一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1453年“百年战争”以法国胜利而告终,除加来港以外 的全部英占土地归还了法国。到15世纪末,最后几块贵 族领地——勃艮第、比卡第、布列塔尼、普罗旺斯、鲁 西永也并入法兰西王国的版图。 在此期间法国的文学艺术也得到发展。以巴黎圣母 院(12~13世纪)为代表的哥特式的建筑艺术达到高峰, 出现骑士文学、宫廷文学、城市文学、民间文学。1215 年创建了巴黎大学,随后,建立大学的风气遍及各大城 市。巴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开始确立。 中世纪晚期(16~18世纪) 16~18世世纪是法国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 的后半期在法国历史上称为“旧制度”。 临刑之前的圣女贞德 从16世纪起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发展。 冶金、玻璃、首饰、丝织、毛织、地毯、花边等行业的 手工工场迅速增长,17世纪末~18世纪末工场从200多家 增至500多家,个别工场拥有1000多工人。新航路的开辟 使法国对外贸易的重点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从17世纪 起法国向北美、中美、非洲、印度扩张殖民地。贸易总 额从1715年的2亿锂增至1789年的10亿锂,其中殖民地贸 易(包括奴隶贸易)占总额的 1/4。马赛、南特、波尔 多、迪耶普、勒阿弗尔等港口商人积聚了大量财富。但 绝大部分农村仍十分落后,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到18世 纪才在少数地区出现。 16世纪上半叶,英法百年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瓦 卢瓦王朝的法兰西斯一世和亨利二世又发动了侵略意大 利的战争,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争夺德法边 境土地,从而揭开了法国与哈布斯堡家族长期争霸斗争 的序幕。1559年意大利战争结束,法国取得加来和梅斯、 图尔、凡尔登3个主教区的统治权。接着,1562年又爆发 了长达30余年的宗教战争,即胡格诺战争,战争的残酷 和波及地区之广,甚至超过英法百年战争。历史又一度 倒退。1589年,波旁王朝的第一个国王亨利四世(1589~ 1610在位)继位后极力恢复和平,休养生息,其后经过主 教大臣A.-J.de黎塞留和J.马扎然的整顿,到路易十四亲 政时期,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 路易十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力削弱地方贵 族的权力。财政大臣 J.-B.柯尔贝尔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鼓励商品出口,实行保护关税,建立庞大的舰队和商船 队,成立贸易公司,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同时, 路易十四与哈布斯堡家族的长期战争,使法国东部边疆 延伸到斯特拉斯堡。但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对新教徒的 镇压,宫廷的奢糜浪费,以及1693、1709年两次歉收,引 起人民的广泛不满。1685年法国耶稣会修士到中国传教, 并将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介绍到欧洲,对启蒙思想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虽 然经济有所发展,但专制王权日趋衰落。在以英国、普 鲁士、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萨克森、瑞 典、西班牙为另一方的七年战争中,法国丧失了北美和 印度的殖民地。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到1787年财政赤 字达1.12亿锂。资产阶级日益感到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 愈来愈不相称,他们对关卡制度、行会条例和不公平的 征税制度极为不满,特别反对贵族和教士的特权。代表 资产阶级利益的启蒙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他们抨击天主 教会和专制王权,传播科学知识,宣扬民主、自由、平 等、理性。法国封建制度陷于严重的危机。 近代现代时期(18世纪末~ ) 1789年开始的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结束了1000 多年的封建统治,开始了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期。法 国大革命以来近200年的历史可分为3个时期: 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1789~1871) 这个时 期可称为“革命的世纪”,在这82年中共进行了5次革命 (1789、1830、1848、1870、1871)。1789年法国革命的 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 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1789~1794年,革命沿着 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起经过君 主立宪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 3个阶 段。波旁王朝被推翻,封建制度被废除,国内外反革命 势力被击溃。在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时刻,革命阵营内部 的矛盾激化。1794年 7月,反对M.F.M.I.de罗伯斯比尔 的各派力量联合起来,发动热月政变,颠覆了雅各宾派 的统治。 1794~1814年,革命沿下降路线发展。热月党人和 督政府(见法国大革命)力图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然 而经济困难未能克服,左右两派政治力量难于平衡。1799 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将军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 府(见法国大革命),1804年,拿破仑称帝为一世,改 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取消民主自由,加强中央集权,颁 布《民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 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对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 了积极作用(见彩图《拿破仑法典》(封面)) 。拿破仑 一世对西班牙和俄国的侵略战争遇到强烈的抵抗,1814 年被反法联军打败后退位,1815年3~6月,拿破仑一世 再次当权“百日”,终于在滑铁卢彻底失败。(见拿破仑 一世) 拿破伦一世加冕典礼 1814年复辟王朝的路易十八(1814~1824在位)颁 布《宪章》,保证不改变大革命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资产 阶级自由权利。1820年,王党极右分子当权,背弃《宪 章》,激起资产阶级自由派和人民群众的愤怒,1830年 七月革命推翻了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代之以 七月王朝,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从1830年起,工 业革命在法国兴起,掀起建筑铁路热潮,30~40年代,工 人运动如里昂工人起义、共和运动、民主运动此伏彼起, 最后汇为巨流。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 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的革命使资产阶级各个阶层都参加了政权, 与此同时,工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引起资产阶级的 恐惧。1848年 6月,巴黎工人举行起义,遭到残酷镇压, 同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利用农民对拿破仑一 世的迷信当选总统。1851年12月 2日路易•拿破仑•波 拿巴发动政变,翌年称帝,为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 第二帝国。 第二帝国统治的18年中,工业革命取得巨大进展,从 60年代起共和运动、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持续高涨。1870 年9月初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的溃败引起了 9月4日 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兰西第三共 和国。但政权被一批资产阶级政客拼凑的“国防政府” 所篡夺。国防政府在普鲁士军队压力下于1871年 1月投 降,2月,L.-A.梯也尔成为政府首脑。法国与德国签订 割地赔款的条约。 巴黎人民从1871年初起就呼吁建立公社,继续抗战。 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左派领导人与工人联合起来,成立 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1871年 3月18日国民自卫军 中央委员会在人民支持下夺取政权,梯也尔政府撤至凡 尔赛。3月18日~5月28日,巴黎工人阶级在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 公社。在阶级力量对比过分悬殊的情况下,巴黎公社旋 被镇压,但它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 教训。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 1870年后,法国 经济有所发展,1900~1913年,垄断组织相继出现,银行 资本的集中尤为突出,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输出国。 政治上动荡不定是第三共和国的一个显著特点。到 1914年的44年内共换了近50个内阁。梯也尔政府以向资 产阶级举借的巨债提前偿清赔款,德军于1873年3月全部 撤离法国。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最后通过。共和党人 在第1届国民议会中占多数。1877年,M.-E.-P.-M.de麦 克-马洪总统解散议会,法国共和制面临新的考验。共 和党人粉碎了麦克-马洪的5月16日政变企图。80年代温 和派共和党人执政。1888~1889年, G.-E.-J.-M.布朗 热将军策划控制政府,但未得逞(见布朗热事件)。1894 年,反动势力诬告犹太军官A.德雷福斯出卖军事机密,妄 图借此接管共和政府。保卫共和国再次成为群众运动的 政治口号(见德雷福斯案件)。90年代后期,激进派共和 党人占优势,1905年议会通过政教分离法。 法国工人运动 在巴黎公社失败 后逐 渐恢 复元气, 1879年成立第一个政党——法国工人党,创始人为J.盖 德和P.拉法格。到1893年,各派社会主义者在议会中获 得50个议席,拉法格、盖德、A.米勒兰和J.饶勒斯都当 选议员。在德雷福斯案件和米勒兰入阁问题上,盖德与 饶勒斯发生尖锐分歧,因而形成两个派别,到1905年两 派联合为统一社会党。1906~1911年连续爆发罢工运动, 先后遭到激进党克列蒙梭政府和独立社会党白里安政府 的镇压。 普法战争后,法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准备对德 复仇和进行殖民扩张,法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孤立地位, 1892年与俄国缔结军事同盟、1904年与英国缔结协约。从 19世纪80年代起,法国先后把印度支那、突尼斯、摩洛 哥变为保护国,侵占几内亚、象牙海岸、达荷美、塞内 加尔、马达加斯加等地,成为庞大的殖民帝国。1884年 法国为侵略越南,与中国开战。1900年参与镇压义和团 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是战胜国,收复了阿尔 萨斯和洛林,夺取德国一些殖民地,如多哥和喀麦隆,但 损失惨重。战后经济严重困难,政局不稳。1914~1940 年,内阁更迭45次之多。1923年法国、比利时出兵占领 德国鲁尔矿区。1924年激进社会党与社会党组成以□.赫 里欧为首的左翼联盟政府。1926~1929年R.普恩加莱统 治时期,出现了暂时繁荣和稳定局面。 1934年2月6日,几万名法西斯武装暴徒借反对S.A. 斯塔维斯基贪污案(见斯塔维斯基事件),在巴黎举行示 威,冲向议会大厦波旁宫。□.达拉第政府被迫辞职,共 和制再度面临危机。法国共产党联合其他左派,于 2月 8 日在全国21个城市举行反法西斯示威游行,粉碎法西 斯分子夺权阴谋。1935年共产党与社会党、激进党和各 大工会组成人民阵线全国委员会,次年在议会选举中获 胜,社会党人L.布鲁姆出任总理(见彩图L.布鲁姆在人民 阵线集会上讲话(1936年7月14日))。在罢工浪潮的推 动下,政府通过一系列劳工立法,但不久就宣布停止改 革,并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继任的达拉 第政府放弃人民阵线纲领,依靠中右政党,对法西斯德 国和意大利实行绥靖政策。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 法国实行全国总动员。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但法国节 节败退,1940年6月22日,H.P.贝当元帅与德国签订投降 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灭。贝当将其政府迁至法国 中部小城市维希,成立亲德傀儡政府-维希政府。1944年 8月在法国抵抗运动(见抵抗运动)和盟军的打击下,维 希政府瓦解。 从抵抗运动到第五共和国(1940~ ) 从第三共和 国覆灭到第四共和国建立,中间经历了抗击德、意法西斯 的战斗和制订新宪法的斗争。C.-A.-M.-J.戴高乐将军 领导的抵抗运动迅速发展,1944年6月成立临时政府,团 结国内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继续抗战,在同盟国和法 国共产党领导的抵抗运动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复 巴黎,接着全国光复。(见彩图C.-A.-M.-J.戴高乐(右3) 重返巴黎(1944年8月25日)) 对于战后法国应建立什么样的共和国问题,各派政 治力量意见分歧: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要求制订一院 制的民主宪法;戴高乐派要求削弱议会,加强总统权力; 以人民共和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坚持恢复第三共和国时 期的议会制度。1946年 1月戴高乐辞职。1946年10月通 过第四共和国宪法,宣告第四共和国成立。基本上保留 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946~1947年大选中,法国共产党成为议会中第一 大党,参加P.拉马迪埃的社会党政府,掌握包括国防部 在内的几个部。1947年5月,随着冷战加剧,共产党因反 对接受马歇尔计划,被排挤出政府。与此同时,戴高乐组 成法兰西人民联盟,在1947年10月市政选举中获得40% 选票。面临这两大反对党,共和国总统只能依靠“第三 势力”各政党(人民共和党、社会党、激进党等)组成 混合政府。在第四共和国存在的12年间共换了24个内阁, 其中1956~1957年的社会党G.摩勒政府维持最久,也只 有15个月。 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通过几个复兴计划完成了设 备更新。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在对 外关系上,法国接受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为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的成员国。1957年根据《罗马条约》法国与联 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建立了西欧六 国共同市场,各国关系逐步密切。历届内阁坚持帝国主 义殖民政策,1954年,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中遭到失败, 被迫签订了《日内瓦和约》。同年起又发动对阿尔及利 亚的殖民战争。1956年与英国联合武装干涉埃及。1958 年 5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者发动政变,对法国政 府施加压力。6月1日,议会以多数票授权戴高乐组织政 府。戴高乐提出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权力的修改宪 法原则,于1958年 9月以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第四共和 国宣告结束。1959年 1月戴高乐总统就职,第五共和国 时期开始。经过 3年谈判,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完全独 立。 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期间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方针。1959年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收回对法国舰队的指 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基地。1960年法国爆炸第一颗原 子弹。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 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 1964年,法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军队全 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迫使该组织总部撤离法国迁 往布鲁塞尔。 第五共和国继续第四共和国的繁荣经济政策。1959 ~1963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6.3%,1962年全 部还清了17亿美元的债务,1964年外汇和黄金储备达50 亿美元。但是工业的迅速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不 满情绪在1968年“ 5月风暴”中充分暴露出来。1969年 4 月,戴高乐决定用公民投票测验民意,结果53.2%人 投反对票。戴高乐于 4月28日宣布引退。 1969年 6月,G.-J.-R.蓬皮杜当选总统,对美国实 行较灵活的政策,同意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对内继续加 速工业化步伐。1974年4月,蓬皮杜因病去世。在总统选 举中,共和党人V.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总统。从1974 年起西方经济危机加深,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日趋严重。 1981年5月社会党人F.M.密特朗当选总统。6月举行国民 议会大选,社会党赢得55%的议席,从而成为法国第一 大党、1986年 3月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受挫,出现了 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共 处的局面。1988年5月举行大选,密特朗蝉联总统。
- 北营
-
佛罗伦萨,意大利文Frienze的音译(也译作翡冷翠),位于意大利中部,是意大利著名的手工艺品(金银制品、皮草、稻草纺织和制鞋等)和葡萄酒的生产地。1925年3月10日,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到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翡冷翠一夜》。一座美丽的城市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历史的缩影——这是夕照下的佛罗伦萨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佛市的历史虽可追溯到遥远的埃特鲁斯时代,但直到10世纪它仍只是一个农业小镇。从11世纪开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这里的纪念建筑日益兴盛;12世纪这里的职业行会就已产生,被称为“一个有条理的社会团体”;13世纪这里的经济和人文发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不仅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工业,而且宗教文化空前繁荣。僧侣们整天或是在修道院里吟咏赞美诗,或是在回廊里不停地兜圈子,思考《圣经》上的故事。历史已经证明,世界不可能没有14—16世纪,14—16世纪不可能没有佛罗伦萨。因为这个世纪是欧洲冲破最黑暗的中世纪封建禁锢走向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世纪,是佛罗伦萨引领席卷整个欧洲影响整个世界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世纪,是佛罗伦萨如日中天,光芒四射的世纪。
14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的初级形态——手工业在佛罗伦萨出现。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束缚,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对人们精神的禁锢;1492年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8年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开辟东方航线,中国、印度、阿拉伯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技术传到欧洲,1453年土耳其攻占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一大批学者携古希腊学术成果逃到意大利,考古发掘出的许多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品,都证明了科学与人文主义真理。终于,一场不可避免的思想文化革命到来了。站在这种革命的前头,首先站出来发难的便是佛罗伦萨人但丁。
在意大利,13世纪被称为但丁的世纪。这位令佛罗伦萨人永远骄傲的伟大诗人,从诞生的时代到家庭都注定了他命运多舛。他出生贵族,却年幼丧母;他作战英勇,却在军中难成大志;他自幼钟情于青梅竹马的贝亚德丽采,心爱的恋人却匆匆早逝;他以满腔热血投入政治活动,却不明不白地被掌权敌党判终身流放,直到客死异乡。饱经忧患和人世的仓桑无奈,促使但丁毕其14年精力,写成了集中世纪神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大成的文化巨著《神曲》。《神曲》不仅使但丁成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语);甚至使得佛罗伦萨语由一种不起眼的地方语发展成为意大利的国语。然后是一大批耀眼的文化巨匠——卜伽丘、乔托、米开郎基罗、达芬奇和那菲尔等,在佛罗伦萨的涌现,请出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足可以照亮世界艺术圣殿。他们的出现,使得佛罗伦萨像一颗耀眼的明珠,瞬间照亮了古老的罗马帝国,照亮了欧洲,照亮了世界。
夕阳正渐渐向西边的地平线靠近,眼前的佛罗伦萨渐渐变得朦胧。也许是夜幕将至,也许是导游讲述的佛罗伦萨由倡盛到衰微的仓桑变迁,令我的心也不知不觉中变得沉甸灰暗起来。
在经历了一段繁荣后,佛罗伦萨便走向衰微,其标志为瘟疫流行、经济困难及原制衡政体的解体和被称为SIGNORIA的梅家王朝的专政,以及后来极权王朝的被推翻,国家进入极端的平民专政。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和作家马基雅维里在他写的《佛罗伦萨史》中,对佛市的衰微原因作了历史的、客观的、深入的剖析。他指出:内部分裂和丧失自由,是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由盛及衰的根源。他认为,贵族与平民之间毫无节制的斗争,并不断衍生新的宗派;双方总是走极端,破坏政治力量的均衡;法律不是在这种均衡中,在双方争吵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而是胜利者单方面制定,沦为了帮派工具,犯轻罪的受到重处,犯重罪的得到奖励;政治权力由一方独占而不是各阶层共享,社会失去公正。如此等等,社会的动荡和失败者的铤而走险就在所难免了。可以说,直到如今,佛市仍难恢复当初的兴盛。
- u投在线
-
法国首都巴黎(Paris)是欧洲大陆上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市区人口217万。城市本身在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未曾有今天我们称为“法兰西人”的两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不过,那时的巴黎还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岛上的主人是古代高卢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居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名为“吕岱兹”(法语“沼泽”的意思)。公元4世纪时,为纪念此地最早的主人,将该城命名为“巴黎”。
公元508年,法兰克王国定都巴黎。10世纪末,休•卡佩国王在此建造了皇宫。此后又经过了两三个世纪,巴黎的主人换成了菲利浦•奥古斯都(1165-1223年)。此时的巴黎已发展到塞纳河两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为当时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当时的国王亨利四世将巴黎大大扩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纪,巴黎仍在逐步扩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期,巴黎拥有70多万居民,千余条大街;第二帝国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村庄;到拿破仑三世时,始在巴黎开辟了一些宽阔的道路,修建了许多园林和公园,使巴黎开始形成今日的样子。
- 好投
-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些著名城市包括巴黎、伦敦、维也纳、罗马等。在这些城市中,社会等级分明,政治和经济力量掌握在城市的贵族和商人手中。城市的发展得益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中心通常是市集和市政广场,商人们在这里交易商品和服务。手工业在城市中也十分重要,许多工匠和手工业者为城市带来了繁荣和兴旺。城市的上层阶级通常是由贵族和商人组成,他们通过政治和商业手段掌握了城市的统治力量。城市的下层人民则包括工人、农民和贫困人群,他们在城市中劳动,但往往受到压迫和剥削。尽管城市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不如贵族和教会,但它们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为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